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06 18:11:4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列夫托尔斯泰教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多媒体技术 技艺结合
一
在现代人类社会中,欣喜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这些表现形式称为媒体(Media),一般来说,媒体是一种信息和表现的方法。①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多媒体技术迅速兴起、蓬勃发展,其应用已遍及国民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正在给人类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乃至生活方式带来巨大的变革。多媒体一般理解为多种媒体的综合,是计算机和视频技术的结合,实际上它是两个媒体:声音和图像。通常所指的多媒体就是各种感觉媒体的组合,也就是声音、图像、图形、动画、文字数据、文件等各种媒体的组合。②多媒体诞生后,从简便的实用功能向满足人们精神领域需求的功能转变。
加拿大传播学家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是人的延伸。自从有了媒介以后,人可以看得更远,可以听得更远,可以将想法传达得更远。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和人之间已经不是简单的传与受的关系,而是逐渐演变成了一种交互式的关系。人对计算机而言,是一个指令的发出者,而计算机对于人而言是一个指令的完成者,两者交互合作就能够进行创造性活动。
多媒体技术(Multimedia Technology)是利用计算机对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信息综合处理、建立逻辑关系和人机交互作用的技术。通俗地说,多媒体技术是一种客观存在体,而这个客观存在体在没有人介入的情况下,是无法独立实现创造性活动的,简而言之,只有技术没有人,就没有创造性的活动。
今天,多媒体技术发展迅猛,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几乎都有多媒体技术的影子,高职教育也不例外。多媒体具有图、文、声并茂甚至有活动影像这样的特点,这些特点对于教育、教学过程来说是特别宝贵的特性与功能,而这些特性与功能是其他媒体(例如幻灯、投影、电影、录音、录像、电视等)所不具备或是不完全具备的。
二
多媒体技术在高职教育中的运用从两方面带来了巨大的转变。
一方面,就教师而言:
第一,传统的教授方式因为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而逐渐改变。过去的备课,写教案逐渐变为PPT课件制作,电子教案的制作。
第二,课堂之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也从单纯的问答变作了实际操作反馈,教师能够通过教师机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把握教学进度,调整教学策略,这样的变化无疑能提高教学质量。
另一方面,就学生而言:
第一,与教师的交流从原来的多对一转变为一对一,可以直接通过计算机的相连,向老师提问,解开学习中的困惑,教师可以通过个别化教学模式或者协商讨论等模式对学生进行单独辅导。
第二,多媒体技术运用于教学之中,为学生营造了交互式学习环境。课外时间,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所要学习的内容,比如学校局域网内的计算机基础精品课程。这样,学生在这样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而不是一切都由教师安排好,学生只能被动接受。
三
可是,以上所阐述的仅仅是多媒体在高职教育中的基础性运用,多媒体技术在高职教育中能发挥的力量并不局限于此。创造性是人的一种属性,这种属性与生俱来。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研究的所有对象共同的特征之一就是:富于创造性。他指出,每个人都在某个方面显示出独到之处和创造性。虽然他们中某些人并不一定是作家、艺术家或发明家,但他们具有同儿童天真想象相类似的能力,具有独创、发明和追求创新的特点。
正因为人具有创造性,而且富有创造性,所以才产生了艺术,而艺术活动几乎伴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发展。艺术生产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必然是艺术家有意识的一种创造性活动。③对于艺术,列夫・托尔斯泰这样说:“在自己心里唤起曾经一度体验过的感情,在唤起这种感情之后,用动作、线条、色彩、声音,以及言词多表达的形象来传达出这种情感,使别人也能体验到这同样的感情――这就是艺术活动。”④
当今社会,艺术已经不仅仅属于精英阶层,而是普及到了大众阶层,以及社会各处,比如:环境建筑,广告灯箱,等等。虽然不能说这些社会组成都是艺术,但不可否认,它们都具有一定的艺术性。艺术不再属于一部分人,而是属于全人类,只要有创造性活动,我们就可以赋予这种活动艺术性,事实证明具有艺术性的产物更能被大多数人所接受。
四
再进一步来看,多媒体技术的艺术性运用在高职教育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的高职教育有着自己的独特环境:首先,大部分农牧区教学硬件依旧很落后,这就造成了中学阶段,学生接触多媒体的机会少之又少。其次,学生活泼好动。难以接受理论性强的学科,几乎是高职学生中的普遍现象。最后,高职教学的学科设置本身就偏向于操作能力。
因此,在高职教学中,多媒体运用的“技艺结合”就显得尤为重要。多媒体技术是基础,艺术活动是上层建筑,离开哪一方都是片面不可行的。只有多媒体技术,没有艺术创造,那么创造活动无法完成,掌握技术也就失去了价值;只有艺术创造,没有多媒体技术作为支撑,那么再好的想法也只能是空想。所以,套用一句老话,技术和艺术必须两手都要抓,而且两手都要硬。
