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11 18:03:3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文艺心理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朱光潜;文艺心理学
朱光潜研究的是文艺理论,探讨的问题属于美学范畴,但是美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曾经在如何分析文艺作品这件事上人们用哲学的思维套路去分析,这样的做法不是很完善,“它丢开一切哲学成见,把文艺的创作和欣赏当作心理的事实去研究,从事实中归纳出一些可适用于文艺批评的原理”。用心理学观点研究文艺的创造和欣赏这个对象。艺术家对内容与形式,艺术与人生,写意与写实的思考,大部分是从经验中得到,比如达・芬奇《画论》,歌德和爱克曼的《谈话录》,罗丹《艺术论》,福楼拜《书信集》。能够有这样的经验很珍贵,但是并不证明具有理论建设能力,文艺研究中错误见解弊端之大课余低劣的手腕相提并论,研究艺术鉴赏的理论依据并不仅仅是好奇心驱动,更因有了“价值”的标准和艺术的本质的了解,才能去判断艺术之所以为艺术,否则就好像水手说天文一样,只能凭借粗略经验。
美学研究两个问题:1、美感经验中我们的心理活动。2、什么事物算是美。其中“美感经验”是我们在欣赏自然美或艺术美时心理活动。美学最大任务在于首先分析美感经验。美学从哲学分支,克罗齐认为知识有两种:直觉的和名理的。也就是说名理的知识本身毫无意义,当与另一事物或概念有联系时,而得到意义。直觉的知识不涉及其他,只是一个独立自足的意向。物可以呈现在心里的除了形象,还有实质、成因、效用、价值等。没干经验中无所依呈现于心是它的形象本身,不关其他事项。对待一件事物,有三种不同态度:科学的态度,实用的态度,美感的态度。“朱光潜强调美感经验的分析高于对美本身追问的重要性,但他并没有把美学弄臣如果一个仅仅是对经验模式作过程分析的学科,他知道美学离不开综合。”(――宛小平.学术月刊[D].2004年4.)进而转向美学心理研究的历程。
拉开心理距离,用客观态度欣赏一件事物,就是美感态度。一般事物带有常态,去掉常态中的经验积累,就是形象本身,如果事物和我们的欲念和希冀之间还有一种适当的距离,就能够只观照形象本身。心理距离也是一个亦近亦远一个欣赏者越能拿自己的经验来验证作品,就越能了解它,欣赏它。创作者要是能够描绘出切身的情感,他的作品不会空洞不近情理。文中提到:
法国心理学家德拉库瓦在《艺术心理学》说:雷奴维埃(Renouvier)一位艺术家须先站在客位来观照自己,然后才可以把自己描摹出来,表现出来,这是很精当的话。艺术家如果要描写自己切身的情感,须先把它外射出来,他须变成一个自己的模仿者。托马斯・曼(Thomas Mann)说:“生糙的热烈的情感向来是很平凡的不中用……强烈的情感并无艺术的意味。
在凝神观照的时候,除去观照的对象,在不知不觉中,达到了物我同一的境界。尼采说过,美学只是一种应用生理学。“移情作用”和“内模仿”的问题很复杂,各家学说争论不休。以一个例子说清朱光潜的总结观点,一个人看见宏伟的石柱,产生一种威严的感觉,立普斯认为这是“移情作用”,可以纯粹用心理学解释,大多数学者认为“移情作用”的胜利作用不可忽视。“移情作用”不仅仅是心理活动,还有在看到石柱时候身体肌肉筋骨产生的升腾的反应。
美感经验是一种聚精会神的观照。要达到则会种境界,我们须在观赏的对象和实际人生之中辟出一种适当的距离。在聚精会神第观赏一个孤立绝缘的意向时,我们常由物我两忘走到物我同一,由物我同一走到物我交注,于无意之中以我的情趣移注于物,以物的姿态移注于我。在美感经验中,我们常模仿在想象中所见到的动作姿态,并且发出适应运动,使知觉越加明了,因此,筋肉及其他器官起特殊的生理变化。形象并非固定的。
美感与联想的关系是当我们丢却了生活中的种种牵制,心里没有一个主题思想的时候,看见一件美的事物,可以引起美的联想。但是当看见文字来描绘音乐的时候,同样可以引起联想却不是音乐本身。在美感经验中我们聚精会神语一个鼓励绝缘的意象上,不旁迁他涉,联想则最容易使精神涣散,注意力不转,使精神从美感的意象本身转移到许多其他事物上面去。联想从甲到乙,再到丙都是偶然的没有艺术的必然性。注重联想就是注重内容。从近代实验美学的结果看,联想最丰富的人大半欣赏力也最低。
有关文艺与道德的讨论,自古以来独立自主着看,文艺与道德无关,道德家来看,文艺的价值必以其所含的道德教训为准。中华民族的国民性决定一切东西要以实用为准。西方的各国,文艺与道德的问题也颇具争论。古希腊人把诗人和立法者堪称一样重要,他们都是教导人往好处走。文艺复兴时期,一些艺术家崛起,引发关于艺术的狂热。这种新的精神爆发对于教会不利,他们一些人站出来如意大利的莎伏那罗拉、法国的波书哀、英国的高生都竭力反对诗和戏剧。卢梭认为戏剧使善变得可笑,恶变得可爱,它的影响最危险。文艺界“为艺术而艺术”的呼声,美学界“无所为而为的观赏”,终究没有把从前文艺具有道德教育意义的信条打到。唯心派美学家中的过激者,不但反对文艺可以用道德衡量,还主张人生都要用艺术的眼光看待。艺术是消除隔阂的,传递情感的。英国心理学派批评家理查兹认为艺术的价值有关于事物对人生的关系,推广人生中的有价值的经验是艺术家的任务。压抑了许多自然欲望是很浪费的,艺术可以帮助这些欲望得以释放。艺术的任务在于忠实表现人生,而不是对人生加以评价。从哲学的方面看,文艺寓到的教训说根据的人生观太狭隘。人性的需要是多方面的。道德和艺术都有修养,道德的修养是胸有把握,不去被邪念引诱,艺术修养是能够心无旁骛的欣赏一个孤立绝缘的意象,注意力不为旁牵涉。
杨立元的专著《创作动机论》很有特色,很有价值,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学术性理论专著。
首先,《创作动机论》进行的是掘井式的理论研究,而不是浅尝辄止的“知识介绍”。“文学是人学”,文学的核心便是人。文艺心理学就是用心理学观点与方法研究文艺活动中人的心理现象的一门学科;一般说来,包括创作心理学、鉴赏心理学和作品人物心理学三个方面的组成部分。创作动机则是“创作心理学”中的一个专题或者说一个章节,是专门研究作家艺术家的创作动力问题的。人为什么要从事艺术创造?追根究底,不是用某种功利就能概括无遗的,而是由不同维度、不同层次的动力要素组成的创作动机系统。这是立元积累了20年的思考与研究成果。对于这个专题,他共设十七章,除了第一章引论之外,从十六个方面,对创作动机做了全方位的、多层次的理论研究,从错综复杂的动机现象中,探究、总结出一些规律、规则或模式。这是一项很有价值的研究,对于作家艺术家认识自己的创作,对于读者认识作家艺术家的作品,都是很有意义的。研究创作动机的论文或包含有创作动机内容的文艺心理学著作,确实并不稀见,但用一本专著的篇幅全面、深入地研究创作动机这么一个问题,至少国内还是属于首创,显示了立元的理论勇气与开拓精神,是尤为难能可贵的。
其次,从创作实际出发,依托作家艺术家的创作经验,为研究创作动机提供了重要途径。文艺心理学的研究大约有三种类型:一是宏观型,即站在美学立场上,联系创作经验或审美经验所提供的心理材料,通过分析与综合,归纳或演绎出文艺主体在创造与审美过程中心理活动的某些规律、规则或模式,并把它上升到美学理论的高度。二是微观型,就是站在心理学的立场上,运用一种科学心理学的观点与方法,阐释某些文学艺术现象,为之提供心理学方面的科学依据。人的心理现象复杂纷纭,变化莫测,所以心理学也有自成体系的各种学派。三是中观型,就是站在文艺学的立场上研究文艺心理现象,从有关主体性的创作经验与鉴赏经验材料中,运用各种心理学派的观点与方法,予以分析与比较、归纳,一方面为经验提供心理学的科学依据,一方面使“经验”上升为理论,赋予其概括性、规律性的理论品格。由于“经验”既非宏观,亦非微观,是人们实践经验的初步结晶,也易于理解,故谓之“中观型”。《创作动机论》就属于这种研究类型。我认为这种类型的文艺心理学,比较亲切,现实感比较强。立元是既有美学修养的文艺理论工作者,又创作过不少文学作品,具有比较丰富的创作经验。这种亲身的创作实践和切身的创作体验,为他研究创作心理提供了优越于别人的重要条件。立元扬己之长,联系创作实践,结合创作经验,运用各个学科的心理学观点与方法,多维度地研究文艺心理现象,使他的创作动机研究做到独出机杼、别树一帜。
[关键词]文艺学 审美心胸 人文精神 文学教育
一
在中国古代文艺心理学理论中,审美心胸是审美观照和审美创造的一个精神条件和重要的前提,它是指审美主体的一种独特的重感悟的思维方式,也即是主体在从事审美活动时所具备的心理状态。在创作中,它指的是艺术家在观照所要描绘的客观物象时的心理状态:在欣赏中,它又是指欣赏者对艺术家所创造的艺术世界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
