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02 13:40:0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实务培训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忠诚;党性修养;道德
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渤海钻井一公司党支部书记标准化实务示范培训是在过去数年“基层党员轮训”基础上的再促进、再深化,立足于综合考评说、写、做基本功,着重突出对党支部书记业务知识水平、实际操作能力、综合素质的强化提升,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对抗与交流互动,思考与论辩交融的模拟培训锻炼模式,帮助和促进党支部书记增强向上发展的惯性、拓宽成长进步的空间,切实解决部分党支部书记能力素质与工作要求不相适应的矛盾,使党建培训教育真正实现“落地”。
1.培训内容
1.1支委会、党员大会、党小组会、民主评议党员大会、民主(组织)生活会:支部书记从本队抽取三到四名党员,进行党内会议模拟,从议事范围、规范程序等方面详细解读如何把党员大会、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开出效果;从发展党员、民主评议党员的既定程序、易错漏的细节等方面讲解党建基础工作,切实提高党内会议质量。
1.2微型党课:支部书记从本队抽取三到四名党员,进行党课模拟,把党课教育与形势任务教育、主题教育结合起来,把大道理转化为小事例,政治语言转化为群众语言,原则要求转化为信息事例,被动单向说教转化为互动交流,不断提升支部书记对党的理论知识的把握,同时也锻炼其文字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现场互动沟通等综合能力。
1.3政策解读:党支部书记是将上级政策方针传达到基层的最关键一环,通过支部书记个人对上级文件精神及重要会议内容进行解读,吃透“上情”并合理准确把握、执行落实不走样,切实把上级精神、党建工作融入生产经营这一中心来谋划、来推进,用中心任务的完成情况来检验工作成效。
1.4思想疏导:党支部书记是民众诉求的调节器,他们能够最直接的了解群众意愿。支部书记通过从本队抽取三到四名党员或群众,进行思想疏导模拟,不断提升党支部书记一人一事思想政治工作能力,把握员工群众思想动态新特征,使其更科学更公正的解决矛盾纠纷,使群众更理性合法的表达利益诉求,促进基层稳定和谐,实现关怀激励。
1.5突发事件处置:党支部书记是基层建设的主心骨,他们是基层队伍管理的核心。支部书记通过从本队抽取三到四名党员或群众,进行突发事件处置模拟,不断提升党支部书记领导能力,使其开阔视野开拓思路,在关键问题紧急情况下更好的指导问题处理,提升基层建设水平。
1.6党建创新成果展示:部分党支部书记虽然工作责任心较强,但完成工作基本上还是老方法、老思路,缺乏有效的创新意识,支部书记通过个人的党建创新成果PPT展示,激发党建工作创新能力,不断用创新思维解决新形势、新任务的发展问题。
2.培训方式
2.1采用党支部书记轮训方式:每期培训为期半天,组织2名支部书记参训,每名支部书记进行两项主题模拟,其中“党内会议模拟”为必选主题,剩余一个选题从“微型党课”、“政策解读”、“思想疏导”、“突发事件处置”、“党建创新成果展示”中选取,采用党支部书记轮训方式,年度实现党支部书记全员覆盖。
2.2采用党建实务现场模拟方式:每期两名参训支部书记带领所在支部建制成员实景培训、实务模拟并进行团队对抗;每名支部书记所选议题必须与基层生产及党建实际相结合,每次培训前组织部门会就各项议题进行严格审核。
2.3采用体验式教学方式:观摩的支部书记与参训人员现场互动,加深印象的同时熟练掌握工作程序和方法;观摩的“学员”书记有机会在培训中与进行实务模拟的“讲师”书记进行角色互换,实现教与学、演与实的深度融合及体验。
2.4采用立体课堂授课方式:现场模拟的同时,配合背景PPT展示党建实务各环节标准化流程,实现理论与实践同步传授。
2.5采用评委点评总结方式:特邀党建专家及上级领导作为评委点评,通过集体“会诊”对支部议事范围内难点、热点问题全方位剖析,运用集体智慧进一步提升党建实务工作标准化水平。
3.培训成效
渤海钻井一公司基层党支部书记标准化实务示范培训围绕落实基层党支部委员会议事规则,把涉及党的建设、队伍管理及人、财、物的重要事项纳入支委会议事范围,解决了支部书记“抓什么”的问题;围绕培训设置各项实务模拟课题,结合基层工作实践解决了党支部书记“怎样抓”的问题。培训切实提升了党建实务工作内容、操作方法和途径的标准化水平,引导支部书记从自身的角色定位,从应发挥的作用,从应具备的素质能力,从创新改进工作等方面,思考、探索和实践,并充分转化好、发挥好政治优势和政治资源,切实把蕴藏在党员群众中的智慧和力量转化为单位发展动力保障。
4.探讨与思考
4.1为避免党建培训内容上贪“大”求“高”,过分追求深层次理论,远离支部工作实际和支部书记的急需,公司党委在基层党支部书记实务标准化示范培训内容和方式上凸显针对性。
4.2为解决工学矛盾,公司党委在实务标准化示范培训进度安排上凸显时效性。
关键词:中职学校;景区导游实务;实践教学
景区导游实务课程是中职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实践性较强,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应用较多。但传统的以课堂为主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课程教学的需要,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势在必行。
一、景区导游实务课程实践教学探究的依据
目前,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许多相关课程都在进行实践教学探索,在理论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此外,广大一线教师也进行了实践教学总结,总结了心得体会,值得借鉴和学习。笔者学校作为首批国家级重点职业院校、广西中级旅游人才培训基地,拥有满足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实践教学需求的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有:象山景区、两江四湖景区、七星景区、芦笛景区、冠岩景区、漓江景区等,校内实训基地有:导游讲解模拟室、微缩景观园、导游才艺展示室、民俗文化展示室、岩溶洞穴等,为实践教学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目前,景区导游实务课程教学还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在课堂教学中,过多地强调理论知识,弱化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第二,由于导游考证的需要,采用的教学方法还是以传统的“填鸭式”授课方式,没有重视对学生灵活应变能力的培养。
二、景区导游实务课程实践教学环节探究
景区导游实务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可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实践阶段和总结阶段。准备阶段是指学生按照教师布置的任务,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包括物质准备(自制导游旗、工作牌)、知识准备(景点景区相关知识、景点导游词)、形象准备(服饰、仪容仪表)以及心理准备,这是实践教学取得成功的前提。准备阶段要求教师对实践任务、目标和内容要胸有成竹,并且给学生充分的准备时间,对学生的准备工作要及时督促和检查。实践阶段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各项具体活动,这是实践教学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在这一阶段,学生做好准备工作,教师要发挥引领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充分展示学生的应变能力、沟通能力、团队精神和创新意识,从而有效完成实践教学任务。总结阶段是实践教学的提炼阶段,通常以两种形式体现:一是教师的课堂总结,即实践结束后,教师针对本次实践活动进行总结和反馈,对学生的突出表现予以表扬和肯定,分析并指出存在的问题;二是学生的课后反思,每一次实践教学都要求学生翔实、规范地填写实训报告册,让学生自己总结实践活动的经验,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及职业素养,为学生今后的实习、就业打下坚实的实践基础。
三、景区导游实务课程实践教学手段探究
教学手段的运用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景区导游实务课程的实践教学手段灵活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教学手段。
1.实训室情景模拟
教师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设施设备,按照教学进度,组织学生到实训室开展实践活动。目前,笔者学校实训室建设已初具规模,根据教学内容,教师会选择合适的场所进行实训。例如,涉及著名的山水旅游景观时,教师会组织学生去校岩溶洞穴、微缩景观园进行导游讲解;讲到导游员的仪容仪表及综合素质时,会去导游才艺展示室进行情景表演;学到人文景观、民俗文化景观时,会去民俗文化展示室进行情景教学……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教师还会在景点模拟导游室适时开展校级导游讲解竞赛活动,动员学生积极参赛,由专业教师指导学生在班上进行预赛,经过角逐后,各班选出10名代表参加校级比赛。活动过程中,还会邀请景区优秀导游前来指导,并请他们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专业教师给予参赛选手奖项等级评定……通过各种实训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展示学生的专业技能。
2.现场实战演练
现场实战演练就是将学生带到旅游景区进行导游讲解,并聘请景区优秀导游员进行现场指导。这种方法的实践性更强、现场感更真实,学生的专业技能更能得到有效提高。在进行现场实战演练时,要选择典型的旅游景区,事先精心设计、合理安排,这样才能达到预期效果。例如,去桂林象山景区现场实战演练时,笔者先将学生分组,组长检查各组成员的前期准备工作,要求每位学生穿好职业装,戴好工作牌,拿好导游旗,能流利地致欢迎词、欢送词,熟练地介绍沿途概况,灵活地掌握景区的讲解技巧……一切准备就绪便开始行动。上车之后,学生按照事先布置的任务致欢迎词并进行沿途讲解。进入象山景区后,先由景区优秀导游员向学生进行讲解示范,然后以小组为单位,由组长带领组员在景区内自行联系游客进行讲解,并让随行游客在调查表上填写意见和建议。现场实战演练结束时,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总结,各组选派代表综合组员意见,分享实训体验并填写实训报告册……学生身临其境,主动性和自信心得到了增强,专业技能也得到了提高。
3.岗位见习
学校与旅游企业建立较为稳定的实训基地和校企合作关系,针对根据旅游景区“春节、五一、暑期、十一”等旅游旺季工作繁忙的特点,教师组织学生利用课余和假期时间到景点景区见习锻炼,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对行业的感性认识,又可以解决景区人手紧缺的难题。
4.强化训练
利用实习前两个月的时间,严格按照旅游景区的规范和要求,对学生进行岗前强化训练,帮助学生顺利实现从学校到企业的过渡。
四、景区导游实务课程实践教学考核探究
一、密切跟踪会计改革进程,积极推动金融会计业务创新发展
人民银行会计业务的创新发展是与当前国内外会计改革进程相适应的。一方面,国内外会计改革进程为人民银行会计业务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借鉴。总体上看,会计作为一种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正在走向不同区域、国家间的互溶,国际间趋同的趋势明显,人民银行会计也不能例外,也必然会趋同于国际间中央银行会计的通用标准。另一方面,人民银行会计业务的创新发展,必然是人民银行会计标准向国际间中央银行会计通用标准趋同进程中的发展,是国内外会计改革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好人民银行会计改革与发展的总的脉络,积极适应国内外会计改革与发展的内在要求,积极吸收国内外、人民银行内外会计改革与发展的最新成果,完善会计管理手段,创造性地做好会计工作。
