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15 20:54:5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社会安全感调查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2012年10月份,一桩特殊的案件在北京某法院开庭,被告是国内某知名航空公司,原告则是一对普通的夫妻。在法院外也有为数不少的志愿者在帮忙发着传单,以支持这对原告夫妻。而他们控诉的原因,是因为被这对夫妇视如爱女的一只金毛犬在托运的过程中致死。“我们一家人,走过三个完整的春夏秋冬。” “孩子,你到底经历了什么?”这是原告夫妇口中对已经逝去的爱犬的称呼及怀念。而另一厢,却是网上不断充斥着的那些虐猫虐狗的内容。
当越来越多的人更愿意对着自己的宠物倾诉,把宠物当作自己最亲密的伙伴、家人、甚至是伴侣(国外有多则报道关于人和宠物狗结婚的新闻),亦或是宁愿和收留的流浪猫、狗共同生活,却无法对自己身边的人:爱人、父母、朋友,或其他人敞开心扉?当越来越多次在疾驰而过的道路上,高架上看到那些被人为地抛下并被碾压过的小猫或小狗,或是看到那些被恶意投毒或虐待致死的小动物时,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上述两者的对象几乎都是这些小动物?
正如一个硬币有两面一样,每个人生来内心都有其截然不同的两面性:对生的渴望,以及对死的恐惧。这两种矛盾却又并存的本能造就了我们每一个人。而我们对待那些比我们弱小好几倍的小动物的态度,其实也就是我们内心对待这两种本能的投射。
若是一个人从小在健康、正常的环境中成长,那么他/她会尊重生命,对弱者有种本能的怜悯,会感同身受地去尝试体会小动物的感受。这是由他/她身上强大的生命的创造力所赋予的。反之,与生本能相对的,则是每个人对死亡的恐惧。这也是为什么每个人内心中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对毁灭或侵略的冲动。同样,若是这种冲动存在于一个内心健康的人身上,那么它偶尔会以一些如喜欢看带有暴力倾向的电影等没有伤害性的方式被发泄出来。而大多数时间,则是因为其生本能过于强大,而不得不隐藏起来。但是若对于一些在成长过程中长期被压抑,或者曾有过重大童年阴影的人来说,一些突发事件、或强压就能刺激死本能的这根神经,致使其生本能对死本能的压制减轻,于是毁灭或侵略的冲动也就被释放了出来,朝向自己或朝向外界的。这也就是通俗意义上的被虐狂和施虐狂。
但之所以上述两者均选择了小动物作为怜悯或攻击的对象,而并不是人们自己或者其他大型动物的原因,无非是它们对于人类的无条件接纳以及信任。而这两点却恰恰是我们当下的生活中,人与人之间最为缺少的,却也是最为重要的东西。而同样,宠物或许也是现今社会中唯一会安静并完整地,不打断地“倾听”你的烦恼或心事却不要求回报的对象。这种彼此间的信任感增加了安全感。若是对于一个成长过程中有过缺失的人来说,这样的安全感对他/她来说是种难以摆脱的诱惑。
诚然,养宠物,热爱小动物本身无可厚非,在很多情况下更是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比如在一些西方国家,把宠物引进养老院或孤儿院,已经是一种非常普遍的方式;而一些调查报告更是指出:让患有抑郁症的患者去收养小动物,并与之生活在一起,已经成为了治疗抑郁症的方式之一,来帮助他们重拾对生活的热爱。但作为生活中主角的人类自己,是否可以从与这些小动物的相处中去学会信任、接纳、与倾听呢?因为只有我们愿意再次去信任他人,接纳他人,聆听他人的倾诉,那我们自己才会被他人所信任,所接纳,我们的述说也同样才会被他人感同身受地倾听下去。
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尔格伦提出了“六度分隔”理论,就是说想要认识一个人,通过朋友找朋友的方式来找认识他的人,最多只需要六个人。SNS的全称为Social Network Service,即社交网络服务。依据六度分隔理论,用户可以通过认识朋友的朋友来扩展自己的人脉,运营朋友圈的朋友。近年来,众多SNS网站,如人人网(原校内网)、开心网、朋友网(原QQ校友)等,在高校校园悄然走红。
作为中国最早的校园SNS网站,校内网成立于2005年12月。2009年8月,校内网正式更名为人人网。目前,它已经成为国内颇具规模的交友社区类网站。调查显示,人人网已经拥有超过1.7亿的注册用户,月度活跃用户为3100万,成为Web2.0时代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大学生互动社区。
一、人人网的优势和传播特征
(一)人人网的优势
人人网建立之初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要求用户提供特定大学的IP地址或使用大学的电子邮箱来进行注册,这样一来就保证了注册用户绝大部分都是在校的大学生。用户注册后可以状态、上传照片、撰写日志等。网站还鼓励大学生用户实名注册、上传真实照片,目的就在于消减网络匿名性所带来的安全感缺失,让大学生在网络上也能充分体验现实生活中的乐趣。
