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材料管理制度

材料管理制度

时间:2022-05-18 19:57:21

材料管理制度

第1篇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新型墙体材料,是指除用粘土或者掺粉煤灰等工业废渣烧结的实心砖以外的节约能源、土地并且具有保温、隔热、隔音、轻质、高强等性能的墙体材料。

第三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生产和使用墙体材料以及与此相关的工程规划、建设、设计、施工的单位和个人,均须遵守本规定。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发展应用新型墙体材料工作的领导,并把发展应用新型墙体材料工作纳入本行政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计划。

第五条省、市州、县(市)人民政府负责墙体材料改革管理工作的部门(以下简称墙改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发展应用新型墙体材料工作。

省、市州、县(市)墙体材料改革办公室(以下简称墙改办)受同级人民政府墙改部门的委托,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发展应用新型墙体材料的管理工作。

各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共同配合,做好发展应用新型墙体材料工作。

第六条各级墙改办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发展应用新型墙体材料管理工作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度。

第七条生产、应用新型墙体材料的单位和个人,可以享受国家规定的税收、立项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第八条鼓励发展新型墙体材料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

建设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应当优先考虑采用新型墙体材料。

第九条各级墙改办应当定期到计划、城市规划、建设等行政主管部门了解建设工程计划、规划审批和开工许可等情况,有关部门应当予以支持和配合。

第十条禁止新建、扩建和改建粘土实心砖生产线。

各级墙改办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根据本行政区域内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和粘土实心砖生产单位的现有生产规模,制定粘土实心砖生产的总量调控计划。

第十一条凡框架结构建筑的填充墙、砖混结构建筑的非承重墙、围墙,不得使用粘土实心砖。

第十二条凡新建、改建、扩建的各类建筑工程,除道路、桥梁、管道、给排水设施,农田水利,环境污染治理和“废水、废气、废物”综合利用,助残和希望工程助学项目,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建筑修缮工程,农民新建、翻建自用住房以及国家规定可以减免的其他工程外,建设单位和个人必须按照国家规定,在建筑工程开工前缴纳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以下简称专项基金)。未按照本规定缴纳专项基金的,计划部门不得立项,城市规划部门不得发放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得批准开工建设。

专项基金分级征收。中、省直单位的建设工程由省墙改办征收;市州、县(市)的建设工程,分别由建设工程所在地的市州、县(市)墙改办征收。市州、县(市)收取的专项基金应当按照省的有关规定上缴省、市州。

专项基金必须用于发展应用新型墙体材料事业,纳入各级财政预算管理,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减免、截留、挪用。具体征收管理和使用办法省里将另行制定。

第十三条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墙改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有违法所得的,处1万元至3万元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5000元至1万元的罚款:

(一)擅自新建、扩建和改建粘土实心砖生产线的;

(二)在框架结构填充墙、砖混结构非承重墙和围墙使用粘土实心砖的。第十四条工程建设单位未按规定缴纳专项基金的,由墙改部门责令其停止施工,补缴专项基金,并按日征收5?的滞纳金。

第十五条违反本规定,批准新建、扩建和改建粘土实心砖生产线的,其批准文件无效,所造成的损失由批准机关承担。

第2篇

1.目的

为加强库存及在借物品管理、明确物品出、入库手续及流程,提高公司资金、物品使用率,保证仓库安全,特制定以下管理制度。

2.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原材料、五金工具、辅助材料、设备配件的管理与储存。

3.制度内容

3.1物品入库管理

3.1.1原材料购回后,由采购员对材料进行报检,质检员检验合格后,方可办理入库。

3.1.2对检验不合格的原材料,库房要及时告知采购员,由采购员负责办理相关手续。

3.2物品出库

3.2.1领用人填写物资领料单,由所属部门领导审批后到库房办理领用手续。

3.2.2对有旧件回收要求的物资,领料人应凭旧换新,无旧件一律不予领料。

3.2.3辅助物资领出后,使用部门要对物资的质量进行跟踪,一旦发现质量差,应立即反馈给采购部。

3.2.4个人借用物资,必须经所需属部门负责人审核,分管领导批准后,方可借用。

3.2.5物资退回库房时,由仓库人员负责接收、记录、处理。

3.3物品报废

3.3.1仓库人员统计库存所需报废的物品,由相关责任部门出具《报废申请单》,由质量部和相关部门出具检测结果,财务部出具报废物品的价值,报废物资价值在壹仟元以上的报总经理审批。

3.3.2保管员凭审批后的《报废申请单》和《物料申领单》办理报废手续。

3.4仓库管理

3.4.1按现有仓库面积,规划平面图,分别按料号次序摆放,并将各 物品型号、规格用标签列示于物品前,各项物品对应陈列其后。

3.4.2保管员在排列所保管物品时应按先进先出的原则进行存放。

3.4.3遵循7S原则(整理、整顿、清洁、清扫、素养、安全、节约)。

3.4.4换货、报损的物品,区分存放,并单独记账。

3.4.5非货架贮放的物品,不可超高、压线、倒置、重压。

3.4.6禁潮物品应做好防潮措施。

3.4.7易燃、易爆、易腐蚀的物品应分开贮存,并加以明显的警告标识。

3.4.8仓库内严禁烟火。

3.4.9物品堆放不宜过于紧密,保留间隙及库房进出通道顺畅。

3.4.10配套物品应成套存放,以防混乱。

3.4.11每月28号前结账,并将当月物品库存情况汇报给相关部门和分管领导。

第3篇

关键词:工程项目;合同;进度控制;费用控制;材料控制

中图分类号: TU7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承建好一个大型项目,不仅要做好工程项目管理各方面工作,而且要考虑到各方面管理工作的关联性、制约性,做好在工程项目综合管理和控制工作,尤其是要加强工程项目进度、费用和材料的综合管理和控制,从而使工程项目产生更大的效益。

1.概述

为了对工程承包项目的进度、费用、材料进行综合管理和控制,大型工程公司需设立项目控制部,以加强对整个项目的系统控制。项目控制部各专业控制人员负责项目费用的估算和控制,进度计划和控制,设备材料的控制,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以及监控和报告等。

一般控制管理人员包括控制部经理、进度计划工程师、费用控制工程师、设备材料控制工程师。控制经理负责组织编制和修订组织分解结构(OBS)、工作分解结构(WBS)、项目控制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

1.1进度计划工程师

负责编制项目总进度计划和系统进度计划,审核设计、采购、施工、开车进度计划,并监督、检查进度计划的实施;会同项目费用控制工程师及设计、采购、施工、开车经理,组织编制设计、采购、施工、开车执行效果测量基准(BCWS),测量、检查工程进展的赢得值(BCWP)和实耗值(ACWP),编制项目进展情况报告;负责审查业主变更和内部变更对项目进度的影响,提出处理意见。在定期召开的设计、采购、施工计划执行情况检查会后,写出书面报告;收集进度索赔依据,负责进度索赔值计算。

1.2费用控制工程师

负责根据费用分解指标、项目进度计划、人力资源计划,配合进度计划工程师编制项目执行效果测量基准(BCWS)。在出现重大项目变更(内部变更)或业主变更(业主变更)时,根据变更程序进行相应的费用估算,经批准后相应调整控制估算。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不断收集项目最新的有关费用估算资料,积累项目费用数据。运用费用/进度检测系统,定期对赢得值曲线(BCWP)和实耗值曲线(ACWP),进行分析,计算费用偏差,找出费用计划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意见和解决措施;编制项目实施费用状态报告和项目费用汇总报告;根据工程进展情况负责工程项目的请款工作,负责指导费用管理工程师的工作。

1.3项目材料控制工程师

负责设计、采购、施工全过程项目设备材料数量和进度的跟踪监督和综合平衡工作,负责编制项目的设备材料控制程序,根据总施工计划编制项目设备材料控制计划;负责设备、材料进度跟踪和趋势分析,发现问题向有关部门发出预警报告,并监督跟踪处理措施;负责设备、材料缺、损、漏及补充订货的跟踪监控;负责汇总相关部门提出的设备材料请购文件;现场设备材料库存状况监控;编写项目设备材料控制状态报告;项目完工后编制项目材料消耗分类汇总表。

设备材料控制工程师负责编制设备材料控制程序和控制计划,并监督、检查其实施。负责设计、采购、施工全过程项目设备材料数量和进度的跟踪监督和综合平衡工作。负责设备、材料进度跟踪和趋势分析,发现问题向有关部门发出预警报告,并监督跟踪处理措施;负责设备、材料缺、损、漏及补充订货的跟踪监控。负责汇总相关部门提出的设备材料请购文件,并提供给采购部。现场设备材料库存状况监控。编写项目设备材料控制状态报告。项目完工后编制项目材料消耗分类汇总表,供以后的项目参考使用。

2. 项目进度控制

2.1 进度计划

(1) 项目总进度计划

根据项目合同,项目计划及项目工作分解结构WBS进行编制。内容包括项目各系统的采购、施工、开车的开始及结束时间。

(2) 施工总进度计划

由施工部门根据项目总进度计划、项目工作分解结构WBS及项目各系统工艺流程编制。内容包括各系统内各专业活动的起止时间及相互逻辑关系,各专业活动所需的主要材料和设备及图纸资料到达现场的时间。

(3)采购进度计划

由采购部门根据项目总进度计划、项目工作分解结构WBS编制。内容应包括各专业活动主要设备和材料采购的计划安排,确定主要设备、材料的采购周期(各类设备/材料的采购周期=订单周期+制造周期+运输周期)。

(4)系统主进度计划

由进度控制工程师根据项目总进度计划、施工总进度计划、采购进度计划及开车计划进行合理搭接、协调,标出采购、施工和开车的关键控制点,反映出这些控制点之间的制约关系。编制完成后,交由各部门进行讨论并提出反馈意见,进度控制工程师进行综合整理、修改,完成系统主进度计划。

2.2 进度控制

进度计划实施过程中对项目跟踪监督,督查进度数据的采集;及时发现进度偏差;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

