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国家审计文化论文

国家审计文化论文

时间:2022-12-17 19:02:4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国家审计文化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国家审计文化论文

第1篇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改善企业内部管理、提高企业竞争能力的重要内容。本论文在总结内部控制理论的基础上,对内部控制的存在的问题、原因等方面作了一些探讨,找出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结合COSO关于内部控制五要素,针对各种风险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防范对策,为企业完善内部控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

关键词:内部控制风险管理

1国内内部控制概述

1.1内部控制概念的演变

1)内部控制论理论是随着企业内部控制实践经验的丰富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大致经历了内部牵制、内部控制系统、内部控制结构和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四个理论阶段。1992年COSO委员会提出并于1994年修改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报告,标志着内部控制理论与事件进入了整体框架阶段,整体框架对内部控制做了如下的描述: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经理阶层和其他员工实施的,为营运的效率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令的遵循性等目标的达成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这一定义明确了四个要点:是一个过程;受人为影响;为了达到三个目标;合理保证。它由相互关联的五项要素构成,分别是: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监督。

2)控制环境:任何企业的核心是企业中的人以及这些人的个别属性和所处的工作环境,个人的诚信正直、道德价值观与所具备的完成组织承诺的能力、董事会与稽核委员会、管理阶层的经营理念与营运风格、组织结构、职责划分和人力资源政策与程序。

3)风险评估: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和异常激烈的竞争中,企业的经营风险越来越大,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清楚并应付其面对的各种风险。同时,企业也必须设立可辨认、分析和管理相关风险的机制,以了解自身所面临的风险,并适时加以处理。

4)控制活动:企业必须制定控制的政策和程序,刁一有助于确保既定目标及必要改善措施的有效实施。

5)信息和沟通:围绕着这些控制活动的是信息与沟通系统,这些系统使得企业内部的员工能够获取和交换他们所需要的信息,以指挥、管理和控制企业的经营。

6)监督:企业整个内部控制的过程必须受到监督,并在必要时得以修订,这样,系统及制度才能反应自如,并能视情况而随时调整。

1.2我国内部控制概况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理论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但到目前为止,尚未正式提出权威性的内部控制标准体系,对内部控制的完整性、合理性及有效性缺乏一个公认的标准体系。我国有关内部控制制度的指导原则、指引、规范则出自不同的政府部门,这是由于企业的管理体制造成的。国资委管国有大中型企业;证监会管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财政部管全国所有企业的财务与会计工作,并负责会计准则与制度的制定。然而,内控指导原则、指引或规范由各政府部门分别制定,有许多弊病:

1)各部门各自研究与颁布内部控制的相关指导原则或指引,不利于内控制度的统一与协调。财政部正在陆续制定并的是内部会计控制规范,截至目前已经了十多个。而其他政府部门则仅制定了内部控制的指导原则、指引或对企业各项业务内部控制流程的设计与制定缺乏具体的指导。

2)关于内部控制的定义、范围、目标等不相一致,内控要素、内控内容,以及内控方法的解释也不一致。

3)缺乏统一的推进机构,不利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贯彻与实施。各部门颁布的内控指导原则、指导意见或指引在实务中并未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上市公司、银行、证券公司、未上市国有企业的频繁出事便是佐证。

客观地讲,我国近几年对内部控制的研究主要是以会计控制和审计评价为主线的,我们可将之简称为“会计导向”和“审计导向”。会计导向的典型代表是我国目前已的内部控制法律法规,它们是以内部会计控制为核心的,基本上没有涉及管理控制等非会计控制领域,甚至没有包括审计方面的内容。审计导向下的内部控制研究则主要集中于审计程序与方法的应用、审计成本的节约、审计效率的提高和审计风险的控制等。

2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内部审计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性

内部审计是企业自我独立评价的一种活动,内部审计可通过协助管理当局监督其他控制政策和程序的有效性,来促成好的控制环境的建立。内部审计的有效性与其权限、人员的资格以及可使用的资源紧密相关。内部审计人员必须相对独立并且直接向董事会或审计委员会报告。我国一些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即使存在,但却不具备真正的独立性,有的也流于形式。

2.2缺少风险评估和风险防范意识

各企业缺少对自身固有风险的评估以及制定相应有效的管理措施。此外,管理者还应在对固有风险采取有效管理措施的基础上,对企业的残存风险进行评估和预防。

2.3人力资源管理发展滞后

近年来,我国企业改革力度大,与之配套的人力资源管理却跟不上业务的需要。许多企业在员工的岗位培训方面,没有形成完善的制度,不利于员工的素质提高。

2.4有效的价格风险评价机制尚未建立

由于当前市场不完善,竞争激烈、恶意竞争以及“低价中标”的招投标游戏规则,都不能使企业按企业定额客观报价,为了争取中标,不惜压低报价,承担更大的价格风险。

3完善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途径

3.1完险管理体系

全面风险管理是对整个机构内各个层次,各个种类风险的通盘管理。全面风险管理可使组织中各业务单位分散的决策者之间协调合作,使数据的收集、测量与处理更加一致,有利于审计和监督。企业要从全局、总体层面权衡利弊,使部门安排有关的业务流程都有所遵循。同时要制定严密的业务操作规程及信息传输报告制度,建立一个有效的全面风险管理框架,全面控制各方面的风险。

在机构内部广泛开展“深化内控理念,落实内控措施”的创建活动,结合自身情况及上级单位的要求,通过确定风险控制环节,分解、落实机构内各部门、各岗位管理职责,并对控制状况进行检查、评价和考核,强化风险管理责任,提高全员风险防范的意识和能力,从而全面有效地控制经营风险。

3.2健全内部审计控制

内部控制具有的限制因素具体如下:

1)内部控制受企业的成本效益原则的限制。

2)内部控制仅针对管理中的常规业务来设计。

3)内部控制可能会因执行人员的差池而失败。

4)内部控制可能会因不同政治气候、地方差异等环境影响而失去作用。

这些内部控制的限制因素,可以通过建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来加以克服。内部审计人员定期检查项目的建设情况和建设成果,及时纠正各种错误和弊端,能促进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

3.3营造企业风险管理的文化氛围

企业风险管理框架是建立在内部环境的基础之上,内部环境直接影响和制约企业风险管理的成败。内部环境的要素包括员工的诚信,职业道德和工作胜任能力,管理层的经营理念和经营风格,董事会或审计委员会的监管和指导力度,企业的权责力分配方法和人力资源政策。要不断提高企业风险管理能力,需要一套企业层面的方法。这种企业层面的方法是由企业的组织结构,文化理念和经营管理哲学共同决定的。随着企业文化中风险敏感程度的提高,企业管理者会进一步掌握有效的风险管理能力。通过他们的推进、提供报告、贯彻相应的方法、构建适当的体系,以实施既定的风险战略和政策,企业风险管理水平将不断提高。

3.4设计一套科学的内部控制行动指南

设立一套科学的内部控制行动指南,为管理者进行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提供指引也是当前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国家相关部门可统一制定各行业通用的行动指南,也可由公司聘请会计师事务所设计适合各公司实际情况的行动指南。在内部控制评价方面,被评价单位可以聘请年报评价的注册会计师以外的中介机构或有关专业人员协助对该单位的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及有效性进行评价,并对评价过程中发现的重大控制缺陷或重要控制弱点进行必要的改进,保证财务报告的编报质量,降低财务风险。国内的会计师事务所也应当借鉴一些国际会计师事务所报告中的做法,在事务所内部组建由高级和资深的评价人员组成的专门小组,专门从事内部控制评价和咨询业务。

致谢

论文设计在老师的悉心指导和严格要求下业已完成,从课题选择到具体的写作过程,无不凝聚着老师的心血和汗水,在我的毕业论文写作期间,老师为我提供了种种专业知识上的指导和一些富于创造性的建议,没有这样的帮助和关怀,我不会这么顺利的完成毕业论文。在此向老师表示深深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临近毕业之际,我还要借此机会向在这四年中给予了我帮助和指导的所有老师表示由衷的谢意,感谢他们四年来的辛勤栽培。不积跬步何以至千里,各位任课老师认真负责,在他们的悉心帮助和支持下,我能够很好的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并在设计中得以体现,顺利完成毕业论文。

同时,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我还参考了有关的书籍和论文,在这里一并向有关的作者表示谢意。

我还要感谢同组的各位同学,在毕业设计的这段时间里,你们给了我很多的启发,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对于你们帮助和支持,在此我表示深深地感谢。

参考文献

[]王东叶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生存环境分析[D]天津大学管理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5月:9

[2]林光华内部控制在实践中的应用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4月:17

[3]王振英马丽萍,王泽.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商业经济[J]

2006年5期:48

[4]丁翠芝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框架构建[J].产业与科技论坛

第2篇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加快,暴露出来了诸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耕地的占用问题以及村委会的财政开支问题,这两者存在着根本上的关系,正是因为村委会的财政开支不透明,才造成了许多农民的利益被他人占有了。要想解决这种问题,就需要政府对村委会进行审计,使之财政开支透明合理。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全国大约有三分之二的农民,而且经济的发展主要是农业的发展,国家的发达也主要是农业的发达,因此解决农民的利益问题是根本。

一、农村审计的必要性

农村审计作为审计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我国大部分地方还没能引起足够的重视。村委会作为政府多层次等级中的最低一级,受到的监管是最少的,而且村干部不属于公务员,也没有行政级别,法律对其进行的约束和制约很少。但是,村干部却掌握着人、财、物等众多公共资源、公共权力,知晓着一般老百姓难以了解到的政治信息、上层动态。因此,他们可以获得比其要承担的责任更多的权利、方便,他们可以很好地为自己牟取私利,却很少受到处罚。而村干部作为老百姓的直接上司,起着老百姓和更高层次政府之间进行沟通的传话人的作用。而且,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很多农村都是一些偏远的山区,村干部完全有能力把不利于自己的信息过滤掉,而只把利于自己的信息向上传达。老百姓处于绝对的弱势,如果政府不对村干部进行监管,老百姓的根本利益就得不到保证,我们国家的体制也就没有坚固的根基。

二、农村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审计机构不规范。农村审计没有正式列入国家法律法规,法律地位不明确。而农业部、监察部、国务院纠风办发文规定,农村审计由农村经管站负责组织实施,工作体系是由农业部门牵头负责,农村审计由农经站直接实施,缺少明确的、独立的审计机构。由于农经站从事审计的非专业性,往往在审管结合上难以统一,审计专业职能难以兑现到位,而法律没有赋予农村审计经济监督职能,农村审计所在开展工作中也难以定位。即使设立了农村审计所的地区也出现了不少问题,有媒体报道,“据调查显示,苏北地区某乡镇成立的审计所,因受经费来源和人员编制等因素的限制,通常与乡镇农经部门合署办公。人员较少,既要做好农村财务管理、集体资产管理和党委政府安排的其他工作,又要开展日常审计工作,限于人力不足只好一身二任,难免顾此失彼。”

(二)农村审计人员能力不够高。目前,我国县级农村审计还缺乏一支过硬的农村审计执法队伍,农村审计人员老龄化、文化程度参差不齐,特别是欠发达县,地方财政困难,培训经费没有保障,培训工作滞后,对党在农村的各项经济政策,农村财务管理方面的各项规章制度及农村审计专业技术知识等掌握得不够,甚至是一片空白,难以开展审计工作。农村审计人员无专职化、抽调难、专业素质不高的局面,使农村审计往往走过场,其职能难以正常发挥,直接影响了农村审计的质量和效能。审计人员素质问题成了制约农村审计工作开展的一个主要因素。从农村审计人员的结构上看,大多是长期从事农村财务会计的人员,他们从事农村审计全是靠传统的手工查账,多数人员还没有接触过计算机审计,审计业务和技能水平严重落后。

