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12 01:46:3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信息技术培训心得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信息化培训心得体会范文【一】
20XX年2月22日、23日,我有幸参加了惠农区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和惠农区第三批骨干教师培养对象的培训。为期2天的培训,深感自己与当今先进的教育信息技术的差距,也深刻的认识到了先进的教育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可发挥重要的作用,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深刻的认识到了只有不断的学习,接受新理念、新技术、新事物,学会并运用新理念、新技术,才能跟上现代教育的步伐。现将参加这次培训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1、提高了教育信息技术的素养。第一天上海师范大学鲍贤清教授《微时代的教育创新》的讲座,第二天宁夏教研室信息教研员杨宏轩老师《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的讲座,让我认识到:教师的教学是一门科学,需要研究,需要创新,教育信息技术也是一门科学,更要研究,创新。同时,我也认识到教师的成长也离不开教育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使老师面临着如何合理运用教育信息技术,如何使教育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发挥最大的功效。通过此次培训,让我认识到,学会把教育信息技术应用在教学中能使自己的教学过程条理更清晰,学生更明白易懂,让教学过程更明朗化,可以为教学增添光彩和活力。
2、提高了专业知识水平。这次给我们培训的老师,他们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等专业知识水平、敬业精神都是一等一的。经过他们耐心细致的讲解,让我认识到学无止尽,教育思想、教学观念还有待于不断地提高。特别是2天培训所学到的东西,更要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地尝试、运用。真正的把教学和教育信息技术整合,融会贯通。
3、教育理念不断得到更新。通过2天得培训,使我逐步更新了教育教学观念,了解了先进的教育信息技术理论,在教学活动中更能如鱼得水、调整自身的角色和教学方式、方法,联系学校及学生的实际合理地把教育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过程中,切实提高教育教学的能力和水平。也使我发现了自己在教育信息技术中需解决的问题,发现了在教学中运用教育信息技术的差距与不足。
总之,通过这次培训,使我对教育信息技术的理论与方法掌握得更有深度,使我感到比原来站得高了,看得远了,有一种“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的感觉。我一定把这些感悟用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并不断的完善它。把教育信息技术合理地融入课堂教学中,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教学实效。
信息化培训心得体会范文【二】
我参加了小学教师计算机信息技术培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心得体会。这次培训,我感触很深。我深深地体会到计算机辅助教学已经走到了我们身边,认识到课堂上要把信息技术完美地融合到教学之中,充分发挥计算机工具性能,利用网络资源,搜集信息、处理信息,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另外我体会到教育对教师在专业知识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进入21世纪,知识总量呈几何数增长,俗称“知识暴炸”,专业知识更新之快,使得一些专家昨天还是专业知识的权威,今天就可能落伍。所以说我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如果不努力实现在专业方面发展,将跟不上不断变化的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教育专业发展不仅要帮助教师更深刻、灵活地理解学科知识,还要帮助教师理解学习者的言行,掌握关于学习的知识,了解可用的课程资源和最新教育教学技能技术,并培养教师对实践进行分析和反思的习惯和技能,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使用,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无精打采的教学气氛。它使教师从传统的知识传递者变成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教学的组织者,教师和多媒体、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组合成了一个合理、协调、有创造性和发展性的学习整体,从而使学生的学习不再枯燥乏味、了无生趣。如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或自己查找信息)进行个别化和协作式相结合的自主学习,并利用信息技术完成任务。最后,师生一起进行学习评价、反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和个别化得到较大的体现,这样的教学氛围十分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同时,教师通过现代教育媒体,发挥了自己的主导作用,以各种形式、多种手段帮助学生学习,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多媒体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是一种积极的,合作的教学模式,由于其视听结合、手眼并用的特点及其模拟、反馈、个别指导和游戏的内在感染力,故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最终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做到自主学习、冲学习和高效学习。在现行教学中恰当、正确地使用多媒体手段来辅助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突破教学难点,对优化数学教学起着显著的作用。
传统的教学手段似乎就是那么单调,黑板加粉笔。由于有些学科自身的特点,没有那么形象、生动、具体。学生起来有点枯燥无味,从而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随着计算机辅助教学进入课堂,确实给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多媒体计算机把语言、声音、图象、文字、动画、音乐等经过处理后,形成一种全新的、图文并茂的、丰富多彩的形式呈现教学信息,弥补了以往课堂教学中的某些不足,对教学中重点的讲解、难点的突破有很大的辅助作用。同时,化抽象为具体,更加直观和具体地将信息传达给学生,不仅把学生的听觉、视觉等一起调动起来,使学生成为主动参与、发现、探究和建构知识的主体,这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也提高了教学效果和课堂效率。
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并把这次所学的内容和方法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努力提高教育质量,让学生快乐成长。
信息化培训心得体会范文【三】
今年的暑假很特别,因为这是我第一次以教师的身份来享受这个欢乐让我期待的暑假,更特别让我记忆深刻的还有,我有幸参加了由日照教育局培训科组织举办的信息技化教学培训。本次培训为期六天,由市教育局的培训科主持,并特邀著名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胡小勇教授进行全方位的培训讲课,来自全市初中和小学约200位骨干教师接受了培训并积极参与讨论。培训通过四个模块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应用水平,分别是:信息化教学研修、问题化教学的案例分析、教学评价目标学习、集中上级学习实用教学软件。
完善稳定的教学平台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地基,所以掌握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掌握实践操作技巧是在信息化教学的万里第一步。我通过前两个模块的学习,首先了解了以前不知道的概念:“信息化教学”。胡教授有句让我感受深刻的话:信息技术是个万能的锤子,但是我们需要的钉子在哪里呢?也就是说,因为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从网络中可以获得的东西多了,但是这样也是一把双刃剑,我们怎么样从这个海量的信息中获得自己想要的钉子呢?这就是需要我们老师有实践实效性的知识,和对知识的处理。而优秀的教师更是一个机智,策略,技能的存储者。胡教授所传授的很多理论自己第一次接触,觉得很新奇,更或者我们这个环境下的教师接触的少了,毕竟环境不一样。
这次培训不仅仅在掌握先进的信息技术知识,还增加了学员的上机实战操作训练,后半部分的培训在上午学习理论后,下午直接进行面对面的操作,实践的效果很有效,我们学会了更好地使用各种软件来支撑教学,我们可以轻松构建自己的教学课程、编写学案、组织讨论。我们将作业统一第一时间上传到专门的教育平台,胡教授的精心批阅更是让我们知道自己的不足,更好更快的完善自己。
本次培训效果
1、更新了观念
通过培训,我了解了更多的教育教学理论、教学观念,拓宽了思路,对新课程的认识与实践都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对自身的素质提高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2、提高了能力
通过培训我在多媒体有效运用方面有了较大进步,7月26号的的考查活动之中,获得优秀成绩,成绩达标。
3、看到了不足
通过培训,加强自身科学素养和教育素养的提高是自己成长的需要。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乃至源源不断的溪水,这样才能有准备地给学生一杯水。我知道,一个好的老师首先是一个课程工作者,再是一个教学工作者,我们必须要善于学习,善于思考,善于研究。我们的知识要不断更新。这样才能做到与时俱进,才不会被社会所淘汰。教育的意义是让学生得到充分发展。
4、开阔了视野
培训让我认识了很多教育中值得学习的榜样,开阔了视野,同时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培训学习不但让我学有所获,更重要的是一定要做到学有所用,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去,
存在问题及反思
1、学习中“听听激动、想想感动”,“沉”下来思考不够。
2、认识不够,忙于应付。
总之,现代信息技术的培训是全新的培训方式,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搭建了广阔的平台,为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新的模式。我很感激学校能够让我去参加这次的培训学习,我将不断总结和研究,争取在以后的培训中取得更大成绩,力争在教学中有更大的进步。
信息化培训心得体会范文【四】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成为活跃课堂、调动学生 学习积极性的一种主要手段。 教育局为提高教师的自身水平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惬机。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每个教育者应不断地加强,不断地给自己“充电”,才能不断的开拓进取,勇于创新,才不至于被社会淘汰。现在的社会日新月异,高科技的发展,需要老师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利用网上的教育资源为教学服务,促进学生的发展。暑假教育局举办了计算机培训,我积极参加了培训。学到了很多知识,可以说我很好的完成这次学习任务。 对于计算机我可以说既熟悉又陌生,虽说经常使用,但其中好多东西都还不懂,但我对计算机特别感兴趣,经过老师的讲解,使我对网络世界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可以说让我大饱眼福,大开眼界。学习中,我学会了如何下载各种软件,如建立了自己的博客,拥有了自己的邮箱。学习是辛苦的,但我认真的去把的所有内容学好,认真完成每一天的学习任务。这次培训学校从教师的实际培训出发,做到了通俗易懂,由浅入深。学习了Word 的操作,Excel的操作,等操作。本次培训时间虽然很短,但对我来说确是受益非浅。这次培训为全县教师搭建了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平台,使我们在相互交流和合作中不断提高和成长。并能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熟练运用这些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孩子们的成长带来福音。
虽然这次培训的时间很短,但每一位老师都很有耐心,对于我们 提出的各种问题,总是一遍遍地讲解,这让我很受感动。在与同行的相互学习、交流中,我收获颇丰。我不仅明白了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要求教师必须提高职业的专业性。而且清楚地认识到随着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教师不是像以前那样,单凭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即可进行教学,而是综合应用多种媒体技术,利用多媒体和微机网络,开展教学。所以这种教学必然要打破传统的传授式的教学模式,而构建出适应信息社会的新型教学模式来。我深深的体会到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密切联系,信息技术今后将成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未来教育应溶入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最新的信息技术,致力于信息技术在课堂上的有效应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冲击着传统教学模式。
通过这次短期培训,我深深体会到:
1、信息技术对教师的重要作用。
在高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教师不能只停在原有知识的认识上,要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不断充实自己。 现在的学生更是聪明,他们不仅能在学校里学习知识,还能通过 电视、网络等多种途径学到更多的知识。因而,教师必须有一种超前 意识。
2、良好的信息素养是教师终生学习、不断完善自身的需要。
当今社会,一名优秀的教师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 教学观念, 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熟练运用信息工具 (网络、 电脑) 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组织、运用;通过网络与学生家长或监 护人进行交流,在潜移默化的教育环境中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这些 素质的养成就要求教师不断地学习,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信 息素养成了终生学习的必备素质之一,如果教师没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就不能成为一名满足现代教学需要的高素质的教师。
论文摘要:微软秉承对中国的一贯承诺,启动了教育部-微软(中国)“携手助学”项目。笔者二人组成一个团队,在近一个月的时间内,通过查阅资料、网络调研、分析讨论,顺利完成教育部-微软(中国)“携手助学”第二届志愿者活动的参赛方案。有幸对辽宁省阜新市中学教师进行教育技术培训,以该校为中心,还有选自三所中小学的29名教师接受了培训,其中包括一名信息技术教师。本文介绍了笔者对此次培训的一些体会。
一、培训前后学校教师教育信息技术掌握情况比较
1.培训前教师情况
大部分教师通过了辽宁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二级培训,掌握了word、excel、powerpoint、flash、frontpage的简单基本操作,能够做出简单的小作品,但很少应用于教学,联系教学实际较困难,绝大多数教师都没接触过网络。在新课程改革培训之前,学校老师都听过教育技术这个名词,但却不了解教育技术的研究领域。
2.培训后教师情况
通过教育技术培训,教师们系统地学习了办公软件的基本操作,并且能够应用powerpoint制作出一节课的幻灯片;同时还学会了如何下载、安装软件;如何使用qq、e-mail进行交流;如何申请和使用自己的blog发表心得,评论等;如何使用搜索引擎进行资源搜索和应用。在此次培训之后,老师们对教育技术有了系统的了解,并且学到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对教师专业和教师角度有了新的认识,接受了全新的教学理念。
二、所培训学校教师的心声与期望
为期一周的培训结束后,学员在给支教人的评价量表中写下了自己的心声与期望,笔者汇总如下:
校长:希望在今后更多一些像这样面对面的技术指导和手把手的志愿者培训活动。
接受培训的信息技术教师:本次培训能够结合教学实践,重视实际应用,我们也从中学到了许多新技巧。相信以后会通过网络自学,起到带头作用,也希望面对面的培训结束后给予网上的远程支持。
接受培训的其他学科教师:本次培训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教学设计理念,技术针对性强,非常实用,希望今后这样的培训覆盖面再广一些,也希望以后还能得到志愿者的网上帮助。
三、培训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此次培训中,支教点学校除了教学资金不足,软硬件设备匮乏,信息技术教师严重不足等问题以外,主要还存在以下困难。
1.学员不相信此次培训
广大教师从踏上岗位的那一刻起就在不断地接受各种培训,但大部分的培训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培训内容并不是教师教学实际所需,而且培训是利用广大教师周末或假期的休息时间,教师们虽然嘴上无奈,但心中难免不悦。另外暑假期间,不仅有“携手助学”项目的培训,还有一些当地省市教育局组织的培训,多种培训在时间上也起了冲突。
面对如此众多的培训以及根据以往的经验,教师们对此次培训的目的和效果表示怀疑,培训热情不高,使教师对此次培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投入培训困难较大。
2.培训结束后,所学知识不能用于教学中
该校有两间多媒体教室,全校师生众多,硬件设备不足成为多媒体教学的障碍。笔者调研了邻近其他几所学校的一些基本状况,发现都存在硬件资源不足的情况。广大教师也意识到了计算机多媒体对教学的帮助和对学生注意力的吸引,大部分年轻教师都愿意使用多媒体,但现实条件往往不允许,久而久之,教师们对计算机多媒体也失去了热情。
3.教师原有观念限制
该校教师平均年龄集中在40-50岁,这就增加了他们固有认识更改的难度。这些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们,他们原有知识结构中的隐性知识能帮助他们在短时间内驾驭教学,但要更改教师错误的隐性知识就会具有极大的困难。接受本次培训的教师年龄都在50岁以下,培训中年轻教师有学习的欲望,愿意跟着我们学习,而40-50岁年龄段的教师不仅学习时进度较慢,而且不愿意接受我们的指导。
四、几点建议
1.多渠道筹措资金,使信息技术硬件环境真正利用起来
要改变学校教学软硬件匮乏的现状,需要多渠道筹措资金,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当地教育局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恰当地给学校适当的资金支持。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是适应信息化社会教育方式根本转变的需要,但信息技术只是一种工具,它把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日常的教育教学结合起来,真正把信息技术运用到教育教学之中。广大教师要有自己的备课电脑,师生利用多媒体教师传授知识,利用多媒体网络机房实际操练,才能及时巩固所学知识。信息技术硬件环境建设好了,是要用来使用的,不是仅仅给学校充脸面。
2.领导更新观念,采取优惠政策留住自身人才
许多教师都反映,计算机摆在那里自己想用又怕出问题。要知道有了设备却没人用,一切都是空的,同样,有人想用但不知道该如何用也是徒劳。事实上,一位拥有远见的领导,不应该只看重眼前的得失,要从学校的长远发展入手,采用优惠的激励政策,引进并留住拥有教育信息技术的高级人才,充实学校师资队伍建设。
领导重视了,培训管理也因而得以加强,避免出现一些教师因为自己的一点私事擅自离开课堂的状况,让培训真正落到实处,而不仅是流于形式。高级人才不仅指导教师使用信息技术,还要有良好的信息素养、科研素养,有良好的倾听和观察能力,能发现其他教师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予以指导,不断地总结经验,发现规律,完善教育技术理论。学校与学校之间也要加强合作与交流,共享教育教学资源。
3.具体培训内容以教师为本,按需分配,细化深化
加大农村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力度,要从方方面面做起。培训前应根据不同地区的文化、经济、风俗,事先做好调研,设计好多个弹性备选培训方案。调研的对象可以是当地的教师、学生、领导、教育局,调研方式可采用座谈、调查问卷等,以此了解当地教师的学习准备,因为不同地区的教师对教育技术掌握的程度也是不同的。
培训者要在了解了当地教师的学习准备以及他们的学习需要之后,统计出他们的期望值后按需授课。这些看似简单的东西,却往往被很多人忽略了。培训内容要有一定的深度,教师就算起点低,接受能力也是无限的,太简单的培训内容调动不了广大教师的胃口。
4.多方式的技术培训与理论培训相结合
农村地区的培训多是上级安排什么,学校教师接受什么,大多数的培训都是要么是理论培训,要么是技术培训,真正技术与理论相结合的培训寥寥无几。许多教师反映,他们接受过教学设计方面的培训,但不知道教学设计该何时何处使用,不清楚教学设计与普通教案有何区别。因此,培训时要多采用参与式、讨论式、操练式等培训理念,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观看录像带、说课、角色扮演、填写图表、画图、相互访谈、小组讨论以及其他根据培训内容而设计的游戏和练习等方式,让广大教师在实际环境下潜移默化地意会培训者的隐性知识。在参与式培训理念的引导下,积极利用案例教学,能够提高教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训结束后还要有专人负责网上答疑,让教师亲身体验教育技术本身的优越性。要知道,良好的培训是整合、利用教育资源的先决条件。
5.各种培训要具有持续性
许多培训往往是短期速成,学员当时能够接受,但没有实习的平台,所学知识转瞬即逝。许多学员反映,希望下个暑假还能跟志愿者见面,其实微软也在此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携手助学”包括实地支教和网上支教,为志愿者与支教点学员网上联系,远程支教提供了交流的平台。同时,接受培训的教师也要有自主学习的精神,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主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教学,让“携手助学”真正实现其对教育的承诺。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关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5,6.