首先应用赢得值管理技术,通过进度偏差和时间偏差分析进度。具体的按以下步骤进行:

(1)制定执行效果测量基准(BCWS)曲线;

(2) 测定执行效果(计算赢得值BCWP);

(3)采用图解法或者计算法求取进度偏差值,编制进度趋势分析图,进行进度趋势预测。

(4)当进度偏差和时间偏差发生负偏差时,应运用网络计划技术分析偏差,并控制计划工期。

(5)定期项目进度计划执行报告,报告中应分析当前进度和产生偏差原因,并提出纠正措施。

2.3 进度报告

当活动拖延影响计划工期时,及时向项目控制经理作出书面报告,并提出整改建议报告。

每月上报给项目部及业主的进度报告内容包括:

(1)完成工程量、累计完成工程量(包括永久工程和临时工程)、剩余工程量,季完成施工产值;

(2)完成的工程形象进度和形象简图;

(3)材料实际进货、消耗和存货量;

(4)现场施工设备的投运数量和运行状况

(5)当前影响施工进度计划的因素和采取的改进措施;

(6)进度计划调整及其说明;

2.4 项目计划工期的变更

由于项目活动进度拖延,项目计划工期的变更按下列程序进行:

(1)该活动负责人提出活动推迟的时间和推迟原因的报告。

(2)项目进度控制工程师系统分析该活动进度的推迟是否影响计划工期。

(3)项目进度控制工程师向项目经理报告处理意见,并转发给费用管理人员。

(4)项目经理综合各部门意见后作出决定。

(5)当变更后的计划工期大于合同工期时,应按合同变更处理。

3. 项目费用控制

3.1 费用控制基准

项目费用控制的基准是根据批准的控制估算进行编制,当批准的控制估算分解深度不够时,费用控制工程师将估算分解到便于控制的深度,例如采购分解到单台设备和材料种类费用,施工分解到各独立子项的建筑和安装等。

3.2 费用控制方法

从批准的控制估算开始,随着设计、采购、施工的进展,实施动态的控制。

当用赢得值原理进行费用/进度综合控制时,费用控制工程师根据项目工作分解结构(WBS),把批准的控制估算分解到记帐码一级。再根据项目进度计划安排,从记帐码一级开始制定执行效果测量基准曲线BCWS。从记帐码一级开始,对实际消耗的费用与控制基准(计划值)进行对比,计算出偏差。

对偏离控制基准较大的超支现象,费用控制工程师应会同设计、采购、施工管理人员进行原因分析,研究采取纠正措施。

当用赢得值原理进行费用/进度综合控制时,一般应采用管理软件,按下列步骤进行费用/进度的综合控制。

(1)明确项目范围,进行项目工作分解;确定项目工作分解结构(WBS )。

(2)确定项目的代码和编码。

(3)确定项目部织分解结构(OBS)。

(4)按WBS编制进度计划。

(5)按WBS进行费用估算和费用分解。

(6)建立执行效果测量基准(BCWS)。

(7)测量赢得值(BCWP)。

(8)记录实耗值(ACWP)。

(9)进行费用/进度的偏差分析和趋势预测。

(10)编制报告和监控。

3.3 费用控制基准的调整

项目的范围和费用(业主变更)发生变化时,费用控制的基准应作相应的调整,以实际反映项目费用控制的基准。项目的范围和费用没有变化,费用控制的基准不能调整,只能列出偏差,以反映项目费用控制的实际情况。

4. 项目材料控制

项目材料控制包括对构成项目永久工程的设备和材料的控制。

项目材料控制主要是指对设备和材料的数量和进度进行跟踪监督和控制,并配合设计、采购和施工进行设备、材料的质量和费用的监控。对设备、材料数量进行跟踪监控,应包括设计材料统计、请购数量、采购数量、运达现场数量、接收、发送和库存数量、缺、损、漏及多余数量等。对设备、材料进度的跟踪监控,应包括请购文件提交进度、采买定单进度、检验进度、出厂进度、运输进度等。

(1)控制管理部门应及时编制材料控制文件。项目材料控制文件应包括材料控制计划、采购计划和材料详细执行计划。

(2)材料控制计划要根据系统主进度计划中对设备、材料到达现场的要求,提出第一批请购设备清单,确定第一批请购材料比例以及各类材料工厂制造和现场制造的比例。同时注明关键设备和关键材料,要求设计和项目部门重点保证。

(3)采购计划应确定关键设备和材料的采购安排,合格厂商名单,国际采购的询价、评审、采买程序,工厂制造或现场制造原则,优先催交要求,大件运输等特殊措施等。

(4)材料详细执行计划的主要内容应包括材料清单和数量,关键材料内容,早期材料订购计划,盈余材料控制计划等。确定早期材料订购量要认真进行分析,以减少材料剩余造成的风险。

随着设计工作深入、材料用量会有变更,材料控制工程师要定期将最新得到的材料用量与原预算进行对比、分析,并提出补充订货或修改订货的建议。材料控制人员应及时掌握设备材料的入库、出库、库存、缺、损、漏、延误等方面的资料,并及时分析,对存在问题提出预警报告。

4.1 设计过程的材料控制

为进行设计过程的材料控制,项目材料控制工程师必须充分了解和掌握设计过程中的有关信息和资料,做好如下工作:

(1)最终的设备、材料数据库;

(2) 最终的材料请购单;

(3)设备、材料请购单数量和进度执行情况。

应加强对设计变更的管理。鉴于设计变更是材料请购/采购变更的依据,其本身包含对材料的规格、品种、数量和供货进度的变更,材料控制工程师应通过跟踪监测随时掌握其变化和需求,使请购/采购工作及时而准确地进行调整和变更,及时处理,把因变更引起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以保证工程建设顺利进行。

所有设计变更所需的材料,如规格、数量和供货进度等需求,都应按项目的WBS记账码分别进行统计汇总,并以此修改相关系统的原材料表,即相关系统的详细预算数量。

因一个或若干个设计变更引起的WBS记账码的原材料估(预)算数量的变化,要及时将因变更所发生的材料统计汇总数据进行相应的调整,并以此为依据,结合施工进度要求,修改(或重编)相关系统的请购单和订货单,并纳入整个材料控制系统。

因设计变更引起材料变更,由项目设计部门负责按系统及材料编码统计汇总到原系统的材料表,并由项目设计部经理签字确认后录入计算机中。由此引起的材料请购/采购变更统计汇总数据,应经项目总设计师/项目设计经理和采购部经理签字确认后,及时输入计算机中。对因设计变更引起的材料变更,应纳入材料跟踪监测系统,定期进行监测。

4.2 采购过程的材料控制

为搞好采购过程的材料控制工作,项目材料控制工程师必须充分了解和掌握采购过程中的有关信息和资料,做好如下工作:

(1)监控每个定单数量和进度执行情况;

(2)审核设计变更、采购变更、施工变更(包括材料代用)引起的重新采购的请购单;

(3)发现采买、催交、运输实际日期与计划日期偏差情况。

材料控制工程师负责对项目材料进度进行跟踪和监测,应对请购单完成情况进行监控,对请购单的跟踪统计和监测的内容及深度,要与控制基准相对应,重点监测复杂设备、特殊材料和主网络计划中关键线路上的材料情况。

利用项目管理软件,对每个监测周期的请购单实际完成情况和计划进度(基准)进行对比,并生成偏差分析报告。材料控制人员即可据此采取对策,及时报告。

材料合同执行情况要逐月统计。每月定期将实际完成的定单按材料进度计划及执行情况(表)格式要求进行统计填报。订单统计时间以订单发出之日为准。其跟踪统计和监测内容及深度,要与控制基准相对应。对偏离计划(基准)的部分要突出复杂设备、特殊材料和主网络计划中关键线路上的材料情况。

利用项目管理软件,对每一个监测周期的订单实际完成情况和计划进度(基准)进行对比,并生成偏差分析报告。材料控制人员即可据此采取对策,及时报告。

材料需求量的计算和监测工作内容如下:

(1) 材料需求量的计算统计工作由项目设计部各相关专业分别进行,按规定分阶段陆续提出,并提出材料的详细预算数量。材料需求量也可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分段统计得出。

(2) 材料需求量的统计必须按项目的WBS记账码和材料编码分类统计汇总。

(3)材料的详细预算数等于详细设计发表时完成的详细材料统计加上设计变更数再加上设计余量。项目材料的详细预算数由项目设计部门提出。材料的最终预算数等于材料的详细预算数加上采购余量,再加上施工阶段的设计变更数。项目材料的最终预算数由项目材控人员负责提出,并作为控制材料请购或订购数量的最终基准。

(4)当发生设计变更时,要及时调整请购单和订单。在详细设计完成时,项目部要组织项目设计部经理和采购部经理对请购单和订单进行一次全面核对。

(5)当材料需求量和相对应的预算数量之间发生偏离时,项目材料控制人员要分析原因,采取适当措施,及时报告和纠正。

现场接货数量的跟踪和监测工作内容如下:

(1)现场接货数量完成情况的跟踪统计,由项目采购部的库房管理人员负责完成,由采购部经理签字确认后录入计算机中。

(2)现场接货数量完成情况要建立台账并逐月统计汇总。

(3)利用项目管理统软件按期将现场到货情况进行核查,并将到货情况和施工计划需求进行对比分析,对不能满足施计划的部分提出报警,供项目材料控制人员采取对策,及时报告。

现场接货后还要办理入库手续,交付施工的材料要办出库手续。利用项目管理软件对入库单和出库单进行处理,以便及时了解现场接货、库存数量和交付施工的材料数量。利用项目管理软件按施工计划对材料的规格、品种、数量和去向进行控制。对材料的去向跟踪,根据需要可通过项目管理软件打印出各系统的材料一览表。

4.3 施工过程的材料控制

为搞好施工过程的材料控制工作,项目材料控制工程师必须充分了解和掌握施工过程中的有关信息和资料,做好如下工作:

(1)提交现场材料状态报告;

(2)审核材料代用报告;