(三)农村审计环境不理想。审计工作是一种监督方式,从根本上看是一种监督制约方式,而这种方式势必会对某些地区或群体的利益造成不利的影响,这也就导致了整个农村审计环境不理想。首先,乡镇没有建立关于运用审计结果的方式、要求、责任和考核办法等方面的规章制度,没有与纪检监察、组织人事等部门建立起审计联动机制,致使审计结果的运用大打折扣,对审计提出的整改建议和要求往往以违法违纪问题界定不清或达不到立案标准而不立案,问题久拖不决,难以采取实质性措施对其处罚并促其整改,从而造成审计工作的无奈,难以有效遏制个别人的违纪违法行为。

三、完善农村审计政策建议

(一)面临的困难

会计核算不健全。要想进行很好的审计,被审计单位必须有健全的核算体系。有了健全的核算体系,审计人员才能根据会计人员提供的信息很好地开展工作。我国大部分农村根本没有会计机构,有的仅仅是一名会计人员,记的都是流水账,而且会计人员的素质和专业知识欠缺。同样,也会造成村干部同会计人员进行勾结,以权谋私,造成许多财务收支不明确,审计工作无从下手。

3、政策很难落实。农村审计机构提出的审计意见大多难以落实。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机构对审计出的问题没有处理权力,使得查出问题与处理决定之间产生脱节,查出的问题很难得到及时解决;在有关部门处理问题时,也难免存在一些人为因素,使得问题被搁置下来得不到解决。

(二)对策建议

规范审计机构,提高审计人员素质。要想很好地开展审计工作,必须有规范的审计机构。审计机构必须有很强的独立性,而且要双管齐下,不仅包括政府审计还要有民间审计。要对工作人员进行素质教育,尤其是在审计工作队伍里,这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对推进农村审计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要坚持有证上岗,吸收具有较高政治素质和文化素养的专业的人员,要坚持定期考核。对专业人员要进行定期的培训,加强对审计人员法律法规的教育。要加强职业道德培训,增强审计人员的服务于党和人民的忠诚意识,自觉接受广大人民群众对其的监督。

3、端正村干部对农村审计态度,提高农村财务会计水平。在进行农村审计时,有不少农村干部对审计缺乏正确的认识,甚者阻挠审计工作的进行。因此,应端正农村干部对农村审计的态度。农村财务会计水平低、内部控制弱,直接影响了农村审计的效率和效果。因此,要进一步完善“村账镇管”的制度,提高农村财务会计水平;重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推动农村审计的顺利开展。

第3篇

论文关键词:审计创新;环境因素;敏感性

1 引言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财富的增多,财产集中到少数所有者手中,造成了所有权与管理权矛盾的激化(无论从国家还是企业的角度),最终使二者分离,而“委托管理”则成为这个矛盾的解决方法。但受委托人是否忠于职守,能否达到预期效益需要对其经济责任和业绩进行审查评价,审计便应运而生,成为确保受托责任有效履行的社会控制机制。因此,审计的产生是环境变化所导致,同时,其发展的过程也受到环境因素变化的影响。

2 影响审计的环境因素剖析

影响审计创新的环境是指所有作用于审计且不断发展变化的各种因素的综合,即审计环境。审计环境由不同的具体环境因素所组成,既包含审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有利因素,也包括制约和抵制某些审计活动的不利因素。对审计影响较为明显的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1)经济。审计的经济环境是指一定时期内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其运动机制对审计工作的影响。

(2)法律。法律环境包括法制本身的健全和完善,以及法律对审计的保护与授权两个方面,直接涉及审计地位的确立、审计行为的规范,同时也设计与审计活动有利害关系的社会各方行为的规范。

(3)政治。政治环境是指在一定时期的社会政治制度下,国家权力机关对审计这种独立的经济监督活动的法律地位的确认程度。

(4)管理需求。即政府、企业管理者、广大投资者等这些相关利益群体随着经济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对审计的提出的工作绩效的客观要求。

(5)科技文化。审计的科技文化环境是指一定时期内的科学文化发展水平所决定的技术手段对于审计操作技能和审计内容的影响。

3 审计环境中敏感性因素的筛选

3.1 由审计环境对目标变革的影响引申敏感性因素

审计目标的演变随着审计环境的变化到目前为止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审计产生到20世纪30年代以揭弊查错为主要审计目标;第二阶段则是20世纪30年代到80年代以鉴证财务报表的真实公允为主要审计目标;第三阶段则是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以鉴证财务报表的真实公允和揭弊查错并重为主要审计目标;最后阶段则是以降低信息风险为主要审计目标。

(1)揭弊查错到鉴证财务报表的真实公允的转变。表面上,审计目标的第一次创新是由于企业规模的扩大和经济业务日益复杂,审计师无法像以前那样进行全面详细的审计,审计师仅仅只能在抽查的基础上对财务报表的公允性发表意见。但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股份公司大量涌现,企业管理者受托经济责任范围不仅仅表现在股东与债权关系上,而且表现与其他许多相关利益者的直接关系上,整个社会对企业会计信息最重要的关注点从财务状况迅速转向盈利能力。因此,经济的发展以及管理需求发生改变,促成了审计目标的第一次创新。

(2)揭弊查错回归与鉴证财务报表的真实公允并重为审计的主要目标。企业管理人员欺诈舞弊案增加、针对审计师的诉讼爆炸以及审计职业界本身对推卸揭弊查错责任的批评使得揭弊查错在20世纪80年代重新变为审计主要目标,但诉讼案的增加以及审计师的自责并不是审计目标再一次变革的根本原因。其实是由于受到当时因为两次石油危机的影响,资本主义经济在40多年后再次遭遇大的经济危机,整个资本主义经济陷入滞胀状态。

(3)审计目标转变为降低风险。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40多年里审计师除了做好财务报表审计的同时,还积极从事管理咨询活动,已初步具备了审查企业管理活动信息的能力。表面上是因为审计师自身素质的提高促成审计目标的再一次创新,事实上,由于面临诉讼的威胁,审计人员根本不愿意深入到非会计领域,只是因为审计不扩大鉴证职能,审计职业将被其他职业替代的威胁使得审计职业界自身发生改变。

3.2 自审计环境的对审计模式演变的影响揭示敏感性因素

审计模式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首先是存在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40年代的帐表导向审计;其次是存在于20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的系统导向审计;最后则是风险导向审计。

(1)帐表导向审计向系统导向审计的转变。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多种经营形式的大型企业, 经济业务量越来越大,会计系统也越来越复杂,企业为了管理需要,开始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同时,审计师在审计实务中发现,企业内控制度与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具有很大的相关性,管理需求也演变为诊断企业的内控制度是否健全。因此,企业组织形式、经营模式等经济因素的变化和管理需求的改变,直接导致了审计模式转变为系统导向审计。

(2)系统导向审计向风险导向审计的转变。通过审计环境因素对审计目标以及审计模式创新的影响分析,可以得到经济以及管理需求是影响审计创新的敏感性因素,除此之外的政治、法律、科技文化、审计师自身素质等因素,本文认为这些因素并不是促使审计创新的直接动力,仅仅是审计创新敏感性因素的延伸。  4 敏感性因素内部关系的分析及论证

“受托责任”是审计产生的基础,并且是其发展的内核。但“受托责任”是因经济的发展而所导致。因此,在两个敏感性因素中,本文认为经济环境因素是最根本的因素,处于第一层次,而管理需求的变化是受经济的影响,是审计创新的直接动力,处于第二层次。

首先,按照经济监督论的观点,审计在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经济控制,是对受托经济责任履行过程的控制,其目标在于保证受托经济责任的全面有效履行以满足相关利益群体提出的管理需求。经济控制是对经济行为的控制,当企业的经济行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运动机制发生改变时,相关利益群体的期望便发生改变。审计职业界只有在清楚认识到社会的合理需求后,改变其审计目的、内容以及方法等以满足社会的期望。即第一层次的经济因素引起第二层次管理需求的改变,诱发审计目标、模式等创新以达到社会的期望水平。

其次,我们从三种审计类型的产生原因来看。国家审计的出现是因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出现了统治阶级,统治者为巩固其统治地位,需要检查各级官吏是否诚实地履行了经济责任、国家的各项开支、各项赋税收入是否符合统治阶级的意愿,导致国家审计的产生;而内部审计的产生,是因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跨国公司崛起、内部管理层次的增加,产生了对企业内部经济管理控制和监督的需要,导致了20世纪初内部审计在美国产生。因此,经济的发展催生了不同的管理需求,导致了不同类型的审计出现。

5 敏感性环境因素对审计创新影响的机理分析

从上述我们可以知道影响审计创新的根本因素是经济,直接动力为管理需求,敏感性因素在审计创新过程中起着基础的作用。同样,政治、法律、科技文化、审计师自身素质这些敏感性因素的延伸在审计创新的过程中也有着不同的贡献。

5.1 敏感性因素对审计创新的基础作用

经济的发展是审计产生的根本动力,审计产生以后,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经济活动、经济关系、生产规模、企业的组织形式及经济体制等方面具有不同的特点,必然对审计职能、目的等有不同的要求,当审计本身的发展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时,审计发展格局就将发生变革。

5.2 敏感性因素通过其延伸因素对审计创新的贡献

(1)通过政治的贡献。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从政治的本质和特征来看,作为上层建筑的政治不仅是经济基础的反映,而且直接维护经济基础。经济因素作用于政治,通过政治手段对审计创新的促进更具有持久性和相对稳定性,而管理需求尤其是国家最高统治者或政府首脑的意志,通过政治对审计的影响则更直接、更经常,直接决定了采用什么样的审计体制、赋予审计怎样的权力、采取什么样的审计模式等。

(2)通过法律的贡献。法律是由特定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并且服务于该经济基础。社会公众的需求,是法律产生的重要动力,法律环境直接决定着审计存在的形式、活动和发展方向,按照统治阶级的意志规定了审计的地位、审计机关的权力职责、审计的内容等。

第4篇

2014年4月自学考试的秘诀!点击免费查看>>

专业

层次

学制

主要课程

音乐教育

专科

两年

大学语文、基础乐理、视唱练耳、基础声乐、基础和声、合唱与指挥基础、基础钢琴、艺术概论、民族民间音乐、音乐欣赏、中学音乐教学法、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基础钢琴实践、基础声乐实践、

本科

两年

英语(二)、中外音乐史、中外音乐欣赏、和声学、音乐作品分析、歌曲写作、音乐教育学、音乐美学、简明配器法、歌曲钢琴伴奏、声乐实践、歌曲钢琴伴奏、声乐实践、歌曲钢琴伴奏实践、视唱练耳实践、毕业论文

经济法

专科

两年

大学语文、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公司法、经济法概论、刑法学、合同法、税法、国际经济法概论、劳动法、计算机基础、人力资源管理

本科

两年

英语(二)、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学、国家赔偿法、经济法学原理、企业与公司法、行政法学、劳动法、金融法概论、房地产法、环境法学、税法原理、行政诉讼法、财务管理学(辅修)

市场营销专科两年政治经济学(财经类)、高等数学(一)、基础会计学、经济法概论(财经类)、大学语文(专)、国民经济统计概论、消费心理学、谈判与推销技巧、企业管理概论、公共关系学、广告学(一)、市场营销学、市场调查与预测、计算机应用基础(含实践)

本科两年英语(二)、高等数学(二)、市场营销策划、金融理论与实务、商品流通概论、消费经济学、国际商务谈判、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企业会计学、国际市场营销学、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含实践)

