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教师批评与自我批评

教师批评与自我批评

时间:2022-03-07 05:23:42

教师批评与自我批评

第1篇

20xx党员教师批评与自我批评发言稿1通过学校党支部组织党员历次学习,触动很深,体会也很深刻,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应牢记了党的宗旨,党员义务和权利,增强党的观念,发扬优良传统,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意识,永远保持坚定的理想信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各项政策。

经过这一年的的工作、学习,收获很多,教学能力、协调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同时也发现了自己的不少不足: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工作的经验还不够丰富,驾驭课堂能力还不强,在备课方式和课堂组织上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这需要我平时多向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同时注意也要注意这方面的积累。

理论学习不够深入,缺乏深刻的认识,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存在距离,有些只能是想法,并没有演化为具体的做法。不能持之以恒地坚持理论学习,特别是工作忙的时候,常用老眼光、老办法、老经验去对待和处理新问题,对于一些具有前瞻性、指导性的理论学习不够,理解不深。

工作上胆子不够大,有瞻前顾后的思想,惟恐事情做的不到位。

对待工作有时只满足于认真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开拓意识还不够,常常求稳怕乱。缺乏敢想、敢试、敢闯、敢冒,缺乏知难而上、排难而进的工作态度和果敢精神。

一、是思想解放程度不够。存在着理想信念方面,存在党员意识、宗旨意识、忧患意识淡薄问题。思想思维方式方面受条条框框束缚太多,按部就班,遇到实际问题时不敢闯,不敢试,破解发展难题的办法不多;在困难和矛盾面前,缺乏开放性、发散性思维,思想解放仍停留在口头上,真正在用解放思想的思维方法解决问题、切实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实践活动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

二、是把握机遇能力不强。突出表现在思维层次低,运用现代理论知识分析和处理问题能力差,更缺乏战略性思维眼光,反应不敏锐,来到新的工作环境面对新的工作要求,未能有足够迅速的应变能力。

三、是改革创新意识不浓,主动性工作能力不强。存在了解学生思想不够,工作不够细致深入,解决问题不及时等问题。对新的工作任务中所遇到的困难尽力克服的积极性不高。

四、是学习知识钻研业务精神还不够。未能够做到把课余的时间多用于对同事上课方法方式的学习上,听课量还不够,学习不够积极。

今后努力的方向:

1、正确处理学习与工作的关系

作为一名教师要为“师生成功、学校发展、社会满意”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就必须学习不管平时的教学业务,挤出时间来学习、来提高要树立在学习中放松的思想学习政治理论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解读学习课堂教学策略正确处理工作与学习的关系。对于我们教师来说,终生学习是我们最好的发展形式之一。

2、要做到时刻关注细节从“自我”做起发挥党员先锋模范的作用要做到不怕脏不怕累、不怕苦在校园里看到一些孩子的不良行为要及时地去纠正他们。

3、树立创新精神,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紧跟时代脉搏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要自觉地加强党性锻炼,在工作中学会善于总结和观察,提高开拓创新意识,加大自律观念要做到经常自查、自省、自警、自励。

20xx党员教师批评与自我批评发言稿2转眼间,忙碌中又过一年了。我真心的感受到在过去的一年中,在党的帮助下,自己在逐渐走向成熟。通过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的教育活动及党委组织的活动,我对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有了更深的了解,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思想状况、工作实际进行自我批评:

一、在思想上,爱国爱党,积极上进。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在课堂教学中,坚持做到认真钻研大纲,仔细分析教材的编写意图,认真备课,注意设计好每堂课的教学方法,研究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注重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在认真做好日常教学工作的同时,努力探索在课堂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的方法及手段,探索在教育中培养学生能力发展的途径。在工作中,我深知学习的重要性,抓住一切机会向优秀教师认真学习,在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及教学管理水平。在自己的教学中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提高。平时向书本学习、向身边有经验的老师学习,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努力形成自己的课堂教学风格。

二、在教育教学上,敬业爱岗,严谨治教。

在教育教学方面,以“爱心、耐心、细心”贯穿始终,去关心每一位学生,这个学期,我所教的班在各项活动中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我决心让他们在一种“宽松、探求、竞争”的氛围茁壮成长。从实抓起,用正确的舆论导向,用榜样的力量,促使学生从被动到主动,从他律到自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自我存在的问题:

1、政策理论水评不够高,理论学习不够,政策水平不高。

2、先模意识不强。对自己要求不严,标准不高,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不能用先进言行影响和带动群众。工作中缺乏争先创优意识和拼搏创新精神,学习和钻研政治理论及专业知识没有一定的高度。

3、创新意识不足,缺乏亮点。

四、整改措施:

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自觉加强党性锻炼,以科学发展观武装自己的头脑,向那些敬业、积极向上的同志学习,工作中多开动脑筋。

2、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多读书,多学习,多思考。注意工作中的统筹兼顾,以高度的责任感、事业心,以勤奋、扎实、知难而进的勇气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进程中使自己更上一个台阶。

3、正确处理学习与工作的关系,作为一名教师,要为“师生成功,学校发展、社会满意”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就必须学习。不管平时的教学业务,多么的忙,都要静下心来,挤出时间来学习、来提高。要树立在学习中放松的思想,学习政治理论,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解读学习课堂教学策略,正确处理工作与学习的关系,对于我们教师来说,终生学习是我们最好的发展形式之一。

4、要做到时刻关注细节。从“自我”做起,发挥党员先锋模范的作用,要做到不怕脏,不怕累、不怕苦。

5、树立创新精神。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紧跟时代脉搏,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要自觉地加强党性锻炼,在工作中学会善于总结和观察,提高开拓创新意识,党性是每个的党员的立身之本,要坚持党性,加大事业观念,自律观念,要做到经常自查、自省、自警、自励。

6、我对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及联系的学生关心不够。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多关心他们,平时多聊天了解思想动向。

总之,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在工作中要起模范带头作用,要立足本职工作,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爱岗敬业,精钻业务。在今后的学习与工作中,我将不断的反思,在反思中不断的前进。虚心接受周围的同学对我提出建议和意见,努力地完善自己,使自己不断进步,发挥带头模范作用,为党员服好务,尽一个党员应尽的义务,力争做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

20xx党员教师批评与自我批评发言稿3今天下午是我们深入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召开的民主生活会。民主生活会制度是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作风,是增强党的生机与活力的一大法宝。批评与自我批评作风是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应牢记了党的宗旨,党员义务和权利,增强党的观念,发扬优良传统,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意识,永远保持坚定的理想信念,我们可以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来监督我们对党的忠诚;可以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来对待个人的得与失;可以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来克服工作中出现的一切困难;也可以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来增强我们对生活的热爱。

一、爱岗敬业、廉洁从教、热爱学生,在师德修养方面争先创优,具有强烈的时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强烈的自我完善意识和创新意识。

二、 在教学中,我想,教师最重要的还是上好每一天的每一节课,我在常态课中,精心准备,上好每一节常态课,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每堂课后要认真思考和总结,我根据学生的实际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创设生动活泼、使学生易于接受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相互讨论问题,允许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民主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创设良好的班级气氛和师生关系。

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是思想解放程度不够。存在着理想信念方面,存在党员意识、宗旨意识、忧患意识淡薄问题。 思想思维方式方面受条条框框束缚太多,按部就班,遇到实际问题时不敢闯,不敢试,破解发展难题的办法不多;在困难和矛盾面前,缺乏开放性、发散性思维,思想解放仍停留在口头上,真正在用解放思想的思维方法解决问题、切实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实践活动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

二是把握机遇能力不强。突出表现在思维层次低,运用现代理论知识分析和处理问题能力差,更缺乏战略性思维眼光,反应不敏锐,来到新的工作环境面对新的工作要求,未能有足够迅速的应变能力。

三是改革创新意识不浓,主动性工作能力不强。存在了解学生思想不够,工作不够细致深入,解决问题不及时等问题。对新的工作任务中所遇到的困难尽力克服的积极性不高。

四是学习知识钻研业务精神还不够。未能够做到把课余的时间多用于对同事上课方法方式的学习上,学习不够积极。 改进措施

1、加强学习,切实解决认识不足、办法不多的问题。把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作为推动自己工作的重要动力,努力做到两不误、两促进。

2、加强工作积极性的提高。尽力用更多的时间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生活中的困难,采取更多的有效方法来帮助学习克服困难提高学习的效果。

