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农村城镇化调查报告

农村城镇化调查报告

时间:2022-06-28 12:31:0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农村城镇化调查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农村城镇化调查报告

第1篇

调查地点:中国

调查内容:中国消费者一季度消费意愿

调查对象:中国消费者

尼尔森xx日了20xx年一季度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报告显示,一季度中国消费者的消费意愿回升至39点,为9个季度以来的最高水平。

调查报告显示,xx%的中国消费者表示,未来三个月计划增加在食品饮料类快速消费品上的支出;近15%的消费者表示,将增加非食品饮料类快速消费品上的支出。其中,近五成(45%)的一线城市消费者计划增加在食品饮料类快速消费品上的支出;近四成的消费者将增加在非食品类快速消费品上的支出。

尼尔森大中华区总裁严旋分析说,与前一季度相比,中国消费者的就业前景、个人经济状况和消费意愿均保持稳定,这表明消费者对中国整体经济持有乐观和积极的态度。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宋立则在当日出席尼尔森中国消费者360论坛时表示,当前中国经济增速下行仅是短期低迷,而非趋势性变化,未来10年中国经济仍会较快速增长,消费也会出现乐观的增长。 城镇化将会是避免中国经济出现硬着陆的重要因素,且与以往产业发展推动的劳动力为主的城镇化模式不同,未来将会是以消费升级推动的非劳动人口城镇化。

而对于如何扩大消费,宋立认为,可以从城市、城镇、农村各个方面着手,城镇化将成为中国经济得以避免硬着陆的重要因素。

过去的模式是,产业发展推动的以劳动力为主的城镇化;而现在的模式将是,消费升级推动的非劳动人口城镇化,具体包括:服务导向型农民工家属城镇化、消费升级型农村先富人口城镇化、以及消费升级型城镇人口大城市化。宋立说。

第2篇

农村收入调查报告

加快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是农业、农村工作的首要问题和中心任务,也是农业、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随着全球金融危机进一步加剧,我县农民收入状况如何,影响农民增收的症结何在?20**年**月份,对所在地的农村农民收入进行了一次实地调查,调查采取听汇报、入户调查和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农民收入状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了解,并形成调查报告。

一、农户收入的现状

本次共走访调查农户52户,其中,纯农业户38户;亦工亦农户7户;以农为主,农闲时兼营服务等三产业的4户;纯经商办企业的3户。其中,2009年度家庭年收入1万元以下的3户;1万元(含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8户;2万元(含)以上,3万元以下21户;3万元(含)以上,5万元以下17户;5万元(含)以上3户。调查显示:当前,我国农村大部分地区农民家庭收入还很低,加上生产、生活支出不断增加,农业结构调整成效尚未充分显现,农村劳动力难以充分就业,农民创业意识和技能薄弱等,使得农民在短期内增收还很困难。

二、农户收入状况分析

在调查前,笔者曾到当地政府统计部门进行了相关情况的了解,2009年该镇上报的农民人均纯收入4725元,比上年增幅15%。在此次调查的52户中,总人口213人,其中,劳力131人,在所调查的劳力中,外出务工106人。在农户的收入构成中,来源于一产业的收入716元;来源于二产业(含外出务工)的收入2187元;来源于第三产业的收入1822元,分别占总收入的15.2%、46.3%和38.5%。从收入构成可以看出,农民来源于一产收入较少,来源于二三产业的收入较多,尤其是外出务工收入占总比例最高。而一产收入中,退耕还林收入占70%以上,真正纯农业收入更低。

通过以上分析,目前,我家乡农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还是靠外出务工收入,从调查出的外出务工人数占总劳力人数近81%的比率来说也是如此;其次是经商办企业的收入,单靠农业生产生活将十分困难。分析当前农户家庭经济收入低,增收困难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农民绝对收入水平较低。虽然被调查的52农户中,年收入2万元以上的占大多数,但近年来农村家庭开支逐年加大,尤其是教育、住房等到方面支出更大,致使被调查的约70%以上的农户全年没有结余,稍有变故就得负债。

(2)增收速度缓慢。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同过去的情况比速度大大降低。据资料显示,改革开放的前6年,农民人均收入的年增长按可比口径计算在14%~20%之间。而1997年以来平均只有4%。二是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比差距很大。按照到 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人均GDP要达到3000美元的目标要求,农村人均收入每年的增长率要达到12.2%,同这个要求相比,实际发展速度要低得多。

(3)城乡差距加大。近几年来,尽管国家相继出台一些有利政策,农民增收速度可以超过5%,但是仍然落后于城镇居民,使城乡差距继续扩大。

(4)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同地区之间农民的人均收入差距较大,并且这种差距没有缩小的趋势。据我了解,我家乡安徽省巢湖市在全国农村所处位次还较高,农民人均收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西部内陆地区农民收入更低。

造成我国农民收入问题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农民整体素质还不高,还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突出表现为文化素质较低。据调查分析,农民劳动力中,小学及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约占6%左右,初中文化程度的约占20%左右,高中文化程度的约占20%左右。

(2)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还跟不上形势要求。调查发现,一是特色主导产业总量小,覆盖农户少。二是农业机械化程度不高。三是结构调整不深入。以蔬菜为例,种植结构雷同,品种特色不明显,科技含量不高,大路菜多,贮藏、保鲜、深加工及包装、运输等严重滞后。

(3)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引导、协调、服务功能滞后,不能有效地解决农民在生产过程中的诸多困难。一是信息服务滞后;二是技术服务跟不上。特别是高新技术应用上,技术与生产严重脱切,导致农民增收难;三是信贷部门缺乏有效的资金扶持措施,一家一户贷款困难。调查发现,多数农民都有强烈的增收意识,并有一些可行的增收项目,但苦于没有启动资金,而难以上马。

三、当前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和建议

现如今,中国经济正处在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对实现我国“保增长,调结构”的目标尤为关键。但是,收入差距过大,尤其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限制了我国刺激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活力与动力。因此,增加农民收入,对扩大消费需求进而推动经济增长至关重要。当前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对策有:

1、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要增加农民收入,关键在于农民自身的素质的提高。这就要求政府部门千方百计搞好农民技能培训,让农民更多更早地了解市场的最新信息和动态。

2 、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和农村服务业,提高民营企业发展水平,充分发挥工业对农民增收的带动作用。

3、推进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充分挖掘农业内部潜力。这是农民增收的基础。要面向市场,依靠科技,发挥比较优势,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一是大力推广优质农产品,优化品种和结构;二是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形成优势产业带;三是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创造新的消费需求。

第3篇

农民工问题是一个大问题

农民工问题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广受关注的大问题。在中国13亿人口中,农民工的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根据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13年,全国农民工总量已达到26894万人,比2012年增加633万人。从图1中可见,从2008年开始,农民工数量每年都呈递增趋势,近两年增加的比例更大。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截至2013年底,中国有7.7亿就业人员,在这其中,农民工占到34.9%;2013年全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员数达到1310万人,这其中,农民工就业数量占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的近一半,比2012年增加了633万人。而在加工制造业、采掘业及家政、餐饮等服务业中,农民工数量更是占到从业人员的半数以上。

