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工作室教学论文

工作室教学论文

时间:2022-02-23 14:36:1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工作室教学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工作室教学论文

第1篇

1、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z市教育局文件精神,充分发挥z名师培养人选的引领和辐射作用,通过日常自主研习和集中合作研修相结合原则,切实提高名师工作室成员、学员的师德修养、学习能力、专业素养、课堂教学管理水平、能力和创新精神。

2、并在师资培养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努力践行师德的楷模、育人的模范、教育的专家这一优秀教师的职业规范。

二、工作目标

1、师德目标

热爱教育事业,立志奉献教育,牢固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关心、关爱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积极指导青年教师的发展与成长。工作中严格遵守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反对拜金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为人师表,做师德的楷模。

2、理念、理论提升目标

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了解国内外教育发展的趋势,在教育中要贯彻和践行好新理念,以此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品位。在本学科教学领域里处于领先地位,对所教学科有着系统、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教学业绩突出。

3、教学工作目标

要进一步研究教学规律,进一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通过推进教学环节的精细化的管理,打造互动有效的活力课堂,来提高教学质量。每学期任教总课时不少于140课时。

4、教学研究目标

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围绕影响教学有效性的一些瓶颈问题认真分析研究,力求用科学的手段和方法探求教学的一些规律,达到促进自身专业发展和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的目的。

5、做好人才培养和带教工作

利用名师工作室这个平台,积极培养成员教师尽快成才。

6、编印工作室研究成果、经验总结和教学论文及教学设计集锦。

三、主要工作

1、专业理论学习:采取自主研修和专家引领相结合、集中学习与分散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每学期至少研读优秀教学专著1—2本,做好读书笔记;邀请名教师、优秀教师和教学工作专家面对面地进行专题研讨,谈论困惑,探讨策略,剖析案例,分享经验,使工作室成员获得具体有效的指导。

2、认真组织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以名师工作室为平台,积极开展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活动,相互走进成员教师的课堂和其它教育活动中,互相学习、观摩,在观摩中学习和反思,提高工作室成员课堂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的能力,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为研究的目标,努力探索互动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每学期章丘市以上公开课不少于1次;

每学期在本校或本学科范围内示范课不少于2节;

每学期在本校内评课不少于10节;

每学期专题讲座不少于1次;

每学期教学开放周不少于1次。

3、认真开展教育科研工作

以名师工作室为研究团队,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力求取得一定的研究实效。工作室每学期拟定一个总课题,学员拟定子课题,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研究与实践,在此基础上进行反思和重建,不断完善自己的认识和行为,提升研究水平,同时及时总结经验,撰写教育随笔、故事、论文等。

第2篇

总目标: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研讨、实践探索,主题研究,提升全体成员的教育教学理论,促进教学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提高。把“工作室”建设成一支具有创新精神、科研意识和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的教师团队,全面提升我镇教师素质和专业化水平,推动我镇学校教育可持续发展。

具体目标:

1、 使本室骨干协作成员具有较深厚的教育理论素养和学术功底,掌握现代教学方法和现代教育技术,具有独立承担教育科研的能力,能独立开展教育教学研究,能熟练撰写教学案例并进行研讨和反思,能敏锐觉察到学生关注的问题,使青蓝学员教师成为具有稳定教学风格的学者型教师。

3、使本室成员能独立处理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能胜任学科教学,能熟练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能有效地利用各种教育资源;敬业、合作,领导放心、学生欢迎、家长赞许的骨干教师。

4、使本室成员具备指导和示范本地区其他教师进行本学科教学及研究的能力,可以有效发挥自己有辐射作用。

二、名师工作室的主要工作计划:

1、定性与定位指导。在青年教师自我规划的基础上,根据成员们各自特点,提出发展性的定位建议。对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提出具体要求,并予以积极指导,对其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培训。结合教学情况进行阶段性评价和诊断,开展教学科研工作。

2、开展课堂教学的指导:把握教学内容,研究教学艺术,提供研究课题和实施策略,定期开展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共同学习提高。

3、根据本工作室的现状,组织本室成员组建网络博客,在博客中互动学习,总结教学经验,发表教学论文。

4、课题训练的指导: 由名师和培养对象在研究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共同确定科研课题,以课题为中心建立课题组带动教师群体的教育教学科研,籍此提高培养对象的教育科研能力。

5、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相关教育教学活动。有条件的话可邀请有关的专家讲学,为教师开阔视野,接触理论前沿,形成敏锐的科研能力创设条件;根据培养对象的培养方向和培养潜力,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追踪研究或个别指导,以充分发展其教育教学中的个性品质。

6、创设各类指导平台:

为培养对象的成长创设相应的教学交流、研讨的平台,促进培养对象之间的交流和提高;充分利用网络,超越时空的障碍,就培养过程中的一些相关的问题展开讨论,就教育教学过程具体环节相互切磋,促进交流,资源共享,展开互动性学习等,更好地发挥辐射作用。

三、名师工作室本学期具体计划:

1、9月份组建名师工作室,确定成员,制定工作室计划。

2、10月份完善工作室栏目,建立并开展网络互动学习。

3、10月份部分课堂教学指导。

4、11月份成员答疑式讲座,课堂教学示范。

5、11月份骨干协作成员课堂教学展示。

6、12月份原创性教学设计现场会。

第3篇

一、主要活动与成效

名师工作室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原则,将理论熏陶与实践磨砺融为一体;以课题研究为统领,聚焦教育教学热点和疑难问题;以示范引领为特征,促进骨干教师在名师引领下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发挥辐射作用;以任务驱动为手段,引导骨干教师在创新性解决问题过程中实现自我突破。

(一)理论熏陶,提升学员人文素养

为满足骨干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半年来,我们从加强理论学习入手,以理论熏陶的方式提升工作室成员的人文素养。

第一,人格感召,树立榜样。工作室主持人在坚持严于律己,率先垂范,以实际行动影响他人,以敬业精神树师表形象的同时,还积极组织学员认真学习全国和本地知名专家、学者、名师博览群书、学而不厌的学习态度,以及爱岗敬业,求真务实、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作精神,以此来感召全体学员。

第二,研读专着,理论引领。为拓展教师的视野,提升学员的理论基础,我们开展了“共读教育专着,感悟教育精髓”的读书交流活动。工作室成员结合实际找书读,聚焦问题读透书,读书心得连经验,交流共享谋发展。目前,读书已成为工作室成员的习惯,并逐步学以至用,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形成自己的理论,为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实践磨砺,提高学员的教学水平

工作室坚持聚焦教学课堂,打造精品课程,引领成员不断丰富教学风格,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半年来,工作室学员分别在黄陂前川一小,盘龙二小,汉口唐家墩小学上了5节较高质量的观摩课,示范课。他们的教学各具特色,精彩纷呈。如潘伟文老师教授的《秦兵马俑》张弛中透出圆润,朴实中现出华彩;张兰娇老师教授的《李子核》充满童真童趣,学生学得开心,习得快乐;夏琦云老师的一堂《雪》,犹如一杯茗香袅袅的“香茶”,沁人心脾,回味无穷,张珍老师执教的《中国结》创设情境,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品味语言,体会情感……每节课都充分体着老师们的教学睿智。课前备课也好,课堂生成也好,都能自然而然地成为老师启迪智慧,碰撞思维,沟通心灵的教学资源和契机,让课堂教学既有“有心栽花”的繁花似锦,又有“无心插柳”的岸柳成行,让学生既有计划内的收获,又有计划外的得益。每堂课下来,都是那样收放自如,圆满完整。

