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教育实习计划

教育实习计划

时间:2022-07-28 06:55:3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教育实习计划,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教育实习计划

第1篇

教育实习是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原则的贯彻和体现,也是全面检验和进一步提高我院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措施。新世纪“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塑造最终成功与否与毕业前的教育实习有着极大的关联。根据我院教学计划安排,02级教育本科生将于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开学初分赴八闽大地,踏上为期六周的教育实习征途,检验所学,提高自我。为真正做好此项工作,提高实习质量,具体制定计划如下:

一、实习人数:

数学教育专业183人,计算机专业83人;

二、实习时间:

2005年8月29日到2005年10月16日(共七周,其中国庆节放假一周);

三、实习要求:

1、每个同学必须珍惜这次机会,以高度的责任心和高涨的热情积极参加实习,并虚心向指导教师和实习学校的领导、老师求教;任何人不得无故不参加实习,有特殊情况必须在事前提出书面申请。

2、到学校实习的同学必须按时进驻实习学校实习;实习期间及时将教学活动的照片及心得小记发到邮箱:lz183653051@,以便年级编辑实习简报;返校后要及时上交实习单位的评定成绩、一份实习汇报材料(含所有的教学活动组织策划方案、影像资料、活动成效、活动总结及个人实习心得)和不少于4个的教学教案。

3、在实习期间,鼓励所有同学能够在认真向指导老师求教的基础上,深入了解当前学校教育改革的情况,力所能及地为实习单位提供一些最新课改或教改的相关信息,并做一些辅导培训工作等,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4、实习期间一定要注意人身安全、财产安全;要时刻牢记“学高为师,行正为范”的师大人高尚品行;要严于律已,尊敬师长、真诚待人,文明礼貌、团结协作;要处处维护师大学生的良好形象,不得作出任何违法乱纪的行为;要勤学好问,虚心听取意见、批评和建议,努力在学习中不断提高和完善自身的全面素质。

5、为了便于管理,实习期间要住在实习学校的同学要认真遵守该校有关规定,违反者按实习学校、学院有关规定处理。

四、实习安排:

(一)实习动员阶段(时间:6月1日至7月1日)

6月至7月:主要是实习联系期间,主要根据学校教学计划和学生意愿,到各地市教育系统征求实习意向,取得支持和帮助。

6月30日:召开实习动员和出征仪式,主要请学院分管教学的副院长和副书记进行实习的动员工作,并对实习期间的具体工作提出相关的希望和要求。

(二)实习准备阶段(时间:8月29日到9月4日)

参加本次实习的所有学生必须按所联系的学校规定的时间准时报到;本阶段内实习生在认真听取实习学校相关情况的介绍后,必须随班听课(包括其他非专业课)学习任课老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技巧。尽快熟悉实习班级的情况,并按教学进度要求,认真做好教育实习讲课前的教案,预讲等准备工作。实习生正式上课前请原任课老师给予指导,同时其他同校实习生(或同地区的实习同学)也要到场评议。另一方面,实习生应在原班主任的指导下参加班级活动,了解班主任工作内容和方法,制订开展实习班主任工作计划,送原班主任审定。

(三)实习阶段(时间:8月29日到10月16日)

本科生必须编写4个以上不同的教案,上课时间不得少于8个课时。在这个阶段,实习生主要任务是搞好课堂教学和开展班级工作包括积极组织中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并结合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注意收集中学生的反映,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尽可能应用各种教学手段,如教学辅助软件,提高教学质量;实习生之间必须相互观摩和交流,尽力提高教学水平,并在原任教老师指导下认真开展教育评价活动和公开课教学活动。

要求所有同学做好实习日记,记录实习期间的主要活动(听讲座、授课、组织开展的具体活动和各种实习心得等),请写明活动时间、地点、对象,活动评价(成效)、指导老师意见等,并请指导老师签署意见,实习日记将是实习成绩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对实习过程的最全面、客观的记录,实习日记的情况将直接影响实习的最终成绩,没有记录的将视为没有参加实习活动,在实习成绩评定时将给予不及格。

在实习期间,学院将组织有关领导和老师,到各实习单位进行检查、了解实习进展和听取实习汇报,请各实习单位同学做好准备工作。

(四)实结阶段(10月1日到10月16日)

实习生必须于10月16日返校(请全体实习同学晚上7:00在成功楼201集中),组队非委托的实习生在校内由实习指导老师组织进行实结及交流。实习生在这个阶段的主要工作是:

(1)写好个人教育实习专题总结,并送指导老师(委托实习生返校后送年级辅导员)审阅。

(2)做好离开实习学校的各项工作(按各校实际情况决定)。

(3)每个实习队将这次实习教过的各种教案各整理一份由指导老师记录,汇总并送资料室。每个实习队由指导老师(委托实习生以地区或学校为单位由辅导员)负责推荐优秀的专题总结和教案各1-2份。

(五)实习成绩评定阶段

组队非委托的实习生实习成绩由带队老师会同实习学校课任老师和班主任评定。委托指导的实习生实习成绩由学校评定,密封后加盖公章,以函件寄回或学生带回(但密封信件必须保留,由学院组织同学进行开启)。

学院将组织专门老师对评优实习队和个人进行评审,只有通过评审的同学,实习成绩才有可能是优,具体名额和比例,要根据学校的有关要求最终确定。

五、实习成绩鉴定方法:

成绩评定采用优、良、中、及格、不及格等五纪记分制,具体评定标准:

1、实习目的明确,态度端正,积极努力,工作认真,团结同学,遵守纪律,虚心向指导老师学习,思想作风好。

2、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能从实际出发独立拟定正确的完整的教案和教学笔记。

3、试教中能较好地运用教育理论教学,能执行教案要求,教材熟悉,重点突出,难点剖析深刻,教导方法和教具选用得当。

4、重视“双基”教学和能力培养,教书育人,板书清楚,普通话较流利,表达能力好,演示实验规范化;教学效果好。

5、主动认真细致地辅导学生,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困难和改进学习方法,批改作业认真细致,并能积极开辟“第二课堂”活动,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学科和课外活动。

6、积极参加教学评议活动,能深刻得分析自己和别人的课,虚心听取同学意见。

7、专题调查研究与专题教学总结质量高。

六、实习期间注意事项:

1、要多跟同学或辅导员联系,以便多了解学院有关实习的最新动态,要多上年级网站(/mcs2002),了解年级的最新动态和信息。

2、要注意做好全国大学生英语四、六级的成绩查询和报名工作,要多跟在福州实习的同学(或学习委员)保持联系。

3、要注意9月初的全国程序员资格或水平考试的报名工作,特别是数本全国计算机二级没有通过的同学,务必在大四前通过,以免影响正常毕业。

4、要想报考研究生的同学,要事先了解所报专业的最新报考动态,趁早做好报考准备,正式的研究生报名时间往年是11月初,希望大家为了自己的明天更好,投资自己的未来,以赢得未来。

5、要注意年级综合考评的最新公示动态,要通过网络、同学等渠道,及时把握有关信息,以免造成各种纰漏。

6、要做好自己下学期全校公共选修课的报名工作,具体内容请登录教务处网站查询。

7、要保持畅通的联系,有任何联系办法变更,要及时跟辅导员或实习队队员通气。

今雏鹰初试,欲待展翅高飞。初为人师,必虚心求教,勇于创新。

添为行范,应谦恭有礼,言慎于行。

第2篇

关键词:实习,问题式,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中图分类号:G64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4(b)-0000-00

实习是机械类本科专业最重要的教学环节之一,是学生把掌握的理论知识联系生产实践、获得工程意识的一个最主要途径。通过接触工厂的生产实际,让学生了解行业状况,亲身感受生产设备、工艺流程、生产管理等各环节,初步建立起工程技术、市场、经济、质量、成本、安全等工程意识。对于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独立学院机械类专业,实习质量的好坏尤为重要。

1.现阶段实习环节存在的问题

伴随着学扩招,学生人数增大,采用传统的“接受式”实习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采用现有实习模式的主要弊端有:

1) 现有的实习模式像是一次次的“放牧式”的“工业旅游”。传统“接受式”实习,由实习指导教师或工厂技术员现场讲解,但由于车间噪音大、场地受限,加上实习学生数量较多,能够听到讲解的人数有限,大部分学生都是漫无目的游走。并且这种模式的实习效果一方面受制于指导教师业务水平能力,另一方面工也往往受制于企业的生产计划。影响了实习质量,打乱了实习计划。

2) 学生实习过程缺乏主动性,实习积极性不高。很多学生的实习报告甚至变成了企业简介,或者为了仅仅是从工厂抄回来的生硬的工艺流程。由于缺乏引导和约束,很多学生疲于应付,实习态度散漫。

实习结束,学生普遍反映实习过程中没有目的,教师、实习企业也反映实习效果不明显,实习质量大打折扣。这种现象已经严重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对于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独立院校的实践教学环节更是致命的薄弱环节。

2.卓越工程师教育培训计划简介

教育部于2010年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该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该计划就是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

我国开设工科专业的本科高校1003 所,占本科高校总数的90%;高等工程教育的本科在校生达到371 万人。目前,国内已经有两批近200所院校的工科专业参加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该计划对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具有三个特点:一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二是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三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使建立在学科研究与学术分析基础上的工程教育回归其本来属性,更加注重工程设计与工程实践本身的系统性、完整性、认同性与和谐性教育。面向工程、面向实践,是工科专业人才培养的准则。卓越工程师培养与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显著区别之一就是强调实践。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实践不仅能使学生增长经验、把学到的知识与工程实践和社会需求对接,而且能够触动学生心灵,使其产生开拓创新的激情与灵感。经过实践历练的学生可以把僵化的书本知识内化成为灵活的创新能力。

按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指导思想,各个高校都在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展开有益尝试。针对实习环节,国内有关高校提出了“提问式”、“基于现代工程理念”、“身边教学法”等等实习教学模式,同时也有汕头大学、燕山大学等学校借鉴国外CDIO模式的实习教学改革。

3.“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机械类专业“问题式”实习模式

目前,广西自治区有广西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等学校参加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但依然没有独立院校参加该计划。独立院校无论是师资还是生源质量均与这些院校有较大差距,无法照搬同样模式。

依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基本指导思想,采用“问题式”教学法开展机械类专业的实习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在实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实习质量。本文提出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问题式”实习模式,以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机械类专业实习为例进行一次有益尝试,必将为提高独立学院机械类及其他工科专业实习质量提供有力的理论指导意义及实践验证意义。

3.1以“卓越工程教育培养师计划”为总指导,切实提高实习质量

机械类专业最终培养的是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按照卓越工程师计划精神,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工程实际。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问题式”实习模式将通过加强与企业的联合,制定科学的实习方案,真正提高学生对机械行业的认识和兴趣,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

3.2采用“问题式”教学方法编纂实习指导书,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指导作用

现有的实习方法是“接受式”教学法, 不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2012年5月19日在重庆召开的全国第七届机械类课程报告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大校长李培根教授做的主题报告中提出:要以学生为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基于这种思想,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问题式”实习模式通过召集有工程背景的教师,结合学生专业及企业实际特点新编写实习指导书。通过实现各个阶段的控制,保证实习质量。

实习进行前,除了做常规的实习动员外,先安排带队实习老师去实习企业调研了解企业生产、技术、设备情况,在保证企业技术机密前提下,和企业技术员针对不同专业共同提出若干问题。然后给学生开展一个简短的实习讲座,介绍企业生产、技术、设备基本情况,同时提出准备好的问题并要求学生任选其中若干个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在实习过程中寻找答案。

实习过程中,加强安全和考勤,积极引导并解答学生在实习中的疑惑。在生产计划允许的情况下请企业技术员专门解答和讲解。

当天实习结束,召开开放式小组讨论会,师生共同参加,学生交流当天的实习体会,并解答其中的问题。这期间,鼓励学生回答彼此之间的问题。总的实习结束,最终提交实习报告。

3.3建立合理考评机制,为提高实习质量提供有力保障

制度是保证实习计划有效开展的必要保证。合理的考评制度可以激发学生和带队实习教师的积极性。学生的实习成绩的确定主要考虑出勤率(30%)、实习报告成绩(40%)及带队实习老师和技术员平分(30%,主要考虑实习现场态度及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三部分。为了提高教师参与带队实习的积极性,也采用适当激励政策,学生每天给带队实习的老师评价,最终根据学生评价和指导老师工作量进行考评,对表现优秀的老师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

4.结论

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问题式”实习模式改变了现有“接受式”实习方式中存在的学生实习过程中无目标,积极性不高的现状。采用启发式教学提高学生实习主动性,发挥学生实习主体地位,切实提高实习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宏献,李冰,耿雪霄. 独立院校机械类专业生产实习现状及分析[J]. 科技资讯,2011,(23):247.

