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研究生培养

研究生培养

时间:2023-01-03 10:23:3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研究生培养,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研究生培养

第1篇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

1国外研究生培养模式

纵观国外研究生教育,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各国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呈现出一定程度的融合趋势。研究生教育培养理念和培养目标更加趋向多元化、多样化,既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也培养各类专业人才。某种意义上,学术型硕士生教育成为或正在成为一种过渡性教育,而应用型研究生教育则变为一种终结性教育,他们非常重视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形成。下面以德国、美国、英国、日本四国为例[1],分析国外主要的研究生培养模式。

德国的研究生教育是学徒式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典型代表,它最早源于中世纪大学与行会中师傅带徒弟的培养方式。其主要特点是:没有专门的入学考试,“师傅”掌握“徒弟”的录取权,师徒关系亲疏直接影响研究生的培养,导师个人能力对研究生的培养至关重要,在组织管理上导师也因此具有绝对权威。

专业式模式则体现出美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本质特征,美国研究生教育突出的特点之一是非常重视课程的学习,特别是基础理论的学习,确保了学生拥有在其领域独立从事研究的本领。而且,课程覆盖面很广,大大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特点之二是研究生要进行跨学科课程的学习。由于很多科学技术需要综合知识,单一的人才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因此,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美国研究生教育就实行跨学科学习。学生除了学本专业的知识,还要辅修其他专业课程,以提高人才的广泛兴趣和知识水平。

英国研究生的教学形式主要是协作式,通过科学研究,导师团队在研究生培养中起重要作用,淡化教材而博采众长的能力训练,严格的考试淘汰制度,重视研究方法和第一手调查研究,信息化的教学管理,学分制下灵活的学习安排。学生从一入学就要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进行学习,然后就可能的论题进行研究,并且制定论文研究计划,围绕计划做初步实验,收集数据进行分析,最后进行论文写作。

日本研究生的教育主要是通过教学式培养模式。各高校在招生考试上具有自主性,严格控制研究生的入学质量,课程设置注重基础理论和教育目标的结合,以讨论带动学生自学的教学方式,通过参加实践课题提高研究能力,以研究室形式对研究生进行过程管理,鼓励研究生参加学术会议,通过严格的评估制度对研究生质量进行监督。

研究和对比国外各国的研究生培养模式,虽然各种培养模式产生有先后、主次之分,但目前在许多国家,多种培养模式是并存的,各具特色的培养模式,满足了不同培养目标的需要[2]。

2我国现有研究生培养模式

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经过30多年的发展,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育质量不断提高,总体实力不断增强,建立了学科门类比较齐全、结构比较合理的学位授权体系,形成了独具特色、有质量保证的研究生培养制度。长期以来,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主要是培养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能力的教学科研人才。教育模式采取理论学习和学科研究工作相结合的形式。学生先以班级的形式学习一些课程,为进行创造性的工作打基础,掌握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导师给学生开出一系列的参考书目。学生围绕研究方向去图书馆查寻资料,大量阅读相关书籍文献。导师定期组织讨论,以研讨会的形式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即培养学术型人才,通过建立宽厚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重点培养学生广阔的思维视野,敏锐的观察力和不断进取的创新能力,在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上都有较高的要求。

尽管这种教育模式给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发展,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随着研究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社会和国家对高层次人才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去向已更多地从教学、科研岗位转向实际工作部门。传统的模式必须进行改进和创新突破,即需要加强培养专业型人才,主要是通过相关课程和案例的学习与研讨,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适当降低课程学习的深度、广度以及学位论文质量等。

从世界研究生教育发展状况来看,硕士研究生教育基本是以面向实际应用为主,教学科研人才更多是来源于博士研究生。但是,不管哪种类型人才的培养,都应该引进竞争机制,加大投资力度,鼓励学生创新,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学术型培养模式与应用型培养模式并存是国外研究生培养模式发展的共同趋势,也是目前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方向。2009年,国家教育部提出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公布了北京大学等64所开展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高校名单。综合试点改革工作有利于推动学校转变观念,提高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促进学校研究生教育结构的整体优化,从而满足经济社会对人才类型多样化的需求。同时,在《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3]中,教育部决定自2009年起,扩大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范围,开展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我国自1991年开展专业学位教育以来,专业学位教育种类不断增多,培养规模不断扩大,社会影响不断增强,在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方面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已成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学位教育既要培养具有一定工作经历的在职人员,满足他们在职提高、在岗学习的需要,也要培养应届本科毕业生,满足他们适应社会发展、提高专业水平、增强就业竞争力的需要。根据不同培养对象,学习方式可以全日制攻读,也可以非全日制攻读。目前,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在职人员攻读比例偏大、应届本科毕业生攻读比例偏小,在全日制研究生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开展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对于完善专业学位教育制度、增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能力、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加快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3研究生培养模式分析――以空间中心为例

学徒式培养模式、专业式培养模式、协作式培养模式和教学式培养模式四种各具特色的培养模式,满足了不同的培养目标需要。在许多国家,四种培养模式并存。借鉴和引进国外先进的研究生教育和培养的理念和经验,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研究生培养新模式是向社会输送高端人才的迫切需要。福州大学福建省空间信息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空间中心)是一个2000年新组建的学术研究机构,聚集着一批从英国、美国、日本回来的博士学者。2001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以来,在研究生培养模式上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多种模式融合的趋势。成立之初,即为学徒式“一带一”培养模式,学生人数少,导师对学生影响很大,目前空间中心导师队伍的中坚力量即为当时培养的第一批研究生。一直以来,空间中心主要培养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工程两个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由于该专业在国内属于新兴和发展中的学科,并非所有高校都有设立其本科生专业,因此在前几届招收的研究生中,大部分都是从数学、计算机、地学等相关专业跨专业的,学生知识领域覆盖面较广,专业兴趣广泛,因此在培养过程中结合了专业式培养模式的优势。同时,空间中心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导师队伍也逐渐形成了不同研究领域和专长方向的课题组,对应的研究生在入学后完成教学式基础理论的培养后,随之跟导师进入到指定课题小组中,与小组中的研究团队共同协作分工,在团队管理方面,空间中心“传帮带”工作非常到位,研究生一进到新的课题组,团队相关成员会负责指导和带领他很快进入状态,研究生在完成课题组项目的同时,完成自己的硕士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

空间中心从2009年开始负责专业学位计算机技术领域(信息化工程)方向硕士研究生培养,并于2010年新增测绘工程专业学位领域,开始招收和培养在职和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自2001年成立以来,已经向社会各行各业输送了100多名优秀的硕士毕业生。对中心历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统计,可以发现中心就业情况良好,从毕业生服务行业分布情况,超过60%的毕业生就业于高校或与专业领域相关的事业单位,还有30%的毕业生就业于IT、通讯、GIS等相关的国企和公司,就业率达到100%,并且均从事与所学专业有关的职业。

空间中心培养的硕士研究生之所以在就业上有较强的竞争力,从培养模式上看是有其独特的优势,作为一个以科研为主,只培养研究生没有本科生的一个科研机构,空间中心一直秉承是为“数字福建”及现代社会信息化建设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宗旨。在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上注重专业基础理论的培养,同时也注重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每名研究生的培养都会依托于具体的科研项目,每篇硕士论文或者毕业设计都是一个科研项目的一部分,空间中心硕士研究生的毕业论文把关严格,工作量足,论文质量受到领域专家和老师的好评。研究生在学期间,就可以接触到前沿的学科领域,并展开具有一定深度的研究和探索,培养了他们的科学研究能力,同时,在接触具体科研项目的过程中,又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及编程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虽然理论上看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就业面窄,但他们多种培养模式融合的模式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专业人才的需求,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拥有一定的优势。

空间中心作为“数字福建”的技术支撑、人才培养基地和产、学、研联合开放实验室,在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方面独树一帜,这也为今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提供广阔的平台。在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上,空间中心应该更加积极的探索和创新,加强学校与企业、行业组织开展多种模式的联合办学,让企业和行业参与到研究生培养方案设计、专业课和实践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学位论文或者毕业设计等各个环节,不断培养和增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总结

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分析,不难看出,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正从单一的学术型研究生培养向学术型与专业型模式并存转变,并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国家会加大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和模式研究,不管是那种研究生培养模式,只有从重视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的有机结合出发,探索新的培养方式,改进培养过程,才能从根本上提高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 王欢. 国外研究生培养的模式[N]. 教育文摘周报,2008-06-30(6).

第2篇

项目来源:浙江省教育厅项目“普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体系化研究”,项目编号:20071199。

作者简介:袁兵(1977―),男,汉族,江西宜春人,浙江师范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教育管理研究。

摘 要:本文提出了研究生培养模式体系概念、模型及体系化的思想并概述了其特征。研究生培养模式体系及体系化是适应培养模式多样化的需要,是对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纵深重构,能更有力地推进我国研究生教育的稳健发展。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模式;体系

一、研究生培养模式概念及其构成要素简析

(一)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概念:应突出培养主体

研究生培养模式包含诸多因素,它的内涵甚深外延甚广,是个复杂的规范教育系统。学界纷纷从不同角度来界定它的含义,主要有以下一些观点。在批判继承传统看法的基础上,刘鸿认为,研究生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为实现研究生培养目标和相应的规模质量,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某种标准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胡玲琳博士认为,研究生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特定需求指导下,为实现研究生培养目标而形成的研究生培养过程的诸要素构成的标准样式与运行方式,它是研究生培养过程特性的一种总体性表现。①综合学界的观点,研究生培养模式概念主要涵盖“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两方面。但是,这些解释恰恰偏漏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主体――“谁来培养”。因此,完整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概念应该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主体在科学的教育理念(包括相关教育政策)和理论的导向下,为实现研究生培养目标,通过协调运行构成研究生教育过程的各有机要素而形成的复杂规范教育系统。实践证明,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因素,往往是因为教育主体习惯忽视自身及自身的责任所致。

(二)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应加强过程监督与管理

周叶中等一些学者认为,研究生培养模式是由培养目标、培养方式、课程体系、培养过程、管理制度、质量评价等要素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有序系统。②归纳学界的观点,我们认为,相互紧密关联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式、过程监督与管理、质量评价四大要素共同构成了研究生培养模式,并且尤其要强调培养过程的监督与管理。培养目标是核心要素,是其他三大要素的实施依据,具有指导作用。培养方式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必要途径,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培养质量和培养目标的达成程度。过程监督与管理是关键要素,它制约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影响培养质量,它起到督导和纠偏功能。质量评价反映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起到检测和促进作用。通过四大要素的相互影响,达到要素之间的最优整合,实现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科学优化。

二、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类型

(一)传统的研究生培养模式

1.学徒式。19世纪中叶,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德国出现了较大规模的研究所,出现了学徒式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学生以科研助手的形式与导师在研究所或实验室从事相对独立的研究工作,主要采用的是导师负责制。它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具有个性化、非正规化的特点,这种培养模式与德国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促进了德国的经济发展,对世界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当然它也存在明显的弊端:一是没有设置系统课程,不利于研究生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新兴交叉学科知识;二是规模小,研究方向单一,学术视野狭窄,缺少交叉学科和跨学科的研究合作。③

2.专业式。19世纪下半叶,美国研究生教育借鉴和模仿欧洲大学的经验和模式,形成了专业化培养模式。它强调培养过程的形式化、标准化和专门化。它兼备了理论性与应用性,长期贯彻应用性的培养目标。硕士生培养阶段,重视教学的作用,强调课程的学习。专业式培养模式能在更大范围上把研究生教育与社会

