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8 02:03:3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课程群建设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工业设计是一门涉及技术、艺术、人文与社会的综合性、交叉性学科,相应地,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知识结构也应由社会构成、艺术构成和技术构成3方面组成,其中社会构成是基础,艺术构成是特色,技术构成是核心。按照太原科技大学工业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基于本科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界定,遵循课程群建设的相关性、独立性、创新性和综合性原则,并兼顾课程建设、课程群建设与课程体系建设3者之间的关系以及课程群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关系,将核心课程群划分为产品造型设计课程群、产品人因设计课程群、产品结构设计课程群和产品设计与开发课程群等4组。产品造型设计课程群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分析产品成型条件和规律,运用设计思维和创意方法进行产品造型的能力。从对人造物造型美的认识到产品造型的自由塑造,学生的学习过程需经过认识到模仿到创新的多个阶段。“形态设计基础”、“产品形态设计基础”和“产品造型设计”等3门课程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形态塑造与创新的基本能力。产品人因设计课程群是工业设计核心课程群中的核心,主要培养学生生活方式的创造能力。具体的设计过程是以设计心理学为体验设计的依据,通过对人的身、心、精神以及生活形态的调查、分析或测量,以产品为载体来推动生活方式的改变。产品结构设计课程群重点培养学生的材料使用和制造技术方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工程设计与产品设计环节之间的衔接过程,通过将不同的制造技术与材料特性整合进产品设计中,设计才能成为真正的创新,否则只能算是构想。产品结构设计课程群内容涉及到材料、机械、电气以及制造等知识。产品设计与开发课程群是以上3个课程群知识的综合运用环节,其中“产品设计Ⅰ”也就是“产品造型设计”,“产品设计Ⅱ”是“产品人因设计”。该课程群以具体类别的产品设计为对象,“产品设计Ⅰ”和“产品设计Ⅱ”均以学生能经常接触到的生活类产品为设计对象,便于设计调查和用户研究的深入开展。“产品设计与开发Ⅰ”和“产品设计与开发Ⅱ”以太原科技大学侧重的专业特色产品为对象,包括文化产品和重型机械产品,注重创意或创新思维的提升,同时注重产品功能和结构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优化
课程群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其建设策略应以群内某门中心课程为基础,以课程间内容整合为重点,理清课程间逻辑关系,划清课程的知识界限,删除课程间重复内容,构建起课程间的系统性。依此原则,针对核心课程群的教学内容优化提出以下几点教改思路:
1.提升“设计思维”课程的重要性,更新其知识体系,并将其贯穿于所有设计基础和综合设计类课程
设计思维过程是工业设计实践中最有价值的环节,工业设计问题解决过程实际就是设计思维过程,因此设计思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继工业时代后信息时代的社会变化,工业设计知识的更新日新月异,其中设计思维作为工业设计知识的核心表现得更为明显,而且其蕴含着大量的隐性知识,很难显性表达。因此,“设计思维”课程的内容更新非常值得重视。为了提高学生设计能力,设计思维课程必须贯穿到所有设计基础和综合设计类课程,使得学生基本的专业素质得以提升。
2.深化“形态设计基础”的内容提炼
在基础形态设计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加强工业产品形态设计基础的课时量和教学深度,将工业产品形态设计基础内容作为产品造型设计课程群的中心课程。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相比产品设计专业学生的艺术造型基础比较薄弱,要想短时间内提升到自由造型能力不太现实,再者工业设计造型有其自身规律,即形体具有工业加工特点。可以说,工业设计造型可以相对脱离纯视觉艺术造型母体,具有其自身的成型条件和造型规律,因此从形体成型的理性层面进行“形态设计基础”课程的内容提炼很有必要。
3.加强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思想与能力以及用户参与式设计思想与能力
IDEO(美国著名工业设计公司)为优秀的设计重新作了定义———优秀的设计创造的是美妙的体验,而不仅仅是产品。IDEO通过大量设计实践所探索出的设计思想和实践形式正改变着企业创新的方法,高校应紧跟国际设计前沿,传授前沿知识。重点对产品人因设计课程群引入行业内最新研究成果,包括先进的简单有趣的设计方法、轻松自然的用户研究实践形式等等。
4.加强手动建模思考能力,推进设计思维的设计实践方式
设计过程中通过手来思考是设计思维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草模来推动想法是其重要一环。笔者主张课程体系中的所有设计实践环节都应该加强草模制作过程,以此来反复推敲设计想法,真正提升学生的设计能力。手动建模方式有很多种,包括平面形式的剪贴、拼接等,还包括三维形式的快速原型,将其运用到以上4类核心课程群每门课程中,能起到充分刺激创意创新思维的作用。在课程群知识的归属方面,可以将其列为课内实践环节,而且是辅质的作业手段,将不会影响到知识界限的划分问题。
三、结语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机制;培养体系建设
研究生作为国家重点培养的高水平人才承载着科技兴国的重任,其整体质量的好坏关乎国家未来。虽然可以欣喜的看到,随着研究生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其培养规模在不断扩大,但是近年来研究生数据造假、论文抄袭等学术不端事件也屡见不鲜,不禁让人对研究生教育质量提起质疑,对现今科学道德水平及学术风气建设担忧。
一、科学道德失范危害性和学风建设立法现状
良好的学术规范是做好科学研究的基础,学术失范不仅是自身科学道德缺失,更是对他人知识产权的侵害,如不予以遏制势必贻害学风,伤及国家对研究生创新力培养的诉求。我国在倡导科学规范上早在2002年开始教育部就陆续出台了《关于加强学术道德意见》(2002)、《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2009)等一系列相关文件。在相关文件的指导下,应科学工作者的心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出台《关于加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工作中科学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文件,各高校纷纷拿出措施制定本校学术道德规范标准。这些举动在一定层面上说明科学道德规范已引起了有关部门及科研院校的重视,并使之作出相应立章建制的努力。
二、研究生科学道德失范原因
就目前在对研究生群体的随机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受访者表示撰写论文时对他人论文有内容和思路上借鉴或直接套用,理工类研究生为及时完成导师交给的实验要求而对实验数据进行人为调整,或是不重要数据进行捏造等。通过对受访者的心理和操作手法了解,究其造成研究生科学道德失范有两方面原因:
(一)思想政治教育上的疏漏
1.学术道德教育有限,导致研究生没有端正的学习态度而投机取巧。良好的学术道德教育可以催生出独立自主、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目前,高等院校对学术道德教育还存在缺失,虽然部分高等院校已意识到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的重要性,开设了研究生学术道德类的思想政治教育课,但是推广深度不够,致使研究生在接受科学技能的培养时,没有同步形成独立、务实、求真的良好科学道德品质,在科研上出现懒于思考,不求突破,急功近利的毛躁心态,于是产生剽窃、造假等现象。
2.学风建设营造氛围不够,研究生对论文被发现抄袭抱有侥幸心理。研究生阶段是科研成果创新的阶段,然而学术道德是科技创新的监督红线。众所周知,在群体中很容易发生羊群效应,当良好的学术氛围尚且不足时,部分研究生自身没有端正的学习态度剽窃他人,其尚未被发现遭到惩戒时,总会有人明知错误但抱有侥幸心理跟着效仿。
(二)培养机制上的漏洞
1.培养部门把关不严,科研创新能力沦为变相伪造能力。研究生通过基础教育已具备了初步的科研水平,然而部分高校对研究生科研成果审查并不严格,这就让很多有能力但抱有侥幸心理的研究生钻了空子,为造假和伪科学开绿灯。相同的手法下,只有模仿,没有创新,只有剽窃,没有进步,丰富的经验没有激发科学创新的灵感,成了变相伪造科学的能力。
2.管理缺位使研究生对论文被发现抄袭后果了解较少。大部分受访研究生表示,略知学校出台过关于学术道德方面出台的规定,但是对其具体内容并不明确,很多人表示,知道论文抄袭的不道德的,但是并不知道被发现后有什么后果。还有研究生对科学规范了解甚少,分不清参考与抄袭的界限。可以看到,研究生作为一个被培养群体,相关管理部门并没有将有关科学道德的相关常识及监督惩罚措施融入到培养过程中,导致了研究生群体成为科学道德失范的高危人群。
3.管理部门在培养过程中对科学道德考核手段不够完善。虽然目前高等院校在对研究生整个培养过程中,有研究生学位论文有抄袭率限制,博士论文有双盲评审制度等监督手段,但未将完成的课业论文、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等纳入监督范畴。在教育评价中只对数进行考核,没有对论文质量的核定,此类学术查假的不到位滋生了学术不端行为产生。
4.导师严谨治学影响力不够,学术监督不到位。导师作为研究生在学术上的培养者和带头人,其学术态度、科研水平、创新能力、行为模式及道德品行都对研究生有直接的影响。各别导师疏于指导,或忽视对研究生科学道德的渗透与培养,没有给学生打下良好的学风基础。另外,在指导研究生完成科研任务过程中,未能对其不端行为进行发现纠正也是造成研究生科学道德失范的诱因。
三、以培养机制改革为切入点的必要性
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在很多高校中都划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认为需要对学生补上学术道德这一课,这种想法不置可否,但是开展效果并不理想。究竟如何深化科学道德工作的思想政治教育,使科学道德深入人心,开展形式不流于表面,使求真创新变成研究生的科研内动力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研究发现,只有在研究生培养机制的运行过程中强调培养流程设计,将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作为基本要求,将科学道德培养深入到研究生培养的每个环节中去,严格培养程序,有道德保障、制度保障,及监督标准,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四、以培养机制改革推进学风建设的政策措施
(一)构建导师、管理部门、研究生自律“三位一体”的培养体系
抓好研究生教育质量工作,推荐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必须加强学风建设责任主体的重视程度,构建“三位一体”的培养体系。研究生行政管理部门要根据国家有关法规,结合高校学风建设的具体实际,认真研究制定本校学术规范行为的规章制度。要加强研究生管理队伍建设,利用懂专业、会管理的人才构建高素质管理队伍,发挥在研究生培养中的积极作用。推进导师负责制,导师要通过与研究生直接接触的机会,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发现有学术不断行为要及时纠正,言传身教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术习惯和端正的科学态度。研究生作为被培养主体,要互相监督,主动抵制学术不端行为发生,寻求良好的自身发展途径。
(二)做好科学道德宣传工作,提高研究生管理部门职能水平
科学道德课程不仅要纳入研究生教育体系中,而且要通过其他辅助形式,比如博士沙龙、学生研讨会、民主生活会等形式进行推广,形成良好的科学道德氛围。管理部门要定期开展论坛等推进论文参考、文章借鉴等常识的普及工作,并且将抄袭、伪造等惩罚措施及时公布。对导师进行监管,对责任心差、价值导向不良的导师进行及时警告,取消其带学生资格。
(三)健全学术评价制度,杜绝学术不端行为滋生
完善学术评价制度,做好科研成果的评审工作,特别在博士论文双盲评审中,本校评审要做好论文的保密工作,在外审专家的聘请上,要充分发挥研究生学位管理部门的作用,通过院校间平台找到无利害关系的专家参与评审,保障论文的质量,从形式上确保学术道德水准。学术评价制度要与激励、惩罚机制挂钩,对发生抄袭的导师和学生要进行严肃处理,在国家奖学金等评选中,要严格把关入围者提交的成果的质量,杜绝科学不端行为。
(四)完善课程体系,从内促发研究生的科研热情
以培养机制改革为导向,从课程设置出发,完善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对任课教师授课内容的质量水平及丰富性等定期考评,提高研究生课程质量,增强其对学生的引导性,激发学生对科研的热情,培养学生良好的科研习惯和攻坚克难的意志品质,构建良好的学术氛围,为高校推动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 韩静. 从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看研究生德育工作[J].产业与科教论坛,2013(12):194-195.
