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12 05:17:5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课程教育研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外贸函电;高职教育
1 外贸函电的教学现状
1.1 学生学习的目的性不明确,动机不强,缺乏学习此门课程的兴趣和热情
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认为:“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外贸函电是一门操作性较强的学科,它要求学生具有双边水平。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搞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要学这门课程,不清楚学了这门课程对自己的日后工作有什么重要作用。此外,受旧教育模式的影响,学生在日常授课中重视语法和词汇讲解,忽视语言实用功能的训练。这使得这门实践性、趣味性很强的课程变成了死记条条框框,束缚思维的一个个片段。
1.2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强,缺乏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
教师深受传统教育的影响,侧重知识的教授,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阻碍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相当一部分学生习惯于对老师的依赖,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对这门课程不太了解也不愿主动探究。撰写商务英语信函要求学生具有较扎实的英语基本功,而大部分高职学生的特点是英语基础不扎实,学生总是会曲解信函中一些重要的信息,导致无法完成对该信函的回复。
1.3 教学中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难以将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
外贸函电属于一门语言习得的课程,旨在提高学生英文信函的撰写能力,但它同时也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与进出口业务流程密切相关。外贸函电的课程特点决定了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英语基础,还要具备丰富的国际贸易知识。这样教师讲起课来才有信心,对专业知识的应用才会得心应手。但是目前,有些教外贸函电的老师侧重知识的讲解,把函电课上成了精读或翻译课,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1.4 学校教学模式单一,在教学安排及管理方面存在“一刀切”现象
高职院校的老师一般都是从学校走出来,之后又回到学校,缺乏外贸业务的一线经验,所以不能很好地理论联系实践。另外,一些外贸函电的任课老师往往采用传统的单一的外语教学模式,对整节课堂采取“灌输型”教法:教师逐字逐句地翻译,学生被动地做笔记,这样只会造成学生课下就忘的现象。这些教师没有及时更新教学观念,仍然坚持教师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学生的能动性。此外,由于师资力量薄弱,学校在安排上课班级时,组班的规模较大,课时安排、项目设计等方面也都是教师因素考虑得比较多,存在着“一刀切”现象。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也是满堂灌,忽略学生在教学双边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2 外贸函电教学创新
2.1 任务前阶段:教师进行基础知识铺垫,让学生明白外贸的基本流程
任务型教学的基本特征是以“任务”为核心单位计划、组织教学。就“任务”这一词的具体定义而言,外贸函电课程中所指的任务非常具体,指的是在不同的贸易流程中锻炼英语思考与英语沟通的技能。任务型教学法的实施主要有三个步骤:任务前,任务中和任务后。任务前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引入任务,介绍相关背景知识,主要完成以下两个目标:
2.1.1 教师介绍相关概念,传授规范的语言搭配,完成前期任务导入
任务前阶段教师的主要任务在于向学生介绍外贸的主要流程,从商业信函的框架与构成开始,如何建立业务关系,如何询盘或报盘,一旦得到了报价,买家如何还盘或确定订单,出口商得到订单之后如何与客户协商支付方式或支付条款,确定这些细节之后如何商榷有关包装、保险、运输的细节。在这一条龙式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解释一些特色术语与固定语言搭配,更重要的是告诉学生每一个步骤的关键任务与目标,如何才能灵活正确地使用语言知识来完成协商,促进贸易。
在这一过程中,报盘、还盘或协商支付方式等每一个步骤都可以视为是一个单独的“任务”,“任务”能否成功取决于沟通是否有效,是否解决了实际问题。但如何判断实际问题是否解决呢?这有赖于学生对外贸流程规范性的掌握以及教师的指导。
2.1.2 学生了解外贸行业中的专业术语与概念,学会深度思考
外贸函电中有一些术语概念简单,但实际操作过程比较复杂。以FOB和CIF为例,经过教师的介绍,学生能够理解这两种交易方式分别代表“离岸价”与“到岸价”,并知道各自的内涵。但在外贸实务中,买家会根据自己利益与方便程度选择采用FOB还是CIF,买家所作的选择可能会不利于卖家以后的具体操作,假设双方协定支付方式为信用证,而买方选择FOB为交易方式,自己选择船公司,承担运费,这样卖家可能要承担较大风险,出于规避风险考虑,双方可能需要进一步就交易方式协商。
如果学生对这些术语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表面,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仅仅停留在“写了信就算完成任务”的错误观念上,沟通的效果就无从谈起。为了加深学生对这些术语与概念的理解,教师要在接下来的阶段给学生设定具体商业环境,培养学生树立商业思维。
2.2 任务中阶段:完成真实商业环境下的具体任务,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与商业思维
在前人研究中,学者们普遍认为任务中阶段是学生“实施任务、完成任务”,老师在这一阶段起辅助作用。但在外贸英语这个小范围里,究竟要达到什么样的训练目的,以什么来评判任务是否具有实际效果却很少有人探索。鉴于这一领域的空白,笔者在完成基础知识铺垫后,创造性的为学生设置真实商业坏境下的外贸活动。
2.2.1 教师提供真实商业环境与企业背景,将学生分组,要求学生根据角色分析自身条件,与买家/卖家协商
在这一阶段,学生已经掌握了外贸实务的一些基本流程与规范,熟悉了不同阶段的沟通重点。于是笔者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组,为了对比任务的完成情况,每两组同学负责同一项任务,每组同学又分为买方与卖方两个角色,学生们的任务主要有与外商建立业务关系、询盘与报盘、协商支付方式等等。
这种商务情景下的任务型教学方法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通过查阅资料、分析任务等活动巩固了任务前阶段学到的语言知识,更通过与对方的信函往来锻炼了现学现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2.2 组织学生分组准备,进行任务展示
经过分组讨论,每组的学生用PPT向班级展示自己的讨论结果、基于自己理解而写作的信函,以及沟通的结果,是否建立了业务往来关系。在这一阶段,重点培养学生的“在商言商”式商业思维。他们对自身情况做出分析的同时,同时要设法了解对方的情况。除此之外,信函写作也需要策略,要讲求双方利益的最大化,处理买方/卖方利益冲突的关键在于创造双赢的解决方案。学生在准备这些任务的过程中,一直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有着很强的完成任务的动机,这有利于促进知识学习。而且在自主合作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他们锻炼了思维,拓宽了视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新课程研究》(学前教育)征稿启事
在新课改中努力建构“五位一体”高效课堂
构建简约课堂追求有效教学
基于新课程的高中历史教学研究
课堂教学反馈与高效课堂
实现英语教学质量和新课改理念双赢的策略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下的教学质量提升策略
新课改中农村中学如何通过化学课实现素质教育
浅议新课程改革下钻研教材的角度
高中《地理》(人教版)新教材纰漏例析和修订建议
“探究种子的结构”教学设计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
《触摸春天》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作业优化设计与实践
浅谈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
浅谈初中英语课的几种导入方式
优化作业设计巧妙诱思导学——对小学高年级英语作业的几点尝试
山东将限制中小学校超大规模学校和大班额学校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方法浅见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中学语文教育的价值取向探索
试论德国“柏林教学论模式”对我国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的启示
试谈对“课程定义”的解读
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应做到“五个关注”
新课程背景下对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思考
高中通用技术有效教学的起点——课程标准细化解读
湖北省将创建首批260所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
高中化学必修教材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显性教育因素探析
适度改变练出精彩——苏教版新教材习题改编例谈
天津“空中课堂”覆盖全市高中
《望岳》教学设计
刍议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导入
创设有效情境激活课堂教学
用心引导激发兴趣——歌曲《洗手绢》教学设计
浅谈物理实验教学
敲好课堂的第一锤——浅谈小学英语课堂导入设计
图式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迈进新生活——“高一新生应如何交往”教学设计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探微
英语情景教学中的可行性与流程设计
第一届全国作文教学研讨会征稿启事
从理念到实践:语文课程标准之深度解读
合作学习与独立学习辩——基于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标准(实验稿)》的解读
倡导绿色语文提高学生素养
“三无”语文课误读新课程标准
新课程标准下达成数学情感教育目标的教学策略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农村教育资源建设现状及对策
小学数学课程“综合化”初探
新课程文化哲学与自主学习关系探讨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专业支持的策略思考
教科书内容的时代偏向分析——小学语文教科书篇目“舍”与“取”的背后
试析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文化利益——以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材(人教版)为样本
五套新教材探究性实验的比较分析——“倡导探究性学习”课程理念的体现
《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践行新课程理念——川教版《》一课的教学设计
飞向心驰神往的课堂——也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价值引领与互动生成
基于“框架”的物理问题设计
浅谈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方法
关键词:职业教育;科技写作;思考
职业院校各专业学生的科技写作,是学生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职业院校注重科技创新教育而开设的课程.但在传统教学实践中,很多院校对科技写作教学存在着重理论少实践,重讲授少练习,学、写脱节的现象,使学生对写作课冷漠和忽视,写作兴趣逐渐丧失,甚至滋生出某种程度的“写作恐惧症”.本文从科技写作对农业职业教育思考入手,对科技写作的目的、意义和作用等方法进行阐述,我们相信,随着农业职业院校教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必将对科技写作教学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1科技写作及特点、种类
1.1科技写作
科技写作是以语文课为基础,是应用写作课的主要内容之一,它是以科学实验、科学研究、应用技术和学术研究等为主要内容的写作.它是科学实验和研究成果等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学术、技能交流的主要手段,也是农业职业院校科研实力和水平的显著标志.
1.2科技写作特点
科技写作必须具有前瞻性、严谨性、准确性、朴素性和规范性等特点要求,同时注重计算机技术在科技写作中的应用.
1.3科技写作种类
科技写作种类繁多,每种类型有不同的写作方法和技巧.主要有科技文书类,科技信息、通讯、简报类,科学实验总结报告类,科技论文论著类,科技项目发展规划类和科技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类等等.
