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三年级数学下册总结

三年级数学下册总结

时间:2022-05-02 07:33:47

三年级数学下册总结

第1篇

一、以高尚的师德育人

我热爱和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自觉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全心全意为教育事业服务,关注教育改革。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及时更新知识,不断提高教育和教学能力。以认真负责的态度上好每堂课;用满腔的爱关心学生,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的,积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循循善诱,既教书又育人。能主动、认真地服从和配合学校各级领导安排的工作,与同事们团结协作,相互帮助,共同完成学校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

二、以认真的态度学习

新时代要求教师要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学识,要有终身学习的观念,具备渊博的知识和多方面的才能对每一位教师来说很重要。因为我们的产品会说话,会思考,他们什么问题都会提出来,而且往往“打破沙锅问到底”。没有广博的知识,就不能很好地解学生之“惑”,传为人之“道”。所以我认真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教研活动,我努力学习别人先进的教学经验,改变旧的教学观念,把新的教学理念运用在自己教育教学之上。

三、以满腔的热情教学

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认知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因此,他强调“教一个人某门学科,不是要他把一些结果记下来,而是教他参与把知识建立起来的过程。”我在教学课堂教学中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学与导的关系,把教与学的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上,在教法上着眼于导,以学生发展为本,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参与构建知识的过程,促使学生乐学,会学,善学。

本期完成了两位数乘两位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统计,小数的初步认识轴对称,实践活动,总复习这七个单元的教学目标。主要达成了如下教学目标:

1、会笔算三位数除除以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笔算。

2、会口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十、百的数。

3、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认识面积的含义,能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并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会利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5、了解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能初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的中的作用。

6、初步认识轴对称,知道生活的中的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了解生活的中的对称美,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的。

7、经历从实际生活的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的生活的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第2篇

下学期期末作业检查小结

2015年1月14-15日,教导处对我校的语文、数学和英语三个学科的作业进行了检查。本次检查与评价我们抱着客观、公正的态度,注重检查作业的质量,依据我校制定的相关要求进行的。主要目的是对老师们本学期的工作做一个记载,同时发现好的做法及时推广,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因此,我在总结过程中希望每位教师都能抱着学习的态度来听,这样有利于完善自己。下面,我就对本次检查活动作以下总结:

周三全天检查的是全校的语文学科:一年级检查的是拼音本和生字本;二年级检查的是作业本和听写本;三至六年级检查的是大作文本、小作文本、练习册和语文本。周四全天检查的是数学和英语两个学科:数学一、二年级检查的是数学本;三至六年级检查的是练习本和练习册。英语三至六年级检查的是作业本、练习册和听写本。

通过对各班各科作业的批改日期、书写颜色、全册做完、全册批改、错误更正、二次批阅等方面的检查与综合评定,以下班级评为优秀作业,其余班级均为良好。

语文:    一(1)班        二(3)班      三(1)班

四(1)班        四(2)班      五(1)班

六(2班)       六(3)班

数学:   一(1)班        二(1)班       二(2)班

三(1)班        四(1)班       四(2)班         五(3)班        六(2)班

英语:    四(2)班       六(2)班

第3篇

关键词:林纾的翻译钱钟书“化”境“媒”“诱”“讹”

本文以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文为文本,主要使用antconc3.2.1w软件中的clusters、collocates、worldlist、concordance等工具来分析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材的词汇的型例比、单双音节词汇的多寡、词类的分布情况、词汇的搭配情况、平均句长以及句类分布情况,通过分析得出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材的优劣之处,以下为分析报告。

一、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材词汇的型例比分析

通过使用antconc3.2.1w中wordlist这一软件,我们可以得出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材词汇的型例比数据如下表一所示:

通过以上表一并根据词汇型例比公式我们可以得出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的词汇型例比为24%,即词汇丰富程度为24%。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的词汇型例比为26%,即词汇丰富程度为26%。通过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的词汇丰富程度明显高于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的词汇丰富程度,这是符合小学生的认知发展情况的。

二、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材单双音节词汇的多寡

通过antconc3.2.1w这一软件中clusters这一工具的分析可以得出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材词汇的音节长短分布情况,如下图表二所示:

通过上图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材的词汇总体来说是以单音节的词汇为主,双音节的词汇次之,多音节的词汇最少。就上下册来看无论是单音节词汇、双音节词汇还是多音节词汇的数量下册的都要多于上册的。这都是符合人类认知的复杂性的,由易到难。就上册来看以单音节的词汇为主,双音节的词汇次之,多音节的词汇最少,这是符合总体规律的。但是,就下册来看双音节的词语是多于单音节的词语的,多音节的词语依然最少。

三、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材主要词类的分布情况

通过antconc3.2.1w中wordlist与cluster这一软件,并提取了部分词频表,我们可以得出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材主要词类分布情况如下图表三所示:

频次表一: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材词类分布频次表(注:freq代表频次、cluster代表词条、v代表动词、w代表标点符号、n代表名词、u代表助词、d代表副词、a代表形容词)

图三: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主要词类分布(注:图中的数据代表词汇的个数)

通过上频次表一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材主要词类无论是上册还是下册都是以动词、名词、助词、副词、代词为主的,其中动词站总词数的比例最大。上图表三我们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动词、助词、副词、代词以单音节为主,名词以双音节为主,多音节的词汇无论是总体来看还是在不同的词类中来看都是最少的。

四、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材主要词汇的搭配情况

我们主要使用antconc3.2.1w中clusters及collocates这一软件对主要词类做了搭配方面的分析,并提取了部分词频表。现分析如下:

(一)动词搭配情况

频次表二: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动词分布频次表(注:freq代表频次、cluster代表词条、v代表动词、“w”代表标点符号、“说/v”表示“说”是动词、“v了”代表动词后是“了”)

由以上词频表二可以看出上册出现的最多的动词是“说”出现了88次,其次是“是”出现了56次,再次是“有”。下册出现的最多的动词是“是”出现了84次,其次是“说”出现了82次,再次是“有”。无论是上册还是下册出现在动词后的频率最高的都是“了”。由此可知在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材中“说、是、有”这三个动词占据了动词的主要部分,而且与动词搭配最频繁的是“了”。

(二)名词搭配情况

频次表三: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語文教材名词分布频次表(注:freq代表频次、cluster代表词条、n代表名词、“w”代表标点符号、“n的”代表名词后是“的”)

由上频次表三来看无论是上册还是上册,名词后出现的除了标点符号以外最多的就是助词“的”了,这可能与名词常做定语修饰中心词有关,而“的”是定语

的标志。

(三)助词搭配情况

关于助词我们主要分析“的”“地”“得”的搭配使用情况。

频次表四: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助词分布频次表(注:freq代表频次、cluster代表词条、u代表助词、“w”代表标点符号、“着/u”表示“着”是助词)

由上频次表四来看在“的、得、地”三个使用最频繁的是助词“的”,而助词“的”是定语的标志,由此可知小学二年级定中搭配的词汇相对于状中搭配与动补搭配的词汇来说是较多的。

五、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材的平均句长

通过antconc3.2.1w这一软件中clusters这一工具的分析可以得出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下册的平均句长,如下表四所示:

通过表四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材上册的平均句长略短于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材下册的平均句长,这是符合学生学习的难度的。

我们还将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材的平均句长与人教版小学一年级及三语文教材的平均句长进行了对比,对比分析后发现随着年级的增高平均句长也在增长。

六、结语

通过以上数据分析,就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下册语文教材来看,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材的安排是有优劣之分的。

其优势在于它的词汇的型例比、词汇音节的多寡、词类的分布情况、词汇的搭配情况、平均句长以及句类分布情况难易程度的分布是符合小学生认知发展情况的,即由上册到下册词汇越来越丰富,平均句长也是逐渐加长的,句类也是由数量多的陈述句到数量少的疑问句来分布的。

第4篇

关键词:J2EE技术 学籍系统 设计

中图分类号:TP31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3)05-0168-02

系统设计是整个开发过程中的关键,关系到系统的最后实现和功能能否满足用户的需求,主要完成系统的总体结构的设计并根据需求分析结果合理科学地划分系统的功能模块,进行功能模块的设计,在此基础进行系统数据库的设计。

1 系统结构的划分

本系统采用多层的系统体系架构,在三层体系结构中里面的每一层都完成不同的功能,这样在系统进行设计的时候可以清晰明了每一层的任务和目标,可以提高系统开发速度和效率,可以说采用分层结构是目前主流的设计模式,具有许多优点,在本系统中的三层结构划分具体如图1所示。

本系统的开发遵循J2EE规范,采用由Web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和后台数据库形成的S/A/D三层结构,完全的Web应用方式,客户端要适应工E5.0以上版本或Netscape6.0以上版本的浏览器,所有的客户端只需要通过浏览器进行操作,不需要安装任何其他的软件;服务器层要适应主流的Web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和主流中间件,数据库层要采用主流数据库技术。该系统设计结构按照J2EE的结构模型进行设计。从业务层面看,系统分为三层结构:用户界面层;应用服务层和数据层。

2 功能模块设计

学籍管理包括五个模块,它们分别是学生信息管理模块、注册管理模块、学籍管理模块、缴费管理模块、学生成绩管理模块、毕业管理模块。模块功能图如图2所示。

各个模块的功能如下:

(1)学生信息管理模块。包括“导入学生综合信息”、“生成学号”、“学号及密码查询”、“学号分配原则”、“在籍学生统计”、“在籍学生信息”。在学生信息管理模块中主要完成的是学生从入学开始最初始的信息,这些学生的基本数据信息直接从招生获取,然后进行相关的管理工作,在本系统中主要是在招生工作结束之后,从招生系统中导入数据到数据库中的dec_student_info数据表,这样的数据就具有权威性和一致性。

(2)注册管理模块。点击栏目列表中的“注册”按钮,打开学生注册管理页面,用户可用扫描枪扫描学生条形码或直接输入学生标识号进行查找,即可查看该学生的缴费注册情况,系统将显示该学生的信息,包括显示学生的学号、姓名、系部、专业、注册状态、缴费方式等.在“注册”栏目模块中,点击“高级查询”页面标签,可对学生的缴费注册情况进行高级查询,并可对已缴费的学生以及已办理绿色通道或缓缴学费的学生进行注册登记。学生信息的高级查询条件包括学生的身份证号、学号、考号、姓名、年级和学期,输入查找条件值,点击“查询”按钮后,查询结果将显示在学生信息列表中。点击“刷新收费信息”按钮可刷新学生的收费信息。查询出学生信息后,对已缴费的学生以及已办理绿色通道或缓缴学费的学生可进行注册登记。在学生信息列表中点选所要进行注册的学生,然后点击列表下方的“注册”按钮,即可完成对该学生的注册登记,注册后该学生在学生信息列表中的“注册情况”将显示为“已注册”。

(3)缴费管理模块。包括“缴费标准”、“学费统计”、“打印收据”和“报名资费统计表”。缴费标准设置了各年各个教学点下的专业层次的学杂标准以及这些学费的分教学点与远程教育学校的分配比率和书费预交标准。如果分教学点该年没有注册的学生,则不能进行设置。该功能只有管理员可以维护,学生能查询到自己教学点、自己所报专业的“缴费标准”。

(4)学生成绩管理。

学生成绩录入,学生成绩修改,学生成绩统计,学生成绩查询。

学生成绩录入。以班级为单位,录入各科目的期末成绩。

总分及名次。以班级为单位,计算学生的总分及名次。

成绩备份。以班级为单位,将学生的成绩保存到备份数据库中。

(5)毕业管理模块。当学生毕业后,学生信息转移至备份数据库中,系统的基本数据库中需要删除学生信息。该功能主要进行成批地删除学生信息,如连续学号区段的多位学生信息删除,整个班级的删除,在学生信息删除前,以学号区段或班级为单位保存到备份数据库。

3 数据库的分析与设计

根据前面的分析,在数据库设计阶段其中最重要的工作是数据库的概念结构的设计,即是对前面数据库调研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转换为数据模型,并不是实际的数据库存储,另外开发人员所经过加工抽象和设计的模型必须反映应用的实际客观情况,例如数据模型中的实体-关系图(E-R图),在做E-R图设计的时候,首先要全面的了解清楚应用单位的数据实体有哪些,这些实体的属性以及实体之间的关系如何等;接着需要将前面分析创建的部分视图进行组合集成到一个全局的视图中,最后形成该应用部门的概念数据模型。

对于学生信息管理,我们可以将学生实体抽象出来,学生属于学校可以将学校作为一个实体,学生所属专业和毕业信息都将可以作为一个实体。(图3)

逻辑结构设计就是把概念结构设计阶段设计好的基本E-R图转换为与选用DBMS产品所支持的数据模型相符合的逻辑结构。设计逻辑结构一般分为3步进行:(1)将概念结构转换为一般的关系、网状、层次模型;(2)将转换来的关系、网状、层次模型向特定DBMS支持下的数据模型转换;(3)对数据模型进行优化。

将E-R图转换为关系模型实际上就是要奖实体型、实体的属性和实体型之间的联系转换为关系模式,这种转换一般遵循如下原则:一个实体型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实体的属性就是关系的属性,实体的码就是关系的码。对于实体型间的联系则有以下不同的情况:

将概念结构设计阶段设计好的基本E-R图转换为关系模型,如下所示:(1)学生(学号,专业号,院系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身份证号,入学时间,政治面貌,家庭住址,籍贯,邮政编码,民族),此为学生实体对应的关系模式。(2)教师(教工号,姓名,性别,职称,所属院系,电话),此为老师实体对应的关系模式。(3)毕业(毕业证编号,学号,姓名,性别,身份证号,所属院系,入学时间,已修学分,需修学分),此为毕业实体对应的关系模式。(4)课程(课程号,课程名,学分),此为课程实体对应的关系模式。(5)系(系号,系名称),此为系实体对应的关系模式。(6)选修(学号,课程号,成绩),此为选修关系对应的关系模式。(7)授课(课程号,教工号,课时),此为老师授课关系对应的关系模式。(8)开设(专业号,课程号),此为专业开设课程关系对应的关系模式。将生成的概念模型通过单击PowerDesigner11工具菜单栏上的Tools选项,再选择Generate Physical Data Model选项,就可以转换为物理模型.

参考文献

第5篇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数据来自2006-2012年《广东省卫生统计年鉴》,包括广东省及各市的卫生人员数、卫生技术人员数、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区域数据根据上述年鉴相关数据整理得出。

1.2研究方法

1.2.1区域划分

以《广东统计年鉴》在统计各区域主要指标时的划分标准为依据,将全省21个地级市按经济发展水平划分为四个区域,粤东地区包括汕头、潮州、汕尾、揭阳4个市,粤西地区包括湛江、茂名、阳江3个市,粤北地区包括韶关、河源、梅州、清远、云浮5个市,珠江三角洲地区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9个市。

1.2.2泰尔指数(Theilindex)

泰尔指数是1976年由荷兰经济学家H.Theil提出,广泛应用于测量并评价某地域各种社会资源分配的公平性,目前已有学者运用这一指数研究重庆[1]、新疆[2]、甘肃[3]乃至全国[4]的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状况,相关理论的运用成熟可靠。采用泰尔指数评价广东省卫生人力资源的配置状况,不仅可了解广东省各类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的总体公平性,还可测量广东省内不同区域间和区域内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的公平性。根据泰尔指数的测算原理,泰尔指数越小,说明公平性越好,反之越差。

各区域内部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的泰尔指数为:

其中Pia为a地级市人口数占i区域总人口数的比重,Ei和Ea分别为i区域和a地级市的人均卫生人力资源数。

各区域间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的泰尔指数为:

其中Pi为各区域人口数占全省总人口数比重,Ri为各区域卫生人力资源数占全省卫生人力资源总量的比重。

则全省总的泰尔指数T为:

通过计算各区域内及区域间的差异贡献率,可反映全省总体不公平性的主要原因及影响程度。

区域内差异贡献率=Pi*Ti/T

区域间差异贡献率=TL/T

2结果与分析

2.1广东省卫生人力资源的总体情况

2.1.1广东省卫生人力资源总量的现状

至2012年底,广东省卫生总人员、卫生技术人员、执业医师、注册护士分别达到620173人、510288人、192107人、197256人,各类卫生人力资源总量较大,但分析2012年广东省每千常住人口卫生人力资源拥有情况可发现,2012年广东省每千常住人口卫生人力资源除注册护士数外,其余均低于全国水平,此外,各区域间差异明显,珠三角地区的每千人口拥有量远远高于粤东西北地区的水平,也比全省及全国水平好,粤东地区仍明显落后于全国水平。从区域总量来看,广东省卫生人员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占全省卫生人员的65.49%,粤东地区的总量最少,仅占全省的9.58%。

2.1.2广东省卫生人力资源的结构分布情况

从学历结构上看,广东省卫生人员主要集中在本科及大专学历,全省仅有5.0%的卫生技术人员学历在研究生及以上,执业医师拥有最大比例的高学历人才,研究生学历、本科学历分别达11.1%和39.6%;值得关注的是,2012年注册护士仍主要以大专及以下学历人才为主,仅有10.0%的人员达到本科及以上学历,硕士以上高学历护理人才极为缺乏,仅占总量的0.1%。从职称结构上看,初级职称的卫生人力资源是当前的主体,卫生技术人员、执业医师、注册护士中初级卫生人力资源分别占64.4%、53.5%、77.3%,全省仍有11.3%的卫生技术人员没有职称,高职称卫生人员在执业医师这一群体中所占比例高于注册护士,全省有17.7%的执业医师具有高级职称。从地域分布来看,高学历、高职称卫生人力资源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与非珠三角地区差距悬殊。

2.2广东省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分析

2.2.1广东省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的总体均衡性分析

2006~2012年广东省各类卫生人力资源配置总的泰尔指数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图1),各年度数值高(公平性差)于辽宁省[5,6],但低(公平性好)于重庆市[7]同期数据。从年度变化趋势可见,新医改前广东省各类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的不公平性逐年加剧,新医改之后得到明显改善。此外,在各类卫生人力资源中,执业医师的总泰尔指数值最小,而注册护士分布的均衡性最差,至2012年,注册护士的总泰尔指数值仍达到0.0433。

2.2.2区域间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均衡性分析

从图2中可看出,各类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的区域间差异呈先升后降趋势,2009~2010年减小的幅度尤为明显,可能是由于新医改初期政策调整力度大,政策效果释放显著造成,新医改之后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的区域间差距逐渐缩小,区域间配置有所优化。

