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建筑美学

建筑美学

时间:2022-01-27 15:36:1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建筑美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建筑美学

第1篇

关键词:建筑设计:美学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建筑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表现了人们独特的思维方式和丰富的想象力。建筑艺术体现了复杂的美学思想,并要求以空间尺度、组合、色彩、比例、质感等建筑艺术语言。韵律和谐的结构布局会表现出不同的风格和意境。随着对建筑美学研究的发展,它的内容还在不断扩大。当代建筑美学正在更广阔的领域中对建筑创作的形象思维特征、建筑美感的心理构成因素、形式美的形成与发展、自然美与环境美的美学内容等课题做深入的研究。

1、美学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法则

传统室内设计、建筑设计的形式美主要表现在理性的秩序美与和谐美。形式美的法则有很多,主要包括:统一、均衡、比例、主次、韵律与节奏等方面。这几个法则一直被沿用到20世纪初兴起的现代主义的设计创作中,成为其形式与审美的主导。而这几个法则也成为传统审美体现及设计教学空间造型方面的基本原则,室内设计与传统建筑基本依据这几个法则。

1.1、统一

这种统一只要是简单几何形状的统一。任何简单且容易被人们辨认的几何形体都具有一种必然的统一,而这也是最主要也是最简单的一种统一。这种统一主要有两个手段:第一,运用形状的协调。尺寸和形状的协调可以融入到建筑物细小的部分中,这种方法可以使建筑物内外变成同构图中完整整体;第二,通过次要部位对主要部位的从属关系。例如低处对高处的从属或者较小部位从属于较重要和占支配地位的部位。

主从分明,以陪衬求统一。复杂体量的建筑依据功能的要求主要是主要部分和从属部分,若不对此进行区别对待,就会使建筑显得松散、平淡、缺少统一性。在外形设计中,合理的处理好重点与一般、主要与从属的关系,会使的建筑形成主从分明、以次衬主的特点,从而获得完整统一的效果,增强建筑的表现力。

表情的协调。一个建筑物的所有局部需要“说”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因为建筑所承担的功能常常决定建筑的性格,所以,功能体现方面的统一能够出现协调的效果。另外,若整个建筑选用的是同类型的结构体系,让结构的外观配合建筑的外观,这样就也可以做到协调。

运用色彩获得统一。也许这是此情况下得到协调和统一的唯一方法。其中,建筑材料的选择非常重要。新旧建筑,风格不一,如果选用相同材料,就会产生一种统一感。而建筑材料色彩的对比,也会产生这种戏剧性的统一效果,但需要重视的是,不要导致对比色彩或材料之间在趣味性发生矛盾,对比应该是重点应该放在点缀上。

1.2、韵律

韵律是任何物体的诸元素成系统重复的一种属性。而这些元素之间,具有可以认识的关系,在建筑中,这种重复必然是因为建筑设计所引起的视觉可见元素的重复,例如不同的色彩、支柱、光和阴影、室内容积及开洞等。韵律是任何物体各要素重复出现所形成的种特性,它广泛体现在自然界的一切现象以及事物中,例如呼吸、水纹、心跳、树叶等这种有秩序的重复和有规律的变化所形成的节奏,可以给人以美的感受。

1.3、布局中的序列

建筑学不仅是空间艺术,也一是种功能的序列、时间艺术结构的序列和审美的序列统一。建筑的序列在入口处自然而然的开始,也自然而然的引向某种规定的结束。这一结束必须是序列在艺术上和功能上的。一个贯通于整个建筑的完整序列,一个贯穿于整个建筑的完整序列,还可以越过或通过,可能达到一个自然的出口,也可能达到一个别的什么应有的次要部位。每个序列必须有个确定的开始以及结尾。

序列的布局分为两个方式:分规则布局和不规则布局:规则布局的序列,会有一种爽直、明确、庄重的印象。并且强调必然引起某种感官的感受。在规则的序列中,很少遇到意想不到的和偶然的迷人之处,最适合用来建造俱乐部、宗教团体、政府部门、礼团或人群密集的大型建筑物。不规则布局的序列充斥了各种运动的感觉,会造成外观上令人惊异的一些部分,也会造成令人意外的感染力。不规则布局的序列比规则的序列更有个性,一般适合用于不规则的社会中心建筑或住宅俱乐部。

1.4、比例

比例是指长、宽、高三个方向之间的大小关系。无论是局部、整体、局部与局部之间、局部与整体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比例关系。良好的比例能给人以完美的感觉。相反,比例失调就产生美感。当发现建筑物以及它的各个局部中所有的主要尺寸中间都有相同的比时,就产生好的比例。比例有动态比例,例如正方形的边与对角线的比,也比较简单的基数比,例如1/1,1/2,2/3等。这些比例关系会使比例关系变得协调。

2、建筑设计中如何体现美学思想

2.1、建筑设计要体现人文美

建筑设计的构思需要从区域、周围的特定环境以及城市传统的文化中得到启示,找出其蕴涵的灵感和秩序,产生拥有文化底蕴的城市建筑。在建筑造型、质感、体量、开放空间、色彩、围合空间的具体设计中,要与周围建筑以及城市道路协调,但也要体现出自身的特点。

2.2、 建筑设计要体现与环境的和谐美

人和环境的交互作用影响了设计的全过程。一直以来,使大家困惑的一个问题就是人和环境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处理,究竟是环境影响了人,还是人主宰环境。其实,人和环境的交互作用体现为效应和刺激。而效应需要使人的需要得到满足,需要反映人在刺激后的活动空间状态的推移以及心理活动外在表现,即人的行为。这二者之间相互制约、相辅相成。建筑设计是满足室内空间的美观、使用的需求。同时外部形体上,在具有一定特性风格的前提下,与城市文化、周围环境以及城市控制性规划相协调。

2.3、建筑设计要体现景观美

在这里以巴中市经济开发区为例。巴中市经济开发区主干道中,车出排梁桠隧道向东前行进入新区城市。景观大道双向六车道,中间5米造型别致的绿化带,穿过青山峡谷,由西向东,出隧道后突然展开新区全景,给人一种巴中前景广阔,前程远大的遐想。景观大道穿过湿地公园、山地公园、商业中心、文化中心。企业和居民区,由景观大道放射出条条支线形成道路网络,反映出巴中新区、新的宏图、新的建筑的精神。一条大道就是一条名副其实的秀美的景观带。这就是景观大道的建筑美学效应。

2.4、建筑设计要体现形式和内容的和谐美

建筑设计中,配套设施是衡量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同时建筑本身造型优美动人。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中唯一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在改善城市面貌、保持城市生态平衡方面,具有其他设施不可替代的效果。它是我们创造生态环境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条件。只有在建筑设计中搞好城市绿化,创造清新、健康、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才能尽可能的满足人民的生活需求。因为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所以,目前许多环保人士呼吁保护好我们的家园。作为设计师,特别是建筑设计师,要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这是建筑设计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结语

建筑美学是艺术美学和建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研究建筑领域里有关审美问题的一门新兴学科。它是建立在建筑学和美学的基础上的。建筑美学具有价值独特的人文与科学两重性,这是其它艺术所不具备的。要使建筑设计中体现美学思想,就要做到建筑构思与地理环境、人文环境、生活环境、生态环境合乎某种规律或定义,达到设计成果与环境的综合协调。

参考文献:

第2篇

作者:王洲 单位:深圳新能电力开发设计院有限公司

通过数字技术对于建筑整体的模拟使建筑设计突破了图纸的平面以及模型的有限立体,无限激发了设计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计算机技术将建筑与美学充分融合,建筑师借助于计算机将自己的意愿和感觉形成一种可视化的组合,如利用3D软件,建筑师建立起了复杂曲面形体以及独特结构的数字模型。在对沃尔玛配送中心周转库的设计过程中,在充分考虑其使用功能的同时,尽量追求建筑时间的缩短和物质投入的最小化。

设计手法和过程

通过对建设方提供的物流认真分析,对项目用地周边环境的多次考察。我们认为将货流入口设置在基地西侧金辉路上,既考虑货流的快捷方便,又考虑到对城市主要道路的压力相对较小。整个园区长边沿基地西侧、南侧的金辉路和锦绣路布置,使卸货区最大限度地展开,以获取最大的卸货空间。结合Prologis公司提出的分期开发要求,合理地布置了二期的建筑。一期各建筑(W-1-W-5)呈“L”型,沿基地西、南两侧布置,二期各建筑(B-6-B-9)集中布置在基地东北角,两部分建筑各成一区,分区明确,有利于分期建设。建筑设计中,从功能出发,首先是对屋面的考虑。传统的仓库屋面条形采光窗一字排开,往往导致采光不均匀,而且在消防设计中,开启和不开启窗面积分配不理想。在本方案中以650*650的小点窗和条形窗相结合,不仅采光均匀而且更容易控制可开启窗户的面积,满足消防要求,使其经济性、功能性实现最优化的统一。在立面设计中,建筑的表情更多地来自其材料的组织构成,材料对光的反射,表面质地的变化和色彩,材料之间的组合以及不同材料之间衔接所产生的变化。设计围绕着主要材料进行形象展示,充分保持钢结构的材料特性,同时在重点的入口部位通过尺度的放大提高企业的标识性,也为司机师傅指出了明确的入口方向。建筑细部设计中,注意数字设计,强调在限制中的创造。例如对于雨篷设计,由于建设方需要悬挑9m的大雨篷,于是在每一跨间设置600宽采光带,不仅改善了因大尺度出挑带来的采光问题,也打破了长长的雨篷所带来的单调感;例如条形窗,通过与空调专业的多次商榷,严格控制其高度,并增加横向线条构成,使其立面显得更加舒展。

通过项目设计得出的工业建筑艺术设计见解

(一)工业建筑设计中的美学思维要综合考虑厂房的功能,在此项目中作为配送中心周转库,首先要考虑其货物的灵活周转,周转的流程尽量简单化,货物出入尽量方便。在此基础上,再表达其建筑的象征性、抽象性等艺术特征,同时要考虑周边环境同建筑的协调性。(二)工业建筑外观设计在工业建筑外观设计时同样要遵循:“形式服务于内容”的设计理念,尽力使工业建筑做到简洁明快,通过建筑美学的相关经验使有限的空间无限放大,通过建筑的外观传达建筑自身所表达的特性,在人口和门的处理方面,主入口部分进行适当的变化和处理,可设置标准型景观,在突出人口醒目性、指示性的同时,改善门面的虚实关系,尽量做到立面丰富的效果。在窗的设计过程中,要合理进行窗的组合,同样需要照顾立面的虚实效果,通过窗的设立,增加厂房立面的建筑艺术效果。在墙面的设计过程中,可尽量利用建筑构件、线脚、抹灰等手法将墙面进行艺术性划分,或简洁舒适或挺拔雄伟,做到艺术的和谐。尤其应该注意的就是工业建筑色彩的处理,在强调整体性、统一性的同时,通过色彩的变化和搭配为工业建筑增加韵感。(三)工业建筑造型的设计建筑通过其造型传达其思想,工业建筑同样如此,通过空间和体型以及比例和尺度,加上色彩和质感构成了工业建筑的艺术气息。但是,工业建筑造型往往是受其内部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设施等因素所左右,通过建筑师的发挥空间相对有限,但即便是这样,在其造型的设计时要尽量运用工业建筑大小、高低、横竖、虚实以及材料的不同质感和色彩等处理手法追求工业建筑的外形美观,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尽量使整个建筑的造型简洁大方。尤其是此项目还要有周转区、办公区、生活区,在进行联合建筑构造时,要注意办公人员和一线操作人员的方便组织协调,区与区之间的通行线路尽量封闭。(四)工业建筑艺术形象设计在生产、生活协调搭配的前提下,尽量对周边环境和建筑形象进行必要调整,在建筑设计之初,尽量弱化笨重和容易使人产生压抑感的建筑物,或者将这些建筑物进行后退处理,通过缓冲区以及景观带将这一类建筑进行隔离。尽量照顾观者感受,有目的地散其视觉注意中心,对其心理进行引导性观感。同时,工业建筑自身形象的创造方面也要注意其艺术形象,在美观功能、造价等因素共同制约下寻找艺术的平衡点,综合运用时代审美观点,在适应国情的前提下,尽量做到美的多样化。