2科技写作对农业职业教育的推进作用
2.1科技写作是农业职业学院(简称农职学院)办学能力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
教育教学研究、科学技术研究、学生管理、后勤管理等都是职业学院的重要工作环节.但包括科学实验、科学技术和科技写作等内容的科学技术研究,在职业学院的工作中不能小觑和忽视.科技论文论著的数量和等级,主持和参与科技项目的数量和等级,最能凸显一个农职学院的科研队伍综合科研实力和水平.科技写作能力是农业职业学院综合科研实力和水平的集中体现,是完成学术交流、校企合作、科技扶贫、著书立说、项目规划等科学技术研究的主要手段.近年来,我校与其他单位合作,完成科技研究推广农业课题16项,其中“向日葵菌核病发病规律与防治”、“大豆、向日葵菌核病生态控制研究”分别于1992年、1996年获呼伦贝尔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大豆重迎茬减产原因及解决途径”、“大豆拌种剂HF—Ⅰ、Ⅱ号的研制”分别获呼伦贝尔市二等奖;“呼盟草场主要牧草病害调查与防治”获1995年科技进步三等奖;“大豆根潜蝇发生规律与防治研究”、“大豆根潜蝇预测预报技术研究”分别获科技进步三等奖和呼伦贝尔市一等奖;“呼盟大豆田杂草群落变化与防除技术研究”、“大豆田新型除草剂豆乙合剂的引进与推广”、“呼盟水稻病虫草种类调查与综合防治技术”、“扎兰屯市蝗虫种类及防治”课题分别获呼盟科技进步奖;“大豆疫病发生为害调查与防治”、“呼伦贝尔市草地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分别获和呼伦贝尔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等等,这些都足以说明科技写作作为科学技术研究的一种手段,突出了职业院校或有关行业科研的能力和水平,彰显着职业院校整体办学的实力.
2.2科技写作是农职学院教师自我提高的重要手段
参加教学实践活动是农职院校教师基本功训练的有效方法.各级各类职业院校都在积极创造条件,鼓励一线教师参加企业实践活动,常常作为教师年终考核的重要指标.教师在参加实践活动一个阶段或整个过程结束时,都需要写出书面材料,科技写作对教师参与实践活动具有一定的强化作用.2000年以来,农业技术推广专业在作物的生长季节采取了驻场教学方式,在学校实习农场进行大田种植(试验田、种子田和丰产田),每个班级都有生产田,每生管理1000㎡;每门专业课教师都有相应的试验田,5000㎡,结合教学和生产实际选择试验的课题和内容,每个课题都是由师生共同的完成.通过实训课的教学,达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效果,提高了师生的动手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真正做到把论文写在田间地头,撰写了一大批有价值的科技文章.
2.3科技写作是农职学院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科技写作能不断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挖掘学生的创造性,让学生经常处于“基于学习中心”的教学环境中.科技写作在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积极探索、勇于实践的学习能力的同时,还能让学生始终成为科技写作的主体,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建构的主体.使学生养成关注科技进步信息、科技发展信息的良好习惯,营造一个学科学、爱科学的良好氛围.高大力是我校牧医专业优秀毕业生代表之一,在校期间,利用休息日和寒暑假在我校兽医院参加实践教学,期间他认真学习、吃苦耐劳,在李木老师和姚国君老师的悉心关怀和指导下,撰写了大量出诊心得,并在实践中得以验证.在他带领下,全班同学乃至全专业同学都争先恐后到兽医院参加实践活动.毕业后,高大力同学参加工作,自开兽医门诊,始终坚持科技写作的习惯.目前,他因人品好,水平高深受当地老乡的喜欢,是当地十里八乡最著名的好兽医.
2.4科技写作是农职学院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思路的唯一桥梁
产学研结合就是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为龙头,以产业为依托,以经营为目的.在产学研结合的每个环节和全部过程中,不仅离不开科技写作,而且科技写作往往会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近些年来,我校先后与呼伦贝尔申宽生物技术研究所、呼伦贝尔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所,市科技局、农牧业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兽医局、草原工作站、东北农业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等科研院所以及呼伦贝尔肉业集团,扬旗山水利枢纽发展有限公司等二十余家企业、合作社联合办学,引导和拓宽了产学研一体化的办学方向.完成主要的项目有:“向日葵菌核病发病规律与防治”,“大豆、向日葵菌核病生态控制研究”、“大豆重迎茬减产原因及解决途径”、“大豆拌种剂HF—Ⅰ、Ⅱ号的研制”、“呼盟草场主要牧草病害调查与防治”、“大豆根潜蝇发生规律与防治研究”、“大豆根潜蝇预测预报技术研究”、“呼盟大豆田杂草群落变化与防除技术研究”、“大豆田新型除草剂豆乙合剂的引进与推广”、“呼盟水稻病虫草种类调查与综合防治技术”、“扎兰屯市蝗虫种类及防治”、“大豆疫病发生为害调查与防治”、“呼伦贝尔市草地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内蒙古扎兰屯市马铃薯渣污染治理及薯渣利用的新技术推广应用”等.目前,主要参与的科研项目有:“黑木耳栽培技术研究”、“大兴安岭东麓退化草场生态修复及草牧业可持续发展示范研究”,“东北草地植物资源专项调查”、“呼伦贝尔紫花苜蓿品种筛选研究”、“高寒地区生物法治理水体富营养化、渔业综合开发技术及生态对策研究”等.“扬旗山水利枢纽工程中长期发展规划”,“高品质黑木耳生产研究及应用”,“呼伦贝尔岭东现代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创新服务平台体系建设的研究”,“大兴安岭东麓退化草场生态修复及草牧业可持续发展示范研究”已作为拟申报科研项目.
3科技写作在农业职业教育中的几点思考
3.1结合培养目标,注重科技写作教授内容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面对农业职业院校学生普遍存在的农业科技写作能力缺乏的问题,紧扣高素质技能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重视综合能力培养.我校农学、牧医专业的教师,结合职业教育和专业特点,经常带领学生参加生产实践,甚至采取驻场教学等办学模式,将实践教学放在突出位置,采取先实践后理论,边教学边实践、边实践边进行科技写作等教学方式.以能力培养为本位,坚持“够用、实用”的原则,对教材的体系、内容和教学方面进行创新.目的性必须鲜明,要求学生做到能说会写.
3.2精心组织教学,确保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课堂教学是科技写作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获得写作技巧的重要阶段,此时,教师要特别注重写作技巧的传授和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改变单一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利用实验地、多媒体课件、讲练结合、分割任务、课外实践等教学手段.还要结合农业专业不同学生个体的实践需求,适当进行科技写作和文学写作的融合.
3.3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增强写作演练的实战性
培养和提高学生科技写作能力,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加强农业职教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重要途径.这就要求教师结合学生在校期间所进行的各种社会调查、实验实训、专业实习,共同拟定既可提高学生专业水平又能增强文章表达能力的题目,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性和针对性写作指导,让学生在实战中练习,在实战中提高,实现理论知识与实际写作的统一.
3.4营造必要的写作空间,争取有益的教学环境
学生科技写作能力培养和前面提高离不开教师的悉心传授,为学生营造必要的写作空间也是不可或缺的.这就要求教师经常带领学生深入到科研单位、实验基地、企业生产一线,与科技人员合作、沟通,促使学校“第二课题”活动文化延伸,形成课题内外良性循环.
3.5建立激励措施,科学评价科技写作
作为激励措施,科技写作应纳入对教师工作量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考核中,这也是教育改革的具体体现.将学生参加包括科技写作在内的一切科技活动,引入激励机制,根据实际写作水平适当加分,引导和鼓励学生实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尽早适应和满足社会的需求.要通过全面而注重实效的评价方式,切实提高学生“写一手好字、练一副好口才、写一手好文章”的重要认识,激发学生自觉进行科技写作练习的热情.
3.6完善管理机制,确保教学效果的持续性
科技写作是一门课程,是提高学生素质的一种手段.为使其长期持久坚持下去,取得更加理想的实效,不至于“昙花一现”,离不开教学管理部门、学生管理部门、各系部管理部门的全力配合和积极支持.如何把对学生科技写作能力的培养贯穿于职业教育的全过程,使各个教学环节趋于科学、协调,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难题,应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农业职业学院研究的新课题.
