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中信息技术总结

高中信息技术总结

时间:2022-04-30 11:58:3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中信息技术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高中信息技术总结

第1篇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GHJGHJGH”为你整理了这篇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决赛总结发言稿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各位领队、各位老师、各位评委专家、各位工作人员:

上午好!第三届广东省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高中信息技术决赛在美丽的广州、广东实验中学举办,来自全省各地级以上市、省直学校的22位选手老师参加了决赛。按照文件规定,决赛选出一等奖4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12个,一等奖第一名将参加总决赛。这次每位选手老师的分数都很接近,较前两届大家的水平都有很大的提高,大家在立德树人、专业素养、数字素养与技能(是数字社会公民学习工作生活应具备的数字获取、制作、使用、评价、交互、分享、创新、安全保障、伦理道德等一系列素质与能力的集合)、教学设计、教学评价、教学基本功和教学高质量提升等方面颇有建树,积累了不少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案例,在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学评价的提高、项目式教学范例的丰富、教学模式的创新、学生高阶思维培养、学生认知能力适应性等方面上了一个新水平、新台阶,进入了一个新发展阶段。大家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大家比赛时仪表端庄,仪态自然,精神饱满,富有感染力,充满生机活力。这些都是可喜可贺的精彩的表现。本次会议最后的议程评委代表将公布本次决赛的成绩排序,即刻将按照大赛规定程序报送大赛组委会。

我想和大家简单说一说本次大赛的设计思路。高中信息技术学科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决赛的内容包括学科专业素养、数字素养、专业技能和教学通用技能,主要通过备课、制作教案、说课、课堂教学和演讲答辩等方式来展示。

第一阶段基本功展示比赛,主要内容为学科基本功展示,由题库抽选主题、制作教案、说课和答辩四个环节组成。制作教案环节主要包括教学主题、对应的课程标准内容要求、学业要求、学科核心素养、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学情分析、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策略、教学过程、教学评价、课后作业等环节和组成元素。这里提出元素而不是要素,要素就是必须要这些内容。主要考查的教学基本功在育人、学科核心素养、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师素养、答辩等方面,教师学会做一个教案是最基本的要求,再上一个等级就是要做一个教学设计,但教学设计包含的内容就比较多了,30分钟的时间有较大的难度。利用输入法输入、文字编辑排版、多媒体资源制作、编写代码、程序设计、演讲稿的制作等等都是作为我们教师教学的一些基本功。有些老师提出要手写,我们没有采纳这一建议,也许对有些学科有很大作用,但对我们信息技术教师来说就要采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手段了,作为教师教育信息技术能力的一个体验和提升了。说课环节10分钟,时间短,但效率高,要求教师把最精华的部分说出来,主要包含对应的课程标准内容要求、学业要求、学科核心素养、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学情分析、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策略、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元素,内容要与提交的教案一致。这些说课主要是说你的教学思想、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方面如何上好这节课,就是如何备好一节课。重点关注教师如何育人、教学如何教、学生如何学,这是一名合格教师的基本要求。一名新教师需要几年的历练才能成为优秀的学科教师。

第二阶段比赛是课堂教学能力展示比赛。要求教师上好一节课,从育人目标、学科核心素养、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师素养、教学智慧、教学效果、教育理念演讲、答辩等方面要求。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好一节课堂教学课例,或者现场上一节课。前者我们把需要学生的课堂教学前置了,不是上课不要学生。20分钟时间将课堂教学的精髓浓缩了,这就要考查你的能力了,如何把握育人方式、核心素养、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方面的能力,如何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人文素养、信息素养、数字素养、计算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实践活动能力、逻辑(概念、判断、推理)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系统思维能力和开阔的视野(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历史视野)及世界眼光(见识)等。教师不仅仅是展示一堂课的过程,更主要是如何上好这堂课,教好书育好人,把立德树人贯穿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科教学全过程。演讲和答辩需要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论的理论体系知识,因为有这个教育理念、教学思想,所以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设计了、上好了这节课。这些前后彼此间都存在对应的因果关系和逻辑关系。

一句话就是如何备好一节课,如何上好一节课。通过这两个教学阶段的比赛的过程,我们的教师不仅熟悉了课标、教材、策略、教学、学生、场景、空间等,提高了育人能力、自己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即时应变的思维能力,提升了我们的教育教学思想和优秀品质。不少教师有水平、有能力,因为是理工科出身,善于表达、善于思辨、善于交流、善于互动、善于语言、善于沟通等的人文方面的素养较为欠缺,这些需要我们教师持久的锻炼。

教育哲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1.为谁培养人(Why)、培

养什么样的人(What)、怎样培养人(How)(育人)。2.为什么教? (Why)教什么? (What)怎么教? (How) (教师)。3.为什么学?(Why)学什么?(What)怎么学?(How)(学生)。我们的教学能力大赛很好地回答了(诠释了)这个问题。教育哲学、心理哲学始终都是我们学习思考的上位的理论基础。

我想说,通过这次比赛,我们来到了美丽的花城广州,来到了久闻其名的名校广东实验中学----这所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提供了很好的安排、很好场地、很好的服务和很好的氛围,还有广东实验中学学校领导、教师发展中心主任胡正勇、信息通用技术科长卓培工、梁晓敏、徐家连等全体科组老师等的精心安排和大力支持,使我们有了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条件。因此,我提议以热烈的掌声感谢广东实验中学的领导、信息技术科组老师、所有的工作人员!

还要感谢各位评委老师,是他们精心工作、辛勤劳动、公平公正、无私奉献、使大赛得以顺利圆满。我提议以热烈的掌声感谢各位评委专家、工作人员、研究生助手!

