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8 00:25:1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世界科技文化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
中文学术期刊 走出去 国际化 学术评价
2012年9月由新闻出版总署、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共同发起召开了精品国际科技期刊建设和发展座谈会,这是国内首次就如何打造更多中国人主办的国际一流学术期刊所举行的高端学术研讨。与会代表认为,应推进中国学术期刊实现高水平的发展,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学术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精品学术期刊,使之进入国际一流期刊行列。
一、“走出去”的经验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致力于打造具有世界级水平的学术期刊,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开始有期刊跻身于世界一流期刊行列。截至2010年,我国已有138种期刊进入SCI,平均影响因子0.904。[1]那么,我国学术期刊如何才能进入国际顶级行列呢?
1. 语言国际化
目前的国际一流期刊一般都是全英文期刊。首先,英文刊物更利于国际学术界的认可,毕竟目前学术期刊评价机构多为英美国家,使用的语言也多为英语,学术期刊要获得国际认可,以英文的形式出现,显然更易于得到国际评价机构的了解和关注。其次,英文期刊更利于国际学术界的关注,目前国际学术界使用最多的还是英文,英文学术期刊自然更便于学术上的交流,也更便于得到国际学术界,特别是国外学者的承认和认可。最后,英文期刊更利于吸引国外学者的高水平文章。之前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虽然国内学者的文章翻译成英文后,经常在国外期刊发表,但由于语言的差别,我国的学术期刊却鲜见国外的高水平学术论文,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我国学术期刊向国际顶级水平迈进,而英文期刊通过语言的“国际化”,打破了这种隔膜,因而大大推动了学术期刊的发展。
2. 评审程序国际化
高水平的稿件是学术期刊的生命。我国目前的顶级学术期刊一般实施的都是稿件三审制度,即责任编辑的初审、专家的学术评审和主编的终审,应逐步实行专家匿名审稿制度。这样,可以对文章的创新性、科学性、实用性、先进性等提出意见。同时聘请一些外籍学者为其英文题目、英文摘要和英文关键词把关,为加入国际著名检索系统创造了条件。
3. 期刊编委会国际化
学术期刊要成为行业内的一流期刊,须拥有一个国际范围的编委会,这些国际化的编委不仅可组织国内外的稿件,且可提高学术刊物的国际知名度。如果没有一支在国际学术界有较强影响力的学者型编委队伍,刊物很难拥有国际视野。例如,第一家被AHCI收录的中国内地学术期刊《外国文学研究》,有近1/3的外国编委。这些编委提供咨询意见、参与审稿工作,也帮期刊约稿、向期刊推荐稿件,对期刊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4. 出版模式国际化
中国学术期刊要走向国际学术界,同国外出版公司合作也十分必要。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主办的《细胞研究》,其影响因子为9.417,是我国影响因子最高的学术刊物,它的成功与和英国自然出版集团的合作有着密切的关系。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负责期刊的学术审查和国内的出版,外国出版商负责该刊在国外的出版发行以及电子版的出版发行,同时,在正式出版前国外出版商还有专人对期刊的英文进行再次核定。这种国际合作有利于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节省成本,占领国际市场。
二、“走出去”的瓶颈
1. 缺乏科学的评价标准
长期以来,我国对于学术期刊实行基于行政级别的分级管理制度,主要根据办刊部门的行政级别将学术期刊人为地划分为“国家级刊物”“省级刊物”或“一级刊物(A类)”“二级刊物(B类)”,这实质上只是学术期刊的管理方式,而不具有学术评价的内涵。进入新世纪以后,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实施了“中国期刊方阵”,包括“双高”期刊、“双奖”期刊、“双百”期刊和“双效”期刊评比工作的开展,这种评奖虽然仍是政府主导,但已有了学术评价的意味,并掀起了学术期刊评价热潮,各省、市各级主管部门都开始了期刊的评奖活动。但这些评奖水平参差不齐,评价标准高低不一,很难准确地反映期刊的学术面貌,更不可能得到国际学术界的认可。连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也认为,“期刊无国家级、地方级的区别,目前国家与地方期刊的评比与期刊的学术水平无关,新闻出版管理部门还没有制订衡量学术期刊质量的权威标准”。[2]
2. 缺乏在评价体系中的话语权
目前,我国学术期刊比较权威的数据库包括: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SSCI)、中国期刊引证报告(CJCR)等,这些数据库中收录的期刊一般都经过权威专家的严格评选,一般被认定为是各学科领域中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的核心期刊。我国很多机关、高校、研究所也以此为依据作为评审、报奖、职称评定的重要依据。这些期刊数据库建立了我国学术评价体系,对我国的学术期刊发展和学术评价体系的科学化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但也应该看到,这些数据库都是仿效的SCI、EI、AHCI等国外数据库的评价标准和遴选程序建立起来的。因此,他们在遴选期刊时不可能考虑到中文期刊的特点和情况,而是以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科学标准”,将中文学术期刊裹挟到世界学术期刊评价体系之中,这种标准是否适合中文学术期刊?是否真正有利于中文学术期刊走向世界?是否有利于推动中国学术水平的提升?还都存在着不少疑问。
3. 缺乏高水平的学术论文
近年来,我国科技文化发展突飞猛进,世界学术殿堂里越来越多地响起了中国学者的声音。2009年,SCI数据库收录的中国科技论文为12.75万篇,占世界份额的8.8%,位列第2位;中国论文为9.79万篇,占世界论文总数的23.9%,位列第1,超过第二名美国7个百分点,增长率为9.5%。即使不含港澳地区,中国内地也达到9.31万篇,比2008年增长了9.4%,占世界总数的份额为22.7%,仍排名世界首位。[3]
论文数量的飙升,并未带动我国学术期刊的兴盛,反而因为高水平文章都发在了国外期刊,导致中国学术期刊陷入了“稿荒”。周光召院士曾发出过这样的感叹:“近年来,中国的科研评价体系产生了偏颇,片面强调影响因子的作用,对在国外发表的论文给予较高的认可度及高额奖励,导致国内许多高水平论文外流。”[4]
4. 语言的障碍
语言的多元化是学术多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由、包容、开放的学术研究也必然应该允许并鼓励多种语言的存在。然而,在实际操作中,SCI、AHCI等国际学术期刊评价机构却很少接纳非英文的期刊。“如今,英语作为主要的国际学术语言的地位不可动摇――事实上,国家性的学术系统热情地接纳英语,以此作为国际化、参与竞争及晋级为‘世界级别’的关键手段。然而,英语的统治地位使得世界范围内的科学日趋成为以使用英语的主要学术系统为主导的霸权统治,且给不使用英语的学者和大学带来了挑战。”[5]
三、如何“走出去”
1. “走出去”的姿态
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中文学术期刊必将走向世界,世界也必然会接纳来自中国的学术期刊,这是中国实力发展和国力提升的必然。然而,“走出去”时的姿态却是可选的。
(1)“低着头走出去”。指完全按照国外的评价标准对中文学术期刊在评审程序、装帧印刷、版式设计等方面进行改革。目前,国内一些期刊已在着手开始这方面的改变了,并美其名曰“与国际接轨”。然而,以这种姿态走出去,是将国际学术期刊评价的话语权拱手相让,必然伴随着中文学术期刊国际地位的旁落,从而沦为国外评价机构的“打工仔”。
(2)“昂着头走出去”。昂着头走出去,是指在遵循国际学术期刊发展规律,充分参考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文学术期刊特点制订一套符合中文学术期刊发展和中国学术环境发展的评价体系,从而推动中国学术成果同世界的交流与融合,进而提升中文学术期刊和中国学术研究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力。这种姿态的核心是“以我为主”,建立自己的期刊评价体系和学术评价标准,目标是使中国在世界范围内获得更多的话语权和掌控力,为中国的学术发展营造一个更为有利的国际环境。
总之,前一种姿态更多的表达的是对“国际规则”的臣服与顺从。而后者则是在充分表达国际交流与承认的同时,更主张一种自我的表现。
2. “走出去”的方法
明确了“走出去”的姿态,还应掌握走出去的方法和步骤,合理、恰当的方法可以加速中文学术期刊“走出去”的进程。
(1)评价标准“走出去”。在现行的学术评价标准被国际上的几大索引机构所垄断的情况下,中文学术期刊要“走出去”似乎必须得到这几大检索的认可。这在无形中消解了学科和文化传统的差异性,其结果将不可避免地演变为对中国学术特性与传统的压制和排斥,对于中国学术发展,特别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对于学术价值的评价,不应该仅仅根据SCI或其他外来机构的排名――也就是说不应该将评价的权力交予外国人。尽管基于本国的评价不容易实现,这样做却很有必要。以本国语言发表的研究成果也需要支持。在国内和国际的出版活动之间做到适度的结合,这将有助于形成一个活跃的研究团体。最根本的是,要对本国的科学和知识团体的重要性有正确的认识。创造一种国内和国际的平衡状态或许并非易事,然而,知识的独立却取决于此”。[6]
因此,要建立一套适合于中国学术发展的科学的评价标准,这套标准应独立于现行的几大检索之外,形成一套独立的评价标准。同时,这套标准还要符合学术研究的一般规律,使其拥有成为国际标准的潜力。
(2)语言、文化“走出去”。中文学术期刊要真正走向世界,必须首先使语言和文化走出国门,毕竟这两者是中文学术期刊的基本载体。可喜的是,这方面已取得了很大进步,孔子学院的广泛建立就是很好的例证。自2004年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成立以来,已有300家孔子学院遍布全球近百个国家和地区,各国孔子学院先后举办了近7000场次的文化活动,参加人数达200多万。孔子学院已成为推广汉语教学、传播中国文化及国学的全球品牌和平台。
(3)发行出版“走出去”。目前,我国在国际上较有影响的学术期刊大多与国际权威的出版公司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通过国外出版公司将学术期刊境外发行,对于提升中文学术期刊的国际影响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在保证学术内容独立自主的前提下,在封面、印刷等方面,可由国外的出版公司对期刊进行适当的“包装”,以便更好地在国外传播,让更多的人看到并喜欢中文学术期刊。
(4)高水平文章“请进来”。文章的水平最终决定一个期刊的学术质量和业界口碑,中文学术期刊要走向世界,得到国际学术界的认可,就必须吸引一批高水平的学术论文。一方面,应加强策划和组织,紧跟国际学术热点,并结合我国重大战略需求,发掘一批国内高水平学术论文。另一方面,还应有计划、有目的地吸引一批国外学者的高水平文章,这样才能进一步提升期刊的学术水平,同时也更便于同国外学术界交流,只有将高水平的论文“请进来”,才能使中文学术期刊更好地“走出去”。
结 语
综上所述,首先,学术期刊是传播学术思想、介绍学术成果、进行学术争鸣的重要窗口和媒介,对学术研究和学术思想的传承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其次,学术期刊还具有学术评估功能,能在本学科的顶级刊物或高级别刊物上发表文章,是研究者们始终不渝的追求。《Nature》《Science》具有这种功能,SCI、EI、CSSCI同样具备这种功能。研究者希望能在更高级别的刊物,以获得学术界更多的认可和关注;学术期刊希望能成为业内的顶级期刊或权威期刊源期刊,以吸引更多高水平的学术论文。最后,学术期刊的影响力也是学术话语权的重要体现。目前、无论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多数高端期刊是英文期刊,中国学者最好的原创论文基本上也是翻译成英文后投向这些期刊。但这有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学术研究是非常严谨的,但中文翻译成英文后一些表达方式不可避免地出现变化,甚至扭曲,肯定会影响原思想的表达(这一点在社科类论文中尤其突出)。另一方面,在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文章首发权对科技成果的占有显得尤为重要,由于英文期刊几乎完全掌握着首发话语权,这就使得中国研究者面临更加艰难的处境,要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拥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文学术期刊。
总之,中文学术期刊只有获得更多的业内关注,掌握更多的学术话语权,才能更好地向世界介绍中国文化、推介中国学术思想、传播最新的学术成果,让世界更好地理解和认同中国文化、中国科技、中国思想和中国思维。
参考文献:
[1]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英文版科技期刊的评价[M],2010-04-26.
[2] 关鉴航.我国社科期刊评价体系的探索分析[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1(6).
[3] 李大庆.中国SCI论文统计:突出被引次数,弱化发表数量[N].科技日报,2010-11-28 .
[4] 朱剑.学术评价、学术期刊与学术国际化――对人文社会科学国际化热潮的冷思考[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 .
