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科室院感培训工作计划

科室院感培训工作计划

时间:2022-03-03 09:41:00

科室院感培训工作计划

第1篇

一、完善管理体系,发挥体系作用

为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明确职责,落实任务,今年3月分我院重新调整了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临床科室感染监控小组,以领导班子为组长,各科室主任为成员,完善了三级网络管理体系。在工作中,遇到需要多科室协调和配合时,及时汇报分管领导解决问题,在感染管理委员会的倡议下和院领导的支持下,医院感染管理部分加入了我院的医疗护理质量督察中,制订了严厉的奖惩办法。

二、加强组织管理,完善工作制度

我院十分重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成立有医院感染管理领导小组及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小组,定期召开工作会议,研究协调和解决有关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问题。医护办具体负责院感各项工作组织实施,制定有《消毒隔离制度》、《医院感染监测制度》、《无菌操作制度》等一系列工作制度,认真贯彻医院感染管理技术规范。

三、加强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与考核

加强医务人员院感知识培训,树立医务人员无菌操作的观念和职业安全防护的意识,对医院感染预防及控制有重要意义。我院根据3月份制定的培训计划,每季度开展一次全员院感知识培训,并在培训后通过考试的形式对医务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考核。2017年共开展专题院感培训四期,全员医护人员全部参加。

四、加强质量管理,确保医疗安全

我院认真落实先清洁后消毒的基本要求,加强对诊室及物品卫生。每天由各科室人员对诊室及物体表面用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晚间利用紫外线灯进行物理消毒,并做好消毒记录。同时对发热、感染性疾病患者使用过的物品进行终末消毒,严防生物感染。医疗物品与污染物分开放置,擦拭用品用具做到分类分区。

五、重点科室和重点环节的管理和监督

我院每月根据院感检查标准对全院各科室,尤其是口腔科、妇产科、护理部化验室等重点科室进行不定期检查、督导。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告知,帮助其发现问题,希望工作中进一步整改。

六、做好消毒及无菌物品的储存管理

各类医疗物品按规范摆放整齐,严格分开无菌、非无菌物品,并标记清晰。对一次性无菌物品集中定点、分类存放,遵守消毒、无菌物品使用的有效期。碘酒、酒精密闭保存,开启有效期≤7天。棉球、棉签、纱布等使用小无菌包装。

七、加强医疗废物管理

加强了医疗废物的管理,制定了医疗废物收集、回收、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及医疗废物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我院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每天由卫生员负责将医疗废物存放在指定区域,并设置有明显的危险警示标识。定期由医疗废物环保处理公司回收,做好交接登记记录。

八、存在问题:

1. 虽然每季度定期培训,按流程做到签到、培训、考试、总结,但是参会人员很快就能把培训内容忘记。

2. 每月对重点科室院感质量检查,检查发现的问题有些硬性条件(房屋布局、人员配备)无法整改,且检查结果只是口头告知,无纸质反馈。

3. 有些医务人员对院内感染控制意识薄弱,对医院制定的消毒隔离、手卫生及自身防护制度和措施不能遵照执行。

4. 本人因知识量有限,在工作中面对疑问无法进行全部答疑,甚至是错误解答。

九、明年院感工作计划:

1. 存在问题进行逐步整改到位。

2. 对未发现存在的问题进行发现并整改。

3. 结合我院具体实际情况从新制定重点科室院感考核指标。

4. 抽出空闲时间进行院感知识学习,增加知识储备量。

十、明年院感培训计划:

根据去年我院院感培训计划及反馈信息,结合实际情况我拟制定明年院感培训计划,如下:

时间

地点

参会人员

主讲人

培训内容

第一季度

会议室四楼

重点科室人员

张立龙

重点科室院感考核指标

第二季度

会议室四楼

全体医务人员及保洁人员

张立龙

职业暴露预防及处理

第三季度

会议室四楼

全体医务人员及保洁人员

韦守华

传染病防治知识

第四季度

会议室四楼

全体医务人员

第2篇

一、加强质量控制,杜绝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发生。

1、充分发挥三级医院感染管理体系作用,特别是科室监控小组成员的作用,通过强化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培训,认真落实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和监测制度,坚持“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原则,杜绝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发生。

2、落实医院感染管理会议制度,每季度召开医院院感管理委员会会议一次,讨论解决我院院感管理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总结、布置工作。督导临床科室定期召开科室院感管理小组会议,讨论分析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积极整改。

二、持续开展各项医院感染监测工作

1、持续开展医院感染环境卫生学和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对全院重点科室、部门,如产房、手术室、消毒供应室、重症医学科等的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灭菌物品、消毒物品、消毒剂以及压力蒸汽灭菌器等进行常规监测。

2、持续开展目标性监测工作,包括重症医学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等监测及外科手术部位切口感染监测。

3、加强医院感染监测,院感办专职人员每周深入临床科室收集资料,监测、统计医院感染发病率,每年开展一次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1次,完成医院感染资料的统计、汇总、分析和报告,并及时反馈给临床科室。

4、持续开展多重耐药菌监测通过加强督导,强化各科室病原学监测意识,提高送检率;及时记录微生物实验室阳性结果,及早发现多重耐药菌的流行趋势,进行全院病原菌的耐药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三、开展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提高医院感染防控意识

1、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积极参加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的培训班,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和自身素质,提高院感管理水平。

2、制订医院感染知识培训计划,全年举办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4次。针对培训内容,对医院感染管理知识进行测试2次。20XX年计划每季度编印一期《医院感染简讯》,宣传医院感染管理,反馈监测信息。通过培训,使广大医务人员掌握医院感染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促进医院感染的有效控制。

四、强化医务人员手卫生

落实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制度,加强手卫生的宣传、教育、培训活动,增强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每月定期或不定期抽查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掌握情况、手卫生执行情况,保证洗手与手消毒效果。

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管理

积极协助医务科、药剂科做好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监督管理工作,做好临床、检验、药剂等科室之间的桥梁作用,协助检验科做好病原学监测工作,每季度统计临床科室前五位的医院感染病原微生物名称及耐药率,并对耐药情况进行分析,从而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更可靠的安全保障。

第3篇

[关键词] 医院感染;监测;管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 R197.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5)28-0118-04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effect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surveillance and management

WEI Aiqin DAI Xuelian

Infection Management Department, 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Karamay City in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Karamay 834009,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nhance the overall level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management by changing management methods. Methods Aimed at problems existing in nosocomial infection surveillance from January 2010 to December 2014,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 and PDCA management method were applied to the nosocomial infection surveillance and management, and a series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management interventions were taken. Results The infection management system of tertiary hospital was established and improved,and the awareness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medical personnel was enhanced continuously. The nosocomial infection rate dropped from 3.4% to 1.5%. The specimen submission rate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cases increased from 10% to 89.7%, and the antibacterial drug delivery rate before treatment increased from 52.5% to 71.0%. Conclusion The method of management applied to nosocomial infection surveillance can provide a standard for all the works, follow-by for staff, behavioral supervision and running mechanism, and can help enhance the overall capabilities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management prevention and control.

[Key words] Nosocomial infection; Surveillance; Management; Effect

针对2010年1月~2014年12月医院感染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开展全面医院感染监测基线调查,利用根本原因分析方法查找存在的问题,按照PDCA管理方式,采取一系列医院感染管理干预措施,使医院感染病例逐年降低,医院感染整体防控能力得到较大提升,医院感染防控措施得到有效落实,确保医疗安全和患者安全。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2010年1月~2014年12月医院感染防控工作中影响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因素。

1.2 方法

(1)对2010~2014年医院感染防控工作开展基线调查,查找医院感染监测中存在主要问题,分析原因,运用全面质量管理(TQM)、PDCA管理方法干预,使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统筹安排,整体规划,有效运行。

(2)梳理国家和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法律、法规和医院实际工作情况,建立完善医院感染监测组织体系、管理制度、流程,完善医院感染暴发或疑似医院感染暴发应急处理预案、流程,提高依法执业、依法行医的法律意识。

(3)制定医院感染3~5年发展规划,每年制定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目标,每一项工作均按照PDCA循环管理的方式落实执行,做到年、季度、月度均有计划、执行、监督、反馈,并挂在院内网站。同时每一个专项工作均有计划安排等。各科室按照医院总体医院感染防控计划安排,制定科室的医院感染防控计划及总结,医院感染管理科定期进行执行情况检查或抽查。

(4)建立和完善我院医院感染防控体系,充分发挥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科、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的作用,定期召开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或专题会议反馈存在问题,广泛征求意见,提出整改的措施,同时加大院科二级监督检查的力度,形成现场检查-反馈-整改-检查落实循环机制,检查督促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持续改进。同时与社区建立医院感染帮扶一体化指导、监督检查和培训,督促建立和完善社区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发挥社区医院感染防控职能。

(5)完善和规范全院医院感染管理及监测各类记录资料,全院统一标准,专科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完善所有院感监测资料,并每季度监督检查、反馈,将此项工作列入科室主任目标考核。

(6)加大医院感染培训力度,强化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防控意识和能力。医院感染培训形成常态化、多元化、制度化管理,形成规范化的感染控制培训体系。①医院领导对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培训和医务人员防控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视,制定系统的感染管理培训计划,分层次对不同人员进行系统培训,选送科室医务人员参加全国、疆内的医院感染各类学习班,并常年派医院感染重点科室人员到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管理培训基地进行学习培训,取得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培训上岗证,培养了一批医院感染防控意识和能力较强的骨干力量。②注重医院感染培训人群、方式及培训效果。采取多元化(全院大课、科室小课、现场抽查培训、技能培训、演练、竞赛、利用科室晨交班宣讲、邀请专家教课、外出参观交流、网络培训、召开医院感染汇报会、院感专题、院感简报、举办医院感染培训班)等方式进行医院感染防控知识、技能培训及应急演练能力,培训覆盖医院各级人员,注重培训后效果,以点带面,不断更新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和引进新的理念,与疆内外医院感染专家建立良好的沟通交流平台。同时院内建立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QQ群,管理小组人员在院感群内进行交流学习。

