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生态经济效益

生态经济效益

时间:2022-12-17 09:32:5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生态经济效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生态经济效益

第1篇

【关键词】营林;经济效益;生态效益

前言

森林资源对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新环境下,要想促进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就必须加大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生态文明的建设,实现经济发展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近年来,我国各地逐渐出现营林现象,极大的改善了全国各地的生态环境,但由于部分区域营林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单纯的获取木材,对营林效果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要对营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进行详细的分析,从而有效地促进营林的可持续发展。

1.我国营林现状

目前,我国的营林存在很多弊端,营林机构不健全,缺乏专业的营林团队,同时营林人员也缺乏专业的技术,受传统的营林思想影响,当前的营林大多还是以经济效益为主,对其生态效益不太重视,导致营林过程中存在很大的风险。

营林存在的风险主要表现在管理风险、政策风险、市场风险,由于不同的树木在种植过程中,需要选用不同的管理方式,但营林是一项时间很长的工程,如果在抚育管理过程中,出现病虫害、自然灾害、火灾等现象,就会直接降低营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由于森林资源是我国十分重要的资源,国家相关部门对树木的砍伐有严格的限制,如果这些限制过于严格,就会降低林农的积极性,因此,在保持营林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方面,存在一定的政策风险。在营林过程中,对于经济林、速生丰产林市场风险比较小,但对于生长周期长的树木,则存在很大的市场风险,如果在抚育过程中,市场发生变动,就会对营林的经济效益造成影响。

2.营林的经济效益

2.1 评价营林经济效益的准则

营林的主要目标就是为了获取高额的经济效益,因此,在进行营林生产,选择经济效益高,并且容易种植的树种,很容易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在对营林的经济效益进行预测和评价时,可以采用动态经济分析法,将不同时间段的货币价值转换成同一时间段下的价值,从而进行比较和计算,实现营林经济效益的评价。这里的比较计算是指用营林最终产出的木材价值减去营林过程中的成本,得出费用差,其中营林成本包括劳动力成本和木材成本。

2.2 影响营林经济效益的因素

影响营林经济效益的因素有很多,并且这些影响因素会发生一定的波动,营林经济效益影响因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市场经济条件,在市场中木材的销售价格会发生一定的波动,对营林经济效益造成影响;不同等级的林地,其种植的木材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也会对营林经济效益造成影响;在营林过程中,遇到自然灾害、病虫害的现象时,会降低营林的经济效益;营林过程消耗的育林费、管理费、劳动成本等也会对营林的经济效益带来影响。

2.3 综合开发林区

近年来,营林区逐渐兴起一种新的开发方式,也就是综合开发方式,这种开发方式是根据林区的天然条件,开发森林旅游、园林、森林加工业等新的项目,扩展林业获取经济效益的渠道,从而充分发掘营林区的潜力,提高林区的经济效益。

3.营林的生态效益

营林的生态效益是众所周知的,营林能带来持续发展的环境效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营林有十分重要的生态意义。对于风沙严重的地区,植树造林具有防风固沙的作用,风沙会大幅度降低空气质量,甚至会对水源造成污染,通过植树造林能有效降低风沙的速度,避免土地沙漠化。营林还能有效地消除污染,有的树木能吸收空气中的有毒物质,同时释放出大量的氧气,从而美化生态环境,保证生态平衡。

森林资源是一种可更新资源,从长远的角度看,森林资源能为社会发展创造巨大的环境价值,实现林业综合发展,满足人们可持续发展林业的需求。由于树木的根系十分发达,在土壤的埋深也比较深,因此,营林具有聚合泥土,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同时当降雨量比较少时,树木根据能吸收土壤中的水分,由此可见,营林具有极高的生态效益。

4.提高营林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措施

4.1 建立优质营林基地

营林业属于人工造林,具有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目前,我国的营林业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较,在规模上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还没有实现真正的产业化,因此,要建立优质的营林基地,扩大营林规模,从而有效地提高营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为确保营林业的稳定发展,相关部门还要建立完善的林业管理制度,加强监督,对破坏林地、开垦林地等行为,要严格的按照相关制度,对相关人员进行处罚,只有加强对营林业的保护管理,才能实现营林业的持续发展。

4.2 加强树木种植管理

在营林过程中,加强对树木的种植管理能有效地增加营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树木在生长过程中,第一个生长周期是十分重要的,具体的可以分为出苗期、生长初期、快速生长期、生长后期,在营林过程中,必须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树种,并根据树种各生长周期的特点,制定合理的生长期管理措施,才能确保树木健康的生长,才能提高营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营林树木在生长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病虫害,这些病虫害会极大的降低营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因此,要加强营林病虫害防治。由于营林病虫害防治是一项长期性工作,必须根据病虫害的特点,针对性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才能有效地降低病虫害。常用的病虫害防治方法有化学防治法、生物防治法、物理防治法,其中生物防治法是最理想的防治方法,是利用病虫的天敌或者益虫、益鸟进行病虫害治理。

4.3 采用先进的技术进行营林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应用在营林过程中,因此,在进行营林时,可以积极的应用这些先进的科学技术,从而有效地提高营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例如在造林过程中采用计算机技术、生物工程技术、遗传技术等高新技术,将经济性、生态性良好的树种遗传到后代,从而提高所有树木的综合性能。

5.总结

营林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是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因此,要建立优质营林基地、加强树木种植管理、采用先进的技术进行营林,不断提高营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促进我国营林业的产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丁海峰.浅谈营林投资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3,(02):70.

[2]王宏伟.经济以及生态效益在营林工作当中的体现[J].吉林农业,2012,(10):141-142.

[3]黄玉升.浅谈营林投资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J].吉林农业,2011,(10):167-168.

第2篇

关键词:林业生态;经济效益;途径分析

建设高效的人工符合复合群落,不但利于生态环境的建设,也有助于发展商品经济效益,并能让群众脱贫致富,树立以林为主,多种的经营管理理念,可以在因地制宜的建设中做好商品基地的林业分区,用以吸引更多的农民逐步走上兴林致富的道路,进而大幅度的提升林业生态经济效益。

1林业生态经济效益概述

林业生态经济效益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林业生态效益,另外一方面是林业经济效益。在林业生产经营活动进程中,林业生态效益是改善生态环境,保持水土状况,净化当前空气环境,并能在防风固沙上面起到良好作用。林业经济效益则体现在林木成才和建筑使用上面,特别是现在比较盛行的家具制造业或者水利工程行业生产进程中提供的木材使用,都隶属于林业经济效益范畴内,林业经济效益让林业生产经营管理理念在满足均衡的前提下有新的发展规律,但在发展进程中需注意经济效益受到经济规律的制约和影响,两者之间相互依存,处于不可分割的状态。故此,从博弈角度探寻,林业生态效益和林业经济效益之间互为补充,相互之间有抵消关系。若生态平衡在离开生态效益后,必将遭遇到破坏,也会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的平稳发展,生态平衡若离开了经济效益,那么生态效益的存在意义也就不复存在。因而,要将领域生态效益与林业经济效益结合开来,看成一个整个。既通过林业生态经济效益的提升,实现总体林业经济效益的提升,让社会效益、生态效益都能有质的飞跃。

2林业生态经济效益提升的方法和途径

2.1加大科学投入管理

结合当前林业生产经营管理实际状况可以获悉,管理进程中若忽视林木管理,将管理重点集中在造林方面,会忽视林木的质量,虽然林木的种植数量大大提升,但是整体的造林管理还存在诸多弊端,导致造林结束后不能重视管理和维护林木的情况时有发生,甚至可以说屡见不鲜。结合相关调查我们能够获悉,人工造林中,林木比较矮小,所以生长速度缓慢,出现这些状况后多都归结为自然生长条件不利,其实究其根源是管理不善。管理问题的出现不但影响林业的经济收益,也会使林业的生态效益产生不良影响,导致整个林业生态经济效益严重不达标。资金、劳动力、管理的不善和不合理,让林业抚育技术存在较大漏洞,为此,提升林业生态效益水平的前提是要加大相关的资金和人力投入,并需完善林业管理措施。