第2篇

>> 分层次教学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项目教学法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自主学习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游戏化教学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浅谈翻转课堂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教学应用 WEBQUEST在信息技术课中的运用 WebQuest在聋校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微课程实践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实践 现代教育技术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项目学习的应用分析 任务驱动法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运用 翻转课堂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运用 论在差异性环境中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展开 微课程在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中的植入 任务驱动法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云”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表现性评价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浅谈任务驱动教学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小组合作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第三,Flash教程9遮罩动画线视频:http://tudou.

com/programs/view/9rx14TQuhuw/。

第四,16素材网:http:///fla/。

第五,教师机中“E/遮罩动画”里的素材。

5.结论部分

本节课学生们都能掌握了遮罩层的原理并进行遮罩动画的制作。但是遮罩动画制作的还不熟练,要多加练习。在制作遮罩时需要注意:(1)制作遮罩时至少有两个层;(2)要明确是谁遮罩谁,层的上下顺序很重要。

6.教学总结与反思

该课程以前的授课过程是老师给出概念后边操作边进行讲解,这样的授课方式就会出现部分学生一步没跟上步步跟不上的现象,也会出现学生学会了,很快就会忘记的情况。

WebQuest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自己去寻求问题的答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自主的学习,对学习的知识记忆深刻。采用这种模式时,教师一定要随时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这样学生才能更高效地进行学习。

参考文献

[1]司灵.WedQuest教学模式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

[2]赵立琼.WebQuest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大学,2008

第3篇

【关键词】Moodle平台;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育设计

Moodle是ModularObject-OrientedDynamicLearningEnvironment(模块化对象动态学习情境)的简称。它是一种开源、免费且功能强大的课程管理系统,以其教学方式生动、课程内容丰富的特点,迅速成为教师建设课程学习平台的理想选择。引入Moodle平台,并结合电子教室管理软件,能改善课堂教学环境,打造信息技术高效课堂,优化教学效果。

一、Moodle平台应用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设计的优势

首先,Moodle信息技术课程学习平台能以各类软件,比如文本文件、PowerPoint、音频文件等为载体,为学生提供集文字、图像、声音、视频于一体的教学资源。学生感受到来自视听觉的刺激,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其次,Moodle平台模块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进行自由组合,也可以将教师所需要的有关信息技术课程学习资源整合到Moodle相应模块中,有效地实现理论与教学实践结合。还可以保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总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为今后教学所用,作为后来教师教学的参考。再次,Moodle信息技术课程学习平台有利于学生与学生、教师间的交流与协作。学生在平台上不仅可以学习课本知识、下载相关资源,而且可以在课程学习平台上与同学协作完成某些任务。Moodle平台搭载了聊天室、讨论区模块,成员之间可以共同讨论,完成学习任务。最后,Moodle平台具有很好的学习评价功能,不仅能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学生也可以查看上传的成果,进行互相评价。此功能可以记录每名学生登录次数、在线时间及阶段性学习报告等,便于教师根据追踪结果,为每名学习者安排个别化的学习资料和活动。综上所述,Moodle课程管理平台是拥有全新教育理念,将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工具,它具有组织、呈现、跟踪、管理和评价整个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的功能,所以选择此平台进行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设计,能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教学以及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

二、Moodle平台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设计流程

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及实践经验,笔者总结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设计流程方案。1、整体设计。按照Moodle设计要求,安装要简便,且能支持多种类别的课程,更应重视整个系统的安全性。教学应用平台的界面设计应贴近高中生,具有简单、高效等特点。可选一台CPU为3.0GHz、硬盘容量为500G的计算机作为服务器,运用win7系统操作系统。2、网站管理。Moodle平台的管理工作是由初始设置的管理员负责,管理员可以添加多种网站颜色、字体、版面等。用户进入平台后,可选择字体、颜色等,拥有自己风格的界面。3、用户管理。为注册用户建立一套系统的在线档案,记录学习者登录时间及学习次数,如果未登录时间过长,管理员可以通过相关记录取消其注册信息。设定独立的登录密码,并通过安装验证插件,支持验证机制,保障用户隐私。4、课程管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设计分为两个子课程:信息技术基础算法和程序设计。为使用户有不同体验,课程版式可设置不同呈现版式、课程活动等,同时提供论坛、日志、测验等文件下载。5、任务模块。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每个模块编成任务模式,每个任务都有完成期限和等级。设置作业提交时间,迟交或不交作业,系统会自动进行统计,发送至教师的客户端,使教师可以对学习过程进行实时监控。6、聊天室及论坛模块。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在聊天室进行流畅、同步的文本交流,也可以通过论坛发帖的形式向教师和同学求助。7、检测模块。Moodle平台提供检验模块,对用户操作及管理措施进行检测,如果操作出错,将会发送错误报告,从而提高用户的操作技巧,保障平台的安全使用。结论:近年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已卓见成效,但是如何将其真正地融入高中教育却一直处于瓶颈。Moodle平台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拟合度高、交互性强,将会成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新道路。

参考文献

[1]夏清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与分析[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0(24):9.

[2]唐飞.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网络平台的设计[J].信息与电脑,2009(11):163.

第4篇

关键词:新课标理念;信息技术;策略

新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基础性教育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课程改革注重了基础性教育和均衡性教育,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过分重视本位而忽视课程教学的均衡性和综合性的弊端,高中信息技术教育迎来了改革发展的重要转折点。

一、新课标理念下高中信息技术的特点

1.学科整合强化基础性教学

传统的教学由于过分重视学科本位,使学科间整合的力度不够统一。新课标理念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弊端,加强对学科的整合,并设置了一些综合性的课程,使教学结构朝着均衡性、选择性和综合性的方向发展,这样一来极大地满足了不同地区学生的需求。

2.教学模式具有灵活性和可选性

新课标将课程分成了必修课和选修课两部分,并且极大地提高了选修课的比例,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效率,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将课程分为选修课和必修课,并且将课程内容制定为学分制,要求学生必须完成一定学分才可毕业,这一举措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学生的“偏科”现象。

3.将艺术类和技术类课程也划为教学重点

新课标课程注重课程之间的均衡发展,将艺术类、技术类等内容也划入教学的重点,注重教学的均衡性,增强高中信息教育的基础性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新课标将教学内容划分为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两部分,适应了学生综合教育的要求。

