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人际沟通演讲材料

人际沟通演讲材料

时间:2022-08-27 09:22:4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人际沟通演讲材料,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人际沟通演讲材料

第1篇

大家好!

此时此刻,能够站在这里参加竞聘演讲,我深感荣幸,无论大家最终对我作出怎样的评价、怎样的结论,我都将衷心感谢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对我的厚爱、信任与支持。

下面我开始竞聘演讲。

我叫郑燎松,这次竞聘的岗位是非生产采购班长。

首先,我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学习与工作情况。

我06年7月毕业于江西南昌华东交通大学,所学专业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本科学历;毕业后立即到质量检查处上班,担任部品技术员岗位,一直到今年8月29日;8月30日我到九江采购处报到,担任计划员岗位,一直上班到现在。我曾经获得的荣誉有:07年度九江公司QC成果三等奖;09年度昌铃公司质量先进个人。

接下来我讲一下我的竞聘优势。我的竞聘优势我总结了一下,有两点:

第一,在我们公司内部,相对来讲我接受教育程度较高,学习能力较强,掌握技能较快,能较快地掌握新岗位所需技能;第二,相对来讲,我比较年轻,有活力,思维活跃,应变能力强,适应能力强,能较快的适应新岗位;有这两点优势,我可以比别人快一些进入工作状态,能够为公司提高运行效率。

接下来我讲一下我对本岗位的认知情况。

我把我的认知情况分成了五点。

第一点,据我了解,本岗位主要负责采购不参加或不直接服务于生产经营过程的各种材料或设备等等;

第二点,本岗位应当能够熟练操作:采购流程,采购数量控制,采购价格核算,采购商品成本构成分析等等;

第三点,本岗位应承担的责任:采购计划与需求确认、供应商选择与管理、采购数量控制、采购价格控制、交货期控制、采购成本控制、采购合同管理、采购记录管理等等;

第四点,本岗位应具备的技能有:成本意识与价值分析能力、预测能力、表达能力、良好的人际沟通与协调能力以及迅速了解所采购商品相关知识的能力等等;

第五点,本岗位职业守则:

Ⅰ、遵纪守法,廉洁自律;

Ⅱ、爱岗敬业,诚信尽职,具有团队精神;

Ⅲ、树立服务意识,尊重用户和供应商;

Ⅳ、讲究效率,善于创新;

Ⅴ、保守商业秘密,保证安全。

这就是我对本岗位的认知情况。

现在我讲一下我的工作规划。

我的工作规划分为四步:

第一步,熟悉工作流程。关于这一步我准备详细了解公司的采购记录,掌握公司以往采购商品的信息;学习采购流程、采购计划与需求确认、采购数量控制、采购价格控制、交货期控制、采购成本控制、采购合同管理、采购记录管理、供应商选择与管理等等。这一步的工作我主要是通过向同事咨询、查阅资料来学习。

第二步,掌握相关技能,如成本意识与价值分析能力、预测能力、表达能力、人际沟通与协调能力以及迅速了解所购商品信息的能力等等;这一步的工作我主要也是通过向同事咨询、查阅资料来学习。

第三步,在做好前面两步工作之后,我就能进入正常工作状态,此时我将踏踏实实,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努力把工作做得最好,并勇于创新;

第2篇

关键词:多元化智能;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实施策略

一、设计激发学生智能的教学方法

在多元智能环境里,为学生提供单一的、直接用于激发学生某种智能的素材可能并不是最主要的,重要的是设计出一些让学生感到有意义的活动(作业)形式或专题学习,来激发他们各种智能的组合,而基于发展潜能的多元情境化作业则为学生发展智能强项、改善智能弱项创设了新的空间。在语文教学中,改善学生智能的活动(作业)形式有朗诵、讨论、辩论、演讲、日记、周记、随笔、作文、访谈、讲故事、演课本剧等。这些活动语文教师其实都在做,不过以前是自发的,而在掌握了多元智能理论以后就变得自觉了。

在专题学习的过程中,一方面,要为学生的多元智能发展创设恰当的外在条件,教师要提供跨越学科界限的专题素材,这就意味着学习资源的开放和丰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研究同一专题的不同方面,这就有了选择学习材料的自由,也有了充分的机会探索各个学习领域。充盈的学习资源不仅有助于学生的多元智能达到全面的、合格的发展水平,而且有利于学习者发现和强化自身的优势智能。另一方面,在专题学习中,学生需要规划自己的学习,这真正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在一系列的学习活动中,如提出问题、拟订计划、收集信息、记录统计、分析整理信息、发表意见、讨论交流等,学生不仅需要运用各种基本技能,也获得了使用不同的技巧和智能进行学习的机会。

二、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发展学生智能

多元智能理论强调每一种智能的发展实际上都有其独特的轨道,有的发展得早些,有的发展得晚些。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是发展学生多元智能的前提,特别是一些富有个性的课堂教学设计。根据多元智能理论,进行多元智能教学既可以从教学的内容上着手,也可以从教学手段或媒体应用方面去考虑。

为促进学生对学习对象的理解,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学生一般对动作的体验较深,教师在进行复杂的说明文教学中,可以将较为抽象的事理的过程与具体动作或表演的过程联系起来。

另外一个重要的做法是,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发挥其优势智能的机会,让他们利用自己的优势进行学习。例如,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自愿结合,组成以不同内容为研究对象的活动小组,向他们提出不同的任务。应该让学生从多种角度去体验,运用各种智能参与学习,并进行各种交流活动,扬长避短,积极发展学生多元智能。

三、重视发展人际交往智能

人际沟通智能是多元智能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多元互动、协同合作学习不仅能培养学生的交往意识和能力,开发学生的人际潜能,而且可以帮助、促进弱势群体,从而达到智能互补的效果。为实现学生间的优势互补,一般要在学生自愿组合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进行异质性分组。当然,仅仅给学生分组并不能确保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必须有目的地给予引导。人际沟通智能的核心是留意自己和他人差别的能力,因此,在学生合作完成某一项任务的过程中,可以由学生通过对自己和他人能力、特长的分析,自行分工,把握进展速度。建立了合作小组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让他们明白此时的学习光有兴趣是不够的,更需要有一种责任感。一开始可以是3~4人小组内的合作,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合作技巧后,可以尝试全班同学之间的合作。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以参与者的身份介入,自然地发挥协同学习的作用。通过这种有意义的探究与合作,既开启了学生的人际沟通等多元智能,又把“学习时间和学习过程还给学生”,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和自觉学习习惯,还使学生逐渐明白团体的成功有赖于团体的协同努力,从而在小组中建立起一种积极的、相互悦纳的人际关系。

四、树立多元评价观,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

过去人们大多将语言言语智能和数学逻辑智能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大部分智能测试也都建立在这一基础上。而多元智能理论则启示我们: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必须要从多元的角度进行,因为“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多一批好学生”。借鉴多元智力理论,我们应改变单纯以标准的智商测试和学科考试成绩为主的评价观,树立多元多维评价观。改革的方面有:(1)评价意图。由评价学生的智能是一元的,改为多元的。(2)评价手段。由评价注重智力测验考试转变为智力测验考试与解决实际问题并重。(3)评价目的。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评比,而是为了促进学生的自我认知,让他们做得更好。因而应淡化甄别、选拔功能,以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为目的。(4)评价方案。在目前分科教学的情况下,应设计针对各科教学的多元智能评价方案,这些方案要顾全面、突重点、展优势、看发展。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评价不再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使每一位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方凌雁,庞红卫.论多元智能观的评价理论及其启示[J].教学与管理,2001,(20).

[2]刘捷.建构与整合:论教师专业化的知识基础[J].课程·教材·教法,2003,(04).

[3]杨丽.多元智能理论对学生评价的启示[J].教育探索,2002,(03).