审美心胸以虚静人性为根柢,从内心超越了各种利害关系,以超功利、忘得失为其基本特征。它要求审美主体在形象创造与接受中,从生理到心理,都能与自然及自然之道合而为一,从中体现出主体生命的创造自由,融汇入无限的宇宙之中。它的实质是人以其独立人格寻求与天地相参,实现人与自然万物的相融合,以游戏的态度体现“天人合一”的古典美学精神。
二
审美心胸理论从萌芽发展到完成,经过了漫长的历程。它的建树主要集中在对两大方面的问题的认识上,一是对审美心胸及其与创作的关系的认识,二是对审美心胸的建构的认识。
(一)对审美心胸及其与创作的关系的认识
早在先秦时期,审美心胸理论就已露出端倪。其中,老子和庄子分别对审美心胸理论的建构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老子的“涤除玄览”的哲学命题可以看作是中国古典美学有关审美心胸理论的发端。
所谓“涤除玄览”,按字面理解,就是洗涤尘垢――洗去心中的各种主观欲念、成见和迷信,保持内心的虚静,从而使头脑变得如同镜子一样纯净清明,最终达到对“道”的观照――对宇宙万物的变化及其本原的观照。
“涤除玄览”实际上是一种超功利的理性直观,这种理性直观也正是审美所必须具有的重要特征,也是审美观照、审美创造及鉴赏所必需的精神状态即审美心胸。
魏晋南北朝时期,老子的上述理论被不少理论家和创作者所引用和发展。其中宗炳提出的“澄怀味象”、“澄怀观道”,就是对老子命题的补充和发挥:陆机、刘勰也把老子“涤除玄览”的命题直接引到文学创作的领域。陆机在《文赋》开头就提出,“伫中区以玄览,颐情志于典坟。”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篇说:“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虚静一说最初就是源自于老子。刘勰把它看作是对实现审美观照的必需,也是进行文学构思的必要的条件,可谓眼光独到。
对审美心胸理论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还有庄子。庄子认为,“道”为万物之源,也是最高的、绝对的美《知北游》中云:“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圣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庄子认为,要通过原天地之美而达到对于“道”的观照,应该通过“心斋”、“坐忘”、“齐以静心”等途径。“心斋”一说源于庄子的《人间世》:“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瞻彼阕者,虚室生白,吉祥止止。夫且不止,是之谓坐驰。夫徇耳目内通而外于心知,鬼神将来舍,而况人乎!”“心斋”就是空虚的心境,是一种排除思虑和欲望的精神修养方法。其特征是“虚”,只有保持“心”的虚静,才能获取道。“虚而待物”就是审美过程中获取审美对象,是去实就虚,排除一切非审美因素,排除一切外界干扰的超脱。
此外,在《大宗师》中,庄子还提出“坐忘”的概念:“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所谓“离形”、“堕肢体”,就是从人的生理欲望中解脱出来。所谓“去知”、“黜聪明”,就是从人的名利是非得失的计较和思虑中解脱出来。
此后,顺着这个思路,还有宗炳关于“澄怀观道”的论述和张b、郭熙等人的论述,又继续对审美心胸理论加以进一步的发挥。
“澄怀味象”是宗炳在《画山水序》中提出的一个重要的美学命题。他说:
“圣人含道应物,贤者澄怀味象。至于山水质有而趣灵,是以轩辕、尧、孔、广成、大隗、许由、孤竹之流,必有崆峒,具茨、藐姑、箕首、大蒙之游焉,又称仁智之乐焉。夫圣人以神法道,而贤者通: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乐,不亦几乎?”
在这段话里,宗炳要求审美主体以空明虚静之心,去体验自然之美,去观照“道”的深奥玄妙。在审美中,既要驰骋想象,以体味并创造美,又要探究那个时空无限,惟恍惟惚的“道”。要在“味象”与“观道”,观赏自然山水形象的过程中将二者结合起来,实现审美心胸的扩充。所以,叶朗先生说“他(指宗炳――引者)把老子美学中‘象’、‘味’、‘道’、‘涤除玄览’和庄子美学中‘心斋’、‘坐忘’等范畴和命题融化为一个新的美学命题,对老庄关于审美心胸的理论作了高度的概括,这在美学史上是一个飞跃。”
此外,张b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命题也对审美心胸理论有所发展。
张b认为画家必须屏除世俗利害的考虑,把握万象的本体和生命――“物在灵府,不在耳目”――胸中之“象”不同于自然形态的物象,好的创造,必须主客体已融为一体,心、手、物融于一体――“得于心,应于手”,最终达到“物我两忘”。
郭熙的“林泉之心”,亦是包含着审美心胸理论的说法。他在《林泉高致・山水训》中说:“看山水亦有体。以林泉之心临之则价高,以骄侈之目临之则价低。”这里说的“价高”、“价低”,是指山水的审美价值差别。为了发现山水的审美价值,观者须有一个和它相适应的心胸,即“林泉之心”――审美的心胸。“人须养得胸中宽快,意思悦适,如所谓易直子谅,油然之心生,则人之笑啼情状,物之尖斜偃侧,自然布列于心中,不觉见之于笔下。……不然,则志意已抑郁沉滞。局在一曲,如何得写貌物情,摅发人思哉?”所谓“林泉之心”、“万虑消沉”,不仅不是骄侈俗鄙、意烦心乱,也不是志意抑郁沉滞,局在一曲,而是“胸中宽快。意思悦适”,心胸宽广,生机勃勃。
一代宗师苏轼非常敏感地追寻着历史的踪迹,站在前人已建树的审美心胸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身与竹化”的美学命题。他的“胸中之竹”转化为“手中之竹”的命题就包含审美心胸的内容。
他认为,要使审美直觉转化成艺术作品,除了需要高度的技巧之外,更需要一种审美创造的精神状态。这种精神状态,苏轼称为“身与竹化”。他有一首诗说:“与可画竹时,见竹不见人。岂独不见人,嗒然遗其身。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所谓“见竹不见人”、“嗒然遗其身”,就是精神高度集中,达到了“忘我”的境地。画家超越了世俗利害得失的考 虑,也超越了自己的生理的存在,把全部注意力都集中于胸中的审美意象――“胸中之竹”之中。“身与竹化”以至达到创作的最佳境界。
至此,中国文艺心理学中关于审美心胸的理论发展趋于成熟。审美心胸在审美观照、审美创造中的必要性得到了充分的肯定,而中国历代的艺术家们成功创造的艺术经验总结,也不断证明审美心胸理论的重要性与深刻性。
(二)对审美心胸的建构的认识
中国古代文艺心理学认为,审美心胸不是与生俱来的先天造化,它需要一个积学储宝、酌理富才、研阅穷照的漫长实践过程。因此。如何建构审美心胸,从而抵达最高的审美境界,也是历代美学家极为关注的问题。
这一方面中,最早也是最为后人所称道的是庄子的“坐忘”论《庄子・大宗师》云:
颜回日:“回益矣。”仲尼曰:“何谓也?”曰:“回忘仁义矣。”曰:“可矣,犹未也。”他日复见,曰:“回益矣。”曰:“何谓也?”曰:“回忘礼乐矣!”曰:“可矣,犹未也。”他日复见,曰:“回益矣!”曰:“何谓也?”曰:“回坐忘矣。”仲尼蹴然曰:“何谓坐忘?”颜回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在庄子看来,要通过“坐忘”来建构审美心胸,起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忘物忘我,由此进入物我两忘、浑然一体的境地。
二是超然脱俗。庄子提倡超脱现实功利之外的精神,主张齐生死,齐物我,齐富贵,要排除一切外界干扰,要以审美的态度来对待美。
三是物化为道。“坐忘”的目的就是为了获道。“忘己之人,是之谓入于天”,就是要求物我俱化为道,以“坐忘”的方式自然而然地达到物化为道的境界。
为此,人的心灵必然要经历多个阶段的精神修养。
首先,是要消解由于人作为生物性存在而带来的生理的欲望,使心灵得到一种自由解放。
其次,要消解知性对于精神的束缚,不让由知性活动而带来的是非、得失、荣辱等等烦扰心灵,从而使心灵从知识的无穷的追逐中解脱出来,而得到自由解放。
再次,要在心灵绝对自由解放中达到与道合一,达到超越自我、心旷神怡,虚静恬淡而自由愉快的心理状态,摆脱了种种现实性束缚,达于一种超功利、忘物我的心态。
庄子以“忘”而达到“外天下”、“外物”、“外生”的空明澄澈的心灵境界,从而建构审美心胸的思想,使后来的许多美学家深受其影响。
明代的诗歌美学家谢榛受其影响及启发并作了积极的和新的补充。他从审美主体的建构出发,提出了“养心充气,以养胸次”的理论,丰富了审美心胸的建构方式,扩大了审美心胸的理论内涵。
