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吃中餐的礼仪

吃中餐的礼仪

时间:2023-01-15 17:17:0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吃中餐的礼仪,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吃中餐的礼仪

第1篇

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 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餐使用餐具礼仪,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中餐使用餐具礼仪1汤盅

汤盅是用来盛放汤类食物的。用餐时,使用汤盅有一点需注意的是:将汤勺取出放在垫盘上并把盅盖反转平放在汤盅上就是表示汤已经喝完。

水杯

中餐的水杯主要用于盛放清水、果汁、汽水等软饮料。注意不要用水杯来盛酒,也不要倒扣水杯。另外需注意喝进嘴里的东西不能再吐回水杯里,这样是十分不雅的。

牙签

牙签也是中餐餐桌上的必备之物。它有两个作用,一是用于扎取食物;二是用于剔牙。但是用餐时尽量不要当众剔牙,非剔不行时,要用另一只手掩住口部,剔出来的食物,不要当众“观赏”或再次入口,更不要随手乱弹、随口乱吐。剔牙后,不要叼着牙签,更不要用其来扎取食物。

餐巾

中餐用餐前,一般会为每位用餐者上一块湿毛巾。这块湿毛巾的作用是擦手,擦手后,应该把它放回盘子里,由服务员拿走。而宴会结束前,服务员会再上一块湿毛巾,和前者不同的是,这块湿毛巾是用于擦嘴的,不能用其擦脸或抹汗。

中餐使用餐具礼仪21.筷子

筷子是中餐最主要的餐具。使用筷子,通常必须成双使用。用筷子取菜、用餐的时候,要注意下面几个“小”问题:

一是不论筷子上是否残留着食物,都不要去舔。用舔过的筷子去夹菜,是不是有点倒人胃口?

二是和人交谈时,要暂时放下筷子,不能一边说话,一边像指挥棒似地舞着筷子。

三是不要把筷子竖插放在食物上面。因为这种插法,只在祭奠死者的时候才用。

四是严格筷子的职能。筷子只是用来夹取食物的。用来剔牙、挠痒或是用来夹取食物之外的东西都是失礼的`。

2.勺子

它的主要作用是舀取菜肴、食物。有时,用筷子取食时,也可以用勺子来辅助。尽量不要单用勺子去取菜。用勺子取食物时,不要过满,免得溢出来弄脏餐桌或自己的衣服。在舀取食物后,可以在原处“暂停”片刻,汤汁不会再往下流时,再移回来享用。

暂时不用勺子时,应放在自己的碟子上,不要把它直接放在餐桌上,或是让它在食物中“立正”。用勺子取食物后,要立即食用或放在自己碟子里,不要再把它倒回原处。而如果取用的食物太烫,不可用勺子舀来舀去,也不要用嘴对着吹,可以先放到自己的碗里等凉了再吃。不要把勺子塞到嘴里,或者反复吮吸、舔食。

3.盘子

稍小点的盘子就是碟子,主要用来盛放食物,在使用方面和碗略同。盘子在餐桌上一般要保持原位,而且不要堆放在一起。

需要着重介绍的,是一种用途比较特殊的被称为食碟的盘子。食碟的主要作用,是用来暂放从公用的菜盘里取来享用的菜肴的。用食碟时,一次不要取放过多的菜肴,看起来既繁乱不堪,又像是饿鬼投胎。不要把多种菜肴堆放在一起,弄不好它们会相互“窜味”,不好看,也不好吃。不吃的残渣、骨、刺不要吐在地上、桌上,而应轻轻取放在食碟前端,放的时候不能直接从嘴里吐在食碟上,要用筷子夹放到碟子旁边。如果食碟放满了,可以让服务员换。

中餐使用餐具礼仪3中餐的餐具主要是碗、碟、筷;西餐则是刀、叉、盘子。通常宴请外国人吃中餐,亦以中餐西吃为多、既摆切成小块,然后送入嘴内。欧洲人使用刀叉时不换手,即从切割到送食均以左手持又。美国人则切割后把刀放下,用右手持叉送入口中。食用西餐要按刀叉顺序由外向里取用。最大的匙是汤匙,最大的刀叉是吃肉用的。用刀叉切食物时,应每次切一片或一块,不能同时全部切细。每道菜吃完后,将刀叉并拢平排放盘内,以示吃完。如未吃完,则摆成八字或交叉摆放,刀口向内。吃鸡、龙虾时,经主人示意,可以用手撕开吃,否则可用刀叉把肉割下切成小块吃。吃面包、饼干或小粒水果、薯片可以用手取食,面包应撕成小片,涂料后入口。黄油用刀切,其放在碟或盘的左角。取面包时要取自己左手前面 的,不可取错。除了糖、酱、肉汁等流体汁酱可以直接浇在食物上,放在公盘内的配料,均用时取放在自己的.盘内。切带骨头或硬壳的肉食,叉子一定要把肉叉牢,刀紧贴在叉边切以免滑开。切菜时,注意不要用力过猛,撞击盘子而发出声音。不容易上叉的食品可以用刀把它轻轻推上叉。除喝汤以外,不用匙进食。汤用深盘或小碗盛放,喝时用汤匙由内往外舀起送入嘴,即将喝尽可将盘向外略托起,但不能把汤盘或碗端起来喝。汤匙可以入口,但喝完后应放在盘中间,匙柄放在右边,匙心向上,与桌边平行。吃带有腥味或怪味的食品如鱼、虾、野味等均配有柠檬,可用手将汁挤出滴在食品上,以去腥味。

第2篇

中国餐饮文化很丰富,中国人热情好客,很讲究餐饮礼仪。那么,你知道中餐基本文化礼仪都有哪些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餐基本文化礼仪,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中餐基本文化礼仪1中国饮食文化从沿革看,绵延170多万年,分为生食、熟食、自然烹饪、科学烹饪4个发展阶段,推出6万多种传统菜点、2万多种工业食品、五光十色的筵宴和流光溢彩的风味流派,获得“烹饪王国”的美誉。

中国饮食文化从内涵上看,涉及到食源的开发与利用、食具的运用与创新、食品的生产与消费、餐饮的服务与接待、餐饮业与食品业的经营与管理,以及饮食与国泰民安、饮食与文学艺术、饮食与人生境界的关系等,深厚广博。

中国饮食文化从外延看,可以从时代与技法、地域与经济、民族与宗教、食品与食具、消费与层次、民俗与功能等多种角度进行分类,展示出不同的文化品味,体现出不同的使用价值,异彩纷呈。

中国饮食文化从特质看,突出养助益充的营卫论(素食为主,重视药膳和进补),五味调和的境界说(风味鲜明,适口者珍,有“舌头菜”之誉),奇正互变的烹调法(厨规为本,灵活变通),畅神怡情的美食观(文质彬彬,寓教于食)等4大属性,有着不同于海外各国饮食文化的天生丽质。

中国饮食文化从影响看,直接影响到日本、蒙古、朝鲜、韩国、泰国、新加坡等国家,是东方饮食文化圈的轴心;与此同时,它还间接影响到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像中国的素食文化、茶文化、酱醋、面食、药膳、陶瓷餐具和大豆等,都惠及全世界数十亿人。

总之,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区域文化;是中华各族人民在100多万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在食源开发、食具研制、食品调理、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创造、积累并影响周边国家和世界的`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是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

中餐基本文化礼仪2中国饮食礼仪由来之久,如进食礼仪,按《礼记》所述,周代时已有了非常严格的要求,下面就是具体的规矩:

1.进食时入座的位置很有讲究,汉代以前无椅凳,席地而坐。

在一般情况下,要坐得比尊者长者靠后一些,以示谦恭,进食时要尽量坐得靠前一些,靠近摆放馔品的食案,以免不慎掉落的食物弄脏了坐席。

2.宴饮开始,菜品端上来时,客人要起立;

