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28 02:30:0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建筑评论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 地域性;建筑设计;建筑理论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 A
关于建筑地域性的认识,笔者认为从四个方面加以把握,首先需要明确地域性是建筑的固有属性,伴随人类历史全过程。然后需要分析研究其形成的原因和存在与发展的动力。再者,建筑史学界、评论家对建筑的地域性产生思想、流派做了详细和全面的概括与分析,我们要认真学习了解和关注各时期地域性发展的特点,总结和吸收前辈建筑师们在建筑地域性思想与实践方面做出的尝试与探索,用以指导我们的设计工作。
一、地域性是建筑的本质属性
地域性是建筑与生俱来的本质属性,伴随着人类历史发展的全过程。地域属性的自然要素、文化要素、技术要素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状态。
1.原始生存时期――自然的因素明显
这是指在原始农耕和畜牧业时期人类社会产生的建筑形式。在人类建筑发源之初,几乎所有地区的建筑类型都属于此例,这里不妨将之称为原生建筑。此时采用的建筑材料和建造方式完全直接得益于自然界的灵感,建筑与大自然密切相关,没有多少人文因素。获得遮风避雨、抵御伤害的栖息场所是建筑的主要功能。目前在世界上很多地区,还存在着原生类建筑,如印第安人的草屋、我国西北地区的窑洞。
2.农耕文明时期――自然、文化、技术因素的融合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积累,原生建筑在不断地发展。一方面,在长期对抗自然环境之中的地形、气象、水文和生物等事物的基础上对自然界形成新的界定,衍生出新的定律,如我国的风水观。另一方面,社会体系的发展和完善,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政治、文化结构对地域建筑的布局和形式产生了巨大影响,建筑的功能空间在不断衍生。这个时期是不自觉发展的地域主义,该时期的建筑相对于今天不妨称之为传统建筑。如我国现存的故宫、北京四合院民居(图2-2)都属于此种类型。
3.工业进程时期――地域性的丧失与反思
发端于不列颠岛的工业革命或技术革命,是产业文化兴起、商品经济繁荣的发动机,它为我们带来一种全新的建筑观念:建筑成为可以大量复制的工业化产品,成为居住的机器。在此形势之下,建筑的地域性逐渐丧失原有的存在地位,不论从内在的文化传统到外在的建筑材料,其存在的意义都遭到巨大的冲击。出于对工业化的抵触情绪,使得传统地域建筑中包含的各种要素,成为地域主义建筑师捍卫地域传统的有力武器,他们开始自觉地维护并发展具有当地地域特色的建筑类型。如赖特、阿尔托等建筑师用传统的、地方的元素来对抗工业化社会的同一、单调和贫乏,期望回归自然,回归传统。
4.信息全球化时期――地域性的理性认识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建筑文化的交流日益广泛,给建筑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美国建筑历史学家肯尼斯・弗兰普顿(Kenneth Frampton)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批判的地域主义”,可以代表美国等西方国家对全球化导致的建筑形式同一化的一种反思。还有学者提出了“广义地域主义”之说,广义地域主义承认各种建筑文化的交流与糅合,承认对新技术、新材料的地域化使用,以此对地形和气候做出全新的诠释。的确,信息的广泛、快速交流,使世界有趋同的趋势,但各个区域对于当代先进建筑观念理解的差异,及其与当地地域建筑结合方式的不同,必然会导致新的不同于原地域特点的新的地域主义建筑形制。比如美国拉斯维加斯的娱乐性建筑、耀眼的霓虹灯,已成为该城市的象征,各种夸张的手法也正成为该地域的特色。
二、建筑地域性的形成原因和发展动力
2.1形成原因
1.弱交流下本土建筑自觉性的探索:
如上文所述,在人类原始生存时期,在处于生产力极度低下,基本封闭的状态下,人类在各自不同的生存环境下,为了获得遮风避雨、抵御伤害的栖息场,
直接采用当地材料和从大自然中学习到的建筑方式,建造了具有地域差异的,与大自然密切相关的“原生建筑”。
随之人类智慧积累,生产力不断提高,人类发展到了农业社会,此时建筑已经不单纯是遮风避雨、抵御伤害的栖息处了,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政治、文化结构对地域建筑的布局和形式产生了巨大影响,“传统建筑”的功能空间在不断衍生。此时人类的交流依然缓慢,但已基本形成东西方两个大的文化阵营,建筑也依此为分为以石头为砌体的西方建筑类型和以木头为框架的东方建筑类型。
2.文化融合过程中的创新
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文化的交流无时不有,无处不在。东西方之间,各国家、各地区之间,都比比皆是。这种文化的交流,先不论是强势文化的侵入,还是弱势文化的对外学习,只谈在这种文化的融合中,确实产生出一股创新的动力,若比较历史上重要的文化融合,可以发现这些创新可能都是当地对于外来事物加以重新的诠释的结果。
3.强交流下寻求建筑差异性的手段:
西方工业革命和技术革命的巨大成就,一方面工业产品成为人类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也极大冲击了地方固有的文化传统等差异,出于对这种工业化的抵触情绪,使得传统地域建筑中包含的各种要素,成为地域主义建筑师捍卫地域传统的有力武器,他们开始自觉地维护并发展具有当地地域特色的建筑类型。
信息的广泛、快速交流,使世界有趋同的趋势,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全球化”“普世化”的建筑使得“千城一面”,地域性成了寻求建筑差异性的手段,成为自发的过程。
2.2发展动力
建筑地域性究其本质,笔者觉得是建筑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来自自然气候的差异,来自社会文化的差异,技术条件的差异等。
现如今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中,人们对人造环境产生认同上的危机与规划的失落,千城一面的结果造成地域特色消失,人变得没有归属感、彼此更加疏离。
究其原因是世界各地建筑的这种差异性逐渐缩小和不明显:其中自然条件的差异永久存在,没有明显的变化,是个恒定的要素。市场作用下驱使普世化的技术得到普遍的推广,使技术的效益最大化,这使得各地技术条件的差异变得不明显,或者被抹平。另外全球化的进程中,就当今世界大环境下,仍然受到西方强势文化的影响,西方以外的国家和地区仍然在不同程度的抵御这种文化的侵蚀,作为文化的一个方面,建筑文化也同样如此,特别是地方的建筑师群体这种保留地方文化传统的诉求和责任感特别的强烈。
当然作为各地区小范围的比较,自然气候、社会文化、技术水平还是有些差异的。另外,在当代人类社会倡导的节能、环保、低碳、生态理念的大环境下,
建筑地域性所遵从的:建筑与自然气候、社会文化的融合及适宜性技术的采用等原则很好的契合了上述人文大环境。
因此不仅仅是因为出现了全球化才有地域之分,只是全球化的出现,严重威胁着原有地域差异的消失,这才使人们对于地域的探讨越来越多,认识也越来越深入。也因此当今中国,建筑的地域性得到如此之关注与重视。
综上所述建筑地域性当下存在的发展动力如下:自然气候的差异、社会文化的差异、技术材料的差异、弱势文化抵御强势文化侵蚀的方法、当下全球生态理念的需要。
三、作为建筑史学、评论家的概括与分析
所谓各种主义和流派以及被冠以某个主义或流派的建筑师,是一些研究建筑史学家、评论家所做的概括与分析。地域主义建筑及地域主义建筑师也不例外。
地域主义理论来自西方,建筑史学和评论界提出了地域主义建筑同时,分析了地域主义思想产生、发展阶段(摆脱通行古典设计的渴望、对国际风格的反叛、批判的地域主义思想),并将其分为不同的思想流派(广义的地域主义、狭义的地域主义、批判的地域主义等)。我国建筑史学和评论界有所谓一开始的“民族形式”、“民族风格”,之后有“地方主义”、“乡土主义”、“风土主义”等,再后来有“场所精神”等的提法。
四、作为一种建筑创作的方法
这种建筑创作的方法是抵抗一切主流文化最有效也是最坚韧的武器,是用来打击与反抗现代主义的国际式样、产生差异性的有效的建筑创作方法。这种方法旨在设计上吸收本地区自然环境、本民族文化传统和充分利用本地区的建筑技术和材料,创造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使用此方法创作出来的建筑作品被大家称为“地域建筑”。
一切有志于抵抗大一统的主流文化以保护地方个性和民间情调的建筑师,必然会把它作为自己的庇护所。它一方面延续地方的文化精髓,另一方面又张扬自我的个性。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异性,地域建筑创作没有固定的模式,它的表达方式往往是多种多样,不拘一格但又极富个性。
五、结语
某种建筑能在一个区域成为主流,无非是这个建筑是最为经济适用的,同时符合该地区的社会、文化和传统因素。当今社会,经济和文化因素的改变导致地域建筑的改变是必然的。当代的地域建筑地域性的创作,应该是创新的,或者说是进步了的,应该基本摆脱了地域生存环境对于原生建筑的强限制性,文化习俗对于传统建筑的强束缚性,取而代之的是创造性,是多种自然、文化和技术要素的综合发展过程的结果。
[1] 凯瑟琳・斯莱塞著.彭信苍译《地域风格建筑》.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10.
[2] 袁牧著.《国内当代乡土与地区建筑理论研究现状及评述》.《建筑师》.2005(06).
[3] 沈克宁著.《批判的地域主义》.《建筑师》.2004(10).
[4] 王颖 卢永毅著.《对“批判的地域主义”的批判性阅读》.《建筑师》.2007(05).
[5] 赵星著.《传统乡土建筑的当代“建构”之路》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大学,2005.