谢榛强调指出:“人非雨露而自泽者,德也:人非金石而自泽者,名也。心非源泉而流不竭者。才也:心非鉴光而照无偏者,神也。非德无以养其心,非才无以充其气。心犹舸也,德犹舵也。鸣世之具,惟舸载之:立身之要,惟舵主之。士衡、士龙有才而恃,灵运、玄晖有才而露。大抵德不胜才,犹泛舸中流,舵师失其所主。鲜不覆也。”
谢榛关于审美胸襟建构的主张,强调审美心胸的重要性,认为审美胸襟的高低决定着艺术作品的优劣,决定着艺术创作的方向。同时,也指出了“养其胸次”――培养审美心胸的重要途径。
三
纵观中国古典文艺心理学有关审美心胸的理论,可以从中发现其独特的美学价值:这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其一,它在“天人合一”的思维基础上,以高扬人生的自由精神。
“天人合一”,“物我一体”是中国古典艺术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之一。在老庄他们看来,人与自然是统一的。万物生命间是息息相通的,人的自然生命与宇宙万物的生命是协调统一的。因而,审美活动不只是主体以身心关照对象,而且是一种心物共感共鸣生的命体验中。在这一过程中,物象扣动着人们的心弦,让人们用整个生命去听、去看、去想,从自然的生命中获得生命的共感。艺术创作乃是构新的生命境界的过程。体现极度自由的生命特征。这正是人的本质之所在。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把人的本质定位为自由的有生命的存在,这是非常值得令人深思的。
其二,它高扬非功利的理想主义精神
西方文艺心理学中,审美的非功利性一直是一个很受人重视的话题。其中,康德的论述最为有名。康德在《判断力的批判》中把非功利与功利看作是艺术与非艺术的分水岭。指出“一个关于美的判断,只要夹杂着极少的厉害感在里面,就会有偏爱而不是纯粹的欣赏判断了”但是,中国古代的文艺心理学的非功利、忘得失的审美心胸理论不仅出现得更早。而且影响更大。这种精神和心胸,在物欲横流的当下,不仅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也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它至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我们的艺术创作与欣赏建筑一条抵御世俗侵染的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其三,它表现出对自然生态与人的和谐相处的精神吁求
对自然生态和人的精神生态的关照是审美心胸理论所体现出的又一重要价值。在庄子他们看来,人可以以自身为对象,去把握宇宙,去反思人生:也可以从对自然生命的审美中体悟到生命的意义。“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人与自然本同根所生,同属一个整体,本应该和谐共生而不应相互伤残。这种理论主张。对于我们消除“人类中心主义”的片面性,构建和谐的生态美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已经习惯了把人类甚至自己看作是万物的中心,为此,我们不仅放纵自己的聪明,也表现出自己的愚蠢:不仅征服了世界,也给世界带来了灾难。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我们与世界的关系,重新回到人与世界和谐相处的轨道上,从这点上看,审美心胸理论同样也是有意义的。
其四,它体现出原道的不懈追求
【关键词】美育;美育心理学;刘兆吉
美育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研究美育过程中师生心理活动的特点、效应及其规律, 也就是探究怎样通过各种美的事物来培养受教育者的审美欣赏力、审美表现力和审美创造力, 进而促进其品德、智力、行为和身心健康等全面和谐发展的心理规律。美育心理学的思想在中外,早有提及, 但其作为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 却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育由外国学者所提出,但美育心理学却是由中国心理学家刘兆吉先生所创建。
1 美育及美育心理在我国的历史源流
美育亦称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是一种按照美的标准培养人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让每位学生或受教育者都能从中感受到审美带来的精神上愉悦和自由。
美育作为审美和教育的结合的产物,在我国从古至今都有记载,在《尚书·尧典》中就有舜命夔“典乐教胄子”的记载。周代之后,又有“制礼作乐”,而在我国古代教育重要内容“六艺之教”(礼、乐、射、御、书、数)中的“礼”“乐”都含有丰富的美育思想。
据现存所考材料看,汉末魏初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的徐干可能是中外最早提出“美育”一词的人。徐干在其所著《中论》一书的第七篇《艺纪》中,徐干不仅明确提出“美育”一词,而且依据《周礼》的有关记载,说明了先王“美育群材”的途径和方法。由此可见,“美育”在中国古代是历史浓厚。
不过,尽管徐干很早就使用了“美育”一词,但该词在中国古代的文献中流传并不广泛,古人经常谈论的还是“礼乐教化”、“六艺之教”。
美育这一概念和对它进行独立进行研究的理论,却是由德国的伟大诗人和美学家席勒于18世纪末首先提出和建立的。席勒在他的《美育书简》中提出:“为了在经验中解决政治问题,就必须通过美育的途径,因为正是通过美,人们才可以达到自由。”在我国民国时任北大校长的提出了“五育”就包括了“美感教育”;他曾指出“美育者,应用美学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
2 科学美育心理学的创立
原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系主任刘兆吉先生。他在教育与发展心理学、教师心理等领域问题的研究中,注意到了文艺作品、文艺审美活动对人的心理发展所具有的特殊影响和教育功能。他率先在《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和心理学卷两次编委会上提出了“美育心理”这一概念(1981),指出它应该是教育心理学研究内容的一大组成部分,有着必不可少的位置。他为《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1985)撰写了“美育心理”辞条,使得这一概念首次正式在辞典中出现,这也是美育心理学作为教育心理学的一个独立的分支学科的一个标志。
其后,他对该学科系统进行了完善。1990年他主编出版了第一本美育心理学科专著《美育心理学》,1991年由他主持编写的《美育心理学》分卷部分在《心理咨询百科全书》上占有了独立的位置。此后,他的学生赵伶俐教授等和其带领的学生通过一系列设计精巧的实验去验证美育中的相关假设,使美育心理更加严谨和科学,为中国的美育心理学研究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与此同时,在不少新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教学心理学以及教育学著述中都有提到“美育心理”和“美育心理学”,表明该学科已逐渐成熟的状态,在较为广泛的范围里得到承认。
3 美育心理学研究的前景展望
美育心理学是由中国心理学家刘兆吉提出的心理学科,美育心理学思想及研究成果, 在国际国际文化艺术界和心理学界都已引起一定的关注。
美育是利用美的规律来培育人,有助于个人精神的解放和人格的提升。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社会需要重塑真善美,美是非功利的,美育心理学的产生是提高民族素质, 建设精神文明的需要,是清除精神污染的需要,是培养全面发展合格人才的需要,也是教育科学理论体系完整性的需要...虽然目前美育心理学的发展也许存在一定难度,但前景是非常光明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美育在教育中的地位必将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参考文献:
[1]刘兆吉.创建美育心理学刍议[J].西南教育论丛,1986 , (3、4) ;心理学探新,1987,(2).
