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02 16:13:3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英语个人研修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校本研修;英语教师专业成长
How in the collated and corrected copy does do research promotes the teacher of English specialized growth
Huang Chunying
【Abstract】Discusses together after my school English group all teacher, how in the collated and corrected copy does do research promotes the teacher of English specialized growth, the concrete procedure summarizes for the following several points: Carries out the small topic research; The making standardization collective, explores the practice positively. Discusses the different method, the apply theory to reality: (1) builds the atmosphere, promotes to do research; (2) grinds teaches a body, the promotion teacher of English specialized growth, the whole staff participates in each kind of collated and corrected copy research activity, the foothold official duty, the attendance in the study: 1) constructs “the research activity and the resonsideration” does research the pattern. 2) builds “the cooperation altogether wins” does research the culture. 3) launches the class document discussion. 4) leads all teacher by the backbone teacher. 5) expert course. 6) in campus making thick book fragrance.
【Key words】The collated and corrected copy does research; Teacher of English specialized growth
富川二中的现状犹如她的历史,是缺少底蕴的、是稚嫩的。我们学校长期以来需要有狮子般号召力的核心教师,有狮子般潜力的学生。我们的教师长期以来给人的印象是谦卑有余的,学生是老实听话的。因此,我们始终不懈地改变着自己,充实着自己,完善着自己。我校英语组注重校本研修,以教师为主体,以学校为主阵地,通过有计划、有系统的研究活动,解决课程中的多层次问题,促进教师的成长和学校的发展。促进了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学生学习兴趣的发展和成绩的提高。
以校为本的教研,是新课程改革中全新的教育理念。什么是校本教研呢?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朱慕菊曾指出,以校为本的教研,是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保证新课程实验向纵深发展的新的推进策略。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兴衰,系于教师。教师的专业成长,直接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打造一支业务精湛,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我校以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主线,着眼教师成长,在校本研修方面做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经过我校英语组全体教师共同探讨,如何在校本研修中促进英语教师专业成长,具体做法概括为以下几点:
1 开展小课题研究
我校英语组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小课题研究。这是每一个教师都必须积极参与的校本研修活动。小课题研究针对各教师和学生的不同特点来确定。例如2011年3月份,学习“有效观课议课”要求转变观念,认真学习观课的相关理论;亲自践行,体验观课的乐趣;同伴分享,打造观课文化。并且坚持“合作共赢”的专业成长理念。而且深化专题论坛。专题论坛是学校为教师专业成长而搭建的开放性、互动性的交流平台,这种研修主要有专题研讨。专题研讨,内容主要是基于学校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产生的问题和疑难,如“对中考命题和总复习教学的几点思考”与建议“校本研修中的共同体”、“有效观课议课”等。这些要研讨的问题一般提前定期,供有兴趣的教师钻研。参加研讨的教师要围绕专题查阅大量资料,思考总结自己的经验,有的还要进行调研访谈,并且要应付同伴的各种质疑,这无疑是一次全新的挑战,当然也是一次重要的学习提高。
2 打造规范化集体,积极探索实践
探讨不同的方法,理论联系实际,总结如下心得:
2.1 营造氛围,促进研修:校本研修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最有效途径。学校一是要求全体教师要内化学校办学目标与办学理念,引导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二是,新增英语专业和教育理论类报刊杂志,不断拓宽教师的阅读视野,如《英语沙龙》,《英语辅导报》,《世界英语周报》《跟上孩子成长的脚步》,《卡尔维特的教育》等等 。有了浓厚的文化氛围,教师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树立了正确的学习观,为进行校本研修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2 研训一体,促进英语教师专业成长,全员参加各种校本教研活动,立足本职,勤于学习:研训一体,研教结合,避免研教两分开是让教师能接受的、最有效的校本研修途径。我们结合自身实际,确立了校本研修的整体思路:即以新理念为导向,以常规教研带弱师、以主题教研促强师、以教学反思促个体进步、以课例研究求共同发展,通过多种模式的研修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2.1 构建“教研活动与反思”研修模式。我们结合县教育局“送教下乡”活动和“走进新课程”项目培训,引导教师在认真自学有关新课程培训资料的基础上,经常化、系统性的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不断反思,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和实际教育问题进行“回顾”和分析、探索,并作出理性的选择、判断与整理。这种反思既可以让教师以旁观者的身份审察自己的教学历程,收到“旁观者清”的效果,又可通过与其它教师的交流来反省和充实自己,提升自己的教学调控能力,对所有教师的后续专业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我校英语组要求所有的教师必须参加英语继续教育培训,部分教师参加英语国培,这就充分利用了集体智慧,体现了全员参与。其中,英语校本研修内容有阅读教学,结合县英语教研活动,在县教研员周桂平主任的带领下,送教下乡,我校蒋联凌教师在柳家初中进行了阅读教研课,庞梅芳老师在石家初中进行的教研课收到良好的效果。杨江霖教师进行的口语教学得到全县英语教师的好评等。并且,每一份校本研修教案都是详案,都有具体的操作过程,都包括了3-4个课时的教学内容。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全校的英语教师根据具体情况,结合本年级的教材,选用了部分他人的校本研修方案,并加以修改,使得各年级都有本可依。
“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连续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这是我校教师的共识。教师反思不是一般意义的“回顾”,而是思考、反省、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它具有研究的性质。我校提出了“一课三思”:即:课前思、课中思和课后思。“课前思”主要思: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是否准确,教学内容的深度和范围对学生是否适度,所设计的活动哪些有助于达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哪些学生需要特别关注,哪些条件会影响课件的效果等等;“课中思”主要思:突发事件以及教师在和学生互动作用中,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反馈,对教学计划进行的调整;“课后思”主要思:成功之举、“败笔”之处、教学机智、学生见解、再教设计等等。鼓励教师一月至少写两篇反思,真正做到“研究一点,实践一点,总结一点,提高一点”。
如今我们的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记录自己认为对自己专业发展有用的“精彩”和疑惑之处、或记录教研活动中看到的“精彩”片段并记下自己的所感所悟已成为习惯。
2.2.2 营造“合作共赢”的研修文化。我们十分重视发挥教师群体智慧,形成研究型教师群体。过去教师大多数靠一个人的力量解决课堂里的所有问题,往往力不从心。如今我们倡导教师与更多的人,在更大的空间,用更加平等的方式从事合作性教学研究,努力营造“合作共赢”的研修文化。 今年五月份我校英语组配合学校申请第三届中小学外语教研工作示范学校评选,虽然是否获胜的结果还没有出来,但我校英语教研组所做的努力获得了县教育局的一致好评。
另外要求所有老师提前备好课,写好教案。做到课前熟悉教案,课上灵活运用与调整,课后认真反思,让自己的课堂教学达到最高效。每个年段如果有两位老师上课的话,请两位老师之间互相(或每个备课组)认真研究教本、学情等,合理安排课时。备课之前全面计划好每个学期所要讲授的教学内容。备课时把具体教学方法和手段写清楚。认真研究教材内容。上课时坚持常规部分不松懈,教材内容讲解清晰,示范准确到位。尽力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教学中及时纠正学生存在的问题,采用有效方法让每个学生都受益。课后进行认真总结与反思,并在教案后做好小记。 集体备课一直是我校校本研修的共识,一周两次,在备课时要做到“三定”、“四统一”:即定时间、定地点、定主备课人;统一进度、统一练习、统一作业、统一检测。中层和校级领导必须参加集备活动,以总结经验,及时推广,消除薄弱学科,实现全盘推进,整体滚动。主辅(个人)初备――集体研讨――课案生成――个性设计与反思。具体操作办法是:事先确定一名主备教师(对所备内容重点准备并做出教学设计),其他教师为辅备教师。主备、辅备教师均应提前个人钻研,提出教学设想及需要讨论的问题;主持人按既定时间组织集中研讨,主备教师抛出教学设计及研讨的问题,辅备教师提出各自见解和修改意见;对有分歧的问题集中讨论,尽量达成一致;主备教师根据大家讨论的意见和专家点评,在尽短时间内(或当场)修改,形成集体研究的教案并发给大家;教师对集体教案再修改,形成个性化的教案。授课后,写好教学反思笔记,为下次集体备课做准备。
这种集体备课的实质“合作共赢”,它突出集体的交流与反思,促进了教师角色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近年来无论是参加市级优质课比赛选手,还是为全市“送教下乡”提供的“示范课”、“观摩课”等都凝聚着集体的智慧,团队精神也在此得到彰显。
2.2.3 开展课案讨论。校本研修离不开课堂,课堂是校本研修的源头活水。我校采用“课案讨论”的方式进行研修,着力提高课堂的实效性。“课案讨论”主要有以下四个环节:立足课堂,提出问题――合作交流,研究问题――实践献课,解决问题――讨论交流,拓展问题。 本教研组撰写的“Unit 6I’m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 通过课案会诊,教师们互相研讨,共同实践,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基本上达到了“研究一节课,促进一群人”的研究效果。 因此获得了“国培班”优秀课例奖。正是这种积极探索,团结奋进的精神让我们拥有了令人骄傲的业绩,也让我们收获了荣誉。在2010年校级优秀教研组评选活动中,我校英语教研组荣摘桂冠。每年中考,我校学生英语成绩的及格率和优秀率均名列全县第一。
2.2.4 以骨干教师带动全体教师。学校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让骨干教师现场指导。骨干登台不仅仅是介绍经验,搞辅导,更重要的是用新理念对一线出现的教育问题进行理性化解读。如通过听课、课题研究、教育著作研读、外出学习、调查访谈等途径获取大量信息,经研究整理提炼,在论坛上进行针对流和展示,接受教师们的质疑问难。在互动式研讨中,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教师”和“学生”,大家都是平等的参与者,这既开阔了大家的视野,又有助于骨干走上名师之路。如2011年6月1日,贺州市英语教研室的关善照教研员来到我校进行课题研究指导 。通过与教研员的对话我们意识到,只要在专业领域努力奋斗,不断完善自己,人人都可以成为名师。八步区实验中学的黄老师,从毕业以来就一直致力于教学教法的研究和学习,年纪轻轻地就已经是一名高级教师,而且在八步享有盛名。
2.2.5 专家讲座。我们有计划,有针对性地邀请专家现场指导、做专题讲座或与一线教师开展面对面地对话和交流。我校英语教研组全体成员到贺州市参加了“英语教师全员培训”项目,授课教师是北京外国语学院富有教学经验的傅老师。在听完课之后,我们的感觉就像是经历了一场头脑风暴,既像“洗脑”,又像“引路”,使教师们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另外,我们还定期组织教师观看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李镇西教育光盘,为教师的学习、课题研究、课改实验等做有力支撑。
2.2.6 在校园打造浓厚的书香气。人的精神靠什么?靠读书。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民族的阅读水平。
研读教育名著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重要途径。我们为此进行了一项打造“书香校园”的教师读书活动,我们要求每个教师每学期精读一本教育名著,并联系实际完成不少于6篇读书心得,每月在组内或学校进行一次交流。《校本研修专论》、《团队的力量》、《教育与人生――叶圣陶教育论著选读》、《课程变革与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框架下的校本教研: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策略》等等。以教研组为单位,从百部名著中精选一本,大家共同研读、交流。全体教师可就某一问题利用教师论坛或校本研修时间进行研讨。除读教育名著以外,我们也认真学习继续教育指定的书籍,如《赏识你的孩子》、《怎样观课议课》等等。
3 教研心得
新时期的教育要求教师走上研究之路,校本教研创设了和谐浓厚的科研氛围。我校英语组教师获得如下收获:
3.1 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师的发展目标定位,学习和研修内容选择,学习研修的形成选择权和自由教师自己把握,从而调动了教师自主研修的自觉性与主动性。
3.2 改变了过去那种脱离实际的形式主义方式,明确了目标,提供了抓手。教师的自我发展目标非常明确,而且是自己定的,不像以往的硬性规定要求,可望而不可及,经过自身的努力都可以达成目标;研修内容也是自己选定,符合自身基础条件和发展要求。
3.3 激活了教师研修的动力机制。在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熏陶和“终身学习”“全员学习”“团队学习”的大环境和氛围感染下,以及实践过程中的成就感,促成教师产生强烈的发展动机和欲望,自觉融入到教师研修活动中来。
3.4 为教学研究开辟了新领域。在研修活动中,无论是研究还是进修培训,都能始终围绕课堂教学实践这一主渠道进行,这就为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注入了新的活力。
3.5 有助于骨干队伍的梯次建设。因为教师发展目标的层次化,促进了一大批骨干教师脱颖而出,也带动了以高带低“传、帮、带”活动,呈现出层次鲜明的教师队伍。
3.6 使二中的英语组教师得到县教育局得一致好评。实践使我们深深体会到,校本研修是目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也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载体。我们将边学习、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进一步加大校本教研的力度,让老师们快速成长,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最大限度的满足学生受教育的需求,切实改进教师教学策略和方式,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全面提升教师素质,全面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全面提高教学效率,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和谐、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汤立宏.《校本研修专论》.海洋出版社,2006年
[2] 徐世贵.《怎样听课评课》.辽宁民族出版社,2002年
[3] 叶澜主编.《重建学校精神家园》.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
教育教学科研能力是优秀班主任素质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基本功。当今社会新事物层出不穷,当代学生活泼好动。对此,班主任应该给予研究和探讨,这要求班主任具有强烈的教育科研意识,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要不断对教育教学的新情况、新热点进行研究,在研究中得出正确的结论,进而改善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亲爱的读者,小编为您准备了一些教师研修个人工作总结,请笑纳!
