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11 16:40:3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现代爱情诗歌,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中西爱情诗歌;表达方式;含蓄;奔放
爱情,是人类社会文学艺术和诗歌的永恒主题,是古今中外无数诗人吟唱的人性中美好的情感。爱情的主题是诗歌最普遍的源泉,由于社会环境、文化背景、所受教育、历史传统等方面的差异,中西方在诗歌方面也存在不少的差异。这个世界的人们对爱情都怀有共同的心理诉求,这就是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能跨越语言屏障,彼此欣赏有关爱情主题文艺作品的基础。中西爱情诗歌所拥有的共同主题就是诗人们以饱蘸情感的笔墨,表达他们对爱情的渴望与对爱情的礼赞,描摹他们心目中理想中的爱人形象,抒写得到爱情后的幸福,愉悦及所爱的人生离死别的痛苦,忧伤。中西爱情诗歌不仅内容各有侧重,而且风格也各具特色。中国古代爱情诗多是哀婉朦胧,含蓄隐曲的。而西方爱情诗歌则多偏于宣泄,热情似火,直抒胸意。
本文将徐志摩的《雪花的快乐》和彭斯的《A Red,Red Rose》进行对比,从而进一步了解并欣赏中西方诗歌中对爱情表达方式的不同。
中国诗歌中对爱情的表达相对含蓄,含蓄是中国文学的本色,是不同于西方文学的一个显著特征。“义象贵含蓄”正是要求诗人不要把话说得太直、太露,而是要把意思隐藏起来,不是字面上的简单言传,而是言外之意须使人心领神会。具体说来,汉语爱情诗歌的含蓄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第一方面:重环境描写,这是由古人传统的作诗手法决定的。第二个方面:委婉表达,含蓄婉约之美是中国诗歌鲜明的特色。中国诗歌忌讳“说破”。“诗之美常常不在于说了什么,而在于如何个说法”。中国诗歌的表达常常不是一种一语道破、直露的表达方式,而是一种隐晦曲折的、婉转的、别出心裁的表达方式。
一.徐志摩《雪花的快乐》中的情感表达方式
徐志摩在我国诗坛上,尤如一颗划破中天的流星,虽然短暂,却留下了惊人的光亮。他的诗歌,崇尚理想,歌颂光明,哲理深刻,内涵丰富,词句优美。读他的诗,使人感觉到诗里有一种对社会和人生的穿透力,而且回味性强,经得起长时间的咀嚼。《雪花的快乐》发表于1925年1月,收入《志摩的诗》中,是他前期作品的代表作,也是这本诗集里比较完美的一首诗。这首诗真实地反映了诗人前期的思想,也代表了诗人初步成熟的艺术风格。这首诗的最大特征就是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
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
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
飞扬,飞扬,飞扬,
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不去那冷寞的幽谷,
不去那凄清的山麓,
也不上荒街去惆怅
飞扬,飞扬,飞扬,
你看,我有我的方向!
在半空里娟娟的飞舞,
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
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
飞扬,飞扬,飞扬,
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
那时我凭借我的身轻,
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襟,
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
消溶,消溶,消溶
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在这首诗歌中,现实的我被彻底抽空,雪花代替我出场,“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但这是被诗人意念填充的雪花,被灵魂穿着的雪花。这是灵性的雪花,人的精灵,他要为美而死。值得回味的是,他在追求美的过程丝毫不感痛苦、绝望,恰恰相反,他充分享受着选择的自由、热爱的快乐。雪花“飞扬,飞扬,飞扬”这是多么坚定、欢快和轻松自由的执著,实在是自明和自觉的结果。而这个美的她,住在清幽之地,出入雪中花园,浑身散发朱砂梅的清香,心胸恰似万缕柔波的湖泊!她是现代美学时期永恒的幻像。对于诗人徐志摩而言,或许隐含着很深的个人对象因素,但身处其中而加入新世纪曙光找寻,自然是诗人选择“她”而不是他的内驱力。与阅读相反,写作时的诗人或许面对窗外飞扬的雪花热泪盈眶,或许独自漫步于雪花漫舞的天地间。他的灵魂正在深受囚禁之苦。现实和肉身的沉重正在折磨他。当“星月的光辉与人类的希望”令他唱出《雪花的快乐》,或许可以说,诗的过程本身就是灵魂飞扬的过程?这首诗共四节。与其说这四节韵律铿锵的诗具有启承转合的章法结构之美,不如说它体现了诗人激情起伏的思路之奇。清醒的诗人避开现实藩篱,把一切展开建筑在“假如”之上。“假如”使这首诗定下了柔美、朦胧的格调,使其中的热烈和自由无不笼罩于淡淡的忧伤的光环里。雪花的旋转、延宕和最终归宿完全吻合诗人优美灵魂的自由、坚定和执著。这首诗的韵律是大自然的音籁、灵魂的交响。重复出现的“飞扬,飞扬,飞扬”体现他酷爱自由,可为了实现理想,他宁可“消溶”,足以体现他的痴迷。全诗层次分明,段落简洁,章节明朗。从其艺术手法上看,是吸收了闻一多关于诗歌创作“三美”的主张。这首诗在音乐美、视觉美、意境美等方面确实下了一番工夫。他把古典诗词的形式美、意境美与现代诗的自由、洒脱巧妙地熔为一炉,实不愧为现代诗作的名作。徐志摩的诗歌,浸润着其社会理想和人生理想,超越阶级和时空界限,外在形式与内在结构高度和谐统一,具有无与伦比的美学价值,为中国新诗的抒情艺术树立了一块不朽的艺术丰碑。
二.彭斯《一朵红红的玫瑰》中的情感表达方式
与中国诗歌截然不同的是西方诗歌在情感表达方面注重“直接”。如果说“含蓄”是中国爱情诗的本色的话,那么“直接”就是西方爱情诗的显著特征了。西方爱情诗的直接也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与汉语诗的委婉曲折,通过外在环境或具体、典型的外在形象的描写去激发读者的想象不同的是,西方诗人们注重主观抒情,喜欢用直抒胸臆的手法来讴歌爱情。关于这一点,首先,可以比较一下中西诗人在叙述方式上的显著差别。汉语情诗中,诗人们常常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描写恋爱中的人的喜怒哀乐,和诗中的主人公们总是隔了一层,多了一种冷静而客观的色彩,例如各朝代描写后宫宫女们的爱恨情愁的宫怨体诗歌就是如此。而在西方的情诗中,诗人们常常开口就是第一人称的直接的内心告白。Robert Burns在《a red,red rose》中用自己的奇思妙想从一个崭新的角度向世人诊释了他对爱人的炽热。
O,my Luve's like a red,red rose
That's newly sprung in June;
O,my Luve's like the melodie,
That's sweetly play'd in tune.
As fair art thou,my bonnie lass,
So deep in luve am I;
And I will luve thee still,my dear,
Till a' the seas gang dry.
Till a' the seas gang dry,my dear,
And the rocks melt wi' the sun;
I will luve thee still,my dear,
While the sands o' life shall run.
And fare-thee-weel,my only Luve!
And fare-thee-weel,a while!
And I will come again,my Luve,
Tho' 'twere ten thousand mile!
这首诗是彭斯诗集中流传最广的一首诗,诗人写这首诗的目的是送给他的恋人即少女琪恩。诗人在诗中歌颂了恋人的美丽,表达了诗人的炽热感情和对爱情的坚定决心。诗人这首诗是送给他的恋人即少女琪恩。诗人在诗中歌颂了恋人的美丽,表达了诗人的强烈感情和对爱情的坚定决心。这是彭斯最有名的爱情诗,节奏强烈,激情澎湃,很有感染力。作者没有利用环境去渲染,烘托气氛而是采取开门见山的的手法直奔主题,毫不掩饰。“ my Luve's like a red,red rose”写得十分热烈直接,激情飞扬。并用玫瑰来表达对爱人的的情感和留恋。在读者心中产生获取了强烈的艺术效果的同时,也凸现出诗中主体的鲜明形象。诗的开头用了一个鲜活的比喻DD红红的玫瑰.一下子就将恋人的美丽写得活灵活现,同时也写出了诗人心中的感情。在诗人的心中,恋人不仅有醉人的外表.而且有着柔美灵动的心灵,像一段乐曲,婉转动人地倾诉着美丽的心灵。
诗人对恋人的爱是那样的真切、深情和热烈。那是种怎样的爱呀! 要一直爱到海桔石烂,爱的火焰在诗人的心中强烈地燃烧着,诗人渴望有着美好的结果。但是,此时的诗人已经是囊中羞涩.诗人知道这时的自己并不能给恋人带来幸福,他已经预感到自己要离去。但他知道这样的离别只是暂别,自己一定会回来的。
这首诗是诗人的代表作,它打开了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先河.对济慈、拜伦等人有很大的影响。诗人用流畅悦耳的音调、质朴无华的词语和热烈真挚的情感打动了千百万恋人的心.也使得这首诗在问世之后成为人们传唱不衰的经典。诗歌吸收了民歌的特点,采用口语使诗歌朗朗上口,极大地显示了民歌的特色和魅力.读来让人感到诗中似乎有一种原始的冲动。一种原始的生命之流在流淌。另外,诗中使用了重复的句子,大大增强了诗歌的感情力度。在这首仅仅有16句的诗中,涉及“爱”的词语竟有十几处之多,然而并不使人感到重复和累赘,反而更加强化了诗人对恋人爱情的强烈和情感的浓郁程度。
三.造成中西爱情诗歌表达不同的原因
(1)西方美学历来强调在审美或进行艺术创造时要遵循审美主题要主动地将“主气”,“灌注”给客体审美对象。西方哲学家都强调了主体情感的主动,积极的外射,比较直观外露,畅达热烈。中国的哲学思想与西方不同,因此,情诗也表达出不同的艺术魅力。在中国的哲学里,大自然的人鱼鸟兽,花草树木都是灵气之物。大自然包罗万象,生生不息。而人又居其中与其声息相通,如庄子所云“与天地并生,与万物并齐。”这物与人的情感相互感发,物情与人的心情交融合一,使传统美学不着重主体情感的单向投射,而是主张主体,客体之间的双向交流。这就是中国古代爱情诗之所以体现出朦胧含蓄之美的一个重要原因。西诗热情奔放,感情如火般热烈,其文字常常爽直率真,直抒胸臆,甚至直言不讳。而中国占诗则委婉含蓄,哀婉朦胧,迂回曲折,欲语还休。
(2)由于中国自古以来的儒家传统观念,男女之间必须遵守的道德理念一直深深的束缚着人们,也使他们的爱情受到道义责任的约束,因此男女在表达爱情显得含蓄委婉。和西洋诗相形之下,中国旧诗大体上显得感情不奔放,说话不唠叨,嗓门不提得那么高,力气不使得那么狠,颜色不着得那么浓。在中国诗里算是浪漫的,和西洋式相形之下,仍是古典的。在中国诗里算是痛快的,比起西洋诗,仍然不失为含蓄的。听惯大声高唱的他们只觉得低言软语。这里用来体现中西爱情诗的差异恰到好处。
(3)西方的爱情诗一般与表现人伦融合在一起,写人伦往往也以恋爱为中心。中国的爱情与人伦是有明显区别的。如果说西方始终重视男女的爱情,而中国的诗则更偏重于人伦。中国诗中表现亲友的交情和君臣的恩谊的内容几乎与爱情占有同等地位。在西方诗人中如歌德与席勒、华兹华斯与柯尔律治,济慈和雪莱,魏尔兰与兰波诸人虽也以友谊著,而他们的集中叙友朋乐趣的诗却极少。他们大量的写男欢女谑、男女情爱,从恋爱中去寄托人生的析理,去享受生活的无穷乐趣。
(4)中西爱情诗表达的侧重点不同。西方爱情诗多以追慕爱人,赞美爱情,勇敢追求爱情为主要内容,中国爱情诗则着重表达与恋人的相思别恨,悲欢离合。因此,闺怨诗、送别诗、悼亡诗在中国爱情诗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总体而言,中国的诗歌在吟咏爱情时往往都是遮掩式的,表现得较为含蓄和内敛,情调委婉、深沉、绵氏、隐约而又细腻入理,使读者有思考和回旋的余地,并讲究意境的渲染,独具中国园林式的美学蕴致。而西方爱情诗则热情奔放,犹如大河奔腾,直奔爱的主题。他们描写爱情总是比较喜欢竭力表述情感之深厚,写一种自然的、纯粹的爱情。西方的爱情诗,为表现那种汹涌磅礴的激隋,总是竭尽渲染夸张之能事,情感的表达是热烈奔放,原始狂野的。在表达方式上,西方诗歌以直接热烈深刻取胜,中方诗人则把“言外之意,味外之旨”作为艺术追求的目标,诗歌以含蓄微妙取胜。
参考文献:
[1]许杰.徐志摩新评序,胡凌芝:徐志摩新评[M].学林出版社,1989.