公共关系本科两年人际关系学、公共关系口才、现代谈判学、公共关系案例、国际公共关系、公关政策、企业文化、创新思维理论与方法、领导科学、人力资源管理(一)、现代资源管理(一)、广告运作策略

行政管理专科两年大学语文(专)、政治学概论、法学概论、现代管理学、行政管理学、市政学、人力资源管理(一)、公文写作与处理、管理心理学、公共关系学、社会研究方法、秘书工作 、计算机应用基础(含实践)

本科两年英语(二)、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西方政治制度、公共政策、领导科学、国家公务员制度、行政组织理论、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一)、社会学概论、中国行政史、中国文化概论、普通逻辑、财务管理学、秘书学概论、企业管理概论

汉语言

文学

专科

两年

文学概论、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二)、外国文学作品选、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写作等

本科

两年

美学、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二)、外国文学史、语言学概论、英语(二)、两门选修课、毕业论文

涉外秘书学

专科

两年

英语(一)、大学语文(专)、公共关系、外国秘书工作概况、涉外秘书实务、涉外法概要、

本科

两年

英语(二)、中外文学作品导读、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经济法概论、秘书语言研究、公关礼仪、交际语言学、国际商务谈判、中外秘书比较、口译与听力等

对外汉语

本科

两年

现代汉语、实用英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外国文化概论、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英语表达与沟通(实践环节)毕业论文等

英语翻译

专科

两年

英语写作基础、综合英语(一二)、英语阅读(一)、英语国家概况、英语笔译基础、初级英语笔译、初级英语口译、英语听力

本科

两年

中级笔译、高级笔译、中级口译、同声传译、英汉语言文化比较、第二外语(日 / 法)、高级英语、英美文学选读、毕业论文

日语

专科

两年

基础日语(一二)、日语语法、日本国概况、日语阅读(一二)、经贸日语、日语听力、日语口语

本科

两年

高级日语(一二)、日语句法篇章法、日本文学选读、日汉翻译、第二外语(英/法)、现代汉语、计算机应用基础、日语口译与听力、毕业论文

英语

专科

两年

综合英语(一二)、英语阅读(一二)、英语写作基础、英语国家概况、英语听力,口语等

本科

两年

英语写作、高级英语、英美文学选读、英语翻译、经贸知识英语、口译与听力、二外(日语)等

外贸英语

专科

两年

综合英语(一二)、英语阅读(一)、英语写作基础、英语国家概况、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英语听力、口语、外贸英语阅读等

本科

两年

英语写作、高级英语、英美文学选读、英语翻译、经贸知识英语、外贸口译与听力、二外(日语)等

公共事业

管理

专科

两年

计算机应用基础、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社会学概论、管理学原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公共关系、社会调查与方法、行政管理学、文教事业管理、计划生育管理、秘书学概论、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等

本科

两年

英语(二)、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公共事业管理、公共经济学、非政府组织管理、行政法学、人力资源管理(一)、管理信息系统、毕业论文等

工商企业

管理

专科

两年

计算机应用基础、基础会计学、经济法概论、国民经济统计概论、企业管理概论、生产与作业管理、市场营销学、中国税制、企业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经济法(辅修)、民法学(辅修);

本科

两年

英语(二)、高等数学、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国际贸易管理与实务、管理学原理、财务管理、金融理论与实务、企业经营战略、组织行为学、质量原理、企业管理咨询、合同法(辅修)、行政法学(辅修)。

国际贸易

专科

两年

高等数学、法律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英语、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国际商法、中国对外贸易、WTO知识概论、市场营销学等

本科

两年

国际市场营销学、世界市场行情、国际商务谈判、企业会计学、国际运输与保险、西方经济学、外国经贸知识选读、涉外经济法、经贸知识英语等

金融管理

专科

两年

证券投资分析、保险学原理、银行会计学、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货币银行学、财政学、经济法概论、基础会计学、管理学原理等

本科

两年

管理会计实务、国际财务管理、公司法律制度研究、英语(二)、电子商务概论、组织行为学、风险管理、高级财务管理、审计学、政府政策与经济学等

会计(电算化)

专科

两年

英语(一)、大学语文、高等数学(一)、基础会计学、国民经济统计概论、数据库及应用、财政与金融、会计电算化、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本科

两年

高等数学(二)、、英语(二)、数据结构、审计学、管理学原理、通用财务软件、计算机网络基础、财务报表分析(一)、金融理论与实务、高级财务软件、操作系统。加考课程: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学、成本会计、基础会计学、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人力资源

管理

专科

两年

管理学原理、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学、人力资源经济学、企业劳动工资管理、劳动就业论、社会保障、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公共关系学、应用文写作等

本科

两年

企业战略管理、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人力资源培训、人事测评理论与方法、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绩效管理、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理论与策略、管理信息系统等

文化事业

管理

专科

两年

英语(一)、写作、中国文化概论、文化管理学、文化行政学、文化政策与法规、文化经济学、文化策划与营销、艺术概论、社会学概论、民间文学、计算机

文化产业

本科

两年

英语(二)、中国文化导论、文化产业与管理、文化产业创意与策划、文化市场与营销、外国文化导论、媒介经营与管理、文化服务与贸易

经济信息

管理

专科

两年

高等数学、计算机网络基础、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基础、计算机组成原理、经济信息导论、计算机信息基础、信息经济学等

本科

两年

英语(二)、应用数学、中级财务会计、计算机网络技术、社会研究方法、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数据库及应用、电子商务概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应用数理统计、经济预测方法。

游戏软件

开发技术

专科

两年

英语(一)、高等数学、计算机游戏概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游戏作品赏析、计算机网络技术、游戏软件开发基础、市场营销、动画设计基础等

本科

两年

英语(二)、游戏创意与设计概论、可视化程序设计、艺术设计基础、多媒体应用技术、DirectX、Java语言程序设计、游戏开发流程与引擎原理、游戏架构导论、软件工程、游戏心理学等

电子商务

专科

两年

电子商务英语、经济学(二)、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基础、市场营销(三)、基础会计学、市场信息学、国际贸易实务(三)、电子商务概论、商务交流(二)、网页设计与制作、互联网软件应用与开发、电子商务案例分析、综合作业

本科

两年

英语(二)、数量方法(二)、电子商务法概论、电子商务与金融、电子商务网站设计原理、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互联网数据库、网络营销与策划、电子商务安全导论、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商法(二)

信息技术

教育

本科

两年

英语(二)、物理(工)、数据库原理、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与通信、计算机系统结构、软件工程、数值分析、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辅助教育、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字逻辑、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与实践研究

计算机

及应用

专科

两年

大学语文、高等数学、英语(一)、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计算机应用技术、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导论、计算机组成原理、微型计算机及其接口技术、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操作系统概论、数据库及其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

本科

两年

英语(二)、高等数学、物理(工)、离散数学、操作系统、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软件工程、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电子政务

专科

两年

行政管理学、公文写作与处理、公共事业管理、行政法学、经济管理概论、办公自动化原理及应用、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电子政务概论、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应用技术

本科

两年

第5篇

专业

层次

学制

主要课程

音乐教育

专科

两年

大学语文、基础乐理、视唱练耳、基础声乐、基础和声、合唱与指挥基础、基础钢琴、艺术概论、民族民间音乐、音乐欣赏、中学音乐教学法、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基础钢琴实践、基础声乐实践、

本科

两年

英语(二)、中外音乐史、中外音乐欣赏、和声学、音乐作品分析、歌曲写作、音乐教育学、音乐美学、简明配器法、歌曲钢琴伴奏、声乐实践、歌曲钢琴伴奏、声乐实践、歌曲钢琴伴奏实践、视唱练耳实践、毕业论文

经济法

专科

两年

大学语文、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公司法、经济法概论、刑法学、合同法、税法、国际经济法概论、劳动法、计算机基础、人力资源管理

本科

两年

英语(二)、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学、国家赔偿法、经济法学原理、企业与公司法、行政法学、劳动法、金融法概论、房地产法、环境法学、税法原理、行政诉讼法、财务管理学(辅修)

市场营销专科两年政治经济学(财经类)、高等数学(一)、基础会计学、经济法概论(财经类)、大学语文(专)、国民经济统计概论、消费心理学、谈判与推销技巧、企业管理概论、公共关系学、广告学(一)、市场营销学、市场调查与预测、计算机应用基础(含实践)

本科两年英语(二)、高等数学(二)、市场营销策划、金融理论与实务、商品流通概论、消费经济学、国际商务谈判、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企业会计学、国际市场营销学、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含实践)

公共关系本科两年人际关系学、公共关系口才、现代谈判学、公共关系案例、国际公共关系、公关政策、企业文化、创新思维理论与方法、领导科学、人力资源管理(一)、现代资源管理(一)、广告运作策略

行政管理专科两年大学语文(专)、政治学概论、法学概论、现代管理学、行政管理学、市政学、人力资源管理(一)、公文写作与处理、管理心理学、公共关系学、社会研究方法、秘书工作 、计算机应用基础(含实践)

本科两年英语(二)、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西方政治制度、公共政策、领导科学、国家公务员制度、行政组织理论、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一)、社会学概论、中国行政史、中国文化概论、普通逻辑、财务管理学、秘书学概论、企业管理概论

汉语言

文学

专科

两年

文学概论、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二)、外国文学作品选、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写作等

本科

两年

美学、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二)、外国文学史、语言学概论、英语(二)、两门选修课、毕业论文

涉外秘书学

专科

两年

英语(一)、大学语文(专)、公共关系、外国秘书工作概况、涉外秘书实务、涉外法概要、

本科

两年

英语(二)、中外文学作品导读、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经济法概论、秘书语言研究、公关礼仪、交际语言学、国际商务谈判、中外秘书比较、口译与听力等

对外汉语

本科

两年

现代汉语、实用英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外国文化概论、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英语表达与沟通(实践环节)毕业论文等

英语翻译

专科

两年

英语写作基础、综合英语(一二)、英语阅读(一)、英语国家概况、英语笔译基础、初级英语笔译、初级英语口译、英语听力

本科

两年

中级笔译、高级笔译、中级口译、同声传译、英汉语言文化比较、第二外语(日 / 法)、高级英语、英美文学选读、毕业论文

日语

专科

两年

基础日语(一二)、日语语法、日本国概况、日语阅读(一二)、经贸日语、日语听力、日语口语

本科

两年

高级日语(一二)、日语句法篇章法、日本文学选读、日汉翻译、第二外语(英/法)、现代汉语、计算机应用基础、日语口译与听力、毕业论文

英语

专科

两年

综合英语(一二)、英语阅读(一二)、英语写作基础、英语国家概况、英语听力,口语等

本科

两年

英语写作、高级英语、英美文学选读、英语翻译、经贸知识英语、口译与听力、二外(日语)等

外贸英语

专科

两年

综合英语(一二)、英语阅读(一)、英语写作基础、英语国家概况、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英语听力、口语、外贸英语阅读等

本科

两年

英语写作、高级英语、英美文学选读、英语翻译、经贸知识英语、外贸口译与听力、二外(日语)等

公共事业

管理

专科

两年

计算机应用基础、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社会学概论、管理学原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公共关系、社会调查与方法、行政管理学、文教事业管理、计划生育管理、秘书学概论、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等

本科

两年

英语(二)、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公共事业管理、公共经济学、非政府组织管理、行政法学、人力资源管理(一)、管理信息系统、毕业论文等

工商企业

管理

专科

两年

计算机应用基础、基础会计学、经济法概论、国民经济统计概论、企业管理概论、生产与作业管理、市场营销学、中国税制、企业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经济法(辅修)、民法学(辅修);

