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教育机制论文

教育机制论文

时间:2022-12-19 14:51:5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教育机制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教育机制论文

第1篇

近年来在人文素质教育和综合教育越来越受重视的情况下,众多高师院校虽也加大了包括文学和艺术等课程在内的人文学科的教学力度,但并没有真正从文艺类课程对师范生的重要作用方面来进行全面的教学改革和课程设置。笔者首先选取国内多所高师院校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上网搜集他们的专业和课程设置情况,发现多数院校开设的包括教育学、教育管理、小学教育、初等教育、学前教育、音乐教育、特殊教育等十多个本专科层次中,其相关文艺类课程,尤其是文学类课程偏少且零散,而各类教育理论课程多,且有向精深的专业化发展的趋势。以笔者为中心的课题小组,通过采访、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了湖北省几所高师院校文艺类课程的教学现状,结果发现在受调查的420名不同教育专业的学生中,有43.7%的学生对现有课程中的文艺类课程设置不满意。虽然这些院校对各教育类专业学生开设了诸如音乐、美术、绘画、书法、中国传统文化等专业必修课或选修课程,但在课程的总体设置上还是明显偏重于教育教学理论的灌输,文艺类课程相对偏少,设置不全面,缺乏整体性和逻辑性,设置比例也不太合理,随意性大。就文学类课程来看,有的院校教育类专业完全没有开设文学类必修课程;有的只开设了儿童文学;有的只开设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或中国古代与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读,却忽略外国文学;有的开设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多达96学时。就艺术类课程来看,受调查的几所院校普遍较重视音乐、美术、绘画等课程,而对影视、戏剧和表演重视不够。笔者认为应该在高师院校各教育专业中较为全面系统地、有计划和步骤地开设文艺类专业必修课程,并且应该使它形成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纳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并严格地贯彻执行。尽管我们不能具体明确地规定到底应该开设多少门文艺类课程才算全面,每门课程应该开设多少学时才算合理,但是对于所有的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一些最基础的,与他们的教育专业和方向、未来的教育工作相关的文艺类课程应该全面开设,对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和艺术作品都应该有所了解和掌握。

二、高师教育专业文艺类课程教学体系的建构

在高师院校各教育专业设置一个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文艺类课程体系,首先要明确该课程的性质。文艺类课程应是每一个教育类专业学生必学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该课程旨在向师范生“传授相关的文艺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对文艺作品及其相关活动的欣赏、创造”[2];其次因“文艺各门类的审美特性具有一致性与相通性,它们虽采用的媒介不同(线条、色彩、声音、肢体动作等),但都是通过塑造出感人的艺术形象给人以审美愉悦”[3],因此其众多课程可以“整合在审美教育的同一框架下”,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建立一个具有整体性、系统性、逻辑性的课程体系和系统,同时作为一门具有多元性和综合性的课程,在教学中需要汇聚多方面的力量和教学资源来共同完成。在具体的课程设置和安排上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操作:

1.按专业区别对待

文艺类课程虽内容丰富、类别庞杂,但据其特点我们可以简单地分为文学和艺术两大课程系列。在具体的课程设置、安排和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结合各教育类专业学生所学的具体专业和方向的需求,课程的设置和具体安排要因学生所学的专业和方向而有所区别、调整和侧重,不是所有的教育专业学生同时开设门类、内容、学时完全相同的文艺类课程。比如儿童文学这门文学课程,对于学前、小学、初等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一定要开设,且课时量要有所保障,但对于教育学、教育管理、汉语言文学(中学语文)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可以不开设。而中外文学作品选读、书法、音乐、美术等课程应该面对所有教育专业的学生开设,但课时量应该有所区别,对于艺术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可相应提高音乐、美术、舞蹈、声乐、器乐、绘画、表演等课程的课时量,而小学和初等教育专业的学生可适当提高书法、绘画、演讲、朗诵等课程课时量,对于教育学、教育管理、汉语言文学(中学语文)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在可增设摄影、陶艺等艺术类选修课程同时,又需适当增加中西文化、中外文学经典赏析等必修课程的课时量,以让学生能够拥有更加深厚和广阔的知识文化背景。

2.按年级科学设置

类别丰富的文艺类课程,应从整体性原则出发,按年级逐年呈阶梯状系统开设。笔者建议在大学本科阶段的前三年同时开设文学和艺术类课程。具体安排如下:一年级可开设包括音乐基础、美术基础、书法、声乐等在内的艺术基础知识和训练课程;同时开设艺术概论、文学概论、美学概论、写作等一些文学理论和实践入门课程,当然,在向教育类专业学生介绍这些文艺基础理论时,不必像对中文和艺术专业学生那样讲得深透和具体,其主要任务是介绍文艺鉴赏的方法和正确的审美观念。二年级建议开设音乐欣赏、美术欣赏、舞蹈与形体、朗读与演讲等艺术欣赏类课程,和儿童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中国现当代作品选读等文学类课程,主要目标在于培养学生们的审美体验,艺术感受和感悟能力。三年级建议开设艺术创作提高类课程,如器乐、表演、绘画、手工等;同时开设难度稍大的外国文学作品选读、影视作品欣赏、影视文学、(儿童)文学创作等文学类课程。

3.按课程类别灵活安排

由于文艺类课程类别庞杂,具有多元、开放的特点,因此,在课程的具体设置安排上必须要打破原有教学的僵化模式,整合各方面的师资力量与资源,按照教学内容分阶段、由不同教学院系(如艺术学院、文学院和教育学院等)的专业教师共同授课,集体完成该课程体系的教学任务,而每一个教师只负责讲授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内容和课程,这样在提高了各门课程教学效果的基础上,保障了整个文艺类课程体系总体教学目标的实现。但在各门课程教学设置安排之前,各教学院系应组织教师集体备课,共同确定教学内容、授课方式、教学重难点等,共同制定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而不能由任一个教师独断、随意安排。且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各教学院应对教师的授课情况进行监督和考核,任课教师对原定的教学计划不可随意更改。但同时需注意的是无论由多少个教学院系、多少位教师共同授课,一定要注意既避免重复,又要相互关联贯通,同时要重视对任课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考核的规范性。在考核过程中各教学院要相互通气,统一标准,严格要求,避免因标准不统一而导致教学和考核的混乱。

第2篇

1.1院校与企业对校企合作机制认识上存在不足

其一,从企业方面来讲,企业缺乏对校企合作机制科学性、战略性的定位。由于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只考虑到短期效益,而缺乏长远的战略考虑,导致企业不能看到通过校企合作带来的巨大战略价值,如通过校企合作实现企业的规范化管理、实现人才价值最大化等,往往认为通过校企合作获益最大的是高职院校一方以及旅游专业毕业生,这一系列在认识上存在的不足导致企业在校企合作机制中积极性、主动性不高,促使大量的旅游专业性人才流失,在无形中给企业带来损失。其二,高职院校方在认识上同样存在缺陷,现阶段大多数高职院校没有对校企合作形成一个系统、科学的认识,他们只是简单地认为把学生能够快速地推上实习就业岗位就是校企合作,最常见的就是将毕业生以放羊式的方式推到旅行社进行实习,这种处于形式上的校企合作机制根本无法达到人才培养的要求,更不用说实现院校与企业达到双赢的目的。

1.2院校与企业具体合作机制上存在问题

现阶段高职旅游大类专业校企合作在人才培养中,缺乏有效的运行模式,大多数校企合作的建立与运行主要靠信誉和关系,而不是从院校自身的利益出发,所以这种模式还处于校企合作的浅层阶段。在这种模式的运行下,企业处于辅助地位,只是简单地出些资金帮助高职院校完成某项培训任务、实习任务。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能有效地将旅游市场人才进行科学的定位,盲目地开展课程教学,缺少必要的实践课程,导致大量的人才毕业后不能很好地满足旅游类企业发展的要求。因此,从整体上来讲,现阶段校企合作过程中问题重重,不能实现校企合作的价值。

2高职教育旅游大类专业校企合作机制的研究与实践

2.1建立校企合作教育的指导机制

这种形式表现为院校聘请行业专家、企业技术权威、岗位能手等与学校专业骨干教师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为院校的专业设置与建设、培养方案提供指导,从而使企业广泛参与专业建设。包括:为高职高专旅游院校提供企业所需人才的专业方向(岗位或岗位群)、人才规格及数量预测等需求信息,使院校能针对市场需求设置专业或专业方向,对准就业训练学生技能,使人才培养贴近市场,确保学生将来高质量就业。

2.2建立校企“互惠互利”的运行机制

学校的科研为旅游企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企业也要为学校实习等教学环节提供必要的实践条件,让学生参与到企业的接待服务中来,既弥补了学校实训设备不足的缺陷,又能培养学生的技能,而企业支付给学生的成本要低于社会用工成本,企业也获得了相应的利益。

2.3建立校企合作教育的监控机制

校企合作过程中,由专门的校外实践教学指导教师负责学生管理,协调与合作企业之间的关系,并及时反馈实习期间问题给学校。在每一个实习点都有信息员和学生管理员,当实习中出现问题时,他们及时和指导教师联系,通过与企业有关部门进行沟通,及时处理问题,保证产学合作的效果。

2.4建立校企合作教育的约束机制

必须构建“契约信用型产学合作教育机制”,通过契约即订立合同的方式固化和连接各方利益,以国家法律作为保证,同时又注意感情投资,与企业的董事长或部门经理保持良好的私人关系,多沟通交流;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经营、人员培训、实习生使用等方面的问题。

3结语

第3篇

1.夯实一年级安全教育基础,掌握安全知识,树立安全意识

大一新生,对大学环境及各项规章制度不了解,没有独立生活经验,对突发疾病等情况不知怎样处理,对欺诈行为更不易辨识,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同时新生对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充满期待和探索,是学校进行安全教育并使其入心入脑的有利时间。因此,学院在安全教育中侧重夯实一年级新生的基本安全常识和管理规定的教育工作。每年的开学初,学院都会针对出现的问题和学生容易遇到的问题,对新生积极开展安全知识和应急处理常识的教育,提高大一新生的防范意识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例如,2013年秋季新学期的某夜12点,大一新生小明(化名)突然一声惊叫,便人事不省。学生报告辅导员后,辅导员立即拨打999急救电话,即刻赶到出事学生宿舍,同时向有关领导汇报情况,并及时联系学生家长。小明被送往就近医院,后由于心跳过快,及时将小明转到一家大医院,立即进行了手术治疗。后经过半个月的住院治疗,小明康复出院,返校园正常学习。此案例证明:有效培养学生的自助和互助的意识和能力,是高校开展安全教育的一个重要而且基础的内容。对于大一新生的安全教育学院采取了学习、实践和管理相结合的形式。一是抓住入学教育机会,通过主题年级会、主题班会,加强学生对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学习;结合以往校内外真实案例,对学生进行生动的安全教育,从而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安全常识,树立安全意识。二是通过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新生中绝大多数学生是第一次远离家人,因此对于一些适应能力较弱的学生,从心理到生活势必有些不适应,此时需要辅导员和班主任通过深度辅导充分了解学生,及时发现特殊心理和身体状况的学生,因人制宜地开展相应的安全监控工作。

