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小学生教师节诗歌

小学生教师节诗歌

时间:2022-10-06 14:54:16

小学生教师节诗歌

第1篇

关键词:自主感悟;充分联想;扎实诵读;诗歌节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2B-0069-01

古诗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很多教师在执教古诗时,关注更多的是诗歌的语言和形成的意境。殊不知,除了简练的语言,诗歌的节奏也是诗歌教学的重要内容。郭沫若曾经说过:“节奏对于诗歌而言,不仅是外形,也是生命。”尤其是低年级的古诗教学,应该着力于研究学生感受节奏之美,从而使其受到语言的熏陶与感染。

一、自主感悟,在深入理解中感知诗歌的规律

很多教师对诗歌节奏的认识存在着较大的误区,他们总认为节奏是罗列在诗歌外层,只要直接告诉学生如何停顿就可以了。于是,很多老师通常都是借助小斜线的方式僵化、粗暴地替学生进行生硬地划分。这种做法显然是有悖于学生的认知天性和新课标的教学理念。针对学生好奇心较强的特点,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对诗歌大意的整体理解,引领学生在聆听范读、自主诵读的基础上,自行感受诗歌的内在节奏。

例如,我在教学《村居》这首诗时,并没有急于让学生感受诗歌的节奏,而是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图片,学生看到草地上青草盎然,绿意浓郁,黄莺在天空中飞翔。随后,教师出示古诗的前两行,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看到的美景,并自主进行诗句节奏的划分。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读出了七言古诗“四三”的节奏。针对节奏尚不够清晰的特点,教师为学生示范朗读了第一句,成功地将诗句节奏的表达效果感知出来,形成了较好的表达效果。对于诗句中的第二行,学生模糊地意识到作者沉醉于浓浓情感之中,在读出鲜明的“四三”节奏之后,学生的认知能力得到了提升。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在这一案例中,学生对诗歌节奏的划分,在自我认知意识的基础上,深化了认知体验,感受到七言诗句的基本结构方式。

二、尊重差异,在充分联想中感知节奏的灵动

五言诗是小学低年级诗歌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模式,虽然存在着“二三”划分的整体模式,但后面的“三”个字存在巨大的变数。但不管节奏如何变化,都能构建一个整体,形成相对独立的价值和意义。

以《江南》这首诗歌为例,诗歌通过“鱼戏莲叶”时各个方位的不同展现了鱼儿在水中游玩、嬉戏的场景。学生在诵读这首古诗时,已经直接将诗句读成了“二三”节奏,鱼儿彼此取乐的场景也就自然地呈现出来,脑海中也就自然浮现出急速穿梭和潜浮升降的画面。由此,我们不难发现,古诗节奏的划分绝对不是僵硬、刻板的,而要紧密结合诗歌的大意,引导学生在大胆想象的过程中,将自身的体悟所得展现出来,并将教学的重心聚焦在诗句最后的三个字上,于是孩子们就形成了这样两种不同的读法:1.学生直接读出“二三”节奏,少部分学生也有变式,他们的解释是我想到的鱼儿就像是排成队伍的小鱼,它们都很乖巧,排列成一支整齐的队伍,一个接着一个,所以应该这样读;2.学生将最后的三个字读成了“二一”节奏,使得整个诗句变成了“二二一”节奏模式,形成了“鱼戏/莲叶/东”,以此类推,他们认为这些小鱼都很调皮,不停地变换方向,忽而在东边捉迷藏,忽而在西边偷吃好东西……

古诗的语言是凝练的,内在的意境是无止境的。所以,教师无需将学生的思维定位在一个刻板和固定的模式上,而是要在尊重认知差异的基础上,给予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对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与想象划分的节奏要给予认可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灌入到古诗的体悟中来。

三、拓展形式,在扎实诵读中感知节奏的趣味

富有节奏的语言是需要大量的实践与诵读的。但对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的控制能力还不够强,维持注意力时间相对较短。加之古诗的内容和意境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距较远。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组织各种形式的诵读活动,在唤醒学生认知活力的基础上,深切感受诗歌的基本节奏与意蕴。

例如,在教学骆宾王的经典名诗《鹅》时,教师先是引导学生结合诗句提炼、整合出诗歌中表示动作的语言,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圈画出“向天歌”“浮绿水”“拨清波”等语言。随后,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想象并模仿白鹅的动作进行表演,进行诗歌的诵读,将诗歌内在的语言与学生的动作匹配,形成相得益彰的表达效果。由此,学生在自己动作的支撑下,形成的已经不再是对文字的感受与思考,能够在动作的促动下真正走进诗歌的内在节奏中,感受诗歌独有的魅力。

总而言之,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应该着力从诗歌外显的节奏入手,这样才能引领学生从韵律的视角感知诗歌的内在节奏,从而借助诗歌韵律不断实现情感上的交融,从而为学生走进诗歌意境奠定基础。

第2篇

    关键词:古典诗歌;积累;诵读;感悟

    诗歌是语言的精华,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我们用之不竭的文化遗产。作为一名中国人,从小感知古典诗歌语言的精妙,感受母语的优美,感悟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是极其重要的。因此,在小学阶段,古典诗歌的教学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那么,小学古典诗歌的教学应该使用哪些教学策略呢?

    一、注重积累

    在浩如烟海的古典诗歌中,这些被经久传唱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们中国民族所推崇的优秀的道德思想:如《易经》中“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和“厚德载物”的包容精神;《论语》中“吾日三省吾身”的自省精神。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于加强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塑造健全的人格,陶冶高尚的情操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让汉语以及汉语所承载的中华文化薪火相传,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1.对内容的横向延伸

    课文中的一些诗歌是以节选的形式来出现的,这对于理解诗歌的精神内核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北京师范大学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节选了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月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这首诗被冠以“孤篇盖全唐”的美誉,但是课本仅仅节选其中的四句,学生很难体察诗人在依人月色背后对于人生哲理的探寻。而教师可以出示全篇,让学生在感受江边月色美好的同时,更能体会到诗歌悠远的意境。

    2.对诗人的纵向扩展

    在小学诗歌中,一些诗人的多部作品被选入教材,这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如被称为“诗圣”的杜甫,他的作品就被反复提及,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而在《绝句》中,一个悠闲自得、闲雅疏狂的诗人映入眼帘。在诗人的不同时期,随着诗人境遇与心境的变化,诗人的作品风格也有着很大的差别。教师如果可以对作者的人生经历加以介绍,让学生学会知人论世,就会对作者及其作品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3.形成主题教学

    在课本中节选了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以此为契机,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杜甫的《月夜》等诗歌都可以加以学习,形成关于“明月”的主题教学,让学生感悟到明月所蕴含的思乡怀人的文化意味。另外,教师也可以将古典诗歌进行分类教学,如山水田园诗、边塞征战诗、咏物诗等。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可以更加系统地学习古典诗歌,鉴赏能力也会得到提高。

    4.了解诗歌意象所承载的文化意味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一些意象已经浸染了文化色彩,具有了某种特定的文化意味。如“月”具有思乡怀人的文化意味;唐诗中,“柳”往往具有“留”的文化意味;“岁寒三友”则往往象征着君子坚贞的节操与高尚的气节。如果教师在古典诗歌教学中,适时地将这些渗透其中,势必会让学生体会到古代文化的深厚底蕴。

    二、注重诵读

    新《语文课程标准》极为重视古诗教学中的诵读:“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指导,引导学生感知古诗文的韵律美、节奏美,并在诵读中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内容,体验情感。”[1]所以,在教学中,要注重诵读,让学生读出感情,在读中体悟诗歌的韵味。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学生通过反复诵读,读出感情,读出韵味,感悟古典诗歌独特的韵律与节奏。

    三、注重感悟

    王力先生曾经指出:“西洋的文字是法治的,中国的文字是人治的。”[2]所以,在教学中要注重感悟,感悟诗歌的意境美与语言美。

    在教学中,教师要适时地创设情境,让学生积极地调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真正地潜心走进文本,感悟诗歌的意境美。教师可以通过描述、多媒体授课、出图等方式为学生进入古典诗词的意境搭建桥梁。另外,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诗眼”来感悟诗歌的语言美。古人作诗讲究“炼字”,教师如能引导学生感悟诗人用词的准确与精妙,对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也是大有裨益的。

    在现代教育背景下,如何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全新课题。在小学古典诗歌的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注重积累,注重诵读,注重感悟,让学生充分感受母语的精妙,提高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诵读;新诗;诗性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7-0045

一位教师执教何其芳的《秋天》,这节课由四个部分组成:读秋、赏秋、品秋、绘秋,重点放在赏秋和品秋两个环节,即诗歌的语言美。最后运用诗人描绘秋天的手法写出学生自己眼中的秋天。整堂课四个环节看似进展顺利,却美中不足。第一个环节梳理字词后,教师要求学生“读秋”。不错,“秋”是读完了,从头至尾,学生声音洪亮,读得很准确。可是入耳的“读书声”中无法听到诗歌的“节奏美”,也无法感受到秋的“诗意美”。此“读书声”虽“入耳”,却未“入心、入情”。

刘占泉教授曾说:“诗歌教学目前存在着只讲不读的反常现象,这给语言教学带来了极大的祸患。”简单的字词梳理怎能让学生感受秋之“美”呢,既然感受不到,那又如何有兴趣“赏”、“品”秋之美呢?学生只是被教师迫不及待地拉着去“赏秋”罢了。因而,笔者认为执教教师在诗歌教学的首要环节――“读诗”这一环节做得不踏实、不透彻。那么,新诗如何读,才能让学生想读、读准、读懂、读出韵味,进而提高鉴赏诗歌的审美情趣呢?

