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26 23:41:2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耕作制度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论文摘要 介绍了东北优质大豆品种黑河44号繁育技术,主要包括轮作与地块耕作制度、合理施肥、种植方式、灌溉、病虫草害防治、适时收获等内容,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种植提供技术参考。
东北优质大豆品种黑河44号,原代号:黑交01-1778,审定编号:黑审豆200701,审定时间:2007年,由黑龙江省农科院黑河农科所育成。该品种为亚有限结荚习性,株高70cm左右,无分枝,紫花,长叶,灰色茸毛,荚长形,成熟时呈灰色。种子圆形,种皮黄色,种脐浅黄色,有光泽,百粒重18g左右。籽粒蛋白质含量39.31%,脂肪含量21.09%。接种鉴定中抗或感灰斑病。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期92d左右,需要≥10℃活动积温1 750℃左右。适应区域为黑龙江省第六积温带。2005~2006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1 891.9 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10.4%,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 962.1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10.6%。近年来在东北地区表现出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其繁育技术介绍如下。
1 轮作与耕作制度
采取麦—豆或玉—豆的轮作制,尽量避免重茬。采用根茬底土混层犁进行土壤秸秆还田,建立以底土培肥为主的耕作体系统。播种前将氟乐灵(防阔叶杂草)1.5~2.5kg/hm2对水400~600kg和灭草猛混赛克律1.5kg/hm2+水400~600 kg施入土壤中深耕,以防除杂草。伏秋垄底超深耕45cm,3~4年深耕1次,加深耕层,打破犁底层,活化底土层,形成鼠洞层,消除板结层,建立上松中实下虚、左右虚实相间海绵层。
2 合理施肥
大豆生长发育需要大量的矿物质营养。据资料介绍,每生产100kg大豆籽实,需要氮5.3~10.1kg,磷1.0~3.6kg,钾1.3~9.8kg,同时还需要微量元素钙、镁、硫、硼、锰、铜等。尤其是大豆原种,如果所需要的养分不能满足,大豆幼苗生育不正常,植株矮小、籽实不饱且产量低,影响原种产量。秋季开始对扩繁基地所有地块增施有机肥,有机肥在秋翻地前施入地表,然后翻到20cm深的土层。播种同时,深施磷酸二铵66kg/hm2,或磷素含量相当的大豆专用肥,混拌磷素活化剂15kg/hm2、生产钾肥15kg/hm2,杨复成活力素颗粒肥15 kg/hm2,深施到种下4~5cm。在施入底肥的基础上,配合施用种肥磷酸二铵150kg/hm2,然后起垄。
3 种植方式
主要采取2种方式:一是大豆垄三栽培,在垄上实行双条精量播种,垄体分层深施肥。种植密度为22~25万株/hm2;二是大豆窄行密植栽培,实施97.5cm大豆4行或130cm宽台上播种6行,种植密度35~45万株/hm2。各种种植方式的最佳播种期为5月10~15日。起垄镇压后播深3~5cm。采用圆盘开沟穴播器机械播种,实行130cm垄上3行穴播,垄上行距40cm,穴距23cm,每穴3~4株。控制播深,覆土镇压后,种子埋深2~3cm。大豆拱土露头时,垄沟原层深耕35cm,3~4年进行1次。大豆真叶至第1片复叶期,用小拖牵引旋转锄,6档作业,破除苗带板结土壤,活土晒根,增加根瘤生长量。间隔3d,作业2遍,除草80%~90%。最后一遍中耕,加大分土板角度,将土推到苗根,培埋根茎4~5cm,诱发不定根,增加大豆植株养分和水分的供应量。
4 灌溉
大豆对水分非常敏感,尤其在大豆开花至结荚期干旱,易造成落花落荚,降低原种产量。本着既要满足大豆生长发育对水分的需要,又要节约用水的原则,灌溉应根据降雨、土壤墒情和大豆生育情况决定,生育的适宜土壤湿度为:幼苗期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65%,分枝期为65%~70%,开花结荚期为70%~80%,鼓粒期为70%~80%。
5 病虫草害防治
由于采用抗性品种、合理轮作以及翻、松、耙结合的耕作制度,农业生态环境得到优化,作物病虫害发生频率降低。对于蚜虫发生的年份,采用苦参碱(0.36水剂)1 000倍液进行防治。根腐病等地下病害选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研制的818生防菌剂和农垦研制的大豆根菌拌种进行防治。除草采用人工除草和机械中耕除草相结合。一般在大豆真叶期至第1叶片前,进行2次人工除草,始花期进行第3次人工除草,秋后再拿1次大草。大豆生长期间中耕除草3次,第1次机械趟深15cm,第2次在分枝期前,机械趟深10~12cm,第3次在封垄前,机械趟深10cm,培土深度以达到子叶处为宜。
6 适时收获
于叶片全部落净、籽粒归圆时进行收获。收获要求割茬低,不留底荚。人工收割损失率小于2%,机械联合收割损失率小于3%。
参考文献
[1] 刘影.淮北地区大豆良种繁育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8(14):163.
[2] 鲁卉,魏明星.无(低)病毒大豆种子的繁育技术[J].河北农业科技,2007(1):7.
[3] 吴楠,刘增金,梁旭东.浅谈大豆优良品种繁育技术[J].大豆通报,2002(4):15.
[4] 桂建华.大豆窄行密植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2009(1):43.
论文关键词棉叶螨;危害特点;发生规律;发生原因;防治措施
论文摘要阐述了棉叶螨的危害特点与发生规律,分析了其发生重的原因,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棉叶螨又名棉花红蜘蛛,发生早、传播途径广、蔓延速度快,在防治过程中方法措施稍有不当,对棉花生产便可造成严重的危害和损失。由于新疆气候干燥、风多雨量少,棉花叶内汁液浓缩,有利于给叶螨提供营养,所以棉叶螨常年发生且严重。因此,了解棉叶螨的发生规律,做好防治工作,是夺取棉花稳产高产优质的重要措施。
1危害特点与发生规律
我场主要以土耳其斯坦叶螨为优势种群,以成螨和若螨在寄主背面结网,在网下刺吸寄主汁液。被害叶片正面初呈黄白色斑点,逐渐变为红色,蔓延到全叶,叶背面布满丝网,严重者造成棉株叶片变红脱落,使棉株生长停滞和延缓生长,造成大量减产,严重者甚至绝产。棉叶螨在我垦区1年发生9~11代,以雌成螨在寄主附近的土缝、枯枝败叶、杂草根部、铃壳、树缝等处吐丝结网,群集越冬。翌年早春,当平均气温达5~6℃时,越冬成螨便开始在萌芽较早田旋花、苦苣菜、独行草、小蓟等杂草上活动,进行孤雌生殖并产卵。气温达10℃以上时,卵相继孵化,在田边路旁的杂草上可见,当棉苗出土后,棉花叶螨便由邻近棉田边缘上的寄主转入棉田,在棉叶背面吐丝结网,并大量产卵繁殖。
棉叶螨的发生蔓延和繁殖速度与温、湿度有明显的正相关。土耳其斯坦叶螨是高温活动型,高温干燥对其发生有利。在15~30℃的条件下,各虫态的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发育速度加快,而发育历期缩短。当气温升高到30℃以上时,产卵量就下降,升高到34℃时就停止产卵。当气温在23.0~27.5℃时,对土耳其斯坦叶螨生长、繁殖最有利。5月中下旬至6月初,随着气温逐渐升高、繁殖速度随之加快,并集中开始危害棉花,棉叶上很快出现红斑,6月中旬至7月中旬的繁殖和传播蔓延速度最快,于是6月中旬至7月初便出现第1个危害高峰期,7月中下旬会出现第2个高峰期。这2个时期如得不到有效控制,到8月下旬会使棉田呈现一片红,对棉花生产造成严重损失。9月份以后,随气温下降,棉株开始衰老,棉叶螨逐渐转移到杂草上为害,并准备进行越冬。土耳其斯坦叶螨要求的湿度范围在40%~65%最有利,当湿度超过78%以上时,对其繁殖不利。因此,大的降雨可以抑制棉叶螨的发生数量,如果连续下1~2场大雨或暴雨,可以抑制棉叶螨10~15d。
2发生原因
(1)气候因素变化。近年来,冬季气温逐年升高,给棉叶螨安全越冬提供了很好的温度条件,使越冬死亡率低,越冬基数大。
(2)种植结构单一,棉花连作年限长,棉田叶螨的基数逐年增大。
(3)耕作制度的变化。随着节水滴灌技术的应用,干播湿出滴水出苗的面积增大,从而秋冬灌面积减少,给棉叶螨生存的环境提供了便利,增加了棉叶螨防治的难度。
(4)管理因素的影响。棉花水肥不足,长势弱,营养条件差,使棉叶渗透压小,受害严重。
(5)人为因素的影响。由于棉花管理定额增大,调查不及时,插标记不仔细,部分职工不注意选择农药和施药方法,盲目用药,大量杀伤天敌,破坏了生态平衡,导致叶螨的发生。
(6)天敌因素的影响。棉叶螨天敌种类很多,主要是瓢虫类、食螨蓟马类、小花蝽、草蛉、食螨瘿蚊、食螨盲蝽、捕食性蜘蛛等,各种天敌在棉田有一定数量时,对棉叶螨有明显的控制作用,盲目用药,天敌数量减少,叶螨易暴发。
3防治措施
3.1农业防治
主要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它可以减少虫源,恶化害虫的生活环境,压低虫口基数,以减轻发生程度。土壤耕作层是叶螨越冬的主要场所之一,通过秋耕冬灌,破坏其栖息环境,减少越冬基数。轮作倒茬,合理布局,做好清洁田园,清除田间、地边杂草等工作。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用氮、磷、钾肥,并进行有机肥结合微肥的叶面施肥,增强棉株的抗性,以减轻为害。早春做好田边地头周围杂草上害螨的调查及时喷打保护带。3.2生物防治
早期利用“以螨治螨”防治技术投放捕食螨进行防治。
论文摘要 蔬菜病虫种类繁多,发生规律复杂,危害猖獗,严重影响蔬菜的产量和质量。蔬菜病虫害防治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技术,科学合理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防治。
蔬菜种类多,栽培制度复杂,作物营养条件好,病虫种类繁多,发生规律复杂,危害猖獗,严重影响蔬菜的产量和质量。据调查,黄山区10种主栽蔬菜中有40余种主要病虫害,绝大多数病虫害为害造成蔬菜减产5%以上,一般年份损失10%~30%,流行年份减产50%~70%。
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技术,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科学合理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把化学农药使用量压低到最低限度,把蔬菜有害生物危害控制在经济阈值以下,使蔬菜中的农药残留量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达到生产安全、优质无公害蔬菜的目的。
1农业防治
1.1选用抗病、专用品种
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病虫害最经济有效的办法。不同的品种对病虫害的抗性差异很大,根据不同的气候重点防治对象,有针对性地引进良种。由于抗性品种的表现因地而异,应用时需对其抗性和丰产性能综合评价,因地制宜选用品种;同时掌握新品种的栽培特性,充分发挥其抗性和丰产的综合性能。并注意品种的抗性变化,一旦抗性丧失,要及时更新品种。
1.2应用“三新”技术培育无病虫壮苗
一是苗棚内应避免混栽,防止原有病虫侵染幼苗。二是更新传统育苗方法。应用育苗盘育苗,降低苗期病害的发生,提高秧苗素质。三是做好种子消毒。应根据不同品种、不同季节采用不同的种子消毒方式。温汤浸种有消毒、增加种皮透性和加速种子吸胀的作用,早春茄果类和瓜类育苗采用此方法较好。化学消毒:用0.2%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浸种15 min,捞出洗净,有钝化和杀灭病毒的效果,在反季节辣椒、茄子、番茄和迟熟辣椒上使用,能明显抑制病毒病发生;白菜类育苗常用多菌灵拌种,用药量为种子量的0.2%~0.3%。四是苗床消毒。在育苗床土上用敌克松或苗菌敌等消毒以防止立枯病的发生。五是加强苗期管理,注意增光、保温和通风降湿,及时间苗定位,保证幼苗齐、匀、壮。六是发现病虫,及时拔除病苗并进行处理。
1.3针对栽培特点,配套良好的耕作制度
