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04 08:30:4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教案设计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 体育实践课教案 教学目标 教案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7.01.059
0 前言
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一经颁布,既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体育新课程实施大讨论的热潮,其结果也带来了体育教案的不断推陈与出新,各种风格与形式的教案不断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新课程的体育实践课教案虽然在不断的发展中,没有固定的模式,但也并非说明一切毫无章法的教案都能适应新课程对体育课的要求。这是由于:体育教案的风格与形式,是一定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在体育教学领域的体现,因而总是表现出相应的价值取向,既体育教案的风格与形式必须体现《体育与健康》新课程的理念对体育课的要求。
然而,新一轮的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实施的13年以来,福州市体育教师的教案编写情况如何?是否能符合新课程的理念?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研究欲通过对福州市小学体育教师的教案编写情况进行调查,以期发现福州市小学体育教师教案编写的现状,为福州市体育课程改革提供实证的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调查了福州市自体育新课程改革以来市、区级公开课教案75份。
1.2 研究方法
(1)文本分析法。本研究通过对收集的公开课教案的文本材料进行分析,以求发现教案文本的特征。
(2)文献资料法。本研究以“体育教案”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上查阅有关体育编写方法的相关研究论文12篇,通过查阅《体育课程与教学论》、《体育课程标准解读》等相关书籍,了解关于体育教案编写的相关知识,为研究的分析做好理论的准备。
(3)比较分析法。通过分析所收集的公开课教案,将其所体现的教育教学观念与新课程的教育教学理念进行比较,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客观的探讨与分析,以期发现福州市小学体育实践课教案文本中的问题。
(4)结构访谈法。为了解福州市小学体育教师教案编写的设计过程情况,采用随机抽样法,从收集的教案中随机抽取15位编写者,对其公开课教案设计的过程情况进行结构访谈,访谈采用电话访谈和当面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并对访谈结果进行记录。
(5)数理统计法。对本研究的调查数据与收集的资料,运用Microsoft Excel2003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得出福州市小学体育实践课教案文本的客观信息。
对部分访谈结果的可视化处理,本研究采用Pajet程序进行分析,以直观地展示体育教师在进行公开课教案设计时的咨询对象情况。
2 结果与分析
2.1 研究材料的典型性分析
为了解福州市小学体育教师设计公开课教案的过程情况,以“您公开课的教案是独立完成的还是在集体备课的情况下完成的?如果是集体备课,有谁参与?”为问题,对15位小学体育教师进行了结构访谈,访谈结果见图1。
从图1可以看出, 15位被访的体育教师的公开课教案,都是在集体备课的情况下完成的,是集体智慧的成果。进一步的访谈发现,参与体育教师公开课教案设计,即体育教师进行公开课教案设计时的咨询对象,主要有区市教研员、组内教师、兄弟校专家或其他人员,具体情况如图2。
从图1、图2反映的情况来看,福州市小学体育教师公开课教案的设计,基本上都不是自己独立完成的,都是在开课教师与市、区教研员以及开课教师所在教研组全体教师的集体备课下完成的,教案体现得是有代表性的教师的备课智慧,因此,从这个现状来看,所收集的公开课教案,具备较好的典型性,能反映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设计的普遍倾向与认识水平。
2.2 福州市小学体育公开课教案设计的现状
2.2.1福州市小学体育公开课教案目标维度设计的现状
教学目标的维度是指教学目标内容的结构,它从总体上反映教学目标所应包含的几个方面。对所收集的公开课教案的教学目标的维度进行分析,具体情况见表1。
从教学目标维度发展的历史来看,“教育、发展、教养”三维度,是我国全面模仿前苏联教育模式,沿袭教育家巴班斯基的教学目标维度,而随着教育社会的发展,美国布鲁姆从教育目标分类学的角度提出的“知识、技能、情感”三维度更能适应社会和教育的发展。因此,在1979年后,我国有部分地区开始采用布鲁姆的“知识、技能、情感”三维度教学目标,然而,2001年的新一轮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将体育课程的学习目标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领域,因此,季浏等人认为:“体育教学目标的设置应进行准确的逻辑分类,应根据体育课程领域目标的设置来制定。年级体育教学目标、单元体育教学目标都应结合不同年级学生和体育教学内容的特c,完整制定五个领域的教学目标。在制定课时目标时也应以领域为标准加以分类。①从这个角度来看,体育新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设计“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维度。
表1反映了75份福州市小学体育公开课教案教学目标维度设计的情况,从这个情况可以看出,目前福州市小学体育教师公开课教案中的教学目标,其维度设计大部分停留在“教育、发展、教养”的三个维度上,少部分采用“知识、技能、情感”的三维度,这与体育新课程关于教学目标设计的阐述不尽相同。
2.2.2 福州市小学体育公开课教案目标描述的现状
教学目标的描述是指教学目标的书面化撰写,它反映人们对教学目标的本质认识。对所收集的公开课教案的教学目标描述情况进行分析,具体情况见表2。
在教学目标的描述方面,体育新课程采用的是一种综合的课程教学目标取向模式。根据体育的实践性特征和体育知识的操作性特征,它对教学目标的描述采取了以行为目标为主,并根据领域差异同时采用其他三种目标取向模式的方式。②其目的是为了使学生的预期学习结果尽可能外显化,以促进体育课程目标的全面实现。③以行为目标为主的教学目标描述方法,新课程认椋骸坝γ魅纺勘甑男形主体是学生;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对不同层次学习结果的要求,选择恰当的行为动词来描述教学目标,以加强教学设计的可操作性和教学质量的可测度性。④
表2反映了75份福州市小学体育公开课教案教学目标描述的情况,从这个情况可以看出,目前福州市小学体育教师公开课教案对教学目标的描述, 在行为主体方面,采用的是以教师为行为主体的方式、在行为动词方面,采用的是模糊的和不易观察和测评的行为动词进行描述,这不符合体育新课程关于教学目标描述方法的精神。
3 结论与对策
3.1 结论
福州市小学体育公开课教案的教学目标设计,在维度设计方面,主要采用“教育、发展、教养”三维度设计;在描述方面,主要采用以教师为行为主体、使用模糊的行为动词来描述。这不符合体育新课程关于教学目标设计的要求。
3.2 对策
(1)教育行政部门应多举办一些业务指导活动,组织小学体育教师参加学习,以提升小学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
(2)小学体育教师在进行公开课的教案设计时,应多参阅体育新课程的一些指导用书,如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出版的《体育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8月出版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与教学论》以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出版的《体育教育展望》等,并根据这些著作关于教案设计的精神来设计教案。
注释
① 季浏.体育课程与教学论[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61.
