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操作技术

操作技术

时间:2022-10-14 08:25:1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操作技术,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操作技术

第1篇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是建国以来我国第一部指导和规范全国临床医务人员诊断治疗行为的学术巨著。

当前,医学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广大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不断提高,给医疗卫生管理工作和临床医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提高卫生技术队伍整体素质,规范各级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执业行为已经成为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势在必行;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又为《规范》赋予了新的内容。

《规范》的编写和出版旨在对临床医务人员的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行为提出具体要求,使临床诊断、治疗、护理做到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使医务人员的临床医疗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此举,将有利于提高广大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利于提高医疗质量;有利于加强对医疗卫生工作的管理;有利于加速我国卫生事业的现代化进程;有利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

《规范》内容丰富,涵盖了临床各个学科,以科学性、权威性、指导性、可操作性为主旨,供全国各级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在医疗实践中遵循。

在卫生部的领导下,从2001年开始,中华医学会牵头组织了中华口腔医学会、中华护理学会和中华医学会的56个与临床专业密切相关的专科分会的数千名专家,着手编写《临床技术操作规范》。为了高质量的完成卫生部委托的《规范》编写任务,各学会和专科分会都组织了本学科最强的专家阵容,其中有老一辈医学专家,有两院院士,有学科带头人,还有近年来崭露头角的中青年业务骨干。专家们认真贯彻“”,力求使《规范》既能反映我国医疗技术发展的水平,又结合全国各级医疗机构具体情况,既具有学术权威性、又具有可操作性。经过反复论证、反复征求意见、反复修改,完成了《规范》的编写和出版。

中华医学会组织这样大规模的《规范》编写工作,问题和不足在所难免,希望各级卫生管理部门和广大临床医务人员对《规范》在实施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我们,以便再版时修正,让《规范》能够更好的指导临床工作,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规范》按学科以分册的形式陆续出版。

第2篇

【关键词】  仿真操作演示; 护理技术操作考核; 护理人员

           护理操作仿真操作演示是按实践教学要求采用直观教学,所谓仿真,其实就是较真实的操作演示,通过多角色扮演、情境教学,操作人员、病人均为护理人员扮演,除个别创伤性大的操作之外,全部以真人示范,达到一个真实的目的,使观看的人有真实感,与“病人”感同身受,对各项操作更有了不同的感观,印象更加深刻,在仿真操作演示也中更注重护理专业知识和人文知识与护理基本技能的结合,达到提高操作考核成绩及其它各项指标的作用。我院在2007年11月对24名1~3年工作年资的护士进行操作考核,12名经自己练习后6天后进行考核,12名经在操作考核前观看仿真操作演示后考核,两组比较发现了经仿真操作演示后考核无论在总成绩、最高成绩、平均成绩及沟通能力等各项指标均有突出的表现。

1  对象

   

2007年10月选择24名均为1~3年工作年资的护士,均为女性,年龄21~24岁,平均年龄22岁,均为护理大专毕业,24名护士在学历、年资、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2  方法

2.1  分组方法

     

将24名护士分为两组,实验组及对照组,随机选择12名护士为对照组,12名为实验组。

2.2  实施办法

   

实验组:  12名护士在考核前观看护理操作仿真演示,由各科室的5年年资以上的护理骨干进行操作演示,“病人”的扮演者均是参加考核的护理人员。12名护士通过观看护理操作仿真演示后再通过自己练习6天后进行考核。

   

对照组:12名护士每人随机分派一项所理操作,通过自己练习,6天后每人进行所分派的一项护理技术操作考核。

3  结果

   

从表1可见,对两组总成绩、最高成绩、平均成绩及沟通能力等各项指标作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实验组与对照组各项指标比较(略)

4  讨论

4.1  护理技术操作考核前进行护理操作仿真演示有助于改善学习态度、提升护士的操作技能及沟通能力

   

护理技术操作考核前进行护理操作仿真演示有助于改善学习态度、提升护士的操作技能及沟通能力, 特别是1~3年年资的护士,在医院的护理人员中占较大比例,而且均在临床中较重要的部门工作,如何提升她们的护理技术操作技能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而重要的是她们的沟通能力还处于初级阶段,传统的护理操作演示,多以假人模型为操作对象,所以多采用无声的操作,只着重操作本身,而忽略了与病人的沟通,忽略了病人的感受,提不起护理人员学习的兴趣。护理仿真操作演示更真实、更贴近临床,因演示人及病人均是就是护理人员,能更好的激发她们学习的兴趣,同时,也能够通过示教的护理人员掌握容易犯错误的地方,及时纠正。每人都感觉到有上台示教的可能性,从而在平常的学习中有一定的压力,更加主动的学习。更因为零距离的操作,能细致的观察操作过程,使护理人员通过观看示教了解到护理操作之美,从而激发其学习操作的兴趣。操作过程中突出操作前做好解释,操作中密切与病人交流,关心体贴病人,随时询问病人的感受,进一步体现人性化服务,注重沟通,改变无声的操作,护理人员护理操作的轻、快、准,是不能完全为病人解决痛苦,只有通过沟通,解决病人的心理问题,才能真正解决病人的痛苦。仿真操作的“人真做”,相互练习,既提高了操作技能,又培养了学习的热情,使操作更贴近临床,培养护理人员学会运用科学的护理方法即视、触、叩、听等,以及掌握评估病人的技能,提高了护理人员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帮助护理人员正确的掌握操作,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4.2  护理技术操作考核前进行护理操作仿真演示有助于操作考核的各项指标的提升

   

护理技术操作是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患者的康复效果,且与患者的舒适、安全息息相关,因而在护理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也是临床护理人员进行考核和竞赛的主要内容之一。而护理仿真操作演示让护理人员直观感受基本设施、物品定位、工作流程及环境要求等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实际应用。体现护理互动的过程与效果。能在直观下演示与应用,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提高了技能操作的准确性、连贯性、规范性,注重了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进行护理操作仿真演示,低年资护士表现出对护理操作的较强烈的反应,演示后即有上台操作者,反应很踊跃,无出现厌烦情绪,经技术水平高、沟通能力强、专业素质强的高年资护士的操作演示下,平时一些操作不严谨、随意发挥、动作粗枝大叶并带有不屑一顾的神情也无得到改善。而且通过“病人”的扮演使到护理人员对操作更加印象深刻,而且与病人感同身受,操作起来更加注意病人的感受,真正的做到痛病人所痛,由此可见在护理技术操作考核前进行护理仿真操作演示的方法,不仅有利于各项护理技术操作的规范性、统一性,而且对提高护理操作考核的总成绩、最高成绩、平均成绩、及格率及沟通能力等各项指标均有很大的作用。

5  结论

   

应用在护理技术操作考核前进行护理仿真操作演示的方法,不仅有利于各项护理技术操作的规范性、统一性,而且对提高护理操作考核的优秀率等各项指标及沟通能力有很大的作用。通过多角色扮演、情境教学,注重护理专业知识和人文知识与护理基本技能的结合,还充分发挥了护理人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为培养全面发展的护理人才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资源整合;异构数据库;互操作;联邦式数据库

中图分类号:TP392文献标识码: A

一、异构数据库互操作的概念

异构数据库(Heterogeneous Database)集成是数据库技术从完全集中到逻辑集中、物理分布(传统分布式数据库)乃至逻辑分布、物理分布(异构数据库)这一发展过程的结果,也是兼顾已有系统自治性并实现新的数据共享这一现实需求的有效手段。

异构数据库的异构特征包括两个级别:系统一级的异构和语言一级的异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异构:各个参与的数据库可以分别运行在大型机、小型机、工作站、PC或嵌入式系统中。

(2)操作系统的异构:各个数据库系统的基础操作系统可以是Unix, Windows NT,Linux等。

(3)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异构:一种是数据库概念模式的异构:有层次、网状、关系和面向对象四种;另一种是数据库物理模式的异构:指概念模式相同,但数据结构不同,比如Oracle与SQL Server同属关系型,但结构不同。