当前,在经济全球化和资本市场国际化程度逐渐加深的背景下,会计准则全球趋同已经是既成事实并将继续深化。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正式了中国会计准则体系,这标志着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正式建立,是我国会计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对我国金融业会计实务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不仅商业银行会计工作很多方面需要做出调整,人民银行履行职责也面临着很多方面的变化。一是在解读金融数据方面,需要考虑应用新企业会计准则对商业银行报表数据的影响,这对于人民银行贯彻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开展金融研究都是特别重要的。二是在落实会计工作职责方面。按照“三定”方案,人民银行会计部门有协助商业银行完善会计制度的职责,随着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的大量建立,会计部门有必要研究企业会计准则,对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应用会计准则的情况进行跟踪和指导。三是在人民银行会计标准改革方面。下一步企业会计准则的很多方面也要在人民银行应用,很多方面对完善人民银行现行会计标准有借鉴意义。这也是人民银行会计工作者需要关注并研究的问题。
因此,广大会计部门和会计人员,必须要有更加宽广的会计视野,要积极创造条件,搭建平台,不断跟踪研究国内外会计改革进程,加强对会计准则的研究,完善知识储备,强化服务能力,更好地为人民银行业务创新与发展服务。
二、构建会计人员沟通交流的高效平台,有效促进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会计人员加强沟通交流能有效促进其综合素质提升。会计人员在处理会计业务过程中,难免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很多问题需要通过顺畅的沟通交流渠道解决。搭建好沟通交流平台,有利于会计人员交换专业工作心得,探讨专业疑难问题,比较专业水平差距,这无疑对于提升会计人员的专业素养、建设高水平会计队伍都有重要意义。
搭建会计人员沟通交流的高效平台,必须多从资源整合角度做文章。一是要强化人民银行与商业银行之间的会计交流和人民银行行内部门间的会计交流。人民银行会计业务和商业银行会计业务有广泛联系,不仅银行账户、支付清算、票据交换、资金融通等方面有实际的业务关系,会计标准上也有相通的地方,会计管理手段上更有广泛的相似性,会计部门之间、会计人员之间加强沟通交流,有利于双方依职责做好会计工作。人民银行内部各部门间需要不断加强会计交流,会计部门与相近业务部门之间,会计部门与货币信贷、金融稳定、金融研究等职能部门之间,都有很多会计问题需要沟通交流。二是要进一步完善会计培训机制。培训工作应逐步实现几个转变:培训范围由主要对会计主管培训转变为面向一线会计人员培训;培训手段要由现场培训转变为通过电视电话会议系统培训;培训师资要由主要为人民银行内部人员转变成主要为机构外专家学者;培训内容要由主要为人民银行专业管理知识转变成主要为会计综合业务知识。实现这些转变,可以使更多的会计人员受益,使专业工作理念得到提升。同时,基层行要从强化会计人员沟通交流的角度,附之以专业基础知识培训,要完善以会代训机制、会计论坛机制、讲演会计制度机制、业务技能演练机制,使会计人员的思想动起来、丰富起来、完善起来。三是要建立会计人员专业问题研究机制。目前,人民银行聚集了一大批高学历会计专门人才,要组织这些人员广泛参与问题研究,对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会计管理等方面对实践有指导意义的选题开展深入的研究,要鼓励会计人员以个人名义公开发表研究成果。四是要充分利用好人民银行目前已经建立完善起来的信息交流系统,在内联网上开辟网络论坛专区,积极引导会计人员通过网络论坛发表观点,开展交流。
三、进一步强化“大会计”理念,拓展会计综合统一管理新渠道
开展会计研究、加强会计人员的沟通交流,必须要有“大会计”观,将其纳入会计综合统一管理范畴精心规划组织。加强会计综合统一管理是人民银行近年来会计工作总的基调。会计基本制度出台后,人民银行各级行建立会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普遍强化了会计综合管理。但会计综合管理目前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会计财务部门作为各级行会计工作主管部门,管理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还要进一步加强。二是各行会计综合管理手段的特色不够突出。三是各类检查发现会计基础工作中还存在多种问题。所有这些方面,都是当前会计研究和会计人员沟通交流的热点。
实践表明,会计综合管理要随着会计管理要求的逐渐深入而不断加强,必须常抓不懈;会计综合管理做得好,会计基础工作质量就高,反之,会计基础工作质量就不可能高。人民银行会计工作体制还在不断完善中,在不同的阶段,会计综合管理目标不同、内涵不同,工作手段上也会存在差异。目前,在多个部门横向并存的状态下,会计综合管理要着重协调不同部门间的会计工作关系,打造各部门共同接受的会计基础工作环境。下一步,随着人民银行会计管理体制的优化完善和人民银行会计标准的改革,会计综合管理要着重解决人民银行会计信息的统一管理问题,真正实现人民银行会计核算数据集中,全面提升会计反映能力和会计分析水平。
认识清楚会计综合管理的这样一个进程,对于有针对性地开展会计研究是有意义的。第一,这表明我们加强会计综合管理要以夯实会计基础工作作为根本性目标。因而,要紧紧围绕会计基础工作做文章,提高分析反映水平,有效防范资金风险。第二,这表明我们目前所从事的会计综合管理手段还需要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我们已经在会计检查、会计辅导、会计培训、会计风险评估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今后要在会计论坛、会计基础环境建设、会计信息管理方面有新的突破。第三,这表明我们坚持强调的会计理论与实务研究是现实而迫切的。会计综合管理中有很多方面是需要我们深入研究的,提高会计反映和分析水平也有赖于我们不断深化的会计研究。我们要通过会计理论和实务研究,推动会计工作深化发展。
四、建立成果转化机制,进一步推进会计管理创新
近年来,人民银行重视会计研究工作,每年都有一定研究成果涌现,但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程度还需要加强。主要表现是,一些研究成果停留在对会计一般性问题的归纳总结上,是会计人员对当前人民银行会计实务的感性认识,缺乏应用价值;一些研究成果过于理想化,完全超脱了现行会计管理体制,人民银行目前的会计工作无法应用这类成果;一些研究成果纯粹是理论概念的堆砌,对完善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提升会计人员的理论素养有益,但对会计实务没有实践指导作用;还有一些研究成果,虽然对提升当前的会计实务工作是有益的,但成果应用不够。
[关键词] 人力资源管理 业务伙伴 企业战略 人力资源管理实务
一、人力资源管理之现状
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已经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从20世纪初期的雏形、到70年代的人事管理、再到近年来的人力资源管理,管理者渐渐意识到,在趋于扁平化、高效率的组织中,经过良好培训并有强烈主人翁意识的员工才是真正的组织的核心竞争力;员工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
然而,在十年前,我们的大学里还没有设置独立的专业进行人力资源专业人才的培养;很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的经验来自传统的人事、劳资管理经验;纵观西方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书籍,无不围绕招聘配置、培训开发、薪酬福利等实务工作展开。怎样做才能真正的培养和开发员工?员工是否满足公司业务的需要?这些问题需要人力资
源工作者的深入思考。
二、人力资源管理之我见
加里・德斯勒认为,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为了完成管理工作中涉及人和人事方面任务的时间活动和策略。艾・诺伊认为,人力资源管理是影响员工的行为及态度的各种政策、管理实践及制度。笔者认为,人力资源管理需要从企业未来看现在,是实务性操作与立足战略的博弈,是鱼和熊掌要兼得的行为。人力资源部既是企业战略制定过程中的业务伙伴,也是通过招聘、甄选、培训和激励等实务性操作实现这个战略的执行者。人力资源管理不仅是人力资源部的工作,也是每位经理日常工作的重要职责之一。
1.制定企业战略中的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部与管理层应共同制定全面的业务战略,这一战略制定了招聘、评估等具体实务的操作框架,为培养员工完成业务目标的能力和行为打下坚实基础。制定公司的战略规划需要分析和平衡二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外部的机遇和挑战,一是内部的强项与弱项。这恰恰是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发挥作用的地方。
人力资源部通过一些公众信息、正当的面试和招聘,可以了解同行的组织结构、员工水平和组织愿景等有价值的信息,还能总结出优秀的员工的一些行为指标,在制定本公司战略时,可以根据这些信息给出对诸如怎样在竞争对手的市场区域内推广品牌、组织架构该如何设置等等意见。
在内部,通过与员工正式和非正式的沟通,可以了解客户抱怨、大家关注的话题等等,有着组织内部的强项与弱项的第一手资料,在制定公司战略时,这些信息同样重要。
2.具体实务工作的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的获取、使用、保持、开发、评价与激励等具体的实务性工作是为了利用各种资源落实制定的战略规划。这通常被认为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最基本工作。例如,Federal快递公司为了区别于DHL、UPS等竞争者,制定了提供高端的客户服务及确保及时运输的竞争性战略。尽管他们应用的基础设施和技术与其他公司没有区别,但他们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很迅速的制定了相应的流程,目标就是在全公司范围创造高向心力、以客户为导向的、有竞争力的团队。
所有的实务工作都应从业务出发,适应企业的生产发展,随着业务的发展变化而变化。倘若人力资源任何环节的实务工作薄弱,都将直接导致企业的人力资源营养不良,战略的实现将无从谈起。因此,招聘、培养、保留核心专业人才,创造学习型组织,形成向心力强的团队都是开展实务工作的重中之重。
三、战略指导下的人力资源实务工作实践
笔者有幸在实践中得以应用自己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及实务工作的理解。这是一家500强外资企业的独资工厂,2006年下半年,公司针对工业及管理知识展开分析,旨在制定公司未来三年的业务战略。人力资源部参与了分析与制定战略的全过程,随后制定了一系列的行动计划并展开行动、跟踪实际行动的进展状况并评估效果。首先,人力资源部引导各部门先运用SWOT原则对本部门进行分析,之后,项目组细致地分析了目前公司总体的生产运营状况、部门设置、人力资源的状况,综合分析了公司的强项、弱项、机遇和挑战。清晰地呈现了未来三年内成为集团内核心技术和零部件的制造中心的蓝图,以及目前人力资源与实际需求的能力差距。由此人力资源部制定出一系列实务工作的行动计划,体现在:
1.招聘与配置,按计划招聘各部门人力资源缺口,满足人力资源的配置需求
由于产量的要求,在一年内操作工招聘需求非常大。而与工程师的招聘相比,往往这部分的招聘工作是容易被忽视的。人力资源部分析了传统的招聘方法发现,一部分操作工经过二周的上岗培训后,还是无法适应正常的工作。而这些状况通常不能反应在面试中。此外,操作工还肩负着检查上一道工序质量的检验职责,若其具备一定的判断能力,结合相应的培训及工作经验,将会降低出现质量问题的概率。
由此,人力资源部邀请了生产、工艺及人体工程学的专家,根据产品的特性,定义出了招聘时需要测试和甄别的能力。设计了新的招聘流程:(1)逻辑测试,低于一定分数的人员直接被淘汰;(2)招聘工具测试:分别测定手指灵活性、手臂稳定性和反应的速度;(3)验证工作稳定性、沟通能力、与公司文化的匹配度的面试。经过三个月的的跟踪发现新流程招聘的操作工上手速度快、操作精度高、集体意识较强,其中不乏由于表现突出由派遣制员工转为合同制员工的案例。
2.引导新员工在最短时间内有效融入团队
