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女子礼仪

女子礼仪

时间:2023-01-15 18:33:0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女子礼仪,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女子礼仪

第1篇

在我得肺炎的那几天,每天都要到人民医院去打点滴,有一天,我在医院看见这样一件事。

一个农民摸样的青年手里端着一碗用保温瓶装好了的汤,急匆匆地赶往病房,正走在路上时,他不小心撞到了一位妙龄女子,并把汤洒了出来,溅到了她的身上。

“对不起,对不起!”那位青年连忙道歉。

“你走路怎么没长眼睛呀?啊?乡巴佬!”女子破口大骂。

“好,好,好,我帮你擦干净,好吗?”青年协商道。

“不行!你得赔钱!”女子满脸怒气的说,“300块,拿钱来!”

围观的群众纷纷指责这位女子,她自知理亏,灰溜溜地逃走了。

这不由得使我想起了曾在燕山街口看见的一件事情。

一个中年人不小心将茶水泼到一个穿西服的男子身上。中年人立马道歉:“对不起!”

男子微微一笑:“算啦,也不是存心的,没关系。”

第2篇

服饰礼仪:葡萄牙人在正式社交场合十分注意着装整洁,男子身穿深色西服,打领带或系蝴蝶结,风度很好。女子多穿华丽套服或连衣裙。 在日常生活中,葡萄牙人在穿着上有着明显的的职业和性别特点。男性青年职员喜欢穿一种宽松式西服。男大学生多穿运动衫,牛仔裤;女教师多穿套服。

仪态礼仪:葡萄牙人比较讲究礼仪,与人交谈时,他们坐的姿势端正,尤其是女子,入座时注意双腿并拢。他们不喜欢久久盯视别人,如果他人这样做,在他们看来,是一种不良的表现。

相见礼仪:葡萄牙人相见时,男子习惯热情拥抱并互拍肩膀为礼,女子在熟人之间相见时则以亲吻对方的脸为礼。在与外国友人相见时,他们有时也行握手礼。 葡萄牙人待人热情,如有客人来访,他们总是早早地到门口迎接,客人离去时,他们总要亲自送到门口。

餐饮礼仪:葡萄牙人以面食为主,喜食面包,有时也米饭。爱吃牛肉,猪肉及水产品,常吃土豆,胡萝卜等,饮酒颇有讲究。 当地所产酒的度数不高,少饮一些不至于醉酒。

喜丧礼仪:斗牛是葡萄牙人十分喜爱的一种娱乐活动,每年元旦前后都要举行斗牛表演。与西班牙斗牛不同的是,当地斗牛骑马斗牛,而且并不将牛杀死,只是将牛刺伤,因此人们称这种斗牛为文明的斗牛。葡萄牙每年6月下旬要过城某地节。城某地节主要是为纪念那些替人民做过好事的人物。届时,要放礼炮,举行游行,并在广场上欢歌。

商务礼仪:到葡萄牙从事商务活动最好选择在当年的10月至次年的6月。另外,葡萄牙中午12点到下午3点不办公,在这段时间联系商务会找不到人。商谈生意时应注意穿戴,谈判中如果他们穿着上衣,尽管天气热你也不要脱去上衣。葡萄牙商人多会法语,英语和西班牙语。与葡萄牙人谈生意要有耐心。

旅游礼仪:葡萄牙有条长约700多公里的中央铁路贯穿南北,把沿线各大城某地和著名风景区连接起来,为旅游观光提供了便利条件。当地商店的营业员以优质服务著称,他们总是面带微笑地为顾客服务,除食品外,其它商品顾客买了以后如不满意可在规定期限内退换。

主要禁忌:葡萄牙人忌讳13和星期五。

第3篇

中国素称“礼仪之邦”之称,“礼”在社会无时不在,出行有礼,坐卧有礼,宴饮有礼,婚丧有礼,寿诞有礼,祭祀有礼,征战有礼等等。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应被有批判的继承,而非一票否决。

礼是文明和野蛮的分水岭,礼是人与人交往的方式,礼还是日常生活的准则。富贵而知好礼,则不骄不;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慑,左传中有言道:“礼,上下之纪,天地之经纬也,民之所以生也;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足可见礼仪在文明社会和民生方面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而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经历了千年的历史洗濯和沉淀的,那些优秀的文化价值礼仪不应被摒弃,而应被完善、继承和发扬。

驻德全权大使吴红波曾被德国记者问道“德国人能从中国学到什么?”,吴红波答道:“谦虚。譬如:中国人完成一个项目,他不会突出自己的作用,他首先讲得是他的团队,他的导师,较少提到自己”,自卑尊人便是中国礼制精神原则所在。所谓“自卑”不是要故装卑微自己,而是放低姿态,谦恭待人。若要好,大敬小。这种诚敬谦让,合众修身的礼仪原则在当代社会仍值得提倡。

传统礼仪还传播了许多优秀的基本价值观,如敬、恕、诚、信、仁、爱。在现代功利主义教学模式下,我们早已忘了传什么“道”,中国应该传什么“道”。而礼仪文化却给我们提供一个精神平台来领会这些优秀的精神内核。着名文学史者刘梦溪指出:“敬、恕、诚信、仁、爱等,应成为中华儿女的文化识别符号。

然而,传统礼仪也有其闭塞成旧的一面。如古时女子以纤小玉足为美,从小裹脚造成女子足部骨骼被硬性弯折,严重影响了其正常的生理活动;儿女应听父母媒约,指腹为婚是谨守孝道的错误观念也使许多有情人分隔天涯。传统礼仪的封建思想一定程度框限了思想的自由,也阻碍了社会文明的进一步发展。

中华礼仪文化虽有落后、陈旧弊端,但究其本质是对现代社会极有现实意义的优秀精神遗产,永不过时。择善而之,其不善而改之,让其成为国人深层价值的“根”。

上海浦东新区洋泾中学高二:钱姗

第4篇

婚礼,从古时候起一直到现在,都是人生中最重要的礼仪,也是最隆重的节日。古时候,人们认为结婚必须要慎重,所以古人合法的婚姻必须走六道繁琐的步骤,也是人们常常说的三书六礼。由于古人结婚(也称之为成亲)带有太多的封建思想,所以这六礼也被人称之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现代人结婚没有古人那么繁琐,既简单,又有意义,从认识,到好感,到交往,到成家,简简单单的几个步骤就完成了人生大事。现代人的婚礼只留存了纳征、请期、亲迎这三项。婚礼礼仪传承到现在,每个人都梦想拥有一个成功而又难忘的婚礼。

概略而言,中国的传统婚礼可分为婚前礼、正婚礼、婚后礼三个部分。

婚礼进行中的礼仪

1.迎亲时的礼仪

男方按照当初双方约定好的“请期”时间去迎亲。迎亲的人数忌双数,女方送嫁的人数要逢双。这样表示男家“单”去“双”回,添丁添口,女方双数表示“双双对对”,寄意着白头偕老。如若在迎亲途中碰到另—迎亲车队,这情况叫“喜中喜”,需互放鞭炮或由双方找人互换事先准备好的花朵来化解。

2.新娘的礼仪

在露天地方,由大姐或伴娘撑起红伞护着新娘,意指开枝散叶。吉时,女子出门时须由大姐背着上花轿,据说新娘双足是不可沾地的,否则便会带来麻烦。但现在即使有大姐陪同,也是自行步上花车的。最后上花车前,新娘子应向送行的亲友鞠躬,以示谢意。

3.新郎的礼仪

准新郎在新婚前夜忌睡空床,可以找未成年的男童来“压床”,这样寓意早生贵子。新郎家中迎亲时,需演奏乐器和燃放鞭炮,热热闹闹地让新娘进门。新郎的同辈兄弟可以闹新房,古时人们认为“新人不闹不发,越闹越发”,并能为新人驱邪避凶,让婚后生活如意吉祥。

4.其他观礼人的礼仪

贺婚是人之常情,俗话说“来而不往非礼也”,所以“凑份子”是祝福新人理所应当的礼仪。主人家需预备记账本,记好道贺人的“份子钱”,等到将来人家办喜事的时候也要“凑份子”,且数额要多于对方当初送来的礼额。

完婚后的习俗

完婚后三日,新妇在夫婿陪同下,带备烧猪及礼品回娘家祭祖,甚至小住一段日子,然后再随夫婿回家。俗称“回门”。

TIPS:

三书六礼

聘书:订亲之书,男女双方正式缔结婚约。纳吉(过文定)时用。

礼书:过礼之书,即礼物清单,详尽列明礼物种类及数量。纳征(过大礼)时用。

迎亲书:迎娶新娘之书。结婚当日(亲迎)接新娘过门时用。

纳采:古时婚礼之首,属意女方时,延请媒人作媒,谓之纳采,今称“提亲”。

问名:男方探问女方之姓名及生日时辰,以卜吉兆,谓之问名,今称“合八字”。

纳吉:问名若属吉兆,遣媒人致赠薄礼,谓之纳吉,今称“过文定”或“小定”。

纳征:奉送礼金、礼饼、礼物及祭品等,即正式送聘礼,谓纳征,今称“过大礼”。

请期:由男家请算命先生择日,谓之请期,又称“乞日”、今称“择日”。

亲迎:新郎乘礼车,赴女家迎接新娘,谓之亲迎。

国外奇特婚俗

德国:德国人在婚礼前夕会举行派对,派对中,新人会被戏弄,而派对的重头节目就是兴高采烈地将碟子摔碎。

日本:日本人喜欢在婚礼中以含有“庆祝”意思的糖果“kyogashi”款待宾客。新娘子会穿上丝制的结婚专用和服,上面绣有新郎的家族饰章,还会戴上假发饰物。

第5篇

关键词:结婚礼仪 弃妇诗与女子的忠贞 混乱的婚姻关系

婚俗是对长期零散的婚姻习惯的积累完成。《诗经》婚姻诗将先秦时期的婚俗用诗歌的方式歌唱出来,我们可以通过诗歌的高低旋律来体会沉浸在先秦婚俗中的人们的欢悦和忧愁,也可以将完整的婚俗还原到诗歌中。本文主要从以下两个大的方面来探讨。

一.婚姻诗中的结婚概况

(一)结婚礼仪

结婚礼仪包括外在形式和内涵两个方面,本文主要从结婚礼服和亲迎两个方面对礼仪的外在形式和这种形式下所包含的的内涵进行具体阐释。

1.结婚礼服

结婚礼服是婚姻大礼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玄端服是先秦时期民族服饰的标志,在祭祀、乡射、朝拜等重要的场合下,士都是穿玄端服,《礼记・士婚礼》有说到,先秦时期在举行婚礼这样重要的场合时,主人公要穿玄端服,玄端服以黑色为主,表示正式场合的端庄高雅和对其的重视。另外,除穿玄端服外,新娘还要外加一件禅衣,《卫风・硕人》有诗句:“硕人其颀,衣锦衣。”[1]《仪礼・士婚礼》中说到:“…女登车,姆为加景,乃驱…”[2]这里的姆指新娘的保姆,景衣其实就是《硕人》里面提到的衣,即我们平常说的禅衣。《中庸》说女子嫁时加衣是为了涂间辟尘,我们知道先秦时期妇人是管内不管外的,可见这里加禅衣是为了让女子遵守妇道,杜绝尘世。表示这一涵义的还有《郑风・丰》等。

2.亲迎

亲迎是古代婚姻习俗中必须要有的、最重要的一道程序。亲迎在《诗经》婚姻诗中的体现是比较多的,如《召南・鹊巢》诗句中提到的“之子于归,百两御之”[3],是说诸侯之间的迎亲用百乘;《豳风・东山》诗中“之子于归,皇驳其马”[4]是写武士怀念当年结婚有风风光光的的车马队;《卫风・氓》诗中“以尔车来,以我贿迁”[5]是说一般农民结婚也要用车亲迎才可以。可见迎亲时声势的浩大与国家对婚姻的重视,分析其原因,大概有三个方面:一是就婚姻家族观念方面说,婚姻在先秦时期,不仅是两个家庭,更是两个家族之间的大事情。男女结婚后最重要的一个影响是两个大家族亲如一家,因此婚姻在家族观念里面有着其他事件无法可比的重大意义。汪玢玲在《中国婚姻史》中也说到聘请婚姻最大的特点就是家族关系。在婚姻的内涵下,国家重视婚姻是必然的。二是对新娘守妇道的期望,《评析本白话三礼》中孔子对这一个方面做了比较明确的解释,《豳风・东山》诗中有“亲结其缡,九十其仪”[6],成人妇的母亲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诫即将成为妇人的女儿,希望她能够遵守妇德。这应该与当时社会男女不平等的社会关系有直接原因。第三方面的原因来自当时的人们看重礼节不看重礼品的观念,《礼记・士昏礼》记录了当时结婚的一整套礼节,里面大量的文字写的都是新郎来到新娘家迎娶新娘的礼仪,包括所穿衣服,所驾之车,所带的东西,拜见岳父母的礼节等等,可见亲迎在长辈心目中的重视程度,同样,经过亲迎的婚姻才会受到社会的认可。所以从上层社会到下层平民,对待婚姻亲迎礼仪都是非常重视的。而相对于亲迎礼来说,聘礼反而不是那么重要,《仪礼・士婚礼》说到:“…至于庶人,无过五两。”[7]可见聘礼不需要很多,但是亲迎礼是必须要有的。

(二)父母之命

众所周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作为一种约定俗成的人伦大礼贯穿于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中,但追本溯源,这种婚姻观念早在我国早期已经形成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风・柏舟》“母也天只,不谅人只”[8],将父母亲大人的决定比作天理,不可违背。《礼记・士婚礼》中所记录的结婚六礼中,首要进行的程序便是纳采,男方家庭派人到女方家提亲,女方家由父母出面接见来者,并且做出是否同意这两个家族间婚姻的决定性答复,我们没有看见婚姻这一事件中主人公女子的任何意见,可见,父母在婚姻嫁娶方面是有着决定性作用的。父母之命不仅体现在结婚前,婚后生活也深受父母的影响,“三礼”中明确指出了妻子能否留在夫家,父母的喜好也是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的。面对父母的决定,子女即使再不情愿,也不会违逆,这是与当时在人们心目中根深蒂固的“孝”道观念紧密结合的,古代人的品格的认定是从“孝”开始的,是否孝顺,决定着子女是否能够得到社会的肯定,“孝”作为真理理念,植根在人们的思想深处。

(三)媒妁之言

与父母之命相伴随的便是媒妁之言。在先秦时期,媒人在婚姻这个社会关系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统治者的重视也使媒人在当时的社会地位得到了确立。在周代,有官媒一职,专门负责成年男女的婚姻嫁娶,将结婚嫁娶通过官媒纳入到了国家管理体系里。《{风・[X》说到:“乃如之人也,怀昏姻也。大无信也,不知命也。”[9]意思是说女子的脑海里面只想着嫁人,毫不考虑和忌讳自己的行为已经触及到了当时礼制的底线。我们前面已经说过,当时的婚姻之道是经过媒聘和亲迎礼,这首诗是说姑娘没有经过媒聘这一个为社会所敬重的程序,主动与自己喜欢的男子生活在一起,是违背结婚之道的,这种现象在古代被称为“奔”。《礼记・内则》说到“聘则为妻,奔则为妾”[10],媒聘与私奔会导致女子在夫家妻妾的悬殊地位差别,经过媒聘的女子和私奔的女子在夫家会有天壤之别的尊卑之别。所以诗中父母不希望女儿做这样违礼的行为,可见媒人在当时婚姻中的重要性。在《卫风・氓》中女子虽然希望男子来迎娶自己,但是在礼制的约束下只能耐心等待媒人的到来;《豳风・伐柯》这首诗将媒人在婚姻中神圣地位一语击中。

媒人在婚姻中地位的确立除了由于统治阶级的重视之外,更重要的是当时的社会原因,首先是男女有别的隔离制度,这种隔离制度虽在贵族阶层和贫下民阶层有不同的体现,但都有同样一个目的,这个目的便是使得男女分离开来,阻绝男女之间的接触。在贵族社会中,从上学开始,男女就在不同的学校里进行学习,时间长达十年之久,这种规定,一是在于当时人们的观念里面,男女本不该有过多接触,二是当时女子的地位本不如男子;在下层平民里,男女也是严格隔绝开的,比如男女八岁以后要分桌吃饭,晚上走路时要有烛火来分辨男女,女子出门时面部要有所遮掩,种种这些,就是防止男女之间的接触……其实男女之别体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男女见面不相识使得男女间的婚姻需要有一个媒介,这个媒介就是媒人。其次,当时的人们在长期经验积累之下,希望自己的孩子与自己有纯粹的血亲关系,但也意识到了这种纯粹血亲关系有可能导致孩子某方面的缺陷。所以他们在结婚时,会选择和自己的家族没有血缘关系的另一个家族,这就需要有一个媒介连接两个家族,这个媒介作用就落在了媒人身上。最后是在当时人丁紧缺、社会不和谐的特殊年代,国家设立官媒来协助安定社会,结婚生子来壮大国力。