关键词:小学科学 模式化 资源共享
所谓“模式化”也就是按照事物的标准样式进行,通过这种方式,你可以无数次地使用那些已有的解决方案,无需再重复相同的工作。
小学科学教师的备课要比其他学科用时更长,因为它不仅备教材、备学生,还要课前准备实验材料、预做实验,遇有疑难自己和同伴都无法解释还要上网查询,为形象化教学或解释那些无法直接探究的内容还需要制作课件辅助教学,从这一角度说把外显的与科学相关的资料进行积累、梳理和保存就成了小学科学模式化教学的前提要求,这一要求反映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对细致构思的教案精心保留
科学教案是科学教师教学思路的文本表现形式,它包括了科学教师在细致分析了教材后提炼出的教学重点难点、教学策略和课前准备以及实施教学的整个流程,辅以课后对实践教学的反思就会让后来的任教者更全面地借鉴经验、屏弃不足,若在此基础上能创生出超越第一版设计的新流程,那么原有教案的“跳板”价值就显现出来了。这样做的前提是第一版设计的教案是精心设计的详案,是集体备课的结晶,是贴近本校学生实际、结合本校所能提供材料的最优组合。相反,敷衍塞责的教案起不到启迪他人的“跳板”作用,不能充作模式化教学中教案的样板来留存。
二、对自制的实验材料专心保管
从自然课过渡到科学课,实验活动内容也有了很大不同。现在更加生活化的实验使许多学校的仪器室没有相应的材料可供学生实验,这就需要在第一轮备课中科学骨干教师不要松懈,认真研读教材,分析教材中设置实验的意图,或组织学生或自己收集实验所需材料,在总结课前预做实验得失的基础上来组织课上的演示或分组实验。而从材料收集、组装到预做实验出现的得失教师都要做出详细的记录,课后再把实验材料收回专门橱柜留存。这样,一课的实验活动记录连同留存的材料就成了下一届学生学习本课时可以拿来即用的教具或
学具,大大节省了教师课前考虑和准备实验材料的时间。平时我很注重实验材料的自制和整理回收,仪器室没有的教具就自己做,上课用完再放到专用自制教具橱柜中。
三、对随堂的课件用心保存
如果说实验材料是学生亲历科学过程所需的硬件,那随堂课件就是教师设计的配合教学流程引导学生探究或在学生无法亲历的情况下帮助学生理解探究活动的软件。这些课件能通过形象的视频、图片和提示性的语言让孩子们形象地获取科学知识。由于教师的教学思路决定教学流程,而教学课件又必须顺应教学流程的发展,因此从教案设计到课件的制作应体现一体化,做到配合默契、相得益彰。那种到快上课时才到网上匆匆查找的做法并不可取,不足之处首先表现在查找上的费时,还有一种情况是即使找到了有时并不顺应你的教学流程,
还需依照流程调整出现顺序或增删相关内容。如此一来对课件的再加工也增加了备课用时。在小学科学模式化教学中随堂课件也要和教案设计一样,经过第一轮的设计、应用、反思和修改后妥善留存,只不过留存地点不同,课件要集中在电脑的一个特定文件夹中,如果能将教案设计文本整理成电子文档与相应课件打包保存则更便于科学教师的借鉴提高。
小学科学的模式化教学除了表现在科学教师将教案、材料和课件等资源共享之外,还应把这一便捷模式扩大到科学课的如下其它方面:
1.学生科学学习习惯的模式化
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他们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是科学学习取得良好效果的保证。这些习惯包括:小组合作分工明确、参与积极;边观察边记录;一人发言众人倾听;统一用科学记录本记录发现、总结所学;维持课外继续探索的浓厚兴趣等等。这里的模式化表现为学生的科学学习习惯,是需要经过科学教师反复强化、引导才能达到的结果。一经形成课堂秩序井然、成效良好。
2.师生、生生科学评价的模式化
论文摘要:“健康不仅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而且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学生健康成长与和谐发展的现实需要。团体心理辅导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新的有效途径,深受广大学生的欢迎。如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计呢?我班分五个单元的活动进行了团体心理辅导——有缘千里来相会、我的自我我最知、生命的价值我探寻、我真的很不错和我的未来不是梦。
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的新定义是:“健康不仅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而且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可见,心理健康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学生健康成长与和谐发展的现实需要。另外,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成为改进和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据报导,在全国两亿多中小学生当中,有相当比例的学生存在着学习、考试、人际关系、环境适应、青春期、与父母沟通等方面的心理问题。这些问题的认识与解决若仅仅依靠传统的伦理学与教育学恐怕是不够的,若能借助于心理学,特别是心理辅导的帮助,那么对于帮助学生全面认识自我,提高自信心,塑造健康的人格和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大有裨益的!而团体心理辅导日渐成为学校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方式和有效途径,深受广大学生的欢迎。
如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计呢?首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计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只有目标明确,才能是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更有针对性,更具实效。第二,活动的选题尽量小,以小见大,便于实际操作,还要考虑是否与学生的年龄、身心特点、心理需求相符合,是否能得到学生的认可。第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方案的设计要坚持以发展性目标为主,着眼于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第四,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设计力求形式多样、生动有趣。多设计游戏、角色扮演、行为训练等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使学生快乐地参与,并在潜移默化中获得启迪。
根据以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笔者针对我班学生的特点和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在每周一次的主题班会上,面向全班学生进行了团体心理辅导,并取得了喜人的成效,以下是团体心理辅导系列课程的教案设计。
一、课程目标:
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帮助学生尽快适应新环境,消除陌生感和孤独感;使学生学会和他人的沟通探讨,学习自我欣赏和欣赏他人,帮助学生澄清自己的价值观,思考自己的人生梦想,增强方向感。希望能在生活、学习、人际关系等多方面给予他们指导和启发。同时还希望在团体中培养一份归属感和被接纳的感受,在体验与他人亲密交流、彼此信任的同时,学会关心、倾听和体察他人。提高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
二、活动对象:全体学生
三、活动方式:团体心理辅导,由教师指导,班干部协助
四、活动时间:共五次,开学后每周一次一单元,每次2~2.5小时
五、理论基础: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罗杰斯人本主义发展观
罗杰斯的自我和谐理论
六、活动过程:(见附表)
参考文献:
「1《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资格培训(C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进一步贯彻落实兴业县教育局颁发的《兴业县小学教学工作计划常规管理部分(试行)》,以提高师资整体素质为核心,以“教学常规评估年”为抓手,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重点,以强化教学过程的精细化管理为突破口,推进各教研片教研,促进全镇教师专业化发展,有效提高我镇教育教学质量。
二、工作重点:
(一)做好校本教研文章,重在教研组建设
1、学校加强教研组建设和管理,开展灵活多样、讲求实效的教学研究活动。组织优秀教师参加片、镇优秀课展示。
2、上好常态课、研究课、示范课,促进教研活动百科齐放、百师争鸣,让每个教师都有展示的舞台。
3、继续开展作文和数学应用题教学研究活动,不断提升教师作文教学水平和应用题教学能力。
4、进一步加强指导综合学科教研活动。教研重点要进一步转移到研究课堂、研究学生上,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充分地发展。
5、举办1次上档次的学科教学研究活动,
(二)做好各项评比参赛,提高师生素养
1、继续组织教师参与玉林市2009年优秀教学论文评比活动,提倡诚信教研,严防并杜绝论文抄袭现象,不断增强实效意识和精品意识。 (市教育学会截稿时间为:2009年9月15日)
2、认真做好参加中心校3-6年级语数综合知识竞赛,促进学生写作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不断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
3、举办3-6年级语数综合知识竞赛,选拔参加中心校3-6年级语数综合知识竞赛学生,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三)做好新课程实施,注重“三课”建设
1、组织骨干教师参加各级小学作文教学、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不断增强培训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围绕“三课”(课程、课堂、课外),加强课程建设,聚焦课堂教学,活跃课外生活,加强教材研读和学生研究,强化课型创新,力求体现“扎实、有效、简洁、灵动”的特色。
3、针对新课程学科教学研究的重点、热点问题,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专题教学研讨和课堂教学观摩活动。
4、加强、深化学校教研工作计划。改变教研活动的形式,强化教师的参与意识,进一步提高校本教研的实效性。
(四)做好“四项教学规范达标”文章,重在教学常规管理
