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语文考试分析总结

语文考试分析总结

时间:2022-03-29 20:39:0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语文考试分析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语文考试分析总结

第1篇

关键词: 语文试卷 讲评 效率 复习

高三的考试可谓家常便饭。半月一小考、一月一大考,频率极高。高三的考试评价要想提高信度,关键在于考后试卷的讲评过程。科学高效地讲评试卷是提高学生应试能力的重要一环,试卷讲评课的效率决定着复习备考的整体效果。

目前我们在试卷讲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下面笔者就语文学科试卷讲评来反思一下我们的教学行为。

一、传统的试卷讲评存在的不足

(一)满堂灌式的讲评。

教师对一份试卷不分主次,依照题目照本宣科地讲解,唯恐学生求取知识不全面。这样讲评试卷,学生得到的只是一个死的答案,学生没有动手,没有动脑,没有参与教与学的活动。学生就缺乏主动意识去学习,去思考,还有少数自觉性差的学生根本就没有修改试卷,试卷讲评根本就没有达到教学效果。同时这种满堂灌式的讲评耗时长,学生被动接受,听课会觉得很疲倦。从接受原理来看,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剥夺学生反馈、反思的空间和权利,学生的欲望和兴趣就会处于抑制状态,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是成反比例的。

(二)盲目讲评,缺乏深化。

由于考试时间紧促,教师在阅完试卷后,没有对试卷作整体分析评价,没有对本班学生答题情况进行分析评价,就盲目地讲试卷,结果只能是就题论题,就事论事。没有知识归纳,没有规律总结,更没有对试卷中的创新题目进行思维方法的整合。因此,学生对一些技巧性的题目没有形成思维方法,没有掌握答题技巧,会在以后的考试中出现类似的错误。

(三)重基础,轻作文讲评。

由于在前面基础题上讲得过多,而在作文讲评时就压缩时间,匆匆收场。或在讲评中对作文缺乏深层理解,泛泛而谈,念几篇范文了事。没有对作文题目进行审题、立意、构思等方面的阐发和指导,也没有去揣摩命题者的意图,对学生的写作没有指导性和针对性。重基础、轻作文的讲评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写作,也会影响学生最终的成绩。

(四)讲评缺乏理论分析和技法指导。

讲评试卷的根本目的不是给学生一个标准答案,而是要让学生从这次考试中总结前一阶段学习成功或不足的地方,更好地为以后的复习作指导和借鉴。讲评时,不分析试卷命题的优劣、难度,不分析学生答题的情况,不分析试卷的创新之处,这样处理试卷跟平时讲解练习没有差别。学生既不能形成知识体系,也不能总结规律,就不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同时,学生没有教师的指导,自己对试卷的分析也很肤浅、盲目,甚至找不到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缺陷,也不能明确命题中的一些新信息。

二、 试卷讲评要处理好的关系

传统的试卷讲评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忽视了考试评价对复习备考的指导作用,学生的潜力没有发挥出来。因此,我们要根据学生考试中掌握知识的具体情况,有重点、有选择地进行讲评,注重试卷讲评的质效。反思我们的教学现状,我认为高三的试卷讲评要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

首先,在知识层面上,要突出重难点。

尤其是考试中的易错点、易混点、创新点,教师要重点讲解和分析,并作系统化的整理。而对于学生自己能解决的知识点,应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查阅或探究,切忌面面俱到,纸上谈兵。一般而言,讲评一份信息含量大的试卷,我们要把重点放在阅读和作文及能力型新题上,重在思维启迪和规律总结。而对于学生会做的题目,要给学生一定时间去消化落实。对于创新性题目,教师要认真备课,讲评时要进行知识拓展,要归纳方法,不可淡化处理。为此,讲评试卷时,不妨从主观题开始或从试卷的创新题目突破。

其次,在技巧层面上,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讲评中,我们要注重学生答题思维点拨,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答题的思维;要注意知识点的系统归纳和整合。教师要指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突破:第一、把知识点讲评和考点复习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知识链。教师在讲试卷上一个考点时,要引导学生尽力去回忆以前讲过的考点知识,让学生能做到前后知识钩连,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因此,讲评一个小的考点,我们不仅要给学生一桶水,还要给学生一池水、一江水。第二、教师讲评知识点、启迪学生思维时,还要引导学生从实践练习中自行总结方法规律。如文言文的翻译,如果按教材教的方法去操作,学生可能很难做全对;如果引导学生在实践练习中总结出一套既快捷又实在的方法,他们就会记得牢,就会很准确地去翻译了。第三、教师要指导学生自己分析评价试卷,寻找学习中的盲区,以确定下一阶段学习发展的方向。同时也要指导学生自己对几次考试作质量分析,从中总结经验或教训。让学生参与评估试卷,是为了更好的不教。

最后,在考试心理层面上,评价一份试卷,不是在评价一次考试的成败,而是从中衡量一个学生在一个阶段里学习的进步与后退。

因此,备课既要备知识点,又要备学生,备学生的考试的心态。每次考试后,可能会出现几家欢乐几家愁的情形。为避免学生考试后在心态上大起大落,教师在讲评试卷时要注意对学生给予鼓励和表扬。对学生做得好的地方要大力肯定,对于学生因马虎大意而造成的失误不可粗暴地加以斥责,对学生提出的异议或问题,教师要认真听取,不可剥夺学生的话语权,要以宽容的心和学生交流讨论。

三、 注意培养理科班学生的几种意识

针对理科班学生不重视语文、厌学的情况,教师在讲评试卷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几种意识:

第一,要有得分和高分意识。

语文学科考试得分可能不如数理化生考试得分容易、实惠,我们要注意复习到位,基础题目要求得全分,能力型题目最大限度地得分。语文作为三大主科之一,我们还要有高分意识,不能只满足于及格水平,要向三位数、优分和更高分冲刺。

第二,要端正学习态度。

理科班很多学生不重视语文学习,认为语文可学可不学都可以及格,平时只要多看点书,考试一定没问题的。这种错误思想的形成不仅是语文学科本身的问题,还取决于学生高分意识不强烈。态度决定一切,在讲评试卷中要培养学生的得分意识,规范他们的答题行为,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品质。

第三,要培养学生的自信意识。

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复习备考中,确实在语文科是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可是在考试中失败了,于是在讲评试卷中露出浮躁的情绪,在语文课堂是失去了兴趣和信心。对学生表现出来的这种心态,教师要耐心地给学生做思想工作,帮助学生分析试卷的成功与失败,要做好个别学生心理的辅导工作,让他们从中重拾信心,投入更好的学习状态中。

总之,高三复习讲评试卷,教师不仅要重知识的拓展,还要重答题技巧的归纳提升,更要注重学生考试心理的辅导与研究。教师要在试卷讲评中,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试卷讲评的质量和信度,才能提高复习备考的质量和效度。

参考文献:

[1]陈仁龙.如何上好语文试卷讲评课.教学与管理,2004年10月.