[2]罗良功.A Survey of English Poetry[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关键词】徐志摩;爱情诗歌;魅力
徐志摩,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代才子,被茅盾称作“是中国布尔乔亚‘开山’的同时又是‘末代’的诗人”,年仅三十五岁就遭遇空难去世。其创作生涯虽然只有短暂的十年(1922―1931),却一直是现代文坛一个众说纷纭的热点,作为其代表作的爱情诗也备受争议,褒贬不一。徐志摩的爱情诗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无论从思想内涵上还是艺术形式上来说都有独特的魅力。
徐志摩虽然生命短暂,他的一生却执拗痴迷地追求“爱、自由、美”――现实中的和梦幻里的。徐志摩出身于一个封建、买办的富裕商人家庭,但受西方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的影响和“五四”精神的濡染,使他成为一名反封建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追求一种“爱、自由、美”的理想。
谈到徐志摩,不得不谈他的爱情诗。有人说他的爱情诗正是他的诗歌里最有特色的部分;事实上,徐志摩的爱情诗也正是其爱情生活的真实体现,是人之天性自然真率的流露。
(一)
1915年,由政界风云人物张君励为自己的妹妹张幼仪提亲,徐志摩把从未谋面的新娘娶进了门。张幼仪出身显赫富贵却不娇纵,相夫教子,恪尽妇道。而徐志摩对这桩“无爱的婚姻”始终心存疑虑,在英国念书时结识林徽因更促使他决心离婚。1922年3月两人在柏林离婚,11月还在国内发表了离婚通告,成为当时的头号新闻。
和张幼仪的爱情终结,对于徐志摩而言“共解烦恼结”,督促张幼仪“快努力”,解散后“容颜喜小,握手相劳”“一片声欢”,由此可见封建包办婚姻给诗人带来的痛苦,以至于诗人冒天下之大不韪也要解除婚约。徐志摩借此诗痛斥封建礼教后说:“此去清风白日,自由道风景好”。
(二)
1920年3月,徐志摩与林徽因在英国相识相恋。林徽因秀外慧中,是有名的才女,其父林长民也是社会名流。她与徐志摩相识时只有17岁,诗人第一次感受到了爱情的力量。
诗人说“夜莺,从低音唱到高音,从黄昏唱到黑夜。它一声连一声地呼唤着爱情”。诗人对爱情充满了期待。这一时期的徐志摩爱情诗歌主要是描写爱情的美好,诗人对爱情的热烈追求可见一斑。比如诗人该时期的作品《情死》:
玫瑰,压倒群芳的红玫瑰,昨夜的雷雨,原来是你发出的信号――真娇贵的丽质!
你的颜色,是我视觉的纯醪;我想走近你,但我又不敢。
青年,几滴白露在你额上,在晨光中吐艳。
你颊上的笑容,定是天上带来的;可惜世界太庸俗,不能供给他们常住的机会。
你的美是你的命运!
我走进来了;你迷醉的色香又征服了一个灵魂――我是你的俘虏!
你在那里微笑!我在这里发抖,
你已经登上了生命的峰极。你向你足下望――一个无底的深潭!
你站在潭边,我站在你的背后,――我,你的俘虏。
我在这里微笑!你在那里发抖。
丽质是命运的命运。
我已经将你擒捉在手内!我爱你,玫瑰!
色,香,肉体灵魂,美,迷力――尽在我掌握之中。
我在这里发抖,你――笑。
玫瑰!我顾不得你玉碎香销,我爱你!
花瓣,花萼,花蕊,花刺你,我――多么痛快啊!――
尽胶结在一起,一片狼藉的猩红,两手模糊的鲜血。
玫瑰,我爱你!
此诗作于1922年,时诗人年二十五六。1922年6月在英时作《情死》,是年8月离英回国。据邵华强徐氏年谱:“(1922)三月,在柏林提出与张幼仪离婚,遭家人和老师梁启超的反对。”因此,《情死》与《再别康桥》,决不是凌虚之笔,都是寄爱之诗。诗人年少血气方刚,对爱的遐想和热烈追求是在情理之中的。
然而尽管徐林二人相知很深,林徽因还是嫁给了梁启超之子、后来的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他们的姻缘也是一段佳话。从此林徽因成为徐志摩梦中可望而不可及的一个完美身影,从徐志摩写给林徽因的那首有名的《偶然》诗中我们可以看到。
诗中“云”是林徽因,“水”是徐志摩。云自在轻盈在空际上随风飘移,偶尔与地面上的一流涧水相遇,于是便产生了投影关系。这是徐志摩对林徽因感情的最好自白,一见倾心而又理智地各走各的方向,这就是世俗所难理解的一种纯情。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阴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关键词中职教育 信息化教学 诗歌专题设计
在传统教育观念长期影响下的语文老师,面对基础薄弱的中职生,目前大多数职业学校语文课堂中,仍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学过程中,重传授轻探究,重结论轻过程,重共性轻差异,重独立轻合作,重认知轻情感,高耗费低效率等传统课堂教学固有的弊端依然存在,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发展,也与当今教学改革目标相距甚远,这样一来滋长了学生对语文的轻视和厌学情绪。近年来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语文》基础模块上册选编《荷花淀》《致橡树》《我愿意是急流》《永远的蝴蝶》《情人的玫瑰绽开在教室里》等歌咏人世至爱真情的文章,一改过去中职语文教材面目陈旧、索然寡味的状况,注入了新的教学内容。选入爱情题材作品是符合中职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的,也顺应了社会发展的要求,更符合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和精神,爱情观作为学生人生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确的引导教育不可或缺。
随着新型教育技术的广泛采用,传递教学内容的途径已经在发生重大的改变,尤其是电子计算机的普及,确保了学生在多种时空下学习这些内容。他们可以按照教学要求自己制定学习计划,并且能够运用计算机进行自我测试和评价。我们借助信息技术拓展教学时空,改变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主导的讲授教学模式和语文单学科独立模块个体作业的教学方式,有效地促进了中职语文教学的发展。在建构主义理论、诗歌鉴赏学习理论的支撑下,我们运用多种信息化手段对古代爱情诗专题进行了设计。
1在信息化教学中诗歌专题系统设计
中职教材中古代诗歌专题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是本专题信息化的核心。本专题是师生学习型多媒体网络教室下的教学研究课程。诗歌是一种以抒情为主的文学形式,即使是叙事诗,也总是把抒发饱满浓烈的感情放在一个极为重要的位置;同时又是以爱情题材为主,此时既不能抛开语文学科特点,更不能让语文课堂变成谈情说爱的地方,如何有效适度地进行爱情教育,就应该按照中职语文教学内容和要求,以学生“阅读各种优秀作品,体会其丰富内涵,加深和拓宽对自然、社会、人生等问题的思考和认识”为出发点。是以先进的思想和认知学习理论为指导,以多媒体计算机网络为辅助手段,以培养和发展学生多方面能力为宗旨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
1.1分析教学目标。
笔者认为,中职语文教学设计应侧重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向学生提供较为复杂的真实问题,帮助学生开发或发现这些问题。本专题的教学内容依据职高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选定,教学对象为高中二年级学生,教学时间为4个课时,根据实际情况,教学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利用教学网站创设情境,确定学习要点,优化学习内容,培养专题研究意识。(2)利用软件,引导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让学生学会欣赏诗歌,体会诗歌中丰富的情感。(3)通过对爱情诗歌的赏析,培养学生对爱情的正确认识,帮助学生树立高尚的爱情观和审美观。
1.2确定设计思路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确定网站的设计思路:即利用网站创设情境,让学生学会欣赏诗歌,体会古代爱情诗词的韵味,培养高尚的爱情观和审美观。
我们专题网站设计流程为:网站需求分析一网站功能定位一学习者特征分析一专题内容选取一知识结构体系设计一信息资源选取与整合一学习模块设计一页面美工设计。
本专题是师生协商学习型多媒体网络教室下的教学研究课程,以培养和发展学生多方面能力为宗旨,涉及朗诵教学和赏析教学等诸多层面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通过这一系列合理而完整的设计流程,构建出网站的总体框架。
1.3具体内容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以中职教材中古代诗歌专题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的理念出发,把网站分为九个模块(见图1):
(1)网站首页。水墨画配上古筝弹奏的“梅花三弄”,把学习者拉入了诗歌的古典意境,画面上游动的小鱼灵动可爱。左侧是九个模块,一目了然,便于操作,右侧是展示内容的平台,上方是专题的LOGO,也是以水墨山水画为背景,整个页面富有古典韵味,体现了现代技术与文学意境的完美结合。
