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一计算机总结

大一计算机总结

时间:2022-04-29 09:55:4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一计算机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大一计算机总结

第1篇

大学是一个新的环境,是一个小型的社会。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适应新的生活环境,适应新的学习环境,新的人际关系。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1大一的计划600字,供大家参考。

大一的计划1常言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新的一个学期的到来,几门新功课来到了我们的面前,需要我去探索去研究,为了更好地学习贯彻新知识,获得长足的进步,我特此制定一份学习计划。

大一学习主要目标

争取获得优良成绩,能切实在大学里学到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基础常识。增加文化素养,提升自身潜力,端正学习态度,培养用心勤奋的学风。做学习计划来自我敦促,自我勉励。

大一学习计划具体安排

1。坚持预习,坚持在上课前先预习一遍课文,在上课之前对所上的资料有所了解,能提高听课效率。并且在老师上完一章的资料后,能够主动复习。温故而知新。

2。每周抽一天时光早起背诵英语课文。

3。每周坚持到校晚自习

4。坚持去校图书馆借书阅书,坚持超额完成老师布置的读书任务,并且做好读书笔记。

5。对于课程知识,要多想多问,并且把其中有收获的部分记入笔记之中。

6。每个月进行一次学习清算,反思自我这个月是否达成了学习计划,有哪一些做得不足的地方,下个月要注意改善。

7。订阅英语辅导报,自学报纸上出现的一些英语单词,并且完成报纸上的练习题。

8。身为一个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对于文字的敏感和写作潜力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就应坚持在平时多写一些练笔。

9。多学习一些例如《文心雕龙》,《易经》之类的中国古文化典籍。

10。争取利用周末时光多学一门外语。

学习是要靠自我自觉的,在已经经历过高考进入大学的我们而言,也许很多人都会因此放纵自我,但是我们要坚信,如果在大学里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那么我们的大学四年生活就等于是浪费了的,这是人生的黄金时光,我们就应努力多学点东西。因此坚决执行此计划,鼓励自我,学有所成!

大一的计划2我认为在这个高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努力学习好英语是十分重要的,也许就象李阳所说的那样“美国也是我们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学好英语只是因为看不起美国人学不好中文”所以学习英语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所以我们更加要努力的学习好英语,将英语学好。

虽然在高中时期我的英语并不好,甚至能够用很差来形容,但是这并不是阻挡我学习英语的困难,我认为最大的困难还是在我自我身上吧!自我在高中时期对英语一度产生抵触情绪,以至于英语一向不好,但是此刻我不会了,我反而认为学习英语是一件很搞笑的事情了,而且它对我们以后的生活异常的重要,所以我将更加的努力的学习英语这门课程,所以我在那里制定了一个学习计划。

①要提高我学习英语的兴趣与爱好,同时也要用心的回答老师上课提出的各种问题,不会没有关系的只要善于思考,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哪怕明白的只是一个单词都要勇敢的将它说出来,错了也没有关系的,但是我至少努力过,我至少思考过,就是有进步有收获的孩子。

②将每个单元的比较重要的文章熟读,抄写三篇,在抄写的过程中熟悉句中的生词和重要的语法知识以及一些语法结构,也许并不是每个都会分析,但是至少要把主谓宾的结构找出来,当然仅仅只限于课内的知识是还不够的,也要到课外去找些比较重要和有名的文章去抄写去熟悉他们,要坚持每个星期给老师看一次,以免自我产生惰性。

③要多多的积累自我的词汇量,多积累一些单词,让自我的词汇量更加的丰富,争取每一天都要记五个单词吧,不管多忙都必须要完成它,还有就是预习和复习都很重要的要坚持去做。不懂的必须要去问,不要不懂装懂,那样是很可怕的。

这就是我大一上半个学期的英语学习计划,我必须要坚持做到,让自我的英语更好,更强。

大一的计划3刚刚结束了为期16天的军训.我又过了一关!

我不想像其他刚进大学门的学生一样,在学校里发着青春风.人活着做人还是做事,头脑要时时持续清醒,明白自我是干什么的,明白自我想要什么.

我要做着充分的积累,在机遇未来之前默默无闻,在机遇来临之时,异军突起,一鸣惊人!

