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新闻观培训总结

新闻观培训总结

时间:2022-03-20 02:15:0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新闻观培训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新闻观培训总结

第1篇

一、培训动因

随着我市家具产业的快速发展,家具产业的人才需求已呈现多元化,当前许多企业为加强内部行政管理,都设置了诸如文员之类的岗位,由于各种原因,此类岗位的人员素质良莠不齐,有的人适应不了企业发展需求,迅速的提升他们胜任本职工作的能力,就成为当务之急,通过专业办班培训,是一条最快捷有效的途径。

二、培训目标

区家具协会与赣州格致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经协商调研,达成共识,决定共同举办第一届全市家具企业高级助理培训班,通过办班培训,使学员切实提高文秘礼仪、公文写作、新闻报道等素质,能为领导分忧解难。

1、掌握文职人员礼仪,提高社交能力。

2、学习传统文化,提高文化素养和人格魅力。

3、掌握公文写作知识,熟练写作技巧和常识。

4、提高新闻写作能力,能够写作各类新闻报道稿件。

5、初步掌握企业营销策划知识,提高宏观分析能力。

总之,通过培训,组建一支高素质的家具产业高级管理人才队伍。

三、主办:**区家具协会

赣州格致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协办:《中国中部家具营销》杂志编辑部

四、培训方式

培训班采取业余授课、社会实践等方式,聘请有关方面的专家讲课,通过一期的培训达到学员能够掌握有关企业常用实用文体的写作和应该具备的其它方面的能力。

五、培训课程

培训班共32个课时,每个课时60分钟,分2个月,每个月4周,每周4个课时。主要课程如下:

第一章,办公室文秘素质剖析及礼仪(2个课时)

主要内容有:文秘的性格内外兼具;文秘必备的13大才能;文秘具备的平和心态;端庄得体的文秘形象(礼仪);良好的职业操守;不断提高自身修养。

第二章,学会领会领导意图(1个课时)

主要内容有:了解你的领导;领会领导意图的三大原则;用心去领会领导。

第三章,掌握办公室说话技巧(1个课时)

主要内容有:不同场面的不同说话技巧;说话中的注意事项;巧妙运用各种策略说服他人。

第四章,善于处理身边的关系(1个课时)

主要内容有:协调自己与领导的关系;与同事和平相处;协调单位、部门之间的关系。

第五章,巧妙管理日常事务(1个课时)

主要内容有:制定周密地工作计划;妥善安排出差、旅行;搞好会议工作。

第六章,做好档案管理工作(2个课时)

主要内容有:档案管理概要;档案管理要求;档案管理的规范制度。

第七章,公文写作(16个课时)

一、决议、决定与通知的写作(1个课时)

1、决议与决定的写作:决议、决定。

2、通知的写作:批示性通知、一般性通知、指示性通知、会议通知、任免通知。

二、报告和请示报告的写作:批复、公函。(1 个课时)

三、会议记录和会议纪要:会议记录、会议纪要。(1 个课时)

四、计划的写作:计划的格式与分类、计划的内容、计划的撰写。(1 个课时)

五、总结的写作:总结与计划的关系、总结的作用、总结的内容、总结的格式、总结的分类、总结的方法。(1 个课时)

(一至五项由新林主讲)

六、章程的写作(1 个课时)

七、简报、规定与办法的写作(1 个课时)

八、经济合同书的写作:加工协议、产品销售协议、产品连锁经营协议、劳动用工合同。(2 个课时)

九、通告与公告的写作:通告的写作、公告的写作。(1 个课时)

十、申请书的写作(1 个课时)

十一、倡议书的写作(六至十一由华明主讲)(1 个课时)

十二、新闻写作:消息的写作、通讯的写作、新闻短评的写作。(2 个课时,金华主讲)

十三、新闻摄影与摄像(2 个课时,金华主讲)

十四、市场营销策划案的写作。(2 个课时,华明主讲)

第八章、家具历史与家具文化(4 个课时新林主讲)

一、中国家具发展史与家具文化(2个课时)

二、**家具产业的特点、现状与发展趋势(2 个课时)

六、培训费用

第2篇

关键词:电视台播音;主持风格;演变与创新

一、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电视台播音主持行业正在迅速发展。播音员作为新闻媒体的直接传播者以及体现者,对电视台播音主持行业的稳定发展有着深远影响,这就要求作为一名合格的播音员要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以及综合素质,在开展新闻传播时能够将真实全面的信息传达给广大受众。与此同时,播音员要最大限度地体现出播音主持的积极风貌以及态度,实现在传播信息的同时和广大受众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和沟通,增加其对节目的好感度以及认可度。对于播音员的主持风格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第一,受众的喜好程度;第二,节目类型;第三,个性语言表现;第四,播音员自身的外在形象,所以这就要求在当前社会中电视台播音主持人员一定要注重自身主持风格的演变和创新,顺应社会的发展,通过合理的规划节目内容以及形式要最大限度的提升新闻播出质量以及效果,通过这种途径来提升新闻节目在广大受众中的影响力。需要注意的是,一名合格的播音员要想形成自身的风格、个性,就要加强历练和学习,深入的理解节目性质和行业特点。

二、针对于当前电视台播音主持主要类型的分析

在当前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我国传统媒体行业有着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当前电视台播音主持的类型也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其中主要包括以下两种。

(一)新闻类的播音主持节目[1]本身对于新闻类的播音主持节目来说,是记录真实事件的节目,新闻类播音主持节目对播报的要求相对较高,和其它的节目有着显著的区别,要求播音主持人在实际的报告过程中要注意采用正确的语气以及词语,促使主持工作具有专业性、准确性的特点,并且还要确立自身的立场,充分地理解新闻材料以及实际背景,再根据播报的主要内容适当的调整自身的情绪,融入自身的个人情感和分析,显著的提升新闻内容的说服力和科学性。作为一名合格的电视新闻类播音主持人,一定要具备专业性的技能和良好的自我修养,要善于总结和反思,实现在学习中进步。

(二)娱乐类节目的播音主持工作娱乐类节目和新闻类节目两者存在的不同点主要体现在,娱乐类节目更加注重趣味性和娱乐性,所以对于播音主持来说,要根据所主持节目的风格来适当营造一种合理的氛围,给广大群众带来良好的观看体验。并且要求播音主持人在节目过程中适当加入自身的观点,在完成对节目内容准确解读的同时,运用具有娱乐化的手段来让群众产生共鸣,促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提升节目的播放率和质量。

三、针对于电视台播音主持注重风格演变的分析

(一)具有自身语言特色作为一名合格的电视新闻播音主持人,要顺应社会的发展,跟上社会发展的潮流,注重对自身主持风格的演变,具有自身的语言特色。对于一些对自我风格并未实现定位的电视新闻播音主持人来说,要加强学习以及总结,也可以多观看以及学习其他电视台的播音主持人的节目,通过效仿来实现自身专业性技能的提升,逐渐形成属于自身的主持风格,实现对自身准确定位,这是电视新闻播音主持人的开展学习和顺利工作的前提和保障,也是提升其职业素养的主要途径[2]。所以,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电视新闻播音主持人,就要在日常工作中虚心向其他优秀的播音主持人学习,掌握自身专业的理论性知识,将其合理的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尝试在不同的工作处境中形成属于自身主持风格,只有促使自身具备良好的主持风格,才能实现电视新闻节目有着较强的收视率和生命力,取得更好的传播效果。

(二)加强学习精准定位为了让电视新闻播音主持人胜任各项工作,提升自身专业性技能,获得更加长远的发展,从老套中脱颖而出,要求其具备良好的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应用能力,形成属于自身的语言特色。因为在广大人民群众接受以及观看电视新闻节目时,都是通过电视新闻播音主持人语言来获取的,所以电视新闻播音的总体质量主要取决于电视新闻播音主持人的语言风格,因此,要求电视新闻播音主持人在电视媒介传播工作中形成自身的语言风格,在实际的播报过程中不仅仅局限于简单的播报,而是要字正腔圆、掷地有声的播报,提升报道的吸引力以及专业性[3]。例如,像央视主持人的朱广权,其具有着专业良好的专业性技能以及过硬的主持功底,并且在播报过程中具有语言诙谐幽默的特点,从而给严肃的新闻热点添加了趣味性和娱乐性,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容易接受,因此,朱广权也就被称之为“央视段子手”,形成了属于自身的语言风格。

四、针对于电视台播音主持风格演变与创新应注意问题的分析

(一)良好语言风格和习惯为了促进电视台播音主持风格演变与创新,应注重让电视新闻播音主持人具有良好的语言风格以及习惯,要求电视新闻播音主持人要对自身所处的工作环境以及所需要播报的节目内容有着全面的了解和认识,然后再根据广大观众朋友对节目的反应来制定合理性的工作计划,并根据节目的主要内容设计主持风格,从而更好地把握节目整体布局。需要注意的是,电视新闻播音主持人的主持风格形成一定要综合考虑广大观众朋友的观看感受以及节目类型,因为只有实现自身的风格和节目内容相符,才能够提升节目的专业性和有效性;满足广大群众的观看感受,才将会提升节目的收视率,要求电视新闻播音主持人要实现对新闻重点内容的强调,善于采用新闻材料中的字词形成自身独特的语言风格,更好地胜任播音员这一工作岗位[4]。