需要和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它是正规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必然产物和根本方向,成为其他国家发展研究生教育的榜样。③

3.协作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的重要战略都集中于振兴经济和发展科技。普遍认识到,光靠大学培养研究生已经不能满足日益紧密结合的科技生产的社会需要,于是出现了大学与工业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协作式培养模式。它要求教学、科研与生产实践相统一,强调培养应用型和开发型人才。实行大学与企业的合作管理,建立起了研究生教育与工业生产之间的密切联系。③协作式培养模式具备很强的针对性,能整合校企双方的优势资源,更好地满足社会对高级人才的需求。

(二)多样化的研究生培养模式

1.产学研结合。它是指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生产、教育、科研主体为了实现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质量,根据高层次人才成长的规律和社会的需要,将生产、教学、科研融为一体,为研究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总体运行方式。④这种培养模式突出专业的对口性、社会需求的适应性及实践中的科研开发与技术应用的高度统一性。

2.联培。所谓联培研究生培养模式,就是由重点院校和没有研究生招生权但拥有优厚的物质条件的地方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由重点高校对联招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实行高质量管理标准,学生在重点高校修满基础课学分,然后在两校导师的共同指导下,学生在地方高校完成学位论文的撰写工作。⑤它充分利用重点高校或科研院所雄厚的师资力量、健全成熟的研究生培养机制,实现重点高校、科研院所与地方高校的优劣势互补,带动地方高校的研究生教育发展。

3.“链式”模式。“链式”培养模式以培养为当前经济服务、满足社会需要的高质量研究生作为研究生教育的目标,依据研究生研究方向的扩散性以及研究生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的循环性特征,并结合“问题培养”模式和“导师组”模式的优点,把导师(组)、高年级研究生和低年级研究生相结合,使之构成层次性的链式关系。⑥“链式”培养模式的关键是形成纵向指导链,并使指导链产生协同效应。

4.多元互补型。多元互补型培养模式是对传统的“学徒式研究生培养模式、专业式研究生培养模式、协作式研究生培养模式以及教学式研究生培养模式”⑦进行整合凝练而形成的互补型模式。它主张对学徒式模式的改造、对专业式模式的巩固加强及对协作式模式的积极推广并直接服务社会的生产生活。多元互补型培养模式的核心思想就是借鉴和吸纳各传统培养模式的精髓即博采众长,以实现多元互补功用的最理想模型。

三、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评价

研究生培养模式是决定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核心因素,因此,“对我国目前研究生培养模式做出客观系统的评价,是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础”⑧。我们认为,对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评价,应该从过程与效果两个纬度进行,并做到二者的结合,即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评价是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的有机统一。

1.定量评价。它是指在广泛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将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分解成一系列指标,运用科学方法并建构数理模型对其进行系统分析的评价方法。陈少雄博士对研究生培养模式作了系统分析,概括出9个一级指标作为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评价目标。他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方法对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评价得出结论,认为“总体上看,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评价处于中等水平,这说明我国研究生教育还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这势必影响我国高层次人才战略的实施。因此,应该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对我国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做出系统的改革和重构,这样才有利于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⑨

2.定性评价。对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定性评价,就是通过统计和分析研究生培养模式各要素发挥的效用情况及其在何种程度上达成的效果,利用数学模型建构效果评价图谱来评判研究生培养模式,我们可以称之为效果检验法。在运用效果检验法对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定性评价时,必须综合考虑生源质量、师资水平、教学效果、情况、创新能力、学位论文质量及就业情况,才能得到科学客观的评价。

四、研究生培养模式体系

(一)研究生培养模式体系的含义及模型

1.概念与模型。研究生培养模式体系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研究生培养模式及其评价方法所构成的有机系统。它不是单个培养模式的简单罗列,而是一种基于共同目标价值取向的合理组合。高校和科研院所是负责研究生培养的主体,是多种学科或专业的综合体。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科或专业决定研究生培养模式的选择,不同的学科或专业有不同的培养模式,不同培养模式的有机组合构成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体系。它的主体框架是应用型培养模式、研究型培养模式和多元互补型模式及它们各要素构成的组合(见图1)。应用性的学科偏重应用型的培养模式,如协作式培养模式、产学研结合的培养模式及专业式培养模式等。基础学科或研究性的学科选择研究型的培养模式,如学徒式培养模式、“链式”培养模式及联培培养模式等。高校或科研院所的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顺利运行是以研究生培养模式体系为支撑的,而不是以抽象的、单一化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为基础的。因此,高校和科研院所必须根据自身学科的情况、专业的特点、师资的水平、学生的素质等软硬件及其所处的人文地理、社会、经济环境条件,并遵守研究生教育和人才成长的规律,构建和规划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体系。

(2)研究生培养模式体系化。研究生培养模式体系化,既是适应培养模式多样化的需求,又是避免培养模式单一化走入误区的倾向。体系化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更富弹性,实现了多样化的统一。从我国目前培养模式的现状来看,许多大学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呈现单一化模式,甚至“本科化”现象。应用性学科和研究型学科均“堕落”为“教学式”培养,与本科教育并无实质差别。这严重阻碍了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与此相反,在国内一些名牌高校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又呈现出创新型、多样化趋势。但是,这些多样化的培养模式还未被系统化地建构,缺乏科学规范,容易流于形式,甚至导致无序和混乱,从长远来看,这不利于研究生教育的稳健发展。因此,高校应该以学科专业等实际情况为基础,预先规制研究生培养模式体系,将学科专业与培养模式有机结合,实现专业互补模式互动。

2.研究生培养模式体系的特征

(1)多样性。研究生培养模式体系是多种培养模式的综合体,“我们可以看到每一种教育模式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多种多样的教育模式综合起来,搭配起来,相互补充,相互协调,对培养各类人才是必不可少的。教育对象不同,教育目的不同,教育过程的组织形式就应不同,即教育模式有所不同。人是复杂的,社会是复杂的,人才是多种多样的,社会职业是发展变化的,这一切决定了教育模式不可能是单一的、固定的,因此,必须学会多种教育模式的综合应用。”⑩研究生培养模式体系是培养模式多样性的统一体。

(2)开放性。研究生培养模式体系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它是对外开放的,始终与内外环境交融互动。根据学科专业的特异、培养目标的不同,研究生培养模式体系适时调整自身培养模式的组合,适应社会对人才需要的发展。

(3)系统性。它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体系内各种培养模式具有的完整系统性,从培养目标到质量评价各环节紧衔互动,构成一个完善的系统;二是指多种培养模式多样化的统一,基于学科的综合互补,各种研究生培养模式弹性化协调,呈现系统统一性。

参考文献:

[1]胡玲琳.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2004.27.

[2]陶春莉.中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发展演变轨迹及其时代特征[M].兰州:兰州大学教育系,2006,12.

第3篇

研究生教育是促进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院先后培养各类研究生165名,协助兄弟院校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16名、硕士研究生43名、博士后研究人员3名,毕业研究生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取得了显著成绩,据统计,有40名担任科室行政正、副主

任;有33名已晋升为高级职称;有18名26人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有12名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奖励。在研究生培养和教育中,除了加强政治思想教育之外,我们还应抓好四个结合。

1导师指导与科室协同指导相结合

1.1培养模式研究生培养采取导师负责制和全科室协同配合下导师与指导小组相结合的指导体制。导师对研究生培养全面负责,特别是抓好两头,即选题、定题、开题和论文总结、修改定稿两个环节。课题研究中期还要经常性地进行检查、监督、指导,与研究生进行平等的学术交谈。当然,研究生培养工作仅仅依靠导师一个人是难以完成任务的,必须依靠科室领导的重视和科室全体同志协同配合。科室领导对研究生培养要十分重视,应把研究生培养工作作为中心任务纳入科室全年业务工作规划之中,精心组织,统筹安排;另外,组织科室全体人员充分发挥群体优势,齐心协力,积极关心、支持、参与研究生培养工作。

1.2运行机制科室成立研究生指导小组,对研究生课题进行开题论证,邀请教研室老师或相关科室老师参加,从课题选择、科研思路、实验方法、技术路线,以及具体实验中可能遇到的困难,进行充分的论证,并对其课题的先进性、科学性、可行性等方面进行严格审查

。也可将研究生的开题论证报告分别寄给外单位同行专家函审评议,根据提出的问题和意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从而使课题设计更趋严密,切实可行。

1.3结合效益由于许多研究生培养科室本身就是由多个研究专业小组组成的,因而,充分利用科室内各研究组已建立的实验方法、技术手段,既可缩短建立科研方法和预实验时间,对现有的设备、仪器、试剂加以充分利用,又可节约研究生经费开支,可谓两全齐美。另

外,研究生在进行课题研究中,尤其在致伤、取材等环节,需要人手帮助,通过组织科室同志协助配合,就能使实验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迎刃而解。因此,研究生的培养教育,实际上是导师指导与科室协同配合共同努力的结果。

2研究生培养与学科建设相结合

2.1研究生课题与科室研究方向一致一方面要求研究生的学位课题必须纳入学科建设和发展的方向,以及科室的科研业务建设之中,研究生所开展的学位课题,也就是科室、导师研究的分题。另一方面研究生的研究成果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了科室的主攻方向,并为开展课题研究建立了新的技术途径和方法。如战创伤休克研究室,经过长期的实践与研究,逐步确立了“战创伤休克病理生理及机理研究”这一科研主攻方向,培养24名研究生都紧紧围绕这一科研方向,不断深化研究内容,取得了明显成效,先后80余篇,并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

2.2研究生参与科室的教学活动研究生在学位课程学习结束后,必须参加科室的教学活动,带小班实习课。在高年资教师的指导下,书写教案,进行试讲,做预试验;上小班课时有老教员随堂听课,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必要指导。研究生带教结束后参加本科室专业考试,

教学组根据研究生带教效果和考试成绩加以评估。研究生参与专业教学活动,使其在全面掌握知识、言语表达及组织教学能力等方面都得到锻炼。同时,研究生参与教学,从另一方面也充实了教学力量,提高了教学质量。

2.3人才成长促进学科建设通过培养研究生,选留师资,使中青年教师的素质明显得到提高。研究生培养是学科选拔学术接班人的主要途径。毕业研究生留医院工作时,给机会、压担子,让其独立承担科研课题,组织教学工作,担任教学组长促使他们更快的成长。近年

来,留院的18名博士,13名已晋升为高级职称,其中有1人获得国家有突出贡献的博士学位;有1人获得全国百名中青年科技之星;有10名已担任科室正、副主任。

2.4教学相长,促进科室整体素质的提高研究生年轻活泼,对新鲜事物反应敏锐,精力充沛,能在短时间内接受和掌握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导师指导研究生是教学相长的过程,参与指导的老师也颇多收益,从而促进科室整体素质的提高。因此,培养研究生既是学科,特别是重点学科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核心任务之一,又是促进学科建