(三)课题研究,解决教育教学热点难点问题

我们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引导教师走研究之路,使每位老师都能“研究出成效”。针对教学教改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工作室拟定了《小学语文真实有效的课堂教学建构研究》,《语文学习中的情感、态度与方法的评价》等课题作为本工作室的重点研究课题。目前,各课题的研究正在深入开展之中,并力争有成效。

(四)展示交流,搭建骨干教师发展平台

工作室积极创造条件,为成员提供了广阔的展示与交流的舞台。让“名师”与“名师”,“名师”与学员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半年来,工作室共组织成员外出听课和参加研讨活动5次。这些学习交流活动,使工作室成员拓宽了视野、开阔了胸怀、增长了见识。正如学员甘红枝老师在自己的学习心得体会中所写的那样:“名师工作室给我们提供了学习的平台,上课、听课、评课、讲座、研讨这些形式多样的活动让我们告别了独自学习的艰辛和枯燥。每一次活动我都得到锻炼和提高,每一次活动我都受到启发和教育,每一次活动的高质量和圆满成功都让我感受到这个团队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团队。我们虽然来自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学校,但是每次活动我们都能感受到彼此的热情。我们奔走于每个工作室成员的学校,除了教学研究,我们还了解每个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除了学校之外,我们还了解每个地方的风土人情和人文气息。我们感受着学习的过程也感受着生活的美好。”

(五)注重博客网站建设,扩大信息交流

名师工作室博客,既是工作室展示名师风采和成果的一扇窗口,又是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发挥辐射和交流的功能。因此,工作室从筹备到启动,我们就十分重视博客网站建设工作,今年3月,工作室正式建立博客并启用。博客设有名师简介、学员风采、工作动态、名师在线、经典评课、教学反思、理论前沿、教海拾贝等近二十个栏目。工作室充分利用博客网站容量大、空间大、信息快的特点,将工作室工作简报及时上传,将名师工作室成员的精品教案,教学论文等通过网站进行交流。目前,我们的博客网站共上传各类文章190多篇,有一万三千多人次点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和作用。

二、存在的问题与今后的努力方向

由于种种原因,名师工作室工作尚有进一步完善之处。这主要表现为:工作室活动时间相对紧张,有些具体计划有时不能按期进行,导致部分工作不能全面实施;工作室成员自身水平、研究能力存在差异,对整体工作有所影响;如何引导区域学科发展方向,并有效解决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为了更好地开展名师工作室以后的各项工作,我们应朝以下方面努力:

(一)加强科学规划,解决工学矛盾

工作室要认清教育发展趋势、把握教育发展现状、找准教师培训需求,加强工作计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同时要合理安排活动内容与时间,增进与学校领导的沟通,寻求学校领导的理解与支持,妥善处理工学矛盾。

(二)创新工作方式,增强培训实效

第4篇

泉州九中位于泉州市丰泽区津淮街中段,是市区地理位置、人文环境最优越的一所完中校。学校占地面积33806.98m2,绿化率达到35.5%,校舍建筑面积30888m2;拥有图书楼、艺术楼、教学楼、科学楼、学生宿舍、塑胶跑道运动场等建筑;配备生物园、梯形教室、理化生标准实验室、体音美专业教室、创新机器人工作室、心理辅导中心、电视台等各种教育教学设备。

学校现有高、初中合计60个班级,在校生3500人;教职员工270多人,其中中、高级教师177人,省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2人,市级骨干教师40人、学科带头人5人,研究生几人,师资团队年富力强。

学校重视教师专业成长。开展新老教师“传、帮、带”活动,举行“青年教师技能大赛”等助力青年教师迅速成长。鼓励青年教师参加省市区学科竞赛,每年均有教师获得市级一等奖以上荣誉。每年均邀请省市专家学者进校举行各类教育教学讲座,提升教师的理论研究水平。创办《九中教育》校刊,鼓励教师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定期举办区级以上对外教学公开周活动,邀请市区教育同仁参与听课教研,交流对话相互补益。广泛开展与同城的大专院校合作活动,组织小记者团、摄影社等学生社团与高校开展共建活动。

学校以“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办学理念,以“做精初中、做强高中”为办学策略,以体育特色教学为突破点,狠抓办学质量。近年来突飞猛进的办学成绩在泉州地区形成独特的“九中现象”――即中等水平的学生经历三年的培育后,能够在中高考时取得本科上线的好成绩。高考特长生教育硕果累累:体育、美术、书法、音乐、南音、主持人、影视表演、服装模特表演专业本科上线率高达90%以上,更有多名同学取得当年福建省高考本科专业考试第一名,如2010届王悦恒获得书法类第一名;2011届张琦获得模特表演第一名。初中教育同样凯歌频唱:学校年年均获泉州市中考贤銮奖,如2010届泉州市市区13所公办中学20个乙等贤銮奖名额,泉州九中就占了9个,周楚尧同学荣获当年市公办中学原始分和投档分第一名。

在九中每一位学生都可以获得特长和个性发展,获得信心的培养。学校开设了绘画、书法、音乐、舞蹈、棋类、科技发明还有各种体育项目等选修课程。学校依托学生社团组织,积极提供给学生施展才华的平台。经过几年的努力,现已发展了十多个学生社团,如创新机器人工作室、“自在”文学社、广播站、小记者团、青年志愿者协会、心萌社、摄影协会、篮球社、排球协会、足球协会、学生艺术团等。学生社团工作的扎实开展获得较大的社会反响,如创新机器人工作室荣获福建省机器人竞赛获高中组足球项目三等奖,初中组足球项目二等奖,初、高中组FLL项目三等奖等;“自在”文学社被评为“全国百佳校园文学社团”;青年志愿者协会开展的活动,多次被《海峡都市报》、泉州电视台等媒体报道。

从“低进高出”的高考“九中现象”,到点面整体丰收的中考成绩,再到社团繁荣的素质教育,泉州九中的师生们,正一步步地开创了泉州教育的“神话”。这些出色的成绩得到了社会大众的认可,旅居新加坡爱国华侨柳文拐老先生慷慨乐捐,成立“泉州九中柳文拐奖学奖教基金会”。

近年来突出的办学特色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获誉无数:全国“十一五”教育科研先进集体、“首届创意大赛银奖”、“优秀校报特等奖”、“优秀校刊一等奖”、“百佳校园文学社团”;福建省“知识产权试点中学”、“巾帼文明岗”、“诚信教育进校园活动先进单位”、“先进教工之家”、“防震减灾示范学校”;泉州市“文明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体育特色学校”、“青少年科技教育示范学校”等。2009年4月学校被确认为福建省二级达标高中校。全体九中人开拓进取,力争在2013年通过省一级达标高中校验收。

(泉州第九中学供稿)

第5篇

我说:“我先拿一本让学生看看愿不愿订吧。”

我带着这本杂志回到学校,让学生传阅,不久,就有近百人订阅了。从此,不管刮风下雨,我每月到教研室去领取《初中生之友》,绑在自行车后架上,经过十多公里崎岖的沙石公路,来到学校。学生一拿到杂志,就兴高采烈,如饥似渴地阅读着。还别说,经常阅读《初中生之友》的学生,他们的视野相对比较宽广,知识相对比较丰富,学习成绩相对比较好。

后来,我调到香田中学任教。再后来,我进城,到靖安三中任教。这一路上,《初中生之友》让我所教学生的成绩胜过其他班级。

1994年下半年,我在教初一语文“语法知识――拟声词”时,发现教材上只有简单的两句话:“拟声词是模拟声音的词,如:嘭、哗啦、哐啷、叮当、轰隆隆等。”如果我照本宣科地进行讲授,恐怕大多数学生会走马观花,不甚了解。

我就搬来初中六本语文教材,把每一处的拟声词找出来,然后归纳分成4类,并找出名人作品中的拟声词例子,分析其成功的表达效果。结果,上课的时候,学生听得津津有味。而且我发现,有好几个学生在作文中能自觉地运用拟声词,给自己的作文增添了趣味性。

有名人说过,不会教研的教师永远只是一个教书匠。我不想只做教书匠,很想在教研方面做点成绩出来。

由于这么多年关注《初中生之友》,我了解它需要什么样的文章。如果把这节课的内容进行整理,应该会发表吧。说干就干,我一气呵成写了《谈谈拟声词》。初稿完成后,我没有急于投稿,认真修改,能省掉的字一定删去,做到眉目清楚,中心明确,结论中肯。那时还没电脑,我用16开正规方格稿纸抄写,书写端正,字迹美观,给人赏心悦目之感。然后,怀着期待,将稿子投出去了。有一天,我走进教室准备上课,发现全班学生都用敬佩的目光看着我,突然一男生手里扬起一本《初中生之友》,大声说:“李老师,我们在这里看到你的文章了!”