2.2提高重视创新手段

结合相关调查我们能获悉,林业发展进程中更多追求单一的效益,但是却没有在总体效益方面有所忽视,这就导致我国的林业生产模式过于简单和片面。这不仅制约我国林业的综合性效益,也不利于我国林业的总体发展态势。为大幅度的提升我国林业的总体发展态势,就要先正确的认知我国林业的双重特性,特别是在思想上有较高的关注度,并需在生产、经营和管理上进行创新。林业木材生产主要是基于林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而存在的生产基础。两者之间的相互依存和互为补充,共同发展,因而现阶段对于两方需有正确的认知,在定位二者关系的时候能最大限度的发挥生态系统的功能特性。

2.3结合发展实际选择合适苗木种植

林木种植时,为让林木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确保林木的成活效率,就要结合当前的实际状况让自然环境与实际状况紧密结合在一起。另外,需要注意一点即选择的林木品种多样,不要过于单一,这样可以满足苗木类型的多样化需求,不但能利于林木生产,与此同时也能让林木在适宜的环境里面茁壮发育。如,在黄土高原环境内,自然环境比较恶劣,导致这一地区地表较多,植被也很稀疏,形成支离破碎的地表环境,并且处于半湿润温带季风性气候,水分补给不是很充足。加之地域内的自然环境情况不同,因而种植的树苗类型更具多样性,如果想要在该区域造林,就要选择坡度较为陡峭的沟谷地段,选择的种植植物多为侧柏和油松等材质的树种,但是在坡度比较缓的区域,最好选择山楂、葡萄这类经济林木。由于黄土高原多年的植树造林能力,为实现植树的价值或者意义,就要在加大树木成活效率的前提下,因地制宜的选择适宜的树种进行种植。

2.4合理配置植被

复合人工生态系统构建时,最重要的环节是充分和正确的认识植物之间的生态关系,由于这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关键和基础。尤其是系统化建造进程中,若单纯的考虑苗木选择状况显然不是很全面,具有片面性,故此选择进程中需做好苗木的搭配和植被灌木的类型筛选。目的是形成一个高低错落有致的复合型人工生态群落。建立小生态循环系统的前提是先要构成大生态群落,这不仅有助于提升林地使用效率,而且也能提升林木的产量,更能让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实现双赢。根据实践经验获悉,复合式人工生态群落建立进程中,为让群落更为多样化,将署类植物、黄花菜等都引种到林木下方或者林木周边进行种植,能够让局部的群落更错落有致,并且利用各类植物的不同特性,使植物生存环境更优化,保护周边环境,满足生态平衡。如黄花菜的肉质根部能够均匀的散布到整个土壤中,并且网状的根须要渗入到土壤的每一个角落内,这能防止雨水冲刷和侵害土壤,改良土壤状态后,让树木生长更具有优势。

3结语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是不能离开林业生态效益而单独存在的,在效益不断提升和发展的进程中,为达到思想共识,就需创新生产和经营理念,不断的带动林业的生态经济效益,进而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无限动力和活力。

作者:杨长明 单位:辽宁省康平县林业局

参考文献:

[1]赖莹莹.刍议如何提高林业生态经济效益.[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36):11-12.

第3篇

1试验材料与方法

(1)试验地点。在平利县孚林源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试验。(2)试验时间。2016年6月30日至12月29日共182天时间。(3)试验动物。试验组采用2月龄左右的关中黑猪、杜长大三元仔猪各10头,饲喂自配饲料;对照组采用2月龄左右的关中黑猪、杜长大三元仔猪各10头,饲喂陕西某公司生产的颗粒饲料。(4)试验方法。试验采用半舍饲半放牧的养殖方式,试验组、对照组猪群隔日轮流放牧,夏季每日放牧2次,每次3小时,日喂料3次,自由采食;冬季每日放牧1次,放牧时间4~5小时,日喂料2次,自由采食。圈舍为地面通舍,用钢管隔离成20米2小区,每区为1组,平均每头猪占地面积2米2。放牧地在一小溪两边,为退耕地,坡度30~60度,面积6670米2,有零星板栗树、漆树、山杨、冷杉、野核桃等其它小杂木,放牧地植被覆盖度在90%以上,主生品种有止血马唐、鸡眼草、灯心草、艾蒿、铁杆蒿、马儿草、野莴苣、白茅等品种,并有大石林立。2016年6月30日至7月30日,试验组饲喂自配饲料,饲粮组成为60%玉米、30%麸皮、10%豆粕;对照组饲喂陕西某公司生产的乳猪551颗粒料。2016年7月31日至12月29日,试验组饲粮组成为70%玉米、30%麸皮;对照组饲喂陕西某公司生产的中猪552颗粒料。每天记录当天各组的饲粮消耗量,每隔30天称重1次,12月29日测定末重。

2试验结果

2.1肥育性能结果各组平均每头猪肥育性能结果见表1.2.2经济效益分析依据市场价格,出售关中黑活猪28元/千克,杜长大三元猪20元/千克;玉米2.2元/千克,豆粕3.4元/千克,麸皮1.6元/千克;551颗粒料4.35元/千克,552颗粒料3.05元/千克,分析经济效益,每组平均每头猪效益见表2。

3结果分析

(1)饲料成本占养殖成本比例从高到低顺序依次为:对照杜长大猪组48.94%、对照关中黑猪组46.27%、试验杜长大猪组40.11%、试验关中黑猪组35.11%。(2)购仔猪成本占养殖成本比例从高到低顺序依次为:试验关中黑猪组44.75%、试验杜长大猪组41.3%、对照关中黑猪组37.05%、对照杜长大猪组35.28%。(3)养殖成本从低到高的顺序依次为:试验关中黑猪组1787.73元/头、试验杜长大猪组1937.03元/头、对照关中黑猪组2159.06元/头、对照杜长大猪组2269.74元/头。(4)养殖纯利润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试验关中黑猪组1176.35元/头、试验杜长大猪组809.37元/头、对照关中黑猪组719.34元/头、对照杜长大猪组438.26元/头。据农业部分析,2016年1—11月全国平均出栏1头商品肥猪纯利润为410元左右,说明生态养猪效益高。(5)养殖利润率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试验关中黑猪组65.8%、试验杜长大猪组41.78%、对照关中黑猪组33.32%、对照杜长大猪组19.3%。

4结论

(1)生态养猪利润远远高于普通养猪且市场前景广阔。(2)生态养殖土猪比养殖杜长大三元猪投资小,利润和利润率都高。(3)在生态放养条件下用自配混合料比使用全价配合颗粒料成本低,效益高。

作者:刘绵刚 陈少谋 张清杰 单位:陕西省安康市畜牧兽医中心

第4篇

关键词:区域生态经济 生态效益 经济效益

一、引言

由于人口较多和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使得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造成资源的浪费和大量缺失,并伴随着当前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使得资源与环境问题受到社会各界普遍关注。在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下,党的十报告中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使得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重视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生态和经济的共同发展。其中,区域经济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态经济效益对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良好的区域生态经济效益能够更好地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良好发展,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国各个地区开始利用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发展地区经济,统筹区域发展,各个地区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国民经济的整体优势,促进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区域经济建设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上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国家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全国生态农业县和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工作的开展和深入,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有机结合,使得区域生态经济效益评价问题成为当今社会的主要热点问题之一,也成为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热点。

其中,对于区域生态经济建设指标体系的建立以及区域生态经济效益的衡量是我国学者当前对于区域生态经济的主要研究内容。纵观现有的研究成果,我国学者多用指标体系来描述和分析区域生态经济效益,但是缺少能够整体反映人文要素、自然资源、环境、经济社会效益等协调、合理布局与分布的空间统计分析指标,致使现有的区域生态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不能够真正评价生态效果,导致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割裂。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探讨建立更为全面的区域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使其能够真正的将区域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体现出来,达成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更好地促进区域生态经济的发展,从而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

二、评价指标的构建原则

(一)科学性和系统性原则

指标体系作为一个科学的有机整体,要建立在一定的科学基础上,使之能充分反应区域生态经济的发展内涵和经济实质,目标明确,测算方法准确规范。[1]与此同时,区域生态经济效益的评估也是一个多维度的综合性系统,在确定指标体系时应该从系统的角度出发,注意指标体系的层次性和同级指标之间的互斥性,分级分层次的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使得指标体系的构建合理。