定植前铲除田边杂草,在蔬菜生长季节要结合整枝及时拔除病株,摘掉病叶;蔬菜收获后,清理田间残株、败叶和杂草,并集中烧毁或深埋,不给病虫生活的寄主,这些都是防止病虫害传播的有效手段。但是,由于病原菌和昆虫在土壤中的残留与寄居,使得蔬菜作物在连作条件下的病虫害发生更加严重。因此,可根据不同病原菌和昆虫对寄主作物种类的选择性,通过建立良好的耕作制度有效控制病虫害,如在不同科、属作物之间进行轮作。茄果类、瓜类、豆类蔬菜实行3年以上轮作不仅有利于蔬菜生长,而且可减少土壤中的病原菌,恶化害虫的食料条件,是防治蔬菜病虫害的一项基本措施,或实行水旱轮作效果更佳。同时利用作物之间的化学他感作用原理,进行间作和套作,对于蔬菜的病虫害防治也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合理安排作物布局,可改善蔬菜生态条件,减轻病虫害的发生。
1.4强根固本,增强蔬菜机体抗性
根是作物之本,只有根生长健康,才能吸收更多更全面的营养,使植株生长强壮,整个蔬菜机体抗性增强。要想根生长健康,必须创造适合蔬菜根系生长发育的环境。一是消灭土壤病原菌和虫卵。菜地大田土壤和苗床床土,常常会因病原菌和虫卵的残留而成为病虫害潜伏的场所,特别是对于土壤传播性病害更是如此。对土壤进行处理,杀死部分病原菌和虫卵是积极有效的防治方法。主要方法为深翻与晒土,可促进病残株、虫原物如菌核、卵蛹、落叶在土下腐烂,并能使潜伏在病残体或土中的病虫原物加速死亡,减少田间病源和虫口基数。二是清沟沥水,降低地下水位。蔬菜根系对水分要求较严,特别是大棚蔬菜生产,高的地下水位,不仅土壤湿度大,而且影响大棚湿度的控制,冬天还影响大棚内的温度,极易引发各种病害。三是深翻土壤,增施有机肥。土壤耕作层不能少于30cm,否则不利于蔬菜根系的生长;要增施有机肥,如马来大壮有机无机肥、农丰田有机肥,这2种肥不仅含有丰富的有机质,还有多种微生物菌,对调节土壤中的微生物环境非常有利,最终使植株生长快、长势强、病虫害少、产量高、不易早衰。但农家肥和有机肥必须腐熟进行无害化处理,严禁病菌带入农田。 转贴于
1.5加强田间管理
科学的田间管理能创造一种适合于作物生长发育且有效抑制病虫害发生的环境条件,是控制病虫害发生的重要措施。改善菜田内小气候,控制病害的发生与蔓延,如控制温度、湿度条件,合理安排播种期、改善田间小气候和设施内的环境调节措施,创造一种既有利于蔬菜作物生长发育又能有效抑制病虫害繁衍的环境。在不影响作物生长的前提下,调整播种期可以使作物的发病盛期与病虫原物侵染的高发期错开,达到避开病虫为害的目的。如为控制病毒病的发生,秋延茄果类蔬菜育苗不能早于7月15日;又如白菜苔软腐病的危害程度与播种期有显着关系,适当迟播可减轻危害程度。茄子、番茄适当的稀植,可以使植株通风透光,减轻病虫害,还能提高品质。田间管理得当不仅可改善作物的生长状况,而且还能提高作物的抗病能力及受害后的补偿能力。推广深沟窄畦、高畦,雨停畦干,避免田间积水,可减轻病害发生。合理密植辣椒,在高温季节到来前封行,避免土壤曝晒,利于根系发育,病毒病明显减轻。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提早定植适龄番茄,可提前番茄生育期,减轻病毒病、青枯病为害。通过以上农业措施的应用,可以大大降低病虫害的发生。
2物理机械防治
利用物理因子和机械作用对病虫的生长发育等进行干扰,减轻或避免其对作物的危害。可采用以下方法进行防治:一是高温闷棚。夏季高温,利用7~8月的高温对土壤深翻闷棚,每隔10~15d翻耕1次,可有效地杀灭病原菌和虫卵。每年在越山蔬菜基地大力推广春菜结束后,进行高温闷棚。二是利用银灰膜防治蚜虫和病毒病。三是机械阻隔。大棚覆盖不仅用于高效的蔬菜生产,还可用于5~8月的小白菜生产,可减少雨水的冲刷,减轻机械损伤和病虫害的发生,有效解决伏缺问题。
3生物防治
利用生物之间的相克性进行防治或应用天然动、植物和微生物中的一些化学成分,有效抑制病原菌和害虫的活动,如苦参碱防治菜青虫、豆野螟等,菜丰宁防治大白菜软腐病等。
关键词:现代机械;北方农业;结合;耕作问题
中图分类号: S3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12-0004-2
中国的农村改革从起步到现在已经经历了30多个年头的发展,它使我国的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从现状来看,“三农”问题仍然作为影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而存在,它在很大程度上阻挡了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建设。而作为“三农”中的基础,农业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同样是至关重要。北方的农产品等作物在我国的农产品总量中占据着很大比例,但我们可以看到,北方大部分较贫困的地区在耕作问题上仍然保留着传统的“精耕细作”耕作方式,这对于我国城乡结合的实现有着很大的影响。本文将从北方农业耕作机械化的必要性、运用现代机械的优势耕作机械化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把现代机械融入到耕作中所应采取的策略入手进行简单的探讨。
1 北方农业耕作机械化的必要性
农业作为我国的一项基础产业在食品保障、原料提供以及生态保护方面有着多重的作用功能。而耕地作为农业中的后备保障其所起的作用更是不可忽视。据2009年我国国土资源部对外的信息来看,我国的耕地现状不容乐观。第一,我国北方的耕地总量较少,而且人均耕地面积较少。北方较其他地区而言,幅员辽阔,但人口较多,可利用的土地有限,特别是作为农业生产的耕地更是贫乏。北方的人均耕地面积是1.4亩,远远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第二,耕地的质量较差,退化问题较为严重。由于北方大部分地区对于耕地的保护意识淡薄,加之宣传不到位,致使水土流失严重,使得部分耕地变为盐碱地,不利于水土保护,被弃为荒地。第三,耕地的利用率不高。以上三种状况促使了现代机械化在耕作中的推广和运用。
2 运用现代机械的优势
2.1 有效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
根据使用农机作用的农民反映,使用现代机械可以大幅度提高耕作的效率,同时降低了生产的成本。除此之外,使用现代化耕作机械对于耕地的抗旱、抗灾的抵御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改善,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过去“靠天吃饭”的理念。
2.2 更有利于在耕作技术上引进科技化水准
农业现代机械化可以说是科技的物化,它作为一种载体确保了农业新技术新改革的落实和应用。比如当前耕作中普及的精量播种、化肥深施以及相关的节约资源型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还有诸如抢收抢种、产田耕作改造等农业生产运动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2.3 有利于农民致富。
在耕作中运用机械现代化,可以将机械的增产和增效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从而创造一定的物质财富;此外,运用机械代替原有的劳动力,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轻农民体力的消耗,创造了农民的身体财富。
3 耕作机械化存在的问题
3.1 部分农民的观念没有转变
在耕作中运用机械化是对以往耕作所进行的尝试和改革,而传统的耕作技术已经在农民的耕作理念中根深蒂固,要想替换或者改变非常不易。在现实耕作技术中,我们仍然能看到部分地区运用秸秆焚烧或者按传统的方式进行耕作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大家心中对于这种“精耕细作”的方式形成一种习惯或者说依赖,从而对于机械化保护性耕地的应用视而不见。从中可以看出农民对于耕作的观念没有得到转变,出现这种状况一方面是由于相关部门对于机械保护性耕地的宣传不到位,力度不够大,另一方面是由于后期的监督管理没有落实到实处。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必须要靠事实说话,通过事实的教育宣传让大家改变传统的观念,使得机械化的耕作技术得以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
3.2 地理环境制约了现代机械在耕作中的应用
要想让机械化的耕作技术取得良好的效果,不仅要配备一定的现代化农机,而且要建立在适度经营规模的基础上。从北方农村的经济发展状况来看,一家一户拥有一套机械化的耕作农具是不现实的,因为绝大部分农户还没有脱贫,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来购置农机,这只能放在各别的农机大户上实施。除此之外,北方的耕地大多都是依附于高原或者丘陵,进行机械化耕地不方便也不现实。因为机械化的耕地大多应用在连片的土地上效益才会显著。由此看来,地理环境是制约现代机械在耕作中运用的巨大瓶颈。
3.3 相关部门在机械化耕作方面的投入不足
北方相对于其他地方而言,经济比较落后,要想使每家每户购置一套耕作农具不现实。据市场分析调查,一套完整的耕作农具需10万元左右,这对于普通的农村家庭而言可谓是天文数字。假使有的农户家里可以承担起购置的费用,但后期的燃油、维修费用等也需要付出一大笔的投资。根据国家的政策,在购置农机方面国家一次性补贴30%,但这还是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购机需求。这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农民购置农具的积极性。因此,为了提高农户在运用耕地机械方面的积极性,提高耕作的效率,相关部门需在补贴方面做出更大的投资,促使机械化在耕作方面的应用。
3.4 农具与市场需求不能相适应
随着国家和相关部门对于购置农具的补贴加大,以及机械化耕作技术的广泛推广,有能力的农户都购买了相关的农具,但随之而来出现了配套机具与需求不相符的状况。比如缺货断档、“大马拉小车”等问题层出不群,这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农民购置农具的积极性,同时也使得机械化耕作技术的推广收到了限制和影响。因此,解决好农具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问题刻不容缓。
3.5 相关的市场机制不完善
由于机械化的耕作技术刚刚起步,还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因此与之相适应的市场机制还没有完善的建立起来。不可否认的是,机械化耕作在经济、生态方面的效益已经初显成效,它的发展前景也是相当乐观。随着对其的推广力度不断加强加大,它所带来的各方面效益也会越加凸显。为了确保对于机械化耕作技术的应用,必须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市场化的发展机制。
4 如何把现代机械融入到北方农业的耕作中
4.1 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政府支持体系
北方地区大多发展的是旱作农业,而机械保护性耕地技术更多的也应用在旱作农业方面。近年来,国家对于保护性耕地技术投入了很大的财力、物力和人力,并且在旱作农业示范工程方面加快了实施的步伐。除此之外,还通过下发文件、成立专项小组、设立配套资金等措施来推动保护性耕地的健康稳步的实施。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后期的落实和监督也是必不可少,否则整个项目将会落空。据统计调查,如果一个项目政府对其的重视程度高、宣传力度大、投入资金足,其才能得以顺利的实施。因此,要将现代机械化的耕作技术进行大范围的推广并且得以长久的巩固,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支持体系,这样才能从政策体系方面对其的发展予以强有力的推动和保障作用。
4.2 加大宣传力度和引导力度
任何一项技术的有效实施,都离不开前期的宣传力度和整个过程中的引导力度。为了推广现代化机械的耕作技术,可以采取加强技术的推广、开展农机下乡、配备相关专业人员进行实际指导等形式让农民认识和掌握先进的技术理念。一方面因地制宜,确定每个地方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并且确保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有专业的技术人员进入田间地头予以指导;另一方面通过“农机下乡”的形式,广泛传播相关的技术;要及时宣传一些典型经验在广大农民中进行运用。除此之外,多渠道的进行宣传,扩大影响,得到整个社会的认同。