(3)发现材料数量和进度偏离计划,发出预警信息,并协调采取纠正措施;

(4)施工结束时确认多余材料;

施工图设计(详细工程设计)完成之后,现场施工开始之前,材料控制工程师要核实详细工程设计的设备清单和材料表,修正设备、材料数据库,作为现场设备、材料管理和控制的基准。

材料控制工程师要审核施工分包商提交的领料申请单。领料申请单申领的材料规格和数量要符合设计的规格和数量,避免错领错用。申领的材料应与材料需用计划相符合。

项目部制订材料代用标准和代用程序。来自制造厂商和承包商的材料代用要求,要经过设计和项目部相关部门审查和批准。影响较大的要经过业主的批准。

材料控制工程师应建立材料动态管理台帐,及时发现问题,分析原因,采取纠正措施。

对于项目完工时出现一些多余的库存材料,由材料控制工程师确认并制表。为了降低项目材料费用,处理多余库存材料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与原供货方协商,将多余的材料退回;

(2)将多余材料汇总表交回公司项目管理部门,核查正在进行的其它承包项目或后续项目是否可以利用,把多余材料用于其他项目,以降低其他项目的成本;

(3)与业主协商,将多余库存材料转让给雇主,作为生产维修的备用材料。

5.结束语

项目进度、费用、材料控制贯穿于设计、采购、施工全过程,涉及工期、数量、价格和质量等多个方面,互为关联,因此,项目进度、费用和材料控制必须进行综合管理及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实行全过程控制。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材料采购;质量管理;成本管理

中图分类号:TU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5-040-01

一、建筑材料管理目标

据统计,材料费用往往会占建筑工程成本的60 - 70%。所以材料的成本管理相关于整个项目成本管理的半壁江山。材料的质量直接关呼项目工程质量,材料的质量管理是项目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地组织建筑材料的计划、供应与使用,保证建筑材料从生产企业按品种、数量、质量、期限进入建筑工地,是项目工程进度保证的前题,所以材料的计划管理直接关系到项目工程能否在业主要求时间内完成。减少流转环节,防止积压浪费,对缩短建设工期,加快建设速度,降低工程成本有重要意义。

简单的说,建筑材料管理的目标,就是使得我们拥有一套管理制度,使得材料在计划采购管控、质量管控、现场及成本控制上按标准流程进行,以最在限度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总之搞好材料管理对于加快施工进度、保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材料管理关键环节

建筑材料管理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重点工作,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建筑材料管理应当包括材料采购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二大关键环节。

(一)材料采购管理

材料采购管理是指建筑企业根据项目工程,预测材料需求,编制材料计划,选择并完成购买工程材料的过程。材料费用是建筑工程总造价的主要构成部分。控制材料价格是降低工程造价的一个最主要方而。在采购环节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确定采购计划。项目部依据项目合同、设计文件、项目管理实施规划和有关采购管理制度编制采购计划。采购计划包括采购工作范围、内容及管理要求;采购信息,包括产品或服务的数量、技术标准和质量要求;检验方式和标准;供应方资质审查要求;采购控制目标及措施。2.市场调研、合理选择。一是审核查验材料生产经营单位的各类生产经营手续是否完备齐全;二是实地考察企业的生产规模、诚信观念、销售业绩、售后服务等情况;三是重点考察企业的质量控制体系是否具有国家及行业的产品质量认证,以及材料质量在同类产品中的地位;四是从建筑业界同行中了解,获得更准确、更细致、更全而的信息;五是组织对采购报价进行有关技术和商务的综合评审,并制定选择、评审和重新评审的准则。所采集的价格,必须切合市场的实际情况,能反映材料价格的一般水平。,对主要材料价格,一般应组织材料管理、施工管理、纪检监察等以及施工单位等人员进行认真的调查。3市场招标进行材料价格的控制。企业应通过市场招标货比二家,选择较低的材料采购价格。同时,对材料采购时的运费进行控制。要合理地组织运输,材料采购进行价格比较时要把运输费用考虑在内。

(二)建筑材料质量管理

工程建设中的材料品种繁――规格各异。在市场经济较为繁荣但又不完全规范的今天,一方而,材料的生产商、经销商可谓比比皆是;另一方――厂家的实力、技术含量、生产经营理念又严重参差不齐。应尽可能掌握相关的建筑材料知――获取、积累相关的经验,多渠道、多方式走访市场、了解市场,特别要对工程建设中必须使用的主要建筑材料进行详细的多方位的调研。

另外,建立相互衔接、相互配合、相互约束的工作程序,并按工作程序操作、检查和考核,在材料计划、采购、检验、保管等环节,把质量体系标准落实到岗位和责任人,做到工作有记录、考核有依据。按照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建立健全材料的质量管理制度。通过白审、内审、监督审核等过

对材料质量计划、检验证资料、供方选择、物资招标等进行检查落实。按材料采购标准化、程序化管理的要求,重点落实材料验收制度和可追溯性制度。加强质量信息资料管理及施工现场的各项基础工作,确保工程材料采购质量。做好材料质保资料的收集工作,应督促施工方对这些资料进行收集整理,随同其它资料存档,以备日后随时查阅。

(三)建筑材料成本管理

明确施工过程中工程成本控制的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成本控制。在工程项目中,成本控制需要把握以下几个重点:制度控制、限量控制、主材控制、材料索赔控制。

1.制度控制。树立“先算后用,节约有奖,浪费扣罚”的风尚,建立限额领料制度、余料回收奖励制度、合理化建设节约提成的激励制度;强化现场工程材料预算、计划和进场验收制度,对商品砼、钢材、水泥、砂石料、干粉砂浆和砼砌块等大宗材料应有专门采购收料制度,确保质量合格和数量准确;建立常用小器具和废旧料管理制度,扶梯、栏杆、灯架、配电箱等各种常用材料应设专人保管,废钢材、废电线等可回收材料应建立收集和处理制度。

2.材料限量控制。采用精益的管理原则,合理堆放现场材料,减少二次搬运;对材料的领取做好管理工作,杜绝材料的浪费。坚持按定额确定的材料消费量,实行限额领料制度,施工人员只能在规定限额内分期分批领用,如超出限额领料,要分析原因,及时采取纠正措施;改进施工技术,推广使用降低材料用量的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加强现场管理,合理堆放,减少搬运,降低堆放、仓储损耗。

3.主材控制。加强项目中主要材料的控制。比如一般情况下,项目商品砼、钢材和模板所占材料总成本很高,如何做好计划管理,避免数量失控,可有效节约成本。

三、总结

从实际工作中看,材料管理一直都是施工企业领导重点管控项目,当然除了做好建材的采购管理、质量控制和成本按理外,我们还需要注意其他环节,如建材的现场管理,建材信息系统管理。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建筑市场下,如何做好材料管理,节约材料成本,把控材料质量,对于建筑项目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变电站 管理 材料 探讨

变电站是整个电力系统中的配电和输电的集结点。而随着我国社会整体发展的加快,用电、耗电极剧增加的前提下,变电站的施工与修护工程也越来越多,所需要的相关材料更是数量巨大且繁杂,而对材料的管理工作,尤其是施工企业的成本控制则更是至关重要的。为了更加规范和加强施工企业对资料材料的管理,我们则必须严格控制第一个工作环节,从工程材料计划的编制到审批,以及之后的材料领用和工程竣工后的材料用量分析等。为企业做好相关的物资材料的管理,可以进一步控制企业成本,杜绝物资材料的浪费,无形中也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以达到多方的“共赢”效果。

1、施工企业材料管理的重要性

一般来讲,变电站分布比较广,城市内、城市周边以及偏远山区。其施工特点有以下几点:施工周期相对比较短、施工材料用量也施工的因远近而存在不确定性、一些施工工程还存在交通运输不方便、施工单位所需材料品种相对较多、物资材料管理相对困难。

物资材料是构成变电站工程施工的具体实物,而物资材料管理在单项施工工程成本中所占的比例最大,它所占用的资金流动量也最多,它的管理好与坏直接影响到整个变电站工程的成本。因此,对电缆、线缆、导线的管理,以及如何对物资材料的运输、调配、使用对整个工程施工都是极其重要,这就要求我们管理人员更要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施工物资材料的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

2、施工企业物资材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人员素质问题

由于有些变电站工程施工地点相对较远,施工量大,周期长,而在施工现场的物资材料管理方面的人员也存在着短缺情况,这就造成一部分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再加之工资待遇低,在工程项目中的工作地位不高,使得很多管理人员存在着业务能力偏差、对本职工作的责任心也不强、混日子的消极情况,从而导致整个物资材料的管理体系的落实程度差,给企业在施工过程中的物资材料使用上造成一定的不必要的损失、损耗以及浪费。同时,也在无形之中,加大了企业施工的成本,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竞争能力。

2.2 物资材料管理手段落后

在施工的整体过程中,施工所需的物资材料的管理应该是贯穿整个施工工程始终的,而目前大多数的管理人员只是对材料负责进出货的数量进行管理,而对于对于防火、防潮、防盗等安全防范措施不加以重视,对于材料堆放零乱,无明显的标识卡片也不注意。有的时候,还没有对材料的退、存台账,也没有对材料进行盘点,也没有月、季度的材料收支动态记录报表。还存在对于返回的材料、施工完成后的废料,也不进行登记等等漏洞。

2.3 忽视物资材料的使用管理

很多的材料管理人员,忽视对工程中物资材料的科学、合理使用,造成一定程度的浪费,甚至直接提高了工程成本。由于没有加强对工程各分项工程的材料消耗制定定额,致使一些工程物资材料被领出后变卖、套取现金;还有一些管理人员在工程完工后,没有及时验收工程所余下的物资材料,这都造成了物资材料上的不必要的浪费。

3、施工企业的材料管理的方法和措施

3.1 制度控制

加企业各级人员对物资材料的使用要有“先算后应用、节约有奖罚”的观念,并要建立健全限额领料制度、余料废料回收的奖励制度,以及对节约用料的建议奖以及合理化建议建议奖等等激励制度;加强现场工程物资材料预算制度;工程完工的进场验收制度;大宗材料的采购制度;废旧料的回收制度等等。并对扶梯、灯架、配电箱等常用材料要设有专人,对那些废电缆、废钢材以及边角小料等也要设立回收和处理制度。

