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01 19:01:3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融资担保档案管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电力企业;会计档案;分析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我国电力企业对国家经济发展起着支柱的重要作用,电力企业的会计事业可以说关系到国计民生。因此,加强电力企业会计档案管理迫在眉睫。在强化电力企业会计档案管理的工作中可以根据过去的会计档案管理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并根据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从而提高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但是,由于我国大部分电力企业在会计档案管理工作上投入不足,导致我国电力企业会计案管理质量和效率都不高。
1电力企业会计档案管理的现状
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多数企业只重视对事业收入、经费支出、资金的管理利用,而对会计档案资源利用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很少利用会计档案来分析经济管理过程中的各项活动,在一定程度造成了会计档案资源的浪费。同时,由于电力企业会计档案管理制度中或多或少地存在过分强调保密的问题,对利用会计档案人员的身份和利用目的作了严格的限制,导致一批现实的会计档案用户被拒之门外,潜在的会计档案用户得不到转化,会计档案的史料和参考作用难以最大限度地发挥。
2电力企业会计档案利用的意义
2.1掌握整个企业的整体资金状况。企业管理者随时都能方便地对会计档案目录、数据进行查询,实时、动态、完整地掌握整个企业范围内的整体资金状况,包括账户基本情况、交易记录、余额信息,提高分析和驾驭市场的能力。
2.2监控资金动态。防范风险、堵塞漏洞。利用会计档案可方便地随时监测异动,加强对投资、融资、担保和汇率等方面的风险管理,为企业减少风险;同时,可方便随时摸“家底”,查问题,找原因;对症下药,堵塞漏洞,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和内控制度,提高管理水平,为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3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利用会计档案,实时掌握企业可支配的资金总量,可以向商业银行争取较高的协议存款利率,可以在公司内部调剂余缺,可以尽量利用自有资金、减少财务费用,向资金要效益,提升企业价值。
3加强电力企业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措施
3.1进一步完善企业会计档案管理制度实施细则。制度是保障公司和单位稳定和高效运行的根本,当然电力企业的会计档案管理机构也不例外,只有明确档案管理各方的具体职责,并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使得档案管理得到细化和明确,才能从更大程度上提高电力企业会计档案管理的管理水平。在会计档案管理的管理制度中要明确档案保护和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尤其是相关会计数据档案的保护和储存也是极为重要的,它对会计档案管理的业务水平提高有重要影响,因此,对会计档案的保护与管理应该受到电力企业高层的重视,有关的工作人员应该自觉、主动地增强自身的档案管理意识与理念,对档案进行定期的、仔细全面的检查与核对,一旦发现不合理的地方应该立即报告相关处理机构,进行快速有效的处理。另外,在当前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中,会计档案管理制度的完善必须要有对档案管理工作充足的认识,这不仅包括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更包括领导和上层部门。加强对档案管理的计划方案设计和未来发展规划的制定,这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未来发展方向有着极为重要的指示作用。
3.2加强会计档案管理的硬件投入。会计档案管理工作具有很强的系统性、综合性,管理起来是相当复杂的,在管理过程中极容易受到众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除了对档案保管人员的个人能力与素养有较为严格的要求外,相应的硬件设备也是比不可少的。电力企业应该增加对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支持力度,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三个方面,积极购进先进的硬件档案管理设备,淘汰旧有的档案管理设施,购进的硬件管理设备应当具有防尘、防电磁干扰以及防潮等特点,而且还需要进行相应的计算机硬件病毒防火墙的设置,防止病毒入侵造成的档案信息泄露和丢失,只有这样才能从硬件上保证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3.3加强组织领导,提高会计档案管理水平。要想从根本上提高档案管理的水平就必须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因为意识是行动的基础和先导,若想提高事业单位档案资料的管理质量,首先要加大对档案管理知识的宣传力度,只有让事业单位的内部人员都对档案管理有了正确、充分的认识,才能用心做好档案管理工作,才能增强档案管理意识,明确自己在档案管理方面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为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和质量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另外,要想加强会计档案管理的水平,就必须加强对会计档案管理人员培训,提高能力。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是必备工作。档案管理人员要着重增强其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提高业务素质,既要精通档案管理工作,又能熟知技术领域,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除了提高相关人员的自身素质之外,还要提高档案管理从业人员的资格准入标准与门槛,保证引进的管理人员具有很高的工作能力和技术水平。其次,就是要加强相应制度和规范的建立,健全制度,落实责任。
3.4加强会计档案利用工作。伴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和发展,我国电力企业会计档案管理将会更加信息化和科技化,并且对会计档案的利用也将更加便捷化、人性化和自由服务化,在进行电力企业会计档案的利用时要注意保证利用的信息化、高效化和联合化,而且利用时应该注重利用形式的制度化、利用的合理化以及档案信息的保护等。在进行会计档案利用时,要转变传统的观念,建立超前意识、加强自我观念、创新利用服务形式以及加强信息资源共享等,这些都是提高会计档案利用质量的关键所在。另外,对会计档案的利用要围绕整个电力企业的发展目标、方案、生产经营形式等,这样能够保证会计档案利用的根本目的是企业的未来发展,而且,利用时要对企业内部人员进行分职权性的信息开放共享,从而加强会计档案信息的保护。
结语
总而言之,电力企业会计档案管理工作不论对于电力企业而言还是社会而言都是一项重要的工作,而且会计档案管理工作对于电力企业的未来健康发展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所以,会计档案管理的形式应该力求适应社会和公司的发展,不断创新会计档案管理的管理形式,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管理缺陷和问题的解决,并注入符合时代潮流的新的元素,最终实现会计档案管理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xwdzsc”为你整理了这篇农业融资担保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思路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农业融资担保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思路
一、2020农担工作总结
(一)主要成效
一是业务规模同比大幅增长。2020年末在保余额12.78亿 元,同比增长97.22 %,实现担保倍数放大4.26倍,“双控”标准范围内的政策性业务占比100%。据国家农担联盟公司12月底相关数据统计,青岛市农业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市农担公司)在保余额在计划单列市中居首位。在保户数1722户,占青岛市担保行业33家担保公司的51%。
二是实现了融资成本不断降低。全年平均担保费率0.6 %,同比降低0.36个百分点,降幅达37.5%;客户平均融资成本6.15%,同比降低0.54 个百分点。
三是担保风险控制得力。市农担公司累计代偿率为0.68 %,低于全国农担体系1.65%的平均代偿水平。在国家农担联盟进行的2020年度省级农担公司风险管理评估评价中,市农担公司获评为最高级A级,居全国第12位。
四是实现了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全年实现利润总额1373.51万元,上缴企业所得税496.17万元,实现净利润877.34万元。
(二)主要经验
1.健全风险防控机制,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1)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根据业务实际,重新修订了《青岛农担公司担保业务尽职免责管理办法》、《青岛农担公司不良担保责任追究管理办法》,成立了青岛市农业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尽职免责工作委员会 ,开展责任认定工作,进一步优化了代偿业务办公会会议制度,提高了议事质量,优化了代偿业务流程。
(2)进一步强化保后管理,提高风险化解能力。市农担公司制定了风险预警提醒机制,督促业务人员提前联系到期客户做好还款续贷续保工作。对出现代偿风险的客户及时联系银行开展施救及风险化解工作,做到“早发现、早应对、早处置”。根据客户的实际情况,制定人性化的分期还款清收处置措施,在兼顾客户正常生产生活的前提下,最大限度保障公司合法权益。
2.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工作效率。市农担公司对信息化建设工作高度重视,从全国农担系统首批、首家、首笔上线单位,到对业务信息系统进行全面升级和改造,使得业务审批流程进一步优化,业务审批速度进一步提高,报表统计进一步智能,保后及代偿、追偿进一步规范,档案管理实现线上移交。
3.牢记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使命,始终将政策性、公益性放在首位。
