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学校档案第一学年

学校档案第一学年

时间:2022-08-04 18:37:1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学校档案第一学年,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学校档案第一学年

第1篇

关键词: 大学生 成长档案 构建研究 学业指导 生涯规划

随着高等学校连年扩招,我国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阶段,虽然这一举措显著提高了国民素质,但也导致高校生源质量不断下降。为了创新学生管理工作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高校建立大学生成长档案制度便显得尤为紧迫。

一、大学生成长档案制度发展背景

(一)时代要求。

1.高等教育转型的必然产物

随着20世纪末我国高等学校的扩招,我国高等教育由过去的精英教育逐步迈入大众教育。在以往的精英教育阶段,受国家统筹分配工作政策的影响,学生培养方式相对比较统一,学生职业选择自由度相对较低,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不强;加之学生人数较少,教师及管理人员掌握学生情况相对比较容易。正是这些现实原因,使得大学生成长档案制度在当时未能出现。

然而,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当前,为了避免培养出来的学生出现“千人一面”的悲剧,也是为了贯彻国家“以人为本”的思想,这就要求学校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和特点,明确个性,然后因材施教。为了高效、便捷地满足这一现实需要,大学生成长档案制度作为工作载体便应运而生,同时,伴随高校的扩招,师生比严重降低,教师及工作人员面对庞大的学生群体不可能做到全部了然于胸,因此,为了方便查阅、及时了解学生情况,建立大学生成长档案便有了现实依据。

2.学生评价体系多元化的现实要求

进入21世纪,从我国现行的教育内容和市场对人才培养的反馈信息看,单纯以成绩为指标评价学生的方法体系已退出历史舞台。因此,以往的那种只能反映学生成绩的学生档案显然已经不符合当下需要。基于此,我们应当建立综合学生成绩、在校经历、社会实践活动情况等各方面的多维度、立体化的大学生成长档案。

3.就业形势严峻的必然选择

随着国家就业政策由统筹分配制度转变为推向市场的单位与个人双向选择制度,尤其是近几年毕业生数量连年攀升,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这就要求学生在校期间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尽早明确自己的职业方向。而学生对自己职业生涯的规划正属于个人成长的一部分。因此,建立大学生成长档案制度,将学生对自己的职业规划以书面形式记录下来,也是应对就业形势持续严峻的必然选择。

(二)学生特点。

1.缺少规划意识

当今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90后”时代,“90后”学生除了以其个性张扬的特点给学校注入了很多鲜活血液之外,由于他们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步入高校之前生活基本上由父母全权打理,学习也在一定程度上依靠父母的督促或升学愿望的激励,因此进入大学之后,不但摆脱了父母的束缚,而且暂时失去了前进的方向,所以很多学生在行为上放纵,诸如抽烟、饮酒、沉迷于网络游戏等;在思想上则出现心灵空虚、思想迷茫等现象①。这一切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们缺少生活规划所致,因此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引导学生进行合理规划,明确前进方向,并制定能够实现目标的切实可行的措施。

2.缺少集体意识

如上所述,当今“90后”大学生由于在家庭中是被关注的焦点,他们往往自我意识强,集体观念比较淡薄,所以进入大学之后,一些学生喜欢独来独往,或者闭塞在自己的小团体里,他们不喜欢甚至不屑于参加集体活动,这对于培养其社会意识、社会实践能力非常不利。因此建立能够反映在校学生社会实践情况的成长档案大有裨益。

(三)亟须改善的高校学生管理方法不足、针对性不强之现状。

高等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其发展程度既体现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又会对国家的长远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因此,我们必须大力关注高等教育。而教育的主体是学生,所以要想推进高等教育深入发展,首先应该关注和了解高校学生。但是,纵观我国现在高校学生工作的现状,仍然存在以行政命令代替思想教育、以统一指导代替因材施教的情况,这与新形势下的高校教育规律是不相符的。而建立大学生成长档案制度,不仅可以详细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家庭状况等基本信息,而且可以掌握学生的人生规划及成长历程,为我们在学生管理中能够做到有的放矢提供重要依据。

二、大学生成长档案的意义与功能

(一)有助于全方位了解学生信息,为学生管理提供依据。

相较于以往在学生管理过程中简单统计学生的基本信息,大学生成长档案具有动态性与全面性等特点。因此,将其与学生管理相结合,除了能够掌握学生基本情况之外,还能够对其每一阶段的表现了然于胸,这对于学生管理者能够动态、发展地评价学生意义重大;也可以为对管理者进行评优评先、推优入党、贫困资助等事务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二)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与以往学生被动接受老师的思想不同,大学生成长档案将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组织学生根据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阶段性目标,并详细制定为实现这一目标应当采取的措施,待时间到期之后,由学生、老师进行联合评估目标是否实现,并为此写出评语,总结阶段性优、缺点,为下一步指明方向。

与保密性极强的人事档案不同,大学生成长档案可以较便捷地供学生本人、学生管理人员查阅,这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的档案意识,另一方面学生知道其平时表现、学习成绩等都会记录档案,并且作为日常考核的重要参考依据,会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三)有助于完善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

学生进入大学之后,除了专业课学习之外,很多学生会选择在自己感兴趣的各种社团锻炼自己,这些点滴的成长经历都记录在大学生成长档案中,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为日后学生职业选择提供材料支撑。

(四)有助于学生培养方案的制订与完善。

依托大学生成长档案,对学生的学习、实践、思想状况等进行全方位、动态的跟踪,可以有效反映学生的整体状况。因此,对学生成长档案的数据分析,将对制订和完善专业培养方案具有积极的作用。

三、西北民族大学学生特点与现状分析

尽管建立大学生成长档案的呼声早已有之,但是每个学校都有不同于他人的特点,因此,要想制定出符合本校实际的切实可行的档案文本,必须建立在对学校情况、学生情况准确了解的基础之上。基于此,我们对全校学生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包括民族成分及民族包容度②、状况、生源地教育与经济发展水平、业余时间学习利用率、对其他地区发展状况及高校情况的了解程度等方面。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得出如下结论。

(一)学生民族成分复杂,且民族属性完整。

我校是民族院校,拥有全国五十六个民族的学生,其中少数民族学生约占学生总人数的61%左右,他们大都来自各自民族聚居区,带有本民族的固有生活习惯,对于和本民族习惯不同的其他民族学生普遍存在距离感。同时相当一部分学生还拥有,容易受敌对势力的诱骗。因此,作为学生管理者,我们应当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

(二)生源地多为偏僻的民族地区。

据统计,我校学生多来自西南、西北地区的民族区域,由于这些地方相对比较闭塞,与外界交流不强,因此从这些地区走出来的学生普遍不善表达。

另外,由于这些地区较为偏僻,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学生生活条件相对比较差,因此内心产生的自卑感也是影响他们主动表达、表现自我的一大因素。

同时,拥有本民族语言且地处偏僻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水平相对较低,这也在客观上降低了他们展现自我的愿望。

(三)学习水平差距较大,自学能力较低。

据调查,构成我校学生学习水平差距较大的主要有两方面因素:一是不同地域之间的差距;二是不同民族之间的差距。详述如下:

1.不同地域之间的影响

我校面向全国招生,既有来自西北、西南地区的学生,又有来自中、东部相对比较发达地区的学生。总体而言,由于受社会发展水平和入学时学习基础的影响,中、东部学生普遍比西部学生学习水平高。

2.不同民族之间的影响

我校是民族院校,拥有来自全国56个民族的学生,这是我校最大的校情。一般而言,汉化水平较低的民族学习水平较低,汉族及汉化水平较高的民族学习水平较高,而且差距比较悬殊。

(四)部分学生视野狭窄。

据调查,一些学生对外界缺乏清晰的了解。经过分析,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分别是:生源地偏僻;排斥外族文化。

1.生源地偏僻

如上所述,我校大部分学生来自西北、西南较为偏僻的地区,由于受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交通条件等因素的制约,因此一部分学生没有去过中东部经济、社会、教育等较为发达的地区,长期的闭塞使得他们视野相对较狭窄。

2.排斥外族文化

认同本民族的文化、习俗等固然是值得称道的,但是这要建立在对其他民族优秀文化不排斥的基础之上。但是,我们有一些民族学生由于长期处于本民族生活的聚居区,以及受到的约束,限制了他们在和区域外非本民族、尤其是中东部人们交流的机会,这也造成这部分学生视野狭窄。

视野的狭窄,不仅仅是表现在对外界事物的认识不够,还会造成学生缺乏危机意识,缺少对未来的规划观念。在当今社会竞争如此严酷的状况之下,这种现象会导致学生竞争力不强,对学生成长非常不利。

(五)各民族文化交融,校园文化繁荣。

如上所述,我校拥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五十六个民族的学生,各个民族的文化在此交融碰撞,形成了全国高校中少有的多民族文化交相辉映的奇观。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学生较活跃,校园活动较繁荣。

四、我校大学生成长档案的制作

根据我校大学生呈现出来的以上特点,结合大学生成长档案既要有利于综合把握学生动态,又要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宗旨,我校大学生成长档案应包含以下环节。

(一)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是任何档案都必然包含的基本环节,大学生成长档案作为档案体系中的一种,也必然具备档案的共同属性。因此,在成长档案中应当首先列出: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政治面貌、特长爱好、家庭状况等学生的自然信息。这不仅仅是为了丰富档案内容,完善档案结构,更是为了通过这些基本信息更好地、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综合情况,为我们进行学生管理提供资料依据。

(二)本学年成绩③。

对于学生而言,学习始终是其第一要务,因此,在成长档案中单独列出“学年成绩”一栏是很有必要的。诚然,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现在基本上可以通过教务系统进行查询,但这有它的局限性,因为可供查询的对象非常窄。往往一名学生的成绩只有本人、任课教师、教务管理人员有资格查询,其他人无从得知。但是,往往学生管理人员也需要通过成绩对学生进行综合测评,如果单纯通过教务人员从中传送,则势必会降低工作效率。因此,在成长档案中列出“学年成绩”一栏就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为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了便捷、准确的材料。

(三)课外活动情况。

上文的“西北民族大学学生特点与现状分析”中已提及,我校是多民族共同存在的民族院校,多民族文化的融合使得我校校园文化非常繁荣,学生比较活跃,因此在成长档案中记录学生参与课外活动的情况可以有效反映该生融入学校、融入同学的程度。

当代大学生在注重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应当加强第二课堂的锻炼,即多参与课外实践活动。因为课外实践活动不仅具有加强在校大学生对专业知识的了解,为向职场过渡做准备、增强就业竞争优势等多方面意义;还可以帮助他们发现自身价值、寻找差距、弥补不足,增强自信心,锻炼道德品质,明确职业目标。并且很多用人单位也特别看重大学生在校期间的课外社会实践活动情况,因此在成长档案中增加“课外活动”一项既可以激发学生参加活动的兴趣,又可以为用人单位更好地了解我校毕业生,进一步更好地推介我校毕业生提供翔实的材料。

(四)本学年奖惩情况。

奖励与惩罚,是高校激励大学生积极进取、努力奋进的有效的常规手段。尽管所有学校都会对表现优秀的学生通过发放荣誉证书等手段予以表彰,对违反学校纪律的学生通过发放处理文件进行惩罚,并且这些文件也都会放入学生的人事档案中,但是由于学生一般接触不到人事档案,因此常规的奖励与惩罚手段缺乏激励、威慑的持久性。我们在成长档案中列入该项目,既可以为老师全面评价学生提供依据,又可以通过学生经常翻阅而达到持久激励与威慑的效果,更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

(五)本学年综合表现自我鉴定

大学生成长档案制定的根本宗旨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本人参与到他们成长的规划中,因此在成长档案中设置“自我鉴定”项目必不可少。