2.2.3区域内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均衡性分析

从图3中可看出,2006~2012年各类卫生人力资源区域内泰尔指数呈逐年下降趋势,说明近7年来广东省各区域内部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的公平性逐步得到改善,各区域内部配置不断优化。

2.2.4泰尔指数的贡献率分析

从表4中可看出,除执业医师在2010年之后区域间差异贡献率小于区域内贡献率外,各年份其他卫生人力资源分布区域间差异贡献率均大于区域内贡献率,说明区域间差异是影响广东省各类卫生人力资源配置总的泰尔指数的主要因素。

3讨论与建议

3.1广东省卫生人力资源每千人口拥有量低,卫生人力资源结构有待优化

虽然广东省各类卫生人力资源总量较大,但每千人口拥有量不足,大部分指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粤东地区仍远远落后于全国水平,即使每千常住人口注册护士数和医护比略高于全国水平,但医护比与全球1:2的平均水平和发达国家1:4的水平相比[8],存在明显差距,护理人员短缺严重。2006年以来广东省各类卫生人力资源总量得到稳步增长,但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需要加大财政、教育等方面投入,稳定卫生人员队伍并不断壮大。而在卫生人力资源的学历、职称结构上,一般认为橄榄型的卫生人力资源学历、职称结构较为合理[9],目前广东省的卫生人员以大专及以下学历和初级职称为主,高学历、高职称卫生人员不足,在非珠三角地区表现更为严重,而在不同类型卫生人力资源中,执业医师的学历、职称结构优于注册护士,这与当前重视医疗技术、忽视护理质量的大环境有关。广东省应加大继续教育、培训进修等力度,在待遇和提供良好的行医环境等方面出台相应措施引进高学历、高职称人才,从内部培育和外部引进两方面入手,提高高学历、高职称卫生人力资源的比例,此外,应在职称晋升等方面给予欠发达地区更多倾斜,不断优化广东省的卫生人力资源队伍。

3.2区域间差异是导致配置不公平的主要原因,新医改之后有所改善

从总体上看,广东省卫生人力资源的布局并不合理,各区域间差距明显,大部分卫生人力资源集中在珠三角地区,特别是广州和深圳,这一区域拥有全省大部分三级医院,卫生人力资源在数量和质量上占据绝对优势,且这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水平较高,各类卫生人力资源拥有更多的晋升、进修机会,待遇也较其他区域好,更能吸引并留住各类卫生人才,而在粤东西北地区,各类卫生人力资源仍然比较匮乏,甚至明显低于全国水平,非珠三角地区的卫生人员在晋升、待遇、进修等方面不及珠三角地区,医疗水平也明显落后,较难吸引各类卫生人才,这导致了广东省卫生人力资源布局出现“马太效应”现象,即“强者愈强,弱者愈弱”,区域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各类卫生人力资源区域间配置越来越不均衡。这一现象在新医改之后有所改善,特别是在2010年改善明显,这可能与广东省在2010年推出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培训1万名以上卫生技术人员,招聘1千名医学院校毕业生和1千名执业医师等政策有关[10],粤东、粤西地区在这一时期各类卫生人员增长较快,但区域间差异仍未得到有效改善。这提示卫生行政部门在制定卫生区域发展规划时,应充分运用“看得见的手”,通过行政干预手段,克服“市场失灵”,对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医疗水平地区的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制定有针对性政策,引导卫生人力资源在区域内和区域间合理配置,逐渐缩小地区差别、城乡差别,采取增量调控手段,重点提高非珠三角地区各类卫生人员总量,改善区域间卫生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相对公平些[11]。

3.3执业医师的公平性优于卫生技术人员,注册护士的公平性最差

第6篇

一、基本情况。

总人数男生女生552827

二、学习情况

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如郝苏湘、周叶凡等),接受能力较强,学习态度较端正;也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如郭冲、郭加林等),不能主动去学习等,对于学习数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以前对知识掌握较好部分是:

1、学生的基础的知识、概念、定义掌握比较牢固。

2、学生的口算、笔算验算及脱式计算较好。

3、学生解答文字题和应用题的思路和步骤清楚。

4、学生能很好的解答几何画图形方面的题目。

5、学生书写较工整美观。

不足之处:

1、学生粗心大意忘写答案。

2、运用知识不够灵活,表现在已掌握的知识,做题目时不能灵活地运用。

教材分析: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地些内容:百分数的应用、圆柱和圆锥、比例、确定位置、正反比例、解决问题的策略、统计以及小学六年来所学数学内容的总复习。本册教材的这些内容是在前几册的基础上按照完成小学数学的全部教学任务安排的,着重使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立体图形,掌握它们的体积等计算方法,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进一步形成统计的观念,掌握用扇形统计图表示数据整理结果的方法,提高依据统计数据的分析、预测、判断能力;理解比例、正比例、反比例的概念,加深认识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然后把小学数学的主要内容加以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结合新的教学内容与系统的整理和复习,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培养思维品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本册教材中的圆柱和圆锥、比例都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首先,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掌握圆柱和圆锥的一些计算,既可以为进一步学习其他形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及其计算打好基础,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也可以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逐步增强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意识和能力。最后学习好比例的知识,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用数学方法处理数学问题的能力,而且也使学生获得初步的函数观念,为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作初步的准备。因此,让学生认识这些内容的概念,学会应用这些概念、方法和计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是教学的重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应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理解税率、利率、折扣的含义。

2、使学生在经历观察、操作等活动的过程中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能正确地判断圆柱和圆锥,理解、掌握圆柱的表面积、圆柱和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计算。

3、使学生结合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理解众数和平均数。

4、初步掌握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置的方法。

第7篇

关键词:课程 日语 教材分析

课程设置方面,高职日语精读一年级上初中日语课程,二、三年级上高中日语课程,四年级上高级日语课程,五年级去企业实习。语言是不断更新发展的,这两轮精读课程,虽然都是二、三年级,但不在一个时间段,变化是相当大的,无论是教师水平,教材,还是班级学生情况等都是不同的。但是学生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单词数量、语法数量、等级水平是基本一致的。

一、教材分析

07级学生用的教科书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日语》1-3册(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3年审查通过),下面简称03版。11级学生所用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日语》1-7册(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7年初审通过),下面简称07版;两个版本的主编都是唐磊,副主编有三个没变,日方编委变化较大,没有相同的人。两个版本均有教师教学用书。

03版教材的总体结构:共分为三册,每册结构基本相同。由相关课文彩图、前言、书本内容与结构、目次、正文、附录、日语歌组成。

三册正文部分均包括4个单元,第一册每个单元由5课组成。第二册每个单元由4课组成。第三册每个单元由3课组成。每课包括课文、会话、解说、练习和专栏。每个单元后设单元小结和综合练习。综合练习分为听、说、读、写四个部分。附录包括阅读课文、词汇表、日语汉字表、助词一览表、句型一览表、日常交际用语一览表和两首日本歌曲。

07版教材共分7册,由主要内容、学习内容一览、学习能力アップ、正文、学の振り返り、附录组成。

正文部分,7册教材每册5课,共35课。每课包括目标、插图导入页面、ステップ1、ステップ2、やってみよう、言~の觥⑽姆目、コミュニケ`ション表F、练习。目标、导入部分由插图、想一想组成,方便老师进入课堂导入;ステップ1包括课文话题听、说、读、写,形式丰富多样、图文并茂;ステップ2主要由引申的课文话题读、写、说为主;やってみよう主要是分两个主题进行实际操作演练部分;言~の鍪翘峁每位疤庀喙氐拇驶悖以各种不同的图文方式呈现,方便学生记忆单词,增加词汇量;文法目是对语法部分进行详细的解说与例句;コミュニケ`ション表F由两部分组成。

对比起来,03版教材比较单一与刻板,备课量较大,每课都是完整的课文、会话、语法、练习。按部就班,需要教师多考虑,多查资料。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07版是03版教材的改进与升级。在运用教材时无论从课堂导入,教学过程,还是练习方面来看,07版都更胜一筹,导入页面设置部分能引导教师运用并进入课堂导入,教学过程能通过听说读写译各方面锻炼学生综合能力,注重实际操作与演练,学生学习起来相对轻松。03版总共48课,07版总共35课。两个版本中有14个话题是一样的。要求均是到2年级达到日语能力测试四级水平,三年级达到日语能力测试三级水平。

二、教师教学

无论是哪一级学生,到二年级学习,多会进入日语学习的瓶颈期,学习日语的同学都知道这个说法:“英语学习是哭着进去,笑着出来;日语学习是笑着进去,哭着出来。”这一阶段无论是词汇、还是语法、阅读等,难度加大。特别是词汇量、语法难度的增加,让学生适应不了。

07年刚进校工作,有着新进教师的热情与闯劲,那时和07级学生年龄相差小,不做班主任,很快和学生打成一片,良师益友型,学生有什么事情都愿意和我交流与沟通,有利于教学工作的进行。唯一不足的是缺乏教学工作经验,在备课方面,花的时间较长,有时也达不到意想的效果。再者03版的教材比较单一与刻板,备课量比较大,如何把课上的有趣,使枯燥的语法单词更容易的让学生理解,让学生对日语学习感兴趣,是我那时最重视的。