教师研修个人工作总结1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一个学生如果失去爱和尊重,那么他将很难健康地发展。因此教师必须在理解、尊重、爱护学生的情感基础上,为他们创设一个信任、接纳、理解、尊重的情感氛围,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利于德育工作的实施。为什么要加强师德建设,恐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识。
国家的兴衰,取决于教育;教育的兴衰,取决于教师。教师是立校之本,而师德则是教育之魂。从古至今,在人们心目中,似乎很难找出比教师更受敬重的职业。只要用真诚的心去感化学生,用真诚的爱去引导学生,只有真的爱学生才能当之无愧地说爱教育事业。著名教育家斯霞曾经说过:“要使学生的品德高尚,教师自己首先应该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言谈举止,为人处世,衣着穿戴……都是学生私下议论的话题。为人师表不能说一套做一套,应严以律己,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成为学生的表率。孔子说得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任何教育的结果,都是伴随着一定的师生关系产生的,其结果的好坏有时受师生关系好坏的影响,不同的师生关系往往导致不同的教育结果。今天的学生需要有一个安静、和谐、健康的学习环境。这也是江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不断强调的。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要进行多方面的互动,会产生种种矛盾。倘若教师没有尊重,关心和热爱学生,即没有与学生沟通关系的法宝“博爱之心”。热爱学生是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基础。在创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应该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生动活泼与严肃守纪的辨证统一,因材施教与面向全体相结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师生关系是教师正确的学生观和良好素质的反映。
在知识的海洋里,宇宙间的任何事物都只有其中的一朵浪花,一粒泥沙,而教师如同一叶扁舟,常年累月航行于其中,将一批又一批渴望成才的求知者送达理想的彼岸,风雨无阻,无怨无悔。浪头上行舟,难免惊心动魄,但也有欣慰与欢畅,谁说不是呢?选择了教师职业就选择了艰辛和挑战。胸无点墨,混迹社会,腰缠万贯者大有人在,但我们无法想象,更不能容忍一个滥竽充数的教师堂而皇之立于那些求知若渴者目光聚焦的神圣讲坛。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单单是为教书而教书的“教书匠”,而应是通过教学活动在学生心灵上精心施工的工程师。
教师的职业道德品质是否高尚,主要从以下方面看:看他否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能否坚定不移地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看他是否热爱学生,能不能做到既教书又育人。随着社会的发展,党和国家对教育的深切关注,真诚地热爱学生已被视为当代教师的师德之魂。
老师对学生的爱,会被学生内化为对教师的爱,进而把这种爱迁移到教师所教的学科上,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而“乐其道”,因此爱的教育是我们教学上的巨大推动力。在教育中,我们对学生的爱应该是正直、公正、坦荡、无私的,不是偏狭、庸俗的。因权势而爱,因门第而爱,因金钱而爱,这种爱只会败坏社会风气,污染学生纯洁的心灵。如果我们希望学生成为有热爱美好事物而仇恨丑恶等行为的真正公民,我们就应当真诚地对待他。
在我的课堂教学上,我带给我的学生是一种语言学习的轻松,语言习得的充实这样的感受:明朗而高效的节奏感,严肃而活泼的氛围,重积累与联系,重学法指导,重语言运用,重合作意识的培养,重情感交流。在新课标下,我觉得教师的教学要放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语言的内趋力,引导学生主动探求语言知识;指导学生学习英语的方法,使学生由“学会”到“会学”,变“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我坚信,兴趣是学习任何知识最好的老师。正因为如此,学生们在适应了我的授课模式以后,渐渐地从对我的课堂发生兴趣转向对英语学习感兴趣。我是发自内心地感动于这种良性的循环。同时,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我能够适时适当地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消除学习紧张感和焦虑感,激发学生探索未知的本能和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这样既充实丰富了课堂,又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爱是教师美丽的语言,我们教师应有那颗与学生沟通的法宝博爱之心,用爱去对待学生,影响学生,关心他们的成长。我们应该用先进的理念、恰当的方法带给学生鲜活的知识与技能,努力培养出具有世界胸怀、中国灵魂、适应现代社会的有用之才。教学,是一曲爱的奉献,我们的生命会因奉献而精彩,因开拓而闪亮,因耕耘而芬芳,因奋斗而更美丽。
教师研修个人工作总结2二十一世纪,班主任面对的学生不再是一个等着灌水的空瓶子,而是一扇扇等待开启的大门。每一个学生的内心都是一个丰富的未知世界,这是一个等待开垦的世界,是一个充满能力量的世界,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世界。人的内心有存放隐私的角落。学生的内心更是这样。班主任教师再也不能指望像以往那样强迫他们进入我们设定的世界。随着社会对培养学生的要求的改变,更迫切地向班主任提出了更高的时代要求。我主要学到以下几点:
1、班级的科学管理办法。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对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巨大的教育作用,班级强、学生强、学校强,优秀的班集体将成为学校育人的载体。班级的科学管理办法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使学生德智并进。要有班级管理的发展观理念,要明确学生人人都能发展,时时都在发展;还要明确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求,不同的人接受能力不同,承认人之间的差异。班级的文化建设是一个班级文化的灵魂,体现一个班级的精神风貌,要重视班级的文化建设。可以通过对教室环境的布置来加强班级的文化建设,如布置教室、办好板报、建好图书室、设计墙饰;设计班旗、班徽、班歌、班级格言等营造一个优雅的、能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的文化环境。通过班级的文化管理,理清学生的观念、思维,管住学生的价值观和思想观念。
2、打造优秀班集体的方法。
一个优秀的班集体要有共同的奋斗目标,并让这个奋斗目标成为全班学生的共同行为,目标是启明星、是动力具有巨大的激励作用。在打造优秀班集体时一定要让班级有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另外,优良的班风要依靠正确的集体舆论来支持,优良的班风一旦形成,对正确的舆论形成有巨大的影响,所以,要在班级里树立健康正确的集体舆论。同时还要培养得力的学生干部,设立健全的班级制度,处理好班级里的人际关系,经常开展生动的集体活动,营造浓厚的学习气氛,形成一个有特色的班集体,
3、切实有效的班主任工作艺术。
班主任的工作对象是学生,班主任做的是人的工作。而学生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是发展中的人,他们需要平等、关爱和尊重,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需要,不同学生的发展有差异。作为班主任要待生如子,作到对待学生一视同仁,承认每个学生都是最棒的。用爱去感化学生,用“情”去工作,用“心”去工作,以情动情,以情感人。要认识到每一个学生都是一颗等待发现的明星,我们要通过培养优生、辅导差生、促进中等生的发展,使每一颗星星都能闪闪发光。面对优生,我们要不断激励压担子,消除他们的嫉妒心理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今后的班主任工作,我应做到如下几点:
1、为人师表,树立良好的形象
中学是人的一生发展的奠基时期,班主任是学生人生路口的领路人,班主任的德才学识、情感人格、言行举止等都会给学生留下深远的影响。班主任应加强自我修养,在学生中树立良好的风范,要“动容貌”、“正颜色”、“出辞气”。所以,在工作中,我们应严肃自己的容貌,端正自己的脸色,注意自己的言辞,处处严格要求自己,重视自我修养,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
2、对学生一视同仁
马卡连柯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师爱是教育的“剂”,是进行教育的必要条件。当教师全身心地爱护、关心、帮助学生,做学生贴心人时,师爱就成了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正因为有了师爱,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学生才乐于接受教育,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师爱要全面、公平,热爱每一个学生。
3、培养习惯,塑造优秀人才
孔子云:“少年居性,习惯之为常。”而培根在《论人生》中便明确指出:“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因此人自幼年就应通过教育,去建立一种良好的习惯。”可见,养成习惯的好坏对人的一生有直接影响。班主任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方面
有不容忽视的责任。这方面,我们班主任需要的是“勤”和持之以恒。
4、潜心科研,不断开拓创新
教育教学科研能力是优秀班主任素质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基本功。当今社会新事物层出不穷,当代学生活泼好动。对此,班主任应该给予研究和探讨,这要求班主任具有强烈的教育科研意识,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要不断对教育教学的新情况、新热点进行研究,在研究中得出正确的结论,进而改善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不再做“两眼一睁,忙到熄灯”的苦干型班主任,而努力去做科学型的班主任、学者型的班主任。
总之,新时代向我们提出了新要求,新课标向我们提出了新理念。我们要用心育德、用情育德、用行育德,尽职尽责地做好我的班主任工作。
教师研修个人工作总结3远程研修为一线教师特别是农村中学的一线教师的交流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在这里我们可以畅所欲言,解惑释疑。今年我有幸参加淄博市第二期远程培训,有幸聆听各位专家讲座让我感慨颇深,受益匪浅。在这段的学习生活中,作为网络研修的一员,我忙碌着、劳累着,却充实着、收获着,我们每天累着并快乐着……因为,我们不但收获了知识更收获了友情。通过研修,我全面提升了自己的基本素养和业务综合能力,对于个人今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对教育教学工作也有了一种新的理解。
一、勤勤恳恳,积极研修
在研修过程中,我坚持每天进行网上学习,认真观看各个专家的视频录象,通过学习,解决了我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很多疑难问题,使自己在师德修养、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等各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驾驭课堂、把握教材、交流沟通、教学设计、班级管理、教学反思的技能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更新了教育理论,丰富了教学经验,为今后从事英语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结识了许多优秀的教师,开阔了视野,充实了自己。具体做到了以下几点:1、积极认真的观看视频学习,到目前为止在线学习时间达:11687分钟,并且在观看视频的时候积极提出自己的问题,课程、话题留言达到314条,并发起了181条话题,认真撰写日志200篇。2、积极建立个人工作室,并积极参与英语九班协作组的建设,被评为小组之星。3、积极参与班级资源管理,上传资源226条,得到广大老师的应用和好评。积极配合班主任和指导教师的工作,积极参与班级建设,被推荐为第一批学员导师,被评为:第四期学员之星。同时被班主任和指导教师推荐为:学习研修组长,协助、帮助我校英语教师的研修学习,我校的研修教师全都圆满完成了研修学习任务。4、认真独立完成作业16篇,每次完成的作业均得到辅导老师和班主任的好评与认可,其中有3篇被评为优秀作业,多篇作业、留言等在班级简报中得到引用并得到好评。5、熟练运用班级沙龙,留言板,TQ,学习交流区,学习论坛,视频会议室等平台的管理功能,积极参加各种网上学习交流活动。与专家、学员进行及时有效的研修交流,成功地主持主讲了视频会议:《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科学有效的实施小组合作性学习》效果很好,收获颇丰。
二、受益匪浅,感受颇深
我勤勤恳恳的研修学习,不仅提高了自己基本素养和业务综合能力,同时自己的付出也得到了领导们的认可与鼓励,我被淄博市第二期网络研修优秀学员,使我对此次研修有了新的认识,她成为了我人生历程中一段含义深刻的文化之旅,也是生命与智慧迅即聚核与绽放的过程。我通过课程视频聆听了专家的专题讲座;通过课程文本加深了对专题的理解;通过课程作业反思了以往和展望即将启动的教学改革;通过网上探讨寻找到了思想的沉淀和共鸣。没有震动就没有觉醒;没有反思就没有进步。新的课程理念、新的教学方法、新的评价体系,都使自己对英语教学与教研工作有了新的认识与思考。
三、继续努力,力求完美
我的研修虽然己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有待加强和完善的内容,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努力工作,为自身修养的提高而不懈努力。网络研修是良师益友,是提高教育教学的水平的一大基石。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中国教师研修网会成为我们前进的基石,网络研修学习会助我们乘风破浪,飞向成功的彼岸。我坚信:我研修、我进步、我快乐!
