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21 16:59:2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适合教育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论文关键词:古建园林赏析,素质课,教学改革
高等教育越来越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素质课程的建设是普遍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素质和人文素养;提升大学生人文精神、人文素质的重要手段。针对高校开设艺术类素质课,是在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手段,艺术类素质课可以使学生健身娱人、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挖掘想象力、开拓形象思维、、增强创造力,同时也是当今高校教育发展方向。艺术教育对人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古建园林欣赏作为一门精神产品的艺术类素质课,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领略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和西方古典园林艺术的审美活动。课程主要是从传统建筑园林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力求深入浅出,以提高大学生艺术情操等综合素质为目的,从旅游鉴赏的角度阐述了中西方古典建筑、城市、园林艺术的产生和发展,从文化渊源、典型案例、历史典故中,提供给学生可以实际应用的可操作性的并带有趣味性艺术知识和精神粮食[1]。古建园林赏析课程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艺术类素质课,针对大学素质课教学的现状,怎样提高这种课程的教学质量是值得我们一起探讨的。下面多年的素质课教学实践出发,从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讨论艺术类素质课程的教学。
1 艺术类素质课程的重要性
1.1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与审美素质
由于中国高校艺术教育相对滞后,大学生在艺术上的文化品位不够浑厚可能导致心理上的不健全,对真、善、美的认识理解出现了偏差。大学生作为高层次的“文化型,创新型人才”应该有更高的审美修养教育论文,特别是气质、情感、涵养、风度、形貌、言谈举止等各个方面都应更加得体。艺术类素质课程的开设是提高大学生审美素质的重要途径,如古建园林赏析课程,是一门具有景观鉴赏价值和体验自然真谛的综合艺术。课程介绍中西方古典园林艺术的发展、演变、特征、美学思想,配制大量鉴赏价值较高的经典案例。
1.2培养学生艺术鉴赏能力与创新能力
教育家早已意识到教育需要多一点引导、激励及自我潜能研发,少一点死记硬背的机械记忆期刊网。而约翰·海瑞思曾说:“真正的教育就是发现,而真正的教师是勘探者。”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要相互理解、相互促进。所以艺术类课程的开设是培养学生艺术鉴赏能力与创新能力的重要措施,清华大学早就实行了“大学生艺术素质必备”,其中一个环节就是没有艺术选修课学分的学生不允许毕业,艺术对人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教育和培养,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最高境界,越来越成为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园林赏析本身就是对东西方艺术的一种鉴赏,而经典园林却是设计者创新能力的体现。
2 素质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综合素质课是大学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素质教育是指遵循教育的一般规律,以学生的素质全面、和谐、充分发展为目的,按照因材和因需培养的原则,以理论联系实际为基本方法,能够反映自身专业特色的多种科学的教育。近些年,大学课堂素质课的规模不断壮大,质量不断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对各类知识的需求,但同时其仍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去探讨。
2.1 素质课程选择受到限制
综合素质课,顾名思义其价值在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尽可能地塑造相对完善的个体。学校应在综合素质课选修过程中的科学性、计划性问题上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避免“盲目放羊”状况的出现。在功利化的教育背景下,有些教师为了生计去挣“工分”而拣轻避重讲求“效益” 变得更加现实, ,而许多大学生也不是认真规划、合理选择素质课,或者是学校素质课本身就少,学生没有选择余地,导致学生如何拿够规定的学分,如何能轻松拿到学分,怎样不去上课也可以拿到学分还能取得好成绩成为他们追逐和选课的依据。所以像电影欣赏、音乐欣赏就成了学生素质课的首选,而有些真正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课程却无人问津。
2.2课堂教学质量较差
“只有不合格的老师,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少部分老师对待素质课的敷衍态度对课堂来说是个致命的伤害。据调查,高校有部分教师没有经过系统教育课程的学习,有些教师可能专业学术能力强却没有良好的表达能力,讲课沉闷无趣引不起学生的兴趣;有些教师可能在讲课内容把握上没有抓住重点热点,或者所讲内容太专业化,其所讲并非学生所想听或者能听懂的。当然也不排除有些课堂是学生自身原因,无论教师讲得多么生动也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种种情况势必造成师生双方配合不够默契。
3 提高素质课教学质量的方法
针对高校素质课教学现状,以古建园林赏析素质课的教学实践出发,本人从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研究入手教育论文,为提高大学素质课程的教学的质量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3.1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进
教学方法的改进是提高素质课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古建园林赏析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学科,教学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提高综合文化素质。上课时如果像针对专业学生一样讲解就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采用理论与经典案例相结合教学方法让学生轻松掌握。如“挖湖堆山”“一池三山”的造园手法以四大名园之一皇家园林颐和园为案例,而讲到“欲扬先抑”“开门见山”的艺术法则却用私家园林代表拙政园为案例来分析,用高清图片说明,同学们的记忆深刻,比纯粹理论授课的效果显著。针对古建园林赏析课还可以采用“直观法”教学,把学生带到城市公园实地上课,把公园当作教室,另外“互动式”教学在素质课也应该经常使用,由于素质课多为外专业教师上课,相互交流较少而经常出现老师唱独角戏的情况。要让学生搜集阅读一定量的信息、参加些社会实践活动、搞一些调查研究、写一些小论文等等,来锻炼学生观察、认识社会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教学手段的多样可提高艺术类素质课教学效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上课一定要能吸引学生的眼神,教学手段单一很容易使学生审美疲劳,多媒体教学以其直观、形象、生动的特点为课堂教学增添了生机和活力,各种媒体的组合应用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多媒体在教学上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古建园林赏析课程知识丰富,如果单凭课堂的泛泛讲授,学生对课堂知识理解,很难使学生对园林艺术的精华产生深刻的认识,上课时除了用大量经典的图片,还可以用高清的视频图像来辅助教学。传统的教学手段,往往不能胜任对各种多媒体资料的快速传递,而基于网络平台的教学会较轻松地解决这一问题。网络上关于古建园林的知识很多,因此改变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手段,积极推广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师生双向互动的教学模式,教育应该注重学生个体的体验、反思,批判、追问意识以及相应多种能力的养成期刊网。因此,教师要给学生提出一定的问题来思考,思考要与社会人生联系起来,而且要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解决思路和办法,之后还要进行交流。总之多种教学手段的应用是提高艺术类素质课的教学效果的保障。
3.2引导学生科学地选修素质课,加强素质课课程建设管理
艺术类素质课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自身的品味和趣味,同样也可强化其专业及未来职业的针对性教育论文,在课程学习态度上要努力让学生树立这样的理念,认真对待各门课程不仅是对自己负责的表现,更是对国家、社会提高人的素质、培养高素质公民的教育理念的积极回应,从而使其在心理上塑造一种积极的印象。学校应该尽量多开设门类齐全的素质课,在学科专业上加以限制,让学生每学期都有较大的选择范围,既能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完善其知识结构,又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2]。
加强综合素质课课程建设,切实满足师生综合素质课课程建设的需要。加强教师队伍、教材、教学资源及图书资料等方面的建设。重点扶植、建设一些具有代表现的课程。把地方文化教育和宏阔的视野相结合,这样的教学要求必须是动态的校本课程开发、校本教材编写和教师校本教育的教学状态并形成互动,构成合力,建构良好文化素质课建设理念和机制。每门课程应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攀登到所学学科的高峰。因此,最好的教材就是要使学生以最短的路径到达学科学科前沿。若没有适当的教材可以选用,学校应当考虑编写适合素质课教学要求的特色教材。课程教学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而不是一个自我封闭的系统。学校要加强素质课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教学管理引导教师采取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参与式教学、实例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真正做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真正实现素质课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托.园林艺术[M],山西教育出版社,2008
[2]苏志翠.大学生选修综合素质课中的问题、原因和建议[J],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39
特殊教育安置体系资源体系科研体系社会服务体系特殊教育是衡量一个国家政治、教育、文化、经济、科技、卫生保健、社会保障和福利等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国家文明程度的窗口,这意味着特殊教育的发展需要社会的合力。自1988年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成立以来,我国特殊教育一直在教育部和残疾人联合会管理下并行发展。近年来,教育部门与残联部门、特殊教育高等院校与初等学校以及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统合发展的合力初现端倪。以下对我国特殊教育发展方向进行探索,并提出特殊教育安置体系、资源体系、科研体系和社会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路。
一、完善教育安置体系,补偿特殊需要儿童认知缺陷
由于各级各类残疾的影响,特殊需要儿童在身心上无法按照正常的规律进行发展,更无法自然地获得各种认知经验,因此越早对特殊需要儿童进行干预,就越有利于特殊需要儿童经验的获得和认知的发展,早期干预和早期教育对特殊需要儿童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特殊需要儿童认知缺陷的补偿,不仅需要具体的补偿训练,更需要从宏观的角度作出合理的教育安置。目前,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尚停留在为学龄期特殊需要儿童提供集中教育的单一培养模式,这将使特殊需要儿童在学龄前期错失补偿认知缺陷的机会,也使成年特殊需要人士在学业结束后,继续为社会认知的不足所困扰,造成生活和工作的诸多困难。因此,完善我国教育安置体系成为特殊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1.早期干预学龄前特殊需要儿童,建立早期教育体系
在我国,特殊教育学校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对特殊需要儿童的学校教育,尚未延伸至对学龄前特殊需要儿童的干预与教育。这不仅受制于特殊教育学校的发展程度,也受制于我国教育体系的发展现状。
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是特殊教育学校的责任,而学龄前特殊需要儿童的教育是特殊教育学校目前尚未开展的工作。这需要民政和卫生部门联合对各社区新生儿进行筛查,确诊残疾后,由特殊需要儿童家长向残联部门提出教育需求,再经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协调,转介到特殊教育学校或专业康复机构进行康复训练,最终由民政部门、卫生部门、教育部门和残联部门组成评估小组,对早期干预与教育的绩效进行评估,从而形成早期教育体系。
2.巡回辅导学龄期特殊需要儿童,建立融合教育体系
目前,我国学龄期特殊需要儿童的教育安置主要集中在特殊教育学校,这不仅制约了特殊需要儿童与主流社会的融合,也限制了特殊教育学校与普通教育的交流合作。因此,我国特殊需要儿童的教育安置体系应作出适当的调整以满足学龄期特殊需要儿童的教育需求。市级残联部门、卫生部门、教育部门和民政等部门需要联合成立“融合教育指导小组”和“融合教育督查小组”,从行政上建立对学龄期特殊需要儿童进行入学评估、安置、教育、督导和绩效评估的的融合教育体系,即通过义务教育安置评估,将学龄期特殊需要儿童按照受教育能力的程度分别安置于普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和专业康复机构进行适合其本身发展的教育或康复训练。
同时普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和专业康复机构应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在普通学校和特殊教育学校就读的特殊需要儿童可以到专业康复机构进行身体机能的康复。另外,经过学习或训练后,受教育能力有所变化的特殊需要儿童可以重新得到安置,从而实现在最少受限制环境中学习或训练。
融合教育体系中,特殊教育学校担负重要的作用。其一,为就读于普通学校和专业康复机构的特殊需要儿童提供手语、语训、盲文、定向行走、视功能训练和感觉统合训练等专业课教学。其二,对就读于普通学校和专业康复机构的特殊需要儿童进行巡回辅导,指导特殊需要儿童学习和交往,同时指导普通学校的老师和专业康复机构的工作人员如何教育特殊需要儿童。
3.终身支持成年特殊需要人士,建立终身教育体系
成年特殊需要人士因其视觉、听觉或智力等方面的障碍,在社会认知上处于弱势地位,生活和工作中常常遇到各种困难。建立成年特殊需要人士终身教育体系,是帮助他们正常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重要保障。
终身教育体系可以支持成年特殊需要人士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向残联部门提出申请,残联部门则依据其需求的性质转介到相应的机构,同时与财政、人事、教育和民政等部门联合成立终身教育督查组,对教育部门继续教育机构、企业联盟培训机构、残疾人成功者联盟培训机构、职业技能培训联盟和专业康复训练机构等支持单位进行督导与评估,以保证该体系的有效运行。与此同时,残联部门还依托各支持单位积极为成年特殊需要人士提供各种类型和内容的继续教育,成年特殊需要人士有义务接受终身教育。