学生在对自己的本年度表现进行鉴定的时候,会切实对本学年包括学习、社会实践、思想动态等各方面进行全方位反思,进而评估自己是否完成了年度目标、计划中所列出的所有项目,如果已完成,那么从中又可以总结出哪些经验;如果未能全部完成,有哪些因素阻碍了自己实现目标的步伐,以及下一学年应当采取哪些措施避免重蹈覆辙。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善于反思的思想观念,更可以塑造学生奋力实现自己所制定目标的人格品质。

(六)本学年综合表现班主任鉴定。

大学生成长档案的制定必须遵循指导与自主相结合的原则,也就是既要坚持学生自主制定,又要坚持在班主任的指导和审核之下完成,因此班主任在学年末要对学生该学年的整体状况进行鉴定。这样既可以指出不足,使学生少走弯路,又可以指出优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可以写一些激励性的文字,鼓舞学生士气。

(七)下一学年计划、目标。

大学生成长档案的制定,其中有一个重要的意义便是激发学生对未来的规划意识。因此,学生在对自己全年表现情况有一个整体认识的基础之上,在班主任的指导之下,通过分析自己该年度所取得的成绩与不足,制定符合实际情况且具有实施可能性的下一学年计划和目标。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再一次对过去一学年的综合表现进行深入总结,而且可以对学生下一学年的行动有所指引。

(八)未来发展方向。

经过四个学期的努力学习,学生已对大学生活、社会状况都有了初步的了解。因此,在第五个学期(即:三年级)开学之初,在班主任的指导之下,在学生综合分析本人成长档案所记录各方面情况的前提下,通过大数据分析,探索出自己恒定的兴趣爱好,进一步确定未来发展方向,以此指导学生接下来两年应该为之奋斗的目标,积累工作所需的相关知识、技能,有利于使学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

(九)职业生涯规划。

经历了大学四年年的学习和探索,尤其是最后两年对自己所制定未来发展方向的努力,学生对自己适合从事什么事业大致有一个相对清晰的定位。因此,在第八个学期即将结束之时,也就是学生即将毕业之时,由学生登记自己所找到的工作,并且审核与此前制定的方向和规划是否一致,并且自己是否将一直沿着目前所从事的行业向前发展。在明确这一问题的前提下,由学生对未来自己的职业做出规划,列出未来几年自己在本行业内将达到什么样的高度,以此激发学生的事业心和进取心。

五、结语

由于大学生处于生理成熟与心理不成熟的矛盾之中,他们一方面以一个成年人的身份希望能掌控自己的未来和眼下的生活,另一方面由于心理发展尚未成熟,决定了他们在前进的道路上势必会走弯路或是误入歧途。因此,老师既要防止一味教导而使学生滋生逆反心理,又要合理指导以避免悲剧发生。基于此,我们制订出了这套大学生成长档案,目的就是既可以增强教师本身丰富阅历和渊博学识的影响力,又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以缓解他们的逆反心理。由此而观之,本套大学生成长档案既是解决上述矛盾的有效途径,更是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的有效抓手。

注释:

①据在西北民族大学进行的有关学生问卷调查统计,约75%的学生存在这一现象,并且年级越低,这一数字往往越高。

②所谓民族包容度,是指在坚持本民族生活习性的基础之上,对其他民族的不同之处能够包容的程度。

③除了“基本信息”栏目之外,其他栏目都是按学年进行填写。

参考文献:

[1]刘莉娟.大学生成长档案构建探究[J].陕西档案,2009(2).

[2]闫铨钊.当代大学生成长问题新探[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1991(2).

[3]侯慧贤.关于高职学生成长档案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4(4).

第2篇

一、“两基”工作

1、档案整理。按照《XX县学校档案建设规范要求》及教管中心的相关规定,进一步整理完善档案,制作封皮标签,归档入柜。

2、填写上报-学年度其它表册及201*-四个学年度的基表。

3、完成规定数量的校外宣传标语的刷写、校内宣传栏的制作、校内外横幅的制作。

4、完成校园文化建设的布置、墙壁粉刷、门窗油漆、场地平整。

5、按要求精心布置教室、办公室、宿舍,营造舍内文化。

6、撰写汇报材料,设计展牌初样、规划展室布置。

7、韩集初中、中心小学加快旗台、花园等建设进度,尽快完工。

三、布局调整

1、韩集初中、中心小学、袁咀小学加快学生宿舍、教师办公室、食堂等的改建和维修,争取提前完成。

2、采取考试分流等多种办法做好撤并学校教师的工作安排。

3、做好撤并学校校产的看护和清查登记及调剂、移交工作。

四、开学工作

(一)报到注册

1、按韩教发()54号文件规定收费并公示。

2、小学新生入学必须查验户口薄和接种证,确保入学年龄和免疫接种;学前班年龄要在5周岁(2006年8月31日以前出生)以上。

3、韩集初中、中心小学、袁咀小学优先安排撤并学校学生的报到注册和食宿,并造写撤并分流学生花名册(起转学证的作用)

4、报到册的填写要规范完备。

6、报到结束后要及时统计上报各年级男女学生数、住宿学生数。

7、初三级补习学生按照教育局的规定招收,确保“四限”。

8、师生用书、作业本要及时发到师生手中,确保正常开学,对于循环使用教材的发放要有登记册(学校要制定循环教册管理使用制度)。

(二)教师到岗

1、所有教师按规定时间到校到岗,包括在编代课教师,调动教师务于8月29日到新调学校报到上岗。

2、撤并学校未调动教师暂留原学校,从事“两基”相关工作,等待工作安排。

(三)课程开设

1、按会教发()1号文件,开设课程,设置课时。为迎接“两基”国检,课程表按五天设置,周六课时、增加课时暂不上课表。

2、学校要有总课程表、班级课程表、教师课程表。

3、教师尽量按专业特长配课,做到课时足量,严禁平均配课。

4、生活老师、图书、实验、信技管理人员尽量做到专职、固定。

5、教师任课情况统计表统计完备后尽快上交教管中心。

6、学校管理人员按规定要求任课。

(四)工作计划

1、各类工作计划齐备且要经部门和会议研究审定,格式规范,内容具体,有详细的安排表,在规定时间内打印上交。

2、对经典诵读、体艺工作、留守儿童、小学寄宿生饭后至晚寝时间段的活动要有具体的方案和活动计划。

3、按规定要求做好集体备课计划并实施。

(五)作业教案

1、按教案备写规范要求进行管理和备写

2、按作业布置与批阅规范要求进行管理

3、签审、检查要及时,相关资料齐全规范

(六)德育教育

1、开展新学期第一次升国旗仪式,举行国旗下演讲(还可进行师生宣誓)

2、举行开学典礼,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文明礼貌教育,为“两基”迎国检服务。

3、举行全校师生“两基”迎国检书画作品征集评选活动,为室舍布置收集素材。

4、进行新建、粉刷教室、功能室使用文明行为和卫生习惯养成教育。

(七)安全教育

1、开展校园安全隐患排查记录,如实记载安全日志。

2、韩集初中、中心小学要配齐门卫及保安设施。

3、加强食堂建设和管理,证件齐全,登记规范,留样合理。

4、加强寄宿生管理,举止文明,按时作息,卫生整洁。

5、上门登记校外学生租住情况,排摸租住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6、签订各级安全管理目标责任书。

7、开展安全教育日(开学第一天)、安全教育周(开学第一周)、养成教育月活动(开学第一月)。

(八)表册使用

1、点名册

2、教室日志

3、安全日志

第3篇

一、优秀社团评比标准

1、模范遵守团学联社团部关于社团管理的各项制度和规定,活动内容符合本社团章程;能够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促进校风和学风的建设;在校内具有良好声誉。

2、社团组织机构健全,有完备的章程和正确的活动指导思想,有健全的活动制度、组织纪律和活动档案。

3、社团负责人经民主选举产生,领导班子团结有力,责任分工明确;社团负责人品学皆优,组织能力强,群众基础好。

4、社团活动学期初有计划、学期末有总结、活动中有记录,每学期能够开展至少2次以上的活动,活动要达到内容丰富健康、形式活泼多样、深受广大学生欢迎、参加人数相对较多、影响范围较广,对直接和间接参与的学生产生了积极的教育作用。

5、社团成立必须已满一年。

6、所聘任的社团指导教师、顾问积极参与社团活动。

二、先进个人评比标准

1、遵守校规校纪和社团章程,热心社团工作,在社团工作和活动中成绩突出。

2、专业思想稳固,学习成绩优秀。

3、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在会员中有较高威信。

三、评比程序及表彰办法

1、学校社团评比小组由学校领导、团学联、社团负责人组成,负责社团的评比工作。

2、每学年第一学期中期,各社团将上一学年活动情况作出全面总结,并根据评比标准逐项做出自我测评,将社团总结材料和在社团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学生材料,按时提交校团学联社团部,作为评比小组评比的依据。

3、校团学联社团部召开校社团部主要成员和各社团负责人会议,进行工作汇报交流,然后按评比标准,对各社团的工作逐项进行评价,按优秀、良好、一般和较差四个等级进行初评,并对上报的各社团先进个人材料进行评审。

4、学校社团评比小组对初评的结果进行复审和细致评定。校团学联发文公布评比结果,对评选出的优秀社团和先进个人分别授予“优秀社团”和“社团活动积极分子”称号,对良好的社团予以表扬,对较差的社团则提出整顿意见。

第4篇

关键词:高校教师;业务档案;建立与管理

高校教师业务档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自身形成的业务材料,它是学校档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

师劳动成果和智慧的结晶,它反映了教师个人的业务能力、学术水平和工作实绩,对教师评职、择优、晋级等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也是学校教学工作的真实记录。高等学校教学档案的建立与管理是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是教师劳动成果和智慧的结晶,它在个体上集中反映了教师个人的业务能力和学术水平,在群体上则反映出高校的办学水平以及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所以做好教师业务档案管理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教师档案的建立方法

高校教师档案的建立主要体现在:第一,教师专业技术的评审所形成的个人材料,它比较全面地反映了该教师一定时期内的专业技术水平,不仅有本人详细的多方面的内容填报,更有各级评审组织对该教师的全面评估。第二,年终教师个人的科研统计表,反映了该教师该学年度的任课任职、科研工作量、课外活动等情况,以及考核小组的量化评估。这项材料及时反映了该员的动态状况。逐年积累,也是评职的必备材料。第三,学历证明,主要指教师大学本、研究生、博士学位毕业证复印件。第四,各类荣誉证书的原件或复印件,包括各级表彰的优秀、论文获奖,以及各种竞赛获指导教师奖等,这些材料能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出教师的工作态度和业务能力。第五,学术成果复印件,主要指公开发表的论文、公开出版的专著、以及在各级学术教研会上交流的论文、编写的教材的复印原文外,还必须有书刊的封面和目录,以保持其真实性。第六,公开课教案,每学期学校以及教研组都要搞以青年教师为主的公开课,老教师上的示范课、观摩课以及校级以上的优质课竞赛,这些活动的开展首先离不开教案,最好收集2份,业务档案、教学档案各1份。第七,每学年教学实习经费中学生和教师经费的开支情况表,应该有明确的费用使用数据。第八,每年教师指导毕业生毕业论文及毕业设计选题,优秀毕业设计及论文指导情况。

教师的业务档案材料,因为是随时产生的,不可能一次搜集完备,而且要随时积累。如现在高校评估,每年都应该有专门的人员进行收集整理,并逐一验收。这些档案的收集与整理有利于在评估中的主动性,也具有了可靠真实性效果。另外,要加强档案工作法规的宣传与教育工作,增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档案意识和档案法制观念。要让广大师生员工认识到,档案是学校的宝贵财富,必须完整地归档保存,不得占为己有或随意丢失。只有使他们对档案工作有了正确的认识,才能使他们重视和参与档案工作。