总之,我在研修中的收获是沉甸甸的。对于现在已经尝到了网络研修甜头的我来说,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网络研修中来,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同时还要带动其他老师积极参与,以促进学校、学生的发展。同大家一起在网络研修中健康、快乐的成长!让我们与网络研修同行!让网络研修因我们而精彩!
教师研修个人工作总结4经历这次研修班通过几天的学习,能够聆听顶级教授高水平的讲课,感受各领域权威的大家风范,接受一次人生的再教育和心灵的洗礼,这真是一笔不可替代的宝贵财富。给我们授课的都是全国知名的专家学者,满腹经纶、学富五车,或观念超前,视角独特,或幽默风趣,妙语连珠,或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说国事民情如数家珍,话民情民生贴近百姓,一堂专业性很强的课程,让所有人听的心领神会,津津有味,我即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更感到身心愉悦,如沐春风。虽然时间短暂,但是这次培训的内容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以下是我几天以来的几点体会:
一、收获知识,开脱视野
在这次学习中明白了教师的素质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不断的提高,要树立现代教育观念,不断的提高师德的修养,不断的学习、充实自己。并且知道教师即使工作者,又是学习者,也是研究者。对于学科知识要具备丰富,懂得学科知识的联系与整合。还要让学科知识呈现的方法与技巧。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活动。不仅仅要关注学生的学更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在当今的学生心目中一个好老师的评价标准是公正、公平、宽容、善良。通过学习自己要在工作实际中改变原有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对于学生要做到尊重他们、尊重差异。张梅玲教授指出社会的发展要求我们教学要改革,把课堂变成生态课堂,生态课堂应该是和谐、快乐、互动、智慧的。拥有一个阳光的心理才能使自己的教学有所提高。赵博士的一句话对我感触很深,自己感觉到教学不但要关注他们的成绩,还珍视并保护学生的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是不一样的很多方面,有的具有一生都难以改变,也不需要改变,珍视个体差异是因材施教的基础,在他们表现出与众不同的时候,一定需要教师的宽容,理解乃至欣赏。吴正宪老师讲的课让我知道了,要不断的反思,在反思中成长,还要一边教书一边抬头,一边思考,一边记录点点滴滴。让自己的教学有所进步。
二、回忆学习、不断进步
教师最重要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教师应无私地奉献自己的知识,传授学生先进的文化,提高工作效率.教育可以是一件普通的事,也可以是一件艰难的事,关键看一个老师如何看待。如果只是单调地将自己肚中的知识塞给学生,这就是件简单的事。如果要在知识传递的过程中,既能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学会学习,又能懂得思考,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这就是件艰难的事。优秀老师能在不同的条件下,坚持不懈地研究教学方法,有所创新,有所成就,这是非常不容易的。时刻教育我们不能在工作中只积累经验,更要边教边思考,有所实践,有所创造。我们力求实现:尊重个体实践——分享同伴经验——共同学习成长——提升专业水平。深切的感受到从学“术”——到悟“道”。在经历中总结经验,不断使自己的课上升到经典,让课做到“课已散思未断”并且还要在每次讲课后访谈学生,因为学生课上的体验就是我们专业反思的重要资源。在这次培训中刘永胜校长对于我们语文课做了一个课堂案例,他指出课堂学习活动设计要简单,教学目标要集中,课堂要简单化,教学环节要简洁。并出示了一节课的教学方法。读课文——交流感受——找出不会的字词,自行解决(低年级老师帮助、中高年级自己解决)——提出问题——交流解决——教师领引。随着年级的升高问题越少越好。在他的引领下才明白自己的课堂和他说的竟没有相似的地方,原来都是自己讲的多,现在自己要转变了,这样课堂才能精彩。
三、心理教学、促进教学
人与人之间心的距离是最遥远的,而人与人之间最默契的地方也是心灵。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各类信息的快速传播,社会上的许多焦点问题对孩子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小学的孩子们问得最多的还是如何学习、如何搞好同学关系、如何与父母沟通交流这样的问题,毕业班最突出的是学生对考试的焦虑。这些问题在成年人看来非常简单,但如果不及时给学生指引、解答的话,一些本来可以避免的心理障碍或疾病还是会造成的。在这次学习中让我心灵上感触最大的就是张焰老师讲的《中小学生团体辅导基础》,自己从事这个职业现在遇见最多的就是孩子的心理问题,联系实际自己也从这个年龄走过,当时也遇见过这样的问题,但是没有得到好的指导以及教育,使现在心理上仍然存在障碍。张焰老师讲到教育主要是心理教育、人格培养。教育辅要是的知识积累、技能训练。学生的个体不同,所以他们自身的能力也就不同,就要我们在教学中因人而异,关注每个学生,通过家校相结合让他们健康的成长。
几天的学习我开阔了视野,学习了很多的教育教学的新理念,新思想,从思想上受到了极大地鼓舞,这必将为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在今后工作中我一定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反思,不断的研究,不断的加强自身的修养,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教育改革的步伐,让所学在自己的教学中发挥更好的作用,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为孩子的将来发挥自己的每一份力量。
教师研修个人工作总结5从事教育工作的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以适应社会的需求。本学期,我从自己的教学实际出发,不断养成自我学习与自我反思的习惯。从自己的教学中寻找突破口,为了以促使自己今后的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现总结如下:
一、能够按时参与校本研修活动,并做好记录,并认真撰写心得体会,在学习中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
1 开展有效课堂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我们三年组认真开展有效备课,有效课堂教学、有效作业设计和批改的研究,我严格要求自己,在每周听一节课之后,会与同组的老师共同讨论分析,取长补短,发表自己的见解,这使我受益匪浅。使自己不断走向成熟,给课堂注入更多的活力,取得更大的效益。
2、自我反思及案例。
反思,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一种有效方法,反思自己的备课;反思上课时遇到的问题,自己是怎样处理的;反思自己本节课有哪些比较满意的地方或者有哪些不足。经过不断的反思与积累,自己确实掌握了很多“第一手材料”,悟出了一些道理,丰富、完善了自己的课堂,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而且,注意做好课堂实录,并整理成文字材料及时上交。
二、参加多种研修模式,全面提升自我素质
1、积极参与辽西北远程研修活动,认真聆听专家的指导,多看看同行们对于课堂教学改革的认识和思考,并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评论,及时与各位沟通交流,增长自己的见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使自己能够更及时的了解外面的世界。
2、自主学习模式。
我学习教学理论、自我反思,找出自己在某一方面的不足,然后制定计划,并实施计划,以弥补自身不足,提高自身能力。
三、研修内容丰富多彩
1、加强师德培养。
教书育人,师德为本,我能够做到遵纪守法,爱岗敬业,为人师表,自尊自律,廉洁从教,团结协作,积极进取,勇于创新,尽量使自己成为学生、家长、社会满意的好教师。
2、新课程理念研修。
本学期我继续把学习、实践、验证的新课程理念,作为师资研修的重点任务来学习。课堂中根据教学实际,反思如何调整教学策略;课后反思自己的这节课达到了什么目标,用了什么教学策略,有哪些成功之处等,寻找课堂教学的优点与创新之处,寻找问题与不足,捕捉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教育观念。
2014年夏,笔者参加了外研社在长沙举办的“全国高等学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研修班”,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和发展的背景下,研修班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立足高校教学实际和教学发展趋势,着力帮助高校英语教师提升教学效果,交流教学方法。本年度研修班主题为“建设大学生真心喜欢、终身受益的精品课堂”,为此,研修班紧密围绕这一目标,在总结2013年“教学之星”大赛的基础上,举办第二届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展示大学英语教学的新颖与生动。2013年,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向全国近7000位大学英语一线教师展示了大学英语教师智慧的光芒与迷人的风采,带去了生动的课堂设计与创新的教学方法,一颗颗外研社“教学之星”熠熠闪耀着光芒,照亮自己的征程,也影响和激励着全体观摩教师一路前行。2014年,又一批璀璨的“教学之星”在研修班的舞台上尽情展示自我,展示大学英语教学的智慧与魅力,让同行“一日阅尽各高校大英教学之精彩”,博众家之长,听万家之语,经过观摩与思考,交流与探讨,终成一家之言。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同行丰富的教学经验、多样的教学风格、生动的教学设计,满载研修收获的喜悦,带走受益终身的新知。
1 观课感受
大赛是以“微课”形式进行的,即每位参赛教师自行选择教学材料进行15分钟的教学展示,笔者在教学观摩中,揣摩了各种教学手段的利弊,分析了教师授课的得利和失利之处,回顾了亮点,提出了建议。以下是观摩教学后的几点感受,希望与同行共同切磋:
1.1 注意语速,并不一定讲得快就好,要注意观众的理解速度
英语教学不是新闻播报。有的教师语言功底很扎实,英语讲得很流利,在教学的全过程中都用极快的语速一气呵成,本意是想展示自己的语言能力,却适得其反,既没有美感,又没有教学效果,往往观众还没听清前一点,她已进入下一点,观众正在反思其中一点,她却不进行深入的剖析和探讨,教学流于形式、索然无味、趋于幼稚。只有那些语速快慢得当,抑扬顿挫到位,时而风趣、时而深奥、时而循循善诱、时而发人深省的语言才能带来良好的教学效果。
1.2 把每一个教学“小”点都打磨得有听头
有的教师列出了教学内容的框架,却频繁地略讲某些教学点,只注重拓展值得发挥的内容,认为应该详略得当、裁剪精良。殊不知这样的教学展示已经是15分钟的微课堂,应该是浓缩的精华,讲不精彩的点就应该避免列进来,在赛前的选材上已经给各位选手留有很大的空间了,已经选取了教学点,又频繁选择略讲,会使观众期望落空、造成疲劳、弱化教学表现力。所以对于陈列出来的教学内容,应该每一点都讲得独树一帜、精致深入、耐人寻味。
1.3 PPT一个版面展示的东西不要太多,容易让观众花眼、分神
在制作PPT的时候,应该力求简洁、明确、色调应该朴素、一致。有的教师PPT制作得花哨、鲜艳,一页上既有表格、图片,又有大段文字。其实,这样的PPT只会分散观众的注意力、喧宾夺主,PPT只是教学的辅助工具,它应该服务于教学内容而又弱于教学内容。一页上太多的元素,只会加重观众的输入和理解负担,并没有对教学内容起到阐释作用,而只是对教学内容进行搬家、为其换一张不同背景的写字板而已。故PPT上呈现的内容应该是经过整理和提炼过的。
1.4 观众听课的效果很大程度上还是取决于对材料的兴趣度和教师对材料的加工度及教师的风趣度和教师吸引注意力的能力
有的教师所讲的内容知识性很好,却没有能够把这样好的材料精细加工,发挥到极致。就像厨师的拿手菜需要好的食材和精湛的厨艺一样,一堂能让人听起来津津有味的课也需要投观众所好,选取有趣、好发挥的材料,还需要教师对材料的精细加工,两者缺一不可。此外,教师应该具备一个相声演员的风趣和吸引观众注意力的能力。这样的潜力能够为教学锦上添花、引人入胜。正如此次大赛一位教师在讲有关文化差异的课文时,选取了电影“喜福会”中洋女婿瑞奇拜见中国丈母娘时由于文化差异而闹出的一系列滑稽、难堪的故事片段作为教学展示内容,做到了选材的切合、有趣,又加之该教师语言风趣幽默,善于讲故事、善于吸引观众注意力,把视频内容浑然与教学内容融为一体,发挥饱满、游刃有余、表情生动、沉稳老练,令观众折服。
1.5 不要就讲课而讲课,要启迪明智、发人深思,要有独到见解和理解的深度,要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问题