(二)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原则

指标体系中选取的指标要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使其数据采集较为方便合理,选取的指标尽量采用定量指标。定量指标可通过数据对经济效益进行客观评价,并便于检测指标体系构建的合理性。定性指标则很难获取相应数据,使得评价指标体系不能较好的反映以及比较各个区域之间的差别。且采用的指标一定要具有实用价值,如果构建的体系较为完整和规范,但不适用于大部分区域,体系的推广不可能完成,使得其对区域生态经济的发展没有较大意义,研究成果没有任何意义。另外不要过分追求指标的覆盖范围,要考虑其实用性和可行性。

(三)全面性和综合性原则

选取的指标应在考虑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基础上,尽可能选取全面的、综合的可以反映区域生态经济的各方面影响因素,可以体现其大致的发展现状并将相对重要的指标归于其中,使得指标体系覆盖全面,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三、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建立区域生态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是进行区域生态经济效益评价的主要关键,可根据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特性和共性、可持续发展理论,区域生态环境基础的发展状况(地质地貌、大气、土壤等)、资源的质量和利用状况、环境的污染和治理状况、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等方面进行分析,按照其指标的构建原则,构建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2]。通过建立区域生态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能够较好的对区域生态经济效益进行评价,分析影响其生态经济效益的各类因素,从而实现区域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促进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现将衡量区域生态经济效益的指标从经济、社会、生态三个角度进行分析,具体划分为综合经济发展、人均影响、社会影响、公众影响、资源节约、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综合生态指标几个方面,建立如表1所示的评价指标体系。

(一)经济因素

其中,综合经济发展中的绿色GDP是指区域GDP减去社会生产生活的资源消耗与环境破坏损失,它能够客观的评价区域经济效益。资源消耗可由单位GDP能耗、单位GDP水耗计算得出,环境破坏损失由生产生活中的废水、废气、固体废物排出量得出。绿色GDP/区域GDP越大,证明该区域经济受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而符合生态条件的产业占区域总产业的百分比、生态产业产值占区域产业总产值的百分比这两个指标则反映生态对其区域是否存在重要影响,生态产业的经济效益是否较好,比值越大,说明生态经济在此区域占有重要位置。另外,区域财政收入和国家对地方的财政补贴则从不同方面反映了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

(二)社会因素

社会影响方面的指标,城镇化率、人口密度可以体现出一个区域的发展状况,可以直接获取数据。城市用地面积由城市建设用地和城市公园建设用地来计算。公众影响方面的公众生态保护意识可以由有节能消费习惯居民比率来反映,而公众对于其环境的满意度这一定性指标,虽然无法用定量指标来表达,但可以对其进行赋值,公众对其非常满意为2分,对其不满意为-2分,认为环境对自己无影响的为0分,用其进行定量分析。

(三)生态因素

其他生态指标中的资金利用率=生态回收/生态投入,这一指标能够较好的反映该区域生态保护是否到位。生态投入则可根据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两个方面的投资进行计算,生态回收根据资源回收利用产值的金额,此比值越小,说明该区域的生态经济效益较好。区域生态效率是经济发展水平和环境影响价值的比值[3],经济发展水平可用该区域工业总产值计算,环境影响价值可以生态投入来计算。突发灾害损失则可根据各种自然灾害和突发灾害造成的损失进行计算。而资源利用这一因素中的单位GDP能耗、水耗和单位土地面积较好的反映了该区域的大体能源消耗,人均用水量、人均土地面积、人均能源利用则反映出该区域的自然能源是否丰富,能否在生态环境允许的情况下,保证居民的正常生活。

由于各区域之间存在较大的不同,所以该指标体系根据前人研究的基础,基本选取了适合各个区域大致特点的指标,可以适用于各类区域。评价一个区域的生态经济效益,在确定了指标体系后,下一步则应确定指标权重和评价方法,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措施,使其快速健康稳定的发展,将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效益进行结合,同步提高,实现社会、经济、自然环境的同步协调发展。

四、评价指标体系中指标权重的确定

对于区域生态经济效益指标体系的评价方法以及指标权重的研究,学者们大都采用专家调查法、综合指数法、层次分析法以及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等评价方法。对生态经济效益进行评价,首先应对建立的指标体系中的具体指标赋予其权重,对其数据进行分析,针对各影响因素对区域的影响程度进行比较。本文认为现阶段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初级阶段,经济因素和生态因素的影响较大,社会因素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弱,所以对其指标体系中的社会因素赋予权重0.15、经济因素0.35、生态因素0.5。其中,经济因素中的综合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均影响这两方面对整个区域经济发展都较为重要,都能表现出生态经济对于其区域整体发展所带来的影响,所以两个方面各占整体经济的0.175。社会因素中的城市建设可以明显的反映出区域城市建设对整个区域经济所做的贡献,占整体经济的0.09,而公众影响对初期生态经济建设的影响相对较少一些,因为它所带来的效益是长期的,在初级阶段影响较为浅面,所以它占整体经济的0.06。生态因素作为评价指标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资源的利用、节约、环境的保护等方面对区域生态经济效益的影响较为明显,资源合理利用,节约资源都对经济效益产生较大作用,环境保护则为保护生态环境贡献较大,使得区域的生态效益得到提高。所以资源节约、资源利用、环境保护所占比重较大,分别占整体经济的0.1、0.15、0.15。具体指标权重如表2所示。

将具体指标赋予合理的权重,寻找合适的评价方法,对整体的区域生态经济效益进行评价,分析其主要的影响因素,再根据各个区域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在保护其生态、社会效益的同时,使得其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化,从而提高区域生态经济效益,为全面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限于论文篇幅,将在下文述及。

五、结语

构建较为全面、具体、可操作性强的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能够为下一步提高区域生态经济效益奠定良好基础,促进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加快区域经济建设的步伐,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实施,加快实现我国“青山绿水、美丽家园”的美好愿景。

参考文献:

[1]肖翠仙,唐善茂.城市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生态经济,2011(1)

[2]李崇勇,陈森林,范源.区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7(4)

[3]郭莉,郭亚军.区域生态经济评价模型及实证研究[J].技术经济,2006(8)

第5篇

关键词:乡镇林业;分类经营;经济效益;生态效益

随着人类对环境的影响日趋剧烈,林业作为一个物质资料生产与生态公益功能生产的双重效益部门,他的生态环境调节功能越来越受到重视,我国的森林经营管理工作与许多国家一样,都将森林永续利用作为最重要的原则和目标。

1.乡镇林业分类经营的提出

在辽宁东部山区,大部分林农对森林的经营认识仍停留在打柴、放蚕、卖木材等只获取不投入的阶段上,由于对森林的经济意识和生态意识不到位,还未能做到针对森林的经济效益和公益功能采取有效的经营措施,也未能理顺受益与经营之间,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因此也直接影响到人工林经营和天然林经营两者之间的正常经营关系,使两者的主体功能都不能得到有效发挥。

1.1实行分类经的好处

实施分类经营的好处在于以下两点:①实施,分类经营可以使林业经济走向市场。②实施分类经营可以有效解决以天然林为主的公益林管理和投入。公益林的主体功能是森林的生态防护效益,这种效益的受益主体往往不是森林经营者,这就形成了受益者不经营不投入,而经营者主体投入不受益的矛盾。在分类经营不能有效实施的情况下,林农分林到户的天然林成为林农无法经营的对象。

2.实施分类经营在辽东乡镇林业工作中的应用

在辽东地区,商品林多为人工林,公益林多为天然林。由于天然林禁止采伐,在经营过程中,完全可以将除蚕场外的天然林悉数作为公益林经营。

2.1引进林业新兴技术

无数的实践证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一个好的林业新兴技术,在营林时可做到事半功倍,大大提高林业的经济效益。以红松嫁接技术使用为例:

红松,原产于我国长白山与小兴安岭,为长绿大乔木,树干通直,材质细腻轻软,纹理密直通达,其球果外型美观,且果仁味美、含油率高,是珍贵的果材兼用树种。红松的年龄一般在200~300年,多者能达到500~700年。

在自然条件下,红松需生长80年结果,100年以上到达轮伐期,经人工干预也要20年才能结果。对人类而言,因其果材兼用,且果、材均为高经济原材料,长时间的生长期是无法接受的,经过人们不断实验摸索,终于在近几年创造出红松嫁接新技术,经过嫁接后的红松7~8年即可结果,比自然生长的红松纯林提前10~15年。

