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中西方文化差异论文

中西方文化差异论文

时间:2022-05-07 05:50:4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中西方文化差异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西方文化差异论文

第1篇

关键词: 当代大学生 价值观 文化维度模式理论 第三文化

在跨文化交际研究中,文化价值观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可以说是跨文化交际的核心。因为交际本身在扮演着传递文化价值观的角色的同时,也直接受到价值观的冲击与影响,产生变化与形成不同的形态。文化价值系统是评估一群人行为的理想或标准,它代表一组经由学习获得的法则,这些法则是用来解决文化所碰到的问题与如何做决策的依归。

既然文化价值观是举止行为的一组评判的法则,它们无法经由感官来直接观察,必须从实际生活的面向才能观察归纳出来。因此,为了研究文化价值观,可以把文化价值观更进一步具体化到文化价值取向的层次,以便使用实证的方法加以观察研究。荷兰心理学家Hofstede(1983,1984)从组织传播学的角度,发展出一套广为引用的文化价值取向模式,把文化价值归纳为五个基本的维度:个体主义/集体主义、权利距离、男性化社会/女性化社会、不确定性规避和时间取向。作为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核心,文化价值观直接影响着交际的过程与结果。Hofstede的文化维度模式为定量研究文化价值观提供了可操作的变量,不少后续的实证研究证明它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和预见性。中西方的文化价值观在每个文化维度上都体现出差异,这的确给跨文化交际带来了不便。我们在承认中西方文化价值观差异的同时,更要考虑到文化价值观的动态性特征,要看到中西方在文化价值观上的发展变化趋势。

文化价值观是一个民族文化中最深层的部分,具有很强的传承性特征。但是更加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中西方交际的不断深入,文化价值观逐渐呈现出适应性调节的变化性特征。当代大学生接受着中西方文化的熏陶,思维活跃,观念创新,在他们身上也可以看到文化价值观的变化及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发展,经济的全球化,广泛的移民潮,以及多元文化的发展,中西方之间的差异在逐渐缩小。因此,一味地强调中西方在文化价值取向上的差异,只注重差异比较研究,不仅不利于跨文化交际的发展,反而会阻碍中西方的文化交流。我们可以看到Hofstede的五个文化维度所体现出的文化差异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随着文化间的交流而不断变化着的。当代中国大学生代表着最先进最前沿的思想,在中西方文化的相互影响下,他们的文化价值取向可以代表中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发展变化趋势,为跨文化交际的研究带来全新的动力。

在跨文化交际研究中,学者们对于文化价值观一直给予极大的关注。美国的人类学家Kluckhohn与Strodbeck最先使用“价值取向”这个概念,提出了五项人类社会共同面对的普适性问题,并针对每个问题提出三种价值取向。美国的人类学家Edward T. Hall(1976)提出了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的概念,丰富了人们对跨文化交际中的交际与交际环境关系的研究内容。荷兰心理学家Hofstede是不同文化比较研究的创始人,他的文化维度模式在世界范围内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Hofstede对世界五十多个国家的文化进行过调查、分析、比较,两次在IBM调查了11.6万名员工,从大量的调查数据着手进行研究,试图找出能够解释导致大范围内文化行为差异的因素,他指出所有的差异都可追溯到基本维度中的一个或几个中。这些维度是:个体主义/集体主义、权利距离、男性化社会/女性化社会和不确定性规避。考虑到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东方国家特别是中国的影响之后,Hofstede在前四个文化维度的基础上增加了第五个维度――时间取向。Hofstede的文化维度模式是迄今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文化价值观调查研究,自问世以来一直是海外学者进行跨文化研究的主要工具之一,对跨文化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近30年来,国际上出现了以Hofstede文化维度模式为基础的研究成果,范围涉及社会学、心理学、组织行为学、跨文化交际学、会计、金融等领域。

文化价值观是解释人们交流方式和信息理解差异的关键,胡文仲在《超越文化的屏障》中以“贯穿一切的红线”比喻其在跨文化研究中的重要性。但是,我国对文化价值观的研究仍处于借鉴引入阶段,很少有突破性的进展和理论上的创新,至今还未产生较有影响的理论或测量工具。国内对于价值观的研究许多都采用了Hofstede的文化维度模型,或证实(以五项文化维度为理论基础对比中西方文化差异),或补充(进一步细化五项文化维度模式),或质疑了原理论(批判文化维度两极划分的现象)。大部分的研究重点更侧重于分析文化差异,由于此模式来自于IBM调查数据,因此更多地被应用于了解组织的文化价值取向。而且,就Hofstede的文化维度模型,每一项文化维度都有独立细致的研究,尤其是个体主义/集体主义与权利距离两项。但是,文化价值观不可能是静止不动的,随着跨文化交际的不断发展,中西方的文化价值观互相影响,不断发生变化。可见,仅仅研究文化差异是不够的,更应该看到中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发展变化趋势。所以本文以Hofstede的文化维度模式为理论依据来研究中国当代大学生的文化价值取向,大学生是世界发展的未来,相信可以从他们身上看到中西方文化价值观发展的未来,希望可以为跨文化交际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从对吉林省各高校的大学生的价值观所进行的调查反馈的结果来看,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依据Hofstede的文化维度模式理论,当代大学生在如上所述的五个维度上均有不同程度的西化。例如,大学生较以往更加强调自我、更加倾向于美国社会所倡导的个人主义,渴望个性独立,渴望更多地靠个人的能力和智慧来解决问题,而并非像从前那样过分依靠集体的力量。从男性化与女性化的角度来看,当代大学生无疑已经摆脱了过去重男轻女的偏见陋习,中国社会也早已不再是男权社会,如今的大学生提倡男女平等,尊重和保护女性成为了他们思想意识的主流。不仅如此,在学习和工作中,他们的竞争意识也展现得并不明显,相反,重合作、讲平等的意识凸显出来,解决问题时靠的更多的是沟通而不是冲突,这种欧美国家的女性化社会特征已渗透到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和思想意识之中。从权力距离的角度来分析,传统的上级特权观念已被当代大学生所摒弃,他们认为上级是“和我一样的人”,不接受管理特权和上下级平等意识在大学已成为不成文的规定,这同传统中国的特权观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由此可以看出,作为客文化的西方主流文化在全球化的大背景的推动下,深深地影响了中国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而作为主文化的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来自西方主流文化的冲击,在当代中国大学生的价值体系中或淡化或与西方价值观相融合,形成第三文化。

由于主文化和客文化的不同,主文化又无法适应这种巨大的文化差异,进而形成了完全不同于主文化与客文化的新的文化体系。但是第三文化在形成过程中存在着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尚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在选择和树立文化价值观时并不能够准确甄别某种价值观的正确与否,因此他们在选择和树立文化价值观时需要正确的引导和帮助。作为高级人才培养机构的大学有必要提出系统的、正确的、行之有效的方案,引导大学生在中西方文化价值观交融和冲突的过程中,选择正确的价值取向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因为这对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发展,中西方文化价值观的融合,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东平.以中国文化为视角的霍夫斯泰德跨文化研究及其评价[J].江淮论坛,2008(1).123-127.

[2]陈国明.跨文化交际学[M].第2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165-175.

[4]胡文仲.超越文化的屏障[M].第2版.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5]李恺.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变迁及原因探讨[J].学理论,2009(12).207-208.

[6]李侨.中美文化价值观――差异与相互理解[D]:[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天津理工大学英语系,2005.

[7]刘畅.中美大学生文化价值取向比较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长沙:中南大学英语系,2007.

[8]刘长远.全球一体化背景下文化价值观变迁研究―中国青年个人主义价值观的演变[D]:[博士学位论文].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系,2008.

[9]潘,张子刚.从中国文化看霍氏文化研究的不足[J].湖北社会科学,2003(7).22-23.

[10]彭世勇.霍夫斯塔德文化价值理论及其研究方法[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27(1).95-99.

[11]彭世勇.Hofstede跨文化交际理论中个人主义层面质疑[J].汕头大学学报,2009.25(4).54-58.

[12]石健.转变中的价值观――中美价值观比较[D]:[硕士学位论文].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系,2004.

[13]施建亚,杨燕,孙妍.论西方文化思潮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3).25-29.

[14]王莉.中美价值取向比较研究――差异性与相似性[D]:[硕士学位论文].郑州:郑州大学英语系,2003.

[15]王巍.全球化语境下的中西深层文化的拒斥与融合[J].学术交流,2008(12).37-39.

[16]谢衡晓.从Hofstede的文化视角看中国文化在创新中的作用[J].科技创业月刊,2007(1).27-29.

[17]许力生.跨文化交际[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87-97.

第2篇

关键词:文化差异;日常交际;礼仪

中国正以飞速的发展与世界接轨,跨国交际日益增多。中国与西方国家的接触越来越多。中(东)西方文化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由此也对交际礼仪方面有一定的影响。在中(东)西方文化都非常重视人际交往。但交往的观念交往的方式都有着明显的差别。

一、打招呼

中国人路遇熟人总爱寒暄道:“吃饭了吗?”“到哪儿去?”“上班呀?”等。在我们看来这是一种有礼貌的打招呼用语,而若你跟西方人这样打招呼“Haveyouhadyourmeal?”“Whereareyougoing?”他们则会认为你想请他吃饭或者干涉其私事,会引起误解。西方人见面,通常招呼道:“Hello!”“Howdoyoudo!”“Niceday,isn’tit?”

二、感谢

对于别人的赞扬,中国人通常表示谦虚,并有一套谦虚之词,象“惭愧”、“哪里”、“寒舍”、“拙文”等。而西方人总是高兴地回答“thankyou”以表接受。中国人用“谢谢”的场合较西方人少,尤其是非常亲近的朋友和家庭成员之间不常说“谢谢。”而西方人整天把“thankyou”挂在嘴边,即使是亲朋好友和家庭成员之间也常如此。中国人收到礼物时往往放在一边,看也不看(生怕人家说贪心)。而西方人收到礼物时要当着客人的面马上打开并连声称好。

三、招待客人

中国人殷勤好客,一杯杯地斟酒,一遍遍地上菜,客人不吃不行,不喝也不行,使西方人觉得难以对付。而西方人的习惯是:Helpyourself,Please!中国人送客人时,主人与客人常说:“慢走!”“小心点!”“再见,走好啊!”“你们进去吧!”“请留步”等。而西方人只说:“ByeBye!””Seeyoulater!””Seeyounexttime!””Goodnight!”