(1)疫情期间,市财政积极贯彻落实财政部、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统筹做好防控疫情和业务发展,督导农担公司出台了担保费减半收取、支持农业“抗疫情、保供给、稳发展”11条等惠农措施。疫情期间办理农业融资担保业务997笔,金额达80785万元,累计减免担保费330万元。
(2)为减轻农户通过过桥融资还本付息带来的融资成本过高负担,市农担公司积极对接青岛农商银行,开展了无还本续贷续保业务,降低了农户的融资成本。
4.开发创新担保产品,为青岛市乡村振兴战略贡献农担力量。充分利用平台思维,协同效用,借助农商银行、邮储银行两家银行深耕农村金融市场多年形成的地头熟、人头熟、市场业务比重大优势,通过设计产品标准,优化业务流程、锁定风险比例等手段推出“农担贷”创新产品,使业务办理效率得到极大提高。积极对接各级政府、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推出“强村贷”;支持妇女创新创业,推出“巾帼贷”担保产品。目前公司农担贷产品在保余额11.36亿元,占比近90%,成为公司高速发展的拳头产品。公司“农担贷”产品,自2019年起连续三年中标国家农业农村部政府购买服务创新试点项目。
二、2021年工作思路和举措
一是继续做大农担业务规模。2021年是青岛农担公司各项工作继续大力推进的重要一年。我们将继续严格按照财政部等三部委的政策规定,按照市委市政府战略部署,紧紧围绕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这一主线,讲政治,谋大局,担责任,督导市农担公司正确处理业务规模与风险的关系,确保2021年底完成在保余额15亿元,力争实现在保余额18亿元,代偿率控制在1%以内,实现公司业务高质量发展。确保各项工作继续走在全国同类农担公司前列,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中走在前列。
二是继续发挥好政策性作用。按照财农[2020]15号文件要求,修订完善农业融资担保费补助和业务管理奖补资金管理办法,以进一步鼓励和帮助农担公司扩大政策性担保规模,降低担保费率,缓解农村“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同时督导农担公司始终坚持“双控”标准,确保政策性业务占比100%,各项工作继续走在全国同类农担公司前列。
三是强化风险化解处置水平。在继续做好风险把关、监测、预警的基础上,着重加强对不良项目和不良资产的处置以及资产保全、代偿追偿的工作力度。修订完善《考核奖惩制度》,落实《担保业务尽职免责管理办法》《不良担保责任追究管理办法》等,激发员工的业务积极性,提升员工责任心,规范奖惩机制。
为了进一步加大对家庭农场的金融支持力度,改善农业发展环境,兰溪农合行深入推进普惠金融工程,认真贯彻省农业厅、省农信联社关于做好家庭农场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精神,为14家家庭农场发放贷款741.8万元,支持面达到了三分之一,有力促进了家庭农场快速健康发展。
(一)扩面增量,加大扶持和培育力度。一是以“走千家,访万户”、“进村入企”等活动为抓手,调查了解家庭农场的信贷需求,经营状况,实施名单制管理。二是在信贷支持过程中,对借款用途、生产和管理水平、销售目标市场、还贷来源和担保能力等进行严格审查,重点选择信誉较好、经营效益较高的家庭农场给予支持。通过树立典型,有计划地培育几家有发展前景家庭农场,以增强社会大众对农业集约和规模化发展的信心,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三是积极引导和带动家庭农场建立规范的财务制度和建立现代化的管理体制,突破企业规模发展的瓶颈,满足信贷介入的基本条件,加大扶持力度,从而促进支持家庭农场的扩面增量。
(二)进行对接,加大产品和服务创新的力度。一是创造条件,积极开发符合兰溪实际,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小额、多样化信贷产品,努力满足新型农业生产主体的资金需求。大力发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并根据农业生产周期,不断拓展小额信贷适用范围,充分发挥其功能作用,有效扩大抵押担保范围,不断创新贷款方式,陆续创新推出了税银通贷款、林权抵押、丰收创业卡、美丽田园产业链贷款等产品。二是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三信评定工作,在三信评定的基础上,对辖内所有农户实行普惠授信,以批发方式增加农户贷款履盖面。三是在全市设立了226个支农联络员,有效利用支农联络员队伍,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社员、家庭农户与农合行的沟通和联系,及时解决金融服务需求。四是成功开发出农户经济档案管理系统,使辖内农户有了自己的资信档案,相当于拥有了一张“电子经济身份证”。客户经理录入采集的信息后,系统将根据农户的家庭情况、年总收入、家庭资产负债率、有无不良贷款本息等要素进行综合评定,自动确定农户的信用评级,客户经理可以灵活地根据农户信用评级、所属地域和已办业务等信息进行综合查询以实现对农户信息查询及共享。
(三)普惠让利,加大优惠政策实施的力度。一是贷款优先满足,对符合贷款条件新型经营主体的有效需求确保百分之百满足。二是实行贷款还款和续贷“无缝对接”,建立贷款限时办结承诺制,缩短放款时间,提高贷款周转效率。三是贷款利率倾斜,降低家庭农场的融资成本,是实行利率优惠,按比常规贷款少上浮20%~40%执行。四是免收减收费用,严禁违规收取贷款以外的不合理费用,对通过网银结算、手机银行、ATM跨行转账等业务实行手续费全免。
(文/徐金浩)
[关键词]物流金融 船公司 问题建议
一、物流金融概述
1.物流金融概念
物流金融从广义上讲就是面向物流业的运营过程,通过应用和开发各种金融产品,有效地组织和调剂物流领域中货币资金的运动。狭义上指物流供应商在物流业务过程中向客户提供的结算和融资服务。现今社会物流金融已经成为物流企业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的创新服务,其可以突破传统的地域限制,具有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远程化、广泛性等特点。
2.物流金融服务模式
物流金融服务的模式有:质押模式,即第三方物流企业作为物流金融服务的提供方、银行作为贷款的提供方、中小企业作为贷款的需求方和质押物的提供方;担保模式,指银行通过考察确定第三方物流企业经营规模、业绩以及信用程度,然后将一定额度的贷款授权给物流企业,物流企业再利用这些贷款额度向中小企业提供灵活的质押贷款;垫资模式,指发货人委托物流企业发货给提货人,物流企业先替提货人垫付一部份货款,再向提货人交货。
二、我国船公司物流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物流金融服务是伴随着现代第三方物流企业而生的。尽管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业务范围已经涉及物流金融业务,但服务程度不高,服务范围单一,还停留在就供应链上的某一个环节提供相关融资服务,存在以下问题:
1.缺乏金融服务意识
船公司等国内物流企业金融服务意识较为淡漠,加之国内船公司普遍规模不大资产实力薄弱,很少从供应链管理的角度来定位自身的服务功能,而只是从某一个环节来考虑,因此要充分考虑到船公司在整个供应链管理中可以提供的物流金融服务。
2.信贷效率制约物流企业融资需求的实现
金融机构在贷款过程中均实行严格的财产抵押担保制度。而国内船公司在办理财产抵押过程中,抵押登记和评估费用较高,物流企业融资额度有限。我国金融服务体系对物流业发展的需求重视不足,对物流业资金监督不够,不能适应船公司的融资需求。
3.物流金融服务存在风险
物流金融服务存在着五大风险:一是客户资信风险;二是仓单风险;三是质押品种风险;四是提单风险;五是内部操作风险。这些风险严重制约了物流金融服务的发展。
三、我国船公司发展物流金融服务的对策
1.对船公司的建议
(1)实现有限资金的专向利用拓宽融资渠道。船公司要实行灵活的经营战略,避开行业内大企业所关注的热点项目,选择他们易于忽视又有一定经济效益的缝隙或配套产品。或是选择一大型航运企业,实行强弱联合依附协作的经营战略,突破船公司在资金技术上的局限性。同时要拓展筹资渠道,利用合作联营参股等方式筹集资金,使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最大的效益。(2)树立良好企业信誉。船公司自身存在的问题是制约其获取融资的重要因素。船公司自身要加快制度创新和企业文化建设的步伐,要完善经营管理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增加透明度,保证对外提供资料的真实性,增强信誉积累信用,使企业能够树立良好的信誉。
2.对物流业的建议
(1)要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物流公司应联合发挥银行、保险公司、咨询公司等各客户的优势,以资金流盘活物流,以物流拉动资金流。加强物流企业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大力开发物流金融服务品种,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现代化物流金融服务。(2)加强物流金融信息平台建设。物流企业的网络化发展及其对资金信息的实时控制,依赖于银行业为其提供完善的资金结算平台和便利的资金结算服务,从而保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高效统一。银行在与物流企业合作时,利用自身的资金管理优势,建立科学的资金管理机制,提高物流企业资金使用效率。(3)加强对客户的信用管理。在物流金融服务过程中,通过完善的客户资料采集制度、客户资信档案管理制度、客户信用分级制度等,对客户进行全方位的信用管理,搭建起中小企业诚信信息平台,缓解银企信息不对称的突出矛盾,控制物流金融业务流程中的风险。
3.对政府和金融机构的建议
(1)提高政府的认识。首先要充分发挥政府在中小企业融资活动中应有的作用。政府要为其提供必要的政策和法律保障,为中小企业拓展更多的融资渠道。其次为船公司融资提供必要的法律保障,不断对相关金融法律法规进行完善,从多个层次为其提供法律保障。(2)完善船公司的融资及信用担保体系。国有商业银行对于符合国家有关政策要求的船公司,要开通贷款绿色通道,为其提供优质的服务;对发展前景好经营稳健的船公司业要实行倾斜政策,为船公司提供多样化综合化的金融产品。同时中小商业银行也要为船公司提供专业的多方位的金融服务。
要建立完善的船公司信用担保机构和再担保机构。银行金融机构要与信用担保机构建立平等的业务联系,银行对有信用担保机构担保的船公司实行有差别的贷款利率和扶持措施。
结论:金融物流作为一种新型服务模式,使得“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结合”从概念变成了现实。对船公司来说,积极参与金融物流活动,既能增加自己的竞争地位,又能获得可观的利润。在世界领先物流企业进入中国市场以后,我国船公司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大力开展金融物流服务不失为一计妙招。
参考文献:
[1]朱道立:物流和供应链管理[M].北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2]李 蓓:物流金融在进出口贸易中的应用[J].金融与经济,2006(10)