在本溪县地区,红松嫁接苗成品苗木的价格为5元/株,而将常规苗造林后进行侧枝嫁接的成本为仅为2.5元/株(其中:苗木0.8元/株、接穗0.5元/只、接穗2只/株、人工嫁接费用0.7元/株)。

经长期的栽培统计比较得出:成品红松嫁接苗的造林成活率高达95%以上,但因苗木成本太高,营林早期投人很大;而将常规苗造林成活后进行嫁接,成功率虽然只有80%。但所需成本较低,即使嫁接失败,由于是选用侧枝嫁接,也不影响苗木生长,性价比远高于选用成品苗造林。

营林时,选用常规红松苗造林后进行侧枝嫁接,早期投入较不进行嫁接的红松成本要高出3倍,以每667m2植苗166株计算,每667m2造林成本需高出282.2元;在林木产果后,经嫁接的林木比未嫁接的林木产果期提前10年左右,以林地使用期为40年计算,经嫁接过的红松林木产果期是未嫁接红松的1.5倍,667m2总产值提高30000元。

经实践证明,在营林的过程中引进适宜的新兴技术,进行合理投入,最终会得到丰厚的回报。

2.2提高天然林的生态效益同时发掘经济效能

第6篇

关键词 防护林;防风效应;水热效应;经济效益; 吉林省;农安地区

中图分类号 S727.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01-0204-02

Analysis on Ecological-economic Benefits of Shelter Forest in Nong′an District of Jilin Province

XU Peng ZOU Chun-jing* LI Miao-miao LIU An-tian FANG Hui DAI Xue

(Shanghai Key Laboratory of Urbanization & Ecological Restoration,School of Life Science,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062)

Abstract In this paper,the windproof effects,hydro-thermal effects and economic benefits of matured shelter-forest in Jilin Nong’an District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orest-network formed by the four forest-belts,reducing 30.4% of the wind speed on average,and minimum wind speed appeared in the range of 3 H to 10 H(height of shelter belt)on the leeward side in observation area with reduction of 60%. The heating zones appeared in the range of 1 H to 10 H on the leeward side and 3 H to 5 H on the windward side. The daily average temperature increased by 0.4 ℃ to 1.0 ℃. However,the low temperature area appeared in the range of 15 H to 35 H on the leeward side and 6 H on the windward side. The daily average temperature was increased by 0.3 ℃ to 0.5 ℃. 2-line forest-belt within an effective distance of the windbreak,the improvement of the relative humidity was the lowest,which had an average increase of 6.3 percentage points. 12-line forest-belt was next,which had an average increase of 10.1 percentage points. 6-line forest-belt was the best,which had an average increase of 20.4 percentage points. Corn in forest-network yielded 9 211.9 kg/hm2 on average,which had an increase of 14.1% compared with the contrast area.In the range of 3 H to 10 H site it′s yielded 17% to 25%,which was the highest increasing area. It showed that farmland shelter-forest had very significant windproof effects,hydro-thermal effects and economic benefits,which was an important part of farmland capital construction.

Key words shelter-forest;windproof effects;hydro-thermal effects;economic benefits;Jilin Province;Nong′an District

吉林省农安地区是我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三北”防护建设中的样板,现己林网成型。由于营造大面积农田防护林,使农业生产条件得到基本改善,初步形成一个稳定的农业生产生态环境[1]。为了总结防护林综合效益,进行农田防护林生态因子观测和农作物产量调查以及经济评价,可为进一步完善“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1 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自然概况

研究区域位于吉林省农安县境内,在地理上位于北纬43°54′~44°56′,东经124°32′~125°45′,地处松辽平原中部,地势平坦可划分台地、川地和沙地三大类型。台地(岗地)可分高台地和台地,高台地分布在区域的西北和北部,海拔250 m以上。川地主要包括河漫滩、一级阶地、湖积平原和浅谷。沙地以固定沙丘为主,大部分已开垦为农田,只有在残余沙地上还分布有贝加尔针茅(Stipa bungeana)、糙隐子草(Cleistogeaes gquarrosa)群落。土壤以黑钙土和黑土为主,其次为草甸土、沙土,零星分布的还有盐土、碱土等[2]。地带性植被为贝加尔针茅―糙隐子草群落,在低平地分布大面积羊草(Leymus chinesis)群落和沿湖附近分布有杂类草群落、碱蓬(Artemisia anethifo-lia)群落和沼泽。该地区可划分4个农田防护林立地类型[3-4],主要优势树种为双阳快杨(Populus × xiaozhuamicu)。试验区属于中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燥多风,夏季湿热多雨,秋季温和凉爽,冬季漫长寒冷,降雪较少。年平均气温4.7 ℃,1月平均气温为 -16.9 ℃,7月平均气温为23.1 ℃,年平均降水量508.2 mm,由东南向西北递减,且多集中在夏季。5―9月的≥10 ℃活动积温平均为2 895 ℃,无霜期121~148 d,多为西南风,春季>8级以上大风30余次,使农林牧业生产受到严重威胁。因此,营造农田防护林是保证农业丰收的基础。

1.2 研究方法

1.2.1 生态因子观测。在择林网主林带500 m,副林带250、420 m,平均树高7~13 m。采用垂直林带观测法,选迎风面5 H(H为树高,即观测点外林带的平均树高,是一个特定数值)、3 H、1 H,背风面1 H、3 H、5 H、10 H、15 H、20 H、25 H、30 H、35 H处设观测点,进行风向、风速、气温、土温、空气湿度等项目的定点观测,遇灾害性天气时进行临时性观测。

1.2.2 产量调查。在观测区内采用机械取样方法,设定生物产量样方,测定产量,样方面积为4 m2,要求调查样地的农作物品种、耕作技术、播种期、培育管理技术需基本保持相同。

2 结果与分析

2.1 农田林网的防风效应

农田林网有明显的防风效能,风通过林带时,受其阻挡,风速降低,气流性质改变,间接地影响到其他小气候因子[5-7]。根据观测,由4条林带构成的林网,风速平均降低30.4%,变幅在10%~45%。林网四边形成风区,最低风速出现在观测区的西南背风面的3 H~10 H处,降低60%,但向东北逐渐加大,至东北区背风面30 H时,基本恢复对照点风速。强风区只在主林带的迎风面6 H处,副林带背风面35 H和东北区30 H处恢复对照风速,形成一个椭圆形,约占全林网面积的15%。林带的防风效能与林带的结构、季相、行数、透风系数以及林带树种的株行距有密切关系。从图1可以看出,一路2行(道路两侧各1行)的林带平均降低风速11.9%,防护效果最低,一路4行的林带降低风速24.0%,虽然起到了一定防护作用,但其效果不如一路6行的好。一路8行和一路10行的林带分别降低风速24.0%和23.7%,其效果均不如一路6行,而且比一路6行的多占用农田,一路12行和一路28行风速分别降低34.8%和37.0%,风速降低较高,但占用农田过多。林带与风向交角直接影响防护效能,从表1可以看出,交角越小,林网内平均风速降低越小,防风效果越差,防护距离相应越短。

2.2 农田林网的水热效应

林网对气温的影响比较复杂,其变化与林带的结构、天气类型、风速大小和空气乱流交换强弱等因素有关。但是林网内气温变化总是比旷野区平均增温0.60~0.63 ℃,并出现增温区和低温区2种状况。从图2可以看出,林网内背风面1 H~10 H处和迎风面3 H~5 H处为增温区,日平均增温为0.4~1.0 ℃,而林网内背风面15 H~35 H处和迎风面6 H处为低温区,日平均增温0.3~0.5 ℃。林带内地表温度变化比林外的温度变化较小,根据6月10日观测,地表温度林网内5:00平均最低温度14.5 ℃,13:00平均最高温度为27.0 ℃,其变化幅度为12.5 ℃,而防护林外(对照区),5:00最低温度也是14.5 ℃,而13:00最高温度为45.3 ℃,其变化幅度为30.8 ℃。另外,林外的温度受天气阴晴变化影响也较大,如6月10日15:00左右降雨,林内地表温度为19 ℃,比13:00温度只降低8 ℃,而林外温度为20.5 ℃,比13:00降低24.8 ℃。