未来一年新进的大量工程师都有着不同的经历和背景,要在很短的时间之内接受公司的文化,并依靠这样年轻的团队高效率工作、产生巨大的效益,着实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经过一系列需求分析后,人力资源部实施了新员工融入项目。旨在帮助新员工在最短的时间内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和考核目标,在试用期之内完成了解、学习和实践三个层面的培训,顺利融入集体。项目中的四个角色分别是:新员工、直线经理、人力资源部和新员工的同事,每个角色都有自己在第一天、第一周、第一个月、前三个月分别要完成的任务清单。与传统的单一宣讲形式的新员工培训不同的是,项目界定了三个层面的学习和培训。第一层面,了解认知,关于公司历史、愿景、组织架构等内容,员工在局域网上进行自学。对于人事、财务等需要当面沟通的政策,组织资源定期进行面对面的培训;第二层面,学习层面,直线经理指定每个部门有一位教练,对新员工进行特定内容的指导,使得新员工能够通过不同教练指导,对自己的工作内容有立体的认识,建立与各相关部门的窗口,最快的融入企业;第三层面,实践,我们要求在第一个月内,直线经理结合新员工之前的工作经历和其擅长的内容对新员工提出进行实际操练的要求,比如编写一个程序、写一个工作流程,对现有政策提出的完善及行动等等,要求是一个操作层面可完成的目标。同时,新员工手中有一份向导小手册,只需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完成以上介绍的内容并留下相应记录即可。融入项目实施半年来,直线经理们反馈:实用性和操作性好,各角色能做到及时沟通与跟踪,不会有新员工“放羊”的情况出现,为试用期评估提供了事实的依据。这些向心力强的员工,是企业的战略目标实现的坚实基础。
3.对现有关键人员技术能力和领导力的培训及指导,制定针对关键员工的保留计划
首先用相应的标准和方法分析出哪些员工是组织的关键员工,结合员工自身的强项、弱项,指定一位管理层中的教练,为这些员工进行长期的辅导和培训,并定期评估、跟踪辅导。
制定每一位关键员工在公司内一年和三年的发展计划。在领导层与人力资源部定期对其进行评估、跟踪的同时,保持关键员工与其直线经理的及时沟通,保证公司对员工的定位与员工的自我定位之间双向信息的畅通,当员工自己遇到困难或意见的不同,通过这一信息回路及时反馈,直接影响到个人发展计划的调整和实施。见图。
公司还参与国际薪资调查,根据职位、业绩和个人状况设计调整薪资,力争做到内求公平,外求竞争,激励的同时兼顾合法与保密的要求。
四、结论
[关键词]高职教育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改革
目前《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目前高职类《国际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计划及教材基本上均照搬普高教育模式,偏重理论教学。纵观高职类国际贸易实务教学大纲和教材,大多数虽然在局部内容上对普高的计划和教材有所扬弃,更注重实践性,但体系上仍然是普高计划和教材的翻版,在实际教学中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太理论化或不实用的问题。
2.教学方法单一,缺乏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国际贸易实务的教学往往以理论为中心,教学方法单一,案例教学,互动教学应用不足。学生只能凭想象力,理解力去掌握,导致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掌握得不灵活,不牢固,对课程的学习兴趣降低。
3.重理论、轻实践,缺乏实习实训基地和实习平台。传统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没有很好地突出知识的实用性。学生缺少体验进出口业务操作过程的机会,造成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差,很难全面系统规范的掌握进出口贸易的主要操作技能和操作方法,导致学生不能将理论知识用于实际业务中,缺乏外贸业务实际操作技能。
4.严重缺乏双师型教师,师资队伍满足不了高等职业教育的需要。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要求教师不仅要精通专业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十分熟练的业务操作能力。可是目前绝大部分高职院校国际贸易实务教师都是大学毕业后就进入高职院校做老师,根本没有外贸实战经验,讲起课来只能是纸上谈兵,使教学效果明显下降。
5.课程教学与职业资格证书相脱节。职业资格证书是以职业资格为导向的社会考核,即是检验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衡量毕业生是否具有实用型人才类型非常重要的标准。但是在教学实践中许多老师并没有把教学与考证结合起来。很多学校也没有制定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的相关制度,导致学生只学课本,与职业技能相脱钩。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
1.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制定相应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选用合适的教材。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相应地设置教学目标。使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能紧跟时代的变化。在教材的选择上应该更注重实用性。在高职《国际贸易实务》教材的选择上,应该选择那些在内容上接近工作实际,案例丰富,更多、更详尽地附录了外贸单据样本的教材,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接触到实际业务,理解相关的知识。
2.改进教学手段,加强案例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综合业务素质。首先,在教学中应广泛运用现代化的设备和手段,如多媒体技术可以向学生提供充足的感性材料,在短时间内输送给学生大量的直观信息,提高教学质量。其次,案例教学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中占有极为突出的地位和作用。其既可以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的目的。又可以帮助学生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的理解,能使理论与实际有效地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的综合业务能力。在案例的选取上要做到真实型、典型性和适应性的统一。
3.加强实习和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实习可分为校内实习和校外实习。校内实习主要通过建立模拟实验室完成。在模拟实验室以交易的基本过程为主线,针对业务函电的草拟,商品价格核算,交易条件磋商、买卖合同签订、信用证审核与修改、出口货物订舱、报验、通关、投保,以及贸易单据制作及审核等主要的业务板块,通过生动的案例、详尽的操作指南、案例评析和具体的图表实例以及大量的操作练习,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在连贯的案例分析中了解和掌握交易基本程序和主要操作技能的有效途径。校外实习可以让学生真正体验实际的外贸业务操作过程和技巧,使学生在走入社会之前就能亲身去体验社会,提高实践操作能力。高职院校应该大力加强与企业的直接联系,实行学校与企业联合办学,通过“订单式”培养,让企业参与学校招生、学生实习、学生就业的全过程,使学生在入学时就从根本上解决自己就业的后顾之忧,真正让企业来评判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4.狠抓教师培训,让教师到实践中锻炼。强化对高职高专院校教师的培训,使之尽快的向双师型教师转变。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对双师型教师的需要,必须安排专职专业课教师到生产第一线进行进行专业实践训练。引导青年教师在重视理论与实践进修的同时,创造必要的条件使理论与实践进修的成果及时转化为实际应用、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5.推行“双证”教育制度和双语教学,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所谓“双证”教育制度,即高职生通过二年或三年的学习,一方面获得大学专科毕业证书,另一方面,高职生利用在校学习的有利时机,积极参加学校或社会组织的相关职业培训,通过国家组织的相关考试,获得相关的职业技术资格证书。如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就可以考取外销员、报关员和单证员等职业资格证书,以大大提高其就业力。作为国际商务人才掌握良好的外语听说读写技能是非常必要的。其不仅要与外国客户进行流利的磋商,同时也要缮制相关的英文合同和英文单据,因此,《国际贸易实务》教学应使用双语教学。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中,教师在讲授该门课程涉及到的国际惯例,应该用中英文相结合的方式,可以使学生学到的知识与现实联系得更加紧密。同时要加强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和单据的缮制能力,使学生的业务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陈莉.工商管理专业《国际贸易》课程教学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2)
关键词:法律职业教育;综合性;专业化;家事调解
作者简介:来文彬(1978-),男,湖北麻域人,南昌大学法学院讲师,法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民商法学;陈小燕(1981-),女,湖北黄梅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岩土工程、家事法。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5)141-0093-04
当前关于法律职业教育该如何进行,理论与实务界看法不一。实践中,无论是专科还是硕士等法律类职业教育,其在方法或者内容上总体趋势是更多关注于法学本身专业技能的培养,如课堂讨论、案例分析、模拟法庭、法律诊所、法律援助等,甚至是应用型的司法考试,而较少关注综合性、跨学科专业技能的培训教育。其伴随的一个社会现象是法科学生“难就业”或者只完成基础性学历的法律人才“就业难”。简单分析而言,千军万马挤独木桥,法科人才就业紧盯着“公、检、法、司”等专业对口部门,忽视法律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综合应用或者说法律职业教育过多倾向于法律专业本身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与培养而非综合性应用,可能是上述问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事实是,法律人才特别是应用性法律人才的需求是非常大的,就业或者说发展方向的前景是可观的。在法律职业教育的内容上,如针对性地适用现实生活需要,借鉴各学科知识技能,走综合性、社会化法律职业教育发展之路,或许是法律职业教育一个值得探讨的路径或方式。以西方现代家事调解模式为例,其不仅在专业技能或者说知识上跨学科应用(综合社会学、法学、心理学、谈判与沟通技巧、甚至是叙事学等),有效应对家事纠纷解决的现实需要,实现了诉讼或者其他纠纷解决机制不能达到的实效(如友好、合作、根源性解决纠纷存在的障碍,实现结果的双赢);而且设立了专门的家事调解员职业,并在实务中为法律职业者或者再教育学习者提供家事调解人员就业培训等,践行调解职业化、社会化发展之路。
因此,本文以家事调解实践模式为分析视角,对其主体的职业化和社会化、内容的综合性和专业性予以探讨,以期对我国法律职业教育相关理论与实务有所裨益[1]。
一、职业化的法律社会服务
(一)根据社会需求,针对性提供法律职业服务
为应对和妥善处理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的婚姻家庭纠纷,维护纠纷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以及子女的身心健康,西方国家(以美国和欧洲主要国家为主力军,其他地区或国家均不同程度发展)法律实务中发展出了各种卓有成效的家事调解社会服务。
