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03 12:33:4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牛郎与织女的故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古老的织女洞
织女传说由来已久。早在3000年前的西周时代,织女的形象就被载于《诗经》之中,后来随着民间的口头传述和文人墨客的加工润色,银河两侧的两组星星就被人们认可为“织女”和“牵牛”,两颗星星还因此而相亲相爱,最终结成眷属,下凡人间,给民间百姓带来了说不尽的美好理想和向往。但是,牛郎织女传说故事到底起源何处,曾经在江南江北引起过一些争议。
最早的织女画像出自山东和河南两地。在济南市长清区东汉早期的孝堂山石祠堂画像中,织女坐在织机上纺织,牵牛星则以三星取代,而河南南阳的织女则仅仅以一个坐地女性的形象象征了织女星的女性性质。孝堂山的织女不但是一个纺织姑娘,而且还被划归到太阳和南斗的星系之中,而牵牛星则和月亮、北斗为伍。按照常规,织女是女性,月亮代表阴性,织女星应该属于月亮的范畴。这种颠倒阴阳的处理方式,既可能是画像作者的错位,也可能是有意所为,那就是让女性的织女贴近阳性的太阳,以密切阴阳的和合。此外,在庞大的星宿世界里,单单挑选出牵牛和织女二星与太阳、月亮以及南斗、北斗并列,并分属阴阳两大阵营,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经知道二者的关系是相对的,是阴阳相隔的。这可能就是牵牛织女在天庭婚配以及天河相隔的故事原型。
从东汉初年直到南宋年间,1000多年来,牛郎织女的图像销声匿迹,无处可寻。直到一个道人来到了沂源的燕崖山乡,在山环水抱的大贤山发现了久已隐藏的织女洞,并在此建立了修炼场所后,织女洞才为世人广泛知晓。在织女洞一侧的金代墓塔上,镌刻着一通“先师铭”,铭文称道人张道通游方到此,因“大贤织女岩洞”及其周边“山清水秀而乐居焉”,遂率领徒众烧炉炼丹,普济四方,直到泰和六年(公元1206年)仙化于此。这是十分明确地最早记载织女洞的石刻资料。而大贤山顶玉皇庙中的碑刻,则更将织女洞的由来追溯到了唐代。
织女洞为天然石洞,分上下两层,宛如小姐的绣楼。洞内有织女和王母娘娘的塑像,二层楼上还面对沂河开了一面窗户,据说是为了方便织女凭窗遥望沂河对岸的牛郎。织女洞内北宋元丰四年(公元1081年)的石碑,表明了该洞民间崇拜历史的久远。织女洞南侧山腰的“天孙泉”,传说是王母娘娘的眼泪造成的。王母娘娘因为怜悯织女被拘禁在织女洞而心酸落泪,泪珠滴落在山石上,形成了山泉。这个版本和王母娘娘狠心划出天河阻断牛郎织女的的恩爱家庭不一样,织女的不幸和王母娘娘似乎没有什么关系。
无论是宋代的碑刻,还是金代的塔铭,织女洞至少拥有了上千年的历史,正是因为织女洞的古老,所以大贤山才成为当地老百姓的文化圣地,成为探寻牛郎织女传说故事源头的重要场所。
附会的牛郎家
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是天生的一对,在上天是星宿,下凡来做夫妻。但是沂源的牛郎织女和各地有所不同,这里是先有织女,后有牛郎,先有织女洞后有牛郎官庄。织女隐居大贤山的时候,牛郎还不知道在哪里放牛种地呢。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
明代一位文人在一首游览诗中,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那就是当地传说织女洞中常常有机杼之声,所以一座天然的山洞就和织女挂上了钩。实际上,织女洞被推为唐代宋代,很可能与古代山东地区发达的纺织业有关,人们重视和崇拜织女,也可能因为纺织女性在推动地方农业经济方面所做出的重大贡献。山东是古代重要的丝绸纺织中心,不但司马迁称说山东“千里桑麻”,人民多穿着漂亮的丝绸布帛,而且西汉的皇妃班婕妤,也在一首诗歌中,赞美山东地区出产的丝绸“皎洁如爽雪,”“团团似明月。”由此可知,织女传说所以在沂源地区历史悠久,应与当地传统的纺织业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们借助织女洞来纪念织女,实际上也是对纺织女性功绩的肯定和赞美。
比较织女的贡献,牛郎虽然也是农村经济生活的重要成员,但其定居织女身边却是又晚了几个世纪的事情。
牛郎的村庄名牛郎官庄,和织女洞隔河相望。庄里原来有一座牛郎庙,牛郎庙始建于明万历七年(公元1579年),庙内原有牛郎及其儿女和老牛的塑像与壁画,后和其他庙宇一起倾听。目前散乱在庙宇遗址上的数块碑刻和建筑遗址,继续向人们诉说着牛郎的故事,只是这些碑刻所记载的都是明清及民国时代的事情,和唐宋时期的织女记载相比,年轻了许多。
让牛郎入赘织女家,是牛郎织女传说的另一个版本。这是因为织女来自天庭,她或者是玉皇大帝的孙女,或者是王母娘娘的外孙,总之她是天上的仙女,天上的五彩云都是她的手笔,是她为人间百姓纺织了色彩斑斓的云霞。她的居住环境和家庭背景,处处透视着高贵,所以,让一个放牛娃娶天仙做媳妇,并不门当户对。因此,牛郎和织女的婚配一开始注定要经历磨难,穷小子配天仙的好事必须要狠狠地被挫折一下,所以牛郎织女的结局是让牛郎在短暂的享乐和幸福之后,只能一个人带着一对儿女,和织女隔河相望,只能七夕相会,而且一年之中只能相会一个晚上。
这种高攀的婚姻,造就了牛郎入赘织女家族的无限痛苦,这也可能就是牛郎为何在数百年后才来到大贤山和织女艳遇的根由。但牛郎织女的婚姻结合,除了穷小子一厢情愿的高攀因素外,也以牛郎的勤劳善良和织女贤惠的品质树立了典型的男耕女织形象,树立了模范的农村生活模式,同时,牛郎织女所生育的一对儿女,也树立了标准的农村家庭结构:四口之家,儿女双全。这也正是中国农村小家庭梦寐以求的小康之家,是中国农民们梦寐以求的幸福理想。牛郎虽然晚于织女来到大贤山,但他却为这里增添了人间的香火气息,让一个放牛娃的牛棚发展成就了一座小村庄,让一些孙姓村民自豪地和牛郎续上了家谱,成为牛郎的后裔。
传说的落脚地
传说是民间的口头文学,这种传播形式的最大特点是其流动性和不确定性,以至于让寻根探源的人们头痛挠心:究竟何处是源头?无奈的人们只好按照传播的密集程度推断和确认其传播区域,并根据故事的演化而推断核心传播区。但是大贤山织女洞及其周边的历史文化遗迹,则以文物的形式将牛郎织女传说物化到民间,为传说源头的追寻提供了十分重要的佐证。
一般情况下,传说故事中人物的生活地点被指定或刻画到碑刻之上,是一种共识的表现,说明这种传说在当地已经深入人心,有着广泛的影响了,所以人们才可能对照故事的内容在自己居住的周边地区安排传说人物的生活场所,并以镌刻在石碑或其他石建筑物的形式,记录在案,让传说人物或故事得以长久保留,以增强传说的可信度和亲近感。这种方式,不但让无形的传说有了有形的载体,而且还因为不同时代的记录,给后人以不同时代的历史认知。
中国有著名的四大民间故事传说,是我们中华民族之瑰宝,中华民族之骄傲,体现出深厚的民族文化,人们用他们智慧的大脑创造出博大精深的文化,使之源远流长。其中牛郎织女的故事称为四大民间故事之首,它以浪漫的情怀,奇特的想象为我们讲述了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人们带着对爱情的渴望,对家庭婚姻的美好向往,编织出这样一段佳话,充分反映出当时封建礼教社会对人性的束缚,因此这一段传说在人们的愿望下广为流传。下面就来浅析一下民间传说牛郎织女的文化底蕴,探究中华的传统文化。
我认为,牛郎织女的传说之所以流传至今,深受人们喜爱,乃至
成为古今文人墨客笔下的钟爱题材之一,其根本原因就是它具有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并且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特征。众所周知,牛郎织女民间传说起始于先秦时代,到至今已经有几千年的的历史,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人们按照自己的爱情观,婚姻观和社会理想来完善这段传说,情节形式不断丰富,内容更多的增加个人色彩,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充分体现出了民间故事传说时空的广泛性、内涵的多重性及其结构的开放性。