2.按年级建立纵向安全教育与管理机制

一年级,如上所述,学院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防范意识,加强深度辅导和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自助与助人能力。二、三年级,则侧重在学业、职业规划指导过程中,加强社会实践的科学指导和安全教育。此阶段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学校的一些规章制度,具有了一定的法律常识。对于这阶段的学生,学院在定期开展排查性和实践性的安全教育工作基础上,重点解决其专业与职业认知迷茫的问题,不断帮助学生重新规划其职业生涯。该阶段,社会实践的科学指导和安全教育及监控尤为重要。因此对于大二、大三年级的学生要通过深度辅导、科学指导和有效监督等方式,加强对学生实践活动的安全教育和管理,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会如何保护自己。四年级,学院侧重于在就业指导过程中,加强毕业班纪律管理。一是毕业班学生面临就业,更多的困惑在于如何找到与自身匹配的工作,学院对其加强就业指导以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二是毕业班学生经常会组织毕业旅行等活动,为了让大家安全愉悦地进行毕业留念,辅导员在严格请假制度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出行安全教育。针对不同年级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纵向的大学生安全教育和管理,不仅可以让学生在不同的阶段学习到不同的安全知识和技能,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3.按共性问题建立横向安全教育与管理机制

在大学生群体当中,无论高年级还是低年级学生,都有一些共同的安全性问题。比如,学生身心健康、宿舍防火、交通安全、实验室安全、节假日安全、实践和实习安全、运动安全、公共卫生安全、饮食及饮酒安全、地震安全等,是不分年级、不分时间的各个年级共同面对的问题。为此,学院在实践的基础上,针对共性问题建立了横向的安全教育和管理机制。横向的安全教育和管理具有定期性和规律性的特点,只有加强安全教育和管理的密度,才能及时了解到学生当中的安全问题,防患于未然。学院一线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人员,尤其是辅导员和班主任定期或者在特定的时候,都会对学生及时开展横向的共性问题的安全教育。比如,在每次放假前都要通过年级会等形式,开展人生、财产、交通安全等教育;定期进行宿舍卫生安全检查,对学生的卫生、用电等安全进行管理和教育,等等。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无论横向还是纵向安全教育管理,建立健全学生离校请假制度是监管到位、不留死角的基础。同时,辅导员和班主任一定要保持和家长及时的沟通,尤其要加强开学初、放假时以及小长假期间的联系,避免学生教育与管理出现盲区。总之,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要在有效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基础上,使广大学生充分了解安全知识,广泛树立安全意识,熟练掌握安全技能。完善有效的安全教育和管理机制,不仅能保障学生的安全与健康,使其在良好的环境下获得成长和全面发展,而且也是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责任感的一种有效途径,应贯穿于高校教育工作的全方位和全过程。

作者:于洪杰 王星星 周昕 单位:北京化工大学

第4篇

近年来,甘肃省永昌县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加快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支撑,以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为目标,着力在强化保障上下功夫,在完善机制上见实效,在队伍建设上求突破,在督导评估上出真招,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工作的满意度不断提升。

一、强化五个保障,

确保均衡教育有效落实

一是强化组织保障。永昌县委、县政府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县委常委会议、县政府常务会议优先议教,定期听取教育工作汇报,研究解决教育经费、教师编制、学校建设等重大问题。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县编办、发改、人社、教育、财政、住建、国土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协调解决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结合县情实际,制定了《永昌县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永昌县十三五教育規划及学校布局结构调整规划》等战略性文件,编制了《永昌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明确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总框架时间表和路线图,为各项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提供了保障。

二是强化经费保障。积极探索公共财政长效投入保障机制,确保财政资金向教育倾斜,确保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和两个比例。

三是强化基础保障。积极顺应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充分遵循人民群众的意愿,积极稳妥地推进全县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全面整合优化教育资源。通过改(扩)建旧校舍、新建中小学、撤点并校等途径,合并农村小学66所,新建初中1所,改扩建小学5所。目前全县中小学由十一五末的91所减少到目前的28所,基本形成了布点均匀、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的学校发展新格局。抢抓国家实施薄弱学校改造的重大机遇,累计投资2.5亿元,完成重点教育项目39个,新(扩)建校舍面积28.52万平方米,消除危房9.7万平方米;投资4493万元,新(改)建幼儿园14所,新(扩)建园舍面积2.13万平方米;完成19所寄宿制中小学食堂新改建任务,实现了乡镇学校食堂全覆盖;投资3996万元,建成塑胶运动场地4个、硬化运动场地16个。

四是强化信息保障。累计投资2651万元,建成多媒体普通教室670间、标准化网络教室37间,配备生用电脑1860台、教师用机1017台,各学校光纤接入率、班班通设备配齐率和教师网络学习空间开通率均达到100%,生机比达到8:1,师机比达到2:1,联网计算机达到91%,均高于甘肃省平均水平, 教育信息化水平领先甘肃省全省。累计投资485万元,新建标准化科学实验室27间、理化生实验室7间、心理辅导室23间,购置图书14.6万册,补充各类实验仪器6万余件、音体美器材7千余件,全县城乡中小学教学仪器设备配齐率达到100%。

五是强化师资队伍保障。其一,加大教师招聘力度。三年来,新招聘教师95人,其中研究生6人、本科生77人;建立教师流动机制,促进城乡教师合理有序地流动,近年来共交流学校领导14名,县域内交流教师858名,选派9名教师到三区支教,通过区域联盟、结对帮扶置换交流教师77对。其二,加强师资培训,近三年参加国家级培训的教师有486名、省级培训的教师有214名、市级德育(心理健康)和教育等培训的教师有2275名,培训合格率均达到100%。

二、完善三大机制,

增强均衡教育发展活力

一是健全关爱共享机制。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各方面广泛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和动态监测机制,创建省级留守(流动)儿童之家7个、中央彩票公益金支持的乡村学校少年宫4个、市级乡村学校少年宫17个。按照就近入学的原则安排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免费入学就读,入学率达到100%。切实加大贫困学生帮扶工作力度,着力推进以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中等职业学校免学费和资助金、生源地助学贷款为主要内容的中小学资助体系建设,逐步扩大资助范围,提高补助标准,对困难学生实行应助尽助的原则。严格落实营养改善计划和校车工程,将残疾儿童纳入义务教育发展的整体规划,不断完善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办法,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96%以上。

二是创新教育改革机制。在课堂教学改革方面,坚持以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方式为重点,以教师研究课堂、创新教法、强化教科研为主导,全力打造优质高效课堂,初步形成了适合学校特点和学生实际的有效教学模式。在学生评价体系改革方面,制定了《永昌县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建立和完善了以学业考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为主要依据的招生体系,有效促进了学生自主全面发展。在德育体制改革方面,注重地方教育资源开发与德育的融合,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缅怀革命先烈、中华经典诵读、道德讲堂、骊靬文化宣传等主题教育活动,举办学生运动会、校园文化艺术节等特色艺体活动,加强学生校外实践活动基地建设,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网络,促进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

三是建立教师成长激励机制。遵循以德为先,能力为重的评价原则,从师风师德、课堂教学、教研能力等方面对教师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绩效考核、评优树模、职称评聘挂钩。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县域内所有中小学、幼儿园班主任均享受县政府工作津贴,如今已累计发放班主任津贴近800万元。同时,坚持做到四个倾斜,即在职称评定上向农村教师倾斜,而且规定城区教师晋升高级职称必须要有两年以上农村学校任教经历;在绩效工资发放上向农村教师倾斜;在评优评先方面向农村教师倾斜,农村教师所占比例不低于50%;在解决住房问题上向农村教师倾斜,加大周转房建设力度,改善农村教师的生活条件,进一步稳定农村教师队伍。

三、实施四大工程,提升均衡教育发展品质

一是精细化管理工程。先后出台了《永昌县学校目标管理考核实施意见》《永昌县学校精细化管理实施意见》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不断推动教育教学过程管理实现精细化、科学化、规范化。特别是实施精细化管理以来,通过创新管理理念和方式方法,强化基础管理,初步形成了人人都管理、处处有管理、事事见管理的局面,使教育软实力得到了有效提升。

二是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把师德建设放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按照品德高尚、爱岗敬业、业务精湛、为人师表的要求,从思想上引领、工作上激励、生活上关怀,注重抓长、抓细、抓常,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是特色学校创建工程。严格遵循总体规划、分步实施、体现个性、促进发展的原则,以校校有特色,生生有特长为目标,强化三风建设,扎实开展特色学校创建活动,鼓励学校开发校本教材、开设特色校本课程,使剪纸、种子画、布贴画、麦秸画等民俗艺术进入校园,用特色校本课程促进学校特色文化的形成。大力组建书画、表演、手工及电脑制作、文学社团、民俗体育、经典诵读、科学趣味实验等活动小组,为每位学生至少培养一种兴趣爱好,积极开展感恩教育品德教育健康教育和谐教育,形成了一批以快乐校园书香校园和雅校园艺术校园阳光校园等为主题的特色学校。

四是校园安全工程。时刻紧绷校园安全弦,始终把校园安全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在具体的行动上。完善学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和三防措施,健全校园治安防控体系和联合执法协调机制。全县中小学配备专职保安120名,安装110区域报警系统14套、视频监控949个、安保器械700多套,中小学安保覆盖面、平安校园创建合格率、校方责任险投保率均达到100%。

四、突出一个关键,助推均衡教育发展规格

督导评估是提高義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的关键。县政府坚持督政和督学相结合,研究制定了《永昌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工作方案》,有力地促进了全县义务教育的均衡、协调发展,提高了教育质量。

永昌县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践过程中,始终明确:责任落实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前提,政府必须重视与支持教育,把责任落实到位、压力传导到位;科学规划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起点,必须立足实际,着眼长远,科学合理地调整布局结构;经费投入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保障,必须建立和完善经费投入长效保障机制,为打造优质教育资源提供物质保证;学校建设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核心,必须加大建设力度,完善设施设备,确保优质发展;督导评估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动力,必须建立健全专项督导评估体系,不断推动义务教育沿着均衡的轨道快速发展。