[2]刘兆吉.七十年来文艺心理学与美育心理学创建与发展概况[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26(6):90—98.
[3]李斌.美育心理学发展述评[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5(4):50—54.
[4]赵伶俐.刘兆吉美育心理学创建研究[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26(6):5—11.
[5]谭好哲 刘彦顺.美育的意义[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3.
[6]柏拉图.文艺对话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62.
[7]席勒.美育书简. [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84:39.
关键词:自然审美;心理距离;无利害;如画性
【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11-0270-01
一
心理距离(Psychical Distance)是由心理学家布洛在20世纪提出的,意思是审美与实用和利害的考虑保持一定的距离,朱光潜先生在其《文艺心理学》中为“心理距离”提供的例证是“乘客在客轮遇险中欣赏大雾”的故事,这个典型的例子揭示的是保持一种无利害态度对审美的必要性。
如画是自然审美中的一个传统的欣赏模式,指的是美的自然风景看起来像一幅风景画,自然风景的欣赏何以要通过艺术(风景画)的框架的问题对于自然美学和美学本身都是一个挑战。而如画与审美心理距离有着本质性的关联,关于无利害与如画之间的关系卡尔松评论道: (Disinterestedness)之核心便是将审美体验解释为一种对日常功利——如实践与个人利益——的隔离而导致的无利害性概念。将景观作为审美欣赏的范例,并且在欣赏模式中极力推荐形式主义与如画性。
按照卡尔松的理解,无利害概念的生成是与人们对自然审美的痴迷结合在一起的,二者的进一步发展为如画的形成提供了空间。自然审美与无利害的心理距离上的要求是结合在一起的,而无利害的欣赏对风景的形式性因素(形式特征、色彩、线条、构图等)的关注,使得“自然风景在审美中看起来像画一样”(如画)成为可能,如朱光潜先生所说:“一般人在这车如流水马如龙的世界里,都像阿尔卑斯山下的汽车,趁着平路拼命向前跑,不过也有些比较幸运的人们偶尔能够听到'慢慢走'的劝告,驻足流连一会儿,来欣赏阿尔卑斯山的奇景,在这一驻足之间,他对于阿尔卑斯山的态度就已完全变过,他原来只把它当做一个很会的开车兜风的地方,现在却把它推远一点作为一幅画来看。”
二
康德说:“一个自然美是一个美的事物,艺术美则是对一个事物的一个美的表象。”与艺术的形象性存在相比,自然并不只是以外观形象示人的,作为实存之物其本身与我们生存的现实性地相关,在与自然遭遇中往往会牵涉着实用和利害性的考虑,这一点在对崇高的欣赏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海德格尔说“存在乃是自行遮蔽着的解蔽--这就是原初意义上的 ”。 即自然。从这种相通性出发,我们能够得到自然的一个普遍性的含义,即自然是万物在整体(即“一”)中的自由存在,这种存在是一种境域型的运化,即“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天地境界”(“一”就是道或者逻各斯)。
自然的原初意义指的是人与万物在“一”整体中自由共存的境域,这个境域的整体具有生命有机体的存在状态,即自然而然、自在自为的特征,这个意义上的自然指的是万物存在的境域化,即汉语里的“造化”或者海德格尔的“在场化”。
三
原初的自然概念生命有机体特征表现返回自身的运动,如道家的“道者反之动”、“道周行而不殆”,以及古希腊的作为生长、涌现的自然概念。这个返回自身的运动是时间的特性,因为本质的时间乃是于自身与自身的统一性关系,而不是时间点的机械地线性流逝。按海德格尔的理解,存在是统辖存在者存有的天命。英国如画美学的倡导者吉尔平相当推崇废墟的美学价值,无论是哥特式建筑的废墟还是自然中的衰朽破败的景象,作为自然界中的时间意象它们显示的是自然之手的运作。
虽然与艺术的虚构相比自然物在审美中更多地牵连着利害考虑,然而一旦在人类的社会文化的语境下审视,自然物则更倾向于无利害性。冯友兰先生认为道家把农民对自然的爱慕推进到对自然和人为做出严格的区分,属于人为的被称为世内,而自然的则是“世外”,出世之人隐居的常所是自然的田园和山水之间,虽然也有隐于市、隐于朝的。自然山水成为隐逸的理想场所,不仅因为“山水之中有清音”,“山川之气本静”,也因为田园山水远离封建社会的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庙堂、城市、市井,这就使得自然的田园山水成为远离尘世喧嚣的理想的栖居之地。因此,由于自然存在物在人类历史的社会文化语境中具有“天生”的无利害性,这种特征不仅促进了自然审美,而且也无利害作为审美范畴的形成。
四
作为审美对象的自然存在物的本质特征体现在原初自然的境域化存在、时间性、远离世俗三个方面,这些特征与无利害性的关联使得自然审美成为可能,可以说无利害是自然审美的一个必要条件,反过来说就是自然审美必然要求着无利害的心理距离。自然审美对心理距离的要求是如何促成了风景如画的呢?
形象来说,不但“存形莫善于画”,而且“象”与画是互为本质的,因而观象即是观画,所以可以说对自然的无利害的欣赏成就了风景如画。如这首诗所云:“侬家家住两湖东,十二珠帘夕映红。今日忽从江上望,始知家在图画中。”宗白华先生认为,由于主人公与日常生活保持了适当的(心理)距离,所以能够将家园作为图画来欣赏。
参考文献
[1]朱光潜著.《文艺心理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8月
[2]卡尔松著 杨平译.《环境美学:自然、艺术与建筑的鉴赏》.四川人名出版社,2008年6月
[3]康德著 苗力田译.《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8月
[4]海德格尔著 陈嘉映译.《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2012年6月
美的对象
弗洛伊德把精神分析学的方法引入美学研究中,认为美的对象一定是带有“性”的特质。“虽然精神分析学很少谈到‘美’,但美导源于性感的范围看来是完全确实的。对美的爱也就是一种带有强烈抑制性的情感的完整实例,‘美’和‘吸引力’首先是性的对象的特质。”可见能否作为美的对象最主要是看它能不能引起人们的性冲动,人的性的冲动属于感性体验的范畴。也即是美不是事物本身所具有的而是源自于人的内心,把审美和艺术置于无意识的性力之内是精神分析美学的基本原则。而美的对象具有以下特征:
·美的对象的可变性
具有性吸引力的对象比如人物、自然景观等会随着岁月的流逝丧失吸引力或者因为其它因素而遭到破坏。当这些美的对象消失了之后美还会存在吗?