中国古代是农耕经济社会,牛郎织女体现着男耕女织的的生产方式,牛郎负责“耕”,女负责“织”,而牛则是耕作的协作“工具”,这是古代小农经济的耕作特点,也是古代社会家庭的分工方式。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我们告别了了小农经济,向社会经济招手,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已经不存在了,但是由于传统文化根深蒂固,“男耕”仍然在社会经济中占据着主要地位,我们骨子里的那种传统观念根本就无法彻底消除。当今社会,男人在家庭生活中仍然占据经济收入的主要地位 ,无论社会怎么在进步,科技怎么在发达,中国人在思想上还是需要改变,那种根深蒂固的观念需要我们一点点的去改变,去适应时代的发展。在这个言论自由的年代,我们的呼声,口号一浪比一浪高,但是真正能够落实改变的真正的又有几个呢,男女平等的呼声口号从未停止过,然而,女织的生产合作方式正在逐步退化。
在当时的小农经济社会,牛郎织女的美满结合体现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在我看来,牛郎和织女各自代表着我们国古代勤劳的男性女性,他们用他们勤劳的双手丰衣足食,自给自足,体现着我们中华民族勤劳朴实,踏实肯干的精神。男耕女织的生产合作方式,牛郎和织女通过一起努力,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牛郎靠辛苦的劳作来挣钱生活,在当时的社会这也是千百万农民的生活方式。织女则是在家养蚕纺织,代表着古代勤劳女性。用他们勤劳刻苦,踏实肯干,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去构建美好生活,并孕育一儿一女,一家人其乐融融。这也是当时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极其愿望,人们借助牛郎织女来达成他们心里的强烈愿望,把自己的美好向往加到牛郎织女的传说里。
牛郎织女的传说中,天庭制度造成了俩人的分离,织女是天帝的女儿,在和姐妹们下凡的途中和牛郎相爱了。显而易见,两人的地位悬殊,怎么可能得到祝福。织女是天帝之女,财富,地位,容貌都堪称上流;而牛郎则是民间一穷二白的贫穷小子,地位金钱势力一无所有,这根本得不到别人的赞同,这样的婚姻在别人眼里是不可能幸福的。因此,王母天帝知道后,极力阻止,拆散他们,导致相爱的两个人不能厮守,妻离子散,痛不欲生。但是,牛郎为了追求爱情,冲破重重阻力,在带着儿女就要追到织女的时候,却被王母用一玉簪隔成了一道银河,从此,每年七夕只能在鹊桥边见一次面。这个传说体现出了到时封建社会制度,“父母之言,媒妁之命”是古代女子出嫁的命运,自己没有追逐爱情的权利,只能听从家族的安排,失去人身自由。在婚姻面前,只有门当户对,没有自由与爱情,王母以一个古代封建家长的态度出现在相爱的两个人的面前,一只玉簪就轻易的摧毁了他们的爱情。但是他们是坚强的,就算有人阻止,不被人祝福,他们还是要力争为自己争取机会,追求爱情与自由,追求幸福生活。尽管不能天天见面,但是每年的七夕是他们全家的幸福之日,这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倾注了从古至今多少人的愿望理想,封建礼教摧毁了他们的美好生活,只能将这种对幸福生活的渴望放到自己所喜爱的故事里。体现了当时的封建社会,人们的理想是很难实现的。民间传说源于人们的口头,他们同情牛郎织女,不想以痛苦凄惨的结局收尾,因此,他们决定把每年七夕定为牛郎织女鹊桥相见,也算是一个不错的结局。
民族文化就此传承下去,七夕已经是家喻户晓,众所周知,七夕是牛郎织女见面之日,由此,七夕演变成当今的情人节,相爱到人在这天浪漫约会,吃情人大餐,感受这爱的气氛。这已经是一种风气习惯了。每年的七夕,天河山的人络绎不绝,许多人纷纷来到这里,来感受这对有情人的的爱情,中国民俗协会已经将天河山命名为“七夕文化基地”,加强了对七夕文化的了解,也促进了中国民族文化的发展。七夕节已经广为流传了上千年,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我们应该继续传承下去,不要懈怠它。我们不仅仅要把七夕节看成一个节日,一个纪念爱情的日子,我们更应该把七夕节当成中华民族的文化,不要曲解它的真正意义。我们要积极传播中华文化,让它源远流长,而不是盲目崇洋,追捧外国文化,忽略自己民族的文化。做到积极传承中华民族文化之精华。
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主要是靠人们的想象与幻想,将两个看起来毫不相干的人的紧密联系起来,也就是所谓的上等人和下等人,相爱之后结婚孕有一儿一女,过着男耕女织的幸福生活,基于人们的想象,画面贴近生活,富有生活气息。故事一波三折,幸福生活总不是那么长久的,在人们的想象下,他们被迫分离,在反抗无效下,被安排一年只能见一次面,这也是人们对当时封建社会的不满,虽然没有战胜封建礼教,但是这一年一次的见面也算满足了人们的奋力抗争的一点点胜利,带着极大的感彩,传承着这段民间传说。这段传说倾注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生活,在封健礼教摧残下,人们只能借助民间传说来倾诉一下自己的心声,并且表达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及愿望。
从古到今,牛郎织女传说在人们的口中不断的演变,经过千年的流传,这段神话传说越来越完美,堪称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动人故事,也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经典的传统文化,因此,我们要积极传承下去。我们不仅在牛郎织女传说中感受他们的凄美浪漫爱情,而且也要积极学习民族文化,体会中国文化的奥妙,要知道学无止境,我们要不断的进步。
古往今来,“牛郎织女”的故事家喻户晓,耳熟能详,深受人们的喜爱。文人墨客也纷纷借题发挥,使诗篇别具神韵,情趣盎然。
《诗经・小雅,大东》云:“维天有汉,蓝亦有光。中去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皖彼牵牛,不以服籍。”意思是说“天上有条银河,照人有光无影。织女分开两脚,一天七次行进。虽说七次行进,织布不能成纹。牵牛星儿闪亮,拉车可是不成。”诗给牵牛织女星赋予了人的感情,这大概是牛郎织女传说的雏形。
东汉的《古诗十九首》中有一首凄婉缠绵,生动感人的《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问,脉脉不得语。”作者在此驰骋想象,刻画了织女美丽勤劳的形象,她“皎皎”的面容娇艳照人,她“纤纤”的体态娇弱温柔。她虽然整天在织,却织不成匹,因为她心系牵牛悲伤不已。织女虽伸出素手,但无心与机织,只是抚弄着机杼,泣涕如雨水一样滴下来,她在哀怨被天河阻隔而不能与牵牛会合的不幸命运。诗人借牛郎织女的故事,寄托了自己不能与思慕的女子相聚的苦闷遭遇,,
到了唐代,牛郎织女的故事不但遍及民间,还深入宫廷,成为诗家词客多角度表现的题材。杜牧的《秋夕》是该时期最著名的一首:“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一个秋天的晚上,白色的蜡烛发出微弱的光,给屏风上的图画添了几分暗淡而幽冷的色调。这时一个孤单的宫女正用小扇扑打着飞来飞去的萤火虫。夜已深沉,寒意袭人,可宫女依旧坐在石阶上。在无聊孤寂中眺望着牵牛织女,这是因为牵牛织女的故事触动了她的心,使她想起自己不幸的身世,产生了对真挚爱情的向往。本诗真切地写出了失意宫女的孤独生活和凄凉心情。还有五代诗人和凝的《宫词》中有:“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嫔乞巧忙”的句子,也是借这一题材写宫女生活的。