人人网具有强大的搜索功能是一个强大的“怀旧求新”的交友平台。高校BBS严格的封闭管理系统使大学生离开学校后无法登录校园BBS,人人网满足了已毕业大学生的“校园情结”;同时,传统校友录网站重集体轻个人理念的限制,使大学生更加青睐校园SNS。就这样,以人人网为代表的校园SNS在中国迅速流行起来。
2010年底的一份调查报告指出,在不提示品牌名称的情况下,有三成以上的SNS用户首先想到人人网,遥遥领先于其它SNS网站,可见人人网在用户中的心里占有率极高。在SNS社区使用情况上,人人网更是以绝对优势成为行业的冠军品牌。最近半年内,有近五成的用户使用过人人网,在曾经使用率方面位居所有SNS网站首位。在最常使用率的对比中,人人网依旧以30.8%排在首位,并且具有相当高的用户忠诚度。
此外,报告同样对SNS的用户行为和用户特征进行了分析。在用户行为上,SNS网站呈现出用户黏性高的特点,接近六成的用户每天都会访问SNS网站,并以年轻化、高学历、学生群体为主。
(二)人人网的传播特征
1.以实名制为核心,强调真实性。强调真实是人人网的一大特点,通过熟人寻找熟人,传受双方都具有双向选择性。用户选择好友的标准一般是相似的兴趣爱好、生活圈以及相近的地缘关系。好友关系一旦确立并相对稳定之后,用户就必须要对自己传播的信息承担一定的责任,因为不真实的信息可能会使自己被其他好友孤立与排挤。
人人网的出现和迅速走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大学生群体对网络真实性的呼唤与渴求,同时也反映出大学生群体对待网络的态度渐趋理性与成熟。随着网络社会化应用的发展,网民对网络的要求越来越高,不再仅仅局限于娱乐等方面,而是希望其能对自身的工作及个人的发展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支撑和帮助[1]。
2.以用户为主导,提供展示平台。在通常情况下,网站的内容是由编辑来安排的,但是,在人人网上更多是用户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偏好来决定。用户成为内容的主宰者,而不再是完全被动的接受者。人人网的内容指向明确,这样一来,一方面可以激发主动型用户参与内容生产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又可以使被动型的用户更容易得到个性化的满足。更重要的是,由于个体在内容之间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内容与内容的关系变得更为多样化,人与内容的关系也变得更为自由、灵活[2]。
如今,网络越来越成为人们塑造自我形象的一个重要平台。与传统网络社区不同的是,人人网更多的是通过用户所提供的各种信息,来展现一个人的形象与思想,它实际上也成为了人们进行形象塑造的一种手段。
3.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相结合,人际关系“重新部落化”。在人人网中,信息主要是通过人际传播方式进行扩散的,即以人际传播为出发点,经由群体传播和群体间传播,最终实现大众传播。这就成功地将个性化信息以大众传播的方式进行扩散,成为真正展现自我价值的“自媒体”;但同时凭借着好友关系的保障,个性化信息可以得到快速、大规模的传播,又使其具有了大众传播的效果。
网络的出现,使人际传播进入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时代。然而,早期的网络人际传播只是单纯地扩大了虚拟世界的人际关系范围,而现实世界中的人际传播范围却逐渐缩小。但是,SNS的出现逐步打开了封锁人类的“盒子”,使人际关系“重新部落化”,并日渐实现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融合。
二、大学生对于人人网接受过程中的“使用与满足”
(一)“使用与满足”理论
20世纪40年代,美国兴起了“使用与满足”理论研究,该研究的焦点集中在受众对媒介的接触活动极其深层次的心理动因。它把受众成员看作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是基于特定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3]。
(二)大学生使用人人网的需求分析
卡茨、格里维奇和赫斯从关于大众传媒的社会及心理功能的文献上选出35种需求,并将其分为五大类:1.认识的需要;2.情感的需要;3.个人整合的需要;4.社会整合的需要;5.舒解压力的需要[4]。下面将结合以上几点对大学生使用人人网的需求进行具体分析。
1.满足认识的需要。相关调查显示,大学生愿意通过网络了解外部世界的变化,获得与自己间接或直接相关的信息,从而更好地指导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互联网上存在着海量信息,大学生通过人人网的平台可以获得新信息、学到新知识。