二.《诗经》婚姻诗之婚姻夫妻关系

《诗经》中的婚姻诗不仅比较全面地描写了婚姻结婚场面礼节,也通过很多诗篇展现了当时社会人们的婚后夫妻关系和婚后生活。

(一)弃妇现象

在西周至春秋时期,男子凌驾于女子之上的社会现象在婚后的夫妻关系中得到详细的的解释。突出表现在《诗经》弃妇诗中。

古代强调妇人的应有始有终。观在《礼记》里面有明文规定的。当时女子从小受到的教育是要孝顺公婆,执操家事,尊从夫君。观在妇女心中根深蒂固。《周南・卷耳》提到:“……我姑酌彼金,维以不永怀……”[11]。尽管这样,妇人对生活也不会感到很安心,害怕遭到夫君的不喜欢甚至是得到丈夫抛弃的恶果,有的母亲甚至在女儿出嫁之时通过祭祀来祈求神灵的保佑,可见当时社会弃妇现象的普遍。尽管妇人一再小心,还是有很多妇人被遗弃。《卫风・氓》、《召南・江有汜》等都是关于弃妇的哀怨诗。在周代春秋时期,婚后这种婚姻关系的出现,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当时社会男子在社会中的主导地位。首先体现在当时的礼法规定“七出”,《大戴礼・本命》指出妇有“七出”,即“不顺父母,无子,,ィ有恶疾,口多言,盗窃”[12],这七个方面是对妇人在夫家言行方面的约束,乍一看,似乎和我们现在的道德底线是一致的,如果只是这样理解,那就意味着在先秦时期对妇人的这些规定是文明发展的体现。但是在我看来,这样的理解只是表面的,实质上这“七出”的规定是男女不平等的变相体现,因为其中的任意一条都有可能成为丈夫抛弃妻子的理由,但是妇人却没有休弃丈夫的权利,不管丈夫在夫妻关系中犯有多大错误。因此男子在婚姻关系中占有主导地位。我们不能否认,一部分丈夫抛弃妻子是由于妻子触犯“七出”,但是《诗经》弃妇诗中看到温良贤惠的妻子由于丈夫的喜新厌旧和背信弃义而遭到抛弃。所以虽然说“七出”已经是对女子的不公平,而现实中男子对女子的抛弃更是随意的。其次女子思想中根深蒂固的惟夫是从的观念,也使丈夫对随意抛弃妻子更加理直气壮。先秦时期的女子在母亲那里从小受到男尊女卑、尊父从夫的思想,听从丈夫的话,不违背夫言对女子来说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她们即使有反抗的想法,很少有反抗的行动,甚至觉得违背自己的夫君是不对的。所以在礼制的社会中,“惟夫是从”思想的影响下,婚后的夫妻关系是极度不平等的。

(二)混乱的婚姻关系

《诗经》婚姻诗对婚姻生活的记录不仅有夫妻间婚姻关系的不平等现象的普遍存在,同时也存在一种异样的,不被当时礼制所包容的婚姻混乱关系。《诗经》的成书年代和它本身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年代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可以说是经过后人的筛选,付之后人思想认识而编纂完成的,编纂者的思想对《诗经》所反映的主题有直接的影响。儒夫子在整理《诗经》时融合着自己学派的观点态度,儒家是讲大礼的一个派别,因此,这种不合礼制的婚姻混乱关系被编辑在《诗经》中,被作为一种反例所惩戒和教化民众。

西周春秋是一个女性被强烈压制的礼制社会,但是《诗经》中婚姻诗所呈现的婚姻混乱关系中,仍可以分为以男性为批判主体和以女性为批判主体两个方面。典型以男性为批判对象的婚姻混乱关系诗,是讽刺卫宣公强夺自己准儿媳的《邶风・新台》,在当时社会中,虽然说男人在婚姻关系中占有主导性,但是仍然存在伦理方面的约束,先秦时期,下层人民思想中对这种混乱关系是严重排斥和不能接受的,但是卫宣公凭借着自己的地位,不顾世人的鄙视而强行占有了自己的准儿媳。《邶风・新台》就是下层民众用自己的语言来对这件事情的批判讽刺。深入探究,其实是编纂者儒家礼制对这件事的不容忍。以女性为批判对象的诗歌在《诗经》中也不少,而批判的对象主要有齐国的文姜和陈国夏姬,如以文姜为批判对象的《齐风・敝笱》,诗中说到“齐子归止,其从如云”[13],人们直接用语言来讽刺文姜对婚姻的不忠贞,婚姻生活的以及对国家潜在的危害。处于位尊的男子在触犯伦理时都会受到人民的批判,何况是受到百般约束的女子,可见文姜这样的行为受到人们的讽刺是在情理之中。

当时社会是礼制社会,对下层贫民来说,周礼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推行的,但是周礼并没有影响到当时的整个社会,比如贵族阶级在婚姻问题上面的行为已经远远违背了周礼的约束。这和当时的阶级观念是紧密结合的,在贵族阶级的思想里,他们是高高在上的,周礼也是他们规定出来约束下层阶级,为的是稳定社会秩序,维护自己的统治,但是他们并不希望这种约束影响到他们自己的自由。

综观《诗经》中的婚姻诗数量不是很多,但却全面地反映了西周至春秋时期的婚俗,以小见大,从婚姻诗和婚俗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当时的婚姻概况,更是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内涵,即“礼制”和“重男轻女”:西周至春秋时期的婚俗是“礼制”、“重男轻女”这样一个大背景下的产物,而《诗经》中的婚姻诗是对这种约定俗成的婚俗生活的生动展现,以“诗”观“史”,正是我们读诗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金启华,诗经全译,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11

[2]汪玢玲,中国婚姻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8

[3]宋镇豪,中国春秋战国习俗史,人民出版社,1994.4

[4]孙作云,诗经与周代社会研究,中华书局,1966.4

[5]王宁主编,评析本白话三礼,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2.11

[6]何新,风与雅・《诗经》新考,中国民主法治出版社,2008.8

[7]王炜民,中国古代礼俗,商务印书馆,1997

[8]顾希佳,礼仪与中国文化,人民出版社,2001.8

[9]陈顾原,中国婚姻史,商务印书馆,1937

注 释

[1]金启华,《诗经全译》,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11,128

[2]陈戍国,《周礼・仪礼・礼记》,长沙岳麓书社出版社,1989.7,142

[3]金启华,《诗经全译》,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11,26

[4]金启华,《诗经全译》,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11,337

[5]金启华,《诗经全译》,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11,132

[6]金启华,《诗经全译》,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11,337

[7]陈戍国,《周礼・仪礼・礼记》,长沙岳麓书社出版社,1989.7,142

[8]金启华,《诗经全译》,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11,100

[9]金启华,《诗经全译》,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11,113

[10]陈戍国,《周礼・仪礼・礼记》,长沙岳麓书社出版社,1989.7,390

[11]金启华,《诗经全译》,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11,8

第6篇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观念的演变,余先生所提及的人性特征正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自古男子偏阳刚,女子偏阴柔,虽然两种气质比例不同,但终归要有所侧重。当今社会虽然也有所侧重,但我们更应看到某些不容忽视的倾向――男子阴柔,女子阳刚。男子阴柔,被称为“娘娘腔”;女子阳刚,被称为“女汉子”。男子阴柔不是体现在为人处世的进退有度,而是体现在行为举止的扭扭捏捏;女子阳刚不是体现在追求的锐意进取,而是体现在礼仪的大大咧咧、无所顾忌。

正常情况下,“猛虎”与“蔷薇”应该表现在合适的位置,符合个人的性别特征;两者若能相辅相成,更能呈现出一种和谐美,正如余先生所言:“完整的人生应该兼有这两种至高境界。”但如今,两者之间的关系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倾斜,透露着一种违和感,处处显得不自然。

有人会说这不一定是件坏事,男子变得安静腼腆,会更加专注地做事;女子变得开朗活泼,能更好地融入社会。古时一些戏剧角色的扮演者不也要极致阴柔吗,巾帼不让须眉的例子更是不在少数。

但是,男子和女子一些最基本的精神品质和行为要求还是要遵守的。男子要有担当,哪怕再不堪也要有“铁肩担道义,妙笔著文章”的襟怀;女子要讲礼仪,哪怕成就再高也要有“处处留心,时时在意”的细腻。

一个时代,若发生几件离经叛道、惊天动地的大事,无疑会给这个时代增色添彩,毕竟文化应该是兼容并蓄、多元共存的。但若成为一种趋势,男女角色互换,不司其职,不行其德,却不是一个好兆头。

天地阴阳,男女有别。在古人看来,男子更适合去建功立业,女子更适合相夫教子。纵然“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时代已经过去,女子要接受教育,要与社会接轨,要有区别于古代女子不同的地方,但也要继承她们身上的优秀品质。女子有追求爱情与理想的权利,也可以保持事业的独立性,但要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一味强求只会适得其反。“女强人”“女汉子”只能是个例,而不能成为常态。在此情形之下,男子更要有担当,有奋斗精神,既要有仰望星空的浪漫情怀,也要有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

男子如蔷薇,如翩翩君子,温润如玉,举止有度,不扭捏,不做作;男子更如猛虎,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气魄,有气吞万里的壮志雄心,写意风流。好的男人,应是两者的完美结合。女子如猛虎,有把握未来的自信,敢爱敢恨不矫情;女子更如蔷薇,不卑不亢,温柔婉约,别有风味。好的女人,也应是两者的完美结合。