弗洛伊德在《论非永恒性》中给出了答案,“自然与艺术的一切魅力,外部世界给我们感官所带来的赏心悦目的美真会化为乌有吗?不,不可能。相信一切魅力会消失殆尽,这或许太无意义,亵渎神明。……一旦对象被毁灭,或者我们失去了对象,那么我们的爱本能就会面临着一种不可名状的惆怅。它可以寻求另一对象来作为补偿,或者暂时退回到自我中去。”他把美永恒存在的根源归结为人的性力的永恒存在,美的对象的毁灭不仅不能使美消失还会使美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审美物象的价值
弗洛伊德把美感同混为一谈,他认为能引起的事物就是美的对象。而且认为审美是人类追求幸福的一种方式“生活的幸福首要的就是去追求美的愉悦。……作为生活的一种目的,审美态度虽然很少能防范痛苦的威胁,但却能做出大量的补偿。” 这样的审美就带有明显的目的性,弗洛伊德认为这种目的性就是人对的满足。
那么这种观点对不对呢?我们在朱光潜的《文艺心理学》那里可以找到答案:“弗洛伊德派的文艺观还是要纳到‘享乐派美学’里去,它的错误在把欲望满足的看成美感,或是于这种以外,在文艺中没有见出所谓‘美感’是怎么一回事。”朱光潜认为,跟美感是有关系的。美的对象一定能引起人的,但是并不是所有能引起人的事物都是美的,而且在审美中一旦认识到美的对象在满足自己的需要时就会从审美体验中脱离出来,变成是纯粹的享乐。这一点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有失偏颇的地方。
美和艺术
弗洛伊德的审美观告诉我们:美和艺术不过是被压抑的性本能的欲望的满足,也可以说是的满足。他认为梦和艺术家的艺术创作都是心理愿望的满足,艺术家的欲望促使他去创作艺术作品,而艺术作品包含着这种欲望展现给欣赏者,引起观者同样的欲望满足,从而产生审美。他指出:“从最严格的意义上说,我们所说的幸福(相当突然地)产生于被压抑的那些重要的满足。”审美的作用就是要获得这种欲望的满足,“美的享受有一种独特的令人微醉的感觉;美没有显而易见的用途,也没有明确的文化上的必要性。但是,文明不能缺少它。美学所要探讨的是在什么情况下事物本能被人们感觉为美;但是,它不能解释美的本质和根源,而且,正像时常出现的情况一样,这种失败被夸张而空洞的浩瀚辞藻所掩盖。”为了实现通过满足得到幸福的目的,弗洛伊德进一步提出“升华”的概念,并说;“升华是一条出路,这条出路能够满足‘自我’欲望,而又不使‘自我’感到压抑。”
艺术与欲望
弗洛伊德认为艺术表现的是被压抑的欲望,他说:“幸福的人从不幻想,只有感到不满意的人才幻想。未能满足的愿望,是幻想产生的动力;每个幻想包含着愿望的实现,并且使令人不满意的现实好转。”艺术家是被强烈的本能欲望所驱使的、渴望得到满足但却没有满足途径,只好用幻想来发泄的一群人。同普通人不同的是,他们有一种“禀赋”可以将幻想通过作品变为现实。第二,他们又有一种神秘的本能,能处理特殊的材料,直到忠实地表示出幻想的观念;他们又知道如何以强烈的快乐附丽在幻念之上,至少可暂时使压抑作用受到控制而无所施其技。”
总结
编辑部几个同事聊天,说起各自的童年阅读,基本都是从童话开始的,然后进入文学世界,阅读大量的中外名著。文学阅读给我们带来的是丰富的精神世界,以及强悍发达的感性思维能力,让我们对人性有充分的理解,让我们悲悯、宽容、丰富。
不过说起自己的“文学青年”身份,大家也纷纷感慨有利有弊,有利的方面不需多说,特别是从事文字工作,文学阅读为我们的文字能力立下过汗马功劳,甚至让文字成了如今安身立命之本。但也确实有弊,有人从小看书上写的爱情婉转曲折悲惨,于是谈过N多幸福恋爱老怀疑那不是爱情,书上不都说爱情很苦逼吗?最悲催的一位是特别认同书上倡导的无私奉献精神,结果发现总用这种标准要求自己,于是常常忽视了自己,更有人仅仅从艺术的眼光看世界,因而不理性。
文学阅读本身没错,错的是,我们看的都是小说。
如今媒体做图书榜单都会分“虚构类”和“非虚构类”两种,想想当初我们猛啃文学大部头的同时,如果也能看点“非虚构类”,也许现在会像“科学松鼠会”或者“果壳网”成员那样,既不缺感性思维,又不缺理性头脑。而其它工作或者工作中的其它部分,其实也是需要文字能力的,比如法律文献、商业报告策划、新闻、社会分析、政治评论等等。
旅美学者薛涌在《非小说阅读的意义》中就曾提出中国的中小学语文教学过分文学化,语文课本里小说、散文过多,社会科学方面的材料太少,以至于大学毕业生对于法律、商务文书这样的实际写作技能摸不着头脑。当然,美国也好不到哪儿去,比如历史课本,主要是一本流水账,告诉学生基本的历史事实,让学生吞下去就算交账。在大学教历史的薛涌认为,历史课也应培养分析能力,如何把史料中零散的事实归纳分析、找出头绪,发展出自己的观点,并用史实支持自己的观点……以后当律师处理案子,从商从政进行经济、社会分析,都依靠这些技巧。而这种接受复杂的非虚构性信息(包括研究、报告、原始文献)的能力,需要依靠“信息性文本”阅读来培养。就是也要看一看综合社科类的图书。
就像薛涌在文章最后所说的那样,“孩子的阅读都是从童话开始,他们喜欢大灰狼、小白兔,再大点后会迷上《哈利・波特》。但是,孩子终将要长大,他们的世界也必然要从童话回归现实。阅读训练作为他们成长的关键,必须反映这个过程。”既然我们无法决定孩子的课本上是什么类型的文章,在为孩子的课外阅读选择书目时,不要再忽略培养孩子非小说阅读能力的“非虚构类书目”了。
Tips:
虚构类小说是并非实际发生在现实生活与历史中的题材所创作的作品。非虚构类书籍则是现实类,都是有迹可循,有真正存在的题材、背景、人物等。
美学上有一个概念叫“审美距离”,意思是一件艺术作品与现实生活、利害关系的距离。非虚构类与现实生活距离近,而虚构类与现实生活距离远。比如有人只喜欢距离近的,他们会看球赛,但不太喜欢《哈利・波特》。而一个喜欢《哈利・波特》的人很可能也可以接受《三体》这样的科幻小说。
审美距离理论还认为,每个人的审美距离基本上是不变的。有些人就喜欢距离近的,有些人就喜欢距离远的,还有些人是通吃的。所以如今很多图书榜当会以“审美距离”的分类法作为一种很稳定而准确的分类方式。
想了解更多可以看看朱光潜先生的《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
季羡林先生这样描述他对燕园的思恋:“春天的桃杏藤萝,夏天的绿叶红荷,秋天的红叶黄花,冬天的青松瑞雪;甚至临湖轩的修篁,红湖岸边的古松,夜晚大图书馆的灯影,绿茵上飘动的琅琅书声,所有这一切无不挂上校友们回忆的思缕,他们的梦永远萦绕在未名湖畔。”“我那些本来应该投闲置散的回忆的思缕又派上了用场。它挂在苍翠繁茂的爬山虎上,芳香四溢的丁香花上,红绿皆肥的西府海棠上,葳蕤茂密的藤萝花上。这样一来,我就同那些离开母校的校友一样,也梦萦未名湖了。”
夜读季羡林先生的散文集《赋得永久的悔》,不禁为季老壮阔丰富的人生经历所打动。从文集中读到的是季老的生活、思想、情怀,穿越岁月的沧桑,感叹时光的倏然流逝,与读书、写作、教书为伍,我仿佛也跟随季老如水的文字,看到了他艰难的童年、勤奋的求学,看到他坐在朱光潜、朱自清( )、谢冰心、郑振铎的课堂上,认真地听讲。打开散文集,最先引起我注目的是《梦萦未名湖》《梦萦水木清华》,季老深情地把回忆的思缕挂在未名湖的湖光塔影上了。世事多变,但清华、北大在季老的生命中永远烙上深深的印记。清华园的景色四时不同:春则繁花烂漫,夏则藤影荷声,秋则枫叶似火,冬则白雪苍松。其他如西山紫气,荷塘月色,也令人忆念难忘。季老在清华读的是西洋文学专业,但他对朱光潜先生的选修课《文艺心理学》情有独钟。季老评价朱光潜:“他是一个有学问的人,一个在学术上诚实的人。他不哗众取宠,他不用连自己都不懂的洋玩意儿去欺骗、吓唬年轻的中国学生。”“孟实先生学风严谨,一丝不苟,谦虚礼让,不耻下问。他对中外文学都有精湛的研究,这是学术界公认的。他的文笔流利畅达,这也是学者中间少有的。”从季老的描述中,我进一步证实了我对朱光潜先生的看法。《谈美书简》我读得津津有味,美学的一些思想我丝毫不觉得艰涩难懂,不知不觉中,我爱上了看朱光潜的美学论著。
峰回路转、柳暗花明,顺利与挫折,欢笑和悲伤,生命里有时负担沉重得会让人承受不了。心中有思恋和柔情,眼中有泪水有期盼。季老有太多的感悟,太多的经历要和我们分享,而我们也在他的文字中一次次荡涤了心灵,变得安静了,变得丰厚了。他对母亲有最深沉的爱和遗憾,为了求学六岁离家,后来未曾相聚。德国十年的留学,房东太太和教授对他似海的恩情让他至今不忘。哥廷根这个小城留给了他太多的记忆,然而,时过境迁,物是人非,空留一腔怅然和依恋。对几乎是文盲的结发妻子不离不弃,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说起。”记忆中的一幕幕,倏忽而过,雪泥鸿爪留下的是厚重的思想和深沉的情怀。今天,读季羡林先生,犹自激动满怀。很多的想法逐渐沉静,很多思考又有了新的发现。从季老如传奇般的生命历程中,我们也许会找到人生的真谛,也许仍然迷茫、徘徊。以自己的方式活着,看到每一天的阳光,感受到每一刻的奇迹,生命由此变得自由自在、无忧无虑。但愿如此吧!
