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25 12:16:3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荆轲刺秦王知识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图分类号〕 G633.3〔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1)07(A)―0051―01
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和难点。一直以来,文言文的教学无非是教师从头到尾逐字逐句地讲解,即“串讲”,学生则埋头苦学,一字不落地记录,结果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而学生翻译文言文和鉴赏文言文的能力却不见提高。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指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特别要重视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那么,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如何改变文言文教学的现状,让文言文教学走出困境?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笔者尝试运用了“识记―过渡―探究”的三段式教学模式。
一、识记阶段――教师精讲,学生识记
刚刚步入高中的新生在学习中对教师还有一定的依赖性,教师将课堂完全交给学生显然是不切实际的,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将文中涉及到的词类活用、文言特殊句式,以及一些常见的虚词和实词的用法等加以讲解,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文言文常识。以《烛之武退秦师》为例,笔者是这样开展课堂教学的:
1.播放范读光盘,让学生正音。
2.教师精讲,让学生识记。本文中主要的文言文知识点有:
⑴通假字:共其乏困(“共”同“供”)
秦伯说(“说”通“悦”)
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
⑵古今异义词:东道主;往来;乏困;夫人
⑶一词多义:
“说”故为之说;秦伯说
“鄙”顾不如蜀鄙之僧哉;越国以鄙远;肉食者鄙
“之”唯君图之;子犯请击之;微夫人之力不及此;臣之壮也
“以”敢以烦执事;以乱易整;以其无礼于晋
⑷词类活用:
烛之武退秦师(使动用法,使…撤兵)
越国以鄙远(意动用法,以…为边邑)
晋军函陵(名词作动词,驻军)
既东封郑(名词作状语,向东)
越国以鄙远(形容词作名词,远地)
因人之力而敝之(形容词作动词,损害)
教师在精讲时,还要注意学生是否能跟上教师的节奏,以便随时做出调整,这种模式可以使学生听懂、记牢。
二、过渡阶段――学生质疑,教师点拨
教师精讲的教学模式虽然能让学生听懂、记牢,但长此以往,并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别说让学生勇于质疑、敢于展示,从而培养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荆轲刺秦王》《鸿门宴》两篇课文,课本注释较多,笔者在授课前,先让学生结合课文注释口头翻译文本,并将无法理解的地方标明,然后在课堂上提出。这些疑问先由学生互相解答,学生无法解答的,再由教师帮助学生解决。以《荆轲刺秦王》为例,学生提出了以下问题:
1.“易水送别”这一场景有何深层含义?
2.怎样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问题提出后,学生集体进行讨论,并从多个角度解读了荆轲刺秦王的历史事件,从而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这种教学方式,学生刚开始不太适应,但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们越来越积极地参与到了课堂教学中,由以前的只记不说到敢于质疑,勇于讨论,为进一步提高文言文阅读鉴赏能力奠定了基础。
三、探究阶段――学生自主研讨,教师引导
语文课堂,本应是趣味无穷,精彩不错的,但随着课业负担的不断增强,学生激情的慢慢消退,在众多学生的眼里,它已渐渐“沦落”为单调乏味、死气沉沉的课堂。致使我们的国语失去了它应有的光泽。那么,如何打造魅力语文课堂呢?