为此,在高职教学中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仅仅把教会学生使用多媒体硬件作为最终目标,而是要把眼界放宽,将学生的创造力通过多媒体技术完全激发出来,形成完整的创造性活动作为最终教学目标。
第二,无论课堂上还是课下,时刻都要用心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提高美的意识,教授给他们将脑海中美的想法付诸实际的方式方法,引导他们激发自身潜力,创造出具有艺术性的作品。
第三,对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公众评奖,让学生影响学生,从而实现学生的自我价值,激发自豪感,从而进入学习的良性循环,为将来踏入社会奠定坚实的能力基础。
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技术的掌握似乎已经不再是一件难事,而利用技术创造出具有新意的事物才是社会所需要的。高职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技艺一体的高素质人才,而不仅仅是培养掌握多媒体技术的人才。
注释:
①②高玉德主编.多媒体技术与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4:1,2.
③彭吉象.艺术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304.
④[俄]列夫・托尔斯泰.艺术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48.
参考文献:
[1]高玉德主编.多媒体技术与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4.
[2]马歇尔・麦克卢.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商务印书馆,2000.
[3]马斯洛著.李文恬译.存在心理学探索.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
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不断总结经验,那八年级下册教学反思怎么写呢?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八年级下册教学反思,来欣赏一下吧。
八年级下册教学反思(一)本学年我担任了八年级语文教学工作。与高年级教学相比,八年级的教学有许多不同之处,值得好好反思。八年级是一个过渡年级,有时会存在一些“尴尬”的地方。比如,开始识字不是教学重点,但生字学习对一部分学生来说确实又有困难,没办法轻视;阅读应该逐步成为学习的重点,但由于学生认知水平的局限,对问题的理解不够深入、不够全面,阅读学习的“度”很难把握;但新教材中跨越太大,学生一下子对作文感到非常头疼,老师的指导有时显得苍白无力……面对这些问题,面对全新的教材,我在摸索中前进、在实践中反思。
一、钻研教材、了解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
教材是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依据,如何用好、用足教材,让学生喜欢教材、喜欢学习,是首先值得考虑的问题。在对教材、教参深入研究后我发现新教材更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培养,对一些语文知识点要求不够清晰、明确。如,本册教材注意培养学生预习习惯、边阅读边思考的习惯、通过各种方法理解词语的能力,注重学生对课文独特的感受。但对一些知识点在练习中虽有所反映,要求却不够明确,如标点符号的使用、比喻句、疑问句、反问句、设问句的了解、
句式的训练等。有了对教材较为正确、清晰的了解后,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就能扬长避短、课内外互相补充,使教材更加完善。
教材中的阅读课文,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学习要求如何与学生的学习实际相一致,不至于挖得深、学得难,让学生觉得无话可说、无感可发。这又是另一个摆在面前的难题。我觉得这时教师就要对你的学生真正地有所了解,知道什么对他们来说是有难度的、什么是他们感兴趣的、怎样设计通过他们的思考、合作会有真正的提高。只有这样,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教师才会有一个正确的教学预测,使教案更贴近学生、更合理。我想,这也是从学生的“学情”出发进行备课的一个方面吧。当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学习情况不断调整。
二、不断实践,不断完善,优化课堂教学
课堂是教学改革的主阵地,在课堂上教师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形成,真正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初一年级刚刚从小学过渡上来,教师的指导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在课堂上的自主学习还是要通过老师的组织、引导进行。因此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小结、不断反思,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在实践中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得到最优化。针对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我在课后及时反思、小结,在后面的几篇课文学习时,我特别注意这些问题,不再为了课堂的“完美”而勉强学生,有效地避免这些问题的再次发生。
三、挑战自我、充实自我,在否定中成长