第3篇

关键词:建筑美学;房屋设计;应用

中图分类号:TU-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038(2015)52-0102-01

随着人们审美文化意识的不断增强,越来越重视建筑的艺术审美功能,并将其作为不断追求的目标,建筑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艺术审美对象之一。建筑与美有着较强的联系,在房屋设计时需要在基础内容和重要环节上,将建筑美学特征体现出来。

1建筑美学的意义

1.1提升审美效果

协调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是建筑美学的重要功能。我国建筑都非常讲究审美特性,在房屋设计中应用建筑美学,能够营造出有特色的文化氛围,并凸显生态美学与可持续发展的美学。此外,还可以提升房屋的审美效应,让建筑与自然有机结合在一起。房屋设计形式的不同,其审美效果也不一样,能够将不同建筑的风格与特色呈现出来。

1.2美化房屋环境

房屋设计中造型和色彩是重要的视觉要素,将两者统一起来,能够真正表达出建筑的意义。美学色彩的敏感度较强,能够对房屋造型比较加以调整,解决造型的缺陷[1]。此外,在视觉效应下,能够改变建筑体积,调整建筑的比例。美学元素能够将房屋通风口、落水管等不理想之处加以掩饰,以此实现美化房屋环境的目的。

1.3彰显地域特色

由于社会发展水平、自然条件不同,会形成不同地域特色的建筑风格。将建筑美学应用到房屋设计中,能够较好的与地域特色相结合,比如具有地域特色的色彩、图形、图案等。因此,在进行房屋设计时,需要对地域文化特点加以考虑,融入更多的地域文化元素,这样才能够房屋建筑更具地域特色,并带来更具强烈的审美效果,提升房屋建筑的艺术感,加深人们对其的印象。

2房屋设计中建筑美学的应用

2.1均衡性设计

房屋的高低大小、材料质感、色彩深浅、虚实变化等都能体现均衡性。房屋设计过程中,其外部结构、内部空间、使用功能应该聚恒,重点强调房屋的均衡中心,将房屋均衡的特点阐释出来,呈现出均衡之美。为确保房屋的均衡性,轻与重之间要保持平衡,如体积较大、高度较高、材料较硬、色彩较暗、实体性强的房屋,会让人产生重的感觉。而体积较小、高度较低、材料光洁、色彩明快、空灵性强的房屋,会让人产生轻的感觉。如果房屋整体感觉较轻,可以选择底层架空设计方式,借助悬壁结构特性,采用浓郁的色彩和粗糙的材料质感,可以有效增强房屋的厚重感,这样有利于将房屋的均衡性体现出来。

2.2布局设计

房屋布局的设计,主要包括规则布局和不规则布局两种,其中规则布局既可以体现庄重、爽直、明确的建筑设计空间,还能呈现出房屋建筑的风格,让建筑充满美感。而不规则形式可以为房屋增添活力,让房屋显得灵动而富有艺术感,体现出房屋的设计的形式与风格。通过对房屋进行合理的布局设计,可以让人们感受到建筑的美感,并形成协调统一的房屋建筑氛围[2]。因此,重视房屋建筑的布局设计,让房屋的实用性、艺术性和文化性更好的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让房屋建筑更富有艺术气息。

2.3比例设计

建筑美学与房屋比例有着密切的关系,建筑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之间都有一定的比例关系。只有让这种比例恰到好处,才能让人更好的感受到房屋的完美与协调,如果比例不当,则会让人产生不舒服的感觉。一般来说,为将房屋的美感呈现出来,长、宽、高三个数据的大小关系要均衡,其主要尺寸要有较好的比例,从而有利于建立协调的比例关系。

2.4韵律设计

建筑美学中韵律性特点较为重要,是房屋设计中需要重点突出的环境,有较好韵律的房屋,可以让人更好的感受建筑之美。房屋设计时要重视应用好韵律性,主要表现在构图、色彩和视觉等方面,以此提升房屋建筑的美学效果。在实际房屋设计中,要重点控制好重复特征明显的部分,如阳台、墙面和门窗结构等,体现出韵律性,从整体上增加房屋的美学特点。在房屋室内设计中,要采用封闭、遮挡等方法,让室内空间更有韵律性,从而让房屋设计与建筑美学更好的结合在一起。此外,在体现房屋的韵律性时,要具备灵活、开放式的设计理念,如房屋建筑比较复杂,可利用渐变的设计方法,让韵律感相互交替,营造出有秩序的变化效果,提升房屋的感染力与艺术性。

3结语

总之,在房屋设计中合理应用建筑美学,能够更好的体现出房屋的特色。不同风格、色彩的房屋建筑,会让城市显得更加缤纷,充分艺术之感。因此,要把握好美学与房屋建筑设计的关系,让房屋建筑更具文化背景和文化内涵,这样房屋才可以折射出地方文化传统和人文精神,并将美的概念充分诠释出来。

参考文献

[1]江奇莉.美学思想在房屋建筑当中的应用规律[J].门窗,2014(10):381.

第4篇

一、基本内涵

高层建筑美学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指的是物质层面的内容,另一方面指的是精神方面的内容。物质方面的高层建筑美学价值指高层建筑是不是满足了人们最基本的使用要求,如遮风挡雨、避寒取暖等,与此同时,还要看建筑是否具有使用者所提出的功能,在技术和安全上是否符合要求;精神层面的高层建筑美学价值指该建筑是不是符合使用者的气质、身份、文化素养,能否让使用者在居住的过程中感受到愉悦,让居住着在精神上得到满足。总的来说,高层建筑美学价值指的就是客观存在的高层建筑,它在外部形态、内部构造和实际的使用功能等方面是不是满足作为主观上的人的审美标准和实际的需求。

二、不同时期高层建筑的研究

建筑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是历史的一面镜子,建筑在不同的时期具有不同的特点。

(一)早期高层建筑的特点

高层建筑作为人类社会上的一种基本设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美国的商业中心芝加哥。芝加哥作为美国当时的一个大型商业中心,在经济上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随着经济的繁荣,人口数量急剧增加,加上一八七一年的一场大火,城市重建问题已刻不容缓,为了容纳更多的人,就得在有限的土地上建筑更多的房屋。

高层建筑首先出现在美国的芝加哥。在这个时期中,高层建筑有着其独有的特点:整体形态比较规整,在竖向上划分为三个部分,即顶部、墙身以及基座;在顶部设计上,具有象征教堂的尖顶和退台;在顶部和外墙上大量使用了古典的线脚和浮雕;在墙身上多为厚重的小窗;基座上保留了古典的柱式和壁柱。

(二)现代主义时期高层建筑的特点

自一九四五年世界第二次大战结束后,高层建筑向着超高层的目标发展,美国的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大量的兴建起来,继而,其他大洲和地区也相继出现了大量的高层建筑,高层建筑达到了建筑的鼎盛时期。一九七四年在美国芝加哥所建的希尔斯大厦,到目前为止,任然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之一,这所建筑物具有独特的建筑造型和轮廓,反映了现代高层建筑的美学特征。

这个时期的建筑过分的强度工业化的作用,忽略了历史文化,没有过分的装饰,没有体现出建筑与人和环境的关系。

(三)新现代主义时期高层建筑的特点

新现代主义时期的高层建筑在继承和发扬现代主义核心思想的同时,对现代主义建筑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了改良、发展及完善。在坚持现代主义建筑理论和功能的同时,追求艺术、技术和功能的平衡,从各个角度进行诠释,在这种全新的设计思想中,对高层建筑的功能、结构,设备和材料等因素的更加的重视。新现代主义时期的高层建筑在构造上有着很大的改变,不再是单一的四方体,而是以各种各样的几何图形组成,在视觉上有着极强的美感。

随着高层建筑的快速发展,由于人们对城市和环境认识的不同,因此在不同理论的指导作用下,对环境也有了不同的处理手法,新现代主义高层建筑更加注重对城市文脉的诠释和认可。

(四)当下时期的高层建筑。每个时期的高层建筑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下,由于科技文化和经济实力的不同,导致人们对高层建筑的审美观也会不同。近年来,随着亚洲以及环太平洋中心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高层建筑的重心也发生了转移,高层建筑在这里大量的兴建起来。在这些区域中,我国的上海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香港的中环广场大厦极富传奇色彩,以及日本韩国在高层建筑上也掀起了新建热潮。

在这个时期中的高层建筑讲究绿色建筑为主,将具有现代感的建筑和生态环境有机的结合起来,构建山水城市为主题的建筑。

三、高层建筑的美学价值

(一)城市美

高层建筑物对一座城市的环境格调起着重要的陪衬作用,高层建筑作为城市中人们生活居住的场所的同时,对于一个城市的空间而言,是城市形象的关键所在。在当今许多著名的建筑物中,有的已经成为了一个城市的代名词,例如有人提到东方明珠,那就是代表的是中国的上海,埃菲尔铁塔代表的是法国的巴黎,一零一塔代表的则是中国的台北。

(二)形象美

建筑与城市发展相辅相成,完整的一个城市形象是由许多的建筑物组合而成,高层建筑物形成城市亮丽风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性的建筑物更加具有独特性和艺术性。标志性的高层建筑物大多都有创新,层次感较强,能被城市的市民所接受。高大的建筑物因高度高、体积大等特点,更容易成为城市空间的标识和定位城市空间的坐标。

城市的可识别性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指的是城市空间的物质形态,另一方面指的是城市空间文化形态。高层建筑物是反映物质与文化的建筑,既是居住的场所,又是对一个城市文化的反映。在其外形和内部结构上,都反映出了改城市的文化气息。

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的城市建筑和城市高层建筑构成了城市的天际线美,把城市的建筑和城市的天空从空间上结合,构成美丽的一道风景。

(三)科学美

当今世界各国的高层建筑层出不穷,理论流派众多。科学美作为现代美学的组成部分,具有其独有的特征。

1、既简明又富有逻辑性。科学美指的是,在混乱复杂的自然表象中,概况总结出简明的规律。用最简单的方式总结出自然的规律,其具有强烈的逻辑性是科学美迷人之处;

2、和谐。反映大自然的科学规律是和谐的,就像银河系的所有的行星都围绕着太阳和谐的运转一样,是间接和谐的;

3、对称。对称给人一种和谐均匀的感觉,就像数学中的长方形、正方形、圆形这些几何图像一样,给我们的都是匀称的美感;

4、统一。就像爱因斯坦所提的质和能的统一,都是一种统一的美感;