2.满足情感的需要。大学生是一个情感需求较强的群体。他们渴望与他人沟通情感,但在现实中又很少可以进行“面对面”式的交流,而网络传播则给他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结识朋友的方式。借助人人网的便利优势,结识新朋友变得更为简单。通过自己的好友,不但可以找到你们共同的朋友,还有机会认识朋友的朋友,轻轻松松就可以扩展人际交流的圈子。随着交流与沟通的不断加深,大学生们对于关爱理解的情感体验也就得到了满足。
3.满足自我确认的需要。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把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最高层次即是自我实现的需要。现实中这类需求很难得到满足,而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则成为可能。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渴望展示的舞台,人人网让大众成为记者、成为作家。在一个完整的传播过程中,用户自我确认的效用得到了充分满足[5]。通过人人网这个自我展示平台,大学生可获得高度的自我认可和个性体现。
4.满足社会关系的需要。网络的出现为人际交往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它打破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在某种程度上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在这里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同时也能保证某种程度上的安全,而这在现实社会中是很难达到的。因此,虽然网络是虚拟的,但它提供的这种真实感,让用户得以在安全隐秘的网络氛围下建立起十分紧密的朋友关系。同时,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和人脉资源通过人人网也得到了更为便捷的巩固与整合。
5.满足娱乐、缓解压力的需要。作为一个年轻的群体,大学生的私人空间日益狭窄,现代社会紧张的生活节奏在无形中也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这些压力一旦得不到舒解,就可能转变成心理压抑,因此及时找到一个宣泄情绪的途径对于大学生来说尤为重要。人人网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排解压力和焦虑情绪的极佳平台,帮助他们“逃避”日常生活中的种种压力,带来情绪上的解放感。
(三)大学生从人人网获得的满足
1.人人网满足了大学生对于展现个性的要求。Web2.0时代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去中心化,对于年轻的大学生来说,彰显个性的要求日益凸显。人人网设置的各类组件如分享、应用、小站等适用于不同的受众,它本身并不会将这些组件强制添加到用户的首页上,用户在注册之后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偏好来进行选择,这种自主参与的方式也恰恰迎合了大学生在网络中充分展示个性化的新要求。
2.人人网使大学生获得了群体归属感。人类的社会性通常表现为人们以群体的形式进行活动,因此,人们如果想要获得某种程度上的满足,都不能脱离一定的群体。群体是满足个人需要的重要手段,是个人信息来源和社会安全感的提供者,是个人自我表现的场所和手段[6]。在人人网上,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加入不同类型的小团体,在成为群体成员的同时,也就获得了相应的归属感。
3.人人网是大学生自我表达和社会参与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往往具有很强烈的自由表达的愿望,并且渴望参与社会事务,网络为他们提供了实践的平台。在人人网的讨论区,围绕着各种焦点话题,大学生可以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在这个过程当中,大学生在自我表达和社会参与上获得了满足,反过来这也推动了人人网的发展。
三、结语
尽管人人网的迅速流行具有多方面的原因,但不可否认大学生的积极参与至关重要。受众即市场,人人网争取到广大的大学生群体,是它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大学生在使用人人网的过程中也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满足。这两者密不可分,相互推动,共同发展。(来源:今传媒 文/孙薇 作者系:北京邮电大学人文学院 编选:)
参考文献
[1]能向群.SNS:网络人际传播的现实化回归[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
[2]李游.SNS的传播学特征及价值解析[J].当代传播,2009(3).