总结域外发达国家家事调解实践可知,其突出特点是家事调解服务的社会化,即是一个面向社会的职业性家事纠纷解决机制,不仅调解人员社会化、调解机制社会化,职业教育的内容也是社会化的。例如,其调解基本上由专门的社会组织负责;调解的性质是社会组织等第三方进行的替代纠纷解决机制;调解人员均是取得官方资质认可的社会工作人员,如律师、心理咨询专家、社工等专业性社会工作者;调解职业培训的内容也是跨学科的综合性专业知识与技能,可以说是整体理念和具体制度构造均鲜明表现其社会化的家事纠纷解决服务的性质和特征。
(二)确立法律地位,制度保障社会化法律服务
因为现实需要且关系重要,家事调解服务不仅社会化,而且获得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例如,域外这些国家或地区定位家事调解人员为社会工作者,相关立法和司法实务均官方承认并确立其社会工作者资格。例如,法国早在2003年就专门颁布其第284号法令《家事调解国家文凭法令》,明确规定家事调解员为社会工作者,并将其纳入国家专门职业资格文凭体系,面向社会公众招考。有的国家则是通过在法院附设调解、转介调解时提供社会化专门调解机构和调解人员清单等方式来制度性保障从业者的法律地位。
(三)建立执业资格要求,严格职业资格考试、培训和服务
如前所述,其调解人员法律地位为社会化的专业法律服务人员,可能是律师、心理咨询专家或社工,但想要从事家事调解服务,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要求、通过培训和考试,取得专门的执业资格证书方可上岗。培训内容大多既有法律知识、调解技巧等法律方面的知识与技能,也有家事冲突理论、心理咨询与治疗等专业性纠纷解决辅助知识,以及家事调解员职业准则等职业伦理内容,甚至是实务锻炼的安排,如督导实习或实务从业等[2]。
家事调解员的资质认证过程包括提出申请、技巧评核以及理论考试等环节。通过所有环节考核后才可获得从业认可,取得家事调解执业资质,获得家事调解从业证书。如果是法院附设的调解,法院还会通过法院自身制定的实务规则等对哪些机构和人员可以获得委任负责附设调解事宜予以进一步具体规范和要求。
二、专业化的发展道路
(一)专门的委员会
在西方家事调解工作中,调解人员职业化、专业化的特点非常突出。各国关于调解员的任职通常都制定了严格的法律或职业规范,要求调解从业人员不仅要具备相应专业背景知识,还得接受专业理论与技能培训,通过考试或考核并取得相应的职业证书方可上岗执业。例如,法国将家事调解员明确纳入社会工作职业之中,经过培训考核获得专业资质的人员可独立提供社会性家事调解服务并收取相应的费用。
而且,各国也大多成立专门的调解委员会负责家事调解员之业务培训与资质认可以及家事调解培训事务之管理和发展。例如,英国的“家事调解协会”(FMA)、“全国家事调解协会”(NFM)以及“家事调解员协会”(SFMA)、美国的“家事调解员协会(后改名称为“冲突解决协会”,ACR)、加拿大的“家事调解中心“(FMC)、法国的“家事调解促进协会”(APMF)和“全国家事调解联盟”(FENAMEF)、德国的联邦家事调解协会(BAFM)和 BM等等[3]。甚至连欧盟都成立专门的工作组,指导、协调欧洲家事调解发展事宜。如早在1998年,欧洲委员会就出台了专门的家事调解建议,其司法效率委员会还专门为此设置了工作组,2007年制定了指导家事调解实施之基本原则;2009年,家事法会议专门以欧洲家事调解为主题,深入探讨如何指导各成员国家事调解之发展,协调和统一家事调解之立法、调解职业规则与培训等具体事宜。
(二)专业的从业规则
实务中,这些专业的调解委员会通常还会制定各种家事调解专业规程来指导规范家事调解之实务操作,明确规定家事调解员从业标准、行为规则和职业道德准则等,以更好的管理和规范家事调解服务健康发展,并建立相应的监督、考核以及奖惩机制。例如,美国家事和解法院协会与家事调解员协会共同制定的行业示范准则《家事与离婚调解实务标准》、律师协会家事法委员会制定的《律师调解员从事家事法纠纷实务标准》;欧洲委员会司法效率委员会制定之《关于更好实施现行家事调解以及民事案件调解建议之指导方针》等等。
(三)多种职业教育形式
社会化的家事调解服务需要职业化的培训和发展,因此,西方家事调解实务十分重视家事调解员职业化教育的发展。例如,早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著名的家庭法律事务人和家庭心理咨询师、后来被誉为“现代家事调解之父”的奥库勒(O.J. Coogler),即借鉴、运用“结构型冲突解决理论”创立了结构性家事调解来为离婚等家事纠纷当事人提供家事调解法律服务,还率先成立了美国第一家社会性的专业家事调解组织――家事调解协会,负责指导和培训律师和心理健康专家等实务人员如何更好从事专门的家事调解服务工作[4]。其他国家和地区也有诸多类似的职业教育培训服务。例如,我国香港地区不仅有社会性的、政府推动性的家事调解服务,国际仲裁中心有专门的调解委员会、家事法庭大楼里还有专门的家事调解统筹主任办事处,负责指导、协调法院附设家事调解的“诉、调对接”事宜。
有些机构和专家甚至走出国门,向世界传播其先进成熟的家事调解理论与经验,指导和辅助其他国家或地区开展家事调解之发展,如指导培训家事调解员、参与制定家事调解发展计划等,并取得较好的实效和影响。例如,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岳云(Howard H. Irving)教授曾在香港指导社会性家事调解服务发展,并提供专门的家事调解员培训项目[5];而美国加尼弗尼亚州大学的约翰・温斯雷德(John Winslade)教授则在新西兰开展家事调解员辅导培训工作,他们的这些努力和帮助均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该地区家事调解理论与实务之发展。
三、综合性的教育内容
(一)调解模式的综合性
西方现代家事调解服务及其培训在调解理念与内容上均具有综合性,是一个跨学科知识综合应用的模式。具体而言:
1.调解理念的综合性。西方现代家事调解实务中,家事调解有不同的模式。每一种模式都有自身独特的调解理念,建立在不同的专业理论基础上,采取了不同的调解方法、调解技术和干预方式,并在理念基础、框架体系、调解目标、培训内容以及调解人员的专业性等方面各有侧重。
例如,结构型家事调解认为阻碍当事人有效调解的关键因素在于对抗性家事诉讼模式以及律师全面等诉讼规则的不合理。因而,调解重心在于构建合理的纠纷解决规则,意图通过此举保障当事人能够自主、理性决策并减少对抗,增强合作;而劳务管理型家事调解则认为谈判双方实力失衡、地位不平等是阻碍调解顺利进行的主要因素,因而保障当事人在平等基础上自利性协商是其中心任务,设想通过调解员的积极斡旋、协议公正性评价等方式来促进纠纷双方当事人的合作、妥协;治疗型家事调解却认为,纠纷当事人之间的误解与不信任、敌对与攻击冲动等隐藏在纠纷背后的心理因素才是最大的障碍,如何协助其克服情绪与心理障碍才是问题的关键,因此特别注重心理咨询与治疗方面的技巧与经验进行调控,以期能够跨越心理障碍,促使当事人理性合作,妥善处理纠纷。交流与信息型家事调解则将问题归结于纠纷双方信息之不对称或者说缺乏沟通,因而针对性为其提供相关法律信息、心理辅导以及沟通技巧,以便当事人能在信息对称、及时沟通的基础上理性决策、积极合作。
调解模式千千万万,且各有千秋。但总体而言,均遵循了一个共同的理念,即旨在严格遵循 “家事纠纷尽量由当事人自主决策,鼓励和解”的基本理念下,更多采取一些专业性的辅助手段帮助当事人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友好、合作、实效性的解决纠纷,以达到双赢的最终理想。
2.调解内容的综合性。从内容或者方法上看,无论是哪一种调解模式,均是根据需要针对性地充分借鉴其他专业学科的知识与技能来辅助调解的进行,并保障实现其实效与高效。例如,在调解实务与劳务管理理论结合而形成的劳务管理型家事调解模式中,调解员被要求同时具有心理治疗、谈判以及法学知识背景。因而,不仅可协助纠纷解决,在当事人情绪阻塞阻碍调解进程时,还可提供常规性治疗,以克服谈判双方实力失衡、地位不平等这一阻碍双方达成调解协议的关键因素或者说主要障碍,保障当事人理性协商、积极合作并最终达成双方均可接受的公平协议;调解实务与心理学结合形成的治疗型家事调解,则是将家庭治疗的背景及训练、临床与治疗理论与技巧应用于家事调解服务的一种家事调解模式。在家庭治疗理念、制度的基础上融合问题解决型家事调解方法而成,因而,通常是由心理健康专家和咨询服务机构提供服务。而调解实务与谈判理论结合形成之交流与信息型调解,则主要是由律师和心理治疗师组成的调解团队中立性地为当事人双方提供法律、协商谈判以及心理咨询等方面的必要信息,以辅助谈判当事人理性抉择,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妥善解决纠纷。
(二)专业内容的综合性
针对不同的家事调解模式,家事调解服务和职业教育的内容也不同,总体上呈现跨学科交叉、综合化发展的趋势,例如,在加拿大,家事调解员被分为家事人身关系调解员、家事财产关系调解员以及全面型的家事调解员三个类型,调解员的资质要求因此而差异。其中,家事人身关系调解员的执业培训包括:冲突解决与调解的基本理论学习与实务技巧培训、分居与离婚家庭动力方面的培训、家庭与子女法律知识学习、权力失衡以及家庭暴力影响方面的培训、与分居、离婚有关的财产事务培训、调解道德规范等等。而全面型家事调解则是人身关系与财产关系的综合,其有更高之要求。即使经过专门培训、通过专业考核,还得完成一定时间段的督导实习后方可上岗执业[6]。
四、结论与启示
综上可见,西方现代家事调解是一个跨学科专业知识技能的应用,其运作、配套的规程、人员的培训均是跨学科综合的典范。其家事调解服务和家事调解职业教育的社会化、家事调解教育培训内容的专业性和综合性均值得我们一定程度地借鉴和参考。例如,家事调解员不仅需要进行资质认证,经过专业培训,而且就知识背景而言,通常需要跨学科、多领域的知识与技巧,例如家事法律知识、调解与谈判等冲突理论与技巧、心理咨询与治疗技能以及家庭、成年人与儿童发展方面的知识等等。因此,相比于我们国家乡土气息浓郁的“经验式调解”,其在人员、机构、规程、内容上似是更专业、综合一些。
事实上,调解在我国不仅历史悠久,如曾被誉为“东方经验”,而且,实务发达,例如我们不仅有官方司法性质的法院调解、行政管理(行业)性质的人民调解、社会团体以及社会公益人士也积极热心参与各种民间调解。但总体来看,其存在诸多值得商榷甚至是改进之处。例如,从调解主体来看,虽然多元化,但专业性不足,可以利用现念、跨学科知识专业处理家事调解的鲜有;从调解性质来看,不管是司法性质、行业性质还是民间性质都与调解作为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第三方中立解决纠纷的基本属性不太相符;从调解的进行来看,其大多都是经验式的,较少有专业理论的指导与支撑,或者仅仅是从法律专业本身来就事论事;从调解人员的培训来看,少有专门的培训机构和专业的培训项目;从调解的效果来看,虽然成绩斐然,但从问题根本解决这一最终效果来看,尚有不足,很多案件并不能真正做到“案结事了”。对此,理论与实务中不断在改进和加强,如开始注重对调解员的专业培训、借鉴心理咨询等专业知识与技能辅助调解业务等。但我们不能仅仅认为只要加强家事调解人员的职业技能,适当借鉴心理咨询等其他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就能克服问题或改进不足。事实上,我们不仅迫切需要开展社会化、专业性的家事调解员队伍建设,还需要建立健全“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调解理念,充分借鉴综合性专业理论和技能来滋养和充实家事调解服务与家事调解职业教育之实践发展。
正如有学者所言,“中国具有发展职业调解的文化土壤;社会对职业调解的需求越来越强烈;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为职业调解提供了发展机遇;强大的人民调解员队伍和发达的调解事业为职业调解发展提供了人才储备。如果抓住当前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大好时机,抓住职业调解发展的关键问题,中国的职业调解就大有可为。”[7]套言之,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家事纠纷解决制度,不仅有效解决纠纷,并为法律职业教育的社会化、专业性发展提供有利的契机和广阔的前景;增强综合性与专业化,法律职业教育的社会化发展更应是大有可为!
参考文献:
[1]来文彬.家事调解制度研究[M].北京:群众出版社,2014:83.
[2]See CEPEJ,Guidelines for a Better Implementation of the Existing Recommendation Concerning Family Mediation and Mediation in Civil Matters, CEPJ(2007)14,p.4.
[3]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委员会立法秘书处.选定海外司法管辖区家事调解员的认可制度[EB/OL].http://doj.gov.hk/chi/public/pdf/2010/med2010
0208c.pdf.
[4]See Coogler O.J. Structured Mediation in Divorce Settlement: A Handbook for Marital Mediators. Lexington, Mass.: D.C. Heath. 1978.
[5]岳云(Howard H. Irving).家事调解:适用于华人家庭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1-2.