面对数量如此庞大的农民工队伍,在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进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系列问题。这早已引起了国家的重视,并出台了多项政策,来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从2004年至今,连续11年,中央的1号文件均与“三农”问题相关。在这些文件中,不约而同地提到了农民工的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对农民工关注的聚焦点也不断变化。从最开始关注农民工的进城就业,到后来的完善农民工合法权益,再到近来的使进城务工人员市民化,见表1。不同的关注点体现的是国家对农民工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

在农民工问题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农业部等部委,也采取很多措施来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比如,2004年,当时的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就专门发起了为进城农民工提供就业服务的“春风行动”,内容包括为农民工提供就业机会、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以及整顿劳动力中介机构等。这一行动目前已持续开展了11年,让众多农民工共沐春风。2014年3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以提升农民工职业技能为目的的“春潮行动”,以期通过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创业培训等措施,进一步提高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加快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而教育部,也一直着力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教育问题,出台了多项措施,以利于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入学,并切实做好返乡农民工职业教育和培训等工作,一些地方还将农民工纳入职业教育的招生范畴。

从国务院、各部委,到各省级政府、地方部门,重视农民工并着力解决其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已经成为共识。

技能缺乏阻碍农民工市民化进程

这些年来,在服务农民工方面,国家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出台了很多利于农民工进城和就业的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农民工就业规模持续扩大,职业技能不断提高,工资收入水平也大幅增加。但总体来看,效果并不尽如人意。进城务工的农民依然面临着就业不够稳定、接受技能培训的比例较低、创业不够便捷、劳动权益保障不够充分等问题。

进城务工的农民,最重要的是拥有一项技能,这是他们在城市安身立命的根本。但目前,农民工中接受过技能培训的比例却并不高。国家统计局的《2013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2013年,尽管接受过技能培训的农民工比2012年提高了1.9个百分点,达到了32.7%,但总体来说,比例依然偏低。见表2。

而恰恰是技能缺乏的问题,使农民工在市民化过程中受到了一定的阻碍。众所周之,农民工只有掌握了一定的技能,才能相应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工作才能变得更稳定,才更有利于其融入城市,这是一连串的反应。因为缺少技能,一些农民工只能做着依靠体力谋生的工作,影响其市民化进程。

目前,国家在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而让一批又一批的农民工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真正实现过上城里人生活的“市民梦”,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出路。2013年全国“两会”期间,总理在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时就指出,“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现在大约有2.6亿农民工,使他们中有愿望的人逐步融入城市,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要有就业支撑,有服务保障。”2014年7月30日,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部署了做好为农民工服务工作、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而这次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为农民工服务工作的意见》则给出了明确的目标,即到2020年,转移农业劳动力总量继续增加,每年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2000万人次,农民工综合素质显著提高、劳动条件明显改善、工资基本无拖欠并稳定增长、参加社会保险全覆盖,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努力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未落户的也能享受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农民工群体逐步融入城镇,为实现农民工市民化目标打下坚实基础。见图2。

如何实现这些目标,国务院文件也给出了具体的措施,从着力稳定和扩大农民工就业创业、着力维护农民工的劳动保障权益、着力推动农民工逐步实现平等享受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和在城镇落户、着力促进农民工社会融合、进一步加强对农民工工作的领导几方面提出具体的要求。

职业教育的着力点

在农民工市民化的过程中,职业教育要如何发挥出自己的作用呢?国务院的文件明确两大着力点:

一是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即“加大农民工职业培训工作力度,对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对农村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开展劳动预备制培训,对在岗农民工开展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对具备中级以上职业技能的农民工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将农民工纳入终身职业培训体系。”

二是加快发展农村新成长劳动力职业教育。文件强调,要“努力实现未升入普通高中、普通高等院校的农村应届初高中毕业生都能接受职业教育。全面落实中等职业教育农村学生免学费政策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鼓励各地根据需要改扩建符合标准的主要面向农村招生的职业院校、技工院校,支持没有职业院校或技工院校的边远地区各市(地、州、盟)因地制宜建立主要面向农村招生的职业院校或技工院校。加强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创新办学模式,提高教育质量。积极推进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

对应农民工市民化的这两大着力点,职业教育须强化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构建相应的职业教育培训服务体系。在农民工市民化的过程中,构建并完善相应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服务体系是非常重要的。这一体系要做到结构合理、功能完善,能够全面适应与满足农民工对职业教育培训的需求,为满足农民工提高城市生活能力和提升生活品质服务。可以说,在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农民工接受的教育内容、教育形式都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这对职业教育培训机构、设施、师资力量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职业教育培训服务体系并不完善,职业教育专业重复、资源分散等问题广泛存在,为此,要着力构建一个开放、多元、立体的教育培训体系,在这一体系中,纵向上实现从初等、中等到高等教育的衔接,横向上实现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技能培训等相互沟通。以满足农民工市民化培训和个人终身学习需要。同时,这一体系还要利于农民工输入地和输出地之间的衔接。目前来说,依然存在农民工输入地与输出地之间脱节的问题。各级政策采取的措施,也大部分是强调输出地农民工的职业教育与培训,而在培训结束后,输入地则没有任何措施。

二是加大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力度。《2013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1980年及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达到了12528万人,占农民工总量的46.6%,占1980年及以后出生的农村从业劳动力的比重为65.5%。可以说,新生代农民工涌入城市,给城市带来发展活力的同时,也为城镇化进程带来一定的压力。新生代农民工呈现出区别于老一代农民工的鲜明特点,《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3》显示,新生代流动人口更加注重体面就业和发展机会,进入城市不仅仅是为了挣钱,还对未来发展有更多期待;他们渴望在城市稳定生活、稳定工作,最近3年没有更换过工作的流动人口比例超过六成。新生代农民工具有更为强烈的市民化愿望,要促进作为农民工主体的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就应当对他们进行以职业教育和培训为核心的教育培训。通过教育和培训,使其获得系统的专业知识,增加其在城镇就业的砝码,同时要对他们进行基本的素质教育,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现代城市文明素质。

第4篇

关键词:农民工;主体地位;图书

据国家统计局2013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2013年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6894万人。由此可见农民工已经成为产业工人的主力,也是城镇化中市民化的主力。真正的农民工市民化不仅仅是让其住进城市,而是要真正成为市民。就目前来看农民工并未真正融入市民,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其主体地位的低下。农民工主体地位主要表现在经济上、政治上、精神文化上,这不仅仅需要提升农民工的生存技能,也要提高他们的维权、参政议政能力和精神素养,其途径除了有限的教育、培训之外,更重要的是需要足够、实用自学书籍。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在农民工中1980年及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为12528万人,占农民工总量的46.6%,占1980年及以后出生的农村从业劳动力的比重为65.5%。新生代农民工中,具有初中以下文化程度仅占6.1%,具有初中文化水平的占60.6%,具有高中文化水平的占20.5%,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水平的占12.8%。可见新生代农民工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和水平。但是目前农民工的书籍占有量很不乐观,通过对长春市200名农民工的调查显示,50%的农民工一本书都没有,拥有3本以上书籍的农民工也只占20%左右。这种现状无疑制约了其主体地位的提升。