4结束语
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职业院校的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同事,应掌握科技写作的一般方法、要求、标准和规定.通过写作实践,不断提高科技写作能力,激发学生科技写作的积极性.写出具有科学性、学术性、理论性的科技文章,在教育教学、学术交流、科技进步及带动当地经济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作者:梁成 单位:扎兰屯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学前教育;核心课程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要求:“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紧密衔接,发挥中等职业教育在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中的基础性作用,发挥高等职业教育在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中的重要作用。”[1]怎样才能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紧密衔接,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以学前教育专业为切入点,组织开展了有关研究。
一、研究实施的背景
《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明确提出:积极稳妥推进中高职人才培养衔接,完善专业课程衔接体系,鼓励开发中高职衔接教材和教学资源。[2]课程是学校教育实施的核心,因此中高职人才培养衔接首先是课程的衔接和教材、教学资源的衔接。从现实需求看,目前中职学校的专业教学普遍存在与社会发展需求脱节的问题,就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而言,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是专业课程的教学标准参差不齐,课程结构的科学性、系统性不强。课程科目、课时设置随意,教学内容脱离实际、教学模式单一、课堂教学有效性不足等现象均有不同程度存在。其次是中职教材与高职教材的内容存在着脱节、重复、偏难等问题,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师资严重不足,教师教育观念陈旧,教师的专业成长环境相对匮乏。第三是学生在校学制短,顶岗实习随意、效果差。有部分学生在顶岗实习中难以适应,甚至有被退回教学单位和自动放弃实习的现象;即使在岗工作几年,但由于学习时间短,导致基础差、能力低,不能进一步学习提升,转岗、转行的现象非常普遍。以上几个原因导致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毕业学生专业水平与《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基于此,本研究将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置于中高职衔接背景下,确定学前儿童卫生与保育、学前儿童教育学、学前儿童心理学、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音乐基础、美术基础、舞蹈基础等7门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组织市域内有关中高职学校教师开展课程建设实践研究。
二、研究的目标任务和内容
(一)研究的目标任务
1.研究目标
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明确中职阶段人才培养的目标和任务。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关注中职学生职业生涯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能从容面向一线、实践至上、脚踏实地、岗位成才。
2.研究任务
(1)坚持中高职分段系统培养、优势互补,以就业为导向,建构中高职衔接专业核心课程标准体系。目前中职学校的课程标准存在与高职标准脱节或重复等问题,因此,需要坚持中高职系统培养、优势互补,明确中职学前教育的人才培养要求,合理确定课程内容的难度、深度、广度和能力要求,建构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2)突破课程教学改革的瓶颈,加强教材建设,突出教学实践性。目前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课程与行业需求脱钩,许多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开设,忽视职业岗位需要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因此,中职课程建设应重基础、强技能,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奠基,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的“五个对接”。(3)探索新时期“双师型”教师培养策略,促进师资专业化成长。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保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规定,中职教师既要有较好的通识性知识、教学设计能力、实训实习组织能力、教育评价能力等,还要有教学研究和专业发展能力。但当前职教师资队伍“闭门造车”现象严重,与行业严重脱节的教学课堂较为普遍。应让教师们走进行业一线、体验行业实践过程,了解行业发展动态,提高指导实践教学的能力,更好地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二)研究内容
1.确立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与高职相衔接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
2.探索中职与高职衔接的核心课程计划。包括教学科目的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等,拟定出课程开设的最基本要求。
3.制定具有本区域特色的中职学前教育专业7门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编写出版融基础性、综合性、实用性为一体的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核心课程教材,指导本区域中职学校教学。
4.探究中职学前教育专业7门核心课程基于课程标准的题库建设机制。
三、研究的主要措施及成果
(一)深入调研,摸清需求采用访谈、问卷、观察等方法,对在校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入职一年的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中高职教师、幼儿园园长和骨干教师等进行调查,搜集各类实证材料,通过比较分析,获得了行业、社会对学前教育工作者职业要求的认识,形成《中高职衔接背景下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调研报告》,为准确定位中高职衔接背景下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提供了依据,提高了研究的实效性。
(二)全面布网,协同研究
1.构建研究网络,组建研究队伍
本研究全面“布网”组建研究团队,多角度、全方位、有序、有效地推进专题研究。其构成为“课题组———联合教研组———学科组三个层级”。联合教研组的构成特点是:(1)中高职联动教研,突出课程有效对接。成立中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联合教研室,定期开展课堂教学观摩、主题研讨交流、单招考前培训指导等中高职联合教研活动,让中高职教师相互了解教学基本情况、课程建设,商讨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对策。(2)校际协作交流,重研究过程。组建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教研联组,组织区域内的中职学校之间开展教学研讨、交流活动,逐步形成统一课程设置和教学进度的共识。(3)校企联合研培,关注实践研究。组建校企联合研培中心,由教科研机构、中高职院校、优秀幼教机构联合协同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研讨、科研指导、实践考察观摩等活动。研究组织构成图示为:第一个层级是统领,第二个层级是关键,第三个层级是基础,在共同的目标指导下,开展研究工作。
2.确立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与规格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首先要突出中等教育的基础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奠定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能力,为学生后续发展打好基础。从“就业教育”角度出发,随着社会的发展,学前期教育受到普遍重视,围绕学龄前儿童群体的智能开发,形成了巨大的社会需求和就业市场。由此,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重点确定为:合格的幼教师资、保育员和学前期儿童社会培训的师资。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良好职业理想、基础扎实、技能过关、实践能力强、能够面向幼教机构、家政行业、各类婴幼产品开发和婴幼特色服务等一线的应用性专门人才。
3.培养职业核心素养,拟定具有本区域特色
的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中职核心素养体现在专业理念与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方面。根据《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标准(试行)》《高等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标准》提出的能力要求,结合本区域行业发展需求和多元化就业需求,中职学前教育7门核心课程标准强调学前教育行业的职业性、专业性、实践性,其体例为:课程性质与地位、课程目标、课程对象、前导和后续课程要求、学分及课时数、课程内容及安排(包括本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习指南、教学建议)。
4.从宽基础、重能力、求发展理念出发,拟定专业核心课程计划
根据本专业培养人才目标和中职生学习特点,针对当前本市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程安排随意、专业技能课脱离实际、实习实践课时不足等问题,课题组从宽基础、重能力、求发展理念出发,拟定出幼儿卫生与保育、幼儿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幼儿园教育活动教程、音乐基础、美术基础、舞蹈基础等共7门专业核心课程计划。其课程设置和教学进度安排如表1所示。
5.在课程标准指导下有序进行教材建设
研究组组织各学科组骨干教师讨论、研究,明晰了“开放、实践、整合”的学前教育专业教材编写思路,确定“主题式或者基于工作过程、问题项目式”的应用性教材编写模式,增强对教材内容选择、组织、功能的专业特色认识,提高教材专业性、适用性。在此基础上,组建实践经验丰富的一线中高职骨干教师、幼儿园骨干教师、职教教研员编写队伍,有序地推进核心课程教材的编写。
(三)强化监测,提升质量
1.每两年对顶岗实习前学生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水平进行抽测,并形成专业学业水平分析报告
抽测立足于体现“导向”和“诊断”的作用,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基础知识和基本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引导教师落实基本职业技能、关注学生综合素质。抽测按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二年级学籍学生数的40%随机抽取,重点考查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实践操作能力,以衡量学校专业教学工作效果,查找目前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差距,为研究专业课程教学提供依据,引导教师们高度关注在教学过程中要与职业实践需求密切结合,促进实践教学的不断完善。
2.初步建立基于课程标准的题库建设机制
题库由所有担任该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共同参与讨论后再进行建设,并由教研机构和高职院校专家依据中高职课程标准进行审核验收,以保证入库的题既能全面覆盖课标要求的知识点,又能在每个知识点上保证难易一致,保证每次试题的稳定性。
四、研究的初步成效和深化研究的设想
本研究的开展,促进市域中高职衔接的实践探究,在以下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
1.学生成长: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在劳动力市场获得较好的职业竞争力。
2.教师发展: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形成良好的学习、研究氛围,促进教师进一步专业化发展,造就一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双师型”教师。
3.学校发展:规范本区域中职学校课程设置,促进学前教育专业的良性发展。下一阶段本研究将着重开展以下工作:第一,围绕职业核心素养修订课程标准,更好地切合地域性、特色性、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第二,优化“主题式或者基于工作过程、问题项目式”应用性教材编写模式,编写出体现中职学生学习特点,受师生欢迎,适应课改、人才培养及专业建设需要的优质教材。第三,进一步完善专业教学配套资源,包括教材配套课件或者辅助资源包、建立专业教育资源平台、常态性组织各种相关研讨交流活动,以丰富的资源服务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第四,加强题库建设,完善题库的日常维护、更新,探索建立有利于全面、客观、有效地评价学生学习成果,完善有利于教学改革推进的评价机制。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EB/OL].(2014-05-02)[2016-06-20].
1.1高职院校中的学前教育应该和社会同步
现在我国的经济正在高速发展、科学技术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而且我国的产业结构也有一定的升级,与此同时,我们现在的社会对每个人的素质都有了一个更高的要求。我们国家的高职院校中有一个专业是学前教育专业,这个专业就是给相关单位提供高素质的人才,幼儿的家长也需要得到这些优秀的学前教育毕业生的帮助,而且这些优秀的人才也是我们的政府和国家需要的人才,这些单位或者个人对学前教育都有相同的要求。高职院校必须要和社会的发展需求相适应,只有这样才能够体现出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的特殊性,正是因为这个专业的存在,才使得我国的学前教育能有一个长远的发展。
1.2专业设计应该和经济发展同步
高职院校中的学前教育专业也应该能够和当地的经济发展相适应,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不同地区的人对学前教育的思想和这个地区的经济文化有一定的影响;第二,专业的学前教育教师应该制作出和当地的文化特色相对应的教具,这样学生在接受教育的时候会更容易,而且学生会对学习更有兴趣。学前教育的教师应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把一些当地独有的特色融入到教学中去,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本土观念,对学生了解本土的知识文化会有一定的帮助。要达到这种教学目的,就需要我国的高职院校在进行学前教育课程设计的时候把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以及一些特色性的东西附加进去,高职院校在进行课程设计的时候必须要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去进行,但是对一些地方性的文化特色也要有一定的涉及,这样学生在具体的学前教育中才能够发挥出最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我国的高职院校中的学前教育这一专业在进行课程设计的时候,首先应该从当地的发展状况作为所设计的出发点,还要把那些对学前教育有帮助的思想和理论采集过来,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才是国家和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1.3专业设计应该和学生的性格取向相同
针对不同的学生一定要设置出不同的课程。对人格的培养也是高等职业院校对学生教育的一种必然趋势。性格取向论以为,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学前教育人才在拥有必备能力和知识的前提下,还应该要有过硬的专业素质以及不断学习的能力,只有这样,这个学前教育毕业生才能够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2对高职院校课程设置的几点建议
2.1增强课程的实践性
高职院校在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进行培养的时候,一定要增强学生把理论和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能力。学前教育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学习这个专业的学生不仅需要一些基础的理论知识,还应该去一些幼儿园进行一定的实践教学,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把从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具体的实践结合起来,对学生会有很大的帮助。每一位教师的成长都离不开具体的实践,只有不断地从实践中积累经验,才可以提高自己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对每一位学习学前教育学生的要求。学校给会给予学生一定的职业教育,学生在幼儿园中学到的是实践中的一些知识,学校也应该树立起把职业教育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思想,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出更优秀的毕业生。
2.2在具体的教学中增设选修课
