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天净沙秋思的意思

天净沙秋思的意思

时间:2023-02-20 11:54:0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天净沙秋思的意思,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普通话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一座桥,是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一种方式,是人们进步的阶梯。今天,我要打开记忆的匣子,与大家分享一下那节关于普通话的课吧!

那是上周三下午的一堂课,老师进来说:“今天我们来学普通话。”我们都很奇怪,普通话谁不会呀?干嘛还要学啊?老师像是看出了我们的心思,说:“别看普通话简单,其实它也是有学问的。”

NO.1纨绔

老师又说:“那我先来考考你们,好的同学就举手。”只见老师写了一个字——纨绔。我们一时愣住了,我不禁皱起了眉头,心想:我知道第一个字念:wán。但第二个字呢?我们想破了脑筋也没想出来,只好让老师公布答案。老师笑着说:“是wánkù”我们恍然大悟。可是,又有同学问:“那这个词这么少见,它会是什么意思呢?”老师说:“这个词语就是形容专门讲整天只知道吃喝玩乐的富家子弟。”

NO.2耄耋

接着,老师又说:“那我再写一个词,你们来猜猜看。”老师转身写下——耄耋。我又想:这是什么?老老毛至?这时,有人脱口而出:“我知道!就是读成老毛老至!”“哈哈哈哈……”全班人哄堂大笑。“真好玩!”“他也太有想象力了吧!”同学们交头接耳地说道。又有人赶紧添油加醋地说:“应该要是老至老毛!”“不对,是毛至老老!”老师笑着说:“好了好了,都不对,我来公布答案了。是màodié!那么你们说它的意思又是什么呢?”有人说:“是不是形容一个人很老了啊?”“嗯,对了,就是形容一个人已经到了风烛残年了,马上就要入土了。”

NO.3彳亍

老师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彳亍。我心想:嗯?这不是行字吗?这有什么难的?老师又解释道“同学们,这可不是行字,而是分开来的两个字,这个比较简单,同学们可以查字典。”这时,有个五年级的小女孩举起手来,说:“我知道,是读chìchù。”老师又问:“那你知道意思吗?”她回答:“字典上是写‘小步慢走或走走停停的样子。’”老师说:“其实,它就是《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中的‘断肠人’用来形容一个人非常孤独的意思。”

“丁零零……”下课了,我们通过这节课,学会了很多东西,也让我们感受到了普通话的独特魅力!

六年级:林雨欣

第2篇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提及古仁人之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体现出古时品德高尚的人,超然物外和淡泊明志的豁达胸襟。然而现实生活中能够挣脱得失苦乐,胜败沉浮的束缚,活得洒脱自然的人,是很难的。真正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就是一种佛的境界。然而人是社会的产物,都是食人间烟火的凡夫俗子,只不过分工不同罢了,所以多数人都会“以物喜,以己悲”。在此我论述的不是人的品德崇高与否,主要是探讨不做作的文人的自然情怀。

古时的文人在抒感时,多数是借助于自然景物。通过对风花雪月,四时之景的描绘,融入自身的情感,锤炼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他们有的是羁旅他乡,触物伤怀;有的是报国无门,寡欢释然……

例如:《天净沙秋思》中,作者马致远将看似平淡的藤、树、鸦、桥、水、家、道、马几个不相关联的事物,冠以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几个修饰词语,在深秋苍凉的暮色笼罩下,统一成一个整体。这几个修饰词语,既不夸张又不做作,显得恰到好处,其目的在于烘托渲染。寥寥几个字一下子就将读者带入深秋时节:在夕阳的余晖下几根枯藤缠绕着几棵黄叶凋零的枯树,在秋风中瑟瑟地颤抖,天空中的寒鸦,哀鸣声声,一座农家小院坐落在小桥旁边,流水潺潺,炊烟袅袅,其乐融融。然而镜头再转向作者,则是孑然一身,只有一匹瘦马相伴,拖着疲惫的影子在寂寞的古道上踽踽独行,了无栖身之所。然而现在已是暮色苍苍,禽鸟已回巢、人儿已归家的团圆时刻,奔劳一天的生灵即将归于平静。面对如此反差巨大的景象,作者怎能不撕心裂肺,怎能不柔肠寸断!此处通过对比的方式,将一颗羁旅他乡,凄楚而悲怆的游子内心世界,展现在读者面前,给人以震撼人心的艺术感受。让人读之而倍感其苦,咏之而具感其心。