今后努力的方向

1、正确处理学习与工作的关系

作为一名教师要为“师生成功、学校发展、社会满意”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就必须学习不管平时的教学业务 挤出时间来学习、来提高要树立在学习中放松的思想学习政治理论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解读学习课堂教学策略正确处理工作与学习的关系。对于我们教师来说,终生学习是我们最好的发展形式之一

第2篇

通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使我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升。在日常工作中,虽然我没有动摇过自己的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念头,但投入的热情不够。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坚定自己从事教育工作的理想信念。

在此,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自己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情况做一个批评与自我批评。

一、自身学习方面

当前课堂教学改革开展的是轰轰烈烈,学习《课标》《大纲》是刻不容缓的事情。自己平时虽然也或多或少的学习一些先进的教育理论,可因为自己的懒惰,运用于工作实践这个环节上却有些敷衍的感觉,但总的来说,学习得还不够深,不够透,不够系统全面,自己的惰性才是工作中最大的敌人。所以,今后要进一步端正学习态度,进一步探索教学教育方法,深入细致地学习新的理念,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最大限度地把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用正确的理论来指导工作。

二、思想观念方面

思想还不够解放,创新观念还不够强。在当前日新月异的新形势下,任何工作都需要解放思想,大胆实干,不断创新自己的理念。现在想问题,创新观念的程度还比较滞后,适应新形势的能力还比较欠缺。今后要加强学习,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强创新观念,用现代的观念来看问题,处理问题,坚决克服陈旧的观念,克服经验主义,使自己的思想观念能适应形势的要求,用新的思想,新的观念来开创教学的新局面。

三、关心学生不够

平时的工作忙忙碌碌。仔细想一想对学生各方面了解还不多。和学生谈心少。处理一些事情时也是就事说事,在做具体工作时只考虑怎样能把工作干下来,而不顾及学生的想法,比如:前些日子白金同学玩电脑上瘾,要不是家长向我反映我根本不知道。这都和自己工作热情淡薄有直接的关系。在以后的工作中,自己一定要多深入到学生中去,及时了解学生的想法,与学生交流合理处理一些学生中的小矛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廉洁自律方面

第3篇

从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到一个从事教育工作老师,这种转变完全是180度的。走上讲台的一瞬间,我在心里暗暗告诉自己:一定要做一个真正爱学生的人民教师。一转眼走上工作岗位已经快半个学期了,在上级领导的正确指导下,通过自己的努力,我在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回顾已经过去的工作、学习,作一自我剖析。在思想上,我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了解国家的方针、政策的颁布及实施、教育界的新动态,以此进一步端正自己的工作动机,严肃自己的工作态度,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水平;我还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了解内容,明确成为一位优秀党员有那些要求,在日常工作中怎样去做,并努力以这些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在工作上,我认真学习大纲,吃透教材,力求备好每一节课,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和效果;在教学工作中,尽量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着手,努力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在课堂内多精讲,在课堂外多拓展,精挑优选作业,从多方面、多角度去启发学生,努力形成一种和谐的课堂气氛;在平时多向有经验的老教师请教,多听课,多学习有益于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教学经验;作为一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更应提高为学生服务意识,启发学生入党,从生活上思想上真正的关心学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赢得学生尊重,才能教好课,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正成为大学生真心喜心,终身受益的课。我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注重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不能只满足当一个教书匠,想在讲课时把热点问题说清楚,就必须针对自己的课程搞科研,多发文章,多参加课题。经过这一个阶段的的工作、学习,我可以说的确是有所收获,教学能力、协调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同时也发现了自己的不少不足,认真分析上述存在的问题,从自身找原因:1、作为一个新人,工作的经验还不够丰富,驾驭课堂能力还不强,在备课方式和课堂组织上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这需要我平时多向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同时注意也要注意这方面的积累。 2、组织纪律性不强,存在自由散漫行为和心态,在今后的工作中应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时刻想着自己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员,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3、理论学习不够深入,缺乏深刻的认识,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存在距离,有些只能是想法,并没有演化为具体的做法。 4、工作上胆子不够大,有瞻前顾后的思想,惟恐事情做的不到位。而实际上思想包袱背的越重,工作反而越难开展。这需要我解放思想,放下包袱,本着只要立足点站稳,基本点站牢的原则,大胆、细致地开展本职工作。在工作中暴露出问题是正常的,关键是如何面对这些问题,更好地提升自己的认识,加强理论学习,增长自己的才干。

第4篇

【关键词】中学生自尊心教师鼓励批评方法教育方式

从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来看,他们的身心正处在一个迅速发展的阶段,在心理上表现出半成熟、半幼稚的状态。他们有较强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立意识,而又不能实行自我约束;他们好奇心、求知欲、参与欲强,易于接受好的影响,但由于他们缺乏社会生活阅历,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因而容易沾染一些不良习气。对那些犯错误的学生,有些教师“育人心切”,批评时采用训斥挖苦、威胁体罚、揭短讽刺、突发脾气等,这些做法,让学生丢面子、下不来台、灵魂受触。这种批评尽管严厉,有时也会收到暂时的效果,但久而久之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造成学生与教师的习惯性抵触。同时,这种粗暴的批评也会给学生造成紧张、恐惧心理,影响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中国有句俗语:“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句话能长久留传无疑是因为它蕴涵着深刻的哲理。但是,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施”比“受”更适合于任何事,那么,如何能使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破呢,这实质是一个批评的技巧性问题,怎样才能体现批评的技巧呢?本文就此谈谈自己的肤浅看法。

1.学生的优点着手

教师批评学生时,首先对学生的优点、长处加以肯定和称赞,然后,再利用委婉的语言很自然地把话题引到学生的问题上。这样,当学生听到教师对他的长处、优点表示赞赏之后,再听到他的批评,心理往往好受得多。同时,学生感到,教师注意了他的问题,而且注意了他的优点和长处,使他觉得教师是公正而又可信赖的。这种方法可以避免学生对批评的抵触情绪,突破“怕批”或“准备挨批”的“防线”例如:一位教师批评一个反映虽快但写字潦草的学生,说:“你的反映和做事效率非常惊人,象你这样的天分,一旦克服了书写上的弱点,你的成绩还会超过很多人。”就这样,这个学生愉快地接受了老师的批评和帮助,事后,他书写果然一天天好起来。事实上,每个学生都非常注重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

2.多用见解批评代替直接批评

直接批评是教师对学生面对面的直截了当的批评,这种批评方式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产生不愉快的感受,尤其是一些自尊心强的优秀学生和干部,从“面子”和思想感情上很难接受这种批评方式,甚至有时适得其反。因袭,除了对一些爆发性的、影响较严重的错误行为、或还有急剧恶化趋势的错误行为,宜用直接批评加以及时制止外,一般性质的错误行为,宜多采用间接批评。所谓见解批评,是采用提醒、暗示对比等间接方式的批评。这种方式即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保护,又可使学生愉快地去纠正自己的问题。

3.多用个别场合代替公开场合的批评

批评学生必须考虑学生所处的场合,如果批评在公开场合中进行,有的学生不仅不会接受,而且很反感。因学生有时并不在乎你批评的是否正确,关键在于这种公开批评使他丢了“面子”,个人自尊心受到了伤害,尤其是那种爱“面子”的学生特别反感。因此,除了那种性质严重、影响较大的错误行为,应在公开场合进行有针对性严肃地批评外,一般宜多用个别批评代替公开批评,能个别批评的,原则上不做公开批评,这是照顾被批评学生自尊心的良策,常使被批评学生动情,彼此的心理距离一下子就能明显缩短。事实上,不尊重学生感情、不保护学生“面子”的教师,最终只会引起学生的讨厌和憎恨。

4.让别批评学生参与讨论代替单方训斥

允许被批评学生申辩,并参与对自己问题的讨论,这往往是使被批评学生心悦诚服的重要条件,如果教师单方训斥,不由学生分说,不许学生发表意见,并迫使学生接受,这常常导致学生口服心不服,并进而在心理上产生对批评的拒绝。事实上,让被批评学生参与讨论,说明事由,弄清是非,认识危害,学生既很自然地接受教师的批评,又同时进行自我批评。从实质上看,教师的批评最终要转化为学生的自我批评,才能产生预期的效果。因此,让别批评学生参与讨论,调动他们认识错误的积极性,这往往比教师单方训斥效果好得多。这已是无数教师的时间所证明的。

