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中生辅导书

高中生辅导书

时间:2022-05-24 23:06:4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中生辅导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高中生辅导书

第1篇

【关键词】高中生 英语阅读 策略

一、 注重自身阅读习惯的培养,防止养成不良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从学习之初就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提高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过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以下将从四个方面讨论高中生应当着重培养哪些良好的阅读习惯:

第一,高中生要养成朗读的习惯。通过实践可知,朗读能够帮助更好的理解和领悟文章的大意,同时能够协助集中注意力,提高阅读的效率。高中生在平常的阅读中要适当进行朗读,朗读的过程中能够帮助记忆单词和词组,读多了还能形成英语的语感,同时练习了口语和发音,全方位提高英语水平。

第二,高中生要养成精读和泛读的习惯。精读指的是在阅读过程中逐字逐句的仔细阅读,记下每一个单词和词组,查阅其用法,精细地学习每一个知识点;泛读则不同,是要广泛大量的阅读,不拘泥于每一个词句,提高阅读的速度,大量的阅读。精读有助于高中生精细的掌握每一个词汇和语法的用法,泛读能够帮助高中生开阔视野,扩大词汇量,丰富英美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因此,高中生在平时阅读时要把握好精读和泛读的量,全面提高英语阅读能力。

第三,高中生应当适当学会用英语思维来思考问题和表达观点。养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能够帮助高中生在将来的英语学习中正确的输出,在表达观点和想法时,能够更加地道,摆脱母语的思维限制。

最后一点,同样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养成持之以恒的学习习惯,坚持每天都进行一定量的精读和泛读。学习英语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必须要从小养成每天阅读的习惯。

二、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具备良好的阅读习惯为提高英语阅读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在阅读过程中还应当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技巧。首先,作者将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对英语阅读方法的总结:

1.课内精读。上文中我们提到了精读和泛读,但是对精读和泛读的范围并没有提及,现在就来讨论下应当精读哪些内容。首当其冲的就是课文,高中生课本上的课文必须作为重点精读的内容。因为这些课文都是教育部的专家们在编写教材时精挑细选出来的、历久弥新的内容,既是经典,同样具有教育指导性。高中课本中的课文多选材于文学名著,高中生在精读的时候应当首先认真仔细的过一遍课文,然后将文中的词汇和短语总结出来,查阅它们的意义和用法,做到对整篇文章了如指掌,找出不懂的地方咨询老师,解决问题后做标注,以便于后期的巩固和复习。

2.课外泛读。我们知道,只掌握课本上的知识对于英语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高中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课外知识,在阅读课外作品的时候,就可以使用泛读的方法。泛读的范围非常广,可以阅读文学名著,从简单的名著开始,如中英文版的《小王子》、《鲁滨孙漂流记》等,也可以阅读一些简单的适合高中生的英语报刊杂志,如《双语周报》和《21世纪报》等。阅读的时候不必咬文嚼字、精雕细琢,只要读懂文章的大意即可,通过泛读,主要是能够让高中生了解到更多的英美文化,扩大词汇量,学会在语境中猜出生词的大致含义,熟悉英文的表达方式等。

三、制定适合自身的英语阅读计划

接下来,将以作者自身为例,谈谈如何制定合理的英语阅读计划:

首先,不能局限于课本上提供的阅读材料,课本上的材料是必读内容,每天还应当找一到两篇课外的文章进行阅读,比如购买一些课外辅导书,辅导书上会提供一些比较好的文章,高中生应当进行一定的筛选,然后完成阅读计划,阅读的同时应当做好阅读笔记,便于后期的巩固。

其次,每个星期规定好固定的阅读量,按时完成任务。比如规划好这一周要阅读几篇财经类文章,几篇政治类文章,几篇文学作品,在完成好一周任务量之后还要进行自我检查。也就是说,汇总每日的阅读笔记,每周进行总览,并复习巩固这一周学习到的所有知识,确保每天完成的阅读和积累的知识不会遗忘太多。

最后,应当以学期为单位制定学习计划。在每个学期开始之时,从书店购买一定量的英语阅读书,比如说买两本英文散文、两本英文小说,两本英语词汇书,甚至可以将英语练习题和试题作为阅读的对象,买几套试题。每个学期完成这些任务后同样需要进行学习的汇总工作,制作属于自己的错题集,收集这一学习自己发现的问题和难点,并总结解决办法;制作属于自己的英文读书笔记,记录下好词好句好的用法,便于将来整理和回顾。

四、总结

高中生应当学会自主学习英语阅读理解,提高英语课外阅读的质量,精选阅读内容,学习正确的阅读策略,培养良好阅读习惯,为将来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同时,有意识的大量阅读,一方面扩大词汇量,另一方面培养语感,而这两方面是掌握一种语言的两大支柱。读的东西多了,词汇量随之扩大,语感随之增强,阅读理解的能力也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

参考文献:

第2篇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合理利用网络,做文明上网高中生》。

众所周知,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网络给我们带来了便利,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他用他的丰富的资源不断的充实着我们的思想,但是,如果不合理的利用网络,他给我们带来的却是思想堕落,失去斗志的危害,甚至会使我们丧失前途。

网络是有利的。面对网络,我们自叹不如。如此渊博的知识世界,他能够尽收眼底,让我们可以足不出户,尽知天下事。网络资源,网络信息,填充着我们空洞的大脑。

但是,面对网络的诱惑,我们能抵制吗?我们正处在青春叛逆期,网络的多姿多彩,以及所展现的五彩缤纷的世界,我们能正确利用吗?

许多同学进网吧,在网络游戏的世界中沉迷,荒废了学业,迷失自我,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在学校内,许多同学拿手机,用手机上网聊天,考试时,用手机搜答案的现象也不罕见。在家庭中,上网聊天,浏览不良网页,玩游戏,这些情况也时有发生。网络的诱惑,我们不能抵制,网络的多姿多彩,成了我们成功路上的绊脚石。

网络这把双刃剑,我们该如何使用?

面对网络,我们要以正确的态度面对他,不可否认,网络对我们的学习有利,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得到更多书本以外的知识,把网络当成一本课外辅导书,给我们指点迷津。但是,面对网络有弊的一面,我们也要提高自己的自控能力。像网络游戏等这些东西要学会摒弃,要学会控制自己,抵制不良诱惑。我们要用用心去感受网络带来的利,同时也用心体会网络带来的弊。

同学们,高中三年我们怎样度过?面对发展如此迅速的信息时代,我们应该怎样度过?难道真的要用网络游戏来填充吗?我们为何不抓住网络这把钥匙,合理利用网络,真正的去感受网络带来的利呢?既然我们来到了莱芜一中,就应该认真学习,脚踏实地。在考试时,不能再用手机艘答案,在课堂上,不能再用手机上网聊天,在家里,不能再随意浏览不良网页,更不能随意进出网吧。

同学们,网络是充满诱惑的。我们应该要学会抵制这些不良诱惑,我们正处在增长知识的黄金阶段,不能因为网络的存在而荒废了学业。从现在开始,学会文明上网,合理利用网络,做一个态度积极,脚踏实地的高中生吧!