5、奇异。奇异是不同于一般规整的物体,也不是让人觉得古怪的一种存在,它是和谐的对立与统一,是让人吃惊意想不到的景象。

高层建筑与科学之间的关系较为密切,高层建筑是科学发展的产物,蕴含着丰富的科技美学。高层建筑物中投射出了科学逻辑的美学价值,让人感受到科学的振奋和力量美。高层建筑物在外部和平面形态上也折射出了简单的对称美。高层建筑物与力学科学的结合,蕴含了力学的规律和准则,同时高层建筑物还凸显出了科学奇异的美学价值,展现了丰富多彩的构造体系的形象美。

(四)空间美

高层建筑的城市美体现在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其美学价值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分别是:城市空间、城市意象以及城市形象和城市精神。

城市美学是由许多因素影响和构成的,涉及范围比较广。城市美学的具体表现形式主要有城市空间、形象、意象和精神几个方面。其中,城市空间和城市形象是通过人的视觉感官,在城市空间的基本特征上做出的反映,在视觉效果上最容易给人留下好的审美印象。城市的空间美不只是局部空间的美,而是整个城市空间美。

城市意象是一个城市给人整体形象的反映,城市区域、城市边界、城市节点、城市路径和城市地标是构成反映城市形象的基本要素,城市的建筑在结合城市历史的基础上,所构造出来的建筑和人们的文化心理、审美观相吻合的情况下,人们就会认为该建筑是美的,使得人们更容易接受该建筑,喜欢上该建筑。

人们通过对城市外部形象的感受,对城市美学进行评判,结合自己的感官引发对城市更深一个层面的思考。城市的高层建筑是一个城市文化的历史结晶,汇聚着该城市的文化内涵,既高大又具个性化的高层建筑在作为城市亮丽风景线的同时,也突出了城市美学的内涵和城市的精神。

(五)数学美

高层建筑体现了数学美中整体秩序和关系肌力。其标准单元、标准层的建设,用规格的方式,在建筑本身上进行层叠,体现了整体和谐的数学美学价值。高层建筑平面和空间几何形态秩序上的规整,体现出了数学美学价值中的几何美,表现出简洁,给人以明快清晰之感。

(六)模糊美

高层建筑的模糊美是针对封闭性的传统建筑美学而提出来的,模糊美作为时代的产物,就有不确定、混沌,互渗等特性,在形式上是美与丑的结合,在空间上是白与黑的模糊美感。

第5篇

【关键词】 建筑美学;鲍德里亚;真实;仿真;虚拟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我在《鲍德里亚:建筑美学关键词》(《现代哲学》2013年第2期)一文中,主要介绍了鲍德里亚论及的与建筑有关的三组关键词,即空间与本源性、秘密与诱惑以及错觉与诗意。写完之后,感觉意犹未尽,因此,在这里再介绍几个关键词,我相信,这会帮助那些对建筑美学有兴趣的读者对鲍德里亚的建筑美学观获得更全面的了解。

真 实

真实(vérité,形容词性réel, vrai,e)是鲍德里亚理论中极其重要的概念。

在鲍德里亚的著述中,真实所指涉的对象和范围远远不限于建筑,举凡社会、文化、历史、艺术、政治等等,都无不与真实相关。

一般人很难想象,建筑这种直观、具体、实实在在的东西,怎么还存在真实不真实的问题呢?但是,如果认真阅读鲍德里亚,你就会明白,建筑这种与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密切关联的东西,确实存在着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严肃对待的真实性问题。

鲍德里亚曾经在多篇(部)文章(著作)中论及建筑的真实性问题。在《感性的自杀》一文中,鲍德里亚问道:

当我们面对最本源的空间(即空无—译者)时,我们还有可能创造一种真实(truth)的建筑吗?(1)

鲍德里亚一直对社会进化论和人类进步观抱着谨慎的怀疑态度。从原则上说,他认为当代科技与文明的进步大大超过了人类所应享受或所能承受的限度,也就是说,超过了正常的、自然的需求。另一方面,他对当下的各种理论,包括建筑和艺术理论都表现出强烈的怀疑甚至不屑。因此,他总是劝说人们,回到最原初的状态来考量我们的生活、建筑和艺术。

在考量空间和建筑时,鲍德里亚认为,我们首先就应该回到空间的原初现场,回到文明之前,回到宇宙还没有被人类打上自己的印记时的那种原始的自然状态,在此前提下,再考量如何规划空间和设计建筑的问题;另一方面,他又要求在抛弃所有建筑理论的前提下,回到建筑的原初现场,回到原始人类最初建立的那种最原始的棚屋状态。他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所规划的空间,所设计的建筑,才有可能是真实的,才有可能是合乎人类本真需求和建筑的本质的。否则,则很有可能是虚假的(fausse)(2)。

这样,我们就不难判断,鲍德里亚所谓建筑的真实,其实就是建筑与人性和环境的自然的契合,建筑与美学规律的自然的,甚至是先验的契合。现代与后现代的建筑,一无例外地体现了“多”与“过”。正是这种不断增值的“多”与“过”,加剧和激化了建筑的不真实(这里还包括不务实与不切实,缺乏针对性和效率的问题)。

受到鲍德里亚严厉批评的许多建筑,如巴黎蓬皮杜中心和拉维莱特公园、纽约世贸中心、亚利桑那生物圈2号(3),甚至迪斯尼乐园等,都属于鲍德里亚所厌恶的需求过剩从而产生了不真实效果的建筑空间。

鲍德里亚虽然承认自己对上述建筑确实抱有比较浓厚的兴趣,但是却对它们的真实性提出了质疑:

我们这个伟大时代的大多数建筑物——这些类似于天外坠落物的建成物,它们有何真实性(truth)?如果我考虑像世贸大厦这样的建筑的真实性,我会想,即使在20世纪60年代,那时的建筑就已经在生成那个超级真实社会和时代的侧影了,尽管那时实际上还没有数字化,这座建筑就已经有了两条极像计算机的穿孔纸带(punched tape)的双塔了。但就其双晶形式而言,我现在可以说,世贸双塔早就被克隆过了,因此这座建筑确实有点像一个“原创性”死亡的预言。那么,这个双塔会不会是我们时代的预言呢?莫非建筑师们不是居住在现实里,而是生活在社会幻梦中?莫非他们生活在某种预期的错觉中?或者说,他们只不过表达了我们这个世界已经初露端倪的东西?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才问“建筑存在真实性吗”这个问题,我这么问的意思是想知道,建筑和空间中是否存在着某种靠超感觉设定的目的呢?(4)

鲍德里亚认为,我们时代大多数建筑物都类似于“天外坠落物”,是一种异形,这种异形的东西,对我们的时代来说,就是一种不真实。因为它们不符合时代的功能需求和审美需求。它们只片面体现了夸张和过剩,或者说体现了某种耸人听闻的“事件性”或广告性;另一方面,从原创性角度来说,尤其是就世贸中心来说,那种自相缠绕的自我复制和自我克隆,在克隆技术尚未为世人所知之前,就已经预先透露出这种克隆与复制的负面讯息。因此,鲍德里亚有理由断言,纽约世贸中心既是原创性死亡的预言,又是真实性衰亡的预言。

建筑真实性的衰亡,与建筑中的仿真和虚拟紧密相关。为了不至于出现过多的重复,我将在下述关键词——“仿真”与“虚拟”的讨论中,对真实(或真实性)问题作进一步论述。

仿 真

“虚拟”(vrituelle)是鲍德里亚批判理论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其所指和真实的概念一样,也比较广泛,但重点是用来指称信息技术、新媒体、克隆和人工智能等现象。鲍德里亚原本把人类自文艺复兴以来的整个社会经济活动(主要体现为图像的生产)划分为三个大阶段,即模仿(simulation,一作拟像)、生产(production)和仿真(simulacre)。又称为三大序列,仿真被称为第三序列;虚拟则被称为“第四序列”或“积分现实”(integral reality),类似于后仿真阶段,或最新的阶段。(5)

鲍德里亚说,“模仿”是文艺复兴到工业革命的 “古典时期”的主要模式,遵循的是价值的自然规律,即以真实的模型为摹本,以真实性为原则,按需产出仿造品;生产是工业时代的主要模式,它遵循的是价值的商品规律,即争取利润的最大化;它虽然似乎也有模型,但是它决不追求与模型的相似性,而是等价性。因此,它主要是批量生产;第三阶段的仿真干脆就彻底抛弃了模型;它遵循的是价值的结构规律。鲍德里亚在《仿真与模仿》中讲述了博尔赫斯小说中的地图测绘员完成的那幅令人叫绝的完美的国家地图在沙漠上朽烂之后,对仿真作了非常精彩的论述:

……现在,被抽象出来的不再是地图、副本、镜子或某种概念。(仿真)所仿的也不再是国土、指涉物或实物。仿真是用一种没有本源或现实的真实模型生成东西:即超真实。国土不再先于地图,它没有地图长寿,故此地图先于国土,仿真先行,地图生成国土。如果今天必须重回这则寓言之中,那情形就颠倒过来了:是国土的碎片在地图上慢慢腐烂了。烂掉的是真实,而非地图。残存在沙漠中的是我们的遗迹,是真实自身的沙漠,而非帝国的废墟。

在这里,鲍德里亚指明了模仿和仿真之间的一个重大区别:模仿是先有原型或模型,后有摹本;仿真正好相反,是先有仿真,后有原型;在模仿中,是摹本模仿原型;在仿真中,却是原型模仿仿真。换句话说,在模仿中,摹本(或艺术)模仿真实;在仿真中,真实(或现实)模仿仿真(或艺术)。

鲍德里亚说:

在迈进一个不再存在真实曲率也不再存在真理曲度的空间时,当所有的参照物都被清除时,仿真时代就开始了。更为严重的是,由于这些参照物在符号系统中被人为复活,材料(matériau)比意义更具可塑性了:它能适应所有的对等系统、所有的二元对立和所有的组合代数。这已不再是模仿或复制问题,甚至也不是戏拟的问题,而是一个关于用真实符号代替真实本身的问题,就是说,用双重操作阻止一切真实过程。这是一个程序化的、亚稳态的、完美的描述机器,提供一切真实的符号,阻隔一切真实的变化。真实永远不再有机会生产自身了,这是模型在死亡系统里的根本功能,甚至是预期的复活系统的致命功能,但是不会给死亡留下任何复活的机会。因而,超级真实离开了想象的庇护,离开了真实与想象之间的全部差异的庇护,只为模型的轨道重现和仿真的差异生成留出空间。(7)

按照鲍德里亚的观点,唯有在真实和相关参照物消隐之际,才是仿真粉墨登场之时。仿真“已不再是模仿或复制问题,甚至也不是戏拟的问题,而是一个关于用真实符号代替真实本身的问题”。仿真犹如物体的影子,它完全抹除了物体本身,却用物体的影子来代替物体的真身。

鲍德里亚认为,迪斯尼乐园就是仿真序列中最完美的样板。它引以为骄傲的、最具有吸引力的篇章——迷幻村、魔山、海洋世界、海盗、边界和未来世界,作为愉悦儿童的魔法世界和幽灵游戏,其关键要素就是异度空间的仿真和陌生体验的仿真(游戏)。迪斯尼创造的所有这些仿真空间和仿真境遇乃至仿真游戏,全都没有来源,没有历史。虽然是失去了真身的影子,却比真身显得更真实,更让人兴奋和更具有刺激性。

迪斯尼不仅创造了完美的仿真空间,创造了系列性的横跨全球的仿真宇宙,最终把它变成了全球化的仿真空间,而且,也是更重要的是,它创造了仿真的经验和仿真的激情。鲍德里亚不无反讽地说:

迪斯尼乐园这个想象的世界既非真也非假,它一个延宕机器,试图以逆反的形式恢复虚构现实的活力。于是便有了衰微的想象力,童稚性的退化的智力。它要成为一个儿童世界,它要使我们相信,成年人的世界在别处,在“真实的”世界里。它试图掩盖孩子气无处不在的事实;有些成年人自己尤其想到迪斯尼乐园当一回孩子,以便激活自己童心未泯的幻觉。(8)

当儿童以自己的方式进入迪斯尼乐园的仿真境遇的时候,成年人也没有闲着,他们也试图到这里来唤醒自己已经沉睡了的童心,来体验一下迪斯尼世界特有的仿真激情。鲍德里亚在评价巴黎蓬皮杜中心时,曾经说过,大众进入蓬皮杜中心这一行为本身,就具有某种仿真性。那么,我们同样可以说,无论是儿童,家长以及其他成年人,他们来到迪斯尼乐园,来到这个巨大的仿真空间,其行为本身是否也具有相当大的仿真性呢?