(二)提升自身专业性技能电视新闻播音主持人一般都是学习主持专业的,所以在其上学期间掌握了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历。但是不可否认,部分刚刚进入到电视新闻播音行业的人员,还是缺乏一定的工作经验,需要在参与工作后加强对自身专业性技能的优化和完善。这就要求电视新闻播音主持人要注重实践练习来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在工作中要善于挖掘自身的发光点,并将其放大,将潜能全面的激发出来,形成具有独特和吸引力的主持风格,通过这种手段来将自身的优势体现出来,达到改善节目效果,提升节目质量的目的,并且电视台行业中的相关管理人员还要加强培训工作,对播音主持人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培训,也可以落实开讲座,加强学习交流,总结经验,实现在这种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升电视播音主持人自身的专业性技能[5]。

(三)工作中善于模仿学习在当前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事电视新闻播音主持行业,所以在实际工作中会出现各种新鲜面孔,但是新加入的电视新闻播音主持人在主持风格上大多存在的欠缺现象,这就要求其具备一种正确的工作态度,落实优化自身专业性技能,可以向老一辈的优秀电视新闻播音主持人加强学习,也可以在业余时间观看前辈的主持视频,通过反复观看视频学习主持经验以及主持方式,久而久之达到取长补短,完善自身的主持能力的目的,形成自身的主持风格。与此同时,电视新闻播音主持人还要加强模仿练习,模仿的对象就是优秀的播音人员,学习其方法以及技巧,再合理的融入自身的特色,形成属于自身的主持风格。

五、针对于促进电视台播音主持风格演变与创新可行性对策的分析

(一)优化和完善选拔工作相关管理人员要完善选拔工作来促进电视台播音主持风格的演变和创新。在实际的播音主持风格演变以及创新的过程中,一定要改变传统的电视台播音主持人的选拔和聘用形式,要求在选拔播音主持人时,不仅要求其所学习的专业和学历满足要求[6]。同时还要落实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手段来深入了解播音员播音主持人自身的能力,像紧急处理能力、工作态度、专业性知识储备。在完成招聘选拔工作后,对在职的播音主持人也要积极落实采用竞争上岗形式,节目和播音主持人实现双向选择,让合适的播音主持人做适合自己的节目,只有这样,才能够让播音主持人在岗位当中发光发热,展现出自身的价值,提升工作效率,完全地展现出自身的主持风格,实现创新节目。

(二)尊重各优秀播音风格应尊重各种优秀的播音主持风格。在培养专业性技能较强、综合素质较高的电视台新闻播音主持人的工作中,要落实加强电视新闻播音主持人对各种理论知识的学习,提升自身的知识储备,促使其具备创新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积累丰富的主持经验,显著提升综合素养以及专业性技能。但是在当前实际的培训工作中,由于培训工作较为单一和重复,以至于部分播音主持人自身的语言风格出现同质化的不良问题,导致电视节目缺乏个性以及新鲜感,这就要求在后续的培训工作中要尊重每一位播音员的播音风格,对其开展个性化培训工作。与此同时,作为一名合格的电视新闻播音主持人要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勇敢地突破自己,准确对自身的风格定位,寻找到适合自身的节目,在坚持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背景下,让电视新闻播音主持人敢于转变自身的播音风格,不断突破自我,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进行创新,实现自我升华。

(三)积极地创新主持艺术积极的创新主持艺术。为了进一步强化和完善电视台播音主持风格的创新。要求电视新闻播音主持人要改变思路,在工作中不单只是认为自身是一名播音员,而要具备一种主创人员意识,参与到节目组制作的全部过程中,在节目允许的范围内根据节目风格来创新主持风格,实现在正确的政治立场以及舆论导向的背景下,对电视新闻的内容进行扩充,提出自身具有针对性的建议,通过这种手段来创新和优化电视节目播音主持艺术[7]。

第3篇

关键词:企业;新闻宣传;舆论

企业新闻宣传是企业发展的产物,在宣传企业丰硕成果、典型经验和先进人物,推动企业的改革,提高员工队伍素质,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企业新闻宣传工作如何才能不断适应企业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服务于企业做强做大做好。笔者认为,企业内部新闻宣传工作要从五个方面着力,才能打好主动仗,奏响主旋律。

实践证明,企业新闻宣传工作只有紧紧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改革发展,突出企业特色,充分发挥宣传、教育、引导、鼓劲作用,才能显示其特有的生命力。

一是围绕中心,把握导向,服务企业和谐稳定发展

人民网曾经就与舆论引导能力的关系刊出观点:“必须把坚持正确导向放在新闻宣传工作的首位”。企业宣传载体肩负着用舆论去引导员工的职责。舆论引导正确与否,会影响到员工队伍稳定。因此,在宣传上,必须始终坚持把正面报道为主,努力“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作为工作追求。在企业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和改革发展遭遇到困难和挑战时,宣传工作应该始终将统一员工思想,凝聚全员力量作为立足点和首要任务。内部宣传载体要发挥各自优势,贴近企业、贴近员工、贴近一线,宣贯企业改革发展的主流,以多种形式对公司决策、要求与措施以及内涵不断丰富的企业文化理念进行强势宣传,有计划、有重点地加强形势任务教育,做到动态报道、集中宣传和言论引导三结合,既讲诸多不利因素给企业带来的困难和压力,又讲群策群力共度难关的有利条件和现实意义,用企业精神引领员工、用发展成就振奋员工,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认同感,把力量凝聚到做好工作,推动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上来。

二是注重实效,强化激励,促进企业重点工作完成。

实现效益最大化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维护员工根本利益的要求。企业新闻宣传载体要把提高服务能力,作为提升宣传成效的切入点,努力提高宣传报道的针对性、实效性,瞄准阶段性重点工作,抓典型、抓热点、抓难点。网页、广播抓动态报道,橱窗宣传抓精彩瞬间,视频突出专题追踪,报纸则致力发挥体裁多样性的优势,深挖新闻背景材料,提高报道的思想深度。在企业重点工作一次次攻坚的关键时刻,哪里有急难险重的艰巨任务,哪里就必须要有宣传的强劲鼓点。新闻宣传队伍深入生产的最前沿,把笔尖对准一线,镜头对准员工,把最火热的生产劳动场面、最刻苦的创新攻关精神,以最快的速度、最真实的感受、最朴实的文字和生动的画面进行传播,大力营造争先创优氛围。激发员工分担企业发展压力,顽强拚博,攻坚克难。

三是挖掘亮点,总结经验,充分展示企业良好形象。

企业新闻宣传要加强策划,把总结企业改革和实践中的新做法、新经验作为新闻宣传的重要职责,充分展示企业品牌形象。要使企业每一个激动人心的成就、每一个引以自豪的时刻,都能在各种企业新闻宣传载体上找到身影。企业在获得重要荣誉,取得显著业绩后,企业新闻宣传载体要认真调研、分析总结基础上,组织力量全面总结成功经验,全方位展示了公司特色工作,为前来取经的兄弟单位多方面了解企业打开了一扇窗口,帮助全员正确认识创造催人奋进、累累硕果显著业绩的原因,进一步激发了立足新起点创造新辉煌的自信心。特色工作的宣传、成功经验的总结,也为更好地指导今后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四是持续创新、追求贴近,努力体现与时俱进品质。

创新是新闻宣传的活力之源。企业新闻宣传要积极推动内容与形式的持续创新,在追求贴近中,与读者要求合拍,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在实践中,要致力于“以人为本、加强策划、写法求活、版式求新、作风求实、文章求精、栏目求特”的工作思路。要通过每月制订宣传报道要点,确保有的放矢。从增强贴近性,提高可读性出发,不定期对报纸、网页、广播、橱窗、视频的版面、版式、页面、栏目设计以及报道体裁等方面进行创新,充分借鉴大报、大网站的的流行风格。努力在版块鲜明突出,格调简洁明快,多出精品力作,扩大信息容量,提高更新速率等方面下功夫。通过专栏、专题、访谈、评论员文章等方式,大力宣传企业实现年度目标任务的重点难点、措施办法、工作进度。引导员工搞好生产经营、加强内部管理、大力降本增效。各种新闻宣传载体立体互动、内容丰富、多元一体,与时俱新,才能有效增强新闻宣传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

第4篇

1、寓教于乐 ,外出采访与培训相结合

2、一线资深记者、主持人亲临执教

3、采访深圳名企 游览著名景观 采访实习内容丰富多彩

4、掌握科学写作方法,快速提高写作能力

训练对象:阳光少年小记者,爱好新闻写作的中小学生

开营地点:新世界小记者教育基地活动费用:

具体安排: 咨询电话:

第一天 上午:今天是你一段新生活的开始,奔赴营地,带着你的新奇与向往来吧!报到登记,营员办理入营手续,安排食宿

下午:14:30举行开营仪式,分班确认负责人,营员自由交流

第二天 上午:健康体能训练,军训

下午:深圳电视台著名主持人、记者冬梅主讲新闻采访、写作基础知识

晚上:兴趣特长大比拼

第三天 上午:健康体能训练,军训

下午:一线记者讲授新闻摄影知识

晚上:奥运故事会

第四天 上午:健康体能训练,军训

下午:新闻工作者讲解新闻编辑、采写方面的入门知识

晚上:电影赏析

第五天 上午:健康体能训练,军训

下午:“怎样做一名优秀的奥运小记者”讲座

晚上:奥运知识培训

第六天上午:采访体工队,感受深圳运动员备战奥运训练现场,和世界冠军面对面交流

下午:奥运实战英语训练

晚上:精彩奥运比赛回顾

第七天 上午:自由活动,幸福团聚日(回家营员,晚5:00之前回营)

下午:健身教育表演

晚上:采访辅导,主题的提练,综合专业指导

第八天 上午:采访前辅导,说话的技巧,动物的描写

下午:采访光明农场,牛奶生产的全过程,奶牛的饲养,绿色食品的鉴定,其间进行摄影实践活动

晚上:兴趣图书阅览

第九天 上午:南山寻古,采访新安古城,蛇口炮台,少帝陵,天后宫

下午:小组活动,体验团队合作游戏

晚上:采访前培训,座谈采访会议采访重要人物采访的技巧

第十天全天:参观深圳电视台,广播电台,报业集团,了解各种不同媒体新闻的制作过程,感受真正记者的工作生活,采访深圳电视台著名主持人董超等

第十一天

上午:深圳电视台,广播电台,报业集团采访写作,一线记者现场指导

下午:奥运历史介绍

晚上:朗诵比赛

第十二天

上午:总结交流前几天的活动感受;由著名新闻人讲解报纸制作流程

下午:制作夏令营报

晚上:形体训练

第十三天

上午:参观印刷厂,见证、体验自己制作的报纸“诞生”的喜悦

下午:健身大展示,体育比赛

晚上:优秀作文赏析

第十四天

全天:参观国内最大的欢乐主题乐园深圳欢乐谷,参与“北极探险”、“走出侏罗纪”、“皮皮五农庄”等儿童项目,经过充满挑战、隐藏温馨的冒险山,再到“金矿镇”参与金矿漂流,随后可到“香格里拉森林”、“阳光海岸”、“飓风湾“等景区参与各类活动项目

第十五天

上午:参观采访深圳知名企业富士康集团等

下午:演讲与口才

晚上:举办营员联欢会,设置丰富的游戏、表演和抽奖娱乐等

第十六天

第5篇

这本书2011年2月由南方日报出版社出版,首次印刷4000册,2012年3月第二次印刷3000册,9月第三次印刷3000册,不到两年便印刷销售一万册。该书出版后很快就成为亚马逊网站“新闻采访与报道销售排行榜”畅销图书,并获得亚马逊、当当网、京东商城等众多读者的五星级评价,一些新闻媒体批量购买了这本书作为记者编辑培训读本,一些高校将其列为新闻采写课程教科书。

传统新闻写作图书大多采取花费大量篇幅论述消息和通讯的框架,一些知识的论述是重复的,也未必适应新闻报道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新闻报道写作:理论、方法与写作》采取了一种全新的叙述框架,重新梳理了知识体系。该书对新闻报道的属性、如何提高新闻报道写作技能等问题展开论述,引导读者逐步进入新闻采写领域。对新闻报道原则理念,语言的掌控,新闻标题的撰写,导语的写作,主体、结尾与背景的写作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对新闻结构、引语写作、新闻报道文体、消息写作、特稿写作、报道领域、深度报道、电子媒体新闻写作等问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讲解。

该书致力于精练、生动、完整地阐释新闻报道写作的理论、方法与技术,并追求呈现方式轻松新颖、简明易懂、好学好用,①应当说作者实现了这一目的。

按理说,新闻业务方面的著作本身就要为读者做好语言表达的示范,可是传统的一些新闻业务教材往往还是充满说教感,本身在语言叙述上就显得老套,不容易为读者所接受和喜爱。《新闻报道写作:理论、方法与技术》一书很好地规避了这个问题,忠实地践行了新闻专业理论。该书在阐述新闻写作规范和技术要求的同时,就在有效地运用着这些理念和技术,为读者示范了自然、准确、简洁、生动、鲜活的新闻报道写作文风。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就能感受到新闻语言的魅力,读书学习的过程变成了一种美妙的精神享受。

刘冰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读硕士研究生时,高钢教授是他的导师。高钢教授评价这本书说:“明晰的原则,实用的方法,生动的案例,简洁的讲述,这是刘冰著作的特点,也是它的价值所在。”应该说,老师的评价是恰如其分的。比如,作者在讲解“新闻报道的重要理念”时,重点论述了真实、客观、公正、可读等四个原则,既注重对新闻报道原则的理论阐述,同时又及时辅以案例、故事,增强了可读性和趣味性。作者还特别注意总结新闻报道原则的操作要点,该书在论述客观理念时的总结就很到位,具有很强的实用操作价值:

(1)必须意识到自己可能存在偏见,并对此时刻保持警觉;

(2)必须通过多种方式获得更多的知识和信息,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防止目光短浅和思想狭隘;

(3)必须秉持开放的态度,宽容地看待这个世界和周围的事物;

(4)即便他人与自己的意见对立,也要坦然面对,不可一味地抗拒和排斥;

(5)客观性并不是指价值观念的取消,而是指新闻报道操作的规范化。记者也是人,他必然具备主观性,但主观是为客观服务的,没有记者的主观性,就无法实现报道的客观性。②

刘冰非常善于总结操作要点,为读者提供了“新闻采访建议20条”、“新闻写作建议16条”、“标点符号使用6条”等言简意赅的业务操作建议;对公正原则、客观原则的运用也以条目形式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对会议报道、时政报道、灾难报道、教育报道、警事报道、人物报道的报道要点及关键操作技术进行了有效的梳理,为读者提供了清晰的操作指南,增强了针对性和实用价值。

这本书注意吸取中西方新闻报道写作书籍的营养,但它更注意独立思考。它重新梳理了新闻报道写作技术的传授体系,规避了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影响,运用中国读者容易理解的方式阐述了新闻报道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术。

这本书主要用于学习和研究新闻报道写作,可作为新闻学研究者、新闻采编人员、新闻传播类专业学生及新闻爱好者用书。该书案例丰富有趣,操作要点清晰易懂,可以让读者轻松愉快地学习掌握新闻报道技术。

简单说几个书中的有趣案例。

该书在阐释新闻界定时叙述了“五重间谍”袁殊撰写的《新闻记者歌》;在阐释新闻价值之趣味性时讲述了“猪坚强”的故事;在论证新闻真实原则时讲到了郑板桥给老师改诗稿的故事;在论述直接引语写作时,例举了“陕北泥塑王”王文海的抱怨:“你这是作孽啊,你怎么能把和魔鬼放在一起啊。”还提到了《南方人物周刊》报道农民工韩祖荣有一个山寨春晚梦,喜欢说一个句式“如果我红了……”这些案例故事读来饶有兴味,常常令人忍俊不禁。

该书非常善于选择有趣的材料,同时它采用一种十分简洁的叙述方法,运用朴实无华的语言阐释专业理论和新闻写作方法技术,讲述的故事和案例紧密围绕新闻报道写作理论和技术核心,这也使得它能够在有效论述专业理论的同时依然能够保持清秀的面目,为读者所喜爱。

从事新闻实务研究和教学的老师最好具有一线新闻工作经历,刘冰曾在燕赵都市报做记者,即便回到高校后也一直与新闻界保持紧密的联系,在从事新闻研究与教学的同时还做过新闻阅评、电台评论员、网站总编辑等工作。多年以来,他穿梭于新闻业界和学界,汲取了实践和理论的养分,这应当是他能撰写出实用价值很强的著作的一个重要原因。

注释:

第6篇

历时4天半的紧张学习今天就要结业了。大家感受很多,概括起来讲,总体上是:时间紧,任务重,学风正,收获多。

一、认真筹划。为了办好这次培训班,认真编排了课程,聘请了既有理论又有实际工作经验的新疆新闻界知名老师为大家授课,并且选择了这个既适合培训学习又方便大家生活的场所,努力为大家提供好的授课老师、好的学习环境、好的服务质量。

二、学习态度端正。上课期间,学员们遵守课堂纪律,认真听讲,认真作听课笔记,许多学员还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向老师请教,与同学交流,体现了强烈的求知意识。希望在今后的培训学习中,发扬成绩,克服不足,珍惜学习机会,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把培训班办得更好。

三、培训成效明显。刚才4位学员代表,分别作了发言,从新闻理论、新闻写作、业务素质提高等多方面谈了自己的学习体会,讲得很好。通过他们的发言,说明这个班办得还是比较成功的,达到了此次办班的预期目的。