[2] 潘显钟. 研究生学风建设长效机制的探索与实践[J].高校辅导员,2013(4):33-35.
[3] 刘东. 试论影响研究生学风建设的二因素[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71-74.
[4]邬玉香.研究生学风问题的原因与对策[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8 (9): 66-68.
在日常教学管理上,为了确保日常教学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开始制定教学周历,制定教学日常管理内容和流程工作计划,开学初修改制定《美术系学生考勤、请、销假的规定》,对学生纪律等问题严格要求,加强教学过程监控,在期初、期中、期末教学检查中对教师执行教学大纲情况,考勤、授课、作业布置批改、存档等进行监控管理,要求老师规范工作流程,制定颁布《美术系教学工作规范化程序》等一系列教学管理文件。
问题点:落实、强化日常教学管理巡视制度,健全巡视制度中对教师教学和学生管理的监控方法与制度;加强对教师课程监控与学生学风的教育。
二、教学质量监控新举措
迎评促建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对教学质量监控问题的评估。本学期开始尝试建立多维的学生评教和教学质量评估考核方法与制度。提出将制度化的工作要求,纳入年终量化考核,以制度促进教学管理质量的提升。
4月底在系部支持下成立教学管理委员会,制定《美术系教学管理委员会工作条例》,把教学管理委员会的工作主要落实在制定和执行教学管理监控制度与实施方法上,随之配套建立了教学信息反馈制度和教学信息员制度,通过对《苏州科技学院美术系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实施办法》从学生中建立长期的教学信息反馈机制,同时,与院配套的系学生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分制度建立,出台《xx科技学院美术系学生评教实施细则》用多种形式进行评教活动(学生评价、教研室评价、教师评价、督导评价),用更加公平合理的方式进行对学生评教的评估。目前都以实施,成效显着。
为了建立有效公正的评估监控制度,在制度上把评教、日常教学工作和各级考核作为共同的、整体的评价指标,把包括考勤、批改作业、存档及执行教学大纲等多种教学活动和教学过程情况与教师教学质量相挂钩,避免过去简单武断地以单一评价结果考核教师业绩的状况,同时注意评教过程的分析研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将评价意见及时反馈,真正做到促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
问题点:考核委员会运作方法和制度的建立;量化考核的积分与计算方法确定;量化考核中对出现问题的教职工的奖惩方法;归正制度中责任人和问责制度。
三、教学档案制度完善与建立:
管理经系领导工作会议研究决定,由系领导负责牵头组织,办公室主任全面协调布置进行。在整体把握的前提下推进档案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本学期工作成效显着。
为推进教学档案管理建设,特制定《美术系档案管理制度》,根据美术系特点设计档案目录和存档形式,同时特别强调从现在开始的过程材料和基础材料建设,不断吸取经验,规范管理。
问题点:一是需要更有效率的管理和责任制度,确定专人管理与负责制;二是学习借鉴先进院校档案管理方法与经验模式,基本解决档案科学管理的技术问题、方法问题。这是非常紧迫的要求。
四、建立网络教学管理、监控与宣传模式,探索新的教学管理方法
从今年初开始全力建设美术系网站和专业性论坛,积极利用网络媒体和资源,打造现代教学管理与监控模式。以网站建设为切入口,探索教学管理方式方法,努力使网站成为教学管理与师生互动交流的信息共享平台,成为信息执行的重要传播窗口,成为政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的有效工具,不断提高管理效率,实现有效资源的利用。本学期制定了《网站管理条例》、《美术系网站管理暂行办法》,尝试利用网站资源建立有效的教学和学生管理、互动平台,使其成为教学管理方法和专业建设中的一个亮点。促进学风建设,宣传教学管理成果,推动教学管理平台的多元化和网络化。
问题点:加强系部领导层对网站的指导与管理,确定领导专人负责制,确定管理上的经营指标和标准,保证网站成为学生管理、行政管理、教学管理共同作用的重要平台与窗口。本学期末将正式移交网站与论坛,重新规划经营方法与模式,促进网站健康发展。
五、加强课程建设,推动教学教改项目申报工作
通过会议和网站积极向教师宣传鼓励科研与教改项目研究。积极推动设计专业教师理论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鼓励有条件的专业教师逐步实行多媒体教学形式,鼓励制作课程教学课件,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组织教学。
美术系根据学院新的教学改革及课程建设预立项通知的精神,针对自身不足,在系部教学管理部门积极争取和努力下,成功申报院级《艺术设计基础课程群教学研究》课程建设预立项和《素描多媒体教学课件研究》两项教学教改与课程建设项目。
问题点:加强教研室建设,使课程与教学改革实施在教研室层面推动开展。
六、毕业设计(论文)工作
为了进一步规范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我系在原有建设基础上,进一步制定《美术系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细则》,并在每个环节上规划具体执行的流程、方法,加强过程管理与材料建设。本学期不断加强中期检查次数和力度,利用网站和对各指导老师的监控组织,提高了毕业设计论文和创作的质量。同时,通过实践中出现问题的分析研究,我们慎重提出对毕业设计论文的改革尝试,对执行中的各种环节进行改革与优化处理,对毕业设计(论文)形式提出改革方案。如对开题报告形式、内容的改革,对美术学毕业创作作为考核重点的计划等,在报教务处后获得支持。
问题点:对开题报告进行形式与方法进行改革,对美术学专业毕业论文为核心的考核方式进行论证调整。
七、改变教材建设的薄弱环节
美术系专业课程的教材建设工作,由于艺术课程教学规律的特殊性最近几年一直未能很好解决,多数课程一直存在没有教材与参考书的问题,教师授课主要靠自编讲稿与教案进行,给老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带来极大不便。
为了有效扭转这一状况,美术系教学管理部门专门提请召开相关会议,本着课程教学逐渐科学化、规范化原则,要求有条件课程尽可能选择教材作为专业教学用书或教学参考书,制定了系部统筹推荐和教师根据课程需要自荐方式进行的教材审定计划。
中国期刊投稿热线,欢迎投稿,投稿信箱1630158@163.com 所有投稿论文我们会在2个工作日之内给予办理审稿,并通过电子信箱通知您具体的论文审稿及发表情况,来信咨询者当天回信,敬请查收。本站提供专业的服务和论文写作服务,省级、国家级、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摘要】需要加强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 进行经常性的督查与考评, 这虽然可由多方面、多渠道进行, 但教研室组织同行听课
【关键词】需要加强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 进行经常性的督查与考评
【本页关键词】论文写作 期刊征稿
【正文】
教学过程展开后, 为更好地保证教学质量, 需要加强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 进行经常性的督查与考评, 这虽然可由多方面、多渠道进行, 但教研室组织同行听课、分析、评价却是别的方式无法替代的, 因为知识结构的关系, 他们对同行的教学最有可能作出较为准确的分析评价, 提出并帮助解决问题, 因而这项工作自然就应由教研室主力承担。课程教学结束以后, 需要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考核, 如何做到科学命题, 并对考核结果进行分析, 发现问题, 这自然又需要教研室同仁的共同研讨。2. 加强课程建设需要教研室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高校要提高培养质量, 这一方面需要制定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培养方案, 使课程体系的设置能构建出一个合理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另一方面又需要各具体课程的开出效果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这就需要加强课程建设, 把每一课程建设成为精品, 实现课程教学效果的最优化。要做到这一点, 首先要吃透教学大纲, 然后选择或编写出高质量的教材, 编制出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教学方案、建成高质量的课程试题库, 还要时时探讨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 对具体教学进行分析与评价。这些都需要以教研室为单位, 依靠教研室同仁的集体智慧, 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才有望实现。3. 打造一支势力雄厚, 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需要教研室的鼎力相助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博士曾有句名言: “大学者, 非谓有大楼之谓也, 有大师之谓也。”高校的办学质量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但师资水平无疑是一个关键性的因素。因而各高校都非常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引进高质量的师资自然是一条重要途径, 然而, 我们绝不应忽视自身师资的培养。这方面教研室的工作就大有可为, 且意义重大。首先, 对于一个新进的青年教师来说, 其成长都有一个过程, 如果教研室能指派一个资深教师给予传、帮、带, 教研室同仁能够给予关心、帮助、指导, 其成长就要迅速得多, 而且其效果也往往比靠自身探索要好得多。其次, 每个教师都有自身学识薄弱的方面, 有学术研究中的瓶颈, 甚至有对自身认识的盲点, 教研室如能经常性地组织一些高质量的教研活动, 共同探讨, 相互帮助, 相互学习, 将有利于这些问题的解决, 而这也正是自身获得提高的一个途径。尤其是如能对整个学科的教学与科研作出合理规划, 各有侧重, 又能整合一体, 将有助于创建教学科研品牌, 进而拥有更多的学术资源。再次, 一个合理的教研室师资队伍结构往往拥有一个合理的学缘结构。他们学术渊源不同, 学术观点、治学方式有异, 在学术界也各自拥有自己的人脉或其他学术资源, 教研室如能通过其有效的活动, 将这些予以整合, 加强与学术界的交流与合作, 这对于师资队伍的建设极为有益, 有时其价值还是不可估量的。此外, 师资队伍建设中还有一个教师自修以及外出进修、访学的问题, 这就势必会遇到一个时间问题、一个教学任务的合理安排问题。要解决此问题也不可能离开教研室的统筹安排, 合理规划与加强协调。4. 加强教研室工作有利于培育教研、科研成果高校要提高教学水平也就必然要开展教研教改,以及探讨学科专业领域里的相关课题, 以研究促教学,并最终服务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这些研究工作的开展, 研究成果的取得, 有时可以是个体的行为, 但也有不少需要依靠群体的力量, 集体攻关。当然因其专业性较强, 一项研究工作不是谁都能参与的, 较为合适的是以教研室为主体。教研室的工作不应仅仅停留在简单的事务性层面, 而应围绕学科建设, 积极组织讨论, 发现问题, 组织攻关, 从而培育出较好的教研科研成果。5. 加强教研室工作有助于民主管理、科学决策, 加强团结, 形成合力, 促进院系各项工作的开展教研室虽以学科教学、学科发展为主要工作内容,但作为由处于教学第一线的同行教师组成的一级基层单位, 它对院系各方面工作都有可能且应该作出思考,从而对院系的管理发挥重大作用。因为是由同行教师构成, 工作上、业务上有更多的往来, 可能因为学术观点、工作任务、利益问题等产生矛盾, 如果工作不力, 将有损团结, 不利院系工作, 相反, 如果工作得力, 常在一起研究工作, 探讨学术, 交流思想, 将增进友谊, 加强团结, 对院系工作形成共识, 能提出合理的批评与建议,将有益于院系的民主管理, 科学决策, 促进发展。