设和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3培养本科室研究生与培养其他科室研究生相结合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学科专业越分越细,学科之间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已是大势所趋,研究生培养也需要适应这一发展的客观要求。不仅要培养本科室研究生,也为培养其他学科专业研究生做出努力,使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采取的方式可以参加其他科室的指导小组或作兼职指导教师;或与其他科室联合培养研究生;或为其他科室研究生进行指导、建立技术方法,协助进行某些具体指标的测定和观察。在为其他学科培养研究生时,注意寻找本学科与这些学科的学术结合点,使他们学习后既对本学科专业有所了解,有所贡献,也为今后学科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如撞击伤实验室为胸外科合作培养研究生,课题定为胸部撞击伤发生机制及防治研究,由于发挥了胸外科的临床特色,阐明了胸部撞击伤的临床特点及其变化规律,同时在课题研究中,由于专业渗透,一方面建立了多项胸部撞击伤的监测指标,另一方面也促进了本学科专业自身的发展。通过本科室向其他科室给予技术支援,其他科室密切配合、相互支持,在培养人才上起到相辅相成作用,从而促进了不同学科间的协作和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我院先后为第二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重庆医科大学、重庆大学等军地院校合作培养博士研究生16名、硕士研究生43名、博士后研究人员3名;为本校内联合培养博士生12名、硕士生31名。

4导师指导与研究生自学相结合

4.1研究生培养需要导师的指导研究生的政治素养、专业素质、学术水平、带教能力及工作责任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培养研究生的质量,导师应主要加强在以下几方面指导:(1)根据培养目标和方案,结合研究生个人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培养计划。(2)督促检查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学习,特别是考查其自学能力和考核成绩。(3)提出或审定由研究生提出的研究课题及实验设计,指导并开展科学性、先进性和可行性论证。(4)督促其查阅文献,写出与研究课题密切结合的综述。(5)认真指导预实验,经常检查实验方法和结果。(6)指导撰写论文,并反复修改及审定论文。(7)经常了解研究生思想动态,着重解决知难而进、实事求是、勤学苦练、团结协作等方面的问题。

第4篇

生物医学光子学是作为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的辅助手段而发展起来的,它以生物或医学样品为研究对象,以医学、生物学和光学工程等学科的基础知识的充分融合为基础,通过工程技术手段为生物医学研究或临床应用提供检测或监控仪器和方法,所以生物医学光子学的发展和成功应用除了对生物或医学学科本身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外,对工程学、物理学、化学、材料学等学科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并客观上推动和促进了这些学科的交叉和技术的融合[4]。生物医学光子学可分为生物光子学和医学光子学两个部分,分属于生物学和医学领域,但二者的研究内容并无严格界限。也可以根据应用目的的不同,将生物医学光子学划分为光子诊断医学技术和光子治疗医学技术两个领域[5]。由于生物医学光子学的学科跨度大,不能明确界定在某一单一学科领域内,所以并无生物医学光子学专业,而是根据导师隶属单位情况和科研项目需要,在光学工程、电子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生物技术、临床医学等一级学科下设置该研究方向,招收并培养研究生。

2当前生物医学光子学研究生培养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生物医学光子学的研究需要生物医学和工程技术两方面多学科知识的交融,需要生物学、医学、药理学、病理学、脑科学、光学、电子学、图形图像学、信号处理等多学科专家学者的参与,因而具有复杂性和综合性的特色。这种特点促使我们在生物医学光子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时需要特殊的学术环境,需要观念上的转变和政策上的支持,更需要高水平的导师队伍和先进的培养模式来保证。目前,生物医学光子学方向的研究生培养还面临以下问题。

2.1缺乏新技术和新知识的传授,知识培养体系亟需完善

生物医学光子学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更新都很快,不断有新的应用领域和市场需求出现,国家和社会要求我们培养具有更强创新意识和应用实践能力的研究生,可以在某一行业领域担当领头人。但当前的研究生培养,对新技术和新知识的传授不足,教材内容严重滞后,缺乏让学生开拓视野、跟随学科领域发展前沿的综合交叉性课程。

2.2研究生培养环节缺乏规范性

从事生物医学光子学交叉学科的研究生,其本身的专业背景多属于传统的单一学科范围,攻读的研究生学位也多属于此范围等。由于生物医学光子学这门交叉学科涉及的知识内容非常广博,而导师的科研课题又非常具体,使这种以导师科研课题作为研究生培养载体的方式,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和随意性,无法兼顾研究生的专业背景、科研兴趣和科研课题几方面的因素,常常是为了完成课题而进行相应的学习,未能在研究生对知识的综合—消化—应用方面下足功夫,在研究生的科研培训和能力培养环节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

2.3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受限于导师的研究课题

当前生物医学光子学的研究生培养大多依托于导师现有科研项目,因此在培养过程中存在一系列问题,如:以完成特定生物医学光子学研究课题为目标的研究生培养,对培养目标以及培养过程等没有清晰明确的认识,无法让学生既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又具备综合多学科知识的素质和能力;有的导师的研究课题仅是借用了其它学科的名词和概念,而未真正开展跨学科领域的研究内容,结果是研究生的理解、认识混乱,甚至出现概念错误等现象;还有研究课题仅仅是生物医学和光学内容的简单叠加,缺乏真正的融合和借鉴,研究生在课题研究中无法深入下去。以上种种,不但不能产生创新成果,反而影响了研究生培养质量,阻碍了研究生的学术水平提高。

2.4现行的教学管理体制难以满足学科交叉研究和研究生培养的需要世界各国对交叉学科研究极为重视。英、美等发达国家都相继成立了生物医学相关的交叉研究中心,便于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科研人员相互交流和沟通,为前沿学科建设开辟道路。反观国内,只有少数几所重点大学或中科院的研究所设立了专门从事生物医学相关领域的交叉学科研究院或研究中心,如,北京大学的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建立的生物医学跨学科研究中心,而大部分学校院、系划分都是长时间不变的。从事生物医学光子学研究方向的教师要有确定的学科“归属”才具有所在学科的资源(包括经费和科研设施等)使用权,而研究生也是通过某一特定学科的入学考试内容,遵循其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进行学习和科研培训[6]。严格的学科界限使生物医学光子学研究方向的导师无法合理整合校内资源为交叉学科研究服务,是开展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的直接障碍。

3生物医学光子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建议

完善培养和管理工作是生物医学光子学方向研究生培养顺利进行的保证,我们需要在人才输入(招生)—人才培养—人才输出(学位授予)这三个方面都留有足够的空间,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并完善配套的管理运行机制。

3.1采取灵活的招生政策,鼓励跨学科招生

招生机制是人才培养机制三步曲中的第一步,高质量的生源是高水平人才培养的第一关。我们的目标是选择合适的人,创造适合的环境,让通过适当的机制选拔进来的人能在这样的环境中成为优秀的交叉学科人才[7]。因此,为发展生物医学光子学交叉学科研究,调动导师在交叉学科培养研究生的积极性,调动学生从事交叉学科研究的热情和兴趣,学校对交叉学科研究生的招生工作应采取特殊的政策:首先,对交叉学科的招生名额分配有倾斜政策,以支持交叉学科的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第二,鼓励跨学科招生和报考,例如,光学工程专业生物医学光子学方向招生,即可以招生简章中列出欢迎生物、医学相关学科研究生报考,并增加相应的入学考试可选科目;第三,学校保留部分名额优先录取优秀的跨学科学生或接收跨学科推免生等。

3.2规范研究生培养和管理环节

(1)设立跨学科联合指导教师小组。目前的研究生培养主要采取导师责任制,是一对一的责任关系。但对生物医学光子学研究生而言,应结合科研需要、本单位研究特色以及研究生的专业背景,合理配置跨学科联合指导老师小组,整合本校内的优势力量,实行多对一或多对多的师生关系,如,以生物显微成像为特色的单位,应配备细胞生物学、光学工程和图像处理技术方面的导师队伍,以光学医疗仪器为特色的单位,应配备光学、测控技术和临床医学方面的导师组。来自相关学科的高水平教师共同培养交叉学科的人才,对研究生相关学科知识结构的建构和高水平研究课题的选定都具有重要作用,同时,研究生也可以在导师组的指导下以补修和自学等方式学习欠缺的跨学科知识。

(2)严把培养环节质量关。导师指导小组要对研究生从入学、选课、选题、科研实践、、毕业答辩各个培养环节全面负责,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相结合。首先,入学之初,指导小组即对每个研究生的学科背景和能力进行评估,针对学生的背景和兴趣初步确定科研方向,并制订课程学习计划,为学生完成生物医学光子学交叉学科研究课题储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同时鼓励学生选修具有“新兴、前沿和交叉”特点的课程;其次,安排跨学科的学生补修部分相关学科的本科生课程,以补充知识上的欠缺;第三,指导小组要为学生提供参与科研实践的平台,在未正式进入课题之前,指导学生参与短期(2~3个月)科研轮训,使学生对本学科方向正在进行的科研内容有所了解,进而因势利导明确研究课题;第四,导师指导组应随时跟进研究生的科研进度,在研究生论文选题和中期检查时对所开展科研工作进行正确的引导和调整,保证培养过程的顺利进行。

(3)构建科研大平台,引导研究生学术成长。良好的科研环境是个人学术成长的关键因素。构建生物医学光子学科研大平台,吸引更多相关学科优秀的科研人员加入到导师队伍中来,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不同学科学术思想的熏陶,不同思维方式的影响以及多学科导师在科学研究方面的通力合作和团队精神也会对研究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利于其学术成长;此外,导师要充分调动研究生的积极性,保护研究生跨学科研究的科研热情,重视研究生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兴趣,只要使用正确、合理的引导方式,不同专业背景的研究生与导师之间可以碰撞出很多新的思想火花,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4)多途径培养创新人才,完善知识体系。在当今这个多元化的时代,人才培养的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为了适应生物医学光子学领域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学校应设立专项基金,支持和鼓励研究生从事学术交流,如吸引学生参加国际会议、科技竞赛、制作大赛等活动,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科学的学习方法,尤其是适应自身特点的学习方法及获取知识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会用所学的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此外,针对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的问题,建议在专业培养目标指导下,从师资队伍、课程内容、实验教学资源全方位的整合。鼓励老师多开设前沿性课程,邀请本领域国外专家为研究生开设讲座类课程;通过汲取国内外相关领域的先进经验,结合科研和实验教学资源,建设生物医学光子学交叉学科系统、完善的知识体系,重视课程内容的系统性、前沿性及与本单位研究特色的相关性,重视学生集成—融合—应用能力的培养。

3.3正确把握学位内涵,严格学位授予工作

学位是评价个人学术水平的一种尺度,是表明个人学术水平的资格证书,是在某一学科、专业上达到一定标准的凭证。具体到生物医学光子学方向,完成研究生教学环节,达到生物医学光子学方向研究生学位授予要求的研究生,是表明该研究生在生物医学光子学领域达到一定学术水平标志,应具备以下特点:了解本学科的研究现状和前沿问题,能够在相应的学术背景之中提出和确定具体的研究课题,能够论证该课题的学术意义和社会意义;明确自己研究问题的难度和解决问题的关键之所在,能够在导师指导下提出可行的研究方案和周密的实施计划;能够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独立完成实验,能够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并将结果整理成规范的学术论文。因此,研究生培养单位、尤其是研究生导师组,除在入学之初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外,更应加强对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各环节的检查与监督,严格课程教学、论文选题、答辩等方面的工作,严审研究生毕业资格,扭转学生重结果轻过程的心态,真正为社会输送合格的、具有革新和创造力的生物医学光子学人才。