下方我要写出我的大一计划的思考.

一,我学德语的两个思考

1.20--年之后中国的经济走势到目前为止很难预测.我的一个朋友说中国股市还能上升80年,在我看来却没有那么乐观.此刻经济跑沫已经出现了,3G市场的火暴程度远远超过预期的想象.还有房地产等等.至于投资市场在20--年后的形势更加难以琢磨.

今年以来,德国经济形势表现良好,呈现出口、投资和内需“三驾马车”一齐拉动的局面。出口是德国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据预计,今年德国出口将增长约9%,进口将增长约8%,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达0。9%,德国将继续持续出口大国的地位.如果是这样的话,德国的投资市场还是能够思考的。

2.如果,我是说如果我不选取创业这条路的话,那么中国的德国公司也在我的思考范围之内.其实在中国相比较之下,日本企业多,但是我学不下去日语,一看日语就想吐.

二,关于社会实践

在大学里,我最多参加两个社团活动,因为太多的课外实践很分散精力,也得不到更为直接的利益.社会经验是要长在脑子里的.

三,关于数学的学习

我是学法学的,市教委居然不安排我们系学高等数学!太过分了!太过分了!数学学不好,其他的科目也别想好,这是硬道理.我准备向我在北师大附中的班长借书复印,还要抄他的数学笔记,向他借卷子等等.不明白人家肯不肯给我面子.这以为着我将在很长的一段时光里与我的同学讨论数学,而且又是在没有任何老师监督的状况下,就看我的意志了.

四,关于股票投资

我的股票投资真正的实施就应是在明年初,因为刚上大学要忙功课,还有好多事情要熟悉.我不反对当代大学生以打工的方式挣钱,但是这种方式起点太低.年轻人,有体力有精力有时光,不要以做零工为长社会经验的借口.当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做股票投资,因为要看很多关于经济学类的书,还要适当地进行企业,市场类的分析.

就先写到那里吧,还有好多思考是要立刻实施的,没时光写了.

我的博客是我对自我的一种监督,监督我能坚持我的计划,实现我的思考.做什么事情都一样,目的性针对性要强,不能慢无目的地混日子.虽然我对大学科目的容量和实践强弱性有点不满意,但毕竟是最系统的教育.

我想重复我以前说过的话:做别人能做且做到的事情,没有不可超越的,除了自然法则!

大一的计划4一年之计在于春,一个学期之计在于开始,新学期初始,一切事物都充满了活力与生机。新生活意味着新开始,新开始象征着新的挑战。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新年、新春、新学期,我也该有新的打算。过去的一年在我的努力之下,学习部取得了必须的成绩,在本年的学习中我们将继承优点,改正不足,争取把学习做的更好。本学年工作计划如下:

大一主要学习目标

明确学习目标,打好必须的语言基础。争取获得优良成绩,能切实在大学里学到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基础常识。增加文化素养,提升自身潜力,端正学习态度,培养用心勤奋的学风。做学习计划来自我敦促,自我勉励。反思自我有哪些方面做到不足,反思自我该如何改善、反思自我继续努力的方向方法,并且反思自我有哪些反面值得肯定,只有不断地反省,才能为未来的路指明方向。

大一学习计划具体安排

1。坚持预习,坚持在上课前先预习一遍课文,在上课之前对所上的资料有所了解,能提高听课效率。并且在老师上完一章的资料后,能够主动复习。温故而知新。

2。每一天早起一个小时时光背诵英语课文。

3。每一天坚持到自习室上晚自习两个小时。

4。对于课程知识,要多想多问,并且把其中有收货的部分记入笔记之中。

5。每个月进行一次学习清算,反思自我这个月是否达成了学习计划,有哪一些做得不足的地方,下个月要注意改善。

6。订阅英语辅导报,自学报纸上出现的一些英语单词,并且完成报纸上的练习题。

7。在这学期透过全国大学生英语四级考试,英语是我的专业,我系一向都比较重视英语的学习,抓好英语学习对我说也是很重要的,尤其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关乎大家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为进一步提我的英语成绩,能够更加自信、坦然地应对四级考试。

8。身为一个英语专业的学生,对于英文的写作潜力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就应坚持在平时多写一些练笔。