宋代秦观的《鹊桥仙》词更高一筹:“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前人咏牛郎织女的作品,大都对他们相爱却被分离的遭遇表示同情。情调凄楚。而秦观此词。虽有离愁别恨,但更多的是自我宽慰。“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牛郎织女这对久别的情侣在金风玉露之夜,在碧落银河之畔相会了,这是多么美好幸福的时刻,天上一次相聚,就抵得上人问千遍万遍呀!词人热情地歌颂了一种理想的圣洁而永恒的爱情。“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两情的长久与否并不在于能否朝暮相会。词句极富哲理。摆脱了普遍的缠绵情味,歌颂了爱情的忠贞不渝,升华了爱情的内涵,超凡脱俗,故能流传千古。
郭洙若的《天上的街市》描绘了一幅天国乐园图:那里有“美丽”的街市,“珍奇”的物品:“浅浅”的天河“不堪宽广”,“隔着河的牛郎织女”“能够骑着牛儿来往”。古老传说中悲苦的味道一扫而空,代之而来的是牛郎织女自由幸福的美好生活。作者借此表达了对当时黑暗社会的不满与对光明未来的追求,开拓了这一传说的新境界。
关于七夕的由来七夕,原名为乞巧节。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汉代画像石上的牛宿、女宿图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唐朝王建有诗说“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习俗在民间也经久不衰,代代延续。
“七夕”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的崇拜。从历史文献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随着人们对天文的认识和纺织技术的产生,有关牵牛星织女星的记载就有了。人们对星星的崇拜远不止是牵牛星和织女星,他们认为东西南北各有七颗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称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间辨别方向。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叫魁星,又称魁首。后来,有了科举制度,中状元叫“大魁天下士”,读书人把七夕叫“魁星节”,又称“晒书节”,保持了最早七夕来源于星宿崇拜的痕迹。
“七夕”也来源古代人们对时间的崇拜。“七”与“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给人以时间感。古代中国人把日、月与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数在民间表现在时间上阶段性,在计算时间时往往以“七七”为终局。旧北京在给亡人做道场时往往以做满“七七”为完满。以“七曜”计算现在的“星期”,在日语中尚有保留。“七”又与“吉”谐音,“七七”又有双吉之意,是个吉利的日子。在台湾,七月被称为“喜中带吉”月。因为喜字在草书中的形状好似连写的“七十七”,所以把七十七岁又称“喜寿”。
七夕的由来与传说——超越时空的美丽传说“牛郎织女”牛郎和织女的故事经过两千多年的流传、发展、演变,有各种不同的版本,主要情节是:
天上王母娘娘的孙女织女,其工作是在天上织云彩,也称云锦天衣;牛郎是人间的放牛郎,父母早亡,受兄嫂虐待,每天和一头老牛在一起生活,日子过得很苦。
有一天,老牛告诉他,天上织女要和她的姐妹到银河洗澡,叫他去“偷取”织女的羽衣,这样没有了羽衣,织女就不能飞回天上了,就会做他的妻子。
到了那一天,美丽的仙女们果然到银河沐浴,并在水中嬉戏。这时藏在芦苇中的牛郎突然跑出来拿走了织女的衣裳。惊惶失措的仙女们急忙上岸穿好衣裳飞走了,唯独剩下织女。在牛郎的恳求下,织女答应做他的妻子。
婚后,牛郎织女男耕女织,相亲相爱,生活得十分幸福美满。织女还给牛郎生了一儿一女。
后来,老牛要死去的时候,叮嘱牛郎要把它的皮留下来,到急难时披上就会得到帮助。老牛死后,夫妻俩忍痛剥下牛皮,把牛埋在山坡上。
后来有一天,王母娘娘听说织女“不守天规”,“私奔”凡间,大为恼怒,就派天兵天将捉拿织女。天神趁牛郎不在家的时候,抓走了织女。
牛郎回家不见织女,想起老牛告诉他急难时披上牛皮会得到帮助的话,急忙披上牛皮,担了两个小孩追了出去,牛郎也飞到了天上。就在牛郎要追上织女的关键时刻,王母娘娘拔下头簪,在织女身后一划,那划痕就成了波涛汹涌的天河。牛郎再也过不去了。
从此两人只能隔河相望,日夜泣啼。现在牛郎星旁的两颗小星,称扁担星,人们说那是牛郎织女的一对儿女。最后,牛郎织女的真情感动了天上的喜鹊,它们每到七月七日就拔下自己美丽的羽毛,架成一道彩虹桥,让这对相思一年的夫妇在这一夜相会。
此外,七夕夜深人静之时,人们还能在葡萄架或其他的瓜果架下听到牛郎织女在天上的脉脉情话。
民间如何过七夕?小易
古人在“七夕”时有许多民俗活动。南北朝时就有所谓“七夕节”,优伶扮演《鹊桥仙》戏曲,进时新果品,市井儿童手执荷叶,欢呼雀跃。唐时在七夕夜登高楼危树,安排宴会,以赏节序。宋时以七夕为“女儿节”,妇女在庭院中以巾帕蒙面,仰首星空,默默祷告,根据所看到的迷蒙景象,预卜自己的终身大事。元、明、清各代,称七夕为“七巧节”,当夜的花样更多。最常见的是在庭中摆设香案,盛陈瓜果,望空焚香膜拜,然后一口气在朦胧月色中以丝线连穿7个针孔。
七夕节的民间习俗很多,不是单纯的送一送花或信物。南方城市选择定情信物,得票率最高的是红豆。红豆是江南的,北方不太讲,北方最讲的还是中国结。
穿针乞巧
乞巧的方法多种多样,我小时候也陪自己的姐姐和妹妹一起玩过乞巧活动,比如白天拿一盆水放在太阳晒,晒出一层白皮,端进来让女孩子在里面放针,看大家谁摆的针最好看,谁就是巧女。如果没有摆好,你就乞得了“笨”,就是拙女,所以女孩子很注重这种乞巧活动。还有一种就是用线去穿七孔针,一根线穿过去,难度是有的,就看你的手指是不是巧,是不是经常绣花,既要眼睛,又要手不颤抖。还有九尾针,如果穿过去你就是最心灵手巧的姑娘。光针就有各种各样的乞巧形式。
种生
特别注重乞巧的还有女孩子种生乞巧。就是用一个纸板或者木板弄上一寸厚的土,七月初一这一天就要栽上绿豆、小豆。种生乞巧,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不仅仅会穿针引线,会做活,而且农活一样能做,是生活当中必备的,也是人生活的一种本领。
牛郎会织女
七月被称之为“蓝月”,七月的夜晚被称之为蓝夜,这天的习俗就是牛郎会织女,小的时候我也陪我的姐姐或者妹妹在黄瓜架下或者葡萄藤架子下偷听牛郎织女的悄悄话,谁都说听到了。为什么?因为晚风习习,树叶的响声就理解为他们的情话。
[关键词]《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神话传说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09)20-0076-03
《古诗十九首》,汉无名氏作。南朝梁萧统合为一组,收入《文选》,题为《古诗十九首》。诗作整体表现了动荡的社会生活,抒发了对命运、人生的悲悯之情以及夫妇朋友间的离愁别绪和士人的彷徨失意。有些作品还表现出追求富贵和及时行乐的思想。作者将深入浅出的精心构思、情景交融的描写技巧、如话家常的平常语句、丰富深刻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形成含蓄动人的艺术风格。
《迢迢牵牛星》是《古诗十九首》的名篇之一,为秋夜即景之作。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这首诗借天上的牵牛、织女相思之情,抒发人间的游子思妇离别之感。通过织女隔着银河遥望牵牛和愁苦情志的描述,表现思妇想念游子的难以名状的痛苦心情,反映了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表达了诗人向往和平安定生活的强烈愿望,它表面写的是天上的遭遇,实则是人间的哀愁。诗中贯穿的牵牛织女故事是一段流传了很久的神话传说,是一个逐渐形成的爱情悲剧故事。