(7)医院感染监测管理方式改变,由回顾性监测改变为前瞻性监测,改进医院感染病例监测与报告方式,实行信息化医院感染病例监测管理手段,2014年应用蓝蜻蜓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管理系统5.0,充分利用医院信息系统和电子病历所获得的患者病情信息,从而提高医院感染监测效率和效果,实现信息化医院感染监测管理。

(8)注重医院感染病例基础监测,开展医院感染病例讨论、查房工作。①首先加强医生对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的理解、明确诊断。将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印制成册,每位医生人手一册,便于查询学习。开展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学习培训,并邀请湖南大学湘雅医院吴安华教授进行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解读、案例分析及授课、查房,建立日常医院感染管理科人员与医生沟通、联系机制,对医院感染诊断进行交流和沟通,提出意见和建议,提高医生对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的掌握诊断能力。②开展医院感染病例讨论会、医院感染控制查房。在全院范围内开展医院感染病例讨论、查房工作,首先设立一个科室作为示范,邀请吴安华教授来院进行医院感染病例讨论、感染控制查房,形成病例讨论、查房统一、规范模式,逐步在各病区推广,要求科室每例医院感染病例均要进行讨论、分析。医院实施感染控制查房,采用全方位控制管理可以提升医院的控制质量,可以降低医院感染率[1]。感染控制查房能提高感染监控人员与医师、护士的主观能动性和双向互动,提高各项预防控制措施的执行率,提高感染控制质量[2]。③医院感染的有效预防与控制离不开医院感染监督管理控制体系,而在这个体系中,严格的查房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控制查房力度、提高查房质量水平是动态监督与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方式。有研究已经证实,注重医院感染控制查房的实施,有利于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若医院的管理严格预防措施落实到位,则发生医院感染的可能性会出现大幅度的减少[3]。

(9)完善医院感染暴发或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应急处置预案,开展院、科二级医院感染暴发或疑似医院感染暴发应急演练工作。实行医院感染暴发院内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医院感染危险因素,采取积极主动干预的方式,做到医院感染暴发或疑似医院感染暴发得到有效的控制和发生。医院感染是直接关系到医疗护理质量和患者生命安全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医学和医院管理学研究的内容之一,也是公共卫生学关注的重点,监测和报告医院感染病例是发现医院感染暴发和流行的基础,是及时、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暴发与流行的前提。有调查表明某些医院感染漏报达9.20%和11.8%[4]。

(10)规范标本采集、运送规范,提高标本送检率,合理使用抗菌药物。①完善医院各类标本采集、运送、监测操作手册,进行标本采集、运送、检测规范化培训,由检验科对各科室标本送检情况进行质量管控,由医院感染管理科每月进行反馈、通报。要求医院感染病例在使用抗菌药物前必须进行病原学检验,标本包括各种微生物培养、降钙素原、白介素-6等感染指标的血清学检验。②建立多部门协助联动机制,加强沟通、协作,齐抓共管,规范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建立由医院感染管理科牵头、药剂科、检验科、临床科室的多部门协作机制,规范医务人员对病原学标本采集和提高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病例标本送检意识,将医院感染病例标本送检率100%和标本送检质量列入科室医院感染质量考核,规范、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11)建立感染病例上报考核机制,每年根据上年度考核情况和卫生法律、法规要求,及时调整医院感染质量考核指标,同时加大奖励的机制。每月考核兑现,对专项的考核单独实行处罚和扣分双重考核。对未出现严重后果,主动及时上报感染不良事件,主动整改的科室达标考核不扣分。同时设立医院感染一票否决指标等列入科室医院感染质量考核,起到了显著的效果。

(12)开展医院感染管理课题研究工作,以科研带动监测工作有效地推进医院感染监测和防控措施的落实,同时积累大量的医院感染监测的科学数据资料和论证依据,为进一步探讨医院感染管理的方法、监测医院危险因素提供严谨科学的信息。

(13)引用现代化监测手段和管理思想。李冬梅等[5]认为信息化技术在医院感染管理与监控中应用具有诸多优势,如何实现医院感染病例多重耐药者的实时预警、网络报告和监测审核以及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合理使用监测与干预对提高医院感染诊断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减低医院感染病例的漏报率、发现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与多重耐药菌引起的医院感染极大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和发病率及卫生资源的消耗,同样三种导管的感染发病率和感染患者病死率也作为医院感染管理领域的重点关注内容,可见现代化的监测手段和管理思想是及时发现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和处置医院感染不良事件的必要措施和重要手段。

2 结果

2.1医院感染防控培训

注重医院感染培训人群、方式,培训效果,全面提升医院各级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防控意识和能力。见表1。

表1 2010~2014年医院感染防控培训情况[%(n/n)]

2.2医院感染发病率及院感病例标本送检率

医院感染管理涉及到医疗行为的各个环节,而医务人员则需要掌握系统化的预防医院感染知识及无菌操作技术,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医院感染的发生率[6]。医院感染发病率、漏报率、迟报率逐年减低,医院感染病例标本送检率、标本检出率逐年增高。见表2、3。

表2 医院感染发病率及院感病例标本送检率[%(n/n)]

表3 抗菌药物使用及抗菌药物标本送检率

3 讨论

医院感染是医院管理过程中一个棘手的难题,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抗菌药物的频繁使用及人口老龄化等因素,医院感染发生率也显著升高。长期系统监测医院感染发生率,分析医院感染特点和高危因素,对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进行流行病学检测,及时掌握临床资料,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是预防医院感染的有效方法[7]。PDCA循环管理模式也被用于现代医学感染预防与控制[8]。PDCA循环管理方法包括目标方针确定、具体方法设计、计划结果检查以及管理结果处理4个部分。其实一个循环螺旋上升的过程,在不断地提高与运动中,每经过一次PDCA循环就在相关管理水平上更进一步[9]。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特点是涉及范围广、环节多、内容繁杂、责任重大,卫生部等上级部门颁布新规范贯彻,医院制定预防控制措施的落实,仅靠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是无法完成的,需要医院感染管理三级管理组织(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科、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来接力完成,其中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调动科室医院感染监控人员的积极性,增强其主动参与意识,是做好医院管理工作的关键[10]。

医院感染病例的诊断是医院感染监测的基础,医生只有准确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11],方能及时发现疑似医院感染暴发,及时上报医院感染病例,做好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医院感染预防工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现在临床科室上报医院感染病例的主动性有了很大提高,出现感染疑难病例或聚集性病例会主动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请求帮助。只要多换位思考,多与临床科室进行沟通,能为临床科室解决实际问题,解除临床医师的思想顾虑,临床科室就会主动上报医院感染病例。随着医院感染信息化发展,引入医院感染实时监测信息平台,实现医院感染病例监控系统和电子病历联动[12]。医院要采取行之有效的培训方法,不断强化医院工作人员对医院感染与防控知识的学习,提高感染控制意识,将有循证依据的感染控制手段真正落实到诊疗操作中[13]。重视感染控制相关知识培训的技巧和手段,才能优化培训效果,保证感染控制措施的落实[14]。通过开展不同形式的学习培训活动,规范医护人员日常诊疗操作,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是感染管理工作者的责任[15]。

通过将管理学的方法应用到医院感染监测中,使医院感染监测达到各项工作有标准、岗位有遵循、行为有监督、运行有机制,医院感染管理防控能力整体提升,确保医疗安全和病人安全。引入循环感染管理理念是提高医院感染管理的技术效率、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益的有效路径,目的是将有限资源发挥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感染控制成本效益最大化和感染监测科学化。

综上,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一直是医院管理的重要问题,对此需要从管理规范及人员管理多个方面入手,以此来确保医院良好的服务环境。

[参考文献]

[1] 欧阳芸,王根妹,周家仍. 感染控制查房对提高儿科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的研究[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 24(12):3090-3092.

[2] 崔雪花,王玲,黄劲华,等. 感染控制查房对ICU感染管理质量的影响[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29):3660-3662.

[3] 伊维佳,乔甫,宋锦平,等. 护士对医院感染控制知识掌握程度的调查分析[J]. 中国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20):4267-4269.

[4] 薛菊兰,周红,王向荣,等. 影响临床医师报告医院感染病例的原因调查[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16):4128-4130.

[5] 李冬梅,武迎宏. 现代网络技术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作用[J]. 中国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20):3171-3173.

[6] 刘文涛,徐国州. 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124.

[7] 邵晓红,韩德辉,奕颖,等.医院感染高危因素分析与控制措施研究[J]. 中国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14):3333-3335.

[8] 王海沙. 基于PDCA循环的门诊手术室感染管理[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5):3295.

[9] 蔡B. 运用PDCA模式管理手术室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J]. 中国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5):1003-1005.

[10] 胡必杰,索瑶,王炳花. 医院感染管理执行力[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94-95.

[11]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卫生部办公厅,2001.1.3印发.

[12] 马文辉,王力红,张京力,等. 医院感染病例监测的闭环管理[J]. 中国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11):2597-2599.

[13] 周晓妮,张红梅,李静静,等.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方法与效果的荟萃分析[J]. 中国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11):2600-2603.

[14] Beer GW,BowdenS. The effect of tedching method on long-term knowledge retention[J]. J Nurs Educ,2005,44(11):511-514.