本科

两年

英语(二)、高等数学、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国际贸易管理与实务、管理学原理、财务管理、金融理论与实务、企业经营战略、组织行为学、质量原理、企业管理咨询、合同法(辅修)、行政法学(辅修)。

国际贸易

专科

两年

高等数学、法律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英语、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国际商法、中国对外贸易、WTO知识概论、市场营销学等

本科

两年

国际市场营销学、世界市场行情、国际商务谈判、企业会计学、国际运输与保险、西方经济学、外国经贸知识选读、涉外经济法、经贸知识英语等

金融管理

专科

两年

证券投资分析、保险学原理、银行会计学、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货币银行学、财政学、经济法概论、基础会计学、管理学原理等

本科

两年

管理会计实务、国际财务管理、公司法律制度研究、英语(二)、电子商务概论、组织行为学、风险管理、高级财务管理、审计学、政府政策与经济学等

会计(电算化)

专科

两年

英语(一)、大学语文、高等数学(一)、基础会计学、国民经济统计概论、数据库及应用、财政与金融、会计电算化、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本科

两年

高等数学(二)、、英语(二)、数据结构、审计学、管理学原理、通用财务软件、计算机网络基础、财务报表分析(一)、金融理论与实务、高级财务软件、操作系统。加考课程: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学、成本会计、基础会计学、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人力资源

管理

专科

两年

管理学原理、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学、人力资源经济学、企业劳动工资管理、劳动就业论、社会保障、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公共关系学、应用文写作等

本科

两年

企业战略管理、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人力资源培训、人事测评理论与方法、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绩效管理、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理论与策略、管理信息系统等

文化事业

管理

专科

两年

英语(一)、写作、中国文化概论、文化管理学、文化行政学、文化政策与法规、文化经济学、文化策划与营销、艺术概论、社会学概论、民间文学、计算机

文化产业

本科

两年

英语(二)、中国文化导论、文化产业与管理、文化产业创意与策划、文化市场与营销、外国文化导论、媒介经营与管理、文化服务与贸易

经济信息

管理

专科

两年

高等数学、计算机网络基础、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基础、计算机组成原理、经济信息导论、计算机信息基础、信息经济学等

本科

两年

英语(二)、应用数学、中级财务会计、计算机网络技术、社会研究方法、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数据库及应用、电子商务概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应用数理统计、经济预测方法。

游戏软件

开发技术

专科

两年

英语(一)、高等数学、计算机游戏概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游戏作品赏析、计算机网络技术、游戏软件开发基础、市场营销、动画设计基础等

本科

两年

英语(二)、游戏创意与设计概论、可视化程序设计、艺术设计基础、多媒体应用技术、DirectX、Java语言程序设计、游戏开发流程与引擎原理、游戏架构导论、软件工程、游戏心理学等

电子商务

专科

两年

电子商务英语、经济学(二)、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基础、市场营销(三)、基础会计学、市场信息学、国际贸易实务(三)、电子商务概论、商务交流(二)、网页设计与制作、互联网软件应用与开发、电子商务案例分析、综合作业

本科

两年

英语(二)、数量方法(二)、电子商务法概论、电子商务与金融、电子商务网站设计原理、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互联网数据库、网络营销与策划、电子商务安全导论、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商法(二)

信息技术

教育

本科

两年

英语(二)、物理(工)、数据库原理、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与通信、计算机系统结构、软件工程、数值分析、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辅助教育、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字逻辑、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与实践研究

计算机

及应用

专科

两年

大学语文、高等数学、英语(一)、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计算机应用技术、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导论、计算机组成原理、微型计算机及其接口技术、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操作系统概论、数据库及其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

本科

两年

英语(二)、高等数学、物理(工)、离散数学、操作系统、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软件工程、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电子政务

专科

两年

行政管理学、公文写作与处理、公共事业管理、行政法学、经济管理概论、办公自动化原理及应用、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电子政务概论、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应用技术

本科

两年

英语(二)、公共管理学、电子政务理论与技术、政府经济学、信息化理论与实践、网站建设与管理、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电子政务案例分析、信息与网络安全管理

第6篇

2014年10月自学考试的秘诀!点击免费查看>>

专业

层次

学制

主要课程

音乐教育

专科

两年

大学语文、基础乐理、视唱练耳、基础声乐、基础和声、合唱与指挥基础、基础钢琴、艺术概论、民族民间音乐、音乐欣赏、中学音乐教学法、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基础钢琴实践、基础声乐实践、

本科

两年

英语(二)、中外音乐史、中外音乐欣赏、和声学、音乐作品分析、歌曲写作、音乐教育学、音乐美学、简明配器法、歌曲钢琴伴奏、声乐实践、歌曲钢琴伴奏、声乐实践、歌曲钢琴伴奏实践、视唱练耳实践、毕业论文

经济法

专科

两年

大学语文、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公司法、经济法概论、刑法学、合同法、税法、国际经济法概论、劳动法、计算机基础、人力资源管理

本科

两年

英语(二)、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学、国家赔偿法、经济法学原理、企业与公司法、行政法学、劳动法、金融法概论、房地产法、环境法学、税法原理、行政诉讼法、财务管理学(辅修)

市场营销专科两年政治经济学(财经类)、高等数学(一)、基础会计学、经济法概论(财经类)、大学语文(专)、国民经济统计概论、消费心理学、谈判与推销技巧、企业管理概论、公共关系学、广告学(一)、市场营销学、市场调查与预测、计算机应用基础(含实践)

本科两年英语(二)、高等数学(二)、市场营销策划、金融理论与实务、商品流通概论、消费经济学、国际商务谈判、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企业会计学、国际市场营销学、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含实践)

公共关系本科两年人际关系学、公共关系口才、现代谈判学、公共关系案例、国际公共关系、公关政策、企业文化、创新思维理论与方法、领导科学、人力资源管理(一)、现代资源管理(一)、广告运作策略

行政管理专科两年大学语文(专)、政治学概论、法学概论、现代管理学、行政管理学、市政学、人力资源管理(一)、公文写作与处理、管理心理学、公共关系学、社会研究方法、秘书工作 、计算机应用基础(含实践)

本科两年英语(二)、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西方政治制度、公共政策、领导科学、国家公务员制度、行政组织理论、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一)、社会学概论、中国行政史、中国文化概论、普通逻辑、财务管理学、秘书学概论、企业管理概论

汉语言

文学

专科

两年

文学概论、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二)、外国文学作品选、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写作等

本科

两年

美学、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二)、外国文学史、语言学概论、英语(二)、两门选修课、毕业论文

涉外秘书学

专科

两年

英语(一)、大学语文(专)、公共关系、外国秘书工作概况、涉外秘书实务、涉外法概要、

本科

两年

英语(二)、中外文学作品导读、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经济法概论、秘书语言研究、公关礼仪、交际语言学、国际商务谈判、中外秘书比较、口译与听力等

对外汉语

本科

两年

现代汉语、实用英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外国文化概论、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英语表达与沟通(实践环节)毕业论文等

英语翻译

专科

两年

英语写作基础、综合英语(一二)、英语阅读(一)、英语国家概况、英语笔译基础、初级英语笔译、初级英语口译、英语听力

本科

两年

中级笔译、高级笔译、中级口译、同声传译、英汉语言文化比较、第二外语(日 / 法)、高级英语、英美文学选读、毕业论文

日语

专科

两年

基础日语(一二)、日语语法、日本国概况、日语阅读(一二)、经贸日语、日语听力、日语口语

本科

两年

高级日语(一二)、日语句法篇章法、日本文学选读、日汉翻译、第二外语(英/法)、现代汉语、计算机应用基础、日语口译与听力、毕业论文

英语

专科

两年

综合英语(一二)、英语阅读(一二)、英语写作基础、英语国家概况、英语听力,口语等

本科

两年

英语写作、高级英语、英美文学选读、英语翻译、经贸知识英语、口译与听力、二外(日语)等

外贸英语

专科

两年

综合英语(一二)、英语阅读(一)、英语写作基础、英语国家概况、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英语听力、口语、外贸英语阅读等

本科

两年

英语写作、高级英语、英美文学选读、英语翻译、经贸知识英语、外贸口译与听力、二外(日语)等

公共事业

管理

专科

两年

计算机应用基础、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社会学概论、管理学原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公共关系、社会调查与方法、行政管理学、文教事业管理、计划生育管理、秘书学概论、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等

本科

两年

英语(二)、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公共事业管理、公共经济学、非政府组织管理、行政法学、人力资源管理(一)、管理信息系统、毕业论文等

工商企业

管理

专科

两年

计算机应用基础、基础会计学、经济法概论、国民经济统计概论、企业管理概论、生产与作业管理、市场营销学、中国税制、企业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经济法(辅修)、民法学(辅修);

本科

两年

英语(二)、高等数学、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国际贸易管理与实务、管理学原理、财务管理、金融理论与实务、企业经营战略、组织行为学、质量原理、企业管理咨询、合同法(辅修)、行政法学(辅修)。

国际贸易

专科

两年

高等数学、法律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英语、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国际商法、中国对外贸易、WTO知识概论、市场营销学等

本科

两年

国际市场营销学、世界市场行情、国际商务谈判、企业会计学、国际运输与保险、西方经济学、外国经贸知识选读、涉外经济法、经贸知识英语等

金融管理

专科

两年

证券投资分析、保险学原理、银行会计学、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货币银行学、财政学、经济法概论、基础会计学、管理学原理等

本科

两年

管理会计实务、国际财务管理、公司法律制度研究、英语(二)、电子商务概论、组织行为学、风险管理、高级财务管理、审计学、政府政策与经济学等

会计(电算化)

专科

两年

英语(一)、大学语文、高等数学(一)、基础会计学、国民经济统计概论、数据库及应用、财政与金融、会计电算化、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本科

两年

高等数学(二)、、英语(二)、数据结构、审计学、管理学原理、通用财务软件、计算机网络基础、财务报表分析(一)、金融理论与实务、高级财务软件、操作系统。加考课程: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学、成本会计、基础会计学、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人力资源

管理

专科

两年

管理学原理、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学、人力资源经济学、企业劳动工资管理、劳动就业论、社会保障、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公共关系学、应用文写作等

本科

两年

企业战略管理、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人力资源培训、人事测评理论与方法、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绩效管理、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理论与策略、管理信息系统等

文化事业

管理

专科

两年

英语(一)、写作、中国文化概论、文化管理学、文化行政学、文化政策与法规、文化经济学、文化策划与营销、艺术概论、社会学概论、民间文学、计算机

文化产业

本科

两年

英语(二)、中国文化导论、文化产业与管理、文化产业创意与策划、文化市场与营销、外国文化导论、媒介经营与管理、文化服务与贸易

经济信息

管理

专科

两年

高等数学、计算机网络基础、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基础、计算机组成原理、经济信息导论、计算机信息基础、信息经济学等

本科

两年

英语(二)、应用数学、中级财务会计、计算机网络技术、社会研究方法、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数据库及应用、电子商务概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应用数理统计、经济预测方法。

游戏软件

开发技术

专科

两年

英语(一)、高等数学、计算机游戏概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游戏作品赏析、计算机网络技术、游戏软件开发基础、市场营销、动画设计基础等

本科

两年

英语(二)、游戏创意与设计概论、可视化程序设计、艺术设计基础、多媒体应用技术、DirectX、Java语言程序设计、游戏开发流程与引擎原理、游戏架构导论、软件工程、游戏心理学等

电子商务

专科

两年

电子商务英语、经济学(二)、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基础、市场营销(三)、基础会计学、市场信息学、国际贸易实务(三)、电子商务概论、商务交流(二)、网页设计与制作、互联网软件应用与开发、电子商务案例分析、综合作业