从表2可以看出,地下温度变化虽然不如地表温度变化激烈,但是在0~5 cm土层变化很大,而在深度15 cm以下土层变化较小,总的趋势是林网内的温度比林网外提高1.6 ℃。林网中的空气湿度比林网外高,由于树冠减弱水蒸汽向上输运和树木蒸腾作用放出水蒸汽,再加上林网内温度变化幅度较小,形成林网内空气湿度比林外高的特点。从表3可以看出,林网内的空气湿度与林带的行数有密切关系。2行林带在有效防风距离以内,相对提高的湿度最低,平均提高相对湿度6.3%;12行林带次之,平均提高相对湿度10.1%;6行的林带最好,平均提高相对湿度20.4%。其中以背风面1 H~15 H和迎风面1 H~5 H提高湿度最多,平均可提高湿度20.4%。因此,在东北西部农田防护林中,应提倡营造6行的林带。

2.3 农田林网的经济效益

林网内玉米产量调查是从主林带的背风面1 H~30 H处取样,对照区以林网内防护效能最低和产量最低的为对照(30 H)。从表4可以看出,林网内玉米平均产量为9 211.9 kg/hm2(不包括30 H产量),比对照区增加14.1%。实际上对照区(30 H)也由于林网防护效能提高了产量。林网内玉米增产分布与林网内防护效能的变化规律是一致的。3 H~10 H增产幅度为17%~25%,属于增产率最高区,其余地区增产率在10%左右,接近林带0.5 H~1.0 H范围内为减产区,减产幅度在9%左右。玉米千粒重变化与产量相似。林网的实际经济效益可通过调查林网样地加以分析说明,林网样地面积为20.8 hm2,其中林带占地面积2.3 hm2,道路占地(下转第209页)

面积0.6 hm2,沟渠占地面积1.1 hm2,其比例如下:①玉米地占用面积=16.8/20.8×100%=80.8%;②林带占用面积=2.4/20.8×100%=11.5%;③通路占用面积=0.6/20.8×100%=2.9%;④沟渠占用面积=1.1/20.8×100%=5.3%。由于当地属易涝盐碱地区,所以农田必须排涝、修路、治盐碱,如按空旷地平均产玉米8 070 kg/hm2(实际是林网30 H)计算,则由林带占用面积11%,所造成的产量损失为8 070×11%=887.7 kg,林网内玉米平均产量9 211.9 kg/hm2。对比二者的结果,有林地减去林带占地损失的产量后,还比无林地增产254.3 kg/hm2。林网本身的经济效益还有生产木材,根据对农田防护林调查,树种为双阳快杨,平均树高12 m,平均胸径12 cm,年龄11年,其立木材蓄积量为135 m3,平均为59.55 m3/hm2。

3 结论

由4条林带构成的林网,平均可降低风速30.4%,最低风速出现在观测区背风面的3 H~10 H处,降低60%。林网内背风面1 H~10 H处和迎风面3 H~5 H处为增温区,日平均增温为0.4~1.0 ℃。而林网内背风面15 H~35 H处和迎风面6 H处为低温区,日平均增温在0.3~0.5 ℃。2行林带在有效防风距离以内,相对提高的湿度最低,平均提高相对湿度6.3%。12行林带次之,平均提高相对湿度10.1%。6行林带最好,平均提高相对湿度20.4%。林网内玉米平均产9 211.9 kg/hm2,比对照区增加14.1%。3 H~10 H增产幅度为17%~25%,属于增产率最高区。可见,农田防护林具有非常明显的防风效应、水热效应和经济效益,是农田基本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4 参考文献

[1] 马国飞,崔学明,刘静,等.两种杨树农田防护林气候效应的对比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5,26(1):42-45.

[2] 张元林.吉林省中西部农田防护林土壤特征的研究[J].吉林林业科技,2006,35(7):15-18.

[3] 徐文铎,孙广云,刘志明.松辽平原中部地区农田林网区立地因子与林木生长模型的遥感分析[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1993,9(1):6-10.

[4] 徐文铎,孙广云,刘志明.松辽平原中部地区农田防护林立地分类及质量评价的研究[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1994,10(1):4-8.

[5] 沈青叶,李晴,邹春静,等.上海市崇明岛不同模式农田防护林对水稻产量的影响[J].浙江林学院学报,2010,27(2):198-204.

第7篇

【关键词】林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1.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涵义,实质表现在三个方面

(1)经济效益,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可为我们提供生存的经济基础,即林业资源、资金使用的效率、林业效益和增长率,人均收入、林业资源储量等。

(2)社会效益,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我们提供赖以生存的优质环境,即林业的可续发展可使人口容量、人口素质、公共意识、文化道德、生活方式等得以优化。

(3)生态效益,林业的可持续就是为我们提供赖以生存基础,即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为了生态自我调节力、生态还原力、林业资源承载力、林业资源的发展力等。

2.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依靠科技发展林业

科技是第一生力,只有依靠高新技术林业才能向前稳步发展,因为林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是经济效、社会效益、生太效益。那么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证社会效和生态效益的发展,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依靠科技来发展经济,改变传统的以社会效益、生太效益为代价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因此,在林业发展上,实施科技兴林,不断提高林业建设的科技含量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利用现代信息科技手段,推动林业经营和管理的精确化、科学化,加快实现林业的现代化。要鼓励科技人员通过技术承包、技术转让、技术服务、创办经济实体等形式,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把先进的科技成果应用到育苗、造林、营林生产等生产实践中。加快林业生的机械化水平,把林业职工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让更多的人投入到第三产业中去,实现林业多元化发展。应用高新术改造传统的木材加工、利用技术,尽快提升木材工业总体技术水平,增加木材和林产品的经济价值,增强市场竞争力。

2.2优化林业产业结构,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调整优化林业产业结构,促进林业产业的发展,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物质保证。在第一产业方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短周期工业原料林和其他原料林、速生丰产林和名特优新经济林建设,在第二产业方面,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促进以低层次原料加工向高层次综合精深加工转变的步伐,在第三产业方面,要加大森林旅游业、花卉业的发展。调整生产力布局,淘汰落后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推动产业重组,解决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调整林产工业产品结构,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发展优势产品,努力开拓木材林产品的新用途,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解决林产品结构不合理和产品缺乏竞争力的问题。

2.3改变经营方式,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分类经营,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根据社会对生态和经济的要求,在充分发挥森林多方面功能的前提下,按照森林各自主要功能特点分别采取有针对性经营的办法。从经营源头上调整林业发展结构,优化林业资源的配置,从大的结构和布局上更有利于发挥林业整体最大效益,以满足生态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对林业的多方面需要。实行分类经营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林业面向市场取得高经济效益的一条重要途径。

2.4注重林业生态、经济效益综合性

森林兼具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等这三大效益,目前在经营中往往只注重经济效益,而林业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有着密切的联系,林业的生态效益可以创造经济效益。林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二者之间具有互相依存、互相矛盾、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关系。在忽视生态环境而过度追求经济增长时期,尽管当期的经济增长速度相当快,但后期的经济发展却受到了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而增长环境恶化的巨大报复,使得经济发展停滞不前或萎缩。在既重视经济效益又注重生态效益的时期,不仅当期的经济快速发展,而且后期的经济增长也能保持着良好的增长势头。

当然,我们应注意,对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注重,并非消极的注重,而是积极的注重。如果采取消极的注重,即单纯注重生态环境而放弃必要的经济增长,那么,终究会因没有必要的经济增长而导致经济效益滑坡,缺乏强有力的经济实力支撑会使得生态环境保护失去现实意义或物质基础。

3.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提高林业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措施

(1)林农结合式。应用和推广国内外先进技术和成果,采用科学的生产、管理方法,以林为主,林农结合,多种经营,逐步建成具有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林业发展模式。大力推广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兼备的生态经济兼作。如实行林草间作、林药间作、乔灌混交等种植模式,最终使退耕还林成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收入的良机,同时实现了生态和经济效益的综合效果。

(2)造林规模化。从提高生态效应、景观效果、经济效益出发,成片造林力度明显加大,片林建设以发展苗木基地、经济果林、速生丰产林等经济型林地为主。

(3)造林多样化。采用多样化的以林养林方式,有的以发展苗木养林,有的以发展林木加工养林,有的以发展经济果林养林。林业职工还采取林苗结合、林禽结合、林菜结合、林果结合等方式,提高林地产出和经济收益。