为了保证成年特殊需要人士提出的需求得到充分的满足,以及残联部门提供的继续教育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成年特殊需要人士终身教育体系中支持单位的选择和建设十分重要。除了教育部门提供文化上的提升,专业康复训练机构提供机能上的康复外,还需要企业联盟和职业技能培训联盟对成年特殊需要人士进行企业文化和职业技能的培训,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胜任自己的工作。此外,还需要成年特殊需要人士群体中的成功者为其提供培训,以保证终身教育体系更具认同性和榜样性。
二、开发教育资源,建立教育资源体系
教育资源是实施融合教育的基本保障,是补偿其认知缺陷的有效手段,同时建立教育资源软件体系和硬件体系,才能有效地构建开发教育资源的运作机制。因此,开发与建设区域性和全国性教育资源体系将成为我国特殊教育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方向。
1.依托行政力量,建立教育资源软件体系
特殊需要儿童教育资源的开发,首先要解决如何开发的问题。单凭特殊教育学校的人力物力,只能开发教学性质的资源。要想开发适合融合教育的资源体系,就必须首先依托行政力量,建立教育资源软件体系。
教育资源要达到补偿特殊需要儿童认知缺陷的目的,就必须包括多角度全方位的资源系统,这就需要市政部门协调教育部门、民政部门、残联部门、文化部门和旅游等部门的力量,联合成立资源开发组,整合开发教学、生活、辅具、文化和旅游等方面的资源,创造特殊需要儿童平等认知社会的资源环境。
2.借助软件体系,建立教育资源硬件体系
特殊需要儿童教育资源的开发,还要解决开发什么的问题。教育资源硬件体系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它不仅包括基本的教育安置,而且包括安置后教学实施、教学设备、教育仪器和教学用具等教育资源的开发,还包括助视辅具、助学辅具、生活辅具和工作辅具等辅具资源的开发以及体育场馆、学习场馆、康复场馆和运动场馆等社会资源的开发。
良好的软件体系,是建立教育资源硬件体系的基础。教育资源硬件体系的建立,需要以市政部门协调残联、民政、教育、文化和旅游等部门联合成立的资源开发组为平台,整合开发各类资源,以满足特殊需要儿童认知补偿的各种需求。
三、研究特殊需要儿童认知特征,建立视障科研体系
各级各类障碍给特殊需要儿童造成的最大影响是认知的缺陷,但也形成他们特殊的认知方式,例如盲生以听觉、运动觉和触摸觉等感觉通道进行认知。为了更好地提高特殊需要儿童认知的能力,特殊教育学校科研首先应该从特殊需要儿童认知特征进行研究,然后根据研究结果开展学科教学,从而建立有效的视障科研体系。因此,建立多模式的校际联合科研体系也将成为我国特殊教育发展的新方向。
1.联合高等师范院校,开展特殊需要儿童认知研究
通过对近五年教育类期刊特殊教育论文的检索,分析其涉及的研究方法和研究领域等情况发现,特殊教育所做研究主要集中在特殊需要儿童教育基础理论和学科教学方法上,有关特殊需要儿童认知研究为数不多,且多为高等师范院校所做,特殊教育学校尚不具备独立从事专业心理学研究的基础。因此,特殊教育学校应该与高等师范院校联合研究特殊需要儿童认知特征,全面探索特殊需要儿童感觉、知觉、表象、记忆、想象和思维等认知特点,为提升特殊需要儿童教育教学奠定基础。
2.建立特校联盟,开展学科教学研究
通过对近五年教育类期刊特殊教育论文的检索发现,特殊教育所做研究缺乏基于特殊需要儿童认知原理的教学实验研究。为了从认知源头上弥补特殊需要儿童的认知缺陷,提高学科教学水平,特殊教育学校应该把与高等师傅院校联合研究的特殊需要儿童认知特征作为理论基础,联合其他特校合作研究学科教学,从而形成符合特殊需要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各学科教学方法,提升特殊教育整体水平。
四、发展特殊教育学校教育功能,构建社会服务体系
特殊教育隶属于基础教育,但其社会功能远不止接纳特殊需要儿童,提供特殊需要儿童教育及特殊教育咨询与指导。特殊教育学校同样应当发挥自身的教育优势,成为服务社会的教育资源,成为融合教育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发展特殊教育学校独特的生命教育功能,将成为我国特殊教育发展值得思考和尝试的方向。
1.建立生命教育基地,发挥特校社会服务功能
特殊教育学校因其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应发挥其生命教育的功能,完善“生、老、病、残、死”的生命教育过程,成为社会“以残育人,育人不残”的生命教育基地,充分发挥特殊教育学校教育社会的功能。
在特殊教育学校内成立生命教育基地,可以让普通学校的青少年学生和社会人员通过体验特殊需要儿童生活,参加竞技比赛,欣赏文艺演出以及参与艺术创作等活动感悟特殊需要儿童的生命价值,并对自己的生命意义进行深思,从而达到生命教育的目的,发挥特殊教育学校社会服务的功能。
2.建立专业义工组织,提升盲校社会服务水平
通过生命教育活动,可以甄选优秀的普通学校青少年学生和社会人员,将其组建成专业义工组织,并协助后期参加生命教育人员参与教育活动,将有利于发挥生命教育基地的教育功能,也有利于提高后期参加生命教育人员对教育活动的参与度和对教育内容的理解度,进而整体提升特殊教育学校社会服务水平。
一、指导思想:
以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加强园本培训与研究,不断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行为,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让幼儿园的教育真正成为适合教师发展需要的土壤和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动力。加强幼儿园教研工作的管理,提高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以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本学期将继续以礼仪教育为抓手,结合“农村本土资源在幼儿园数学领域的运用”与《领域活动内容的选择的研究》为中心,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全面提高幼儿教育质量,使幼儿园整体办园水平上一个新台阶。
二、主要工作目标。
1、以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纲要》、《指南》,并继续传承和创新其精神,加强园本培训与研究,不断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行为,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让幼儿园的教育真正成为适合教师发展需要的土壤和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动力。
2、加强幼儿园教研工作的管理,提高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以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3、树立“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保教思想,实施家园共育,注重幼儿个性的培养,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4、形成共同的教育理念:“以幼儿发展为本,倾心于孩子的今天,着眼于孩子的明天”。加强园本课程的培训与研究,体现幼儿的主体性,促进每位幼儿的可持续发展。
三、具体措施。
1、组织教师进一步开展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活动,深刻领会和掌握《指南》的基本思想,将《指南》中的先进理念运用于教学实践中,认真撰写教育论文,及时总结和推广经验。
2、有计划地组织教师评优和竞赛活动,提供更多机会,为她们的成长创造一切机遇,充分发挥教研活动的作用。
3、教研活动常规工作开展。
一课三研是我园传统的基本教研活动。本学期还是要扎扎实实开展好一课三研活动。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在自己选题的基础上,发挥群策群力的功效,让教研活动的主阵地牢牢扎根在课堂。充分发挥教研的作用,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促进教师间的互研互学,强化教研教改的意识,鼓励教师勤于探索、着力创新,争取在教学改革的领域中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大好局面。经验丰富、教学能力强的教师上好展示课,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传、帮、带的作用;青年教师的公开课要大胆尝试、认真反思,使自己的教学上逐渐走向成熟。切实做到以课堂促进教育教学,以课堂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素养;锤炼教师教学基本功。
4、继续开展“农村本土资源在幼儿园数学领域的运用”与《领域活动内容的选择的研究》的课题研究活动,根据各班情况进行课题研究,在工作中我们发现问题,在自己先反思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的思考,让全园同事都参与到研讨中来。
5、加强教育常规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教研是教学的源泉,是教改的先导,是教育深化发展的内部机制,教研要有新思想、新观念,要有超前意识和创新精神,要全面贯彻教师与幼儿互为主体,提高幼儿能力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情感、态度为主旨的要求。在做好教学常规工作的基础上要突出重点、亮点,多思考、找不足,初步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大力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的教学方法,使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根据我园实际,针对性的制定教育计划、周计划和班务计划,切实把科学的教育理念转变为日常的教学行为。
6、加强科学育儿的理念。以家长工作为抓手,发挥家园共育的最大能量。
本学期在教科方面我们继续开发家长工作的微型课题研究,以科研促教。不断加强家园联系工作,有计划地开展家园联系系列活动,如:家长会、家访、家长园地、家长开放日活动等;丰富家长工作的内容和方式:发放家长问卷调查表,根据反馈情况调整改进工作;开展、亲子游戏活动、家教咨询等活动,促进家园共育。
四、每月工作安排
二月
1、做好新老生的入园接待工作,调整好教师和幼儿的情绪,使教学工作顺利展开。
2、做好备课班工作,按要求制订各类计划、环境布置、备课,及课题研究阶段计划、具体活动计划。
3、制定作息时间与教学活动安排表,制定课程安排计划。正常开展教学活动与游戏活动。建立良好的常规。
4、教学工作检查
5、加强幼儿日常管理和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自理能力和自我安全保护意识。
6、跟进开展各区域活动的正常有序进行。
三月、四月
1、组织幼儿迎接春天,结合季节特征进行环境创设。
2、各班改进或编排新操,早操活动正常进行。
3、关于妇女节、清明节的节日教育。
4、加强教学管理,一课三研活动,教师案例研讨。
5、以班为为单位,积极开展各类教学活动,使教学与时代共同发展进步。开展“农村本土资源在幼儿园数学领域的运用”与《领域活动内容的选择的研究》的课题研究活动。
6、组织教师上园内评优研讨课。(开课时间如下,)
第四周大班张秀萍
第五周中班谢冬秀
第六周小班刘玉秀
第七周大班张秋莲
第八周中班张春华
第九周小班吴春秀
第十周大班丘丽丽
7、组织全园教师开展教学公开观摩活动,组织教师评教、评学。
8、迎接“六一”活动排练(中旬)。
五月
1、组织教师上园内评优研讨课。(开课时间如下,)
第十一周中班涂二金
第十二周小班李晓萍
第十三周中班吴金秀
第十四周小班李利萍
第十五周小班涂腾英
2、组织全园教师开展教学公开观摩活动,组织教师评教、评学。
3、迎“六一”幼儿绘画作品展。
4、加强教学管理考核,坚持日常抽查听课,定期进行课程评估小结
六月
1、举行庆“六一”亲子游园活动、幼儿绘画作品展。
关键词:P2P;社团模式;个性
××校地处城乡结合部,师资流动性大,特别是优秀教师流动性更大,留不住科研带头人,造成学校的教科研缺乏骨干力量。而聘请的导师难以达到一种长效的效果,缺乏面上的广度和日常的深度。如何利用校内有限的资源提升教师的科研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寻找个性化的教科研模式,这些引起了笔者的研究与实践,随之创造性地提出P2P教科研社团模式,力求能够解决本校以下几个问题:
1.教师个性成长和全面发展需求的辩证关系。
2.利用“人各有所长,亦各有所短”“三人行,必有我师”。
3.促进意愿教研与真实教研的转化。
“P2P”研修模式笔者在××校进行了将近三年(2011.9―2013.12)的实践与研究,在摸索中提炼出创建社团四个方面的要点:
一、立足调查,满足教师的动态需求
“P2P”讲究的是对等,强化的是个性,允许教师个性化的需求来换取更多人的参与,参与的人越多集中的力量越大。互联网中体现的是对硬盘高强度读取的损伤,那在科研社团上,如果将人脑比作硬盘的话,那就是潜力的无限挖掘。“P2P”社团成员的招收是开放式的招收。
二、建立对等服务、民主自由的管理平台
1.工作决策中增强民主意识。领导的个人英雄主义只会扼杀参与者的创造力。既然是P2P团队,不同的成员就应该具备不同的能力,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组织者要善于“偷懒”,善于“授权”,充分发挥社团中每个人在团队中的引领能力、统筹能力、组织能力,让他们感受到被认可的快乐。
2.工作落实中增强服务意识。服务工作要做实做细,尤其要注重细节服务,让教师深切感受到组织的重视、尊重和关心,增强归属感,同时也增强责任感。在服务中为教师完成任务提供和创造必要和有利的条件,成为教师专业发展伙伴甚至是知己,帮助年轻教师走向成熟化,年长教师趋向个性化。每个阶段再将教师的需求进行统计分析,以配合教师的需要,提高服务的质量。
3.工作绩效中增强包容意识。组织的纪律需要制度的约束,但冰冷的制度下要有开放之心。避免“一刀切”,用欣赏的眼光对待教师,面对不同的差异,必须有包容之心,要研究教师的个性特点。要理解教师的“意愿”与“真实”的区别,意愿要写,它是成功的第一步,但如果最后没有完成任务要给予相应的理解。
三、互助扎实,解决教育教学的微观问题
1.理论学习上的“P2P”,即“怎么写”。例如,根据教师的个人意愿表,让一群有教学案例撰写意愿的教师先个人查阅资料,然后集中在一起,以真实撰写的教师为核心,互谈看法,发表观点,它体现的是互补型,对等体现了“三人行,必有我师”。
2.成果交流上的“P2P”,即“为什么你获奖了”。它对等体现的是以成果说话。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实践,相应出现了一些成果,如各项论文评比获奖了,学生参加竞赛获奖了,班级学生表现进步非常快等,要及时开展交流会,以巩固理论学习上的“P2P”。教师参与意愿的不同,每次参与的项目不同,每次成果得到肯定的人的不同,主角每次都在变化,每次的主讲人都会成为每次的聆听者。
3.经验交流小报化,即“你怎么做的”。经验共享适合大小团队,我们通常采用一个话题一张纸,教师撰写,再交流,但实践中效果差强人意,大、空、抄现象时有所见。于是,我们遵循经验交流问题细节化、言论自由化和结论公开化原则,开展经验交流活动。
四、多方激励,处处体现教师的价值
1.自我激励。形成共同的愿景。让大家为自己的共同目标去努力。
2.赏识的激励。教师团队的精神实质不是要教职工牺牲自我,而是要充分利用和发挥教职工的个体优势。有一位心理学家说过:“人类本质最殷切的需要是渴望被赏识。”关注不同层次教师的需求,以促进教师立体化的发展。
3.物质激励体系。在考评形式上,学校要关注过程,形成利益共同体,建立科学有效的物质激励体系,要关注教师的最近发展。以加代扣,既能让全体教师心情舒畅,又能鼓励骨干教师加强历练,提高奋斗目标。
4.成长的激励。教科研成果的喜悦第一得益者在学生。教师的成长喜悦来自于上级的肯定和专家的认同,因而要鼓励教师参与各项评比,在大舞台上展示自己。
参考文献:
(江西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江西南昌,330022)
[摘要] 具备良好的教研能力已经成为时代对教师的必然要求。但是教师的专业化和教研能力现状并不如人意。教师教育科研意识欠缺,能力较差,并缺乏科学的教育理论知识。高师教育阶段为师范生打下教研基础、培养他们的教研能力也就显得格外重要。因此,高师院校必须承担起培养(准)教师教研能力的重任。正确把握教研能力的内涵,探求培养教研能力的有效途径。针对已有研究的不足,将“学科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中学教学技能实训”课程、“学术论文写作”课程、教育实习、毕业论文写作等高师教育中的必然环节与师范生教研能力的培养相结合,并在师范生入职初期对他们进行进一步的引导,最终优化高师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以教研能力培养为取向的教师教育课程模式,培养和造就具有较强教研能力的教师。