二、现阶段高中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教学理念偏离了新课标的内涵

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但是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容易误解信息素养的意义,误以为信息素养就是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操作,从而忽视了对学生信息素质的价值观、人生观的塑造。

2.课堂教学模式过于单一

由于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老师自身能力的缺乏和教学素质的不够,在具体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出现照搬其他教师的教学方法,脱离学生本身的现象。学校担任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师大都是计算机本科毕业生,专业能力较强,但是没有受过专业的教学培训,所以,他们的教学方法大都受到传统模式的限制,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教学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新课标体系下要求评价体系要将过程评价与总结性评价很好地结合起来,建立起一个全面的科学的评价体系。但在具体的运用中信息技术老师却容易忽略过程评价,或者对过程评价容易产生错误的理解,造成了总结性评价仍属于评价体系的主导的现象。这样的模式容易让教师把信息技术教学上成计算机专业培训。

三、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水平的建议

1.教师将课本内容和“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结合起来

信息技术教师必须对课本的内容了解,并且进行认真的研读,能够做到摆脱课本教学,将课程内容贯穿到“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案中来。教师应该更新传统的教学理念,将课本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课程的教学目标很好地结合起来,进行合理的高效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方案是指将一个个小的教学任务联系起来,将教学内容很好地融入每个小的教学任务中,使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逐渐完成教学任务,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2.加强对信息技术教师的技能培训,加强师资力量

高水平的教学力量是开展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基础。目前大部分的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的老师都是由本科计算机毕业生担任的,尽管他们具有专业的知识,但是他们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技术大都不够充分,由于没有组织系统的教学培训,使他们在开展教学工作中的效率不高。因此,为了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水平,学校需要定期组织专业的技能培训,多组织一些系统化的教学活动,让他们尽早地探索出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并且通过教学活动的开展丰富他们的教学经验,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

3.建立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

建立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将过程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并且要注重过程性评价。通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自我评价、互相评价以及上机考试等方式的结合来完善总结性评价的内容。制定“电子档案袋”,通过学生完成电子作业的情况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很好的记录,并作出适时的评价。同时在评价过程中更应该注重“人性化”的特点。并对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进行深入挖掘并着重培养。将评价作为评价体系的主导,在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在新课标体系的背景下我们发现传统的信息技术教育做出了一定的改革和发展,但同时还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弊端,我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关注这一课题,为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的水平和推进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发展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建议。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 项目教学法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 教法运用

现代社会高速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高中信息技术需要不断进行优化改革,重视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实践能力,这是新课改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直接要求。项目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学生实际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一种实践性教学方法,它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可以打造高效课堂,创新教学模式。本文主要探讨了项目教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一、项目教学法概述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主要就是学生通过独立完成一个项目,从中学习和掌握教学计划内的教学内容的整体教学过程,在项目教学过程中,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引导学生通过解决一系列实际问题或者具体的任务独立自主地完成整个项目流程。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项目教学法旨在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学习探究的教学任务,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一实践性教学法,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项目教学法的理念包含四个部分:一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核心目标,旨在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际的项目操作掌握最优化的解决方案;二是通过教材与社会实际生活相结合创设教学情境,项目教学法就是为学生营造一个与社会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情境,锻炼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三是活动组织的形式以项目小组为基准,项目教学法并不是让学生单打独斗,而是依靠小组成员之间的分工协作完成的;四是教学最后的评价与考核是依靠项目完成的情况实施的,即学生在项目活动中的整体表现及最后的项目成果。项目教学法基本的要素包含项目内容、项目活动、项目情境、项目结果等。

二、项目教学法在高中信息教学中的运用

新课改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更加重视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这一点是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而项目教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则可以发挥巨大作用,通过项目设计、实施及评估等项目实践,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满足新课改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新要求。现以Word字处理软件的教学为例,详细讲述项目教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主要应用流程:

1.项目设计阶段。高中信息技术Word字处理软件的教学目标是学生能够综合运用Word字处理软件的各项功能,对文章进行综合的编辑处理,所以在进行项目设计的时候应该以这一教学目标为标准,完成本章节的教学任务。项目设计包括组织结构设计和任务设计两个部分:(1)组织结构设计,就是对班级成员进行分组,划分小组模块,方便之后项目活动的实施。在进行分组的时候,老师一定要发挥好自身的主导作用,依据学生个体实际的情况实施混合分组,保证小组成员之间能够互补合作,之后还要设立小组长,并将各功能的项目板块任务分发给各个小组,让他们自主、合作、独立完成。(2)遵循可行性原则、目标性原则及实践性原则进行任务设计。老师在项目设计时还要重视趣味性和时尚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结合即将到来的母亲节,组织学生进行母亲节专题校刊的征稿,让学生通过Word字处理软件,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制作一期电子版的校刊;或者通过书籍、网络等搜集自己喜欢的一个名人的相关信息,之后为其制作一份图文并茂的电子期刊等。任务设计突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充分锻炼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实际操作能力。

2.项目实施阶段。项目实施阶段是项目教学的最关键环节,在这一阶段,老师一定要明确学生是项目实施的主体,自己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引导者和辅助者,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己在旁辅助指导。而这一阶段主又可以分为两个环节:(1)项目实施准备阶段。每个小组成员都要依照要求制订详细的“项目实施计划书”、“小组项目进度表”等,并进行相关资料的搜集与存储,熟练Word字处理软件各项功能的运用;(2)活动探究及作品制作阶段。小组分工合作,将搜集到的资料通过Word字处理软件进行编辑排版,完成项目的制作,要在操作的过程中充分利用网络、老师、组员等各种可以利用的资源,并做好学习笔记的记录,及时总结和反思。