“真的吗?”我没有了矜持,三步并作两步走过去,定睛一看,我的那篇文章果然发表在1995年第2期上!

哈,我心里比喝了蜂蜜还甜,兴奋了好几天呢!按照这样的方式,我连续在《初中生之友》发表了好几篇文章,让编辑记住了我,并开始向我约稿,从而建立起良好的关系。

之后,我多篇论文先后在《江西教育》《语文知识》等刊物发表,引起了同事、领导的关注。正巧,县教研室缺中学语文教研员,局领导决定将我调入,这正应了那句名言“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

调到县教研室之后,我撰写教学论文的热情更加高涨,至今在《初中生之友》《江西教育》《读写月报》《语文教学研究》《语文报》等省级以上报刊发表了500余篇,其中《初中生之友》上就发表近50篇。另外,有17篇论文获省级一等奖,5篇获省级二等奖。

第6篇

沙长市第六中学政治组由(9人)组成,是一个精干、成熟的队伍,也是一个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和谐集体,每个教师都具有很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政治组9人(4个班主任,2个行政,8个中老教师)完成了学校42个班的教学任务。一学期来,全组教师在学校领导下,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注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回顾一学期来教研组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也存在不足之处,现总结如下:

1、重视业务知识的学习和业务技能的提高。

重视业务知识的学习和业务技能的提高。一学期来,组内老师积极参加教育教学研讨活动,自觉加强业务学习,通过上网查找、收集相关的资料,交流教改动态、教学经验等信息,不断补充新知识,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组内教师积极参加业务进修和培训,比如参与第四期信息技术培训,参与微课的制作学习,积极参加公开课、示范课听、评课活动,学他人之长,补自己所短,全组老师的业务知识和业务技能得到了提高。

2、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抓好集体备课活动,强化集体协作。政治组分高中备课组与初中中备课组,每周星期四上午8点至11点为本教研组教研活动时间,在此时间加强了对备课、导学案编写、上课、复习、考试、考查、课外辅导等各个环节的研究。在导学案编写上,先由备课组长胡国香讲总体设计,其他教师针对此设计题建议。z老师做记录与整合,然后把整合建议反馈给老师们,再讨论,积极发挥集体的智慧,尽量优化导学案编写,努力实现资源共享。高中组已完善了必修1至必修4的导学案与配套课件,由z老师负责完成了哲学课的校本课程编写。高三老师认真探究高三第一、二轮复习教学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初中备课组认真探究初三开卷考试教学模式。为了迎接学校的开放日,全组老师认真研课上课,得到了来校听课的兄弟学校的好评。龚育华与朱球的录像课得到了学校领导的好评。

3、发挥政治教师特长,积极参与学校德育工作。本组教师积极配合学校党委、政教处的工作,有四位老师担任班主任工作,直接参与班级管理,关心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本学期,他们出色的班级管理工作,赢得了师生的好评。邓琳、毛绍金、龚育华分别获校优秀班主任、优秀骨干教师荣誉。

4、积极开展教改教研。全组老师积极参与沙长市专家组织的各项高三、高二研讨活动与优质课的听课活动,z参与名师工作室活动,在名师的带领下认真工作。由z、z、z带头参与了省级课题《中学思想政治(品德)课堂教学设计研究》课题研究已结题。认真撰写教育、教学论文,z撰写了两扁论文送去参评。

5、加强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真正做到让学生学会自己思考、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深刻领会新课程改革的精神,把握新课程教学的特点,注重三维目标的落实,注意联系实际,回归生活,贴近学生,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本教研组积极组织学生开展时政社团活动,由学生主播新闻等活动。

6、认真做好了本组网站《政治园地》的维护和完善工作,做到网站内容充实、形式多样,讲求实效。高中备课组老师完成了每个月一个优质教案与一堂听课笔记的上传。还完成了一堂微课课件的上传。

7、重点抓好了初三、高三毕业班的政治教学工作,抓好高二的学业水平考试的备考工作。积极收集和研究中考、高考、水平考信息,精心制订复习计划,夯实基础,注重能力,即对教材知识的复习不能仅停留在知识的层面上,要注意能力的培养,特别是逐步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各种题型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教学成绩显着。2015年高二水平考试100%合格率,2015中考成绩显着:中考合格率超过市平均线。2015年高三文科成绩显着。

总之,一学期来我们取得一定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由于政治组老师少了两个老师,教研工作落实还有待改进,导学案有待完善,教研内容有待更新,结对子工作有待加强等等。在下一学期,我组教研工作重点将转向校本研究和集体备课。如能得到学校的支持,我们争取有机会到先进学校学习取经。

第7篇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上午好!

朱自清先生在《匆匆》中这样写道:“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是啊,时光匆匆,人生匆匆。当年那个稚气未褪怀揣梦想的我经过十几年的岁月洗礼、工作历练,如今已成长为一名句容市骨干教师,并担任了学校六年的副校长行政职务。但是近年来越来越觉得自己好像在原地打转,教科研水平徘徊不前,教学中缺少发现与创新。是自己到了职业倦怠期了?还是遇到自身发展所谓的“瓶颈”了呢?是因为浮躁与彷徨迷失了自己,还是因为失去了前进的方向与动力而停滞不前了呢?我想要冲破这屏障,我想要挣脱这困境。困惑与迷茫需要一种新的力量来消除,我需要新的源泉与梦想,需要一次凤凰涅磐。

在制定学校发展规划的过程中,我埋首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孜孜于《镇江市教育规划纲要实施意见》,我的眼前顿时一亮。《纲要》和《意见》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宏伟的教育发展蓝图,其中提到的“实施人才强教战略,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为教师的成长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而我校的发展规划为教师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我只有以一切归零的心态,从更高的层面重新审视自己,坚定职业的理想,执著追求,才能最大限度的实现自己的人身价值,重塑一个新的自我。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就要卸下包袱,轻装上阵,确立新目标,有了目标才会有动力。我想起一个老农割麦子的情景,烈日炎炎下,一个老农挥汗如雨在地里割麦子,一块四五亩地的麦子他已经割了一半,高温高强度使他体力有些不支,只见他捡起一块泥土往前面一扔——那就是他的努力目标。当割到土块那里时又捡起土块继续往前一扔,如此这般,重复向前,偌大一块麦子终于割完了,看似遥不可及的任务最终完成了。老人就是把一个大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小目标,当一个个小目标完成时就是大功告成之日。这是一种意志,也是一种智慧。

我一遍遍追问自己:我的人生追求是什么呢?下一个奋斗目标又是什么?做一个理想的教师并不容易,只有在教育实践中去实现一个又一个更具体的目标,才能成为期待中的理想的教师。在“十二五”期间,我的奋斗目标是成为镇江市第六批中青年骨干教师,职称评定为中学高级教师,同时携手一名年轻教师,和她共同成长。