第5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硕士学位论文质量;提升路径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是国家一级学科理论所涵盖的一个二级学科,是一门“以理论为基础的,研究人们社会主义思想意识形成、发展规律和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的学科。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国家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发展现状,以及所表现出来的一些问题、解决矛盾和问题的方法。撰写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在攻读学位过程中的核心任务,是培养他们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手段。学位论文质量集中体现了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是衡量研究生培养水平最重要的标志。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在整个研究生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研究其质量提升路径,对提高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培养和提升研究生专业基础素养及科研能力

研究生学位论文是对研究生在校学习成果的一种衡量和检验,是对学生专业研究和思考能力的综合检测,是研究生能力和学术水平的集中体现。通过读书思考、确定选题、查阅资料、组织框架,以及写作、导师指导反复修改的过程,使学生对本专业有较为深刻透彻的理解和研究,亩为日后开展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但随着研究生招生数量的大幅度增加及规模的快速增长,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有下滑趋势。为保证论文质量,促进研究生教育健康发展,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有必要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学校要提倡学术批评,形成崇尚诚实劳动、鼓励科研创新、遵循学术道德、保护知识产权等良好学术氛围。学术把关人和研究生自律的学术道德也是不可或缺的。有理由相信在合理的制度和自律的学术道德下,通过上述一系列措施,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将会逐步提高。同样,当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水平不高,与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不合理有很大的关系。现在有些高校的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较为陈旧,培养方案多年不变,即使在某些时候调整培养方案,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存在因人设课的现象,而不是从专业的角度出发而开设课程。因此,为提高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水平,必须对课程进行整体的规划,规范必修课和选修课的设置,改变不合理的课程设置和“因人设课”的局面,真正从专业的角度来开设课程。落脚点和最终目的是培养和提升研究生专业基础素养及科研能力。

二、重视导师队伍建设

要提高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导师队伍。一名合格的导师可以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加强对研究生的学术道德教育,倡导求真务实的学术作风,以德修身、率先垂范,用自己高尚的品德和人格魅力教育和感染学生,引导和帮助学生养成恪守学术规范的品质。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的导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还有待提高,比如导师素质层次不齐、学缘结构不合理等。研究生和导师作为教育保障体系的两个主体,是高校科研产出和学术发展的宝贵资源,打造名师和培育高徒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高等院校应明确导师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直接责任,同时使导师享有招生权、分配权、资助权、论文审查权等权利,激励导师参与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管理,引入良好的竞争机制,实施导师动态管理,逐步打破部分院校只上不下的导师终身制,着力打造高素质、高水平、高质量“三高”导师队伍。导师应不断丰富自身学术水平和实践经验,提升职业素质和创新能力,搭建与研究生互动交流平台,主持领导研究生参与科研项目研究,促进科研团队建设,激励研究生自主发展,争先创优。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进行创造性科研活动的结果,导师是影响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因素。导师是否有明确的意识,履行自己的职责,形成自己的风格,是保证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必要条件。导师是否具有合理的教育理念、敏锐的学术视角以及较强的创新素质都深刻影响着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

三、加强学位论文写作的过程管理

学位论文写作是一个过程,必须加强对整个学位论文写作的过程管理。提高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水平,必须做好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工作。一般说来,开题报告包括选题的目的、依据、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包括选题的基本内容、基本结构、研究方法、可能遇到的困难以及主要参考文献等等。同样,也要加强学位论文写作的评阅工作。为了增加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评阅的公正性和客观性,可以借鉴有的高校对学位论文进行一定比例的“双盲评审制度”,被抽查的学位论文首先隐去导师及学生的姓名,然后由研究生管理部门从已拟定的专家库中选择一定比例的校外送审专家,导师以及研究生本人并不知道哪些专家在评阅论文,评阅意见由研究生管理部门“统一回收”很多高校通过这种抽查送审的制度,加强对学位论文的质监督。另外,建立激励机制,做好优秀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评审工作,建立优秀学位论文评审和奖励制度,有利于形成一种激励和督促学生、导师和学校努力提高学位论文质量的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从而有效地促进学位论文质量的提高。目前国家建立的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评选和奖励制度,已起到了十分积极有效的作用。很多高校和省级学位委员会也在积极开展校级和省级优秀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评审工作,并把优秀学位论文的获奖情况作为评价和考核各学位授予单位的研究生培养质量、学科建设和学位建设的重要参考指标。这些措施都体现了对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过程管理的重视,也必将进一步促进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的思考[J].马灯秀,王辉,徐加放.高教论坛. 2015(07)

[2]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影响因素及保障措施探析[J].贾桂玲,刘晓华.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3)

第6篇

【关键词】地方高校 研究生 激励机制

研究生教育位于国民教育最高端,研究生也最具创新精神与活力,在国家创新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为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中央部署高校正在全面开展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地方高校如何适应新形势,切实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已经成为无法回避、也不能回避的紧迫而现实的问题。本文从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培养激励机制入手,研究地方高校为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在培养激励方面的实践与探索。

一、影响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激励因素分析

地方所属高校相对于中央部署高校而言,一般是指隶属各省、自治区或直辖市,由地方行政部门划拨经费的普通高等学校。

在研究生培养教育中多方面采取激励措施,调动研究生学习和科研的积极性,激发研究生学习和科研的潜力,对于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越来越发挥出重要作用。财政部、教育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意见》(财教[2013]19号)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完善研究生奖助政策体系。可见,研究生培养教育中激励机制的重要作用。所谓激励机制,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给出的定义为:管理者依据法律法规、价值取向和文化环境等,对管理对象之行为从物质、精神等方面进行激发和鼓励以使其行为继续发展的机制。在对地方高校开展培养激励机制建设的实践研究中,我们发现研究生奖助学金、科研情况、学术成果奖励、毕业条件等物质或精神激励都是影响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经梳理基本形成了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激励因素体系,包括奖助体系、课程教学体系、导师指导体系、学术优化体系、毕业遴选体系等子项目,如图1所示。

图1 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激励因素体系

可见,影响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激励因素存在于培养全过程。全面构建研究生培养激励机制,不能顾此失彼,避重就轻,需要统筹考虑方方面面的因素,提出科学有效的激励措施,才有利于地方高校培养出高素质创新人才,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二、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激励机制建设面临的现实困境

目前,地方高校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已经实施了一些激励措施,而全面建设科学有效的研究生培养激励机制,地方高校还面临着诸多的现实困难。

1. 事务工作多,理论研究不够,缺乏科学指导

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基本上是学校统一管理或者校、院二级管理两种模式,研究生处(院)是学校研究生教育管理的职能部门。地方高校研究生的招生录取、学籍管理、培养教育、学位授予、毕业派遣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等一系列从入口到出口的工作都由研究生处负责,部分地方高校学科与学位点建设职能也在研究生处,可以说研究生处的工作任务是相当繁重。但由于研究生培养规模不是很大,所以在岗位设置及人员配备上,工作人员一般都比较少。日常工作中,研究生处工作人员疲于应对各项工作,没有时间和精力静下心来好好思考研究生培养和教育规律,理论研究不够。学院研究生教育管理人员,如教学秘书、科研秘书、研究生辅导员、分党委秘书等,常常是一人身兼数职,大多数还都肩负着本科生的教育管理任务,所以对研究生教育规律研究更是有心无力。

我国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工作从2006年试点启动,到如今已有7年多的时间,部分研究生教育工作者对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进行了理论探索和研究,但是针对研究生培养激励机制的研究还不多,没有形成反映内在本质规律的具有普遍性指导意义的理论,研究生培养激励机制建设与实践仍然面临着缺乏科学理论指导的尴尬局面。地方高校在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条件、导师队伍、科研实力和资源获取等方面与部属高校不可同日而语,部署高校的培养激励措施在地方高校实施会面临着不可想象的困难。因此,部署高校培养激励机制研究成果在地方高校没有多大的推广价值,至多可以作为形式上的参考。

2. 投入不足是地方高校培养激励机制建设的最大瓶颈问题

1999年教育部公布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力求到2010年实现大学毛入学率15%,从当年起全国各类大学都开始了大规模的扩招。地方高校为适应新形势,缓解因学生人数骤增带来教学资源紧张的矛盾,不得以贷款巨额资金建设新校区。地方高校举债建设新校区的资金基本上都超过了10亿元,每年偿还银行利息的金额巨大,达到数千万元,甚至上亿元。面对如此巨大的资金压力,地方高校在研究生教育管理方面投入的资金能维持原有水平都十分困难,增加用于研究生培养激励机制建设的资金就更加困难重重。

2013年财政部、教育部联合下发《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意见》(财教[2013]19号 )文件,明确提出要完善研究生教育财政拨款制度,但只是明确了“完善中央部门所属普通高等学校研究生教育财政拨款制度。建立健全包括生均综合定额拨款、绩效拨款、奖助经费在内的财政拨款体系”。从2012年起,中央财政给部署高校的财政拨款已经到位,部署高校完善研究生资助体系等培养激励机制的资金得到了充分保障。虽然文件中规定了“各地要参照中央高校研究生教育财政拨款模式,建立健全地方所属普通高等学校研究生教育拨款制度,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但地方财政在落实政策上有一定的延后性,地方支持高校发展的资金和中央财政也完全不在同一个水平线上。举例来说,目前作者所在地区的地方高校博士研究生助学金普遍在500元/月以下,而同地区的部署高校博士研究生助学金普遍已经达到了2000元/月。在资金投入上,地方高校实在难以效仿部署高校建立研究生奖助体系等培养激励机制,投入不足成为培养激励机制建设的最大障碍。

三、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激励机制建设的实践探索

在新形势下建立和完善符合研究生培养特点的激励机制,应用行之有效的激励手段,调动研究生学习和科研的积极性,把研究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地方高校并没有因为困难重重而裹步不前,在实践中也进行了有益探索。

1. 积极构建研究生奖助体系

建立研究生助学金制度,按月发放研究生助学金,用于补助研究生基本生活支出。助学金发放标准一般执行的是教育部研究生普通奖学金规定,部分高校根据实际情况也适度调高了标准,如作者所在学校研究生助学金为300元/月。落实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制度,从2012年秋季学期起,地方高校制定了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实施细则,重点奖励学业成绩特别优秀、科学研究成果显著、社会公益活动表现突出的研究生。设立研究生社会奖学金,吸纳如知名校友、合作单位等社会资源出资设置专项研究生奖学金,奖励品学兼优的研究生或是在科技竞赛、学术研究、管理创新等方面表现突出的研究生。设立研究生助教、助研和助管“三助”岗位,统筹利用科研经费、学费收入、社会捐助等资金,加大津贴资助力度和岗位覆盖面。