第3篇

据了解,阅读动机是反映阅读需要、引起阅读行为、满足阅读愿望的内部动力。通俗地说,它反映读者为什么要阅读,以及阅读什么,如何阅读的主观原因。中学生处于人生的断乳期向亚成熟期的发展阶段,探讨这个特殊群体的各种阅读动机,把握其动态、发展的阅读需要,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的阅读之路,是图书馆老师的职责。本文对中学生阅读动机的探微以本馆读者数据库的数据为支持:有六年借阅情况的跟踪统计,有各个年段的单独分析,有个别同学的抽样调查,据此分析出中学生阅读动机和习惯。

学生阅读时间有限,阅读量偏低(主要以课本和辅导书为主),阅读场所大多都在家里,且书目多以科幻类、经典文学和励志类的书。

阅读信息多以个人兴趣为主,来源主要是同学推荐和影视作品,书店或网上购买和下载成为他们获取读物的主要途径。

阅读的时间不同,学校、年级、性别、文理科之间都有显著的差异。

学生对图书馆(尤其是校图书馆)的利用率较低,家庭阅读氛围偏弱。

网络改变了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方式,学生倾向于手机式的碎片阅读,缺乏系统的阅读。

互联网、图书馆、学校、家庭阅读氛围都对学生的阅读有着重要的影响,怎样更加有深度的阅读,研究认为,图书馆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促使学生“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在阅读中吸取营养,走向成功。

1.图书馆应拓展服务方式和内容,积极开展应对高中生的阅读服务,提高学生对图书馆的利用率,通过营造氛围激发兴趣。图书馆需要持续地布置一个幽雅的阅读环境,如挂上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壁画、名人名言等,营造读书求学的氛围。图书馆管理员要积极、主动、热情地为学生提供阅读服务,使学生一到图书馆就被浓浓的“书香”氛围所感染,产生阅读欲望。幽雅的环境和到位的服务能更好地吸引学生,让学生迷上图书馆。

2.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对高中生网络阅读进行引导。“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阅读内容产生浓厚兴趣时,就会积极主动地去认识、思考和记忆。图书馆应该在新生入学之际,就与学生管理部门联系一起了解学生、分析学生,参与入学教育系列活动。图书馆管理员需重点介绍图书馆的功能和阅读的意义,让学生产生好感。当学生对阅读产生浓厚兴趣时,就会积极主动地去阅读。馆员也应多与学生交流,及时的了解学生的现实需求,针对学生不同年级、不同成长阶段为其提供适合其发展的书籍,让学生能得到一个较为准确的,系统的与阅读。

3.阅读是一个充实内在的过程,不断吸收、存储,但阅读地价值体现在它的输出,输出什么样的思维、认识、见解。图书馆应重视高中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通过开展活动激发兴趣。手机阅读固然重要,但如果学生因此习惯形成碎片式阅读那将更加棘手。因此图书馆应努力创设各种机会为学生形成系统的阅读习惯而努力,联合各部门(教务处、团委、学生会、各教研组)和学生社团(读者服务社、文学社、读书社、演讲团等)经常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如读书经验报告会、读书心得征文、读书演饼比赛、手抄报比赛等,通过这些活动,浓化校园的读书氛围,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吸引和带动学生自觉地投入到课外阅读中去,同时让学生在活动中积累成功的读书体验,提高读书效益。让学生因而养成系统的阅读习惯,为以后的深度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其可以真正的从阅读中收获知识,提高素养。

4.以创建“书香校园”为契机,激发阅读兴趣。建立“书香班级评定制度”,为学生读书活动提供“一条龙”选书、导读、点评等服务,定期向学生提供新书报道、书评和摘要,并及时收集各班级的新颖生动的读书心得和书评文章,通过校园网站、宣传板报等形式发表出来。同时,在各年级各班级培养和发展读书积极分子,开展书香少年、阅读之星等评选活动,树立榜样,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5.为了保障阅读措施和阅读活动的有效性和持续性,有必要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从经费、技术、人员、政策等方面给予保障,促进高中生阅读健康有序的发展。招聘专业的从业员用来解决电子、网络阅读的技术问题;为现有馆员进行系统的培训,使馆员能够更好的了解读者的阅读需求,从而提供更专业和针对性的服务。

第4篇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当代高中生在消费观念上发生很大的变化。目前,大部分家庭只有一个小孩,尤其是大城市,父母把所有的爱都寄托在孩子身上,在这种优越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往往不善于选择,容易盲目跟风。在日常生活中,只要孩子向长辈要钱,一般都会满足,家长很少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消费引导。培养高中生正确的消费观,有计划的进行消费,这绝不单单是如何消费的问题,更是教育高中生如何做人的问题。因此,家长、学校以及全社会都有义务为正在走向成年人的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引导高中生理性消费,培养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1 长沙市高中生消费现状调查

1.1 被调查对象信息

本次调查的对象从长沙市三所高中的高中生进行调查,共调查对象共300人,高一学生100人,高二学生100人,高三学生100人。

1.2 被调查者主要消费

统计结果显示,高中生每月消费额主要集中在500-1000元,大多数高中生的消费水平为中等偏下,月消费水平过高的只占少数,通过调查高中生每月消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零食消费。零食方面的消费是高中生消费的一大支出,根据调查每个高中生平均每月零食上的消费在200元以下的占32%,200~300之间的占42%,300以上的占26%。通过对三所学校的校园超市的调查发现,平均每个超市的日收入都在5000元左右,一到下课学生们都会去超市购买零食,每次消费基本都在5~8元左右,有的学生能花到20元以上。特别是夏季,部分学生可能一天会去好几次去超市消费。

(2)服装消费。目前所有高中都要求在校高中生穿校服,但是正处在青春期的的学生还是特别在意自己的外表形象,他们热衷追求时尚名牌,喜欢追赶潮流,在乎别人对自己外形的评价,希望通过外在的形象来展示自己的个性达到与众不同的效果。另外,很多女生每月的服装费用高于饮食费用,很多女生都为了减肥控制食欲;也有的女生为了把钱省下来买衣服和化妆品,甚至不顾身体营养每顿省吃俭用。

(3)学习消费。高中生的学习消费主要包括书本费、学习用品费、补习班补课费等。补课费用一般由父母直接缴纳,高中生主要学习消费在于购买各种辅导书。每学期在购买参考书上的钱都在几百元,在调查中我们发现,高中生在购买参考书上“盲目性”的消费普通,很多学生不注重实效性,主观认为多买几本总比少买好,结果许多参考书课程结束了,还没有使用。

(4)交际消费。当前交际消费在高中生中比较普遍的,主要表现在同学之间的互请吃饭、互赠礼物等消费。在调查发现,当前高中生去外面请客吃饭特别频繁,随着年级增高,在外聚会越频繁,一般会利用周末、节假日、生日与同学聚会,每次去饭店消费在100元以下的占20.5%,100~200元之间的占61.5%,200元以上的占18%。随着交际消费的增多,同学之间攀比现象更加明显,给一些条件不富裕的家庭造成了严重的经济负担,同时也给个别经济条件一般的学生也带来了思想负担,这样不但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也影响的学生们身心健康的发展。

1.3 存在的问题

(1)消费存在盲目性。由于高中生缺少相应的社会生活经验,缺乏相应的理财能力,对事物的分析能力还没完全成熟,做事情想问题容易感情用事,容易冲动,因此,在消费过程中经常出现没有目的、没有计划,特别盲目的问题。只要是自己喜欢的东西都会想办法立刻购买。他们只是一味的追求时尚,不考虑自身家庭的实际收入,有时甚至盲目的追求高档名牌货。通过调查发现,有些学生认为,穿戴服饰,使用的手机只有越贵才越能体现自身的价值。还有一部分学生是狂热的追星族,他们紧跟明星的步伐,只要能够买到明星穿过的衣服,看场明星办的演唱会,将不惜一切代价。有的家长甚至为满足孩子的愿望不惜借高利贷。这些惨痛的代价都告诉我们,引导高中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已是迫在眉睫了。