1、90%以上的教师在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质量评测、参加规范活动等方面达到评估标准,学会撰写教学案例、论文、叙事和反思,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2、进行两次教学常规检查,评估细则根据《兴业县小学教学工作常规管理部分(试行)》,并予以具体化、数字化。
3、学校在课程管理、教学管理和研修管理等方面要规范,开足开齐课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建立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加强对教师的过程评价和教学质量的监控,使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有明显的提高,每位教师要编拟试卷一份,做好学科质量分析报告。
5、加强新教师和中老年教师的培养培训,努力培养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
6、加强德育工作计划和校园文化建设,推进“书香工程”,创设学生全面发展的良好环境。
(五)做好师资提升文章,重在“素质年”培训
1、读书活动。全校教师进行阅读教育名著活动,每位教师每年阅读不少于3本教育名著,每本理论书籍名著要有1000字以上的读书评论或读后感。
2、博客开设。鼓励教师建立个人博客网页,积极撰写教学日志,将自己的生活感悟、教学手记、教案设计、课堂实录、读书心得等写进教育博客。
3、校本培训。组织校本培训,每位教师培训时间不少于20学时。
4、校本教研。学校教研组至少每两周开展一次定时间、定地点、定专题、定人员的教研活动。教研组组长要及时记录教研活动情况。
5、骨干示范。鼓励中青年教师努力上好示范课,充分发挥了骨干作用,每学期至少要上两节示范课。
三、具体工作安排
九月份:
1、开学教学工作检查。
2、9月15日前把教研计划上交中心校。
3、做好2009年春季期期末学科综合素质检测质量分析工作。
4、收集市教育学会论文、教案设计、课件、课题等,截止时间:9月15日。
十月份:
1、参加县小学学科综合素质调研检测评价总结交流会。
2、深入课堂听课、指导、调研。
3、开展小学作文教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比赛。
十一月份:
1、深入课堂听课、指导教学,了解教材使用情况,进行教学常规督查。
2、组织参加县小学作文教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比赛。
3、组织期中学科检测。做好期中学科检测质量分析。
十二月份:
1、迎接县教研室深入学校进行教学常规工作检查、指导。
2、参加镇小学生3-6年级语文、数学学科综合知识竞赛。
3、毕业班数学复习课研讨。
二0一0年一月份:
1、组织二、五年级参加市综合素质调研检测及做好质量分析。
一、拼搏在闪光的事业中
一个人爱自己的事业,除了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外,还要有渊博的学识与拼搏奋进的精神。从教几年来,我曾多次担任班主任工作。每送一届毕业班都像打一场战役,和学期校领导、科任老师密切配合,运筹帷幄,细心地关心体恤着学生的疾苦,商讨着一步又一步的工作方案。每次我给自己规定的目标总是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为此我牺牲了无数个节假日和星期天的休息,辅导着我的学生,把自己全部的精力都放在教育教学上。在一串串闪光数字的背后洒下的是辛勤的汗水和一次次艰难的拼搏。
回想着昔日的辛劳,望着家长们满意的微笑,我由衷地感到作为一位教师的骄傲与幸福,我欣慰我自豪,因为我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二、奉献在岗位,无怨无悔
作为教师,这一职业选择的本身就意味着奉献与牺牲,奉献的越多,付出的也就越多。这一工作跨越了时空的界限,无法用时间和金钱来衡量教师的价值,教师以其博大的心胸接纳、热爱每一位学生,直到她退休离开这一岗位。从教十年的艰辛奋斗,使我深深地领悟理解到教师的一生是奉献博爱一生的真正意义。
学生王力明,父母离异后失去母爱,得不到家庭的温暖,在班上抬不起头来,曾一度想不上学了,我多次找他谈心,告诉他老师同学都是他的亲人,鼓励他抬起头来做人,坚持读书,做生活的强者。为了让这位失去母爱的孩子得到正常孩子应得到的温暖,我便给他以偏爱。我经常给他买来笔、本,使他不担心学习用品的不足;动员生活条件好的班干部和同学捐衣捐鞋,使他不愁穿戴;课上,我经常走到他的课桌旁,帮助启迪他的智慧;课间,我和一些同学主动同他一起打沙包、踢踺子、跳绳、丢手绢……一天早晨,他没吃早饭,我知道后,给他买来早点,当我把面包、汽水和火腿肠摆在他面前时,他感动得流下了泪。爱心,使他不但没有失学,而且学会了感激,他在《我在班集体中》的主题班会上激动的说:“我虽然失去了母爱,但我却得到了更多的师爱,同学们的友爱,我在班级大家庭中得到的关爱最多最真挚,这将在我一生中留下记忆……”
正因为学生感到老师的真爱,学生们有话都愿意跟我说,有不解的学习上、生活上的问题,都愿意得到我的指点。实践证明,真爱是教育的基础,是通往孩子们心灵深处的特别通行证。有了这个通行证,学生的心扉才会向你敞开,你的教育才是有效的。你才可能带好班集体。
三、廉洁从教,不以教谋私
在改革开放商品经济大潮中,拜金主义思想冲击围绕着每个人的生活。曾几何时,教师队伍出现了以教谋私等败坏教师形象的丑恶现象,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面对新的形势,我们要从我做起,重塑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教师的生活是清苦些,但人活在世上总是要有点精神的。已经毕业和现在正学习的学生,分阶段都有知道我有一个公开的承诺:那就是不收学生与家长的礼物礼金。每带一个班,我都在入学后的第一个班会上公开向学生说明:“我不求你们的家长为我办私事,请你们监督。如果一旦有求于家长,一定是为了班级或学校的公事。”所以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教育每位学生都得心应手,师生关系融洽而简单,学生心理平衡,钦佩老师的师德与为人。1997年毕业的学生中,家长光是司机的就有数人,三年中我从未因个人的私事求他们出过一趟车。1998年秋,一位刚分到我们班级的同学,眼睛近视,我及时给调到了前排。教师节前夕的一个中午,家长给我送来了一封信,我当即打开,200元钱散落在办公桌上,我告诉那位家长,这钱我是不会要的,随即婉言拒绝了家长。
98年秋季,教师节前夕,我在班会上公开说了拒收学生礼品礼金的问题,但过节那天,还是有多位家长找到我要送给我钱或东西。一位家长先后两次找到我,要送我一件价值几百余元的高级皮包,都一一的被我婉言谢绝了。事后,一位家长来到校长室,向学校领导表扬了我良好的师德师风。
这些年来,我表现出了一位人民教师的应有的高尚师德,今后我将为公开的承诺而继续廉洁自律,勤奋工作。
四、用心育桃李、竭诚多奉献
关心爱护学生是教育学生的基本前提,是教师的美德。教师要在市场经济新的形势下研究社会、家庭、学校教育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了解学生的疾苦,为他们排忧解难,使他们得到爱的温暖,这是激励学生进步的强大动力。
99年上学期,班级有位女同学,情绪消沉,课后我热心地和她交谈,她哭着告诉我,她父亲没有工作,现在还整天的玩麻将,她一气之下住到同学家。望着学生苍白忧愁的脸,一种对学生同情、怜爱之心油然而生。事隔两天,我终于请来了那位家长,从孩子的前程说到玩麻将的危害,入情入理的交谈,终使他信服地点头称是,看着女学生和她父亲言归于好的远去背影,我终于松了口气。
98年3月,学校领导决定每月奖励优秀班级班主任20元钱,拿到钱后,我首先想到了班级里那些家庭经济条件差,交费困难的学生。从此我毫不保留地把每月受奖励的20元钱拿出来,作为班费和奖励学生基金,直到现在,近400元钱献给了班级。同学们被我的无私行为深深地打动了,多少次在班会上他们用热烈的掌声回报着我缕缕情怀。
去年教师节,当我接过上级领导颁发给我的奖金时,我又想到了已失去父亲、母女相依为命的学生李子贞,第二天,我从所得的奖金中拿来出100元捐赠给她,并和爱人商量好,每学期都对她捐赠,直到她如愿地考上初中。她母亲对此感动不已,给学校送来了感谢信。中秋节那天,我冒雨上街给她买来了一盒她喜欢吃的月饼,我要让她感受到她虽失去了父爱,但老师却在深深地爱着她。
老师奉献的只是一个爱,获得的将是众多学生与社会的爱。我对学生真挚的爱与奉献已融会在他们的事业与情感中。教师最大的快慰,最高的奖赏,不是名誉、地位和金钱,而是当您的学生成为对社会的有用人才时,心中还怀念着您,您的形象还在不断地影响着他。师恩师缘,这是人世间最优美、最高尚、最值得珍惜的感情。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一名教师能够努力去分析自己的课堂教学以及他与学生的相互关系中的优点与缺点,那么他就已经取得了一半的成功。”教师每节课后分析课堂教学的优点与缺点,即每节课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并及时记下来,便称为“授后记”。“授后记”是教师对自己具体教学工作的检查与评估,是备课时教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授后记”的功能
1.有利于日后教学的借鉴,促进教学水平不断提升。
目前,学校教师的授课安排基本上都是实行“三年一循环”,即从高一带到高三毕业,三年为一个教学周期。教师重复教学的周期比较长,今天上课的内容,下次完全重复这一内容则要等上三年。这么长时间,不可能只凭记忆总结授课成败,必须有记录。如果每堂课都能把得失记下来,那么下一次在教学相同内容时,就可以根据上一次的“授后记”,在备课时扬长避短,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单位时间的效率。
2.为教学科研撰写论文提供第一手资料和丰富素材,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品位。
写“授后记”,把自己平时一点一滴的收获、经验教训都积累起来,日积月累,积水成渊,经验不断丰富,能力不断提高。“授后记”写得多了,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就会更到位。这样有利于将经验上升到理论,把这种理论用于指导实践,再总结,再上升。教育素养就可获得不断提高。同时自己写的“授后记”是自己日后进行教学研究的具体可靠的好材料,是撰写论文的重要素材。根据这些素材所写的文章,可能比苦思冥想写出来的论文更实在,更可行。
写“授后记”能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师本身的品位,可以说,这是有百利而无一弊的举措。
二、“授后记”的内容
“授后记”是教师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的全面深入的思考和总结,从而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如果说备课、上课等基本教学实践是元研究的话,那么“授后记”就是次研究。对教学过程的反复研究是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途径,又是教师积累教学经验的有效方法。结合三十多年的高中英语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授后记”的内容至少有如下七种:
1.记成功之举。
成功的教学,往往体现在教师以自己创造性的教学思维,从不同角度和深度把握教材内容;以恰当的方式和表现设计教学环节;将教学过程中自己感受深刻的,达到预期效果的好的做法都能及时记录下来,这便是教学经验。
2.记“败笔”之处。
教师在上完一节课后,有时总会感到有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或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有的课甚至以失败而告终,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俗话说:“善于从自身失败找根源的人是容易走上成功之路的。”因此,教师要勇于承认教学上的不足,不仅要及时将问题记录下来,并积极从主观上找原因,还要请同行赐教,向学生征询意见。
3.记教学机智。
所谓教学机智,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产生的灵感。有时候教师在上课过程中会灵机一动,突发奇想,觉得对某一知识点的处理用另一种方法会更好。这些灵感往往是在特定环境下产生的,并非备课时所能想到的,它具有“瞬间性”,这就要求我们及时记录下来。否则,时间一久,就难回忆得起来。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得好:“教育技巧的必要特征之一就是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
4.记学生见解。
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在课堂上有时会闪现思维创新的火花,教师也应及时捕捉,把它记录下来。对学生在课堂上的新发现、新见解,教师要给予充分肯定,并虚心接受。这样做不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鼓励了学生的创造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教师的思路,使教师的教学能力进一步提高,真正做到了教学相长。
5.记学生的问题。
学生是教学的对象,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教学活动是以学生为中心进行的。教学的成败主要是通过学生反馈出来的。因此在“授后记”中,应把学生在课堂上、试卷中、作业中暴露出来的共性问题全部记录下来,再加以整理、分析,考虑下堂课的教案设计以便及时修订教案,改善课堂的欠缺之处,并及时释疑补授,
6.记学习心得。
蒋坚松教授在《教然后知困》一文中指出:“对各种外语教学的理论和方法,既不能闭目塞听,故步自封,又不能生吞活剥,生搬硬套。而要本着‘以我为主’‘万物皆为我用’的精神,吸取各家各派的精华,兼收并蓄为我所用。”因此我们要把报刊杂志介绍的、对自己有启发的、简单实用的教学经验、学法指导、试题研究及公开教学、观摩教学的收获等方面的材料摘记下来,写在相应内容的后面,在今后的教学中消化吸收,变成自己的东西。
7.记改革创新。
对运用新的教学理论、教学思想、最新的教育科研成果而进行的各种小型的教学改革进行小结。比如采用张思中的“适当集中,反复循环,阅读原著,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的实效性、适应性如何?有哪些主要优点?有利于学生哪些方面的发展?还有哪些不足?今后应如何改进?等等,进行记录小结。这样有助于对新理念的消化、吸收和应用,使自己的教学方法不断更新,始终处在教学改革的最前沿。
三、写“授后记”应注意的问题
1.对写“授后记”的重要性要有清晰的认识,把写“授后记”看成教学的重要一环。
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充电”,拓展知识面,勤于思考。在教学上,敢于改革创新,勇于突破教案、教参的条条框框,善于总结,并且持之以恒,凡事均忌一曝十寒。
2.不要为写“授后记”而写“授后记”,内容应当对今后的教学工作具有可行性的指导意义。
写“授后记”目的在于方便今后的讲授,因此尽量写得实在,要有真实感受,切忌空洞无物,内容既不能面面俱到,泛泛而谈,不着边际,更不能寥寥数语,要从细微处着手,将自己的真实感受写出来。
3.一定要及时记录。
作者简介:王海彦,37岁,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毕业,大学本科,中学高级教师,内蒙古毕拉河林业局中学副校长,内蒙古森工集团骨干教师,英语学科带头人,多年来一直工作在教学一线,承担英语教学工作。中国阅读学研究会会员,《语文报》特约编辑,《学习报》特约编辑,《语文周报》特约编辑、大兴安岭林区外语教学研究会理事,多年来受林业局及以上表彰17次,有十多篇论文在自治区级及以上书、报刊上发表或论文评选中获奖。
最近读一文章,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朋友应邀参加某公司职员应聘,公司把前来应聘的人员分三天三次用相同考题的试卷进行考核,朋友三次都以相同的答案相同的分值(99分)名列第一;而同来应聘的另一女孩,第一次以95分名列第二,第二次以98分名列第二,第三次也以99分的好成绩与朋友并列第一。这样这位女孩被公司录取,而朋友以三次高分被拒之门外。究其原因公司总经理道出了原委:朋友虽三次都高分,但三次答案一模一样,公司职员不单要有才华,更应懂的反思,善于反思,善于发现错漏的人才能有进步;公司之所以三次考核试卷一样,不仅仅考知识,也考反思能力。朋友听后,哑口无言。”
看了上面的故事,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我不由的想起了我们教师队伍中的一些“佼佼者”,几十年如一日,连续几届学生都用同一种教法,同一本教案,几乎一成不变。这不是在给我们敲响警钟吗?
1.教师需要学习
教师现有的知识与技能远远不能紧跟时代形式,要想做一位领导信任、学生喜欢,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好教师,我们必须努力学习。
在广大基层学校,大多数教师都是照搬现成的教案集、参考书而“编写”教案,甚至很多教师还是课后案、教后案,那些干净的优秀教案就是这样克隆出来的吧。这样的教案在教学上实质上起不到多大作用,只是一种教书的工具,或是应付上级检查的“遮羞布”。运用这样的教案做课显然不会作出一节好课,这样的教案是别人的思想,别人的设计,没有考虑自己学生的学情和现状,那就不适合自己的学生。优秀的教师都有他们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不同教师有不同的教学艺术。教案是具有明显独特性的教学设计方案。完整的教案不仅要有课前设想,课中实践修改,还有课后补充、反思等多个环节。不同的老师,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育教学艺术风格,设计的教案各不相同。新课程倡导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性等多种理念,那么我们的教案也会因人因时、因地因事而异,因此同一教师不同情况教案设计也会不同。
世界在不断发展、变化,教育形势在发展、变化,教师自身的素质也在发展、变化,我们的教案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教师只有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和学生状况设计适合自己学生的教案,然后经过不断的实践、补充、修改、反思等多个环节,才是真正的好教案!
学习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保鲜剂”。我们只有不断的学习,充分为自己“充电”、“蓄能”、“补钙”,才能不断接受源头活水的补给。通过学习实践,结合自身实际,或体验成功,或反思失败。新理念与追求,在运用过程中得到彰显与落实、实践与反思,交流与探究,互动与创新。我们与课改为友,与知识为友,用静心的学习来绘就自己比天空更为广阔的心灵。
教师要购买了一些教育名著、课改丛书等,认真阅读,写出读后感,研究教育教学和新课改。每日看新闻联播,知晓天下事;经常看专业刊物,专业知识经常学习,厚积薄发广博摄取。学然后知不足,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读书中感悟,在感悟中提高。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深感教师责任之重大,时刻有职业紧迫感。“勤奋学习,不懈思考,勇于实践”成为教师不可或缺的功课。教师因此也应由简单的“教书匠”转变为自觉的研究者、主动的实践者和严肃的反思者。教师要做到知与行统一,以严谨的工作作风促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学风,以广博的爱心唤发学生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在实践中锻炼,在体验中成长。
2.教师需要反思
每一次教学设计、每一次课堂教学,都有不完美的内容,之后需要我们不断的反思、实践、创新。反思是人对获得观念的心灵的反观自照。反思是思想的反刍,是对思维的思维。反思是一种思考,一种意识,一种能力,一种习惯。通过反思,教师能够实现教学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良性循环,促进教师教育素养的提高,成为一个专家学者型教师。教学反思能够促进教师加强理论学习,并运用理论设 计和指导自己的教学,正确分析和认识各种各样的教学现象,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具体问题,缩短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跨越观念与行为之间的鸿沟,使理论与实践相互支撑。反思是一个酝酿、发现、创新的过程。通过反思,教师不断超越经验,创造性的解决教学实际问题,促进教师创新能力的提高,促进教师师德水平的提高。
教学反思应做到既从理性层面审视实践,又从实践层面揣摩、体验理论的深奥。教师养成了理性思维的习惯,具有了理性思维的眼光,就可以从习以为常的教育现象中发掘出别人难以发现的闪光点,也就为自己的教学不断诸如新的活力,新的内容。课堂教学反思分为教学前反思、教学中反思和教学后反思。教学前进行反思,这种反思具有前瞻性,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并有效的提高教师的教学预测和分析能力;教学中反思具有对课堂的监控作用,能使教学高质高效的进行,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调控和应变能力:在教学后反思,这种反思具有批判性,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自我反思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经验,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教学反思就是要能够唤起教师对教育教学中真实问题的关注。教师始终带着问题意识面对教育现象,使教师逐渐的具备了教育家的专业眼光,具备了研究者的素质和能力,也就会找到真正需要我们解决的问题。形成问题意识,教师就会找到反思的触点,其反思的内容会更加丰富,反思的深度和广度会更加深入,反思的效果会更明显。