我认为,身为课堂引领者的老师应尽情地展示个人魅力,带领学生尽情地发挥个人优势,让他们在大展拳脚之时,既觉得自己学有所值、学有所用,又培养了各方面的能力。只要师生齐上阵,语文课堂才会重放昔日光彩。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也有人说:“一天之计在于晨。”而我要说:“一课之计在于始。”一节高效高质的课必须要有一个好的情境创设,或说、或读、或唱、或听、或看、或写。首先我们须把学生领入到该有的情境中,让他们带着兴趣,带着好奇心来探索这节课的奥秘。例如,在讲《荆轲刺秦王》这节课之前,先播放一段“易水诀别”的视频,在“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悲壮声中,学生很容易融入其中。又如,在讲“语句扩展”这一专题时,看着下面昏昏沉沉的学生,我上来便布置个题目,用“语文课 教室 全班同学 同桌”五个词扩展成一段话,题一出,同学们都“醒”了,课堂也“活”了。
有了学习兴趣固然使得课堂有个好开端,但若让学生完全集中精力听完整节课也非易事。这就要求老师在课程安排上,不仅要涉及到各个知识点,也要照顾到学生的喜好,适时地安排一些必要的“小插曲”,让渐感疲惫的学生及时收心。例如,讲“奇妙的汉字”这节,当学生对汉字的发展史、构造等问题提不起兴趣时,我让他们来认识书上的一段甲骨文,比比哪个组认得多、认得快。很快,讨论开始了,胃口也被吊起来,同时也能将前面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来。
课堂互动是否积极也是影响课堂效率的一个关键因素,其中,教师如何提问也需要一定的技巧,若一味地按常规依次点名,只会让心存侥幸的学生肆无忌惮地继续“跑神”,而内向胆小的学生提心吊胆,难以集中精力思考。鉴于此,应对学生多鼓励,让他们由被动作答转为主动抢答,同时,中间加入“组组比”、“男女比”等激励方式,除此之外,还可通过让各组组长点“将”,学生进行点“将”接龙的方式,让学生在热闹的互动中掌握一个又一个知识点。
课堂尾声既是这节课的收束,又是上好下节课的前奏。课堂小结除了老师简单总结课堂内容,还可针对性地找两位代表谈课堂感受,这样既有利于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又便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课堂这个舞台不是老师的,也不是学生的,而是师生共有的。魅力的课堂需要师生共同来打造,只要师生齐上阵,就能让课堂放光彩!
一.古代文化常识教学的作用
1.帮助学生积累文化常识
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在日常的生活中学生不可能全部接触或了解。古代文化常识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积累文化常识。例如,古人一般都有名、字、号,如陶渊明,又名陶潜,字元亮,字号五柳先生。对学生进行名字文化常识教学,可以让明白古人的名、字、号都有具体的规范,与现代人的名字有很大的出入。
2.帮助学生解决阅读障碍
古代文言文中很多知识点有时凭借逻辑、语法等知识是不能解决的,有时得从古代文化常识方面来解读。例如,《孔雀东南飞》中“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中的“青庐”,就是一处关于礼俗的文化常识。“青庐”是指用青布搭成的蓬帐,行婚礼的地方,东汉至唐有这种风俗。所以,古代文化常识教学,可以帮助学生解决阅读障碍,准确理解文意。
二.古代文化常识教学的实施
1.随文突破
古代文化常识涉及面极其广泛,天文地理、伦理纲常、经济社会等等无不有所体现。高中语文教师在进行古代文化常识教学时,可以运用穿插授课的方式,让学生在无意识中对古代文化常识进行学习和掌握。例如,在讲授《孔雀东南飞》一文中,涉及到“鸡鸣”“黄昏”“人定”等时间信息,就此可以对学生讲解古人的纪时情况。古人把一天分成十二个时段,分别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晡时、日入、黄昏、人定,那么相对应的,文中的“鸡鸣”则相当于后半夜的1-3点,“黄昏”相当于现在的19-21点,“人定”相当于21-23点。对时间的正确理解,能够有效地梳理故事发生的时间顺序以及背景。
2.专题解读
为了提高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学习和积累,有必要对相关的常见的文化常识进行梳理,编制表格,以便学生学习掌握。例如在对古代称谓知识进行讲解时,可以分成国讳、家讳两大块。国讳指的是臣民必须遵循的避讳,其中包括皇帝名,字,谥号、皇帝父祖的名、前代年号、皇帝陵名、皇帝生肖等等,例如,在《荆轲刺秦王》一文中,秦王指的就是秦始皇,在古代历史记载上,由于秦始皇名政,和“正”同音,所以把“正月”改名为“征月”。家讳是家族内部遵守的避父祖名的做法,是和国讳相对应的。例如,《史记》的作者司马迁祖父的名字叫做僖,所以在史记的创作中,所有有关“僖”的词皆用“厘”代替。
3.方法突破
知识的学习和积累是为了更好的去应用于实际,解决问题。所以教师应该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还应该交给学生运用知识的技巧,也就是答题技巧。高考以及平常考试,都不时出现关于文化常识的试题。例如,对联,作为我国的文化瑰宝,对联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上下两联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词对数词等),还需要节奏相应,平仄和谐。在解答对联题时,可以借助相关、相似、相反的联想方法把句子进行拆分,给每个词分别作对,再把这些对出的词连缀成一句话。例如,上联为“扫千年旧习”,便可以拆分为“扫、千年、旧习”三个词,结合所学知识,与“扫”有关的词有“除、改、树、立”等,与“千年”有关的词有“万载、百岁、一代”等,与“旧习”有关的词有“陋习、新风”等,从中选词连缀成句可为“扫千年旧习,树一代新风”。教会学生对对联进行有效的拆合分析,既有助于学生答题,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内涵。