[2]何英满.浅谈农村学校教育技术发展的现状及问题[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4,4.
[3]贾花蕊.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及思考[db/ol].rszcz.whedu21.com/article_print.asp?articleid=1100.
[4]教育部—微软(中国)“携手助学”志愿者行动简介[db/ol].mspil.edu.cn/classroom_volunteer.asp.
本学期的工作即将结束,在这逝去的一年中,在学校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下,在各位同事的紧密配合下,我积极配合学校按照总计划和教科室的工作部署,开展各项工作,目前接近尾声,现在将一年的情况总结述职如下。
本期教科室的主要工作是按照区教育局文件精神,大力开展校本培训和研修工作。这项工作我主要从下面四个方面来汇报。
一、领导重视,营造氛围
校本研修工作开展以来,我校领导始终把它放在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严校长多次召开校委会商讨有关校本研修的话题,他还经常在学校例会上大力宣讲校本研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搞好研修,不仅能够提高广大教师的综合素质,而且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倍增器。领导的讲话,使老师们内心受到触动,思想上更加重视。我们教科室精心组织安排,使得各项活动有条不紊,循序渐进,大力开展校本研修,主动研修,在我校以蔚然成风。
二、机制保障,带动学习
针对校本研修,我校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教导处决策安排,教科室具体主抓实施。首先我们教科室拿出本年度的校本研修总方案,并予以公示,收集意见,修改完善。老师们在大方案的框架下,根据自身实际制定出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并上交存档。平时无论是参加集中培训活动,还是自研活动,都要求做好笔记,以备不定期的检查。对于过程管理,我校根据上级精神和“白云路模式”制定了《子陵中心小学校本研修考评细则》;对于结果的评价管理,我校又制定了《子小能级考评表》,《子小校本研修奖惩方案》等。有了这些制度的保障,我校教师们以极大地热情投入到研修的活动中去,保证了一定的质量。
三、活动引领,促进发展
本期研修活动,我们主要做的有:
1、积极反思暑期国家级远程教育资源网上培训活动。我校大部分教师都参加了今年暑期的网上教育培训,每个人都认真学习,仔细笔记,还保质保量完成了多次网上作业。今年开学领导检查了笔记,学校统计了成绩,我校每位教师都合格,特别是严小春、张金梅两位老师作业得了100分的满分,被树为我校的典型。九月针对此次培训,学校组织教师们分教研组或集中讨论收获,写心得体会,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谈打算,并要求大家把学到的好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实际教学工作中去。
2、学生教育能力的培训。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是为师者的准则。教师教学不仅是传授学生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塑造人的灵魂,无论是哪一面,都要求教师具有渊博的知识,高尚的师德,此外还要有丰富的、适当的、有效地育人方法和技巧。因此,本期十月举行专题讲座,主题就是如何有效教育学生的班主任培训,先后讲了三期,老师们反响很大,许多年轻教师称收获大,受益匪浅。
3、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的培训。教育局实施校园联网计划,打造信息化学习平台。如果不会计算机,这一切只会成为空谈。十一月以来,我校一直在进行以计算机运用为主题的信息技术培训。针对我校实际,年龄老化,不会或不熟练成为主流,这是个大问题,因此在严校长的指示下,我们教科室主抓,定人定时定地点,聘请李主任负责培训。李主任精心备课,分若干个专题对老师们进行了培训,内容包括上网查找资源,编写教案,制作课件,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开展网上教研,创建个人博客等。经过近一月的学习,老师们进步挺大的。
一、强化管理提质量
1.教学常规,强化督查
为了进一步规范教师的教学工作,保障常规工作的高效落实,课程处在教学常规上面狠下功夫。具体工作如下:
(1)常规过关——上纲上线
本学期安排的教学常规过关项目是——侯课和午读,课程处专门设计了《教学检查记录表》、《违反教学常规统计表》,课程处三位主任一周五天进行明确分工,保证每天都有课程处的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及时在教师群中公布,对出现的问题严格按照校教学常规规范和教学事故处理办法执行。在管理的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学校老师都能按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展开教育教学活动,一学期下来违反教学常规人员只有4人次。对于本学期的候课和午读两个过关项目,一次不过关,那就二次过关;二次不过关,那就三次过关……一直到过关为止。宣布过关的班级,课程处还经常进行抽查,决不允许“反复”的问题发生。现在合小校园里上课的第一遍铃声后诗声朗朗,老师们做好了上课的准备;每个班都设有图书角,中午学生到校后都能拿出课外书安静有序的阅读。
(2)抽查普查——双管齐下
为了随时了解老师们的教学六认真等常规情况,本学期我们课程处针对语、数、英、常的六认真采用抽查和普查相结合的办法。有时抽查一个年级、有时每个年级抽查一个班、有时抽查一个学科……让随时准备检查变成常态。提前备好课、及时批改作业……已经变成合小教师的习惯。
在抽查的基础上,课程处每个月的月底还组织人员进行全学科的教学普查。以学科为单位及时公布检查结果,限期整改,二次复查。
2.教学质量,常抓不懈
教育教学质量是一所学校的根本,质量的提升工作一直是课程处的重中之重,具体做法是:
(1)课堂教学——随机督导
为了及时了解教师课堂教学情况,本学期课程处继续成立以学校领导及部分骨干老师组成的课堂教学常规督导组,做了详细的督导安排,要求每个月至少听所安排年级老师的课堂3节。采取不打招呼、随机进入课堂,听常态课的方式进行。课后还要求及时与上课老师进行交流,指出不足,提供改进方法。课程处采用检查听课笔记、走访上课教师、学生的方式进行检查。据检查,大部分骨干老师都能按要求进行听课指导。
(2)质量调研——扎实进行
在各级部的积极配合下,本学期课程处成功组织了两次单元过关检测、各学科期中期末质量调研、语数英素养竞赛等活动,为更有效的发挥每次质量调研的作用,课程处在每次检测后对差距较大的任课老师进行课程处约谈、组内帮扶、二次检测等方法进行跟踪,帮助他们尽快提高教学质量。本学期还增加了学科抽测项目,尤其是学期末,加大了学科抽测力度,采用不打招呼的方式利用早读、晚辅时间随机对班级学生进行抽测,以便第一时间掌握学生学习情况。我们还对常技科老师的工作情况也进行了量化考核,对常技科的考核内容和方式进行了细化,加大了考核的面积,从而更为合理、全面地体现老师的教学成果。
二、队伍建设促发展
根据我们合肥路小学有经验的老教师少、校聘教师多的的现状,我们课程处未迅速提高教师队伍建设,我们专门设置了教师队伍建设系列活动,具体如下:
1.专项培训
为了促进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办学品质,课程处利用“合小讲坛”为全体教师们搭建了一个经验交流、资源共享的平台,并开展了一系列的培训活动。我们以周为单位安排各类学习与培训。
九月份我们分别安排了综合处、德育处、课程处的负责人分别从教学、常规、德育方面带领老师们进行宣讲与学习,让新老师们了解我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从而行使好自己的权利,更合理合矩做事情,提高工作效率。
学·教一体模式是我校课改的一大亮点,它的核心是“以学定教”,强调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为了让新老师们能对我校的课改模式有深入的了解,十月份课程处邀请仇高兴校长亲自带领老师们解读课改模式要领。学习结束后我们还针对课改方案进行了素养调研,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十一、十二月份,为了调动广大教师教研热情,课程处邀请了平时在教育教学中做的比较好的老师(陈坚、孙洁、吴洁)到台上来分享他们的教学心得;邀请了刚从教海探航盛典归来的孙洁老师分享学习心得;课程处结合德育处邀请了优秀班主任孙洁、邵青,从而让老师们互相学习,汲取好的做法并将之融入到平常的教学之中,提升教学品质。
2.青蓝工程
为了加快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指导、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更好地提高教育教学工作能力,促进其快速成长。课程处开展了以“匠心传承,砥砺前行”为主题的师徒结对活动,旨在提高我校教师队伍总体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活动通过师徒结对,徒弟向师傅敬茶,师徒宣誓,徒弟才艺展示等环节将气氛推向了。课程处于中期分别调研了师徒们的互相听课情况及徒弟成果汇报,每位徒弟都能认真准备,虚心向师父请教,基本达到了此次活动的目的。学期末我们收取了师徒结对活动记录表及量化考核表,并根据考核标准评选奖次。
3.教师考核
为了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促使教师自觉加强基本功训练,打造一支素质高、技术硬的教师队伍,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本学期课程处开展了新教师基本功粉笔字、钢笔字比赛活动。由学校统一编号,统一时间,统一内容,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评选。此项活动营造了老师们练习基本功的良好氛围,进一步促进老师们对基本功的练习,大大提高了新教师的个人素养!