四、团结和谐,增进了友谊。学员们虽然来自四面八方,但通过短短几天的共同学习生活,融洽相处,增进了了解和友谊。在联谊晚会上,每个师都能积极组织节目,学员们踊跃参加,晚会热烈而精彩,体现了兵团基层群众文化工作水平。

培训班虽然结束了,但还有一个进一步消化吸收、融会贯通的过程。在开班仪式上孙涛副主席的重要讲话和其后各位老师的讲课,是对各位通讯员新闻写作的重要指导,大家回去后要深刻领会,把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至新闻写作的实践中去。

纸上得来终觉浅

李怀生

在这几天的学习中,各位老师为我们传道、授业、解惑。兵团工会孙涛副主席让我全面了解了兵团工会宣传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李扬和韩栓柱老师的摄影讲座,点化了我新闻摄影和风光摄影中的迷惘和困惑;谭建新主编传授的工会宣传重点,为我今后工会宣传报道点明了方向;李东海老师的诗歌、散文讲座,质朴、自然,通俗易懂;艾民、张光辉、宋慧敏等老师从新闻报道实践的角度,解决了我在新闻采访、人物通讯和消息写作中易犯、易出现的问题。通过几天来的学习,使我受益匪浅。

我是新闻战线上的一名新兵,在以往的新闻写作中往往是不得要领,把握不住主题。通过这次各位老师的指点、教化,使我了解了很多新闻写作的方式、方法,解决了我在新闻写作中的很多困惑。通过这次学习,我一定要在今后的新闻写作中,把这几天老师传授的知识运用到新闻写作实践中去,写出有影响力、有深度的稿件,为《兵团工运》多投稿,大力宣传兵团工会工作,讲基层的事,说职工的话,努力提高自己的新闻写作水平。

增长了知识 拓宽了视野

李乾红

这次通讯员培训班,兵团工会孙涛副主席要求我们抓住机遇、扑下身子、放下架子、安心学习。并希望我们关注时事新闻胸怀大局才能更好地从事好本职工作。谭主编重点讲解了今年《兵团工运》的宣传重点,要求我们准确把握今年的宣传主线,抓好今年的宣传工作。资深摄影师李扬老师告诉我们,不管是单幅图还是专题图片,要坚持做到视觉优先,图片要素要全,信息量要大,而且只应有一个主题。韩拴柱老师告诉我们,要拍出理想的摄影作品,就要用猎人的机智去捕捉目标,用美术家的眼光去摄取画面,用文学家的思维去抒感。艾民老师告诉我们,写人要写人背后的故事、写人的品质,要写出人情味,才能达到真实、生动、朴实。张光辉老师要求我们写人物时要反映时代、表现个性、掌握分寸。宋慧敏老师的讲解,让我们知道了消息写作要把最新、最重要的事实放在最前面讲。专题摄影要从小事入手,以图片为主角,多角度表现同一个主题。

通过这 次“充电”,相信我们能更好地把握主题,找准新闻由头,做精新闻标题,把身边的好人好事用我们的笔描绘出来,让更多的人了解工会、了解兵团。

漫漫新闻路 上下而求索

叶蓉

我有幸参加工会系统的新闻骨干培训班,有幸面对面地聆听疆内新闻界的各位资深老师、前辈给我们讲解新闻写作、新闻采访、人物新闻的撰写,新闻图片及风光图片的拍摄技巧和要点等等,使我全新地、系统地了解新闻领域丰富的知识。在边学习边交流的过程中,也让我了解了《兵团工运》杂志开办的目的以及各类栏目的用稿特点和要求。

虽然,只是短短几天的学习,但是,我感受到这个大课堂上有着浓厚的学习氛围。同时,也让我深刻地体会到:兵团工会对基层工会工作的重视和负责。培训结束后,只要我们努力一定能写出很多突出工会工作特点的好稿件,一定会出精品文章。

我想用一句前人的话结束我的发言,那就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要从“三勤”做起

陈湘

虽然只有短短的五天培训时间,但是各位资深老师的讲解,使我开阔眼界,释解了我在平时从事写作时的一些盲点,深感茅塞顿开,不虚此行。

通过学习,使我认识到,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工会通讯员,就要从“三勤”做起:

一是眼要勤。每个人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身边每天不会发生那么多轰轰烈烈的大事件让我们去报导,只能通过平时细心的观察,才能在平凡中找到与众不同之处,并且通过总结使它产生报道的价值。

第7篇

高校新闻摄影教育师资现状及问题分析

新闻教育是国家新闻事业发展的基础工作,但在人才的培养方面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瓶颈,其中尤以新闻摄影师资问题最为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新闻摄影教育教师数量偏少。近十年来高校持续扩招,师生比例失调在很多高校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在以实践性特别强的新闻专业中的摄影课程,师生比的不合理现象就更为突出。以西部省市高校的新闻专业摄影课程的师生比来说,各校每年需学习新闻摄影课程的学生与摄影教师之比为85~120∶1,摄影教师既要从事理论教学又要开展实践教学,特别是1个教师指导80多个学生的实践教学,经常会感到力不从心,往往只能蜻蜓点水。

教师的时间和精力根本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实践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究其原因有如下几点:一是在我国很多高校新闻专业是新办专业,摄影师资没有储备;二是新闻专业发展的观念严重滞后,认为新闻专业就是培养一些文字记者,不重视摄影课程、不重视摄影教师的观念依然存在;三是整个社会的新闻摄影师资稀缺。摄影是一门艺术,学习艺术需要天赋,但更需要时间的磨炼和多年的积累,相当多的艺术摄影者对新闻摄影了解不多,领悟不深;四是有能力培养新闻摄影专业师资的高校或培训机构也不多,开设高层次的新闻摄影专业培养专门人才依然存在着困难;五是扩招后的高校新闻专业发展快速,新闻摄影师资满足不了需求;六是在“读图时代”的今天,媒体的视觉传播更受读者青睐,致使各高校对新闻专业的课程进行了重新设置,增加了摄影课程的学时和比重。

新闻摄影教师自身素质不高。“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对教师最起码的要求。一些高校新闻摄影教师很难说是学高(当然,这里的“学”不是指文凭、学历,而是指真才实学)和身正了。笔者曾对西部某省的12所本科院校的14名新闻摄影教师作了调查,结果见表1:

从专业上看,学摄影专业的教师1人,非摄影专业的教师13人。他们很多都是中途转型而来,开始是爱好摄影,把摄影当成一种乐趣,但并没有打算深入钻研摄影,多半是因为新闻专业开设了摄影课程而又没有专业的摄影教师,才转为从事摄影教学的。他们理论知识欠丰富,缺乏新闻摄影实践的阅历,所以无法对新闻摄影进行理论总结和提炼。转型的新闻摄影教师大多爱好艺术摄影,他们在给学生传授新闻摄影知识时,始终无法从艺术摄影的樊篱中跳出来,没有把艺术摄影的优势巧妙地转化到摄影教学当中。

从学历来看,在14名摄影教师中,有硕士学历的5人(非摄影专业),本科学历7人,专科学历2人。可见专职新闻摄影教师的学历普遍偏低,大多为本科学历,还有专科学历,且只有1名教师是摄影专业本科。这是因为摄影的发展过程非常漫长,它是几何、光学、物理、化学、感光材料、机械加工、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及文学、艺术等多种学科综合发展的产物。从1839年银版摄影术的发明应用至今,摄影术在初、中期的发展一直较为缓慢,直到近年的电子、通信、网络技术的应用,摄影术才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

从行业经历和职称看,新闻摄影教师普遍缺乏行业经历和经验,从表中可以看出,只有3人从事过新闻摄影,都是中级职称,其中有2人是专科,均来自媒体。而有硕士学历或副教授职称的新闻摄影教师均非摄影专业和非摄影专业职称。

另外,高校选拔教师的学历门槛较高,把对新闻摄影教师的选拔等同其他学科要求,而有丰富新闻摄影经历和经验的摄影记者学历和职称往往偏低,无法达到高校的人事要求。因此,很难选到摄影专业高学历教师。同时,高校的招聘对象往往面向传播学、影视等专业的研究生,不是说他们的水平不高,而是他们毕竟没有经过专业训练,更没有新闻摄影工作的经验。再加上很多高校的新闻摄影教师过去是从事艺术摄影的,艺术摄影对他们多年的“熏陶”已经根深蒂固,而平常又很少有机会参加新闻摄影活动,难免在教学中纸上谈兵。

这里的“身正”,主要指新闻摄影教师要有为新闻事业发展做贡献的正气。既然是新闻摄影,就不能像艺术摄影那样可以靠自己的想象加工。它应当是准确应用摄影技巧表现典型的新闻事件,达到生动的情感传递和独特的视觉效果,通过画面中的构成元素传递信息,让照片代替人的语言传播信息。可见,新闻摄影非同艺术、商业、广告类摄影,它必须遵循新闻摄影的内在规律。

由此可见,缺乏行业经验和非新闻摄影专业的新闻摄影教师在教学中难以将新闻摄影从摄影艺术中分离出来,难免会犯加工新闻图片、现场摆拍等错误,这就是“身不正”的体现,对学生造成了负面影响。