虚 拟

虚拟即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是人们利用计算机对复杂数据进行可视化操作与交互处理的一种全新方式。虚拟现实利用电脑模拟生成一个三维虚拟空间,可以使观者或使用者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模拟,体验身历其境的感觉。

鲍德里亚很早就注意到,虚拟使我们进入了一个完美的克隆和拷贝我们世界的过程。虚拟的技巧预示了无止境地复制的前景。(9)虚拟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终极控制系统,因为它不是试图控制世界,而是试图生产一个替代品,复制品或克隆物以便抛弃世界。(10)

鲍德里亚承认,虚拟具有某种潜在的积极意义,它至少会给人们带来新的自由。(11)

但是,另一方面,鲍德里亚也注意到,虚拟使人类面临着巨大的危险。虚拟作为一种以“高清晰度”为特征的“单纯消失的加速运动”,“在启动世界自动消失码时也耗尽了所有可能性。”(12)虚拟“是对思维、场景、爱情的原始幻觉的结束,对世界及其幻象(而不是其表现)的幻觉的结束,对他者、对善、对恶、对真和对假的幻觉的结束,对死或不惜任何代价生存的原始幻觉的结束:所有这些都在远距离实在中,在实时,在最新技术中消失了。”(13)“带着虚拟的实在及其所有的后果,我们走到了技术的尽头”,“在星辰熄灭之前,我们就会在实时和虚拟的实在之中被分裂。”(14)

在鲍德里亚看来,虚拟已经成为人类用最先进的技术终结自身的完美形式。

虚拟对建筑与空间设计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对此,鲍德里亚的态度有时候显得有些暧昧。

比如,当他在论及弗兰克·盖里设计的西班牙毕尔伯鄂古根海姆博物馆时,似乎并没有一味地反对。他认为,这座建筑完全可以称为虚拟建筑的原型。“建筑师把许多备选的元素和模度汇聚在计算机上,以便通过微调程序或改变计算比例,创造出上千个同样的博物馆。它同它的内容,即艺术作品和收藏的联系完全是虚拟的。这个博物馆既有着令人惊奇的动感结构和非逻辑的线型,也有毫不出奇的、几乎是常规的展示空间,它只不过象征了一种机械表演,象征了一种应用性的脑力技术。现在,不可否认,它绝非仅仅是任何一项旧技术,也绝非仅仅是物(object)的奇迹,而是一种实验奇迹,可以与那种探索身体奥秘的生物遗传学匹敌(这种科学探索将会造出一大堆克隆物和妖怪)。古根海姆博物馆就是一个空间妖魔,是一种以技术优势战胜建筑形式本身的机械产品。”(15)

至少在盖里的这个设计中,鲍德里亚承认了虚拟手段给建筑带来的多种可能性,它包含了一些“令人惊奇”的东西,“是一种实验奇迹”,但是,他同时指出,这件作品是“一个空间妖魔,是一种以技术优势战胜建筑形式本身的机械产品”,是一种有可能根除原创性的“机械表演”,正如他自己谈及这座博物馆之前所坦言的,“所有建筑形式也可以通过电脑储存的图片库或以常规形式或以别种形式‘复活’,剩下的唯一要做的,就是为这些复活的建筑形式配上功能。结果,建筑不再与任何形式的真实性或原创性相关,只不过是一种单纯由形式和材料拼合而成的技术效能。”(16)

但是,从总体来看,鲍德里亚对建筑中的虚拟,同他对建筑之外的虚拟的看法是一致的。他认为,虚拟不仅会使真实终结,世界终结,同样也会使建筑走向终结。

鲍德里亚说:

我们在现时代面临着另一种维度,在这个维度里真实性和本源性的问题不再出现,因为我们已经进入了虚拟现实(virtuality)。然而这里存在着极大的危险:这个危险是,建筑不再存在,根本不再会有建筑这个东西。(17)

鲍德里亚认为,艺术,建筑,这些东西之所以能够存在,并且能够健康地发展,最重要的原因有三点:

第一是它们具有原创性。原创性是艺术和建筑的生命;

第二是它们有秘密,有秘密就是有魅力,能诱惑,能给人带来审美的享受;

第三是真实,没有真实,原创和秘密就没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运用虚拟技术的所谓虚拟建筑之所以“存在着极大的危险”,其主要原因即在于它与上述三个要点的冲突。也就是说,由于它是一种可以被无数次调用的数据形式和编码形式,它已经完全丧失了原创性魅力,它有的只是充满惰性的重复,丧失的却是创造的活力;由于“只是视野中一种运算符(operator)”,只是“一种屏幕建筑(screen-architecture)”(18),因此,它已经“是一种不再有任何秘密的建筑”(19);而由于它过多地运用科技手段,以提前预支的形式过早地兑现承诺,以虚拟的真实取代事实或现实,因此,它包含着深刻的不真实和不诚实。如此一来,它就已经变成或堕落为一种没有存在的根据和理由的建筑了。

虚拟建筑到底是否存在着鲍德里亚所说的这么严重的问题和危险,今天我们暂时还无法作出准确的判断或结论。但是,我们必须承认,建筑和艺术中过多的科技的侵入,确实形成了技术对艺术(包括建筑)和审美的剥夺。科技在为艺术和建筑带来新的活力和美的风格的同时,也确实极大地削弱了艺术和建筑固有的品质——文化与艺术的品质,也极大地削弱了人性的东西,甚至也从消极的方面改变了艺术与建筑创作的方式。鲍德里亚对虚拟建筑,包括仿真手段,也许有一点反应过敏或反应过度,但是,他对当今艺术和建筑创作中技术过剩的担心,对建筑的真实性和针对性缺失的担心,对我们今天的建筑设计乃至城市设计和艺术创作,还是很有警醒意义和启示意义的。

第6篇

摘要在中国传统民居中,素有“北山西,南皖南”之说的皖南徽派民居,始终遵循着一种潜在的模式语言,将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美学思想深深渗透在民居建筑艺术之中,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徽州民居设计自然纯朴、经济实用,处处展现了质朴之美,具有丰富的美学价值和文化价值。

关键词:徽州民居 天人合一 美学 建筑艺术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安徽省长江以南山区地域范围内的皖南地区,古称徽州。徽州民居就是人们所说的皖南民居。徽州民居做为中国传统民居的一种,有着中国传统民居所具有的美学思想。尽管由于地域的不同,形成了徽派民居典型的、独具一格的建筑艺术,同时也造就了不同的建筑风格,但历经岁月的不断变迁,徽州民居却具有永恒的美学价值和文化价值。

一 朴素哲学观的美学思想

皖南地区历史悠久,具有很深厚的文化积淀。徽州民居受道家美学观的影响深远。简单来说,道家的“天”主要是一个自然法则之天,“天人合一”的要义在于个人或社会达到“自然而然”的和谐。道家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及其天然真趣的境界,徽州传统民居深谙道家哲理,崇尚自然。徽州民居建筑群十分自然地与周围山水紧密相融,形成了一个自然天成的境界,创造出一个既合乎科学,又富有情趣的生活和居住环境,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对大自然的向往与尊重。

在徽州民居设计过程中,人们采用不同的装饰手法,建室筑屋,砌墙围院,有效地防御了自然的风吹日晒。在院内开凿水池,巧设盆景,构建了一个优雅的生活环境。在墙上安置漏窗,透过绿纱听虫声,引来窗外景致,追忆自然的山林野趣。人与自然之间的距离产生了美,居所使这种美得以完美呈现,是一种内在的、精神的、实质的美。

徽州民居是明清时期徽商衣锦还乡后,以文雅、清高、超脱的心态构思和营建的住宅,在很大程度上脱离了对农业的依赖,具有浓郁的儒商文化气息,体现了极高的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不仅是皖南地域文化的典型代表,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文化的典型代表。徽州传统民居通过以人为本的社会适应性、自然适应性和人文适应性,让人感受和体悟到人与自然、人与人相容相谐的“天人合一”的宜居理想环境。

二 强烈艺术观的美学思想

1 自然之美

徽州民居所表现的自然环境艺术之美尤为突出,立足于山野、竹林、清溪等自然环境,追求自然的淡雅之美,正所谓“天然去雕饰”。丰富的空间序列、整体的空间意境、优美的环境气氛,总是给人以强烈而鲜明的艺术感受,以其与自然环境的完美结合散发着强烈的乡土气息,给人以新奇生动之感,充分体现了民居的自然之美。

在徽州民居中,被比喻成“牛”的平面布局的宏村(位于安徽省黄山西南麓,是古黟桃花源里一座奇特的牛形古村落)展现了村落的美。它的北面是榛树成片的雷岗山,东面是翠绿迤逦的东山,在宏村西面交汇的是羊栈河和汐河碧水川流,南面是一片肥沃的农田。走进村落,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以黑白为主色调的自然、古朴、典雅的民居建筑。它不矫饰,不做作,自然而然,顺形就势,完全依托优美的自然环境,门前潺潺的流水引发人们宁静的生活气息。所有的一切都显得那么和谐统一、优雅别致,既有山林野趣,又有水乡风貌。“因其地”、“全其人”、“逸其事”,各行其是,悠然自得,构成了一幅田园诗般的水乡美景,唤起了人们对于生活的渴望。徽州传统民居的建筑意境是浪漫的,它崇尚自然,杜甫诗中云“卷帘唯白水,隐几适青山”就深刻地抒怀了传统民居建筑网罗天地、饮吸山川的空间意识和胸怀,同时也是周易美智慧中崇天意识与恋土情结的完美体现。

2 形式之美

徽州民居建村多选择仿生形,如西递村的船形,鱼梁村的鱼形,江村的鳌鱼形,雄村的凤凰形,寓意吉祥如意,一帆风顺,财源滚滚,人杰地灵。再如素有“中国画里的乡村”之美誉的宏村,又称“牛形村”。牛是人类最忠实的伙伴,也是忠诚和财富的代名词。宏村的规划统一和谐中又富有变化,在青山绿水之间,牛形边界构成了村落的整体景观,村落中小溪遍布,清水长流,弯弯曲曲的河道,好比牛肠一般;宏村中间被称为月塘的半月形的池塘,是空间序列组织的,月塘的四周是一幢幢美丽的民居,水塘如镜,民居立面层叠错落,倒映水中,情趣盎然,这是所谓的“牛小肚”;宏村外面呈弓形的南湖又恰似牛胃一样;而整个村落的民居,就是牛的身体;村口作为村落与风景、环境的过渡,有桥、树等元素做为标志,两棵参天的古树,浓荫覆盖着村口,为乡民提供了休憩、聚谈的场所,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牛角”,人们还在绕村的河溪上先后架起了四座桥梁,作为“牛腿”;四周的群山与农田似放牛场,宏村真成了一头美妙绝伦的、静卧在青山绿水之中的牛了。