第2篇

新课改下,高考题目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但语文教师在试卷讲评过程中仍以应试教育为目标,未注重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本文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在新课改下如何高效讲评语文试卷。

应试教育体制下,试卷讲评方式也是以高考为目标,只强调教师把知识点灌给学生,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没有把学生的潜力充分挖掘出来,也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新课改下,为适应新的高考试题要求,语文教师在讲评试卷时应根据学生考试中掌握知识的具体情况,有重点、有选择地进行讲评,注重试卷讲评的质量。

一 知识结构体系上,教师要突出重难点,不可一手抓,主次不分

一张完整的语文试卷难题、易题、中等题均有,学生自己难以发现一张试卷的精华部分,需要教师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找出重难点,尤其是试卷中的易错点、易混点、创新点,教师要重点讲解和分析,并作系统地整理。对学生能自己解决的问题,教师切忌代劳,应放手让学生自己寻求答案,为使学生做到这点,应要求学生拿到综评后的试卷先自己修改错题,解决不了的再由师生共同解决,这样既可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能让教师更好地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

二 教师讲评试卷应注意技巧,注重授人以渔

试卷讲评,教师不要单纯地给学生讲解答案,而是要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自己对试卷中出现的知识点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整合。高三考试太多,正常复习往往被中断,教师可把知识点讲评和考点复习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知识链。如教师在讲解试卷上的考点时,先不给答案,而是引导学生串联相类似的知识点,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举一反三。另外,教师在讲评试卷时除了启迪学生自发思考外,还可帮助、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总结方法规律,并学会自己分析评价试卷,找出得分亮点及失分盲点,分析原因,从中总结经验教训,以便更好地应对下一次考试。

三 改变意识,重新构建考试评价机制

一场考试中,一份试卷并不能评价学生考试的成与败,更不能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教师不但自己要从心理层面上打破传统的“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一评价机制,而且要引导学生不可过于重视每次考试的成绩。因而讲评试卷时,教师除了备试卷外,还要备学生,切合学生的心理需求,适时抓住他们的亮光点并积极给予鼓励。为避免学生考试后在心态上大起大落,老师在讲评试卷时要注意对学生给予鼓励和表扬。对学生做得好的地方要大力肯定,对学生因马虎大意而造成的失误不可粗暴地加以斥责,对学生提出的异议或问题,老师要认真听取,不可剥夺学生的话语权,要以宽容的心和学生交流、讨论。针对理科班学生语文基础偏差,容易出现学生厌学的情况,语文教师可在试卷讲评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几种意识:

1.要有得分意识而且是得高分意识

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性很强的学科,其能力是日积月累的结果,考试时得分也不如数理化生容易,但也有优点,无论学生是否会都能写出答案,差距只是得分高低而已,不像数理化不会就只能是空白。因而教师可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这一优势,注意复习到位,基础题目要求学生必须拿满分,能力型题目最大限度地得分。

2.要端正学习态度

语文教学中,大多数学生都有个误区,认为语文学习只是平时多看书,就能应对语文考试。因此导致理科班有很多学生不重视语文课的听讲,练习做得很少,早读课读英语、晚自习做数理化,花在语文学习上的时间非常少。学习态度影响到学习效果,因而语文教师应借讲评试卷改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态度,增强他们的得高分意识,规范他们的答题行为,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品质。

3.要培养学生的自信意识

第3篇

关键词:语文科 中考 题型 备考策略

在全国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广东省梅州市的中考语文考查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语文是一门实用性特别强的学科,不但应用于日常生活当中,同时还是研究我国悠久文化历史的基石,所以语文水平是教育部门对学生学习效果考察的重点。在升高中的语文考试中,教育部门已经减少了对书本理论知识的关注,更加关注的是学生的阅读量以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因此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我们必须充分研究考试的重点,制定合理的备考策略,以保证学生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一、语文科升高中考试背景分析

广东省梅州市中考语文复习内容繁多,如果面面俱到地进行考前复习必然会降低复习的效率、事倍功半。事实上纵观近几年中考语文试卷可以总结出其命题类型和发展趋势,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首先需要明确的便是中考语文的命题类型:

第一,基础题(25分)。这一部分包括拼音、病句、联词写话、默写和综合探究五个方面,重点在于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储备量以及学生的审题能力。

第二,文言文阅读(12分)。这一部分包括选择和翻译两个部分,重点在于考查学生对于文言文语言词句的理解能力、简单应用能力以及总结概括的能力。

第三,现代文阅读(33分)。这一部分主要通过选择题和简答题的形式考查学生的主旨把握、文章归纳总结、信息整合和文章欣赏的能力,并鼓励学生对某一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提高判断能力。

第四,作文部分(50分)。这一部分是中考考查的重点也是所占分值最大的一部分,旨在考查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要求学生有很强的主体把握能力,不但要正确审题还要做到不偏离主题。

除此之外还要注意的是,中考语文采用的120分制的形式,学生要在120分钟的考试时间里完成所有题目,间接地考查了学生的自我心态调整、合理分配时间以及合理取舍的能力。

二、语文科升高中考试备考策略分析

1.基础题

顾名思义,要做好基础题必须加强自身基础知识的积累,因为基础题全部都是一些小的知识点,所以只能靠长期的积累和被动才能够完成。同时要注意书写的规范,尽量不要出现笔误的状况,否则便没有得分。

2.文言文阅读

因为加入了课外文言文的考核,所以必须转变复习思路,不能一味地背诵实词、句子的翻译,而是要结合整篇文章的语境加以理解。传统备考中考生往往只注重文言文的背诵而忽略了理解,因此在考试的过程中稍微换一下词语的情境便不懂其意思。只有将每个词在不同语境下的不同翻译理解了才能做到举一反三,在面对陌生的文章时才不会无从下手。除此之外还需要注意特殊词汇的积累,例如2014年《西京杂记》中出现的“乳母”等特殊称谓以及地名、官职名等。

3.现代文阅读

虽然现代文的出题类型有一定的规律,但是在备考的过程中依然要做到各方面并重,同时要把握不同类型文章的出题规律和答题技巧。例如,在面对议论文的时候首先便要划分出文章的论题、论点、论据,从而才能够有条理性地进行解答。

4.作文

首先,作文的选题一定要正确。就作文立题方面来说,多以战胜困难、战胜自己、渴望美好等积极向上的内容为话题,还要求考生善于观察美、关注社会、提升自身修养等。比如,近八年来出现过的作文话题有“冲过风雨”、“关注”、“书到用时”、“渴望”、“战胜自己”、“发现”、“美”、“父母与子女”。其次,在备考的过程中要多积累美文片段、真实案例等。

总之,中考语文备考要把日常积累作为基础,把培养自身的灵活运用能力作为关键,把背诵作为辅措施。

综上所述,中考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综合性考核,每个学生都应该发挥出自己的潜能,尽力取得更优异的成绩。以上是针对近年来广东梅州市中考语文的普遍情况做出了一套系统的备考策略。在实际复习实践中,我们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邵玮 新教材初中文言诗文教学的思考与策略[D].上海师范大学,2010。

[2]彭毅 语文中考备考策略撷英[J].新课程学习(下),2011,03,126-127。

[3]钱明燕 初中新课程阅读、目标及考评三维度探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

第4篇

一、考试评价与语文课程

1 正确认识考试评价

考试评价是评价者对被评价对象课程行为及结果的一种价值判断。无论何种考试评价都有一定的价值取向。都对被评价者的价值观起传递和引导作用。考试评价的价值观导向有积极正面的影响。也有消极、负面的影响。判断考试评价有效、无效、负效的关键要看评价价值观导向所产生的实际效应。倘若我们的教学出现“高分低能”现象,就说明考试评价是负效的,必须加强考试评价的研究和改革;倘若我们的评价不能有效促进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改进和提高,就说明考试评价是无效的,必须加强考试评价有效调控的研究了;倘若我们的考试评价能够有效促进教学改革。有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就说明考试评价改革是有效的。必须总结经验,积极推广考试评价改革的成果。