“国十条”在强调大力发展公办园的同时,提出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符合学前教育发展的历史与现实。如何在“国十条”的框架下,在实践中探索和落实民办园的扶持政策是当前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基于对“国十条”颁布以来安徽省学前教育政策与形势的分析,尤其是基于对合肥市包河区学前教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对如何扶持民办幼儿园的发展提出若干政策构想。
一、给予政策优惠
各地政府可以按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对民办幼儿园进行分类登记和管理。非营利性的民办幼儿园按照民办事业单位法人进行登记管理,营利性的民办幼儿园按照企业法人进行登记管理。对非营利性且登记为民办事业单位法人的民办幼儿园,可以享受更多的政策优惠。
在没有进行分类登记以前,各地可以制定本地普惠性幼儿园的相关标准,对自愿申请并经过认定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给予更多的政策优惠,以引导民办幼儿园向普惠性方向发展。
在民办园的建设用地、投资融资、税费减免等方面可借鉴温州市的做法:
在建设用地上:规划部门在统筹规划教育设施布局时,要优先规划民办学校。国土部门每年在安排用地指标时,要优先确保民办学校建设用地,以保障民办教育用地需求。登记为民办事业单位法人的民办学校可以行政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各项建设规费减免与公办学校享有同等待遇。这一政策同样适用于民办幼儿园。
在投融资方面:完善教育投融资平台,成立教育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探索组建由国资引导、民资参与的教育担保公司,为民办幼儿园提供贷款担保等服务。鼓励民办教育协会组建担保公司,积极开展业务,服务民办幼儿园。鼓励金融机构为民办幼儿园提供用于扩大和改善办学条件为目的的信贷支持。探索登记为民办事业单位法人的民办幼儿园将幼儿园非教学设施作抵押,或将幼儿园学费收费权和知识产权作质押向银行申请贷款的机制。探索登记为企业法人的民办幼儿园将设施作抵押,或将幼儿园学费收费权和知识产权作质押向银行申请贷款的机制。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各地要建立民办幼儿园低息贷款政策,支持民办幼儿园融资。对于办学规范、信誉良好的民办幼儿园,当地政府可建立贴息贷款机制。
在税费减免方面:按照民办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管理的民办幼儿园,各项建设规费减免享有公办学校同等待遇,按照企业法人登记管理的民办幼儿园,各项建设规费减半收取。登记为民办事业单位法人的民办幼儿园依法享有公办幼儿园同等的税费优惠政策,不征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通过中国境内的非营利性机构用于民办教育事业的捐赠支出,按税法规定,在计算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出资人将房产设备投入到民办幼儿园,不征营业税、土地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契税地方所得部分由税务部门征缴后按规定给予返还。企业以税后利润在本市投资办学的,其投资额对应的企业所得税地方所得部分,由同级财政予以返还,全额用于办学。
在日常管理中产生的房屋租金、水电煤气、物业管理等费用,各地政府应该要求按当地居民使用价格执行或执行与公办幼儿园同等的价格政策。
二、设立奖补资金
合肥市制定的以奖代补资金管理办法,将奖补类型划分为三类:建设类、补贴类和资助类。
作为“建设类”补助规定:各类独立选址新建幼儿园(包括民办园),秋季竣工投入使用的,办园规模达到6个班的,市财政一次性奖补80万元;办园规模达到9个班的,市财政一次性奖补110万元;办园规模达到12个班的,市财政一次性奖补150万元。作为“补贴类”补助规定:接收小区配套园办成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秋季正常开园的,办园规模达6个班的,市财政一次性奖补20万元;办园规模达9个班及以上的,市财政一次性奖补30万元。对市区存在3年以上的无证民办园,举办者通过加大投入、改善办园条件等,从而达到办园基本标准取得办学许可证的,参照以上标准予以奖补。
合肥市2011年全年市、县(区)两级财政设立学前教育专项资金8000万元。对普惠性民办园市本级财政给予每生每学年1000元的生均补贴,区级补贴400元。对符合条件的合肥市困难家庭儿童,市级财政按每生每学年2000元,区级财政按每生每学年800元给予资助。
合肥市包河区对民办幼儿园的奖励条件是:改善办园条件成绩显著的;保育教育工作成绩显著的;幼儿园管理工作成绩显著的。为使奖励工作公平公正的进行,该区还专门制订了“奖励办法评估标准”,分为“办学条件”、“保教工作”和“园务管理”3大项共100分,要经过“园级自评”、“街镇初评”和“区教育局复评”3个环节。
各地政府在设立给予民办幼儿园的奖补资金方面,可根据本地具体情况,确定项目和标准。但奖补对象应是为当地学前教育发展做出相应贡献的民办园,尤其是普惠性民办园,保证奖补资金真正用于提升幼儿园保教质量。
三、支持和建设师资队伍
制约民办幼儿园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教师队伍不稳定、流动性大,而造成民办幼儿园教师队伍不稳定的根本原因是教师待遇问题。既然民办幼儿园是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给民办幼儿园教师以支持也是政府的职责。
【摘要】
防范房地产金融风险,不仅是房地产业和房地产金融业稳定和发展的要求,而且对整个金融业和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发展也至关重要。首先对当前我国房地产金融面临的主要风险进行分析,然后对风险产生的原因进行解释,最后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防范风险。
【关键词】
房地产;金融;银行业;风险
一、当前我国房地产金融面临的主要风险
(一)房地产开发企业高负债经营隐含财务风险
银行和房地产之间一开始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开发楼盘需要贷款,买房人也要靠银行提供按揭贷款。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房地产开发商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的银行资金占其资产的比率在70%以上。以北京为例,2010~2013年北京市房地产开发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为81.2%,房地产开发企业负债经营的问题较为严重。一旦资金链条断裂,风险就会显露。
(二)假按揭凸显道德风险
2005年3月17日以前,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低于房地产开发贷款利率,审批也比较容易,开发商便将按揭贷款作为另一项融资渠道,既可降低财务成本,又可缓解资金周转困难。假按揭发生的原因有的是由于不法房地产商利用银行掌握的信息有限骗贷,有的则是银行工作人员与开发商勾结,共同骗贷。
(三)基层银行发放房地产贷款存在操作风险
突出表现:一是贷前审查经办人员风险意识不强,审查流于形式,随意简化手续,对资料真实性、合法性审核不严。二是抵押物管理不规范,办理抵押的相关职能部门协调配合不力,不按程序操作,造成抵押品贬值或抵押无效。三是个别基层行贷后管理混乱,个人贷款客户资料不够全面和连续,缺少相关的风险预警措施。
(四)房地产贷款法律风险加大
新法律法规限制了贷款抵押品的执行。2004年10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自2005年1月1日起施行。该规定第六条“对被执行人及其所抚养家属生活所必需的居住房屋,人民法院可以查封,但不得拍卖、变卖或抵债”。这意味着如果贷款买房者拒不还款,银行也不能将其居住的房屋变卖以回收贷款,增大了商业银行的房贷风险。
二、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形成的原因
(一)房地产企业自有资金不足,资金来源主要依靠银行贷款
目前银行资金至少占房地产企业资产总额的70%,当市场出现波动,房地产开发商就会因资金链断裂而导致还款困难,房地产市场的投资风险和信用风险都转变成了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最后损失的是商业银行的利益。房地产开发贷款基本都以抵押形式发放,银行对抵押物价值确定的主要依据是交易价格和评估机构的评估价格。由于信息不对称性的存在,交易价格具有不确定性;由于国内房地产价格评估不成熟,评估机构的评估价格不能真实反映抵押物价值。
(二)个人住房消费信贷造成的银行潜在风险
贷款人在信贷过程中为追求利益而隐瞒信息,银行不能合理估计其偿还能力,导致房地产金融风险加大。原来各商业银行都把个人住房消费信贷作为优质业务来发展,在房地产市场行情较好时,风险问题被掩盖;在房地产市场行情不好时,通过银行贷款购买商品房作为居住用的消费者,可能会因收入变化而违约,而商业银行普遍缺乏个人住房消费信贷的事前风险预警和事后资产保全机制。
(三)银行管理制度不完善
由于银行管理人员对房地产风险认识不足,商业银行普遍大力发展房地产信贷,在经营业务上易产生急功近利行为。为抢占市场份额,部分地区的商业银行甚至违反有关规定,放松信贷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房地产“过热”的行为,同时恶性竞争使得各商业银行不惜违规操作发放房地产贷款,也助涨了房地产投资中的不良倾向,促使金融腐败的滋生,诸如此类的原因都会给银行带来潜在风险。
三、金融机构防范和化解房地产金融风险的政策建议
(一)严格遵守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贷款程序
银行房地产开发贷款管理应重点注意以下内容:一,检查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质,比如是否拥有合格的房地产开发资质证书。二,审查房地产开发公司以往的信用记录,比如是否拖欠工程款。三,向作为企业集团成员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发放房地产开发贷款时,明确借款人在企业集团中的地位和资产情况,密切关注借款人与其关联企业的关联交易。
(二)规避房贷操作风险
各银行应完善房贷操作程序,加强抵押物管理,合理地办理抵押手续,规范抵押物估价行为。革新档案管理模式,发挥档案管理效能,为贷款清收提供有力支撑。各银行总行应制定房贷管理操作手册分再发到各基层银行,操作手册主要包括完善合约的程序和违反操作程序的责任制度等。不定期组织关于金融、法律和房地产等知识的培训,培育一批高素质的房地产贷款业务队伍。
(三)加强利率风险管理
提倡商业银行提供多样化的住房信贷产品,满足借款人规避利率风险的需要。商业银行应提高服务意识,设计符合各类消费者需求的贷款品种。商业银行可尝试发放固定利率个人住房贷款,使商业银行的贷款收益与其资金成本相匹配。有关部门应进一步研究利率风险管理工具,推出利率互换、利率期权和互换期权等利率衍生产品。
(四)完善住房置业担保制度