(2)攀比现象严重。由于高中生普遍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在消费过程中存在很严重的攀比现象。很多学生在消费过程中不顾自己的实际需要,而是认为如果自己用的东西档次太低会被其他同学看不起,因此,一味的向别人看齐,偏激的认为自己买的东西一定不能比别人的差,要不然会被其他的同学看不起,在学校里会很没面子。尽管很多家庭经济条件一般学生的消费水平稍低一些,但很多父母哪怕自己不吃不喝,也要让孩子吃好、用好、玩好。在很多家庭的消费中孩子的消费几乎占了一半,家长对孩子的一味迁就与顺从是高中生在消费中攀比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3)重物质消费。调查发现,在高中生普遍存在消费结构不合理,注重享受性消费,忽视精神消费。大多数高中生很少考虑所买的东西是否对自己的学业有帮助,只在意眼前物质欲望的满足,而忽视了对未来发展的投资。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学生手中的零花钱都用在了物质消费上。他们很少买书(学习参考资料以外的书籍)、读报,而是把钱都用在了买服装、零食、交际娱乐活动上。学生的书包里装着名牌手机和最新款的电子产品,身上穿着最时髦的名牌衣服,这已经在高中生群体里成了普遍现象。比起精神上的愉悦,学生更看重新潮物品给他们带来的短暂的满足。

(4)浪费现象严重。目前,高中生在吃穿方面的浪费现象较为严重,在调查中发现,如,就餐时存在严重浪费,只要菜饭不对胃口,基本全部倒掉了。高中生在衣着方面也存在着严重的浪费现象,喜欢追求时尚,在意别人的评价,当别人评价着装不好时,不管衣服是否是新衣,只要衣服旧了破了就要换新的,有的甚至还是七成新就被扔掉了。

2 引导高中生合理消费的途径

2.1 加强家庭消费教育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父母的消费习惯及消费行为会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到孩子,当孩子成人步入社会独立生活后,其消费特点必然带有原来家庭消费的习惯。

(1)父母以身作则,作消费榜样。父母的消费习惯和观念会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的传给孩子,父母在生活中的行为点滴,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对孩子的影响很大,因此,父母要言传身教,身体力行,给孩子作出勤俭节约,吃苦耐劳,不盲目消费的好榜样,从小就注意培养孩子勤俭节约,吃苦耐劳的好习惯,让孩子学会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财富。

(2)合理规划开支,培育理财观念。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重视对孩子进行理财观念的输导,运用不同的方法引导孩子的消费行为,及时发现孩子在消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加以解决,逐步培养孩子的理财观念和消费意识。一是提供合理生活费。作为父母应该适度的给孩子提供零用钱,本着既满足了孩子在生活中的正常开支的需要,又没有多余的钱让他们乱花。二是从小培养孩子的储蓄意识。父母在高中阶段就应该开始培养孩子的理财消费,在对孩子进行理财教育中因经常向他们传递储蓄的观念。可以帮孩子建立一个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可以鼓励孩子每月节约一部分零用钱存起来,告诉孩子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实现自己的愿望。

(3)公开家庭开支,培养责任感。家长要转变观念,要让孩子参与到家庭的日常生活中来,让孩子了解家庭的基本收支情况。当家里有较大的经济支出时,询问孩子的意见,当家庭遇到经济困难时,及时向孩子说明情况,解释清楚。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而且也能让他们珍惜父母的血汗钱。

2.2 加强学校消费教育

目前,高中学校一般都把成绩和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的标准,却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学生的消费教育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学校如果能够合理利用时间向学生传授消费知识,不但培养了学生勤俭节约合理消费的能力,对学生日后走向社会大有裨益。

(1)重视消费教育,加强思想引导。在全面提倡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学校不但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各个方面的全面发展。要组织教师进行相关的培训,使教师转变观念,不仅重视学生文化知识的学习,更要重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注重学生的理财消费教育,利用周一开班会和思想政治课的时间向学生传授一些理财消费知识,主要是消费观念、消费方式、消费计划、消费者权益和保护等,引导学生树立理性消费的意识,培养学生合理消费的能力,让学生认识到法律赋予自己的权利,懂得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消费权利。

(2)利用课堂时间,传授理财知识。高中阶段学生学习任务相对繁重,学生肩负着考大学的重任,压力较大,但也不是一点时间都没有,有些文化课也会涉及到相关理财消费方面的知识,老师应该抓住这些机会,理论联系实际,在课堂上向学生讲授一些实用的消费理财知识。一是高中阶段的政治课就有涉及经济方面的知识,老师可以在向同学讲授这部分知识的同时,再给同学介绍一些理财方面的知识,这样,不但可以把枯燥的书本知识和学生感兴趣的课外生活理财知识结合在一起,还可以使学生养成理性消费的好习惯。二是高中阶段的数学课也涉及到存款利率的题,老师就可以顺便介绍一下存款储蓄的知识,鼓励学生进行储蓄,把日常正常生活开销外的零花钱都存到银行,有计划的进行消费,给自己设定一个短期目标,通过储蓄积累来实现。学生在实践中得到了储蓄带来的成就感与快乐,不仅锻炼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还有助于提高学生勤俭节约的意识。

(3)引导学生正确的参与消费活动。老师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可以利用学校周围的环境,让学生参与到一些消费活动中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真正的消费活动中养成合理的消费习惯,引导学生理性消费。一是要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引导学生购买书籍,杂志,规定学生每个月要读几本书,并做一些读书笔记,与其他同学一起分享讨论读书后的心得体会,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二是要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和需要,购买一些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参考书,学习用具,有助于自己未来长远发展的东西。三是学校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此类社会公益活动,投身公益事业,引导学生树立无私奉献的人生观。

(4)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充分利用各种黑板报、图片、宣传栏、展板,来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在学校内形成一个良好的风气,大部分学生就是因为没把注意力都放在学习上,才会更加关注学习以外的东西,从而产生一些不良消费的现象。老师要对传统的授课方式进行变革,用各种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来调动学生对学习积极性。学校也可以通过举办这种校园文化活动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活跃学校的氛围。一个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有助于学生把注意力都集中在学习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中去,从而避免了大量不良消费的产生。

(5)加强校园周边环境的治理。环境对人们的影响是特别大的,特别是对各方面还未成熟的高中生来说外部环境对他们有极大的影响力。因此,学校和有关部门一定要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治理和整顿,对于网吧、歌厅这种不良场所一定要坚决取缔。加强对校园周边餐馆、商店等小商贩的监管力度,为学生创造一个健康,向上的校园周边环境。

3.3 优化社会消费环境

高中生的日常消费习惯和消费行为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受到社会的影响,因此,为了改善高中生的不良消费问题,社会和有关部门应当为他们构建一个健康向上的消费外部环境,为高中生创造一个和谐、健康、文明的消费环境。

(1)大力提倡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一是要充分依靠传媒。当前消费者的选择受传媒的影响很大,要坚持发挥舆论的正确导向作用。高中生可以通过网络,手机,电视等途径接触到有关消费方面的宣传,因此,应该通过各种宣传媒体,网络大力宣扬勤俭节约的精神,帮助消费者树立科学正确的消费观,广大媒体可以利用宣传优势,对社会上的一些盲目攀比消费行为及消费现象进行讨论,引起社会各界对这一现象的广泛重视。

第5篇

一、组织化学兴趣小组

经过小学、中学阶段的全面教育,高中学生已初步具备了良好的素质。如兴趣广泛、思路敏捷、反应迅速、领悟能力强,即通常所说的“聪明”;精力旺盛、勤奋好学、求知欲强、自尊自爱,善于独立思考,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和见解。他们有较强的动手能力,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好奇心。我们认为具有一定的上述素质的高中学生就是我们参选的竞赛苗子。对于参加竞赛的学生,不但在学习上要满腔热情地指导他们,同时还要关心他们的生活,特别是有困难时给予可能性的解决,营造一个良好的培训环境,使他们稳定地、全身心地投入初期培训活动中。

二、根据竞赛大纲,做好前期指导

在培训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培养学生具备坚实的基础知识。

总得来说,具备坚实的基础知识,一是指要有本学科足够宽的知识面,二是要有足够深的知识层次。我们要依据因材施教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讲授完高中化学的全部基础知识,并定时进行检查,发现遗漏问题及时补上。为了使学生对基础知识有较深层次的理解,可以为他们每人配备一套大学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教材及相关的辅导书,在讲授中学某一专题时,适当地渗透大学知识。