[2] 秦春节, 黄中原.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生产实习的改革[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5):652-653.

[3] 李继怀,王力军.工程教育的理性回归与卓越工程师培养[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23):140-142

第3篇

关键词:传统教育实习;顶岗实习;全程教育实习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意味着在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培养体系、专业建设、师资建设、教学模式、管理方式、资源配置等多方面进行观念与制度的重构。这是关乎地方高校生死存亡的改革工程。在此背景之下,英语专业教育实习模式改革和创新势在必行。

一、传统教育实习模式

(一)传统教育实习模式的内涵

地方高校英语专业的教育实习主要沿用传统模式:即集中实习为主,分散实习为辅。集中实习即由学校统一分配到实习基地进行实习,分散实习则由学生自主联系实习单位。教育实习一般安排在第7学期,时间为8周,其中包含2周的校内实习前集训和6周的实习实践。实习内容主要包括授课与班主任实务。实习生首先通过见习,学习撰写教案、备课及班主任工作的管理内容和方法,然后正式承担教学与班主任工作,最后实习结束,撰写实习报告,并由带队老师、指导老师和实习学校三方给出评价和成绩评定。

(二)传统教育实习模式存在的问题

在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背景之下,传统教育实习模式的弊端凸显。首先,传统教育实习模式实习周期短。8周的时间要全面训练学生的英语教学能力、课堂组织能力是远远不够的。第二,学生正式授课机会少,实习沦为见习。一些教学质量高、教学理念先进的中小学老师不愿实习生上讲台,唯恐打乱教学计划,影响教学质量。第三,缺乏实习指导。传统教育实习模式中领队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都是一对多的模式,而指导教师本身教学任务繁重,实习指导的质量无法保证。最后,传统教育实习模式形式过于单一。多年不变的听课、上课、组织课外活动、实结已经无法满足个人、学校和社会的要求。

传统教育实习模式下,英语专业师范生无法真正展开实习实践,教育实习逐渐形式化,走过场,甚至弄虚作假,教育实习的预期目标无法达到。传统教育实习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二、“国培计划”顶岗实习模式

(一)“国培计划”顶岗实习模式的内涵

“国培计划”顶岗实习模式,即在学校的组织和教师的指导下,依据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把实习生派到农村中小学校顶替当地教师的教学工作岗位,通过顶岗任课的方式来完成教育实习任务,同时将这些教师置换到高校集中培训研修的实习模式。

“国培计划”顶岗实习模式比传统教育实习模式的时间长一些,大概3个月或一学期。实习生从实习学校直接走上讲台,独自承担至少一门课程的教学。这赋予了实习生锻炼的真正机会,让他们能够将自身的理论运用到实践教学,积累经验,促进了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

(二)“国培计划”顶岗实习模式存在的问题

虽然“国培计划”顶岗实习模式赋予了实习生实战的机会,相对于传统教育实习模式有一定的优势,但仍存在很多的问题。首先,“国培计划”顶岗实习人数有限,无法满足英语专业教育实习的需求。第二,实习生缺乏有效的指导,上手难度大。实习生通过一周的见习观摩之后便要走上讲台,不仅要独立做好课堂教学,还要处理班级突发事件,这让很多实习生觉得力不从心。第三,实习条件艰苦,实习生心理不适应。顶岗实习的学校一般较为偏远,生活条件和教学环境较差,一些实习生无法适应,不能全身心投入实习,甚至半途而废,严重影响了教学和实习质量。

顶岗实习模式有效缓解了农村师资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的问题,同时也是地方高校英语专业教育实习的一种有效途径。但由于其局限性,不可能单一存在,必须与其他实习模式同时进行,只能作为传统教育实习模式的补充。

三、全程教育实习模式

(一)全程教育实习模式的内涵

全程教育实习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育实习思想、教育实习体系和教育实习方式的统一体,它是一种高于现行教育实习的新的教育实习模式,同时又是现行教育实习的深化。具体讲,全程教育实习是在大教育实习观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师范生进行全方位、全过程教育实习。

与传统的毕业前“一次性”“终结性”和“突击性”实习模式不同,全程教育实习模式认为,“教育实习不只是传统意义的一个教学环节,更是一个教学过程。而且,与其他理论课一门一门结业不同,它是师范生整个在校期间(包括寒暑假)都要不间断地进行的最为完整的教学过程。是包括教学技能训练、教育见习、教材教法研究、模拟教学和教学实践等内容在内,并由此形成的大教育实习观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大教育实习模式。”

(二)全程教育实习模式的实施

全程教育实习模式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进行:教育见习阶段,模拟教学阶段和教育实习阶段。

1.教育见习阶段

教育见习是“师范生对自己未来工作进行了解和实际体验的重要途径,是师范生尽早接触中学实际、巩固专业思想、学好理论知识的重要手段,是毕业前集中进行教育实习的基础。”见习可以分两次进行,第2学期到中小学见习观摩,了解中小学教学状态和教学内容、日常教学模式和管理方法。在有了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教学理论基础之后,在第4学期再次到中小学见习和听课,观看优秀教师教学录像,学习教学经验,搜集教学和班级管理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和深入的思考,并形成见习报告。

2.模拟教学阶段

在第一阶段见习的基础之上,第二阶段将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训练。地方高校可在第6学期开设一门“中小学教学模拟和实践课”,进行教学技能的分解和综合训练。

第一,要求学生钻研教材,编写教案,认真备课;第二,为学生创造真实课堂教学环境,进行试讲,模拟教学;第三,交互听课,互相评讲,取长补短;第四,个人总结,对自己的教学模拟进行反思实践。这一过程还可以采用教学录音、录像等方式对教学情况进行记录,让学生的教学行为能够被观察、分析和评价。指导老师可对训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让学生初步具备教育教学能力。

3.教育实习阶段

第三阶段的教育实习为毕业前的“实战演练”,学生将身临其境,进行一次综合性的全方位的正式实习。可以采用集中实习为主、分散实习和顶岗实习为辅的模式,多方面拓展实习渠道。

这一阶段可安排在第7学期,时间约为8至10周。通过前两个阶段的见习和演练,实习生将会更加自信,与实习学校教师和班主任一起参与到教学和管理活动中去。通过教育实习,实习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更好地了解中小学教学管理的基本原则、方法和规律,掌握教学的重要环节,熟悉教学全过程,为将来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全程教育实习模式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教育实习模式,扩大了实习的内涵,创造了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理论实践有机结合的新型实习模式,以培养出大批基本具备教育教学系统技能的准教师为标准,这与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后人才培养目标不谋而合。

参考文献:

[1]孟宪乐.师生双向专业化发展:全程教育实习模式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03(4):65-69.

第4篇

〔关键词〕法学教育;专业实习;实践教育

法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这一点业已成为国内外法学教育界的共识。但如何在法学教育中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多年来众多国内外法学教育家都一直在思考和探索。在我国,法学专业实习作为加强法学专业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途径之一,已被广泛运用于法学专业教学中,为培养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法律人才起了重要作用。当前,面对国家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深化过程中所带来的诸如法学教育体制改革、法律职业改革、司法改革等种种制度变迁带来的挑战,各法学院校系都提出了各自的应对方案。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法学专业实习已出现了形式化和走过场的倾向。因此,有必要对法学专业实习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全面、深刻的反思。本文通过国际经验的比较,①分析对法学专业实习重要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并结合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多年的法学专业实习的改革经验,提出解决法学专业实习当前面临的问题的一些思路,以期引发对我国法学专业实习问题的更深入的思考。

一、法学专业实习的困境

我国高等法学院校(系)在本科高年级的教学中,曾普遍要求学生参加与法学专业密切联系的专业实习,并将实习纳入学分管理;并基本形成了以集中实习(即由学校的教学管理部门在正常的学时中集中安排实习时间)为主的实习方式。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法学专业实习的持续推行却遇到了困难。

首先,随着包括法学教育在内的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过渡,各法学院校系的招生规模急剧膨胀。仅以我院为例,法学本科招生规模已由1995年的32人增长到2000年的250人。各法学院系的共建实习基地的容纳能力已远远跟不上法学院系学生数量的增长速度,继续由法学院系负责联系安排专业实习已不现实。同时,与急速扩张的学生规模相比,实习经费更加捉襟见肘,更增加了共建实习基地的困难。

其次,为克服上述问题,目前大多数院校(系)在法学专业实习中以学生自行联系取代了由学校同有关单位(如实习基地)联系的组织方式,但由于缺乏相关管理制度的有效约束,实习形式化趋势严重。我院自允许学生自行联系以来,自行联系实习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999年自行联系毕业实习的人数占学生总人数的比例为49%,这一比例较1998年增加了24%.而2000年自行联系毕业实习的人数占学生总人数的比例则进一步提高到69%.以学生联系为主的实习模式,增加了实习管理和监督的难度。管理制度不健全和监督机制不完善都会为毕业实习流于形式提供制度的温床。

第三,严峻的就业形式和“学历高消费”的热潮对法学专业实习形成极大的冲击。根据法学本科教学计划,毕业实习须在完成对大部分专业基础课和骨干课的学习后进行,因而较优的时间安排是第6学期结束后,通常安排在第7学期。但这一时间安排正好同毕业生就业、考研时间冲突。在实践中,学生倾向于在有未来工作择业意向的地方实习,同时也倾向于自主、优先地选择与专业对口的实习单位而更多采取自行联系的方式。由于当前存在片面追求高学历和盲目人才高消费观念,再加之本科毕业生严峻的就业形势所激发的“考研热”,使自行联系实习的方式往往成为考研同学的“安全港”。

第四,终身教育思想和全面素质教育思想对法学专业实习的冲击。终身教育(educationforalloutlife)思想的教育观念,改变了原来的“一次教育,终身受益”的传统教育思想,从而在继续教育制度和职业教育制度的协调配合下,大大减轻了法学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压力。从而促使法学教育者反思:四年的法学本科教育应当培养出怎样的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法律人才?专业实习是否不可替代?另外,在全面素质教育的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在学生的总学时数受到严格的限制的情况下,如何处理“通识教育”与“专才教育”的关系?如何科学安排专业实习时间,更高效地利用有限的专业课程学习时间?