此次大赛恐怕令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一位教师对于“一些人为什么选择独居”这个问题的精辟分析了。其实笔者也多次上过这篇名为“故意选择独居”的课文,却从来没有思考到这种深度和处理到这种高度。该教师首先选择播放电影“地心引力”中非常有意义的片段:一个孤独得近乎崩溃的女宇航员接通了来自地球的语音通话,当听到与她通话的男子逗弄自己的宠物狗发出叫声后瞬间她的心被融化了,她怀着极大的欣慰央求男子让狗多叫一会儿,这声音勾起了她对昔日地球上温馨生活的眷恋。通过展示这一片段,说明了一个长期与世隔绝、脱离了人际交往的人内心是多么地恐惧和孤单。这个片段令人印象深刻,引起共鸣,不落俗套地导入到课文内容的探讨。随后该教师对比了课文中谈到的几类人为什么觉得独居是一种乐趣。并用表格从方方面面进行剖析,非常明了。首先那些人一般是艺术创作类型的人,其次他们都是主动而不是被迫选择独居的,所以感受自然要好得多,再者他们的独居实际上是一种“伪独居”,因为他们的独居生活有亲友协助,独居地点离人类社区并不远,并不时伴有人际交往,所以他们并不能体会真正意义上的孤独,最后,他们往往在独居中有巨大收获,就是能找到创作灵感,所以对这些人来说独居并不是一种痛苦,反而是一种乐趣。因此,该教师总结出来了三个能使人觉得独居是一种乐趣的重要因素,即:出于自愿、独处中能找到个人满足感和有不时的人际交往。并和大家探讨了一个时尚的话题,就是为什么会出现“宅男”和“宅女”,分析他们为什么“宅”得住的原因,引导大家透过现象看本质。我想,能对课文内容深入透彻地分析、融会贯通地理解、举一反三地说明正是这位教师授课大获成功的原因。
一、培训目标
1.围绕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有效备课,以“单元备课”为主题,组织教师开展全员网络研修,使教师树立“以学定教”的理念,厘清单元的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系统地掌握备课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技能和教育教学综合素养。
2.提升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使教师掌握快乐工作的方法,加强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意识。
二、培训对象
(一)网络研修对象
镇江市中小学(幼儿园)全体教师,约23000人。
(二)骨干集中培训对象
本次全员培训的市和县(区)项目管理者、班级辅导员,研修指导专家(以市级学科带头人和教研员为主)。
三、培训学科与内容
(一)培训学科
1.小学:语文、数学、英语、品德与生活(社会)、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小学科学。
2.初中和高中:语文、数学、英语、思想品德、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音乐、美术、体育、信息技术。
3.幼儿园:五大领域、保教技能。
4.非任课教师的校(园)长和上述学科外的其他学科专职教师可自主选择一个学科参加培训学习。
(二)培训内容
本次培训内容共25学时,分三个阶段完成。
每个阶段设计相应的任务,教师需要学习课程、参加活动、提交作业,同时进行拓展性学习。内容安排如下:
阶段任务简介课程学习活动设计作业设计
第一阶段 通识课程 (1周5学时)
1. 解读项目方案,装饰社区个人空间; 2. 进入教师工作坊和研修社区报到,找朋友,加入研修团队; 3. 学习“平台操作指南”; 4. 学习通识课程。幸福课堂建设基本要领; 幸福班级建设基本要领。设计研讨活动,主题为: 当前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怎样?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什么?可以有哪些解决方法? 以班级为单位围绕该话题讨论。
第二阶段 单元备课 (2周16学时)
1. 学习关于备课策略的专家讲座; 2. 接受学科单元备课专题指导; 3. 参加研修活动,提交作业。学科备课策略综述; 如何根据学生认知、个性特点进行学习指导、交往指导和心理健康教育; 学情分析的策略及工具 教学目标与检测设计; 教学目标的确定与达成; 教案与学案; 单元备课专题指导课; 学科综合性学习课程的备课策略和实施策略; 学科综合实践活动案例评析。设计研讨活动,主题为: 你在备课方面主要存在的问题有哪些?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什么?可以有哪些解决方法? 以班级为单位围绕该话题讨论。任选其一完成作业。 1.梳理单元教学重难点 2.提交一节课的教学设计 3.提交一节课的学案
第三阶段 案例观摩 (1周4学时)
1. 单元备课过程视频案例观摩、分析、研讨; 2. 参加研修活动,提交作业。此部分课程由镇江优秀的教师、教研员与研修网联合开发。 从备学生、备内容、备方法、备条件、备资源、备技术、备教案等方面出发,站在学生有效学习的角度展现备课过程。 课程开发时以视频和文本为素材,经过设计,制作为多媒体课程。以供教师观摩和研讨。就某个备课过程中好与不好的环节进行评点。需要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观察与思考镇江同行同一单元的单元备课,修改完成第二阶段的作业
说明:本表中的研讨活动及作业设计为样例。为了使学员对研讨活动和作业更感兴趣,将在项目实施前组织学科带头人论证和修订。第三阶段的课程,由镇江市教育局与中国教师研修网联合开发,开发方案另拟。
四、培训策略
1.针对性
本次培训主题聚焦单元备课能力提升,以本地使用教材第一、二单元为载体,研修任务、课程及活动均紧紧围绕备课实践能力的提升。同时部分课程由镇江市学科带头人和优秀教研员与中国教师研修网联合开发,增强针对性。
2.任务驱动
本次培训采取任务驱动的方式,为学员设计真实的任务情境和递进式研修任务,参训学员可依照任务流程,完成各项学习任务,在做中学,学中做。
3.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结合
本次培训将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密切联系起来,校本研修的主题与网络研修保持一致,校本研修的成果通过网络研修社区呈现。
五、时间安排
本次培训自20xx年8月中旬开始,9月底结束。具体安排如下:
时间 事项 备注
7月上中旬召开各县市区人事科长,各直属学校校长、人事秘书会议,部署项目实施工作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7月15日前填报、审核学员信息表信息填报方法详见附件
编班,配备辅导员管理员
8月12日前召开项目启动暨骨干集中培训会议时间、地点和参训对象另行通知
8月15日前各县(市、区)完成对各班级项目骨干的培训具体时间、地点、参训对象由各县(市、区)自行确定
学员登录培训平台,核对个人基本信息,熟悉操作流程并进行学习预热;班级辅导员组织学员上线预热,创建本班QQ群并引导学员加入,建设班级沟通渠道。具体内容详见中国教师研修网“20xx年镇江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全员远程培训”网页
8月15日-9月15日学员在线观看课程,参与互动交流,撰写研修作业; 研修指导专家和班级辅导员在线辅导、答疑。
其中9月1日-9月15日学员结合远程学习所获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提交作业。 以学校为单位组织教师研讨及实践,提炼研修成果。
市项目办对各县(市)区进行项目中期调研评估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9月25日前做好项目总结评优工作;抽查参训人员,组织集中闭卷考试具体要求和办法另行通知
9月30日前召开项目总结表彰会议具体时间、地点、对象另行通知
六、培训形式
1.依托中国教师研修网远程培训平台,以网络课程资源为载体,以网络研修指导为支撑,建立网络学习班级,配备班级辅导教师,组织参训学员有效进行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相结合的远程培训。
2.通过“观看视频课程-阅读相关文章、评论-完成和提交作业-参与在线研讨交流-反思总结”等流程,将专业引领、自我反思和同伴互助同步融入网络研修的整个过程。
3.中国教师研修网将根据学习的内容与进度开展研讨活动,促进学习中的深层次、多角度反思,增进学员之间的交流与分享意识,培养学员在网络环境下自主研修的习惯。
七、考核评价
本次研修将从参与度、贡献度、影响力等纬度,对参与本次研修的不同群体(学员、研修指导者)进行相应的考核。
1.学员考核
本次研修学员的考核分为任务学习与拓展学习两项。
任务学习为必做项,占比80%,考核内容为课程学习、提交作业及研讨活动。
拓展学习为选做项,占比20%,考核教师在网络研修社区开展互动交流与协作学习等行为,如上传资源、评论留言等。(评分规则另发)
2.班级辅导员考核
对班级辅导员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考核:一是本人的工作情况得分,占比50%,二是本网络班级学员的平均得分,占比50%。(评分规则另发)
3.颁发证书
学员培训成绩合格者,由镇江市教育局颁发合格证书。
4.评优
为检查网络学习效果,培训结束后市教育局将适时从参训人员中按地区选取3%(2%为市教育局任抽,1%由辖市区推荐)人员统一组织集中闭卷书面考试。各地区参考人员的考核平均分数作为检查考核各地培训成效和20xx年镇江市教师发展先进校评选的主要依据,教师个人培训情况纳入市级中青年骨干教师及以上拔尖人才评审的范围。
网络研修项目评优坚持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考核与激励相结合原则,从多个纬度进行评定。具体评优奖励办法由镇江市教育局另行颁布。各类评优的荣誉证书由镇江市教育局颁发。
八、培训管理
(一)建立20xx年镇江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全员远程培训项目领导组
组长:z
副组长:zz
组员:zz
(二)领导组下设项目管理办公室、课程专家团和技术保障组
1.项目管理办公室
主任:z
副主任:z
成员:zz
项目管理办公室具体负责项目的统筹、协调和运行管理。
2.课程专家团
课程专家团由市教研室为主建立的核心指导组及其下设的学科专家组组成,统一负责项目实施过程中各个学科的研修指导工作。组长:朱春晓,副组长:谭庆仁。
3.技术保障组
项目技术保障组由市电教馆统筹组建,具体负责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平台、网络维护以及其他学习设备、设施的保障工作。组长:汪翀,副组长:陈肸。
(三)各辖市(区)同步建立对应机构,并报市项目办公室备案。
(四)以辖市(区)为主体建立网络学习班级
1.各辖市(区)统一以学科为单位建立网络学习班级,原则上每100人编为1个班(大学科的尾数班原则上不少于50人),每个班配备1名辅导教师。每个网络学习班级可以学校或辅导区为单位设立若干学习小组并配备1名组长协助班级辅导教师做好培训管理工作。人数少于100人的小学科,原则上以县(市、区)为单位建立1个网络学习班。
【关键词】新媒体课程资源 英语趣配音 校本教研 教师专业发展
一、问题的提出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不仅明确阐明了“丰富课程资源,拓展英语学习渠道”的课程理念,还提出了开发与利用网络资源的建议,即“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使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资源,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学习。”
21世纪以来,由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网络软件、手机应用软件逐渐成为外语教学的主要工具。在有条件的地区,很多教师的教学设计都超越了常规媒体的限制,充分利用网络视频与音频资源,为英语学习创设了良好的文化环境和真实的语境。然而,笔者在乐山市进行国培小学英语骨干教师培训工作时,做了一个简单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认为网络课程资源很重要并经常使用的老师不到15%。使用网络资源是教师课程资源意识的具体表现。出现以上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教师缺乏课程资源意识。在此背景下,本研究以一次校本教研活动为载体,尝试利用新媒体课程资源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教研活动的策划
在课题研究的一年过程中,为了使本校教师认识到了网络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性,增强课程资源开发意识,课题组成员在实验学校开展了一次教研活动,探索如何利用新媒体课程资源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
1.研修主题。葛炳芳(2013)认为,“教研活动应主题明确,教研活动内容源于教学情景中的具体问题,充分考虑一线教师关心的问题”。英语趣配音是由杭州菲助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英语学习手机软件,通过给1-2分钟的英语类视频在线配音的方式练习英语口语。该APP拥有大量难易程度不同的少儿英语视频资源,也包括各种版本小学英语教材的视频资源。无论是教师,还是儿童,对英语趣配音十分感兴趣,但对于如何使用都很困惑。因此,课题组策划了一次以“英语趣配音教学实践”为主题的校本教研活动。
2.研修形式。在研讨前阶段,先由执教教师上课,参研教师以小组为单位观课议课,直观感受与体验英语趣配音的教学方式;研讨过程中,培训者(课题组成员)带领参研教师围绕英语趣配音教学主要问题进行研讨,引起教师的思考甚至影响他们的教学实践;最后,参研教师收获反馈,培训者围绕“新媒体课程资源”进行总结。
3.研修目标。结合研讨课的内容和本地区教师课程资源意识淡薄的问题,课题组期望本次校本教研活动达到以下目标:通过学习,参研教师能够进行趣配音软件的简单操作;通过议课,参研教师能够了解趣配音教学设计需考虑的基本要素;通过讨论,参研教师能够了解儿童趣配音作品的评价方式。
三、教研活动的实施
1.研修前阶段。教研活动开始时,培训者说明活动主题与活动目标,提出课堂观察的具体要求,然后请执教教师开始上课。