第3篇

【关键词】人际沟通;技巧;倾听

中职生的人际交往较以前相比,复杂性、广泛性增大,学生们开始步入准社会群体的交际圈,尝试独立的人际交往,并试图发展这方面的能力,因为交往能力的高低成为青年学生心目中衡量个人能力的一项重要标准。然而,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处理好与人交往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有相当数量的人会产生各种问题。如果我们能了解到沟通方式中的心理学原理及技巧,就有可能较好的度过自我同一性发展的阶段,建立起外在的心理支持,减少因自我交往挫折产生的自我否定焦虑感,维护个人心理健康。

1 解读人际沟通

人际关系(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是人们在共同活动中彼此为寻求满足各种需要而建立起的相互间的心理关系。可以说,人际关系是与人类起源同步发生的一种极其古老的社会现象。沟通则是人类社会交往的基本过程,也是一切社会赖以形成的基础。因此,著名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萨倍尔说,“……每一种文化形式和每一社会行为的表现都或明或暗地涉及沟通。

1.1 满足社会性的需求:人是群性动物,喜欢群居生活,这是天性。社会学家马斯洛也指出“社会性”是人类五大基本需求之一。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所归属,是家庭中的一分子,与朋友在一起时被接纳,在社会上被人尊重,这痒才能让你感到你和他们同类,有类同的语言、生活与文化,如此生活一起,才能分享,才会产生乐趣,才能使生活有意义。

1.2 增进自我了解、发展自我概念:每个人的自我了解来自省,另外的信息来源即是他人。别人就像是镜子一样,当我们和他人互动时,可以从别人的反应或回馈中,发展出清晰、正确的自我画像。因此,人际网络愈广就拥有愈多的镜子,也就有多方面的回馈,让你不必只从少量的回馈中就给自己下对结论,这样对自己比较公平。

1.3 甘苦与共、携手互助:“与朋友分离的欢乐是加倍的快乐,有朋友分担的痛苦是减半的痛苦。”当个人的成就、荣耀、快乐被自己的朋友分享,更能感受到喜悦与价值。而当个人有痛苦时,如果有家人或朋友在身边安慰、鼓励或协助,就不会感到孤单、无助,人也比较容易恢复信心,也有勇气从失败、痛苦中再站起来。

1.4 促进身心健康:积极心理学表明,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个人生理与心理健康都有很大帮助。有人说寂寞会致人于死地,优质的人际关系可以创造生命、延年益寿。很多医学研究都发现积极、支持性的人际关系使人长寿,提高肌体免疫力,使人较少患病,也帮助疾病的复原。同样的,寂寞、疏离等会导致心理疾病。令人痛苦的事莫不过没人理会、没人爱、被放弃、疏远等,这些使人感到焦虑、沮丧、挫折、失望、自贬,会造成心理的失落、创伤。所以,积极的、支持的人际关系使人感到安全、自尊、自信、愉悦,而成为快乐、快乐、健康的人。

2 有效沟通的心理策略

美国沟通大师保罗莱金研究显示:领导者的交往沟通时间有45%花在听,30%花在说,16%花在读,9%花在写。

2.1 听是首要的沟通技巧:上天赋予我们一根舌头,却给了我们一对耳朵,所以,我们听到的话可能比我们说的话多两倍;研究表明,大部分人至多是中等程度的听者。现存的问题集中在交流双方是否能听懂对方的意思。是否能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来理解对方。

“听”具有五个层次。第一层是根本不听,例如妈妈的唠叨;第二层是假装在听,例如做青蛙状;第三层是有选择的听,例如聊天、报告等;第四层是全神贯注地听,又叫聆听,例如音乐会,小道消息等;第五层是最高境界倾听,用心去听,即用同理心去听。

另外,人际交往中最重要的一个技巧就是移情换位,这是指有效的听者是主动的听者或能能移情换位地听懂别人的信息。具体分为表层的和深层。表层:听者简单地解析、重述或总结沟通的内容。深层:听者不仅有表层的参与,也能理解对方隐含的或没有说出来的内容。

例如:某同学甲对一同学说,

甲:“我用了整整3个月时间来准备英语四级考试,下苦功夫来复习单词、听力等,历年真题都做了很多遍了,但还是在听力上失分太多,最后的总成绩还是差3分,没能顺利通过考试,哎。”

一同学:“我知道,你感到很难受,因为你已经非常努力地争取,但还是没有考好。”

心理学老师:“你投入了这么多精力和时间在这件事情上,足以见你对此事的钟声程度,却由于自身基础不够扎实的原因没能成功,一定非常难过,但整个过程中你积累了相应的经验,并注意加强英语听说能力的协调,接下来的备考一定会顺当很多,如果需要老师的协调那以后我们多加强联系!

分析:这里乙是表层的移情换位,丙则是一种深层的移情换位。因为他听到了甲的言语外之意——由于公司内部协作的问题失去了业务。因此,我们需要不断的训练我们的听知注意力;听知理解力;听知记忆力;听知辨析力;听知灵敏力。

2.2 说——“鸟不会被自己的双脚绊住,人则会被自己的舌头拖累。”一般而言,“说”可以分为这几种类型。社交谈话:通过语言接触,分摊感觉,是建立社交关系的闲聊。“…怎么样?…”感性谈话:分摊内心感受,卸下心中重担,属宣泄沟通,是人际关系的剂。“担任班长一职,为班级荣誉,你辛苦了…”传递资讯:交流双方的对话象一场乒乓球比赛,你来我往,双向沟通。

美国《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威廉?萨菲尔说:与人沟通时,必须先理清自己的思路,说话要言之有物,以此说服、引导、感染和引诱对方。

另外还要善于利用非语言因素。据调查分析,从交谈中获取信息中,视觉占55%,声音占38%,语言占7%;非语言因素包括:使用您的声音;语音与语调、语速、强调;使用面部与双手;露出开朗、机警的微笑;使用眼睛;声音与视觉协调一致;使用身体;身体姿势、泄露信息、身体距离;?让对方开口;鼓励别人谈论观点。提问的技巧:选择性提问、婉转性提问、协商性提问。

2.3 看——观察:留心捕捉脸部表情,我们可以试图通过关掉声音,“看”电视的方法来练习。学习洞察眼睛的变化,从瞳孔见好恶;肢体动作可以增添色彩与气氛。

距离代表亲疏。挚友:0.5M以下;一般:0.5~1.2M;商务:1.2~2.4M;公开演讲:3.6M以上。

2.4 写:写具备可以永久记录;可以很好地组织复杂的材料,易于理解,可以事后阅读等有利之处。我们需要在写之前想清楚,再下笔;简洁,用字铿锵有力;使用空格、段落、标题、字体、图片等。比如选取一个生动的题目;“必须知道的事实”:选择你希望传达给对方的几条最重要信息;关键词:将“必须知道”的语句浓缩为关键词;解释、强化、推敲;加以强化:回应中心。

第4篇

1.把握目标。确定沟通目标的意义在于:分析整个沟通过程所要解决的最终问题。针对沟通前众多的信息,沟通者必须组织一个清晰的概念传达给受众,才能实现有效沟通。这个清晰概念的组织包括:确定目标、明确观点、安排具体内容。沟通目标不仅要按指导性和咨询性策略进行,还要明确总体目标、行动目标和沟通目标。既要界定好总体目标、战略、策略和任务之间的关系,又要明确主导目标,善于在主导目标的规范下,考虑如何把对方的目标进行整合,确定最后的行动目标和沟通目标。

2.分析信息源。在沟通中,信息源即信息的发送者、沟通主体、沟通者,即:分析谁发起这个沟通的行为。在沟通分析过程中,沟通主体关键要明确三个问题:我是谁?我在什么地方?我能给受众什么?沟通主体分析是解决“我是谁”以及“我在什么地方”这两个问题。沟通主体分析“我是谁”的过程,就是自我认知的过程;而分析“我在什么地方”的过程,就是自我定位的过程,这两个过程就是确定可信度的过程。而解决好信息源的问题,则是沟通主体建立可信度和确定沟通目标的过程。因此,信息源始发沟通过程,确定沟通对象,选择沟通目的。

3.组织信息。为了使信息顺畅地传递至听众并使其易于接受,策略性地组织信息是至关重要。即重要内容应放在开场白还是置于结尾需要仔细斟酌。如果在开头就阐述重点,称为直切主题。由于直接切入主题能更快、更容易地为听众所接受,故在商务场合中应尽可能多地采用。如果在结尾说明重点,则称为间接进入主题,即采用循序渐进、逐条分析、最后推出结论的方法,以缓解具有排斥心态者的抵触情绪,并激发他们的兴趣,进而转变其态度。为此,要善于运用信息策略。信息策略是管理沟通的第三个重要环节,成功的沟通者在每次沟通发生之前,首先要考虑如何完善沟通的信息结构。信息策略的制定,关键在于解决好怎样强调信息、如何组织好信息这两个问题。

4.了解听众、服务听众。成功的管理沟通是听众导向的沟通。在沟通前应该了解听众背景:他们是谁?他们了解什么?他们对什么感兴趣?怎样激励他们?做好这四点主要是在与听众沟通前要认真预测听众是积极的还是被动的?是主要听众还是次要听众?他们对于沟通的主题了解什么?他们需要哪些新信息?听众对所提供信息感兴趣的程度?如果听众对沟通主题兴趣浓厚,就可以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而对于那些对沟通主题兴趣不大的听众,就应该设法激发他们的热情,征求意见并诱导他们参与讨论。沟通客体分析是成功管理沟通的出发点。要善于运用沟通客体策略,重视伦理道德在管理沟通中的作用。