学校应该开设多门选修课,既然是选修课,就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这些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爱好去选择不同的专业,通过对这些课程学习,学生可以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学生在学习这些课程的时候也会主动去学习,因为这些课程是他们自己选择的,所以他们对这些课程会比较感兴趣,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还能够增强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通过学习选修的课程学生可以把自身的特长充分展现出来。在高职院校中学习的学生有不同的个性,我们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把学生的潜力挖掘出来。高职院校开设选修课这种做法可以看作是学校对学生进行的艺术教育,高职院校的本职工作是要把国家规定的学科知识教授给学生,开设选修课可以把学科教学和对学生的艺术教育充分结合起来,这样对学生会有很大的帮助,可以帮助学生成为一名出色的学前教育教师。开设选修课也体现了高职院校的“让学生从自身的选择上寻求发展”这一理论,如果一个教育机构只是一味地把自己想要教授的知识教给学生,那么这个教育机构是非常不完善的,真正的教育机构应该让学生自己去选择,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因为喜欢所以有兴趣,因为有兴趣所以可以学好。
2.3加强对课程的研究
高职院校在进行课程教学的时候,教师应该把课程中的知识教授给学生,并且还要对课程进行一定的研究,因为对课程进行研究的过程,也是让学生对课程进行自我思考的过程,这样学生可以对这门课程的知识有自己的认识,这样学生的学习会更扎实。据统计,高职院校中的教师在课程研究方面做得并不到位,这也导致了当学习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进入工作岗位之后,对幼儿进行教育的时候并不能把所学到的知识讲解出来,这不仅是因为学生在高校的时候很少进行实践教育,而且学生对所教授课程没有一个很好的了解。
3结语
关键词:服装设计专业;中高职衔接;研究
我国服装行业的发展速度很快,对新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迫在眉睫,中级技能人才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的需要,这就需要服装设计专业要在完善中职教育的同时,大力发展高职教育,这就需要有关的教育部门更新观念、明确定位、突出特色、提高水平,促进中高职教育的衔接,为我国的工业化科技提供高技能人才。
1服装设计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与教学研究的背景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着工业化科技的进步,中技能人才已经无法满足科学技术向生产力的转移,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异常紧迫。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一面完善中职教育,一面大力发展高职教育,将二者互通互融,培养中高职衔接的高技能人才。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在这一发展阶段的现代化职业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将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在《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课程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中也提出来建设衔接课程体系是加快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紧迫任务。从国家的教育制度中不难看出,发展中高职教育衔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当前我国的职业教育在教育事业中还没有得到充分重视,中等和高等的教育之间层次距离清晰,严重影响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进一步发展。课题以《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课程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和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开展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课程体系建设的通知》等文件精神为指导,为服装产业的发展培养高技能人才,根据江苏省及长三角地区的服装产业发展需求,服装设计专业要明确这一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在中高职衔接课程与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总结经验,制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的方案,保证新教学体系的有效运行。为响应国家的号召,江苏省现代职教体系作为中高职衔接建设试点,制定了《苏教职[2014]21号》方案,由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和江苏省如皋第一中等专业学校(中职)作为牵头单位,联合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等专业学校组成了一个服装设计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小组,并分别对相关企业深入的了解研究。以发放问卷的方式调查反馈,可以清楚地知道服装行业的发展情况以及对技术人员的需求和要求。对中高职院校日后在教育衔接上提供了实例参考。
2中高职教育衔接存在的关键问题
服装设计专业分为中职和高职两个教学层次,中职教育主要是对服装的基础知识,操作技能等方面的培训,在知识、操作水平、自身素质都达到了中职要求,再接受高职教育。而高职教育就是在中职教育的基础上,将专业的基础知识掌握扎实,提高专业技能的灵活性,做到对技术的娴熟运作和掌握。注重职业能力的全面培养,为生产一线提供高层次、应用型新技能人才。但现在中高职教育衔接中还存在着以下几点具体问题:(1)中高职教育在课程上都有各自的体系、思路,没有共同结合的契机。(2)中高职课程中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内容基本一样,反复重复。教育模式一样,没有明确应该培养的目标,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能力的提升。(3)中高职课程中对中、高的层次性没有明确定位,很难区分。以上问题的存在,使中高职衔接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成果,只是停留在了表面形式上。想要将中高职成功的衔接起来,最关键的就是从课程入手,以“一体化”为核心将课程衔接起来,而不是单纯地将原有内容拆开再重组,人为设计的衔接显得太过生硬,内容也过于单一,只有一体化的设计才能够弥补不足。中高职课程一体化的设计重点在于先确定要培养的人才目标,在规定培养的程度。
3服装设计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教育实施的方略
服装设计专业中高职课程的衔接是根据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专业人才、就业岗位对技能人才的要求等确定培养人才目标。要分清中、高职两个阶段的层次性,不同阶段课程的难易程度也要由浅入深,实施科学合理的教学理念,培养高技能人才。对于中高职课程内容上的反复要进行合理排版,同时对课程专业知识进行拓展加深,真正意义上实现中高职衔接的连续性、全面性、一致性。(1)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服装设计专业根据区域服装产业转型升级中对人才的需要,明确中高职教育衔接的人才培养目标。中职教育负责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中级技能型人才”而高职教育则负责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2)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创新。中高职衔接的关键是课程,我们需要对课程内容进行重组、拓宽加深、建立“一体化”课程体系。课程的内容要由浅入深科学性的改进。中职课程主要是注重基础知加强技能培训;而高职课程主要是注重实践,鼓励创新;将两者的层次性分清。(3)对中、高职进行侧重的技能训练。中职教育主要是进行专业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为高职学习奠定基础;高职教育则要求学员掌握更深入的理论知识,有更高的创新意识和专业技能,一步步的消除中高职教育中的重复现象。
4结语
综上所述,服装设计专业中高职衔接建立完整的体系,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既要制定一个强有力的政策,还要有一个完善的制度,加快二者衔接的速度。中高职教育共同发展,为服装产业培养更多的优秀技能人才,为中国服装行业的日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
参考文献
[1]李桂华.高素质教学团队特质及其培育[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13,(3).
[2]伍佰洲.加强学术团队建设,促进学科持续发展[J].重庆大学学报,2014,(29).
[3]地方高校创建教学团队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2).
[4]梁建超,韦沁.中高职专业课程和教材衔接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23).
[5]许淑燕.服装设计专业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
关键词:互联网;会计教育;课程群
以集群理念为指导,基于“互联网+会计教育”的指导思想,综合利用校内外、国内外的优质资源,构建会计核心课程群信息平台,将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课程教育与能力教育相结合,服务区域性人才培养与国际化人才培养相结合,人才培养与师资队伍建设相结合,进一步凸显地方高校会计学专业的品牌特色,提升地方高校会计学专业的教育质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以地方高校会计学专业为研究对象,为适应互联网时代高等教育的发展,以互联网思维为理念,以国际化和多元化会计人才培养为目标,以“互联网+教育”为发展路径,以互联网“教”、“学”互动为手段,打造“互联网+会计教育”的核心课程信息资源平台,并通过互联网信息化评价体系为保障,来实现会计人才培养的开放协同机制,不断提升地方高校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一、优化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
现代会计人才不再限于对会计信息的核算,更应具备经济、管理、儒商文化等基本素质、会计信息和其他信息的综合处理与分析能力,应成为满足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具备企业战略管理与发展能力的管理型会计人才。竞争与机遇并存的社会也为人才的个性培养激发了内在动因,提供了外在展示平台。由此,现代会计人才的培养应顺应时代的变更,瞻前谋划,打造人才的多元化管理能力和协作精神。顺应互联网时代对会计人才的要求,我们要以能力培养为人才培养目标导向,改革完善会计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设计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应夯实“六大基础”(中文、外文、数学、计算机、法律、知识获取)、凸显“核心”(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财务管理、金融投资学、经济法、管理信息系统)、坚持“两主两辅”(以会计、财务为主,以管理、金融为辅),开设“十大系列”课程(除两主两辅外,还包括外语系列、数学系列、计算机系列、法律系列、经济系列、互联网系列),以培养学生的“三大能力”(知识获取能力、发现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
二、构建会计学课程群平台
1.明确会计核心课程为主体的理论课程群。以现有的精品课程、微课、MOOC等为基础,构建会计核心理论课程群信息平台网络,并根据会计专业知识的拓展与延伸,建立不同专业方向的课程群,如注册会计师方向、理财师方向等。以课程集群的方式建设互联网课程中心,既可整合、优化课程资源,又可强化课程体系的严谨性,让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更好地理会各门课程的地位和核心内容。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从组织结构到基本内容都将发生巨大变化,这更加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2.建立会计实践教学课程群。在实践教学层次上体现由基础实验到综合实验、由基本技能培训到互联网情形下的在线综合财务处理能力的培养,形成由基础会计实训、中级财务会计实训、高级财务会计实验、财务管理学实验、财务分析实验、企业管理与投资决策实操、审计学实训、内部风险控制实验、云会计数据处理等完整系列的分层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并通过互联网资源平台,利用校内外专业实习基地,搭建互联网实践教学信息与服务平台,为学生提供校外实践和网络专业的实习机会。该课程群平台从校内模拟实践教学到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从课程模拟实训到专业模拟实训、从课内模拟实训到课外素质拓展,进行一系列的创新改革,这不仅服务于校内师生,也可达到服务社会、资源共享的目的。
三、完善会计核心课程群资源体系
1.从课程教学内容的角度进行资源建设。从会计核心课程群的教学目标定位明确教学内容,分层确定基本知识、拓展知识与能力提升相应的教学内容所需的教学资源。根据“两主两辅”(以会计、财务为主,以管理、金融为辅),“十大系列”课程(除两主两辅外,还包括外语系列、数学系列、计算机系列、法律系列、经济系列、互联网系列),设计会计学专业的课程群,其中以会计、财务为主的核心课程群是建设重点。课程群各门课程之间的教学内容要体现知识的逻辑性和延伸性,培养学生的知识获取能力、发现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以课程群网络平台建设为中心,还可带动课程教材、教学软件的建设,在内容、体系、结构等方面均突出地方高校的应用型特色,充分体现会计学专业的建设目标和教学思想,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论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对课程信息平台建设问题的研究不仅局限于本校网络资源,而是通过对会计学人才专业素质培养的要求,对现有的课程内涵进行分析,理顺各门课程之间的关系,在现有的课程网络平台的基础上,构建核心课程群的信息链接网,从整体的规划角度来完善课程信息台的建设工作。
2.从课程教学的实施角度进行资源建设。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需要培养具有鲜明特色的会计专业人才,将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网络教学手段相结合,根据不同教学对象、不同教学内容选择相适应的教学手段和设计方案,为教师的教学提供资源。此外,还可借助搭建的大数据信息平台,精确分析每个学生的具体性格特征、兴趣爱好,以规划其未来的发展定位,依托“互联网+会计教育”核心课程平台,广集资源,在满足学生共性发展需求的同时,根据会计学专业学生的不同学习兴趣和发展方向定位,实行分类、分层的人才培养方案,在普通会计专业班教学之外,开设“实践教学班”、“卓越会计师实验班”等特色班,有目标、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分类、分层教学,以更好地满足培养对象的需求,这有利于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培养目标的贯彻与落实,实现会计人才的多元化培养。另外,还要不断完善网络教育课程内容,打破原有局限于传统面授形式下开设的课程,实现会计学专业课的开放扩展。在课程资源的建设上,不仅局限于课堂内的资源,还需建设课堂外以便学生自主学习的资源,结合现场教学、网络教学、校外实践等多种互联网情境下的综合模式,让学生感受到最优的教学理念、最佳的学习方法和最丰富的学习内容,以实现地方高校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
3.从师资角度进行资源建设。由于互联网“跨越时空”的优越性,可通过开放式教学信息平台建设,整合各类优质的教学资源,不仅是本校师资,还可利用其他高校和校外社会单位和团体的师资,实现校内与校外资源相结合,让师生享受到其他优质师资的教学效益。可聘请校外名师和企事业单位专家通过网络对学生进行教学,实现校内与校外资源共享的集群式教学,由校内外师资根据各自的学术特长和岗位优势,共同完成一门课程的教学,并在教学中融合理论研究与实验实践、方法学习与问题讨论,充分实现教师教学、督学、导学、引学相结合,切实提升教学效果。要建立每一门课程的课程负责人制度,以课程负责人为主体搭建各门课程之间的协调关系,实现课程集群建设的规模和效益。通过以课程群组为单位的团队合作机制,积极开展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创新会计学专业课程集群的教学体系及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深化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实现团队教学、教研及科研水平的持续提升。
四、开拓创新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式
通过会计核心课程群信息平台的建设,利用校园网教学资源信息平台和第二课堂,将课堂教学与课外自主学习及学科竞赛等项目相结合,将学生专业能力培养与综合素质培养及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相结合,实现由点带面的指导效应,开拓创新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新模式。为满足多元化人才培养对资源的更广泛需求,基于“互联网+会计教育”理念搭建的校内外资源共享平台,不再局限于原有的课程平台、师资队伍和评价机制,而是以“互联网+会计教育”下的以“互联网+会计课程”、“互联网+会计教学”、“互联网+会计学习”等基本要素为建设内容,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以网络教学平台为基础、以课程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资源为支撑、以服务为导向,集成网络教学、师生交流互动、答疑和管理等功能,高度整合校内外教学资源,开展作业、考试、答疑、讨论、评价等互动教学活动。实现“互联网+教育”会计人才的“量身定制”,打造“互联网+教育”会计人才的终身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惠宁.产业集群理论的形成及其发展[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1):41-44.