关键词:微课;微课件群;TTS
碎片化学习方兴未艾,而微课(micro course)是以微视频和音频为载体,围绕单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微课件群是由一组涵盖某一学科或课程全部知识点的微课件的集合。微课是碎片化学习的基础和特征,目前全国各高等医学院校都在进行微课的建设。微课件是微课的载体,目前国内外还没有关于微课的标准,微课件制作的技术还不成熟,微课件的制作技术严重影响微课的质量。
一、微课件的制作
微课件是微课的载体,其本质是一段微视频,包括三个要素:知识点、视频和音频。微课起源于2009年,美国可汗学院的Salman khan将制作的用于数学教学的小视频上传至YouTube EDU频道,此即最早的微课,此后迅速扩展至全球的教育界[1,2,3]。微课的制作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教学设计(包括确定微课的教学主题、选择微课知识点和制作微课的教学课件),二是微课件的制作(包括视音频录制和后期剪辑)。微课件的制作有视频拍摄式、屏幕嚷际健⑷砑合成式,其中PPT录屏方式因方法简单,成本低,应用最为广泛,而软件合成方式视频质量好,但技术复杂程度高,应用最少。无论是何种方式,均使用讲解人的原始语音,未见有用文本到语音(text to speech,TTS)技术代替人进行标准普通话讲解的报道[4]。
二、TTS语音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TTS技术最早起源于英文的文语转换系统的研究,现在已经发展到几乎每一种语言的文语转换。中文文语转换技术研究起源于1958年,现在较为成熟的有科大讯飞、捷通华声、IBM、Microsoft的中文TTS系统。中文文语转换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于交互式语音应答、盲人阅读和自动交通指挥[6,7]。但至今,关于如何将TTS技术融合到PPT中,结合TTS技术和PPT录屏技术制作标准化语音的微课件,至今未见报道。
三、利用TTS制作标准语音微课件
2015年1月到7月,全国高等医学院校规划教材第3版编委会在建设临床生化检验微课群资源时,提出了采用TTS技术实现标准语音微课件的需求。根据这个需求,全国高等医学院校规划教材第3版编委会研究了标准普通话-Camtasia studio PPT录屏(mandarin-Camtasia studio PPT screen capture,MCP)微课件方案,该方案采用PPT录屏作为视频来源,PPT语音工具用标准的普通话朗读PPT讲解词作为音频的来源,用Camtasia Studio 同步采集视频和音频,制作出高质量的标准语音微课件。MCP微课件方案的核心技术是一个PPT插件,其功能是在PPT播放时,采用TTS技术自动同步朗读对应PPT页的讲解词,产生标准的普通话音频。这项技术对于大规模微课群建设尤其重要。在大规模微课群建设的过程中,如果采用PPT讲解人原始语音作为音频来源,不同作者的普通话水平和方言的差异,会严重影响微课群的质量,PPT语音工具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全国高等医学院校规划教材第3版编委会已经将MCP方案应用到临床生物化学微课群的建设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微课件制作技术的最新进展是联合应用Camtasia
Studio PPT录屏和PPT语音工具,产生的微课件具有高质量的视频和标准的普通话音频。MCP已经初步应用到检验医学的微课群建设,有待进一步推广到医学教育的全领域。
四、结构化的标准语音微课件群的制作
将以临床生化检验课程为研究目标,采用MCP微课件构建方法,实践探索临床生物化学课程的结构化、标准语音微课件群的建设。具体的研究路线是:知识点分析->每个知识点作一个标准普通话语音微课件->按“章-节-知识点序列”,组织为结构化微课件群。详细实施路经见图1。
1、知识点分析与知识点列表
选择教学资源建设较好的临床生物化学课程作为结构化微课件群建设的目标。参照医学检验检验课程标准、全国卫生资格考试大纲作为知识点确定的依据。知识点按照“章-节”排列,节内的知识点按照教材内知识点的先后排序。知识点列表按照“章-节-知识点序列号”进行编排。
2、教案设计
参照各高校课程的教案质量标准进行编制。因微课的自身展示的形式受限,展示的时间相对短暂,微课中的内容小可能非常全面和细致,那么当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问时或者想更进一步了解课程内容时该如何解决昵?教案就是一种很好的解决方案,教师可以将微课配套的教案一并上传,因为教案自身小会受到篇幅和时问的限制,所以在教案中教师可以将相关知识点做最详尽的解读和阐述,可以把教案看作是教学的辅助资源。
3、脚本设计
在MCP模型中,微课脚本包括PPT课件和讲解词两部分。PPT课件的编制参照右江民族医学院医学检验学院多媒体课件质量标准进行编制。PPT中的动画全部设计为“上一项后自动播放”,以实现微课视频录制自动化。讲解词录入到PPT的备注页,并参照“PPT语音工具使用指南”进行训练,并保证与动画同步。
4、试题/练习设计
将临床生化检验课程中进行知识点标记。每个知识点,选择20题录入到ISpringQuizMaker中,其中只选择多项选择题和对错题。并且将每一题的解析,录入到ISpringQuizMaker的“Feedback&Branching”项。
微课专项题型的训练这不仅对学习者的临床生物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木技能提出了高要求,也是对学习者对课程的学习成果的检验。因此,针对临床生化检验课程的学习同时穿插临床生化检验微课学习后的专题训练和实践显得尤为重要。
5、知识点讲解视频的录制
按照Camtasia Studio的说明书和PPT语音工具使用指南进行录制。录制的内容为PPT播放的屏幕。微课录制的教学内容的选择要做到真实化,微课的展示时间相对较少,需要在短时间中让学习者迅速掌握某一章节中的重点知识点或某项技能,则要求讲解者要选择非常典型的教学例子进行教授讲解录制,在讲解时在重点难点等的词、句知识有所倾斜,注重语气的加重,强调等以达到微课录制效益优化。
6、交互式测验视频的制作
交互式测验视频的制作具体的制作方法按照ISpringQuizMaker的说明书进行基本的操作。交互式微课程有利于打破传统固化的课程资源结构,有效实现课程资源的共建共享,提高课程资源的可用性。
五、结构化的标准语音微课件群的移动课题
近几年来高校开展的移动课堂教学探索是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一种重要尝试,效果十分明显。移动课堂即是以网络应用为主要平台,利用于机等移动设备和移动互联网的支持,高校教师通过将其制作的网络课件上传于平台供学生浏览或下载学习,并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或微信群聊与学生进行及时沟通、交流,辅助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扩充课堂知识点的新型教学方式[8,9]。
已有在微信等网络平台的移动课堂,且有相关的研究和成果。
一方面,可以通过互联网的移动网络学习平台,结构化标准语音微课件群可以得到较好地满足继续教育学习者的需求,因为传统的面对面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更多成人继续教育者学习学习时空碎片化的特征。
在建设有结构化标准语音微课件群的基础上,利用于各类网络学习平台,构建一个移动微课课堂可以有效逾越因地域文化等因素而影响继续教育学习者自主学习的障碍,更好的满足各类学习者的自主学习的需求。建设路径见图2。
1、微课资源整合上传各类学习平台
信息资源整合是一个连续的进程,随着技术的不断变革、微课资源的更新替换、用户不同需求的改变,临床生化检验微课件群的信息资源需要进行维护和重新整合。利用微信、自主设计学习网站等网络平台,将微课视频资源整合上传,进行合理的分类结构化、标准语音微课件群的网络临床生化检验微课移动课堂。
2、保护结构化微课件群知识产权
在搭建各类自主学习网络平台中,平台为学习者提供结构化标准语音微课件群资源共享,在提供结构化标准语音微课件群资源共享前应向使用者进行知识产权声明。声明平台学习者只能出于个人研究和以个人学习为目的进行使用,不得出于任何商业目的,防止大量非法复制。
除此之外,对于教师制作的结构化标准语音微课件群资源要通过采取各种技术手段,如学习者使用权限管理、微课件logo水印、密钥技术、IP地址限制等,以保护结构化标准语音微课件群制作团队的知识产权。只有制定和执行相关的保护结构化标准语音微课件群知识产权的政策和措施才能切实保护教师参与平台资源整合的积极性,保证结构化标准语音微课件群资源整合的可持续性,既能满足各类学习者随时随地随身学习的需求,又能保护培训学校的视频不会非法播放。
3、建立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
传统的教学评r形式则以理论考试为主,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成绩,这样的评价相对效果单一,特别是相对高等学府教育的学生也比较片面,如此并没有体现对学生实践能力进行综合性的比较。与此同时,对教师的教学质量的也只有常规的几项。微课制作质量和微课教学效果的好坏离不开学习者和广大教师学生的评价反馈,建立完善的微课教学评价体系可以有效的推进课堂模式以及授课内容的创新与改进。建设路径见图3。
基于TTS的结构化的标准语音微课件群构造、利用,将TTS技术融合到PPT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有利于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实践探索结构化的标准语音微课件群建设,以医学专业课程为例,运用到其他专业领域,促进微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Shieh,David..These lectures are gone in 60 seconds.C 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2009(26):1-13.
[2]胡铁生,黄晓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4):15-18
[3]王觅.面向碎片化学习时代微视频课程的内容设计.华东师范大学博士毕业论文,2013.
[4]胡铁生,周晓清.高校微课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现代教育技术.2014,24(2):5-13
[5]DH.Klatt,Review of text-to-speech conversion of English.Journal of the Aeoustical Society of America,82(3):737-793,1987
[6]张大军.汉语文语转换系统HJ_TTS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实现.中国科学院博士论文,2000.
