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2 21:09:2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医生工作经验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护士长在科室的管理协调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现代医院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对于护士长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工作中不断取得创新性的成绩。本文中笔者就护士长管理工作中的相关性因素进行分析,并在人本管理的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才能使以后的工作以高质量、高协调性地顺利进行。
【关键词】 护士长;管理;相关因素;对策
护士长犹如一个科室的后勤部长,不仅需要一定的工作经验,能够胜任各种护理技能操作,并能够指导下级护士操作,同时护士长须有一定的管理能力,配合科主任工作。而这些管理能力不仅取决于护士长的个人魅力,而且更需要经验的积累。护士长往往是从护士成长起来的,所以一般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过硬的专业技能,但是管理技术却是成为护士长以后慢慢培养起来的,管理经验也是长时间总结积累起来的。因此对于护士长管理工作中的相关性因素进行研究分析就显得较为重要,通过研究分析总结,并提出相应对策成为提高其管理艺术的重要步骤。本文中,笔者就护士长管理工作中的相关性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现将经验总结报道如下。
1管理工作中的相关因素
1.1人际关系护士长不仅是在科室护士间起着领导和协调的作用,在护士与医生及其他医院工作人员中也起着连接及促进的作用[1],因此科室内及科室间的关系在护士长的工作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这些人际关系对护士长的管理工作所起的作用不言而喻,其影响着护士长的管理工作中能否建立起良好协调的人际关系及工作氛围,故其在护士长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值得引起注意,需要加强总结及研究。
1.2人格魅力护士长的人格魅力在其管理工作中也起着较为重要的。在当今社会中,为人处世的基本点就是要具备人格魅力。人格是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也指个人的道德品质和人的能力作为权力、义务的主体的资格[2]。而人格魅力则指一个人在性格、气质、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的很能吸引人的力量。而护士长的人格魅力就在其管理组织工作中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其可以在协调工作及工作组织中起着积极的作用,可以通过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周围关系达到和谐融洽。人格在一切事业中都极其重要,这是勿庸讳言的。人格魅力的形成与睿智的头脑,敏锐的洞察力是不可分割的,故护士长的人格魅力要求其有睿智的头脑及敏锐的洞察力。
1.3工作人生经验工作人生经验在护士长管理艺术中的作用不言而喻。一些资深的护士长在长期的管理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这些工作经验不仅使其处理应急事件的能力非常突出,在平时工作中的各个环节中也体现着其艺术性,使其在工作中凭借着其深厚的经验和过硬的技术起着监督、指导和促进的作用,且对其他护士起着榜样的作用。所以说护士长的管理经验不仅对于提高科室的工作效率有着积极的作用,且对于重大事件的及时正确处理也有着重大的作用,所以工作经验积累不可忽视。
1.4其他因素影响护士长的护理工作影响因素较多,不仅仅包括人际关系、人格魅力及工作人生经验等几个因素,还包括多种其他的因素,因为护士长的管理工作是一门综合的艺术,护士长的自信心、创造力及组织协调因素等多种因素在其中的作用也起着辅助的作用,应在加强其他因素的同时注意综合素质的整体提高,使科室各方面齐头并进的发展,形成良好的工作、学习的氛围。
2相关对策
2.1处理好人际关系的方法护士长在科室内及科室间的人际协调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是其管理工作开展好的前提。要想协调好人际关系不仅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3],在平时的工作中,尤其是工作分配中做到公平公正,在各项事情的处理中做到以人为本,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工作中的每一件事,设身处地地为同事及下属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使其对自己的工作能做到很好的配合。同时协调好本科室与其他科室的工作关系,多与下属及同事沟通的基础上,在细节上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使大家从心理上服从其管理,从情感上形成和谐的状态,使科室在一种良好的人际氛围中形成良性的工作循环状态。
2.2形成自身的独特人格魅力人格魅力的形成与其性格、脾气、思维模式等多种因素相关,而后天的教育及周围环境对其的影响也对其人格魅力的形成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不断地学习及充实自己对于后期人格魅力的影响也有着积极作用。护士长只有在不断充实、学习中形成自己的独特人格魅力才能在以后的科室工作中形成自己的一套独有的工作模式,从而通过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周围关系达到和谐融洽。在对待现实的态度或处理社会关系上,对他人和对集体的真诚热情、友善、富于同情心,乐于助人和交往,关心和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对待自己严格要求,有进取精神,自励而不自大,自谦而不自卑;对待学习、工作和事业,表现得勤奋认真。这些因素在护士长人格魅力的提升中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2.3人生经验的不断积累人生经验的不断积累是一个总结并改进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不仅需要护士长的不断充实学习,在处理事件上也应吸取同事及前辈的有利经验,取其精华,化为己有,为己所用。同时不断改进自己的缺点,寻找发生过失的路径,分析发生过失的原因,制定新的防范措施。不能采取回避的态度,以良好的心态面对错误,不断改进,总结经验,增加自身的人生阅历,丰富自身的经验,并将其运用于自己的管理艺术之中,形成自身的独特的管理艺术[4]。
2.4其他因素的对策护士长的自信心、创造力及组织协调因素等多种因素在其管理中也应逐步强化,不断改进,护士长只有掌握了过硬的技术才能树立起其在工作中的自信心,不断学习才能不断激发自己的创造力,而良好的工作氛围又是其学习及创造的基础,从这里可以看出来,影响护士长的管理的各项因素又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因此每一方面都不应该忽视,应该做到同时学习进展。
3小结
总结以上因素及对策,护士长的管理影响因素较多,只有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总结优点,不断改进不足之处,并且做到以人为本,才能在护士长的管理工作中做到游刃有余,使其管理工作形成一种和谐的氛围,故此笔者认为护士长应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不断充实自己,才能使以后的工作以高质量、高协调性地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Ziai WC,Varelas PN,Zeger SL,et al.Neurologic intensive care re-source use after brain tumor surgery:an analysis of indications and al-ternative strategies[J].Crit Care Med,2003,31(12):2782-2787.
[2]王世珍.护士长的人格魅力与管理艺术[J].护理研究,2005,19(1B):182-183.
【摘要】目的:减少中药调剂的差错发生,更好的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增加患者对中药调剂的满意度。方法:选取2008年1月到2010年5月本院发生的24例中药调剂差错,对这些调剂差错发生原因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并对中药调剂差错的预防措施进行总结、探讨。结果:这24例中药调配差错中,有6例是由于审方发生错误,5例是由于调配差错,5例是由于4例没有交代清楚出现患者之间拿错药,4例由于医生处方错误。结论:预防中药调剂差错的发生可以更好的保障患者的临床用药安全,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避免医疗纠纷发生。
【关键词】中药调剂;差错分析;预防措施
中药调剂工作是医院的药剂调剂工作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在进行中药调剂过程中发生差错就将直接导致患者用药发生危险和影响中药制剂的临床治疗疗效,也会影响到患者对该医院的满意度和信任度。[1]所以,为了更好的加强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一定要避免在中药调剂过程中而发生的调剂差错,并采取一切措施来预防发生中药调剂差错工作。本文通过对本院中药调剂工作中容易发生调剂差错的环节经进行分析探讨,探讨总结了预防发生中药调剂差错发生的措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1月到2010年5月本院发生的24例中药调剂差错。