3.项目成果展示和评估阶段。对学生完成的项目成果进行验收和评估,老师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进行项目成果的展示,并遵循客观、科学的原则,依据相关的“项目作品评价量规表”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最后通过评估报告的形式对每一个小组的项目成果进行实用性评价,认真落实项目教学的各个环节。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基本的信息素养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对人们的基本要求,这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提出了深化改革的要求,如何全面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综合素质,提高学生信息技术实践能力成为现阶段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迫在眉睫的教学任务。而项目教学法以其重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优势,开始逐渐被应用到我国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教学中,对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发挥着重要作用。老师在后续的信息技术教学中应该总结先前的成功经验,不断完善项目教学,使其取得更好的效果,打造高效信息技术课堂。

参考文献:

第6篇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向前发展,教学体系和教学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适应高中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对高中学校开展信息技术课程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就如何构建完善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体系进行研究。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教学体系 计算机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高中信息技术不再像以前的计算机课,内容和目标都有了变化。它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强调通过合作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内化信息伦理,使高中学生发展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公民。教学体系决不能沿用传统的模式,而应具有独特的教学观念。要确保信息技术教学在培养复合型人才方面发挥高效作用,就必须研究和开发信息技术教学的体系。如何踏改革浪潮、走发展之路,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质量,一直是教育界人士努力探求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笔者在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一些经验,现介绍如下,以与大家交流讨论,共同提高。

一、建立和谐因素,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热情

《信息技术教育大纲》强调:“要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教育的热情,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教育的积极性,建立平等、和谐、友爱的师生关系,指导学生们掌握学习信息技术教育的方法,逐步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要用和谐、认可、尊重的行为去赢得学生的爱戴,为学生的创造才能和能力的充分开发做出应有的贡献,建立平等、和谐、友爱的师生情意,因而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及意见,使得每个学生都能意识到自己的创作才能,并在学习中感受到它带给我们的愉快和欢乐。例如,教师在讲解PowerPoint中的“自定义动画”设置一课时,先用PowerPoint制作一个演示文稿,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把制作的演示文稿播放两遍,第一次各对象并没有设置自定义动画,第二次播放的时候给各对象添加了自定义动画效果,然后教师可以问同学们:“你们特别喜欢哪一类演示文稿啊?”学生们异口同声的说:“可以活动的这种。”教师接着提问:“大家想知道我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吗?”全体同学都表现出极高的热情:“想”这样,这样教师就自然而然地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另外,在教学中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要把知识和智慧的种子均匀地抛向每一位学生,这样学生会对自己、对学习信息技术都会充满信心和希望,从而增强他们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探求;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还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对学生要多点评、多表扬、少批评、认真教育,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及看法,无论学生的意见对与错,只要他们能开拓思路,都要加以鼓舞和支持,及时表扬有创新能力的学生,正确引导有错误倾向的学生。对于新知识的学去推理外,常常包含学生们的创新因素,因此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应根据教材内容开设创新模式,提供想象素材,激发学生们的求

知欲望和兴趣。

二、信息技术教学与学科融合,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

信息技术课属于新兴的边缘学科,有理科的性质,也有人文特点。通过软化学科间的界线,使相关学科在内容上相互渗透,形式上相互补充,手段上取长补短,切实地进行学科整合。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就是把信息技术教学完美地融合到其他学科教学中去,以便更好地实施其他学科教学目标。比如,一方面,可以运用信息技术,通过多媒体、因特网来学习其他课程,另一方面,通过其他课程的学习,可以发现、补充信息技术课程所学的不足,促使学生对学习信息技术的扩展与深入。

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有机融合使其他学科也兼备了图文声像并茂的优点,为构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和信息技术教学为渠道的新型三维教学体系提供了信息技术支持。信息技术教学氛围下的其他学科教学利用信息资源,拓展其他学科教学将使自主性学习、合作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呈现出崭新的体系,使得高中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成为可能;开发互联网资源,尝试网上分析问题、理解问题,将最大限度地扩展学生其他学科的教学渠道;依托信息技术教学体系,促进其他学科升华,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三、重点关注学生们基础水平的差异,鼓励个性化发展

“尊重个性、挖掘潜力,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信息技术教学的核心理念,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是这一理念的具体表现。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同样要以学生个性化发展为出发点,了解每个学生不同的基础水平,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由于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水平有所不同及各种客观原因导致高中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会给教学带来诸多困难。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认识到学生掌握的程度,关注学生的学习特性、个性发展需求等方面的异同,灵活设计与组织教学模式。

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可以通过构建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习水平不同的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学习合适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各种教学手段来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其学生求新、求趣的强烈愿望,采用灵活多变、寓教于乐的新颖形式,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促使其形成最佳的学习状态。信息技术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异同、水平的不同,有针对性地实施分层次教学;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可以应用个别辅导的方法为其打下坚实的基础,消除他们对信息技术的恐惧感,增强自信心;也可以采用同学合作教学的模式,把学生的个体差异转变为有力的资源,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特点。

四、总结

信息技术教学承担着21世纪复合型人才培养任务,高中学校构建完善的信息技术教学体系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对实现我国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化、信息化、现代化,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推动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吴淑珍.信息技术教育中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研究[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5).