在带11级学生日语精读课时,有了近五年的工作经历,相对比较理性,备课轻松、07版教材渗透了听说读写译各方面内容,注重实际操作与演练,学生学习起来相对轻松。同时在学生中比较有威信,教学在既轻松又严厉的氛围中进行着,一方面学生乐于学习,另一方面严格的要求让学生有压力与动力去学习,无论是处于主动还是被动。

三、班级情况及学生的接受能力

07商务日语班在二、三年级时有三个班,本班一共38人,学生比较多,学习语言的氛围浓烈,容易形成良性竞争。在接受能力上比较强,同时自觉主动的学生相对较多,教师和学生年龄相差小,共同语言比较多,交流的也比较多。在三年级结束时过日语能力测试3级的有10人,二级的1人;现在的11级商务日语班就一个班16个人,学生人数少,有小班教学的优势,能兼顾到每个学生。但是学习氛围没那么浓烈,学生的学习欲望不够强烈,自主主动的学生不多,能主动单独问问题的学生更少,教师和学生的代沟比较大。在三年级结束时过日语能力测试3级的有4人,二级的1人。

无论何种教材,时间、地点人物不同,所生成的结果也是不同的。重点是教师通过对比,能够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让课上的更有效有趣,让学生学得更轻松更自主。

参考文献:

[1]《日语》第一册-第三册(2003)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

[2]《日语》1-7册(2007)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

第8篇

教科书插图的历史由来已久,最早可追溯到夸美纽斯的《世界图解》,全书拥有150幅插图,对于后续教科书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小学数学教科书中的插图遍布全册,以丰富的色彩、鲜活的生活画面,生动形象地呈现着学习内容,其中新授课主题图是整个教学的重点。下面笔者就以国标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学段教科书(其中一年级教科书为2012年版,二年级教科书为2013年版)为例试作研究。

一、小学数学第一学段教科书新授课主题图的编排情况

新授课主题图是指位于教科书新授部分(即例题),以一幅插图、一组插图或几组插图组成并表述主要数学学习内容的一系列插图。在国标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学段4册教科书中,共有新授课例题116题,其中配有插图的有113题,占例题总数的97.41%(如图1),而在配图的例题中有82.30%是图文并茂,有17.70%的配图例题没有文字,仅以插图呈现学习内容。

新授课主题图在呈现和编排上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一)新授课主题图大多一例一图,少有一例两图或一例多图

第一学段新授课主题图通常是一幅插图,如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例1《5以内的加法》的主题图,也有一部分新授课主题图是借助连续的两幅插图来呈现数学问题,如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例2《5以内的减法》的主题图,通过前后两幅插图的对比,引导学生明白“一共5人,走了2人,还有3人”,使学生感悟减法的意义。新授课主题图偶尔也有用三幅或三幅以上插图来呈现数学情境,如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例2《认识厘米》的主题图,这是学生在小学阶段第一次接触计量单位,教科书通过3幅插图呈现三种不同的计量长度的方法,引发学生观察并且思考“为什么他们说的数量不相同”,从而体会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无论是单幅还是多幅插图,都是为了阐明数学知识,且多幅插图中往往有着一定的顺序性或相关性。

(二)新授课主题图蕴含着数学信息以外的其他信息

新授课主题图不仅蕴含着数学信息,往往还隐含着德育信息。常见的德育信息体现了爱国主义教育、热爱劳动教育、文明礼仪教育、讲究卫生教育、保护环境教育等。

如一年级上册《认位置》一课中,当学生观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在黑板上面时,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有关国旗的简单介绍,同时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而紧随其后的第五单元《认识1-5》的主题图,则呈现了教师节的内容,教师可以利用这样的教学素材,对学生开展尊师重教的教育。

与低年级学生息息相关的各种生活习惯也是教科书主题图经常呈现的内容。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例4《两位数减整十数》的主题图清晰地提示学生乘坐公共汽车应有序排队。再如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例2《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主题图,结合学生统计蛀牙颗数的结果对学生进行口腔卫生教育。随着年级的逐渐升高,保护环境、关爱他人也是数学教科书主题图中常呈现的信息。

(三)新授课主题图为数学学习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情境

无意注意在第一阶段小学生的注意中占有重要地位。无意注意需要依靠新奇有趣的刺激引起,因此在第一学段中,新授课主题图会为学生们创设学生熟悉的、有趣的卡通故事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如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例5《比较数的大小》这一课的主题图,通过一幅“森林运动会”的场景图呈现丰富的数学信息,生动、直观、有趣的画面易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其次,为便于低年级学生理解和学习,主题图也大多采用贴近小学生实际的生活情境来呈现数学信息。如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例3《认识几时几分》主题图,教科书选取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起床、吃饭、上学等)来加深对时间的认识,帮助学生建立时间观念。这样的主题图在教科书中比比皆是,关注了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与学生日常的生活紧密联系,重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

除以上两种情境之外,第一学段主题图中也出现了许多旨在启迪学生探索操作的活动情境。如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例4《10的分与合》的主题图,直接呈现5串珠子,通过文字叙述引导学生有次序地分一分、涂一涂。这里的主题图既是呈现数学问题的载体,也是学生探索活动的工具。

三种情境在教科书中的分布并不是平均的(如表1)。其中,卡通情境的主?}图较少,在一年级教科书中约占16.95%,在二年级教科书中仅出现1次,占二年级教科书主题图总数的1.56%,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年级的升高,卡通情境主题图所占的比例也逐渐减少。在两个年级中所占比例最多的均为生活情境的主题图,分别占67.80%和76.56%,这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倡导的数学教育“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和技能”[1]相一致。同时,数学教育“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2],因此,在第一学段的主题图中,直接提供学生探索操作的活动情境主题图也占有一定的比例,力图让低年级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能提出一些简单的猜想”[3]。

二、小学数学第一学段教科书新授课主题图使用现状调查与分析

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新授课主题图的认识和使用情况又是怎样呢?笔者运用调查问卷,对区内第一学段的132名教师进行了调查,从价值认识、信息理解、应用情况和认可程度四个维度全面了解一线教师认识和使用新授课主题图的现状。

(一)教师对新授课主题图价值认识的调查与分析

调查首先从新授课主题图的价值认识入手,全面了解一线教师对新授课主题图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价值认识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约有94.69%的教师能够使用主题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约有96.21%的教师能够利用新授课主题图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利用新授课主题图我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利用新授课主题图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这两方面,认为自己做得比较好的教师分别占53.03%和68.93%。

综上,我们可以发现教师对于主题图“激发学习兴趣”和“培养问题意识”的价值认识较为清晰,在教学中也能比较好地利用主题图展开教学,但是在利用主题图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渗透德育教育方面则显得有些薄弱。

(二)教师对新授课主题图信息理解的调查与分析

教师对新授课主题图呈现的信息是否能完整、正确地理解?调查问卷中设计了“对于新授课主题图我不看教参也能够把握其中蕴含的数学信息”这一题,结果显示:有71.21%的教师在教学中基本能不借助教参而独立理解新授课主题图蕴含的数学信息,而有28.79%的教师则需要凭借教参帮助自己理解主题图所要表达的信息。

(三)教师对新授课主题图认可程度的调查与分析

教师对教科书上的主题图持有什么样态度?笔者对此从主题图的作用、颜色设计和布局三方面进行了调查。

结果显示,大部分教师(58.33%)认同新授课主题图对于自己教学的积极作用,同时也有一部分教师(19.70%)对此持中立的态度,有少数教师(21.97%)持否定的观点。存在中立态度和否定观点的教师主要认为有部分主题图并不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生活经验,对学生的数学学习不能起到积极的影响作用,甚至有时还对学生的数学学习产生阻碍。如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例2的主题图呈现小汽车的座位是3座,而在现实生活中,小汽车通常是5座,在教学时学生就往往会产生疑问。

在主题图颜色设计方面,绝大部分教师(约92.43%)都比较认可,认为主题图颜色鲜艳,适宜儿童。在主题图的布局(大小、位置)方面,有部分教师(约25.00%)不太满意或不满意,原因在于他们认为有些主题图大小不合理或者位置排放喧宾夺主。如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例4《三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教科书呈现的主题图篇幅较大,占据了比较大的空间,而问题“一共制作了多少幅”则相对比较小且不醒目,但从地位而言,这里的主题图没有问题重要,这样摆放就有些喧宾夺主,不利于学生对问题的关注,因此可以考虑缩小这幅图的大小,置于侧面。

三、小学数学第一学段教科书新授课主题图使用的建议

(一)充分发挥新授课主题图的价值

1.利用新授课主题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教科书插图的一大特点是色彩丰富,人物生动形象,场景贴近学生生活[4],这一特点完全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因此,每位教师都应该对主题图的价值有一个共同的认识,即主题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发挥主题图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如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数一数》,这是学生进入小学的第一节数学课,教师可以通过对话了解学生喜欢的活动,然后呈现游乐园的主题图,直观、生动的画面能立刻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从而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2.利用新授课主题图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应增强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利用插图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能力、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6]。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可指导学生先整体地观察画面,有序、完整地说出整幅图所表达的意思,同时提醒学生图文结合,理清?D文之间的关系。其次,教师在观察的基础上提问,启发学生思考:已知哪些信息?要求的问题是什么?存在什么样的数量关系?能否根据这些数量关系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如在教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例3《十几减6、5、4、3、2》时,教师就可直接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观察画面,说说自己知道了什么,而后引导学生对蘑菇进行分类,数出个数,最后可提醒学生提出问题。这样长期指导学生读图,使其掌握读图的方法,善于从图中捕捉所需要的数学信息,就能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3.利用新授课主题图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课程标准倡导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7],小学数学教科书中的主题图就是达成这一目标的有效方法之一。小学数学教科书从第一册开始就安排了集合、对应、分类、排列、函数、概率、统计等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8]。