1.2 方法 对这38例中药调配差错发生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
2 结果这24例中药调配差错中,有6例是由于审方发生错误,5例是由于调配差错,5例是由于4例没有交代清楚出现患者之间拿错药,4例由于医生处方错误。
3 讨论
3.1 中药调剂差错的主要原因
3.1.1 审方发生差错 审方是当中药调剂人员拿到医生开具的处方时进行审核的过程,要认真的审核医生开具的中药处方是否存差错,例如:有无配伍的禁忌,[2]有无字迹不清或者其他不规范的情况,如果忽视了审方过程,没有及时和医生沟通所出现的问题,就会出现调剂差错发生的情况。还有调剂人员的专业知识掌握程度不够,在处方没有错误的情况下,没有看好应取药味、剂量、何种炮制饮片等,造成中医调剂差错。
3.1.2 调配发生差错 中药的调剂工作比较枯燥,工作量比较大,所以如果在进行中药调配的过程中,中药调剂人员没有一个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就会导致中药调配差错事件的发生。例如:将中药药味配漏、配重、配错,[3]和炮制品种没有分清楚,要炮制品的配成生品,需要另配的如烊化、包煎等情况没有注意到,调配到了一起。
3.1.3 交代差错 中药调剂好后,因为中药没有具有明显标记的包装,当调配后所用的包装材料都比较相,在付药的时候,没有核对好患者的姓名等基础信息,造成患者之间的药拿错;还有在发药的同时,没有和患者交代好重要的煎煮方法、服用和煎煮的注意事项等,不但会影响患者的服药效果,还可能发生由于没有将有毒的药物进行正确煎煮造成患者的中毒等调剂差错。
3.2 预防中药调剂差错的措施
3.2.1 要通过建立标准的中药调剂操作流程和中药调剂制度来预防中药调剂差错的发生。中药调剂操作流程要涵盖整个调配过程,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加以重点的强调,让中药调剂人员在工作中熟悉标准流程,严格按规范操作,在进行调配后的服药交代等工作也要完善。并配合完善的奖惩制度,对应一些具体事项,分清责任,提高中药调配人员的责任心,一旦出现中药调剂差错一律严惩,对表现好的人员也加以奖励,并让他的实际工作经验和同事分享,加强学习。在一些贵重药物、有毒药物的中药调剂工作中要更加准确。
3.2.2 要注意提高、加强调剂人员的素质和学习。中药调剂是涉及到的知识面比较广的技术工作,不但包含剂型的储存、中药调配、中药药味的熟悉,并且需要中医基础理论、方剂学、中药学、中药炮制学、中药鉴定学等学科的专业学习,[4]并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合理的应用在实际中药调剂工作中,所以就要求中药调剂人员只不仅要有很高的专业素质,掌握和中药调集有关的专业理论知识,也要通过不断的学习,经验总结,才能更好的做到中药调剂工作,跟上临床实际工作的变化。也要做好也医生的沟通、学习,对在进行调剂中发生的问题进行交流,更好的互相配合。
3.2.3 提高本院中药调剂人员的责任心和职业道德。医院是救死扶伤的地方,也是直接面对患者的服务行业,中药调剂人员要知道和认识到自己的工作重要性,要以患者为中心,认真的对待自己的每一次操作,加强服务意识,更细心的做好调剂交代工作,对患者所提出的疑问认真回答,减少自己在工作中的调剂差错,以自己最大的力量来提高患者对本院的满意度。
本文通过对本院中药的调剂工作中容易出现的调剂差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并对中药调剂差错的预防措施进行总结、探讨。总结出本院在中药调剂工作中易发生的差错有审方差错、调配差错、交代差错等问题,为预防这些调剂差错采取的发生,应采取的措施有建完善中药调剂制度、奖惩制度、提高人员素质、提高人员职业道德等。得出预防中药调剂差错的发生可以更好的保障患者的临床用药安全,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避免医疗纠纷发生。
参考文献
[1] 冯芳绒,药店中药调剂差错分析及预防措施[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9(17):96―99
[2] 黄文琴,中药调剂差错分析及预防措施[J],中国实用医药,2010,5(8):228―229
[3] 乔德兰,李玉芬,中药调剂差错分析及预防措施[J],青海医药杂志,2008,38(4):61―62
关键词:新生儿科;进修医师;教学管理;综合能力提升
医师进修制度是提升医师整体医术和医德的重要制度,而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新生儿科为践行该制度做出了长期的努力,并收获了珍贵的经验和实践数据。我科室由我国著名新生儿学家金汉珍教授于1953年创建,是上海市医学重点学科,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专业,教育部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现有床位100多张,设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30张、早产儿和足月儿病房70张,2005年成立卫生部新生儿疾病重点实验室,是我国最大的新生儿医疗中心之一。我院新生儿科是全国新生儿专科医生主要培训中心之一。1960年开始招收新生儿专业研究生,拥有6名博士生导师,至今已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80多名,现每年招收新生儿专业博士和硕士生5~6名,目前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20多名,每年举办2~3次新生儿专业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学习班,每年学员人数达200余名。未来2年内与加拿大全国新生儿协作网合作,建立国际新生儿-围产医学培训中心,每期2年,第1年在我院培训,第2年在加拿大医院NICU临床工作,每期面向全国招收学员6~8名。接纳进修医生也是我院的重要工作之一,每年招收全国各地的新生儿专科进修医生30多名,短期(3个月)参观学习者30多名,进修护士20名。这对于提高进修医生专业技能、增强带教导师教学水平及医院知名度都有重要意义。通过导师现场指导教学,进修医生可在日常医疗管理、临床医疗技能、医德等综合素质方面得到提升。由于进修学习具有针对性、适用性、灵活性、效益性、先进性的特点,且培训周期短、实用性强、见效快,故能满足不同层次医疗卫生技术人员的需要。同时,进修医生可配合科室完成许多临床医疗任务,缓解了人力短缺的压力。我院新生儿科2011~2015年度进修人数递增,迫切需要总结经验,加强对进修医师的教育管理,力求在有限的时间和资源情况下最大程度提升进修医师的医术、人品和综合能力,有鉴于此,十分有必要系统的评估进修医师在完成进修并返回原单位后的个人综合能力提升状况,为完善该制度提供有力的实证证据。下文先评估了2011~2015年度我院新生儿科进修医师的成果,再根据本院的经验总结提出了优化进修医师管理制度的若干措施。
12011~2015年我院新生儿科进修人员情况分析
1.1进修人数
图1反映了2011~2015年我院新生儿科培训进修医生的情况,随着儿科医院新生儿科规模的扩大,来我院进修学习的医师也大体上呈现逐年增多的趋势,进修医师数量的提升反映了此时间段内我院在新生儿科行业内的领先地位及学术影响力,而医院的进修医生管理水平则在我院今后扩大学术影响力和扩展医疗市场等方面起着重要和不可或缺的作用,并为同行业提供可资参考的标准。
高水平的进修医生管理工作之所以重要,还因为这样可以使进修医生融入所进修医院的文化氛围之中,使其成为“自己人”,从而更容易使其在学术上和科研上融入所在医院的团队,是进修制度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提升进修生的质量的同时更有利于提升我国医疗行业的整体质量和声誉,这就迫切需要我们完善管理体制,健全教学组织与管理制度。
我们对在我院新生儿科进修过的医生进行了随访抽样调查。在本次调查中,下发了150份问卷,回收127份,回收率84.70%。分析进修医师的原单位等级后发现(见图2),58.33%是来自三级甲等医院,二级甲等占24.17%,其次是来自三级乙等占11.67%,其他层级的医院所占比例很少。说明我院的进修生生源基本上来自二级甲等以上的医院。另外,这些医师从事新生儿科专业年限大多为6~10年,占总调查人数52.76%。新生儿专业是一个高度紧张和高要求的专业,进修医师必须从事新生儿专业超过一定年限才能更好从事该专业,深度研究和学习。从事1~5年的医师占37.80%。我院严格把关,招收合格学员进行高质量培养,在进修期限方面,进修6个月的人数占了85.04%,有11.81%的人进修“6+6”个月。从进修医师的学习反馈效果看,通过参与临床实践和灌输最新的医学知识,半年的进修时间已经足够实行可操作的�M修计划,为进修生提供一个提升的空间。
1.2地域分布
2011~2015年进修医师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其次是华南地带,其他地域来新生儿科进修的相对较少。此外,进修招生地域范围在逐渐扩大,进修医师遍布全国33个省市,见表1。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提高兄弟医院新生儿科的临床技能和科研的能力,用我们有限的力量最大程度改善其他地域的医疗水平。
1.3新生儿科进修医生基本综合能力情况
由于新生儿病房是一个危重患者密集、病情多变,急救知识密集,先进医疗设备密集的地方,这对进修医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医师基本来自二甲以上级别医院(见图2),以中高级职称为主(见表2),本科和研究生学历占大多数,年龄大都在45岁以下。这说明,大多数进修医师都是所在单位选派的优秀人才和学科骨干,希望通过外送进修学习进行重点培养。同时,这个年龄段的医师精力充沛,基础理论知识和临床工作经验相对比较扎实,接受能力强,热情较高,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希望通过进修学习来提升医术。正是这样不断增加的需求使得我院的进修生数量也在逐年上升,为此,我院也在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和培训方式。