这首小令用看似简单的几个修饰词语渲染出夕阳笼罩下,深秋凄凉悲怆的景象,又以昏鸦归巢,人家和乐的景象对比自己孤凄悲凉的漂泊异乡,不得不让人眼泪盈眶。此文触景生情,情由心生,情景妙合无痕,毫无做作之嫌。

古时的文人墨客在表达心境时,除了运用恰到好处的修饰词语渲染烘托之外,还有什么修饰词语都不用,直接用白描的手法将事物罗列在文章中,让人耳目一新,回味无穷。

张岱在《湖心亭看雪》一文中写到“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中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其中一白、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这几个数量词,毫不渲染,朴实无华,用的纯粹是一种白描手法。“一白”把天空,远山,湖水浑然连成一片,天高水阔,浩渺无垠,混沌难分。如果说“一白”是从大处着眼,那么“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就是特写镜头,让读者感受到其中的事物,若隐若现,依稀可辨。文中既然谈到是更定时分,那这种朦胧的境界更显得毫无雕琢的痕迹,让读者如若身临其境。然而在这朴实无华的表层意思下面隐含着张岱独有的情思:作为明朝的遗民,回望故国已是物是人非,更定时分,依然难以入眠。舟子的嘟囔“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舟子对于作者的“痴”只是表象的理解为对于山光水色的迷恋,而作者的“痴”能够找到共鸣的则是,湖心亭中铺毡对坐的两个人。所以下文才有“强饮三大白”的情景,因为他们同是天涯沦落人,茫茫人海中,实难找到一个知音,都有相见恨晚的感受。作者对山水的痴迷,对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的痴爱,更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对故国的千般眷恋、万般钟爱的一片痴心。通过作者对山光水色的描写,可以体现出作者不随世俗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作者看来天地何等的浩渺无穷,个人不过是“沧海一粟“罢了。作者经历了故都易主,丧乱别离,回想从前锦衣玉食、华灯骏马到如今破床碎几、折鼎病琴的巨大变故,心中纵然怀有对故国的千般眷恋、万般钟爱,也只有退隐山林、著书立说,将对故国的一片痴情寄托于阔大宁静清寒灵动的山水,在山水中寻找心灵的归依。这是舟子无法理解的“痴”,这种“痴”即是心灵无法排解的悲怆与孤独。

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对自然风物的不同体会,其实就是不同心境下的产物,也是“以物喜,以己悲”的外在表现,中国几千年的灿烂文明,正因为有了他们的真情流露,才能够得以传承,并且将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第3篇

关键词:教学心理学;语文;教学

教学心理学是研究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心理现象,揭示受教育者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和个性的心理规律。它是一门介于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从教学心理学诞生之日起,它的理论不断得到了丰富和发展。而人们也将它的理论广泛应用到教学活动之中,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中学生正处于青年期。他们具有自己的独特的心理特点。关注他们的心理特点,并在将教学心理学的理论运用到语文教育教学管理中,对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具有重要作用。将教学心理学的理论同语文教育教学管理相结合,体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1.关注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中学生正处在青春期,认知、智力、思维方式都具有自己的特点。[1]在这一时期,中学生的自我意识得到发展。他们渴望获得老师、家长以及同学的肯定。因此,这一特点有时候会促使他们更加努力的学习,以便获得他们的肯定和表扬。另一方面,他们也具有比较强的叛逆性。如果教师逼他们去学习,他们的叛逆性会使他们对学习产生厌恶感。作为初中语文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心理特点,有效引导学生,进行教学活动。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多给学生表现的机会,让他们在表现中获得“荣誉”。这可以转换为他们学习语文的动力。另一方面,语文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要晓之以理,而不是一味逼学生去学习语文。这样可以避免学生对语文教师产生叛逆心理,进而厌恶语文学习。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而组织语文教学活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教授学生科学记忆方法

教学心理学中的记忆理论可以有效帮助受教育者掌握所学知识。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记忆起了重要的作用。学生没有办法很好记忆古诗词以及古文白话文解释,将无法有效学习古代文学。[2]例如,学生如果没有记住古文中“于”字的不同用法,就很难区分“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和“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这两句中“于”字意思的区别。语文老师应该让学生了解记忆的规律,教授他们科学的记忆方法,帮助他们更好掌握所学语文知识。例如,教学心理学告诉我们知识的遗忘规律是“先快后慢”。