四、节日礼仪

中国和英语国家的文化差异还显著地表现在节日方面。除中国和英语国家共同的节日(如,NewYear’sDay)处,双方还各有自己独特的节日。中国有theSpringFestival,theDragonBoatFestival,Mid—AutumnDay.等,英语国家有”Valentine’sDay(情人节),Easter(复活节),Aprilfool’sDay(愚人节),ThanksGivingDay(感恩节),ChristmasDay(圣诞节)等。中西方节日的风俗习惯也很不相同。在节日里,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中国人往往要推辞一番,表现得无可奈何地接受,接受后一般也不当面打开。如果当面打开并喜形于色,可能招致“贪财”的嫌疑。而在英语文化中,人们对别人送的礼品,一般都要当面打开称赞一番,并且欣然道谢。

五、词汇语言的文化

英语词汇在长期使用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对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的介绍,以防学生单纯地从词汇本身做出主观评价。比如red一词,无论在英语国家还是在中国,红色往往与庆祝活动或喜庆日子有关,英语里有“red—letterdays”(节假日)。尤其在中国,红色象征革命和社会主义等积极意义,但在英语中“red”还意味着危险状态或使人生气,如“redflag”(引人生气的事)。还有当看到商业英语中的“inthered”,别以为是盈利,相反,是表示亏损,负债。在教学中,文化教育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该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培养文化意识,使他们能主动地,自学地吸收并融入新的文化环境中。比如:加强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比较,将中西文化在称呼,招呼语等等谈话题材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自觉自然地渗透到教学中。又如: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手段,吸收和体验异国文化。可以收集一些英语国家的物品和图片,让学生了解外国艺术,历史和风土人情等。

总之,中西方的文化存在着很多差异,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教学,而必须加强语言的文化导入,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中正确运用语言。

六、文化等级观念

中(东)方文化等级观念强烈。无论是在组织里,还是在家庭里,忽略等级、地位就是非礼。尽管传统礼制中的等级制度已被消除,但等级观念至今仍对东方文化产生影响。在中国,传统的君臣、父子等级观念在中国人的头脑中仍根深蒂固。父亲在儿子的眼中、教师在学生的眼中有着绝对的权威,家庭背景在人的成长中仍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另外,中国式的家庭结构比较复杂,传统的幸福家庭是四代同堂。在这样的家庭中,老人帮助照看小孩,儿孙们长大后帮助扶养老人,家庭成员之间互相依赖,互相帮助,密切了亲情关系。:

在西方国家,除了英国等少数国家有着世袭贵族和森严的等级制度外,大多数西方国家都倡导平等观念。特别在美国,崇尚人人平等,很少人以自己显赫的家庭背景为荣,也很少人以自己贫寒出身为耻,因他们都知道,只要自己努力,是一定能取得成功的。正如美国一句流行的谚语所言:“只要努力,牛仔也能当总统。”(Ifworkinghard,evencowboycanbepresident.)在家庭中,美国人不讲等级,只要彼此尊重,父母与子女可直呼其名。他们的家庭观念往往比较淡薄,不愿为家庭做出太多牺牲。

当然,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导致的礼仪上的差异还有很多,比如服饰礼仪、进餐礼仪,秘书礼仪等等,由于篇幅等多方面的制约,在此不能一一深入探讨。总之,中西方之间有各自的文化习惯,由此也产生了不少不同的交往习惯。因此,随着我国进入WTO经济的发展和对外交流、贸易的不断增加,我们不但有必要在与外国人交往或者前往别的国家去之前,了解对方国家的礼仪习惯,而且必须加强专业礼仪人才的培养,提高全民礼仪意识,这不仅是对对方的尊重,也给我们自己带来了便利,不但能避免了不必要的麻烦与误会,还能在现代社会的多方竞争中争取主动,取得良好的结果或效益。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文化即英汉语言文化对比》,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94

【2】方文惠主编,《英汉对比语言学》,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

【3】胡文仲,《文化与文学》,《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年第1期

第3篇

关键词:英语学习,语言,文化差异

 

在语言、文化、跨文化交际三者的关系中,语言反映文化,文化影响语言的使用和发展。在以一种语言为媒介的跨文化交际中,交际者应遵守该语言的文化语用规则。但不难发现,当一种语言在各种困素的作用下被广泛传播到本土以外、为众多其他地域的人们使用时,语言与文化之间会呈现出一种颇为复杂的关系,而在以该语言为媒介所进行的跨文化交际中,交际双方遵守的语言使用规则也可能会有所不同。在交际过程中,交际双方都有一种强烈的愿望:希望交际成功。但愿望与现实往往存在距离。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参与跨文化交际的人越来越多,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交际受挫或失败,产生误解,甚至引起关系恶化的情况时有发生。很多人把这一点归结为语言不通。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语言不通,交际很容易产生障碍,但很多情况下,交际受阻或失败不是由语言引起。以英语学习为例,有不少英语学习者在具备相当的听、说、读、写技能后,却不能用英语有效地表达思想进行交际,对于这样的学习者,与其说他们的交际存在语言障碍,不如说是存在与交际对方的文化障碍。文化是语言所承载的内容,语言和文化互为作用,两者关系十分密切。语言和文化受到各国不同发展历史、地理环境影响。尽管由于全球化的加速,各国间的距离已经缩短,但各种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却依然存在。只有了解、理解和尊重这些差异,培养跨文化意识,我们才能跟世界其他地区的人们有效地进行交际。

一、文化差异和语言差异

语言的不同层次和相当层次的语言单位具有不同的文化蕴含内容。了解文化差异造成的英汉语言差异,是英语学习者有效进行跨文化交际的前提。词是语言中蕴含文化的核心。文化差异造成词汇语义理解障碍从而影响交际的例子非常常见,因此,英语学习者要了解文化差异造成的语言差异首先要了解文化差异对英汉词汇的影响。文化差异对英汉词汇的影响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

1.英汉文化部分重合导致词汇语义部分重叠。英汉文化中都有的实体,汉语加以明确区分,英语中可能不加区分。这种情况首先体现在概念词上。论文大全,语言。论文大全,语言。英汉语言中的亲属称谓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以“uncle”为例,英语中父母双方的同辈男性亲戚均用“uncle”表示,但uncle在汉语中可细分为伯、叔、舅、姑父、姨父、表叔等,不了解中国文化的西方人对这些细致区分的亲属关系肯定束手无策。同样,汉语中不加区分的实体在英语中会明确区分的也比比皆是。论文大全,语言。如汉语中“骆驼”一个词,它相当于英语中的camel,可细分为dromedary(单峰骆驼)和Bactrian camel(双峰骆驼)。汉语中一般只用“公”和“母”(或“雌”和“雄”)二字来区分动物的性别,而英语中则往往各有单独名称,小动物也另有名称。如英语中公马、母马和幼马分别为stallion、mare和foal。

2.英汉文化空缺导致词汇空缺。以别的语言为参照,任何一种自然语言的词汇中都可能出现“词汇空缺”现象。所谓空缺 (文化上) ,是指有些表达方式为一国所独有而别国没有。如“冰糖葫芦”一词英语中没有对应的词汇,只能意译为candied haws on a stick;又如“Mr. Potato Head”中文中直译为“土豆头先生”,如果不知道它是美国的一种深入人心的流行玩具,跨文化交际者势必不能理解这一词的意思。这种词语使用上的空缺现象在英汉语言中非常普遍,而其在英语和汉语的谚语、成语中所呈现出来的文化差异尤为突出。如汉语中的谚语“夏练三伏,冬练三九”,激励人们坚持锻炼身体。英语中没有“三伏”和“三九”的对应词,如果你对外国人说 three fu 和 threenine,相信听的人会莫名其妙。此时译成英语要对其意义加以解释,例如In summer keep exercising during the hottestdays;In winter do the same thing during thecoldest weather。

3.英汉文化冲突造成词义冲突。所谓文化冲突,有两种情况:①有些表达方式,一种语言有另一语言也有,但涵义相反或意义相差甚远。如英汉语言中都有“个人主义”这一词,英语“individualism”在美国人眼里是个人的独立自主,它体现了美国强调的个人奋斗、努力进取的价值观,是褒义的。而中国人眼中,“个人主义”是“集体主义”的反义词,有自私自利、唯利是图的意思,是贬义的;同样词语貌合神离的例子枚不胜举, 如“pull one’ s leg”不是中文中的“拖后腿”而是指“开玩笑”;“drop a brick”不是指“抛砖引玉”而是指“说话闯祸”。②含义相同但在两种语言表达方式上不同甚至相反。论文大全,语言。如中文“红”与“绿”或“白”相对,而中文中表示嫉妒的“红眼病”英语中是“green-eyed”,如果用“red-eyed” 则是指把眼圈哭红的意思;“酒肉朋友”英文是“a fair-weather friend”,这跟中国人朋友见面少不了吃吃喝喝,英国人见面喜欢谈天气的文化差异不无关系;中国是农业国家,很多习语都与农相关,如“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瓜田李下”等,英国是岛国,所以很多习语与航海相关,如“put one’s oar in”、“walk the plank”等,“树倒猢狲散”英文中译为“ratsdesert a sinking”足见两国的文化特色。

二、培养跨文化意识

1.培养正确的文化态度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人民通过创造活动形成并随历史发展而变化的产物。中西方文化由于各自人类文明进程不同。论文大全,语言。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所持的哲学观不同。因而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众所周知,中国文化以人本为主体,崇尚勤劳、谦虚、谨慎的美德;西方文化则以物本为主体,崇尚个体性、开放性、创造性的文化传统。中西文化本质差异使中西方人们的生活大有不同,包括感情表达方式,解决问题的方法,行为方式等等。而这些无不对语言产生影响。因此。培养文化敏感性.即英语学习者在深刻理解本族文化的基础上具备对异国文化的观察、理解和反映能力应被视为实现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第一步。学习者对本族文化和异国文化要有正确的认识,摈弃民族主义,消除文化偏见的文化相对主义态度——即文化只有差异,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基于正确的文化态度,学习者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察觉到与本族文化有明显差异并可能发生文化冲突的异国文化特征,才能理性地理解与本族文化有明显差异的异国文化特征,才能在交际中真正理解对方的所作所为,解决文化冲突,实现有效交际。