【文章来源】/list.asp?classid=50
【本站说明】中国期刊投稿热线:专业致力于期刊论文写作和发表服务。提供毕业论文、学术论文的写作发表服务;省级、国家级、核心期刊以及写作辅导。 “以信誉求生存 以效率求发展”。愿本站真诚、快捷、优质的服务,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便利条件!自05年建立以来已经为上千客户提供了、论文写作方面的服务,同时建立了自己的网络信誉体系,我们将会继续把信誉、效率、发展放在首位,为您提供更完善的服务。
联系电话: 13081601539
客服编辑QQ:860280178
论文投稿电子邮件: 1630158@163.com
投稿邮件标题格式:投稿刊物名 论文题目
如:《现代商业》 论我国金融改革及其未来发展
声明:
本站期刊绝对正规合法
并带双刊号(CN,ISSN),保证让您轻松晋升
关键词:土木工程学科;研究生培养;课程体系优化;职业能力培养
研究生课程是研究生培养的起点和重要组成部分[1]。土木工程学科的研究生开设的课程除了英语、数学、政治等基础课之外,还包括有限元分析、结构动力学、弹塑性力学在内的专业基础课,以及与专业相关的大量专业选修课,总学时在250~320之间。研究生课程教学的目的,一方面是提高研究生的基础理论水平,培养研究生的基础科研能力,另一方面是加强本专业的专业知识,为后续的论文研究和职业实践做准备[2-3]。但是,随着土木工程学科的迅猛发展,目前开设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都出现了与当前的研究进展脱节,所学知识不能满足论文研究和职业发展需要的趋势[4],亟待改革和优化。为解决这一问题,广州大学对当前土木工程专业的研究生课程设置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调研,并提出了优化改革的初步方案。
一、土木工程学科研究生课程体系调研报告
为了解我国各高校土木工程学科研究生课程设置情况,本文采取多种方式进行了调研,主要包括:参加2015年5月在先建筑科技大学举办的第八届全国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工作研讨会,听取东南大学、同济大学、清华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兄弟院校的专题报道,了解其课程设置情况;通过主办广东省结构力学系列课程教学经验交流会的机会,与省内十五所院校土木工程学科的教师座谈;在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研究生答辩期间,邀请大量兄弟院校和企业专家参加答辩,征求其对于研究生课程体系优化的意见;充分利用各高校网站上有关土木工程学科点的研究生教育、教学资料信息,并对其进行调研、收集和整理。调研结论和收获如下:
1.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型研究生应当突出特点,分类培养。根据教育部2009年《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设立专业型研究生的目的是“积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要”,与学术型研究生培养高层次科研人才有所不同[5]。因此,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应该突出重点,坚持分类培养。就土木工程学科而言,学术型研究生应当注重数学、力学等系列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拓宽知识面,加强其基础科研能力培养;专业型研究生应当强调职业能力培养,注重课程体系设置对工程实践能力的提升,可以邀请拥有大量实际工程经验的企业专家开设实践课程或相关讲座。
2.研究生课程设置应当与当前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的新方法、新技术充分结合,增强课程设置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如有限元方法、结构动力学等,应当强调编程和数值模拟能力的培养,充分结合通用的工程应用软件(如Matlab,Abaqus等)进行教授;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应强调其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结合工程实例进行分析和讨论,鼓励学生在实习和实践中学习;个别内容可以根据需要,在施工现场实习教学。
3.研究生课程应当因应学科的发展和研究生的培养情况分类设置,动态调整。近年来,我国土木工程行业迅猛发展,相关理论和技术日新月异。土木工程学科点研究生课程的设置应当与学科的发展相适应,动态调整专业课程的设置,既保证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又使研究生的课程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论文研究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需要[6]。
二、研究生课程体系优化方案
根据以上调研结果和结论,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科点对学术型和专业型研究生的课程体系进行了调整和优化。优化调整的基本思想包括: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最终目标,课程体系优化为培养研究生基础科研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服务;与科技发展和工程实践的需要充分结合,对研究生课程体系分类建设,动态调整。为保证和促进研究生课程体系的调整和优化,广州大学确定了加强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的多项措施,主要包括加强研究生授课管理,奖惩结合,鼓励相关教师开展研究生课程教学研究等,其目的就是积极促进理论课程教学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充分结合,对研究生课程体系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其具体措施包括:
1.土木工程学科点研究生课程系统设计和整体优化。对于学位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要保证授课学时,优化教学内容,培养土木工程学科研究生扎实的理论基础,为后续的学位论文研究做好准备。对专业课和专业选修课,要针对不同学科的要求进行系统设计,开展分学科的专业课群建设[7]。目前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科点在建的硕士研究生专业课群包括结构工程课群、防灾减灾工程课群、工程管理课群、工程力学课群等。
2.学术型研究生课程体系应强化基础理论课程与学科研究前沿的联系。学术型研究生的基础理论课程要面向当前学科的研究前沿,与实践应用相接轨。土木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已经发展到了用大型计算软件代替传统的手工计算的阶段,这些软件都已经成为土木工程行业进行结构分析和设计必备的工具。因此,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就兼顾理论知识的教授和相关计算模型和分析软件的学习,既要让研究生对基础理论有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又要引导其熟悉和使用先进的计算软件求解结构分析和设计中的实际问题。
3.专业型研究生课程体系应因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增加实践类课程的比例。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高层次的一线技术人员,土木工程界的设计、施工单位都希望学校输出的研究生毕业后能够经过尽量短的适应期就正式开展工作[8]。因此,专业型研究生的课程体系应当根据论文研究和职业规划的要求,适度增加实践类课程的数量和比例,充分利用实习和实践的机会,提高其职业能力和专业素养。除了积极派遣研究生去工程设计和施工单位实习之外,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还积极邀请企事业单位专家来学校开设讲座,甚至直接参与研究生课程的教学。特别是一些实用性强的课程,如钢结构、混凝土结构等,采取由校内主课教师确定教学内容和基本框架,由校外专家授课的方式进行教学,收到了学生的欢迎,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教学效果。
三、研究生课程体系管理
为保证上述研究生课程体系优化方案的执行,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采取了一系列的支持措施,具体包括:
1.完善了研究生课程教学评价和监督体系。邀请校内外专家组成研究生课程教学督导组,对研究生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进行定量不定期现场听课、监督,给出对课程建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评价和建议。特别是校外企事业单位的专家给出的建议,对于研究生课程与工程实践能力的衔接具有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完善了研究生课程学生评价体系,根据研究生及其导师对课程的反馈对研究生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有效管理,动态调整。
2.支持和鼓励相关教师进行教学创新,提高教学能力,改善教学效果。建立了常态化的研究生教学研究支持体系,鼓励相关教师开展教学研究,设立了一系列研究生教学科研项目;鼓励与工程实践关系紧密的课程扩大与相关企事业单位的对接,提高实践教学学时的比例;鼓励和支持教授同一课程的教师不定期举行教学研讨会,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深入探讨。
四、结语
在土木工程行业迅速发展,研究生数量逐年增加,专业型研究生比例逐渐增大的背景下,研究生的培养与当前科技研究的前沿相结合,强调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必然的趋势。针对这一变化,土木工程学科点硕士研究生的课程也必须做出积极响应和调整优化。本文在深入调研国内各高校土木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基础上,提出了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优化的方案,并给出了教学管理方面的支持和激励方案。
参考文献:
[1]李炎锋,侯昱晟,李俊梅,等.土木工程学科开设建筑火灾安全技术研究生课程的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14,23(5).
[2]虞翔,段秋枫.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及学位标准探讨[J].文教资料,2010,(12).
[3]秦力,鞠彦忠,杨世东.土木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2013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Psychology,ManagementandSocialScience.