据英国卫报(Guardian)的消息说,英国皇家学会(RoyalSociety)研究了在世界上的科学性文章。结果显示:目前中国是发表科技论文排名世界第二位的国家,第一是美国,第三至第七分别时英国、德国、日本、法国和加拿大。皇家学会更预测,中国的科学性文章数字,在2013年将会超过美国而升至第一名。
他们认为中国以及其它发展中国家,在科技方面的神速发展,以及他们在这方面的投资,非常有利于世界经济、工业以及科研的进步。在发展中国家中,除了中国令人瞩目外,另外如巴西、印度和韩国在未来10年,科学性文章和研究将有可能超越法国、日本。调查还显示:土耳其、伊朗和突尼斯等国也在迅速崛起。
对亚洲、南美国家来说,中国、巴西、印度和韩国在科技论文能超越欧美和日本,具有突破性的意义,欧盟(EU)科研与创新部门的负责人提醒欧洲国家,应该在未来10年多和中国合作,否则10年后,欧盟国家将处于被动地位。
我的这篇文章,将讨论目前中国以及发展中国家在科技论文,科技政策方面的一些问题。
首先,必须承认科技文章的爆炸性增加,说明中国的科研正在突飞猛进。英国皇家学会觉得,除了数量之外,科技的水平和质量也相当高。中国对工程技术,尤其纳米(Nano)技术的投资很大,而巴西在农业生物技术方面则前景乐观,有大力发展的良好趋势。
第二,中国及其它发展中国家之所以近些年能发展成为科技论文的大国,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经济起飞起了推动作用,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的经济强国,有了财力的依靠,故能在科研的创新和发展方面花大本钱用以投资,科研设备得以大大改善。
第三,亚洲在传统上重视教育,中国、印度都是文明古国,巴西也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这三个国家目前拥有庞大的科技队伍,在人数方面是惊人的。这些国家都着重数理方面的教育和培训。不久之前,美国总统奥巴马特别提出,如果美国要和亚洲发展中国家竞争而维持领先地位,必须在中学加强数学、科学教育水平。奥巴马也不无遗憾地指出:目前美国只有三分之一初中生精通科学,高中毕业生精通科学的比例更降至五分之一。与美国对照,科学教育的相对成功,是亚洲国家的一个重要优势。
第四,科技文章的另一个现实问题是,目前绝大部分的专业文章都在西方的学术刊物发表,科研成果也都刊登在这些西方刊物上,版权也属于这些西方的出版社。也就是说,目前科学出版方面,美国的《科学》(Science)和英国的《自然》(Nature)最具权威性。尽管有人呼吁,中国科技出版界,应该有勇气和能力在不久的将来,推出具有《科学》或《自然》档次的刊物;但实际上,这个问题是比较头疼的,无论中国还是其它发展中国家,都没有得到一个有效和实际的解决方案。这是一个值得这些国家深思的迫切问题。
第五,中国成为科技出版的大国,表示科学是国际化也是全球化。以前我们都认为所谓国际化即是向西方学习,现在国际化是趋于多元化,比如:气温、食品、水、能源等问题,都要考虑到亚洲和其它发展中国家的研究成果,以及他们的政策和实际情况,否则人类的科技会停留在一个层面上。
最后,现在全世界都了解到中国及其他发展中国家,在科技方面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合作的视野就不能只局限在西方,否则正如欧盟科研与创新主管梅尔・盖根-奎因(Máire Geoghegan-Quinn)所说:“如果欧盟在现阶段不主动与中国多多加强科研上合作,那么,以后将会吃亏的。”
(作者为南洋理工大学高等研究所所长,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
【摘 要 题】期刊工作
【关 键 词】学刊/知识结构/编辑学/社会科学学/科学学/国家期刊奖
【正 文】
一
学术期刊(以下简称“学刊”)的质量无疑与其主编、编辑的素质、编辑(更主要的是主编)的知识结构有着直接的联系,而学刊评化的一个侧重点应该是考察其操作者(主编、编辑)的知识结构、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这些方面所决定的学刊的优劣情况等。我们曾经研究过“综合性社科学刊主编最佳知识结构”这一课题,研究结果认为,综合性社科学刊主编首先应该是学术期刊出版方面的专家,其最佳知识结构“既要具有合适的专业知识,又要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具体地说,综合性社科学刊主编的最佳知识结构,包含这样四层含义:1.一定要在一个专业领域内实现“学者化”;2.一定要有丰富的“社会科学学”知识储存;3.一定要有比较高的“编辑学”理论和实务方面的修养;4.一定要有“领导科学”方面的素质修养。[1]推而广之,综合性社科学刊编辑素质、知识结构也大致如此。相应地,综合性自然科学学刊主编(编辑)应当具有的是“科学学”的修养;而对于专业学术期刊(非综合性学刊)主编来说,除了“社会科学学”(或者“科学学”)之外,其余三方面的知识结构完全适合于他们。只有有了学刊主编、编辑的最佳知识结构,才能有真正优秀的学刊。
二
毋庸讳言,在我国学术期刊界,普遍存在着一种现象,这就是有的学刊主编不去研究“社会科学学”(或者是“科学学”),或者不懂“编辑学”,就是说在这两个方面不具备最佳的知识储备,但是,其主编的学刊照样获得“国家期刊奖”、“双高期刊”、“核心期刊”或者是教育部的“名刊工程”期刊,等等。如何解释这种现象呢?我们认为,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一是这些主编不自觉删顷应了“社会科学学”(或者“科学学”)和“编辑学”内在规律的要求。但是,唯物主义地讲,这种情况是不大可能存在的。我们认为,这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大多是由其所处优越的学术环境、依靠高水平的自然来稿而导致的。二是因为这类学刊编辑部的优秀自然投稿稿件俯拾即是,在这方面,与其他学刊相比,处在一种“不平等”的竞争状态。诚如著名学者、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理事长、《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编龙协涛先生2002年在其主编的学报获得“双高”期刊和第二届“全国双十佳社科学报”第一名这两项大奖后,接受采访之际所坦言的:“北大学报能有今天的成绩,首先因为她背后有北大,有北大深厚的学术资源,有北大校领导和北大学者们的全力支持,还有编辑部同仁的齐心协力。”[2]这是实事求是的。回顾历次评比,经常是这样的状况:“国家期刊奖”等奖励获得者大多是国家级科学研究机构或者是国家的主要高等学校主办的学刊(在此,我们绝对没有否认在这些编辑部里,在编辑学、社会科学学或者科学学等方面的研究上,不乏高水平者)。[3]而稍低一级的奖励,往往是那些由一般综合性大学和各省级社会科学院(科学院)等主办的学刊,依此类推,几乎“概莫能外”。
还有一种现象,更能说明这一点:就是同一所大学主办的文、理两种学报,它们的获奖情况一般取决于该校文、理比重和力量的对比,以理为主的学校,它的自然科学版学报获奖情况就远超过其社会科学版,相反,以文为主的学校的社会科学版学报获奖情况就远超过其自然科学版。就是说编辑部人员的力量高低不能决定和左右其学校文理比重,不能决定其学报的优劣。加之我国大学学报国家给的定性是“以反映本校教学、科研成果为主的学术期刊”,它不适宜过多发表校外成果,这就决定了学校层次决定学刊层次、专业层次决定相关学刊层次局面的存在。加之,人们往往习惯地把得意之作投到更高级的科研(教学)单位主办的学刊上去,使这些学刊形成了良性循环的局面。所以,目前的“优秀学刊”和非“优秀学刊”往往并非是由办刊人主观因素造成的。我国学刊的评比,其实是在评所登载的论文水平,是在评比主办单位的学术水平,这与评刊的初衷是大相径庭的。我国的新闻出版职能部门的主要职能是管理我国新闻出版的法制化和规范化执行情况的,而我国的期刊评比又主要由它们来执行,如果不是主要去考察各学刊的编辑水平,而主要去考察他们的学术水平,难免导致本末倒置。应该说,高等学校的学术水平是由教育部等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去评比的,科学文化水平是由科技部或各省、市、自治区政府代表国家去评比的。所以客观地讲,这些学刊获得的种种荣誉,更主要的是基于其依附单位的高水平,依靠其所载内容(论文)的高水平,而并非靠编辑部成员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即高水平)取得的。它们依附的单位是科学研究方面的“国家队”,其学刊理所当然的就是学刊界的“国家队”。对此,南翔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学术刊物分三六九等,并非见诸言之凿凿的红头文件,而是一种依门楣而定的习惯,门当‘等’对的,主要不是质量,而是出身。”[3]我们认为,这个“依”就是依靠,这个“门楣”就是那些代表国家水平的学术单位,这里的“质量”应该指由编辑们的主观能动性所创造出来那种品位,而这里的种种荣誉往往是靠其主办单位的高水平,而非办刊人的主观努力和高水平得来的。如何通过国家对学刊的评比来真正调动编辑者们的积极性就成了问题的焦点。难怪经常听到有人抱怨:“大刊好编,小刊难办”、“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是这种情况的一种客观反照。
转贴于
三
我们提出这一重要问题,还基于以下三个事实:第一,在2004年8月召开的“首届科技出版发展论坛”上,我国科技专家发出这样深深的疑问和感叹:“中国为何没有《科学》?我国科技期刊处于内外夹击”。到目前为止,我国在自然科学方面还没有像美国《科学》,在社会科学方面,还没有像英国1843年问世的《经济学家》(The Economist)那样国际著名的学刊,就是明证。然而,与此同时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一些国际性科技期刊近年来纷纷进军中国,美国的《科学》以及英国的《自然》等大牌学术期刊都加大了在中国的约稿力度。在我国并非没有优秀学者和一流的学术稿件,而是没有世界一流的学刊。
第二,这个事实更进一步说明了这个问题。美国科学情报所(ISI)编制的大型检索系统“科学引文索引”(SCI)根据编辑水准、国际化程度及在学术界的影响等量化指标,每年都对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0余种期刊进行统计和评估。近日统计的1994-2004年国际学术期刊“引用总数”排行榜出炉。结果显示,以发表生物医学领域论文为主的学术期刊——美国的《生物化学杂志》(Jou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以被引用174万次位居首位,综合类期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以133万次排名第二;大名鼎鼎的英国《自然》杂志与美国《科学》杂志则分别以119万次和117万次位居第三、四名;美国物理学会出版的《物理评论快报》与《物理评论》分别以77万次和60万次名列第五与第八;第六名由基础生物医学领域与临床医学领域最负盛名的期刊《细胞》摘得。美国化学学会的《美国化学学会期刊》位居第七名。而与英美等国的期刊相比,中国科技刊物的总体水平还有较大差距。数据显示,我国期刊的年平均被引频次约为300次,而同期世界期刊的指标(平均数)为2000多次。
第三,有关统计数字表明我国的高水平论文往往流失海外。仅在自然科学方面,1999年《SCI》收录的以我国科技人员为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19936篇,而其中在国内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仅占38%,在国外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却占到62%;我国科技工作者1999年被国际颇具影响的三个检索系统《科学引文索引(SCI)》、《工程索引(EI)》和《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ISPT)》收录国际论文共计46188篇,比上年增长32%。按国际论文排序,我国由上年的第九位升至第八位。所有这些说明,我国不是没有高水平论文,而是没有一流学刊。
上述情况能不牵涉到我国学刊编辑主观能动性、编辑(首先包括主编)的素质和知识结构问题吗!现在的学刊评比已经形成了一个“怪圈”:代表“国家队”的学刊因为优秀稿件的优势,所以,其学术质量自然而然在国内领先,它们的主办者往往可以高枕无忧,国家的种种期刊奖励非他们莫属。然而,我国有世界一流的学者、有世界一流的学术论文,没有的是世界一流学刊,这难道不是一个怪圈?这个问题与中国体育界“国足”现象实质上是一个问题,只是还没有引起人们的警觉而已。国足在国内是无疑的第一,但是能满足于这个“第一”吗?答案再清楚不过了。其实我国学刊界,早已有有识之士为此呼吁过,原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编龙协涛教授在2002年就特别强调过:“学术刊物也需要策划!”[2]我们认为,这个“策划”当然包括学刊编辑、主编深层次积极性的调动。须知,我国的学刊是在特有体制下形成的特别的运行机制。目前无论主办学刊的高等学校还是科研院所均是以公有制为主的,由国家及其所属机构投资,而现在的学刊评比实际上不是去评比它的具体操作者——编辑们的主观能动性:他们的努力程度、编辑业务水平等,然而这恰恰正是我们应该去认真评比的,也应该是评比的初衷所在,是评比的真正意义之所在。所以,假如我们的学刊评比,不是仅仅去注重所载论文的水平,而是把编辑的主观因素(主编是其灵魂)作为主要考察对象,真正按照可比性来进行评比的话,目前这些“优秀期刊”不见得就全都“优秀”。同时,如果我国的学刊评比按照科学合理的因素去进行,我国的学刊事业一定会出现更加繁荣的局面。
四
应当科学评比我国的学刊,解决这一问题具有紧迫性。我国的学刊评比应当及时改弦更张,把评比的角度转变到以下几个方面来:1.学术期刊编辑部独自享有资源的利用、开发和优化组合情况,这些资源包括所在地域的古今特色文化。2.编辑部成员在文稿修改中的作用大小情况,是起了积极作用还是起了消极作用,是使文章锦上添花还是有意无意弄巧成拙。3.编辑部培养作者、发现人才的情况。4.学刊编辑部门在出版标准化、学术规范化等方面与国际社会接轨的情况。5.学术期刊编辑部在出版规范、编辑技巧方面的情况。6.作者、读者对编辑部的满意度;编辑部及其主编执行国家著作权法等法规的情况。7.学刊封面和版芯的装帧、设计的准确度,它包括是否合乎封面设计规律、美学意义上的优劣情况等。8.编辑部成员对出版规律和编辑规律的探讨和研究状况,其标志是其发表编辑学成果的质量与数量。9.编辑部整体(尤其是主编)对社会科学学(或者科学学)的把握程度,这同样看其有无高水平成果发表,等等。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我国的编辑人员绝大多数是“半路出家”,即一般都不是编辑学科班出身,因为我国的编辑学高等教育才刚刚起步,现在在岗的学刊编辑主力大部分是在这之前参加工作的。另外,我国传统上往往忽视“社会科学学”(或“科学学”)方面的教育和培训,所以,进行编辑学和科学学(社会科学学)方面的研究不叫不务正业,恰恰相反,这正是我国学刊主编和编辑们急需弥补的一课,因为我国学刊界当务之急需要的是学刊编辑行家——编辑家。我国的期刊评比如果能改弦更张,把考察、评比的角度和对象选准,必将大大提高我国学刊的整体水平,必将激励一大批所谓“小”和“弱”的学刊脱颖而出,真正形成我国学刊“百家争艳”的局面,这也必将促使我国众多学刊早日跻身于世界名刊行列,从而大大促进我国科学文化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尹玉吉,尹玉琴.论社科学术期刊主编的最佳知识结构[J].编辑学刊,2004,(5).