4.课外扩充
在课改实验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还可以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外对例如官职、科举、地理、历法等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做“课题”研究,即是对相关文化常识进行收集整理,并将“研究成果”展示、交流。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光是感受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秀传统和文化,更是积累了知识、积淀了文化,激发了爱国情怀。
5.开展竞赛
兴趣。
关键词:语文课堂;情感;渗透
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否就文章内容的深层含义对学生进行深入性的情感渗透对于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语文教学的成功也有着很大的决定作用。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既要传授相应的语文知识点,还要培养学生的语文情感,因此应当研究怎样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将情感因素渗透到学生心中。
一、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来激发学生的情感
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可以得出,只有充分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使学生产生强大的学习力量,主动地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来选择相应的教学模式。教师应当遵循多样化的原则来选择语文教学内容,使所选择的教学内容充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可以在学习中享受语文知识所带来的快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随时地观察学生的情感变化情况。
在对学生的情感进行激发时应当选择合适的时间。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语文学科具有可塑性和发散性的特点,高中语文教学影响着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起到带头作用,不但要将学生引导到正确的情感道路上,还要充分开发学生的智力。
二、营造良好的讲解氛围来激发学生的情感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讲解的质量是保障语文课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应当选择合理的讲解方式进行讲解。在灌输语文知识的同时激发学生的语文情感,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捕捉信息的能力,使课堂保持一个生动活泼的氛围。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动情的讲解、系统的分析和及时的引导来对学生的语文情感进行激发。下面将介绍一个案例来说明良好讲解氛围的重要性。
在人教版高中语文课程《声声慢》的教学中,教师在讲解过程中的教学重点是为了让学生体会词中的愁情的绝妙之处,能将抽象的情感写得如此具体、生动、形象。而教学的情感目标是让学生理解作者的身世以体会作者的愁苦情绪,因此教师可以首先拿出一首李清照南渡前的词来和这首词进行对比,让学生分辨两者感情上的不同,然后由教师向学生朗诵,并教给学生如何把握作品的情感基调,最后教师和学生共同分析作者的情感。
三、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因为语文是一门富含多种情感的学科,在语文教材中,很多优美的词句能影响学生的个人价值观。因此,不同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体验到不同的情感。例如,在《项脊轩志》的教学中,教师应当首先对学生的情感进行引导,然后和生活结合起来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四、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应当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只有学生有了足够的积极性才能进行情感的渗透。在情感渗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添加一些表演形式来展示课本上的内容,这里举个案例说明。
在《荆轲刺秦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首先根据课文内容创作出一个剧本,让学生根据剧本进行表演,这样在表演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真正地走进文本,把握人物形象,完成情感的渗透。
对学生进行情感因素的渗透对于有效地完成高中语文教学任务非常重要,因此应当采取适当的教学方式,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保证语文教学的质量,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人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实验教科书以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力求解决好“学什么”和“怎样学”的问题。在解决“学什么”,即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它突出了基础性;在解决“怎样学”的问题,即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转变上,它突出了自主性。本文拟就此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