2. 开展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

为激发研究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地方高校重视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及研究。建设研究生精品课程,深化课程体系改革,推进教学模式和手段创新,促进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培育和建设反映学校教学特色和水平的研究生课程。加强研究生教材建设,选用国家研究生教学用书和高水平院校研究生教材内容,在引进、选用的基础上,鼓励编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探索性、案例型等实践性较强的教材,鼓励专家学者整理课程讲义,编著反映学校学科特色和水平的教材。开展教育改革研究,设立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资助项目,围绕提高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探索新形势下研究生教育教学的特点和规律,总结和探索新形势下研究生教育的经验和方法,提升研究生教育工作水平。

3. 强化导师责任制

把好导师入门关,综合考察教师的师德、学术和实践创新水平,强化任职资格条件,健全导师遴选、考核等制度。加强导师招生资格审查,根据每年科研项目和所能提供的资助水平,审核批准导师年度招生名额,一般情况下导师每年指导博士生不超过1人,硕士生不超过3人;若导师存在学术不端行为,或者是科研经费不足则停止当年研究生招生资格。实施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导师责任制,要求导师对所指导的研究生要做到思想上正确引导,政治上明确要求,学术上严格把关,生活上热情关心,帮助研究生全面发展。

4. 建立学术成果奖励制度

对科研能力突出,学术研究成果丰硕的研究生给予资助或奖励,是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的普遍做法。实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资助计划,支持博士研究生做出高水平博士学位论文,对论文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或现实意义,研究课题有较大的创新性,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培养潜力的博士生给予资助,按月发放生活津贴,同时给予博士学位论文专项研究资助经费。开展研究生出国访学资助工作,鼓励研究生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参与国外高校科研合作项目,拓展国际视野,对具有扎实专业基础和科研潜力的研究生受邀出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以及短期出国访学给予大力资助,资助经费主要用于往返交通费、会议费以及在国外短期访学的生活补助。开展研究生学术科研成果奖评选,鼓励研究生刻苦学习,勇于创新,对在知识创新、科技发明与技术进步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进行评选,获奖名单由学校公布表彰,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制定研究国家奖学金评审实施细则,设立参评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学术成果基本要求,对研究生的不同学术成果在国家奖学金评选计分标准中给予不同加分,激励研究生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

5. 建立毕业遴选激励措施

制定博士、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前发表学术论文规定,激励研究生提高学位论文质量,要求研究生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必须发表与研究课题直接相关的学术论文。开展校级优秀学位论文评选,对申请者在校期间获得的与学位论文有关的成果、论文的创新点、论文评阅意见及答辩结果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学校对评选出的优秀学位论文作者和导师进行表彰,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进行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倡导优良学风,保证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研究生学位论文均需进行学术不端行为检测,检测结果作为建议是否授予学位的重要依据。开展硕博连读研究生选拔,鼓励硕士研究生继续深造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促进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地方高校通过选拔程序,推荐优秀硕士研究生可不参加博士生入学考试而直接攻读博士学位。

【参考文献】

[1]成建平,韩萍芳. 运用激励理论完善研究生培养激励机制[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2).

[2]叶善文. 构建研究生激励机制的探讨与实践[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7(2).

第7篇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质量培养机制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10-0096-02黑龙江大学数学科学学院以探究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目的,以一级学科硕士点的建设为平台,紧密结合本学院的实际情况和资源优势、构建科学合理的硕士招生简章和培养方案、建立新的硕士导师体系,改革硕士学位论文送审制度的环节,形成可持续提升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长效机制。具体改革建议如下。

一、增强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在培养方案中设置相应的环节

(一)积极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

高校教师及管理者一切工作的重点都是为了育人,而育人的核心是育魂,这个意思就是说,努力提高研究生的思想道德和政治素质是培养高素质研究生的关键。为此,高校辅导员可以为研究生开展思想政治研讨会,时常观看一些大型的文化纪录片、历史影片等一系列有教育意义的活动,不断增长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从而提高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和道德品质。除此之外,研究生还应当积极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比如,研究生志愿者“三下乡”服务活动,到敬老院进行献爱心活动。这样,不仅所学有所用,更重要的是,在自己亲身实践中,不断磨练自己,服务于他人,陶冶了情操,提高了自己的思想政治素养和道德品质。

(二)努力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素质

研究生创新能力素质是研究生综合能力素质教育中的核心内容,它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研究生通过检索和阅读文献,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从而,培养研究生对科研的浓厚兴趣。随着对知识的深入研究,也渐渐地形成了对科学研究的一种直觉认识和敏锐的洞察力。这样,研究生就可以获得创新思想和信念,在解决问题中不断挖掘其创新潜能。第二,在研究生日常教学中,应注重问题链教学法,充分调动研究生的启发性思维,注重文理结合,学科交叉和渗透。除此之外,研究生平时应该勤奋学习,刻苦训练,培养他们独立发现问题、独立提出问题、独立分析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创新精神。

(三)完善研究生科学文化素质教育

研究生科学文化的教育要继承和发扬传统教育的精华,剔除与时展不相适应的世俗教育的糟粕,积极探索满足现代社会需求并能培养合格高素质人才的教育模式。第一,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传授式教学,以教师为中心,进行“填鸭式”教学。现代教育教师应该在教学目标中提炼出一些关键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倡学生自主地探索与研究,最终在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下分析与解决这些问题,真正实现研究生教学模式的根本转变。第二,研究生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为了研究生能参与课堂教学,可以让学生提前准备教学内容在课堂上讲,老师在课下听,针对在课堂上遇到的问题,师生可以共同探讨加以研究解决,这样研究生可以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不断加强研究生身心素质教育

研究生在刻苦学习和努力研究的过程中,既要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又要投入自己的科学研究工作中,对研究生无论在体力、脑力还是能力方面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尤其对数学系的研究生,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重复验算和进行枯燥的理论推导,孜孜不懈地追求,以期获得新的理论研究成果。在此过程中,往往会经历很多次失败,面对无数次困难,忍受别人无法忍受的痛苦,所有这些对他们的身心无疑是一种巨大的考验。强健的体魄和健全的心智是经受这些磨难和考验的垫脚石。这就需要研究生不断进行体育锻炼,保持乐观的心态,培养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增强身心素质,做到“身心皆健”。

二、 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建立素质精良的导师队伍

(一) 严格遴选导师, 实行研究生导师动态管理

研究生的自学和科研活动, 是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导师的指导作用发挥得如何,是关系到研究生能否成才的重要问题。因此,招收研究生,必须遴选好导师,学校应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的有关规定认真做好遴选工作,创造一种有增减、能上下的动态机制,使导师队伍有压力、有动力、有活力。除此之外,还有必要定期对导师的学术道德、培养能力、工作态度、工作绩效等进行评估, 同时启动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其目的在于以评促建,形成公平竞争的良好氛围,既充分调动导师的工作积极性,又增强其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 加强对导师的培训

为保证研究生导师能够根据研究生培养规律,更好地履行职责, 增强指导能力, 提高指导水平,加强对导师的培训是非常必要的。对导师的培训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第一,采用“一帮一”的技能培训, 由那些学历层次高、科研能力强但缺乏研究生培养经验的年轻导师作为助手协助资深导师指导一届研究生,完成一个周期的学习、实践,从培养计划的制订、论文题目的选择、论文写作的指导与把关,到毕业论文的答辩等,由资深导师指导他们操作,待他们掌握了基本程序后,才能上岗独立指导。第二,为校内外不同学科、不同院系导师之间的学术沟通搭建平台,促进导师间经验交流。例如,聘请著名导师就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导师、如何进行研究生教育等方面的知识进行了多次讲座,对提高我校导师的指导水平起到了促进作用。

三、加强质量监控,硕士学位论文全部对外匿名送审

(一)学位论文的选题

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是研究生进行系统科学研究的起点,也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素质的关键。好的选题,可以说是研究生学位论文成功的一半,学位论文选题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学位论文质量如何,甚至关系到学位论文的成败。这一阶段,需要导师对学生严格要求,经常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查找文献和收集资料的情况,检查学生阅读文献的状况,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并引导学生选择出有意义的命题。在学生已收集大量文献,并认真阅读的基础上,导师应指导学生做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为论文的开题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二)学位论文的中期检查

论文中期检查是在论文进行到一定阶段后对论文撰写过程的检查。

学院应该成立学位中期检查小组,小组成员应该由本学院的导师组成,以便对研究生的论文进行检查。在中期检查中,研究生应该先大致说一下自己论文的整体思路和大致框架,论文的总体进展情况,预计完成论文的时间,重点对其论文工作进行阶段性总结,阐述已搜集的资料、采取的研究方法、已完成的论文工作内容和已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以及当前面临的主要困难等,对继续完成的研究内容以及下一步的工作如何进行规划。然后检查小组成员对研究生陈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提问和指导,对于当下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论文的后继内容提出建议性的意见,此后,应该将检查小组的意见反馈给研究生本人,研究生可以在此建议的基础上对论文进行修改。对学位论文进行中期检查,有利于了解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进展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大大提高论文的合格率,也有助于提高学位论文的质量。

(三)学位论文的完成阶段

当前学位条例规定,研究生学位论文,须经同行专家评阅来鉴别其是否达到了所申请学位的学术水平。由于在评审过程中存在着“人情风”的非学术因素的干扰,应对学位论文采取匿名评审,以便尽可能实现评审的公正性。为了保证学位论文质量,需要实行预答辩制度,学位论文预答辩能使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正。同时,针对同行专家提出的建设性意见,往往能拓宽论文作者的思路,甚至激发其灵感,论文作者可以依据答辩委员会的意见对论文进行修改,可以大大提高论文的质量。在论文答辩后,答辩委员会应给出切合实际的评价,评价要体现出公平和公正,严把质量关,对不合格的学位论文,责其重新修改,然后再进行毕业答辩。

黑龙江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既是对以往本学院研究生教育管理经验的归纳和总结,同时,也是针对现有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关键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此次改革是对以往黑龙江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研究生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针对此次改革,学院需要在教育实践活动中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及时加以解决。这就需要全院统一思想、真抓实干,持之以恒、循序渐进,不断将改革推向深入。我们坚信, 黑龙江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将以此次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为契机,将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放在核心位置,使研究生教育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沈文捷,朱强.Seminar教学法:研究生教学的新模式[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7):43-46.