第二,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探索知识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是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钻研问题、开拓眼界的一种原动力。利用化学科的特点(思考性、直观性、实验性)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形成稳定的兴趣,重视兴趣广阔性的培养与兴趣持久性的协调,提高兴趣的境界,诱发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培养其钻研创新的精神,是很有必要的。可以结合培训辅导内容,贯穿化学史,讲杰出化学家的重大贡献;联系化学事实,展望化学前景,讲新材料、新能源、新发现;提供实验条件,创造动手机会,探索实验成因,开放实验室;开办化学专题讲座,写化学小论文;制作化学教具和进行其它科技小制作等。

第三,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能力。

由于参赛的学生是高一、高二年级的学生,还没有学完高中化学学科的全部内容,所以竞赛试题的命题范围基本上局限于于高一、高二学过的化学学科内容,其中绝大部分还是属于基础性较强、思维要求不是太高的试题,只是跟高考试题相比,许多知识来源于中学课本,又远远超出了中学教学大纲的要求,有许多知识来源于大学各年级的知识。这就要求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较多知识量和信息量的消化、吸收、储存和运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应该是我们辅导的一个主要目标。

第四,培养学生较强的实验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在化学竞赛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越是层次高的竞赛,实验试题所占的份量越重,而且实验能力的提高和其它能力的提高是相辅相成的。在实验能力培养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直接获得化学感性认识,巩固并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训练学生熟练规范化地掌握基础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如分析天平的使用,移液管、滴定管的正确操作,标准溶液的配制,物质的分离和提纯——过滤、倾析、蒸发、萃取、分液、结晶);锻炼学生独立驾驭实验过程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良好的科学素养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我们还要求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实验器材、药品,确定实验步骤,分析实验结果。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安全性问题,要让学生掌握一些常见的应急措施和方法,做到处事不惊。

第五,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发生和发展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差异就是思维品质(深刻性、敏捷性、广阔性、灵活性和创造性等)。发展和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是发展思维能力的突破口。

三、学校应定期组织校级竞赛

学校定期组织竞赛是为参加全国高中生化学竞赛做好充分准备,这一措施有利于学生在全国竞赛中取得好成绩。我校制定的校级竞赛规则如下:

为充分满足部分同学学习上的高要求,并使我校的学科竞赛能广泛、有序、深入、持久地开展,为学校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选拔人才,特拟定本规则。

竞赛时间:每学期期中考试后。

报名办法:以班级为单位,各科课代表负责报任课教师(每学科每班报名人数不得超过15人),由高一、高二化学备课组长汇总,定期考试,统一阅卷,按成绩由高到低录取各30名。

四、竞赛辅导教师要经常收集、整理和编写竞赛资料

第6篇

一、分化原因

1、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差。

学生由初中升入高中,由通俗的形象语言,一下变到抽象的集合语言,函数语言,学生的思维能力跟不上;初中的平面几何使学生形成了视觉上定势,到了立体几何学生思维很难扩充到整个空间,因此学生感到高中数学很难,由于产生这种畏难心理,学习数学的信心就受到挫伤,学习落伍在所难免了。

2、初高中思维方式不同。

初中阶段,很多老师为学生将各种问题建立了统一的思维模式,初中生习惯了一种机械的便于操作的定势方式,而高中数学思维形式上产生了很大变化,这种思维能力要求的突变,使高一新生感到不适应,故而导致成绩下降。

3、知识内容的量急剧增加。

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明显不同的是,知识内容的急剧增加。单位时间接受知识的量与初中相比,增加了许多,辅助练习消化的课时,相应减少,高一新生不能适应。

4、被动学习。

许多同学进入高中后还像初中那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老师惯性运转,没有掌握学习的主动性,表现在不定计划,坐等上课,课前不预习,对老师上课的内容不了解,上课忙于笔记,没听到“门道”。

5、学习方法不得法。

许多学生上课不专心听讲,对要点听不到或听不全,笔记记了一大本,问题一大堆,课后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间的联系,只是赶做作业,乱套题型,对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一知半解和机械模仿,死记硬背,上课根本不听,自己另搞一套,结果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不但是高中阶段学习上的需要,还会使学生受益终生。但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一方面需要教师的指导,另一方面也要靠老师的强求。教师应向学生介绍高中数学特点,进行学习方法的专题讲座,帮助学生制订学习计划。这里,重点是会听课和合理安排时间。听课时要动脑、动笔、动口,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中,而不是只死记结论。教师应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推荐课外辅导书,以扩大知识面。提倡学生进行章节总结,把知识串成线,做到书由厚读薄,又由薄变厚。有计划地召开学习方法交流会,让好的学习方法成为全体学生的共同财富。

6、不重视基础。

一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同学,常轻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习与训练,经常只知道怎么作就算了,而不去认真演算、书写,但对难题感兴趣,以显示自己的水平,好高骛远,重“量”轻“质”陷入题海,到正规作业或考试中,不是演算出错,就是中途“卡”壳。

二、对策

1、课堂教学直观化。

高一课堂教学必须直观化、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尽可能地运用实际模型进行观察、操作,引导学生进行概括,抽象。集体语言应举些生活中对象为元数的集合例子,要多用文氐图,进行直观解释、用坐标、数轴帮助理解分析。立体几何的初始阶段,让学生准备几块纸板,直铅丝、多进行实际观察,通过直观图与模型的对照逐步培养空间想象能力。立体几何应由模型、过渡到模型,图形并用,进而发展到只用直观图就想出空间。图的实际位置关系,可独立作图,表示空间元素的位置关系。

2、降低思维层次,使其适应学生的思维水平。

高一教材是用集合语言给映射,函数下定义而集合语言本身就很抽象,再加上自变量与函数值的对应关系内涵隐晦,学生很难理解,在此提出高要求是不适合的,教学应从初中数学描述性定义的出发,对特殊函数,y=2x+1,y=1/x,y=x2,x的取值范围,y的取值范围,先用集合表示,再给定义域值域下定义,然后引导学生研究这些函数在定义域和值域建立了怎样的对应关系,进而给函数下定义,这些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用已有知识引进新知识,用特殊函数描述一般函数,就可以与学生思维能力相适应。

3、梳理知识结构,形成板块结构,实行“整体集装”对知识结构要表格化、使知识结构一目了然、类化,由一例到一类,由一类到多类,由多类到统一,链式递进。如立体几何公里,可串联起点共线,线共点,作线面交点,作面面交线,几类问题,同构于同一知识、方法,其次引导学生多总结、归类。建立立体几何知识结构网络。

4、加强学法指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数学学科担负着学生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任。学习数学要讲究“活”,只看书不做题不行,埋头做题,不总结积累不行,对课本知识,既要能钻进去,又能跳出来,结合自身特点,寻找最佳学习方法,华罗庚先生倡导的“由薄到厚”和“由厚到薄”的学习过程,就是这个道理。方法因人而异,但学习的四个环节,(预习、上课、整理、作业)和一个步骤(复结)是少不了的,因此教师要教给学生怎样制定计划,怎样预习、怎样整理,并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作业。

5、循序渐进,防止急躁。

由于学生年龄较小,阅历有限,为数不少的高中生,容易急躁,有的贪多求快,囫囵吞枣,有的拼上几天就想取得大的进步,遇到挫折,又一蹶不振,针对这些情况,我们让学生懂得学习是-个长期的巩固的知识,发现新知识的积累过程,决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要扎扎实实打好基本功,将来才能取得好成绩。

第7篇

关键词:混合式学习;高中语文;语文诗歌;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0-0136-01

1.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现状分析

1.1 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兴趣不高。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在高中诗歌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采用的教学手段比较单一,学生学习诗歌的积极性不高。根据目前的高中诗歌教学现状来看,部分高中语文教师仍然是灌输式教育,这种方式直接造成课堂气氛沉闷、乏味、枯燥,降低了学习学习的积极性。