2000年建设部出台《住房置业担保管理试行办法》,个人住房贷款担保新机制开始逐步建立与完善。担保公司的风险管理重点在于对借款人的资格审查和对抵押物的评估、处置。与银行相比,住房抵押贷款担保公司拥有对住房处置变现的专业优势,能从专业角度对抵押物房地产的风险作出预测和防范。
(五)进一步研究房贷保险制度
个人住房贷款保险分为三类:一是抵押住房的财产保险,主要保障房产免受意外事故和自然灾害毁损的风险;二是贷款者的定期信用人寿保险,主要是在还贷期内贷款人因疾病或意外伤害而丧失工作能力或死亡的情况下,保证银行能安全收回贷款,贷款者的家人能继续居住;三是抵押贷款购房履约保证保险,当投保人因为死亡、失业等约定原因无力还贷时,保险公司代其向银行清偿剩余债务,同时行使追偿权,从抵押物中得到补偿或向投保人追回赔款。房贷保险实际运行中存在银行指定保险公司、强制购买等问题,应专门研究房贷保险,充分发挥房贷保险的风险分担职能。
参考文献:
一、强化“窗口指导”,形成金融支持合力
永济现有人口44万人,农业人口30万人,是全省的农业大县,国土面积1211平方公里,境内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分区明显,地形以平原为主,兼有黄河滩涂、沿山丘陵,蕴含着独特的农业资源优势。近年来,永济市委、市政府依托地缘优势和资源优势,围绕“粮、棉、果、菜、畜”五大优势产业,打造产业区域,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基地化、同区化、产业化发展。
为了加强对农业产业化的金融支持,永济支行一方面加强与地方政府、农业产业化领导组的联系,进一步明确农业产业化的规划和要求,一方面努力提高“窗口指导”水平,通过政策指导、调研反馈、典型引路、会议沟通、当面谈话的方式,引导督促金融机构认真执行货币政策,围绕“粮、棉、果、菜、畜”五大优势产业,围绕“南杏北果、东菜西笋”的产业布局,加大“三农”信贷资金支持力度,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进程。
二、把握信贷投向,用好支农再贷款
在管好、用好支农再贷款过程中,支行在走村串户、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一方面继续突出抓好对传统优势产业支持,一方面把支农再贷款管理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结合起来,着力调整贷款投向,支持新兴产业发展,把支农再贷款投放范围由棉花种植扩大到芦笋、大棚菜、双孢菇、肉猪饲养等项目,并通过把好“五关”,即把好制度关、贷前调查关、贷款审查关、贷后检查关、档案管理关,保证支农再贷款的合理使用和按期收回,有效解决了农业生产资金需求问题,实现了宏观政策、货币政策和产业政策的有机统一。
三、扶持龙头企业,壮大产业规模
近年来,永济市通过大力扶持农业龙头企业,构建了“龙头企业+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机制,有效解决了一家一户小生产与大市场连接难的问题,截至2009年底,永济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到168家。其中,产值超亿元的有7家,带动农户50多万户,初级农产品生产基地达60多万亩。为了做好对农业龙头企业的金融服务,永济支行号召辖区金融机构根据自身优势和信贷特点,把支持龙头企业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切入点,加大信贷投入,形成分工协作的信贷扶持模式。对规模大、市场前景好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重点龙头企业,采取“主办银行+农村信用社”的信贷服务模式,按照企业正常生产周期和贷款用途,合理确定流动资金贷款期限和利率。
四、着眼金融创新,为农业产业化增添活力
推进金融改革与创新,完善金融服务经济发展机制。支行积极推动涉农金融机构创新信用贷款方式、贷款担保方式、保险担保方式,加大支持“三农”力度,分散农业信贷风险。鼓励各银行业金融机构为诚实守信的龙头企业和农户开辟贷款“绿色通道”,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向小型龙头企业和农户发放无担保或者无抵押贷款,切实降低龙头企业和农户融资成本。加大对龙头企业授信业务的产品和服务创新力度,探索建立农业产业化融资担保机制,对信用级别较高的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户提供担保时,降低门槛、简化手续、提高效率。
五、改善支付环境。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一是加大业务指导力度,促使农村信用社所有营业网点,全部加入人民银行大小额支付系统和农信银支付清算系统,进而使农村信用社进人“全国联网”的高速公路。二是依托农村地区通讯网络,设计推广新型易用的支付产品。积极研发上线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短信银行等新型支付服务平台。目前,农业银行已经开通了电话银行、短信银行业务,截至2010年8月,永济市电话银行已经达到255部。三是加强业务创新,打造农村便民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支行积极督促农业银行加强对现有资源的整合力度,开办了金穗惠农卡和金穗支付通,将银行营业网点的服务功能有效向前延伸,深受农村居民、农村经济组织、涉农企业的欢迎。四是服务龙头企业,推广新型非现金支付工具。我们深入企业,积极宣传银行本票业务,并在辖内龙头企业率先开展了银行本票业务,截止2010年8月底,2个企业已经办理银行本票业务7笔,金额92397.3元,有效加速了企业资金流转效率。
目录
一、现有组织结构内部分析..................................................... 1
二、集团总部功能定位......................................................... 2
三、集团总部部门组织结构设置................................................. 2
四、集团总部部门职责及权利说明............................................... 3
五、集团总部部门岗位设置及人员配置........................................... 8
六、关键岗位说明:***........................................................ 9
七、管理体系和管理流程设计:***.............................................. 9
一、现有组织结构内部分析
1. 总部功能定位不清,未能充分发挥战略导向作用
现在对集团总部的定位似乎更多的是强调最高决策的功能,而发挥整体优势和共享资源的集中管理问题未得到强调,比如资金的统一调度、人力资源统筹的集中管理等。另外,由于集团总部部门、岗位和人员都比较弱,董事会对总部设计的职能都未能得到应有的发挥。
2. 抓不住管理重心和控制不好管理力度
ü 抓不住工作重点,导致处理关键职能问题人员和精力不足,大部分人员的精力被牵扯在一些琐碎闲杂事务,如:保卫、食堂、车辆登记等;承担了不应承担的职责,如:分公司的投标工作、环保手续问题等。
ü 管理层级不对等的问题:人事保障部充当了后勤保障的职责。
3. 职能划分造成管理不协调,组织功能有待加强
相对于集团追求卓越的远大目标来说,目前的组织中战略研究、产业规划、企业文化、信息管理、行政督导管理、人力资源开发等功能显得较为薄弱。而且在集团的组织结构设计中没有显含对这些功能的相应责任部门和相应责任岗位。
4. 责任不明,权限不清
ü 集团总部岗位设置不十分清晰、明确,缺少完整的岗位说明书, 导致管理部门的员工对应该做的工作并不十分清楚,主要依靠一种惯性和责任心在开展工作。
ü 集团总部缺少完整的部门职能说明书 ,不利于各部门顺利地开展工作, 也使高层领导难以准确评价各部门的工作。
ü 集团总部和子公司之间的管理关系没得到较清晰的界定和理顺,管理流程未能较完整的建立起来。
5. 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模糊,集团凝聚力下降,平台资源不能发挥
发展目标和经营理念并不太明确、企业文化感受不深,严重影响了集团凝聚力的形成。
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使得大量重要的管理信息分割、滞后,部门间协调需求大;使总部对下属公司的支持、管理难以到位;使得总部产生工作随意化;使得总部人员的职责和绩效无法考核;使得下属公司对总部应该创造的附加值和贡献率产生疑问。
二、集团总部功能定位
集团总部是集团的决策中心和管理中心,对集团重大和共性问题进行集中决策、集中管理或提供集中服务。集团的集中管理和提供集中服务都是建立在集团整体最佳利益的基础上的;因此集团总部的功能定位应遵循如下基本原则:
ü 发挥整体优势和规模经济,共享资源
ü 代表集团总体利益
ü 降低交易成本,消除信息缺陷
ü 充分发挥各成员企业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遵循以上原则,根据5、6月份两次高层工作例会中董事长讲话精神,把集团总部定位为五大中心,即投融资中心、企业监控中心、服务支持中心、宏观调控中心、价值创造中心、制度输出中心。
三、集团总部部门组织结构设置
根据集团总部定位,规划总部主要职权和职责如下:
ü 确立集团的核心理念体系及企业精神体系。
ü 确定集团的长期战略目标及中长期发展规划。
ü 确定集团的管理模式和组织机构方案。
ü 确定集团各部门以及子公司的职责和权利。
ü 批准集团和分公司的投资计划和方案,集中管理投资项目的工程建设。
ü 批准集团及分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
ü 确定集团全局性的政策、标准和制度。
ü 依靠决策支持系统确定其他的一些重大方案。
按照集团总部的定位及其职责,集团总部职能部门设定为五个部门,即集团办公室、企划发展部、投资融资部、人力资源部、审计监察部。
各部门基本职能为:
ü 集团办公室:承担集团行政、企业文化、企业形象、公关外联、文秘、后勤保障、安全保卫等工作
ü 企划发展部:负责公司战略管理、信息管理、产业规划、集团各阶段管理模式设计和优化等工作
ü 人力资源部:负责集团人力资源的开发、人员的招聘和培训、劳资管理、考核评价管理、人力资源激励机制设计等
ü 投资融资部:负责集团的财务控制、财务预决算、成本管理、会计管理、资金管理、内部结算、资金筹集与平衡、公司理财、财务分析、子公司和分支机构财务控制等。
ü 审计监察部:发挥集团的监督控制功能,对成员企业的经济活动、财务开支、制度执行等情况进行审计监督,同时负责集团相关法务工作。
集团办公室
股东大会
董事会
董事长
企划发展部团办公室
人力资源部
投资融资部团办公室
审计监察部
四、集团总部部门职责及权利说明
u 集团办公室
职责
Ø 根据上级要求和工作需要,拟订集团有关行政、后勤管理、安全保卫、企业文化建设制度及其实施细则,参与公司其他管理制度的审议,并负责汇总和组织宣传、落实集团各项制度;
Ø 按照上级指示组织起草集团的重要文件、通知、信息公告,并负责集团总部办公会议的记录和整理,负责会议纪要的撰写,并负责集团总部相关办公会议各种决议的跟踪、督办和检查;
Ø 负责集团月度总体工作计划的拟订和工作总结的撰写;负责成员企业月度、年度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的汇总。
Ø 根据公司档案管理制度(待定),负责集团各类档案的归档管理和查询服务,负责整理保管文书档案,管好集团印鉴和介绍信;
Ø 负责办理集团的工商登记、变更、年检、注销手续和组织人员办理子公司级的各类年检;