到今年10月《建筑创作》杂志迎来了她的百期纪念,从时间跨度上看,由1989年6月创刊到现在,已经过去了19个春秋,《建筑创作》就像我们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的“孩子”,而且是中年得子。因为那时正是设计院建院四十周年前夕,我们亲眼看这孩子由身在襁褓,到蹒跚学步,又经跌跌撞撞,然后在院内外各界的关心下茁壮成长,日见成熟,现在已经是年满18岁的成人了。作为从创刊至今一直是杂志编委会成员的我,自然内心充满了喜悦。而且我利用编委的“方便”,也为这个孩子的成长添置过“衣服”,买过“零食”,从1992年起先后为杂志写过近30篇文字,对孩子的健康和容貌虽无大助,但也总算尽了自己一份心意。
《建筑创作》发刊时设计院已届不惑之年,其实设计院一直关注学术杂杂的出版,早在吴观张任院长的1980年,就与清华大学建筑系合办了《世界建筑》,并一直协办至今。而《建筑创作》作为专业的民用建筑设计院自己独立承办的学术杂志,当时在全国还是第一家。对她都寄予厚望,叶如棠部长在题词中要求“唤起全体设计工作者的创作意识,自觉地承担起神圣的使命,这是当务之急”。时任院长的王惠敏希望“她将成为我们技术交流的新空间,人才展示的新场所,学习研究的新天地”。编辑部也提出“繁荣建筑创作,交流设计经验,推动技术进步”的宗旨。万事开头难,但终究是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
在这百期的18年中,我国城市和建筑发生了难以想象的巨大变化:城市化、亚运会、奥运会、世博会、加人WTO、外国建筑师大举进入,激烈的竞争、形象工程、房地产业和开发商、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同样印刷媒体也经历了巨大的变化:网络、数字化,电子传媒、读图时代、文本、语境、博客、点击率、话语权,SCI、EI……《建筑创作》也正是在这样的变化当中不断适应、不断调整,在建筑事业和传媒事业的激烈甚至是残酷的竞争中不断找准身边的定位,扩大社会影响,吸引更多更广泛的读者群。
从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传播学:这一新兴学科的研究,随着世界经济从工业化向信息化的过渡,随着信息的膨胀和需求,极大地刺激了信息产业的形成和发展。由于传播媒介的变化对社会结构也产生了重大影响语言曾是最早的传播媒介,随后文字媒介打破了语言社会的秩序,当时这种媒介需要长期的学习并为少数人掌握,而印刷媒体的出现成为规模人群可以共同接触和了解的传媒。但电子传媒的出现再次改变了原有的社会结构,它构成了最为广泛的公共领域提供了从未有过的信息共享程度,使更多的人们参与交流。它的出现对文字媒介即传统出版业构成了极大的挑战、对文字阅读也形成挑战,据抽样调查,我国的国民阅读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国民中有读书习惯者仅占5%,一时间“读图”时代的到来,电子媒体将取代纸质媒体等议论甚多,尤其对于急功近利、立足“急用先学”的建筑专业,图像的传播似乎更为实用、快捷与功利。即使这样,《建筑创作》仍在这种形势下稳步发展,篇幅也由最初的80页扩展到了160页,由半年刊发展到了月刊,说明了文字媒体仍然具有其活力及生命力,说明读书还不会被读图所替代。且不说阅读是一个民族传承文明的根本途径,是提高民族素质的有效手段,建筑师也需要通过文和图的阅读,通过自身的思维进行深入和更为复杂的感悟和思考,在享受数字化和网络所带来的方便和快捷的同时,也不应牺牲面对面的交流与思考,实际上读书和读图本身就应是相辅相成的。
当然作为学术杂志的运作还必须不断适应变化的形势。国内的许多科技学术期刊都将其学术水平认定于论文刊出情况,被引用情况以及国际及国内检索系统的收录情况,如SCI、EI等,这是一方面。但作为以建筑学和城市学为主要内容的杂志,除涉及工程科学技术的内容外,更多还要涉及美学、社会学、民俗学、史学等社会科学方面的内容,工程科学技术与人文的冲突与影响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因此《建筑创作》中人文色彩的凸显特别引起了我的注意。从杂志“文化”、教育、“口述历史”、“视点”,杂志已不满足于建筑艺术和工程技术的一般介绍,开始关注工程技术和艺术对社会和经济的巨大影响,关注工程技术和建筑师的社会责任问题。如路甬祥在一次报告中提到:“科学技术在给人类带来福祉的同时,如果不加以控制和引导而被滥用的话,也可能带来危害。在21世纪,科学伦理的问题将越来越突出。加强科学伦理和道德建设,需要把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紧密结合起来,超越科学的认知理性和技术的工具理性,而站在人文理性的高度关注科技的发展,保证科技始终沿着为人类服务的正确轨道健康发展。”不然,我们建造了大批水泥森林,却浪费土地,浪费资源,浪费能源;我们创造了城市,却使他无法宜居,我们设计了“豪宅”,却使社会更不和谐。我们需要从人文角度重新审视自己的创作,或称之为从“文本”向“人本”的转化。
学术杂志的生命力还在于能否贴近和抓住社会和业界关注的焦点热点。因为除了传播媒介外,传播内容和效果更是传播学关注的重点。由此引出了学术批评问题,这里的批评实际包含了“批判”和“评论”的内容,学术是在批评中发展的,创作也是在批评中繁荣的。从业界来讲,学术评论需要比较专业的评论家和批评家队伍,这是由学术批评的严肃性和艰巨性所决定的,这种批评并不只是简单的肯定或否定,而是首先具有一种“评论自觉”,针对所处的困境提出新的思路,以逐步形成和完善最后成果,并由此拥有我们的话语权。职业的建筑师们由于要面对政府、业主、开发商,要面对竞争,因此在批判和评论的开展上有时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但这并不应该也不可能阻碍建筑师的思考和自觉。今年年初德国之声电台采访德国建筑师马・格康时,尽管他在中国正开展设计业务,但他也不讳言:“中国人之所以偏爱摩天楼,我认为是为了满足某种心理需求,中国业主往往将高楼大厦视为自己的荣耀,视为自己富有和社会地位的象征。我并不反对在中国建高楼,但是我对中国的城市化质量很不满意,例如街道越来越密,影响了街道两旁居民的交流,也影响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他也批评“有些中国投资方不太注重房屋的质量,在施工过程中经常使用价格低廉的建材,而且许多技术细节也都没有得到妥善处理。他们过于短视,也过于急功近利。”《建筑创作》也敏感地抓住了这一主题,从2005年起开办了“建筑师茶座”,每期随刊献给读者至今已出版了五十多期,由于话题为大众所关注参与面又有一定的专业性和广泛性形式又比较自由随意和独具个性,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学术批评方式,正像“博客文学”开辟了文学表达的新空间一样,“茶座”也拓展了学术评论的新空间。当然城市和建筑作为巨大的公共物质产品,也不能逃避民间和市民的品头论足“我不专业但我可以说”,这也是社会公众的权利,理应在评论中也占有一席之地。
从2007年起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成为《建筑创作》的支持单位,希望通过合作达到互利的局面。建筑师分会的会员,各个学组可以充分利用这个平台和载体展示自己的成果,发出自己的声音,而杂志也可以通过分会的支持更为开放,更加广泛,并在合作的过程中探索出新的传播形式,开拓新的传播空间。《建筑创作》迎来百期,但今后还有更长的路要走,国内建筑杂志的老大:《建筑学报》已出版了470多期,另一家《世界建筑》也出版了200多期要是和国外的建筑杂志相比,日本的《新建筑》创刊于1925年,《建筑文化》创刊于1946年,英国的ARCHITECTURAL REVIEW创刊于1896年。他们都是建筑传播的先行者,积累了许多经验。国际建筑界对于建筑传播也日益重视,2008年国际建协都灵大会的主题就是“建筑传播”。国内传播学的研究中,目前还处于从应用到学理、思想的三个层面,随着“建筑传播”这一分支的拓展也将进一步推进传播事业的发展。
摘 要 借助中国知网(cnki)提供的“中国学术期刊文献统计系统”,采用文献资料、文献计量、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沈阳体育学院学报1995-2015年的论文进行等距抽样调查。从多个角度反应沈阳体育学报的发展情况。其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是对沈阳体育学院学报进行全面的研究和系统的分析,发掘沈阳体育学院学报[以下称沈体学报]的生命力和内涵。另一方面是推动体育科研工作的改革和发展,为建立起体育科研强国而奋斗。
关键词 中国知网 分析 影响力 发展
一、引言
总所周知,学术影响力是一种科学评价研究领域里特别关注的问题,体育学科也不例外,一个体育期刊发展情况的评定一直是一种是较为主观的判断方法,以专家学者的评价为主,很少有量化的数据来填补主观评价的不足,很难做到客观和科学。本文通过中国知网数据库产生的客观数据从文献综述、理论研究、实证研究这三个个角度来分析沈体学报1995年到2015年的学术影响力的发展,揭示沈体学报的现状、特征和趋势,同时,也为广大体育工作了解沈体学报从省级期刊到核心期刊的演变提供量化依据。
二、沈体学报研究影响力分析
本研究利用中国知网给出的“中国W术期刊文献统计系统”与体育学研究相关的沈体学报数据,试图超越主流研究体育影响力的web指数等方面,运用全新的视角,研究沈体学报内部能力的异质性对沈体学报外部发展优势的决定作用。根据论文的内部能力,文献综述划分为叙述性、评论性、专题研究报告类,理论研究划分为文化、历史、哲学,而实证研究划分为数理实证、案例实证[二级指标]。本文对沈体学报的研究基于中国知网等距抽取969篇论文的概况分析,结论真是建筑在这些基础之上。
(一)沈体学报一级指标研究
通过统计可以看出,1995-2015年间中国知网共等距收录沈体学报论文969篇,其中文献综述类392篇、实证研究480篇、理论研究92篇。可得出沈体学报的发刊量逐年递增。特别是2000年以后论文数量上有了质的突破,实证研究类的超越文献综述类独占鳌头。说明沈体学报正在走向规范和严谨。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沈体学报,研究角度也越来越宽广。
1.二级指标下的文献综述类研究
文献综述的类型可以从不同角度对文献综述进行划分,最常见的方法是根据文献综述所反映内容深度的不同进行划分,而从深度上划分一般为叙述性、评论性和专题研究报告性文献综述。叙述性综述是客观的综合分析、无撰写者的评论。评论性综述是从横向或纵向对比,表明撰写者自己的看法、可以启发思路,引导人们寻找醒的研究方向。专题研究报告是涉及国家经济、科研发展的重大课题,进行反映与评价,并提出发展策略、趋热预测。
文献综述类的论文统计分析,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学者对文献资料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也反映了学科研究受到国家调控、学者理念,对学报成果的影响程度。数据分析中以2005年为基本点,从各项数值来看,叙述性开始走下坡路,评论性对比之前有较快的增长,专题研究报告在这一年出现了历史新高。这也表明沈体学报越来越有发散性思维,体育学者已经开始迈步创新之路。
2.二级指标下的实证研究类对比
从一个实证研究可以看出,它是以“存在一个客观世界”基本原则,通过观察获取经验,再将经验精心归纳为理论,科学结论的客观性和普遍性。按照实证研究方法的特征,把它分为数理实证、案例实证研究。数理实证研究主要研究较为复杂的问题,对数据质量相对要求较高。而案例实证研究从个案调查得出问题结论,广泛而真实的个案可以从现实中获取灵感源泉。
从量的角度上看,1995-2015年的480篇实证研究类论文,以案例分析为主,案例分析类在2005年出现了鼎盛时期,说明案例分析论文是此时期学者写的最多的论文之一,此时面对一些体育事业的相关对策,学者们特别具有深度,有具有前瞻性和现实针对性,把体育行业获得的实感和理论结构完美的结合起来,数理实证研究也是从2005年逐年递增,并在2010年反超一种保持着增长的状态,数理统计的相关数据并不一定在现实中存在,但是却与生活息息相关,它的上升,说明体育研究已经从实物到理论上产生的飞跃性的突破。