为了让新老师们能对我校的课改模式“学·教一体”有深入的了解,仇高兴校长亲自带领老师们解读课改模式要领。学习结束后我们还针对课改方案进行了素养调研,以边读边讲边做的形式完成,巩固课改方案,落实于笔尖,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4.课题研究
参加教育科研活动能促进老师自身素质专业化水平的提高,能为老师的成长赋值。本学期,我校课题研究正工作扎实、稳步地深入推进。本学期,我校组织老师申报了个人微型课题,加强了个人专业化成长;一个省级立项课题开题并进行了中期论证,一个省级课题在主持人的组织带领下开展了切实有效的研究活动;五个省级电教课题开题,一个市级课题即将开题。
5.论文撰写
本学期,我校组织教师参加江苏省“师陶杯”以及“教海探航”的论文撰写。在 “蓝天杯”教学论文竞赛中,我校五位老师获二等奖,一位获三等奖。“教海探航” 三位老师获三等奖。“杏坛杯”一位获二等奖,一位获三等奖。
三、学生活动促成长
本学期,课程处先后开展了多项学生活动:优秀暑假作品展、英语文化节、拼音王国、数学王国等活动,在活动中促进了学生的成长。
1.优秀暑假作品展
虽然上一学期合小只有一年级一个年级,但是在张蓓蓓老师的组织下,二年级每个班都能精心上好“优秀暑假作品”汇报课,并制作了精美的学生作品展板。
2.英语文化节
本学期组织以培养学生英语语言综合素养为总目标,以全体学生能听、能说、能读、能写及能灵活运用英语语言为目标,开展形式多样的英语文化节活动,为不同年级量身打造相应的活动:一年级英语歌咏比赛;二年级英语词卡设计比赛;三年级英语字母书写及设计比赛;四年级英语句子书写及贺卡制作比赛等,我们将优秀的作品以展板的形式展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搭建学英语、用英语平台,全面提升学生英语思维品质。
3.学科特色活动
为全面了解一年级学生对汉语拼音和数字的掌握情况,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激发他们热爱学习的情感,课程处协同一年级组开展了汉语“拼音王国”游艺和“数学王国”游艺两个学科活动,一年级全体老师在王文娟、孙洁两位组长的引领下,精心设计了游艺活动的方案。语文活动设计了“音乐格格屋”“气球飘飘屋”、“稻草人的帽子”、“天生一对”四个游戏闯关环节;数学活动设计了“幸运格格屋”、“我说你猜”、“魔法反转”、“风车转转乐”等挑战环节。各位老师与家长志愿者们一起,亲手制作活动道具,参与活动过程,寓教于乐,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在快乐中掌握知识。
四、信息技术共提升
1.技术培训
本学期为转变思想,提升教师业务水平,努力打造掌握新技术教学手段的教师群体。课程处多次利用合小讲坛时间组织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为老师们普及智慧课堂概念,提高认知水平。
2.操作过关
为加强老师多媒体操作技能,切实转变部分教师“怕麻烦”的思想,我们还开展了多媒体操作过关考核,要求每位教师根据自己所教的年级、学科录制一段微课,课程处组织人员评分。促进了每位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教学的能力。
同时还通过年级组骨干老师示范,集体教研、备课活动研讨,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效融合的方法,推动课堂上新技术新设备的普及应用,努力提高教学效率,提升业务水平,不让教室的多媒体设备成为摆设。
五、反思不足求改进
1.教学质量水平有待提高
一学期以来。通过月测、期中、竞赛、区抽测等成绩可以看出,我校的教学质量只能达到区级中等水平,教学质量急待提高。
2. 师徒结对管理力度不够
开学初课程处花了大力气组织了师徒结对仪式,但在后期的管理中较为松懈未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师徒工作积极性。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在教学活动中处于权威地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多种学习模式的出现,教师的角色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信息时代的教师,不仅是教育者,而且是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中的学习者,教育工作的研究者和自身工作的反思者。因此,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是教师自身学习的过程,是教师对教育实践不断反思和建构的过程。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教师在学习时也只是被动机械接受,不能和自己的教学实际结合起来学习,学习效果不明显。采用大规模的集中培训的方式,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势必影响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工学矛盾突出。 要解决这一难题,我们想到了利用网络,突出校本。
网络在教师培训中的优势日趋凸现。利用网络开展教师培训,至少具有以下三大优势:(1)网络的开放性有助于教师自主学习,减少工学矛盾。(2)网络的快捷性有助于提高教师培训的实效。(3)网络的互动性有助于丰富教师教育的方式。因此,开展基于网络的教师培训,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以校为本是近年来国内外流行的一个教育理念,走向以校为本正是当代基础教育改革的趋势之一。校本发展的内涵可以归纳为三句话:“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学校中进行”。校本培训正是把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来,大家学习研究,提出解决的办法,达到共同提高教育技术能力的目的。
基于上述考虑,我们进行了《开展基于网络的校本培训,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课题研究,以求克服诸多矛盾,更大程度地发挥网络优势,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提高学校师资的整体水平,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彰显“基于网络”的教师“校本培训”的功能和效果。通过实践和探索,初步形成了三种培训模式。
模式一:集中培训模式
一、开展信息技术培训
我们根据教师对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学习掌握程度和接受能力制订相应的培训计划,把教师分为中年组和青年组,实施分层、分阶段培训,提高教师应用能力。对于中年教师,我们从基础知识开始教起,如电脑基础知识,Windows操作系统,Word、powerpoint、Excel等软件的使用,网上资料的搜索、下载等,使他们能够掌握一定的基本技能,能够进行必要的多媒体教学。对有―定计算机应用基础的青年教师,我们提高培训内容的难度,以制作课件的软件应用和上网浏览、收集、处理信息为主。如运用powerpoint、Authorware、Frontpage、flash等制作课件辅助教学,建立博客和发表BBS,电子邮件的收发、网络操作等。此外,我们还组织教师参加校外各级各类信息技术应用培训,以求教师们尽快掌握信息技术以适应时代的要求,提升自身的素质。
二、专家引领
为了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学校经常邀请一些专家名师到校做报告。河师大吴忠良教授对教师进行教育科研方法的专业培训,市教育局局长谷朝众同志为教师做《做优秀的人民教师,为打造特色学校而努力》的报告。我们还邀请了市职业技术学院马春元教授、市教研室数学教研员季华老师、鹤翔小学白志江副校长等到校做报告。我们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定期组织教师通过网络观看教育名家的教育报告和名师的课堂教学实录。
三、培训与日常教学相结合
我们主要采用了教研和培训相结合的“边学习,边实践,边研究”的方法,将课题研究与常规教研活动紧密地糅合在一起,具体采用了以下方法:
(1)学科培训学习。每两周学习一次,分语文、数学、技能等几个小组。每次学习之前确定一个主题,教师围绕主题上网查找资料。等到教研活动时,大家共同分享收集的资料,畅谈学习的体会。每个小组在学习活动中都要以解决问题为目的,每次集中学习后,要求教师撰写“心得体会”、“教学反思”、“案例分析”等。
(2)研究课堂教学。以说课、讲课、评课的方式进行。学校规定每周由一位教师作公开课,轮流进行,每节公开课结束后马上举行评课活动。听课教师要围绕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运用、教学媒体的使用、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等几个方面进行评课。实践证明,“听评课活动”是扎实开展课堂教学、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有效方式。
(3)集体备课,共同提高。由教研组长,根据年级进度和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确立备课内容,安排一位教师重点备课。教研活动时,这位教师要重点发言,讲述自己的设计理念、教学过程、运用到的教学理论等。其他教师听后提出自己的见解,进行讨论交流。所指定教师根据大家的意见再进行整改,重新设计。
模式二:以网络为依托的自主研修模式
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是教师在拥有计算机、可以上网的情况下,自由选择学习时间和地点,自己制定学习计划,自己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使自己的知识结构得到持续发展的过程。
教师平时工作紧张、精力有限,很难拿出整块的时间参加正规的面对面学习。网络具有时间、空间上的灵活性,使学习变得随时、随意,更能适应教师的实际情况。此外,网上教学资源丰富。使用百度、Google 等搜索引擎能够很方便地找到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文本、图片、动画、音频、视频等素材,提高备课的质量和效率。所以我们要求教师要充分利用网上的教育资源进行自主研修,提高自身的教育技术能力。这样,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学习内容,安排学习时间。例如,有的老师家里有电脑,并且能够上网,他就可以把学习安排在家里进行。
一、建立教育博客,开展网上教育叙事研究
博客为教师的反思性学习提供了更简易的平台。教师将自己日常的生活感悟、教学体会、教案、课件等上传发表到博客上,既可以对日常的教学经验进行反思、总结,还可以通过浏览其他教师的博客实现交流学习的目的。
每位教师都在学校的网站上建立了个人博客,教师们利用博客或反思课堂教学,或叙写教学随想,或记录学习心得,或抒发人生感悟。通过在博客上进行教育叙事研究,大大拓宽了教师进行新课改的思路,为提升教师教学研究能力和教育技术能力,促进专业发展提供了有效途径。
二、通过论坛,与全国各地的老师、教育名家交流
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可以极大地方便教师的交流。网络交流主要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具有交互自由的环境。参与讨论者可以畅所欲言,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看法与观点,有利于促进教学研究的积极开展。二是网络交流具有即时性的特点。它不受时空限制,教师们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参与网络讨论,及时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困惑与问题。可以就某个问题展开讨论,可以向他们请教教学中的难题,还可以了解到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学校教师通过K12教育论坛、小学数学教学网论坛、小学语文教学论坛、小学音乐教学论坛、中国教育教学论坛,与全国各地的老师切磋教法,研讨课例,与名师对话。
模式三:以专题网站为载体的培训模式
一、建设学校专题网站
为了引导教师积极参加网络培训,在网络学习研究中提高教育技术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立了自己的网站。
网站为教师开展基于网络的校本培训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起到了为教师培训导航、鼓劲、解惑、铺轨的作用。我们要求每位教师外出学习后必须将带回的学习资料、学习汇报通过网络与全校教师交流;教师参加各级公开课、优质课后,要将说课材料、教学设计、教学课件和教后反思上传到学校网站上,作为学校的教学资源。网站上自己的教学资源毕竟有限,为了给教师提供更为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使教师充分利用外界的资源进行学习,开展教育教学工作,进行教育教学研究,我们在主页上建立了与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省基础教育资源网、市基础教育资源网的链接。教师只要轻点鼠标就能方便快捷地找到自己想要的课件、教学设计或者案例,极大地方便了的教育教学工作,也为教师提供了学习的平台。
二、参加“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网上培训学习
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开发了10个门类800多门网上课程,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我们组织教师参加网络继续教育学习,享用这些优质的学习资源。
“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的培训学制为两年,240学时,实行学分制。
教师首先利用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进行学习,然后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完成网上辅导老师安排布置的练习和作业,而后把练习和作业到继续教育网站,辅导老师再对这些练习和作业进行评判,并把每个教师的得分保存在数据库中,教师通过查看系统保存的得分了解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经过一段时间的网上学习,教师还要参加“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组织的网上继续教育考试,考试合格颁发继续教育合格证书。我校教师全员参与了“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的网上继续教育学习。学校机房向教师开放,教师可以利用没有课的时候到机房自主选择课程学习,目前学员已全部通过考试,圆满完成网上继续教育学习任务。
三、参加北京大学中小学教师远程教育课堂教育技术培训
为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解决教师工学矛盾,在市教育局师训科精心组织安排下,2009年3月23日,北京大学教育技术能力培训鹤壁班开班,我市共选拔了50名优秀教师参加学习,其中我校就有10名教师。此次学习采取网上远程培训的方式,学习时间为一个月,培训分为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的分析、教学媒体和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资源的下载加工等八个模块的内容。经过一个月的紧张学习,我校10名教师全部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学习任务。8名教师成绩为优秀,2名教师为良好,成绩排在前10名的学员中,我校教师占了6名。
4月27日,北京大学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淇滨小学班正式开班。淇滨小学剩余69名教师全部参加了网上教育技术培训。
这次培训,教师的学习积极性很高,许多教师利用没课的时间到计算机网络教室学习,他们认真看学习材料,完成网上测验。根据学习内容与本组同学发贴展开交流讨论,阐述自己的观点。同时,教师不仅进行理论学习,还理论实际相结合,分析学习者特征,填写教学媒体选择分析表,设计教学活动过程,制作多媒体课件、用EXCEI分析统计学生成绩。
2007年是“十五”继续教育进入全面发展的一年,也是落实北京市和通州区教委“十五”继续教育工作意见的关键一年。这一年,我们紧紧抓住有利时机,积极开展各级各类的培训,教师培训工作抓出成绩、抓出实效,进一步推动了我区教师教育工作跨入新的发展时期。下面将2007年教学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抓好全区参训教师的教学及教学组织工作
(一)、非学历教育
1.启动《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公共必修课培训
2007年根据市区教委关于启动公共必修课意见,我区组织了《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培训。由我校教育理论组教师承担面授、组织辅导工作。扎实、有效地做好《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培训,通过讲授、发放材料、录制软盘等形式,完成全区7218人的培训任务。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了教师对职业道德的认识和师德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2.继续教育面授专题培训
为了提高中小学各学科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我们组织全区4209人参加学科面授专题培训。培训学科小学有语文、数学、科学教育、美术、体育;中学有数学、历史、地理、美术、体育、政治等,通过请专家、教授、特级教师、名师讲学,使教师对学科前沿知识、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有了深刻的认识,对教育教学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3.信息技术应用培训
全区中小学教师共有800人报名参加培训,通过学习,参训教师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并较好地应用所学知识制作教学课件等。