(1)说课。执教教师简要介绍教材与学生情况,具体阐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及教学评价手段等。
(2)上课与观课。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可以分为配音前、配音中和配音后三个环节。在配音前,教师创设语境让儿童理解新词汇“dress up, grown-up clothes, tons of, underpants, wake”、新句型“Why are you in …? Why can’t you …?”;在教师引导下,儿童认真看视频,感知与识别卡由和爸爸说话时的内心情感(提醒、疑惑、生气、哄骗和夸张等),识别单词重读、连读及爆破,并进行句型操练。在配音中,在同伴与教师支持下,儿童打开手机中的趣配软件,认真模仿与配音,教师引导儿童利用趣配音评价标准对自身与同伴的配音进行评价。在配音后,教师向全班展示优秀配音作品,并安排儿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角色扮演,最后要求学生按时完成并提交本次配音作业。
(3)执教教师反思。配音过程中儿童遇到最大的障碍是生词、语速与情感。为此,本节课设置了以下教学目标:所有学生能正确朗读句子中80%以上的重音、停顿、连读与爆破;大部分学生能够感知卡由和爸爸说话时的内心情感,并能读出自己的理解和情感;所有学生能够根据趣配音评价标准对配音作品进行评价;所有学生能够围绕本节课内容进行角色扮演。
从儿童所提交的配音作业来看,第一、二、四个目标达成情况较好,大部分儿童语速适中,能读出句子中的重音、停顿、连读与爆破,能根据不同的角色,选择不同的语气、语调和语速,并能较好地进行角色扮演;第三个目标达成情况不太乐观,因为本次课是本学期的第三次配音学习,儿童对评价指标还不熟悉,但随着配音学习次数的增加,他们对评价标准会更加了解。
2.课后研修阶段。在此阶段,培训者组织参研教师围绕本次教研目标进行主题研讨,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问题上。
(1)在选择英语趣配音教学材料时,需要考虑哪些要素?设计此问题的目的在于选材是英语趣配音教学材料最关键的第一步,而教师已经习惯按着教材进行教学。针对这一问题,教师与课题组展开讨论,并达成以下共识:
1)儿童兴趣爱好。儿童往往对流行音乐、动画片、童话故事、电影等感兴趣,因为这些贴近生活,可以使他们在心理上产生一种愉悦感和满足感。而趣配音视频资源正好源于电影、动画片、童话故事、电视剧和歌曲的片段内容。例如:趣配音材料Today I will fly是根据深受小朋友喜爱的小猪小象系列图书拍摄剪辑而成。本材料语言简单,生动有趣、简单好玩,非常适合一般将来时“will”教学,可以让小朋友在笑声中学习语言与理解友情。
2)儿童语言知识与技能。为了迎合教学需要,教材编撰者编造的教材过分地保护学习者,地道与真实的语言缺失。然而,趣配音材料具有真实与地道的语言,所以难免有个别超出学生知识能力水平的词汇和语法项目,但这并不会影响儿童的语言学习。例如:趣配音材料“小卡由去幼儿园”,语言真实、地道、口语化,出现了“so do I, daycare, gonna”等超出儿童语言知识与技能的词汇,但是这并不影响儿童学习句型“I (don’t) want to …”。
3)学习目标与期望。在英语初学阶段,儿童对英语有好奇心,喜欢听他人说英语,更想拥有一口标准流利的英语。为了这一学习目标与期望的实现,儿童必须了解单词重音、句子重音、连读、节奏、停顿以及语调等语音现象。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选择合乎语音规律的材料。例如:在趣配音材料“小仙女与王子”中,语音现象合乎规律,连读、爆破与重音明显,且复现率较高。
(2)如何指导家长协助儿童完成趣配音作业?不言而喻,趣配音顺利进行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只要家L积极支持与配合,儿童才会顺利完成并提音作业。参研教师对此问题非常困惑,课题组成员根据实验情况交流了一些有益的做法。
通常情况下,家庭难以融入学校,家校缺乏全面且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在实验前,我们建立“英语趣配音学习”QQ群作为家校交流的平台,吸引家庭参与趣配音活动中。通过此平台,学生可以相互分享自己的趣配音作品,家长与教师可以相互交流儿童趣配音学习情况以及心理与情感方面的需求与变化。交流与沟通的内容主要包括“配音作品提交、趣配音账号、上课问题、课前学习材料准备与请假问题”等。
(3)在评价趣配音作业时,需要考虑哪些评价指标?针对这一问题,课题组成员与参研教师进行了较为深入的交流。为了帮助儿童发现其趣配音作业的优点与不足,课题组编制了趣配音评价体系,其中包括基本指标、选评指标和评价等级三个方面(见下表)。其中,所有儿童的评价都要覆盖基本指标,而选评指标是教师根据儿童个人特点而选择。
基本指标 选评指标 评价等级
规定时间之内完成配音;不增减词;声音洪亮、语速适中;语调自然、语言流畅;语音准确;元音饱满、发音清晰。 按意群停顿;连读自然;不完全爆破、失去爆破正确;能根据不同的角色,选择不同的语气、语调和语速;配音时,能根据内容,读出自己的理解和情感。 A(A+\A\A-)
B(B+\B\B-)
C(C+\C\C-)
3.研修后阶段。
(1)教师反馈。教研结束时,参研教师交流了参加此次教研活动的收获。有教师认为,他们之前一直想将趣配音课程资源融入常规教学中,在尝试过程中无从下手。但今天了解到了趣配音教学操作的基本程序。印象最深刻的是执教教师在上课中,让儿童利用配音评价标准相互进行评价。有教师认为,趣配音最难的应该是选材问题,趣配音APP软件中含有无数的配音资源,但是要选出适合自己学生的材料并非易事,他们希望课题组和参研教师以后可以相互分享合适的趣配音材料,以此减轻选材压力。有教师认为,班级人数多,如果在课堂上直接配音可能会导致课堂失控,因此建议课后进行配音。
(2)培训者总结。本次教研是利用新媒体网络课程资源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次尝试。21世纪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英语学习课外学习环境资源变得更加丰富,形式也灵活多样。然而,国内儿童英语学习环境仍然局限于课堂,其学习材料主要是国家统编教材及录音,语言输入量极其有限,这无疑限制了儿童对英语的学习。在利用新媒体课程资源时,教师必须考虑课程标准、教师与学生、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话题、素材以及社会文化价值观等要素。在思考过程中,教师课程开发的意识与能力会不断增强,进而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
四、总结
在实施和贯彻英语课程标准的10多年中,很多教师利用英语新媒体课程资源的意识仍然比较淡薄。将新媒体课程资源应用于英语教学,无形中克服了英语教材的弊端。在实践中,教师体验到了新媒体课程资源的优势,课程资源意识逐步增强,从而促使教师专业水平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葛炳芳.关于学科教研范式的思考――以浙江省高中英语学科为例[J].中小学外语教学,2013,(3):7-12.
[2]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一、培训形式的改变,使一线教师的受益达到最大化
前几年的培训不能说不好,我总感觉到有一种“赶集”“赶会”的味道,场面很热闹,人员很齐整,签到很及时。效果我个人感觉不是很好。除了发帖子,唱唱颂歌,一个假期的培训就结束了。回头一想,学到了什么?相信很多教师和我有一样的感觉,收获不大。而今年取消了那种集中培训的形式,让教师在上课之余去看优秀教师的上课实录,这样才是较为实在的学习、提升和借鉴。我们都说教师这个活是个良心买卖,教师的培训那就更是个良心买卖。有时不是我们教师不愿意接受培训,不想去提升,而是缺乏一种平台,一种为教师认可的有效学习平台。
二、培训学习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培训平台的开放不仅局限于这么几节课,更不要局限于这短短的一个月
学习提升是无止境的,听了六节课说你进步了很多,也不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培训了一个月,我这一年就不用再去学习了,其实不然。我个人建议,我们的培训中心应该有更大的开放平台,同时在完成一定量的基础上,不再做硬性的规定,你必须研修完多少个小时才会合格。那样只能使人产生应付的心理,因为一线教师的时间很有限,备课、上课、作业、家长来访、学生谈话、日常事务这些基本活动把教师的时间已经占用了不少。所以说研修这个事情要求更宽泛一些,更实用一些,那样效果会更好。
三、培训后的个人感受和反思
1.平时的课是不是每个环节都处理完了就一定是好课
我为什么提这个话题呢?我在听课学习的过程中,发现所有授课教师存在一个共性问题就是前松后紧。尤其是当时间很紧张的情况下,教师就显得手忙脚乱,为了赶进度,为了完成课前设计的各个环节。这样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不考虑学生的学习接受能力和学习认知规律,认为上完了就是完成了任务。我个人觉得“缺憾也是一种美”。现在我们上课后所写的教学反思实际上就是在反思上节课的得与失。单纯地上完一节课很容易,上好一节课很难,上一节学生反映好的课就更是难上加难。我们今后的课评价标准应该是在学生的评价和收获上,而不是单纯看上完没有上完。
2.语言输入和语言输出的关系,什么才是真正的语言输入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只有进行一定量的语言输入,学生才可能进行有效的语言输出。在这里,我就想谈一个方面,就是我们教学环节的有效性问题。在观摩的过程中,有时教师设计的环节很多、很新颖,我感觉个别环节实效性不大。有时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一个讨论环节,有的只有形式,没有内容。再者,教师的前置指导性不是很到位:讨论什么?为什么讨论?讨论的收获在哪里?还有就是课堂上有让学生进行采访的有关口语训练。我觉得这样一个活动设计的初衷是好的,但关键是学生用当堂的知识有多少。再者就是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要注意问题要有一定的梯度和深度,不能局限在“是不是”“好不好”“对不对”等简单的问答上。如果是学生在上课前生成的东西拿到课堂上就是单纯为了展示。那我们教师的功能又哪儿去了呢?这节课在学生的脑海中又留有什么痕迹呢?
3.课型过于单一,适度引入“语法课”“写作课”,做到百花齐放
示范课、优质课、教学能手评选课,地方的、全国的课型都一样――英语阅读课。这次版本尽管不同,采用了人教版和外研版,但课型一致。英语的教学除了阅读外,还有别的一些课型,如语法课、写作课、讲评课。因为我们一线教师一周都离不开这些课型。不可回避,也回避不了。我们真诚地希望在今后的研修活动中能带给我们更多学习的东西,例如这六节课分成不同的课型。那样对我们的日常教学会有更大帮助。这次课的一个亮点就是在阅读的同时,进行了语法关注。不要小看这个环节,语法关注实际上就是让我们英语任课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达到阅读的最大化的有效尝试,不是孤立地为阅读而阅读。
4.多媒体,黑板,和展台的有效统一问题
我听过的六节课中,100%的教师都运用了多媒体。教师的课件设计得都很精美,他们都能做到界面组织合理、信息完整、语言规范;课件运行正常,链接准确;视频拍摄内容完整、画面清晰,声画同步。这样极大地提高了课堂的容量,对于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提升也是很大的促进。现在多媒体的应用很普遍,但黑板的作用忽视了。即使是用了黑板,也没有规划性和计划性。课件是上课前教师根据教情、学情、教材的情况提前设计好的,对于课堂上所遇到一些突况,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黑板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个人觉得,传统的东西有些还是可以利用和保留的。还有个遗憾,就是教师都没有对实物展台进行充分的利用,学生的作品不能进行快捷地展示与反馈。在教学的环节中浪费了一些时间,从而影响到一些环节的有效训练,特别是讨论环节,很多做得不够充分。今后如何进行多媒体,黑板和实物展台的有效统一利用问题是一个值得重视的课题。
5.学生互动,小组评价和关注学生
学生互动了多少,学生发挥得如何?主要靠教师给学生搭建一个什么样的平台。学生的思维和创造性是很喜人的。关键是如何引导他们。小组活动各节课都有所体现,但对小组的评价不是很够,有的评价不是很到位,有的忽视了,只有活动,没有总结。这表明,我们平时对于小组评价这个环节重视的程度还不够。因为小组的活动是学生集体劳动的结晶,他们的劳动理应受到尊重和认可。再就是一个细节,不知道各位注意到没有,在一节课中有一个学生孤零零地坐在最后一排,自己一个桌。小组活动的时候也显得那么“多余”。也许他的基础很薄弱,也许恰好学生的数目是单数。但我个人觉得在班级中,尤其是这样的全省示范课中,我们教师除了关注自己的每一个教学环节之外,更应该关注我们的学生,关注学生的差异,关注坐在后面的学生。让我选择的话,我宁愿让三个学生一个桌,也不要一个学生孤零零地在最后的角落里。记得在泰安参加省优质课评选中,济宁一中的付吉生老师在这个方面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上完课后,学生自觉地站立,为一个陌生的老师鼓掌,这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作秀。是对付老师劳动和付出的一种尊重,更是对付老师在课堂上关注孩子、爱护学生的一种肯定。爱学生,无时无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通过这次培训,我能以更宽阔的视野去看待我的教育工作,我学到了更多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方法和捷径。今后我会以更加虚心的态度学习着,充实着,快乐着!