第7篇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意义不足对策

1、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意义

信息技术教育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教育体系,包括教育观念、教育组织、教育内容、教育模式、教育技术、教育评价、教育环境等一系列的改革和变化。信息技术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高中教育的全面开展,发挥了积极的重要作用。

1.1、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是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已经普遍应用于各个领域,并发挥着十分便捷的作用。同样,信息技术在高中教育中叶具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在高中实现信息技术教育,对高中教育质量和水平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为教育的健康发展注入了新鲜的活力,推动高中教育的长远发展。

1.2、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是信息技术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

过去,点、面的信息就能够满足社会各个领域的需求。然而,迈入崭新的二十一世纪后,信息的全面化系统化成为教育工作内在需求的显著特征,原有的信息特征已无法适应教育发展形势,显得尤为滞后。因此,信息技术教育应运而生,并在很大程度上了满足了现今的教育需求。

1.3、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是提高教育工作水平的有效方式

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都使得教育工作日益繁重。原有的教育方式已经非常不合时宜,无法应对高中教育工作的发展需要。因此,通过全面的信息技术手段,能够高效快捷的完成高中教育工作,实现教育工作的全面飞跃。同时,信息技术教育也为高中教育信息资源的科学配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促进了教育信息的有效整合和开放,以便更好的为学生服务。

2、高中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的难题

我国高中信息技术教育仍然处于探索期阶段,究其原因,是因为我国信息技术技术起步较晚。因此,在高中信息技术教育过程中势必出现某些难题,我们有必要加以明晰。

2.1、缺少学校领导的重视,导致专业知识匮乏

面对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在高中教育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一点已被教育界所认同。然而,毕竟我国高中的信息技术教育还处于初级阶段,学校的领导并未给予信息技术教育应有的重视。正因如此,信息技术教育的专业知识也就十分匮乏,非常不利于科学规范的信息技术教育的有效拓展。

2.2、信息技术教育人才稀缺,造成教育结构不合理

若想发挥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就应当及时建立规范的信息技术教育系统。然而,目前的信息技术专业人才非常缺乏。专业人才的缺乏,相应的导致探索期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的结构不甚合理,严重影响了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同时,由于认识上的原因,单位在吸纳和培养数字化管理专业人才方面,底气还不是很足,吸纳能力有限,培训资金投入较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信息技术教育的进程,影响其高效作用的发挥。

2.3、硬件设施严重欠缺,软件功能尚存缺陷

进行信息技术教育离不开硬件设施的运用。然而,硬件设施的应用工作往往根据科学技术的更新换代来开展。目前,很多高中的硬件设施无法跟上时代的步调,无法满足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需求,影响了教育工作的全面推进。同时,原有的管理软件业存在功能单一、质量不一的缺陷,致使自动化水平低下,也影响信息技术教育的步伐。

3、破解高中信息技术教育难题的具体对策

针对高中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的难题,我们必须做以深层剖析,采取可行的对策,确保工作信息技术工作的顺利进行。

3.1、学校领导给予应有的重视,利于专业知识的传播

每隔一段时间,各校的领导应当带头以会议方式总结信息技术教育工作,对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予以汇总,并形成书面文字归档,以利于学校发展的查缺补漏。从思想上重视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才能真正推动高中学校教育的稳定发展。同时,领导的带头作用也有助于提高专业知识人员地位,实现信息技术专业知识在校内的传播。

3.2、规范收集各项数据,建立高效的数据库

开展信息技术教育会出现许多科学数据,应当加强对这些数据的规范收集和有效整理,确保信息技术教育的效果,确保数据的真实有效,促使其正常发挥作用;同时,可以将已有的各种数据汇总,建立一个信息技术数据库,使数据信息更加完整全面准确,以便提供数据的利用率,真正实现信息资料的数字化管理。

3.3、学校加大投资力度组织培训,提高教师信息技术教育水平

信息技术教育是一项需要运用科技因素的教育活动,其发展速度较快,知识的更新也是非常之快。因此,高中学校应当时刻注意外界发展步调,以便加大投资力度,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培训,增加他们的专业知识,提高他们的教育能力,保证他们的工作效率,提升他们的教育质量。

具体而言,学校可以根据教师人员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分批进行培训;对于工作能力相对弱一些的教师人员,可以适当拉长让他们的培训时间。培训后,领导要进行分析总结,号召能力强的教师发挥榜样作用,积极带动能力稍弱的同志,实现大家共同努力,共同完成信息技术教育工作。

3.4、完善信息技术教育所需的各项设施,确保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的有序进行

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所需的硬件设施是信息技术科学技术的直接载体,因此,过关的硬件设施已经成为推动信息技术教育的关键因素。高中学校应当增多投资,购置先进的硬件设施,以满足本单位信息技术教育的客观需要。同时,高中学校还应当针对软件存在的问题,进行逐一排查,找出症结所在,使软件设施发挥其作用,与硬件设施共同提升自动化水平,完成信息技术教育目标。

4、结语

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注重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是推动高中教育目标实现步伐的有效手段,这更是一种科学可行的教育新理念。在高中开展信息技术教育,能够积极调动教职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于教育工作,以乐观的态度去面对本质工作。因此,高中学校应当深刻分析并努力改善目前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并寻求科学有效的方法,采取得力措施,为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目标的落实提高稳固的保障,并使信息技术教育成果得到很好的巩固,使高中学校的教育实现健康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晓玲.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实现教育信息技术[J].中小学电教(下).2010(7)

第8篇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分层教学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有效开展,需要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尊重学生的个性,进行分层教学。根据学生对于信息技术学习的具体需要,自主选择和设计,形成合适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分层教学,有效解决了高中生信息技术起点水平差异的问题,并在教学实践当中不断的积累和总结经验,让分层教学模式更为完善。

一、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分层教学模式的设计

(一)层次划分

层次划分是分层教学模式设计的核心内容,需要做到科学合理,满足当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需要。分层教学需要同时面向整体和个人,具有统一性和区别性,让学生站在同一起点进行学习,同时还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考虑到教师的工作量,划分为三到四层为最佳。在教师的能力范围之内,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以及信息技术的学习情况进行层次化分组,并根据分组情况合理安排座位。让学习基础稍差的小组安排在高层次的小组周围,促进小组之间的交流,相互学习和促进,实现共同进步。同时满足同质交流和异质交流,以提升高中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整体水平,达成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分层教学的目标[1]。

(二)目标设定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分层教学模式当中,需要根据层次划分情况而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并为其提供最适合的教学资源。目标设定不宜过高,需要在每个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范围之内。高层次的学生需要设定较高的目标,主要面向其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而低层次的学生着重于基础知识和技能。而目标的设定还会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作出适应性调整,进一步的拓展和延伸,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和达成学习目标的过程中,其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能够有效得以提升。从基础知识抓起,扎实巩固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熟练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能够独立分析和解决简单的问题,并从中锻炼实践应用能力,不断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水平,真正参与到应用实践当中,能够有效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每个层次的学生正是在不断挑战更高目标的过程中,通过自主学习和思考,积极参与到实践当中,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才能得以有效提升,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分层教学模式的作用也充分得以体现。