第4篇

【关键词】流程培训;手术室;保洁员;医院感染

手术室为实施手术治疗,抢救患者生命的重要场所,同时手术室感染控制也被视为医院感染控制过程中一项最艰巨的任务。在手术室感染控制过程中,保洁人员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工作质量的高低将会对感染的发生率产生直接的影响[1]。本研究使用流程培训手术室保洁人员,对比分析手术室保洁人员培训前后的工作质量,探讨流程培训在手术室保洁人员管理培训中的应用价值,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0月工作在手术室的保洁员,共抽取其中的20名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名,女17名,年龄35-47岁,平均(40.2±12.6)岁,文化程度为小学10名,初中5名,高中5名。

1.2研究方法将研究对象分期展开流程培训,培训前后分别考核其手术室各项工作合格率,对比分析保洁员培训前后工作质量。

1.2.1流程培训方法科室设专人负责流程培训、管理与考核。具体措施为:①制定培训计划与目标:以现有的保洁人员工作要求为依据,结合手术室的具体情况,制定保洁培训工作计划与目标,包括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培训计划、授课的方式、授课教案。②组织实施阶段:授课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形式。授课老师安排护士长、科室高年资老师及院感专职员授课,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集中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式。③培训内容:包括手术室环境、布局及管理要求,保洁员工作职责及流程、手卫生、手术间管理要求及手术室卫生清洁制度、消毒隔离知识、标本送检制度、消毒液配制、医疗垃圾分类及处理等;同时应强调保洁人员的心理素质、防护意识以及卫生意识的培训工作[2]。A、手卫生培训:指导保洁员学会七步洗手法,及洗手要求。B、消毒隔离知识讲座:消毒、隔离目的、方法,使其理解消毒隔离概念、改变不良习惯、牢固树立消毒、隔离意识、自觉地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保证保洁工作质量,降低医院感染的潜在危险性。C、手术室卫生清洁培训:介绍手术室卫生清洁的重要性,培养卫生清洁意识,清扫方法,术前针对手术间的物体表面进行彻底的消毒、绝不留任何死角;术后及时处理医疗垃圾。D、卫生用具使用及摆放培训:讲明卫生用具的分区使用、切忌混用、保持所有卫生器具的干燥卫生,手术室的毛巾、拖把等应做好标识,并应在专门区域进行清洗和晾晒,避免同其他科室的卫生清洁用具发生混乱。E、消毒液配制及注意事项培训:现场示范各种消毒液的配制,各种消毒液使用浓度、用法、用量及配置比例、并做成图表张贴在墙上。F、医疗垃圾分类及处置[3]培训:手术室医疗垃圾正确分类,有效封扎及打包收集方法、进行运送接收登记、避免在处理过程中发生锐器刺伤等伤害,做好保护工作。G、自身防护知识培训:自身防护知识,工作服的穿戴的必要性,洗手以及隔离防护工作[4]的重要性培训。④考核:各种具体项目培训结束,分别由各授课老师逐个考核通过,保洁员培训时间、考核成绩进行登记备案。

1.2.2评价标准在培训前和培训后1周,对保洁员展开综合素质考核,考核内容主要涉及有手术室医疗垃圾处理、消毒液配制、污染手术间的处理等工作,通过口头提问的方式,能够完整准确回答问题者视为合格,回答不完整或者是不正确者视为不合格,并定期对其工作质量进行检查,能够符合医院手术室卫生清洁工作要求者视为合格,不符合者视为不合格,计算培训前后保洁员的考核合格率[5]。

1.3数据处理用SPSS14.0统计软件建立数据文件,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或X2检验进行分析,以P

2结果

2.1口头提问合格率培训后保洁员口头提问考核合格者18例,合格率为90.00%,培训前合格者12例,合格率为60.00%,培训前后合格率差异有统计意义(P=0.028)。

2.2工作质量考核结果保洁员培训前后手术室各项清洁工作考核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培训后各项工作的合格率较培训前高(P

3讨论

医院感染控制是一项重要的临床工作任务,在医院感染控制中,手术室内感染发生率的控制为其中最为关键,同时也是最为艰巨的一项工作,保洁工作的质量对手术室感染的控制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对保洁人员展开相应的系统的工作培训,将对保洁人员管理的强化,提高保洁工作质量,控制手术室感染的发生产生重要的临床意义[6]。本研究中,对保洁员展开流程培训,按照科学合理的培训工作流程,有针对性的对手术室保洁人员展开业务培训,强化其工作能力,从而实现提高保洁工作质量的目的,结果显示,培训后保洁员口头提问考核合格率较培训前具有明显提高;保洁工作质量考核结果显示,培训后保洁员各项工作的考核合格率均较培训前高,说明科学合理的流程培训能够实现强化手术室保洁人员管理,提高手术室保洁工作的质量,最终实现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的效果,值得临床给予关注。

参考文献

[1]闫琰.医院保洁人员自我防护意识调查与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2008,18(10):142-143.

[2]王锦萍,胡志霞.秦发伟综合医院保洁人员自我防护现状调查及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2009,25(2):257-258.

[3]罗金光.王玉萍.加强医院保洁员工作预防医院感染[J].中外健康,2009,6(26):378-379.

[4]赵玉兰.医院保洁工自我防护存在问题与对策[J].实用医药,2008,25(10):435-436.

第5篇

关键词:医院感染;培训;效果分析

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是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任务之一,目前没有几个医学院校将其作为教学大纲的必考课程系统学习,所以医院医务人员普遍医院感染知识缺乏[1]。2014年,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改变以往单一集中授课,无考核培训方式,改为集中授课、下科室培训、发放图文资料等多途径授课方式;并对技能操作采用先培训后现场演示,理论、操作培训后考核的方法进行培训,保证了培训效果,取得了好的效果,对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发生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控制医院感染涉及医院的各个部门、多种学科,因此,必须把教育与培训作为医院感染管理的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常抓不懈[2]。培训对象包括医务人员、实习生、新上岗医务人员、保洁工人、行政后勤人员等,针对不同的人员,培训不同的内容。

1.2方法 理论采用集中授课、下科室培训、发放图文资料等多途径方式;技能操作培训采用先培训后现场演示,理论、操作培训后对培训人员进行考核。

1.2.1培训前评估

1.2.1.1评估各科室特点,如外科病区收住普外、肛肠手术患者,内科病区大都收住呼吸系统、心血管、内分泌疾病患者,根据收住患者特点不同,选择针对性的院感知识培训。

1.2.1.2评估科室人员情况,如有的科室工作人员少,培训时都在工作,不能参加培训,不能采用集中授课一种方式,应考虑采用不同的培训方式。

1.2.2培训前计划 每年年初制定年培训计划,包括内容、月安排、参加人员、授课方式、讲课人等,提前做好规划。内容包括《消毒技术规范》、《手卫生规范》、《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常用物品清洁与消毒方法等,培训一般2~3个月培训1次,参加人员包含院所有人员,医护技人员参加的次数多一些,讲课人一般为院感科人员,也可请外面的专家、医院科室负责人,如检验科讲标本采集、医教科讲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等。

2 考核

采取全员集中考核与检查提问、现场操作相结合,理论考试每6个月举行1次,以100分制,>80分为合格,操作按基本技能操作评分打分,>80分为合格。

3 结果

2014年医务人员培训后理论、手卫生考核合格率较高,见表1。

4 讨论

4.1培训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主要采用集中授课和基本技能实训相结合这一有效的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方法[3],培训时间尽量安排在中午休息时进行,以便不影响工作有更多的人员参加听课。操作采用先培训后现场演示互动的方法[4],如洗手六步骤、防护用品穿着培训,培训时可播放一些视频,理论培训后现场演示,演示后再请听课人员演示一遍,并纠正错误之处,使听课人加深印象。另外开展下科室培训的方式,利用病区早晨晨会的时间,培训人员事前与科主任沟通,参加病区晨会,晨会结束后进行培训,且培训内容有针对性,如内外病区进行耐药菌感染管理制度、手术部位预防与控制措施等。再者还可以通过巡视时进行,如巡视发现科室不忙时,培训人员与科室人员讲解与科室相关医院感染知识,如科室物品的消毒、医务人员职业防护等。另外还可以利用医院网络平台,将培训内容发放到医院群里面,供医务人员下载学习。

4.2发放医院感染三基训练指南,人手一册,并每年举办2次考试。举办理论、操作知识竞赛,参加人员由医、护、技人员组成,提前划定理论考试范围和操作考核项目,促使参赛人员自觉、主动学习,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3考核奖罚严明,理论每年考试2次,严格考场纪律;操作考核采用培训后下科室考核、操作比赛等方式考核,并有奖惩制度,考的好的奖励,未参加培训考核的人员予以处罚,保证培训效果。

4.4临时出现新情况,及时增加培训,如发生禽流感、登革热出血热、埃博拉出血热传染病时,及时进行医务人员防护培训。

4.5医院感染管理科人员自身也应加强学习,参加省市举办的医院感染管理学习班,不断更新知识,提升院感知识水平,才能担任培训执教,参与组织考核工作。

医院感染给患者带来的危害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医院感染管理也是当前医院标准化管理和医院等级评审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工作是提高全员感染控制意识、防范能力,增强无菌观念及操作技能的重要保证。开展多途径医院感染知识培训、考核,并保证培训效果,强化了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知识,规范操作,减少了医院感染发生的风险。

参考文献:

[1]刘大钺,刘建明,杨永洁,等.《临床医院感染学》课程设置与教学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

杂志,2014,24(3):757-758.

[2]车莹,王卫.持续质量改进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0):4296-4298.

[3]张杰,张金萍.教育干预对护士手卫生的研究观察[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3):365-367.

[4]胡秀琼,陆晓华.持续质量改进在手卫生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19(21):4097-4099.