也就是说,他们在学习知识之后,一开始知识的遗忘会很快。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减慢。因此,语文教师可以合理安排课程,指导学生及时复习。又如,人们在记忆过程中存在“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首因效应”是指当人们识记一系列事物时对开始部分项目的记忆效果优于中间部分项目的现象。“近因效应”是指当人们识记一系列事物时对末尾部分项目的记忆效果优于中间部分项目的现象。根据这一记忆规律,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复习过程中,语文学习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如古诗词安排在复习的开始和末尾,把不太需要应用记忆功能的现代文阅读练习放在复习的中间。

3.重视学生知识的迁移

迁移理论是教育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理论。知识的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它广泛地存在于知识、技能、态度和行为规范的学习中。通过迁移,学习者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得更快、更好,防止原有经验的惰性化。因此,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知识的迁移。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加强学生阅读能力的训练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语文教师可以为找一些名家的文章供学生阅读。通过阅读的训练,学生现代文阅读能力得以提高。而在训练过程中,名家的写作思路以及写作技巧也影响了学生,对提高他们作文写作能力具有积极作用。[3]又如,教师可以促进学生将古代文学的的知识迁移到现代文学习之中。词汇“古今异义”练习是促进知识迁移的重要手段。

4.调动学生学习语文动机

教学心理学认为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原因,是激励、指引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 学习动机推动着学习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一定的唤醒水平,指向特定的学习活动。将学习动机这一教育心理学理论应用到中学语文教学之中,语文教师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单一的语文教学模式会使学生感到鼓噪,影响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语文教师可以发挥多媒体的作用。[4]在教《天净沙秋思》时,语文老师可以播放二胡曲《江河水》,让学生更好获得“断肠人在天涯”的心理感受,使其了解作者写作意图。除了改变单一教学模式外,语文老师还可以适当进行归因训练,促使学生继续努力。归因,即归结行为的原因,指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教学心理学是主要研究教学过程和学习的一般规律的学科,它主要侧重于正常学生群体的心理规律的研究,考察这些学生在常态的教学中是如何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将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应用到中学语文教学管理中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语文教师可以从关注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教授学生科学记忆方法、重视学生知识的迁移以及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学习动机四个方面开展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情境(环境和情感); 途径; 主体参与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4-040-002

课堂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现有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不断更新的知识和技能。实践证明:“主体参与”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参与动机,唤起学生的参与意识,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作为初中语文老师,从语文学科的角度看,我深感学生素质发展的不全面,他们从小学到初中九年义务教育中学习语文的时间不算短,可是到了初中,相当一部分学生作文达不到要求,口语表达能力差,作业死抄板书,对课文的理解不准确,这都说明他们没有掌握学习方法,不会举一反三,缺乏分析能力,这和课堂教学中缺乏主动参与有关。如果学生像一只张着口的布袋,等老师把一切应该学的东西一样一样放进去,那学习效果只能是事倍功半。为了减少无效劳动,在教学中我运用了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使他们处于主动学习的地位。

学生主体参与教学可以使学生获得发展,失去了学生的主体活动,学生的主体地位本身将无从发展,所以必须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正是着眼于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激发与调动,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到最佳程度。“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那如何授之以渔呢?

一、创设参与情境

课堂教学中参与情境的创设对主体参与过程起到了引导、异出和定向的作用。教师根据教学目的的需要,依据教学内容创造出来某种认知情境和情感气氛,用以调整学生的心理,形成参与欲望,从而进行生动活泼的教学。

1.创设民主情境――使学生有参与的机会

教师用现代教育观审视课堂教学,调整师生关系,使课堂教学活动在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情境中展开,教师亲切和蔼、真诚耐心、尊重学生人格、关心爱护学生,对学生充满信任和理解,提倡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遇到问题和学生平等协商,师生之间通过开诚布公的对话来相互沟通;教师对学生一视同仁、公平对待,学生有新的观点和不同见解,教师应虚心容纳和接受。比如,学生第一次表达“我不同意老师的观点”时,老师如何处理?是难堪,还是高兴?是讥讽,还是欣赏?是给机会让他充分表达见解,还是立刻封堵住他的嘴?如果你一次封堵了他的嘴,他以后再也不敢轻易表达个人见解了。根据新课标,在语文教学中,学生的思维本来就应该是多元化的。教师在这种情与情相融,心与心相碰,教与学相长,教与学互促的情境中,实行教学民主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才会有形成的“土壤”和生长的“养分”。