最初在周朝时,牵牛和织女是两个星宿名。牵牛星,是河鼓三星之一,在银河南,两侧各有一颗小星,像个扁担,民间常称为扁担星。织女星在银河北,下面也有小星,像织布的梭子,和牵牛星遥遥相对。
牵牛和织女的名字最早出现在《诗经•小雅•大东》篇中:“……维天有汉,鉴亦有光;跤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服章;睨彼牵牛,不认服箱……”在这首诗作品中,织女和牵牛两颗星没有任何传说故事,并且各不相干。西汉初年,汉武帝修昆明池,把牵牛星和织女星的石人塑像也建到了自己的宫苑之中。班固《西都赋》记载了这样的情况:“集乎豫章之宇,临乎昆明之池,左牵牛而右织女,似云汉之无涯。”牵牛、织女两塑像两两相对,其中故事不得其详。
到了东汉末年,有人开始把牵牛和织女说成是一对恩爱夫妻,并且将他们的爱情故事定下了悲剧的调子,使本来就很神奇的故事分外感人。其中爱情主题的注入是关键,它使本来毫不相干的两个星座(或者说两位星神)具有了人性。魏晋南北朝时期,牛郎、织女神话传说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晋人张华的《博物志》、干宝的《搜神记》,梁人吴均的《续〈齐谐记〉》、宗懔的《荆楚岁时记》和殷芸的《小说》等作品中都有生动的记载:
汉董永,千乘人,少偏孤,与父居,肆力田亩,鹿车载自随。父亡,无以葬,乃自卖为奴以供丧事,主人知其贤,与钱一万,遣之……(《搜神记》)
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女也。年年机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天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衽。天帝怒,责令归河东,许一年一度相会。 (《小说》)
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在这一时期的发展,与当时的时代有关。汉魏之交,战火连年,人民生活在颠沛流离之中,咏思征夫之诗是诗歌中常见的题材,如曹丕《燕歌行》、曹植《咏织女》等,大都借牛郎织女二人相分离的爱情悲剧,把更多的社会内容融入其中。汉武帝时期独尊儒术,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开始全方位渗透。因此,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门不当户不对的爱情是不会得到支持的。牛郎娶织女,实际是娶天帝之女,于门户并不相配。因此,牛郎、织女的爱情悲剧,便成为社会动荡时期世俗生活的真实写照,从而使牛郎织女传说更贴近汉代普通人的生活现实,牛郎织女形象更成为普通人寄托情感、消解痛苦的对象。这正是牛郎织女传说在汉代及魏晋时期广泛流传、备受关注的根本原因。
后代对这个故事又进行了加工,并最终完全变成了民间传说,故事的基本框架也逐渐定型:爱情、天河阻隔、七夕相会。如杜甫的《牵牛织女》、杜牧的《七夕》、秦观的《鹊桥仙》等。牵牛由天上的星神逐渐变成了人间父母双亡的放牛郎,与天上的织女相恋,一段感动天地的“人神恋”从此上演。这段姻缘最终被王母划下的天河阻隔,只准许他们每年七月七日相会一次,于是就形成了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
《迢迢牵牛星》这首诗就是对牛郎织女神话传说最早最完整的记录。诗人借天上的牛郎织女为天河阻隔的神话传说,写一位年轻女子思念爱人而苦于无法聚首的的离恨别绪,充满着哀怨的基调。这一离奇的神话故事,实际上是在现实的苦难下,人们或因贫困而流离失所导致夫妇生离死别,或因贫富悬殊、门楣高低、地域相隔造成的青年男女婚恋悲剧等方面的真实写照。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迢迢”写天上人间距离之遥,牛郎织女相隔之远;“皎皎”状星光之亮,示织女神光彩照人,超风脱俗。诗一开头就用两个叠词,两两相对,将人们引向旷远奇妙的神话世界,再现了秋夜天空广大、星光灿烂、碧空如洗的视觉感受,仿佛看到了抒情主人公遥望夜空远景,感慨万千的情形。银河两地的牛女双星的故事传说丰富了她的想象,加深了她的感受,更能引起她对目前处境的比较。织女不停地眨着眼睛,似乎以无限的深情望着遥远的牵牛星。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视线转移至织女星,在联想中,美丽的织女劳作的情形如在眼前,由远而近,先人后物。“纤纤”、“札札”分别状写素手之修美,织布之繁忙,一状形,一摹声,形、声并现。“擢素手”极写织女之灵气,“弄机杼”为前两句作注脚,将“擢”字落实到“织”字上,于空灵处见实在。“机杼”代织机,为眼见之实,以“札札”作象声衬托,为耳听之明。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这两句与前两句相比,来了一个180度的大转弯。这个转折很有力,它深刻揭示了织女内心的悲哀和怨恨。“不成章”三字蕴涵一个“思”字,即织女的内心动态。“泣涕零如雨”更是织女悲苦内心世界的表露,因而神思恍惚,心不在焉,落得个终日勤劳作、终日意悬悬、终日不成章。通过表面现象来反映织女内心深深的幽怨,揭示出理想和现实的矛盾,这是诗歌有力的转折。短短10个字,“思”之态,“织”之特定生活,仿佛就在眼前,织机札札,声声叹息,断人心肠,夺人魂魄。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诗歌从对理想和现实的矛盾的表现转到对忧思困扰的渲染。被深忧困扰而彻夜难眠的思妇眼望朗朗的秋夜星空,仿佛看到了清澈见底的银河,牛郎、织女两星有多远呢?思妇望着天上的银河,看着那里稀稀落落、零零散散分布的星星,就像是清澈见底的湖水一样,连里面的石子、鱼虾都看得清清楚楚。那么这么浅的一条河,这么窄的一条河,他们为什么不趟过去相见,而只是含情脉脉地凝视着呢?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这句诗道出了多少难以言传的苦衷!原来是银河阻断了他们美满的婚姻,“盈盈”乃水之清浅物貌,“脉脉”乃人之含情貌。欲语谁诉,深情难吐,只好默默相视,以表恋情,情景并生,哀怨动人。矛盾之鲜明,表情达意之深切,情景之交融,声情之并茂,意境之浑融,雅俗之兼得,乃画龙点睛之神笔。而这苦衷是谁造成的呢?据说是天帝的惩罚,天上的悲剧是天帝造成的,而人间的悲剧是谁造成的?是动乱的社会,还是封建意识?由此可以看出诗人内心深处孕育着强烈的不满情绪。
明艳的华彩,娴熟的织技,坚贞的操守,幽怨的情思,兰心慧质,内外兼美,字字叙天上织女愁思,句句抒人间思妇离恨。似神似人,扑朔迷离,明说织女,暗写思妇,既是神话故事的再创造,又是汉末人们审美观念的写照;既反映了人们的爱情理想,又不游离于现实生活,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神话传说的神秘气息笼罩着秋夜星空,触动着身处幽闺的思妇的离情别绪,宇宙之神秘,冥冥造化之不可知,命运之无奈,作者很自然地就将天上地下、神话现实、织女自身融为一体。作者也正是从神话传说中捕捉到灵感,获得艺术的冲动,借此抒发内心的情怀,通过联想和艺术加工,创造出了崭新、感人的艺术形象;而这个形象也借助于神话传说使她更加真实、具体、感人。诗歌集中笔触,单从女方着手诉说,写相思而不能相聚的幽情恨意、离愁别绪,使之成为著名的闺怨诗。
[参考文献]
[1]宋•朱熹.诗集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2]杨效知.古诗十九首鉴赏[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2.
[3]徐明著.魏晋南北朝小说[M].济南:泰山出版社,2007.
[4]邱广君.牛女故事寄思情――《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赏析[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1996,(4).