一、把握基调,感受节奏之美――“一读”

诗歌具有音乐美的特性,一首好的诗歌就像一支悦耳动听的乐曲。郭玲教师指出:“启发学生进行富有节奏和感彩的美读是提高学生审美层次、增强教学境界美的有效方法。”因此,这一环节要求学生读好轻重快慢,感受诗歌的音乐美,激发学生对节奏韵律的敏感度,进而形成所谓的语感。

教学《秋天》时,可先让学生自由朗读,感知整首诗。教师再请一位学生示范朗读,其他同学听听有没有读错的地方。接下来教师再示范朗读、,教师读时须做到语气平和舒缓、节奏缓慢、融入情感,学生听的同时要从字里行间感受诗人对秋天是怎样的情感。这样下来学生便受到“齐读、个别读、教师示范读”三次“读”的洗礼,对整首诗感情基调也有了一定的敏感度,他们能感受到作者对秋天的热爱,进而就抓住了诗歌的感情基调,这也是诗歌的灵魂。

教师继而可问:“读这样的诗,语气是激昂一点还是舒缓一点?”很明显,极具诗意的一首小诗要舒缓一点。再问:“节奏是快一点还是慢一点?”,学生凭借语感领会到要慢一点。教师可再问:“是不是所有的词语都要读轻一点呢?”通过分析甄别,学生应该能找到“饱食、肥硕”这一类体现秋天丰收喜悦的词语须重读。

通过这次学习,学生再碰到类似节奏韵律的诗歌语言材料时,便可凭借音乐感产生直觉,这样也有利于学生把诗歌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言语储备,提高语言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想象绘画,感受直观意象――“二读”

诗歌中的意象不是孤立的,它们是相互联系的整体,把诗人的情感和深微的情绪串联起来,组织成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因此诗歌里绝不会没有画面。

教师应该引领学生反复诵读,引导学生找出诗歌中的意象。即使学生对该诗作者和写作背景一无所知的情况下,也能对该诗的情感产生感应。特别是那些诗人精心筛选的一些意象,诵读时执教者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感受这些极富农家特色的景物,以便建立起学生对这首诗美的感受,同时要求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诗人眼中的秋天是怎样一个秋天,这样也有利于学生通过联想与想象进入诗人笔下“农家丰收喜悦、渔夫惬意归泊”“少女思恋图”的画面。

如诗歌第二小节,学生能直观感受到如下意象:冷雾、芦蓬、白霜、小桨、渔网、青鳊鱼等。“象”是直观生动地展现在眼前,而“意”则是含蓄、蕴藉的。“冷雾”“白霜”渲染了冷寂、凄凉、迷蒙的气氛。清晨,渔夫摇着小桨,撒网、收鱼。渔人看见水中鱼影浮动,赶紧收网,一看,空空如也,收起的是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可是渔夫并没有恼怒,恍然大悟,是乌桕叶的影子和渔夫开玩笑,原来秋天在和渔夫做游戏。渔人也并没有因为打不到鱼感到失望,而是轻轻地摇着归泊的小桨,悠闲自得。言有尽而意无穷,秋天是多么宁静、惬意与悠然!

三、心悟口诵,感受诗歌意境――“三读”

心未悟,口怎能诵?王家新教授曾说:“搞好新诗教学的关键是要懂诗、爱诗。”试想,如果教师自己不爱诗、读不懂诗,那又如何与学生分享呢?因而读懂诗才能融入情感,继而通过声音传达出来。

一位教师执教《秋天》第三小节这一句:“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教师对学生作如下引导:这句话调整一下语序――秋天在牧羊女的眼里就像一场梦。梦是虚幻缥缈的,那么牧羊女在秋天这个季节想到什么才会产生虚无缥缈的感觉呢?学生自然能找到牧羊女想的句子:“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那满流着夏夜香与热的笛孔”?教师继续引导:“难道牧羊女想到的仅仅是笛声吗?”学生恍然大悟,还有“吹笛子的人”。教师投影出示戴望舒《秋天的梦》:“秋天的梦是轻的,那是窈窕的牧女之恋。”这位教师循循善诱、以诗解诗,学生才能真正领悟“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教师再作补充:“诗人何其芳19岁那年经历了一场爱情风暴,20岁那年写下了这首优美的诗。”原来牧女怅然若失、朦胧的情愫正是诗人当时心境的反应,于是一幅“牧女思恋”图深刻地印在了大家的脑海中。此时学生”心能悟,必然口能诵”。此时,再让学生齐读第三小节,学生必然能读出牧女朦胧怅然的情思,必然能感受到牧女说不清、道不明的心境。

第4篇

《再别康桥》是20世纪最出色的一首别离诗,诗人的自由天性、潇洒飘逸的风格与康桥宁静优美的自然风景融会成了别具一格的诗境之美。本案例研究的主要问题有:

1.诗歌教学应该让学生得到什么?如何得到?

2.教师在学生学习体悟过程中起什么作用?运用教学策略的基本途径有哪些?

案例背景:

本课学习目标:

1、感知《再别康桥》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2、学会新诗的鉴赏方法:教师指导朗读,体味诗歌的音乐美、建筑美;指导绘画诗歌的内容,把握意象;欣赏诗歌的绘画美,感悟诗歌的意境美。

中职学生对于诗歌的学习既不喜欢也不重视,缺乏相应的感悟能力的训练和学习方法的指导。据此,本案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起点,通过配乐朗诵的艺术形式和将诗歌的内容绘制成图画,激发学生的感知能力,最终实现提高鉴赏能力。

【案例实录】

教学片段一: 品读诗歌

导入新课后,集体朗诵,课件提示朗读节奏和韵脚;学生标出诗歌的节奏和韵脚并试读诗歌,感受朗读节奏和感情,感受其语言之美。

师:这首诗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生v1w:@首诗讲究押韵 ,韵脚是:来、 彩、 娘、 漾、 摇、 草、 虹、 梦、 溯、 歌、 桥、 来、 彩。

生v2w:音节和谐,节奏感强。

生v3w:回环复沓,首节和末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结构形式。

生v4w:这首诗读起来朗朗上口,悦耳动听,有音乐之美。

播放画面:教师范读诗歌;引导学生感受语言形象美,进而感悟诗歌形式的建筑美。师:这首诗的诗节和诗行在排列上有什么特点?

生v1w:这首诗四行一节,每一节诗行的排列两两错落有致。

生v2w:每行的字数基本为六七个字,间或八个字,参差变化中见整齐。

师:这首诗在形式上体现建筑美

播放视频:现在让我们一起听下这首诗的配乐朗诵,同学们听得时候注意用笔划出它的停顿、重音、喜欢的地方可以轻轻跟读,并感受下自己读的和配乐哪里有差距。

配乐《春江花月夜》视频朗读;学生看视频并美读诗歌,读的时候体会诗人流露了一种怎样的情感?

(生读课文,老师巡回指导)

师:课文读好了,同学们心中有怎样的情感油然而生呢?