突出初中历史课程内容的基础性,是由其课程性质决定的。《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历史(7-9)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课程标准》还指出:“历史课程标准应突出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应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进入和适应社会打下基础,为学生进一步接受高一级学校教育打下基础。”在这里,突出基础性,面向全体学生,成为解决“学什么”的问题,即课程内容选择的一项重要的取舍原则。
为了突出课程内容的基础性,降低教材难度,减轻学生负担,七年级《中国历史》实验教科书的编着者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作法。
首先,在编写体例上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使用学习主题的呈现方式,不刻意追求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教科书的编者按照历史发展的时序性与学习内容的内存联系把全书分为七个单元,每个单元分为若干课,每课突出了一个学习主题,全书共编写了44课(上、下册各22课)。这样就使全书的总课量大大减少,同时也为活动课的设置(全书共设9课活动课)创造了条件。这既体现了历史学科的特点,也有利于改变传统教材“难、繁、偏、旧”的现象,突出了重点,降低了难度。
其次,每课内容只有2-3个目,并以正文部分(宋体字部分)作为学习的主体内容和基本要求。正文部分力求写得少而精,精心选择能够体现历史发展阶段特征和基本线索的基本史实(包括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让史实说话”,让学生与“历史”交流对话,旨在引导学生去感受、理解和认识中国古代文明演进的基本历程。例如,“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一课,只用三个子目讲了三个典型:我国最早的人类──元谋人,以发现头盖骨化石闻名世界的北京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典型代表山顶洞人;而重点又突出了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秦王扫六合”一课,突出了“统一”这一主题:秦灭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秦始皇采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等制度和措施,巩固统一国家;北筑长城、开发南疆,维护统一国家。每课正文内容讲得精简,减少抽象的历史理念和概念,减少繁杂的知识点,这不仅减轻了学习负担,而且为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留下了充分的空间和时间。
第三,以阅读部分(楷体字),文献资料专栏、自由阅读卡等多种方式呈现学习内容,使信息载体多元化。阅读部分往往是正文要点的具体化,既增加了趣味性,又是理解正文要点的必要补充。文献资料专栏选用浅显而简短的、具有典型性的文献材料,既增强了教科书的历史感,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阅读能力。自由阅读卡则是课文有关物质文明内容的拓展,具有较强的知识性和趣味性。以多种方式呈现学习内容,使每一课的内容更加充实和丰富多彩,此其一;其二,有助于学生从多种渠道获取有效信息,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其三,由于这些内容不作为学习的基本要求,不要求学生必须识记与掌握,就大大增加了教学的弹性,为有潜力的学生扩大了自我发展的空间。
第四,力求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历史教科书是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载体,七年级《中国历史》实验教科书是写给只有十余岁的初中生看的,中学历史教学的任务不是培养历史学家,也不是尽可能多地灌输历史知识,而主要在于利用教科书这个中介让学生与“历史”交流对话,让学生去感受、体验和理解历史,逐步培养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逐步培养终身受用的人文素养和历史思维方法。因此,教科书编写中尽量增加了一些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的内容,避免专业化和成人化的倾向。
二
突出教学过程和方法的自主性,是以新的教育理念促进历史课程革新的必然结果。七年级《中国历史》实验教科书渗透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培养参与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向主动参与型转化,由学会知识向学会学习转化。只有实现这一转化,才能满足学生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的需要。
为了突出教学过程和方法的自主性,教材的编者主要采取了以下作法:
当前,文言文教学的传统模式还是串读串讲为主,学生接受文言知识枯燥,听课易产生厌倦心理,加之语言的艰涩,知识点的繁多,教学效果往往事倍功半。《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文言教学应“重在提高阅读古诗文的能力”。要求通过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因此,语文教师要善于化枯燥为生动,化艰涩为易懂,摒弃惯性思维,寻找文言教学的突破点。
既然文言学习属于阅读范畴,那么它就要遵循阅读的基本规律和要求。《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招生考试说明》中也强调:浅显文言文阅读的考查,一是侧重于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以考查对文言词语的掌握情况。二是侧重于文言文句子的翻译,以考查对文言句意的理解和表述能力。三是侧重于文言文内容要点的归纳、中心意思和作者观点态度的概括,以考查对全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基于对文言文语言特点规律的认识,根据语文课程改革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下面就“四导一评”(导读、导练、导议、导疑、评价)教学方法,结合高中文言文的课堂教学谈谈我的实践体会。
根据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任何一项教学计划,如果不能通过教学实践付诸实施,它终究是没有实现的理想蓝图。所以,为了便于今后的教学活动,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以小组学习为主要组织形式,对学生进行分组,尽量前后座位合作,注意同组异质的差异性,在课堂教学中形成小组合作学习机制,以利于形成督促竞争的氛围。后面的许多教学环节都离不开小组的合作,如检查背诵、作业检查、课堂质疑等。
按照“四导一评”教学模式,首先在教学的第一环节导读上,可以课前要求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如诵读课文,试译课文,学习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等。据此可以督促学生分类作较为完整的课堂笔记,不至于每节课下来知识点杂乱无章。也可以在导读时进行背景知识介绍,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如,《荆轲刺秦王》《项羽本纪》《鸿门宴》等课文,可以铺垫一些生动的历史故事吸引学生。还可以介绍如李白、杜甫、柳永、苏轼等文学名家的坎坷生平,这样,让每位学生或多或少体会到学习文言文的快乐,避免了教师串讲模式所导致的被动接受的枯燥和乏味。
教学的第二环节导练。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相应的练习题,如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在这一环节中,题目要典型,少而精要。题目分量要考虑到课堂教学时间的分配,一般适宜在20分钟左右,要尽量让学生自我质疑,通过比较整理,互相交流,完善答案。如“鄙”“或”“数”等教学大纲规定考查的120个文言实词的一词多义和词类活用;“卑鄙”“以为”“风流”等词语的古今异义;文言判断句式、被动句式、倒装句式、省略句式以及固定句式等。在导练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随时给予指导帮助,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形式,调整自己的认识思路,使思维品质不断得到完善。尤其在高一起始阶段,就强调文言基础知识的自主探究学习,这对提高学生的文言解题能力将有很大帮助。
教学的第三环节导议。导议的过程即是为了解决导练中的问题,也是为了培养学生质疑的习惯和深刻的思维品质。教师一定要强调每个人在阅读时都要努力发现问题。针对导练中需要探究讨论解决的问题,教师自己不要包办,尽量让学生回答,特别要叫平时不提问题的同学起来回答。这样,就给学生一定的压力,迫使其深入阅读,质疑思考。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对学生积极暗示,正面激励评价,增进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要耐心地落实文言词语的学习和积累,不断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联系所学的课文知识,注意新旧知识的衔接。
教学的第四环节导疑。主要是对文言文主旨的理解和对文本的鉴赏感悟,能够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和思想倾向,理解作者的人文情怀。如,《鸿门宴》中可“试探究刘邦、项羽的性格特点?如何看待楚汉之争?”从《赤壁赋》中“探究苏轼的人文精神和旷达情怀”等。教师也可以拓展知识,使课堂“小语文”变成生活“大语文”。如补充介绍“重耳流亡”“秦晋之好”“楚汉之争”等课外知识。
最后,实施评价环节。收集每个小组对本课文的学习情况,给予评价指导。可以通过习题形式进行当堂复习检查,也可将学生的课堂笔记收上来进行批阅指导,还可以采取交流小组学习成果等形式,起到检查和示范作用。通过评价环节,可有效反馈教学信息,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最后,针对导练、导疑过程中表现较好的小组和学生给予表扬、激励。采用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学生自我评价与互相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学生的自评,主要是建立学生自评档案袋,实行动态管理,档案袋由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装入材料,让学生把在学习、参与活动等方面该装的装进档案袋,作为教师对学生评价的参考。推行“优秀、良好、合格、需努力”四级等级评价制,关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学生的自信心及学习的兴趣等。