5.用情感式批评代替伤害式批评

所谓伤害式批评是指教师采取讽刺、挖苦、辱骂等有损学生人格和自尊心的方式。这种批评,学生很难听进去,愈听愈不是味道。这种方式的批评直接把学生推向对立面,从而产生明显的对立情绪。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往往采取“一声不吭”、“充耳不闻”的方式进行反抗,甚至有的学生还会激怒而放肆,做出不理智的行为,这就很难产生批评的效果。因此,宜用情感式批评代替伤害式批评。所谓情感式批评,是指教师批评学生时,充分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关心、爱护,以真挚的语言,真诚的态度去帮助学生分析错误和改正错误。这种方式不仅在于对学生“晓之以理”,关键在于“动之以情”,用教师对学生的真正感情去感化学生,使学生敞开心灵的大门,接受教师的批评和帮助。中国有句古话:“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即使是反了错误的学生,也需要情感,需要尊重,需要教师真诚的爱。长期以来,用情感式方式去教育挽救学生,以被大量优秀教师广泛使用,当前,又有更多的教师已认为它是改造调皮学生的一种叫佳方式。

6.用鼓励性批评代替失望性批评

第5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作文教学 实用性 创新性

高中是一个特殊的求学阶段,高中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思维上,他们的理性思维不断增强,能够讲道理,同时又感性、敏感、易于冲动,另外,还具有求知欲强、好猎奇,竞争性强、好抢尖、实践性强、好活动,可塑性强、富于变化性等特点。对于高中生,班主任应当有所批评,也有所表扬。

批评,是教师用来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一种不可缺少的手段,若用之得当,就能促进学生认识并改正缺点、错误,有效地把他们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之中,反之,则不但不能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反而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导致教育的失败。所以,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务必讲求批评的艺术,让学生体面地接受批评。

一、苦中有点甜――批评莫忘与表扬相结合

在学生教育中,若是单纯使用批评的手段,或是连续地运用批评的方法,就会严重损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其或是产生自卑心理,或是产生抵触情绪和逆反的心态,他们我行我素,对老师的批评无动于衷,甚至会产生身体反抗。特别是一些需要帮助的学生,由于其自身的缺点比较多,如果教师总是注意他们身上的缺点,而对其身上的“闪光点”没有进行仔细挖掘,经常批评,就会使其原来就比较微弱的上进心受到损害,会导致其 “破罐子破摔”。因此,我们在对差生进行教育时,一定要实事求是,既要指出其身上的缺点、错误,又要重视其身上的“闪光点”,有时哪怕只有一点点,我们教师也不应该放过,而应抓住进行表扬,以调动其内在的积极因素,激发其上进心和自信心,鼓励他们发扬优点,改正缺点,争取进步。

二、怒中要有爱――教师要把握批评的情感度

现在,一些教师面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往往不够冷静,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常常是大发雷霆,斥责怒骂,有的甚至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这只能使学生产生反感,降低教师自身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使其无法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这是我们必须尽力避免的。面对学生的错误,有时哪怕是令人十分气恼的事,教师也要沉着冷静,认真分析其产生根源,并思考教育的方法;时时控制住自身的消极情绪,在对其进行批评教育时,时时要流露出对他们的关心、爱护,让他们体会到老师批评的背后,有着一颗火热的心,也就是一颗爱心和期待他成才的心。正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批评的艺术在于严厉和善良的圆满结合,学生应该在教师的批评中,感受到的不仅是合乎情理的严厉,而且是对他充满人情味的关怀”。

三、批评要有度――教师要掌握批评的分寸

做事总得有“度”,超过了一定的“度”,往往就会带来相反的作用。

首先,防止批评“过火”。不少教师在批评学生时,有时会脱离客观的实际,把学生身上的缺点和所犯错误有意识地进行夸张、渲染,以此想给学生以更大的刺激,促进其改正,殊不知,过火的批评、脱离实际的批评,反而会带来消极的作用。所以,每一个教师都应从客观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指出学生身上的缺点和错误,并督促其改正。

其次,控制批评的惯性。在对学生的批评中,还存在着一种现象,这就是批评的惯性:一个差生。由于其身上固有的一些缺点,给教师留下了不好的印象,这样不免就常常要受到批评,久而久之,教师就会形成一种心理定势。对他的批评也就会形成一种惯性,使得其时时总要受到批评,而表扬则与之无缘;有时他取得了进步,教师也会由于这种心理定势,而对此视而不见,不能给予肯定、赞扬;而有些确实与之无关的问题,却由于这种心理定势,而去批评他。这样只能使其对老师产生不信任感,因而教师对他的批评、教育也必然是无效的。

再次,避免重复批评。对学生过多地批评,特别是重复批评,会使学生厌烦,有经验的教师总是尽力减少批评学生的次数,努力避免重复批评。他们往往是准确地把握学生所犯错误的关键

四、批评要当时――教师要善于抓住批评的时机

“时机”,是指具有时间性的有利的客观条件,无论干什么事,总要把握好时机,这样才能有成功的希望。常言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就是这个道理。所谓批评的时机,就是教育者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选择和运用最适合的方法和手段,在最有效、最易发生作用的时间里进行的批评。一般来说,批评与表扬一样,要具有当下性,及时教育,才能及时地帮助学生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同时,因为错误还没有深入发展时,改正起来也就比较容易,而不是“时过境迁”,事情已经过去了很久再提出批评,时效性不强,没有实效,批评也就失效了。

五、场合很重要――教师要注意批评的场合

第6篇

批评技巧 鼓励教育 教育经验

谈起批评,无论领导、教师、家长还是学生,没有人不会感到头痛。如今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长大,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大多经不起批评。近几年,因教师批评而引发的学生出走、弃学甚至自杀等过激事件时有发生,致使部分教师“谈批色变”、“望批生畏”。再加上“愉快教育”“鼓励教育”等模式大力倡导,体罚、心罚等行为的严厉禁止,似乎教育中,对学生不能批评,一批评就担心出事故,担心被扣上体罚学生的帽子,于是很多老师小心地“伺候”学生,但求相安无事。结果呢?因为没了批评、没了惩戒,事情不是少了,反而多了,情节、性质反而更严重了。我想,在对学生的教育中,表扬鼓励的教育方法是应多提倡,批评的教育方法也应该合理使用。不能因为出了些事故,就因噎废食,封杀批评。只是再也不能用暴风骤雨般的训斥来批评学生,不能毫无原则地滥用批评,要认真审视、慎重对待批评,要讲究批评的技巧。我相信恰如其分的批评,不仅能让学生改正错误,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而且还能增进师生感情,从而更好地接受老师的教育。那么,教师如何讲究批评的技巧,达到良好的批评效果呢。以下是鄙人在班主任工作中的一些心得和体会与大家共享。

一、正确理解批评的含义

作为班主任一定要正确理解批评的含义。奔着教育必须以关心、爱护学生为出发点,以学生心健康发展为目的、和颜悦色、轻声细语、循循善诱,批评既然是教育人的一种手段也应如此。批评不是解恨发泄,不是为自己的利益扫除障碍,而是为了学生更健康的成长和发展,唤醒学生心灵的一种教学方法。批评应该像和风细雨总是包含着让万物复苏的温暖。所以,只有班主任以真诚的态度,把对事情的真实感受想法真诚坦露给学生,使学生理解,才能唤起被批评者的真挚感、亲切感和信任感,才能打动对方,感召学生,从而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批评。

二、批评应该体现情感性

陶行知先生在教育学生时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是由于他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能够宽容、尊重、并赏识学生,是学生产生了积极地情感体验,使其深受感动并积极地认识到自己错误,这样的教育方法与书中所讲很是相似。作为教师要能够宽容学生的错误。这种包容是呵护而决不是放纵,是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原谅孩子目前的错误,用发展的眼光相信孩子今后的优秀,在非原则问题上以大局为重,得到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喜悦。当一个学生犯了错误时,教师首先想到的应该是:学生现在需要我们的帮助和理解。如果你怀着这样一种心态去面对学生,我想那些指责的话,那些伤害学生尊严的话是不会出现的。在批评学生的过程中,我们也应该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是来帮助他解决问题的,而不是来惩罚他的。一般学生犯了错误后,已经心里很不安,心情紧张,如果教师还气势凶凶,一副兴师问罪、大堂审讯的样子,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心灵摧残。可能他们从此不敢再犯了,可从此,他们也失去了对老师的亲近。这是多么悲惨的代价。