[
关键词] 师范生;高师教育;教研能力;课程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5)02?0081?04
一、教研能力是时代对教师的必然要求
国家的发展靠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教育的发展则需要高素质的专业化教师。2010 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要“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1]。高素质的、专业化的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更要不断地追求自身的专业发展,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研究型教师”。这与最新推出的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对中小学教师的专业要求相符:教师除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日常所需的专业能力外,特别增加了反思与发展方面的能力要求,即教师要主动收集分析相关信息,不断进行反思,改进教育教学工作;针对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现实需要与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制定专业发展规划,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2]。可见,具备良好的教研能力已经成为时代对教师的必然要求。
二、高师院校必须肩负培养(准)教师教研能力的责任
新时代要求教师成为具有教研能力的专业化教师,但是教师的专业化和教研能力现状并不如人意。朱新卓研究发现,现代化就对教师的专业化存在制约,使教师陷入知识、权力和伦理三重困境[3]。樊洁认为“我国中学教师教育科研素质总体水平不高,存在着不少问题”:对教育科研认识水平不高、教育科研基础理论知识薄弱、教育科研能力欠缺[4]。姚婧也看到了一线教师令人堪忧的教研能力情况:教师教育科研意识欠缺,能力较差,并缺乏科学的教育理论知识[5]。徐大生通过对师范生的毕业论文进行分析发现“高师学生的教育科研能力现状也相当不容乐观”[6]。朱沛雨对某所高校师范生的调研也发现了师范生教研意识、教研知识、教研能力、教研成果等方面的缺陷[7]。
教师和师范生教研能力的缺乏与职前和在职教师教育对教研能力的忽视不无关联。现行教师在职培训和高师教育所设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学习氛围都不利于(准)教师教研能力的培养。因此,职业教育机构和高师院校应该顺应时代的要求,积极主动地进行教育改革,培养符合时代要求、具有教研能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
高师院校是教师教育的重要载体,在职前和在职教师教育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高师教育更是教师教育最为基础的一步。高师教育阶段为师范生打下教研基础、培养他们的教研能力也就显得格外重要。因此,高师院校必须承担起培养(准)教师教研能力的重任。
三、教研能力的内涵
要有效地实施教师教育改革、培养师范生和在职教师的教研能力,首先必须明确教研能力的内涵。
教研能力的内涵非常丰富,许多研究者进行了探讨。宁虹认为“教师成为研究者是以整体、根本、开放、创造的态度理解教育、教学和研究,把教育、教学、研究视为教师工作的整体构成,它们原本是一体的、不可分割的。”[8]高双桂概括了教师教研能力的五个部分:敏锐的观察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立体思维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9]。肖钰士则将教师的科研素养细化为八个方面,强调了教师的知识面、资料收集和信息开发能力、文字表达能力、严谨的作风、实验设计和计算能力、发现分析和论证问题的能力、组织和管理能力以及研究成果的运用能力[10]。结合已有文献和我们在师范生培养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我们认为,教研能力指的是教师从事教学研究的能力,即:在教师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对教育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反思和研究,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促进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目的。具体而言,我们认为教研能力应该包含以下七个方面:第一,教研意识:能够意识到教研能力对现代教师的重要性;第二,教研知识:能够识别教研,了解教研的特点、掌握常见的教研方法;第三,实际教研水平较高;第四,教研实践参与:熟谙教研的选题、设计、调研、资料收集、数据分析、论文撰写等步骤,经常阅读教研文献,经常参与教研实践;第五,教研意愿:愿意阅读教研文献、从事教研实践和获得教研指导;第六,教研能力培养: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培养自己的教研能力;第七,反思能力:养成反思教与学的习惯,多角度、深入地反思自己的教与学。
四、师范生教研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
许多研究者就如何培养职前和在职教师的教研能力进行了思考和探索。顾群提出从培养师范生的“问题感”出发,激发他们的教研意识,并最终培养其教研能力[11];她还与杨平共同构建了涵盖高校办学与基础教育对接、理论实践相结合、知识向能力转化、学习研究相结合等四个主要问题的教研能力培养模式[12]。其他研究者也提出了一些培养师范生或在职教师教研能力的路径与方法[13-16]。
这些研究者的思考与探索有力地促进了教研能力的培养。但是这些研究也有着共同的致命弱点:这些研究都是研究者基于日常观察的思考,较少进行实证检验。因此,相对而言,这些成果的实践价值存在着局限。
为弥补已有研究的不足,我们结合教育教学经验,以及在省教改项目研究中积累的成果,构建了初步的师范生教研能力培养模式(如图1 所示)。
这一模式将教研能力的培养与师范生必须学习的“学科课程与教学论”“中学教学技能实训”“学术论文写作”三门课程,以及他们必须实践的教育实习和毕业论文写作相结合,并在他们毕业后的入职第一年继续进行跟踪指导。希望通过这一一体化的模式,达到培养师范生教研能力的目的。
五、教研能力培养模式阐释
目前,我们正在逐步检验上述模式在实践中的效果。在此,我们对这一模式进行详细的阐述。(一)“学科课程与教学论”与教研能力的培养在这一步,我们对“学科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考核进行改革。内容方面,除基本的学科内容与教学内容外,以专题的方式融入适合中小学教师的教研理念与方法(初步拟定校本教研、教育叙事和行动研究)的介绍:向师范生讲解相关理论知识,并呈现优秀的研究范例。教学方法方面,采用教师教学与师范生课后自学相结合的方法,除教师课堂讲授这三方面的知识之外,给师范生印发相应的经过精心挑选的资料手册(资料中理论、优秀案例、专家点评相结合)。考核方式方面,采用形成性评价,要求师范生在学习每一个专题时撰写学习日志和课后读书报告(引导师范生在学习日志和读书报告中结合自己的学习和“教学”经历对学习内容进行思考),教师对全部学习日志和读书报告进行书面点评,并在课堂上呈现和点评优秀的学习日志和读书报告;学期末,师范生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回顾和梳理,撰写学期学习报告。师范生课程成绩为课堂表现+学习日志和读书报告完成情况。教师则将一学期中优秀的学习日志和读书报告、精彩的点评、典型的研究案例制作成海报供学生欣赏。
这样,在这一门课程上,师范生可以积累教研知识,阅读教研文献、进行多次反思,再加上教师的引导,树立教研意识。
(二)“中学教学技能实训”与教研能力的培养
很多师范院校的这一门课程由授课教师自主安排教学,其结果是教学方式五花八门,随意性大,教学效果不佳。有些高师院校已在着手对这一课程进行改革。笔者所在学校已有相关改革。在改革方式下,该课程开始以小组的方式实施,课程内容包含中小学教案设计与点评、上课/说课优质课观摩与评价、说课实践与点评、上课实践与点评、板书设计与评价、多媒体课件制作等多项内容。这样的设计非常有助于师范生全面锻炼教学技能。但是这样的设计忽视了该门课程在培养师范生教研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我们认为可以结合中小学的教研实际,对这一新授课模式中的某些环节进行优化,以培养师范生的教研能力。
我们拟做如下补充。首先,教案设计部分要求师范生以集体备课的方式进行。其次,优质课评价、说课点评、上课点评、板书评价、多媒体课件评价时,点评者不仅仅是教师,而且要引导师范生积极参与点评的过程。此外,上课实践过程中,引导师范生以同课异构的方式展开。在课程实施的每一个环节,要求师范生进行反思,以记录师范生的心得体会和个人思考。最后,课堂的时间毕竟有限,教师有必要在课外通过邮箱、博客或课程网站等现代化教学平台为师范生提供各种形式的优质课外资源,并加强课外对师范生的指导。事实上,这样的平台可以一贯地运用于本文师范生教研能力培养的所有环节。
集体备课、听课评课、同课异构是现在中小学最为常见的教研活动。在“中学教学技能实训”课程中融入这些活动,有助于师范生提早接触和体会中小学教研活动,为他们实习和以后从教尽快适应这些活动打下基础。而学习过程中的反思环节也可以继续锻炼师范生的反思能力,并引发他们对各种教学与研究活动的思考。
(三)“学术论文写作”与研究能力的培养
“学术论文写作”课程本身的目的就是培养师范生的研究能力。但是许多师范院校该门课程设置时间短、只有八周,通常授课教师只能简单地介绍一些资料查找途径和目录制作等技术方面的内容,对真实的研究及其过程则无暇顾及。这样,该门课程并没有达到其应有的效果。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改革,带领师范生真正经历研究的每一个步骤。
我们在收集相关资料时发现,顾佩娅等在苏州大学英语专业开展的毕业论文写作课程模式中带领学生经历选题、文献综述和设计研究的过程,借助计算机与网络,构建以问题/项目为中心的研究性学习环境的做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7],这种做法值得借鉴。而熊淑慧和邹为诚将学术研究能力分为学术论文的语篇结构、科学思维和学术语言[18]的做法也提醒我们“学术论文”课程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这三个方面。
在实践操作中,可以将“学术论文写作”课程具体划分为几个环节,分别引导师范生关注学术论文的结构、语言和思维,引导他们进行选题,撰写文献综述和进行研究设计(含研究方法、数据收集与分析方法等的介绍)。每一阶段要求师范生分别完成相应的实践任务:分析论文结构、语言、思维,选择一个研究话题,阅读相关文献并写综述,设计具体的研究。
考虑到课堂时间的有限性,可以借鉴顾佩娅等的做法,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使用网络学习平台,将资料查找、目录制作等技术方面的内容在网络中呈现出来;还可以为师范生提供相关的书籍和资料;引导师范生将每一阶段完成的任务上传到该平台,与教师和其他师范生互相交流和学习。师范生也要就每一学习过程进行思考,学期结束时再总体回顾与反思。
这样的设计引导着师范生实实在在地经历研究过程,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学术论文。
(四)教育实习与教研能力的培养
教育实习是高师教育中最为核心的实践机会。师范生初次真正地以教师的身份走进学校、感受教育教学实践,他们会有很多的感慨、感想和感动。这些感触是他们以后从教的宝贵财富,因此有必要引导师范生以一定的方式记录下来。师范生实习中会碰到很多疑惑问题,因此需要建立一个平台供师范生与教师和其他师范生交流。此外,实习中碰到的各种问题、各种现象也需要师范生以研究的眼光进行审视,获得对这些问题和现象的深度认识。
基于上述思考,我们认为教育实习中可以引导师范生做如下事情:第一,以教育叙事的形式记录他们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所发生的典型事件,并对这些事件进行思考。将教育叙事放到博客或课程网络的公共平台中,供大家阅读和评论。最好能够邀请相关专业的大学教师、中学教师、在读博士、教研员等对师范生的教育叙事进行评论。第二,通过QQ、课程网络等平台与教师和其他师范生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共同讨论教育教学中碰到的困难。参与交流讨论的人员应该包括师范生、实习基地原任课教师、大学指导教师等。第三,以小组为单位,充分利用已有的教学研究知识和经验,结合实习学校和班级的具体情境,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具体可包括教育实习叙事、行动研究、教学实验、调研报告、案例分析等。为使师范生参与研究更加充分有效,可以参考顾佩娅等的做法,邀请研究生担任助教,通过集体合作、个别指导、互相商讨等方式参与到师范生的研究过程之中。
这样,师范生集中锻炼了叙事和反思能力,也初步地参与到了实践研究之中。这既能锻炼他们的能力,又能丰富他们的实习生活,并较为完整地记录他们实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五)毕业论文写作与研究能力的培养
有了前面四步的积淀,师范生的教研能力应该有了大幅提高。可以开始独立地进行一定的研究。毕业论文写作刚好提供了这样的机会。到了这一步,教师应该尽量少地参与师范生的研究过程,只在必要时给予一定的指导即可。这时,教师要特别强调学术论文的规范,引导师范生掌握学术规范,科学规范地完成自己的研究。
与教育实习相比,这一步骤中师范生开始独立自主地经历研究的整个过程,有助于强化他们的研究能力。而教师在学术规范方面的引导有助于师范生养成规范做研究的习惯。
(六)入职初期与教研能力的培养
毕业论文写作的完成意味着师范生在高师院校的教研能力培养过程顺利结束。师范生可以走上教育教学岗位,参与到日常教学和研究过程当中。此时,新入职的教师处于站稳讲台的职业发展阶段,对中小学教材还不熟悉,还只能边缘参与学校的各种组织(教研组)。他们面临着很大的压力。这时,大学教师仍有必要以专家的身份对新入职的教师进行引导,指导他们不断对教育教学进行反思,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校组织中并争取同伴的帮助,从而对他们正式的教育教学进行感悟和研究,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促进自身发展的目的。此外,步入正式岗位的教师面临着各种现实的压力,研究成果的公开已显得非常重要。因此,大学教师要在研究成果公开方面给予更多的指导。
上述六个步骤结合高师教育的各个必然环节,环环相扣,辐射了教研能力培养的各个方面,必将在师范生教研能力的培养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当然,实际的教学总是错综复杂,这一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将会遇到哪些困难、有哪些步骤需要进一步完善等有待我们接下来在实践中检验。
六、结语
本文以新时代对教师教研能力的诉求为基础,倡导师范院校肩负起培养教师教研能力的历史重任,正确把握教研能力的内涵,探求培养教研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将“学科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中学教学技能实训”课程、“学术论文写作”课程、教育实习、毕业论文写作等高师教育中的必然环节与师范生教研能力的培养相结合,并在师范生入职初期对他们进行进一步的引导,最终优化高师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以教研能力培养为取向的教师教育课程模式,培养和造就具有较强教研能力的教师。
参考文献:
[1] 新华社.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EB/OL]. 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2010-07-29/2014-12-24.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 试行), 信息公开[EB/OL]. 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6127/201112/127830.html,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6127/201112/127836.html.2011-12-12/2014-12-24.