教学的本质在于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教师在具体教学中,课堂教学模式不能僵化,生搬硬套。我们要领悟“四导一评”的核心理念,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灵活运用。如教学中,我们将“导读”“导练”“导议”三者融合为一个整体,虽然在形式上“四导一评”课堂教学模式没有得到完整的体现,但其所蕴含的理念与目的却得到很好的实现。这也告诉我们,任何一种课堂教育教学模式存在着很大的发展空间,且能实现形式的多样化。其次,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能,对于教材内容能够合理取舍,尽力解决教学时间与教学内容容量之间的矛盾,善于引导学生质疑并给予合理且有说服力的解答,展现语文课堂教学的真正魅力。
总之,“四导一评”教学模式构建在体验性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小组合作形式,以自主、互动、合作、探究为主要方式,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从而构建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有效学习。
关键词:文言文;课堂教学;生动性;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1-0104-01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毋庸赘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就明确规定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但由于文言文的写作时间与我们所处的时代较远,致使文言文语句颇为晦涩难懂,教师在教文言文时通常采用串讲法,字字对译,分析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文言文课堂变得索然无味,文言的美感也荡然无存,如何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呢?笔者在具体的课堂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探究出一些方法。
一、指导诵读,激发学生表达欲
众所周知,诵读在文言文教学中非常重要,可以说是打开文言文大门的一把钥匙。古语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桐城三祖之一的姚鼐说:“大抵学文者必要放声疾读,又缓读,久之自悟,若但能默看,即终身作外行也。”“诗、古文各要从声音证入,不知声音终为门外汉耳。”可见,诵读在文言文学习中的重要性,通过读文言文,能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体会文章的韵味。同时,教师加强对诵读的指导,多利用一些灵活的方式,如分角色诵读、配乐诵读、男女生分别诵读、诵读比赛等,激发学生的诵读热情,定能增强他们对文言文的欣赏和感悟能力。例如,教授《鸿门宴》时,就可以采取分角色诵读的形式,读出项羽的自矜功伐,读出刘邦的委曲求全,读出樊哙的愤怒,使学生感受到不同人物的性格,也必将激发学习文言文的热情。
二、穿插历史故事、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高中教材所选的文言文篇目,大多为先秦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与这个时代的社会政治、生活密切相关。许多作品不但具有文学性,而且基本忠于历史史实,编排上也基本按照时代顺序,可以说高中选用的文言文合起来就是一部简略的历史。如《烛之武退秦师》《勾践灭吴》《触龙说赵太后》《鸿门宴》《荆轲刺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等,每一段文章其实就是一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就是一段让人铭记于心的历史。在讲解这些文章时,如果注意与历史事件相联系,不但能使学生更深入的理解文本,而且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或作品产生的深层原因,拉近学生和文本的距离。如讲解《廉颇蔺相如列传》时,就可以将秦赵的关系,“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典故穿插其中,让学生学的不仅仅是这篇文章,而且通过这篇文章去了解那个时代。
三、以问代讲,强化合作意识
俗话说得好:“水不激不活,人不激不奋。”爱因斯坦说:“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课程就会被当作礼物来接受”。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将自己摆到组织者位置上,让学生充分的参与到课堂中,成为课堂的主体。分析现在的教材,我们会发现,课文的注解已经覆盖了将近80%的语句,有的甚至几乎每个句子都有注释,如《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秋水》《阿房宫赋》等,注释都非常详尽,如果教师还是一字一词的串讲,课堂必将成为一塘死水。但如果这时能以问代讲,强化师生合作,必将事半功倍。如在教《兰亭集序》时,就可以通过师生的提问进行教学,这次的集会在什么时候?地点在哪里?目的是什么?有谁参加?集会的环境如何?……通过问答,及时点出重点词,这样,学生在问题教学模式中通过自己的分析思考,便很快掌握了教师所教的知识点,同时还能按照这样的思路把课文背下来。
四、借用信息技术展现图景,简化文本解读