第8篇

关键词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水土流失;辽宁彰武

彰武县地处辽宁省西北部,是全省水土流失较严重的地区,全县总面积为3 640 km2,水土流失面积为1 047 km2,占全县总面积的28.8%。地形地貌为东低山、西丘陵、北沙荒、中南平洼,其中丘陵占30%、沙荒占3%、平洼占40%。全县水土流失类型为水蚀和风蚀,水蚀分布在东、西部低山丘陵地区,风蚀分布在北部风沙区和柳河流域,水土流失直接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成为彰武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之一。

1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措施

根据彰武县水土保持部门多年治理经验和地形地貌特点,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可以从2方面进行:一是东、西部低山丘陵区,可安排经济林为主的治理项目,结合坡耕地治理,通过植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式,达到生态综合治理的目的;二是北部风沙区,可安排生态林为主的沙漠化治理项目[1]。自2008年以来,彰武县把农业综合开发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相结合,以项目整合、资金整合的形式进行小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弥补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资金不足,突出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取得了明显成效。

1.1低山丘陵区生态综合治理

1.1.1区域概况。该区域包括彰武东部的大四家子乡、后新秋镇、苇子沟乡、东六镇和二道河子乡,及彰武西部的平安乡、哈尔套镇、满堂红乡和四堡子乡。区域总面积为1 342.21 km2,水土流失面积361.4 km2,水土流失类型以水蚀为主,兼有风蚀,主要分布在坡耕地、侵蚀沟及荒坡上。

1.1.2治理措施及规模。根据区域地形特点,治理措施以发展经济林为主,经济林应选适合当地的大扁杏。其次对坡耕地进行治理,措施为梯田。对坡度>15°、

1.1.3治理效益。丘陵区生态综合治理以发展经济林为主,措施实施后会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栽植3 166.7 hm2的大扁杏,3年后达到盛果期,年增加经济效益3 206万元。对2 153.3 hm2的坡耕地进行梯田改造,年增加粮食产量5 814 t,增加经济效益697.68万元。在生态效益方面,增加3 166.7 hm2的林地面积,林地覆盖率提高2.4个百分点,年涵养水源380.68万m3,保土11.17万t。

1.2北部风沙区生态综合治理

1.2.1区域概况。北部风沙区包括四合城乡、冯家镇、章古台镇、阿尔乡镇、大冷乡、大德乡6个乡镇,区域总面积为1 115.55 km2,水土流失面积为390.4 km2,水土流失类型为风蚀。从2005年全省土壤侵蚀遥感普查结果可以看出,该区域是全省最严重的风蚀沙化地区,生态环境恶劣,需集中连续治理。

1.2.2治理措施及规模。风蚀沙化地区生态综合治理,应以植物措施为主,植物措施对防沙治沙有较好效果,是生态恢复的有效途径,因此综合治理应以生态林为主,辅以发展适量适合沙地生长的经济作物,以提高防沙治沙的经济效益。根据彰武县长期以来的防沙治沙经验,生态林栽植形式为乔灌混交,乔木选杨树、樟子松,灌木选柠条、紫穗槐,沙棘等。具体为:营造7 200 hm2生态林,其中乔木6 500 hm2,灌木700 hm2,发展林间隙地经济作物3 333.3 hm2。对植被覆盖率的疏林地、残次林实行生态修复,规划面积为2.82万hm2,依靠大自然自我修复能力,恢复植被,进而改善生态环境[2-3]。

1.2.3治理效益。风蚀沙化区发展生态林,以生态效益为主,营造7 200 hm2生态林和实施生态修复2.82万hm2,植被覆盖率可提高6.5%,减少土壤风蚀量22.7万t,蓄水96.52万m3。营造生态林是防沙治沙的有效措施,生态效益显著,其经济效益表现为活立木效益,即树木材积量的增加和林间隙地种植的经济作物[4]。据测算,发展生态林7 200 hm2,年平均增加木材蓄积量1.944万m3,增加经济效益1 166.4万元,林间隙地种植经济作物3 333.3 hm2。以菊芋为例,年效益为22 500元/hm2,种植3 333.3 hm2菊芋,年可获利7 500万元。

2小结

彰武县经过多年的生态治理,成效显著,治理区域逐年扩大,区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提升,群众的生态意识逐步增强,在做好保护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的前提下发展生产,提高了经济收入,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参考文献

[1] 姚冬梅.淮南市秋菊沉陷区生态综合治理机制分析[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5):108-110.

[2] 郭海荣.谈石羊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9(24):9.

第9篇

关键词:合理;开发利用;林业资源

遵循自然规律是开发利用林业资源的原则,合理开发利用林区资源优势,科学发展林地经济是优化林业企业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发展,深化林区体制改革,转变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增强林业发展活力的必然趋势和要求,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同时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林区的主要内容。

一、什么是林业资源

资源是一切可以被人类开发和利用的客观存在。林业资源这个概念其实表述不够规范,准确的说应该称之为“森林资源”。森林资源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是生物多样化的基础,它不仅能够为生产和生活提供多种宝贵的木材和原材料,能够为人类经济生活提供多种物品,更重要的是森林能够调节气候,保持水土,防止、减轻旱涝、风沙、冰雹等自然灾害;还有净化空气、消除噪音等功能;同时森林还是天然的动植物园,哺育着各种飞禽走兽和生长着多种珍贵林木和药材。森林可以更新,属于再生的自然资源,也是一种无形的环境资源和潜在的“绿色能源”。森林资源具有多种功能,可以提供多种物质和服务。森林资源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是同一的,对其进行任何单一目的的经营管理都将产生许多重要的额外效益。

二、如何合理开发利用林业资源

1.大力发展林地经济,推动由木材生产为主向生态建设为主的转变

遵循自然规律是开发利用林区多种资源原则,科学合理的加以保护性开发利用是发展林地经济的首要前提。林区有得天独厚的多种资源,这些资源除矿藏以外大多数是可再生资源,只要科学合理、和谐开发利用,这些资源不仅完全可以循环利用,而且可以使稀有资源总量增加,处于濒危资源得以恢复。只有确保生态安全、生态平衡和生态文明,才能在真正意义上把建设生态林业变成有效的实现形式。林业企业通过林地经济科学合理的开发,不仅可以使再生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更重要的是改变了森林的生态环境。毫无节制的野蛮的掠夺性的开发多种资源,乱采滥挖、乱捕乱猎,是对林区资源的扼杀和环境的破坏。科学合理的保护性开发利用林地经济资源,已经在一些地区实现了良性循环,不仅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林地经济资源呈现阶梯性增加,生态环境也得到了大大的改善。

2.坚持科技兴林,做大做强林业产业

林业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要紧紧依靠林业科技,大力引进和推广先进适用的林业新技术、新成果,坚持科技兴林,提高科技含量,按照高起点、高科技、高效益的“三高”原则,建设高产优质高效的林业综合开发试验示范区,以点带面、整体推进。要通过加大资源培植的科技支撑力度,加快优良品种的选育和推广。加大资源深度开发的科技支撑力度,开发出符合市场需要的新产品,创造高的附加值,使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经济优势,充分发挥资源的最大效益,把产业做大做强。要注重对林业人力资源的开发,转变观念、提高认识,确立林业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地位,实施林业人才战略;着力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林业人才队伍;积极开展教育培训工作,提升林业从业人员素质,鼓励和组织科技人员到林业生产第一线。

3.注重林业生态、经济效益综合评价

(1)林业的生态效益是指林业的发展所带来的生态方面的正面影响。人们普遍认识到,森林兼具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等三种效益,其生态效益价值远远大于其经济价值。林业的发展可以带来三种效益,在这三种效益中,经济效益往往最先受到关注,但我们可以看到,在目前的情况下,生态价值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而林业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有着密切的联系,林业的生态效益可以创造经济效益。

(2)林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二者之间具有互相依存、互相矛盾、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关系。在忽视生态环境而过度追求经济增长时期,尽管当期的经济增长速度相当快,但后期的经济发展却受到了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而增长环境恶化的巨大报复,使得经济发展停滞不前或萎缩。在既重视经济效益又注重生态效益的时期,不仅当期的经济快速发展,而且后期的经济增长也能保持着良好的增长势头。当然,我们应注意,对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注重,并非消极的注重,而是积极的注重。如果采取消极的注重,即单纯注重生态环境而放弃必要的经济增长,那么,终究会因没有必要的经济增长而导致经济效益滑坡,缺乏强有力的经济实力支撑会使得生态环境保护失去现实意义或物质基础。有学者提出“生态效益经济”的概念,它充分反映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