9。争取利用周末时光多学一门外语。

10。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认为,关键是用心的学习、主动的学习。渐渐把自我带进书的海洋中,这样,才能潜移默化地使自我爱上学习。古人说:学为立世之本,学能够立德,学能够增智,学能够致用。学习是成就事业的基础,是人生的出发点,也是人生的极致。在这世间,任何事都讲究公平,公平,人心就平,心平了就和,和谐安乐由之生焉。学习也是如此,你爱它,它也会回馈于你。

以上各项资料便是本学期的大体计划。如有不妥请老师同学指正。

大一的计划5一、编制目的:为了使自我的大学过得充实而快乐,每一天都能取得一点点的进步,充分掌握课本知识,提高自我的自身素质和综合水平。

二、目标:让自我具备基础殡仪服务,殡仪防腐,殡仪设备等专业知识,顺利透过即将到来的英语三级、计算机一级、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

三、需掌握的资料:基础会计、电算会计、财务会计、计算机应用基础、英语、计算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代史纲要、基本原理、思想、理论和“-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四、实践计划:步入大学,就意味着我们要透过独立生活去完善自我的大学生活。大学的教学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和开放性,所以,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学会改变,学会向他人学习,学会利用网络学习是大学的必修课。要想有一个好的学习效果,我们能够透过大学的课余时光,做我们感兴趣的事情,比如:听歌、逛街、看课外书等娱乐活动。在大一的刚开始,我就参加了学校的爱心社和礼仪队,短短的几个月,我受益匪浅,它不仅仅提高我个方面的潜力,还让我结识了很多朋友。我期望今后的日子的,我能在这些社团中有更好的发展。

当然,学好专业知识是最重要的。在大一的下学期,我要把殡仪服务,殡仪设备等专业知识学好,为今后的2年学习和步入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不因为课外活动而影响了专业学习,做到劳逸结合。计算机一级、英语三级、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即将来临,我要拿出当年面临高考时的奋劲,不断扎实计算机、英语、会计等知识。期望在不久的考试中取得良好的成绩。

第2篇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设备管理;应用研究

1.设备管理意义及信息化应用背景

设备,是一种可供人们在生产过程中长期使用的物质资料,其特点是可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其形态和功能稳定。作为企业生产活动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设备毫无疑问是企业资产的重头项目,在企业现有的管理活动中,对设备的管理占据了很大一部分资源。通常说的设备管理,是指企业根据自身生产建设的需要,对相关设备的规划、选购、安装、调试,运行管理,故障检修,乃至使用寿命完结后的分析报废这一整个过程。

信息化,是指企业通过架构内部通信网络,采用自动化、半自动化生产机械,使得整个生产操作都实现电子化,科学化管理的过程,这种管理方式的最大特点是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实时性。企业设备管理中信息技术比重的增加,一方面是企业求得自身发展的主动行为,另一方面也是社会大环境的必然体现。信息化可以有效的提升企业管理和配置资源的能力,进而提升其市场竞争能力,使得企业的结构更加优化,反应更加迅速,从而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更好的生存下来。

2.企业设备现行管理措施及其缺陷

在应用信息化技术之前,已经有其他的设备管理方法存在,但由于历史局限性,它们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缺陷和不足。其中占据核心位置,影响面较大的,是如下两个方面。

2.1 同一设备,不同管理

目前,在信息化程度还不足的各企事业单位中,对于同一设备的不同使用过程乃至不同方面,常常交由多个部门分别管理:如日常操作专门由生产人员负责;机械故障的检查和维修专由检修人员负责;维护工作会有维护人员定期来做;资产的评估则是资产管理人员的工作。这种机械化的责任划分,造成了责任的交叠区和空白区,看似界限分明,却没有考虑到实际可操作性,在具体实施中,常常导致了责任的推诿和生产的延误,弱化了个人的主动责任意识,还会引起各部门之间的利益冲突,使得人浮于事。往往造成资源浪费,机器生产率低下,人员配置不合理等现象,并进而影响了企业的整体健康发展。

