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房屋建筑学论文

房屋建筑学论文

时间:2022-04-28 22:46:1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房屋建筑学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房屋建筑学论文

第1篇

1.传统的教学顺序。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顺序是“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单一空间———组合空间———实体空间———呈现出完整的建筑”。表面上,宽基础、厚实践、循序渐进、实现目标。理想很美好,而现实很残酷。一门课程,学到最后才浮现起它的全貌。在如今,信息爆炸的年代,学习模式、信息来源、思想方法,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于一个起初没有明确目标的教学顺序,没有解决工程问题的具体对象,转了一轮又一轮,建筑的形象才勉强出现,必将伤害学生的学习动力,增加教学过程的迷失感和不确定性。

2.实践型教学顺序。实践型教学模式的教学顺序是“划分教学单元———选用典型案例———提出系列问题———展开实践应用———进行理论拓展———最终解决问题”。其特点是:从课程的整体到局部,在每个教学单元,直接切入主题,明确要实现的目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或实践过程中,拓展知识,提高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每个单元配有典型的实例或者布置需完成的课题,在各教学环节,标明路标、指明方向,引领学生的前行,又留下课外或将来有待探知的知识拓展目标。

二、教学方法

1“.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的核心是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它不仅是有几个课堂提问,而是一项系统的工作。这个系统贯穿教学的全过程,通过背景设置、典型案例和理论讲解,用教师发问和激发学生提问的形式,控制教学节奏、形成师生互动、提高教学效率。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实例,用典型的案例作为教学切入点。使学生对教学单元的目标有一个完整的认识,通过提出问题或布置实践课题,在实践中解决问题。无论是以学生实践为主,还是以教师授课为主,把启发式教学贯穿始终。

2“.有的放矢式”教学法。“有的放矢式”教学法是指分清主次,把握重点要解决的教学问题。一方面,可以避免教师讲得轰轰烈烈,学生掌握寥寥无几。教学效果是以学生获得的知识来衡量的。解决课程问题、进行工程实践,应以学生为主,不能越俎代庖。教师要做好的是控制节奏、正确引导,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理论跟进则以教师为主导,通过解决问题或完成实践,进而跟进理论,拓展知识,综合提高解决相关工程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房屋建筑学课程涉及面广,实例和问题不可能面面俱到。应突出重点,选好典型案例,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通过解决的具体工程问题,掌握的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明确有待后续探知的知识空间。

三、教学形式

根据房屋建筑学课程的特点,在不同的教学单元,通过综合运用各种教学形式,实现培养实用型高级专业人才的教学目标。

1.单元教学形式。按教学内容把课程划分为若干个单元,单元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自成体系;针对教学单元选择典型案例;从典型案例中提出本单元需解决的问题或布置相关实战课题;通过实践应用、理论拓展,最终通过解决问题或完成课题,充实和巩固教学单元的教学内容。每个教学单元的教学形式都形成“教学单元-典型案例-提出问题-实践应用-理论拓展-解决问题”的循环。

2.实践环节教学形式。在实践中,解决实际工程的建筑问题是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的终极目标。从教学单元的实践课题布置到课程设计,组成了课程教学的实践体系。这个体系是探索理论、连接知识拓展的桥梁,同时,也是启发式教学的重要形式。实践教学的形式、典型案例的选择、实践课题的布置、设计条件的分析、现行规范的应用、法律法规的执行、设计成果的表达与评价等各个实践环节都是教学方案精心策划的重要内容。

3.理论教学形式。以实践为主导的教学形式,并非放弃理论体系的教学,而是在实践中加强理论的应用和理解。从某种意义上说,房屋建筑学就是由建筑设计原理和建筑设计方法组成的。因此,建筑理论基本原理和概念不仅是房屋建筑学课程的基础,而且是科学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基础,同时,也是拓展建筑知识的基础。

4.教学考核形式。考核是对教学效果评价和激发学习动力的重要手段。考核体系的设计,应遵循单元考核和综合考核并重,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并重,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内容考核和形式并重的原则。通过考核评价体系,进一步掌握建筑理论,提高解决工程问题的实战能力,培养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独立思考的工作能力。

四、教学教法的交替使用

第2篇

1.建筑学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2.“两院一体化”模式下建筑学研究生培养探索 

3.基于创造力构成的建筑学研究生教育研究

4.寻找跨学科研究旨趣的交集——建筑学研究生跨学科国际合作培养模式探索 

5.中美建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结构比较研究 

6.建筑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对策

7.全日制建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

8.建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问题的思考

9.剖析与思考——论建筑学研究生教育

10.立足务实 寻求创新——从论文选题看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学

11.建筑设计构思的探索——荷兰TU Delft建筑学研究生课程毕业设计有感 

12.基于IPA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服务质量评价研究——以建筑学专业学位为例

13.对我国建筑学研究生教育的反思

14.中美建筑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比较

15.中美建筑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

16.建筑学专业学位实践基地建设的现况及建议——以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为例 

17.民办高校建筑学专业教育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18.浅谈建筑科学类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  