当前小学语文考试评价的状况如何呢?我们不妨分析一下教学现状:教师教学多注重学生字词句等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忽视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实践能力和习惯的培养;多注重“预设”中的文本内容的理解,忽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累和感悟;多注重文本的人文性,忽视学生语言和思维能力的有效提高;等等。总之,教师没能真正把握语文教学的实质。而只是关注与考试相关的知识点。这就说明我们现有的小学语文考试评价在价值观导向上已经产生负效应。因而。小学语文考试评价改革刻不容缓。

2 考试评价的决定因素

小学语文考试评价是实施小学语文课程的一种手段和途径。它的终极目标是为了促进小学语文课程的有效实施。因而,小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目标对考试评价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研究小学语文考试评价,必须明确小学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和根本任务,切实把握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那么,其统一体是什么呢?是语言(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语文课程即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语言、发展语言的过程,只有在学习语言的实践中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的根本任务是学习和发展语言。“高分低能”的现象正好证明:学生获得语文基础知识的“高分”。不可能直接转化为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事实上语文基础知识只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并不能替代学生阅读、理解、感悟、体验、积累、表达等一系列语文实践。因此。我们不能把语文基础知识作为语文课程的终极目标,它只能作为实现语文终极目标的一个“基础性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识字写字是阅读写作的基础”,这就明确告诉我们它是语文课程的“基础性目标”而非终极性目标,而低年级语文教学所要追求的终极性目标依然是学习和发展语言。可有的老师却把识字写字作为低年级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放弃了对学生阅读写作兴趣的培养,成天让学生写字词、认生字,虽然考试“成绩”提高了,但学生学了字词却不会阅读。不喜欢阅读和写话。如果我们明确了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终极目标,就不会盲目地把基础性目标的内容纳入语文终结性或质检性考试评价范畴,而只是将其作为形成性考试评价――即语文单项测试评价内容。在设计语文终结性评价或语文质检性考试评价时。我们可以将最能体现语文本质特征的终极性目标――文本理解积累和语言表达运用,作为考试评价的主要内容,从而真正确立语文终极性目标的主导地位。真正凸显语文课程的本质特征。

二、考试评价研究

1 考试评价目的

考试评价是评价者有目的地对评价对象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考试评价目的带有很强的主观性。考试评价目的决定并制约着考试评价功能,不同的考试评价功能也不同。就语文学科来说,以诊断为目的的考试评价,只是为评价者提供所需要了解的相关信息,对评价对象不构成强势的价值取向的影响;形成性考试评价,其目的和功能主要是促进学生掌握某些知识,形成某种习惯和能力等;终结性考试评价的目的是检验学生语文课程的学习水平,其价值观导向必须反映语文学科的本质特征,具有强势的价值观导向功能;以监控为目的的考试评价,一般是学校及教研部门为扭转不良教学倾向所采用的考试评价,不仅具有强势的价值观导向功能,而且还有很强的调控引领作用。总之。考试评价目的不同,直接影响考试评价功能的发挥和评价结果的处理。

考试评价目的还带有客观性。对于一份试卷或一次考试评价。其中蕴含的价值和所发挥的功能是客观存在的,并且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一份合格的诊断性考试评价试卷。其考试内容及范围、题型结构及分量、难度比例及权重分配等等。在客观上已经决定了它的诊断功能与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考试评价目的还受到客观因素的制约,只有深入研究考试评价。才能设计出与考试评价目的相对应的试卷。也只有通过相应试卷的考试评价,才能实现考试评价的最终目的。

2 考试评价内容

考试评价内容服务并受制于考试评价目的。虽然考试评价都有促进学生学习、检测学习目标达成度等方面的功能,但由于考试目的不同,其考试评价内容、范围及侧重点。考试评价操作方式方法及其评价功能等都会相应地发生变化。如形成性考试评价。多以语文单项小测的形式进行操作,或生字词听写,或背诵默写,或课文朗读检测,或片段想象写作等等,它允许反复测试矫正。直到最终实现或达成预期的学习目标;诊断性考试评价,则多以单元测试的形式出现,考试评价内容涉及范围大,体现教学重难点。往往从字、词、旬、阅读、写作等多个领域了解学生掌握知识和语文能力的状况,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重点;而终结性或监控性、质检性考试评价是以考查学生语文能力和水平为主要目的的。其考试评价内容必须体现语文课程的本质特征。必须指向语文课程终极性目标。不再将语文基础知识作为考试内容。或大幅降低语文基础知识所占比重,把“文本理解积累”和“语言表达运用”两大方面内容作为考试评价内容。

可是,分析当前小学语文期末的终结性、质检性考试试卷,其内容与单元测试相仿汉语拼音、字、词、句、查字典等语文基础知识可以直接得分。并且低年级语基权重占70%以上,中高年级也达50%-60%,远远大于阅读和写作的权重。这种考试评价目的与考试评价内容不相称的状况。在客观上必然带来诸多负面影响:①语文基础知识直接得分,混淆了语文终极目标与基础目标的关系,学生不明白学语文关键是要学什么。教师也搞不懂教语文究竟要教什么;②语文基础知识在考试中所占的权重超高,在价值取向上让教师、学生、家长误以为掌握语文基础知识比听说读写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更重要;③语文基础知识的

作业负担量不断加大,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却日趋下降,导致“高分低能”;④语文课堂教学重点偏离,教学效率低下,必然影响教学质量;⑤语文课程理念无法在教学中落实,教研教改成果难以推广,教改与考试之间出现内耗;等等。因此,研究小学语文考试改革必须关注考试评价目的与考试评价内容的相关性。

从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中心对学完三年级下期课程的小学生进行语文水平检测(具体参见刘仁增老师的《终结性评价试题编制的有益探索》一文)的考试内容和题量比重分析,不难看出终结性(水平考试)和质检性考试评价内容改革的方向是趋于语文课程终极性目标的。

3 考试评价方法

如果说考试评价目的是明确为什么考,考试评价内容是明确考什么。那么考试评价方法就是要研究怎么考的问题了。研究考试评价方法主要从评价方法的可行性、科学性、有效性等方面进行探索。

可行性是考试评价方法的基本要求。考试评价必须操作简单可行才便于推广。当前。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积累了不少好的评价方法。如采取评星级的方法促进学生背诵优秀诗文。让学生、家长都来当“考官”,还有针对性地放低标准。鼓励学困生“达标”。操作中要注意因人而异,不断调整和更新考试评价方法。提高考试评价的实效性。

科学性是考试评价方法的基本准则。客观、公正、平等的考试评价方法是科学的,关注个性差异,区别对待,鼓励发展的考试评价方法也是科学的。考试评价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所以一切为了评价而评价的方法都是不科学的。一切为了教育而评价的方法才是最科学的。

有效性是考试评价方法的根本目标。有效的考试评价方法,不仅能保障考试评价目的的实现,还可以大大提高考试评价的教育功能。灵活处理考试评价目的、内容与评价对象的相互关系,以适当的方式调动评价对象的积极因素才能达到有效。

第5篇

关键词: 语文复习 研究学生 提高效率

一般语文复习的模式就是考试――阅卷――讲评,学生要做大量的综合试卷。每次做试卷时,学生摇头、叹气、面无表情;考试结束以后,都会听到长长的吁气声;接着,教师阅卷、讲评,然后开始一次新的循环。可以说,在整个高三阶段,学生是“做卷机器”,教师是“阅卷机器”,语文学习繁重而枯燥。学生很辛苦,教师也很辛苦,付出了许多辛劳,但没有得到应有的收获,这样的复习方式显然不能称为高效。