关键词:修辞心理学;研究进展;方法论价值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1-0053-02
一、修辞心理学的概念内涵
修辞与心理学语言是思维的重要工具,同时也是思维活动的成果。人类语言从诞生之日起就与心理活动密切相关。修辞不仅与心理,而且与使用语言(修辞)的社会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因而人们借助心理学的理论和知识,分析、探寻修辞活动的心理机制,开辟了修辞研究的新领域。一般认为,修辞活动与心理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修辞本身就是一个以语言为媒介的心理活动过程,修辞主体的修辞行为和修辞对象接受修辞成果都伴随着心理活动,有时是非常强烈的心理活动。第二,修辞活动会受到修辞主体和修辞对象双方心理因素的制约。第三,修辞活动是修辞活动参与者心理互动的结果。很多修辞方式都是建立在心理活动的基础之上的,像比喻、移觉、比拟、夸张等许多修辞手法,无论修辞主体在修辞创造时还是修辞对象在接受时,都离不开联想、想象和情感等心理活动。可以说,修辞心理是修辞话语生成或建构的重要动因。要想对修辞有更为准确的认识,就必须了解蕴含其中的修辞心理,正因如此,近年来,人们建立了修辞学的分支——修辞心理学。
所谓修辞心理学应该是立足于心理学,从心理学角度关注与修辞密切相关的心理现象,旨在揭示对应的心理规律,其研究对象是所有的修辞心理现象,其体系的基本构成至少应囊括三大部分:一是修辞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二是修辞个体心理、修辞群体心理各自的结构、功能、分类以及两种心理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三是修辞文本建构的心理原则、心理基础和心理过程[1]。
二、修辞心理学研究进展
修辞心理学的系统研究专著和完整的学科体系虽然建立不久,但修辞心理问题,则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中国就很早有人注意到并作了一些不同程度的探讨。
20世纪中期以后,诸多学者都在不同程度上对修辞心理特别是一些辞格产生的心理基础问题作了有益的探讨。20世纪60年代以后,还先后出现了一批专门探讨某一种或某几种辞格形成的心理基础的论文[2]。在修辞心理学这一研究领域,我国最具权威性的代表人物是复旦大学的吴礼权博士。他的著作《修辞心理学》对修辞学的理论建构做出了巨大贡献。
作为从心理学角度系统研究修辞现象的专著,《修辞心理学》构建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学科体系。它在绪论中回答了修辞心理学的一般理论问题,初步完成了为这门学科正名、定位的任务。从总体上揭示了修辞文本建构的普泛性心理规律。不但独具慧眼地单列一章讨论“修辞主体”的问题,赋予了不同层次、不同个性修辞主体的心理特质在修辞心理研究中应有的非同寻常的地位,而且对“修辞文本”的基本假设、修辞文本构建的基本原则也作出专章探索,从心理学角度对修辞文本建构的“恰切性原则”和“有效性原则”作出全新的阐发。借鉴普通心理学、文艺心理学等的相关理论分别探讨了六个大类的不同修辞文本建构的心理机制。《修辞心理学》一书在对修辞手法进行心理阐释时建立了一个较为全面的阐释体系[3]。
至此,修辞心理学已经具备了大致完整的学科体系,但由于修辞心理学学科的特殊性,在此之后对修辞心理学的研究似乎仍未能独立于修辞学的范畴,之后的研究大多是修辞学家对于某些修辞现象的修辞心理过程的分析和细化。
张春泉在《修辞心理过程个案考察之一——以蒋孔阳为例》中,以蒋先生记叙自己书记题名的心路历程的文章为个案,对蕴含其中的内省的修辞心理过程进行了个案考察。通过对蒋孔阳文章的逐句研究,详细解析了题名的动机、过程、结果题名未遂,完整研究了该文中全部、完整的修辞心理过程[4]。
在此之后,张春泉又陆续发表了一系列对修辞心理过程进行个案分析的文章,取得了一些修辞心理学的独特成果。例如在《修辞心理过程个案考察之二——以鲁国尧为例》中,张春泉以鲁国尧《创造新词的心路历程》为例,进一步从微观、常观、宏观视角探讨修辞的过程性、研究修辞心理的材料、方法以及修辞心理诸要素之间的关系等问题[5]。
张爱惠通过对《红楼梦》回目中的修辞翻译对比研究,证实了修辞心理学在修辞文本翻译过程中的重要影响。
在国内学者逐步建立修辞心理学的学科体系的同时,国外也有不少学者对于修辞心理进行了研究。例如GERTRUDE BUCK在其1895年发表的Figures of Rhetoric: A Psychological Study.一文中就描绘了修辞手段在心理学层面产生的过程,并且认为修辞格是一个有组织的复杂的心理活动。John Shotter在The Rhetoric of theory in psychology一文中,认为理论的语言的天职正是通过对理论的说明陈述从而在修辞学上有选择地影响我们感知:对我们自身活动中“合理到难以注意”的方面的渲染,并且引起我们“对论述的想象”,即导致我们把小说当作现实[6]。奈梅亨大学的Michael W. Katzko在The Rhetoric of Psychological Research and the Problem of Unification in Psychology一文中对心理研究的修辞结构进行了专门的论述。
三、修辞心理学的方法论价值
1.修辞心理学建构的意义
修辞学只归纳、分析语言运用中哪些手法有哪些表达效果,为了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可以使用哪些修辞手法,对人们为何要运用某些修辞手法、某种修辞手法为什么有较好的表达效果等深层次问题没有进行阐释,使人知其然却不能知其所以然。修辞心理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阐释人们为什么要运用某些修辞手法、为什么某些修辞手法有较好表达效果等深层次问题的心理原因,建立一套阐释理论,说明修辞现象得以产生的心理机制。解决修辞学不能解决的“所以然”的问题。开展对修辞心理学的研究是可能的、必要的,它将有助于人们弄清有效修辞的内在机制。通过修辞心理学的阐释,能够使人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从而加深对修辞文本的理解,增强修辞自觉性,提高修辞能力,使思想情感表达更趋圆满。
2.修辞心理学在修辞文本的翻译过程中的价值
修辞活动是个体现象, 因此不同作者的修辞手法都有所差别。但是修辞心理学却是一种集体现象, 这就是为什么不同的修辞文本可以被不同时期、不同国度的人所理解的原因, 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修辞是可译的。修辞翻译是一个本族文化与异族文化交汇变通的过程。文化有民族之分, 修辞也因此而各不同。但是修辞不是完全不可译的, 正确了解不同民族的修辞心理, 就有可能跨越文化和思维的鸿沟, 尽最大可能实现修辞文本的可译性。修辞之所以能够翻译, 是因为修辞心理是人类的通性,修辞文本在研究中有民族之分是因为各民族在地理历史等社会、人文因素的印象下显现出强烈的民族性。修辞的通性和民族性都可以用修辞心理学来解释[7]。由此可见,修辞心理在修辞文本的翻译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四、结语
修辞心理学作为一门由修辞学和心理学交叉衍生出的独特学科,有着其独特的研究对象、研究任务和研究方法,正由于其学科的独特性和复杂性,其学科独立以来,虽然有吴礼权博士大体建立了其学科体系,但其后发展的并不迅速,研究成果较心理学的其他分支而言也较为稀少和分散,修辞心理学这一发展现状是不容否认的,但同时修辞心理学对于修辞学和心理学以及其他学科的意义和价值也是不容忽视的。因而在今后的学术研究中,希望修辞心理学能得到应有的重视,会有更多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修辞心理学的学科建设作出贡献,丰富修辞心理学的学科体系,使修辞心理学的研究逐步成熟深入。
参考文献:
[1]段曹林,冯广艺.对修辞心理学研究的几点思考——兼评吴礼权的《修辞心理学》[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
[2]吴礼权.修辞心理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20
[3]冯广艺,段曹林.简评吴礼权的《修辞心理学》[J].修辞学习,2003,(6).