4.3 完善服务体系的建立
服务体系作为现代机械化耕作的保障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各地区需把其作为一项重要的支撑力量得以落实。这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进行作业补贴,有针对性地培养部分机械耕作服务大户或者是专业性的合作社。一个优秀的农机手不仅能够带动整个村子的发展,而且可以带活周边的服务市场。第二,在发展专业的合作社方面以农机大户作为整个依托。合作社作为农户和市场之间的桥梁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果能够以农机大户作为依托将其做大做强,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将其中介服务、技术服务、作业服务等功能发挥到极致,从而让机械化耕作技术得以健康快速的发展。第三,在服务体系的建立上坚持以“广范围覆盖,可持续发展”为方针理念来落实。
4.4 落实购置耕作农机的补贴政策
近几年来,中央出台了若干项惠农支农的政策,购置农机的补贴政策也是其中之一。农机部门应该将相关的补贴政策宣传到位,让每一农户都能够认清政策所带来的好处,调动起广大农民购机的热情,从而推广农机在耕作过程中的应用。除此之外,各级部门要做好相关的监督工作,确保国家给予的补贴能够落到实处,争取让补贴的支出公开化、透明化,防止各级部门和人员利用职务之便从中挪用或者贪污,从而践行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理念,让广大的农民朋友真正得到帮助和实惠。
4.5 加强各乡镇的基层组织建设
现代机械化的耕作技术对于提高北方农村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而言意义非凡,这项技术能否得以落实和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乡镇基层领导和部门的重视。如果基层领导班子能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并且拥有很强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就能以长远的发展目标和利益为基点谋划全局,将各个项目落实到实处。因此,必须加强乡镇的基层组织建设,确保现代机械化的耕作技术顺利实施,从而为广大的农民服务。
4.6 推广跨区域作业
跨区域作业是指在操作各种农机时可以跨乡级或者县级以上行政区域。采取跨区域作业不仅可以将各地区在不同农时阶段的农机合理调配问题得到妥善的协调安排,而且可以解决部分地区在耕作过程中农机不足的情况。因此,大力推广跨区域作业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战略,需引起各部门和领导的广泛关注。
综上所述,现代机械化的耕作技术在北方的农业生产中已经得到了较普遍的应用,它所带来的各项效益也是凸显可见的,这对于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建设以及全面落实小康社会来说举足轻重。由于对它的应用尚处在一个起步阶段,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和问题需要解决,因此需要国家和地方投入更多的财力和人力做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这个过程是艰巨并且漫长的,需要集大智、尽大力,一步一个脚印的去落实。
参考文献
[1] 李立军.中国耕作制度近50年演变规律及未来20年发展趋势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
[2] 张永民,赵士洞.近50年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区的耕地变化及其政策因素分析――以赤峰市为例[A].土地覆被变化及其环境效应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
[3] 齐成喜.天津耕作制度50年演变规律、2020年发展方向及其对策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
[4] 张林田,郭新荣.全方位深松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研究[A].农业机械化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农业机械学会成立40周年庆典暨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
论文摘要 通过对大豆高产的品种选择、立苗、病虫害防治、杂草防除、肥水调控等五个方面的介绍,为提高夏大豆产量水平,促使凤阳县方邱湖农场的职工增收和企业增效提供参考。
方邱湖农场地处淮河北岸的凤阳县境内,种植模式主要是一麦一豆。由于各种原因,夏大豆产量水平始终不高,直接影响着职工增收、企业增效。通过多年的试验观察,总结出夏大豆高产栽培技术如下。
1品种选择
“麦引千里,豆引百里”。影响大豆产量的因素除与自身遗传特性有关外,还和当地气候、土壤、栽培条件、耕作制度关系密切。因此,选择适合当地的大豆当家品种至关重要。根据本场情况应选择丰产性、稳产性都较好的中大粒、早熟、适合机收、不炸荚、结荚高度不低于10cm、抗倒、抗病、抗渍害、商品性好的品种。最近几年,中豆20、中豆26在我场种植面积较大。主要是生育期适中、粒型中等、立苗容易、稳产、抗渍,但是高感卷叶螟,且品种开始退化,粒型变小,商品性一般,属中产豆,产量上难以有所突破,综合效益一般。所以今后重点是品种引种观察,寻找替代品种。
2立苗
夏大豆生育期100d左右,早立苗可以延长它的营养生长期,加大营养量的积累。但本地区上茬小麦多是半冬性品种,生育期长,腾茬较晚;再加上6月份雨量稀少,且年度分布不均衡,直接影响大豆的及时播种。因此,腾茬以后有墒情况下,播种后轻镇压,以防失墒。无墒时可干旋土地,施磷、钾复合肥300kg/hm2,人工造墒及时播种,立早苗。播种前应晒种并作发芽率和发芽势实验。根据芽率、百粒重、土壤墒情确定播量,下籽要均匀,下种深度以3~4cm为宜,基本苗控制在22.5~30万/hm2,以利于建立合理群体,充分利用地力和阳光。大粒豆与小粒豆相比商品性好、价格高。但由于萌动出苗需水量多、顶土能力差,所以在芽率、芽势都高时才可播种;否则不宜播种。
3病虫害防治
本场病害主要是苗期立枯病和后期霜霉病。其他病害呈点片发生,危害不重。立枯病是土传病害,低洼积水易发生。它主要危害幼苗基部,造成基部茎杆溢缩、折倒死亡。立枯病防治首选大豆包衣剂,内含广谱杀菌剂、生长调节剂、杀虫剂等,这样可以兼治其他病害和虫害,培育壮苗。也可以药剂拌种:用占种重0.3%的多菌灵+福美双(1∶1)拌种,同时苗期应排渍、降湿、平整土地。霜霉病全生育期均可感染,主要为害叶片和种子。本地区在初花期开始感染,中温、高湿的条件下迅速扩散,严重时叶片干枯早落,影响光合作用,造成减产。豆荚也可感染,籽粒表面附有霉层,影响饱满度,失去商品性,因此危害巨大。霜霉病首先可选用无病种子并用种重0.5%的50%福美双拌种。其次在发病初期,可用65%代森锌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量700~800倍液,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
虫害主要为豆杆蝇、大豆卷叶螟和斜纹夜蛾。豆杆蝇在本地区可发生3代,以幼虫潜食大豆叶柄、分枝、主茎的髓部和木质部,影响植株水分和养分的输导,增强叶片蒸腾,最终引起植株早衰、结荚少、粒重轻而减产。该虫由于潜食在植株内部且虫体小,隐蔽性强,不易发现。可以用网捕,也可剥查幼虫,蛹化盛期1个星期后施药,叶面喷施40%氧乐果1 125mL/hm2。大豆卷叶螟以幼虫卷叶,取食叶片,吃光叶肉仅留下表皮,严重影响植株光合作用,引起落花、落荚、饱满度降低,从而减少产量。而且大豆卷叶螟这几年均成暴发趋势,如防治不及时,几天时间就可将全田叶片卷光。因此,是大豆田防治的重点。当豆株1%卷叶时用2.5%功夫3 000倍液,或10%高效氯氰菊酯3 000倍液防治,隔7~10d再防治1次,连续2次。斜纹夜蛾主要取食叶片形成缺刻,严重时除主脉外,全叶皆被吃光,所以危害巨大。该虫低龄历期短,高龄抗药性强,所以在幼虫初孵至3龄之前施药效果好。
大豆病虫害种类很多,发生条件不一样,轻重不同,可依据调查结果,对以主要病虫兼顾其他病虫进行综合防治,以减少打药次数,节约成本。
4杂草防除
由于大豆生长期高温、多雨,因而杂草种类多;而且生长快,与大豆争光、争水、争肥、滋生病虫,一般减产20%~30%。主要恶性杂草有青葙、茼麻、麻泡果、千金子、稗草、菟丝子等。大豆除草以化学除草为主,人工拔除为辅。药剂种类有:芽前处理乙草胺1 800~1 950mL/hm2;茎叶处理虎威900mL/hm2+精禾草克1 200mL/hm2喷雾。菟丝子属寄生性、检疫性杂草,可通过芽前处理;也可用43%甲草胺乳油4 500~6 000mL/hm2喷雾防治;绕茎后可选用48% S22生物药剂喷雾防治,剩余的人工剥除。
关键词 小麦;白穗;原因;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S435.1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6-0155-01
近年来,由于小麦品种选用不合理、种植密度过高、生产管理不良等原因造成小麦病虫害发生日益严重,从而导致小麦白穗现象有逐年加重的趋势,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尤其是砂土地发生更为严重。笔者结合生产实践,对造成小麦白穗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1 小麦白穗的发生原因
1.1 小麦全蚀病
小麦茎基部和根部受全蚀病病菌侵染,造成小麦白穗。小麦的整个生育期均可遭全蚀病危害,苗期危害最重。病菌由胚叶、节间及种子根等进入寄主组织内。幼苗期感病,初在根茎上形成黑褐色病斑;分蘖期感病无明显症状,严重时才表现植株低矮,黄叶偏多,根部变黑,类似于根部干旱缺肥症状;抽穗灌浆期感病,根茎会逐渐变黑,严重时小麦枯死,形成最终的田间小麦白穗[1]。
1.2 小麦根腐病
小麦根腐病也叫白穗病,以厚垣孢子和菌丝体在土壤中或病体中越冬,小麦整个生育期均可受该病危害,苗期危害尤其严重。病菌从胚芽、种子根、节间组织侵入寄主,植株受害后在叶片及茎基部形成黑褐色梭形斑或条斑,在根部产生黑色或褐色病斑,最终因根系腐烂导致小麦田间产生白穗。
1.3 小麦纹枯病
该病也称立枯病、尖眼点病,是由半知菌亚门禾谷丝核菌和立枯丝核菌引起的真菌病害,属土传病害。近年来,周口市秸秆还田面积增大,高水肥地增加,群体大,遇上高温高湿环境即感病,在周口市呈加重发生趋势。小麦全生育期均可感纹枯病,出苗时造成烂芽;苗期侵染基部叶鞘,形成边缘褐色云纹状病斑,拔节期病斑扩大,连接成片,形成花秆;病菌侵入茎秆,形成梭形病斑,严重时造成茎基部腐烂,引起植株枯死和白穗[2-4]。
1.4 小麦赤霉病
小麦穗部常感染赤霉病,一般在扬花期和灌浆期症状表现明显,成熟期成灾。其影响因素主要是病原及雨水数量,一般在扬花期遭遇连续3 d以上阴雨天气则发生严重,病原越多,发病越重。
1.5 低温冻害
受低温冻害影响,弱春性品种分蘖及生长点冻死,穗粒发育不完全,籽粒无法形成。
1.6 地下害虫
生产水平的提高、耕作制度的改变、不科学的防治病虫害等造成了地下害虫发生逐年严重的趋势,遭受地下害虫危害的麦田常形成死苗、缺苗断垄。加之2012年春季气候条件特殊,地下害虫在周口市麦田危害早、时间长,危害之重为近10年之首:虫田率90%以上,被害株率5%~40%不等,造成大量死苗和后期死穗[5-7]。
1.7 机械或人为损伤
小麦茎秆受到机械或人为损伤,导致其失水无法提供营养而枯死,使小麦出现白穗。
2 小麦白穗的防治措施
2.1 农业防治
小麦白穗的农业防治措施如下:①合理轮作、间作套种、深耕细耙、精细整地,以减少田间菌源,促使植株健壮,以提高其对形成白穗各种病虫害的抵御能力。②多施用有机肥,配方肥料。合理利用氮、磷、钾增加小麦根系生长,提高抗病性,促进拮抗微生物的繁衍,提高小麦抗病能力。③选择适宜的品种,一般为国家审定或者省级审定的抗病小麦品种,从而减少发病几率。适期晚播使小麦苗期错过病菌侵染期,合理密植可以培育壮苗,通风性好,可明显减轻病害发生程度[8-10]。
2.2 化学防治
根据病害发生情况,按推荐量进行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可选用戊唑醇或苯醚甲环唑、氟咯菌腈。病虫害混发区域,采用杀菌和杀虫混合的拌种剂。
3 参考文献
[1] 李晋梅.小麦白穗发生原因及防治[J].山西农业,1999(9):25-26.