二、教师档案管理要落实到位

对高校教师业务档案的管理,应该从以下两点加以认识。

一是随时收集。对材料必须当场验收核实,不符合规范要求的必须按规范再提供。得到的材料随即装入,要做到不错失,不残缺。

二是定期整理。每年年底都要对收集的材料以个人为单位按规范分类清理编排,材料不规范的要进行裁剪、裱糊、折叠,再编造目录活页装订,这样整理的业务档案,对今后查找利用十分方便。

高校教师业务档案不像文书档案、教学档案、会计档案那样固定,具有随人流动,人在档案在,人调离档案随之调离。另外有它的特殊性,它既不像个人人事档案那样保密程度较高,非经一定的组织手续不得随意查阅、摘抄、复印和调离,但又不像文书,教学档案那样可以公开提供利用,教师业务档案既有一定的透明度,又有一定的保密程度要求。学校领导因公务要调阅教师业务档案,这是很正常合理的事情,应及时提供;本人需要利用应尽可能提供;其他人员不论出于何种动机要调阅他人业务档案是不准许的。这就要求档案人员按档案保密制度提供利用,既要做到热情周到,同时又要坚持保密原则。对教师档案保存的始终是在职教师以及从本校离退休教师的业务档案。总数有一定的量,不会无限积累。这一特殊性决定着管理工作需要频繁的转移接交,否则遗失的可能性很大。因此,必须严格按组织程序办理转移接交手续。对于新分入、调入的老师,应急时接交和建立新档案;对调离人员在学校办手续时应妥善,将该员业务挡案密封后移送接收单位,学校档案室应有教师业务档案案卷目录,档案接收、移交清单。

总之,教师业务档案的建立为正确评估教师业务能力、学术水平、工作实绩和贡献大小提供了切实可靠的依据,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强化了师资队伍素质的提高。激励教师奋发向上,不断进取,以实际行动来书写自己的光彩历史。它还弥补了人事档案的不足,对合理调整师资结构,提高教师总体案质,提供了依据,使学校教育管理趋向科学化。

参考文献:

1、黄金莲.高校教师业务档案的建立与管理初探[J].甘肃科技,2005(5).

2、倪慧敏,柯友良,黄文卿.高校评估档案管理规范化的探索[J].档案学研究,2006(5).

第5篇

一、教师业务档案的作用

教师业务档案的建立和管理,对学校进行教育、教学的改革,教学法的研究以及进行教学业务、教学方法的交流,提高广大教师的教学水平,考察教师德、智、才、能等诸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对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考察、了解学校每位教师的教学工作、政治思想、教学质量,为教师的评模、选优、晋级、提职,都会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

二、存档材料的内容

教师业务文书材料的存档内容,要根据教师本人从事教学互动实践形成的内容而定。对每位教师教学实践中形成的文书材料,哪些应该存档,哪些不该存档,准确地划定存档范围,是保证教师业务档案齐全完整的关键。注意的是不要把存档范围滑的过宽,因为过宽,势必会存入一些考察和反映教师德智才情况无关,没参考价值的文书材料,影响教师业务档案的质量;同时也不要划得过窄,因为划得过窄,又会造成对教师德智才等情况具有考察价值的文书材料失散于教师业务档案之外,失去教师业务档案的作用,具有保存价值的教师业务文书材料,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教师卡片

其详细记载着教师本人的基本情况,如学历、经历、教研成果以及自然情况等。在校的全体教师都要填写教师卡片。填写后,经学校领导或人事部门审核后交学校档案室装入教师个人业务档案,作为学校领导了解教师自然情况,教学业务主管部门进行教学业务分工的参考;作为教师调动工作,招聘等考核的依据。

(二)教师教学工作情况登记表

其包括课时数、平均分数、及格率、优秀率、升学率、达标率等项目。此表是教师业务档案的重要内容之一。登记表应由教师本人和教导主任、系主任或教导干事根据教师本人完成教学任务和教学质量等情况,认真负责、实事求是地填写。

(三)教师的发明创造、论文、专著、教学经验、改革方案等

其是衡量教师业务水平的有力见证,如实地反映了教师的教学工作能力。学校的档案管理部门要如实地将每位教师有关这方面的文书材料收集装档,教师本人要与学校档案管理人员做好配合,主动向档案室和有关部门呈交。在进行收交这方面材料时,也要防止出现弄虚作假的现象。

(四)评议、评语

学生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议、教师之间的讲评及各级领导或主管部门个人的评定材料等,是衡量教师的教学、教研、教改和学校教学管理的主要依据。学校教导处及档案室,要将学校定期召开的学生评教座谈会的记录和教师之间的互评、讲评记录以及各级主管部门考核教师业务的记录、评语等文书材料收集存档。这方面的材料,不仅反映学生对教师教学水平的如实评价,同时也为教师指出了在实践教学中应当改进的目标,为教师之间相互学习,互相促进提供了参考依据。

(五)教案

教师应聘外出讲学、观摩教学、进行实验教学、最佳课、评议科教学的教案以及每学年以学年组、年级组为单位评定的典型教案,是衡量教师教学质量、教学水平的最佳见证,是衡量学校教学质量、教师教学业务水平的标志,也是考查教师队伍业务素质高低的真实参考依据。学校及各级教学、教研业务指导部门和管理部门要认真做好教师教案的收集,连同评定意见存入教师业务档案。教案,包括记载的各方评语和教案封面。

三、不存档材料的内容

教师在校外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不需存入业务档案的材料很多,主要有:各学期工作和学习计划、总结;一般性的汇报材料;校内组织的政治学习、业务学习的记录、心得体会、试卷等;参加校内外一般性的各项活动中和会议上的发言、讲演稿;没被校以上报刊和教学、教研、科研等部门所采用的各类手稿,编制的教学参考资料、试题,制作的教具模型挂图等;没被评选为典型、最佳课的教案;没被学校和各级部门承认、通过的科研项目,课题的试验记录、计划、总结等材料。

第6篇

(试 行)

一、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学校管理,巩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成果,提高小学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根据《河北省普通小学学籍管理办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普通全日制公办、民办和进行办学体制改革的完全小学(含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小学部)。教学点、简易小学等其他初等教育学校参照执行。

二、 入学

第三条 小学实行“按时免试、就近入学”制度。学校在新学年开始前一个月将服务区内适龄儿童登记造册,报乡镇人民政府,市直小学报市教育局普教科审核。经当地人民政府(或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小学最迟应在新学年始业前15天,将应接受义务教育儿童的入学通知书发给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

凡年满6周岁(截至当年8月31日)的儿童,按就近入学的原则,凭实际常住户口簿到当地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小学办理入学手续后,即取得学籍。小学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服务区由当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规定。认定学生实际常住户籍所在地应坚持学生户籍所在地与法定监护人户籍所在地相统一、学生户籍所在地与实际常住地相统一的原则。小学一般不接受不足龄的儿童入学。

适龄儿童如有特殊原因不能按时报到入学者,必须在学校规定报到时间内申述理由,并持证明向学校请假。无故逾期一周不报到入学者,由学校报请地当地人民政府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依法对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进行批评教育或处罚,并责令其送子女入学。

第四条 适龄儿童需要免入学、缓入学的,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提出申请,经乡镇人民政府(市直经市教育局普教科)批准,学校出具免入学和缓入学证明。因身体原因申请免入学、缓入学的,应当附具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机构的证明。缓入学期满仍不能就学的,应当重新提出缓入学申请。

第五条 凡年满6周岁的流动儿童,其法定监护人在流入地居住并取得公安部门颁发的暂住证,同时取得就业证明或工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的,可由其法定监护人持户籍所在乡镇(街道)户籍证明和原就读学校借读联系函(一年级新生入学需要户籍所在地原指定就读学校开具的联系函)等材料,向流入地教育主管部门或学校申请借读学校。

流出地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要为流出学生建立并保留学籍。流出学生回流出地居住并要求回原学籍所在学校就读,学校不得拒收。

流入地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招收符合条件的流动儿童入学借读,并为借读学生建立临时学籍。

第六条 小学应创造条件接收视力、听力、智力等轻度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并努力为其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条件由当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第七条 小学按40—45人编班。提倡有条件的地方开展小班教学。

小学入学分班应采取随机分配的办法进行,不得通过任何面试、笔试等方式为学生分配班级,更不得举办任何形式的重点班快慢班。

第八条 小学新生入学后,学校要使用全省统一的学籍管理系统建立并管理学生档案。

第九条 学生学籍管理的号码分为档案号和学籍号,号码实行全省统一编号。(参见附件四《河北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籍号码编制使用细则》)

三、考勤和综合素质评定

第十条 学生上课、自习、参加劳动实践、社会实践等各项活动都实行考勤。学生上学期间应按规定时间到校和离校。因故不能按时上课或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必须请假,否则按旷课处理。对旷课和经常迟到、早退的学生,学校应及时了解情况,进行批评教育。

寄宿制学校应加强对寄宿学生的管理,实行寄宿生在校考勤制度,确保寄宿生在校安全。寄宿制学校要按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实行寄宿生作息制度,确保学生足够的休息和睡眠时间。

第十一条 学校应按照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的要求,遵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原则,通过多种形式,测评学生素质发展状况。综合素质评定包括学业成绩的考核和操行的评定。采用“等级+特长+激励性评语”的评价方式,实行素质报告单制度。学校要建立学生成长档案,按学期向家长或其他监护人报告学生素质发展的全面情况,并征求对学校工作的意识。

第十二条 学业成绩的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成绩实行等级制,按优秀、良好、及格、待定四个等级评定。低年级也可以在综合测评学生素质发展的基础上,采用无等级评定,以定性描述的方式呈现评价结果,用鼓励性的语言描述学生的学业成绩。学生学期成绩按平时学习成绩和考试或考查成绩综合评定;学年成绩以第二学期成绩为主评定。学业成绩被评为待定等级的学生,应在下一学期开学时补考相应科目,并按补考后的成绩确定等级,作为测评成绩。

第十三条 德育考查主要根据学生本人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及遵守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情况等作出全面的鉴定;文化课考试侧重学生掌握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情况和自学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外阅读单独设项考查,主要考查阅读量;体育考查侧重学生的身体素质、健康状况、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的质量;劳动课考查主要看学生的劳动态度、劳动纪律及掌握劳动知识和技能的情况;研究性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主要考查学生的创新精神、动手能力和实际处理问题的能力。有条件的学校每学年要进行一次学生体质健康检查。

第十四条 严格控制考试次数,取消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和毕业考试由学校命题(农村地区小学毕业考试可在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指导下由乡镇教育行政部门或中心小学命题),期末考试科目为语文和数学。毕业考试、考查科目由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确定。英语课以平时学习成绩为主,期末考核采用等级制。学校不得将学生的考试成绩排名次或张榜公布。

少数学业成绩优异的学生,经学生申请、任课教师提名、学校批准,可以免予参加一门或几门课程的考试。

第十五条 学生操行一般用评语的方式评定。评语以激励性评价为主,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反映学生德智体等方面的情况,并对学生具有教育、指导意义。评语由班主任拟稿,征求任课教师、少先队干部意见,学校领导审定。操行评定的结果应填入综合素质评定报告单,通知学生及其家长。

第十六条 学生的学业成绩和操行要记入学生档案。

四、转学和借读

第十七条 学生有下列理由之一者,准予转学:家庭住址跨省、市、县(区)、乡(镇)迁移;在市、县的城区内或农村乡(镇)内家庭住址迁离原校服务区,且路途远不能在原校学习;由公办小学要求进入民办小学或进行办学体制改革的小学学习。