有贵客到来时,客人也要起立,以示恭敬。

3.如果来宾地位低于主人,必须双手端起食物面向主人道谢,等主人寒暄完毕之后,客人方可入席落座。

4.进食之前,等馔品摆好之后,主人引导客人行祭。

古人为了表示不忘本,每食之先必从盘碗中拨出菜品少许,放在案上,以报答发明饮食的先人,是谓“祭”。

食祭于案,酒祭于地,先吃什么就先用什么行祭。

如果在自己家里吃上一餐的剩饭,或是吃晚辈准备的饮食,就不必行祭。

5.主人准备的美味佳肴,客人不可随便取用,须得“三饭”之后,主人才指点肉食让客人享用,还要告知所食肉物的名称。

所谓“三饭”,指一般的客人吃三小碗饭后说饱了,须主人劝让才开始吃肉。

宴饮将近结束,主人不能先吃完而撇下客人,要等客人食毕才停止进食。

6.宴饮完毕,客人自己须跪立在食案前,整理好自己所用的餐具及剩下的食物,交给主人的仆从。

待主人说不必客人亲自动手,客人才住手,复又坐下。

其他文献还说,如果用餐的是本家人,或是同事聚会,没有主宾之分,可由一人统一收拾食案。

如果是较隆重的筵席,这种撤食案的事不能让妇女承担,怕她们力不胜劳,可以推出年轻点的人来干。

7.吃黍饭不要用筷子,食饭必得用匙,筷子是专用于食羹中菜的,不能混用。

中餐基本文化礼仪31.筷子

筷子是中餐最主要的餐具。使用筷子,通常必须成双使用。用筷子取菜、用餐的时候,要注意下面几个“小”问题:

一是不论筷子上是否残留着食物,都不要去舔。用舔过的筷子去夹菜,是不是有点倒人胃口?

二是和人交谈时,要暂时放下筷子,不能一边说话,一边像指挥棒似地舞着筷子。

三是不要把筷子竖插放在食物上面。因为这种插法,只在祭奠死者的时候才用。

四是严格筷子的职能。筷子只是用来夹取食物的。用来剔牙、挠痒或是用来夹取食物之外的东西都是失礼的。

2.勺子

它的主要作用是舀取菜肴、食物。有时,用筷子取食时,也可以用勺子来辅助。尽量不要单用勺子去取菜。用勺子取食物时,不要过满,免得溢出来弄脏餐桌或自己的衣服。在舀取食物后,可以在原处“暂停”片刻,汤汁不会再往下流时,再移回来享用。

暂时不用勺子时,应放在自己的碟子上,不要把它直接放在餐桌上,或是让它在食物中“立正”。用勺子取食物后,要立即食用或放在自己碟子里,不要再把它倒回原处。而如果取用的食物太烫,不可用勺子舀来舀去,也不要用嘴对着吹,可以先放到自己的碗里等凉了再吃。不要把勺子塞到嘴里,或者反复吮吸、舔食。

3.盘子

稍小点的盘子就是碟子,主要用来盛放食物,在使用方面和碗略同。盘子在餐桌上一般要保持原位,而且不要堆放在一起。

需要着重介绍的,是一种用途比较特殊的被称为食碟的盘子。食碟的主要作用,是用来暂放从公用的菜盘里取来享用的菜肴的。用食碟时,一次不要取放过多的菜肴,看起来既繁乱不堪,又像是饿鬼投胎。不要把多种菜肴堆放在一起,弄不好它们会相互“窜味”,不好看,也不好吃。不吃的残渣、骨、刺不要吐在地上、桌上,而应轻轻取放在食碟前端,放的时候不能直接从嘴里吐在食碟上,要用筷子夹放到碟子旁边。如果食碟放满了,可以让服务员换。

4.水杯

水杯主要用来盛放清水、汽水、果汁、可乐等软饮料时使用。不要用它来盛酒,也不要倒扣水杯。另外,喝进嘴里的东西不能再吐回水杯。

5.餐巾

中餐用餐前,比较讲究的话,会为每位用餐者上一块湿毛巾。它只能用来擦手。擦手后,应该放回盘子里,由服务员拿走。有时候,在正式宴会结束前,会再上一块湿毛巾。和前者不同的是,它只能用来擦嘴,却不能擦脸、抹汗。

6.牙签。

第3篇

专家讲解餐桌礼仪———

本报讯 “干杯时如果不方便站起来,也不要用酒杯敲击桌面来代替干杯,因为声音很大的话会影响其他就餐者”,“聚餐时最好不要划拳,也不要吸烟。”昨日上午,由花家怡园饭店服务人员主演的关于文明就餐的小品,在饭店小院里热热闹闹地表演着,礼仪专家李柠女士在一边做着礼仪方面的讲解。这次活动的目的在于倡导文明就餐,礼貌服务。

李柠女士告诉大家,不要认为只有吃西餐时才要注意坐姿,其实吃中餐时也同样讲究落座后要端正,身体不要乱晃或者驼背。不要把筷子翘起来,更不要用筷子指着别人说话。还有,就餐时不宜接听电话和发短信,那是对同餐者的不尊重。来源:竞报

第4篇

摘要:现代社会礼仪无处不在,也正是这些礼仪困扰着我们很多人,餐桌礼仪文化是最重要的非语言文化,也是很重要的社交经验。我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在坚持自己的优秀文化传统的同时,要采用一个客观、宽容、尊重的心态对待异国文化,以便能在跨文化交际中能恰当地、得体地进行交际。

关键词:中西方;餐桌礼仪;比较;差异

中西文化历来是世界文化的两大派系。而饮食文化在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餐桌礼仪文化又是构成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角色。每一个国家,每一个地区的人民都在饮食中自觉不自觉地透露着自身深刻的文化背景。当我们进入21世纪,就要不可避免的参与跨国文化交际,饮食文化正是国际文化交流中非语言交流的重要部分。世界之大,各地文化风俗、人文地理都不相同,而我们通过分析中西方餐桌礼仪文化的差异,能提高外语学习者对西方文化、语言的了解,以便交际。

1、餐桌礼仪方面的差异

座位安排、餐具、进餐方式等都直接反映了当地人的社会生产模式与文化取向。现代社会礼仪无处不在,用餐不单是满足基本生理需要,也是一种社交经验。而中西方在餐桌礼仪方面的要求也有许多差别,同时了解中西方餐桌礼仪能有效避免失礼于人。

1.1就餐气氛的差异

西方人的饮食讲究是一人一份的分餐制。西方人一上餐桌就会静静的享受自己的盘中餐,即使要分享食物,也会用小盘分好,各自食用。进餐时与客人交谈的音量保持对方能听见的程度即可。咀嚼食物时不要说话,即使有人与你讲话也要等咽下食物之后再回答。而中国人则相反,一坐上餐桌,往往会滔滔不绝,互相夹菜,互相劝酒,以显出彼此的热情与关心。这种闹从某种程度上反应了人们内心的愉悦,温馨和睦,一团和气。中国人餐桌上的闹与西方餐桌上的静就从根本上反映出了其文化的差异。

1.2座位排序的差异

中西方人在正式宴会上都讲究座位的安排。在中餐餐桌上常用圆桌,一般情况下,坐北朝南或者正对门厅的座位为上座,两边为偏座。通常是让年长者、位高权重者或主宾坐上座,男女主人或陪客者坐下座,与上座相对,其余客人则按重要程度做偏座。在中国,长期占统治地位的是儒家文化与思想,所以长幼有序,男尊女卑作为了排座的标准。总之,在中国,左为尊,右为次;上为尊,下为次;中为尊,偏为次。而在西方正相反,右为尊,左为次。西方餐桌常用长桌,男女主人分别坐两端,客人位于两旁。以男女主人的右手为上,按男女主宾和一般客人的次序安排座位。在安排上将尊重女性、女士优先作为排座标准。