生(1):流露了诗人要离开康桥时一股淡淡的哀愁。

生(2):表达了诗人对康桥的恋恋不舍。

师:同学们对全诗的感情基调把握的很准确。现在我们总结一下这首诗作者的情绪表达过程:诗歌的感情从惆怅到热烈,在第五节达到高潮,在第六节陡然低落,沉浸于寂然,只能带着无限的怅惘离去。这种感情的变化正是基于对康桥的不可遏制的爱,这种爱让人欢喜让人忧。诗人的感情是变化的,给我们的是一种起伏跳跃的旋律美和音乐美。

教学片断二:分析意象

诵读中同学们感悟到:诗人使用了色彩较为绚丽的词语,每一节诗都能绘出一副优美的图画,给人视觉上美的享受。

师:诗中那些词语充满色彩感,表达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

生:诗人讲究色彩运用和搭配的词语有:云彩、 金柳、夕阳、波光、 艳影 、青荇、 彩虹、青草、 斑斓。

师:将全班分为七个小组,小组讨论,用一句话概括每节诗的画面内容。

生(1):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挥手作别。

生(2):河畔的金柳在康河里的倒影。

生(3):康河水底的招摇的水草。

生(4):榆阴下的长满浮藻的清潭。

生(5):泛舟到青草更青处,在星辉斑斓里高歌。

生(6):寂静的夜晚注视宁静的康桥。

生(7):挥一挥衣袖悄悄别离康桥。

师:绘图。小组合作将每节诗的内容绘成图画,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七人在黑板上通力合作,描绘出诗歌中所体现的景色,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想象异常丰富,大家沉浸在创造的欢乐和对意境的描述所产生的愉悦中。

师:通过图画同学们了解了诗歌的意象,体会了诗歌的意境之美,这首诗的意境美在哪里?

生:康桥的景色太美了,诗人对母校恋恋不舍。

这节课结束了,学生们还沉浸在诗歌优美的意境之中,诗歌像抛向湖面的石子,在每个学生的心中激起了圈圈涟漪 。

【案例后记】

案例的操作必须紧扣教学目标,突出教学主线,使学生学得乐,学得深。本课是如何运用教学策略?

这首诗语言优美,诗的语言及感情的赏析是教学的重点。为了突出重点,朗读教学贯穿始终,师生视频范读、 配乐朗读、齐读 等方式,让学生经历了学读、 练读 、美读的提高过程,学生在品读中感悟了诗歌的音乐美、建筑美。

对于诗歌的意象的赏析,主要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先由小组讨论找出诗中描写的意象,后由学生画出作者的感情变化图,通过分析意象了解诗歌的绘画美、意境美,进而把握作者的感情。

引导小组讨论交流,学会了赏析诗歌的方法,师生互动好。

【案例分析】

本案例将教学分三块:朗读、 绘图、 赏析。体现"重在诵读,重在自主探究"的教学理念。

首先,学生的朗读活动贯穿教学的始终,以读促悟。

第5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诗歌教学

策略

诗歌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然而,由于教学目的的功利性、快餐文化的风靡、教学过程的程式化,诗歌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在此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增强小学语文诗歌教学的几点看法。

一、小学语文诗歌教学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在长期的工具性观念影响下,小学语文诗歌教学的现状并不乐观,诗歌教学的方式并不完善,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师生对诗歌教学不够重视、诗歌积累过小、诗歌教学方式程式化等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

(一)教学目的的功利化

虽然我国一直提倡素质教育,但应试教育的影响还是不可低估。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为了提高学生成绩和学校升学率,一些老师只能全身心地致力于对备考知识的讲解和强化,在诗歌教学中,不是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与情感,而是一头扎进诗歌背诵、默写的海洋里,把诗歌赏析课变成背诵和默写课。而学生则急于提高考试成绩,往往偏爱英语和数学等成绩提升快速的学科,而诗歌学习的成效往往是隐性大于显性,因此在缺乏足够引导的情况下,小学生对诗歌学习的兴趣往往并不浓厚。因此,在诗歌教学中就形成了一种现象:教师功利地教学,学生功利地学习。

(二)快餐文化的风靡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为了适应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涌现出大量的“快餐文化”。先进的传播媒体和快捷的传播效率让当今小学生处在世界多元文化的包围中。快餐文化在阅读领域的典型体现就是浅阅读模式的产生。浅阅读追求的是短暂的而不重视深层次的品位和长期的积累,浅阅读的出现和诗歌的欣赏方式是相违背的。小学生课外阅读时往往喜欢选择轻松浅显的读物,浅阅读渐渐占据了他们阅读的半壁江山。然而,诗歌形式精悍,内容浓缩,需要仔细地品味和琢磨才能领略其神韵,故其不适合浅阅读,因此,许多小学师生不愿阅读古典诗歌,诗歌阅读积累量十分有限。

(三)教学过程的程式化

目前,小学诗歌教学中存在的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诗歌教学程式化现象突出。诗歌教学最常见的模式是:引题一破题一简介作者一自读或范读一诗句解析一背诵一巩固练习。本应内容丰富、充满激情的古典诗歌课堂教学成为一潭死水。主要原因在于小学语文教师教学任务重,工作压力大,自由支配时间少。《中国教育报》曾做过一项调查:“目前语文教师的读书状况堪忧。许多教师只是在看一本参考书。一本参考书外加自己已有的知识积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教师仿佛有了永远的看家本领。”要将诗歌教学课程设计地生动而深刻,教师须占有丰富的材料,这必将耗费教师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可是客观上,小学语文教师工作繁忙,教学任务繁重,又面对着较大的应试压力,无法支配足够的时间在诗歌教学的课堂设计上,于是,在诗歌教学中,教师们只能唯教参是从进而导致诗歌教学缺乏个性。

二、加强小学语文诗歌教学之策略

(一)阅读方面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诗歌阅读积累量是诗歌学习的基础。小学生的阅读时间难以得到充分的保证,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扩大诗歌的阅读积累量,比如可以要求学生在寒暑假进行一定的诗歌积累,并用特定的考查方式考查学生的阅读情况。总之,阅读教学要把课后充分利用起来,提高语文的阅读效率。只有了坚实的阅读基础,诗歌教学才有了稳固的基石。

(二)朗读方面

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叶圣陶指出,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先生也认为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2朗读教学是诗歌教学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基于诗歌形之于声的特性,诗歌朗读能使朗读者眼到、口到、耳到、心到,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朗读者能充分体会诗歌的意境,品味诗歌的蕴味。教师在课堂上应激发学生朗读的热情,指导学生掌握阅读的技巧,在诗歌朗读中体会诗歌的魅力。

(三)评析方面

“个性是教育的灵魂。”真正的魅力课堂应是个性课堂,真正的古典诗歌教学应是个性色彩鲜明的教学。“语文教师要成为文本作者的知音,首先不能仅仅依靠教学参考书。”3在诗歌的评析方面,要防止出现千人一律的现象,教师不应该完全依赖教参而进行灌输式的教学,而应该充分融入诗歌的情境,对诗歌内容进行个性化的解读,以引导学生自主地理解诗歌和认识诗歌,而不是僵化地记忆教参书中的解读。只有充分实现学生对诗歌的自发性和个性化解读,才能变“要我学诗”为“我要学诗”,使学生真正享受诗歌学习的乐趣。

(四)写作方面

《文心雕龙》中说:”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在足够的诗歌阅读积累和阅读赏析的基础上,诗歌写作也就有了尝试的可能性。虽然小学生的生活阅历还不是很丰富,写作诗歌的难度较大,但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观察和体会周围的事物,并鼓励学生用诗歌的语言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将更深刻地体会诗歌语言的精妙之处,另外,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撰写诗歌评论,让学生从自己的视角出发解读诗歌的语言和情感,以充分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表达水平。

第6篇

关键词: 初中语文 现代诗歌 教学策略

诗歌是一种基本的文学体裁,大体分为现代诗歌和古典诗歌两种,在初中语文课堂上,教师过于注重古典诗歌教学,忽视现代诗歌教学,导致现代诗歌日益不受学生重视。本文主要分析了现代诗歌教学现状,进而分析了初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策略,希望对于初中现代诗歌语文教学有所帮助。

一、现代诗歌教学现状

1.重朗读形式,轻吟诵感情。

随着教学改革的进行,现代诗歌教学形式明显多样化,现代诗歌朗诵包含以下几种形式:老师范读、学生朗读、分组朗读和跟着录音朗读等。然而,这些朗读只是一种形式化朗读,只为了让学生对诗歌有所熟悉,缺乏情感、缺乏思考,并非让学生体会其中的情感。古语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学生对诗歌进行反复诵读,不断琢磨其中诗歌的意思,自然会对诗歌所表达的意思有所了解。初中课堂上诗歌教学以老师引领为主,首先,教师应该对诗歌有正确认识,教师要清楚简单的朗读和带有情感的吟诵所带来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教师应该带领学生进行“声情并茂”吟诵,逐句琢磨,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韵律美,在抑扬顿挫的诵读声中体会诗歌的情感和意境,从而提高初中生在审美层面的感知能力和鉴赏能力。