第5篇

优化学位课程的设置。进一步明确学术型和临床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修订和完善培养方案。根据培养类型和专业,按需设课,建立学术型和临床型两种课程体系。由于临床型侧重于临床专业基础知识和临床技能的学习、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基础课程要进一步优化,要紧密联系临床,结合呼吸内科特色开设相应的临床基础课和临床技能课,强调实用性和灵活性。如开设临床基本医技和技能训练课程,采取临床讲授、示教及分组操作训练等多种形式进行全面培训,为进入临床做准备。增加本学科发展的新理论和新的诊疗技术为选修课,以开拓研究生的视野,使其了解本学科发展的新动向。开展灵活多样的教学。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尽可能扩大研究生在临床和医学科学研究方面的知识面。教学查房、临床病例讨论会、全院疑难病例会诊是培养年轻医师形成正确的临床思维,提高临床基本技能的行之有效的途径。作者所在单位每周三上午进行院士疑难病例大查房,放射科、病理科及相关科室均参与讨论,帮助研究生认识影像学的征象,提高影像学诊断技能,加深其对呼吸系统各类疾病病理表现的理解。坚持每周1次小讲座,如就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糖皮质激素在呼吸系统中的应用、雾化治疗、血气分析、难治性哮喘、呼吸系统疾病的营养治疗、胸部影像学等组织专题学习。开展读书报告会、研讨会、研究生论坛等,调动广大研究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自主阅读的能力,查找文献的能力、表达能力、总结能力,帮助其提高英语水平。

2加强临床能力的培养

实行临床准入考核制度。研究生进入实习前,必须通过临床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考核,合格者方能进入临床实习。①入学前曾在三级甲等医院从事本专业临床工作3年以上,并已取得第一或第二阶段住院医师培训证书的研究生,经审查考核后可直接进入呼吸内科培养;②应届、入学前未从事呼吸内科临床工作的研究生,经大内科临床培养、考核合格后,才能进入呼吸内科培养;③进入呼吸内科培养并已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的研究生,经我所导师组及医务科处方权考核批准后,可参加一线值班。

进行岗前培训。对进入临床前的所有呼吸内科临床医学学位研究生进行岗前培训,包括医院培训和科室培训。医院层面的培训由人事培训科组织,聘请有关专家进行专题讲座,主要涉及急救技能、临床合理用药、医院感染、医疗法律法规、医德医风、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等。科室的岗前培训则安排专项带教教师对氧疗、吸痰、手术无菌技术、胸腔穿刺活检、经皮肺穿刺活检等呼吸内科的常规诊疗技术及对肺部感染性疾病、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间质性肺疾病、肺血栓栓塞症、肺癌等常见病的诊治流程进行讲解。培训目的让研究生在进入临床学习前就对医院临床工作的要求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初步具备开展临床工作的技能,规范研究生的临床工作。

制定并细化培训方案。作者所在单位要求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大内科培训的基础上,深入到呼吸内科培养,着重于呼吸内科的临床思维和救治能力的强化训练。具体要求如下:①对于内科学进行选择性轮科,不可少于3个三级学科,其中心内科和消化内科各3个月,急诊科两个月,对内科的基本功进行进一步的强化训练。②在呼吸内科各亚专科,如呼吸危重症医学、肺部感染性疾病、肺部肿瘤、肺血管疾病、间质性肺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及哮喘等亚专科进行轮转,时间不少于1年。③结合个人的专业方向,选择性地在放射科、肺功能室、麻醉科、纤支镜室、睡眠监测、胸外科、细菌室等相关科室进行轮转,时间为1-3个月。④每周跟导师出1次专家门诊。借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经验,对研究生临床培训制定量化指标,如对所管床位数,收治病人人数和病种的要求,操作的种类和数量,需要掌握的专科理论知识等作出详细的规定。通过规范化的系统培训,不但要求研究生掌握呼吸系统常见病和大咯血、自发性气胸、重症哮喘、急性呼吸衰竭、急性肺栓塞等急危重症的诊治,还要熟悉淋巴管平滑肌瘤病、肺泡蛋白沉着症、Wegerner肉芽肿、少见肺部真菌病等少见病。要求熟练掌握呼吸病学、危重症医学常用的临床操作与技能,包括气道廓清技术、动脉穿刺与血气分析、胸腔穿刺置管术、胸膜活检术、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人工气道的建立与管理、有创及无创机械通气、危重症患者的呼吸支持与呼吸功能监测、循环支持及循环功能监测等。

完善考核标准与方法。临床能力的培养是一个进与积累的过程,必须格外注意对平时经常性考核的监督管理与落实。临床科室成立考核小组,制定研究生出科考核程序。每位研究生手持一本培养手册,详细记录轮科期间的临床实践情况,如收治病例数,书写病历的情况,诊疗操作次数,参加病例讨论、学术活动、临床科研的次数及带教的人数等,进行自我鉴定,多方面综合评估的方法,力求客观和公平。

3加强临床科研能力的培养

将科研能力的培养贯穿临床实践的全过程,重点是让研究生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和工作的流程,包括如何选题、设计合理的技术路线、分析数据和研究结果等。导师在教学查房中指导研究生掌握科学的临床思维方法,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带着科研的思维去思考,培养其敏锐的科研思维洞察力,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不同的观点与意见。在临床实践中,要调动研究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对本专业热点、难点的探索热情,在临床中寻找课题,如非免疫缺陷者肺隐球菌病的临床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病原学的研究等。通过完整的科研训练,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4加强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

第6篇

关键词:教学研究;教学实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1 创新型人才定义和素质要求

教育部在《关于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进一步提高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性思维, 能通过对所掌握知识的运用以及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分析、综合、评价, 发现新的现象和规律, 提出新的理论和方法, 创造出新的物质和思想, 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人才。首先, 创新型人才应具备突出的创新能力, 个性特征鲜明、善于提出问题、富于挑战性、想象力丰富; 其次, 创新型人才应具备创新人格, 是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方法论和坚忍不拔的毅力等众多非智力因素的有机结合。

2 军校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的成因分析

与地方高校相比,军队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明显不足。有人将军队研究生创新能力不强的表现概括为“四个简单”:(1)简单移植,只是对他人方法的应用和重复;(2)简单揭示表面现象,没有深入研究事物发生、发展的内在联系;(3)简单延伸,只是进一步证实他人的工作;(4)简单推理,只是采用一定的实验证实已知的结论。究其原因,笔者认为“研究生教学本科化”是重要的原因。

作为高等教育最高层次的研究生教育应坚持精英教育,但目前我院研究生教学方式却呈现出“本科化”的怪现象,一定程度上成为本科阶段的翻版。一方面,研究生阶段课程设置与本科阶段有大量重复。这可能与传统教育一向重视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有关,任何阶段的学习都是从零开始。尽管这一定程度上兼顾了来自不同高校、专业基础不同的研究生的需要,但它也限制了研究生的跳跃式学习、自行完整知识结构的积极性。对本科所学内容大规模重复导致的另一个弊端是限于课时,一些含金量高的课程只能被压缩或舍弃,研究生教育中前沿类、方法类、实践类、跨学科课程比例明显不足。另一方面,研究生教育授课的方式也与本科教育大同小异:以上大课为主,老师一味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缺乏引导、交流与讨论。现在我们院举办的各种学术讲座,学员表现与国外研究生珍惜各种学术交流的机会不同,我院的研究生参与学术交流的观念比较淡薄。校内举办的一些专业讲座门可罗雀,讲座后的提问交流环节无人响应都是常有之事。从深层次的原因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两点:(1)军校学生的思维方式比较僵化,长期被动地接受导师灌输的知识,习惯于“记”和“答”,“问”和“想”的能力不足;(2)部分学生没有意识到学术的相融相通以及知识结构完整的重要性,对于和自己研究方向不同的讲座或是讨论表现出缺乏兴趣,认为参与其中是浪费时间。

3 从教学上培养军队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对策

要改变我院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的现状,就必须从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入手,从根子上铲除孳生它们的毒芽。因此,笔者认为可以从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和学术交流等方面着手,提高我院研究生创新能力。

3.1优化课程体系建设

按照创新素质的要求, 构建研究生课程体系框架, 科学设置课程, 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了创新型人才所必须具备的敏捷的创新思维、合理的知识结构、较强的创新能力、向上的创新人格、独特的人文修养和健康的身心等素质。因此, 为了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研究生, 必须围绕创新素质要求构建科学的研究生课程体系, 包括技能教育模块、人格教育模块、体能教育模块、思维方法和人文修养模块等, 并以此体系框架具体设置课程。

3.2调整教学方式

与本科教学相比,研究生教学应具有以下特征:由系统传授转向专题指导;由专业入门转向深入探讨;由学习技能转向学会思考;由被动吸纳转向主动创新。“本科化”的教学方式是无法实现这一目标的,必须调整教学方式。

3.3倡导学术交流

倡导学术交流,就是要多方搭台,增强学生交流与合作的意识。学院可以成立研究生学术交流团体,院校给予经费支持,给与指导,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自主活动。由学生自发举办的小型交流会或是学术论坛形式相对轻松,有利于培养学生善于思考、敢于发言的能力,营造浓厚的创新研究学术氛围。学院也尽力创造学生对外交流的机会,邀请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到课题组进行专题报告,或是支持研究生参加国际会议都是可行的途径。聘任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客座教授,举办高水平的系列学术讲座,形成学院良好的学术氛围

4 结束语

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是研究生教育,成败的关键在于研究生教育的创新和培养质量的提高。研究生教育作为军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研究和创新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要保障, 也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和基础。因此, 以研究生教学工作为核心, 加强研究生教育建设, 对培养创新型人才、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确保我院研究生教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章豹,唐书圣.制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障碍因素及对策[J].江淮论坛,2008,(1).

[2] 李达丽.“三助”工作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27(1).

第7篇

关键词:创新能力;研究生教育;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4-0013-03

创新是一个民族兴旺的灵魂,是一个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人才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最宝贵的财富[1]。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向前推进,世界范围内的竞争逐步过渡到人才优势上的竞争,尤其是集中到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竞争上。从发展趋势来看,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现代化、复合型、多元化、个性化以及创新性,已成为21世纪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主体思想[2]。因此,培养和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在高校教育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创新能力的合理定位

创新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锻炼和培养出来的,必须建立在对长期系统工作积累的基础之上。简言之,创新能力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其一,研究工作的全面系统总结,即通过系统工作总结获得对研究中所遇到问题的全面认识和了解,这也是最低级的创新意识,但这也是科学研究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其二,现有理论方法在跨学科领域中的应用,即采用其他学科中的理论方法研究本学科课题研究中所遇到的问题,从交叉学科中去寻找新的突破口,或称之为应用创新;其三,原始创新,这是创新能力发展的最高阶段,同时也就意味着关键理论的重大突破或新方法、新领域的诞生。后两个阶段创新意识的培养必须建立在第一个阶段创新能力的基础之上,没有对问题的系统研究,也就根本谈不上对问题的全面认识和了解,这样在接下来的课题研究中,就不能有的放矢,不能深层次地去挖掘问题的本质所在。

二、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建设的几点思考

(一)摆正心态,静心、潜心做学问

通过与国外研究生教育比较发现,其实我们国家的技术发展水平并不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差别关键体现在研究者做学问的态度,态度决定一切。做学问关键要“静心”,这也是我对即将要出国深造同学的一点建议,出国之前,一定要摆正心态,脚踏实地,稳打稳扎,切勿心浮气躁、沽名钓誉,利用宝贵机会潜心做研究,利用国际平台充分挖掘自己的潜力。基础是做出来的,并不是“说”出来的。基础是一种境界,是对研究工作的全面系统总结。所以做研究,一定要细、专、深,在系统工作的过程中,发现深层次的技术问题,并有针对性地予以解决。当学生到达这种境界的时候,高质量文章会自然而然的形成,所以国外大学在文章发表方面基本上没有强制性的要求。SCI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学生有一颗脆弱的心灵,缺少在失败面前昂首阔步的勇气,人要经受得住打击,其实任何一次打击无形之中都是对自己能力的一次提高,人要善于挖掘自己的潜力。