2006年11月,正式启动了安徽新华学院“大学生素质教育工程”,成立了由院领导牵头的素质教育工程领导组,并设立素质教育办公室,配备专人负责.之后,素质教育办公室进一步扩建为素质教育研究所.同年9月,在素质教育研究所的基础上,成立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大众文化研究所、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大学生创业中心、国学教育研究院、艺术培训中心、体育部的研究力量,组建了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中心.2012年,我校获批为安徽省素质教育中心,陆续开展素质教育课程建设和人文研究.学院坚持课程建设是基地的内涵建设必不可少的部分.近5年的建设,已经有32门课程面向全院师生,授课形式多为讲授法和灌输法,忽视素质类课程开放性实践性的本质特点.学院成立教研小组,学习体验式教育理论,要求教师通过缜密的思考和实际的切身体验,总结素质教育实践基地特征的体验式教学模式.[3]
2素质教育课程中体验式模式研究
2.1多目标体验式训练教学模式研究
多目标体验式训练教学模式在巩固学生专业知识和提高动手能力之外,还包括结合素质能力的提高促进学习动力与学习能力,课程学习过程结合服务行业情境,提高自我适应能力与投入实际工作能力;结合职业操守的培养,提高规范发展和有序学习能力;结合对过程进行批判与反思,提高鉴别能力与创新应用的能力.结合学院发展,为大学本科四年设计多目标体验任务,具体为大一阶段体验新环境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勇气;大二阶段体验积极主动、团队归属、目标意识、有效实践;大三阶段体验知识系统化、较清晰的职业定位、人际拓展能力;大四阶段体验信息渠道、自我营销、互动技巧.多目标体验包括对单门技术课程知识运用过程中所产生的体验,也包括对多门综合课程知识综合运用或实验实训过程中所产生的体验,也有跟社会实习和生产经验相结合的实践活动中所产生的体验,还有在学科竞赛实践中提出解决方案后获得成就感的体验等.要求素质教育课程设计必须对重要指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确定它们的重要度、具体内容及先后顺序等,从而确定合理的教学模式.
2.2素质教育体验式实践研究
素质教育实践需要注重职业素养形成方面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体验式训练.通过社会实践、生产实习和生产实践还可以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素养与操守认识的培养,深刻的感性认识到在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对于企业要求的职业修养、团队协作精神、企业责任与工作使命的认识是在教学过程中无法获得的.创新能力主要是通过科研训练和科研实践来培养,通过学校科研兴趣小组或科技创新小组,参与教师承担的科研课题,从科技论文的选题,到深入开展科研探索和科研体验,充分体验科研的艰辛和快乐,培养自主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3新华学院课堂教学案例
将体验式培训纳入素质选修课的研究来说,一般将课程设置为2个学分、纯实践教学、三次课共9个课时.从课程设置上看,结合在校大学生的特点,设计成破冰热身、团队合作与信任沟通、思维学习与心智挑战三个模块,形成一条课程主线,根据课程时间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模块进行实践授课,依据所选择的模块填充不同的授课内容.从理论上来说,第一模块的破冰,帮助所有同学打破陌生的环境,让不同性别、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同学在2个课时中认识并熟悉起来,从而打破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和自我保护.在这个模块中通常采取名字叠罗汉、松鼠与大树、逢三抓手、进化论等游戏的方式,在室内外均可以进行,以此提高同学们参与的积极性,为同学们创造舒适、轻松的课程环境.第三个课时的分享,则由体验式培训师引导学生在分享的过程中认识自己、认识伙伴.第二模块的团队合作与信任沟通中,团队圆舞曲活动,让所有同学组建团队、选拔队长、起队名、画队徽、喊口号、唱队歌,通过合作完成共同的任务.同时也可以开展兔子跳、穿越电网、解脱困境等活动.在让学生体验信任的环节,可以采取盲人方阵、信任人椅、信任背摔等室外游戏型活动,让学生们尽可能多参与,自己体会,分享出自己的感受,从中找到正能量.第三模块中思维学习与心智挑战三个模块,通过高空飞蛋、找不同、解手链等活动,让同学们感受思维与学习能力的重要性,通过体验和学习让同学们明白学习的效率取决于思维模式与学习方法和技巧.齐眉棍、斗转星移等项目突破固定思维模式,锻炼同学们良好的心理素质,体会较好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性,从而让同学们提早感受步入社会后面临的各种压力和困难,懂得管理好自己的压力和情绪是心智健康的重要途径.结合三个模块做体验式教学,为素质选修课注入新的环节,把学生课堂从室内转移到室外,让学生在体会中明白道理,效果更加明显.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始终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主体,容易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这种抵制小、认同度高的体验式学习,有利于学生形成完美的性格,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3体验式培训解决当代大学生存在的问题
现在学生们在多年的应试教育下形成了一些存有偏见的观念,价值观偏离社会核心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变革,大学生思想不断活跃,其差异性、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明显增强,刚入校的大学生在面临新环境时充满迷茫,大环境下家长、社会对大部分独生子女的宠爱让部分大学生养成自私利己,个性地相处方式.大学生在面临困难和压力时,明显缺乏坚强的精神,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存在不知所措的情况.任何事情在处理的过程中过多考虑自己的感受,多数以自我为中心来看待问题,大学生活的开始,就是集体生活的开始,根据案例显示,很多同学因为不会处理集体生活,与同学产生矛盾,协调不好集体生活,影响了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也影响了其他同学,甚至还有同学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高校教师授课过程中只关注体验的结果,容易忽视学生内心体验的实际过程,一味的片面追求体验活动的形式,缺乏体验过程的点拨和引导.体验过程中存在个体差异,追求体验的趋同,期望通过一次体验,学生便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是不现实的.通过讲解等形式代替学生亲历,以教师个人的体验、经验代替学生的体验,甚至强迫学生接受、认同他人观点,而实际上学生并没有获得真实体验.因此,在体验教学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充当一名倾诉者,或是一名学习者,在充分尊重和信赖学生的同时,发挥学生者的自主能动和创新创造能力,让学生体验到在教学中快乐.[4]应试教育中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根深蒂固,开展体验式教学需要加强教师队伍水平和教学形式的建设.教学中引入体验式训练,就是把教育活动看作是师生进行的交往与沟通,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教与学统一的交互影响和交互活动的过程.通过调节师生关系形成和谐的师、生、教学中介、教学环境的互动,以产生教学共振,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互动式体验式的教学模式.教学活动中也要考虑一些体验意识薄弱学生无法一次完成应有的体验,或体验不到深层意蕴,教师应加强知性层面的互动,更要进行情感层面、心灵层面的互动.