一、目前农民工类书籍出版存在问题

(一)流通渠道不畅,限制了出版和需求

目前来看农民工书籍流通渠道很窄。首先,农民工书籍的出版在选题上并没有单独列出,基本上是放在是“三农”图书的大的框架当中。在我们的观念中并没有把农民工和农民区别开来,实质上农民工和农民已经有了实质不同,既农民工已经成为产业工人的一部分。其次,就是农民工进入城市后,其工作地点比较分散、偏僻,致使弄农民工与书籍的接触机会很少,上图书馆和书店的时间和条件不便利。从图1中可以看到大多数农民工从事制造业和建筑业工作,一般来讲这两类工作离繁华的服务区都较远,这也大大加大了农民工与书籍的距离,使农民工类的书籍在流通上受到阻碍。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3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整理。

出版商在流通不畅的条件下商业利益就会受到影响,所以出版这一类书籍的积极性也不高。有些出版商虽然参与农民工类书籍的出版,更多的是配合国家有关政策和有关部门的活动和计划,如在培训书籍出版上主要是配合阳关工程等。所以出版商从利润角度来讲就要调高图书价格,而对于农民工来说,过高的图书价格极大的限制了购买欲望,这也是此类书籍流通渠道不畅的重要原因。流通渠道不畅既限制了农民工购书和阅读的积极性,也限制了出版商的出版的积极性。

(二)农民工专业类书籍内容不切合实际性,弱化了其经济地位

农民工专业培训类书籍是农民工提高生存技能和提高工作水平的重要途径。但是大多数书籍过多的强调理论和专业,在书中往往涉及很多专业术语,这对于大多数农民工来说无疑就像天书一样难懂,更别提实际效果了。甚至有些技能培训书籍中首先阐述一些历史沿革、物理和化学原理等,使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农民工开卷就一头雾水,很难在农民工技能提高上起到明显的效果。在书店也不难发现,冠有农民工标题的图书很少,涉及农民工的一些专业性书籍也是放在大的专业柜台上,如建筑、化工、装潢等柜台上,并没有从农民工角度设计图书的出版,这也说明这类书籍实用性比较低。

(三)农民工政治类书籍短缺,弱化了其政治地位

政治素质是一个人政治心理和政治行为的综合体现,人的政治素质的高低是一个社会文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无疑一个集团的政治素质也是这个集团在社会上的社会地位的体现。提高农民工的政治素质关键在于提高他们的政治思想、政治意识和政治能力,这也需要农民工参政议政类书籍的指导。农民工在家乡参政议政大多通过村委会来实现,但是当他们到城市打工之后,其参政议政意识逐渐淡化,原因在于一方面对城市参政议政环节和方式的陌生,以及对参政议政途径的不了解造成的。目前对于农民工参政议政指导类的书籍很难找到。人们更多的是把农民工当做弱势群体出版一些维权、法律援助等类书籍。

(四)农民工思想道德类书籍的缺乏,弱化了其精神文化素养

农民工出版的书籍从其需求对象来看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供有关学者研究和政府部门决策需要的调查报告和研究著作,如《中国农民工问题》、《中国民工潮的经济学分析》、《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中国农民工的政治经济学考察》、《中国农民工打工调查》等;另一类是供农民工阅读需要的培训、教育、咨询和娱乐等方面的书籍。第一类书籍农民工根本看不懂也没必要看,第二类书籍从出版总类上看更多地体现在培训、咨询等方面,如各种工作的培训指南、城市指南、法律保障、劳动合同、社会保险等书籍。而关于农民工了解职业性质和危害、职业道德、社会公德以及人文关怀的书籍很少。在出版中往往以城市居民为参照指标,把农民工定义为弱势群体和低素质,所以一些文学作品往往缺乏深度和教育关怀意义,出版一些内容肤浅的口袋书,缺乏农民工喜闻乐见的、通俗易懂又具有教育引导意义的阅读书籍。

二、农民工类书籍出版的对策分析

(一)拓展流通渠道

流通渠道的拓展是拉近农民工和图书距离的关键一环,也是提高利润,激发出版商积极性的重要方面。拓宽流通渠道需要调整图书发行方式,象“农民书屋”那样建立农民工流动书屋,适应农民工生活、工作区域分散和偏远的问题,送书到人。在书店经营方式上也要调整,设立农民工书籍专柜,强化对农民工的购书服务,可以考虑网上订书、送书活动。出版商也可与一些电商联合,拓展流通渠道。从政府角度讲,各有关部门可以采取补贴的方式降低图书价格,增加图书销售市场活力,激发农民工购书的积极性。

(二)明确图书定位

农民工是农民中文化素养较高,眼界比较开阔的群体,特别是以青年为主的新生代农民工不但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而且具有积极的接受新鲜事物和提高自我的心态,所以说农民工是农民中对知识需求比较强烈,阅读积极性比较高的群体。但我们在图书选题和出版上要定好位。

首先,在选题上定位为农民工。“三农图书”的选题要摆脱以前以农业种植、养殖为主的基调,要首先面对农民工进行选题。农民工目前迫切需要的书籍主要有提高技能方面的书籍(如建筑、装潢、保安、服务等)、生活知识类书籍(如入城指南、就业指南、居住指南等)、维权类书籍(如法律援助、劳动合同签订等)、休闲娱乐类书籍、职业道德和社会道德教育类书籍等。在选题上应该紧紧围绕这些类别,并以农民工的需要、文化水平进行图书定位。

其次,专业类培训书籍要定位为实用。另外在农民工图书选题上也要具有实用性,要以农民工为切入点,而不是广泛意义的农民。如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农民工进城务工指导手册》就非常好,也很畅销,其原因就是解决农民工面临的现实问题。

再次,提高政治权利类图书的出版。政治权利类图书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权利咨询和维权类书籍。这类图书包括公民基本权利读本、法律咨询与援助、用工合同签订等。这类图书的出版要体现出实用性和通俗性。另一类图书就是权利参与类图书。这类图书主要包括工会和各团体组织的参与权利、参政议政权利等。鉴于这类权利的行使是在农民工不熟悉的城市,所以就要求要有专门的权力行使指导类书籍,包括行使方式、行使地点和行使途径等的指导。

最后,精神类图书要定位为人文关怀。农民工离开家乡后都会感觉到孤单寂寞,这也需要一些通俗而有质量的精神类读物作为精神寄托,所以这类图书要体现人文关怀。人文关怀就是要在图书内容设计上既要给农民工以精神慰藉,又要在内容中让他们感受到社会道德的正能量,而且也应该有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的引导。让他们既能感受到社会的关怀,也能够提高自身的精神素养。

(三)强化数字化出版物的出版

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第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13年数字化阅读方式越来越成为阅读的主要方式,通过在线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手机阅读、光盘阅读等阅读的人群占全国总人数的50%以上,这部分群体中中青年占大部分,在阅读方式选择上手机阅读人均每天阅读时间为21.70分钟,为最主要的数字化阅读方式,其原因在于其方便性和免费特征。据统计与2012年相比,表示能够接受付费下载阅读的人数下降1.4%,为38.7%。所以在出版方式上应该更重视于数字化出版物的比重。对于农民工来说,用手机阅读已是很普遍的现象。由于农民工更多的倾向于免费阅读,国家可以投入建立农民工电子阅读平台,推动电子出版物的发展。也可以以补贴的方式与各大出版集团联合推动电子出版,在此过程中也可以向农民工发放阅读卡等方式,激励农民工的参与,提升其阅读的积极性。

选题合理、数量足够、通俗易懂的农民工书籍不但能够提高他们的生存技能和精神文化素质,进而也能够提升他们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只有农民工的主体地位提高了,才能够使他们真正融入城市,推动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2013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OL/BL].统计局网站,2014-05-12.