目前,我已是特级教师曹慧工作室的成员,我始终坚信不断地追求和创新成就教师的生命,而追求和创新必须建立在永不停息的学习研究的基础之上,名师工作室给了我一个很好的成长平台,我坚信:这将是我教育教学生涯的一个新的起点。面对新的起点,我将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坚持每天至少1小时的读书学习,坚持每天在自己的博客上写下教学点滴,养成及时反思和勤于积累的习惯。坚持每学期不少于两篇教育教学论文的撰写参评。学习是枯燥的,数字是乏味的,但我的信念是坚定的。2011-2011学年度,我在自己的博客上写下了92篇教学日记,在片小学数学青年教师赛课中获一等奖,在句容市第一期骨干教师培训班说课竞赛中获一等奖,在句容市小学数学青年教师评优课中获一等奖。除了学习实践外,我还要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形成自己的特色风格。在这条路上也许我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也许要面对许多孤独与寂寞,但我会像那割麦子的老农一样,一个一个去完成。毕竟有目标才有奋斗,有奋斗才有希望。

朱永新先生曾经说过:“教师,是一个能够把人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全部智慧、能量发挥到极致的永无止境地事业。”我为能从事这样的一份事业而感到幸运与骄傲,我会执著于我的教育理想,坚定我的教育信念,做一名理想的教师!

回首昨天,我坦然面对,问心无愧;立足今日,我胸有成竹,信心百倍;展望未来,我斗志昂扬,豪情满怀。让我们迈开坚定的步伐,放飞新的梦想,成就生命中新的希望!

谢谢大家!

第8篇

1.积极探索构建“说课——听课——评课”三位一体的教研新机制。对于三位一体教研机制创建的实践探索,将以“课堂教学中师生行为”为研究对象、以“课堂观察”为手段、以发挥“讲学评价的传导作用”为着力点,努力提高学校本教研的效果。由于此项工作处于探索阶段,本年度将主要开展如下三项基础性工作:(1)课堂观察的理论学习与培训;(2)基于“说课——听课——评课”三位一体教研机制的初步探讨;(3)基于上述教研活动机制的活动实践。本年度拟开展四次的教研活动,探索活动机制、收集活动案例,并在此基础上提升。

2.基于网络的教学研究。网络教研的最大优势在于克服时空限制、人人平等参与的优点。本年度拟继续通过“龙岩中学化学”网络平台,继续开展基于课堂教学调研、教学技能比赛等方面情况的网络教研活动,探讨如何有效开展教学、如何提高教学技能等方面内容;另一方面,将利用“龙岩中学化学群”、“初中化学名师教研群”等qq群,拟将开展6-8此的专题网络教研活动。由于网络教研活动在我市还处于起始阶段,许多方面的工作还有待进一步探索,这将要求会员积极参与、献计献策,确实发挥网络教研的贡献,发挥其在推进区域教研中的应用作用。

对于网络教研工作,各县(市、区)教研室、学校、会员,也应根据各自的情况,积极创造条件(如创建专题网站、创建专题博客、创建专题qq群等),从而做到有序组织、人人参与、确保实效等。

三.继续推进“三项工程”,创建优质教育品牌

建设三个工程是学会在上一届年会工作计划中提出来的。根据新一届学会理事会工作思路,配合国家、省、市工作规划,将用五年的时间,积极探索三个工程的实施策略,并努力使三个工程的建设取得初步呈现。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会在三个工程建设中开展了实践和探索,并取得初步成效。新的一年里,学会的工作安排有如下几个方面。

1.对于“名师培养”工程,我会一方面将继续结合市教育局“红土书香”品牌,倡导名师进一步开展“读教育名著、学教学理论”系列活动,积极撰写心得体会和教研论文;另一方面,结合教育主管部门工作计划,为名师争取更多的外出学习、学术交流等机会,进一步拓宽名师的视野;再一方面,积极推荐我市优秀会员参在各级各部门组的专题会议上开展学术专题讲座。

2.对于“引领帮扶”工程,学会将结合市教育局、普教室等部门的工作安排,通过名师专业引领、专题讲座、教学观摩、课题研究等系列帮扶活动,促进年轻教师教学、科研能力的提升;进一步和我市高中、初中化学名师工作室合作,通过名师工作室会议,为工作室中的青年老师提供更多的展示、交流的机会;此外,通过组织年轻教师参与更多的教学比赛活动,通过参与过程的指导、培训和辅导,给予专业上的帮扶。

3.在“资源建设”工程方面,一方面我会将根据相关部门的教研活动(如教学设计和教学课件征集、教学论文与课堂教学评比活动等),鼓励广大会员积极参与,共同搞好课程资源的开展与建设;另一方面,鼓励会员在各教育网站上开设教育博客,刊载教育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第三,进一步办好普教室化学组《龙岩中学化学》网络平台,及时刊发调研心得、教研文章、教学素材等。年里,学会将以新课程背景下教研文化创建为抓手、突出教研课题研究和教研机制创新两个工作重点、进一步推进“名师培养”、“引领帮扶”、“资源建设”三项工程,努力提升会员的教学与教研水平,推进中学化学教学、科研水平上一个新台阶。

一、加强学科组建设,提高教研组工作效能

学科教研组是基层的教研组织,学科教研组工作效能如何直接决定着学科教学、科研的质量与水平。因此,加强学科教研组建设,创新教研机制、创建符合课程改革需要的教研文化,将成为学校教研工作管理的一项中心工作。但从基础调研情况来看,教研组工作存在工作效能不高、管理机制落后、教研水平较低等现状。为此,新一年学会工作将以教研组建设为抓手、以教研机制创新为手段、以创建新型教研文化为目的,切实提高教研组工作效能。

1.认真开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学习,认真领会精神,明确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并以此为行动指南,做好教研组工作长计划、短安排,同时对教研组存在的问题开展相关的整改活动。

2.加强教研组长业务研修培训工作。学会将根据有关相关行政、教研部门的安排,组织教研组长开展相关的研修培训活动,切实提高教研组长的教学、教研与业务管理水平,从而为教研机制创新提供基础性的保障。

3.引领教研组长开展教研机制创新的探索与实践。新的一年里,将根据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需求,组织教研组长对学校课堂教学、教育科研、教学评价等相关教学常规制度进行反思与研讨,探索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教研管理机制,并在探索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提炼与推广。

二、突出两项重点工作,积极探索实践

根据教育行政和业务部门的工作要求,本年度将“深入课题研究”、“创新教研机制”作为重点工作来抓,深入学习、积极研究、先行先试,确保取得阶段性成果。

(一)深入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因其具有规划性、系统性、长期性等特点,对推动业务学习、提升研究水平、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而且课题研究将为中学化学教学带来长期的教学、教研效益。为此,学会本学年度将深入课题研究作为工作重点之一来抓。

1.进一步开展市级重点课题“普通高中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学科子课题“高中化学学习策略的指导与训练之研究”。该课题从属于课堂教学常规机制创新研究的一项内容,课题研究的目的旨在引导老师建立起基于学习取向的课程教学。本年度将在上学年制定实施方案的基础上,组织会员深入学习课题实施方案,领悟课题实施目标及意义。同时,引导我会会员基于高中化学学科特点,积极开展实践中如何开展学习策略的指导与训练的探索。本着边学习、边实践、边提升的课题实施原则,引领参与课题实验的会员在学习中实践、实践中提升,深化对学习策略的认识、把握学习策略指导训练方法,最终实现专业素养提升、教学质量提升的双赢目标。