2.选择蕴涵丰富文化内容的学习材料

蕴涵丰富文化内容的语言材料是进行文化渗透的重要途径。英语学习者在选教材时应有意识地多选取一些出自英美国家的原文材料,旨在使自己通过大量接触,潜移默化地培养跨文化意识。教材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1)代表性。通过对语言和文化的学习,学习者在理解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同时,发展了合作能力。因此,在选择教材时要注意选择那些有代表性的主流文化,触及西方文化本质,反映西方文化深层内涵的内容。例如西方的社会制度、哲学流派、经济理论、思想及价值观等等,这些内容有助于学习者自己去分析,去探讨,加深对西方社会的认识。得出自己的结论,最终达到跨文化能力的提高,自身素质的完善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的成熟。(2)多元性。语言材料从类型上应包括己方文化、异域文化和跨文化的范畴。一味强调语言学习中异域文化的导入和异性文化的差异、矛盾、和冲突,相对忽视中西不同文化间的相互渗透、影响、与融合,以及外语使用中本族文化的意义,也会使得跨文化交际陷入一定的局限性。为了加强学习者的主体文化意识,教材在选取上应当适当引入中国文化.语言材料应按不同角度来构建,对同一问题,可以用跨文化的角度来阐释。通过对己方、异域文化的认识,在中西方文化的冲突中,达到对己方文化的再认识,对异域文化的真正理解.从而实现跨文化交际。(3)趣味性。教材不仅要符合学习者的知识水平和认知水平,还要尽可能通过提供趣味性较强的内容和活动,激发学习者自我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3.充分运用各种媒介,吸收和体验异国文化

音乐、电影、电视、多媒体课件等都是文化沟通的桥梁。一方面它们可以提供最新最生动的语言和文化信息;另一方面,有助于学习者对文化有直观的了解,留下深刻印象。学习者可以收集一些有关英语国家的资料和图片,了解外国艺术、历史政治、风土人情;运用英语电影、电视等学习资源给自己直观的感受,使自己对英语的实际使用耳濡目染,进一步增进文化知识的积累。电影、电视是了解西方社会的有效手段,反映不同历史时期的故事片可以提供丰富的材料,使学习者对不同时期的社会习俗、衣着、建筑有所了解。通过电影、电视,学习者还可以观察人们的举止、表情非语言交际手段。这对语言能力的培养也是很有裨益的。此外,互联网也是辅助英语学习的有效手段。现在越来越普及的网络给学习者了解和学习西方社会文化提供了非常便利的窗口。西方众多文化机构、语言机构、政府机构、科研机构以及大学等都建立了自己的网页。英语学习者可利用互联网与世界各国使用英语的人们进行交流,创造真实的跨文化交际氛围。总之,英语学习者应调动一切可用的资源体验、感受跨文化交际。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它既反映文化,也受文化的影响。论文大全,语言。因此,学习语言不仅限于学习语言本身,在语言学习中,目标语的文化知识也应是学习的重要内容。文化因素始终存在于外语学习的背后,即使优秀的语言学习者其交际能力也会因文化原因受到限制。因此,英语学习者应培养自己对异国文化的敏锐感觉能力、对语言文化差异的正确理解能力,从而培养出真正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使自己成为既有语言知识又有交际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2]谢金良.西方文学典故词典[M]. 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

[3]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4]林纪诚.语言与文化综论[C]. 语言与文化,1998.

第4篇

论文关键词:跨文化教育;语言教学;真实语境;交际实践

论文摘要: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仍存在过于注重语音、词汇、语法等基础知识传授,忽略英语文化背景知识传授的现象,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不强。本文拟从语言教学、真实语境、交际实践三方面着手探讨如何对大学生进行英语跨文化教育。

一、引言

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仍存在过份强调语音、语汇、语法等基础知识传授,忽略英语语言中体现的西方价值体系、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和文化现象的传授,导致学生跨文化交际不强。对大学生进行跨文化教育也是为了加强中西文化交流和、顺应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趋势的需要。本文拟通过寓文化意识于语言教学中、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理解西方文化、开展跨文化交际实践活动三方面着手对大学生进行跨文化教育。

二、寓文化意识于语言教学中

语言使用上的差异是由文化的差异引起的,在教学中,要使学习者关注语言的运用上体现的母语文化与英语文化的差异之处,把文化差异融入到语言教学中,培养学生社会文化的洞察力和跨文化意识。

(一)词汇的文化差异

1、词汇在中西文化中的字面差异

龙在汉语中为图腾与吉利的象征,dragon在西方文化中却是罪恶、邪恶的象征。as wise as an owl中作为智慧的象征的owl与汉语中视为坏兆头的猫头鹰。汉语中农民无贬义,而Peasant则是没有教养,社会地位低的人。红在汉语中常与喜庆相关,red则有多样化含义。red letter day 为“喜庆日子或纪念日”,To see red 为“使人生气”,wave a red flag为“做惹别人生气的事”,one’s face glowing with health为“红光满面”。to cast pearls before the swine则为汉语中的“对牛弹琴”。

2、词汇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联想意义

涉及到历史、传说、文学或宗教中人物或事件的词汇,意义深远,要越过字面意义去了解联想意义。英语中Shylock是《威尼斯商人》中的角色,意为惟利是图、心肠歹毒的小人。童话中灰姑娘Cinderella指贫穷、善良的最终获得幸福的女孩子。willow是和莎士比亚的戏剧中奥菲莉、黛丝泰蒙娜的悲惨命运联系在一起的,成为悲伤命运的象征,“杨柳”形容离别与女子情感以及妓院等。林黛玉代表指弱不禁风、多愁善感的形象。

(二)语用上的文化差异

语言总是体现了某种特定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文化背景,关注这些差异,有助于进行成功的跨文化交际。汉语习惯以询问别人到哪里去作为寒喧语,西方则是对于天气的评论和预测。年龄、婚姻、收入等是西方禁忌的话题,属个人隐私,美国人对于称赞语一般坦然接受并回以“Thankyou!”,中国人则谦虚地加以否定。再如对某个场所的表达。美国英语中rest room是剧院、商店等大建筑物中的设有厕所、盥洗设备等,供顾客、雇员等使用的房间,即是浴室、厕所的委婉说法,并非汉语中的“休息室”。

三、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理解西方文化

利用教材、多媒体、原版材料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通过情景化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全方位感受语言,达到语言与文化的整合。

(一)挖掘教材、充分使用多媒体

以教材为核心,将英语国家的文化习俗、历史背景和故事传说介绍给学生,让学生了解其文化现象和文化内涵。同时利用多媒体营造视觉、听力的真实语言场景,把教学中的相关文化背景知识加以形象化、具体化,培养学生主动对英语语言文化进行探询,引导学生关注同一事物在不同文化语境中的表达差异,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二)选择原版材料进行补充

选择适量能反映西方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社会关系的视听材料,了解真实语言环境下英语的运用情况,加深对中西文化内涵的理解,积累相关的材料。如体现了社会理念和文化背景的文学作品,介绍当前社会动态和社会问题的报刊,收看中央电视台英语频道(CCTV-9)和收听中国国际广播电台(China Radio International)的节目,鼓励学生根据自身英语基础选择部分国外英语电视电台节目观看,英语原版电影更是展现了英语民族如何进行交际的真实情景和鲜活语言,这些材料既煅炼了阅读与听力能力,又是了解英语国家文化知识的重要途径。

四、开展跨文化交际实践活动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语言是交际工具,语言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以书面或口头方式进行交际的能力。”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跨文化交际实践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品味和体验文化异同,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增强他们的跨文化意识,创造英语交流的机会。如定期开设中西方文化知识讲座,用媒介语或英语向学生全面介绍英语国家的民族传统、文化特点、社会风俗等;以某个西方文化元素为主题开展英语沙龙、英语演讲比赛,选择教材中故事性较强、情景性突出的文章进行情景剧表演等等;扩展交际空间,与在中国学习和工作的外国人进行语言交流,直接感受到文化的差异;创造机会参与涉外工作的翻译与服务工作。

参考文献

[1]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第5篇

关键词:饮食文化;跨文化交际;差异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7-007-01

一、中西饮食文化

文化是复杂的,它包括信仰、知识、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作为社会的一份子习得的任何习惯与才能,人类有着共同的文化基础,但是随着人类群体的不同范围,文化的体现也出现了差异。每个国家和地区的饮食文化都是各自文化的浓缩。中西国家文化底蕴的不同导致饮食风格也大不相同。

中国有着历史悠久的饮食文化,它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影响深远,占据了世界饮食文化的重要地位。西方国家因为曾经作为殖民地,拥有大量的移民,因此融合了其他国家的饮食文化形成了自己的饮食文明。

二、中西饮食文化差异原因分析

1、中西方饮食观念差异

因为中西方有着不同的哲学思想,西方人坚持科学理性的饮食观念,讲究科学营养,所以西方饮食注重食物的营养成分之间的搭配。食物搭配是否营养均衡、摄入的卡路里是否合适、营养成分能否被彻底吸收等这些问题在西方饮食文化中成为了一门烹饪学问。西方人要求保持食物的营养,对食物的色香味没有很大的要求,很少将饮食当做精神享受。在西方的宴席上,西方人讲究餐具和用料,讲究原料的搭配,在中国看来西方的饮食是很机械的。但是中国人较为注重饮食的艺术性,对饮食的口感要求较多,但对营养方面比较不注重。中国人觉得食物除了可以解决温饱,更是一种精神享受,在中国的饮食观念中,对食物味道的追求大于对营养的追求,这就导致中国的饮食过于注重食物的口感,具有片面性。

2、中西方饮食内容差异

西方人更为注重对动物蛋白质的摄取,在介绍饮食特点时,西方有发达的食品工业,例如快餐和罐头,味道虽然都差不多,但是却省时又营养,饮食的内容大部分以动物类为主,肉食占整个饮食的大部分。而中国是农业大国,中国的饮食以植物类为主,肉少粮多,在中国的北方,人们的主食是馒头和面条,南方主食是米饭,中国人的饮食是以素菜为主,荤菜为辅。中西方饮食观念的另一个不同之处就是西方人偏好冷食,例如生菜和沙拉等。但是中国人偏好热食,中国人普遍认为菜要趁热吃才好吃。

3、中西方烹饪的差异

中国认为烹饪是一门艺术,中国有非常多的烹饪技术,例如煎、炒、蒸、炸、溜、焖、烧、炖、煲等,让人眼花缭乱。中国人的烹饪非常复杂,一道菜通常要花费很多时间来准备,中国的厨师行业对厨师本人对原料的选择较为注重,所以原料的优劣和厨师的天赋都会直接对菜品造成影响。

西方则强调饮食的营养,制作饮食较为规范,没有乐趣可言。西方的烹饪手法不像中国一样复杂,西餐更为注重发挥食物本来的味道,只进行简单的加工,较为随意。

4、中西方饮食方式的差异

中国的宴席是大家共享一席,乐于呈现和谐的气氛,在餐桌上人们相互敬酒和劝菜,体现相互尊重礼让的美德。从卫生层面来看虽然有明显的不足,但是却很符合中国人对团结的心态。而西方的宴会更为注重交谊,西方流行自助餐,人们不用固定在位子上用餐,大家各取所需,走动自由,注重个人情感交流,体现西方人对自我和个性的尊重。