第8篇

全日制工程硕士是涵盖工程最多、研究生规模最大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过程中,学位论文是研究生教育的总结性成果,是体现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本文拟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过程管理入手,谈谈影响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主要因素以及如何有效地进行过程管理,以提高学位论文的质量。

一、影响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主要因素

全日制工程硕士作为一种新兴的培养模式,还未形成完整和成熟的学位论文质量评价体系,当前全日制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选题把关不严,没有真正体现出工程特色

工程硕士的学位论文必须强化应用导向,体现研究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采用应用研究、产品研发、工程设计、工程/项目管理、调研报告等形式。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应用需求或工程实践,通常还要体现一定的职业应用背景。

全日制工程硕士学生的导师既带学术型研究生,也带专业型研究生,由于精力有限和实践经验相对不足等原因,对论文的指导容易偏向于理论性研究,让工程硕士的选题缺乏技术的应用性和工程实践的可行性,偏离了工程硕士的培养初衷。

(二)缺少对中间环节的监管

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行“双导师”联合培养机制,学生需要到企业去进行工程实践或论文创作,在企业实践期间,学校导师对学生的管理会变得相对困难,无法有效地跟踪学生在企业进行工程实践的详细情况和指导学位论文的进行,企业导师的管理和指导学生的方式往往又不够成熟规范。

(三)对学术成果的要求单一

目前,绝大多数研究生培养单位要求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发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这能提高研究生科研能力、学术水平和写作能力,但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研究生学术论文的质量不高、合格率低下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同时也容易导致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到发表文章上,而没有踏踏实实地进行课题研究,忽略了学位论文本身的创作。

(四)对学位论文的评审要求不够严格

没有建立公正的学位论文评价体系,论文评审容易被一些非学术的因素干扰;没有建立具体的学位论文评价标准,全日制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的评审应重在考察学生综合运用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评审标准应突出学生的工程能力、技术难度和经济社会效益,弱化理论研究。

二、保障全日制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关键措施

针对全日制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存在的问题,借鉴学术型硕士的培养经验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特点,可采取如下八点措施来保障其论文质量。

(一)严格规范选题和开题,明确开题时间

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学位论文选题应在导师的指导下,既要考虑到选题的科学性和先进性,也要考虑选题的技术应用性和工程实践的可行性,充分体现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研究工作的技术价值、工程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论文开题报告会上,学生要提交文献综述报告和开题报告,明确选题依据、技术路线、研究方案、预期效果、进度安排和参考文献。参加开题报告会的除了本学科的专家以外,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也必须参加,以论证选题的应用价值、技术难度、工作量和可行性。

(二)定期向导师汇报学位论文进展情况

根据开题报告中的研究计划,要求学生定期向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汇报学位论文完成情况,如取得了怎样的阶段性的科研成果、遇到了什么困难、下一步的计划是什么。有条件的企业或课题组还可定期组织学生进行阶段性答辩,督促学生按计划进行学位论文,加强师生之间的联系。

(三)加强学位论文中期检查

学生提交中期检查报告,学校组织导师和专家组进行检查,通过学位论文中期检查,一方面使学校对学生的论文工作有了较全面的了解,及时发现学生在论文工作中的问题;另一方面,学科的专家们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提出修改意见,指出存在的问题,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研究方向,确保学位论文工作的可持续性。

(四)多样化要求学术成果

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校期间的学术成果要求多样化,而非局限于学术论文的发表。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术成果可包括学术论文、工作总结、技术报告、结题报告、专利、科技作品或学术竞赛等。学术成果的多样化有利于学生将知识向实用成果进行转化,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让学术成果与学位论文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五)学位论文学术不端检测

为了防止学生抄袭他人研究成果,遏制学术腐败,学生在提交学位论文评审前,必须进行学术不端检测,学位论文的总体复制比在要求的范围内才能送审。

(六)建立学位论文双盲评审机制

双盲评审是保证学位论文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评审专家不知道评审的是哪个学生和导师的论文,学生和导师也不知道是哪位专家评审了学位论文。只有三位专家的评审成绩都合格,学生才可以参加学位论文答辩,若有一位专家给出不合格成绩,学生就必须根据专家提出的意见修改学位论文,并重新进行学位论文的送审。双盲评审制度的建立,能有效地排除评审中非学术因素的干扰,杜绝暗箱操作,是建立公正的学位论文评价体系的基础。

(七)建立企业评审专家库,学位论文评审和答辩都要求有企业专家参与

聘请企业中有实践经验的人员作为评审专家,分学科和研究方向建立专业学位论文评审专家库,学位论文评阅时,自动随机抽取专家进行论文评阅。同样,学位论文答辩时,也应该聘请一定比例的企业专家作为答辩委员,以企业专家的评判标准进行评判。

(八)打造信息化系统管理平台,完善学位论文过程监控体系

利用信息化系统管理平台,构建研究生学位论文管理系统,对学位论文的整个流程实行全方位的管理,从论文开题到毕业答辩,每一个关键节点,学生都要在管理系统中提出申请,按要求填写相关的信息,并在信息化平台进行审核。通过信息化系统平台的管理,方便学生和导师进行异地的沟通和交流,同时也方便管理部门对学位论文过程实施监控,确保各个节点的工作能按时按量地完成。

三、结束语

通过构建信息化系统管理平台制定统一的流程和规范,加强对学位论文的过程监控和管理,有效地保障了全日制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的质量,提高了全日制工程硕士的整体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胡莹,杨雪.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与质量评价的思考[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2(2).

[2]邱立春,李成华,李永奎,等.提高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质量的途径[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9).

[3]宋如华.从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看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J].中国林业教育,2009(3).

[4]谭德荣,高松.工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论文模式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2(12).

[5]张林林,罗尧成,孙跃东.论全日制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保障策略[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3).

第9篇

关键词:“硕师计划”;研究生;质量保障;过程控制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3-070-03

为解决农村教师数量匮乏和整体质量偏低的问题,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教育部从2004年开始启动“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简称“硕师计划”)。“硕师计划”是通过选拔一批优秀的大学应届本科毕业生,推荐免试录取为“硕师计划”研究生(以下简称“硕师生”),并与省、县等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签约正式聘为编制内教师,并到县、镇及以下中学任教。截至目前,该计划已在全国31个省(市、区)先后实施,参加推免工作的高等学校累计86所,承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高等学校达73所,共有9000余名优秀本科毕业生奔赴县镇及以下农村中学任教。“硕师计划”的实施可大致分为阶段:第一个阶段(2004年至2005年)为试点阶段。培养方式采取“1+1+1+2”,服务范围是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高中。第二个阶段(2006年至2009年)为推广阶段。培养方式调整为“3+1+1”,服务范围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农村学校,以中学为主。第三阶段(2010年至今)为完善阶段。培养方式由“3+1+1”五年制改为“3+1”四年制(前三年在任教学校边工作、边学习,第四年到培养学校脱产学课程,完成论文答辩),服务范围由国家级和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扩大到所有县镇及以下农村学校,并与“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结合实施。

“硕师计划”的实施,为扶贫县学校输送了一批优秀的本科毕业生,不同程度地缓解了农村教师匮乏的矛盾,提升了农村教师整体素质;激励了大学毕业生献身农村教育事业,到基层建功立业;探索了一条为农村学校培养高层次、高素质、专业化教师的有效途径。

一、影响“硕师计划”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因素分析

“硕师计划”的实施是一项探索性和复杂性的工作。所谓探索性是指这项工作属于新思路、新改革、新举措,没有现成的做法可以仿效,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需要在实施过程中确立先进培养理念,完善科学培养机制,探索有效培养模式。所谓复杂性是指“硕师生”培养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可谓“点多、线长、面广”。“点多”是指决定“硕师生”培养质量的要素多、节点多、环节多,既有课程学习和课题研究,又有教学实践和学位论文撰写等。“线长”是指“硕师生”学习和服务时间较长,在职边工作边学习三年,脱产集中学习一年。“面广”是指涉关单位部门比较广泛,既有教育部主管部门、省(市、区)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县级教育主管部门,又有推荐学校、培养学校和接受“硕师生”的农村中学。

“硕师生”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充分认识和把握其复杂性的特点,要始终把培养质量提到应有的战略高度,农村教育不仅需要大量教师,更需要大量高质量教师。近年来,笔者围绕“农村教育硕士培养现状及实施策略”这一课题研究,通过实地考察、调研和查阅相关文献,发现“硕师计划”实施以来,其培养过程缺乏有效监控,其培养质量缺乏有效保障,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主要影响因素。

1.生源质量整体偏低。教育部规定“硕师生”的推免条件有三条:一是思想政治素质好,热爱教育工作;二是应届本科毕业生能按时获得学士学位;三是服从省(市、区)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安排,志愿到农村学校任教。从这三个条件来看,作为研究生入学的选拔标准,缺乏明确、具体的质量要求和能力考核标准,准入门槛偏低。另外,“硕师计划”的生源绝大部分是培养学校的本科毕业生,入选后仍在本校就读,属严重的“近亲繁殖”。因此,从入学条件和培养环境看,“硕师生”的生源质量先天不高,又在本科所在学校就读,难免出现培养质量不高和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

2.培养过程缺乏监管。“硕师生”的培养涉及课程学习、实习实践、学位论文开题、撰写、评阅、答辩等环节,这些环节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构成了一个完整培养体系。课程学习是他们掌握学科基础知识和教育基本理论的主要途径,实习实践是培养他们教育教学能力和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基础平台,学位论文是提高他们科学研究能力和综合能力素质的基本保证。目前,由于“硕师生”的培养采取“3+1”模式,即前三年在签约学校顶岗任教,除了寒暑假集中上课,其他时间与培养学校少有联系。最后一年到培养单位开始脱产学习硕士阶段的核心课程,同时准备毕业学位论文的撰写、评阅、答辩等相关工作。这样的培养模式自然导致培养环节很难有效衔接,培养过程很难把握和控制。

3.导师指导不到位。随着国家研究生教育发展理念的战略性转变,在高度重视学术型人才培养的同时,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大力调整优化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结构、类型结构、层次结构和区域布局。面对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数量持续增加、研究生培养类型日趋多样的现状,各培养学校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扩充教育硕士指导教师的数量,提高导师的指导能力和水平。目前,很多学校由于教育硕士导师缺乏,只能放宽遴选条件,从而导致教育硕士导师队伍的整体专业水平下降。另外,限于客观因素,一些学校50%以上的专业学位导师是由学术型导师兼任,尽管这部分导师具有丰富的指导学术型研究生的经验,但对于指导教育硕士研究生,还缺乏指导实际,需要不断地实践和探索。“硕师生”属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更强调综合能力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需要导师的精心指导。但目前导师责任心不强、指导不到位现象时有存在:有的导师以学术型研究生模式指导教育硕士,缺乏专业指导能力和水平;有的导师属纯粹的“师傅带徒弟”,缺乏现代教育指导理念和经验;有的导师所带研究生过多,根本指导不过来;有的导师教学任务过重,社会兼职过多,无法完成指导任务。