课上到现在,真的觉得是和学生在一起成长,有得有失。但最近却不断地发现经常在教学中遇到“瓶颈”,已有的知识、经验已无法满足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课文如果只用那么几种教学模式去上,学生马上会感到枯燥、无味,甚至有时对你的教学思路一清二楚,这样的课还有什么味?作文的教学有时会感到“束手无策”,只是通过讲讲要求、读读例作、尝试写写、作后评价,学生怎会对作文感兴趣呢?……如何穿越“瓶颈”领略更宽广的教学天地,这又是我最近在不断反思的问题。如果仅仅禁锢在自己小小的教学天地里,对曾经的成绩沾沾自喜,那只会有一个结果——不进则退!我想是到了及时充电、补充的时候了。多读一些教育理论方面的书籍、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蕴、向有经验的老师多学习、多请教,对自己的教学多反思,提高自己对教材的把握、对课堂的驾驭能力,希望能冲破瓶颈,创造一片新天地。
八年级下册教学反思(二)前几天,班中有几个学生经常违反纪律。并且,还有几个女生,在平时,这几个女生学习还很好,甚至出现了在教室里打扑克、下棋现象,在宿舍里晚休时间说话,对此,作为班主任,我万分恼火,狠狠的批评了她们。之后,看到她们脸上倔强的神情,我真的不理解。只好静下心来找原因。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她们明明是犯了错误还感觉不到呢?以前她们可不是这样的。我心平气和的和她们谈心,原因终于找到了,原来在她们这个年龄,逆反心理特别强,你越是不让他们干的事,她们越是去干。总是有一种好奇心,好胜心。再想想在上学时期的自己,不也是这样吗?有时候竟然和老师对着干!其实,她们也知道自己是不对的,可是就是管不住自己。
对此,作为班主任,如何去管理八年级的学生,确实需要我们好好的思考,仅仅用强硬的办法去管理她们,也许收不到好的效果。那就应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适当的加以引导。让他们为了自己的理想,去努力,去奋斗。
八年级下册教学反思(三)自从新学期开学到现在,总感觉学生的学习气氛不进状态。要么课堂气氛沉闷,要么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课堂上的学习效果非常差。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情况?
学生是有惰性的,在一个月的假期中,养成了懒惰的习惯,在家中自由散漫惯了,开学一个多星期来,有一部分学生还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加上近段时间,流感导致了许多学生感冒,请假回家的学生比较多,班中纪律不好,故而学习气氛不好。对此,应该加强纪律,严格要求,让学生尽快的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把心思尽快回到学习上来。和其他任课教师统一思想,共同想法,共同努力,认真上好每一堂课,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语文教学;语文课堂
语文课堂是传播知识的途径,同时也是教育学生的舞台。然而,新课程改革下倡导素质教育、全面发展,不仅让我们开始思索语文课堂到底要教给学生点什么?如何上好语文课成了最大的问题。
首先是教什么的问题。关于什么是语文,有很多种定义,有的甚至相诋,但语文应包含“语言”“文字”“文学”“文化”似乎是没有争议的。但事实上,许多语文老师的实际理解仅“语言”“文字”,略含“文学”,不提“文化”,这是一种“窄化”现象。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于七到九年级总目标是从5个方面要求的: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但在我们的教学中有几分落实?“识字与写字”只有“识字”;“阅读”只落实了“课内阅读”;“写作”基本“靠天收”;“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干脆束之高阁。说语文“少慢差费”,说语文“枯燥无味”,说“学生语文能力怎么了”,说“读写听说”欠缺,都是因为将语文“窄化”了。
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时候,我们备课时确定教学目标,往往是教参教案列出这是教学目标,所以我们就将它作为课堂目标,努力地教给学生。如此一来,如果教学目标太难,势必远离学生实际,造成学生学不懂而使课堂气氛沉闷;如果教学目标太简单,通过教师简单提示就可以学懂,我们还津津有味地作为课堂目标突破,学生也会因为缺乏求知动力而课堂倦怠。无论是教学目标太难还是太简单,这样的课堂都是低效甚至无效的课堂。
根据课标和学情确立教学目标之后,把课文文本作为一个载体,通过问题结合课文内容,简要分析来完成教学任务。明确了一节课的任务和目标,锻炼情节分析能力、语言分析能力、文意分析能力。再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分析,结合课文来完成目标,注重能力的培养。通过锻炼学生的这样一种能力,使他们学会举一反三,通过学习可以对其他课文学会自学,这其实也是对能力的一个训练。
其次是怎么教的问题。优质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理念,我们必须立足于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语文,实现有效的、多向的、高质量的互动,从而达到这一最终目标。新课程实施以来,出现了较多新的教学形式与新的教学手段,这在一定程度上开辟了语文教学新的空间,但要真正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务实高效,必须要注意一个“度”——也就是合适这个问题。
要想使课堂效率高就要认真备好每一节课、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在备课过程当中不能单单只备书本上的东西,还要结合课文的思想和内容设想一些话题和内容,预想到学生可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课堂可能发生什么样的事情,这一切都要设计好。这样只会准备充分,才能上好课。课堂问题的预设首先要结合教材教参和学情,提问是为启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而不是追求课堂的表面互动热闹。教师在备课时,应努力对问题的提问、回答作一些指向性的设计,巧于相机点拨,重在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能有迹可循,而非满足于给出结论式的答案,从而培养其语文能力。