这再一次印证了余先生之言:“猛虎象征人性的一方面,蔷薇象征人性的另一面,而‘细嗅’刚刚象征着两者的关系,两者的调和与统一……在人性的国度里,一只真正的猛虎应该能充分地欣赏蔷薇,而一朵真正的蔷薇也应该能充分地尊敬猛虎;微蔷薇,猛虎变成了菲力斯旦;微猛虎,蔷薇变成了懦夫。”我们应该从余先生鞭辟入里的论述中获益更多。

佳作点评

第7篇

关键词 弃妇诗 兴观群怨 情感教育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古今中外都有弃妇这种现象,弃妇是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诗经》中的弃妇诗是对这种重要的社会文化价值的反映,是被弃女子内心情感的物化和外显,倾注着这些不幸女子浓烈的情感,具有深厚的情感内涵和丰富的情感教育价值。

《诗经》中的弃妇诗是抒写被弃女子哀怨的诗作。孔子作为《诗》的整理者和勘定者,收录并保留这些描写弃妇的诗作,体现了孔子对于这一社会现象的关注,同时也说明孔子承认并接纳弃妇个体情感的抒发,认为《诗》具有情感内涵。孔子主张以《诗》为教,将诗的情感内涵与教化功能联系起来,并且对《诗》的教育功能作了阐释,提出“兴观群怨”说。《论语・阳货》就曾记载:“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对于“兴”,孔安国认为“兴”是“引譬连类”(《论语注疏》)。《诗》可以“兴”,指的是《诗》通过形象的语言感染读者,激发读者的思想感情,使读者由此联想到彼从而获得类似的情感体验。对于“观”,郑玄认为“观风俗之盛衰”。因为文学具有反映现实的功能,所以“观”指的是通过《诗》中的作品可以观各地的风土人情、时世风貌、民俗进而了解世情。对于“群”,孔安国认为是“群居相切磋”,这种说法有一定的合理性,符合春秋时期人们用《诗》交流的事实。只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很注重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追求和谐的人伦关系,因此,《诗》可以“群”,也可以认为是读者在《诗》中作品情绪感染中“潜移默化培养自己与社会群体和谐相处的意识”,和谐人际关系。对于“怨”,这里的“怨”指的是发怨,即一种情感的宣泄。《诗》可以“怨”,指通过读这些诗的学习来疏导自己内心的怨进而达到内心的一种平和,这其实就是“温柔敦厚”之诗教意义的体现。这些弃妇诗作为《诗经》的一部分,当然也会具有“兴观群怨”功能。下面我们将结合“兴观群怨”说,分析中国古代社会《诗经》里的弃妇诗可能存在的情感教育价值。

首先,《诗经》中的弃妇诗可以唤起男性知识分子对妇女悲惨命运深厚的同情心,并逐渐外化为他们对待现实的态度以及关注现实问题的情怀。《诗经》的弃妇诗是针对弃妇现象的文学创作。她们的不幸遭遇和哀怨的语辞将感染着读书人,使得他们体会弃妇的不幸、痛苦、绝望,进而引发读书人对现实生活中弃妇现象的积极关注和思考,并以悲悯的情感和心态对待生活中的弃妇,甚至为弃妇代言。例如曹植就曾作《弃妇诗》,叙写平虏将军刘勋妻王宋因为无子被抛弃的事实,表现其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唐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的弃妇名作《母别子》描写的是一个女子被做将军的丈夫遗弃了,以致遭遇母子分离的痛苦。此诗表现了白居易对弃妇的关注,并以此来抨击社会的某些现实。

其次,《诗经》中弃妇诗对君子疏导怨愤有着启示作用。《诗经》中的弃妇之怨与现实生活中“仁人不遇”之怨有共同性。因而古代读书人在对《诗经》中的弃妇同情的同时,常常由弃妇之境遇联想到自己的处境,由弃妇的不幸想到自己的不幸,借弃妇被弃来表达自己的怀才不遇,进而疏导自己怀才不遇的怨愤。这是因为进入父权社会后,古代臣子的处境与妇女的处境有相似性,在社会伦理关系中两者都是处于卑的地位,都处于弱势。这种现状使得男子自觉的将妇女对丈夫的依附隐喻成了古代男性知识分子对君主皇权的依附。因为《诗经》中弃妇诗的情感内容与精神心理需求和知识分子的情感体验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共同性,因此后世有些读者在读到这些诗时,常常将这些诗赋予以男女喻君臣的含义。怀着对政治现实的无奈,一些男性文人也会创作弃妇诗来委婉地表达自己的内心,进而疏导自己内心的怨。例如魏晋时期的曹植在与曹丕成为君臣关系后曾作《七哀诗》,借思妇被弃表达自己被曹丕排斥的幽怨悲凉。

再次,《诗经》中的弃妇诗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对知识分子的伦理道德的培育。儒家强调以个体的奉献求取群体的和谐,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提倡以修身来达到齐家的目的。《诗经》中的弃妇诗以反题表现夫妻和谐的主题,以弃妇被弃的痛苦教育男子,劝诫其修养德行进而齐家。下面我们将以弃妇诗的典型代表《氓》为例,具体分析《诗经》中的弃妇诗所具有的内在的伦理道德教育价值。《卫风・氓》叙述了女主人公婚姻悲剧的全过程。我们往往将《氓》与《关雎》看成是展示爱情反题与爱情正题的典范。孔子认为《关雎》“乐而不,哀而不伤”。(《论语・八侑》)如果说《关雎》歌颂的是一种有节制的、符合礼仪的“君子型”爱情,那么《氓》肯定是批评非君子型的爱情。通过《氓》我们看到男主人公是喜新厌旧、品德低劣的小人。男主人公公信度不高,所以没有“良媒”做公证。“乘彼垣”表明男主人公约女主人公的地方比较偏僻,且是两人单独见面。可见男主人公没有克制自己的感情而作出了不符合礼仪的、不被社会所赞同的行为。婚后,女主人公劳苦却被弃,而男主人公“二三其德”,违背誓言。可见《氓》中的男主人公不是一个君子,在婚前不能克制自己的感情做出违反礼仪的事,婚后不守誓言毫无信义,最终影响家庭的和谐。孔子作为《诗经》的整理者,保存这样的诗,除了对女主人公的同情外,还包含着对“氓”道德意义的批判,进而反面提醒世人通过提高自身修养来“齐家”。《诗经》中的弃妇诗正是通过以情育情的方式,使读书人成为具有人文情怀的有情之人,并潜移默化地培养其伦理道德以达到齐家的目的,最终实现社会的和谐。

此外,《诗经》弃妇诗对女子也有一定程度的情感教育价值。我国古代社会中《诗经》不仅是男子的教材,也是一些女子的读物。魏晋南北朝时期,女子教育内容包括儒家的经学教育,其中就有《诗经》。在汤显祖的《牡丹亭》中杜宝与陈最良商量杜丽娘的教育问题时,把《诗经》作为首要教材。虽然这是文学作品中的描写,但是也是现实的折射,即古代社会一些家庭把《诗经》作为女子学习礼仪、修养德行的教材。既然古代女子会学习《诗经》,那么《诗经》中的弃妇诗就可能会对女子有一定的相应的情感教育。如弃妇诗典型代表《氓》,一方面劝男女爱恋时要守礼仪,固守“乐而不”,另一方面还告诫女子“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即劝诫女子切勿入情网而悔恨终生。《谷风》中女主人公则将满腹悲怨娓娓道来,怨而不怒,读之让人凄然下涕。这些弃妇对于不幸婚姻的感悟和体验与后世被弃女子感情体验是相通的,因此这些弃妇诗很容易被后世的女子理解并产生共鸣,从中得到精神慰藉。《诗经》中被弃女子以诗发怨的情怀也深深影响到古代那些女子。当这些女子遭遇婚姻或爱情的不幸时,往往也用诗或词来发怨,进而来宣泄自己内心的痛苦,如卓文君的《白头吟》和唐婉的《钗头凤》。

综上所述,《诗经》中的弃妇诗是遭负心男子遗弃的妇女们辛酸的哀鸣,是被弃女子不幸的写照。同时,这些弃妇诗身为文学作品所具有的深厚的情感内涵在我国重视《诗》教的时代有着丰富的情感价值。它可以唤起古代男性知识分子对妇女悲惨命运深厚的同情心,并逐渐外化为他们对待现实的态度以及关注现实问题的情怀,启示文人疏导怀才不遇的怨愤,进而实现内心的平静。同时,这些弃妇诗中女人公对情的情感体悟又激起了后世女子强烈的共鸣,启示着女子用诗发怨,用诗抒怀。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弃妇现象依旧存在,研究《诗经》中弃妇依然有着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学勤.论语注疏.十三经注疏.标点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237.

[2] 俞志慧.君子儒与诗教:先秦儒家文学思想考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133-255.

[3] 汪祚民.诗经文学阐释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95-100.