近年来,文献计量学的发展不断壮大,并且被广泛地应用在图书馆学、情报学、医学等领域的科学研究中。也有不少学者以文献计量的方法为基础,分析了管理学科等的研究热点。
2数据源的确定
2.1国外相关期刊论文库的确定
本文在检索国外家族企业研究的论文数量时,统计的数据源采用了美国科技信息研究所ISI公司的webofsci-ence数据库。对在2000年1月—2010年12月收录在该数据库的论文进行检索,对论文题目、关键词和摘要中包含选定主题词的论文数量进行了统计,共得到498篇论文,并以此确定近10年来国外家族企业相关研究的基本情况。
2.2国内管理类中文期刊论文库的确定
在本文的研究中,对相关数据的收集是结合了下列两个方面的资料:一是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中26种管理学期刊;二是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目录(2008)。根据这些材料,确定了我国家族企业研究的46种专业性学术期刊。作为国内学术界的权威,CSSCI和北大核心期刊也表明关于家族企业研究被国内主流学术界接纳的程度。通过对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被中国期刊网(CNKI)收录的46种学术期刊进行关键词检索,并且进行统计分析,得到近10年来家族企业相关研究的基本概况。通过关键词检索,共得到583条相互独立的目录,作为本文研究的分析对象。
3国外家族企业研究内容及热点
3.1国外研究内容及现状
2000—2010年国外家族企业的论文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见图1),在数据库中OPERATIONSRESEARCH&MANAGEMENTSCIENCE、MANAGEMENT、BUSINESS、ENGINEERING、INDUSTRIAL等八个学科的文献进行关键字检索共得到173篇相互独立的文献,通过对这些文献的篇名、摘要、关键字的统计,了解到国外家族企业研究的主要领域是企业成长与发展、创新、公司治理、战略、继承、财务管理、企业文化、人力资源、风险管理。论文数量最多的领域是企业成长与发展、公司治理、创新、战略等(见表1)。通过纵向的比较发现,2006—2010年论文数量明显增加,其中创新、战略、财务管理、成长与发展四个领域增长幅度最大。
3.2国外家族企业研究的热点
研究热点是用研究领域的论文数量增长量和论文总量来综合衡量的,本文通过对检索到的国外2000—2010年家族企业研究论文的篇名、摘要和关键词进行阅读,以及对其中部分论文的分析,得出如下国外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内容及热点的基本结论(见表2)。
4国内家族企业研究内容及热点
4.1我国研究内容及现状
2000—2010年我国家族企业研究的主流领域为继任管理、公司治理、人力资源、问题、可持续发展、创新、企业融资、社会资本等。从论文总量来看,数量最多的三个领域依次为:公司治理、成长与发展、继任管理;其次是人力资源、问题、企业文化和创新;最少的是财务管理、战略管理、信任问题和社会资本。(见表3)纵向来看,2000—2010年,家族企业领域论文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见图2)这表明国内关于家族企业研究不断升温,家族企业的问题越来越受到主流学者的关注。从图中可以看出,2000—2008年论文数量显著增加,而2009—2010年论文数量逐年下降。20篇以上的期刊有:生产力研究(54),企业经济(48)、特区经济(44)、科研管理(36)、经济管理(33)、外国经济与管理(31)、管理世界(29)、企业管理(27)、华东经济管理(25)、科技进步与对策(24)。这些期刊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家族企业研究与经济发展的相关关系,使得经济发达地区比经济欠发达地区更重视家族企业的相关研究。
4.2研究的热点问题
通过对所选取的46种刊物在2000—2010年发表的全部论文的篇名、摘要和关键字的阅读,得出关于我国国内家族企业研究的研究热点的基本结论。(见表4)
5国内外家族企业研究差异比较分析
根据本文对国内外家族企业各个领域的研究分析表明,国内外研究在研究内容及热点等方面存在着差异(见表5)。国内外共同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公司治理、成长与发展、创新、继任管理,未来持续的研究重点将集中在这些领域。而创新、财务管理、战略、继任管理这些国外的主要研究领域,其论文数量在我国2003—2010年的研究中处于不断增长的阶段,由于受国外研究热点的影响,这些领域将会成为我国今后一段时间的研究热点内容。国外研究在人力资源、问题、企业文化等领域的数量很少,虽然在国内还处于主流研究领域,但预计几年后这些领域的研究热度可能会有所减退。社会资本、信任问题、风险管理等国内外研究的非主流领域的论文数量很少,近十年的发展比较缓慢,除非找到研究的新的突破点,不然这些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上将会放慢速度。
6启示
从以上对国内外家族企业研究的相关分析,我们得到如下启示:
(1)自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贸易的全球化、信息化、知识化和一体化使得影响家族企业的因素更加复杂,加大了家族企业经营管理活动所承受的风险。与之前平稳的经营环境相比较,这种快速变化的环境给家族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都带来了剧烈的影响,从而导致了许多新的管理问题的产生。
关键词:商标,英译,翻译原则
据有关财经机构观察,在过去的十年里,中国一直是无可争议的“世界工厂”。在世界各地,中国产品是随时可见,世界各国人民的生活与“中国制造”息息相关,有的甚至不可或缺。随着产品营销的全球化,商标的国际化也是大势所趋,尤其是中文商标的英文版在商标的国际化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
1商标英译的重要性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对外贸易一直是中国经济增长的火车头。世界银行提供的数据称,中国成为“世界工厂”, 越来越多的中国商品进入了国际市场,每年创造G D P增长的两个百分点。对于一种商品来说,除了好的质量,合理的价格,还需要一个知名的品牌,美国经济学者艾·里斯在《22条商规》说:“一个译名的好坏,会带来销售业绩千百万美元的差异。硕士论文,翻译原则。”一方面企业制定和实施商标译名战略是全球化营销观念的必然要求,也是企业立足现代社会的必要经营理念。商标译名显然可以作为一种营销策略,如果使用得当就能够实现企业预定的销售目标,获得利润。成熟的消费者认识到商标价值,对商标所蕴含的品牌内涵也越来越认同,好的品牌往往会获得消费者较高的品牌忠诚度,为品牌的立足和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无数的例子证明了好的商标译名使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销售额都高于翻译不当的同类产品。而译名不当则可能会导致这种产品在本土以外的其它国家找不到市场。因此,中文商标英译是产品开拓海外市场的极其重要的一环,有时候甚至成败在此一举,其重要性毋庸置疑那。么怎样更好地进行中文商标英译呢?下面就提出一些我们平时在翻译汉语商标时应注意把握的原则。
2. 中文商标英译的原则
2..1 符合相关的商标法规定
在现代的法制社会中,任何活动都应该遵守相关的法律法则,中文商标英译也不例外。一个好的商标译名,首先应该符合相关的法律规定。
2.1.1 符合我国商标法的规定
一个商标名称,只有符合相关法律的规定,才能存活下去,否则就面临被取缔的命运。在翻译汉语商标时,译者首先要遵守我国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规定商标不得同国家名称、国旗、国徽、军旗、勋章相同或者近似;不得同“红十字”、“红新月”的标志、名称相同或者近似;不得带有民族歧视性,不得夸大宣传并带有欺骗性。作为译者,必须在翻译前进行甄别,一旦发现有可能与与法律相抵触的,应立即停止翻译或采取其他补救措施,以免卷入不必要的法律麻烦和经济纠纷中。
2.1.2 符合国际商标法及销售目的国商标法的规定
一个商标名称在开拓产品的海外市场过程中,除了要符合我国商标法的规定,还要符合国际商标法及销售目的国商标法的规定。硕士论文,翻译原则。国际商标法规定商标不得对商品的性质、质量、作用、原料等有叙述性[1]。从Pepsi到Rolls-Royce,再从Nokia到 Sumsung,国际市场中众多的英文商标的名称中都没有关于商品的性质、质量、作用、原料的描述。但是商标翻译工作者如果没有注意到这样的规定,在把中文商标翻译成英语时,可能就会犯下无心的过错。如“味美”饺子翻译成英文是“Tasty”,在译名中涉及到商品质量的叙述;再比如“戴梦得”珠宝翻译成英文是“Diamond”,这一译名触及到了有关商品原料的叙述。如果把这两个英文商标拿到海外去申请注册,极有可能会遭到批驳,因为都与国际商标法相悖。鉴于阿拉伯国家和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及地区不准以类似以色列国旗图案的六角形图案为商标的商品进口,如果我国的“雪花啤酒”要出口到这些国家,就不能用“雪花”作商标,必须进行更换。因此,符合国际商标法及销售目的国商标法的规定,避免触犯相关的法律,是在中文商标英译时所必须遵守的第一条原则。否则,商标英译名不被国际社会所接纳,“中国制造”就无从进入国际市场。
2.2 尊重商标受众国的民族文化
中文商标英译时应尊重商标受众国的民族文化。进行商标英译时应该对商标受众国的民族文化以及消费者心理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对商标受众国目标客户群的喜好和忌讳有清楚的认识,避免在翻译时踩到雷区。例如,广东肇庆市的“百合花”牌糕点粉在国内很受欢迎,而且“百合花”也是个幸福美满的吉祥的象征,但如果没有考虑到文化差异而将其直译成“LILY”输送到英国市场的话,销量必定会遭遇滑铁卢,因为英国人忌讳百合花,把百合花看作是死亡的象征。没有人愿意食用“死亡之粉”,也许转换为“ROSE(玫瑰)”是不错的选择,因为在该国玫瑰象征爱、甜蜜、美好。
2.3符合商品本身的特征
商标是商品的一种独特的宣传方式,所以必须贴近传译商品信息。一个品牌可以根据商品特性、当地文化等多重转化方式来满足不同市场需要。比如中国名牌服饰“雅戈尔”的英译商标Younger的发音与“雅戈尔”非常近似。Younger的发音比较响亮,寓意更加青春有朝气,使消费者觉得只要穿上了该品牌的服饰自己就更年轻了,符合人们普遍追求年轻的心理。此英译名与该服饰品牌内涵相契合,很好地向消费者传递了品牌的理念。此外,商标翻译在符合商品本身的特征的同时,还应该确定其目标消费群,译名的发音和用词应尽可能与商品的市场定位及其所面向的目标消费群的心理因素相结合。硕士论文,翻译原则。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世界五百强之一的“海尔”电器。硕士论文,翻译原则。硕士论文,翻译原则。作为占领海外市场最成功的中国家用电器产品,“海尔”的英文商标是“Haier”,细心的消费者会发现“Haier”的发音还与英文单词“higher”(更高)的发音相同,消费者看到这样的商标,自然就联想到该品牌的产品质量越来越好意,未来会有一个越来越好的发展。由此可见,一个好的商标译名,消费者对其内涵一目了然,也更愿意选择该品牌的产品。
2.4新颖简洁的原则
在千千万万的商标中,如何使自己的商标让人过目不忘?答案是:新颖简洁。语言只有新颖、简洁才便于识别记忆。商标的翻译应该简洁传神、朗朗上口,同时兼顾新颖。新颖是为了激起兴趣并识别;简洁是为了便于记忆;传神是为了保持品牌的形象,维护商标在国内外形象的一致性;朗朗上口有利于消费者对品牌的广泛传播。比如,“南京臣功制药“的英文是Cuccess来自success(成功)一词,第一个字母为C,Cu来自于cure,具有“创词”的特点,意为:成功治疗,此英文译名还与“臣功”谐音,创意新颖,表达了该品牌对疗效的信心;该品牌从六个中文汉字的表达形式化为仅有一个单词的英文商标,简洁动听,又具有联想意义,使人过目难忘。
3. 结束语
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走入国际市场,竞争对手也越来越多,要想避免做外国名牌“加工厂”的命运,就必须拥有自己的世界知名商标。商标的英译也因此至关重要。硕士论文,翻译原则。汉语商标尽管只有几个字,但翻译难度却很大。成功的中文商标英译必须把握住一些最基本的原则,为走向世界的商标增添无穷魅力。朗朗上口、优美准确的商标,上乘的产品质量,优质的服务,再加上正确的营销策略,中国这样的出口商品才会在国际商战中鏖战群雄,独领。
参考文献
[1]汪滔.广告英语[M].合肥:安徽科技出版社,2003
[2]吴瑛.从广告处罚谈广告法条文的滞后[J].新闻记者. 2007,10
[3]郭贵龙,张宏博.广告英语文体与翻译[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04
[4]邹威华.文化视角中的汉英“广告语”解读[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02