——[宋]张先《菩萨蛮·七夕》
七夕,又名“乞巧节”、“少女节”、“女儿节”,因为时间在农历的七月初七晚上,所以又名“七月七”,在甘肃陇南一带也称之为“娘娘节”。七夕作为汉民族的传统节日,是少有的以女性为中心的节日之一。
七夕与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牛郎和织女本是天上的两颗星星,牛郎星本名牵牛,又称河鼓,隔银河与织女星相对。这两颗位于银河两侧的亮星,在上古时期就受到人们的特别关注,并成为上古人们确定季节的标志星。根据《夏小正》的记载,上古七月的傍晚之时,织女星就会出现在正东方向。人们以织女星出现的方位来确定七月的到来。这时的文字记载还只是纯粹的天文星象记录。《诗经·小雅·大东》:“维有天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这时的牵牛星和织女星尚未被人格化。在当时人的思想里,织女虽然具有“织女”之名,但却是不能从事实际治丝织布的织女;而牵牛,也仅仅是一只不能拉车的神牛而已。
战国末年、秦朝初年,在民间流行的择日数术书中出现了“牵牛以取(娶)织女,不果”的说法。据云梦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第一五五简正记“取妻”忌日说:“戊申、己酉,牵牛以取(娶)织女,不果,三弃。”在另一简文中说:“戊申、己酉,牵牛以取(娶)织女,不果,不出三岁,弃若亡。”何谓“不果”?事与预期相合的称果,不合的称不果。不果,即不能成为事实。此时的牵牛、织女尽管在人们的思想中已有男女之别,但他们毕竟还是天上的星辰,要结为夫妻,那是不可能的。云梦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第七十六正壹记祠星:“牵牛,可祠及行,吉。不可杀牛。”还是将其作为牵牛星祠祭。故,“牵牛以取(娶)织女,不果”是一句比喻的话,比喻那些事与愿违的选择。
《史记·天官书》说“牵牛为牺牲”,即供祭祀用的纯色牛;又说“织女,天女孙也”,即织女事天帝的孙女。汉甘公石申著《星经》卷下:“织女三星,在天市东端。天女主瓜果丝帛,收藏珍宝。”亦即是说,至司马迁著《史记》的时候(公元前145—公元前86年),牵牛还是祭祀用的神牛,织女则是“主瓜果丝帛,收藏珍宝”的女神。
东汉班固(公元32—公元92年)《西都赋》:“集乎豫章之宇,临乎昆明之池,左牵牛而右织女,似云汉之无涯。”唐李善注:“汉宫阙疏曰:昆明池有二石人,牵牛织女象。”可见 到了东汉前期,才有牵牛织女人格化的迹象。此时的牵牛已经不再是祭祀的纯色牛,而是同织女隔着天河(云汉)遥遥相对的牧童。但是还没有说他们之间有恋情。
最早描写牵牛织女爱情的文献是《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涕泣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此诗作者不详,从五言诗成立的时代,可推测《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建安时代的作品。1973年,四川郫县竹瓦乡出土的东汉墓石棺盖相对刻着牛郎织女画像:牛郎头戴三角冠,身着广袖长服,束带,左手抬举,右手牵牛,扬蹄飞奔。右方织女,头挽双髻,身着广袖长袍,体态轻盈,左手平举,右手执梭(或云绕线板),凝视对方。他俩之间留一空隙,似象征银河,遥遥相望。古诗十九首的“迢迢牵牛星”章,得到了考古资料印证。
西晋之前,民间传说,牵牛织女尚无七夕渡河之说。
《太平御览》卷三十一引东汉末年崔寔《四民月令》曰:“七月七日作麴,合蓝丸及蜀漆丸,暴经书及衣裳,习俗然也。”
《世说新语·任诞》:“阮仲容(咸也)步兵居道南,诸阮居道北。北阮皆富,南阮贫。七月七日,北阮盛晒衣,皆纱罗锦绮。仲容以竿挂大布犊鼻裈于中庭。人或怪之,答曰:‘未能免俗,聊复尔耳!’” 注引《竹林七贤论》曰:“旧俗七月七日,法当晒衣。诸阮庭中灿然锦绮。咸时总角,乃竖长竿挂犊鼻裈也。”
《世说新语·排调》:“郝隆七月七日出日中仰卧。人问其故?答曰:‘我晒书。’”
可见,西晋以前旧俗,以七月七日为曝经书及衣裳之日。晋人伪撰的《列仙传》《神仙传》《汉武帝内传》,又以此日为神仙下降之日。
晋人始以七月七日咏织女。西晋初在傅玄《拟〈天问〉》中有“七月七日,牵牛织女会天河”的话,不但让牵牛织女相会,而且将相会时间定在七月七日。
与傅玄同时的周处《风土记》不但有牵牛织女七夕相会,而且首次出现“使鹊为桥”,同时记载了民间七夕祭祀牵牛织女二星神、乞愿的习俗。
《风土记》:“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岁时广记》引)“七月初七日,其夜洒扫于庭,露施几筵,设酒脯时果,散香粉于筵上,以乞河鼓(《尔雅》曰:“河鼓谓之牵牛”)、织女,言此二星神当会,守夜者咸怀私愿。或云:见天汉中,有奕奕白气,有光耀五色,以此为征应,见者便拜而愿乞富乞寿,无子乞子,唯得乞一,不得兼求,三年乃得言之,颇有受其祚者。”(《初学记》,《太平御览》引)
晋张华《博物志》说:天河与海相通,有人在海上航行了很久,前十多天还可以看见天上的日月星辰,后来“茫茫忽忽亦不觉昼夜”,后来这个航海人到了一个“有城郭状,屋舍甚严”的地方,“遥望宫中多织妇,见一丈夫牵牛渚次饮之”。牵牛人问他“何由至此”,此人说明来意并问这是何地,牵牛人教他回去问成都卖卜人严君平。后来,他去成都,问严君平,才知道他到了天河。明代陈耀文撰《天中记》卷二引《荆楚岁时记》曰:“汉武帝令张骞使大夏,寻河源,乘槎经月,而至一处,见城郭如州府,室内有一女织。又见一丈夫牵牛饮河。骞问曰:‘此是何处?’答曰:‘可问严君平。’织女取榰(支)机石与骞而还。后至蜀问君平,君平曰:‘某年某月客星犯牛女。’榰(支)机石为东方朔所识。”唐代赵麟的《因话录》和北宋严有翼所编著的《艺苑雌黄》,都认为支机石就在成都的严真观中,是汉代严君平所留下来的。据说,今天安放在成都文化公园里那块高约数尺的“支机石”就是这么来的。姑妄听之!
南朝梁吴均撰《续齐谐记·七夕牵牛》:“桂阳成武丁有仙道,常在人间,忽谓其弟曰:‘七月七日织女当渡河,诸仙悉还宫。吾向已被召,不得停,与尔别矣!’弟问曰:‘织女何事渡河?去当何还?’答曰:‘织女暂诣牵牛,吾复三年当还。’明日失武丁。至今云织女嫁牵牛。”
梁殷芸《小说》云:“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机杼劳役,织成方锦天衣,容貌不暇整。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紝。天帝怒,责令归河东,许一年一度相会。”(明冯应京《月令广义·七月令》引)至此,牛郎织女神话遂成型。
随着七夕节日的固定,这个故事的版本也就多了起来。早期的版本就有《荆楚岁时记》转引道书所说的,牛郎迎娶织女时,借天帝二万钱下聘礼,久而不还,于是牛郎被天帝驱自“营室”,罚作苦工。这个故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婚嫁的一些习俗,即男方要给女方送金额较大的聘礼。民众把当时男女因经济原因造成的婚姻障碍折射到天庭,进而演化出牛郎织女的悲剧故事来。
人民不满意文献上记载的牛郎织女故事,近代民间又流传出另一种牛郎织女故事:据说织女是天上的仙女,王母娘娘的外孙女;牛郎是凡间的一个贫苦孤儿,常受哥嫂虐待,后来哥嫂分给他一头老牛,就把他赶出家门,让他自立门户。从此牛郎和老牛相依为命。有一天,织女偕同众仙女下凡,在清澈的湖中洗澡嬉戏,牛郎听从老牛的计谋,突然从湖边芦苇中跑出来偷走了织女的衣裳。其他的仙女们都上岸穿好衣裳飞走了,只剩下了丢了衣裳的织女。在牛郎的恳求下,织女嫁给了牛郎。婚后,两人男耕女织,相敬如宾,过起了幸福的生活。织女还给牛郎生了一儿一女。后来,老牛要死的时候,叮嘱牛郎要把它的皮留下来,到危急的时候披上以求帮助。老牛死后,夫妻俩忍痛剥下牛皮,埋葬了老牛。后来仙女们私自下凡以及牛郎织女成亲的事被王母娘娘知道了,她勃然大怒,命令天神下界抓回织女。天神趁牛郎不在家,抓走了织女。牛郎回家不见了织女,急忙披上牛皮,挑着两个孩子追上去。眼看牛郎就要追上了,王母娘娘心中一急, 拔下头上的簪子在天空中一划,就出现了一道波浪滔天的银河,牛郎再也过不去了。从此,牛郎织女只能隔河相望。后来王母娘娘被他们的真挚情感所感动,就准许他们每年七月七日相会一次。这也是经过人民选择,最终定型的牛郎织女故事梗概。