2.2 检查策略固化

由于早期工业基础薄弱,管理技术在我国展呈现出迟缓和不平衡的发展态势。同时对于相关人员的职业培训也十分缺乏。造成在我国大部分地区,设备管理还是采用的“定期检测”的老旧模式。其特点是遵循固定的,而且常常是根据理论推算出来的检修周期来进行检修工作,不考虑设备的实际状况。这种与实际情况脱节的检修策略已造成诸多不利影响,其中最直接的后果就是设备的检修过剩和检修不足。前者使得企业白白浪费大量生产时间和人力资源,降低了产量与效率,增加了成本;后者则表现为无法灵活应对突发事件,工作被动,无法及时排除小的隐患和可能由之引发的严重后果。在生产高度发达的今天,这两者的不利影响就显得格外严重,如果无法克服这两点,就会大大降低企业对市场反应的灵活性,在本行业中的竞争力,这显然是一个管理良好的企业所不愿意看到和必须排除的。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信息技术的引进便被提上了日程,它的实时性和高效性,可以使企业达到资源和人力的精确分配。具体到实践中,便是目前新近出现的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策略和状态检修策略。将其具现化,大致可归纳为两部分――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以及“状态检修”。此外,对于那些没有能力自己开发管理系统又有急迫要求的企业,还可以选择购买软件公司开发的成熟产品。

3.设备管理中的信息化体现

3.1 全周期设备寿命管理

不同于旧有管理方式的分散化、碎片化,全寿命周期管理模式要求对同一设备的整体工作状态实行全程监控。通过将设备的购买、生产、使用、维护费用纳入统一计量,可以有效防止由于各部门沟通不畅导致的信息滞后和信息传递错误,更加准确的估定设备的资产价值,进而提升成本核算的精确性。同时,信息的持续收集,也可让管理人员不断修正已有参数,从而使数据模型更贴近实际情况,更具参考性。

3.2 全天候实时信息监测

采用信息化技术后,通过与设备直接或间接相连的各类传感器,可以随时收集设备的状态信息,然后写入数据库,并由受过训练的专门人员负责监控。监控人员通过已有模板和自身经验的结合,及时发现问题,递交给相关处理人员,不需要各部门再像旧有制度一般,自行分派人手去现场查看设备,从而降低了各部门人力重复的概率。同时,这样得到的信息的及时性和有效性,还可以让处理人员在抵达现场之前就做出预判,从而做好相对应的准备,在之后的操作中更有针对性。最后,信息化系统还可将设备相关数据储存下来,为今后的参考提供资料,实现了信息的连续性。

3.3 管理系统专业化

对于那些不想自己开发管理系统的企业,目前也有成熟的管理软件可供选择,这就是EAM (Enterprise Asset Management,企业资产管理)。作为一款专门的资产维修管理软件,EAM的特点非常鲜明,从基础的工单、资产乃至作业计划,到库存进出、预防性维护和时候维修,企业管理需要考虑的模块它都已纳入其中,而它的操作方法却非常简单,只需使用者具备基本的办公软件使用能力即可。

所谓资产管理,其实就是数据库管理,而这正是EAM的本质。通过对企业日常工作和故障的记录,促使企业对生产工艺和管理方法不断改进。基础数据的积累和分析,可以为技术人员提供创新的平台和支持,在这种意义上,EAM与其说是一个发展档案的记录系统,倒不如说是企业创新的摇篮。在企业的战略发展考量中,EAM发挥的作用不可忽视。

由于目前的发展现状是设备的自动化略超前于管理的信息化,因此,对于那些要求迅速实现管理提升的公司来说,只要建立基本的局域信息网络,就可在此基础上使用EAM,从而快速专业地实现设备资产管理的信息化。

4.设备管理信息化的先进性体现

曾有人说“世上没有无目的的技术,这句话对于信息化也同样适用。由于信息化技术数字化的本质,就要求将一切设备和资产都数量化,对其处理过程也要求可量化的规范,这就增加了企业生产与管理方法的可操作性,不会因个人的变动而带来大的动荡,维护了系统的稳定性。其次,信息化系统以数据库为依托,使管理者能够看到整个企业的即时状况,在此基础上,可以实现资源和人员的优化配置,减少机器空置率与停产时间,减少水电开支。然后,设备的故障可以得到及时发现,防止由此衍生的一系列原料浪费、废品率增加,机器损毁的额外开支。最后,从人道主义上讲,加强信息化管理,既可以促进工人对规程的学习和贯彻,防止不当操作引起的工伤事故,又可以减轻工人巡查、维护设备的工作压力。