3.2 物资材料限量控制

物资材料管理控制的实现,主要是通过改进物资材料的采购、收发、保管等几个方面工作来完成的。首先,减少各个细节、环节上的损耗、节约采购成本;其次,采用科学、合理的管理原则,合理存放物资材料,减少、降低二次搬运;第三,对物资材料的领取、返回做好记录管理工作,坚决从领料之里出现浪费。第四,要坚持按工程项目所规定的定额确定材料的实际消费量,实行限额领料制度。并规定,施工人员要在规定的限制内,分期、分批领,对于超出限额部分,要分析原因,及时上报上级领导部门,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第五,通过加强施工的技术性,利用可降低材料用量的各种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来降低成本;第六,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科学、合理堆放、减少物资材料的搬运,并降低堆放、仓储过程的损耗。

3.3 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的物资材料损耗

目前,由于许多施工人员不注意在施工过程中对于物资材料的合理使用,往往造成大量的、不必要的浪费。我们管理人员一定要把握住这方面的工作。首先,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节约教育,对于可以节省的就要节省,执行具体操作施工时,要认真进行工作,避免而施工人员的失误而产生不必要的物资材料的浪费。其次,在物资材料的运输过程中,最好直接把物资材料运送到施工地点,这样不但可以减少运输成本,还可以降低在搬运过程中的损耗。另外在材料运输及储存过程中的搬运,也要注意轻拿轻放,轻装轻卸。第三,在施工工地的物资材料储存过程中,也要做到防水、防火、防潮等工作。第四,对运输过程中物资材料的损耗,也要及时入库并报损。不要丢在外面而不管,造成丢失或是浪费。

3.4 用计算机系统对物资材料进行科学管理

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管理系统,对物资材料进行科学管理。此方面的管理包括两方面:物资材料的价格管理以及物资材料的现场管理。材料价格管理包括:材料价格的查询、采集和分析,为采购人员提供及时、准确的物资材料市场价格的信息,以降低采购成本;物资材料的现场管理包括:物资材料的进、出场、材料库存等方面的统计,并及时编制出报表,上报相应主管部门。这不仅方便、简捷,还大大降低了人力、物力,并使得物资材料的管理更加科学化、人性化。

3.5 加强对物资材料的管理人员的培养与培训

第6篇

【关键词】ERP系统;材料管理;“五化”法;经济效益

一、“五化”管理法的提出

众所周知,成本是反映企业经济效益的阴晴表,是影响企业效益和决定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是制约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环节,材料成本管理在成本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作为直接从事油气生产、输油注水为一体的三级生产单位――采油作业区,材料成本占区总可控成本的四分之一,又是最具潜力可挖的成本之一。油田ERP项目的成功上线为油田经营管理提供了有力的信息化管理利器,也为材料管理进一步提升提供契机。经过近十年实际运行效果,使我们深深认识到成功的运行ERP系统就需要方方面面的管理系统配合,这是由油田运行环境决定的。ERP的实施仅仅是为我们提供一个平台,对材料成本管理控制、库房管理工作而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材料管理控制方法势在必行。而材料成本管理是运用预测、计划、核算、分析、考核、评价、控制、监督等手段,对生产经营的耗费和支出实行科学地管理,基于材料管理这八项职能,结合作业区、基层队材料管理的实际,我们适时提出了“五化”管理法,即材料管理制度化、材料管理系统化、材料分析规范化、岗位考核明确化、培训学习经常化,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二、“五化”中5个“化”之间的关系

首先,“五个化”并不是各自独立、互不相关的,它们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制度化是基础,系统化是制度化的巩固和显现,分析规范化又能使系统化更加完善,而通过岗位考核明确化、培训学习经常化则为材料管理整体水平的提高提供人力支持和素质保证。其次,“五化”是一个整体,容易形成合力,从而产生1+1≥2的效用,最终实现材料管理的方针与成本目标。可以说“五化”管理法是提升材料管理水平的关键和实现材料成本目标的有效手段。

三、“五化”管理的目标

通过“五化”管理系列活动,可以有效地使材料计划的准确性、进购程序性、仓储合理性、消耗的科学性等六大性能达到最佳状态。充分发挥材料控制平台的作用,一是通过材料的计划管理,让有限的资源得到合理、充分的使用。二是用合理的进购成本,按时、按质、按量地进购所需材料,以达到生产过程的供需平衡。三是加强仓储管理,确保各种材料安全无损、流向准确、使用及时。四是通过各种制度的约束,控制消耗,降低成本,预防各种浪费和的流失。五是为各单位提供最佳的供应服务,实现对生产的物资保障。主要做法:

1.材料管理制度化,夯实材料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材料管理制度化是材料管理的最基础单元,是保证材料及时供应、合理库存、消耗所必要的管理机制之一。首先我们建立一整套的规章、准则、制度等强行规范材料的计划、领用、消耗,其中包括物资管理制度、库房管理有关规定与要求、物资计划管理制度、物资统计工作细则等。其次使这些制度从最初挂在墙上到真正地放在心中,最后落实到行动上。最终使我区在材料使用方面成为一个制度严谨的“刚性”管理场,用管理的制度化取代管理的随意性,形成了“心中有制度,行为守制度”的良好氛围。

2.材料管理系统化,建立健全工作流程体系。(1)材料计划申报流程。搞好材料申请计划是保证生产正常进行的前提,它是生产经营计划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各基层单位申请和领购材料的依据。特别是ERP运行后,要求计划更加准确。一是在非生产用料、大宗料坚持“一支笔”制度,即主管领导签字后方可生效。不在计划范围内的料原则上不予发料;防洪防汛用料、冬防保温用料坚持做到专人管理专人负责。制定完善的材料供应计划。要求从全区需要和实际出发,加强计划管理,重点是提高计划的质量和计划的准确性,特别注重历年积累资料的分析和运用,强调计划要有预测性,留有余地,尽可能在计划期内减少计划外项目和需要。在具体操作上是收集四个依据,算清四笔帐,核实五项资料,从而使计划准确性大大加强。第一,收集四个依据:工程项目有依据;项目设计有料单;生产维修有定额;历年消耗有比较。第二,算清四笔帐:库存;周转;利用;余缺。第三,核实五项资料:需用量;历年消耗量;库存平衡量;内部挖潜量;申请缺口量。在编制计划定额过程中,对生产急、稀缺用料业务员亲临生产现场调研,并参照去年数据,计划尽量做到合理、先进,实行“远粗近细”的流动计划,保证及时供应,防止积压。二是业务岗要准确掌握现库存数量,以确定进购量。(2)班组材料计划编制流程。为把材料计划、控制工作延伸到班组及油水井,形成纵横交错的计划体系,要求基层队班组或井站依据搜集情况、拟定、选定、评价计划阶段做好计划申报工作。掌握本站的油水井数以及计量站、中转站这些材料费发生点的用料量,参照历史先进水平。依据所掌握的信息制定出本站材料计划。(3)库房管理业务流程。库存是管理的结果。过剩或短缺是种失控,库存失控不该是对变化的无奈,而是挑战零库存极限的动力。库房管理工作是材料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库房管理工作,对于保证及时满足生产需要、合理储备、加速周转、节约材料使用、降低成本有着重要作用。一是要求材料员的工作应对材料的入库、出库、领用、发放、保管、周转做到有数、有据、有手续、有制度、有秩序。有数就是对材料的进、出、存要有帐本,并且清楚准确;有据就是收发进出要有凭证;有手续就是收发进出时要有核对以及审批手续等;有制度就是一切材料管理活动均应规范化地运作,要建立各种管理制度;有秩序就是要把材料管理地井井有条。二是库房管理中有一项重要的工作环节,即清库盘点。由于库房物资的流动性很大,为了及时掌握物资的变动情况,避免物资的短缺丢失和超储积压,保证帐、卡、物、资金相符,必须认真做好物资盘点工作。其主要内容和要求是:第一,检查物资的帐面数与实存数是否相符;第二,检查物资收发有无错误;第三,检查各种物资有无超储积压、损坏变质;第四,检查安全设施和库房消防设备有无损坏等。在清点过程中如发现盘盈盘亏,必须分析原因,说明情况,如发现严重短缺或损坏,应查明原因,追究责任;对查出来的超储、呆滞物资,及时进行协调使用。为了保证库存的精确度,(4)材料统计业务流程。通过材料统计可以掌握物资动态与消耗规律,为作业区经营决策、编制计划、修订控制制度提供依据,并对基层的材料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考查。而且SAP要求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三流”相统一,这使统计指标体系完整化,统计分类标准化,统计信息基础工作规范化,统计计算技术现代化,统计信息服务优质化显得尤为重要。(5)材料成本控制流程。为了更好地协助基层队搞好材料成本控制工作,做到有的放矢。从作业区到基层队,确定了材料费控制的基础管理工作必须有以下内容:一是确定最佳的控制方法,包括实效的控制制度;按照“材料费用关键环节设立控制点”的原则,按照“材料费用关键环节设立控制点”的原则,设立ABC三级n个费用控制点。月消耗量在2吨以上建立A级控制点;月消耗量在1-2吨建立B级控制点;1吨以下为C级控制点;A级点的定额管理、计划申报、分析水平、奖惩力度均高于B级,B级高于C级。二是制订材料消耗定额及实行限额发料制度。三是明确材料费目标和考核标准,并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奖惩制度。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主要实行两种控制方法:一是日常材料控制,在材料费形成过程中,根据事先制定的费用目标,对本单位日常发生的材料使用活动按照一定的原则,采用专门的方法,进行严格的计算、监督、指导,以保证低于原定的目标。控制的重点在于严格按照确定的标准进行把关,并根据以发生的偏差来指导当前的实际行动。二是事前材料控制,对材料费发生点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并制定出一套适应本队实际情况的材料费控制制度。其重点在于通过规章制度来节约材料费用开支,预防偏差和浪费的发生。(6)在材料使用控制上“抓大不放小”,加强对重点材料的分析控制力度。在材料分类上按照ABC分类法,对A类物资和专用材料实行限额发料管理及动态管理法。例如:对水泥、钢材、阀门、仪表等实行限额发料管理;对药剂实行动态管理,严防过期和浪费,并对班组加药情况实行跟踪监督。