[2]李强.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3]李奋生,李柱勤.进城农民工政治上弱势地位的表现、原因及对策[J].新农村建设,2012(06).

[4]庞琳.曾诚农民工法律实用图书出版思考[J].观点,2013(03).

[5]郑波,杨峻,赵伟力.数字化发行,农家书屋的未来[J].科技与出版,2010(12).

第5篇

关键词:留守儿童;留守现状;问题分析

有这样一群孩子,在他们还嗷嗷待哺的时候,父母就背井离乡,为了谋生去了遥远的城市。很多时候,他们只能通过电话或偶尔寄来的汇款单,才能感觉到父母的存在,当别的孩子在亲情的呵护、家庭的温暖中享受花样年华时,他们却被遗弃在乡下,孤

独地像野草一样,人们给这群孩子取了一个酸楚的名字:“留守

儿童”。

一、留守儿童的定义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半年以上,孩子留在户籍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17周岁以下的儿童。根据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的数据推断,全国约有5800万农村留守儿童,其中14周岁以下的约4000多万。和2000年相比,2005年的农村留守儿童增长十分迅速,留守儿童占农村总儿童人数的比例达28.29%,几乎每4个农村儿童中就至少有一个留守儿童。

二、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与安全问题

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的确给农民工提供了众多的就业机会,提高了他们的收入。但是,我们不应只看到劳务经济蓬勃发展拉动农民收入的一面,更应该关注他们为了经济发展所付出的代价――那些被遗弃在乡下、孤独地像野草一样的孩子们。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政策法规室主任蒋永萍介绍说:“儿童时期是人身体发育、性格养成、知识积累的关键时期,由于生活环境不稳定,缺乏父母亲的关爱,很多留守儿童在教育、安全、生活、心理方面,都面临着更多的困难和考验。他们学业失教、心理失衡、安全失保、道德失全,在身体发育、智力水平、学习成绩、思想品行和心理素质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都明显差于其他的孩子。”我非常赞同她的观点,下面我主要从教育和安全两方面来分析:

1.教育质量低

广义的教育,泛指影响人们知识、技能、身心健康、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各种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1)学校教育

学校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这里度过的。因此,学校肩负着教育的主要任务,但是大部分农村学校由于师资紧缺、设备落后,加上又有升学的压力,往往很难满足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而那些随父母一起出去打工的流动儿童,他们的教育质量也不容乐观。因为流动儿童若想进入当地公办学校,就要交一笔高额的学费和借读费。很多家长迫于经济压力只能将孩子送入农民工子弟学校,而那些学校大多是由农民工开设的,没有教育主管部门的批文,没有固定的场所,没有教学必需的设备,也没有合格的师资队伍,这种粗放型的教学质量可想而知。

(2)家庭教育

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家庭都是第一所学校,而父母则是第一任老师。可以说,家庭教育对儿童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品德的陶冶以及个性的形成等都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大部分留守儿童一年甚至几年才能见上父母一面,完整的家庭生活对他们来说都是一种奢望,更别提家庭教育了。这些孩子很多是单亲抚养或爷爷奶奶看管。对于单亲抚养的孩子,由于留下来的父亲或母亲还要承受繁重的农活和家务,往往没有很多的精力监督孩子。

她们对孩子的监管最多限于要求其完成作业,而对于孩子心理、品行等方面往往很少过问;而对于那些由祖父母或外祖母抚养的孩子,问题就更严重了,由于受历史条件的影响,这些长辈往往文化水平不高,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他们对孩子的照料往往仅限于吃饱、穿暖,而对于其的学习,则往往放任自流。

从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来看,儿童正处于身心迅速变化发展的时期,自觉性、自制性都比较差,极易受外界不良因素的诱惑。因此,我们不难想象,这些缺乏监管和约束、正被放任自流的留守儿童的教育质量会有多高。据全国妇联调查显示,“大部分留守儿童在学习中往往处于一种被动状态,学习成绩差,纪律性不强、厌学、逃学甚至辍学。而且留守儿童中,成绩优秀的不足3%,80%的留守儿童中等或偏下。”

(3)社会教育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联系是客观的。个体的发展总是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当前,中国正处于转型时期,各种思想都充斥其中,留守儿童身心尚不成熟,又缺乏有效监督和社会各界的指导,极易受西方不良思想的腐蚀,而滋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以及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想。

2.安全隐患多

由于城镇化进程加快,很多地方都开始实行拆乡并镇,不少偏远地区的乡村小学被撤并到中心校区,路途遥远、交通不便,孩子上学困难很大。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又年迈体衰,接送就成了问题。所有这些都在客观上增加了留守儿童的安全隐患。

据全国妇联《关于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报告》显示,在被拐卖儿童中,流动儿童居第一位,留守儿童居第二位。另外一些离校大龄留守儿童往往处于无人监管、自行其事的状态,很容易成为侵害他人或受侵害对象。据共青团广东省委、广东省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对广州、深圳、汕头、佛山等10个市、20多个县区的调查显示,广东省未成年犯中有51.8%是外省的未成年人,且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这些未成年犯大多数从广东省外流入,或从广东欠发达地区流入发达地区。他们中大多数人文化水平低,且有过留守经历。

参考文献:

[1]董菁.留守儿童情况调研[N].山西晚报,2008-03-10.

[2]中国妇联.关于全国留守儿童状况调查报告[EB].新华网,2008-02-27.

第6篇

青年人朝气蓬勃,是耀眼的骄阳。作为农业大国,农村青年占国家青年的大部分。农村青年作为我国青年的主体,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是推动社会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生存、生活及发展状况对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就必须充分发挥广大农村青年的优势和作用,凝聚广大农村青年的智慧和力量。教育是素质能力的决定因素,全面掌握农村青年教育水平发展状况,对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全面掌握广西省农村青年发展状况,为农村青年学习提供重要依据,在南宁范围内开展了农村青年学习需求调查活动。总共条调查人数为100人。

一、农村青年学习现状

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为了提高青年农村劳动者素质,强化劳动技能,开展了多层次、多形式的各类培训。如较早的单项生产技能培训、阶段性实用技术培训,其后的绿色证书培训,以及各类党团知识、政策法规、经营管理知识教育与岗位技能培训相结合的综合培训。这些培训在几十年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中不同程度地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这些培训虽各有优势却也存在明显不足。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经济产业结构升级对人力资源需求的提升,农村转移就业人口的职业教育与培训问题日渐突出。从这次调查中发现南宁农村存在着青年对技术的渴求和技能培训偏少的矛盾。农村青年认为“现在最需要学习的内容”所选最多的三项是实用技能28%,农业科技知识26%,法律知识26%。“最想从事的职业”选择最多的是经商41%,其次是从事挣钱多的特色农业25%,而想要规规矩矩务农的只占4%。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很多的农村青年认识到了自身知识的不足。农村学生大部分初中毕业即进入劳动力市场,不具备应有的职业技能,素质状况显然与产业发展、城市化的目标有相当距离。即使到城市打工,由于不具备市场竞争力,大多也是从事最脏、最累、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这些都刺激着农村青年对知识、对技术的需求。他们自愿接受多方面的培训。在“最希望参加哪种培训”中选的最多的是电子机械技术45%和种养加工技术28%。有79%的青年认为技能培训会有助于增强他们在就业中的竞争力。