(2)课文学习。这是主体教学课程。老师在使用过程中,可以直接参考并利用“课文学习”模块中的大量素材。根据三首诗歌内容分成三个部分,配以完整的教学设计以及一些辅的学习资源,每首诗歌的学习分解为“原文译文”“文学背景”“教学FLASH”“同步练习测试”四块内容。本模块是整个网站的基础,是教学性最突出的部分。其中“同步练习测试”特色在于用VB编程制作并嵌入“课文学习”模块,实现了人工智能与人机交互。既可作为学生自学时检查课前预习的工具,也可作为了解课后学习效果的工具。
(3)名家评价。有关爱情诗歌方面的视频赏析,从名家讲评中体会古代爱情诗词的韵味,加深对古代爱情诗词的理解,例如百家讲坛等。将教育性和趣味性结合,注重诗歌欣赏的深度挖掘和广度探求。
(4)先睹为快。为满足老师不同需求,教学中也可直接进入“先睹为快”模块,利用教学FLASH和观看与诗歌相关的视频文件,理清教学思路。控制按钮清楚明了,易操作,易查阅,节省备课时间,提高教学效度。
(5)美图美看。“美图美看”包括名人图片、诗歌故事版画、剧照等增强学生感性认识。比如与《钗头凤》相关的《沈园故事》图片,从中可以看见隐藏在文章背后的丰富内容,以各种形态直观呈现给学习者,提高其学习兴趣,拓展其知识面。
(6)美文美读。诗歌朗诵也是诗歌学习的一个重要部分,除了在FLASH中插入以外,另外还专门设置了一个模块,方便同学和老师们欣赏学习。
(7)扩展阅读。“扩展阅读”让学生既可以进行爱情诗歌比较阅读,也可以了解其他经典爱情诗歌作品。还增设友情链接,当网站实现动态的时候可以充分利用。这些都大大扩宽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对专题的认识。
(8)学习笔记。这一模块可以让老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接纳反馈意见,这个模块把学生、老师和电脑三者高效结合起来。学生的信息进入数据库保存,教师可以留言,网络用于动态时,学生可以进入数据库,这样即便于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又能让学生得到及r的反馈,实现师生的互动。
(9)留言板块。使用这个多媒体软件的学校或教师个人,在有服务器设备的条件下,只要实现动态网络即可交互信息,在线师生互动,甚至做到在线实时解答,就像现在网上医生实施的网络问诊一样。
网站还非常适合远程教学和学生自学。本多媒体教学软件让学生完全可以在没有教师的情况下理清思路,达成自学。以《钗头凤》为例,原文译文,背景资料都有呈现,动态的FLASH设置情境增加了趣味性,美文欣赏让学生体会到诗歌的韵味,感受诗歌中丰富的情感,学会诗歌欣赏的一般方法,实现语文诗歌教学的初衷。
在这个学习型多媒体网络中实施整个教学活动,它与普通多媒体教室有明显的区别。首先,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问题学习,协作学习。其次,学生还可以利用教学软件在计算机上自主学习,再次,教师可利用网络的互动功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能及时接受学生的反馈,给予辅导和调整教学方法。这些都是在普通多媒体教室不能做到的功能。
2本专题多媒体教学软件制作的特色与关键技术
(1)本课件中要求用于多媒体网络环境下,所以充分利用网络特性进行设计与制作。特色在于用flash课件代替了以往的PPT课件,用Dreamweaver和Flash相结合制作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兼容性好,嵌入在学习网站当中,是我们尝试进行多媒体教学革新的新成果。
(2)应用VB编程设计人机交互智能部分,学生可以自由输入内容,对错由电脑给出提示,体现了教学软件良好的交互功能。本课件中要求用于多媒体网络环境下,所以充分利用网络特性进行设计与制作。教师在完成课文讲解后,开放控制权给学生,让学生在自己的机器上可以自主学习,另外不明之处可以用笔记本记录下来,体现了教学软件良好的交互功能。由于用VB编写这一部分软件较容易,且兼容性好,是我们尝试的一个多媒体编程方向。教师可通过网络公开分析讨论学习者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在线学员都可进行讨论,并最终解决问题。
(3)由于用Dreamweaver CS3和Flash CS3 Pro制作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兼容性好,使用Flash课件动态效果好,有利于达成情境教学的高效性,这也是我们尝试的一个多媒体教学新的方向。
关键词:云意象 爱 美 自由
“意象”是诗歌的审美范畴,有“象”的具体可感性,由想象力所形成的一种超越于物的形象化显现,它要表现的是一种内心的东西,是对“意”的主观创造性的表现,“意”与“象”的关系,亦即“情”与“景”、“心”与“物”的关系。
诗人意象的选择凝聚着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认识、思考和感受。阅读中国古典诗歌中,我们就会发现,“云”是诗人笔下经常运用的一个意象,文人墨客用 “云”表达了自己或孤傲、或思乡、或自由、或超脱等多种情怀。徐志摩是中国现代最善于捕捉意象、最擅长运用意象来抒发思想感情的诗人之一。“云”是徐志摩诗歌中反复出现的意象,综观徐志摩的诗歌,有大约三分之一的诗歌选用了“云”意象。但徐志摩借用“云”这个“象”所表达的“意”却和古典诗词中的不尽相同,却又有相通之处,下面我们略加分析。
一、 古典诗词中的“云”意象
云是一个普通的自物象,但形状、色彩、动态又显示着丰富的美。古往今来,云自然随意、孤高、闲适自由的特征被无数文人推崇,他们赋予了云特定的内涵,有的诗人是单纯对自然景象的赞美,例如:李白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王维的“隔窗云雾生衣上,卷幔山泉入镜中”等;有的用云来表达孤独寂寞的心情,例如:李白在《送友人》一诗中写道:“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浮云”象征“游子”,浮云无根,让人深深地体会至游子的孤寂。还有人用云来寄托美好的理想,表达世事无常等。
二、徐志摩诗中的云
每个诗人的笔下都有一个常用的意象,艾青曾深沉地歌咏大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而艾青对于光明、理想和美好生活的热烈追求,常常借助太阳这一意象得以表现。徐志摩的诗歌中经常出现的一个意象就是云,既有“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然》),又有“在夏荫深处,仰望着流云”(《杜鹃》),还有“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再别康桥》)等等,徐志摩大约三分之一的诗歌选用了“云”意象,诗人选用“云”表达着自己对单纯信仰“爱、美、自由”的执著追求。
1、对爱的追求
“爱”是徐志摩的灵性,“爱”也是徐志摩写作的动机,徐志摩的爱情诗歌注重真挚、热烈情感的抒发,浪漫、优美情调的表现,诗歌写作手法变化多样,其中有一些爱情诗选用了“云”意象。
《偶然》是一首爱情诗,语言优美,“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这首诗以“偶然”这个抽象时间副词为题,使诗歌充满情趣哲理。“云”这个意象表现了情人见面时内心的澎湃、轻柔,也说明爱情来得突然,在诗人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爱情走进了他的心里。
2、对美的追求
在《康桥西野暮色》中,开头就提到了“紫云绯云褐云”,第二节又把云彩比喻成一块大琥珀,非常新颖别致,云将康桥郊外的黄昏美景完美地表现出来了。除了康桥之外,徐志摩还有许多描写大自然的诗篇。例如《夏日田间即景(近沙士顿)》,这首诗歌描绘了田野里的南风、柳林、豌豆、杨梅、麦浪,阳光,还有满天的白云黄云,整首诗歌语调轻快活泼,于描写自然美景的同时也充满着浓浓的抒情意味。
另外“云” 这个汉字符号具有“ 神彩” 美,云是飘荡而有色的, 在视觉上,云既给人流动感, 同时也给人色彩纷呈感, 不显单调, 有诗意, 有韵味。徐志摩是“ 三美” 主张的倡导者,要求诗歌语言具有绘画美,“云”意象能更好地表现徐志摩对诗歌艺术上的美的追求。
3、对自由的追求
云在外在形态上轻盈、飘动,而内在特质则蕴含着自由、潇洒轻松的特点,因此,云又成为徐志摩寄托自由理想的载体,比如《再别康桥》,诗人反复同“云彩”作别,这里的云彩实际象征着民主自由,诗人作别的其实是心中英美式的自由、民主,而这种民主自由是作者内心渴望又不能实现的。
徐志摩用“云”诠释着他对“爱、美、自由”的追求,“爱、美、自由”就是徐志摩的理想主义,当他的爱情陷入了瓜瓜葛葛、是是非非时,当他的政治理想无法实现的时候,“云”较好地表达了他寂寥的心情、对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的渴望。当他“独坐在半山的石上, 看峰上白云蒸腾” 时, 又怎能不对云自由、轻松、自然的“丰姿” 产生共鸣与渴望? “我亦爱在白云里安眠不醒”, 这正是徐志摩对扼杀个性的黑暗社会的无声抗议。然而,个性自由失落的困扰只是他痛苦的一半,另一半则是他政治理想的破灭。徐志摩最有兴趣的就是英美式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然而当他19 22 年回国以后, 中国的现实没有办法让他的政治理想实现,他不得不“怅望云天,泪下点点”。从这方面来看,徐志摩笔下的“云”和古典诗词中的“云”又有了相通之处,即用“云”来寄托理想,表达寂寥,抒发对社会和现实的不满。
总之,徐志摩的诗歌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是用心与爱吟唱的人生乐曲,让我们化作天空的一片云,和徐志摩一起细细品味人间至纯的爱、美、自由。
参考文献:
[1]徐志摩. 志摩的诗[M]. 百花文艺出版社,
关键词:卞之琳;诗歌特点;哲思