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例5《比较数的大小》,则可在引导学生有序比较时,利用主题图渗透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4.利用新授课主题图对学生进行德育

如前所述,主题图中除了具有数学所要呈现的信息之外,还有丰富的德育内涵,教师应抓住这一德育资源,适当地利用出现的国旗进行爱国教育,利用体育运动进行健康、安全与卫生等方面的教育,利用自然事物进行环保教育,借助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活动场景,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总之,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和插图,理解教材编排意图,充分挖掘图中所隐含的教育素材,真正落实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将思想品德教育贯穿于各科教学之中的目的。

(二)灵活运用新授课主题图进行教学

现行教科书对主题图进行了精心的编撰与完善,但由于学生的生活经历、认知特点不同,所以在实践中难免会出现教科书主题图与学生的认知、理解水平不相适应,与学生的生活体验不相符合的情况,再加上主题图的情境是静止的,使学生对主题图的理解受到一定的阻碍。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对主题图加以灵活运用。

1.适当改?主题图

如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中,用一系列的体育运动项目来呈现问题情境,有游泳、跳高、踢足球等,但教科书上的例10《得数是10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这一课的主题图情境明显与现实生活不符。从图中可以看出,蓝队有6人,黄队有4人,两队人数不同,而在现实生活中足球比赛的两队通常是人数相同的,因此,教学中就有学生会提出与数学学习无关的内容,从而影响学生对图意的理解。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就可以改编这样的主题图,善于挖掘教科书上的资源,不局限于教科书安排,灵活调整新授课主题图练习插图的顺序,以“试一试”抛10枚花片的活动作为新授课主题图,而将这幅图的蓝、黄两队的人数均改为5人,作为练习呈现,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适当删减主题图

若新授课主题图与学生生活相去甚远、有更好的方式时,则可舍弃原有的主题图,以更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方式进行教学。

如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例1《认识100以内的数》的主题图(如图2)呈现了一系列引导学生操作的活动,边摆小棒边读数,从而理解数的组成。如果在教学中教师只是按照教科书呈现相应的主题图,那么学生只能从间接经验中获得认识,远远不如自己动手操作获得的体验深刻。因此,在这节课中,笔者建议教师舍弃主题图不用,提出活动的要求,让学生在实际活动中感悟、体会、获得知识,在与同伴交流、展示中加深认识。

3.利用多媒体技术动态呈现主题图

第9篇

关键词:新版教材;小学英语;变化;特点;建议

[中图分类号] G6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6426(2013)02-083-06

一、教材修订总体说明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 Learning English(三年级起始版)》是根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修订而成的,经教育部审定通过,供小学三年级至六年级学生使用。此次《小学英语 Learning English》2011版,能更全面地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强调在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基础;进一步体现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在学习过程中注重知识的积累,学法形成及情感培养;彰显英语教材的人文性与工具性;保持教材先进的教学理念、地道活泼的语言特色,并保持教材浓厚的生活气息,突出趣味性;提高了教材的适切性,调整了教材的容量和难度,增强了教材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二、教材修订依据

此次修订根据2001年以来的教材实验情况,听取了广大教师、学生、家长、社会各界对教材的修订意见和建议,综合分析各地区反馈的各类信息,切实增强教材的适切性和可操作性,继续发扬教材内容活泼有趣、知识系统、语言地道等特点。

三、教材修订内容

第一,调整话题内容,加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合理渗透和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人身安全教育以及绿色健康生活观念的养成。比如:在四年级上册增加了购物不用塑料袋,使用环保手袋的内容。六年级上册中加入一定要吃早餐,多吃蔬菜和水果,积极锻炼身体等。

第二,进一步增加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例如:在五年级上册中扩充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的内容,包括春节包饺子、串亲友,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中秋节吃月饼、赏月等传统文化常识。

第三,增强了教材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适当减少新授内容,增加各类活动和练习,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玩、唱、演等活动中不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例如: 三年级上册Unit1,Let’s play!通过Memory Game 这种课堂上常用的游戏,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在游戏中练习his,her等较难区分的词汇,有效的形成对知识的运用和巩固。

第四,降低教材的整体容量及难度。

例如:每册减少了4 节新授课,四年级下册Unit 2改变原来星期、月份、序数词、节日集中出现的情况,调整其出现的顺序和位置,使知识点分解在不同的单元。

针对一些规律性的语言内容进行提示,如四年级下册Unit 2 数字几十的构成、序数词词尾的th 等用不同颜色标示,复数构成通过对话中的语句进行引导等。

四、修订后教材的基本框架与编写体系

小学三年级起点教材按学期分册,从三年级至六年级共八册,每学期一册。每册包括四个单元,每单元包括6节新授课和1节单元复习课,共24课和4节单元复习课。教材最后收录两个词汇表,一个是单元词汇表,方便学习,另一个是字母词汇表,方便查词。

(一)新授课

每单元第1-5课都是新授课,每课两页。新授课采用学习内容加活动的形式,即首先呈现学习内容,然后设计相应的活动以练习学习内容。

(二)故事课

从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开始,每单元第6课为故事课,用本单元所学语句及词汇编写故事,生动有趣、可读性强。通过故事阅读既进一步巩固了单元所学内容,又培养了学生阅读的习惯并使其初步形成了阅读策略,提高了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三)复习课

每单元最后是复习课。三至四年级复习课占3页,一般设计5-6个练习活动,其中包括听、说、读、写等综合技能的练习。第1个活动Listen and talk. 通常是本单元主要语句在语境下的运用练习,目的是通过创设一个情景培养学生语音运用能力。第2-4个活动,通过看、听、读、做的形式,检验本单元学习目标的达成度。

五、修订后教材的具体变化

(一)结构变化

新教材结构:

>>每册包括四个单元;

>>每单元包括6课+1复习;

>>每册共24课和4个单元复习;

原教材结构:

>>每册包括四个单元;

>>每单元包括7课+1复习

>>每册共28课和4个单元复习

(二) 话题变化

在保留原来的整体结构、提倡交际语言教学为中心的编写体系的基础上,对原有单元话题进行了调整,使主题更突出,前后内容更连贯,安排更合理,更符合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

三年级从学生的切实生活开始,学习一些基本的话题。包括学校生活、数字、颜色、家庭、动物、食物等。

四至六年级话题根据主人公的成长活动及生活经历,重点关注学生自身成长和社会生活,包括生活习惯、交通规则、环境保护、理解交流、跨文化交际等,强调学生体验合作,学习理解中外文化,提高个人素养。

Book 1

原 书 修订后

Unit1: School and Numbers Unit1: School and Numbers

Unit2: Friends and Colours Unit2: Friends and Colours

Unit3: Body and Feelings Unit3: Feelings and Body

Unit4: Family Unit4: Family

Book 1

原 书 修订后

Unit1: Food and More Numbers Unit1: Animals on the farm

Unit2: Food and Restaurant Unit2: Animals at the zoo

Unit3: Clothes We Wear Unit3: Food and Meals

Unit4: At Home Unit4: Food and Restaurants

(三) 降低教材的整体容量及难度

减少了词汇量。第一册出现的总词汇数由原来的259个缩减到了163个,认读词汇由原来的74个缩减到了73个。第二册出现的总词汇由原来的270个缩减到了194个,掌握词汇由原来的76个缩减到了74个。

全套教材1~8 册按照《英语课程标准》在小学阶段的教学要求,将词汇学习进行科学分类,总共三类,即掌握词汇(能听懂、会说、认读、书写并正确运用)、认读词汇(能听懂、会说、认读并口头运用)和听说词汇(能听懂、会说并口头运用)。其中1~8 册教材中共出现词汇约700 个(歌曲、歌谣中词汇不计其中),其中掌握词汇(能听、说、读、写、运用)调整为约500 个左右(涵盖课标所列的423 个词汇),认读词汇200 个左右(包括短语)。

(四) 增强了教材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五)强化了教材的趣味性和复现率

(六)增加了语音系统的学习

(七)增加了音素 Letters and sounds 的学习

从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开始,每单元第5课添加了Letters and Sounds,让学生了解简单的发音规律并逐渐运用语音规律认读简单的单词。

三年级重点了解常见的五个元音字母及辅音字母在单词中的发音。

四、五年级了解常见的字母组合的发音,并增加了Try to read。

六年级设有解重音、连续、升降调等方面的内容。培养小学生单词拼读能力,为英语自主学习打好基础。

(八)增加了单元复习课的具体练习活动

每单元有一个单元复习课。根据单元目标设计了典型的包括听、说、读、写的练习活动,检验学生对该单元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

(九)增加了形成性评价的借鉴性方案

每个单元复习中增加了How am I doing?评价部分。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目标的多维化,评价形式和评价内容的多样化,体现学生是评价主体的以人为本的理念。