2011~2015年度来我院新生儿科进修的进修医生职称情况(见表2):0.79%是主任医师,8.66%是副主任医师,主要是主治医师,所占62.20%,住院医师占26.77%,在我院进修后回原单位后(见表3),有0.67%晋升为主任医师,18.79%的进修生晋升为副主任医师,有36.24%的进修生晋升为主治医师,44.30%的进修生没有变动。
2011~2015年来我院新生儿科进修的进修医生行政职务方面(见表4):副院长占0.79%,科主任占3.94%,科副主任占3.15%,剩下大多数是没有行政职务的,占92.12%。在行政职务方面,进修生回原单位后变化不大。此外,进修医生进修结束后返回所在医院,大都成为了所进修医院忠实的“客户”,对于扩大进修医院在原医院及其所在地的影响力起这重要的作用,而进修带来的效果也会更容易被同行认可。
2完善进修管理制度,全面提升进修生综合能力
管理的目的是力求有效的提高质量。在工作中我们采用“抓两头带中间”的管理方式。
2.1严把入学关
我院新生儿科接收进修学员时,一方面要求申请人具备一定的资质,比如调查显示,入选医师基本上都是本科学历以上,另一方面申请必须从事新生儿专业临床工作实践经验5年以上,并且具有在原单位医务科的从业证明,然后学员才可以自行在我院官网上下载并且填写《进修申请表》和考试试卷,经由原单位审核盖章后将所需资质材料一并邮寄到我院教育培训部,我院教育培训部再进行资格审查和试卷的打分,在审查合格后,择优录取,并在官网上公布名单,再发《进修通知书》。
2.2抓好岗前培训
岗前培训是对进修医师进行指导与教育的第一课。我院的进修医师来自全国各地,其思想素质、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和生活习惯都存在差异,加之初来新环境,对我院的工作环境、规章制度等也需要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每期新生儿科进修生入学我们都要进行为期三天的岗前教育,两天全部进修生一起培训,一天接受新生儿科室的培训,介绍我院的人员结构、医疗技术、科研及带教水平,让学员对我院的概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能最快进入角色。
2.3制定措施,强化计划落实,严把考核
我院在入科前将对学员进行考核(以病例分析题为主)以了解其临床专业水平,在面对面充分交流后共同确定一个或多个可达成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可包括临床技能掌握、科研文章撰写和教学能力等。每位学员将配备一名高年资医师作为指导老师。一个月后我院对于授权的医生会组织专门的考试,考试合格才予以授权。我院一方面加强管理,将进修工作纳入科室综合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下发相关书籍供他们学习,并要求每个进修生在进修结束前完整填写一本考核手册,由我院科主任审核签字后寄回原单位,进修合格者发给进修结业证书。
2.4强化临床三基本训练
三基本训练即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临床带教医师要严格把握三基本训练,定期对进修医生进行培训和考核。新生儿抵抗力差,病情变化快,易发生交叉感染。院内感染直接事关学科的生命和发展,应常抓不懈。每位进修医生都被要求熟练掌握并应用6步洗手法,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让手卫生观念时刻牢记心头。科室带教老师积极督促进修学员学习医疗基本知识,有些地区的进修学员基础知识相对较弱,按成人继续教育的规律与特点,有计划、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专题讲座,进修教育作为成人继续教育的组成部分,其规律和特点可表述为:在良好的进修教育环境下,进修医师积极自学,辅以指导与讲授,使其在临床实践过程中提高自我思想素质与业务素质。
在我院,新生儿科根据进修医师的状况和要求以及专业的实际和进展,合理安排了教学内容和专题讲座。新生儿科内有每周1次的进修医生讲座,每月1次疑难病例讨论,每月1次科室业务学习,包括病例分析讨论,诊疗常规解读,放射科读片,及各类专题讲座等。在3个月内需参加10~15次业务学习或讲座。我院对指导老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水平十分重视。作为教学医院的医师应当是合格的教师,在授业中除了具有高质量的讲课水平外,工作中的热情指点和耐心启发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此外,我院同时要求进修医师发挥自身优势,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和行医环境。2.5提高临床操作和教学能力
①所有新生儿进修生都需完成BLS培训并获得BLS合格证书,每位医护人员必须熟练掌握该项基本技能。②所有新生儿专科学员需完成最新的新生儿NRP技能培训和考核,每位学员必须熟练掌握并至少完成1次模拟实践操作。③根据学员实际能力和学习目标,将学员分配进入新生儿室和NICU的临床诊疗工作。每位学员在进入病房前必须完成BLS和NRP的培训并考核合格。每位学员由1名高年住院以上医师带教,在老师带教下分管病人,完成简单操作如TCB,血糖,血气分析,或根据实际情况在老师带领下完成腰穿等操作。熟悉掌握新生儿常见疾病的诊疗规范,如新生儿黄疸,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低血糖症等,并初步了解呼吸机支持原则和用氧原则。临床教学能力培养,每位学员在学习期间由带教老师或自己命题,在老师帮助下完成1次临床小讲课,并由导师组成员指导、点评。
2.6最后进行进修生结业考核
进修生需完成培养手册的填写,并由新生儿科主任、院部领导分别审核,了解是否完成学习目标,发现并解决问题,提出今后学习的建议和方向。考核合格方可发放进修结业证书。所有上述制度安排都体现了我院对进修医师的制度保障。医学是一门科学,必须遵循科学规律,医疗活动关系到患者安危,必须有严格的制度支撑。我们提倡工作激励,并不否认制度的作用。激励与制度并重是医院管理工作的两条腿,没有制度约束的激励是无序的激励,没有激励配合的制度是无活力的制度,两者缺一不可。
大量的临床实践已充分证明,心理护理作为一种具体的工作方法,在护理工作中是极其重要的,它贯穿于临床护理的全过程。既可以独立进行,又可以与其他护理工作同步进行,为患者的身心健康营造适宜的人际氛围。通常工作中,心理护理的实施形式包括个别心理护理、集体心理护理和环境心理护理。环境对人的心理活动有着直接的影响,这里所指的环境包括住院患者所处的客观环境、患者的精神生活环境和患者的人际关系环境。而这些都有赖于护士及医生、其他工作人员共同去创造、发展和具体实施。现将几年的工作经验总结如下:
1住院患者所处的客观环境心理护理
患者入院后常难以适应新的医院环境,表现为对陌生环境的不熟悉而引起的恐惧、焦虑等,同时,病房的色调、光线、空气、声响及病房周围的布局环境无不影响患者的情绪。如:红色易产生兴奋、紧张的情绪,浅绿、浅蓝色则使人心情舒畅,嘈杂的声音、特殊的气味、单调的刺激、视觉上的脏乱及不可口的饭菜均能使人产生焦虑和烦躁,尤其是长期住院的患者,更易烦躁不安。因此,营造一个整洁美观、色调和谐、阳光充足、空气流通,无各种气味及噪声的病房环境就显得特别重要。首先要及时介绍规章制度,使患者尽快熟悉医院环境及主治医生和主管护士。其次是病房的设施应尽量齐全方便,物品摆放整洁、固定位置。床铺保持平整、清洁舒适。室内根据条件可摆放鲜花、插花和绿色植物等,每日定时开窗通风,良好的通风能增加患者的舒适感。协助营养师为患者准备可口的饭菜,并保证营养充足。护士在操作时要做到“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关门轻”,夜间护士应尽量做到避免出现噪音及强烈的光线刺激,以免影响患者休息。住院期间,根据病情需要合理安排探视时间及探视人员,避免不良刺激。协助能下床的患者到户外晒太阳、散步或欣赏病房周围的花草树木等。总之,优美的环境使人心旷神怡、精神愉快,也可以使紧张、焦虑抑郁情绪得到缓解,能使患者身心尽快康复。
2住院患者的精神生活环境护理
患者入院后,生活单调刻板,从早到晚进餐、查房、服药、治疗、睡眠,日复一日,易产生烦躁焦虑、心慌等,老年慢性疾病患者由于长期住院易情绪低落,感到孤独、凄凉,急性患者由于住院突然,病情复杂,来势凶猛,易产生恐惧心理,表现为紧张、不安、不思饮食等,晚期癌症患者由于悲观绝望,易产生自杀心理等。因此护士应帮助患者消除这些不良情绪,采取合理的心理护理措施,帮助患者走出阴影。首先要帮助患者科学地安排作息时间,保持合理的生活秩序和动静结合的休养生活,同时,适宜的文化生活也不容忽视,由于患者来自不同的社会环境,从事不同的职业,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及业余爱好等,因此,护士应充分掌握患者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的因人而异如:手术后的患者根据情况可适当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慢性长期卧床的患者可以根据个人爱好安排听音乐、看电视、听收音机、读书看报等,对普通生活能自理的患者可以组织起来集中进行晨练、气功、打太极拳、下棋、打扑克,甚至可以开小型座谈会,文艺活动等。这样,既可以分散患者对疾病的注意力,又可以调动其生活情趣,既可以消除长期卧床引起的肌肉紧张带来的不良情绪,又可以借此鼓励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3住院患者的人际关系心理护理
3.1建立良好的医患、护患关系:医患关系和护患关系都是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是建立在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的基础上,主要是通过医护人员的言行神态去影响患者。护士真诚的交谈、安慰、疏导、鼓励,都可以帮助患者正确对待疾病,减轻和消除不良情绪,使患者精神上得到支持与鼓励,护士的行动对患者有着直接的影响,散漫、懈怠、轻佻使人厌恶,慌乱和冒失可使人疑虑,因此,护士在操作时应轻柔镇定、认真严谨,让患者产生信任感、安全感,与患者接触时应和蔼可亲,热情有礼,端庄大方。良好的护患关系一旦建立,护士就可以深入细致地了解患者的内心世界,及时发现异常,及时给予正确地心理支持。