1.2 学生探究能力较差。根据目前的高中诗歌教学现状来看,很少有学生会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大多数学生比较依赖辅导书和老师,学生极度缺乏自主创新能力。

1.3 很难实现因材施教。在课堂上老师除了完成每天的教学任务,有时还会处理一些课堂的突发事件,因此一堂课中,老师的任务十分繁重。一般情况下,只能勉强将计划的任务完成,很难再有时间去照顾个别同学,长期下来一些基础较薄弱的同学,会积累越来越的问题。

1.4 协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应用不多。根据目前的高中诗歌教学来看,协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应用不多。基本上一堂课老师会占据五分之四的时间讲解知识点,将主观的知识硬性灌输给学生,而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学生很少能发表自己的讲解。

2.混合式学习理论下的高中语文诗歌教学设计

就基于混合式学习理论下的高中语文诗歌教学设计而言,一方面要求教师要设计与开发诗歌课程。另一方面要求教师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诗歌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发挥自身主体地位。

2.1 系统性原则。在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教师需要从教学方式、教学结构等几个因素出发,系统全面的考虑各个因素之间的作用。并且实现各个因素之间的优势互补,使他们各自发挥自身的作用,进而提高高中诗歌教学质量。

2.2 主体性原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知识的主动获得者,因此在高中诗歌教学中,教师要从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积极性出发,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的能力。在高中诗歌教学设计中,教师要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给学生提供活动的平台,给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的空间,教师则在课堂中起着引导和督促的作用。

2.3 参与性原则。在高中诗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即整个学习过程要由学生自己完成。在高中诗歌教学设计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更多参与的机会,使学生可以亲自体验学习,进而牢固掌握所学知识。

3.混合式学习理论下的高中语文诗歌教学案例分析

《短歌行》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教学对象:高一年级学生。

知识类型:概念性、事实性知识。

对教材的分析:高中诗歌《短歌行》,其作者是曹操。诗歌所表达的意思是曹操希望能够有贤能之任,助自己实现宏图大愿。

对学生的分析:高中生时期的学生,内心对任何事物都有着极强的好奇心理。因此老师要抓住学生这一心理,适当对他们进行引导。让学生首先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进而理解诗人内心的雄图大志。

教学目标:通过诗歌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感受诗歌中描绘的意境;使学生掌握诗歌中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以用于以后的文章创作中;使学生能够体会诗人内心的雄图大志,进而产生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内心的雄图大志;理解诗歌中作者内心的政治情怀。

课前准备:老师安排学生在课下收集有关诗人的资料和故事;通过网络方式了解诗歌创作的背景,感受诗人创作诗歌时内心的情怀。

安排课时:一课时(五十分钟)

教学方式:课堂讲解(学生阅读、老师讲解、学生之间交流、解决问题);教学媒体的运用(选择适合诗歌朗诵的音频文件、制作多媒体课件、播放相关视频资料)。

案例分析:《短歌行》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手段,结合音频播放进行朗读、观看幻灯片解决讲解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吸引了学生学习诗歌的注意力;学生通过对幻灯片的观看,非常直观的了解了诗歌的知识点;然后老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问题,最后解决问题。整个过程中,充分激发了学习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诗歌的积极性,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教与学",圆满的完成了诗歌《短歌行》的教学任务。

第8篇

我很荣幸能在开学典礼上代表毕业生发言。首先,请允许我向全校师生拜个晚年,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转眼间,我已经离开母校半年了,但是我仍然对高中生活记忆犹新。成功的喜悦、挫折的打击,以及奋斗的汗水,使我变得更加成熟、更加稳重。经过老师和家长的教导,以及自己的不懈努力,我终于在高三的冲刺中获得了最后的胜利,圆了我的清华梦。结合自己的高中以及半年的大学生活,我来谈几点感受。

第一,一定要坚持。相信很多同学在刚进入高中的时候都心潮澎湃,立下豪言壮志,并且努力学习一段时间。但是,当你面对又多又难的习题,当你的付出没有取得回报,当各种诱惑前来打扰,还有多少人能够坚持当初的梦想、坚持当初的做法呢?同样,请大家反思一下,寒假开始前,有多少同学作出了一份完美的寒假学习计划?而几个星期过去了,又有几个同学真正坚持下来,完成了自己的计划呢?我认为,坚持是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因此,新学期开始了,大家一定要把刚开学定下的目标和计划真正落实下去,并且一定要坚持下来。这样,或许你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第二,要对自己狠一点。我为了把所学知识理解透彻、把需要记忆的知识点记下来,常常减少自己的休息时间,有时候每天只睡六个小时。我的精力并不是很充沛,因此这对我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疲惫是难免的,偶尔还会头疼。放假在家的时候,我曾经连续一周每天做七八十页的习题,每天晚上躺到床上就立刻进入梦乡。上了大学以后,我和我的同学们,为了赶作业、复习备考,也常常熬夜到一两点钟。无论多么难的任务,清华的学生也总能在截止日期前交上一份出色的答卷。随着我面对的任务难度不断增大,我渐渐意识到,人的潜力是无穷的,只要你肯挖掘,你就会迸发出惊人的力量。我们都是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对自己狠一点,就会发现,看起来再艰巨的任务,都是可以解决的。

第三,要迎难而上。高中阶段大大小小的困难不计其数。我曾经为了攻克数学的一类难题用去一整个晚自习的时间;曾经为了政史地的学业水平考试一天背六小时的课本;曾经为了准备自主招生硬是用一个月看完了三本辅导书;大学期间也曾经为了毫无头绪的作业题彻夜未眠。希望大家无论是在学习中还是在生活中,遇到困难要迎难而上,而不要轻言放弃。你会发现,办法总比困难多,你也会在这一次次解决困难的过程中得到磨炼。

新的学期开始了,高一的同学们已经基本适应了高中的生活,你们要做的就是打好基础,珍惜时间。基础掌握得越牢固,后面的知识学起来就会越得心应手,高三复习的时候也会占得先机;高一同学一般会有一部分空闲时间,这些时间如果不加以利用是十分可惜的,抽出一些来看看课本、背背单词都是不错的选择。对高二的同学来说,你们即将进入高三,部分科目在高二下学期就要开始复习。因此你们应该让自己紧张起来,以高三学生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弱项要抽时间补,也可以开始接触一些高考题。20xx年高考已经迫在眉睫,高三的同学们,今天是20xx年2月16日,距离高考还有111天,最后的冲刺已经到来。下学期的二轮、三轮复习中,你们要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多做题、多思考、多总结。另外,在这种紧张的备考气氛中,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出现心态问题。但是,出现问题不可怕,怕的是不去解决问题。遇到心态问题的时候,可以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找老师、家长谈心,听听音乐等等。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够充实地度过这个学期,脚踏实地,自强不息。我讲了多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们有没有真的去努力、真的去奋斗!我相信,只要你真正奋斗了,你就一定问心无愧。无论结果如何,都无怨无悔!

在我发言的最后,我要祝老师们工作顺利,祝同学们金榜题名,祝百年一中在新的一年再创新的辉煌!