三、生产生活空间和方式的差异对饮食文化差异的影响

筷子与刀叉、圆桌与条桌等都各不相同,在菜式与道数上双方也是相互对立的,因此宴请礼仪、席间气氛和饮酒的方式也都不尽相同。

在中国,主要是群体文化主导价值观,在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则是强调个体的尊严和价值,强调个人主义,强调差异与特征,鼓励特立独行的风格,所以中西方的价值观截然不同,这在饮食上也有体现。

东西方文化的不同反映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差异,饮食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方面。在中国,饮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是超越一切物质和精神形态的东西,这也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出来。

但是在西方国家,饮食只是一种生存手段与交际方式。美国的一位叫做马斯洛的心理学家,把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从低到高,最低的一层就是对饮食的需求,另外四种分别是对安全、情感、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西方人的饮食观念与中国人存在很大差异,西方人认为吃只是可以保证人身体健康和正常生存的方式,只起到维系生命的作用。而就交际手段来说,宴请的目的是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向提供帮助和服务的人表示感激之情。二是期望赢得客户的信任。三是对达成交易的庆祝。四是请人帮忙。五是引荐他人的时候。六是在建议和讨论某些想法的时候。从这里不难发现,吃虽然重要,但是西方国家仅仅将吃停留在简单的交际层面,并不像中国一样对吃极为注重。

通过本片论文的论述可以了解到,中西方的饮食文化各有各的长处,通过研究可以实现中西饮食文化的融合和互补。现如今,中餐开始注重食物的营养性和科学性,而西餐也开始注重食物的色、香、味俱全。中西方饮食文化在相互交流中将会发展的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外语翻译教学;文化语境

一、语言与文化

(一)文化语境

语境,顾名思义,是指言语的环境。我们知道世界万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离不开赖以生存的环境,语言也是如此。语境可以说是跨文化交际的基础,它的本质是一定的语境下的跨语言——跨文化——跨思维的交际行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习语是语言浓缩的精华。“习语包含着特定的历史或文化内涵,且时常含有特定的文化价值观。从横向关系上讲,习语表现了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人文地理、风土人情、、文学作品等”。从以上陈述我们不难看出,事实上运用英语进行的跨文化交际,涉及到的都是文化语境下的语言。在我们进行这种交际的过程中,特别是涉及到习语的时候,首先要进行文化语境的分析与辨别。由于英语中极大部分习语都不同程度地折射出种种文化因子,蕴藏着丰富的文化积淀。因此,在这里我们将重点讨论语境对涉及到习语的跨文化交际。

(二)翻译与跨文化交际的关系

由于我们长期以来对文化差异所造成的障碍估计的不够充分,特别是汉译英的效果,一直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文化层面的不可译性,显然是我们交际的最大障碍。不可译性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对跨文化的不可读性或低可读性。可读性低下,文学翻译的艺术价值则难得以体现。为了克服这个障碍,就必须制定行之有效的跨文化交际策略,研究不同民族文学之间的审美共性,进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三)跨文化交际语境的翻译策略

1、文化习俗导致的翻译差异文化作为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而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对人们的影响更是无法改变的。文化对人的影响也是跨文化交际要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例如:在形容一个人特别强壮的时候,中国人多用牛来表示,而西方人则多用马来比喻,asstrongasahorse。在描述雨非常大的时候,中国人常说倾盆大雨,而西方国家则说“Toraincatsanddogs”(天上下狗和猫了),翻译过来会让中国人难以理解,这种文化导致的差异在翻译时则需要进行同化。2、地域文化导致的翻译差异在进行翻译时,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地区的人们都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中国有句古话“十里不同俗”。意思是说哪怕在十里的范围内都会出现不同的风俗习惯。然而,出现这些差异的原因就在于不同的地域差异所导致的文化差异,从而导致了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不同。例如:狗在中国的文化里表示地位低下,多表达贬义的意思,而在西方国家狗是人类最好的朋友,狗也被赋予了更加重要的比喻意义。

二、如何培养和提高跨文化翻译的能力在教学中的应用

(一)转变思想观念,提高自身文化修养

英语教师应充分意识到认知中西方文化差异的重要性和文化冲突的危害,及时转变自己的思想观念,不断的学习和积累中西方文化知识,如习语、专有名词、成语、谚语等,在课堂教学和日常生活中用自己积累的知识渗透、陶冶和影响学生。

(二)积极引导学生了解西方文化

英语教师应该发挥主导作用,把中西文化知识有意识地带入课堂,运用多媒体通过电影、电视、录像等方式让学生了解西方人的价值观、思维方式、生活习俗和历史文化,扩大课堂教学的知识面和信息量;鼓励学生广泛阅读报刊、杂志、英文小说,让学生更直接地获取文化背景知识,进而增强对两种文化的敏感度。

(三)创造英语语言环境

对每一位英语学习者来说,英语语言环境是十分重要的,但并非每一个学生都有与英美人士长期进行交流的机会,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就课堂的某一话题进行创造性的表演,并要求把表演的形式和内容与英语国家的社会环境联系起来。

三、结语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会觉得创作要比翻译难得多,然而,只有真正从事翻译的人才知道翻译的不易,特别是在遇到因跨文化交际而引起的不可译问题时,要多读书、多查阅资料,真正了解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文化所代表的真正意义,努力将不可译的东西通过各种翻译策略和技巧来将其合理的表达,最终达到翻译的目的。同时要认识到语境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性,才能抓住跨文化交际的精髓,使得跨文化交际过程更加熟练、轻松,从而真正实现有意义的交流。

参考文献:

[1]陈国明.跨文化交际学[J].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43.

第7篇

论文关键词:英语教学 文化意识 渗透 培养

英语课程标准着重提出了“文化意识”这一新内涵,明确指出“文化意识”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在“目标总体描述”和“内容标准”中,“文化意识”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并有较为详细的描述。这表明: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英语教学中有许多跨文化交际的因素,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对英语的学习和使用;对英语文化的了解与理解有利于提高人文素养;传授文化知识,培养文化意识和世界意识,是教师在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任务。

(一)思接千载,拓宽课堂内的文化交融渠道

1.“体验”得“滋味”:寓文化于学习内容。

语言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英美文化渗透在教材的每一个章节中,学习英语就是包括了学习和了解与语言有关的风土人情、文化习俗和生活特点。于是,我在教学内容中注意渗透饮食方面的文化背景,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如在牛津英语教材4B?Unit?7?Whatwould?you?like?中,教学内容为复习、新授、拓展食品类单词“rice,?fish,?beef,?noodles,?veg-etable,?juice,?tea,?coffee,?bread,?milk,?chicken,hot?dog,?hamburger,?biscuits,?pies”和句型"What?would?you?like”我先向学生介绍一下中西方在食品、用餐方面的不同之处,再出示两个分别代表中西方国家的人物图片,引导学生猜测他们晚餐分别吃什么。最后,进行小结:"I’m?Chinese. I’d?like?some?rice,?somefish,?some?vegetables?and?some?soup.”“I’mEnglish. I’d?like some?hamburgers,?somechicken?and?juice.?After?dinner,?I’d?like?somedessert(甜品).”这时学生会问:"What?is?thedessert?”教师回答:"It’?s?-something?sweet,like pudding,?fruit?or?ice-cream.”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教师将语言文化内容融人了词汇、句型教学中,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使学生在形象、生动的教学过程中了解了中西方饮食文化的不同。

又如,在教学4B?Unit?9?Breakfast的餐具类单词“plate,?knife,?fork,?spoon,?chop-sticks,?bowl,?cup,?cupboard,?glass”时,我先让学生说说摆放西方餐具的方法,边“摆放”边用英语描述:"The?knife?is?on?the?right, Thefork?is?on?the?left. The?spoon?is?beside?theknife.?The?plate?is?in?the?middle.”然后,再引导学生比较中西方用餐时使用餐具的不同:"Yang?Ling?is?from?China.?She?can?use?chop-sticks. Mike?is?from?America. He?can?usefork?and?knife.”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进一步巩固所学的单词和句型,又能使学生在教学中加深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体验,从而将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2.“思路”窥奇妙:寓文化于语言素材的挖掘。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教学实践中,特别是对一些句子和特定词汇的教学,语言更有明显的内涵,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比如,当别人问是否要吃或喝点什么时,我们通常习惯于客气一番,回答“不用了”、“别麻烦了”等。但按照英美国家的习惯,则更倾向于直接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你若想要,就不必推辞。

如,学生都知道“teacher”一词翻译为中文是老师的意思,于是想当然地把王老师称为"Teacher?Wang"。其实,在英语中“teacher”只是指一种职业,但在中国有尊师的传统,老师一词已不仅仅指一种职业,更是对人的一种尊称。正是由于存在这些文化上的差异,造成了学生的片面理解。此外,还会把汉语中习惯的称呼“唐秘书”、“张护士”错译为“SecretaryTang"}?"Nurse?Zhang",而英语中称呼一般用"Mr,?Miss,?Mrs"等。

(二)视通万里,丰富内外的文化浸染载体

1.“交际”得意趣。

教师在自行选择教学材料时,就要注意其间的文化因素。课堂上可组织“pair?work,role?play,?group?discussion”等以学生为主体的练习,同时,课外也要组织丰富的文化活动。这种较为真实的活动场景,更易让学生在亲身经历时理解其文化内涵。此外,还可引导学生自觉通过报纸杂志、影视、因特网等许多途径搜集英语文化知识,不断适应英语文化,提高对英语文化的洞察力和敏感性。

(1)创设英语氛围。走进我校校园,随处可见鲜明的中、英双语标语;走进每个教室,“英语每周一句”、“英语大擂台”、风格迥异的英语板报格外引人注目;走进英语连廊,一块块异域文化展板呈现异国风土人情。

(2)拓宽文化平台。以“校园英语节”为平台,通过英语书签设计、英语歌曲演唱、小品表演、看图讲故事、英语小报制作、英语日记写作、英语红领巾广播等活动引领学生,进而进行文化渗透。

第8篇

关键词:中西合璧;人工智能;双语教学

双语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适应国际化趋势、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它承接了中外文化的碰撞和融合[1]。各校在教学过程中都遇到了各种困难,也探索了不少经验。自2005年秋季,我校在人工智能课程中采用双语授课,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一套中西合璧的双语教学模式,将中西方的优势有效结合起来,比较适用于工科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