论及现代诗派,在30年代现代派诗人群中,卞之琳算不得是最为耀眼的明星,但却是非常有个性且富有韧性的一位,他对于新诗有着自己的见解和追求。尤其是1930~1937年间的诗歌创作,如《三秋草》、《鱼目集》、《装饰集》等中的诸多诗作,彰显出明显的个性特色
1 鸡毛蒜皮亦成诗
在诗的题材和主题方面,卞之琳一贯执着于主张写个人的身边琐事,格局气魄均小,连诗人自己都笑称为“雕虫小技”。 卞之琳曾说:“由于方向不明,小处敏感,大处茫然,面对历史事件、时代风云,我总不知要表达或如何表达自己的悲喜反应”[1]。他把这称作是自己的“自知之明”,还因此把他几十年创作的诗选集取名为《雕虫纪历》。在其笔下,“和尚”、“更夫”、“算命瞎子”、“小蠓虫”、“蜗牛”、“蚂蚁”等皆可入诗。《投》展现了一个极其常见的场景:一个边走边唱的小孩,间或向山谷投掷一块小石头。《一个和尚》说故事般描述了一个和尚百无聊赖的一天。另外,《圆宝盒》、《鱼化石》、《无题》等诗作都是典型的写私人琐事。能从繁琐日常、鸡毛蒜皮中发现诗情,重建日常生活的尊严,不得不说卞之琳独具慧眼。日常生活是人们的家,是一切艺术的最终归宿,很多人只关注与自己距离遥远的大事和所谓有意义的话题,这从本体论上已经远离了自己的家。卞之琳偏要彰显朴素的力量,他不拘题材,为现实生活找回尊严,他清醒地用自己的创作实践,告诉读者,不要只关心远方。
卞之琳诗中的题材和主题带有更多的私人性和偶然性。当然这些作品毕竟没有对那些更具普遍意义、重大的时代课题作出正面、应有的回答,甚至没有表现出应有的关心,担当起作为一个国民应尽的责任。从这个角度上讲,卞之琳的诗作更像是诗人的诗而不是战士的诗。当中国大地涌动着革命潮流的时候,刻意回避时代巨澜,其局限性不言而喻,诗人的美学追求与时代对于诗的要求确乎保持了相当的距离。然而正是这种距离又使它们获得了某种纯诗的价值,那是战鼓喧嚣,热血喷涌中一方宁静的土壤。在这方土壤中,人们可以反观自己的内心。从另一方面讲,这又客观反映了部分知识分子时代激流中矛盾纠结的情怀。
2 诗情淡然蕴哲思
优秀的诗人,必扎根于现实的土壤,遵从自己真实的生活感受和体验,惟其如此,诗歌才能有真实感和可信度,否则诗歌只会沦为语词的堆积,即使辞藻华美,也无非空中楼阁罢了。卞之琳能在诗歌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恰在于他将真情实感注入诗作之中。但他同时又是独特的,既无郭沫若的奔放,也无戴望舒的幽怨,他在诗坛是个冷静的智者。读卞之琳的诗,总是会感觉到一股冷静深沉,朦胧凝练的诗风。他的诗,总是很小心的拉开诗与读者的距离,让读者超脱其外,隔着一段距离在审视、体味其诗中传达出来的情绪。
2.1 含蓄节制美
尼采在其作品《曙光》中说 “一切激动的、吵闹的、不连贯的神经质行为都与伟大的激情毫无共同之处;伟大的激情在人心深处静静地燃烧,吸收了人身上的全部光和热,使他外表看上去平静而冷漠”[2]。这段话恰恰可以用来概括卞之琳诗歌创作的含蓄节制美,诚如卞之琳自己所言:“人非木石,写诗的更不妨说是‘感情动物’。我写诗,而且一直是写的抒情诗,也总在不能自已的时候,却总倾向于克制,仿佛故意要做‘冷血动物’”。又说:“我始终只写了一些抒情短诗。但是我总怕出头露面,安于在人群里默默无闻,更怕公开我的私人感情”。“诗是诗,人是人,我写诗总想不为人知”[3]。
即便是爱情诗,卞之琳的情感也多隐晦、含蓄。综观卞之琳的整个创作过程,爱情诗并不多。在其诗作中,只有《无题》 五首是他自己认可的真正的爱情诗。《无题一》吐露心曲欲语还休,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欲对心上人倾吐爱意却又不敢说出口的微妙心理。“南村外一夜开齐了杏花”,表现了心上人归来时难以言表的欢欣愉悦之情。这种强烈美好的感情,作者没有直接抒发宣泄表达,而是借杏花一夜开齐这样一个热烈绽放的场景来渲染。极具古典意味的矜持含蓄。这集中体现了卞之琳的一种创作观:他一向怕写自己的私生活,面对重大的历史事件不会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激情,私生活中越是触及内心的痛痒处,他越是不想写诗来抒发。
2.2 韵律和谐美
卞之琳诗歌主张最重要且始终坚持的一点,就是主张新诗要有新的格律形式。这可以说是对闻一多新格律体诗歌主张的一种继承。但在新诗格律的具体内涵上,卞之琳的观点与闻一多又有所不同。闻一多对新诗格律的要求是视觉与听觉效果并重,卞之琳则特别看重口语基础上的“顿”的处理。在《雕虫纪历・自序》中,卞之琳总结他自己的看法:“用汉语白话写诗,基本格律因素,像我国旧体诗或民歌一样,和多数外国语格律诗类似,主要不在于脚韵的安排而在于这个‘顿’,或称‘音组’的处理。”他还举例分析,说有的诗字句很整齐,但“顿”处理得不好,仍然很别扭。这似乎也证明了“顿”在新诗格律中的重要性。其实,闻一多、孙大雨、何其芳等都对“顿”或音步有过充分的重视,但把音步或“顿”的作用提到如此之高的还只有卞之琳一人。
2.3 意蕴深刻美
卞之琳向来被认为是中国新诗坛“主智”诗人的杰出代表。作为从后期新月派过渡而来的诗人,他从西方象征主义引入新的诗艺,同时吸取了里尔克、叶芝、艾略特、等世界诗歌巨子的精华,再吸取中国传统诗歌精华和佛道两家的玄理,使诗歌具有蕴藉深厚的知性美,从而开启了现代派诗歌新的表现领域,成就了自己独辟蹊径的亲切、智慧、富有哲理的诗风。他的作品被认为是现代诗派前期和后期的分界点。
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卞之琳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他的诗也许难有广泛的读者,但你不得不承认它们是艺术的巧构。读他的诗,特别是早期的诗,我们恰如在星光下置身在散布着碑、石、占城堡的荒漠,有些冷清,有些朦胧,甚至会觉得有些平淡,有些枯涩,但只要我们稍加品味,就会感到其中包含着的许许多多值得我们沉思,给我们以启迪的东西。
参考文献
1 孙玉石.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史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 王文彬.卞之琳的贡献[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3(3)
一、现代诗歌的教学困境
在中学语文教育中,相比古典诗歌而言,现代诗歌似乎更难理解,也更难讲解,所以“读不懂”“讲不好”的问题在现代诗歌教学中普遍存在,现代诗歌教学也成了很多教师颇感棘手的难题。
一个诗的国度,竟然没有了诗,没有了激情应该属于诗的年龄的青少年不愿读诗,也读不懂,这是何等触目惊心的事情!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一方面是文体的陌生转换。语文课堂分析讲解的多是实用文,以及少量的文学作品,这些文章至少在文体方面的概念表述上有相近之处:中心、内容、材料、层次、表达方法……而诗歌在文体方面的概念上的表述是分行、省略、押韵、意象……加上现代诗歌风格多样,的确造成很大的阅读难度。另一方面是因为学生的阅读习惯。其他文体是朗读,诗歌是涵咏其他文体抓材料归纳中心,诗歌是从意象中捕捉感情流程等毒他文体对语言、感情、技巧的要求不如诗歌高。再者,教师的学识修养也有所欠缺。许多语文教师对诗歌的认识是陈旧的、过时的。他们对诗歌的了解还是大学教科书《文学概论》里得到的知识。然而,时代在发展,诗歌理论也在发展。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我们语文教师平时对诗歌的阅读、写作也是不多的。因此,遇到诗歌篇目,就感到不太好掌握备课的尺度,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就不言而喻。
二、现代诗歌的比读审美
把诗歌放在不同的参照系中进行对读,是能够读出新意的。这些阅读与比对.可以在中外古今诗作之间,可以在同一作者不同作品之间,也可以在不同作者同类作品之间,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比如徐志摩对于康桥,曾写有几篇诗文。教师讲解《再别康桥》时,就可以结合徐志摩的另一首诗歌《康桥再会吧》和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就其中相应的河桥、水波、青草、云彩、钟声等意象进行比较,了解其散文和诗歌,采用了不同的抒情方式,表达出不同的美学效果。再如,穆旦的《在寒冷的腊月的夜里》,可以将其跟艾青的诗《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进行比较。如两首爱国诗篇不仅写作背景和主题相同,而且在艺术上相似,都选择了悲凉凄清的意象来表达祖国的苦难和人民的痛苦。风格上却相异,艾青的诗自然晓畅而不流俗,感情热烈而不做作穆旦的诗浓郁顿挫而不悲观,含蓄蕴藉而不晦涩。
三、现代诗歌的比读探究
一首现代诗的解读往往是多元的,教学中教师应当通过阅读梳理出不同的理解,并借助这些问题的解析和共同探究,努力学生去拥有个性化的解读。如对何其芳《预言》诗中“年轻的神”的理解,有理解为春天的使者,有理解为飞逝的时光,也有理解为诗人梦中的爱人。教学中,我们应当指导学生反复吟诵,结合诗的相关背景,谈谈自己对上述诠释的理解,甚而提出自己的新解。卞之琳的《断章》和郑愁予的《错误》都有多种解读,可以指导学生进行新的联想、新的评价。卞之琳说《断章》是通过形象的画面着重表达“相对”的意思,如果把它当作一首爱情诗来读,是否可以这样说:诗人透过旁观者的眼睛,写出“人”对“情”的无奈,及“情”对“人”的捉弄?客观的铺叙中隐隐细味出淡淡清愁,以及诗中你、我、他三方面的关系?而郑愁予的《错误》,一般认为是一首爱情诗,而联系作者身世及背景,我们还能对诗的主旨产生其他联想或许是作者通过对大陆生活一段旧情的追忆,抒写与亲人久别后产生的一种惆惆怅心情等等。
四、现代诗歌的创作实践
许多作家是从爱好诗歌逐步走向文学殿堂的,诗歌还在潜移默化中对提炼语言的简洁、营造场景的氛围方面起了作用。因此,我认为,中学生写诗好处不小。经过教学实践,我还发现如果指导得法,中学生是可以写出好诗的!