4.新课程改革培训
高中政治教师新课程培训班。共40人参加培训。培训目标:帮助高中政治教师深入理解高中政治课新课程标准,把握新课标的理念、结构和内容,从而提高了高中教师实施新课标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为实施新课标、新教材做好师资准备工作。
中学政治骨干教师新课程理论与实践研究研修班。聘请首都师范大学胡玉顺教授到我区担任本班指导教师。培训目标是新课程下教师角色转换的理论与实践的探讨。
中学地理骨干教师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方法研究研修班。聘请区级教研员和教改实验区有经验的教师承担培训任务,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在进行理论学习的同时,带领学员到基层中学开展听课、评课等教研活动,收到了良好的培训效果。
区级骨干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研修班。共120名骨干教师参加,学习时间为80学时。通过对网络技术的学习,参训教师搜集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制作课件的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5.继续教育专管员、信息员培训
共160名学员参加了培训。全区幼儿园、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各单位信息员、专管员经过培训,加强了继续教育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和系统化。
6.区级骨干教师培训
本学年主要对区校骨干教师进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培训:共502人参加培训。对骨干教师进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培训,进一步提高了骨干教师师德水平。并组织骨干教师结合工作实践又撰写了师德案例,区继教办已经对骨干教师上交的师德案例进行筛选,并组织专人将优秀案例编辑成册,拟出版《骨干教师师德论文集》。
7、新教师培训。为了提高新教师的培训质量,本学期修改了“十五”初期制定的新教师培训计划,更突出实效性、针对性。注重了对新教师的师德、教育教学技能、教学基本功的培训,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全区共有261名新教师参加李培训。
8、组织部分骨干教师参加“绿色耕耘行动计划”的培训:由北京教育学院组织实施的“绿色耕耘行动计划”培训项目,自2007年7月开始到今年年底,开展了集中培训、跟踪指导等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培训活动。本次培训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培训效果显著,深受学校领导和学员的欢迎。
我区共有252名学员参加了“绿色耕耘行动计划”项目的培训,包括:组织骨干教师利用暑期时间到教育学院参加集中培训;教育学院教授来我区送教上门,全区150名小学英教师接受教育学院的教授、专家传授知识;教育学院理科部李晶教授等来到了?t县中学,听取了校长的有关汇报,针对学校
共5页,当前第1页1 年青老师多、教师队伍富有活力并有一定的教科研基础这一有利条件,跟踪指导活动结合学校发展,以教师反思为切入点,安排了3次讲座。并确定?t县中学为“绿色耕耘行动计划”课题研究试验基地。教育学院组织实施的“绿色耕耘行动计划”通过课堂教学实录、教育科研论文、调研报告、教学课件、个人成长案例、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技能等一系活动对推动我区新课程改革、提高中小学骨干教师教育教学和教科研能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特别师在组织小学英语全员培训项目上大大强化了英语教师的教学语言能力,参训学员一致感到此次培训收获很大,这是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在培训结束后,教育学院组织了以区县为单位开展得教学技能展示活动。我区代表队经过积极准备、认真训练,荣获教育学院组织的“2007年京郊小学英语技能展示”活动的“教学设计奖”,获得奖杯和奖状。
(二)学历教育
为提高我区教师学历层次,拓展学科专业知识,2007年在我开办学历教育班16个,共有学员1276人。2006年新招学历教育班四个,包括中文、教育学、英语本科班,小学艺术教育大专班,共计232人,录取率在75%。研究生课程班:上半年已经结业5个班,共200人。2007年6月份新招生193人,目前已进入培训阶段。
在学历教育方面,从总的趋势看,参加培训的人员是在逐年减少,重点已转入非学历教育,但是学历教育的各项工作没有放松,特别是紧紧抓住考前辅导工作,提高新生录取率。2007年的专、本科考前辅导的应该说录取率在70%左右。由我校教师承担的语文、政治、英语辅导的科目,开始成绩是较高的,对提高录取率起到了较大的作用。
(四)校本培训
1.开展《教育热点问题研究》校本培训教材的培训
《教育热点问题研究》一书是我区“十五”继续教育自编教材,教材内容主要是突出先进教育理念的宣传,为加强教师自身修养、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提供帮助。此教材成为了全区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学习、理解和领悟的重要参考资料。各学校都组织教师进行了认真的自学,并完成了每人3000字以上的学习体会,全区7218人参加培训。目前,教师通过学习撰写的心得体会等材料已陆续上交区继教办,由继教办组织教师进行成绩评定,并选出优秀文章给予荣誉奖励。
2、抓好中小学校本培训工作。今年6月份区教委人事科、区继续教育办公室对全区部分学校开展校本培训调研。通过听校长汇报,召开教师座谈会,查阅档案材料,交换意见等形式,较全面地掌握了各单位校本培训情况。通过校本培训调研,我们感到:校本培训是“十五”继续教育的重要培训形式。校本培训是受到各级领导重视,受到校长、教师欢迎的一种培训形式,应当广泛推行这种培训形式。但是,校本培训开展不均衡。表现在领导重视程度、教师的认识程度不均衡;学校硬件设施的利用率不均衡;师资队伍不均衡等影响了部分学校较好地开展校本培训。区教委人事科、继教办将调研情况上报教委后,教委认为有必要开展评选校本培训示范校活动,带动全区校本培训活动的广泛深入开展。在区教委的领导下,我们将调研与查看基层学校上报材料相结合,经过反复研究决定确定了13所中小学为校本培训示范校,确定1所园本培训示范园,通过帮教、帮训、手拉手等形式,发挥优质校的教师、管理人员、设备的辐射作用,带动一批薄弱校,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提高我区学校办学整体水平,推动全区普教工作走上新台阶。
二、抓好学校校内的教学工作
(一)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培训
根据北京市教委《关于加强“十五”期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工作意见》和通州区教育委员会《关于中小学教师“十五”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工作意见》,结合师资培训工作特点和我校实际情况,制定了“十五”期间我校校本培训工作意见及2007年校本培训内容的计划和具体安排。
今年10月学校召开教代会通过了《通州区第一教师进修学校校本培训工作意见》《通州区第一教师进修学校论文评审条件》《通州区第一教师进修学校优秀班主任评选条件》。与会代表充分认识了学校开展校本培训有利于提高学校教师自身政治、思想、道德素质,有利于发挥教师学习的主体作用,促进自身个性发展,有利于学校学习性组织的建设。并深深的感到开展校本培训是全面提高我校干部教师素质提高教师培训质量的重要条件。并决定于11月开始培训。本年度的培训重点:
(1)组织学习《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必修课教材,采取自学和辅导相结合的方式深入理解教材内容,并结合本职工作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提高。通过学习,教师深刻认识到,培训者必须不断提高素质,才能真正树立为基层服务
共5页,当前第2页2的意识,才能为基层做好服务工作,才能保证培训质量。
(2)、加强对教师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培训,适应新课程改革和学习性社会的需要,提高教师终身学习的能力。组织40岁以下教师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Authorware5.0培训50学时。并将考核与竞赛结合起来,激发教师学习积极性。
(3)、强化教师教科研意识,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和水平。开展专题论坛活动,主题是:“继续教育培训内容,培训模式,管理服务观念、手段、方法的探究”。在全校教师、教学管理人员中广泛开展“以师资培训为中心”,更新教育观念、管理服务观念的研讨活动,创造一个优质教学、优质管理、优质服务的进校形象。结合教师专业化和学校长远发展的需要,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培训科研型的教师队伍,以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4)校本培训管理
学校校长是校本培训的第一责任人,建立校本培训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主管教学校长、主管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副校级干部任副组长,由师资培训科研办公室具体组织管理工作。学校为每位参训教师建立档案(一人一档),记入继续教育学分。并与评优、评先、晋职等挂钩。
(二)、培训者培训。
为把我校建设学习性组织,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学校组织起草了《通州区第一教师进修学校校本培训工作意见》,组织全体教师参加师德培训、计算机应用培训、继续教育科研课题论坛活动。教师积极性较高,学习兴趣较浓,效果明显。同时组织教师参与市区组织的各项培训。
1、北京教师培训中心组织的各学科培训者培训:
2、计算机教师参加因特未来教育培训和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整合的培训;
3、推荐教师参加英语全国骨干教师、普通话新大纲、初中政治和语文骨干教师培训;
4、组织小学教师参加北京市小学数学、语文学科新课程课堂教学研讨活动等。
5、推荐和组织政治、地理、英语、化学、物理教师参加北京教育学院组织的“绿色耕耘行动计划”的培训,我校教师普遍反映受益匪浅,对提高培训者素质起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培训,拓展了培训者的学科知识面,在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方面也有较大提高,为更好的开展我区教师培训奠定良好的师资基矗
(三)教育科学研究
1、根据《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必修课”的教学反愧优秀案例评癣学分反馈等项培训工作,组织编写了区骨干教师《师德案例选编》。
2、组织教师进行“教育热点问题研究”一书学习体会的评定学分工作,并将优秀论文编辑成册。
3、强化研究意识,开展研修活动。学科教师围绕“继续教育培训内容、培训模式探究”的主题,结合教学实际开展专题研究。本学年末,根据研究情况教师、教学管理人员撰写论文,学校组织论文评审,评选论文等级,学校给予奖励,并召开学年度继续教育教学、管理论坛会,组织编写“十五”继续教育论文集。
4、开展继续教育论坛活动。本学期论坛的主题是:“继续教育培训内容,培训模式,管理服务观念、手段、方法的探究”。在全校教师、教学管理人员中广泛开展“以师资培训为中心”,更新教育观念、管理服务观念的研讨活动,学期末共征集教育教学及教育教学管理论文25篇,评出一、二等奖,中奖率占50%。为创造一个优质教学、优质管理、优质服务的进校形象奠定了良好的基矗
5、坚持校内外调研制度。教师深入教学第一线,开展听课、评课、教学研究、专题研讨等活动,其中本学期教师听课共计380节,人均达到了20节。把继续教育的教研、教学活动着眼点放在适应教师新课程需要、为基层教学服务上,深受基层中小学的欢迎。
6、发挥教学指导组作用。本学期教学指导组的任务:
组织新教师学科专业培训的开课汇报。共有13位教师讲述了本人授课的教学设计思路,会上大家畅所欲言,并就热点问题,难点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与会的教师深深感到:这种开课汇报形式好,教师间相互取长补短,有利于本校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各教研组长组织本组教师开展教学观摩课、研究课、公开课活动;
组织继续教育论坛,制定教学论文评审条件,开展论文评审活动,为我校建成学习型、研究型组织出谋划策。
三、本学期教学效果
1、培训。
(1)本学期圆满的完成了学历教育、研究生课程班和继续教育的各项培训工作,得到基层学校、教师和联合办
共5页,当前第3页3学单位的一致好评,培训效果好。
(2)组织了全区中、孝幼、职、成教师继续教育总结表彰会,认定通州区中、孝幼、职、成学校校本培训示范校12所,表彰先进个人32名。此项活动对下一阶段我区继续教育工作深入开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获奖。
(1)继续教育办公室和我校英语教师(张淑清)组织指导了我区部分小学英语教师参加“北京市远郊区县小学英语教师技能展示”大赛,并获得“最佳教学设计奖”,捧得奖杯和奖状。
(2)学历教育获得“北京市师范大学2007年函授教育先进单位”奖励。
(3)普通话水平测试获得“北京市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3、教育教学研究成果。
(1)继续教育办公室组织部分我校教师参加编写的《骨干教师师德案例集》一书初稿审阅、编辑工作已经完成,待出版发行。
(2)学校校本培训领导小组组织了“现代信息技术培训”课件和继续教育论文评奖活动,获得一、二等奖教师的比例占参评教师总数的50%。
(3)参与北京市继续教育校本培训课题研究,我校承担的子课题《校本培训制度与管理研究》已取得中期成果——编辑出版了《校本培训管理制度汇编》初稿,发至全市教师进修院、校。
4、教师个人获奖、登载论文、参与教科研课题研究等
(1)刘志田撰写的《信息技术课的实践创新与课堂实践》获得通州区教育学会“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征文一等奖。
(2)王金华撰写的《激发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的方法研究》获得通州区教育学会“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征文二等奖。
(3)明纪英撰写的《应用讨论法引导新教师进行讨论式教学》一文在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指定刊物“信息技术教育”第六期登载;并指导我区两位新教师孙雪涛、赵云撰写了《心路》《我的教学生活》论文,在“信息技术教育”第九期登载。
(4)张振松撰写的《加强组织管理,切实抓好小学英语教师培训工作》发表在《北京市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继续教育信息》刊物上。
(5)政治学科郭淑琴、王金华参与了北京市高中教师《生活价值观》课题研究,成为该课题组成员。
(6)王学一被北京教育学院聘请为北京市“义务教育新课程教学资源库”项目专家。
(7)崔静平获得通州区教育系统名师称号。
五、2007年师训工作特点
1、层次多,任务重。2007年是“十五”继续教育的关键的一年,凡是“十五”期间开展的各项培训今年全部启动,包括提高学历层次的培训、三门必修课培训、各学科骨干教师的培训、小学、初中、高中的新课程培训、信息技术培训、校本培训等。同时参加培训的人员多,全区7000多人都要参加不同层次的培训,培训任务相当繁重。
2、培训的时间长。2007年暑假培训自7月10日至8月22日,每天都有教师在进行培训,时间达到了43天。平时的双休日也安排了培训,时间超过了“八五”、“九五”以来的任何时间的培训。
3、培训的机构多。北京教育大会召开以后,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受到了高度重视,与师资培训有关的大学、学院、教研部门等纷纷参与教师的培训,我区现在与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教育学院、教师培训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等高校联合办学,充分发挥高校的资源优势,提高我区教师的水平。
4、培训的要求高。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和教师本人的需求,对“十五”继续教育的培训内容和形式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从过去教师一人在课堂上讲授逐步扩展到学员上讲台,师生互动,开展教学实践,带着问题进行培训等,突出继续教育的实效性、针对性。今年我区针对教师的需求开展了不同层次的培训班。有高研班、研修班、新课程培训班、骨干班、专业课专题培训班、学历班、研究生课程班等。聘请了大学教授、教育专家、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中小学骨干教师等,登上继续教育讲台指导我区教师的培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5、培训难度大。一是时间已过半任务却没有过半,逼人紧;二是教师培训大楼建设期间,需要的教学设备不能完全满足,硬件条件差;在此基础上要完成培训任务,难度较大。但是,在区教委和各基层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在我校干部教师的共同努力下,2007年的培训任务完成了,这使各方共同努力的结果,再此表示深深地感谢。
总之,我区2007年的教师培训各项工作圆满完成了。但
工作总结
及心得
感悟
范文
中学教师工作总结及心得感悟范文1
光阴似箭,转眼间进入教师行列已近一年。在各位教师的帮忙和支持下,在领导的信任鼓励下,让作为一名新教师的我成长、提高了不少。回顾这一年的工作,我对自我的表现有满意也有不足之处,但无论怎样,都需要自我踏踏实实的工作,实实在在的做人。
本年度,我担任二年级数学的教学工作。在教学工作方面,做为一名新教师,基本功不扎实,经验缺乏是我的不足。为了提高自我的教学水平,我主要做了以下几点:
认真备课,钻研教材,努力上好每一节课。在备课时我认真钻研教材,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为了上好一节课,我上网查资料,集中别人的优点确定自我的教学思路。