二、实现异构数据库互操作的途径

面对异构数据库的互操作需求,主要从两个方面同时进行努力:一是建立标准,即建立统一的数据库规范,消除由于标准的不完善而造成的各数据库系统间的差异;二是构建异构数据库互操作平台,实现对多个异构数据库的透明访问。

随着对数据库互操作问题的深入研究,基于不同角度,许多研究者提出了可行的异构数据库互操作途径,这些途径在实现互操作的深度、广度和高度上各不相同,都有各自所适应的特定环境和需求。从异构数据库的核心思想出发,把实现互操作的途径归纳为两大类。

1、系统级异构互操作

对于DBMS系统一级异构的网络环境下的数据库互操作,主要有四种实现途径。

(1)数据库网关(Database Gateway)

数据库网关是一种中继器,它能提供应用级的异构数据库集成的手段。网关的主要作用是转换和通信。

数据库网关可以建立比较稳定和透明的数据库互操作,但是其缺点也较为明显。诸如不关心如何屏蔽数据库之间的异构性,不支持事务处理,资源冗余,用户受限于数据库厂商,不能任意选择客户机平台及目标数据库等问题。

(2)公共协议/数据转换协议技术

公共协议是异构数据库进行通信时采用的公认的数据协议,即公认的系统间传递SQL请求和结果的形式。最常见的协议是ANSI/ISO的关系数据存取(RDA)标准、SGA(SQL Access Group)规范和IBM的分布式关系数据库结构(DRDA)。

数据库网关相比,公共协议更具有可扩充性和开放性,能较好地实现异构数据库的透明访问、支持多种网络协议和多种客户平台,是实现异构数据库互操作的有效途径之一。

公共协议/数据转换协议的缺点是协议本身的低效率带来的速度问题。

(3)公共编程接口

公共编程接口包括客户应用编程界面(CAPI)和服务器应用编程界面(SAPI)。CAPI是一组过程库,通常驻留在客户端,通过装载后端专用的驱动程序访问不同的数据库。SAPI提供一个应用编程界面,控制服务器与客户应用请求和目标数据库之间的交互。如Microsoft 的ODBC、Oracle的SQL*NET 以及IDAPI。其优点有:由于提供了统一的调用级接口,使用户免除了应用程序随数据库改变而改变的痛苦;通过API可使应用程序直接操纵数据库中的数据。

(4)中间件技术(Middle Ware)

中间件是处于应用程序及应用程序所在系统的内部工作方式之间的软件,它的基本思想是在各后端数据源和前端应用程序之间建立一个抽象层。把应用程序与系统所依附软件的较低层细节和复杂性隔离开来,使应用程序开发者只处理某种类型的单个API,而其他细节则可以由中间件处理。这样就使系统对每个不同数据源的操作变成对单一的中间件的操作,而后再对中间件进行异构处理。使用中间件技术解决异构数据库集成的问题,将会给系统集成带来很多的好处。这是因为中间件不仅能够使得前端用户访问后端的异构数据库实现透明化,并且保证了访问接口的开放性,这样可以使系统在以后功能上的扩展更加方便。通过中间件来访问数据库的另一个好处就是所有的客户端的请求都发送到了中间件上,减轻了数据库服务器的负担,保证了数据库服务器的性能不会降低。

2、数据结构与语义级异构互操作

目前,对于数据结构和语义一级异构的数据库互操作的研究有紧密耦合和松散耦合两种思想,具体体现于多数据库系统、联邦数据库系统和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三种方法。

(1)多数据库系统

所谓多数据库系统就是一种能够接受和容纳多个异构数据库的系统,允许各个异构数据库的“自治性”。多数据库系统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是相对于如集中式数据库系统或分布式数据库系统那种逻辑上具有同一管理系统而言的,它以多元和分布为主要特征。多元是指它多个彼此区别的集中式或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分布则是指数据分布在不同场地的数据库系统中,由各自的管理系统进行管理。

(2)分布式数据库(Distributed Database)

分布式数据库的基本思想是抛弃原有的数据库系统,在网络环境下建立分布的数据库系统,在体系结构、事务处理模型等方面重新设计从而解决信息共享与互操作问题。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分为同质分布式数据库和异质分布式数据库。像 Oracle、Sybase、Informix 等都是同质分布式数据库系统,这类系统的实现相对来说比较容易一些。异质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系统大多是在已有的一些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实现的。

(3)联邦式数据库(Federated Database)

联邦式数据库系统是网络技术和分布式数据库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它是由一组能协调工作,又可以独立自治的部件数据库组成。它可以是原先不分布的,又可以是分布的,具有分布性、自治性、异构性三大特性。

联邦式数据库与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区别在于:分布式数据库系统虽然在物理上是分散的,但因为有统一的数据模型及全局数据模式,所以它在逻辑上却是集中的,因此用户感觉到的是一个完整的数据库。显然,这种系统可用于某个专用领域的系统,但不适于不同领域间的异构系统的集成。相反地,联邦式数据库系统是由在不同结点上松散耦合分布的异构成员数据库构成,各联邦成员间的一种松散结合。构成联邦成员的可以是一个集中式数据库,也可以是一个分布式数据库,它们可以根据需要(按某种组合)加邦或者根据需要退出联邦。联邦式数据库没有全局模式,各子系统(即联邦成员)按自己的需求建立各自的数据模式。其成员之间的数据共享关系,通过由协商确定的输入/输出模式来建立,单个成员有权拒绝或允许其它成员结点对它的访问。因此,它能够支持多库系统的分布性、异构性和自治性,使之产生满意的集成。

三、结束语

当前Web应用程序广泛采用B/S结构,其并发性决定了多用户同时访问数据库的问题。实践证明只有充分解决异构数据库的互操作技术,才能提高数据库的访问效率,改善Web应用,从而减少系统开销,大大提高整个Web应用系统的运行效率。

参考文献

[1] 王秀义.基于JDBC的数据库连接池及实现.计算机系统应用,2005.4

[2] 郑振楣, 于戈等编著.分布式数据库.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8.

第4篇

【关键词】汽车; 驾驶技术; 安全操作

前言

汽车虽给人们带来便利的交通,加快生活节奏,提高了生产生活的效率,但它的危险性给人们带来巨大损失和伤害。根据资料调查显示,我国交通事故不断地增加,导致死亡的人数越来越多,从而给无数家庭带来了沉重的伤害,且财产 的损失也随之大大地增加。这些交通事故的发生基本上是由 驾驶员驾驶行为不当所引起的。如果驾驶员对自己的驾驶行 为始终严格地进行规范,就会有效地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因 此,汽车驾驶安全操作技术具有重要的作用。

1驾驶员能力要求

驾驶员在买车或开车前,要选择自己熟悉的车型,避免意外发生。如果驾驶员所驾驶的车辆是手动档,就需要对机构的组 成部分和具置进行准确的操纵,机构的组成部分包括: 方向盘、变速器操纵杆、驻车制动操纵杆、离合器踏板、制动踏板、 油门踏板。由于自动挡车辆没有离合器踏板,因此驾驶员开车 时不能按照手动挡的方式而驾驶,不能将无极变速器、车辆的 制动踏板当作离合器踏板进行使用,这样就会有效地减少交通 事故的发生。在行车之前,必须根据驾驶员的实际情况进行座椅的调整,以避免驾 驶员开车时的视线不被方向盘遮挡住,这样就可以将交通标志 和仪表盘看的更清楚,从而确保行车的安全以及舒适性。

2汽车制动技术的控制

在汽车行驶过程中,驾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对安全驾驶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科学合理地运用汽车制动技术以及掌握操作技巧,是在拿到驾驶证前必须掌握的技术。如果驾驶员是初学者,一般对路面的形式不太熟悉,且心理素质也不高,车辆遇到违章以及出现异常情况时, 驾驶员就会盲目的采取紧急制动措施,这样就会引起交通事故的发生。在开车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几点