一切艺术的最初形式都是模仿。我分“揣摩――挖掘――联想――修改”四步进行模仿诗歌写作教学。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我先根据情况选用一些便于分析、可以模仿的诗歌印发给每一位学生,包括我自己的诗歌作品,如《指尖上的诗》《街边的烤红薯》等,借此扩大学生现代诗歌的阅读量,加深对诗歌内容和技巧的感知,多方提供可以揣摩的范本,调动学生积极性,鼓励大家写诗,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如《致橡树》一诗,我就让学生针对诗中各种手法进行模仿。有学生模仿写了《乡村景物》等诗,表达的感情是对乡村的怀念,并且把自己模仿过程告诉大家,让其他的同学进行体会揣摩原诗的内容与技巧,挖掘自身丰富的经验(乡村生活)中找动情点即感情突破口(乡村景物),抓住感情突破口进行联想和想象(有关乡村的具体景物以及活动),修改,使诗歌内容集中情感强烈。
诚然,现代诗歌教学的生命意义和价值在于“诗无达诂”,何况现代诗至今仍处于不断发展之中。因此现代诗的教学思路也应与时俱进,不拘一格。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笔者也只是摸索着“走”了几步,还需用心引领学生依据现代诗的特质,去感知美、鉴赏美和创造美。
月季冬天会开花。四季都开花。
1、月季花,被称为花中皇后,又称“月月红”,是常绿、半常绿低矮灌木,四季开花﹐一般为红色﹐或粉色、偶有白色和黄色﹐可作为观赏植物,也可作为药用植物,亦称月季。有三个自然变种,现代月季花型多样,有单瓣和重瓣,还有高心卷边等优美花型;其色彩艳丽、丰富,不仅有红、粉黄、白等单色,还有混色、银边等品种;多数品种有芳香。月季的品种繁多,世界上已有近万种,中国也有千种以上。
2、自然花期8月到次年4月,花成大型,由内向外,呈发散型,有浓郁香气,可广泛用于园艺栽培和切花。月季的适应性强,耐寒、耐寒,不论地栽、盆栽均可,适用于美化庭院、装点园林、布置花坛、配植花篱、花架,月季栽培容易,可作切花,用于做花束和各种花篮,月季花朵可提取香精,并可入药。也有较好的抗真菌及协同抗耐药真菌活性。红色切花更成为情人间必送的礼物之一,并成为爱情诗歌的主题。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 好诗直抵万物穷究生命
洛夫对台湾现代诗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表现手法近乎魔幻,曾被诗坛誉为“诗魔”。吴三连文艺奖的评语对他更为肯定:“自《魔歌》以后,风格渐渐转变,由繁复趋于简洁,由激动趋于静观,师承古典而落实生活,成熟之艺术已臻虚实相生,动静皆宜之境地。他的诗直探万物之本质,穷究生命之意义,且对中国文字锤炼有功。”
一首好诗,总能把情感恰如其分地溶入诗行,使情与景、语言与格式、韵律与节奏,达到完美的结合。洛夫《众荷喧哗》便是如此。诗人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翩翩少年情窦初开的风景画,一种温馨而又心跳的感觉。
“众荷喧哗/而你是挨我最近/最静,最最温婉的一朵/要看,就看荷去吧/我就喜欢看你撑着一把碧油伞/从水中升起//我向池心/轻轻扔过去一粒石子/你的脸/便哗然红了起来/惊起的/一只水鸟/如火焰般掠过对岸的柳枝/再靠近一些/只要再靠我近一点/便可听到/水珠在你掌心滴溜溜地转//你是喧哗的荷池中/一朵最最安静的/夕阳/蝉鸣依旧/依旧如你独立众荷中时的寂寂//我走了,走了一半又停住/等你/等你轻声唤我。”
“众荷喧哗/而你是挨我最近/最静,最最温婉的一朵”,这一场景既不同于徐志摩“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然投影在你的波心”(《偶然》)的机遇;也不同于歌德“当我瞅见你的脸/当我望见你的眼/我的心便没有任何烦恼”的狂放,而是委婉地以喧哗的众荷反衬“最静,最最温婉的一朵”的那种怡人心脾的感觉。生活就是这样,越是百般显现争宠,越容易遭到无情的唾弃,而恬淡无争有时恰恰是最宝贵的财富。少年郎骚动的情怀一下子被牵住了。“要看,就看荷去吧”,而你,是我唯一的选择:“我就喜欢看你撑着一把碧油伞/从水中升起”。爱情,这亘古的话题,在独特的意境中又被赋予崭新的涵义。
行云流水般的抒情格调是洛夫诗创作的最大特点,与之相称的深情回环往复的旋律,词汇的复沓和回环,对初恋的少女的描述可谓千姿百态,但都抓住了各自主体的特定感情发展脉络。直抵心扉。
凡是写诗的几乎没有不知道有个余光中;凡是读诗的,几乎没有漏掉余光中的那一首《乡愁》。余光中擅长于创造整体的诗意氛围。在他的笔下,意象往往是其诗歌的内在精神的聚合,他们的鲜明特征往往不表现在外表形态的清澈纯净上,而是体现在诗人的感知之中。诗人的创作强调主观感受与客观形象之间的某种特殊的逻辑关系。
比如《等你,在雨中》:“等你,在雨中,在造虹的雨中/蝉声沉落,蛙声升起/一池的红莲如红焰,在雨中//你来不来都一样,竟感觉/每朵莲都像你/尤其隔着黄昏,隔着这样的细雨//永恒,刹那,刹那,永恒/等你,在时间之外/在时间之内,等你,在刹那,在永恒/如果你的手在我的手里,此刻/如果你的清芬/在我的鼻孔,我会说,小情人//诺,这只手应该采莲,在吴宫/这只手应该/摇一柄桂桨,在木兰舟中//一颗星悬在科学馆的飞檐/耳坠子一般地悬着/瑞士表说都七点了。忽然你走来//步雨后的红莲,翩翩,你走来/像一首小令/从一则爱情的典故里你走来//从姜白石的词里,有韵地,你走来。”
这首描写等待的爱情诗与同类的爱情诗相比,显得很别致。一般的爱情诗都喜欢刻画等待的一方“搔首踟蹰”的焦急心态,而这首诗却突出等待的一方沉醉于爱情的幻想和对幸福的主观体验,并彻头彻尾地撩拨人。
诗人以莲拟人,对莲倾诉衷曲。在诗人的视线里,隔着黄昏、隔着细雨的“红莲”是那么朦胧缥缈,宛如梦幻一样。诗人已经全然忘却了时间,摆脱物质世界有形的牵萦,而进入一个忘我的境界“等你”――“在时间之内”,“在时间之外”……一切尘世的杂念,一切利害关系都置之脑后,用纯粹的审美态度来等待来观照自己心中的恋人。
永恒与瞬间融为一体,情人与红莲合而为一。诗人将自己融汇到自然景色之中,借助自然的意趣与个人的艺术审美的感情来呈现情感的律动。有谁相信在尘世中,有如此这般妙曼的知音。她不是踩着路面走来,而是踩着你的心走来。读着这样的诗句,会让人敬畏有加。
显然,余光中很少用写实的方法再现客观生活的原貌,他的诗更多地具有现代诗的气息,它以“自我”为准则,追求抒发主观的情思的美学风格,将意象心灵化,使心灵意象化,并强调非理性的感受与观照生活的方式。这首诗本身所点染的生活情景,仿佛是一个变形的,令人眼花缭乱的多棱的水晶体。诗人将自己深沉浓郁的情感的液汁浓缩为一滴被幽萦在明澈的结晶体中的有机生命,即使这微小的生命被裹在诗的深层,我们的心灵却依然可以感触到其间游荡的余韵,依然可以捕捉到诗中清澈秀逸的意境与音乐般柔和、深切的韵味。
让我们通过三毛的《说给自己听》这首诗,来审视她营造的心灵世界。
时年只有十九岁的余光中刚刚步入诗坛,却深深热恋起同样才艺俱佳的远房表妹范我存,因此约她到公园里共赏莲花。整整一个下午,尽管迟迟不见表妹范我存的身影出现,但是余光中已经在好似熊熊火焰般燃烧的红莲带给他的惬意感受中,创作出一首婉转相思的爱情诗《等你,在雨中》:“爱|就是看到什么都能想起心上人的感觉|心上人在身边|她是一切|心上人不在身边|一切是她……”
直至黄昏时分,因事耽搁过久的范我存才姗姗到来。不过余光中并不责备,反而打趣地调侃道:“等待爱情真好啊,会激发我的灵感,调动身上每一个创作细胞呢!”