3.二级指标下的理论研究的对比
理论研究是体育学科内使用最少的研究方法,它是以理论为基础,并且以理论研究为目的的研究,是一种较为抽象的研究方法。表4的数据至少可以说明两个个问题:1,体育类论文在理论分析这个层面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理论研究得以反映我国体育科研、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它需要高水平的理论研究类论文来支撑。2,学术影响力逐年上升。理论研究方面从最开始的一年9篇到鼎盛时期的一年26篇,即年指标综述有逐年增加趋势。
英文名称:Journal of Liaoning Provincial College of Communications
主管单位:辽宁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辽宁省沈阳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8-3812
国内刊号:21-1397/U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99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关键词:废墟 朱建 成在建
中图分类号:J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0)011-098-03
1 矶崎新的个人经历
矶崎新1931年出生于日本大分市,1950年毕业于东京大学工学部建筑系,在1961年完成博士论文后直接进入丹下健三。工作室。
1968年在矶崎新看来,是他的事业转折期。由于对权威的、正统的建筑思想体系产生了疑问,矶崎新把自己当前的创作理念也进行了调整,开始了一条全新独特的创作道路。当时日本社会普遍崇尚西方现代主义例如欧美摩天大楼似的方正建筑结构,对此,矶崎新持开放态度也一度狂热钻研过,但1968年开始他更多的偏向日本古代原始建筑模式。以多变的形式――形象的夸张、变形;材质的混杂表现自己,表现个人,可以说矶崎新是在建筑史上高度个人化的代表之一。
自1960―1990年以来,矶崎新完成了的作品有30多个,例如:美国福罗里达州的迪斯尼总部大楼,日本京都音乐厅,德国慕尼黑近代美术馆,日本奈良百年纪念馆等等,有关他创作手法的评论则是有褒有贬。例如:有人认为“他的作品充斥了局部和整体、未完成和完成的对立,他选择了一条冒险家的艺术家道路”,而另一部分人则觉得“矶崎新的创作理念已跨出建筑家的圈子,进入了卓越的造型家和思想家的范畴”。但是矶崎新赋予作品的超前意识和内敛含蓄的东方精神,是不可否认的。还是用芦原义信0对其独特创作进行的总结――“矶崎新是左手创作,右手分析――他的思考激发了他的创作,而创作又使他更深入的思考”。
2 “废墟”及“未建成”的解读
2.1“疲墟”理论来源
矶崎新有关“废墟”的概念来源于广岛原子弹爆炸后的废墟景象。矶崎新对广岛原子弹爆炸这段儿时的经历一直难忘,他在描述日本侵略战争战败后都市的映像时,说道“突然的裸形,燃烧着的都市瞬间消失了”,“对我来说,都市的原型就像战后的废墟一样”,“眼前呈现的是青空和废墟”……,这种独特的经历也影响了矶崎新后来的创作――他的大部分作品都会在实像中加入虚像的幻影和色彩。
当他在对世界有名的城市进行航拍的时候,突然发现美国洛城模糊的俯瞰图和希腊古代遗迹与广岛废墟惊人的相似。于是,在1968年第十四届意大利米兰艺术三年展上,矶崎新大型装置艺术作品《电气迷宫》横空出世。作品分成两边,一边布满了日本地狱画、幕府末期浮世绘、死于原子弹爆炸的尸体、以及恶鬼怪物等;而另一边则以Montage~的手法拼贴出了已化为废墟的未来城市,背景则是广岛烧焦的形象。作品反映出建筑、艺术品等在人类疯狂的欲望控制下,根本就不值得一提,通通让战争破坏的面目全非。而昔日充满活力的城市如今只剩下死难者的残骸和建筑的瓦砾。
通过《电气迷宫》,矶崎新想传达给我们的是人类发展过程中,建筑与破坏循环往复。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拆掉一个建筑去建造一个新建筑,这样的行为在矶崎新看来,是一种双重“破坏”:既是对过去的东西的否定、破坏:也是对现在环境的破坏。从不断的拆毁和新建中,人类社会由此构成――起点是建设,终点则是破坏。
2.2 “废墟”理论具体内容
“废墟是死的建筑,他们的整体印象已不复存在,如果要使废墟恢复生机,余留下的残缺部分则需要运用想象加以整合。当建筑一旦成为废墟之后,任何加诸于他们的事物只能有限的取代失去的部分。当他获得完美滋润(完全的恢复)之后,又会面临另一次空虚,并重归废墟状态了。”
――矶崎新《九个引用来源,九个隐喻》
以上是矶崎新有关废墟理论的一个较完整的论述。可以说从展出《电气迷宫》之后,矶崎新将“废墟”上升为了观念。他认为真正有意义的建筑只存在方案里。那么建筑模型是否可行,建筑比例是否规范已经无足轻重,他开始以反建筑的思维进行创作。关于“废墟”理论,矶崎新有以下三个基本观点。
(1)矶崎新认为,在某个时间点上,未来的废墟和过去的废墟并存――即过去的废墟会留存到现在,就像将来的也会变成废墟一样。
(2)由第一个观点引申出一个城市的演变同样如此――过去的存在物经过时间的迁移变成废墟,最终消失,在未来继续重建。总体来说,未来的城市是现在城市的废墟状态:现在的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在未来也可能变成事实上的废墟。
(3)最后,矶崎新总结出建设和摧毁事实上是在同一时间上并存。
根据跨文化研究学者开普兰0的思维图谱,东西方思维模式可以概括为螺线和直线。西方人主张事物从他获得生命的时刻开始,直到变成废墟生命即消失:而东方人则崇尚的是循环,轮回,即事物消失以后还会再生。矶崎新的作品正是体现了这种东方精神。
了解了这些,我们再重读这位老人某些被世人看做惊世骇俗的宣言(例如“废墟是今日城市的一种状态,未来之城市总有一天也将变成一座废墟”)时,就应该体会到这不仅只是一个特立独行的态度,标新立异的思想。另一个方面,矶崎新的某些建筑手法也被提升到理论层面。例如:他将各种建筑材质的随机、无规则堆砌被拓展到了历史高度,认为他是在将种种属于历史的标记堆砌到一起,出现了拼贴文化的特征;还有那些破损的手法、片段的概念表现则恰恰显示了历史的非整体性。这种空间和形式的局部被“侵蚀”,是一种策略,用来隐喻“废墟”。
面对这些纷杂的评论,我们不知道矶崎新如何回应,我们可以了解的是,他希望通过“废墟”的建筑形式提醒人们,暂且放下手中正在建的一幢幢“摩天大楼”,从“废墟”中警醒一下,明确现今建筑物存在的意义。
2.3 “未建成”概念的成型
在矶崎新的理论体系中,“末建成”与“废墟”是不可分割的。有资料显示,“未建成”这一概念由矶崎新于2001年在东京个人建筑展上首次提出,并在同时出版的《未建成/反建筑史》一书中深入阐述。
根据对矶崎新理论的研读,官方对“未建成”建筑给出的解释是:由于种种现实原因或技术原因,未能实现的建筑构想。建筑有时间性,而构想是没有时间性的,它会长久保留于思想空间,成为消解时间界限的建筑史。
而对矶琦新来说,“未建成”在某种程度上是“刻意为之”的。既然无论是千年前的壮美宫殿,还是现在人们正热火朝天生产着的批量化摩天楼终有一天都是“废墟”,没有任何意义,那么真正只有存在于方案中的建筑思想才能“永存”,真实性反而不用顾及了。可以说矶琦新的“未建成”概念有部分消极因素存在,但是他以反建筑的思想诠释建筑,用“图纸”解决当时存在的建筑问题,不得不说是惊世骇俗的。
2.4 “未建成”给大众带来的问题
当然,这样被某些评论家称为“天马行空”的作品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对于大众,主要是无法把作品涵义充分解读。由
于作品的无主题,参观者无法读懂建筑的内涵,表达的思想,很可能会“不知所云”;再有“废墟”总体来说给人带来的事一种沉重感,悲剧感,往往不能有当下摩天大厦的简单明了,总之,矶崎新的建筑需要有一定的“阅读力”才能理解。
3 “未建成”至“建成”的艺术转折
在1962年,日本人口数量急速增长,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矶琦新以中国古代榫卯结构为蓝本,设计了著名的“空中城市”。这种一排排、呈树林状的建筑新颖大胆,但在当时的社会却不被接受,被称为了“异想天开”、“乌托邦”式的观念作品。
于是,在全世界都追捧着西方建筑风格,希望大规模建设标新立异的摩天大楼的时候,矶琦新认为他的观念已不再被世人接受,随即开始了长达20年的淡出。自1978年起,矶琦新不再参与和设计任何作品,对自己进行痛苦反省。在这段时间里,高桐院对矶琦新的影响深远,至使其重新找回创作的动力。
日本京都大德寺的高桐院,其实只是一个传统甚至普通的院落,但它却有着一些与众不同之处。例如它所有房间的门都十分低矮,进去必须低头弯腰。如果想到房间的茶室中休息,只能从一个窄小的门口爬进去。这个令许多游客感到不舒服的小院,在矶崎新看来,却是意义深远,因为“从狭窄的地方钻进去,这是强加给人一个动作,可以让人的心理状态转换到另一种状态”。最重要的是,通过这个有些不便的过程,你才能在享受周遭的同时,记得回顾并尊重这个建筑。
从这个地方,我们又可以引申到东西方建筑概念的区别。西方建筑带给我们的直观感受是方便、快捷(例如摩天大楼),能最大程度体现征服自然的精神,建筑本身更多展现的是规律、整齐划一:而东方建筑则强调的是可居可游,建筑直接反映自然的受力状态,从而其每一处都能带给我们不同的体验。
当然,这种体验是需要我们用身体来感受的。正像高桐院进出茶室时的低头弯腰,矶琦新以前的那些“未建成”作品,显然不能带给人们对建筑的直观感受,无法体会建筑师想要表达的思想。就像矶崎新在一次采访中曾说到,“世界上被公认的最好的建筑一定具有可以去感受的因素。能不能做到这个,能不能从头考虑这个问题,才是我的建筑的关键之处。”因此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矶琦新重新复出。他修改了许多以前未完成的方案,使他们有机会变成真实的建筑,例如巴塞罗那体育馆(1991年)、拉科鲁尼亚人间科学馆(1993年)、京都音乐会广场(1995年)、奈良会议场(1999年),同时他也开始和对自己建筑思想感兴趣的人沟通交流,对世界建筑积极评论,于是人们发现,矶琦新站在了关注焦点中,一度,矶琦新被称为建筑界的“切・格瓦拉”。
4 中国的“在建”作品
2005年4月,500名普通民众登上了位于上海浦东芳甸路口的一座脚手架。这个建筑被命名为喜马拉雅中心,而设计者正是矶崎新。在2002年的上海艺术双年会上,矶崎新曾公开批评了上海的当代建筑。他认为上海有建筑,但没有艺术。那么喜马拉雅中心则是矶崎新亲自设计并希望能带来改变。
喜马拉雅中心分为酒店、当代术馆、多功能演艺厅、商场与办公楼这五项业态,其中酒店部分是个正方体,类似中国史前文化中古老的玉琮造型,相对应的商务写字楼按传统风车造型排列,中间类似树干的异性结构设计成公共文化广场,是由计算机根据自然力学的规律衍生出来的。
矶崎新认为,建筑也是自然的一部分,古代工匠们发明的榫卯、三角以及梯形结构,是当时的人们所发现的最符合自然规律的建筑结构方式。因此有些古建筑能够屹立千年之久。那么他设计的这个通过自然规律创作的“林”希望可以屹立上百年甚至更久的时间。同时,这些巨大的金属树枝也像高桐院一样,提醒人们――你正在享受建筑给你带来的快乐。可以说,矶崎新经历了“未建成”、“废墟”直到在高桐院的顿悟,而喜马拉雅中心则是他重获建筑激情或者说创作理念改变的一个印证。
作者在自述中讲到,江南之行仿佛蓄谋已久。自幼年起,江南就是他心驰神往的梦幻之地。诗词中的江南、小说中的江南,“那些迷人的文字终于化作漫天的热风和炽烈的阳光,将我和我心爱的江南一起烤成了不分彼此的焦黄的生煎”。
如果说徐霞客的第一次旅行是从太湖中的林屋洞开始的。那么,黄橙的第一次旅行就是从杭州开始的。唯一不同的是,徐霞客上路时还带着挑着一肩行囊的书僮;而当年的他除了怀揣着对江南的一腔迷恋之外,几乎一无所有。
幸好,那是一个“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的年代,大好河山尚未标价,人人可以自由穿梭于美景之中。黄橙对江南的深厚情感或许可以这样表述:“落寞的江南拥抱了孤单的我,以她风流千古的名山胜水,以她无与伦比的浪漫情韵。从此,每个春天,我都与江南有个约会。犹如人鬼情未了般,穿越时空,始终不渝。”