5.总结

信息化设备管理技术的发展,既是企业自身的需求,也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作为一个现代的管理人员,必须紧跟时代,充分学习和研究信息化技术,将之合理的运用到实际生产中去,才能不断提高自己,更好的为企业服务。

参考文献

[1]康群.自动化和信息化技术在设备管理中的作用[J]. 中国设备工程,2012,05:33-34.

第3篇

一、“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与法硕教育的关系要明确“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与法硕教育的关系,必须弄清两者在培养目标和要求上的异同。

(一)“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目标与要求“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是教育部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精神提出来的[1];同时,该计划也是在现有法学教育已具规模、但质量急待提升的大背景下推出的。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法学教育随着规模的急剧扩张、研究生类别的增加,法律人才培养工作中的问题日趋明显,如法律人才培养与实际工作的联系不足,人才培养模式亟待改革[2];法学教育的大众化难以适应法律职业日益精英化的要求,……适应国际化要求、能处理国际纠纷和跨国法律事务的高素质法律人才奇缺[3];法律人才呈现结构性过剩,低端法律人才供过于求,高端人才却相当短缺[1]。基于这一背景,教育部“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将[1]:创新“应用型、复合型法律人才教育培养模式”、“国际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以及“西部基层法律人才培养模式”三种法律人才分类培养模式,建立“高校与实务部门联合培养机制”,积极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探索“国内———海外联合培养”机制,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推进教学方法改革。从该计划的这些内容、背景和相关资料来看,其主要目标应在于培养高层次、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的法律人才。所谓“高层次”指本科以上层次;“高素质”强调德才兼备、综合能力强;“复合型”强调多学科背景和适应特定行业需要的能力,如从事医事法务的应具备一定的医学学科背景,从事专利法务的应具备一定的工科背景,从事涉外法务的应当具有很好的外语交流能力;“应用型”强调实践能力。对卓越法律人才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的要求一般应无异议,需要说明的是“高层次”,教育部虽未明确提出这一点,但笔者认为,“卓越法律人才”应该是“高层次”的。这是因为,目前我国法学本科教育已成为一种大众化教育,对缺乏多学科背景且必须先完成通识教育的本科生来说,在四年里很难被培养为“卓越法律人才”。一些高校的“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实践也能说明这一点:无论是中国政法大学的“4+2”模式,华东政法大学的“4+2”、“4+1”模式,还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2+2”模式,上海交通大学的“3+3”模式[1]等,都将“卓越法律人才”定位在硕士层次教育。

(二)“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下法硕教育的定位关于法硕教育,国务院学位办对各类法硕设定的培养目标分别是:全日制非法本法硕———“为法律职业部门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德才兼备、高层次的复合型、实务型法律人才”[4];全日制法本法硕———“为法律职业部门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德才兼备、高层次的专门型、实务型法律人才”[5];在职法硕———“具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德才兼备、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法治国家建设需要的实践型、复合型、高层次的法务人才”[6]。比较这些规定和“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目标与要求,不难看出,两者实际上是基本一致的,而且两者都强调法律教育与法律职业的有机结合[7],只不过后者更加明确强调分类培养,即强调根据不同实际部门的需要培养各类卓越法律人才[2]。

总之,笔者认为,法硕教育应该是体现“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目标和要求的主要载体。当然,这一计划也应当将本科阶段的教育纳入其中通盘考虑。

二、“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下法硕教育培养的实践审视既然法硕教育是体现“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目标与要求的主要载体,那么目前高校法硕教育离该计划的目标与要求有多远?下文将结合湖南省几所高校近年来法硕教育的情况进行分析。