再次是学生喜欢什么样的方法的问题。一直倡导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那么就要求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所以说一种好的教学方法和风格是引导学生的有效途径,找到了适合学生的方法那么学生的积极性就高,成绩自然就会好。在讲课过程当中对待同样的一个班级,两个老师采用了不同的方法和风格,教学效果和课堂的积极性就有很大的差别。这就要求老师能够找到适合自己、适合学生的方法和风格。同样现在也要追求“流行”,所谓的“流行”就是指能够了解当前最热门、最受学生喜欢的歌曲、流行语、偶像明星等,这样便于和学生有共同话题,对于课堂气氛的调动也有一定的作用。
建立开放民主的课堂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开放的课堂首先是民主的课堂,而民主的课堂应该是一种宽松、和谐、自由的氛围,允许并鼓励学生提出一些富有深度、开放性的问题,同时允许学生进行个性化、合作化阅读,允许学生探究,在交流中获得成功的快乐。教师能根据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和学生的需要,大胆放手让学生发现文本中有价值的问题,在充满激情的氛围中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学生在乐学中积极参与,带着自己的体验、带着自己的渴望去寻求属于自己的那份“独特感受”,真正体现了在合作交流体验的过程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
俄国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曾十分肯定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我们一旦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就会对语文产生一种热爱之情,就会不由自主地去学习、去钻研、去体验、去创造,而这些活动又必然会反过来促进语文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这种相互促进将会形成一种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
安徽省马鞍山市薛镇初中何修斌教师回答:
辩证思维是唯物辩证法在思维活动中的运用,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种思维方式,它强调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认识事物之间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运动规律,既要看到事物之间的对立,又要看到事物之间的统一;既要看到事物的正面,又要看到事物的反面,并且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一、设置两难问题,用辩论培养辩证思维
人地关系问题是地理新课标、地理教学中的一条主线,实现可持续发展、人地和谐的科学发展观,是辩证思维的集中体现。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是矛盾的统一体,如何对待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地理教学中一个难点,如何突破这一难点则反映出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智慧。教师如果浮光掠影、“蜻蜓点水”般一带而过,那么,课堂就会风平浪静,缺乏生机和活力;教师如果强拉硬拽、牵强附会,灌输自己的观点,那么,就不能使学生信服,更不能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若将课堂交给学生,看着他们兴奋的面庞、渴望知识的眼神,若时机成熟,便可设置“当下是搞好经济建设还是搞好环境保护”这一辩论题。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畅所欲言,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课堂教学达到。随着辩论的深入,他们发现谁都不能说服谁,双方陷入僵局,最终又将目光投向教师,希望能指点迷津。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学生欲罢不能、欲言又止、百思不得其解时,可通过师生的综合分析,再次辩论,发现“二选一”的结果必然造成片面性,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两者不可偏颇,不可分割,“二选二”体现了辩证思维,因为,地理环境无论是自然地理环境还是人文地理环境及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统一的整体,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组成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特征。
二、设置开放问题,用谈论培养辩证思维