Ø 负责集团重要会议的会务工作,协助上级做好集团外联公关和和各种社会关系的联络工作,做好与工商、人事、劳资等政府有关部门之间的沟通与联系;并负责公司来客的接待和引导;
Ø 负责董事长日常使用资料的收集、整理及董事长来客的接待,完成董事长交办的各项事务;
Ø 负责集团文件的文字核稿修改、格式审查、打印复印,办公用品的印刷,集团内外部文件及信件的收发、传阅,图书资料的采购、登记和借阅管理,总机管理,传真收发和报刊的征订收发;
Ø 负责集团总部行政车辆和驾驶员的管理,负责组织或督促各部门做好集团各办公场所的清洁卫生工作和集团安全、消防、保卫工作,负责办公用房室内装修、维修,电话、房产证管理和名片印制等行政工作,做好工作用餐、客餐管理;
Ø 负责集团总部安全保卫工作,保证集团良好的办公环境;
Ø 指导子公司办公室的行政管理工作
Ø 配合集团其他部门开展工作,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临时性任务。
权利
Ø 根据工作需要,提出部门人员增减、设施投放和所需资金预算的权力;
Ø 对违反集团行政等各项管理制度的部门和人员按集团纪律制度提出处罚建议的权力;
Ø 根据工作需要,要求其他各部门按本部门要求提供相关信息、资料的权力;
Ø 根据上级授权,组织或召集集团其他部门协调开展一些综合性工作的权力;
Ø 要求财务部及其他部门协助做好固定资产采购、管理工作的权力;
Ø 公章、介绍信的控制权和保管权;
Ø 要求其他部门明确服务要求及对本部门的工作给予合理配合的权力;
Ø 在部门职责范围内按制度自主开展各项工作的权力;
Ø 集团各项制度中规定的权力。
u 企划发展部
职责
战略管理和产业规划
Ø 对国内外政治、经济、产业、技术、金融等宏观环境进行跟踪研究,为高层决策提供依据
Ø 组织制订集团阶段性发展战略及中长期发展规划,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
Ø 根据中长期规划制订集团年度工作纲要和集团年度经营工作计划
Ø 根据集团各个时期的发展战略及时提出组织结构、管理模式及组织功能的改进和调整方案
Ø 提出集团各个阶段各种功能培育方案,促使集团核心能力和竞争优势的形成
Ø 指导子公司和其他分支机构战略规划和经营计划的制订和实施
Ø 定期对集团及下属机构的经营状况作详细调研,提出诊断报告和改进措施
Ø 负责集团产业规划,捕猎未来产业投资机会,为集团未来发展储备项目,建立项目库
Ø 协助投资集团公司进行投资项目的前期调研和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Ø 对集团公司品牌进行战略性管理,树立集团公司品牌形象并不断强化。
信息管理
Ø 建立集团管理信息系统,整合集团信息资源,实现集团内部信息共享
Ø 经常为董事长和各级领导提供特供信息,随时接受各单位、各部门的信息查询要求
Ø 充分开发和利用INTERNET等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手段
Ø 创办内部信息刊物,荟萃新观念、新方法、新理念、新趋势和各种信息精华,成为集团各级管理和技术人员的学习材料
Ø 通过各种途径收集集团经营所需信息,经筛选后提供经分析加工的信息资料
Ø 选择和开发集团经营所需的应用软件,负责集团计算机系统的日常维护
部门权力
Ø 根据工作需要,提出部门人员增减、设施投放和所需资金预算的权力;
Ø 对违反公司行政等各项管理制度的部门和人员按公司纪律制度提出处罚建议的权力;
Ø 根据工作需要,要求其他各部门按本部门要求提供相关信息、资料的权力;
Ø 根据上级授权,组织或召集公司其他部门协调开展一些综合性工作的权力;
Ø 对集团所有项目投资具有审核权,根据集团产业规划对不符合集团战略规划和经济不合理的项目具有否决权;
Ø 要求其他部门明确服务要求及对本部门的工作给予合理配合的权力;
Ø 在部门职责范围内按制度自主开展各项工作的权力;
Ø 公司各项制度中规定的权力。
u 人力资源部
职责
Ø 根据集团发展战略,组织拟订集团人力资源发展规划和集团年度人事工作计划;
Ø 从塑造企业文化的高度开展人力资源工作,协助办公室推进企业文化在企业内部的塑造、渗透和共鸣,拓宽内部沟通渠道,营造良好的公司氛围,提高员工的凝聚力和士气;
Ø 组织设计集团的考核评价模式,并按照阶段性具体情况做好调整,不断完善;
Ø 根据集团年度经营计划和董事长的要求,组织相关部门和工作小组拟订各部门、各分支机构和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年度考核指标;
Ø 负责根据各部门的月(季)度工作计划和集团阶段性工作要求,组织拟定各部门月(季)度任务书和考核表;
Ø 做好对绩效考核工作的组织、协调、实施和监督管理,并负责考核结果的汇总、核实以及受理、查处对考核结果的投诉;
Ø 根据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和集团发展需要,做好集团内管理和技术岗位员工的招聘、定岗定编、部门间调配、辞退、职称评聘、职级评定、考核奖惩、考勤管理、出差管理、人事档案管理和能力考察等工作以及退休人员的日常管理和服务;
Ø 对子公司和其他分支机构生产作业类和简单劳动类员工的聘用条件提出标准,并对员工的招聘质量进行把关;
Ø 按照集团的发展要求,做好集团的培训管理工作,包括制定培训计划、确定培训内容、组织实施培训、学员管理、效果评价等工作,营造学习型的组织;
Ø 根据集团年度经营计划和董事长的要求,组织相关部门和工作小组拟订各部门、各分支机构和公司外派高级管理人员年度考核指标;
Ø 根据集团报酬激励制度和考核结果,按规定进行员工的工资调整、职级晋升和奖金分配等工作,并根据集团员工福利计划,为员工办理各类保险和审核各类福利费的支出;
Ø 不断探索、研究最佳的激励机制,设计并不断完善集团的激励政策;
部门权力
Ø 根据工作需要,提出部门人员增减、设施投放和所需资金预算的权力;
Ø 根据工作需要,要求其他各部门按本部门要求提供相关信息、资料的权力;
Ø 根据上级授权,组织或召集公司其他部门协调开展一些综合性工作的权力;
Ø 根据公司考核管理制度,组织协调、贯彻落实公司考核制度的权力
Ø 要求其他部门明确服务要求及对本部门的工作给予合理配合的权力;
Ø 在部门职责范围内按制度自主开展各项工作的权力;
Ø 公司各项制度中规定的权力。
u 财务部(投资融资部)
职责
Ø 组织拟订集团统一的财务管理制度和预算、核算制度,建立集团内部的资金预算、会计核算体系;
Ø 按照集团预、决算管理制度,拟定集团年度预算、决算和分期预算,指导和协助其他部门做好专题预算;
Ø 负责集团银行帐户管理、有价证券、单证管理与使用和现金管理与结算服务,根据公司财务管理制度建立会计帐册,进行会计核算,及时提供合法、真实、准确、完整的会计信息;
Ø 定期进行财务分析,为集团决策提供客观、准确的依据,为集团理财提出对策并组织实施;
Ø 牵头进行财务、生产系统的数据核对和督查,并指导生产部门建立与财务相关的台帐;
Ø 及时制作集团财务报表,按期申报、交纳税款,并办理年终决算及税务清缴;做好有关上报报表,填报有关数据并审核;
Ø 负责集团及各子公司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的核实、集团所有资金进出的复核,并按照集团的相应制度为相关部门提供必要、适当的查帐及其他服务;
Ø 根据相关制度对集团及分支机构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财务审查监督和管理,并据此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和建议;
Ø 组织集团财会专业知识培训和交流;
Ø 负责与财税等相关政府部门的日常联络,及时反映情况,争取政策支持;
Ø 根据稽查和真实性检查的要求,提供必要的会计资料,并负责财务资料的解释说明等工作;配合会计师事务所及有关单位做好对集团财务的审计及检查;
Ø 根据集团档案管理制度,负责会计凭证、帐簿、报表等会计档案的整理、装订和归档;
Ø 及时编制年度、季度、月度资金使用计划和现金流程表,并按资金需要及时筹集集团生产经营所需资金,源源不断地保证集团的资金需求;
Ø 负责集团内部银行的运作和管理,统筹和调度好集团成员企业的资金余缺,充分发挥集团资金的使用效率,逐步开展资本经营;
Ø 建立财务派出体制和严密的财务监控机制, 对下属子公司等分支机构派出财务负责人和主办会计等,并对派出财务人员进行直线业务管理。
Ø 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财务工作。
部门权力
Ø 对违反国家财经法律法规、公司财务制度和有可能造成经济损失的行为予以制止或向上级汇报的权力;
Ø 对违反集团预算管理制度的费用开支,有拒绝办理相关事宜并报告上级的权力;
Ø 选择部门员工,提出部门设施投放要求建议的权力;
Ø 要求集团其他相关部门和子公司及时提供报表或凭证的权力;
Ø 核实集团各部门及各子公司各时期各项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的权力;
Ø 依据集团的相关制度,要求公司其他部门和子公司对本部门工作予以合理配合的权力;
Ø 依据公司各项制度享有的其他权力。
备注
根据5、6月工作例会董事长讲话精神,目前财务统一管理,时机不成熟,此时财务部更多的是行使投融资的功能。
附投融资部工作职责
Ø 制定和完善集团投融资管理规范
Ø 集团投融资活动策划、论证与监督
Ø 审核各子公司重要投融资活动,参与重大投资活动的研究和实施,并提出融资和资金规划类专业意见
Ø 牵头会同财务部门与金融机构商谈和申请年度集团授信额度,并进行额度和资源的合理分配;
Ø 为各子公司提供担保的风险分析,并提供担保意见;
Ø 制定和监督集团公司投融资管理措施和执行;
Ø 对集团所有投融资活动进行动态跟踪管理
Ø 制定和完善集团投融资操作指引和控制流程;
Ø 审核集团本部与个子公司间资金调剂业务
u 审计监察部 含法律相关职责
职责
Ø 负责对集团各部门、各子公司以及分支机构的财务计划执行情况、财务收支以及相关经济活动及其效益进行审计监察;
Ø 负责对集团各项规章制度、决定的执行情况的审计监察;
Ø 参与重大经济合同的拟定、签约、兑现、考核等事宜;
Ø 负责对集团的大额担保、合并、分立、撤消、清算等事项进行审计监察;
Ø 负责接受集团各部门、各员工对公司决定的申诉,并实施调查取证并报告。
Ø 定期或者不定期对集团各部门、所属子公司,分支机构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的规章制度、决定的情况进行检查监察,对发现的问题,体察审计监察意见,责令整顿纠察。
部门权力
Ø 对于在审计监察过程中发现问题,有权采取:查阅、复制、暂扣、封存有关资料;
Ø 对违反国家财经法律法规、公司财务制度和有可能造成经济损失的行为予以制止或向上级汇报的权力;
Ø 选择部门员工,提出部门设施投放要求建议的权力;
Ø 要求集团其他相关部门和子公司及时提供报表或凭证的权力;
Ø 核实集团各部门及各子公司各时期各项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的权力;
Ø 依据集团的相关制度,要求公司其他部门和子公司对本部门工作予以合理配合的权力;
总则
第一条:为了指导科技特派员基层创业行动,提高科技特派员基层创业行动实效,发挥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的作用,根据区科技特派员基层创业行动方案、有关政策及华县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科技特派员,是指经县人民政府按照一定程序选聘,围绕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从事科技成果转化、优势特色产业开发、农业科技园区和产业化基地建设的科技人员,企业及法人,科技人员联合体(非企业单位法人)。 科技特派员的认定、批准由华县科技特派员基层创业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科特办)负责。