在我所在的计算流体动力学研究中心,一名博士生花了整整三年的时间在对文献中的一组实验数据进行数值仿真考核,而且采用的是通用商业软件,其实数值仿真结果与实验数据已经吻合的较好(除了峰值),但该学生仍不满足,继续采用各种不同的模型试图对其仿真结果进行改进,虽然最终结果不是很理想,但该生在研究过程中掌握了大量的数值仿真经验,这会使得她在将来的工作中游刃有余。同时,该生的研究成果在国际燃烧学大会上受到专家的一致好评,并被推荐到国际顶尖燃烧学期刊《Proceedings of the Combustion Institute》上发表。另一名博士生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对低雷诺数条件下的翼型流场(风机)进行数值仿真研究,采用各种湍流模型试图减小数值仿真结果与文献中实验数据之间的差距,虽然最终结果还是不太理想,但该生整理出来的研究成果被国际著名流体力学杂志《Computers&Fluids》收录。可见,学术是潜心做出来的,靠的是平时点点滴滴的积累,并及时对研究成果的总结。

(二)充分掌握学习主动权

不管在哪个地方从事研究工作,学生一定要充分掌握学习主动权[3],实时追踪本领域国际研究前沿,确定课题切入点,从交叉领域中寻找突破口。在英国,学生申请一个大学的博士研究生资格,一般是根据老师在学校官方网站上的课题来“竞聘”的,所以,一般在学生还没开始进入学习生活阶段,就已经知道自己接下来即将开展哪方面的研究工作,余下的事情就是学生自己考虑的问题了,学生想怎么做,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实施,那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导师只会时刻关注学生的进展以及学生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只要学生的想法具有可行性,导师们都会全力支持。在研究过程中,当学生遇到问题时,导师会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协助度过难关。同时,导师们非常鼓励学生参加国际顶尖学术会议,但有一点导师非常看重,那就是投会议可以,但是学生必须去开会并作学术报告,不然会议的注册费导师不会予以报销,因为在学生做学术报告的同时,也是间接对本课题组研究工作的宣传,这样有利于增进课题组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扩大研究经费来源。当然,在学生前去开会之前,导师们会抽时间让学生把论文研究内容预报告一次,然后提出具体意见让学生做针对性修改,直到他们满意为止。

(三)敢于并善于总结

做研究,一定要敢于并善于总结,当然,做研究的前提一定要建立在对文献的大量阅读基础之上,这样才能在研究成果的总结过程中有的放矢,得到一些更加可靠、更具有说服力的结论。研究成果的总结并不一定要总结成功的经验,固然这样的经验更加让人充满斗志,但对于失败的经验,我们也要加以归纳和总结,这样才会使研究者在研究同类问题时不至于犯同样类似的错误,国家科技力量才会不断向前发展。实际上,当学生从不断地科学总结中获得知识源泉的时候,自信心就会不断增长。因为当学生研究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学生俨然就成为这方面的专家,也同样具有说话的权利,可能自己总结得不到位,有些结论甚至和文献中的理论相冲突,这都不要紧,关键在于学生能找到合适的道理来对此奇特现象加以解释,即所谓的“自圆其说”,怕就怕在学生得到不同结论,而不加以深入探讨,没有具体的源头,让研究者摸不着头脑,对其研究结果直接予以否定,这是科学研究最忌讳的。当学生在研究中获得不一样的结论时,一定要追根究底,从权威文献中去寻找佐证,或具体指出现有文献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做学问,要自信,但切忌盲目自信,盲目自信不仅害了自己,而且还会引导一些研究者沿着错误的道路一直走下去。

(四)开阔视野

研究并不局限在学生所从事的本领域那块,应该试图从交叉学科中去寻找突破口,就拿投稿期刊来说,在航空航天领域,国际上就没有影响因子超过2.0的期刊,超过1.0的期刊也寥寥无几,但如果学生能把视野放宽,到交叉领域中去寻找答案,如流动、燃烧、图像、试验、计算、化学动力学等,就会发现,其实高水平的期刊远不止这些,这些都需要我们去尝试,去摸索,尽全力去打开国际交流局面。失败并不可怕,至少我们获得了审稿专家的真知灼见,这是一种深层次的学术交流,对我们接下来深化自己的研究工作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同时,在文献的查阅过程中,我们也不能仅盯着本学科的几本杂志,固然从中获得的信息量很大,但研究深度、研究广度却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制约,导致自己放不开手脚。我们应该博览群书,从中找到对自己研究工作大有裨益的观点或想法,并深入开展下去。

三、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几点措施

(一)注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开题工作

研究生是国家科技发展的生力军,提高研究生的学术研究水平成为高校教育的重点。但如今,研究生的开题工作往往都流于形式,能在以后学术研究工作中起监督和指导作用的寥寥无几[4]。研究生开题,着眼点不必太大,应该在导师的课题研究范围内,结合现有文献知识的积累,确定一个适当的切入点即可,后续工作可以根据切入点的研究进展深化、细化,这样,不但学生的研究成果能为工程研究直接采用,而且学生在该领域所掌握的知识更加深入和系统。

(二)让学生充分拥有研究自

学术研究追求的是一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氛围,学生的思想不能僵化,当研究课题确定下来以后,导师应实时加以跟踪,确保课题进展顺利。在课题开展过程中,导师应放手并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方法,采用不同的手段来研究课题内容。研究方法是一回事,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果是另一回事,在本领域广泛采用的方法固然值得借鉴,但如果换个角度,换种思维,就能取得不一样的效果。当学生在研究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导师从旁加以点拨和指导。

(三)强化导师对研究生的监督和管理

导师应该在学生的课题研究过程中适当强化督促和管理作用,让学生能及时对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归纳,并整理成文章发表出去,其实写文章在相当大程度上是在提升自己的学术能力,一个间接与国内外专家交流的机会,同时也是一个提高自己在本领域知名度的途径。同时,提倡并鼓励学生去参加本领域顶尖国内外会议,让学生自己去和知名专家、学者面对面交流,这本身也是提升课题组学术知名度,加深本领域基础知识了解的途径之一。在此基础上,随着课题研究内容的进一步深化,导师应鼓励并要求学生向高质量国际期刊冲刺,实际上,这往往是进一步提升自身学术水平、写作和总结能力的最佳渠道。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所起的作用是学生研究过程的监督。导师的严格要求并不是坏事情,因为这本身也是对导师自身修为的一种提高,是对学生的一种爱护,但切忌把主观意愿强加在学生身上,因为研究生的培养过程本身就是导师和学生共同进步的过程,学术是探讨出来的。

(四)加强研究生院对研究生的管理

在英国,学校规定,导师必须每周与学生交流一次,对上周研究工作进行总结的同时,要对下周即将进行的研究内容进行合理规划,这样导师才能时刻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有针对性地适时加以指导。博士研究生必须在入学后第一个月内向所在学院提交研究计划,六个月后提交详细的研究思路和可行性方案,必须开展一定的研究工作,拥有初步的研究结果,并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一些问题,即所谓的“阶段性学习报告”,针对该报告的纰漏,导师组会非常负责地协助学生修改,连标点符号都不放过。学院会组织专家进行答辩,只有答辩通过者才能正式获得该校的博士生资格,正式开始博士生阶段的学习生活。学校对博士学习期限没有硬性规定,只要学生想读,什么时候毕业都可以,同时学校对博士生毕业也没有硬性的发表文章要求,只要学生答辩通过,就可以获得学校的博士学位,但答辩过程非常严格,一般持续两个小时左右(答辩专家与学生面对面交流,针对学位论文中的疑问,学生必须给出合理的解释)。学校没有专门为博士研究生开设课程,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课题研究需要,有针对性地旁听一些研究生或本科课程。

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国家科技发展的根本,而原始创新能力的大小直接决定一个国家的强弱。创新不是照搬照抄,而是在对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后的深化、细化。创新关键在于研究者摆正心态,它是一个过程,一个静心、忘我的境界。做学问,要自信,但切勿盲目自信,本着脚踏实地、步步为营、追根索源的态度,一定会获得巨大的收获。

参考文献:

[1]殷建平.关于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0,33(2):4-6.

[2]王小力,许晓雯.创新能力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2,(3):64-66.

[3]王衡生.论创新教育与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J].高教探索,2003,(1):34-37.

第8篇

关键词:研究生;留学生;培养 

一、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国际影响力的日益提升,近年来我国留学生人数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根据教育部2015年全国来华留学生的数据统计,2015年全球共有来自202个国家和地区的397,635名各类外国留学人员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811所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其他教学机构学习。北京、上海、浙江、江苏位列吸引来华留学生人数省份前四位。2015年在华接受学历教育的外国留学生为184,799人,其中研究生占在华留学生总数的13.47%,留学生的学历结构不断优化。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成为来华留学的新增长点,其中哈萨克斯坦、印度等国的增长最为显著。根据教育部《留学中国计划》,到2020年,在我国内地高校及中小学校就读的外国留学人员将达到50万人次,其中接受高等学历教育的留学生达到15万人,来华留学人员生源国别和层次类别将更加均衡合理。 

来华留学生人数的快速增长,给国内高校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提高来华留学生培养质量,特别是研究生层次的留学生的培养质量,是增强高校竞争力、促进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二、目前研究生层次留学生培养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针对性强的留学生培养方案 

研究生层次的留学生尽管已通过了一定等级的汉语水平考试,但是由于听力水平和汉语词汇量的限制,熟练使用汉语进行专业学习仍然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如果留学生的培养方案与国内研究生完全一致,可能会降低知识的可懂性输入,影响专业学习效果。另一方面,在课程设置方面,缺少针对留学生特点及学习需求的课程,从而易于出现留学生学习被动的现象。 

2.过程监控仍需强化 

目前的留学生教育中,仍然存在一些严进宽出的现象,学校通过综合考核等形式选拔生源,入校后的培养管理却有所疏忽,这不仅直接影响留学生的培养质量,也会影响学校的教育声誉和品牌效应。 

3.激励机制尚待完善 

在学习激励机制方面,国内研究生有着成熟完善的学习激励机制,包括多种奖助学金申请和优秀评选,而针对留学生的学习激励机制仍然较为单一,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三、完善研究生层次留学生培养工作的措施和建议 

1.制定针对留学生的研究生培养方案 

(1)课程设置。汉语水平有限和专业基础较为薄弱是留学生中较为普遍存在的现象,因此,在留学生的研究生培养方案制定上,既要有以汉语为主要讲授语言的课程,也要开设一定数量的双语课程,让留学生根据自身实际语言水平选择学习课程。 

另一方面,研究生层次的留学生来华学习更希望获得在本国学习不到的知识和技能,他们对所学专业的内容、深度、科研技术成果、学科水平、培养模式等更为注重。因此,在学校的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方面,应当针对留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完善课程体系,开设一批以汉语为讲授语言的精品专业课程和双语教学特色课程,打造留学生品牌专业,从而进一步吸引国际优质生源。例如,以南京某高校为例,该校在材料、化工、土木工程、生物工程等学科具有较好的发展基础和较强的专业实力,并且在这些专业就读的研究生留学生占该校研究生留学生总人数的多数,因此,完善这些优势特色专业的课程体系,优化留学生教育,打造留学生品牌专业,对学校吸引优质生源,加强国际交流,实施学校综合型、全球化战略目标具有重要作用。 