[2] 申秀娟,司学祥.淮阳县小麦枯白穗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新农村,2011(10):25.
[3] 贵祥卫,吕国辉.小麦枯白穗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C]//新乡市第三届综合性学术年会论文.新乡:[出版者不祥],2008.
[4] 永城县农业局.小麦白穗原因浅析[EB/OL].(2012-05-26)[2012-16-23]..
[5] 赵凌云.小麦枯白穗的成因及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0):115,134.
[6] 王玉玮.小麦出现枯白穗的原因及防治对策[J].河南农业,2012(7):26.
[7] 张永杰.小麦枯白穗形成原因及预防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1(3):180-181.
[8] 陈艳花,申颜芳,王玉霞.安阳县小麦白穗原因及防冶措施[J].河南农业,2010(2):26.
关键词 农科专业英语;师资构成特点;教学内容;教学策略
专业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能够利用英语这一工具阅读和翻译专业文献,提高写作能力,并能进行国际学术交流。学生毕业后无论在企业、科研机构或高校工作,只要从事科技开发或研究工作,就可能需要查阅相关的英文资料,学生在不同时期学习专业英语的目的和要求也不同。专业英语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学完本课程之后能够在阅读、翻译本专业各种体裁的英文文献方面有所提高。对本科生而言,需要初步具备对学术性文章摘要的翻译和写作能力;对研究生而言,不仅要能够用英语进行一般性研究或调查报告以及完整学术论文的写作,还要具备口头交流、演讲和书信交流的能力。如果把专业英语的教学仅局限于专业阅读和笔头翻译,则有失偏颇。
1 专业英语的特征
专业英语课的开设多在大学三年级或者四年级,这时学生已经修完了普通英语,应及时巩固,因为这时多数学生的英语基础还不牢,甚至有的学生可能存在就此放弃英语学习的念头。此外,从大学三年级开设专业课,学生开始接触专业术语(大部分注有英文),英语学习逐步向阅读和翻译专业文献以及写作专业文章过渡,使学习英语和学习专业课有机结合起来。如果专业英语教师局限于用英语读原文、中文讲解词汇和语法、中文翻译课文、中文讲解难点,这样很难与基础英语区分开。而且,学习好专业英语也有助于学生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和研究生入学考试。
2 农科专业英语教学师资构成特点
学生对专业英语任课教师的要求较高。概括地说,专业英语按照字面意思就是“专业+英语”,可理解为专业在先,英语在后或者二者并重,因此农科专业英语教师首先必须具备扎实的农学专业理论功底和较宽广的知识面,对作物遗传、育种、栽培耕作、生物技术、农业信息和推广、植物化学保护、生理生化、农产品加工等学科中的某一领域有很好的研究基础,并对其他学科也有适当的知识积累[1]。教师不仅要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研究取得的标志性成果(如标志绿色革命成就的矮秆小麦的育成、杂交稻的育成)以及发展趋势和研究热点(如什么是转基因食品及其安全性、全球气候变化以及粮食安全等),还要具备熟练运用英语进行教学的能力。目前以科研和教学并重型的农科院校专业英语教师的的现状是:部分专业英语教师虽然具有一定的基础英语能力和专业素质,但是在英语听说和教学方法上与基础英语专业教师可能存在差距,如发音不够标准,不能完全进行全英文教学;有些教师可能有短期出国留学的经历,现身说法对专业英语授课可能会有所帮助,但要用流利的英语上课还有待提高;少部分教师虽有长期的国外学习或工作经历,具备很好的专业功底和流利的英语,但是由于没有或者很少受过基础英语教学的专门培训,仍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部分专业英语教师虽然能够比较娴熟地用英语进行学术性论文的写作,但是发音和口语表达能力却受到限制。
鉴于以上情况,部分学者建议选送英语基础好、业务能力强的年轻教师到国外学习,接受专门的语言培训,学习先进国家本专业的教材,掌握该专业的最新国际动态[2]。虽然这项建议理论上可行,但受到主观或客观因素的限制,实际可操作性较小。专业英语教学起步较其他基础课或专业课晚,许多农科院校对专业英语的重视程度也不及基础英语、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因此对于大部分农科院校专业英语的授课来说,短期内难以找到能够有效协调专业英语本身以及学生的高要求和专业英语师资配备的局限性以及重视程度不够的矛盾,这种不协调性很可能还要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任课教师之间加强交流和自觉学习可能是目前比较现实的解决办法。
3 农科专业英语教学的内容
3.1 阅读材料的选择
现有的面向农科或生物专业的专业英语教材内容大多是选用国外原版专业书籍的一些文章或章节,内容比较单调陈旧,选择的课文要么过于专业和生僻,大量的专业词汇超出学生的接受能力,挫伤其学习积极性;或者所选文章与某门专业课的章节内容完全重复,学生缺乏新鲜感,难以接触到新知识。目前很难找到一本将基础英语、专业知识与学生实际情况紧密结合的教材。因此,许多教师建议应该尽快组织相关人员编写统一的专业英语教材[3]。笔者认为,由于授课教师和授课对象的英语水平不同,不同教师的专业背景不同,对专业和专业英语课的理解也不同,专业英语的教学不应拘泥于专门的教材。专业英语应提倡个性化教学,选择面向本科生的专业英语阅读材料时应尽量避免与专业课的重叠,既不应成为专业课某些章节的英文版,也要避免选择过于专业的研究性文献。在教师讲解之前,以80%以上学生能够读懂60%以上的内容可作为所选阅读材料难易程度的标准,而且所选内容尽可能涉及本领域国内外发展动态和前沿研究热点,是专业课没有涵盖的内容。本科英语阅读材料的精选一般以浅显易懂的关于农业领域新技术、新发明或新产品的科普性文章、评论性文章(letter and comment)和综述性(review)文章为主,内容涉及介绍国内外在农业生产方面取得的成就(如green revolution,evergreen revolution等)、与农业相关的跨国大公司(Monsanto,Pioneer,Sengenta等)和国际性研究机构(如CIMMYT和IRRI等)的研发动向、当前公众关心的热点(如转基因安全、生物能源、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以及食品和粮食安全等)、国际农业发展的趋势以及限制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作物生产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策略等[4]。此外,选择的阅读材料尽可能涵盖主要粮食作物的育种(常规育种和生物技术的结合)、耕作制度和栽培条件的改善、病虫害防治及抗逆性改善、营养健康、农产品加工、种质资源及利用等,而这些内容恰恰是单门专业课教学不可能涵盖的。另外,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的阅读材料在难易程度上要适当拉开差距,从而进行快速阅读、精细阅读等方面的训练。专业英语课程是专业课的补充和延伸,选择阅读材料时注重内容的前瞻性、综合性和交叉性。
3.2 英汉互译和写作训练
翻译和写作不论对学生还是对教师都是难点,英汉互译没有标准答案可以参考,只有较好,没有最好。而英文写作虽有大致的规则,但写作水平因个人的英文基础、写作风格和专业背景而异,不论对教师还是学生,都是很大的挑战。关于翻译和写作技巧,国内外有大量这方面的文献可以借鉴。虽然农科专业英语教师在讲解英语翻译中的词法、句法、章法和文体的特点及翻译技巧方面可能有些欠缺,但教师可尽量提供大量的例句和相应的翻译实践,做到讲练结合,重点讲解学生在翻译过程中常碰到的各种问题及解决方法。翻译所选课文、译例和练习内容最好涉及农业科学领域的多门学科。专业英语的写作技能训练应尽可能介绍科技论文写作的一般性原则、科技论文的构成要素和每个部分的写作要求。对于本科生而言,以范文为例,对科技论文的构成要素和每个部分的基本写作要求作简单的介绍,重点是掌握英文摘要翻译和写作的要点及注意事项。对研究生而言,翻译和写作能力的要求应高于本科生,至少精选不同期刊或杂志的3~5篇范文(综述性文章和研究性论文)。论文的写作顺序和具体要求因不同目标杂志而异,详细讲解英文文章的组成部分及各部分的写作技巧和要点,包括英文参考文献的编辑和管理(简单介绍和演示参考文献编辑管理软件如Endnote,Reference manager等),比较中英文科技论文的写作风格和习惯差异(特别是讨论部分),培养研究生独立撰写英语文章及投稿能力。此外,笔者认为个人简历和书信写作的要点也应作为研究生专业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因为研究生英文书信来往较本科生频繁,如向作者索要英文文献、投稿时写给编辑部的cover letter、与国外同行进行学术观点和研究材料的交流、申请国外读书深造、应聘博士后职位、交流互访或者应聘外资机构等。英文书信的写作规范和技巧方面已有大量的文献和网络资源可供参考,但教师可简单介绍正式或非正式书信的范例。
3.3 口语表达能力训练
口语表达技能正式体现英语的语言功能即交际功能,该部分不论对农科专业英语教师还是学生而言,都可能是一个弱项,应尽量开展适当的强化训练。对本科生而言,课堂上鼓励学生大声朗读、用英语提问和回答专业问题、上讲台讲解部分段落、偶尔邀请来自英语国家的外国留学生或专家“客串”都是很好的训练途径。对于研究生而言,由于不同研究生可能从事的专业方向不一致,除了进行上述训练外,专业英语教师应鼓励研究生用英语就自己的论文设计思路、课题研究进展情况、本学科研究的前沿理论进行口头报告(辅以多媒体),保证每堂课至少有1个研究生提供7~8 min的口头报告,每个学生选修专业英语期间至少有2~3次的锻炼机会。然后教师尽可能从学生运用语言的准确性和得体性、语音、语调、话语组织、流利程度、用词是否恰当以及语言是否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等方面进行点评,学生和教师还可就感兴趣的专业问题用英语进行短暂的提问和相互交流,这样既可锻炼口语,又能拓宽专业知识面。
4专业英语教学策略