1.3餐具的差异

西方人用餐习惯使用刀叉,中国人用筷子。这两种不同的餐具不仅带来了进食习惯的差异,还影响了东西方人的生活观念。西方国家由于受狩猎文化的影响,喜欢争强好胜,乐于冒险。在他们看来,食物是人们暴力之下的产物,金属的刀叉代表着一种进攻,一种强硬。同时,西方的分吃折射出西方人的独立,强调个性的尊重与平等。中国是筷子的发源地,其历史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用餐时只有把两根筷子一起配合,才能运用自如,准确无误,这体现了中国文化和谐统一的精神。筷子带来的合餐制,也突出了中国人牢固的家庭观念。在使用餐具时中西都有不同的规范。比如中餐进餐时不能用筷子向人指指点点,更不能把筷子插在米饭中。西餐中使用刀叉时要左手拿叉右手拿刀,进餐中需要放下刀叉时应摆成“八”字型,分别放置在餐盘边上,刀刃朝向自己,表示还要继续用餐。用餐结束后,将叉子背面向上,刀刃与叉子并拢,平行放置于餐盘中。

1.4进餐礼仪的差异

西餐进餐礼仪传达的是一种对‘美’的精神追求,不但要求食物的味美,而且更要享受进餐的过程。不但要衣着整齐,坐姿端正,还应轻言细语,耳边通常还伴随着柔美的音乐。在进餐过程中,人们不允许在喝汤时发出声响,不允许吸烟和劝酒。不能用自己的餐具替他人取菜,不要将盘子里的食物全部切好后再用,不能将骨头或者不吃的食物放在台布上,应该放在盘子的一角。中餐的进餐礼仪体现一个‘让’的精神,入席后所有的人都会等待主人,只有当主人请大家用餐时,才开始动筷子,而主人一般要先给主宾夹菜,请其先用。新菜上来的时候,客人们也会相互夹菜,以示关心。

1.5餐桌上离席的礼仪

西方人用餐的时候基本上都不会开手机,除非有非常重要的事情,而且手机铃声都会很小声,有电话来你要先跟大家说“对不起”然后起身离席出去听电话。用餐结束时,人们首先将腿上的餐巾拿起,随意叠好,再放回餐桌的左侧,然后起身离座。用餐后,须等男、女主人离席后,其他客人才能离开,告别时还要向主人致谢,更为正式的,回家后还可再以电话或致谢卡致谢。吃中餐时,接听电话虽然也是不礼貌的表现,但是中国人对此细节并不太在意,手机响了直接出去接或者就在座位上接。用餐结束后会等主人来宣布结束,感谢宾客们前来用餐。在主人和主宾离开座位后,其它客人才慢慢离开。

2、结论

中西餐桌礼仪文化的不同是中西民族文化差异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全球化及信息交流的加快,中西餐桌礼仪文化将在碰撞中不断融合,在融合中相互补充。我们只有多了解中西方文化,深入去探索文化差异,将二者合理有机的融合,才能真正适应我国当代社会的礼仪文化体系,以及消除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文化障碍而产生的误解,这对我国文化的传播、文明的发展已经国际地位都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玛格丽特·维萨.餐桌礼仪:文明举止的起源、发展与含义[M].刘晓媛,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

第5篇

开始进餐的时候,同样要遵循餐饮礼仪里面的规矩,文明礼仪讲究行为举止都文明,言谈高雅,开始进餐的时候,相互都要客气的提醒客人吃,一起吃等用语,开始用餐可以活跃餐桌的气氛,将生活和中餐礼仪结合.下面就开始讲述开始进餐的文明礼仪需要注意事项。

让长辈先动筷子用餐,或听到长辈说:“大家一块吃吧”,你再动筷,不能抢在长辈的前面。吃饭时,要端起碗,大拇指扣住碗口,食指、中指、无名指扣碗底,手心空着。不端碗伏在桌子上对着碗吃饭,不但吃相不雅,而且压迫胃部,影响消化,夹菜时,应从盘子靠近或面对自己的盘边夹起,不要从盘子中间或靠别人的一边夹起,更不能用筷子在菜盘子里翻来倒去地“寻寻觅觅”,眼睛也不要老盯着菜盘子,一次夹菜也不宜太多。遇到自己爱吃的菜,不可如风卷残云一般地猛吃一气,更不能干脆把盘子端到自己跟前,大吃特吃,要顾及同桌的父母和姐弟。

如果盘中的菜已不多,你又想把它“打扫”干净,应征询一下同桌人的意见,别人都表示不吃了,你才可以把它吃光。要闭嘴咀嚼,细嚼慢咽,这不仅有利于消化,也是餐桌上的礼仪要求。决不能张开大嘴,大块往嘴里塞,狼吞虎咽的,更不能在夹起饭菜时,伸长脖子,张开大嘴,伸着舌头用嘴去接菜;一次不要放入太多的食物进口,不然会给人留下一副馋相和贪婪的印象。用餐的动作要文雅一些。

夹菜时,不要碰到邻座,不要把盘里的菜拨到桌子上,不要把汤泼翻,不要将菜汤滴到桌子上。嘴角沾有饭粒,要用餐纸或餐巾轻轻抹去,不要用舌头去舔。咀嚼饭菜,嘴里不要发出“叭叭”、“呱叽呱叽”的声音。口含食物,最好不要与别人交谈,开玩笑要有节制,以免口中食物喷出来,或者呛入气管,造成危险;确需要与家人谈话时,应轻声细语。吐出的骨头、鱼刺、菜渣,要用筷子或手取接出来,放在自己面前的桌子上,不能直接吐到桌面上或地面上。如果要咳嗽,打喷嚏,要用手或手帕捂住嘴,并把头向后方转。吃饭嚼到沙粒或嗓子里有痰时,要离开餐桌去吐掉。

在吃饭过程中,要尽量自己添饭,并能主动给长辈添饭、夹菜。遇到长辈给自己添饭、夹菜时,要道谢。吃饭时要精神集中,有些小同学在吃饭时看电视或看书报,这是不良的习惯,既不卫生,又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还会损伤视力。

第6篇

座次礼仪:

中国饭桌上的座次是尚左尊东、面朝大门为尊。若是圆桌,则正对大门的为主客,主客左右手边的位置,则以离主客的距离来看,越靠近主客位置越尊,相同距离则左侧尊于右侧。若为八仙桌,如果有正对大门的座位,则正对大门一侧的右位为主客。如果不正对大门,则面东的一侧右席为首席。

如果为大宴,桌与桌间的排列讲究首席居前居中,左边依次2、4、6席,右边为3、5、7席,根据主客身份、地位,亲疏分坐。

如果你是主人,你应该提前到达,然后在靠门位置等待,并为来宾引座。如果你是被邀请者,那么就应该听从东道主安排入座。

一般来说,如果你的老板出席的话,你应该将老板引至主座,请客户最高级别的坐在主座左侧位置。除非这次招待对象的领导级别非常高。

点菜礼仪:

如果时间允许,你应该等大多数客人到齐之后,将菜单供客人传阅,并请他们来点菜。当然,作为公务宴请,你会担心预算的问题,因此,要控制预算,你最重要的是要多做饭前功课,选择合适档次的请客地点是比较重要的,这样客人也能大大领会你的预算。况且一般来说,如果是你来买单,客人也不太好意思点菜,都会让你来作主。如果你的老板也在酒席上,千万不要因为尊重他,或是认为他应酬经验丰富,酒席吃得多,而让他/她来点菜,除非是他/她主动要求。否则,他会觉得不够体面。

如果你是赴宴者,你应该知道,你不该在点菜时太过主动,而是要让主人来点菜。如果对方盛情要求,你可以点一个不太贵、又不是大家忌口的菜。记得征询一下桌上人的意见,特别是问一下有没有哪些是不吃的?或是比较喜欢吃什么?让大家感觉被照顾到了。点菜后,可以请示我点了菜,不知道是否合几位的口味 ,要不要再来点其它的什么等等。