第9篇

【关键词】数学教学;数学阅读能力;数学阅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09-0044-02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学的应用领域也在逐渐拓展,就像要具备语文素养一样,人们也应具备数学素养,并熟知数学语言。在现代社会中,数学可以表示许多的事物,而数学阅读理解能力是良好的数学素养的基础,每个成功的学习者都必须要具备这项能力,评价学生的智力发展及接受水平的主要指标就是学生掌握数学术语及数学语言的情况。因此,在近几年高考中,通过设置新题型来考察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命题方向。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数学阅读,丰富数学语言。

一、加强数学阅读的意义

目前,很多教师把数学教材仅仅当做习题集,并没有认真指导学生应如何去看书。殊不知,数学教科书是许多专家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教育教学原理、学科特点等编写而成的,阅读价值很高。因此,充分发挥数学教科书作用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加强数学阅读,着重培养学生数学阅读的能力,不仅有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也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数学阅读教学的特点

和其他学科一样,数学阅读也是一项心理活动,其中包含多种心理活动因素,如语言符号的感知和认读、新概念的同化和顺应、阅读材料的理解和记忆。同时,在数学阅读中也需要不断假设、证明、想象、推理等。但是由于数学自身的特点,又使得数学阅读具有特殊性。如果能认识到这些特殊性,将会对指导学生进行数学阅读具有重要意义。

三、高中生数学阅读的现状

在数学学习中,很多学生可以按时完成作业,掌握老师介绍的解题方法和技巧,认真学习教材,但是遇到题目时却不会做。这是一届又一届学生的一个困惑。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学生没有认真阅读题目的习惯,题目读不懂,导致不能从题目中提取有效信息。下面简要分析高中学生在数学阅读中出现的问题。

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在数学阅读中缺乏内在动力,缺乏主动性。多数同学是为了应付老师或者是作业、考试,只有很少一部分同学是真的喜欢数学阅读。很多学生对数学阅读一直处于一种被动状态,长期使用阅读的方法,会使学生只是机械模仿,思维也陷入呆板的状态,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能力会逐渐丧失。另外,在多媒体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学生的阅读竟然不是数学教材就是数学辅导书,几乎没有学生使用网络进行数学阅读,也没有主动阅读数学课外书的欲望。数学阅读已经成为学生数学学习的一个障碍,在高考的巨大压力下,很多学校仅仅追求高的升学率,导致学生的课余时间被很多作业占用,几乎没有时间去读课外书。通过调查发现,学生渴望去进行数学阅读,也认识到了数学阅读的重要性,但是对数学阅读的策略认识不够,很多学生没有将教师布置的数学阅读作业付诸行动。如今,学生的数学阅读几乎为零,在学校,良好的数学阅读的氛围还没有形成。因此,教师和家长应该正确引导学生,从而改变这一现状。

四、培养“数学阅读”的策略

1.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可以使学生变为主动的学习者。在进行数学阅读之前,教师可以设置一些问题情景,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在学习“椭圆及其标准方程”时,老师可以先播放“神州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的整个过程,展示完画面后,可以问学生飞船绕地球做的是什么轨迹运动,学生会回答是椭圆,接着问学生,椭圆的轨迹方程如何求得呢?接着学生就会主动去阅读教材,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使学生充满阅读的兴趣。

2. 理解数学语言是学好数学的保证

数学语言具有系统性、逻辑性和准确性的特点,这就要求老师在讲课时语言要严密,条理要清晰,尤其是一些特定概念和固有名词,一定要注意用语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能有一点含糊。比如,“有”和“有且仅有”,“乘”和“乘以”,“增加”和“增加至”等语言。可能只相差一个字,但是意思却有很大的变化。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要注意到这些细微的不同,准确理解题目的含义。另外,教师还应该把数学语言朴实准确地表示出来,以便让学生把数学语言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只有掌握了基础,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在公式、定理教学中培养阅读能力

在学习公式和定理时,教师应按照以下步骤引导学生。首先,教师引导学生不要对定理公式死记硬背,要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归纳或者总结出来,即使推导不出来,也必须要理解课本上的推导方法。其次,弄清楚法则、公式和定量的前提条件,以免造成张冠李戴的情况。最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弄清楚定理中各个量之间的关系,再结合练习题进行灵活应用,也要学会变式应用。比如,如果a,b, c是等比数列,则教师可以提问其逆命题是否成立,答案是否定的,但是教师需要让学生注意其逆命题是否成立,从而避免学生乱用。并且也可以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意识和逆向思维的习惯。

4. 阅读题中阅读能力的培养

随着社会对数学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视,近年的高考不断出现数学阅读题。一般的数学题只是抽象的数学模型,学生不需要从大量信息中自己来获取数学模型,只需要援引相应的数学方法解答就可以,但是数学阅读题则加深了难度,其主要考察的是对数学概念、性质和公理的深层理解,对学生的阅读理解和逻辑思维能力进行考察。数学阅读题需要学生从大量的信息资料中获得有用的信息,抽象出数学模型。这种题型是一段很长的文字叙述或者是一种新的定义和运算。如把“*”定义为一种新运算,满足下列性质:①1*1=1;②(n+1)*1=3(n*1),则n*1用含n的代数式可以表示为_______。解析:这道阅读题需要学生从中抽象出一个等比数列的模型,但是很多同学对这种题无从下手。从阅读题中可以体会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关注生活,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在遇到阅读题时,教师要指导学生耐心阅读,让学生尽可能多地了解数学术语,注意具体数据、关键句子和事件情景。

5. 阅读课外报刊是学好数学的必要条件

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有所提高,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因此,高中生有必要通过阅读报纸、书刊等课外读物,得到更多的数学信息,体会到数学的美妙,学会把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教师可以通过举行各种阅读比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在长期训练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五、结语

培养高中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需要长期引导才能有效果。学生和教师要相互合作,教师需要合理指导学生,学生需要自主参与,认真投入阅读,从中获取数学信息。要用合理的方法逐渐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从而使学生学会阅读,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 张年松,韩蕾.培养高中学生数学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实验研究[J].高中数学教与学,2012,12.

[2] 杨红萍.数学阅读及其教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0.

[3] 李.关于新课程中重视数学阅读的思考[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23 (3):17-21.

第10篇

(1)学生若想扩大自身的词汇量,课外阅读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词汇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一大难关,显而易见,词汇量如果缺乏,阅读理解也会变得有难度。有些学生认为只要背诵单词就可以提高自身的词汇量,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这样做也并不能从根本上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巩固词汇量的最佳方法其实是阅读。通过阅读的情境与情节,学生可以自然而然地掌握词汇量,并能在具体的学习中有效应用。学生可以将课外阅读中累积的词汇添加到日常的背诵单词中,利用业余时间再巩固记忆,这样不仅丰富了业余生活更提高了自身的英语词汇量。

(2)学生其他领域的知识可以通过课外阅读得以丰富。学生学习英语提高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制约因素一般为:背景知识、风土人情、文化习俗以及语言来源。这些都是课本无法满足的,多而广地进行课外阅读可以有效增加学生对西方文化的理解程度,了解西方社会的风土人情,更好地掌握东西方国家的文化差异。课外阅读可以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渠道、不同形式学习和掌握英语。

2高中英语课外阅读的现状

现阶段,我国教育体制怎样都逃脱不了应试教育的影响,所有普通高中的英语教学还是以课堂教学为主体,学习内容也大多围绕灌输语法、教学大纲所要求的英语词汇,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现象少之又少,普通高中学生进行英语课外阅读的状况不容乐观。其中最普遍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点:

(1)现阶段大多数高中生进行课外阅读的目的都较为功利性,学生们进行英语课外阅读多数是因为课外阅读可以提高英语考试成绩,他们阅读的材料大多与高考阅读理解方面有关系,如果阅读材料与高考成绩无关,学生们一般是不会进行阅读的,除了极少数的学生对英语感兴趣以外,大多数的学生只是通过英语报纸的订阅来进行英语课外阅读;真正对英语课外阅读感兴趣的学生少之又少,那些本着兴趣进行课外阅读的的学生,都认为进行课外阅读可以有效提高自身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可以有效提高写作能力,这样考试成绩自然会有所提高。其实这也是他们阅读英语课外阅读的功利性具体表现。

(2)大多数学生没有正确的阅读方法,他们一般都对英语课外读物进行泛读,他们大多数只是很随意地翻阅阅读材料;每每遇到较为生僻的词汇就会停止阅读,他们一般不会进行词典查阅,很少一部分学生会根据上下文的段落大意对生僻的单词进行大概意思的猜测,很多学生会跳过那些遇到的生僻单词。这就使得学生在课外阅读时漏掉很多句子的意思,使得阅读理解的效率较低,收获较小,对学习英语的帮助也小。