据调查,多数教师在教授专业英语课时教学方法单一,只给学生讲一讲单词,然后让学生自己翻译或者老师讲解课文中的难句和长句,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教学效果不佳,特别是在学生对专业英语理解不够和对专业知识理解不深的情况下更容易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教学方法单一的问题主要与教师的英语水平和专业知识背景相关,但是课堂讲解策略和授课艺术也至关重要。虽然把农科专业英语讲解的生动有趣、丰富多彩比较困难,但是学生的主动参与、师生互动式教学可以弥补这种“先天性缺陷”。例如把部分讲课活动编排得像是做游戏,在课堂上将学生分组或配对,教师根据所讲内容用英语提出问题,由各组用英语抢答,采用记分制,在规定回合数后,积分最多的学生胜出,或者采用“专业英语单词接龙”、“专业知识英语大比拼”。总之,使学生通过合作的方式进行专业英语的学习,将趣味性和知识性融为一体。提问题的形式也应该多元化,如用英语讲解专业词汇(比如转基因食品的英文术语有很多种表达方式Transgenic food,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genetically engineered food,bio-engineered food等),用英语竞猜或描述专业知识点(标志绿色革命的主要成就the landmark achievements in green revolution),英汉短句互译,或者可以在黑板上列出几个专业英语关键词(如food safety and food security,climate change,conventional breeding,biotechno-logy)。让学生根据这些单词和专业知识的理解自己去编一些内容,这样学生们就不觉得是在做一件压抑的事,而是在争取赢得某种东西或是进行一场比赛。尽可能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并选择性地将学生的表现纳入平时考核成绩,让学生感受到既有动力,又有压力。此外,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导学生理解并加深印象,这也是弥补专业课教师口语表达能力的不足,提高学生听、说能力的一个很好的途径。
5 参考文献
[1] 苗艳芳,李友军.农科专业英语[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7.
[2] 张昕.农科专业英语教学的现状及对策[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10):246-247.
关键词:农业科技推广;形势;对策;长远性
近二十年来,现行农业科技推广在农业技术扩散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促进了我国农业的长足发展,然而,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原有的农业科技推广过程中的很多弊端日益暴露,严重影响农业科技成果潜在生产力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1当今农业科技推广存在的问题
1.1政府的农业科技推广体制转轨滞后,运行机制与市场要求不相适应
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发展起来的农技推广体系,其运行机制都是按照计划的模式建立起来的,选择什么项目推广,推广范围多大,主要表现为政府行为,不能适应市场化发展要求。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农户作为农业生产的微观主体,生产经营什么,选择什么技术,理应成为农户自己的权力,而行政式推广方式,剥夺了农户作为市场主体的权力,使农民只能被动地接受推广技术,造成推广效率低下。
1.2推广主体间缺乏有效的协调和沟通,弱化了农户应用科技的积极性及主动性
由于科技供给系统与应用系统之间缺乏足够的信息交流,农业科研成果与农业生产者实际经济利益脱节问题突出,使农业科技研究、推广和应用主体都缺乏积极性。其表现:一是农业科研教育推广部门联系松散,政出多门,形不成强大的合力,科研单位长期处在传统的科研管理模式中,立题、科研、试验、鉴定、申报成果,这种管理模式,与推广部门没有直接联系,使一大部分科研项目变成了以获奖为研究目的,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之需要,真正先进实用的科技成果不多,造成大量农业科研成果的无效供给。而对于农业推广部门来说,不了解农业科研进展情况,所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没有列入科研计划的正规途径,由于没有顺畅的技术来源,对于作为市场主体的农户而言,往往需要的技术得不到,得到的技术又不需要,造成供求矛盾。二是农协组织、企业与农业科研、教育、推广部门的关系问题,目前农协组织及一些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已经成为农业技术推广的生力军,由于缺乏有效的技术指导服务,在档次、规模上很难适应农户的需求。
1.3农业科研、教育、推广与农业生产脱节
由于我国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农业科技体制、运行机制是农业科研机构只管科学研究,很少考虑研究成果如何推广应用、应用后会产生多大的效益等问题。加之政府倡导科学决策及受某种意义上的科学主义甚至泛科学主义思潮的影响,学者的建议往往成为决策的依据。这突出地表现在中国农业科技研究项目均是在专家的参与下制定的,他们往往把自己的见解、观点带进决策中,研究的优先领域实际上是由专家而定。专家则偏好“高、精、尖”研究项目,往往忽视实用技术研究项目,导致农业科技研究与农业生产实际相脱节,一方面大量的“高、精、尖”研究成果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另一方面则是农业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实用技术供给严重不足。同时,大学与研究机构把论文与获奖作为晋升与发展的主要考核指标,从制度安排上诱导科研人员去选择“高、精、尖”研究项目,这也是农业科技研究脱离生产实际的原因之一。各级各类农业学校虽然一直在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但在实际教学当中却以理论为主,特别是农业高等院校的教师既有教学任务又有科研压力,他们没有时间和精力深入到农业生产第一线去做深入的调查研究,上课时只能照本宣科,最好也就是介绍一些本领域的研究动态而已,至于如何掌握一些实用技术,多数教师自己心中也没底,而且对动手操作一类的实用技术不屑一顾,这样必然导致农业教育与生产实际相脱节。此外,在现行体制下,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自主性很小,主要表现在:一是农业科技推广部门推广什么样的新技术不是由这些部门在调研的基础上来确定的,而是由政府决策,但政府的驱动具有很大的盲目性与偏差,造成所推广的技术与农户生产需要的技术不一致;二是由于现有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特别是基层推广人员还不具备综合的知识与技能,难以自主提供综合的技术服务;三是农业技术推广应当是应用研究的继续和延伸,但是受到人员素质、科研手段方面的限制,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自主研究难以展开。这种状况势必导致农业技术推广与生产实际相脱节。
1.4以推广“科技”为中心,而不是以对农户的推广教育为中心
由于缺乏诱导和激励机制,推广人员的推广结果,往往与其利益并不挂钩,使推广部门及推广人员在方法上只注重“推”,忽略对农户的推广教育,致使推广人员与农户之间缺乏有效信息沟通,使推广工作陷入被动状态。
2完善农业科技推广的对策建议
2.1优化推广资源
农业科技推广是科技兴农的基础工程,以公益性为主,必须依靠财政投入支持。各级政府每年财政用于农业、科技、村建等方面的投入,要拿出相当一部分用于补助农业科技推广。要通过现有的农业干部学校、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村科技函授学校等,广泛开展不同层次的农业学历教育;要以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为依托,加强对农民的实用技术推广,大力推广绿色证书制度,帮助每个农村劳动力掌握1~2门现代先进种养技术,全面提高乡、村干部和农民接受农业科技教育的程度。
2.2加强农业技术的熟化和规范
确定推广的农业技术除了先进性外,还必须具有成熟性,以保证技术应用后效果的稳定。农业生产受气候和地理条件的严重制约,因此,农业技术不仅一定要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也要适应当地的耕作制度。为此,在新技术推广前一定要先进行小范围的实验,结合当地实际条件进行改进,提高其成熟度。为了使广大农民尽快应用新技术,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应该结合当地条件,对所推广的技术和技术体系制定出通俗易懂的操作规程。这应该是农业技术推广中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
2.3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完善多层次、多元化推广体系
国家应制定相应政策,从制度上,保障农业科技推广的正常运行。目前,适应市场要求的,以政府农技推广部门为主体,农业科研、教育,农协组织,公司或企业共同参与的农技推广体系已经形成,并初具规模,各地要因地制宜,选择不同的推广模式,或多种模式,实行政府行为、科技行为与农民行为相结合,科学研究、技术推广与生产需求相结合。政府部门的推广体系,要转变观念,改变等任务、靠项目、要经费的做法,主动适应市场,从而促进农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
2.4实行分类推广,建立一个分工明确、竞争有序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鉴于农业技术的特殊性,必须进行明确的、系统的、科学的分类,对于不同类型的农业技术,由不同的推广组织进行承担。对于需求弹性比较大的农产品,可由生产者或企业出资进行推广;对于弹性比较小,又涉及国计民生的农产品的生产技术,必须由政府进行承担。
2.5加强各推广体系之间的协作与联系
农业科技推广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需要各部门齐心协力,才能形成强大的合力,鉴于目前形成的多元化的推广体系,必须由政府去协调和统筹管理,改变目前的政出多门,联系松散,甚至脱节的现象。可设立推广委员会或联络办公室,由从事科研、教学、推广、农民、企业有关人员代表组成,加强联系,建立正常的双向沟通渠道,形成以各种利益为纽带的联合体。
3致谢
本论文设计在老师的悉心指导和严格要求下业已完成,从课题选择到具体的写作过程,无不凝聚着老师的心血和汗水,在我的毕业论文写作期间,老师为我提供了种种专业知识上的指导和一些富于创造性的建议,没有这样的帮助和关怀,我不会这么顺利的完成毕业论文。在此向老师表示深深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临近毕业之际,我还要借此机会向在这四年中给予了我帮助和指导的所有老师表示由衷的谢意,感谢他们四年来的辛勤栽培。不积跬步何以至千里,各位任课老师认真负责,在他们的悉心帮助和支持下,我能够很好的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并在设计中得以体现,顺利完成毕业论文。
同时,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我还参考了有关的书籍和论文,在这里一并向有关的作者表示谢意。
我还要感谢同组的各位同学,在毕业设计的这段时间里,你们给了我很多的启发,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对于你们帮助和支持,在此我表示深深地感谢。
参考文献
[1]张玉珍,尹振君.关于农技推广队伍现状的调查及分析[J].农业科技管理.2007(1).