点菜时,一定要心中有数。点菜时,可根据以下三个规则:

1.看人员组成。一般来说,人均一菜是比较通用的规则。如果是男士较多的餐会可适当加量。

2.看菜肴组合。一般来说,一桌菜最好是有荤有素,有冷有热,尽量做到全面。如果桌上男士多,可多点些荤食,如果女士较多,则可多点几道清淡的蔬菜。

3.看宴请的重要程度。若是普通的商务宴请,平均一道菜在50元到80元左右可以接受。如果这次宴请的对象是比较关键人物,那么则要点上几个够份量的菜,例如龙虾、刀鱼、鲥鱼,再要上规格一点,则是鲍鱼、翅粉等。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点菜时不应该问服务员菜肴的价格,或是讨价还价,这样会让你公司在客户面前显得有点小家子气,而且客户也会觉得不自在。

吃菜礼仪:

中国人一般都很讲究吃,同时也很讲究吃相。随着职场礼仪越来越被重视,商务饭桌上的吃和吃相也更加讲究。以下以中餐为例,教你如何在餐桌上有礼有仪,得心应手。

中餐宴席进餐伊始,服务员送上的第一道湿毛巾是擦手的,不要用它去擦脸。上龙虾、鸡、水果时,会送上一只小小水孟,其中飘着拧檬片或玫瑰花瓣,它不是饮料,而是洗手用的。洗手时,可两手轮流沾湿指头,轻轻涮洗,然后用小毛巾擦干。

用餐时要注意文明礼貌。对外宾不要反复劝菜,可向对方介绍中国菜的特点,吃不吃由他。有人喜欢向他人劝菜,甚至为对方夹菜。外宾没这个习惯,你要是一再客气,没准人家会反感:说过不吃了,你非逼什么?依此类推,参加外宾举行的宴会,也不要指望主人会反复给你让菜。你要是等别人给自己布菜,那就只好俄肚子。

客人入席后,不要立即动手取食。而应待主人打招呼,由主人举杯示意开始时,客人才能开始;客人不能抢在主人前面。夹菜要文明,应等菜肴转到自已面前时,再动筷子,不要抢在邻座前面,一次夹菜也不宜过多。要细嚼慢咽,这不仅有利于消化,也是餐桌上的礼仪要求。决不能大块往嘴里塞,狼吞虎咽,这样会给人留下贪婪的印象。不要挑食,不要只盯住自己喜欢的莱吃,或者急忙把喜欢的菜堆在自己的盘子里。

用餐的动作要文雅,夹莱时不要碰到邻座,不要把盘里的菜拨到桌上,不要把汤泼翻。不要发出不必要的声音,如喝汤时咕噜咕噜,吃菜时嘴里叭叭作响,这都是粗俗的表现。不要一边吃东西,一边和人聊天。嘴里的骨头和鱼刺不要吐在桌子上,可用餐巾掩口,用筷子取出来放在碟子里。掉在桌子上的菜,不要再吃。进餐过程中不要玩弄碗筷,或用筷子直向别人。不要用手去嘴里乱抠。用牙签剔牙时,应用手或餐巾掩住嘴。不要让餐具发出任何声响。

用餐结束后,可以用餐巾、餐巾纸或服务员送来的小毛巾擦擦嘴,但不宜擦头颈或胸脯;餐后不要不加控制地打饱嗝或嗳气;在主人还没示意结束时,客人不能先离席。

喝酒礼仪:

俗话说,酒是越喝越厚,但在酒桌上也有很多学问讲究,以下总结了一些酒桌上的你不得不注意的小细节:

1.领导相互喝完才轮到自己敬酒。敬酒一定要站起来,双手举杯。

2.可以多人敬一人,决不可一人敬多人,除非你是领导。

3.自己敬别人,如果不碰杯,自己喝多少可视乎情况而定,比如对方酒量,对方喝酒态度,切不可比对方喝得少,要知道是自己敬人。

4.自己敬别人,如果碰杯,一句,我喝完,你随意,方显大度。

5.记得多给领导或客户添酒,不要瞎给领导代酒,就是要代,也要在领导或客户确实想找人代,还要装作自己是因为想喝酒而不是为了给领导代酒而喝酒。比如领导甲不胜酒力,可以通过旁敲侧击把准备敬领导甲的人拦下。

6.端起酒杯(啤酒杯),右手扼杯,左手垫杯底,记着自己的杯子永远低于别人。自己如果是领导,不要放太低。

7.如果没有特殊人物在场,碰酒最好按时针顺序,不要厚此薄彼。

8.碰杯,敬酒,要有说词。

9.桌面上不谈生意,喝好了,生意也就差不多了,大家心里面了了然,不然人家也不会敞开了跟你喝酒。

10.假如遇到酒不够的情况,酒瓶放在桌子中间,让人自己添。

关于餐桌上的敬酒顺序:

1、主人敬主宾。

2、陪客敬主宾。

3、主宾回敬。

4、陪客互敬。

记住:作客绝不能喧宾夺主乱敬酒,那样是很不礼貌,也是很不尊重主人的。

倒茶礼仪:

这里所说的倒茶学问既适用于客户来公司拜访,同样也适用于商务餐桌。

首先,茶具要清洁。客人进屋后,先让坐,后备茶。冲茶之前,一定要把茶具洗干净,尤其是久置未用的茶具,难免沾上灰尘、污垢,更要细心地用清水洗刷一遍。在冲茶、倒茶之前最好用开水烫一下茶壶、茶杯。这样,既讲究卫生,又显得彬彬有礼。如果不管茶具干净不干净,胡乱给客人倒茶,这是不礼貌的表现。人家一看到茶壶、茶杯上的斑斑污迹就反胃,怎么还愿意喝你的茶呢? 现在一般的公司都是一次性杯子,在倒茶前要注意给一次性杯子套上杯托,以免水热烫手,让客人一时无法端杯喝茶。

其次,茶水要适量。先说茶叶,一般要适当。茶叶不宜过多,也不宜太少。茶叶过多,茶味过浓;茶叶太少,冲出的茶没啥味道。假如客人主动介绍自己喜欢喝浓茶或淡茶的习惯,那就按照客人的口胃把茶冲好。再说倒茶,无论是大杯小杯,都不宜倒得太满,太满了容易溢出,把桌子、凳子、地板弄湿。不小心,还会烫伤自己或客人的手脚,使宾主都很难为情。当然,也不宜倒得太少。倘若茶水只遮过杯底就端给客人,会使人觉得是在装模作样,不是诚心实意。

再次,端茶要得法。按照我国人民的传统习惯,只要两手不残废,都是用双手给客人端茶的。但是,现在有的年青人不懂得这个规矩,用一只手把茶递给客人了事。双手端茶也要很注意,对有杯耳的茶杯,通常是用一只手抓住杯耳,另一只手托住杯底,把茶端给客人。没有杯耳的茶杯倒满茶之后周身滚烫,双手不好接近,有的同志不管三七二十一,用五指捏住杯口边缘就往客人面前送。这种端茶方法虽然可以防止烫伤事故发生,但很不雅观,也不够卫生。

添茶。如果上司和客户的杯子里需要添茶了,你要义不容辞地去做。你可以示意服务生来添茶,或让服务生把茶壶留在餐桌上,由你自己亲自来添则更好,这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好的时候最好的掩饰办法。当然,添茶的时候要先给上司和客户添茶,最后再给自己添。

离席礼仪:

一般酒会和茶会的时间很长,大约都有在两小时以上。也许逛了几圈,认得一些人后,你很快就想离开了。这时候,中途离席的一些技巧,你不能不了解。

常见一场宴会进行得正热烈的时候,因为有人想离开,而引起众人一哄而散的结果,使主办人急得真跳脚。欲避免这种煞风景的后果,当你要中途离开时,千万别和谈话圈里的每一个人一一告别,只要悄悄地和身边的两、三个人打个招呼,然后离去便可。