众所周知,多媒体信息技术在综合处理和控制声音、图象、语言、文字等方面具有独到的高超能力,运用这一特有功能,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化枯燥为生动,突破时空的限制,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始终保持好奇、兴奋、愉悦的心理状态。如姚鼐的《登泰山记》,记述了登泰山的行程以及路途中的所见所闻,由于学生不可能全都登过泰山,很难对登山的路途选择和泰山的雄伟壮观有更深刻的体会,这时,利用信息技术,将有关泰山的视频展现给学生,让学生突破空间的局限,跟着姚鼐的描述“真正”地登一回泰山,填补学生经验空白,既增长知识又增长见识。这样的课堂教学会让学生从枯燥的文言字词中脱离出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五、积累素材,强化写作,激发内驱力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
一、前言
虽然教育改革工作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但是现代教育仍然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干扰,特别是高中阶段的学生更是面临着巨大的高考压力,学习语文的时候也往往停留在表面而未能深入发掘语文学科的魅力和内涵。高中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授课环节,一定要摆脱应试教育的干扰,强调学生语文思维的发掘,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促进其综合语文素养的培养。
二、什么是语文思维
在平时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解决问题的环节肯定涉及到思考,这个思考模式就是语文思维。其与解决问题的思维有共通之处,指的都是学生在学习环节对于知识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全方位的分析,并且形成独特的观点,对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轻松解决。
三、高中语文思维呈现的基本特征
(一)具有广泛性高中语文思维具有广泛性特征,一般体现在人文性及工具性方面,语文思维同时会映射其他学科。语文也是一门生活性很强的学科,在平时的生活中处处可见语文知识的应用,教师全方位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引导学生正确积极思考。
(二)具有交流性语文学习中,同一问题往往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不同的学生对于同一问题也有不同的见解,所以需要展开课堂讨论,在这个讨论环节必须强化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以此拓宽学生的视野,促进其思维的发散。在这一讨论环节,学生会有不同层面的思考,同时对于问题思考的教育也呈现多元化方向,促进思维局限性的打破,全面拓展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
(三)具有渗透性高中语文思维还呈现出渗透性特征。语文本身就是一门艺术,而其呈现出来的艺术性往往透过人们的实际生活展示出来,并且在其他学科学习的过程中也会有不同程度的体现。
四、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思维培养的必要性
高中语文教学关注学生语文思维的培养,有着明显的现实意义。随着教育改革进程的深入,当前阶段的教育工作明显受到应试教育的干扰,导致学生仅仅是作为语文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教师的指导优势也难以发挥出来。因此,关注学生语文思维的培养是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的关键,这样的学习才能够保障学生毕业后不会因为语文知识欠缺而给生活、工作、学习带来不便。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的语文学习态度也不端正,往往是为了应付考试,很明显这与我国的基本教育理念不相符,所以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需要全方位提升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教育教学中积极落实贯彻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想方设法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保障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促进学生语文思维的顺利培养。
五、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思维培养过程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思维教育理念高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语文思维的培养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部分教师认为学生语文能力的高低是从语文知识是否丰富的层面上体现的,而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显然忽视。课堂教学环节,也没有尊重学生是学习主体的地位,知识的传授也是单向的,学生的思维根本没有得到有效训练。
(二)不注重学生语文思维独立性培养对学生语文思维的独立性培养不注重。过分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能力,导致学生将注意力放在自己想法的表达方面,面对不同的语文问题,无法保障每次都认真思考,对于学生独立性语文思维的养成十分不利。