[3] 朱新卓.教师专业化的现代性困境[J].高等教育研究,2005(1):49-51.
[4] 樊洁.科研素质——中学教师亟待提高的教育素养[J].现代教育科学,2003(4):98-99.
[5] 姚婧.研究性学习与高师科研素质的培养[J].教育探索,2003(5):17.
[6] 徐大生.高师学生教育科研能力的现状及其培养[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7(4):116.
[7] 朱沛雨.师范生教科研素养状况的调查与思考——以宿迁学院为例[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0(1):19.
[8] 宁虹.“教师成为研究者”的理解与可行途径[J].比较教育研究,2002(1):52.
[9] 高双桂.浅谈高师生科研能力的培养[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95-96.
[10] 肖钰士.论中学教师教育科研素质的培养[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7(4):40.
[11] 顾群.教研能力的培养要从激发“问题感”开始——谈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教研意识的培养[J].继续教育研究,2008(4):152.
[12] 顾群,杨平.高师学生教研能力培养模式的建构[J].继续教育研究,2011(3):87.
[13] 李海涛.论转型期高师生教改意识和教研能力的培养[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3):97-102.
[14] 肖全民.基于专业化发展的师范生教育科研能力培养探析[J].当代教育论坛,2008(11):58-59.
[15] 苑广滨.立足专业发展,树立教研意识——谈小教专业(本科)师范生教研意识及能力的培养[J].继续教育研究,2008(6):151-152.
[16] 周淑红.高师学生教研意识培养与教学能力培养整合的策略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0(4):113-114.
[17] 顾佩娅、张烨、古海波.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课研究性教学设计与实践[J].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0(4):44-51.
关键词:创设;情境教学;小学数学;有效性
1、课堂教学要有吸引力,由内而外的实施
有一些老师把创设情境这么好的一种教学手段进行扭曲的使用,把这种方法看做提高灌输教学的一种手段,完全的忽略了教学情境的重要作用以及他的组成因素,因为情境对于学生具有很好的引导性作用,可以指引学生进行数学学习,对于提高学生的整体数学素养有着很大的影响。
某些教师仅仅是为了迎合学生的兴趣与喜好,通过多媒体技术的使用来达到教学的目的。这其实是一种外在化的效果,对于学生的帮助仅仅是表面上的作用,随着外在因素的不断退化与消失,这种效果也会逐步的衰退和消失。数学教学只有让学生的思维产生碰撞,不断地产生数学的问题,发现数学问题,在本质上引发学生对于数学问题产生一定的兴趣,这样的数学学习才会持久,才会更加的深刻,对于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才是有帮助的。
所以在进行情境的创设时,应该积极地进行转化,化外在为内在,把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的转移到数学问题的本质上来,真正的实现数学的良好情境。比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教材的实际内容来进行情境的创设,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通过这些问题的设立可以很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进行仔细的品味和分析,尽管在这个过程中可能存在很多的疑问或者失误,但是创设情境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去进行观察与研究,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来发现问题的解决方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再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得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更加的清晰与透彻。
2、一定具有数学趣味,以生活化转化为数学化
数学教学一定要从学生的熟悉的事物出发,根据学生所感兴趣的东西来进行出发,这样一来学生就会有更多机会来理解数学知识,在自己熟悉的事物中感受数学的魅力,可以让学生深切的感受到数学其实就在我们的周围,需要我们去发现他们。
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实际的生活经验,创设有趣的生活情境,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学生的生活,使得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的丰富多彩,积极地引导学生在实际的情境当中努力的进行观察、操作和交流,使得学生知道数学与我们平常的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知道数学在生活中的用处非常多,可以加深学生对于数学的理解,并且可以运用数学知识来合理的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尽量的搜集日常生活中我们熟悉的事物,通过课堂的实物展示让学生进行仔细的观察,找出其中的共同点,并且组织学生进行详细的讨论,通过学生熟悉的事物来进行问题的切入,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使得每一个学生可以积极的参与到实践活动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事物来增强自己的感官认识,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可以参与到教学过程,通过感官的认识来进一步进行转化,可以对事物有着更加深层次的认识。
这种通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进一步的巩固自己的数学知识,可以使得学生在生活中不断地提炼数学问题,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问题的现象,与此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
3、数学教学要有发展性,从“接受化”到“创造化”
在不同的教学情境中,人的思维活跃程度也会有所不同,通过思维的碰撞可以产生不同的见解,也会更具有创新能力。小学生在这个年龄阶段的抽象思维还是比较的差,创新思维还有待发展,学生其实是天生的研究和探索者,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都会自主的进行探究与学习,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教师提供的情境来进行合理的研究与想象,不断地拓展研究的空间。对于研究就不应该被教材所束缚,应该利用合理的方法来进行创造性的发展,这样才会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4、必须具备“真实性”,把数学教学从“虚拟化”到“逻辑化”
在进行数学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积极创设真实的情境,合理的联系客观实际,让学生可以真正的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也会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促使学生去积极地进行研究与探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是有时候一些情境并不符合真实生活的情境,而是教师为迎合教材随意编出来的,虽然是一些的假的情境,但是基本上符合客观实际,也符合实际生活的逻辑,这其实不是虚假的情境,而是一种虚拟的情境对于学生的学习也是非常有帮助的,所以对于虚拟的情境一定要符合生活的逻辑,符合生活中的常态,这对于数学教学也是非常有好处的。
对于以上数学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境,必须遵循一个基本原则那就是真实性,有了这样一个前提,结合这些东西来去创设情境,才可以符合当前学生的心理特点,也是学生发展需要的真正情境。只要符合学生接受水平,可以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自觉的进行学习,自主的进行观察与想象,可以自觉地进行探索,这样的情境就是一个好的情境。总而言之,教师一定要不断地积累知识,结合客观实际才可以创设适合学生的情境,可以真正为数学教学服务的情境。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1128(2017)4-0074-01
一、小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法的应用优势
简而言之,分层异步教学法是指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其分为几个小组,针对各小组的具体情况进行教学方法的优化,切实做到因地制宜、量体裁衣。在具体的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可制定出难易程度各异的教学计划及目标,学生可自主选取学习目标来开展合作学习,在难易度适中的前提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教师进行适当引导,教学氛围也会发生较大变化。
从实际的应用效果来看,分层异步教学法应用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当代小学生竞争意识较强,且急于表现自我,教师可以借助学生这一特点开展分层异步教学,帮助学生养成较好的学习习惯。第二,满足学生个性需求。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个学生都有其自身的个性,分层异步教学法的实施可以打破满堂灌的教学弊端,在尊重学生共性需求下实施个性化教学,是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有所进步,通过师生之间的密切沟通交流,教学质量可得到优化。第三,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保障。教学相长是新时期教学的必然要求,小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法的应用可以充分给予学生发展空间,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二、小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的实施
1、对学生进行分层
可以根据学生对学习的感性因素来对学生进行分层,有的学生对学习比较感兴趣,有的学生会感到焦虑,而有部分学生对学习有厌倦的情绪,通过学习的情感体验对学生分层可以使教师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充分利用学生的认知,促进学生成绩的提高。需要注意的是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对学生进行分层时,教师自己心里清楚即可,而不应该把分层公开,避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并且这个分层的结果应该是动态的,一个学期甚至一个月就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进行调整。当然对学生分组的方式有很多,可以采用同质分组也可以采用异质分组,教师应该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以及学生的情况,采取相应的分组形式。
2、目标设计和选择
在设立教学目标时目标的难度应符合每层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于层次不同的学生学习目标不尽相同,对学习活动要有不同难度的要求,相同的教学内容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目标的设定不能过高,否则学生达不到目标而导致分层教育失败,给教学活动带来不利的影响;同时目标不易过低,这样对导致学生产生自满情绪。当学生达到设定的目标时,要积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在目标制定初期,教师应以鼓励为主,将目标变为激励的话,鼓励学生学习,一段时间之后可以将目标告诉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3、分层设问
在分层异步教学中,教师在提问环节也需要分层设问,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到问题当中。在提问的过程中,教师要明确问题的设置是针对哪一个层次的学生以及提问的目的。可以采用同一个问题采用多种问法,层层递进,这样既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又使问题连贯,利于问题的理解,保证学生能够理解基础的问题,同时又可以了解到一些发散性、开放性的问题。在呈现问题时,先呈现出大部分人通过思考可以得出结果的问题,再引出难度稍大的问题,引发学生的进一步思考,最后对能力相对较低的学生进行辅导,使他们也能够解决问题。
4、个别指导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中个别指导策略,就是指对于学生个性化的问题,加以针对性的个别辅导,教师指导作用的有效发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内容时,教师要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2)当学生完成第一级的教学目标,走向高一级的教学目标时,教师要起到帮助和指引作用。(3)在学生完成教学内容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适当提点,帮助学生挖掘更深层次的知识,完成知识的拓展,开阔学生的视野。
5、练习分层策略
数学是一门重视培养逻辑性思维的学科,数学能力的培养重视把理论知识创造性的运用于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中,而且小学生具有学得快、忘得快的特点,因此,在小学数学学习中,仅仅读懂了题目的道理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加强练习。除了课堂上的练习,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层次,有差别的设计赋予创造性的课后作业,通过分层练习,有益于学生牢固掌握知识,条理清晰的把握不同层次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使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得到锻炼。