二、分层教学模式下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实践

(一)层次化分班

分层教学模式下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需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以及信息技术基础进行层次划分,并根据层次划分情况来进行教学分班,不再以常规班级为单位进行教学,分为初、中、高三个教学班级。初级教学班着重于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中等教学班则是难度较低的实践应用操作,解决一些简单的信息技术问题。高级教学班的教学内容难度则相对较高,比如编程等具有难度的教学任务,重点锻炼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层次化分班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根据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掌握情况而适时的做出调整。学生在不断进步的过程中,可以进入到更高层次的信息技术教学班当中进行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激励着学生更加努力的学习,有效提升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2]。

(二)教学实践

在分层教学模式下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当中,以教材为基础,适当的进行拓展和延伸,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初级班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主要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包括网页浏览、信息检索、资源下载等内容。另外,文本信息和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同样也是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教学的主要内容,需要学生熟练的掌握,为更高层次的信息技术课程学习打下良好基础。中级教学班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利用基础知识和技能,分析和处理一些简单的问题,比如网页制作、图像处理以及动画制作等内容,有效掌握多媒体技术,进一步锻炼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高级教学班的教学内容通常以简单编程为主,其中包括VB语言基础知识、程序结构以及常用算法等内容,能够应用于实践当中,有效解决实际问题,高中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会得到有效的提升[3]。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分层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应用,其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将以人为本作为核心教学理念,围绕着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的需要,开展分层教学,以满足不同学习层次学生的需求。科学合理的进行分层教学模式设计,让学生积极参与到信息技术应用实践当中,从中能够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并在该过程中不断的成长和进步,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也有效得以提升。

作者:秦艳梅 单位:江苏省徐州市睢宁高级中学北校

参考文献:

[1]薛志坚.浅谈信息技术分层教学中的主要问题及应对策略[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20:30-32.

第9篇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网络课程;学生

[中图分类号] G633.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06-0073-01

随着科技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当中对网络课程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这就要求生活和学习中对信息要保持比较敏锐的感觉,这样才可以跟上时代的步伐。因此,如何提高网络课程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有效运用,需要教师进行更多的探索。而且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下面对网络课程的有效运用进行探讨。

一、选择合适的平台开展网络课程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开展网络课程,提升教学效率,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学习体验,在选择教学平台的时候一定要十分严谨。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和调查,经过对众多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的建议总结,我们可以发现,平台的选择应当以当地学生的实际需求以及学校的教学条件为基础,为学生选择合适的教学平台。在高中信息技术网络课程资源的建设过程中,我们要广泛采纳多方面的建议,将教学平台建设成具有个性化、能够满足学生众多学习需求的教学工具。

例如,在建设网络课程平台的时候,教师可以采取当下比较流行的ASP+SQLServer架构,它的优点就是技术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吸取更多的经验,帮助完善自身的网络课程建设。而且APS开发技术相对来说更加容易被教师接受。但是,其中存在的问题就是当同时使用人数超过一定数量的时候,平台的运行速度会变慢,这是需要进行优化的地方。对此,在建设网络课程的时候应当组织进行分批次教学,保证在一定的时间内所传授的知识内容都是经过教师精心提炼的。这样就可以每次使用都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对信息技术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

二、搜集符合教学实际的网络资源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网络课程的运用需要为学生提供一良好的学习环境。因此,网络课程的教学内容也要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能够满足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欲望。教师要根据既定的教学目标,在网上搜集各类教学资料,借助网络平台搭建网络课程。在讲课之前,教师在平台上将学习要求分享给学生,并要求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预习,按照提纲将自己认为的重点、难点内容进行总结和思考。上课的时候,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对学生的这些问题进行重点讲解。而对于一些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教师需要借助丰富的网络资源,采取生动形象的方式将这些难点分解成几部分逐一攻克。这样,学生才可以在网络课程的帮助下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水平。

在网络平台教学应用的过程中,网络课程的开展还要结合学生的课后练习同步进行。通过网络课程与课后练习的循环教学,学生能够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掌握更加牢固,同时增加对网络信息技术的认识深度,在现代社会,信息技术已经是我们所必须掌握的一种基本技能,对以后的生活和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资源的搜集过程中,教师要时刻保持警惕,将不良的教学资源剔除出去,保证留下的都是对学生信息技术学习有益的教学资源。

三、以局域网为依托创新网络课程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其中对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向高中生进行了全面的讲解,同时注重对学生开放型思维的培养,促进他们对信息技术更好地理解。在新课标的要求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要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使其更加符合现代化的教学要求。作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对网络课程的运用要从全新的角度进行重新审视,为学生创造更有吸引力的信息技术课程。以局域网为依托建设网络课程,是一种比较方便的方法,同时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更便捷地为学生传输信息技术知识。

第10篇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是对学生全面素质培养的重要课程,在教育改革背景下,加强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优化改革就有着实质性意义。 

二、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特征及教学现状 

1.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特征分析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有着鲜明的特征体现,主要体现在课程的知识点比较广,内容比较丰富。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的理论知识比较多,在理论知识间的联系不是很紧密,是按照信息活动的各环节进行建立知识体系的,在学习过程中对方法策略的运用比较注重。再有是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大多都比较抽象,其中有TCP/IP协议基础知识,以及OSI参考模型等,这些理论学生在理解起来就比较困难[1]。还有是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的基础都不同,这些方面也对这一课程教学增添了很多困难。 