2.填鸭式教学,学生难以进入诗境。

教师对于现代诗歌的讲解,往往过于注重现代诗歌的主题思想,而忽视艺术本身的魅力,为了帮助学生应对考试,有些教师甚至要求学生背诵现代诗歌的主题思想,但是没有带领学生深切体会现代诗歌的特有魅力。有时受到时间的限制,教师在讲解现代诗歌时,只走一个简单的过程,首先要求学生朗诵,然后为学生讲解中心思想,可能在考试中出现的现代诗歌,教师会要求学生背诵。学生按照教师的安排进行现代诗歌的学习,并不是发自内心地想要体会现代诗歌中所展现出来的独特魅力和诗人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样的教学方法在本质上仍属于“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没有摆脱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教师和学生分别扮演“施教者”和“受教者”的角色,教师将现代诗歌的相关知识、修辞手法、主题思想等全部倾倒给学生,不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学生需要将这些信息全部记住,而不是体会到。这种教学方法忽视了诗歌本身的文学特征,破坏了现代诗歌的特有魅力。

二、初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策略

1.带领学生反复吟诵,让学生读出诗中情感。

反复诵读是学习现代诗歌的重要途径,但是对于诗歌的诵读并不能按照统一的朗诵模式进行朗诵。每首现代诗歌都有独特的韵律和节奏,所展现的思想情感各不相同,有的积极奋进,有的表达身处逆境的无助,所以在读不同的现代诗歌时,要掌握不同方法。教师在进行现代诗歌教学时,应该依据每首诗的具体特点采取不同教学策略,在诵读前后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让学生带有思考地诵读课文。首先,诵读诗歌时要注意语音,只有正确读出每个字的读音,才可以准确把握诗歌的韵律美。再者教师在带领学生诵读诗歌时,要通过语调展现丰富的情感。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诵读何其芳的《秋天》时,教给学生要用较为舒缓的节奏,让学生边诵读边思考,读完一句,在脑海中想象这句诗歌中所展现的画面,感受诗歌的画面美,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意境美,在学生诵读结束之后,教师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体会诗歌的整体意境,在脑海中形成诗歌的整体画面,反复体会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诗歌。

2.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在现代诗歌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感悟语言美、意境美,通过联想的方法体会现代诗歌的艺术魅力,摆脱传统教学的弊端。意境想象是学习现代诗歌的重要方法,学生只有大胆想象才有可能感受到诗人在现代诗歌中所寄托的感情,现代诗歌往往是由作者在特定的环境中,将独特的思想感情通过优美的文字的形式展现出来,但是现代诗歌表达感情往往不是直接的,作者或将情感寄托在诗歌中的某一意向上,或者是隐藏在某句诗歌之中。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冰心先生的《纸船――寄母亲》时,要让学生感受感受诗歌中的这种意境美,作者叠一只小船,实则是将自己比作那只小船,小船在风雨中飘摇,历经艰辛万苦终于抵达母亲的梦乡,作者用一只小船表达对于母亲的思念之情。如果学生可以准确把握诗歌中的意向,则学生自然可以体会到作者所展现的生活图景和内心情感。

3.重视学生的个性化解读,打破程式化教学。

每首诗都有包含独特的思想感情和特色化的表达方式,因此,教师要注重每首诗的教学细节,针对每首诗歌的特点采取不同教学方法,打破现代诗歌的程式化教学。教师除了要带领学生体会每首现代诗歌的意境美和思想感情之外,还要让学生感悟到不同诗人的写作特点,从多个角度体会语文的魅力。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艾青的《我爱这土地》时要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对于意向的灵活运用,这首诗里的意向是复杂的,甚至有些意向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教师在上课之前,要用图片形式让学生看到这些意向的特点,有助于学生把握诗歌的情感方向。学生在大体把握诗歌中意向所带有的情感特色之后,更容易在脑海中形成诗歌中意向的画面,更容易进入诗中场景,很容易有身临其境之感,有助于体会诗歌中的意境美和感受到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4.为学生布置写作任务,沉淀学生的情感。

学生学习诗歌的最终目的并不是感受诗歌的各种美,学生学习诗歌的最终目的是要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对于美的把握能力,不仅如此,学生学习现代诗歌的一个主要作用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诗歌之后,要及时为学生布置一些写作任务,让学生学会对于学习的知识灵活运用。让学生学习并掌握现代诗歌,有助于为现代诗歌培养新的人才,引导学生发现诗歌中的美,进而创作优美的诗歌。只有可以自行创作现代诗歌,学生才可以切实感受到现代诗歌的语言特点和写作特点。学生进行诗歌写作的前提是要有充足的诗歌知识积累,教师要培养学生背诵现代诗歌的习惯,学生要背诵和掌握各种现代诗歌,只有有了充足的积累,学生才可能创作出优秀的现代诗歌。

现代诗歌是新时代的一种新鲜的语言形式,要为现代诗歌培养新的创作人才,教师在教学时要注重对学生潜力的挖掘,激发学生创作欲望。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进行大胆写作,特别是要鼓励学生敢于将写作的诗歌拿给别人阅读,只有经过不同人的阅读,每一个人都发表意见,作者反复揣摩修改,才可能创作出优秀的现代诗歌作品。

参考文献:

第7篇

一、核心素养为目标,集中一点解难题

结合“中职语文核心素养”中生活必备语文素养阶段的语言的理解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两方面内容,笔者确立了《雨巷》的三大教学目标:一是通过反复的诵读感悟诗歌营造的意境,体会诗歌的节奏美、韵律美,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二是抓住“丁香一样的姑娘”这一特殊意象,将静态的语言变成动态的言说,培养学生的言说能力;三是结合背景,赏析作品的思想情感,培养学生个性化解读诗歌的思维能力。

之所以设计这样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是基于对教材和学生的充分理解与分析。《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意向含蓄,对中职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如果只是对每个意象进行碎片化解读,不加引导,甚至将主题讲出来,必将使这首诗歌的教学流于形式,以至于伤害学生的学习兴趣。而笔者所教某班级,以女生为主。她们热情、情感细腻,平时喜欢诗歌朗读,有一定的感悟能力,但缺少诗歌学习的有效方法,朗诵水平不高,语言表达能力低下,创造思维能力更是不足。

基于学情,笔者以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为突破,紧紧抓住“丁香一样的姑娘”这一意象作为教学内容,紧扣一个“闻”字,形成了“闻香寻人品雨巷”的“动态合作课堂”设计思路,让学生在与文本、作者和生活对话的过程中找到阅读诗歌的有效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言说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动态合作搭框架,闻“香”寻人增素养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围绕教学目标,笔者采用“动态合作课堂”的教学方法,以“闻香寻人品雨巷”樯杓扑悸罚通过初闻香、再闻香、品诗道等活动的设置,让学生在经典中阅读生活,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言说能力,让学生在想象和对话中实践生活,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力和思维能力,从而实现对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突破。

1.任务清单做引领,合作学习打基础

课前,笔者设计了“闻香寻人品雨巷”的学习任务单,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了解《雨巷》的创作背景、作者的生平以及丁香这个意象在古典诗词中的特殊内涵,在此基础上初步诵读诗歌,完成学习任务单。

2.诗中寻香设情境,教师朗诵激兴趣

在导入环节的设计中,笔者以寻香导入:“生活中我们都爱花,不同的花有不同的香味,有时候,我们甚至可以通过诗歌的字里行间闻到花的香味,下面,让老师来朗诵一首关于花香的诗歌,请你来闻一闻它是什么味道的?”引出教师示范朗读,激发学生朗诵的兴趣。

3.朗诵“PK”初闻香,充分诵读品诗情

在这个环节中,笔者设置了朗诵“PK”初闻香的活动项目。首先让学生在教师朗诵的基础上,初步感知诗歌的情感基调,寻找诗中体现诗人情绪化的词语,为开展小组诵读“PK”赛做好准备。在此基础上,笔者组织学生开展诗歌朗诵会,通过个人“PK”、小组竞赛、班级诵读等环节,针对学生在朗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专门的技巧指导,感悟诗歌节奏美、韵律美。为了进一步调动学生的朗诵积极性,笔者还设计了“吟唱”诗歌的环节,让学生通过吟唱来体会诗歌的音韵美,以此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朗诵兴趣,实现对第一个教学目标的突破。