论文关键词:网络教研;网络研修;四位一体
论文摘要:作为市一级的教研部门,网络教研的组织应当以QQ为互动群组、以博客为个人空间、以UC为研培基地、以教育论坛为研修中心,形成以学科团队为主体、以解决学科问题为主题、以多元统一为教研主线的四位一体的区域性网络研修格局。
当纷繁的网络走进人们的生活,带来的是方便、快捷和高效。这不能不让我们从事教育事业的教育者深思,是否教育也正在悄然地走进网络?行走在网络中,我们能找到海量的教学资源,我们可以跨越地域界限真切地交流,我们还可以拥有自己的空间记录自己成长的足迹……我们似乎可以感受到那份不可抵挡的诱惑,我们似乎已经眺望到不再遥远的辉煌。我们确定:网络——必定给教育、教学、教研带来新的生机!那么,作为市级教研部门,我们又该如何利用网络优势,有效地开展区域性网络研修呢?
一、首先给自己一个定位:我们要网络做什么
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而我们要的是网络所能带给我们的真实价值,我们要网络为教学研究服务,为教师成长服务。这也就决定了在“网络教研”的范畴里,我们选择了“网络”作为“教研”的一个载体、一种工具。通过网络将教研的内容、方法、过程以及效果,更广泛地传递于一线教师与专业研究人员以及行政管理人员之间,使平时很难实现的不同层面上的沟通成为现实,作为一种“转换器”加强实践与理论的结合,帮助教师将抽象的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
二、接着要寻找一种方案:我们如何应用网络
网络所囊括的媒介、软件异常丰富,我们要更好地应用网络开展教研,就要对各种网络工具进行选择,既要考虑到应用效果上的恰如其分,也要考虑到技术操作上的简单易行,不能让应用网络成为开展教研的负担。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选择了大家非常熟悉的腾讯QQ、BBS教育论坛、Blog教师博客,以及多数人了解的新浪UC视频课堂,构建“四位一体”的网络研修模式。
1.以QQ为互动群组
以QQ为互动群组,在平日教学中做即时性的交流,也就是谁有问题、谁有反思、谁有困惑、谁有经验都可以在第一时间内发到群组里,与群友共同商讨、共同交流、共同分享。甚至“可以通过网络实现在线集体备课,其基本方式是:由一名备课的发起教师在群里提前做好集体备课的通知,在约定的时间由备课的参与者在群里集体备课。主要讨论一节课的教学思路、教学方法和重点、难点的突破”。[1]
2.以博客为个人空间
以博客为个人空间,撰写教师个人日志,写教学反思、工作日记、学习心得、问题思考和经验论文等,其他教师可以随时浏览、评论,真正实现跨时空的教师间的交流。
3.以UC为研培基地
以UC为研培基地,将群组与博客中发现的问题、争论的热点以及课堂教学中的焦点等进行整理,组织集中研讨或集中培训,在有需要的时候也可以拿具体的课例到大厅里播放视频文件,帮助教师解决问题、提升理念、提高新课程的实施能力。
4.以教育论坛为研修中心
以教育论坛为研修中心,以上三种形式的交流最终服务于论坛,在论坛中分学科、定主题、分阶段进行坚持性研究,留下教师成长的足迹,留下问题解决的策略,留下学科教学的经验,让网络研修一路走好。
在确定了上述四种网络工具后,我们相应地开展了各个层面的技术培训,送指导下县、送课到乡、送技术到个人,使广大教师能够运用好四种媒介,各扬其长,互补其短,为教研工作最大限度地提供服务扫清技术障碍,同时也明确使用思想,为有效开展网络研修走好第一步。
三、最后是明确一个主题:何为有效网络研修
1.主体——学科团队
市里建立一张由6个小网共100人组成的大网。市、县二级教研员,每个中心校以上学校一校一个网络教研骨干,每个县就是一个小网,每个学校的每名骨干就是网上的一个点。对这个点(骨干)进行培养,市、县达成培训思路的共识:培养一人,带动一科,激活一片。以金字塔的形式,层层递进、蔓延开去。
2.主题——学科问题
网络教研是一种多主体参与的活动,而多主体的交叉点就是学科教学,只有围绕学科教学的难点、疑点、盲点开展网络教研活动,才能让网络教研具有生命力。因此,我们以学科为单位,确定研修主题,研制研修计划,解决学科教学中的问题,在帮助教师学习、反思、研究、对照、实践、提升的过程中,实现区域教师专业化成长。数学学科按内容领域确定第一年的研究主题为:“新课程理念下的统计与概率怎么教?”语文学科从教学板块入手,研究不同类型的“阅读课怎么上?”科学学科则从教学策略的角度研究探究性学习,综合实践学科研究基本教学模式,英语学科则把主题定位在教师的教学技能上,还有幼儿领域的幼小衔接的主题。总之希望广大教师能对号入座,结合自己学科的需要来参与网络研修。
3.主线——多元统一
我们的整体思想是“以团队为主体,以因特网为载体,以问题解决为内容,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目标,以提高教师素质为根本”。在实践中,我们坚持“多元统一”的主线,四位网络工具的一体化;市、县、校三级团队的一体化;天、地、人三网的一体化。
以数学学科为例:
QQ群中交流,围绕“统计与概率”发现教学中的问题,收集研讨话题:什么是统计观念?在论坛中发帖,开展延时讨论,通过大家的观点,查找问题的根源,在UC里聘请专家讲座,与名师对话,进行教材分析以及实践对照,将新体会、新认识形成自己的经验性网络日志,发表在自己的博客上,最后在精彩博文中提炼、总结,积累学科教学经验提升学科认识。
1、深入课题研究,不断完善和改进“五环跟进校本研修”。为让老师们有目的的进行课题研究,同时提高评课的针对性,我们在原来的课题研究基础上,增加了课堂观察量表的使用。年市教学工作会议上,局长在讲话中表扬了我们这一做法。如今,我们将课堂观察、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学研究和“五环跟进校本研修”融合成了一个课题,获得了良好的活动效果。教研室领导评价我们说,附小的课题做的实,效果好。
2、推动“五环跟进校本研修”,积极参与数学学科的教研活动。我担任一个班的数学教学,在完成数学教师的常规工作外,我积极参与数学各教研组的教研活动。每学期我的听课都不少于40节,年也不例外,上半年我听课43节,下半年听课45节,并且在听课后及时和讲课教师交流意见。
3、致力于青年教师培养,积极提供发展空间。继路岩参加市创新课比赛之后,教科室抓住机遇,积极推荐教师参加市级公开课和观摩课研讨。仅去年下半年,教科室到教育局领回的获奖证书就10个,有老师为新招乡镇教师执教示范课的获奖证书,有老师在数学教材培训上执教观摩课的证书,有老师在市直小学视导总结暨教学研讨现场会执教观摩课的获奖证书,有老师市优质课一等奖的证书,还有刘海霞老师在泰安市教学研讨会上提供观摩课的证书。
4、教科室有一支甘于奉献的干部团体。市直小学视导总结暨教学研讨现场会的一个重头戏,就是展示我校“五环跟进”校本研修的成果。语文教师,代表“五环跟进校本研修”活动的众多受益者,在大会上做了典型发言。主任带领的四年级数学组现场展示了课前会议、先行课的课堂观察、课后会议三个环节,老师提供课例,主任、主席、主任、主任等,参与了现场听课、评课。老师精彩的课堂教学,主任出色的点评,特别是主任落落大方的主持,博得与会领导和教师的高度好评,夸赞师范附小的教研水平高,教研氛围浓。“五环跟进校本研修”的研究成果,得以在全市推广。
5、年青教师富有智慧。当我把崭新的获奖证书从教育局拿来发给获奖老师时,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成绩,归功于数学这个团队。的确,每次出市级公开课,数学上的几位主任都会主动凑上前来,献言献策,年青教师....也经常参与研讨。老师参与的最多,她心灵手巧,不但经常有奇思妙想,而且能设计课件。年青教师的活力与智慧,使得课堂更是锦上添花。不止一次动情地说:她的成功非常感谢附小这个富有智慧的团体。
6、抓住点滴机会,进行校本培训,促进教师提高。每次外出学习后,我都让老师们把学习内容进行梳理、总结、整合,统一格式,写成文章,装订成册,有次序的在各个办公室传阅。阅读后,每位教师在后面签名或者写一句感悟。这样做,既是对学习内容的消化吸收,提高升华,又从不同的视角向没能外出参加学习的老师传递了会议精神。实现智者双赢。上学期迎接市规范化学校复验时,专家看到我们装订的培训档案,特意对这一做法提出了表扬。
7、教好学生,做教师表率。无论有什么事,我尽量不耽误学生的课,总是及时调整,事后补上。我充分利用课堂,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在课堂上完成待优生的辅导工作,上学期期中,期末测试,我班均取得了同年级同学科第一名的好成绩,及格率100%,优秀率93%以上。我认为,主任,就应该当好老师的表率。既要做好学校分配的管理工作,更要完成本职教学工作。因为我们的身份是教师。
二、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1、对数学学科关注多,对英语学科关注少。主要原因是:英语组的老师年青,个个都都好学上进,尚且有本阳主任,丰霞老师和田翠梅老师这样敢于负责的领头人,
2、考虑教师专业发展多,考虑学生成长少,由于教科室的职责所在,我很少去思考应该组织哪些适合学生学习的学科活动。
3、过于以自我为中心。对学生缺少耐心,几乎不进行课下辅导。也忽视和家长的交流,轻视与家长的合作。
4、对课程改革认识不足,重视数学学科的教学,轻视地方课的学习。
5、学科思想严重,太重知识情结。对学生不够关爱,忽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情感培养。
三、下一步的工作思路。
1、让备课更有实效性。鉴于上学期备课出现的问题,教科室在上学期期末,草拟了“关于备课的补充规定”,以发往各办公室。
时间如白驹过隙,弹指一挥间,参与xx市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促进工程之名师培养项目已经一年的时间了。每次会议也好、学习也罢,市局x局长、x局长都要亲自参加,就连坐车准备走的那一刻,x局长都亲自送行,叮咛几句,x局亲自带队,让我深刻体会到xx市教育局领导对该工程的重视以及北师大项目组各位老师的辛苦与强烈的责任心。一年的研修学习,不论是赴京跟班学习还是自己的实践学习,以及有关市局的工程、学校的工作要准备的有关材料,林林总总,如筛豆子似的密密麻麻地筛在我面前。但这一年中,虽眼花缭乱,也只能一一接招,这就是我最大的收获。
二、本学年项目实施工作回顾
1.8月26日参加了xx市项目集中培训会。聆听了陈锁明院长的《今天,我们如何做教育?》和张梅玲教授的《有效课堂教学5个“三”和3个“五” 》的讲座。
2.9月20日参加了北师大陈锁明院长和陈紫龙教授组织的破冰活动并聆听了高金英老师的报告《做一个有阳光味道的老师》。
3.10月20日参加了中小学名师培养工程项目专家报告会,上午聆听了关景双教授的《师之蕴——倾听教师成长的脚步》,下午听了刘海燕和焦嵘两位教师的语文课。
4.12月10日聆听了曹志祥教授和马健生教授的两堂精彩的讲座并写了心得体会。
5.12月11日上午听了鲍传友教授的讲座《我们应该如何做教师?》,下午老师们坐在一起研讨。晚上写了心得体会。
6.12月12日上午聆听了朱志勇的题为《学校教育中的科研思维与操作》的讲座。下午听了华应龙教授的《课堂因融错而精彩》的讲座,晚上写了心得体会。
7.12月13日上午参观了国家图书馆。下午与导师见面,导师就我们的个人成长规划予以辅导,并就我们教学中出现问题与困惑给以解答。晚上写了心得体会。
8.12月14日上午聆听了余凯院长为我们做了题为《有效教学与课堂观察》的讲座,下午再次与导师见面,导师具体指导我们如何走好名师之路。晚上写了心得体会。
9.12月15日积极参加高级研修班结业晚会。
10.12月17日至今,写研修心得总结;阅读教学专著和文献,并写读书心得;撰写论文和教学小记;写一学期学习工作总结。
11.3月上旬进入项目网站,开始在网上完成各种研修任务。
12.3月15日——17日参加了项目组专家来xx实地指导活动,听了在崇文街小学的两节课,并聆听了专家的点评。
13.3月24——30日与60名师培养人选入京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跟班学习。
14.4月18日,做了一节精品课,并录制光盘,上交至项目组。
15.5月将上学期的优秀教育心得装订成册。
16.6月16日下午在xx市第十中学,聆听了张红岭院长的精彩讲座。《时代变化与课堂教学变革》
17.6月至今开始撰写开题报告、学年工作总结和个人成长规划。
三、本学年项目实施成效与经验
走名师培养的路上
名师培养的路上,我不仅是一位英语专业的小学教师,更是一个不想辜负各位领导信任的少先队大队辅导员。这两个头衔仿佛两块重重的石头同时压在了我的双肩,让我喘不过气来,但时刻不敢怠慢;更像是正在捧着太阳的两只温柔的双手,托着我慢慢高升,她们为我指明了方向,让我看到了阳光璀璨的希望和未来。所以,无论什么专业或什么形式的学习,我都感受颇深,借鉴蛮多,非常充实。有了这些,实践的过程中就更见成效,与此同时也丰富了更多的经验。