三、批评必须合情合理

与教师相比,学生总是处于弱势地位,再加上由于年幼、经验不足、心理不成熟、认知能力欠缺等原因,容易受到不公正、不合理的对待。教师在批评学生时容易受到感情因素的影响,把工作、生活中的不悦情绪发泄到学生身上;也容易受到权威性观念的影响,期望学生无条件服从;或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依据自己以前对学生的印象加以判断,致使批评不合情理。因此,在教育学生时,班主任一定要客观地分析学生违规行为的性质、程度以及学生性别、年龄、身体状况、心理承受能力、情绪状态、家庭状况及具体的违规情景,因人而异,对症下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引导学生分析、认识、反省自己的错误,使之在受到批评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爱护之情,从而心悦诚服地改正错误。

四、批评必须注意言辞

第7篇

关键词: 批评 教育 奇效

一、引言

批评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常用的一种方法。当学生在学习、生活、做人等方面出现缺点或错误时,教师应该及时地、实事求是地提出批评,这是老师应该履行的职责和义务。同时必要的、适度的批评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利于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也有利于学生正确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但批评也要讲究艺术,批评以后还要给学生适当的鼓励,这样才能一抑一扬,产生更好的效果。下面我根据自己多年来担任班主任的工作经验,谈谈看法。

二、批评前要充分了解事情的真相

在批评之前要了解事情的真相,让一切的批评都建立在充分掌握事实的基础之上,使批评不会让学生觉得是空穴来风。有的学生为了避免老师对他的“惩罚”,往往会不承认自己的错。只有掌握事实发展的前因后果,批评才会有针对性,效果才会更好,学生才会心服口服。

三、批评时要尊重和爱护学生的自尊心

现在的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也有部分是在单亲家庭里成长的。为此,其强烈的自尊心比以前的学生有过之而无不及。而后进生的自尊心更是强于其他学生,实际上,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仍有上进要求,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和帮助。因此,在批评学生的时候既要讲原则,不迁就其错误的思想行为,又要讲感情,尊重他们的自尊心。这样,被批评的学生就不会感到自己是在挨骂,而是在接受教育,他们会感激你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

四、批评要选择恰当的时机

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批评,抓住恰当的时机。时机不同,效果则不同。

1?郾热处理。

有的学生自控能力差,因粗心大意做错了事,损坏公共财物,乱扔果皮纸屑。班主任对此事就要抓住时机,趁热打铁进行批评教育,让这些事情在他们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确保以后不犯,时刻规范其一言一行。

2?郾冷处理。

如果遇到两个学生打架,则要把握火候,把他们劝开,让他们各自冷静消气,再找机会和他们谈话,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化解矛盾,千万不能急于指责他们,否则起不到批评教育的效果。

五、批评要运用恰当的方式

1?郾先谈情后言教。

语言是情感的载体,情感是语言的灵魂,没有情感的语言是干瘪的。真情是班主任语言最基本的特色,与学生交往,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最重要的是要有真情,不论是对优秀生的赞美还是对后进生的批评,都需要有真情。

我班有这样一名学生小陈,他经常不写作业,上课在座位上说话,下课常欺侮人,对老师的批评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还常与老师“讲理”,在班上造成不良影响。这样的学生如果靠训斥就只能越训越皮,越训越没自尊心。为了转化他,我首先从沟通师生的情感入手,当他犯错误时,总是心平气和地单独与他谈话,帮他分析危害。他看到我对他不讨厌,不嫌弃,而是对很平等,很真诚,就对老师慢慢亲近了,于是我用情感的缰绳套住了这匹不驯服的“野马”。

2?郾先赞美,后批评。

赞美是阳光、空气和水,是学生成长中不可缺少的养料。班主任作为教育者,不妨拿起表扬的武器,对学生的点滴进步都予以发自内心的表扬和赞赏,努力让每个学生都能感觉到自己的进步。所以,在批评之前,班主任可以先找到批评对象的优点进行表扬,造成一种良好的氛围,再指出其问题时,往往易于为对象接受。

3?郾批评要找准切入口。

班主任批评学生时,即使自己说得非常正确,也常会遇到学生的顶撞与对抗,很多教师对此难以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是因为:学生犯了错误后,或多或少都可以为自己找点“正确”的理由,加上犯错后,防犯心理特别强,就像一座防犯坚固的堡垒。教师如果不好好地寻找突破这个堡垒的薄弱点,学生当然就听不进你的正确批评。

批评学生的效果如何,并不单纯地决定了教师讲得正确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在于教师是否找准了“切入口”。如果“切入口”找准了,就犹如庖丁解牛,得心应手,毫不费力。

那么,切入口应选在哪里呢?我认为:应选在学生最容易明白自己错了的那一点上。这一点不在学生过错的大小上,而在学生能否立即“明白”自己错了。只有让学生自己明白了错处,他才能减少戒心,消除抵触情绪,静下心来听你的话,并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这时,教师才能循序渐进,做下一步的工作,才能不断扩大战果,达到预期的效果。否则,你拿着批评这把“利剑”,横冲直撞,乱劈乱砍,不是砍在学生的牛角尖上,使他与你产生对立,就是砍在牛尾上,不得要领。

4?郾批评要采取因人而异的方法。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都有他自己的特色,因此,班主任在批评不同的学生时,要因人而异地采用不同的方法。

(1)对于有惰性、依赖心的学生,宜用触动式批评法。即批评时措词较尖锐,语调较激烈,但绝不能讽刺挖苦、肆意辱骂。

(2)对于自尊心较强的学生,宜用渐进式批评法。即批评时对错误不“和盘托出”,而是逐步传达出批评信息,使对方逐步适应,逐步接受,这样不至于一下子谈崩。

(3)对于盲目性大、自我觉悟性差但易于感化的学生,宜用参照式批评法。即借助他人的经验教训,运用对比的方式烘托出批评的内容,使被批评者感受到客观上的某种压力,促其自我反省。

(4)对于脾气暴躁、性格倔犟、容易激动的学生,宜用商讨式批评法。即以商讨的方式,平心静气地使其在一种友好的气氛中自然接受批评意见。

(5)对于善于思考、性格内向、各方面比较成熟的学生宜用发问式批评法。即将批评的信息,以提问的方式传递他们,学生自然就会意识到,并加以注意。

六、做好批评后的帮助和监督工作

很多学生屡犯屡教,屡教屡改,可还是进步不明显,关键问题就出在教师在批评后的帮助和监督不到位和不够持久。其实,学生在接受老师批评之后,完全改正通常需要一个过程,尤其是那些已成习惯的不良行为,这个过程更需要教师和同学的关心、帮助、鼓励和监督。

参考文献:

[1]李镇西.爱心与教育.漓江出版社社.

[2]周弘.赏识你的孩子.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

第8篇

【关键词】 班主任;批评艺术;宽容;理解

【中图分类号】G635.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1-0022-02

师爱是学生成长的动力,师爱的核心就是关心尊重学生,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信任。因此,教师尊重学生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应平等友好地对待学生,不能以高人一等的态度,家长式的作风粗暴地对待学生,体罚、训斥、辱骂、讽刺都会极大地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教师要善于自我克制,处理问题要沉着冷静、不冲动、以宽广的胸怀变被动为主动,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知识的传播者,思想的启迪者,人生的引路人,成为平易近人,和蔼可亲,有共同语言,无话不讲的可信赖的朋友。这样,老师才能找到适合学生个性特点的教育途径和方法,当师生关系达到这种程度时,学生向上进取就有了无穷的动力,教育的效果就可想而知了。其实,就像环境经过绿化和保护会变好那样,学生的心灵也只有在“绿化”和保护中才会健康发展。当学生犯错误时,老师可采取“绿化式教育”,即在批评学生时要照顾到他们的尊严和人格,以文明而智慧的方式“绿化”他们的思想,使他们自觉地走向正道。

众所周知,生病的小孩最害怕、最讨厌吃苦口的良药。倘若良药是可口的饮料,不用大人催,小孩也会乐意喝。有缺点和错误的学生何尝不需要教师的“可口良药”?然而,面对学生的缺点、错误,一些老师常采取尖刻的数落、粗暴的训斥和恶意的挖苦,结果导致学生对老师产生恐惧、反感、憎恨以致成绩下降或酿成意想不到的后果。因此,批评学生一定要讲究艺术。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如何才能把批评的“良药”变得“可口”,从而使学生乐于接受并达到预期的效果呢?