二、影响农村青年学习需求的问题

(一)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长期以来的历史、地理环境以及国家政策原因,导致偏远山区经济发展较慢,生产水平低,直接导致农村教育发展滞后。农村青年不能享受良好的教育环境,有才之士不能得到挖掘,导致农村人才的流原因失,这就是农村青年文化水平低的根本原因。

(二)农村传统思想锢禁

农村社会封建思想依旧残留,重男轻女思想严重,导致农村青年性别文化水平的失衡,再者对教育的不重视也是一个瓶颈。

(三)青年农村青年工社会保障问题突出

农村青年就业创业能力普遍较弱,大多从事低收入的体力型职业。普遍缺少职业技能,法律意思淡薄,从而导致青年农村青年工劳动、就业权益保障缺失和不公平的现象时有发生。

第7篇

今年以来,各省市纷纷出台旨在通过农民工市民化加快房地产去库存的相关政策,从购房的货币化补贴、增加中低位商品住房供应、购房的相关税费减免,到农村“两权”(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降低首付比例、强化信贷支持力度、完善信贷风险分担机制等。各地区千方百计降低农民工进城“门槛”,力求实现房地产去库存与农民工市民化的双重目标。

目标固然美好,但现实却也异常“骨感”。当前,旨在通过农民工市民化实现去库存目标仍面临三大痛点,若无法妥善解决,去库存恐成为空中楼阁。

一、库存地缺乏产业支撑,恐难吸纳农民工就业

众所周知,房地产库存主要集中在三四线城市,这些地区往往因城市规划不合理,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就业机会偏少,工资水平偏低,难以支撑大量农民工就业,往往是农民工的主要输出地。《2015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2015年外出农民工达到1.69亿人,流入地级以上城市的农民工1.12亿人,占外出农民工总量的66.3%。虽然收入水平大致具备了三四线城市的购房能力,但很可能会面临“一二线城市就业+三四线城市居住”的尴尬境地。当前,多数地区为实现房地产去库存目标,采取各种措施吸引农民工进城购房,然而地区产业如何发展,就业如何解决,亦或只是希望通过农民工的“血汗钱”解救楼市?这只能是暂时缓解痛苦的猛药,地区若无产业支撑,新型城镇化、农民工市民化可能只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户籍制度改革与公共服务推进速度迟缓

各地在激励农民工购房的同时,户籍制度改革以及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就业扶持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应当加快推进步伐,这就必须考虑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然而,在近期各地推出的去库存政策中,公共服务尤其是市民化成本如何分担缺少实质性推进,显得“雷声大、雨点小”。过去十余年,地方土地财政雄厚,户籍制度以及各项公共服务尚未解决,当前地方财政面临困境,在部分三四线城市税收负增长的情况下,户籍制度以及公共服务何以落实,市民化成本如何分担?

三、货币化补贴等是短期战术,而市民化则是长期战略

近期,各地区密集出台各类去库存政策,千方百计降低农民工进城购房“门槛”,不仅为支持农民工购房提供了多种优惠减免措施,包括购房的货币化补贴、增加中低价位商品住房供应、购房的相关税费减免以及将农民工、城镇个体工商户纳入住房公积金体系等;还为农民工贷款提供了多种扶持政策,包括农村“两权”(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降低首付比例、强化信贷支持力度、完善信贷风险分担机制等。

纵观各地出台的政策措施,不难发现各地区已经将去库存“政治化”,将其作为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意图将农民工市民化作为“一剂猛药”达到“一蹴而就”去库存的政治目标。然而,去库存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市民化更是长期的发展战略,短期内难以见“奇效”。

第8篇

关键词:房地产;保障房;转移支付

中图分类号:F832.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3-0079-02

最新一轮的房地产市场调控已满两年,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部分地区的房价开始松动,但温总理也表示,房价还远远没有回到合理价位。近期央行的《2012年第2季度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有68.5%的居民认为房价“高,难以接受”。受居民收入提高、城镇化加快、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多重因素影响,长期内房价上涨的压力将持续存在,未来我国的住房形势将依然严峻。因此,我们需要住房制度的“顶层设计”,完善住房制度建设,特别是强化住房保障的作用,弥补商品房市场发展的不足与缺陷,促进房地产业合理健康发展,早日实现国民“住有所居”的梦想。

一、房地产市场存在长期的供需矛盾

(一)城镇化的加快发展将极大增加对住房的首次需求

作为13亿人口的大国,又处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房地产需求从长期讲是刚性的。2011年底,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1.27% ,但较发达国家70%以上的水平还有很大提升空间。诚然,当前的城镇化质量偏低,大量的农村产业工人虽然居住在城市,却无法同等享受到城市的基本保障和公共服务。但随着户籍政策的逐步改革,医疗社保的全覆盖,城乡二元结构势必将被打破,这部分人群最终将成为真正的市民。同时,未来15年中国城镇化将保持年均0.8—1个百分点的增长速度,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接近2亿农民变为市民,在城市安家落户,这些都将带来巨大的住房需求。

(二)居民住宅消费结构升级带来的改善型需求

从国际上看,人均GDP达到5 000美元,意味着居民消费将从温饱型向小康型升级,步入享受型、发展型。这也是房地产起飞和快速发展时期,并将延续到人均GDP13 000美元的水平才会出现下降。2011年我国人均GDP达到5 500美元,正是步入地产高速发展的轨道中。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个人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居民不仅对住房需求的数量越来越大,而且对住房质量和功能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然而许多老旧住宅由于面积偏小,设计落后,配套设施不完善等原因,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生活需要,因此,对新房的需求会稳步提升。

(三)我国主要城市对土地和住房有效供给明显不足

相对于快速城镇化进程所带来的住房需求,我国主要城市对土地和住房有效供给明显不足。2001年至今的10年内,构成我国房地产供给的四项重要指标,除施工面积外,土地购置面积、完成开发面积和竣工面积的增幅均呈整体下降趋势。10年间,除2008年和2011年外,其余年份的商品房销售面积增幅均大于竣工面积增幅。这一趋势从2006年以后更为明显。近5年来,商品房销售面积比竣工面积多出10.04亿平方米。从长期看,我国土地资源相对不足,新建商品房数量趋于减少。二手房交易市场缺乏规范,租赁市场仍不完善,难以将存量住房有效转化为实际供给。综上所述,房价上涨、房地产供需矛盾在现阶段和未来一段时间内都将十分突出。