[4]张春泉.修辞心理过程个案考察之一——以蒋孔阳为例[J].修辞学习,2002,(5).
[5]张春泉.修辞心理过程个案考察之二——以鲁国尧为例[J].修辞学习,2005,(3).
【关键词】审美感受 比喻 形象美 情态美 意蕴美
The inartificial and clever parable expresses the natural disposition and intelligence
Ren Dapeng
【Abstract】Yuan Hongdao calls for the literature of just expressing special emotion but not sticking to the conventional pattern, opposes archaizing, seeks for the nature, so his lyric works are very specially excellent. His works, Travel Notes on Manjing, is just a product like that. Somewhere special in this product is that the individual aesthetic emotion is expressed by a group of fancy parables.
【Keywords】Aesthetic feeling Parable Beautiful image Beautiful expression Beautiful implication
明代公安派文学家袁宏道提倡文学“独抒性灵,不拘俗套,反对仿古,追求自然,记游绘景,抒情小品尤其出色。”《满井游记》就是这样的作品,历历如画的景物描写透出京郊早春的芬芳气息,勃勃生机,借景抒怀,寓示人生哲理。此文的独特之处在于其个性化的审美感受是用一组新奇的比喻来表现的。几组比喻新奇、独特、形象生动、意境优美,具有丰富的表现力,显得简洁清新,明丽自然,意趣蕴藉,独具艺术魅力。
首先具备了形象美。用简洁的语言创造了美好的形象,例如,人“若脱笼之鹄。”(以物喻人)作者久居京城,却无暇注意周围之景,忙于俗务,心灵久被尘埃蒙蔽,被围困在笼子里。生活在狭小的天地间,心境自然极不舒服,今天有机会外出,闯入大自然的怀抱,眼界突然为之开阔,心灵顿觉倍加爽朗。走出牢笼,心如鸿鹄,展翅翻飞,直冲云霄,轻盈灵动。鸿鹄动作敏捷,腾空而起,活筋动骨,吸收大自然清新之气,追求自由美好的生活,快意极了。
其次具备情态美的特征。文本的句子化静为动,极富情态美感,具有空间美感。例如作者写河水解冻,水波粼粼的湖面风光,写山峰积雪消融,清新如洗的山峦景色,别出心裁,语出惊人。“晶晶然如妆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以物比物)创造出了一个美好的动态画面,景物凸现空间立体效果,避免了单调的平面描写。这里有山有水,山水相连,互相映衬,高低错落,动静结合,构思巧妙。袁宏道将冰雪拂拭娟然如新的青山喻作少女,山脉新洗,棱角峰线明晰,山体清新亮丽,宛如少女般清纯,如少女刚洗过脸面,刚梳过青丝,山的肌肤如人的肌肤,山的情态如人的情态,作者将静态的山用面梳髻加以动态化,读者眼前顿时呈现的是正在梳妆打扮一新的清纯少女形象,更为有情趣的是,少女的裙幅下是一面亮晶晶的宝鉴,精光乍泄,光芒四射,平整如新磨,冰面解冻的刹那间湖面波光闪烁,亮光倍增,惊喜随之倍增,美景突现,心中的狂喜难以自持,山与水,倩女与妆镜,两两映衬,情态俱出,这就是作者奇思妙想的文采的魅力。
第三,妙喻显出意蕴美。如倩女之面而髻鬟之始掠。(以物喻人)作者向来追求人的自然本性,也善于发现自然之美。文艺心理学告诉我们,作家选用什么样的比喻体,往往跟他的心里审美期待有关,作者经过一个冬天的蛰居,内心盼望春天的气息和美景,追求心灵的自由,感知自然的真实,美好,那么其笔端创造的艺术形象便是这种心声的代言人,那初睡醒来的少女,纯洁、无暇、美丽,楚楚动人,洗过脸,梳过头,神韵倍增,容光焕发,肌肤鲜嫩。喻体选用少女而不用者,因为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对未来充满希望与憧憬的时机,少女也是心中怀春,萌动了对生活最美的期盼与想象。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语用移情 文化移情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09)20
“移情”学说最早是作为一种美学概念提出来的,诞生于十九世纪的德国,意思为“把感情渗进去”。德国的心理学家,美学家立普斯将移情说提高到了科学形态。
移情学说在我国的发展也是从美学领域开始的,随后在心理学,社会学以及教育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20世纪30年代,我国著名的美学家,哲学家朱光潜最先将“移情”这一概念引入了中国学术界,在他的几部著作中均对移情概念有所阐述。在《西方美学史》中,他梳理了移情说的起源,发展,并探寻这一学说兴起的原因;在《诗论》中,他主要用移情说解释诗中情境交融的境界;在《文艺心理学》中,他把“移情作用”放在“美感经验”的分析“物我同一中论述”。总的来说,他主要从哲学的高度来阐释移情作用。文艺评论家童庆炳、黄书雄也对“移情说”进行了探讨。童庆炳在他的《与天地万物相往来―谈审美移情》一书中,对审美移情说做出了总结,并指出移情说的缺陷。黄书雄在《文学鉴赏论》中认为,移情说有主观唯心主义的成分,否认了美的客观存在,但他同时承认了移情说在艺术欣赏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1991年何自然在《外语教学与研究》发表的“言语交际中的语用移情”一文中,首次在国内语言学界提出了“移情”的概念,认为习得者应该理解、感受目的语国家的文化,并设身处地的从对方的文化背景中进行语言的学习和运用。他指出“移情在语用学上指言语交际双方情感相通,能设想和理解对方用意。”(1991:4)他提出在跨文化交际中移情表现为两个方面:语言语用移情和社会语用移情。
语言语用移情是指说话人运用语言刻意对听话人表达心态和意图,以及听话人从说话人的角度准确领悟话语的用意。如甲和乙两位客人赴宴并被安排在同席的相邻座位,甲出于礼貌,会从乙的角度说:“很荣幸能坐在你旁边”。这是甲的移情说法,刻意抬举了客人乙,十分得体。反之如果不用移情,说:“你真是太荣幸了能坐在我旁边”,就会使乙觉得甲趾高气昂,同样一个命题,语用效果大不一样。
社会语用移情,涉及到言语交际双方的社会、文化背景和人际关系,也涉及到语境。它主要指言语交际双方都设身处地地尊重对方的思想感情和看法,从而在言语交际过程中相互默契,达到预期效果。如中国人在用英语遣词造句时,不免会受本土文化和思维的影响,但只要不十分离谱,英美人还是可以接受的。同样英美人在使用汉语时,也会出现种种失误,但我们也能理解,这说明双方都注重了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移情。
何自然的语用移情理论为为其他学者对移情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做下了铺垫,九十年代年代以后对移情说的研究多是基于这一理论展开的。
随着对跨文化交际学的深入研究,文化差异被视为跨文化交际中的一个重要障碍。为了促进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许多学者认为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应进行文化移情。文化移情指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交际主体自觉地转换文化立场,有意识地超越本土文化的俗套和框架模式,摆脱自身文化的约束,置身于另一种文化模式中,如实地感受、领悟和理解另一种文化。它是跨文化交际中连接主体与客体的语言、文化及情感的桥梁和纽带,是有效沟通的技巧、艺术和能力。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文化移情展开了研究,在一些学术性期刊上也出现了很多有关方面的文章。例如,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移情的适度原则》(高永晨,2003)中,作者提出了培养文化移情能力的途径,并提出文化移情应遵循适度的原则;《礼貌策略与文化移情》(陈明娟,2004),作者指出礼貌文化的移情要求交际者了解异质文化有的礼貌原则和策略,拥有平等宽容的心态,实施到位适时的移情;《外语教学中的文化移情》(李玲,2007),作者主要从外语教学的角度,提出教师应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文化移情能力。由于文化移情要求交际双方从对方的文化习惯、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来考虑问题,可以有效的避免交际过程中因文化差异而导致的交际失误,从而促使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提高文化移情能力已成为跨文化交际以及外语教学领域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