5.沟通背景(环境)分析。现代企业优化管理沟通,必须重视环境分析,建立环境分析机制,既要经常分析内部环境,又要分析外部环境,因人因事因时因地而异。要特别重视对沟通过程发生影响的环境因素分析:一是心理背景,包括沟通主体自己的心情和沟通主体对于对方的感受和态度,避免由于偏见与好恶而出现偏差。二是物理背景,即沟通发生的场所。特定的场所能造就特殊的沟通氛围,如与上司沟通时,在上司的办公室沟通与在厂区的花园沟通效果是不一样的。三是社会背景。对不同的社会角色,善于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与模式,处理好沟通主体双方及对沟通发生影响的其他个体和人群的关系,如:上司在场与否,竞争对手在场与否,自己与他人沟通的措辞、举止会有区别。四是文化背景。它更是潜在而深入地影响每一个人的沟通过程与沟通行为。当不同文化在沟通中发生激烈碰撞或交融时,人们能深刻感受到文化的威力。

6.优选媒介(渠道)。沟通总是通过一定的媒介包括口头、书面和非语言而完成的。渠道是由发送者选择的、借由传递信息的媒介物。一般来说,口头沟通渠道主要用于即时互动性沟通,沟通内容具有一定的伸缩性,无需严格记录,沟通形式活泼,富有感彩。书面沟通渠道主要用于要求严谨,需要记录备案的沟通。无论是口头沟通还是书面沟通,都可以作为正式和非正式的沟通渠道。在选择沟通渠道时要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根据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来正确选择恰当的沟通渠道。在当今信息经济时代,电子信息通道出现了多样化,如现在已经被企业利用的管理沟通电子渠道有:电子数据库、电子数据交换、个人电子邮件、组群电子邮件、可视电子会议、手机及电脑与网络共同传递的电子短信息、企业内联网、企业独立网站、企业互联网、企业电子刊物等一些新渠道。从理论上讲,管理沟通应该比以前有更快的速度、更大的信息容量、更宽的覆盖面积、更高的准确性和成功率。

7.重视反馈。完整无缺的沟通过程,必定包括了信息的成功传送与反馈两个大的过程。没有反馈的沟通过程,容易出现沟通失误或失败。为了检验信息沟通的效果,即接受者是否正确、完美、及时地接受并理解了所需要传达的信息,反馈是必不可少和至关重要的。如果发送者想要沟通成功,要求接受者及时进行反馈是必要的。当发送者发现传达的信息没有被理解,就应进行第二次甚至更多次地传送。同样地,如果接受者发现发送者收到自己的反馈后,再发送回来的信息表明理解有误,则在调整了理解之后,有必要进行第二次或第三次反馈,直到确认自己对信息的理解准确无误为止。

二、打牢管理沟通的基础:听、说、读、写

管理者作为个体,要实现管理沟通优化,要特别重视打牢沟通技能的基础,提升管理沟通的效果和效率,根据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口头与笔头方式,熟练驾驭笔头和口头技能,以提升沟通效率与效能。可以说,听、说、读、写是管理者必备的基础技能,而在沟通过程中的听、说、读、写的重要性分别比例为:听40%、说35%、读16%和写9%。

1.善听。“倾听则明,偏信则暗”。倾听是管理者必备的素质之一。成功的管理者大多是善于倾听的人。为了使倾听有效,管理者应该有意识地克服倾听障碍,掌握下面的倾听技巧:一要身心投入。集中精力、集中思想、积极思考、保持开放姿势是有效倾听的重要保证。二要换位思考,以增强相互理解。三要沉默是金。静静地听他人倾诉是有效倾听的最好方式。切忌自己滔滔不绝,反客为主,喋喋不休。四要听其言观其行。不仅非语言信息较可靠,而且言行一致更关键。五要适当记录。有效反馈是有效倾听的体现,管理者通过倾听获得大量信息,并及时作出反馈,这对于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提升工作绩效具有重要作用。

2.能说。包括面谈与演讲技能。现代人都要学会沟通、表达和当众讲话(公众演讲)。“能说会道”更能适应各种各样的人际交往,更适应各行各业迅猛发展的需要。面谈是人际沟通的重要形式,是管理沟通发生的交流方式。提升面谈水平,要制定面谈计划、确立面谈目的、追求信息共享、安排面谈结构和环境,以增进关系。同时,用5W2H方式准备问题,即为什么谈(why)、与谁面谈(who)、何时、何地谈(when及where)。谈什么(what)、怎样谈(howto)、谈的深度与广度(howmuch)。要做好演讲,明确演讲目的,用5W2H法做好演讲准备,设计好演讲的语言结构,包括开场白、主体观点的阐述、结尾,把握演讲的心理技能,巧妙运用演讲的非语言技巧。要讲究说的艺术,要以理义感人,注重伦理道德,说话恰到好处,恰如其分,切忌巧言令色、强词夺理、冗词赘句。必要时,应运用游说进行说服,善于潜移默化。

3.巧读。作为一个管理者,每天要阅读的信息很多,如:报告、合同、会议资料、公司文件以及网上信息等,阅读后再传达给员工。管理者在管理沟通中掌握读的技巧是十分重要的。阅读是语言交际能力的一种体现。从形式上看,阅读似乎是一种单向的言语交际活动,实质上它是作者与读者双方参与的言语交际活动。管理者在阅读中要进行互动式的阅读,即在阅读中要善于总结、提问、阐述(澄清短文或字词的意思)以及预测(预测下文的内容)。

信息时代对传统的阅读方式提出了挑战,面对日渐繁多的信息,我们却没有足够的时间细读我们想接收的每一件事物。因此,要善于略读。略读则跳过某些阅读者完全了解的段落,从而有效利用时间。要主动阅读,越主动地阅读,效果就越好。

4.擅写。笔头沟通不仅是一种传统的沟通形式,也是现代企业最可靠的沟通方式。“口说无凭,落笔为准”。在现代企业的商务活动中,商务函件、协议、单据、申请报告等都要以笔头纪录方式加以认同。笔头沟通信息易纪录并永久保存,信息传递方式快捷并可特别关注细节,能精确用词并使相关受众能得到真实的信息。一要善于运用不同的沟通方式,发挥纸张、传真(Fax)、电子邮件(E-mail)、电子会议系统(EMS)的不同作用。二要按受众导向的文字组织原则进行并根据受众特点来组织文字信息。三要提升笔头沟通的语言组织技能。把握笔头沟通的语言逻辑的最高层次、中间层次、基础层次,善于运用演绎、归纳等推理方式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四要重视笔头沟通的写作全过程,包括收集材料、组织观点、提供材料、起草文稿和修改文稿。五要把握写作特点,要简明扼要、重点突出、言简意赅,并使读者乐在其中;明确写作目的,按不同受众选好风格、渠道偏好及不同的沟通方式;把握好写作的换位思考。

三、管理沟通的换位思考:望、闻、问、切

一般说来,管理沟通大都从沟通主体着眼,探索人际沟通、组织沟通的技能、包括危机沟通、跨文化沟通、与新闻媒体沟通、谈判技巧以及冲突管理与沟通技能等,这是管理沟通的基础,是管理沟通的根本和关键所在。笔者认为,为了优化管理沟通,发展管理沟通的换位思考,有效引进中医的望、闻、问、切,善于从医生对病人的探询、沟通诊断的角度以对受众进行进一步的观察、了解,深入地、全面地通过对受众的调查、研究、分析,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促进管理沟通更臻完善,是十分有益的。

1.善“望”。医生对就诊病人的“望”,是用其工作经验、医学学识、社会阅历对病人的观察,观察就诊者的脸色、舌苔、年龄、病态或姿态,从其表面进行初步观察,进而结合看病人病历、倾听病人的倾诉,有一个初步的判断。现代企业的管理沟通引进“望”,既要站在信息者的角度,观察受众的表情、心态、谈吐、言行,以窥测其愿望、需求、爱好,又要善于从受众的角度进行换位思考,观察信息者的目的、态度、信息可信度、对受众的尊重度等,以便从两个角度、各个方面来优化管理沟通。相互交往,不仅要看对方的表情、着装、气质、风度,还要看其眼神,透视对方眼睛后面的神情,能入木三分而一叶知秋。进而,受众对信息者表达其希望、渴望、盼望、愿望;信息者则应深入了解受众的各种愿望与要求并尽力满足。这种从观察的“望”发展到了解对方的各种要求的“望”,是管理沟通理念提升及运作的进一步完善。