第6篇

二、主要工作目标及任务

1、学风、组织与制度建设学风建设:学风建设是学院快速发展的根本,学风不正,各项工作难以实现。我院已确定200*年为学院质量管理年,以“迎评”工作为契机,狠抓学风建设,成立电子电气工程系学风建设领导小组,认真学习教育部及学院的有关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学院从严治校、从严治教,全员素质工程,紧紧围绕教学这个中心,强化师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形成诚实守信、学为人师、行为规范的优良学风。组织建设:在院党委和院行政的正确领导下,结合系部工作实际,进一步建立健全组织机构,特别是党团组织、学生管理组织、加强教职工的思想教育,增强教职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制度建设:以“建立iso9001质量认证体系”为契机,以学院的管理、规章制度为依据,结合我系的实际,进一步完善修订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实现各项工作运行和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减少工作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保证系各项工作运转有序。

2、加强专业建设加强学科建设是我系工作的重点之重,搞好电子类专业的开发尤为重要。对市场进一步作好调研论证,拟准备三个高职专业:《计算机控制技术专业》、《通讯技术》和《供用电技术》专业的论证材料,编写实施性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力争将《电气自动化技术》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成为我院的试点专业或示范性专业。搞好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加强校内实验实训室建设;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从教师的“师德、师能、师表”抓起,不断加强教师的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鼓励教师脱产、在职攻读硕士学位,通过学习不断提升理论水平,为专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继续加强教师的在职培训、高学历专业人才的引进和高层次专业人才的引进和聘用,提高师资队伍的学历层次;继续提升双师素质型教师比例,充分发挥双师型教师的带头作用;加快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步伐,优化教师队伍的整体结构;完善教师量化考核制度,逐步引入竞争机制,奖优汰劣,让最优秀的教师承担核心课程的教学任务;培养和选拔学科(专业)带头人,院系骨干教师;制订新教师培养指导工作计划,专人指导定期督察;充分发挥教研室主任作用,开展教研活动,进行教学研讨、学术交流,开展课题研究;安排专业教师下厂实践锻炼,提高教师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

4、加强实践性教学(实验、实训、实习)建设继续优化系现有教育资源,加强基础性实验实训室建设,实施技能性教学,构建模块式、一体化实践性教学体系,提高现有的plc智能平台、模拟电子技术实训室、数字电路实验实训室的利用率,积极探讨开发现有实验实训室的技术培训功能,争取学院支持,申请增设电力拖动实训室、创新制作实训室、智能电子实训室、电气控制实验室、完善单片机技术实训室。在原有校外实训、实习基地的基础上,将华电淄博热电股份有限公司、淄博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日升环境设备有限公司等公司发展为我系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加大实践教学时数,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6、学生管理工作在学院团委学生工作处的领导下,建立和健全学管队伍,特别是辅导员、班主任管理队伍。逐步实行双向选择的聘任制度,从选拔、任用、培训、考核、奖惩各个环节入手,定期对辅导员、班主任工作进行信息反馈,强化辅导员、班主任对学生管理工作的作用。进一步发挥团总支、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组织的作用。发挥团组织的模范带头作用、学生会的自我管理作用、学生社团在学生个性发展中的作用。围绕当代大、中专学生思想发展新动态,专业特色和个性发展,加强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为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加强学生常规管理。规范日常行为,加强纪律观念,养成自觉守纪的习惯;高度重视日常思想教育工作,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日常思想教育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利用宣传栏、板报、主题班会、团会、知识讲座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理想、职业责任感以及职业道德和职业价值观,增强掌握职业技能的主动性;特别要抓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和特困生的帮扶工作。

7、产教合作,走产学研一体化办学之路做到产学研有机结合是本学期系工作的重点之一。要积极探索产学合作的机制,以科研课题及职业培训为突破口,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加强与社会的沟通,发挥教学专家顾问、课座教授和校外实习基地的作用,利用系现有实验实训条件,积极开展科研课题的研究和职业培训工作,发动教师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编写教材,积极参加学院、市、省级课题的研究工作,积极推行教学改革,与企业密切联系合作,努力走出一条产学研一体化办学之路。

8、职业资格培训及考核职业资格证书已成为行业准入的门槛,持证上岗是就业的前提,多一个证书就多一个就业机会。充分发挥省市电类职业技能培训鉴定站的作用,强化职业资格培训及考核工作,做好电类的职业技能资格培训鉴定工作。利用学院现有的教学资源,搞好社会培训考证工作。

9、作好迎评材料准备工作及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工作根据学院统一要求和部署,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修订完善迎评材料,根据各个观测点精心准备,认真组织,确保系以评促建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积极配合学院有关处室搞好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工作。

10、以就业为导向,拓宽就业市场,促招生发展加强与电子行业的联系,开辟实习就业市场。积极与市内外各企事业单位联系,拓宽就业渠道。以就业促招生,系全体教师要高度重视、积极提前做好明年的招生宣传工作,争取明年招生有一个大的突破。

5、z05电气自动化4*212机械与电气制图p05电气自动化4*15纪红高等数学w054*216w054*2电子教研室1郝岷工厂电气控制技术p04电气自动化6*318(教研室主任)2樊晓克数字电路p04电气自动化4*3123朱秀斌物理w0第2周(9.4-9.10)制订第二课堂、兴趣小组计划各教研室主任校外实习情况检查、电工实训准备实验室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系党支部

第3周(9.11-9.17)新上专业(计算机控制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材料准备自动化教研室、应用电子教研室教学改革与教学模式探讨(一体化教学探讨)热能教研室电工实训开始(3--18周)、培训工作宣传实验室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系党支部大专新生开课教研室

第5周(9.25-10.1)青年教师培训综合教学科校外实训基地建设自动化教研室教学改革与教学模式探讨(一体化教学探讨)热能教研室修订实验室管理、实验规程、实验教学等相关的规章制度实验室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系党支部高职高专教育思想大讨论系主任

第7周(10.9-10.15)省高校实验技术研究项目结题潘学海、郝岷省十五规划课题结题曾照香、李贤温实验室帐物核查实验室各层次、各专业教学计划修订李高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系党支部聘请专家进行专业技能培训(院级)系全体教师

第10周(10.30-11.5)各层次、各专业教学计划的修订潘学海各层次、各专业教学计划的修订郝岷校内实训教学情况检查实验室召开学生代表会议,交流专业发展问题李高健专业申报教研室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系党支部高职高专教育思想大讨论系主任

第12周(11.13-11.19)《电工电子技术》系级公开课潘学海《数字电路》公开课(院级)郝岷编制、修订实验实训教学大纲实验室教学改革与教学模式探讨(一体化教学探讨)李高建

第19周(1.1-1.7)考查课、技能课考核潘学海考查课、技能课考核郝岷实验室工作总结实验室考查课、技能课考核李高健系精品课程课件检查总结教研室

附表

第7篇

1 分层级管理方法 

1.1 分层级制定培训计划 年初根据医院总体培训计划制定出科室分层级培训计划。根据工作年限、职称、专科培训程度划分护理层级。一般是助理护士是N0级,三年内的护士为N1级,三年以上的护士、护师为N2级,主管护师以上、取得国家专科护士证的护师为N3级,副主任护师以上、取得国家专科证书的护士和护士长为N4级。层级不同培训计划有区别,按计划进行考试、考核,成绩和月效益工资和年终评先选优挂钩。

1.2 制定岗位说明书 根据各个岗位工作不同,科室和院里反复修订制定出了规范的岗位说明书,并利用晨会时间组织大家学习,做到科室人员人人知晓、融会贯通,使大家都能按照岗位说明书要求去履行岗位职责。

1.3 制定岗位工作标准和考核标准 根据各个岗位工作职责制定出工作标准和考核标准,作为月质控工作的准绳,以此促进科室不断持续质量改进。

2 护理管理体会 

2.1 分层级培训计划的制定满足了各个层级护士的工作需要。低年资的护士以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为主。低年资的护士临床经验不足,基本技能不够熟练,必须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才能指导实践,使他们尽快的熟悉业务、掌握基本技能。

N2级护士理论和技能正处在成熟期,接受新生事物能力比较强、积极向上的劲头也比较锋芒,因此必须给她们创造一定的机会让她们能够掌握更多的知识、积累丰富的经验。因此在培训上科室给她们安排比较复杂的具有一定的难度的课程让她们去讲、科室先进的设备让她们参与使用、在上级护士指导下参与科室重大复杂的手术配合,使她们在理论和技能成熟期能够接触到更多的知识面。N3级护士可以说是科室的栋梁,她们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工作经验,尤其是科室的先进技术、先进设备有很高的造诣,并且有丰富的带教经验。科室培训上以自学为主,并且发挥她们的长处,调动她们的积极性指导下一级护士工作,工作重点放在带教方面,协助护士长抓好科室安全管理,如重点工作环节的管理、感染的管理、环境管理等。N4级护士的培训,目前科室只有护士长一人,培训上根据院里要求结合科室工作情况,重点放在科室管理上。

2.2 岗位说明书的制定使工作任务更加明确。以往各岗位工作人员只知道工作的大概,所以很多工作做的都不到位,严重的影响了科室工作完成的质量。岗位说明书的制定使各个岗位、各个级别的护士都能做到有章可循,按照岗位说明书内容严格要求自己,全面的、保证质量的完成工作任务。如:N0级护士(助理护士),科室共3名,根据工作需要她们三人的工作内容不同、作息时间也有根本的区别。再有助理护士是走向护士岗位之前的一个“热身”,“热身”时间多长不确定,因此助理护士中途更换的频次较高。岗位说明书的完善为助理护士的培训提供了一个有力保障。新护士到岗也能按照岗位说明书去熟悉业务,为她们尽快进入角色提供了保障措施。

2.3 制定工作标准和考核标准是保证工作质量的准绳:俗话说质量是工作的金标准,没有质量工作就不能进步,而且给工作还会造成各种各样的安全隐患。因此科室将考核作为重点工作来完成。科室成立了质控小组,小组成员各自按照分工完成各个层级的考核,另外规定每个护士每天都要“回头看”自检,即下班前回顾总结一天的工作情况,发现问题和不足及时记录在小本子上,月末上交科室护理组长,科室筛选出重要问题在月末质控会议上进行问题分析,以达到持续质量改进。

第8篇

工作总结是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环节。通过工作总结,可以明确下一步工作的方向,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提高工作效益。下面就让小编带你去看看医院护理部个人工作总结汇报,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医院护理部个人工作总结1

半年工作转眼即过,在这半年的工作中,护理部在院领导的领导下,在全院干部职工的支持下,本着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办事宗旨,护理部组织全院护理同志,较好的完成了院领导部署的各项护理工作,现将工作环境总结如下:

一、积极完成医院的各项指令性任务

护理部作为职能部门,能较好地做好上传下达、下情上递工作。环抱医院的中心工作,较好地完成院领导部署的各项任务。

二、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是进步护理质量,确保平安医疗的根本包管。

拟定新进护理人员培训计划,并认真对新进护理人员进行岗前培训,进行三基理论及操作培训及稽核,要求合格率达100%,以全面进步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20__年对新进护理人员3人进行岗前培训、三基理论、技能操作培训,并进行稽核,3人进科试用期。

三、认真落实各项治理制度

1、严格按工作计划支配本月工作重点,总结上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步伐,订定出下月工作重点。

2、每月对护理质量进行反省,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实时反馈,使存在的问题可以或许获得实时办理,使每位护理人员持续进步各项业务程度。