第十八条 学生转学须由学生家长或其他监护人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经转出学校同意,家长持转出学校函与转入学校联系,转入学校同意接收后,应立即将复函函寄(或家长转交)转出学校,转出学校收到复函后方可开具转学证(跨省转学除外)。经转出地教育主管部门批准登记后,拷贝学生电子学籍档案同纸质档案一并交学生带到转入地教育管理部门,转学申请和附件与转学证明存根等一并存档。学生监护人与转入地教育主管部门或学校联系,经转入地教育主管部门审核批准,接收学生电子学籍档案并为学生授予新的学籍号码后,转学学生凭原学校发给的转学证、综合素质评定报告单、家长单位证明和实际常住户口簿到转入学校办理转学手续。转入学校收取学生档案并按教育主管部门要求为其建立新学籍。

学生转入或转出均需统一上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后办理,农村小学报乡镇教育管理机构,市区(含三个办事处、开发区)小学报市教育局普教科。认定学生转出必须具备学生家长或监护人申请、转入学校复函和转学证存根。认定学生转入,必须有转学证。毕业年级不允许转学。

跨省转学的要及时发送和收取纸质《学生学籍表》。转入我市的,要建立学生学籍电子档案信息。

第十九条 学校对符合转入条件的学生应及时安排插班学习。对因转入学校额已满转学确有困难的学生,市直由市教育局普教科、农村由乡(镇)教育管理机构(或乡镇中心小学)统一安排。凡转学学生不能转入他校者,原校应允许该生回校学习。

第二十条 公办学校一般不收借读生。如学校学额许可,学生在服务区内有居住条件和监护人,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准予借读:

1、父母双方长期在国外工作,需由亲属照管的;

2、父母双方从事野外或流动性较大的工作,需由亲属照管的;

3、父母双方或一方不在学生户口所在地工作,需随父母居住的;

4、父母双方均无法必履行或一方无法履行监护人职责,需由亲属抚养监护的。

5、流动儿童随父母及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居住并取得公安部门颁发的暂住证,同时取得就业证明或工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的。

驻边防和海岛部队干部、支边干部、烈士的子女要求借读的,应予以妥善安排;华侨、港澳台籍同胞、在华工作的外籍专家的子女要求借读的,应给予照顾;接受外国学生就读按教育部《中小学接受外国学生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办理。借读学生收费标准应按国家有关要求执行。

第二十一条 适龄儿童借读,应向原户籍所在地学校申请,报乡镇人民政府(市直报市教育局普教科)批准,同时凭父母或其监护人所在单位证明和原校开具的初等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在外地入学批准书、综合素质评定报告单(一年级新生免)及在所要借读学校服务区内有居住条件的证明等向新居住地乡镇人民政府(市直向教育局普教科)申请借读,由乡镇人民政府(市直的由普教科)协调安排借读学校;或按新居地人民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持上述证明向住所附近上学提出申请,经学校同意后办理借读手续。学期中途一般不办理借读手续。借读生的审批权限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

第二十二条 适龄儿童、少年在新居地借读入学注册后,所在学校应为其建立临时学籍,发给《接受外地初等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入学注册证明》,注册证明由家长或其他监护人交(或由接受学校函寄)常住户籍所在地的小学作为已入学凭证。未入学的,由户籍所在地的学校报告当地政府,并协同依法对其家长或其他监护人进行动员或处罚。学校应建立服务区内流动人口的适龄子女登记制度。

第二十三条 借读学生完成初等义务教育规定年限的教育,可在借读学校领取完成初等义务教育证书。

五、休学和复学

第二十四条 因病需治疗、休养,经乡级以上医院证明、学校核准者,或有其他正当理由者,经学校同意并报市教育局普教科核准后,将学生休学情况记入学生电子档案方可办理休学,由学校出具休学证。休学期限,一般不超过下一学年始业日期,届时不能复学的,应再办理审批手续。学生在一学期内,因病或特殊情况请假缺课时间超过三个月,跟班学习有困难,可根据具体情况给予休学,复学时学校可据其实际学历程度并征求本人及家长或其他监护人意见后编入相应年级。

第二十五条 在休学期间,其学籍予以保留,但不得转入其他学校。休学期满或休学期未满请示复学者,持乡级以上医院康复证明,经学校审核批准后,可以复学。到期不办理复学手续的,应动员其按时复学。毕业年级学生休学或复学均需报市教育局普教科核准。

六、退学、辍学

第二十六条 小学属义务教育阶段,除因病或因故丧失学习能力者外,不允许学生退学。丧失学习能力必须退学的,其退学手续一律由市教育局普教科核准。

第二十七条 小学应防止未受完规定年限义务教育的学生辍学。在校学生未经学校准假不到校,学校应及时进行家访,查明原因,并采取适当措施,敦促其到校;经学校督促后,三日内仍不到校,学校应与其所在的村委会或居委会联系,共同动员其到校;学生一周内还不到校,学校应报告乡镇人民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并配合有关部门,依法使其复学,做好巩固工作。每个月底,学校应向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报告一次学生辍学情况,每一学期,学校应将学生辍学情况记入学籍表和学籍电子档案,并报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七、升级、跳级

第二十八条 小学实行年限教育,学生每学年末自然升入高一年级。

第二十九条 小学取消留级制度。随班就读的轻度视力、听力和智力等残疾的学生应列为特殊教育学生,另行登记造册,填写特殊教育学生学籍表,并安排其到相应年级学习。

第三十条 少数智力超常、操行优良、身体健康、参加高一年级考核学业成绩优秀的学生,经学生本人和其监护人申请,学校可准其提前升入相应年级学习,同时报县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由县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确定其是否达到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跳级应在学年度开学时进行。

八、毕业

第三十一条 小学对修完规定年限,或经批准跳级,确已修完全部课程的学生,发给完成初等义务教育证书。少数智力超常、操行优良、身体健康、参加毕业考试成绩优秀的学生,经本人和家长或其他监护人申请,报县级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后,学校可准予提前毕业,确定其达到了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九、奖励和处分

第三十二条 对德、智、体全面发展或某一方面有突出成绩的学生,应给予奖励。奖励等级可分班级奖、学校奖和上级领导部门奖。学生受到校级以上奖励,应记入学籍表。学校每学年评选一次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三好学生”。

第三十三条 学生严重违反《小学生守则》或学校有关规章制度以及社会治安条例,屡教不改者,应给予处分。处分学生需由班主任提出,经校务会议讨论、校长批准,并报教育主管部门备案。

处分分为警告、严重警告、记过三种。学校不得开除或劝退学生。对学生处分要事实清楚,要告知、允许学生申辩。学生处分不得张榜公布、不得召开学生大会宣布;学生对处分不服可以申诉。

学生在受处分后满一学期,确定已改正错误,进步显蓍者,经校务会议讨论、校长批准,可以撤销处分。处分撤消后,应及时将处分记录从学生个人学籍档案中撤出。

十、管理职能

第三十四条 普通小学学籍管理由地方政府所属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普通小学教育阶段学校的学籍管理工作由教育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指导、检查、处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都要指定专人负责学籍管理和从事学籍管理电子化工作。学校专门负责学籍管理的工作人员,要按照要求建立健全学生的电子档案并妥善保存,不得擅自填写、更改和公开学籍信息。学籍管理信息要按所授权限进行管理。学籍资料以学校为单位建档、管理,乡镇教育管理部门或中心小学负责全乡镇学籍管理。各小学应及时、认真地填写学生学籍登记表、健康检查表、体育合格情况登记卡等,并将其作为学生学籍档案,由教导处永久保存;学生学籍电子档案应及时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备案。小学生综合素质评定报告单于新学期开学后由学校收回,存入学生学籍档案。

学籍档案实行全省统一表式,由市或县(市、区)教育主管部门统一印制。具体要求由市教育主管部门确定。

学生学籍号一经编定,便不得变更,直至小学学段结束。除座位表外的各类表册均应以学籍号为序。

学生姓名不得任意更改。确需更换,须持盖有公安部门户籍专用章的证明,到市教育局普教科办理更名手续。

第三十五条 学生学籍表、学籍注册表均须在新生入学时建档、造册,由市教育局普教科验印后一式三份,市教育行政部门、乡镇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各存一份。

各学校要确定专人负责学籍档案的建设和管理,填写要认真、及时、完整,资料应齐全、规范、准确。

第三十六条 各校新生名册及学生转学、休学、复学、借读等学籍变动情况应于新学年开学一个月内报市教育局普教科审批、备案。学生入学情况学年统计应与教育年度统计工作同步进行,在学年开学后一个月内进行。学期统计应在学期开学后一个月内汇兑上报教育主管部门备案。

借读学生学籍由原学籍所在学校管理,借读学校建立临时学籍(内容同正式学籍),并注明借读字样,学生借读终止时,转原学籍所在学校登记、存档。

学生转学,由转出地教育主管部门将学生个人学籍档案直接交、邮寄或密封由学生自带转入地教育主管部门。

学校发生学生辍学、复学及转学、借读等情况,必须在一个月内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备案。

第三十七条 学生死亡、因故丧失学习能力的,由学校向教育主管部门提出报告(需附有关证明材料),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后注销其学籍,学校在学生电子档案中注明并上报教育主管部门。

学校或教育主管部门所出具的纸质学籍材料,必须按规定加盖学校和市教育主管部门公章方才生效。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为转学、休学、借读的学生涂改或重新制作学生学籍的有关信息和材料。

第三十八条 任何学校均不得私自接收没有学籍证明和转学、借读等手续的学生。

第三十九条 学生或监护人不按本规定办理有关手续,一经发现由有关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立即纠正处置。

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如有违反本规定行为,要查清事实,分清责任,对相关责任人予以教育帮助,情节严重的给予行政处分。

违反第三十七条规定的,要对学校法人代表和相关责任人做出行政处分。

民办学校接收没有入学、转学、借读手续学生的,视做管理混乱,教育行政部门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实施条例等有关规定处理。

第四十条 学生非正常死亡或发生重大事故,所在学校必须依据有关规定妥善处理,并立即向教育主管部门书面报告,同时在事件发生后24小时内上报省、市级教育行政部门。

第四十一条 凡弄虚作假,乱开转学证书、假初等义务教育证书、假三好学生证明、涂改学籍档案的,对直接责任人应给予纪律处分,违法者要依法惩处。

第四十二条 在执行本办法过程中,各乡(镇)的教育管理机构和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辅措施,但不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小学管理规程》相抵触,也不得违背本规定的基本原则。

第四十三条 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的学籍管理工作要加强管理,及时总结分析,纠正和处理学籍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十一、附则

第7篇

教学档案;作用;管理

学校档案是学校广大教职员工在教育教学工作、学校管理及其他各项工作和学习等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查考、利用价值的文字、图表和声像等多种形式、各类载体的原始记录,是全体师生员工智慧的结晶;学校档案形成于各个时期、各个方面,是反映学校历史面貌和发展轨迹的真实记录,是学校重要的信息资源,是历史的凭证,是学校的财富。

1.教学档案的内容

教学档案是指学校在教学管理和教学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载体的文件材料总和。科学、系统、规范的教学档案既是高校教学规律的基本要求,也是衡量学校教学质量和管理的重要标志。

2.教学档案的特点

教学档案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多样性的特点。这是由于教学管理和教学活动是一种很复杂的实践活动,它记录这一实践活动的教学档案内容和载体也是十分庞杂的、形式也是多样的。它不仅除了纸质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等外,还有录音、幻灯片、课件等记录材料。每个学校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方法等方面各有各的不同之处,它的教学与教学管理活动是一种专业性极强的活动,其书面及其他形式也表现出不同学科教学活动与教学管理的专业性。

教学档案具有系统性和周期性的特点。它的内容结构本身具有系统性,教学档案产生于教学实践和教学管理活动的各个环节之中,涉及各教学实践层次和管理层次,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每个新生入学到毕业离校整个过程中,都要系统的整理一系列完整的档案材料。教学档案的周期性表现为学期、学年、学制周期。在年度的划分主要以教学年度和学制年度进行管理,各个阶段共同构成完整的大循环周期,每届学生的培养过程就是一个教学周期。