(3)学生课外读物的来源较单一,很多学生所选择的英语课外读物都是与教材相互同步的辅导书,选择的一些英语报刊也是较为常见的,那些较为纯粹的英语文学杂志与相关书刊学生们都会敬而远之,由此看来那些学生选择阅读材料都带有较为强烈的目的性,材料的来源相对单一、固定,总而言之学生们选择的阅读材料都是根据教科书而选择的。

3英语课外阅读教学的实施

(1)课外阅读材料的选择

1)英语报纸报刊具有时事性强、内容新颖广泛的特点。学生可以依据个人喜好,选择个人比较感兴趣的报纸进行阅读,从而丰富自身的各方面知识,比如: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或体育等。2)英语杂志或期刊内容广泛、知识性和趣味性都比较强,学生阅读此类课外读物,更有助于他们了解世界。3)学生往往对英文小说或简写本有着浓厚的兴趣,因为简写后的英文小说既没有失去原著的含义又相对降低了文字的理解难度,而且在阅读的过程中如若发现难点可以随时查看注解。学生阅读此类读物不仅可以了解这些作品的背景知识,更有助于提高他们的阅读与理解能力,同时使得他们的英语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

(2)课外阅读方法和技巧的指导

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应当注意培养自身几个方面的能力:1)快速获取信息能力。学生要做到看到文章就可以做到快速阅读,并迅速了解大致含义。2)精准地找到关键语句的能力。3)巧妙理解生词的能力。学生要能依据文章的上下文或构词法猜测词义。4)合乎逻辑的判断能力。5)总结文章主题的能力。学生要有能力理解文章的第一个段落的大意,并能指出每个段落的含义。迅速的在课外阅读物上捕捉信息,是课外阅读的重点,因为课外阅读不同于课本阅读,课外阅读讲究的是泛读,泛读的特点是广泛、大量、快速。所以,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如果看到不认识的词汇,最好不要立即去查阅词典,更不要在不认识的词汇上长时间停顿,这样会严重影响阅读的速度。建议在阅读时将不认识的词汇进行记录,之后再研究。如果学生在阅读中遇到较长或者相对较难的语句,可以根据文章整体的含义进行相关理解,同时也可以与同学进行讨论。在阅读结束之后,最好将自己认为比较优美的语句进行摘抄背诵,这样在丰富学生自身词汇量的同时可以增强英语的语感。教师应该培训学生针对不同的文章应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学会有逻辑有方法的进行课外阅读学习。

(3)教师做好读后检查或反馈

教师应该针对学生课外阅读制定一系列的检查,以保证学生的阅读效果,这样做不仅可以监督学生坚持课外阅读,还可以使学生清楚自己在课外阅读方面取得的进步。针对检查,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摘抄:将那些优美、精彩的语句或者段落进行摘抄,积累语句素材。2)列提纲:将文章的主题或者框架梗概进行罗列,以此培养学生的总结分析能力。3)写读书体会:在阅读结束后,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理解写出文章的主要思想与心得体会,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概括能力、鉴赏能力。

4结语

第11篇

一 、从生活中撷取作文的养料

著名特级老师于漪曾说过:“任何文章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的反应。写文章,也就是写生活。……生活中源头活水流淌,笔下的文章就生意盎然。”高中学生写作文,首先是积累素材。现如今关于素材类的作文辅导书籍数不胜数,但是学生看完记忆并不深,写来写去还是类似小时候“妈妈背我去医院”这一类低幼的事情,现实中的鲜活素材丝毫不见。因此,生活化作文教学第一步就是让学生找到生活中的“源头活水”,发现生活中的奇妙之处,并且运用到作文中去。

(一)利用电视,积累素材

“新课标”中提到学生可以“指导学生根据写作需要搜集素材,可采用走访、考察、座谈、问卷等方式进行社会调查;通过图书、报刊、文件、网络、音像等途径获得有用信息。”鉴于我们的学生大多是住宿生,一小半是走读生的情况,我们让学生养成了定期收看时事新闻和评写新闻评论的习惯。每周末回家看《新闻周刊》栏目,针对栏目中的热点事件,先撰写事件概要,然后写自己对此事的看法,以及对评论者的看法,所写的评论要有独特之处。看《新闻周刊》一方面作为一种休闲方式,另一方面也作为积累素材的手段。另外,假期可以多看中央13套和中央10套的节目。这两个频道一个是新闻频道,一个是科教频道,学生在看这两个频道的节目时,获取的信息与“大语文”关联比较大。例如,我们的学生在写作苏锡常镇高三一模卷《围观》时,有一位同学将“小悦悦”事件运用进去,具体分析了在网络上为何有众多人围观此事,以及人们围观的动机、目的,就此又分析了鲁迅小说中看客的“围观”,进而比较了二者的不同。深刻剖析了不同时代的国民性,使小说有了一定的深度。(附作文开头:“说到围观,我想到了‘小悦悦’事件,不,您可别以为我是说那路过的18人是‘围观’,那不是围观,那是漠视,围观至少还是带有好奇心在里面,那18个人,连心都没有。我要说的是网络上对此事关注的一群人,一群在网络上围观此事的人。”)我们看到了学生将生活中所看到的新闻运用到了写作中。这样的学生不会担心没有作文素材,因为他们的生活处处有语文。

(二)微博记事、看新闻

现在随着科技的进步,学生的通讯设备也随之进步。能上网的手机成了学生必不可少的一个物件。手机能上网,就可以让学生不用看电视,也能知晓天下事。再加上微博,一个新闻事件出来,有时候老师都没有他们先知道。科技就像一把双刃剑,我们在利用它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也要防止它的负面影响。因此,对待学生手机上网一事,我们切不可因为其能便利的积累素材而让学生沉迷其中。因此,这一点要和学生做好一定的要求。我们要求学生每天睡前可以浏览一下当天微博的新鲜事、时事新闻等,把一些可以运用到写作中去的事件记录下来,同时自己也可以写写自己的心情,记录自己生活中的趣事。第二天课前素材展示,由学生自己上来说说自己记录的事情或看到的事情并谈一谈自己对这件事的感受。这样的做法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事件的印象,而且也促进了他们对的思维发展。对于语文老师的这一要求,很多学生显得很高兴,毕竟这是他们喜欢的方式,比要求他们每天在作业本上积累一段素材的效果要好得多。一个礼拜下来,大部分同学都积累了三四个素材。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写作不愁没材料了,另外这也锻炼了一部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这样的一种“大语文”教学方式,让学生很喜欢。作为老师,能让学生在自己喜欢的前提下做提高语文能力的事,老师也会觉得很有成就感。

二、 借助阅读教学提升作文品味

在“大语文”式的作文教学中,我们要更注重将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相结合,毕竟“读写”不分家。因此,我们有意地在进行阅读教学中进行作文教学的渗透,让学生能将阅读教学课上学习到的东西借用到作文课上,来给作文增加点亮色。

名著阅读课借用素材和技巧。学生在名著阅读课上,不仅仅是关注里面的情节,还要关注里面的人物形象和作者表现人物的技巧。当我们和学生一起读到《红楼梦》的时候,我们记得的不仅是玲珑善变、机关算尽的王熙凤,我们还要记得曹雪芹“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表现手法;当我们读到鲁迅的《药》的时候,我们不仅要记得“花白胡子”、“驼背五少爷”这些愚昧麻木的看客,我们还要知道鲁迅运用双关手法所表现的“药”的内涵以及他所运用的明暗双线结构;当我们读到《老人与海》的时候,我们不仅要记得勇敢坚强、不惧困难的桑迪亚哥,还要记得运用心理描写来表现人物的表现手法……因此,在阅读课上,我们让学生进行名著阅读陶冶情操的同时,何不让学生有意识地积累素材,学习作文的写作技巧呢?一箭双雕,何乐而不为?