第三条:科特办负责制定科技特派员基层创业行动规划,组织实施重点产业化项目,协调县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权范围内,对科技特派员基层创业行动提供支持、指导和服务。对华县区域内的科技特派员基层创业行动统筹、协调、管理、指导和服务。
第四条:根据国家的产业政策,结合我县特点和比较优势,围绕我县优势主导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以项目指南和参股投资等方式,突出市场机制,确定扶持重点,引导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
第五条:科技特派员从事技术服务、技术入股、投资等相关活动取得的合理收益为合法收入,应得到保护。
第六条:科技特派员应当遵守有关规定,努力工作,恪守诚实信用原则,维护国家、集体利益,不断提高业务和经营管理水平,推动农业增效、带领农民致富、促进县域经济繁荣。
组织领导
第七条:成立科技特派员基层创业行动领导小组,负责研究解决科技特派员基层创业行动的重大问题,确定实施方案,研究审定有关政策以及其他重要事项。
第八条:科技特派员基层创业行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科特办”),负责组织、指导、协调、管理科技特派员基层创业行动的日常工作。
试点确定
第九条:科技特派员基层创业行动的试点确定,坚持区域带动和产业发展并重,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结合,创立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经营方式和培育新型市场主体并举的方针。
第十条:根据我县的经济条件、自然资源条件,结合我县对科技特派员基层创业行动的积极性综合考虑确定。
第十一条 :产业试点考虑:
(一)产业的现有基础;
(二)产业的发展前景;
(三)产业上一年度的产值不低于本县农业总产值的 10%。
人员选聘
第十二条 :坚持双向选择、供需见面。
第十三条 :人员选聘程序:
(一)充分盘活自有人才资源的基础上,提出引进人才需求计划;
(二)县科特办根据引进人才需求计划,引进人才需求招聘公告、接受申请和报名并提出初步推荐人选;
(三)县或用人单位与初步推荐人选协商,签订服务协议;
(四)县委、政府或主管部门认定、批准,科特办备案。
第十四条 :科技特派员也可采用公开招聘的方式产生。公开招聘应当依据如下程序进行:
(一)需求招聘公告;
(二)提出选聘条件和相应待遇;
(三)组织报名和选拔;
(四)签订服务协议;
(五)县委、政府或主管部门认定、批准,科特办备案。
选拔方式由用人单位和县科特办协商确定。
使用和管理
第十五条: 行政机关、事业单位符合相关条件的在职科技人员申请参加科技特派员基层创业行动试点的,所在单位应当批准。
下派地点和单位应当为科技特派员充分发挥作用提供必要的条件。建立下派点和单位动态管理制度,对由于下派点和单位不能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使科技特派员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的,应当及时做出调整。
第十六条:科技特派员的日常管理由科特办负责。年度考核按干部管理权限由派出单位与县科特办考核。年度考核内容应当突出创业效果和工作实效,具体考核办法由科特办另行制定。
第十七条:县科特办应当作好派出人员的跟踪管理。对派出满半年的科技特派员应当及时回访,回访结果应当作为是否续派的依据。派出期满进行德、能、勤、绩的全面考核,表现突出者优先提拔使用或优先聘任专业技术职务。对由于业务能力、责任心等自身原因不能胜任工作的人员(法人、科技人员联合体)应当及时取消特派员资格。
待 遇
第十八条:行政机关、事业单位的在职人员被选聘为科技特派员,按干部管理权限批准,原职级、专业技术职务、编制在派出期间给予保留(原单位不得进人顶编),待遇视同在岗,由原单位发放,不影响正常调资和职称评定。对经费自收自支确有困难的事业单位,科特办应当给予一定的经费补贴。
第十九条:选聘自行政机关、事业单位的科技特派员,下派期间按有关规定享受差旅费补贴和生活补助,由原单位考核发放。服务满两年,经所在单位批准可申请延期或申请离岗。申请离岗,单位原则上应予批准。
第二十条:企业科技人员、技术人员联合体、离退休科技人员、企业法人以及引进人才被选聘为科技特派员,有关待遇由县科特办与合作双方协商从优解决。
第二十一条:鼓励应届和往届尚未参加工作的大中专毕业生参与科技特派员活动。大中专毕业生被选派参加科技特派员制度试点的,待遇由科技特派员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并给予一定补贴,建立社会保险。人事档案由县人事部门的人才交流中心代管,两年内免收档案管理费用。
资金支持
第二十二条:县财政每年安排10万元,作为科技特派员基层创业行动专项资金。
第二十三条:申报的科技特派员基层创业行动重点项目,经县科技特派员基层创业行动领导小组审批后,可由科技特派员基层创业行动专项资金给予支持。
第二十四条:各金融机构应当对科技特派员基层创业行动提供金融支持。转变服务作风,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
第二十五条:鼓励各种担保机构为科技特派员基层创业行动提供信用担保;鼓励科技特派员依法开展多种形式的互融资担保。
扶持政策
第二十六条:鼓励科技特派员以资金、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投入创业服务,发展科技产业,取得合理报酬。
第二十七条: 各类中介服务机构,应当为科技特派员基层创业行动试点提供优质服务。 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应当为科技特派员基层创业行动试点提供创业辅导、信息咨询、市场营销、企业诊断、投资融资、贷款担保、产权交易、技术支持、人才引进、人员培训、对外合作、展览展销和法律咨询等等方面的服务。
附 则
关键词:中小企业 财务管理 原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 1)05-165-01
一、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现状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一支主力军,其数量占我国企业总数的大部分,是最具活力的部分之一,它们生产规模小、经营模式灵活,生产成本低、效率高。但同样的是中小企业的发展常常受到经济、法律和制度上诸多因素的制约。比如政策的限制、技术管理人员的缺乏、生产设备落后,以及由于金融体系不发达、社会诚信缺失而导致的融资困难等等。目前来看,缺乏资金仍是阻碍这些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财务管理薄弱。企业财务管理和风险控制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在融资方面,中小企业获得银行的贷款非常困难。同时,大部分中小企业的会计账目异常混乱,管理者无法获得及时、有用的财务信息,影响了决策的客观性和及时性。中小企业应该加强财务管理,积极防范、化解财务风险,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1、所有权经营权不分,财务管理水平低下。中小企业典型的管理模式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高度统一,企业的投资者同时就是经营者。这种模式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了负面影响。过分追求短期利益最大化。财会人员任用“家族化”“亲缘化”,财会管理职能无法发挥、重核算轻管理、会计信息失真、会计造假,违规现象严重。
2、企业资金严重不足,筹资困难,限制了企业的发展。首先,中小企业资金来源一般是合伙投资,资金多是业主家庭自己积累或向亲朋好友借的,这使得企业的资金规模受到很大的限制。而这些企业的信息披露制度又不健全,基本上还是非公开,信息透明度差,可抵押资产又少,个别企业抽逃资金、拖欠贷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的整体形象,使得借款信誉大打折扣。其次,中小企业经营风险高,技术水平落后,经营业绩不稳定,抵御风险能力差。第三,我国的金融机构也没有面向中小企业贷款的充分的政策优惠,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中介机构也不健全。第四,政策上不允许中小企业发行股票和债券筹集资金。中小企业筹资必须通过增加股本金和银行借款融资。所有这些导致中小企业资金短缺,筹资困难,限制了小中企业的发展,使之长期处于不利地位。
3、投资盲目,项目论证缺乏科学性。由于资金短缺,所以它们总是尽快收回投资,很少考虑扩展自身规模,致使其在投资过程中存在较大的盲目性,有些企业管理者至只凭个人经验和想象做决策,投资方向难以把握,资金浪费较大。
4、现金管理效率低下,资金闲置或不足。有些中小企业认为现金越多越好,造成现金闲置,丧失增值机会;未参加生产周转,造成浪费,有的因资金使用缺少计划安排,过量购置不动产,造成资金流动性差,陷入财务困境。
5、应收账款周转缓慢,坏账比例高。因为没有严格的信用标准、信用条件和收账政策,无科学合理的信用调查和评价方法及有效的收账方法,造成大量应收账款沉淀,或形成坏账,使企业资金周转失灵。
6、存货控制薄弱,造成资金呆滞。许多中小企业对存货缺乏有效管理,无存货计划,无存货定期监督和检查制度,对日常存货的控制不到位,都会使存货周转失灵,造成资金呆滞。
7、管理水平低。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基础普遍较弱,企业领导者集权现象严重,甚至好多企业家族式管理,使企业制度执行力度不够,形同虚设。
三、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应对措施
1、创造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拓宽筹资渠道。(1)从税收上给予优惠。推进我国新科技、新产品、新服务类的开发。(2)给予支持性的信贷政策。对资信状况良好的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的中小企业,积极给予信贷支持,尽量满足这部分中小企业合理的流动资金需求。(3)建立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体系。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机构可采用企业、事业和社团法人的法律形式,在创办初期不以营利为目的,担保资金和业务经费以政府预算资助和资产为主,同时可吸收社会筹集资金。通过以上方式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形式多样的服务。
2、建立现代企业价值观,明确企业财务管理目标。财务管理目标应着眼于企业的总目标,中小企业应把“财富最大化”作为企业的理财目标。在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和风险报酬的情况下,不断增加财富,使企业总价值达到最大。财富最大化目标体现了对经济效益深层次的认识,是现代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最优目标,有利于克服企业的短期行为,有利于社会资源合理配置。