教学档案还具有分散性和集中性的特点。由于教学业务活动和管理活动的分工,学校产生的教学材料往往会分散在各个教学部门,这就使得教学档案的产生部门得保存一定数量的档案,但必须按照统一性、集中性管理的原则,这就造成了学校、处室二级管理的局面,也就决定了学校教学档案管理的分散性与集中性并存的特点。

3.教学档案的作用

教学档案是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要发挥教学档案的作用,把教师平时在多项活动中的表现提供给学校领导,作为评估教师的依据,从而使学校领导在表彰或批评老师时不凭空臆断,使教师心悦诚服。

教学档案是提高师资水平的重要手段。每一位教师都有各自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形成许多教学经验。这些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都体现在教学档案中。利用教学档案,可以使新教师掌握教与学的方法,尽快地熟悉教学业务。

教学档案是评价学校管理水平、考核教师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的主要依据。学校领导和教育部门要经常注意检查、归纳和分析教学档案,既能从中发现一些问题,如学生的失学、失足、体罚学生等,又可以比较客观地评价学校的工作,从而总结经验教训,提高管理水平。同时根据教学档案记载的内容,还可以衡量教师的责任心、教学水平、分析判断能力和职业道德。

4.教学档案的有效管理

建立健全归档制度,确保教学档案的完整与安全。教学文件材料是由教与学两方面的文件材料转化而来的,其来源广泛而又分散,且绝大部分来源于从事教学第一线工作的教师和学生。由教学和学生本人撰写的文件材料,一般只有单份,不必经过任何收发渠道,也不要送交校系领导审查和登记,在没有收集之前,长期保存于教师和学生本人手中,极易散失。而且有些学校的档案部门还从未收集过这部分文件材料,即便进行收集,有很多老师也不愿意上交这部分材料。职能部门因工作需要,觉得归档后再用时找起来不方便,不愿及时将应归档的材料及时组卷归档,这样影响了教学档案的完整性,就使得教学档案很难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必须建立和健全教学档案的归档制度,这是做好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第一步。

5.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加强教学档案数字化建设

档案信息化是适应信息化时代的需要,以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以信息网络为基础,建立高校电子教学档案数据库,对学生成绩、教师业务档案等信息量大,经常查询利用应建立学生信息数据库和教师业务档案数据库对纸质的教学管理文件、教学计划、招生录取表等对其进行数字化,通过将传统的纸制档案转化为电子信息,完成“固化”档案资料到“活化”信息资料的转变。利用计算机技术存储、检索方便、便捷的在微机上直接查询和输出。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建立教学中相关文件、数据库及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网,使档案信息传递及时,通过网络向广大师生方便迅速地检查和查询所需的档案信息资料,为学校的教学改革和发展服务。

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实现教学档案效用最大化。档案管理人员明确档案工作人员既是专业人员,又是服务人员。在工作中取得广大利用者的信任,就要进行优质服务,充分利用大学中网络便利,把学生想知道的档案信息、毕业生论文等编制学生电子档案的形式开展服务使学生随时随地都可以在网上查询有关自己的信息,提高档案的利用率,对教学档案的内容分析研究,根据利用者需求编制参考资料,充分发挥教学档案的功能,服务教学第一线,以实现档案效用的最大化。

注重教学档案的材料整理,加强规范管理。教学档案档案建设是一项专业性强、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的系统性工程,每一环节都必须遵循标准化、规范化进行管理,首先,要明确教学档案建设内容,制定档案建设目标标准,明确教学材料归档要求。其次,建立教学档案定期检查和抽查制度。对每个阶段确定不同的检点,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最后,对提交的原始材料及统计数据要一致,对归档文件要以件为单位进行科学有效的装订、分类、排列、编号、编目、装盒,归档文件应齐全完整,立卷时的选择应尽可能结合教学工作,做到档案边形成边收集。

随着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教学档案是学校办学的参谋,管好教学档案是档案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档案管理人员和教育教学管理人员应充分认识到教学档案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意义,运用科学、规范的管理手段及现代化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使教学档案真正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得力助手。

[1]杨新萍.学校档案管理与利用.山西档案,2009.S1

第8篇

关键词 托幼机构 信息化 医教结合

中图分类号:R17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6-1533(2012)04-0050-02

闵行区电子健康档案(EHR)信息平台使居民健康档案兼有居民电子健康记录和电子病历的双重功能,是记录居民从出生到死亡生命全过程各项健康指标的集合。胎儿的健康记录依附于母亲的健康档案,一旦出生,他就拥有了自己的电子健康档案。闵行区电子健康档案的特点是一点采集、多点共享、综合利用,实现了健康信息的“在线”、“实时”、“连续”和“整合”。

1 学生健康管理信息网络的架构

学生健康管理信息系统包括学校概况、健康保健、疾病监测及查询分析等诸多内容,涵盖了学生健康的各个方面(计划免疫、儿童保健、口腔保健、健康体检、健康教育、体检提醒、心理咨询及视力检查)。管理信息系统有效整合了卫生及教育资源,使学生健康管理由原来的各自为政逐步转变成互联互通,从而达到信息利用的最大化;同时电子图表、曲线等直观智能化的数据分析,提高了政府、卫生、教育部门对学生健康问题的分析和决策能力,切实做到疾病的早发现、早干预,增强了健康管理的可及性和有效性,同时降低了干预成本。通过学生健康管理信息平台建设,使学校卫生由“单向服务”向“互动服务”、“传统经验管理”向“规范程序管理”、“单纯体检模式”向“全程健康管理模式”转变。

学生健康管理信息平台的主机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接闵行区卫生信息中心,并通过卫生信息中心与区各防治站所联网,服务终端延伸到辖区各托幼机构和中小学。根据使用权限,做到各司其职。从而形成从上至下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网络(图1)。

2 学生健康管理信息平台的模块及功能

2.1 学生健康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模块

学生健康管理信息系统包含基本信息、健康管理、疾病监测三大模块。

1)基本信息模块 按所属学年、社区、托幼机构、班级将幼儿基本信息逐一输入,同时将社区医生和保健老师的职务、姓名等基本信息输入,提高社区医生责任制服务的准确性。

2)健康管理模块 按所属学年、社区、托幼机构、班级等将婴幼儿计划免疫信息、儿童保健信息和学生健康体检信息逐一输入,针对学生查出的健康问题开展的窝沟封闭、视力矫正、健康教育、心理咨询等服务内容也一并输入,以便动态观察和健康干预。

3)疾病监测模块 该模块信息是由各托幼机构保健老师填报,保健老师记录婴幼儿疾病情况,晨检情况、意外伤害和幼儿因病缺课情况等。该模块还包括网上流行病学调查,告学生家长书、疾病随访表等,对儿童传染病的防范起到检测作用。

2.2 学生健康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

1)第一时间掌握儿童健康状况 学生健康管理信息系统由于实现全系统联网,根据各自应用权限各使用单位都可以进行有限的查询,大大提高了卫生信息的使用效率,从而达到信息利用的最大化;同时电子图表、曲线等直观智能化的数据分析,为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了依据。疾病预防控制部门通过学生健康管理信息系统可以第一时间了解社区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趋势,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疾病的干预。

2)有助于做好学校卫生管理 社区医院和托幼机构均安装了学生健康管理信息系统,社区医生在中心内可以通过该平台将幼儿计划免疫、儿童保健、口腔保健等健康情况录入该系统,实时了解幼儿的健康信息;保健老师在幼儿园内通过该平台得知幼儿的健康情况,还能定期告知社区医生幼儿的其他健康信息,如缺勤、传染病发生、事故发生等等,社区医生可以及时进行处置或提供建议。托幼机构健康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学生健康管理信息系统也同时降低了干预成本。不仅仅根据以上相关信息生成一系列报表,方便托幼机构保健老师与社区医生统计分析。社区医生可根据所属学年、社区、年级等选项进行详细查询,更有效的管理学生的健康档案信息,并可以对这些信息进行导出,打印等,将资料以文字档案形式保存。

3)提高了学校卫生管理的效率 通过“学生健康管理信息系统”可以每日上传当天指导,真正做到传染病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一旦发生传染病或儿童意外伤害等突发事件时,通过“学生健康管理信息系统”即刻传报至社区儿童保健条线及区疾控中心、区妇幼所,各部门接到托幼机构发生紧急事件的报告后,利用网络平台可以展开应急处置,如落实消毒、隔离等措施,真正做到第一时间处置。事后区疾控中心、区妇幼所还可利用网络平台对事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落实后续管理等。为孩子的健康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4)节约了卫生资源成本 “学生健康管理信息系统“将托幼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紧密连接在一起,托幼机构保健老师与社区医生资源共享,信息渠道快速畅通,达到简化程序的目的。通过网上交流、电子报表、实时查询,减少了以往靠人员往来,文书传送,既费时又费力,大大节约了卫生资源,工作效率明显提高。

3 问题和对策

由于学生健康管理信息平台刚刚上线,目前还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由于操作不熟练,经常发现数据丢失的现象;目前系统只能在社区医生与托幼机构老师之间互动,儿童家长尚不能进行查询;系统涵盖的内容还不广,例如自我体重管理、饮食和运动测评、学生生长发育曲线查询等还未建立;与三级医院和防站站所的联网还存在困难,该平台还未开通预约门诊和转诊服务;婴幼儿健康咨询尚未开通,有待在实践中加以不断完善。

第9篇

第二条普通高中学生学分认定的主体是普通高中。

第三条普通高中要成立学分认定委员会,并根据不同学习领域的特点设立若干学分认定小组。学分认定委员会成员由学校领导干部和骨干教师担任,校长是学分认定的第一责任人;学分认定小组成员由同学科或同课程内容的任课教师担任。

第四条普通高中认定学生学分须具备的条件是:学校已经开设、学生已经选修且经过考核已经达到课程标准要求的课程(模块)。

第五条学生修习的课程(模块)达到课程标准要求的条件是:

(一)学生修习时间要至少达到课程标准要求修习课时的4/5以上,其中,综合实践活动每个学分不低于15个课时;

(二)学分认定考试成绩合格;

(三)实验操作、日常作业(报告)、技能、参与过程(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表现等考核合格。

第六条学生按规定完成课程(模块)修习并经考试、考核后可填写学分认定申请表提出学分认定申请。

第七条对学生提出的学分认定申请,教学班任课教师要综合学生出勤情况、考试考核情况等进行审核,并提出是否予以认定的初步意见。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学分的认定,须有实践场所、服务对象单位的书面评鉴意见和学生在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过程的翔实记录。

第八条学分认定委员会下设的学分认定小组对任课教师提出的初步意见和学生相关资料进行复审,向学分认定委员会提出是否认定学分的意见。

第九条学分认定委员会召开全体会议,确定是否认定学分。

第十条学分认定委员会主任签署认定意见。

第十一条公告获得学分的学生名单。对不能获得学分的学生,学分认定委员会要书面向学生通知原因。

第十二条未获学分认定的学生对学校认定意见如有异议,可在得到通知之日起15日内向学校学分认定委员会提出复议申请。学校学分认定委员会自接到学生复议申请之日起15日内召集有关教师、认定小组复议,作出决定并通知相对学生。学生对学校给予其他学生的学分认定如有异议,可以书面向学校学分认定委员会反映,阐明提出异议的理由并有权得到答复。

第十三条学生因学分认定考试成绩不合格而不能获得学分的,可以申请补考或申请参加其他教学班相同学习模块的考试。补考时间由学校安排。补考或参加其他教学班相同学习模块的考试不得超过2次,仍不及格者,可申请重修、改修或放弃(必修课程和有必修学分要求的选修课程不得放弃,选修课程中要求获得必修学分的模块有其他选择的除外)。重修要在接到不认定学分的通知后1年之内完成,重修所用时间不得与先前修习所用时间累加。同科课程(模块)重修不得超过两次。学生因修习时间不足不能获得学分的,可在补足修习时间后认定。