在以往的复习工作中,笔者研究了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历年高考试题、模拟试题,但一直忽略了研究学生。2007年,面对第三届高三,笔者开始思考如何切实关注学生,改进复习方法,提高复习效益。

一、预先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层次和内在潜能

每一个学生都有不同于他人的先天素质、社会环境、家庭背景和生活经历,有自己的爱好、长处和不足,这使得每个学生的发展目标、速度和轨迹都呈现出一定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意味着人的差异性。

高三阶段,学生在经过系统全面的专题训练后,虽然逐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知识和能力体系,具备一定的语文素养,但每个学生的语文学习基础、方法、悟性、能力等方面有较大差异。因此虽然目标相同却可以选择不同的复习内容,运用不同的复习方法。

笔者利用暑假期间,收集下一届学生在高二下学期所有综合考试试卷,分析、比较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总结出每一个学生的优势区域和薄弱区域,寻找学生的最易提高区域和“最近发展区”,为“尊重差异,分层要求”的个性化复习做到心中有数。

二、增强内驱力,培养积极情感,引导学生主动发展

布卢姆在《教育评价》中说:“一个带着积极情感学习课程的学生,应该比那些缺乏热情、乐趣或兴趣的同学,或者比那些对学习材料感到焦虑和恐惧的学生,学习得更加轻松,更加迅速。”在面对日益临近的高考时,学生一方面有些紧张,另一方面期待有所收获。一开学,笔者就抓紧时间逐一找学生谈心,力求每一位学生客观评价自己的现状,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合理确定自己的目标,既抱有信心又避免浮躁。应恰当把握并利用学生在非常时期的特殊心理,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引导学生主动发展。

三、尊重差异,分析、交流、讨论,共同制定个性化复习方案

做好了上述两种准备以后,笔者就和学生共同制定符合其实际的个性化复习方案。首先和每个学生分析他们各自的优势区域、薄弱环节,然后根据其基础、悟性、能力等,和学生交流、讨论,选择“最近发展区”,重点突破。

例如:甲同学,抽象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都比较强,悟性也好。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和语言运用部分,不管试题难易,得分率都较高,但古诗词鉴赏题失分率较高;作文主旨把握准确,思路清晰,但材料陈旧,语言平淡,作文在40―42分(满分60分)之间徘徊。共同制定的个性化复习方案是:强化古诗词鉴赏训练,注意小结答题规律、技巧等;加强精美短文的阅读,积累写作素材。

四、多鼓励,常督促,勤总结,重反思,及时调整,适应发展

原本的训练模式是:在教师的监督下,在规定的时间内,所有的学生按照统一要求做相同的试卷。个性化的复习方法是:每个学生按照自己的复习方案自主选择相关试题,重点突破,理清思路,摸索经验,教师释疑解惑,其他题目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可以选做也可以不做。

由于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复习方案都是师生共同制定的,在制定的过程中学生很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薄弱环节和“最近发展区”,所以学生具有了明确、切实的学习目标,有的放矢地学习,易于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自主选择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提高,积极主动的学习取代了消极被动的学习,真正发挥了主观能动性。

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语文知识和素养需要长期积累和培养,短时间的强化训练虽然不一定有明显效果,但也很重要。因此对缺乏耐心、恒心的学生来说,此时教师的鼓励就显得非常重要,看准时机鼓励学生的点滴进步,鼓励学生坚持下去。教师还要常督促,学生的自制力毕竟是有限的,持续一段时间后,自制力较差的学生就会出现倦怠心理、放松心理、偷懒心理,教师此时必须加强督促和检查。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化训练后,师生要对照原有的个性化复习方案,共同总结、反思,并根据学生近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方案,适应发展。

有些基础较扎实、语文学习能力较强、悟性较高的学生,成功地突破了失分点,薄弱环节不再薄弱,这时就需要师生共同寻找确定新的突破点,提高得分率。例如:甲同学,古诗词鉴赏题得分率明显上升,作文有起色,几次综合考试分数都很稳定,共同调整的个性化复习方案是:继续加强精美短文的阅读,积累写作素材;适当背诵古代诗文、名言警句,增强文采;阅读高考满分作文,有选择性地学习其亮点。

在实施个性化复习的同时,统一复习依旧是必须的,也是重要的。教师按照统一的复习计划,有条不紊地精选试卷,精练精讲,总结规律、方法、技巧,提升学生整体语文学习能力。

在制定、实施个性化复习方案的整个过程中,师生的交流互动、学生的主动学习、教师的指导点拨,三者缺一不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在愉悦的情绪中,在积极的状态下,师生一起努力,共同成长,和谐发展。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取得了满意的高考成绩。学生有了人生超越,教师在学生的学业进步过程中也有了成功的喜悦感和职业的成就感、幸福感。

参考文献:

[1]黄金勇.如何提高语文复习效率.语文教学与研究,2008,(1).

[2]刘莹姿.关于利用网络媒体提高语文复习效率的思考.现代语文,2006,(5).

[3]谢瑛.合理安排二轮复习提高英语复习效率.跨世纪,2008,(6).

第6篇

关键词:语文复习 突破难点 找出规律 教给方法

一、突破难点

语文复习应以《考试说明》为依据,将考试内容见解清楚。分析近几年的高考试卷和一些模拟试题就会发现,对各类诗词、文章的赏析占相当大的比重。学生往往认为“赏析”是最难的一类题,自己没有那么多的知识储备,因此望而生畏。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先讲清《考试说明》的要求,然后结合实例,减轻他们对这类试题的畏惧感。如对《山顶缆车》的赏析。这首诗写道:

它不能高飞 像那空中的铁鸟

它羁泊于山上 戴着钢缆的脚镣

于是它爬行 在倾斜的岁月间 看脚下的沧桑

于是它爬行 在十里的红尘边 看摩天楼上的斜阳

题目是: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从感情脉络上可分两层,前四句为第一层,后六句为第二层。

B.诗人连用了两个“于是”,表示了两层之间的因果关系。

C.第一层是静态描写,第二层是动态描写,诗作的感情反而变得不强烈了。

D.诗人没有把山顶缆车孤立和静止起来,而是把它置身于香港社会中,使之成为当地社会的旁观者和见证人。

这几个选项考查了三方面内容。一是关于诗的结构,如A项说明诗分两层,B项说明了层次间的关系;二是写出了缆车的寓意,将车寓意社会中人的思想感情。本题中错误的是C项。纵览全诗不难看出,第一层诗人在表现缆车外形时寄予了自己的一份情思,而在第二层中,通过动态描写更表现了它所看到的岁月的沧桑,诗人感情更强烈了。

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再联系近几年的考题可知,这类命题都是选择“不恰当的项”,类属识错题,目标较单一。赏析内容一般是指对作品的内容、语言、写作技巧的理解,不管哪类文体,都离不开这几方面。经过这样的分析,学生就会明白自己所惧怕的原来都是一些熟悉的东西,从而相信,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并不难。

二、找出规律

语文复习就是要把学生所学的零碎知识梳理成体系,让学生有一个宏观的概念。还要让学生知道,现在的考题日趋生活化、能力化。考试不能单靠学过的书本知识,而应让他们开阔视野,把注意力放到更广阔的生活中。复习过程中,老师可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的内在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学生对成语的应用不像日常用语,但又有所了解,因此在组织复习时要注意归纳总结。如: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