3.2家属和亲友的良好情绪都给人以安慰支持,因此,护士要做好家属、亲友的工作,与家属保持密切的联系,给家属讲解疾病的健康教育知识,稳定家属的情绪,让家属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和颜悦色地给患者以支持和安慰。另外,病房是个小集体,营造一个和谐的群体气氛有助于患者之间的相互关心、相互照料、相互鼓励、消除孤独、减轻疾病带来的苦恼。因此,护士应重视协调患者之间的关系,帮助建立有利于患者康复的心理环境,使病房内充满友好的气氛,防止患者之间的不良刺激和干扰。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6-0266-01
高考体检关系着高考生的升学与就业选择,一直以来备受考生家庭、校方及社会的关注。体检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形象与信誉,而高效的体检工作流程、统一的体检标准与体检质量密切相关[1]。在高考体检的各项前期与后续工作中,护理人员为主要的操作、实践人群,因此,要真正实现这一目标,应从管理的角度保证体检质量的落实[2]。现将如何加强护理管理,做好高考体检的工作经验总结如下:
1 体检前的护理管理
1.1 检前由护士长率领全科人员对体检工作进行分析与讨论,结合以往的经验,针对高考体检的特点,制定出缜密、周全的高考体检工作计划与流程,使全盘工作有明确的方向与目标,便于高效地完成任务。
1.2 责任明确,细化分工,指定专职主管人员作为总指挥,并将各项细节工作分配到各人,专人负责专项,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1.3 主动与受检校方取得联系,进行有效沟通,获取考生的相关体检资料,并进行体检注意事项交待,做好统筹安排工作。
1.4 准备
1.4.1 信息网管理:高考体检采用人工填涂与信息化管理相结合的模式进行,因此需进行体检信息系统与条码指引单信息的维护。应用数字化体检信息系统进行数据管理,可提高工作效率,示范体检流程,避免错检、漏检,保证体检质量,并能保证体检资料长期保存[3-4];同时在检验与检查中使用条码管理,通过计算机网络传输各种检验、检查结果,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安全性和可靠性,提供规范的体检结果报告,可以进行体检信息综合分析,形成各项医疗统计报表[5]。
1.4.2 物品准备:备好相应物品,包括注射器、血压计、体重计、嗅觉检测剂、视力表及胸透仪等相关设备与物品,检查各检查室内设备是否齐全。
1.4.3 环境准备:我院于2004年成立独立的体检中心,每年都承接有高考体检任务,体检中心本着“一切服务受检者”的原则,根据高考体检的特点制定了高考体检专用场地规划,在需要进行高考前将体检诊室按流水线方式排列的场地格局进行布置,即按线型排列布置诊室,划出一站式的行走路线,提供流水线体检模式的环境格局。
1.4.4 人员准备: 体检是我院对外工作的窗口,对体检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质量、服务要求,体检工作人员不但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社会知识,还要有责任心。在高考体检前对体检人员的培训尤为重要。我科统一召集参检的所有护理人员进行开会、培训,统一规范,交待注意事项,对体检标准与流程做到人人知晓,人人遵守,确保体检工作的准确性、科学性与完整性。
2 体检中的护理管理
2.1 严把抽血质量关:高考体检人数多,校址分散,为方便配合校方的组织工作,减少对考生复习的干扰,我科采取上门抽血的方式,与体格检查分离。提前两天与校方确认抽血时间及地点,交待抽血注意事项,提前一天进行抽血现场的布置。抽血时认清条码与体检表上的个人信息,做好查对与身份确认工作,避免差错。
2.2 采用一站式流水线体检,规范体检路径:让受检者按体检号列队依次从入口进入体检场所,沿预先设定的流水线路进入各诊室受检,一人检完后再到下一人,一个科室接着下一个科室体检下去,检完所有项目后上交体检表,再经出口离开体检场所,整个路线无交叉重复。
2.3 现场维护秩序:受检人数众多,在有限的空间内,体检现场秩序是否稳定,协调是否流畅,将直接影响体检效率。于每个诊室前设置一员导检人员,对受检考生进行引导,并在体检入口与出口处各设一名护士进行维持与解释、安抚工作,营造有序、通畅、愉快的体检氛围。
2.4 领导重视、监管到位:科主任及护士长不定时地对体检现场进行监督巡查,及时通畅各种环节障碍,每天进行总结分析,对存在问题及时解决,确保体检流程顺利进行。
3 体检后的护理管理
3.1 资料管理:体检数据由参检医生在体检的时同步录入体检管理系统保存,检后需要进行原始体检表数据人工填涂。我科采用流水线方式,将各个模块的数据分组包干至个人,专人专项负责某个模块,一人填涂完毕传至下一人,顺序固定,流水作业,责任到人,避免漏项。
3.2 信息化体检结果的管理:由副主任职称以上资格对体检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评估,客观、真实地做出总检结论,最后由主管人员包装、登记并将体检结果返回校方。
3.3 建立健全“高考体检反馈问题登记本”,将体检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记录并讨论分析、整理意见,在全科内进行培训,不断提高管理工作质量。
4 结果
我科于2011年高考体检中率先采用一站式流水线新体检模式,对3957例高考生进行新式流程的体检,由于体检组织得力,计划全面,使得体检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单个考生完成体检平均耗时由以往的72±5.99min提高至30±5.24min、每小时完成体检人数由以往的61.6±6.73人提高至80.5±6.54人、受检校方满意度由8.3±0.30提升至9.8±0.20分,取得满意的效果。
5 总结
随着人口的增长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高考体检的要求越来越高,每年一度的高考体检逐渐呈现出制度化发展的趋势。在推行“以人为本”、“服务质量高标准”的新观念上,全面提升服务能力,建立科学性、准确性的体检模式,是今后体检产业发展的新方向。如何在短时间内做好大批量的体检工作,是摆在护理人员面前的新课题。在高考体检中最大限度满足体检者及校方对时间、效率、准确、方便、快捷的要求,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优质、合理的体检流程是高效完成高考体检任务的重要前提;而督促到位,执行落实,是高质量完成体检工作的有力保证。我们应根据受检者的特点做好高考体检前前后后的各项工作,统筹安排好护理人员,指导、协调体检的各个环节,用人性化、个性化、制度化的服务、优美环境营造一个和谐、有序、愉快的体检氛围,保证体检工作顺利、圆满完成。
参考文献
[1] 蔡萌芽.健康体检流程设计和差错防范[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1995,11(3):192.
[2] 刘福勇,田京利,仲伟红.体检流程的质量管理[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4,11(6):25-26.
[3] 王云云,陆宇宏.数字化体检信息系统的应用[J].医疗装备,2010,23(07):16-17.
门诊护士心得体会1
20xx年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护理部、门诊部主任的正确指导下,在科内全体同志们的大力支持下,较圆满的完成了年初制定的计划,现总结汇报如下。
(一)积极组织参与医院三甲复审及JCI专项工作推进,以三甲评审及JCI专项工作为契机,组织学习,不断提高,增加了科室的凝聚力。根据三甲评审标准及JCI评审标准进行自查,发现问题请教评审专家并及时改正。根据评审专家及护理部要求,对门诊的工作制度及职责进行了修订,利用午休时间组织护士进行36项核心制度及相关知识的培训和学习。根据JCI评审专家的要求,全体护士积极参与,主动配合,虚心接受并及时整改专家组提出的项目,如高警示药品管理、环境标识、手消剂标识、医用垃圾管理、洗手盆4大件的配套检查、登记等。
(二)优质护理服务。倡导以病人为中心,以“我为患者做点什么可以使患者更舒心”为出发点,积极为病人排忧解难,解答病人提出的各种问题,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好评。
(三)安全生产:
1、严格落实门诊区域科室安全检查登记,每周进行督导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整改。
2、每季度对门诊区域科室进行安全自查,共查出隐患9处,并将安全隐患及时上报院安全办公室给予解决。
(四)加强岗位练兵:
1、为进一步提高门诊护士的急救技能,练就扎实基本功,对门诊所有导医护士进行严格的心肺复苏术考核,并组织进行了门诊区域就诊患者突发意外急救演练,确保护士熟练掌握及应用。
2、请专业人员进行了灭火器使用操作讲解,达到人人熟练掌握,并组织进行了消防灭火疏散救治应急处置演练,提高了安全生产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五)如何对门诊区域患者进行跌倒/坠床的防范是我院的空白,针对这一问题,积极与护理部沟通,在护理部的大力支持下,制定出了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即:
1、在门诊区域张贴统一制作的“防跌倒10知道”,在门诊座椅上贴“小心跌倒”标识贴,在病人左肩膀贴红色“扶”字贴。
2、导医护士对所有来院患者先进行目测筛查,对有跌倒高风险的人员进行危险因子评估,并将评估结果登记在门诊病历上,同时对患者进行标记。
(六)加强健康教育。自6月1日起,每日早7:30、午12:30,为门诊等候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视频播放,受到广大患者及家属的欢迎。
(七)加强腹泻门诊的管理,在腹泻门诊同志们的大力支持下,自5月1日开诊至10月30日结束,较圆满的完成了各项任务。
(八)门诊His系统切换、运行过程中,门诊全体护士加班加点,提前学习,及时与工程师沟通,努力帮助出诊医生解决在His系统切换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了His系统的顺利切换。在后续工作中积极配合医院护理信息化管理平台进行科室管理,发现问题及时与信息部沟通,进行信息维护,保证了门诊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