徽州民居在外部造型的设计也表现出与自然协调的意念,它不像西方建筑那样是实体一块的庞然大物,而是有虚有实,轮廓柔和,曲线丰富,在稳重中呈现出一定的变化。徽州民居中柱、梁、斗、拱等组成的木构架,有着极强的线结构概念,它们通过长线与短线的组合,轻盈通透,给人以灵动的观感,体现了前人对线条的美感形式的追求,硕大的屋顶铺以漂亮的反曲线和轻巧多姿的翼角,给予建筑一种柔性的适应感,使之与山水林木等自然环境取得了相当的和谐。

3 装饰装修之美

徽州民居的装饰装修是建筑实体上的附加美,在细部处理以及建筑色彩和建筑符号的运用方面,做到经济、适用,善于运用简练的手法,取得丰富的艺术效果,于质朴中见高雅。

在塑形装饰方面,徽州民居建筑十分注重上部轮廓线的变化,丰富的天际轮廓线,使得建筑的立体感更加丰富强烈,建筑的形象更加和谐优美。在马头墙组合中,设计师采用抽象手法将其设计成昂首长嘶的马头,工匠依屋面的坡度做成马头状,配以小青瓦密铺,好似马头上的黑色鬃毛,白墙依称,错落有致。线条简洁流畅,似天马行空,气势非凡,给人以无尽的遐想和空灵的美感。平行阶梯形的马头墙根据其屋面坡长做成一跌、二跌、三跌或五跌,体态轻盈秀美,高低台阶状的排列,自然形成一种韵律的美感。在图案装饰方面,图案花纹装饰由于不同的材料和部位,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在徽州古民居中,木、石、砖三雕最为出名,人称“徽州三绝”,这“三绝”几乎在每家每户都可能看到。那些门坊、门罩、漏窗上的雕刻,一户之内都极少有雷同,在窗槛、裙板、窗扇、斜撑等地方的雕刻更为精美。在特制的青砖和细腻的青石板上,雕刻出各种题材精美、画面生动的浮雕,镶嵌在住宅的门罩和祠堂的八字墙上,使住宅的外观富于变化而清新雅致。宅内木梁架的镂刻纹样精细,彩画图案流畅,色彩素雅,且与结构融为一体。在色彩装饰方面,徽州民居喜用白墙为基调,配以灰黑色的瓦顶,以黑白灰的层次变化组成单纯、统一的建筑色调,形成黑白相间的整体色彩效果,典雅大方。同样的单纯,一目了然,又是同样的神秘、高深莫测,表现出东方美学“道法自然”的悠久历史。

三 纯朴实用观的美学思想

徽州民居的空间、结构、部件,大多源于实用,但也不失其丰富的美学思想。“马头墙”建筑符号是徽州民居的特色标志,它的实际功用是防火隔离带,阻断火灾蔓延,墙顶竖码的青瓦又为屋面及时修补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时加入了审美观,将马头墙创造出阶梯形、弓形、曲线形等丰富优美的造型。

徽州民居还将“院”缩减成“天井”,以高深的天井为中心形成的内向合院,外面几乎看不到瓦,唯以狭长的天井采光、通风与外界沟通。以天井为中心,四周高墙围护,寓意聚财与保平安,坚固美观,承接天井屋面雨水,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四水归堂”。天井形成幽闭阴凉的内部环境,以避免大量阳光直射,在天井院落中种花植草或开辟水面,把自然景观引入到建筑中。凭窗而坐,既不受阳光直射,又能时时感受到绿化阳光、阴阳四时的变化,可见天井也是实用观的产物。设计者从实用功利出发创造的小环境,不仅起到了改善环境调节小气候的作用,同时达到了美化环境的作用,呈现出一种绿色的、可持续的生命力,无意识地促进了徽州民居美学意义上的提升。

为了分割室内外的空间,徽州民居沿天井一周的回廊设置木隔窗,不仅间隔了空间,还有采光、通风、防尘、保温等功能。格窗不仅形状多样,有方形、圆形、字形、什锦等,而且格窗图案也不尽相同,多采用暗喻和谐音的方式表现吉祥的寓意,如用花瓶与如意图案组成谐音表示“平安如意”,用寿桃与佛手图案表示“福寿双全”,用花瓶上插月季花表示“四季平安”,用谷穗、蜜蜂、灯笼组合表示“五谷丰登”,用蝙幅、鹿、桃等表示“福禄寿”等等。格窗还采用蒙纱绸绢、糊彩纸、编竹帘等不同方式,不仅增加室内了透光,而且在实用的基础上起到了美化的作用。

四 自然生态观的美学思想

从自然环境来看,徽州民居的设计,不仅反映出强烈的生态环境意识,同时也蕴涵了丰富的美学思想。为了融入大自然,在民居设计过程中,设计者最大限度的利用当地的地形、地貌,具有明显的徽州地域特色,体现了典型的生态建筑美学艺术。

徽州地区地处新安江及其支流盘绕的山谷盆地及秀丽的山川之间,徽州民居既不破坏自然景观,又巧妙地组织内部及外部空间环境,将建筑融于大自然中,宛若天成,形成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有的民居背山面水,顺应自然地形,随高就低,错落有致,成阶梯状分布,青山构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在多水的皖南地区,随着自然环境的改善,人们由单一的面水而居发展到逐水而居,水流体系构成皖南民居布局的主体,形成了典型的水网和月塘,创造出一种“浣汲未妨溪路远,家家门前有清泉”的画里乡村优美环境。这种别出心裁的科学的村落水系设计,不仅为村民的农业生产、生活用水提供了方便,而且调节了气温,是实用与美学相结合的水利工程典范,深刻体现了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卓越智慧。

徽州民居建筑大都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基本采用砖、瓦、木、泥等材料建造而成。由于徽州山多少田,山地盛产杉、茶等土特产,因此民居建造所需木材一般选用本地区常见的树种,且经济实用,石料更是民居建造的主要材料,体现了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虽然使用的材料极其普通,但每种材料都具有一种质朴之美,既符合当地情况,也符合人性之本。传统的庄子哲学认为:要崇尚自然,强调一切返璞归真,浑然天成,要尽显物的朴素之美,与中国传统哲学中对人心性的要求相吻合。

五 结语

回顾徽州传统民居,其中蕴含了丰富的美学思想。首先,在整体规划上谦虚地对待自然环境,结合地形灵活布局,巧用自然之力,借用自然之道,在人工营造的过程中追求、创造“自然天成”,创造和谐的人居环境;其次,将建筑壁画、色彩等建筑元素巧妙地运用于民居设计中,根据建筑环境和人的要求,将民居布局统一起来,使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建筑小品元素成为环境中的一部分,同时也具有独立的观赏价值和丰富的艺术效果;再次,正确处理周围现状,在有限的空间内创造一定的“灰空间”,将公众参与的可能性赋予实体空间中,增加偶然的户外交往,增强区域活力,创造浓郁的生活气息。当然,徽州民居的特性并不仅仅局限于此,其蕴含的丰富的美学思想和艺术价值是巨大的、永恒的,还需要我们不断去挖掘、探索。

参考文献:

[1] 崔伊飞:《中国传统民居建筑艺术与美学》,《山西建筑》,2008年第10期。

[2] 李俊:《徽州古民居探幽》,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版。

[3] 陆元鼎主编:《中国民居建筑》,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 余军等编:《建筑艺术赏析》,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5] 王其钧:《中国民间住宅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

作者简介:

崔伊飞,男,1980―,河北保定人,本科,助理实验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工作单位:河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

第7篇

【关键词】虚拟现实技术 建筑美学 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243-02

随着美学教育在高职院校美育中的发展,许多高校建筑类专业和其它相关专业(如,城市规划、室内设计、景观园林等)更加重视美学教育,相继开设建筑美学课程作为选修课,甚至被认为有必要成为一门必修课,安排在建筑历史与理论课程系统中。由于美学内容的理论深度和建筑专业的实践与具体性差别,将虚拟现实技术(VR)与建筑美学课程的理论体系相结合,据此进行课程的应用研究,对于课程教育是一个有效并有趣的方法。

一、虚拟现实技术与建筑美学的概念

虚拟现实技术就是伴随多媒体技术发展起来的计算机新技术,它利用三维图形生成技术、多传感交互技术以及高分辨率显示技术,生成三维逼真的虚拟环境,用户需要通过特殊的交互设备才能进入虚拟环境中。在最近十几年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由于其特有的仿真特性,如,沉浸感、时实交互性、想象力和三维图形等,它正在成为解决工程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也是实现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

建筑美学是艺术美学和建筑学的重要分支,是建立在建筑学和美学的基础上,研究建筑领域里的美和审美问题的一门学科。主要通过对建筑美的产生发展和意义、建筑的构成形态、法则、审美意匠以及建筑所反映的理性精神等内容的介绍,全面而系统地阐述建筑美学的内容,既从分析具体的建筑着手,又使其体现美学和哲学的深度,从而实现陶冶学生美的情操,使学生对建筑具有学习美、欣赏美、分析美、把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目标。

二、建筑美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应用VR的意义

建筑美学是美学(门类美学之一),不是建筑历史,也不是建筑艺术。学生必须在感知美学和哲学的深度下,具体理解和掌握建筑美的相关知识,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因此,建筑美学不能空谈,不能只在概念上兜圈子,而应从建筑实际出发进行研究。有了建筑美学的基本理论,还需从许多实际的建筑中进行剖析,从古今中外的大量建筑中分析它们美在何处。然而在实践教学中,这个重点,也是普遍存在的教学问题。例如,建筑美学课程中造型美的重要知识点——比例和尺度中的“比例”,授课时常会以纽约利华大厦作为典型,说明比例对建筑的重要性,其高层建筑正面的高和宽之比构成了一个近似于黄金比的竖向长方形(1:0.618),其长方形的顶部与底部的高度与中间部分高度之比的明显差别清楚地表达了主次关系,我们最初采用手绘方式来展示视觉效果,后来增加了静态图片,甚至有flas等形式,但是静态图片和flas都是属于二维图像,没有三维场景真实,学生对该建筑的结构停留在表面的设计和样式上,而对内部比例、立体结构、透视关系等更深一层的理解没有得到很好的体会,因此效果不是特别理想。又如,“虚实与层次”知识点,我们在以深圳科学馆为例时,虽然考虑使用了部分三维软件制作的效果图进行分析对比,进行墙实窗虚的讲解,但是建筑的虚实关系,不只是表层的纯手法,还有深层次的文化和哲理内涵,特别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建筑更能体现此内容,而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理解受到了三维效果图的制约,而没有实时交互性,学生的参与性完全没有体现,更加谈不上对环境有沉浸感。三维软件制作出来的3D场景其运动已经固化,不能像VR技术一样可以鼠标交互或根据用户随意更改视角的那样灵活。