[4]张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以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为例[J].教育观察,2015,4(13).
[5]朱丽华,史庆轩,任瑞,等.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J].高等建筑教育,2014,23(4).
[6]赵茜,朱记伟.土木工程领域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实现的关键因素分析[J].人才培养改革,2014,(12).
[7]韩艳.土木专业工程硕士研究生力学基础课程群建设构想[J].教育教学论坛,2014,(14).
1工程素养矩阵建设的内涵
工程训练的教学目标之一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工程素质则是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要达到提高工程素质的教学目标,必须在教学环节中有意识地体现、突出教学环节中的工程意识内涵。具体而言,工程意识可包括责任意识、安全意识、质量意识、群体意识、环保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管理意识、经济意识、社会意识、法律意识和创新意识等。我们将工程意识种类进行权重分析并作为纵坐标,并设分值为10分,而将机械制造实习的具体教学环节所占比重作为横坐标,也设分值为10分,最终设定整个矩阵满分为100分。我们先对2学分机械制造实习课程的教学环节进行工程素养矩阵分析和梳理,并量化成具体数值。通过分析和研究各工种现有教学环节在各项工程意识中的得分情况,可以直观地体现出该工种教学环节对学生工程意识培养的贡献大小。以2学分机械制造实习的铸造工种教学环节为例,通过点上教师和实习指导人员一同对该工种教学环节的认真梳理,获得铸造工种现有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的工程素养矩阵得分。通过工程素养矩阵建设量化指标,我们就能够看到具体铸造实习环节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而从教学内容优化和教学环节调整这2方面进行改进,其相应教改也就有了方向。同时通过这种梳理,也有助于教师和实习指导人员在教学环节中主动、努力提炼出工程意识内涵,并传导给学生。这样的研讨和教学活动将切实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工程素质)。有了工程素养矩阵表,能够直观地比较各工种的教学环节在学生工程意识的侧重点和差异所在,进而有助于在整个机械制造实习课程体系中按照“整合优化基础训练,提升强化创新训练”理念进行相应工种的教学内容调整和教学方案优化工作。为了客观评价是否切实达到了预期的优化效果,我们同样也可以用工程素养矩阵表来进行辅证。以铸造工种为例,为了提高先进铸造技术比重,并推行案例式教学改革,我们适当压缩了传统铸造实习内容,增加了消失模铸造实习内容,并设计了团队协作和教学环节。而为了衡量此项教学改革是否有助于学生工程意识的培养,我们也采用了工程素养矩阵这个手段进行评估,如表2所示。铸造实习环节增加到2d,共14h,总分为10分。我们发现,此项教改行为对应的工程素养矩阵总得分能够获得进一步提高,这也增强了我们开展此项教改的信心和决心。
2工程素养矩阵建设的保障措施
为了避免历时4年之久的工程素养矩阵研讨最终流于形式化,而不能内化到机械制造实习课程之中,我们在研讨期间,有意识地采取了一些措施,以保障该教学改革的扎实化和稳步化。
2.1召开多次工程素养矩阵建设研讨会
4年来我们召开大大小小关于工种矩阵建设的研讨会共计40余次,其中从训练中心层面上,组织教师、工程技术人员和工种负责人共同参与研讨就达到12次,而各点上教师、工种负责人和实习指导人员内部召开的研讨会不下30余次,这种全民参与性质的研讨将工程素养矩阵建设切实落实到实处。
2.2举行实习指导人员围绕工种意识主题开展说课比赛
一线实习指导人员是直接面对实习学生的主力,只有实习指导人员自身对工程意识进行深入思考并有所感觉,才能结合各自的工种教学环节,有意识地将工程意识理念渗透给学生。我们选择若干篇关于工种矩阵建设的参考文献,组织各工种自行学习讨论,并在此基础上组织说课比赛,让每位一线实习指导人员直接站到讲台上,从自身所从事的教学环节入手,谈论其对工程意识的认识和理解,并说明将如何运用工程意识理念到自己负责的教学环节当中,以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这种强化式的说课比赛,既敦促了一线指导人员的自我学习,也有助于相互之间的交流学习,从一线教学队伍建设方面引导对工程意识的思考。
2.3举办工程素养矩阵研讨论文的征集活动
在以上基础上,我们又对部分一线指导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围绕对工程素养矩阵建设的认识梳理本工种教学环节,并提炼工程意识,形成研讨论文。我们采取相关激励措施,发动大部分实习指导人员参加,引导一线指导人员积极投入思考。从说课到形成研讨论文,是引导一线指导人员将工程意识理念内化的有效途径。我们共发动3轮次的论文征集活动,并组织专家进行审阅,评选出优秀的研讨论文,并在一线指导人员中进行宣读、交流和学习。
3存在的不足
关于如何在机械制造实习课程中有效地达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工程素质),我们尝试从工程素养矩阵建设角度入手,其合理程度也有值得商榷之处,如:
(1)工程意识的种类和内涵是否全面;
(2)各工程意识种类的权重是否合理;
(3)是否导致另一个误区,即盲目追求高分数值,而脱离了工程训练的基础训练目标。我们提出这些问题,希望引起研讨,使其能够更有效地为机械制造实习课程服务。
4结束语
(1)在机械制造课程中引入工程素质矩阵建设和研讨,有助于工程意识的提升,有助于达到梳理和优化教学环节的作用,并有助于指导下一步的教学改革。
(2)我们从开展教学研讨会、举行说课比赛和举办论文征集活动等方面保障了工程素养矩阵建设与研讨的有效性。
【关键词】药物化学;有机化学;课程群;教学改革
为适应21世纪药学人才的培养需求,各高校纷纷对药学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和课程设置进行了改革。按照“大药学”的模式培养复合型药学人才,以拓宽药学人才就业面的理念也已被社会广泛接受。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淡化课程意识,注意课程之间的交叉渗透,使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相结合,进行课程群建设的教学改革已经成为目前药学教学的发展趋势。
1 构建有机药物化学课程群的指导思想
药物化学是一门与生物学、化学、医学等学科相互交叉渗透的应用性学科,是药学专业重要的专业课,其课程建设已成为药学专业课程建设中的重点[1]。该课程对于药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理论联系实践能力的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更有效地深化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就更多地需要考虑到专业基础课程-有机化学和专业课程-药物化学在实验和理论教学过程中的衔接、优化和提高等问题。各高校开展了药物化学课程群的建设,但将专业基础课程-有机化学与专业课-药物化学两门课组建成课程群并不多见。鉴于有机化学和药物化学二门课程之间相辅相成的密切联系[2],针对当前药学教育的要求和自身的教学实践特点,以培养复合型创新药学人才为目标,我们进行了有机药物化学课程群体系的构建与教学改革。
有机药物化学课程群的主要课程包括:药物化学、有机化学、药学文献及专业外语。其中,药物化学为专业课程且是主干课程,有机化学是专业基础课程,药学文献及专业外语是专业课的后续课程。课程群的构建紧紧围绕“新药创制方法与原理”这一主线开展,教学内容涵盖药物的设计与发现、药物合成原理以及文献与外语的应用,各门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相互渗透与深化。
2 构建课程群的措施与实践
2.1 理论课程群的措施与实践
在以往教学中,药物化学与有机化学课程设置的时间间隔较长,二门课程之间不注重交叉融合,使得学生在学习药物化学的时候不能很好的回顾与理解与有机化学相关的知识点,严重影响学习效果。为此,理论教学方面,有机药物化学课程群以“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密切结合”为切入点,体现“以药物结构为基础,以药物研究实践为目标”的特色,整合原有课程内容。药物化学课程是该课程群的核心课程,我们以“新药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为出发点,突出新药创制方法的理念,紧紧围绕这一主题开展相关“药物篇”的学习;有机化学是药物化学的学习基础,其上半学年课程侧重化合物的结构与反应原理,其下半年课程结合药物化学中的药物合成部分授课,侧重药物合成方法。通过有机药物化学课程群的建立,促进药学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的交叉融合,加深学生对大药学的理解,拓展学生知识结构,提高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有利于复合型药学人才的培养。
2010年上半学年,我们以08级药学专业学生为授课对象,实践了有机化学课程中药物化学内容的引入,比如在讲述酮类化合物时,缩酮在有合成中是一类重要的化合物,在一些唑类抗真菌药物中也有缩酮的结构,授课重点由有机化合物的官能团到药物、药物的合成,最后再介绍构效关系研究,这样就可以将有机化学与药物化学的知识点进行有机整合。在2010年下半学年,我们以07级药学专业为授课对象,在药物化学课程中,更加注重有机化学与药物化学二门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从结构分析入手,推断该药物的理化性质、合成以及合理的结构改造,同时,还十分注重理论课程与药物的研究与实践过程之间的联系。授课教师打破教科书传统的框架与要求,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注重新药研发的理念与方法,从众多药物研究与发现的案例中总结归纳出经验与规律。比如,先导化合物的发现途径、优化方法、新药设计的方法等内容,都作为整个课程中始终穿插于体现的知识点,这样会提高学生在新药设计与研发方面的敏感度,提高对药物发现的理性认识。
2.2 实验课程群的措施与实践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实验课程过于从属于理论教学,以验证课堂教学理论为主要目的,对实验课重视程度不够,有时还存在理论和实践相互脱节的问题。且近年来理论教学内容愈来愈深入,在教学实验室里验证课堂学习内容几乎是不可能的,应该重新认识实验课在药学教育中的地位。为强化实验课程,提高资源共享和使用效率,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我们将有机化学实验和药物化学实验整合成为系统的实验体系,单独设课,形成“有机药物合成实验模块”,使内容有一定的连贯性及渐进性,实验教学减少了验证性实验,增加了综合性、研究探索性实验的比重,加大了实验、实践教学的学时数。
具体改革与措施如下:(1)改革后的实验课程体系包括基本操作实验、有机合成实验、药物合成实验、综合性实验和研究探索性实验。这样的实验布局有利于强化实验教学,系统训练学生实验技能;(2)原有的药物化学实验课程反应类型较单一,我们对药物合成部分实验进行了调整,删掉环境污染大、反应类型单一的实验,加入环境友好、综合性强的新实验内容,调整后的实验内容为阿司匹林的制备、普鲁卡因的制备、磺胺醋酰钠的制备以及苯妥英钠的制备;(3)开设了新型的探索性实验课程,以往我们开展的综合技能实验是阿司匹林的合成、质量分析及其片剂的制备,但该实验与原有的药物化学实验内容重复,不能充分体现综合性与设计性实验的理念。因此,我们实施新的探索性实验项目——“萘普生的拆分、分析、制剂及药理活性检测”,该实验体现了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剂学与药理学的交叉融合,能够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了解药物研究、设计与生产的基本流程。尤其重要的是该实验项目是我院与江苏恩华药业、徐州市化工研究所进行企业合作开发的“拳头产品”,这为该实验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地技术保障。这种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能使学生得到实验技能的全面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药品质量意识,能对所学知识有系统性的认识,能将各相关学科的知识融会贯通。
此外,我们注重实验教学与药学文献与专业外语课程的结合,一方面用双语进行实验教学,讲解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强化专业词汇的学习与积累;另一方面,让学生通过查阅文献,自主设计药物合成路线,并按照论文格式书写实验报告,加强文献查阅与论文写作能力。
2.3 实践课程群的措施与实践