在常人眼里,爱上一个诗人,或是被诗人爱上都是件幸福的事。就像余光中和范我存的恋情,是那么自然美好,又是那么快乐融融。然而来自家庭的压力也曾一度使两个人迷惘和徘徊。范我存虽然天生丽质,不失为知书达理的名门闺秀,但是自幼就感染上肺病,治疗后落下后遗症,以至于身体苍白而羸弱。青年时期的余光中除了写诗,没有其他令人羡慕的好职业,家境更是贫寒拮据。因此范家担忧女儿嫁给余光中会终生为穷困所累,余家则反对儿子迎娶弱不禁风的范我存。
在世俗偏见面前,有的青年男女屈服于沉重压力采取妥协,而余光中和范我存毅然选择了抗争,最终冲破一切阻碍,携手走进了婚姻殿堂。两个人的勇气令同龄人叹服,于是他们以余光中和范我存为榜样,在别人所不能看好的时候坚定走到一起。然而经过婚姻磨砺之后,他们中的许多伴侣却又分道扬镳。因为现代人的爱情容易战胜世俗压力,可往往败给时间和琐碎生活的考验。那么余光中和范我存的婚姻之路也会这样吗?
度完卿卿我我的蜜月后,范我存曾对余家父母诉苦:“他忙起来,可以连着几天不走出书房,一切日常生计都不闻不问,好像天塌下来都能由我一人支撑。”不过当范我存偷偷翻看丈夫的日记后,一切委屈和懊恼便被感动荡涤得烟消云散。因为余光中在日记里深情写道:“妻子是天底下最贤惠的内助,她帮我遮挡出一片阴凉寂静的天地,让我从中徜徉写作的快乐,无论何时我都永远爱她。”
爱是宽容,是理解,是付出,当然也是支持。具备这四个因素的范我存,就像春天里的一条涓涓小溪,给丈夫带来温暖和活力的同时,滋润着脑海中的每一个灵感细胞,创作出更多优秀诗作。余光中的绝大部分成名之作,是在婚后两个人的生活世界中完成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妻子的扶持和帮助。
余光中懂得婚姻的艺术在于彼此信任。在这位为广大读者所熟悉与尊崇的著名诗人身上,找不到任何大男子主义的影子。他支持妻子参加各种社交活动,也从不反对妻子在外面拥有异性朋友之间的友谊。当然作为一名抒情诗人,余光中的情感世界是非常丰富的,不像别的学者那样一味把自己封闭起来,而是尽情放飞一颗追求快乐和浪漫的心,在广阔天空中自由翱翔。
余光中步入古稀之年的时候,有一次受邀到某名牌高校做讲演。报告会中有大学生向他提问对爱情的看法,余光中神采奕奕地回答:“爱情绝不只是你们年轻人的权利,就像如今须发皆白的我,同样喜欢爱情诗哟!”
“余老一生写诗上千首,其中以爱情为主题的约占四成。难道如此多的爱情诗都是为爱人范我存所作吗?”大学生们当面问起这个敏感问题时,余光中摇摇头一笑:“说实话,有些爱与浪漫绝对与贤妻范我存无关,毕竟人是有和追求的。美好的事物人人喜欢,不过控制得宜的话,不失为一种智慧和美。爱和美是不一样的,爱发生于实际生活中的惜惜相依,美却要靠一定距离阻挡屏蔽。就如同岸上鲜花与它在水中倒影相比较,同样是美丽的事物,一个可以完全摸得着,一个却只能品赏观看。”
其实就在余光中同大学生们侃侃而谈时,范我存就在台下观众席中静静听着。不过她的脸上是洋溢着幸福笑意的。作为余光中的结发妻子,范我存完全相信丈夫。因为在余光中以自己为偶像的众多粉黛佳丽包围中,从未把情感天平倾斜于哪一个。即使丈夫收到情意绵绵的书信,范我存阅过后也只是淡然一笑地问道:“又有人想追求你了,我可以选择回避吗?”余光中则诙谐回答:“难道你没听说过,鸳鸯是最忠于爱情的动物,一旦结合便永世不分吗?”
关键词:诗歌;爱情;艺术风格
中图分类号:I1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9-0000-01
李清照和埃米莉・狄金森在文学界颇负盛名。一位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女作家,另一位则被公认为美国现代派诗歌的先驱。她们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两位诗人有着相似的家庭背景,都出身于富有的学者家庭。从小就受到了很好的文学熏陶,为以后进行诗词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她们过着截然不同的生活。狄金森终生隐居,仅仅依靠通信来维持与外界的联系,她有过几段爱情传闻却始终未嫁,因此,她被当地居民称作是“艾默斯特的修女”。李清照则有着复杂的人生经历。前半生她有着美满的家庭和幸福的婚姻,后半生却经历了一系列悲剧性的打击:亡国,亡夫,无子。她过着凄凉,坎坷的生活,直至老死。狄金森和李清照不同的文化背景与情感经历这决定了她们的爱情诗词在内容及表达方式上的差异。本文通过对两首爱情诗的对比分析,探索其生活经历、写作特点、写作风格的异同。
李清照十八岁与赵明诚结婚,两人兴趣相投,感情融洽。夫妻二人时常在一起揣摩金石作品,互比诗艺,而李清照往往胜出。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里,这样平等、幸福的婚姻生活很是难能可贵的。这恰恰培养了李清照积极的生活态度,她的作品格调清新,自然,而又富于美感。
由于朝廷党争,丈夫经常外出远行,李清照只有靠写诗来排遣心中的寂寞与相思。她笔下的爱情,多是深闺思念远方丈夫的离情别苦。如这首清新雅致,千古传诵的《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李清照善于把抽象的感情具体化,并将写景、叙事、抒情熔于一炉,描画出天各一方的有情人遥相思念的感人画面。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出外或者归家,无时无刻不在挂念着心上爱人,盼望他从远方寄来“锦书”,“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以雁和月两种牵人愁思之物,描绘出一位深闺少女在月光下动情地聆听雁声,妆楼凝望的幽深画面,“红藕香残玉簟秋”七字极好地点染了离人相思的环境和气氛,造成一种清冷,幽静的境界,为表达作者强烈的离情别绪作了渲染。在这首词中,相思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挥之不去的愁绪。她用真挚动人,毫无矫饰的词来抒发心中这种甜蜜的忧伤,歌唱自己纯洁的爱情,令人世人称赞。
狄金森虽然终身未婚,但并不代表她没有真挚的爱情。评论家曾列出一串可能被她热烈却又秘密地爱着的男人的名单。但究竟是谁,人们无从知晓。在《如果你能在秋天来到》中诗人就描述了时间不能阻隔的爱恋,表达了内心的强烈情感。
如果你能在秋季来到/我会用掸子把夏季掸彬一半轻蔑,一半含笑/像管家妇把苍蝇赶跑/如果一年后能够见你/我将把月份缠绕成团――/分别把月份放在不同的抽屉/免的混淆了日期――/如果只耽搁几个世纪/我会用我的手算计――/把手指逐一屈起/直到全部倒伏在亡人国里/如果确知,聚会在生命――/你的和我的生命,结束时/我愿意把生命抛弃/如同抛弃一片果皮――/但是现在难以确知/相隔还有多长时日――/这状况刺痛我有如妖蜂――/秘而不宣,那是毒刺。
该诗写于1862年,狄金森描述了“我”对情人的相思之苦,毫无期限的等待将一颗带着爱的心折磨得像被“蜂”叮蛰一样,其痛苦之状可以想象。如果“我”倾心的人在秋天到来,“我”会象一个家庭主妇赶苍蝇一样赶走夏天;如果“我”可以与“你”在一年后相见,为了不将日期混淆,“我”要把月份缠绕成团,放在不同的抽屉里;如果“我”与“你”的会面需要几个世纪,那么“我”也会很耐心地等待,每天扳着指头算日子,直到指头全部都落入亡人国;如果“我们”可以在生命之末相聚,“我”愿意象扔果皮一样抛弃自己的生命。“苍蝇”、“线团”、“果皮”等这些意象,都被赋予新的活力,将“我”思念“你”,渴望有朝一日得以相见的迫切心情生动地表现出来。然而,在最后一节,象突然由一只无害的苍蝇变成一只有毒刺的蜂。因为“我”不知何日才能与“你”相见,不知“我”用终生的等待是否能等到“你”,这种痛苦怎能不叫“我”愁肠百结,忧心如焚而遭受“蜂”的煎熬呢!
虽然李清照和狄金森生活在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然而两人的感情经历却有着相似之处。李清照早年婚姻美满,对爱情深有体会。晚年与其夫聚少离多,常常独处空闺,离别就使她感到更加的痛苦和孤独。而后其夫的猝然而逝,更是给李清照带来了沉痛的打击。狄金森虽然终身未婚,但她对爱情有一种近乎虔诚的信仰,正如《如果你能在秋天来到》所述,从月到年再到世纪,都会等待,直到永远。这注定了狄金森的爱是一场无望的追逐。虽然狄金森与李清照均有深切的情感体验,但却充满了孤独与痛苦。
从写作特点上看,这两首诗有着绝妙的相似之处。首先,作者均用简单的字词表述细腻丰富的情感。为了使语言简洁,狄金森运用了大量的破折号,为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更加丰富了诗歌的内容和意境。李清照的诗词以简洁而著称。《一剪梅》的广为流传,与其通顺流畅密不可分。其次,两人均运用了比喻,两人的比喻美妙奇巧,富有艺术感染力。李清照诗中用“花自飘零水自流”比喻岁月流逝,将自己比作花,将丈夫比作流水。无论年华如何流逝,零落的花都将随着流水一起前进。而狄金森把“我”对情人的相思之苦,比喻成像被“蜂”叮蛰一样,用“抛弃果皮”来比喻“放弃生命”。另外,两人善于使用比喻,在诗中李清照用“红藕”、“兰舟”、“西楼”等实物描述其特有的意象群,而狄金森使用视觉想象力,构建出一个丰富且多变的意象群,如“季节”、“抽屉”、“掸子”、“果皮”等。从写作风格上看,两者却有着相异之处。《一剪梅》借景依情,将情景融化无间,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她独自惆怅的愁绪和相思之苦,增强了凄婉和怅惘的感伤气氛。《如果你能在秋天来到》描述的思念之情大胆直率,甚至为了爱,她可以弃光阴和生命不顾,就如驱赶苍蝇般驱赶夏季,抛弃果皮般放弃生命,诗人直接运用第一人称的笔法,大胆地诉说“我”的相思无奈和无法知道他何时再来以及是否能来的绝望,因此狄金森对于爱人的思念在诗中表现得热烈奔放。
在爱情这一共同主题下,李清照和狄金森风格迥异的诗作,真实地展现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她们独特的艺术风格给读者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参考文献:
[1] 济南市社会科学研究所.李清照研究论文选[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2] 吴伟仁.美国文学史及选读[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0.