2.广“闻”。医生的“闻”在于听诊,认真倾听患者说话的声音、咳嗽、喘息、谈吐,进而“嗅”患者的气味、体味等,以综合感受来自患者的信息,“望”“闻”结合,进一步分析、观察其病情、病源,做到心中有数。现代管理引进“闻”,既要与前面的“听”相结合,善倾听,切忌只听而不闻;更要善妙听,听出对方弦外之音,看对方欲言却止而听出其半句话;“望”“闻”结合,不仅听其言,更要观其行,“耳闻不如一见”,能洞察出“闻所未闻”的稀罕信息;“闻”“嗅”结合,更应提高管理者的经济嗅觉、文化嗅觉、政治嗅觉。

3.勤“问”。“问”是医护工作的重点。不仅要问现在的病情、病状,还要问病史、药物过敏史、就诊史等。亲切、自然、美好、关怀的语言,会消除患者的顾虑并给患者带来亲切感,增加信任度。语言交流是管理沟通的主要方式之一,管理者要勤“问”,善于向不同的对象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场合致以亲切的问好、问候、问安,应问寒问暖、问长问短以表达关心致意;还要善“问”,善提问题,善有水平的提问题,无论是问津、问难,都要恰到好处,把握分寸,切忌问道于盲;要做到“不耻下问”。回答问题既要对受众一视同仁,问候、答问都要在语言、表情、态度、动作中表达亲切的关怀,又要诚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问”与“答”是双向交流,双向交流要力争“双赢”,以诚信、诚实、诚恳追求管理沟通优化。

4.深“切”。“切”在医疗中既是深入调研、全面分析的过程,又是诊断处方的过程。既要在望、闻、问的基础上进行手诊、切脉、听胸部腹部及进行必要的化验、医疗器械检查,更好综合分析、全面诊断,还要掌握一些边缘科学知识、如心理学、行为医学,用以分析患者就诊的心理变化,以进行更好的行为护理及对症下药。现代企业管理沟通引进“切”的理念与技能,将实现管理沟通现代化的飞跃。“切”意味着“接”的艺术,亲切地接待、接见,深入地接近、接触,诚恳地接受、接应、接头,是优化管理沟通不可或缺的;对管理沟通相关的事、物、人过程等,要善于“切”磋,切磋琢磨可提高管理沟通水平及深度、广度。管理者才能更全面地思考、探索、逻辑推理,以提升管理沟通水平。“切”要做到深切,多用心思考。

良好的沟通,不仅优化不同主体之间信息正确的传递,使组织的正常活动得以维系,也促进人们之间的关系融洽,使组织获得超越职能的凝聚力。良好的沟通既要善于将管理沟通“七要素”与“八字诀”优化组合,使之在沟通过程中最大程度地满足沟通的主体、客体、信息传递媒介及提高编码系统的效率、效应的需要,又要善于换位思考,从对方角度、从医生治病诊断的角度出发考虑沟通问题,促进沟通更完善、完美,促进管理沟通现代化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魏江,严进,等.管理沟通:成功管理的基石[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2]康青.管理沟通[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殷莉.运用有效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技巧[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4.

第5篇

随着社会的变革发展,人际的交往,人才的竞争,无不显示口语交际的魅力。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曾对一些成功人士档案分析,发现“智力”“专业技术”“经验”只占成功因素的百分之二十五,其余百分之七十五决定于良好的人际沟通。由此可见,口语交际能力的高低在事业发展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口语作为人类交际的一种言语形式,产生的社会效益、文化效益是不能等闲视之的。 ‘

所以,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对于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我一直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去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一、立足课堂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一)不容忽视的课前十分钟训练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课堂教学大多偏重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忽略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致使一些学生“先天性聋哑’’——怯于当众表达自己的思想,评判他人的言论。所以在刚带这个班时,我就着手进行这个训练,但刚开始,学生很胆怯,有一位男同学很害羞,到了讲台上便不好意思地把头扭向课堂外,半天没说出一句话。台下的同学等得不耐烦了,鉴于这种情况,此男生脸更红了,两手不停地揉搓衣角,最后迫不得已匆匆讲了两句话,然后旋风一样跑回课桌,没进行演讲,并且还花了将近十五分钟。

鉴于这种情况,我想课前十分钟训练一定要狠抓,这项活动一定要搞下去,还要搞好它。在以后的口语能力训练中,大部分学生已慢慢适应走上讲台讲话,对于极少部分害羞、胆怯的学生,我就慢慢鼓励,因势利导,与学生对话,缓和他的情绪,诱导他说出心中想说的话,经过了这半年的训练,变化十分大,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再也不像以前扭扭捏捏,声音也不再小得像蚊子哼哼,并且学生都用普通话来回答问题,声音响亮,对于意见不一致的,有的同学还敢于大声地发表自己的看法,有时还进行激烈地辩论。有时为了让学生有话说,我让学生先做好充分的准备,他们可事先看看电视,阅读报纸,或向朋友询问……由于有充分的准备,课前十分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培训也受到了更好的效果,演讲的同学说的更精彩,听众们也听得津津有味,点评的同学见解也更精辟到位了,同学们在课前十分钟中不同程度地提高了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

(二)创设民主课堂鼓励学生各抒己见

在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对话是必不可少的一种形式,应鼓励学生敢说,应让他们说话详尽,有条理,这在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中也是极为重要的一环。

(三)复述课文提高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我认为复述课文应根据课文的内容、文体而定,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复述重点。如《祥林嫂》这篇文章,我认为就应该根据时间这个线索来介绍人物的主要事迹,不同的时间对应不同的事件,那么祥林嫂悲苦的一生就历历在目了。如说明文《景泰蓝的制作》这篇文章,我就让学生按照生产过程的特点,按照生产程序,准确使用术语把景泰蓝的制作过程说清楚,学生就会对景泰蓝制作过程了然于胸。但文中有两件制作过程又是详细介绍的,因为这两部分是决定景泰蓝质量的关键程序。再让两名学生来复述这两部分。这样去做,不仅有利于下面讲解课文,也有利于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四)个性表演训练学生口语实践能力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坚持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要充分利用语文教学的各种课型,各个环节,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分角色进行戏剧性表演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口语交际训练方式,颇受学生的欢迎,能充分调动学生表演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再创造的欲望,锻炼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课堂活动。我也抓住多种机会来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经常让学生表演课本剧。

我经常通过写作来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在作文讲评课上,让写得优秀的同学讲讲写作经验与体会,比如这次百校联考的作文题“风度”,我班彭勃同学写得议论文很优秀,让他到台前讲述拿到题目后他的审题构思过程,及文章的结构安排,正反事例的选材等等。学生获益匪浅,他的口语能力也在无形中得到了提高。平时写作文时,学生审好题后就让他们列提纲,根据列好的提纲,脱稿口述如何构思的如何突出主题的,选用什么材料等。学生在口述的过程中,他要说得有条有理、有先有后、有主有次,有时可能来不及打腹稿,就更能训练说话者的机敏性、思维的逻辑性及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一举而多得。

二、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第6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口语;交际能力;兴趣

中图分类号:G421;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01-0042-0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际,发展合作精神。”近几年中考命题中,口语交际考查也成为必考命题。口语交际能力理应成为学生必备的一项语文素质和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遗憾的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教学不被重视。造成这种教学态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教者的层面来说,没有认识到口语教学的重要性,加上教者的学生主体意识还有欠缺,喜欢在课堂中“一讲到底”,学生鲜有表达机会。从学生的层面来说,简单认为作为一个中国人,会说中国话就行,根本不需要进行专门的口语训练,加上一些学生的性格、心理、情绪等方面的缺陷,因此,口语交际训练也不被学生所重视。那么,应该如何针对目前口语交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好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

一、找准切入点,调动学生口语表达兴趣

信息化时代下的学生思维活跃,视野开阔,知识面广,许多学生在课后都能滔滔不绝、满怀激情地对他人进行“演讲”,甚至声音还很大,与他人争着说。但一到课堂上让他们表达,他们就不敢当着众人的面说,或者部分同学迫于课堂氛围有所表达,但声音又显得非常小,恨不得要让教者给他安装个音响系统。究其缘由,胆子小、训练少、要求学生表达的素材比较陌生都是重要原因。因此,教师要找准切入点,多让学生表达他们熟悉的素材资源,及时发现学生口语表达中的闪光点并给予热情洋溢的赞扬,充分激发新时代学生理应体现的活跃思维,让学生有话说、有兴趣说、想说、敢说、愿意说。

二、充分利用教材,加强口语交际训练

现行苏教版语文教材每一册都结合单元课文内容配置了不同要求的口语交际训练内容,从与人交往的对象、场合、文明用语到交际口语的针对性、吸引力,从要求学生学会委婉拒绝到学会有效劝告他人,从记者、主持人到导游等角色的体验,从对事物的描述到思想观念的表达等等,可以说是种类繁多,精彩纷呈。教材为每次口语活动都提供了明确的主题,设置了鲜明的情境,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口语交际训练目标。教师要重视运用好这些口语交际训练素材,给予学生必要的示范和点拨指导,精心策划,落实任务,做好口语交际的技巧指引,合理安排每一次训练重点和步骤,担任好口语交际课堂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