关键词: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传播能力;提升措施
在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过程中,提升期刊品牌知名度、扩大优质内容的影响力是关键。期刊传播力的提升是影响力扩大的前提,只有重视提升传播环节的效果,才能够契合我国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做精做强一批基础和传统优势领域期刊”的发展策略。
1科技期刊传播能力的关键内涵和重要意义
1.1科技期刊传播力的内涵
科技期刊作为促进科学技术交流的重要媒介,提升其传播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科技期刊传播力是科技期刊在进行科学传播过程中,以特定的传播方式、手段、技术为基础,以达到良好的传播效应为目标的一种核心能力,提升传播力是为了增强科技期刊论文的传播广度、深度以及速度。传播力的提升往往会体现为科技期刊的影响力扩大,因此,传播力的建设与提升应该贯穿于整个科技期刊的发展道路,从而保证科技期刊拥有提高科学研究质量的源源动力。对于科技期刊的传播实践来说,传播者、传播内容以及传播渠道这3个部分作为传播路径的前置环节,能够有效注入传播力来提升科技期刊的传播效应,那么传播者的专业性、传播内容的优质性以及传播渠道的广泛性便是科技期刊传播力的重要影响因素,把握好影响因素的特点,制定与实施提升传播力的具体措施,就能够为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提供动力,让每项单独的科研成果能够聚合成为推动社会科技发展的力量。
1.2提升科技期刊传播能力的重要意义
提升科技期刊传播能力有利于塑造一流期刊品牌。着力建设品牌、扩大影响力是提升科技期刊传播力的实践方向以及主要目标,强大的传播能力能够有效地让优质的科技期刊内容得到广泛传播,从而获得学界以及业界的关注。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传播力的提升有利于科技期刊吸引优质稿源,促进传播力与优质内容相辅相成,形成良性互动,进而在业界与读者心中构建出卓越的品牌效应,保证科技期刊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享有较高的知名度。由此可见,传播力是科技期刊品牌建设的关键因素之一。提升科技期刊传播能力有利于增强科技知识传播与服务功能。科技期刊中的内容不仅是科学研究领域中的最新理论成果,而且是具有社会性的人类文明知识,因此要利用科技期刊的传播力做好科技知识的普及服务工作。如1959年1月缪天荣教授在《温州医学院学报》上发表的“对数视力表”,国外眼科专家发现,缪教授的视力表比美国同行发明的早了3个月,是名副其实的首创,促进了科技知识在国际上的传播。1999年广州管圆线虫病在温州出现,王小同教授1999年5月在《浙江预防医学》上发表《22例广州管圆线虫性脑膜脑炎分析》,并及时归纳出此病近一段时间在温州的流行情况以及病因是生吃福寿螺导致,临床医师遇到有“头痛”症状的患者就要考虑此病的可能性,有效地普及了防治该病的措施。由此可见,提升科技期刊传播力不仅有助于增强国际间的科研交流传播,也能够为公众健康提供公共知识,产生社会效益,强化了科技期刊的知识服务能力。提升科技期刊传播能力有利于构建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体系。科技期刊是一个国家赢得科技话语权的重要工具[1-3]。提升科技国际交流的话语权,需要适应时展的要求,也需要主动参与、组织科技交流活动,而科技期刊体系的建设也为我国参与国际科技交流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目前已有研究者指出构建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关键指标是国际影响力和国际传播力,传播力作为提升影响力的重要因素,已逐渐凸显出其实际价值[1];因此,要把握好品牌建设、内容质量、专业优势以及传播效应之间的关系,不断加强对外交流以吸收国际上的优秀科技期刊建设经验,逐渐内化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期刊体系,在国际上形成平等交流对话的局面。提升科技期刊传播能力有利于期刊与作者相互成就。科研作者所撰写的学术成果若是能够凭借传播力强的科技期刊得到广泛的传播,可以有效提升其在学术界的知名度,增强相关科技领域的研究专业性与多样性,给予作者更多的研究动力与信心,让作者更加青睐传播能力强的科技期刊。如此一来,既为科技期刊提供了优质的稿源,又令科学研究保持不断地进步,从而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2我国科技期刊传播能力不足之处
2.1高质量科技论文稿源外流
2017年,我国已有300多种英文科技期刊,其中173种被SCI数据库收录,但我国仍是论文流出较严重的国家之一[4]。尽管目前我国科研经费已持续加大投入,学术成果质量以及影响力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是高质量科技论文稿源外流问题仍然存在。根据同行评议文献数据库Scopus统计,在2012—2016年期间,中国科技研究者在化学、物理以及材料科学专业领域中的发文量均排名世界第一,其中发表在国外科技期刊的文献数量高达75%;由此可见,我国的科技期刊并非本国研究者投稿的首选,造成我国科技期刊的文献质量不高,传播能力有限。此问题的原因在于我国科研评价和科技期刊评价体制仍然不够完善,国内部分研究者盲目崇拜SCI,轻视国内科技期刊。
2.2科技期刊传播平台建设有限
科技期刊作为科技传播体系的主要传播渠道,搭建资源聚合的传播平台有利于科技信息集中传播。但是,在融合出版传播背景下,我国科技期刊“拥抱”新媒体不够深入,尚未综合运用多种传播平台形成规模化优势。我国的科技期刊具有数量众多、各自分散、互为阵营的特点,并没有开展科技期刊集群化的道路,科技期刊网站仍然采用付费阅读的模式,科研成果资源的开放性不足,从而造成传播力量弱化、传播平台分散的境况,无法相互引流带动传播力提升。另外,我国在国际上的科技期刊传播平台尚未建设完善,如今我国的英文科技期刊多与Elsevier、Springer等国外商业出版机构进行合作搭建传播平台,尽管能够在短期内提升期刊的国际影响力,但在长期发展中却会逐渐沦落为其“附庸品”,不利于期刊品牌建设和受众维护,在内容提升、传播方式以及传播范围上都无法更好地“施展拳脚”。
2.3部分科技期刊同质化现象突出
科技期刊同质化的现象主要为报道内容及栏目雷同、论文选题重复以及传播方式单一等,而同质化问题较为明显的科技期刊是学报类,如医学院校的学报有将近60种,由于我国的科研评价体系以刊登学术论文为主要衡量标准,因此会在某个职称评定的时间节点催生大量同质化的论文,学报的作者范围也局限于自家院校的教师以及学生[5]。又如电力科技期刊会根据大数据的引导而被动遵循单一的期刊评价指标,造成具有不同办刊宗旨的电力科技期刊在发展目标上趋向同质化,刊载相似的科研论文,因此也造成了读者、作者及审稿专家同质化的问题,不利于学术研究的良性互动[6]。当科研内容的质量无法得到保障,科技期刊的专业性和权威性便会弱化,其传播能力自然就会受到限制而出现疲软的情况。
2.4科技期刊从业者职业素养有待提升
目前我国科技期刊编辑的职业素养难以与建设一流科技期刊的发展目标相匹配,多局限于对来稿进行编辑加工,在组稿、遴选优质论文的工作上有所欠缺,文章内容过于陈旧或质量不高,读者接收不到具有前瞻性的学科热点、科技资讯或理论,便会降低对科技期刊的期望值,导致传播力失去“施力”的受众。另外,期刊编辑岗位的设置未精细化,导致编辑的精力过于分散,在统筹不同主题的论文时便会缺乏整体性策划,无法多角度整合科技期刊的内容。而且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当前,科技期刊也缺少具有互联网思维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从而影响了科技期刊的媒体融合之路,传播力的提升也因此受到限制。
2.5重影响因子而轻传播力
科研人员通过影响因子来判定科技期刊的论文含金量,而论文传播的广度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影响因子的提升,在科技期刊进行媒介融合以及向知识服务转型的过程中,传播力要得到充分重视才能够更好地发挥影响因子的作用;但是,当前我国的学术成果评价体系过度崇拜期刊影响因子,传播力的价值无法凸显,影响因子低的科技期刊在发展中举步维艰,导致学术资源分化。主要的原因是当前我国仅有影响因子评价体系,并没有传播力评价体系,而传播力的提升能够让受众注意到科技期刊的优质内容,进而提升其影响因子的数值,因此需要我国在学术成果评价体系中尽快完善传播力的衡量标准与评价体系。
2.6缺乏高效的精准传播
目前科技期刊在进行科学传播时仍然缺乏精准传播的思维,无法高效、准确把握受众的偏好需求。一方面,科技期刊鲜少在公布选题、论文征集、稿件审查等出版前置环节进行精准宣传,难以吸引受众对后续论文出版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尽管科技期刊在后续的传播阶段会在期刊网站、知网以及维普等传播平台进行广泛投放,但并没有从受众的个性化需求入手进行精准推送,造成科技期刊传播力后劲不足。此类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科技期刊经营主体的传播技术与理念更新不及时,没有利用大数据思维把握受众需求,精准传播不到位便难以获得受众的精准反馈信息,而且也缺乏反馈的便捷渠道,跟不上受众需求的变化脚步,造成传播效率低下。
3提升科技期刊传播能力的实践思路
3.1创新优秀成果发表模式
聚合优质内容是提升科技期刊传播力的重要手段,创新优秀成果的发表模式能够高效获取优质稿源,这需要期刊编辑主动出击,关注社会效应大的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为拥有重点课题的研究者开设快速发表的“绿色通道”,对约稿或是优秀的稿件采取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如减免版面费、缩短发表周期等,从而扩大文章的传播范围并增加引用次数。此外,科技期刊还可以加强网络出版,实现优秀成果多维度共享,如开放获取出版和知识共享、在线优先出版等模式,使论文的传播更高效便捷。如今,国家针对当前科技学术期刊“多而不强”的问题已有了具体的创新发表模式计划———OSID开放科学计划。该计划在2018年由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融合发展(武汉)重点实验室发起,通过开放论文中的内容与数据、引导作者与读者交互问答、建立作者学术圈等多种举措,让优秀的论文在发表周期中得到更多的关注,从而全方位、多维度提升科技期刊的传播能力,实现文献外的科研学术延展。
3.2构建多渠道精准传播体系
精准传播能够有效整合论文资源并提升科技期刊传播的广泛度和准确度。精准传播需要落实到科技期刊编辑部的各个工作环节以及的全周期,从每一期的选题策划、征文、审稿、出版等阶段都配备相应的宣传措施确保传播的持续性。值得注意的是,论文的投放阶段是精准传播的关键,除在全网的学术数据平台进行全面投放外,还可以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算法技术等手段实现精准传播,如利用大数据驱动科技期刊的跨媒体协同处理、进行知识计算、抓取受众搜索浏览的内容。充分了解受众对科技成果的偏好程度,提供更具有针对性的知识服务。例如:开辟科研成果转化的专栏吸引应用型读者;增加读者与期刊的互动性,让期刊知道读者需要什么;挖掘科技期刊潜在读者群体并激发读者的潜在需要,实现精准推送。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大数据技术还可以分析科技期刊历年的高频引用论文并从中抓取主题关键词,向相应的作者或是科研团队进行精准约稿,在提升期刊关注度的同时增强其传播力。
3.3树立品牌吸引优质稿源
树立科技期刊品牌的效用在于打开其知名度,为吸引优质稿源打下基础。首先,科技期刊可以通过调查本刊物的历年高被引用频次的文章,挖掘自身的论文特点以及在科研领域的定位,以此为基础建设特色期刊品牌,从而向特定研究方向的作者及其科研团队约稿,获得可以提升传播力的优质稿件。其次,科技期刊可以定期举办最佳论著的评选颁奖活动、作者读者与审稿专家见面会、线上线下学术交流等,形成品牌活动,在巩固读者群体的同时又保证了优质稿源。此外,从国际化的角度来说,期刊在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期间,可以借助会议平台开展宣传推介,制作期刊宣传页,提升期刊的知名度并推广品牌特色。在期刊编委、审稿专家国际化的基础上也要争取稿源国际化,参考国外期刊到国内约稿的模式,实现国内期刊向国外作者或科研团队约稿,开通国外征稿绿色通道,成功树立科技期刊品牌,能够从稿源的层面提升科技期刊的传播力,进而培育我国的一流科技期刊。
3.4搭建期刊国际传播平台