农历七月七日七夕节,又称中国情人节,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在郧西每年七夕节期间将举办隆重的“文化旅游盛会”来营造浓郁的浪漫七夕氛围,让游客在游览美景时。下面查字典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20xx郧西七夕文化节,一起爱上七夕情人节。
郧西天河七夕文化节介绍中国有个地方,叫郧西!郧西有条河,叫天河!郧西天河是世界上唯一一条与“牛郎织女”传说中的天河重合,有很多的七夕文化资源,在郧西能找到牛郎织女神话故事里的地形原貌,留存了许多的古迹和传说都与牛郎织女故事相吻合,郧西天河地域独特的天象及地理环境、蕴涵的人文资源、古老的史话诗词传说、淳朴的民间风俗习惯等七夕文化地源资源渊厚博广。
天河地域的观象:天象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天文历法著作《夏小正》记有天空明亮的织女、南门以及最显眼的天河。郧西地处中西部接合的湖北西北山区,背靠秦岭,脚踏汉水,境内有汉水和天河并交汇,与文献书中对“银河”的解释相吻合。星象图上,在由北至南的银河系西边是织女星,东边是牛郎星,而郧西天河西边是美女河(也叫麦裕河)、仙河、归仙河、银河,天河的东面是杨家河,这些河名和走向与天上的银河及牛郎、织女二星遥遥相对,正巧与天象对称。一边是美女仙人,一边是本土俗夫,这就好比一个是天上的仙女,一个是地下的牛郎,他们隔天河相望,诉说着亘古不褪色的爱情故事。
自然地貌的成像:天河临汉水,郧西是世界上唯一的汉水连天河之地,郧西天河,人们视其为天上银河,在郧西境内有许多自然地貌与牛郎织女故事中相互印证的景观在全国绝无仅有的。如:“牛郎庙遗址”、“娘娘山”“牛郎山”和“织女山”等自然地貌景观。而在郧西天河悬鼓观和天池庵却恰与星象图相反,说明了郧西人对冲破天河阻隔的期盼和对牛郎织女这对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祝愿。
郧西县是牛郎织女的故乡,是七夕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和传承地。20xx年,郧西县实施“旅游立县”战略,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建设中国“七夕文化之乡”。通过举办“七夕文化节”等重大活动,极大提升了郧西乃至十堰旅游业知名度和美誉度,促进了郧西旅游业的长足发展。8月23日大型情歌晚会是此次节庆活动的“重头戏”,由主题活动和集体婚礼两大部分组成。8月23日晚,郧西天河文体广场宾朋满座,群星灿烂。备受瞩目的第三届中国(郧西)天河七夕文化旅游节“真情放歌,情定天河”大型情歌晚会隆重举行,为广大观众带来了一场丰盛的视听盛宴。
郧西七夕文化节活动20xx郧西七夕文化节时间:20xx年7月27日—8月2日
20xx郧西七夕文化节地点:郧西县城及天河旅游风景区
以往七夕节是以“穿针乞巧”、“喜蛛应巧”、“投针验巧”、“拜织女”、“拜魁星”等形式的民间习俗悄悄在民间开展。近几年,郧西为弘扬传统民族文化,以文化为背景,持续传承弘扬郧西天河七夕文化,培植打造全国知名七夕文化节会品牌,加快推进“文化旅游强县•十堰西北门户”建设,每年在七夕节期间举办“文化旅游盛会”营造浓郁的浪漫七夕氛围,为来郧西的旅游的游客提供一个共享浪漫与激情的平台。
曾几何时,中国文化出现断层,西方文化乘虚而入。洋“节”东进,传统消退,直到韩国“端午节”申遗成功,人们才惊醒。于是,国人大声疾呼,保卫中国传统文化,让传统节日回归,重振民族的本土文化。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七夕”历史悠久,牛郎、织女的故事妇孺皆知。牛郎、织女对爱情的忠贞,赢得了中华民族的敬仰。这一美妙传说,向人们昭示着爱情的永恒。他们跨越时空的爱恋是西方“情人节”那几束玫瑰花和几颗巧克力所不能比拟的。
然而,传统的“七夕”在当前似乎被淡忘,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更加热衷于西方“情人节”,觉得浪漫,富有情调。
其实这是大众对传统文化的缺失。主要表现在文化内涵的消退,即传统节日失去了“文化记忆”,失去了节日的灵魂。就“七夕”而言,之所以被西方的“情人节”冲淡,还在于大众对传统文化的自卑和不尊重,总认为节日都是人家的好,月亮都是外国的圆。这种文化上的“崇洋”,是我们民族素质的缺憾。一些人过起洋节来通宵达旦,纵情狂欢,而对自己民族的节日兴趣不大。这是值得每一个中国人深思的问题。
根在陕西
《诗经》有云:“维天有汉,监亦有光。歧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彼牵牛,不以报箱。”,诗中的“歧”,在早期的中国历史指的就是今日陕西渭河流域的西府一带。
另据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开襟褛,人俱习之。”说明当时牛郎、织女的传说及风俗在汉代的西京已流传,而西京就是今天的西安一带。另外还有班固在《西都赋》中也说:“临乎昆明之池,左牵牛而右织女,似云汉之天涯。”据专家考证,公元前120年,汉武帝为征讨西南诸国,训练水军,在今西安市长安区斗门街办开凿昆明池,池畔东西两侧分别设立有牛郎、织女塑像,隔河相望,“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的名诗便由此而得。
如今昆明池早已变为良田,而牛郎、织女的两尊石质塑像仍保存完好,被当地群众供奉在庙里,并尊称之为“石爷、石婆”。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研究员贺学君认为,现在国内几个地方都在争“七夕”的发源地,各有各的道理,但唯有西安拥有如此丰厚的历史文化遗存,而且千百年来当地群众一直传承着这种文化资源。北京资深影视策划人周七月认为,“七夕”传统文化的根就在西安,历史悠久,流传广泛,主题永恒。根植民间是“七夕”传统文化的独特价值所在。
前不久,记者专程去长安斗门考察,“石婆庙”就坐落在东边一片旷野中,1956年“牛郎织女”石刻就被列为陕西省重点保护文物。“织女”像高2米,被安放在一个大殿里,而牛郎像高2.15米,萎缩在一家棉绒厂的后院里。两尊石像均为花岗岩圆雕,刀法粗犷,厚重朴实,虽经千年风雨沧桑,人物面容仍清晰可见。在“石婆庙”中,80岁的刘兴文老人还向记者介绍了牛郎、织女睡过的“石床”及用过的“石枕”。丰富的文化遗存与传说,使长安成为“七夕文化”的发源地已确定无疑。
等待复苏
“七夕节”即将来临,今年8月19日即农历的七月初七,在国家将“七夕”定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六大传统节日之后,前不久陕西省又将长安斗门石婆庙“七夕”传说列入全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又给“七夕”这个特殊的日子增添了灿烂的光彩,使其文化价值进一步升华。
“七夕节”尽管被一些人遗忘,但它的文化之火仍熠熠燃烧,正逐渐照亮着人们曾经暗淡的心。在“牛郎织女”的老家长安,每年正月十七和七月初七,都要举行隆重的爱情祈福仪式,十里八乡的人们纷纷赶来献祭,人数过万,扭秧歌、耍社火、唱大戏……热闹非凡。当然这里也不乏城里人,他们来此也为自己的爱情进行一次“年检”,使爱情更加稳固。
令人欣喜的是,在上海,去年青年们在“七夕”这一天登记结婚的成倍增加。而河北省则把传统的“七夕节”,定名为“河北七夕情侣节”。另外还有铁路部门增设七趟情侣专列,分别从武汉、上海、南昌、厦门等地开往武夷山,在那里举行关于“中国情人节”话题的讨论,并开展一系列情侣活动。所有这些都说明,年轻人并不是不喜欢“七夕节”,而是缺少必要的组织、浪漫的活动和参与的项目。
把“七夕节”称为“中国情人节”有专家称不妥,应称“爱情节”更为合适。如何恢复和发展,陕西师范大学张志春教授认为,首先要恢复既有的仪式,以文字与图像珍重地完整记录与保存。尊重民间活态的传承。同时融入不断出现的新内容,如乞巧活动的许多祈愿可以唤醒参与者的极大热情。此节日重点应放在下午与晚上,政府可考虑为年轻人放一天假,让这一活动成为以年轻人为主的全民介入的盛大节日。