A.现在,语言不规范的现象不仅出现在学生笔下,而且报刊书籍上也络绎不绝。

B.这篇文章的结构和内容都很完整,如果再加一段就有些画蛇添足了。

C.厂里通过技术革新,产量迅速上升,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D.学问不可穿凿,有穿凿毛病的人常常把许多说不通的道理硬要说通,因而随意穿凿,牵强附会。

正确的选项是A。题中“络绎不绝”适用的对象是“人”,而不能是“语言文字”。由这类题可总结出使用成语的规律:(1)要从整体意义上把握成语的含义,切忌望文生义;(2)要搞清成语适用的对象和范围;(3)要注意成语的感彩。这样找到一些规律,学生就不必浪费过多的时间去死记硬背了。

三、教给方法

语文复习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高考中快速、准确地答题。要达到此目标,只靠老师讲解一道道的练习题是不行的,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思考、分析,寻找答案。这就要求老师要帮学生总结学习方法和解题技巧。如对文言文阅读分析,先介绍一般的步骤,后进行训练,效果就较为明显。(1)速读短文,利用已有知识试译,大致理解文章内容;(2)看所设题目问的是什么,根据速读得来的印象,找出答案所在的段落、句子;(3)认真翻译、分析,得出正确答案。如:阅读短文,指出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A.周敦颐很有吏才,分宁有个案件长久不能确定,他一审就清楚了,人们称赞他超过了有经验的老吏。

B.周敦颐坚持原则,转运使要将一个不够死罪的人处死刑,周敦颐不顾转运使十分酷悍,与他争辩,并准备挂冠而去,终于保住了该囚的生命。

C.周敦颐对个人荣辱从不计较,他任合州判官时,部使者赵受谮言迷惑,对他很严厉,他处之超然。后来二人共事,赵仔细观察他的所为,才了解了他。

D.黄庭坚对周非常推崇,说他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说他的著作名天地根源,究万物始终,对学者是有功的。

第7篇

【关键词】 试卷评讲;促进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7-0-01

现阶段教学实践中,试卷评析课往往被一些教师所忽视,这应当引起我们的深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应试教育依然是目前教育的主旋律,其实质还是以分数或者等级来评估学生的优劣。因此,就必然有考试,也一定有试卷评讲,试卷评讲课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和必修课型。怎样使评讲课具有价值,不得不让一个立足于学生,让学生成为发展主体的教师认真思考。结合我上的试卷评析课的所思所得,谈谈自己的操作思路和粗浅看法。

一、分析阶段――思路清晰、重点突出

试卷评讲的准备阶段,首先要求教师总结试卷规律,即在评讲试卷前,教师必须全方位分析试卷命题特点,学生考试情况,做到思路清楚,精心设计,重点突出。具体来说,可从三个角度入手。

1、抓住典型,突出重点。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应有选择,有侧重点,有针对性。教师对一套试卷应进行整体性梳理,全面、客观地分析各得分项,找出存在的共性问题,清楚错题的症结所在,学生需要弥补的是什么,查明原因,抓住典型,突出重点。

2、分析思路,找出规律。平常课堂教学侧重基础知识的掌握,但在讲评试卷时,则应突出综合能力的训练。随着新课标的实行,语文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得越来越紧密,体现在试卷上就是把知识放在生活的环境中。这就是要求教师在试卷讲评中帮助指导学生分析考点,分析考查的主次知识点,综合的知识是什么,解题的关键是什么。既要注重语文即生活的特点,又要注重检测学生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

3、注重延伸,了解变数。就考试来说,考试重点是相对稳定的,但命题者却可以随意变化题意角度,对设计题目的条件、问题和设问方式推陈出新。在评讲试卷的过程中,应注意卷面原题的迁移变化;与学生一起进行解题小结和反思,这就便于学生对语文知识从多角度进行合理的延伸,进而达到拓展其思维空间的目的。

总之,一堂高质量的试卷讲评课,需要教师精心准备,要能在抓住典型,择其要点,精心讲析同时,迁延教法,创新思维,归结技巧,才能达到真正丰富试卷评讲课教学效率的目的。

二、评讲阶段――讲求策略,师生互动

在评讲时选择适合学生的最佳方式,达到花最少时间,体现最大价值。我设计了以下五个环节:

第一,划分小组,拓展讨论空间。为了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需要,便于扩大信息交流量,有利于培养学生间的合作精神和研讨习惯,有利于激励学生竞争,激活创新意识,把学生按自己的要求分若干个小组,有的是按平时关系较接近的分为一组,有的是按错题类分为一组,有的直接以原学习小组划分,要尊重学生的选择与组合,便于讨论和交流的落实。

第二,教师小结,开发思维空间。这一环节中,需要教师把在准备阶段中找出的共性问题略作说明,让学生大致了解整体考试情况,同时变化角度,对把原题进行变化处理,同学生一道进行解题小结和反思,引发学生解题的积极性,拓展其思维空间。

第三,组内讨论,释放个性色彩。分组划分解决了学生讨论、交流的思想障碍,让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尊重和提高了学生主体地位。“合作讨论”必须建立在学生个体“需要”的基础上,只有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有了交流的需要,再开展合作学习才是有价值,有成效的。否则,讨论只能成为闲谈和形式。张志公先生曾说:“成功的语文教学,是导演与演员良好配合的结晶。”如果没有教师有效的组织,没有教师的引导和因势而发的促进,学生囿于自身水平,就不能在较高层面上把握文本,这样的交流,讨论必然是无序和低效的。

第四,师生互动,提高解答能力。紧承上一教学思路,要求学生把在讨论中本小组无法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共同研究,相互交流,取长补短,教师总结,达成共识,充分体现试卷评讲中的“有的放矢”,而非泛泛而谈,重视学生掌握知识的差异性,较好地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实质性问题。

第五,个性发言,交流新的体会。这一环节中把教师的教学任务加诸在学生身上,让学生来总结学习经验,交流自己的心得体会,提醒应注意的知识点,鼓励学生敞开思想,畅所欲言,让学生“自己解放自己”。我个人认为只要在每一次测试中学生有那么一点收获,都算是成功的。

三、以评促优,注重实效

在试卷评析中,语文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认真思考,不是我们要教给学生什么,而是学生想学什么,学生讨厌把试卷评讲课作为订正答案课。要求每个教师必须仔细分析学生的知识现状,找出一条适合学生的最佳方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起到在考试中促进学习,在评讲中优化知识。设计好评讲策略,充分体现考试功能,应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首先,转移教学重心,尊重学生个性差异。从以教师为主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使学生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过去的试卷讲评都是教师先查阅大量资料,想尽千方百计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一股脑儿全都“塞”给学生,而忽视了学生收集的信息,忽视了学生究意想学什么,哪些知识没掌握,自然效果不会很好。

其次,调整教师角色,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教学中淡化教师的讲,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教师主要是引导、点拨。让学生在自主前提下,合作讨论,相互补充,主动参与,获得知识。教师的教学观念上应重视以学生的发展为主,以学生为中心,认识到让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试卷评讲课应当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深化和加强,它的归宿是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增强创新思维,提高综合素质与应试能力,把考试目的与学习效果有机结合起来,真正体现在考试中促进学习,在评讲中优化知识结构,这是开展好试卷评讲课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解读》语文课程编制组编写,湖北教育出版社