多学习,多请教。作为新教师,刚开始确实有些盲目,不知如何下手,为了让自我的教学方法适应学生的学习方法,我不断改善自我的缺点,经常利用空余时间去请教和观摩其他教师的教学活动并学以致用。
多看书,多上网。进取学习各种教育理论,以充实自我,以便在工作中以坚实的理论作为指导,更好的进行教育教学。我们常说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时代在不断的发展,知识也在不断的变化,为了使自我的这一桶水不会陈旧、不会用竭,我努力学习,给自我充电。还经常网上找一些优秀的教案课件学习,努力提高自我的教学水平。
及时写教学反思。尽量坚持每一天记录教学及课外与学生的交流,从中找出成功之处与不足之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为了更好适应教师的主角,使自我更快成长,我为自我设立了以下几个目标,以激励自我:
在教育教学的思想上,认真学习新课标,转变理念,与时俱进。
中学教师工作总结及心得感悟范文2
通过一线的教学经历,我深深的体会到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到周边的人,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通过张老师的心理辅导,我受益匪浅,体会良多:
一、教师自己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体实施者。一个成功的教师,除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很大影响,特别是对低年级学生更是如此,在他们的心目中,教师是智者--什么都懂;是能者--什么都会;是圣者--不会犯错;是权威者--具有比父母还高的权威力量。教师的衣着举止,言谈风度,以及待人接物等,都会使学生受到深刻的影响。人格健全的教师,能在课堂中创造一种和谐与温馨的气氛,使学生如沐春风,轻松愉快。教师完善的心理素质和人格,是构成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情感教育的出发点和首要原则。通过学习,我也知道了教师要善于做好自身的心理调节及保健工作,了解自我,辩证地看待自己的优缺点;学习心理卫生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学会缓解心理压力,改善不良人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调整情绪,保持心理的平衡;善于选择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乐于为工作奉献,并合理安排时间,张弛有度;培养多种兴趣与爱好,陶冶情操,只有这样,才能以积极健康地工作热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一个尽职的教师是非常辛苦的,需要休息和放松。充当“无所不能“的教育者形象的确使人精疲力尽。因此,教师可以试着在假期给自己充电,例如:学习做旅行家,用胶片记录生活中的美景美事;学习做美食家,在品评佳肴的同时自己也做一次大厨。新的工作体验不仅能使教师得到放松,而且可以开阔教师的视野,增加教师的知识面。教师可以把从其他工作体验中获得的经验、积极情绪带到教育工作中来,更好的促进教育工作。
二、经常关注特殊学生的心理辅导
教师的天职就是教书育人,对待问题学生更应该尽心尽责,遇到问题学生怎么办呢?一定要充分利用班集体的作用,在宽松平等的班级氛围中,加强对学生心理的团体辅导,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充分发挥班队活动课的集体心理辅导效应。针对特殊学生的特点,有侧重地选择团体辅导的主题。如自信心教育、青春期教育等。采用讲座法、认识法、操作法、表演法、角色扮演和行为训练等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内在动机,并在活动中得到领悟。通过一系列的团体辅导活动,不仅让全体学生获得心理健康方面的有关知识,也拉近了同学间、师生间的距离,融洽了师生关系。在考虑学生一般心理规律的同时,也要对暴露出来的个别学生的个别心理问题进行疏导帮助。在对学生的个别辅导中,我一方面通过心理辅导室兼职心理教师的个别咨询辅导,另一方面也进行了个别谈心与辅导,打通教师和学生的心理通道,及时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
总之,教学的目的就是教书育人。为了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师就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良好的性格、高雅的气质、卓越的才能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与教化作用,真正做到为人师表。只有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的心理健康教育
络,齐抓共管,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水平一定能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
络研修心得体会
2
年省初中心理健康教育
络研修内容非常丰富:有理论,有实践;有视频,有课件;有学习,有作业;有讨论,有思考。伴随着紧张而有序的学习,不知不觉培训已接近尾声,回味该时期的
络学习,感触颇深。
其实在
络研修期间,我内心和纠结,作为一线的九年级英语
老师,平时工作本来就很忙,实在很难抽出时间来学习,加之思想上认为这并不是自己的专业,认为也学不到什么东西,学起来也没多大用处,以后也不一定用的到,所以开始好几天都没进入
站去学习。可是后来我登陆
站去学习的时候我改变了我的思想,调整了自己的态度。我看到
络平台上的内容是如此的丰富,很有实用价值,这一学习平台的铺设很科学,特别是各个老师在
络上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通过积极参与讨论交流,互相切磋,我们既有关注先进的教育理念,提高实践水平;又有结合当前社会学生心理发展趋向的讨论,不仅强化了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更新了专业知识,提高了实际处理能力,更让大家明确了自身的任务与责任。
络学习对我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提升;既有知识上的积累,也有处理学生问题的技艺上的增加,收获颇丰。
这次的所得是我在平时的班主任工作中很难总结出来的经验,使我在今后的学生教育环节上会更加完善和完美。我给自己定下明确的目标,培训只是一种手段,一个开端,对于这次
络研修给我的不只是知识、经验,还有比这更加宝贵的是我思想上的进步,让我明确了今后的方向:
1、继续学习新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把握当前心理健康教育的脉搏。
2、学习专业心理辅导的知识,进一步提高科学管理和教育学生的能力。
3、做个研究性学习的老师,开展教育性的反思,促使自己的持续发展。进一步学习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实践理论。不仅自己学习,还力争引领其他教师的从事的心理健康辅导工作,组织辅导团队,协同同事积极开展样本研究。
总之,本次的
络研修让我受益匪浅,虽然紧张,但很快乐,让我得以一次新的成长。
中学教师工作总结及心得感悟范文3
通过小学继续教育的培训学习,让我学到了很多,本人充分地认识到,一个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特别是政治素质过硬,教学能力突出的优秀老师。作为一名普通的老师,我一直都有一个梦想希望能多为学校做一些工作,为此我积极参加了中继教的一切培训和活动,圆满地完成了中继教学习任务,提高了自己的教学能力,培形成了自己新的教师素质,现将学习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在师德修养方面:
本学期,本人认真参加学校组织的一切学习活动,认真摘抄学习笔记,及时关注中国感动人物的事迹,诚恳地向优秀老师学习,作为一名基层教师,我认识到在学校教学质量有所下降的情况下,在工资福利待遇与别人相差很大的情况下,更应该守住教师道德的底线,战斗在教学的第一线,为学校的崛起贡献自己的力量。一学期来本人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教学方法得到了改进,教学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
二、在学科学科培训方面:
本期,我积极地参加各种学科掊训。按时参加教职工大会,聆听校长们对教学的安排,意见及对老师的建议,并且认真地作好笔记。这一学期,学校开展了专题讲座,我按进参加,并且写出反思;其他学科,如数学、历史,我也耐心地去听,获得了很多启示。我认识到,要搞好学科教学,必须与其他老师互通有无,取长补短,绝不能固步自封,否则不能适应日新月异发展的社会性主义教育界的需要。
三、在教育技术培训方面:
学校没有组织过多的教育技术培训,但我并不放松对教育技术的学习。
我认真地参加公开课活动,去观摩别人运用教育技术的情况,与时俱进,发现不足,予以弥补。作为现代教育岗位的老师,我意识到必须掌握新的多媒体技术,才能更好地实施教学。我学习了“会声会影“等软件,并与计算机老师学习,制作音频和视频,学会了制作简单的课件。
四、在专业学习方面:
教学经验不足,教学时感到知识不够用。因此我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学习培训活动,我认识到,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接触到更多的理念,才能对教学作更多的思考,获得新的启示。
五、不足之处及今后打算
1、培训中,有些内容的学习不够,不能更深入地学习其理论精髓。
2、培训活动欠丰富,作为教师个人也沁有很好地进行自我调整,不能很好地把地方特色教材运用上来。
3、学与用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学以致用应是教师学习的实践的一个重要目标,但本人在这方面做得还十分表面化,还需要进一步地努力。
有关中继教的学习内容还有很多,在这里我就谈上面的几个方面。现在的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逆水行船,不进则退。作为一位人民教师,应该意识到,教学也需要与时俱进,否则就会害人害己。本人虽然地完成了本够期中继教任务,在新的学习里,我想,我一定要继续地投入到中继教的洪流中去,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为教育教学的发展做
己应有的贡献,以不愧人民教师这一光荣称号。
教师的工作就是奉献,让我们牢记学无止境,为人师表,让我们用行动去播撒爱,让我们用爱去培育心灵,让我们站的新的历史高度,在教育、教学的工作实践中,用高标准的师德观念,规范自身的行为,提高自身的素质,让我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发挥出不平凡的力量。
教师教学工作总结教学经验和体会1
一年来,本人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热爱学生,团结同事。努力钻研业务知识,虚心向有经验教师请教,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现汇报如下:
一、教学方面
积极参加教研活动,严格按照学校要求,积极学习《新课程标准》等内容,积极探讨、交流信息技术课教学目标、方法和教学过程设计。努力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提高学生获取、处理信息能力。在教学之余,我也注重自身发展进步。除了听课、评课、参加教研组教研活动外,我还注意到要自学。从思想上,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自我反思、自我提高思想境界;从行动上,积极参加省市举办的各种形式的培训、学习,利用一切可利用时间补充信息技术知识、提高自身信息技术素养、教学技能等。
二、学生工作
作为教师,教学工作是主要的,但除了教学工作外,下半年我和_老师还协助_书记完成团委的各项工作。半年的时间让我逐渐适应了新的工作环境,我时刻提醒自己新的岗位有新的责任。
这一年是充实的,从新学期开始成立新的学生会、组建新的国旗班、组织好每期的黑板报评比和主题班会的开展、组建了校园文明规范小组;到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定期更换宣传橱窗、再到配合校庆筹备组认真完成分配到的各项工作,除了这些常规的工作,团委在这学期还开展各项特色活动,像摄影展、征文比赛、元旦晚会等,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另外,团委还组织了学生参加各种特色的活动,重阳节组织学生代表赴_市福利院慰问孤寡老人培养学生的敬老爱老的意识;多名同学在_市和_的校园艺术节中获奖;在“_”,多名学生的作品在报纸上发表;组织参加了_市的校园达人秀比赛等,这些比赛和活动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三、学校的其他工作
今年学校的一些其他事务我也能保质保量的完成,如学校网站的更新、每次大型质量抽测的阅卷工作、毕业证书的打印、高考志愿的填报、体检数据的录入等,有时候为了赶时间甚至加班加点,但我尽量在完成教学工作的同时,把这些工作做好
初中教师年度工作总结
一、班主任工作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做到认真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重视班风、学风的培养,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思想动态。严格管理,积极与家长配合,研究教育学生的有效方法。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在担任班主任工作期间,针对学生常规工作常抓不懈,实施制度量化制度的管理。培养学生养成学习、清洁卫生等良好的习惯。努力创造一个团结向上,富有朝气的班集体。
二、教学工作
在教学工作中,我根据学校的工作目标和教材的内容,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钻研教材、研究具体教学方法,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学期工作计划,为整个学期的教学工作定下目标和方向,保证了整个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在教学之前,认真贯彻《九年义务教育数学教学大纲》的精神,认真细致地研究教材,通过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不断探索,尝试各种教学的方法。积极参加市教研室及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通过参观学习,外出听课等教学活动,吸取相关的教学经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在教学工作中,有意识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各种游戏、比赛等教学手段,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积极性。让他们的天性和个性得以自由健康的发展。
教师教学工作总结教学经验和体会2
教师继续教育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全体在职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和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学习期间,在与实际相结合不断的实践,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现将一些学习体会做个小结。
一、通过学习,我首先是更新了观念:对教师来说,研究是学习、反思、成长、发展的同义词,与专业人员的研究具有质的区别。
它是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诊断性研究及实践者对自身实践情境和经验所做的多视角、多层次的分析和反省。通过学习,从过去的我与现在的我的对话交流,是努力摆脱已成的我,为不断获得新生的过程。努力研究自己,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自己、发展自己、更新自己。
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守护人。他将教师角色定位于学习者、研究者、实践者。教师首先是学习者,不仅要善于向实践学习,向理论学习,而且要向学生学习。教师是研究者,带领学生主动积极参与科研课题的研究。教师是实践者,实践的内涵是变革。
二、教育无小事。
一个细节可能会影响一个孩子的一生。一个教师最可贵的品质在于他能从日复一日的教学生涯中领悟和体会到教育的真谛,开掘出散发着新鲜芳香、体现着高尚情操的教育细节。学生是具有极大可塑性的个体,是具有自立发展能力充满创造力的生命体。概括地说,教育的真谛在于启发自觉,在于给心灵以向真、善、美方向发展的引力和空间。
三、就人格而言,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域、任何学段,师生之间都应该是天然平等的。
教师和学生不但在人格上、感情上是平等的朋友,而且也是在求知识的道路上共同探索前进的平等的志同道合者。
在教育中,教师要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学生,要用自己的言语去打动学生,把自己对人或事的真情实感流露出来,以此使师生间产生心灵的共鸣。学生只有感受到教师的善良和真诚爱心,才乐于听从老师的教诲。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抓住机会,适时地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表现给学生,与学生通过交流达到心与心的沟通。教师的语言要有魅力,要富有人情味、趣味,同时又要富有理性。这样的语言才能让学生愿意接受,达到教育的目的。暖人话语,滋润心田。温暖的的话语,可以使学生深深感到教师真诚的关爱,从而拉近师生的距离。教师对学生还要有一种充满责任感和理智感的爱,这种爱就是严格要求,严而有度,更要严而有理。
除了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之外,我们还需要结合个人情况及教学环境和特色来很好的贯彻和应用它们。这个过程也是一个自我发现和自我完善的过程,除了需要不断客观的看待过去的我,我们更需要一份持久的热情,一份对教育、对学生、对社会的神圣信仰与追求!