[3] 陶洁.美国诗歌选读[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关键词】伊丽莎白・简宁斯;个人经验;生活诗学
引言
英美文学评论界习惯将当代英美诗歌分为两大类:现实主义诗歌和现代主义诗歌。20世纪前期的现实主义诗歌创作,走出了19世纪高度发展的黄金时代,在世界文学总体格局中失去了独尊地位,这一阶段的诗歌创作乏善可陈;现代主义诗歌创作又称现代派诗歌或先锋诗歌,是20世纪前期反传统的诗歌流派的总称,象征主义、意象派、表现主义、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垮掉的一代等流派纷呈。[1]诗歌创作是一种内蕴丰富的表现方法,无法简单地分门归类。具体到女性诗歌写作,当代英国女诗人伊丽莎白・简宁斯(Elizabeth Jennings)的诗歌主题是个人经验的多维书写,呈现出饱含“眷恋与决绝”的生命情状的“生活诗学”的整体面貌,而非诗歌技艺的炫耀。
一、伊丽莎白・简宁斯生平与创作
著名女诗人伊丽莎白・简宁斯(Elizabeth Jennings),1926生于英国林肯郡,出身于医师家庭。六岁开始在牛津居住,并在这里度过了一生。在诗歌创作的早期和中期,她积极参与菲利普・拉金、金斯利・艾米斯、汤姆・冈等诗人英国著名诗歌流派“运动派”,成为战后英国最受欢迎的诗人之一。
简宁斯一生多产,共出版诗集20多部。其中《打量的方式》(1956)获得萨姆塞特・毛姆奖;接着《世界的感觉》(1958),《生死之歌》(1961年),《痊愈》(1964)、《精神里有山脉》(1966)、《关系》(1972)、《优雅时刻》(1980)、《新诗全集1953-2001》(2002)及评论文集《每一个变化的形态》相续出版,荣获W.H.史密斯文学奖(1987)及C.B.E奖。2001年,终身未婚的简宁斯在牛津去世。
二、伊丽莎白・简宁斯诗歌的主题思想
伊丽莎白・简宁斯的一生,从“林肯郡的童年”到“暮年”[2],人生经历可以用“平淡”形容,其内心的波澜壮阔,只能从他留下的浩繁的诗篇中,见其端倪。堪称其代表性的诗作《爱需要一首挽歌》,冷静地写出了荒凉世界人的孤独与悲伤――
挪到你自己的秘密中去。
地球变凉了。我们的身体分开躺着。
我不是你的一部分,你也不是我的。
我们有着一颗分离和一颗受伤的心,
我们倾听这个世界,我们看见国王经过,
人们和孩子从一开始就很快乐。
他们为什么会这样,或者这一切只是一个谎言?
听,起风了。我想春天
今天起了一点小冲突。感觉它就在附近,
我们却毫无影响。我听见翅膀
和飞翔。鸟儿们永远不必留意闹钟,
或聆听一声孤独的召唤。这样的光在歌唱,
但我们不适于任何地方。是什么能将
一颗心打碎,而仍旧留有真诚?我不知道;
我们信守着诺言却保持觉醒。
如果爱可以是一件意志的事情,
噢,那就永远不会这样悲伤。[3] (舒丹丹 译)
爱情,永远是女性诗歌的第一主题。但是古今中外的爱情诗浩如烟海,突破已有窠臼,谈何容易?在大量浮泛的爱情诗之作中,简宁斯的这首清新小诗,因其思虑深广,使人过目难忘。作为英国“运动派”诗人中的一员,在谈到“运动派”时,简宁斯说:“我与同辈诗人之间最大的两个区别就在于,我是女人,同时还是个天主教徒。这就意味着,我想要写的主题对于大多数‘运动派’诗人来说是无趣的,正如他们所写的东西对于我来说是有趣的。” [4]诚如论者所言,较之于其他“运动派”诗人风格的冷静与反讽,简宁斯的诗歌显然更具有女性特质:感性,细腻,精妙,柔和,传递着情感的力量与诚挚。[5]
作为一位女诗人,个人情感一直是简宁斯诗歌的一个重要主题。她的情诗细腻感性,意象微妙而大胆,暗含一种隐秘的激情。如《缺席》一诗,女诗人独自重访与情人最后一次见面的地方,这一举动本身即蕴含一种伤感的诗意。“只因这个地方还和从前一样/使得你的缺席像是一股残忍的力量,因为在这所有的温柔之下/一场地震的战栗来临:喷泉,鸟儿和青草/因我想起你的名字而颤抖”,小心翼翼抑制着的情感最后终于在想象中无声地爆发,有着极大的冲击力。在另一首《想起爱》里,终身未婚的简宁斯不无悲凉地写到:“那种欲望已经完全消失,/或者说似乎如此,当我躺着,/以天空为被,/想起那些深深的/不为爱人所知的梦境。/现在,独自一人就是/远离孤独。/我可以伸展我的/腿,手臂,手,/并允许它们完全的自由:/没有人需要取悦/但很快它就来了――不仅仅是一种/特殊需要的疼痛,/也是一种全身的饥饿,/好像肉体是一座房子,/有着太多的空房间。” [6]
简宁斯的诗歌主题常聚焦于个人经验,她写童年,宗教,爱情,艺术,精神疾病,去过的地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些都是从她自己的经验出发,个人历史深深地影响着她的写作。她书写个人经验,反射的却是人们共通的感受;她敏感真挚,情感真挚而内敛,不夸大,不虚妄,却有着最深层最人性的喜怒哀乐。在写作上,她的诗歌构思严谨,表面上传统,却能产生令人惶惑的奇特效果。
Let us have winter loving that the heart
May be in peace and ready to partake
Of the slow pleasure spring would wish to hurry
Or that in summer harshly would awake,
And let us fall apart, O gladly weary,
The white skin shaken like a white snowflake. [7]
三、伊丽莎白・简宁斯诗歌的艺术特色
恋曲般的《Winter Love》,与其要春天般匆忙的爱,或夏日般焦躁的情,毋宁拥有像冬季般徐悠之恋。聚焦于个人经验的书写,素朴直白的语言,诗歌情感的控制,以及对传统英诗形式与韵律的继承,使其诗如冬日暖阳,短短数行间透出馨情。没有激烈,没有漠然,静静的沁入人心,又在心湖激起涟漪。她的诗,是‘洁静’的,简洁干净又令人心静。
在文论《视野中的七个人》中,她写道:“只有一样东西是必须赶出去的,那就是模糊。只有真正的清晰才能到达人类及不止于人类的理解的高度和深度”。[8]这不只是诗人的写作理想,更是一段人类心灵觉醒的灵性之语。我们对世界存在的惊鸿一瞥和对自然季节变化的感悟和理解,不是靠概念, 命名和知识来完成的,而是靠能够和存在连接的感觉和直觉。知道“宇宙是浩淼无限的存在”,和能亲身体悟到它的无限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
诗歌中的简宁斯和生活中的简宁斯,都是一个热衷于琐碎生活的女人。在牛津,即使晚年,她仍热衷于收集稀奇古怪的小玩意儿,将它们排排摆放在她的寓所前,迎接那些喜欢到她家里去聊天喝茶的年轻人。
总体来说,简宁斯诗歌有一种忧郁的格调,这既是她的诗歌的优点,又是缺陷。忧郁是她的特色,是她的诗歌迥异于其他诗人的特质。但是不可否认,简宁斯诗歌的诗歌具有太多的忧郁色彩,她的诗歌,削弱了诗歌的力量。在她的诗歌里,感受到看到的都是一个忧郁的女子,在抹不去的悲歌里吟唱,但是总是让人觉得那不过是少年强说愁的感觉。对自己民族的历史、民族的命运缺乏深入的表现,很多都是很泛化的感情。那种纵深感、悲壮感是欠缺的,无可否认,没有直抵人心的力量。
四、结语
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说:“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 [9]由关注身体的欲望写作到关注精神的个人经验写作,是女性诗歌写作的又一重要变化。诗人,因为所处环境不同、经历不同会有不同的人生经验,但这些具体琐屑的人生经验永远满足不了诗人理想与情感的饥渴,他渴望超越。个人经验书写,就是诗人实现精神超越的一种途径。对女性诗人来说,诗是与世界对话的一种方式,是由身体通向精神的桥梁。如何在保有鲜明的女性意识的前提下,寻找一种从身体出发但又不囿于身体,基于欲望但又不囿于欲望,在日常生活和普通生命中所蕴含的那些属于永恒性的哲学层面的东西,是当下女性诗人正在探索并有所体悟的课题。
参考文献
[1]胡丹.外国现当代诗歌阅读鉴赏准备[J].语文教学通讯,2006(Z3):21-22.
[2]舒丹丹.别处的意义[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2.
[3]舒丹丹.别处的意义[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40-41.
[4]舒丹丹.别处的意义[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26.
[5]陈光业.我所热爱的诗歌[N].大理日报,2010 -05-12.
[6]舒丹丹.别处的意义[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38.
[7]Elizabeth Jennings.Winter Love[J].arlindo-correia,2000(11):22.
[8]舒丹丹.别处的意义[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27.