[2]赵映峰,易超峰,郝新远.浅谈新形势下的农技推广工作[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24).
欧美发达国家在上个世纪已经全面实现了农业机械化。目前,发达国家农业装备朝着大型化、多功能、高效率和复式联合作业方向发展,注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控制智能化和操作自动化,并广泛采用数字化设计、信息化管理和柔性制造等先进技术,实现了从粮食生产机械化向全面生产机械化的过渡,并正在快速进入以信息技术应用和可持续发展为特征的高级阶段。建国以来,我国农机装备和农业机械化得到了巨大发展,农机工业体系基本形成,并成为世界农机制造大国。当前,我国农业装备研究的重点是:研究高性能农业机械与装备、农机农艺相融合技术,利用机、电、液一体化技术实现农业机械作业的高效率和低成本,开发环境友好型的农业机械与装备,研究水土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和节能减排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刚刚进入农机化发展的中级阶段,发展水平落后了20~30年。主要表现为:1)农业机械化刚刚进入中期发展阶段,全国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仅为50%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支撑和引领农业现代化的任务仍十分艰巨。2)品种结构不能满足农业发展需要,粮食生产尚未实现全面机械化,经济作物机械化水平仍然很低,多数经济作物的机械化作业仍处于起步或空白。3)农机装备技术水平低,性能差,产品结构简单,总体技术相对落后,国际市场竞争力弱,被国外技术和国际大公司挤压,面临严峻挑战。4)原始创新匮乏,共性技术供给缺失,农业机械装备领域的现代设计方法和室内模拟实验条件及方法还不够成熟,现代设计方法与试验条件滞后,产品开发生产周期是国际水平的2~3倍。5)农机组织化程度较低,农机与农艺不相适应的问题日益突出,农业经营规模偏小与农业机械大型化、农业机械作业规模化的发展趋势不相适应。6)国内农机行业中小甚至微型企业还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缺乏创新性强的大型企业,高新技术对外依存度高,一些高性能、高技术含量和高效率的产品还长期依赖进口;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的大型企业集团严重缺乏。7)农产品加工技术与装备水平低、基础弱,农产品原料品质难以保证,每年农产品收获后损失达数百亿元,加工增值潜力巨大;农产品和食品的安全问题较严重。8)农业装备与技术行业领军人物及创新人才严重不足,缺乏可持续创新的能力。
2发展方向
近十几年来,围绕主要粮油作物重要环节生产机械关键技术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大进步,小麦基本实现机械化生产。但是,在水稻和玉米机械化生产装备技术、大马力拖拉机及其配套机具方面,还不能满足当前农业生产实际的迫切需要。
2.1拖拉机方面
目前,我国拖拉机功率分布不合理,中小功率产品占绝大多数,大功率产品比例偏低,缺乏特大功率产品,使得农业机械化作业的优势没有得以充分发挥。大马力拖拉机的关键零部件技术与国外存在明显差距,主要体现在:与广泛采用电喷发动机的国外产品相比,国内发动机在增压器和中冷器的可靠性上尚未完全过关,而电控技术的缺失使拖拉机整机控制缺少了一个重要环节;国内传动系在功能上仅仅是由滑动齿轮过渡到啮合套,这与国外同步器、动力换档、无级变速以及静液压传动的配置存在着明显的反差;在液压系统方面,国内主要是开式半分置式液压系统,甚至目前无力位调节的分置式液压系统还呈上升趋势,这与国外的闭式负荷传感液压系统以及电子反馈的悬挂系统也呈鲜明的对比;在操纵与控制系统上则存在更大的差距,与国际上已经普遍采用的电子和液压操纵控制相比,目前国内拖拉机主要还是以机械杆件控制为主的操控系统,少数的电子控制也是孤立和简单的开关控制。
2.2种植机械方面
1)在三大粮食作物生产中,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最低,至2010年综合机械化水平为58%,其中种植机械化水平为20%。现在亟需解决的关键技术是培育适应超级稻精密插秧的优质秧苗和研制适应超级稻精密插秧的机具。目前,我国超过30%的水稻种植面积采用直播,且大都采用人工撒播,亟需攻克的关键技术是通过机械直播改无序为有序,要求播种均匀并可满足常规稻、杂交稻和超级稻等不同品种对播种的农艺要求,可适应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等条件。2)国内玉米播种机械主要以小型机械式为主。机械式排种器对种子的适应性差,漏播率、重播率、破损率较高,而且不适宜高速作业。目前,国内生产的播种机多以机械式排种器为主、气吸式为辅,产品总体水平相当于国外发达国家20世纪70年代水平,播种质量难以达到农业技术需求。3)在油菜、棉花等旱田移栽机方面,国内已经研制开发出钳夹式、链夹式、挠性圆盘式、吊杯式和导苗管式等各型移栽机,但这些移栽机大多停留在半机械作业水平,还需要配备相当人力进行人工取苗和投苗等操作。由于栽植频率受限于工人的喂苗能力,一般栽植频率不能超过35株/min,导致移栽机作业效率低,虽然省力但不省工。因此,需要研究能自动取苗、栽植作业的全自动移栽机,实现移栽作业机械化已成为我国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3大型保护性耕作与田间管理机械方面
1)保护性耕作是对传统农业耕作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我国尚缺乏大型智能化保护性耕作装备。2)与国外先进的喷雾施药机具相比,我国生产、使用的喷雾机械作业效率、雾滴附着率、农药有效利用率等技术指标低下。手动药械占93%,中小型机动植保机械占6%,配套拖拉机喷雾机占1%。3)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灌溉用水量占全国总用水量的90%,高效精确灌溉节水技术设备短缺。
2.4收获机械方面
国内谷物联合收割机主要以喂入量2~4kg/s的横轴流滚筒机型为主,产品平均技术水平落后发达国家近30年,喂入量8kg/s以上的大型智能化谷物联合收割机仍是空白。存在的主要不足:一是结构简单,单位收获量能耗高,作业效率受到限制;二是设计主要靠经验和模仿,缺乏系统的基础试验数据和设计理论;三是整机主要采用机械传动和简单液压控制技术,结构、运动参数调整困难,作业性能无法监控,驾驶操控自动化程度低;四是整机和发动机、液压件、电器元件等配套系统的制造装备水平低,产品振动大且噪音高,无故障工作时间低于60h。
3科技创新面临的主要机制体制问题
农业装备与技术科研总投入虽不断增加,但占整个国家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仍偏低,农业科研人员人均科研经费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相差甚远。私人企业投资农业科研占农业科研投资比例更是不足2%,且科研投资高度集中于农作物。许多农业装备技术研究院所转变为企业后,其所承担的共性、公益性技术供给职责大大弱化,科研院所缺乏投入的动力和供给的积极性。另外,农机部和机械部的撤销、高等教育的改革,直接导致高校农机学科的削弱,农业装备与技术重要前沿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匮乏。
近年来,在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的拉动下,农机市场迅速膨胀,涌现出大量短期渔利性的拼装类企业。企业数量多、规模小、集中度低带来了资源配置效率低、低水平重复建设和无序恶性竞争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农机工业的健康发展。做强做大骨干龙头企业,跻身世界前列的国际化公司,成为振兴我国农机行业的紧迫任务。目前,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体制难以建立有效的大型科研仪器设备的共享机制。研究重视不够,储备不足,大型攻关项目所需要的智力、跨学科知识、大型设备和信息等资源缺乏有效整合,科技人员和科技团队无法充分共享资源、展开合作。同时,信息不畅导致研发环节重复,研发链与产业链脱节,科学研究难以解决农机行业生产中出现的共性关键技术问题,致使我国农业装备行业关键性技术依赖进口,产品的科技含金量不高,整体竞争力低。评价机制方面仍注重以论文、专利、获奖为主的考核评价方式,重数量、轻质量,重形式、轻效果,且评价周期短,大多为1~2年,急功近利倾向严重;忽视成果的转化与应用效益评价;产、学、研各环节间缺乏有效链接,导致科技资源使用效率和科技创新的整体效率难以提高,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难以加快推进。农机专业萎缩,行业的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乏力。缺乏紧密型的国际合作与有效汇聚国际优秀人才的体制机制和平台,难以研发具有国际水平的现代农业装备与技术。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福建农林大学;农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3-0077-03
农学专业是高等农业教育的重要门类,是实践性、技巧性和技术性含量较高的一门专业[1],是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加速生态和环境建设等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学科。实践教学在高等农科类专业素质教育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实践教学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智能型农业人才的重要环节[2]。
福建农林大学农学专业始建于1936年,为本校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专业,经过七十多年的建设,本专业于2010年成为国家级特色专业。一直以来,学院都高度重视学生实践环节的锻炼,在建好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同时,先后与校外的各级农业科研单位共建了12个校外实践基地,为实现创新型复合人才培养目标奠定了基础。然而,多年来,由于学生人数的增加,实习基地建设并不能完全满足现有学生的需求,实践教学条件与本专业本科教育对实践教学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部分校外生产实习基地由于经费等方面条件的限制,工作也刚起步,相应的工作机制及合作方式都还需进一步探索与完善。因此,如何通过专业实践教学改革让本专业的学生从课堂走向田间,从书本走向生产,使学生树立劳动、生产的实效思想至关重要。
一、新农村建设对农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也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不可回避的历史任务[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除了资金、政策方面的支持外,更为重要的是智力和人才的支持。新农村建设需要的是具有创新思维的会技术、懂经营、能领导的新型技术应用人才,这些人才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需要交际、管理、经营等各个方面的技能。农学专业是培养农业科技人才的重要门类,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知识,更需要丰富的实践能力[4]。但传统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现象,实践教学环节更多的是从课程或学科的角度来安排,结果造成学生用在书本知识学习的时间偏多,而进入实验室,进入农村社会参与农产品开发经营、参与实际生产的机会太少。用人单位也反映现在农科院校大学毕业生普遍存在动手能力差、写不好工作总结等问题。因此,本专业人才培养急需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以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的需求。
二、实践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的需求,并结合福建农林大学地方院校的特色,我校农学专业新的培养目标确定为:本专业培养具有农学方面特别是作物生产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毕业后能胜任作物栽培、良种培育、种子生产等方面的科学研究、技术推广和经营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农业科技人才。根据新的培养目标,我们进行了相应实践教学改革,改革的基本思路如下:
突出复合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以掌握农业生产核心技术为重点,提出本专业的技术能力结构,以此为依据更新实践教学内容与体系。
以实用为目的,运用系统论的方法,从加强课程之间的联系并服务于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出发,打破课程分割并相对独立的传统培养模式,将全部的专业课程实践整合为几个大的模块。
坚持内涵发展,以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培养为重点,“农科教、产学研”联动为手段,创新实践教学方法,加强校企合作,促进专业课程与农业生产实际接轨,缩短学校教学与农业企业生产之间的差距。
三、实践教学改革内容及其实施
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逐步构建了以“基本技能实践模块、专业技能实践模块和创新创业实践模块”为主要内容,具有层次化、模块化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见图1)。形成了“学生进校就实践,4年训练不间断”全程阶梯递进的实践教学模式,并确立了校内与校外并重、侧重于校外的多元化实践教学格局。
(一)基本技能实践模块
该模块以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操作技能为目标,安排在一、二年级从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训练。一是加强专业基础课程实验课训练;二是新生进科研实验室参与实验操作训练。专业基础课程实验方面,除了传统的生物科学类和作物生产基础类实验外,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农业人才的要求,主要增加了生物技术类实验(见图1),使学生能够及时掌握现代农业科学新技术;其次,学院对农学专业实践进行大胆创新,充分利用科研平台、科研资源、教师及研究生资源,吸收本科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鼓励大学一年级新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利用业余时间加入到老师的科研实验室,跟着学哥学姐们参与一些实验的基本操作,形成了“教师+研究生+本科生”的科研团队。据不完全统计,近两年本专业90%的学生在一年级,都有不同程度地进入不同平台、不同课题组开始科研训练,为他们今后在二、三年级申报创新、创业项目奠定了基础。
(二)专业技能实践模块