TOP 10月度索书榜
1.《京都大阪神户玩全攻略》 本书编辑部(编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广州吃玩赏买终极攻略》 翦鑫(著) 旅游教育出版社
3.《新加坡玩全指南:2011-2012版》Jane等(编著、摄影) 旅游教育出版社
4.《成都民间的33双手》何世平、卢泽明(著) 四川美术出版社
5.《寻味江南:话说杭帮菜》 刘庆龙(著) 杭州出版社
6.《世界国家地理》 任啸科(著)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7.《英语漫谈世界文化》 龙江(主编)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8.《上海老味道》 沈嘉禄(著) 上海文化出版社
9.《典雅欧洲》 吉尔・印象(编) 重庆出版社
10.《寻路中国》 彼得・海斯勒(著) 上海译文出版社
《这里是广州》
作者:徐晖(著)杨和平(摄)
出版:广东旅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年
推荐指数匠
定价 ¥48
这是一本“全景式描摹广州的现代人文读本,以绝美图片展现前所未见的纷繁华丽的广州”的图书,由资深广播传媒人徐晖著、杨和平摄影。作者以人文的视角审视广州,发现深藏于这个城市中最丰富、最永恒、最耐读的“城市记忆”。
该书以城市人文作为全书基调,配以精彩的图片,让广州的城市个性及其丰富性跃然纸上。
本书不仅展示城市的个性,也体现作者的个性。无论是文中对城市的感悟及评论,还是书中插图的独特视角,都具有鲜明的个人色彩。
作者徐晖说,“广州就好像一个探究不尽的谜。”徐晖曾任广东电台新闻中心主任,长期从事新闻工作。为了本书的写作,他不仅夜以继日勤敲键盘,更不辞劳苦遍访广州的老城新区的大街小巷,欣赏城中建筑,感受场所精神。
《御园漫步――皇家园林的情趣》
作者:耿刘同
出版: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年
推荐指数匠
定价 ¥19.8
本书对附着在皇家园林景点景名或建筑宗旨等方面进行了解读,其中包括北京的西湖风情――昆明湖、御园中的江南名楼、私家美景入禁苑、宗教色彩的皇家园林、以景分区的宫苑园囿、昆明池水两千年、京剧的摇篮――德和园大戏楼等。
耿刘同,毕业于中国佛学院,研究员,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著名园林专家,主持颐和园和苏州街淡宁堂的复建工作。主要著作有《颐和园》、《中国古代园林》、《佛学与中医学》等,主编有《中国皇家文化汇编》,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五十余篇。
由于作者诗画兼善,所以从中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位专家学者对附着在皇家园林景点景名或者建筑宗旨诸方面文化内涵的解读,更是一位诗人画家独具特色的艺术的描绘。
《团山民居:珍贵的世界纪念性建筑遗产》
作者:汪致敏
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年
推荐指数匠
定价 ¥36
本书介绍了团山的民居,内容包括:有金有银的村庄、走南闯北的族人、深深的庭院、会说话的雕刻、浓烈的民风、世界品牌的诞生等。
论文摘要:本文认为高空抛物行为并非物件致人损害行为、共同危险行为,高层建筑内住户不应承担替代责任,亦不适用公平原则。侵权责任法草案第83条规定有不妥之处,应予以修改或废除。最后,文中提出了对于高空抛物行为所造成损害的救济对策。
论文关键词:高空抛物行为《侵权责任法(草案)》救济
一、问题提出
建筑物抛掷物致害是指高层建筑的所有人或者其他居住人从其住所抛出物件致受害人损害,但不能确定真正的行为人。实务界有两种不同的结果,即:判决可能抛物的所有住户分担赔偿责任和驳回原告。
2008年12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草案)》(下称《草案》)中第83条规定:“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难以确定具体加害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加害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承担赔偿责任。”
二、高空抛物行为探析
(一)高空抛物行为是否物件致人伤害
将高空抛物侵权行为当作建筑物或者其他设施致人损害侵权行为来处理,是一些法院处理时的基本思路。笔者认为,高空抛物行为是责任主体即行为人可能无法查明,而物件致人伤害行为责任主体即物件的所有人或管理人。简言之,前者是人侵权,后者是物侵权。
(二)高空抛物行为中楼内住户是否应承担替代责任
替代责任是指基于特定关系,一方对另一方的侵权行为所承担的法律责任。高空抛物可否理解为楼内其他住户替真正侵权人承担责任,取得追索权,等侵权人确定后向其追索?笔者认为不妥,第一,替代责任多基于一定身份而产生,如雇佣、监护等,住在一个楼内并不能构成身份关系;第二,替代责任加重了替代义务人负担,应由法律严格规定方可适用,而从现行法来看,于法无据。
(三)高空抛物行为是否共同危险行为
在共同危险行为中,行为人都实施了行为,但无法辨别究竟是谁的行为造成了受害人的损失,属于因果关系的推定问题。
高空抛物行为与共同危险行为的区别显而易见:后者是二人以上共同侵权,而前者为一人侵权。
吊诡的是,有学者提出:将共同危险行为分为显形与隐蔽的,前者是典型的危险行为,后一种是隐蔽的危险行为,由于住在高楼上本就处于危险的条件提供阶段,在此情境下从危险的高楼上向下抛物,更为隐蔽,更具危险性,因此如把高空抛物称为隐蔽的危险行为就比较好解释了。
对此观点,笔者认为有以下不妥:首先,共同危险是因果关系推定问题,而高空抛物属侵权人推定的范畴;其次,从责任承担上看,实务界即使作肯定判决也是确定为按份责任之债,而共同危险为连带责任之债;最后,共同危险立法目的是为了在确定危险人范围的前提下保护被侵害人的弱者利益,共同危险人因共同的行为才被严格划定为一个范畴,如不依靠共同的行为而仅仅依空间相联就将所有住户划定为一个范畴,似有古代愚昧的“株连”之嫌疑。
(四)高空抛物行为是否适用公平原则
王利明教授所持的“公共安全说”即从公平原则强调以楼内住户来公平分担社会公共损失,预防此类行为再发生,保障公共安全。
我国现行民事法规定公平原则的适用对象为当事人或者说是对方受益人,高空抛物案中当事人双方应是侵权人和被害人,即便适用公平原则也在这两者之间分配,而将楼内住户适用公平原则未免牵强。
(五)总结
综上,可对高空抛物行为作如下总结:指高层建筑的所有人、居住人或他人从住所抛出物件致受害人或物件损害,但不能确定真正的行为人的行为。高空抛物行为不同于物件致害行为,其是加害人不明的普通侵权行为,是自己责任行为。
三、对《草案》第83条的评述
第一,从侵权法的体系结构来看,《草案》将高空抛物行为放置于第十章“物件致人损害责任”之中,忽视了高空抛物行为与物件致人损害的本质区别:前者为人作为致害,后者是物件致害。此外,高空抛物不仅可能造成人的伤害,也有可能造成物件损害。《草案》这样的规定不符合体系化民法的要求。
第二,《草案》第八十二条规定“建筑物或者其他设施以及建筑物上的搁置物、悬挂物发生倒塌、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所有人或者管理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此即为物件致人损害的规定,而八十三条中又再次规定“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承担赔偿责任。”与八十二条有重复规定且规定不清之嫌。
第三,规定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承担赔偿责任有失公平。现代社会工业文明发达,生活中危险无处不在,不可能能做到所有的损害必然得到补偿。据上述对高空抛物的分析,受害人是受到抛物者的直接伤害,整个楼的住户并无理由要负责,强行规定由建筑物使用人担责未免有失公平。
第四,即便是寻求受害人的救济,规定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担责也不妥。因为加害人不明意味着既有可能是楼内某一住户抛物,也可能是其他人,如某住户家里正好来客人,客人抛物也未定,草草规定建筑物使用人担责实不严谨。
因此,该草案第八十三条存在上述问题,应予以修改或废除。
四、高空抛物行为的损害救济
社会生活中有许多不可预料的风险,法律不是上帝,不可能对所有损害予以有效救济,社会损害填补体系的完善不仅取决于立法,更多地取决于社会发展水平。笔者愿对高空抛物的损害救济提出以下对策:
首先,应向国家公权力寻求救济。如向公安机关报案,以期现场勘察后发现破案线索。如发现案件应进入刑事程序,则可立案侦察。
其次,在社会法的视野下,此类损害应由政府和社会承担社会责任。具言,政府可设置社会互助的公益基金,对此类损害由基金援助。此外,政府应加强社会保险建设,宣传开发商业保险产品,让保险分担受害人的损失。
参考文献:
[1]王利明.抛掷物致人损害的责任.政法论坛.2006(6).
[2]王成,鲁智勇.高空抛物侵权行为探究.法学评论.2007(2).
[3]2009年5月20日查询.北京青年报:《楼上飞下烟灰缸砸伤人楼上居民共同赔偿公平吗?》中最高人民法院法院法官杨洪逵的相关论述.
[关键词]议论文 人情味 体现 感召力 吸引力 信任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070027
众所周知,议论文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但在目前,有些学生的议论文写作在反映客观事物过程中套话空话连篇、语言生硬、论述偏激;更有甚者,论述语言尖酸刻薄、危言耸听、极尽骂人之能事。大家都知道,古往今来中国乃注重人文、倡举伦理、体恤民情、抚慰民生的文明古国。所谓“厚德载物”说到底就是“宽以待人”,“以德服人、以情待人”。然而,在社会科技一日千里迅猛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在最能反映现实的议论文中却感受不到应有的“人情味”。我认为,在当今的议论文中,特别是在初中生的议论文写作中更应该多一些“人情味”。
一、恰当地融入“人情因素”可以增强议论文的吸引力
一提“人情味”,有人就误解为“儿女情长”。其实不然,所谓的“人情味”无非是指人之常情,即人与人、人与事物中本来就有的足以动人心弦的情感素质。毫不讳言,在人类的各种特性中,再也没有什么比人的情感、人的喜怒哀乐更能引起人类的普遍同情和兴趣的了。丝毫不可否认,“人情味”是激发议论文生命的原动力,因而也是议论文最具魅力之所在。与其他写作体裁相比,议论文恰恰更需要这种原动力量。作为论说文,议论文有时所论及的是严肃的社会问题,它往往是调动抽象思维,运用抽象语言进行写作,而它的语言相对枯燥、缺乏生气。如果不在论述的表现章法上另辟蹊径、别具一格,恐怕就很难引人惠顾。所以,在初中生的议论文写作中倾注浓浓的“人情味”,会使你的议论文成为有血有肉的精彩华章。
譬如,一位学生在议论文习作中论述“公权私用、法外行政、非法作为”时,在表现手法上就很独到。小作者为了论述一个严肃的话题――平凉市崆峒区公安分局将法律程序踢开,弃法律规章于不顾,公权私用、法外行政、非法作为或乱作为,在文章一开始就人情化地设置了一幕喜梦惨断的悲剧:
平凉市崆峒区市民王忠义为了取得一块土地的使用权,个人出资拓宽修建了一条小路,并动员拆迁了十户居民。就在王忠义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土地使用权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办齐,并设计好图纸准备开工建设之时,与工地一墙之隔的崆峒区公安分局突然提出,他们要征用这块土地,还出动警力阻挡王忠义施工。作为一个弱小的个人,王忠义只有一条路可走――维权!