第十四条参加省级以上学科竞赛且成绩特别优秀的学生,经个人申请、学校批准,其相应学科的必修课程可以免听部分或全部学时,但不可免考。

第十五条普通高中不得奖励学生学分。学生学习成绩特别优秀,或在某一方面表现特别突出,可在普通高中学生发展评价报告相应栏目予以真实记录。

第十六条本省普通高中之间学生所得学分可以互认。跨省转学的学生,其学分是否被承认,依据转入省(市、区)的规定确定。普通高中学生经学校同意在高等院校、职业学校修习的课程可以作为学分认定的依据。

第十七条学分认定情况要分别记入学校学分认定档案(包括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普通高中学生发展评价报告。学生学分认定档案内容应包括学生在该课程(模块)修习过程中所用时间(课时)、考试、考查、考核成绩、学分认定时间(年、月)等。

第十八条学校要建立和逐步完善学分认定的工作制度并严格执行。特别要建立学分认定的诚信制度。学校要为任课教师、学分认定小组成员、学分认定委员会成员建立诚信档案。在学分认定工作中有弄虚作假行为的,要及时通报批评,造成恶劣影响的,要暂停或终止其学分认定资格。

第十九条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对辖区内有行政管理隶属关系的普通高中学校的学分认定工作进行指导监督。

第二十条省、市教育行政部门要对普通高中学分认定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评估。

第二十一条文化课学习领域科目学分认定质量的检查评估以学生学业水平考试为主要手段;其他学习内容学分认定质量以学校为单位,采用验证、访谈、考试考查、试题试卷分析等方法进行检查评估。学分认定质量检查评估的依据是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第二十二条省、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定期公告普通高中学分认定质量情况。学分认定质量的检查评估结果作为评价普通高中贯彻教育方针和课程方案情况及其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同时作为评估普通高中是否达到合格学校标准,达到省、市级规范化学校或国家及省级示范性学校的重要依据。对学分认定工作存在严重问题的学校,视其情节轻重,分别给予通报批评、警告、暂停认定资格、取消认定资格,直至责令停止招生的处罚。

第二十三条获得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最低毕业要求学分,是学生毕业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必要条件。

第二十四条普通高中学生毕业的条件是:

(一)学生每学年在每个学习领域都必须获得一定学分;

(二)3个学年必须获得116个必修学分(包括研究性学习活动15学分,社区服务2学分,社会实践6学分),在选修课程II中要至少获得6个学分,总学分达到144个;

(三)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合格;

(四)基础素养评定合格。

第二十五条普通高中要按照本规定制定学校相关实施细则。

第10篇

第一条为规范高等学校档案工作,提高档案管理水平,有效保护和利用档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其实施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高等学校档案(以下简称高校档案),是指高等学校从事招生、教学、科研、管理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学生、学校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载体的历史记录。

第三条高校档案工作是高等学校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学校应当加强管理,将之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

第四条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全国高校档案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高校档案工作。

国家档案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档案行政部门在职责范围内负责对高校档案工作的业务指导、监督和检查。

第五条高校档案工作由高等学校校长领导,其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国家关于档案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批准学校档案工作规章制度;

(二)将档案工作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促进档案信息化建设与学校其他工作同步发展;

(三)建立健全与办学规模相适应的高校档案机构,落实人员编制、档案库房、发展档案事业所需设备以及经费;

(四)研究决定高校档案工作中的重要奖惩和其他重大问题。

分管档案工作的校领导协助校长负责档案工作。

第二章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

第六条高校档案机构包括档案馆和综合档案室。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高等学校应当设立档案馆:

(一)建校历史在50年以上;

(二)全日制在校生规模在1万人以上;

(三)已集中保管的档案、资料在3万卷(长度300延长米)以上。

未设立档案馆的高等学校应当设立综合档案室。

第七条高校档案机构是保存和提供利用学校档案的专门机构,应当具备符合要求的档案库房和管理设施。

需要特殊条件保管或者利用频繁且具有一定独立性的档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立分室单独保管。分室是高校档案机构的分支机构。

第八条高校档案机构的管理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档案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综合规划学校档案工作;

(二)拟订学校档案工作规章制度,并负责贯彻落实;

(三)负责接收(征集)、整理、鉴定、统计、保管学校的各类档案及有关资料;

(四)编制检索工具,编研、出版档案史料,开发档案信息资源;

(五)组织实施档案信息化建设和电子文件归档工作;

(六)开展档案的开放和利用工作;

(七)开展学校档案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

(八)利用档案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发挥档案的文化教育功能;

(九)开展国内外档案学术研究和交流活动。

有条件的高校档案机构,可以申请创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第九条高校档案馆设馆长一名,根据需要可以设副馆长一至二名。综合档案室设主任一名,根据需要可以设副主任一至二名。

馆长、副馆长和综合档案室主任(馆长和综合档案室主任,以下简称为高校档案机构负责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热心档案事业,具有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经历;

(二)有组织管理能力,具有开拓创新意识和精神;

(三)年富力强,身体健康。

第十条高等学校应当为高校档案机构配备专职档案工作人员。

高校专职档案工作人员列入学校事业编制。其编制人数由学校根据本校档案机构的档案数量和工作任务确定。

第十一条高校档案工作人员应当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具备档案业务知识和相应的科学文化知识以及现代化管理技能。

第十二条高校档案机构中的专职档案工作人员,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或者职员职级制,享受学校教学、科研和管理人员同等待遇。

第十三条高等学校对长期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档案工作人员,应当按照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防止职业中毒事故的发生,保障其依法享有工伤社会保险待遇以及其他有关待遇,并可以按照有关规定予以补助。

第三章档案管理

第十四条高等学校应当建立、健全档案工作的检查、考核与评估制度,定期布置、检查、总结、验收档案工作,明确岗位职责,强化责任意识,提高学校档案管理水平。

第十五条高等学校应当对纸质档案材料和电子档案材料同步归档。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是:

(一)党群类:主要包括高等学校党委、工会、团委、派等组织的各种会议文件、会议记录及纪要;各党群部门的工作计划、总结;上级机关与学校关于党群管理的文件材料。

(二)行政类:主要包括高等学校行政工作的各种会议文件、会议纪录及纪要;上级机关与学校关于人事管理、行政管理的材料。

(三)学生类:主要包括高等学校培养的学历教育学生的高中档案、入学登记表、体检表、学籍档案、奖惩记录、党团组织档案、毕业生登记表等。

(四)教学类:主要包括反映教学管理、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等活动的文件材料。按原国家教委、国家档案局的《高等学校教学文件材料归档范围》((87)教办字016号)的相关规定执行。

(五)科研类:按原国家科委、国家档案局的《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暂行规定》(国档发〔1987〕6号)执行。

(六)基本建设类:按国家档案局、原国家计委的《基本建设项目档案资料管理暂行规定》(国档发〔1988〕4号)执行。

(七)仪器设备类:主要包括各种国产和国外引进的精密、贵重、稀缺仪器设备(价值在10万元以上)的全套随机技术文件以及在接收、使用、维修和改进工作中产生的文件材料。

(八)产品生产类:主要包括高等学校在产学研过程中形成的文件材料、样品或者样品照片、录像等。

(九)出版物类:主要包括高等学校自行编辑出版的学报、其他学术刊物及本校出版社出版物的审稿单、原稿、样书及出版发行记录等。

(十)外事类:主要包括学校派遣有关人员出席国际会议、出国考察、讲学、合作研究、学习进修的材料;学校聘请的境外专家、教师在教学、科研等活动中形成的材料;学校开展校际交流、中外合作办学、境外办学及管理外国或者港澳台地区专家、教师、国际学生、港澳台学生等的材料;学校授予境外人士名誉职务、学位、称号等的材料。

(十一)财会类:按财政部、国家档案局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财会字〔1998〕32号)执行。

高等学校可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确定归档范围。归档的档案材料包括纸质、电子、照(胶)片、录像(录音)带等各种载体形式。

第十六条高等学校实行档案材料形成单位、课题组立卷的归档制度。

学校各部门负责档案工作的人员应当按照归档要求,组织本部门的教学、科研和管理等人员及时整理档案和立卷。立卷人应当按照纸质文件材料和电子文件材料的自然形成规律,对文件材料系统整理组卷,编制页号或者件号,制作卷内目录,交本部门负责档案工作的人员检查合格后向高校档案机构移交。

第十七条归档的档案材料应当质地优良,书绘工整,声像清晰,符合有关规范和标准的要求。电子文件的归档要求按照国家档案局的《电子公文归档管理暂行办法》以及《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GB/T18894-*2)执行。

第十八条高校档案材料归档时间为:

(一)学校各部门应当在次学年6月底前归档;

(二)各院系等应当在次学年寒假前归档;

(三)科研类档案应当在项目完成后两个月内归档,基建类档案应当在项目完成后三个月内归档。

第十九条高校档案机构应当对档案进行整理、分类、鉴定和编号。

第二十条高校档案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档案局《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确定档案材料的保管期限。对保管期限已满、已失去保存价值的档案,经有关部门鉴定并登记造册报校长批准后,予以销毁。未经鉴定和批准,不得销毁任何档案。

第二十一条高校档案机构应当采用先进的档案保护技术,防止档案的破损、褪色、霉变和散失。对已经破损或者字迹褪色的档案,应当及时修复或者复制。对重要档案和破损、褪色修复的档案应当及时数字化,加工成电子档案保管。

第二十二条高校档案由高校档案机构保管。在国家需要时,高等学校应当提供所需的档案原件或者复制件。

第二十三条高等学校与其他单位分工协作完成的项目,高校档案机构应当至少保存一整套档案。协作单位除保存与自己承担任务有关的档案正本以外,应当将复制件送交高校档案机构保存。

第二十四条高等学校中的个人对其从事教学、科研、管理等职务活动所形成的各种载体形式的档案材料,应当按照规定及时归档,任何个人不得据为己有。

对于个人在其非职务活动中形成的重要档案材料,高校档案机构可以通过征集、代管等形式进行管理。

高校档案机构对于与学校有关的各种档案史料的征集,应当制定专门的制度和办法。

第二十五条高校档案机构应当对所存档案和资料的保管情况定期检查,消除安全隐患,遇有特殊情况,应当立即向校长报告,及时处理。

档案库房的技术管理工作,应当建立、健全有关规章制度,由专人负责。

第二十六条高校档案机构应当认真执行档案统计年报制度,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报送档案工作基本情况统计报表。

第四章档案的利用与公布

第二十七条高校档案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公布档案。未经高等学校授权,其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无权公布学校档案。

属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对外公布:

(一)涉及国家秘密的;

(二)涉及专利或者技术秘密的;

(三)涉及个人隐私的;

(四)档案形成单位规定限制利用的。

第二十八条凡持有合法证明的单位或者持有合法身份证明的个人,在表明利用档案的目的和范围并履行相关登记手续后,均可以利用已公布的档案。

境外组织或者个人利用档案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第二十九条查阅、摘录、复制未开放的档案,应当经档案机构负责人批准。涉及未公开的技术问题,应当经档案形成单位或者本人同意,必要时报请校长审查批准。需要利用的档案涉及重大问题或者国家秘密,应当经学校保密工作部门批准。

第三十条高校档案机构提供利用的重要、珍贵档案,一般不提供原件。如有特殊需要,应当经档案机构负责人批准。

加盖高校档案机构公章的档案复制件,与原件具有同等效力。

第三十一条高校档案开放应当设立专门的阅览室,并编制必要的检索工具(著录标准按《档案著录规则》(DA/T18-1999)执行),提供开放档案目录、全宗指南、档案馆指南、计算机查询系统等,为社会利用档案创造便利条件。