第10篇

[关键词] 长江上游 旅游业 循环经济 效益评价 指标体系

长江上游的大九寨环线,是以成都-都江堰-汶川-松潘-九寨沟为西线和成都-绵阳-江油-平武-九寨沟为东线的环形旅游线组成的地带。由于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及众多的人文古迹,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国际与国内游客,是我国十分重要的旅游基地。特别是近年来推行的旅游业循环经济模式,对保持大九寨环线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本文将就其效益进行分析,以期构建一套可以用于定量评价大九寨环线旅业游循环经济效益的指标体系及方法。

一、长江上游大九寨环线旅游业循环经济的特点及效益评价原则

由于九环线地处长江上游,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生态条件脆弱,面临着开发与保护、巩固与发展的双重任务。实现九环线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生态优先,以生态建设为主,依托退耕还林工程、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绿色通道建设和生态城市建设等生态工程,逐步恢复森林景观,培育森林特色资源,优化森林的各种效益。建成九寨环线“春天一山花,夏天一山绿,秋天一山果,四季有景观”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在保护好现有生态资源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好生态,增加植被,提高植被质量,同时要治理好污染,通过构建景区特色,把文化、景观、娱乐融为一体,形成具有九寨环线特色的旅游文化。

人们从事旅游循环经济活动是为了追求和提高旅游经济效益,而发展循环经济的目的就是要实现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力求把经济社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为此需要采用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技术来评定旅游循环经济的质量,分析和掌握旅游循环经济模式的运行效果。根据长江上游大九寨环线旅游业循环经济的特点,其效益评价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科学性

所确定的标准和指标体系要能够科学地反映出旅游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内涵。指标的选取要建立在生态经济学、资源经济学和循环经济等相关理论基础上,并考虑指标间客观的相互内在联系及完整性。

2.动态可比性

动态可比是指旅游业循环经济效益评价指标可以在时间上进行动态比较,说明循环经济效益提高的速率,资源的利用效率,以体现旅游业循环经济的价值。

3.综合性

指标的设置要全面系统、公正客观,能确切的描述旅游业循环经济的效益, 防止片面化、避免出现系统性的偏差指标,通过设计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环境效益和资源的利用效率统一起来。

4.可量性

指标计算要力求简单,其计算依据的资料应该比较容易取得,个数不能太多,以便于实际统计和计量。

二、长江上游大九寨环线旅游业循环经济的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循环经济是一个涉及经济、环境、社会多方面协调、综合发展的整体,可以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共赢 ”发展。国家发改委、统计局、环保部于2007年了我国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宏观及工业园区),包括的指标有资源产出指标(主要矿产资源产出率、能源产出率、土地产出率、水资源产出率)、资源消耗指标(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单位生产总值取水量、重点产品单位能耗、重点产品单位水耗)、资源综合利用指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废物排放指标(工业固体废物处置量、工业废水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COD排放量)。这些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了层次分析方法,根据循环经济评价总目标,分解为若干层次,即各级子目标,最后提出描述、表达目标的各项指标,即最后一层的具体指标,这样建立的指标体系,能够保持严格的内部逻辑统一性。这些指标体系大部分可直接或间接地为旅游业循环经济评价所用,但也要考虑旅游业循环经济的特点,有针对性的选择与使用。

旅游业循环经济的效益一般由生态效益、景观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四个部分组成,涉及面广、体现方式多,既抽象又具体,具有综合性、传递性、交互性和时间性等基本特性。因此旅游业循环经济的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多因素组成的多层次的复杂系统,经济、社会、自然资源与环境各个子系统既相互独立又彼此关联,各个子系统由多层次组成,彼此之间也是相互独立、相互关联的.整个旅游业循环经济效益指标体系呈现多维空间的指标群体结构。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大九寨环线旅游业循环经济的特点,通过科学合理的分解、归纳和综合,采用层次分析方法构建旅游业循环经济的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三个层次构成,其中第一层为总目标层,即综合效益,第二层为子目标层,即各子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景观效益,第三层为指标层,即各子效益分成的具体评价指标。

三、长江上游大九寨环线旅游业循环经济效益值的计算

1.各指标权重的确定

各个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在综合评价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权重的大小对评估结果十分重要 ,它反映了各指标的相对重要性。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和德尔菲法,聘请相关专家,采用1~9标度法(表1),通过经验分析,从上到下确定指标间两两相比较的重要性比值(同时2、4、6、8、1/2、1/4、1/8为两两判断中间状态对应的标度值),从目标层到指标层分别建立判断矩阵表(表2),通过计算矩阵的标准化特征向量并进行一致性检验,即可得到较为真实的某一层因素相对于上一层次某因素相对重要性的权值,即层次单排序权值;在此基础上,再与上一层次因素本身的权值进行加权综合,即可计算出该层因素相对于上一层整个层次的相对重要性权值,即层次总排序权值。这样,依次由上而下即可逐层计算出最低层因素,即具体评价指标相对于最高层的目标相对重要性的权值,也即各指标在整个指标体系中的权重。

2.指标值的无量纲化处理

在如图1所示的22个评价指标中,指标间由于其量纲、函数关系、绝对值不同,不具有可比性,无法按照多目标规划的基本思想综合成一个能从总体上衡量系统优劣的单指标,因而需要对同一指标在不同数值下的价值予以量化,也即无量纲化处理。指标无量纲化常用的方法主要有极差正规化法、标准化法和均值化法。这些无量纲化处理方法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中均有所应用,各有特点。本文采用级差正规化法进行无量纲化。级差正规化法主要计算方法如下:

式中,Mi为第i项指标评价值;Xi为第i项指标监测值;Ximax为第i项指标数值最大值;Ximin为第i项指标最小值。其中正向指标表示该指标与循环经济发展正相关,即指标值越大越有利与循环经济的发展;负向指标则相反。

3.综合效益的计算

旅游循环经济的效益值是衡量旅游循环经济效益的一项综合性指标,是各项旅游循环经济效益指标的加权平均值。据此我们可以用数学模型对其做定量分析:

式中,A为综合效益指数;n为指标个数;Mi为第i项指标数据无量纲化处理后的数值;Wi为第i项指标的权重。由此公式可以计算出长江上游大九寨环线旅游业循环经济的经济效益值、生态效益值、社会效益值、景观效益值及其综合效益值。

上式计算出的A值,作为衡量大九寨环线旅游业循环经济效益的指数,其值越大,说明该区域旅游业循环经济的措施得当,综合效益越好;其值越小,说明该区域旅游业循环经济的措施需要进一步改进,综合效益越差。同理,上式计算出的各子效益值,也能对应说明该区域旅游业循环经济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景观效益的相对好坏。

四、小结

本文对长江上游大九寨环线旅游业循环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和效益值的计算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为科学分析旅游业循环经济模式的成效提供了技术支持。运用该方法,通过收集、整理、计算、分析相关数据,便于掌握和了解该地区生态旅游的总体状况、主要特点、存在的不足,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旅游业循环经济模式,科学地开发生态旅游资源,做好生态旅游活动的经营管理,达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协调与统一,从而实现该地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整个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共赢。

参考文献:

[1]周中林:长江上游大九寨环线旅游业循环经济模式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8,9

[2]姜春前何艺玲韦新良:森林生态旅游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2004,17(3):334-339

[3]钱尚瑞王岳能苏为华:经济效益评价方法研究[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7

[4]胡永宏贺思辉:综合评价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第11篇

    一、林业现状分析

    1、宏观上,林业资源较少且分布不均衡

    宏观来看,我国作为国土大国,其国土优势与森林覆盖率不成正比。我国的森林面积落后于俄罗斯、美国、加拿大等国家,森林蓄积量也较为落后,较少的林业资源不仅不能发挥其环保优势,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林业经济效益的发挥。就我国林业资源的分布来看,截止到2011年,黑龙江大兴安岭林区森林面积净增67.45万公顷,达到81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提高8.3个百分点,达到77.99%,而西部地区尤其是其西北部地区森林量少,很多地区荒漠化严重,这就形成了严重的地域性差异,而引起林业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等方面的差距。再就是,我国现存林业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尤其是天然林由于人们的滥砍滥伐,造成林业资源的浪费,影响了可持续发展进程。