二、影响法学专业实习重要程度的因素

法学专业实习在推行过程中遭遇的困难在法学教育界引发了对法学专业实习的基本问题——即法学专业实习必要性的质疑。北大已在本科教学计划中取消了法学专业实习的学时安排,只保留了该门课程的名称。而更多的院校则对实习持一种弱化管理、听之任之的态度。当然,也有少数院校坚持改革以克服法学实习的形式化倾向。

进一步地,通过对国内外法学院校有关法学专业实习安排的考察,我们发现法学教育的目标、法学教育的层次、法学职业教育体制等因素对法学专业实习在法学本科教育中的重要性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1.法学本科教育的目标对法学专业实习重要性的影响

法学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20世纪30年代,东吴大学法学院孙晓楼教授在其所著的《法学教育》一书中指出,“法律教育之宗旨及计划是:要以严格之方法,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富有创造精神及善于适应时代需要之法律人才。”几十年后,在人类即将从工业经济时代全面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转型期,上述要求依然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法学教育改革的根本任务就是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法律人才。具体而言,法学教育在全面实施依法治国方略中,一是要改革现行法学教育体系不甚合理的地方,推行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构建适应21世纪知识经济需要的法学教育体制和法律人才培养模式;二是适应司法改革的需要,为立法、司法等法律职业部门培养大批高素质的法律人才和从事法律辅助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型法律职业类人才,如法律助理、司法行政人员等,还要为各行各业尤其是行政管理部门和经济部门培养复合型法律人才和管理人才。

法学本科教育应当以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复合型法律人才为目标。在我国,我们的社会既不需要、也不可能产生大量的法学大师。正如美国大法官霍姆斯所言,大师不靠教育创制,而是凭天赋自我造就。培养应用型、能力强的高素质法律人才应当成为法学本科教育的目标。而达成这一法学本科教育目标的核心工作就是着重对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法学专业实习正是促进本科生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采取的有效措施。

2.法学本科教育在法学教育体系中的层次对法学本科专业实习重要性的影响

自1904年清政府建立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所法学教育专门机构———直隶法政学堂以来。已近百年。〔1〕回顾中国法律教育发展之路,虽历经坎坷,却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已形成由普通高等教育、成人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教育构成的既有学历教育、又有非学历教育的从中专、专科、本科、第二学士学位、法律硕士、硕士、博士和博士后的层次结构。〔2〕但是中国法学教育体系的不成熟和不科学的地方性的缺陷也日益凸现。

随着法学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的增强,法学教育的层次结构、法学教育的起点将进一步与国际接轨,层次结构的重心将向上移。高等法学教育要坚持本科为基础,以本科教育为起点,大力发展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简称JM)研究生教育,形成本科、硕士、博土教育之间合理的层次结构。

法学本科教育担负着培养应用型人才和学术型人才的双重目标。要在尚以“应试教育”为主的高中教育基础上完成的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积极而富有成效地开展实践教学仍是重要的教学培养模式。能充分体现学生自主性、社会性、专业性的法学专业实习也必将在现在及将来一段时期存续。另一方面,法学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理论研究必须以对社会的充分认知为基础。正如世界教育联盟总裁、日本著名学者奥田真丈在“日本大学改革的现状与课题”的演讲中所言,“广阔的视野及社会分析综合能力”是大学生首先须培养的能力。唯其如此,才能使法学理论研究具有实践意义,才能培养有价值的学术型人才。因此,无论是培养哪一种人才,都要以人为本,按照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的要求,强调包括专业实习在内的专业实践的重要性。

3.法律职业教育体系对法学专业实习重要性的影响

是否具备完善的法律职业教育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法学专业实习对于法学本科教育的重要性。

世界主要法治国家的法律职业一般分为三种主要类型:第一类是律师、法官和检察官。第二类是从事法律教学、科研的教师、专家。第三类是法律辅助人员。与此相适应的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法学教育:一是普通高等法学教育,二是高等法律职业教育。研究发现,法学教育成功的国家都有完善的法律职业教育制度与高等法学教育相配套,素质教育与职业教育相分离。不论是大陆法系国家还是普通法系国家,要培养出能直接从事法律职业的人才,一般至少需6年~7年,其中包括注重素质教育的法学本科教育阶段和职业前培训阶段。因此,法学专业实习并没有成为一种普遍的、必须的要求。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以高中毕业为基础的法学本科教育中,法学专业实习常作为一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的教学方法融入法学本科教育中。

而在我国,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严重脱节,法律职业教育长期作为一种上岗后补充学历培训而存在,因此,法学本科教育担负着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任务。尽管我们在推进司法改革和法学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提出了应当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根据法律职业对从业者的特殊要求,按法律人才培养和成长的规律,建立起法学教育、法律职业培训和终身化的法律继续教育相互衔接、一体化的教育培训制度。但在形成科学、合理的法学职业教育体系前,在今后很长的一个时期内,法学本科教育仍将担负重要的法律职业教育功能,以在法律机构实践为主的法学专业实习仍将是未来法律人才职业生涯的重要阶段。

三、法学专业实习的实践探索

如前所述,法学专业实习在很长一个时期仍将是法学本科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法学专业实习遭遇的困境并非是法学专业实习制度本身的缺陷,而是受制于我国变革时期的社会现实和其他制度条件的约束。随着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改革的深化,法学专业实习非但不能弱化,还应当积极研究相关的理论,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只有在制度上不断创新,才能有效克服当前法学专业实习遇到的困难,充分发挥这一制度在法学本科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尽管在不同的制度背景下,国外法学专业实习在实习的必要性、内容、目标以及实现方式等方面都和我国有着明显的差异,但国外法学院在法学专业实习的制度设计上仍有许多先进的经验可资借鉴。在设计法学专业实习制度时,学校的特点(如在法学教育体系中的位置、学校资源的优势、法学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地区的特点(如法学专业人才需求的地区偏好、人力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等)都是影响制度安排的重要的因素。

1.将法学专业实习作为必修课纳入学分管理是十分必要的,教学计划的安排则应更为灵活

比较发现,在是否将实习纳入学分管理以及是否将其定为必修课的问题上,呈现多样化的特点。例如,在美国,由于其英美法系的判例法特点以及案例教学法在法学教学中普遍采用以及其法学初级学位立足于本科教育基础之上的特点,使美国的多数法学院并不强调学分管理或其必修课属性。耶鲁大学法学院在其J.D教学计划中将实习计划(ClinicProgram)列为选修课;纽约大学法学院则不将实习计划作为独立课程,而只视其为一种教学模式。而在大陆法系的德国,尽管存在法律职业准备阶段的实习,但一些著名的法学院仍然强调法学专业实习的重要性,在德国汉堡大学法学院,实习被列为必修课纳入管理。

我们认为由于法学专业实习的质量是法学本科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环节,是完成从认识——实践——认识的第二次飞跃的关键,因此,不能搞成形式化。在实践中,迫于升学、就业的压力,专业实习形式化的“道德风险”普遍存在。我院长期坚持将法学专业实习作为必修课纳入学分管理,从而强化学生对实习重要性的认识,确保法学专业实习的质量。

在时间的安排上,除了根据专业理论课开设的情况安排法学专业实习在四年本科教学计划中的合理时间外,是否将其纳入正常的教学周期更是有待思考的问题。在德国汉堡大学法学院,法学本科专业实习被分成两个阶段,即入门实习(EinfUhrungs)以及深入实习(Vertiefungspraktikum),由学生在假期里完成,分别为期4周和9周。我院的实践表明,第6学期结束时,主要的专业基础课和骨干课均已学习完毕,是安排法学专业实习的较佳时期。同时,为更充分地利用假期社会实践和在校课程学习时间,我们将专业实习时间调整到第6学期结束后的暑期到第7学期的第5教学周止(通常为7~9月)。

2.学生自主选择与院系在法学专业实习环节扮演的角色转换

与对部分国外法学院的初步调研结果显示,国外各法学院对法学专业实习采取的是一种学生自主选择的模式。专业实习环节不同于理论教学环节,同理论教学环节相比,学生的自主性显得更为重要。首先,赋予学生更大的选择权,可以克服强行安排的弊端。我院的专业实习经验显示,在院系组织的情形,由于实习单位的安排与学生的主观意向的差异,会挫伤学生主动投入实践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妨碍了学生个体优势的发挥。其次,招生规模的扩张速度远远超出了实习基地容纳能力的扩张速度,采取以学生自主选择为主的实习模式也符合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趋势。

在法学专业实习中,学校更多扮演的是机会提供者的角色。例如,耶鲁大学法学院就设有了eromeN.FrankLegalServicesOrganization(LSO)和YaleEnvironmentalProtectionClinic为法学院学生提供实习机会。我国国内的著名法学院如北大、清华、人大、武大等法学院也都有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实习基地以规范化的管理、指导老师丰富的经验等优势仍成为学生的首要选择。此外,由于各地区开放程度的差异也使得实习基地可以为机会不多的学生创造更多、更好的实习机会。

3.有效的管理和监督

法学院系对法学专业实习的监管不力是引起当前法学专业实习形式化的根本动因。国外法学院对学生实习通过加强学生的实习申请和实习效果评定进行。在对学生申请的审核方面,着重于实习单位的选择和实习计划安排。例如德国汉堡大学法学院明确要求实习单位须与专业紧密结合,同时要求学生提出计划详尽的书面申请,经同意后方可进行。而大多数美国大学法学院则鼓励跨学科的(interdisciplinary)实习计划,如耶鲁大学法学院学生的半年强化实习(intensivesemesterexperiences),可以跨学院进行,学院着重考察实习计划,对实习单位并没有特别规定。

在实习成绩的考核方面,美国耶鲁大学法学院采用的是将实习学分区分为不分等级的学分(ungradedcredit)和等级学分(gradedcredit)两部分以及实习导师和院内教授共同评测相结合的方式。而在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法学院麦卡瑟分校,对实践技术教学中的实践部分的评测则采用与理论部分相同的分等级计分法(即从不及格到优秀)〔3〕。

我院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并借鉴各国经验,在加强实习基地建设的同时,特别注重通过加强实习的动态管理实现对专业实习的有效监管。在多年的毕业实习实践中,已初步形成实习前申请审核、实习期间监督以及实习结束考评的动态管理模式。所谓实习申请审核,是指由参加专业实习的同学在开始实习前须拟订详尽的实习计划,并向实习指导小组提出书面的正式申请,在实习指导小组同意后方可进行。鉴于我院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对实习单位的选择只是提倡与法学专业密切相关的单位,例如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等,但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各类工商企业等也并不属禁止的范围。实习申请是否可获同意主要在于实习计划的详尽与否以及是否可以实现专业实习的目的。新晨