4总结
隐性课程 教育管理 育人功效
自从美国教育社会学家杰克逊(P·W Jackson)于1968年在其著作《班级生活》(Lifein Classroom)中首次正式提出“隐性课程”(Hidden Curriculum,也译为“隐蔽课程”、“潜在课程”等)这一概念以来,隐性课程便成为课程研究领域的热门课题,逐渐形成了结构功能论、现象诠释学、社会批判理论等流派,并由课程论的研究课题逐渐扩展到社会学、心理学、德育学、教育哲学等研究范畴。从教育管理的角度来看,重视并发挥隐性课程的育人功能,对教育管理的改革与创新大有裨益。
一、隐性课程的特点
首先,隐性课程具有非常大的弹性。隐性课程是相对于显性课程而言的。显性课程即我们常规理解的“教学课程”,是由专业计划、学生培养方案所明确规定的,通过学期课程表所体现出来的、由教师按照教学标准讲授或者指导的规范性课程,教材、课时、练习、考试、成绩评定等是其明确的标志。而隐性课程则不具备这些特点,它不仅可能没有被明确地规定进学生培养方案,而且也不是通过周期性的教学活动和考试对学生进行培养和要求的。
其次,隐性课程具有广泛性。这也可以说是相对于显性课程的有限性而言的。隐性课程不受限于学校的课程设置方案,它不是“有数”的,而是存在于学校的一切物质与非物质环境之中。而且,以物质方式体现的学校教学与生活设施、校园环境,以非物质方式体现的校园文化、学校精神、学生在校活动、第一课堂的氛围等,其本身的广泛性和影响的广泛性都是显性课程所难以相比的。
第三,隐性课程对学生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由两个方面所决定:一是学校的物质环境和非物质环境是处于变化之中的,可能在某一阶段所体现出的氛围与前一阶段有较大的不同,从而对学生产生不确定的影响;二是即使学校物质环境与非物质环境处于不变之中,基于学生的个体性格与心理差异,其对接收到的信息的“译码”结果也是有差别的。因此,对隐性课程的管理与引导是有着较大难度的。
第四,隐性课程容易被忽视。因为隐性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发挥作用的课程,又没有体现在课程表上,教育活动的主导者——教师及学校管理者,对学校的环境氛围早已经习以为常,容易产生“环境也就是环境而已”的观点,难以将其上升到“课程”的地位来认识,使隐性课程容易被忽视从而不能充分发挥出育人的作用。
二、隐性课程的育人功效
首先,隐性课程是“非强制性”育人。这是其首要的育人功能特色。学生尤其是中学高级阶段和大学生,其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都在形成之中,往往喜欢从自身认识的角度接受或者排斥教育者提供的教育内容和教育行为。在此过程中,一旦被学生认为是被强制性地、因为要完成学业、获得成绩而必须接受的某方面教育,在其心理上就会产生反感甚至抗拒。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学生因为厌学某一门或某一类课程而逃课甚至不能毕业的现象是不少的。而隐性课程则是从“非强制性”的角度,提供一种或多种让学生受教育的方式。就算要学生参与,也是“引导性”的,不会让学生产生先入为主的逆反心理。这样的育人方式,效果是很好的。
其次,隐性课程是“感知性”育人。其感知性从两个方面而来:一是学生接触到校园物质环境形成的感知性,如学校的大门、道路、教学楼、学生宿舍、教室设施、操场、餐厅、商店、绿化等,这些物质性事物的颜色、形状、材料、结构、数量、规模等无不在向学生传递着教育信息。这些信息或表达着俭朴,或表达着先进,或表达着人性化,或表达着管理精细化,都会在学生的认识上打下印记。二是学生接触到校园的非物质环境所形成的感知性,如对学校校风学风的认识,在课堂上对老师的教学感知,在宿舍和餐厅对工作人员的服务感知,在学校办事时对管理的感知,参加或者主持学生活动时对活动和规则的感知等,都会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这种感知性的教育,是难以用标准规范来衡量的,但对学生的影响却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隐性课程是“创造性”育人。对学生创造性的培养是教育的重要目标,显性课程重视学生的创造性,但其对知识传递的要求及考核更突出一些,且其对创造性能力的验证多停留在文字表达层面。而隐性课程则可对学生的创造性进行集中培养与训练。如学生在组织校园文体活动时,从调研、策划、组织、实施、总结等各个环节,无不是对学生创造性的教育,尤其是一些年度周期性的学生活动,如运动会、辩论赛、“五四”纪念等,组织者们都以“创新”为最重要的要求,一年年积累下来,创新出的方式会让学生受益匪浅。而且关键在于学生的这些活动基本上都是自愿性的活动,是在最能够激发学生创造性愿望的环境下开展的,且都是实践性和验证性非常强的。创新是否科学,是否符合客观需要,很快便能得到验证,这些验证过程时刻给学生上着生动的课。
第四,隐性课程是“弥补性”育人。之所以称其有“弥补性”,在于其能够使相当部分学生在其他方面竞争失利而心理产生不平衡甚至障碍时,通过隐性课程可以得到适当的心理补偿。常见的是学生在显性课程中如果处于失利的状态,如考试成绩不理想,就可以通过参加隐性课程的活动展示自己其他方面如体育、文艺、组织能力等方面的特长,获得隐性课程参与群体的承认与尊重,由此平衡心态。更进一步而言,学生通过参加隐性课程的活动,可能会发掘出自己的其他特长或潜能,为自己的人生发展打开另一扇窗户,这样的例子可以说不胜枚举。
第五,隐性课程是“持久性”育人。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隐性课程的持久性。因为学生在教室上课的时间是有限的,接受某一门课的教学时间也是有限的,但校园物质和非物质环境是时刻存在的,是随时随地影响着学生的。二是学生在毕业后,仍然受到隐性课程的影响。学生毕业后,其所学的知识会在一定的时期内重新更新或者淡忘,显性课程所产生的效果逐渐减弱甚至消失,但隐性课程的育人效果却会持久存在,如对某位老师教学风格的学习,对学校某次活动组织的记忆,对校园环境校舍的深刻印象等,这在学生召开毕业若干年纪念聚会时,特别能反映出隐性课程的持久育人效果。
三、重视教育管理,促进隐性课程育人功效的更好实现
因为隐性课程本身的特点及其在育人方面的特色,教育管理者应当高度重视其功效的实现,使其与显性课程一道,共同形成对学生有益的培育环境,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要在全校形成对隐性课程重要性的统一认识。对隐性课程重要性的认识是让隐性课程育人功能更好发挥的重中之重。如果这方面的认识没有到位,隐性课程的作用是难以有效果的。隐性课程是无处不在的,它既存在于校园环境中,也存在于论文指导中,存在于师生关系中,还存在于专业与培养方案的设置方式,甚至是要求学生的着装等方面。学校的管理者尤其是决策者们,应当树立起隐性课程的“课程”概念,要像重视显性课程一样重视隐性课程,将隐性课程纳入学校管理和育人规划,并通过各种方式向全校教师和职工传授隐性课程的基本知识,必要时可通过全校教职工的大讨论,明确隐性课程在本校实施的措施,鼓励教职工提出发挥隐性课程作用的创造性方案。当然,在此过程中除了非常必要的情况下,一般不组织学生参加这样的讨论和学习,以免产生负面作用。
其次,努力培育富有特色的健康积极的校园精神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是一种观念文化,以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等为基础,包括学校的文化传统、育人理念、价值追求等,以校史、校训、校歌、特色活动等形式表现出来,也通过学校的民主管理与治学方式、工作作风、师生的精神面貌等表现出来,富含育德因素。校园精神文化是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形成的,它反映一所学校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具有恒久的凝聚力和长远的影响力。富有个性的健康向上的校园精神文化,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健全人格、批判与创新精神培养等,是“润物细无声”式的渐进长远的教育。大学精神文化的建设,首先要根据大学的历史与现状,营造富有特色的健康、高雅、文明的文化氛围和精神氛围。其次,努力把握并用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激发学生的道德需求。如用作为学校办学思想理念、内在精神和文化传统集中体现的校训校风来激发学生自强求索精神、敬业奉献精神、求真务实精神、团结协作精神、开拓创新精神等,并使其成为学生自觉遵循的行为准则。再次,抓好隐性教育载体建设。隐性教育载体,就是指课堂等显性教育载体以外的承载着教育内容尤其是德育内容的环境、氛围、活动等形式。如举行升旗仪式、校庆典礼、青年节庆典、学术竞赛、辩论赛等丰富多彩、活泼高雅的活动,使教育痕迹不外漏,把教育意向蕴含在相关的形式中,对学生进行暗示和启迪。通过学生无意识的心理反应机制来施加教育影响,不知不觉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第三,加强科学规范的校园制度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要遵循办学规律,我们通常说要“以文化人”,其中一个要义就是要从“文化”的角度来加强制度建设。教育应该是培育人的自由个性而展开的活动,那么教育管理就应该注重人的价值关怀、道德理性和人文精神。培育校园制度文化,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要注重制度文化的伦理价值导向。制度总是与教育管理相关,但我们不能忽视教育管理制度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是一种隐性课程,对学生的成长有重要影响。因此,应充分正视校园制度尤其是德育制度的合理性问题,要有利于唤起人的德性意识,不能过分强调刚性约束,要以制度的改革和创新来体现人文关怀的“柔性管理”,使制度既能起强制作用,又能起激励规范作用。在教育管理伦理视角下制定的制度,才能让学生享有自尊,实现自我价值。其次,要提高制度建设的民主化程度。英国学者Kenneth Sike曾探讨了教育权威与民主的关系问题,认为教育管理应该有民主理念。制度建设要体现隐性教育的意图,就应使制定制度的过程成为师生民主参与、民主讨论的过程,要反映学生的自主要求,尊重学生的权利。第三,制度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体现人文关怀,融入人本管理理念,尊重教育规律,发挥学生积极性和创造性,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自由发展,形成和谐的有魅力的校园制度文化。
第四,优化学校物质文化环境。学校物质环境是进行教育的空间,物质空间的设计和建设,具有道德熏陶、规范和养成的功能。物质文化环境对人成长和成才的潜在影响,被很多教育学家提及。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让每一块墙壁都会说话”,因为校园物质环境蕴含着潜在的丰富的涉及政治、历史、伦理、美学等诸多教育因素。这些教育因素的重要功能是能有效地凝聚师生的向心力,陶冶人的性情,唤起学生对母校、自然、社会的关心和热爱,唤起作为主人翁的自豪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总之,校园物质文化环境要力求体现学校的价值日标和审美意向,做到人格化,内涵丰富又品位高雅。
第五,要有效整合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两种资源,切实提高隐性课程的育人实效。“多种显性教学与隐性教学共同产生教学的准备性价值,只重视正规教学,保证不了正规教学会释放出非正式、非正规教学中潜在教学价值生长”。要有效整合,应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整合人的资源。教育者要树立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理念,不能仅仅把教师、实验室视为育人的场所,不能认为育人工作仅仅是政工队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职责,每一名教职工都应积极主动地配合隐性教育活动的实施。其次,要发掘和整合各类隐性课程资源,如除教学活动之外自然环境、制度环境、活动环境、文化环境等,使它们自然形成一体,对学生的知识、意志、情感、态度、行为等产生整体的感染与熏陶作用。再次,要有机整合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资源,发挥隐性教育的综合效应。因为学校虽然是实施教育的主阵地,但家庭对学生能力培养、品德陶冶和个性形成,社会对学生思想、品德、性格、才智的形成和发展,都具有各自不同的作用,隐性课程的育人方式要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
————————
参考文献
[1] 王杰,重视隐形课程推进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与管理,2004(8).