3、加强资金管理,强化财务控制。(1)要使资金来源和运用得到有效分配,充分预测到资金收回和支付的时间,做到心中有数,科学地进行资金分配,产生最佳效果。(2)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制定完善的收款管理办法,严格控制账龄。(3)对存货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建立合理的物资采购、领用等操作程序规范操作程序,以维护财产的安全。分开财务管理与财务记录,形成内部牵制,定期盘点财产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另外,要丰富完整财务资料,以提供更有效的财务管理来帮助管理人员分析、预测未来。
4、正确进行投资决策,努力降低投资风险。中小企业的投资应充分考虑市场需求与变化,分散资金投向,降低投资风险,规范项目投资程序,规避投资风险。
5、加强财会队伍建设,规范企业会计秩序。努力提高广大财务会计人员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抓好后续教育工作,并在加强会计人员业务培训的同时,开展好职业道德教育。重视专业财务管理人才的吸纳及培养,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调动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有能力的企业应专设财务管理机构并赋予应有的权力,实现合理筹集资金有效运用资金,加强有效的财务分析与监督。严格执行财政部规定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使证、账、表的业务处理及会计档案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达到标准规范的要求。建立健全会计人员的岗位责任制,使之分工科学合理,职责明确。
参考文献:
1.方文.财务管理防范财会研究,2002(10)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全力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有效抵御金融危机的冲击,为中小企业保驾护航,是我行业务工作的重点。按照地方政府提出的放心、放胆、放手、放开、放宽、放活的“六放”要求,我们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采取“贷款与技术联姻、资金与资源相结合”的办法,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着力培育具有地方特色优势的中小企业。主要做法是:
(一)重点扶持
一、优先扶持能人创办企业。通过支持能人创办企业,发挥其带动、示范作用,从而促进全县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我们重点对种养大户、等进行资金扶持,支持其实行规模化生产。引导全县农户走现代型农业、生态效益型农业、高科技农业之路。从而提高全县优势农产品的转化、增值和促销能力。
二、倾力支持“龙头”带动企业。我们不断深化信贷支农服务内涵,努力实现从“小三农”向“大三农”的转变,2009年对全县农副产品加工、木材加工、化工制造、纺织服装以及照明灯具等五大优势产业累放贷款达3.9亿元。帮助他们扩大生产规模,实行产业升级,增加产品科技含量,提高市场占有率。
三、全力策应“工业突破”战略。截止2010年4月末,支持工业园区123个项目,共计贷款1.09亿元,占全县三个工业园区已投产企业数的56.42%,极大的支持了县委、县政府“工业突破”战略的实施。公司在我行1000万元授信的支持下,该公司经历了规模从小到大,产品种类从少到多,技术含量从低到高的不断发展过程,生产的大功率节能灯管年销量位居全国第三、全省第一,带动了全县照明灯具行业的大发展。
(二)形式创新
我行在对优质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中,不断创新丰富信贷产品和服务内容,提升服务层次,扩展市场空间。
一、加强金融产品创新。为适应当前中小企业发展形势的需要,我们对以往的中小企业贷款进行了研发和包装,于2005年8月份推出了“易贷通”贷款,并一次授信近2亿元,并努力将其打造成为我县金融市场小企业贷款融资的“第一品牌”。2006年,推出了“仓单质押”贷款,2010年初,为解决中小企业担保问题,我行又推出了“中小企业联保通”贷款,目前已开办?个联保小组,贷款总额?万元。
二、加强贷款风险定价。2006年,我们按照“高风险、高定价、低风险、低定价”的原则,在对小企业进行信用评级的基础上,打破过去“一档到头、一浮到底”的做法,结合每个小企业的信用度、忠诚度、成长性、有差别地确定每户小企业贷款的利率。截止目前,我行小企业贷款利率共有8个档次,最高是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110%的利率,最少是上浮20%的利率,通过利率杠杆引导客户诚信发展。2007年以来,我们已先后吸引了??等11个小企业新客户开展信贷业务。
三、开展“本土化”的评级与授信。我们结合本县小企业发展的实际,自行设计了信用评级与授信管理制度,从经营者素质、经营状况、偿债能力、信用状况、贷款保障能力以及发展前景等六个方面进行评定等级,同时参照企业所有者权益、未分配利润以及企业社会形象等确定授信额度。如2010年1月6日,我们一次性对33户企业进行了信用评级,评出“AAA”级信用企业?家,“AA”级信用企业?家,公开授信额度达?万元,造成很大的反响,收到了明显效果。
四、构建合理的贷款审批机制。我们充分发挥农合行经营灵活的优势,构建了合理的贷款审批机制,大大缩短了小企业贷款的发放时间。根据董事会的授权,加大对贷审会的转授权,提高工作效率;建立贷审会“快速通道”,确保那些资金需求较急的小企业“黄金客户”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贷款;把已公开授信企业、已办好最高额担保借款手续企业的贷款审批权限下放至基层支行,只要在公开授信期限和额度内,基层支行可以自主发放,确保在两个小时以内将贷款发放到位。
(三)加强服务
一、完善和提升服务功能。为切实解决小企业结算渠道单一的问题,全行33个网点开通了大额支付系统、小额支付系统、网银业务、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同时在全县新上自助设备11台,结算服务功能不断完善。
二、完善部门设置。我们在营业部内部成立公司业务部,采取笔试、面试、试用等措施公开选拔中小企业贷款客户经理,并对其采取单独下达目标、单独进行考核与核算。为促进中小企业贷款业务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人员和运行机制保障。
截止2010年4月末,全行各类小企业贷款598户1.9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33户1.02亿元;全年累放小企业贷款5.6亿元,比2009年增加2.9亿元。
二、主要工作体会和措施
结合我行工作实际,我们认为要做好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首先是要更新思想观念,找准支持小企业的切入点。随着我县地方经济发展的结构性变化,原有的农户小额贷款投放空间越来越狭窄,造成部分信贷资金“闲置”,全行贷款投放受到了新“瓶颈”的制约。不能让地方经济发展去适应银行,银行必须主动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通过到广东、浙江、苏中、苏南等地参观学习,我们认识到尽管我县各类小企业存在起步晚、规模小、档次低、实力弱等问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小企业一定会像苏中、苏南那样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体,成为银行服务的重要对象。为此我们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在保证“三农”资金有效需求的情况下,紧跟当地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在小企业创业成长之初,就放长眼光,抢先一步,积极支持,使其成为农合行有效的信贷载体,逐步形成较为稳定客户群和收入源,实现了我行信贷资产总量的快速扩张。
其次是要狠抓措施落实,堵住支持小企业的风险点。一是整章建制,堵塞风险漏洞。加大对小企业的贷款投入,对于刚刚还清历史欠账的农合行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从规范小企业贷款的发放、管理与操作入手,先后制订了《?行大额贷款管理办法》、《?行小企业贷款管理办法》和《?行小企业信用评级与授信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切实防范小企业贷款风险。二是规范操作,防范贷款风险。我们在小企业贷款投向上明确了“四贷、四不贷”:即具有地方产业特色的项目可以贷,区域产业弱势的项目原则上不贷;改制彻底的企业可以贷,改制不彻底的企业原则上不贷;国家鼓励的产业可以贷,国家明令限制、发展过热或产能过剩的产业不贷;股权明晰、管理到位、经营者素质高的企业可以贷,股权混乱或复杂、管理不到位、经营者素质低的企业不贷。三是搞好贷款调查。根据多年小企业贷款发放的经验与教训总结,我们摸索出小企业贷款调查的“六查六看”方法,即:一查企业法人代表和股东品行,看企业信用品质是否到位;二查企业自有资金比例,看企业各项财务指标是否符合要求;三查企业销售资金归行率,看企业资金流向和流量是否正常;四查企业存贷款比例,看贷款风险保障系数是否达标;五查企业纳税、用工、用电等情况,看企业生产经营趋势是否良好;六查担保人情况,看担保资格和担保能力是否具备。四是规范管理。具体做到“三个规范”:一是企业财务信息采集规范。针对企业财务报表不真实的实际,我们设计印制了《民营企业财务现场调查评估表》、《公司类贷款申请审批文本》,采集那些主观随意性较低、但对调查结果起关键作用的数据,尽可能反映出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二是贷后检查规范。我们把需要贷前调查的项目进行了认真整合,印制了《企业贷后检查报告书》,对需调查的项目、需调查的内容以及怎样调查进行了规范。三是档案管理规范。专门为各网点配备小企业贷款管理档案柜,为每户企业建立档案,明确档案管理内容,做到整齐划一。
探索农村金融创新的历程
2007年,中国人民银行宁德中心支行按照总行、福州中心支行的要求,以“人行引导,农信社操作”的原则,进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通过征集农户信用档案、开展农户信用评价,开发农户信用信息管理系统等,促进了农户融资和当地信用环境建设。
2008年底,宁德中心支行在原来的基础上开展农村金融创新,形成“政府推动、人行引导、各方参与、中介操作”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思路,经过在屏南县的实践,发现原有的做法存在三个问题:农户信用信息由农信社采集并使用,相关部门和涉农金融机构都无法共享;信息数量大,征集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后期数据更新难以持续;迫切需要政府支持与政府相关部门建立联动机制。
2009年平台建设进入实质性攻坚阶段,并形成了现有平台的雏形,屏南县被列为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重点试点县。