以学生自主选择的实习模式大大提高了院系监督的成本,且不能确保监督的有效性。因此,实习期间的监督和科学的考评方法是确保实习取得实效的重要保障。我院采取了强化实习课老师和实习地指导老师的合作的方式,对专业实习的过程进行有效监督,并在此基础上确立了对学生的实习成绩进行综合考核的评测方法。实习地指导老师的意见在对学生在实习地的表现的评价上将是主要的参考依据。实习成绩的另一个组成部分是实习论文的成绩评定。考虑到专业实习与校内课程学习在性质、评定老师在学生实习表现的信息不完全、实习单位等因素引起的差异,我们计划改革专业实习成绩的评定方法,改百分制为等级制,以提高成绩评定的科学性和监管的有效性。

我们相信,认真反思我国法学教育界近十多年来的发展过程中的法学专业实习理论和实践,为法学实践教育寻求新的实现途径,对开创21世纪中国法学教育的未来会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方流芳。中国法学教育观察〔A〕。贺卫方主编。中国法学教育之路〔C〕。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

第5篇

关键词:临床带教管理探讨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434-02

我院为国家民族地区县级综合性医院,是全县医疗业务技术指导中心、急救中心,基层单位医疗机构进修人员培训和大、中专院校实习基地,承担医院临床科研、临床教学、医务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管理职能。“5.12”汶川特大地震后,重建医院设备设施完善,改变了长期制约民族地区县医院发展的问题。为满足广大病员诊断检查需要,强有力推动我县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服务能力的整体提高,发挥设备的最大优势,医院加大了对全院专业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和基层单位医疗机构人才的培训、进修及实习生临床教学和管理工作。近年来,我院接受来自各大、中专院校实习生39人,基层单位医疗机构进修人员15人,进修及实习专业有:临床医疗、护理、检验、口腔、放射、超声影像、药剂、中医等。由于进修、实习生在进修和实习当中专业多、人员较分散,轮转班制使其有的上白班,有的上夜班,有的正常班,有的休息,导致医院对进修、实习生在学习期间临床带教和管理方面存在部分问题,其主要表现为:

1部分进修、实习生无具体带教老师带教

我院教科按照进修或实纲内容要求安排学员至各科室,其部分科室因上班人员紧缺,白班工作量大等原因,只要求进修、实习生跟随上班或值班老师完成本班工作,按时上下班,并未按进修实习计划安排落实具体的带教老师,更没有具体的带教计划和考核。

2科室对进修实习生管理环节松懈

由于我院的进修生来自全县各基层单位医疗机构,具有一定的临床基础,进修的期限短,而大多数实习生在院外租住房,加之实习生人数多、专业多,转科勤;部分科室而疏于管理和带教,没有严格要求进修、实习生,存在放任进修实习生的心态,部分进修实习生出现迟到、早退、想来就来,不假自走等不遵守医院劳动纪律现象,导致管理环节松懈。

3医院对实习进修生在医德医风教育方面重视程度不够

众所周知,临床实习是把医学生从单纯的学生向临床工作转变的过渡阶段,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性环节,是培养一个合格的临床、医技医生或护士的必须手段;而临床进修学习是有效提高临床能力的继续教育手段之一。

3.1制定详细的带教计划和考核。科教科应根据行政主管局或医学院(校)安排的进修、实习计划要求,针对进修、实习生的特点,制定相应的进修实习生教学计划及轮转表,并及时向相关科室部署和落实。进修实习生持科教科开具的实习、进修通知单或轮转表按规定时间到各科室报到。科室根据进修、实纲、计划,结合科室实际工作情况,有计划安排进修实习生跟随指定的带教老师从事一切医疗活动。

3.2开展岗前培训和医德医风教育。医院是医药卫生和医学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依托,不但要教给学生诊疗技术,还要突出对进修实习生进行医德医风教育,把医疗行为规范和医疗法律法规作为对进修实习生医德医风教育的重要内容,增强进修实习生的法律意识,并在医学实践过程中锻炼他们的医德医风修养。因此,凡所有进修实习生来院进修实习,医院应把岗前培训及医德医风教育放在首位,及时组织相关职能部门从医院规章制度、医疗安全教育、医德医风教育、进修实习生管理制度、医院感染等内容对进修实习生进行岗前培训和教育。

3.3严格选择临床带教老师,体现人文关怀。医院进修教育作为医疗卫生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主要是让基层进修人员通过进修学习达到更新知识,提高实践技能的效果,能在各自的单位及工作岗位发挥应有的作用,开展工作[1]。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让进修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了解更多相关的新业务和新技术,这就要求医院带教老师面对这一群体需要有针对性的带教[2],这也是带教老师与进修人员共同努力的目标。同时,临床实习是医学生迈入今后工作岗位的第一步,是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过程。能否使实习生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在临床实习中得到强化与升华,使之逐渐获得独立工作能力,是带教工作的主要责任和目标。因此在选择带教老师方面,应首要选择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及过硬的技术操作,德才兼备的医护人员承担临床带教任务。凡进修实习生按院科教科分配到科室后,科室负责人按要求指定带教老师,带教老师应熟悉进修实习计划和带教计划,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和创造条件完成进修实习任务。同时,在进修实习期间,从科室到带教老师更应体现对进修、实习生的人文关怀。

进修实习生临床带教工作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只有培养出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临床带教队伍,医院才能完成培养医学生人才的使命。

3.4突出专业特点,加强学术培训。带教老师应注重本科的专业特点,把基本要领传授给进修实习生,当临床工作中有专科性检查或操作时,带教老师应为进修、实习生提供见习和操作机会,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针对性、目的性和启发性地将各科的重点、难点及相关学科的新进展、新技术和防范安全的知识传授给进修、实习生,让学生多操作;做到放手不放眼,尽快让进修、实习生熟悉各项技能技术操作,帮助进修、实习生在短时间内,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水平、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5实行双向考核和激励机制。我院不仅抓制约措施,还应实行有效的激励机制。为搞好临床教学管理,医院应建立对带教老师和进修实习学生实行双向考评制,通过双向考核从而从中了解带教中进修、实习生在每一科室的思想情况、理论、操作等各方面的专业技能情况,并及时反馈到科室,科室及时调整及改进带教方法。同时,通过双向综合考评量化,医院可作为评选优秀带教老师和优秀学员的条件,也可作为选择带教老师的条件之一。

综上所述,建立管理体系,健全管理制度,明确管理目标,落实管理计划,只有实现了对进修生、实习生的有效管理,从而才能把进修生、实习生的管理工作纳入系统化、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轨道[3]。

参考文献

第6篇

_____________中学:

我校__级本科班学生__将于__年__月中旬至__年__月中旬进行为期_____________周的顶岗实习.

回函

___________________(学校)现已接纳你校_____________学院(系)学生__________进行实习,特此证明。

实习单位(盖章)

20__年__月__日

师范生实习介绍信(二)

_______________学校:

兹介绍我校______________学院(系)_____________专业20__届______学历毕业生________________同学去贵校实习,请接洽。

(校或院、系盖章)

20__年__月__日

回函

___________________(学校)现已接纳你校_____________学院(系)学生__________进行实习,特此证明。

实习单位(盖章)

20__年__月__日

师范生实习介绍信(三)

________________:

现介绍我院20XX级_________师范专业同学前来贵校顶岗实习,为期__周。

望贵校提供实习条件,并按照学校规定对学员严格要求,督促其完成实习任务,并对其实习期间的表现给出鉴定意见。

谢谢支持!

回函

___________________(学校)现已接纳你校_____________学院(系)学生__________进行实习,特此证明。

实习单位(盖章)

20__年__月__日

师范生实习介绍信(四)

_____________________:

兹介绍我校______________学院(系)_____________专业20__届______学历毕业生__名同学去贵校教育实习,请接洽。

名单:(略)

(校或院、系盖章)

20__年__月__日

回函

___________________(学校)现已接纳你校_____________学院(系)学生__________进行实习,特此证明。

实习单位(盖章)

20__年__月__日

相关阅读:师范生实习注意事项

(一)准备阶段

做好教育实习的各种准备工作,学习备课,写教案,练好师范基本功。在实习出发前,上交一个主题班会课教案、一份第二课堂方案、一份个人实习计划以及一份实习前的准备总结。

(二)见习阶段

到达实习学校后,尽快安顿好各队员的住宿问题,再由该校负责老师带队员熟悉学校环境,购买宿舍公用物品。第二天,与学校召开见面会,请学校领导、科组老师、班主任介绍学校、科组、班级的基本情况,请优秀老师介绍教育、教学的好经验,了解实习学校各项工作和各种规章制度,为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做好准备。

A、教育见习

1、多听原科任老师的课,提倡跨年级、跨专业听课,积极参加科组教研活动。

2、了解各科目的上课进度,把握任课班级的成绩情况,制定教学计划。

3、在原科任老师指导下,准备上课教案,进行试讲。

4、认真做好批改作业和下班辅导学生的工作。

B、班主任见习

1、与学生见面,参加班级活动,了解学生情况,在原班主任指导下制订班主任工作计划。

2、用3-5天时间记住所带班级的学生名字,召开班委会。

3、确定一名待进生,从各方面去帮助此生。

4、结合初一新生的军训活动,协助学校和原班主任做好这项工作。

C、教育调查

1、从实习学校和当地情况出发,初步确定调查主题。

2、初步确定分工名单。

3、查找并阅读相关资料,做好笔记。

(三)实习阶段

A、教育实习

1、争取早上课、多上课。一般要求讲授新课10节以上(不包括重复课),其中6节独立课(不需要教师指导,独立写出教案上课)。

2、每节课上课前必须进行检查性预讲,同组实习生参加听课,可以邀请原科任教师参加。预讲后由听课师生提出意见,实习生对教案进行修改和补充,最后送原科任教师审阅批准后方能试教。

3、鼓励不同科组的同学互相听课,作好记录,多沟通交流,共同进步;同科组的同学可集体备课、轮流负责。

4、及时批改作业,了解教学效果,加强个别学生的辅导。

B、班主任实习

1、熟悉班主任常规工作,独立处理班上问题,经常与指导老师沟通。

2、在原班主任的指导下,设计好主题班会的方案和第二课堂活动的计划,按计划开展各项活动。

3、深入了解学生,继续落实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C、教育调查

1、确定调查题目,初步拟定调查问卷,明确各项分工

2、进行调查(如问卷、采访、座谈等),请求实习学校配合,保证不影响实习学校的教学工作。

3、统计问卷,整理、分析采访座谈等调查活动的资料

4、分析资料,撰写调查报告或科研论文

A、教育实习

1、每位实习生写工作总结和个人鉴定。

2、请原科任老师填写实习生鉴定,初步评出教学的实习成绩。

3、与原科任老师进行座谈,请求老师批评指点,找出存在问题,力求改进。

4、向原科任老师送上小礼品,表示敬意与谢意。

B、班主任实习

1、请原班主任老师填写班主任工作鉴定,初步评出班主任工作的实习成绩

2、与原班主任交谈,送上小礼品,致以敬意和谢意,并处理好最后的班主任工作

C、教育调查

修改调查报告或科研论文,并交给实习队长

后期工作:

①实习队长组织全队同学根据《教育实习纪律、调查与总结评分标准》评定每个同学的教育实习纪律、调查与总结的成绩。

②实习队长收集每位实习生个人总结与专题总结、调查报告等材料,写好实习队工作总结(执笔者免写个人总结),回校后三天内将实习队的总结以及推荐2篇写得较好的专题总结或调查报告交回教务处教育实践科。

③实习队长负责写出全体队员的小组鉴定,填写好队员的考勤表。

④原科任教师和原班主任写好实习生鉴定,初步评出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的实习成绩后,由实习学校签写意见和加盖公章,交领队教师带回教务处教育实习科。