[关键词]教学练做 教学模式 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01-0154-03
国家教育部在2006年颁布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中明确指出:要“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到目前,法律高职教育模式已经运行了十多年,这期间来自理论界和实务界对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探讨,对专业设置理论的研究,对教学模式的改革均在不同程度上进行了提升。本文没有从宏观的角度对这些问题进行论述,而仅从微观层面以劳教管理专业(戒毒方向)于第四学期开设的专业课程《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管理实务》为例,将宏观理念融入微观教学中,以课堂为载体,将教学练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进行详细解读。
一、教学练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管理实务》课程实施中的可行性分析
笔者主要从以下四点进行可行性分析:教学内容的可操作性、教学对象对教学模式的需求、教学保障条件、教学目标的设定。
(一)教学内容的可操作性
《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管理实务》是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同时又是一门实务性很强的课程。该课程的理论基础部分并不难讲授,结合实务操作,掌握部分理论就足够了。在课程内容构建方面,将理论部分和实务部分进行有效结合,先掌握实务部分,再进行总结汇总,提升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这种先实务后理论、边实务边理论的上课模式完全颠覆了传统学科体系下先理论、后实务的授课模式,这是一种挑战,也是顺应学生认知规律的体现。
(二)教学对象对教学模式的需求
1.对象特点。《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管理实务》课程于大二下学期开设。学生经过三个学期的学习,对公共平台课程、专业基础课程都有了全面的学习和掌握。现在进入专业核心课程学习阶段,这是学生今后走向就业岗位、掌握职业核心能力、与岗位核心能力无缝对接的关键一个学期。
2.情绪特点。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能力不强等先天性不足一直干扰着他们对课程内容的学习,再加上面临“2+1”人才培养模式中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最后一个学期,学生整体处于浮躁期。学生对下个学期即将到来的实习充满了各种好奇、期待与不安,总之焦虑等各种不良情绪会干扰学生对正常教学内容的关注与学习。
3.心理特点。高职院校的学生中农村学生占据三分之二的比例,这些学生性格内向、自卑、不自信等特点比较突出,这与成为一名管理者所具备的心理素质之间有很大差距。
以上三点对本课程实施提出很大挑战,如何将课程讲活,让学生掌握好,能学以致用,这需要教师对课程进行全方位的规划。同时,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学生对教学练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需求意向旺盛。传统的以讲授法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学生对于自身能力提高的需求,学生急需在课堂上进行专业化训练,通过训练及教师对训练过程和效果的指点、评价,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
(三)教学条件保障
本教学模式设计学生规模为40人,方便进行分组练习。另外,多媒体教学设备和投影仪是课程实施不可缺少的物质保障。图书资料、网络资源、司法部强制隔离戒毒交流资料等资料为课程的外延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四)教学目标设定
根据《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管理实务》课程标准,设定三层教学目标,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
表1
■
二、教学练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实施过程
(一)课程实施原则
鉴于劳教管理专业(戒毒方向)学生在山东省内就业面窄、门槛高的现状,本门课程以戒毒管理为主线,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为扩充,以团队建设为基础,以课堂演练为载体,通过反复演练、质询、探讨、评价,提升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增加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充分利用课堂,提升课堂效率。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掘“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以工作任务为载体,运用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总结归纳法等不同的教学方法将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调动起来,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进行宏观的教学设计与引导,将教学设计、课程规划、课堂实施、课程评价进行综合设计,主导课程的发展方向。
(二)课程实施过程
1.教学内容分模块教学模式。(人才培养方案中教学进度表)(见表2)
2.以一次课实施过程为例。(以学习情景五,项目1:回归社会准备期戒毒人员的心理特点及教育管理内容为载体进行展示)(见表3)
三、教学练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下课程评价分析
《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管理实务》课程评价体系由过程评价和期末评价、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共同构成了横向和纵向综合评价体系。将学生互评融入过程评价中,分值占学生期末总成绩的50%;期末评价和教师评价作为综合评价,分值占期末总成绩的50%。本课程评价体系突破传统的“平时成绩+期中考试成绩+期末考试成绩”等评价标准的固定模式,修正了平时成绩由教师进行概括化评价的高度盖然性,由学生就训练项目进行具体评分替代老师的单一评分体系。该评价体系优势明显,一是提升了学生对课程评价的关注度;二是提高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关注度;三是提升学生观察问题的高度与广度;四是锻炼学生的概括汇总能力。
四、教学练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效果评估
学期末,笔者对《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管理实务》课程在授课班级进行问卷调查,以期对整学期上课质量进行评价。问卷设置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三个大项,共计五十个问题。每个问题都是单项选择题,有“非常好、好、一般、不好、非常不好”五个选择答案。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0份,回收40份,回收率100%。具体统计数据见表4。
表4
■
从统计数据看,教学练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本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取得良好效果,学生认可度很好,认为非常好的占据72%。
五、教学练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推广建议
教学练训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工科院校中有很广泛的应用,在各工科职业院校中演化出各种类似版本的教学模式,如“教学练战一体化教学模式”、“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但是在文科职业院校,尤其在法律职业院校中,由于专业性质和课程特点,该种教学模式推广起来有一定难度。现建议从以下三点进行操作:
(一)转变教师思维定式
1.真正做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展开课堂教学,改变课堂上“一本教材、一个课件、一张嘴”的由教师一人主宰的独角戏格局,转变为发动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利用业余时间,把课堂转变为学生展示学习成果的舞台,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教师扮演导演角色,指导学生向着更专业的高度和深度发展。2.将教师的尊严与教学服务进行科学定位。教师要带着一种高度的责任感将对学生的教学服务做到极致,用高质量的教学服务水平换取学生对教师的尊敬。这要求教师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宽广的胸怀、开放性的教学态度,接受学生在课堂展示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并进行专业化的指导。
(二)突破教学练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操作难点
该种教学模式的难点在于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控制程度,包括课堂进度控制、气氛调节、情绪调动、平衡各种观点纷争等现场调控。这要求教师除了精通专业知识之外,更要懂得如何进行差异化、个性化教学服务。
将法律类课程体系进行重构,改变传统的先理论、后实务的教学顺序,转化为“实践、理论、再实践”的教学思路。以实际岗位工作任务为载体,采用合适的评价机制,让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后总结相关原理、原则等理论性知识,教师进行宏观调控,对学生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分析、汇总、反馈,再进行下一次演练。如此反复练习,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已经完全掌握了专业课程实务内容,实现与工作岗位的无缝对接,实现教学目标,达到预定学习效果。
六、教学练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推广建议
1.教师的专业培训。目前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很多问题,其中法律类高职院校教师普遍存在着重视宏观结果,忽略微观教学实施过程的现象。建议对教师进行教学模式培训,开展多形式的学习、观摩、交流等活动,推动教师对教学练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接受、领悟与执行。
2.教师的课堂管理能力训练。在教学练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教师不再是单纯的“传道授业解惑”者,而转变为集专业知识、管理能力、心理调节能力、现场掌控能力为一体的“导演”。这要求教师除了钻研专业知识之外,更要关注与学生的互动,通过恰当的评价、奖励、惩罚等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课堂参与度及课余时间完成作业的积极性。
[ 参 考 文 献 ]
关键词:新经济;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创新
会计人员是会计工作的主要承担者,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只靠学校的“一次教育”根本无法适应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对会计人员的要求。因此,终身教育成为必然,必须要强化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
一、新经济时代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新经济”是相对于“传统经济”或“旧经济”而言的,是指在全球化资源配置和市场开发基础上,以信息和网络技术为支撑,由高新科技产业推动,以创新为核心,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新经济的特征是:新经济是知识化的经济、创新化的经济、全球化的经济、网络化的经济、科技化的经济、持续化的经济。
会计是经济的反映和监督,决定于客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服务于特定的社会经济环境。新经济时代,对会计工作、会计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有了新的要求。
(一)新经济的科技性和创新性,要求会计人员应具有创新能力
创新是新经济时代的主题。在新经济时代,产品的知识含量增加,逐步形成知识产品。知识产品的生产,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不是设备和工具,而是人的知识的能力,特别是人的创造能力。商品的价值不再是劳动者体力的简单转化,而是劳动者知识的转化。所以,要求劳动者必须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另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创新对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据科学家研究,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20世纪初为5%-20%,70年代到90年代为70%-80%,信息高速公路联网后,提高到90%。由此可见,科技创新是发展的关键。唯有全面创新,包括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管理创新,才能维持经济的竞争力。所以,新经济时代需要创造性人才。
(二)新经济的知识性和全球性,要求会计人员应具有职业判断能力
无形化是知识经济的特征。知识经济的无形化对传统会计的确认、记录、计量和报表理论及实务造成巨大冲击。由于无形资产占企业资产比重越来越大并呈加速趋势,在相当多的企业已超过有形资产而成为创造财富的主力军。因此,如果不能准确、及时确认、记录、计量、报告企业的无形资产,就不能给经营者和所有者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由于无形资产的特殊性、多样性,对其会计处理必然会比传统会计更加困难与复杂,会计人员所面临的选择的难度更大。而且,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的复杂性和经济事项的不确定性日趋增多。国际政治、经济剧烈动荡,对宏观风险的认识与防范、对微观风险的管理与控制成为会计工作的重要职能,这要求会计人员要提升预见能力和应变能力,具备科学、准确的职业判断能力和善于利用复杂的会计资料进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能根据国家政策、法规以及针对国际政治、经济的变化,结合本单位具体情况作出有预见性的理财决策,控制财务风险,有效地维护国家、单位的经济利益和资产的安全、完整及保值增值。
(三)新经济的信息性和网络化,要求会计人员应具有信息处理能力
新经济是以信息和网络技术为支撑的经济形态。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一切经济活动都必须以快、准、全的信息为导向,数字化技术、信息高速公路将使企业的交易、决策信息在瞬间完成,“媒体空间”“网上实体”使经济活动的空间变小,这就决定了在新经济时代里,会计人员要具有专业的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敏锐的接收、处理信息的能力。
(四)新经济的可持续性,要求会计人员应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
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次重大调整。随着生产方式、生产组织管理的不断变化和创新,一方面,会计的变化越来越快,对会计人员的适应性、灵活性、知识更新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会计的空间拓展越来越广阔,对会计人员能力要求越来越全面,会计不再是一个信息处理系统,更多地作为一个有效管理控制的手段和工具,会计人员要在资本运营管理、成本控制管理、人才资源管理、跨国投资决策及长远发展规划等方面出谋划策。因此,会计人员必须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不断学习、吸收新知识,不仅精通会计理论,而且必须精通外语、熟悉法律法规,成为具有超前意识和敏锐眼光的全方位的知识型人才。
但当前我国会计人员的素质与能力和新经济时代对会计人员的要求有很大差距。某市曾对会计人员的学历水平和工作水平进行了实际调查。前者的调查结果是:被调查的308人中硕士研究生1人,占总数的0.3%,本科生25人,占总数的15.26%,高中生59%,占总数的19.15%,高中以下21人,占总数的6.8%。后者的调查结果是:在同样的308人中既会记账、编制会计报表、写报表分析、又能参与管理和参与决策的只有4人,占总数的1.3%。另据有关专家推测,目前所学知识的60%已过时,到2020年人类要应用的知识大约90%现在尚未创造出来。从这个意义上说,终身学习已成为必然。这需要通过继续教育不断地培养提高会计人员的能力和素质。因此,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既是新经济时代社会环境变化的客观要求,也是会计人员自身能力培养的必然过程。
二、当前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组织管理体系不健全,缺乏完备、统一和有效的监管体系
现行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运作模式是,由财政部培训省级财政厅人员,由省级财政厅培训本省级师资并委托培训机构具体组织本地区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由财政部门负责发证。这种模式造成了管理与培训脱节,加上对培训机构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进而影响教育培训的实效。
(二)认识不到位,学习自觉性不够
据统计,一个人所需知识5%-10%来自于学校,另外90%-95%是通过工作和继续教育取得的。但现阶段,会计人员对继续教育的重要性认识并不到位,视继续教育为应付会计证年检而不得不为之的事情。
(三)培训流于形式
按照《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会计人员每年要接受20-24 h的培训。但目前的培训却往往流于形式。每年安排三天的脱产学习,其中最后半天是开卷考试。但会计人员通过培训,听懂了多少,有多少成效,没有人跟踪、评价,反正考试人人及格。所以在继续教育的课堂上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第一天上午来的人比较齐,主要是报到、溜一溜情况;下午开始人就少了一半,到差不多放学,老师点名的时候人就齐了;第三天下午考试时人最多,教室内座无虚席;考完了,听到会计人员骂,继续教育只是为了让培训机构收费赚钱罢了。
(四)培训内容单一,缺乏针对性。我国经济组织众多,规模、大小、性质千差万别,会计人员从事的工作岗位也不尽相同,每个经济组织适用的会计制度也不尽相同,这就决定了不同组织、不同岗位的会计人员需要不同的教育课程。而且我国会计人员从来源上看有其特殊性,一部分是各大中专院校毕业,另一部分是自学成才。对于从学校毕业的会计人员,需要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延伸到实践中去,加强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提高其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增强处理复杂经济问题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对于自学成才的会计人员,需要将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通过总结、感悟、提炼、抽象等过程,实现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升华,把实践中的个案总结成一般规律。但当前会计继续教育的内容单一,几乎全是会计专业知识,没有涉及其他相关专业知识,如金融、证券、管理、信息技术等最新知识,未能照顾会计人员的实际需求,无法满足新经济时代社会经济日益高速发展的需要。
(五)教学方式方法单一,教学手段落后。当前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教学模式主要采用面授的形式进行。过百个会计人员集中在一个大教师,教师讲,学生听。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忽视了学生自身的能动性,降低了会计人员学习的热情。所以在继续教育的课堂上常常可看到:老师在开大会,学生在下面开小会,睡觉者、听歌者皆而有之。
三、应对新经济时代的要求,不断推进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创新
(一)设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委员会,加强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管理力度
该委员会是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智囊团和决策机构,由教育界、会计界和财政部门中高层次人员组成,总体上以教学、科研单位的会计专家为主,同时吸收大中型企业高级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参与。该委员会的主要工作职责有: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制度的制定和修订;培训机构资格的审查;培训教材的确定和编写;培训计划的制订,包括长、短期教学计划的制定;培训过程的监督检查;培训效果的分析和评价。
(二)加强对培训机构的管理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委员会应建立事前审批、事中监督、事后评估的控制体系。具体为:事前引入公开招标的竞争机制,包括对培训机构硬件设备、师资力量、社会信用等的综合审定来确定最终的承办机构。事中根据培训机构的培训任务,按一定比例随机抽查培训课堂,对培训单位的教学管理、课堂教学的方法、效果进行实地检查,并开学员座谈会了解情况。事后实行专家评审制度,对培训效果、培训机构进行评估。
(三)明确继续教育的目标,准确定位
新经济时代最本质的竞争是人才竞争,表现在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上,就是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创造型的会计人才。因此,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应定位于:不仅教会职业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创新精神,培养能力,提高会计人员整体素质。
(四)合理规划教育内容,建立多维度的会计知识结构体系
这个体系首先要具有先进性。即着眼于新世纪科学技术,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根据未来会计职业要求及会计学科的发展来明确体系结构,在课程设置上加大与会计紧密相关的金融学、经济学、管理学课程的比重,使其为会计学科发展服务,既强化会计知识的教育,又突出会计思维、工作艺术等能力的培养。其次要具有实用性。会计工作是一项强调理论、突出实践的工作,为了适应会计改革的深入和解决实际工作中不断提出的新问题,多维度的会计知识结构体系要与会计改革和会计实务工作紧密相连,既反映当前会计改革实践的成果,又能指导会计实务工作。最后要具有科学性。多维度的会计知识结构体系应形成科学、规范的体系,并根据发展变化不断完善,强调工程技术知识与会计专业知识相结合,从专业技术教育向综合教育转变。
(五)增强继续教育的层次性
在坚持联系实际、讲求实效、学以致用的原则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必须分类、分级进行。对于高级会计人员,他们的工作职责属于经营管理型,他们所要处理的问题涉及整个企业的经营战略和组织管理体制。因此,高级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内容为:系统的会计理论、高级会计实务、会计设计、会计组织、内部控制设计、财务管理、法律、税收、金融、证券、国际贸易、管理、审计、计算机、外语等知识。中级会计人员的工作职责属于会计主管型,他们通常不仅要具体处理会计实务,而且要对小型会计系统的整个工作进行有效的管理,因此,中级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内容应为:中级会计实务、会计设计、税收策划、融资投资、管理学、经济学、行业知识及信息技术。初级会计人员的工作职责属于具体业务操作型,他们通常只需要对具体会计事项进行处理,而不需承担整个会计工作系统的管理职责,因此,初级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内容重点应为:基本会计实务和会计理论及与其岗位相关的知识,如票据、结算的法律知识、金融知识、计算机知识等。
(六)改进教学方式和手段,提高培训质量
继续教育的目的是根据岗位需要,使受教育者带着问题来学习,力求在较短时间内掌握新知识、新技能并运用到会计执业中去。因此会计人员继续教育需要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本”转变,将学生需求作为提供教育服务的出发点,使学生富有想象力地吸收知识,有选择、有侧重、创造性地接受知识,激发发散思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还应从“学会”向“会学”转变,让学生逐渐养成自我学习与不断更新知识的习惯和能力,以适应新经济时代经济、科技、社会、文化发展的快速化、多样化和信息化的需求。在具体的教学方式方法上,开展与实务联系紧密的案例研究、交流讨论、情景模拟等启发式教学方法,让学生独立思考、加强合作,创造性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刘淑蓉.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6.70-71.