中途离开酒会现场,一定要向邀请你来的主人说明、致歉,不可一溜烟便不见了。

第7篇

第一,饮食构成不同。

西餐是以肉蛋乳为主,以蔬菜水果和谷类为辅,而中餐则是以谷物、蔬菜为主,以肉蛋乳和水果为辅。因此,西餐无明显的主副食区别,而中餐则主副食界限分明。故中国人吃饭既重视“菜”,也重视“饭”。因这里的“饭”主要是指“主食”,如中餐中的米饭、馒头、花卷、面条、烙饼、包子、饺子、粥及各种面点等谷类、薯类食品。不过,在这类主食中有的是主副食兼顾,如饺子、包子、馅饼等,其味道鲜美,营养全面,食用方便,特别是其中的饺子最受中国人欢迎,可谓是中国的“国食”。

那么,中西方人的饮食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异呢?这要从各民族以何业立国而论。西方许多民族自古以畜牧业立国,饮食自然多肉食。而中国自古以农业立国,故饮食以谷蔬为主。有的人说“西餐讲营养,中餐讲味道”,这是中西餐的最大差别之一。笔者不敢苟同。西餐中的脂肪、蛋白质严重过剩,其弊端显而易见。相反,许多西方学者倒认为中国人的饮食结构是最科学的。至于讲味道,追求美味是人类的共性,西方人也不例外,不然西餐为什么也用香叶、鼠尾草、熏衣草等香料调味呢?只是东西方人的习惯口味不同罢了。

第二,就餐工具不同。

由于饮食构成不同,就餐工具必然有别。中餐用筷子,西餐用刀叉;中餐多用碗,西餐多用盘,等等。这又是为什么呢?试想:面对餐桌上带血筋的大块肉、大块面包,筷子如何有用武之地?而面对盘中的蔬菜段或炒肉丁之类,刀叉又能有何作为?但中国人也不是都不用餐刀,以畜牧业为主的民族,没有餐刀如何对付烤全羊等美食呢?由此可见,就餐工具是由其饮食构成决定的,并无高下之分。

第三,烹调方法、炊灶具有别。

中式菜肴的烹调方法多达50多种,而西餐的常见烹调方法不过十几种,所以中西餐的炊灶具自然也各具特色。

第四,中国自古药食同源,而西餐与西药却从来毫不相干。

笔者认为,这是中西餐的最大文化差别。在中国人看来,几乎所有的食物都可入药;许多药物也是食物,除食用营养功能外,还可用来调理人体的某些不适。我国有关这方面的文献可谓汗牛充栋,民谚中就有许多这方面的文化精华。如中国民谚曰:“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以常见蔬菜萝卜为例,中医数千年实践证明:萝卜有消积滞、化痰热、宽中下气、解毒等功用;而这些症状是人们在冬季最容易染上的不适。上述病症初起者,适当吃些萝卜即可缓解病症。而无此类病症者适当吃些萝卜则可预防上述症状――这就是冬吃萝卜的妙处。说起这类“食补胜药补”、“食疗胜药疗”的话题,中国人大多都明白。但若同普通美国人谈这类话题,他们大概会觉得一头雾水吧。这类养生文化优势无疑也是中餐的最大优势,也是最符合人类新潮流的。

第8篇

余生也晚,未及躬逢老上海滩的西餐风华,法式牛排、俄式罗宋汤,红房子、德大、DD’S等等的衣香鬓影,虽然有些名字依然延续至今,似乎到底风华还是在那个消逝的时空里的。已故的阿娘生前说起年轻时去淮海路吃西餐,脸上的皱纹齐开花:旗袍穿好,小金表戴好,坐黄包车,去吃大餐。就是上世纪50年代,西餐风依然飘香上海滩,阿娘打电话给恋爱中的儿子,“下班叫上女朋友,到红房子吃大餐,我请客。”阿娘称西餐为大餐,言语间满是鸳梦重温之情。即便大餐不过罗宋面包炸猪排,何及大闸蟹八宝鸭,也是过程美妙内容丰美之享受。

到了西餐两个字在吾等面前幽魅迷离时,已是年华又一轮。于是,西餐之类浓情氤氲起芝士的香味,那些在红色年华里小心延续着奶油之细腻的西餐店当然在人们的味蕾和想象间飞出骄傲的眼波。无论喜欢与否,去吃西餐仿佛就是平常日子里“生活在别处”的方式之一,至少心理移情――或者塞纳河畔或者英伦薄暮。吊灯、格子台布、闪亮餐具、镶金边瓷器、新出炉的面包香,即使一片普通的面包,此时此刻亦然皴染神奇之味。也奇怪,如此环境里的人,似乎也自觉减弱了在中餐馆的喧哗,姿态间有意无意地渴望雅致起来。西餐优雅的心理预约真是不容小视。

上世纪80年代初,一班刚进大学的高中同学聚会,地点就选了家乡城中新开的西餐社。走过路过这家西餐社时日良多,白纱遮窗,蒙着里面的对坐相吃者,体面得诱人想象。如今终得入内,色拉猪排红肠面包罗宋汤一一排开,若非白亮亮的瓷盘,明晃晃的刀叉似乎非日常态,到底不过是平常物吧,当然若是上些法式著名菜式,或许还当得起这份郑重其事的想象。可惜那时的西餐社实乃西式饮食家常而已,不是米其林XX星之级别,差强人意地承担着西餐想象和难得的西餐一下,已然提供另外的调子了。

犹记得多年以前,某著名童花头华人在国门刚开的华夏高调推广西式礼仪,持刀拿叉提勺诸如此类地教化着,把个西餐绝然优雅化仪式化象征化。一时间若去吃西餐不免人心惶然,生怕在与刀叉牛排的斗争中,土气四溢,在惟西味为首瞻的气息间做个东方人都要不及格了。其实,后来了解一点,除非某些特别场合,西餐国家里的人吃起西餐来似乎比较随心,以手舔食也非个别,人家就是吃个饭,刀叉服务于食客,吃个自然平常愉快就好。西餐、中食,细品慢嚼,感恩每一份食物于身体的营养,不必预设优雅,从容自来,文化皆于其内。

其实,有些事情细说起来是可笑的,或者说全然不需如此的非平常态。确实,某些事情需要崇高感仪式感,需要郑重其事的用心用力。西餐或者中餐,渊源而成文化长河,凝结成文化符号,甚至象征,非食物仅可诠释。不过,过度隐喻或过度阐释实在也是不必的,有时候,把常态还原为常态是最好的状态。

且喜且吃。不喜不食。

第9篇

关键词:礼仪;跨文化意识;小学英语教学

1礼仪教育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  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序、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重视、开展礼仪教育已成为道德实践的一个重要内容。礼仪教育对培养文明有礼,道德高尚的高素质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英语教学与礼仪文化新的《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外语教学中,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有益于培养世界意识。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在起始阶段应使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及中外文化的异同有粗略的了解,教学中涉及的英语国家文化知识,应与学生身边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并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英语学习的较高阶段,要通过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英语课程标准》规定了英语教学的目标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文化因素教学是英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交际习俗与礼仪如:打招呼,称赞,称谓,访友做客等都是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要适时进行礼仪教育,注重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更好地掌握并准确运用英语语言。

3在英语教学中逐步渗透礼仪文化意识

3.1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中,注重“礼貌原则”。礼貌是礼仪在言语动作上的表现。礼貌既是一种普遍现象,为各社会群体所共有,又是一种个性化的交际原则,受制于不同语言群体的不同文化背景。因此,“礼貌原则”在跨文化交际中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在跨文化交际中,如果说话者与听话者的文化价值观有很大差异,甚至彼此完全不能接受,礼貌的话语可能伤害对方,从而导致交际失败。因此,在成功的跨文化交际中,双文化比双语言更加重要。