4.管理制度不健全。“硕师生”的培养有别于普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不能完全套用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机制和管理制度。目前,有些学校对“硕师生”的培养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在培养方案上,只是对学术型研究生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实习实践、学位论文等基本环节做了简单的微调。在管理上,不同程度地仍在执行管理学术型研究生的规章制度。这种简单移植套用现成模式,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只能是基础理论知识不扎实、科学研究能力不强、教育教学业务水平不专的“夹生饭”。因而,针对“硕师生”培养的特殊性,要积极探索科学的培养机制和健全的管理制度来保障培养质量。

二、保障“硕师计划”研究生培养质量策略

过程控制是为达到规定的目标而对影响过程状况的变量所实施的操控。在“硕师生”培养过程中进行过程控制,就是对“硕师生”的“教育输入、教育过程和教育输出”全过程的控制。教育输入涉及生源质量、招生制度、研究平台、科研环境和导师水平等;教育过程包括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考试方式、学位论文、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等;教育输出包括课程学习效果、论文质量、学生素质和社会反映等。强化过程控制就是要操控好影响培养质量的关键要素、关键环节和关键阶段。

1.以完善选拔机制为前提,努力提高生源质量。首先要严把“人口”关。“入口”决定“出口”,生源质量犹如原材料质量,是决定产品质量的前提要素,“硕师计划”实施以来,生源情况备受关注。一度出现了准入门槛虽低但仍不能吸引大量优秀应届本科生的尴尬局面,究其原因:一是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农村中学条件普遍较差,城市学生很难适应农村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二是三年后免试免费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时间过长,对他们吸引力不大,他们认为想读硕士途径很多。三是学生缺乏艰苦创业,献身农村教育事业的理想和信念。四是国家优惠政策得不到落实,服务农村教育的信心动摇。为此,要解决生源质量问题,首先,需加大农村教育投入,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其次,要完善、落实“硕师生”的优惠政策,以政策吸引人,用待遇留住人;再次,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培养他们热爱农村教育事业,到基层建功立业的高尚品格;最后,要完善推荐考核程序和办法,侧重考核综合素质和能力,把更多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纳入“硕师计划”。

2.以优化培养方案为重点,积极探索培养模式。科学的培养方案是质量的保障。培养方案的核心部分是课程设置,课程设置要与“硕师生”的培养模式和学习特点相适应,密切结合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与本科阶段所学专业和课程相衔接。实现课程模块化,将课程分为“公共学位必修课、学位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教育实践研究”等五个模块。课程内容要注意知识的更新和拓展,体现前瞻性和实践性。课程学习是“硕师生”获取知识的重要环节,是其掌握学科专业基本知识和教育专业基本理论的主要途径。课程安排要科学合理、衔接有序,根据“硕师生”培养方式,学位基础课安排在前三年,通过寒暑假面授和学生自学完成,核心课程第四年到培养学校脱产集中学习。课程学习采取分散与集中、自学与指导等不同方式,课程考核办法规范、标准严格。“硕师生”要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处理好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论文研究三者之间的关系;二是处理好培养学校导师指导、任教学校导师指导和学生自主学习三者之间的关系;三是处理好学习、工作和生活三者之间的关系。

3.以提升业务能力为核心,科学安排实践训练。“硕师计划”的实施,目的在于培养大批高学历、高素质、专业化的农村骨干教师,进而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素质和农村教育质量。通过教育教学实践,使“硕师生”具备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并能运用所学的理论和方法,解决学科教学或教育管理实践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新人服务期的“硕师生”是应届本科毕业生,还不具备教育硕士研究生的水平,教学能力不高,教学经验不丰富,这就需要在有限的三年时间里,不断强化教学训练。在培养过程中要实现培养学校与任教学校、理论与实践的多边互动,密切教学、科研和社会实践的联系,完善培养学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合作机制。依托学校优质教育资源,通过开展优秀教师的传帮带活动,通过开展优质课评选、公开课观摩等活动,使“硕师生”得到全面锻炼,使其教学实践能力和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得到极大的提升,尽快从教学新手成长为教学能手。

4.以建立双导师制为关键,强化联合指导力度。导师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双导师是指给“硕师生”选配两个指导教师:一个是培养学校的导师,另一个是任教学校的导师。建立双导师制,就是要加强培养学校与任教学校导师的联合培养和指导。培养学校导师一般偏重于学术型,其指导任务侧重对研究专业基础能力的培养。他们具有教师专业背景,了解教师职业技术要求,熟悉研究生培养规律,对“硕师生”的指导具有稳定性。重点在于对课程学习,课题研究,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选题、撰写、答辩的指导;任教学校导师一般偏重于应用型,其指导任务侧重对“硕师生”实习实践的训练和指导。他们是从基层中学选拔的具备高级职称的职业型导师,多年从事中学教学,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对“硕师生”试教阶段的培养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能够提高“硕师生”对教学实践的感知和体验。双导师的建立与实施,既有利于“硕师生”理论水平的提升,又有利于锻炼他们的教学实践能力,是“硕师生”培养的有效模式。今后,如何进一步明确双导师的岗位职责,如何进一步调动双导师在“硕师生”培养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还需要政府和学校建立起配套的奖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5.以学位论文质量为评价依据,重视学位论文过程管理。学位论文质量是检验“硕师生”培养过程与培养质量的重要依据,培养学校要健全学位论文评价体系,加强学位论文全过程监控。一是实行学位论文选题开题制度。学位论文选题应突出新颖性和创新性原则,应立足基础教育实践,从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中凝练选题,论文形式可以是研究报告、调研报告、实验报告或教育教学管理案例分析报告等。开题环节要严格实行报告制度,通过组建双导师在内的导师组进行开题和预审,实施对论文开题质量的监控。二是实行学位论文中期检查制度。在论文撰写过程中要进行中期检查,组织专家组检查学位论文进展和研究成果,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指导性建议。三是实行学位制度。为杜绝学术失范、防止学术不端,加强学术道德建设,对存在严重剽窃和抄袭现象的学位论文取消送审和答辩。四是实行盲审制度。为规范学位论文评阅,提高学位论文质量,应积极创造条件完善论文盲审制度,对于盲审不合格者不允许参加答辩。五是实行答辩制度。答辩委员会负责组织答辩工作,规范答辩程序,严格答辩标准,确保答辩工作的严肃性、客观性和公正性。

第10篇

[关键词]学术诚信 七年制本硕教育 问卷调查

[中图分类号] D66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11-0115-03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诚信”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石,也是当前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学术诚信是学术自由和科学创新的根本,是学术积累和发展的基本要求,是所有参与学术活动的人应具备的道德品质。医学生毕业之后将肩负消除患者病痛、救死扶伤的重任,其学术诚信教育不仅是人才培养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关系到患者、群众的生命安危。

与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教育模式相比,七年制本硕教育是一种较新的培养模式,它具有学制长、学生素质高、学习任务重、本科教学与研究生教育相结合等特点。[1]为探讨这种多阶段的培养方式是否会影响七年制本硕生的学术诚信行为,笔者于2013年12月-2014年4月间对广西医科大学2011-2013级临床医学专业七年制学生的学术诚信状况进行了一次调查和随机访谈,旨在了解七年制本硕生对学术诚信的认识,分析本硕生学术诚信失范即学术不端的原因,探讨学术诚信教育的新思路。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问卷在正式发放前已在小范围内测试并修改完成,共发放问卷650份,收回491份,有效问卷467份。此次调查过程采用全封闭、不记名的方式,由被调查者自主填写,调查对象涵盖了全日制在校学习的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3个年级的学生(表1)。调查内容涉及与学术诚信密切相关的系列问题,问卷包含了17个选择题和1个问答题。

表1 调查对象分布情况

一、调查结果分析

调查显示,七年制本硕生普遍认可学术诚信道德规范,但是对学术不端行为的认知存在一定盲区。被调查者中有半数以上都不知道未注明引用、一稿多投和未参加创作即在他人学术成果上署名属学术不端行为(表2)。

表2 研究生对学术不端行为的认知情况(单位:人)

被调查者的学术诚信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抄袭作业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素质,在本硕班课程的内容上,往往要求撰写论文作为平时作业,教师对学生论文打分并计入期末考评。调查发现,80.5%的学生曾利用网络搜索他人论文、下载后稍作修改就作为自己撰写的论文上交,只有12.7%的学生会坚持原创;71.0%的学生会与他人讨论完成本该独立完成的作业;59.8%的学生经常抄袭或参考他人的作业或实验报告;21.2%的学生在考试中有过不同程度的作弊现象。由此可见,本硕生中拼凑论文、抄袭报告应付作业和考核的现象是比较严重的。

(二)伪造或篡改实验数据、参考文献

学生在教学实验中常有伪造或篡改实验数据的行为,尤其是当实验结果与预期的理想结果相左时,53.7%的学生会对实验数据进行不同程度的“修改”或带有主观意图的“取舍”。调查发现,在论文撰写过程中,有21.4%的学生会篡改参考文献发表时间、伪造参考文献数量,更有18.2%的受调查学生会在未注明的情况下照搬他人观点充作自己的观点。

(三)论文相互署名和一稿多投

调查中发现90.6%的学生没有认识到“没有实际合作而论文相互署名”属于学术不端行为。由于评优、评先以及评奖学金都对数量有要求,因此许多学生认为论文间相互署名是一种“互助”行为,可以互通有无、相互提携。按照培养规定,七年制本硕生毕业需要在专业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论文投稿命中率,许多学生会选择一稿多投,且多数(80.1%)认为这是一种提高效率的捷径而非学术不端行为。

(四)漠视他人学术不端行为

当遇到身边同学有抄袭作业、考试作弊以及抄袭论文等学术不端行为时,81.4%的学生都不会制止或举报。相反,有46.5%的学生表示会视情况给予抄袭者一定的协助。学生普遍认为举报自己身边的同学会使自己被班级同学孤立,既得罪他人又给自己添麻烦。更有甚者,把“协助”同学的学术不端行为视为“够朋友、讲义气”。同学间的漠视或纵容为学术不端行为提供了滋生的温床和蔓延的空间。