[2] [苏]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的艺术.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
[3] Eric Margokis主编.高等教育中的潜在课程.薛晓华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关键词: “班本课程” 班级教育 缺失弥补
生于上世纪90年代、处在新世纪的中学生,基本上是独生子女。由于特殊的生活条件和教养环境,独生子女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优良的素质,如接受新事物的意识和能力非常强、思维独立、具有批判精神、见识广博,等等,但同时也表现出任性自私、自我中心、不善换位思考、过于依赖等缺点。
正因为中学生具有上述特征,容易冲动和逆反,常觉得自己的独立自主意识没有得到老师的理解和尊重,往往不能接受教师的管理和教育。而教师则越来越不能理解和适应现在的学生,觉得难以掌控学生,师生之间的代沟加剧,师生关系对立现象增多。
综观以上现象,我们可通过设立“班本课程”的尝试,给师生交往、改善师生关系提供另一种模式。该模式建立了师生对话机制,培养了学生的移情能力,也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教育教学实效的提高打造了和谐健康的心理平台。
每个班集体都由几十个鲜活的生命组成,这几十个生命是带着自己的生命经验来到班级的,在几年的共同生活中,会形成这个班级独有的生命现象。作为一个生命群体,学生的成长有自己的个性,也有共性。他们的成长需要什么呢?把学生的需要整合起来,用课程开发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就形成了各个班级的“班本课程”。
一、“班本课程”的要义与意义
“班本课程”是指以班级为单位,以班主任为主自行规划、设计、实施的课程,不属于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的一部分。“班本课程”的开发是完全自发、自主的课程开发,是完全出于班级内部的教师和学生的需求,完全依靠教师、学生和家长自身的条件和资源的全员参与、自我评价的课程开发活动,是以发展本班级的学生个性为目标指向的。“班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学生与家长。
二、开发“班本课程”的归因所在
班级也是一个生态系统。班本课程涉及班级定的人、事、物,即教师(多指班主任)、学生、家长和环境(多指班级环境)等多种因子。这些因子之间的关系构成了一个生态链。一个因子的状态不佳,就会影响相应的生态链功能的发挥。在一个班级中,教师、学生、家长和环境等因子都有特殊性:每个教师的专业水准和专业成长的路径是不同的,每个学生的现实发展水平是不均衡的,其发展的环境也是不同的;每位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理念都是有差异的,对教育的投入程度也是不同的;每个班级所处的学校文化空间、形成的班级文化和班风是有区别的。这些因子,通过班级的活动产生多种多样的联系。正是这些独具特色的因子组成了班级这样一个特定的生态系统,无视这个系统,就不会取得有针对性的、有成效的教育效果。因此,“班本课程”是有必要诞生的。
“班本课程”没有一个既定的模式,它是建立在班级文化基础上的。“班本课程”的建构是在与学生成长的互动中进行的,是在教师之间理念的沟通中进行的,是在教师不断地学习中不断地尝试中进行的,只有在动态中才能建立起“班本课程”的框架与理念。
三、“班本课程”开发要遵循的程序及注问题探究
“班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流程概述。
个性化情景的分析和调查:包括班级的基本情况、当前学生的共性、学生需求、可利用的资源、社会发展的需要,等等。
确定方案:包括确定“班本课程”的课程目标、课程结构、基本内容,等等;还须明确评价内容与管理方式。
编写初步的文本素材:根据实施方案,确定课程的基本框架性内容。
组织和实施:包括明确内容序列、时间安排、资源分配及需要注意的问题等事项。
评价与改善:涉及教师、学生与课程方案三个方面;评价课程实施对结果进行处理、改进建议。
这是编制课程时设计的操作流程。通过这样一种理性的课程决策过程,并制定相应的制度和组织,才能保证“班本课程”开发是一个持续性的、不断改进的过程。
“班本课程”开发是班主任和学生自主进行的,“班本课程”的评价更多地依靠班主任自觉自律的自我评价,不断反思课程开发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而自我批评、自我激励、自我改进,保证“班本课程”开发的健康运行。因此,建立较为规范的自觉自律的内部评价与改进机制,是一个班主任成功进行“班本课程”开发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
我和学生编制的“班本课程”的评价、矫正、改进,主要是以这两个表格的填写来完成的。
可是当正式上课后,学生的成长偏差却层出不穷。我清晰地认识到,要想让学生们在短时期内发生明显的转变,需要花大力气,而且还要等待一段时间效果才会显现。
如何让学生有群体性的转变,是我一段时间内经常思考的问题。第一次月考结束后,我带的两个班的英语成绩在全年级是前两名。在总结完这次月考后,我受到启发:为什么不像上英语课一样来进行班级建设呢?换言之,我要开发一本“教材”,以它为依托帮助我巩固班级建设的效果。因此,从2008年10月起我就开始构思这一“教材”。
首先,我仿照当时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设计了一个大体的教材框架。接着,因为要动员学生参与我的“教材”开发,我必须先把前言写出来。然后,我就开始尝试在我班“上”我编的“教材”。在这本我自编的“教材”使用的初期,我给它命名《自己管理自己》,后来经过多次修改后定名为《自己教育自己》。
在尝试了两年后,我于2011年年底才形成了一个系统的框架,而这时候,“教材”也早已上完了。结合几年的实践,尤其是那些攒下来的原始资料,我对这本“教材”又进行了深加工,就形成了这样一个结构。
《自己教育自己》
前言 自己教育自己――什么是自主教育
第一单元 道德自尊
1.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2.师生有别
3.我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4.长幼有序
5.世界如何变成美好的人间
6.无人的地方看出真美德
……
另外,考虑到这些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为了快速提高他们对一些问题的认识,在编“教材”时几乎是我一个人在努力,认为学生需要什么我就搜集相关的资料,经整合后形成有关的文本素材。
在“教材”的使用过程中,因为这些文本很粗浅,不精致,导致一些课的效果很一般,没有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现在看来,三年的实践,其最大价值就在于我想到了做这样一件事情。另外,也有利于为其后的学生的“班本课程”积累丰富的经验。
组建班级后,经过一个星期的信息采集,有两个现象深深地触动了我。
――第一个星期,学校为了加强常规管理,对各班的学习、卫生保持、纪律遵守、校服穿着等管理内容进行了一次汇总公布,我们2班分数最高,这是学生们努力一个星期的结果。当我在教室里宣布了这个消息后,学生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反响,只有几下稀稀拉拉的掌声。取得进步了,该高兴的时候学生为什么不会欢呼?
――尽管数学的第一单元的知识点特别简单,数学老师还是进行了单元检测,按照常理,学生们的成绩应该很优秀,成绩公布出来了,结果却并不让人满意。这没有引起我的关注――刚入初中,学生需要一段时间的过渡后才能够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让我吃惊的是,那些没有考好的学生并没有表现出悲伤的样子,学生该哭了又没哭。
在很多场合,我经常有这样的感叹:我们的孩子竟不会欢呼。在举行联欢会时,面对精彩的表演,学生那种大喊大叫、发自内心深处的激情竟很少见到。不同的是,学生虽然也在为节目鼓掌,但节奏却很整齐,显然这是礼貌性的。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我也想到,在一些电视台包装出来的少儿节目中,那些孩子的欢呼仿佛是一个人教出来,手一起伸,然后齐声呼,这难道就是激情?
学生的生命激情哪儿去了?失落在什么时候?我该通过什么方式帮他们找回来?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激情是人心灵深处对特定目标的强烈追求与满足的表现,是人的最本质的要求与力量的体现。初中时期,学生最应该有这种激情。
这些现象真的是值得深思的:那些天真烂漫的学生竟也缺失了为精彩、为美好而欢呼的热情和激情,这使我想起了动物园里被驯化的小鹿,没有了在草原上自由奔放的热烈与豪情。
青春年少是人心理最丰富的年龄阶段,也是对人生充满了幻想的时候。在这个阶段,学生将一步步地认识人性的力量、人性的内容和做人的价值,从而形成健全的人格,并建立起一种对生活的美好信念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因此,这一时期教育的人文性是至关重要的。而反观2l世纪初期的中小学教育,最缺乏的便是对人这种本质力量的调动。教师与学生同样缺乏激情,他们好像处于一个固定的流水线上,生活与学习没有起伏、没有波澜,一切的一切是如此规范和平静。人的心灵与精神似乎在一种近乎于麻木的状态下运行,对外界客观事物缺乏那种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内心更缺乏能使大脑皮层兴奋的动力。这对教师、对学生、对教育都是一种悲哀。
在思考这些的时候,我的思维触角依然没有离开2008级2班的学生们。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对成熟的思考后,我决定还是像带上届学生时那样――编写一种“教材”,用很长一段时间弥补学生身上存在的一些不足。由于有了上一次的“教材”编写经验,我这次的实践感觉比较好把握了。尤其是,我还看了一些课程建设方面的书。我完全可以把我要和学生进行的班会课,开发成一种课程。
在接下来的一届学生中,投入运用的“班本课程”逐渐营造的和谐氛围浸染着每一位老师和学生,师生之间彼此尊重,和谐共生,共同进步。许多老师看到我都说:“是你们班本课开展的活动吧?学生纷纷来采访我。从来没有被学生如此关注过,心里很感动。现在,下课后主动和我交谈、主动来问问题的同学多了,这种感觉真好!”还有很多学生在周记中写下了自己的感受,我还被学生冠以“湘姐”这样亲切而友好的称谓……希望这种温暖感动沁入每一个人的心田中。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班本课程”创新范式为班主任开展德育管理提供了重要支架,也为成熟教师开展德育管理提供了另一条思路,有利于班级教育效率的提高。但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我们倡导按一定的教育结构实施教育,但绝不是强求所有的教师都必须如此。我们必须坚持生活与哲学的基本原理: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只有这样,我们的德育领域才能百花齐放、春色满园。
参考文献:
[1]仇忠海.全面发展人文见长的学校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陈丽.教师德育能力发展研究[J].班主任,2006,(11):3-6.
[3]李政涛.教育与生命的重负[J].人民教育,2010,(12).
[4]郭念锋.心理咨询师(二级)[M]一B京:民族出版社,2005:155.
[5]范诗武.新世纪教师专业能力与教育行动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03,(5):28-31.
[6]戴锐.德育能力综论[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8,(02):37-39.
[7]黄志成.西方教育思想的轨迹[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54.
[8]Bardach,E.Implementation game:What happens after a bill becomes a law.Cambridge.MA:MIT press.1977:37.