4.解读意象再闻香,互动言说抓重点

第二个教学环节是解读意象再闻香。此环节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主要是让学生在充分朗诵的基础上,解读“丁香一样的姑娘”这一特殊意象。这一环节笔者设置了闻“香”寻人的活动项目,利用课前发放的学习任务单,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一步讨论。首先是再闻香,在朗诵基础上结合诗歌说说诗中的丁香花是什么香味的,提升对诗歌情感的体悟。接着是寻人,主要是围绕诗中“我”在找谁,循着香味,“我”有没有找到,她最后到哪里去了,为什么诗歌要把她描绘成这样一种形象等问题展开讨论,让学生在“闻香”和“寻人”的过程中加深对诗歌意境的体悟和主题的把握,实现对教学重点的突破。

5.合作“闻香”出成果,展示评价促言说

在这一环节中,笔者围绕“丁香一样的姑娘”这一意象,在“闻香寻人”的基础上开展“闻香识人”的小组活动,即在课前学生预习收集关于本诗的创作背景和丁香在古典诗词中的意蕴基础上,讨论“丁香一样的姑娘”与雨巷意境之间的关系,这是怎样的一位神秘人物,诗中为什么选择“丁香”这个意象,而不选择桃花、荷花这样的意象?结合中国古典诗词和雨巷的特殊环境,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概括“丁香”的真正内涵和象征意义,从而由象入境,真正把握诗人的情感脉络和主旨,并进行个性化的解读。通过这一环节,学生在知道诗歌“说了什么”和“怎么说”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为什么这样说”,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审美鉴赏力。

在活动评价环节,笔者引导学生结合《“闻香寻人”小组活动评价表》通过个人自评、小组互评和老师点评的方式来评价活动的效果,提出作品的改进建议,为课后完善小组活动作业做好了准备,同时评出了本次活动的最佳诵读小组和最佳成果展示小组。

6.读诗言志又闻香,品诗悟道破难点

第三个环节拓展延伸部分是品诗悟道再闻香。这是本课的教学难点。笔者适时地将学生引导到对诗歌的个性化解读和对生活的感悟与实践中去。诗人难道仅仅是在寻找“丁香一样的姑娘”吗?如果不是,他又在寻找什么?结合背景,请说说诗人在寻找什么?在生活中我们有没有与诗人相似的经历?是如何处理这个难题的?有什么收获?一连串的问题,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独特体验再次对诗歌的意象和主题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并延伸到对日常生活的感悟中去,从而引导学生找到解读诗歌的一把钥匙:文学作品的魅力不在于我们找到了作者内心的答案,而在于每个人都从作品中读到了自己。

三、素养提升要总结,教后说教明得失

第8篇

从目前来看,中小学语文诗歌朗读教学现状并不尽如人意,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先分析中小学语文诗歌朗读教学的现状,接着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希望能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一、中小学语文诗歌朗读教学现状

1. 忽视朗读教学的意义。一直以来,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对诗歌朗读教学存在认识误区,将考试视为主导一切的核心要素。教师经常对一些文质兼美的诗歌进行细致解读,剖析字词句和诗歌结构,但是对朗读环节敬而远之,认为朗读没有多大用处,不愿意将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浪费在考试不考的地方上,这就导致学生的诗歌朗读水平迟迟得不到提升。

2. 教师的朗读技能不过关。一些教师不仅在思想上不重视诗歌朗读教学,他们自己的朗读技能也不过关。他们让学生进行朗读,却很少对学生的朗读表现做出科学点评,只是大致笼统地说一下:“读得不错。”“声音再响亮一点。”“读的时候再慢一些。”对于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也不及时加以纠正,更是缺少亲身示范,使诗歌朗读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3. 朗读方法比较单一。在新课程改革指导下,中小学语文诗歌朗读教学有着诸多行之有效、活泼生动的朗读方法,比如分角色朗读、渲染气氛的集体朗读、声情并茂的领读等。但在现实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采取的是全班齐读,虽然这种朗读方法可以提高气势,但在一定程度上会扼杀学生的创造性,使他们在朗读过程中无法体现自己的个性,如果朗读方式过于单一,难以引领学生充分感受诗歌之美。

二、改进中小学语文诗歌朗读教学的策略

1. 教师要正视朗读教学的重要性。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诗歌教学中往往采取的是“介绍诗人背景、解释词义、理解诗意、背诵默写”这一套模式,完全将朗读放在次要地位,这样的做法不利于落实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因为新课改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而诗歌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路径之一。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必须更新教学思想,重视朗读教学的作用,要利用丰富多彩的朗读方式,调动学生的朗读兴趣,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去朗读,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只有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诗歌之美,他们的情感才会得到熏陶和升华。

2. 教师要重视范读。显而易见,教师范读至关重要,教师的示范朗读可以给学生起到表率作用。而范读诗歌,也是中小学语文教师的一项基本功,需要教师不断磨练,达到娴熟的境界。教师在范读过程中,要正确把握诗歌情感的基调与韵律,还要做到抑扬顿挫,调动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与作者产生心灵共鸣,徜徉在作者所营造的诗歌境界中。教师在范读时可以利用其它辅助手段,比如在教学余光中《乡愁》这首诗歌时,鉴于这首诗歌是有关思乡主题的,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钢琴曲《思乡曲》,然后为学生抑扬顿挫地范读这首诗歌。沉醉在美妙的钢琴声中,学生的思绪跟着教师的范读而展开,很容易就达到情感的升华,对《乡愁》这首诗歌有了更深的感受。也可以利用相关图片或视频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氛围,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起来。

3. 给予学生充分的朗读机会并进行指导。为学生提供朗读机会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是非常重要的。教师除了要向学生传授诗歌的语速、停顿、语调等基本知识,还要指导学生如何把握诗歌情感,让他们明确诗歌的基调。很明显,每首诗歌都有着不同的情感倾向,要么哀怨,要么激昂,要么欢乐。教师要先领导学生把握诗歌情感基调,调动学生情绪,使他们更好地体会诗歌内容,为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奠定基础。其次,在把握了诗歌的情感基调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梳理诗歌的层次脉络,了解诗人情感的变化,这样才能在朗读时读出节奏和韵律。再次,教师还要促使学生在想象中进行朗读,揣摩诗歌体现的形象,进入文本意境,充分感受诗歌所带来的审美体验。

总之,诗歌是文学百花园中一朵美丽的奇葩,寓意丰富、韵律优美。中小学语文诗歌教学要带领学生充分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而朗读正是打开诗歌教学的一把金钥匙。在朗读过程中,学生可以培养诗趣,激发诗意,提高文学素养。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教师要充分把握好诗歌朗读这把金钥匙,使学生得到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

第9篇

一、授之以渔,感受节奏美

音乐与诗歌这两种艺术形式,是一对永不分离的孪生兄弟,又是并蒂莲、姐妹花,它们相生相依,装饰着人类的梦想,愉悦着我们的心灵。因此,诗歌本身就有一定的节奏韵律,像音乐一样。教学现代诗首要任务便是要学生通过有节奏的朗读感受其优美的韵律。在这一点上,教师要教给学生把握节奏的方法,运用方法融入自己的体会,大部分学生便会有节奏的读诗了。例如,在教学《有的人》时,我给了这样的方法指导:仔细读一读,体会体会,在每一句诗中,你想把哪个词读得突出一点,就在这个词语的下面加上小圆点,这个点在朗读中叫“重音符号”。(板书)一句诗中你认为在哪个词语后面该停顿,就在这个词语后画一条斜线“/”,这条线叫“间隔线”。比如第一小节,我体会着应该这样读。(师范读),投影出示: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下面自己体会着读一读这首诗,把你的体会用这两个符号标出来。因为掌握了方法,学生也想急于运用方法,学习兴趣极高,纷纷尝试有节奏的读诗。在接下来的交流朗读中,学生大部分教能够有节奏有韵味地读诗了,也初步感受到了诗歌的魅力。

二、感知内容,体会情感美

诗歌是情感的艺术,每一首诗都寄托了作者一定的情感,情感美也是诗歌最大的魅力。感知诗歌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是诗歌教学的重点内容。在初步感知了诗歌的节奏美之后,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诗作,感知内容并体会作者强烈的情感。在这一环节,教师要借助必要的背景介绍,引导想象联想,调动学生的情感,引起情感共鸣,并以一定的语气、表情朗读表现出来。