本科

两年

英语(二)、数量方法(二)、电子商务法概论、电子商务与金融、电子商务网站设计原理、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互联网数据库、网络营销与策划、电子商务安全导论、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商法(二)

信息技术

教育

本科

两年

英语(二)、物理(工)、数据库原理、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与通信、计算机系统结构、软件工程、数值分析、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辅助教育、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字逻辑、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与实践研究

计算机

及应用

专科

两年

大学语文、高等数学、英语(一)、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计算机应用技术、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导论、计算机组成原理、微型计算机及其接口技术、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操作系统概论、数据库及其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

本科

两年

英语(二)、高等数学、物理(工)、离散数学、操作系统、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软件工程、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电子政务

专科

两年

行政管理学、公文写作与处理、公共事业管理、行政法学、经济管理概论、办公自动化原理及应用、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电子政务概论、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应用技术

本科

两年

第7篇

【关键词】内部控制;商业银行;问题建议

一、商山银行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法人治理结构不合理

近年来,我国的商业银行在完善系统内部控制,强化银行风险管理等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然而我国银行业仍然有很多问题,过多的管理层次,各层次的权利被严重削弱。政策指令在多级决策的组织结构中下达速度较慢、政策落实质量低、信息不对称的上下级使得内控机制变形和失灵。

(二)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

由于银行的治理结构不完善使得银行内部审计部门人事安排、经费开支以及日常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行长,使得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得不到保障,从而使其检查职能在一定程度上已失效。

(三)内部控制制度执行力较弱

我国商业银行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商业银行文化建设滞后,缺乏内部控制文化氛围,这是导致内部控制执行力在基层执行难的主要原因。首先,由于商业银行盲目追求业务规模的扩展或者片面追求自身经济利益,将内部控制中的合法的规定抛于脑后,以身试法,不惜从事形形的违法违规经营活动,对金融秩序的稳定和安全造成了影响。其次,商业银行管理层人员有着浓厚的“人情味”和偏重“熟人社会”,在开展工作、发展客户中存在着先讲情、再讲理、最后才是法,没有把内部控制的程序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最后导致经济损失的案件发生。最后商业银行在进行交易时,一些法律文件仅通过经办人员与交易对方签署,而不是通过第三方公正的法律部门进行公证签署。这使得在发生经济纠纷时无法运用法律手段来保护商业银行的合法权益。

二、对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建议

(一)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应该做到适当的职责分离。在业务程序中,不论是贷款业务、存款业务、中间结算业务等,必须科学合理设计其业务制度。商业银行在解决风险辨别、评估方法和手段落后等问题上,首先银行必须为每一次经营活动指定相应的政策及实施程序,为每一项业务活动建立详细完善的业务管理制度。针对业务流程中的“核心风险点”制定内部控制制度,推行以流程控制为主要手段的控制方式,从方法上提高内部控制的效率。其次要建立责任划分明确、相互制约的授权体系,加强授权管理的有效性、科学性,在责任制的基础上以确保现有的控制政策及程序顺利实施。最后一方面要通过授权、授信来明确各部门、各分支机构的职责权限;另一方面要推行内部工作的目标管理制定并完善岗位责任制度、业务操作规程、工作标准,依据岗位给工作人员赋予相应的职权,并对重要岗位和重要业务实行定期或不定期轮换或强制休假制度。

(二)加强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设

从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银行的内部控制机制是在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银行应该建立一个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使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从组织结构上保证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商业银行应该设立合理科学的组织结构。银行的组织结构涉及到管理层次,部门设置和职权的划分,界定了银行各层次、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在管理层次上,要精简管理层次以及权力的分散,明确每一项工作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并且使每一个层次、每一个部门的管理人员都充分理解其内部控制的责任并具备与其职位相称的经验及知识水平。从人员素质和组织结构上解决政策指令下达速度慢、政策落实质量低、上下级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使得内控机制失灵的问题,加强对信贷的统一管理。商业银行在不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内部组织结构的同时,要切实加强内部监管队伍建设。设立独立、监管权威的内部审计部门,直接对上级行长负责;内部审计部门由上级行垂直领导,分级管理。

(三)努力提高内部审计的效率

首先,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应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要,逐步以合规审计向风险导向审计转变。银行内部审计的风险管理职能是维护内部控制系统的重要环节,为此,商业银行要树立风险导向审计理念,增强内部审计的风险控制评估职能,在全面把握被审计主体风险状况的基础上确定审计重点和频率,集中力量对高风险领域进行控制和管理,促进银行提高管理水平。其次,要加强银行审计的电子化,用非现场稽核的手段进行审计尤为必要。利用非现场审计系统来监测、评价各分支机构的风险状况,进行风险预警,提出控制风险的对策,保证银行业务规范稳健的发展。然后,要大力借助外部审计手段。当内部审计资源缺乏时,如某些内部审计项目需要更先进的审计技术时,内部审计人员可借助外部专业审计力量,不仅能够有效地完成审计项目,而且有助于提高内审人员的业务技能水平。

三、结论

商业银行特殊的经营范围,特殊的经营方式,决定了商业银行经营活动“高负债”、“高风险”的基本特征,也就使得风险是银行业永恒的话题。商业银行在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过程中,在业绩要求的条件下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相当活跃。这些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现代银行的发展,但同时银行风险也表现出形式多样化的特点。在目前金融市场日新月异的时代,如何不断推进和完善商业内部控制建设防范商业银行经营风险,提高商业银行经营效益,仍然需要更深次的探索,更是今后一个时期面临的一项艰巨的任务,我国商业银行也迫切需要转变思想观念,提高内部控制的专业水平,以适应现代商业银行制度的要求,尽快与先进的国际银行业的内部控制模式接轨。

参考文献:

[1] 韦彩萍.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研究[J],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8,1.

[2]朱梦蝶.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与信贷风险研究[J],《经济论坛》,2009年第6期,P39.

第8篇

一、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概述

为了维护经济资源的完整性与安全性、保障经济信息的可靠性与准确性、完善经济活动的相互协调与控制,企业通过内部分工,产生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具有控制职能的一套措施、方法、以及程序体系,同时将其进行系统化与规范化运作,使之成为一个较为完整与严密的体系,该体系即为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内部控制强调的是一个过程,而这一过程是由企业全体上下全体员工所共同参与以及实施的,它并不是企业的管理者或者某一部门的事情,而是依靠企业高管层、财务部门,以及其他各部门、员工所共同维护的,是贯穿于企业日常管理运作的全过程控制。伴随现代化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与完善,企业面临的竞争日趋激烈,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强化自身的内部控制建设,提升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认识,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体系,优化内控环境,完善审计监督,不断促进自身经济效益乃至社会效益的提升,从而保障企业的稳定经营与持久、健康发展。

二、现代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分析

1、内部控制环境有待完善

就目前情况而言,部分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不尽理想,管理者对于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对内控执行给予充分重视,思想观念较为淡薄,造成内部控制的效率低下、差错率高、信息阻塞,严重影响着企业目标的顺利实现。部分企业没有指定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导致企业内部无章可循、无法可依,有的企业即使制定出了制度,其实际实施的效果也不理想,企业管理人员不关心内部控制制度的实际执行状况,使得内部控制制度多流于形式,形同虚设,成为了企业的一纸空文,失去了其应有的刚性。

2、企业风险管理工作有待加强

伴随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企业所处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劣,经济的发展给企业带来诸多机遇的同时,还有很多挑战,对企业的日常管理与经营运作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企业面临的风险与日俱增,风险管理工作也成为企业内部控制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现如今,部分企业的风险管理意识还较为陈旧,没有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展开风险管控,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应对各式各样的风险也成为企业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3、财务人员的能力与素质有待提升

我国企业财务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总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部分企业的财务人员没有对自身的专业知识进行及时地更新与完善,存在吃老本的现象。另一方面,财务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也有待进一步提升,个别财务人员可能受到利益驱使,导致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这都是十分不利于企业内部控制的健全与完善的。

4、内部审计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内部审计也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内容,对于内部控制的顺利开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就目前情况而言,我国诸多企业的内部审计都未能充分履行其应有职能,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有待提升,部分企业的审计人员只是把内部审计理解为简单的会计监督,而忽略了内部审计的事前防范职能,内部审计的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三、健全与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水平的对策与措施

想要对企业的内部控制进行完善,就必须与企业自身的实际经营状况进行有机结合,同时立足于我国国情,考虑到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变时期,应积极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展开内部控制的先进经验,逐渐缩短与发达国家企业内控水平的差距,加大对内控工作的学习与研究力度,通过科学、合理、有效地调研,找出企业提升内部控制水平的应对策略。具体而言,可以考虑下述几方面的内容。

1、健全内部体系,完善内控环境

内部控制的环境建设是企业展开内控工作的基础与前提,它对于内部控制作用的有效发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内部控制工作中占据重要地位,完善的内控环境对于企业文化的塑造、员工工作意识以及自觉性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内控环境的影响因素存在诸多方面,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将促进企业内控工作的顺利开展。

(1)健全一套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现代企业讲求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一套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是企业日常管理与运作的重要基础与保障,企业必须完善好自身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工作。制度一旦被制定出来,就应该切实实施到实际工作当中,切不可使制度成为企业的摆设、流于形式。还可以考虑配套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真正做到有奖有罚,在企业内部一视同仁,以期激励作用的较好发挥。另一方面,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必须与企业自身发展的实际状况进行有机结合,做到不相容职务的相互分离,明确划分各部门人员权责,将责任进行分解与细化,争取形成一套科学、高效、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促进内部控制在企业中的全面开展。

(2)转变思想,加强对内部控制的科学认识。内部控制是一项十分繁琐、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并不单单是财务部门自身的工作,是需要企业各个部门进行共同参与的。企业应该首先加强高管层对于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使其能够发挥出应有的模范带头作用,以身作则,重视起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争取带动企业上下形成合力,共同参与到内部控制工作中来。

(3)强化企业文化建设。文化建设也是内控环境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企业应该积极培养全体员工的正确价值观与社会责任感,促进企业上下形成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积极向上、团结协作、不断进取的团队合作精神。企业应将内部控制看作是各部门全员参与的庞大项目来对待,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员工进行内部控制的培训教育,树立现代化企业的管理理念,转变思想,提升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认识,在企业内部达成共识,明确各部门的权利与责任,争取将责任落实到个人,使得每一个员工身上都背负指标,让员工真正成为企业的主人,从而不断促进企业内控目标的顺利实现。

2、进一步强化企业风险管理水平

现如今,全球金融危机对企业甚至国家而言都产生着直接影响,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愈发激烈,这对于企业的经营与运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必须站在战略性的高度看待自身面临的市场大环境以及风险管控问题,找出应对策略。第一,提升风险管理意识,要让高管层以及全体员工都认识到风险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以及会造成怎样严重的后果,从意识方面做好风险防范。第二,合理运用资金,由于项目投资存在不确定性,具有一定风险,所以不可将资金集中投放到一个项目当中,做好财务风险的分散,

项目投资前要进行科学性的分析与研究,做好可行性论证,探讨风险分散策略,降低企业风险。第三,健全企业的财务运行秩序,完善资金运行,将有限的资金运用到企业的刀刃上,尽可能地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