1中西合璧的双语教材

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的知识载体,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基本工具。我们重点调查了MIT、Stanford和CMU等国外高校,他们均选用了Stuart J. Russell和Peter Norvig合著的《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 Modern Approach》,该教材几乎涵盖了CC2001关于人工智能课程的全部内容。该书网站(aima.cs. berkeley.edu/)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的1 100多所大学选用该书作为教材。我们对选用该教材的部分高校授课情况作了追踪调查,结果表明绝大部分人工智能课程的实际授课内容都与该教材内容基本一致。在国内,中南大学的人工智能课程是国家级精品课程,教材是课程负责人蔡自兴教授与徐光佑教授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人工智能及其应用》(第三版)(该教材分本科生用书和研究生用书两种版本),与其课程内容设置完全配套。

我校选用了《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 Modern Approach(2nd)》一书,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影印版(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了中译文版本),同时将Nils J. Nilsson著的《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 New Synthesis》作为辅助教材,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了英文影印版及中译文版本。

人工智能这一学科诞生于西方,目前该领域的诸多成果和文献均以英文为语言载体。选用英文原版教材、推行双语教学,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和研究深造奠定了良好基础。另外,与国内教材相比,国外教材更注重知识产生的过程、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极其有益。另一方面,选用原版教材的问题也显而易见。一是原版教材内容过多,需要精心筛选、分清主次后才能使用;二是原版教材昂贵,增加了学生的经济负担,再购买配套中译文版,负担更重;三是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双语授课的课程还不成体系,前后课程缺乏衔接性和延续性,学生直接使用原版教材有一定的语言障碍,即使有配套的中译文版,同时翻看两本书也不方便。

我们正在逐步消化吸收英文原版教材,在无损原版教材思想精髓的前提下,自主编写适用于双语教学的中西合璧讲义。双语教材以英文语言为主,以中文注释为辅,有效降低学生阅读的难度,更趋实用。

2中西合璧的授课语言

语言是信息传递的载体,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双语教学涉及到这种信息传递载体的改变。

在双语教学中,外语的使用比例要求不低于50%,这是不够科学的。双语教学不是语言课,教学质量依然是核心,语言仅仅是载体,引入外语教学的目的无非是为了保证知识的“原汁原味”,同时训练学生的专业外语听说能力,但这一切都应以学生听懂课为前提。双语授课进度慢已是不争的事实,更有些双语教师,为了兼顾上述目的,先用外语讲一遍,再用汉语解释一遍,这种做法极不可取,也是紧张的课时限制所不允许的。双语课味同嚼蜡,引不起学生兴趣,也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我校人工智能课程的授课对象是计算机专业的四年级本科生,学生的英语水平很不均衡,如果不考虑实际情况,大比例地采用英语讲授,是难以保证教学效果的。我们把握的原则是:1)英语主要用于讲解专业性内容,如专业术语、技术原理、算法等,这样学生在学术交流中就不会对专业技术内容存在语言障碍;2)只用学生能听懂的语言讲授专业性内容,对过于生涩的专业技术内容,还要使用汉语讲解,这样学生就不会把专业技术内容学“夹生”了,在作研究时才不会有技术上的障碍;3)用母语调节课堂气氛,适当穿插的人工智能领域人物、故事及笑话以汉语为主,把学生发散的注意力快速集中起来,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4)中英文衔接,不重复表述,这样就不会额外占用课时。

例如,在讲解Agent技术时,对于Agent的定义、结构等核心内容,我们采用英语讲解;而对于Agent涉及到的心理学、逻辑学等方面的生涩理论,则用汉语给出扼要的说明;对于为阐释Agent的rationality概念而举的吸尘机器人、黑足泥蜂搬运食物的例子,则主要用汉语讲解,激发学生的兴趣,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3中西合璧的教学课件

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多媒体以其鲜明的图像、生动的画面、灵活多变的动画及声音效果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的诸多不足,受到师生的认可与好评[2]。本文探讨的重点不是如何设计媒体的表现形式,而是如何利用课件更好地发挥双语教学的效果。很多双语教学任课教师只注重追求授课过程中外语的使用比例,课件全文用外语制作,在讲解过程中还要费尽周折地解释,收效甚微。我们在制作课件时,不单纯追求英语比例,而是想方设法让课件能更好地辅助学生理解,在关键处均用双语同步给出内容,或者以英文为主,给出扼要的中文注释。这样,学生能够通过视觉信息更好地理解授课内容,而教师也不必再用中英文重复叙述。

此外,在课件素材的选取上,也应注意国内外结合。比如,在讲解启发式搜索技术时,国外课件(包括教材)常用的素材是八皇后、八数码等问题,其中八皇后问题相对大多数同学来讲比较陌生,而国内的重排九宫(与八数码问题是一个问题)、华容道等问题对学生来讲则更熟悉。用国内的素材入门、用国外的素材拓宽视野,也是多媒体课件的中西合璧之道。

4中西合璧的文化熏陶

文化是生活在一定地域内的人们的思想、信念及生活与行为方式的总称。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我们一般将培养目标分为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层面,文化属素质培养范畴。文化的熏陶和感染在育人中具有重要作用,这一点往往容易被工科专业课教师忽略。

从历史文化的角度看,中西方文化从萌芽、发展到现在的格局,无疑是各具特色的。双语教学提供了开放的空间,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广泛吸纳西方文化,但这也给中国传统文化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如不注意调和,势必造成文化失衡,对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不利。尤其计算机类课程中的技术内容大部分诞生于西方,如果不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一种文化平衡,往往会使学生产生一种我不如人的自卑心理或崇洋心理。

中西方文化对人与自然的基本观点是不同的。中国文化关注的对象是人,人与人的关系自先秦时期便成为中国文化的核心与基础问题。而西方文化较多关注的是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古希腊注重的中心问题,由此衍生出理智和科技。中国的哲学是一种人生哲学,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文化讲究天人合一、顺天应物、道法自然。把自然人格化,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从古希腊泰勒斯的自然哲学开始,探索自然奥秘,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就成为了欧洲思想的主流。西方科学起源于对自然的探索和研究,很早就出现了毕达哥拉斯、阿基米得这样名垂千古的科学家。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西方文化认为人与自然处于对立的斗争状态。西方人也讲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首先关注的不是伦理而是竞争,因而出现了“优胜劣汰”的规律[3]。

在工科专业课堂上,涉及到文化要素的主要是两方面内容,一是与课程技术内容有关的哲学观点,二是本学科发展历程中的人物、事件和形成的学派等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穿插上述内容,对学生进行文化熏陶,要注意中西合璧。比如,介绍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人物时,必然提及Turing、McCarthy、Minsky、Shannoon、Simon、Newell、Feigenbaum、Hopfield、Brooks等西方学者,但同样也不能忽略国内的吴文俊、王守觉、蔡文等学者,他们近年分别在机器定理证明、仿生模式识别、可拓学等领域取得了开创性成果,而这些还没有来得及写进人工智能教科书。

5中西合璧的思维方式

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也是教学任务之一。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也将导致思维方式的不同。在技术思维方面,中国强调系统和整体,更具辩证性;而西方强调细节和局部,更注重逻辑性。西方人的思维方法更偏于二元对立,而中国文化环境则造就了中国人思维方式的连续统合特征[4]。外文教材的编写体例与中文教材有着明显的不同,这就是中西方思维方式不同的原因。教师首先要注意到这种思维方式的差异,并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也逐步意识到这种差异,并进一步接纳和学会西方的思维方式,将中西方的思维方式融于一身。举例来说,在讲解逻辑推理技术时,可以通过介绍逻辑学的三大起源(古希腊的形式逻辑、古印度的因明学、我国先秦时期的名辩学)向学生呈现这种思维方式的差异,在讲解演绎推理、模糊推理、云推理时,也要注意体现中西方思维方式中各自的特长,以利于学生吸纳。

6结语

自2005年开展双语教学以来,我们每年授课后都进行一次教学效果的问卷调查,“接受双语教学”的学生比例从2005年的37%逐年上升到2009年的89%,说明这套双语教学模式已经得到了绝大多数学生的认可。

中西合璧的双语教学模式是我们在人工智能教学过程中探索出来的,但是也可以推广到其他工科专业课中。双语教学中各种要素的中西合璧不是简单相加,而是要结合专业内容进行深度融合,这需要任课教师广泛涉猎、精心加工、用心引导。双语教学不能停留在语言形式和技术内容层面上,还要上升到文化和思维层面。

注:本论文受到哈尔滨工程大学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支持。

参考文献:

[1] 施锦芳. 高校双语教学模式及方法的研究与实践[J].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10,12(2):33-35.

[2] 周荃,胡奕. 多媒体教学:传统教学手段的历史性转型[J]. 广州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8(2):69-71.

[3] 邓绍建. 中西方文化差异研究[J]. 价值工程,2010(5):220-221.

[4] 马丽,滕修攀. 中西方思维方式的文化差异研究:二元对立与连续统合的视角[J]. 社会心理科学,2010,25(2):13-17.

Sino-west Style Bilingual Teaching Mode fo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LIU Hai-bo, SHEN Jing, ZHANG Guo-yin, LIU Jie

(College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Harbin 150001, China)

第9篇

论文摘要:本文阐述如何在中职英语教学中高密度地、多方位地导入跨文化教育,以培养中职生的跨文化交际的意识与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一、培养跨文化意识的必要性

1.新大纲要求所需

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元文化的时代,随着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日益全球化,跨文化交际日益增多,人们不得不提高自己的文化意识以便理解来自不同文化的知识,因此,文化积累比任何时代都丰富和深刻得多。教育部2009年1月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对原大纲内容做了修订,修订后的新大纲明确指出: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文化素养;引导学生了解、认识中西方文化差异,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可见,大纲要求我们有必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因此,中职英语教学必须重视跨文化教育,通过英语语言这个载体,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英语文化,体验中西方文化的异同,从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2.现实交际所需

在英语学习中,学生经常会遇到由于不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或中西文化的差异,而出现歧义、语用失误迭出的现象。大家对这两种现象并不陌生:一是苦读多年英语的学生碰见英美人士,根本没有勇气开口与之攀谈,只有“Yes”到底或“No”到底。二是一见老外便激动地说: How old are you? /Where are you going? /How much money do you earn a month? 他们可能只是想打破见面时的尴尬,殊不知这是一些冒犯的问话,侵犯了对方的隐私,会引起对方的反感。这种社交语用失误的主要原因在于学习者缺少目的语文化知识、缺乏跨文化差异意识。可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与能力是跨文化交际实践中所需。所以,在中职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文化导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以帮助学生减少语用失误,提高英语交际能力。

二、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与能力的途径

那么,如何在中职英语教学中渗透跨文化教育,建构中职生应知的跨文化交际的知识、技能,从而形成跨文化意识与能力,笔者就此问题,阐述了一些日常教学中的看法。

1.巧妙利用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文化传输的主渠道。下面简要介绍一下各种课型的文化导入:

(1)词汇教学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新大纲要求学生到毕业时应达到的词汇量:基础要求1700w,200phr;较高要求1900w,300phr;拓展2200w,400phr。英语词汇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因为“语言词汇是最明显的承载文化信息的工具”。在日常的词汇教学中,教师不应只是单纯地教给学生词汇的读音、本义,而应适时地介绍词汇的文化意义,重视其文化的影响,特别应重视词汇的文化差异,因为同一概念的词在不同的文化下会产生不同的意义。 如dragon在西方是罪恶的象征,在圣经故事中,与上帝作对的恶魔撒旦被称为the great dragon,如果把一个女人叫a dragon,则表示她很凶狠、令人讨厌;但在中国dragon是吉祥的图腾形象,在历史上,龙还是皇帝的象征,我们还以“龙的传人”自称。教学实践表明,在词汇教学中重视文化导入,能使学生不断地形成跨文化意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汇、准确使用词汇,从而提高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鉴赏力。

(2)听说教学

中职英语教材中每单元的Listening & Speaking 模块,是基于语境的对话形式呈现。在情景对话中,英美人士的待人接物、言行举止、风俗民情自然显露出来。因此,在听说教学中,一方面,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观察和理解语言的社会语境:观察什么场合用什么语体;了解说话人的身份;说话者之间交际的深浅与语体的关系等。而学生通过了解对话中的文化语境,可以体验到不同的交际氛围和文化氛围,逐步形成跨文化意识,掌握正确的交际规则。另一方面,教师要多鼓励学生总结归纳出英美人士在口头交际中常涉及话题的语言规律,尤其是与母语观点相差较大的,如:说闲聊、说禁忌、论娱乐、说恭维、说谦辞、说请客、说致谢、说消费等,以便消除听说障碍,使语言更为地道、得体。如A:“You sing very well.”B:“Thank you.”这就是英美人士的恭维观,他们说话三句不离称赞语,听者无须自谦,只须道谢即可。又如见面时聊什么好呢?其实,讨论天气是与英美人交谈的一个合适的话题。学生有了这样的文化差异的认知,便不会出现上述的一些误会了。

(3)阅读教学

中职英语教材中各单元都编有Reading & Writing 以及Life & Culture 板块,旨在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同时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西方文化,开拓国际视野。这些阅读材料内容涉及到很多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充分体现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的这一重要理念。因此,教师应在阅读教学中不失时机地向学生传输相关的文化知识,引导学生挖掘其中的文化信息,加深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如阅读中常出现类似Black Friday(耶稣受难日,复活节前的星期五)这样的专有名词或一些典故和习语,如果学生缺少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识,对语言材料的理解就会造成困难。又如:“Food and Drink”文中提到的black tea是中国人的“红茶”, 这是由于中国人和英国人着眼点不同,同是茶,我们中国人注意的是茶水的颜色, 故称“红茶”,而英国人注意到茶叶本身的颜色是黑的,故称“black tea”。了解这样的中西文化差异,学生就不至于把“红茶”说成red tea了。事实上,阅读教学坚持文化信息的导入,坚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不仅能较好地消除阅读理解上的障碍,而且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不会肤浅地停留在课文所提供的那点信息,而是向他们开启了一扇了解异国文化的窗。

2.充分利用课外优秀英语教材和读物

仅靠一套中职英语教材来进行跨文化教育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程度的差异,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教材以备选用,如《新概念英语》《环球英语教程》《走遍美国》《初级英语听力教程》等,通过对这些原汁原味的教材的学习,学生对英美国家的文化才有更深的了解,无形中也加强和培养了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同时,鼓励学生阅读一些简易的文学作品,如《书虫》。英语专家胡文仲说:文学作品能够提供最生动、具体、深入、全面的材料,使读者从中得到对于西方文化有血有肉的了解。读者的感情与书中的人物融合在一起,亲身体会人物的喜、怒、哀、乐,完全进入作者所创造的情境,在不自觉中汲取了文化营养。可见,阅读优秀英语教材和读物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3.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和深入,网络技术的发展突破各种资源的时空限制,使得课程资源的广泛交流与共享成为可能,给英语学习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各种网络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学生则可以合理选择和有效利用网络资源,更直观地感受并比较中西方文化异同,增强跨文化意识与能力,同时使得英语学习更有趣。如涉及到Holidays话题时,学生通过上网查询可以快捷了解中西方不同的节日及节日来历、主要活动等,感受浓浓的节日气氛;又如谈到学生喜爱的Music这个话题时,学生可上网下载了解各地著名的音乐,如美国摇滚乐、乡村音乐、非洲音乐、印度音乐等,使自己置身于愉悦的异国文化中。另外,优秀的英文影片同样为学生提供了异国风土人情、地理环境、历史人文等丰富翔实的文化信息。

4.积极开办第二课堂

中职院校完全有条件开办英语第二课堂,如组织英语角、开设语言与文化讲座、举办圣诞夜晚会等,让学生在参与各种活动过程中,真实体验异国文化氛围,从而有效地促进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总之,跨文化意识与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复杂的过程,只要我们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坚持不懈地努力,多渠道、高密度地渗透跨文化教育,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进行文化积累,就能为今后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

2.中等职业学校英语编写组.中等职业学校英语\.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胡文仲.英美文化辞典\.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4.高一虹.语言文化差异的认识与超越\.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6

第10篇

论文关键词:英语教学;文化意识;小学

一、小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教育的背景

一般认为,文化是一个民族在自己的社会历史发展中形成独特的风格与传统。世界上每一种语言都充满了文化色彩,语言中的文化现象除了指狭义的社会意识形态外,还泛指社会历史,自然地理等各方面人类所独有的特征。英国著名的语言学家Caford指出“Meaningisapropertyoalanguage”。在一定程度上,这种意义(meaning)即代表了文化。任何语言都是植根于特定的文化背景之中的,它们各自代表了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的独特的表达方式。语言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容。一定的语言以一定的文化为灵魂,一定的文化也以一定的语言结构为依托。而各民族的文化又是独特的,互不相同的。因此,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在交际中,语言的使用和意义的表达就会有很大的差异。听到别人赞扬时,说英语的人和说汉语的人在回答时所用的语言就不同。说英语的人一般说“Thankyou”以示接受对方诚心诚意的赞扬,而说汉语的人则往往要使用一些语句来表示“受之有愧”、“哪里哪里”之类的意义。通过这些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语言至少有两套规则:一是结构规则,即语言的组织形式;二是使用规则,即决定使用语言是否得体的诸因素。一句完全合乎语法规则的话,用于不同场合,如若不符合说话人的身份,或者违反当时当地人的社会风俗习惯,既使结构规则正确无误,不注意使用规则,就达不到交际的目的,有时甚至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从一定意义上讲,语言是形式,文化是内容,学习英语不能脱离英语文化,英语文化是准确、得体地使用英语的基础。因此在语言学习中,一定要从文化的角度组织它,了解它的使用背景,掌握它的使用规则,从而用获得的文化去感染语言。否则,就不可能真正掌握这种语言。

文化因素对语言学习究竟到底有多大的意义?对这个问题,许多学者都曾有过精辟的阐述。著名的语言教育家拉多(1_ado)认为,“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到语言”。著名英语专家邓昌民曾经指出,学习外语就必须了解与这种外语有密切关系的文化,熟悉有关的文化知识有助于保证使用外语的整体性。从中不难看出,学习外语的过程也是了解和掌握该语言的文化的过程,两者之间有一种互动关系。为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文化意识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

2001年7月国家教育部颁布了《英语课程标》(以下简称“标准”),这标志着我国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教育不仅作为一个教学目标得以确认,而且有关文化意识教育的内容与教学要求都非常明确地列在《标准》中。在《标准》中,“文化意识”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目标总体描述”和内容“标准”中,“文化意识”作为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都有较为详细的描述。在目的描述别强调了“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形成健全的人生观”。这样做的原因是基于这样一些考虑: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英语学习中有许多跨文化的因素,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对英语的学习和使用,对目标语(英语)文化的了解与理解有利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认识,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有利于提高人文素养;传授文化知识,所以,培养文化意识是教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任务。

二、小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教育实施的方法和途径

语言的特质就是它本身带有思想性、民族性和文化性,学习语言需要了解和体会一种语言所蕴含的文化,只有这样才不致于使语言的学习沦为简单机械的死记硬背,下面介绍几种如何在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意识渗透的方法:

1.在学生交流情境中了解文化

由于外语教学的特点,课堂教学往往使学生接触目标语言素材,观察与参与目标语交际活动,学习有关目标语及其文化知识的最重要的场所。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学材料的安排、教学活动的设计应该把语言材料和活动的交际性、跨文化体验及语言认知作为重要的原则。教学材料除了教材所提供的以外,教师还可以补充大量的其他现实生活中的语言材料。在课堂活动设计中,应该充分考虑到语言形式与意义的关系以及所包含的文化背景知识。

英语教学包含着西方英语语系的文化烙印,涉及问候、购物、祝愿、饮食等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由于民族的差异的背后包含丰富的生活内容、风俗习惯和价值观。但是直白地对学生进行文化的输入,对于小学生来说,与听天书无异。可以让学生观看一些有关于跨文化差异的幻灯片或视频,根据看到的内容组织表演,如:场景一:一位中国人与一位外国朋友初次见面,中国人通常会问“你吃了吗?”用英语就是“Haveyoueaten?”而西方人往往认为这些纯属个人私事,不能随便问。所以他们见面打招呼总是说:“Hi/HelM Goodmorning/afternoon/evenin~ight!Howareyou?It’Salovelyday,isn’tit?”

场景二:一位美国老太太,穿着得体。举止优雅,令人感觉很有品位。一位中国朋友很想表示美国太太显得年轻,让他实在看不出实际年龄,于是问到“How oldaleyou?IevenCall’tguessyourage”,中国人遇到这样的问题经常很开心地回答:“过奖了,我都七十五啦!”那当外国老太太听到这个问题感到很诧异,只能故作镇定的回答:“It’S a secret!’’

在学生的表演交流后,我告诉他们在与英语国家人士初交时有“七不问”:不问对方收入,不问体重、不问年龄、不问宗教信仰、不问婚姻状况、不问“去哪了,不问“吃了吗?”。让文化的意识缓缓渗透孩子的心理是一种有效的输入方式。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在交际中注重这些文化,体现出较好的文化素养。

英语教材是教师输人文化最好的载体,在现行的教材中,编者已经较好地关注到了文化的编写。以牛津小学英语教材为例,从3A到6B的八册教材中,在每册中都输入了一定的文化,学生通过学习,已经打开了通晓文化的窗口。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文化教学要和语言教学有机结合。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内在的文化因素,特别是那些会影响语用和语义的文化因素,与本国文化加以比较,因势利导,积少成多,增进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的理解。

如,在3A教材中,Unit7It’Snice.时,学生通过学习知道,当自己受到别人夸奖的时候,要礼貌地说“Thankyou”。.