新闻摄影教师观念不够创新。同志曾经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是无法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那么我们也可以这样说,一个缺乏观念创新的教师也就无法培养和塑造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新闻摄影教师培养的人才应该是以摄影为手段,服务于我国的大众传播事业。因此,新闻摄影教师首要的前提是要有创新观念,才能拍摄出新颖的新闻摄影作品,才能在遵循新闻摄影规律的前提下大胆地充分展示自己的智慧和才华,让新闻图片满足媒体发展的需求、满足读者的需求。

可是,很多高校的新闻摄影教师普遍缺乏创新意识,导致大多数学生创新能力不强。学生拍摄的新闻图片,要么只追求画面形式而忽视了内容,要么有了画面内容而形式又呆板、单调,难以达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和谐统一。当然,这一方面与新闻摄影教师本身有关,另一方面还与高校没有给新闻摄影教师创造更多的条件,使其能够及时“充电”有关。

解决高校新闻摄影师资问题的几点建议

随着新闻传播事业的不断发展,新闻传播院系尤其是高校新闻摄影教师必须为其培养高素质、更符合社会需要的新闻摄影人才,才不辜负时代赋予的重任,才能完成社会赋予的重托。因此,解决新闻摄影师资问题,特别是提高新闻摄影教师的素质问题,就成为有关高校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改变落后的人才培养模式。传统思维认为,搞新闻工作只需要“笔杆子”好就可以了。诚然,媒体需要好“笔杆子”。但在生活进入快节奏的今天,媒体发展迅猛,视觉传播加速提升,人们追求的是快速、准确、高效,追求的是“三步五秒”的阅读方式。各大纸质媒体竞争的焦点和阵地之一就是图片新闻。所以,各新闻人才培养单位要积极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应让文字新闻人才和图片新闻人才两翼齐飞。

为了培养的新闻摄影人才能够适应未来媒体发展的需求,相关院系在培养过程中应有一些特别举措。如在新闻摄影课程时间的安排上,首先要有倾斜。我们知道,摄影是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学生必须经常去拍摄实践,否则,摄影理论知识即使再丰富也是枉然。所以,在课时安排上要考虑足够的实践练习时间。这一人才培养模式改变了,自然就会提高新闻摄影教师的积极性,他们就有时间带学生走出校园,走入社会,用手中的相机关注社会、记录社会、展示社会。从某种意义来说,唯有如此,摄影教师才会真正领会摄影的价值真谛,领会新闻摄影的社会意义和丰富内涵。这样,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与社会的互动,就能创造出优秀的作品。

多渠道引进新闻摄影教师。教师是教育的主体之一,离开了教师,开展教学工作是不可能的。高校新闻摄影教师资源匮乏是不争的事实,想方设法引进教师应是学校的本职工作。要引进新闻摄影教师,单靠高校毕业的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满足不了需要,再说这种引进也不一定适合教学的需要。因此,可以考虑从其他渠道引进。首先,可以从媒体聘请摄影记者当专兼职教师。摄影记者当教师,因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肯定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在美国,新闻传播学教授,只有17%的人没有当过记者。大部分教授认为,新闻从业经验才是聘任一位新闻教育工作者的先决条件,而不是博士学位。新闻教育尚且如此,那么对于实践性特别强的新闻摄影教育就更应如此了。摄影记者当教师,也有不足,就是教育教学法有待学习和提高。所以,高校要对引进的这类教师进行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高等教育政策法规等相关课程的培训。其次,从摄影协会引进新闻摄影教师。摄影协会是摄影人才的聚集地,有艺术摄影人才,也有新闻摄影人才。即使是新闻摄影人才较少,但这些摄影爱好者的摄影悟性较高,经过一定的培训会很快达到教学要求,并且这些人有一个相互学习讨论的平台,提高起来较快。

提高现有新闻摄影师资的素质。目前,新闻摄影教师确实算稀缺资源。所以,高校要想办法留住已有的新闻摄影教师,具体举措要因校和因人而异。有的高校新闻摄影教师可能职称偏低,那么就尽量创造条件让他们提高职称;有的可能学历偏低,就给机会让他们提高学历,多参加相关培训;有的可能实践经费少和实验设备差,就从经费增加、设备完善上着手,增加投入,同时在可能的条件下争取让他们到媒体锻炼,到重点大学进行短期培训;多鼓励教师参加相关的学术会议和重大的新闻实践活动;高校与媒体联姻,让媒体的资源与学校的资源互补,特别是摄影教师要有与媒体紧密合作,抓住媒体这个学习的平台。必要时可以请媒体摄影编辑、资深摄影记者培训高校的新闻摄影教师。若有条件的话,高校可以定期安排摄影教师到媒体锻炼,努力使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教学相长。此外,院系的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也要重视,这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政治觉悟和业务素质,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会融入积极健康的教育思想,以培养合格的新闻摄影人才。

有条件的高校应大力培训新闻摄影师资。高校新闻摄影教师要使整体水平得到提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像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电影学院、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和北京大学等有条件的高校应把培养新闻摄影教师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当然,在培养的过程中,为了早见成效,可以用较好的条件吸引有新闻实践经验的从业者来学习新闻摄影,同时与媒体合作,达到高校与媒体双赢的局面。用这种方式培养的新闻摄影师资才能较快地成为新闻摄影教育的主力军。

而今的媒体追随时展的脉搏,追求效率和效益,视觉新闻满足了读者的需求,也跟上了时展的步伐。高校新闻摄影教育应为媒体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新闻摄影教师在这项事业中要扮演好角色,各方面群策群力,共同关注新闻摄影师资的建设,也是为了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

第8篇

关键词:虚假新闻 中国记协 治理

虚假新闻是困扰世界新闻界的公害。坚持新闻真实性、杜绝虚假新闻是新闻媒体的共同责任。

虚假新闻的典型表现形式

1.无中生有。有的记者虚构新闻事实;有的把小道消息当成新闻报道;有的电视记者像拍电影一样制造新闻现场,找来几个当事人一起做“戏”。“乘坐出租车微服私访”是近期典型的无中生有的虚假报道。这类造假影响最恶劣。

2.细节失真。这类虚假报道的突出特点是,新闻的主要事实是存在的,具体细节上有出入。比如,报道引用的数据错误,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不确切,事件发生的原因表述不准确,等等。虚假新闻的多数案例表现为细节失真。

3.夸大事实。这类虚假新闻虽然有一些事实基础,但对事实做了很多人为加工。有的记者对事实进行“合理想象”,并把想象出来的情节和内容添加进报道;有的随意夸张,把一分说成十分,把偶然说成必然;有的为达到吸引读者观看的目的,人为制造耸人听闻的标题,标题与报道内容相差十万八千里。这种现象在都市类媒体和互联’网表现最为突出。

4.偷梁换柱。有的媒体为了吸引受众眼球,以断章取义、以偏概全等手法,对事实进行歪曲报道。例如,有的地方法院针对“新国五条”颁布后可能引发假离婚提出司法建议,离婚后弄假成真、难以复婚的,法院不支持追索房产的要求。有的媒体将其解读为“要求复婚不予支持”。某地购房者因房价持续下跌要求退房,开发商向购房者提起继续履约的诉讼并获胜,购房者拒不履约被依法拘留,有的媒体将其解读为“不买房进班房”,这就是典型的偷梁换柱。

在现代社会,虚假新闻不仅违背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严重伤害媒体公信力,而且会误导读者,破坏社会诚信体系,引发各种负面情绪,对社会造成严重危害。由此,我们必须重视新闻真实,杜绝虚假新闻。

虚假新闻出现的主要原因

1.媒体过度商业化、放弃社会公德。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一些媒体出现了过度的商业化倾向。有的媒体把版面、荧屏当作经营牟利的工具,新闻与版面当成商品,为了得到更多受众,不择手段大肆渲染炒作新闻事件,甚至同生产企业、公关公司勾结合伙炮制虚假报道。

2.没有认真核实消息来源。一个新闻事件通常有多个消息来源。有的来源于事件当事人,有的来源于“匿名消息”,有的来源于境外媒体。—个事件的消息源有时是多个,有时只有—个。值得注意的是,消息来源往往会选择性地信息,宣扬对自己有利而隐瞒对自己不利的信息,甚至会故意释放出—些错误的信息。一些媒体为了抢发独家新闻,往往偏听偏信一个信息来源,甚至对仅有的消息来源也不进行查证核实,因而出现虚假新闻。

3.轻信网络传播的消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通过数字技术编造、通过互联网传播的虚假新闻明显增多。目前,通过互联网传播的虚假新闻有三种形式:一是传统媒体刊发新闻网络媒体转载广泛传播;二是微博首发网络扩散。微博从2009年在国内开始大规模使用,其即时性、互动性更强,对微博内容的审核和把关更难。三是通过论坛、博客等不实网络信息一传统媒体取材,在不经核实、求证的情况下发稿网络媒体再次转载,这是目前网络虚假新闻最常见、最突出的问题,有很强的隐蔽性和迷惑性。