国际化道路是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不可或缺的发展路径,我国早期采用的国际化模式是利用我国的英文科技期刊与国外知名学术出版商合作,尽管这种“借船出海”的战略对于提升我国科技期刊国际传播力有一定成效,但出版主动权掌握在国外的出版商手中,难免会弱化我国科技期刊的品牌和主体地位;因此,我国可以利用英文科技期刊打造属于自己的数字期刊国际传播平台,开辟“造船出海”的国际化发展路径。所建设的国际传播平台应抓住当前的政策机遇进行转型,在为作者提供研究成果发表服务的同时,转向新的功能维度———向读者提供知识服务,即从内容集成出版商的手中拿回科技传播的主动权。在搭建平台的过程中,应该由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在政策出台、资金投入、资源配置等方面予以支持,如中国知网便是20世纪90年代由我国政府大力培育的数字传播平台,如今已成为规模较大的主要数字出版市场主体。此外,政府要致力于维护我国科技文化主权和科技信息安全,增强国际话语权,树立我国科技期刊品牌形象,为创建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提供支撑。
3.5编辑需利用社交媒体进行能力建设
科技期刊若是仅仅凭借单一的官方网站进行传播难以形成规模优势,编辑需要建立“互联网+科技期刊”的思维。根据中国科协2015年的调查数据,纳入调研范围的1200种中国科技期刊中,仅有283种期刊开设了微信公众号[7]。由此证明我国科技期刊需要进一步开拓社交媒体传播平台,编辑需要了解社交媒体的传播特性,以科技期刊的网站作为信息的核心岛屿,将主要的科技信息辐射到微信公众号、微博、微话题及官方应用程序等多种社交媒体,以此形成社交媒体读者圈,利用群际之间的联系对科技期刊的内容进行分享、转发等[8-11]。从丰富编辑的职能角度来说,充分利用社交媒体还能够提升其组稿的专业性,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增强与作者的互动性以获取更多优质稿源。此外,在对读者社群进行运营维护时还能够从中挖掘优质的潜在作者,进而从多方面扩大科技期刊的传播范围与影响力。
3.6以优化内容为导向开展科研活动
优化科技期刊的内容需要解决内容同质化问题、推动科技期刊科普化以及坚持内容为王的理念,从而有效集成推送优质内容,让优质内容成为科技期刊扩大传播广度以及深度的基石[12-13]。在解决内容同质化问题时,科技期刊需要找准定位,既要结合专业优势也要结合地域优势进行论文筛选,还可突出作者群体、读者群体的独特性,在选题方面要适当跟踪热点并转换研究视角,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部分科技期刊还需要提高投稿的门槛以防止同质性的文章大量涌入。在推动期刊科普化方面,科技期刊应该多注重刊登应用型文章以加强普通受众对科学知识的理解,通过扩大读者群体来进一步提升科技期刊的传播力,此举既可以实现科技期刊的经济效益又能够发挥社会效益。在坚持内容为王方面,坚守科技期刊的原创性及创新性是永恒不变的话题,尤其是在当前科技期刊种类繁多、论文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下,更加需要挖掘具有深度的论文选题,同时也要在国内外的热点问题当中进行“冷思考”,注重研究视角、理论应用的独特性。
4结束语
关键词:开放存取文献,文档文献资源;互联网
一、OA概述
OA全称为Open Access,简称OA,一般被翻译为“开放存取”,是一种在科学领域学术信息免费共享的理念与出版机制。简而言之,“开放存取”就是使任何人都可以及时、免费、无限制地通过互联网获取各类文献,允许任何用户阅读、下载、复制、传递、打印、检索以及获取在线全文信息,用于科研、教育及其他活动,从而实现科技文献在全世界范围内的自由传播。学术信息的交流与出版,提升科学研究的共享程度,保障科学信息的长期保存。对于促进利用互联网进行科学交流与出版,提高科学研究的劳动生产率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对世界各国平等、有效地利用人类的科技文化和科技成果具有重要意义。OA文献资源有图书、期刊、报纸、论文、会议文献、学位论文、标准、专利、音视频、文档等多种类型。
随着2008年10月14日被确定为世界第一个“开放存取日”,有27个国家的120所大学参与庆祝。美国研究图书馆协会2009年4月2日报道,瑞典隆德大学通过了2009年度预算,拟投入150万瑞典克朗(约合19万美元)用作开放存取期刊的出版费,以鼓励并帮助开放存取期刊的出版。这是目前为止一所大学在支持OA期刊出版上投入数目最大的基金之一。以中国科学院、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签署开放存取的《柏林宣言》为标志,表明中国科学界和科研资助机构支持开放获取的立场和决心,免费获取与使用互联网学术文献信息资源的OA运动正在我国多种文献类型领域逐渐展开。为此,本文对如何开发利用互联网OA文档文献资源进行探讨。
二、我国OA文档文献资源简介
1,综合OA文档文献
(1)“豆丁网”。该网站是文档、分享与销售平台,其文档与分享的理念与开放存取的理念是相通的。豆丁网希望让各类文档通过互联网在世界范围内传播,从而终结原来只能通过单一出版物进行传播的时代,使用户自由地分享各种文件格式的文档。网站目前共收录OA文档文献13大类200多万件,分类内容包括小说、经管励志、办公工具、明星娱乐、汽车、体育、生活时尚、计算机、法律、教育考试、科技、艺术、社科,每类中均提供其2级分类内容。文档格式目前提供5种:doc、xls、pdf、1313t、txt。文档类型包括图书、论文、报告、文件、数据、图片、表格、标准、专利、学位论文、课件等。用户需要免费注册、登录使用。每件文档提供:题名、图片、页数、内容简介、浏览、收益、购买、下载、评论、收藏、来源、时间等信息。其“高级搜索”可通过文档名称、标签、文档分类、文档格式、时间进行检索。并可按相关程度、浏览量、时间、支持度排序。
(2)超级资料库。该网站目前共收录OA文档文献11万多件,免费注册、登录即可利用。文档格式有8种:doc、ppt、13dr、eke、pps、rar、him、xls。专业分类内容为: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培训资料、财税管理、企业管理、生产管理、企业战略等几十种。行业分类内容为:饮食酒料、房地产、日化用品、零售、汽车、医疗药品、电信、服装、保险、媒体广告、旅游、钢铁、酒店、超市连锁、烟草、石化、家电、物业装修、行业报告、电子、美容、工程建筑、软件、其他。
(3)中国文档网。该网站目前共收录OA文档文献22大类310小类52000件。22大类内容如,行业资料、企业管理、年度计划、行政管理、财税管理、经营管理、质量体系、市场营销等。压缩文档的解压缩密码为该网站的网址“省略”。每件文档资源提供的信息有:文档题名、软件(将所有文档按软件对待)大小、软件语言、软件类别、运行环境、授权方式、软件等级、整理时间、相关链接、下载次数、贴心提示、内容简介、下载地址。
(4)中国文档在线。该网站目前共收录OA文档文献14大类33960件。22大类内容为:程序开发、web开发、网络技术、编程语言及开发环境、平面设计、操作系统应用、数据库技术等。
2,专业类OA文档文献资源
(1)电力文档网。该网站目前共收录电力类OA文档文献10类3710件。分类内容为:设备、技术、安全、营销、范文、工具、标规、百问百查、管理、培训。用户不需要注册即可下载利用该网站的0 A文档文献资源。
学术期刊(以下简称“学刊”)的质量无疑与其主编、编辑的素质、编辑(更主要的是主编)的知识结构有着直接的联系,而学刊评化的一个侧重点应该是考察其操作者(主编、编辑)的知识结构、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这些方面所决定的学刊的优劣情况等。我们曾经研究过“综合性社科学刊主编最佳知识结构”这一课题,研究结果认为,综合性社科学刊主编首先应该是学术期刊出版方面的专家,其最佳知识结构“既要具有合适的专业知识,又要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具体地说,综合性社科学刊主编的最佳知识结构,包含这样四层含义:1.一定要在一个专业领域内实现“学者化”;2.一定要有丰富的“社会科学学”知识储存;3.一定要有比较高的“编辑学”理论和实务方面的修养;4.一定要有“领导科学”方面的素质修养。[1]推而广之,综合性社科学刊编辑素质、知识结构也大致如此。相应地,综合性自然科学学刊主编(编辑)应当具有的是“科学学”的修养;而对于专业学术期刊(非综合性学刊)主编来说,除了“社会科学学”(或者“科学学”)之外,其余三方面的知识结构完全适合于他们。只有有了学刊主编、编辑的最佳知识结构,才能有真正优秀的学刊。
二
毋庸讳言,在我国学术期刊界,普遍存在着一种现象,这就是有的学刊主编不去研究“社会科学学”(或者是“科学学”),或者不懂“编辑学”,就是说在这两个方面不具备最佳的知识储备,但是,其主编的学刊照样获得“国家期刊奖”、“双高期刊”、“核心期刊”或者是教育部的“名刊工程”期刊,等等。如何解释这种现象呢?我们认为,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一是这些主编不自觉删顷应了“社会科学学”(或者“科学学”)和“编辑学”内在规律的要求。但是,唯物主义地讲,这种情况是不大可能存在的。我们认为,这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大多是由其所处优越的学术环境、依靠高水平的自然来稿而导致的。二是因为这类学刊编辑部的优秀自然投稿稿件俯拾即是,在这方面,与其他学刊相比,处在一种“不平等”的竞争状态。诚如著名学者、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理事长、《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编龙协涛先生2002年在其主编的学报获得“双高”期刊和第二届“全国双十佳社科学报”第一名这两项大奖后,接受采访之际所坦言的:“北大学报能有今天的成绩,首先因为她背后有北大,有北大深厚的学术资源,有北大校领导和北大学者们的全力支持,还有编辑部同仁的齐心协力。”[2]这是实事求是的。回顾历次评比,经常是这样的状况:“国家期刊奖”等奖励获得者大多是国家级科学研究机构或者是国家的主要高等学校主办的学刊(在此,我们绝对没有否认在这些编辑部里,在编辑学、社会科学学或者科学学等方面的研究上,不乏高水平者)。[3]而稍低一级的奖励,往往是那些由一般综合性大学和各省级社会科学院(科学院)等主办的学刊,依此类推,几乎“概莫能外”。
还有一种现象,更能说明这一点:就是同一所大学主办的文、理两种学报,它们的获奖情况一般取决于该校文、理比重和力量的对比,以理为主的学校,它的自然科学版学报获奖情况就远超过其社会科学版,相反,以文为主的学校的社会科学版学报获奖情况就远超过其自然科学版。就是说编辑部人员的力量高低不能决定和左右其学校文理比重,不能决定其学报的优劣。加之我国大学学报国家给的定性是“以反映本校教学、科研成果为主的学术期刊”,它不适宜过多发表校外成果,这就决定了学校层次决定学刊层次、专业层次决定相关学刊层次局面的存在。加之,人们往往习惯地把得意之作投到更高级的科研(教学)单位主办的学刊上去,使这些学刊形成了良性循环的局面。所以,目前的“优秀学刊”和非“优秀学刊”往往并非是由办刊人主观因素造成的。我国学刊的评比,其实是在评所登载的论文水平,是在评比主办单位的学术水平,这与评刊的初衷是大相径庭的。我国的新闻出版职能部门的主要职能是管理我国新闻出版的法制化和规范化执行情况的,而我国的期刊评比又主要由它们来执行,如果不是主要去考察各学刊的编辑水平,而主要去考察他们的学术水平,难免导致本末倒置。应该说,高等学校的学术水平是由教育部等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去评比的,科学文化水平是由科技部或各省、市、自治区政府代表国家去评比的。所以客观地讲,这些学刊获得的种种荣誉,更主要的是基于其依附单位的高水平,依靠其所载内容(论文)的高水平,而并非靠编辑部成员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即高水平)取得的。它们依附的单位是科学研究方面的“国家队”,其学刊理所当然的就是学刊界的“国家队”。对此,南翔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学术刊物分三六九等,并非见诸言之凿凿的红头文件,而是一种依门楣而定的习惯,门当‘等’对的,主要不是质量,而是出身。”[3]我们认为,这个“依”就是依靠,这个“门楣”就是那些代表国家水平的学术单位,这里的“质量”应该指由编辑们的主观能动性所创造出来那种品位,而这里的种种荣誉往往是靠其主办单位的高水平,而非办刊人的主观努力和高水平得来的。如何通过国家对学刊的评比来真正调动编辑者们的积极性就成了问题的焦点。难怪经常听到有人抱怨:“大刊好编,小刊难办”、“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是这种情况的一种客观反照。
三
我们提出这一重要问题,还基于以下三个事实:第一,在2004年8月召开的“首届科技出版发展论坛”上,我国科技专家发出这样深深的疑问和感叹:“中国为何没有《科学》?我国科技期刊处于内外夹击”。到目前为止,我国在自然科学方面还没有像美国《科学》,在社会科学方面,还没有像英国1843年问世的《经济学家》(The Economist)那样国际著名的学刊,就是明证。然而,与此同时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一些国际性科技期刊近年来纷纷进军中国,美国的《科学》以及英国的《自然》等大牌学术期刊都加大了在中国的约稿力度。在我国并非没有优秀学者和一流的学术稿件,而是没有世界一流的学刊。