有人说,教师是春蚕,是蜡烛,是航标灯,是导航员。而我要说,教师就象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需要吸收多方面的营养:有科学的教育思想,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有符合时代特点的教育言论,有广博的学识,有令人佩服的教学艺术,有较强的人格魅力,有不断开拓进取的精神。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始终在做着一个好学生。多年来,在教学工作的同时,我积极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新课程改革这股春风吹来之后,我更感觉到如鱼得水,反复翻阅新课标,领会其中的真谛,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我都积极参加。
教师应有一种苦读,苦学的精神。苦读、苦学应该是教师的天性。学习研究新课标新课程,让我有了方向从学习中我懂的了
针对深山区学校教师队伍培养及资源配置与门城地区存在差距的问题,为进一步实现全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打造京西教育高地的战略部署,2014年2月,我们与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签订合作协议,启动移动云课堂项目,重点扶持深山区教育发展。根据前期调研,全区共有5所山区学校(王平村中心小学、付家台中心小学、军响中心小学、清水中心小学和斋堂中心小学)参与该项目研究,涉及语文和英语学科。这五所学校是山区全日制小学,地处深山,师资力量较为薄弱,教师整体水平参差不齐,教研教育观念有待更新,现代化教学手段应用能力亟待提高。希望以此作为学校发展的突破口,通过课题项目带动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实现课题研究与教师教学紧密结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素质提高。
一、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帮助实验学校开展工作,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在余胜泉教授、马宁副教授的带领下,多位博士和硕士先后多次到门头沟区开展工作,与区教委相关负责人、教师进修学校研修员、项目教师一起交流,听课、评课,展开专题培训。我们对项目学校领导和教师从理论基础、教学设计方法、移动云课堂教学模式及案例分析、教学平台和资源建设等方面进行专题培训,通过面对面、网络研修等方式,对实验教师教学设计方案进行点评、修改,督促他们上出研究课。
此外,成立专门指导小组,在项目总负责人何克抗教授的带领下,对区项目的开展进行跟踪指导。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根据学校具体特点,成立教学指导小组(理论、方法的指导;设计方案的修改和点评;协助设计制作综合课例)、技术支持小组(实验学校的硬件维护;协助教师开发各类课件;技术指导)、教师培训小组(实验学校全体教师的教学理念模式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联络小组(教育局、实验学校和研究基地的联络和协调;实验基地的事务性工作)等,对项目学校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二、推进过程
1.常规听评课指导
课题组指导教师每学期到学校进行教学指导三次,每次区教委、教师进修学校和信息中心的教师会和课题组一起,到学校参与听评课活动,共同关注、推进项目研究。
除稳步开展每月一次的实地下校指导之外,通过学习元平台,对实验学校开展各种形式的网络研修与远程指导,建立“门头沟跨越式课题组”学习社区和每月听评课知识群,要求实验校教师在每月听评课开始前,将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课件上传到知识群中,课题组教师会针对每位教师的教学设计与教学课题提供个性化的指导与点评,促进教师教学成长。
同时,针对教师的集体诉求,创建理论指导与课题实践知识群,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及时推送最新教学理念和方法。另外,通过QQ群、飞信、邮件等多种形式,与实验教师、课题负责人、区教委相关负责人员及时沟通,每月通过邮件为各个学校及区教委发送各种活动计划、指导意见和评价反馈。
2.集体备课
为了加强课题指导的针对性,从项目启动初期,形成先与教师共同备课,再听课,然后评课的工作思路。教师每月根据自己对移动云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的理解设计课,提前通过QQ群、学习元的方式与总课题组交流。另外,专门安排时间就本次要上的课的设计方案进行深入的面对面的交流和指导,组织实验教师之间的互相交流,汲取集体智慧,设计切实可行且能达到最好教学效果的教学设计方案。最后,教师要按照修改的教学设计方案,做出研究课。在吸取有关意见后,教师将修改方案发回课题组,进行更细致、深入的交流。在一年的课题工作中,通过总课题组成员面对面指导、基于学习元平台的网络研修的方式等,教师在设计方案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
3.听课、评课
总课题组成员会按常规每学期到区各项目学校进行项目教师的听课指导。听完课后,及时和上课教师进行交流,听取教师对这节课的课前安排和课后反思,根据教师自身特点,从优劣势等方面给予一定的建议。
4.研讨活动
研讨活动分为区内和跨区的交流与研讨。交流与研讨,对项目研究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提供很好的交流互动平台,通过对某个问题的深入研讨,促进教师教学反思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升。借助移动云课堂,我们会召集各项目学校教师一起研讨和交流,集中解决移动云课堂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
由于移动云课堂的目标较高,探索过程也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教师熟练地掌握移动云课堂教学模式也需要一个过程,而合作与交流不仅可以使教师互取所长,学习他人教学经验,还可以使之在观点协商、碰撞中,共同解决开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教研会议上,我们会观摩和研究优秀案例,结合总课题组的评课意见,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此外,为实验学校提供“走出去”的学习机会,到其他地区实验学校交流和研讨,拓宽思路,交流心得,取长补短,构建学习型组织。例如,组织北京―深圳区域交流活动、北京四区移动云课堂项目交流活动,推荐并协助教师参加全国“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研究”全国年会等。
5.软件支持环境
基础教育移动云课堂发展创新研究项目是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层次整合,信息技术的各种形式是必不可缺的基础。为了顺利开展网络环境下基础教育移动云课堂发展的研究,总课题组研制开发一系列平台和软件,为我区进行课题开展、教师发展、课堂教学、评价测量、教学资源管理等构建出系统技术环境,成为科研的必不可少的信息平台,提高活动效率。这些形式多样的网站和软件,共同构成移动云课堂项目的系统技术环境,在学校得到广泛使用,有力地支持教师的项目研究和日常教学工作,提升教师教学、科研的效率。多种技术形式融入学校教学、科研和管理中,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往更深层次的方面发展。
(1)Vclass平台安装与移动端程序
针对山区学校网络环境较弱、人员配置不全的情况,专门组织技术人员,为实验学校搭建Vclass平台,每月一次为平台进行资源升级,保证课堂平板教学的顺利开展。同时,为满足项目教师对技术的多样需求,组织专业技术人员,针对区域教师和学生的需求,开发学习元平板客户端,以最大程度地满足教师和学生对教学的需求。
该平台为教师提供虚拟课程空间,教师可以在这一平台上备课,上传资源,布置作业,出试卷,就某些问题进行调查;学生可以做作业,通过讨论组进行网络作文、记笔记、考试;师生可以讨论、交流等。这一平台也可提供共享资源,计算机自动对客观题判卷,分析学生成绩,让教师第一时间掌握全班知识掌握情况。平台还会设置答疑空间,由学生提问,教师给出非实时解答。Vclass网络教学平台,不仅可以支持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还可以支持很多课外学习活动,如作业、答疑、讨论等,是支持混合式课堂教学的有力工具。
(2)学习元平台
基于网络的教研活动正在蓬勃兴起,成为一种日渐流行的新型教研方式,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中,正发挥着传统教研方式无法企及的重要作用。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独立设计、开发的学习元平台将可进化的物化资源与人力资源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可以动态演化、自我发展的虚拟组织,是促进教学资源共享、支持教研活动开展、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协同发展的学习共同体网络,开展网络培训、协同备课、针对教师进行个性化指导、协同备课、区域协同教研等活动,促进所有项目教师群体专业能力的提升。
(3)Mllab网站
Mllab的全称是“‘移动学习’教育部―中国移动联合实验室网站”。该网站主要是让教师了解课题组的工作动态、研究成果及进展与发展趋势。此外,也介绍了教育技术领域内的最新发展动向、重大事件、最新教育产品信息等。这些丰富多彩、质量上乘的学术内容,能开阔教师视野,启发思考,产生新的思想。
6.资源共建与共享
移动云课堂项目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大量内容广泛、表现形式多样化、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及与各学习主题相关的拓展学习资源,在这一资源库的支持下,通过教师创新教学设计,为学生创设理想的听读环境。移动云课堂资源,统一采用网络课程形式,根据教学设计要求,以课为单位,对课文涉及的各种素材进行整理加工,做成网页形式的资源。其基本原则是:目标导向,分头开发,优化组合,共建共享;组织策略:自上而下,总体规划,分工合作,共建共享,激励机制,积极高效;学校建设资源的基本模式:对学校而言,成立资源建设项目组任务分析确定标准资源建设培训分工开发资源评审资源提交总结分析,对教师而言,对课进行教学设计根据教学设计,收集相应各类素材将素材整理成网络课程形式的网页。
三、效果分析
自移动云课堂项目在我区实施以来,山区5所学校的实验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得到明显提升。许多年轻教师逐渐成长起来,经验丰富的教师不断深入探索,科研能力不断提升,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我区参与项目研究的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教学设计能力和资源建设能力得到提升,优质教学资源建设、积累、共享的意识也逐步建立起来,整体信息素养得到提升。而且,在移动云课堂项目的带动下,学校以科研为载体,积极倡导教师教学要有科研价值,开展学校教学研究,使教师由课程的忠实“执行者”向课程“决策者”过渡,激发教师自我发展需要,催生创新思维。
1.1选拔教学老师
由护理部主管教学的老师及护士长研究决定,选拔从事门诊护理工作3年以上,业务知识全面,临床经验丰富,有一定教学技能且个人素质好的护师以上人员担任。
1.2课件制作
多媒体硬件包括计算机、投影仪、数码摄相机、录像机、U盘。软件包括Windows7、Pow-erPoint2003中文版。制订教学方案,查阅有关文献,了解患者对导诊护士的服务需求,广泛听取有关专家和专业人员的意见。提前制订好每月的教学计划,教学课时安排,确定以职业礼仪规范、沟通技巧、分诊预诊知识、专业知识培训、急救技术培训等五个部分为教学内容,按教学内容对教学效果进行考试考核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评估。
1.3教学方法
根据教学课时安排,教学者明确教学目的,在护士长的指导下,收集需要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以Windows7为操作平台,将课件通过投影仪投射到屏幕上进行演绎教学,让教学更直观、更形象、更生动。每次教学完后,用10min提问讨论,结合实践案例进行模拟训练,促进工作的改进,提升患者和医生的满意度,学习完后写心得总结。
1.4考试考核方法
培训结束1个月后进行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考试考核;问卷调查和座谈的方式对满意度、护士的职业形象、自身价值认可及岗位稳定性进行对比考核,并建立长期考核机制。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5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知识和技能培训考核
培训后,门诊护士分诊预诊及专科知识、沟通技能和急救技能的考核得分较培训前有明显提高,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
2.2满意度、专家评估结果及护士受尊重程度
通过对培训前后问卷调查对比,结果显示:培训后,门诊患者、专家满意度及护士受尊重程度较培训前均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护士的职业形象、自身价值认可及岗位稳定性
通过对培训前后护士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培训后,年轻护士选选择导诊人数、高年资护士选择导诊人数、认为导诊服务与病房护理有同等价值的人数均显著增加,认为无所谓的人数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以看出护士的职业形象、自身价值认可及岗位稳定性均优于培训前。
3讨论
3.1门诊具有多学科知识
门诊是一个集医学、社会学、伦理学为一体的多学科部门。门诊患者具有时间短、患者多、病种复杂、对医院环境和就医流程陌生的特点,这就对门诊的运作管理和护士的综合素质提出更高要求[2]。护理质量管理在提高医疗水平、促进患者康复、满足患者需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3]。护理人员只有达到知识、能力和素质的三位统一,才能满足飞速发展的社会需要[4]。因此,我们的服务宗旨是一切以患者为中心,将规范化操作、规范化语言、规范化行为应用在工作中,更好地落实卫生部开展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3.2多媒体教学改变传统的护理管理模式
在当今信息技术时代,知识更新愈来愈快,学生的知识面愈来愈广的情况下,传统教学愈来愈显出其不足[5]。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引入教学,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具有强大的承载能力,可以通过多媒体把文字、图像、声音有机地结合起来,能生动、形象、直观地呈现教学信息,易于激发门诊护理队伍的学习兴趣,为实现教学方法的飞跃和教学效果的提高提供有利条件[6-7]。
3.3取得效果
3.3.1多媒体教学有效提高了服务质量通过表1显示:多媒体教学大大提升了门诊护理队伍分诊预诊及专科知识、沟通技能和急救技能。每次制作课件前要大量查阅收集资料、图片、案例,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由被动学习变主动学习,不断补充完善内容,让课件准备的更充分,让讲课的老师更有自信,不但提高了团队的知识面和凝聚力,同时也训练了大家的交流沟通及表达能力。通过情景模拟训练进行角色互换、双边互动的教学方法,大大提高了突发事件的急救成功率。3.3.2全面提升了科室在医院和社会的影响力通过前后问卷调查表2显示:患者及专家的满意度、护士受尊重程度较教学前有提高。护理人员帮助患者康复工作中,在维护良好医患关系的工作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8]。通过多媒体教学让大家充分认识到自身的能力和肩负的使命。一方面不断提高专业知识,能从多方面评估就诊患者作出综合判断,不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提高准确分诊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角色互换认识到患者的不容易,急患者所急,想患者所想,使大家自主改变“患者要服务”为“我要为患者服务”的服务理念,保证了护理安全、护理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从而减少护患纠纷,患者满意度提高了5%。分诊护士综合素质提高,主动服务的意识增强,提高了诊断室管理、病情观察及应急处理能力,将门诊的差错事故降低4%,让专家们体会到护士不再只是维持秩序,按号叫诊,而是把医院的各项服务承诺以及各项规章制度落到实处,大大方便了患者,优化就诊流程,得到专家和患者的好评。3.3.3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利价值的体现和岗位的稳定通过表3前后问卷调查显示:运用多媒体比较灵活的教学方法,提升护士的职业形象、自身价值认可及岗位稳定性。Fagerberg等[9]研究表明,护士间相互学习、互相支持、分享经验等和谐的职业群体氛围,对个体的职业认同、专业知识技能等发展至关重要。Leanne等[10]研究发现,积极的职业认同感有助于提高工作满意度,找到自身价值,减少其离职倾向。Larrabee等[11]研究发现,积极的同事关系,有效的医护合作及高水平的团队凝聚力,不仅能提高工作满意度,而且是留职意愿的重要影响因子。因此作为管理者积极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和谐团队,可使护士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彼此交流感情、热情帮助、互相学习和真诚支持,找准自己的位置,亦可使其在工作中发挥其自身最大潜能,保持良好职业心态、职业形象,有益于岗位的稳定性。
4结语
二、工作要点:
(一)抓好理论学习,稳步实施新课程计划
1、按照课程目标,确立课改理念和实施策略
(1)创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学,使学生在学会学习、增加知识、发展能力的同时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打下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