3.2在不同的话题学习中比较中英礼仪文化的异同点,渗透礼仪文化意识。学生学习了Family tree以后。了解中英称谓礼仪的差异并能正确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在中国的称谓礼仪中,不能对父母辈直呼姓名,更不能以不礼貌言词代称,要用准确的称呼,如:爸爸,奶奶,叔叔等。而西方人强调人人平等,无论长幼都可直呼其名,以表亲近。现代汉语中的亲属称谓极具有中国特色,这种称谓温暖,亲切,能有效地缩短交际者之间的距离。但如果套用到英语中效果会适得其反。例如在汉语中,出于礼貌,常常用“爷爷、奶奶”来称呼素不相识的年长者,这种称谓能使被称呼者觉得受到尊敬。而在西方礼仪文化中。忌讳“老”字,因为“老”意味着“old,useless”,“年龄大,体衰,失去活力”等,如果直呼其名他们会感到亲切,自然,若被称为“old grandrna”,则会感到反感,更可能恼火。他们不崇尚老,而崇尚的是年轻,活力,权利和能力。可见,一种文化礼仪未必在另一种文化中也适用。  

    在学习Food and drink话题中,学生了解到英语国家的不同的饮食习惯和礼仪,如正规西餐的常规菜序大致分为开胃菜(starter)、汤(soup)、主菜(main course)、甜品(dessert)和饮料(ddnks)等几道菜式。中餐则没有那么复杂,但有丰富的酒文化。英国人就餐时是男士为女士拉开椅子,女士入座后男士才入座;中国是长辈入座后晚辈才入座;中国人用筷子吃,而英国人用刀叉就餐,而且西餐规定不许将胳膊肘放上餐桌,这样是不礼貌的。同时教育学生在就餐时注意餐桌礼仪,如在家里要请长辈先入座,吃东西或喝汤是要小口吞咽,不发出响声,别人给自己添饭菜要说“谢谢”,主动给长辈添饭夹菜,吃完后要说“大家慢慢吃”。在学校就餐时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有序地进入餐厅,坐在指定座位,安静文明进餐,不偏食,不挑食等。这样学生不仅了解了中西餐桌礼仪的异同,又学会了自己该如何注意餐桌礼仪。

    学习Clothes话题时,学生学到了各种颜色,不同服装的英语名称,让学生了解和欣赏服装及颜色搭配的同时进行穿着礼仪教育,如着装整齐,朴素大方,按要求穿规定的校服,不穿奇装异服,不穿背心、拖鞋、裤衩等进教室,课堂上不敞衣和脱鞋,不佩带项链、耳环、戒指或手镯等饰物。按要求修剪头发,做到仪表整洁,服饰自然得体,协调大方。

    在学习Travel和Zoo的内容时,学生掌握了一些公共场所的劝告语:如:Don’t leave litter(不要扔垃圾),Don’t pick the flowers(不要摘花),Don't throw things at theimals(不要向动物扔东西)。然后让学生自己制定一些公共场所如影剧院、图书馆、旅游景点等的一些制度,从而进行公共礼仪教育。如在影剧院不要大呼小叫,不要大吃大喝,演出结束后有秩序地离开,不要推搡;在图书馆、阅览室要注意整洁,保持安静,不乱丢垃圾,爱护公共财产;在旅游景点要爱护旅游观光区的公共建筑、设施、文物古迹等,不要乱写、乱画、乱刻,不要随地吐痰、随地大小便,不要乱扔果皮和杂物而污染环境。

4在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中导入礼仪文化应注意的问题

4.1导入的礼仪文化内容应密切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英语的兴趣。如,对教师、家人、朋友的称呼、招呼和问候,道谢和答谢,赞扬和应答,邀请或参加同学的生日聚会等,这些与学生身边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的内容让学生觉得有亲切感,往往是学生迫切要求了解和掌握的。由于学生可以很快地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些礼仪文化知识,尝到学以致用的甜头,因而还会产生进一步学习英语的兴趣。

第10篇

【关键词】礼仪;中日;对比;传承

中图分类号:K8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6-004-02

一、见面礼仪

在日常交往中,见面礼仪是一种非常基础且重要的交际礼仪,它决定了我们给别人留下的第一印象好坏,在中国和日本都是如此。中国的见面礼可分为握手礼、鞠躬礼和致意。在现代中国,握手礼是最为常用的见面礼仪。握手是一种沟通思想、交流感情、增进友谊的重要方式。与他人握手时,目光注视对方,微笑致意,不可心不在焉,左顾右盼。而日本人见面惯用鞠躬礼,并且对鞠躬时弯腰的幅度有十分严格的规定,弯腰鞠躬的程度不同,其所表示的含义也不尽相同。鞠躬礼其实是起源于中国古代一种称作“鞠祭”的祭天仪式,在祭祀时将作为祭品的动物整体弯蜷成圆的鞠躬形,以此表达祭祀者的恭敬与虔诚,鞠躬礼就是从中演变而来的。人们用鞠躬礼表达对他人的尊重与自身的谦恭。在现代生活中,中国的民众仅在较为正式的场合或是红白喜事行礼时才行鞠躬礼,而在日本,鞠躬礼却是民众们与人交往普遍采用的见面礼仪,发源于我们自己的土地上的礼仪却从人们的生活中渐渐淡出,这是为什么呢?这就涉及到礼仪传承的问题了,虽然鞠躬礼源自我国,但我国却没有像日本那样将这个礼仪传承下来,究其原因有两个,一是鞠躬礼过于繁琐,逢人便鞠躬费时费力;二是经过长期的社会动荡,很多礼仪已经从现代生活中渐行渐远了。在中国近现代的一系列革命与运动中,中国的传统礼教思想遭到了无数的抨击与颠覆性的,而体现着这些礼教思想的礼仪形式也被全面否定了,特别是现代的革命与运动中所宣扬的人民当家做主人,要挺直了腰板儿做人,不再对封建势力抑或是外国列强卑躬屈膝的思想,更是严重阻碍了鞠躬礼的传承。好在随着社会物质条件的极大丰富和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传统礼仪又逐渐回归到我们的生活中来,但这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由于礼仪是具有全民性的行为,所以如果大家都这样做而你不这样做,或是大家都不这样做而只有你这样做的时候,才会特别明显的感受到某一礼仪行为给自己带来的影响。这一点,我在本科攻读日语专业的时候就深有感触,要学好一门语言,就应该了解其语言国的文化,所以当时我所在的学校日语系规定所有学生在平时授课期间无论在任何地方遇到本系的老师都必须向老师行鞠躬礼,很多同学在刚开始都非常不习惯,觉得这样做即辛苦又很别扭,感觉自己姿态很低,特别是在公共场合遇到老师向老师鞠躬时,与周围的环境显得格格不入。可是当周围的同学都在这样做,并且在鞠躬时老师看到也会向我们回礼致意的时候,便渐渐的感受到了这种礼仪给人带来的尊敬他人并受到他人尊敬的感受,从而接受了它。而当一种礼仪行为慢慢形成习惯的时候,我们便又会对它变得无意识,比如到后来我们几乎形成了见到老师就行鞠躬礼的习惯,即使不是日语系的老师,我们也会行礼。因此,日语系的学生被全校公认为是最有礼貌最懂礼仪的学生。可是其他不行鞠躬礼的学生就没有礼貌不懂礼仪吗?显然不是。我相信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把关于礼仪的标尺,鞠躬礼在中国现代生活中并不是没有,只是不那么常用了,就是因为它的繁琐,它的低姿态。而当某一些人不介意它的繁琐不耻于它的低姿态时,被行礼的人,便会很自然地觉得眼前这个正在向他行鞠躬礼的人相比其他人更有礼貌。鞠躬礼是我们国家自己的礼仪行为,难道我们不该好好地将其传承下去吗?我想每一个人的答案都应该是肯定的,我们应该传承它,不让它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消失,不要让我们的后代仅能在斑驳的墙画古书中看到它读到它,仅仅知道它的名字却不知它从何而来,又该如何实践,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体现之一,每一个炎黄子孙都有责任保护它,延续它的生命。