第二,这个事实更进一步说明了这个问题。美国科学情报所(ISI)编制的大型检索系统“科学引文索引”(SCI)根据编辑水准、国际化程度及在学术界的影响等量化指标,每年都对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0余种期刊进行统计和评估。近日统计的1994-2004年国际学术期刊“引用总数”排行榜出炉。结果显示,以发表生物医学领域论文为主的学术期刊——美国的《生物化学杂志》(Jou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以被引用174万次位居首位,综合类期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以133万次排名第二;大名鼎鼎的英国《自然》杂志与美国《科学》杂志则分别以119万次和117万次位居第三、四名;美国物理学会出版的《物理评论快报》与《物理评论》分别以77万次和60万次名列第五与第八;第六名由基础生物医学领域与临床医学领域最负盛名的期刊《细胞》摘得。美国化学学会的《美国化学学会期刊》位居第七名。而与英美等国的期刊相比,中国科技刊物的总体水平还有较大差距。数据显示,我国期刊的年平均被引频次约为300次,而同期世界期刊的指标(平均数)为2000多次。
第三,有关统计数字表明我国的高水平论文往往流失海外。仅在自然科学方面,1999年《SCI》收录的以我国科技人员为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19936篇,而其中在国内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仅占38%,在国外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却占到62%;我国科技工作者1999年被国际颇具影响的三个检索系统《科学引文索引(SCI)》、《工程索引(EI)》和《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ISPT)》收录国际论文共计46188篇,比上年增长32%。按国际论文排序,我国由上年的第九位升至第八位。所有这些说明,我国不是没有高水平论文,而是没有一流学刊。
上述情况能不牵涉到我国学刊编辑主观能动性、编辑(首先包括主编)的素质和知识结构问题吗!现在的学刊评比已经形成了一个“怪圈”:代表“国家队”的学刊因为优秀稿件的优势,所以,其学术质量自然而然在国内领先,它们的主办者往往可以高枕无忧,国家的种种期刊奖励非他们莫属。然而,我国有世界一流的学者、有世界一流的学术论文,没有的是世界一流学刊,这难道不是一个怪圈?这个问题与中国体育界“国足”现象实质上是一个问题,只是还没有引起人们的警觉而已。国足在国内是无疑的第一,但是能满足于这个“第一”吗?答案再清楚不过了。其实我国学刊界,早已有有识之士为此呼吁过,原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编龙协涛教授在2002年就特别强调过:“学术刊物也需要策划!”[2]我们认为,这个“策划”当然包括学刊编辑、主编深层次积极性的调动。须知,我国的学刊是在特有体制下形成的特别的运行机制。目前无论主办学刊的高等学校还是科研院所均是以公有制为主的,由国家及其所属机构投资,而现在的学刊评比实际上不是去评比它的具体操作者——编辑们的主观能动性:他们的努力程度、编辑业务水平等,然而这恰恰正是我们应该去认真评比的,也应该是评比的初衷所在,是评比的真正意义之所在。所以,假如我们的学刊评比,不是仅仅去注重所载论文的水平,而是把编辑的主观因素(主编是其灵魂)作为主要考察对象,真正按照可比性来进行评比的话,目前这些“优秀期刊”不见得就全都“优秀”。同时,如果我国的学刊评比按照科学合理的因素去进行,我国的学刊事业一定会出现更加繁荣的局面。
校园的问题愈发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而人文教育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本文阐述人文教育的内涵及高校人文教育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指明高校人文教育的实践途径。
关键词:和谐校园 高校 人文教育
十之后,长株潭城市群被国家确定为“两型社会”试验区并被赋予先行先试的政策创新权。借此发展契机,我校充分发挥科技优势,为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献计献策,并首次提出“两型校园”建设口号。随着2009年首届博士论坛的成功举办,“两型校园的建设与实践”已经获得广泛关注,并进行了深入探讨。两型校园建设的终极目标就是“构建和谐校园,推进学校的科学跨越发展”。如何构建和谐校园?首先就是要加强高校的人文教育,只有把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的现代化才会实现,人类社会的未来才有希望。
一、人文教育的科学内涵
人文泛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是与反映自然界变化的“天文”相对而言的。人文教育主张通过知识的传授、环境的熏陶等手段使人类优秀的人文知识成果及其所蕴含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想情感和思维方式内化为受教育者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修养、精神风貌和品格意志。人文教育不同于文科教育,它强调的是通过对人文知识的把握来提高人自身精神深处的品质,净化人的灵魂,陶冶人的情操,注重的是观念培养。因此,高校人文教育旨在帮助大学生更好地求知、生活、做人及做事,旨在引导他们掌握人文知识,形素质,树立人文精神,提升人文境界。当然,在科学技术极速发展的现今社会,现代化的生产模式和文明的生活追求使我们把学习的大部分时间花在科学领域,然而实践证明单靠科学教育和科学发展并不能解决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所有问题,而人文教育能够在科学无法发挥作用的领域促进人类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高校人文教育的现实意义
世界上许多著名教育家很早就提倡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他们认为,科学本质上是一种人文事业,自然科学不引进人文科学就不能突破科学发展的局限。历史的发展表明,科学是能够给人类创造巨大物质利益的第一生产力,但是,科学如果毫无节制地被人用作向自然索取的一种工具,它不但不能给人类带来福利,反而会造成灾难。因此,高等教育在教会学生如何掌握知识的同时,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对待科学技术,如何利用它造福人类,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结成联盟,才能真正促进社会的进步。因此,加强高校,尤其是以理工科为主的高校的人文教育符合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
从高等教育的本质看,教育的目的在于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人文教育对于人才的培养,不仅仅局限于单纯的专业知识、才能的掌握和运用,更重要的在于帮助人形成全面的知识结构,促进人在认识、情感和意志等方面健康地发展,强调人才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获得一种新的观念,一种主体能动性的感召力、创造力和想象力[1]。同时,加强高校人文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高校人文教育是以人文科学为主要内容的精神层面的教育,而人文科学是文明的成果,是文明教养的学问。它包含世界的优秀成果,也包括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它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也包括启迪人的智慧、开发人的潜能、调动人的热情、激扬人的意志、规范人的行为以及维护人的心理健康、控制社会稳定乃至发展经济,协调人际关系等。因此,提倡高校人文教育在强调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
三、高校人文教育的实践途径
首先,转变教学观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学教育不断改革发展,教育思想也逐步调整,从政治本位转变为经济、科技本位,从知识性教育转变为能力性教育。现如今,加强人文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成为教育的根本目标。任何教育就最终目的来说,都是促进个人某种能力的提高。换言之,任何教育在本质上不存在优劣之分,均有其特定的价值。正如单一的人文教育不能满足社会和人的需求一样,单一的科学教育也不能促进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正如赫胥黎所说:“单纯的科学教育确实和单纯的文学教育一样,将会造成理智的扭曲。”[2]因此,应该树立全面的教育观,指导能够满足社会物质发展对人才需要的教育方式,使个人的价值观在融入社会的过程中得以体现;与此同时,它还应该让学生在改造世界、服务社会的过程中不被自己创造出来的东西所奴役,在自己和社会之间构筑一个开放的隔离带,从而在社会功利和人文精神之间保持一种张力[3]。
其次,完善教学体系。众多学者指出人文社科类课程在整体教学课程结构中所占比重应不低于1/3,然而目前的情况不尽如人意,多数高校人文课程比例不足1/5,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4]。人文学科的教学是加强人文教育、培养人文精神的途径。因此,要确定人文学科的重要地位,将其纳入学校课程体系,并发挥课堂教育作用,通过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保证其实施。此外,要加大对人文教学的研究力度,合理设置人文教育在教学课程结构中的比重。另外,要进行学科建设中跨学科的探索。我们的学科建设应该是科学与人性、机械时空与历史时空、推理求证与艺术想象的统一,应整合东方与西方、古典与现代、心理和物理、技术和社会的演变进步因素,体现大科技文化潮流[5]。
最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德育”、“思想政治教育”不融,“隐蔽课程”不隐的现象普遍存在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应本着隐蔽渗透,自然融合的原则。大学生群体人格趋于成熟,文化观念逐步确立,已具备一定判断选择的能力。因此应该采取先顺应,后同化的方式,合理疏通引导。将理想信念教育、人格和价值观教育和德育有机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潜移默化。只有如此,我们的教育成果才能更加深入持久。
参考文献
[1]教育,创造未来 [期刊论文]《文教资料》,2006.孙敏
[2]科学与教育 [专著]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赫胥黎.
[3]大学人文教育刍议 [期刊论文]《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高翔
关键词:时评阅读;作文教学;阅读质量;思维训练
事实上,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与文化日益进步,青年们更应有激扬文字、指点江山的豪迈情怀与深刻思想性,可是基础应试教育的威压、落后的教育观念给我们培养出了无数唯唯诺诺的“考试机器”,有着独立见解、思想深刻的高中生实在为数不多。更为可叹的是,那为数不多的有思想、有才情的学生也不敢放弃高考的诱惑。他们在高考作文中根本不敢畅所欲言,也不敢表达一点点不同的见解,原因是一辈子只有一次,输不起。
新课程标准提出高中阶段的作文教学应指导学生“考虑不同的要求,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可见,作文教学不应仅仅停留在教会学生写框架式的议论文,更要加厚学生的知识积淀,教会学生如何独立思考、深入分析,引导他们走向更开阔、宽广的天地,让学生写出真实而富有灵性的好文章。基于这种认识,我们更应注重学生的思考性、思辨性的培养,如何能让学生带着应试教育的镣铐跳起洋溢思想性的舞蹈则更是我们一线教育者的必修课。为了上好这一课,笔者认为应从时评阅读中汲取思想的火花,从而使学生的作文灵动闪耀。
一、时评阅读之路归正
叶圣陶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韩愈的一句话则揭示得更为形象,他说:“学以为耕,文以为获。”也就是说,“耕”是“获”的前提,“学”(阅读)是“文”(写作)的基础。基于先贤的认知――阅读,是写作的根基。因此,许多学校还开设了阅读课,以扩充学生的阅读储备,更有教师印发大量时文,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但是时评阅读之路的尴尬无可避免:对时评阅读足够重视,却没有带来相应的回报。时事阅读之路,是否应坚持走下去?时事阅读之路,路在何方?