(一)法硕教育的状况第一,办学已具规模。迄今,湖南省具有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的高校有四所,即中南大学、湘潭大学、湖南大学和湖南师范大学。2008-2010年各法学院法硕招生总数分别是:湘潭大学504人、湖南大学590人、湖南师范大学383人、中南大学379人[8]。根据各法学院网站公布的师资队伍情况,具有指导法律硕士生资格的高级职称教师(限全职,下同)数分别是:湖南大学45名[9],湘潭大学54名[10],湖南师范大学43名[11],中南大学29名[12]。2008-2010年高级职称教师每年人均新增指导的法硕生数分别是:湖南大学4.4个,湘潭大学3.1个,湖南师范大学3个,中南大学4.3个。如果算上每个导师每年指导的法学硕士生,这些比例将会发生变化。仅从2010年各法学院招收的法学硕士生来看,招生数分别是:湖南大学60人,湘潭大学171人,湖南师范大学91人,中南大学59人;高级职称教师与该年法学硕士生的比例分别是:湖南大学1∶1.3,湘潭大学1∶3.2,湖南师范大学1∶2.1,中南大学1∶2。这样总体来算,各法学院高级职称教师每年人均新增指导的硕士生数均在6人左右。三个年级的硕士生加在一起,各法学院高级职称教师人均指导的硕士生在18人左右,考虑到每个教师每年还要指导本科毕业生或博士生,应该说,指导数量已基本达到教师精力的极限。如果要培养“卓越法律人才”,各校应采取措施提高师生比。第二,分类培养模式初显[13]。

目前,各法学院除了针对法本法硕、非法本法硕和在职法硕的不同情况,设定了不大相同的研修方向和课程外,尚未制定明确的分类培养目标和模式。但值得一提的是,湘潭大学依托法学院成立了“知识产权学院”[14],中南大学依托法学院成立了“知识产权研究院”[15]和“医疗卫生法研究中心”[16],湖南大学开办“IT法律与知识产权”培养项目[17],推行“学院与学院共同培养”模式,整合校内学科资源,以期创新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在对三类法硕生的培养上,中南大学和湘潭大学根据法律硕士的不同类型设置了不同的研修方向,如中南大学为法本法硕设置了宪法与行政法、刑法、民商法等六个方向,为非法本法硕和在职法硕设置了司法法务、政务法务、商事法务等方向。湘潭大学为法本法硕设置了刑事法、民商事法、行政与经济社会法等方向,为非法本法硕设置了金融财税法、中非法律合作、知识产权等方向,为在职法硕设置了司法与行政方向律师实务等四个方向。两校为不同的研修方向开设了不完全相同的选修课程,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择业方向确定研修方向,选修相应课程。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则在选修课中提供了可供学生选择的学位方向课。第三,“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已具雏形。各法学院“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主要体现以下几方面:一是聘请法院、检察院、政府机关等实务部门的人员担任法硕生的校外导师,如中南大学、湖南大学为每个法硕生安排校外兼职导师,并明确其职责,定期组织他们召开座谈会、见面会等。二是选派法学教师到实务部门挂职锻炼,如湘潭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选派教师到检察院、法院等部门挂职锻炼,中南大学也将选派年轻教师到法律实务部门挂职。三是鼓励和支持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中南大学还对全日制法硕生实行了较为特别的“双导师制”[18],即“学习导师+论文导师”制,第一至第四学期,为每个法硕生安排一名学业导师;第五至第六学期,学生可以另选论文导师。之所以要为全日制法硕生安排学业导师,一是让他们尽快进入学习状态;二是让他们与法学硕士生平等享用教育资源。第四,实践教学环节全面展开。目前,各校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进行实践教学:一是开设法律文书、法律谈判等实践课程;二是模拟法庭训练;三是校外司法认知实习;四是强调课程教学中结合实务讲授;五是利用学校的法律援助中心开展诊所教育。各校实践教学途径虽然大致相同,但也存在一些差异。一是各校实践教学学分要求不一样,如中南大学、湘潭大学、湖南大学和湖南师范大学对全日制法本法硕学生要求的实践学分与总学分的比率分别是:10∶65、18∶62(知识产权方向的为12∶63)、15∶70、6∶54;湘潭大学和湖南师范大学对在职法硕选修实践课程的学分要求分别是8与15,而中南大学和湖南大学对在职法硕生没有选修实践课程的要求。二是各校校外司法认知实习的时间要求不大一样,如中南大学、湘潭大学和湖南大学对全日制法本法硕学生要求的实习时间分别是4个月、6个月、2-3周。三是对模拟法庭训练和校外司法认知实习的要求宽严不一、规范程度不一。实践中,有的法学院还采取了一些特别的做法加强实践教学,如中南大学法学院通过与法院建立合作关系,双方共同选择一些有教学意义的案子在学校的模拟法庭开庭,将真实法庭审判引入校园,学生以旁听者的身份观摩庭审,给学生提供一个了解司法实务的校内平台[19]。