(2)优化课程结构,重视各种学科、各种课程的综合发展,均衡发展。如艺术教学的目标是为了促进学生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整合发展,包含了音乐、美术、舞蹈、声乐等领域综合发展,还包含了关爱、欢乐等众多情感因素。而体育的目标包含有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要求。
(3)充分开发课程内容,加强学科内容与生活、科技发展的联系。实现从“教课本、学课本”向“用课本教、用课本学”的转变。冲破学科自身的知识界限,加强学科之间的知识联系和综合应用,注重校本课程的开发。
(4)创导建构的学习,着重培养学生的能力,重视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5)形成正确的评价观,提倡综合性评价,多元化评价,尝试开展成果展示,口试、自评、互评等多种形式的评价,重视评价的发展性。
2、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做好新旧教材在教法、学法上的指导工作,没有参与课改年段的教师做好新旧教材的过渡工作,尽快转变观念,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二) 抓好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加强教学常规管理。
全面落实课程计划,严格按课表上课,按教学进度,备课内容上课,不开无轨电车,提前进课堂,准时下课,每天按时处理学生的作业,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按时清校。
开学初对教师的备讲批辅等工作提出明确的要求,并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强检查与指导,采取集中检查与抽查相结合、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全面检查与单项抽查相结合、全员检查与个别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全期教导处进行五次大型教学检查,检查一次总结一次,并将检查结果纳入教师工作考评之中。对教师上课情况采取深入班级听课指导和走廊巡视进行检查,及时了解我校教师的教学情况。
2、做好教学质量检测。
强化质量意识。充分认识教育教学质量是办学的根本、学校发展的生命力。各年级各学科均要把好质量关,扎扎实实完成学科教学任务。结合上年度考试情况,教导处要跟踪分析,对薄弱环节(年级学科)要跟踪调查指导。
本学期数学、语文、英语学科以年组为单位统一时间、统一内容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相应的评价,每月进行一次,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并做好质量分析。学校在期中和期末也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统一的检测,并对检测的情况进行全面的总结,各学科要切实做好这项工作,及时分析教学中存在的优缺,提出今后改进的措施。音体美等学科教师也要对学生进行评价,相应的学科也要做好质量分析,同时要配合课改年段做好学生的操行评语。
3、注意特长学生的培养,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
本学期继续加强对特长学生的辅导,在学期末组织参加数学、语文、英语等学科知识竞赛,继续开展数学、英语奥赛班,语文口语交际、作文班,并对参加活动的学生进行质量检测,以检查学习效果。语文教师要鼓励并辅导学生写作投稿,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数学、英语教师做好奥赛辅导,争取让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尤其是我校参加的尝试教学的数学大王邀请赛及每年一次的国家级英语奥赛等。通过对各种特长学生的培养,争取在诸方面获得丰硕成果。
4、组织开展“古诗词升级赛”,“英语口语交际、识记单词升级赛”。
5、进一步加强体育、艺术以及卫生工作。
抓好体育与学校卫生工作计划 ,坚持每天的大课间活动,督促两操按时进行,认真组织好学校运动会,体育卫生工作计划要加强器材管理,各运动队要加强训练,力争在市级以上比赛中再创佳绩。艺术、信息、自然科学等学科工作要适应新形势,一要探索音乐、美术相互渗透的融合点;二要加强进修,实现技能要一专多能;三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多样艺术素质。要认真组织好兴趣小组,从学校实际出发,精心组织,做到定目标、定教材、定地点、定时间、定检查制度。有记载、有备课、有成果,组织参加好市中小学各项比赛,并且在比赛中获得最佳成绩。开好卫生健康教育课,开展卫生宣传活动,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教育,并对学生进行“讲究卫生光荣,不讲卫生可耻”的思想教育,要求学生个人做到“五勤一整洁”即勤洗手、勤剪指甲、勤理发、勤换洗衣服、勤洗澡,穿戴要整洁,合理安排学习、活动时间,不加重学生课余过重负担。做好防病、治病工作,定期对学生健康情况进行测量及健康知识抽查,建立健全学生健康档案,为确保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6、严格搞好保学控辍工作,教师签定保学控辍责任状。搞好学籍管理。保证学生流失业率为0,巩固率100%。
7、做好毕业班工作及一年级新生招生工作。
8、安全工作计划要做到安全教育警钟长鸣,做到防范于未然。本学期要切实加强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自护自救常识等教育,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全校师生在积极开展安全宣传教育同时,要树立三种意识:一是安全第一意识,安全重于泰山,全校教职员工每时每刻都要注意学生人身和学校财产安全,做到人人管、天天讲、月月查;二是安全工作超前思维意识,坚持预防为主,对事故隐患早发现、早排除;三是安全无小事意识,对学生发生的每一件事要多过问、多关照,不能袖手旁观、若无其事、麻木不仁,特别是较为严重事故要及时汇报。
9、对学生进行知法懂法教育,利用班会、队会等进行大力宣传。
10、进行诊断性的听课和评价活动,对教学上有问题的教师进行会诊,每周三上午为行政听课和诊断活动的时间。
(三)搞好师资培训,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1、进一步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工作,继续实施“青蓝工程”、“名师工程”,有目标,有层次,有措施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争创意识。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使青年教师在教育、教学、班级管理水平有明显的提高。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与青年教师师徒接对,使青年教师尽快成为学校教学第一线的骨干。
2、抓好教师的业务学习
本学期校本培训要做到①自学与集体学习相结合。②学习与观看录像相结合。③学习与交流心得相结合。④自己学习与讲座指导相结合。同时要注重自我学习,争创学习型教师和学习型学校。
3、开展走出去,请进来活动。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国家、省、市、区级开展的各项培训工作,回来后上好汇报课,并谈一谈自己的学习体会,使一人学习,大家受益。学校将抓住一切机会,请市、区教研员及教育专家等来我校讲学。
4、继续开展全校性的现代信息技术培训。
5、鼓励大胆使用现有的现代化教育手段进行课堂教学,加快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步伐。
6、组织语文组教师编写校本教材。(主要是古诗词及名言警句等)。
(四)抓好教科研工作,充分挖掘校内资源
"以研促教,以研兴校"是每一所学校富有生命力的关键所在。教师参加教育科研,能提高理论修养,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提升教育教学的品位。“邱学华尝试教学法”的试验,将继续试验下去,并将“尝试法”扩展至其他科目,进一步总结经验,充分发挥“全国先进单位”和“实验基地”的作用。每位教师围绕学校的"十一五"课题申报课题。以往的《尝试教学》《口语交际实验》《一年级课改实验》等课题,要求教师认真实验,并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尝试、积累、总结、改进、提高。
本学期要继续加强年组教研,利用每周五下午3:00到4:00的时间进行,主要内容是反思上周的教学工作,找出存在的问题,共同研究改进措施,研究下周的教学工作。
本学期还要开展“互帮、互学、互听、互评”活动”。数学、语文、英语三个学科以组为单位,同年级的教师语文每个单元每个人要讲一课,数学每个单元每人讲两课,英语可以每两周每人讲一课。(形式不限)要求每组把听课时间、内容安排好,看哪个组有创新,活动效果好。
本学期开展分层上校级公开课活动,既老教师的拿手课,市级骨干教师的示范课,青年教师汇报课,师徒研究课。
(五)其它工作
1、做好各种迎检工作。
2、做好上传下达工作,对各项工作认真落实、部署。
3、积极配合学校工作,为大家服好务。
基于识知的社会性方法,技术在支持职前教师教育、创建连接师范生、中小学合作教师和大学指导教师的新型社会关系的给养被不断发掘,依托网络和多媒体技术,一些有助于培养高素质教育专业人员的新型教学活动正得以付诸实施,例如通过异步或同步通信手段师范生与中小学合作教师就教育教学诸多实际问题交流讨论,借助远程视频会议系统师范生异地观摩中小学课堂现场并接受中小学合作教师的远程指导,利用视频评注系统师范生把自我反思与基于视频的证据联系起来。目前,技术对职前教师培养的有效支持在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提供围绕实践的培训、展开深入的教学实践反思以及培养有技术素养的教育专业人员几个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国内,师范生的教育实习被视为职前教师培养中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为解决教育实习期间实习生埋头实践而反思不足、实习生之间以及实习生与大学巡视老师之间交流不畅等问题,近年来许多高师院校都积极探索利用信息技术来改进教育实习的管理和促进师范生的专业成长,如早在2003年博客就被应用于教育实习,旨在提升师范生的教学反思能力,又如南京师范大学和华南师范大学建立了教育实习网站,提供中小学课程标准和学科教学教案或课件等资源,搭建教学反思的平台、设置供实习生交流讨论的空间,以及相关实习管理的公告信息。再如上海师范大学在教师教育网络平台上专门设计了针对教育实习的教学反思和专题讨论版块,供实习生在实习期间进行个人反思和集体备课。这些有益的探索促进了师范生的教学反思、同伴交流和大学指导老师对师范生的指导、关心。但在利用技术改进教育实习评价方式、提高教育实习管理与指导的效率以及创建协作共享与主动参与的学习环境等方面仍有许多工作要做。
二、云计算及其协作共享平台的兴起
继Web2.0之后,云计算、云服务的概念及其应用在教育技术领域受到普遍关注。作为一种新型的网络计算模式,云计算是指利用分布式处理、并行处理和网格处理等新技术把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台廉价的服务器组成网络,在远程位置(即云端)为用户提供海量数据的存储和超级计算能力,依赖于这种云计算,任何人、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可以利用任何设备(计算机、手机、各类终端)来使用网络应用软件、协同工作和存储海量数据。因此,云计算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新型的网络计算模型、丰富的资源和应用,还有思维方式的改变。当前,许多知名信息技术公司都推出了各种云计算平台,从GoogleApps到ZohoOffice、WindowsLive,它们正带领着我们步入一个以桌面为核心向以万维网为核心转移的信息化云时代,基于云计算的新型网络工具正悄然叩开学校大门,激发着我们的教育想象力:学校管理平台、教学辅助平台、家-校互动平台应运而生……
在众多云计算应用工具中,GoogleApps(谷歌应用套件)是最亲近大众、面向大众使用的工具套件,如谷歌文件(GoogleDocs)可以方便用户在线创建、导入类似于微软办公软件的文档(Word、Excel、PPT和表单)并支持多人同步或异步协作编辑,值得一提的是创建的表单文件可以呈现为人们熟悉的与后台电子表格联动的表单提交功能,方便用户反馈信息;谷歌协作平台(GoogleSites)是一个简便的建站工具,使用所见即所得的方法创建包含多重网页的网站并支持协作建设网站;谷歌论坛提供了专题交流、讨论的在线空间;谷歌日历提供日程安排功能,并与他人共享,方便多人协调日程安排。以学校教育教学的需求为背景,谷歌云计算为我们展现了基于协作共享的教育应用新平台,教师可以方便地构建个性化教学的信息化环境,以支撑教师的有效教学和学生的主动学习,并进而促进学生高级思维能力和群体智慧的发展。
三、支持教育实习信息化实践的理论框架
以学习科学与技术为背景,从学习环境创设的角度来思考,基于协作共享的教育实习信息化环境应包括以下几个要素,它们构成了我们开展基于协作共享的教育实习信息化探索的理论框架。
1.展开与网下教育教学实践联动的网上活动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支持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以及展开深入的教学实践反思,通过展开与网下教育教学实践联动的网上活动,如撰写实习札记分析经验与教训、呈现教案和课件与同伴分享教学成果、记录听课笔记来捕捉合作教师的实践性知识,这些活动可以有助于师范生汲取合作教师或同伴的实践性知识,并内化为他们自己作为准教师的实践性知识。
2.培育促进教师身份建构的实习共同体识知的社会性方式与网络通信技术支持的整合使得学习共同体从一种潜在的学习理念,发展成为鼓励在开放的合作中创新学习文化、建构知识社会中学习者身份的学习组织范型。从学习共同体的视角来看,由实习生(也是实习老师)、中小学合作教师(实习学校的学科教师和班主任)和大学实习指导老师三方组建的实习共同体将大学与中小学校的关系连接得更紧密,实习共同体各成员拥有共同的学会教学、学做教师、促进学生发展的旨趣和愿景。就教育实习的主体———实习生而言,他们有着双重身份(实习生、实习教师)和内涵一致的双重学习目标(从认知的发展走向教师身份的建构),一个立志成为合格教师的实习生会珍惜浸润在实习学校文化中参与教育教学工作的机会,通过形式多样的教育实践活动(备课、授课、班级管理、课外教育等)以及与合作教师的交流、互动,在认同和协商的平衡中实习生逐渐建构起自己作为准教师的身份,自觉地像合作教师那样设计教学、思考问题、采取有效的教学行为、践行师德。网络为实现实习共同体的运作提供了有效的平台,通过同步或异步通信方式,增强实习生之间、实习生与合作教师之间、实习生与大学实习指导老师之间、合作教师与大学实习指导老师之间的多方联系与协作共享。
3.注重教育实习的发展性评价当前,教学评价的理念发生了重大变化,倡导发展性学习评价,重视评价的激励、导向和反馈功能,鼓励学生对学习评价的参与和互动。近年来,各地学校探索了基于现代教学评价理念的教学评价实践,如针对信息科技学习的过程性评价平台、促进在职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档案袋等等。然而,面向提升师范生教师实践能力的教育实习仍然采用终结性评价,实习生在教育实习期间需要填写满满一本《教育实习学生手册》,实习结束后才把汇集实习教案、听课记录等的实习成果递交给大学实习指导老师,作为考核实习成绩的重要依据。实习生一般是单独完成自己的实习手册,他们之间没有机会传阅、交流实习成果。因此,基于终结性评价思想的教育实习评价方法亟待改进。值得关注的是,结合现代评价理念与信息技术优势的电子档案袋评价方法已成为评价学生学习和教师专业成长的新型评价方法。根据教育实习的历程性和成果性特点,我们可以让每个实习生制作一个展示他们作为准教师个人专业成长历程和作为实习生教育实践成果的实习档案袋,以此考核他们在学做教师过程中知识、技能、能力、态度方面的发展和表现。
4.提供有助于完成实习任务和实习作业的资源/范例
师范生作为“准教师”有着不同于在职教师的认知特点,由于实践经验缺乏,他们对教与学的认识和理解总是表面的、肤浅的,不能像熟练实践者那样更深刻、更理性地领会和描述问题,因此,大学实习指导老师有必要收集、提供一批反映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真实性和复杂性的资源或案例(教案、课件、文字或视频形式的课堂教学实录、学生管理案例)及其分析,以加强大学教育理论学习与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的联系。从认知弹性理论和基于案例的推理来看,资源和案例有助于师范生形成对教育教学实践复杂性的深入理解、通过识别新情境的重要特征和从案例库检索出最匹配的案例来把握应对具体教育教学问题的有效策略以及通过模仿、改造、借鉴等手段高质量地完成实习学校的授课、班级管理等实习工作。此外,以实习生网站范例的形式展示最终的实习作业成果,可以消除师范生对教育实习作业的迷茫和树立完成实习任务和实习作业的信心,帮助师范生在借鉴范例网站的整体导航结构和实习成果内容的基础上从零开始建设富有个性的实习生网站。
5.搭建师范生愿意使用新技术支持教育实习的支架
支架(或称脚手架)是支持教学有效进行的教学策略隐喻,如示范、辅导、训练等。为了帮助师范生尽快掌握协作共享的新工具和合理使用新工具支持教育实习以及学会撰写面向反思的实习札记,我们需要在教育实习信息化实践前展开一系列活动,如技术培训、应用指导、提供范例。在实施新技术支持的教育实习期间还应对实习生给予各种支持,包括认知性支持、学术性支持和情感性支持,如关注实习生的听课记录、实习札记,并及时予以评论。切实有效的支架可以帮助师范生消除对使用新工具的恐惧,使之积极投入到应用新工具支持教育实习的活动中。
6.合理选用工具以满足实习管理和师范生专业成长的需求
谷歌应用套件为在线协作共享提供了可能性,但要让这些工具成为教育实习指导与管理以及师范生专业成长的助推器,则需要我们利用复眼透视方法将谷歌应用套件协作共享的给养与实习管理与指作平台的建站功能我们可以创建教育实习管理网站实施基本管理功能:提供资源、公告等,此外,每个实习生可以创建实习生网站,全面记录实习工作的方方面面(听课记录、授课教案与课件、学生作品、主题班会教案与课件、重点了解的学生情况、召开的班级小干部会议记录),由此汇集成一份完整的实习档案袋。利用谷歌文件的协同编辑功能,我们可以让实习生参与编辑实习分布表,以便高效收集实习学校合作教师的信息。利用谷歌文件的表单功能,我们可以创建实习公开课报名表和观摩实习公开课登记表,方便实习生进行公开课报名和统计观摩公开课的人数。利用谷歌日历的日常管理功能,我们可以让实习生记录自己的实习工作日程安排,以便大学实习指导老师了解实习生的实习内容与工作安排,协调到实习学校访问实习生的时间。利用谷歌论坛创建教育实习讨论区,为实习共同体成员就特定主题(如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等)的交流提供网络空间。
四、协作共享平台支持的教育实习实验
2009年9月至11月,我们展开了谷歌协作共享平台支持的教育实习实验,实验对象为上海师大2006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专业的69名师范生。整个实验过程包括准备、实施和整理三个阶段。