[3]刘琰.关于“QQ”中“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初步调研[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9).
[4]安佳.“使用与满足理论”在SNS网站的应用[J].新闻爱好者,2009(12).
关键词 朱家角;人居环境;居住文化;宜居城镇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1.“宜居”文化
近年来,人民群众的居住需求逐步从生存型向舒适型转变,从追求物理空间向追求生活品质转变①。上海青浦区朱家角镇作为上海“一城九镇”规划中唯一以中国特色传统水乡风貌目标进行建设的重点镇。“旅游度假休闲和特色居住”是其两个规划目标。这就要求在实现朱家角“特色居住”规划目标时,以建设“宜居城镇”为原则,不断发掘和深入研究有朱家角特色的中国传统江南水乡“宜居”文化,全面提升人们生活环境的综合品质。
1.1人居环境
人居环境理论是一个多学科综合性的理论体系。人居环境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人居环境,其基本内涵包括: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和物理环境三大部分。狭义的人居环境特指居住社区的综合环境,它是居民赖以生活的场所,也是进行社交、与自然接触的空间。
1.2 居住文化
住宅远非仅仅简单满足人们居住功能要求的建筑物体,它既承载着人们的希望与追求,又展示着一个社会从物质到精神、从经济到文化的综合成果。现代居住文化是伴随着现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现代居住文化的概念,既应包含着传统居住文化的一般内涵,也要在传统居住文化的基础上得以进一步的发展。居住文化是当前住宅建设面临的重大课题。目前,人们的居住需求正发生深刻变化,从生存型转向生活型,从追求居住空间到追求住宅质量,住宅建筑占城镇建筑的60%以上,因此,现阶段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高度关注居住品质,推动居住文化的发展。居住文化要融历史性、地域性、民族性和艺术性为一体。
顾名思义,“宜居”就是适宜居住、乐意居住、希望居住。就城镇物质空间而言,城镇的密度是适度的,有丰富的街道生活和良好的城镇景观。一个适宜人们居住的好城镇,不应只是适宜一部分人,而是适宜所有人居住。宜居城镇应当是合乎人性的,应当对居民有一种亲和力和归属感。
2. 传统江南水乡朱家角的宜居文化
2.1 朱家角的居住形态演变过程
朱家角镇处于江、浙、沪二省一市交汇处,历来是重要的水上交通枢纽。朱家角地区宋元时系一小集市,名朱家村;明时因商业繁荣而成镇,万历年间定镇名为珠街阁,又名珠溪、珠里、俗称角里,朱家角沿漕港河与市河呈“人字”的格局形成雏形;及至清朝商业越发繁荣。清末实行地方自治,本地域称珠蔚自治区,为江苏省青浦县管辖的十六个自治区之一;民国初年,朱家角的发展到达鼎盛时期,称珠葑市,设市公所。2000年青浦区行政区划调整中与沈巷镇合并为新建制镇――朱家角中心镇,是上海目前最大的集镇,并被列为上海“十五”其间重点建设的“一城九镇”之一。
2.2 朱家角传统江南水乡的“宜居”文化发掘
2.2.1天时、地利
朱家角位于长江三角洲、太湖流域下游。经过历代耕种、疏浚河道,使水乡泽国成了富饶的鱼米之乡。
自六朝晋室南迁,江南山水文化得到极大发展,江南在多少人心中成为诗意的代名词。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无论是佛教,儒家还是道家都以追求天人合一为最高目标。那么,拥有天时、地利的江南无疑成为广大文人心目中理想的“宜居”之地。朱家角更是占尽江南好风光。《珠里小志》的作者周郁滨写到“风俗秀美,胜于他处……见夫灯火千家,风雅聿兴,村墟又复水木清华,竟流连不能去” 。
2.2.2 人和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下》