第8篇

被隐藏的光芒

繁华如梦,物是人非。中国五千年的凡尘旧梦似乎也随着岁月的脚步悄然离去。它带走了世间的庸俗,带走了人性的罪恶,但它似乎也要将那心灵深处的光芒随之一并远去……在高楼大厦的幻影中,人们仿佛已将那点点光芒渐渐遗忘,“礼仪”在人们的心中已是微乎其微。

不学礼,无以立。在古代,礼仪是大家闺秀们不可缺少的素养。在外,无论是男子还是女子都必须具备应有的礼仪,否则将被人们视为大不敬,遭人唾弃,所以自古以来,我们中国就一直注重礼仪,也因此被外族称之为“礼仪之邦”。

礼仪,顾名思义,也就是我们常谈的“八礼四仪”:

“八礼”为仪表之礼、餐饮之礼、言谈之礼、待人之礼、行走之礼、观赏之礼、游览之礼、仪式之礼。

“四仪”主要是在学生7岁、10岁、14岁、18岁时,学校要为其组织入学仪式、成长仪式、青春仪式、成人仪式,以此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强化文明礼仪素养。

“八礼”注重面容整洁、衣着得体、节俭用餐、用语文明、耐心倾听,尊敬师长、诚信待人、遵守交规、爱护环境、恪守公德、和尊重礼俗等,而这些便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必须遵守的基本规定。平日里,你是否见过人行道上堆积如山的垃圾,餐桌上一盘盘吃剩下的饭菜,大街上一个个口吐脏言的不良市民?我想我们大家有时也会犯像这样一系列的错误,没错,谁不会犯错呢?但重要的是你明白到自己的错误后加以改正。“八礼”教会了我如何真正做一个品行端正的文明学生。

进入青春期的我们便更要注重四仪中的青春之仪了,我们要学会交往和沟通,控制自己的情绪,包容他人,迈好这青春的第一步,只有这样,才能离成功更进一步!

“礼仪”这束被隐藏的光芒仍然在我们的内心深处闪耀,请抓住它,不要让它被你所遗忘,更不要让岁月带走它最后的光芒!

初一:王腆熹

第9篇

近日,西南首家以传统文化为教授内容的大型女子学馆在成都开馆,声称把古代文化和现代文明结合起来武装当代女性,以此提高女性的文化内涵、综合素质和人格魅力。

何谓淑女?用成都天韵女子学堂堂长周勇的话讲就是:秀外慧中又不失现代风范。

古朴雅致的川西民居风格建筑,搭配青翠葱茏的花木,国学馆、书画馆、琴馆、棋馆、礼仪馆、茶道馆、刺绣馆的牌子高高悬挂。学馆墙壁被国画充斥,窗户挂着的竹帘被轻轻吹起,黄色蒲团席地而坐、半米高的几案伏案苦读,处处细节透露出一股远离尘嚣宁静和清幽,淑女的一天就在这古色古香环境中拉开了序幕。

课程设置

“内修经史子集、外修琴棋书画。”4年时间总共3000多个学时,这不是大学国学班的课程安排,而是一名“现代淑女”的打造日程表。包括:国学、礼仪、古琴、书法、国画、茶道、刺绣、围棋、专题讲座(当代女性的人生观塑造、视觉形象塑造、交际与礼仪技巧、持家与理财、职业规划等)

【入学篇】

程序1:穿汉服

校服是汉服,为了披挂上阵,记者穿戴花了近10分钟。

一片粉红渐变色布块,一根约10厘米宽、刺绣精美的腰带,超大袖口,三种元素拼接在一起,构成了传说中的汉服。将布块紧紧系在腰上,双臂从巨大的袖口穿过,衣襟向右紧贴右胸部,呈y字形,最后再把10厘米宽的腰带拴在胸下。在礼仪服饰老师的协助下,不熟悉汉服构造的记者,足足花了差不多10分钟。穿戴完毕,长裙及地,无疑减缓了行走速度,记者不得不迈出了“小碎步”缓慢移动。手臂的袖口很长,拿东西不是特别方便,而腰带和裙带由于拴得很紧,让人不禁有一种精神抖擞的感觉。“这就对了,就是要达到这种效果。”服饰老师介绍,正规而言,长裙拖地的目的在于遮住脚,因为古时女子是不能露出脚的,而腰带的紧是“帽、腰、鞋”三紧中的一紧,只有穿戴“紧”了,才是对别人的起码尊重。

记者感言:穿戴“紧”确实让人有正襟危坐的感觉,但大夏天穿着这么厚的一套汉服,确实有“汗如雨下”的功能。

程序2:祭孔

国学馆主墙上,孔子画像正悬中央,画像前设有香案,烛台长明、香火不熄,记者的“入学典礼”以祭孔的方式展开,身着汉服,向孔子画像上香、献花并朗诵祭文。

“中国是礼仪之邦,求学的开始就是对先师先圣的祭祀。”一边协助记者上香,堂长一边向记者介绍起“礼教常识”。“女性的‘礼’很细节,包括日常生活的站、坐、谈、说,重大典礼的程序和要求,待人接物的规范和禁忌等。”周堂长说,祭先祖先圣礼只是“淑女”的第一步,紧接着,将逐渐秉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注重古典仪礼的现代转换,走出温文尔雅、仪态万方的淑女路线。

记者感言:

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的祭拜孔子,仪式带来了一种肃然起敬感。

【课堂篇】

课堂1:国学

周堂长介绍,筹备学堂时他曾做过一份男性调查:100名受访男性中,80人认为女性应温柔贤良,而非霸气十足。而如何温柔贤良?“内修”是关键,通过“经史子集搭配当代女性礼仪课程,找回现代女性身上缺失的古典淑女素养,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跟随老师朗读,记者摇晃着脑袋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诗经》时代。过惯了每日开电脑关电脑的快生活,一下子觉得节奏慢了下来。在国学课上,女子学堂将精选古典文学作品中有利于女性修养的部分,聘请专家指导研习,通过名句佳篇的赏析,以文字为载体,传承古典淑女的文采,提升女性口头表达和笔头表达能力,达到寻根溯源、启迪心智的目的,培养女性“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高贵气质。

记者感言:脱离城市的喧嚣,抽时间来这里感受古典文学的熏陶,听听蝉鸣鸟叫,也算是一种很好的减压方式。

课堂2:古琴

以琴传情,是古典淑女含蓄美好的情感表达方式,包括古琴、古筝、琵琶等在内的古典弦乐,通过音律的无穷变化,营造出一个回环往复、澄明深远的古乐天地。古典器乐的培训,将打造淑女婉转悠扬的迷人气质。

按照琴师的要求,记者用半边臀端坐在古琴前,琴身直对丹田位置,衣襟则工整地位于琴的五辉处。“两手自然打开,轻抚于琴,弹奏的时候手腕要放松,手指稍稍立起,伸手要稳,记得收放要自如。”伴随琴师温柔的话语,从来没有任何音乐基础的记者放开了胆子,开始轻抚琴弦,“嘣……”的响声荡气回肠响彻整个琴房,音质低沉浑厚,幽静古朴。

在琴师的指导下,从上往下拨,再从下往上拨,记者用1分钟速成了一曲《沧海一声笑》。琴师说:“一般来说,学习3个月就会弹古琴,但要是想练好的话,往往是一辈子的功夫。

记者感言:由于古琴价格不菲,普通教学用的都是1万左右一把,看来要当“气质淑女”是需要下大血本的!

课堂3:棋

“人生如棋,不能为每一步的得失斤斤计较,全局的胜利才是最后的胜利。”棋艺老师王正东与棋结缘已有30多年,在他看来,棋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消遣益智的工具,而是一种人生哲学:“围棋的黑白之道,象棋的楚河汉界,不仅仅是较量一局的输赢,更往往能昭示人生的智慧。”

记者端坐于蒲团,食指重叠在中指上,从竹篓中轻轻拾起一枚黑子,扣在格纹棋谱中。“举棋要坚定,即使走错了,也不要太计较,要把心思放在全局上。”王正东老师说,通过围棋、象棋课程的开设,就是要以游戏对弈的方式,强化思维的训练,让淑女有把握全局、左右输赢的气度和能力。

记者感言:老是“走神”想起王菲的《棋子》,或许此棋和彼棋虽然承载形式不同,但都象征着一种把握未来,不计较得失的生活哲学。

课堂4:书画

展纸,提笔,驻馆艺术家三秦书画院副院长李由在纸上龙飞凤舞写下了“成都女报”四个大字,然后长吁一口气:“书法就是一笔下错,全部报废,讲究的是一气呵成,所以一定要对自己胸有成竹。”

悬腕、执笔,老师手把手教记者写了个“永”字,“这个字横平竖直、勾点撇捺都包括了,汉字独有的书法艺术,在高度的抽象中,涵盖了飞动流畅的自然之美和平衡架构的人格之美。”