首先,热爱学生是批评学生的前提条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常看到,有些教师对学生的缺点过错往往采取讽刺、训斥、挖苦、罚款、体罚等极端措施,让学生在切肤之痛中“吸取教训”。但这些做法,反而容易导致学生怨恨心理的孕育,逆反心理的滋生,给他们的身心健康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甚至酿成悲剧。批评只是教育的手段,不是教育的目的。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一个好的教师,就是在他责备学生,表现对学生的不满,发泄自己的愤怒的时侯,他也时刻记着:不能让儿童那种‘成为一个好人’的愿望的火花熄灭,而应‘充满情和爱’”。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使师生关系融洽,学生就容易接受班主任的教育 。一旦学生犯了错误,班主任的批评就容易输送到学生的心坎上,被学生乐意接受,从而使批评产生较好的效果。如果师生关系紧张,教师的批评在学生眼里就是整人。班主任要在批评学生时得到学生积极配合,就必须做到在任何时候热爱学生,处理好师生关系,加强情感沟通。

其次,尊重和爱护学生的自尊心是批评的核心现在的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也有部分学生更是在单亲家庭里成长,为此,其列强的自尊心比以前的学生有过之而无不及。而后进生的自尊心更是强于其他学生,而实际上,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仍有上进要求,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和帮助。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莲柯曾说过:“得不到别人尊重的人往往有最强烈的自尊心。”因此,在批评学生的时候既要讲原则,不迁就其错误的思想行为,又要讲感情,尊重他们的自尊心。这样,被批评的学生就不会感到自己是在挨骂,而是在接受教育,他们会从心里地感激你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的话语他们就会听进脑子,并努力地去做好。这样,我们的批评效果也就达到了。

教师对学生必须怀着爱心,含有理解,说出的话才具有好的教育效果。反之,适得其反,出现意想不到的教育负效应。因此,教师对学生的批评,要注意语言的运用。

而且,批评应注重给学生“良性刺激”。讽刺、挖苦、整学生都是批评的不良手段,不仅起不到有效持久的教育目的,而且容易与学生建立敌对关系,失去了学生对教师的信任,使教育陷于僵化状态。禅宗里有这样一则故事:徒弟学艺多年,出山心切,赶去向师父辞行:“师父,我已经学够了,可以独闯天下了。”“什么叫够了?”师父问。“就是满了,装不下了。”徒弟答。“那么你装一大碗石子来。”徒弟照办。“满了吗?”师父问。“满了。”徒弟十分自信。师父抓起一把细沙,掺入石中,沙一点儿没溢出来。“满了吗?”师父又问。“这回满了。”徒弟面有愧色。师父又抓了一把石灰,轻轻洒下,还是没溢出来。“满了吗?”师父再问。“满了。”徒弟似有所悟。师父又倒了一盅水下去,仍然滴水没有溢出。“满了吗?”师父笑问。徒弟无言以对。从表面上看,徒弟确实把碗装满了,可既然师父能再装进东西,就不能说碗已满了。面对徒弟的缺点,师父既没有姑息迁就,也没有严加训斥,而是以形象直观的教育手段循循善诱,给徒弟以“良性刺激”,教徒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这位师父所采取的别致的批评方式,具有十分高超的艺术性和感染力,非常值得我们班主任学习。

另外,批评的方式要有针对性。批评学生是一个完整的行为过程,这一过程反映出来的关系是:学生的不良行为---班主任对学生的批评---学生的新行为也就是学生接受批评后产生的新变化。它表明批评是班主任和学生两者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是长期学生不良行为向新行为转变的中介环节,因此,班主任要达到学生产生新行为的目的,就必须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诸如学生的气质、性格、家庭背景等,进而采取相应的批评方式。比如针对多血质的学生,班主任运用高亢的语调,采取尖锐严厉的批评可能会使学生受到震动,重视自己的缺点错误,从而改正。但这种方式却不宜用在抑郁质的学生身上,那样可能会使学生感到恐惧,丧失自信,更加萎靡不振。

批评的对象应指向学生的行为,而不是学生本身。学生的行为是作为主体的学生作用于客观环境的具体表现。由于行为的不同,表现在行为的结果上也就会有成功与失败,正确与错误之分。班主任批评学生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作出某行为的主体(学生)提高认识,端正态度,纠正偏离班集体目标的行为。所以,班主任在批评学生时,应该指出的是学生的行为本身有何错误,对社会、学校、班集体的危害或不良影响是什么。

所谓赏识式批评,换言之,就是善于发现犯错学生或后进生身上显现的优点,时给予表扬用以代替批评,以达到学生自我教育的目的。陶行知先生的“四颗糖果”的故事便是教师学习的典范。当陶先生发现学生王友用泥巴砸同学时,他只是先制止了他,并没有立即批评他,而是叫他到办公室,把第一块糖果将给他时说:“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奖第二块时说:“当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奖第三块时说:“我调查过了,你砸他们,是因为他们欺负女学生,这说明你很正直。”奖第四块时说:“为你正确认识错误,我再奖励你一块糖果。”如果陶先生当时直接大声训斥:“你为什么用泥巴砸人?难道你不知道这是违反校规的吗?你好好反思你自己!”也许就没有后面王友愧疚的哭了。

巧妙地指出不足,引导学生自己认识自己的不足或错误,这样间接的提醒比直接批评的效果要好得多,更容易为学生接受。例如:“你在最近一阶段的表现不错,如果你能更好地遵守课堂纪律,课后更认真地自习,相信你的成绩会进步更快。”而且,批评学生要选择恰当的时机。美国心理学家卢钦斯的研究表明,人在社会认识过程中,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的信息影响更大,这种现象叫“首因效应”。

我们还要善于运用温情的言语的批评。教育需要人情味的语言,一个性格内向、孤僻的男生,既不跟教师交流,也不与同学来往,时不时就旷课迟到,却从来不肯跟教师请假或补假。班主任推心置腹地与他交谈,要他严格要求自己,可是他一直保持沉默。班主任并没有严厉批评他,而是巧妙地利用一次班会课,就请假问题,将自己的内心感受表达出来,通过充满温情的话触动学生的心弦,促使他以自觉的醒悟和勇气战胜自己,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而教育过程中有很多的常规性的要求,教师不讲又不行,但现实中“说”而不服的现象却比比皆是。为什么学生不理解教师的善意呢?关键在于教师还在固守传统观念,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在使用单调、乏味、公式化、机械化的语言,让学生感到学校只有道理,没有感情而言。而没有感情的道理让学生难以接受。所以,教育需要人情味的语言。

但是,心理学告诉我们,人们都是把批评看作贬义的,所以听到批评时,心里总是不舒服,哪怕是最正确的批评,有时也会使批评者和被批评者产生隔阂、矛盾甚至怨恨。可作为班主任,在教育教学当中,对学生的缺点、错误又免不了要经常进行批评。有什么方法能消除这种由批评带来的副作用,使之产生积极作用呢?除了前面叙述的几点,还要努力做好后面的善后工作。所谓善后工作,就是在公开场合批评了学生之后,要和学生个别交换意见,向学生征询你的批评与事实是否相符,请他谈谈挨了批评之后的想法,和他一起找出所以存在这些缺点、错误的原因,分析这些缺点、错误的性质以及这些缺点、错误可能会导致怎样的后果,并一起寻求改正的办法、途径.进行这种个别谈话时,态度一定要诚恳,要以理服人,在人格上要平等相待。一句话,要使学生从心里感到你确实是在关心他的进步,是在为他着想。如果通过交谈,发现你的批评与事实不符,使被批评者蒙受了不白之冤,你就应该立即向他当面道歉,为他“”。作为一个好的班主任,千万不能因为怕麻烦而忽视了这种批评的善后工作。事实证明,做不做这种善后工作,给学生带来的影响就是不一样。

孩子们是多么需要老师的宽容和理解啊!批评是多么需要艺术啊!我在想,如果当我们能真诚的用微笑去批评学生时,我相信学生一定乐于接受;当我们改变批评的方式,用表扬的艺术去激励学生时,批评一定温暖;当我们能用父母亲的眼神去批评教育学生时,学生一定会读懂;当我们把批评变成学生自己的自我批评,教师一定是轻松的;当我们把批评真正演绎成情感的交流,我们和孩子一定都是快乐的。

Discussed shallowly the teacher in charge works the criticism art

第9篇

(一)中职生个性特点

学生的自卑感比较强。由于偏于淘气经常受到老师利用一些不合理的手段与方法进行的批评,从而导致她们对教师产生反感,对学习产生一些消极的情绪,对自己也产生了自卑感,因此在中职生的批评教育必须建立在赏识教育视域下,而且要讲究一定批评艺术。第二,学生的叛逆心理比较重,由于中职生正处于青春期,对于老师和家长的一些批评和教育不能够理解,活在自己的小圈子当中,很容易对老师家长产生抱怨和厌烦情绪,所以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必须讲究方式方法。