一、学科专业知识的成长
1. 自己的课堂高效化
如今,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已然没有太多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这就要求我必须寻找更加行之有效的办法来提高课堂效率。北京一行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全英文教学,为学生创造学习英语的环境势在必行,这也是提高学生的目前成绩和学生能长远发展的唯一捷径;通过整理各位专家的讲座,反思自己的实践,发现充分调动小组长和课代表的积极性必不可少,多表扬少批评,针对性的鼓励与规范学生的习惯养成相结合,严以律己的同时严格要求学生,这样的课堂更高效,成绩也有了显著的提高。
2.英语学科模式、课型模式雏形的确立、实践、摸索和完善
在我的教研组中,除了两位38岁的转行教师,就是我最大30岁和其他6位30岁以下的妹妹们的年轻团队。对于我们这些青年教师来说,因为年轻,我们更加有活力和干劲;但与此相对的是我们的劣势——经验不足,困难重重。我们有时间,有精力,但我们更想自己的工作有质量。如何让自己课堂上“教”的引导更加精炼,学生学会自己学、合作学,并且学得轻松明白,课后还能少走弯路呢?在学校领导的悉心指导下,我们研磨出了自己的学科与课型教学模式,解决了温饱,个别优秀教师在此基础上解决基础教学质量之后可自由发挥,实现“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个成果在市局组织的“模式汇报”活动中,代表我校进行汇报。
3.小课题的确立、研究、亮相
有了模式,还要优化,这就要求我们做课题研究。只要一有时间,我就带着课题一头扎进同组姐妹们的课堂,进行观课议课,与大家共同交流探讨,发扬优点,弥补不足,带头学zuowen.zk168.com.cn习,共同提高。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小课题——《小学英语朗读教学策略的研究》有了些许收获,在市局组织的“小课题汇报会”上作为英语学科代表进行了汇报,得到来市局及同仁的认可。
二、育人方法理论的提升
我作为xx市府东街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深感荣幸。辅导员的工作我还是新手,一切从“0”开始。记得刚上任的时候,我总是怕自己做不好,不断地向上一任的辅导员请教,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同时,我告诉自己:我年轻,有活力,所以我有工作的热情,虽然是非常辛苦的,但是也是非常快乐的。如何搞好少先队工作,把工作做出特色,这是我的努力方向。也就是又赶上了赴京跟班学习的机会,我我以辅导员特有的敏锐和细致,努力地在那些优秀的学校中寻找着每一处工作的痕迹,虚心地请教着每一位老师,他们都给与了我宝贵的经验财富。在工作中,用我的真心去关爱学生,用我的真爱去温暖学生,用我的真诚去感动学生,针对孩子们点点滴滴的小事,塑造他们的心灵,培养他们的品质。我幸福的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播洒汗水和爱心,收获快乐和希望。我最清楚自己的追求——做一个擅长活动、善于研究的新型辅导员。
1、完善各项制度,切实抓好少先队的基础建设。
加强辅导员的队伍建设。我校少先队组织将始终不渝地抓好辅导员的配备、选拔、培训工作,落实辅导员的有关政策,为辅导员的学习、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定期召开辅导员会议,组织学习研究工作,提高辅导员的少先队工作水平。
2.创造性地开展少先队活动,在活动中迸发创新的火花
少先队的活动,是少先队的生命。没有活动,少先队就会形同虚设。从“开学典礼”、“保护水资源从我做起”、“学雷锋见行动”、“三八妇女节”、“植树节”、“清明节缅怀先烈”、“五老宣讲团”、“读书日”、“地震演练”、“劳动最光荣”、“少先队入队仪式”、“六一的童心同绘中国梦”......每个活动都须因人、因时、因地制宜来创造。我感觉到,孩子们喜欢少先队活动,愿意在这课堂之外的活动中展示自己,我努力做到“尊重、相信”队员,“亲近、了解”队员,尽量变“包办代替”为“引导放手”努力发挥每一个队员的创造精神,而且通过自己搞的这些活动还自然而然的教育了他们自己,使少先队组织的自我教育得以充分体现。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人,就是要培养他对自己有严格的要求,要做到这一点,就不能总牵着他的手走路,而是让他独立行走,因而离开自我教育是不可思议的。”因而我们就要注意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
3.强化队员思想品德并规范队员的行为教育,培养良好文明礼仪习惯。
⑴小学生求知欲旺、可塑性大、模仿性强、是形成良好行为和品德的最佳时期,我们学校注重狠抓习惯养成教育,一是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队员记清记牢,做到淳淳教导,坚持不懈;二是学校对规范队员行为采取正反两方面教育相结合的办法,每周进行不定期的检查,通过广播及时表扬、批评,让年级与年级、班级与班级进行评比。
⑵、培养队员的自信心,使“府东府东,我最棒”深入人心。
三、业务能力的提高
体艺2+1得到了更好地落实,完善了考核制度,更好地服务了学生。
自去年10月份接到2+1的文件开始,这个工作就在我校轰轰烈烈地展开了。对于“主要负责人”还是“外行”的我来说,又是一个从“0”开始的工作。但是在学校领导团对的大力支持下,从定方案、实施到期末测评,总结,总算是小有成效。
1.首先在思想上动员、号召大家争当辅导教师,家长会
2. 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制定细致周密的工作计划
开展了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学生有兴趣的活动项目,确定了活动时间、地点、指导教师,进一步规范评价标准,明确了岗位职责和奖惩机制。
3.严格按照学期活动计划,认真备课,做好学生出勤、考查、管理工作。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减轻学习压力,树立信心,磨练意志,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意识,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开展活动后到处呈现出学生们生机勃勃的景象,操场上、教师里到处是学生们欢快的身影,留有学生们快乐的足迹。通过活动的开展,锻炼了学生们的身体,培养了学生的节奏感,提高了学生对艺术的欣赏能力,也提高了他们的艺术表现能力,丰富了他们的校园生活,增强了团体意识,也提高了教师的水平能力,我认为这是一项有意义的活动,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提高素质教育的质量。
作为一个从事阳光下最美丽事业的普通的人民教师兼辅导员,能有这样的机会走在名师培养的路上,我将襟怀一颗赤子童心,孜孜不倦的努力去托举群星,为我所爱的事业献上我的忠诚。
四、下一步工作重点及建议
1.认真落实新的教学方法并注意及时反思总结。
2.坚持小课题的进一步研究,争取出成果。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知识更新的周期日趋缩短,要适应当今中学英语教育的发展,英语教师就要不断学习,对新知识进行选择、整合、转换、积累和沉淀,不断加深本领域的知识内涵,丰富知识体系,提高操作技能.因此,中学英语教师必须注重专业发展.英语教学文献研究表明,英语学科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教师专业发展有着基本相同的阐释“.教学之所以成为一种专业的显著特征就是把专业作为一个永久目标来对待(Pennington,1990)”.从某种意义来说,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种变化,而语言教师的的发展同样是一种变化,这种变化存在着四个特点“,(1)这种变化既可以表现在行为上的不同,也可以指意识上的变化;(2)变化不会一蹴而就;(3)有些变化可以直接获得,可以量化,而有些却不能;(4)有些变化是封闭性的,而有些则是开放式的(Freeman,1989)”.张正东、李少伶(2003)认为,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建立英语教学信念、英语教学相关的知识、英语教师应具备的能力、职业道德和情感态度、健康的个性心理、自我发展需要的自觉性.国外学者对外语教师专业发展途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教学日志、利用案例、语言学习经历、录像带、行动研究、同伴观摩、合作教学、教辅教导、教学档案夹(KathleenM.Bai-ley,2004).在国内,李静纯(2000)、张正东(2003)、杨党玲(2003)、贾爱武(2003)、王颖(2003)、潘颖(2004)、葛敏(2006)、朱林民(2007)等也都对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进行了研究.基于这些学者和研究人员的观点,笔者认为,中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途径分社会、学校、个人三个层面,主要有以下几种:继续教育培训、组织开展校本培训、认真进行集体备课、合作开发校本课程、推进校本行动研究、教师的个人日记研究、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反思性教学、积极从事教学科研、进行校内外交流、加强同伴合作等.
2中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途径
学校层面的发展途径可称之为校本途径,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任职学校对英语教师的教学管理策略,主要探讨以下几个方面:组织开展校本培训、认真进行集体备课、合作开发校本课程、推进校本行动研究.
2.1组织开展校本培训
实践表明,校本培训已是教师发展的一条十分便捷的途径,因为校本培训是以学校为本,教师自主参与的全员培训,也是中小学英语教师根据自身特点和需要而进行的一种全新的校内师资培训形式.教师是在学校中获得发展的人,教师的发展与学校的发展紧密相关,参加校本培训有助于营造积极的学校文化,构建主动学习型的教师文化,着力形成一种英语教师自我教育、自我提升、自我完善的文化氛围,促进教师与学校的共同发展.每一个教师都要了解自己的工作职责和任务、当前和未来工作的期望,根据自己在不同成长阶段的差异,侧重不同的培训内容.在培训过程中主动参与,注重体验学习、情境学习,挖掘自己的直接经验,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校本培训的方式灵活多样.在笔者任职的学校,新教师入职后,先参加一系列的入职培训,学校请来专家做以理论为主的专题讲座,然后与老教师结对子,拜师学艺,进班听课,边学边教,争取新教师早日站稳讲台.这种由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不仅缩短了新教师的成长周期,也促使老教师不断钻研,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不论是新教师还是老教师都能受益.另外,在平时的教研活动中,教研组组织的对真实的教学场景案例的研讨及对本组内教师的汇报课、研讨课、示范课的观摩研讨活动以其可操作性强、能促进教师思想的交流而受到欢迎.除此之外,从教师的主体性出发、以研究教学问题为主线、在教学研究中发展的同事间的合作研修,以个人反思为主,建立网络平台进行信息交流,采取融合式培训等方式促进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这些校本培训途径促进教师深入学习、探究教育理论,总结提炼实践经验,使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和行为,自我调整、自我建构,提高教育教学应变能力,从而获得专业成长.