(2)培养模式。在研究生层次留学生的培养模式中,可探索与各国高等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并与驻外中国企业建立联系,设立实习研究基地。国外高校可推荐优秀学生来中国学习,驻外中国企业可提供实习环节的技术指导和所需的实践设施条件,并在可能的情况下为毕业留学生提供就业岗位,形成中国高校、国外高校和驻外中国企业相互联系的培养模式,培养社会所需的应用性人才。 

2.强化培养的全过程质量监控 

培养的全过程质量监控要贯穿于留学生培养工作的整个过程,对培养工作的各个环节、各个层面进行综合全面统筹,包括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学术活动、科研成果、毕业就业等环节。要以集体教学与导师负责制相结合,以的整个过程,是和较强的学科案制定上加强和优化日常管理,是更改研究生留学生的指导教师必须治学严谨、认真负责,对学生的选课上课、学术活动、科研能力、论文写作、汉语水平提高等环节进行精心指导和严格把关,确保留学生受到严格有益的学术训练,从而培养高质量的留学生人才。 

3.完善学习激励机制 

在学习激励机制方面,应尽可能多地设立研究生留学生专项奖助学金,形成政府、学校、社会多种奖学金资助渠道,完善留学生评优机制。通过对他们在平时的学习、科研、工作中优秀表现的认可和奖励,给他们带来荣誉和激励,能够形成广泛的鼓舞和导向作用。在对激励优秀的同时,也应制定严明的管理制度,对于违反制度,学习态度不端的留学生进行必要的惩戒,从另一方面督促留学生树立严谨勤奋的学风。 

教育在推进中外人文交流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在当下来华研究生留学生数量快速增长的情形下,我们只有在留学生的培养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探索创新,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留学生人才,促进教育的国际交流合作,打造利益共同体。 

参考文献: 

[1]教育部.2015年全国来华留学生数据统计[EB/OL].教育部网站,http://moe.gov.cn. 

[2]教育部.留学中国计划[Z].教外来(2010)68号文,2010,9,21. 

第9篇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30-0176-03

一、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现状分析

日前,国家统计局做了关于全国硕士研究生在校人数的统计发现,自2008―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的在校人数依次为:104.6429、115.8623、127.9466、137.4584、143.6008万人。同时,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的时候,同志也曾提出:高等学校尤其是研究型大学,既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基地,又是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创新成果的源泉。由此可见在校硕士研究生规模在逐年扩大,而教育质量也已然成为了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焦点,创新能力更是成为了评价教育质量的公认指标。然而,创新意识薄弱,创新能力不足,创新态度消极,整体学术氛围浮躁,学术成果水平不高却依旧是我国研究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袁本涛、严建林基于三次研究生教育质量调查的结果的分析中就表明: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方面存在的首要问题是创新能力尤其是首创能力差。朱红、李文钊等对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研究也发现我国研究生比较缺乏创新精神,而且创新能力呈现出结构性的差异。李洋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中也提到了目前我国研究生中存在缺乏原创性,科研实践经验严重匮乏等现象。更有学者直接用“四个简单”概括了我国当前研究生的科研现象:(1)简单移植:只是对他人方法的简单移植和应用;(2)简单揭示表面现象:没有深入研究事物发生、发展的内在联系;(3)简单延伸:只是进一步证实他人的工作;(4)简单推理:只是采用一定的实验证实已知的结论。所以虽然我国已经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创新性国家建设需要“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发挥人才资源优势”。同志也曾在2006年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用15年的时间使我国进入创新性国家行列”。然而,近二分之一的时间已悄然而逝,我国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却依旧没有得到显著的提升。研究生作为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的主要创新力量之一,其创新能力高低并不仅仅会影响到一个院校、一个单位的创新水平和科研实力,更重要的这也是体现一个国家整体实力的关键部分。因此,如何培养硕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了已经成为了社会各界,尤其是教育部门关注的重点。

二、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薄弱的原因分析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受到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本文将诸多的原因总结为以下四大方面:社会方面的原因、学校方面的原因、家庭方面的原因以及学生个人方面的原因。

1.从社会的角度来看:企业对人才的要求高,政府对人才的投入少。(1)目前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工作岗位少而每年的毕业生人数的增加,导致了日益严重的“僧多粥少”的局面。由于供过于求的卖方市场的形成也使得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一方面,很多公司都对应聘者的工作经验做出了要求。而为了能够迎合“市场的需求”,在校的研究生往往会选择在一年的研究生课程上完之后不专心于科研而出去寻找一份兼职,积累自己的工作经验,增加自己的市场竞争力。一边是工作的压力,一边是论文的压力,对于毕业后只想找一份好工作的研究生来说,将毕业论文草草了事,好好兼职则成为了他们的首选。另一方面,研究生在校期间的成绩及一些与工作相关的证书也已然成为了其能否找到一份好工作的敲门砖。面对需要更强更多实践能力的工作,很多用人单位往往会在应聘者其余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选择有更多更高级别证书的学生。这也更进一步激发了研究生在校期间选择在外兼职为非专心科研的热情。(2)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很多程度上会受到物质保障的影响,而这主要取决于科研经费的支持力度大小。一方面,长期以来,政府对与研究生的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并且随着研究生规模的快速扩展,甚至出现了人均经费逐年减少的现象,没有足够的科研经费及外部条件支持的研究只会成为无米之炊,几乎不可能有出色的科研成果。另一方面,由于W校、导师以及学生所形成的短暂利益联盟在一定程度上也会使得研究经费投入的产出率不高,这不仅从某种程度上抑制了政府的科研经费投入,而且由于经费只有少部分用于科研,在一定程度上也削弱了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外部条件。

2.从学校的角度来看:学校的管理机制不完善和可利用资源的缺乏。(1)目前,虽然我国高校已经区分了研究型和专业型两类研究生,并确定了不同的培养目标,但是在实际入学后,两类研究生的培养机制十分类似,并没有做出实质性的区分,这就使得不同类型的研究生却并没有清晰的培养目标,游走在两者的边缘,既想搞好学术研究又想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结果导致两方面的工作都没有做到很好。(2)在我国目前的研究生教育中采取的是导师负责制,因此,导师在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随着高校研究生规模的扩招,导师和学生的比例开始失衡。再加之,导师个人的教学、研究甚至是行政任务的繁重,使得导师更多的采用“放养式”的教育方式,而“放养式”的教育方式并不能很好地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即使研究生参与了导师的科研项目或者课题,也往往是以“打工”的模式进行,完全按照“boss”的思路和研究方案进行操作,缺乏自己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不能在参加实践的过程中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3)研究生的课程一般都安排在研一,一年的时间既要学习公共课,又要积累专业课的知识,仓促的时间安排使得研究生虽然各个科目都略有涉猎,但是皆又不精通。由于研一广而浅的学习,并没有为研二做科研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这也成为了研究生不能做出原创性研究的直接原因。最后,由于学校资源及科研经费的缺乏,研究生几乎没有机会参加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交流,甚至是参加国内学术交流的机会也十分贫乏。

3.从家庭的角度来看:家庭经济压力大,家庭和谐氛围缺乏。随着研究生面临各方面压力的逐渐增大,有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对一个研究生的影响表面上看起来不是很明显,但却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学生承受压力的能力日益降低,高校学生心理出现问题,甚至是自杀的现象也屡见不鲜。因此,一方面,没有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往往给处于重压下的研究生们以更大的社会不平衡感,导致更多研究生犯罪事件的出现;另一方面,如果没有很好的外部家庭环境帮助学生更好地协调在生活中碰到的各种挫折,不要说专心于科研,在科研上有所创新,即使是其最基本的生活也很难较好地进行。

4.从学生的角度来看:读研动机不纯,习惯性思维束缚。随着每年本科毕业生人数的逐渐地增加,我国就业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而研究生大量扩招计划适时的为“迷茫”的毕业生们架起了另一座通向未来的桥梁。许多学生为了避免参与马上就业带来的激烈竞争,而选择报考研究生来逃避这眼前残酷的现实。这在很大程度上违背了研究生的办学宗旨,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改变了研究生积极的学习动机。这也直接导致了很多研究生在读研期间为了给未来的工作铺平道路,大多数会选择通过考证来加强自己的专业实力,抑或参加各种兼职来丰富自己的社会阅历,而并非一心专注于科研。

三、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随着研究生规模的日益扩大,研究生的个体素质、导师队伍、学校的制度安排、科研外部条件等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整体协调效应常常被忽略。因此,本文试图从协同视角,即从全要素创新、全主体创新、全过程创新进行分析,并给研究生创新能力薄弱的问题提出以全过程为线索的几方面建议。

1.设定正确的研究生培养的战略目标。在明确区分学术型学位研究生和专业型学位研究生的基础上,分别确定我国研究生培养的战略目标。对于学术型学位研究生,应该以培养出适合高校教学,科研机构研究的理论型的研究者为目标;对于专业型学位的研究生,应该以培养出具备扎实理论基础,拥有丰富实战经验的专业型人才为目标。总体而言,研究生培养的战略目标就是培养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符合社会各方要求的优秀人才。

2.完善研究生生源遴选机制。首先,健全研究生推免机制,加大对被推免者的综合素质及创新能力的考察,从而在进一步加大校内外推免研究生的比例的基础上筛选出优秀的备选者;其次,施行对优秀调剂生的积极鼓励优惠的政策;最后,在研究生复试的过程中,侧重对复试者的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考核。总之,完善研究生生源遴选机制,以便可以更好地吸引并吸收优秀的生源。

3.营造浓厚学术氛围,加强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由于研究生常年在学校学习的都是理论文化知识,因此做课题等的实践活动才能更好地培养出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所以,一方面,学校应该以开展名家讲坛,学术交流会以及研究生学术活动竞赛等形式,营造出浓厚的学术氛围;另一方面,增强学生创造力的关键在于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加强实践训练,因此,学校应该积极推进基于学校―研究院―企业联合的产学研基地建设。这样一来,学术型研究生能在实践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理论,从而更好地进行理论创新;而专业型研究生能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快、更好地与未来的工作接轨。

4.积极开设传递“正能量”的课程,打破专业课程的界限设定。我国研究生课程的选择往往以专业为中心,缺少了一级学科课程之间的关联,而专业课程往往强调各自理论系统的完整性,导致不同的课程之间经常出现不必要的重复知识点。因此在课程的选择上,应该打破专业课程的界限,涉猎一级课程之下的相关科目,拓宽学生知识面,为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打下更加宽阔的平台。

5.健全研究生奖学金、助学金以及生活补贴的机制。由于研究生的年龄问题,研究生的生活费用、家里的经济负担等都增加了研究生学业之外的负担,而在外兼职也是目前影响研究生专心学术研究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为了培养更多更好的高素质人才,必须进行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改革,主要目标和内容就是要加大对研究生教育的投入,构建新的研究生奖、助(学金)体系,大幅度提高对研究生的奖助力度和覆盖面。同时,在考核和评定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导师的意见以及事实的情况,不能为了方便而实行平均主义。此外,各个高校要以学年为周期,定期更新学生的基本情况。在保证研究生基本生活的前提下,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度过难关,使学生能够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从而更好地回报家庭、国家和社会。

6.确保导师招生资质,均衡导师和学生比例。由于我国目前研究生采用导师负责制,导师在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中起到了无法替代的关键作用,因此,导师的能力是衡量其能带研究生数量的重要指标。(1)以学年为周期,分别从职称、课题、经M等方面对导师的能力进行评估,并确认其下一学年能带领的研究生人数;(2)在评估导师及由导师组成的科研团队能力的前提下,学校的招生计划倾向于研究能力强的团队,以便提升学院、学校的专业竞争力;(3)在招生的过程中,加大导师的选择主导权,以便更好地考察学生的专业能力以及有助于研究生阶段的各项能力来保证优质的生源。

参考文献:

[1]王茜.导师指导风格对研究生创造力的影响研究[D].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

[2]袁本涛,延建林.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三次研究生教育质量调查结果[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02):12-20,188.