4.采编人员专业知识欠缺。有的编辑记者综合素质不高,事实把握不准,缺乏对新闻事实的判断力和鉴别力。对于一些专业领域不熟悉,又不虚心请教或者翻阅资料,而是凭想当然编发稿件,因此出现一些技术性错误。

5.缺乏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杜绝虚假新闻需要自律,也需要他律。有的媒体面对自身造假接受社会监督的意识很弱,对假新闻受害者提出的批评意见和改正要求不理不睬,对本媒体出现的虚假新闻很少公开澄清、主动道歉,有的造假者被查处后,改换门庭接着干。监督机制不健全,对造假者处置不严、打击不力,使造假成本低、代价小,容易使造假者产生侥幸心理。

治理虚假新闻的主要措施

中国记协高度重视虚假新闻治理,2∞3年以来围绕治理虚假新闻组织了一系列专项行动,近年来治理力度逐步加大。我们坚持教育与查处并重,对虚假新闻实行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目前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下一步我们将从三个方面进一步加大治理力度。

1.成立中国记协新闻道德委员会。中国记协新闻道德委员会是我国新闻行业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自律机构,其职责主要是受理社会各界对新闻机构以及新闻从业人员新闻职业道德失范行为的举报和投诉,对虚假新闻等典型案例进行评议,提出处理意见。委员会的最高议事机构是委员会全体会议,委员由新闻行业代表和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社会各界人士担任,由各有关单位推荐产生。目前,筹备工作正在加紧进行。一是开展国内外新闻评议会制度调研,搜集我国有关评议机构、境外11个国家和地区14个新闻评议组织的相关情况,包括英国新闻投诉委员会、香港报业评议会等。二是今年S月在河北、上海、浙江、山东、湖北等5省(市)试点建立省一级新闻道德委员会,年底总结试点经验,筹备中国记协新闻道德委员会,向其他地区推广试点工作。

2.推荐使用《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手册》。中国记协组织新闻界的优秀记者和新闻院校的专家学者,历时3年完成了课题调研,编辑了涉及9类、S2项问题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手册》,其核心目的是确保新闻报道的真实与公正,保持大众传播的良好格调与品位。我们将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提供给新闻媒体和新闻从业人员使用。

第9篇

工作定位及目标

1、作好学生会例会及相关会议的考勤、签到及会议记录等工作,将其整理并存档

2、作好学术讲座及各个职能部门举办活动的报道工作,提高新闻稿质量。

3、整理并妥善保管好各部门、各项活动的计划、总结,做好期末存档工作。

4、参与到各部的活动中去,做好活动流程及活动总结

本学年工作计划

一.认真完成本职工作

秘书处的主要职能:

1、文书工作 负责学生会会议记录,落实会议纪录标准。

2、考勤工作 延续和改进考勤制度,继续施行例会一对一签到,调整签到方式以一种表格性质的名单来记考勤

3、新闻稿部分 1. 加强新闻稿件的时效性和规范性

2. 组织研究学习会议,参考往届学长学姐的文章,吸收精华,进步细化新闻稿写作流程工作。

二.积极参加学生会活动

由于院学生会各部门分工不分家,所以我们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外,在其它部门组、织活动时给予大力配合。方便部门之间的合作,

使学生会正常运行。

三.部内建设

培养锻炼干事能力:作为一个非职能部门,秘书处需要与各部紧密联系,参与到各部的活动中去记录并监督。因此,要全面提高秘书处的工作能力,必须全面培养内部成员,清楚的了解各部的职能和工作性质,树立同学们的全局性观念。为此,我们将实施以下措施:

1、培养秘书处同学对文字的把握和处理能力,定期对秘书处成员进行文字方面和电脑技术方面的培训。

2、分配活动时,尽量让秘书处每个干事都能全面接触学生会各方面活动,以便更好的促进秘书处成员对于学生会工作的整体把握

3、更积极创新的工作,创新不是一句空话,在任何一个工作细节都可以创新,而怎样保持创新在部门的成长中是成形后必须要注重的问题。

4,在确保效率和务实原则的前提下,将工作方法和任务进步明细化

5、组织与秘书处功能性质相对应的活动

秘书处成员通过参与其他职能部门的活动积累了大量成功举办各类活动的经验,为了更加锻炼秘书处干事以及方便以后工作的开展,秘书处希望今年能举办与自己部门性质相对应的活动。

第10篇

随着新医改工作的不断向纵深推进,作为民生工程之一的卫生事业越来越成为社会广泛关注,深受百姓关切的焦点。如何提高卫生新闻宣传工作质量,增强传播效果,营造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良好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是摆在当前卫生新闻宣传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 新闻宣传工作在当前医改工作中的重要性

卫生新闻宣传工作是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卫生新闻宣传工作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与发展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医疗卫生事业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老病死,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是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做好卫生新闻宣传工作,大力宣传党和国家关于卫生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充分报道医改与发展的思路与措施,全面展示医疗卫生工作中呈现出的新面貌、新风尚,正确反映广大人民群众和医务人员的意见和呼声,营造卫生工作的良好氛围。对于卫生系统而言,宣传先进典型,弘扬救死扶伤、无私奉献的职业道德,统一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思想,提高认识,同心协力,统一行动,都具有重要作用。真实准确、及时有效、全面深刻、有益有用、可信可亲的卫生新闻宣传能够使进而营造有利于医改工作与卫生事业发展的基础。

二 加强卫生新闻宣传阵地建设

在当前一个数码信息时代,人们获取新闻的方式纷繁复杂,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手机媒体等多种渠道。传播主体由新闻从业者垄断的局面也开始转变,舆论引导的困难不断增加。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各级各类卫生媒体要结合自身特点加以应对。

抓好“早”、“活”、“准”、“新”,找准切入重点。抓“早”。即结合卫生事业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快速准确地反映医疗技术、医改等方面的新成绩。反映热点,紧扣“活”。要经常深入一线了解医务工作者的思想动态,反映医务工作者的呼声和愿望,敏锐地发现、捕捉医患之间反映强烈的、具有普遍性的东西。三是求“准”。即在反映各类问题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既要报喜,又要报忧,对事实不夸大不缩小,力求准确实在。四是突出“新”。即要立足实际,及时挖掘、传播具有前沿性、创新性的经验、成绩等等。

三 打造高素质的卫生新闻宣传队伍

卫生新闻宣传队伍建设始终是卫生宣传工作能否不断发展创新,取得新成绩的保证。因此必须不断整合资源,健全网络,完善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打造高素质的卫生新闻宣传队伍。

一是继续加强通讯员网络的建设。要努力形成多元化的通讯员网络,发挥通讯员的新闻宣传骨干作用,多写、多记、多拍,建立畅通高效的网络,及时将最新动态与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准确地反馈集中,形成反应迅速、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二是加强学习。通过举办卫生新闻宣传工作培训班、研讨班、交流会等多种方式,加强新闻宣传工作培训,规范新闻行为,提高新闻宣传水平。

四 不断创新卫生新闻宣传理念

卫生新闻宣传工作要适应形势快速发展的需要,就要在不断创新工作理念、内容、形式、方法和手段上下功夫。卫生战线的新闻工作者要不断更新理念,从加强新闻的深度和广度着手,善于观察和总结,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围绕他们关心的热点问题,认真研究落实解决措施。要创新方法和手段,结合不同媒体的不同特点,选取不同视角和新闻体裁进行宣传报道。

第11篇

如果“一体化多媒体新闻中心”运作成功,那么在传统报纸品牌的大旗下,新闻中心可以成为一个多元化的内容加工中枢,生产出适应纸张、互联网、手机,电子阅读器,以及其他各种各样新的信息传播载体的内容。这样,不论信息技术如何发展,阅读潮流如何变换,报纸作为历史悠久、信誉良好的内容生产商,将能立于不败之地。

但是,如何将传统报纸的新闻中心和网络新闻中心“一体化”,“一体化”是否真的能够通过同一操作平台向不同种类的传播终端传输信息,“一体化”之后可能会出现哪些问题,“一体化”是否会影响新闻的质量,新闻从业人员该如何顺应“一体化”的趋势,这些都是全世界报业管理者所面临的新课题。本文试图通过总结归纳一些先行者的经验教训,探索多媒体采编报道的可行性,提出并探讨建立多媒体新闻中心过程中亟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硬件设施改造的可行性

从硬件来看,传统的新闻中心的格局通常是记者集中在办公室的中心区域,管理决策人员在办公室外侧或角落的小办公室里办公。这样的格局安排,在一天一期,一天一个截稿日的工作频率下,是合理而有效的。自从一体化改革以来,一种新的办公格局已经逐步显现。那就是将新闻中心改造成放射状,使其成为一个信息加工的枢纽。

在这个枢纽的正中心是决策管理人员,通过其选择调配,将信息送往各个出口。从中心连接的各个放射线上,是信息加工、采集、制作或推广人员。越靠近中心的工作人员,责任越大,权力越大,往往是后期加工、具有决策权的工作人员;越靠近的工作人员,所从事的工作就是越基础性的。在这样的格局下,从纵向来看,处于中心位置的决策人员对全局的把握将更容易实现;从横向来看,采编人员、技术制作人员、市场推广人员可能处于同一辐射圈,其互相之间沟通比原来分散办公的格局更加快捷、迅速。