三、做好常规训练,使口语交际训练持之以恒

口语交际训练除要做好教材口语训练内容外,教师还要做好常规训练,使口语交际训练在更多的时间、更广的空间开花结果。比如,教师可以尝试运用好课前三分钟演讲,即在每节语文课开始的前三分钟将讲台让给学生,让学生以演讲的形式锻炼口语表达能力。每个学生通过讲故事、播新闻等形式轮流演讲,全班学生按学号顺序轮流进行,每一学期每一个学生有2~3次独自演讲的机会。由于全民动员,人人上台,学生没有了心理压力,不管是性格内向的还是活泼的,基本能在轻松和谐的演讲氛围中,按照事先的充分准备在规定时间内顺利地完成自己的“表演”,一些学生还有教师意想不到的演讲创意。这种锻炼方法有效克服了一些学生的怯场心理,也让一些学生敢于在随后的语文课堂中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对语文学习产生了良好的带动效果。除此之外,教师平时还可以在合适的时机组织学生进行口语比赛,比赛内容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可以提供朗读比赛、成语接龙或讲故事等形式供口语水平比较低的学生选择,也可以提供一些社会热点话题或情境体验让口语水平比较高的学生选择,内容因人而异,形式不拘一格。这样,让每个学生有话可说,也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帮助学生积累了大量的语言材料。

四、注重文本感悟,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充分表达

文本感悟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利用学生感悟文本的机会,让他们对文本充分地去“说”、去“议”,在“说”和“议”的过程中,有意识、有目标地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比如,教学生梁衡的《夏》这篇课文时,让学生用一句话谈谈本文所描述的夏天给你的印象,并说说对于夏天,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在教学生老舍的《济南的冬天》这篇课文时,让学生找出自己“最欣赏的佳句”,并按照“我最欣赏的佳句是( ),因为( )”的句型进行表达。在教学鲁迅的《孔乙己》时,设计“孔乙己该不该继续考科举”的辩论,通过辩论,学生对文章的思想、人物形象已经基本掌握。通过多种形式的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在对文本的感悟中得到了有效提高,阅读教学起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五、结束语

总之,语文口语交际训练是训练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师应充分利用文本素材和教材中的口语交际训练内容,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口语表达积极性,让学生的口语学习过程真正成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过程。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字:中职语文;口语交际;策略

职业教育的本位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近年来依据对职业学校学生专业需求和市场需求进行的综合分析,中职语文教育的着力点应是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但就目前的中职语文教学来看,中职学校都能把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作为训练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环节,但大多数缺乏完善的体系和合理训练的梯度,加上口语训练的时间没有保障,教学中也仅是简单涉及。这样的话就会使口语基础差 的中职学生在毕业时仍难以应对面试和工作的要求。因此,语文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使学生在具备基本的口语交际技能的同时,也能养成口语交际的良好习惯。

一、中职语文口语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学生基础差,口语交际能力低

随着教育的普及,职业学校的录取分数线已经不存在,生源的数量不断减少,质量也不断下降。这样中职学校招生的对象普遍地存在着知识面窄、读写能力差、理解和表达能力差等问题。这些学生许多都不善于语言表达,在一些陌生而又正规的场合有的学生会沉默寡言或语无伦次,有的表情呆板、语言表达生硬,有的口语组织没有条理,意思表达的模糊不清......理解和表达能力低将制约着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也影响着今后的就业和社会人际沟通。

(二)教师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法不当

受传统语文教学理念的影响,在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重视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忽视其听说能力培养,在课堂上没有给学生提供口语交际的机会,课后也没有组织学生进行相应的口语训练,这样大大降低了学生表达的欲望。此外,一些语文教师自身的口语表达能力就不高,不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口语训练,不能引导和规范学生的口语交际行为。

(三)语文教学的评价体系落后

现如今各阶段的语文考试,侧重点是考查学生的读写能力,对于口语表达能力的高低则没有科学的形式和体制去考查,缺乏合理的评价标准,导致语文教学忽视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二、中职语文教育提升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策略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个综合系统,需要从易到难,从简到繁,从单一到综合地进行循环渐进的训练。教学中通过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开展丰富的语文活动,让学生有胆量说话,有话要说,有地方说。

(一)活跃课堂气氛,营造轻松和谐的交流环境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需要教师在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时,构建师生间平等交流和沟通的课堂。如在学习《故都的秋》,为使学生领悟作者的思想,掌握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体味故乡秋的意境,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实际提前写篇关于秋天风景的作文,口语课上先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然后组织小组讨论会,选举代表讲述家乡秋的美景,讲述自己对于秋的感悟,比较不同的秋景和秋情。这样学生在领悟课文的同时也能把自己的感受说的很真切,从而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二)联系生活,丰富说话内容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应密切联系生活,因为交际的内容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平时的细心积累和适时训练,能够为口语交际提供用之不竭的材料,也能使学在互动沟通的环境中激发交流的动机,促进口语交际的进行。

1.对话生活是学生主要的谈话内容也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选择适当的对话方式,对于生活中的现象发表自己的见解,要求话题表述流利,有条理,并能准确表达自己的看法,久而久之就能培养学生好的说话习惯。

2.经常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也能增强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学生在活动后都会有话要说,教师组织学生把自己最感兴趣的,最好笑或者最有意义的情节讲讲给大家听,这样不仅丰富了说话的素材还激起了学生说话的兴趣,这时教师适时提醒学生注意说话是否有条理,用词是否得当,表达是否流畅,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就会得到逐步提高。

3.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利用课外资源训练说话。学生喜欢看课外书、好的电视节目和电影,教师从这一方面入手,通过多样的口语训练形式,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如金庸的《神雕侠侣》,组织学生转述剧中的精彩对话,训练学生说话的准确性和条理性;让学生对剧中的空白情节进行补充,训练学生说话的组织能力和想象能力;也可以让学生对剧中人物进行评论,这样学生说话就会具有较强的层次性和针对性,口语训练也会收到好的效果。

(三)培养口语交际能力要有明确的要求

口语性和交际性是口语交际的两个方面,口语性即口头的语言表达,交际性则是交流和沟通。口语是中职语文教育的手段,交流是目的。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应明确口语交际能力的要求,以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具体的要求:首先要能够说一口比较标准的普通话。说话文明,语速适中,说话有说服力和感染力,能够清晰连贯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其次能够在交流的过程中大方得体的与人谈话,能够根据谈话的需要不断调整表达的方式和内容;最后能够要点准确突出地转述见闻,能够作有主见的即兴演讲,能够根据问题发表自己独到的观点。

中职语文教育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方法多种多样,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实践探索,以找出切实可行的教学手段,从而完善学生的职业素养,提升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刘均余,赵静.语文教学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8,(04):56-57.

第8篇

然而,长期以来,在具体的中职语文教学中,我们教师往往只注重对学生进行阅读能力、书面表达能力的教学,而忽略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中职生对口语交际训练的重要性也认识不足,导致出现当前中职学校口语交际教学低效甚至缺失的局面。下面,笔者就当前中职学校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现状及策略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做法,以求证于方家。

一、中职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现状

1.中职生对口语交际能力的认识不足

当前中职学校的大多数学生只重视专业基本功训练和动作能力培养,以为专业课过关了,文化课则可有可无,特别是对口语交际训练的理解,还停留在低级层面,他们没有认识到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性。

2.中职生口语交际能力差

多年来,由于普通高中的持续扩招和社会对职高生的偏见,中职生生源质量逐年下降,很多学生难以达到初中毕业生应该达到的语文水平,他们中很多人的口语组织能力欠佳,语言表达或缺乏条理,或抓不住中心,或词不达意。

中职生大多来自农村,受生活环境、民族风俗、语言习惯、教育条件等影响,在口语交际中长期使用方言,没有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说起普通话来,带有很浓的方言色彩,或出现语音缺陷,或出现语法错误,在口语表达上较普遍地存在着自卑感和羞怯感。在公开场合或与陌生人讲话时,一些学生往往词不达意、语无伦次,甚至有的不敢与人对视,或未语脸先红,更有甚者手脚发抖。这些口语交际能力方面的欠缺严重制约着中职生毕业后的进一步发展。

二、口语交际能力训练策略

口语交际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中职学校的语文课程中,言语性和工具性比普通高中的语文教学要求更显著一些,这就要求中职语文教师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而口语交际课就是一个很好的平台。语文教师在口语交际课堂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转变学生思想观念,激发口语表达热情