2.1 谨慎起步

在发动汽车时,经常出现撞车压人和坠车、溜滑的现象,所以在发动时,应注意行车周围的环境安全,切记行车速度过快。汽车起步时压人, 一般都 发生在后轮;起步时撞车 ,一般都是与后面超 越车相撞。其原因是起步时未发出信号或未仔细观察车辆前后左右的情况。起步时应根据装载情况, 采用适当的方法:下 坡起步不可利用滑行带动发动机 ,以免抬离 合器时造成车辆抖动;上坡起步要注意要领 , 手制动杆不宜放得过迟, 也不宜放得过早。撞到后面的车辆或障碍物 ,严重时 ,车辆会失 去控制 ,造成翻车伤人的重大事故。为防止 起步后溜, 起步时应采取下列措施 :①尽量 避免在坡道上停车, 尤其要避免在上坡道上 停车。不能避免时, 应在车轮后面塞上三角 木或砖石等物。 ②一旦发生溜滑 ,应立即制 动停车,重新起步,不可在车辆后溜中强行起 步前进,以免损坏车辆机件,造成车辆失控。

2.2 准确转向

汽车在转向时,由于行车空间范围窄、视线被阻挡、速度过快等原因而发生翻车、装车等意外事故。一般车速太快 ,转向太急则容易发生转向翻车;在对弯道和车辆转弯半时径掌握不准时容易导致前外轮掉入弯道外侧或内后轮掉入弯道内侧的沟堑里,发生转向掉沟;而汽车转向不足, 车辆的前外侧就可能碰刮到前方的障碍 ;转向过大,车 辆的内后轮就可能碰刮内弯道的障碍,容易发生碰刮障碍。

2.3小心倒车

撞压行人、掉沟、碰撞等是在倒车过程中经常发生的现象。驾驶员在倒车过程中必须做到起步缓慢、不断鸣号、观察倒车场地行人车辆情况等要求,还要做到倒车前调整好车置, 观察倒车路 线。倒车中注意力应重点放在观察和判断车 体与障碍的位置上 ,倒车和前行 都要留有余地 ,倒车时一脚踩油门 ,一脚踩在 制动踏板上 , 准备随时停车, 车一旦停不住 , 立即运用手制动,确保安全。

2.4遵章超车

超车时引发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行车时,驾驶员必须保证视线清晰、主动避让往来车辆。在交叉路口、丁字路口、 铁路口等处严谨超车。超车时 ,不宜过于靠边,车 速不宜过快,避免超车中突然从公路 两侧叉路上驶出车辆, 挡住超越车或被超越 车的行驶路线,。超车时要遵章超车,否则很容易引起撞车、掉沟翻车和碰撞等事故。

2.5其他

在形车过程中,通常出现抢道、粗鲁行车进而引发事故的现象,为创建文明友好的行车环境,驾驶员有必要做到主动让车,做到路面、车速一起让,保证超越车 顺利通过;礼貌行车,遵守安全为重、礼让在先的原则;保持车距,与前车保持的间距以前车 在任何情况下停车时后车均能安全停住为准;合理停车,选择坚硬 、平坦、宽阔和 交通情况简单的地段停车, 停车时要提前减 速,鸣号示意, 徐徐靠边。停车后要认真检查 手制动是否拉紧 , 点火开关是否关闭等。

3 掌握恶劣天气驾驶技术

3.1 雾霾天气驾车

雾霾导致能见度低,驾驶员视线模糊,无法准确判断行车环境。所以,车辆在行进的过程中需要将防雾 灯、尾灯和近光灯打开,从而可以对前方车辆的动态和行人的 动态进行掌握和了解,以确保驾驶员的能见度。对于允许鸣笛 的路段来说,可以通过适当的鸣笛以示提醒,要与其他驾驶员 及时地进行信息的交换,以此引起车辆和行人的警惕性。若能 见度低于 10 m 以下,必须将雾灯和尾灯打开,可以先将车辆停 靠在路边,当路况有些的改善时再继续进行行驶。若车辆在高 速公路上行驶,应确保前后车辆的距离,适当地控制车速,禁止 随意停车,以此防止车辆追尾事件的发生。

3.2 阴雨天气驾车

雨季是交通事故频发的季节,由于光线暗、路面滑、雨天心情压抑等原因造成事故发生。汽车在开动前,应严格 地检查汽车的制动器、刮水器以及发动机罩的封闭等情况,检 查轮胎的气压,以确保轮胎气压处于正常状态,这是汽车行驶 的根本保障。同时,在阴雨天气行车的速度应放缓,在进入积 水位置时,应对车速进行有效的控制,并确保行车处于低速的 状态。如果路面没有积水,应将车速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车速 过快会对轮胎和地面的附着力产生严重的影响,从而使制动效 果得到一定的降低。另外,如果汽车在积水路面行驶,制动蹄 和制动鼓之间的积水可能会导致制动的不灵,这时驾驶员应保 持稳定,将速度减缓且轻踩制动踏板和加速踏板,通过反复的 操作就可以除去水分。

3.3冰雪天气驾车

冰雪天气是对驾驶员驾车技术的严厉考验,由于下过雪后,路面结冰,导致路面非常滑。因此,驾驶员要特别注意,对冰雪路面的特点进行充分的了解,通 常车辆的行驶与驾驶员的意愿不相符,制动的距离较长,驾驶 员在行驶的过程中应有良好的预见性,对可能发生的时间进行 及时的判断,并有针对性地采取防范措施;汽车不管是起步还是中途加速,应缓慢加油,轻踩制动板,禁止猛踩急抬,这样 就可以防止失控以及轮胎打滑现象的出现。

结语

近年来,重大交通事故频发,均因驾驶员车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不遵守行车章程等原因造成。所以,驾驶员必须知道,汽车驾驶安全操作技术在交通运行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掌握好汽车驾驶安全操作技术,不仅可以提高行车的安全,还能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第5篇

LNG理化性质:

1、名称:液化天然气 (主要成分是甲烷。LNG无色、无味、无毒且无腐蚀性,甲烷对人基本无毒,但浓度过高时,使空气中氧含量明显降低,使人窒息。当空气中甲烷达25%~30%时,可引起头痛、头晕、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呼吸和心跳加速、共济失调。若不及时脱离,可致窒息死亡。皮肤接触液化本品,可致冻伤。 其体积约为同量气态天然气体积的1/600,LNG的重量仅为同体积水的45%左右)

LNG的危害:

1. 甲烷对人基本无毒,但浓度过高时,使空气中氧含量明显降低,使人窒息。当空气中甲烷达25%-30%时,可引起头痛、头晕、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呼吸和心跳加速、共济失调。若不及时脱离,可致窒息死亡。

2. 甲烷沸点-161.5℃ ,皮肤接触可致严重冻伤。

3. 危险特性: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强氧化剂接触剧烈反应。

4.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5. 环境标准: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50mg/m3

应急处置及防护措施:

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电源、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戴低温手套、穿低温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泄露的介质进入废液收集池,及时联系启动LNG装车站泡沫液系统,对泄露的LNG在废液收集池进行集中处理。

防护措施

1.拆、装鹤臂严格使用防爆工器具。

2.使用低温防护手套,使用低温防护面具。

3.正确穿戴低温服进行作业。

急救措施

1.皮肤接触:若有冻伤,就医治疗。

2.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3.灭火方法:切断泄漏介质,若不能立即切断泄露介质,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介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LNG装车操作规程:

1. 检查进站槽车(确认槽车罐体使用证、道路运输证及驾驶员和押运员从业资格证等证件有效并且人证相符)。

2. 对槽车进行车辆状况和安全附件进行检查,确认槽车符合装车条件,罐内余压小于0.2Mpa,填写LNG装车记录本。

3. 指引槽车驶入装车停车位熄火,驾驶员交出车辆钥匙,用三角垫木固定槽车位置,连接静电接地线。

4. 充装鹤臂液相接口与槽车液相接口连接,并用氮气吹扫置换,带压开关放空阀,置换连接处鹤管内空气,(不少于3次),先关闭放空阀,再关闭氮气吹扫阀,鹤管置换结束。

5. 打开氮气充压阀,对鹤臂冲压至0.5mpa,气密,确认连接可靠。

6. 控制装车泵出口压力不低于0.3mpa,确保泵后压力不低于槽车压力,LNG能顺利进入槽车。

7. 缓慢稍开槽车上进液阀,对槽车进行预冷,待槽车压力下降到0.1mpa以下,说明预冷结束。

8. 通知中控准备装车,对装车泵提频率,频率不超90HZ,全开上、下进液阀,同时关闭回流阀,对槽车充装。

9. 槽车充装量达到90%时,微开槽车测满阀待有液喷出,关闭槽车下进液阀,关闭鹤臂液相阀,打开氮气阀门,将管道残液由上进液阀吹扫进槽车,后关闭上进液阀同时关闭氮气阀,打开放空阀泄压后拆除装车臂与槽车连接口。