例如,在《有的人》教学中,我简单介绍了创作背景后,问学生诗中写了哪两类人,对这两类人作者的态度是怎样的?学生回答后,又让他们把作者的这两种不同的态度放在诗句中,用不同的语气,不同的表情读出来。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重点引导朗读“骑”“俯”“不能活”“更好地活”“烂”“青青”“很高很高”等这些感彩鲜明的词语,“一切尽在无言中”,无需枯燥的讲解,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便全融入在朗读中了。

三、巧设问题,感悟含蓄美

千百年来,诗歌之所以为众多的读者所喜爱,其主要原因之一是诗歌语言凝练,内涵丰富,具有浓厚的耐人寻味的含蓄美。而感悟这一点对于生活经验缺乏、思维能力正在形成时期的小学生来说,是一大难点。如何找到诗歌中与学生认知相符的“突破口”来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从而引发他们思考,这需要我们的精心设计。在教学《有的人》时,我让学生对比朗读两种人的做法与命运结果,之后又让他们对照朗读不同做法换来的不同命运结果,紧接着问:你愿意做怎样的人,为什么?以此引发他们对人生价值的思考。之后,又问他们,诗歌是为纪念鲁迅而写,可不可以把诗歌中“有的人”换作“鲁迅”,为什么?经过激烈地讨论,举例,他们深深感受到了诗人的独具匠心,也感悟到了诗歌丰厚的内涵。

四、方法指导,享受创作美

巴尔扎克说过:“诗句是一些种子,应当在别人心底开花。”用诗歌的美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之后,顺势引导学生创作自已的小诗,会在教学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有的人》教学后,我给出了一组对比鲜明的词语:美丽――丑陋、健全――残疾、伟大――渺小、贫穷――富有。让学生针对身边人的做法,围绕一组反义词谈自己的看法,有的学生讲到:刘大铭身体是残疾的,但他的梦想、精神是健全的;有的学生讲到:拾荒老人刘盛兰生活是贫穷的,但他有那么多的孩子,他的生活又是富有的。学生充分交流之后,我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创作《有的人》,要求仿照藏克家的《有的人》,先写生活中两类人的人生价值,再写他们不同行为,最后写他们的命运结果。学生纷纷讨论创作,小诗创作得是有板有眼。

第10篇

【关键词】诗歌;微课教学模式;价值;推广

魏书生说:“语文教学是艺术园地,这一园地应该百花齐放,甚至千花万花齐放。”我们的课文内容丰富,题材广泛,体裁多样,情趣浓厚,这些都决定了语文教学模式必然是多姿多彩的。把传统和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起来的诗歌微课教学模式就是其中的产物。笔者在实践中发现:微课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他们学习兴趣浓厚,这明显提高诗歌的课堂教学效率。所以它是符合教学发展和创新规律的。

一、什么是微课

任何新事物的出现,都必须有一个适应它的大环境,微课教学模式的出现也不例外。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信息化、移动电子设备的普及,大量微资料的上线,预示着微时代的到来。加上班级多媒体、白板等电子辅助教学手段的运用,还有现在进行的网络信息技术的远程培训,集网络、信息于一身的新教学模式微课也应运而生,并在教学领域掀起一股让教育网络化、让教育信息技术化的热潮。

所谓的微课,其实就是指老师根据教学的目的需要对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或必要教学环节所做的对多方面教学资源进行有机组合而制定的教学视频。它的特点:一是时间较短 ,视频大约5-10分钟;二是内容较短小,解决一个很明确的知识点;三是半结构化容易扩展;四是使用方便,易以储存等等。总而言之,微课的载体就是视频,是45分钟课堂教学中一个重要的小环节,是能够精彩体现师生教学的一个片段。笔者认为是一种挺好的教学模式,所以认真学习微课制作的相关知识,再学习研究他人微课视频,最后根据自己授课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微课制作,再运用到平时课堂教学中。

二、诗歌教学中为什么采用微课教学模式

一种新教学模式的采用,它必须是符合教学的要求和规律的,而且是必须遵循为完成教学任务服务的宗旨。采用诗歌微课教学模式是有它的实际意义的:第一、它符合《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作为一名老师,他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指导者,必须根据授课的目标以及实际的学情,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活动。除了主动性、创造性地使用课本和其他相关资料外,随着信息技术时代的发展需要,还应改变传统观念,创新教学模式,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体现出一个教育者的本色和特色。所以笔者认定诗歌微课教学模式就是一种新的教学策略,能够充分运用各种教学资源,并借助班级多媒体等现代教学辅助手段,有针对性地进行创新教学,提高授课和听课的效率,提高教师的授课水平。

第二、它适合高考诗歌鉴赏的复习要求。笔者经历了几届高三年的教学,在进行诗歌专题复习时发现了设题规律:考点的设置要么是概括诗歌的内容,要么赏析它的语言特点或表达技巧,要么找出意象并进行赏析,还有分析或归纳诗作中作者蕴涵的思想情感,甚至还有联系自身谈谈诗作中观点的现实意义。从设题角度看,切入点都较小,命题指向比较明确。所以在平时诗歌教学中,除了注重诗歌朗读、鉴赏、积累外,还可以根据考点的设置,制作凸显考点微课专题小视频,做到在学习鉴赏的过程中有意识渗透考点,循序渐进,积累知识碎片,为高三的专题总复习做好充分的准备,到高三再进行知识体系的补充、梳理,这样来操作的话就水到渠成。

三、诗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价值

在诗歌微课教学模式的实践过程中,笔者发现它的价值还是蛮大的,大体从以下几方面加以阐述:

1.可以让诗歌教学内容更精炼

由于诗歌微课视频是一种碎片化的学习,它是针对诗歌某个知识点的教学要求而精心制作的学习资源包,它直观性强,趣味性浓,数字化也强,而且能够让学生很快进入学习情景当中,应该说这样的诗歌微课视频是一堂课中的精华(出彩)的环节。既然是出彩的组成部分,也就是一堂课的重中之重,就要求老师必须精心备课,全面考虑和精心设计,不仅要注意整堂课的教学内容,更要凸显重要环节中重点知识的落实,做到授课心中有数,游刃有余。首先,备课针对性强。必须对于整个高中诗歌教学知识板块有一个高屋建瓴的把握,对于教材编排顺序,把握各个章节知识点间的联系,分散知识难点,循序渐进安排教学过程。只有这样,才能明确诗歌微课视频的制作内容。其次,授课目标明确。众所周知,诗歌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涉及把握诗歌内容,鉴赏诗歌意象,体会作者情感,甚至把握音韵美等等,学生不可能在有限的45分钟内都能一一把握,这就要求老师授课时必须要有要点的凸显,如果眉毛胡子一把抓,看似掌握得多,其实学生学完以后稀里糊涂,所以笔者更注重 “一课一得”,而微课视频在这点上体现得很好,老师精心录制的视频,不言而喻,其实就是一堂课的重点。例如授课必修一第一单元中国新诗,笔者是这样来处理的:《沁园春・长沙》除了注意教学环节完整过程,重点突出诗中“意象的把握”这个环节,并把它录制微课视频,让同学在听、读的基础上,找出这篇文章的意象,并揣摩意象的特点,然后结合背景,领悟作者的情感。为什么这样做呢,因为在诗歌的阅读中,把握意象是基本阅读的一把钥匙。《雨巷》突出对“雨巷和丁香”这两个意象的理解作为教学难点环节,除了运用前面学过的知识来抓住文本中意象的最直接特点外,对这两个意象在传统古诗文中的内涵作必要的补充,这是教学的关键,教师对此制作微课视频,学生就能够比较全面准确理解课文两个意象的真正内涵,才能进一步理解作者的情感。这样做的意义是强调知识的迁移运用。《再别康桥》则把“诗歌的形式美”作为教学目标,即把握诗歌中音乐美、建筑美和绘画美,其中“绘画美”也是意象把握的一个要点,甚至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揣摩领悟解决,教师最后做言简意赅的点评节可以了。这就是强调学以致用。最后,学习的有效性。每首诗设置的要点不同,但最终就是为了解决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即对“诗歌意象”的把握。把每课的重点、难点或关键录制成微课视频,构成一堂课最精彩的组成环节。笔者执教过程中张弛有度,学生学习目的也很明确,让学生学有所得,最后再进行单元的总结,温故所制作的单元微课视频,学生对“意象”这个知识点有个全面的了解和把握,真正弄懂并掌握诗歌“意象”。长此以往,学生关于诗歌的学习就有一个不断积累的收获。因此,在授课的过程中,特别注意诗歌微课视频重点内容的确定,视频精心录制,以及视频有效展示等等,这样的微课教学模式让诗歌教学内容各个环节更紧凑更科学,授课内容精炼到位,有的放矢。