(九)科研教学:发明专利一项,举办市级继续教育项目一项。
二、20xx年打算:
(一)全力以赴做好JCI专项工作推进,在医院JCI评审工作中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以病人为中心做好优质护理服务,积极为病人排忧解难。
(三)依法依规做好各项工作,把安全生产当做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四)继续做好门诊区域患者跌倒/坠床的防范筛查工作。
(五)加强岗位练兵。
(六)做好门诊患者的健康教育。
门诊护士心得体会2
自20_年_月踏上工作岗位,转眼间,我已在这片圣洁的土地上走过了四年,如今我是一名妇产科住院医师,我非常热爱自己的岗位。在过去的四年中,因为身体的特殊原因,在生育宝宝过程中,或多或少耽误了很多宝贵的工作时间,也失去了很多宝贵的锻炼机会。现在,我已结束了这一特殊时期,再次斗志昂扬的站在了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为了弥补两年来落下的功课,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而且医学是一门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学科,面对新知识,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作为一名妇产科住院医师,为了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必须不断加强业务理论学习,制定严密的学习计划是必不可少的,医院为我们提供了通过网络和电子书刊了解最新的医学动态的平台,参加继续教育学习,可以及时为自己充电。通过阅读大量业务杂志及书刊,学习有关医疗卫生知识,写下读书笔记,既丰富了自己的理论知识,也是自己工作学习的经验总结,积累大量的知识瑰宝。平时也经常参加各类学习活动,积极参加院科组织的学术讲座和疑难病历讨论,经常复习所学的知识,做到温故而知新,及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临床,从而极大地开阔了视野,很好地拓展了知识面。在我院争创三级医院的进程中,我明显感觉到了一位纯西医的本科生,要想在今后的工作中有出色的表现,必须从现在起投入到中医的学习中去,只有掌握了中医的辨病辨质,结合于西医的诊疗方法,才能成为一名今后被病人接受的中医院医生。所以一是自我学习,二是抓住“西学中”研究生学习机会,不断提升自己,完善自己。
在临床工作中,我严格要求自己,坚持以服务患者为中心,遵守各项纪律,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在妇科门诊,每天的就诊人数都非常之多,我主动放弃每天一小时哺乳时间,认真接诊每一位患者,仔细分析患者的病情变化,虚心向上级医师请教,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顺利完成了五个月的妇科门诊工作。在人流室和治疗室,同样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特别是在中午下班时,面对病人焦急的眼神,宁可少休息几分钟,也要给她们做完检查治疗。现在,我在产科工作,对于经历过孕妇、产妇这一角色的我来说,现在的我,更能设身处地的为每一位孕妇产妇考虑,做好自己本职工作之外,去给于她们更多一份关心和照顾。作为一名妇产科医师,经常会遇到一些病情复杂和急诊的患者,如果不能仔细的分析和没有高度的警惕心和责任感,很有可能漏诊和误诊,造成难以想象的后果。通过诊治一些疑难危重病人,一方面丰富了我的临床经验,提高了应对疑难危重患者的处理能力,另一方面也提高了疑难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确诊率。通过不断的学习和临床经验积累,已能熟练掌握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诊治技术,能熟练诊断处理一些常见病、多发病。同时,工作中严格执行各种工作制度、诊疗常规和操作规程,一丝不苟接待并认真负责地处理每一位病人,在程度上避免了误诊误治。
现在社会,是个法制年代,必须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处处以“法”来约束自己。随着人民对健康期望值的提高和法律意识的增强,医疗纠纷在各级医院已比较常见。今年以来,院部及医务科多次组织学习了《病历书写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目的是为了规范我们的医疗工作,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减少不必要的纠纷。静下心来仔细分析,大部分纠纷的起因还是我们医务人员工作做得不到位,与患者沟通不完善所致。这一年来,我严格按照院科两级的各种规章制度办事,处处以卫生法规来规范自己的医疗活动。在平时的工作中,积极与患者沟通和交流,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和潜在的风险。严格执行病情告知义务,及时规范完成各种医疗文书,有效地将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今年,在院团委书记的推荐下,我担任起了妇产儿团支部书记一职,平日积极响应院团委的各项工作号召,带领青年朋友参加活动,丰富业余生活。回首全年,总的感觉是忙与累,但我觉得很充实。一年的工作学习,使自己成长了不少,今后的路需要自己一步一脚印坚实的走下去,我将严格要求自己,做好自己。
门诊护士心得体会3
在咱们xx医院当一名门诊护士已经有数年的时间里,这几年里,我见过不少事情的发生,无论是生死还是平常的小事,我都见过,这让我的心境其实也改变了不少,我再也不是当初那名啥事都要惊呼一下的小护士了,现在的我已经成为了一名较为沉稳的护士了,遇事不慌其实也是我们这些门诊护士工作的准则,为广大群众提供我们最真心的帮助更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儿科优质护理心得体会范文【一】
我所从事的工作——护理工作,我所从事的岗位——护士岗位。
护士岗位神圣而崇高,应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才能够做好各方面的事务,不仅讲究工作效率,更要讲究工作质量,注重工作效果。我认为护士工作看上去容易,其实真正做好却不容易。这项工作有其自身的职责和内在的标准。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十几年中体会到只要不断积累自己的护理经验,在日常工作中,自然可以得心应手。做为一名儿科护士我更有体会。常言说的好宁扎十个大人,不扎一个小孩。是啊!此言就可以感受到儿科护士工作的难度。记得当初我从学校毕业,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心里挺高兴的,但从医院分到儿科工作时,当时就傻了。因为我从没想过自己会到儿科工作,也没想过自己能够胜任儿科护士这一角色。随着时间的推移,转眼间我在儿科已是十几年,回头想想十几年的光阴没有白费,在这十几年中,我为儿科护理奉献了我的青春和热血。记得我刚自己独立值班的时候,轮到自己上付班,头一天晚上就睡不着觉,就怕一针扎不上,后来有很多比我年长的护士就给我讲她们的的经验,慢慢地就适应了。后来我也给比我年龄小的护士讲我的经验,就这样一晃就是十几年,在这十几年里我尝到了做为一名护士的酸甜苦辣。但你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护士,首先要有视患者如亲人的道德修养,遇事不乱的超强心理素质,过硬的业务素质,还要具备一定的沟通能力和敏锐的观察力,最后要保持稳定愉快的情绪。
在儿科护理对象是0-14岁的儿童,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看,人的需要分为五层:有生理的需要、安全感的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五种需要在儿童身上均有不同程度不同的体现,为满足这些需要,心理护理是非常重要的手段和方法。随着人们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健康观念的转变,患儿家长对孩子的保护意识也不断增强,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而护理纠纷的发生呈上升趋势。为了把护理纠纷消灭在萌芽之中,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我们发现许多纠纷发生的原因均与护患沟通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真正属于护理差错或事故的纠纷是微乎其微的,为此如何提前预防护理纠纷的发生,做好护患者之间的沟通就显得极为重要。有效的沟通能营造良好的护患关系,减少护患纠纷,同时还能满足患儿及家长的身心需要,促进患儿早日康复。儿科做为一个独立的科室有着不同于其他科室的特殊性,由于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当前现实生活中的儿童大都是独生子女,是祖国的未来,也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情感表露直率而单纯。当其生病住院时,父母格外紧张、焦虑,夸大病情,对医护人员提出过分的要求,所以家长的心理状态对患儿有着直接影响。例如家长对护士的不满意,可以转化为患儿对护士的愤怒,父母的倾向可以变为患儿的倾向,所以我们首先要解除患儿家属的焦虑、紧张、恐惧、怀疑和不信任,我们要似患者为亲人,让他们能感受到家的感受,从而得到他们的信任,在沟通中语言要简洁易懂,面带微笑,语言沟通始终贯穿整部护理工作,护士要引导患者说话,同时要有敏锐的观察力,要多采用鼓励性的语言,不要训斥患儿,要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从而得到他们对护士的信任,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如何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我觉得应该多注重一些细节,在与病人交往中,爱心多一点...