第8篇

一、广西高中新课改下语文教学对策的分析

广西各所高中学校,正在全面实行新课程改革,但是还是有一部分高中学校在教学模式上较为单一,教学观念比较陈旧,严重影响了语文课程的教学质量。高中语文教师应当针对这一实际情况,转变教学观念,在语文课程教学中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深化改进教学模式,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

1.根据实际教学情况,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应当针对一些较为典型的知识内容进行讲解,使语文课堂教学形式呈现多样化,同时提出一些能够启发学生逻辑思维的问题,锻炼学生在语文课程学习中的创新能力与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

2.重视实践教学的开展,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重视实践教学的开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通过参与实践教学活动,对于学习与生活有一定的感悟与体验,从而对学习与生活有一个新的认识。教师在实践教学活动中,还要重视对学生的鼓励与认可,培养学生在语文课程学习中的信心,提高学生的个性思维能力。

3.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利用多媒体技术

教师应当重视学生在语文课程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围绕着学生的特点与学习情况制定出相应的教学方案,将语文课程中重要的知识内容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多媒体设备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了解语文教学中的新动态。例如,教学《再别康桥》,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将文章中的情形展现出来,利用多媒体软件制作相关的图片与动画,然后教师可以针对文章进行提问,如文章中蕴含着怎么样的思想感情?对于文章有什么样的印象等,让学生在课堂上展开讨论,引导学生鉴赏《再别康桥》中的语言美、意境美以及情感美。

二、广西高中新课改下语文复习对策的分析

1.语文教师在复习中的主导作用

(1)明确语文考试中的方向

教师应当深入地分析与研究语文考试中的出题方向,把握语文试卷中的难点、重点以及薄弱点,在学生复习中突出语文考试中的重点、难点,同时还要让学生关注薄弱点,然后制定出相应的复习计划,让学生进行复习训练。

(2)重视基础理论知识的复习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

教师要重视学生对语文基础理论知识的复习,巩固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在课前进行复习活动,如字词句改正、美文赏析、名句默背、口头作文等。

(3)总结答题方法与解题思路

语文教师在教学复习中,要对语文课本中的各个章节、课时进行及时的讲解,然后总结出答题的方法与解题的思路。例如:习题评讲课中,教师的评讲要有规律性、针对性以及变化性。

(4)掌握语文教学内容的难易度

学生在语文基础与学习能力上存在差异性,所以教师在引导复习的时候要掌握知识内容的难易度,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与个体辅导。

2.学生在语文复习中的主体作用

(1)教师应当引导学生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复习,对于复习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对学生做题时出现的比较典型、常见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讲解。

(2)学生应当积极配合教师制定的复习计划,在整体复习的思路与方法上与教师保持一致。

第9篇

摘要:中考语文总复习是语文教学的终结环节,其功能在于对已学的知识和已有的能力的检测、反馈、纠偏、回授、巩固和提高。中考语文总复习具有知识点多,时间紧迫,收效低微,缺乏新鲜感等特点。因此搞好总复习并不容易,它一方面要求教师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态度,另一方面还要有良好适宜的策略,二者相辅相成,互动互补。只有这样,才能事半功倍,收到显著效果。

关键词:中考 语文 复习

大家知道语文复习阶段是初中学生进行系统复习的最后阶段也是初中学生参加毕业和升学考试的冲刺阶段总复习效果如何至关重要。现将我们的一些做法和体会介绍一下。

一、制定切实可行的语文复习计划

在总复习过程中,教师只有确立了正确的复习教学观念,才能有明确的思想来指导复习教学工作。教师必须紧紧围绕着《大纲》和《考试说明》中关于对初中毕业生的要求的内容,对考试范围、学生情况仔细研究,心中有数,使复习能抓住重点。由于初三语文复习时间紧迫,复习知识点多,只有制定好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复习计划,循序渐进的复习,才能做到忙而不乱。计划中要明确结束新课及三轮复习时间表,要制定好每阶段的复习内容和侧重点。同时还要及时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反馈的意见不断调整和充实复习计划。

二、分门别类,开展专题复习

语文复习中必须坚持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语文知识系统庞杂,内容繁多,如果不加以梳理,不进行分门别类,就理不出头绪,形不成系统。所以复习中必须引导学生把学过的知识重新进行整理归类,找出规律。如可针对中考题型特点,进行基础知识、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能力培养开展专题复习。

基础知识 就中考而言,语文基础知识是必考内容,考查的方式方法也灵活多样。复习中必须使学生牢牢掌握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语音、汉字、词语、句子、背诵规定的篇和段。务必使同学们把这些内容中容易记混、容易写错的,再强化记忆,力求不写错别字,保证这部分不丢分。

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的考查,基本源自课内,所以要紧扣课本,夯实基础。具体操作可分三步走:第一步,对《大纲》规定的文言文和古诗文,从字词句到文学常识、思想感情艺术手法等,拎出要点,总结规律,逐篇过关。第二步,分项训练。可以借助《学习指导用书》等资料,按实词、虚词、阅读、欣赏、文学常识等分项训练,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知识,并形成运用能力。第三步,考试演练。学生能否考好,最终体现在对试题的解答上。所以,要结合模拟考试等,选择优秀的模拟试题,强化训练,解决好学以致用的问题,力争中考文言文不丢分。

现代文阅读 应该把握四点:1、要把握文章的结构,理清文章的思路;2、能概括文章的中心意思;3、对文章的内容、语言和写法能有自己的心得,并提出自己的看法;4、能够根据语言环境准确理解文中重要的词语和句子含义。中考阅读题对不同文体区分也大,指导学生增强文体意识,不同文体的特点是很鲜明的。比如记叙文就是考语言、结构、思想等;说明文无非就是考说明对象、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说明语言的准确性以及言之有序特点的体会。

作文复习 作文是学生语文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综合运用,也是学生语文水平和语文素质的全面反映。作文复习中要注重以下几点:1、继续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深入了解生活,养成良好的观察事物、观察生活的习惯就能为作文提供丰富的源泉,从而提高作文的写作能力。2、指导学生仔细了解作文命题方式和评分标准。明确作文评分标准,可使学生有针对性地改正作文中的不足之处。3、帮助学生熟悉、掌握题型特点熟悉掌握各类作文题型特点。学生容易有针对性地调动相关的知识积累与能力素养,从而找到相应的解题思路。记叙文是初中学生接触最多的文体,也是中考作文试题出现频率最高的文体,应放在首位。4、要授之以法,加强学生考前作文的强化训练。针对中考作文的这一特定的时限和篇幅要求,作文复习要力求多搞一些模拟写作训练,这样学生临场时才能胸有成竹、得心应手地写出优秀的作文。

三、注重培养学生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

初中语文总复习效果的好坏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很大的关系。由于复习时间短,内容多,因而课堂复习容量要大、频率要快,给教师备课、出题带来一定的难度。为了达到最佳的复习效果,教师必须在教学方法上下功夫。复习课所讲授的内容,不要只对过去知识和课文内容进行简单的重复、冷饭重炒。应该继续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法,理出知识系统,找出内在规律、开拓学生思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近年来,苏州市语文试题越来越注重对学生语文能力的考查,记忆性概念性知识的分值不断减少,这就要求我们在复习教学中要把能力训练和培养放在至高的位置上。同时在重要的知识点和能力点的训练上,必须做到重点突出、难点浅出,成效突出。