10.充装完毕,车辆静置3min后,槽车压力、液位稳定后,拆除静电接地线,移除三角木,将钥匙交还驾驶员,指引驶出。

11.LNG装车区同时作业人员不得超过9人。

LNG装车安全管理规定:

为了加强LNG装车安全管理,杜绝操作环节中安全隐患,保证人员和财产安全,特制定本规定:

1. 进入厂区车辆,必须具有危险化学品运输证等相关证件,并按规定进行登记。

2. 车上人员携带的打火机、香烟及手机等火种交由门卫;车辆进入厂区时,必须在排气管安装阻火装置,进入装车台槽车必须在指定位置停车,熄火并手刹制动,操作人员连接静电接地线和气液相管。

3. 装车过程中,操作工和司机不得离开装车台,要随时注意槽车和装卸台压力、温度变化,与软管保持两米以上安全距离;严禁充装过程中槽车现场放散。如遇槽车压力高于0.5MPa还有继续上涨趋势时应及时报告值班长及相关技术人员。

4. 装车过程中严禁烟火,使用不易产生火花的防爆工具。

第6篇

关键词: 甲醇生产; 精馏工段; 操作技术

中图分类号: TQ2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6-0076-01

精馏工段是工业生产甲醇的一道主要工序,也是控制甲醇质量最为关键的环节,榆林天然气化工有限责任公司2#装置用的精馏塔是由2003年技改将原来的浮阀塔改成填料塔,而且,它的前面工序转化、合成工艺状况也发生变化,精馏的操作和原来的操作方法完全不一样,刚开车,采出甲醇质量没有保证,尤其水分时常超标,经过一年多的摸索、实践,终于攻破这一难题,保证产品质量。笔者就参与技改后,合精主控过程中的一些经验予以总结。

精馏塔的正常操作,主要应掌握三个平衡:即物料平衡、汽液平衡、热量平衡,他们三者的关系相辅相成,其中之一被破坏,其他平衡也不存在。物料平衡的建立,是衡量精馏塔内操作的稳定程度,它表现在塔的能力大小和产品质量的好坏;汽液平衡是靠调节塔的操作条件温度、压力及塔板上的气液接触情况来达到,一般情况,压力已选定,塔板上的汽液组成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物料平衡与汽液平衡也密切相关,当物料平衡时,这时各塔板具有一定汽液平衡组成,当进料量或采出量发生变化破坏平衡时,塔板上的温度随着变化,汽液平衡被打破。热量平衡是实现前两个平衡基础,又依附于物料平衡和汽液平衡。

精馏的操作,就是通过调节手段,掌握好三个平衡,一般都是根据塔的负荷,选择塔釜供热量,建立热平衡;随之各塔板上达到一定的汽液平衡,然后通过物料平衡作为经常调节的手段,来控制热量平衡和汽液平衡的稳定。

一、精馏系统的开车

当开车前准备工作做好后如安全设施齐全、电器、仪表公用工程介质准备就绪后,对主预塔用水和水蒸气进行假物料试车,然后用氮气置换,由于本工序是常压精馏,设备为常压设备,所以采用连续置换的方式,置换合格指标时O2

二、选择合适的进料板、进料状态

榆林天然气化工有限责任公司1#、2#装置采用的是双塔精馏,预精馏塔四十八块板,主精馏塔八十块板,进料板在十八、二十四、二十六、三十块板,进料板的选择是根据进料组分的变化及时调整,当轻组分含量比较多时,选用上边的进料板,当重组分含量比较高时,选用下边进料板,使得进料组分与进料塔板上的组分接近。在精馏过程中,进料状态的选择也至关重要,精馏塔的进料状态有五种:(1)冷进料;(2)泡点进料;(3)气液混合进料;(4)饱和蒸汽进料;(5)过热蒸汽进料。在实际操作中通过预塔蒸汽调节使主塔进料尽量接近泡点进料,这样既节约塔釜的蒸汽量,又便于甲醇的分离。

三、控制塔釜热负荷

榆林天然气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精馏热负荷是蒸汽和转化气,首先要有足够的的蒸汽量和转化气量,且量要稳定,不能聚升聚降,若蒸汽量或转化气量不稳定,则塔内上升汽量也相应变化,则填料间建立的汽液平衡被破坏,产品质量无法保证。若塔釜热负荷过低,塔板上建立气液平衡被打破,塔板上就会发生漏液现象。若塔釜热负荷过高或加蒸汽、转化气过快,塔内上升气流速度过快,阻止塔内液相下流,易造成液泛。

1. 避免塔板漏液现象。若塔釜热负荷过低,气相托力太小,塔板易发生漏液现象,这时提馏段温度下降,回流量降低,这时,如不及时调整进料量、采出量,将造成精馏段温差变大,采出产品水份可能超标。采取措施:加大塔釜热负荷,减少进料量、采出量,但调整过程必须缓慢。

2. 避免液泛现象发生。若塔釜热负荷过大或加量过快易发生液泛,这时提留段温度大幅上涨,回流槽液位上涨。

四、选择合适的进料量、回流比、采出量

采出量的大小必须保证回流比达到2-2.5,当然回流比大些,产品质量有保证,但太大造成热量及泵的损耗增大,在目前合成工况下粗甲醇中甲醇含量78%左右,所以采出量是进料量78%左右比较合理,若采出量过大,则物料平衡被破坏。

粗甲醇的精馏的进料量发生变化,就会破坏塔内物料平衡和汽液平衡,引起塔内温度的变化。所以,操作中增加或减少进料量时一定要缓慢,要根据精馏段、提馏段温度变化来加或减进料量,尽可能使提馏段温度不要变化太大,主要控制灵敏板温度即第5块板温度在108±5℃,如果进料量太大,很可能引起淹塔现象。

一般情况,在一定工况下选定合适的进料量后,主要通过调节采出控制产品质量,采出的大小主要依据塔板的温差,塔顶温度TR-516与塔顶气相温度TR-526的温差不能超过3度,TR-517、TR-518、TR-519温差一般不能超过2度。

五、控制游离酸的含量

第7篇

1 静脉输液配药的方法

1.1 玻璃安瓿的切割及消毒 首先切忌用镊子等物品敲开安瓿。割锯痕应于颈端的3/4周,割锯后用75%酒精棉签擦拭1次,徒手掰开,减少药物中玻璃微粒的污染。

1.2 抽取安瓿内药液及瓶装粉剂药物的溶液

1.2.1 正确抽取药液 通常选用9~12号针头,针头应置于安瓿的中部抽取药液。避免用注射器直接抽取,因注射器短、吸入口径大并直接贴住切口处,抽取时会把安瓿内及切口处的微粒全部吸入到注射器内。对粉剂如青霉素等稀释时溶酶量应在3 ml以上,充分溶解后抽净,以减少药瓶中残留的有效药量。

1.2.2减少和避免药物泡沫的产生 对肝利欣、复方丹参等易产生泡沫的药物,抽取药液时将针头斜面全部侵入药液中,并保持斜面向下;加药前排尽针内气体;加药时左手将液体瓶倾斜并固定,倾斜度以能全部侵过针头斜面为宜,加药时针头注入液体内,使药液直接进入液体,不会产生泡沫,从而保证药物的足量供给。

1.2.3 防止加药时针头堵塞 配置瓶装粉剂如青霉素、先锋霉素时,可采用斜面法。将针头斜面向上背对侧手掌心,让斜面的背面接触瓶塞,使针梗与瓶塞成60°~80°,以针尖为支点,微向下用力,顺瓶塞凹,迅速穿过瓶塞,针头堵塞率仅为1.1%,大大提高了加药速度,减少了瓶塞微粒的污染。