2.可以让诗歌教学内容有效地拓展延伸

在诗歌教学过程中,我们力求把握解读诗歌本身的文本内容,但是也应该注重诗歌知识的拓展延伸,扩大诗歌学习的外延。在笔者多次解读《课标》的基础上,明白作为一名老师,必须以时俱进,很有必要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网上搜集有用的资源,甚至教会学生查找资料的能力,充分整合并运用这些资源来引导帮助学生对作品的解读和理解。记得高二授课选修课程《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时,第一单元学习概述是“以意逆志,知人论世”。了解作者的生平事迹是鉴赏诗歌一个重要方法,但是学生的阅历有限、时间有限、精力也有限,想要对每个作者都有所熟悉了解那是不大可能的,所以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就必须有意识地进行知识的拓展延伸。比如讲到杜甫的《蜀相》,笔者认为对诸葛亮的生平、事迹的知识补充是必不可少的。杜甫一身的遭遇、政治理想以及写此诗的心境做必要的了解是相当重要的,是读懂此诗的关键。所以在授课的环节中,笔者重点录制关于“诸葛亮与杜甫”这样的小专题视频作为背景的介绍,一方面可以借助背景知识的来把握读懂诗歌,另一方面又可以拓展语文学习的外延,充分了解诸葛亮、杜甫其人其事,积累更丰富的课外知识。学习陆游的《书愤》时,大家知道陆游是北宋最著名的爱国诗人,留下的爱国诗篇非常多。在授课的最后环节,笔者重点录制一个关于“爱国诗人”简介的专题微课视频,重点介绍了屈原、杜甫、辛弃疾等一系列爱国诗人,让学生懂得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有知识的联想、迁移。笔者把这些微课视频放在班级电脑里,还转发到微信里,让学生自习课或回家也可以浏览温故。课内外这样进行诗歌微课教学,可以补充学生的知识缺陷,拓展学生知识面。

3.可以使诗歌教学内容系统化

再三研读《课标》后,了解到《课标》对高三年的诗歌复习其实提出一些很有建设性的建议:可以借助多媒体等现代技术手段,对于所教授的诗歌内容进行归类,整合,然后进行专题性复习。其实就是老师把以前授课后学生点滴积累的诗歌知识进行系统化梳理,如李白诗歌专题,婉约词牌专题等等,同时,也让学生明白梳理归纳是高三复习的一种重要方法。在高三的复习过程中,笔者特别强调回顾文本。如必修一第一单元的诗歌教学,最后总结突出“意象”和“意境”专题知识,并进行意象、意境知识整理,原来保存下来的视频温故回放,接下来还有针对性补充附设练习测试,来检验学生对这一专题知识的掌握情况。必修二诗歌教学贯穿诗歌表现手法专题的重点,毕竟《诗经》和《离骚》的创作手法对后来的诗歌创作产生深远影响,所以进行表现手法(表达技巧)的微视频专题制作。必修三主要学习唐诗,它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顶峰,可以说百花齐放,侧重对诗歌风格、情感的把握,领略古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在授课的过程中,补充各个流派、不同风格的诗人诗作的微课视频,特别制作李白为代表的“浪漫主义风格”、杜甫为代表的“现实主义”的微课,宋词中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派”、李煜、李清照为代表的“婉约派”专题微课视频,穿插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再有意识地进行专题化教学,如意象意境表达技巧诗歌主旨(情感),等于把一些貌似庞杂、零碎、繁多的知识点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地进行重新构建,形成了诗歌学习的系统化知识体系,诗歌知识就好比一棵茂盛的大树,学生不仅要对于诗歌有一个清晰纲要(主干)的把握,还要对各个知识点(枝叶)有清晰的了解。这样,才能算是真正学习并把握诗歌这个知识板块。

以上就是笔者对于诗歌微课教学模式价值探究的几点拙见。

四、诗歌微课堂教学模式的推广意义

诗歌微课教学模式在实践中的价值是显而易见的,值得笔者继续探究并推广。第一、特别适合高三专题复习。由于微课视频的半结构化易于扩展、短小精悍、使用方便的优点,它不仅适用于诗歌教学,其他教学内容也适用,特别是讲究讲练结合的高三专题总复习,更适合使用微课教学模式。可以把大专题分成几个小专题进行知识点的落实,如关于文言文专题复习中的特殊句式,把每一种特殊句式做成一个微课视频,当中有知识点的传授,有练习的附设,有讲评的反馈,真正做到讲练结合,知识的落实把握。最后再把所有的特殊句式进行总结,反馈。第二、避免老师重复备课,起到减负作用。便于储存的微课视频,老师可以根据学情的不同进行必要的补充和整改,避免老师重复制作视频的麻烦;也可以让不同的学生各取所需,选择性获取相关的知识; 甚至可以作为教学参考资料,指导学生进行补缺补漏的学习等等。它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并且拓展了学生课余学习的领域 。最后,可以方便老师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相互学习、切磋。众所周知,现在教研的形式多种多样,其中远程的教研和培训成为一种很重要的学习途径,微课教学模式自然也成为大家很喜欢的一种听课和评课的模式,诗歌微课教学模式也不例外。这就是诗歌微课教学模式有必要推广的价值所在。

综合所述,诗歌微课教学模式是适应科技发展的新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笔者认为诗歌微课教学模式不仅是在教学方法上是一种创新,更是一种操作简单,实用性、针对性强的课外学习媒介。既能让老师不断学习研修,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又能给学生提供一个课外的学习舞台,对知识进行温故、梳理、运用。师生借助信息技术的力量,把课内外的学习完美结合起来。所以它值得大家进一步地学习、探究和推广。

参考文献:

[1]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2]李艳龙.高考语文全国卷古代诗歌鉴赏试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博硕论文.2010

[3]许亚莉.关于微课资源建设的分析DD以中国微课网为例[J].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2014

[4]陈诚.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电教:下.2015

第11篇

“诗歌是人类的母语。”它是一种语言文化最精华的体现,也是最集中体现语言“文学性”的一种样式。德国20世纪哲学家海德格尔说:“一种语言的性质要通过诗歌来体现。”那些优秀的诗人和诗篇,总是一个民族、一种语言文化的骄傲和表征。

现代诗歌是优秀的中华文化瑰宝,教学中却令教师和学生感到棘手。现代诗歌语言简练,形象抽象,表达情感丰富而含蓄。中学生虽有一定的阅读能力,但对诗歌的品析能力相对较弱,对情感、主题的把握也有一定难度,从而降低了诗歌学习的兴趣,也削弱了语言敏感性。

因而此次研修,我尝试探究“优化诗歌朗读策略,培养学生语言敏感性”这一主题,继续以“新课堂实验”为抓手,采用“三实践两反思”的方式,在导师引领、教学实践、同伴互助、反思改进中探求现代诗歌教学中朗读策略的优化实施,积累“为学而教,以学定教”的实践与经验。

二、课例研修过程

诗歌《青春万岁》是王蒙的长篇小说《青春万岁》的序诗。小说描写了上世纪50年代初期,一群天真烂漫的北京女中学生的生活。是作者及其同时代人流金岁月中最令人难忘的故事。同整部小说一样,这首序诗写满了那个时代的青年人特有的燃烧的、沸腾的激情。在经历了战争、苦难之后,面对新生的祖国,他们从心底发出了真切的呼唤。

因此我把教学目标设定为:领会诗歌中拟人、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作用;体会诗中所洋溢的歌颂青春的如火的激情。激发出自己热爱青春、热爱生活的情感;学会通过注意节奏和重音等方法,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整个课例研修过程中,从独立备课到3次教学实践,期间我进行多次反思,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也对课堂上学生学习状态做了全面的分析和反思。此次上课,教师更注重教学策略的指导,重在教会学生学习诗歌的方法。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联系策略”去学诗歌,如将诗歌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等,课堂得到了一些意想之中和意料之外的精彩生成。通过“删”“换”“去”等方式引导学生品味诗歌的诗意、掌握诗歌品味的一些方法,不仅学生学会了这首诗,还掌握了学习诗歌的方法,达到了培养学生语言敏感性的最佳效果。