3.材料分析规范化,应用5W2H分析法对主要材料重点分析。材料分析对于日常控制及事前、事中、事后控制具有指导意义。为了规范化地进行材料分析,制定了材料费分析模式,分析模式既能以图示的方法形象表现出材料成本消耗现状,又能以表格的形式如实反映出各区块材料消耗的结果;既能进行主要材料的消耗分析及动态查询,又能对类似班组材料消耗进行横向比较,对全队材料成本控制起到预警作用。

4.岗位考核明确化,建立长效检查考核机制。在岗位考核方面丰富了标准化岗位的内容,制定了“三个是什么”的考核目标、思路及要点,即岗位考核的目标是什么,岗位考核的思路是什么,岗位考核的要点是什么。强调岗位考核体系是一种循环,将岗位考核检查与材料管理持续改进结合起来,相互促进,相互提高,按照步骤要求逐渐实现岗位技能与管理水平两者质的飞跃,努力实现双赢。实行相对岗位技能评价,对于不合格的这部分,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要么转岗,要么培训后上岗。

5.培训学习经常化,进一步提高材料员的业务素质,努力实现“三个转变”。针对材料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的特点,我们采取了针对性地培训,即内训与外训相结合的方式,从学习计划到效果调查都做了一一的制定,力争使材料员从经验型向科学定额型转变;从算帐型向参谋型转变;从被动型向主动创新型转变,更好地为材料管理、控本增效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

四、“五化”管理法取得的效果

增强了基层队材料制度管理意识,遵流程办事的现象多起来。丰富了材料成本控制手段,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材料成本分析控制体系,材料成本管理方式由过去滞后的事后分析,转变为现在的事前的成本计划和实时、动态的事中成本控制,材料成本控制手段多样、思路清晰。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出现了日常材料控制、事前材料控制、对比分析控制法、计划单控制法等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加大了对A类物资的管理力度,杜绝了使用的随意性。进一步夯实了材料成本和费用管理基础工作,材料员职责明确、技能有所提高、渴望学习的热情有所增强,建立了每月集中学习考试制度,成绩与奖金挂钩,双向考核、多层激励,重视发挥全体材料员的智慧和积极性,充分挖掘潜力,发扬团队精神,为材料管理水平再提高找到了动力源泉。

第7篇

【关键词】采购;验收;入库;保存;发料;使用;制度

【Abstract】Construction project is the cost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Center, is the profit center, is a source of corporate profits.Materials management is the construction of enterprise project management an important part of . In order to regulate the project materials management, In this pape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ntire production process, all-round, focused introduction to the materials management projects.

【Key words】Procurement;Acceptance;Storage;Save;Fat feed;Use;System

施工项目是施工企业的成本中心,是企业产生利润的中心,是企业利润的源泉。材料管理是施工企业项目管理中重要的一部分,根据施工企业经验数据显示,材料成本(包括施工过程中消耗的构成工程实体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周转材料摊销等费用)约占整个项目成本的70℅。因此,项目的材料管理就成为施工企业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把材料管理好已经成为施工企业必须面对的话题。要把施工企业项目的材料管理好,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加强管理。

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这是现场材料管理的开始,为材料管理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提供必要的条件。其主要内容如下。(1)了解工程进度要求,掌握各类材料的需用量和质量要求。编制采购计划,要考虑一定期间合理的经济订购批量,并结合项目生产的需要,对材料的品种规格、质量、数量、进场时间,进行明确的规定。(2)了解材料的供应方式。加强与公司主管部门的沟通联系,从公司《合格材料供应商名册》中合理选择供应商。如甲方指定材料供应商则由项目将所选材料供应商及时报公司主管部门备案,同时公司主管部门组织对采购报价进行有关技术和商务的综合评审。(3)确定材料管理目标,与供应部门签订供应合同。(4)作好现场材料平面布置规划。(5)作好场地、仓库、道路等设施及有关任务的准备。

2. 施工中的材料组织管理工作

这是现场材料管理和管理目标的实施阶段,是现场材料管理好的核心内容。其主要内容如下:

2.1材料的采购环节。对钢材、水泥、木材、砂、石、沥青等主要材料和其他一些批量大、价值高的物资采购实行招投标采购,全部实现阳光操作。通过供应商的竞争,从而大大降低材料成本,并使材料的质量和供货的及时性得到一定的保障。对授权项目采购的材料,项目应通过市场调研、公司主管部门或者通过咨询机构,了解材料的市场价格,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货比三家,选择较低的材料采购价格。材料采购进行价格比较时要把运输费用考虑在内。要合理地确定进货的批次和批量,还要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确定经济批量。

2.2合理安排材料进场,作好现场材料验收及入库环节。要建立材料验收及入库控制的严格程序和手续。每次验收都应由两人以上共同进行。项目的所有材料必须经过核对发票、品种、规格、数量、合格证,才能够办理验收入库手续。严格按计划验收,无计划不验收;大宗材料、成批量材料按合同验收,无合同不验收。严格通过过磅、检斤、检尺等方式对材料进行数量检验;通过目测、委托试验等方式对材料进行质量检验,大宗材料、成批量材料应按样品验收。严格材料入库手续,实行岗位分离,互相牵制。材料在点收入库时,保管员应清点数量是否与发货单相符,检验质量是否符合合同规定的标准,核对规格型号及计量单位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并向供货商索取有关材质证、合格证。对数量、质量不合格材料应及时汇报,并按规定办理补货及退货手续。其中,特别要控制的环节是进场材料的数量和时间。如果材料进场数量多了、进场太早,不仅造成浪费,而且占用大量资金,还可能增加二次搬运费,有些易受潮的材料还可能因为堆放太久导致不能使用,需重新订货,增加工程成本;提供数量不足、进场太晚,不但影响施工进度,还可能造成延期罚款或增加赶工费,不仅影响生产,也增加了不必要的成本费用。

2.3加强现场物资保管,减少损失和浪费,防止丢失。材料存放管理,首先要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在满足现场施工的同时,在不影响正常施工进度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材料储存量,实行“零”库存管理;缩短储存时间,合理堆放材料,杜绝材料二次搬运的现象,防止不必要的资金占用和增加资金成本,以加速资金周转。

其次,要加强现场管理,进场的所有原材料必须按品种、规格分别存放、严禁混放混用;储存材料的场地要符合要求,排水、防水设施应该齐备,保证储存材料的场所对材料本身不会造成浪费、损坏、丢失;对于不同的材料要有不同的保管场所,合理堆放,避免材料腐蚀,失效等。根据施工项目的具体情况,现场上存放的待加工钢筋很多,钢筋必须按照不同的钢号、牌号、等级、规格、厂家分别堆放,并立牌予以识别;钢筋的储存应有防潮措施,不能露天堆放,以避免锈蚀、污染和变形;水泥应先到先用,按品种、强度等级、生产厂和生产日期分别储存于室内,地面应有防潮湿措施,堆放层数不应超过12层。总之,应该根据各种原材料的不同性能,按要求做好现场材料储存防护工作,消除因储存不当造成材料的损失浪费。保管员应做到帐、卡、物相符,材料帐要日清月结。从而做到材料的有效利用,降低工程材料成本。

2.4材料发放管理(加强材料精细化管理,控制材料支出)。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对精细化管理有这样一个生动而形象的比喻:一项工程竣工后,一个螺栓也不能剩下。这个比喻就是把有限的资源得到最恰当的利用,不能浪费一丝一毫。工程施工中,材料支出历来是项目较难控制的环节,现场人员随意领取材料、浪费材料的现象常常被大家习以为常,对于这样的情况,必须严格控制材料使用量。由项目部工程技术部门按施工图,施工进度计算出每月各种材料消耗定额,施工班组根据施工需要领用,按照理论用量加合理损耗的办法,对施工材料实行限额领料。材料节约时给予奖励,超出时由施工班组自行承担,从施工班组结算金额中扣除,这样施工班组会更合理的使用材料,减少了浪费损失。实际耗用材料的数量,必须以计算期内实际用量为准,不得以领代用,对超额领料应由相关负责人审核签认并注明超用原因,已领未用的材料,应及时办理退库手续。

2.5组织料具的合理使用。项目经理部必须准确地把握工程进展的情况,不断提高协调能力和预测能力,及时发现和处理现场施工的进度问题。同时,要严格执行限额领料,在下达施工任务书中,附上完成该项施工任务的限额领料单,作为发料部门的控制依据,防止错发、滥发等无计划用料,从源头上做到材料的“有的放矢”。 同时,在做好技术质量交底的同时做好用料交底。由于工程建设的性质、用途不同,对于施工项目的技术质量要求、材料的使用也有所区别。因此,施工技术管理人员除了熟读施工图纸,吃透设计思想并按规程规范向施工作业班组进行技术质量交底外,还必须将自己的施工估料意图灌输给班组,做好用料交底,防止班组下料时长料短用、整料零用、优料“劣”用,做到物尽其用,杜绝浪费,减少边角料,把材料消耗降到最低限度。所有管理人员特别是材料员应该随时检查工地的材料使用情况,发现不合理使用材料的情况及时制止,并予以处罚。对于施工完成后留下的边、角、余料应及时收回和有效利用,这样既杜绝了浪费,又节约了资金,降低了成本。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是建筑施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需使用的、独具特色的材料品种,可以多次参与施工生产而不改变实物形态,用量较大、使用期短、收发频繁、易于损耗,应加大对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的管理力度,对使用后的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进行修理维护,减少损耗,延长其使用寿命,有丢失或损坏的应由使用者赔偿。要彻底改变对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一次性出帐,之后便不管不问的情况,对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设立明细分类台帐,真正纳入规范管理的轨道。