另外,还可以巧用诗歌鉴赏课增加作文语言亮点。在进行诗歌鉴赏教学的时候,对于一些有哲理、有韵味的诗句,可以有意识地让学生背诵下来。一则可以作为课外名句积累,二则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到作文中,增添作文的文化底蕴。在作文中运用一些诗句作为点缀,对于高中生来说,既好学又有效。

如何让我们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轻松,我们必须要从生活中寻找到活水源头。“大语文”教育观给了我们很好的指引。生活化作文教学就是要开辟生活的第二课堂,创建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积累作文素材,拓展思维,化用技巧,提升作文的写作能力。生活化作文教学还有很多途径可走,我们还在继续探索。

参考文献:

[1]张国生,丁之凤.大语文教育论集[C].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2]王家伦,高群.作文就是生活[M].现代教育出版社,2007.

第12篇

据调查,在这个时期,往往有不少同学害怕寒假的到来。究其原因,原来他们不是不愿意放寒假,而是想到过完寒假之后,马上就要面临高考了,因此心慌而不知所措,故宁愿寒假永远不要到来。很多同学觉得,这是高考前最后一个假期了,也是最后一个较长的自由复习、调整自己的时候了。很多同学想利用这个假期,把相对薄弱的科目提高一下,让强势科目更强;也希望能利用这个寒假买些辅导书,把老师推荐的名作名篇都读一遍来提升自己的欣赏水平;希望自己完成一套数学卷子的速度不要总慢半拍……这一盘算一计划,该做的事太多,而寒假时间又太短,不好安排,再一想到高考已经小跑着向自己扑过来了,顿时就会乱了方寸。尤其是那些平时成绩中等或者是偏下的同学,还有那些在一模考试中成绩不佳的同学,往往比较沮丧。

寒假,走出“一模”漩涡

送走了高三的第一次模拟考试,迎来了高中生涯的最后一个寒假。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很多高三的同学却难以走出“一模”后的漩涡。

【案例一】小峰是重庆某重点中学高三学生,在第一次模拟考试的时候,他发挥得不是很好,成绩下降了几名,这让他心情很烦。寒假快到了,他实在开心不起来,总对自己没信心。高考时候要是再这个样子怎么办呢?他越想越害怕,要是地上能有一个洞,他真决定钻进去躲上一阵子。假期里做什么呢,他心里没底,难道只是把布置的作业做完?

【点评】对于高三学生来说,高考就像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给他们带来不小的压力。而高考之前的模拟考试,也常常被同学们认为是一个预测未来发挥水平的晴雨表。所以,案例中小峰对模拟考试的反应就不难理解了。他为自己发挥不好而耿耿于怀,自怨自艾,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对以后的考试显得没有足够的信心。

其实,没有人能够在所有方面都做得很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弱点,但不能因为这些弱点而否定自己的优点。其次,每个人都会有自己不太擅长的学科,关键是要积极寻找问题的症结,而不是自怨自艾。而且,由于考试时状态不好或其他原因造成的考试失误也是有可能的。总之,不必沮丧。感谢这次考试吧,是它让自己发现了复习中的死角和学习中的问题,让自己在以后的复习中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解决疑难。

寒假复习当然不能得过且过,单单把假期作业完成是很不够的。像小峰这样基础较好的学生,在寒假中要注意调整自己的心态,增强自己的自信心。对通过一模考试所发现的薄弱环节进行有的放矢的训练,千万别被一门功课打乱了阵脚。

【案例二】丽丽是一名普通高中的高三学生,模拟考试结束之后,她很开心,因为自己的成绩比上次有了不小的进步,名次也提前了好几名,进入了班里的第一梯队。她没想到自己原来这么聪明,于是有点儿沾沾自喜起来,于是决定寒假要好好玩玩。

【点评】一位哲人曾说过,可以有侥幸的行为,不可有侥幸的心态。对于丽丽来说,成绩进步了,自然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但是需要提防面对成绩的自满心态。千万不能躺在过去的成绩上睡大觉。龟兔赛跑的故事里,兔子就是因为自大轻敌,不把乌龟放在眼里,在路边酣然入梦,结果一觉醒来,乌龟已经到了终点,拿了冠军。一个人在心态上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就难免会在行动上纵容自己。

心理学中的耶基斯多德森定律说明:一个人要取得成功,需要一定的压力感。对于高三学生来说,想在最后的考场上发挥出色,就要在平日艰苦练兵,对自己严格要求,即使考得很好,也要寻找自己做得不好的方面,弥补不足,不断提高。对于丽丽这类同学来说,寒假是一个巩固成绩的重要时期。所以,不可大意,应该安排适量的练习,保持一定的紧张和压力,巩固自己的成绩。

寒假心理指南

平时备受紧张学习、考试压力、饮食无规律、睡眠不足等困扰的高三同学,应充分利用寒假这一难得的休整期,在适当兼顾学习的同时,缓解精神压力,调整身体状态,保持旺盛的精力,为迎接下半学期的挑战及高考最后阶段的冲刺作好充分准备。

多沟通。寒假期间,忙碌的一家人在一起的机会很多,可以利用这些时机,多与家人聊聊天。相互的情感沟通会让你找到精神上的支持,在和谐的氛围中学比孤军奋战要好得多。

懂得放松。放假期间可以找一些方式来放松身心,这也是缓解紧张、减轻疲惫的好方法,能为今后的学习养精蓄锐,不要总埋头学习或者蒙头大睡。听音乐、做运动、朋友聚会都是不错的选择,但是要注意的是学会把握分寸,不要沉迷其中,每次时间不要太长,放松后要能及时收回心来才是主要的。

积极暗示。日本能力研究所所长坡本保之介先生在他的《提高记忆力的奥秘》中认为:“愉快的心情能引起人体内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如肌肉舒适地放松,心脏安静舒适地跳动,体温略略上升等。”同学们可以经常暗示自己:“我今天的心情很好,一定能学到大量的知识,解答许多难题。”

保证良好睡眠。高效率的学习需要有敏锐的思维支撑,晚上没有好的睡眠或“开夜车”的学习习惯不值得提倡。生理学和心理学的研究发现,缺乏睡眠比缺乏食物对人的危害要大。睡眠不但能消除疲劳,更重要的是人在睡眠的时候,大脑会对人白天接收的信息进行处理,对学习具有重要作用。坚持正常的学习与休息的规律,在睡前半个小时使大脑处于放松状态。

注意身心调理

我们平时常常说要平衡心理、缓解压力。在这里向同学们介绍几个小方法:1.信赖情感沟通。同学们可以通过口头诉说或书信等方式,向可信赖的人表露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倾诉苦闷、焦虑,求得理解和安慰,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支持。2.适当做做户外运动,比如跑步、打球、登山等。由于冬天容易得呼吸道疾病,因此在户外活动时,要注意防寒保暖。3.关注时事新闻。不要因为高考临近而与世隔绝,况且,经常关心社会热点也是一种知识的积累和储备。

除了心理调理外,寒假中还要做好身体上的调整,注意合理饮食、顺应生物钟。由于高三学习紧张,体能消耗大,所以饮食选择上应本着高糖,高蛋白,适量脂肪的原则。高糖能在学习时为大脑提供主要的能量;而血糖低,大脑工作效率就会受影响。因此,早餐时喝绿豆粥、银耳莲子汤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同时注意搭配牛奶、鸡蛋、瘦肉、豆制品等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以及蔬菜、水果,以增强体质、促进记忆力。另外,还应适量补充维生素及钙、铁、锌等微量元素。在顺应生物钟方面就要做到假期生活有规律,每天保证7―8小时的睡眠,切忌不可熬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