[2]魏承玉.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J].财会通讯.2003.16-18.
(一)缺乏提高自身素质的自主性
企业财务人员的工作环境缺乏激烈的竞争环境,很多会计人员的竞争意识严重不足,对工作并没有全力以赴,缺少认真性和紧迫性,对自我的要求仅限于将基本工作完成,缺乏对自身素质提高的自主性。尤其是部分有较常工作年龄的财务人员,已经停止了再学习,加上部门领导对财务人员学习的不重视,造成财务人员在工作中态度不严谨、核算不规范等情况的发生。
(二)职业道德素质不高,法律观念淡薄
财务人员同企业资金由较长的相处时间和较多的接触机会,在自我利益的驱使下,利用职务之便对企业资金实施非法占有、挪用等违法乱纪行为。
(三)专业素质参差不齐,专业知识更新慢
企业招聘范围的过于宽广,导致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各异,出现了高学历与低学历、财务专业与非经济专业、受过专业培训与半路出家、有会计专业职称与没有从业资格证、复合型与单一型会计人才等五个方面的情况。而且企业在招聘时,喜欢录用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会计人员,这些会计人员往往年纪都比较大,虽然拥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但是计算机能力和外语能力较弱,不能很好的适应社会的经济发展形势。而且这些会计人员往往不思进取,对已掌握的专业知识和国家公布的最新知识不进行及时的更新和学习,最终导致专业知识的落后。
(四)企业后期培训工作并未落实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财务会计人员应该不断的进行学习,以补充最新的政策法规和知识常识。但是很多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并不重视财务人员的后期教育和培训,减少了财务会计人员后期培训的有效途径之一,无法快速、有效的获得新知识,严重影响了企业财务部门的正常经济活动。
二、新时期企业会计人员素质培养探讨
(一)强化财务会计工作人员综合素质
在对财务部门的管理中,首要做的就是要强化会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而对会计人员的管理是财务管理的基础,应定期组织相关会计人员参加会计培训,对国家最新公布的经济法律法规进行学习,全面提高会计人员对国家执政思路的认同感与专业技能。
(二)及时更新财务会计工作人员财务知识结构
当财务会计人员在企业服务到一定年限的时候,其专业知识结构有可能已经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所以,财务人员要在工作中进行不断的总结,整理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同实际工作联系起来,及时更新财务知识结构,探索新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技能,提高工作效率。
(三)构建有效的监督体系
无论是企业内部的财务监督体系,还是企业外的市场监督体系,都应得到重视并建立和发展。通常由财务工作人员所造成的经济犯罪,多归咎于监督不到位。所以企业应建立并完善财务监督体系,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财务检查,完善现有的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守则,杜绝财务问题的发生。
(四)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观念
财务部门是同企业各部门都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各部门之间容易出现经济纠纷和利益分配不均等财务方面的问题,这就要求企业财务人员必须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观念,公平、公正、公开的对企业资金进行客观的分配,保证企业的每一笔资金都能够正常、有效的使用。
(五)加强财会人员创新意识和自主性
当今社会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的重要性体现在社会的各个方面,对财务体系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所以财会人员要不断的加强自身的知识学习,还要对知识经济社会拥有极高的适应性,最重要的是要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加强对提高自身素质自主性的认识,全面提高个人综合素质。
(六)注重继续教育与实务提高
要重视对企业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与实务能力的提高,可以对从业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和职业继续教育,还可以借鉴其他发达国家的会计人员培训经验,将知识理论作为基础,实务技能为主干,综合且系统的对财务人员进行相关培训,从本质上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三、结束语
员工是否成才,培训是关键。通过多形式、多渠道组织理论学习;骨干带头,开展实务研习;选拔后备力量,开展岗位见习;加强评估回馈等措施,提高员工培训、人才培养的有效性,以达到经3到5年的时间,员工综合素质在整体上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打造一支德才兼备、理论和技能扎实、专业和年龄结构合理、数量充足的管理人员队伍,满足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 超市零售 人才梯队 培养规划
近年,面临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超市零售企业倍感人才梯队培养的重要性,需全面提高员工综合素质,促进员工、企业共同进步,加快公司发展进程。
一、前言
企业的竞争,实质是人才的竞争!时下,超市零售企业员工尤其是中层管理人员、业务骨干年龄、知识结构偏老化是制约公司发展的瓶颈之一,急需补充观念先进、知识和技能结构合理的新鲜血液充实管理人员、业务骨干队伍。而企业面临的竞争日趋激烈,公司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更凸显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培养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对于公司来讲,人才是那些认同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具有职业素养和较高工作技能,能够持续不懈地提高工作效率,从而持续地为公司创造价值的员工。
引凤还需先筑巢,超市零售企业是否能够吸引、留住和有效使用人才,能否构建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建设学习型企业,引导员工充分发挥潜能,不断自我增值,岗位成才,是超市零售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决定因素之一!
员工是否成才,培训是关键。而培训不是立竿见影的工作,也不是一项独立的工作,是一项需要与竞聘上岗、目标管理、绩效考核、激励机制等人力资源职能密切结合的长效、系统工程。目前超市零售企业在为人才提供成长的土壤与舞台,建设良好的人力资源经营模式,营造优质人力资源生态环境方面,已经开始探索,仍需加大投资力度。
在推动公司人才培养工程建设方面,可以通过请进来(请专家授课)、送出去(选送年轻、可造之才出去学习)的方式,理论学习、实务研习、岗位见习相结合,转变观念,进行理论知识和技能的传播、培训、普及,尽快使员工整体素质有大幅提高,促进超市零售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本文为超市零售企业提出了人才梯队培养工程在未来五年期间的主题、任务与措施相关思路。
二、指导方针和目标
指导方针:
坚持务实求真,发挥领导带头作用,充分调动全公司各部门力量共同参与,大力加强员工综合素质建设,促进员工全面发展,为提升员工和公司核心竞争力,全面推动员工和公司共同发展,实现双赢,实现公司五年战略目标打下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目标:
经过五年的培训,员工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技巧的培训、员工晋级等人才培养工作有长足发展,形成比较完善的员工综合素质建设的组织实施、评估回馈等体系,员工综合素质在整体上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打造一支德才兼备、理论和技能扎实、专业和年龄结构合理、数量充足的管理人员队伍,满足公司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营造员工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并通过努力工作,过上较高质量生活的良好氛围,实现员工和公司双赢。
三、培训主题
为使培训突出重点,更有针对性,每年的培训工作将围绕一个主题展开,有所侧重。根据超市零售企业目前的情况,以五年为期,每年培训的主题分别是:更新观念、普及理论、夯实基础、传播技巧、提升素质。
四、实施措施
在五年的规划期内,围绕每年的培训主题,组织开展理论学习、实务研习、岗位见习三习活动,通过开展循序渐进培训活动,达到培养适应公司发展需要的人才的目的。
(一)多形式、多渠道组织理论学习。
通过举办专家讲座、参加高峰论坛、业务学习;举办公司员工成长读书活动;鼓励员工参加各层次的学历教育等开展理论学习,传播现代管理理念、业务知识和技能,引导员工更新观念,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主动学知识,学技能。
(二)骨干带头,开展实务研习。
1、建立管理人员教练制度,激励中高层管理人员不断总结归纳自己的实务经验,将其上升到理论层面,并与大家分享,带好队伍。
管理人员尤其是高层领导及中层正职经理,平时注意研究本行业国际、国内发展动态、趋势,结合公司实际和本部门职能,总结、整理工作经验和知识、技能,围绕当年培训主题和要求,每季度抽半天时间跟本部门员工分享、讲课。人力资源部安排专员参与管理人员授课,及时评估和回馈。对讲课效果好的管理人员,将安排给相关部门人员讲课,引导大家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中层副职及助理,在自己分管的工作方面,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和经验积累,指导所管下属的工作并把好关。
人力资源部每年一月组织上年度参与授课的人员进行优秀教练、培训师评选,对学员评价培训效果好的培训师、教练进行奖励。分别设外送学习、旅游、体检等奖项,鼓励大家踊跃参与授课、分享经验、担当教练、带好队伍。
2、外出考察
完善外出考察制度,做到考察带目标,有主题,有分工,有成效。
根据各部门、商场的情况,组织中高层管理人员、业务骨干到发达地区、先进企业考察、学习。职能部门管理人员到上海、武汉、成都、深圳、台湾、日本、香港、新加坡等国家、地区考察同行发展趋势,学习同行的先进经验。
外出考察前,人力资源要做好考察分工、具体安排。谁负责看什么、学什么、拍什么、录什么,要达到什么效果,考察人员回来需提交书面改进建议及具体工作措施,或撰写心得,交人力资源部组织评议,合格再全额报销考察费用,如考察人员提交的书面考察材料不合格,则只能报销50%的考察费用。
3、参加专业博览会
参照外出考察制度,组织经营业务人员带目标、有主题的参加广交会、上海世博会以及时装博览会等各种博览会,了解国际、国内同行发展趋势,互通商情,增进友谊。
(三)选拔后备力量,开展岗位见习。
1、内部岗位见习。
各部门选派心态好、观念正确、年轻、有知识、有培养前途的业务骨干轮岗,安排到不同岗位见习、锻炼,给他们压担子,培养人才梯队,满足超市零售企业开新店等对管理人员的需要。
2、先进同行同岗见习。选派一批有文化、素质高的中层管理人员分期分批到区外同行处,做交流、见习,在三——六个月时间里,全程跟随同行、同岗位管理人员开展工作,深入学习先进经验和做法,提高业务水平,回到公司,结合公司实际情况,改善公司业务流程,提高业绩。
人力资源部负责制定后备力量人选标准,并负责指导各部门选拔、培养后备力量。
五、评估回馈
通过举办座谈会、演讲比赛、写读书和学习心得、举办技能比武、授课、合理化建议评比等形式,检验学习效果,体现成效。
学习成绩、检验效果要纳入员工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与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晋级等激励密切结合,以充分调动员工的学习激情,提高学习成效。
六、设施、经费保证
完善培训制度和审批流程,严格按章办事,按照超市零售企业年度培训计划,统筹安排培训,逐步加大对培训的投入,保证培训经费随着销售额的增长有所提升,为保障人才梯队培训计划的有效实施提供资金支持。
参考文献:
[1] 李娟.浅析当前我国本土超市零售业的发展机遇与经营策略. 狈代商业,2011年第17期.