[7]李大筠.TTS在办公系统的研究与开发.青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
一、引言
在世界范围内,各国教育主管机关日益重视批判性思维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这既包括诸如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也包括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层面,联合国关于教育的诸多研究报告、文件与指引都强调与鼓励批判性思维在高等教育中的广泛应用,并将其作为学生必须学习的一种思维技能,其目的在于增强学生使用批判性思维分析相关问题的能力,从而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够高效地分析相关社会问题,并寻找多元化的解决方案(Gurría á;武晓蓓,2011)。另一方面,作为当代工作“软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批判性思维也成为高等教育培养学生就业与求职的必备课程与学习理念(World Economic Forum,2009)。
于国别层面,批判性思维也成为各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美国在其《2000年教育目标》中明确指出并强调批判性思维在高等教育、成人教育以及学生职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及核心地位。在高等教育实践中,此种独立的、反思性的思维方式也受到美国大学、研究机构以及高校教师的广泛认可与积极支持,并被许多学科明确引入其教学与研究过程中。而英国教育主管部门在其《高等教育资格构架》中也明确要求,学生获得高度教育证书的一个前提是具备并会运用批判性思维对相关的研究进行批判性分析与评价,而这一要求也得到英国高校的响应并将其作为学生毕业水平的一个核心评估指标(武晓蓓,2011)。
二、概念界定与研究方法
批判性思维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苏格拉底与柏拉图等哲学家在对年轻人进行教导时所倡导的学习思维方式。而发展至今,批判性思维在学界也有不同的界定。Russell(1971)认为批判性思维是对以往所接受的一些标准的评估或类别化的过程,这包括认知态度,对事实的辩知,以及相关思维技巧的使用。为此,批判性思维可以用以下的公式予以表达,即批判性思维=态度+知识+思维技巧(Russell 1971;Halpern,2014)。Fisher和Spike(2009)在回顾诸多批判性思维的文献后,发现关于批判性思维的大多数定义都集中于强调推理、逻辑、判断、反思、质疑等相关的一系列思考过程。
而Jones与其合作伙伴,通过对500多名政策制定者、雇主以及教育者调查后,认为批判性思维是一个极为广泛的概念,其侧重以一种开放的方式来进行有关推理活动,并由此寻求各种各样、非唯一的解决方案(Jones,1993,1994,1995)。而Halpern(2014)认为,批判性思维是通过运用相关的认知技能与策略,以增加实现预定结果的概率。于此背景下,思考过程是有着明确的目的性、合理性以及目标导向性,这在实践中进一步包括解决问题,形成推论,计算相关的可能性,并最终做出相关决策。而在这一复杂的思考过程中,思考者也会有意识运用“思考”,并虑及特定的情景以及特定的目标及任务类型。就此而言,批判性思维实质上已经超越了所谓的思考者对其自身思考或决策的思维过程,而成为一个自发的,有意识自我控制达的思维过程。另一方面,批判性思维也强调控制并去除思考者的个人偏见,并依据事实来推理及思考。
以英国高等教育为主要分析对象,本研究从多维度的角度出发,探索和研究批判性思维在西方国家高等教育中的应用。这涉及以下研究问题,批判性思维方式在英国高等教育中是如何体现的?教师与学生是在此过程中是怎样的一种关系?批判性思维如何影响并建构高等教育中的教学理念、教学认知及课程设置?一方面,本研究源于作者在英国作为博士研究生多年的课堂学习经验,所参与的百余个博士研究生系统培训课程及主题讲座,以及多个高等教育研究年会的总结。
另一方面,本研究结合作者对自己博士课题项目研究的总体反思,特别是通过综合、分析导师对自己研究的指导与引领,从切身经验以实证的角度探索,总结了批判性思维在英国高等教育教学及学术研究中的实际应用。此外,通过与其他英国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关于英国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方面的针对性研讨交流、访谈,本研究在更广的层面分析英国高等教育活动中批判性思维的适用与普及。另一方面,本研究还得益于作者在中国重点高校多年的高等教育与研究工作,使得作者能够在不同教育理念与教育文化的背景下,反思与分析批判性思维的独特属性,及其在我国高等教育中适用的必要性与益处。
三、批判性思维在英国高等教育中的应用
1.哲学理念基础。作为传统的西方教育强国以及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奠基人,英国极为注重批判性思维在其高等教育中的广泛、灵活的适用,这具体表现在教育的哲学理念、教学认知与导向、教学方式以及课程的设置与安排等方面。英国高等教育中的批判性思维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苏格拉底在教学中所倡导的对抗性、冲突性的哲学思维方式。在这种宣扬“逆向”、冲突性思维的哲学理念下,英国高校倡导并鼓励学生在学习与研究过程中勇于质疑,独立思考,并善于批判性地看待,分析及反驳他人的观点。而在挑战他人的观点同时,学生也必须学会捍卫自己的观点。这种鼓励冲突与抗辩的教学方法,其实质在于认为寻求真理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存疑、质疑、相互争辩的过程。而在与他人思维冲突、挑战他人观点并捍卫自己观点的过程中,学生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新力,敢于跳出“常规思维”的束缚,从而针对性地发掘、提出、寻找相关问题,并寻求一系列多元化的解决方案。
另一方面,从更深层次分析,潜在于上述冲突性、对抗性的批判性思维方式的西方哲学理念是浓厚的人文观念,即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地位平等,无论是年龄、职位、级别等。在英国高等教育中,这主要反映在师生在教学中的地位平等。多数情况下,英国高校教师更多地在扮演一个更有经验、更富知识、更懂方法的引导者、学习伙伴、学术挚友以及“模拟”的质疑者/挑战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更加注重鼓励、刺激、训练学生主动地去寻找问题(例如如何找到一个好的问题,如何明确这一问题,如何将此问题理论化),探索相关理论框架的应用,寻找适当的、可得的研究方法,并基于上述内容来分析问题,并得出自己的结论。在长期的此种思维训练下,英国学生在学习往往会采取极高的主动性,并习惯性将某一学习任务内化为自身解决某一问题的冲动与内部动机,而非来自外部(教师)强制性的任务。而整个学习过程由此演变为学生“自己难为自己”的自我探索、研究、寻求结论的学习过程,因为如果学生不“难为”自己,他知道别人(教师)必定会难为他,因为其作为质疑者与挑战者,教师往往会通过冲突性思维的方式来挑战学生的学习与研究(以此为目的引导与激发学生的学习)。
2.认知中的试错性。于教学导向与认知层面,英国高等教育中的批判性思维注重鼓励学生在学习研究过程中的试错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不会为学生提供一个认知层面的一个既定的、正确的理论、结论或者答案,而是通过课程讲授、小组讨论、模拟案例等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不断地启迪,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独立的研究、探索、分析来解决相关理论问题。在此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地学习、适用及比较不同的理论框架,尝试不同的研究方法来解决相关研究问题,即一个连续性的、不断的试错过程。
在此试错过程中,学生会找到非唯一的,但却是最适合自己解决相关研究问题的理论框架与相应的研究方法。这一过程对于学生往往是既具有挑战性,又极为艰辛,但最终却是极有成就感的研究历程。而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多种角色。一方面,教师本人会积极参与相关研究问题的学习与分析,从而能够更好地跟进学生的研究问题。另一方面,教师又作为研究上的导师,有意识指导学生进行相关学习,分析有关文献、教科书及案例,并通过对比、否定、再否定,鼓励学生寻求其自己的理论框架。教师有时还必须扮演一个例外的角色,即在关键的时点对学生说“NO”,及时制止学生在不相关或过度深入、零碎的理论研究上花费过多的时间,以至于影响整个学习研究进程,偏离既定的研究主题和方向。此外,英国的高校教师有时也会扮演一个极为严格的角色,即对学生的学习与研究提出极为苛刻的要求,要求学生以极为严肃、认真、审慎的态度对待其学习与研究,并以此作为评定其是否达到相关通过标准的基准线。
而在这样的“试错”的学习与研究过程中,英国高等教育所追求的并非是让学生一蹴而就,很快建立一套完善的、富有逻辑的、“弥补空白”的理论框架,而是让学生学会每天学习、理解、吸收一小点新的知识、新的观点、新的方法,日积月累,形成一套适用自己解决问题的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并对现有研究做出一点点贡献(Add another brick to the wall)。这就促使学生学会以一种耐心、渐进、认真、思辨、实证的方式进行学习与研究。这种“重学习过程”而“轻研究结果正确与否”,重“问题分析”甚于“正确答案”的批判性思维方法,更加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在主动性、创新性,并塑造其与众不同的学习个性与研究习惯。
3.教学方式。批判性思维方式在英国高等教育的应用进一步体现于其课堂教学的风格与课堂氛围,即平等性、包容性、参与性与互动性。一方面,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即使是在正式的授课过程中,经常扮演着如苏格拉底一样的、循循善诱的、温和的学术引导者的角色,与学生间的关系更像是共同的研究伙伴、有经验的长者以及研究课题的讨论者,充分体现了对学生的人格尊重、人性的平等以及研究民主的特性。于此基础上,教师在课堂过程中鼓励“教”与“学”的互动性,激发学生的参与性,以及与教师的“学术对话”和“学术争辩”。例如在授课过程中,教师经常采用小组分析与讨论、小组间的论题争论以及整个课堂的共同讨论等思辨式教学方法。
同时,教师还在授课过程中表现了对学生极大的包容性,例如学生可以,也常常在教师讲授过程中直接提问题,“打断”教师的授课,甚至就有关观点与教师辩论,并进一步引发其他同学对此部分授课内容的反思与讨论。此外,教师也通过学生的互动性、参与性以及思辨讨论,明确鼓励学生对课堂的知识与研究的充分贡献,并将此作为考核学生最终学习成绩的关键部分。但另一方面,教师也会有意识地管理课堂,保证教学进度、课程任务以及有序的课堂秩序。教师通常会在“教之课堂”与“学之课堂”、教师的课堂与学生的课堂以及民主课堂及管理课堂中平衡。
4.课程的设置与安排。批判性思维方式在英国高等教育中适用的另一个表现就是教师的教案设计(syllabus)。通常情况下,英国高校某一门课程的教案设计不会仅仅依赖一本或者几本教科书及案例书,而更像是若干个特色专题的有机结合。针对每一个章节,某一个研究主题,教师都会安排大量的、不同类型的以及时时更新的阅读任务。这一方面包括参考教科书的某些章节,另一方面更涉及其他相关的学术期刊论文、案例分析、政策文件等广泛内容。同时,教师通常还会进一步要求学生自己寻找相关的各种资料,作为章节学习与研究的补充内容。在这种教学安排下,每个教学章节事实上都成为一个个独立的,但又相互联系的科研论题,从而不断训练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批判性思维方式,自己有意识地进行独立、思辨的学习,而非一味地聆听教师的讲授,成为被动的知识接受者。
另一方面,学生通过一个个独立的专题学习,探索各学习章节的内在联系与逻辑关系,从而最终就整个课程形成一个总的研究课题。通过这样的反复训练,学生能够很好地形成“本能”的批判性思维、研究方法以及进行某一课题的独立研究能力。而学习过程中的小论文以及最终考试的大论文,作为考核学生学习成果的工具,也能很好地测试出学生是否很好地培育了独立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并将其运用到相关课题研究中。
5.其他。此外,英国教育传统上所重视的教育素质与能力训练也进一步促进批判性思维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从小学,甚至幼儿园开始,英国教师就强调对学生的领导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以及沟通能力的训练,此种素质与能力训练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学生从小就形成批判性思维的思维方式。例如,作为团队的领导,学生必须能够对其他成员的意见进行批判性的采纳,同时通过与其他成员的辩论,就自己的最终决策给出合理的理由。而作为团队成员以及高效的沟通者,学生必须常常发挥其思维的主动性,积极质疑他人的观点,表达且捍卫自己的观点。于此,批判性思维即溶于学生的思维习惯,成为其潜意识看待世界的思考方法。