3、进一步提升财务人员的能力水平

财务人员所提供的财务信息对于企业而言是十分重要的,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以及完整性对企业的管理信息产生直接影响,同时它也是管理者进行重大决策的重要依据。伴随时展与社会进步,企业的财务工作也逐渐发生着变化,其所需要的知识水平与专业技能与传统方式下的人工操作有所不同,这对于现代企业的财务人员而言,既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对财务人员的知识水平结构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企业可以通过一系列的继续教育与培训工作,加强财务人员关于会计、财务、税务、经济、网络、法律等各方面知识的学习,强化会计电算化操作与认识,促进财务人员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的不断提升,使其树立正确的执业道德观念,全面提升自身的能力与素质,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财务人员进行自身工作的创造性与积极性,从而更好地为企业进行服务。

4、充分发挥出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

内部审计工作是促进企业守法经营的重要手段,它能够保障会计资产的可靠性与准确性,保护企业资产的完整性与安全性,监督员工是否按照要求执行内控制度,从而不断促进企业内部控制的完善。内部控制想要达到其应有的效果,就必须依赖内部审计监督的力量。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行使监督职能的重要保障,企业应进一步调整内审人员的结构,加强企业内部审计的力量,促进相关人员能力与素质的提升。同时还要加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积极转变审计职能,进一步加大内部审计部门对企业内部控制执行过程的审计力度,并对企业内部审计部门权限进行适当地强化,例如可以赋予内部审计部门在审计企业内部控制执行过程中所发现的异常情况的追查权以及处罚权等,为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执行提供有力保障。

四、结语

综上所述,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完善自身管理与运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日常生产与经营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企业必须对其加以重视与研究。就目前情况而言,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会计资料信息的可靠性与真实性,维护了企业各项资产的完整性与安全性,防范了企业资产流失,促进了企业管理经营的高效性,但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内部控制仍然存在的一些问题。面临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企业应该积极参考上述提及的各种方法与措施,结合自身管理运作的实际情况,加大管理运作的灵活性,做到具体问题能够具体分析,不断对自身的内部控制工作进行健全与完善,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海华:企业内部控制失效的原因与对策分析[J].中国总会计师,2011(11).

[2] 王薇:加强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刍议[J].当代经济,2011(12).

[3] 蔡维灿:基于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企业内部控制机制构建[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

[4] 刘禹宁:基于内部控制视角的企业风险管理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9).

第9篇

2007年受益于有利的宏观政策与需求旺盛的资本市场,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业绩实现了平均49.79%的超预期增长。但是,通过深入地分析国有股份制银行的会计报告,不难发现高增长背后隐藏的一些问题:第一,业绩增长主要来源于净利差。2007年央行6次调高利率使净利差不断扩大,净利息差在银行总体收入中贡献率在40%以上。虽然,近年来中间业务收入占比持续上升,但整体水平较低:中国银行为15.1%,建设银行为14.27%,工商银行为13.5%;第二,银行理财产品收益低甚至为负。据普益财富与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公布报告显示:2008年3月共有115款银行浮动收益理财产品到期,保本及非保本型产品分别为74款、41款。一些银行理财产品,原来宣传年收益能达到30%~40%,甚至更高,但是从2007年第4季度开始,股市风险暴露,这些理财产品收益开始下降,年收益达到10%的也不多见,相当一部分理财产品尤其是那些挂钩境外股市的理财产品出现了零收益甚至负收益。第三,2007年“短存长贷”结构调整加大了银行的流动性风险。一年内到期存款平均占比提高到59.4%,同比上升了6.7%,而一年内到期贷款的平均占比下降到59.8%,同比下降了3.6%。第四,银行运营成本居高不下。尽管2007年各行成本收入比重有所下降,但是银行成本绝对数的增长也值得关注:建设银行增长38.11%,工商银行增长35.9%,中国银行增长24.24%。这些问题深刻地揭示了我国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还存在缺陷。

如何通过完善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促进银行在产品和制度创新、风险预警以及成本控制等方面的进步,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二、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法人治理结构僵化

目前,在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国家处于绝对控股地位,而代替国家行使投资者权利并履行相应义务的是2003年成立的中央汇金投资(国家独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汇金公司),该公司实施及执行国家有关国有金融机构改革的政策安排,不从事任何其他商业性经营活动。从长远来看,汇金公司作为政府金融制度安排下的产物,能否有效解决一直困扰我国银行业的产权模糊、所有者缺位问题还不得而知。毕竟,汇金公司高层管理者的产生、政策的出台、投资及监管一开始就打上了政府的烙印。

国有股“一股独大”的产权结构使得银行在公司治理上只注重形式,缺乏深入改革的决心。表面上,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形成了“三会一层”(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及高级管理层)的公司治理框架,但其内涵和经营机制与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还有很大的距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责权利边界模糊。财政部和汇金公司的绝对控股,国家必然在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中进行行政干预,削弱了内控制度;其二,对内部审计不够重视。

(二)风险控制系统不健全

现代商业银行面临市场、信用、利率、操作、国家和流动性等多重风险。银行作为管理风险、规避和防范风险的金融机构,对风险的识别和控制十分重要。目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仍存在许多薄弱环节:第一,缺乏有效的风险预警工具。商业银行对理财产品的风险缺乏计量和监测体系;对信贷风险度的衡量很难量化;对“短存长贷”增加的流动性风险不能可靠地计量。第二,风险评估流于形式。对于推出的理财产品,部分商业银行没有进行产品风险评估和客户风险偏好评估工作,或评估工作流于形式,与客户沟通不够,风险披露不全面。对于一些中间业务、信贷资产的风险评估,银行也只是走过场,没有充分利用银行间的共享资源,没有深入分析客户的财务状况。第三,操作风险与日俱增。一方面,频繁发生的银行巨额资金诈骗案令人担忧;另一方面,多种操作系统和结算平台的共存也给商业银行增加了操作风险。大、小额支付系统,联行往来及资金清算系统,同城票据交换系统的存在和更新对商业银行的内控制度和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银行企业文化不鲜明

长期的政府主导,以及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无差别化,使得国有商业银行一直以来不注重企业文化的培育,具体有以下表现:一是部分银行的文化多是“拿来主义”。企业文化的形成应该是一个积累和沉淀的过程,而我国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文化建设还处于照搬国外银行和国内其他企业文化的阶段,不具有自身的特色;二是认为口号等同于文化,可操作性不强。这样的文化不能被银行的职员所认同,因此不会形成全行共同的理念和操守,不可能增强员工的自豪感和团队精神,对银行的内部控制也缺乏促进作用。

三、增强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对策

(一)完善银行公司治理结构

首先,深化产权改革。目前除了汇金公司,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其他内资股东主要是中国人寿、太平洋人寿、中国华融、国家电网以及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等“国字号”的机构,它们的决策一定程度上受到财政部和汇金公司的影响。促进产权主体多元化,特别是增加非国有法人股东及其话语权,保证董事会决策的客观性、效益性和安全性应该是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发展的方向。其次,明确汇金公司的职能。汇金公司作为国家代表应该遵循市场规律,在银行的经营管理中实行市场化运作。汇金公司还应该着力于研究和开发新的金融工具和服务,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和风险防范系统。最后,突出内部控制委员会的地位。内部控制的级别越高,内部控制越有效,所以,内控委员会的设置应该隶属于董事会,平行于高级管理层。内部审计作为内部控制中关键环节,其重心应该是综合经营管理、全面风险管理以及经营执行力管理。同时,推行外部审计部门再稽审制度。由总行选择技术力量强、信誉良好的审计师或会计师事务所定期对各级行处进行全面稽审。这种内、外部审计相互结合的方法将更有利于促进内部控制提高工作质量,充分发挥审计在防范银行经营风险中的控制作用。

(二)健全银行风险控制系统

针对银行业普遍存在的风险,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构建风险评估和预警模型。针对不同的风险及其影响因素建立数据模型和数据库,对各类风险进行动态分析与管理。如对信贷风险可以结合贷款五级分类法建立贷款风险移动预警模型,充分考虑各类贷款的增减变动及类别内部变动情况,计算出银行贷款的风险程度。第二,风险评估制度化。风险评估应该成为银行制度化和经常性的工作,将事前风险评估和事中风险监控,定期风险评估和随机风险检测相结合,提高风险评估的效用。第三,更新风险管理内容。我国银行业尚处于成长阶段,新的金融业务、工具层出不穷,交易平台及结算体系也处于新旧更替当中,风险管理应密切联系实际,针对不断出现的新风险及时更新,将银行的损失降到最低。

(三)塑造银行企业文化

“以人为本”是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营造出尊重人、理解人的良好文化氛围,使全体员工在物质上和精神上与银行发展高度统一。首先,打造银行“亮点”文化。文化建设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名牌效应,而名牌则是通过文化的培育、渗透和打造而成的,因此各银行应该结合自身的特色,加强战略创新、观念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和管理创新,努力树立自己独特的价值观体系,通过形成“亮点”文化促进全员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及行为方式的融合。然后,建立内控文化。内控文化更多的表现为银行内部的一种制度安排。通过内控文化建设,将管理意识、制度意识和法律意识根植于全员的思想观念当中,实现时时关注、人人参与内部控制。最后,注重对员工的培训。培训是宣传和渗透企业文化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技能培训、法规培训、礼仪规范培训和职业道德培训,使员工对制度的尊重和坚守成为一种自觉行为。通过文化软约束和制度硬约束相结合,有效地加强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促进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综合竞争力的加强。

参考文献:

[1]尹毅飞,完善国有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制度[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6(2).

[2]赵朴,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环境分析与优化策略.现代金融,2006(6).

[3]戴新华,我国上市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国际借鉴与路径选择.金融论坛,2006(8).

[4]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

第10篇

【关键词】 企业;内部控制环境;优化

2008年我国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简称《基本规范》),这个举动反映了社会各界规范并加强企业内控的强烈要求,标志着我国内控标准体系建设取得重要的阶段性成果。我国许多明星企业的陨落,揭示出内部控制方面存在很大问题,而内部控制环境又是内部控制的基础和核心。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现状怎样?如何优化内部控制环境?这是本文研究的意义所在。

一、本文界定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要素

美国COSO报告控制环境要素主要包括:诚信原则和道德价值观、管理当局的哲学理念和经营作风、组织结构和责任的分配与授权、人力资源政策和实务、董事会与审计委员会、员工的胜任能力。我国《基本规范》中内部环境六要素,包括公司治理结构、组织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和法律环境等。

(一)COSO报告与《基本规范》内部控制环境要素比较

相同点:目前我国对于控制环境理论的研究仍沿袭COSO报告对控制环境的界定。二者的内部控制环境要素均可以归纳为两大部分,一部分为“软环境”,包括管理当局的哲学理念和行事作风、企业文化、人的素质和胜任能力、诚信与价值观等;一部分为“硬环境”,包括公司治理结构、组织结构与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与实务等内容。

不同点:法律环境的界定不同。西方国家如美国COSO框架、加拿大的COCO报告等将法律环境作为内部控制的外部环境。我国《基本规范》首次将法制环境作为内部控制的内部环境加以明确。主要基于内部控制的目标和控制法律风险的需要。

(二)本文界定的内部控制环境要素

通过比较,本文主要从公司治理结构、组织结构与权责分配、企业文化、人员素质、法律环境等五个方面(将内部审计并入公司治理结构)对我国企业的内控环境现状及其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优化内部控制环境的具体措施。

二、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现状

(一)公司治理结构现状

我国目前公司治理结构的混乱状况,影响了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由于中小股民的数量众多,每人持股数量有限,导致大多数股民不关心公司的经营情况,对财务报告及管理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完整性的监督力度不够;而由于企业的董事会作为投资者的代表,负责监督总经理的经营行为,但由董事长兼任总经理的现象较为普遍,董事会根本起不到监督作用。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使内控目标难以实现;同时,由于许多国有控股公司的董事长或总经理由政府任命,许多缺乏企业经营知识,难以保证企业经营的效率和效果。缺乏权力制衡的公司治理结构,不能保证对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监管要求的遵循,企业经营战略无法实现。