(二)法硕教育存在的问题近些年来,我省四大法学院虽然在法硕教育上取得了很大进展,但由于存在以下问题,与“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目标仍然有一些差距。一是分类培养模式不够明确,办学特色不够明显。各法学院虽然都在一定程度上区分了三类不同的法律硕士,制定了不同的培养方案,并且有的法学院进行“学院与学院共同培养”模式的尝试,但总体而言,在针对不同行业法律事务的需求、结合各自学校学科优势,制定实施各有特色的分类培养模式方面,仍显不足,使得各法学院办学特色还没有充分体现。如有的法学院虽然成立了“知识产权学院”,但在法硕培养方案中却没有充分利用本校的工科优势设置相应的课程,聘请本校相关学院的教师授课;有的法学院虽然与本校其他学院联合成立了“知识产权研究院”、“医疗卫生法研究中心”,但如何利用这些资源培养相应方向的卓越法律人才,具体方案还未明确。另外,各法学院虽然聘请了实务部门的人员担任兼职教师,但在与特定实务部门的深度合作、联合培养上,还没有找到切入点。这些使得各法学院的法硕教育还难以“生产”出“品牌产品”或曰“特色产品”。二是校内教师实务经验尚待增强,校外导师兼职授课的制度尚未形成。目前,从各法学院师资的整体情况来看,校内教师实务经验存有不足,其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各校都非常强调教师科研[20],发表文章、获得课题的多少直接决定着教师的职称升等和岗位津贴的多寡,形成了不鼓励教师兼职从事实务的倾向,使教师必须将主要精力用于学术研究,无暇积累实践经验[21]。各法学院虽然派了或将派一些教师到实务部门挂职,但能获得这种机会的教师毕竟很少,所以对教师队伍整体实务经验的积累作用目前尚不明显。同时,虽然各校也大都聘请了实务部门的人员做兼职教授或兼职导师,但由于对他们的责权利规定不明确,缺乏相关制度,兼职教授的作用仅限于偶尔作个讲座,兼职导师的作用仅限于提供实习机会,鲜有校外兼职教师定期讲授特定实务课程的情形,因而对各法学院整体师资实践教学能力的提升作用目前还不大。三是实践教学制度有待完善。各法学院虽然针对不同类型的法硕生制定了不同的实践教学方案,但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关于司法认知实习,由于法硕生一般都是自行联系、分散实习,但由于指导约束机制不到位,学生实习与不实习,随意性较大,实习效果并不理想;更主要的是,由于对实习内容、方式和目标等的要求不够明确,校外导师的责任心不强,有的学生没有得到应有的锻炼。另外,法本法硕生在现有实习模式下进行司法认知实习与本科阶段没有什么区别。关于各校法律援助中心的诊所教育,由于缺乏经费、指导教师激励机制不完善等原因,还难以发挥其促进实践教学的应有功能。四是教学方法难以适应需要。目前,各法学院法硕生每门专业课的课时一般都比本科生相同专业课的课时少,教师要在更为有限的时间内讲完相应课程,必须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但由于各法学院不少教师要同时给法学本科、法学硕士、法学博士或者法律硕士等不同类型、层次的学生开设课程,限于精力和现行的教学科研考评体制,他们往往难以针对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有的教师把法硕生当成本科生来对待,使用相同的教案,不善于利用学生多学科背景、社会阅历较丰富以及自学能力强等优势进行教学,结果只能通过减少教学内容以“完成”课程教学。有的教师把法硕生当成法学硕士生对待,仅仅讲授课程中自己深入研究过的内容,使得法硕生难以获得系统的专业训练。在授课方式上,有的法学院法硕生的专业课程基本上都是大班授课,学生相对较多,教学班人数最多的超过百人,因而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无法进行有效交流与互动。上述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法硕教育质量的提高,法硕生在就业市场上没有体现出其应有的优势,离“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比如全日制法硕毕业生,一方面,其法学功底可能不如法学硕士生深厚,甚至不如法学本科生;另一方面,实践能力比法学本科生也没强多少,而他们专业复合型的优势由于没有得到很好地培养与开发,一时还难以体现。