2 一般穿刺部位选择的原则

2.1 根据穿刺的部位和时间 一般注射量大、时间短者可选用大静脉;需长期输液者由远端末梢小静脉开始。

2.2 根据药物的性质 有刺激性、黏稠度大的药物宜选用较大的血管。

2.3 根据病人静脉的状况 一般多选用平直柔软有弹性的静脉,注意皮肤状况,有淤伤、血肿应避开,已多次穿刺的部位应避免再次穿刺。

2.4 根据病人的安全、活动和舒适的需要 静脉穿刺的部位应尽量选择病人活动限制最小的部位,如避免关节部位等。

2.5 老年人穿刺注意事项 老人血管弹性差,表现为硬、脆、滑,这样就增加了静脉穿刺的难度;体质瘦弱的老人皮肤松弛,针头不易固定;慢性病和体质差的老人血管脆性、通透性强,容易漏针,使药物渗入皮下组织。而老年人对疼痛、肿胀又不敏感,如发现的不及时,严重者可导致局部皮肤组织坏死。另外,年老体弱者,最好选择卧床输液,以减少因输液时间过长体力的消耗。

3 输液排气的方法

3.1 两步排气法 静脉输液时微量空气进入静脉,是临床上较常见的问题,它确实给病人带来一些心理压力。两步排气法是有效的解决方法,当液体流至输液管下端距末端连接输入针2 cm时,关闭开关,消毒皮肤后再缓慢打开开关,均匀排放液体,直至输液管及针头内空气排尽,关闭开关。

3.2 弹击输液管终端滤器 为预防头皮针硅胶管进空气,可在输液排气时,当液体流至终端滤器时,速将其至于垂直,同时不断弹击终端滤器外壁,即可排出终端滤器内所有空气。

4 促进浅静脉充盈的方法

4.1 热敷、轻拍静脉及局部外涂血管扩张剂 对血管条件差的病人,可局部涂1%硝酸甘油、2%利多卡因和阿托品,同时辅以热敷,能迅速扩张表浅小静脉,促进血液循环,提高穿刺成功率。

4.2 正确绷扎止血带 止血带的绷扎位置一般离穿刺点约10~15 cm为佳,保持松紧适宜。

4.3 非握拳穿刺法 将病人被穿刺手自然放置,护士用左手将其固定成背隆掌空的握杯状,可有效克服紧握拳时指掌关节妨碍进针的缺点,充分显露静脉,提高穿刺成功率。

5 输液完毕时拔针时机和方法

5.1 拔针时机 输液瓶内液体流尽,输液管残留液面下降速度明显减慢或停止,而残留量高度为2.2 cm左右为宜。

5.2 拔针方法 拔针前将调节器移至输液器终端滤器上缘处夹管不易回血,拔针后不易滴血,可有效防止回血涌出针头,污染病人皮肤、被罩、地面等。轻压皮肤,迅速拔针,拔针后再稍用力按压。不主张在用力按压血管时拔针,因可导致血管的机械性损伤。

6 拔针后按压方法及时间

6.1 直压法 输液拔针后,如按压方法不正确或按压时间过短,易致皮下淤血,不仅增加病人的身心痛苦,而且给日后的静脉穿刺带来困难。拔针后左手拇指同时压迫皮肤针眼与血管针眼4 min左右为宜。

6.2 平卧曲肘举手法 将被输液侧上肢在平卧状态下曲肘90°并举手2~3 min;坐位及站立患者则应将上肢举起,手超过头顶水平2~3 min。

第8篇

■ 信息技术促进操作技能的形成

操作技能的形成分为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操作熟练四个阶段。将信息技术有效应用于这四个阶段,能够突破技术学习的重难点,辅助学生操作技能的形成。

1.操作定向阶段

快速定向:在劳技课的实践活动中,操作定向是指让学生明确操作的目的、要求和正确的操作方法。此时,多媒体教学可以准确地传递有关操作本身的各种信息,包括操作步骤、操作方法、操作要求、操作结果等。如在六年级上册《金属丝晾衣架的制作》中,简单的步骤示意图能够将制作金属丝晾衣架的操作顺序呈现给学生,排除了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干扰因素,使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知道做什么与怎么做。

精确定向:如在学习金工锉与台钳的使用方法时,正确的操作方法是右手握锉柄,用力方向与锉的方向一致,左手握住锉头处,锉的方向与工件成45度角,还要保持锉成水平状态。示范的过程是在运动状态下进行的,由于操作的要点多且要同时完成动作,对学生来说难度很大。教师在演示讲解后可以将多个要点以一张静止的示意图来进行总结,用图片来强化正确的操作方法。

分层定向:在六年级上册《缎带绣多层玫瑰》一课中,影响玫瑰花绣制效果的因素有很多,不同的绣制方法可以绣制出效果不同的玫瑰花。因此学生的操作定向是不同的,不同的构思会使学生建立起不同的操作定向。下表的呈现可以帮助学生构思缎带绣玫瑰花的形态,选择相应的绣制方法,建立不同的操作定向。

2.操作模仿阶段

如在锁针的针法教学中,锁针的操作是由插针、绕线、拉线三个基本动作组成的,除了可以将锁针的分解动作以静止图片展示外,还可以将连续的动作画面(动画或视频)循环播放,使学生在模仿中掌握技术要领。在钩针、毛衣针、锯、锉等工具使用的操作技能学习中,以多媒体形式呈现的分解动作图和连续的运动画面无疑是突破技术难点的最有效的工具。

2.操作整合阶段

当学生对分解的各个操作环节逐渐掌握后,应该帮助他们将分解的各个操作环节连接起来,形成整体的操作流程。如学习锁针针法时,学生最初的操作可能是跟着示范一边默念“插针、绕线、拉线”,一边完成每一个分解动作,经过一段练习后,就可以逐渐脱离示范,最后把示范中的三个分解动作当作一个连续的动作来完成,此时也就完成了操作整合。

3.操作熟练阶段

操作熟练是操作技能掌握的高级阶段。为了使操作技能达到熟练水平,在练习中要不断变更条件,改进执行方式,提高操作的速度和准确性。如学习单线吉祥结的编制方法,随着学生操作逐渐定型,给出吉祥结鞭炮的效果图,引导学生增加吉祥结的编制层数,使他们在反复练习中操作越来越连贯,最终达到操作熟练。

■ 信息技术应用于操作实践的技巧

第一,各种信息资源应经过筛选加工,选择对促进操作技能形成有效的资源,保证传达给学生的信息精炼、准确、科学。

第9篇

护理技术操作是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患者的康复效果,且与患者的安全和舒适程度息息相关,因而在护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在校学生和临床护理人员进行考核和竞赛的主要内容之一[1]。如何使护理人员在护理技术操作中体现人文关怀,改善患者在操作过程中的舒适度,真正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温馨服务已成为临床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现将当前护理技术操作评价指标、教学及考核方法研究进展情况综述如下。

1 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1.1 国内外护理技能评价研究简况 国内外医学界对护理技能评价均做了大量研究。美国考评时引入标准化病人(SP)演示临床案例来侧重评价护士的综合能力;澳大利亚一些院校对学生进行临床技能评价的指标包括专业标准、表现标准和指导标准三部分[2];日本经常考核学生能否在操作时结合患者特定条件,灵活采取个性化的护理技术[3]。我国多位学者也曾提出,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护理技术和技能训练是培养合格护理人才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护理技术操作考评标准在教学和训练中有明确的导向作用,应为新型护理人才的培养服务。

1.2 当前考评标准的局限性分析 护理操作技能是护理人员的基本功,而操作流程和考评标准就像无形的指挥棒和定型机,对护理人员操作训练发挥着导向和塑形作用[46]。

1.2.1 未体现“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 传统的护理技术操作评分标准主要以技术为中心,注重程序和技能,偏重于形式而忽略对患者的人文和心理关怀。操作流程中虽然有“操作中关心患者、注意交流和观察”等态度目标和沟通技能的要求,但因为是笼统的规定,对于初学者来说,可操作性与效仿性较差,考核中可测量性亦较差[7,8]。由于评分标准按各项操作流程编制,它能帮助学生学习和强化记忆,但由于过分强调统一和规范,容易导致护理人员操作时虽严谨但不灵活,虽规范但无创新。