2.创设乐学情境――使学生有乐于参与的心情

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构造美境、趣境、谐境、奇境来创设乐学情境。展示美的语言,注重美的形象,揭示知识结构内在美,提供知识内容的直观美,能陶冶审美情趣,调整审美观,使学生产生审美愉悦,主体参与的审美价值。还可挖掘知识内容的趣味性,创造教学活动的趣味性,能激发兴趣,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保持主体参与的持久性。构造谐境,体现知识内容的有序和结构的和谐,创造和谐的课堂人际关系,调整教学氛围,满足学生的自属、归属、公平宽松的心理需求,保持主体参与的平稳性。展现实现操作的新奇,吸引学生的主体参与。例如教学《天净沙秋思》时,在逐字逐句理解诗句的基础上,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诗句的意思,教师用简笔画再现情境,用粉笔勾勒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等。学生边讲,教师边画,画面从无到有,处于变化之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带入情境。让学生通过画面,感受画中的情,听到画外的音。活跃学生的思维,更好地理解诗句。又引导学生自学,自读几遍,展开想象,画一画,可以结合生活实践用自己的经验去丰富形象,表现诗中优美的意境和诗人悲凉的情感,这样学生学习兴趣激发起来,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由于学生的参与,既可发挥学生之间的互补作用,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在这个过程中,我只是引导,充当了“导演”的角色。

3.创设悬念情境――使学生急与参与的心理

在课堂教学中设置悬念情境,可以在学生的心理上形成一种强烈的挂念,使学生产生期盼、渴知的心理状态,欲答不能,欲罢不忍,由此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引导学生积极而主动地思考和探求。例如,教《愚公移山》时,故意问学生:“愚公花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去移山,何苦呢?搬家不是更省事吗?”问题一出,教室里便像炸开了锅,同学们发散思维,各抒己见,有的表示赞成,认为直接搬到山外去更省事;有的则认为这样缺少长远考虑。最后教师引导学生统一认识:愚公并不是愚,而是大智若愚。这就叫做逆水行舟,教师有意提出与课文观点不一致的问题,触发学生的探讨兴趣。

4.创设空白情境――使学生有参与的时间和空间

高明的画家作画时常在画面上煞费苦心的留下一处或几处空白,以显示绘画艺术的布局美,含蓄美。在课堂教学中设置空白情境,给学生以适当的生理休息和心理调整的同时,也给学生制造充分显示主体作用的时机,强化了学生在探索新知过程中的参与程度,使学生较为自由和灵活的进行自我追求,自我想象,自我创新。例如在教学完《变色龙》之后,我在屏幕上打出了一行字:“当奥楚蔑洛夫离开广场之后……”这时,我故意不说话,我发现学生在经过短暂的沉默后,又陷入了思考……

5.创设成功情境――使学生想再次参与

“在学习中取得成功是学生精神力量的唯一源泉”。使学生不断体验成功的乐趣,是主体参与不断深化和参与步骤不断升级的重要保障,成功,既是参与的结果,更是参与的起点。成功情境的创设是引发主体参与、促进主体参与、巩固主体参与的最佳手段。如教学《紫藤萝瀑布》时,学生很轻易地知道前半部分描写的是紫藤萝的外形和神态,这时教师引导探讨:这些描写语言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写?学生通过探讨发现这段语言很生动,主要是采用了生动的词语和多种修辞手法,调动了人的多种感官,这样写一是抓住了紫藤萝的形象特点,二是烘托了人物内心的喜悦之情。学生在质疑探究的过程中既提高了思维能力,解决了学习疑难,又培养了合作品质和协作精神。通过质疑探究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它改变了传统阅读教学中的师生角色,让学生在“质疑――合作――探究”中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这就是孔子所说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二、提供参与途径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成功创设各种各样的教学情境固然很重要。所谓情境,就是“情”与“境”的交融,它包括情感与环境两方面的内容。在教学中如果为学生创设主动、恰如其分的环境氛围,便可唤起学生的想象和愉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等于有了“环境”。而我们更要争取给孩子们一个情感课堂,一个对话的课堂,一个开放的课堂,一个感悟的课堂,所以还得让学生有参与的“情感”,即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一个参与途径。

1.情感参与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既是认知发展的过程,也是情感发展的过程。两者既不能截然分割,也不能互相代替。他们或同步、或交叉协同的过程构成完整的教学过程。教师钟情于教,学生融情于学,课堂教学必须为情感的碰撞、交汇、化合提供足够的能量。如何诱发并强化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情感参与,是教学目标设计的一个重要领域,它渗透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催化剂,是学生真正投入参与过程的前提条件。