《诗经》是一部民族的心灵史
《诗经》是 中国 的第一个诗歌总集,是一个民族从远古发出的第一段歌唱的旋律。歌唱不是唱歌。诗涉及一个民族的起源,《诗经》是一部民族的心灵史。对每一个民族来说, 历史 几乎都从诗开始,从歌唱开始。用德国浪漫派的话来说,诗是人类文化的母亲。我要触摸的就是这远古发出的第一声歌唱的旋律、韵味、诉说,甚至一个民族最初心跳的节奏。
我这种触摸的渴望,就像一个沙漠旅行者对水的渴望一样,从未摆脱过。
《诗经》和 现代 社会 有没有对接口呢?采诗是哪个朝代开始的?在周代就有,可是不管朝代怎么变化,那些歌都在传唱。
《国风》中有很多爱情诗。我们几千年来歌唱爱情的方式,我们对亲人的思念,我们对爱情的追求,我们失恋之后的痛苦,我们不能和自己相爱的人在一起时的忧伤和悲愤,跟现在我们的情感发生的波折是一致的。这就说明了一个 问题 ,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在心灵 发展 过程中,我们可以找出一个史证来,不管社会生活怎么发展,但是追求爱情的专一,感受爱情的痛苦和兴奋,都是一样的。
不仅如此,仔细 分析 《诗经》你会发现,我们现在所用的诗的表现手法在里面都有表现,比喻、暗示,用形象传递自己内心的情感,我们现在常用的诗的手法,在《诗经》里面都用过。这就是说,它在文化建设上已趋于成熟,当然还不能说很完善、很丰富。
对于《诗经》,儒家的贡献是非常少的
《诗经》是儒家的经典,很多大儒都注过。我过去读这些注释很觉失望。
对我来说,《诗经》最大的吸引力,不仅在于它本身,也在于几千年来 研究 《诗经》的人。他们的那种心态,他们的那种思维方式。
《诗》本来有韩诗鲁诗齐诗三家,叫诗三家。但是真正传下来,对后代有 影响 的,是《毛诗》。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毛诗》,当然是经过郑玄注过的。经“毛诗”这么一“传”,这么一注,如闻一多先生说,千年来没有人把《诗经》读懂。清代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说:“《诗》遇汉儒而一厄,遇宋儒又一厄,遇明儒又一厄。不知何时始能拨云雾而见青天也?”他就是用《左传》等典籍来注释诗,给每首诗搞一个历史“本来”出来,而且给很多民歌找出了很多作者,这个都是很奇怪的事。后代的人基本上都是依据这个来解诗。
《诗经》是收集整理过的。整理的过程应该是先有“颂”,后有“雅”,最后才有“风”。为什么?很多诗是武王伐纣之前就有了,不是掌握政权以后才有的。“颂”是为祭祀之用,是对神歌唱,用以祈祷和祝愿的;“雅”是知识分子写的,写他们征战艰难,写他们的生活。“风”是诸侯国产生的,那时候有“采风官”,他们去搜集群众意见。群众的歌唱应是自由的,不可能是四言的,是最后整理成四言的,当然这里头也有四言、五言、六言,还有七言的。可以看出,以四言为主,是受“颂”的形式影响的。我在“风”里面发现了一些明显增补的段落。这些增补把原来顺畅的旋律、节奏引向了道德教训。读起来不仅别扭,还让人弄不懂了。
《国风》原生态是什么样的我们现在不知道,但是可以断定它的原生态和流传是有差异的。
这其中发生了哪些变化,都是怎样引起的?恐怕谁也难以说清,但是,历史留下的“证据”,却可以帮助我们去追寻其中的一些“变故”。
比如,《诗经》原本叫《诗》,到了汉以后把它变成“经”了,就“经典”了,就不能动,就必须遵守了。这一来,体现初民狂放、自由、生命奔突的诗,就不能按诗的意思解,得给个礼教的帽子戴上。这样,原来的爱情诗,就被解作“刺”等。
再比如,对“郑卫之音”的抵制和排斥,这是环绕《诗经》的一大公案。孔子曾说过一句“郑声”,似乎就为郑风、卫风定了性。“思无邪”与“郑声”的对垒,成了《诗经》经典化的最有效武器。这其间的变化,主要是儒家促成的。可“郑卫之音”怎么个“”法,历代没讲清楚。
对于《诗经》,我觉得历代都有误读的问题。尤其是儒家对诗经的误读,起了很坏的作用。可以说,对于《诗经》的解读,儒家的贡献是非常少的。
《诗经》经典化,经历了两个时期,一是从春秋到汉,我叫“断章取义”期;二是汉代被树立为“经”。《诗经·郑风·野有蔓草》中有这样一句话,已被引用了上千年:“野有蔓草,零露清兮。有美一人,清扬宛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最着名的“引用”大概非孔子莫属。《孔子家语》里记录了一则有趣的故事。孔子到郯这个地方去,路上碰见一个姓程的人,两人在路上整整聊了一天,越谈越亲热。便给学生子路说:快拿些绸缎给程先生吧!子路一听十分不高兴,说:读书人没经人介绍就与生人见面,就像闺女没经过媒人就嫁人一样,这是不合礼仪的。这时,孔子便引用这段诗,说这程先生是天下贤士,以后也许一辈子都见不上了。
孔子在引用诗句时,并不注重诗句所在篇章的本义;只是恰切而适时地引用章节或诗句,成为所要阐释问题的一部分,这就是“断章取义”。这就是孔子对《诗经》的用法。他已经把那种情景转移到另外一个情景中了。
古人对《诗经》的读解有时是可笑的。
比如,《诗经·周南·芣苢》,是一幅底层人民安宁劳动的风俗画,可是古代的经师们却硬要在这诗中发掘出一些别的“意思”来。芣苢即车前草,《毛诗》说,车前草“宜怀妊”。陆玑《疏》中说车前草“治妇人生难”。《韩诗》的序中说,“《芣苢》伤其从有恶疾。”就这样,一首很美的诗,被经师们解释成药学与病例。这类例子在《诗经》的解释中很多,比如《燕燕》《小星》《江有汜》等等。
这种“索隐”的 研究 方法 ,脱离文本,于文外探索小说中故事、人物之原形,猜测作者本意,往往依凭主观推测,捕风捉影,貌似神秘,本质虚妄。
大致说来,前人对《诗经》的研究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是孔子前后阶段,“断章取义”地去读诗。第二是汉儒阶段,为每首诗都弄出个有礼教意义的“诗本事”来。汉儒一开始就把《诗经》弄到邪路上去了,给原始初民奔突跳荡的诗性灵魂,死死扣上了礼教的帽子,这一扣就是千把年,没人再听到远古歌唱中的诗性的韵律。闻一多曾经骂写《毛诗大序》的毛亨为“疯子”。第三是宋儒的阶段,朱熹虽对汉儒不满,但他也是纯粹从道德教化的角度去解读。第四是“五四”到现在,一是从民间文学、民俗学的角度来解读,以闻一多为代表;一是从阶级斗争的角度去解读。在这四个阶段里面,都没有把它们还原到远古的歌声中去。
还原到“以诗读诗”
面对这样一部民族心灵史,我们应该怎样去解读呢?
《诗经》代表的是民间的一种歌声,这就要从民歌的角度来理解“国风”,从儒家的那种道德、修身的角度解放出来。
最初,《诗经》不叫“经”,它本身产生的过程,是非常严肃的。它是要倾听民声、倾听民愿,了解民情,达到听“风”“观”政的目的。所以说声音通政,是跟 政治 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在那个 时代 有它的 历史 需要。我们今天读它不是看政治,是看人情,是触摸远古初民诗性的灵魂如何歌唱。
因此,要把《诗经》还原到“诗”去理解。譬如《关雎》,《毛诗》开始就讲是“后妃之德”。这样一讲,后来的人就再也读不懂这首优美的爱情诗了。我就要还原到那追求而又“求之不得”的失恋的歌唱中去。它对失恋的歌唱是很典雅、很优美的,也很有韵律。仿佛有一颗鲜活的心在跳荡似的。
再比如《邶风·燕燕》,《诗序》说这是“卫庄送归妾也”;“诗三家”则说这是卫定姜送其守寡的儿媳妇回娘家的;《毛诗》干脆说《燕燕》就是美姜所作。大家各寻依据,把一首唱男女别情的民歌,搞得不清不白。对《燕燕》的解释,比较典型地表现了在《诗经》研究中几千年来,经师们重考据、重说教,轻诗意、轻文本的褊狭研究方法。
前面我说儒家对《诗经》的贡献很少,就是在儒家眼里,《诗经》不是诗,他还得防着远古初民那鲜活的生命力突破了他设的礼教藩篱,就牵强附会、胡涂乱抹一通。应该还《诗经》于诗。让远古的歌声自由歌唱。
以诗心翻译《诗经》。对 现代 人来说,翻译是个 问题 。翻译古诗太困难了……一翻译就皱皱巴巴的,就不为诗了,要尽量注意在笔上琢磨。要使它更富诗意。以学问翻译,也容易离开原诗的诗意。
我觉得,要把意思弄得明白,不能离开诗意,你自己在那儿写一首诗就跟《诗经》没关系了,翻译不是一种改作。另外,虽然它过去被断章取义,但在翻译诗的时候,必须一个意思通下来。很多时候,以学问翻译诗,从上下文看不明白怎么回事。所以,在理解的基础上,得先理解这首诗是唱谁的,谁唱的,唱什么东西……
难道谁在歌唱还有异议吗?
当然有。比如《相鼠》,这大概是《诗经》里骂人最露骨、最直接、最解恨的一首,有人说这是“妻谏夫之诗”;有人说这是“卫公训诰臣民之辞”。它到底是谁的歌唱?它又在骂谁?
比如《子矜》中,“青青子矜”所指何人?“一日不见,如三月兮”,是谁在想谁?有人说,“青青子矜”是指“莘莘学子”,该诗说的是学校管理不善,学生学业荒废;有人说,这是“严师益友,相责相勉”;还有人说是同性恋。那么,“子矜”到底是谁?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在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