二、目前商品房市场发展不足对经济的负面影响

(一)造成房价过快上涨进一步拉大居民收入差距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房地产行业出现连续多年高速增长,尽管中央政府屡次调控,但价格总体呈不断攀升之势。当前我国不同阶层的收入差距很大,出现了典型的二元结构房地产市场。一方面,高收入人群对房地产的强烈投资需求,拉动房地产价格不断上涨;另一方面,中低收入人群由于收入水平低下,已经失去购房能力[1]。这是典型的“马太效应”:贫者愈贫,富者愈富,反映赢家通吃的经济学中收入分配不公的现象[2]。房价快速上涨进一步扩大了不同收入阶层在财富创造和财富积累上的差距。

(二)“土地财政”的发展模式抑制消费水平

从宏观层面看,土地财政下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所积累的结构性问题和矛盾仍在加剧,地方政府为完成中央GDP考核,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特别是依靠房地产这架马车,既拉动经济增长又带来财政税收。201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0.19万亿,占GDP的64%,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高达6.17万亿。投资过快对消费造成了挤出效应,使居民消费支出占GDP比重持续下降,从1980年的55.8%下降到2011年的33.8%。土地财政引发的高房价则进一步抑制了居民消费,目前我国城乡居民正处在消费升级时期,房价过高会从两方面抑制消费:第一,高房贷使一部分购房者沦为房奴,过高的月供压缩了日常开支,造成没钱消费。第二,不断上涨的房价改变了消费者的心理预期,增加了预防性储蓄,造成不敢消费。

(三)泡沫积累威胁宏观经济稳定

房地产业的突出特点是产业链延伸较长,上下关联度强,长期以来,我国一直以房地产为支柱产业,拉动经济快速发展。但众所周知,房地产市场属于商品市场的一部分,遵循商品市场一般规律,本身并不能避免市场失灵的出现,无法自行遏制泡沫的产生和破灭。在中国,由于土地垄断性,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交易缺乏透明等多重因素影响,市场失灵的问题更加突出。市场失灵造成的房地产泡沫,直接威胁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甚至产生经济危机。美国次贷危机、日本90年代地产泡沫均警示了泡沫破裂后对宏观经济的灾难性影响,必须加以警惕。

三、保障房在经济发展中对商品房不足的弥补

第9篇

移民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迄今为止,全市累计搬迁移民94.35万人(其中外迁移民15.37万人),累计完成135米水位线下的7座县城和49个集镇的搬迁,三期156米水位移民搬迁安置任务有序推进,确保了1997年大江截流和2003年蓄水发电通航的需要,基本实现了“搬得出”的目标。

经济发展全面提速。从1992年到2005年,15个移民区县GDP由140亿元增加到1065亿元,年均增长11%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41.9亿元增加到783亿元;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由6.49亿元增加到48亿元。2005年库区工业经济完成总产值322亿元,15个区县中有12个高于全市14%的平均增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47亿元;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62.6;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由1831元/人,上升为11554元/人。

投入力度加大。1993年至2005年底,共有370.46亿元移民补偿资金投入重庆库区的搬迁和开发建设,加上国家用于地质灾害与水环境治理等方面的资金投入,极大地改善了库区基础设施和环境条件,带动了二、三产业发展。

基础条件大为改善。基本建立了与全国同步水平的通讯系统,长期主要靠水运的交通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内河港口年吞吐量大幅度提高。

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万州、涪陵等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功能逐步完善,辐射能力增强。2005年库区城镇化率为37.3%,一个新的城镇体系正在形成。

社会事业明显进步。有14个区县先后实现了“两基”目标,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稳步发展。整体医疗卫生水平提高,主要卫生指标逐年趋好。科技水平逐步提高。文体设施和文体队伍建设步伐加快。

生态环保成就显著。库区周边绿化带工程全面推进,截至2005年底,库周完成造林绿化35万亩,库区森林覆盖率由1996年的21.92%提高到2005年的30%左右。工业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项目建设取得成效。

对口支援成果丰硕。对口支援共为库区引进项目1986个,资金163亿元,有力地促进了库区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从1992年到2005年,库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578元提高到2669元,人均住房面积由22.5平方米提高到33.8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96年的4180元增加到2005年的8777元;库区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由45.46亿元增加到863.17亿元。社会保障从无到有,五大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

第10篇

最近,本刊记者到湖北中部某县的一个工业园区采访,企业家们普遍反映劳动力成本大幅上升。有家化纤生产企业,生产线上职工工资平均达到2000元,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不限于工资,还有隐形成本。如职工的食宿条件要改善,四人一间,安装空调,为了稳定职工队伍,在教育、培训以及企业文化建设、安全管理等方面的投资也大幅增加。有的企业消化不了上升的成本,就找其他“办法”。

去年以来,以东部地区企业加薪和中西部地区政府上调最低工资标准为标志,劳动力成本上升幅度较大,据30个省份统计,月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增长幅度为22.8%。分析原因,主要是中国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有专家分析,由于中国劳动年龄人口的增长已经显著减慢,目前城市所需劳动力数量主要依靠农村转移劳动力满足,预计最迟到2015年,农村向外转移的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将不足以补偿城市的需要量。据有关部门开展的企业用工情况调查发现,由于劳动力供需区域失衡,2010年以来,农村外出劳动力在东部地区的就业比重快速下降,技术工人供不应求,熟练工人普遍难招,直接导致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力成本率先上升。随着城镇化进程,农民工更愿意就近找工作,现在,中西部招工也紧张,工资也水涨船高。劳动力成本上升已不是一个短期的、局部的现象,而是一个长期的、必然的趋势,廉价劳动力年代已一去难返了。

毫无疑问,劳动力成本上升为中国经济增长提供更多的内在动力。首先,必要的增长是对以前低工资水平的一种矫正,2002年至2009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递增幅度为10.13%,但扣除物价因素后职工工资的年均增长为8.18%。其次,提高工资性收入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扩大消费,拉动内需,降低经济增长对低端出口和外国投资的过分依赖。第三,加薪还会“倒逼”企业主动调整产业结构,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扩大产品附加值。然而,劳动力成本上升也是一把“双刃剑”。加薪将直接压缩企业的利润空间,特别是那些以低端制造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主要是进行来料加工或定制,它们本来就缺乏技术优势,依赖相对的劳动力优势,利润率很低,眼下,在原材料价格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的紧逼下,举步惟艰,毫无竞争力可言。

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的调查报告显示,接近八成企业经营者认为劳动力成本提升是未来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缩小贫富差距,增强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要求我们必须走出廉价劳动力时代;但劳动力成本过快增长又会削弱产业竞争力,并可能因此导致经济增长放缓,就业岗位减少。这就是国家和企业所面临的“两难”选择。

就业事关民生,当前中国城镇每年新增的就业岗位与劳动力增长总量相比,年缺口仍然高达1000万个之上,农村尚有1亿多富余劳动力有待转移。因此,尽管中国最终要走出廉价劳动力时代,但在目前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的情况下,各级政府依然要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要继续支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把鼓励创业作为扩大就业的重要渠道,继续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减轻企业负担,帮助渡过难关。同时,从长期发展角度,政府部门应因势利导,抓紧制定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政策措施,逐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并使其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相适应。对广大企业而言,应当认识到依靠低廉劳动力成本参与市场竞争的时代已经结束了,经营的思路一定要转到依靠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上来,要努力树立自主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创造更大的利润空间,应对不断增长的生产成本。同时,企业应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履行《劳动法》规定的各项义务,要更加注重人力资本投入,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培训,并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满足员工多层次心理需求,帮助员工将自我价值和企业发展结合起来,让职工对企业有认同感和归属感,推动构建和谐的劳资关系,实现共建、共享、共赢,共同把企业经营好。■

第11篇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留守儿童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3)02(b)-0219-03

The Issue of Rural Groups Staying

Abstract:Since reforming and opening up,a large-scale transfer of rural labor force Has emerged in China,which has effectively promoted 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modernization.But the large-scale transfer of rural labor force has made some serious problem of the rural groups staying exposed.And the left-behind children are the major part of the rural labor.With the transfer of labor,the problems that exist in the growth of rural children staying highlighted are increasing.We need to solute the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family,school and society practically and effectively.Solving the problems of rural children has a bearing on the overall situation of building a well-off society and we must always make it be most important task of the Party.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party's policy on agriculture,the transfer of rural labor force will be trapped inside.The building of the new socialist rural areas will steadily forward.