面对这个通过辛苦劳动换取合法利益的平凡市民所得到的结果,相信没有读者会无动于衷。小作者正是给予了这个憨厚、勤劳的劳动者以挚爱和同情,通过人情化的描述,激发读者的同情和义愤,引导读者追随自己的思维笔触,关注问题的结局。
二、“人情味”不会冲淡议论文的理论力量
长期以来,存在这样一种误解,情感成分的融入会冲淡议论文的理论力量,影响其深度和质量,其实并非如此。情感也是一种理性的积淀,它虽然表现为感性的形式,却蕴藏着无限的理性哲思。人的情感的宣泄和展露,并不等于浅薄。质朴的情感是人类真情的流露。议论文固然需要说理和辩驳,但说事论理是一门艺术。议论文决不能为说理而说理,它的说理是为了说服人。虽然,古圣先贤的学问渊博,理论神圣严谨,感化民众,但不如现实诲人不倦的谆谆教诲和促膝谈心更能打动人。因此,议论文无论怎样高谈阔论,没有鲜活的人情流动于字里行间,也难引起读者关注。与此相反,议论文立论准确、词语贴切、情溢笔端,则会引人入胜。所以,在议论文写作过程中倾注情感,有助于议论文达到纯理论无法攀升的审美与论理境界。
譬如,一位九年级学生写的议论文是这样开头的:“做了21年的代课教师,甘肃省庆阳市宁县良平乡惠家小学的教师惠志敏被辞退了。家徒四壁,无以为生已经42岁两鬓花白的他,只好走进陌生的城市打工。在工地搬石头,每天30元……”惠老师的窘境,让读者心头一酸,不仅是怜悯和同情,更多的是愧疚和不安。没有艰深、晦涩、沉闷的理论阐释,没有声嘶力竭的呐喊呼号,注满情感的深情文墨便呼唤起读者的关爱之心。施文于人,而不露丝毫教导于人的痕迹。这才是寓“情”于文、寓教于“情”的真谛。
三、“人情味”可以为议论文架起信任的桥梁
如今,由于物质生活享受的纷繁干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扭曲了部分人做人的礼仪与人格。他们不老实做人,急功近利,对国家大事置若罔闻,对身边的小事更是漠不关心。我们的议论文现在该担当一些什么责任呢?议论文 “政论性”的特征决定它具有教育引导群众的作用。然而生发议论,写不好最容易流于生硬的说教和令人生厌的评头论足。因此,在我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不断向纵深推进,读者的自主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时代赋予议论文的历史责任是:议论文要实现全部社会意义的理论价值,首先应建立起与读者之间的信任关系,用真情赢得读者。而“人情味”却能担当得起“承载信任”的桥梁。因为它不仅能跨越论述者与被论述者、指导者与被指导者、论述者与读者之间的鸿沟,沟通或解除两者的心理与思想距离,而且,最能调动读者的心理因素,从而,表达他们对作者观点的赞同或认可。谁能否认充满“人情味”的情节穿插与浓情绵绵的直抒胸臆,会产生令枯燥议论所达不到的说服力与感染力呢?
摘要:首先分辨了进步与进化的概念,指出进化并不天然地等于进步观念,借此对建筑学引入进化概念的困难作了解释。同时还引入广义进化的有关观点,对建筑学中的思维认知问题,特别是建筑创作思维问题作了初步探讨,对有关建筑现象作了分析。
自达尔文进化论产生之后,大量相关的边缘学科应运而生,如:进化认识论、社会生物主义思想、进化论生态学等等。这些广义进化的思想在生物和社会两个层面上对人类知识的许多疑问作了探索性的研究,对人类文化各方面造成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但总的说来,进化论在建筑学领域还鲜有作为,这一方面可以归咎于建筑学的学科特殊性,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人们对它的忽视。关于广义进化论,一个相对科学的定义是:“在达尔文进化论基础上强化了评价系统的认识论。”达尔文进化论的理论核心是“变异”、“选择”。相对来说,生物性选择的过程涉及到的评价机制比较简单,但广义进化的评价判断系统则复杂得多。也正因为如此,它可以在更广的范围用来分析社会进化、文化进化等,也可以在更微观的范围内研究认知思维的机制。有了这样的基本认识,通过分析建筑学的广义进化特征将有助于我们建立正确的工程认识观。
一建筑学的“非”进化性脱胎于自然科学的进化论从它拓宽疆土的一开始就受到顽强“狙击”,在艺术和宗教领域更是如此。的确,宗教排斥变异,艺术以变异求存,艺术领域不存在稳定的、明确的价值观,在不同的艺术形式和艺术风格之间我们通常难断优劣。艺术和宗教都显现出某种“非”进化性,这是进化论介入建筑学的一个难点。然而,这其中又有所区别。宗教在它的体系成熟之后就保持着超常的恒定,而艺术在创新过程中不断建构着自己的系统。因此,如果说宗教不具有进化性的话,对艺术我们就不应妄言了。更何况,建筑学兼备科学与艺术两类学科的特点。“建筑学非进化性”还来源于“进化”与“进步”这两种概念的混淆。“进步”概念源于亚里士多德,它断言万事万物向着自我完美的或是由低级向高级的方向发展,这是一种典型的“目的论”。由于它不能解释创造力的来源,现代科学已抛弃了目的论。严谨的生物学者十分注意区分“进化”与“进步”概念的不同含义。这启示我们,建筑上的每一次“变化”都昭示着新事物的出现,但这并不意味它更高级。比如说,我们很难说现代主义建筑就比古典主义建筑高级,只能说它在某些功能方面更加适合于现代生活方式的要求。我们也很难说解构主义建筑思想比现代派建筑思想更加高级,也只能说他更加适合于当代大众心理的需求。因此,如果说在生物学上“进化”与“进步”的概念可能重叠的话,在建筑学上的进化概念就不一定具有进步的含义了。
二软、硬结构模型对设计思维的启示!模型的思想广义进化倚重的模型策略针对的是机器工作的创造性问题,它使用了一些“地形图模型”、“软、硬结构模型”等理论模型的方法对许多自然或文化现象作出了有益的探讨。它希望这些以进化论为基础的模型能代替以“符号主义”和“连接主义”为基础的机器模型,从而创造人工智能,实现人机对话。这种研究方法值得我们借鉴。树立模型分析的方法对于建筑学这种带有模糊判断性质的学科来说,不失为一种良好的分析方法。它不仅使我们的分析过程更加直观,还可以通过定量的数据得出更加明确的结论,并用以指导创造性的设计实践工作。"软、硬结构模型赵南元先生在《认知科学与广义进化论》中提出的软、硬结构理论的基本思路是:在人的认知过程和社会科学中存在着“自举”现象,即前一级的成果对后一级的成果有制约作用,它们是“自我表述系统”(图!)。自我表述系统必须包括相互作用的软、硬两部分结构,其中,硬结构保证系统的存在,软结构在硬结构支持下对硬结构进行建构,完成系统的自举。使用这个概念可以对建筑设计思维过程作出理性的分析#!$。建筑师思维中存在着软、硬结构。建筑师头脑中的知识体系是硬结构,建筑师在学习或与外界时接触得到的新思维可以视作软结构。软结构不断产生新的设计思想,进而优化其知识结构。而硬结构在领会和捕捉新思想上至关重要。建筑师的成功与否视乎软硬结构关系的均衡性。在建筑创作过程中,建筑师通过草图表达思索的轨迹,当其从纷乱的线条中选择出合适的线条时,就完成了一次创造过程。
其后,经历过多次类似的过程,在建筑师的笔下产生出数种甚至许许多多种解决问题的方式和建筑形象。之后,经过一次又一次的选择,选择范围大大缩小,直至最后确定针对特定过程给出的答案。建筑师在设计作品时,常常出于建筑师的职业心,反复勾画,也就是为了给自己多几种选择,以便优化设计方案(图")。我们在进行项目操作时使用的也是软、硬作用机制。方案招投标或方案咨询阶段是项目操作的软结构阶段,经过评标,根据专家或业主综合的价值判断,决定某个方案或结合某几个方案的过程就是项目设计的硬化过程。软结构阶段的思维活动带有相当程度的发散性,在这个阶段非理性的思维模式占主导地位,而后期的判断决定过程则是理性思维的结果。因此,可以认为一个设计的好坏是由理性与非理性思维协同作用的结果(图%)#"$。%关于评价评价即价值评判。《辞海》对评价的解释为:“泛指衡量任务或事物的价值。”评价包括评价主体和评价客体两个方面。在建筑设计中,主体指的是设计师、业主、城市管理部门等对设计有需要的人,而客体则指设计目标、策略和图形成果等。设计过程本质上就是不断进行评价的过程。评价在软、硬结构模型中起到的是中介作用。在以“求异”为任务的创造性活动中,正确完善的评价活动是“硬化”过程的推动力。因此,广义进化理论的核心是其价值理论体系。
“进化离不开变异与选择,而选择离不开评价,如果没有一个具有客观性的价值理论体系,进化论向生物学领域以外进行推广是缺乏理论基础的。”广义进化关于“负价值”的理论对我们的认知思维带有宏观的指导意义。在这里涉及到“复合地形图模型”的概念。“地形图”是生物与社会进化现象的一种形象化模型,它是由空间和时间要素构成的四维体系。而“复合地形图模型”则是大小两个系统的地形图的叠加。由于价值观是向量而地形图却是非线性的超曲面,与地形图下降梯度一致的价值观,在超过临界点之后必定成为“负价值”。而且,负价值的自我保持性越强,系统越有“逃离”的危险,从而使系统崩溃。例如,从生存竞争的角度出发的价值观是“生育人口”,但是超过一定数量,也会造成人类的生存危机。因此这时“生育人口”就成了“负价值”。在建筑上,思维评价中的负价值主要是由评价主体之间的不均衡性造成的。在设计师、业主或其他相关人员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制约性,它们有各自不同的价值观,一个好的价值取向也只是在各方价值保持平衡下才有意义,任何一方的独断专行都会导致设计的失败。因此,设计师作为协调性的评判主体应发挥主动性。
三建筑现象的广义进化思考典型江南水道空间的模式由以下因素构成:桥、水道、建筑界面、人的活动方式、尺度。现代生活方式使“建筑界面”、“人的活动方式”和“尺度”这三种因素已发生了变化,因此现在我们不可能再期望简单地通过开河和架桥来获得什么“水乡风情”。同样的情形体现在“岭南骑楼街”模式的演变中。人的活动和合适的尺度感是近代骑楼街空间形态的模式语言。在当代城市中心区的改造建设中,我们采取的常常是一种错误的策略:拆除古建筑、拓宽道路、建沿街高层建筑。为了给大拆大建、破坏文脉寻找出路,骑楼文化被表达为沿街底层(或二层)架空的非连续走廊。事实上,我们很难在失去尺度的骑楼和高耸入云的摩天大厦前找到城市的历史印象。以上例子表明,传统的审美律在很多情况下已不再适用了,社会生活环境赋予了建筑文化新的选择压力。超级秘书网
正如德国建筑评论家威廉•克劳泽尔在论述建筑与环境的关联时给我们的忠告:“建筑师倾向于根据视觉规则理论来组织环境……由于它赖以存在的假设条件已经改变,传统的视觉规则理论已不再真实可靠,曾经在建筑形体中建立起来的视觉和谐模式将不再重现。”在新的社会环境要求下,“涉及不同环境层面的综合体系”的新理论走进了我们的视野。在这里,笔者是从建筑与环境的关系方面阐明建筑文化观念的演进机制的。建筑学的发展轨迹是非线性的。用完形心理学对建风格的研究强烈地表明了这一点。古典建筑以构件精细取胜,忽略虚实、阴影等完形因素;现代建筑则从整体完形出发,忽略门、窗、柱等细部的表现。当代的解构建筑学说则将整体完形打散,后现代建筑则将细部装饰重新拾起,甚至加以分解突出表现。从“古典建筑”到“现代建筑”再到“后现代建筑”,建筑文化呈现出跳跃发展的趋势,而且带有明显的“返祖”现象,这是建筑文化的广义进化特性。四建筑学引入广义进化思想的意义广义进化主要的目标是“研究人脑的认识与思维过程,对于认知过程给出机械论的解释,也就是研究认知和思维的机制,使其有可能在机器上实现”。达尔文进化论揭示出自然进化过程的创造性。
“自然界中已经存在的最富有创造性的过程是进化过程,而且进化论是一个机械论的理论,进化不需要依赖任何外在意识或目的论的帮助。”“软硬结构理论”、“自我表述系统”、“地形图模型”和“超稳定系统”等都是这样的一种尝试。阿希贝的“超稳定系统”更是在机器上小范围地实现了变异与选择机制。进一步的研究将集中在“小创造积累到大创造”的问题上。软硬结构模型在这方面有优势和潜力,“硬结构是软结构创造性建构的积累结果,同时也是软结构走向更高级创造的支撑”。尽管机器实现创造的过程还会相当漫长,但可喜的是我们已有了一写作论文系列的探索。很早以前,我们就已经开始了用计算机进行建筑评价的研究工作,开始探索模糊思维的量化过程。这些工作对于创造过程的量化做出了贡献。
应该说进一步的工作可能会交给计算机工作者去完成,但寻找合适的人机模型却是建筑认知科学应该担当的职责。软硬结构理论在这方面只是一种探索,但它已经迈出了可贵的一步。它充满了不完善,也充满了希望,这也许就是研究它的意义所在。
关键词:桥梁工程;教学改革;卓越工程师;课堂教学
作者简介:周道传(1982-),男,安徽和县人,江苏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讲师;
董作超(1979-),男,江苏连云港人,江苏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讲师。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科技大学引进人才项目(项目编号:35281003)、江苏科技大学2011年高等教育科研项目(项目编号:GJKTY2011-08)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4-0105-02
“桥梁工程”是土木工程专业道桥方向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桥梁工程”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各种类型桥梁结构的设计计算,构造措施及施工技术等,“桥梁工程”课程教学课时多,教学内容多,信息量大,对教师的教学水平要求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对土木工程专业道桥方向学生的培养质量关系重大,同时,该课程内容也是土木工程专业道桥方向学生后续进行毕业设计的主要内容和参考知识。针对该课程的特点,结合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推进和落实,对该课程的教学思路、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改革和探索,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改善教学效果,培养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综合性工程应用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社会价值。