四、办事质量治理

1、认真落实护士行为规范,邀请上级医院先生来院进行礼仪培训,积极学习医患沟通技术,将文明用语利用于工作中,进步患者满意度,促进护患感情,拉近护患间隔。

2、实行电话回访,与病人及眷属进行沟通,对查询访问中存在的问题落拭魅整改。

五、增强业务技巧学习,进步护理人员业务素质

1、增强护理人员三基知识学习,20__年上半年进行护理三基理论考试1次。参考率达90%以上,合格率达95%。

2、积极参加院内组织的各项业务学习,护理部上半年除参加院内组织的业务学习外,护理部共组织业务学习6次,护理人员参加率达90%以上,扩张知识面。

3、对全体护理人员进行护理急救技巧培训并稽核。如:心肺苏醒、无菌技巧操作、吸氧技巧、心电监测、洗胃技巧等,要求合格率为100%,以进步工作中的应急才能。

4、每月不按期对临床科室进行行政查房,以规范护理治理、进步护理平安,进步病人的满意度;每季度针对特殊病种、危重病例、特殊病例进行业务查房,督匆匆护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以进步业务才能。

5、护理人员之间相互学习配合提高:年轻护士学习老同志实践经验,老同志学习年轻同志新知识、新理念,新老相互学习配合进步。

六、院内沾染与质控的治理

1、科室坚持了每天对治疗室、察观室进行紫外线消毒,在病人浩繁的环境下确保平安,未发生一例交叉沾染。

2、一次性用品使用后均能实时毁形,分类、集中处置惩罚,并按期反省督匆匆。

七、纪念5.12国际护士节,开展富厚多彩的庆祝运动

为了庆祝5.12国际护士节,弘扬南丁格尔精神,富厚医院文化生活,环抱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导实践运动,护理部组织全院护理人员开展了庆祝运动,同时医技人员也踊跃参加了此次运动,使我们的节目加倍富厚多彩,同时增强了全院干部职工的凝聚力。

八、存在问题

1、由于护理步队不稳定,年轻护理人员较多,专业知识短缺,相关疾病的康健指导不到位。

2、护理人员根基理论知识控制不牢,急诊急救知识欠缺,可导致在病人急救时动作不敷快捷。

3、个别护理人员工作态度不严谨,工作只图完成任务,沟通和办事不到位。

4、个别科室病房治理较差,欠整洁。

针对以上问题,在下一步的工作中要增强护理人员三基理论知识学习,强化三基技能操作培训,进步业务程度和急诊急救应急才能。增强医德医风和护士行为规范的培训,工作中增强护患沟通,营造一个康健协调的护患关系。增强病房治理,让病人有一个宁静、舒适的情况接收治疗。

医院护理部个人工作总结2

在护理部的指导下,在科室主任的带领及科室医生的帮助下,护理同仁的共同努力下,针对年初制定的目标计划,狠抓落实,认真实施,基本圆满地完成了各项任务,现将半年的护理工作总结如下:

一、优质护理方面

随着优质护理服务的深入开展,我科除了按常规做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外,还加强了护患沟通和健康宣教,更加强了护士的责任心,我们从内心真正认识到优质服务的重要意义,把优质服务作为护士的天职和本分,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深入到病房中去,了解病人的需求,改善护患关系,科室满意度95%以上。我们正在进行护理随访登记,下一步将下大力做这项工作,预想通过这项工作提高患者对科室的满意度,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二、科室质量和安全管理方面

质量和安全管理是医院及科室永恒不变的主题,定期进行检查考核,是提高护理质量的保证。为了增高护理质量,科室在总结以往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在基础管理、质量管理中护士长充分发挥质控领导小组成员的作用,结合科室实际,做到月有计划,周有安排,日有重点。在基础护理质量管理上,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范,加强检查,确保落实。科室坚持每周2-3次护理质量检查,对检查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具体地原因分析,并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强化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

(一)修订了科室各项疾病护理常规及护理工作流程等并进行了培训学习。

(二)全面提升职业素质、优化护理服务

根据医院护理部对护士的分级,针对级别标准要求,加强组织基础理论知识及专科知识、护理专业技术操作的培训,提高各层级护士的实际工作能力,培养责任护士,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及专业能力。科室护理人员上半年各层级考核成绩均达到合格标准,并有两名同志在相应层级中取得前三的好成绩。

(三)严格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

(1)全面实行APN排班方法,弹性排班。

(2)全面落实护士职责。

整合专业照顾、病情观察、协助治疗、协调沟通、健康促进、心理护理六位于一体,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连续的护理服务。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及时与医师沟通,与患者沟通,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和康复指导,提供心理护理。

(3)深化护士分层使用,依据病人病情、护理难度和技术要求分配责任护士,危重患者由年资高、能力强的护士负责,体现能级对应。

(四)加强患者健康教育由责任护士做每天不少于1次的健康宣教,根据科室常见病的治疗和护理常规、特殊饮食向病人做详细的讲解。

(五)加强管理,确保护理安全

(1)加强病人重点环节的管理、危重病人的管理,完善护理流程及管理评价程序。

(2)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各质控小组每周进行检查,每月行护理安全隐患排查及护理差错、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讨论,分析发生的原因,应吸取的教训,提出防范措施与改进措施。

(六)履行岗位职责

(1)按照岗位管理进行考核,作为绩效考核依据。

(2)护士根据考核标准以得分高低进行绩效。

(3)强化医疗安全核心制度及各种护理操作规范、流程、各种常规的落实。

三、人员管理和培训方面

20__年普外科新增加护士4人,辞职2人,执业持证率达到了100%。科室对新入科护士进行了有计划,规范的岗前培训,所有的新进护士均能尽快的适应自己的工作。基于本科护理人员年轻化,科室制订了详细的人员分层培训计划并认真落实,通过晨间提问、业务学习、护理查房、操作训练等形式进一步夯实《三基》知识和专科技能。支持和鼓励护士的继续学习,前期有一名护士参加医院的机动护士培训,科室根据情况派出3名护士去急诊科各学习一个月,回科后并做了相应的学习汇报,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按计划9月有1人外出进修学习3个月。

四、三甲创建方面

近两年来,我院一直在筹备晋升三级医院工作,对照三甲标准,带领全科护理人员学规范、规范做。把各种护理文件资料规范成册,制订了人员培训计划,明确了各岗位工作职责和工作标准,规范了物品管理流程,做到护理有章可循,各项护理工作进一步规范统一,上半年检查结果,我科准备工作依然走在医院的前列。

五、增收节支方面

在前期进行的行业专项整治活动中,我们感觉到规范管理科室耗材和物品管理对科室的意义非同小可,我们对科室试用耗材及水、电进行定期检查,杜绝浪费,并不断强化科室人员的节约意识。

存在不足:

1、由于护理队伍资历轻,年龄小,所以在临床工作中的经验不足,评判性思维不够,缺乏预见性,固化性思维严重,导致在工作中的创新不够,总结经验的能力不足。

2、因个人原因,今年上半年一直在参加各类考试,所以科室管理工作有所下降,导致护理质量较去年有一定程度降低,上半年共发生护理不良事件例,其中导管脱例,其余例均由于人为因素造成。

3、责任制护理工作开展以来,大部分护士能主动遵守相关规章制度执行各项操作,但依然有个别护士在工作中有随意思想,想当然的工作,缺乏足够的慎独精神,导致责任制护理工作不能全面贯彻落实而降低护理质量。

4、个别护士性格偏内向,沟通能力有所欠缺,需进一步提高。

5、科室护理整体业务水平离专科中心的标准还有差距,尤其是年轻护士专科知识和技能需进一步加强。

6、护理科研能力不强,习惯性思维严重,在工作中缺乏创新意识,在书写文章方面有懒惰思想,上进心不够,总认为不会写,也迟迟不愿去学习。

下一步打算:

1、修改学习计划,针对存在的问题,查找资料进行适度培训,工作中加强引导,打破习惯性思维,将先进的工作理念运用到工作中,并适时总结经验,开拓创新。

2、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增加护士的工作动力,增强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制定措施,总结经验,下半年里尽可能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

3、继续加强责任制整体护理,充分发挥责任组小组长的作用,采取一定的激励机制进行2组评比,激发工作人员积极性,充分发挥护士主观能动性,同时加强慎独精神的养成培养,将在每月底作考评讲评。

4、调动科室护理人员的互助互爱精神,外向型护士主动帮助内向型护士,科室工作人员共同努力,团结协作,增强交流沟通,护士长对特殊时期特殊人员加强关心,逐步改变,使科室氛围更加和谐,工作中交流更为充分,提高病人满意度。

5、严格落实学习计划,按质按量学习培训,根据科室人员层次及实际情况,在半年考试结束后,继续制定每月晨间提问内容,按时考核,并将继续派出人员学习。

6、计划请医院书写文章水平高的同志到科室讲课,提高护士的学习积极性,通过面对面学习,一定程度提高护士书写文章能力,争取在下半年有文章发表。

医院护理部个人工作总结3

半年工作转眼即过,在这半年的工作中,全体护理人员在院长、护理部及科室领导的直接领导下,以及全体护理人员共同努力下,本着“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为病人”的服务宗旨,较好的完成了院领导布置的各项护理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是提高护理质量,确保安全医疗的根本保证。

1、重申了各级护理人员职责,并完善制定了各班护理人员的职责,明确了各类岗位责任制和护理工作制度,护士各尽其职。

2、坚持了查对制度:

(1)要求严格执行各项查对制度。从每一个细小的环节抓起,杜绝漏洞。

(2)严格执行护理操作三查七对一注意制度。登记,加药,穿刺,更换液体等。

(3)认真填写并完善各项登记记录。

3、认真执行院内各项规章制度。

二、认真落实各项管理制度

1、严格按工作计划安排本周工作重点,总结上周工作中存在的优缺点,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制定出下周工作重点。

2、每季度对护理质量进行检查,并及时反馈,使每位护理人员不断提高各项业务水平。

3、认真执行日测日检工作,护理人员每天认真真实统计好个人工作量,业务收入等日常工作。负责人不定期抽检,及时发想问题及时解决。

三、服务质量管理

1、认真落实护士行为规范,在日常工作中落实护士文明用语,积极学习医患沟通技巧,并积极参加院内组织的.礼仪培训,在工作中很好应用,提高满意度,增进护患情感,拉近护患距离。