3. 施工全过程中对材料管理的控制

3.1制度控制。 树立“先算后用,节约有奖,浪费扣罚”的风尚,建立限额领料制度、余料回收奖励制度,包括“金点子”和合理化建设节约提成的激励制度;强化现场工程材料预算、计划和进场验收制度,对商品砼、钢材、水泥、砂石料、干粉砂浆和砼砌块等大宗材料应有专门采购收料制度,确保质量合格和数量准确;建立常用小器具和废旧料管理制度,扶梯、栏杆、灯架、配电箱等各种常用材料应设专人保管,废钢材、废电线等可回收材料应建立收集和处理制度。

3.2材料限量控制。材料控制主要靠改进材料的采购、运输、收发、保管等方面的工作,减少各个环节的损耗,节约采购费用;采用精益的管理原则,合理堆放现场材料,减少二次搬运;对材料的领取做好管理工作,杜绝材料的浪费。坚持按定额确定的材料消费量,实行限额领料制度,施工人员只能在规定限额内分期分批领用,如超出限额领料,要分析原因,及时采取纠正措施;改进施工技术,推广使用降低材料用量的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加强现场管理,合理堆放,减少搬运,降低堆放、仓储损耗。这里举例主材使用量的控制:(1)加强商品砼的数量控制。目前商品砼的数量不足有两种情况:一是商品砼厂家提供数量不足;二是由于施工班组混凝土厚度控制不好造成浪费。针对第一种情况,建议商品砼合同签订时结算数量按图纸结算,避免数量失控;针对第二种情况,建议加强对作业班组的技术指导和监督检查。(2)加强钢材用量的控制。目前钢筋存在超量问题,为了应付验收钢筋,钢筋工不懂规范只知道多放钢筋,造成超规范放置,这是因为班组结算时按吨位结算,多放钢筋对班组有利。针对钢筋用量严重超标现象,项目部应加强管理,要求钢筋工严格按照规范施工,按规范及图纸进行检查,多放要罚,同时合理利用钢筋的各类技术性能。加强加工管理,合理配料。进料的长度,可根据配料单确定,减少钢筋损耗。施工员审核翻样单或施工员翻样,严格按翻样单制作钢筋。(3)模板的控制。现场要加强模板的进货数量、规格尺寸控制,不能依靠班组,班组要多少就进多少。应根据进度安排、房屋类型来配置模板,模板规格根据结构模数定,要进行模板翻样的审核工作。考虑周转利用,旧模板可以制作成定型模板,进行重复利用。拆模后的模板及时清理并深脱模油,处理好模板安装与拆模的技巧,控制模板拆模的损耗。小而结构复杂的模板难拆处,尽可能用旧模板替代。

4. 施工企业项目材料管理中索赔问题

关于材料常见的索赔内容有:(1)由于业主和工程师方面的原因,引起施工临时中断和工效降低导致人工费、材料费、设备费增加而提出的索赔;业主和工程师发布加速指令,要求承包商投入更多资源,加班赶工来完成施工项目,导致工程成本的增加;业主材料质量问题或材料供应不及时引起的索赔。(2)供应商方面的原因,供货不及时、产品不合格、数量不够等影响施工进度的索赔。施工企业一定要增强索赔意识,加强索赔管理,做好索赔资料的收集、整理与保存工作。

5. 结语

第8篇

【关键词】 医院;卫生材料;管理;问题;对策

卫生材料是医院临床科室、医技科室在为病人诊疗、检验检查过程中使用而消失或改变实物形态的物品,主要包括:手术用特殊材料、介入诊疗用特殊材料、手术用一次性卫生材料、一般诊疗用卫生材料等。

一、医院卫生材料管理存在的问题

1.卫生材料管理内控制度不够完善。内部控制通过采取严格的控制措施,特别是不相容业务的分工,使相关岗位形成一种内部相互牵制的关系,能做到有效制止浪费,防止各种贪污舞弊行为,确保医院资产的安全完整。多数医院为加强卫生材料管理,从耗材的招标、采购、入库到出库过程都制定了一套完整的制度,由于相关部门对内控的作用认识不够或制度设计不够科学严谨,仅仅把一些业务规章制度当作是内部控制制度,其职责划分、奖惩标准不明确,稽核范围过于狭窄,影响了执行的效果。财务采购部门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岗位变动比较频繁,专业技术、业务能力及知识水平比较欠缺,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内控措施难以落实和发挥应有效用。

2.医院信息系统建设滞后,难以满足管理需要。为了应对日益繁重的管理工作,当前,大多数医院纷纷建立医院信息系统(HIS),实行计算机管理卫生材料,由于信息系统建设滞后,目前仍无法满足管理上的需要,管理信息不能随着耗材的流转而流转,表现在:(1)科室领出耗材后的管理信息没有跟上,仍停留在器械科库房一级; (2)高值耗材收费系统没有和医院信息系统相连,无法监控材料是否用到患者身上,是否有漏费;(3)可收费和不可收费的卫生材料没有分别管理,信息较为粗糙,难以满足管理上的需要。

3.审计监督不力。审计具有监督职能作用,是医院管理的重要手段。开展卫生材料审计能够发现卫生材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设性意见和改进措施,以利管理人员更有效地进行管理。医院领导对内部审计不重视,审计独立性和权威性有限,审计人员素质不高,内部审计监督职能作用难以真正发挥。

二、加强医院卫生材料管理的几项举措

1.加强卫生材料计划管理。在卫生材料管理中必须强调计划性,作为物资管理部门必须了解临床使用耗材相关信息,以及护士长管理下级库房库存情况,应主动配合各科护士长,根据历年消耗记录,结合当前工作量,按一定比例、系数编制季度、月度计划,物资管理计划部门汇同相关使用科室、职能部门审核、汇总,确定卫材计划品牌、数量、预算价格,并报给财务部门,作为使用资金依据;报给采购、仓储部门,作为订货、采购组织发货的依据。通过卫材用量计划,可确保采购部门将工作重点和工作时间放在价格高和数量多的卫材选择上。为降低库存,采购任务可一次完成,按月、旬交货。按计划批量采购,可使采购部门获得最佳价格机会,把握市场卫材价格涨跌脉搏,使医院病人得到最大实惠,也提高了库房记帐、保管人员工作效率,做到货票同行,保证临床科室成本核算真实性。

2.完善卫生材料内部管理控制制度

(1)制定规范的采购管理制度,降低采购成本。采购一般是各单位比较敏感的话题,医院更应该对采购环节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确保采购过程透明化。首先明确采购程序,由使用科室提出申请,由保管部门汇总编制采购计划表报主管领导审批,然后交采购部门实施采购。对大额贵重材料的采购要实行集中招标采购。

(2)加强卫生材料的验收及保管。卫生材料入库前,由验收部门检验签章。验收中发现与采购合同或采购计划有出入,应及时告知采购部门及财务部门,拒绝签收及付款。对于验收合格的材料,及时办理入库手续。入库后要按卫生材料的分类进行存放,便于领用和发放。发放过程要严格按照程序进行。医院必须定期组织人员对材料进行清查盘点。对于过期失效的材料要及时清理防止流入科室。对于即将失效的要上报采购部门进行退换货,防止损失发生。

第9篇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国煤矿企业的管理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大部分煤矿企业都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降低企业的材料成本,提高了企业的发展效率,但仍有部分煤矿企业在材料成本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材料成本管理意识不足,成本管理人才缺失

煤炭行业是我国典型的传统行业,长期受到我国经济体制的制约,很少有煤矿企业的管理者能够主动意识到煤矿企业材料成本管理的重要作用,部分煤矿企业虽然能够认识到材料成本管理的重要作用,但对材料成本管理的内涵认识不足,很简单的认为材料成本管理就是通过节约的方式减少相关材料的使用,不能真正的实现煤矿企业总体材料成本的降低。同时,大部分煤矿企业的主要管理者都是煤炭等相关专业的人员,很少有煤矿企业培养和引进现代化的材料成本管理人才,这就导致我国煤矿企业材料成本管理人员缺失,不能为企业的材料成本管理提供人才保证。

(二)材料管理手段落后,相关规章制度建设缺失

先进的成本材料管理手段是煤矿企业完善材料成本管理的重要保证。与一般企业相比,煤矿企业所需要的各种材料复杂多样,既有大规模的矿山设备,也有各种矿山设备的配件和各种采矿工具以及办公用品,这就对煤矿企业的材料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但目前我国大部分煤矿企业材料管理手段较为落后,没有在企业内部建立起现代化的材料管理信息平台,导致企业的材料管理混乱。另外,我国部分煤矿企业的材料管理规章制度缺失,相关的材料管理行为不规范,这就导致企业内部材料管理混乱,甚至出现企业内部出现大量的重复购置材料的情况,严重的增加了煤矿企业的材料成本。

(三)材料采购管理不严格,资产流失严重

与一般企业相比,煤矿企业每年都需要采购大量的机器设备和日常员工办公以及生活用品,但受到长期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部分煤矿企业内部行政管理体制还大量的存在,部分采购岗位的员工具有很高的材料采购权限,企业对采购工作的监管也不太严格,这就会导致部分采购员工的腐败行为,也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煤矿企业的采购成本。另外,煤矿企业每年也会淘汰一大批的材料设备,这也会给企业带来一笔可观的收入,但目前,部分煤矿企业的材料处置管理不太规范,很多贵重的机器设备都被随意处置,造成了企业大量宝贵资产的流失,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企业的材料成本。

(四)预算管理不严格,相关绩效考评不合理

严格的预算管理是煤矿企业完善材料成本管理的重要手段。但目前我国大部分煤矿管理者对预算管理认识不足,没有意识到预算管理对企业材料成本管理的重要作用,仅仅是简单地认为预算管理只是财务部门的工作,与企业的材料管理人员无关。这就会导致我国煤矿企业的材料预算管理工作与实际工作相脱节,企业的材料预算不能在实际工作中得到执行,只能流于形式,不能发挥其在实际材料成本管控中的作用。同时,部分煤矿企业绩效考评不科学,仅仅将企业产能和产量的增加当做考核企业业绩的最主要依据,没有将企业的材料成本与企业产能的增加有效结合,导致企业材料成本居高不下,严重的降低了企业的发展效率。