二、饮食礼仪

饮食礼仪是各民族礼仪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饮食礼仪,由于地域辽阔,礼仪形式繁多且各不相同,但大部分还是通用的。在中国,饮食礼仪从用筷、持碗到餐桌礼仪,再到座位安排,涉及到关于饮食的方方面面,在日本也是一样,由于日本的饮食习惯及礼仪继承了中国传统,比如筷子就是从中国传入日本的,所以在很多方面上,两者有着很多相通相似之处,这里就不赘言。我主要将两国饮食礼仪中差异较大的方面做一个简要对比。

无论是传统的还是现当代的日式食物都是分装在几个小碟子里的,在吃的时候要按顺序吃每道菜肴,而不是集中吃光同一道菜肴。而现代的中餐食物都是不分装的,大家吃的时候也不需要按顺序进食,想吃哪一道就吃哪道。但据史料及一些我们日常可见的影视资料,在古代中国,食物也是分装在小碟子里的,每个人面前几个小碟子,各自吃自己的食物,不与他人分食。日本人在用餐之前和之后都要高声表达两种感受,在用餐之前要说“いただきます!”(我要开始用餐了);在用完餐后要说“ご驰走さま”(谢谢您的款待),就像我们喝酒前会说的“干杯”一样,而中国人没有这样的习惯。在进食方面,中国与日本的礼仪大同小异,用筷方面的禁忌相通相近,进食时都要求咀嚼食物不发出声音,因为吃饭时发出声音被认为是没有教养的行为,但唯独对于面的吃法,日本人的习惯可谓是与世界上很多其他的国家都是大相径庭的。在日本,吃拉面发出声响不仅不忌讳反而受到欢迎,因为这是他们对荞麦面的标准吃法。吃面时,日本人直接从汤碗里把面吸啜入口,并会发出响声,他们以这样的行为表示面食很美味,同时也是对厨师表示赞赏的一种方式。这样的方式我不去评论它好还是不好,毕竟每个国家在文化和礼仪方面都存有差异,但我认为礼仪不仅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也是人际交往中向他人示以尊重、友好的途径,就像日本的人们吃拉面时发出声响不是因为不懂礼仪,正是因为懂得礼仪,怀着尊重他人劳动的心情才故意为之的。如果身在异乡,就讲求一个入乡随俗,一个日本人如果身处中国,吃面最好还是不要发出声音,而中国人去到了日本,也最好在吃面时发出声响。尊重别国的礼仪,就是表现自身礼仪最好的方式。另外中日两方饮食礼仪中还存在差异的一点是,受到别人款待时,中国人一般要稍微剩下一点饭菜,一方面表达“我吃饱了”的意思,一方面表示“饭菜丰盛”,主人“招待周到”,主人这一方也可以讨个“有馀”的彩头;但是如果在日本,客人剩下饭菜则是“这个不好吃”、“我不喜欢吃这个”的意思,因为日本人讲求适度原则,以“吃净”为礼。在日本,有“一颗饭粒上有七个神明”之说,浪费不但是对神明的亵渎,也是对食物的生产者和制作者所付出的劳动的不尊重。在这一点上我是非常赞成日本的做法的,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如果人人都为了面子为了讨个好兆头而故意剩下饭菜,那到底要浪费掉多少粮食?之前电视上常播出一则公益广告,内容讲的是一个小孩对着一桌子丰盛的菜肴说:“我不喜欢这些菜我要吃其他的”,溺爱孩子的爸爸立即喊来服务员另点其他菜。我想这样的现象在如今的中国还是很普遍的,可是这样做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呢?据统计,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00亿。我们是不是应该为这个巨大的数字感到羞愧呢?即使现在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大家都拥有了能力与资本去浪费,但富裕靠的是努力,而礼仪靠的是选择,我们选择做对的事,就会对自己带来好的影响,反之亦然。我们选择珍惜粮食而不是浪费,就是在给自己和后代创造一个更好的未来。

三、礼貌用语

关于礼貌用语,我对一位授课老师的一句话印象非常深刻,当时那位老师说“我发现有的外国留学生非常没有礼貌,可是他却说他原本很有礼貌,是来了中国之后‘入乡随俗’了才变得没有礼貌的”。这句话引起了我的深思,通过仔细观察,我发现中国人可以一天不说“你好”、“请”、“谢谢”这些为数不多的礼貌用语中的任何一句而活得好好的。而日本人从早晨起床开始,就开始说礼貌用语,从出门上班前要和家人说的“行ってきます”(我走啦),来到办公室和同事打声招呼说的“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你早),到进门前要先说的“お邪魔します”或“失礼します”(对不起,打搅了),吃饭动筷前要说:“いただきます”(我开吃啦),吃完了要说的:“ご驰走さま”(我吃好了,谢谢),拜访结束离开时要对主人说:“お邪魔いたしました、これで失礼いたします”(耽误了您的时间了,对不起,我告辞了),下班要先行离开时要对同事们说:“お先に失礼します”(我先走了),“お疲れでした”(您也辛苦了),再到回到家要喊的一声“ただいま”(我回来了)。一整天下来,日本人至少要说10句以上的礼貌语,这还不包括其语言本身的“尊敬语”、“谦让语”、“丁宁语”,也不包括时时挂在嘴边的“谢谢”(ありがとございます)、“对不起”(すみません)。尤其是这个“すみません”,日本人一天说上数十几次甚至几十次也不鲜见。“すみません”本来的意思是表示歉意,但也有因为麻烦了别人帮忙而感到内疚和感激的意思,属于“万能语”。

说这些不麻烦吗?麻烦,那为什么还要这么不辞辛苦的说呢?我想,这都是出于一颗为他人着想的心,出门时告诉家人我走了,回家时说我回来了,安的是家人为你担忧的心,离开时对主人说“耽误您时间了,我先告辞了”是感谢主人招待的心,下班对同事们说“您工作辛苦了”是相互体谅工作辛苦的心,随时挂在嘴边的谢谢和对不起,是懂得感恩与自省的心。我们中国人不是没有这些心,也不是说不出这些话,是我们对自己的要求还不够高,繁重的工作负担与琐碎的生活小事令我们无暇顾及所谓的礼仪,使我们在无意间健忘了我们中国“礼仪之邦”的老字号,是我们还不够努力,做得不够。懂得时刻表达对他人的尊敬,感激和歉意,才能使得整个社会人们的沟通更加融洽。

综上所述,我认为国人应该对外国的礼仪传统持客观、正确的态度,特别是在中日关系日趋紧张的今天,对于日本礼仪传统中那些优秀的可取的部分,我们应该学习吸收,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把我们曾经忘记的,被别人学走的东西,重新捡起来。而像我一样的在校学生,更应自觉肩负起维护社会礼仪秩序的责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让周围的民众,让外国友人,让全世界看看我们中国青年人的态度。

参考文献:

[1]李荣建,宋和平.现代社交礼仪[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2]韩立红.日文章化概论[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第11篇

不要斤斤计较那些卡路里了,夏天还没真正到来,清凉秀身段还有一段时间,还是让我们尽情享受一下美食的快乐吧!

虽然美女们往往因为KEEPFIT而放弃冰淇淋,但谁又真正拒绝得了美食的诱惑?香气扑鼻的栗子蛋糕,浓醇得连舌头都要掉出来的大闸蟹,清爽怡人的水果特饮……每一样,都能成为女孩子与体重斗争的大敌。

不要斤斤计较那些卡路里了,反正夏天还没真正到来,清凉秀身段还有一段时间,还是让我们来尽情享受一下美食的快乐吧,以下这些网站,都是你不可不去访问的重点地带。

大众点评网

省略

推荐理由:想知道本地或异地哪个餐馆最有特色,或是最近哪样菜最热,那么不可不去大众点评网,它号称是中国最大的城市消费指南网站。基本上,你想到中国城市的任何一个稍有规模的餐馆吃饭,都可以靠它帮忙。全面的搜索方式非常有用,还有详细的餐馆地图供你参考,让你不费吹灰主力气,成为朋友圈里闻名的美食家!