(二)组织结构现状

我国企业存在机构臃肿、管理层次多和工作效率低的问题,尤其是由国企改制形成的股份公司,组织机构依然采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企合一”的老模式。一些重要部门、岗位因为缺乏严格的监督,在重大决策上往往不进行调查研究和专家论证就独断专行,以致决策失误频频发生。另外,企业在组织机构设置中,比较重视纵向的权利、义务关系,而对横向的协调关系缺乏足够重视,导致同级部门间缺乏必要的交流和协调,以致信息沟通不畅。

(三) 企业文化现状

企业领导的管理哲学和经营风格、员工诚实正直的价值观是企业文化中对内部控制有着重要影响的两个方面。对内部控制有着重要影响的企业文化在很多企业并未真正建立起来,“无文化”现象严重,建立起来的仅是一些毫无生命的规章制度;或者出现“过激文化”现象,即提出一些脱离企业实际的远大抱负和文化理想。

(四)员工素质控制现状

我国企业的人才招聘机制还不够完善,人才流失现象较为严重。国有企业或私营企业的任人唯亲现象十分严重,特别是在财务人员的任用上,增加了发生舞弊的风险。另外,某些企业中员工培训步入了“恶性循环”。如承包经营,租赁经营等形式,导致经营者的短期行为,不重视职工的教育培训及结果考核;企业效益不佳,教育基金没有足够来源,从而职工素质得不到提高,进而导致企业效益再度滑坡,形成恶性循环;管理措施不力,对管理者、会计人员、内部审计人员缺乏职业化系统管理,内部激励机制不够完善。

(五)法律环境现状

企业经营者以及相关岗位人员的法律意识淡薄,对法律环境认知不够,经营决策不考虑法律因素,甚至故意违法经营、钻法律的空子,由此引起的诉讼案件不断。同时,企业各岗位人员的不当行为也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法律风险。面对国内的法律法规企业尚不能完全掌握,对于国际上的一些法律法规就更不能应对。

三、优化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措施

(一)优化公司治理结构

1.优化股权结构

首先,积极推进国有股减持。完善我国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关键在于改善公司股权结构。在我国上市公司目前的股权结构中,国有股“一股独大”的问题十分严重。在这种股权制度下,实际上其他股东对公司的政策影响十分有限,抑制了其他股东参与公司决策的积极性。坚持国有股减持的方向,逐步减少国有股比例,积极稳步地实现国有股和法人股全部流通,增大其他股东的持股比例以及在公司管理中的话语权,逐渐建立大股东之间的相互监督和制约的公司治理结构。

其次,应大力培育机构投资者。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各国证券市场出现了证券投资机构化的趋势。在我国,机构投资者虽有一定的发展,但规模还不够大,发展速度还不够快,与国有企业治理结构改革的要求不相适应。随着监管水平的提高和股票市场的不断发育完善,应借鉴国际通行做法,允许养老基金、共同基金和人寿保险逐步进入股市。随着机构投资者的不断成长和壮大,由于机构投资者整体素质较高且资金规模很大,其进入股市必将改变现有的股权结构,对企业的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产生积极的影响。

2. 强化董事会和独立董事的职责

具体做法一是设立专门委员会,包括审计委员会、预算管理委员会、价格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和投资委员会等,由专门董事充当这些委员会的委员。明确董事会分工,使其在内部审计、预算编制和控制、对外采购、薪酬激励机制、融资投资决策等一系列对内部控制至关重要的活动中发挥监控作用。二是扩大独立董事的比例,强化其职责。当董事会中有一定比例的独立董事时,就能在一定程序上抵制与防范管理部门操纵财务报告、误导投资者的企图,从而保证会计信息质量。

3. 加大审计委员会和监事会内部监督的力度

(1)推进审计委员会的良好运行

《基本规范》指出,企业应当在董事会下设立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负责审查企业内部控制,监督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情况,协调内部控制审计及其相关事宜等。审计委员会负责人应当具备相应的独立性、良好的职业操守和专业胜任能力。

(2)完善监事会制度

监事会的一个重要监督职能,就是检查公司的业务、财务会计资料以及提交给股东大会的资料。健全的监事会制度应该保证监事会独立有效地行使其对董事会的监督权。我国可以借鉴德国模式,扩充监事会的权力,将部分董事的提名权交给监事会,由监事会主持召开股东大会,决定会计师事务所的聘用和解聘;财务报告由董事会编制后交监事会审核并由监事会提交股东大会审议;监事会代表公司违法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

(3)加大内部审计的监督力度

企业应在内部建立一个不依附于任何职能部门的并且相对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来统一管理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和协调外部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并为改进内部控制提出建设性意见。内部审计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监督检查,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有权直接向董事会及其审计委员会、监事会报告。

(二)设计完善的组织结构与权责分派体系

企业组织结构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营成果及控制效果。构建组织结构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于界定关键区域的权、责以及建立适当的沟通管道。精干高效、分工协作、统一指挥、有效幅度、权责利相结合、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稳定与适应相结合、执行与监督相结合,是组织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

(三)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

企业管理者的素质是企业文化塑造的原动力。企业管理者要以身作则,积极倡导并率先垂范,严格要求自己,踏实敬业,一切从企业发展着想,自觉遵守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和价值观念的规范要求;切实突出管理者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创造者、倡导者、组织者、示范者和激励者的作用,营造良好的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影响企业员工的思想和行为,使企业文化建设具有实效性。

企业文化塑造必须充分体现在企业的制度安排和战略选择中,把企业文化制度化;企业文化必须全体员工共同参与、人人建设;加强对企业文化的培训;企业文化要重落实,定期检查员工道德和行为准则的遵守情况,对遵守企业文化的人进行奖励,对违背的人进行惩罚;加强团队协作,创造保护和倡导协作精神和团队精神的良好氛围。

(四)提高人员整体素质和胜任能力

1.强化管理层的社会责任感与内部控制意识

管理者素质影响着企业战略的选择和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并最终决定企业的命运。近期总理反复强调:“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一个企业家身上应该流淌着道德的血液。道德是世界上最伟大的,道德的光芒甚至比阳光还要灿烂。” 每一个企业家都要讲诚信、讲道德、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提高执行内部控制的意识,自觉执行内部控制,才能防止包括财务报告舞弊在内的舞弊现象的发生。

2. 提高员工的胜任能力和忠诚度

《基本规范》指出,企业应当将职业道德修养和专业胜任能力作为选拔和聘用员工的重要标准,切实加强员工培训和继续教育,不断提升员工素质。 此外,企业要提高员工忠诚度:(1)以员工为本,制定职业生涯规划;(2)进行忠诚教育主题活动,将优秀企业文化植入员工的心中;(3)创造公平竞争的企业环境;(4)建立长效激励约束机制,股权激励是长期激励的一种方式,把骨干层员工利益与股东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其作用不但要让员工把工作当成事业来做,更要让公司的事业成为员工真正的事业;(5)建设感恩文化,营造快乐的环境。企业感恩文化强调企业首先对员工感恩、施恩;然后促动员工对企业感恩,进而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

(五)重视企业内部法律环境建设

1.提高企业经营者和员工的法律意识,全面开展法制教育。

2.配备专业的法律顾问人员,若条件允许还可设置法律顾问机构,明确机构和人员在企业中的职责和地位,充分发挥他们普法维权的作用。

3.建设重大法律纠纷案件备案制度。定期对发生的重大法律纠纷案件的情况进行统计,对案件发生的原因、处理情况等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完善防范措施。

【参考文献】

[1] 李心合.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导读[M].大连:大连出版社,2008:51-112.

[2] 杨英.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 河海大学,2005.

[3] 张智. 我国企业控制环境问题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东北师范大学,2007.

[4] 刘静,李竹梅.内部控制环境的探讨[J].会计研究,2005(2):74-75.

[5] .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在剑桥大学的演讲[N].河北青年报,2009-02-05.

第11篇

关键词:审计人才;创新应用型;立体化;审计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基于创新应用型审计人才培养的审计立体化实践教学研究

收录日期:2012年4月11日

知识需要在实践中深化,能力需要在实践中磨砺,素质需要在实践中提升。各种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尤其重要,离开高质量的实践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就是空话。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不可逆转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更好地顺应时展的潮流,培养出一大批既有远见卓识、又有较强务实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型的审计人才,是目前普通高校审计教学中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然而由于传统审计教学方式存在实践教学的认识不足、实践教学体系不完整诸多的问题,因此为适应国际大环境下对审计人才培养的需要,必须创新审计实践教学。

一、审计立体化实践教学的内涵与构建原则

(一)审计立体化实践教学的内涵。审计立体化实践性教学是通过围绕培养创新型、应用型的审计人才培养目标,运用系统工程思想,按照审计理论教学和审计实践教学相结合、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分别从时间维、逻辑维和专业维的三维结构角度构建起全程化、多元化和复合化的审计实践性教学体系(李四聪、李坚,2010),以达到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得到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培养的教学目的。

(二)审计立体化实践教学构建的原则

1、以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审计人才为目标。教育部于2006年启动的“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全方位创新理念,使创新性实践教学体系应运而生。因此,审计专业及其实践教学目标应定位在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审计专业人才,以满足审计市场需求。

2、系统化原则。为了保证审计实践的有效进行,必须对审计实践环节进行统一管理,建立一个完整的审计实践教学体系,使实践教学体系的各个环节做到互相衔接,彼此关联,具有连续型,并贯穿于全部学习过程。

3、整体优化原则。不仅要做到实践教学活动各要素之间的协调统一,还要从人才的全面素质和能力发展的要求出发,满足学生包括心理素质、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在内的综合素质发展要求。

4、规范化原则。在培养方案中要规范实践教学内容、形式,制定出相应的考核标准和要求。实践教学的内容多样,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规范的考核标准。

5、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必须建立在理论指导的基础上,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只有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确定实践教学内容,才有可能建立实践教学的科学体系。

二、审计立体化实践教学的主要架构与核心内容

(一)审计立体化实践教学的主要架构。本文借鉴李四聪、李坚的“地方高校管理类专业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中的模式来构建审计立体化实践教学,即从时间维、逻辑维和专业维三个维度来体现其立体结构。时间维主要反映审计实践教学从规划到实施、反馈的阶段性工作,包括确定根据市场需求确定审计实践教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审计实践教学体系的分析、审计实践教学体系的优化、审计实践教学体系的决策、审计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逻辑维主要体现审计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思路和实现途径,即审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逻辑步骤,按照体系的规划、构建、实施、评估和运行反馈五个梯次推进并在循环反馈中不断动态调整。专业维是要根据社会对 “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创新型、应用型审计人才的需要,在实践教学体系中应该建立“审计基础课程实践—审计专业基础课程实践—审计专业课程实践”相应的模块化的审计实践课程的知识结构。

(二)审计立体化实践教学的核心内容。审计专业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核心内容就是要构建起多元化的审计实践教学平台体系,即立足于审计实践教学要求和审计人才培养目标,从学生的基础能力培养—专业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培养三个层次研究审计立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

1、基础能力培养的审计实践。本阶段对学生基础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设计单项性(知识点)审计实践教学模块进行的。该模块所涉及的实践内容主要是操作性实验,此类实验着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数学分析能力、数据挖掘与分析能力等能力。主要采取三下乡、基础学科竞赛、论坛、SRP、学术讲座等形式。通过这一模块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态度,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提供基础知识。