(二)师生矛盾

赏识教育不单单是表扬加鼓励,是对孩子行为结果的一个赏识,从而起到强化孩子行为,指明孩子发展方向,通过我们适当的提醒,以增强孩子的心理体验,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在中职教育过程中,赏识教育是开展批评教育的一个基础。师生矛盾的出现当然是老师学生两方面共同的责任,但是,从老师的角度来说就是教育方法的不对,许多老师对于学生犯了错误,总是不问青红皂白,劈头盖脸的一顿数落,从来不会思考发生这些错误的原因,特点是对于这些比较调皮和淘气的,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同学更是不会去细究究竟为何会出现这样的错误,因此这也是出现教师和学生矛盾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开展批评教育,讲究批评艺术分析

(一)尊重是前提

不管是朋友之间还是家人之间还是师生之间,彼此的尊重是彼此友好相处的基础。教师是长辈,作为学生应该懂得尊重。学生是晚辈,作为教师,特别是作为学生的学习监护人,更应该对学习给予尊重,而不是依仗着自己的教师身份,端着教师的架子高高在上。所以当学生犯了错误,我们第一个要做的不是批评,而是赏识。而做到赏识的第一步就是尊重。只有当我们真正的学会尊重,知道了我们即使是长辈是教师,我们对学生还是需要尊重的,不能因为我们是长辈就可以随意说话,随意的对学生进行辱骂。当我们学会了尊重我们也就可以静下心来去赏识,这也是赏识教育的重要步骤。当我们发展我们的中职生又闯祸了,又犯了什么错误的时候,我们首先应该做的是去发现他在这件事情中哪些事情做的比较棒,从而对他们进行鼓励,之后再对他们的错误进行分析,讲解,让学生认识到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既给予了学生充分的尊重与肯定,又对学生的行为进行了指导与纠正,还不会让学生产生很强的反感。

(二)挖掘学生优点是批评目的

其实批评实质上是老师们对中职生不满情绪的宣泄和抱怨,而这恰恰起到了相反的作用,不仅不会让学生认识到错误,反而觉得老师说话刻薄,做人不通情理,觉得老师根本不理解自己,这也就加剧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矛盾,也使得学生更加的叛逆。所以在批评的过程中,宣泄我们的情绪不是最主要的目的,挖掘学生的优势才是目的,这也就是为何探究批评艺术要在赏识教育的视野下进行。当我们在赏识教育的视域下开展批评教育的时候,我们的批评就会变成对学生优点的挖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冷静的去分析错误发生的原因,学生的错误行为,与正确行为,有时候我们会惊喜的发现在这些中职生身上有着不一样的、突出的发光点。比如说绝对够哥们、够义气,我们不能说这是傻,这是人与人之间的一个信任,所以这也可以是我们所挖掘的优点,诸如此类的还有很多。

(三)中职生赏识教育视域下批评艺术的形式

作为教师,批评学生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希望学生好,让学生得到改造提升,所以在赏识教育视域下进行批评教育,要讲究一定的批评艺术形式。

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症下药

唠叨是教师批评的一个大忌,许多教师会在教育学生过程中,不断的重复与唠叨,甚至上一次的错误还会被拉出来重新批评一次,这是一个大忌,许多学生会因此产生厌烦。对症下药,也是一个重要的批评的手段,为什么说是一个手段呢,在批评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对所有的学生进行一样的批评,也不能以同样一种方式进行批评。比如说对于一些平时比较积极的,头脑灵活,成绩不错的学生,他们的错误有可能就是太积极,会引起同学们的反感,比如说课堂上在同学还没有思考好老师的问题是先把答案说出,这类学生很容易受到学生的反感,因此对于这类学生的批评我们要采取的是表扬鼓励的批评手段,我们可以告诉他们老师喜欢的是什么样子的学生,从而引导学生去改正自己现在的毛病,也不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

2.批评的隐私性原则

批评要讲究要讲究隐私。其实这对于任何一个孩子来说都是很重要的,每一个人都有尊严,每一个孩子更是有着自己不容触犯的领土,有着自己的尊严。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些老师在教室门口对学生进行大骂,甚至偶尔会出现学生和老师在教室内发生争吵的事情,这些我们不追究具体的原因,但是从这些发生在教室这个公众场所来说就是不合适的,老师教育学生、批评学生首先应该给学生的就是尊重,那就是对学生隐私的保护。我们也经常会听见老师对学生的批评过程中,经常会带有别以为你父母是做什么的,你就可以为所欲为了之类的话语,这都是对学生的隐私的一个侵犯,这时教师忽略了学生是否愿意将这些公布于同学面前,因而学生极易因为老师的这些话语对老师产生反感,也因此对来时所教授的这门课产生反感,从而有了厌学情绪。

三、结语

第10篇

关键字:批评 学生管理 高中学生 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637

引言:随着新课改进程的推进,教学理念也随之逐步发展,其中自然也借鉴了许多国外的教学理念“赏识教育理念”便是较为突出的。因为此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冲击着我国传统的教学理念,赏识教育中强调在教学中以表扬为主以促进学生积极性,从而反对批评的主张显然是与我国传统教学理念中严以治学的观点相背离的。除此之外,盲目的遵从如此新的教学理念也为教学带了许多的困扰,因为在部分学校明文规定取缔批评教学的背景下,教师面对学生的错误便只能迂回的进行正面引导,但是许多委婉的建议与引导对部分觉悟性不高的学生而言就如隔靴搔痒一般。尤其在高中教学阶段,大部分学生正处于叛逆期向成熟期过渡的阶段,如何通过有效的手段落实学生管理工作是教育者应该思忖的问题。鉴于此,本文结合了高中学生教育管理中的实际问题,重点探究了批评在高中学生教育管理中的应用。

一、批评的作用

根据人类心理认知发展的规律来看,适当的批评可以帮助人们纠正意识形态中存在的误区,矫治思想上的问题,从而扫清思想层面的路障,最终帮助其形成较好的思想体系。在高中学生教育管理中,批评同样具有不可小觑的作用具体如下所示。

1.1合理的批评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提高责任心

在高中学习阶段,由于社会各层次对教育的重视,因此高中生在生活中几乎不会面临太多的挫折。加之如今赏识教育的盛行,许多高中生如今仿佛成为了所谓“温室里的花朵”,但是这样的教育环境从认知能力发展的角度来看是不科学的。因为在一个充满肯定的生存空间里,学生在心理层面就会对自己的行为不加约束,久而久之便会信马由缰如此就使学生形成错误的价值观。因此在高中学生教育管理中,适当的进行批评教学能够很好的避免学生错误观念的形成,从而树立起良好的价值观。与此同时通过对是非的辩证认识,学生也能够充分的认识到自身的责任,从而培养起责任心。

1.2激发积极的情感避免不良的动机

情感是人类行动的指示器,高中生的一举一动同样是受到情感的支配,而在管理过程中对学生不良动机的制止,首先能够避免学生进行错误的行为,与此同时还能够从思想层面纠正学生的问题,清除不良动机的根源从而防止不良行为的继续与反复。而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就应该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批评,俗话说良药苦口这是如此,只有通过适当的批评才能够帮助学生改正缺点矫治痼疾。

二、批评在高中学生管理中的应用

2.1批评教育与尊重融合

批评从本质上讲是站在平等的立场上,对他人提出中肯的意见。在高中学生管理过程中进行批评教学也应该遵循这样的原则。在进行批评的过程中也应该以平等为原则,而不是高高在上的对学生进行斥责,这样的批评不仅不能起到应用的作用与此同时还有可能会适得其反。因为在批评过中,如果学生得不到充分的尊重,学生的叛逆心理便会随之被触动因此也会引起他们的抵触心理。我们不妨举个实际的案例来分析,在一节数学课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甲正在开小差并没有认真学习,于是教师就当着同学的面指出了甲的问题,但是在之后的教学甲同学不仅没有改正态度,而是更加的消极的埋下了头。课后教师询问时,甲同学坦言自己开小差是因为学习吃力无奈的表现,而教师当众的批评则损伤了他的自尊,因此在后面的学习中便丧失了积极性。由此可见,在批评时应该以尊重学生为前提,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心悦诚服。

2.2批评的频率要适度

在高中学生管理过程中,由于高中的特殊的心理特征以此也会出现许多教师始料未及的问题,这些问题有大有小,如果教师对所有的事情都不分轻重的予以批评,这样首先会严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太多的批评也会过犹不及。因此当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首先应该审视事情的性质,对小事教师应该以谈心的方式引导学生,而对较严重错误教师才应该选择适当的批评。如此才能够保证学生积极性的同时也能够认识并纠正自身的错误。