1.准备工作
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平台搭建、技术培训、应用指导、评价设计。平台搭建包括创建用于教育实习管理与指导的教育实习管理网站、创建给师范生示范和借鉴的实习生网站范例(导航结构如所示);技术培训包括谷歌账号申请、利用谷歌协作平台的网站建设与管理、利用谷歌文件的文档创建与管理(包括利用表单创建调查问卷)、使用谷歌日历等;评价设计主要是设计旨在规范实习生网站建设和使用的评价量规。
2.实施过程
2009年10月,教育实习在各实习学校正式拉开帷幕,网上的实习生网站也即刻热闹起来。新环境、新领导、新学生、新老师一下子涌进了实习生的生活,许多实习生抑制不住这种新鲜感、责任感,纷纷以键盘为笔,键入了从学生到教师身份转换后的感受,根据实习学校对实习生的安排,制定了八周的实习计划。在观摩实习学校合作教师的教学后,实习生努力用教师的思维方式去分析教学设计和课堂现场的教学行为,并在网上自己的听课记录。在听课和备课之后,实习生们走上讲台,面对真实学生,上了平生第一次课,无论是经验和教训,实习生们都通过实习札记进行反思。分散在各区县的实习生虽不能面对面交流,但网络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实习生们经常互访同伴的实习生网站,了解各自的实习任务和心得,并通过网页提供的评论功能发表意见、相互鼓励,“加油!”的鼓劲声在网上“不绝于耳”。随着教育实习进程的不断展开,实习生将各自的实习任务在实习生网站上展示,主题班会设计、实习教案、实习生活剪影、第一批学生的优秀作品、实习生给第一批学生的评语一一跃然网上。教育实习结束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完成教育实习调研报告,实习生分组聚焦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教育教学课题进行调研,他们有的利用谷歌文件的表单功能,设计了基于网络的调查问卷,并在课上对学生进行在线调查,在后台收集学生们的反馈数据后撰写了基于实证的教育实习调研报告。实习临近结束时,实习生与他们的第一批学生依依不舍,互赠留言。
教育实习管理网站(下称管理网站)的运作也随着教育实习的进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实习开始后的两周内,实习生点击管理网站上的“实习分布表”,填入了各自的实习合作教师信息。实习过半时,习公开课的人选开始招募,大学实习指导老师及时将实习公开课报名公告通过管理网站上“实习公告”版块向实习生,不少愿意接受挑战和渴望锻炼的实习生通过公开课报名表(如所示)提交了包含时间、地点、合作教师等公开课报名信息。之后,大学实习指导老师汇总了公开课信息,了参与公开课观摩的统计通知,让所有实习生从公开课观摩统计表中选择不少于两次公开课。由于事先将实习生添加为管理网站的协作者,因而实习要闻的集体编撰变得异常简单,实习生们不约而同地将各自在实习学校发生的有意义的实习故事、新闻通过网络在管理网站“实习要闻”版块中,协作共享架起了实习共同体成员之间的桥梁。
3.后期整理
实习结束后,为便于长期保存和查询实习生的实习成果,我们使用了第三方工具TeleportPro下载实习生网站,导出可以在本地硬盘上浏览的实习生网站。此外,我们还对优秀的实习生网站和优秀实习分项成果(如实习札记、主题班会、实习教案、实习计划、实习小结等)进行分类整理,把它们作为后继实习生学习、参考的范例。这体现了教育实习资源自繁殖和滚动发展的策略。
五、教育实习信息化实践的意义
基于协作共享的教育实习实践是云计算应用于教育实习的一种探索,对提升教育实习管理与指导水平、促进师范生的专业学习与成长产生了积极的意义。
1.以网络为载体的实习档案袋为教育实习提供了开放的学习环境和新型的评价工具
谷歌协作平台为实习生创建个性化定制的、动态更新的、协作互动的实习生网站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作为以网络为载体的实习档案袋,实习生网站不仅记录了实习生作为准教师的专业知识、教学技能与师德发展的变化,而且汇集了涵盖教学实习、班主任实习和实习调研等多侧面的实习成果(即绩效表现的制品)。通过同伴对实习生网站的互访与评论,实习生在视野的融合与分延中提升了个人和集体的智慧。因此,以网络为载体的实习档案袋营造了学习主体积极参与、记录专业成长历程、同伴互助发展的开放学习环境,它为实习生总结个人成就、捕捉实践智慧提供了捷径,也为他们未来发展与专业提升搭建了基石。
以网络为载体的实习档案袋探索了一种新型的教育实习评价方式。第一,发展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并重,将实习生专业学习与成长的评价与实习成果的考核紧密地联系起来,制作实习档案袋的过程就是学做教师的过程。第二,评价主体多元,实习生参与评价过程中。第三,评价标准的多元,对实习生的评价标准涵盖了实习成果和参与网上交流、分享经验智慧的贡献等。
2.协同共享提升了实习管理与指导的信息化水平
谷歌应用套件的协同共享给养为改进教育实习管理与指导提供了潜力,谷歌文件的协作编辑为大学指导老师快速收集实习学校合作教师信息带来便利,谷歌文件中提供的表单功能提高了实习公开课报名与登记工作的效率,谷歌协作平台的协作建站功能让实习生通过共同参与实习要闻的编撰来共享共建教育实习管理网站。
关键词:继续医学教育;中医医院;实践
继续医学教育是以学习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为主要内容的一种终身性、连续性医学教育,目的是使广大卫生技术人员能快速了解医学科学的前沿动态,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也是医疗机构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1]。结合《云南省加快中医药发展行动计划(2014—2020)》的方针政策,以医院作为中医医疗集团抓手,为促进中医药事业向前发展,逐步形成了以我院为核心,辐射全省的中医药网络,并在中医药继续教育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继续医学教育的现状
我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中医医院,同时为云南省中医医疗集团总医院、云南省针灸推拿康复医院、云南中医学院临床医学院,也是全国城市社区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示范基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住院医师、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临床)基地。每年除承担大量的临床医疗工作外,还承担中医、中西医结合、针灸、推拿、康复、护理、检验、影像等业的教学与实习,积极开展了各种形式的继续医学教育活动。2012—2014年间,获准并举办国家级项目29项;获准并举办省级项目41项。同时积极开展医院继续教育活动,平均每年开展45次院内讲座,接收进修156人,基本可以满足全院继续教育培训需求。此外,教育经费占全年收入比逐年提高,2014年占比1.14%。
2医院继续医学教育的实践
2.1医院党委行政高度重视加强管理
医院党委行政高度重视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把继续医学教育作为提高医院专业技术人员整体素质、加快学科建设、促进人才培养、提升诊疗水平及能力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医院党委更新教育观念,逐步推行以继续医学教育为基点,提升学历教育为出口的政策导向,把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医院设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安排专人管理,明确职责,加强领导。定期、不定期召开继续教育工作相关会议。在执行继续教育相关管理规定时,院党委行政统一思想,真正落实了继续教育不合格职称晋升一票否决的制度,为继续教育工作的顺利实施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2.2建章立制规范管理
加强继续教育制度建设,并纳入医院规划及规章制度中,建立长效运行机制是继续医学教育得以持久、深入、全面发展的根本保障。为此,2012年以来先后10余次修订了继续教育相关规定,制订和修改继续教育实施细则,明确了各类卫生技术人员的继续医学教育学分要求。规定所有人员每年总分必须达25分。①临床医学(含中医)、检验、影像、药剂等卫生专业人员的学分具体要求为:副高级及以上卫生技术人员项目学分不低于20分。I类学分不低于15分,且国家级I类学分不低于5分,远程学分的I类学分不超过5分(推广项目除外,以下类同),II类学分5分,且不可通过远程学习获得,自管学分5分,其中自学学分不超过3分;中级卫生技术人员项目学分不低于20学分,I类学分不低于15分,且远程学习的I类学分不超过5分,II类学分5分,且不可通过远程学习获得,自管学分5分,其中自学学分不超过3分;初级卫生技术人员项目学分不低于20学分,I类学分不低于10分,II类学分10分,均可通过远程学习获得,自管学分5分,其中自学学分不超过3分。②护理、公共卫生类卫生专业人员的学分具体要求为:副高级及以上卫生技术人员项目学分不低于20分,I类学分不低于12分,且远程学习的I类学分不超过5分,II类学分8分,且不可通过远程学习获得,自管学分5分,其中自学学分不超过3分;中级卫生技术人员项目学分不低于20学分,其中I类学分不低于10分,且远程学习的I类学分不超过5分,II类学分10分,且不可通过远程学习获得,自管学分5分,其中自学学分不超过3分;初级卫生技术人员项目学分不低于20学分,I类学分不低于10分,II类学分10分,均可通过远程学习获得,自管学分5分,其中自学学分不超过3分。对院内继续教育活动的参与情况进行了特别要求[2]。在制度落实上,不断规范继教对象及学分审核、登记、验证等环节,逐步完善继教工作的过程管理。同时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强化继续医学教育的约束力与强制性,保证继教工作有序开展。并将继教项目的申请、举办、全员培训项目达标率、合格情况等与科室年度考核、晋职晋级、任期考评等实际利益挂钩,初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组织机构和管理体系。
2.3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教学形式多样化
双轮驱动院内外人才培养依据教学内容特点及培养对象的不同,遵循启发、互动的教学理念,突出理论、实践与实验技能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同时采用启发式、案例讨论式、互动式及邀请院外知名专家到院开展学术交流的方法,充分发挥现代技术(多媒体教学等形式)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近年来,医院长期开展“学经典、用经典”系列活动、名医讲坛等中医课程以及法律法规、心理培训、科学前沿等课程,营造良好的中医学习氛围;在确保患者安全的前提下进行临床实践,围绕“以患者为中心,注重医学人文关怀”针对性开设人文知识、伦理道德学习。并通过临床技能模拟实验课程的学习与掌握,让来院临床实践各类人员“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全程临床”,还针对性的开设了社区实践、门诊跟师等2个环节的临床实践,并开展特色教学,成立科研兴趣小组、基层适宜技术培训、双语教学、“小老师”计划等课程,为学生毕业后继续医学教育、职业发展奠定基础,为全科医师、骨干医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人才培养,采取带教老师与受训学员的角色互换模式培养。
2.4传承与创新
名医经验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为了进一步将老专家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全面有效、真实客观地予以保留,实现传承与创新,建立名医工作室,规定了名医工作室的遴选程序,工作室的建设目标、工作任务与工作要求及各级各类工作人员职责;逐步建立起规范的名老中医药专家临床经验示教室、观摩室、资料室。同时在名医馆选定房间安装一套摄录系统,可实时记录名老中医药专家带教情况,将名老中医药专家的传承经验较好地应用于临床及教学中。出版了《云南省中医医院名医学术经验》系列丛书,全套共13册,该系列丛书详细记载了名老中医医事传略、学术思想、临证经验及跟师心得、体会与临床应用,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的挖掘、整理与传承有较强的指导作用。整总结研究名老中医药专家擅治常见病、疑难病的诊疗经验和学术思想,形成系统的诊疗方案20种,并推广运用于临床及我院医疗集团成员单位,疗效显著,社会反响好。
2.5完善软硬设施环境搭建现代平台
为进一步完善继续医学教育的支撑条件,设满足100人以上学生上课的大教室3间,示教室28间及专门的多媒体教室和移动多媒体设备。医院图书馆有藏书2万余册,每年订有各种期刊250余种,位于院本部备有60台计算机,可供职工、进修、实习人员上网学习。同时备有专门的临床思维训练及评测系统、医学在线考试系统及医院科研、教学、继续教育、人员技术档案专业软件。医院办公自动化系统及计算机考试系统的启用为远程教育的开展奠定了基础,使更多的卫生技术人员能够就近、方便地参加和学习相关的卫生技术知识。
2.6因地制宜标准化培训
积极开展面向全省,乃至基层的云南省中医药标准化培训为加强中医药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满足中医药标准研究制定、实施推广等工作需要,进一步推动中医药标准化建设,发挥中医药标准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全局性作用,根据国家中管局《关于印发2012年公共卫生专项资金中医药标准化培训实施方案的通知》国中医药法监政法便函【2012】20号、《云南省卫生厅关于印发2012年中医药部门公共卫生专项资金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云卫发【2012】553号、《云南省卫生厅关于下达中央补助我省2012年中医药部门公共卫生专项资金的通知》云财社【2012】87号以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2013年公共卫生专项资金中医药标准化培训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云南省中医医院作为云南省唯一一所省级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全国首批42个中医药标准研究推广基地之一,自2012年承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标准化项目以来,积极开展中医药标准化知识推广培训,对标准化的发展形势、标准化相关知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中国标准化运行体系和国际标准化运行体系、中医临床指南评价技术和方法、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制定方法学、针灸临床实践指南的制定和应用、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等内容都进行了详细的解读与推广,并将中医药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贯穿于整个培训当中,也为大家指明了具体的研究方法和实施步骤,提高了中医药人员的标准能力素质,培训了一支高水平的中医药标准化人才队伍,为推动中医药标准化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医院共举办了云南省中医药标准化技术骨干专业人员培训、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系列国家标准实施推广培训及中医临床各科常见病诊疗指南实施推广培训8期系列培训,完成了2500多名人员的培训。立足中医药标准化本土人才培养的同时,加大基层医生自身“造血”功能,积极培养中医药标准化技术骨干。
3中医医院继续教育的几点思考
3.1变被动为主动转变观念
目前,在继续医学教育开展上,仍然存在高职人员不再受职称晋升限制,医务人员对学分获取途径单一,学习过程存在重学分、轻学习的现象,这就要求医务人员提高认识水平,加强观念转变,提高继续医学教育的自觉性和紧迫感。同时医院要通过奖惩并举、激励引导等措施,提高医务人员学习新业务、新知识的自觉性,变被动为主动,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3.2利用信息化平台建设改革继续医学教育模式
当今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网络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并在继续教育档案管理、继续教育学习及学分审验平台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借助远程医学教育模式的开启真正使继续医学教育的学习适用于不同学科、不同地区、不同层次卫生技术人员的需要,体现了“按需学习”的教育理念,合理解决了工学矛盾,并为学习者提供了极大的选择空间[3]。
3.3健全制度是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向规范化、制度化发展的必经之路
规范管理是继续医学教育运行的关键。在项目执行过程中,严格按照项目的流程及规范制度严格管理;加强学分管理,注重学习效果,严格学分审验的每一道关口;建立科学、合理、实用与竞争、激励、约束机制相结合的继续医学教育管理体系。作为衡量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有效手段,务必健全考核评估体制,完善项目质量控制及反馈机制。
3.3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经典与医学前沿为导向,丰富继续医学教育活动内容名老中医经验及中医经典的学习在各中医医院中已逐渐淡化,为此,举办继续医学教育活动必须在内容和方法具有较强的新颖性和吸引力,这样才能有效地吸引各类人员参与继续教育。因此,需要我们继续推行“跟名医、学名师、颂经典”及引入中医药标准化培训,不断在授课教师、授课内容上下功夫。结合三基知识系列讲座、前沿学科进展及开设公共课类课程学习(心理、人文、传染病防治等),通过专科间的沟通与交流,优化人员的知识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中医继续医学教育工作任重道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不断总结经验,为中医继续教育工作逐步迈向工作制度化、管理规范化、手段现代化而努力。
参考文献
[1]郭海涛,陈自强,彭霞,等.综合性医院继续医学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重庆医学,2007,36(2):116-117.
[2]王红英.医院继续教育项目学分管理的问题与思考[J].医院管理杂志,2003,10(3):289-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