儿科优质护理心得体会范文【二】
俗话说:“金眼科,银外科,哭哭啼啼小儿科”。面对只会哭闹而不会表达和配合的小儿,儿科护士除了具有相当的理论知识,熟练操作技能,良好的心理素质外,还必须有处理应急的能力和较高的职业素质,随着卫生体制改革的全面铺开,聘用护士占护士比例的60%,其中低年资聘用护士占50%,而聘用护士入学门槛低,综合素质均较低。为了提高儿科护理质量,更好为病儿提供优质服务,使病儿得到真正实惠,加强对聘用护士培训是当务之急,笔者将从事儿科五年护理管理工作来,对聘用护士培训的经验总结如下,供护理同仁参考。
一、培养爱岗敬业的精神
儿科护理工作繁琐,责任心强,家属不易理解,收入低,随时有聘用护士跳槽,为了稳定护理队伍,保证护理质量,除了对每批新进聘用护士进行岗前教育外,还要定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她们热爱护理事业,具有为护理事业献身的精神,只有从内心热爱该项工作,才能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观念。
二、加强医疗安全教育,提高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出台,将病人的合法权利还给了病人针对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科室应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配套文件,使护理人员知法、懂法、遵守各种法律、法规、操作规程,依法行护。
查找病儿从入院到出院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每月组织一次查找安全隐患的讨论会。不断查找,并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以保证全过程的安全、高效、方便、周到。
三、转变观念,加强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
21世纪,客户成为企业的第一资源,服务成为竞争的主体,护士的服务态度,服务质量,最直接反映了一个医院的素质形象,是病人了解医院的第一窗口。护士应明确,医院没有病人,就没有护士存在的必要,医院就要关门,护士就要失业,护士工作就是要病人满意,病家满意,把病人满意作为护士服务理念和行业准则,进一步树立以人为本的主动服务意识。
四、加强专项技能和应急能力的培训
随着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对服务期望值越来越高,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每个家庭的小皇帝。家长都希望护士为病儿的每一项操作都能一次成功,特别头皮静脉穿刺,而穿刺成功率受病儿的血管的分布,病儿疾病,护士的心理素质,临床经验等因素影响,如果一次未成功,家长就会投诉、埋怨,因此为了提高输液成功率,我们对聘用护士采取一帮一带教,并利用小白兔练习头皮静脉穿刺。
五、加强专科理论知识培训,提高病情观察能力和护理记录书写质量
儿科又名哑巴科,患儿是有苦难言护士只有具备一定专科理论知识,才能准确观察病儿病情,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在工作中护士要善于勤巡病房,勤于观察病情,这样才能准确发现病儿病情变化,及时为医生提供病情信息,才不会因疏忽延误病儿的治疗、抢救,然而要做好这项工作,护士必须有扎实的专科理论知识。因此,除了科内每月根据收治病人的情况组织一次业务学习和护理查房外,还要鼓励护理人员参加院内外的学术活动,参加不同学历层次继续学习,阅读相关的杂志,拓展知识面,另外在工作中还要不断总结经验,才能逐步提高病情观察能力,更好适应护理工作。
护理记录作为病历的一个组成部分病人可复印,它可作为护患举证倒置的依据,这就要求记录真实、准确,大多数聘用护士均为初中毕业后读护校,知识水平缺乏,而要准确、规范书写护理记录,必须具有一定专科理论知识,所以作为一个管理者,一定要重视聘用护士的理论知识培训。
六、加强美感意识
有句话是“给好人学好人”,小儿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护士的言行举止对儿童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护士举止端庄,着装整洁,仪表大方,说话礼貌,和蔼可亲,病儿家长就会感到亲切、信赖、安全,反之就会持怀疑态度,对护士信任度下降,而许多医疗纠纷就是因为对护士不信任而诱发的,为此对每批新进聘用护士进行礼仪培训,包括:仪表、语言、情感等。
七、培养团队意识
只有团结协作,才能提高工作效率,而每一个护士都有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还存在工作经验,能力差异,作为管理者要对她们进行协调、整合,如进行合理分工、搭配,并给予帮助、引导、鼓励,大家只有团结协作,步调一致,观念统一,才能搞好护理工作。
八、重视对聘用护士的人文关怀
聘用护士已成为护理队伍生力军,后备力量,关爱她们的今天就是关爱她们的未来,部分聘用护士存在不同程度的自卑感,低人一等的思想顾虑,管理者除了在工作中严格要求她们以外,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还要尽心尽力为她们提供一个宽松、和谐的工作氛围,给予生活学习上更多的关怀,使她们安心工作。
儿科聘用护士经过培训后,综合素质均有较大的提高,她们大多安心本职工作,工作责任心强,服务态度好,服务质量高,深受病儿家长和同仁的好评,她们工作真正使病儿和家长满意,儿科护理质量已逐步上了一个台阶。
儿科优质护理心得体会范文【三】
一个月的儿科实习阶段转眼即逝,时间从指缝中悄然溜走,抓不住的光阴,犹如白驹过隙。一个实习的结束同时又是另一个实习阶段的开始,准备着实习阶段又一个接力。 进入儿科科室,我从带教老师那儿了解到,儿科是个综合性很强的科室,涵盖了内科、外科的各种疾病情况.但儿童疾病的种类与成人大不同:起病急,来势凶,变化快。因此,我们护理人员要根据其疾病特点制定一系列相应的护理措施。由于儿童自身的特点以及年龄小不会或不能准确描述病情,不懂得与医护人员配合,所以儿科护理工作内容多,难度大,要求高.除基础护理,疾病护理外,还有大量的生活护理和健康教育,病情观察应细微敏锐,发现变化及时通知医生,进行救治。
了解了儿科护理工作的基本情况后,我开始投身实习工作中。在临床老师孜孜不倦的教导下,我不断汲取和探索专业知识,也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也许这些心得体会只是浩瀚大海中的水珠一滴;无垠沙漠中的沙砾一颗,但对我来说却是难能可贵的财富,就好像在广阔的沙滩上,一阵浪打来,留下无数闪闪发光的贝壳,点点滴滴都值得我去珍藏和回忆。也许这些收获相对而言是微小的,但我相信,成功是积累在每一个小小的进步之上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关键词] 检验质量;医患纠纷
[中图分类号] R197.323 [中图分类号] A[文章编号] 1673-9701(2009)24-191-02
检验真正做到三者合一(仪器、试剂与标准包括室内质控物)的实验室并不容易,同样,试剂在不同仪器间差别也较大。如何能保证结果的准确无误,除了以上几方面外,作为检验科管理人员,摆在他们面前的应该是质量意识和管理意识。
1 制定好适合本科室的室内质控规则
做好质控涉及的不单单只有设备,还应包括操作人员、试剂、操作方法、实验室环境、选择正确的质控方法,而质控方法的设计又要考虑众多因素,如临床质量要求、测定方法的稳定性、误差失控概率等。通常选择Westgard多规则质控法质控规则[1]:(1)12S规则:一个水平测定值处于±2S~±3S界限内,可作为“警报”信号。(2)13S规则:一个水平测定值超过±3S界限,为“失控”。(3)22S规则:同批两个水平质控品测定值同方向超出±2S限值,(Z-分数质控图)或同一水平质控品连续再次质控测定值超出±2S限值为“失控”,多由系统误差造成。(4)R4S规则:同一批中两个水平质控一个超出+2S限值,另一个超出-2S限值,为“失控”,或同一水平连续两次测定,一次超出+2S限值,另一次超出-2S限值,也为“失控”,此规则失控多属随机误差。(5)41S规则:当一个水平质控血清的测定结果连续4次超过+1S或-1S界限,或两个水平质控血清的测定结果同时连续2次超过+1S或-1S界限时(Z-分数质控图),为“失控”,由系统误差所致。(6)10X规则:当一个水平质控血清测定结果连续10次偏于χ一侧,或2份质控血清的测定结果同时连续5次偏于χ一侧时(Z-分数质控图),为“失控”,是系统误差所致。
每个实验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合本实验室的质控规则,即要考虑到系统误差,又要考虑到随机误差。
作为一个检验科的负责人,检验科首先需要做好SOP文件,严格按照文件进行操作,做好每天的室内质控,这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为患者负责,现在的医疗纠纷太多,如果出现问题,你拿不出质控数据,吃亏的就只能是自己。
某医院就碰到过这样的情况,有一个患者怀疑他们医院检测不准确,就去了另一家医院检测,结果相差挺大,因此她就来找这个检验科的麻烦,但是他们拿出质控数据,患者无话可说。于是,患者就找另一家医院的检验科,可惜他们没能拿出质控数据,最后吃亏的只能是他们了。
在医疗事故处理中,医学检验报告具有一定的法律效果,但医学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较多,不仅同检验人员素质有关,也同非检验人员有关。因此,医学检验质量管理应是全院范围内的全面质量管理,抓好全面质量管理我认为首先应该建立健全医学检验全面质量管理领导班子,加强领导和不断提高全体职工质量意识,并同相应的质量管理体制相配套,质量管理工作贯穿整个日常工作中[2]。其次,要建立规范化的医学检验的监督机制。第三,建立规范化的内部审核规范,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采用国际惯例进行内审,抓好质量控制。第四,建立规范化的医学检验实验室的认证制度。第五,建立规范化的实验室内部和试验室之间的质量控制措施。要用现代化的科学管理理论和方法及目标管理技术、库存控制技术、全面质量管理技术、全面经济核算技术等加强成本核算。并全面实现计算机网络管理。
LIS系统就是提高检验科管理水平的得力助手,它既提高了检验科的工作效率,又避免了很多差错事故的发生,是
检验科管理者最贴心的帮手。
2仪器、试剂、质控品三者要匹配
关于如何做好室内的质控观点也很多,每个检验科的管理者都有个人独特的看法和见解,从仪器和试剂来说,第一确定仪器要达到最佳状态,有时仪器的飘移会导致结果差异很大;第二,试剂购货渠道是否是从正规经销商处购得,因为正规经销商在试剂从厂家到公司的保存等条件是比较规范的,这样可以保证试剂免受客观条件影响(如运输过程中的温度)临床检测结果;第三,出现情况首先与厂家联系,清楚厂家出厂检测的各项指标及厂家测定质控情况,这样就清楚自己科室校准数据及测定质控与厂家的差异,与厂家共同寻求解决方案;第四,可以尝试着换另一家试剂试试,看有没有类似情况才出现。
如何做好质量控制,首先要选择高质量的血清,这对于质控的准确性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其次要有专门管理者进行分析失控原因,并加以纠正。另外,质控品虽然成本很高,但是每天都必须要做,还要不断总结,如科室每个月开一次质评会进行交流,各个小组每两周都开一次质评会。通过质评会对质控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及时纠正失控。从思想上重视,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并指导实践,相信通过以上工作一定能做好检验质量控制工作。总之,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整个检验科的质量,为临床提供准确的报告,让病人早日恢复健康。
3分析前质量控制很重要[3]
根据ISO15189认可的要求,首先要严格的按照规范文件去操作,质控品都需要做两个级别,虽然提高了费用,但是节省了很多麻烦,也免了很多出错的机会。检验科人员素质的提高,就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
实验前的质量控制,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的重要环节,应该受到医护人员、检验人员、受检者的重视。首先在护士采血上,要具备一定的基础检验常识。有些检验项目需要空腹采血;有时候有些病人打着吊瓶在同一个胳膊上采血是不正确的,所以我们医院定期会给一些临床医生和护士进行培训,让他们知道一些检验的基本常识,通过检验科和临床的沟通,可以提高检验质量。
一项检验从医生提出申请到检验报告单发出,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要得到良好的检验结果,应实行全面的质量控制程序。临床检验质量控制可分为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三部分,在分析中和分析后检验质量控制,检验科已有了严格的操作规程和室间质评、室内质评。但分析前质量控制常被忽视,在分析前还有很多检验人员无法控制的因素。据文献报道,实验误差中实验前误差占70%左右。可见,在目前的检验能力达到较高水平,检验科内的质量管理都有了保障的情况下,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实验前误差,才是保证检验结果质量的最根本最核心的问题。
我们在这方面具体做了以下工作:(1)首先编写了《样本采集手册》,作为受控文件下发到各病区,指导临床采集标本之用。(2)新员工、进修修人员和临床实习学生进院后都由科教科进行岗前教育,其中培训的内容之一,就是检验前的质量保证环节这一课,内容主要是分析前的重要性和每一实验项目的具体要求,而这些都是临床大夫和护士需要把握的,否则分析中质量保证就无从谈起。(3)由医务处牵头,以沙龙的形式定期将临床专家、各个科室主任、护士长长召集在一起,探讨分析前实验室诸多环节可能出现和发生的问题,实现检验人员与临床人员直接对话、沟通。(4)我们自编每月一期《检验通讯》,每期都有相关板块内容和临床交流。通过几年的实践,我们感到这样的效果还是非常好的。
分析前出现质量问题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与临床的沟通不够,如果沟通顺畅,形成氛围,分析前质量会得到有效保证,这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应该强调的是检验人员如果严把检验质量关,有强烈负责的工作责任心和敬业精神,不放过任何一个影响检验质量的细节,为临床提供可靠的检验结果,临床才能信服于你。检验科的生存之本就是靠质量,如果我们对自己提供的数据都没有底气,怎么能够得到院领导和临床科室的认同?检验质量是永恒的话题,质量体系有效运行,科室各项工作也就步入良性循环,我相信,ISO15189质量体系运行的持续有效,将会为患者临床诊疗、百姓的健康提供科学合理的数据。我们也将用自己的努力,按照科室“科学、准确、及时、安全”的质量方针,为祖国医学发扬光大,为检验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叶应妩.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 第3版.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89-90.