要加强口语交际能力训练,首先要转变学生的思想观念,激发学生参与口语训练的兴趣。当前多数中职生只重视专业课而轻视文化课,认为语文课只是走走过场,可有可无,口语交际能力训练更是无关紧要。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告诉学生,语文是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方面能力的,中职生毕业后就要走向社会,面临就业,用语准确、能够清晰表达思想是他们现在完成学业和将来立足于社会所必不可少的一种能力。

培养中职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智力、提高读写能力的需要。口语交际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对中职生今后择业就业、促进社会交往、实现人际沟通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要使学生认识到,忠厚木讷、少言寡语已不是现代人的长处,而能言善辩才更受社会的欢迎。使学生认识到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性,转变其思想观念,从而提高其学习口语的积极性。

《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能够调动学生的兴趣,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收到实效。为此,在新生入学时,我们可以讲一些职场就业的故事,或者组织学生观看一些求职面试的视频,让学生认识到口语表达能力在他们将来就业时的重要性,让学生觉得口语表达训练是他们求职、面试的需要。只有他们的认识到位,才能激起他们说话的勇气与激情,才会让他们在今后的语文学习中真正主动地参与到口语表达训练之中。

2.转变教师的角色,优化课堂活动设计

要加强口语交际能力训练,最关键的是教师要转变角色。教师应逐渐摒弃“一言堂”的教学方式,把主动权留给学生,教师应由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学生的引导者,由课堂的主宰者转变为平等的交流者。改变陈旧的教学方法,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大胆实行民主教学,教学中多采用讨论法等灵活多样的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积极发言,甚至大胆争论的良好习惯,让学生乐于学,学得好,这样,学生就会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口语交际训练尤其需要教师营造开放民主的课堂氛围。

在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可以采取以下几个办法来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办法一:课前五分钟才艺展示。把每天的语文课开课前五分钟留给学生,让学生将平时通过课外阅读搜集整理的诗词散文、经典台词、笑话妙谈、成语故事等在班里做精彩表演。通过每天的才艺展示活动,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办法二:朗读文本。朗读是眼、口、耳、脑并用的学习形式,朗读的过程是把文章里的书面的无声语言转化为口头有声语言的过程,是锻炼口语交际能力的基本方法。朗读对于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力,增强对语言的记忆,有效地积累语言,促进口语的发展,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具有特殊的功能。语文版中职《基础模块》课本中选取的多是文质兼美的典范文章,都是非常适合朗读的材料,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有助于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办法三:复述课文。复述课文就是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和课文中学过的主要语句,将课文的内容有条理、有重点地表述出来,这也是进行口语训练的一种重要方法和途径。通过复述训练,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积累语言,培养他们正确、熟练地运用语言的能力,达到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目的。

办法四:分组讨论。在课堂教学中提倡合作学习,大家彼此交流自主学习的经验心得,在同意和反对、肯定和补充、质疑和回答中,把传统的教师单向传授或师生双向交流变成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这样的方式能培养学生对答如流、随机应变、识别大局、兼顾某一话题的口语交际能力。

办法五:口头作文。在课堂上让学生经过短时间的构思,用口头语言顺畅完整地叙述一件事情,说明一种事物、阐明一个道理,来培养学生敏捷思维,快速遣词造句并组织成文,运用语音语调等表情达意的能力。

总之,教师要把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融入到每一节语文课的教学之中,根据中职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现状,有计划、有步骤、有选择地设计口语交际训练。

3.创设敢说的氛围,激发学生表达欲望

由于生活环境和语言环境的影响,一些学生胆小、害羞,没有当众大胆、清楚表达的习惯。因此,教师应把创设良好的语言氛围、培养和训练学生敢于表达放在首位。而要真正解放学生的嘴巴,保护学生口语交际的自尊心、自信心至关重要。

首先,要在课堂上建立平等、信任、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认识并尊重学生的个性特长、思维与说话方式,要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在课堂教学中要少一些批评,多一些表扬,把“相信人人能成功进行口语交际”的期望传达给每个学生。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与学生一起聊天、讨论,进行没有心灵距离的开放式的交流。

其次,要处理好学生之间的关系,营造一个轻松的、积极的口语交际环境。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显然是不可忽视的教育因素。如果一个学生在说话时,其他学生冷眼旁观、窃窃私语,那么有几个学生能顺利、轻松地完成口语交际呢?所以要鼓励学生学会交往、学会合作,既要学会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也要学会倾听、补充和帮助,让融洽与合作的阳光照耀每个学生的心灵。

再次,教师还应多创设情境,让学生实地表演,以激发其口语交际的兴趣。如在教学中可模拟招聘会,让学生分别扮演招聘人员和应聘人员,体味应聘人员是如何进行自我介绍和竞职演讲的,在交际时如何注意自己的表情和语气,如何在招聘人员面前恰当地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和见解,从而实现打动招聘人员的目的,促使学生由不想说、不敢说变为想说、敢说、会说。也可以模拟采访、模仿作报道,还可以进行诗意盎然的朗诵会、唇枪舌剑般的辩论会,甚至也可以说相声、演小品等等,努力使口语交际教学的形式灵活多样。这样,学生学有所乐、口有所练,极大地提高了进行口语交际的参与热情,从而为自己今后的求职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4.重视普通话训练,培养讲普通话的习惯

普通话是人与人之间互动交流的最直接手段,普通话表达是否明确、顺畅,发音是否标准,直接影响着人与人之间的理解、接受能力,影响着关系的协调和事务的办理。作为将要从事基层服务行业的中职生,普通话训练至关重要。因此,中职校要大力培养中职学生讲普通话的意识,通过黑板报、标语、网络等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氛围,增强中职学生讲普通话的意识,要求学生在课堂内外、校园内外必须用普通话交谈。经过一段时间的潜移默化,学生讲普通话的意识会不断增强,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一定会形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第9篇

一、把握语言学习过程中的两个阶段

语文教材的入选课文文质兼美,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是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的高度统一,是运用语言再现生活的典范,是优秀文化传统的结晶,是现代科学技术的缩影。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以课文为例子,充分调动学生的语言积累,找准课文的语言能力训练点,通过对课文的词语、句子、表达方式、篇章结构的感知,进而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这是基础,是语言训练的第一个阶段。

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研究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怎样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品味课文为适应表达思想内容的需要,遣词造句的精妙之处,篇章结构上的匠心独具,加深对运用语言文字技巧的理解,不仅理解课文写什么,更重要的是看怎样写,即加深课文内容语言文字的理解,使语言知识转化为语言技能,学习运用语言,把理解和表达有机结合起来,读出情、写出趣、听出道、说出德,读写听说的能力得到综合的训练和提高。这里从思想内容出发,理解课文的形式,达到在语文学习中借助语言文字,理解课文思想内容与表现形式的完美融合,是语言学习的第二个阶段,是质的飞跃。当然,在语言学习中,两个阶段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在教学中,要把两个阶段有机统一起来,使语言训练成为学生获取精神享受的重要手段。

二、开辟语言学习的三条途径

1 课内阅读实践

通过先由表及里、再由里及表的语言实践,以课文为例子,让学生举一反三,得法用法,形成语言感受能力,终身受益。在由表及里的训练中,从领会句子表面的意义到深层次的含义,再到表达的思想感情,研究说什么,把语言学习同学习做人紧密联系在一起。在由里及表的语言实践中。学习表达方式,丰富表达内容,侧重训练怎样说,研究作者的思想情感是怎样通过语言文字丰富多彩的组合表达出来的,形成语言能力,把训练语言同表达运用紧密结合起来,实现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目标。

2 写作实践

学生通过课内语言学习实践,对课文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浑厚的感情和作者特殊的驾驭语言的技巧进行探寻,获得对生活的新颖见解,由已知领域扩展到未知领域,理解词语的方法、推敲词语、遣词造句的规律、言之有物、言之有序、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和恰当的表达方式、布局谋篇的技巧和对课文语言的直接感受,转化为自己的语言,通过迁移,在写作实践中倾吐自己的真实情感。

3 语言学习活动

语言学习活动既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渠道,又是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阵地。语言能力,可以通过交际活动得到进一步的增强,让学生自我培养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在语言实践活动中,丰富学生语言学习的内容,调动读写听说的兴趣和愿望,激发语文学习的心理需求。如扩大阅读信息量,指导多读;开展校园文学社团活动,指导多写;举办朗读竞赛、演讲会、讨论会、辩论会、参观访问、收听广播、收看影视等,指导多听、多说等。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意识,以及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的能力。

三、掌握评价语言学习效果的标准

对学生的语言实践适时评价,这是语言学习的重要一环。适时评价可以培养学生判断、选择和处理语言信息的能力,纠正语言实践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增强目的性和自觉性。在评价中。要根据各个阶段语言训练目标进行评价。