2.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从当前我国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现状来看,还有诸多层面有待优化。从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地位得到了明确化,从总体的形势来看,高中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已经逐渐的向着规范化教学方向发展,学校对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重要性要有着进一步的认识。信息技术的操作性以及实践性特征比较显著,在教学过程中也有着诸多的困难,这就需要在教学的方法运用上能科学化以及高效化的呈现。在当前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方法分类比较多,较为常见的有任务驱动教学法,以及问题学习教学法和游戏教学法等等,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教学类型也能发挥不同的作用效果[2]。 

三、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原则及策略 

1.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原则分析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要能严格的按照相应原则,这样才能将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效果良好呈现。首先要能将课程标准作为重要指导思想,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是对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基本纲领性文件,也是教学规范化的质量保证,对课程的性质目标等都有着科学的规范,并且也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遵循课程标准展开信息技术教学,能对学生的全面培养有着积极作用。 

再有,要能将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充分重视。高中信息技术的课程教学活动要围绕着学生展开,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充分突出,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的激发,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才有着积极作用。另外,要能将教材为依据的原则加以遵循,信息技术的教学和教材分不开,要在教材基础上进行知识点的拓展,让学生获得更为广泛的信息技术内容[3]。 

2.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策略探究 

对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要能和实际相结合,在教学方法的应用上也要紧密联系实际,将讲练结合的方法加以应用。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在简明快捷以及操作性强的特征上比较鲜明,这是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教师经过实践总结出的教学方法,有着比较可靠的教学过程作为支撑,所以将这一教学方法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加以应用就有着比较好的效果。这一方法的运用对技能操作学习好训练等都有着积极促进作用,可以将这一教学方法作为单独的教学方法加以运用,在具体的教学中还要和其它的教学方法相结合综合运用。 

信息技术教学还可通过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有效激发,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完成学习任务作为基础,对学生做中学的思想得到了充分展现,例如:在讲授到主页的制作课程当中,可先帮助学生在电脑上规划好站点空间,然后向学生展示另外学生制作的主页,让学生对这一制作课程有兴趣。再去介绍主页制作的方法,可以申请免费而对主页空间,将其上传到网上[4]。通过这样的形式就能逐渐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老师要能对案例的应用以及故事的应用进行创设情境,这样才能有效促进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理解。在情境创设的基础上就能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让学生沉浸在情境当中,学习中也能获得快乐和自信。 

四、结语 

总而言之,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要能从多方面考虑,对学生的个性发展要充分重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获得更大的自由空间,这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就有着积极促进作用。此次主要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特征以及教学现状入手,然后对教学中的原则以及具体的方法进行了相应分析,希望能够通过此次努力对实际教学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作者单位:甘肃省卓尼县柳林中学) 

第11篇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 知识表述 问题 现状 解决方案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228-01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宗旨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强调学生的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在获取信息、加工信息、管理信息以及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探究信息技术文化。但是,由于信息技术涉及到关于信息方面的抽象知识,师生往往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产生诸多知识表述与理解歪曲的情况,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探究和解决这一实际教学问题刻不容缓。

一、现状及问题剖析

提及“信息技术”,许多人的第一感觉就是深奥、难懂,这其中有一部分原因是人们没有深入去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另外一个原因在于信息技术相关知识主要是由一些抽象性和实践性很强的理论知识组成的,用既有的思维去认知较为困难。这些原因同样影响着高中信息技术教学。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活泼时期,本身的学习耐性因为身心发展的限制显得较为不足,面对比数学知识抽象性更强的信息技术知识,显得缺乏热情。尤其是部分高中生在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仅仅停留在“电脑开关机”“游戏”等方面,因此对课堂中相对专业知识不能建立快速,准确的认知;而部分教师相关科目的专业知识水平不足,或是拥有一定水平却贫于表述等原因,致使教学过程中问题丛生,其中最为突出的当属以下两点:

①“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教学尴尬。对于一些信息技术相关知识,目前只能用一些较为苍白的语言进行描述,而关于其中蕴含的原理等,均是一种后期相关经验的集成,难以被系统地总结,并且难以被用较为形象具体的解说来表达。此外,教师在知识表述能力上的欠缺,使之连较为简单的类比说明都难以做到,只能以“对与错”或者实际演示来说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虽然能够程序化地记住一些操作流程、注意事项等,但是不能再脑海中建立知识树。②知识表述方式略显随意。一方面,教师为了“方便”往往根据自己的经验或者理解来阐述信息技术知识,可能产生与实际理论相违背的情况,表述不科学。另一方面,在传授知识时过分注重理论环节,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学生空有一身理论却难以在实践操作中取得成绩。

二、解决方案

1.以先进教学理念为指导,明确教学目标

理论能够指导实践,先进的教学理念能够促进教学活动的合理开展,提高教学效果。最新的“科学发展观”以及“十报告”均有对教育工作作出一定的要求,即实现教学的科学化和可持续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这一系列的要求为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活动提供了切实可靠的参考与指引。首先,教育教学活动当以有效促进学生综合发展为首要任务。信息技术是一门集实践操作和理论为一体的教学活动,因此当以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及相关理论知识为最终目标。其次,可以对每一章节的内容或者每堂课的内容进行分解,并整理出具体的教学方向,树立阶段性目标。例如:在讲解“信息技术基础”时,应当注重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教学,将教学目标定位成“使学生对信息技术的产生、发展、基本内容及要求等拥有较为系统和全面的掌握”。最后,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以教学目标为纲要,对知识进行全力表述,不断进行强调或者重复,迫使学生掌握学习方向,同时树立起主动学习和重点掌握的意识,以达成学生自主理解知识、配合教师表述知识的效果。

2.提高教师对专业知识的表述能力

对知识的表述能力与教师的职业综合素质有关,主要包括教师计算机信息的理论及技术水平;教师职业教学素养;教师的创造性思维等方面。教师的职业综合素质越高,则越能够找准理解的切合点,并且通过一些有效手段对知识进行梳理和展现。因此,一方面,学校应当转变以往轻视信息技术科目教学的观念,在选择任课教师时,必须要选择具备相当专业知识基础(计算机专业或者信息技术专业毕业)的教师,实现教师的对口专职任教。另一方面,还应当发挥学校的统筹能力,适当加大财务投入,为信息技术科目教师提供在岗学习的条件,例如:组织或者鼓励教师参加信息技术相关学习和等级考试,创建网络学习或者经验交流平台等,督促和保障本校教师的能力提升。