2.3批评与赞美的有效结合

在教育管理过程中,不偏不倚的批评可以使学生自省,但是在批评过程中教师的遣词的恰当性往往不容易把握,这就很难做到适当适度。因此为了避免在批评过程挫败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应该在批评的同时适当的对其进行赞扬,因为学生毕竟是纯良的,即便做了什么错事,其中应该会存在一些好的动机。比如学生因为帮助他人而上学迟到,虽然学生迟到是不对的,但是其动机也是好的,教师应该认识到这样的问题,辩证的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

2.4批评与引导相契合

在高中学生由于处于青春叛逆期,他们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在这样的特殊性背景下,学生管理教师也要认识到管理工作的特殊性。在实施批评管理策略时,教师要认清学生的逆反心理,首先应该要掌握好批评言辞的度,不能触碰他们的“逆鳞”,这样的批评非但没有效果还会适得其反。再者在批评中,教师不能全盘否定学生的优点,而是需要结合学生的优点去批评他们的缺点,如某位同学最近学习下滑,教师不能仅仅批评学生成绩下滑的结果,而是需要结合学生的最好成绩鼓励学生,重拾自信。最后在批评管理时,教师行之有效的引导工作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只有通过积极的引导才能促使学生矫治自身的问题,而不是在接受批评后自暴自弃。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高中学生教育管理问题的分析,我们知道在管理过程中批评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为了保证批评的合理性,教师也应该尊重学生,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批评策略,与此同时也应该在批评中融入赞美。

参考文献:

【1】 张必乐、魏道盛.正面施教――论交谈、班会、批评的教育艺术[M];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2)

【2】扶深永.寻找“过失”行为的闪光点――中学生某些个性心理特征浅析[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2(3)

第11篇

关键词:鼓励;批评;学生教育

中学生处于青春叛逆期,而封建时代的中国,崇尚儒家的道德修养、尊师重道、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传统教育方式,自古崇尚“严师出高徒”“教不严,师之惰”“爱必严,严是爱”等传统思想。虽然一种教育方式在形成、发展早期,基本上是符合实际的或进步的,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变化,其在某一程度上将会变得陈旧、落后。为了与时俱进,其中违背客观实际和社会发展的糟粕就必须被剔除、摈弃;将符合客观实际和认识社会发展的精华继承和发展下去。批评和鼓励是一种教育方式,更是一门科学、一门艺术。科学要讲究它的科学性;艺术要讲究它的艺术性。在教书育人时,我们应该怎么身体力行?如何巧妙地将批评与鼓励相辅相成,才能在教学中收到良好的效果呢?

一、教师教导学生的方式

1.批评方式及其作用

不论是鼓励还是表扬,它们的出发点都是一样的,学生犯错,很多老师采取的行动是批评,批评是需要的,但是重要的是技巧,批评是让学生不敢再次犯错,一般委婉的批评方式有间接提醒式的批评,巧下台阶式的批评,现身说法式的批评……一些教师经常用纯粹批评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用语言或者一定的处罚进行教育,却不知道对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已经造成伤害。学生一犯错,有的老师不分场合,便在班上公开点名,用挖苦的、刻薄的、极易损伤学生自尊心的话对他大声地进行呵斥。被批评的学生往往因胆怯教师威严,嘴上不敢和老师申辩,可是心里却是非常不服气的,甚至有些学生再也抬不起头来,因此他们的心里将会产生逆反心理,破罐子破摔,最终的效果与我们的预期背道而驰;纯粹的体力性的惩罚,没有后续更进一步的语言沟通交流,这样亦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采用委婉的批评却可以彰显老师对学生人格的尊重,使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的关心、期望,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反思自己的过错,最终反而可能会收到令我们意想不到的效果。

2.鼓励方式及其作用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毫无疑问,鼓励犹如阳光,鼓励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人们天生就喜欢被肯定的感觉,学生更是如此。许多老师惯用的鼓励方式我们都不陌生,它们大概可以分为精神鼓励法、物质鼓励法、情感鼓励法、兴趣鼓励法、信任鼓励法、目标鼓励法、成功鼓励法、赞赏鼓励法、荣誉鼓励法、榜样鼓励法、职位鼓励法、竞赛鼓励法、评语鼓励法、暗示鼓励法、活动鼓励法等。好的方法会相应产生好的效果。人类行为学家约翰・杜威曾说:“人类本质里最深远的驱策力就是希望具有重要性,希望被赞美。”每个人都希望被赞美,在心理学意义上源自于个体渴望被尊重、被认可的精神需求。一旦这种精神需求被满足,人就会充满自信和动力,可以让学生从困难中勇敢地走出来,去面对现实。

3.批评与鼓励相辅相成的关系

批评与鼓励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其实激励和批评都是代表老师对自己学生的爱护和关心。批评和鼓励两者是完全不一样的教育方式,虽然它们的目的都是为了使孩子们能够做好事情,但是相互对比之下,学生当然更喜欢被肯定。批评和鼓励是相辅相成的,两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学生是有思想、有自尊、正在发展的人,表扬会使学生更加努力奋斗,勇往直前,把优点一直发扬下去,而批评时,虽然学生心里很不是滋味,但这样也会让学生及时看到自己的错误及缺点,及时改正,他们就能够取长补短,把自己的缺点变成优点。如果仅仅是表扬,没有批评,学生就不知晓自己的错误,不能进一步成长。反之,纯粹的批评,没有表扬,学生就不知道自己的优点,可能会把优点变缺点。所以,批评和鼓励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缺一不可的。

二、教师教导学生应采取的批评与鼓励方式

1.采取积极的鼓励方式

天生我材必有用,世界上的孩子都有各自不同的才能。只是学生因为年龄和认知上的不足,总是没办法看到自身的真正价值。俗话说:“良言一句暖三冬”,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总能发现有这样的事情:当一个人没有被周围人寄予注意和期待时,他可能会就这样碌碌无为,一直平庸下去,毫无斗志;可是如果所有人经常鼓励某一个人时,他就能如新生一般,永远都有用不完的精力似的,而且还乐于为之。比如,很多老师采用评选“班级之星”的方式对学生进行鼓励,这样既让学生特长得到展示,又让学生体验到做榜样的荣耀,其也会严于律己,将自己的优点带给更多人;更有甚者,将鼓励的语言转化为文字,让学生把老师对他的赞美和鼓励带回家里去,使其再次在家长那里体验到被表扬,被肯定的喜悦,采用“家校”合力的方式,让学生的优点保持、发扬下去。中南大学有一老师自掏腰包,设立班级奖学金奖励进步学习学生,让全班的挂科率大大降低,这是对学生的一种认可和激励,消除学困生的自卑感,更激励学习优越的学生,让学生在物质和精神上都得到了鼓励。

2.采取适当的批评方式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一样的意思可以有多种的表达方式,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说话方式应该更加讲究语言艺术,批评的方式有各种各样,其中委婉曲折式的批评历来被许多老师所采用,比如,一位男学生因为头发太长,影响校容校貌,一种说法是:“你头发怎么那么长啊?把头发给我剪掉,难看死了!”另一种说法是:“大夏天,你头发那么长,热又不好看,剪了吧?”不同的说话方式将会收获不同的效果,委婉曲折式的批评,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又不伤害师生之间的关系。比较有经验的老师会采取“赞赏―批评―鼓励”的模式对学生进行批评,先夸学生在某一方面的长处,再告诉他在这件事做得确实不正确,最后在对她说要是他可以改正错误,好好地向别人学习,我会很高兴的。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改正错误,还可以让学生觉得自己得到了肯定,充满前进的勇气和信心。当然,我们有一些教师比较幽默,也会经常采用幽默式的批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批评。幽默诙谐的交流,精辟入理又令人回味。在批评学生时,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就可以用幽默的笑声消除学生的反叛心理,使学生在笑声中悔过,还可以进一步加强师生之间的感情,一举两得,这一幽默式的批评更能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

3.批评与鼓励应相结合

在教育学生时,教师应该认识到批评和鼓励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讲究批评和鼓励二者适当的相互结合。用不断的鼓励,支持学生不断进步;用适当的批评,提醒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重新改过,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不断前进。我们知道鼓励具有激励作用,因为不断的鼓励,会防止学生产生自负情绪,从而不会在学习上养成懒惰、拖沓的坏习惯,而适度的批评可以使学生随时有一种高度的警觉,他们就会去做不懈的努力让自己进一步成长。当学生犯错时,老师应该将鼓励与批评运用好。这两把教育的标尺,当用则用,当弃则弃,对学生应该积极地、有针对性地给予辅导,最终使学生不断进步,成长为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学生。

总的来说,老师在教育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许许多多棘手的问题,如果我们需要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话,那么一定要选用适当批评时机和批评方式,再加上使用合理的鼓励性语言,讲究批评和鼓励二者适当的结合。只要能够做到这样,就能真正与后进生进行内心最深处的沟通,从而达到“教育改正其行为必先改正其心灵”的目的。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说,他们注重的是在别人的眼中自己是个什么样子。当学生有闪光点或错误时,作为教师只有巧妙运用鼓励和批评的方法,批评与鼓励有效地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塑造他,避免学生反感而产生逆反心理。其实就鼓励或批评来说,只要我们可以正确对待,客观地看待鼓励和批评,它们就能够成为学生奋斗前进的动力,鞭策学生攀登上成功的顶峰。用批评与鼓励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导,这样不仅提升教育者的层次,一代人的水准也将会得到提高。少年强,则国必强!