[2] 尚丽霞. 检验科出现医疗纠纷的原因与对策[J]. 实用新医学,2007,2(8):375-376.
[关键词] 门诊用药;药学服务;药物安全
[中图分类号] R969.3[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6(c)-144-02
随着药师职能和工作模式的转变,门诊药房工作的重心已经由单纯的配方发药逐步转向“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服务上来。临床药学服务的核心应该是通过审方、用药指导、咨询服务,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药学服务是指药师应用药学专业知识向医务人员及患者提供直接的与用药有关的服务,从而确保用药行为的合理性,以期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1]。促进合理用药是实施药学服务的首要目标,研究和指导合理用药是药学服务的关键,是药学服务的核心。门诊药房药师如何在日常工作中,向患者提供优质的药学服务,指导患者安全合理用药,现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总结如下。
1 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传统药学人员接受的是纯药学教育,对医学知识极为缺乏,几乎从未接触过临床诊断学和药物治疗学,病历的规范化书写等临床知识,因此,加强自身专业知识学习,同时尽可能多地学习临床诊断学、治疗学及病历书写等方面的知识,了解各种检查报告单的解读方法。要充分利用各种“信息通道”,收集有关药物方面的资料,及时掌握大量的和最新的药学情报信息资源,积极主动地学习与药学相关的新理论、新知识,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才能向患者提供优质的药学服务,指导患者安全合理用药。
2 开展优质服务,提高患者的信任度
通过优质服务,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服务宗旨,树立“患者至上”的医院服务理念,全方位开展优质服务。药师仪表端庄大方,衣帽整洁,用语文明,药房环境洁净,工作秩序良好,药品质量优良、摆放整齐有序,窗明几净,力求给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就医环境。药师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要使用文明语言,耐心仔细回答患者的提问,禁止使用服务忌语,要运用一定的语言技巧,使用安慰、鼓励性语言,抓住重点,充分利用自己的药学知识提供翔实的答案,提高患者的信任度。
3 通过用药指导,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根据患者心理依从性有针对性地进行临床药学服务。患者能遵守医师确定的治疗方案及药师对其服用药物方面的指导时,就认为这一患者具有依从性,反之为不依从[1]。产生不依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主要措施之一是药师对患者加强用药指导[2]。根据依从性的不同类型,分为依从确定型、疑虑半确定型、主观情绪不稳定型,有针对性地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用药指导。在调配处方时,要注意一下处方中明确书写的临床诊断,以便于有针对性地与患者沟通和解释用药知识,消除患者用药时的盲目感;在进行用药指导时,要以高度的责任心,确保信息内容的准确。详细说明药品的使用方法、用量,解释清楚药物可能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使患者从心理上接受药物治疗,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使治疗安全、有效。
4 通过审方协助医师合理用药,开展药学服务
药师在医院用药过程中是药品的提供者和合理用药的监督者[3]。医师在诊疗过程中,因其业务水平的差异,有时会出现用药不对症或剂量不合理、甚至滥用药品等现象。药师除协助医师选药和指导患者合理用药外,还要审查处方,了解临床用药情况,对不合理的实例进行分析、探讨,将结论反馈给医师进行参考,改进治疗措施。因此,药师在对药品的调剂过程中,要严格审方和执行“四查十对”。以便发现医师开方出现的错误并积极与医师沟通,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协助医师合理用药,使患者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5 开展用药交待服务,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许多情况下,医师选药是合理的,由于患者用药方法不正确,导致不能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而面向患者的门诊药学服务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合理性。对患者进行有效的用药指导,发药交待是门诊药学服务的重要保证[4]。药师在临床工作中,通过用药交待、重点提醒对保障正确用药尤为重要。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包括药物的剂型、剂量、给药途径、副作用、储存方法等。如仔细交待服用几颗、几片、几支、几袋及两次用药间隔的具体时间,是饭前、饭后、空腹、睡前何时服用;是口服还是外用,如“必要时服1片”,应强调患者高热时体温大于38℃时服用,再次服药必须间隔4~6 h,服药期间应大量喝水,“空服”是餐前1 h或餐后2 h服用,“含服”应置于舌根部,不宜咀嚼或吞咽,有吸附作用的蒙脱石散要与其他口服药隔开1~2 h,栓应排便后给药;还有药品的失效期,超过有效期的药品不论外观有无变化均不能再使用;以及药品怎样储存等,都应主动向患者详细交代清楚,避免发生事故及医疗纠纷,保障患者用药安全[5]。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医疗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药学服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门诊药房开展药学服务,是适应新形势和工作的需要,药师主动完成窗口发药交待,细心、耐心解答患者的咨询,提供患者正确的用药指导,才能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促进用药的安全、有效、合理,才能提高医疗服务质量[6]。
[参考文献]
[1]杨姜德.建立优良专科药房,提高药学服务质量[J].中国医药导报,2009, 6(18):118-121.
[2]程锦梅.门诊药房药师开展临床药学服务探讨[J].实用医技杂志,2007, 14(23):3202-3203.
[3]吕丽,杨瑞玉.浅析医院不合理用药的原因及防范措施[J].齐鲁药事,2007,26(7):415-416.
[4]徐德宇.发药交待是门诊药学服务的重要保证[J].药学与临床研究,2007,15(2):147-148.
[5]郭才华.我院门诊药房开展药学服务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09,6(20):77.