这个模式的首创者为英国的《每日电讯报》。该报社在改建新的办公大楼的时候,就将该公司的11个新闻部门汇集在一个呈中心放射状的大新闻中心办公室,每一个新闻采编分支呈轮辐状,从新闻总控中枢发散出去。这一突破性的构架已经引来了全世界媒体管理层的参观和学习。

走在多媒体化前沿的英国《金融时报》也同样采用了这种新的办公格局。

但对于绝大多数的报纸而言,耗费巨资完全重新改造新闻中心的客观条件并不存在。所以,在现有的基础上加以调整才是更为现实的解决之道。硬件改造的主要目的在于加强编辑对新闻流程的控制,使新闻在被加工的不同节点都能向外输出。只要确保这一点,改造与否都没有太大的关系。所以,办公硬件改造与否并非是多媒体新闻中心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

编辑和记者“多媒体化”的可行性

就从业人员的结构而言,要建立多媒体新闻中心,一方面对现有的报社编辑记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写作编辑的流程加快,需要掌握的信息技术提高;另一方面,新闻行业内原有的界限可能被打破,报社出现聘用有经验的广播电视新闻编辑采访制作人员的需求,使得内容制作可以向多媒体方向发展。

从整合的角度来看,传统的新闻中心运作多年,拥有相当规模的采编队伍,编辑和记者都有相当的经验。在这个新闻中心工作的从业人员,通常有新闻教育的背景,通过获取信息,把信息转化为文字来体现其价值;而网络新闻中心的历史往往不超过十年,从业人员年轻且知识结构多元。在这个新闻中心工作的从业人员,主要以整合新闻资源,把信息通过文字、图片、图像、以及声音等手段,上传至网络,来实现其价值。

很多实践了整合之道的媒体,在总结其经验教训的时候都提到:整合能否成功的关键在于人员培训,也就是培训传统新闻中心的编辑和记者,使他们能够多媒体化。

对于编辑而言,多媒体化体现在策划报道的过程中,也就是能够主动利用多媒体传播工具的特性,制定出相应的播报方案,并能运用不同的编辑手段处理信息。

对于记者而言,多媒体化意味着变革报道的方式,即在传统的文字、图片、版面表达基础上,根据不同传播要求调节新闻思维方式,学会为不同传播载体提供内容。在一些多媒体新闻中心里,记者还被要求进行口语播报,掌握视频拍摄等技能。

通过对国内外已经或正在进行多媒体化实验的报社的考察发现,总体来说,西方报社的记者年龄普遍偏大,要他们接受新的技术、新的工作方式有一定的难度。《每日电讯报》多媒体整合项目的负责人在回顾整合的过程时说,在报社刚刚宣布这一项目的时候,很多记者和编辑对此抱有很大的疑虑和抵触情绪。为此报社设置了周密的培训课程,所有部门的记者均接受了为期五天的多媒体培训,其内容包括如何制造音像及影像内容。一些事先有非常强烈抵触情绪的记者,在接受培训后,或多或少改变了原有的态度。

相比而言,国内很多报社的记者平均年龄较轻,对于这样的改变相对更容易接受。在《上海日报》2007年成立的多媒体新闻中心的运作实践中,中心的记者平均年龄不足30岁,能够利用新的传播手段来进行报道,对他们而言非但不痛苦,而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这些记者们十分乐于在新闻现场利用手机发送短消息回报社,并开始尝试在新闻现场用手机拍照片传回报社。通常,包含了新闻基本要素的一条短消息,平均约为二三十字,以他们的输入速度,也就是一分到一分半钟就能够完成的事情。

总之,对于今天的报业管理者而言,培养一支能够适应多媒体信息技术要求的采编队伍,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如何制定出相应的培训手段,使新闻从业者对信息技术的掌控能力能够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进步,成为一个日益重要的课题。

构建新工作流程的实践

有了新的工作环境,有了多媒体化的记者编辑,多媒体新闻中心的运作还需要构建新的工作流程。

概括来说,一体化多媒体新闻中心的工作流程改变了原来从记者到部门编辑、到版面编辑的单线形态,而成为发散型的形态。

具体而言,记者在前方采访时,头脑中应该有同时为报纸、网站、或者其他多媒体信息平台供稿的意识。在到达新闻现场后,记者应该在初步了解情况后用手机把简要情况发回,报社网络平台的编辑会通过编辑工作,配发背景材料,将前方记者的消息发到网络上;在发完短消息,或者和网站编辑有过简短沟通之后,记者应该在现场继续深入采访,并撰写详细稿件,为报纸所用;尔后,网络又可以在报纸出版后把详细深入的文章放到网络上,使该新闻事件的影响力再度放大。通过这样的互动,印刷版的报纸和网络版的报纸的信息含量和信息质量都能得到提高。①

以英国《金融时报》的实践而言,新的工作流程使一个之前不存在的早班诞生了。《金融时报》的一体化新闻中心构建于2006年。合并后,约500名新闻记者开始在统一的一体化新闻中心框架下工作。由于监测到其网页浏览的高峰在上午8点到10点,中午12点到下午2点,多媒体新闻中心因此增强了早班的人力,而在过去传统的日报新闻中心里,早上通常是没有什么人的。清早进入中心工作的采编人员的主要任务是“构建新闻内容”(storybui lding)。通过他们的“构建”,一些简短的新闻很快被传送到网络上,并作为当天不断更新、深化的基础文本。相对于网络稿件,第二天见诸报端的新闻则含有“附加值”,通常体现在文章第二、三段加入的新信息,或者是相关的评论。

从《上海日报》的多媒体新闻中心的实践来看,新的工作流程产生了一个作品如何署名的问题。在多媒体新闻中心的构架下,信息被反复加工,多人加工,最后如何署名成了一个新的问题。经过实践,报社就署名问题做出了这样的规定:记者外出采访回到报社后,应该首先打开上海日报网站,点击“最新新闻”,查看所采写的新闻是否已经在网站上出现。如果该新闻已经在网站上出现,记者可以在网站内容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报道,如更新导语,增加细节,添加分析等。如果文章包含了网站编译者和记者双方的工作成果,应共同署名;如果文章百分之八十以上为记者所撰写的内容,则不署网络工作人员的姓名。

在一些报业中,由于传统新闻采编部门非常强势,而且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内,还可能继续保持强势的状态,在这样的报业中出现了一种相对而言折衷的多媒体化方式,也就是不改变传统新闻中心的工作流程,只是在这一流程中增加一些辅的手段。

比如说《纽约时报》实施的“无缝隙新闻编辑部”(ContinuousNewsDesk)的计划。在这个计划下,网络新闻部的人开始参与报纸编辑部每天的编前会和其他各项策划会议,以便及时了解,或者适度介入到报纸的报道行动中去。

在这种体制下,传统的新闻报道流程并没有太大的改变。

再比如说上海的《解放日报》和广州的《广州日报》。这两家传统的强势媒体都在不改变传统编辑部工作流程的前提下,在多媒体化上做了一些探索。《解放日报》认定了一批“数字记者,”这些记者在正常的采访写作基础上,以自愿为基础,通过短信电话等方式,实现即时播报功能,使他们采写的新闻能够在第一时间出现在报社的网站上。《广州日报》则成立了一个“滚动新闻工作部”。这个介于传统新闻采编和网络之间的部门,主要做一些人物访谈,访谈的视频信息上传报社旗下的大洋网,而采访的文字精选则成为报纸刊登的内容。

正视整合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境

传统新闻中心的架构是围绕着一天一期、一天一个截稿时间而构建的,如果以网络优先为原则来考虑,情况则会发生很大的改变。如果把两个新闻中心合二为一,那么网络优先,还是报纸优先?究竟孰先孰后,孰轻孰重呢?