当我们涉及审美时,不同的审美主体对于相同的审美客体会有不同的感受,这往往会影响创造性的发挥,而艺术范畴也往往没有固定的审美标准。我们在教学中要培养具有美的情操,对建筑具有学习美、欣赏美、分析美、把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人才,应该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增强学习的实时交互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想象力等,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力。

此外,如今高职高专的学习过程虽为三年,但实际授课时间较短,往往只有两年或两年半的在校学习时间,所以专业选修课的授课时间更少。如建筑美学课程采用同济大学沈福煦老师的教材,为我院大一开设的课程,只有16个课时,仅为本科院校课时设置的一半,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提高效率和教学质量,因此非常有必要利用更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技术手段进行辅助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解速度和深度,才能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竞争力。

教育技术就是把当前先进的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教育理论、理念运用到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优化、改善教育教学过程。建筑美学在教学的过程中因其抽象且视图角度固定而不容易分析,而VR技术是基于三维软件的基础综合了静态、动态图像、视频的优点和特色,并实现鼠标交互等优势,具有可以自由地观察虚拟空间内的事物,可以按使用者随心所欲地改变所需视角来观察和分析,因此在弥补抽象知识不易理解和教授的环节上有良好的效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等让学生更好、更有效地掌握建筑美学知识。

综上所述,充分依托现代先进技术理念,利用VR技术进行建筑美学课程的辅助教学是很有必要的。

三、现有有效利用VR进行科研、教学的例子

1.应用于城市规划。可用于处理现存的地理信息系统数据以生成地形图,多角度进行观察。也可用于各个子系统的集成,方便虚拟规划方案。

第8篇

在中国古典园林这个大系统中,其个体建筑类型名目之众多,品类之繁富,样式之多变,个性之各异,在光与建筑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丰富多变,各具特色的光影美学效果,成为其重要的美学特征。

一、功能性建筑

古典园林中的功能性建筑主要指供园主团聚家人、会见宾客、交流文化、处理事务、看书学习、进行礼仪等活动的建筑。此功能性是以人为中心,与主人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往往在园林布局中处于重要位置,属于园林建筑中的重点之笔。按其在园林之中所处地位之正偏与建筑体量大小之异,可以分为厅堂、馆、轩、斋、室五种类型。对于这类建筑类型的光影设计,往往以建筑为中心,从周围环境中引入多种层次的光,达到美化建筑的目的。此类建筑与环境的不同关系形成了不同的光影层次关系,可以分为以下四种类型。第一种类型为建筑四周处于自然环境之中,无墙面的阻隔,如拙政园的浮翠阁。在此类光影关系中,根据阳光的方向,在此以南向阳光为例,建筑四个面受到了不同的光影作用。南面为直射阳光的作用,具有最强的光影关系,光强影浓;东西面由于阳光的运动能受到部分直射阳光的照射作用,大部分为环境光的反射作用,环境反射光较强;北面则只能受到环境光的反射作用,且环境光强度相对教弱,光影效果也较弱。(图2)第二种类型为建筑三面处于环境之中,一面被墙体阻隔,如拙政园的三十六鸳鸯馆。在古典园林中,对于这样布局的建筑,造园家为了得到较好的光影表现,往往将靠院墙的那面建筑墙体往里缩,形成一小段与院墙的空隙,形成光的进入口。以南面靠墙为例,南面由于墙体的阻隔,引入了部分直射光;东西向主要为环境光的反射作用,但其环境光由于南面墙体的阻隔形成的阴影较北面环境光弱。北面成为该类建筑的亮度梯度的最高点。(图3)第三种类型为建筑两面连接墙体,形成前后两个院落空间,如拙政园的玉兰堂。南面由于受到阳光的直射作用,具有最强的光影关系,北面为环境光的反射作用,形成南北面一强一弱的光影层次对比关系,在建筑中部达到亮度梯度最低值。(图4)第四种类型为建筑三面连接墙体,如留园的揖峰轩。光影最为单薄的建筑模式却在造园家的巧思下对这样最为劣势的建筑环境进行了最精心的设计——将建筑中连接园内隔墙的墙体进行不同程度的内缩,形成不同的光的呼吸空间,这样便将弱势转为强势,形成很好的光影层次关系与表现。以揖峰轩为例,南面由于光的直射成为光影最强区域;北面较之东面具有较大的退缩空间,环境光反射作用较东西向强烈,这样便形成了南北对比一强一弱,东面引入柔和的光影,形成了很好的光影层次与表现张力,不禁为造园家的巧妙心思而折服。(图5)

二、依水性建筑

古典园林布局中主要空间往往是园中较大规模的水域空间,园中重点建筑围水而建,吸取园中精华之景。园林中依水型建筑重点利用水的天然优势,不仅起到观水之用,更巧妙地利用光,将水引入建筑。当建筑处于直射阳光的反射方向上时,由于建筑中形成的阴影环境,建筑便成为承接波光表演的舞台。水面由于风的吹动,波光粼粼,而光通过水波的反射,那动态唯美的波光便呈现在建筑之中,建筑中影的力量愈大,波光的表现愈为精彩。随着时间的变换,光照强度与方向的变化,让波光成为灵动的舞者,使建筑蒙上了一层神秘梦幻的面纱,成为设计之中的点睛之笔。(图6)

三、游赏性建筑

古典园林精髓所在在于其景,所以以“游”和“赏”为功能的建筑如亭、廊,成为园林中必不可少的建筑类型。1、亭亭作为园林中的小型建筑,一般作为观景之用,处于景一角、景中或山体上形成俯视全景之视角。同时亭又往往成为被观景之对象,交换着观与被观的角色。因此功能之用,亭一般为全敞之态。即使倚墙而建的半亭也是三面开敞。由于这样特色的建筑形态与建筑位置,其内部光影多为屋顶与栏杆等构件之影效,加之周围环境之影。屋顶样式各异,形成了不一样的阴影空间。周围环境中的树木花卉山石之自然之影直入建筑内部。(图7)而作为外部观亭之时,亭作为一个整体接受着光的作用,屋顶内部形成浓黑的剪影,同时在周围环境中形成了亭之影,此时其屋顶样式的多样变化形成了形态各异的投影。(图8)2、廊根据廊与建筑、外环境的关系,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廊的形式,每种形式的廊都具有不同的光影作用,形成不同的光影空间。第一种类型为建筑内廊,廊的两面均为建筑墙体,如留园入口处折廊。在此种类型中,经过造园家的巧妙构思将光影引入廊内——在廊的线性空间中,某些特定的地方让廊体往内凹,形成一个个小天井空间,从顶上引入光,形成了极其丰富的光影层次,并对于线性空间中人们的移动有着一定的引导作用。由于自然光的射入,造园家常常在这些天井中置入植物山石等自然造园要素,形成一个个迷你景观,丰富了人们在内廊动线上的视觉感受。(图9)第二种类型为建筑半内廊,这类廊一面面向建筑内部,一面面向外部环境,如留园的曲廊,廊的墙面开窗联系内外空间,这种廊的形式偏重于建筑空间。以窗洞的形式将光引入廊内,形成一种与窗洞具有相同韵律的光影空间。并且在廊的内外不同角度感受着完全相反的光影韵律。廊内光影韵律为墙黑洞亮,而廊外的光影韵律为墙亮洞黑。

作者:闵淇 王琼

第9篇

1.1美学在建筑空间设计中的表现

空间设计是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所谓的空间设计主要就是指针对建筑物的内部空间构造进行恰当的设计来提高人们对于建筑空间的使用效率,以往人们对于空间的设计往往大多集中在实用性上,而随着建筑美学受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髙,在空间设计中体现出美学的身影也越来越迫切,具体来说,对于建筑空间的设计进行美学设计主要的设计内容就是建筑空间的大小规划和位置设计,当然空间的转换也是一个重要的建筑美学表现形式。

1.2美学在建筑比例设计中的表现

建筑物的比例设计是最容易体现出美学概念的一个设计环节,因为建筑比例设计主要就是指针对建筑物所涉及到的各部分的比例的设计和规划,而对于美学来说,比例也是最为关键的一个指标,是影响人们视觉感受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美学在建筑比例设计中的表现是最为明显的,也是最为有效的,具体的表现内容有大小比例设计、虚实比例设计、凹凸比例设计和长宽比例设计等多种不同的类型。

1.3美孪在建筑均衡设计中的表现

对于均衡这一要点来说,其既是建筑美学的一个重要要求,也是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均衡也就成为了美学在建筑设计中主要的一个表现形式和体现,很多人也把这种均衡理解为一种比例的设计,虽然两者存在较大的类似,但是均衡更倾向于对于对称性的设计和研宄,尤其是对于中轴线的运用最为广泛,通过对称的建筑设计来表现出建筑物的一种美感。

1.4美学在建筑形体设计中的表现

建筑物作为一种作品来看,其形体也是极为关键的一部分,对于具体的设计而言,形体设计也是最为关键的一个方面,比如对于墙体的设计和屋顶的设计都需要考虑到形体的要求,也就是外形的要求,而这种外形的设计正好也是美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尤其是对于建筑物外部线条的设计更是可以体现出美学的影响;除此之外,在外部形体的设计中,色彩也正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很多建筑物而言,都已经摆脱了单色调的外形设计,而是加强了对于色彩的运用,而这也正是美学的相关内容。

2如何提高美学在建筑设计中的表现

从上文我们可以看出,美学在建筑设计中的表现是多方面的,这也体现出了美学在建筑设计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了,所发挥的价值也越来越大了,因此,这也进一步的促使我们要加强在建筑设计中合理的运用美学,切实提髙美学在建筑设计中的表现,具体来说,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有以下几点:

2.1提高建筑设计水平

要想能够在建筑设计中充分的体现出美学的影响,那么必须首先提高设计的水平,因为建筑设计是建筑美学的重要载体,所以说建筑设计的发展是建筑美学提高的一个重要基础条件,如果建筑设计自身都没有获得发展和进步的话,也就无从谈起建筑美学的发展了,更不会出现建筑美学在建筑设计中的深化了。

2.2加强对于建筑美学的研究

切实提髙美学在建筑设计中的表现还必须加强对于建筑美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讨,尤其是要加强切合于当前实际状况的建筑美学的研究,以目前最广大人们的根本需求为着眼点和根本诉求来切实加强相关方面的理论研宄,并且在实践中进行相应的使用,提高实践经验,在此过程中,可以充分的利用现代化的模拟技术来避免对于施工应用造成的损失,通过模拟来发现建筑美学的研究是否具备实践应用价值是当前建筑美学应用研宄的一个主要方式,也是为了建筑美学在建筑设计中应用的一个重要表现手段。

2.3加强对于生态可持续性的应用

就当前的建筑发展趋势来看,生态型和可持续性的建筑物是最为受到欢迎的一种形式,也是为了最为主要的一个建筑设计发展方向,基于这一点来说,在今后的建筑美学和建筑设计的发展中,必须加强对于生态性和可持续性的研宄,并且还可以以这种生态型和可持续性的建筑物为着眼点加强对于美学在建筑设计中应用的深化,其实这一点在当前的表现中也有所体现,正是当前最为重要的建筑和谐设计的一个重要要求和未来发展趋势。