第三十二条高校档案机构是学校出具档案证明的唯一机构。

高校档案机构应当为社会利用档案创造便利条件,用于公益目的的,不得收取费用;用于个人或者商业目的的,可以按照有关规定合理收取费用。

社会组织和个人利用其所移交、捐赠的档案,高校档案机构应当无偿和优先提供。

第三十三条寄存在高校档案机构的档案,归寄存者所有。高校档案机构如果需要向社会提供利用,应当征得寄存者同意。

第三十四条高校档案机构应当积极开展档案的编研工作。出版档案史料和公布档案,应当经档案形成单位同意,并报请校长批准。

第三十五条高校档案机构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如举办档案展览、陈列、建设档案网站等),积极开展档案宣传工作。有条件的高校,应当在相关专业的高年级开设有关档案管理的选修课。

第五章条件保障

第三十六条高等学校应当将高校档案工作所需经费列入学校预算,保证档案工作的需求。

第三十七条高等学校应当为档案机构提供专用的、符合档案管理要求的档案库房,对不适应档案事业发展需要或者不符合档案保管要求的馆库,按照《档案馆建设标准》(建标103-*8)的要求及时进行改扩建或者新建。

存放档案应当设有专门库房。

存放声像、电子等特殊载体档案,应当配置恒温、恒湿、防火、防渍、防有害生物等必要设施。

第三十八条高等学校应当设立专项经费,为档案机构配置档案管理现代化、档案信息化所需的设备设施,加快数字档案馆(室)建设,保障档案信息化建设与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同步进行。

第六章奖励与处罚

第三十九条高等学校对在档案工作中做出下列贡献的单位或者个人,给予表彰与奖励:

(一)在档案的收集、整理、提供利用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

(二)在档案的保护和现代化管理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

(三)在档案学研究及档案史料研究工作中做出重要贡献的;

(四)将重要的或者珍贵的档案捐赠给高校档案机构的;

(五)同违反档案法律法规的行为作斗争,表现突出的。

第四十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高等学校应当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造成档案损坏、丢失或者擅自销毁档案的;

(二)违反保密规定,擅自提供、抄录、公布档案的;

(三)涂改、伪造档案的;

(四)擅自出卖、赠送、交换档案的;

(五)不按规定归档,拒绝归档或者将档案据为己有的;

(六)其他违反档案法律法规的行为。

第七章附则

第四十一条本办法适用于各类普通高等学校、成人高等学校。

第四十二条高等学校可以根据本办法制订实施细则。

第11篇

一、完善家长学校组织建设,加强家长学校组织管理

一所健全的家长学校,必须有完善的组织机构。我们学校的做法是:成立家长学校委员会和家长学校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学校校长,由副校长、副书记任家长学校的副校长,由班主任教师担任家长学校的的班主任。家长学校为教师和家订教材。在每学年制定学校的工作计划时,家长学校工作以最为重要一项纳入学校工作日程并全面落实。家长学校发展规划纳入学校总体发展规划之中。建立并逐步完善了家长学校管理的各种制度,如,我们学校制订了:《家长学校管理制度》、《家长学校工作制度》、《家长学校教师备课制度》、《家长委员会章程》、《家长学校优秀家长评比表彰办法》等。学校需要定期召开家长学校工作会议、家长委员会会议;定期开展家长学校授课活动,每学期不少于两次。家长学校活动做到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有教材、有教师、有活动、有记载、有档案。家长学校工作情况纳入教师考核项目。

二、改善家长学校办学条件,加强家长学校保障措施

学校确定教室作为家长学校的中心办学地点,教室要配备有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设备,授课教师必须使用课件。改善家长学校的办学条件以后,也提高了家长学习的兴趣。学校组织退休教师、班主任、优秀家长、骨干教师为家长学校教师队伍主要成员,按教学计划、进度,安排授课内容和主讲教师。领导、教师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家长学校工作做到有计划、有目标、有任务、有措施、有成效。学校在每学年都要收集优秀家长学员汇报材料和家教成果展示材料。表彰一部分优秀家长,为他们颁发荣誉证书、家教图书等作为奖品,不断提高家长参与家长学校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三、加强家长学校教学管理,提升家长学校办学质量

每学期家长学校校务委员会都要召开专题会议,依据教师和学员特点制订相应的教学安排和计划,确保每次授课都有内容、有方法、有效果。开展扎实有效的教学活动,提高家长学校工作的实效。

我们学校结合清河区的特点,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定期组织家长学校教师培训,在教学中教师根据教材,结合班级学生实际、学员特点和社会动态等相关因素,及时调整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提高教学效果。组织教师分组进行集体备课,对每一节课进行综合评析,多提建设性意见,要求有针对性,确实能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有效的教育方法,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备好课,才能上好课,学校领导必须提高对备课环节的认识,认真组织教师备课。要求教师认真上好每一节课,不让家长无获而归。

加强领导听课评课。每位领导分别带领一个教研组,对任课教师进行指导,督促其在教学方法上有所改进,提高上课水平。推行家长自学活动。在每次上课的时候,教师都要有针对性的留一些自学作I,并教给其自学方法,指导家长进行自学。

四、注重家长学校办学效益,促进家长学校特色发展

我校每学期保证至少两节授课,每次授课家长到课率均达到90%以上。越来越多的家长积极地学习家教知识,坚持书写心得体会,认真地做好家教经验总结,在总结反思中提高育子水平。

第12篇

以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针,进一步加强科学管理,努力办好家长学校,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促进家校联系;广开社会育人渠道,坚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者有机结合,互相补充,协调发展;融思想性、知识性、实践性于一体,积极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的教育体系,依靠全体教师的努力及全体家长的支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二、工作目标

1.学校整体形象提高来促进学校家庭教育工作的提升。

2.开展主动与家长沟通的家访活动。

3.把脉家长的需要。为家长解决在教育孩子方面的困惑,找出原因,引导家长找到最好的教育策略,实现教育的最优化。

4.开辟多种渠道,夯实家长学校的管理。

5.采用多种形式,丰富家长学校的活动。

三、具体要求与措施

(一)抓好组织领导,切实提高全体教师及家长的家教理论水平。

1.组织落实。健全组织机构,成立年级、学校家长学校委员会,每学期召开一次到二次家长委员会的会议,研究当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动态,商讨办好家长学校的措施和方案,及时反馈家教信息,收集并反映家长对学校工作的建议和意见,协调并参与学校管理,进一步提高管理的实效。

2.学校定期组织领导班子及教师队伍学习家庭教育的理论及方法途径,研究相应的教育内容,针对各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开展授课活动,及时听取家长意见,不断改进工作。

3.借助《家教园地》和学校网络平台,开辟名人家教和专家谈家教等专栏,帮助家长了解当前家庭教育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明确新形势下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了解当今的孩子有哪些迫切的需要,从而从孩子的需要出发,从家庭教育的实际出发,加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

(二)抓常规管理,切实提高家长学校的办学质量。

1.充分发挥各年级组的作用,把工作做实、做细。每个年级组定期授课,并针对各个时期的集中问题进行分解总结,指导好家长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教学和对孩子的教育工作。各年级组组长为本年级家长委员会主任,另配备由家长推举产生的12名家长委员会委员,其中主任、副主任各一人,其余为委员;班主任担任家长学校的辅导员,下班班主任积极配合做好家长学校的各项工作,各司其职,认真授课,做好课后小结,注意搜集学员意见并及时向领导小组反映。

每学期每班授课不少于二次,并通过各种方式,如讲座、观看视频、座谈会、交流发言等。普及家庭教育的科学知识,指导家长为孩子创造一个学习型、宽松、和谐的家庭环境,以利于孩子身心全面发展。

2.开展好家长和家庭教育专题征文的评选活动,最大限度地引导家长学习教育理论及心理学的教育观点,配合学校共同实现科学育人。为了进一步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引导、指导、教育孩子的作用,开展好家长和家庭教育专题、经验征文的评选活动,评选比例为班级学生人数的5%左右,通过评选优秀家长活动推动我校的教育格局建设。

3. 开展多种形式教育活动,丰富家长学校内容

(1)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和网络教育手段,组织家长点击学校的教育教学网站,帮助家长深入仔细地了解学校。

(2)聘请家庭教育获得成功,具有丰富经验的家长到校为家长学员们传经送宝,进行经验介绍。

(3)举行年级的家长开放半日活动,组织家长共同参与学校或班级的有关教学活动,引导家长配合学校共同教育好孩子,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4)开展学习型家庭的创建活动,努力营造书香家庭,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4. 强化家校联系工作

教师应主动走向学生,走向家庭,走向家长,以教师强烈的工作责任心赢得家长的信任,进一步提高家访的质量和效果。将下列类型的家庭作为家访工作的重点来抓:(1)外来民工子女。这些家长无暇顾及教育子女的义务,老师家访找不到,家长学校活动没时间,对这样的家长要采用电话或书信的形式联系,强化家庭教育的意识和责任。(2)单亲家庭子女。这类家长多数在心理上有一定障碍,与之交往时把尊重对方、理解对方作为前提,教师要明确提出科学、阳光培育孩子的家教方法。(3)经济困难家庭、学习有障碍的同学。对这样的家庭,班主任要向学校反映情况,以便给予援助,帮助学生树立自强自立,拼搏向上的精神。

5.进一步做好家长学校的资料积累工作。做到六有,即:有家长学校,有家长学校组织网络,有教材,有教学计划,有讲师队伍,有家长学校工作计划、记录、总结。各种表格齐全。档案资料规范。

(三)切实加强指导管理,提高办学水平

1.充分发挥家长学校和家长委员的监督参与职能,家长学校领导小组成员和家长委员会要经常开会,分析新形势下学校管理存在的问题,探讨交流相关对策。

2.根据不同年段的学生安排具体的教学内容,做到有计划,有序列地进行,使教学内容序列化,系统化。并且要求认真备课,力求课上得精彩、实用。

3.家长学校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讲座、经验交流、问卷调查、致家长的公开信等多种方式。

4.办好校刊《家校园地》,每月一期,人手一份,架起家桥之间的桥梁。在家长中广泛征集家庭教育经验论文,并评奖择优刊登在《家校园地》上,并积极向各专刊推荐。

四、具体安排

一、二月份:1.做好2015年度家长学校的工作总结;2.认真做好2016年度家长学校工作计划;3.各年级组(班)做好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家长学校授课、家长会各项资料的整理、上报、存档;4.发放《家校园地》校刊,精心布置寒假工作,积极组织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

三月份:1.留守学生的关爱活动。2.一年级学生的家长半日开放活动。

四月份:组织开展一次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印发《家校园地》。

五月份:1.结合51国际劳动节、母亲节和516国际家庭日,组织开展我爱我家征文比赛活动;2. 召开六年级学生家长会,针对六年级学生学习、青春期教育、升学等问题进行集中授课。其他年级组组织召开一次家长会,着重结合期中检测情况进行家庭教育指导。

六月份:1.做好家长学校学员培训检测工作,并进行学期工作总结。2.各年级组织开展优秀家长、好家长评选。 3.六年级学生考前心理辅导讲座。

七、八月份:1.做好各班级家长学校的学年度考核工作和暑假安排,发放《家校园地》;2.整理家长学校学年度档案资料的存档工作;3.积极筹备新学年的各项准备工作;4.学校做好校级评选表彰,同时择优推荐参加县级评选。

九月份:1.组织好新学年开学各项工作;2.筹建一年级家长学校委员会,召开一年级家长学校委员会会议,讨论家长学校有关问题;3. 家长学校开学典礼,组织开展新学年家长学校第一次授课活动,重点是养成教育、家长如何配合、教师的任务,使学生迈好入学的第一步。4.在家长的配合下,组织一年级新生教育教学常规训练(开学前)。