一、“桥梁工程”课程现状
“桥梁工程”课程是江苏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专业道桥方向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该课程设置在大三的下学期,72学时,主要授课内容包括梁桥、拱桥、斜拉桥和悬索桥的设计计算、构造及施工等。除了课堂教学环节之外还包括两周时间的课程设计实践环节。在平常的教学中理论教学内容偏多,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不到应有的锻炼,通过设置课程设计实践环节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但是现有的课程设计存在着一些问题,实践锻炼效果不佳,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工程素质有所欠缺,与国家对高层次工程人才所要求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有所不符。为满足国家对高层次工程人才的需求,国家把培养创新型卓越工程师计划上升为高等工科教育改革的国家战略,并列入国家长期发展改革纲要。
创新型卓越工程师计划要求通过高等工程教育培养一大批创新性强、能够适应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各类工程科技人才,着力解决高等工程教育中的实践性和创新性问题,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最终为社会培养一大批具有卓越人才特征的高级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创新型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内涵就是着力于创新能力的提高、创新意识的训练,特别是重视强化培养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创新精神,以达到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对于没有相关从业经验的在校学生,如何通过课堂学习和专业实践培养工程素质和工程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国家创新型卓越工程师计划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教师如何通过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去引导学生对本专业课程的了解更为深入,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以江苏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专业道桥方向的课堂教学为出发点和切入点,对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的“桥梁工程”教学改革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探索。
二、课堂教学改革思路与方法
课堂教学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在“桥梁工程”的教学实践中,培养具有专业工程素质和工程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培养和锻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专业领域现实问题的能力。为了达到这个总体目标,在教学实践中采取了以下系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改革措施。
1.理论教学和实践能力培养相结合的教学改革
在重视理论教学的同时更加突出专业知识的实用性,增加大量实际工程的文字和图片介绍,例如,在绪论中介绍桥梁类型时,结合大量的实际“桥梁工程”图片和文字介绍,加深学生对于实际工程的印象,突出专业知识的实用性。在介绍桥面铺装和伸缩缝类型时,着重介绍每一种桥面铺装和伸缩缝的施工方法和技术特点,让学生对每一种类型的桥面铺装和伸缩缝细部构造有较深入的了解,与工程实际结合起来进行教学,这样既增加了课堂内容的知识含量,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主动性,变教师填鸭式教学为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体现了以工程实用性为指导的教学方法的转变。
在课堂教学中穿插介绍实际工程的设计图纸和资料,结合专业教研室的设计图纸和资料,有针对性地给学生在课堂上介绍实际工程相关部分的设计图纸、设计方法和设计要点、构造方法及措施,不再只是对书本知识的介绍。让学生接触到实际桥梁设计内容,设计图纸的绘制注意事项,设计图表的格式等。这是一个生动的专业工程教育的例子,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起到了很积极的作用。
在教学中期开展相关专题讲座。在教学中期学生已经学习了较丰富的“桥梁工程”课程内容,教师通过专题的形式对某一个相关工程领域的知识和内容进行综述,既具有知识型也具有趣味性,可以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例如,对缆索支承桥梁体系开设讲座,介绍缆索支承桥梁的发展历史,设计历史过程,现有成就和存在问题等,给学生增加了书本之外的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了学生的专业工程素质,也为学生打开了工程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路。
精讲专业工程案例,每讲完一种类型桥梁的内容之后,都通过专业的桥梁设计施工案例对内容进行全面总结和复习,通过视频动画介绍设计施工过程,精讲专业案例,全面加强桥梁工程专业教育和专业认识,提高专业应用能力。专业案例是学生了解专业应用的一个比较好的形式,具有较全面的专业设计施工的内容,可以弥补专业实习缺乏的不足,提高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
2.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法的应用
在介绍每个部分新内容的时候,采用向学生提问的形式,激发学生思考,引出这一节新的内容,例如,在介绍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之前,提问学生:当桥梁跨径大于20m之后,混凝土简支梁桥是否能继续使用,如果继续采用混凝土简支梁桥将带来哪些问题,有没有办法去解决这些问题。激发学生思考这些问题,让学生发言并进行讨论,总结发言和讨论的内容后再引出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的概念,指出跨径增大后的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解决方案,开始下一节内容的讲授。通过这种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法的应用,将更加有助于学生去总结先前学习的知识,并能将新旧知识进行对比区别,加深对知识系统性的吸收和理解。
例如,在介绍斜拉桥和悬索桥内容时,为了对比不同类型桥梁类型在跨径上的适应性,进行桥梁类型方案的对比选择讨论,假设跨径在400m~600m范围,让学生提出自己设想的桥梁类型并说明采用这种桥梁类型的理由,让学生分组讨论该种桥梁类型存在哪些设计和施工问题,加深学生对不同桥梁类型跨越能力的认识,提升了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讨论指出问题,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和强化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3.以工程素质和创新能力为导向的考核方式改革
以前,“桥梁工程”的考核方式一般采用理论考试或者小论文形式进行考查,由于本课程内容多,知识点繁杂,理论考试只能考查一些基本知识点和基本计算方法,没有办法对创新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进行考核。
小论文的考核形式是在这门课结束之后,让学生选择一个题目,查阅相关资料,进行综述和评论,通常,由于小论文的题目是一个比较窄的知识面,学生看的资料也是集中在一个课题上,写出的小论文虽然有深度,但是广度不足。以上的两种考核方式都无法体现对“桥梁工程”全面知识的把握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采用了以工程素质和创新能力为导向的考核方式改革,新的考核方式主要以综合形式出现,考核包括理论考试,小论文及研究报告综述,综合应用考试和建筑模型设计等。理论考试和小论文放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作为课堂作业去完成,这样在每讲完一个章节部分的内容之后,就可以对这个章节进行理论考试,并以小论文及研究报告综述的形式拓展课堂学习知识,让学生在课下去了解这个章节部分内容的研究和应用情况,并以研究报告综述的形式写出来。
综合应用考试是对每一种桥梁类型提供设计资料,让学生去设计构思桥梁设计的内容,将设计的思路和内容以文字和图纸的形式表达,这是一项对学生综合应用能力进行培养和考核的教学活动,有助于学生工程应用能力的提高和工程创新能力的培养。
建筑模型设计是将学生分成小组的形式,通过对桥梁结构模型的制作,帮助学生强化专业知识,提高实验动手能力。对建筑模型进行打分和点评,不仅有利于学生对于专业知识进一步的消化吸收,也有利于学生对“桥梁工程”实际施工方法的把握和明确,提高了他们的创新能力,学生提交的建筑模型经过修改优化后也可作为相关的建筑模型设计比赛的参赛作品。
4.课程设计改革
课程设计是在课程学习结束后,用两周的时间对某种跨度的桥梁上部结构进行设计,提交设计计算书和手绘的设计图纸。课程设计是一项重要的专业实践活动,可以弥补学生专业实践的不足,通过两周的设计工作锻炼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以往在课程设计中布置的设计任务是以几个学生为一个小组,一个小组布置一个设计题目作为设计任务,这样,在两周设计时间后一个小组所有学生提交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无法衡量一个小组内每个学生提交设计的优劣,一个小组中有的学生做,有的学生不做,反映出学生的积极性普遍不高,课程设计的锻炼实践效果不明显,只有部分学生得到了锻炼和培养。
针对这种情况,为了提高课程设计的实践效果,首先精心准备课程设计任务书,做到每个学生一个设计题目,通过变化设计条件,如桥梁上部结构类型的变化,跨径变化,混凝土材料的标号变化等,使每个学生的设计初始条件都不一样,让每个学生都能独立去做自己的课程设计,这样的做法明显端正了学生的学习态度,改善了学习风气,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其次,加强设计过程中的指导,在学生初步拟定截面尺寸、设计计算、整理设计结果和开始绘图这几个时间节点特别加强指导,确保学生能够顺利正确进行桥梁上部结构的设计工作。最后,加强对设计结果的点评工作。以往学生提交的设计计算书和设计图纸经过评阅打分之后就结束了课程设计,但是这样学生并不能了解自己设计结果的优劣和设计中存在哪些问题,没能帮助他们改正设计中的不足和提高设计水平。因此,对设计结果的点评工作不可缺少,并且需要加强这部分的工作:对每个学生提交的结果逐一检查,记录下该学生设计的优点和缺点,整理大部分学生共同存在的问题,先讲共性的问题,再逐个点评学生设计工作的优劣。通过对课程设计实践环节的教学改革,明显提高了每个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弥补了学生工程实践教学内容的不足。
三、结语
以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为导向的“桥梁工程”教学改革改变了以往单一的课堂灌输知识的教学方式,通过系统的教育教学改革措施,培养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不仅获得全面的专业知识,而且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措施是需要不断完善的,教师也需要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和科研业务能力,总结教育方法和教学规律,提高教学水平,只有这样不断思考,反复实践,不断进步,才能按照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计划培养出更加优秀的卓越工程师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海良,赵瑞斌,任权昌.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下“桥梁工程施工”课程改革[J].中国电力教育,2012,(34):90,94.