在四年级教材中,当谈论到用餐时,学习到西方的用餐工具knife、fork、plate时,让学生通过中西方餐具的不同来介绍中、西方饮食文化,使学生产生积极交流和尝试的欲望,于是,他们就懂得了:fork、lefthand、knife、irghthand。They Canbeusedforsteak。

5A教材中出现了“thefastlfoor~,在英式英语中它指的是二楼,而美语中则是指一楼;再如,5A教材中提到的“Halloween”是西方的鬼节,节日期间人们会举办化妆晚会,小孩会提着南瓜灯笼游玩或拿着提篓去挨家挨户讨糖吃。在此我们可以介绍如果哪户人家不给小孩糖果吃,当地的小孩怎么想办法呢?让学生发挥想象,给我们一些他们的想法后,我再告诉他们当地的小孩玩的Tirckortreat。并介绍万圣节的来历和南瓜灯的故事。了解这些节日知识后,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把握课文了。当学生了解了这些西方文化后,一旦有机会实践,就会产生参与语言交际的强烈欲望。

2.在开展主题活动中感受文化

(1)发挥想象巧编故事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创造一种用外语进行的有意义感受多元文化的交流环境。可以选取西方小孩的一个小故事,但是只告诉学生故事的开头,请几位小朋友为故事续写情节,每位小朋友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并依据他的生活经验来续写,往往小朋友要根据上一个小朋友的情节往下发展,这对小朋友的逻辑思维有很好的锻炼。

在欣赏完小朋友们编的故事后,接着再向学生展示这篇小故事的原文,让我们观察西方的小学生是怎样看待问题的,他们的生活和我们有什么不同,从中可以体验到中西方的文化差异。

(2)英文经典动画影片赏析

多媒体在小学英语课堂的应用,效果不同凡响。现代技术的发展为小学英语教学提供了运用电教媒体的优越性。多媒体集形、声、光、色于一体,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多通道输入。可以选取时下很流行的几部英文动画片,在观看影片的时候,对英语国家特定的情境下的特殊的表达进行指导。

(3)结合关注的热点、联系生活和热点话题开展主题活动

其实我们常常能遇上国际上的重要节日,如国际爱眼日(6月6日)、国际爱牙日(9月20日)、世界环境日(6月5日)、国际儿童图书日(4月2日)等等。以此为契机,举办—些主题活动,如,假设我们用简单的英文写一封E-一mall给美国的小朋友,介绍我们这边国际儿童图书日的活动,并告诉他(她)我最喜欢的图书的名字叫什么,我为什么喜欢它,并请美国小朋友和我一起分享它。也可以以此为契机让孩子们自己制作宣传海报和贴图。

3.在教室环境布置中渗透文化

(1)设立文化墙

建立班级文化墙,通过这个小小的一面墙认识和传递世界文化知识,让学生直面文化,体验文化,积淀深厚的文化素养,感受文化的渗透给学习带来的愉悦。在班级的一面墙上,建立西方文化集锦,及时张贴结合教材关于文化知识的图片,介绍相关文化背景知识,使学生在学习文本知识之余,通过阅读拓展文本知识与文化。在学习6AUnit7AtChristmas的教学中,我们通过文化墙,开设一系列与圣诞文化有关的集锦,①不同意味的圣诞节;②圣诞礼物放在袜子里——关于圣诞袜的传说;③世界上真的有圣诞老人吗?;④圣诞美食——教你做香浓美味提子蛋糕;⑤圣诞祝福英语等等。

(2)建设文化角

这是个在黑板的某个角落形成的“角落文化”。尽管他是个小小的角落,却也是输入文化的有效途径。它以“及时、直观、有趣”而让学生喜欢。“及时”是指教师和学生能根据需要随时更新内容,学生面对的文化知识可以做到每天都是新的。“直面”指的是它能时刻面向学生,随时都能引起学生的关注。每天一句英语谚语、励志语言或者英语绕口令等,那迎面而来的文化气息,自然而然就被学生捕捉到了。一种文化的氛围也就在课堂中渐渐弥漫。

如:Actionsspeaklouderthanwords(事实胜于雄辩),Acatmaylookataking(人人平等)Wellbeginishalfdone.(良好的开端,成功的一半),Nopains,nogians.(不劳而获),Wherethereisawill,theer isaway.(有志者,事竟成),Lookbefoer youleap.Firsthtink,htenact.(三思而后行)。绕口令(Tonguetwisters):①Blil’sbigbrohter is building a eb autiful building between two bigbrickblocks.(~PeterPiperpickedapeckofpickledpepperperpared by his parents and put htem in a big paperplate.③A bigblackebra satonabigblackbug.这样的文化角就像是一个个朋友在同学生进行文化的交流。这个小小的角落让人感觉到角落虽小,而意义极大。

4.比较文化差异中加深对中国文化理解

小学英语教材涉及的几乎都是西方文化,对本民族文化考虑并不多,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人似乎只是针对西方文化在中国开展文化意识教育还应考虑中国的国情和特点: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文化的贡献,随着中国近年来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越来越密切,我们在和国际接轨时,不要忘了增强我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在对本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础上,与其他国家人们平等友好地交往,形成民族平等意识和民族团结合作的精神。这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文化意识教育。

(1)节日文化差异

众所周知,西方节日中最重要的是圣诞节,还有我们所了解的万圣节和复活节。其实西方还有许多节日如降灵节、耶稣受难日、耶稣升天节、忏悔节等我们不是很熟悉种景象。中国的“四时八节”与气候的变换联系在一起的,如春节、清明节、重阳节、中秋节等。

(2)姓名差异

中国人的名字和西方人有所差异,西方人是名在前,姓在后,如:J0hnWilson约翰·维尔逊,维尔逊是姓,约翰是名。我们名字是姓在前。名在后,如李军,李是姓,军是名。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异呢?中国人注重祖辈血统,喜欢把自己放在一个整体中去,作为一个群体的一部分,所以以代表整个家族的姓放在前面。而西方强调个性,更为注重自己是个个体,所以以代表自己个体的名放在前面。

(3)礼仪文化差异

我们在一些影视作品中,了解到早期中国人见面打招呼是双手拱手作揖,西方人见面打招呼是握手和拥抱。曾经有西方人说道,“中国人真有意思,用自己的左手握自己的右手,而我们是用自己的左手握别人的右手”。其实这样的礼仪上的差异,和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关。中国一直以来是礼仪之邦,讲究谦逊和内敛;而西方文化中更多的是外向和直接。

第11篇

一、考点设置特点(见下表)

分析:

①考点设置主要考查词法,对句法和行文逻辑方面也有涉及。

②词法考查又主要针对汉英文化差异所带来的常见错误设置考点。

冠词:汉语没有冠词,因此学生对何时需要冠词,需要什么冠词不易把握,容易出错,有时需要冠词(2006年,2007年),有时不需要(2008年,2009年,2011年)。

名词:名词的考查主要涉及可数名词的复数变化(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1年)。而在汉语中,名词的数的变化并不体现在名词本身,而是体现在数词的变化,如三个人、八本书。

介词:学生在学习介词时,母语的负迁移较为常见,如“背上痛”(“have a pain in the back”)。短文改错对介词的考查主要体现在固定搭配中,所以牢记介词的相关固定搭配是提高解题正确率的有效途径。

动词时态:动词时态的变化也是高中英语的难点和重点,因为汉语中动词本身并不体现时态变化,时态变化是通过时间状语来体现。而英语动词则有时间状语相一致的丰富变化。从命题情况看,主要考查一般现在时和一般过去时的区别(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1年),仅有2007年考查了一般过去时和过去完成时的区别。

非谓语动词:非谓语动词在汉语里没有相对应的句子成分,且使用的情况较为复杂,也是中国学生学习的一大难点。短文改错的考点主要以-ing形式的考查为主(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1年)。

行文逻辑:英语是形合语言,注重形式的严密逻辑,所以,在行文中常使用明确的表转折、递进、顺接、因果等关系的连接词。汉语则属意合语言,很多情况下不使用连接词而主要通过前后的语句意思来体现逻辑,如“他欠了别人很多钱,(所以)不得不东躲过日子。”短文改错中对行文逻辑考查三种最基本的连接词and,but,so(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1年)。

二、应考策略

1.对比分析,增强跨文化意识

英语和汉语之间的许多差异是由于文化差异造成的。这是因为文化和语言密不可分,文化的差异自然而然地体现在语言上。比如说,西方文化比较重视时间的精确性表达,这种精确就体现在动词的时态变化上;比较重视逻辑的严密性,这体现在名词的单复数变化上,谓语的单复数与主语一致以及表各类关系的连接词的普遍使用上。另外,从思维方式的角度看,中国看重辩证思维,而西方则看重形式逻辑思维。又如东方文化则强调储蓄、讲究留白,把“无声胜有声”看做是一交际的最高境界和理想状态。有时甚至刻意地保持“模糊”,以便有回旋的余地。而西方文化,则属于契约文化,必须把所需表达的东西准确、全面、清晰地表达出来,以求达到双方明白无误的效果,以免日后产生纠纷。所以,这些看似语言的差异,其实是文化的差异。教师应结合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对两种语言对比分析的同时,更要上升到文化差异的高度,以增强学生跨文化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2.熟记语法,重视语言基础

短文改错的考点设置都属于英语的基础语法知识范畴,如,冠词、名词、代词、形容词、副词、动词时态等,考查的难度不大。因此。重视基础语言知识,牢记基本的语法规则,构建起基本的语法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3.改写接合,强化语篇意识

从命题者的角度看,短文改错不是句子改错,而是考查学生在语篇中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有些错误仅从一两句话是无法识别的,必须站在语篇的高度,在把握全文的基础上,才能成功地找出错误并加以纠正。另外,多练习写100词左右的记叙文对改错也有较大帮助。改写接合,既提高了学生的改错水平,更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美]萨莫瓦尔.跨文化交流(第六版)影印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01.