四、对中国的借鉴及结论
作为现代教育的先驱以及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典型,英国高等教育中所广泛应用的批判性思维方式对完善我国的高等教育教学与研究有着较好的借鉴价值。一方面,中国高校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在理念上终结传统上“课堂统治者”的角色,将课程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习者——学生。同时,从教学实践中上将自己转换为学生的“学伴”、导师以及负有学术经验的长者,创造一种学生积极参与、平等、民主的学习氛围。另一方面,中国高校教师应转变以往“唯正确论”、“满分论”的教学目标,在一定程度上“解放”对学生的分数束缚,鼓励学生自己积极探索相关研究课题,将“课后作业”内化成为对相关学习论题的思辨与反思。同时,教师还应有意识设计有利于激发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教学氛围与教学方法,通过学生间的学术争论、小组讨论与小组辩论等多元化的授课方式,激励学生学习,适用批判性思维方式学习相关课程。
此外,高校教师在教案设计方面也可以适度采用开放式、拓展性的课程安排,脱离对既有的教材及案例书籍的依赖,以特色专题的方式讲授课程章节,并要求学生自己就课程学习寻找、阅读、综合分析相关书籍、论文以及实证案例。但另一方面,考虑到各国的具体国情、教育传统与文化以及社会对人才的不同需求,其他国家的高等教育经验仅仅对我国具有借鉴作用,作为我国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改革,提高学生素质与国际竞争力的参考。此外,批判性思维在中国高等教育中的应用还必须考虑到中国高校的学生规模、课堂大小以及不同学科要求等特定条件,而做出适当调整。
论文摘要:大学英语教师的素质发展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推动英语教学改革的关键。教师的整体素质直接影响到英语教学改革的成败。本文分析了大学英语教师的现状、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转变以及新的教学模式对大学英语教师素质的要求并提出了提高教师素质的途径。
为适应中国对外语人才培养的需要,教育部于2004年1月颁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了大学英语改革的方向,其改革内容丰富,涉及到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材等各方面的改革。其中,教师是最为重要的因素。然而,根据调查,许多高校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花大量时间讲解课文和做课文练习,这明显是与旨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改原则是相悖的。
一、大学英语教师的现状
众所周知,大学公共外语教研室立项少,任务繁重,收入低下,在家庭和事业的重压下,大学英语教师们疲于授课,真正能出色完成教学任务的人为数不多。许多教师为了生存和发展,或是在校外兼职代课;或是埋头考试,另谋高就;或是专心写论文,致力于评职称而对教学质量不闻不问。同时,有丰富经验的老教师或退休或因年迈体衰而无力承担过多的教学任务,纷纷离开教学一线。再加上近年来的连续扩招,教与学的矛盾日益突出。刚刚毕业,没有经过严格培训的青年教师大量增加,这些都直接导致了整体的教师队伍质量有所下降。许多青年教师曾经受过的都是“应试教育”,因此他们自然而然也会将这种旧有的“一言堂”教学模式带入课堂,无法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大学英语教师角色的转变
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如何才能培养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如何才能把素质教育真正落实到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理念至关重要。首先,教师必须是课程设计、实施与评价的积极参与者与研究者。在“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学方法应从“教”到强调“学”转变,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师需要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制订课程目标,选择和整合教材内容,有计划地实施课程并对结果进行评价。教师担当起了设计者与研究者的角色,对课程的每一个方面都给予精心的考虑和安排,以支持和促进学生有意义的学习。其次,教师应该是学生的指导者和激励者。教师应指导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指导他们的学习策略,指导他们学会交往。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学生对其学科的兴趣和他在这一学科取得成就的大小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兴趣是学习的内驱力。”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学生非常希望能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但是由于在课堂上发言时容易紧张,往往不愿参与课堂活动。教师的责任就是要创造轻松的课堂氛围,消除学生心理障碍,成为他们学习的激励者。同时,教师应该成为与时俱进,具有不断学习意识的学习者。目前,基于计算机和多媒体网络教育技术手段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要熟悉和掌握这种教学模式,教师就得花时间去学习和摸索。并且,要想在理念和方法上不断创新,教师必须要学习外语教育著作和论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研究教学方法。因为“不研究教育规律,对教育就缺少‘制控权’,容易为‘风’所动,为‘情’所驱。”
三、新的教学模式对大学英语教师素质的要求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课程要求》)指出:“教师素质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也是学科长远发展的关键。”教师要适应自身角色的转变,胜任《课程要求》中提出的教学任务和要求,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提高自身素质:①更新观念。深入研究学习《课程要求》,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实践。教师引入任务教学法、实施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主动创建并运用能充分发挥学生创造力的教学方法,例如,学生使用ppt进行课堂互动,学生使用e-mail写作,编写话剧等等都是非常有益的突出主体精神的尝试。②具备创新能力。具备创新能力的教师,无论在教学还是科研当中都能提出有创造性的观点、方法和观察视角,不断创新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无论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还是教师自身的发展都是良性互动的。③加强个人修养。外语教师应具备的素养包括“较高的人品修养”。英语教师要充分意识到人格力量对学生的无形作用,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培养他们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还要教他们如何做人、做事,寓人文精神的养成于教学之中。
四、提高大学英语教师素质的途径
①提倡教师进行反思性教学。近年来,反思性教学被广泛应用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是促进大学英语教师综合素质提升的有效途径。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反思性教学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主动地进行思考与分析,对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回顾和反省。所以,反思性教学能够端正英语教师对发展专业能力的认识,有助于使外语教师成为研究者。通过教学反思,教师调整、优化其教学行为来组织课堂教学,指导学生学习,最后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反思性教学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无疑会有力地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促进教师自我发展。因此,反思性教学能力是教师应具备的重要素质,也是当前外语教师教育的核心问题。
②培养教师创新能力。高校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人才,高校教师必须首先具备创新意识和能力。教师创新能力最显性的表现之一就是教案设计。在选定教材的基础上,科学地、具有创意地设计每一课教学活动方式,从而将教材“活化”,将课堂“动化”,将教学过程交际化,将教学效益增值化。所以教师应根据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兴趣爱好和学习特点来设计符合学生兴趣的教学活动。不论是哪种活动都应该提供机会让学生用英语交流思想完成任务。③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估机制。由于众多社会因素影响,四六级成为评判教师教学的重要标准和大多数学生学习英语的唯一目的,这使得师生双方都日益失去对英语学习本身的兴趣。因此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估机制,对教师业绩公正评估迫在眉睫。评估内容应包括专业水平,教学效果以及科研成果等。评估方式可以采用学生打分,同事打分以及专家打分相结合。学生的评价应该既要考虑正在任课班级学生的评价,也要考虑已教过的临近毕业学生的评价。通过这些方式力求对教师的评价做到公正,科学。同时,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强对教师的研究,加大教学投入,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只有教育部门和教师一起努力,外语教学才能有望摆脱“费时低效”的状况。
实现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任重而道远,需要各个方面的努力和配合。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一把双刃剑,对广大一线教师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随着改革的深入,我们还会遇到更多困难和问题,只有通过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我们才能够在改革中做出成绩,进一步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白葵.新理念?摇新模式?摇新角色——论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中教师角色的转换[j].大学英语,2006,(1).
[2]陈宝翠.教师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的角色[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6,(5).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8).
[4]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从“教学一得”到“读书笔记”
为促使教师养成读书学习与反思总结的习惯,学校要求教师在每学期期末交一份纸质文稿“教学一得”,题材不限,可以是论文、教学设计、随笔、总结。实施了一段时间后,我的博客里有了这样的留言:“为啥非得这样反思呢,浪费纸张啊!”“形式主义!增加老师负担!”
反思:教师是新课程的实施者,只有不断学习新理论、反思总结经验,才能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大家抵触“教学一得”,不能解读为漠视读书与反思,只能说明措施低效甚至“负效”。如何才能让教师愿读书、会反思呢?