第10篇

关键词:口语交际;语境;兴趣;互动

口语交际能力实质上是一种在人与人之间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灵活机智的听说能力和待人处事能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了口语交际的学段目标,肯定了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性。作为合格的小学语文教师,我们更应上好口语交际课,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往的素养。面对口语交际课堂,学生总会有高度的积极性和积极的参与性;教师如何更有效地培养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重视语境,成就孩子的精彩

1.建立语境,让学生有话敢说

轻松的氛围,是学生发挥积极主动性的基础,敢说是学生爱说、会说的前提。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应以平等、宽容、友善的心态对待学生,创设轻松的氛围,让学生的身心自由地表现和舒展开来,让学生有话敢说。

2.创设语境,让学生有话可说

在口语交际的过程中,有时教师提出的问题过难过大,会让学生无所适从。例如,在一节低年级看图说话的口语交际课堂中,一位老师一下子出示了好几张图片,让学生说出图画的内容,面对一张张精美有趣的图画,发言的学生却寥寥无几。教师见此现状,灵机一动:“请同学们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幅图,说说上面的内容。”学生反应异常活跃,小手踊跃举起,而且表达富有个性。简简单单的一个举动,却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果实”,学生有话可说,使口语表达落到实处。

二、激发兴趣,欣赏孩子的灵动

1.故事引趣

专家们结合孩子身心特点精心编排的课本中有许多生动有趣的内容,学生们也非常喜欢。于是,我经常让他们展开想象,给课文续故事,并利用课堂主阵地,展开辩论:哪种结局最合理?他们各抒己见,陈理由、摆事实说服对方。最后让他们把续好的故事改编成课本剧表演,学生的兴致更高了。这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培养就会水到渠成。

2.活动激趣

活动是语言课的教学形式之一,也是学生们最喜欢的教学形式。

根据学生活泼、好动、爱表演、表现欲强的心理特点,我在班级中举行了“课本剧表演比赛”“讲故事大赛”“普通话比赛”等活动,并适当地开展演讲会、辩论会等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听说兴趣。在每天的“课前一分钟”活动中,要求学生轮流讲个故事或播报新闻,并且让其他学生当小评委来评价。一开始有的学生胆怯害怕,不敢上台,随着次数的增加,学生们的胆量越来越大,表达能力越来越强,呈现出一种遍地开花的局面。而且,学生们都很期待自己的“课前一分钟”。

3.生活增趣

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观察,使其成为生活中的有心人。观察是认识的源头,是口语交际的起点。作为教师,我们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观察周围的人、事、景,培养敏锐的感知力,逐步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将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感受体验到的,作为口语交际本真的材料。

三、加强互动,体验孩子的快乐

1.师生互动

由于低年级学生阅历少,口语能力弱,在口语交际中,必然会有这样成那样的疑难和困惑,需要教师适时给予帮助和指导。但老师绝不能一手包办,“牵着学生走”,而应在“援助”和引导的同时,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加入到合作学习的小组中去,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一方面有利于拉近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调动学生交流的欲望;另一方面能及时而全面地发现问题,并及时提醒、点拨和纠正。

2.生生互动

口语交际课的“双向互动”是以两个人以上的小组合作形式进行的。教学时,可以事先分好小组,这样更有利于学生互相帮助、互相补充、互相合作、互相促进。如在进行“各民族的风俗”口语交际课中,小组内展示交流自己所搜集的一个民族的风俗,大家相互倾听,这样使口语交际的面更广了,孩子们对民族风俗的了解更多了。作为倾听者,我体验到了孩子们合作的愉悦,感受到了孩子们表达的快乐。

3.自由互动

在口语交际课的教学中,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以让学生自由寻找小伙伴进行口语交际,从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第11篇

关键词:语言文字 高等中医药院校 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是指一个人通过掌握和吸纳人文科学知识,而内化为自身相对稳定的修养与品质,是理想的道德观念、精神品格、人文修养、内在气质和行为方式的综合体现。人文素养教育是对理想人性的教育、培养,以塑造理想的人格,实现理想的人性。人文精神抽象化的存在形式就是言语符号。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文化的基础要素和鲜明标志[1]。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故提高大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是其综合素质尤其是人文素养提升的重要方面和途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明确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加强普通话和规范汉字的培训和提高工作,并将其作为教育教学和教师学生技能训练的基本内容纳入工作计划和教学计划,切实提高教师与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和使用规范汉字的能力。

一、语言文字和人文素养对医学教育特别是中医教育的特殊意义

对于高等中医药教育,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和人文素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而特殊,因为医学不仅是融合了生命科学、生物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伦理学和心理学等多学科的综合体,更是一种在医治疾患过程中运用科学关怀人的职业,若脱离了人文的考量,医学科学也就不再关注如何服务于人类的福祉。所以,医学教育本身就应是以医学科学专业教育为基础的人文教育,其目的在于塑造真正的医生,使他们在掌握丰富的医学知识和诊疗技能的基础上,怀有对生命、疾患、死亡和病人深刻的理解与深切的同情。

无论是传统中医药学还是西医医学,人类发展史上所取得的任何医学成果,任何旨在为患者解除病痛的医学研究和思考的动力都来自对人性的尊重,对生命的关爱,都蕴涵着对人类价值的终极关怀,闪耀着人文精神的传承[2]。美国医学院协会在“为21世纪培养医生”的报告(1984年)中指出,“缺乏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的学生在医学生涯中往往会丧失智力挑战的能力和应答这种挑战的能力”。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执行委员会的《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标准》、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的《本科医学教育质量保障指南》、国际医学教育组织的《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以及我国教育部、卫生部颁布的《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中医学专业(试行)》和《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中,均在毕业生应达到的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目标别强调了文化素养的重要性;在教学培养方案中强调了人文素质、行为科学、社会科学等课程的不可或缺性。特别在当前,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提高对于医学生医患沟通技能的提升、对临床诊疗处方书写都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中医药学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蕴含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中医药学与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字、历史、哲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要从根本上理解中医学实质,对中医药进行现代研究,离开语言文字是无法向前迈进的。语言本质上是一个民族的世界观。德国著名语言学家洪堡特认为“语言仿佛是民族精神的外在表现,民族语言即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即民族语言。两者的统一程度超过人们的任何想象。”[3]千百年来,隽永有致的汉语承载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思维,我们依靠它倾诉,运用它思维,通过它记载,凭借它穿越五千年历史文化隧道。从汉字的联想功能以及汉语积字成句、言外之意颇丰的特点可以观照汉民族的整体观念;从汉字崇尚精炼而又灵活的特点可以观照汉民族的实用理性思维。古雅洗练的经典医文、中药雅名、腧穴名称,不仅蕴涵着深厚的哲理,意蕴无穷,还传达了一种回归自然、淳朴清净的修养情怀,这是医古文即中国古代汉语在医学中的极大体现,是古代优秀文化的极大传承。由此可见,体现在中医药学中的民族精神的语言文字是非常重要的[4]。

因此,作为传承中华医药学术和中医文化精神的高等中医药院校,其本身就蕴含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是培育学生人文素养和中医文化精神的一方沃土。反之,人文素养更是所有从医者必备的素质与职业品德。高等中医药院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既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专业学习的需要。

二、语言文字提升高等中医药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的路径

(一)师资队伍建设

特聘国家级普通话测试员及具中医文化特色的医古文专家为学校语言文字工作专家,对各部门、各学院的骨干师资进行培训,并由受训人员在所属部门推广;面向全校教师举办演讲朗诵和教学技能竞赛,成立教职工杏林书画社,发现并培育优秀的语言文字师资队伍[5]。

(二)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

掌握并能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日常生活、工作和人际沟通的第一步,是具备人文素养的基础。为了增强大学生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意识与能力,纠正只重视外语学习和使用而忽视本国语言文字学习和使用的现象,以赛促练,组织学生参加教育部语用司举办的全国大学生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

(三)推普周活动

学校连年开展推普周活动,推出了《推广普通话倡议书》。紧密围绕“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等主题,通过各种方式开展宣传活动,让推广使用普通话和规范汉字在校园内蔚然成风,促使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和人文素质教育得到不断的发展和提升。

(四)融入专业课的语言表达能力实训

各领域的工作都会受到语言表达能力的影响。从思想之矿里提炼出来的成果,价值究竟有多大,是精华还是糟粕,究竟是被接受还是被埋没,人们一般是据其语言表达的效果来判断决定的。语言是思想的外衣。如果思想的外衣靓丽得体,就会抓得住眼球;若平庸无奇,就会使人视而不见,错失良机。