[2]曾彦,赵洋,赵顺波.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桥梁工程毕业设计[J].高等建筑教育,2011,20(6):125-128.
(1)重塑建筑史
传统上的建筑历史学家倾向于将“建筑学”界定为由富裕的和有影响力的资助者资助、并且由声名显赫的建筑师设计的建筑物。他们按照形式、风格、类型和美学来分析建筑。女性主义者从对建筑史的重新梳理与构建对建筑学的边界、构成及基本概念做出批判与再思考。她们提出了两个重要的议题:一是对建筑“体系”的质疑,认为建筑历史本身就是“性别化”的;二是提出新的研究对象,她们关注被排除在建筑历史之外的女性,她们通过揭示女性对建筑学的贡献探索来重塑建筑史。建筑理论家阿格瑞斯特(DianaI.Agrest)认为建筑的“体系”是由其所包含和所压抑或排除的东西来界定的[2],她发现女性和女性的身体通过压抑和替换被西方建筑的传统排除在外。理性中心说和神人同形同性论(Anthropomorphism)、特别是男性的神人同形同性论,自维特鲁威始,经由文艺复兴时期的阅读和重写,通过现代运动成为西方建筑体系的基础。这体系奠定了男性身体处于建筑法则和结构的无意识中心。维特鲁威和阿尔伯蒂精心设计了将身体转换为建筑的句法规则。菲拉雷特(AntonioAverlionFilarete)和弗朗斯克•迪•乔吉奥(FrancescodiGiorgioMartini)进一步明确人类身体同义为男性身体而排除了身体性别最初的模糊性,他们将男性建筑师比拟为母亲彻底地将女性排除在外。同样地,一些女性主义者批判地认为只有伟大的男性大师设计的建筑物才构成建筑史,而日常生活的房屋、室内和文本化的设计或实践则被看做是琐碎不重要的传统历史观。莎拉•波特尔(SaraHolmesBoutelle)对美国女建筑师茱莉亚•摩根①(JuliaMorgan,1872-1957)的研究[3],不仅展示了这位巴黎美术学院的第一位女学生作为职业建筑师的实践成就,同时也表达出女性主义者菲比•赫斯特(PhoebeAppersonHearst)作为资助者在建筑史上的重要性。早年的女建筑师除了竞赛以外,能获得重要大型公共项目的设计机会主要得益于女业主对女建筑师的信任与合作,女业主认为女建筑师因为自身体验,可能对女性的需求更加敏感。此外,女性作为职业建筑师总是受到性别歧视,她们的创作及贡献被忽视。丹尼斯•斯科特•布朗(DeniseScottBrown)坦白地表达过她作为罗伯特•文丘里搭档时所受到的性别歧视,1991年文丘里获得普利茨奖项时,她拒绝参加其授奖仪式以抗议评委会对其偏见和不公。这种建筑界中对女性的性别歧视来自于建筑界的造星机制[4],媒体和评论家皆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2)女性主义的空间
关于性别与空间的研究在社会科学、地理学中并不少见。女性主义者对空间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两个方向,首先是女性主义的地理学空间研究,比如公共领域和私人空间的性别问题思考[5],家庭、工作场所及公共领域中的性别不平等受到重视。英国地理学家多琳•玛赛(DoreenMassey)最早将空间和性别联系在一起,她认为家庭是一个规训女性的地方,社会通过家庭将女性限制在这个特殊的空间中。女性主义者对性别和空间上的分析倾向于对“分离”——具有主宰地位的男性城市公共领域和附属地位的女性私人家庭领域——提出批评,提议打破性别和环境的区隔,使公共和私人领域、工作和家庭生活合为一体。她通过对女连续过程的认知构建出女性理想的生存空间。其次是法国女性主义学者对场所、空间符号化和女性之间关系的研究。伊利格瑞(Luceirigaray)的性别“模仿”理论常被建筑评论家应用,她们认为,当女性气质和男性气概能够成为一种确定的象征体系的时候,女性就能够通过模仿来表达自身。如韦斯曼(LeslieKanesWeisman)指出美国的摩天大楼是“父系统治体系的象征符号”的顶峰,而房屋则是“母性的子宫”[6]。在海德格尔理论影响下,伊利格瑞探索了建筑、空间与性别的问题,她认为建筑师应该创造一种“Being-two”场所,这种场所避免二分化,充满爱和分享,是可以同时容纳两个主体的场所,这种场所更接近为“克拉(Chora)”。克里斯蒂娃(Juliakrisiteva)在阅读柏拉图的《蒂迈欧篇》时,提出空间概念是提供所有事物形成的情景,是具有始源性意义,是永恒的,这种空间就是“克拉”。克里斯蒂娃在评价埃森曼和屈米的建筑作品中,多次用到“克拉”,她将“克拉”空间女性化,认为其是孕育场所、场址、地点等这些概念的源泉。空间不应该成为男性理想化、科学化的一种可以控制的物体,而应该具有蕴含一切的可能性。综合女性主义者对“空间”的界定及内涵的研究,借用大卫•哈维的空间分类②[7],女性主义对“空间”的研究可归纳为表1。
(3)女性象征的形式
在女性主义构建理论的同时,美国建筑师米密•洛贝尔(MimiLobell)为建筑赋予了女性象征的形式。她从旧石器和新石器母系文明下的建筑文化遗产中挖掘一种女性形式,丰富了父权文化主导的现代建筑形式语言。这些女性建筑文化遗产包括[8]:①巨石构筑、包括长冢、通道式墓穴(图1)、石圈、史前墓石牌坊和庙宇;如爱尔兰纽格莱奇的通道式古墓,马尔他的神庙群等(图2)。②大地作品;英国的诺尔顿和俄亥俄的霍普韦尔和阿登那冢群。③圣地;位于土耳其安纳托利亚的加泰土丘遗址中蕴含丰富的女性意象(图3)。④蜂窝状居所和冢;塞浦路斯的乔伊鲁科蒂亚和美索不达米亚的阿尔帕契亚的“子宫式”的住房(图4)。⑤大地穴(Kiva);美国西南部的普韦布洛的印第安人居所(图5)。⑥圣洞;⑦圣泉和圣井;⑧仪式浴池;⑨早期的村庄和城镇;中国仰韶文化的半坡遗址出现的以女性为中心的文化特征。⑩艺术和工艺品。这些建筑、刻画的场址、艺术和工艺品,共同形成了女性形式、女性象征和女性精神原则的复合辞典,其中反复出现的形式母题包括:“子宫-洞穴”;圣泉与圣井;女性形状的建筑;带有水、螺旋及迷宫、鱼、蛇、眼、炉、谷磨、女阴、新月、公牛和献祭之角,以及其他传统上与女性和女神崇拜有关的装饰圣地[1]。这些形式母题不仅与母系社会时的生殖崇拜相关,也包含了远古人对大自然及四季变化的理解。这种象征体系批判是毫无表情的现代主义形式构成,表达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尊重。
(4)设计原则
女性主义者批判现代建筑的理性原则及标准,特别是引以为豪的“笛卡尔式”的空间和抽象的形式美学。德国建筑师肯尼迪(MargritKennedy)概括了建筑学中的女性设计原则,包括:更使用者导向的、更人体工程学的、更功能性的、更灵活的、更有机组织的、更全面的、更复杂的、更社会导向的、更缓慢生长的。与之相较的男性原则是设计师导向的、大规模纪念性的、形式的、固定的、抽象系统化的、专门化的、一维的、快速建造的[9]。肯尼迪认为女性原则主要体现在母系社会的聚落遗存、批评现代主义建筑的女性主义言论及由女性建筑师建造的建筑中。女性主义设计原则与女性独特的体验、认知方式相关。凯伦•弗兰克(KarenA.Franck)将女性主义的认知、分析方式归纳为7个特点[10]:①与他人、客体和世界之间潜在的联系,对种类之间相互联系的敏感性;②包容的需求,战胜二元对立的需求;③回应他人需求的责任感,以“关爱伦理”为代表;④对日常生活和经验等价值的认知;⑤接受主体性作为认知的策略,且感知是认知的一部分;⑥对复杂性的接受和需求;⑦接受改变和对灵活性的需求。女性主义设计原则强调个人体验、日常生活和灵活多变。实际上,对身体体验的强调、对日常生活和“他者”的关注,都是后现代主义中不可回避的主题。
2设计理念
女性主义者从女性角度,以更宽广或更细微的角度批判了当前的建造实践,其设计理念可概括为:
(1)理想的家园
自1970年代以来,“妇女在家庭中的处境”就成为美国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中最重要的原则之一。女性主义者认为,住所、邻里和都市从身体上、社会上和经济上把女性禁锢在家中,德洛丽丝•海顿(DoloresHayden)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途径是发展一种全新的家庭、邻里和城市模式,来改善家庭和工作场所的空间分离。这种住所将支持而非限制职业女性和其家庭的活动。1935年,由阿尔瓦•米达尔(AlvaMyrdal)、建筑师斯文•伊瓦尔(SvenIvar)和斯文•迈克里斯(SvenMarkelius)在瑞典合作建设的“服务性住宅”或“联合住宅”就是对女性理想家庭空间的探索。它是一个带有办公空间、餐饮服务和儿童看护的住宅项目,包括57个小公寓(图6),为职业女性及其家庭提供了幼托和餐饮服务。1972年由NinaWestHomes公司的西尔威斯特设计的菲奥纳住宅项目(FionaHouse,图7)将儿童活动场所及日托中心统一整合在住区中,并对居民免费开放。单身母亲在这里可以找到照看孩子的工作,职业女性也可以放心地去工作。基于以上的实践,海顿设想了HOMES(“更平等社会的主妇组织”,HomemakersOrganizationforaMoreEgalitarianSociety),希望能够替代现有的住宅,也可以将现有的住宅改建为HOME[11]。一个HOMES由40个家庭的所有成员组成,其男女老幼、工作人员和非工作人员都按照一般的人口比例组成③。除了必需的私人住宅和独立花园之外,还提供集体活动场所和服务设施等,包括:有良好外部空间景观的日托中心;提供洗衣服务的自动洗衣店;提供送餐服务的公共厨房;两辆有篷货车的车库;种菜的菜园;为老年人、病人、孩子生了病的双职工提供服务的办事处。所有这些公共服务的使用都是自愿的。传统典型的郊区住宅区被划分成明确的私人空间和公共空间,街道和私人住宅之间没有过渡,过多的私人餐桌和花棚凉亭造成资源上的重复和浪费。海顿认为可以在核心地带统一进行改造为共享空间来使街区和住宅变得更为高效友善(图8)。HOMES主要有3个特点:①以邻里为单元,强调互帮互助;②大力发展社区公共服务设施;③改善家居和工作场所之间的空间分离。HOMES组织有点类似于中国早期的“”,这种思想对女性、老人等弱势群体有吸引力,但在市场经济运营背景下很难对现有的城市结构与交通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2)安全的城市与舒适的建造环境