在实践教学方面,我们十分注重让学生参与药物研究与发现过程。具体措施如下:(1)以校企合作实验室为平台,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3],采取导师责任制,根据学生特点制定培养计划,利用课余、周末以及寒暑假时间,以参与导师课题的方式,在实验室与校企合作单位参与药物研究实践过程,让学生在科研实验室感受药物的研究与发现过程。(2)依托医药企业中试基地进行实践教学。目前,我院已经与多家制药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并合作开发了一系列项目,这为学生的实践教学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我们定期组织学生到医药企业进行参观、学习,让学生切实感受生产的工艺流程,缩短理论与实验、实验与实际生产的差距。比如,我们带领学生重点参观了萘普生的生产车间,对药物萘普生的生产设备、工艺流程等方面与公司生产技术人员进行了学习交流,同时,相关指导教师对萘普生工业化投产进行了技术指导。(3)开展“药物研究、实践与应用”相关的讲座。邀请国内外学者、制药企业研发人员来校进行讲座,由企业人员介绍企业的生产、经营、产品研发等现状,增强学生对职业的认识和定位。
2.4 加强教学管理工作
我们不仅在授课内容上进行了改革,还在授课方式上进行了调整。教研室所有专业教师都讲授药物化学与有机化学二门课程,通过对二门课程的系统讲述,可以让教师更深层次的体会二门课程之间的联系,从而迸发出新的学科融合点。
我们根据课程群的教学内容与特色,面对不同专业的要求,重新修订了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明确提出“注重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坚持按照教学大纲进行集体备课,讨论授课内容中课程之间前呼后应的紧密联系。为保证教学质量,教研室内部还设立了教学督导小组,对课程群的任课任课教师进行教学评价,以提高整体的教学水平。
3 课程群建设的效果
3.1 科技创新平台的建立
课程群的构建基于对药学类大学生的培养出发,打破行业壁垒及学科壁垒,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并与企业合作积极建立教师科研成果转化中试基地,使之成为开放、高效、有序的校内科技创新平台。该平台包含药物基础研究、新药临床前研究、新药临床研究等三个子科研平台的药物研究与技术开发平台,并使之成为了能够面对大学生实践创新的又一个开放、高效、有序的科技创新平台。
校企双方利用共建的实践教学中心与实训基地,共同制定学生实践教学培养方案,共同参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共同进行新产品的研发及医药从业人员的技能培训,将真正实现产学研的融合,可为徐州乃至周边地区提供优秀的教学、科技服务与产业化转化平台,具有技术实力强、影响面宽、受益面大的特点。通过校企双方的积极运作该平台,以教师为代表,大学生为骨干的实践创新团队已与企业签定横向课题10项,总金额253万元;进行了4项成果转让,总金额16万。申请专利7项,已授权2项。
3.2 教学质量
课程群的建设激发了教师进行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师资队伍的教学水平得到显著提高,所取得的教学改革效果显著。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学生对于普遍反应改革后的课程给予较好的评价。研究成果“校企协同创新机制下培养药学应用型创新人才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获得2013年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此外,教师获得省级教育教改课题2项,发表教学改革论文9篇。
3.3 人才培养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获得了3项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优秀毕业团队奖,获得了3项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优秀毕业设计奖;学生参与发表了10篇SCI、EI收录论文;2012年,学生获得了3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学生多次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10级药学专业本科生黄荣荣与吴彦等同学的“木犀草素对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应激所致小鼠抑郁的改善作用”获得江苏省第一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成果(项目)交流会的参展邀请;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也参与基于企业需要的课题,与指导教师共同完成了“素及其衍生物对糖尿病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保护作用”、“D-萘普生及其中间体药物综合利用研究”以及“七氟醚效及安全药理的对照研究”等研项目,通过教师的悉心栽培,学生的不懈努力,学生得到了学校和用人单位的广泛认可,并且有多名同学就业于合作企业。
我们依靠校企协同创新机制,有效地开放校内和校外科研实践平台,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在该模式培养下,经过层层选拔,脱颖而出,2名优秀学生将赴新加坡国立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4 课程群的创新点
4.1 加强了学科间联系,提高了教学质量。课程群根据药学各学科性质和特点,在国内药学教育中率先提出以有机化学为基础,以药物化学为目标的的有机药物化学课程群。课程群的建立改变了以往教学中各门课程联系松散,缺乏统一完整的教学指导思想的状况,突出了有机化学基本理论在课程群教学中的基础服务作用,也突出了以药物化学为目标的课程指导作用,对药学教学改革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4.2 能解决学生基础课学习中目的性不强的问题,提高他们的求知欲及对专业课学习的兴趣,能加强学生在专业课学习过程中深入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达到“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要求。提高了药学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了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条件建设,符合创新型药学人才的培养目标,同时也为培养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医药兼备的复合型药学人才做出贡献。
4.3 有机药物化学课程群的建立,促进了知识的前后呼应,相互渗透,提高总体教学效果。同时通过有机化学和药物化学教学体系的结构重组及实验践教学改革,打破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本为中心的“三中心”传统教学模式,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树立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也促进学生与教师的双向交流,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对于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与综合素质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5 总结
总之,有机药物化学课程群的教学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正在成长,仍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改进和总结。我们会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摸索和总结新的教学理念与方法,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药学人才。
【参考文献】
[1]徐进宜,尤启冬,姚其正.药物化学课程群的改革与建设[J].药学教育,2005,21(2):23-26.
论文关键词:五年一贯制建设类专业实践教学探讨
我国多数职业类院校五年一贯制建设类专业办学指导思想、人才培养工作重点和工作思路具有浓厚的本科压缩型特征,缺乏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必需的实践性、应用性等特色。我校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意见的指导克服了这一弊端,调整和优化学校教育资源配置,不断完善培养计划,体现出能力培养特色,提高了教师素质。
一、教学计划的改革
教学计划和课程内容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因此实践教学改革具体体现是实践教学内容的改革。实践教学要体现应用性和适度性,实用性和先进性,强化针对性和科学性。
1、完善与规范实践教学大纲 实践教学分为课程实践教学和专业实践教学。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因其内容少而专,可以随堂进行,而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涉及本专业各门课程的内容,目标是综合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因此在课程设计和专业设计时必须包括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严格区分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和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界限,各司其职,不得混淆。各门实践课程都有规范化的教学大纲和明确具体的质量标准,大纲的内容包括:课程定位和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基本要求、课程教学进度和学时分配、课程质量标准与成绩考核、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技术)指南等,通过对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感知、掌握、拓展等方面的实践培训,可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各专业施工综合实践职业技能。
2、实践教学面向实际工程应用 实践教学环节是重要的教学资源之一教育学论文,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制定教学计划与大纲的基础上,编写与之相匹配的实践教材。在编写实践性教材时,把其技术指导的先进性和实用性放在首位。详细阐述学生应该掌握本专业的知识要点、实习目的、方法和作业。这样就使实践教学工作有依据,教学质量有标准论文提纲格式。我校实践教学在以多媒体为主的基础上新建成两幢教学实训楼,补充和完善了实践教学资源。同时组织学校专业课老师编制详细的、操作性强与所学知识相呼应,又自成体系的专业实践教材,如:文字的指导手册、模拟实际业务流程、具体实践环节录像课等。我校把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列入教材建设规划,作为一项工程认真操作。特别是实践教学内容服务于建设类专业五年一贯制教育,实践性教学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建设行业第一线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3、积极推行职业资格考证培训 五年一贯制教育培养的是面向某一职业岗位的应用技术型人才,职业特征明显。将职业资格考证纳入实践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毕业前完成岗前培训,毕业后可直接持证上岗;同时可让学生在毕业前取得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或技术等级证书, 适应'一专多能'的要求,提高就业竞争力。我校培训部开展的建设行业五大员培训在行业中具有良好的信誉。
二、教学管理的改革
1、加强校内实验实训室的建设与管理,保证实践教学的需要
实验、实训室是开展实践教学的场所。实验具有直观性、可操作性、模拟性等特点,是实践教学的基本保证,我校已投入近800万元用于建设各建设类专业实验室、实训室,现建有校内建筑材料试验室、土工试验室、结构实训室、装饰实训室、工程造价实训室、工程测量实训室等共二十二间校内实训基地,提高了相应专业职业仿真程度,在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为了满足学生培养的需要,对原有校内实验、实训室进行了完善;同时新建建设行业各工种实训室6间。通过近几年的努力已建成特色鲜明、功能完善、技术先进、方案合理的实践环节教学基地,形成建设类专业群实验室、实训室和实训基地。从而发挥整体培养优势,完成本专业所有必要的技能训练,提供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保障。使学生在实验中掌握书本理论知识,又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加强课外实践活动开展与辅导