⑤召开总结座谈会,征求实习学校领导、师生对我校实习工作的意见,整理好送回教务处教育实习科。

⑥研究如何为实习学校做好事。

⑦离校前,清退各种借用的材料、物品、用品,付清各种实习费用。

⑧认真写好“感谢信”,做好返校交通安排

⑨回校后三天内将调查报告和个人总结或专题总结、《教育实习学生工作本》、班主任工作计划、班或团课讲稿交给本系教学法教师。

⑩实习结束后,三天内评选出教育实习积极分子(人数不超过全队1/3),交回教务处教育实习科审批。

第7篇

摘要:1999年,随着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文件出台,拉开了我国高考扩招的帷幕。伴随着高校招生人数的逐年攀升,解决高校学生的实习问题也经迫在眉睫,是我们广大高校及社会亟待破解的难题。面对高考扩招对教育实习提出的严峻挑战,本文通过大量查阅高考扩招后的有关教育实习和学生能力培养的相关文献,结合我国教育实习的相关政策制度、当前现状、改革趋势,综合一些专家学者研究成果,梳理不同的研究方法、视角,对我国高校扩招后的体育教育实习进行了归纳总结。

关键词:高校扩招;背景;体育教育实习;研究

1999年,随着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文件出台,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2010年将达到适龄青年的15%。这就意味着在短短的五六年中,大学招生规模扩大了将近3倍,以往的“精英教育”也逐渐被“大众化教育”所取代。招生规模的扩大,必须导致就业政策的改变。因此,从恢复高考以来,我国的分配政策由统招统分到定招定分在到双向选择。在这种背景下,高校学生的就业压力空前巨大,而关乎学生就业的学生实习就越发显得重要起来。

众所周知,学以致用。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把所学转化为自身技能,并有效的使用出来,最大限度的体现出所学的价值以及所学的使用价值。而在学与用的过程中,为使所学达到最大限度的所用,实践就变得非常重要。这里的实践就体现在我们的教育实习上。对于学校及老师而言,教育实习是教学计划中的重要一环,通过实习可以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学生而言,体育教育实习是学生在实习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亲身参与中学体育实践,来综合检验,培养自己独立从事教书育人工作能力的一次实践演习,是一门融实践性、专门性、教育性为一体的重要课程[1];对于社会而言,教学实习是对学生以及教育机构的一次教学成果考核。

我国学术界对于教育实习的研究一直都没有中断,其研究方法多元,研究视角新颖,研究内容丰富。这些为我国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也为教育实习指明了方向。

1.关于体育教育实习特点的研究

马克思说过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自身的特点。正确认识事物自身的特点,有利于我们掌握事物的发展规律,能更好的按照规律办事。因此,正确认识体育教育实习的特点,有利于我们对实习重要性的认识。体育教育实习并不仅仅是简简单单上几节体育课,轻轻松松带学生做几次操,而是要对学校整体体育工作有所把握,它包括班主任见习、体育教学活动、运动训练等多项工作。夏思永(1999)认为教育实习有四个特点:实践性、综合性、规范性、指导性。

2.关于体育教育实习模式的研究

模式是指从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中经过抽象和升华提炼出来的核心知识体系,是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论。通俗来讲,模式是一种指导,一个设计方案,是一类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关于体育教育实习模式的研究在我国非常成熟,李相如提出了单周期教育实习模式,即一次性实习模式;党炳康提出了固定实习、双轨同步实习,联合组队实习、托管实习、顶岗实习、协议实习、委托实习、上岗实习和校内模拟实习九种实习模式;蔡华,汪青结合体育教育专业的特殊性,以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为目的,提出了宽口径―重实践―基地化教育实习模式。尽管关于实习模式的研究众说纷纭,但基本可以达成共识,即正在走向市场化、多元化的就业机制与传统的一元化体育教育实习方式存在着矛盾与冲突,未来我国的教育实习必须走多元化的实习模式之路。

3.关于体育教育实习基地建设的研究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拉开了校企合作的序幕,为体育的实习拓展了思路。巴艳芳指出在众多的实习方式中,在实习基地学校的实习远远优于其他方式的学习。不仅仅实习生可以终身受益,对基地学校而言也是有益无弊。尽管有专家学者认识到校企合作或者是基地学校的重要性,但受制于现实客观因素的制约,很多学校往往是实习前草率的选择实习学校,这种实习选择的临时性和随意性在很大程度上难以保证实习效果。2005年,徐圣霞指出基地建设与发展的滞后性,实习基地的设施薄弱是目前我们存在的主要问题,陈曙等人更是强调要完成实习基地的建设,我们必须历经基地学校的积极性不高,部分实习生的综合素质欠缺的破冰之旅。纵观以上研究,我们不难发现教育实习基地的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性的工程,其关键在于坚持互利互惠的原则,充分调动校企双方基地建设的积极性,着力提高学生素养的培养。

4.关于体育教育实习评价的研究

科学的体育教育实习评价是实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良好的评价体系是实习质量及质量的改进和提高建立了标准,提供了反馈信息。余纯璐认为评定学生的能力要改革教育实习成绩的评定办法,以全面衡量实习生成绩的评定方法(包括见习和研习态度,教学,训练能力及班主任工作等)。李华根据层次分析法设计了教育实习评价指标-层次分析模型。关于实习评价的研究,目前还不太完善,体育专业教育实习评价体系的构建有待进一步完善加强。

5.关于体育教育实习管理的研究

戴维・B・赫尔茨说过,管理是由心智所驱使的惟一无处不在的人类活动。当然,它也存在在体育教育实习过程中。刘集伟认为实习管理的松散使实习工作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徐圣霞则强调了行政部门应加强对教育实习的领导和管理。此外,还有学者认为学校与接受实习单位共同制定指导计划实行双管理制度。他们都从管理的要素入手,对体育教育实习提出了宝贵的意见与建议。

纵观高考扩招后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扩招规模的逐年增加,学生个人的素质教育被逐步重视,教育实习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这些都给科研工作者带来机遇和挑战,从而为我国的体育教育实习问题的研究提供了鲜活的素材和新鲜的血液。它不仅仅有利于我们培养出合格的体育教育人才,有利于我们体育教育实习模式的建立,更有利于我们体育强国梦的实现。(作者单位:湖北体育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启明.体育教育实习[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2]王超英.体育实习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第8篇

一、高校美术教育实习环节设置的必要性

分析正所谓“实践出真知”,不经过教学实践的高校毕业生很难满足社会岗位对其的要求,尤其是在专业技能方面,不经过社会实践,就很难将在学校中获取的知识熟练地应用于实际工作。通过教学实习环节,高校美术教育专业学生不仅能提高自身实践能力和对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还能将自身的合作精神、协调能力、创新能力等提升一个高度,促使自己成为具有直接上岗就业能力的合格毕业生和社会急需的人才。可见,高校美术教育的教学实习环节是必不可少的,高校美术教育者有必要对该环节所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和优化、改善,以便提高教学实习环节的价值和效率。

二、高校美术教育实习环节中存在的不足

1.很少学生想去条件相对艰苦的偏远地区完成实习环节任务随着当下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趋显著,部分大学生有比以往更加浓厚的追求高生活品质的意愿,同时对“物质生活带来的赏心悦目及便利”也越发依赖。如此高校难以安排学生到条件相对艰苦的偏远地区完成相应的实习环节任务,很难达到“培养学生吃苦耐劳、承受社会压力的能力”的目的。

2.部分学生综合素质较低,难以胜任实习岗位工作和完成实习环节任务由于各种原因,部分美术教育毕业生在校期间缺少主动培养自身文化素养以及专业技能的意识,导致自身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不高,最终难以胜任实习单位分配的任务,难以适应实习单位环境,欠缺实践能力及实践操作的培养能力。该环节不足主要表现为:第一,部分高校美术教育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对相关技能的掌握程度不够、对专业知识的积攒不足,导致其后期学习能力和主动性不强;第二,部分高校美术教育专业学生思维局限严重、阅历较浅、知识储备不足、综合素质较低,为后续的实习任务加大难度;第三,部分高校美术教育专业学生正确处理社会现实和个人理想的能力较欠缺,并在日常的生活、学习过程中养成了“我行我素、自我中心”等不良习惯,甚至到实习单位后无视实际教学状况、条件,脱离教学实际,单方面奉行“艺术至上”的宗旨,难以完成“培养自身合作精神、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的实习任务。

3.部分高校美术教学专业学生欠缺科学有序、有计划而相对完善的技能训练和指导当下,部分美术教育专业学生对形式美表现能力教学序列概念及其理解并未达到相对清楚的程度要求,对相关技能的掌握不够牢固。并且,很多学生仅对专业课程、课本知识展开机械、死板的学习,其所在高校很少为其安排相应的技能训练环节,学生自身更是很少主动寻找运用知识、训练技能的机会。很多高校美术教学专业缺失科学有序、有计划而相对完善的技能训练和指导,直接导致了学生自身相关技能的欠缺。

三、改进措施

针对上述不足,各高校应有意识地培养并提升学生创新能力,鼓励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个人物质方面的补助、精神方面的褒奖等)引导大学生到条件相对艰苦的偏远地域展开实习,完成、达到培养自身适应环境、承受当今社会压力的任务和目的。对于创新意识、实践精神较为突出的部分学生,教师应相应地及时投入并加大对“培养创新”的投入力度,因势利导,利用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合格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在具体的教育实习环节中,指导教师还应格外注意对学生具体教学任务的安排,以便学生能在该环节内充分理解、掌握教材中的难点、重点;注重对学生个人潜力的挖掘、调动其实习积极性,使得学生的特长能充分发挥,促进自身专业技能的提升和自身素质的完善。当然,实习环节的重中之重便是制订“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并且针对性较强的”教学实践计划和实习指导。教学实习展开之前,做好准备工作和计划,以便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各方面专业能力和对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该重视对参与实习的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以便达到以培养创造力为基础来提高个人技能的目的。安排实习是提高学生专业素养的必要环节和有效途径,为提高高校美术教育实习环节的成效,教师应该实时分析实习环节中所遇到的问题,及时针对实习环节中的不足和弊病制订相应的解决方案,采取合理的改进措施保证高校美术教育实习环节的顺利展开。随着社会各个行业对相关人才的专业技能、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很多高校对美术教育专业相应教育实习环节的安排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作者:康海生单位:集宁师范学院

第9篇

关键词:卓越计划;实践教学体系;通信工程;工程实践;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1-0181-02

当前我国在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数量上居世界前列,但教育创新、培养质量等指标仍与世界发达国家存在差距。对于高等工程教育质量,业界的共同反映是毕业生工程实践能力较弱,岗位适应慢,缺乏团队合作与创新精神。[1]

针对高等工程教育培养现状,2010年6月国家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提出了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方向:[2]一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二是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三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从国家发展策略上可以看出,重视高等工程教育,提高工程人才培养质量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工作,而其中的核心就是工程实践,应当将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贯穿于整个本科阶段。

中北大学通信工程专业于2012年2月获批成为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学科专业(教高厅函[2012]7号),作为中北大学重点建设的优势学科专业,在学科建设和本科教育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形成了自己的人才培养特色。但不可否认,在工程教育方面还有所欠缺,特别是在实践教学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此,将以此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为契机,以实践教学改革为工作核心,对适应“卓越计划”要求下的实践教学体系进行研究探索,改革和创新通信工程人才教育理念,培养一批工程技术应用能力强、能够快速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