    2、微观上,林业内部结构不合理,经济带动力小

    我国的林业资源,就地区性的林业结构分布来看,存在严重的不合理性。现阶段,我国林业生产结构,往往在于对林业本身的开发与利用,而忽视与林业相关的带动化产业的发展,如林业旅游区,林业创新绿色产品等,而片面性的开发,往往将林业生产等同于农业生产或是林业加工生产,这就缩小了林业的贡献范围,林业作为多元化价值主体,其不但承担着环境效益,而且担负着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多重任务,而其生产结构上的不合理,造成了一些大农业的发展,以及仅能维持一些大农业中的重要生产部门,这就不利于为地区经济提供多元化供应,影响了地区的轻工业、军用工业、化工业、建筑业等多行业的发展,不利于地区经济全面化发展。

    二、林业出路在于走生态经济林业之路

    生态经济林业是在遵循自然规律与经济规律的前提下,依据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的原理,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以实现经济、生物与社会良性发展的一种生产方式,其独立于农业生产、工业生产。我国林业资源的本身状况,以及其产业结构缺乏合理性,造成我国林业效益的确实,要将林业的综合效益发挥,就需要强能量、高效能的创新林业生产方式,走走生态经济林业道路,也就是说,林业走生态经济林业道路归根结底是由生态经济林业的综合效益决定的

    1、生态经济林业之生态效益

    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生态经济林业,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平衡,改善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生态经济林的构成林种多样,因地制宜的林种一方面适应了地区环境的要求,一方面维护着地区生态平衡。森林生态经济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防风固沙、保护动植物以及改善生态等多重作用,而环境效益下的多重功能远远超过了林种单独效能以及它提供林副产品与木材的价值。例如,随着林业发展,大兴安岭地区,加大生态防护育林工程建设,第一期“天保工程”实施10年来,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就2011年,全年完成人工造林66.7公顷,育苗41公顷,零星植树68600株,封山育林面积111029公顷,义务植树50万株,而森林面积的优势,使黑龙江大兴安林区成为中国最大的生态氧吧,有调查显示,林区仅新增森林蓄积可吸收二氧化碳2.2亿吨,释放氧气1.93亿吨,同时,林种的优化,经济林的种植,不仅发挥了经济林的环境效益,由于木材产量的增加也带动了木材加工业和乡镇企业、多种经济的发展。

    2、生态经济林业之经济效益

    生态经济林业是生态与经济的结合体,其发展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同时也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农业经济的发展。生态经济林业是将资源优化配置,以林分结构的优化,林种的调整等方式,实现林业资源的经济效益,同时,为建筑、造纸、轻工、化工等各行各业提供丰富优质的基本材料供应,实现地区林业带动的经济发展的目的。一些地区因地制宜,将特色化的经济林引入林业建设中,调整生产结构,发展一些林业养殖、林业加工以及林业培育种植等产业,实现了生态经济林带动农业发展,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大兴安岭至今抚育改造出材量593213立方米,带动生产大量林副产品,直接上缴利税费170多亿元,就林业个人收入来看,人均收入年均增收近千元,这有效的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林业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旅游收入进入人们腰包,这就有效地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3、生态经济林业之社会效益

第12篇

关键词:林业;可持续发展;森林资源;经济效益;生态效益

1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及其涵义

1987年在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的领导之下,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向联合国提交一份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在报告里提出了我们应致力一条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并且对可持续发展作了明确的定义:既满足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能力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包括三个方面的内涵: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谓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是指社会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的可持续发展。人类的生存离不开一定的自然条件,而自然条件的优劣往往又会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影响。

2我国林业的发展历程

我国的林业发展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第一个阶段是林业的初期发展阶段,(1949-1978),即传统林业发展阶段。这是为国家工业化提供积累,大量采伐原始林的过程。第二阶段是林业发展的探索阶段(1978-1992),这一时期的核心活动是在集体林区和其它非国有林区进行“林业三定”:稳定山权、林权,划定自留山,确定林业生产责任制。但由于对改革的目标认识不足,林业改革的进展,远远落后于其它部门,迄今未走出一条可行之路。第三阶段始于1992年,受世界环璄大会和国际林业转轨的发展态势以及我国环境恶化的现状的影响,我国的林业迈向新的发展之路,但这一过程非常漫长。特别是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林区分布不均匀。一般说林区多在山区,而这些地区也是经济上最贫困的地区。因此,基于经济的诱惑,各地破坏性掠夺式采伐利用仍时常发生。这一时期林业的发展必须落实到林业的科学经营上。这也就提出了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的林业经营模式。

3林业生态、经济效益综合评价

3.1林业的生态效益的重要性

林业的生态效益是指林业的发展所带来的生态方面的正面影响。森林兼具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等三种效益。在这三种效益中,经济效益往往最先受到关注,但我们可以看到,在目前的情况下,生态价值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而林业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有着密切的联系,林业的生态效益可以创造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实质上有巨大的经济价值,林业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有时一致的。

3.2林业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林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二者之间具有互相依存、互相矛盾、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关系。在忽视生态环境而过度追求经济增长时期,尽管当期的经济增长速度相当快,但后期的经济发展却受到了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而增长环境恶化的巨大报复,使得经济发展停滞不前或萎缩。在既重视经济效益又注重生态效益的时期,不仅当期的经济快速发展,而且后期的经济增长也能保持着良好的增长势头。当然,我们应注意,对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注重,并非消极的注重,而是积极的注重。如果采取消极的注重,即单纯注重生态环境而放弃必要的经济增长,那么,终究会因没有必要的经济增长而导致经济效益滑坡,缺乏强有力的经济实力支撑会使得生态环境保护失去现实意义或物质基础。

4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应作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4.1依靠科技发展林业。

我认为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根本的策略是科技的发展,因为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经济的发展和对资源与环境的再发展能力的保护。那么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证资源与环境的发展力,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依靠科技来发展经济,改变传统的以环境和自然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因此,在林业发展上,实施科技兴林,不断提高林业建设的科技含量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4.2建立林业科技创新体制。

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核心、以效益为目的的林业科技创新体系,以促进林业生产力提高;有人提出了“数字林业”的概念,即利用现代信息科技手段,推动林业经营和管理的精确化、科学化,加快实现林业的现代化。

4.3深化林业科技体制改革。

坚持科研成果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指导林业的发展,从根本上解决科研与生产建设脱节的问题。要鼓励科技人员通过技术承包、技术转让、技术服务、联合开发、创办经济实体等形式,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

4.4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

一要加强森林生态系统的研究,开展森林生态系统的监测;二要抓好良种壮苗和树种结构调整,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提高良种苗培育水平;三要研究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的木材加工、制造、利用技术,尽快提升木材工业总体技术水平,增加木材和林产品的经济价值,增强市场竞争力。

5优化林业经济结构,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调整,优化林业经济结构,促进林业产业的发展,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物质保证。在第一产业方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短周期工业原料林和其他原料林、速生丰产林和名特优新经济林建设;在第二产业方面,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促进以低层次原料加工向高层次综合精深加工转变的步伐;在第三产业方面,要加大森林旅游业、花卉业的发展。要大力调整生产力布局,淘汰落后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型产业,推动产业重组,解决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调整林产工业产品结构,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发展优势产品,努力开拓木材林产品的新用途,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解决林产品结构不合理和产品缺乏竞争力的问题。调整企业布局和资产结构,实施大集团、大公司发展战略,共同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市场,提高企业专业化程度和产品技术含量,提高市场的竞争力。

6林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在实践中的对策

这些年来,林业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各地在实践中采取了各种应对措施,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6.1林农结合式。

应用和推广国内外先进技术和成果,采用科学的生产、管理方法,以林为主,林农结合,多种经营,逐步建成具有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林业发展模式。大力推广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兼备的生态经济兼作。如实行林草间作、林药间作、乔灌混交等种植模式,最终使退耕还林成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收入的良机,同时实现了生态和经济效益的综合效果。

6.2造林规模化。

从提高生态效应、景观效果、经济效益出发,成片造林力度明显加大,。片林建设以发展苗木基地、经济果林、速生丰产林等经济型林地为主。

6.3造林多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