宋元之际,七夕乞巧相当隆重,京城中还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世人称为乞巧市。宋罗烨、金盈之辑《醉翁谈录》说:“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在这里,从乞巧市购买乞巧物的盛况,就可以推知当时七夕乞巧节的热闹景象。人们从七月初一就开始办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车水马龙、人流如潮,到了临近七夕的时日、乞巧市上简直成了人的海洋,车马难行,观其风情,似乎不亚于最盛大的节日--春节,说明乞巧节是古人最为喜欢的节日之一。
关于牛郎织女的传说
七夕节始终和牛郎织女的传说相连,这是一个很美丽的,千古流传的爱情故事,成为我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
相传在很早以前,南阳城西牛家庄里有个聪明.忠厚的小伙子,父母早亡,只好跟着哥哥嫂子度日,嫂子马氏为人狠毒,经常虐待他,逼他干很多的活,一年秋天,嫂子逼他去放牛,给他九头牛,却让他等有了十头牛时才能回家,牛郎无奈只好赶着牛出了村。
牛郎独自一人赶着牛进了山,在草深林密的山上,他坐在树下伤心,不知道何时才能赶着十头牛回家,这时,有位须发皆白的老人出现在他的面前,问他为何伤心,当得知他的遭遇后,笑着对他说:“别难过,在伏牛山里有一头病倒的老牛,你去好好喂养它,等老牛病好以后,你就可以赶着它回家了。
牛郎翻山越岭,走了很远的路,终于找到了那头有病的老牛,他看到老牛病得厉害,就去给老牛打来一捆捆草,一连喂了三天,老牛吃饱了,才抬起头告诉他:自己本是天上的灰牛大仙,因触犯了天规被贬下天来,摔坏了腿,无法动弹。自己的伤需要用百花的露水洗一个月才能好,牛郎不畏辛苦,细心地照料了老牛一个月,白天为老牛采花接露水治伤,晚上依偎在老年身边睡觉,到老牛病好后,牛郎高高兴兴赶着十头牛回了家。
回家后,嫂子对他仍旧不好,曾几次要加害他,都被老牛设法相救,嫂子最后恼羞成怒把牛郎赶出家门,牛郎只要了那头老牛相随。
一天,天上的织女和诸仙女一起下凡游戏,在河里洗澡,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认识了织女,二人互生情意,后来织女便偷偷下凡,来到人间,做了牛郎的妻子。织女还把从天上带来的天蚕分给大家,并教大家养蚕,抽丝,织出又光又亮的绸缎。
牛郎和织女结婚后,男耕女织,情深意重,他们生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一家人生活得很幸福。但是好景不长,这事很快便让天帝知道,王母娘娘亲自下凡来,强行把织女带回天上,恩爱夫妻被拆散。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唐朝王建有诗说“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习俗在民间也经久不衰,代代延续。宋元之际,七夕乞巧相当隆重,京城中还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世人称为乞巧市。宋罗烨、金盈之辑《醉翁谈录》说:“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在这里,从乞巧市购买乞巧物的盛况,就可以推知当时七夕乞巧节的热闹景象。人们从七月初一就开始办置乞巧*** 物品,乞巧市上车水马龙、人流如潮,到了临近七夕的时日、乞巧市上简直成了人的海洋,车马难行,观其风情,似乎不亚于最盛大的节日--春节,说明乞巧节是古人最为喜欢的节日之一。
每年农历的七月七日,即七夕,又称乞巧节,这个传说和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七夕节始终和牛郎织女的传说相连,这是一个很美丽的,千古流传的爱情故事,成为我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 。相传在很早以前,南阳城西牛家庄里有个聪明.忠厚的小伙子,父母早亡,只好跟着哥哥嫂子度日,嫂子马氏为人狠毒,经常虐待他,逼他干很多的活,一年秋天,嫂子逼他去放牛,给他九头牛,却让他等有了十头牛时才能回家,牛郎无奈只好赶着牛出了村。牛郎独自一人赶着牛进了山,在草深林密的山上,他坐在树下伤心,不知道何时才能赶着十头牛回家,这时,有位须发皆白的老人出现在他的面前,问他为何伤心,当得知他的遭遇后,笑着对他说:“别难过,在伏牛山里有一头病倒的老牛,你去好好喂养它,等老牛病好以后,你就可以赶着它回家了。
牛郎翻山越岭,走了很远的路,终于找到了那头有病的老牛,他看到老牛病得厉害,就去给老牛打来一捆捆草,一连喂了三天,老牛吃饱了,才抬起头告诉他:自己本是天上的灰牛大仙,因触犯了天规被贬下天来,摔坏了腿,无法动弹。自己的伤需要用百花的露水洗一个月才能好,牛郎不畏辛苦,细心地照料了老牛一个月,白天为老牛采花接露水治伤,晚上依偎在老年身边睡觉,到老牛病好后,牛郎高高兴兴赶着十头牛回了家。回家后,嫂子对他仍旧不好,曾几次要加害他,都被老牛设法相救,嫂子最后恼羞成怒把牛郎赶出家门,牛郎只要了那头老牛相随。一天,天上的织女和诸仙女一起下凡游戏,在河里洗澡,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认识了织女,二人互生情意,后来织女便偷偷下凡,来到人间,做了牛郎的妻子。织女还把从天上带来的天蚕分给大家,并教大家养蚕,抽丝,织出又光又亮的绸缎。牛郎和织女结婚后,男耕女织,情深意重,他们生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一家人生活得很幸福。但是好景不长,这事很快便让天帝知道,王母娘娘亲自下凡来,强行把织女带回天上,恩爱夫妻被拆散。牛郎上天无路,还是老牛告诉牛郎,在它死后,可以用它的皮做成鞋,穿着就可以上天。牛郎按照老牛的话做了,穿上牛皮做的鞋,拉着自***己的儿女,一起腾云驾雾上天去追织女,眼见就要追到了,岂知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金簪一挥,一道波涛汹涌的天河就出现了,牛郎和织女被隔在两岸,只能相对哭泣流泪。他们的忠贞爱情感动了喜鹊,千万只喜鹊飞来,搭成鹊桥,让牛郎织女走上鹊桥相会,王母娘娘对此也无奈,只好允许两人在每年七月七日于鹊桥相会。后来,每到农历七月初七,相传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姑娘们就会来到花前月下,抬头仰望星空,寻找银河两边的牛郎星和织女星,希望能看到他们一年一度的相会,乞求上天能让自己能象织女那样心灵手巧,祈祷自己能有如意称心的美满婚姻,由此形成了七夕节。
关键词:苗族;天鹅处女型;分析;地域文化
同其他民族一样,苗族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丰富奇特的民间故事,它们的类型多种多样,天鹅处女型故事就是其中一类,它同其他类型故事一样深刻反映着苗族人民的多层面的生活,折射出浓郁的地域性特征。
一、中国 “天鹅处女” 型故事
天鹅处女型故事属于异婚故事,在中国有着丰富的异文传承,除在汉族中流传外,还在苗、藏、蒙、回、壮等30多个少数民族中流传。天鹅处女型故事的基本情节结构是:天女化身为鸟飞至人间洗浴、羽衣或法器被偷无法返回、被迫成婚、找到羽衣飞走。中国天鹅处女故事在流传过程中以此为“基本型”加减母题,形成众多的异文。
“天鹅处女”型故事范围界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以万建中为“在民间神话故事里,塑造了众多神采各异的既为动物又为‘处女’的两栖类形象,比如天上的天鹅、孔雀、大雁,水里的鱼、田螺、青蛙以及陆地上的老虎等,她们与人间好后生邂逅、成婚,我们把这类故事称为天鹅处女型故事。”[1]狭义的天鹅处女故事只指化身为天鹅或飞鸟的仙女与凡间男子结为夫妻的故事,本文文本主要选用广义的范围,以此从中分析其母题的变化增加。
钟敬文在《中国的天鹅处女型故事》一文中列举了我国流传的四个类型,即牛郎型、术士指引型、动物报恩型和孔雀衣型。笔者选取比较有代表性的故事《天女配九皋》、《往里今和七仙女》、《仙女的故事》、《孤儿和龙女》、《龙女配召赞》、《牛郎织女(一)贵州清水江流域的苗家传说》进行分析,从中找出其共同的叙事结构及体现的地域性文化。
二、苗族“天鹅处女”型故事的母题分析
“民间故事由简到繁、由单纯型向复合型的演变,有的是以原有故事为核心扩充情节,增益母题;有的则是将两个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故事拼接在一起,”[2]“天鹅处女”型故事的中心母题是女鸟变人,与凡间男子婚配,该类型故事的所有情节都紧紧围绕中心母题展开,苗族“天鹅处女”故事情节围绕中心母题展开形成多种变体。