[2]周义.中西方文化比较[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第12篇

关键词:数字;内涵意义;英汉互译

一、引言

“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的使用离不开人,而人又离不开某个特定的社会文化。”[2](p477)“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参与的各方不仅要熟悉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化,而且要充分了解对方的语言和文化,特别是本民族文化与他民族文化的差异,只有这样才能使交际顺利进行下去。”[2](p480)数字是随着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数字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符号,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主要从中西方对数字不同的传统观念,英汉两种语言中数字蕴涵的不同意义及英汉文学中和生活中碰到的有关数字的翻译等来探讨英汉数字文化的差异,以便消除英汉交际中的理解障碍。

二、英汉数字的文化内涵差异

由于受中西方文化传统、、语言崇拜、地理环境等方面的影响,数字的神化存在着中西方的差异,但也存在着共同的规律。中西方人都有自己心目中的“天数”或“神数”。因此,对比梳理中西方文化对数字的理解和认识对于跨文化交际和数字翻译问题极具现实意义,由于英汉文化的共通性和思维方式的相似性,人们会对同一数字产生相同或相似的联想:但是由于英汉民族在自然环境、社会制度、风俗习惯、及思维方式等方面又存在着差异,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文化的差异,导致人们赋予同一数字不同的情感和联想,而不同的数字可能产生相同或相似的联想。

1.同一数字在中英文化中含义相似

一、三、八在中英文化中具有相同或者相似的含义。汉语中,数字“一”是万物的本源,具有本体性的意义。因此,“一”自古受到尊崇;“一”代表至高无上,这是西方哲学对数字“一”的认识,此外,“一”在中英语言中均有“第一”或“胜利者”的联想义。由此可见,中西方文化赋予“一”的联想意义十分相似。

《老子》的“三生万物”确立了数字“三”的重要地位,赋予了“三”的“终极”、生发、吉祥之义。中国宗教中对三也有各自的思想,如佛教有佛、法、僧“三宝”;经、律、论“三藏”;水、火、风“三灾”;天堂、地狱、人间“三界”;前生、今生、来生“三生”等概念。“三”在中国文化中具有十分吉祥、神圣、圆满的联想意义。在西方文化中,“三”通常表示吉祥、完整的意义。基督教把圣父、圣子、圣灵称为“三位一体”。

“八”是中国人民喜爱的数字,它象征着周到、圆满。“八”和“发”谐音,所以就更得到想发财的人的青睐,人们喜欢自己的房间、门牌、车牌和电话号码等都含有“八”。西方文化和汉文化一样,数字“八”也蕴含吉祥的意义。一是早在古希腊,人们认为“8”意味着丰硕、成就和长寿;二是《圣经》上讲上帝惩罚人类的大洪水中,仅有8人乘坐诺亚方舟逃走,于是“8”就意味着幸运。

2.同一数字在中英文化中含义不同

数字“六”在中文中象征吉祥如意、幸福安康。汉族喜欢用“六”构词。民间有“六六大顺”的吉语,农历初六、十六、二十六被视为举行婚礼的吉日。生活中,人们尤其钟爱尾数为“6”、“66”、“666”、“6666”的电话号码或车牌号码,因为它们象征着顺顺利利,万事如意。而英语中的“six(六)”却不是一个受欢迎的数字,比如成语:at sixes and sevens(乱七八糟);hit sb. for six(给某人以毁灭性的一击);six to one(相差悬殊)。

数字“七”在汉文化中是被人们常忌讳的数字。原因在于中国人有崇尚偶数的心理,而目与中国人祭奠死者的传统有关。自古汉人对去世的人每“七”日祭拜一次,直到七七四十九天为止。因此,汉语中,“七”构成的成语常含有杂乱之意。如“七零八落”、“七上八下”、“七手八脚”、“七拼八凑”等。与汉语不同的是,英语中的“seven(七)”在西方文化中却是一个十分神圣的数字。基督教认为,世间万物是经七日创造出来的,“七”象征无限长的时间,故确定七日为一周。西方人讲究七种美德、七种文理学问、七次圣餐,人生有七个时期、七宗罪。英语中带有“七”的习语很多,如:keep a thing seven years and you will find a use for it.(东西保存时间长,终会派上好用场);to be in the seventh heaven(极其快乐)等。

“九”更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数字,中国人对“九”偏爱有加。天有“九重”,地有“九州”。“九”为数之极,由此引出“无限”之说,继而演化出“神圣”之意。因此历代皇帝竭力使用“九”这个数字,以示自己的权力为天赋神赐。皇帝被奉为“九五之尊”,皇帝穿的是“九龙袍”。“九”在汉语中与“久”同音,因此在民间人们也有选择两个“九”的日子作为喜日的习俗,预示“天长地久”。英语中的“nine”没有神圣、尊贵的涵义,但同样也可表示“多”、“深”。如:a nine days’ wonder(轰动一时,过后即忘的事情)、A stitch in time saves nine.(及时医治一针省九针;及时处理事半功倍。)、be dressed up to the nines(特殊场合穿着;打扮得很华丽;穿着讲究)、crack up(flatter / honor / praise)to the nine(十全十美)、on cloud nine/seven(得意洋洋,高兴万分,心情非常舒畅)、A cat has nine lives.(猫有九条命。)

3.数字在英汉文化中的对应

3.1数字在英汉文化中的错位对应

文化上的差异在数字的使用上得到明显的体现,不同的民族对数字有不同的禁忌。“四”在汉语中与“死”谐音,故被视为不吉利的数字。英美人不忌讳“4”但西方人在生活中却十分忌讳“13”,认为它是个不吉利的数字,原因说法不一:有人认为古希腊数学家讨厌“13”,认为它是个不完整的数目;有人认为《圣经》上记载,夏娃与亚当偷吃禁果之日是13日,故“13”便成为英语中最不吉利的数字。在日常生活中,英美人就像汉人回避“4”一样地回避“13”这个数字。

3.2英汉文化中数字的零对应

“翻译中常常有一类障碍是因文化背景不同而引起的。比如,在某一种文化中有而在另一种文化中没有的事物或概念。”[3](p473)

英汉数字除了大致对应外,还有许多用法是一种语言中所特有的。汉语中把“十”视为圆满的象征,故有“十全十美”之说。此外,国人除了对一到十的理解和好恶外,还对“百”“千”“万”等比较喜欢,使用频率也很高,故有“百年大计”、“千载难逢”、“万众一心”等成语。再如汉语中独有“张三”、“李四”等用姓氏加兄弟排行称呼他人的用法。英语人名中用数字多表示此人在家族或姓氏中是第几代的,如英王Charles I,Charles II,是父子关系。汉语除了人名外,还在地名中使用数字,如各地都有像“三里店”、“五里铺”、“七里河”等地名,也是汉语所特有的用法。

同样,有些英语数字词的用法也是英语所特有的。如“four leaf”(幸运草)、“four-letter words”(下流词)、“five-and-dime”(廉价物品商店)、“the fifth wheel”(累赘)、“nine-day’s wonder”(轰动一时的事物)、“eleventh hour”(最后时刻)、“eleven-plus examination”(英国11岁的儿童参加的小学毕业升中学的考试)、“Twelve”(基督的十二圣徒)。

三、英汉文化中数字的实指义与虚指义

1. 数字的实指义

在英汉数字习语中,数量词有实指义和虚指义之分。实指义指数词本身的意义。对于带实指义的数字习语,我们在翻译时应保留数字,直接翻译。例如汉语中的成语“一步登天”译为“Reach the sky in one step”“聪明一世,糊涂一时”译为“ Clever all one’s life, but stupid this once.”同样,英语中习语 “ Two’s company, three’s none” 译为“两个成伴,三人不欢”。“Three removes are as a fire”译为“搬家三次等于失火一遭”。[5](p57)

2. 数字的虚指义

数字的虚指义是指数字习语中的数字并不代表它本身的具体数目,而是一种脱离了数字实指的文化意义。“数字的虚指用法出现在文章中,多半具有夸张、强调或比喻等修辞功能。作者恰当地运用这类词组可使文章语言凝练生动、生辉添色,达到言简意赅,渲染气氛的效果。”[6](p561)因此在翻译数字的虚指义时不能从字面上的意义去理解,而应该从文化意义上去领会。

2.1汉语文化中的数字虚指义

例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Zeng Zi said,”I daily examine my self for several times: have I been conscientious in working for others?Have I been sincere in dealings with friends?Have I reviewed what my teacher taught me?”[7](p2)

例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鹤鹊楼》)

译:If you desire to have a good and boundless sight, Come to the upper story, by climbing one more flight![8](p327)

2.2英语文化中的数字虚指义

例1:Don’t worry we have a thousand and one ways to do it.

译:不发愁,我们有许多方法可以做的。

例2:The children were in the seventh heaven with their new toys.

译:孩子们有了新玩具,高兴极了。

例3: How many times do I have to tell you not to leave your homework till the eleventhhour?

四、数词习语的翻译策略

1. 等值互借法

英汉两种语言中有一部分同义习语,无论内容、形式和色彩都相近。在英汉互译时,遇到这种情况不妨直截了当地借用译入语的同义习语。例如: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译为:一箭双雕。

2. 不等值互借法

有一些习语在英汉互译中无法等值对应,应尽量采用目的语中的习惯对原有的表达进行改造。例如: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 译为: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

3. 直译或意译

由于英汉具有各民族风土人情的特色,语言的翻译不可完全对号入座。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奈达说过,“翻译即翻译意义”。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原文所表达的信息和暗含的意思对数字作模糊处理,以使读者不产生误解。在翻译时数字可不译出,转译其形象意义。例如:Look before you leap.(三思而后行)。或将字面意义直接翻译出来。这种情况固然会给译入语读者带来一定的阅读困难,但是会使一些阅读动机很强的读者发挥一定的主观能动性去解读一些费解的词汇,而且会使得读者感到作品离自己有一定的距离,增加作品的神秘感或异域风味。例如:One day apart seems three autumns.(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五、结语

综上所述,英汉数字除了数字本身的计算意义外,还有非数字的文化意义,具有神秘和神圣的蕴涵。数字的实指运用在东西方文化中是相同相通的,它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各民族中存在,是文化“共核”部分,而数字的虚指寓义在不同的文化中又具有不同的表义功能,形成了文化认识上的差异。单一的数字并不具备丰富的文化内涵,它只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才有意义。英汉数字文化意义因产生于两种不同的文化而存在差异。因此了解英汉数字文化的差异,有助于我们在对外交流中相互尊重,减少误会与摩擦,达到交际或沟通的目的。(作者单位: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人文外语系)

参考文献:

[1]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周志培.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M].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3]明安云.英汉数字的文化差异[J].湖北大学学社,2002.

[4]王红旗.数字神奇的含义[M].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

[5]刘忠.罗道茂.思维差异和英汉数字习语翻译[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5.

[6]伍先禄.李延林.英汉数词词组的虚指义及其翻译[J].中南大学学报,2003.

[7]潘富恩.温少霞.论语今译[M]. 齐鲁书社,1993.

[8]郭著章.傅惠玉.汉英对照《千家诗》[M].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优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