四、做好对各类信息的筛选工作

以往复习经验表明,中考复习时对各类信息做好全面的分析筛选工作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要做好对学生、对命题、对资料的分析工作。

1、分析学生学习状况。重视对学生的研究,进行因材施教,是教学必须遵循的原则。初三语文复习要认真研究学生,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复习过程中教师发出的信息,学生读书、思考,并把信息处理情况反馈给教师,教师对反馈信息加以处理,及时调整教学,再生复习信息,传递给学生,以实现教学目标。学生的练习题、作业、试卷增多了,我们应该尽量多地对其进行批改,从中获取具体的信息,进行分析、研究,及时反馈,查缺补漏,对症下药。复习中重视信息反馈,可使学生强化正确知识,纠正错误认识,调整思维方式,改进复习方法。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所收获。

2、分析中考命题依据。总复习的最重要目的就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应对升学考试。所以,深入研究考试是十分必要的。近几年的中考试题,在试题结构、命题内容和题型、题量上基本上没有变化。试卷分为“积累”、“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和“作文”四大板块。但由于命题者和命题趋向的差异,故每年的试卷会出现很大的分别,我们要充分认识这种差异,着重研究《考试说明》的具体特点,理解精神要求,包括范围、重点、题型、题量、比分等等。研究中考命题依据,目的在于掌握中考语文复习的纲要。这样,复习就能明确目标,抓住关键,提高效益。最好把近几年来的中考试题拿来进行分析比照,找出其特点和共性,分析中考语文变化动态。只有了解了考什么,如何考,才能把握复习的方向,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

第10篇

关键词:语文复习

古语云:温故而知新。复习在中学语文的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通过复习,学生可以加强对知识的消化、吸收、升华与深化,提高知识的综合能力。所以,复习很重要。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对此浅谈以下自己的体会:

一、复习要体现“四性”

1、体现目标性。

复习目标是否明确,直接影响着复习计划、复习过程的设计和复习质量的好坏。目标明确,能增强复习的针对性;反之,则导致复习出现盲目性和随意性,造成无所适从。我们应做到:①课堂留心听课,及时做好复习笔记。②清楚复习的内容与范围,明确考试题型。③吃透教材的重点、难点和特点,特别是单元训练重点。④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及时查漏补缺。从实际出发,做到有的放矢,这是抓好复习工作的关键一步。

2、注重系统性。

自己动手理清知识线索,建立知识系统,组建能够涵盖教材知识能力结构的网络。以点连线,以线结网,使语文复习形成系统化、网络化。从宏观上,对拼音、字、词、句、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与实践活动等方面梳理出各自的知识要点、能力要求与题目呈现形式。从微观上,对每一知识点和能力点还需进一步细化、归类。

3、讲求序列性。

复习不是简单地重复旧知识,而是对知识进行系统化的重新组合,因而必须循序渐进。复习课可以按照“听、练、结、测”四步设计复习程序。①听,留心听好老师复习时的要点、方法、步骤、规律等并及时记好;②练,运用方法进行相应的巩固练习;③结,谈谈有什么收获,总结出适应于自己的方法并提醒自己;④测,进行综合训练和测试,检查自己复习情况,利于查漏补缺。

4、突出方法性。

结果重要,过程更重要;知识重要,方法更重要。在复习中,要不失时机地进行学习方法的总结,在复习中分析比较、归纳总结,举一反三,自悟规律,掌握学法,由“复好”向“会复”转化。

二、要突出主体、优化对学生各知识点的复习

语文复习中必须坚持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语文知识系统庞杂,内容繁多,如果不加以梳理,不进行分门别类,就理不出头绪,形不成系统。所以复习中必须引导学生把学过的知识重新进行整理归类,找出规律。如可针对中考题型特点,进行基础知识、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能力培养开展专题复习。

1、基础知识

语文基础知识是必考内容,考查的方式方法也灵活多样。复习中必须使学生牢牢掌握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语音、汉字、词语、句子、背诵规定的篇和段。务必使同学们把这些内容中容易记混、容易写错的,再强化记忆,力求不写错别字,保证这部分不丢分。

2、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的考查,基本源自课内,所以要紧扣课本,夯实基础。具体操作可分三步走:第一步,对《大纲》规定的文言文和古诗文,从字词句到文学常识、思想感情艺术手法等,拎出要点,总结规律,逐篇过关。第二步,分项训练。可以借助《学习指导用书》等资料,按实词、虚词、阅读、欣赏、文学常识等分项训练,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知识,并形成运用能力。第三步,考试演练。学生能否考好,最终体现在对试题的解答上。所以,要结合模拟考试等,选择优秀的模拟试题,强化训练,解决好学以致用的问题,力争中考文言文不丢分。

3、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应该把握四点:1)、要把握文章的结构,理清文章的思路;2)、能概括文章的中心意思;3)、对文章的内容、语言和写法能有自己的心得,并提出自己的看法;4)、能够根据语言环境准确理解文中重要的词语和句子含义。中考阅读题对不同文体区分也大,指导学生增强文体意识,不同文体的特点是很鲜明的。比如记叙文就是考语言、结构、思想等;说明文无非就是考说明对象、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说明语言的准确性以及言之有序特点的体会

4、作文复习

作文是学生语文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综合运用,也是学生语文水平和语文素质的全面反映。作文复习中要注重以下几点:1)、继续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深入了解生活,养成良好的观察事物、观察生活的习惯就能为作文提供丰富的源泉,从而提高作文的写作能力。2)、指导学生仔细了解作文命题方式和评分标准。明确作文评分标准,可使学生有针对性地改正作文中的不足之处。3)、帮助学生熟悉、掌握题型特点熟悉掌握各类作文题型特点。

三、要处理好两种关系

1、处理好课内与课外的关系。

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生活中时时、处处可以学语文、用语文,复习阶段也是一样,不能把复习内容只局限在书本里、课堂上。一方面,同学们应当多读读课外书、报纸,多看看电视新闻,多写写观察日记,多关注人生百态,多说说生活见闻,多议议社会热点、焦点;另一方面,注重拓展延伸,要运用课内学到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第11篇

顺其自然,为所当为

相信所有接触过高中语文的人都会发现,语文的考试成绩往往波动很大。可能这次你还在为一个135分激动不已,下次却跌落谷底,而两次考试中的感觉却并无大的不同。我是有过这种经历的,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同感。

在我看来,这是因为语文考试就像在茫茫大海里取一杯水,而你却无法保证自己有多大机会碰上自己了解透彻的水;再加上考试发挥(如作文灵感)或是评卷中的出入,波动就很正常了,所以心态就显得格外重要。

既然波动正常,那么何不在平时对结果付之一笑,顺其自然。平和的心态才能让自己不至于对语文学习感到无趣与疲惫,甚至怀疑语文根本就是一个发挥的问题,或是一个运气的问题,而不愿再投入。

不过顺其自然并非置之不理,为所当为才是应有的态度。对考试本身,成败都应有所总结,理性分析;对考试结果,不要过分纠结,继续坚持下去才是王道。

其实,像任何学科一样,语文成绩的波动只是表象,语文能力的提高才是根本。就如同一个武功高手,也会有失手的时候,但并不能说他的功夫因为一次失手就全废了。功夫依然存在,何需耿耿于怀。