2、开展健康教育,对病人发放满意度调查表,(定期或不定期测评)满意度调查结果均在85%以上,并对满意度调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措施。

四、加强业务技术学习,提高护理人员业务素质

1、增加对护理人员基础知识培训,以增加知识面。

2、积极参加院内组织的各项业务学习,扩大知识面。

3、科室每周晨间提问1-2次,内容为基础理论知识和专科知识。

4、每季度组织知识培训并考核。

5、鼓励每位同志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学习。

6、护理人员之间相互学习相互提高,年轻同志学习老同志实践经验,老同志学习年轻同志知识面,新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五、院内感染与质控的管理

1、科室坚持了每天对穿刺室、治疗室、留观室等进行紫外线消毒,在病人众多的情况下确保安全,未发生一例交叉感染。

2、一次性用品使用后均能及时毁形,浸泡,集中处理,并定期检查督促,对各种消毒液浓度定期监测。

3、对于出现差错事故及时上报,不漏报,不瞒报,实事求是,专人管理,及时组织讨论、分析、定性。大家共同发言引起大家重视,避免给患者带来伤害。

六、重视人才培养,优化护理队伍

1、组织了新聘用护士进行岗前培训,通过培训,使她们树立法律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在岗位中认真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履行好白医天使的神圣职责。

2、充分培养护理人员组织参与性,“5.12”护士节举办了护理操作技术展示。分别赛出了前三名,给予奖励。

七、存在问题:

1、护理人员稳定性较差,个别护士素质不高,主动服务意识差。

2、少数护理人员无菌观念不强,消毒隔离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

3、护理文件书写欠规范,文书中有漏记、病情观察缺乏连续性。

第9篇

1.发展业务促效益

整体上,医院将设置工作质量奖,更直接更简显的与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工作质量,服务态度挂钩。一方面把现有的业务项目做好,利用住房环境好的优势,搞好产科建设,对来我院产检的,认真做好宣教,宣传自然分娩,按要求认真搞好产前检测,使病人满意度增加,做好新生儿听力筛查,新生儿胆红索检测,疾病筛查,新生儿游泳,胎心监护,由产科带动妇科,巩固发展20xx开展的腹腔镜,利普刀手术,以及以往开展的剖宫产,子宫全切,子宫次全切,卵巢囊肿切除,卵巢囊肿播离,宫外妊剖腹探查,输卵管通水,输卵管造口…….积极开展无痛人流。更换添置一些新的设备如阴道镜,宫腔镜,胎心监护仪。另外,参照县人民医院和县2医院管理模式,门诊和住院部统一管理,调配,发展专科特色,有利于妇产科将来的发展。

2.完善管理确保安全

完善制度建设,加强质量控制,加强学习提升领导力,保证临床安全是创造良好的解决效益的基础。20xx年出现的几例纠纷隐患,都是管理上没能很好的强化造成的,这方面不加强管理20xx年效益无法确保。

国家很抓妇幼工作,儿保工作,国家政策规定的各项指标下达后,必须认真落实,完成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各级医疗操作规程,做到服务规范化操作规程化,质量标准化,妇产科是临床医疗科室,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和业务能力关系到两代人的生命,安危和身体健康,要在科室里切实建立安全责任制,从科主任护士长具体落实到人。医疗安全天天抓,月月讲,坚持每月业务学习,技术操作培训,强化责任意识,急救意识确保医疗安全,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

3.培训学习队伍

人才引进,队伍建设。我们妇产科年龄老化,35岁以下的只有3个,本科生只有1个,知识老化。助产士无上岗证,不能单独接生,执助1个,不能单独上岗,存在医疗隐患,计划多选送人员进修学习,人才引进必须有一定的专业能力,年轻,调进妇产科的医师必须先进产房工作3年。

20xx年将进一步加强妇产科队伍业务培训,每月进行业务学习,考试,急救知识学习培训,操作技能培训及考核,新生儿抢救复苏的处理,提高产科应急能力,随时应对专科急救,成立产科应急抢救小组,加剧妇产科业务力量,要求科室里的人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各项学习,学习新知识,开阔业务人员知识面,提高妇产科人员的业务水平。

4.服务考核促营销

在今年工作中,继续加强医务人员服务意识的教育,加强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1切实为病人做实事,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经常与病人沟通,即给科室带来效益,也减少许多医疗纠纷。

第二部分敬请医院领导关心解决的问题 1. 助产士的配备,

助产士专业性强,产科风险大,医疗隐患多,20xx出生新生儿1300人,助产士必须能够单独观察产程,单独接生。多年实事证明,妇产科的医疗纠纷多出自产科。

2,无痛人流开展欠佳。麻醉科医师少,无痛人流风险大,这个项目为热门项目,病人要求人无痛人流开展欠佳流无痛苦,也反映一个医院的医疗水平的窗口,也影响业务,能把能考

虑给手术医师,麻醉科医师一些补助。

3.建议手术室配备一台婴儿吸痰器。

4.妇产科添置一台胎心监护仪。

5.一台婴儿复苏床。

6.开展婴儿游泳。

7.添置阴道镜,宫腔镜。

8.改善妇产科医师待遇 妇产科医疗收入高,药品比例低,所以相对其他科室,妇产科医师其他收入相当少,为医院获利,特别为医院在合管方面降低了日平均费用做了贡献,减少医院损失,妇产科医师同时兼妇幼工作,儿保工作,计划生育工作。工作复杂,医师身心疲惫。请院领导多给妇产科以关爱。不能降低医疗比例奖,药品比例期盼在去年的基础上调高一些。

医院妇产科年度工作计划二:一年的时间转瞬即逝,回顾这一年来的工作,有许多的收获,更有许多的不足,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结合科室的实际情况及护理部的要求,现制定20xx年护理计划:

一、继续加强细节管理及护理人员的层级管理,保证护理安全。 20xx年将严格执行绩效考核制度,把各项质控工作分工到人,责任到人,充分发挥护士的作用,在日常工作中加强检查,增加科室各班人员的自我管理能力,规范科室管理。

二、加强业务学习,更新知识,拓展服务内涵,增加经济收入。制定助产士培训计划,着重培训助产士对产程的观察及对难产的判断,护理文书中增加临产观察记录,以详细记录整个产程的进展,从而提高助产士对产程异常的观察及处理能力,同时将针对科室常见病及危重病的护理组织全体护士进行业务学习,对危重患者及时组织护理查房;对新业务、新技术加强培训,以提高全科室的理论及操作能力。

三、严格消毒隔离,预防医院感染

1、产房及新生儿室管理:产房及新生儿室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中之重。责任组长负责制及护士长总负责的方式做好全面质控工作。严格消毒隔离及物品交接管理,加强院内感染控制及监测工作。通过检查与督导,全面提高产房、新生儿室的管理,完成各项护理质量控制与管理工作。

2、规范处置医疗废物,严格消毒灭菌。并做好各项登记工作。

3、加强病房管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对母婴同室和发热患者的病室每日行空气消毒,患者出院当日做好终末消毒处理,防止发生交叉感染。

四、加强护理安全管理,严格实习带教

实习带教是护理安全管理中的重要部分,将对实习生、进修生实行一对一的带教模式,放手不放眼,加强劳动纪律的管理,制定学习计划,定期进行转科考试,并对实习同学进行带教老师的满意度调查,评选年度最满意带教老师。

五、晨会护理交班采取脱稿交班的方式,以提高护士对患者“十知道”的掌握及语言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继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不断拓展服务内涵,增加优质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继续免费为新生宝宝提供出生第一步的脚印,做好产后乳房护理及新生儿护理的健康教育工作,开展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尽可能的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定期征求患者意见,改进服务质量,为患者家属提供一个满意的医疗环境。

七、加强医疗设备、急救药械的管理,责任到人,将各区域放置的设备分给专人负责管理、保养,定期检查维修,确保每台设备都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加强急救药械的管理,专人分管、定点放置、定期消毒、定期检查检查维修,随时处于备用状态。

八、加强健康宣教及产后访视。在20xx年科室将建立孕产妇QQ群,随时解决孕产妇提出的问题并做好孕期指道。同时日常工作做到入室有宣教,治疗、护理随时有指导,利用一切机会做好宣教工作。由接

生助产士负责在产后15-40天打电话进行产后访视,了解产后恢复、母乳喂养情况及督促产妇产后42天来院复诊及计划生育指导。

第10篇

[关键词]医院;临床教学;教学管理;管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10-0082-03

[作者简介]李小燕(1964―),女,广西桂林人,本科,桂林市人民医院科教科科长,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临床教学;杨青,本文通讯作者,联系方式:。

医院的教学管理水平对医院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和全面建设有直接影响作用。加强医院临床教学管理,可以为实现医院教学管理水平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1]我院地处偏远地区,作为市级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我们及时更新管理理念,结合自身条件,摸索出多种临床教学管理模式,有效地改善了临床教学质量。与本市同级别的其他医院相比,我院的临床教学管理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教学科研水平获得了快速全面的发展。

一、教学管理模式

(一)实施现代化的系统教育

传统的培训教育主要是以本专业范围内的医学基础知识为培训内容,缺乏系统的全科目培训和医学观培训。采用现代化的系统教育模式,就是对科室成员及实习生进行全科目培训,并结合医学人文学、心理学、伦理学等进行系统的教育培训,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医学道德观念,除了掌握本专业范围的医学知识外,对相关专业及交叉学科知识也有基本的了解,从而提高自身的临床操作能力。通过系统的学习教育,让学生避免了只从本专业知识出发,而未能考虑相关学科的知识,特别是与本专业有非常密切关系的学科知识,从而加深对临床操作的理解。另外,由于教育知识也是有限的,通过人文、伦理的培训,培养学生以哲学的思维去分析临床问题,然后将理论联系临床实践,通过全面临床思维提出问题,利用辩证法去解决问题,更好地提升临床知识和能力水平,这样系统的现代化教育培训就能真正落到实处。