2.继续开展“九年级化学单元整体教学”之课题研究。“单元整体教学”从属于教学常规中的教学设计(备课)研究和课堂教学研究两个范畴,试图解决如何开展教学设计、如何从整体性的角度开展课堂教学。该课题是基于目前九年级“低效耗时、效率不高”的教学现状提出的,本课题研究旨在研究、揭示教材单元整体性关系,从而为一线教师优化课堂教学提供支撑。该课题拟用一半左右的时间来完成。为使本课题研究得到较好的落实,本学年将结合相关工作的开展,进行“单元整体教学的认识”、“单元整体教学的初步实践”、“单元整体教学阶段总结”三次专题研究会议,分别进行理论研讨、实践尝试、阶段小结等相关工作。

各县(市、区)教研室、学校、会员,也应根据各自的计划,结合“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化学教研组建设及教学常规机制创新”这一主题,深入开展课题研究相关工作,从而为创建符合课程改革需求、符合教育改革方向的教研常规与教研机制。

第9篇

一、以相互尊重和理解沟通人心

要掌握教工思想动态,必须创造机会深入到教工中去。在生活上,与教工平等相待,以朋友的身份与之交往。为了缓解教工工作压力,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如乒乓球赛、羽毛球赛、棋类比赛等,在活动中拉近和教工的距离,与每一位教工成为朋友。在工作上,与教工多接触,及时掌握教工的工作状况,了解其长处和不足,考虑和处理问题要全面,减少或避免决策失误,使领导与教工之间形成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氛围,激发教工高昂的工作热情,使学校工作处于一种良性的循环之中。

二、以严格的管理和制度规范人心

完备的工作制度和检查监督措施是建立学校正常秩序的根本保证。根据教育教学工作的特点,结合学校实际,在易于掌握和操作的前提下,我校经反复研究,制定了教育教学工作量化管理的标准和操作程序,健全完善了《教职工考勤制度》《教案作业布置及要求》《孙吴县第一小学教师考核方案》等一系列常规规章制度和考评方案,组织校管理人员和教研组长参加考评,每月公布每位教师的考评情况。为了避免考评过程中有误差,我们每月将教师的考评结果公开公示,让全体教工知己知彼,一目了然。学期末将教师每个月的考评情况累加起来,作为评优晋级的重要依据。

为了加大对班主任工作的考核管理力度,我校制定了《班主任量化考核细则》和《文明班级评比细则》,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把班主任工作重点放在班级建设上,通过各种形式的主题班会和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表现自我,着力营造一个相互关爱、助人为乐、崇尚学习、共同进步的团队氛围。

在对音体美教师的考核管理上,注重发挥音体美教师的特长,在学生中成立了合唱团、跆拳道特色团、篮球队、绘画班;成立了板画兴趣小组、科技兴趣小组和演讲兴趣小组,挖掘学生潜质,给学生搭建全面发展的平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无论是常规教育教学的考评还是班主任、音体美教师的考评,期末时要将考评结果与奖金挂钩,以此增强考评的实效性,保证竞争机制的良性运行。

三、以优质的服务和情感把握人心

管理就是服务。作为领导要关心尊重教师,生活上多关心他们的需要及困难,千方百计为教工排忧解难;工作上多指导勤帮助,多表扬慎批评,特别是在业务上,不仅要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他人,而且应当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广大教工不断更新知识,提高素质,以适应未来需要。为此,我校为各教研组订阅报刊杂志,建立了分科定时的教研制度,采用听课评课的方式研究教学问题,每周二、周五下午进行小学在线网络教研活动,打破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实现了与教育专家的交流对话。同时,立足教学实际,鼓励教师开展小课题研究,通过引领和调控,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通过课题研究,激励教师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启发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组织多种形式的评比和竞争,为教工提供参观学习和与外校交流的机会,不断提高教研质量,使教工群体在工作中保持旺盛的热情和活力。

四、以积极的精神导向和教育凝聚人心

第10篇

和谐教师团队,为教学提供保障

教师是学校最丰富、最有潜力、最有生命力的教育资源,拥有政治素质高、业务素质强的骨干教师群体,才能办出最好的学校。为此,学校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创新方式,强化帮促,努力打造和谐教师团队。

专业规划促成长 学校把教师成长列入学校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抢占教师队伍建设的制高点,制定《教师专业成长年度规划书》,要求每位教师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自我剖析,设定年度发展目标,制定具体成长措施,年中有检查,期末有总结,“规划书”成为引导教师快速成长的行动纲领,使每位教师行动有方向,成长有动力。

“二进三出”提素质 “二进三出”即“请进来、走出去”“读进去、说出来、写出来”。“请进来”,即邀请专家、先进人物作专题讲座。“走出去”,即组织有关教师参加由各级教育部门组织的听课及学科培训。学校先后组织120多人次去北京、上海、焦作、泰安、滨州、济南、寿光等地市参加各种学习研讨活动,开阔了视野,提升了素质。“读进去”,即引导老师充分利用学校图书室、《教师书吧》中的图书等,自觉阅读,认真摘录。“说出来”,即通过开设“教师论坛”,教师们以专题讲座的形式介绍经验、心得、见闻。本校现有13位教师走上了讲坛,推广先进经验,激发了工作热情和干劲。“写出来”,即积极撰写博文,认真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种教学论文、案例的评选活动,通过种种形式巩固所学,融会贯通,加快成长。

典型引领育骨干 按照“引进优秀的人、用好现在的人、留住关键的人、培养未来的人”的培养思路,加强领导,周密组织。一方面,加强结对帮扶,采取“骨干教师上示范课―青年教师上研讨课―骨干教师点评―青年教师反思―修改教案―再上汇报课”的双向互动模式,互助互促,共同提高。另一方面,坚持压担子、引路子、搭台子,在班主任、中层干部的选拔任用上,都以青年骨干教师为对象,造就了一支作风正、业务精、懂管理、善研究的专家型、学者型教师团队。

和谐管理,落实教学常规

几年来,学校以教师为本,注重和谐管理,减轻教师负担,优化教学常规,促进常规管理向精细化目标迈进。

变革备课,减负增效 为减轻教师的备课负担,学校尝试变革备课模式。学期初,各年级组根据课时内容进行划分,每课定出一个主备人,先进行集体讨论,制定出备课的教学思路,然后由主备人完成教学设计,其他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学生实际,对这份设计进行修改,最后教研组集体会商,形成最终的精品设计。把这些精品设计汇集起来,编印成册,取名《赢在课堂》。目前已经完成了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的备课改革,减轻了教师们反复抄写的劳累,提高了教学效率,使老师们真正“赢在课堂”。

检查指导,跟进管理 常规资料的检查目的并不是仅仅得出一个分数,更重要的是发现典型,树立榜样,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每次检查后,都由分管校长分学科召开反馈会,及时和老师进行交流,让老师找到不足。学校每学期举行一次常规资料展示活动,展示亮点,给老师们树榜样,传经验。

聚焦课堂,焕发生机 学校以创建“和谐高效课堂”为突破口,坚持“三课并举”,实现课堂改革的有序开展。一是关注常态课,把常态课看作是发现教学问题的着眼点,学校坚持推门听课制度,校级领导每年听课均在120节以上。二是关注教师的展示课,让展示课成为提升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切入点,每当遇到公开课评选,分管校长都跟踪指导,与执教教师反复研究,打磨课例,提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水平。三是研究校本课,让校本课成为展现教研成果的聚焦点。语文方面,先后探讨了基于《方正习字》的写字指导课、基于《妙笔生花》的习作指导课,基于《字趣悦读》识字阅读课,基于《阅读习作直通车》的读写导学课以及新教育实验的晨诵课、读写绘指导课和童书阅读展示课等多种课型。数学方面,积极创建“智趣课堂”,用智慧唤醒课堂,让情趣回归课堂,把“写数学日记、画数学画、唱数学歌、玩数学游戏、讲数学故事、开数学主题班会”等活动纳入数学课堂。英语、美术、社会、科学等学科,也都基于学科特点着力研究新的校本课型,探索出适合本校实际的新课型流程,提高了老师们的课堂教学水平。