(三)缺乏完善丰富的语文教学手段高中学生语文思维的有效养成,离不开丰富有效的语文教学手段的支持。但是受到应试教育的干扰,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是提升学生的考试分数,所以很多教师将考试大纲作为教学指导,教学方法单一机械,以考试分数评价学生的学习水平,如此一来对学生语文思维的培养十分不利。
六、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
(一)教师自身的语文思维能力必须强化提升教师是学生成长和发展道路上的引导者,教师自身的素养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此,高中语文教学中关注学生语文思维的培养就必须保障教师自身的语文思维能力是过硬的。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和累积情况,还需要注重自身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保障学生在提升语文学习能力的同时提升语文思维。例如学习《荆轲刺秦王》这篇文章的时候,整篇故事发生在久远的战国时期,再加上文章的生僻字较多,所以想要促进学生语文思维的顺利培养,教师首先要通读全文,把握好自己的语文思维,并且将其有效地融入到教学中,引导学生全方位了解整篇文章主旨大意的同时也逐步形成自己的语文思维。
(二)发挥情境教学法优势,促进学生语文思维的有效培养促进高中学生语文思维的培养,情境教学法是不错的选择。教师应该灵活运用该种教学模式,在全方位了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实际教学过程中创设出合理的情景,并且设置好相应的教学问题,引导学生顺利学习整篇课文。在此过程中,学生主体的地位被充分尊重了,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也更加积极地回答,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良好的语文思维。例如在学习《荷塘月色》这篇文章的时候,可以发挥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优势,为学生营造合适的教学情境,播放一些与荷塘月色有关的歌曲或者视频,供学生自由欣赏,在恰当的学习情境中,学生沉浸在其中,充分感受到《荷塘月色》这篇文章作者要抒发的情感。在教学环节教师还可以引入恰当的提问,例如“荷塘月色最能够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作者希望借助这篇文章想要表达什么情感”等,这些问题没有固定答案,开放性十足,学生完全可以带着问题融入到学习过程中,在细细品味文章的同时,找寻问题的答案,这样的学习过程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思维。再例如学清照的《声声慢》的时候,作品是诗人晚年所创,饱含着悲愁和凄苦,高中学生缺乏人生经历,难以真正体会诗人的创作情感,为此教师可以向学生详细介绍词人的经历,引导学生阅读这首词的时候把握好主线,明确朗读要求,感受“境由心生”“音容笑貌”促进课堂教学幻境的进一步丰富,学生走进词人的内心,感受其内心的愁苦。
(三)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展开语文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有效应用也能够促进学生语文思维的培养。同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小组合作学习优势明显,不仅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同时还有利于学生探究精神的培养。传统语文教学往往是教师占据主体地位,而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无疑限制了学生语文思维的培养,为此高中语文教学中需要恰当地选择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以此锻炼学生的语文思维。
(四)促进语文教学生活化,培养学生语文思维语文本身就是一门生活性很强的学科,透过生活讲述语文往往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深入挖掘语文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契合点,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生活化语文资源,让学生深入观察生活,感受语文知识的现实意义,强化对语文知识的认知,感受到语文知识的魅力所在。例如在学习鲁迅先生的《祝福》一文,教师引导学生就以下问题深入探讨“如果祥林嫂没有失去儿子,那么她是否会幸福的生活”“如果祥林嫂的丈夫没有去世,那么她的人生又会有不一样吗”。在学生就这些问题探讨之前,教师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现代社会妇女年纪轻轻就失去丈夫,儿子,那么她们的生活会出现什么变化,是否能够继续平静生活,对比显示,学生意识到祥林嫂之所以有着悲惨的人生并不是这些外因所致,而是其处于封建社会,祥林嫂的悲惨遭遇是时代的产物,如此一来语文学习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五)关注学生个性,做到因材施教高中语文教学中促进学生语文思维的培养,还应该关注学生的个性,做到因材施教。恰当运用鼓励对策,肯定学生的进步,鼓励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大胆表达自己的意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学习活动中,促进其语文思维高效培养起来,并且提升其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