二、本硕生学术不端行为的原因分析

当被问及做出学术不端行为的原因时,67.4%的被调查对象抱有“大家都这样,习以为常”的态度。除此之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急于求成、心存侥幸,抱有“别人走‘捷径’,我不走就会‘吃亏’”等心理,这促使他们放弃了学术诚信原则。由此可见,不良社会风气和相关监督机制的缺位,对本硕生的学术诚信状况存在较大的负面影响。本文主要从个人动机和教育环境两个角度探讨七年制本硕学生出现学术不端行为的原因。

(一)功利思想泛滥

一般来说,七年制学生的学习成绩总体高于五年制学生的,学生的表达、理解与自学能力是较强的。七年制本硕生入学前几乎都在各自班级中名列前茅,因此当这些优秀的学生集中在一个班级时,彼此间的竞争就尤为激烈。之前的尖子生到了本硕班后,其成绩很可能只能排在中等位置,这种成绩排名上的落差,往往会使部分学生产生挫败感和焦虑感。再者,七年制本硕班存在分流压力,在定期考核中成绩不达标的学生将被分流至五年制本科班,并最终以学士身份毕业。此外,本硕阶段的各种评优、评先和评奖学金等奖励机制,大多对学生参与课题数和数有硬性要求。这种富于竞争和压力的培养方式,本意是促使学生脚踏实地、奋发图强,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但是,有些学生非但没有迎难而上,反而选择了“走捷径”、“抄近路”,通过作弊、抄袭提高考试和平时作业成绩,通过伪造、篡改、相互署名以及一稿多投等方式增加数量。这类学生自认为找到了现行评价体系的“漏洞”,只要能提高课题、论文等相应指标数量,就能获得相应的奖励和荣誉,至于采取什么方式和手段则无关紧要。这种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功利行为之所以能在校园学术环境内蔓延,不仅与学生自身素质有关,还跟学校现行评价机制不完善有一定关系。

(二)学术评价机制欠合理

目前七年制本硕学生奖学金、助学金以及多种荣誉的评定除了要参考平时考试成绩,往往还与课题和数量挂钩。发表一定篇数和等级的论文作为七年制本硕生毕业的指标之一,旨在促进本硕生努力学习、专心学术,但是由于过于强调数量,而对质量关注不足,与科学发展的内在规律相悖[2],往往导致学生片面地追求量而忽视质。科学研究是一项复杂的创造性工作,单纯的数字指标考核不能完全反映出其价值,相反还会滋生弄虚作假之风,造就浮躁功利的学术气氛。[3]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在学术修养欠佳、专业知识不足难以出新成果的情况下,部分学生为了毕业或评奖不惜做出学术不端的行为的原因。

(三)学术诚信教育不足

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学术诚信教育通常只在思政课程中有所提及。随着当前学术诚信问题的日益突出,学术诚信教育已逐渐被独立出来作为研究生专项教育项目。但是在七年制本硕学生中的调查显示,有72.2%的学生认为当前开展的学术诚信教育“效果一般”,28.6%的学生认为这类诚信教育“无明显效果”。大部分人表示不记得参加过专门针对七年制本硕生的学术诚信规范教育。由此可见,当前学术诚信教育的力度和范围尚有待加大。

虽然学校对于专业论文的格式有着明确而详细的要求,但是对于论文的学术诚信规范却鲜有详细解释。例如论文参考文献的说明中只是罗列了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但是并未说明在什么情况下要加注释。此外,学校对于论文撰写和诚信规范的宣传力度也有所欠缺,61.0%的七年制本硕生表示知道学校有这方面的规定,但是不清楚具体内容,有约半数的七年制本硕生称自己是从高年级同学那里了解相关规范的,这种口口相传的方式导致很多人对学术不端行为认识模糊,从而造成了一些“被动”失范的行为。

(四)学术监督和惩处体系不健全

目前,对七年制本硕学生的学术监督往往是由辅导员或带教老师完成,由于学生和教师工作时间与场所的分离,教师能够直接监督学生的机会并不多,因此这种由上至下的监督方法实际效果并不理想。此外,由于缺乏针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定期检查和举报途径,许多学术不端行为在学生之间蔓延成风,再加上学术奖惩制度缺乏行之有效的实施细则,导向性不强,因而在实践中往往难以执行。面对学术失信行为,相关部门和教师本着怕麻烦、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为学生开脱,或以一句“下不为例”告诫了事,使得学术诚信管理制度成为一种摆设。

三、强化七年制本硕生学术诚信教育的思路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发现大多数七年制本硕生具有一定学术诚信意识,但是对于学术不端行为的认识尚存在一些不足。随着“一切向钱看”、“拼爹”、“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等消极、拜金风气对校园环境的侵蚀,部分医学生的学术道德底线也发生了动摇。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能消极等待社会大环境诚信状况的好转,而应当主动寻找问题并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学术诚信教育方法。为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了针对七年制本硕生学术诚信教育的思路。

(一)拓展学术诚信教育渠道

在已有的分阶段导师制基础上发展渗透教育。培养一批师德高尚、年富力强、善于沟通、富有责任心的高水平带教导师队伍。鼓励学生深入参与带教导师科研以及教学工作,切实保证带教导师的指导时间,在“授业”的同时拓展“传道”的内涵[4],通过渗透于日常生活的关于学术诚信的言传身教,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榜样和示范效果。

将学术诚信教育作为一门单独的课程开设。通过系统的授课对研究生进行基本的学术规范教育,例如怎样高效地收集、分析资料,如何规范地借鉴、引用,什么是技术不当造成的抄袭剽窃等[5],使学生明确学术诚信的内容和标准,掌握学术不端行为的定义、表现形式、处罚方法和申辩程序。将授课内容归纳成册发放到每一位学生手中,并努力促使相关内容形成学校层面的规章制度。

(二)加大学术诚信宣传力度

通过举行“诚信宣讲周”、“优秀论文展”等宣传竞赛活动,宣扬学术诚信精神,促进健康学术氛围的形成。以多种学生社团为载体,通过举办专题报告、经验交流、知识讲座、学术沙龙等方式,促进交流学习,形成健康向上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学术素养。

(三)建立个人学术信用档案

自2005年起,为进一步严肃考风,打击违纪、舞弊行为,教育部给每名考生建立“高考诚信电子档案”,其内容主要包括考生在考试中违规的简要事实和处理结果以及其他形式的舞弊情况记录。[6]我们可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引入社会个人信用记录系统,建立学生的诚信档案,并建立统一的数据库管理查询系统,把软教育和硬制度结合起来,从制度上约束学术信用风险。高校详细记录每个学生的基本情况、学习成绩、信用简史以及获得荣誉和受处分情况,并将个人档案作为评优获奖、学位评定的一个重要指标。对讲诚信的行为和个人要给予表彰和鼓励,对不讲诚信的行为和个人不仅要记录在案,同时还要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

加强七年制本硕生学术诚信、防范学术不端行为并不能一蹴而就,它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的协同努力。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以身作则,通过“早接触、多沟通”,利用课堂和课外生活等多种渠道,加强七年制本硕学生的学术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和自律精神,并通过制度管理积极推进学术文化和风气建设,全力维护大学的“象牙塔”形象,进一步提高和巩固七年制本硕生的学术道德水平。

[ 注 释 ]

[1] 邓砚,王云,肖强.论地方性单科医学院校的七年制临床医学教育[J].现代医药卫生,2009(9):1430-1431.

[2] 李剑鸣.自律的学术共同体与合理的学术评价[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73-78.

[3] 刘彦民,李锐.2008-2011年我国“985工程”大学SCI收录论文简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3(3):129-131.

[4] 陈祥敏.三亚学院班级导师制运行考核机制与激励措施[J].北方经贸,2013(6):131-133.

第11篇

一、毕业论文撰写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毕业论文选题不当

尽管经济管理类专业一般都设有“毕业论文选题指南”,但由于部分教师不重视毕业论文,投入精力较少,不注重题目更新,在提供的论文题目上表现为部分题目或大而空,或缺乏新颖性,或没有紧扣时代的脉搏。许多学生由于平时对一些问题缺乏思考、钻研,没有自己感兴趣或有一定资料积累的课题,在毕业论文选题时显得十分被动,匆匆随意选一些题目。有的题目范围太宽,学生仅是泛泛而论;有的范围太窄,以致毕业论文工作量明显不足;有的题目既缺乏创新性,又缺乏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有些学生则将选题完全寄希望于指导教师,让指导教师帮助自己定题。可见,由于部分学生不重视毕业论文,投入精力较少,加之个别指导教师责任心不强,存在放任自流的现象,使得一些学生在毕业论文的选题上比较随意,达不到培养目标的要求。

2.论文写作能力较弱

部分学生专业知识及其相关的基础知识较贫乏,语言运用能力、表达能力较弱,论据不充分,说服力不强。例如,有些论文仅是定性分析,定量分析较少,缺乏数据、模型及案例分析;理论分析没有与实际分析相结合,或实践分析没有与理论分析相结合。前者仅为泛泛而论,对实践缺乏指导意义;后者则因没有专业理论为基础,使论文研究的深度较为欠缺。

3.存在论文抄袭现象

许多学生在论文写作中对他人论文依赖性过大,存在一定量的抄袭、拼凑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多。固然电脑和网络的普及为论文抄袭提供了便利,但更为重要的是学生缺乏严谨求实的学风,对抄袭论文的性质没有正确的认识,同时学校对抄袭行为的监督成本较高,许多学校对论文抄袭行为缺乏有效的惩罚措施。

4.论文格式不规范

每年的毕业论文中,总会出现包括引文注释、图表、字体等格式不规范现象,且打印错误也较多。

二、毕业论文质量难以提高的原因分析

1.学生自身因素: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较弱、毕业论文写作投入的时间较少高校大规模扩招使大学教育在形式上由精英教育转向了大众教育,但高校要真正实现这一转换还有一个过程。学校入学标准的降低,使得过度依靠学生自我管理的“放羊式”教学管理弊端凸现。长期以来,我国“应试教育”模式导致许多学生,尤其是经济管理类学生,惯于考前突袭,对毕业论文的“应对”也沿袭了这一习惯。部分学生缺乏日常的专业知识积累和训练,理论联系实际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在论文中大段引用各种抽象空洞的理论,缺乏对社会实际情况的分析和总结。而且,随着大规模扩招后的学生陆续毕业,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择业时间提早,难度加大,就业与毕业论文工作发生较大冲突。