二、完善我国煤炭企业材料成本管理的建议与对策

材料成本管理越来越成为煤矿企业整体管理的焦点,如何有效的降低企业的材料成本是市场经济对煤矿企业所提出的新要求。针对目前我国部分煤矿企业材料成本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需要采取以下措施予以完善:

(一)强化材料成本管理意识,培养材料成本管理人才

强烈的材料成本管理意识是煤矿企业完善材料成本的基础和前提,受长期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煤矿企业长期处于计划垄断地位,煤炭的产量成为企业长期关注的焦点,企业的材料成本管理长期被忽视。在市场经济体制之下,煤矿企业所遇到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我国的煤矿企业必须树立起材料成本管理意识,企业的高层管理者需要带头在企业内部执行相关成本管控措施,并在企业内部加强对材料成本控制的宣传,让所有员工都树立企业材料成本管理的意识。同时,企业在引进和培养煤矿采探技术人才的同时,还需要加强对材料管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通过适当的培训教育来提高现有材料管理人才队伍的水平,提高企业材料成本管理的能力,降低企业的材料成本。

(二)采用先进材料管理手段,完善材料管理制度

先进的材料管理手段是煤矿企业完善材料管理的保证,与一般的企业相比,煤矿企业所涉及的设备材料较多,要想强化材料成本管理,煤矿企业必须采用更为先进的材料成本管理手段。一方面,煤矿企业需要建立起完善的信息管理平台,完善企业所需材料的信息化管理。另外,煤矿企业还需要完善企业的材料规章制度建设,规范企业内部的材料采购和使用行为,防止企业内部材料重复购置现象的出现,提高企业材料成本管理效率,降低企业的材料管理成本。

(三)严格监控企业材料采购行为,保证企业资产安全

煤矿企业每年都会有大量的材料采购工作,但受长期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的影响,我国部分煤矿企业行政管理体制大量存在,企业采购内部控制建设也较为缺失,

对采购行为监督也较为缺失,导致大量采购漏洞的存在。因此,我国煤矿企业必须加强对企业材料采购行为的监管,强化企业的采购内部控制建设,保证采购行为的公正和透明性。另外,煤矿企业的材料管理不仅仅涉及到材料的采购,还有大量的废旧物资的处理,所以我国的煤矿企业要想降低材料成本,还需要转变眼光,加强对企业废旧物资处理的监管,保证企业资产的安全,增加企业对废旧物资处理的收入。

(四)严格企业预算的执行力度,完善企业绩效管理

第10篇

论文摘要:从材料采购过程、技术经济、安全生产过程等方面探寻降低煤矿材料成本的主要时策,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煤矿材料成本主要由木材、支护材料、火工用品、大型材料、配件、专用工具、劳保用品、建工材料、油脂、其他材料等构成。材料成本是原煤成本中的主要变动成本,约占原煤成本支出的35%,在原煤成本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材料成本有较大挖掘潜力,该文从材料成本发生的过程探寻降低材料成本的对策。

1.从材料采购过程降低采购成本

材料采购是材料成本发生的第一个环节,物资供应部门尽量做到“比质比价、货比三家”,材料有计划地采购,既要保证供应,又要加速资金周转,从降低材料采购成本入手,降低材料费用。

(1)加强材料采购计划的审批管理,合理确定采购量,合理选择不同的采购方式,做到不超储又要保证生产。针对煤矿企业的材料需求特点,可以由过去单一的询价采购方式改为采取集中采购的运作模式,合理选择采用招标、商务谈判、定点采购等方式保证材料的供应质量和效率;对煤矿机型淘汰较快的采煤机、综掘机配件实行代储代销方式来保证供给和降低配件储备量。

(2)加强对供应商管理,建立供应商信息库,定期邀请供应商(包括中间商)对大宗材料采购实行招标。由于煤矿家底薄,付现能力较弱,在材料采购付款方式上大部份以赊销采购为主,大部份材料采购依赖中间商代为垫资来完成,而中间商要承担延期付款的利息,往往要加价20%以上来销售给煤矿,为此,力争在满足延期付款的前提下,通过招标把材料采购成本降下来。

(3)完善煤矿材料采购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煤矿材料采购的监管力度。尤其是要完善材料采购计划的审批,不得超计划采购,做到采验分离,建立完善由企业管理、审计等多部门共同参与的材料采购内部控制制度,防止材料采购环节中出现的舞弊和损害企业经济利益行为,真正从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入手,形成较为完整的材料采购监管机制,把采购价格降下来。

2从技术经济中探寻降低材料成本

煤矿技术经济合理化既包括投入的一面,又包括产出的一面,尤其对煤矿而言,技术经济合理化与降低材料成本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从技术经济合理化中寻求降低材料成本是煤矿经营管理发展的方向。

(1)加强技术进步,力求技术经济合理,做好开采前的地质勘测工作。精确的地质资料是降低成本提高资源回收率的关键,是避免决策失误,减少无效进尺降低材料投入的前提;把先进合理可行的采煤工艺和技术运用到降低材料成本中去,并且要因地制宜地提高机械化程度,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合理选择掘进、巷修的支护形式,对采区巷道布置方案应进行经济技术方案分析,尽量降低万吨掘进率,减少掘进材料投入对成本影响,提高资源回收率。

(2)加强掘进管理,保持采掘比例正常的量与度,包括煤炭生产采掘是否正常接续,煤炭产量与掘进的比例是否正常。掘进,巷修需使用大量的支护材料,对材料成本影响较大,大约占材料成本的50%以上,而采掘比例的协调也是减少材料投入的有效方法,如果掘井准备巷道在回采前完成时间较早势必加大巷修工程量,加大巷修材料投入,如果掘进准备巷道太晚则影响采掘接续,出现采煤工作面断档导致煤矿无煤可采。因此,保证采掘的适当比例关系,是煤矿稳产、高产、降低材料成本的途径之一。

(3)培养工程技术管理人员技术经济合理化的价值观念。煤矿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在进行决策时从技术经济上考虑挖潜降低材料费不够,有时决策失误造成大量的无效材料投入浪费,成为加大煤矿材料成本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了有效地控制成本,成本管理必须从纯经济型转到技术经济结合型的轨道上来。煤矿工程技术人员应从控制消耗、降低成本、加强技术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和成本效益分析,在生产技术的各环节中去探寻研究降低材料消耗。

3从安全生产过程控制材料消耗成本

(1)正确摆正安全投入与经济效益的关系,促进材料成本管理。煤矿受到水、火、瓦斯、冒顶等自然条件的威胁,且当前的安全形势较为严峻,必须投入大量的材料来保证安全生产。同时为了预防事故的发生,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矿井的持续健康发展,还必须加大煤矿安全投入和扩大矿井持续经营能力的改造,如“一通三防”、打钻,排水、防尘、防突,扩大矿井通风能力等导致安全材料投入增加。但安全是生产的首要条件,有关部门应深入分析安全投入与成本的关系,尤其要确保安全投入到位,建立健全安全投入保障机制,避免发生重大恶性事故,因为重大事故不但危害性大,而且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成本。因此,要保证安全措施和安全工程的材料投入到位,消灭不安全隐患,保证安全生产。树立从上到下正确摆正安全投入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摆正安全投入与“节支降耗”的关系。在安全投入上要毫不吝惜,不打折扣,但是在浪费上一点也不能放过。事故分析证明,煤矿的一些安全事故是与安全投入不到位有直接联系的。新晨

(2)加强生产现场管理,以人为本,在生产中降低材料成本。煤炭生产牵涉井上井下、工作地点分散,且大部分在井下,材料管理贯穿于生产过程的每一个班队长和每一个职工的成本意识,而他们才是生产经营的主力军,他们既是煤炭产品的生产者也是材料的消耗者,因此,必须增强职工的成本意识,调动职工参与材料管理和控制的积极性,实现材料的合理投入使用,对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挖潜降耗先进经验要予以总结推广,以此来降低材料消耗成本。

第11篇

一、从材料采购过程降低采购成本

材料采购是材料成本发生的第一个环节,物资供应部门尽量做到“比质比价、货比三家”,材料有计划地采购,既要保证供应,又要加速资金周转,从降低材料采购成本入手,降低材料费用。

1.加强材料采购计划的审批管理,合理确定采购量,合理选择不同的采购方式,做到不超储又要保证生产。针对煤矿企业的材料需求特点,可以由过去单一的询价采购方式改为采取集中采购的运作模式,合理选择采用招标、商务谈判、定点采购等方式保证材料的供应质量和效率;对煤矿机型淘汰较快的采煤机、综掘机配件实行代储代销方式来保证供给和降低配件储备量。

2.加强对供应商管理,建立供应商信息库,定期邀请供应商(包括中间商)对大宗材料采购实行招标。由于煤矿家底薄,付现能力较弱,在材料采购付款方式上大部份以赊销采购为主,大部份材料采购依赖中间商代为垫资来完成,而中间商要承担延期付款的利息,往往要加价20%以上来销售给煤矿,为此,力争在满足延期付款的前提下,通过招标把材料采购成本降下来。

3.完善煤矿材料采购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煤矿材料采购的监管力度。尤其是要完善材料采购计划的审批,不得超计划采购,做到采验分离,建立完善由企业管理、审计等多部门共同参与的材料采购内部控制制度,防止材料采购环节中出现的舞弊和损害企业经济利益行为,真正从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入手,形成较为完整的材料采购监管机制,把采购价格降下来。

二、从技术经济中探寻降低材料成本

煤矿技术经济合理化既包括投入的一面,又包括产出的一面,尤其对煤矿而言,技术经济合理化与降低材料成本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从技术经济合理化中寻求降低材料成本是煤矿经营管理发展的方向。