(二)采用引导式教学管理模式

原来我院照搬其他医院的教学管理模式,用行政命令强迫临床科室执行教学管理规定。这种脱离实际情况的教学管理模式容易造成临床科室在具体执行中遭遇各种困难。医院采用引导式教学管理模式,在制定奖励和处罚各类规定时,充分征求科室负责人的意见,并将意见反馈给管理者,由管理者根据本院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定,这样不仅解决了规定执行困难的问题,也提高了科室负责人参与管理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同时,医院教学管理部门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教学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引导、启发负责人和执行人解决教学问题;对于在规定时间内能改正问题并采取相应纠正措施的人员,不予以处罚,充分体现了人性化的教学管理精神,减少了医院教学管理者与科室负责人产生直接冲突情况的发生,两者的关系也会变得越来越融洽,临床教学管理也变得越来越顺畅。

(三)采用自觉管理模式

在实施新的教学模式前,我院主要采用的模式是由科教科负责人定期检查临床科室的教学,有些临床科室为了应付检查,会临时下载一些教学幻灯片或抄写几个教学题目作为培训记录,实际上却没有进行了培训;有些科室虽然进行培训,但是形式化严重,没有结合自己科室实际情况及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开展实质性的培训课程,临床医生或实习医生也没有学习的自觉性,教学培训是被动的,也是低效的。为改变这种被动、低效的教学管理模式,试探性地采用了自觉管理模式,具体方法是在每年年末,由科室负责人和教学秘书制订本科室下年度教学计划并报科教科管理处,科教科根据具体情况提出适当建议并调整后反馈回各科室,科室按照自己制定的教学计划开始执行,在遇到特殊情况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报科教科备案即可,这样各科室就可以结合本科室临床过程中遇到实际问题进行教学培训。医院建立了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在每个科室设立一名教学秘书,由教学秘书具体安排科室教学时间,科教科管理人员按照各科室计划定期检查教学培训情况。每次培训完成后,参加培训人员需对培训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及时反馈,如培训完成后由参加培训人员及时填写培训效果表,科教科将根据培训效果表对培训教师打分,并收集培训建议和意见,对科室具体问题要求其在规定期限内进行整改。通过多次培训还可以找出各科室的共性问题,共性问题可以进行统一培训教学,由科教科和临床科室共同商讨,制订解决的具体方法并要求各科室整改。如科室对共性问题不进行整改,将上报院领导,直接与其年终奖、年度评优秀和晋升挂钩。按照这种新的自觉管理模式,通过各科室的主动培训教学,对医生和学生的业务水平有了实质性的帮助,通过近两年的实施,使临床中遇到的许多问题通过教学培训得到彻底的分析和解决,科室的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高,达到了真正的培训效果,培训计划也得到了有序的开展。

(四)采用双向互动式管理模式

在实施新的教学模式前,我院培训教学的管理模式主要是采取科教科对下属科室下文的方式,让科室按照下文规定进行机械式的教学培训,科室与科教科没有互动性,参加培训的学生积极性也不高。采用双向互动式管理模式后,医院和科室共同参与医院教学管理,制订的教学计划更加符合科室实际情况,并且与当年开展的新技术项目和科研项目有机结合,科室成员的积极被调动起来。由科室成员参与科室的培训教学计划制定,轮科的学生也可以按照自己情况提出自己需要学习培训的内容或想法,综合大家的意见和建议来确定培训主题,设立符合实际情况的培训课程,并要求参加培训的成员在听课前积极收集资料和问题,以便在培训过程中使学生和培训教师产生互动,优化培训效果,让参加培训的学生的临床专业知识水平得到提高。另外,实习学生也被允许参与全院的教学计划制定,根据学生提出的合理要求,对教学的侧重点进行适当调整,开展一些学生更感兴趣的培训课程。还有,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对感兴趣的科室,医院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延长在兴趣科室的学习时间,从而调动了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通过上述双向互动的管理模式,培训教学工作得到了大家的认可,让管理和教学有机地融合到了一起。

二、新教学管理模式的实施效果

在实施新的教学管理模式后,我院医学教学管理水平和能力有显著增强,全院大多数教学人员从思想上认识到了教学的重要性,临床教学科室积极主动参与医院教学工作,医院教管部门管理人员与临床科室教学人员融为一体,医院管理方式显得更加人性化和科学化。实施新的教学模式后,教学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现已成为广西医科大学、桂林医学院、柳州医专及桂林市卫校等多所医学院校的教学医院,同时还是广东、湖南和贵州省等多所医学院校的实习点,我院现在有实习学生120余人,专业广泛,包括临床医学、药理学、护理学、影像学、口腔医学和检验医学等专业,2014年来我院教学科研取得多项突破,科研项目获省级和市级立项比上一年度增长60%以上,多次获得桂林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多次得到卫生厅和教育厅表彰和肯定,发表教学类论文多篇,年度教学评估为优秀。

三、讨论

我院为三级甲等医院,由于医务人员相对较少,临床工作量很大,科室人员中能进行教学并且掌握当前教学发展动态的医学教学人员较少,其中不少医务人员害怕教学,大多医务人员只注重临床工作,轻视医学教学工作。自从我院实施新的教学模式后,我院通过邀请专家讲课、开展医务人员座谈会等方式,医院对临床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行广泛的宣传,让教学人员重新认识到临床教学的重要性,激发医院教学人员对教学工作的热情,认识到教学工作有利于自身素质提高,有利于增强医院综合实力。

为了适应医院新的教学模式,我院首先对临床医学教学管理机制进行创新,让新的临床教学管理机制具有人性化的特点,过去单纯培训科学基础知识的旧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化临床医学教学,我院把社会医学和人文医学有机结合应用到临床医学教学中,加快其与现代医疗新技术接轨。我院为了调动医院教学人员的积极性和创新性,在政策上激励和经济上给予奖励,对临床教学中有突出贡献者给予破格晋升职称在年度评优时、优先考虑等奖励,为此我院制定了《桂林市人民医院优秀教学成果奖惩条例》,严格落实教学管理奖惩制度,对认真开展教学工作的科室和个人给予人力、财力支持,对不重视教学的科室和个人进行经济处罚,以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学质量。我院为了提供科研平台和提高教学水平,与桂林医院学院和广西医科大学等高校建立多方合作关系,在科研成果上和临床教学上取得很大突破。

我院通过对临床医学教学管理方法的不断改进,教学工作得到院领导班子的高度重视,年轻教学人员被送到北京、上海等多家教学医院学习各种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少部分教学人员甚至被送到国外学习,如日本和意大利,教学人员还通过多媒体不断学习教学管理方法,保持医院教学理论与国内外的先进理念接轨;临床教学教师用多媒体进行培训教学,使我们的教学变得更加生动和直观,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了。我院还每年不断增加教学工作的投入,近年来教学经费投入接近工资总额的1.7%。为调动临床教学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对他们进行了经济鼓励,如支付讲课人员适当的讲课费和教学秘书费,评选为优秀的教师再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

总之,实施新的教学模式后,本院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希望上述新教学模式能对其他医院教学有一定帮助作用。

参考文献:

[1]饶线明,詹忆君,刘芳,等.践行“三二一”教学思路规范医院教学管理[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9(5):110-112.

[2]马谓彬.实施科教兴院发展战略促进医院持续快速发展[J].人事管理,2012(3):37-39.

第11篇

不断提高医疗质量是促进医院发展的动力,严格医疗质量管理,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是医务科的重要任务,2012年医务科始终以《Xx 省综合医院评价标准及实施细则》和“两好一满意”为标准,根据年初既定计划着重从核心制度落实、病案质量管理与科室自身建设三个方面不断深入。

(2)病床使用率:111.3%

(3)全年门诊总人次:19911人次

(4)住院中人数:10541人

(5)平均住院日: 7天

(6)全院实际占用床日数:69875

(7)病历甲级率:99%

(8)处方合格率 :

(9)入院诊断符合率:

(10)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

(11)ct检查阳性率:

(12)急危重症抢救成功率:

(13)无菌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

(14)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

(15)病理诊断准确率:

(16)开展成分输血比例:

1 2 3 4 5

(17)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平均住院日:

2、严抓管理,促进各项制度落实到实处

零九年医务科继续加大十三项核心制度的执行和落实力度,特别是在全院开展职能科室参与科室交班、查房工作以来,医务科进一步深入到科室,每天参与科室交班、三级查房、分组查房,对科室的实际情况有了更全面的了解,这使我们在加强制度落实的基础上更加人性化的管理,在面对科室的危重症患者的重点督察方面,首先要求科室及时上报相关信息,医务科备案后及时到科室了解患者病情、查阅病历后,具体安排全院或科室内会诊,组织会诊人员和时间并参与会诊全程确保会诊质量,这样就为科室节约了时间和精力集中于患者的治疗和会诊资料收集上,有效提高了科室救治危重患者的成功率,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

3、规范病历管理,提高病历书写质量

零九年医务科仍每周不定期到科室抽查环节病历,每月不定期到病案室抽查终末病历,。在环节病历方面重点督查病历书写及时性、三级查房的书写质量、治疗计划的合理性、病情告知的有效性等方面,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反馈、及时更正;终末病例的抽查中,医务科重点强调病历书写的高质量和完整性,包括大中型手术的术前讨论、为重症患者讨论的书写质量,依法执业,医嘱执行记录等。通过严抓病历质量,将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到工作中的每个环节,并联合质控委员会逐步建立全院、科、组三级质控网络。在现场督察反馈的基础上追踪更正情况,对反馈后未及时更正者严格按照我院制定的“医疗文书质量考核奖惩办法”,针对不同问题进行相应处罚。截至5月30日医务科共督察环节病历 1000余份、终末病历150份,未发现乙、丙级病历,甲级率为100%,总体书写质量较好的科室有:

1 2 3 4 5

4、立足自身,加强科室自身建设

只有不断提高科室的自身素质,才能确保科室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根据零八年全市工作检查中所提出的问题和日常工作中发现的不足,医务科不断自我完善、更新,重点包括:转变工作作风,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工作的时效性,对于科室反应的各种问题及时上报,在院委会的指导下快速做出解决方案;统筹安排组织科室院内会诊,联系院外会诊或转诊医院,规范会诊邀请函、转诊证明使联系工作规范化;完善和更新各项会议记录和各委员会活动记录,令各项工作均有详细规范的文字记录。