十月份:1. 组织开展我爱家乡手抄报评选活动;2.组织学生参加语言文字社会调查实践活动。3.举办家长学校第一次集中授课活动。

十一月份:1.召开各年级班家长会; 2.发放《家校园地》;3.组织开展一次家访活动。

十二月份:1.举办第二届校园阳光体育艺术节,邀请部分学生家长参与;2.认真做好2016年度家长学校工作总结;3.在分析总结本年度家长学校工作的基础上,思考2017年度家长学校工作计划。

2016年幼儿园家长学校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可见,教育好幼儿既是幼儿园的任务,也是家庭的责任。而幼儿园教育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幼儿园与家庭的联系,取决于家庭能否与幼儿园配合共同教育好幼儿。因此,我园努力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指导,以幼儿园园务工作计划为导向,通过多途径的沟通交流方式及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将幼儿园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结合起来,让家长全面了解幼儿园的保教工作,了解幼儿教育目的、内容与方法,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形成1+1〉2的教育合力。

二、工作目标:

1、进一步健全家委会管理机构,参与园所管理。

2、探索创新家园互动的有效策略,增强教师为家长服务的意识和与家长沟通的艺术性,构建民主、和谐的家园关系 。

3、充分挖掘与利用家庭、社区教育资源,为幼儿教育服务。

三、具体措施:

(一)进一步健全家委会管理机构,参与园所管理

1、幼儿园要建立家长委员会管理机构,成立新一届家长委员会,园长为会长,教研组长、保健老师和各班级家长委员会代表均为园部家委会成员。

2、建立家委会QQ群。要求班级家委会成员与成员之间,成员与班主任教师之间建立QQ群,园级家委会成员与园长之间建立QQ群,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桥梁作用,参与管理和督查幼儿园各方面的工作,提高办园质量。

3、园级家委会每学期两次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研究当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动态,及时反馈家教信息,收集并反映家长对学校工作的建议和意见,随机对幼儿园卫生、安全、食堂工作、教育教学、家长工作等方面工作进行检查,协调参与学校管理,参与幼儿园各重大活动的筹办和策划工作,真正为幼儿园的发展献计献策。

(二)探索创新家园互动的有效策略,增强教师为家长服务的意识和与家长沟通的艺术性,构建民主、和谐的家园关系 。

家园只有协调一致,才能形成教育合力,取得更好的教育成效。因此,本学期,我们将继续通过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家园互动活动,来不断创新探索家园共育策略。

1、办好家长学校,定期开展各类讲座。

根据家长的不同特点,以集中教学和分班教学相结合的形式,开展灵活多样的家庭教育指导活动。一学期家长来园活动不少于4次,授课内容紧紧围绕提高家长教养素质为中心,组织家长有系统地学习,更新教育观和人才观。举办家庭教育讲座,针对目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专题讲座,以生动的事例,深入浅出的剖析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了解成功的家庭教育案例,帮助家长学习科学的育儿方法,为家长解惑,满足家长教养的需求。每次活动遵守签到制度,确保每次活动家长到会率不低于90%,家长受教育面达95%。

2、满足家长需要,向家长开放半日活动,全面了解幼儿园的教育情况

为了让家长进一步了解孩子在园发展情况,我们以年级组为单位,每学期定期开放一次半日活动,让更多的家长了解各年龄段幼儿的年龄特点、教育方法、教育目标,了解自己孩子在群体中的表现。如:做操、吃点心、上课等环节家长们看到了在另一个环境中自己的孩子的表现,也通过家长开放日,家长懂得了怎样和教师主动配合,取得教育的一致性,同时也拉近老师和家长之间的距离,形成教育合力,有效地促进幼儿发展。

3、家访活动,建立幼儿、家长、老师三者之间的亲切感和信任感。

(1)做好幼儿实地家访工作。开学初,要求教师对新生做好实地家访工作,注意沟通方式,树立为家长服务的思想,把家长作为平等的合作伙伴,真心实意做家长的朋友,耐心倾听他们的意见,切实帮助家长解决在育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时要换位思考,对家长产生的急躁情绪及冲动要冷静思考,学会体谅。只要我们态度诚恳,方法得当,就一定能赢得广大家长的拥护、支持。认真填写好上门家访记录。

(2)做好随机家访工作。教师充分利用接送孩子的时间与家长沟通孩子在园在家的情况表现,认真填写家访记录。

4、利用网络平台,增进家园联系

继续发挥网络的作用,将网络作为教师与家长有效融合、密切联系的快捷通道。在以往实践摸索的的基础上,进一步建设好幼儿园网页,并结合锡山区朝阳网上家长学校网络平台做好以下工作:

(1)网络平台宣传。为了确保通过网络进行深入全面的家长工作,实现家园沟通、优化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达成双赢的目的,一方面网管员认真做好平台的维护和正常使用工作,确保运行正常。另一方面,我们发动教师通过各种方法向家长,尤其是新生家长宣传这一交流、互动的载体,让家长借助平台,了解幼儿园教育教学,并能积极参与育儿知识咨询和经验交流活动。

(2)丰富网络内容。幼儿园家长工作的目的在于:实现家园相互配合同步教育,促进幼儿素质提高。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使家长及时、全面的了解幼儿园教育目标,从而配合幼儿园进行教育。为此,我们要利用网络平台做到 五公布:1、每月公布主题活动计划和目标,让家长对孩子本月的保教目标早知道。2、每周向家长公布周计划。家长只要轻轻点击鼠标就可以了解本周教学重点,看了请您配合一栏,就明白了请家长协助完成的目标。3、公布幼儿的活动照片,帮助家长清晰地了解孩子在园的情况。4、每周公布一周菜谱,让家长了解到孩子在园的饮食搭配,同时为家庭饮食结构的补充提供依据。5、及时公布幼儿园重大的活动信息,让家长了解幼儿园园所动态、重大活动、幼儿发展等情况。

(3)创建班级qq群。为了让家长和老师、家长与家长之间能更快捷更直接的交流,我们要求各班创建一个qq群,这样,老师可以第一时间把孩子活动的照片发给家长,家长也可以提出一些困惑供大家探讨,也可以相互之间分享育儿经验与心得。

5、开展家长助教活动

家长是幼儿园老师的合作伙伴,有许多家长也是幼教专家,而且他们拥有的各种专业知识技能和特长,是幼儿园可利用的、宝贵的教育资源。而家园合作共育更有利于学前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儿童的健康成长,为此我们要充分挖掘家长的宝贵教育资源,尝试开展家长助教日活动,将家长请到幼儿园的课堂,让他们临时担任孩子们的老师,给孩子们上课,和孩子们游戏、讨论。讲他们最熟悉的专业知识,讲他们工作的重要性和人们生活的关系,还有他们工作的乐趣、工作的辛苦及他们工作中有趣的人和事。

6、开展甘露童韵游戏节活动,增进亲子之情,提高幼儿民间艺术文化素养。

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组织开展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民间游戏,我们要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开展民间游戏的能力。

7、做好问题儿童的家长工作。针对问题儿童采用个案跟踪记录研究的方法,促进问题儿童的健康成长。针对某一方面的问题让家长有目的地观察和记录幼儿在家里的情况表现(以文字的形式),并在第一时间内反馈给教师,针对家长记录情况认真分析原因填写好个案追踪记录表。

8、用好幼儿成长档案。各班根据主题的开展情况,按时收发,让家园双方都能及时了解孩子在园、在家生活、学习、健康等方面的情况。

9、鼓励家长平时积极配合幼儿园的各类工作。

许多幼儿园工作和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仅靠幼儿园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要积极争取家长和社区的大力配合,如环境布置的材料收集,教学活动操作材料的准备,自然角的创设,社区活动的开展,幼儿成长档案的建立等都离不开家长的大力支持。老师要不断提高与各类家长的沟通技巧,班级家长工作要讲究方式方法,提高家长工作艺术,特别是对待个别特殊家长,更要想方设法做细工作,耐心解释,要顾全大局,让每一个家长都全方位地了解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了解孩子、参与活动、参与评价,从而提高家长的教育自觉性,成为幼儿园教育的好伙伴。同时引导家长积极撰写家教心得,开展家教论文评比,并利用网站、家教小报进行宣传。

三、充分挖掘与利用家庭、社区教育资源,为幼儿教育服务

1、挖掘家长资源,壮大教育队伍

9月份我们将通过推荐、审核、筛选成立新一届园、班级家长委员会,以此来壮大我们的队伍。我们将选择来自不同行业,具有不同特长的年轻家长将从保教、卫生保健到健康安全等各项工作参与幼儿园的管理和监督,认真听取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建议,并逐项研究,落实解决。同时,我们将发动教师对本班家长的学历、兴趣、特长、工作性质等进行全面调查,并建立家长资源信息库,记录有利于幼儿园主题活动或课题研究活动开展的家长信息,然后根据家长的特点,邀请家长到幼儿园当老师,设计组织活动或给幼儿表演等。还可以讲他们最熟悉的专业知识,讲他们工作的重要性和人们生活的关系,还有他们工作的乐趣、工作的辛苦及他们工作中有趣的人和事,从而使孩子们开阔眼界,获得社会知识和经验,促进认知和社会性发展。

2、利用社区资源,拓展教育外延

《纲要》指出:充分利用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

我园地处甘露镇中心,附近有医院、商场、邮局、银行、超市、理发店等周边资源,这些资源既为我们实施相关主题活动提供了真实的场景,又是我们带领幼儿认识社会、认识生活、积累生活经验的活教材。因此,我们利用家长和社区教育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走出去、请进来的活动。如:组织幼儿到户外春游,重阳节到敬老院联欢,还利用节日,带领幼儿走向社会,体验民间文化习俗;三八节请妈妈来园助教,请交警大队、消防大队、医保人员来园进行安全教育,举行紧急疏散安全演练等,还每学期每班发动多名家长志愿者来园为孩子组织教育活动以及协助值班老师、保安做好安全维护工作。

四、具体安排:

九月份:

1、制定本学期家长工作计划。

2、各班家访,了解班内幼儿基本情况。

3、成立新一届园部、班级家长委员会,并召开第一次会议。

4、召开小班新生家长学校活动,讲座《引领幼儿融入幼儿园》。

5、开通班级网络平台,更新相关信息。

6、各班重新布置家长园地。

7、完善幼儿家长接送卡。

8、启动家长志愿者活动,填写好申报表。

十月份:

1、社区早教基地活动:走进敬老院。

2、印发健康宣传材料。

3、各班家长老师进课堂活动。

4、班级家园研讨活动:家长育儿经验分享会。

十一月份:

1、各年级家长学校活动。

2、发放期中幼儿发展情况评价。

3、教师学习《家长必读》。

十二月份:

1、各班幼儿成长档案抽查。

2、第五届甘露童韵民间游戏节。

一、二月份:

1、召开家委会,总结学期家长学校工作。

3、下发家长满意度测评卷并进行情况汇总。

4、幼儿寒假生活指导告家长书。

5、撰写学期家长工作小结。

三月份:

1、召开家委会,商讨、创新本学期家长工作。

2、印发家园七彩桥小报。

3、结合三八妇女节,各班开展亲子同乐活动。

4、启动家长志愿者活动:填写好报名登记表。

四月份:

1、各年级组举行家长学校活动(上午半日活动)。

2、家长志愿者进班组织活动。

3、发放家教宣传材料。

4、发放期中幼儿发展情况评价表。

五月份:

1、第六届甘露童韵幼儿才艺节。

2、各班家长工作资料抽查、汇总。

3、家教讲座。

六、七月份:

1、庆六一家园同乐活动。

2、召开家委会:总结本学年家长学校工作。

3、大班毕业典礼。

4、评选、表彰优秀家长。

5、召开家长学校领导小组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