1.2.2 注重步骤而忽略最终结果 护理技术操作培训、考核场地无论设在临床还是护理示教室,其情景均以标准状态呈现,而忽略了患者个性化护理要求,导致考核程式化。考核时只关注被考核者——护士,而对操作对象——患者重视不够,对操作的结果,即患者的满意程度缺乏必要的评价。

1.3 新标准的理论性研究 阎惠中[9]提出“护理不能过度操作化”,要将整体护理与改进护理操作结合起来,把人文关怀、健康宣教融入操作过程之中。史瑞芬等[10]进行了基于人文关怀理念的护理操作技术教学改革,设置的技能评价新指标由原考评指标中科学合理的部分组成。态度指标包含仪表举止、表情语言等,整体形象包括患者的反应评价、考核者的总体印象等。郭红霞等[11]采用文献资料法、理论分析法和德尔菲法构建了护理基本技能评价体系,该体系由职业素质、操作技能、效果评价、沟通技能4项一级指标构成,该指标体系第一次将操作对象——患者满意度作为操作效果评价指标纳入质量评价中。曹梅娟等[12]提出新标准应保留传统考评标准中合理和精华的部分,增加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护理观和教育观作为新的评价指标,以有利于培养学生应用护理程序进行整体护理的能力、沟通交流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灵活应变能力。

2 教学模式的转变

2.1 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 长期以来,护理技术操作主要采取教师讲解示范操作、学生回示教与分组练习的教学模式,操作对象通常是可以受人任意摆布的模型或者是默契配合的同伴,这种训练方法容易造成护士操作时“目无患者”。操作训练中,受训者常以示教教师的动作为样板,生硬模仿,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形成了“克隆”现象。这种模式虽然使学生掌握了一些规范、统一的操作技能,但所养成的机械性在今后工作中一旦遇到复杂的临床情景,往往会束手无策或失去信心,而不会冷静分析,缺乏克服困难的意志力[13]。

2.2 医学模拟教育成为必然趋势 自1960年Barrows等培养了第一位SP至今,SP已成为现代医学教育的标志,临床技能训练方式已逐渐从在真实患者身上训练转至通过模拟或SP训练,帮助学生进入知识应用领域[14]。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逐渐取代传统填鸭式教学方法。随着医患关系的紧张和患者自我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在患者身上“练习”也将成为历史,随之而来的将是更加理性化和人性化的医学模拟教育的应用[15]。医学模拟教育的发展使得过去“克隆式”教育、“目无患者”式训练得以改变,并不断促进学生整体护理能力、沟通交流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灵活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3 教学方法的改革

曹宝花等[16]运用多媒体课件提高护理技术操作培训效果;皮慧敏等[17]通过追加反馈教育提高护理技能培训效果;田莉等[18]通过实证研究从教育心理学角度分别说明心理练习、动作技能迁移、操作流程图片法和表象训练能提高护理操作技能的教学效果;袁义厘、绳宇等[19,20]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临床实践能力;角色扮演、情景设置模拟教学法先后被杨丽全、贾海燕等[21,22]应用于基础护理技能操作教学中,旨在借助临床技能训练室,将高仿真教学模型、情景模拟教学案例和SP有机结合,充分体现技能训练实践性、直观性和现实性的统一,提高临床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专业水平的提升。

护理技术操作是把人作为服务对象的技术,护理人员在临床操作实践中需用整体的观念分析服务对象的状态,自觉应用护理程序的方法工作,本着“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实施操作。临床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受训护士理解服务对象的心理状态,并且促使他们在操作中与服务对象进行适当交流,更好地理解护理操作原则。

参考文献

1 易霞.对护理技术操作标准的思考.卫生职业教育,2004,22(9):88.

2 胡雁.澳大利亚护理教育.护士进修杂志,2000,15(10):773775.

3 吴晓璐,周春美.日本《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技能考核简介.南方护理学报,2005,12(5):62.

4 史瑞芬,黄谨耘,曾丽芬,等.基于人文关怀理念的护理操作技术教学改革.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1):117119.

5 李蓉,郭瑞霞,王文芬.学校护理技术操作质量考评标准改进的探讨.中华医药学杂志,2003,3(7):28.

6 王培华.基础护理操作综合能力考试模糊评价指标的设计.护士进修杂志,2001,16(1):2526.

7 方,李杨.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考核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3,19(4):214215.

8 郭红霞,姜永东,朱丹.《护理学基础》教学中技能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理论基础.解放军护理杂志,2007,24(12A):4344.

9 阎惠中.为静脉输液再造流程.中国医院管理,2002,22(6):3941.

10 史瑞芬,曾爱芳,吴俊.改进护生护理技术操作质量考评标准的探讨.护士进修杂志,2001,16(1):2324.

11 郭红霞,朱丹.本科生护理基本技能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护理学杂志,2008,23(16):14.

12 曹梅娟,姜安丽.改革护理技术操作考评标准的探讨.解放军护理杂志,2006,23(1):8990.

13 李丽荣,陈亚红,王汕珊.合作性学习理论在临床护理操作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护理学杂志,2007,22(23):1516.

14 Vozenilek J,Huff JS,Reznek M,et al.See one,do one,teach one: advanced technology in medical education.Acad Emerg Med,2004,11(11):11491154.

15 闫晓.医学教学装备的“小康”标准——现代医学模拟中心.中国医学装备,2005,2(1):5659.

16 曹宝花,李树贞.多媒体和网络环境下护理学基础教学的研究.解放军护理杂志,2002,19(1):13.

17 皮慧敏,胡敏.追加反馈在基础护理操作技能学习中的合理运用.现代护理,2007,13(24):22792280.

18 田莉,张国栋,朱华.动作技能迁移在基础护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护理研究,2005,19(1A):8384.

19 袁义厘,耿桂灵.护理综合性实验教学中模拟临床情景演练的实践.中华护理杂志,2007,42(12):11221124.

20 绳宇,赵雁,张欣.在护理技能教学中实施小组学习方法的实践.中华护理杂志,2004,39(7):531533.

第10篇

[关键词]化工生产;安全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D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4-0051-01

0 引言

化工生产是以化学变化或者化学处理为主要特征的工业生产过程。但是随着新技术、新产品的不断发展和利用,潜在的危险因素随之增加,尤其化工生产具有易燃、易爆、腐蚀性强等特点,危险性较之其他行业要大,因此在化工生产中要特别重视安全,从保护人身安全出发,掌握安全生产技术,深入研究事故发生的客观规律,努力探讨控制危险的有效措施,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

1 化工生产安全技术

1.1 加热传热技术

加热、传热过程是化工生产过程中一道很重要的程序,温度作为化工生产过程一道常见的控制指标,对化工生产的安全性具有很大的意义。温度升高的重要手段就是加热,然而加热过程危险较大,因为升温的过快或过高均会对设备产生一定的影响,进而导致化学反应失控造成爆炸事故。因此必须生产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控制温度,采取适当的传温设备。

1.2 冷凝、冷冻安全技术要求

冷却、冷凝操作在化工生产中十分重要,它不仅涉及到生产,而且也严重影响防火安全,反应设备和物料由于未能及时得到应有的冷却或冷凝,常是导致火灾、爆炸的原因。因此,在冷凝冷冻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控制技术要求,密切注意:一是应根据被冷却物料的温度、压力、理化性质以及所要求冷却的工艺条件,正确选用冷却设备和冷却剂。特殊情况应采取特别措施。二要应严格注意冷却设备的密闭性,防止物料进入冷却剂中或冷却剂进入物料中。在冷却操作过程中,冷却介质不能中断,否则会造成积热,使反应异常,系统温度、压力升高,引起火灾或爆炸。最后对于开车过程,应先清除除冷凝器中的积液,在通入冷却介质然后通入高温物料。停车时先停物料,后停冷却系统。且对高凝固点物料在冷却时要注意控制温度,防止物料卡住搅拌器或堵塞设备及管道。