二、医疗安全管理

切实把“以病人为中心”作为保障医疗安全相关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最终和理解病人,在此思想基础上严格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工作制度。在日常工作中将核心制度贯穿于整个医疗过程中,医务科在零九年依旧从源头和细节上消除安全隐患,对危重患者实行跟踪式管理,即接到科室上报信息后,从过去单一的备案工作扩大到亲自到科室了解患者情况、医疗信息,安排、组织和参加会诊,并在终末病例中再次检查会诊和讨论的书写质量。杜绝因病历书写失误而产生的隐患。同时在总结出现过的医疗争议中,我们依旧加强对病情告知的督察力度,严格要求临床人员在出入院、各种检查和手术时做到详细告知的同时必须将告知内容认真完整的填写在相应的知情告知书中,对填写不完整和空白告知书的医务人员严格按照“医疗文书考核奖惩办法”实行处罚。

1 2 3 4 5

09年上半年医务科共处理医疗争议 起,经市医学会鉴定 起,协商解决 起,医患沟通不到位,缺少相应临床检查是发生争议的主要原因。

三、继续医学教育管理

医院要发展,人才是关键,随着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医务科协助院领导制定适合医院的短期和中长期人才培训计划,为医院储备人才。

3、上半年医务科在周一、周五业务学习之外,共组织包括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在内的业务培训和讲座共13次,培训人员达XX 余人次;组织全院理论知识考核两次(包括手足口病全员考核),共考核500余人次,合格率99%。

4、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的申报工作

自零九年四月份开始,医务科在院委会的指导下开始了“Xx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内、外、妇产、儿科专业的申报工作。先后成立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委员会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指导、考核、质量监督工作小组,医务科兼任培训委员会办公室,处理各项具体申报筹备工作。五月份为保证基地申报和考核网络化的顺利开展医务科派专人到省红十字会参加讲座培训。截至六月初各项申报表和专科情况数据表已全部提交至市卫生局,保证了我院今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有效开展。

1 2 3 4 5

四、配合医院全面开展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的救治和防控工作

自手足口病、甲型 h1n1流感在我国出现伊始,我院迅速做出反应,医务科在院委会的指示下迅速制定并启动了手足口病和甲型h1n1流感的应急预案,协助内四科完善病房、门诊和所需人员、设备的建立。根据卫生部下发的技术指南制定了陵县人民医院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的诊疗方案,下发到各科室并组织全院学习。自防控救治工作开展以来医务科共组织相关全员培训四次,加深了医院工作人员对此类疾病的认识。特别是在我院接受到手足口病重症患儿以来,医务科在院领导的指示下对患儿进行了包括制定诊疗计划、组织上级医院会诊、患儿情况上报等工作的全面介入,有效保证了辖区内疫情的隔离和控制,为我院的防控工作做出了最大努力。

第12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实训室;利用率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001-02

近十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发展迅速,高等职业教育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有较强职业能力、实践能力的高等应用性的高技能人才的。作为承担这人才培养的高等职业院校是通过实践教学这个重要的环节来达到这个培养目标,而实训室是高职院校进行实践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场所,在一定程度上是保证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反映高职院校实力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这是对我们高职院校发展十分有利的政策支持,高职院校在快速的发展过程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显现出来,就是实训室利用率过低,大量的设备闲置和浪费,有限的资源得不到合理的配置和利用。如何提高实训室的利用率是所有高职院校目前所面临的一个大问题。

一、提高实训室利用率的重要意义

1.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目标决定了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的重要环节,实践能力不是单靠理论教学就可以培养的,而是要靠不断训练才能掌握的。而实训室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场所。通过提高实训室使用率来实现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学生在实训室里,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各类仿真式的模拟实训项目,弥补理论教学的抽象性和枯燥性,对学生增强感性认识,培养专业兴趣,提高职业的敏感性都有很强的作用。学生在实训室里通过做中学、学中做、学做一体化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学生的顶岗实习和以后的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学生通过在实训室的实训,能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和技能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更好地加深和强化对理论知识的把握和理解。从而在毕业时能更快地适应岗位要求,真正做到无缝接轨和零距离上岗。

2.是综合利用资源、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提高实训室的利用率,表明学院有限的教学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也是反映职业院校在教学资源管理上的综合水平。最好的教学资源如果没有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和管理人员是不可能发挥出最佳的效果的,所以提高实训室的利用率是综合反映高职学院在管理水平上、制度建设上、人员合理配备上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提高实训室利用率的有效途径

如上所述,高职院校提高实训室利用率是一项重要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高职院校应从规划设计到最终的使用进行全过程的管理和控制。现就我院对于实训室建设、管理和使用方面取得的初见成效为例,对提高实训室使用率的途径和方法来进行宏观上的议论。

1.实训室的规划建设阶段。实训室的规划建设是高职院校的重要建设之一,是资金投入占比重比较大的一块内容,所以学院领导和有关职能部门是十分重视这项工作。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我院成立建设领导小组和实训室方案论证专家组。我院对实训室规划建设事先控制的很严格的,我们做到以下几点:①实训室规划建设立足于实际即从学院的实际“院情”出发,根据自己的“家底”做好到够用、实用,也有一定的超前性,在整体布局上也要体现一定的时代特色和学院自己的专业特色。②实训室的规划建设也要考虑与学院的专业规划建设、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编制、科研方向等方面的要求,不能盲目追求超高、超速、超前,要综合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量力而行。③在实训室的规划建设中重点要考虑整体的协调性,即学院在规划建设中首先要考虑重点专业、特色专业的实训室的建设,能为相应的科研建设提供一定的服务;其次要考虑实训室之间要有一定的相关性,能发挥出实训室的整体功效;最后要建设有自己学院特色的实训室,能为重点、特色专业服务,为我们创建学院品牌,创立品牌学院奠定深厚而又坚实的基础。④在实训室的规划建设中一定要有专业的老师来主持,并且事先一定要进行深入的专业调研和兄弟院校的走访,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聘请企业一线专家来指导把关,这样才能规划建设出一个符合实际、贴紧实际工作岗位的实训室,才能培养出用人单位满意的高技能型人才。

2.实训室的使用阶段。这个阶段是提高实训室利用率的关键,我院通过这几年的摸索和自我创新,对实训室的利用管理等方面有着自己的特点,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实训室的利用率。①“课程整合化、教学模块化、教师师傅化、学生工人化”是我院许华春院长对我们教学改革提出的要求。这其实在某程度上对提高实训室利用率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因为在实训室里上课重点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在实训室里上什么内容即学生做什么;二是什么样的老师来教学生做。只要解决了这个两个问题那实训室的利用率肯定很高。我院在许院长的领导下全院上下都在进行教学改革,而教学改革中重要的是课程改革,我们现在所有的课程基本都是采用“驾证式考核”即分为应知的理论部分和应会的技能部分,而技能部分必定是在实训室进行的。课程负责人对课程进行了整合,教学按照模块化来进行,这样就对在实训室上课的内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程负责人精心设计单项课内实训项目、综合实训项目、拓展的个性化实训项目,并编制相应的实训指导书和任务书,明确实训的具体任务、要求、考核方法等。我院对在实训室上课的教师有明确的要求即一定要是双师素质的教师,目前我院在实训室上课的老师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单项课内实训项目主要由任课老师为主或外聘老师参与;二是综合实训项目主要由企业一线专家和任课老师共同参与;三是拓展的个性化实训项目由尖子生为主,充分发挥尖子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在任课老师的辅助下,学生相互指导,相互学习。②积极开展职业技能考证和竞赛培训。我院的职业技能考证培训和竞赛培训是我院的一个亮点,这不仅给我院创收也提高了我院实训室利用率,同时也树立了学院品牌。我院职业技能考证培训有:中岗培训、造价员培训、建造师培训、会计从业资格证培训、初级会计师培训、外贸会计培训、单证员培训等;学院鼓励师生参加各类各级竞赛,这就使实训室的课外对外开放程度大大提高。③承接对外加工业务、为区域经济服务。为切实贯彻教育部〔2006〕16号文件精神,积极推进专业在校内开展工学结合,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学院鼓励校内实训室承接对外加工业务,为当地的区域经济服务。我院还制定了相应的管理规定,目前我院有现代制造技术实训基地的来料加工中心,为企业制造各种模具;有鲁班造价工作室,为企业进行相应的工程预决算和工程咨询等;有招投标工作室,为企业编制招投标书和工程咨询,同时也为学院后勤提供了很好的校内食堂和超市的招投标活动等;有建筑财会实训中心,为东阳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和考证服务,同时也为东阳统计局进行人口、经济普查提供了很好的场所等。④加强校企合作,积极承办各类各级竞赛。我院领导十分重视学院的内涵建设,创建学院品牌,树立品牌学院,并以“以技能立身,靠素质发展”作为校训。所以我院积极与我们的合作企业开展各类校企合作的活动,如我院与上海鲁班软件有限公司合作,在我院举办“广厦鲁班杯”算量大赛等,我院同时也积极承办各类各级竞赛,如由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中国林业产业协会主办,中共东阳市委、东阳市人民政府承办的“2010‘神雕杯’全国木雕创作大奖赛”在我院第三实训楼举行等。

3.实训室的管理阶段。最好的实训室想让它发挥出最佳的功效来,需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与之相结合。我们学院在实训的管理方面有着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如: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实训室管理人员制度、实训室指导教师制度、实训设备维护保修制度等,这些制度对我院的实践指导教师,实训室管理人员等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就如我院许华春院长对我们教师提出的“三项能力”(教师需具备理论教学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管理学生能力)。[3]这都为我院实践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也为提高实训室使用率打下了扎实的制度基础。

通过对提高高职高校实训室利用率的重要性分析,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对提高实训室利用率的途径和方法进行了简单粗略的宏观议论,希望能启发和指导兄弟高职院校在实训室方面的使用和管理,同时也为我院创建学院品牌、树立品牌学院做出贡献。

注释:

①教育部高教司.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S].教高[2006]16号,2006:1-3.

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S].国务院教育部,2010.

参考文献:

[1]韩茹.浅谈高职院校实验实训室设备管理与提高设备利用率[J].才智,2009,(26):191.

[2]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实验室工作规程[S].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规章,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