3结束语

第10篇

【关键词】西方美学 黑格尔 艺术哲学 建筑美学

建筑美学的研究之路充满了各种艰辛,往往会被曲解。以下是几种对建筑美学的偏见:第一种,认为建筑美关注的仅是建筑外表的丑美,是实用性的附加物,或多或少,可有可无。第二种,认为对于建筑美学研究只是一种形式主义,建筑美学无非是建筑的方法论。第三种,甚至认为没有必要研究建筑美,一位建筑师唯有拿得出好作品才算真本事。要分析研究以上各种偏见,笔者从德国古典哲学巨匠黑格尔的美学观念及其对建筑美学的基本性质的概括为研究切入点说起。

黑格尔认为美学即艺术哲学。“艺术哲学”这一名称,则把黑格尔美学和其他的美学、艺术学区别开了。它的研究对象是艺术或者是艺术的美,并不是一般的美;它是艺术哲学,并不是一般的艺术学。美是形式的,但这种形式并不是孤立的,在建筑美中,它的作用并不仅仅是对建筑的装饰和附加成分,而是建筑自身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建筑的美是建筑的全部意义的感性表述。

一、艺术的研究:黑格尔

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巨匠。他在历史哲学、法哲学、宗教哲学、哲学史和美学各个领域都起到了划时代的作用。黑格尔的哲学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美学只是其中一个环节或组成部分。在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中,他认为理念主宰一切并推动一切,他的整个哲学体系就是从客观唯心主义立场出发。他认为艺术是该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并在哲学体系基础上提出了“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一重要命题。绝对理念也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或者说三种形式,就是艺术、宗教和哲学。艺术为首要阶段是因为一开始,人还不能自由地思考,绝对理念也只能借助一定的物质形式把自己感性地显现出来。在这个时候,人们看到的只是感性事物的形式,我们对绝对理念的认识也还不过只是一种感性认识。“在这种认识里绝对理念成为观照和感觉的对象”。这就是艺术,也就是美。因为艺术就是用感性的形象把真实呈现于意识,而审美则是对事物的感性形式进行观照。所以,黑格尔得出结论:美就是绝对理念的感性显示。

二、黑格尔对于建筑美学的精神释义

黑格尔对建筑的定义:“建筑的任务在于对外在无机自然加工,使它与心灵结成血肉因缘,成为符合艺术的外在世界。”①因为艺术初始之时还未找到适合的材料来表现其精神意蕴,应用的建筑材料是“完全没有精神性”“只能按重量规律来造型的物质”②。建筑艺术的特点是“它的形式是些外在自然的形体结构,有规律地和平衡对称地结合在一起,来形成精神的一种纯然外在的反映和一件艺术作品的整体”③。建筑的营造是为人、神居住,所以,“建筑首先要适应一种需要,而且是一种与艺术无关的需要”,即实用的需要。直到“日常生活、宗教仪式或政治生活方面的某种具体需要的建筑目的获得满足了,还出现另一种动机,要求艺术形象和美时”,④作为艺术的建筑才出现。所以无论就内容还是形式看,建筑都是象征型艺术的最佳代表。但同时,他认为这种象征性只是个出发点,因为建筑艺术作为精神的遮蔽物,同人的精神生活的发展紧密联系,所以,就“比其他各门艺术却更受到象征的、古典的和浪漫的这三种艺术类型赋予定型”⑤。建筑艺术虽然主体上属于象征型,但自身又受三种历史类型艺术的影响,建筑艺术本身又经历了象征、古典、浪漫三个发展阶段。

(一)独立的、象征型建筑,主要是东方古巴比伦、埃及、印度等民族的建筑,他们“主要依靠建筑去表达他们的宗教观念和最深刻的需要”。这些建筑仅是起象征作用,并不是直接服务于某种明确的精神性目的。随着有独立意义的象征型建筑向应用建筑发展,使建筑“出现有机,具体,本身完满和变化多方的性质”,从而把象征型推进到古典型。

(二)古典型建筑,主要是希腊建筑。依黑格尔来看,古典型建筑“它的美在于其合目的性本身,这种合目的性,已经摆脱了有机的、精神的和象征的三种因素的直接混合”⑥。此时,建筑虽然是应用的,但其自身完整而统一,从而把符合精神性事物的目的性“提高到美”。希腊建筑的基本特点是:柱、梁、墙之间可知解形式的组合,长宽倾向于黄金段分割,建筑装饰在尺度内的丰富多彩等。

(三)浪漫型建筑,主要是中世纪高惕式教堂建筑,即基督教建筑艺术。黑格尔认为浪漫型建筑艺术的特征就是独立的建筑和应用的建筑结合起来,宏伟的教堂“既符合基督教崇拜的目的,而建筑的形体结构又与基督教的内在精神协调一致”⑦,超越了清晰的目的性。“因此,不再有什么纯然诉诸知解力的比例关系确定整体性格”。⑧在黑格尔看来,哥特式教堂是建筑艺术发展的高峰。

三、对于现代建筑美学的思考

在黑格尔看来,建筑学形式的哲学是直接的和普通象征的哲学。黑格尔论述了整个建筑艺术历程:从建筑艺术的起源到象征型、古典型,最后到浪漫型的中世纪哥特式建筑。黑格尔的历史哲学作为德国古典哲学的顶峰,对后来的学者有着巨大的影响,很多现代建筑史家继承了黑格尔主义。然而,黑格尔一系列庞大的哲学体系毕竟已经属于过去式了,越来越多的学者也对黑格尔主义充满了质疑和有力的批判。现代建筑美学,应当建立在现代人的视界之上,懂得现代艺术语言,通过对古典艺术史哲学批判性的阅读,这样才有助于建立一个较新的建筑美学体系。

注释: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上)[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参考文献:

[1]黑格尔.美学(第一卷)[M]. 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2]黑格尔.美学(第二卷)[M]. 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3]王受之.现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4]丹纳.艺术哲学[M].傅雷,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6]李泽厚.美学三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第11篇

1 当代建筑设计的统一性与协调性

在建筑美学中很关键的一项就是统一协调性,在建筑设计的时候,不但要考虑实用性,更要注重的建筑外在美,其中的统一协调性就是其中的关键,建筑师在设计之前会前往建筑的施工地点,以便自己的设计的建筑和周围的环境要统一协调,不能给人一种格格不入的感觉。要使建筑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在建筑美学中是十分关键的。

1.1建筑外形的统一

在建筑设计的时候,建筑师要思考建筑和周围的环境关系,通过观察一些细节,和对周围环境的实地查看。确立建筑的设计风格,从而达到美学的要求。在查看时这就需要我们的建筑师要有足够的美学知识来进行筛选,把最符合当前环境的因素罗列出来,其中的首要因素就是要保证新建建筑物要符合周围环境,使之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如果没有做到这样,即使设计的建筑物在美,也会显得建筑物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给人以整体的美感上就缺少了统一个美感。因此,在设计建筑时要首先注意建筑和周围的环境要协调统一。

1.2建筑设计的主从关系设计

每一次的建筑的设计都要在设计上在与周围环境相互协调的情况下,还有突出设计建筑的特点,应该在建筑的外形突出建筑的特色,形成建筑上的亮点。这就要求我们的建筑设计师要从建筑的设计上要把握建筑和周围环境的关系,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观察,按照一定的层次把自己所需要设计的元素融合进去,在整个的建筑设计要有良好的层次观,把握建筑和周围环境的主从关系,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既符合美学又实际的建筑,还能拥有鲜明特点的建筑。

1.3通过建筑色彩实现设计统

每一幢建筑物都有它自身的独特气质,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只有美学中的色彩设计能够实现,为了保证建筑凸显出这独特的气质,这就需要建筑设计师要能将色彩运用到极致,在不破坏周围环境的情况下,通过对色彩的运用,将建筑物与周围的环境统一协调起来。因此,在建筑的材质和外观色彩的选择上就要小心谨慎,要在建筑物的设计上通过色彩的变换,形成一种旗帜鲜明的特点,但又不破坏美感,只有通过对色彩的掌控才能做到这一点。

2 均衡稳定性

建筑的设计需要注意建筑的均衡稳定性,建筑师在对建筑物的选材上、颜色的运用上、层次感上以及建筑的大小、形状都是可以呈现出不同的美感的。但是,设计师需要注意的在啊这些元素的运用时,要保持建筑物内部和外部的均衡稳定性。

2.1房屋建筑设计中的均衡设计

建筑师在进行设计的时候一定要在设计中注意建筑的层次的设计管理,通过对建筑物的设计使建筑的各个部分均衡,做到层次清晰,在色彩的选择上使之富有变化,使建筑的各个部位的的搭配上均衡,只有得当的均衡设计才能保证建筑的美感。通过建筑的设计中的均衡设计就可以突出建筑的特色和主题,也使建筑本身更加的形象和立体,给人一种强烈的美感。因此,建筑师要在建筑的设计过程中掌握好均衡设计,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2.2对称均衡

在对建筑的设计的时候,很多的建筑设计师都会使用对称均衡的设计,这样设计出的建筑,能够带给人一种简洁、合理的感觉。其实在建筑物的设计采用对称均衡是建筑师在技巧应用方面最好的体现,通过对称均衡的设计,很容易给人左右对称平衡的感觉,这样的设计可以显示出建筑的大气和中正,给人一种坚实可靠的感觉。

2.3不对称或不规则房屋建筑的均衡设计

在建筑进行设计的时候,有些时候给建筑师的地方并不是很理想,在此基础上建筑师往往要别出心裁,设计出既符合人们的审美观的建筑,还要有很强的实用性,这就需要建筑师要合理的使用不对称和不规则建筑均衡设计,通过不对称或不规则的建筑设计使用使建筑达到合理均衡。

2.4房屋建筑的稳定性设计

建筑的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有实用性。因此,在对建筑进行设计的时候要注意建筑的稳定性,一般的建筑都是下大上小,通过这样的设计就可以很好的给建筑物起到稳定的作用。

例如世界著名的建筑一法国的埃菲尔铁塔,正是采用了这一经典的设计,但是最初建成的时候,很多人都说埃菲尔铁塔有问题。但是。通过后来的证明,埃菲尔铁塔不但没有任何问题,反而是建筑学上的一大壮举。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建筑的稳定设计在建筑设计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3 房屋建筑中的布局设计