三、朗读策略与学习经历的关联性

1.由固定创作到选择性创作

或创作一首小诗,或写出一个比喻,希望学生在课上联系自我,想象画面,在品读诗歌的基础上,把这种学习成果诉诸笔端,唤醒自己的感受和共鸣,把诗歌中作者对青春的热爱与赞美用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表达出来,这是对诗歌更深入的理解。它既能使学生充分感悟新诗语言的奥妙,又能提高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进而与诗歌的情感相碰撞,充分理解文本。

2.板书由模糊粗糙到精美简洁

板书的形式是用火焰的形状完成了对文本的整体建构,既巧妙又切合整首诗歌的情感基调。以这样的一种方式达到教师预设的“情感的喷涌”。 四、课例研修的初步观点1.细致感知课文内容,体味诗歌内涵意境 初次整体感知诗歌内容,先让学生粗略地默读课文,稍作准备,再来朗读,在分析诗歌思想内涵,表现手法之后,再巩固朗读,对学生体味诗歌内涵意境很有帮助。

2.积极投入感情,读出诗外之意

如果说上述“感知课文内容”属于客观认知、理性思考的话,那么投入情感应属于感性、感觉的体验,诗歌朗读教学本来就是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结合的一种综合性很强的思维活动。 情感是诗人创作的出发点,是沟通诗作、诗人、读者、听者之间的精神纽带。如果抽掉了诗歌朗读中的情感要素,朗读将变得索然无味,听众的“赏听”期待成为负值,也就没有一点感染力。

在诗歌朗读活动中投入的情感可细分为几个层面:一是对读诗有神圣感,认为这是崇高的精神活动,先要沉静下来,净化一下心灵;二是对诗人有亲近感,通过朗读走近诗人,亲聆謦,仰慕诗人的心灵境界;三是对诗作产生共鸣,消除与诗作的情感隔阂、时代隔阂、空间隔阂。

3.仔细把握节奏,体验诗歌的音韵美

第12篇

[内容]

——小学古诗教学一法

古诗是小学语文教材中一类较特殊的课文,从语言文字上看,它用的是古汉语;从表现形式上看,它含蓄凝炼、节奏强、跳跃大;从叙写的内容上看,它离我们的时代较久远……这些都给小学生读解古诗、体味意境带来了困难,也增加了教学古诗的难度。为了解决字词理解的困难,以往我们常采用这样的教学结构形式:1.解析词句。2.理解诗意。3.感受诗情。这种教学结构较充分地体现了阅读教学从语言文字入手,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课文情感的教学思路。但是,由于学生在学诗前缺少对整首诗歌的初步感知,有时会造成理解和感受缺少整体性和有机性,因而也难以达到进入诗歌意境的较高层次的读诗境界。在教学实践和探讨中,我们认为根据具体诗文,有时可以灵活采用这样的教学结构模式:1.知诗意。2.解诗句。3.悟诗情。4.入诗境。

这样的结构模式的提出有两个理论依据:一、它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认识的规律认为,我们认识事物一般总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这样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从初步感知诗歌大意,到深入理解诗句,再到体味诗歌的艺术境界,符合人们的认识过程。二、它符合语文阅读教学一般过程,即“从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到局部讲读加深理解,最后到总结课文整体研读”。因而这种教学结构更符合语文阅读教学的规律,更具有科学性,在教学过程中更能收到好的效果。

一、知诗意。这是古诗教学的第一步,教师着眼全诗,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获取全诗有关的概略性信息,初步地感知诗意。

1.从插图入手感知诗意。现行小语教材中,几乎每首古诗都配有插图,这些图往往从某些角度揭示了诗意,教师必须充分地利用“图资源”。教学时,可先指导学生观察图画,在观图中让学生了解诗歌大意。如《游园不值》的插图是诗人在春日去访友没碰上,却见友人院内已是春色满园,一枝红杏探出院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图画,明确:图中画的是谁?什么季节?他在干什么?看到了什么?这些问题有机地联系起来,就是这首诗要表现的基本内容。

2.从诗题入手感知诗意。有的诗题就揭示了诗的基本内容,学生只要懂得了诗题的意思,就能初步感知全诗内容。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可引导学生先弄清“九月九日”、“山东”、“忆”等词语所指的意思,这首诗的内容大体上就了解了。

3.从旧知入手感知诗意。学生学习过一段时间古诗后,就会逐步储备积累一些古诗的知识,这时教师就可以调动学生已有的旧知,促进对新授诗的感知。教师要善于寻找到恰当的“知识停靠点”,如教学《泊船瓜洲》时,让学生在初读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回忆以往学过的古诗,哪些诗的诗题与此诗相似,如《宿建德江》,这样的诗一般是写什么的?猜想一下,要学的这首诗可能是写什么的?

对于小学生来说,初步感知诗意是学习一首古诗的起始,因而,其认识是粗浅的、表层的、概略的。这时教师应该允许“不求甚解”,不必提过高的要求,甚至对某些认识上的偏差,教师也可以暂时放一放,而在以下几个环节的学习中再来解决。

二、解诗句。学生对全诗大意有了整体上的感知后,接下来可以指导学生学习诗歌的词语和句子,通过对诗歌词、句的进一步理解,深化对全诗的理解,纠正初步感知时可能出现的偏差,为体味诗情、进入诗歌意境做好准备。

解释诗句要围绕阅读目标进行,因而首先必须明确阅读目标。抓住诗歌大意,教师指导学生思维发散,引导学生提出疑问,最后师生共同确立阅读目标。如《泊船瓜洲》的诗歌大意是诗人瓜洲夜泊时的所见所思,那么当时诗人看见的是什么呢?想到的又是什么呢?这样一疑一思,诗歌的基本阅读目标就明确了。

接着,教师就应该启发学生在字里行间寻找答案。具体可以通过以下一些操作来完成:

1.再现形象。诗歌其实是以形象来说话的,读诗也就是要把握住诗人创造的形象,再现于自己的头脑之中。基本方法就是教师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通过想象实现语言符号到脑屏形象的转化,如“一枝红杏出墙来”、“草色遥看近却无”等,可以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句表现的形象。

2.填补丰富。诗歌语言是凝炼的、含蓄的、富有跳跃性的,诗人也往往只撷取生活中美丽的“碎片”加工成诗,因而要再现诗歌形象,就要求读者作必要的补充丰富。教师要指导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知识,把一些隐含在字里行间的内容挖掘出来,把“碎片”还原成完整的形象。如“松下问童子”,问的是什么?再如“独钓寒江雪”,应是老翁独自一人,在满天雪中,在凄寒的江上垂钓,理解时需要作调整和补充。

3.联想深化。联想是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进行理解的一种很好的方法。诗歌中的弦外之音、象外之旨就可以通过联想读到。如学生想象“四海无闲田”的景象后,接着引导他们联想,按诗歌所描写的,农夫们照理应该怎样?按常理,农夫应丰衣足食,但诗歌最后却写“农夫犹饿死”,启发学生通过对比,思考深化。

三、悟诗情。在逐一理解诗句的基础上,学生的认识又较初步感知阶段深化了。这时,教师应该及时地把学生带回到全诗的把握上来,着重体会诗人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或明确诗歌所表明的道理。例如,为什么诗人在泊船瓜洲时会在内心问自己:“明月何时照我还?”这是怎样的一种感情?为什么看到庐山千变万幻的峰峦,诗人就会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他讲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进一步探究,引导学生悟情明理,把古诗读懂读好读活。具体可采用以下方法:

1.依“象”悟情。即引导学生以第二环节通过诗句的想象形象为基础,进一步体验象中之意、象中之情。学了“一枝红杏出墙来”,教师可以让学生体会,诗人为什么要特别描写一枝红杏?诗人看到这一枝出墙来的红杏,是怎样的心情?

2.读诵深化。学生有了情感体验后,立即趁热打铁,有感情地朗读、甚至背诵诗歌,加深对诗人情感的体味。

四、入诗境。读诗的最高境界是进入诗歌意境。这对于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是可以做到的,但教学中往往难以达到,这就直接影响了古诗教学的效果。进入意境就是引导学生真切地体验诗人所创造的那个景象和情感水融的艺术境界,为之动情。如诗人为什么看到“春风又绿江南岸”,就会产生“明月何时照我还”的动情发问呢?进一步探究诗人眼前所见之景,和由此而产生的情是怎样自然而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让学生体验,这是怎样的一个天地啊。在入诗境中我们可以借助以下一些方法:

1.朗读入境。即借助[:请记住我站域名/]朗读想象悟情入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