城市公共空间的安全性同样受到女性主义者的关注。多伦多的“反妇幼公共暴力的地铁行动委员会”(METRAC,MetroActionCommitteeonPublicViolenceAgainstWomenandChildren)做出了相关的研究。她们负责评估与改进多伦多所有地下停车场的照明、标志和安全标准,并且建议公园做一些在感觉和实际上更加安全的改变。她们考虑的因素包括:照明、视线/可见性、陷入危险的可能性、听觉与视觉的距离、移动通道的预告、标示/信息、公园管理员/警察的可见度、公用电话、攻击者的脱逃路线、维护水平、公园配置信息、以及隔离[6]。METRAC邀请女性参与对城市公共空间环境的安全评价和安全建议,以她们的体验来完成“安全审查”。1990年,METRAC草拟了一份关于女性安全和都市/建筑设计的讨论论文,以促使针对城市中的所有建筑物发展出一整套准则与标准,诸如购物中心、住宅设计、公园以及其他公共空间。这种对城市安全的调查及研究为女性在公共空间的安全性提供了切实的保障。由英国建筑师沃克(LynneWalker)创建的“女性设计服务”(WDS,Women’sDesignService)成立于1986年,主要关注女性在都市环境中的需求和满足或改善女性在设计及规划过程中的诉求。她们提供与女性相关的建筑或空间设计的调查分析、实践建议和设计上的指导。WDS观察到城市中的人行天桥、狭窄的楼梯和入口、旋转门、位于顶层的儿童乐园和产科医院以及厕所不足、育婴台和哺乳室的缺乏都不利于女性等问题[12]。英国法律规定必须设立婴儿换尿布设施就是这个组织工作的直接结果。对城市环境中舒适性的改善不仅仅是局限于女性,而是以“女性”为代表的弱势群体,如老人、儿童、残疾人、被种族主义歧视者等,这也是1990年代以来女性主义者所倡导的关爱伦理的表现。
(3)参与式的设计实践
存在于1980年—1995年的英国设计集体MATRIX,挑战了传统的设计哲学,发展了一种截然不同的设计策略,就是以真正交流为目的,业主为中心参与的设计实践,包括方案过程和施工过程。这与菲尔德曼(RobertaM.Feldman)提出的参与式设计(participatorydesign)理念[13]不谋而合。在伦敦斯托克威尔社区健康中心设计中,MATRIX与女性筹备小组一起讨论,根据业主需要提供很多空间布置方式。之后,筹备小组召开公共会议,与社区中的使用者一起讨论这些方案,从而确定健康中心最终设计。为了让筹备小组的人积极参与到方案设计中来,MATRIX使用气泡图表示功能空间的联系,使用废纸片来画图,以消除专业的权威性及陌生感。在达尔斯顿儿童中心项目设计中,为方便交流,MATRIX为负责设计方案决策的女性举办了一个短期的专业培训,并设计了一个可以拆卸的纸板模型,一起探讨空间的布置与尺度。参与式设计实践与理念批判了建筑师与使用者之间的脱离及专业霸权的执业状况,关注女性与建成环境之间的关系。通过业主的深度参与来摆脱建筑师在空间上的控制,使建筑能够满足业主的多重需求。
结语
摘 要:随着中国网络购物市场的蓬勃发展,随之带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尤其是网络买家特别关注的在线评论问题,在线评论已成为网络买家购买商品的重要依据,本文主要研究在现有的C2C模式下,在线评论出现偏差的原因及给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帮助网络用户更为理性的购买商品,帮助网络卖家制定更为精准的营销计划,促进整个电子商务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 :在线评论 C2C模式
一、在线评论的重要性
电子商务是一种新型的商务模式,它不同于传统的商务模式,在这虚拟的商务模式下,如何使用户相信商品的质量,一个交易双方都看重的环节就是在线评论。国外学者关于“信息化影响购物”的全球调查显示:人们最相信的是所熟悉朋友的推荐(92%),而报纸等的可信度为(58%),在线评论的可信度为70%。由此可见,在线评论已成为人们做出购买决策的重要依据。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14年公布的研究报告显示:60%的网民在购买商品前会查看用户评论,只有15.4%的买家不查看用户评论,可见大部分买家愿意从线评论中发现商品的真实信息。并且有调查显示国内的网购买家受在线评论的影响较外国大一些。
二、中国C2C网站在线评论存在的问题
好评率居高不下,退货率也高居不下。据统计,C2C 网站在线商品评论的好评比例往往接近 100%,中评和差评的比例微乎其微。这种情况应该预示着商品质量高,用户非常满意,但事实上,却是伴随着高比例的投诉率。尤其是这几年极为火爆的双“11”,高的惊人的销售量背后,有着高的离谱的退货率,这高的退货率除了物流、产品质量等原因外,还有许多不明原因的退货,学者的研究倾向认为这是人为操纵销售量和好评的结果。
如果在线评论不能传递买家的感知,进而不能传递商品的真实信息,则会增加其他消费者的交易风险,误导企业制定错误的营销策略,还会影响网络口碑的传播效率。长此以往,广大买家会丧失对购物平台、对网购的信心,对C2C电子商务极为不利。
三、在线评论偏差原因研究
C2C模式下的在线评论存在偏差早已被广大学者认同,需要研究的是这些偏差如何形成。本文拟从在线商品评论的缔造者:消费者、网站和卖家这三方面进行分析。
1、网站方面:以我国最大的淘宝网为例,评价机制过于简单,仅为“好评”“中评”“差评”这三个级别,好评分为“主动好评”和“默认好评”两种,“默认好评”就是如果买家在收到商品后 15天内没有进行主动评价,系统就会自动给出好评。不主动评价的买家,并不一定对商品满意,因而“默认好评”无疑会推高在线商品的好评率。 当用户对所收到的商品由于种种原因不满意需要退货时,此时就不能再对商品进行评价,因而“退货交易关闭”机制会人为的降低“差评率”,这就阻碍了瑕疵商品的口碑传播,所以“退货交易关闭”机制和“默认好评”机制是导致偏差出现的重要因素。
2、网络卖家方面:近年来,由于买家越来越重视在线商品的评论,卖家因此产生操纵评论得分的动机,人为地推高评分。操纵手段包括:
① 虚假好评。在商品开始销售的时候,认为操纵评论的现象比较严重。随时间推移慢慢减少。为了最大化利益,一些卖家自己伪装成买家或者雇佣别人,进行虚假交易进而给出虚假好评。在初期,交易量少,评论数不多,卖家能以较少的虚假好评提高商品的好评率。并且新商品常常需要交易量和好评率来提升搜索排名以吸引顾客,因此在商品上架初期有大量卖家采取人为刷好评行为。当有大量真实的评价出现后,操纵成本增大,操纵现象减少。
② 隐藏或删除差评,学者们已经证明,负面评论会导致销售额削减,其影响力是好评影响的5-10倍。因此应运而生大量的专业删差评组织。除了专业删贴之外,国内很多网站采取“不或直接删除负面评论”的做法。
③ 对发表好评的消买家进行奖励(简称为奖励好评)。这种手段已经成为多数网站通用的方法。
随着越来越多的电商认识到网络评论的作用,直接或者间接操纵网评的行为将会愈演愈烈。
3、买家方面:消费者的个体行为因素,也是影响在线商品评论真实性的重要因素。有很多消费者拿到商品后,如果不是特别满意或特别不满意的话,并不会主动进行评价,而不评价并不会对消费者有任何影响。还有一部分买家为了避免卖家的骚扰,而被迫给好评。
不真实的评价传递出的是不真实的商品信息,这对网络交易的双方都是无益处的,长此以往对整个电子商务的发展也是极为不利的。
四、建议
1、改进“默认好评”机制和“退货交易关闭”机制。改变简单的三级评价机制,添加默认评价和退货评价两类。全面地反映不同消费者对商品的体验感知,最大限度地维护商品评论信息的客观性。
2、鼓励消费者积极参与购后评价。改变现有的好评返现激励机制,这种激励带有一定的卖家偏向性,不能传递出真实的买家评论信息。可以由网站平台对主动评价的买家给予物质激励措施,改变买家的不积极评价的态度。
3、加强对操纵评论行为的监管,加快电子商务法律法规的建设。卖家操纵评论的现象愈演愈烈。网站及相关部门应加大对此类现象的监管力度,逐步优化评价机制,提高整治的频率及力度。政府应该制定更具体的政策法规,改善电子商务发展的大环境,增加公民对电子商务的信心。
4、加强对商家的伦理教育,伦理价值的失范现象十分严重,有很多网络卖家利用电子商务的不规范性,只追求短期利益。引导商家培养网络道德意识、要求商家遵守网络道德规范。
5、加强信用体系的建设。社会信用评价体系不完善、监管机制不健全、失信成本低是我国当前诚信缺失的直接原因。建立社会信用评价体系不仅对电子商务的发展,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都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参考资料:
[1]李雨洁,C2C模式下在线评论偏差的成员与影响机理研究 ,重庆大学博士论文,2014.
[2]崔耕庄梦舟,彭玲,莫让网评变为“罔评”:故意操纵网络产品评论对消费者的影响,营销科学学报. 10(1).21-34.
[3]卖家的网评操纵行力论可信吗——在线商品评论的偏差分析及矫正策略.营销科学学报,9(2): m.125.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