[3]朱红,李文利,左祖晶.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现状及其影响机制[J].高等教育研究,2011,(02):74-82.

[4]李洋.论协同创新背景下理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学理论,2013,(33):246-247.

[5]高永毅,唐果,李鑫.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研究的研究方法[J].中国电力教育,2013,(08):8-10.

[6]孙健伟.学科竞赛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D].南昌大学,2012.

[7]陈长坤,申秉银.协同式研究生创新团队培养过程中导师角色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4):231-233.

[8]王晓辉.师生关系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0.

[9]徐亚清.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协同分析与实证研究[D].天津:河北工业大学,2009.

第10篇

[关键词]研究生 导师制 师生关系 陌生化

一、定义

1.什么是师生关系陌生化

在中国高校研究生培养是采取导师制的,每个导师带若干名学生,而由于市场化的发展,以及导师私人及行政事物等的影响,导师和学生关系逐渐出现异化。

陌生通常解释为生疏、不相识。在师生关系中主要体现为,老师和学生缺少和谐互动,老师不了解学生,不知道学生的兴趣点,不能知晓学生的心理动态,甚至不认识学生;而学生也对老师缺少了解,尊重,甚至充满敌意。

本文借鉴“管理方格理论”将研究生导师类型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见图一)

1.1型贫乏型导师,既不关心学生学术也不关心学生生活

1.9型生活型导师,只关心学生生活,不关心学生学术

9.1型目标型导师,只关心学生学术,不关心学生生活

9.9型人本型导师,即关心学生生活有关心学生学术

5.5型中庸型导师,中庸式

由上图可知导师对学生生活和学术的关注程度,由此可知,导师和研究生的师生关系对应的以下几种(见图二):

图一:研究生导师类型划分图

图二:研究生师生关系图

研究生师生关系陌生化,就是就是处于左下角,即导师既不关心学生的生活也不关心学生的学习。

2.陌生化的弊端

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导师和学生的陌生化的师生关系,对于学生的发展和整个研究生培养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首先,由于陌生化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无人引导,学习没有方向,潜力得不到开发,从而会影响整个的研究生培养质量,甚至会导致研究生整体质量的下滑。

其次,由于陌生化的师生关系,使学生难以接触到老师,从而不能理解和尊重老师,对老师的评价极低,最终导致研究生导师在学生的心目中的形象扫地。

最后,由于师生关系的陌生化,使部分抱着极大热情进校的学生感受到现实和理想的极大差距,导致学习态度低迷人生态度消极,甚至造成心理阴郁,而部分学生疯狂的做兼职等私事荒废学业,即使是某些有潜力治学的学生,由于无人引导,自己终日感觉困惑迷惘,最终学习兴趣也会全无,最终这些有潜力的学生被扼杀。

二、原因

针对研究生培养中师生关系的陌生化,笔者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客观原因

由于近年来,研究生扩招,研究生入学人数激增,而导师人数增加相对较少,从而使导师学生比例失衡。而与此同时,国家在研究生培养中经费投入增长相对较慢,培养经费不足也使部分导师在学生培养中积极性下降。并且,国家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相关制度还不够完善。

高校在师生关系陌生化这一现象中也有一定的责任,由于高校尚未形成统一有效的评价机制,从而对导师培养的学生不能进行有机评价,对导师在学生的培养也没有一定的评价机制。学校也没有形成良好的监督体系,对于导师和学生是否有良好的互动,导师是否关注学生的成长都没有及时反馈。

2.主观原因

研究生导师大多是学术渊博之士,部分导师由于个人项目、出国访学甚或担任高校重要领导职务,从而行政和私事太忙无暇顾及研究生的发展。由于有些导师带的学生太多而学术水平层次不齐,而老师精力有限,从而难以顾全。而还有部分导师个人正处于上升阶段,主要致力于自己的个人发展或是经济利益至上,从而心中学生意识单薄,漠视学生的存在。

学生方面,由于导师学生处于地位不对等的状态,学生一直处于被支配的地位,老师不找学生交流,学生自我主动性欠佳,某些学生疯狂的做兼职,还有部分学生学习没有兴趣,目的不明确,最终目标不能与导师一致。

三、对策

正对笔者一上原因的分析,尝试提出一下对策:

1.宏观方面:

国家层次,对于研究生招生进行改革,以适应整个的研究生教育的节奏,同时加速培养年轻一代的新型导师,进一步纯洁导师队伍。研究生培养经费的投入要适应研究生培养发展需要,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同时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建设良好的研究生培养的硬件和软件环境。

高校方面,高校需要立即加强和完善对导师培养学生的监督体系的建构,从学生的终身发展出发,保证学生的身心完善和学术发展,监督体系要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还需要确立一套确实可行的评价体系,对于学生和导师进行双线评价,并且形成一定的奖惩体系,从而是导师对学生的培养计划规范可行。

除此之外,高校还需要打破学术门户,保证学生的学习资源,同时还需要构建学术团队以及建立导师组,全面的关心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微观方面

导师要积极的和学生建立起导学关系,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动态。师生地位观念转变,提高学生意识,做到心中有学生,能关心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一定程度上减少行政事物抽出一定的时间指导学生的学术发展,出国访学等不在学校的老师也需要及时通过网络电话指导学生进展。而项目较多的老师可以让学生参与自己的项目,从而是学生得到更多的锻炼和与导师交流的机会。同时还需要定期开展学术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术动态,以便更好的知道学生的发展方向。

学生也需要做出改变,主动积极的利用多种途径学习,懂得主动的寻求导师的帮助,及时向老师反馈自己的学术进展。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尽量保持与导师的学术方向一直。

通过各方的一致努力,必将会打破研究生培养中的师生关系陌生化,促进和谐动态的师生关系的形成。

[参考文献]

[1]蔡翔,吕芬芬.研究生导师类型及“导师―研究生”互动模式分析[j].现代教育管理,2010,(10).

[2]冯志慧,马洁.对当今师生关系异化的再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0,(21).

[3]朱成康,董华青,范青明.浅谈研究生培养中的师生关系[j].中国成人教育,2007,(12).

[4]何作井,李林,周震.论研究生教育中师生关系的异化与重构[j].外国教育研究,2007,(6).

第11篇

关键词: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研究型大学;PDCA

随着我国科技、政治、经济和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在我国科研创新体系建设、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科技进步、文化繁荣和国家安全等方面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报告(2002―2010))专门指出“研究型大学是我国科教兴国的强大生力军,应在办好研究生院的基础上重点建设一批研究型大学,以对我国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起带头、示范作用,提高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1]”。研究型大学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以“创新性的知识传播、生产和应用为中心,以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培养高层次精英人才为目标”[2-3]。研究生是研究型大学的重要产出和培养目标之一,是我国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和未来夺取世界知识经济制高点的重要支撑力量[4]。

现代研究生教育始于西方,在西方研究生教育100多年的发展中,已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培养高质量研究生的经验。其中科研能力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高素质研究生必须具备的关键技能之一。研究生科研能力是研究生在各学科领域进行旨在探索真理的普遍理智创造活动所需的能力[4-5]。国内外研究表明,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形成、提高,虽然受先天因素的影响,但确实可以通过后天的教育和训练而得以培养和提高[4]。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不仅直接关系到研究生自身的长远和全面的职业发展,而且是研究生教育本质的体现,是国内外研究生教育的共同做法,是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关键,是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需要,同时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甚至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科研水平。可见,如何提高研究生科研能力是当前国内外研究型大学广泛关注的一项至关重要的研究课题。

本文针对现有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方法中的规范化过程尚待改进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过程的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方法,该方法主要通过引入并借鉴“戴明环”和GB/T19001、GB/T28001全面质量管理标准的思想,以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目标为核心,将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过程划分为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和改进(ACT)四个基本阶段。然后,结合我们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的实践,介绍了具体的实践效果和经验。实践数据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对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起到了较为显著的效果。

1问题的提出

现有国内外针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研究主要是从研究生科研能力的结构分析、招生选拔、课程设置、学位论文撰写、国内外科研创新能力的比较分析方法等方面来进行,在培养过程的实施案例和模板方面研究的相对较少。相对来说,欧美发达国家在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方面比较成熟,他们重视生源的科研潜力以及导师主导作用的充分发挥,并且强调通过研究生课程教学、科研实践、毕业论文撰写来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三者各有侧重又相互结合[5]。

在研究生培养方法上,随着我国研究生培养条件的逐步改善,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相应地,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也有长足的发展。但是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仍存在种种问题,导致我国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从总体上来看有待改进之处。尤其是在研究生扩招背景下,数量增长和质量提高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矛盾,研究生培养质量下滑,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问题的广泛存在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招生规模扩大是培养质量下降的一部分原因,但是研究表明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的落后,甚至轻视与忽略,才是导致研究生培养质量下降的根本原因。培养对象数量的迅速增加与培养过程管理的轻视,是导致培养质量下降的直接原因。因此,在培养模式和体制不能短时间内迅速改变的前提下,必须研究和高度重视研究生培养过程的管理。另一方面,根据现代教育和质量改进理念,作为研究型大学重要培养成果(研究生)的能力培养质量来源于(培养)过程。

综上所述,现有国内外对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方法的研究中存在的一个主要的问题是:由于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对研究生素质和个性有较强的依赖,无论国内外都缺乏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方法的标准,更缺乏一套完整的过程体系的指导,近年来国外逐步从全面过程管理的角度来开始研究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方法,但国内尚缺乏系统性的从过程角度的研究成果。本文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过程的研究型大学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方法并进行了实践研究。

2基于PDCA的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方法

2.1基于PDCA的科研能力培养过程模型

本文所提出的基于过程的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方法核心和前提是基于PDCA的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过程模型(如图1所示)。该模型主要通过引入并借鉴“戴明环”和GB/T19001、GB/T28001全面质量管理标准的思想,以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目标为核心,将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过程划分为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和改进(ACT)四个基本阶段。

该过程强调学生不是处于简单的被管理和被监控的位置,而是被充分调动积极性,参与实验室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方法的建立与运行,强调的是学生科研能力目标的提高和进步、学生个人及实验室的共同发展,通过运行科研能力培养过程,让实验室和学生在发展过程中明确目标、及时发现问题、分析原因、解决问题、不断前进,提高学生的满意度及成就感,叠加实验室科研能力的提高。

图1基于PDCA的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过程模型

2.2科研能力结构分析

在能力结构分析方面,不同学者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结构进行了排序。如孟万金根据能力结构要素分析得出文、理、工三科研究生综合基本科研能力结构要素按重要程度由大到小排在前5项的能力依次为创新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资料搜集与处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顾明远的排序则依次为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书面表达能力[3-5]。但现有的学者都没有将科研规划能力作为一种重要的科研能力。科研过程的成功前提就是学生对科研的规划。结合在北航的实践,我们扩展后的学生科研能力至少包括图2所示的7项能力。