我国预防医学专业的公共卫生教育中关于老年人健康与疾病问题的教学内容相对较少。我国高等医学院校预防医学的专业课主要包括卫生统计学、流行病学、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儿童少年卫生学、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卫生毒理学、社会医学等。我国高等医学院校预防医学专业公共卫生课程中具体针对老年人健康与疾病预防的课程较少,缺少系统性的课程,只在某些课程的某些章节中有简要介绍,如在《社会医学》课程中关于弱势群体的社会医学中,对老年社会医学做了简单介绍,简要介绍了人口老龄化的概念、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人口老龄化的特点、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及其评价、影响老年人健康的社会因素以及提高老年人健康状况的社会措施,但是内容不够具体[2]。对于老年人健康与疾病问题介绍较为系统的院校与专业是北京大学医学部预防医学专业(7年制)的疾病预防与控制方向,其专业课程设置除了包括常见传染性病、中毒、伤害等重要公共卫生问题的预防与控制外,也包括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肿瘤、心血管病、糖尿病等)的预防与控制,要求学生掌握常见慢性病的流行规律、预防控制方法及健康教育、健康促进方法;具备为老年人提供健康服务的能力。主干学科主要包括流行病学、健康教育学等。总的来说,我国高等医学院校预防医学的公共卫生专业课程设置中关于老年人健康与疾病问题的教学还有待加强。
2基于“公共卫生教育基本要求”的需要
要重视老年人健康和疾病问题预防与控制在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深刻变革以及全球化进程的背景下,一些传染病死灰复燃,新发传染病不断出现,慢性病问题日益突出,老年人是新发传染病和各种慢性病的高危人群。公共卫生工作及公共卫生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对此,公共卫生教育唯有改革创新,解决影响社会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才能承载维护人类健康与社会发展目标所赋予的历史使命。明确公共卫生教育领域预防医学专业毕业生核心能力基本要求,是公共卫生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和切入点,也是公共卫生教育创新和发展的必然选择。为此,2006年7月中华预防医学会公共卫生教育分会暨中国公共卫生学院院长/系主任联席会议正式通过了所制定的《公共卫生教育基本要求》(EssentialRequirementsinPublicHealthEducation,ERPHE),并作为公共卫生教育改革的倡导性学术文件。现代公共卫生和公共卫生教育日益凸显其博大的人文精神、广泛的社会参与性、多元的文化特征、严格的伦理原则和法律规范、人与环境的和谐、国际视野和全球合作,以及与管理和信息技术的交叉融合。因此,ERPHE的制定从公共卫生实践对专业人员知识结构和核心能力的需求出发,参考国际经验,突破固有的思维定势,前瞻性地构建全面的人才培养基本要求,涵盖6个领域,共37个条目。其中领域3是关于群体健康的知识和技能的,第17个条目是“理解妇幼、青少年、老年人和残疾人等人群以及职业人群的卫生问题及卫生保健需求”。这就要求在预防医学专业教学改革中,必须要重视老年人健康和疾病预防与控制课程的设置。
3老年人健康和疾病课程开展中需要关注的关键问题
3.1老年人的卫生服务需要及其影响因素
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状况受到很多社会、人口、经济学因素的影响。如,有研究表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状况、两周患病率、慢性病患病率等会受到居住状态的影响[3-4]。因此,应该通过公共卫生教育,使预防医学专业的学生掌握哪些因素会对老年人的卫生服务需要产生影响,以及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以便针对具有不同特征的老年人采取有针对性的健康管理策略。
3.2老年人的卫生服务利用及其影响因素
老年人的卫生服务利用也会受到很多社会、人口、经济学等因素的影响。如,居住状态、经济收入、社会支持水平、治疗的费用、医疗保险的报销比例、就诊程序的复杂程度、就诊的距离长短以及交通便利程度等都会对老年人的卫生服务利用水平产生影响[5]。因此,应该通过公共卫生教育,使预防医学专业的学生掌握哪些因素会对老年人的卫生服务利用产生影响,以及什么样的影响,以便针对具有不同特征的老年人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保障其卫生服务利用的公平性。
3.3老年人慢性病的预防与控制
关键词 动漫产业 课程体系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Reform of the Course System of Animation Professional Education
DING Jingnan
(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engzhou, He'nan 450001)
Abstract From the development China animation industry and Animation talent reserves in recent years, extended 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animation education, elaborates the development of animation education, analysis of the lack of the animation education of china and our animation course system backward association, in order to practical teaching their own curriculum system as an example to analyze the thus, the animation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shoulder form their own curriculum system, establish training objectives in line with their own features, take the market demand as the goal, according to the animation industry throughout the production process mainly to the curriculum reform a in order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nimation industry in China.
Key words animation industry; course system; reform
近年来,国家对于动漫产业基地的发展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动画产业迅速成长起来,动漫产业的专业人才需求也大幅增长,动画已经发展成为一种融合大众文化产业的多交叉学科。在这样的趋势发展下,许多高等院校都开设了动画设计专业。动画真正作为产业在我国发展的时间并不长,因此相对于动画产业发达的国家,我们国家的动画专业人才也储备不足,因此高等院校开设动画专业可以很好地为整个产业的发展输送人才。
动画设计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在各个高等院校都蓬勃发展起来,基本上全国有设计类专业的院校都开设了动画专业,还有很多的动画专科培训学校不下几千家,尽管有这么多的学校,每年也有大量的毕业生,然而中国的动画产业依然面临困惑,找不到高素质的动画师。许多人认为这种现象的出现根源于我国动画教育的发展落后,跟我们的市场需求有代沟,无法培养出适合动漫产业发展的人才,而且有创造思维的人更少。
在我们的思维定势中,一直就认为专业的设计学院就是高高在上的象牙塔,因此总是认为自己的培养的学生都是精英,最后的结果却是就业形势很不理想,分析我们现在的设计院校的动画专业的现状,如果还抱着这样的思想,那么我们的动画教育永远就跟不上市场的发展,而且也不利于整体动画教育的发展。从整个艺术类的招生来说,如果不是重点院校很难招到综合素质整体水平都很高的学生,因此我们普通的院校只能根据自身的特点来设置我们的培养目标,我们的动画专业课程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就职能力为主。根据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来改革现有的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培养具备一定的创造力思维的有原创力,有实践动手能力,能够熟练使用动画软件的具备一定的人文艺术修养的高素质实用型学生,这样才能适应现在动画产业的发展,有发展成为精英的潜力。总之一句话,就是我们不是培养精英,而是培养有潜力成为精英的人。
做到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高素质实用型人才课程体系建设的重点就是要打破现有的课程体系,以学年为基本的构建单位,系统地科学地分析学生每学年需要掌握的技能,合理构建符合高校改革教育特点,符合我们的培养目标的,有自己的特色的新课程体系。我们可以结合自身的特点对我们的课程设置进行改革,对于课程的开设与分配进行重新的设计规划。我们可以分析现有的院校的专业类的课程体系设置:第一年,学生和其他专业的设计类学生的课程基本一致以素描、色彩、三大构成为主,没有动画类的课程。第二年,以平面设计类为主有版面设计、视觉传达基础,视觉元素创意、角色设计、运动规律研究、动画艺术史、flash设计等。第三年,剧作、动画技法、插画设计、动画衍生产品设计、场景设计、三维动画基础、动画艺术赏析、优秀电影赏析。第四年,三维动画设计、影视编辑、去公司实习和制作毕业设计作品。
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关系不密切。专业基础课程是为之后的专业课程做必要的理论知识和技术能力的准备。专业基础课程与之后的专业课程是成体系的。而我们的专业基础课没有和其他的设计学科区分开来,也没有为后面的专业课做很好的铺垫,因此在基础课的设置上我们更要考虑为动画的专业课服务,在基础课的设置上以动画的手绘为主,加强学生的手绘能力。因为动画的制作需要很强的形体塑造力,而我国的艺术类考生大部分都是为了考个大学而来学习绘画,有很多学生的绘画底子非常薄弱,因此我们需要在动画基础课的开设上对其进行强化。
专业课不够深入,动画类课程不成体系,时间设置上不科学。在以上的课程设置上,动画类的课程的设置不够深入,有些专业课的设置在内容上有重复,平面类的专业课程太多,学生接触专业课的时间太靠后,这样学生很难深入到动画的学习和创作上,在动画的专业课程的设置上也不成体系,没考虑到动画的制作流程,依据制作流程设置课程可有利于教学。
综上所述,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需要对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进行重新的规划设计,对专业课进行科学的设置,这样才能保证我们教学质量的提高。动画专业的设计制作特点和动画的制作流程可以作为我们一个设置课程体系的参考,将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体系之间的联系更紧密一些,打通课程之间的各种知识架构。课程体系建设的核心问题是如何科学合理地突出具有本校的教育特色,实现培养目标,符合市场需求的课程体系,根据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构建:
(1)重视人为修养的培养,加强审美能力的提升,注重基础能力的训练。中国动画的发展必须依靠制作出有本民族的风格特点的作品,以前我们模仿欧美、日本、韩国的动画片都没获得成功,说明一部动画片得成功要有属于自己的魂,当然我们整个产业的发展更离不开这个魂,因此在我们的教育中,这一点更应贯彻始终。培养学生的民族性格,有创造力。不管任何的设计类人才,审美能力是一个设计者必须具备的条件,而个人的人文修养则是一个产业发展的关键从业者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这个产业的发展方向,因此如果我们的动画产业如果要想朝着一个健康的方向发展,那么我们的教育者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充分考虑这一点。动画艺术也是一门综合的艺术,需要学生有很强的手绘表达能力,这些我们都可以在学习的初期阶段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让学生形成一种动画的思维模式习惯,这样我们可以在第一学年时设置以下课程:文化传统的理论知识、人体写生、美学、影视音乐、剧作、动画动作写生、二维动画基础理论知识等一些与动画相关的基础类课程。
(2)结合动画制作流程和培养目标,以创造思维训练为主,深化动画技能学习。在动画的制作流程中,我们基本上一般分为前期、中期、后期三大部分,前期我们以构思,创作为主,中期以手绘,把自己的构思变成图形,后期就是一些三维的制作与合成。因此,我们的课程也应该跟着动画制作的流程,让学生具备走完这些流程应该具备的能力,在我们的课程设置上我们可以根据动画的制作流程的顺序来进行课程的架构,因此在学习初期的时候我们已经开设了一些培养学生基础技能的课程,根据动画的制作流程学生要掌握一些制作技巧,因此在学习中期我们要多进行软件的学习与练习,加强一些镜头语言的分析与应用,对于二维与三维动画的制作练习,后期合成的动画制作练习因此在第二、三学年我们可以开设定格动画、二维动画制作、三维动画软件学习、视听语言、三维动画设计、影视摄像基础等一些深入学习动画制作技能的课程,让学生可以在大三结束时就具备能独立制作动画作品的能力。
(3)以就业为导向,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深入学习。在教学与实践环节,虽然我们一直在说设计院校的特点就是能够把教学和实践结合起来,但是在现实的环境下,我们学生在学校学习时的实践大多还是以虚拟课题为主,而我们很多课程的设置也是几十年不变,教学方式也没有改变,因此在动画课程的体系改革中我们就应该打破传统,给学生设置一些与实际有联系的真实的课题训练。在设置这些课程时以准确、灵活为准则发展学生的创造潜能。因此我们学生的第四学年时就应该让学生走上社会,以实践为主,以实际课题作为自己的课业,因此在第四学年我们主要让学生到公司进行实习,以实习中的项目作为自己的课题作业或者参加动画比赛这些与实际练习紧密一些的课题制作,然后再进行毕业设计,这样学生就具备很熟练的动画制作技能,能很好地提高毕业设计水平,也能很好地找到自己的就业岗位。
通过梳理上述几点思路,我们的目标就很明确了。在每一学年有针对性地让学生进行训练学习,第一学年增强学生的手绘塑形能力,艺术修养,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第二三学年就是有针对性地对动画制作技术的培养,在此期间也要不断加强艺术素养,让学生能切实感受到动画的神奇魅力;到第四学年就是与社会接轨的时期,学生要学会在社会中锻炼自己,在实习的工程中确立自己的就业岗位,明确自己的就业职位,在毕业后能尽快融入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