参考文献:

[1]戴晓梅.对中职学校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思考[J].科学咨询,2011(18).

[2]邓蓉.浅谈班主任工作中的批评技巧[J].科学咨询,2011(18).

[3]刘洪刚.论教学中的表扬和批评[J].现代商贸工业,2012(11).

[4]任亚南.高中班主任领导角色研究[D].苏州大学,2010.

[5]赵莎莎.差异性学生评价探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1.

[6]姬跃武.班主任如何把握批评教育的时机和度[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21).

[7]廖凡.教师批评学生的学问[J].网络导报・在线教育,2012(14).

第12篇

关键词:谈话;思想教育;方法

没有处罚的教育可以说不是完整的教育。因为,第一,“人”并不是完全自觉的,对在校期间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第二,由于客观原因,“人”会犯各种错误,但有时犯了错误,本人并不认为是犯了错误,只有别人指出后,才知道犯了错误。教育工作者为了提醒学生下次不再犯同类错误,处罚是必要的。在学校,处罚是保证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常规手段。处罚不是目的而是手段。

前不久,几名大四学生因在宿舍走廊打球影响他人休息而被批评一事,引发了笔者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思考。

一、事例

当时学生走进办公室,是歪着脖子,斜着眼睛进来的。我压下了怒火,连声请他们坐下。他们说不坐。我想这是他们当时对“请坐”感到的意外。之后,我亲自动手打开了折叠椅并放在他们面前,他们终于坐了下来,并有点儿不好意思。于是,我开始了批评,在十几分钟的批评中,他们没有再说一句话。

“咱们这个校园比较小,各种活动场所也比较少,可能想打球找场所也不怎么好找。再者在宿舍他们睡觉吧,就影响咱们打球;咱们打球吧,就影响他们睡觉。”我就以这样一句话开始了我的批评,他们都看着我笑了,难看的脸色再也不见了。这是他们自进办公室以来感到的第二个意外。

此后,我以不断的“意外”始终控制着他们的眼球和耳朵,把批评的内容融入其中。我还讲了这样一句话,我说:“都大四了,再到老师的办公室来接受批评,可能觉得挺难堪。所以我想,如果你们今天还不来找我,我就请你们几个人定个你们都能接受的时间地点,某个教室或你们的宿舍,我去跟大家见个面。但是,不处理肯定不行,绝对不可能不了了之。”

最后我说:“处理决定就是在通知栏里贴出警告处分决定,这样,你们肯定面子上难看点儿。但是这件事情就到此为止了。希望我们今后是在球场上见面而不是在办公室里;希望我们今后因为愉快的原因而相见,而不是因为不愉快的原因而相见。”

在十多分钟的批评中他们的态度都很好,而且不住地点头。最后他们非常愉快又满含歉疚地离开了我的办公室。

二、事例分析

事情处理完之后,我回想如果当时开口就以严厉的批评口吻,那很可能结果就是学生以同样的口气回敬我,这样下面我只能提高嗓门加以大声训斥之外别无他途,接下来就更谈不成什么解决问题,只能演变成一次师生之间的口角;就算他们不再反驳我,也不过是他们左耳进右耳出,就是批上一个小时,也只能赢得他们嘴上言不由衷的承认错误和对我虚情假意的尊敬罢了。

我觉得他们之所以改变了最初的对立情绪是因为我采取了以下几个做法:

1.把自己和学生放在了平等的角色上而不是对立面上。“请他们坐下”,使得师生间易于平等地交换意见,从而放松了他们对批评的警惕性。第一句话用“咱们”而不是“你们”就把“我”这个批评者与被批评者放在了一个平等位置上,从而建立了“我”与被批评者之间的亲和关系。本来他们几个人打球影响他人,“我”又没去参加,干嘛用“咱们”?这就是谈话的技巧。

2.“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谈话时选准了合适的切入角度。很明显,他们进门前在思想上已经筑起一道屏障以对抗我的批评。此时我再对着他们“发起猛攻”只能是徒劳,而要进行有效的批评,首先要做的是拆墙而不是直接批评。出其不意的“让座”与出其不意的第一句话使他们的预先“筑墙”被闪了一家伙,从而不攻自破了,或者叫不战而屈人之“墙”。此后,他们的眼睛、耳朵、思想就被“我”牵着牛鼻子走了。

3.站在学生的角度上考虑问题,充分体现了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和行为的理解。作为一个批评者,恐怕很难有人想到去说“他们睡觉影响咱们打球”的话。但事实就是这样,如果以“打球者”为中心考虑问题,的确是“睡觉”导致了不能打球。这说明善于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理解问题,就能够让对方感到你有人情味,你是讲道理的,你不是专横的,不讲道理的,让他们感到了自己人格的被尊重和行为的被理解。

4.灵活地选择、适时地调整批评的方式、方法。在谈话中,要随时调整说理的角度与方法,不去硬碰硬,自找难堪。但原则不变,目标不变。有时候,最直接的批评只能导致最直接的失败,要善于在迂回中前进。最近的也是最远的,最远的也是最近的,只要有利于达到批评的目标即可。

三、事例总结

批评学生,切忌以下六点:

1.居高临下。有的教师一见学生犯了错误,居高临下,大声斥责,根本不从学生的角度去分析问题。被批评的学生慑于教师的威严,嘴上虽不敢申辩,但心理不服气。这样的批评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批评学生也要走入学生心灵深处,从学生的角度去分析,使学生愿意同你交流。这样才能使学生从思想深处认识错误、改正错误。

2.当众出丑。学生犯了错误,有的教师不分场合,便在公开场合点名批评。结果,有的学生再也抬不起头来,有的干脆破罐子破摔。教师应根据学生犯错误的性质、程度和学生的性格、脾气,选择适当的场合开展批评,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给学生创造认识和改正错误的良好的心理环境。

3.偏袒不公。有的教师对学生有明显的好恶,对自己喜欢的学生不愿批评,就是批评也总轻描淡写。而对一些不喜欢的学生则批评起来毫不手软。其实,学生对于教师的公正与否特别敏感。如果教师批评时尺度不一,就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降低教师的威信,造成班级的不团结。

4.话语刻薄。有的教师一激动起来,就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挖苦的、刻薄的、伤学生自尊的话就出来了。这样,被批评的学生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甚至产生仇视心理离老师越来越远。所以,批评学生时要尊重学生,不要讽刺挖苦,更不要恶语伤人。

5.以点盖面。有的教师批评学生,有时会把偶然的失误说成是一贯性的错误,把个别学生不守纪律说成是班级风气不良。这种以点盖面、小题大做的批评方式,不仅不能使犯错误的学生心悦诚服,而且还会使多数学生反感。因此,批评时必须实事求是,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不要任意夸大。

6.主观片面。学生犯了错误,教师要全面了解事情真相,不要主观妄断。教师既要看到他所犯的错误,又要看到他的一贯表现;既要看到主观原因,又要看到客观原因;既要看到犯错误的现实,又要看到改正的可能性。只有这样,才能使批评收到良好效果,使被批评的学生心服口服。

批评是逆耳的忠言,批评是苦口的良药。只要我们教育者恪守一点: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就可以凭自己的智慧去艺术地进行批评,这样便会促使学生在批评中成长,达到真正的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 伊珊.辅导员与大学生谈话艺术探究[J].科技信息,20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