[2] 黄文燕.我国超市零售业现状及趋势展望.合作经济与科技,2004年第1期
[3]刘湘豫.浅析企业人才梯队搭建对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人力资源管理 2011年第1期.
作者简介:
曾玲,女,广西大学MBA,经济师、会计师,南宁百货大楼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
【关键词】 《物流运输管理实务》 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项目化课程改革 方法
前言
高等教育体系的显著特点就是有助于提升、有助于发展,其根本职责就是就是管理行业、服务行业、建设行业、生产行业第一线所需要的技能型的高素质人才。因此,高职教育必须要突出人才培养的“专业性”与“实用性”,同时必须根据市场的实际需求来进行人才培养和教学课程的安排。对于物流管理专业而言,它所需要的人才不论是在专业知识理论方面,还是在实践技能方面,其要求均是非常之高的。高职院校只有在教学模式方面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才能够在最大程度上缩短当前的教学模式和现代物流产业迅速发展之间的落差、更好解决市场需求和学生能力之间的矛盾、实现学生与企业之间的紧密衔接。积极进行物流运输管理实务项目化课程改革有利于达成上述目标,并将高职教育特色和目标融入到课程改革过程中,优化调整现有的学科课程结构,坚持将技能培训作为改革价格取向,实现传统教学模式向突出能力培养、重视技能培养的现代教学模式。
1. 物流运输管理实务项目化课程改革概述
1.1突出“工作过程”这一核心理念
在企业里,职员为了完成一项特定任务或者指定任务并取得相应成果而进行一系列的完整活动,这便是工作过程。在进行物流运输管理实务项目化课程改革的过程中,重点突出“工作过程”这一核心理念,有利于拉近学生和企业的熟悉感,通过这种日常的仿真让学生在真正进入到企业之后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工作要领。对于一项工作而言,完成它的基本前提条件便是你能够知道它的工作过程是什么,并依照工作过程的指引来按部就班的完成该项工作,体现出工作的条理性,避免因为不熟悉工作流程而导致工作时的手忙脚乱或者工作失误。突出“工作过程”这一核心理念,要求我们在进行物流运输管理实务项目化课程改革的时候,必须要彻底地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职业情景作为日常教学的基本情境和学生学习、培训的基本情境。这种教与学的情况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定各种“工作任务”,在“工作”过程中学习,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学习。这些学习任务应该囊括了课程所有的知识要点和重点,在技能培训的同时,借助于教师精简的讲解和适时地点拨,使得学生对于理论的认识逐渐清晰起来和生动起来,慢慢可以构建起比较完整的、相对系统的知识体系。
在课程的设计和安排方面必须要花费较多的心思,不仅要考虑物流管理专业的特殊性,还要考虑高职教育的目标、市场的需求、企业的要求等综合性因素,形成“以项目为载体、以实训为方法、有机融合知识和技能”的综合性课程体系。在课程的教学方面,教师应该着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教师为指导,共同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项目的完成过程必须要高度仿真企业的实际工作过程,为便于管理,建议教师将学生换分为若干小组,根据实际的教学需要,不同的小组可以完成不同的任务也可以完成相同的任务,要求小组对组内成员进行合理分工,分别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工作,而后小组成员共同探讨任务完成策略和具体实施方法,将任务分解之后由小组内部的成员同时分步完成。在仿真的工作过程中,学生不仅熟悉了工作流程,还培养分工协作的团队精神,有利于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之后灵活处理同事关系。
1.2项目化课程改革的独特优势
因为物流运输管理实务项目化课程改革形成了“以项目为载体、以实训为方法、有机融合知识和技能”的综合性课程体系,使得此种改革模式具备了非常显著的优势,推广应用之后必然能够在下述几个方面产生积极影响。
首先,学生工作之后的持续学习能力得到培养。项目化课程改革彻底地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主导学习、学生被动应付学习的尴尬局面,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工作任务”、为了不输于其他的学习小组、为了能够取得理想的“工作成果”,学生通常都会积极学习,主动思考,尝试各种方法来完成“工作任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被有效地调动起来,如果不积极主动学习,便完不成任务,便不能够体现出自己的工作能力,便有可能在日后的工作被领导辞退,因此学生的持续学习能力在无形中被培养了起来。此外,学生在一次次完成特定“工作任务”之后,学生的“工作经验”便会慢慢积累起来,能够更加熟练地掌握和操作各种技能,为以后的就业奠定有益基础。
其次,学生的职业能力能够慢慢积累起来。项目化课程改革之后,因为日常的学习内容、学习情境、学习过程非常接近企业真实的工作内容、工作情境、工作过程,使得学习的完整性能够直接映射出工作的完整性,学生的职业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慢慢积累起来。由于项目化教学几乎全部模仿了真实企业的活动,使得目前技能培训与日后的工作能力之间形成了连贯性的承接关系,培养企业正式职员的思考模式、行动方式以及逻辑思维角度等,使得学生在自觉的过程中便逐渐提高了自己的职业能力,这会成为学生日后成功就业的重要竞争优势。
再次,学生的工作创造力得到有效提升。项目化课程改革让完成项目成为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在不断完成指定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为了更快、更好地完成预定计划,必然要改进或者干脆抛弃已有的工作模式,转而寻求的更加优化、更加简化、更加高效的工作模式,借此能够在小组竞争当中取胜。这一过程使得学生在工作过程中实现了学习的任务、完成了创新能力培养的目标,而后随着经验的增多、知识的丰富,学生的创新能力会更强、创新成功率会更高。这些都是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无法给予学生的,这对学生不仅是一种挑战,对教师同样也是一种挑战。
2. 物流运输管理实务项目化课程改革策略
2.1合理确定项目化课程改革的思路
为了确保在整个课程设置的高度科学性与合理性,必须要确保改革之后的课程设置更加符合市场的需求、企业的要求以及高职教育的特色。本文建议,首先,对专业的物流企业以及不同企业下设的物流职能部门进行认真、详细而且广泛地调研活动,通过调查数据对运输业务的基本工作内容、岗位设置请、工作要求、考核标准等一系列指标进行分析,作为日后进行典型任务归纳和设定的重要依据;另外,借助于此次调研活动,可以让我们更加直观地了解到每一种工作任务所需要的具体的工作能力、知识要求和技能水平,为日后合理设定教学情境提供有益参考。
根据笔者的调研活动,发现虽然企业的性质不同、经营规模也有差异,但是工作任务基本上比较类似。例如,在工作岗位方面,比较典型的通常包括运输调度、计划、跟单、客服、统计、提/送货、结算、信息处理、积载配货、理/验货等等;再如,在工作任务方面,比较典型的通常包括设计出运输计划与方案制定、组织整车货物运输、组织零担货物运输、组织集装箱运输、组织特种货物运输、货运事故及纠纷处理等等。在项目的设定方面必须要确保学生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完成了一个完整的工作流程。
2.2工作项目设计
为使学生掌握运输管理的岗位技能,“运输管理”教材以物流企业运输业务流程为主线,依据不同货物的运输业务流程进行教学模块和任务设计。教材选择8个教学项目。项目1:物流运输市场调研,任务为物流运输系统调研、物流运输市场调研、运输合理性调研。项目2:选择物流运输方式,任务为熟悉各种运输方式及技术经济特征、熟悉影响运输方式选择的各种因素、掌握运输方式的选择方法。项目3:确定物流运输企业并签订运输合同,任务为确定物流运输企业、签订运输合同、运输合同管 (下转第270页)
(上接第235页)
理。项目4:货物托运和承运,任务为公路、铁路、水路和航空货物托运、承运。项目5:货物运输组织,任务为公路、铁路、水路和航空货物运输组织。项目6:货物到达交付结算与运输商务管理货物装卸、货物交付与结算、运输商务管理。项目7:特殊货物运输,任务为危险货物运输、超限货物运输、鲜活易腐货物运输。项目8:国际货物运输,任务为落实国际货运公司、确定委托内容,货物交接、缮制票据、签订运输合同,运输方式和航线确定,到达交付。
2.3教学考核与评价
教学成果的考核与评价标准是否足够科学化、是否足够企业化也非常重要,它是一个对教学过程中进行总结、纠错和导引的重要参照系。实行项目化改革之后,高职院校在进行物流管理课程的教学时,能够在真正意义上将“教、学、做”融为一体,实现以能力培训为主、知识教学和技能培训并举的良好局面。相应的在教学成果的考核与评价方面,也必须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与优化。具体而言,需要彻底转变以往过度重视期末考试成绩的现象,转而采用过程考试这一考核与评价模式;同时,在衡量教学成果的分数构成方面,已经采取“期末考试×30%+过程考试×70%”的比例构成方式,力求能够将学生在整个学期中的实际表现真实地展现在教学考核和评价结果当中。
另外,项目的考核与评价标准的设定也非常重要。本文建议从“任务完成程度、任务完成质量、职业能力、学习态度、团队精神”等五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考察;而考核的执行主体也由以往的单纯教师评价转变为“教师评价×50%+学生互评×30%+学生自评20%”的比例构成方式,力求整个评价结果的公正、客观、公平。一旦一个项目教学任务完成之后,及时对完成该项目的学生进行考核与评价,依照项目困难容易程度的差异,设定每一个项目的权重,等待所有的教学任务完成之后便能够获得每一个学生完成所有的任务的总分数。最后,在期末考试方面,建议将期末考试的内容倾向于考察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技能考察的责任则交由过程考试完成;为了突出技能培训的重要性,如果学生的技能得分不及格,则整体成绩不及格。
3. 总结与反思
基于工作过程项目化教学模式起源于工科课程,象经管专业的文科类课程搞项目化课程改革不能简单套用工科类的项目设计模式。经济管理类的课程并不象工科类课程可只针对某一个十分具体的操作岗位,同类岗位有很多不同的工作任务。比如物流管理是一个涉及到多个环节和多种活动的综合性工作,现实中物流服务的岗位工作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仓储或运输简单作业,现代物流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毕业生要能在物流管理领域游刃有余,就需要能胜任同类岗位的各项任务,并能够较快地实现知识的迁移。
在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改革中,要避免把项目化教学当作企业的岗位技能培训,不但要在项目化教学中注重技能的培养,还要让学生在训练中学到完成此类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体系。高职教育不是就业培训教育,所以笔者认为,项目化教学,应围绕学生面向的就业岗位群在本门课程中涉及到的若干知识、技能进行整合,既要有实用性,还要有体系性。在开展项目化的教学改革中,在物流管理专业现在还没有真正意义上项目化教材,当前的所谓项目化教材在内容上基本上是在传统教材的基础上的改头换面,教材开发是成功实施项目化的关键因素。如原来物流运输管理这门课教材是按知识体系分章节列出,教学主要是根据知识点进行讲解,在开展实训时,难以培养完整技能。实施项目化教学改革,就必须打破原有传统教材的结构体系,把知识整合进实践中的具体业务中,但是又要避免“为业务而业务”,学生在项目化的技能训练中,要注意培养其综合能力。现在企业需要的是多面手,虽然每个员工都有定岗,但每一岗位实际上都是在处理不同的综合业务,如果缺少综合能力的训练,就难以适应企业的真正需要。作为高职教学改革创新、提升教育质量的一项重点任务,探索项目化教材开发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未来发展的道路还很长。
参考文献:
[1] 李巍巍,武富庆. 建构主义教学观在《物流学》课程教学中的实现[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08):102-104.