一、高等本科院校实践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高等本科院校通信工程专业普遍存在“培养目标不太明确,重理论轻实践”等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5]第一,相对于“卓越计划”的培养目标,工程教育偏离工程实践,实验课程设置与工程实际脱节,教学过程重视理论知识学习,却忽视了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致使学生分析、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较差,创新意识薄弱。第二,实践教学大纲陈旧,验证型实验内容较多,设计型实验与多学科知识综合性实验相对较少,各类实习环节相对固定,留给学生的动手与思考空间有限,无法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难以适应卓越工程师对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同时,由于对实验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学生存在不动脑思考、仅是按实验步骤机械进行、抄袭实验报告等现象,实验效果不理想。第三,由于高等学校与企业之间没有国家层面的学生实习制度的规范与保障,也没有相关的鼓励政策,使得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重要实践环节流于形式。第四,毕业设计环节效果较差。由于指导教师缺少工程经历以及学习设计场所和投入经费的不足,选题受到诸多限制,并且大多与工程实际联系不够紧密。同时,由于复习考研、各类资格考试、找工作等原因,很多学生无法投入足够精力完成毕业论文,论文质量较差。

因此,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将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造成巨大影响。本文将以中北大学通信工程专业为对象,研究探索适合于通信工程“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专业实验教学体系。

二、“卓越计划”模式下通信工程实验教学体系的探索

1.建立适应“卓越计划”要求的实验教学体系

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要为学生创新意识、工程能力的培养提供保障。根据“卓越计划”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结合专业实际,将实践能力培养划分为三个层次:基本技能层、综合应用能力层、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层。

(1)基本技能层。该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以及学生对各种电子仪器与性能参数的测量方法和实验技能。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大学物理、工程制图、电路分析、数模电子技术、程序设计语言C++、MATLAB基础、单片机原理与应用、专有集成电路设计、嵌入式系统设计等通识教育与专业基础课程实验;二是认知实习、专业发展科普讲座、电子工艺实习等。

(2)综合应用能力层。主要为专业实验、课程设计与专业综合实验,目的是强化学生的系统思维方法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设计应用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电磁场与微波、高频电子线路、计算机通信网、现代交换技术、光纤通信、移动通信等;二是电子线路与系统设计、软件设计实践、通信系统仿真及大型实验、VHDL项目设计、嵌入式系统项目设计等;三是专业综合实践周;四是计算机通信网技术工程实训、程控、传输通信综合技术工程实训。

(3)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层。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工程实践能力、团队协作意识等。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物联网创新应用设计大赛等);二是“3+1”培养模式的实施(包括顶岗实习、产品研发项目训练等)。

按照上述三个层次,实践教学由简单到复杂,能力培养由弱到强的方式实施,同时围绕工程教育理念,进一步突出“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特色。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为一体;融人文精神、工程素养和创新能力培养为一体;融教学、科研和生产实践为一体。

2.更新实验课程内容,改革实践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实验课程内容上,融入工程教育理念,以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为核心,结合现有实验教学平台,更新实验教学内容与训练重点,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践动手环节;同时,加大实验室的开放力度,使学生结合自己兴趣自主选题实验,全面优化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在实践教学方法上,改变传统的“知识灌输型”教学模式,引入先进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动画设计等),增加互动环节,提高授课的感染力;同时,采取必修实验与选修实验相结合的操作模式,减少必修实验,增加选作实验的综合性与工程性,并逐步向创新型的实验教学模式转变;此外,积极吸引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在科研项目中提炼转化实验内容,增加实验的应用性与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总之,要以工程教育理念为主线,以学生兴趣为动力,通过多种实践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全面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3.整合校内实践资源,加强校企合作,逐步完善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

在校内实习基地建设上,通过整合校内实践资源,充分发挥校内现有实践实训场所的作用,可以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促进专业的建设和发展。中北大学通信工程专业的校内实习基地建设以国家级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工程训练中心为支撑,不断完善工程实践训练内容,加大工程训练与企业的结合力度,逐步形成了多层次、分阶段、模块化的工程训练模式,实现了将工程训练贯穿于整个培养过程中。同时,校内实习基地由专职教师负责管理,实施全天12小时开放管理模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时间网上预约实习,以此提高学生主动实习锻炼的积极性,为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供了保障。

在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上,多方拓展渠道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形成了一批产学实践基地,并与企业技术专家共同组建了产学合作教育领导小组,吸引了产业资深技术人员全面参与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采取的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设立新生校内本科生“导师制”,从入学开始就对学生开展学业规划和指导,根据学生的兴趣与专业培养目标合理制定实习训练计划,指导学生开展工程科研训练;二是为每位学生配备校内与校外导师,对学生全程跟踪与学业规划,形成“双导师”制,依托实习基地现有条件开展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工作;三是充分利用校友、科研合作单位等多种资源,积极走出去与知名通信企业进行合作洽谈;四是组织学生定期进行实践总结,开展技术交流,逐步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此外,在应对“生产实习时间过短,企业不愿接纳,学生实习流于形式”等问题上,也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可以改善上述情况。首先,教育部已经联合多个有关部门研究制订了实习安全与保险政策、联合培养企业的财税政策等,提高了企业参与“卓越计划”的积极性。[6]在国家政策不断完善下,校方层面应该出台关于“卓越计划”下的校企合作相关激励与保障政策,包括成立专门的“卓越计划”领导工作小组,制订校内教师参与卓越计划的职称评定与绩效考核激励政策,并积极聘请经验丰富的工程师作为校外指导教师,提供教学、实践、科研场所和设备以及可能的参与实践的机会,安排好学生在企业的学习生活、实践场所,并提供充足的安全和劳动保护等。[7,8]其次,学生在实习之前应做好准备工作,根据实习计划认真查阅相关资料,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以保证实习效果。最后,为解决企业无法接纳大量学生现场实习的实际情况,可以采用集中学习、分散跟岗的模式。“集中学习”主要是指集中培训与实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和生产流程、操作注意事项等共性内容。“分散跟岗”主要是指将实习学生分成多个小组,每组配备1~2名企业技术人员,这样可以保证实习质量。

4.优化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综合实践环节,提高培养质量

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要融入CDIO(构思―设计―实施―运行)工程教育理念,[9]让学生经历产品研发的全过程,从产品需求分析、方案论证到系统设计实现、运行测试等的全程参与可以使学生理论联系实践,掌握工程思维与研发手段,培养学生的综合知识应用能力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时间安排与组织管理上,可以通过在学期初布置设计任务、在学期中定期检查与指导、在期末验收互评的方式进行,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认真审核设计方案与不断完善系统功能,使学生深入体会整个设计过程,建立自信心,不断发挥他们的潜能。同时,鼓励学生自拟题目,通过多人共同参与的方式,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团队协作能力。此外,将以实施“卓越计划”为契机,遴选教师到企业工程锻炼,形成一支“双师型”的指导队伍,与企业导师联合培养学生。在选题方面,要选取学生在企业中参与完成的工程项目作为选题内容,让学生能够真正结合实际工程问题完成课程设计、毕业设计。[10]

5.积极开展学生课外创新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积极开展学生课外创新实践活动,尽最大努力为广大学生提供科技创新平台。具体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投入专项资金,成立学生电子通信技术实践创新基地,配备相关仪器设备,由学生自主管理,为学生开展实践创新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场所。同时,建立学生课外科技成果陈列室,营造浓郁的实践创新氛围。二是借助学校相关政策对学生立项项目进行资助,设立学生科研基金,支持学生设计研发;配备一支指导经验丰富、乐于奉献的指导教师队伍参与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指导工作。三是建立完整的学生科技创新组织管理办法,并制订《课外能力学分制度》、《科技标兵评选办法》等制度和相关奖励政策,定期举办电脑节、电子设计竞赛等活动,并组织学生参加国内外举办的包括“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在内的各类科技竞赛等。四是通过校企合作与教师科研项目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吸引学生参与教师科研与校企合作项目,并在经费上予以保障,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五是鼓励学生成立各种学生社团,如“科技创新协会”、“电子技术爱好者协会”、“Android软件开发协会”等大学生创新组织,由教师及高年级会员定期培训与技术交流,发挥学生的传帮带作用,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结束语

基于“卓越计划”的通信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科学构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与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而提高通信工程技术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本文对“卓越计划”背景下的实验教学体系科学构建、实践教学方法改革、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积极探索实践,相关方法措施在其他专业实施卓越计划的过程中具有很好的指引作用和借鉴价值。总之,“卓越计划”的有效实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全体专业教师积极探索与思考,不断实施教学改革与创新教育思路,才能全面完成“卓越计划”提出的人才培养要求,提高我国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赵晓闻,林健.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国际比较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2):33-41.

[2]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32(2):47-55.

[3]苗露.卓越工程师培养中的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价值工程,2011,(5):252-254.

[4]李莉.教学型大学卓越工程师培养中毕业设计(论文)若干问题[J].现代教育管理,2011,(12):109-111.

[5]卢均治,刘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下的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实验实践教学,2011,26(6):60-61.

[6]林健.谈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引发的若干变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0,(17):32.

[7]朱秀民.“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模式下校企教学共管机制的构建[J].现代教育管理,2013,(6):72-74.

[8]邱学青,王眉.树立“三位一体”实践教育观 培养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J].现代教育管理,2012,(4):92-95.

第10篇

[关键词]民用航空 卓越航空工程师 培养方案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6-0164-04

[第一作者简介]于丽君,中国民航大学中欧航空工程师学院院长、副教授(天津300300)

中国教育部与欧洲工程大学教育研究联盟于2010年9月4日在上海共同签署了《关于中欧工程教育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寄望中欧共同面对挑战,携起手来,在联合培养工程人才、促进工程教育资源和成果共享、共同加强工程教育研究、加深科研领域的合作等方面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工程教育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中欧双方的工程教育质量。“中欧工程教育平台”是我国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重要行动之一。中国民航大学中欧航空工程师学院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单位之一,培养重点是中国民航行业发展所需的高端人才。

一、“卓越航空工程师计划”的国际平台

为了充分借鉴法国工程师精英教育培养模式与经验,系统地引进法国精英大学预科和航空工程师教育的优质资源,为国家民用航空业培养精英航空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人才。2007年经我国教育部批准,由中国民航大学与法国航空航天大学校集团(GEA)合作成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中欧航空工程师学院。

卓越航空工程师教育学制6.5年。入选卓越航空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学生在相应学习阶段学业期满成绩合格者,获得中国民航大学工学学士学位;在第四年通过我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经过两年半专业课程学习达到硕士课程要求,获得中国民航大学工学硕士学位,同时获得由法国国家工程师学衔委员会(CTI)认定的工程师文凭。首批卓越航空工程师在2007至2010年考入中国民航大学理工类的学生中,按照从高分到低分的原则(考虑地区差异)推荐大约400名高分学生参加由中法双方组织的数学和英语考试,根据成绩选拔出200名学生参加英语口语考试及面试,最终选拔i00名优秀学生进入中欧学院学习。卓越航空工程师培养全过程特别注重多元文化的融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团队合作精神与沟通能力,使学生具有很强的外语语言能力(英、法)和综合文化素养。