6、做好后续的课程评价
分层异步教学法实施背景下,课程效果评估的方法也要进行相应改进,教师不可通过同样的试卷检测来进行教学效果分析。针对分层异步教学法的课程评估应结合学生的进步及课程表现来进行,在不同学习基础的教学评估中,教师可通过前后学生的进步空间、学习变化制定观察表,并以此为依据结合阶段性测试成绩来进行评价,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努力,让学生在自我要求中力求上进。同时可结合师生评估来帮助学生完善自我,在下阶段的学习中厚积薄发,实现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总结:小学数学是小学阶段非常重要的课程,通过系统性的数学知识学习,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够得到较好的培养,优化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对学生而言意义重大,因此,基于小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法的应用优势强大,在实际应用在,教师应掌握好方法,充分利用教学设备及环境,为学生营造积极、轻松的学习环境,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思维意识。[本文转自WWw.dYLw. nEt 语文教育论文]
参考文献
当前的国际形势变化促使我国加快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对外语教学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大外语教学力度,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对外语教学质量提出了“五个因素和一个公式”。[1]因此,提高外语教师的整体素质迫在眉睫,中外各国教育部门都十分重视对本国外语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
二、中外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
中外各国对外语教育人才的培养模式各有其特点。为了探索一种更合理、更系统的培养模式,最终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为中国外语教育提供更高水平的师资,研究比对中外外语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十分必要。
1.外语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准入方面
在我国,师范院校总体上存在着生源不足、质量不高的严重问题。许多学校为了完成招生计划,不得不降低录取分数线。[2]所以报考者中,特优学生不愿报考师范,尖子学生很少,他们认为:教师职业工作太辛苦;一生平淡,生活圈子小;只能传授知识,工作没有创造性,缺乏挑战性,没有前途,无成就感。可见,特优学生对师范院校还不认可。而在卢森堡的师范专业生,特别是外语师范生其分数要求特别高,因此在师范院校的特优学生也多。在韩国,各大学也能按照自己的要求,采取不同的招生标准灵活招生。以大学教育协议会实施的大学综合评价认定为主,并公开评估结果。
2.外语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能力方面
能力方面的要求包括摄取知识的能力、利用知识的能力和创造知识的能力。
波斯纳(Posner)提出教师的培养模式:“经验+反思=专业成长”,即教师要立足于课堂教学并对自己的教学经验不断地进行反思,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教师的专业能力就能得到持续的成长。
被誉为“亚洲四小龙”的台湾,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台美关系密切,“美援”流入台湾,因此,台湾的教育受美国的影响较深,教育模式与美国相似,教育理念注重务实,实用性较强。
3.外语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素质方面
素质要求包括专业素质、文化素质、政治思想素质等。在我国,只注重专业文化素质,忽视了政治思想素质,弄得“人去楼空”。而在日本或韩国,他们除了具有专业水准,还与不同国家、民族和文化背景的人“打交道”,[3]邀请海外“英语通”[4]作文化差异方面的专题报告,组织英语角、英语晚会等,创设形式多样的语言环境,加深对文化知识的实际运用和灵活应变。
4.外语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教材编写方面
在我国,基础教材变了,有条件的学校从小学中年级就开始上英语课,这些学生上到大学,对英语教学就会有比现有教材更高的要求。而我们现阶段使用的部分教材内容明显陈旧,知识涵盖面过于狭窄,而且一套教材总是少数人编,多数人用。教材版本五花八门,新思想、新理念层出不穷。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充分认识新教材的特点,勇于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大胆采用“非结构化”、“开放式”的教学策略,积极组织教师完成。
在台湾,为了充分调动教师编写教材的积极性,进一步促进教材建设,提高教材编写质量。教材的编写也由以前的方便教师如何教,改为协助学生的认知发展,教育论文一些课程知识指导性的内容,给教师留有很大空间让其发展。
在其他国家,如美国,教材出版的市场化程度较高,进行教材编写的并不是出版社内的专职编写人员,而是签约作者并开设专门的教材编写专业。
5.外语教育专业人才的师资水平方面
当今世界,“国际化”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全球性趋势和世界公认的办学理念。
日本非常注重师资建设,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文部科学省探讨面向21世纪日本师资培养的理想方法,主要改革措施有延长师范教育年限、改革师范教育课程、重视新任教师的研修教育、加强在职教师的研修培训,为了提高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文部省试图通过教师的培养、任用和研修三个环节综合把握师资培养。从2000年开始积极推进改教工作,在内阁大臣下面建立了教改国民会议。
在韩国,为了加强师资建设,各大学增加在外留学人数,包括本科生、硕士、博士研究生,大多英语教授都有过在美国学习生活多年的经历,有着丰富的语言体验和能力。
台湾在欧美师范教育的影响下于1994年出台了《师资培育法》,对师资培育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师资及其他教育专业人员的培育,由师范院校设有教育院、系、所或教育学程的大学校实施。”它为台湾的师范教育增添了活力,也壮大了师资队伍。由于我国历史的原因,大多数教师所熟悉的外国语言文学专业知识已不适应当前专业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也应对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做一些合理的、必要的重组和调整,引进和培养既有较强的外语语言能力,又能掌握一定的专业方向知识的外语人才,充实和提高适应新形势教育需要的师资力量,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综合能力。
6.外语教育专业人才的教学策略方面
韩国和我国一样,家庭对子女接受优质的教育和追求名牌大学的期望值很高,升学竞争非常激烈。针对这种情况,韩国教育部认为,必须实施以提高素质为目的的综合教育。他们进行有步骤地提高所传授的知识和经验的结构化程度,能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组织最佳有序的累积过程,采取以旧引新,训练讲究分步设置障碍的方法,把握好两者之间的“适度”关系;[5]让学生参与探索的教学策略,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有利于培养他们确立科学的态度和掌握科学的方法。这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英语教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践性课程对指导教师要求比较高,需要指导教师统一管理学生。每一个英语教师都应在教授语言知识和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自我学习和自我提高的能力,通过训练、实践独立地去获取知识,从而受到教育,得到发展,并帮助学生尽快找到适合自己自学、自练的最佳模式。
7.外语教育专业人才的教学实践方面
教学实施是实现教学目标最重要的环节。教学实施的重点是课堂教学中教学行为的分析、评价和探讨。课堂教学行为中最基本的、最易观察的就是教学技能。它可分为导入、讲解、提问、直观演示、多媒体使用、总结和评价学生等技能。本次活动强调教师教学技能是否具有层次性、是否清楚明了、是否反映了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否具有启发性。
本文对基于校园网的教学资源库的开发与应用模式进行了探究,并分析了高职教学资源库建设存在的问题,建设的意义、建设内容、数据来源等关键问题。
关键词 校园网 高职 教学资源库 建设
随着计算机网络及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人们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就学校教育而言,已从传统的课堂讲授发展到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如实践教学形式、多媒体教学形式、远程教学形式。学校利用计算机网络为主要手段教学,是远程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利用计算机设备和互联网技术对学生实行信息化教育的教学模式。基于校园网的教学资源库的建成不仅为传统教学带来丰富多彩的教学服务资源,对提高网络化教学的效率更是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当前高等职业学校教学资源库建设存在的问题(一)教学资源的收集渠道单一教学资源的收集主要是通过录制电视节目,采集录音带或者是转换教学随书的光盘等方式进行。尚未建立教学资源库的管理队伍,缺少专业管理人员,教学资源的更新很慢,此外,为了突出教学资源库的信息量很大的特点,很多精力都放在了资源的数量的收集上,忽视了教学资源的质量,造成了教学资源的质量低,不能满足师生的需求。
(二)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不高许多教师仅仅是将信息技术作为课堂教学的简单辅助,平时处于可用可不用的状态,只有到优质课或教学比赛时,为了迎合评价标准,才用到信息技术。缺乏有效的信息技术应用环境,教师无法体验到信息技术应用的巨大优势,观念上又不能摆脱传统教学的藩篱,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这些都导致了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整合教学的积极性不高。
(三)校园网规划不完善
教育资源建设是关系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建设。近年来“建网、建库、建队伍”的方针反映了各地教育部门对硬件环境建设、资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视。如何解决学校、地区以及全国的教育资源建设问题,已经成为我国教育信息化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问题之一。当前我国网络上的教育资源状况明显不能满足教师和学生教学活动的需求。例如,教师个人建设的教育网站规模小而分布散,各学校的教育资源不能够充分交流共享。
二、教学资源库建设的重要意义
第一是既能够改变我国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的状态,例如边、落后地区的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学到教育资源发达地区的专家课程。
第二是能够扩大学校的教育覆盖度,实行全面教育、终身教育。知识社会要求人不断的学习,网络教学平台的支持下,使得人们离开校园后,仍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继续学习。
第三是推动实践教学的发展。实践教学是学校实现培养人才目标的重要环节,它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及使学生成为一个复合型人才都具有特殊作用。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环节,实践教学数字化平台建设又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符合高等教育 改革发展方向。
三、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内容
高职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内容以直接支持高职学科教学的结构性资源为主,按照教育资源建设的范围,我们把教育资源概括成三大类型:一是素材类课程资源建设,主要包括:媒体素材、试题、试卷、文献资料、常见问题解答和资源目录索引等;二是结构型课程资源,这些资源一般是根据特定的教学目的和应用目的,将多媒体素材和资源进行有效的组织,是一种集成的“复合型”的资源;即课件/ 网络课件,教育游戏类、电子期刊类、教学模拟类、教育专题网站、研究性学习专题、问题解答型、信息检索型、练习测试型、认知工具类和探究性学习专题等。
三是网络课程,指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其中网络教学支撑环境特指支持网络教学的软件工具、课程资源以及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实施的教学活动。
转贴于 四、教学资源库的资源采集 教学资源库必须是开放的、动态的。
丰富的资源不可能一步到位,要经常用优秀教师的教案、课堂实录、优秀学生的成果、Internet 上的相关内容更新来充实教育资源库。
(一)网上众多的教育网站是教学资源库最主要的资源来源。特别是有些教学学科类的教师个人网站,对于某一门学科的资料收集、整理和分类都比较全面,可以将这些网站的有关资源下载,然后加入资源库中。
(二)各类教育光盘是由各出版社出版的正式电子出版物,品种较多,教育论文、多媒体课件等多有涉及,而且比较权威。
可以选择一些适合学校实际情况的教育光盘,将其中的资源导入资源库。
(三)转制学校积累的大量的电教资料,如教学示教录像片、教学音带和各种扩展学习的音像资料等。平时,由于受到学习场地和时间的限制,这些音像资料的利用率是比较低的,现在将这些音像资料转制成数字文件加入到资源库中,教师和学生通过校园网就可以随时地调用这些教学资料。
(四)鼓励教师自制媒体资源和教学软件:每门学科、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特色,尤其是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学科特色较强,互联网上很难找得到完全适合自己的教学资源,要使课件适合课程,适合学生,往往需要教师自己制作、采集媒体资源,组合课件。
鼓励教师原创,并配以激励、表彰的机制,必然会大大推动原创资源的产生。