李由老师说,书法是培养淑女情操的重要一步,通过书法课程的培训,使淑女传承书法艺术的翰墨精神,以一手漂亮清秀的字示人,留一份从容淡定的心归己。而国画的学习则能提高女性浓淡相宜、传神写照的审美素养。

记者感言:好久没有用笔写过字了!还是毛笔!不禁暗自唏嘘,网络时代的今天,能够有一份心情磨墨写字,真的很过瘾。

课堂5:茶艺

在茶艺老师的指导下,从烧水开始,沏茶,倒水,再沏茶,闻茶,赏茶,到最后品茶,记者足足花了20多分钟时间,才自制成一杯茶。“不要看工序繁杂,更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也符合佛道儒的内省修行思想。”轻尝了口记者“做”出的茶,茶艺老师接着介绍道,“茶道系统的学习可能得1年时间,通过茶道课程的开设,为的是培养女性恬澹高远、宾主尽欢的交际情商和风雅情趣。 ”

记者感言:比起平时在超市随意买瓶“XX绿茶”,亲手花20分中制作的清茶好像真的甘甜了很多。

专家声音

“淑女学堂”华而不实

“专门设立学校,学习诗词歌赋,让女性回归传统的知性美,本意很不错,只不过我觉得有些脱离市场。”成都著名社会学家韦源表示,4年时间,3000个课程,虽然算起来一节课才3元钱,但其受众是仍旧是“有钱有闲”阶层,“要一个起早贪黑的白领腾出9000元钱和周末来学习这些东西,并不是特别现实,因为这个‘淑女’只是一小部分物质基础达到一定程度的女人才享受得起。”韦源说,其实在美国也就有类似于淑女学堂的课程,在大学中开设“家政”课,教授女人烹饪、服装、礼仪等方面课程,但不同于中国“淑女学堂”的小众,美国的“家政”学范围受众更广。“淑女学堂也并不是没有任何可取之处,对提升现代女性内在气质,提高个人修养还是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只不过不能像现在这么华而不实,毕竟并不是每个女人都有钱有闲。”

TIPS

学堂号外

1.授课老师价格高

据堂长介绍,由于国学的授课老师不少都是国内外知名人士,如北京师范大学原中文系系主任、知名红学家张俊老先生等。为了邀请资深老师前来授课,学校可谓花重金。有的老师课时费高达3万。

2.校长不叫校长而是“堂长”。

初听介绍,“堂长”二字很有武林外传的感觉,了解后发现,原来就是校长的代名词。

3.古典学院现代派。

过道边摆设的都是瓷瓶,墙壁挂满各类国画,但古香古色的办公室却出现了电脑,虽然名为与现代结合,但一古装女子挽着发髻端坐在电脑前聚精会神上网,还是有点让人觉得汗颜。

4.咨询者多为有钱富太太。

采访中,陆陆续续有人前来咨询。记者发现有一共同点:大多是开名车、穿着考究的富太太。一位有意报名的30多岁女性表示,虽然她并不完全赞同学堂有关淑女的定义,但很看好学堂的培训内容和方式,认为系统学习可能会对自己行为、性格和能力各方面有所帮助,提高生活品质。至于3000小时的培训时间和9000元学费,她完全有能力应付。

第10篇

历来研究皇帝大婚礼仪者,都要追溯其礼仪渊源,但往往仅援引《仪礼・士婚礼》。《仪礼-士婚礼》记载自周代以来的婚礼主要经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个程序,古称婚礼中的“六礼”。但这主要是对士人婚礼部分程序的总结,可以说主要是婚前礼仪。从士人而上推到皇帝(天子),不可只以“六礼”相比,皇帝大婚自然会比“六礼”复杂许多,比如各代皇帝大婚均要经过册立礼,必须确立皇后这一特殊的身份,这是其他各种官民不能有的礼仪;而皇帝贵为天子,大婚不亲迎,派使节迎娶称奉迎,即奉命迎娶;宋代开始皇帝大婚把“请期”改为“告期”,改变了主动与被动关系,即由男方的被动转为主动,女方由受“请”变为被告知;皇帝大婚作为国家庆典,必要颁诏等等,这些是皇帝婚礼与士庶婚礼截然不同之处。具体到清代皇帝大婚礼仪,主要有纳采、大征(纳征)、册立、奉迎、合卺、朝见、颁诏、庆贺、筵宴等。婚礼按进行的时间归纳起来,则可分为婚前礼、婚成礼、婚后礼。在具体的大婚仪式上,体现着清代典章制度发展的时代性差异与满汉间的民族差异性。

婚前礼

清代皇帝的婚前礼,由传统的“六礼”减为纳采与大征(纳征)两种礼节,是由于皇后的产生以选秀女作为前提保障。

纳采礼,本为男家遣媒妁前往女家求婚,获女家同意之后,再正武遣一使者到女家致以薄礼,以为求婚之成。清代皇帝大婚,皇后的选择通过选秀女的形式,并不存在像民间的订婚礼程序,只是皇家要表明尊崇古礼,举行纳采礼。在纳采礼之后举行筵宴,称为纳采宴。

历代纳采礼,男家向女家所致礼物,既有实用之物,又有象征之物。清代皇帝大婚的纳采礼物为配有鞍辔的文马四匹(文马即指披挂鞍辔的马匹,不披挂鞍辔的马匹称闲马)、甲胄十副、缎百匹、布二百匹,顺治朝还包括金茶筒1个、银盆2个。清朝统治者满族是以骑射与尚武为立国根本的民族,所以在纳采礼物中把马匹、甲胄列入其中,并且占有首要的位置,应是取其骑射的象征意义。

纳采礼之后举行纳采宴。如按古礼,本是在女家举行的答谢媒人(即宾)的宴会,宴会后女家还要向媒人致以薄礼“脯”。但清代皇帝大婚的纳采礼,其纳采宴的承办则改变了主宾关系,并不是像一些现代人著述中所说的由皇后父母设宴款待皇帝派出的使者,而是皇帝要派大臣代表他,赐宴皇后父母。清代皇帝大婚纳采礼之后行大征礼,即古代的“纳征”礼。清代称之为“大征”,表明其礼物之规模宏大。

婚成礼

在经历了婚前诸礼之后,开始进入婚姻成立之实质性阶段,这是婚礼中的关键,只有经过这一礼仪,男女双方才可以确立夫妇之关系,所以也是婚礼的。皇帝大婚的婚成礼包括册立奉迎礼、合卺礼,清代皇帝大婚尚有坐帐礼,跨火盆与马鞍的习俗。

皇帝大婚与臣庶婚礼最大的不同,是臣庶在举行了婚前礼以后,须由新郎亲自前往女家迎娶新娘,所以称此礼为“亲迎礼”;而皇帝则必须派遣使节先到皇后府邸对皇后进行册立,然后再把皇后迎入宫中。贵为天子的皇帝,绝对不可能屈尊前去迎接,必须由使节奉命迎接,因而称“奉迎礼”。

册立奉迎礼是皇帝大婚礼中最为隆重的礼节,实际上是两个相连续的礼仪。册立礼就是向“准皇后”授予象征皇后地位的由黄金制作的金册与金宝,它们就如同皇后的“身份证”一样。清代金册镌刻以满汉文,金宝亦镌刻以满汉文,其形式与皇帝御宝形武相同,现今故宫博物院还典藏有清代册立皇后的满汉文“皇后之宝”,陈列在“龙凤呈祥――清帝大婚庆典展”中。

古代称婚礼为“昏礼”,实际上是专指迎娶新娘的亲迎礼,所以称为“昏”与迎娶的时间有关,因为远古迎娶新娘多在黄昏时刻,所以把婚礼称“昏礼”。清代皇帝大婚追尊古礼迎娶皇后在子夜。

清代皇帝大婚迎娶皇后所用凤舆,按其制度规定,并非是与百姓一样的红色喜轿,而是帝王专用的明黄色,并且上面没有“喜”字。而且皇后乘坐风舆入官时,还要提前在其内部放置御笔“龙”字,光绪帝大婚时凤舆内的“龙”字为皇太后慈禧所写,至今还典藏在故官博物院。此外,皇后坐在凤舆内向宫中行进时,必须一手持金质双喜“如意”,一手持苹果。

奉迎皇后,风舆到了乾清门,才算到了皇帝之“家”,于是在乾清宫阶下轿,交出手中的如意和苹果,还要再怀抱一个金宝瓶跨过火盆,才能进入乾清官殿内。等到了洞房坤宁宫时,还要跨过马鞍,才能进入洞房行合卺礼。

婚礼诸礼中真正代表男女成为夫妇的是合卺礼,这是历代以来各民族通行的传统礼仪。合卺礼为现代所说的喝交杯酒之源。合卺一词,今人多很生疏,“合卺,破匏为之,以线连柄端,其制一同匏爵”。张梦元的《原起汇抄》则进一步阐述婚礼用匏为爵之意义:“用卺有二义,匏苦不可食,用之以饮,喻夫妇当同辛苦也;匏,八音之一,笙竽用之,喻音韵调和,即如琴瑟之好合也。”