二、“卓越航空工程师计划”的组织及政策支持

作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中欧航空工程师学院严格按照国家《中外合作办学管理条例》实施办学。在学院组织机构设立、校企联合办学、引进法方优质资源并整合校内优质资源、选送中方专业教师赴法国进修、设立学生校外实习基地等各个环节建立一整套管理方案,旨在确保实现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的组织实施与落实。

(一)建立政府、行业和学校共同协作的组织指导体系

成立执行委员会。该委员会是一个中法联合委员会,分别由中法双方大学校长、民航局人事科教司主管领导、使馆教育参赞、航空企业代表各8人组成,同时,公共部门和行业顾问在委员会内设有代表。主席由双方轮流担任。委员会每年举行一次重要会议,听取项目组工作报告和企业咨询委员会意见报告,为学院建设和战略发展作重要决策。

成立企业咨询委员会。该委员会成员由中欧双方各航空企业高级人力资源或机务工程部副总裁组成。中方合作企业包括: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中国南方航空公司、中国东方航空公司、中国海南航空公司、AMECO中德合资飞机维修公司(国航一汉莎航)、中国民航空中交通管理局(ATMB);法方企业包括:空客公司(AirBUS)、欧宇航(EADS)、欧洲直升机公司(EUROCOPTER)赛峰集团(SAFRAN)、泰雷兹集团(THALES)。该委员会每年举行一次会议,委员会主席由中法企业代表轮流担任。委员会专家代表承担专业课程设计指导、选派企业专家承担教学课程、协助安排学生企业实习等工作。同时,各企业代表积极参与并协调组织学院的航空新技术专题论坛等相关工作。

(二)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预科阶段师资培养。在整个预科阶段,法国高等教育部派数学、物理各两名具有高水平预科教学经验的教师全程参与并指导教学,中方配备数学物理专职教师团队系统学习法国预科教学体系,参与并辅助教学。同时,中方教师完成一轮国内教学任务学习后,被派往法国预科合作伙伴学校深入学习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学习时间为6个月,通过上述培养过程使中方数理老师最终完全能够胜任预科精英阶段的教学工作。

工程师阶段师资培养。通过“引进来走出去,内外结合”的培养方式,建设一支具有一定民航业工程实践经历的高水平专、兼职专业课教师队伍。首先聘请法国三所知名航空院校的教授和著名中欧航空企业专家承担工程师阶段主要课程的讲解,同时安排高水平的教授和年轻骨干教师一起参与和辅助教学。其次选派相关专业的老师赴法国航空类院校做为期6个月的访问学者,近距离亲身体验法国航空工程师培养体系的特点,同时系统学习法国的工程师培养理念并了解相关实践教学条件。最后通过选拔优秀毕业生赴法国读博士深造,培养后备师资,做到中法航空类院校各层次学历联合培养的无缝对接。

教师实践工程能力的培养。学校每年拨付专项经费用于教师能力培养与提升和企业兼职教师的聘用。建立以专业为单位的跨学院教学团队,确定团队教师的遴选标准,明确“卓越计划”教学基本要求与标准,采用“做中学”和“学中做”结合的方式,开展国际国内院校、企业及研究院所的教师交流培训,加强教师“双能力”培养,打造一支高水平专、兼职工程教育师资队伍。

法国优质教学资源和理念的吸收、消化和整理。通过中法教育合作论坛和教学研讨会,引导和组织参与授课的预科和工程师教学团队,在吸收消化理解法国教学资源和理念的同时,结合我国行业特点和发展需求编写能满足“卓越航空工程师培养计划”的成体系的预科及民航工程类专业课教材。

(三)出台具有可操作性的支持政策

决策层制度支持。成立“卓越计划运行工作委员会”,校长任主任,负责研究“卓越计划”的总体发展规划和资源分配等重大问题,制定“卓越计划”日常运行的各类管理规定和实施办法,协调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

实施三个计划。(1)“工程教育改革重大研究计划”。每年拨付专项经费重点支持工程教育改革中的基础性、综合性、战略性问题研究。围绕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产学研培养机制、体系建设、资源建设、队伍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手段和方法、工程认证、评估体系、保障体系等加强研究,开拓创新,推进改革。(2)“优质课程资源建设计划”。每年拨付专项经费开展课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建设,推进综合化、实践化、专题化改革。建立由规划教材、CBT、专项网络资源(专项网站)等组成的立体化教学资源体系,丰富完善课外教育资源,开展网络课程、视听体验馆、工程训练项目库、工作坊和产学研项目转化交流中心等建设。(3)“工程实践(验)资源建设计划”。加大工程实践教育基地投入,成体系开展试点专业学科和专业实验室建设,建立完善工程教育实践资源系统,开展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推行两个加强。(1)加强学生企业学习阶段保障。试点专业生均年投入不低于2 000元,支持学生完成企业阶段学习。此项经费主要用于学生企业实习(实践)期间的交通、食宿、保险费用,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兼职讲课及毕业设计辅导等。(2)加强“卓越计划”日常管理。学校每年投入100万元支撑“卓越计划”日常工作运行。此项经费主要用于聘请校外专家,以及监督、检查和评估等环节发生的相关费用。

三、“卓越航空工程师计划”教育培养方案

卓越航空工程师培养方案严格按照法国精英预科和精英航空工程师两阶段计划制定,同时结合我国大学办学指导思想和社会主义大学生行为道德规范和培养定位,培养德才兼备的卓越航空工程师。

(一)两个阶段教育

精英预科教育3年期间,由法国高等教育与研究部和法国驻华使馆文化处共同支持,与法国最著名的大路易学校和贝尔威学校合作,完成高强度的数学、物理、法语、英语强化及其他课程教学。同时,法国航空航天大学集团对预科阶段数理教学内容提出教学建议。该阶段特别注重培养学生深厚的数理基础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为工程师阶段全面系统的航空工程专业学习打下良好的数理基础。

航空工程师教育阶段3.5年,与法国国立民航大学ENAC、法国国立航空航天大学ISAE、法国国立机械与航空技术大学ENSMA合作建立(上述三所大学分别隶属于法国交通部民航局、国防部和教育部,共同组成法国航空航天大学校集团,GEA)。学院专业课程设计积极听取中欧双方合作航空企业的教学内容指导意见,共同确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企业实习与实践等各环节的教学培养方案。中法双方大学教授、中欧航空企业专家共同承担数学、推进系统、电子学、结构与材料、计算机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等相关教学工作。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实验室学习与研究和企业实践等综合环节,完成精英工程师培养的全过程。本阶段特别注重培养学生掌握系统、综合的航空工程技术知识和管理知识,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未知、开创未来的不畏困难、坚韧不拔的优秀意志品质。

(二)两方面素质要求

知识结构要求。预科学习第一年,重点学习社会科学知识和法语,具备一定的文学、历史、哲学、艺术、法律(经济法与航空法律)等方面的综合知识,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健康的心理,有良好的社会常识与外事礼仪基础知识。预科学习第二、三年为数理基础知识学习,培养学生掌握深厚的数理基础知识,具备较强的应用科学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工程师阶段的前两年,系统学习学科基础理论和专业基础知识,培养学生掌握系统、综合专业理论并应用理论原理和方法进行实验与研究的能力。工程师阶段第三年第一学期,强化专业知识学习,重点学习掌握飞机推进系统、结构与材料、机载系统、通讯、导航与监视系统等专业知识。

技能素质要求。具有熟练地使用中文、英语、法语三种语言进行航空工程专业业务交流的能力;具备航空工程师应具备的综合的知识体系,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和科研能力;具备较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和勇于创新、不断进取的坚强的意志品质;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

四、“卓越航空工程师计划”校企联合培养模式

第11篇

一、几种不同教育实习模式介绍

1.美国的交互一自省型教育实习模式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各州全部取消了师范院校的独立设置,未来教师由各大学师范学院或师资培训机构培养。到60年代末,人们发现,美国这一“开放式”的教师培养模式并没能如人们所期望的那样培养出高质量的中小学教师,中小学教学质量不尽如人意。美国有关教育学、心理学专家们对如何培训高质量教师进行了深入研究。一些教育专家将现代认知心理学理论引入教师培训之中。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任何领域的专家知识都可以分解为两大类:第一类为回答世界“是什么”问题的知识,被称为陈述性知识。第二类为回答“怎么办”问题的知识,被称为程序性知识。后者又分为两个亚类,第一类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熟练的技能,被用于经常出现的情况;第二类是现代认知心理学家所提出来的“认知策略”,被用于新颖的,需要创造性的情境。第一大类知识可以通过看书或教师的传授获得;第二类知识因涉及“怎么办”的个人经验,必须通过实践和个人体验才能获得[lj。研究者按认知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专家和新手对比的方法,分析专家教师和新教师之间的差异,发现专家教师和新教师陈述性知识不仅内容有差异,其组织也有明显的区别,这就导致二者的教学能力有显著的差异。师资培训正是为了缩小新手与专家教师之间的差异,对新教师进行“量体裁衣”式的训练。这种训练模式应用于教育实习,形成了交互一自省型教育实习模式。由于教学能力的形成是由受训者所具有的两类知识决定的,为了丰富学生的陈述性知识,美国教师教育机构采用增设教育理论课程的方法,使这部分内容占教师职前培训内容的25%。同时,为丰富程序性知识,将教育实习时间加长,占职前培养内容的12%。具体操作是:将整个教育实习分成三种类型:模拟实习、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模拟实习:基本上在教育学院内或实验室内进行。采取微格教学的方法,利用声、像手段对师范生应掌握的各种教学方法、技巧进行选择性模拟,对学生的讲授录像后由指导教师做出客观的评价与分析,使学生形成清晰的自我图式,并最终熟练掌握整个教学过程的各种技能。教育见习:主要让学生了解中小学教学实际,协助中小学教学工作,并承担一定的工作量。在某些学院,这项活动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并贯穿于二、三学年。教育实习:在一名校方指派教师的指导下,每个实习生到校方认可的一所公立中小学开展教学。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制定出每月和长远的教学计划,一开展教学和评定中小学生等,并从中验证和再现己得出的结论,进而形成自身的教学风格。大学则派视导人员进行不少于6次定期视察,评估教学进展情况。教育实习一般安排在第四学年,时间长短各州不等,一般都规定了最低下限,有的州总教育实践时间为1年。80年代以来,美国教育实习的内容被进一步拓展,表现在实习时间的进一步延长,强调在实践基础上提高师范生的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等方面。