1.3 过滤安全操作技术

在生产中欲将悬浮液中的液体与悬浮固体微粒有效的分离,一般采取过滤的方法。过滤操作是使悬浮液中的液体在重力、真空、加压及离心力的作用下,通过多细孔物体,而将固体悬浮微粒截留进行分离的操作。过滤过程安全操作是注意:尽可能采用连续自动操作,使操作人员脱离与有毒物料接触;加压过滤能散发有害或爆炸性气体时,应采用密闭式过滤机,并以压缩空气或惰性气体保持压力;设备选材和焊接质量要可靠;设备不能超时间、超负荷运转,以免转鼓磨损或腐蚀、启动速度过高导致事故发生离心机尽可能装盖,设置可靠的防护装置;清理器壁要停车,并停稳,开停离心机时,不要用手帮忙以防发生事故;操作过程加料不均,也会导致剧烈振动,引起事故。

1.4 蒸发安全技术

蒸发按其采用的压力可以为常压蒸发、加压蒸发和减压燕发(真空蒸发)。按其蒸发所需热量的利用次数可分为单效蒸发和多效蒸发。蒸发过程要注意如下问题:蒸发器的选择应考虑燕发溶液的性质,如溶液的黏度、发泡性、腐蚀性、热敏性,以及是否容易结垢、结晶等情况。在蒸发操作中,管内壁出现结垢现象是不可避免的,尤其当处理易结晶和腐蚀性物料时,使传热量下降

1.5 物料输送的技术要求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经常需要将各种原材料、中间体、产品以及副产品和废弃物从一个地方输送到另一个地方,这些输送过程就是物料输送。在现代化工业企业中,物料输送是借助于各种输送机械设备实现的。

对于液态物料输送应注意输送是宜采用蒸气往复泵,以防撞击产生火花。对于易燃液体,不可采用压缩空气压送,防止静电且管道应有可靠的接地措施,防止静电聚集。临时输送可燃液体的泵和管道(胶管)连接处必须紧密、牢固,以免输送过程中管道受压脱落漏料而引起火灾。

对于气态物料输送气体物料的输送采用压缩机。按气体的运动方式,压缩机可分为往复压缩机和旋转压缩机两类气态物料输送危险控制要点如下:对于不同特点的气态物料,应选择合适的输送设备,避免因选择不当产生安全隐患。压缩机在运行中不能中断油和冷却水,并注意冷却水不能进入气缸,以防发生水锤。定期检查是否由于损坏漏气,及时更换。可燃液体管内流速不应超过安全速度,在输送有爆炸性或燃烧性物料时,要采用氮、二氧化碳等惰性气体代替空气,以防造成燃烧或爆炸。

1.6 干燥处理的技术要求

干燥是在把固体液体过滤分离后,进一步除去固体中液体的方法。常用的干燥设备有厢式干燥器,转筒干燥器、气流干燥器、沸腾床干燥器、喷雾干燥器。为防止火灾、爆炸、中毒事故的发生,干燥过程要采取以下安全措施:干燥物料中杜绝自然点很低或是有害物质的存在,在干燥室或干燥箱内操作时,应防止可燃的干燥物直接接触热源,以免引起燃烧。干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温度,防止局部过热,以免造成物料分解爆炸。在过程中散发出来的易燃易爆气体或粉尘,不应与明火和高温表面接触,防止燃爆。在气流干燥中应有防静电措施,在滚筒干燥中应适当调正刮刀与筒壁的间隙,以防止火花。

1.7 结晶操作技术要求

结晶是固体物质以晶体状态从蒸气、溶液或熔融物中析出的过程,是一个重要的化工单元操作,主要用于制备产品与中间产品、获得高纯度的纯净固体物料。结晶过程的搅拌器要注意如下安全问题:避免搅拌轴的填料函漏油,因为填料函中的油漏入反应器会发生危险。对于危险易燃物料不得中途停止搅拌,否则会造成冲料,有燃烧、爆炸危险。

2 加强化工生产技术管理

化工生产中出现的这些静电、爆炸等事故严重的危害着大家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相关部门必须加强化工生产技术管理控制。如合理布局,科学规划、加强生产设备的管理、做好员工培训工作、加强监管,确保改造项目的质量等,加强各级的安全培训教育。定期的作好安全教育培训和各项安全演练活动。组织职工学习各类事故发生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使广大职工通过安全活动的学习能够更深刻的认识到安全生产是一切事物的前提,督促全体员工认真学习各项安全知识。

3 结语

总之,化工生产是一个存在高危险、高风险的生产过程,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密切相关。为了保证化工生产的正常运行,必须对各个单元操作进行严格控制,加强安全防范意识,提高操作技术水平,为化工生产的正常进行提供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

第11篇

[关键词] 四手操作技术;口腔科;实施情况

[中图分类号] R782.0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1(c)-0178-03

四手操作技术(four hand operation technology)是在口腔外科治疗的全过程中,护士、医生采取适当的姿势和位置,患者采取放松的仰卧位,医护人员的双手同时在患者的口腔治疗中配合完成各种操作,迅速而平稳地传递治疗所用材料及器械[1],从而达到提高医疗质量及工作效率的目的。该技术是牙科医疗科学技术不断更新发展,诊治设备不断改革升级的前提下逐步得到完善并慢慢在全世界范围内推广应用起来的。由于其具有治疗高质量、操作高效率等特点,受到广大口腔医务工作者的认可,在欧美以及日本已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并已得到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认可,通过世界固有感觉诱导(PD)健康社会科学学会向全世界进行推广[2],但该技术在国内却一直没有得到推广[3]。本研究探讨了四手操作技术在口腔外科的应用所获得的临床效果,以期为四手操作技术在口腔科的广泛实施推广起到推动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所纳入的患者均来自本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20例牙体牙髓病症患者。本研究操作人员为2名口腔外科医生以及2名口腔外科护理人员,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研究组:女25例,男35例,年龄18~67岁,平均(41.24±4.01)岁,其中实施阻生牙拔除术患者28例,根尖切除术患者19例,囊肿切除术患者13例。对照组:女32例,男28例,年龄17~68岁,平均(39.93±3.67)岁,其中实施阻生牙拔除术患者30例,根尖切除术患者17例,囊肿切除术患者13例。两组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的操作者同为上述4位医护人员,排除医护人员操作水平的差异引起实验结果的差别,具有可比性。

1.2 材料

为了排除不同的牙科手术材料以及设备仪器对手术以及研究结果的影响,本研究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所需手术材料均由统一供应商供应,两组患者均在西门子Sirona C4牙椅(由德国制造)进行治疗。

1.3 方法

研究组采用四手操作技术,其由1名技术娴熟的护理人员以及1名主治医师两人配合完成。医生主要负责口腔科手术的主要治疗工作,护理工作人员主要负责:①口腔疾病治疗前的一些准备工作:保持患者接受治疗的区域整洁,将常规的物品用具摆放稳妥。将医生经常接触的东西,如灯把、三用喷柄、按钮光补机光纤头等用薄膜包裹,不同患者使用前需更换新的。治疗前,护理工作人员应帮助患者调整到合适的,调节适合医生操作的光亮,指导患者口腔含漱,最后为患者铺好手术胸巾[4]。②治疗过程中与医生配合:调材料、牙体的预备、传递牙科材料以及手术器械、光固化治疗等。护理工作人员必须熟悉本专业的知识以及口腔常见疾病的各种预防处置方式,具有相对丰富的四手操作理论和经验。手术时协助医生拉开患者的口腔,使手术部位暴露,保持口腔术野清晰,正确使用吸引器,防止对患者的皮肤黏膜造成损伤。准备好药品、材料、器械,在合适的工作程序下递交给医生。并且注意观察患者的临床反应,及时向医生汇报。③治疗后的处理工作:消毒手术器械以及其他需要消毒的非一次性用具,一次性物品应按照一次性卫生用品处理规章制度进行处置,然后收整治疗座椅,向患者交代手术注意事项以及下次复诊时间[5]。

对照组(非四手操作)为多名医护人员,按照常规手术方法进行。

1.4 临床效果评价

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医护人员操作时锐器伤害发生率,采用问卷调查打分制的形式了解患者治疗后的满意程度。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满意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医护人员操作时锐器伤害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3 讨论