该模块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为主要目标。在一年级主要增设《专业基本技能实践A》和《专业基本技能实践B》课程,要求学生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根据作物种类的不同,结合现代农业机械的使用,完成作物栽培管理全过程,目的是让学生对田间生产实践内容,有一个初步认知。其次,是在二、三年级进行专业课程实验及实习训练。过去农学专业课程的实验课及课程实习均跟随着每门课程走,由于每门专业课程都强调学科的理论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导致了课程内容交叉和重复,因此,我们对专业课程的实验及实习内容与方式进行了大胆改革与创新。专业课程实验方面,主要是促进课程之间的融合,更新实验教学内容,强调实验的综合性、创新性。例如,将作物栽培学的水稻不同育秧方式的实验与作物生理生态课程的水分对作物胁迫的实验相结合,探讨不同栽培方式下环境水分变化对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再比如将栽培学的水稻生育时期观察与育种学的水稻杂交实验相结合,避免了两门不同课程同时都要对水稻幼穗发育过程的介绍。实验内容改革的同时,我们也进行了授课方式的探索,授课方式打破了传统仅局限于实验室的方式,而改由老师可以直接带学生到地头进行现场教学。专业课程实习方面,打破了以往单一模式,将全部的专业课程实习整合为几个大的模块,每个模块内容由几个不同专业背景的老师及校外专家共同参与指导。具体做法是:在3年级学生学习作物栽培学、育种学、种子学等专业核心课过程中,组织学生到校外实习,内容主要包括,一是组织学生参观先进种子公司的生产繁育基地、农业科研单位、农业生产单位,并要求每个学生参与某些生产环节过程,二是组织学生走村入户实地调查和咨询,通过调查问卷、访谈交流、田间实践等方式了解当地农村的耕作制度,作物布局、新品种推广、土地流转等情况,让学生全面了解种子生产及农业生产全面发展的现状。课程实习改革,加强了校企合作,促进专业课程与农业生产实际接轨,缩短学校教学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差距。本科四年级主要安排毕业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的撰写。要求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毕业论文的设计与实施,通过论文的撰写全面提升学生在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创新创业实践模块
该模块以创新创业能力训练为主要目标。主要内容有:“一组一分地”创新创业实践,即农学三年级学生每5个同学组成一组,每组同学有一分的土地,每组分配2个指导老师,在老师指导下,学生自主设计种植制度、田间种植模式,安排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等对比试验,完成田间管理、作物生育记载,并在作物收获后,独立提交生育动态报告、田间专项调查报告、产量估测报告及生产过程问题分析报告等多项报告。其次是,依托创新和创业项目,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申报创新创业项目,通过项目的实施、总结,提升学生动手能力,加强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科研兴趣。
四、主要成效
(一)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
通过几年来实践教学的改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明显改善,实践能力逐步得到了提升。从课堂走向农村,让学生到生产第一线实习,使得学生对基层社会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当他们目睹了农村生产水平低,广大农民渴望得到科学技术的时候,深深感到了自己肩负的责任,更坚定了学农、爱农的信念。最明显的一点是过去将实习生分配到农业企业,很多用人企业直接表态说不要,他们反映说送来的学生还要手把手教他,而且教了还不肯学。这两年情况有了极大改变,学生毕业前就会有很多用人单位来学院联系要人了,2014届农学专业就业率就高达97.33%,名列全校前茅。2013-2014学年,我专业学生参与省级以上学科竞赛16人,学生科技竞赛获奖作品4项。12人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5项,校级5项,依托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成果申请了3项专利,形成了学生参与科研和科技创新活动良好的环境。
(二)促进教学改革及精品课程的建设
专业实践改革促进了课程教学体系的全面发展。一是促进了教学改革,2014-2015年农学专业获得立项的教学改革项目有:农学专业课程实习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科教深度融合视野下农学专业应用型人才教学模式探索、作物学院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模式与运作机制探索、应用PDCA模型持续提高农学课程教学质量、教与学反思视野下提高《作物栽培学》课程课堂教学效果的探索等5项。二是整合教学资源,建立起福建农林大学“农学专业课程网站”。三是加强核心课程群的建设,以现代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手段,改造和提升传统优势学科,建立起了以作物栽培学为主干的“作物生产类”核心课程群。其中,农业生态学为国家级双语课程,农业生态学、遗传学为省级精品课程,作物栽培学校级精品课程。
(三)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
教师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近几年,随着高校扩招生源的增加,学院也新增了不少新教师。目前,福建农林大学农学专业专任教师共19位,其中有8位都是近2年从高校分配来的。年轻教师有干劲有活力,但他们基本都是从学校走向学校,普遍缺乏实践经验。专业实践改革实行模块化模式后,要求每个模块都要有老中青相结合的教师指导队伍,同时加强与地方企业及农业专业户的合作,地方企业技术专家也参与指导学生实践,既推进农科教合作、产学研结合,同时也使得广大师生尤其是年青教师在实践过程中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四)建成一批高质量的校内外实训基地
几年来,在校、院各级领导的支持下,我们逐步完善了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实现了实验教学、专业实习、科研训练和创新创业计划一体化,为实现创新实用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取得显著成效。对校内21亩的教学实践基地进行改造,完善四个本科实践教学功能区,即:①本科实践教学工作区;②课程实验教学区;③设施栽培示范区;④作物标本展示区。完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与已有的校外12个校外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研究基地原单位合作共建,定期下拨一定的经费,用于改善个别条件较差的校外实习基地住宿条件,完善其功能,拓展其容量,成为学院永久性的教学实习基地。其中,福建农林大学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成为教育部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福建农林大学漳州甘蔗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成为农业部和教育部共建的大学生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
参考文献:
[1]唐鑫华,邹得堂,王敬国,等.地方高校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探讨[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3,(9):106-109.
[2]桂萍,王秀琴,郭理,等.实践教学在农科类专业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65-66.
关键词:水土;生态;保持;生态系统
一、水土生态的思考
(一)水土生态内涵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所讲的这一水土保持,主要指的是水土资源,其主要的任务就是避免水土资源受到破坏或者损失,使水土资源能够得到相应的保护以及合理的应用。水土资源作为人类生存所需的一个物质基础,不仅仅只是农业生产中的一个基本要素,同时也是环境和生态中的一个基本构成要素,对于人类生存以及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下面笔者就水土生态的内涵进行研究和分析。
第一,从草地生态这一系统来看,草地作为畜牧业生产所需的一项物质基础,同时也为生态保护所需的一个屏障。从调查资料显示来看,导致我国畜牧业发展受到影响,以及引发沙尘暴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草地退化。草地植被和草地水土之间为一种因果关系,而这种关系也正是草地水土生态的一个具体表达。但凡草地植被出现退化现象,必然会出现水土流失问题,但凡出现水土流失问题的地方,其草地植被也一定会出现退化现象。由此可见,草地植被的保护以及培育,不仅是当前畜牧业发展的一个要求,同时也是保护水土资源以及维护生态安全的一个要求。
第二,从平原生态这一系统来看,其也存在着一定的水土流失现象。在以前水土保持中,其治理的重点主要在于风沙区域与山丘区,其主要的目的就在于风沙区以及山丘区域水土资源效益的发挥,通过农业生态和环境的有效改善,使水土资源能够循环利用。在平原地区要想有效地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必须要基于水土生态这一系统层面来实施综合治理,这样所获成效才更为有效。
第三,从荒漠生态这一系统来看,由于荒漠地区的降水量较低,且气候常年处于一种干旱的状态下,植被较为稀疏、土层也相对较薄、风蚀现象也比较严重。因此相对于其他地区的植物生长而言,要想在荒漠地区正常生长的这些植物,必须要能克服这些问题。
第四,从人工生态这一系统来看,比如坡耕地与农田等,尤其是山丘区域中的人工生态系统,由于受到排灌设施、林草覆盖以及耕作制度等一系列因素的干扰和影响,其水土资源的利用以及保护的关键就在于必须要以一种系统且科学的观念来保护以及治理。
第五,从森林生态这一系统来看,在该系统中,各植被主要借助于渗蓄或者截留等方式来实现降雨的吸收,通过地表径流的降低,可有效避免水土流失问题的发生,同时借助于水源的涵养,还可对河川水文情况起到相应的调节作用。
第六,从城市生态这一系统来看,在建设生态城市或者园林城市时,只有做好水土保持工作,才可为生态城市或者园林城市的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从以往城市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对于水土资源的利用以及保护经常为人们所忽略的。而在今后生态城市或者园林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应基于水土生态这一角度出发,将原有自然水系以及原生地貌保留下来,增强城市绿地的覆盖率,保护城市河道的生态环境,这样才可达到水土生态的目的。
第七,从乡村生态这一系统来看,其水土生态就是把农民生活以及生产和水土生态有机结合,采取综合治理的方式,通过新技术的应用,使乡村的生活环境与生产环境等得到相应的改善,以此减轻对植被的影响与破坏。
(二)水土生态外延
水土生态不仅包含上述内容,同时还包含了景观、经济以及文化方面的意境,简而言之,文章所阐述的这一水土生态其实就是包含植被在内和水土有关的各种关系的一个总和。一个地区的原生地貌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展现出了该地区的自然历史以及地理景观,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了该地区人文遗迹,在此基础上,该地区的水土生态也就会赋予了相应的文化意境。由此可知,水土生态所呈现出来的良好性,不单单只是表现为环境的友好,其还表现为产出的良好,以及所形成的一种良性循环。
二、水土生态保持的思考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社会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不管是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水土保持这一概念已满足不了当前生产实践的需求,而这也是得人们易对其产生一种误解,比如所引入的外来物种过于单一等,尽管这些方式在一定程度可使水土流失得到预防和治理,但是对于生态环境却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
(一)水土生态保持的内涵
水土生态保持这一概念相对于水土保持而言,其所涉及到的内容更为广泛,比如水土生态的保持原理、植被破坏的原因、引发水土流失的原因以及生态失调的原因等,基于这些内容的研究和分析,来制定相应的保持规划方案,并采取相应的综合技术来予以预防和治理,以此达到生态保护、改善以及修复的目的,预防水土流失问题的发生,使水土资源能够得到相应的保护以及充分地应用,切实提高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生产力,继而进一步获得最大化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在这种新时期下,我国水利部门就水土保持这方面的内容,予以了明确的目标,即水土资源的循环利用以与生态环境的保护,而这也正是本文所阐述的水土生态保持必须要达到的目的。简单地讲,所谓水土生态保持就是地球上水土生态资源的保护、利用以及改善。若具体地来讲,水土生态保持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监测以及评价水土流失;第二,预防和监管水土流失;第三,为避免水土流失所建设的人工生态系统以及采取的综合治理措施;第四,借助于大自然自身所具备的循环再生能力来保护以及修复生态环境,主要为保护生态景观。
(二)外延
通过水土生态保持的深入分析和研究可知,除了上述这些内容外,水土生态保持还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陆地生态系统的利用和保持,主要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第二,在利用以及保护水土资源时,应注重其生态方式与观念,所强调的是植被自身所具备的生态功能;第三,由于水土生态自身具备有机整体性、综合性以及系统性等特点,对此,在保护、创建、修复以及改善水土生态时,应从综合与系统的角度出发;第四,基于水土资源自身的质量,清洁保持河流以及土壤,以免水土受到污染或者影响。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今后水土生态保持上,应将重点放于生态环境的改进上,综合治理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区域,同时不断地研究和探索各种保持技术,完善管理制度,激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本文就水土生态与水土生态保持这两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详细地阐述,望通过本文内容的阐述,可为今后我国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继而进一步提高水土保持水平,推动我国生态城市的建设。
参考文献:
[1] 孙发政,孙源.关于水土生态与水土生态保持的再认识[J].中国水土保持,2010,(1):7-9.D
[2] 孙发政.关于水土生态与水土生态保持几个问题的探讨[C].//第四届全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1:36-40.