Key Words:The rural labor force;the left-behind children;Countermeasures

绪论

1 劳动力转移的原因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大多数,农村劳动力数量巨大是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农村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推行了,普遍使用农业机械化,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节约了大量劳动力,农村劳动力出现过剩。加之,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占用了大量的耕地,特别是沿海地区,很多人失去了土地,人地矛盾更加突显,在耕地资源减少的情况下,劳动力相对土地出现过剩。改革开放也带来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二、三产业迅速活跃,掀起了城市规模的、扩张城市房地产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全国城市“建设热”需要大量劳动力注入。另外,以后,以户籍制度为基础形成的一系列城乡隔离制度开始松动,长期处在二元结构的体制下,城乡收入差距悬殊,在追求高收入的驱动下,大量农村劳动力开始向城市转移。

2 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新世纪中国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党的十六大就明确指出:“农村富裕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化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国各地纷纷涌现出了“民工潮”,农村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地涌入城市,寻找发展空间。调查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数量逐年增加,2003年为1.1亿,比2002年增长8.6%;2004年为1.2亿,比2003年增长3.8%。而且,劳动力转移以青壮年为主。《中国农民工调查报告》显示,2004年农民工平均年龄为29岁,其中16~25岁的占45%,30岁以内的仍占61%;从性别结构来看,农民工流动就业以男性为主,2004年农民工中男性所占比例为66%。

3 劳动力转移的意义

农民摆脱乡土观念的束缚、跨越传统制度的藩篱,义无返顾的闯荡陌生的城市,他们所带来的社会经济影响是深远的,也是多方面的。首先,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化转移,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调整了农村就业和经济结构。其次,大量农村劳动力在非农产业就业,加快了农村城镇化进程,同时为二、三产业提供了充足而廉价的劳动力,推动了工业化的发展。第三,大量农村劳动力弥补了城市因经济结构调整而出现的劳动用工空白,促进了城市经济和社会的繁荣。

4 农村留守儿童日益突显

不容忽视,劳动力转移致使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日益暴露,留守儿童作为低社会经济地位的典型代表,伴随着父母外出打工,在人身安全、学习、品行、心理发展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同时儿童作为父母的未来与希望,他们能否健康成长关系到农村劳动力能否顺利转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能否实现的问题。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留守儿童问题突显,若不及时解决,整个社会将会为农村下一代教育的缺失,付出惨痛的代价。

已有不少学者、专家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作过不同程度的探讨,取得了一些成绩,本文在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以农村劳动力转移为背景,主要对留守儿童问题加以探析,并尝试着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获得更深刻的认识,希望对解决当前“三农”问题能够有所帮助。

5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

大量转移出去的农村劳动力选择把孩子留在农村,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隔代监护或寄养在亲戚朋友家,使他们成为留守儿童。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表的抽样数据推算,我国2000年农村的留守儿童人数约2000万人。随着近几年来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流动规模进一步扩大,农村留守儿童人数远远高于这个数字。 这一群体的存在不容忽视。长期以来,家庭、学校、社会缺乏对留守儿童身心成长的关心、呵护,致使目前留守儿童存在许多严重的问题,对其研究解决已经刻不容缓。

5.1 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5.1.1 安全令人担忧

父母不在家,监护人安全防范意识薄弱,留守儿童安全隐患重重。安全隐患分为两类:一类,受他人非法侵害或人身伤害。2006年5月26日《法制报》报道:“农村留守儿童安全成隐患――17名少女童贞被买”。这是一宗触目惊心奸少女案。长期缺乏家教,处于青春期的他们很难抵得住金钱的诱惑,一些不法分子往往趁虚而入。另外,留守儿童自身年龄小,防备能力弱,出去摔伤的打架中受伤的情况屡见不鲜。另一类,自己行为失控,走上违法犯罪甚至自杀轻生之路,危及自己的人身和生命。留守儿童对法律制度、伦理观念所知甚少,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在不法分子的威胁、诱骗下,很多孩子参加打架斗殴,吸毒、犯毒,甚至被骗去参加买凶杀人走向犯罪的道路。

5.1.2 心理失衡

留守儿童中大部分由爷爷奶奶等隔代照看,少数由亲戚朋友监护,还有极少数甚至独自一个人生活。此时正是孩子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然而,大多数孩子却生活在孤独寂寞中。调查显示,有34.2%的留守儿童得不到父母的呵护照料,生活孤单。这样极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比如有的儿童情绪消极悲观、自私冷漠、自卑失落、心理严重失衡;有的过分敏感不善于与人交往,易抑郁自避;还有的逆反心理强,好走极端。基层妇联调查反映,留守儿童在受挫折后,有10%的感到生活没意思,甚至有1%的学生产生过自杀的念头。

5.1.3 思想品行较差

一些留守儿童长期缺乏父母的监管与教育,道德品行较差。在家里,许多留守儿童不听祖辈的教导,或顶撞祖辈;或保持沉默;或行为不端,我行我素。在学校,部分留守儿童表现为不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说谎,抽烟喝酒,拉帮结派,称兄道弟,欺负同学。在社会上,与一些不良风气的成人混在一起,形成小偷小摸,寻衅滋事,打架斗殴,摆阔气耍流氓的恶习,长期品行不良导致有些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曾有权威的媒体在公开的消息中说,全国刑事犯罪中,有近20%的青少年罪犯来自留守家庭。

5.1.4 学习成绩较差

调查中发现,有15%的留守儿童成绩较差,各班的倒数几名都是留守儿童,教师也认为留守儿童大都是“双差生”“问题儿”。某校对2005年全校各班考试质量进行分析时发现,每班倒数十名内的学生大部分是留守儿童。语文11.5分,数学26分,这是火花乡民族小学一年级1班学生韦好今年的成绩单。这些都是确凿存在的事实。留守儿童父母长期在外,孩子时刻思念父母,课堂注意力不集中,听课效率明显低于其他儿童,而且上课纪律性较差,自觉性不高,大多数没有上进心,缺乏学习兴趣;课后,没有人辅导和督促,自学能力又不强,学习中的很多疑难点得不到及时解决。长期以往,他们的学习被耽误。