作业设置,丰富多彩 依照年级、学科特点设定科学实用的作业,同样是教学质量提高的保证。教师们自行开发的作业精彩纷呈,如语文学科低年级的“读写绘”、中年级的“循环日记”、高年级的“亲子共读”等,数学学科的“数学日记”“数学故事”“生活中的数学”等实践作业,英语学科的“听读作业本”,社会学科的“成长手记”,科学学科的“观察记录”,综实的“活动乐园”等。各种特色的作业设计贴近孩子实际,调动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也成为学生展示才华的舞台。

多元评价,保证质量 考试学科教学以目标导学材料为蓝本,评测自己所教学科的要点把握,抓实《配套练习》的课堂达标,用好教研室开发的“单元作业”;考查学科,制定专项评价方案,找好取样抽查,分析反馈,交流查验出来的问题,树立了学科之间无“小”字的思想,端正态度,认真教学。

和谐课程,构筑多元化的课程结构

课程多元化是新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也是素质教育向纵深推进的必然趋势。学校遵循“和谐、规范、整合、落实”四个原则,创新课程设置模式,做到了“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特色”。

国家课程校本化 《新课标》中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习作的基础,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为真正做到让学生在识字中阅读,在阅读中积淀,在积淀中成长,本校立足小学知识结构特点和学校实际,以语文学科为突破口,深化课程开发,把“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四部分内容作为课程开发的重点。为增加一二年级学生的识字量,促进学生提早进行阅读,学校编写了识字校本教材《字趣・悦读》;为提高学生写字水平,学校开发了以“方正习字”为主题的写字系列用本,引导一至五年级学生持之以恒地练习;为提高学生阅读与习作水平,学校编写了三至五年级的《阅读习作直通车》和一至五年级以“妙笔生花”为主题的习作系列教材。一系列校本教材的开发,更好地落实了小学语文教学的识字、写字、阅读、习作等重要教学任务,夯实了语文教学的基础。

地方课程系列化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过重的课业负担严重损害儿童少年身心健康,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针对地方课程门类众多、课时紧张的局面,学校加强了各科的课程整合,把环境教育与科学进行整合,把安全教育与品德生活进行整合,把文明礼仪教育与班会进行整合等。为保证课程开设质量,学校制订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整体实施方案,要求教师精心备课,认真上课,确保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

特色周五活动课程常态化 学校对特色周五活动课程实行统一规划、全员参与、自主选课、全程管理的工作思路。将特色周五活动课程纳入整体教学计划当中,每周五下午安排两节活动课,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定内容。特色周五活动课程分为艺体类、学科类和实践类三大课程系列。其中,艺体类包括剪纸、葫芦丝、粘贴画、乒乓球俱乐部、足球俱乐部、篮球俱乐部、版画、舞蹈等 10 个活动小组;学科类包括智趣数学、快乐识字、快乐习作等 25 个活动小组;实践类包括巧手制作、生活技能等 17个活动小组。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主选课、自主选班,自主选择辅导教师,目前全校1700名学生人人都有自己的活动项目。学校每周对各活动小组的课程开设情况进行检查记录,作为评价活动课程的重要依据。学年结束,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申请结业,经学业检测,合格后颁发结业证书,学生可再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其他的小组进行学习。五年下来,本校学生可拿到3-4个结业证书,学会3-4门特长技能。

和谐教研,推动教学向高层次发展

教科研是教学的生命线、教育内涵发展的助推器,没有较高水平的教育科研成果支撑,教育教学就难以向高层次发展。为此,学校坚持以和谐的教研引领学校教育教学,实现了科研兴校、科研促教。

主题教研常抓不懈 在抓好常规教研活动的基础上,教师针对课堂教学和课程建设中富有共性、又难于解决的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各教研组每周两节连排,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召开系列主题教研会。同时,把网络教研作为教研活动的有益补充,暑假期间周密部署“双对接研修”活动,组织教师观课、磨课、上课,提升了校本研修水平。

课题研究纵深发展 对课题实行三级管理:校级管理课题由名师或学科带头人主持,并由副校长负责指导;教研组管理课题由教研组长负责,全组成员积极参与;个人小课题由教师自己或者结对子,开展“问题”型小课题实验研究,目前,学校教师100%参与课题研究,其中70%的老师分别参与了省、市、区三级课题研究。学校每学期开展一次校级小课题展示活动,总结、推广提炼出来的理论或经验。

和谐行动,落实新教育

通过教代会,确定了“启动六大行动,全面落实新教育”这一年度的发展主题,深入开展“晨诵午读暮省工作室、完美教室工作室、数码社区工作室、写字与习作工作室、智趣课堂工作室、特色周五工作室、少先队活动工作室”等七大工作室的创建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让热爱阅读成为师生的生活方式 通过环境布置,整个校园和班级形成浓郁的读书氛围。建立阅读长廊,介绍名人读书方法,推荐百部儿童经典阅读书目。建立师生作品展示长廊,展示师生写作、绘画、书法作品。充实学校图书室,购买补充适合学生和老师阅读的图书。建立班级图书角,倡导学生以“图书银行”的形式每人捐两本图书,同学间相互交流,达到读百本图书之目的。

让晨诵、午读、暮省成为儿童的生活方式 清晨利用20分钟时间进行诵诗,开启一天的阅读生活。中午,利用20分钟的时间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名著。学生用不同的形式展示读书的收获。例如:读书手抄报、读后感、演讲比赛等,学生每天学习结束后,能反思自己的生活,用日记、随笔等形式记录下来,倡导学生、家长、教师共写随笔,相互编织有意义的生活。

让“专业阅读+专业写作”成为教师的生活方式 学校坚持“校长荐书”活动,校长定期把自己读过的经典文章汇集起来,分类整理,推荐给领导干部交流学习。教师开展“图书漂流”活动。学校精心挑选教育、文学等精品书籍作为重点漂流书目,分别装在精致的图书漂流箱内赠给学校5个级部,漂流箱每两个月漂流一次。每位教师养成每天读书半小时的好习惯,自觉阅读教育著作或文学作品,坚持写教育日记、教育故事、教育案例,记录反思教师日常教育和学习生活,每位教师都建立了个人教育博客,发表自己的文章。

和谐文化,打造精品校园

为把学校建成师生“成长的乐园、进步的学园、温馨的家园”,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力求点点做靓,处处做精,使校园处处洋溢着浓厚的和谐氛围。

校园文化系列化 学校发挥各楼层横贯东西的长廊优势,不同楼层规划了不同的主题,实现了校园文化的系列化。如,北楼的童话长廊、书香长廊、科技长廊,南楼的绘画长廊、剪纸长廊、书法长廊、手工制作长廊等。即使走在楼梯上,你也会发现“文化”的影子,学校通过征稿形式集思广益,制作了台阶标语,涵盖学习方法、习惯养成、卫生保洁、安全教育等主题,处处显示着学校的人文与和谐。