第12篇

本文作者:李岳川工作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近代广东侨乡建筑的审美文化研究以华南理工大学唐孝祥教授及其硕士生发表的一系列著述和学位论文为代表,在研究对象上集中在广东的三大侨乡,主要包括唐孝祥《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2003)、赖瑛《兴梅侨乡近代建筑美学研究》(2005)、吴妙娴《近代潮汕侨乡建筑美学研究》(2006)、朱岸林《近代广府侨乡建筑美学研究》(2006)。下面本文就这几部著作和论文进行详细的评析。唐孝祥的《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是一部从建筑美学视角对近代岭南建筑文化进行剖析的理论佳作,作者吸收和借鉴了现代美学和建筑美学的理论成果,在生存价值论的哲学基础上提出了有关建筑审美文化机制的四层次说和建筑适应性理论,以此为理论工具,作者对近代岭南侨乡建筑的审美文化进行了框架式的探讨。在论证岭南三大侨乡建筑审美文化机制和建筑适应性的基础上,《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进一步提出了“文化地域性格”这一颇有启发意义的概念,用来概括广东侨乡的建筑审美文化精神,作者总结道:“从文化地域性格看,五邑侨乡建筑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强烈的时代性和独特的文化性”①、表现出“鲜明的开放性特征、兼容性特征和创新性特征②”;兴梅侨乡“聚族而居的居住模式反映了对传统儒家文化的认同和持守……形式多样的客家侨乡建筑充分显示了对自然、社会和人文的高度适应性……建筑选址的风水观念反映了客家侨乡对建筑环境的审美选择”;而潮汕侨乡建筑则表现出“博采众长的开放品格”、“经世致用的商业意识”、“精雕细刻的炫富心理”③。可以看出,相较于现有的侨乡建筑研究文献,《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表现出了相对宏观和系统的视野,它不局限于对某种单一的侨乡建筑风格进行描述,而是采用普遍联系的方法,论述了不同区域、不同建筑现象背后的共同的文化驱动力,以及受不同历史地理条件与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影响,不同地域侨乡建筑的发展所表现出的不平衡性。总的来说,《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对广东侨乡建筑审美文化特征的概括是框架和要点式的,它为建筑美学在侨乡建筑领域的研究确立了方向,并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研究方法。其方向即是坚持主客体相互契合的辩证思路原则,而方法则可以概括为反映建筑审美标准辩证性的审美文化机制四层次说和建筑适应性理论。在唐孝祥教授指导的三篇硕士论文中,这些原则和方法被遵循和应用,使得广东侨乡建筑审美文化的研究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和拓展。赖瑛的硕士论文《兴梅侨乡近代建筑美学研究》(2005)主要从审美文化背景、审美属性、建筑美的表现形态、审美文化个性几个方面来论证兴梅侨乡建筑的审美文化特征。在审美文化背景的相关章节中,作者将兴梅侨乡的文化精神概括为:“耕读传家、崇文重教的价值取向,慎终追远、重本溯源的宗亲观念,自强不息、无私回报的文化心理”④,这是该文对主体审美文化心理的概括,而在客体方面,除了对自然适应性和社会适应性的一般性探讨外,该文主要概括了兴梅侨乡建筑人文适应性特征,即“重贵轻富的价值取向,趋吉避凶的艺术追求,进退两宜的文化心理”⑤,以及建筑美的表现形态,即“千姿百态的建筑样式,礼乐相济的文化意境,独具一格的环境模式”⑥,最后。根据主客体相契合的原则,作者概括了近代兴梅侨乡建筑的文化地域性格,即“尝试性的文化开放特征,恪守传统的美学特征,基于堂横屋的建筑性质特征”⑦。朱岸林的硕士论文《近代广府侨乡建筑美学研究》(2006)在论文结构上和赖瑛的论文基本相同。主体方面,该文将近代广府侨乡的文化精神概括为“重商崇利、开拓创新的价值取向,开放融通、博采众长的文化心理,恋祖爱乡、实业兴国的民系观念”①。客体上,广府侨乡建筑的人文适应性特征被概括为“积极主动的开放品格,汇通中西的融合思维,勇于创作的创新精神”②,在建筑美的表现形态上,该文主要从建筑造型、建筑意境、建筑环境三个方面做了一定分析。吴妙娴的硕士论文《近代潮汕侨乡建筑美学研究》(2006)比起前面两篇论文有了一些新的视角,主要体现于该文对侨资与侨乡建筑发展关系较为系统的探讨,该文总结了近代潮汕华侨投资的一些特点,包括投资房地产业比其他行业利润更有保障;地区城市人口增加,有发展房地产业的需要;以及传统心理和市政建设对房地产业的推动等。此外,该文也同样从主客体角度概括了近代潮汕侨乡建筑的文化地域性格,主体上,潮汕侨乡的民系精神表现出:“尊儒重商、开拓创新的价值取向,团结自强、博采众长的民系心理,微观技巧、经验直观的思维方式,精美细致、雅俗共赏的审美理想”③,在客体上,潮汕侨乡建筑的审美属性表现为:“因地制宜的地域性,与时俱进的时代性,内涵深厚的人文适应性特征”④。总结来说,近代潮汕侨乡建筑的审美文化特征表现为:“(城乡)建筑形制发展的不平衡性,建筑技术的务实性及建筑装饰的炫耀性”⑤。前者来源于“潮汕民系保守与开放的二重性心态”⑥,而后者则“体现了潮汕民系务实与虚荣的矛盾心理”⑦,“这种矛盾心理深刻地反映了潮汕文化中儒家主体文化与海洋性文化的抗衡,同时体现了经验性文化及商业文化在潮汕近代建筑上的影响”⑧。以上三篇硕士论文以《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所建立的建筑美学理论为指导,深化和拓展了广东三大侨乡的建筑审美文化研究。由此我们得以更加全面的认识广东各地侨乡建筑的审美文化特征,如广府侨乡建筑的崇商重利、积极主动的开拓创新;兴梅侨乡建筑的重贵轻富、恪守传统与尝试性的文化开放;潮汕侨乡建筑的尊儒重商,微观技巧等。若对三者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其各自的审美文化特征正是地方乡土文化、儒家主体文化、西方外来文化三者博弈之下的不同结果,由于华侨群体的建造行为正是他们在中西文化抉择中自觉与不自觉的一种心理反映。是抛弃传统的建筑观念,对西方建筑文化全盘接收,还是兼容并包,择善而从,这并不是一个单项选择,不同地域的华侨群体生存方式不同,价值取向也有所不同,由此产生多样的侨乡建筑风貌。

尽管现有广东侨乡建筑审美文化研究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总体来说该领域的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作为审美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主体研究仍较为薄弱。主体审美心理没有客观的测量标准,华侨往往也不善著述,因此对其界定只能依靠对主体行为和建筑现象的解释。但现有研究往往从建筑现象做宏观的文化精神的概括,而对主体的社会构成,以及主体行为缺乏清晰的分析。第二,对于侨乡建筑文化地域性格的概括缺乏建筑学的特征。诸如“开拓创新”、“尊儒重商”等形容事实上是建筑反映出来的主体精神,这些精神特征不仅见之于建筑,也反映在服饰、家具等等其他物质资料中,而建筑本身的审美文化特征应当更加类型化。这方面研究的缺失实际上反映了对主客体联系认识的断裂。第三,关于近代广东侨乡建筑文化地域性格与经济、政治、思想等社会因素的相互作用关系,现有研究还较为表面化。社会经济政治对于建筑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但这种影响如何参与到具体建筑形态的塑形过程中去,这是研究的难点之一,也是现有研究往往回避的问题。第四,现有研究较为忽视侨乡建筑审美文化与侨乡社会变迁之间的相互影响,也就是说,虽然他们认识到侨乡建筑文化是文化冲突和融合的结果,但仍然使用相对静态和孤立的视角来考察建筑现象,而忽视其动态和过渡性的审美文化特征,以及其在整个建筑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五,广东侨乡建筑审美文化的现实意义还有待深入挖掘。侨乡建筑是中西建筑文化体系冲突、分化、整合与调适过程在民间演进的生动实例,与当代世界建筑文化多元融合的特征具有相似性,但鲜有研究讨论近代广东侨乡所发生的建筑文化适应现象对当代建筑创作的借鉴意义。

解决以上学术缺憾的关键在于,寻求某种视角,或是某个概念,或是某种方法,来统合主体与客体,以及各种学科视野。正如唐孝祥认为,“美学的学科边缘性和建筑美学的边缘交叉性质,决定了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研究在对象上的复杂性,在目标上的多样性和在方法上的综合性”①。这一观点对于广东侨乡建筑的审美文化研究也同样适用。但是难点也出现在这种综合性的研究方法上,即如何将传统的建筑学重客体的研究倾向与主体研究结合起来,以及如何将传统的建筑学重现象的研究倾向与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视角结合起来。从而解决现有研究中各种视野和方法表面化和缺乏联系的问题,这里,我们试图引入“空间”概念作为建筑审美文化研究中联系主体与客体,建筑学与其他学科视角的一条桥梁。这里的“空间”不是单纯的建筑学意义上的空间,而是表现为多学科交叉视野的重合点。在社会学中体现为空间社会学,在经济学中体现为空间经济学,在心理学中体现为环境心理学等,空间概念的不同层面为各学科视角的研究提供了互通的渠道,近代广东侨乡社会处于空间转型的历史阶段,传统空间模式被逐渐消解,新的空间模式开始扩张,这是其建筑空间、经济空间、政治空间、思想空间、艺术空间等各层面空间内涵的共同特征。其中,建筑空间与其它人工环境共同构成抽象空间的物质基础,通过这种方式,各学科视角的侨乡建筑研究得以整合并系统化,同时我们也可以初步得出一个结论,即近代广东侨乡建筑审美文化体现出过渡性的文化地域性格,它既推动了社会的空间变革,同时也是社会空间变迁的结果。见表1。通过考察近代广东侨乡建筑所推动和反映的社会空间变迁特征,可以得出另一个推论,即近代广东侨乡建筑审美文化的流行性和大众性,它表现为一种“建筑风尚”。由于社会空间不会因为孤立的、偶然出现的新空间形式而发生变迁,只有当一种新的空间形式为大众予以认可时,我们才能说整体的社会空间发生了变化,也就是社会空间变迁,因此这里涉及到空间转型的动因、发展机制和结果。首先,从动因来看,任何文化模式在生长阶段都存在着空间的扩张现象,即通过对空间的占有,来实现文化原型的自我复制和繁衍。然而,客观空间的有限性则预示着增长的极限,导致了不同空间模式的冲突,近代广东社会的移民潮和西方文化的侵入正是空间冲突的表现;其次,从发展机制来看,空间文化模式转型是一种质变过程,与常态下的线性扩张不同,这一过程的空间扩张呈现指数化暴涨的特征,在物质实践上表现为某类建筑形式的流行热潮,流行既可以从原有空间模式的母体中产生,也可以通过跨文化方式产生,“当一种习俗经历了跨文化传播,就可能演变为另一文化圈内的时尚并被再次流行。当然,此时尚已非彼习俗,它是一种经过了异域文化再加工后的时尚”1,近代广东侨乡西式风格建筑的流行即符合这一规律,国人眼中的西洋建筑自然迥异于西方本国人的审美经验,在模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文化误读和自由发挥的情况,因此侨乡建筑普遍呈现出中西合璧的特点;最后,从结果来看,在流行阶段以后,空间的扩张或衰落消失、或衰趋于稳定、前者仅表现为一时的建筑风尚,后者则成为稳定的建筑风格,然而还有第三种结果,即介于二者之间,这也是近代广东侨乡建筑文化的演化结果,它们没有成为主流的空间文化模式表征,而是成为今天多元建筑文化的组成部分。

纵观近代广东侨乡建筑审美文化的相关研究,可以看出,基础研究已取得了较为坚实的成果,但仍存在广阔的学术空间有待后继者深入发掘。笔者认为,主客体研究的联系性,以及建筑学视角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性是深化侨乡建筑审美文化研究的关键所在。而加强联系性的途径之一即是在研究中引入广泛意义上的“空间”概念,从这一概念出发,我们可以发现建筑审美文化与近代侨乡社会空间变迁之间的互动关系。从审美文化的性质和地位上来说,侨乡建筑是近代民间建筑本土自主演进的一种途径,具有大众性、流行性和开放性的特征,它们参与到对传统地方建筑体系进行消解,和引入新的空间文化模式的历史潮流中,在民间建筑从近代到现代的转型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今天,近代侨乡建筑审美文化成为广东两省侨乡空间文化模式创新和发展的动力源泉之一,在推动广东地区的城乡建筑和社会发展,延续文化传统,促进侨务工作开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