列夫・托尔斯泰说:“知识,只有当它靠积极的思维得来而不是凭记忆得来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知识。”确切地说,每一节地理课,就是一次师生、生生的心灵对话,是一次智慧火花的迸发,是一次思想的深度交融,也是一次难得的思维活动绽放过程。正处于青春成长期的初中生由于受家庭背景、社会环境、知识储备、认知能力不同的影响,对于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观点,是十分正常的,作为初中地理教学活动,并不是通过一系列学习活动达成统一观点,追求标准答案。在课堂活动中,如果学生能面对同一问题众所纷纭,那么这种教学活动是有效而富有创造性的。为了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方向去思考和分析问题,在学习“中东”一节时,可设置“如何解决中东水资源匮乏”这一开放性问题,学生通过深思熟虑、相互谈论、发表见解。有的曰:通过谈判对话跨流域调水;有的道:采用海水淡化的措施;有的说:以油买水;有的讲:节约用水,一水多用……大家畅所欲言。教师都对他们的观点加以肯定和激励,学生的知识、思维、能力、智慧,在谈论中得以彰显、培养和提升。求大同、存小异,以全面、综合的辩证思维是处理此类问题的关键。但需要教师引导:此类开放性问题并非天马行空、随心所欲,而是遵循水资源解决的科学性、合理性原则,既要“开源”更要“节流”。通过这样的谈话活动,不仅可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辩证思维,同时又形成兼收并蓄、开放包容的人文情怀和节约水资源的意识。
三、设置正反问题,用争论培养辩证思维
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具有正反两个方面,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初中生看待问题时,往往是非此则彼,看不到人和事物的正反两个方面。学习“自然灾害”一节,可设置“怎样看待地震的积极面”这一问题。学生先对这一问题感到惊讶,他们都说:“地震难道还有积极的方面?”于是议论起来,有的说:地震给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损失,看不出还有积极的方面,让人不解;有的说:地震给许多人造成的心灵创伤至今难以弥合,怎么还有积极的方面,令人费解。他们唇枪舌剑,轮番上阵,看到学生个个似乎理直气壮,振振有词,教师感到学生心灵的碰撞迸发出了智慧的火花,思维的大门已经打开,只不过暂时遇到关卡。因此并不急于与他们正面争论,而是引导他们回答这些问题:为什么日本的建筑质量世界一流?温泉是否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硫磺矿为什么如此丰富?通过追问,他们似乎有所领悟,于是趁机说:“中国也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通过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壮举,大家更能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得到进一步加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华美德得到进一步弘扬光大,它必将成为克服一切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动力。”通过分析,大家恍然大悟,马上改变思维方式,从正反两方面辩证地看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辩证地看待自我、评价他人,尤其在身处劣境时能有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
四、设置探究问题,用讨论培养辩证思维
地理学科研究地理环境及各要素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与辩证思维高度融合。而有些问题学生仅凭感性认识不能很好地去理解与掌握,必须引导他们利用思维活动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进行综合分析,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讲“黄河的治理与开发”这一内容,可设置“黄河大量泥沙注入渤海,但渤海的形状为什么至今没有大变?”这一探究问题。首先让学生分组展开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假设,再收集论据证明自己的观点,在分析、质疑的思维活动过程中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久而久之,他们的辩证思维能力得以培养和提升,使他们认识到:塑造地表的力量是内力和外力相互作用的结果。正如卢梭所言:“教育即生长,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并无目的。”生长即引领学生向更广阔的思维空间扩展,从而实现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
190.如何关注“意外”促进精彩生成?
江苏省苏州市太仓高级中学凌锋教师回答:
课堂师生互动过程中的生成性往往不确定,常常会出现与教师认知不同的“学生观点”。如果在课堂上生成出乎教师意料之外的“问题”或者“答案”,就需要a教师运用自身的专业素养,抓住瞬息万变的生成信息,采用科学合理的应对策略,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将错就错”的顺应策略 ――因“地”制宜
由于学生本身知识的局限性和学习能力的差异性,在面对教师课前精心预设的核心问题时,不可能像教师所想象的那样能够系统、全面、科学地认识和思考问题。很多时候,学生往往不能立即找到正确的应答方式,部分思维活跃的学生还会提出一些“错误”的解答。因此,教师需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顺着学生的错误思维方向,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解题思路,使学生真正体验认知过程,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乐趣。
案例Ⅰ:人教版必修1“气压带和风带――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顺应策略
教师:由于海洋和陆地比热容不同,导致同纬度海洋和陆地的吸热和放热存在差异,影响同纬度海洋和陆地的气温差异,进而影响其气压差异。那么,北半球同纬度陆地和海洋,夏季和冬季气压存在什么差异,为什么?