为了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的爱好,活跃学术空气,增加才干,开阔视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校园教学能继续和深入下去,并可开展融政治性、学术性、知识性、健身性、娱乐性于一体的专业社团活动和将实践性教学延伸到假期中。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动力,以参与为前提,以讨论为手段教育学论文,以收获为目的。我校经常举办知识讲座、技能竞赛、专业社团、假期打工、市场调查等活动,使学生熟悉专业、培养人品、体验生活、磨练意志,从而提高综合素质。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结合,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严谨工作作风。
3、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提高学生就业竟争能力
在完善实验、实训室建设的同时加强与已建实训基地的联系 为了满足建设类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我校已与苏州一建、苏州市政等单位合作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并在各基地分别聘请1-3名客座教授,进行定期的专题讲座,各实训基地均可定时接受学生顶岗实训。计划每年新建3-4个校外实训基地,到2012年使总数发展到30个,形成建设系列实训基地,保证学生在企业顶岗实践的需要。
定期组织学生分层次在建设类企业顶岗实习,提高学生就业竟争能力。为了让学生毕业后即可上岗,在学习期间就必须对全部学生进行顶岗实训。利用每年寒暑假对每个学生采用分层次,逐步提高的顶岗实习模式。校内基地根据学校发展规划和专业设置,建立单项实验室、综合模拟实验室,保证学生有充分的动手操作场所和时间论文提纲格式。同时,提高实践项目开出率,使实践课程教师能根据相应课程的内容和要求进行不同项目的实习。校外基地使实践教学更接近于学生的从业实际,实现专业实践活动的经常化,避免专业技能训练的形式化,便于教师搜集第一手资料、充实实践性教学教材,同时扩展知识领域,培养学生的生产实践能力,增强学生感性认识,学校通过校企合作协议的形式达成双方互利的条件,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4、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实践教学的重要保证
提高实践性教学质量,不仅要求有良好的基地,还需要有一支在理论上、实践上具有专长的实践教师队伍。教师是实践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 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保证。因此建设类专业的实践教学要求指导教师既具有建设类专业设计理论水平,又要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懂得建设行业的生产制造工艺和建设类企业的运作,必须具备”双师型”素质。没有高素质的”双师型” 实践教学师资队伍, 实践教学的任务和目标不可能完成。在实际工作中,一方面坚持”持证上岗”,要求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必须有相关职业资格证或工程实践合格证才能上岗;另一方面, 聘请建设类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担任指导教师; 另外,派送专业教师定期到建设类企业参加生产实践,进行轮岗、顶岗,提高了教师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促使教师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提高其业务素质。
5、加强实践教学的制度建设
提高实践教学质量,还必须加强实践教学制度建设。一是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规章制度、管理办法和细则教育学论文,用以规范实践教学,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以实现实践教学管理规范化、制度化;二是健全组织机构,明确各部门、人员的职责和分工,建立岗位责任制,全面负责培养总目标和阶段目标的制定,实践性计划的安排,大纲、教材的编写,实践教学的检查和效果评价、组织校内外实践教学的公开课等,并对执行信息及时反馈,建立一个完整的监督、制约机制,把实践教学落到实处;三是加强实践课程成绩的评定工作。应明确实践课程的考核办法与标准,将其单独作为一门课程,予以考核。
结束:
我校实践性教学已取得一定成果。由于我校毕业学生具有优良的思想文化素质和较高的专业知识理论水平,同时熟练掌握了社会需要的基本操作技能和实习锻炼,具有直接上岗的能力,因此受到用人单位普遍欢迎,历届毕业生的就业率均在96%以上。
关键词: 国内外 班级文化建设 研究综述
一、国外有关班级文化建设的研究
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1592年—1670年)是“班级授课制”的奠基者。他在《大教学论》中描述了他所设计的“国语学校”的教育方式:“国语学校的一切儿童规定在校度过六年,应当分成六班。如有可能,每班有一个教室,以免妨碍其他班次。”1872年《小学及教员养成一般规程》公布,规定儿童80名以上者应设两个班级,120名以上者设三个班级。数百年以来的个别教学被班级教学所替代,登上了历史舞台。而后对于班级授课的形式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与演变。
20世纪初梅耶和莫依曼通过研究提出的“作业共同体”和“生活共同体”,对班级组织有了重新认识。对班级组织的认识发展,使学者逐渐关注学生生活环境,开始重视学生的个体生活与发展,重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在班级教学上的视野也开始关注这些潜在因素对学生的影响。20世纪50年代,西方学者运用社会学原理和方法,分析班级社会体系的功能与结构,并发展成为了一门新兴的学科——教学社会学。在班级社会学体系的研究中,形成了班级社会学体系的结构化模式和交互模式。对班级社会体系的研究,指出了班级氛围、班级团体、师生互动对学生的影响,这些都是对班级文化相关因素的研究。
虽然国外学者没有直接提出“班级文化”一词,但是也有一些相关的研究。例如,美国学者杰克(Jackson.P.)在著作《班级生活》(1968)中首次提出了“隐蔽课程”,实质上就是对班级文化的研究。美国学者R.M.基辛在著作《文化、社会、个人》(1988)中对于群体文化对个人发展的影响作了论述。美国学者班尼·约翰逊的著作《教育社会心理学》(1986),詹姆斯.H.麦克米伦主编的《学生学习的社会心理学》(1989),和B.瑞文、J.儒本的著作《社群心理学》,安德森.I.卡特的著作《社会环境中的人类行为》等中,都有有关环境对人的成长的影响的介绍,反映了群体文化对于人的健康发展的关系。日本教育家片冈德雄在著作《班级社会学》(1993)中则更充分地论证了班级文化对于学生生活和行为的影响。
二、国内对班级文化建设的研究
我国对班级文化建设的研究始于对校园文化的研究。校园文化的形成时期是从1995年至今。这一时期对校园文化的认识已统一到了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三个方面,而对校园文化内容的研究也逐步关注到了微观层面,以此指导校园文化的实践活动。于是,校园文化的建设深入到了基层,如班级文化建设、社团文化建设等。我国对于班级文化的关注和开展是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开始的。在90年代中后期,班级文化建设广泛开展。对班级文化的理论研究,也得到了很大发展。吴立德先生在《班级社会学概论》(1996年)中对班级社会文化模式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进行了理论研究,对班级文化模式的要素及其构型做了粗略的分析,对班级文化建设如何开展做了一些探索。他认为班级社会文化的要素有教师文化与学生文化、个体文化与群体文化、制度文化与素质文化、统合型文化与离散型文化,这些都是学校文化系统的次级文化。他认为班级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教育人。班级社会是用社会文化教化、习染和塑造青少年的场所,但班级文化不是社会文化的缩影,而是对社会文化的选择、提炼和再创造,是一种历史文化与未来文化之间的中介文化形态。他倡导在建设班级文化时,要重视教师文化的主导作用,祛除社会文化中的不利影响,还要重视潜在课程的影响,坚持尊重学生的观点,争取社会力量的配合。
南京师范大学的李学农先生在著作《中学班级文化建设》(1999年)中,较为详细地阐述了对班级文化概念、性质和研究意义等方面的理解。作者在书中分析了班级文化的构成,并且分别从价值观层面上、规范层面上、环境层面上论述了中学班级文化建设。他认为班级文化是一种“教育存在”,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学生对于班级文化的学习是潜在的学习。并从操作的角度把握班级文化,认为班级文化中有观念文化、行为文化和环境文化。认为班级文化的构成要素有青少年文化、同伴文化、教师文化、教育文化等。
近几年一些学者对班级文化建设问题也进行了探讨。如王宁主编的《今天,我们怎样做班主任》中指出:“人总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熏陶中成长起来的,我们要用和谐的班级文化来陶冶学生的人格。”谌启标、王唏编著的《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中提到“班级文化是指班级成员(包括教师、学生)在班级活动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班级成员共同创造的群体文化,以及教室内外环境为主要内容的班级物质文化,以及班级组织与规章制度为主要内容的班级制度文化。班级精神文化是灵魂,物质文化是基础,制度文化是保障。”一些研究者针对班级文化建设撰写了一些论文。如福建师范大学的武莉,在论文《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班级文化建设研究》中探讨了新课程改革与班级文化建设的关系。四川师范大学的江红在论文《班级文化发展论》中讨论了班级文化发展的影响因素和总趋势。东北师范大学的边妮佳在论文《论班级文化建设意义的解读和生成》中,探究了班级文化建设的意义。东北师范大学的潘丽珊,在论文《班级文化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中,主要从理论层面对班级文化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此外,一些一线教师根据自身的工作经验撰写了有关班级文化建设某一侧面的实践做法,比如王红顺在《班级文化建设的小创意》中,总结了其个人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一些小点子、小窍门。汪爱华在《班级管理中的文化建设》一文中指出:“弱势群体的转化是班级文化建设最终成功的关键”等。
学校是塑造人培育人的摇篮。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的文化建设也在蓬勃兴起。而现代教育以班级授课制为主要模式,班级是学校的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在学校一切教育和教学活动都是通过班级进行的。班级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主要场所,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良好道德品质和积极乐观态度的重要基地。班级文化作为学校文化的一种亚文化,是依托并通过班级这个载体反映和传播文化现象的。班级文化具有“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它在无形中影响并制约着班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为班集体建设指明前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鲁宏飞,沈艳华,魏馨.学校文化建设与管理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谌启标,王晞著.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
[3]傅建平,胡志奎.班级管理案例.广东教育出版社,2009.
[4]钱穆.文化与教育[M].九州出版社,2011.
[5]汪爱华.班级管理中的文化建设.班主任之友,2004.10.
[6]白芸.“多元智能”视野中的班级文化建设.中小学管理,2002.
[7]伍莉.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班级文化建设研究.福建师范大学,2007.4.