推荐星级:

类似点击

A:学烧菜网

省略

推荐理由:如果你是一位从未下过厨房的时尚女子,某天突发奇想要洗手做羹汤本与你亲爱的那一位,学烧菜网一定值得你去看看。这个网站为你提供精彩的食谱菜谱大全、全面的菜谱图片、专业的做菜教程以及烧菜视频让你轻松学会烧菜。最重要的是,里面还提供各种环球美食的图片菜谱,让你也可以瞬间变身国际大厨了。

推荐星级:

B:依秀女性网

省略/convenance/List

推荐理由:想在用餐时仪态百分百优雅,懂如何品红酒、使用餐巾,吃韩国料理时用正确的手拿烤肉,品日本茶道时发出内行评品声音?到依秀女性网之用餐礼仪频道看看吧。里面不仅包括中餐礼仪,西餐礼仪写得也很详细周全、很多文章都配有详尽的图解。

推荐星级:

甜点诱惑

省略

美女菁菁的西点BLOG,所学所做的都是她自创和拿手的精美西点,还配有精致美丽的图画。

卡路里控制器

省略

没错,这是FANCL的网站,但里面的体重管理栏目非常有用,它可以帮你算出你每日所需的卡路里。

美女私房菜

第12篇

秦汉时期民间一天吃两顿饭,“朝食”为主餐

从史料所记和考古发现来看,在原始时期并无“一日三餐”概念,而是“饥则求食,饱则弃余”。“定时吃饭”是人们饮食文明进步的标志,中国最晚在上古商代时已形成了“定时吃饭”的习俗。

先秦时期,寻常人家都是一天吃两顿饭,即所谓“两餐制”。这两顿饭可以看成是“早饭”和“晚饭”,但古人不这么叫,而是把一天中的第一顿饭叫“朝食”,称为“饔”;把一天中的第二顿饭亦即最后一顿饭叫“ 食”,称为“飧”。这也就是朱熹《集注》中所说的“朝曰饔,夕曰飧”。

这两顿饭一般在什么时间开始吃?如同作息制度一样,古人就餐时间也是根据太阳的出没而定的。古人将一天的时辰划为12个时段,太阳刚出来时,叫“日出”,但古人第一顿饭一般是在接下来一个时段才开始吃。其时已日上三竿,因为大家都在这个时候吃第一顿饭,古人干脆称此时段为“食时”。

一天中的这“两餐”哪一顿算主餐?古人称主餐为“大食”,此外就是“小食”,这在上古商代时已分得很清楚,从殷墟甲骨卜辞中便发现了相关的记载。在“两餐制”中,朝食是最重要的主餐。现代人说早上要吃好,古人则认为早餐不仅要吃好,更要吃饱。

朝食质量也是最好的,饭都是现做的熟食,古人之所以称朝食为“饔”就是这个原因。第二顿饭“ 食”则大多比较简单,往往吃朝食剩下的食物,故称“飧”。

战国时期贵族多了夜餐,实行一日“三餐制”

那么,一日“三餐制”出现于何时?其实,在流行“两餐制”的先秦时期,已有人一天吃三顿饭。《庄子・内篇》有“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的说法,意思是去郊外游玩,带足三顿饭,来回肚子都是饱的。如果当时没有一天吃三顿饭的现象,庄子是不可能这么写的。

但当时的“三餐制”并不适用于普通人,有相当社会地位、家庭条件优越的贵族、富人才会一天吃三顿饭。

《战国策・齐策四》“管燕得罪齐王”条称:“士三食不得餍,而君鹅鹜有余食。”意思是读书人一天三顿饭都吃不饱,你的鹅、鸭却吃不了。这说明当时已存在一天吃三顿饭的现象,同时也印证了普通人家并无“三餐制”。

实际上,此时的一日三餐只是一日两餐的补充,其中的第三顿饭有点“夜餐”的味道。当时在贵族中间吃夜餐并不新鲜,在《晏子春秋・内篇杂上》中,就有齐景公深夜将宴席搬到晏子家的记载。

从根本上说,“三餐制”是特权阶层的饮食制度,最早是周王的专利。周王的日常饮食除了朝食外,就是“燕食”,燕食分别在日中(中午12时)或日夕(下午3时至5时)。如果在中午吃饭,从时间概念上说,与现代的午饭并无区别,但如果从食物的内容和时人重视程度上讲,则完全不是一回事。

秦汉时期,普通人或是级别较低官员多为“两餐制”,但在贵族中间已普遍实行“三餐制”。当年淮南王刘长谋反获罪,汉文帝刘恒便特批他仍可享受诸侯王的生活待遇,允许一天吃三顿饭,此即《汉书・淮南厉王刘长传》里所说的“皆日三食,给薪菜盐炊食器席蓐”,此外每天还供应刘长5斤肉、2斗酒。

隋唐时期“午饭”成为“一日三餐”中的主餐

“一日三餐”的饮食风俗始于魏晋以后,但真正普及则在隋唐时期。其时民间基本一天都吃三顿饭,与现代概念上的“三餐制”几无区别。其标志是,“中餐”“午饭”这类词汇开始流行,并大量出现在当时文人的诗文中。中餐即中间那顿饭,贾岛《送贞空二上人》诗中便有“中餐”:“林下中餐后,天涯欲去时”;白居易的《咏闲》诗中则有“午饭”:“朝眠因客起,午饭伴僧斋”。

中餐、午饭都是“中饭”的意思,因处于早、晚两顿饭中间,又在日中时分吃,故名。中餐为“中食”“昼食”,与先秦时期中午时分享用的“燕食”在用餐时间上是相同的,但两者的重要性不能相提并论。唐时的中餐已成为三餐中的主餐,秦汉及以前,人们一天最重要的一顿饭“朝食”已退居次位。

需要说明的是,“三餐制”在唐时已很普及,但是“两餐制”并未因此消失,有的地方一天吃三顿饭,有的地方一天吃两顿饭,到清末,乃至今天都这样。

古代帝王实行一日“四餐制”

一天吃几顿饭,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物质条件和社会行为的制约。除了“两餐制”和“三餐制”,古时还有“一餐制”和“四餐制”“五餐制”。很显然,一天只吃一顿饭的,当是穷人无奈的选择,而一天吃四顿饭就不是一般人能享用的了。

“四餐制”在古代属于“帝王餐”,汉朝时被制度化。中国古代饮食制度带有明显的等级色彩和礼仪特征,贵为天子的皇帝饮食安排自然要与众不同,以“别尊卑”。帝王为什么一天要吃四顿饭?汉班固《白虎通・礼乐》“右论降神之乐”条是这样解释的:“王者之所以日四食何?明有四方之物,食四时之功也。”原来,帝王每天吃四顿饭是借“四方”“四时”之数字概念,有迷信色彩。

“四餐制”怎么个吃法?分别在天刚亮的“平旦”时吃一顿,叫“旦食”;中午“日中”时吃第二顿,叫“昼食”;下午晡时再吃一顿,称为“夕食”;最后一顿在太阳落山以后的“日暮”时进行,称为“暮食”。

古人认为,这四个时间点分别是 “少阳”“太阳”“少阴”“太阴”的起始点,此时就餐最为吉祥、适宜。

“四餐制”在汉代被严格执行,即使帝王死后,祭祀时也要“日上四食”。但“四餐制”也并非一成不变,在特殊时候要“减餐”。比如国家遭遇严重的天灾人祸时,皇帝就得减少饮食量和次数,以此自我惩罚,响应上苍给人间的警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