总的来说,移情学说在国内的理论发展以何自然的语用移情为主,基于这一理论,大量学者开展了更广泛更深入的研究,为移情学说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文化移情作为对移情学说发展的延伸,多数研究者倾向于从外语教学或跨文化交际中的失误提出培养文化移情的重要性以及培养文化移情的途径,但至于其有效性仍缺乏实证性的研究,而且对文化移情的理论研究也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
参考文献:
[1]何自然.言语交际中的语用移情.外语教学与研究.1991(4).
[2]高永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移情的适度原则.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173).
[3]陈明娟.礼貌策略与文化移情.云梦学刊.2004(5).
关键词:情感教育; 体育教学; 快乐体育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4-159-001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倾注大量的心血,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体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是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体育老师为人师表,敬业爱生的精神,无私奉献,诲人不倦的人格力量,使广大学生体会到愉快、高尚、文明的运动情感,从而更加积极主动的去学习体育知识、技术、技能,更加自觉地从事健身活动。
一、体育教学与情感的关系
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既接受着体育教育,同时也接受着情感教育;既进行着运动技能的学习,也进行着情感的学习,两者密切联系,是有机的整体。运动技能的学习过程实质就是认识信息加工过程,其中包含着大量的知识,如:思维、记忆、观察、解决问题等。而情感学习则是一种“潜在学习”,是心灵的感受与情感的体验,是通过师生之间的心灵结合得以实现的,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
二、体育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途径
1.情感与示范练习
教师良好的情绪加之组织教材,准确优美的示范,触动每位学生,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从而起到了师生共鸣的效果。在接受示范和讲解到自己参加进去的一系列过程中,教师动情,学生才能动心。
2.注重团体合作
在进行游戏教学时,如障碍接力及课中一些教学练习中,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配合与密切合作,能够增加同学之间的感情和友谊,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吃苦耐劳、勇于奉献的精神,团结奋进、拼搏进取的优良品质。
3.重视关怀体贴
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严密控制、监督、严格的纪律约束,要求学生服从命令,很少给予表扬鼓励,这样会使学生对教师产生畏惧心态,他们表面上屈服,但私下厌恶,不愿合作。这样所得到的教学效果是可想而知的。教师与性格各异的学生接触交往,应实施情感教育,发扬“学生民主”的精神,要注意观察他们的心理和表情变化。对待体弱多病的学生,要用亲切的话语了解他们的情况,安排适量的运动量,以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这样学生就会对教师投以更加信任的真实情感,保持上好体育课的兴趣和自觉锻炼的积极性。
三、体育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1.加强体育的快乐教育
体育应该是快乐的、美的,在人类历史上出现各种原因,曾经赋予青少年的身体活动各种不同的使命,使之适应活动和其他需要。现代社会人类终于有机会使体育恢复到自然面貌,使它成为一种快乐的促进人体发育的维护身体健康和给人一种美的享受的活动。有人认为,体育的快乐只属于那些健全的、在身体活动中占优势的孩子。针对这一说法,我们各级学校的体育教学应该许诺这样的效果:“让我们的所有学生从体育中得到快乐。”
2.把握教学时动作技术的难易程度
教师在运用情感教学过程中,应兼顾体育活动的难度性和体育活动的趣味性,学生不容易掌握运动技术常常是因为体育教学不能成功地吸引学生。面向全体学生的学校体育教学其教学内容应该是比较低的。另外只有学生的运动技能水平达到一定的程度才能逐步提高难度。这样才能保证所有学生,特别是运动水平较低的学生保持体育兴趣。
3.注意“知、技、体、情”的结合
“知、技、体、情”相互促进,才能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功能。为了完善学生的人格,在体育教学中不仅要注重认知目标、技能目标、心理过程,还要注重情感目标,只有“知、技、体、情”相互促进,才能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
四、情感教学对体育教师的要求
聋哑儿童同样是一个富有思想感情和个性独立的人,他们同样需要别人的赞美,他们的自尊心同样也应受到别人的尊重。因此,在体育教学中,面对孩子的过失及活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我们给予他们的不应是过多的责备、训斥,而是要因势利导,让他们的心中经历震撼、感悟的过程。我在体育教学中时刻提醒自己要做到以下几点:
1.爱字当头,关心爱护学生
实践证明只有受到别人爱的人,才能懂得如何去爱别人。为此,教师必须学会去爱学生,关心学生的疾苦和需要,善于与他们交流。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对学生的情感施加影响,以达情感教育的最佳效果。
2.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由于情感是在认识的基础上产生与发展起来的,正确的认识会产生积极的情感。所以,我们在情感教育中坚持以理服人的原则,反对简单粗暴。学会尊重特教学校学生的人格,耐心听取他们的意见与建议,只有这样,情感教育才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3.善于创设情境,达到以境育情之目的
因为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具体的情境可唤起相应的情感。现在,学校每周一早上举行的升旗仪式,就是要创设一种情境,以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体、责任感、义务等。为培养集体主义、爱他人的情感,就必须创设一种互相关心、互相爱护的情境。所以,教师必须具有创设情境的高超教学技巧。
4.身教言传
教师的示范效应,可激发学生的情感,如优美的示范、严于律己的教态、善于宽容的慈母般的胸怀。这一切都得激发学生的信任、尊敬感,以达到以情感教育之目的。
5.善于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实践活动是培养情感的源泉、基础,又是改变旧情感、巩固新情感的途径、手段。因此,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围绕练习这一中心环节展开情感教育。只有通过练习,才能激励人的情感系统,使其体验到体育中的种种酸、甜、苦、辣以及体育给人们所带来的生活乐趣,并促使自我情感型向社会责任型的转变。
参考文献:
[1]彭昭英.关于盲生职业教育的思考与对策[J].中国残疾人,2006
[2]于振海.情感与激励快速掌握技术动作的重要因素[J].成都:体育科学论丛,1996
[3]周冠生.新编文艺心理学[M].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