由于应试教育及学生自身言语习得的影响,学校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对“写、读”的投入精力太多,而对“说、听”较为轻视,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既缺少系统的培养计划与必要的实践训练,也缺少评价机制,致使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大多处于放任自流或停滞不前的状态。这种现状严重束缚了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和展示。而与此同时,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则愈发注重较强的语言表达和人际交往能力,两者之间的矛盾日趋加深。因此,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重视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提高其整体素质和就业竞争的胜出率。

诚然表达能力不是上一门《演讲与口才》课程就能快速提高的,它需要一个长期锻炼的过程。只有进行有意识的强化实践,才能将语言知识和技巧转化为个人的内在素质,真正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学校2012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出在专业课程中倡导“课课有演讲,课课有写作”计划,就是一项旨在培养学生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的有力举措。通过融入专业授课的有计划、有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尽可能多的得到演讲、写作的机会,为其能在人前大胆发言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培养口头表达意愿和能力;促使学生通过写作,用思路清晰、逻辑明确的方式来阐述对某些问题的见解,锤炼书面表达能力。夯实文字运用的基础,在未来就业中能以良好的语句使用能力、观点表达能力、信息理解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脱颖而出,具备更强的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

(五)经典诵读

任何一个文化系统皆有其永恒不朽的经典为源头。经典能修正品行、健全人格,使学生成为德行高尚、知识广博、行为优雅的现代中国人。鉴于此,学校连年组织参加校级、省级《中华诵·经典诵读》比赛,曾在全国中华诵读大赛总决赛中获留学生组全国冠军。让学生在诵读经典中掌握优雅、精致的祖国语言,体验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品读和感悟人生,构筑精神家园,提升思想境界。

同时,为了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人文素养教育,将经典诵读与中医文化紧密结合,超越赛事而落实到日常学习,由校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牵头,会同基础医学院和外国语学院数位专家,精心编撰并正式出版了具有中医药专业特色的经典诵读读本《中医经典国学名篇选编》。文以载道,中医与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博大智慧和美好情感的结晶,为至理常道,透射着人文光芒,历久而弥新[6]。学生们自发以此为材料开展的“中华诵·国医魂——浙中清音”晨读活动,已坚持了2年,习之诵之,既有利于提高文化修养,又裨益于中医临床,使诵读兼具文学性和实用性。

(六)中华书法艺术展示

校学生云水书画社和教师杏林书画社常举办软笔书法展示、硬笔书法比赛,以书法艺术来陶冶情操,修身养性。学校还连年组织参加省大中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留学生作品曾被省推荐至国家荣获了硬笔留学生组国家级一、二、三等奖及优胜奖。

(七)中华诵·经典诵读活动

自2010年9月至今,作为国家首批“中华诵·经典诵读”活动试点单位之一,学校充分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特质、依托中医药特色的文化资源,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在实践中探索语言文字与人文素养的融通,使高等中医药院校学生热爱祖国医学,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该教育活动由校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领导,以项目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明确目标和责任单位,分层分步,形式多样,集约推进各项工作。活动架构了宣传载体等5大项目、校中华诵·经典诵读专题网站等16项具体工作,将国家“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的战略主题贯彻到了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积极助推了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7]。

三、结语与思考

综上所述,语言文字与其说是人文精神的存在形式,文化的重要载体,不如说其本身就是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正如胡裕树先生所言“语言同文化(尤其是精神文化)的许多要素之间天然地存在着互相渗透、水融的关系”[8]。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通过语言文字教育路径不但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如何面向全体师生将工作落到实处:第一要提升理念,加强顶层设计,确保资金支持,建立长效机制;第二要在活动过程中提炼有益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要让成熟的卓有成效的活动常态化;第三要提升教育层次,突破赛事、活动等传统方式,结合中医药文化特色创新教育方式,从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课程等制度层面来规范推进;第四要加强语言文字科学研究和师资培训。

(本文为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度人文社科重点研究课题。)

注释:

[1][5][6][7]国家语委,教育部 :《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2012年12月4日。

[2]陈敏俊:《创建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新机制》,中医药管理杂志,2013年,第21卷第1期。

[3]胡明扬:《西方语言学著作选读》,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9页。

[4]殷平善,罗仁:《中医大学生语文素质的培养与医古文多媒体教学》,中医药学报,2008年,第36卷第4期。

第12篇

关键词:速录 文秘专业 就业

一、速录的概念

速录简单地说是快速录入的意思,是指经过相关速录课程的学习、使用特殊汉字编码设计的软件或设备,对人的语言、思维信息进行记录及对文字、数据资料进行快速录入而掌握的一种职业技能。它被形象地形容为用手指追赶声音的艺术。

二、速录的行业需求

在国外速录技术是法庭书记员、高级文秘人员等必备的基本技能,如美国每年五月举行全国秘书合格证书考试,必考的五门课程中就有一门速记。办公室人员职位设置有速记一职,平均四五个美国人就有一个会速记的。

在我国目前速录是最紧俏的行业之一,其用途可以涉及到多种工作领域和社会工作。如司法系统的询问记录、庭审记录;社会各界研讨会、讨论会的现场记录;政府部门、各行各业办公会议的现场记录;新闻会的网络直播;网站嘉宾访谈、网上的文字直播;外交、公务、商务谈判的全程记录;讲座、演讲、串讲的内容记录等等;录音、视频文字整理;自由职业者。可见速录的就业领域很宽广。

三、速录市场缺口大,高薪难聘专业速录师

从我国速录行业需求可见速录市场发展趋势广阔,但正因市场需求越来越大,专业速录人才的紧缺造成了速录行业的燃眉之急。目前我国就业市场上能够完全独立在各种大型会议完成速录任务的速录师只有几百人,他们大部分集中在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大城市。据调查,目前速录师的月平均收入达5000元左右,在业务高峰期可达万元。每分钟录入速度达200个字以上的,就可以完全实现“语音毕、记录完、文稿出”。但就这种高薪、市场缺口大的情况下,很难聘请到专业速录师。

四、文秘专业的岗位能力要求

高职教育是以学生为中心,就业为导向,培养目标偏重于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工学结合、产学合作、弹性学制办学特点,为社会培养出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文秘专业课程设置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指导思想,设置了实用文书写作、办公事务处理、会议组织与服务、商务谈判、企业公关、口才艺术与人际沟通、秘书礼仪、计算机基础等课程。建有秘书实训室、计算机实训室、与企事业单位联系实习点,文秘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实训室、实习点的建设突显了文秘专业的岗位能力要求,要具备文学修养、沟通协作能力、写作能力、应变能力、计算机文字处理能力、心理调适能力、学习能力、周密的思维、细致勤奋的作风、保密素养、速记能力,为各大中小企业、事业单位、党政机关从事培养秘书。

近年来大量的调研发现速录行业市场缺口大,因此速录课程进入了很多高职院校,特别是在文秘专业课程设置中把速录作为核心课程编入了教学计划,建立有速录实训室,旨在培养文秘专业具有文秘职业素养,又具备速录技能的学生职业岗位需要,体现了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案,增强了文秘专业学生的就业优势。

五、速录与文秘专业就业

在我国文秘专业在20世纪50年代起步,最初设立就已经普遍开设了速记这门课程,为很多有志于从事秘书工作的学生提供了提高工作效率的技能。无论是传统的速记技术,还是发展到现在的亚伟中文速录、超音速录,都已经为秘书工作中的办公事务提供了便捷。

学习速录的基础是要掌握汉语拼音及汉字原理,熟练掌握一种汉字录入软件,把精力主要放在到快速录入练习上,简单易学。但速录是一个高级技能,对速录员的语言文字组织分析整理能力、速录的技巧有较高的要求,要具有较强的获取和理解外界信息的能力、文字表述能力、分析推理及判断能力,灵活准确地运用手指既定操作能力,涉及机密信息要为客户保密,要有职业保密道德,要有不懈努力和持久的意志力。

文秘类工作岗位职能越来越复杂,不单纯是书写材料、收发文件、通知,而是涉入管理领域的各个层面,包括做好领导的参谋、组织会议、内外的协调、信息管理、档案管理、行政事务管理等。与此同时,用人单位对文秘人员的要求也不断提高,需要具有专业知识和一定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可见速录与文秘专业联系甚密,速录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文秘专业特点的结合,将速录技术和文秘专业的“办文、办事、办会”的内容相融通,运用速录技术进行访谈记录、会议记录、文书写作,不但培养了具有文秘专业知识的复合型速录人才,而且培养了具有速录技能的复合型秘书,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及工作效率。

总之,速录的行业需求和市场缺口,使具备速录技能和文秘专业职业能力的复合型高职文秘专业毕业生受党政机关、法院、网络公司、速录公司、电视台、培训机构、自主创业等各行各业的青睐,就业前景广阔。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