图2科研能力结构

2.3PDCA科研能力培养过程中的阶段

图1中的PDCA四个阶段是一个迭代环,各阶段的目标和任务如表1所示。

2.4科研能力培养里程碑

针对每位学生的科研能力培养计划,实验室设定了入学、调研、开题、中期和答辩五个里程碑,并确立了实验室科研能力培养实施措施(如表2所示)。

表1科研能力培养过程阶段及阶段目标

阶段 目标/任务

计划(PLAN) (1)标准:建立实验室范围内的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过程标准。

(2)计划:制定科研能力培养过程计划。

实施(DO) (1)培训:根据已建立的计划和培养过程标准对研究生开展科研能力培养相关的培训。

(2)实施:根据计划实施过程中的各项能力培养子任务。

检查(CHECK) (1)分析:收集实施阶段的数据并进行量化分析,提炼经验和教训。

(2)学习:学习经验和教训。

改进(ACT) (1)改进: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对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适当推广、标准化;对失败的教训加以总结,以免重现。

(2)标准化:提炼培养方法和过程的最佳培养实践标准化,供推广和借鉴。基本推广路线为个人小组全体。

表2科研能力培养过程里程碑

里程碑 任务与实验室培养措施

入学 明确科研能力培养目标,完成学习计划:包括基础课程学习、科研、工程方面,至少涵盖调研、开题、中期和答辩几个阶段。

调研 完成调研报告等。实验室调研模板提纲:(1)工业界现状:定义、典型应用、技术脉络、体系结构、典型企业界的研究方向和进展等、开源产品和原型系统等;(2)研究界现状:国际和国内的中长期发展规划或重要战略规划中的相关的关键研究方向和研究课题的分析、总结和下一步趋势分析、国外重要基金的资助情况和资助方向、国内973、863和国基的资助课题方向和内容、典型的研究机构的进展、领域专家及其进展、关键算法及其研究思路和进展,学术界的前沿进展)、该领域相关的国际期刊/会议、领域推荐书籍/论文列表。(3)关键/热点/前沿科学问题。

开题 完成开题报告。实验室开题报告模板纲要包括研究意义/必要性、国内外研究现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拟研究的方向、建议研究方案、特色与创新之处、预期研究成果、可行性分析等。

中期 根据开题开展科研和工程工作,并接受检查(组内与实验室预答辩)。

答辩 完成课题研究、系统实现和毕业论文等,完成实验室内部答辩和学院答辩。

3实践效果

我们对所提出的培养方法在北航计算机学院进行了实践。实践中选取了45位研究生进行了研究,其中的人员构成结构(博士生和硕士生)如图3所示。

图3人员构成结构

为了考察实践效果,在实施前后我们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等方式进行了两个试验分析。

试验1:采取了学生自评、小组同行评分、最后得到加权分的科研能力综合评估值方法来分析方法实施前后的科研能力培养效果,目的是通过学生评分的比例来部分观察我们的方法实施效果。在评分体制上,采取了100分值,分为0~70分、70~85分,85~100分三个档次。

在试验1中,实施前后的综合评分结果及其对比如图4和图5所示。

图4科研能力综合评估结果

该实践结果(图4、图5)和学生调查问卷反馈结果表明,方法实施后85~100分,75~85分的学生比例分别提高了7%和11%,0~70分的学生比例降低了14%。以上实践结果表明本文所实践的科研能力提高方法从学生和组内自我评估上看还是取得了较好的实际效果。

图5科研能力综合评估结果对比

试验2: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还根据学生科研能力结构,从学生自我规划性、论文和专利发表、毕设优秀学生比例等指标上进一步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学生主动性:引导学生转换被动科研和工程思维为主动进行职业、科研、工程等规划和实践,是教师

有效提高学生科研能力培养效果的前提;2)学生规划能力:实践前发现有相当大比例的学生在主动进行职业、科研和工程规划和实施的规划意识和实施能力上还比较欠缺,需要老师的细致引导和示例讲解。3)学习模板和指导(包括实验室、导师、团队和同学间):在实践中,发现有很大部分有了积极性后,却不知道实施方法。实践发现,实验室、团队和导师如能及早提供参考示例和模板(如实验室调研、开题、中期和毕业答辩提纲模板/示例)、采取在培养关键阶段的前期指导(如预答辩等)和培训(如入学培训、预答辩等)等措施,能让学生尽快明确目标和模仿,具有较强的实例指导意义。

4结语

我们将在北航计算机学院对本文所提出的方法进行进一步的实践和改进,具体工作包括:1)对培养过程模型的进一步完善和细化;2)在实践阶段部分,将进一步提炼出实验室内部的标准培养过程;3)在指导环节,根据学生和教师反馈,进一步完善提炼总结各项经验、教训和各种模板示例(如调研、开题、中期和答辩等)并完善现有的各种网络化的教师和学生交流平台。

参考文献:

[1]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战略报告编写组.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报告[R].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6):1-21.

[2] 颜晓莉,李方伟. 对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思考[J].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2005(3):440-441.

[3] 施晓光. 西方高等教育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及对我国的启示[J]. 比较教育研究,2002(2):32-37.

[4] 王永胜. 中美高校博士研究生培养的比较研究[J]. 东方论坛,1998(2):32-37.

[5] 段丽. 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研究[D]. 湖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2003.10.

Cultivation Method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of Postgraduate in Research Universities

RUAN Li, XIAO Li-min, ZHU Ming-fa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Beiha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191, China)

第12篇

[关键词]产学研 联合培养 导师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16-0035-02

党的十报告中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至今,产学研合作教育已经在我国发展了20多年,随着硕士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迅速发展,高校教育资源无法短期内保持同步增长,全国许多高校便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有效利用社会上的教育资源,特别是在校外建立研究生培养基地。

一、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必要性

在国外,本科教育一般被视为通才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综合全面的知识结构,而真正体现科研水平、培养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的是研究生教育。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产学研合作培养研究生,不仅是地方高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有效教育模式,也是高等教育面向社会、服务社会、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在产学研合作的过程中,研究生在具有一线实践经验的企业导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创新实践,其创新能力可以得到系统培养与锻炼,同时,这也缩短了研究生适应社会的时间,加快了其成长节奏;而企业也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的资金基础进行技术创新,拓展了企业人才引进的渠道等。可见,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对于整合企业、高校、研究机构的教育资源,培养具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独立从事科研工作能力的创新性人才,推进企业技术进步、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进而促进整个地区经济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研究生导师聘用、考核标准不规范,双方合作动力不足

一方面,高校对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企业要求较高,一般是要求具备雄厚的经济实力,并且经营稳定的高科技企业;同时要求企业指导研究生的导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一定的理论水平,并具有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和较突出的工作业绩。而一般能够符合条件的导师在企业中都承担着比较繁重的科研任务或生产任务,这就造成企业导师在指导研究生的时间、精力上无法保证,在研究生整个培养阶段作用不明显。另一方面,高校缺乏对企业导师的考核标准,一般是参照校内研究生导师的考核办法,但是这种考核办法对于企业的科研人员不一定合适。另外也缺乏一定的奖励性绩效机制,造成企业科研人员对于担任研究生校外导师热情不高,合作动力不足。

(二)现有课程体系不适应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要求

课程体系设置是否合理,对研究生的培养方向、培养质量起着关键作用。目前高校在研究生的课程体系设置上,还是重点面向全日制学术型研究生,缺乏实践性课程。从产学研联合培养的角度看,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偏于基础理论研究,与企业需求脱节,造成学生缺少实践指导,进入企业后动手操作能力差。

(三)企业和大学之间缺乏长期有效的信息互通机制

既然是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高校和企业之间就属于双向选择的关系,高校在企业的选择上,需要考察企业的基本情况、技术研发人员的技术水平、研究方向、所涉学科以及与学校学科方向的契合点。同样,企业也要详细了解高校的信息,学校在与产学研联合培养上的相关政策、制度以及以往的培养情况,这样才能在双方互相认可的前提下建立一种长期合作关系。而现实中,企业与高校之间往往缺乏这种长期的信息互通机制,造成合作单位更换频繁、企业导师队伍不稳定。

(四)联合培养研究生所产生成果的知识产权易出现归属问题

当今企业竞争往往聚焦在人才和核心技术上,而项目技术由参与研究的科技人员所掌握。如果研究生参与了其中的工作,如何保证当研究生毕业以后,企业技术不被泄漏?尽管事先可以制定相关协议加以约束,但是,一旦发生类似事件,处理起来花费的时间和精力都是企业不愿意面对的。所以,企业宁肯让研究生参与一般性的技术项目研发,也不敢轻易冒风险让研究生参与更加需要科研力量攻关的核心技术项目。

三、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主要方式和途径

(一)完善企业研究生导师制度

首先要建立企业导师的遴选、聘用标准,可以由学院根据学科专业的实际情况来负责本单位的企业导师的遴选初审工作,经学科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议通过后报学校研究生院审核批准,遴选工作可以与校内研究生导师同步进行。通过制定企业导师的遴选、聘用标准,明确企业导师的准入标准,切实把好导师质量关。其次要建立企业导师的业绩考核制度,明确企业导师职责。比如制定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确定研究生所承担的相关科研内容及社会实践计划;为研究生提供相应的社会实践平台及必要的科研试验条件或经费;指导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创作。

(二)建立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课程体系,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性质、目的决定了在培养研究生的课程体系方面要区别于普通全日制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既要重视基础理论的培养,更要针对企业实际需要,融合一些实践性、前沿性强的课程,提高研究生动手操作能力,解决实践中的技术难题,满足企业的技术创新需求。除了调整研究生的课程体系外,还要尝试其他培养模式。例如将研究生在企业的课题研究与毕业学位论文密切结合,将课题的成果纳入学位论文,以产品研发、研究报告、规划设计等与实践操作紧密的形式撰写。研究生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进入与专业相近的课题组,这样有助于研究生理论与实践顺利结合。在研究生的指导方面推行双导师制,校内导师负责理论指导,企业导师重视实践指导,校企互补,这有利于增强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同时提升其科研实践能力。

(三)完善合作协议,明晰科研成果归属权

高校和企业之间应该签订长期的合作协议,协议中将涉及的双方权利、义务、责任等事项明确清楚,尤其是对于研究生参与的科研项目的成果归属问题,要予以说明。对于参与企业课题的研究生而言,也要与企业签订相应的保密协议,并由学校承担连带责任,以防学生在离开企业后,将课题中的核心技术泄露出去,造成企业不必要的损失。毕竟研究生在企业的实践时间是有限的,提前将科研成果的产权问题划分清楚,有利于企业放手让学生参与课题,避免产生合作纠纷问题,影响企业与高校的长期合作。

(四)完善校企之间联合培养研究生平台基地建设

高校与企业之间要联合建立研究生培养平台基地,一方面,行政主管部门应给予经费和政策上的支持;另一方面,高校也应根据自身的学科优势和特色,积极主动去寻找与企业的契合点,与相关企业进行有效合作。以燕山大学为例,燕山大学在秦皇岛市开发区设有国家大学科技园,经过十余年的建设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汽车零部件及先进制造、电子信息和新材料三个主要方向的产业集群,是名副其实的具有地方经济和传统产业特色的自主创新基地、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基地,是燕山大学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创业企业孵化的综合性科技创新平台。若能更加合理的利用、整合学校或者科研机构和企业拥有的各个层面的资源,使培养研究生和企业的技术进步达到“双赢”,能相互促进、相互提高,这对秦皇岛市整个经济创新性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和意义。

[ 参 考 文 献 ]

[1] 郭斌.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模式[J].黑龙江教育,2008.

[2] 李大胜等.产学研合作办学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高教探索,2007.

[3] 吴小芬,杜朝辉.创建产学研基地,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