5.2 造成留守儿童问题的原因

5.2.1 家庭教育的缺位

农村劳动力转移造成家庭教育严重缺位。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在孩子的成长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留守儿童的父母为了增加收入,改善家庭生活,纷纷进城务工,由于时空限制,他们根本无法体察到孩子细微的身心变化。由爷爷、奶奶等隔代监护的,由于监护人与留守儿童年龄相差太大,且监护人大多数年老体衰,以文盲半文盲居多,他们往往重“养”不重“教”,以溺爱的方式教育孩子。在亲戚朋友家寄养的,大多数只被照顾到起居饮食,对孩子其他方面关注极少。总之,父母和监护人对孩子的困惑、需求、兴趣、安全等关注不够,教育和指导不到位,家庭教育基本空白。这些都影响他们好的学习习惯和道德品行的养成,长期缺乏父母的抚爱,使他们丧失安全感、信任感,心里严重失衡。

5.2.2 农村学校教育的缺位

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导致农村学校中很大一部分成为留守儿童。由于家庭教育的缺位,他们在成长中存在很多的困惑和问题,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帮助,需要教师、集体给予更多的关心。然而在这种特殊的历史时期,一方面,农村学校对自身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应扮演和充当的角色还没有充分的认识,更没有转变,还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学校只承担文化知识的传授、教育,课程设置与儿童的身心发展不相适应,很少有组织、有计划的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教育,在学习上缺乏对这一特殊群体进行特别关注。另一方面,由于农村学校教育经费短缺,住宿条件较差,有些地方根本无法对留守儿童提供住宿,这就导致学校很难在日常生活上关注留守儿童。资金短缺也使学校无力请到心理专家,运用现代媒体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辅导。学校教育的缺位也是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

第12篇

2011~2020:中国经济的黄金十年

城市化是消费市场发展的重要指标,而未来十年是中国城市化加速的十年,2009年中国城镇人口已达6.22亿,城镇化率46.6%,中国已进入城镇化加速时期,按照中国国家人口计生委的统计,2015年我国上网城镇人口将首次超过农村人口,到2020年,将有5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将会带来消费的升级以及很多消费活跃。

在未来十年中,中国的产业结构也将发生转移,东南沿海地区的加工制造产业向中西部梯度转移的步伐将加快,加上中西部地区开始大量开发房地产,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化进程会加快;而沿海加工出口企业开始着手开辟内需市场,并着手于研发的投入和品牌的建立,这都将对中国的消费市场的增长带来积极的因素。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也将由投资、出口驱动型转向消费拉动型,当前中国的居民消费率还比较低,仅仅有45%,离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75%~80%的消费率差距还很大,因此未来十年,将是中国真正的内需市场发展的关键十年。

随着社会经济的变化,中国市场的品牌竞争格局也将出现新的变化:国际品牌正在市场下沉,从城市到农村拓展,国内品牌则在从国内迈向国际,从低端走向高端的路上,未来十年也是品牌决胜的十年。

70后、80后将成未来十年的黄金消费群体

未来十年,70后逐渐成为社会各领域的中流砥柱、财富的拥有者,对社会发展产生强大有力的影响;80后“婴儿潮”一代在2005年~2015年进入结婚高峰期。70后和80后将成为主流消费人群,由此产生的消费观念转变和财富跨代转移都将推动中国消费结构的转变。

根据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的CMMS-中国市场与媒体研究数据,70后和80后具有爱冒险、追求时尚、爱购物、消费主义和接轨全球化的特征,新一代主力消费人群的消费能量从服装、数码产品和耐用品上可见一斑,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的调查报告显示,70后和80后在服装、移动电话、电脑等产品的拥有量上远远高于50后和60后的拥有量,甚至在家用车的拥有量上,70后和80后也要多于50后和60后的拥有量,新一代主流消费人群将在未来十年散发出极大的消费力。企业要学会结合70后和80后的媒介习惯的变化以及他们的消费心理,来制定品牌和媒体传播策略。

数字化、生活接触点媒体与空间型媒体成长

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研究显示,传统媒体在高端人群中的影响力持续减弱,电视在多数群体中的到达率稳定且保持在较高水平,但在高学历群体中的到达率开始出现下降倾向;而报纸在15到34岁群体、高学历群体中的到达率在逐年下降。而互联网、户外媒体和影院媒体这些新媒体,已成为在城市化进程中不断壮大的中高收入群体中影响力最大的媒体,传统媒体的受众在减少,数字化媒体的受众在不断攀升,对于新富人群和年轻一代主流消费人群而言,传统媒体的有效到达能力弱,且这部分受众在传统媒体的流失速度更快。

随着新的主流消费人群崛起和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新媒体也应运而生并得到迅速发展,使媒体市场结构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相对于传统媒体,新媒体更多地围绕城市消费人群的生活轨迹变迁,将影响范围扩大至受众在家外的工作与休闲娱乐生活,以生活轨迹为触点让受众去接触,成为受众生活轨迹中的一部分,尤其是生活接触点媒体、空间性媒体的成长有望真正精确抓住未来十年的黄金消费群体,因为对于这些70后和80后,他(她)们是完全数字化和消费享乐的一代,他们热爱一切数字化的东西,喜欢上网,爱去电影院,同时对于户外数字化的液晶电视媒体也有很高的关注度,未来企业如何加大对户外数字媒体的应用,将是应对媒体变革值得关注的方面。

品牌传播的未来模式:合理选择媒体,组合是王道

面对新“黄金十年”的机遇和挑战,品牌都希望通过更加有效和精准的传播渠道,在未来的中国市场谋得突破或持久发展,在“新媒体时代”的大背景下,企业想要有效的实现传播目的,在传播方式上必须是多维度、立体化的传播方式。

首先,数字化的趋势锐不可当,数字化传播也在蓄势待发。从互联网、户外媒体到手机媒体,媒体数字化的趋势在未来十年会更加突出,因此企业要及早做好准备,要学会利用不同数字化媒体的属性为品牌服务,改变过去单纯依靠传统媒体打天下的模式,而是要结合70后80后的生活形态的变化,加大对数字化媒体的使用。

其次,围绕生活轨迹的接触点媒体将充当重要角色。一个城市消费者在离开家后,将处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中,处于消费者生活轨迹上的空间型媒体和终端型媒体对于品牌的传播就有着重要的作用,例如楼宇液晶电视、卖场液晶电视和电影院媒体、手机媒体等等都是值得企业进一步去关注和利用的。

再次,重新界定传播中的媒体组合,发挥协同效应。企业在未来十年的品牌推广必须注重新媒介组合策略的运用,根据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对所有人群的调研显示,未来十年比较好的品牌传播渠道组合是传统媒体户外媒体,新媒体的模式,要深入分析用户的重叠性和差异性,发挥不同媒体的组合放大效应,例如,单纯看一个电视媒体,比如CCTV1到达率是51.2%,但是加上了楼宇液晶电视,可能会达到70%,增加了差不多20%的比例,电视+楼宇液晶电视这一媒体组合就可以以最少的资金资源实现最大的综合覆盖率,因为就电视和其他媒体组合来看,电视和楼宇视频的重叠覆盖率最低,所以电视和楼宇视频的互补性最高,资源的重复投入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