婚后礼

婚后礼俗表明的是女子新型家庭关系的成立,即新娘成为男家真正的一名成员。经过洞房合卺诸礼,男女双方结拜而成夫妇,但作为嫁到男家的女子,必须得到男方先祖神灵的认可方可成为其家族成员;必须对公婆恭敬地拜见,小心地侍奉,以明确其作为子媳应尽的义务。前者古称庙见礼,后者称拜舅姑。皇帝大婚则把拜舅姑之礼称为“朝见礼”。皇帝大婚与臣庶最大的不同是在。家”礼之外增加的“国”礼,即增加颁诏礼,庆贺筵宴礼等,但减少的是无情地割断了皇后与母家亲情的归宁礼。

庙见礼,就是新妇到夫家家庙祭奠祖先,以求得男方祖先神灵对新妇的接纳。如果未行此礼,则不能成为夫家成员,生前没有祭祀的资格,死后也不会有被祭祀的资格。

对皇帝大婚而言,他所以能够即位为皇帝,是其父皇已崩逝,所以古称的拜舅姑之礼,就成了皇后拜见皇太后之礼。清代皇后朝见皇太后向其献“如意”,而不是汉族传统婚礼中的“枣”、“栗”、“服悠”。清代宫廷乃至民间,把“如意”这种可以在手中把玩的小物件赋予了无限吉祥的含义,它代表了当时人们的一切美好向往。所以,在许多重要的场合,都用一柄“如意”来表达心遂人意的愿望。

皇帝大婚不可以狭义“和两姓之好”来理解。在中国古代社会,皇帝即代表国家,所以,皇帝大婚是国家的盛典,必须从国家的高度来安排诸礼仪,其最重要的体现,在于婚成以后要向全国臣民诏书,以使妇孺皆知,即有颁诏礼。

在颁诏之前,皇帝先要驾临太和殿,接受百官庆贺之礼即庆贺礼。这种庆贺,主要是大臣们向皇帝进献贺表,贺表就是写有吉祥贺词的表章,由宣表官宣读,然后举行颁诏礼。

第11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体验教育;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03.087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悠久文明和灿烂文化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集中体现,2014年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文件明确指出,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传统文化体验中心可以有效的助力传统文化的教育与传承。

1 传统文化体验中心的基本职能

传统文化体验中心是广东女子学院创新强校工程建设项目。建筑面积400平方米,结合岭南文化特征和女性特质,建成以岭南传统文化为主体的传统文化体验中心,目的在于形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教育的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促进传统文化教育科学高效地融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传统文化体验中心的基本职能有三项。一是建成广东女子学院文化素质课程的学习中心,面向本校和其他职业院校的学生,通过传统文化体验教育和嵌入式课程学习,让学生能够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岭南文化有一个深入的认识,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二是成为企业和社区培训员工,提升从业人员文化素质的场所,学校地处广州番禺区,驻区内中小企业众多,周边有广州亚运城等大型社区,企业和社区都需要一个集理论学习与实践为一体的文化体验基地,传统文化体验中心能够为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培训系统。三是成为地方传统文化体验教育研究中心,以传统文化体验中心为依托,成立传统文化体验教育研究所,结合驻区丰富的地方传统文化素材,进行挖掘、整理、提炼、推广,承担文化传服务社会的职能。

2 传统文化体验教育主题的选定

选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验模式,既要充分考虑教育的目的性、主体性、时代性要求,又充分考虑体验教育的亲历性、实践性、情景性、快乐性等要求。传统文化在高校的体验教育,并非将传统文化的全部内容向学生传播,而是对传统文化进行选择和编纂之后,重点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时代价值的思想与内容,纳入“文化寓教,以文化人”的教育体系中。广东女子学院在传统文化体验教育中,紧抓住岭南文化和女性教育的特点,在庞杂的传统文化体系中提炼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的内容,选取礼仪、琴棋书诗画、岭南文化、戏曲与服饰、民风民俗等主题,引导学生对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遗产进行深度解读。将家国情怀、社会关爱、人格修养不同范畴的语言习惯、文化传统、思想观念等,加以组织设计成系列文化话题。传统文化体验教育内容的选取,是与地域文化密切相关的。岭南文化是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岭南文化的构成主要是三种元素――南越的土著文化、中原文化和海洋文化的融合。岭南文化具有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的开放风气,具有一种与众不同的开放心态,努力超越“传统导向”的创新精神,和实利重商的文化倾向的特质。岭南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既有雅文化、精英文化,又有市井文化等等。在岭南文化体验内容上,选取以番禺地区为主的旅游文化、以“广州十三行”为主的粤商文化、以广东音乐、粤剧、潮剧等曲目为主的戏曲文化和广东各地的典型民俗民风如龙舟、舞狮、飘色、花市等表象为载体。传统文化体验教育内容的选取,也与学校自身的特色密切相关。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是女性单性别学校,因此传统文化体验教育内容的选择又紧紧围绕女性特点和传统进行,选取了传统礼仪、琴棋书诗画、传统服饰、乞巧节和美食等内容,体验中国女性柔、弱、守、静、忍的文化特质。

3 传统文化体验技术手段设计

传统文化体验教育,要以情景体验为主要手段。广东女子学院建设的传统文化体验中心,以数字化现代信息技术为表征方式,创设模拟情景,设立体验环节,让学生置身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境中,直接感受情境的冲击力,诱发和唤醒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感悟做人做事的道理。

传统文化体验中心体验技术的设计,充分体现广东女子学院的特色,形成线索清晰,多种形式拓展线索内涵。形成体感互动参与,通过设置多个互动环节,丰富展厅内容,活跃展示形式,增加参与性与互动性。通过现代信息手法,打通展厅内部展陈内容与学院外部的实景,以静带动、动静结合的手法,营造动静变化的展览空间。充分运用各种类型的展示技术和展示手段,如实物展示、多媒体互动,以及虚拟仿真手段等,为展览赋予多样化和丰富性,在充分展现学院形象、办学优势和教学成果的同时,体现时代气息。同时,将传统文化资源与现代媒介技术结合起来,选取恰当的传统文化主题作为学习者协同创作的内容,以图像、动画、多媒体课件、视频等数字化表征方式将优秀的文化遗产设计成可见的、鲜活的数字化资源,如“中国传统礼仪”、“十三行兴衰”、“珠绣作品”等,从而引导学生对家园之美、生活之美、传统文化之美的亲身感悟与体验,增强文化认同,树立文化自信。

在技术手段方面,根据不同区域体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技术手段。

迎宾互动区,以模拟主持人互动感应系统为体验手段,采用热红外感应技术,识别人流方向,行为及肢体状态,根据不同情景向服务器发送相应指令,调用虚拟迎宾讲解内容。礼仪互动区域,采用互动感应系统以虚拟的礼仪形式体验穿着、交往、沟通、情商等方面的内容,根据人物的礼仪动作进行细分判断,以姿势的吻合度进行评分,分辨参与者的动作是否规范。琴棋书画互动区,采用红外线感应书写技术,互动触摸屏、投影、互动、图文展板,大屏展示,成品保存,电子书触摸翻卷。粤商及岭南文化区,用大屏幕拼接系统、互动平台结合DID拼接大屏幕展示悠久灿烂的岭南文化。戏曲与服饰,采用幻影成像系统,基于“实景造型”和“幻影”的光学成像结合,电脑合成技术、光学反射。民俗民风区域,270度全息系y、透明互动展示系统,以定制开发民俗民风图像投射到主光学元件,光学全息金字塔设计,浮动特殊的光学涂层,全息成像软件。透明液晶互动屏内设民俗民风相关知识触摸显示。成熟丰富的技术手段,为传统文化体验教育提供了完善的硬件保障。

4 传统文化体验教育的课程体系

传统文化体验教育主要体现在传统文化的课程教学方面。传统文化体验教育的课程体系由公共选修课、专业平台课、专业选修课和实践性课程四个层次构成。公共选修课“中国传统文化”是面向全校学生的人文类别选修课程,课程选择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与现实社会生活联系较为密切,对提高学生文化素养有一定帮助的中国传统思想、社会生活、文化艺术、节日风俗等内容进行了阐述,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良传统和魅力。公共选修课“中国文学欣赏”通过中国古代文学的学习,培养高职学生的文学艺术修养,提高文学鉴赏能力。专业平台课程“现代礼仪”面向相关专业群,根据职场人日常交际活动的“实际工作”所涉及的各方面礼仪而设定的,结合中华传统礼仪教学。专业选修课程则针对不同的专业,根据专业特点设立与专业相关的选修课程,如在经济类专业中设置“粤商文化与区域经济”课程,分析广东经济特色与粤商个性及共性特点,为粤商健康成长发展提出意见;在旅游类专业中设置“岭南传统村落与文化旅游”、“旅游美学”“茶艺”等课程;在艺术类专业中设置“广东音乐与戏曲”、“岭南画派”课程;在教育类专业中设置“粤语与岭南文化”课程等等。实践性课程以学生第二课堂活动中和各种传统社会技竞项目为载体,在传统节日的庆祝、龙舟赛、飘色、舞狮、乞巧、花市、南海神诞、天后诞等活动中融入传统文化体验教育的实践元素。

参考文献

[1]石玉秋.论构建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的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J].职业教育研究,2014,(3).