学生甲:夏季,同纬度地区,陆地比热容小,吸热快,气温高,盛行上升气流,形成低压;海洋比热容大,吸热慢,气温低,盛行下沉气流,形成高压。
学生乙:冬季,同纬度地区,陆地比热容小,放热快,气温低,盛行下沉气流,形成高压;海洋比热容大,放热慢,气温高,盛行上升气流,形成低压。
学生丙:换句话说,季节不同,气温不同,气压也不同,可以归纳出气温和气压呈负相关的规律。
教师:青藏高原气温和气压都比同纬度长江中下游平原低,为什么?
学生丁: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海拔高,空气稀薄,气压低;说明青藏高压其实是一个冷低压。
学生戊:如果是热低压和冷高压,气温和气压呈负相关;如果是热高压和冷低压,气温和气压不呈负相关。
学生己:除了海陆的比热容之外,地势高低也是影响气温和气压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上述教学中,有学生总结出“同纬度夏季陆地气温高,气压低,海洋气温低,气压高;冬季陆地气温低,气压高,海洋气温高,气压低”的规律,于是就想到“气温和气压呈负相关”的错误认识。这时,教师可利用这种错误,及时展开分析,使学生明白其原因,不仅可提高学生思维的严谨性,还可提高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二、“因势利导”的同化策略 ――因“时”制宜
课堂不是教师的“舞台”,而是学生的“展台”;课堂教学不是教师的“独角戏”,而是师生和谐互动的“共振场”。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营造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乘势而上,用敏锐的双眼捕捉“生成”时机,用智慧的大脑去伪存真、辨识“生成”价值,使学生主动尽情地建构地理知识,让“生成”的意外成为课堂教学的“源头活水”。
案例Ⅱ:人教版必修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的同化策略
教师:布置任务――根据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1),自主设计并展示问题。
学生甲:展示问题――岩石圈有哪三大类岩石?三大类岩石与岩浆是怎样进行相互转化的?
学生乙:展示问题――在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各环节的作用名称是什么?哪些环节属于内力作用?哪些环节属于外力作用?
学生丙:展示问题――岩浆岩能否直接转化为沉积岩?沉积岩能否直接转化为变质岩?变质岩能否直接转化为岩浆?
教师:点拨引导――设计问题重点是描述三大岩类和岩浆之间的转化,设计问题关键点是注意转化过程方向有的是单向,有的是双向。
学生丁:重设问题――岩石圈有哪三大类岩石?形成三大类岩石的作用力分别是什么?岩浆岩能否直接转化为沉积岩和变质岩?沉积岩能否直接转化为岩浆岩和变质岩?变质岩能否直接转化为岩浆岩和沉积岩?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能否直接转化为岩浆?
学生戊:点评问题――学生丁设计的问题短小、精练,既能把握知识的重难点,又具有极强的指向性,大家应该向他学习。
教师:如果没有异议,就以重新设计和总结归纳的问题开展分组学习。
在上述教学中,对某一知识的学习,需要教师预设学习活动。在学习活动开展过程中,学生遇到困难、瓶颈或偏向时,教师应因势利导,调动学生求知欲望,经过学生自身努力实现对问题的解决,有助于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促进对知识的自主建构。
三、“以生为本”的应变策略――因“人”制宜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需要划分为五个递进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最高层次是自我实现的需要。课堂教学中如果要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必须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及时有效地调整教学节奏和教学内容,从而使教学真正地落到“以学生为本”的实处。
案例Ⅲ:人教版选修6“水污染及其成因――水体富营养化”的应变策略
教师:从水温、光照、海域等自然因素和工农业废水、居民污水、水产养殖等社会因素出发,分析珠江三角洲夏季“赤潮”的成因。
学生甲:(自然原因)纬度较低,水温较高;大陆架,光照充足,光合作用强;海湾较封闭,营养盐类不易扩散。
学生乙:(社会原因)沿岸地区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工农业废水和居民生活污水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海水养殖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
学生丙:(课堂插话)珠江三角洲除了夏季有“赤潮”以外,冬季为什么还有“咸潮”?
教师:(马上调整教学目标)讲解何为“咸潮”后,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从气候、地形等自然因素和生产生活用水等社会因素出发,分析珠江三角洲冬季“咸潮”的成因。
学生丁:(自然原因)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降水少,珠江正处枯水期,流量较小,入海水量较少;珠江三角洲地势低平,海水容易入侵。
学生戊:(社会原因)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生产生活用水增多;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海水容易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