从目前的现实情况来看,传统的印刷产品仍旧是报社赖以盈利生存的主要产品。根据华盛顿皮尤研究中心(PewResearchCenter)下属的杰出新闻研究项目(Proje ctforEx cellencein Journalism)的“2007媒体状况”(StateoftheMedia)报告,纸媒要依靠网媒支撑尚需时日。

事实显示,大多数在线媒体业务带来的收益只占纸媒业务收入的一小部分,因此该报告称,“看来网媒业务要想带来报业总收入一半的收益,传媒业还得再等个十来年”。因此,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在人力、财力资源上向报纸倾斜还是必然的选择。

但是,作为核心产品的报纸的发展落后于数字化产业的脚步,如果网络业务保持这种飞速发展的态势,那么在线媒体业务可能反客为主,最终支撑起报纸产业的发展。生产重心可能会渐渐转移,每天出版各种形式、多盈利点的多媒体产品,最后,出版一份印刷刊物,兼顾某一阅读层面“特殊”的读报需要。

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总体来说欧美报业市场的下滑更加明显,其管理经营者将资源更多投向网络等其他新传播手段的紧迫感更为强烈。相对而言,亚洲许多报业市场依旧处于上升中。比如说印度市场,由于近年来的经济发展,还不断有新的报纸诞生,所以向多媒体过渡的紧迫感并不强烈。

一体化多媒体新闻中心面临的另一个困境在于:怎样才能同时满足当地及全国读者的需求?对于很多报纸网站来说,大部分在线读者来自全国各地,而绝大多数的报纸是地方性报纸,依靠报道本地相关性强的新闻来吸引读者。在内容的生产上,如何平衡在线读者的需要和报纸读者的需要就成了一个难题。

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随着Web2.0突飞猛进式的发展,网页的互动功能大大增强,Web2.0的工具丰富了受众的体验,使读者能够参与新闻的制作和筛选,这也意味着报纸采编的封闭系统可能慢慢地不得不向开放系统转化②。这一转化会如何影响多媒体新闻中心的运作,还有待时间来验证。

一体化多媒体新闻中心的出现还未满第一个十年,各家报社都还处在实验探索阶段,不同机构对“一体化”、“多媒体”的理解和执行也各有其方法,所以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

而且,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读者阅读习惯的改变,各种模式肯定都需要不断在调整中适应新的形势。对于新闻机构而言,信息的采集方式,聚合方式,信息的把关和制作,以及信息的传播方式和传播渠道总和起来③,这才是价值的所在。

这是一个变化的年代,没有人知道未来的新闻中心会是怎样,但只要不断从成功中取得经验,从失误中汲取教训,就能继续前进。我们需要倾听行业信息,同时还要了解行业发展动向,并从同行那里学到最好的实际经验。但是,坚持自我发展方式也很重要。最好的策略就是像华盛顿邮报公司那样,“试验,试验,再试验,直到找到可行的方法为止”。

注释:

①潘玉鹏:《把报纸编辑部改造成多媒体新闻信息平台》,《青年记者》2008年1月刊

第12篇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新闻宣传工作暨通讯员培训会议。主要目的和任务,是通过以会代训的形式,集中开展培训和交流学习,进一步明确认识,增强信心,开阔视野,提高素质,促进我县新闻宣传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为了开好这次会议,县委宣传部、广电局、外宣办做了大量筹备工作,制定了《**县新闻宣传管理办法》,修订印发了《**县通讯员考核管理办法》,明确了新闻宣传工作的基本要求和通讯员的工作职责,是今后一个时期加强新闻宣传管理和通讯员考核的重要依据。同时,还评选表彰了一批优秀通讯员和好新闻作品。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对获奖人员表示热烈的祝贺!县外宣办、广播电视台负责同志分别就新闻稿件采写、电视新闻制作作了专题辅导讲解,内容充实,事例翔实,通俗易懂,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下面,我再强调三个问题。

一、正视形势,坚定信心,增强做好新形势下新闻宣传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新闻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做好新闻宣传工作,可以有效推动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顺利开展。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我县新闻宣传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一大批年轻有为、素质优良、作风朴实的干部充实到新闻宣传部门,人员结构不断壮大,宣传设备明显改善,工作质量显著提高,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广大新闻工作者坚持团结稳定鼓劲和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紧紧围绕全县大局和中心工作,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宣传我县各项工作新成就、报道各条战线先进典型、开展精神文明创建、展示推介**新形象、弘扬先进文化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省市媒体发稿数量不断增加,稿件质量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全县新闻宣传工作呈现出对内宣传富有成效、对外宣传影响扩大的喜人局面。特别是广大通讯员,在搞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开拓进取,笔耕不辍,为宣传本单位工作业绩、拓展**新闻宣传新领域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对全县新闻工作者和广大通讯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看到,我县新闻宣传工作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一是全县新闻宣传工作氛围不够浓厚,一些单位特别是主要领导认识不到位,对新闻宣传工作重视程度不高,认为宣传不宣传一个样,宣传多少一个样,个别乡镇和部门多年来基本是零报道零宣传;

二是在省级以上媒体上刊发的新闻稿件数量十分有限,影响深、质量高的稿件比较少,许多发生在我们身边一些生动鲜活的新人、新事、新风貌没有得到及时的宣传报道,特别是中央级媒体上我县新闻稿件几乎是零;

三是新闻宣传队伍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一些新闻工作者虽然写了大量稿件,但大都是常规性会议报道类新闻,缺乏深层次、大份量的新闻作品,采写、编排、制作、报道方面经常出现数字、称谓、逻辑等方面的差错,对我县新闻宣传质量和各项工作造成负面影响。这些都需要在今后工作中努力加以解决。

2019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决战之年,也是谋划“十二五”的奠基之年。全县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赶超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的发展主题和“工业强县、产业富民”的发展战略,为全县新闻宣传工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新闻宣传部门和广大新闻通讯员要紧紧围绕全县大局和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发挥职能,尽职尽责,为干事创业鼓劲助威,为加快发展摇旗呐喊,大力倡导自强不息、求真务实的实干精神,弘扬兢兢业业、扎实苦干的优良作风,为加快发展营造正确的舆论导向和良好的舆论环境。

二、认真学习,苦练内功,努力提高业务技能和水平

新闻工作虽然辛苦但很光荣,是一项非常崇高的职业,也是一项十分锻炼人的工作。今天在座的许多工作人员和通讯员,大多很年轻,都是本单位的业务骨干,也是全县新闻报道队伍的中坚力量,有一定的文字水平和写作基础,具备从事新闻宣传报道工作的基本条件。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同志没有经过专业的学习培训,缺乏新闻采写的基本技能,从事新闻宣传工作力不从心,需要在工作实践中进一步学习提高。为此,我提出几点要求:一要勤于学习。学习是搞好工作的前提,只有加强学习,才能 提高本领,搞好工作。新闻工作者和广大通讯员要加强政策理论、法律法规和财经知识的学习,特别是要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系统学习掌握新闻写作专业知识,准确把握全县及各乡镇、各单位的工作动态,努力提高宣传工作和新闻写作能力,做到勤学、勤思、勤问、勤写,以勤取胜。二要把握方向。新闻宣传工作是为经济社会发展提

供舆论支持和全程服务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效反过来又为新闻宣传工作提供了鲜活的素材。新闻工作者特别是广大通讯员要经常深入基层,挖掘提炼,总结推广。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以正面宣传为主,全面准确报道我县各项建设事业的新面貌、新成就。要善于发现新闻线索,深入基层和工作一线进行采访了解,找准角度,把握尺度,突出重点,发挥优势,采写切合实际的新闻报道。三要掌握技巧。政治性、时效性、真实性是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新闻宣传工作专业性极强,新闻工作者特别是新闻通讯员要加强对新闻宣传工作特点、规律的学习与研究,掌握必备的新闻采写制作技巧,着力捕捉工作的亮点,寻找最佳切入点,找准宣传报道的视角,多角度、多层次、多形式地进行宣传报道。特别是对典型宣传,要准确把握,加强策划,精心组织,抓住闪光点,扩大影响力。四要加强交流。县外宣办、广播电视台要定期举办新闻业务培训班和研讨会,选派一批优秀新闻工作者外出挂职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广大通讯员要多与新闻单位的领导和新闻记者、新闻同行学习交流,增加交往,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去年9月,县上创办了《**时讯》周刊,为广大通讯员提供了一个发挥特长的载体,希望大家多投稿、投好稿。《**时讯》将优先采用新闻通讯员的稿件。五要提高修养。要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规范,感于清贫,乐于奉献,克服浮躁自满情绪,实事求是地采写新闻,坚决纠正坐在办公室“制造”新闻的做法,坚决杜绝捕风捉影、胡编滥造、添枝加叶,坚决禁止虚假新闻和有偿新闻,大力发扬新闻宣传工作风清气正的优良作风,树立良好的新闻职业形象。

三、突出重点,明确任务,推动新闻宣传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要坚持“三贴近”原则。“三贴近”是做好新形势下新闻宣传工作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基层是鲜活新闻的沃土,大量的新闻素材就在我们身边。新闻宣传部门和新闻工作者要在搞好常规宣传报道的同时,把新闻视角向工作一线倾斜,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生活、深入群众,反映社会主流,报道群众呼声,丰富宣传内容,提高新闻稿件的可信度和公信力。

二要准确把握宣传重点。进一步加大经济工作宣传力度,及时报道重点建设项目工作中的亮点和特色,突出县委、县政府的重大战略决策和各乡镇、各部门推动实际工作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以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为出发点,加强对民生保障、就业安置、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劳务输出、精神文明创建等方面的宣传。大力推介一批先进典型,深入挖掘他们的先进事迹,扩大典型宣传效应,达到教育引导效果。要找准宣传报道的着力点,做到开展工作与宣传报道的有力结合,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要不断提升工作水平。在新闻的采写、制作中,要开阔视野,创新思路,及时学习借鉴电台、报刊的好构思、好版面、好做法,及时努力改进各方面提出的意见建议。在宣传的层次上,要立足县内,拓展外宣,着力增大在市以上媒体宣传的数量、质量,力争省、中央媒体宣传有大的突破。特别是要树立“精品”意识,在采写、制作上要精益求精,力争推出一批高层、高质量的新闻宣传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