朱家角水陆路交通方便但非兵家重镇,自古以来社会安定且民风淳朴,“珠里在前明嘉靖时曾遭倭寇,本朝定鼎,修养生息百七十年,未尝一见兵革。康熙时虽有湖贼之警,然探丸箧,未尝肆毒”。 社会安定,文化随之发达,文风鼎盛。珠里小志中记载明清之间中科举者有“召试(殿试)五人,举人二十二人,进士十二人,副榜三人,拔贡三人,岁贡十六人;例仕十九人;受封赠者二十人”。小志中记载士人有名第宅者凡二十三处,其中不乏占地数亩至数十亩、带有园林的宅院。而且这些园子大都会向邻人开放,任人观赏,文人之间也乐于在此间吟诗作画。
住区内居民的利益与共同生活领域的地缘社会连接所产生的成员归属感、安全感和社区感,乃是传统住区真正的魅力所在。当时的朱家角,士农工商,在此和谐生活。王肇和在《寿宁桥晚眺》中写到:偶步溪桥延望,夕阳远景都佳。红蓼白萍水际,丹枫翠竹云埋。一带垂柳远近,几行野岸横斜。网晒桥边渔艇,烟生篱外人家。三泖波光淡荡,九峰山色清佳。一片残霞飞逗,数村疏柳昏埋。薄霭沉沉日暮,轻帆叶叶风斜。鸟倦寻巢归树,人多荷锸归家。体现了当时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描绘了一副世俗的宜居画卷。
2.2.3 “宜居”的住宅
由于江南水乡地域河渠密如蛛网,湖沼星罗棋布,不论何种聚落模式,总体布局特点都是依托水网,形成系统。朱家角的传统水乡民居的没计中,大都蕴含着一些节约用地和适应气候的特点,例如多进的院落建筑中,往往利用特定尺度的庭院与天井促进采光和自然通风。常规的庭院尺度都不是很大,基本上是南北进深短,东西狭长,这种布局方式对于该地区的气候有着一定程度的适应性,利于遮挡夏季的阳光,可以有效防止西晒和冬天北风的侵袭。夏日厅、楼开启北窗,可引导气流沿墙壁流动,产生回旋风,使进深很大的厅、楼获得良好的对流通风。传统城镇沿河的道路一般较宽,4 -- 5 m较为常见,次要街道较窄,至干一些里弄则更窄,狭窄的街巷突出的表现就是对夏季日光的遮挡,这样可以利用街道高、狭的特点,利于拔风。河流和水面都可以促进夏李周围温度的降低,因为水体蓄热能力强,而河流水体在夏季对于周围区域而言是一个冷源,这同样有利于水体发挥冷源的作用。
2.3 朱家角居住现状与存在问题
“现在,我们生活在文明的废墟之中,但废墟中的多数遗物都在我们心中”。约翰.卢卡奇《现时代的消失》
随着陆路交通的发展,水上运输不再成为商业发展的必须条件,朱家角也失去了昔日的繁荣。而且建国以来整个国家经济的困难导致城市风貌品质的下降。1950年代,朱家角的住房状况十分不理想:房屋破旧,居住条件极差,人均住房面积只有5~6平方米。随着建设事业的发展和人口增长,自1965年起到2000年,镇区房管部门及房产开发公司共新建住宅25万多平方米,陆续建造新风新村、西湖新村、漕河新村、胜利新村、东市新村、东湖新村、南湖新村、乐湖新村等住宅区,使得全镇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1.5平方米以上。但由于当时建设条件决定了这一时期建成居住区在规划、环境、建筑等多方面存在很多不足和问题,对于朱家角江南水乡传统风貌,街巷肌理的考虑也较少。所以这批居住区对镇区面貌和地方特色造成很大影响。同时,我国国内对于旧居住区改造与更新并未有深刻认识,往往采用一种简单化、大规模拆建的更新模式。大部分原地居民被迫搬走,而新的规划设计忽视对原有城市文脉的呼应,使得旧的社会网络被破坏。而新建成居住区随着城市用地蔓延而远离城镇中心,就业、交通、教育、购物等基础设施缺乏相应配套支持,居民生活、就业、出行受到影响。新环境不能建立取代旧环境的社会内涵,居民失去对所居住与生活地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3. 依托江南文化的朱家角宜居城镇建设
3.1上海朱家角宜居城镇的构想
城镇规划发展建设有两个基本目标,一个基本的目标就是产出。一个城镇必须要有产出。这两点从国际来讲是认为城镇的基本要求。如果城镇没有产出就没有存在的物质基础,包括经济的发展、产业的发展。第二个就是宜居,宜居城镇是现代城镇发展过程中提出的新的概念。