应对:改“教学一得”为“读书笔记”。我们首先提出“不会学习的老师教不出会学习的学生”“多读书,才能教好书”,从舆论上造势,从观念上引导。随后,我们有意识地引领“读什么”,由教科室负责搜集、编辑有关新课程理念、实践探索等文章,印发到每位教师手中,同时把文章的电子版上传到校园网上。在此基础上,引导教师要把精读与泛读相结合,既要博览群书,也要读透其中一本专著或某几篇文章。每位教师完成的读书笔记既可以是读后感、好文章摘要、课题研究思路,也可以是课堂教学的反思日记和教案设计,这些读书笔记又被及时充实进校园网。这样,人人都成为校本知识的创造者和使用者,校本知识生产、贮存与分享的良性机制得以形成,学校的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成长也有了实际的支撑。
从“听课笔记”到“观课感受”
为促成教师之间互相听课、评课,交流切磋的教研氛围,学校规定了每学期听课节数的最低数量:教师每人不得少于30节,教学干部不得少于40节,否则评优评先一票否决。本以为是明智之举,在教学检查中我却意外发现听课记录有“造假”的现象。
调查:通过与教师谈心,结合调查分析,我认识到恰恰是学校的管理模式出了问题。为了保住“省重点校”“连云港市名校”的地位,我们过于强调教师间的竞争和成绩排名,造成教师之间缺乏应有的合作机制,大家不愿被听课,自然也不好去听别人的课,每个人都在一个自我封闭的系统中苦苦努力,提高缓慢。
对策:从教师之间的利益同化入手,在教师评聘中看重备课组、年级组的整体成绩,促进教师之间的合作共赢;从校领导带头开设“走进新课程”观摩课做起,促进教师之间的反思共享。为此,学校每周都要开设教学公开课、名师示范课、青年教师汇报课;每学期搞一次“教学开放周”,诚邀市、县兄弟学校教师来我校听课交流研讨;“走出去”,虚心到兄弟校听课学习。在创设大量听课、观摩机会的同时,我们要求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及时跟进,对一周内本备课组的各类公开课展开讨论。授课教师与听课教师互动对话、交流“观课感受”,以实际的教学案例来对照自己的“家常课”,在观察、对比、反思、修正的过程中使自己的教学行为趋于科学、有效。
从名师不“鸣”到“名师接龙”
我校不乏特级教师及省、市级名师,但奇怪的是相当一部分名师却很“低调”,对学校安排的教学重任和科研课题借故推脱,有的甚至不进反退,课堂教学效益下降,教学能力受到学生和家长质疑。为什么曾经斗志昂扬的他们在成名之后却激情不再了呢?
反思:名师不“鸣”的背后各有其自身原因,有人自认为功成名就,生活在名师的光环下足矣,有的因找不到更高远的目标而失去方向感和进取心,有的虽有目标却觉得障碍重重而知难而退。但从管理的角度看,缺少对名师的理性关怀、生涯规划的个性指引,校长难辞其咎。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 微课 教学设计
在信息高度“微缩”的今天,与“微”有关的新词语打破了原有的传统长篇大论的模式,并且受到人们的追捧。“微时代”的到来给教育领域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传统的数字教学模式被打破,“微”教学逐渐兴起。
一、微课的理念
微课程(mciorlectller)是2008年由美国圣胡安学院高级教学设计师戴维·彭罗斯首创,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实践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教学环节开展教与学的全过程。微课内容“小而精”,兼具独立性、完整性,能有效解决教与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因此,“微课”是不同于传统的教学设计,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二、微课的设计
微课需要在短的时间内教授完某个知识点,这样的教学形式决定了它与传统的教学形式有很大的不同,本文从多个方面分析了微课设计的独特之处,并以实例说明其实践方式。本文中微课的设计内容以苏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第五课敬人者人恒敬之第一课时中的一个知识点——受人尊重的奥秘为例来说明。
1.微课的目的及重点难点的划分
(1)“生本位”目的要求
微课根据授课对象的不同,对要达到的目的和重点难点进行调整。本文微课实例是针对七年级的学生设计的。七年级学生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处于初小的过渡阶段,学习课程、学习方法、学习环境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该课程的目标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主客观情况,让学生既能轻松学习新知识,又能轻松适应新的学习模式。也可以结合传统课程中的一些技能来保证课程的连贯性和学生学习兴趣的持久性。因此,笔者在教学设计上采用情境教学模式,从学生的熟悉的成语故事入手,并且要求学生学习结束后达到以下学习目标:知道受人尊重的奥秘;通过受人尊重奥秘的揭示,使学生理解尊重他人的意义,并能在价值观上认同尊重他人,平等待人。
(2)精简的重点难点
由于微课自身特点的限制,一个微课所包含的知识内容很有限,因而在微课中重点和难点不宜设置太多,重点难点解析需要尽可能简洁明了,达到10分钟就能掌握某方面的知识或技能的目的。课程的重点为:受人尊重的奥秘;课程的难点为:使学生理解尊重他人的意义。
2.微课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设计
微课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设计是决定该微课能否成功的主要因素。因此微课的表现形式不能以大篇幅的发挥,细细分解,详尽说明的手段来实现。主要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
(1)百花齐放春满园——微课素材的选择
微课中教学素材的选择是最重要的。要在短时间内让学生体会到受人尊重的奥秘,特别是还要理解尊重他人的意义,在选材上应选择一些生动典型的事例,以最直观的方式使学生理解学习内容,留下深刻印象。笔者采用了简短的成语故事视频资料,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参与的表格资料,增强学生的参与度;有趣的历史典故故事表演,让学生融入到学习情境中;生动的诗歌朗诵欣赏,小结巩固所学。
(2)一枝红杏出墙来——微课导入的方式
微课的起始部分应该要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提高融入课堂的效率。在本例中,笔者选取了《晏子使楚》这样一个成语故事的动画视频,既简短又能调动学生的兴趣,教师提问:“楚王如何做就能避免落得如此尴尬的下场?”如同伸出墙头的那支红杏,学生自然被它吸引,引出“尊重”二字。由此,顺理成章进入主题。
(3)为有源头活水——来微课衔接的方式
微课的衔接方式对于学生接受所学知识具有很大的引导作用,因此衔接要注意“度”,可以通过图片和故事引导过渡,从而使学生更轻松地接受新的学习内容。笔者在本例中对于,‘受人尊重的奥秘’和‘尊重他人的意义’这两个问题之间的衔接采取了图片故事对比的方式。从《‘乞丐’和‘富翁’》的故事中两者的对话演绎到另一个故事《女王敲门》中女王和丈夫的对话表演,师生共同参与演绎,通过对比,学生能自然联想到尊重他人能得到他人的尊重,反之,则异然。这就是尊重他人的意义。两个知识点间,联系紧密自然,没有脱节的现象,就像源源不断注入的活水,奔流不息。
(4)柳暗花明又一村——重点难点的处理
分析重点,剖析难点,加深印象。在对受人尊重的奥秘这一难点进行处理的时候,先出示表格,让学生在填写表格‘我最尊重的那个他’,在学生参与的基础上,教师通过提问和追问的方式让学生自行找出这些人让我们尊重的原因。于此同时,通过《‘乞丐’和‘富翁’的故事,让学生从反面认识到不尊重他人也将得不到他人的尊重的道理。强化了受人尊重的奥秘在于尊重他人,加深了学生对这个知识点的理解。
3.微课的细节设计
微课设计过程的细节会影响到最后完成的微课能否成为一个成功的教学手段,以下是一些应注意的要点:
(1)微课的多媒体设计
微课中的PPT必须便于学生自学,不应出现PPT张数太多导致学生厌烦从而失去学习兴趣的情况。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①清新淡雅的版面。很多的PPT在制作时,采用了很多的设计模板,加入了大量的其他元素,使得课件看起来光鲜亮丽,但是这样的会学生的注意力,影响到对内容的学习,因此,PPT制作应以浅色背景为主,避免学生受到不必要的干扰。
②简洁明了的文字。学生花在阅读文字上的时间就越长,那么他就没有更多的精力来听教师的引导和讲解,相反,如果在这段时间内学生注意力只在教师的讲授上,则文字就起不到作用了。因此,微课PPT的文字应言简意赅。
③干练的语言呈现。微课中的教学视频是微课成功的关 键,因此微课中教学视频的设计很关键。教师的语言应简练,有条理,直击重点难点。教师可以通过各种语气的提问,使学生跟随教师进入问题的提出部分;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回答的评价使学生领会问题的解决方法;使学生更加充分地感受到一对一教学时的师生交流。
(2)微课的教案设计
PPT课件加上教学视频是微课的主要教授方式,但教案也是必不可少的。微课的教案可以成为教学的辅助手段,或者可以将微课的教案看成微课的延伸。当学生遇到疑问时,或希望对微课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了解时,教案就可以成为学生的参考书,这样就可以避免学生盲目查找参考书带来的时间浪费。因此,教师在给出微课的同时,可以同时给出微课的教案。例如:通过在网站上给出微课的电子教案等方式,帮助学生对微课的深入学习,使微课教学的辅助资源更齐全和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