3.优化教学设计,创建实效性环境

校方主要是完善校园信息技术教学软硬件设施条件,诸如:语音教室、微机室、多媒体等,以物质为保障,为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方法提供有机助力。作为教师:①不能单纯地根据教材进行“讲演式”和“宣读式”的教学,还应当有机地进行教学情境的设计,通过带动学生热情、增强渲染效果等来辅助提高对知识的表述效果。例如:在介绍Word程序时,若直接进行理论知识的表述,那么学生难免会觉得枯燥,但是如果教师在课前预设了问题“以某篇新闻稿为内容,进行文字排版”,让学生在预前操作中发现问题,并针对性地对问题进行细致地阐述,这样学生便能够获得更深刻的认知和记忆。②应当采用范例教学,实现直观表述。例如:在讲解“网页技术”时,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对网页技术相关内容进行展现,包括制作流程、效果图等;或者教师通过自身的实践操作配合理论讲述,使学生“化言传身教为意会学习”,使知识获得立体、实效的表述。

三、总结

信息技术是我国教育体系当中一项必不可少的课程,是对当代我国现代化教育的有效补充,并且能够使学生尽量掌握一些社会生存的技能,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面对信息技术教学的各种不完善及问题等,实现有效的教学反思并且转变传统的教学程式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作为当代中学信息技术教师,应当立足于科学教育的基础之上,努力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以一种虚怀若谷的态度去不断摸索和探知信息技术教育的未来道路。

参考文献:

[1]彭勇,多元评价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 2012-10-09

第12篇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信息技术;教与学方式

1.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改背景及意义

基于现代化教育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愈加强调对于人才选拔机制的多元化、全面性以及技术型等特点。除此,现阶段我国信息与经济化社会飞速发展,对于信息技术的探索、应用与研究呈现发展阶段。基于如此教育与社会的双重背景下,新课改下的高中信息技术也摆脱了“传统”地位,近些年来其逐渐占据了我国中小学教育的一席之地,形成一整套专业化、技术化以及信息化的系统化教学方式,将传统的黑板式教学模式逐渐转变为各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新型教学模式,它的优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改特点

现阶段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改,其教学过程是通过不断地贯彻与落实、探索与总结以及分析与研究等过程,从而实现其课改的有效性,最终提升高中生信息技术的综合知识素养。

2.1强调教师职能转变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改“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正是我国十七大精神的贯彻与落实,强调我国各行业应当转变与优化传统的岗位职能,从而实现推动我国整体素质的发展。正是如此,现阶段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改过程中,中小学领导以及教师深刻地认识到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性,其课程地位由选修变必修,其教学课堂呈现教师为“辅助”与“主导”的载体,通过创设情境或者引导学生合作学习等方式,让其变得多元性、信息化以及技术型的知识体系转变,逐渐地培养高中生正确的学习观念,从而提升高中生的学习兴趣。

2.2强调学生自主学习

新课改的实施,其核心在于推动“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强调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再是传统的学生被动地学习,而是一种新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主动式学习法。从表面上看,新课改的实施从一定程度上否定了传统的教学方式,然而,真正地深入推究其教学核心,不难发现,新课改的实施以原有的教学为前提,在其基础上进行不断的优化,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意识,尤其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通过以小组为单位自拟课题,自设教学目标,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进而全面提升高中学生的信息技术素质。

2.3强调教学切实设计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改的实施,摒弃了“满堂灌、填鸭式、应试化”等教学课堂形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精心设计教学内容,适当规划教学进程,合理营造教学气氛,从而实现课改的效率。对于教师而言,其整体教学课堂的主体在于课本内容的教授,导线则是知识的引导与扩展以及创设情境,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从而满足其学习与成长的发展,培养其个人信息素养,进而提升高中生的综合素养。

3.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改的教与学

教学相长也。对于现阶段的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改的实施与研究,也逐渐确立其核心理念,即“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其重点不在于形式上的生动与新颖,而在于构建学生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创新意识以及最终其教学对于学生的现实成长的意义。以下结合笔者个人教学经验,做如下几点归纳:

3.1理论是教学的基础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途径。然而,对于新课改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其课程本身是基于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教学标准,即理论是教学的基础。大部分教师,往往在追求《新课标》中的教学大纲与目标的教学,过分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往往出现一种现象:高中生在教学课堂中,通过自主与合作学习能够解决一些课堂问题,但当参加计算机测试考试时,便缺乏与理论的联系,无法使关联性的不同信息技术实践操作,降低了计算机学习的效率,因此,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在重视教学中的实践活动的同时,还要将识记的部分贯穿于始终。

3.2情境教学法

对于新课改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而言,情境教学法的实施,是基于多种传统与课改的教学方式的混合式教学。其一般教学课堂,往往是利用情境教学法作为引导,创设情境,进而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探究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逐点消化学习等穿插性的教学设计。

3.3研究性教学

在新课改下,要求教师摒弃以往的填鸭式教学,采用教师设问、引导,学生设问、探究的双向教学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无疑研究性教学更能很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研究性学习,强调学习方式的研究性、强调学习内容的实践性、强调认识过程的完整性。它在本质上是一种基于问题的学习法,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与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要以个人和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

总而言之,在新课改下,作为一线的教师应该切实地领会指导纲要的精神,能够真正做到摒弃旧的、不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本着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观念,本着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化学习的新思路,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质量与课堂效率的提升,不仅仅能表明新课改的成效以及我国中小学生的信息素养的培养,更重要的是能揭示我国现代化教育以及信息化社会的良好发展,为我国素质化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赵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