1.加强技术进步,力求技术经济合理,做好开采前的地质勘测工作。精确的地质资料是降低成本提高资源回收率的关键,是避免决策失误,减少无效进尺降低材料投入的前提;把先进合理可行的采煤工艺和技术运用到降低材料成本中去,并且要因地制宜地提高机械化程度,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合理选择掘进、巷修的支护形式,对采区巷道布置方案应进行经济技术方案分析,尽量降低万吨掘进率,减少掘进材料投入对成本影响,提高资源回收率。

2.加强掘进管理,保持采掘比例正常的量与度,包括煤炭生产采掘是否正常接续,煤炭产量与掘进的比例是否正常。掘进,巷修需使用大量的支护材料,对材料成本影响较大,大约占材料成本的50%以上,而采掘比例的协调也是减少材料投入的有效方法,如果掘井准备巷道在回采前完成时间较早势必加大巷修工程量,加大巷修材料投入,如果掘进准备巷道太晚则影响采掘接续,出现采煤工作面断档导致煤矿无煤可采。因此,保证采掘的适当比例关系,是煤矿稳产、高产、降低材料成本的途径之一。

3.培养工程技术管理人员技术经济合理化的价值观念。煤矿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在进行决策时从技术经济上考虑挖潜降低材料费不够,有时决策失误造成大量的无效材料投入浪费,成为加大煤矿材料成本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了有效地控制成本,成本管理必须从纯经济型转到技术经济结合型的轨道上来。煤矿工程技术人员应从控制消耗、降低成本、加强技术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和成本效益分析,在生产技术的各环节中去探寻研究降低材料消耗。

三、从安全生产过程控制材料消耗成本

1.正确摆正安全投入与经济效益的关系,促进材料成本管理。煤矿受到水、火、瓦斯、冒顶等自然条件的威胁,且当前的安全形势较为严峻,必须投入大量的材料来保证安全生产。同时为了预防事故的发生,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矿井的持续健康发展,还必须加大煤矿安全投入和扩大矿井持续经营能力的改造,如“一通三防”、打钻,排水、防尘、防突,扩大矿井通风能力等导致安全材料投入增加。但安全是生产的首要条件,有关部门应深入分析安全投入与成本的关系,尤其要确保安全投入到位,建立健全安全投入保障机制,避免发生重大恶性事故,因为重大事故不但危害性大,而且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成本。因此,要保证安全措施和安全工程的材料投入到位,消灭不安全隐患,保证安全生产。树立从上到下正确摆正安全投入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摆正安全投入与“节支降耗”的关系。在安全投入上要毫不吝惜,不打折扣,但是在浪费上一点也不能放过。事故分析证明,煤矿的一些安全事故是与安全投入不到位有直接联系的。

2.加强生产现场管理,以人为本,在生产中降低材料成本。煤炭生产牵涉井上井下、工作地点分散,且大部分在井下,材料管理贯穿于生产过程的每一个班队长和每一个职工的成本意识,而他们才是生产经营的主力军,他们既是煤炭产品的生产者也是材料的消耗者,因此,必须增强职工的成本意识,调动职工参与材料管理和控制的积极性,实现材料的合理投入使用,对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挖潜降耗先进经验要予以总结推广,以此来降低材料消耗成本。

第12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材料管理;质量控制

一、材料管理目的

建筑工程材料管理的目的就是以价廉物美的,材料满足施工和生产的需要,并在过程中检查,保证进场施工材料的质量和数量,且把工程和产品的材料成本控制在最低的范围,妥善保管进场的物资,严格合理地使用各种材料,降低消耗,保证实现管理目标。

二、材料流程管理

1、掌握建筑工程所需材料方面的相关法规与规范。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对钢筋及连接接头试件、水泥、商品混凝土、砂石、砌墙材料、木材等实行备案证明管理,工程项目部要对每次进场的主要物资按《进货检验大纲》等规范进行验收,并按要求填写《工程材料进货检验记录表》,按要求输入成本管理软件,且需要建立签章制度,交易数量必须满足实际使用量。

2、制定材料员的岗位职责,如部分施工单位实行项目为主采购管理的,施工现场材料员是指采购员及保管员,采购员要及时与现场施工材料人员进行沟通,根据工程进度计划和施工员编制的材料用料需求计划而制订采购计划,进而采购到既合格又经济的材料。采购员在采购前要了解材料市场价格方面的信息,根据材料特点采用不同的采购方式,从而尽可能降低采购成品。采购的材料要有出厂合格证、合格检验报告、质量保证书等质量证明资料,销售材料的单位要经过认证,有些材料要有“三证一标志”,运输时要根据材料的特点进行,以免受潮、损坏。材料保管员在组织材料进库时,要先验收合格后才允许入库,入库的材料要科学地分门别类堆放、保管,要防雨雪、防潮、防锈、防水、防碰撞,并建立完善的材料出入库手续和材料的管理制度。

3、加强业务培训。由于建筑业快速发展,施工水平的不断提高,新工艺、新材料、新标准规范的推广执行,所有的管理人员的数量、水平已不能满足施工的需要,急需补充人员,提高专业水平,因而业务培训的力度必须加强,其业务水平和管理工作的好坏,已成为建设项目能否有序、高效、高质量完成的关键。

三、施工前的材料供应管理

1、准确了解工程进度要求,掌握各类材料的质量要求和提高施工估料的准确性。施工估料是工程项目现场材料成本管理的首要环节,其估料方法推行单纯图、排版图,所谓单纯图就是以工程项目的工艺流程或系统图为基础,根据平面、侧面的布置及音容走向所勾画的单纯示意图,能直观准确地计算出所需的材料等,不单主材,所有辅助材料的估料也必须有计算依据、计算过程书,采取这种方法施工估料才能把好现场材料成本管理的第一关,同时,施工技术管人员除了熟读施工图纸,进行技术质量交底外,还必须将自己的施工估料意图灌输给班组,以单纯图、排版图的形式做好用料交底,防止长料短用,优料劣用,做到物尽其用,杜绝浪费,把材料消耗降到最低限度。

2、由于最近建筑材料市场呈现供不应求趋势,钢材、 水泥两大材料尤为严重,市面上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现象非常严重。因此,要把好供应商评审关,凡是对计划进场的材料, 采购前都要对其生产厂家资质及质量保证措施予以审核,通过缜密的市场考查,认准合格材料,获得的信息更准确,更细致,更全面,准确地了解材料生产厂家的企业信誉,产品质量、经营手续、经营规模、价格状况、售后服务等情况,然后再对订购的产品样品要求其提供质保书,根据质保书所列项目对其样品质量进行再检验。样品不符合规范、标准的,不能订购其产品。

3、把好材料的进场检验关,做到“一要、二核、三看、四验”,“一要”即向供应商索要“试验报告单”和“到货通知书”和“防伪备案证明”;“二核”即核对品种、标号、质量;“三看”即通过目测看外观质量、点数;“四验”即重点工程、重要工程的主材应委托质量监督部门认可或授权的检测单位进行材质检验。

4、把好材料价格管理关。采购材料要遵循“质优价廉”的原则,采购模式要做到“供货、保管、使用”一体化,其采购流程:掌握市场信息―制定采购方案―业主招标确定材料价格―合理安排运输―工程结算。

掌握市场信息就是在建筑材料市场,材料产地等进行价格信息的采集、调查过程。业主方主要以招投标的方式确定材料价格,也可以直接走进市场,货比三家,选择质优价廉的材料。确定采购地点,制定采购方案,材料尽量一次运输到位,减少二次倒运和装卸费用。工程结算时,材料价格以实购价(含运杂费)为基础,采取加权平均法的方式计算。

四、材料存放发放管理

材料的存放,一定要严格按照材料的性能要求,不能因管理不善而降低使用寿命,针对市政工程的主要材料,应注意:

1、力求做到专门库房,妥善存放。如水泥的存放,贮存水泥的库房应注意防潮、防漏,存放袋装水泥时,地面垫板要离地30M,四周离墙30M,袋装水泥垛不宜太高,以免下部水泥受压结硬,一般以10袋为宜,如存放期短、库房紧张、高不宜超过15袋。

2、水泥贮存应按照水泥到货先后,依次堆放,尽量做到先存先用,水泥贮存期不宜过长,一般为3个月,3个月以上为过期水泥,存放期愈长,强度降低值愈大。

3、标识清楚,分类存放,如钢材有诸多规格,其设计标号是有差别的,绝不能错用,混用。

材料的发放,要遵循“先进先出,推陈出新”的原则,项目部的物资耗用应结合分部、分项工程的结算,严格实行限额/定额领料制度,领料人员要认真填写领料单,仓管员在发放时需作较详细的验交,并由领用双方凭证上签字认可。

五、材料使用过程中的管理

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规范标准对进场材料进行管理,这是保障工程质量和工期进度的必然要求。

1、施工前的准备,这是现场材料管理的开始,为材料管理提供必要材料,了解工程进度要求,掌握各类材料的需用量和质量要求,做好现场材料平面布置规划,作好场地、道路等设施及有关任务的准备。

2、施工中的组织管理工作,这是现场材料管理和管理目标的实施阶段,合理安排材料进场,作好现场材料验收,掌握施工进度变化,及时调整材料配套供应计划,保证施工需要,加强现场物资保管,减少损失浪费,防止丢失,组织机具的合理使用。

3、施工收尾阶段的材料管理。材料的回收是施工项目材料成本管理不可忽视的最终环节,除对剩余材料的规格型号进行分门别类外,还应注意材质的偏差,以利再用,严禁收尾工作中的随意浪费现象。材料管理人员要及时进行材料结算,总结施工项目材料消耗水平管理效果。

结语

建筑工程材料的质量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我们应从材料质量、材料价格、材料运输、材料存放、材料出库等管理环节上做文章,只有严格完善规范材料验收和领料制度,制订并贯彻节约材料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方法,合理使用材料,降低损耗,才能提高工程质量,降低材料消耗和节约工程成本,保证实现管理目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