一、科技创新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
农业现代化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舒尔茨在《改造传统农业》中明确指出,由于农业生产要素供给和技术条件保持不变,导致传统农业发展一直处于“低水平重复均衡”状态,农业生产力水平和发展能力停滞不前。为此,要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需要投入新的科学技术和生产要素,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应用力度。同时,农业现代化的实现过程是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快速提升的过程。按照生产理论的观点,农业产出水平与投入要素的数量、质量以及配置比例密切相关,只有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才能实现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农业生产要素更新换代、农业资源组合优化和农业内涵式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的目标。总之,从理论上看,农业现代化的实现过程关键在于科技创新。
从世界范围来看,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建立在科学技术不断突破和广泛应用的基础上,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过程,实质上是先进科学技术在农业领域广泛应用的过程,是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农业的过程。美国的资源条件是土地丰富而劳动力供给短缺,所以美国的农业现代化从机械化技术开始,走的是以节约劳动为特征的机械化技术农业现代化道路,20世纪40年代,美国农业现代化基本实现。日本的资源条件是土地稀缺而劳动力丰富,由此诱导农民更多地选择多用劳动型技术和节省土地型的技术。所以,日本农业现代化是从生物技术开始,走的是以节约土地为主的生物技术农业现代化道路。日本政府对品种技术、操作技术、栽培技术、土壤培肥技术特别重视,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基本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当前,发达国家农业科技贡献率一般都在70%以上,随着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兴起和发展,信息、生物、设施、加工、节水、生态等高新技术在农业领域全面渗透、广泛应用、快速产业化,加快了农业现代化进程。各国针对本国国情,重点研究适用的农业现代化技术和设施,如美国主要是高度机械化及良种化,荷兰是工厂化设施,以色列是温室和滴灌技术,加拿大是畜禽胚胎移植及杂交育种技术,日本突出了生物化学、机械技术等,最终实现了农业生产过程的现代化。
我国农业发展史,就是一部农业科技进步史。科学技术的每一次突破与应用,都带来了农业生产力的飞跃。农作物品种高秆变矮秆,化肥、农药、农膜的普遍应用,耕作制度变革,良种培育与杂交优势利用,杂交水稻、杂交玉米和超级稻的大面积推广,节水技术、集约化养殖技术和现代造林技术等创新应用,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实现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人民群众的粮食消费已由满足温饱升级为追求营养和品质,有效推动了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二、加快推进江苏农业现代化关键在于科技创新
近年来,在农业科技支撑引领下,江苏农业现代化建设成效显著。2014年全省粮食总产698亿斤,比上年增产13.5亿斤,实现“十一连增”,全省高效设施农业面积超过1136.5万亩,占耕地面积16.5%;高效设施渔业面积272.8万亩,比重达到23.8%,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0%,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4.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8个百分点,农业科技功不可没。但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江苏农业现代化建设要迈上新台阶还面临着一些新矛盾、新问题,亟待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以创新驱动江苏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
农村劳动力持续大量转移,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推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如果说之前“谁来养活中国”的悲观论调已经被事实否定,而如今“谁来种地”已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江苏社会经济发达,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水平高,吸引了大批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随着这种转移速度和规模的持续,江苏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着农业劳动力数量和质量双重下降的影响,农业兼业化、副业化、农民老龄化、妇幼化问题日渐显现。江苏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谁来种地,如何种地”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只有依靠农业科技创新,加快推进农机与农艺融合,推动农业生产过程机械化,才能实现农业生产方式根本转变。
资源约束和生态负荷日益加重,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生产技术体系。长期以来,以“米袋子”、“菜篮子”为纲的增产中心论,通过高水平投入、高强度利用实现高产出,造成了农业资源的过度开发、生态环境的污染破坏。据调研,目前江苏单位面积化肥、农药使用量分别是世界平均水平的5倍和3倍,每年使用的65万吨农膜回收率只有60%左右,农业投入品使用量超出合理水平,造成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江苏每年产生4000万吨农作物秸秆,约有1/3被丢弃和焚烧,每年产生5000万吨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约有30%~40%未经处理直接排放,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和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必须依靠农业科技创新,大力发展节水、节肥、节药等资源节约和循环高效利用技术,加快构建农田养分循环利用技术体系,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产品质量安全关注程度提升,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实现农产品安全生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关全省居民身体健康,事关经济社会稳定发展。近年来,苏丹红、三聚氰胺、瘦肉精等食品质量安全事件频频发生,社会公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关注度不断提高,容忍度不断降低,对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产品的信任危机日益加重。针对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要求,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开发安全种植、健康养殖等标准化生产技术,研发高效、低毒、低残留、生物质、植物源绿色农业投入品,建立农产品从田头到餐桌全程质量追溯体系,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技术水平,全面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农产品自然市场风险频发,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实现农业产业安全发展。农业生产既是自然再生产也是经济再生产的过程,既容易遭受自然灾害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的风险,也容易遭受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农业生产效益的大幅波动。如受天气连绵阴雨的影响,江苏2014年部分地区爆发了小麦赤霉病,不少农户因此遭受了严重的减产损失。又如最近发生的“倒牛奶”事件表明,潜在的市场风险对农产品生产具有毁灭性的影响。因此,必须加快科技创新,将信息技术引入农业产业链,开发利用现代物联网信息技术,构建基于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农产品预警大数据平台,开展农业产业发展的风险预警与防范,有效降低灾害和市场风险对农业产业发展的负面影响。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涌现,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满足适合规模化经营的品种和技术。当前,江苏农地流转规模不断扩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如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不断涌现。与以往小规模分散农户相比,在现代农业生产各个环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技术需求内容、方式均存在较大的不同,必须依靠科技创新,研究形成符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求特征的品种、技术和科技服务方式,已成为当务之急。
三、加快推进江苏农业科技创新的对策建议
2015年,江苏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农村工作会议暨推动现代农业建设迈上新台阶部署会,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江苏现代农业建设的目标任务,强调要以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着力培育新型农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强化科技创新驱动,积极应对土地资源、生态环境、农业成本、国际农产品价格的制约,用创新思维、改革办法开创农业农村发展新局面。农业科技必须在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农业物质装备技术水平等重点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做出更大贡献。
加快开展“三链联动”的顶层设计和宏观统筹。按照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1号)、《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4〕64号)等文件精神,继续深化江苏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在梳理全省农业科技和产业资源基础上,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实现“三链联动”的顶层设计和资源统筹,聚焦农业现代化的重大科技需求,集中资源、形成合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全方位推进产品创新、品牌创新、产业组织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到现代化建设整个进程和各个方面,形成农业科技和产业联动发展新格局。
加快创新农业科技进步机制和模式。推动农业科技创新,需要市场和政府两手发力、两手使劲。农业科技大多是公共产品,在厘清农业科技创新中政府与市场的作用与边界的基础上,既要发挥政府对基础性、战略性、前沿性科学研究和共性技术研究的主导作用,也要充分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政府要从选拔式、分配式、间断式扶持,向普惠式、引领式、连续式转变,完善强化农业科技研发的投入体系。目前,农业技术遇到的“天花板”越来越多,引进门槛越来越高,必须更加注重原始创新能力,更好发挥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科教单位在农业科技资源方面的优势,强化需求导向和应用导向,大力开展基础前沿科技创新和公益性领域技术创新。同时,鼓励农业企业开展创新,与科教单位紧密合作,共同开展基础性前沿科技创新和公益性领域科技创新,构建企业主导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
加快启动一批农业科技创新重点工程和重大专项。从江苏人多地少、市场消费水平较高、资源约束趋紧和环境压力大的现实出发,围绕稳定粮食生产、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满足市场需求、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加强科技创新的前瞻部署和重点布局,尽快在种源农业、生物农业、设施农业、循环农业、信息农业等领域科技集成创新上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在农业高新技术发展和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创新方面取得更多原创性成果,更大力度提高农业物质装备和技术水平,推进农业生产条件和生产技术现代化,把过量使用的农业投入品减下来,把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提上去,把农业生态环境“欠账”补起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加快推进政产学研深度融合和实质结合。发挥政府引导和支持协调作用,以江苏农业科技创新联盟为平台,凝聚农科教、产学研各单位、各部门,在种质源头创新、重大品种创制、关键装备研制、加工储运配套技术和产品供应、终端农产品产出等价值链环节强化协同,通过产业链垂直整合和创新资源优化组合,做强创新链,做长产业链,做大农业科技产业增量,形成江苏特点的农业产业科技基础研究、开发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移转化紧密结合和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同时,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应用基地网络建设,以现有科研示范基地和国家、省示范园区为依托,积极吸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盟参与,构建专业化和综合性农业新技术、新成果应用示范基地网络体系,使广大农业生产者和农民对新技术“看得见”、“学得会”、“用得上”,彻底消除成果转化“最后一道坎”,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实现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互动对接、无缝衔接、融合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