变体一:天女下凡――与男子婚恋――生育孩子――天女返天――难题考验――妻子相助――夫妻分离。此变体有《天女配九皋》、《往里今和七仙女》、《牛郎织女(一)贵州清水江流域的苗家传说》、《仙女的故事》这些故事有完整的情节,同时在相同母题下,也会存在着差异,如《天女配九皋》、《往里今和七仙女》故事中天女返天是出于天女思念家人,带着丈夫孩子一同回天上,而《牛郎织女(一)贵州清水江流域的苗家传说》、《仙女的故事》中天女返天是发现了被牛郎藏匿起来的羽扇独自返回。前者为岳父母或舅子设计杀害情节做铺垫,后者则引出丈夫在帮助得以上天寻妻的故事情节。又如,结局有大团圆也有悲剧结束,《仙女的故事》是同两个孩子返回人间夫妻团聚,《天女配九皋》、《往里今和七仙女》则是夫妻被淹死变成柳树隔岸相望,儿子变成鸟儿夜夜哀啼。
变体二:龙女下凡――与男子成婚――遇到难题考验――夫妻破解难题。这个变体有《孤儿和龙女》、《龙女配召赞》,这些故事中母题有叠加,在牛郎织女型上揉入了田螺姑娘的情节,它们的共同点是天女都是被男子吸引,下凡主动帮助男子解困,婚成婚后遇难题,夫妻共同破解难题,夫妻面对的难题一般为县官、土豪,目的通常是试图调戏、霸占天女。夫妻同心同德战胜这些对头《龙女配召赞》是个很特别的故事,在故事中天女下凡的方式是踩歌踏月场,与召赞情投意合,召赞在“叟”的帮助下救了龙王而获得报恩的机会,而龙女的法宝是龙皮,召赞将龙皮烧掉使得龙女无法变回龙。《孤儿与龙女》的故事情节别的母题是孤儿受地主的挑拨将龙女赶走,后经历考验最终团圆。
在对苗族天鹅处女型的口头叙事文本分析的过程中,我们还发现,其 “天鹅处女”型故事的口头叙事还结合了苗族特有的民族音乐吟唱形式,能更好的抒感,如《牛郎织女(一)贵州清水江流域的苗家传说》: 苗岭山上的杉树是设笔直的了/ 苗家地方的杜鹃花是最鲜红的/清水江河里的木是最澄洁的了/ 亲爱的姑娘啊,/人世间你是最美丽的了.用生动的比喻,苗族特有的飞歌形式来表达爱慕之情。
三、苗族“天鹅处女”型故事的地域符号
经过对具体的文本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苗族“天鹅处女”型故事情节单元较为复杂,多重母题粘接,或叠加。故事中的信仰色彩和地域性文化较为明显。
(一)仙女原型是女神崇拜
仙女的形象是温柔善良、美丽无比,使用魔法为贫困的男子变出万物,同时在难题考验过程中解救男子,使其度过危机。这些故事情节的呈现都是苗族对女神崇拜的无意识体现。
在贵州黔东南苗族聚居区内,流传着众多与女神有关的神话、故事,如《仰阿莎》其主角仰阿莎翻译出来就是“清水姑娘”的意思,她出身于水井,自然万物都想与她“游方”;在《苗族古歌》中有《妹榜妹留》的神话故事,苗族的始祖被亲切的称为“蝴蝶妈妈是苗族的女神。仙女原型是女神崇拜,其重要功能之一是用母性的温柔、力量来满足人们在困难面前幻想的情感需求。
(二)苗族地域巫风与原始信仰融合
在天鹅处女型故事中,人间男子常通过拿走仙女的衣裳来实现与仙女的结合,这体现了先民原始信仰中的交感巫术观念。在苗族地域中还遗存着这样的原始巫术,如苗族佩戴银饰除了美观之外还有辟邪的功能,认为通过接触就能获得该物体的功能。
故事中仙女的魔法手段构成了故事的⑹瞿J剑这些魔法手段是民众生活中行为巫术的真实反映。如《天仙配九皋》中,七仙女用教九皋战胜父亲哥嫂所用的魔法,及四个竹筒,完成难题考验都是苗族生活中巫术的体现,在苗族天鹅处女型故事还有这么一些情节:
“凡有岔路的地方,他都丢下一根鸡毛,究竟有多少岔路,谁也数不清。”“每到一个岔路口,都有一只大公鸡给他报告”(《牛郎织女(一)贵州清水江流域的苗家传说》)
往里今就死了。七仙女见了十分伤心,把丈夫装在一口杉木棺材里,棺材盖上捆着一只公鸡(《往今里与七仙女》)
舅子们同七仙女说:“天底下的凡人死了,用什么来埋?”七仙女就。“用棺材和公鸡。”舅子们用棺材把九皋装殓了,捆只公鸡在棺材上,把棺材放在天水相连的地方(《天仙配九皋》)
“公鸡和鸡毛”以固定的程式出现在苗族天鹅处女型故事中,表现了生活中的巫术手段,在贵州黔东南地区,公鸡在丧葬仪式中经常出现,如在下葬墓穴中需要插鸡毛,清明“挂清”的仪式中也是经常出现,鸡毛也经常出现在苗族鬼师仪式中,被赋予了沟通阴阳两界的“信使功能”。 再如“把棺材放在天水相连的地方”,同《苗族古歌》中描述苗族祖先最早生活的地方一致,在苗族地区中,丧葬中死者头的方向要朝东方,以便灵魂回归到祖先那里。这些都是苗族地域民俗的呈现。
(三)苗族社会生活的折射
在苗族“天鹅处女”型故事中天女洗澡的地方却是在鱼塘,在故事流传的清水江流域的苗族地区多有稻田养鱼的习俗。苗族的天鹅处女故事中常见以砍树、烧树、播种、拾种子为考验项目的难题。这些难题实际反映了人类早期刀耕火中的生活方式的呈现。
苗族天鹅处女故事中还有以谋害女婿为目的难题。如《往里今和七仙女》。讲天公想方设法迫害牛郎,他首先想在赶场时让牛郎迷路,永远回不来,接着又想让牛郎剥树皮时滑下摔死,再又想在烧山林时用烈火将牛郎烧死,但牛郎在织女的帮助下逃脱了天公的迫害。岳父谋害女婿,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以岳父为代表的女性文化与以女婿为代表的男性文化的冲突。苗族婚姻形态的发展过程中有“不落夫家”的习俗,女子是主人,有权随时向男子提出离异,女子地位远比男子优越。岳父残害男子是母权制反抗新兴父权制的体现。
四、结语
地域的差异往往是自然地理环境、民族文化背景的不同所带来的叙事差异。民间叙事的地域性研究是复杂的,本文的研究仅从一个小视角窥探苗族口传叙事的特性,地域的差异、故事的讲述也只有回归到乡土地域文化空间中才能体现它的本质意义。
民间口头叙事是活的文本,随着时代的发展还会注入新的民俗事象。地域性研究在本质上更侧重于人的研究,侧重于人的生活世界,苗族民间故事地域性研究无法脱离历史地理视角,它的研究也会为挖掘苗族民俗文化贡献一份力量,在今天民族地域旅游热潮中展现苗族文化的多姿多彩。
参考文献:
[1] 万建中.一场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对话一从禁忌母题角度解读天鹅处女型故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6:42-44.
[2] 刘守华.“羽衣仙女”故事的中国原型及世界影响[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2:8.
[3] 丁乃通著,郑建威等译.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4.
[4] 万建中.20世纪中国民间故事研究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0 .
[5] 漆凌云.中国天鹅处女型故事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5.
[6] 黄景春,张 淦 中国少数民族天鹅处女型故事情节结构分析[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6,3.
本文所x故事资料主要出处:
[1]贵州大学中文系等编. 民间故事集[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1960,03.
[2] 谢馨藻 龙怡凡搜集整理,苗族民间故事[M].四川民族出版社,1987,08.
[3] 毕节地区文化局,毕节地区民委编 .苗族民间故事 第2集,1984,12.
1、中国四大民间故事分别是:《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
2、《牛郎织女》讲述的是勤劳的牛郎和织女在民间结婚。两人被王母娘娘拆散后,只能每年的七月七日在天上的鹊桥相会一次。《孟姜女》讲述的是孟姜女的新婚丈夫被抓去修长城,累死并被埋在长城下。孟姜女去送寒衣时,得知丈夫已死,哭倒了长城才找到丈夫的尸骨。
3、《梁山伯与祝英台》讲述的是梁山伯与祝英台在书院相识相爱,却被马文才破坏,两人双双殉情,最后化为一对彩蝶。《白蛇传》讲述的是千年蛇妖白素贞化为人形报答许仙的恩情,却因水漫金山寺被法海镇压于雷峰塔下,后来白素贞的儿子高中状元,才将母亲救出,一家团聚。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