政府搭台――主动整合政府资源
屏南县政府一是强调政府牵头办事业单位,以满足农村金融创新和发展的公共产品服务需求,政府授权成立小额信贷促进会。二是主张农村服务机制创新试点工作“基础在村,作为在乡,龙头在县”,为此就必需搭建县、乡、村三级联动服务平台,整合各类服务力量和资源为农村提供公共服务。三是对原有的县社会服务联动中心进行改造和提升,并与县农办合并,成立县三农服务联动中心,协调农业、科技、民政、土地、供销、畜牧、水产、农机、林业、水利等“三农”部门技术力量,参与“三农”服务,提升服务质量。重点对农业、林业、水利、畜牧、水产、农机、供销等各类涉农服务资源、涉农服务人员、涉农服务的内容进行有效整合,建立统一协调、调度制度。
屏南县三农服务联动中心是“三农”工作的枢纽站和调度室,乡镇三农服务联动中心是具体运作平台。每个乡镇都设有综合服务窗口,主要职责是落实县三农服务联动中心和各试点项目实施单位确定的服务计划,组织并落实本乡镇农村服务各项具体任务;收集、整理、各类服务信息;统一调度本乡镇技术人员、乡村干部开展技术示范推广、生产指导和服务等,组织农业专家举办技术讲座、开展重点技术攻关;组织协调由各级下派的科技特派员、流通助理员等各类人员开展服务,并进行实绩评估,完善考评、淘汰机制。
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现在屏南县农村金融创新平台的基本架构,如图1所示:
屏南县农村金融创新平台建设结构图的分析解释
政府推动和人行引导,搭建农村金融创新平台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单纯依靠个别金融机构力量很难完成,因此需要人民银行屏南县支行、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及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互相配合。
屏南县作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试点,县委、县政府发起成立了农村金融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县长担任组长,各涉农金融机构负责人、相关的政府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人民银行屏南县支行,研究制定工作方案和实施方案,明确各涉农金融机构和县直部门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中的任务分工以及职责,强调政府引导,增强了小额贷款促进会的动员能力,形成了农户信用体系建设的有效合力。
乡镇一级政府和村级行政力量(行政村联络员)在平台运转过程中扮演者举足轻重的角色:村一级行政力量是熟人社会的主要力量,他们居住在本村,非常熟悉村里每家每户的信息,几乎不用花费太多时间和精力就可以提供非常准确的个人信用信息情况;乡镇一级政府则从较高一个层面可以实现对村一级的行政人员进行激励和管理。
计生局、林业局、农业局、民政局和扶贫办等行政部门积极配合小额贷款促进会的工作需要,为其提供详细而真实的贷前农户信息,大大节约了信息搜集成本,而这些相关行政部门也并未因此而投入过多的人力物力,属于其本部门的职能工作。
中介机构操作,遵循市场化运作模式
农户信用信息采集、评价、更新和应用工作量很大,单纯依靠行政手段很难实现可持续,提供的信息很难与金融机构的需求相对接。为此,屏南县支行提出人行引导、政府协助、专业中介机构具体操作的市场化模式,通过整合政府支持的社团组织、农业担保公司、行业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社会中介组织资源,将农户信用信息的征集、评价、更新、推介、担保等工作交由中介机构具体负责完成,并同时接受人行的业务指导和监督。具有很强的可持续性。
屏南县最终将中介组织确定在当地的小额贷款促进会(简称促进会),负责推动全县农户小额信贷活动,协调指导中介担保组织,开展农户信息征集,农户信用等级评定。促进会挂靠县扶贫办以推介的身份与农信社、农行、邮储银行建立了小额贷款服务合作关系,负责完成信用信息征集、评价工作,结合林权抵押、村骨干担保、大户能人担保、农户联保、合作社担保、公职人员担保等多种形式,协助金融机构做好贷前调查,集中推介、贷后回访及催收贷款等工作。此外,政府还投入了100万元专项资金设立小额信贷风险基金,与农业担保公司合作共同承担推介贷款和担保等服务。通过近两年的实践,这种市场化的运作能有效降低银行授信的信息成本,并结合移动公司为农户贷款提供便利,更为关键是市场化运作模式步入良性循环后,整个地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呈现持续完善、增长的趋势。
与县移动公司合作开发信息系统平台,提高金融服务效率
宁德市移动公司发挥其科技力量优势通过投入技术、人员、资金、设备等重点服务屏南县移动公司,开发了基于短信、无线应用协议(WAP)的农户信用信息征集系统――“三农综合服务信息平台”,作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软件支撑平台。
2007年县移动公司与小额信贷促进会合作研发了这样一个平台,2008年底正式运行。一期的名称为“小额信贷服务信息平台”,之后改为“金融综合服务信息平台”,目前称为“三农综合服务信息平台”。建立该平台最初的想法很简单,即由促进会提出构建一个平台来方便群发短信,后在移动公司的帮助下认为构建一个信息化平台可行,随之发展起来,现在该平台运行状况良好。该平台的建立,将贷款流程缩短至3个工作日以内,农户通过短信向平台申请贷款,1~2个工作日就可通过短信回复通知是否可以获得贷款,然后会通知到邻近的金融机构(通常是农信社)去办理贷款手续拿到贷款。
屏南县移动公司为该平台的建立提供主要的技术支撑。目前用户有5万多人,电信的用户1.5万人,联通的用户有6000多人。县移动公司最初参与该项目的建设主要是为了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因为县人民银行是其集团客户,觉得为客户提供量身订做的服务也是情理之中的,所以将之作为一个创新项目向总部申报以获得5万元的专项基金来运作的;在项目的运作过程中,与当地的政府部门、小额信贷促进会逐渐融合,觉得可以将之作为公司的一个业务拓展项目来做,如果运作成功,可以帮助公司在今后占领广大的农村市场,这也是公司未来发展的战略之一,为此,公司又连续分别申请了25万、15万元的专项基金来开发这个平台。截至目前,移动公司已通过专项基金的方式投入50万元左右用于平台的建设和维护,并对贷款申请的短信发送免费,由总公司进行补贴。通过平台的建设,希望能够获得移动公司和当地金融基金发展的双赢。
移动公司为该项目主要开发一个核心数据库――客户关系管理(CRM)数据库;一个系统――地理信息管理系统;三类终端――农村信息机、STK卡及客户端软件;三大平台――短信平台,WAP平台,WEB平台,通过各种技术及移动服务器(MAS)的融合,借助中国移动的服务及网络优势,为当地广大农户提供技术、资金及信息服务。县移动公司负责对采集的信息进行了处理,对于重名现象进行处理,运用多条件进行人工筛选和判断,做了大量的工作,用最简单的人工处理最复杂的工作,为金融部门提供信息。
该系统具有收集、整理农户信用信息和短信收发功能,设有“客户管理”、“服务管理”、“信贷管理”、“文件管理”、“资产管理”、“收入管理”、“信息查询”、“档案管理”、“字典管理”、“菜单管理”、“权限管理”、“短信管理”12个模块。系统的主要特征包括多种信息采集模式和互动的信息交互模式等。
整合部门信息,全方位征集农户信息
征集的农户信息主要包括农户基本信息、住房信息、生产资料信息、信贷信息以及附加信息等五大类。以部门信息为主,调查员信息为补充,建立完善的核对体系。以涉农部门信息为主体。在县政府的协调和人民银行的推动下,相关政府部门将自己的信息按照标准的格式提供出来,通过导入功能导到“三农综合信息平台”。以联络员调查信息为补充。促进会在乡镇设立办事处,村级设置信贷协管员,负责各种信息的搜集、调查及反馈,对农户发放扶贫卡。建立了信息整理体系。农户信息以各行政村为单位,以姓名为主键进行系统自动匹配,整合成系统的农户信用信息;不匹配的信息经县信用促进会设在各乡镇、各行政村的联络员核实确认后,再手工添加到数据库中的每条记录中,整合后形成较为完整的农户信息。
平台建设促进了金融基础设施的完善
建成了完备的农户信用基础数据库
在县政府的推动和人民银行的协助下,相关政府部门将自己的信息按照标准的格式提供给信息平台。计生部门整合提供了全县15.84万人口、4.04万多户农户的人口信息(家庭成员、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等);林业部门提供了21367户、94280条林权信息(面积、林种、承包年限、评估价);农业局整合提供了28941条粮食直补信息(土地面积、补助金额);民政局提供了2253条低保信息(姓名、补助金额、困难原因);县扶贫办整理出5874条贫困户信息(姓名、家庭成员、困难原因);各村委提供了外出劳务信息1786条(姓名、务工地点、工种)。各类农户信息经整合后形成较为完整的农户信息基础数据库。
形成了“331”金融服务网络
一是县、乡、村三级联动服务网络。县级以县小额信贷促进会为龙头,乡镇以三农服务联动中心为纽带,村级以“三农”服务站、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网员(依托移动农村服务站)为基础,构成了三级联动服务机制。二是农信社、农行、邮储银行3家涉农金融机构,联手为农村提供金融支持。三是以县小额信贷促进会为服务纽带,信贷机构、保险机构、担保机构、相关部门等多方参与、市场化运作的“一站式”服务。即通过信息平台,为农户提供信息咨询、银行选择、信用评定、保险服务、林权抵押、担保选择、转账支付等便捷、低成本的服务。
平台的可持续性分析
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信用体系建设至关重要,而参与各方能否从中获益,是推动此项工作持续发展的持久动力。屏南县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能有效地兼顾各方利益,各取所需,因此具备旺盛的生命力。
政府部门:通过该平台的建设,虽然有少量财政投入,但明显发挥了财政的杠杆作用,在解决农民融资难的同时,极大的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农民增收,政府发展经济、服务“三农”的目标得以实现。同时为在全国开展农村金融创新提供了有力的实践参考。
涉农金融机构:通过与中介机构合作,由中介机构提供借款农户的信用信息和担保,节约了大量人工成本,大幅度降低了信贷风险,涉农金融机构在降低涉农融资风险的同时,大大提高了支农融资的力度,无论自身的经济效益还是社会效益都得到了有力体现。
移动公司:通过参与开发农村信用体系支撑软件平台,为农户提供增值服务,牢牢地抓住了农村庞大的客户群,占据了农村市场的绝对份额,经济上并没有损失,并为移动公司开拓农村市场业务提供了实践经验,从长期发展战略来看,能够实现小投入大回报。
农户:农户通过该平台可以第一时间获取贷款,从中经营获取福利、增加收入,并且在此过程中增加了信用意识,使得金融的可得性大大增加,并为以后享受更多的金融服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在短时期来看,农户避开了抵押品欠缺的困境,有效的生产性融资使得农户获取了劳动收益之外的资本收益,提高了市场参与度,市场地位进一步提升。
中介机构:中介组织通过担保推介与金融机构合作,中介机构为金融机构提供贷前信息服务、客户筛选和贷后风险化解,金融机构通过让利使得中介组织不但覆盖了其自身运行的成本还获取了平均利润,与此同时也没有额外增加农户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