(十) 词汇表变化

每册书后附两个词汇表。表一是重点词汇,按单元顺序排序,所列词汇要求学生能听懂、会说、认读和书写(第一册要求学生能听懂、会说、认读)。表二是整体词汇表。按字母排序,标注本册出现的所有词汇(前面已掌握的词汇除外),包括听懂、会说、认读词汇以及超标词。

(十一) 增加并简化部分歌曲、歌谣

低年级歌曲总数量有所增加,增加了一些歌曲简单、曲调优美、琅琅上口的经典儿歌和歌曲,简化、改写部分原有歌曲、歌谣,减少生词。

六、修改后的特点

1.话题内容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更好地体现了“学习活动化,活动交际化”的学习情景。

2.安排了大量有趣的活动,使本套教材的英语学习更加体现了“有趣而容易”的特点。

3.教材内容更加连贯、系统,编排更加科学、合理符合小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

4.修订后的教材增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合理渗透和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体现了教科书对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功能要求。

5.增加了有针对性的练习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七、教材使用建议

在使用教材前,请老师们认真学习《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 按《英语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理念、学习目标、教学建议及评价建议等开展教学。请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注学习目标 循序渐进

教师应在教学中综合考虑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的课程目标,根据学生的发展状况,循序渐进地安排教学任务,设计教学目标。

三年级第一册第一单元内容,在教学中应让学生整体感受学习内容(尤其是有关问候、介绍姓名等),对数词、学校学习相关的物品词汇应注意从音、义、形整体输入,在语境中理解语言,着重培养学生注意倾听、认真模仿、大胆开口、不怕出错的学习习惯。

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使每一个学生保持学习英语的信心,体验学习英语的乐趣,获得学习英语的成功感受。特别是在小学起始阶段,教师尤其需要注意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避免教学简单化现象。有的老师认为:这些单词早晚都要背,不如学了就让学生背写。这违背了语言学习的规律,没有学字母,单词要如何记忆呢?可在学完字母之后,逐步让学生尝试记忆单词的拼写。

(二)设计多样活动 用语言做事

为了适应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方式,教材中的活动都用图示的方式说明活动的内容、目的和操作的方式。第一册教材中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活动,有听听说说、说说唱唱、玩玩演演、读读写写等。

活动有两类:

一是语言操练活动。如:歌曲、儿歌等。小学生喜欢轻松愉悦的活动,学生在歌曲的旋律和儿歌的韵律中熟悉语言、记忆语言有非常好的效果,尤其适合低年级学生。建议老师合理采用此类活动,不要认为教唱歌、说儿歌是浪费时间。

二是语言运用活动。如:第一册第四单元19课 第3部分 Let’s do it! 以Danny 为范例,要求学生能简单介绍自己的家庭。

教学中应采用循序渐进的语言实践活动,一般情况下,先语言操练活动,后语言运用活动,以提升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为目的。教材中语言运用活动有明确的交流目的、真实的交流意义和具体的操作要求。

如:第一册第2课第3部分Let’s play! 活动具有真实的交流意义,以游戏的形式介绍自己和他人的姓名,操作方式一目了然。学生能够通过这样的活动展示学习成果,练习语言内化语言,提升语言运用能力。教材中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接近现实生活中语言使用的实际情况。教材内容都是依据小学生的生活设计的。如第一册内容的主题:"School and numbers","Friends and colour","Feelings and body","Family"。

如:故事课的设计,体现了单元内容学习从接触、理解、操练、运用语言等环节逐步实现语言的内化和整合。故事课Lynn goes to see a doctor中Act out the story活动, 体现了用英语获取、处理和传递信息的能力。

教材中的活动体现了英语学科和其他学科的渗透与联系。

如:第一册第3课第3部分Let’s play!画画猜猜,第一册第10课第4部分Let’s do it! 找字母涂颜色等,以促进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想象力和创造力等素质的综合发展。

(三)指导学习策略 提高效率

教材中体现指导学生逐步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的内容。

如:从第一册第3单元开始,逐渐构建语音系统,帮助学生了解简单的语音规律,运用规律认读简单词汇。其中能够结合学生母语学习的经验和认知发展需求,针对英、汉两种语言的特点和异同,重点培养学生运用基本学习策略的能力;感知和模仿英语发音的特点;有效记忆和使用英语词汇的方法。

请老师们注意:

教材中语音学习的内容安排是每单元呈现一次,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应体现在每节课中,只有坚持积累,学生才会了解、运用其规律,形成词汇学习的有效策略。

(四)运用多元评价 激励为主

教材在每个单元增加了How am I doing?部分。以形成性评价为主,以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要目的,重点评价学生平时参与各种教学活动的表现,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该部分体现了评价目标的多维化,以学生为评价主体。

请老师们注意:

教材中的评价表只是提供一个可参考、借鉴的案例,在实际教学中可灵活运用,可针对每一课的学习目标设计评价目标。

如:针对第一册第1课,可设计如下:

建议教师建立并说明评价的标准,让学生学会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在运用形成性评价时,一定要考虑其可操作性,不宜太繁琐或影响课堂的正常进程。

(五)结合教学需要使用教材

教材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材料和手段。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的需要,对教材加以适当的取舍和调整:

1.根据所在学校的教学实际需要、学生现有水平、课时安排等,对教材内容作适当的补充和删减。对教材所做的补充和删减,不应影响教材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2.根据实际教学目的和学生学习需求,对教材中的部分内容和活动加以替换。如:第6课第2部分

Let’s chant!

One, two. How are you?

Three, four. Open the door.

Five, six. Pick up sticks.

Seven, eight. Don’t be late.

Nine, ten. Say it again.

其中生词较多,如有困难,可加以调整或替换。

3.根据学生周围的现实生活对教材编排顺序作适当的调整。

4.由于客观条件的差异、学生现有水平的差异以及教学实际情况的差异,有时教材推荐或建议的教学方法和步骤不一定适合实际教学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注意调整教材中建议的教学方法,采用最适合实际教学需要的方法和步骤。

(六)需要关注的问题

1.关于教学步骤,本套教材教参中提供的教学步骤为:

Class opening and review

New concepts: Demonstrate, drill /practice

Class closing

与其它教材的教学步骤(如人教版的5步法)是一致的。

2.关于字母书写,本套教材提供的字母手写体是目前英语国家较流行的一种书写体。有些字母书写的笔划、笔顺与斜体书写不一致。切记,这不是错误的!

第10篇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959(2017)14-0132-02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心内科的一种常见疾病,起病急、病死率高是AMI的特点。患者渡过急性期后,其生理机能及生活质量均会受到严重影响。因此,科学系统的心脏康复训练对保持患者患者最佳的生理机能尤为重要。临床护理路径是由临床医生、护理人员从疾病、心理、社会等角度,针对特定疾病制定的最优化的预见性护理[1]。我科基于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制定AMI心脏康复路径手册,并根据该手册对患者实施为期6 w的康复指导训练,取得不错的效果,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106例康复期AM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纳入标准:①符合AMI的诊断标准;②年龄18~70岁;③符合NYHA制定的心功能分级方案中Ⅰ~Ⅲ级;④患者知情同意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既往有精神病史、AMI病史及严重并发症者;②心功能Ⅳ级患者。对照组中男39例,女14例;年龄40~70岁,平均年龄(52.21±3.36)岁;心功能分级Ⅰ级36例,Ⅱ级13例,Ⅲ级4例。观察组中男38例,女15例;年龄40~70岁,平均年龄(52.26±3.32)岁;心功能分级Ⅰ级34例,Ⅱ级15例,Ⅲ级4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心功能分级等基线资料经统计学分析,统计结果无差异,均有P>0.05,均衡可比。

1.2方法

1.2.1心脏康复路径手册的制定 根据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制定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康复路径手册,首先有心血管医师、护理人员、患者及患者家属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调查医务人员、患者及患者家属对AMI患者出院后心脏康复训练的需求及建议,查阅相关文献,制定AMI患者心脏康复路径手册(以下简称《手册》),《手册》分为护士版和患者版。护士版手册:分为两部分,第1部分与患者版手册内容一致;第2部分为患者的随访档案资料。随访档案内容包括患者的基线资料及随访资料,随访内容主要包括询问患者的知识掌握程度、康复锻炼情况、吸烟、饮食、服药、排泄、自我感觉等[2]。患者版手册:分为两部分。第1部分为心脏康复计划,第2部分是患者及患者家属应掌握的疾病相关内容。患者版手册:第1w,学习AMI的相关知识以及AMI的自我救助措施;第2w,学习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肥胖、吸烟等与AMI的关系;第3w,了解康复期间可能出现的压力以及出现压力的原因,并了解应对压力的策略;第4w,系统学习应对压力的措施;第5w,了解康复锻炼期间可能出现的躯体症状,了解个性特征与AMI的关系;第6w,回顾第1~5w关于AMI相关知识、锻炼方式、放松训练以及应对压力的措施等。患者根据手册的内容进行锻炼,每日睡前标出当日运动方式、运动时间、运动困难程度,并记录运动训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式[3]。

1.2.2干预方法 对照组出院时仅接受常规出院康复指导,主要包括出院后询问患者的饮食情况及服药情况,告知患者有问题及时打电话咨询。观察组出院后以心脏康复路径手册为指导,患者出院前,发放患者版手册给患者,并告知患者,每个患者的病情都是不同的,因此不要随意将手册传给其他患者。对患者实施为期6 w的用药、饮食、运动康复指导训练。随访护理人员根据护士版手册,在患者出院后第1~5w进行电话随访,并指导患者填写随访表,每次随访的时间约为20 min,出院后第6 w进行门诊随访[4]。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包括BMI、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水平及再就诊次数。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的心血管危险因素水平比较