三、“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下法硕教育制度的完善在“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下完善法硕教育制度,实际上就是这一制度本身在其原定目标下的改革、提升与完善问题。结合我省法硕教育的实践情况,提出如下完善建议:

(一)进一步重视法硕教育,强化质量意识目前,我国各法学院法学硕士的招生规模有逐步收缩的趋势。同时,在当前和今后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在法律硕士和法学硕士教育的双重挤压下,法律本科教育难以继续占据法学教育的主导地位,法硕教育地位凸显应是大势所趋。有专家也曾指出,应逐步压缩法律本科和法学硕士教育,扩张法律硕士教育,使其成为我国今后实务型法律人才培养的主渠道[22]。截至2010年,我国具有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的学校已从1996年的8所增至131所,高校之间法硕教育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争夺有限优质生源,各法学院应进一步调整办学思路,高度重视法硕教育,将这一教育作为培养卓越法律人才的主要途径考虑,办出特色、办出品牌。

(二)明确培养模式,突出培养特色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我国三种类型的法硕教育即法本法硕、非法本法硕和在职法硕教育将同时存在,考虑到这三类法硕生的知识背景不同,各法学院校可以在加强与实践部门、国外法学院校合作培养的基础上,实行不同的培养模式,突出培养特色。同时,应结合各校学科优势、资源优势,在培养适应不同行业需要的卓越法律人才方面下大功夫。对于非法本法硕,建议进一步借鉴美国J.D.(Jurisdoctor)教育经验,在三年基础学制的前提下,前两年半时间用于法律专业课程学习,压缩毕业论文的写作时间为半年,甚至可以取消毕业论文写作,将三年时间全部用于法律课程的学习,这样可以促使他们花更多的时间夯实法学功底。同时,结合他们的本科专业尽可能多地开设不同选修课程供他们选择,使他们向专业化的卓越法律人才发展,如对本科学金融的,设置金融法、证券法、银行法等课程供他们选择;对本科学计算机的,开设网络知识产权、网络犯罪等课程供他们选择;对本科学医的,开设卫生法、医疗事故鉴定等课程供他们选择。对于法本法硕,在两年基础学制的基础上,建议第一年时间用于在本校其他学院如医学院、软件学院、金融学院等选修相关专业课程,再花一年时间选修相关法律专业方向课程即可,不必写毕业论文。这种模式,既充分利用了所在学校的专业优势,更有利于培养适应各类实际部门需要的卓越法律人才,也避免与法学硕士培养模式混同。对于在职法硕,应重在法学理论素养的提升。

(三)鼓励校内外教师双向流动,锤炼“双师型”师资队伍法学教师尤其是部门法学教师应该像临床医学、土木建筑、软件开发等应用性很强的专业教师那样投身实践,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积累经验。笔者在美国访学期间,所在华盛顿大学法学院的70余名教师大都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的经验来源于两种途径:一是在成为教师前,在法院、律所、公司、政府机关等单位已有较长时间的法律实践经历;二是在成为教师后,由于有学术休假制度和合理的科研评价体系,他们有充分的时间在仲裁机构、调解组织等兼职从事法律实务。同时,学院还聘请了法院、律所、公司等实务部门中的160余名法律实务工作者担任兼职讲师(part-timelectur-er),并定期承担特定的课程教学任务[23]。我们可以借鉴他国经验,适度淡化目前的科研“高压”态势,鼓励教师兼职从事实务,促使教师从教学科研型向教学实务科研综合型转变。同时,要用好用活校外兼职教授、导师制度,严格校外聘请制度,宁缺勿滥;协调、理顺与校外兼职教授、导师所在单位的关系;明确校外导师的责权利,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发挥他们实务经验丰富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