正如章熊所指出的:“研究剖析作者的思考,揣摩体味作者的语言运用,培养语感,这种‘揣摩谋篇’的教学能够有机地把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结合起来,成为我国语文教学的特色,独步于世界教坛。”潘新和先生也大力呼吁语文教学应由“阅读本位”过渡到“作文本位”。这都启示我们:时事阅读,应以作文为基点和归宿,揣摩时文作者的语言与思想,从而有效提升作文能力和语文素养。如何引导学生进入一种高效率、高素质的阅读状态,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冲击学生的思想,引发学生的思考,带来议论文写作的高效益,则是时评阅读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为一线教育教学的工作的笔者做了初步探索,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由简易到复杂,由单一到多样,逐渐展开。
1.课堂内外,互为补充,使时评阅读有系统性
首先,以课文为基点,纵向挖深度。
课堂教学时间有限,但舞台却很宽阔,时文阅读能为教材学习做好铺垫和延伸工作,如,配合《我与地坛》的教学,可以补充史铁生《合欢树》《秋天的怀念》,让学生更好地体味史铁生与母亲之间细腻、感人的亲情,同时课外补充史铁生《命若琴弦》《史铁生的坦荡辞世是一个示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对生命、对人生的态度。
其次,以时文为线,横向拓广度。
当学生通过课文基点积累了若干个作家点后,笔者认为还需要为他们架构起一张时文之网,在横面上进一步延伸,并形成系统。如,配合《将栏杆拍遍》这个知识点,可以补充《读柳永》《乱世中的美神――李清照》;看到梁衡对于宋词大家的评论,补充《跨越百年的美丽》,让学生领略梁衡对“美丽”的全新解读,体悟永恒的生命哲学;在功利化之风愈加浓厚的当代,补充龙应台《给河马刷牙》、鲁枢元《从陶渊明看当代人的生存困境》,帮助学生构建起个人的精神家园。
2.读写并举,互为促进,使时评阅读有内容性
首先,引导学生撰写摘要和读后感。
其次,借助时评阅读,提高学生议论文语言的驾驭能力。
最后,撰写时事评论文字,形成“百家争鸣”的氛围。
现阶段的时文已经发展得相对成熟,几乎各种媒体中都活跃着它的身影。为学生撰写时事评论文字提供了有效范本。笔者尝试:在每学期初布置任务,将全班45人划分为6个时事阅读小组。每周由时事阅读小组组长确定时事主题,并选派一位学生在周一课前五分钟讲述时事新闻或热点事件,并对此概括感悟或评论,这些感悟评论或是自己有感而发或摘录借鉴时文,再由该学习小组选派两名学生就该事件继续提出看法,也可由其他组成员来评议驳论、争议商榷,形成“百家争鸣”的研讨氛围,使得学生懂得许多社会知识,看清纷繁世相背后的实质,学会科学、理性的分析、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3.师生对话,互为提高,使时评阅读有愉悦性
巴赫金指出:“一切莫不都归结于对话,归结于对话式的对立,这是一切的中心。一切都是手段,对话才是目的。单一的声音,什么也结束不了,什么也解决不了,两个声音才是生命的最低条件,生存的最低条件。”(巴赫金《诗学与访谈》,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出版)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强调了阅读的根本在于多种声音对于文本的相互沟通、相互对话、相互交流与融合,如此才能形成一种建设性解读,同时也可以放大学生的阅读愉悦性与积极性。
二、时评阅读助写作走向深刻
拥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入木三分的分析力是议论文走向深刻的必要条件。而时文阅读将让学生从芜杂的信息中筛选有效信息,去伪存真,揭示问题产生原因的能力逐步提高,更在对话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高度立论、深刻透辟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让学生领略了议论文语言的鲜活灵动、素材的时代气息。如此看来,时文阅读将学生的议论文写作能力大幅提高。而如何引导他们在具体写作时带着高考的镣铐展现精当独到的议论分析能力,则是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
笔者经过初步尝试,发现一条可操作之路。
第一步:引述时事材料。在议论文开头,抓住时事关键,简洁概括至80字以内。如《底气》开头:“天安门广场边,一个新造的孔子塑像被竖起。”同时在引的同时要扣住论题,提出论点。如,上文《底气》中有:“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打造中国的文化底气,提升文化软实力,成为当下的迫切的需求。”
第二步:分析材料,400字左右。如上文《底气》,首先分析先秦文化因为开化了世界文化而成为中国文化的底气,接着质疑当今中国文化向先秦文化寻求底气的原因,再次分析先秦文化成为当今中国文化底气带来的弊端。这样层层剥离分析、评论,纵向论证,深入挖掘,使议论文有了论述力度。
第三步:联系现实,200字左右。如,上文《底气》承上过渡,自然联系到西方文化底气是一个完整的文化体系而非单独的文化名人。搜集典型论据,扣题论证,并提出怎样真正铸就当今中国文化底气的措施。
第四步:总结全文,100字左右。回扣材料,升华总结,收尾要求形象有意蕴。如上文《底气》结尾:“回首悠悠五千年,孔子老先生孤独地站在历史的起点,他瘦弱的肩膀撑不起一个民族的脊梁。重塑中华文化底气,你我需共同努力。”
当然,文无定法,此四步只是笔者一点小小心得,有很多细节尚需要斟酌。
关键词:世界读书日;独立学院;图书馆宣传
中图分类号:G25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4-0062-03
世界读书日起源于西班牙的巴塞罗那,1926年西班牙国王首次设立“西班牙自由节”,并把塞万提斯的生日10月7日作为这个节日的庆祝日。1930年庆祝活动移到4月23日――塞万提斯的祭日,同时这一天也是加泰罗西亚地区的民众弘扬其民族文化的大众节日,加泰罗西亚首府巴塞罗那是西班牙的文化出版中心,书籍成为这个文化节日的主角。1995年4月2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当天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又称“世界读书日”。
独立学院是在20世纪末国家扩大高等教育规模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是一种全新的办学模式,相应的独立学院图书馆也是全新的图书馆类型,由于办学与生源的特殊性,使其在资源建设与发展方面仍处于摸索前进阶段。正是由于生源特点使图书馆资源与服务的宣传在这一阶段显得尤为重要。多数独立学院图书馆都在为如何宣传图书馆的各种资源与服务大伤脑筋,而作为图书馆界的唯一重大节日“4・23世界读书日”(以下简称4・23),正是我们苦苦寻找的进行图书馆各种宣传的平台,如何以世界读书日为契机最大限度地宣传图书馆的资源、服务、业务等是我们必须考虑的问题。为此,笔者仅以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图书馆(以下简称“我馆”)4・23世界读书日暨优秀读者表彰大会为例探析如何更好地抓住机遇宣传独立学院图书馆品牌形象。
一、制定科学、合理的4・23活动策划
4・23是独立学院图书馆向学校及股东集团展示自我的大好时机,图书馆应抓住时机,办出规模、办出效果、办出品牌形象。
首先,立足图书馆的功能优势、发展特点、发展规划以及学院学科建设发展的需求,要深入调研、精心策划、制定出合理、科学的活动目标及活动主题。同时,必须做好与学校领导、各系部主任和相关部门的事先沟通协调工作。为此,图书馆管理层要发挥领导作用,力邀集团代表、学院领导、各系部领导参与其中,使活动提升高度,影响空前扩大。
其次,按时、保质、顺利地完成4・23活动,关键在于合理、高效地控制活动运作与实施。活动总策划应负责各项活动的任务布置、人员调度,并做好活动经费预算。工作执行小组必须配备实干得力的人员,并根据每个馆员的专长、特点、爱好安排任务,充分做到人尽其才。
最后,主题创意化,效果市场化。目前,多数独立学院图书馆4・23还只是局限于形式主义,泛泛地举办征文活动、读书月活动、读者座谈会等,缺乏体系性、系统性与创新性。要想制定新颖的主题必须做足前期调研工作,可以通过召开读者座谈会、学生图书协会会议、学科馆员与各系部交流、与其他图书馆交流、馆员内部讨论等方式进行前期调研,将学院的政策、读者的需求及图书馆的发展三者有效结合起来,寻找三者的切合点,以创意性的活动主题为突破口,达到共赢的市场化效果。
二、制定合理、有效的宣传策略与宣传模式
(一)制定合理的宣传策略
图书馆的资源、功能和服务必须通过大张旗鼓、广泛深入、坚持不懈地宣讲、推广、展示,才能对各层次读者有吸引力和影响力,图书馆才能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图书馆的服务效益才能最大限度地得以发挥,图书馆的社会价值也才能真正得以实现。
(二)设计高效的宣传模式
高校学生是图书馆的主要宣传和服务对象,学生最清楚自身兴趣点在哪里,用怎样的宣传方式更容易产生效果。所以组织学生,特别是学生社团来进行策划与展开宣传工作,是独立学院图书馆进行各种宣传的突破口。2005年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图书馆建议学院成立图书协会,2006年正式成立并确定协会名称为“敷天图书协会”。图书协会是学院社联与图书馆共同指导下的学生组织。敷天图书协会的主要任务是,以“读者第一、服务至上”为宗旨,协助搞好图书馆的服务和宣传工作,增进读者与图书馆的沟通,帮助广大读者更好地利用图书馆。
对于宣传模式的设计应该与学生社团进行交流,鼓励学生参与,宣传馆员把关指导,敷天图书协会与其他社团协调,特别注意从学生读者的角度出发设计他们易于接受的宣传方式。
1.有效结合读者群体特点,形式多样化。由敷天图书协会宣传部干事负责设计宣传海报和拟写宣传单内容(宣传馆员负责提供主要内容),海报遍布于教学楼、学生活动中心、食堂和每个学生宿舍,并在学生流较多处及图书馆前悬挂条幅,在学院申请专题宣传栏由敷天图书协会宣传部负责制作喷版宣传,此外在学院网站、图书馆网站、学生工作快讯等学院刊物上进行大范围宣传。
2.选择合适的集中宣传场地。宣传场地与时间经过与学生社团调研并开会决议,选定为每周二和周三午间流量最高峰的教学楼与食堂中间。敷天图书协会的成员除了摆开宣传展板,还大量发放传单并打开音响,以凝聚活动的人气氛围,吸引注意。
三、抓住时机,启动各阶段主题系列活动
世界读书日活动不是一时、一日、一月,所以我馆没有以各种“服务月”“服务周”为主题,因为我们的服务不是一周、一月,而是始终贯穿于各个学期与学年的。我们是以“世界读书日”活动为起点,启动各阶段主题系列活动,以世界读书日为平台,将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向各层读者展示、宣传,更是以世界读书日活动为契机,使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贯穿于每个学年,进而形成一个可再生的循环系统。世界读书日活动已成为我馆的品牌活动,全院读者每年都会自觉地参与其中,要想使品牌效应继续扩大化,还应不断地宣传各阶段的主题活动,使各业务模块与宣传策略形成一种良性的生物链。2013年度世界读书日活动我馆继续宣传各阶段业务与服务,使之更具系统性、科学性。这样,不仅可以让读者更加了解图书馆的读者服务业务,更能让集团股东、学院领导及各系部领导熟悉独立学院读书馆可开展的各种业务与提供的服务。只有抓住世界读书日这样的盛会才能将图书馆完全地宣传出去,才能将图书馆的品牌文化推广出去。
(一)知识共享、传递文化
1.开展赠书接收活动。紧随世界读书日活动之后,针对大四毕业生开展毕业生赠书活动。提前做好赠书倡议、赠书接收具体方案、赠书处理方案,尤其要提前做好接收赠书宣传方案。经过“4・23”的大力宣传,使赠书业务深入读者心中,尤其是每届毕业生会将自己收集的图书、期刊捐赠给图书馆,因此成果颇丰,赠书业务2009年开始试施行,截至目前,2009年接收赠书7 000余册,2010年接收赠书6 000余册,折合人民币400 000余万元。对于接收到的赠书经筛选严格执行通过决议的《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图书馆赠书处理办法》,对选出的图书经过数据加工和物理加工上架供学生阅览所用,图书馆还特设学生赠书书库,所藏大多数为各专业学生教材与教辅用书,充分实现了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的实质。
2.图书捐赠活动。另外,图书馆会把一部分要剔除的图书,转赠本校需要该书的其他年级同学,优先照顾家境贫困的学生。一部分还将转赠其他图书馆收藏,优先支援贫困地区的图书馆,还有一部分会赠予临近的敬老院、老干部疗养院等,争取做到“每本书有其读者,每位读者有其书”。