校园文化个性化 一是内容个性化。各班文化均有不同的主题,有的以激励学生学习为主,有的以养成教育为主,有的以展现学生的才艺为主。二是设计个性化。为了展示每一位同学的成长历程,每个班级都以不同的形象呈现班级特色,有的用50片孔雀羽毛组成美丽的图案,有的用50个小蝴蝶组成翩翩飞舞的造型,有的用50只小鸽子组成一只衔着橄榄枝飞翔的和平鸽等,构思新颖、设计巧妙。三是版面个性化。每个班的文化版面各不相同,如“荷韵飘香”“童心飞扬”“诗情画意”等,这些精美的版面张贴着学生的美术作品、书法作品、小制作、小发明,让学生在展示中充分张扬自己的思维和想象。

校园文化的开放化 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学校打破一成不变的静止模式,让班级文化动起来。把校园文化向班级、年级、学校、家长开放,利用“班级文化开放周”组织学生参观交流,同学和同学之间,班级和班级之间建立了“经典交换站”。通过课堂教学开放周、召开家长会等形式,让家长走进校园、走进课堂,参观校园文化,用体验来感受校园文化的内涵,让校园文化真正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和谐成果,催人奋进

近年来,学校一年一个发展主题,一步一个新台阶,通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探索出了属于自己的特色之路,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第11篇

[关键词]校领导班子;班主任;教师

办好一所学校,至关重要的因素很多,如办学条件、师资情况、生源、后勤保障等,但关键一点,笔者认为,只有切实抓住“三块金砖”,学校管理才能上台阶,教育才能高质量,才能促进学校的全面发展。

一、抓好班子队伍建设,就是抓住了发展的灵魂

1.统一思想,创建学习型领导集体

思想是旗帜,是行动的先导。学校领导班子成员思想素质的优劣直接影响学校的办学方向,所以我们把领导班子成员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坚持每周一的行政例会,每两周一次的政治学习会,坚持订阅党报党刊,不断学习新知识、新经验,提高政策水平,坚定理想信念,始终保持坚定的政治立场,头脑清醒,做到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坚持领导班子成员时时处处发挥表率作用。班子成员应有宽广的胸怀,为人处事思想要纯,要能容人之短,听取不同意见。为此,我们要求班子成员重学校兴衰,轻个人得失,坚持以身作则,严律己、宽待人,带头做好教育教学工作,成为分管工作的行家里手,使教师信服。

2.民主集中,创建团结型领导集体

作为一校之长应坚持集体研讨,分工实施的职能管理原则。校长是总指挥,同时又要充分信任下属,积极支持下属工作,大胆放手让下属有权决定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下属则要有职有权,勇于负责,不断积累经验,分析失误原因,在工作中培养能力,增长才干。此外,作为校长要乐于承担、勇于挑担,班子内提倡“职责上分,思想上合;工作上分,目标上合;机构上分,关系上合”的工作原则,充分发挥领导班子的整体作用。班子中倡导政治上互相信任,思想上互相沟通,工作上互相协作,生活上互相关心的工作作风,形成团结、协调的整体,增强团队战斗力。

3.求真务实,创建开拓型领导集体

弘扬务实精神,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和旺盛的斗志,把工作当事业,本职当本份,做到干工作不因轻重而挑剔,抓落实不因阻力而退缩,解决难题不因挫折而气馁,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推动各项工作的落实。

二、抓好班主任队伍建设,就是抓住了发展的重点

1.选好人员,抓好班主任组建工作

班主任工作时间长,强度高,任务重。为此,新学年班级组建时,我们精选思想政治素质好、责任心强的教师担任班主任。这些班主任都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能力素质和心理素质,他们事业心强、爱学生、积极肯干,为我校良好的校风建设做出了较大的努力,为我校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2.提高技能,抓好班主任培训工作

我校定期组织班主任工作例会,每学期召开班主任经验交流会,为班主任订阅有关班级管理的经典书籍,如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爱心与教育》等。通过交流与学习,提高了班主任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教学的组织管理能力等。

3.评优选先,抓好班主任考核工作

学校每学期初要求班主任制定出学期工作目标、计划,期中要有小结、期末要有学期总结等。明确班主任工作职责,实施班主任工作量化考核机制,将量化考核结果与班主任年度考核、评优、晋级直接挂钩。通过机制考核与评价,加大了竞争力度,班主任积极争做先进,不断强化自己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对学生以爱心换取爱心,以信任换取信任,为形成良好的校风尽职尽责。

三、抓好教师队伍建设,就是抓住了发展的关键

1.强化师德建设

我校根据松原市教育局的统一要求,结合学校工作实际,每学期初制定师德建设和教职工政治学习计划,充分挖掘校内先进教师事例,教育本校教职员工。我校还组织师德演讲会、报告会,定期召开全体教职工的政治业务学习会议等,使全体教师自律正己、敬业爱生、拼搏奉献、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对学生做到严与爱的统一。学校领导和全体党员带头讲政治、讲正气、讲学习、讲奉献,教师自觉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目前,我校教师甘于奉献,扎实工作,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

2.强化业务建设

良好的师德师风和工作积极性仅仅是做好教书育人工作的前提。如果没有职业素质和较高的业务能力,还是难以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而且还会影响教师持久的工作积极性和初步形成的新教育观念。所以“练内功”强化教师业务素质是一项实质性的硬任务。为此,我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实施。

第一,抓好科研兴校工程。

深化改革,建立机制,营造科研氛围。长期以来,我校有着浓厚的科研氛围,在学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几位名师的带动下,我校教科研工作顺利地走上了正规化、科学化、制度化的轨道。具体表现为:建立学校激励机制,制定相关制度,鼓励全体教师参加教育科研、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给教师加大“充电”的力度。考核评价教研活动,奖励教研成果,评选优秀教案、优秀论文、优秀试题、优质课、优秀教研组。把参加教研活动的情况与教师部分津贴挂钩。重奖有突出贡献的科研能手。要求教师结合教学实际情况及时修改教案,同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精心设计分层次作业。鼓励教师坚持写教后记,反思自己的教学。建立了松原二中教师网页,给教师提供了撰写教育教学心得的博客平台,便于教育教学经验交流。坚持用科研思维来改进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方法,用科研引领学校的教学业务工作,实现教学科研化;让科研进课堂,促进了科研细节化。所有这些,极大地激发我校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教研能手不断涌现。

潜心研究,统筹规划,开展科研工作。一直以来,我校看中的是教师教科研成果在课堂中的实际运用,看中的是教师是否具有强烈的科研意识,而不是看参加了多少“高级别”课题。因此,我校领导力戒浮躁心态,时刻提醒教师要少一些功利心,潜心于科研教学,我校引导教师做的“问题研究”,不要求对参加科研的教师先进行科研方法的培训,而后再开始研究,也不要求教师在研究前必须查阅大量的资料,撰写论文时更不要求一定引用 “大家”的言论,等等。而上述“问题研究”中的三个“不要求”,如果教师确有需要,则在研究过程中根据进程自觉进行。我们认为,只要对问题进行思考并尝试用各种办法去解决就是研究。

以校为本,组织科研课题研究。做科研关键在“实”字上下功夫,即要切实服务于教育教学,也就是科研成果不能束之高阁,要切实应用于教学实践,解决教育教学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为此,我校开展的科研课题研究,原则上是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教学能力的提高,推进新课程的顺利实施,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及提高学生成绩服务的。

我校开展科研工作多年,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和科研素养、教学水平、教育能力的提高。广大师生代表学校参加国家、省、市级各类大赛屡创佳绩。同时积极承担国家、省、市各级各类课题研究。承担全国教育“十五”、“十一五”、“十二五”科研课题共26项。教师在国家级刊物上82篇,在省级报刊上发表文章2478篇,在市级报刊上发表文章179篇,参编教辅用书200余部。我校科研水平不断提高,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校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