现代口腔医院致力于为患者提供高品质、满意的服务,努力为患者创造良好舒适的服务环境,以患者为中心,一切为了患者服务,在这样的趋势下,四手操作得以大力发展应用。四手操作充分增强了护士工作的热情和主动性,使其能主动参与治疗,而不是仅仅等待医生的指挥交代;使其可以根据不同的治疗步骤自主地确定传递何种器械,减少了医生与其交流的时间,从而帮助医生更好地工作[6-7];可提高医疗过程的效率和质量。

在四手操作技术的实施过程中,由于护士不再需要医生嘱咐,而可以自主主动地准备传递器械,大大减少了医生的工作量,医生可全心投入治疗中,且术中传递、回收器械也得到了更好的保障,护理人员还有其他的工作,比如治疗时排除患者口腔中的废屑和水,治疗后的善后工作,术后同患者的交流,嘱咐患者注意事项,这些均可由护理人员完成,从而大大降低了医生的劳动强度,使医生可高效率地完成医疗过程[8]。

四手操作可以使患者在较为舒适的环境下接受医生治疗和良好的服务,稳定的操作可在很大程度上增强患者的安全感以及依从性,而在非四手操作时,口腔的治疗工作一般由医生单独完成,这样患者的治疗时间大为延长,患者所承受的痛苦也较大。由于口腔外科的特殊性,治疗过程中,经常有医疗器械发出频率较高的噪音,从而引起患者的恐惧,患者口腔内有异物感等情况都会在长时间的治疗过程中逐渐放大,而四手操作减少了治疗时间,降低了患者的不适感[9]。同时,运用四手操作技术时,护理人员可以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安抚,向患者讲解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临床现象,降低患者的心理恐惧,增加患者的舒适感。

综上所述,在口腔外科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配合采用四手操作技术能有显著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治疗过程中的意外发生率,提高经济效益以及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口腔外科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李少兰,周军,胡艳.四手操作在口腔科应用的效益研究[J].现代临床护理,2004,3(4):1-3.

[2] 徐平英,吴崇玲.规范四手操作有效防止口腔诊疗中的交叉感染[J].全科护理,2010,8(3):634-635.

[3] 唐媛, 李建华, 黄志平.试论良好医患关系与医院权益的维护[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15(7):1114-1116.

[4] Imura N,Kato AS,Hata GI,et al.A comparison of the relative efficacies of four hand and rotary instrumentation techniques during endodontic retreatment[J].Int Endod J,2000, 33(4):361-366.

[5] 林金伏,林安儿,刘河娣.口腔科护士四手操作中常见问题的问卷调查[J].广东牙病防治,2007,15(8):381-382.

[6] 颜琳,汪饶饶,徐远志,等.六手操作技术在口腔临床中的应用现状[J].口腔医学,2012,32(007):441-442.

[7] 刘东艳,张玉洁,曾宪涛,等.1根管治疗中四手操作与传统操作疗效比较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2, 12(6):656-665.

[8] 刘彩云,贺维,徐晓明,等.四手操作技术在口腔门诊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5):122-123.

第12篇

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在临床应用具有重要价值,特别是在临床治疗慢性病、老年病的护理过程中,运用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具有十分显著的优势和成效,能够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效果。因此,本文立足于中医护理操作技术临床应用难点,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中医护理操作技术 临床应用 难点

作者简介:刘欣卓(1979.10)女,满族,河北承德市人,承德护理职业学院,护理学学士,实验师,从事中医护理学、中医养生、基础护理等研究

作者简介:刘佳(1987.06)女,满族,河北承德市人,承德市口腔医院,护理本科,护士,从事口腔预防、中医美容等研究

引言

虽然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和优势,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难度,当前大部分医院均缺少中医护理的专业人才,同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医护沟通不足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的规范实施。基于此,探究中医护理操作技术临床应用难点及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医护理操作技术临床应用难点

(一)缺少中医护理专业人才

当前,我国中西医结合医院较多,但大部分临床护理人员均为西医院校毕业,虽然掌握扎实西医护理知识,但很少有系统学习过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的护理人员,缺少扎实的中医知识基础。许多医院已经逐渐意识到培养中医护理专业人才的重要性,并开展中医操作的系统化培训,但是当前临床中护理人员的学历、知识基础等差异性较大,中医知识基础薄弱,且难以在临床护理中有效应用,这直接影响了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的临床应用。中医知识的涵盖面较广,就穴位而言,临床护理人员若没有掌握扎实的中医经络知识,则难以在临床中有效应用。

(二)临床医护沟通不够充分

在执业范围的影响下,护士在临床护理中通常没有医嘱权,需要按照国家药管局颁布的相关流程规范开展具体工作。然而当前部分医院中,在实施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前,医生与护理人员缺少良好的沟通交流,同时临床医生大部分均为西医,对中医知识和护理操作技术临床应用重要性了解甚微,导致开具医嘱过程中,并未充分契合护理方案,不利于特色疗法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开展,阻碍了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的应用。

(三)中医护理实施缺少规范性

大部分医院在实施中医临床护理操作技术时,通常会建立小组或选取组长,在护士长的带领下开展工作。但是临床中诸多护理人员,由于学历、资历和理解能力的不同,在实际开展中医护理操作技术过程中,通常会在思维和经验的限制下,无法灵活的调整和变通护理操作技术。除此之外,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尚未完全成熟,在实施过程中体现出规范性较差的问题,不仅无法显著提升临床护理效果,同时会直接影响临床护理的工作效率。

二、中医护理操作技术临床应用难点的解决对策

(一)加强医护人员中医知识培训

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的临床应用难,主要原因则是由于医护人员中医知识和技术掌握较差,未接受过专业化的培训,护理人员难以依靠现有的中医知识进行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的临床应用。因此,医院方面应高度重视培训工作,充分了解医护人员的学历、资历以及中医知识基础情况,进而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案,保证每个医护人员参与培训后,均能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中医护理操作技术,为临床应用奠定坚实基础。同时,应引导医护人员树立正确学习理念,认知到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运用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患者康复的积极作用,继而在实践培训中进行有效的引导。医院的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培训可分为一期、二期、三期,一期主要用于基础操作技术讲解,帮助医护人员树立正确认知。二期则进行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的巩固练习,三期则是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的临床实践操作,通过此培训使医护人员更好的掌握中医护理操作技术。

(二)构建临床医护良好沟通渠道

在实施中医护理操作技术过程中,应进一步强化临床医生和护理人员的沟通交流,为其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护理人员应告知医生中医护理操作技术临床应用的价值,使医生对其有较强的信赖度和认可度,并与护理人员,根据临床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治疗和护理方案,使中医护理操作技术能够在实践中贯彻落实。医院领导层方面,应高度重视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的推广和临床应用,制定完善的护嘱制度,将中医护理操作技术中难度较低且风险较小的环节,给予护士长下达护嘱的权利,充分发挥护士长的积极作用,也进一步促进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的临床应用。

(三)培养护理人员严谨工作态度

针对当前我国大部分医院的护理人员而言,其普遍的学历均较低,同时在科研领域的成绩相对薄弱,想要切实培养护理人员的科研能力具有一定难度。鉴于此,医院可以加强护理人员严谨工作态度的培养工作,根据护理人员的工作经验、工作经历、学历情况等,进行层次划分,同时注重医院护士结构的合理调整优化,为中医护理操作技术临床应用奠定人员基础。医院内部应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促使每个医护人员均秉持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特别是在中医护理操作技术临床应用过程中,对护理人员的要求较高,在执行时必须保持高度的严谨和认真。在医院内设置中医知识墙,进行中医知识的进一步推广和普及,使更多的医生、护士以及患者均深入了解中医护理操作技术。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中医护理操作技术作为中医护理学中的核心内容,是通过护理操作来实现临床护理,在临床中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作用。因此,需要加强医护人员中医操作技术培训,并为医生护士构建良好沟通渠道,培养其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促进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在临床中应用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余优琴,张军,杜莉,邱根祥,胡月.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实施难点分析与改进对策[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25(10):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