目前,我国高校一般实行的是学年学分制,学生基本上要修完4年学业才能本科毕业。在培养计划中,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大多安排在第八学期,而这一学期同时又是毕业生寻找工作单位的时期。许多学生四处奔波,就业压力使他们不得不把主要精力放在寻找工作上。笔者在调研中发现,目前大部分学生的毕业实习单位就是今后的工作单位。由此产生了两个问题:一是个别学生毕业实习的内容与毕业论文主题的相关性较小;二是部分学生提前就业。有些学生在毕业论文尚未完成之时就己与用人单位签好了合同,甚至有些用人单位要求己确定工作单位的学生提前上岗,致使这些学生无暇顾及毕业论文。而且,在后者情况下,许多学生认为毕业论文的成绩与就业没有直接关系,毕业论文质量的好坏不会影响其就业,故不少学生仅是匆忙应付,毕业论文质量自然也难以得到保证。此外,就业率指标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社会对高校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学校在现实工作中处于两难境地。

2.教师因素:高校扩招后师资队伍建设速度相对滞后指导教师是影响毕业论文质量的重要因素。但由于近几年的连续扩招,学生人数不断増加,造成高校师资队伍建设速度相对滞后的矛盾日益突出。具体来讲:一是某些专业师生比例严重失调,部分教师尤其是一些教学水平较高的中老年教师指导学生论文的数量相对较多,导致在毕业论文环节上投入的精力相对不足,从而在指导上难免顾此失彼。二是部分青年教师也担任了学生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近年来,学校引进的青年教师大多接受过研究生教育,因而他们有规范的科学研究的经历和教育。但是,由于进入高校不久,对于本科毕业论文的整个过程与功能缺乏系统的、深入的认识,由此导致的一个问题就是没有充分认识本科毕业论文的重要性,思想上不重视,对学生要求不严,缺乏相应的经验,在指导过程中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必然影响毕业论文的质量。三是个别指导教师本身科研能力较弱,有的甚至根本不熟悉自己所指导论文的研究领域对学生的毕业论文无法实行有效的指导。

3.管理因素:组织管理上的困难和不规范高校扩招和学生毕业找工作等因素,给毕业论文工作的组织管理带来许多困难。具体表现为:(1)指导教师的遴选机制还未有效建立,对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缺乏强有力的保障机制。一些指导教师在指导工作中投入的时间、精力不足,缺乏检查督促。(2)学生为撰写论文既需要通过毕业实习和社会调研收集资料,又需要到图书馆、资料室等查阅文献等,时间跨度大、环节多、活动地点变化较大,过程管理、质量监控难度较大,这使部分不自觉的学生的论文资料的收集得不到保证。(3)尽管一些学校对毕业论文过程管理制度健全,例如,毕业论文有开题报告、中期检查、指导过程记录和论文初稿、一稿修改的记录等,但在制度的执行上得不到切实保证,检查力度不大,对一些不自觉的教师和学生而言,上述的制度仅流于形式。

三、提高大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对策与建议

毕业论文撰写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是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重要保障。规范化、制度化管理不仅体现在对毕业论文工作的整体把握上,更体现在毕业论文的各个阶段中。应该采取有效措施使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进入一个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的轨道。

1.进一步提高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对毕业论文重要性的认识

毕业论文的撰写是本科生开始从事科学研究的初步尝试,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开展独立工作和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对学生能力、素质的全面检查,在当今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方面尤其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毕业论文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是其他教学环节所不能代替的。同时,应借鉴国外经验,积极探索创建高校学生论文写作诚信机制,对论文抄袭等学术不诚实行严厉惩罚,以杜绝弄虚作假等不良行为。

2.重视毕业论文选题环节,提高学生对毕业论文的重视程度

把好毕业论文选题制度关,是确保毕业论文质量的前提。毕业论文的选题必须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应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并根据经济管理类学科的特点与学生自己的兴趣而定。因此,应进一步完善和重视毕业论文的选题环节。(1)毕业论文贯穿于整个本科教育过程。通过学科前沿讲座,引导学生对本学科前沿热点问题的关注,激发学生对某些专题研究的兴趣,为日后论文的选题做好准备。(2)不断完善本科导师制。使学生较早了解导师的科研项目,提前做好选题的准备。(3)充分利用实习基地,及时了解实习基地的工作需求,努力将毕业论文与学生就业和未来发展相结合。(4)进一步完善“毕业论文选题指南”的编写和实施细则。选题应围绕本专业的前沿问题、难点问题和热点问题,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以制度来保证毕业论文选题的规范化。

3.强化对毕业论文的质量监控

进一步加强对毕业论文中选题、开题、中期检查和论文答辩等环节的过程管理,完善毕业论文的质量监控体系。对关键环节要严格管理,加强检查力度。具体可分为初期检查,即对论文选题和开题等进行检查;中期检查,即对学生毕业论文工作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后期检查,即对学生毕业论文的答辩情况、评分情况进行检查。检查的方式可采取教研室普查、学院抽查相结合的方式。为达到通过检查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目的,学校须对检查发现的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整改措施。

4.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对毕业论文的指导水平

(1)要求指导教师具有系统的理论知识,同时也要求指导教师有较强的科研能力。(2)对于经济管理类本科生,毕业实习采取校内外双导师制可以加强对学生的实习指导。校外指导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更好地接触和了解社会问题,为论文写作提供更多的素材;校内指导教师则可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地收集和阅读相关期刊和书籍,了解社会前沿问题及焦点问题来源、现状和走势,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分析社会问题,并由此提出自己的见解。(3)建立和健全导师遴选制和激励机制。制定合理的毕业论文指导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和鼓励高水平教师指导毕业论文的政策和措施,优秀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

5.加大学校经费投入,改善教学条件

第12篇

我国理工类高校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虽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及组织管理等方面也出现了一定的问题。本文根据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点,针对存在的问题对如何提高专业学位培养质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理工类高校;专业学位;可持续发展

专业学位是相对于学术型学位而言的学位类型,是我国为适应社会对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而设定的一种研究生层次的学位。专业学位具有相对独立的教育模式,具有特定的职业指向性,是职业性与学术性的高度统一。[1]自1991年设立以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我国理工类高校得到了迅猛发展,“应用”“实践”“复合”的特点日益突出。但受办学理念和学科发展惯性等因素的制约,理工类高校大多没有形成自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色和品牌,特别在管理机制、培养方案、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因此,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切实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一、加强政策支持

要重视政策法规的引导与规范作用。努力突破制度上的障碍,完善配套制度,从政策上、制度上、宣传上加大扶持力度。(1)从政策上加大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和支持力度,扩大应用型、复合型等高层次人才培养规模。(2)在制度上,将专业学位学历与职业资格相衔接,促进研究生群体不断提升个体综合素质,切实优化生源结构。(3)重视宣传效应,在全社会营造认可、支持专业硕士的良好舆论氛围与心理环境,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历的社会接受度。

二、改进培养方案

理工类高校在不断的发展中积累了宝贵的学科资源,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特色,因此,理工类高校必须从专业特色和教学实际出发,有目的地设立培养计划、设计教学体系,确定课程大纲,规范课堂标准,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定位与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模式。

1.增强培养内容的职业性专业学位的职业性和实践性决定了其授课内容、学位论文或毕业设计等方面不同于学术学位,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一是在专业基础课的教学过程中重点讲授理论和专业知识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适当减少理论论证、公式推导等部分的比重;二是多听取工程、企业部门意见,根据工程实际发展的需要,与工程技术专家联合开设反映工程实务前沿的专业课程,提高复合型知识所占比例,[2]重视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引入模块式课程,突破文理分科界线,注重课程设计的“有用性”,适当引入具备综合知识体系类课程,培养学生的主动实践能力;三是加强学科间的交互与融合,变单一学科学习为多学科间综合性、系统性的交流与创新,优化研究生培养方案,通过讲座、研讨、报告会等多种方式将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等学术和工程技术的最新成果引入到培养模式中来,以提升学生的知识承载力和技术应用力;四是将研究生的专业实践、工作经历等实际操作环节与专业学位论文(设计)选题相结合,重视论文(设计)的时效性、有用性、现实针对性和创新性。引入校外评审机制,邀请本行业中高水平的专家学者加入到日常教学与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工作中来,优化专业学位硕士论文(设计)的内容要求及评优条件,加强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设计)的盲评检查工作和毕业生的跟踪追责工作。

2.增加实验教学和案例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提倡收集、运用和编写工程案例,强化案例教学,重视运用团队学习、实践训练、现场研究、启发式与研讨式教学等方法。同时,根据课程实践的需要,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组织各种技能、实践训练等,把“学中干”和“干中学”紧密地融为一体。在教学过程中,对于研究生们不同的观点和见解,教师不要轻易做出评价,而是多加启发和诱导。

3.构建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耦合机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模式可以分为以传授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础能力为目的的学科性教育及以丰富学生生产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的的实践性教育。两种教育目标虽各有侧重点,但二者彼此联系,互为前提,不可割裂。由此,理工类高校必须建立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活动的联合机制,鼓励、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在实践中内化理论,使他们成为具备理论研究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的佼佼者。[3]实现把以理论教学为主的课堂教育与直接获得实践经验的校外行业教育有机结合,使其贯穿于整个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模式中,将有助于塑造研究生全面发展的综合品质和敢于创新的心理品质,并提高其专业实践能力。

三、加强专业学位师资队伍建设

构建产与学相结合的“双师型”导师队伍,对于提高专业学位硕士培养质量和提升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与现实性具有重要意义。[4]因此,理工类高校应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与目标行业对接,采取多样措施以吸引业界专家加入到教学与实践环节中来,建设由校内学业导师与校外专家联手共同支撑的“双导师”育人体系,以加强专业实践教学的现实针对性,构建科学合理的学位论文(设计)指导、评价工作标准。“双导师制”中校内导师是专业学位硕士教育的主要导师,校外实务导师为辅导老师。但不能直接地将二者关系理解为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对学术研究和行业实践两个环节分别进行指导的简单分工模式。理工类高校专业硕士教育中的教学导师在完成理论教学、研究任务的同时,应当主动提高业务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将精力合理分配到理论与实践上。实务导师除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行业实践作业外,也要主动参与到研究生科研论文(设计)的选题、研究与撰写工作当中来,以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论文(设计)的现实可能性。为了保证实务导师队伍建设的有效性,理工类高校应通过多种激励措施和保障政策提高行业专家参与教学科研的积极主动性,并邀请实务导师参与硕士论文选题、研究、撰写与答辩等的各个环节,倾听他们的意见,吸纳他们的建议。

参考文献:

[1]曹洁,张小玲,武文洁.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与培养模式的思考与探索[J].教育科学文摘,2015,(2):92-93.

[2]夏松竹,孙建国,印桂生,等.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硕士)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5,(10):4-8.

[3]唐建峰,车立新,安家荣,等.专业学位研究生“产学研结合”培养模式的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4,(7):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