[2] 周建松.关于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基于高职教育的类型特征[J]. 中国高教研究,2010,(11)158-159.:
[3] 黎志键,黄海滨. 论可持续发展视野下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策略[J]. 大众科技,2011,(07):225-226.
[4] 冯志刚.项目教学法在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教通讯),2008,(02):256-257
[5] 曹荣.基于专业课程项目教学的关键能力之培养[J]. 职业,2011,(08):256-257.
[6] 王珩.项目教学中的分组实践探索[J]. 职业,2010,(09):199-201.
[7] 马锋,吴茜. 供应链中的零库存管理[J]. 科技资讯,2011,(25):214-215.
[8] 邓建芳,赵丽花. 信息技术在《计算机网络组网》项目教学中的应用[J]. 科技资讯,2011,(11):132-133.
[9] 周世权,杨家军,林萍华,汪春华,严有为. 基于项目的教学模式研究[J]. 科技资讯,2010,(01):136-137.
关键词:社会工作专业;公共关系课;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7)08-0039-02
社会工作专业在我国高校设置时间较短,仍处于起步阶段,很多问题尚待研究。由于该专业所培养的学生将来主要从事社会工作,他们是一定社会组织的代言人,要与特定的社会公众进行交往和沟通,因此其工作具有明显的公关性和实务性。这就要求在本专业的课程设置上,一定要突出公共关系课的重要地位。
一、调整专业设置,加大公共关系课的课时比重,突出其重要地位
1.公共关系课在社会工作专业中的设置现状
从我国各高校社会工作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看,公共关系课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地位相对偏低,这种状况明显地表现在教学计划的制订上。
首先,从所能查阅的专业教学计划来看,一部分高校的社会工作专业没有开设公共关系课程。这表明人们对社会工作的性质以及公共关系在社会工作中的作用认识不清。
其次,即或开设该课程,也存在重视不够等问题。第一,公共关系在课程总体系中所处的位置不够合理,存在地位偏低的问题。多数高校把公共关系课作为任选课,由学生自由选择;重视程度最好的高校,也仅仅把它作为限选考查课来开设,明显重视不够。第二,课时少。在所能查阅的各高校社会工作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公共关系课都是32学时,这一数字表明,该课是作为“浏览课”设置的,并不要求学生深入学习和掌握,它的分量非常轻微。第三,教学内容笼统,多半以“概论”方式开设。由于课时少,教师只能给学生上“公共关系概论”,把“原理”、“实务”和“礼仪”合并来讲,泛泛地向学生介绍这门学科,因此,学生能掌握的知识并不多,能力培养更无从谈起。
2.社会工作专业忽视公共关系课教学的成因和影响
第一,对社会工作的性质认识不足。传统认为,社会工作是有关社会群体和社会区域的工作,因此人们很自然地强调它的社会性和服务性,而忽视了它的沟通与传播的特性。这就自然形成了在设置专业课程时重视“社会学”学科体系课程的设置,而忽视了“公关”学科体系课程的设置。
第二,国家教委有关部门在规范社会工作专业课程设置的时候,没有明确规定公共关系课为必修课,但也没有规定该课程不能作为必修课,而就具体的设有社会工作专业的高校而论,设置什么样性质的课程体系,应该具有一定的自。但是历史所遗留下来的一些行为习惯影响着人们的思维,这是在设置课程时受“规定”影响而忽视社会工作课程体系的主要原因。
第三,受专业“独立性”思维方式的影响。任何一门专业都必须有自己的独立培养方向,因此也就规定了具体的培养内容。社会工作专业的课程设置也不可能不受专业“独立性”要求的影响。但是,培养方向的独立并不影响培训内容上的交叉,对社会工作这种综合性很强的专业而言更是如此。如果想泾渭分明地划定专业界限,就会导致课程设置上的片面性,这种片面性也是公共关系课被拒之门外的原因。
显然,人们对社会工作的专业性质和培训内容上的认识偏差,导致了培训内容的不完整,更影响了学生毕业后的实际工作能力。第一,忽视公共关系课程体系的设置,极大地损害了专业培训内容的科学性和完整性。第二,看不到公共关系课中知识和能力培养的重要性。第三,继续拒绝公共关系课程体系的设置,会直接影响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
3.提高认识,突出公共关系课在社会工作专业中的地位
第一,增加课时,提高公共关系课授课时数在总课时里所占的比重。现有的专业课程设置,知识内容比较繁杂,公共课所占的时数过多,相反,一些重要课程的课时数却少得可怜,其中公共关系课就是明显一例。很多公共课程可以合并压缩,甚至可以讲座的方式向学生介绍,这样就可以把压缩出来的课时用于公共关系课的教学。此外,在实践课里也可以给公共关系课一定的时数。总体来说,公共关系系列课程大约需要近100课时方能满足教学的需要。
第二,改变考核方式。开设公共关系系列课程之后,一定要把重要的“公共关系实务”作为考试课设立,以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
二、调整、完善公共关系课的教学内容
从现有的教学内容来看,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第一,教学内容笼统。由于受课时限制,各高校的社会工作专业只能开设公共关系概论。众所周知,“概论”是一个学科的导论部分,它对进一步学习起引导作用,在整体上明确学科内容和学习方向与方法,具体内容要在分支学科里体现。因此,以概论课方式设置该专业,对学生而言,仅仅是了解什么是“公共关系学”而已,真正的公共关系理论和技巧并没有掌握。
第二,教学内容混杂。“概论”实际上包括“公关原理”、“公关实务”和“公关礼仪”等几个方面,在极少的时间里,讲授这样多的内容,教师便面临着内容混杂这一难堪局面,给授课和学习带来一定困难。
第三,以理论教学为主,缺乏实践教学环节。“概论”部分的教学,主要局限在学科和分支学科的原理、原则,内容、学科历史、学习方法等理论方面,实践环节严重缺乏,分支学科的实践性无法得以体现,也就无法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工作技巧。
基于这种现状,要想使公共关系课的理论知识转换为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我们在提高公共关系学科在社会工作专业教学过程中的地位的同时,还必须相应地调整公共关系课的教学内容。具体说要做以下几个方面的调整:
第一,对“概论”课进行分解。社会工作专业不是公共关系专业,公共关系学科的课程在社会工作专业开设要适合社会工作的需要,这是设置课程的基本出发点。如前所述,公共关系概论是公共关系专业课系的总论和导言,这对公共关系专业自身而言非常重要,但对社会工作专业而言就微不足道。因此,必须对其进行课程分解,分解为“公关原理”、“公关实务”和“公关礼仪”等几个方面。
第二,对分解后的“概论”进行再组合,分别设课。首先是编制简要的总论,并放置于“原理”部分。其次是把“实务”和“礼仪”分列出来,单独设课。
第三,简单介绍“原理”,精讲“实务”,进行“礼仪”培训。“公关原理”作为理论课,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并且可以作一定程度的压缩,只要能起到指导“实务”和“礼仪”学习的作用就达到了教学目的;实务课要“精讲”,既要讲清相应理论,又要结合实际进行实践教学,这是重点部分;“礼仪”教学要偏重于“行”,即注重“公关礼仪”的实用训练,而不是只满足于理论条文的讲授。此外,“实务”和“礼仪”教学一定要寻找契合点,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其成为一体,互助互动,相得益彰。
总之,现有的公共关系课的教学内容,一定要随着地位的提高而进行相应的改革,使其更加科学合理,适合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学习需要。
三、改进和创新公共关系课的教学方法
有了相应的地位和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之后,能否发挥应有的作用,就要看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先进合理了。原有的讲授教学法单调乏味,不但不能引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还影响教师的授课热情,这种现状亟待改变。改进教学方法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注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互动与结合;二是要结合教学内容,选取合理的教学方法。
1.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实现互动与结合
公共关系课的实践性极强,所以实践教学至关重要;但是,公共关系课也是一个系统性很强的理论体系,理论教学也必不可少。如何来划定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界限,怎样才能使两者实现互动与结合,这是“公关”教法改革过程中必须着重考虑的问题。
第一,以“知”与“行”为标准来划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界限。也就是说,理论教学的目的是传授知识,让学生掌握已有的书本理论,主要体现在“公关原理”教学上,这就是“知”;而实践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让学生掌握工作方法和工作技巧,主要体现在“公关实务”和“公关礼仪”教学上,这就是“行”。简单地说,“知”是教学生“学”,“行”是教学生“做”,理论教学就是“知”,实践教学就是“行”。
第二,“知行”统一,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互动与结合。理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实践,而实践的结果是形成和发展一定的理论体系,所以两者的结合既是理论学习的需要,也是实践活动的需要。要想达到这一目的,就要做到理论学习要密切结合实际事例,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采取“案例教学法”,尽量避免空洞的概念解说和原理描述;此外,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也要避免一些脱离理论的盲目行为。实践教学不但要接受理论的指导,按着具体的原则和方法去进行实际操作,而且还要在实践的过程中领会理论知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注意总结经验,进行必要的理论提升。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这种联系,就可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与结合,使两者紧密地结合起来。
2.因课制宜,选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分设后的公共关系分支学科具有不同的特性,因此在选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课程内容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选取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公共关系课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理论课,虽然教学内容不是很多,但课时有限,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系统介绍各个知识点,并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从逻辑要求出发,讲授是其必需的教学方法,这样可以维护理论知识的系统性。但是,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影响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因此还必须选取适当的、容易被学生接受的、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一些辅助教学方式。比如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和案例教学等,同时辅助以电化教学手段和利用课件进行教学,既节省时间,又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要想使毕业生学有所成,有着完善的专业知识结构和较高的专业能力水准,能够胜任社会工作的需要,在求职竞争中高人一筹,课程设置就必须适应社会的变化,从人才市场的实际情况出发,实事求是地改进教学工作,使教学内容更加科学完备,教学方法更加先进有效。
参考文献:
[1]吴倩,明.“公共关系学”教学改革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6(2).
[2]丁光梅.“公共关系学”教学改革之我见[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5(1).
[3]乔源瑞,赵晓兰,张西元.关于“公共关系”课教学改革的探讨[J].经济师,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