(五)组织一批骨干教师专业化流水线制作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设计制作小组的组织方法是以任课教师为核心、以教学设计人员为主导,其他人员分工协作,在教学设计和系统管理的基础上,以标准化、流水线式的工作方式分别进行网络课程教学资源的结构设计、功能设计、界面设计、脚本撰写、教学设计、素材处理、程序编写、系统集成、软件测试与素材修改,有效地保证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的质量和效率。
五、结语
合理使用教学资源库,大力开展网络教学,强化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意识,充分发挥教学资源库平台在教学中的实际作用;实现各科教学资源和素材资源等教学信息的共享与交流,力求资源建设与教学改革相结合,持续稳定地推进高职教学资源库建设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 李克东,《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近年来,实训教学成为职业教育领域的一个研究重点,不少学者从职业教育的目标定位出发,研究实训教学的有效性,从而提出了理实一体等教学理念。现有的理论研究结果倾向于认为,要提高职业教育教学的有效性,特别是实训教学的有效性,教学的任务需要与真实的工作任务相关联,模仿真实的情景进行学习,而且这种真实程度越高,实训教学的效果就会越好[1][2][3]。
受这种理论假设影响,以及反思职业教育过去一个阶段教学存在的问题,各地大大加强了实训基础设施建设,在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出现了“学校车间”与“企业教室”,这两者在本质上都是尽量采用完全真实的“现场情景”进行学习。
完全真实的工作任务引入实训,既具有工作的情景性,也具有能力与素质的挑战性,有可能带来学习者产出的丰富性与高阶性。但是实训教学远没有这么简单,从2012年开始,金华市随着校企合作工作的推进,尝试由学校 [本文转自DylW.Net专业提供写作本科毕业论文和学前教育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Www. DylW.NEt点击进入DyLw.NeT 第一 论 文网]与企业共建实训基地,把完全真实的工作任务引入到实训教学,开展生产性实训,为此我们进行了实证研究,试图搞清楚以下三个问题。一是想法与做法:校企双方在引入真实工作任务过程中的基本想法与做法,怎么建设实训室,怎么组织教学,怎么进行管理与评价等。二是实践的效果。实训中引入完全真实任务的效果到底如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怎样,特别是学习者有怎样的产出。三是改进路径。没有一种教学是完美的,那么在实训中怎么改进?本研究试图通过上述三方面的实证分析,找到优化实训教学的路径。
二、研究过程与分析
本研究尽量在自然的状态下进行观察,获取真实的数据资料。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一是现场观察,即通过现场的细致观察来获取资料,包括实训环境的静态观察以及教学活动中的动态观察;二是访谈,有目的地访谈教学活动的各相关方,主要有企业与学校的管理者、教师及学生,特别是对学生进行重点访谈;三是数据记录,包括系统自动记录的各种操作数据,以及让学生每天记录体验与收获。研究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合作目标剖析
将真实的工作任务引入实训教学一般基于校企合作。学校与企业共建实训室,引进真实的工作任务,这样的想法随着校企合作的深入以及教学改革的推进变得越来越普遍。2012年3月起,由金华某职校与某电子商务公司合作,共建实训基地,这一合作逐步扩展到了周边的5所中职和2所高职。为了解这种合作背后的真实目的,对合作双方进行了多轮次访谈,访谈对象包括学校的管理者以及相关的教师、企业主管等。通过对访谈资料的分析,进行了条目化处理,并按照重要性进行初步排序,其中主要条目见表1。
对表1中的条目进行对比可以发现,校企双方在“共建实训基地,引进真实工作任务”上的目标定位存在差异,特别是第一个条目。这种目标定位会对实训教学的开展带来影响,一方面校企双方始终存在利益的“博弈与冲突”;另一方面校企双方在实践中存在“协商与退让”,从而使合作过程成为一个“动态改变”的过程。在没有政府等“第三方”存在的情况下,这种“动态改变”的结果具有不确定性,甚至可能会在较短时间内导致合作解体。仅就本研究案例而言,随着合作的开展,校企双方对合作的意义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但是私下里都认为合作的效果“没有当初想象得那么好”。
(二)实训环境解构
1.“原始”环境
在实训环境建设初期,实训室建设与企业的生产环境高度“同源”。双方达成的建设策略一般是“平移”,即把企业的经营环境平移到学校,由学校提供场地,由企业负责设备与环境建设。其实训环境的整体结构如图1所示。
2.结构变化
教学环境是在互动中变化的,初始的实训教学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生了自然改变,其中有两个比较有意义的方面:第一是环境布置发生了变化,除了企业文化等渗透之外,学习资源开始进入环境,环境中出现了各种励志性的标语、业绩看板以及交流区,说明学生完成真实的工作任务需要更好的激励性氛围,这种变化属于教学环境中的社会——心理变量,会对学习产生显著影响[4]。第二是对教学环境的硬件进行改造,新增加、配置了投影仪等,有学校尝试在投影仪与工作台之间建立恰当的联接,这样的改造是因教学的需要而产生的。这一变化的过程使学校的实训室与企业的经营环境之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区别。
3.功能变化
结构的变化是与功能的变化联系在一起的,实训教学环境应该具有多个方面的功能,至少要有支持工作与教学的双向功能,但从实训环境的分析来看,把完全真实的工作环境“平移”到学校,只保留了支持工作的功能,呈现真实的工作情景,但是支持教学的功能较弱,会对实训教学的组织带来实际困难,这是该类实训教学环境建设中的普遍性问题,即对实训教学环境进行恰当的改造后,“工作环境”产生了适当的“变形”,形成了虚实融合的实训环境,同时具有了支持工作与教学的双向功能。
(三)工作任务分析
真实的工作任务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类属的工作任务具有不同特点。生产性任务与服务性任务有不同的特征,本研究中的工作任务属于服务性任务,学习者扮演的角色是客服。
1.任务描述
对某学校已开展的20余期实训任务进行分析发现,在一定时期间,学生的工作任务基本一致:即通过外呼系统进行客户调查,任务可以用以下格式进行描述:“目标群体”+“调查内容”+“调查要求”,可以进一步抽象为“对象”+“内容”+“要求”,这符合服务型任务的一般描述形式,服务型任务的完成情况取决于多个因素,即自身因素、对象因素、内容因素以及要求因素。
2.执行清单
企业为了规范调查行为,同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掌握基本调查技能,针对每次调查印发执行清单,相当于实训教学中的任务单,以提示语的形式列出,从打招呼到结束语都 有明确的要求,这表明在实际任务的执行过程中,学生的执行弹性比较小。这样的任务执行过程,会给学习者带来枯燥与厌烦的心理感觉。
3.任务特点分析
该类型的工作任务具有三个明显特点:第一是单调重复性。事实上,真实的工作任务大多具有类似的特点,这是由于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引起的,也是由于技术进步带来的,因此,真实的工作任务很容易引起负面的情绪体验,如枯燥、无趣、烦躁甚至厌恶等。第二个特点是双向挑战性。一方面,任务的操作本身难度很小,不需要很高深的知识或技能,只需要较短的时间就可以学会;另一方面,要达到工作业绩的要求难度很大,需要通过意志、吃苦精神等支撑。第三个特点是可控性较差。任务完成情况很大程度上由其他因素决定,如服务对象的素质等,因此任务完成的结果便具有不确定性,一般表现为成功率低,从而造成学生的挫败感。随机选取某校2013年12期实训中的一期,调取管理平台的所有数据,统计每天电话调查的平均成功率(共38人),见表2。
(四)实训活动观察
1.对学生的观察
除了在教学期间经常观察学生的工作表现以外,我们采用的最主要方法是“间接观察”,即让每一个学生记录每天的实训情况,包括工作业绩、实训感受以及收获等,从而可以在一个较大的范围和时间跨度内积累资料用于分析。
对学生的观察获得三个主要印象:一是在平时的实训活动中发现,学习者的投入情况远没有想象中的好,存在多种消极行为,这一观察结果与访谈结果一致;二是从学生记录的情况看,学生的体验是真实的、多样的;三是有许多负面的情绪表达,这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2.对教师的观察
主要分析教师的教学与管理行为,除了实际的课堂观察以外,还采用了访谈方式,在观察中发现,来自企业的教师(主管)最关注团队的整体业绩。团队的整体业绩与学习者的能力以及工作投入情况相关,教师的行为多集中在努力提升学生的积极工作情绪并不断加以强化上,学习者的行为表现是教师(主管)改变教学与管理行为的驱动力。
3.教学活动结构的变化
对某职校的客服实训进行了两年的观察与研究发现,其实训教学的结构在校、企以及师、生的多向互动中发生了明显变化,其教学活动结构变化的路线如图2所示。
这似乎是一个自然发生的过程,在实训的第一阶段,采用企业的管理模式,在简单培训的基础上,实训活动由“工作+休息”组成,相当于马上顶岗实习。由于工作内容的单调性,学习者的情绪状态低落,于是采用了“晨会+工作+休息”的模式,再进一步演变为“晨会+工作性活动+休息性活动+教学性活动+游戏性活动”。其中,晨会相当于“信息交流会”与“鼓励会”,休息性活动与游戏性活动是为了帮助学生恢复学习状态,而教学性活动中,出现了教师点评以及学生间互动和模拟性的教学行为。实训活动样式的丰富本质上是减少工作任务性活动的比例,与此同时,实训活动的整体时间也从四周减少到二周,并最后固定在二周,实训总时长的减少对于提升学生的积极情绪有明显作用。
(五)实训效果分析
实训效果涉及多方面因素,在此集中关注三个问题——将完全真实任务引入实训能否充分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能给学习者带来哪些方面的变化?要改进类似的实训教学要从哪些方面入手?
1.学习者体验
完全真实的任务因为有不确定的情境,能给学习者带来挑战,大量证据表明,这样的唤起只是短暂的,由于真实任务一般具有单调重复的特点,学生很快会产生厌烦情绪,并影响到工作绩效。在实训时间设定为一个月的情况下,对多批次学生的实训记录进行分析,根据学生的描述,其学习情绪状态变化曲线如图3所示,该曲线反映的学习者情绪变化得到观察者、学生以及指导教师的共同认可。
在实训开始的阶段,学生一般会感到新鲜(A点),但是很快其情绪状态会因为任务的单调性而下降(B点),因为低成功率等各方面的原因,学生会出现极端消极的情绪(C点),从外呼平台记录中可以找到学生频繁故意挂电话等行为,学生的记录中“以后再也不要做客服这样的工作”等描述都反映了这样的情绪状态,但是到了实训时间设定的最后一个阶段,学生的情绪状态又会有一定程度的放松,典型的表述为“实训终于要结束了”、“终于熬过来了”等。从学生的记录中可以发现,这种情绪的变化,对学生造成不确定的影响。
2.学习者习得
工作任务与能力之间存在一定的映射关系,完成一项工作需要什么,这项工作任务的完成恰恰就能够培养什么。就完成本研究述及的任务而言,要取得好的工作业绩,需要哪些方面的能力与素质?通过调查学生后进行归纳,并经指导教师(主管)认可,最主要的五项见表3。
研究发现,即便是单调、重复的工作任务,也能潜在地培养学习者的高阶能力与素质,但是,耐心、毅力以及抗挫折能力的培养是复杂的,在将真实任务引入实训的过程中,学习者很容易产生负面的情绪体验,类似情绪必须进行及时与适当的控制。
3.改进途径
学习者的改变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面临各种挑战,迎接与战胜困难的过程即是学习者成长的过程。完全真实的工作任务潜在地具有培养学生各种能力与素质的功能,但是需要明确的是,学习过程在本质上不同于工作过程,要让这样的功能得以发挥,需要对“工作过程”进行改造。
一是适当减弱强度。在校内,学生的自我认知是“学生”而不是为了谋生的工人,因此,实训过程中对“工作强度”以及“业绩”要求不宜过高,以免引起学生强烈的负面情绪,对类似的活动产生抗拒。适当减少集中实训时间,证明是一种有效做法。
二是丰富活动形式。作为一个“学”的过程,活动形式需要丰富,即安排多种多样的活动与工作任务性活动相匹配,这样做实际上起到了对工作任务进行改造的作用,形成虚实融合的任务系列。这些活动之间相互促进,能帮助学习者恢复学习状态,解决工作任务过于无趣的问题。
三是不断正向强化。目前发现比较有效的做法是,由企业计发工资性补贴,给表现好的学生实物奖励,通过语言充分肯 定学生,采用激励性的书面评价(业绩展示)等。激励性评价之所以能起到重要作用,原因在于中职生的心理发展还处于较低阶段,当各种奖励来自于指导者(主管)个人的时候,效果会更好,因为它能满足学习者的情感需求。
四是充分引导学生。这应该成为实训活动设计的一个重要部分,如在实训中安排一个交流活动,算一算“你一天的花费需要打成功多少个电话”。这样的活动有可能引导学生思考为人父母之不易,从而使实训活动进入一个更高的层次。可以肯定的是,让学生在自我记录的基础上,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提升可以明显丰富学习者产出。
五是优化实训环境。研究中发现,完全真实的工作场景并不适合教学的需要,最大的问题是缺少集中交流层,因此,可以采用物联技术等先进手段,对实训环境进行虚实融合的改造,以增强教学的支持功能。
三、讨论与建议
第一,建立完全真实的实训环境,引入完全真实的工作任务,对于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培养具有多方面的潜在优势,但在实际实训过程中,这种作用的发挥具有不确定性,效果与人们的期待之间存在差距。校企双方必须对“工作环境”进行适当改造,利用物联技术等手段,使其同时具备支持“工作”与“教学”的双向功能。
第二,中职生自我认知还不成熟,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化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实训中对“工作强度”和“业绩要求”要进行控制,适当减少“实战训练”的时间以及设置适当的业绩目标是关键性的做法,可以减少学生产生“工作”倦怠。
第三,一般认为,完全真实的工作任务引进实训会激发学习者的积极性,但实际上也容易引起学习者的负面情绪,当这种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便会对学习者的身心造成伤害。因此,实训活动的设计要多样化,通过 [本文转自DylW.Net专业提供写作本科毕业论文和学前教育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Www. DylW.NEt点击进入DyLw.NeT 第一 论 文网]“休息性活动”与“游戏性活动”帮助学生“恢复状态”,通过交流性活动以及指导性活动帮助学生克服任务障碍,从而增强实训过程中的愉悦感。
第四,完成任务的过程本质上是克服各种困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帮助与支持,应充分采用正面手段进行鼓励和强化,其中“绩效补贴”、“实物性奖励”以及“语言肯定”都是有效的做法。特别是来自于教师的情感性鼓励对帮助学生树立信心、走向成熟有巨大的帮助。
第五,完全真实的工作任务引入实训,因其能提供学生丰富的体验,从而有可能帮助学生提升能力与素质,这其间存在转化的机会,让学生记录自己的实训过程,总结自己的点滴收获,并与他人分享是一种有效的做法,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因此,对学生的“记录”进行管理、分析,并作为改进的依据能有效提升实训的效果。
参 考 文 献
[1]杨润辉.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2(5):72-75.