关键词:研究生;学风;管理
一、研究生学风建设面临的新形势
我国1977年恢复高考,高考入取率从5%递增到2015年的74.3%,2015年高考毛入学率达到40%,高等教育改革有了突破性的进展。这一数据的剧烈变化按照马丁•特罗的理论理解,即当毛入学率超过15%时,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入了大众化教育的发展阶段。2016年4月7日的首份《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指出,预计到2019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50%,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其中,一直被大家认为是精英教育的硕士研究生教育,从1978年恢复招收研究生开始,已从10708人增长到2016年的51.7万人,入取比例约29%。由此推算,到2019年我国研究生毛入学率也将达到马丁•特罗理论中所划定的15%。届时,按照此理论,研究生教育也将跨入大众化教育的发展阶段,研究生学风建设将面对这种形式变化的挑战。高校在校研究生人数剧增,对应的是高等教育管理制度的深刻变革。随着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取消,研究生毕业生也在失去精英群体的光环。据统计,在本科生毕业时,有30%的同学为了逃避现实就业的压力,选择了考研;21%的同学因为学历需求而选择考研(其中在职考生居多)。在此背景下,研究生群体显现出了其群体构成复杂,攻读学位目的复杂,学习科研动机复杂的特点。
二、研究生学风建设面临的新问题
近些年来,学风建设已成为各个高校构建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是高校改革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大张旗鼓的学风建设在校园中起到的作用不够明显,对于研究生群体来讲,其影响性就更为薄弱。在研究生层面,研究生群体年纪较大,在职研究生所占比例甚至超过了应届本科毕业生,以某高校调查为例,法学院、学院在职研究生比例超过了应届本科毕业生人数,分别占总人数的57%和51%,在法学院、马列学院跨专业学习的研究生占到了20%和30%,上述两项统计,在文学院也达到了30%和42%。研究生普遍出现不懂得用科学方法、科研方法学习,对所学专业缺乏兴趣,所学知识结构不科学,学习动机模糊,学习动力不足,缺乏学习主动性等特点。还出现旷课、迟到、甚至考试作弊以及论文造假等现象。有的研究生生活压力较大整天忙于做兼职、找工作、交朋友。也有的研究生坐在大学这个“保温箱”里挥霍着父母的金钱,消耗着国家的教育资源,沉沦着自己的青春。相对于本科生,研究生生活在更加自由的一个空间,对于很多意志力薄弱,缺乏理想信念的人来说就更容易荒废学业,虚度宝贵的青春年华。以上研究生的种种问题可以总结为:校园求学生活无目的、专业学习无激情、对学术成果无追求和对前途迷茫无自信。在教师层面,迅速扩大的在校人数也使高校教师的数量短时间内迅速增加,一些高校教师也表现出治学不严,业务能力与素质不高,责任心差与教学水平难以满足学生需要的特点。同时市场经济的影响也显而易见,个别教师贪恋名利,事务繁忙,不专心教学科研,再加之科技进步迅速,知识更新迅猛,如果教师不能紧跟科技发展的脉搏,所教授的知识与社会需求相脱节,会使学生失去学习愿景。还有一些教师只重视能带来资金利益的科研项目,项目没有技术含量,多种原因导致教育质量下滑、科研教学效率低下,使接受教育的研究生失去听课动力。教师存在的问题可以表现为:教学科研不能兼顾、行政职责与导师职责不能兼顾和科研方向与学生长不能兼顾。在高等教育和高校管理层面,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就是在一个学校范围内也很难做到步调一致,部门都各说各的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系统。同时我国高校的许多教育管理制度、教育模式、教材体系以及管理观念的更新速度不能与现在高等教育现有局面相匹配。这些现象的产生,为研究生学风建设提出了新问题和新挑战。
三、研究生学风问题原因分析
(一)社会环境
我国在市场经济的建设过程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种经济发展不断满足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时,社会对经济的高度关注也深刻影响了在校研究生,由于网络科技的迅猛发展,社会中的一些不良风气,如“权利、金钱”直接冲击着在象牙塔中的研究生群体,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使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开展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
(二)高等教育研究生环境
研究生教育一般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课程学习阶段,在这一学习阶段研究生要达到高校培养计划中修订的学分,导致研究生在这一阶段只关心学分,重结果而忽略过程;第二阶段是撰写论文阶段,在这一阶段,研究生一般用一年的时间完成论文的撰写工作,撰写论文是一个严谨的科学研究过程,有些课题研究起来复杂,一年时间内很难完成,而学生又面临着就业的压力,所以学生急于求成,造成论文水平参差不齐,质量下降,影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更有甚者一些研究生为了按时完成论文而丧失学术道德的基本要求,抄袭造假现象时有发生,这为学风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
(三)学校研究生教育管理
高校制定的研究生培养计划存在着课程设置不合理,考评体系不健全的问题,造成学风建设很难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的高效联动机制。同时存在着对导师筛选不严,要求不严格等问题,部分导师所带学生过多,也使“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制度很难落实。这个因素也制约了学风建设的进展。
(四)研究生学生群体的复杂性
研究生群体年纪都较大,一般在24岁以上,有些是已经参加工作的人员,有些已经为人父母,研究生群体人员构成复杂,学习的动机复杂,价值取向复杂,对所学课程的需求复杂,甚至有些研究生只是为了逃避严峻的本科就业形势而选择读研究生,有些只是为了获取学位而读研究生。这些复杂的因素使学风建设开展的有效性难度加大。
四、探究高校研究生学风建设的方法,构建行之有效的科学体系
对于研究生学风建设要“治标治本”双管齐下,治标就是严管理,治本就是优化制度和重视教育。
(一)加强研究生学风建设首先“治标”
所谓治标即严管理。如:加强对研究生课堂的管理,不给研究生逃课留下空间,使其上课出勤率直接与考试挂钩;加强对研究生任课教师的管理,对于研究生的任课教师要加强监督,要确保自己的授课时间和质量,不能随意调串课,对于教学事故的认定要坚决果断;加强研究生导师对研究生指导的考核,使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第一责任人作用充分发挥;严抓考风考纪,对于考试违纪、论文抄袭等事件的处理要坚决果断,不给学生留下一丝侥幸心理。这些办法对于研究生的学风建设有着治标的作用。
(二)加强研究生学风建设重在“治本”
所谓治本就是优化制度、重视教育,在研究生群体中形成良好的学习风尚,使研究生发自内心的热爱科学研究,主动摒弃弄虚作假,养成科学的学习观,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激发研究生的求知欲、上进心。要实现这个目标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法。首先,在研究生入学伊始,充分开展学术道德教育,聘请各领域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讲述成才、成长事迹,让学生潜移默化的受教育并树立起成长成才的目标,看清自己的前进方向。聘请在校的优秀研究生讲述学习、科研心得,聆听身边的故事从而受到启发。消除研究生对科研的距离感,分享师哥师姐在科研路上取得的成就感。激发研究生自我求知与自我创新。其次,优化各项奖励制度。在制定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以及国家助学金评审细则时,充分的考虑到政策导向作用,使评奖、评优指标清晰合理,使研究生各项奖学金政策真正成为其成长成才的保障,同时也是研究生科研学习努力的方向标。优秀的奖助政策能使研究生体会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带来的自我成就感,使学生在没有生活顾虑的情况下,积极投入到学习科研中,自觉形成良好学风。再次,让研究生充分参与到导师科研以及各项校内外科技比赛中来,让研究生在参与科研项目和比赛项目的同时,体会到自己掌握的科技知识转化为科研实物成果的喜悦,搭建研究生所掌握的科学知识与社会生产力之间的桥梁,这能很好地提升研究生热爱科学研究的热情,在研究生阶段体会到自我社会价值的实现,为学风建设增加原动力。
五、结语
国家的建设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高等学校是人才最重要的培养基地。高校研究生学风建设的方法要想发挥事半功倍的效果,就要使学风建设的各项措施成为一个有机的科学体系。领导的作风,行政的政风,教师的教风以及学生的学风这四个方面相互影响,形成一种自制文化,形成学风建设体系。在这个体系中要实现制度科学健全、组织保障有力、教师理念先进和学生积极进取。只有坚持不懈的开展学风建设,才能使其不断地、有效地发挥作用,使学风建设真正的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随着党的十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学风建设也会不断地呈现出其在培养高端人才时的关键作用,更加完备的学风建设体系将逐步被研究生教育工作者探索实践。
作者:赵肖楠 尚永吉 单位:长春理工大学研究生院
参考文献:
[1]徐婷.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方法体系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09(S2).
[2]王宪平.高校学风建设的反思与对策[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7).