第12篇

关键词:新疆世居少数民族;婚姻礼仪;性别民俗

新疆世居少数民族达十二个,各民族民间文化互相沟通、融合成为事实,并形成文化交流吸收的历史关系,多种文化荟萃既有相通共性,又有个性表达。各族群婚姻礼仪丰富多彩、各不相同,但同时又隐性或显性地表现出受性别影响的文化因素,在性别观念日趋平等、女性意识不断提升的现在,传统婚礼中性别民俗的回顾与讨论不仅对于地方性与时代性有整体意义,更益于深入勾画性别意识的文化变迁与发展转向。

1 婚姻形式中的性别结构

1.1 一般的婚姻形式

在新疆少数民族传统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夫一妻制婚俗基本上都可粗括为定亲和娶亲两个阶段。无论是提亲还是结婚,男方都是主动方,前往女方家中表达结亲的愿望。其后问婚期、送彩礼等环节女方也是在家中静静等候。维吾尔族适龄青年彼此认可后,男方家庭会在对女方家庭进行了解后请人去女方家中表达结亲愿望。哈萨克族男青年对某个姑娘产生好感,一般也是男方父亲和一位德高望重的朋友或男性亲属到女方家说明来意。俄罗斯族更为开放自由,基本上不存在媒人参与的程序,小伙子与姑娘相爱后,在时机成熟时男性会直接向女性求婚。

男性气质的彰显以至于男方所在的家庭都带有一种积极的态度,认为这是男性有责任和担当的表现,男性就被定义为阳刚的、逻辑的、控制的,并且被民众所接受,与此相应,女性会被认为是服从的、温和的、依赖的,被动的女性和女性家庭使得主动权握在男性家庭手中,建立了一种隐性的权力关系、性别秩序,婚姻程序一定要男性和男性家庭迈出第一步,这样女性似乎才可以获得“尊严”。男人和女人作为截然不同的性别角色,性别区分演变为了刻板印象式的性别偏见,透过日常生活的熟悉化、定型化,渐渐成为一种民众行为常识,换言之,女性的声音往往是选择之后的表达,只有如此才会获得普遍认可,并得到规范性的延续。

1.2 特殊的婚姻形式

特殊的婚姻形式,在历史上也一度也被认为是合乎婚姻制度的现象,比如抢婚。直到现代社会,新疆蒙古族、锡伯族和满族的婚姻中还可以找到模拟抢婚仪式的痕迹。在哈萨克族的历史上,受“安明格尔”制的影响,丈夫去世了的妇女要嫁给亡夫的兄弟被认为是无可厚非的,即使亡夫没有亲兄弟,堂弟和本氏族中的其他男子成员都是被考虑的对象。过去柯尔克孜族的姑娘出嫁,男方要给女方家一大笔财物,骆驼、马、牛都在彩礼清单上,如果男方拿不出这么多的彩礼,就要借贷或是“换亲”。

无论是通过暴力、再嫁,或者是部分的“买卖”,达到“家庭”继而是“家族”的归属,无疑都是将女性视为弱势群体,至少在性别民俗的传播过程中,女性的能动作用被大大削减了,不能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社会活动,支配与从属的地位操纵着性别秩序,维持着性别惯性。男性有强大的控制力,或者说男性社会对于“自我”是肯定的,让女性生活同男性生活结合起来,并且这一行为的前提是认为男性生活对于生活本身来说社不可或缺的,只有在男性高体力、强竞争的庇护下,女性的私人生活才会得到满足。另一方面,特殊婚姻形式反映出对于“哺育性”问题的认识。生理学划分了两性区隔,但文化意义上女性的生理功能和社会功能都被简单的定义为子嗣的承继,获得女性的方式就被淡化了,女性自身也被边缘化了,婚姻关系中的女性就被划入了私人领域,婚姻形态就会呈现极不平衡的病态。

2 女性在传统婚姻中的地位

2.1 女性的“物化”

女性的地位是女性群体相较于男性群体而言的,表现为对社会资源的拥有权、享用权、支配权和在社会生活中起的作用等。以抢婚为例,其中一种原因是因为男方年龄偏大,没有姑娘与他相爱,就组织人去抢婚。这种抢婚不是盲目的、随性而至的,在抢婚之前是要做一番调查的,如女方有没有许人家,年龄是否相仿等。调查清楚,准备充分了才会行动。这一过程忽略了女性的意愿,不顾及女性的感受,只把女性当作了一种物件,凭个人意愿、喜好进行掠夺。另一方面,彩礼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衡量女性地位的标尺,是女性在出嫁时身价的表现,男方要娶回一个女子时,要给女方家一定的财物,这财物的数量由被娶的女性家庭地位、经济条件等因素决定。有时女子的“地位太高”,男方拿不出那么多彩礼,就会以自家的女子作为交换,娶回那位高身价的女子,女性实质上还是被用来交换的“等价物”。

2.2 女性的“德行”

在传统社会的普遍认知中,女性必须要以家庭为中心,这样才会满足基本的生命安全需要,男性是主体性的,女性自然就要满足男性存在,从而生发出一系列的女性规范。女性的德行,最主要的即是服从和奉献。比如婚姻关系中女性对丈夫从一而终,是男权社会把女性看作是男性私有财产的痕迹。时至今日,离婚在新疆一些民族中也是不容易的事情,而主动提出离婚则是困难,即使放弃一切财产及子女,历经千辛万苦后离了婚,就会面临“出嫁易,再嫁难”的尴尬局面。服从与奉献有时甚至不止针对于男性个人,也同时指向男性家庭。转房婚在客观上也实现了自家的财产不会随着女性的改嫁转入其他人家。无论是回族还是满族,都在他们的婚姻史上经历过表亲婚。虽说都是亲,但在联姻时还是有一些内在的隐指,即“表哥”才是成婚的选择,否则就会“骨血倒流”。性别观念的形成使得女性在成长过程中接受的教育就是如此,她们从开始就得到和男性不一样的要求。

当然,差异性的婚姻地位与不对等的性别意识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而迅速消解,除却以婚姻习俗而保留下来的部分遗存,现代女性早已经摆脱了物化的命运,也不存在绝对化要求从而趋向于男女平等,男女文化界限变得不再是难么森严,道德权利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没有任何自然秩序的因素使得女性必须以女性的刻板形象存在,女性的独立与自主,地位的迅速提升与保持,对于男性家庭的核心的依赖性降低,体现出性别地位差异不是本质性区别,往往是社会文化氛围作用的结果。在当下婚姻礼仪中,女性一样可以自由表达情感,实现自身价值。

3 男女有别的婚礼

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的“哭别歌”是在婚礼进行中演唱的,实际上更多是一种自然的流露与情感的宣泄。其他新疆世居民族虽然没有大段规整的哭别歌谣,但出嫁的姑娘在离开“娘家”之前,也会向自己的母亲以哭泣的方式诉说离别之苦。反观男性,则没有流泪的惯习。

如果不以性别差异为出发点,就很难理解婚礼现场欢笑与泪水的交织。新郎一方载歌载舞,极尽欢乐之事,而新娘却跟家人挥泪道别。双方态度的差别虽然也包括对从夫居生活的未知,男子结婚是对结束上一个社会身份,开始一个崭新的身份的庆祝;女子结婚更多的是附加另一个社会身份的任务。婚前有经验的伴娘要对新娘进行教导,让其熟悉为人妻、为人儿媳的职责所在,因而女性在举行婚礼后最要紧的是送给婆家自己做的衣物等物件,表明自己能操持家务,照顾家人。

4 小结

总体来看,一方面无论是婚姻形式中的女性的消极被动还是婚姻地位中根深蒂固的从属观念,亦或是婚礼进行中与家人的难舍难分、进入婆家后的小心翼翼都以一种两性不对称的方式存在着,但另一方面,考虑到相应的婚姻制度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一系列惯习,由于男女双方婚前关系、婚配条件及之后的权利、分工等情况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出现支配关系的不平等,并不意味着如激进女性主义所言在婚姻礼仪中存在着必然的等级甚至压迫,性别民俗作为媒介承担和固化了其中的性别区隔,性别差异是婚姻礼仪中的重要影响因子,也是理解男女承担有别责任与义务的基点。从其发展轨辙可以明显看出,现代女性在权力的表达上有了极大提高,她们拥有自己独立的生活空间与价值认可。

参考文献

[1]张国杰,程适良主编.中国民俗大系・新疆民俗[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

[2]曹晋.媒介与社会性别研究:理论与实例[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

[3]马元曦主编.社会性别与发展译文集[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