“宜居城市”不仅是一种理念的创新,更是城镇发展的潮流。和谐是宜居城镇的核心标准,一个宜居的城镇是居民既能享受大自然的恩惠,又能享受现代文明成果的。根据《上海市青浦区朱家角中心镇镇区总体规划》,朱家角镇区是朱家角中心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市级历史文化名镇,淀山湖风景区的组成部分,是休闲度假和特色生态居住为特色的城镇。这是符合城镇规划发展建设“产出”和“宜居”两个基本原则。产出来自旅游开发,宜居则是特色居住的目标。
3.2依托江南文化的朱家角宜居城镇建设实践-泰安公寓项目规划设计
规划方案简介:位于朱家角新镇区西北角,南临淀山湖大道,西、北接复兴路,东邻珠溪路延伸段。是朱家角的农民动迁宜居生活基地。
“泰安公寓”项目,其创新之处在于以现代江南水乡为规划设计概念,以人与自然的和谐融洽,在建筑艺术里表达水乡基因,形成了独特的布局风格,考虑到居住对象大部分将为朱家角的动迁农民的特殊性,在住区绿地中布置了一定数量的可由住户自行种植瓜果蔬菜、养殖鱼虾的自留绿地和鱼塘,这样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延续居住者的原有生活习惯,体现规划人性化的一面。依据江南水乡临水而居的理念,将河流汇集的地方规划成一个社区文化生活中心,布置学校、商业街、农贸市场等,在社区中心临鱼塘的地方规划了密度相对较高的联体住宅,而其他区域分布,则以多层集合住宅为主,在交通方便临街的多层住宅低层布置一定数量的一室小户型供一些老人居住,这样可以实现两代人分开居住,但是分而不离,方便照顾。在建筑设计中利用传统水乡的材料和园林式布局,以现代的建筑设计手法重新诠释,与四周地理环境配合,形成和谐的景观轴线和开放空间。屋顶形式以坡顶为主,结合部分平台,两者的组合形成了立面上丰富的光彩及层次变化。建筑体量的进退,虚实空间的对比,提升建筑立面的立体感,简洁却不失节奏感。立面设计结合平面布局,巧妙融合建筑本身和庭院空间的元素。建筑的整体组合,楼层起伏有序,创造丰富多变的沿街立面,使之更具有水乡的神韵。
四. 结语
总之我们在实现朱家角的“宜居城镇”目标时应坚持以人为本,创造符合民族生活习惯和现代生活方式要求的居住空间;创造温馨舒适、自然和谐,宁静优美,富有时代精神的居住环境;创造有利于弘扬民族传统、树立良好社会风尚、维护社会稳定的文明健康的宜居文化,进一步营造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有中国特色的人居环境。
参考文献
[1]新华社.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二六至二一年).人民日报. [N]. 2005-10-19第一版。
[2]吴良镛 .人居环境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3]建设部副部长刘志峰. 2004-3-18 .www .chinahouse .gov .cn/ldjh/ld0035 .htm
[4]王英斌 .世界宜居城市调查报告.《中国中学生报》.[N]. 第1215期。
[5]周郁滨(清).珠里小志. [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6]觉铭(清).圆津禅院小志. [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注释]:
①根据建设部综合财务司和住宅与房地产业司2004年城镇房屋概况统计公报,全国城镇户均住宅建筑面积79.15平方米,东部地区户均住宅建筑面积82.1平方米。全国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24.97平方米,其中东部地区26.76平方米,中部地区22.9平方米,西部地区24.26平方米。上海人均住宅建筑面积32.10平方米,列于浙江和福建之后排在全国第3:/statis/dt/2005080504.doc。2004年城镇人均收入排名上海以16683元排在全国第七位:百度网/f?kz=10310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