对照组及观察组的BMI分别为(23.89±2.24)kg/m2、(20.24±1.86)kg/m2;高密度脂蛋白分别为(1.68±0.24)mmol/L、(1.12±0.15)mmol/L;低密度脂蛋白分别为(2.84±0.95)mmol/L、(2.25±0.42)mmol/L;三酰甘油分别为(1.54±0.21)mmol/L、(0.86±0.16)mmol/L;总胆固醇分别为(4.66±0.95)mmol/L、(3.83±0.69)mmol/L;经t检验,观察组的BMI、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水平均显著低于观察组,均有P

2.2两组患者的再就诊率比较

随访6 w内,对照组的再就诊率为26.42%(14/53),观察组的再就诊率为11.32%(6/53),经χ2检验,观察组的再就诊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3 讨论

第11篇

教学要求

一 年

比较容易的加法、减法和乘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解答比较容易的加、减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知道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会列出算式,注明得数的单位名称,口述答案。二 年

加、减、乘、除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 比较容易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会解答加、减、乘、除一步计算的应用题。初步学会口述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会书写答案。会分步列式解答比较容易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三 年

常见的数量关系。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和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的应用题。掌握常见的数量关系。会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和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的应用题。初步学会口述解题思路。四 年

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相遇问题。列综合算式解答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比较容易的四步计算的应用题。

掌握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会列综合算式解答三步计算的应用题。初步学会列方程解应用题。 能初步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五 年

分数四则应用题(包括工程问题)。百分数的实际应用(包括发芽率、合格率、利息的计算)。比例尺,按比例分配。会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最多不超过三步)。会用比例的知识解答基本的应用题。会看地图上的比例尺。进一步提高用算术方法和用方程解应用题的能力。会有条理地说明解题思路。二、人教版教材中应用题的编排结构及特点 1.应用题的结构 人教版教材是根据义教大纲对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的规定,贯彻把数学的逻辑顺序同儿童的认知发展顺序相结合的编写原则,按照应用题数量关系的繁简,分析推理的难易以及应用题内容之间的联系,对小学数学应用题进行编排的。并且注意加强应用题与小学数学其他各部分知识间的联系,使它们螺旋上升,循序渐进,互相配合,互相促进。 义务教材与原通用教材比,调整了应用题的编排体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一步应用题采取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原则编排,并注意与计算适当配合。 ①与计算概念有紧密联系的一步应用题,结合四则运算的意义进行分散编排,使学生理解算理,掌握解答方法。如求和、求差、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除法中的两种分法等应用题,都是这样编排的。 ②比较两数多少的应用题,有计划地分组出现。 比较两数多少的简单应用题包括“两数相差多少”、“比多”、“比少”等应用题,原来分散在一、二年级编排。这几种应用题实际上有着相似的数量关系,因此现在集中在同一册,适当靠近,以便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它们在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上的联系,从而较顺利地掌握解答方法。 ③逆思考的一步应用题分散编排。 逆思考的一步应用题有一个条件是反叙的,需要学生进行逆向思考,分析数量关系难一些。因此,教材采取分散编排的方法,以便学生逐步掌握。在进行分散编排时,也注意与已学的有关的应用题进行联系和对比。 ④为学习两步应用题做准备。 在安排一步应用题时,有计划地编排了给叙述不完全的应用题提问题、填条件及连续两问的应用题,以便加深学生对所学的应用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的理解,为学习两步应用题打好基础。 (2)调整两步应用题的编排顺序,加强应用题的内在联系。 两步应用题同简单应用题比较,不仅是已知条件数量的增加,而且已知条件之间及已知条件与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也复杂了。解答两步应用题的关键是提出中间问题,这也是解答两步应用题的难点所在。为了使学生顺利地掌握两步应用题的解答方法,义务教材在编排上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在教学之前打好学习两步应用题的基础。 a)使学生较好地掌握常见的简单应用题; b)进行了较多的“提问题”、“填条件”的练习; c)学会解答一些连续两问的应用题。 ②加强两步应用题和一步应用题的联系。 开始教学两步应用题多是从已学的一步应用题改变其中的一个条件而引入的,这样便于学生通过分析、比较,找出需要的中间问题,从而掌握两步应用题的分析和解答方法。 ③两步应用题根据内在联系分组编排。 义务教材把应用题按照基本的数量关系相同,解题思路相近来分组。以利于学生初步掌握两步应用题的分析和解答方法,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和举一反三的能力,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3)三步应用题加强与两步应用题的联系,重视解题能力的培养。 教材中比较容易的三步应用题,注意由已学的两步应用题引入,通过增加一个条件把两步应用题改成三步应用题,使学生通过迁移、类推,比较顺利地掌握解题方法。 义务教材与原通用教材比,应用题的步数有所减少,难度有所降低,但是在培养分析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方面有所加强。例如,在总结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时,注意培养学生如何摘录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增加检验方法的指导等。学生在学习解答三步应用题时,注意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题,以培养学生灵活地分析和解题能力。另外,应用题还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和生产实际,以培养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列方程解应用题。 引入列方程解应用题,可以使一些整数、分数、百分数的应用题(主要是逆思考的)化难为易,既可以节省教学时间,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又可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学习了列方程解应用题后,学生可以根据应用题的具体特点选择较简便的解法,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增强思维的灵活性。 下面分年级介绍应用题的编排。 一年级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而且识字不多,阅读比较困难,所以一年级安排的一步应用题,第一册先出现用图画表示的应用题、用表格表示的应用题,再出现加减法的有图有文字的应用题。第二册出现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应用题,为后面学习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的数的应用题打下基础;接着安排“提问题”、“填条件”的应用题,为学习两步应用题做准备;然后安排连续两问的应用题,这也是学习两步应用题的基础;最后结合乘法的意义安排了乘法应用题及相应的“提问题”。 二年级安排了稍复杂的一步应用题和一般的两步应用题。第三册先结合除法的意义出现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的应用题和求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的应用题,再出现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应用题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在学生掌握了一些简单应用题,进行过一些“提问题”、“填条件”的练习,学习了连续两问的应用题等的基础上,通过改变一步应用题的一个已知条件来引入两步应用题,根据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内在联系出现加减复合(乘加、乘减)两步应用题,连减的两步应用题,加除、减除复合的两步应用题。第四册先出现稍复杂的(需要逆思考的)一步应用题,主要是反叙的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应用题和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然后在第三册的基础上,继续出现一些含有三个已知条件的比较容易的两步应用题,并适当出现一些含有两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用题。 中年级学生的思维有了一定发展,抽象思维能力逐步提高,对两步应用题的结构及解答方法有了一定的基础,所以三年级主要安排了稍复杂的两步应用题和比较简单的三步应用题。第五册首先结合乘数、除数是两位数的乘、除法,相应地安排了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除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然后出现连乘、连除、归一、归总(某一种量不变,一种量随着另一种量的变化而变化)等两步应用题。第六册先结合加、减、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安排用列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解答加、减、乘、除一步应用题;然后出现连乘、连除应用题(其中的未知量随着两个量的变化而变化);然后在两步应用题的基础上通过增加一个条件,引出三步应用题。 四年级安排了一般的三步应用题及总结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列方程解两步、三步应用题。第七册首先安排了一般的三步应用题(总结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接着在第五册基础上编排归一、归总加条件的三步应用题,然后安排了有关计划与实际比较的三步应用题和行程问题(三步)。一般的整、小数应用题到第七册告一段落,第八册安排列方程解两步(需要逆思考的)、三步应用题和含有两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用题(“和倍”、“差倍”问题),最后安排了用方程解和用算术解应用题的比较。 五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数学知识基础,逻辑思维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根据分数、百分数、比例等教学内容,相应地安排了分数应用题、百分数应用题、比例应用题。适当增加综合地、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练习。第九册首先结合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分别安排了分数乘除法一步、两步应用题及乘除复合的分数应用题,然后编排了一般的分数、小数应用题,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以及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接着安排了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和除法应用题的对比,最后编排了工程问题。第十册在分数应用题的基础上编排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稍复杂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及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然后结合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编排了比例尺,用比例解应用题及稍复杂的比例应用题(两步,而且有多种解法)。 应用题的具体安排如下表。 步数 年级 内容

一步

二步

三步

图画应用题, 表格应用题,

图文应用题,

加法应用题,

求剩余、求另一个加数的应用题。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应用题。 提问题、填条件(加、减法)。

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应用题。

连续两问的应用题。

乘法一步应用题。

提问题(乘法)。

       

除法一步应用题。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

提问题、填条件(除法)。

乘法和除法一步应用题的整理。

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

加减复合(乘加、乘减)两步应用题。 连减的两步应用题。

加除、减除的两步应用题。

   

反叙的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应用题。 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含有三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用题。 含有两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用题。

*含有两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用题(已知两数和与其中一数,求两数相差多少或倍数关系)。

   

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 除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实际上是同一种数量关系。)

连乘应用题。 连除应用题。

归一应用题。

归总应用题。

   

用列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解答加减一步应用题。 用列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解答乘除一步应用题。