2.2认真进行集体备课
在新课改深入开展的今天,英语教师需要相互协作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因此,集体备课符合英语学科的教学特点,大势所趋.英语教师集体备课是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教师开展集体研读大纲和教材、分析学情、制定学科教学计划、分解备课任务、审定备课提纲、反馈教学实践信息等系列活动.通过发挥集体的力量,学目标,学进度,学内容,实现分工合作和资源共享,包括思维和经验的共享,从而达到高效备课的目的.集体备课活动可以增进教师之间的相互了解,改善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加强备课组的凝聚力,形成一种交流、合作、研究的学术气氛;有利于发挥集体智慧,展现个人能力,促进教研活动开展;有助于教师准确把握住教学的重难点,提高工作效率,减轻不必要的负担;可以充分开发校内现有的教育资源,推广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缩短年轻教师的成长周期,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一个完整的备课过程应包括准备、分析、创造、提高和总结五个阶段.一般遵循“整体—部分—整体”的思路,可操作的基本程序是:集体分工→个人初备→集体研讨→修正教案→重点跟踪→课后交流.以笔者任职的学校英语教研组开展集体备课的情况为例,在开学初的第一次集体备课中,教研组长组织一次总体性集体备课,主要讨论本学期的教学方向、重点内容、教学时间的调配等,制定好全组本学期集体备课计划,安排好各年级每次集体备课的备课内容和中心发言人,使每位教师做到心中有数.教师接到任务后认真学习和研究课程标准、教材,摸清学情,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提前设计出有独创性的教案和课件,提出自己的疑问,以便集思广益、攻克难点.在各年级备课组集体研讨环节中,英语教师分别以说课的形式陈述自己的备课方案,再集体探讨,取长补短,充实和完善教案内容.中心发言人可根据讨论的结果修改多媒体课件和其它备课材料,做到资源共享.最后对重点章节跟踪听课,及时总结、交流、评估,以此促进每位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2.3合作开发校本课程
新课改要求实施三级课程,其中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本位、由学校自己确定、为学生发展而设计的课程.校本课程开发,教师是主体,即以英语教师小组为单位,通过校本课程开发,确立教师的信念,在课程开发的实践中促进英语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校本课程开发要求英语教师必须具备课程意识,形成相应的课程观念,将自己定位于既是教授者又是课程的开发者.校本课程开发要求教师具备课程资源开发的规划与设计能力、收集与处理能力、整合能力、探究与解决问题能力、创生能力等.英语教师开发课程的模式为:实践—评估—开发,在教学实践中,对面临的情景进行分析,对学生的需求做出合理的评估,确定教学目标,选择与组织内容,确定实施与评价的方式.所以,参与课程开发不仅是编制出英语课程文本,更重要的是参与开发的过程.笔者任职的学校比较重视选修课的开设,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都要开设一门选修课.开设选修课的英语老师在每学期初将自己要开设的选修课上报学校,供学生选修.同时要将选修课教案、讲义、习题等配套材料提前与备课组长沟通,研讨部分内容,最终形成校本课程.几个学期后,根据学生与学校对选修课的评价,确定校本精品选修课程,开发校本选修教材.其实,校本课程的开发不仅包括校本教材的编写,还包括教师的个性化教案、试卷乃至课后习题设计等.笔者单位要求每位老师每学期出一套试卷,设计课后习题两份,其中原创题要达到70%.每位英语老师在命题的过程中都会深入钻研,争取命制出高质量的题目,更好的为学生服务,致使命题教师就能在很短的时间内逼迫自己提升专业知识.一段时间后,再将这些试卷、题目汇编起来,就是很有价值的校本教材.教学实践证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是提高英语教师专业水平、教研能力和教学创新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
2.4推进校本行动研究
为了提高教学实践的有效性,教师需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自我反思式的科学质询,通过数据收集,调查研究,寻求对特定问题的解决办法,这种与每天的教学实践紧密相连的研究称为行动研究.如果一个老师产生了想要改善自己的教学实践的强烈动机,就会自发地去通过教学日志、录像、同伴观摩、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数据,批判性反思他的教学理念、行为习惯和专业发展,展开交流与合作,改进自身的教学方法教学实践,加速自己的专业成长.在英语教学中进行行动研究,其内容、方式、样本、周期、条件都能由英语教师自己决定,既有教学实验的效果又比教学实验简单易行,是较好的教学科研发展途径.在笔者任职的学校,每一位英语教师都有自己的专业发展长期规划和学期规划.在短期规划中,每位教师要集中解决至少一个教学方面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都会通过问卷调查或者访谈等方式做预备调查,发现问题的原因,对自己想要采取的行动制定详细方案,然后开始行动研究.在实施的过程中,以教学日志的形式记录下自己行动的过程和相关的数据,也可以邀请同事观摩行动的过程.最后在学期末形成书面研究报告,来对照开学初的短期发展规划,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从而使每一个英语教师从自己的研究中找到有效教学策略和课堂管理策略,熟练地解决教育教学上的各种困惑,减少无效的重复劳动.
3结语
一、研修工作站的培训特点
1.根据学员自身特点,量身定制研修计划
到80中学工作站研修学习的一共7位学员(包括英语、历史、地理3个学科),教龄都在10年以上。工作站在了解学员所任学科、执教年级等信息后,根据第80中学对应年级学科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特点,为每位学员都安排了一名指导教师。指导教师都是学校十分优秀的骨干教师或者年级组长,个性特点鲜明且教学成绩突出。教师在教学上对学员悉心指导,学员全程参与指导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在进站的前两周,学员首先需要上一节公开诊断课来展示他们自己的原始水平,同时也是帮助指导教师更快地了解学员特点,发现他们平时在授课过程中经常出现且容易忽视的问题,进而为他们制定详尽的研修计划(见表1)。学员进站后的思路更加清晰,提高研修学习效率。
由于很多学员所学专业并非所教学科,学科专业知识有待加强。针对这种情况,工作站充分听取指导教师建议,在尊重学员意愿的基础上,推荐符合他们实际情况的专业书籍进行阅读并且需要不定期的与指导教师交流学习心得,争取在最大程度上帮助他们提高学科专业功底。
2.观摩与实践并行,有效提高教学能力
教学观摩是整个研修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也是学员学习最直接的途径。指导教师在研修计划中要求每位学员一学期听课数量不少于60节课,而学员们也十分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不仅按时进入自己指导教师的课堂听课学习,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主动要求观摩学习其他指导教师的教学,一个学期下来听课数量远远超过计划要求。
课前,指导教师会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及对教材的处理方法告诉学员;听课时,学员会认真思考,回想自己教学时会如何处理,对比自己的处理方式与指导教师的处理方式有何不同,这么处理的闪光点和局限性在哪里,是否可以应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还有哪些环节可以改进等等。这一系列的思考与体会在听课的过程中都会记录下来;课后,学员会就自己记录下来的想法与疑问和指导教师进行交流讨论,指导教师在充分听取学员的想法后给予指导与解答。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集体备课是一项重要内容。它既是对上一周教学效果的总结,也是对下一周教学内容的讨论——定位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进度。以地理学科为例,每次备课活动会以专题的形式展开研讨,如地球的自转与公转一节,主讲人负责分析和归纳本节的知识点,提出学生在本节内容的学习上易混淆的概念,同时有针对性地配以目标检测习题。当一名教师提到某个重点内容时,其他教师会认真记录并不时地提出自己的想法或建议。大家各抒己见,资源共享,经过认真讨论确定教学重点以及解决方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教学难点及处理方法,大家共同制定计划,统一进度。每位教师则根据自己所带班级的实际情况对集体备课的教案加以调整,进而形成体现符合本班实际的个性化学案和教案。有些学员反映由于地理学科属于非中考科目,在学校得不到重视,整个初中年级只有一位地理老师,无法实现集体备课。因此在第80中学参与集体备课不仅让自己在专业上有很大收获——更深地挖掘教材,拓宽思路;而且更被第80中学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积极探讨、集思广益、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氛围所感染。
学员在经过大量听课、参与一系列教研活动后,就要准备讲一至两节研究课。在上课之前,指导教师首先会让学员独立写出教学设计,同时帮助他们检查专业知识方面的瑕疵。例如:一位地理学科的学员在讲“北京市的天气”一课时,对天气概念的主要指标气温和降水两大要素还没有讲清楚。经过指导教师的及时提醒,他才意识到自己对这个知识点还没有吃透。另一位学员在教学设计上显得十分平淡,整节课几乎都是平铺直叙的讲述,此时指导教师建议“可以再增加一些学生活动,让学生在‘完成任务’或通过观察、分析中获得知识,并提出一些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以及人对自然(天气)的观察、认识过程。”这一点拨,学员不仅感觉自己的课堂活动丰富了,而且思路也比以前更加清晰了。
此外,第80中学每学期都会开展“校园开放日”活动,家长和教师可以进入学生所在班级同他们一起听课学习。学员们也利用这个机会听了其他学科优秀教师的公开课,可以说进行了全方位的学习。学员们普遍反映“工作站真的为我们农村教师搭建了一个可以和城区名校名师零距离交流的平台,摆脱了家庭和工作负担,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尽管这段时间日程安排很密集、学习很辛苦,但真的收获非常大,很多教学方法以前从没想过。”
3.专业学习,参与城区教师进修活动
学员进修期间,教育学院与教师进修中心每周会聘请名师专家开展讲座、或者特、高级教师讲示范课、教研员解读考试大纲等。这些内容丰富的活动涉及教师的自我认知、教师专业发展、班主任管理、教学管理等与教师成长息息相关的多个主题。学员们在认真学习的同时也被专家和名师那种精湛的教学艺术、高站位的学科视角以及独特的人格魅力所折服。这样的进修活动不仅让学员开阔了视野,加深了对学科本质的理解,而且也使他们站在了一个更高的角度来重新认识和体会教师这份职业的内涵和价值。
二、研修工作站的培训效果
1.学员职业素养全面提升
研修工作站的这种培训方式有效地避免了传统培训中出现的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与学员的实际工作联系紧密。尽管有些学员也参加过城区的一些教研进修,但每周一次的活动让大家普遍感觉不解渴,而且不够深入。学员在正式进入工作站以后,每天都可以和指导教师面对面交流,同时在指导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学员的教学理念也会显著提升。在与学员们的访谈中,笔者了解到由于多数学员来自偏远的山区学校,学生层次相对偏低。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教学水平也逐渐退化,思想日益封闭,最终导致停滞不前,认为自己原有的教学水平足以应对学生的需要。而工作站的这种研修方式正好为他们提供了这样一个直面城区顶尖学生、顶尖教师的机会,重新唤醒他们的学习激情。
一位英语学科的学员在填写调查问卷时写到:“以前我讲解阅读理解时,就是逐字逐句的翻译,根本没有认真思考过做题思路和解题技巧是怎样的。还总埋怨这么掰开揉碎的讲,为什么学生的阅读成绩还是上不去?现在终于体会到了教学真的是要授之此‘渔’而非彼‘鱼’。”
2.指导教师教学相长
指导教师在工作站指导学员的这段时间也感到受益匪浅,用“双赢”一词表达了他们的收获。在访谈的过程中,一位指导教师谈到:“有人天天听课,无形中也在督促我不能懈怠,每节课都要认真对待,而且课后还要与学员交流,有理有据地说出设计思路,这些都需要不断地学结。另外,每位学员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学习需求,帮助他们在教学水平上有所提高,就要在了解他们的基础上不断打磨自己的指导方法,逐渐积累培训经验,这也有助于自己的专业提升。除此以外,农村教师身上那种特有的朴实、刻苦精神也深深地感染了我。我们在一起工作学习的同时,也收获了一份珍贵的友谊。”
三、收获与思考
学习不是一种负担,不是一种纯任务,它应该是一种生活,一种兴趣,一种大家喜欢的游戏。教师应采取的教育策略,就是让学生设法喜欢你,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当学生打心眼儿里喜欢你的课堂的时候,那种探索的欲望,那种生命的潜在创造力,那种灵性才会全部地释放出来,你就不会因为学生学不好英语而发愁了。
因此教师要在课外多学习、多思考、多研究,将英语教学上升到艺术的高度,这也是新课改的基本要求,是时代的呼唤。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使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兴趣盎然、神思飞扬,才能顺利而愉快地完成教学目标。
一、优化英语课堂教学内容对教师的要求
第一,所有的英语教师,尤其是老教师不能抱着旧观念不放,要从思想上来一次彻底的变革,主动去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将教学的重心由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渗透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对每一堂课的上课效果要进行课中、课后及时地反思,总结经验。注意征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与学生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解决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第二,教师要不断给自己“充电”,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研修和相关知识的更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吸引学生,“粘”住学生,要让学生喜欢英语课,教师必先提高自己的素质,树立个人魅力。
第三,教师要跳出教材的束缚,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下大工夫,将教材内容同实际学情有机地结合起来,对教材内容进行认真地分析、修改、整合与拓展延伸。
二、如何优化英语课堂教学内容
1.准确定位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师专业活动的灵魂,也是课堂的方向,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规范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学生是否获得具体进步而不是教师是否完成教学任务。从高一开始,教师要就三年的英语教学有一个整体的规划,制定出长远的、明确的三维教学目标,包括学生的英语知识和技能要达到一个什么水平,要将哪些学英语的方法有效地渗透给学生,要交给学生哪些做人的道理。
2.教学内容要有长期的规划
每个教师心中都要装有新《课程标准》,熟知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对高中三年的英语教材体系的编写意图要做到了然于心,做好整体的长期规划,备课要以单元为单位,不能以节为单位。高中三年要成功地帮学生建立和熟练掌握英语中的语音体系、词汇体系和语法体系,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
3.发挥集体力量,形成集体备课的机制
目前,新教材面广量大,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的不确定性,增加了教师备课的难度。随着学校的办学规模越来越大,每个年级的教师数量也越来越多,教师多以中、青年人为主。老教师经验丰富,年轻教师知识结构新颖,因此我们要冲开个人狭窄的思维空间,充分发挥教师各自的优势,利用集体智慧,加强教师间的研讨与合作。每个教师都要有所学、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在仔细研究学情的基础上展开校本教研,对教材内容进行高效地整合、修改、拓展和延伸,设计出高效合理的教学方案。
4.帮助学生激活教材内容,比较文化差异
高中英语教材提供了许多有关英语国家文化的内容,新课改的理念要求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师要充分拓展教材内容,指导学生比较英美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异同,从而学会准确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词汇渗透法。在长期的经验积累中,许多词语本身就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在词汇教学中可以为学生介绍其相关背景知识,以便真正了解其内涵。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对词汇含义的介绍。如“dog”一词,在中国文化中多为贬义,有“丧家犬”“走狗”等,而在英美人眼中的狗却是人类忠实的朋友,有“lucky dog(幸运儿)”“just for peanut(便宜货)”“black tea(浓茶)”“a white lie(善意的谎言)”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