【关键词】MIT;信息技术;“信息化校园”项目;大学教学;评介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04―0078―04
美国著名研究型大学麻省理工学院(MIT)有着悠久的利用技术变革教育的传统:1983年至1991年与IBM和数字设备公司合作启动实施了“雅典娜项目”,其主题为“计算机真的可以帮助本科生更快更好地学习吗?”该项目从技术和教育两方面对信息技术(特别是新一代计算机技术和交互图形技术)可能引发的高等教育变革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与尝试,使1983年教育信息化预算只占MIT总预算3%的现状得到了较大的改善;1999年至2006年MIT又和微软(由微软研究院具体实施)合作启动了“信息化校园”(iCampus)项目;其间又于2001年4月启动了“网络课件开放工程”(OCW),在全世界产生了极其广泛的影响。本文主要针对其中的“信息化校园”项目进行评介和分析。
一 项目简介
1999年启动的“信息化校园”项目是MIT“教育技术发展战略”(该战略旨在转变学生的课堂学习经验,使之成为一种更加主动的学习;促进智力共享;鼓励机构间合作的新模式和创建广泛的大学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项目总投入为2500万美元,旨在通过信息技术促进大学教育,探索技术变革大学课程与教学的潜力与可能,同时借助信息技术的工具推动高等教育实践的革命性变革。具体研究和探讨信息技术对以下三方面的影响:
1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和结构――远程使用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可能;新型写作评价工具软件探索;辅助学习的新型工具(远程辅导与远程导师系统等);基于网络的虚拟博物馆。
2 整个大学教育范围内整合信息技术的理念与方法――比如基于大规模协作的工程设计尝试,复杂系统的研究,超越传统学科课程的界线创建以信息为基础的课程模式。
3致力于大学教育环境的变革――例如为大型社区提供远程和终身学习,数字信息技术对学术出版的影响等等。
MIT的领导者和管理者深刻认识到:多年来教育技术为学生和教育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先进的数字媒体技术正在取代传统的幻灯投影片、电影胶片、打字机等,师生不用再跑到图书馆查阅文献资料……,然而较为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这些先进的信息技术并没有真正使教育变得更加有效。MIT的领导者坚信教育技术可以以有限的资源和投入创造无限的可能,而“信息化校园”项目的实施能够在高等教育领域产生重要的、可持续的积极影响,能够为MIT未来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发展动力。
“信息化校园”项目主要包含两大主题:一类是“为高等教育提供Web服务”,另一类是“转变(transform)课堂”。第一类主题主要致力于解决信息技术及相关资源在大学和学院中应用的“信息孤岛”问题,如何使全世界的大学能够共享优质的课程和教学资源,包括“信息化校园框架”、“数字实验室”、“数字学习--基于网络的开放资源教育平台”、“MIT在线评估工具(iMOAT)”、“新一代移动教室”等子项目;第二类主要关注于课堂教学的变革,尝试借助信息技术改变目前大学课堂教学中被动传输、接受知识的现状,探索一种更加积极主动的、个性化的、同时强调协作共享的课堂文化,主要项目包括“借助信息技术的主动学习:航空航天工程系的改革与探索”,“借助信息技术的主动学习:机械工程系的改革与探索”,“课堂交流者项目”,“探险:从图片中学习”,“为了教学的游戏”,“做中学:哈佛-MIT健康科学与技术部的改革”、“在线学习:技术支持的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科学教育”,“机器人世界―基于项目学习的技术结构”,“新加坡:创造全球教室”,“技术支持的主动学习(TEAL)项目”等等。
MIT认为通过“信息化校园”项目的实施,已大大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通过对全校一百多门课程的数字化改造,明显地丰富和扩展了五千多名学生的学习经验,现举例如下:
1项目实施中对全校注册人数最多的《电磁学》课程进行了数字化改造,由传统的讲授式教学转变为基于“主动学习环境”的小组学习、协作学习,并且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各类模拟工具和操作实验资源;
2将《计算机科学导论》课程由传统的面对面讲授形式改变为在线讲座和自动作业评测相结合的混合学习(Blending Learning)模式;
3将以往基于教师讲授的《机械工程导论》课程改造为小组参与式研讨、虚拟实验和网上学习相结合的模式;
4由教师参与创设了网上虚拟实验与传统实验室实验相结合的实验模式,学生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物理实体实验室空间,大大方便和扩展了学生的实验活动;
5尝试将电子游戏和虚拟环境技术应用于教育领域,探索新型的学习方式;6借助先进的视频技术使学生在创建多媒体作品的过程中学习和研究莎士比亚戏剧;
7 借助信息技术将“设计”思想贯穿于航空航天工程专业课程及人才培养模式的全方位变革;
8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全新探索―将强大的网上学习社区与面对面学术研讨环境有机整合;
9探索教学资源在学院层次、甚至是全校范围内的协作与共享;
10除此之外,本项目还为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提供了超过一百万美元的研究性项目。
“信息化校园”项目在大学内外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有500多位研究人员(包括近三成的工程学专业教师)参与了该研究项目;有近150门课程进行了数字化改造,影响到了75%的学生群体;该项目涉及到近150个本科及研究生专业,学生注册人数超过7500人;大约400名教职员工、研究生和本科生参与了此项目,占MIT教师总数的10%(占工程学院教师总数的20%);大约40篇博、硕士论文都是基于此项目的研究而公开发表的。项目的开展过程中还涉及到了与美国三十多所大学和十几家公司企业的合作,特别是与微软产品开发团队的交流。到2006年3月止,基于此项目已公开发表70篇学术论文,300多场学术演讲,90多篇报纸杂志的报道,25篇网上出版社物的报道,在多个学术会议上进行了专题报告,引发了全世界高等教育领域的广泛关注。
二 “TLT小组”对此项目的总结与评价
为了能够全面了解“信息化校园”项目实施的情况,及时总结项目的经验和出现的相关问题,并对信息技术在MIT应用的未来提出建设性的有益指导,MIT委托TLT(Teaching Learning and Technology)小组(一个非营利性公司)对该项目进行了评价工作[1]。TLT小组对MIT全校师生及相关部门进行了150多次访谈,对项目的系列文档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主要针对以下五个子项目进行了重点评价:1数字实验室项目(iLabs)--学生可以借助网络设计实验,并且能够远程操纵实验室设备并收集数据;2在线评估工具项目(iMOAT)―借助网络能够对大规模学生的写作过程进行评价与管理;3技术支持的主动学习项目(TEAL)―基于探索、讨论、实践和可视化的教学原则对大一新生两个学期的《大学物理导论》课程进行了重新设计;4 XMAS(Cross Media Annotation System)项目--该项目是MIT“莎士比亚计划”的一部分,学生可以借助XMAS系统(特别是视频)通过在线讨论、展示等更好地学习和理解莎士比亚戏剧;5xTutor项目―xTutor是一种基于XML的、可扩展的、可定制化创建网络课程的工具。
对以上五个项目评价的总体结论如下:
1 以上五个项目的实施促使MIT学生的学习更加真实(authentic)、主动,更具协作性,具有了更多的反馈。
2 TLT小组认为任何一个创新项目如果不能够扩散推广到其他部门那么它的生命力就不会长久(亦即:只有多个部门和更多用户互相支持协作才能确保创新项目的可持续发展)。然而,“信息化校园”项目的推广和普及却遇到了极大的困难与障碍,大多数的部门和机构并没有建立支持引入和采纳技术创新项目的激励机制,繁重的推广任务全部落到了已承担、参与“信息化校园”项目的组织管理者及各项目组成员身上,没有任何激励与支持措施,同时又缺少相应的推广传播渠道。
3 虽然项目的大范围推广和扩散举步维艰,但在某些方面已经产生了一定的效应与影响―比如网络上的部分软件资源已可以公开免费共享。
4 TLT小组认为如果MIT的领导层面能够重视“信息化校园”项目的推广工作,那么实施起来就会容易许多。TLT小组发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物理空间的距离反而会增大其他大学与MIT合作的机会―那些积极关注该项目并主动寻求合作的大学往往是美国之外(国立新加坡大学、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大学、中国台湾中正大学等)的学校。
TLT小组在项目总结中得出的主要经验和建议如下:
1为了能够使教育更加真实、主动,更加具有协作性,具备更多的反馈,大学或学院的信息化部门(Academic computing)、教/学中心、远程学习部门、图书馆等与专业教育和课程改进相关的部门必须协同合作有组织地为达到这一目标而共同努力;政府部门及各类基金组织应当提供适当的方法以评估各学科教/学活动的结果与效果;MIT“信息化校园”项目的组织及参与人员应该系统回顾总结所有的创新项目以便为项目的进一步推广扩散提供支持。
2为了确保教育技术创新项目的有效推广,应该奖励那些在各自的学科领域持续坚持教学创新改革的教员。大学或学院需要制定政策支持和奖励所有学习、吸纳、共享并致力于自身教学创新改革实践的教员;图书馆、信息技术部门或教学中心的专业人员应该共同合作为各学科教师改进教学提供所需的理论、方法和资源;政府部门及各类基金组织应该为教师提供多种专业发展的机会、与国内外同行沟通交流相互学习的机会;公司企业在赞助教师进行技术变革教育的各类探索创新项目时,应坚持与其他院校、同行共同改进、协作发展的原则。
3应有意识地促进、培育大学内各学院之间及各大学之间教学改进的联合、沟通和共享。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大学或学院应寻求鼓励师生与本专业校内外同行经常讨论的方法与途径;政府部门及各类基金组织应该对那些长期以来在某一特定学科课程教学领域坚持全国范围内协同教学的教师给予资金支持;公司企业应该探索寻找切实可行的途径和方法为(全国范围内)同类课程教师教学的信息资源共享、协同教学及评价等方面提供支持服务;MIT需要进一步研究跨系的联合教学问题和各类教学实践的影响与教学资源、经验的共享问题。
4 为了更有效地推动信息技术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创新实践,需要探索更加有效的高等教育-企业之间的联合模式。
5为那些至力于教学创新的、教授相同(或相近)课程的教员们(同一所学校甚至是不同学校的教员)提供共同设计教学、开发软件、评估教学、合作共享的机会。
三 “信息化校园”项目对教育技术推动高等教育变革与创新的经验和启示
TLT小组基于对以往大量研究文献的追踪、调研并结合自身的经验,确信“技术的适当应用可以改进教育的结果”:计算机和互联网可以使教师和学生转变他们做事的方式,改变教与学的活动进而改进教育结果。勿庸质疑,计算机能够使教的内容更加丰富、形象,计算机可以扩展教育的时空,使教育形式更加多样化―远程学习、混合学习等,同时更便于传统教育系统中弱势群体的学习,还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但同时TLT小组也深刻认识到: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创新推广活动将是十分困难的,改变一门课程的教学方式相对容易,然而在一个专业范围(甚至是大学范围内、全国范围内)对所有课程的教学方式进行持续改进是非常困难的(无论是否有技术角色的参与),他们借用前普林斯顿大学校长Thomas Woodrow Wilson的感叹:对一门课程进行改造甚至比墓地的迁移还要困难(It is easier to move a graveyard than revise the curriculum)[2]。
MIT教/学实验室(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Lab,TLL)的Lori Breslow认为目前教育技术的发展尚处于婴幼儿阶段(Educational technology is still in its infancy),正以极快的速度发展变化着,教育技术将对高等教育系统产生怎样的影响与变革目前尚未明朗[3]。美国学者E.G.博格同样认为“新技术对大学的影响是关于高等教育使命的一个尚在开展的主题。计算机、信息与通讯技术对大学的影响还没有完全表现出来。但从目前非常初浅的早期发展来看,我们已经注意到,高等教育正在经历重大的结构性的转变。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在这个进展中肯定会有一些令人沮丧的副作用需要考虑……”[4]。
Lori Breslow及其所在的部门TLL同样也对“信息化校园”的主要项目进行了研究与评价,关于教育技术的影响与作用得出了以下三个重要结论[5]:
1 成功的教育技术应用在于满足了某类特定的教学需求,而这类需求是传统媒体无法满足的―MIT的“信息化校园”项目再次印证了五十年前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的理论:媒体不是一种中性的传播工具,它们具有各自的偏好、特性及局限。某类技术在一些方面可以做得很好,而另一类技术却只适用于其他特定的任务和需求。Lori Breslow等的研究证明教育技术在实现以下教学目标方面是具有优势的:(1)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可视化(比如主要针对大一物理教学的TEAL项目);(2)加强非文本媒体的素养(比如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莎士比亚戏剧的XMAS项目);(3)扩展学生的学习经验(比如iLabs项目);(4)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及时的反馈(比如TEAL项目)。
2 教学中引入太多的技术或技术的不适当应用都将是有害的。研究者认为学生对于新技术的学习和掌握是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的,如果学生花费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学习和掌握新技术,必然会影响到专业知识的学习,这时技术实际上成为了专业学习的障碍而不是有效的促进工具!(XMAS项目的实施使研究者明显认识到学生在课程学习的开始需要花费相当的时间和精力熟悉技术,并且努力适应这种基于技术的学习模式;TEAL项目中由于采用了复杂的课堂教学技术,开始时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了极大的不适应,特别是给教师增添了许多额外的工作)。
3 在教育技术和它们所应用的学习环境之间存在着重要的关系。这里的环境包括教室、图书馆、实验室、教师的办公室、学生公寓、甚至是当地的咖啡馆等。研究者们得出了以下三条结论:(1)当技术的使用与学习目标、教学方法之间存在强联系时教育技术的应用是有效的(比如TEAL项目中动画、可视化技术、桌面实验技术及个别化反馈系统等的应用主要是为了加深学生对电磁场概念的理解),但现实中如何将技术、教学法及目标有机整合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2)即使是同一技术,针对不同的情境会有不同的效果,而同一应用情境中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其效果也有所差异;(3)教育技术通过改变学习环境中信息的特性而对教学产生影响,以此促进师生角色的转变。但TEAL项目中发现很多学生似乎不愿意改变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不愿意主动去建构知识。
结合以上学者的研究,并论文认为MIT的“信息化校园”项目对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与变革可以提供如下启示:
启示一:信息技术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仍处于起步的萌芽初级阶段,其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和作用还只是刚刚开始,目前尚不明朗,因此很难在短时期内达成共识,形成定论。正如前康奈尔大学校长罗德斯(Frank H.T.Rhodes)所言,我们仅仅处在信息技术带来的巨大变化和机遇的开始阶段[6]。因此,无论是大学的领导者、管理者还是教师都应该以一种积极开放的心态对待信息技术,从政策、管理体制上鼓励教师进行一些先行的探索性试验,并及时总结经验。
启示二:信息技术对高等教育的影响虽然只处于尚不明朗的初级阶段,但他们在整个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正逐步从边缘向中心趋近(虽然其步伐缓慢而艰难,甚至有时还会受到不友好的怀疑与抵制),同时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与变化多样性将使高等教育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与不稳定。
启示三:信息技术的不断扩展及迅速渗透将使传统大学校园中被动接受由教师选择和传授的课程内容的“学生”,逐步转变为主动寻求知识的、更倾向于分布式、灵活学习的、同时更愿意为自己的学习经历和效果负责的“学习者”。
启示四:目前大多数的高校管理者、教师、及各类专业人士还没有为这种信息技术将带来的变革做好准备,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这种转变将是一种苛求的、有时甚至是痛苦的过程。
四 结语
虽然Lori Breslow曾告诫说由于MIT自身的独特性(特别是充足的资金支持,所拥有的世界上最优秀、最具创新精神的教师和学生群体等),其信息化校园经验是很难复制与模仿的。但MIT作为一个利用信息技术变革高等教育的先行者进行了一系列大胆的、探索性的创新与尝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与教训,为信息技术在高等教育中的推广与普及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其实任何一所大学都是独一无二的,在信息化校园的建设中只能根据自己的目标、战略规划及资源现状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只有那些具有世界眼光同时又立足于本国、本地区、本校实际的大学在世界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变革浪潮中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2] Ehrmann S C, Gilbert S W, and McMartin F.Factors Affecting the Adoption of faculty-Developed Academic Software:A Study of Five iCampus Projects[EB/OL].