关键词:医院管理;计算机信息管理方法;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16-0011-02
信息时代的发展对当前的经济社会活动带来了极大地影响,尤其是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更是对经济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计算机信息管理方法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能够为医院管理提供更加便利、高效的工作方法,并且为病患提供更加可靠的技术保障。探究医院管理中计算机信息管理方法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医院管理中计算机信息管理方法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对计算机信息管理方法应用不够重视
随着医院管理改革和医院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计算机信息管理方法在医院管理过程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但是目前医院管理中计算机信息管理方法的应用仍然处在比较初级的阶段。对计算机信息管理方法应用不够重视,计算机信息管理方法在医院管理工作中的应用融合并不是特别理想,医院管理系统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1.2 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人才比较缺乏
当前医院管理中缺乏与计算机信息方法管理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处在较为浅显的层面。一些医院的老职工在计算机信息管理方法应用技术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对计算机信息管理方法的应用不够熟练,而且缺乏相应的管理工作经验。另外,由于医院对该项技术的应用不是特别的重视,忽视了计算机信息方法应用的培训管理工作,职工的自学积极性也不够高,在医院管理中无法为计算机信息管理方法功能的充分发挥提供可靠的人力资源保障。
1.3 医院管理中计算机信息管理方法的相关制度不够健全
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是影响医院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功能发挥的主要问题。计算机管理方法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时间不长,相关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和完善。目前计算机信息管理方法在医院财务管理和人事管理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但是在方法技术应用的监督和维护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医院信息技术管理存在漏洞,对管理对象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有的甚至会产生信息丢失。另外,有的医院制定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制度与实际的工作内容和医院工作的特点不够符合,无法为技术在管理中的应用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
2 医院管理中计算机信息管理方法的应用策略和方法
2.1 充分认识到计算机信息管理方法的重要作用
医院管理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计算机信息管理方法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作用。首先,医院要加大计算机信息管理方法硬件设施的建设,做好计算机相关设施的采购,完善计算机管理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设施建设,为计算机信息管理方法的应用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要在医院内部进一步强化宣传,提高医院管理人员和相关工作人员对计算机信息管理方法应用重要性的认识,强化应用思想意识,为计算机信息管理方法在医院中应用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2.2 做好计算机管理信息方法的深入应用工作
除了进一步完善和提升计算机信息方法管理方法在档案管理、财务管理中的应用,还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提升计算机信息管理方法与医院管理工作的有机融合。首先,在病患管理中应用计算机信息管理方法,病患管理是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信息管理方法在病患管理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病患管理的效率。例如通过计算机信息管理方法对门诊挂号、取药、缴费等项目进行管理,这样不仅能够降低病患的等待时间,而且还能够为病患就医提供便利,有利于节约医院的资源。利用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对日常门诊量、病患住院情况以及相关收费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对医院床位进行统一调控,为病患的用药量和治疗情况进行控制和分析,并且在病患档案管理工作方面能够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次,要在药品管理中充分利用计算机信息管理方法,对药品的基本信息进行收集和管理,建立药品管理信息数据库,根据数据库中的相关资料对医生的处方药进行评估,控制药物的使用和金额,在药品存储、销售、使用和采购等各个管理环节都能够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另外,计算机信息管理方法还应当被充分的应用到病案管理中,病案管理关系到医院的医疗经验总结、病患疾病治疗过程、医疗报销服务以及相关治疗证明等多个方面的应用,通过计算机信息管理方法对病人的治疗过程、病变状况进行收集和统计,详细、直观地记录病人在医院治疗之前的相关状况和治疗情况,确保医院病案管理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2.3 建设一支高水平的信息管理工作队伍
人才是确保计算机信息管理方法在医院管理中发挥作用的重要保障。首先,医院要做好相关专业人员的引进工作,尤其是需要引进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人员,为医院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开发、维护和提升奠定良好的智力基础。其次,医院要做好职工应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信息管理技术和设备的培训工作,强化宣传培训,提高医院职工的信息化工作技术和水平。另外,医院的职工也要积极地参与到相关培训中,并且在医院信息管理工作过程中更好地学习经验、总结教育,完善计算机信息管理方法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和方式,提高医院计算机信息管理工作水平。
2.4 强化医院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监督管理工作机制
为了更好地在医院管理中发挥计算机信息管理方法的效能,医院需要进一步的强化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监督管理工作机制,根据当前医院信息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系统漏洞、技术漏洞和管理漏洞等进行改进和完善。尤其是要在医院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使用安全和网络维护安全方面要做好相关工作。要做好系统身份验证、识别等操作,通过设置系统应用权限或者是登录密码身份验证等方式,对进入系统的人员进行限制,减少信息盗用的现象。另外,还要优化医院管理网络信息系统的维护工作,做好网络安全监管,为计算机信息管理方法的有效应用提供可靠地机制保障。
3 结束语
计算机信息管理方法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医院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效能,而且在医院功能发挥方面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计算机信息管理方法在医院管理中应用的不断深入,需要对相关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和解决,提高应用范围、做好制度、认识、宣传、人员和机制保障,切实落实医院管理中计算机信息管理方法的应用,提高医院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 孟莎.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在医院管理中的现状及趋势[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2(5): 128-129.
[2] 李冠宏.浅谈计算机信息管理方法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23):56,84.
[3] 郑德琴.计算机信息管理方法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J].企业技术开发,2014(12): 86-87.
[关键词] 信息技术;中医学;学科;课程;整合
[中图分类号] G420[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3(a)-097-02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它要求:要用信息技术系统地处理课程的各个方面,以建立能满足学生需要的有机整合的系统,并且根据学生的反馈进一步改进这个系统。它强调:要立足于课程而不是计算机,要用一种自然的方式把计算机当作学习和生活的工具。它指出:要设法找出信息技术在哪些地方能增强学习效果,能使学生完成用其他方法做不到的事。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医学学科及课程整合效果,归纳如下:
1 资料
1.1 信息技术与中医学学科整合的涵义
一般而言,信息技术是指完成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再生和使用等功能的技术。信息技术与中医学学科、课程经过一番整治,使它们在新的水平上结合成一个整体――全新的课程体系。信息技术与中医学学科、课程整合,目的是让中医院校学生在各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有效地使用技术来获取知识;与此同时,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整合最终目的是要学生在学习中获得能力。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医学学科、课程整合是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此模式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现代信息技术要服务于中医学教学,要广泛应用于中医学教学,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提高掌握更知识的能力、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1.2 信息技术与中医学学科整合的影响
笔者认为信息技术与中医学学科整合后会对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媒体产生一系列巨大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四点:
1.2.1 教学理念的改变 它将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新型的教学模式。
1.2.2 教学目标的改变 从原先单纯强调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目标到目前强调知识与能力并重。
1.2.3 教学模式的改变 传统的教师“满堂灌”授课方式不能适应时展,通过整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例如采取讲授、个别辅导、探究、协作、远程教学或多种模式相结合等。对当代中医大学生而言,在当今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的有效获取比知识的学习更为重要。目前,大部分中医院校开发了网上授课和考试系统,如精品课程及网络考试系统,学生可以通过计算机在局域网上挑选课程,自主学习、自主测评。有效全面地评价了学生的学习情况,更加公平、公正。
1.2.4 教学媒体的改变 由黑板粉笔转化为多种媒体相结合教学。如在《中医内科学》的授课中,“黄疸”、“鼓胀”等疾病,若采用多媒体制作附加典型临床患者图片,可以非常清晰将各型黄疸展现给学生,提高了学生对中医内科学学习的积极性,也便于理解和记忆。
1.3 信息技术与中医学学科及课程整合的实施策略
1.3.1 更新观念,提高认识 要实现信息技术与中医学教学的整合,学院教务工作者、授课教师要充分认识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医学学科、课程整合的意义和作用。通过学习、宣传、观摩、实际操作和继续教育活动,提高教师兴趣,提高教师素质全面发展,为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创造条件。根据各校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可先部分试点,再推广应用,总之要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方案。
1.3.2 重视教学资源建设 授课教师,尤其是临床教师,要利用医院上班与患者接触的优势,积极采用各种典型病材,如典型、少见患者的影像资料制作病例库;另外要收集、整理和充分利用因特网上的已有资源。若确实找不到与学习主题相关的资源,教师需要自己开发研制。
1.3.3 优化管理机构,全面推进整合 信息技术确实具有优化教育、教学过程的多种宝贵特性。集中体现就是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从而为学生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的培养营造最理想的教学环境。这样的环境正是创建新型教学活动进程的结构所必不可少的。
2 讨论
目前国内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说法与定义很多。综观这些观点,笔者发现主要是基于对课程概念的不同理解而产生的分歧。我们可以将目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定义分为“大整合论”和“小整合论”。大整合论主要是指课程是一个较大的概念。这种观点主要是指将信息技术融入到课程的整体中去,改变课程内容和结构,变革整个课程体系。有专家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通过基于信息技术的课程研制,创立信息化课程文化。它针对教育领域中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存在的割裂和对立问题,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互动性双向整合,促进师生民主合作的课程与教学组织方式的实现和以人的学习为本的新型课程与教学活动方式的发展,建构起整合型的信息化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从而对课程的各个层面和维度都产生变革作用,促进课程整体的变革。“大整合论”观点有助于从课程整体的角度去思考信息技术的地位和作用。“小整合论”则将课程等同于教学。这种观点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同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信息技术主要作为一种工具、媒介和方法融入到教学的各个层面中,包括教学准备、课堂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这种观点是目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中的主流观点。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概念的分化反映了人们看待信息技术作用的不同视角。在研究与实践中,笔者认为从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角度出发,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符合当前的发展趋势和实践要求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已渗透到生活的各个角落,包括常规教学,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提高教学效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和中医学学科、教学有机整合,使中医院校大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提高中医临床能力,增强自身素质,使之成为21世纪优秀、合格的中医专业大学生。
[参考文献]
[1]刘儒德.信息技术与教育相整合的进程[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7,9(3):129.
[2]祝智庭.教育信息化:教育技术的新高地[J].中国电化教育,2001,2:138-139.
[3]余胜泉.基于Internet的学习模式[J].中国电化教育,1998,4:114-115.
[4]陶增乐.信息技术基础[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18-19.
[5]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与意义[J].教育研究,2002,4(15):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