2.英国以中小学为基地的教育实习模式随着英国人口的显著下降,学生人数逐渐减少,教师人数相对过剩,教师质量问题渐渐成为人们注意的焦点。英国政府在1983年向众议院提出“提高教师质量”的白皮书,对新教师的培养采取的措施是:提高对师资培养的要求,严格选拔学生,明确课程标准,重视实践经验[2j。经过不断的实践研究,人们发现师资培训的关键在于加强师范生教育胜任能力,突出中小学在培训中的作用。早在1982年,霍依勒就指出:中小学教师具备的知识和实际运用知识的方式与师范生在高等学校发展起来的一些知识和运用方式有所不同。两类知识属于不同类型,都是师范生应掌握的。因此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中小学教师的知识结构是否己具备参与培训师范生的资格,而是如何合理地综合两类知识,并以最有效的方式培训师范生。在1992年到1994年,英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制定有关教师的培训条例,明确提出教育胜任能力应包括:组织教学内容和制定教学计划能力,课堂教学和管理能力,会使用教学策略,具有教学评估能力:指出教育胜任能力是衡量培训效果的“核心标准”;中小学方面要在教师教育胜任能力的培养上负“首要”责任。这一条例的实施,逐渐形成了英国以中小学为基地的教育实习模式。英国以中小学为基地的教育实习模式适用于不同的培养对象,其一是大学的教育学院培养本科学历的新教师:其二是一种研究生学历教育,学生完成培训后可获得教育硕士学位。第一种类似于我国师范生的教育实习,在实习方式上,大学与中小学校在双方互惠基础上建立一种伙伴关系,成立由实习学校、地方教育局及大学教育学院组成的“伙伴关系指导小组”。实习生指导教师有两类四种:一类来自实习学校。其中一种是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学科指导教师,负责实习生的教学实习,并同大学的指导教师合作指导实习生:另外一种是专业指导教师,主要职责是协调各学科指导教师的工作,对实习学校工作的总体进行布置。另一类来自大学的教育学院,其中一种负责联络:另一种为教学指导教师,负责对实习生所授学科的评价和指导。在实习时间和要求上,由于实习的要求明确具体,实习过程中突出“重负荷教学训练”的特点,实习生需承担教师工作量的1/3,约每周10节课。实习时间相对较长,一般不少于20周的教育见习和实习。第二类培训模式是针对第一种教育实习时间相对较短,实习生无法透彻地领悟中小学教育工作的本质特点和规律,不能完全掌握教师职业所需要的各种技能和教育教学方法,而提出的教师培训模式。如莱斯大学的师资培训计划[3j,它通过对本科生经过一年教育专业的培训,使其获得硕士学位。

3.德国两段式教育实习模式德国历来重视师资培训,每次重大教育改革都把教师培养的改革作为重要课题。教育实习是教师成长的必经阶段,在德国自从建立师范教育以来就很重视教育实习工作。1696年,弗兰克创设了教师研习班,选择优秀的学生施以5年的课程,其中包括见习、试教及每周定期的教学问题讨论。1826年普鲁士皇家“通谕”首次在法令上诏告设立实习教师见习研习班,并正式确立取得教师资格须经过两次考试,在两次考试中须经3年的实习。1970年以后,西德各邦均实施实习教师体制及第二次国家考试立法。规定任教者必须通过修业和见习两个阶段。修业阶段是学完规定的课程,包含作为“学校实践教育实习3次共12周”,要通过第一次国家考试;通过第一次国家考试后再进入见习阶段,见习包括教学见习和教育实习,时间在1年以上。实习期间每周上12课时及制定教学计划,学习教授法等。实习合格者才有资格参加国家第二次考试,考试合格后可获得教师资格。

4.我国的理论一应用型教育实习模式。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师范教育起步较晚,第一所专门培养师资的学校—南洋公学师院建于1879年。由国家正式办理师范教育,则从根据1902年《钦定学堂章程》开办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开始,随之产生了近代师范教育实习。1916年颁布的《修正师范学校规程》规定,要增加教育实习时间,“教育实习,除各科教授外,凡关于管理等事项规章应随时指导”。匡这种理论一应用型教育实习模式到80年代仍在使用。其教育实习目的在于巩固师范生的专业思想,检验所学专业知识并应用于教学实践,在实践中培养和锻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熟悉和了解中小学教育、教学及管理情况,以尽快实现由学生到教师角色的转变。教育实习的时间专科4周,本科为6至8周。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在高师教育实习的理论及实践等方面都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与改革。在理论研究方面,近些年来一些研究者将认知心理学成果引入教师培训,对教师行为及课堂监控能力进行了研究,取得了具体成效。[5:[63在实践方面,教育实习的改革从素质教育的要求出发,‘对未来教师的素质有了新要求,使教育实习时间有所增加,师专实习时间由4周增加至6周,本科院校实习时间一般为8至10周,并明确规定了新教师试用期为1年。实习方式多样化,有校内的模拟实习及到中学教学见习、教育实习:实习地点由集中到分散,从单纯由高校带队教师指导实习到委托地方教育局及实习中学指导实习。实习内容更加丰富,除了教学实习,班主任工作见习、实习外,还增加了课外活动指导,参与中小学教学实验、社会实践、教育调查等内容,以培养师范生的综合素质[7:。

二、几种教育实习模式的比较

教育实习模式主要用教育实习的目的要求、教育实习形式、教育实习的方式、教育实习的时间来表征。在教育实习的形式上几种模式没有多大差异,但在实际运作中,教育实习所经历的时间,实习的方式及达到的目的大不相同。在教育实习目的要求上,美国、英国的两种模式对学生的各项技能要求比较具体,便于教师的指导和评价。德国则通过立法的形式规定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考试,通过国家级的考试方能任教[8j。我国教育实习的目的要求则过于笼统,不利于对实习生的评价。另外,美国、英国、德国的教育实习都强调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并开始实施通过1年或1年以上的教育实践,培养教育硕士的计划,这说明其师资培养逐渐向“研究型”方向转变,使职前培养与在职进修界线日益模糊,体现出终身教育的思想。而我国尽管教育实习形式、方式趋于多样化,但仍处在理论一应用层次,且在较短的教育实习期间不可能培养学生的教学研究能力。在教育实习的时间安排上,美国、英国、德国的师范生教育实践的绝对时间长,对教育见习都有明确的任务,并给予充分的时间。而我国教育实习时间相对较短,特别是教育见习时间仅仅为几课时,是结合教育学及学科教学论等课程的学习所开展的活动,在这样短的时间里,学生无法真正了解中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及学校的教学实际。从教育实习的方式上看,美国、英国、德国的教育实习基地较稳定,且师范生所选择的实习学校往往是毕业后就业的场所,因此中小学参与培训的积极性较高。而我国的师范院校虽然也建设了一些实习基地,但对众多实习生来说,稳定的实习基地相对太少,且中小学由于受到升学压力,担心教育实习影响其教学质量,对教育实习并不热心。因此每年教育实习时,高校组织者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联系实习学校,常常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出现实习难的问题。通过以上比较可以看出,尽管近年来我国部分师范院校对教育实习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如重视模拟实习,延长实习时间,建设稳固的实习基地等,但总体上讲我国的教育实习与美国等国家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主要是我国的教育实习理论研究滞后,目前仍处在理论一简单应用层次,实际上理论与实践呈分离状态,从而教育实习影瞥改革不教育实习的质量。因此,笔者认为,仅仅是实习方式的改革,更重要的是在对理论的深入研究和对实践的不断分析总结基础上,从课程设t、实习目的要求等各方面进行总体改革,从而形成新的教育实习模式。

三、改革我国教育实习模式的建议

结合我国的实际,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笔者认为,我国可采取两段式螺旋上升的教育实习模式。即:将理论一单应用的模式按学生的认识顺序扩展为感性经验一理性认识一实践应用一理论提高的模式,将教育实习分成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两部分。具体操作是:在第六学期结束时,布置教育见习的任务,让学生明确目的要求。在第七学期开始就进行为期3周的分散式教育见习。这种见习主要参照英、美的见习方式,制定详细的见习计划及任务表,并延长见习时间,使实习生有章可循,可避免我国的盲目走过场的见习方式。让实习生了解中学教学过程,观摩专家教师的教学活动,并在教师的指导下从事3一4课时的实际教学。见习结束后学生回校学习学科教学论,实现由感性经验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同时学习美国的模拟实习,采取微格教学的方式分别对学生进行教学技能训练:至第七学期结束时每位学生都必须参加教学技能考核,考核合格者才有资格参加第八学期的教育实习。至于考核的内容、范围及标准则主要利用我国有关教学技能训练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借鉴德国国家级考试的有关标准来制定,使之适应我国师范生的现有水平。教育实习排在第八学期开始,为期8一10周,吸取英国的教育胜任能力内核制定较详细的实习目标,使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教学实践。这样可避免我国实习目标模糊,不利于考核和评价的缺点。在实习同时实习生必须进行教学论文的设计。要求学生采用调查法、问卷法、谈话法等各种方式收集相关信息。教育实习结束后在教师的指导下使每位学生完成教学论文,并开展教学论文的评选活动,使学生的认识实现由实践上升到理论的再一次飞跃。有条件的学校,在此基础上还可挑选一批师范生经过进一步的教育理论学习及实践的锻炼攻读教育硕士学位。

第12篇

本文作者: 宋彬峰 单位: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规范化的教育实习可以保证教育实习的有序性和实效性,笔者以安大略省温莎大学教育学院2010-2011年教育实习为例,分析一下加拿大教育实习的规范化,希望对我国教育实习的改革有所借鉴。加拿大教育实习的规范化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要遵守相应的法律条例和规定,强调依法办学

加拿大是世界上最早实施教育立法的国家,其教育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的英属殖民地时期。地方政府通过教育立法,逐步确立并强化政府干预教育的功能。政府干预教育始终是按照法律要求对教育进行管理,即先立法,后治教,有法才治教,治教必依法。安大略省教师教育学院规定了实习生至少要遵守以下条例:《教师职业道德标准》、《教师专业标准》、《教师职业学习规划》。其中前两者为教师教育的基础规范。

二、详细规定各个实习角色的职责

温莎大学师范生的教育实习在学院负责职前教育的副院长和专门负责实习的实监(FieldExperienceManager)领导和组织下,由大学指导员(FacultyAdvisor)和中小学实习指导教师(AssociateTeachers)共同负责对实习生的培养。实监(FieldExperienceManager)的主要职责是规划和提供实习课程,促进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关系等;大学指导员(FacultyAdvisor)负责与中小学及指导老师的合作沟通,一起制定和实施教育实习计划。加拿大的这种教育实习模式,打破了大中小学彼此隔绝的藩篱,在二者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不仅使中小学的问题与需要能及时反映到大学及其教师教育的课程与计划中,同时大学也给中小学带去了教育教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技术,促进了双方课程与教学之间的沟通与互动。优化组合的合作指导小组,对实习生进行诊断型指导,保证了教育实习的有序性。

三、实习手册中有具体实习规定和要求

(1)实习政策:鉴于教育实习的公平性和稳定性,以下教育实习规定平等的适用于所有实习生:班级实习安排由固定教育局安排;实习生不得参与自己的实习安排;由于实习方便和交通等原因,改变实习安排的要求一律不予考虑;实习安排中指导老师不得与实习生有亲密关系,比如与指导老师是好朋友,实习生的孩子在实习学校等;实习期间要保证自己的通讯方式有效。

(2)实习要求:总共教育实共分三个阶段,实习规定对实习生的实习年级做出了一定规定,实习生不得只在一个固定年级实习,以保证尽量增加实习的内容与收获。

(3)日常行为规范:常规要求:实习生要遵守实习学校的书面或不成文的规定。在学校时就把自己当作教师来要求自己。比如穿着要符合职业要求,咖啡和日常供给一般不是免费的,复印除在指导老师的要求下不得私自使用等。道德行为:实习生实习结束后绝不允许给实习学校学生打电话、发邮件或访问。考勤:如果因为某种原因要在行课期间离开实习学校,实习生要填写规定的表格。如果是因为医疗愿意离开,要填写特定的表格,并且注明离开时间,并且要与指导老师协商把落下的实习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