[3][5] Breslow L.Lessons Learned: Findings from MIT Initiatives i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20002005) [J].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and Technology, 2007, 16 (4): 283-297.
【论文摘要】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以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以实现教育信息化为特征,正在突飞猛进的发展,基于信息化的目标就是要实现课程的有机“整合”。在教学中采用现代信息教育技术手段,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及互联网、校园网上丰富的资源,是我们推进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手段和方法之一。
本文从“高中物理新课程的转变”“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整合”实施途径、“整合”带来的益处、“整合”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等方面对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课程的“整合”进行了探讨,并通过实例说明。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和迅速普及,信息技术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人类社会也正由工业社会逐步进入以信息、知识爆炸为特征的知识经济社会。在未来世界国际竞争中取胜的关键是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又取决于教育。
在这样一个形势下,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指出:“信息技术极大地拓展了教育的时空界限,空前地提高了人们学习的兴趣、效率和能动性。”强调“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学科的学习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也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及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信息化社会呼唤教育信息化。
笔者着重初步探讨一下在新课程理念下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的整合。
一、基于新课程理念下整合的必要性、意义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要有利于学生对核心知识的掌握,更有利于能力的提高。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角色应该重新定位,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主动地把学生放在主体的位置,把自己放在主导的位置。新课程实施过程的难点很多:(1)课堂时间有限,让学生去进行探究、讨论与交流很难控制,不但要控制讨论题目的数量和难度,还要实时控制讨论的深度和广度,更要控制好讨论的时间。一但控制不到位或疏于控制,教学内容将难以完成,还要在课后再花时间去补。由于把课堂的时间大部分给了学生,教师如何利用好有限的时间就成为难题,哪些话该说哪些不该说,事前都必须想清楚,有时可谓做到了惜字如金,且语言的速度也要进行控制。(2)新课程对教师选取教学资源、处理教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为了达到课程目标,每一章都安排了几个探究性实验,这对学校的实验室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4)教学实施要符学生的认知水平,在教学设计之前就应该去评估学生的现有认知水平。但现在的学生获取知识渠道众多,现有的认知水平难以估计,且认知水平差距较大。如在图象的教学中,我们提问“在现实生活中,你们看到了哪些图象?”,学生回答了,心电图、脑电图、股票图、资源分布图等等,这就出乎了我们的预料。
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丰富的网络资源,面向新课程标准可以很好地改善我们以往的教学模式与方法,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尊重人的独立性、主动性、首创性、反思性、合作性以及相信人固有的强大学习潜能的全新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与教育模式:并利用高科技手段提供的切实可行的方案、技术、方法和认知工具,从而实现基于高新技术的崭新的学习方式”,完成教育教学全面质的跨越式发展。
因此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课程的整合,不是简单地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的演示工具,而是在课程实施理念中结合使用信息技术去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的过程;是把信息技术、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地更好地去完成教学任务以及以实现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并且其实施过程中对学生地位的提升将会充分呼应课程改革中关于学生地位提升的理念,将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成为信息的主动构建者,而不是传统的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灌输对象。
二、整合实施的途径
1.运用积件思想,寻求高层次整合方法
近年来,计算机辅助教学工作在全国教育战线上逐渐深入,但大多以“观摩课”的形式开展,只是教育教学中的一个点缀而已,信息技术并没有真正与学科教学“融合”在一起。究其主要原因是在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合适的应用软件和操作平台,需要教师自己研制开发课件,而开发课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有时候为了上好一节公开课,甚至要做数十小时的准备。鉴于此很多教师都反映计算机辅助教学是一项投入多(时间,人力,经费)、产出少的工作,基本上适应不了日常教学。在这种情况下,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在计算机辅助教学(简称CAI)的条件上日趋成熟发展起来。信息技术作为一项教学工具(Learn from IT),能够把各种技术手段完美地融合到课程之中??就像教师在上课时使用黑板和粉笔一样,届时计算机演变成为真正的教学工具, 教师最主要的任务不再是开发软件,而是如何应用现有的软件把计算机的优势发挥出来,进行学科教学。
在计算机辅助物理教学这个领域里面,市场上已有相当数量的物理教学软件可供购买,但能够真正适用于教学的软件却不多,教师自制课件的水平又不高,容易造成“低水平重复”的现象。在此阶段上,寻求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开发和应用的新路子──积件思路应运而生。其指导思想是:“课件”向“积件”发展,工具型、资料型、开放型的教学平台已成为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的发展方向,它包括带有学科特色的平台和多媒体资料库。教师稍加培训就能够自如的运用它们来按自己的意愿制作课件,紧密配合自己的教学过程、为课堂教学所用,在真正意义上,实现计算机辅助教学。
积件从何而来呢?我个人的经验是通过Internet把别人好的课件(如利用flash.Powerpoint 目前比较流行实用的两类软件制作),下载分类保存,建立自己的积件库,对于Powerpoint的应用基本上是大家都会点,可以进行修改,还可以自己制作把别人好的图片、flash课件插入使用,或还可以把其它网站已有的课件的超级链接功能揉合到自己的CAI课件里,以“搭积木”的形式,把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制作的每一个课件链接起来,通过长时间教学的积累,逐步建立一个完整的教学课件体系。反之,其它教师也可通过网络共享自己的CAI课件,克服了传统的“软件包”形式的课件不能共享的缺点,提高了课件资源的利用率,充实了网上物理学科资料库,形成网上物理学科联盟,实行资源共享。此外,教师和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有网络终端的地点,通过Internet 网络来访问这些网站,进行物理教学的探讨和巩固性学习。
因此,运用“积件”思想,走素材资源库和制作平台相结合的新思路,是软件开发和应用走出目前困境的有效途径。学科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运用“积件”思想,充分利用现有条件下的网络信息资源素材库和教学软件,以及相关的CD、VCD资源,从中选取适合教学需要的内容来制作自己的课件,从而适应不同教学情境的需要,彻底改变教学软件在设计、开发和使用上的相互割裂的局面,使CAI在课堂上的运用走出低谷,朝着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整合这一更为广阔的方向发展。
2. 构建模拟实验教学模式,发挥演示实验、虚拟实验室功能
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实验教学和演示实验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教学中,往往有许多图景难以被学生想象,实验又无法进行,而这对于学生的理解,掌握概念和规律有重要作用。而有些实验虽然可以演示,但其反应过程无法看到,可信度小,学生难以理解。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制作逼真的模拟课件,可以帮助学生摆脱这些认识障碍。例如:电源内部电子和离子的移动,电动势的方向,电容器充放电,电场中导体的静电感应等。又如:利用卡文迪许扭称测定引力常量,由于受条件限制,中学根本无法进行。但可利用计算机将实验装置画出,利用动画效果,将整个实验过程通过模拟方法予以完成。这样既完成了实验又加强了同学们对实验装置的理解。
在实验教学中,有许多演示实验的可见度小,由于受条件的限制,又难以使每个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验只能由老师演示操作,可见度小,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若利用视频投影仪将演示操作过程预以放大,通过多媒体计算机,将操作过程转播到每位学生前的计算机屏幕上,这样不仅演示真实,而且,学生兴趣高,观察认真,调动了学习积极性,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秒表、电表、千分尺、万用电表、游标卡尺、磁感线教学;可以将演示过程进行放大,将关键部位利用特定镜头予以展现在同学面前。
由此可见,通过信息技术与高中实验的整合,可以突破常规实验条件的局限,所以我们应当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特长,对那些难以观察到的、复杂的、困难的实验进行模拟,使之成为常规实验的补充,并与常规实验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实验教学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从而有助于学生发现规律、形成概念、获得新知,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实验技能。 转贴于
三、整合带来的益处
1.扩大信息来源,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了解学科发展形势,及时把握教学动态。物理学科发展较快,通过Internet网络中的权威网站查看有关学科发展动态,可以做到紧跟形势,在学科教学时作出及时的调整。对于物理学科,必要的习题也是必要的,但订购的习题集往往又存在着题型偏旧、信息过时的缺点。为了克服这一缺点,可以充分利用Internet网络这一信息资源,从权威网站或重点中学网站上的试题库中下载最新试卷,用来给学生作测试题和平时练习。这些题目往往题型新颖、信息准确,对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有着很大的帮助。
2.加强学生对物理情景的认识
物理现象中有很多是很难或甚至不能用肉眼看清的,有些即使借助最现代的仪器也很难看到。利用计算机的模拟,我们可以把一个原本无法看到或看清的现象纤毫毕现地呈现到学生的面前。如机械波的教学就可以通过CAI技术把介质振动和波的传播情况理想化地呈现给学生。情景的延迟与加快:一个物理过程的进行时间有长有短,如宇宙的演化、天然放射性元素的衰变,动辄数十亿年,远远超出了一个人的寿命所及。如闪电,还有光和物质间的作用,一闪即逝,在你尚未来得及感觉的时候它已消逝无踪。这时,计算机在教学上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可以把一个自然界中无法更动的过程随意地加快或减慢,帮助对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的理解力还十分有限的中学生更好地形成感性认识。
3.增进学习交流,提高教学水平
网络的交互性给教师互相学习交流提供了机会。教师可以一方面用E-mail与有关专家进行交流,学习前沿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还可以参与网上的教师继续教育和一系列教育网站的教育论坛。如在中国名师教育网上可以与重点学校的名师专家探讨学科教育应培养怎样的人才,在中国园丁网的教育论坛可以与各地的同行探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对学科教学改革的看法,通过网上学习交流,达到提高自己教学水平的目的。
四、整合存在的问题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作为一个全新的事物,其在实施中必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在实践过程中应注意把握以下问题,以免走入误区,从而发挥整合的最大效果。
1.技术与思想的关系。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应要求先有先进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信息技术再先进,都必须以先进的教育思想为指导,不能是盲目的形式上的技术操作演示,信息技术只是为教学提供资源,为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和协作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分析能力、信息加工能力和探索与创新能力。因此,教师要改变旧的教育思想理念,重新建立教学结构,从而形成新型教学结构的教学模式。
2.主导与主体的关系。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运用的确能够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更具形象性和直观性,但许多教师就会因此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即学生学的问题。所以采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过程的重点应放在帮助学生理解上,提倡学生的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激发其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从而培养能力。而不是变“人传”为“机传”, “以教师的活动代替学生的思考”;忽视学生的参与。否则就有违整合的意义,得不偿失了。
3.形式与目标的关系。任何教学手段、形式都是为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服务的。如果在教学中过分强调信息技术带来的客观因素,而忽视了教学的具体内容、具体目标,就会是画蛇添足而已。如果在一节课中选用了投影、录像、录音、挂图、电脑等多种教学媒体,在教学过程中又过多的频繁更换,一会儿投影,一会儿放录像,一会儿又挂一幅图片……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反而被媒体本身所吸引,分散了对学习内容、知识点的注意力。客观上形成了媒体干扰,破坏了抽象思维和知识结构的形成,达不到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注重多媒体运用形式的新颖、画面的直观、教学的热闹等,这样的结果只会是华而不实,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而应该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选择恰当的技术手段和表现形式,充分发挥多媒体的真正意义,以配合老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和教学目的。
4.模拟与实验的关系。高中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日常教学中,实验往往有着举足轻重的教育意义。这时候,教师切不可以信息技术手段的逼真模拟来替代学生所有的实验过程,否则就失去了实验的真正意义。当然模拟也是可以替代一些实验的,那些现实条件下无法完成的演示实验对象如一些微观分子的运动的实验等,这些实验的模拟和展示就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解决课程知识了。
总之,随着教学改革的发展,教学技术也应及时作出相应的改善,用先进的教学技术造就优秀的新世纪人才,是刻不容缓的事。信息技术教育与物理学科课程的整合,这对我们每一位教师来说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计算机辅助教学(CAl)具有生动、形象、个别化、自定步调、交互等优越性。在模拟和探究方面可以实现对系统(事物)进行模拟,直接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能力;作为教与学的工具,能有效地帮助教师和学生处理教学事物(备课、实验演示、计算、作业、交流);在通讯网络方面,可以广泛地获取最新的教学信息;进行学术交流,并作为教学平台开展远程教育。在信息化的课程中,学生学的知识可以更多、更广,效率更高,这对提高教学质量非常重要。可以预见,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机整合,是深化物理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
现代教育理念认为,最好的学习是自主的个别化的探索性学习、对话交流式的学习。随着信息技术高中物理的整合,就会从更大程度上去满足学生学习的这一要求,让学生的学习更具个性化,更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培养全新的人才。
【参考文献】
新课程下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初探 扬州教育学院高邮校区 唐国锋 江都市周西镇中学 徐梅
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课程整合的尝试
(1)湖北师范学院,湖北黄石435002
(2)湖北黄石三中,湖北黄石435000
信息技术与中学理科课程教学的整合
方卫华
浅谈信息技术教育与物理学科的课程整合
陈广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