关键词:专业综合改革;专业建设;实施方案
针对现有高校物流管理专业目前普遍存在的“专业发展的市场化导向不清晰,专业教师的企业化经验不充足,多数学生的职业化能力不够强”的问题,2014年以来,中国民航大学(以下简称“中航大”)物流管理专业作为校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在课程体系、实践环节、教学方法、教学团队和教学管理等方面展开一系列探索和实践。
一、中航大物流管理专业综合改革的总体目标
中航大物流管理专业综合改革的总体目标是: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以知识能力素质培养为目标,遵循“以需求为导向,适度超前”的发展原则,通过“完善课程体系、拓展实践环节、创新教学方法、打造教学团队、优化教学管理过程”等一系列综合改革,开展专业建设的“五个一”工程,即锻炼一支“精理论、通实践”的教学队伍,构建一套航空物流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和一套“全过程、递进式”的实践教学体系,尝试一系列的多元化教学方法,探索一个有效的教学管理模式,全面提升专业建设水平,显著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把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成为办学理念先进、办学条件优良、校企结合紧密、人才培养质量高、社会服务能力强的应用型专业。
二、中航大物流管理专业综合改革的实施方案
1.重点培养与外部引进相结合,构建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实行师资重点培养、外部引进与聘任相结合的教师队伍建设模式,进一步完善校内专职教师到企业一线学习交流和顶岗挂职、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到学校兼职授课的制度和机制,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互动构建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2.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全面开发航空物流特色的专业课程。在课程体系构建上,坚持“拓宽基础、增强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办出专业特色”的基本原则[1],从行业需求出发,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科学设置理论与实践课程体系,以教材建设和精品课程建设为手段[2],全面开发航空物流特色的专业课程,推进教学内容的改革。在课程设置上,努力提高课程的“实践性”,真实反映航空物流业务的“前沿性”,加强与企业实务的“联系性”,有效提升实践实务性课程的授课质量,突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组织全体专业教师参加的“说课”活动,每门课的课程组长分别就课程教学大纲、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教学方法手段、学情及学生学习方法指导以及目前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准备改进的想法等六个方面进行全面阐述。3.完善“全过程、递进式”的实践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以知识融合与综合能力的培养为主线,整合校内外的教学资源,搭建“校内实验+校外实习+实践讲座”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平台,逐步形成点(实验课)+线(综合课程设计、课程实习)+面(综合实训、综合实习)+体(毕业实践、毕业设计、科技立项、物流大赛)相结合的“全过程、递进式”的实践教学体系。4.加强实习考核考评制度建设,建立长效机制实习基地。与校企合作共建物流校外实习、实训、研究基地,形成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促进学生实践技能的提升[2]。目前本专业已经同国货航、中货航以及国航航材、天津华宇物流四家企业建立长效合作机制,为学生提供了实践教学基地。积极探索良好有效的考评体系,对实验实习的各个环节实行良好的管理,以保证实验实习达到预期效果。建立与物流管理企事业单位的长效合作机制,加强管理与监督,保障实践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努力形成一套适应社会需求的较为完善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5.完善多层次的专业建设与教学质量监控系统。不断完善“学科带头人-专业负责人-课群负责人-课程负责人”的专业建设队伍,每位教师加入到相关位置,制订责任和激励制度,提升管理水平,落实教学目标实施细节,推动专业建设扎实稳步发展。建立有效的教师评价与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精心教学、用心教学、教师育人,积极投入教学研究改革,不断提高专业教学质量。完善教研活动制度,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通过教研活动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每年举办一届“教学质量月”活动,规范教学行为,加强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的研究;每学期期中举办一次“教学研讨”活动,每学期期末举办一次“教学总结”活动,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集体探讨解决方案,形成教师人人参与教学科研的氛围。不断优化课堂教学质量管理和监督检查评价制度,形成规范有效的课堂教学行为监管机制;逐步完善教学改革研究制度、实验室管理与开放制度,本科生科学研究、社会实践方面的奖励制度,充分调动本科生科研兴趣,着力培养本科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与科研创新能力。
三、中航大物流管理专业综合改革的成效总结
1.构建课程群,完成课程体系的顶层设计与优化。中航大物流管理专业组织教师梳理现有课程,通过梳理现有课程之间的知识点联系,对比培养方案对于人才培养的要求,查找现有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最终从理论基础、实践应用、方法技能、行业特色四个方面形成五大课程群,分别是物流管理基础课群、物流实务课群、物流设计与规划课群、航空物流课群、航材管理课群,并由此开展了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物流管理专业课群形成之后,全体专业教师以课群为单位,再次通过“说课”的形式,全面梳理了课群内所有课程的教学内容,并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进一步在避免知识重复中查找知识遗漏。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的显性成果主要有:一是,课程梳理中发现了有些课程知识介绍性强,管理能力培养弱,不能很好地支撑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明确圈定了这些课程存在的问题之后,要求限期整改;二是,删除知识陈旧或者重复较多的课程;三是,增补新课程;四是,根据课程知识之间的联系,有机整合部分课程的内容。2.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改革初见成效。专业综合改革期间,全体专业教师积极开展了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目前物流管理专业教师在案例教学法、专题研讨法、项目教学法与任务驱动教学法、成组情景游戏教学法等做出了尝试,并取得较好的效果。专业综合改革立项之后,每位专业教师在原有学生考核方式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增加应用性和创新性内容的考核和成绩比重,增加考核中设计性内容或题目的安排,加强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考核。进一步丰富考核形式,根据专业课程实际情况,尝试将案例演讲、研究论文、规划设计、调查报告、课程讨论和实务操作等纳入教学和考核体系。3.利用创新教育强化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效果。中航大物流管理专业积极组织学生申报科技创新创业项目,组织学生参与各类物流竞赛等,多途并举,搭建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实践和训练的平台。近年来,学生共获得市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8项,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5项,国家级物流竞赛一等奖1项,展示了本专业大学生扎实的基本理论、过硬的基本技能及较强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团队精神。4.专业综合改革期间教研成果收获显著。中航大物流管理专业综合改革期间,鼓励和引导教师通过申报教育教研项目,建设精品课、优质课,发表高水平教研论文等方式,不断提升教学改革水平。专业综合改革期间,物流管理系教师共获批教育教学改革项目3项,其中天津市教育科学规划“十三五”课题青年专项1项,校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项;发表期刊教研论文13篇,内容包括课程设置、课程改革、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等。课程建设方面,校级精品课《民航货物运输》顺利通过复评,《企业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获评院级优质课程。教师竞赛方面,先后7人次获得各种奖项,包括第二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天津市二等奖;天津市第十二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文经组天津市三等奖等奖项。
参考文献:
关键词: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 英语课程体系 实践 改革
随着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宽口径、适应性强、有相当应用能力的复合型英语人才成为时代提出的新要求。要构建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就需要对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师资队伍、教学方法、专业特色等的学科建设进行优化和改革。课程体系建设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其科学与否是高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优化课程体系是培养21世纪复合型英语人才的关键所在。作为一所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我院在广泛借鉴国内外教师教育的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建设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学院办学的实际,在几年的办学实践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体系。
一、在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
1.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突出应用型专业特色,提高应用性人才培养质量。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应根据应用型专业的形势需求,及时实行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管理、教学评价思想的系列转变,使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础与条件大有改变,教学质量得到较好保证,把英语这一应用性学科办成特色应用专业、品牌应用专业。在大力调整课程体系的同时,重新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对学生人文精神、科学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实行弹性学习年限,使培养方案更符合高等教育规律与社会需求,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打下坚实基础。
2.打造教学团队,培养一支高素质适合应用性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课题的研究与实践中加强对校级学科带头人和省中青年骨干教师等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并以他们为领头雁,开始形成不同学科方向的教学与学术团队。
3.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在仿真环境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才能。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应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以实践教学为基础,以专业实习为主线,以学生社会实践、技能训练、课外科技文化活动等为补充,努力构建具有学科专业特点的实践教学体系,着力促进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提升。努力做到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适应,与学校定位、人才培养相统一,形成以学科建设为支撑,应用专业为方向的特色课程体系。
4.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打造人才培养中的应用性和复合性。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就是制定的专业教学计划按照市场经济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调整、改造、重组现有专业,增强专业适性。专业教学计划是人才培养的基础方案,必须认真按照厚实基础、淡化专业、加强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路制定教学计划,综合考虑调整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在学校的支持下借鉴国外经验,探索单一专业(Single Honours)、双修专业(Joint Honours)、主辅专业。
二、构筑“基础平台和多个方向”的课程体系,搭建支撑多纬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框架
“基础平台”的课程主要为公共课程和宽泛的学科课程,是实现“厚基础、宽口径”的主要途径。基础平台为两个相对独立的大系列课程平行教学,为后期的专业教育奠定厚实的基础。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两个平台所占的比重,来调节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构成。但要注意的是,学科基础课程在本科教育中,有相当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必须精心设计学科基础课程的课程体系和系列课程的教学内容。理论课占总学时的30%左右,集中在一、二年级教学中完成。“多方向”是应针对人才市场对应用型本科人才提出的需求和个性发展所构成的课程板块体系。在设置上,要具有“灵活性、先进性、方向性和扩展性”的特点,可以由几大模块和若干分支模块构成,如基础理论模块、学科理论与实践模块和行业实践模块等。职业技能实践课程不能削弱,还要增设有助于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课程,主要集中在后一、二学年教学中。
另外,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补充在“基础平台,多方向”的课程体系的不足,我们还可以设置一定比例的任选课程模块,如专业方向类课程和特色课程,给学生更多、更大自主选择的空间。在选用教材上,要坚持围绕培养应用型人才目标,突出体现时代性、实用性、趣味性、综合性、复合性等,建立适合本科院校特点的系列教材体系。在课程改革方面,设法摈弃内容上的难、繁、偏、旧和操作性差等弊端,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知识与技能。
三、改革教学方法,全面提升应用性人才培养质量
1.课堂教学方式灵活,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分析。
课堂教学一般分为三种:主讲教师上的讲座式大课(lecture)、由辅导教师主持的课堂讨论(class)和学术类研讨课(seminar)。教师在课堂上常常采用跳跃式讲授的教学方式,并且允许学生打断讲课思路提问。如讲授时采用只讲要点,即时解释、提问、布置大量的阅读作业、鼓励学生参加专题讨论等,均值得我们借鉴、研究。在课堂讨论时,注重同学之间分析作品并相互点评,教师仅仅在重点之处加以引导。鼓励学生使用各种器材和创作手法,包括参观博物馆、欣赏有关电影、表演和戏剧改编制作等。大课时多媒体、幻灯投影及网络课件所占比例高,而课堂讨论和学术类研讨很少使用多媒体、幻灯投影及网络课件,但教学效果也很好。
2.优化群体结构,整体推进教学改革,从各门课程“各自为战”转向课程间的“协商、对话与合作”。
一方面,照搬传统本科院校教育模式难以达到培养目标,另一方面,是我们固有的传统观念习惯使然,人才培养的许多做法仍沿袭过去的传统。而且多年来我们的教学改革大都集中在各门课程或某一局部领域“点”的建设上,为此整体教学质量没有得到真正提高。因此在教改中,我们必须注重课程的群体建设。课程群,指若干门彼此独立而相互密切联系的课程。因此要通过开展课程建设,使更多课程的教学结构得以优化与整合,使各门课程通过共同建设都得以提升到一个新档次,从而使整体的教学质量跃上新台阶。
3.变革教学测试方法,加入课程论文写作的比重,调整教学评估体系。
改变主干课程主要采用笔试考查的传统做法,采用平时短小论文写作与学期结束课程论文加笔试的方法,评估学习成绩可采用30%(小论文)+30%(课程论文)+40%(笔试)的模式,利用成绩杠杆来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H.Douglous Brown.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Prentice Hall Regents,Englewood Cliffs,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