3.“大墙之外送温暖”。每年6月,图书馆会选出部分期刊,内容包括涉及政治时事、社会新闻、当前热点等捐赠给天津几所监狱,让服刑人员在监狱里也能够接受很好的教育,不至于与社会脱轨。这个活动我馆已经持续了四年,而且我们还会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把知识送到最需要它的地方。
(二)学科馆员搭建院系沟通桥梁
学科馆员与院系间沟通,组织老师推荐书目、开展定题服务、毕业论文专题培训等活动,共同使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合理化,为广大师生提供贴切的学术咨询服务。
(三)各种主题宣传
1.角落文化宣传。图书馆可与学生社团合作开展文化剪报活动,事先设置好主题选好目标地点,定期更新,形成长期宣传品牌。
2.文化长廊宣传。平面海报与剪报结合,在图书馆走廊,设计形成文化长廊,以宣传文化和弘扬民族精神等为主旨开展。分主题举办宣传,如建国六十周年文化长廊、改革开放三十年历程等。
3.温馨提示宣传。名言警句在身边活动、小提示等,可以利用图书馆为阵地,开展个性鲜明、主题统一、喜闻乐见、广受好评的提示宣传。
4.折页、喷版。制作完整精美的图书馆简介折页、图书馆电子资源使用指南折页,做成折叠式的形式,便于师生阅读使用。制作美观的图书馆五年风华系列喷版、员工橱窗系列喷版将馆员的精神风貌、业务文化生活、业务内容等留下永恒的记号,同时也让广大读者真正地认识、了解了图书馆。
(四)新生培训
针对新生,进行系统培训,使学生对于图书馆有新的认识,达到科学利用图书馆的目的;针对新生,进行图书馆电子资源使用培训,让新生尽快拥有捕捉信息的能力,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
(五)电子资源培训与讲座
1.毕业论文(设计)写作与检索技巧培训。开展针对毕业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写作与检索技巧培训,本着实用有效、全面细致原则开展。实用有效,指以各个专业的实际情况,把毕业论文(设计)的具体规范与涉及到的检索技巧讲授给学生,以理论为支架,以实用为目的,有效传递知识。全面细致,指覆盖面要全面、宣传与教授准备要细致,针对每一个专业进行专题培训,做到争取每一位毕业生能够听到实用的知识。图书馆按专业开展专场培训,解决毕业生的毕业论文(设计)查找参考资料难的问题,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KI、读秀等电子资源检索培训。开展针对学生的专场培训和针对教师的专场培训,每学期开展1―2次专题培训,以充分准备、自愿参加为原则开展。2010年宣传当月,电子资源使用量大幅上升,CNKI月使用量环比增长率2432.01%,同比增长3168.87%,读秀学术搜索,访问量环比增长2732.01%,阅读总量环比增长率7071.43%。通过数据可以清楚的看出,宣传策略对大幅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巨大影响。
(六)知识延伸活动
1.图书支教活动。与其他独立学院读书馆不同的是,我馆读者服务部带有三个学生社团,其中的敷天图书协会、青年志愿者协会举办每年一度的支教活动,连续开展了三载,已具有完善的制度与流程,在学校的反响非常好,通过学生的爱心活动把知识传递下去,延伸到最需要的地方。
2.参与图书馆届会议与学术培训。通过参与图书馆界的相关会议和学术活动,学习与提高我馆工作人员的理论水平以更好地指导业务工作。截至2010年5月,我馆22人每人至少获得一份图书馆领域内的资格证书。
我馆举办的各系列主题活动同时也是宣传图书馆各种服务与功能的途径。通过世界读书日一系列主题活动使全校师生读者对图书馆无论是成长历程或是各种资源抑或是提供的种种服务都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最重要的是,通过对优秀读者的表彰更能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加上系主任对各系同学如何读书、读什么样的图书予以有效引导,大大提高了学生读书的质量。
(七)后期追踪宣传报道
后期追踪宣传同样是不可缺失的,世界读书日活动之后及时将各阶段成果通过学院新闻网、院报、院工作快讯、图书馆网站、图书馆电子屏等各种途径进行宣传,使宣传效果最大化,使图书馆举办的“4.23世界读书日”在学校成为一种品牌文化长远地发展下去。
四、总结评价,立足长远
经过世界读书日的有效宣传,使各阶段主题活动与读者的互动更加深入,但是由于笔者每天与读者接触,还是感觉到读者对图书馆的了解与我们预期的有一定差距。因此,要更加认真对世界读书日活动能够总结评价,及时发现并分析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整改建议。对下一次活动的开展以重要的借鉴,以便在规划下次活动时做出相应改进,使之更具新意和吸引力,做到有的放矢,避免形式主义。
“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一个不读书的人、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我们会贯彻执行同志的讲话,建立世界读书日活动的长效机制,一如既往地开展下去,将世界读书日活动打造成学院文化建设的品牌。通过每一年的经验积累,逐步形成精品项目,一年一年开展下去,形成品牌效应,使读者记住并自觉地接受它。
参考文献:
[1] 周长强,焦运立.从世界读书日谈图书馆的宣传营销策略[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0,(12).
[2] 陈茂国.高职高专图书馆读书活动探析――以“首届泰州高校‘4・23’世界读书日活动”为例[J].图书馆论坛,2010,(1).
[3] 黑龙江省图书馆为迎接第15个世界读书日开展系列读者活动[J].图书馆建设,2010,(5).
[4] 瑞士伯尔尼图书馆以中国为主题办活动[J].图书馆建设,2010,(5).
[5] 卢婕.风起云涌的世界读书潮[J].图书馆杂志,2009,(7).
[6] 王妍.推广阔读 传递知识――黑龙江省图书馆2009年全民阅读活动全面开展[J].图书馆建设,2009,(5).
[7] 王殿杰.播撒诚信 传递文明――“世界读书日”图书将再次“起漂”[J].图书馆建设,2009,(4).
[8] “春风行动”到呼兰[J].图书馆建设,2009,(6).
[9] 王缨缨.以读书活动为载体 促进全民阅读发展――“4・23世界读书日”读书征文比赛活动的启示[J].图书馆论坛,2009,(2).
[10] 吴静.《开卷读书文丛》:为“世界读书日”而编[J].图书馆杂志,2008,(3).
[11] 阎燕子.王松泉教授的“阅读教育论”《阅读教育学》与《阅读教材论》推介[J].图书馆杂志,2008,(3).
[12] 林英.太仓图书馆在第14个“世界读书日”向读书界赠阅新刊导读小杂志《尔雅》[J].图书馆杂志,2008,(5).
[13] 黑龙江省图书馆启动图书漂流活动[J].图书馆建设,2008,(5).
[14] 甘其勋,浦清莲.世界读书日,行动在厦门[J].图书馆杂志,2007,(7).
[15] 王媛.中国图书馆学会科普与阅读指导委员会成立大会综述[J].图书馆建设,2006,(3).
[16] 范凡.中国图书馆学会科普与阅读指导委员会在东莞成立[J].图书馆杂志,2006,(8).
1.1研究背景
2012年,我在美国观看电影《饥饿游戏》(The Hunger Games、’它的画面冲击我的眼球,它的语音改变我的心灵,使我对新媒体有进一步的感触。在影片中有这样的场景:主人公被送到荒郊野岭进行生死决斗,整个山头的天空都被卫星智能网络覆盖,智能网络像俯瞰世界的天眼,将主人公的一举一动都传输给观看直播的全国观众,而在千里之外,举办这场残忍游戏的统治者可以通过远程遥控,控制主人公周围的一切环境。以网络计算机、个人电脑、智能手机等为代表的新媒体也一如《饥饿游戏》中的天眼一样看穿世界,又如空气般包裹着我们的生活环境。它的出现和普及改变了人类社会,不仅影响了我们的日常生活方式,更带来了社会结构和文明格局的调整。新媒体无所不在的影响力,使其成为专家学者热门的研究领域。这些研究挑战了传统媒体时代的旧有理论,在修正旧理论的同时还出现了一些新观点,甚至改变了传播学研究的生态环境。在众多的研究领域中,笔者最关心的是新媒体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宏观影响。北美媒介环境学派研究的正是这一领域,认为媒介之于人类社会的关系,一如水之于鱼的关系?。因而本文借助媒介环境学先驱哈罗德?伊尼斯的“传播偏向论”,并结合其他后来者的观点,对新媒体展幵了研究。
根据互联网世界统计机构(Internet World Stats )的最新调查数据显示,截止2012年6月全球网民的数量已经超过24亿人,占世界人口比例34.3%。在中国,来自“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权威数据称,2012年中国网民的数量已达5.64亿,其中手机网民数是4.2亿。此外,雅虎新闻网报道,截止2012年12月,美国第一大社交网络脸书(Facebook)的活跃用户是10亿6千万。
再看我们周围那些随身携带个人电脑、iPad、iPhone等电子产品的亿万普通民众,因为这些电子产品,我们的社交方式、谈话方式、消费方式、商业模式、生活方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科技改变了人类。科技也带来媒体的变革,伊尼斯认为,新媒介的长处将导致新文明的产生[1]'2。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给人类带来光明之时,也存在它的阴暗面,推及新媒体也如此。各路学者专家对新媒体有大加褒扬的,有严厉批评的,也有谨慎观望的。比如,媒介环境学代表人物之一保罗?莱文森对技术始终抱着乐观的态度,他认为:“人不仅有意识地用技术改造环境,而且用技术生成和传播知识。”,“由于技术这个中介,宇宙的前途越来越掌握在人的头脑之中。” [2]19。也有些学者死死地盯住技术的阴暗面,如尼尔?波斯曼在其媒介批评的三部曲之一《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中认为,在技术垄断阶段,抵御信息泛滥的多重堤坝和阐口土崩瓦解,世界就难以驾驳、难以把握了,技术垄断使得传统世界观消失得无影无踪,最终沦为集权主义的技术统治[3]。
1.2文献综述
近年来,研究新媒体的文章相当之多,在CNKI数据库上键入关键词:“新媒体”,其显示的搜索结果为4913篇。这些论文研究非常广泛,涉及新媒体的历史、性质、功能、意义等内容,然而,其传播的“时间偏向”和“空间偏向”问题,却鲜有人研究,我们能找到的相关文章,主要有以下几篇。
北京印刷学院宋丽敏在其硕士论文《网络媒介的时空偏向》中指出:网络媒介本身的时间偏向与空间偏向趋于平衡,不仅适合信息在纵向时间里的存储利用;而且适合信息在横向空间中的资源共享。然而,由于国内网络媒介起步较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受众对网络的使用总体上还处于尝试适应的过程中,网络传播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不协调的现象,即传播过程中空间偏向比时间偏向更加突显。网络传播时空偏向的不平衡现象,导致了受众时空观念的新变化[5]。%反,华中科技大学的韩亚在其硕士论文《关系传播:WEB2.0时代的传播偏向》则断言:“新媒体的时间和空间偏向是彼此消解的。我们也可以说网络媒体中并不真正存在时空偏向,更谈不上更加侧重时间或空间。”[6]。雷启立认为,由于新媒介的发展,空间大到无远弗届,时间快到转瞬即逝。而太快的时间使它背后具有的现代意义受到严重的改变,作者认为太快的时间让受众成为“知道分子、而不是有思想的“知识分子” [7]。以上的论述谈及了网络的传播偏向,对它的时空偏向以及相互关系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虽然各有各的说辞,但是这些不愧是有益的尝试。
杨腾飞在2012年第20期的《中国报业》中发表的《电子书的传播偏向——以亚马逊电子书Kindle为例》一文中,认为“网络化的电子书即轻便易携带,又同时具有可长期保存的特点,仅从电子书的表面特征来观察,它是一种趋于平衡的理想媒介” [8]。来向武、赵战花则认为,与纸介报纸相比,电子纸等电子显示器和阅读器这种新型的媒介形态,,由于接收的便捷性增强,实际上强化了其空间偏向性,而削弱了其时间偏向性[9]。前后两者谈及电子纸的传播偏向,对它的“空间偏向”的看法是一致的,都认为它具有很强的空间偏向性,但是在“时间偏向”上的观点却大相径庭。
上述观点表明,我国的学者已经开始注意新媒体的媒介偏向,并试图在小范围内着眼于某种新媒体来探讨它的传播偏向。学术文章主要谈及网络、微博、电子书的传播偏向,运用伊尼斯的“传播偏向”理论分析了互联网、电子书、微博等新媒体的媒介偏向问题,给后来的研究者带来了对新媒体研究的新视角。但目前对新媒体的媒介偏向和传播偏向的研究还未有定论。此外,对于新媒体传播偏向带来的宏观上的社会变革及对未来的影响,上述文章并未做进一步的分析。有些观点甚至误解了伊尼斯的媒介偏向理论。
第二章“传播偏向论”的发展轨迹
2.1缘起:伊尼斯与“传播偏向论”的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