2、专业能力培养的审计实践。对学生审计专业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设计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模块实现的。该模块主要运用分析设计性实验训练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此阶段,审计实践的形式主要采取案例分析、课程论文、执业资格训练、专业技能竞赛、单项情景模拟实践等形式;涉及的实践课程可分为审计专业基础课和审计专业课两类,涉及审计专业基础课程的实践课程有会计实践、税务实践、财管实践、资产评估实践等,涉及审计专业课的实践有审计基础实践、财务审计实践、税务审计实践、金融审计实践等。

3、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的审计实践。本阶段的审计实践主要是对学生的专业能力进行提升。这一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设计综合性审计实践教学模块、校外实习基地教学模块、创新实验教学模块和跨专业综合性实践教学模块四个模块来实现的。综合性实践教学模块主要是强化学生实务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创新能力。校外实习基地教学模块用于巩固学生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并能将其应用于实践,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实验教学模块是把创新实验与学科竞赛、教师科研以及社会服务相结合,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跨专业综合性实践教学模块的实践中将涉及多个相关专业的实践内容,即审计综合实训中学会运用工商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和会计等多个专业的知识,以培养学生运用综合知识独立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在这一阶段主要采取的形式有毕业论文、综合性仿真模拟对抗实战、毕业实习(社会实践)、创意设计大赛和创业计划大赛等。

三、审计立体化实践教学模块的支撑手段

为保证审计立体化实践教学各个模块的顺利实施,还必须为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工具,利用开放实验运行机制,通过综合竞赛、大学生科研项目、专业实践教学、开放式在线实验以及审计实习基地为其提供支撑平台。作为第二课堂延伸的综合竞赛有助于营造文化素质教育的氛围,因此学校应拿出一定资金给予资助,也可与学生的学分挂钩。大学生科研项目有助于结合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验,提高创新实践能力。因此,应拨出专款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与学生评估奖励、综合测评结合起来,同时鼓励教师给予更多的指导而加计工作量。专业实践教学是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工具将财经、审计仿真软件引入课程教学并开设最新实务课程。这个平台就是由六个阶梯式审计教学模块组成。开放式在线实验要求建立审计综合实验室,实现在线远程实验演练。而且其他专业的学生通过该平台也能得到审计知识的基础训练。审计实习基地是指利用校内外的资源建立校内和校外实习基地,如果有自己的校园企业则可直接建立校内实习基地,如果没有,可与会计师事务所联系,建立合作关系,建立校外审计实习基地。

四、审计实践教学的保障机制

为了保证审计立体化实践教学的正常运作,就必须提供必要的保障措施和制度,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建立审计立体化实践教学的保障机制:

(一)领导重视,提高审计教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认同性,为审计实践教学提供思想保障。领导重视不是口头上的重视,而是要付诸于实践,即应该建议包括院级和系部管理部门的审计实践教学的组织机构,因为只有领导到位才能保证这个体系发挥作用。审计教师对应用型审计人才培养的认同性应体现在其有到审计一线进行社会实践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以提升自己的审计实践操作技能与积累审计实务经验。

(二)加大投入,开发实践教学资源,营造高仿真的审计实践教学平台,为审计实践教学提供硬件保障。目前很多办有审计专业的学校,没有系统的且适宜的审计实践教材,其审计综合实验室都属空白,未购买与实践教学相关的审计软件,更谈不上仿真实践平台了,从而学生无法实践审计的电算化和无纸化操作。因此,学校应在充分利用现有实践资源的基础上,加强在审计实践教学资源的开发、加大审计实验硬件设施的投入力度,建立校内外审计实习基地。

(三)建立科学的审计实践教学管理体制,为审计实践教学提供制度保障。没有制度不成方圆,因此在保障审计立体化审计教学前提应是制定审计实践教学的管理制度,包括建立审计实践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审计实践教学督导检查制度、审计实践教学课程考核制度、审计实践教学质量评价制度以及审计实践教学激励制度等内容。为改变学校实践经费支出不足的现状,可从社会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对审计实践教学的经费投入。

(四)打造理论实践都过硬的“双师型”实践教学团队,为审计实践教学提供人力保障。“双师型”教师是指既具有理论教学水平又具有指导技术操作的实践能力的教师,既具要面对学生又要面对企业、社会。为了培养这种“双师型”教师,学校可以内部培养,但应制定教师实践能力培养培训的实施办法,使教师在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经济上不受损失,在晋升职称等方面享有更优厚的待遇,激发教师主动到企业挂职、下厂锻炼以提升实践能力的积极。学校也可以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实现培育创新型、应用型审计专业人才的有效途径,是实现审计专业实践教学的根本保证。也可以外部引进既具有扎实的审计理论功底又具有丰富的审计实践经验的审计师等高级人才。还可以将二者结合,即深化产学结构,建立新型的联合培养机制,建立“校企互通、动态组合”的兼职教师队伍,兼职教师来源,建立校外兼职教师资源库。

主要参考文献:

[1]李四聪,李坚.地方高校管理类专业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中国市场,2010.22.

[2]王静.高校实践教学创新体系的构建与应用[J].榆林学院学报,2010.1.

[3]郭秀珍.会计实践教学全仿真操作设想[J].会计之友,2006.6.

[4]扬录强.校企联姻培养应用型审计人才的实践教学研究[J].中外企业家,2009.7.

[5]姚吉祥.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缺失及对策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生学报,2010.6.

第12篇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推进审计职业化建设进程,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及相关配套文件《关于推进国家审计职业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又专门就推进审计职业化建设提出了具体指导意见,这是强化审计人才队伍建设,建立符合审计职业特点、分类科学、权责一致的审计人员管理制度和职业保障机制,提升审计队伍的政治素质和审计工作质量,更好地发挥审计作用的重要举措。实现审计职业化要有一支专业水准高、技术精湛、能打硬仗的职业化审计干部队伍,如何建设这样一支队伍是当前审计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为着眼培育“拿得出、打得响”的全国审计领军人才,按照“服务发展、注重培养、引领牵头、整体提升”的原则,树立人才为本思想,制定出台审计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意见,细化培养计划,强化保障机制,跟进激励措施,健全审计人员培养、成长模式,推行跟踪培育、师徒带教、轮岗交流、分层培训机制,以实干精神适应新常态践行新理念,着力打造一支具有良好政治素质、对党忠诚、热爱审计事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依法审计,遵守法律法规,恪守职业道德,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素质高、业务精、纪律严、作风优的高层次、职业化审计人才队伍和审计铁军。

建立审计岗位准入从业资格选拔制度。国家许多专业技术领域(财经、卫生等领域)均设置了准入门槛与各级资质考核认证办法,以会计岗位为例,会计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报考会计从业资格证也有相应的门槛设置,从业者持证期间必须按照要求参加继续教育并接受年检,会计人员的职称晋升都有相应等级的全国统一考试。这些制度为审计人员准入选拔制度构建提供了参考。可以考虑将审计岗位准入从业资格选拔制度纳入到《基层建设先进单位考核评比办法》“双争”扣分条款,若两年内在审计岗位不能取得审计专业技术职称证书即调离审计岗位,为审计后备力量储备保证质量。

强化审计人员“争先创优”和看齐意识。要树立“争第一创一流有红旗就扛”的意识,坚守政治信仰,保持高昂斗志,进一步提升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要对比先进找差距,变压力为动力,增强忧患意识,提高竞争能力。要争当审计工作尖兵,把发现案件线索、查处重大违规问题、廉洁从审、撰写审计信息、计算机审计、绩效审计等内容作为奋斗目标,争当审计能手,争做复合型人才。以审计事项为单位做好调查记录,作为审计方案编制依据,把好调查了解关;严格按照审计相关规定实施现场审计,把好审计实施关;做到审计结果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评价客观公正,建议切实可行,把好审计报告关。着力营造“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的工作氛围,保持好锐意进取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激发审计人员不断奋进、积极向上、开拓进取。

建立审计“慕课”教育移动APP平台。围绕货币资金安全、政府采购、基本建设和资产票据等财经重点监管领域,开设审计大讲堂,由实战经验丰富的审计业务骨干轮流担当主讲人,充分发挥“传帮带”。从慕课平台的互动性、课程资源规划、授课形式、呈现效果、发展趋势入手,做好“慕课”在线教育。开设《如何防范货币资金安全风险》、《零星工程造价审计》等精品课程,把握好内部审计核心资源,打造先进的审计数据与教育APP软件,设立审计教育网校,为审计人员构建高水平的自学网络教育平台。

构建大数据审计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针对基建项目和采购活动资金量大、技术要求高、周期长等特点,进一步完善审计项目数据库、审计人力资源内外部专家库、审计法律法规资源库,加强与外部审计机构单位(审计署特派办、省市审计局、公安局审计室等单位)的沟通联系和人员交流合作,解决好内部审计人才与外部审计资源的整合利用,加强对审计资源库的管理,引入优质的基建、采购、信息化、船艇、特种设备造价审计等社会中介机构为我所用,提高审计质量,规避审计风险。

建立标准化“云审计”现场平台应用。利用云计算理念和技术构建“公共云审计中心”,通过数据采集、信息沟通、质量控制等功能,提供服务于审计工作的专业审计技术和资料,实现审计数据的云存储和审计资源的协同共享,高层次、多维度地掌握被审计单位的各项信息,将审计组织方式由传统模式向“矩阵式、多层级、联动联网”组织管理模式转变,进一步拓展审计内容与范围,在提高审计工作效率、提升审计成果应用水平、推动审计整改落实等发挥审计监督效能。探索组建强有力的数据分析团队,培养大数据审计师职业化人才,提升审计队伍的整体数据分析能力。

基于职业化视角的审计职业保障制度体系。推进审计职业化建设是审计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和未来审计队伍建设的发展方向,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对现代审计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审计事业的快速发展和审计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审计职业化建设成为重要课题。审计人员不仅要会核查会计账目,更要能透过现象看本质;不仅要会审数据,更能通过数据找到规律;不仅要精通财务,更要熟悉相关政策规定;不仅要善于发现问题,更善于推动解决问题,研究制定审计人才职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强化军地有机整合、资源优势互补的人才合作培养机制,全方位、多渠道培养人才;加大复合型人才建设力度,加强政策法规、计算机、经济、工程、法律等相关知识的培训,加大任职代职交流,创造多岗位锻炼机会,进一步拓宽视野,丰富阅历。

建立定期内部审计督导和绩效考评机制。加强各单位内部审计组织领导小组建设和建立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制定采购、基建等项目操作规程及指南,明确审计工作目标、权限、职责及工作流程。指导开展货币资金、票据、固定资产专项审计,为本单位领导当好参谋,严格把关,监督本单位经费合理、合规、合法使用,并做好审计资料装订归档和每季度的数据上报工作。通过设立审计服务中心、每周审计知识告知、审计调研论文评比、参加国家审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等方式,整合和优化审计资源,打造审计业务品牌,探索建立以岗位为基础、职业能力为导向、工作实绩为重点,同时注重职业道德和职业水平的审计人才绩效考核评价体系。

构建以胜任力为导向的审计业务培训体系。采取参加专项审计,开展交叉审计、审计人员上课学习、审计专项调研、以会代训交流审计案例、赴外总队学习交流等方式方法,强化审计项目主审负责制和审计工作底稿三级复核机制,运用压力传递机制和考核评估机制,积极培育和树立审计先进典型,增强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触动思想、激荡心灵、凝聚共识。沟通协调地方会计师事务所,参加社会项目审计,拓展审计人员的专业视野和职业历练。利用审计信息网和审计微信共享群平台互动,对审计人员感兴趣的内容进行问卷调查,对审计工作中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讨论,探索新形势下强化审计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积极开展基建、采购等审计档案质量互评,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及时发现影响审计工作进一步深化的瓶颈问题,有效解决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