第二,抓好名师兴校工程。

为打造一支名师队伍,我校积极为教师业务培训创造条件。近年来,广大教师积极参加提升教师业务素质的各类业务培训,有20多位教师进行了研究生课程学习并结业。开通远程学习校园网络,全体教师已经连续三年参加网络远程学习,均取得优异的成绩。经过几年的努力,我校已培养出全国模范教师1人,省级优秀教师7人,省级学科带头人1人,省级骨干教师4人,市级骨干教师33人(含学科带头人2人),省级科研型名教师2人。2013年,吉林省教育厅命名的“吉林省高中化学吕清文名师工作室”正式挂牌成立。

目前,我校中青年教师较多,培养青年教师,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已经成为我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工作。我们的做法是:一严格要求和热情鼓励相结合,定期组织青年教师学习职业道德规范,并参加学校的重大活动。二坚持悉心指导与多压担子相结合。一一落实“拜师”对象,通过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使青年教师尽快脱颖而出,成为学校教育教学骨干;同时给青年教师压重担,让他们但任班主任,多渠道强化教育教学业务学习,内强素质,外强形象。三在生活上关心照顾,在住宿、饮食、个人感情等方面关心照顾;在思想上鼓励他们积极上进,树立以校为家,爱校如家,校兴我荣的思想。目前,我校青年教师工作的责任心、大局意识、使命感尤为强烈,敬业奉献,为学校的逐年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抓好质量兴校工程。

抓好教学常规管理,做好教学工作的考核、评估工作。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向教学科研要质量,积极开展听课、评课、说课、优秀教案评选等活动,要求每位教师积极参加科研室的科研活动,积极向科研室或其他教育期刊投稿。学校每年进行一次教师优秀论文评选活动,好的教学论文积极向市级或省级期刊推荐。许多教师注重教法、学法研究与实践,扎实提高课堂45分钟效率。

第四,抓好文化兴校工程。

第12篇

去年年底,河南省实施中小学职称制度的新一轮改革,在原有的中小学高级教师的基础上,设置了正高级教师职称,待遇相当于大学正教授。职称制度改革像一缕春风,为广大中小学教师带来新的希望。那些原来已经获得高级职称的教师们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态度和状态,思考如何在专业方面不断提升自己,才能具备参评正高级教师的五个必备条件。那么,究竟什么样的教师才可能成为“教授”呢?

一、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提升专业水平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科学情报系统》的统计, 科学知识的年增长率, 在上世纪50年代为9.5%, 60年代为10.6%,70年代为12.5%,人类拥有知识的总量大约每十年翻一番。知识内涵的广延性及知识形态的流动性,要求人们不断获取、更新和创造知识。唯一可行的方式就是保持学习的主动性和连续性。所以,大学毕业开始从事教学工作并不意味着专业学习的结束,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经常吸收新知识、掌握新技能,这样才能不断提升和完善自己,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求。

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教师需要深入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如“建构主义”和“多元智能论”等,探索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途径,使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参与、体验、探究并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而不是被动地听教师讲,死记硬背。教师还要能够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编写导学案、命制检测试题。为了优化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教师还要学习现代教育技术,能够熟练制作、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等实施教学。教师只有不断研究和学习,才能与时俱进,让自己始终站在本学科教学研究的前沿。

二、树立正确的学科思想,引领自己的教学行动

正确的学科思想是教师合理地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前提。正确的学科思想引领教师的日常教学行为,日常教学行为体现着教师的教学理念和价值取向。

基于新课改的教学理念,教师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设计教学活动,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基本语言运用能力和综合能力。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的学习方式也需要优化。教师要让学生学会主动观察、体验和探究,发挥学习潜能,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教师要能够开发网络教学资源, 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帮助学生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 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引导他们能够与同学沟通和合作, 增强其跨文化理解和交际的能力,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提升人文素养。此外,在评价方式上,教师要变过去的一元化评估体系为多元化评估体系,要把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 重点评价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以及表现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以课题为载体,关注课堂教学

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坚持“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长即成果”的科研理念,在日常教学中积极开展课题研究。

实践证明,通过课题研究,不仅能提升课题主持人的教学理念和科研能力,而且能促进参与课题研究教师的专业成长。更重要的是,能够解决教学中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课改背景下,以导学案为载体的教学模式探究”就是一个有实际意义的研究课题。教师首先需要研究如何科学地编写导学案,让导学案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路线图,用导学案来呈现所学内容。同时,教师还要探究如何设计课堂的各个环节,避免“学生展示”环节耗时太多而导致课时紧张等实际问题。

发现问题、探讨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教师进行科研的过程。在研究的过程中,课题组成员需要相互切磋和交流,取长补短,在专业方面共同进步。课题的成果有不同的呈现形式,课题组成员需要撰写研究报告、科研论文,上教学公开课,向专家和同行展示和推广自己的科研成果。毫无疑问,这些有形的科研成果既呈现出教师的工作状态,也体现了我们的学术水平。科研课题、教研论文、公开课、观摩课和示范课等是教师长期从事教研活动的结晶,也是教师专业水平的一种具体体现。

四、发挥传、帮、带作用,促进青年教师成长

为了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很多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设立了“名师工作室”,开展“青蓝工程”“师徒结对”等教研活动。通过举办观摩课、汇报课、研讨课、优质课等教研活动,骨干教师把自己成功的经验传授给青年教师,使之得到锻炼和提高。青年教师的一节汇报课或展示课往往也渗透着指导教师的智慧和汗水,充分反映出指导教师的专业水平。

为了帮助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指导教师要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作为支撑。通常在指导青年教师备课、修课和做公开课的过程中,骨干教师本人的业务水平也得到了相应提高。由此可见,“名师带徒”活动对老教师也是一种专业方面的促进和提升。

五、做专题讲座和报告,发挥辐射和引领作用

除做示范课、公开课和优质课外,举办专题讲座、学术报告等也是教师交流和推广学术成果的一种常见形式。

在做专题讲座、学术报告和学术发言之前,主讲人事先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无论讲座的话题还是内容都需要匠心独具,内容新颖、充实才能吸引听众,才会收到预期的效果。做专题讲座的教师必须在教学的某一方面有一套值得借鉴的做法或者有自己独特的见解。通过专题讲座和报告,主讲人向听课教师介绍自己在教学中的有效做法和某种观点,对听课教师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能够启发他们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通过专题讲座和报告带动更多的教师投身教育和科研,可以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这正是骨干教师的辐射和引领作用的直接体现。

六、立志做研究型教师,经常发表研究成果

一个研究型的教师能够关注教材和教法,聚焦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并对此进行长期、深入的探讨,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研究型的教师能始终坚守在本学科教学研究的前沿,建构了完备的知识体系,能够准确把握本学科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学生的易错点,有一套高效的教学策略,能够解决教学中的常见问题。

有了长期的潜心研究和积淀,研究型的教师能够经常发表教学论文,参编教辅,编写原创试题,甚至撰写教学论著,在教学的某个方面通常能产生较大的影响。

笔者认为,正高级教师职称是对那些长期坚持在教学一线,任劳任怨、认真钻研业务的教师的一种莫大肯定和奖励。如果教师都能在教学研究方面进行长期的积累和探索,那么,我们就会知识渊博、专业精良、成果显著,参评正高级教师就会水到渠成。这恰恰印证了“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道理。那些等到评职称时才开始到处找关系、凑条件的人,一定不是长期刻苦钻研业务的教师。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坚信,如果让教学研究成为一种常态,让追求卓越成为一种习惯,那么,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绝不会产生倦怠情绪,一定会乐此不疲、建树颇丰。我们不仅能体验到教学的成功和快乐,而且还能破茧成蝶,成为名副其实的“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