激情的操作方法本人从以下方面着手:(1)以知育情。努力挖掘知识的情感因素,从而达到知情结合,寓情于理、情理交融的教学境界;(2)以情动情,课堂教学中精神饱满、乐观向上,寄情于生,寓情于教,引起学生情感共鸣,产生激励作用。(3)以史激情:经常讲一些科学家勤奋学习的事迹来深深的感动学生,激起学生勤奋学习、报效祖国的伟大情感;(4)以境生情:教学中通过幻灯录像等提供丰富多彩的景象代替抽象的语言,在吸引学生探索求知的同时,也会使学生产生丰富的情感。

2.行为参与

行为参与是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外显行为对学与教的过程的直接参与,是主体参与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教师可以通过学生行为参与的投入程度和呈现出的相关信息的分析,对主体参与的情形作出判断,并由此对主体参与过程进行反馈调控。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行为参与可通过阅读、观察、实验、讨论、质疑、竞赛、练习等方式进行。在这点上我比较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因为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决定了语文学习内容的丰富多彩,手段的灵活多样,那么有哪些方法可以培养学生在课堂上的动手能力呢?

2.1动手使用工具书。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虽是中学生,学生必定会遇到许多不认识的字,而很多教师直接在黑板上标注字音。其实要不断鼓励、督促学生勤查字典、词典才是“授之以渔”,学生才能不偷懒,逐渐养成使用工具书的习惯。这对学生读写能力的提高是很有帮助的,也做到了《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这一要求。

2.2动手圈、点、划和画。在教学中,往往我们会发现,让学生齐读课文时,不少学生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学生只要坐下来读书,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要求学生始终把笔拿在手中。阅读时,要不时地圈点勾画那些课中的重点词、含义较深的句子、感受深、受启发、读不懂的地方等。长此以往,学生的实践能力就会得到提高。这样的动手操作无形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创新探究精神。

2.3动手写笔记。“眼过千遍不如手写一遍”。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总认为:我听懂了,对课文句子我有自己的理解,对老师讲的我也能理解。其实学生的课堂笔记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调查可以发现:一般成绩好的学生做的笔记相对完善,书本较“干净”的学生在测验中的成绩往往不是很理想。还有的同学记笔记总以为老师的板书才是重点,便机械地一字不漏的照记不误。我认为学生要学会从这两个最基本的方面去记笔记:一是老师板书的课文的结构图解、关键性的内容等;二是老师特别强调的重点和难点。不重视做笔记,不善于做笔记,是不可能真正学好语文知识,提高语文水平的,毕竟永久性的书面记录是能帮助学生唤起头脑中的记忆。

3.思维参与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思维参与是参与活动中的最高层次,各种参与活动都离不开思维参与。思维参与贯穿于主体参与的始终,是主体价值得以体现的最主要途径。学时,我利用各种机会让学生进行交流,并将讨论作为课堂交流的主要形式,采用同桌说悄悄话、组内讨论组外交流、全班探讨的方法,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在讨论中碰撞出创造思维的火花。比如在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课文时,初读课文中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活时,学生普遍存在一种想法,就是认为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活很枯燥、很单调,这反映学生不肯学习,怕吃苦。这是当时学生的惰性。其实这是因为学生对主题理解不够深刻的缘故。后来我就让学生四人一组进行讨论,自己从旁点拨,让学生再联系寿镜吾先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有些学生这才逐渐认识到,学习生活枯燥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寿先生的教学不能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他们那群小孩子,生性活泼好动,好奇多问,当这种天性遭到扼杀时,自然会对学习不感兴趣。在讨论中,学生们逐渐明白了。这不能怪学生,怪就怪当时那种教育方法、教学内容等,说到底就是封建教育制度本身就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在学生们的这次讨论思考过程中,他们就逐渐理解了主题。像这样的讨论,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掌握了知识,获得了成功的喜悦,自然会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人的能力并不是靠“听”会的,而是靠“做”会的,只有积极思考和动手实践才能出真知。因此,我们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做“听客”和“看客”,要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口、手、脑并用,亲身参与知识的获取、新旧知识的联系,知识的巩固和应用的全过程,教师不要当“保姆”全程包办,而要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去质疑、去思考、去归纳。让学生自主学习,动态生成的教学不再是教师主宰,学生跟着走,而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随时调整教学过程,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综上所述,“主体参与”教学通过创设一定的参与情境来引发参与过程,通过提供多种参与途径,使参与过程具有明确的指向和丰富的内涵,“主体参与”既是学生的全员参与,也是学生自始至终的参与,不仅是从行为上的直接参与,更应是情感、心理、思维的参与。只有这样,“主体参与”才会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活力。”

参考文献:

[1]初中语文新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