博观约取,厚积薄发

要想在语文的大海里来去自如,就必须有耐力去弄清它的点点滴滴,也就是要重视积累。

从高一起我便树立了“天天语文”的意识,再忙也要搞搞语文。这绝不是说要刻意划定时间,而是能将积累放在心上……课间翻翻杂志上的小素材,路过报刊亭时稍稍驻足看看小品文新鲜事,睡觉前拿出小积累本随手翻翻,都会在无形中为你注入力量。时下人们太“实际”,什么都想速成。殊不知春风细雨才最滋养人,“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才来得最深沉持久。

值得我们积累的东西亦不必刻意去找。像课本、读本,很少有人真正读透,何不利用预习、复习时间,把角角落落的知识都积累到位。桌上的字典亦是无穷的宝藏,遇见一个不太明白的字或词,就查一下字典。而我习惯查到后不急着合上字典,而是将查到的那页浏览一下,看看其他词条,这样便觉得更有收获了。人们常称查字典为“翻老师”,一翻就是老师,而且是天天跟在身边的老师。

如果点滴积累是“博观”,那么整理提炼则是“约取”。我有一个本子,从前往后是老师整理的资料,主要是一些方法归纳,以及我在平时练习与考试后对答案时,发现的一些术语与规范的表达;从后往前是我做题中总结的一些小的注意事项与经验。这一过程在我看来至关重要,尤其是对考试,这些规范性的东西必不可少。

积累与整理都做好,便水到渠成了。

莫为“情调”遮望眼

60分的作文对语文成绩几乎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作文方法林林总总,我在这里主要想说说审题的重要性以及我对作文的“情怀”的看法。

首先是审题,这是我作文出问题的主要原因,也是硬伤。后来我逐渐长了记性,即使留给作文的时间不多了,也要迅速平复心情,耐心审题,尤其是对材料作文,确保切题才下笔。审题的诀窍在我看来是全面把握,在全面理解材料的基础上抓关键词,而非先入为主地草草下笔。

其次是作文的“情怀”。作家梁晓声批评当下学生作文“只见情调,不见情怀”。是的,很多时候我们太在意表面上的光鲜,太在意素材的充分与新鲜,却不知在没有思想支撑的文章里,这些都只是堆砌,空有一缕软绵绵的小资情调,而不见大爱情怀。虽然作为应试作文,外在的结构与文字亦很重要,但我要说,莫为“情调”遮望眼。在审题准的情况下,或高远或独特的思想才真正让人耳目一新,空有华丽外衣与素材堆砌的文章反倒令人生厌。只有有了质的厚重,文字的优美才是锦上添花。

不过真挚的情怀需要培养,大爱情怀绝非唱高调,独特见解也绝非唱反调那么简单。在我看来,要培养真挚的情怀,我们需要多见与多思。

多见,即广读博览。读素材,积累的同时也应看到素材背后的真金;读美文,享受的同时也当发现艺术升华的精妙。此外,名人传记、重要演讲都值得我们用心体会。

多思,即在生活中,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从点点滴滴的身边事,到轰轰烈烈的社会新闻,都能主动去追求思之深与思之广,或是发现些新东西。这不但让人有种成就感,还能在作文灵感上帮我们的大忙。

有了多见与多思,文字的优美便不会是问题。这绝不是靠刻意培养的,因为好文字来自内心,而不是单靠背记“好词好句”就行的。

莫为“情调”遮望眼,重视文章的情怀,情调与情怀共舞,才会有好的文章。

另外,美玉当无瑕,书写的规范、卷面的整洁、表达的流畅都是语文考试里需要格外注意的。想好再下笔,认真对待,结果一定不错。

以上便是我对高中语文学习与考试的一点体会。真正的语文学习在实践操作中,在日复一日的坚持里,功到自然成。我劝那些在语文成绩面前痛苦、徘徊的同学,“在阴郁的日子里需要镇定,相信吧,那快乐就要来临”,你也一定会从一只“丑小鸭”变成“白天鹅”。

第12篇

俗话说“对症下药”,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发现高一语文学习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学习要求提高

高中语文在初中的基础上,要求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借鉴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并不是通过死记硬背获得的,它需要长期的努力,需要细心地品味和感悟,需要准确的分析与表达。因而高一学生从一开始就必须明确高中语文学习的要求,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学习方法,力争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二、学生心理的影响

学生进入高中,在平时的学习中会出现许多新的心理障碍,如竞争的激烈,学习压力的加大,考试成绩的失败等都会影响他们的自信心。特别是语文学习中很多学生片面地认为学与不学一个样,背与不背一个样。反正考试时课内知识少课外知识多;再加上课程多任务重,语文学习中的阅读与欣赏、预习与复习这些必要环节都会受到影响,学生一般不可能抽出课外时间来完成;有的甚至语文作业都是应付差事。所有这些,如不及时调整,都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语文学习成绩。

由此看来,我们必须在高一正常的语文教学中仔细观察。及时发现问题插补知识遗漏,向学生讲明具体要求,帮助学生克服不良心态,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打好高一语文学习的坚实基础。具体可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1.针对语法知识断截的问题,在高一第一学期就要适当补充。特别是词性、词类、短语、句子成分、单句与复句、常见的语病、文言文中常见的词的活用,特殊句式等必须补充,让学生初步了解。并在教学中、作业中适当巩固,找出疑难,区别掌握,使学生“一回生二回熟”。如词性中的能愿动词、介词、副词,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文言文中的词的活用等必须反复练习,学生才能摸索规律,逐步掌握。这样,在高一第一学期全面接触语法知识,第二学期就可以巩固并系统化了。那么学生进入高二高三碰到语法问题,自然会水到渠成,迎刃而解了。

2.针对容量大、任务重、要求高的问题,老师在教学中要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读、写、背、思等具体要求,以防止学生在忙碌中跑马观花,不能落实。如预习课文前布置思考题培养学生初读课文找准要点的好习惯;在课文赏析中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其阅读分析理解能力;在课后复习中提示学生一课一得、及时巩固、积少成多的习惯;在作文批改后采用集体评讲与个别指导相结合,找共同问题与欣赏优秀作文相结合的方法,并针对明显问题再次作文以提高写作能力;在测试考试后要求学生逐题分析得失原因,及时总结,调整方法,养成严格要求,不断小结提高的学习自觉性。这样,通过平时有意识的训练,学生自然会掌握一套良好的学习方法,各项能力也会逐步提高。

3.针对学生的心理因素,老师要注意观察,发现问题,及时分析指导,或集体讲解,或个别交谈,或正面鼓励,或反面激励,帮助学生调整不良心理状态。如很多学生认为“语文学与不学,考试成绩差不多”,或者有“不愿抓基础,考试凭运气”,“作文靠天才”等想法。老师可分析近几年来语文高考试卷结构,让学生明确语文基础不能丢,该记该背的不能忽视的观点。有的同学考试后成绩不佳,灰心丧气,信心不足,老师可找出学生的优势,及时肯定学生语文学习中的闪光点,给学生以信心;同时要求学生分析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造成的得失,从而进一步重视基础,调整不良的思维态势,逐步提高成绩。针对学生认为作文难的问题,每次作文前老师要讲明具体要求,给予适当指导;批改时发现问题,作好记录,有针对性地找学生交谈,问题多的,可在全班评讲;同时比较合格作文与不合格作文的特点,并对不合格作文进行修改以提高写作能力。

总之,担任高一语文教学,既要紧扣《大纲》,严格要求,抓好基础,培养能力;又要面对现实,“瞻前顾后”,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只有认真搞好初高中语文的衔接与过渡,才能为高二高三语文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