连乘应用题(未知量随着两个量的变化而变化)。 连除应用题(总量随着两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

简单的三步应用题。 三步应用题(两步应用题加一个条件)。

        一般的三步应用题(总结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归一、归总加条件的三步应用题。

有关计划与实际比较的三步应用题。

行程问题(三步)。

*四步应用题。

    列方程解比较容易的应用题(两步需要逆思考的)。 列方程解稍复杂的应用题(两步需要逆思考的)。

列方程解三步应用题(相遇问题)。

列方程解含有两个未知数的应用题。

用方程和算术方法解应用题的比较。

分数乘法应用题。 分数除法应用题。

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对比。

连乘的分数乘法应用题。

连除的分数除法应用题。

乘除复合的分数应用题。

一般的分数、小数应用题。

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分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和除法应用题的对比。

工程问题。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稍复杂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比例尺

用比例解应用题。

稍复杂的比例应用题。

第12篇

关键词:教材;修订;英语课程标准

中图分类号:G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5-0185-02

从2001年,冀教版《小学英语》教材通过教育部审查开始使用,至今已有十五年时间。教材以其设计新颖、题材丰富、语言活泼生动、情境自然、内容积极向上等鲜明特色受到广大学生和教师的喜爱。随着国家《英语课程标准》的调整,教材编者根据使用地区广大教师、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对《小学英语》教材进行了修订。修订工作从2010年开始启动,历经五年。修订原则是保留冀教版的优点、特色,吸收中国教师及学生建议,使其更符合中国课堂教学实际。截止2014年12月,从三年级(上)到六年级(下)全部1~8册送审通过、出版完成。现将本次修订基本情况总结如下。

一、修订目标

1.遵循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全面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发展学生英语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形成开放、包容的性格,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2.发展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同时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实现英语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目标。

3.保持教材先进的教学理念、地道活泼的语言特色,并保持教材贴近生活、生动有趣的特点。

4.在实用的基础上提高教材的可操作性,调整教材内容的容量和难度。

二、修订依据

1.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综合分析2001和2011年两个版本的国家《英语课程标准》,遵循英语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和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依据,注重英语课程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统一,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教材的实验情况。根据2001年以来教材的使用情况,吸取广大教师、学生、家长及英语专家等对教材的建议和修订意见,增强教材的适宜性和可操作性,继续保持教材内容生动活泼、语言自然地道等特点。

三、整体修订内容情况

1.调整话题内容,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合理渗透,加强人身安全教育及绿色环保健康生活观念的形成。例如四年级上册的故事The Black Bike提倡环保出行,六年级上册Unit 2,坚持早餐和刷牙,健康饮食,按时锻炼,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六年级上册单元小故事中体现安全意识、交通规则,乐于助人、互助友爱等价值观念。

2.加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培养学生使用英文介绍自己民族传统的能力,彰显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例如五年级上册,利用将近一个单元的内容介绍中国传统节日及民俗,有春节中国人通常怎样度过:包饺子、打扫房间,走亲访友,有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中秋节吃月饼、赏月等传统文化。这种编排既介绍了本国文化,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又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3.适应中国教师需求,加强了教材的可操作性,适当减少新授内容,增加各类活动和练习,方便教师使用。教材中加入了大量原来在教参中体现的听、说、读、写、玩、唱、演等活动,方便学生练习。例如通过Memory Game,Stop!Go!等喜闻乐见的游戏,激发学生兴趣,有效练习所学内容。

4.降低教材的难度及总体容量。1~8册书中,每册书减少4课新授课,即每单元减少1课。同时,将原来学生感觉难的部分话题内容简化、分散,调整顺序,不再集中出现。例如四年级下册Unit 2,原来星期、月份、节日、序数词都在此单元,学生反映难于掌握,此次修订,将这些知识点分开排布,星期前移到四年级上册,序数词只讲到1~12。同时,对一些有规律的词在颜色等表现形式上进行提示。以此降低难度,助于学生理解新知识。

5.强化了教材的趣味性和复现率。每单元的最后一课改为故事课(三年级上册1~2单元除外),既能体现学习内容的趣味性、可读性,又符合儿童的学习需求,进一步增强了学习内容的复现率。

6.科学分类词汇。教材将词汇分为三类:掌握词汇、认知词汇和接触词汇。其中掌握词汇是要求听说读写的,认读词汇要求听懂、会说、认识就行,听说词汇是要求听懂、会说的。小学阶段1~8册共出现词汇约800个,其中按照《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掌握词汇控制在450左右,其余为认读词汇和听说词汇(包括短语)。

四、修订后教材的基本框架体系

冀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起点)教材按学期分册,从小学三年级上册至六年级下册共八册书,每学期一册。每册书包括4个单元,每单元包括6个教学课和1个复习课共24课和4个单元复习。

1.新授课。每单元前5课是新授课,每课两页。新授课采用学习内容加活动的形式,即首先呈现学习内容,然后设计相应的活动练习所学内容。新授内容的标题是学习内容的重点提炼和概括,活动标题通常以Let’s play!Let’s do it! Let’s act!等形式出现。在版式设计上,新授内容标题是黄颜色字体,活动标题是白颜色字体,区分明显,非常清晰。

2.故事课。从三年级上册第3单元开始,每单元有一课故事课即每单元第6课。故事课围绕本单元主题,主要用本单元所学词汇及语句编写而成,注重知识性与思想性、趣味性的统一。冀教版教材的故事均为作者原创故事,而且生动有趣、可读性强,深受广大教师和学生的喜爱。

3.复习课。每单元最后一课是复习课。根据单元重点,设计包括听、说、读、写等综合技能的练习,训练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4.音素(Letters and sounds)。修订后的教材加入了语音内容。从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开始,每单元第5课有Letters and Sounds板块总结归纳语音知识。包括元音字母、辅音字母及字母组合在单词中的常见发音规律。小学高年级涉及单词重音、连读,语句升降调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小学生单词拼读能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发音,为英语学习打好基础。

5.评价。修订教材非常重视学生评价的体现。在每单元复习课专门创设一个“How am I doing?”版块,用于体现学生在校、在家,听说读写各方面能力的评价。这种评价形式体现了以人为本,关注过程多元评价形式,有助于全方位观察学生。

6.词汇表。根据学生和教师的建议,本次教材修订在教科书后附两个词汇表。第一个词表words in each unit是掌握词汇表,列出每单元需要听说读写的四会词。第二个词表是整体词汇,按字母排序,列出本册出现的所有词汇,用黑体、星号等标注学习要求。

五、修订后教材的主要变化

(一)结构变化

1.在保持原教材内容特点的基础上,由每单元7个新授课加1个复习课的模式改为6个新授课加一个复习课,即由每册4单元共32课,减少到每册4单元共24课加每单元一个复习课。以此方便教师根据《英语课程标准》安排教学。

2.修订后的教材内容基本遵循每课“新授+活动”的形式,即每部分新授后面跟随相应的活动,及时巩固所学内容。

3.将原来附在教科书后面的故事编排到每个单元中,作为新授一课。从第1册第3单元开始每单元最后一课编排与本单元话题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故事。故事情节生动有趣,内容再现单元重点。

4.从第1册第3单元开始增加了letters and sounds部分,总结字母及字母组合的简单拼读规则。本套教材将在1~8册中系统呈现音素的拼读规律。

5.复习课结构调整由原来重点词汇罗列调整为操作性和实用性强的练习形式,涵盖单元重点,形式活泼多样。这样,单元重点融入练习中,再次进行复现和巩固。复习课增加了评价部分,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关注了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

6.每册书附两个词表。表一为掌握词汇表,表二为总词表,包括掌握词汇、识别词汇、听说词汇三类。

7.为了便教利学,把新授内容和活动通过标题颜色进行区分,以免有些老师把活动作为新内容教授。内容标题由整条变为色块,使页面更清晰,脉络更明了,给人轻松、清新、错落有致之感。

(二)话题变化

根据儿童的认知特点,在保留原来整体安排的基础上,对单元话题进行调整,使前后内容更连贯,主题更突出。比如考虑到孩子的年龄特征,为了更有效地激发其兴趣和好奇心,原第3册中的动物话题调整到第2册,服装话题相应后移。

(三)难度变化

总体难度降低。

1.教材总容量减少。由原来每册32课减少到28课。

2.新授内容减少,活动增加。每课新授内容控制在两部分以内,充实、丰富了教科书中的练习,形式多样、活泼,内容紧密结合课本,增强孩子运用语言的能力,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培养其创造力。

3.学生反映较难较集中的内容简化、分散。

3.游戏、歌曲难度降低。游戏用图示,简单易懂,易操作。改写歌曲,减少生词。低年级增加了一些歌词简单、曲调优美、琅琅上口的经典儿歌,既能提升孩子的素养,又能培养其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

4.词汇量减少。根据课标要求,总词汇量由实验教材时1100个,缩减到800个左右,掌握词汇控制在课标要求的范围内。

六、修订后教材特色

1.修订后的教材使小学生更能感受到真实的语言情境,话题内容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更能够培养其有意义的交流能力,更好地体现了“学习活动化,活动交际化”的学习情景。

2.修订后的教材内容更加充实,练习形式多样,活动更加丰富,引导学生在轻松愉快、积极向上的气氛中学习英语,体现教材“既容易又有趣”的特点。修订后教材弹性增加,教学更加灵活,更加便教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