19.建筑学院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研究   

20.关于建筑学人才培养策略的反思与探讨   

21.建筑学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22.关于建筑学教育教学方法的探讨    

23.生态建筑学和景观建筑学与风水的关系  

24.浅析认识传统建筑学与思考新时期建筑学    

25.职业教育背景下的建筑学专业教学研究    

26.建筑学重点学术期刊评价研究初探   

27.建筑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分析及培养对策研究     

28.嘉庚特色独立学院建筑学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29.民族院校建筑学专业学生学习现状调查与分析   

30.建筑学专业课程体系的建构与创新实践 

31.景观与建筑的融合景观建筑学的发展与实践    

32.引进优质国外教育资源对建筑学专业教学的启示 

33.关于生态建筑学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34.室内设计教育中建筑学背景的意义分析   

35.以深化设计为主导的建筑学构成课程设计教学改革初探  

36.建筑学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37.浅析建筑学专业中环境设计课程的“以评促建”     

38.对建筑学专业基础课教学现状的困惑与反思   

39.浅析应用型本科建筑学的实训课程模式   

40.应用型大学背景下建筑学导师工作室教育模式研究   

41.对高职院校《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42.生态建筑学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讨论  

43.应用型本科院校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中产教融合的途径研究    

44.建筑学专业教育中科学建筑观的培养    

45.建筑学专业建筑设计课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46.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浅析   

47.建筑地理学是有助于国强民富与国泰民安的中国特色建筑学      

48.“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研究      

49.基于建筑学角度的“成渝城市群”房地产价格持稳原因探析  

50.低年级建筑学专业“设计结合建造”教学模式探析    

51.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    

52.应用型本科建筑学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教改探讨      

53.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房屋建筑学”教学改革思考     

54.建筑学专业设计课程教学新模式     

55.高校建筑学教育问题与对策探讨   

56.建筑学专业型硕士培养管理特色研究    

57.关于建筑学设计中的生态建筑设计的发展探索    

58.建筑设计专业教学方法的创新改革    

59.“一定要有自己的建筑学体系”:记杰出的建筑历史学家陈明达先生   

60.建筑学专业课程体系的建构与创新实践   

61.具有地方特色的校企共建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研究   

62.应用型大学背景下建筑学导师工作室教育模式研究    

63.建筑学专业国际联合教学模式与运行机制研究   

64.建筑学专业学生专业特长培养研究 

65.建筑学专业毕业设计教学体会  

66.建筑学重点学术期刊评价研究初探      

67.建筑学专业型硕士培养管理特色研究     

68.仿生建筑学及其应用相关探讨   

69.建筑学专业本科生专业英语教学初探    

70.建筑学专业学习与教学楼的空间形态    

71.关于生态建筑学的若干探讨   

72.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教育模式的优化    

73.浅析对生态建筑学的几点探究   

74.工程管理专业“房屋建筑学”教学改革   

75.关于生态建筑学的探讨   

76.适应“卓越计划”的地方院校建筑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77.浅谈建筑学教育中应强化建筑地域性特色   

78.BIM技术在建筑学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79.弗兰克?劳埃德?赖特建筑学校建筑学专业硕士学位教育研究   

80.建筑学专业地域性特色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81.本科教育评估背景下的建筑学专业评估机制探讨   

82.英国建筑学学科、学位及其职业教育概述    

83.刍议建筑学中的生态建筑     

84.一般性高校建筑学专业教学方向应面向实战的思考  

85.建筑师执业注册制度下艺术类院校建筑学专业变革   

86.建筑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分析及培养对策研究   

87.美国大学建筑学专业Top10介绍   

88.独立学院建筑学专业内涵建设与优化研究    

89.建筑学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90.立足务实 寻求创新——从论文选题看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学

91.建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问题的思考

92.建筑学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93.全日制建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

94.建筑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对策

95.中美建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结构比较研究

96.寻找跨学科研究旨趣的交集——建筑学研究生跨学科国际合作培养模式探索

97.建筑设计构思的探索——荷兰TU Delft建筑学研究生课程毕业设计有感

98.基于创造力构成的建筑学研究生教育研究

第3篇

关键词:房屋建筑;成本控制;重要性;心得体会

当今社会,加强房屋建筑成本控制是从激烈竞争中获得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之一。笔者从多年的具体施工中总结得到了在这方面的一些措施,我把它以分为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加强施工中人力资源的控制,第二个方面是降低原材料在工程施工中浪费的现象,第三方面是合理地控制各项费用的开支。另外我们还要注意,工程施工包括建设前期准备、工程的实施及工程竣工这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离不开成本的控制管理。

1房屋建筑成本控制重要性概述

要想控制房屋建筑的成本就要弄清楚它的重要性。笔者根据多年来房屋的施工经验可知,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重要性,主要是在于降低项目成本,提高房屋建设的经济效益,增加施工企业利润。同时,笔者也认为房屋建筑工程成本的控制,应该随着项目施工的进展发生变化,更要与生产诸要素的经营管理相结合。只有这样的结合才能做好房屋建筑成本的控制。

2.房屋建筑成本控制管理原则

任何建筑都要考虑它的成本控制,时下房屋建筑成本控制也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本文作者在实际工作中找到了房屋建筑成本控制方面的一些规律,做到这些会对其成本管控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具体行文如下。

第一方面要遵守责权利相结合原则。在此基础上,第二方面要采取全面介入的原则。第三方面我们还要采取经济效益原则。就成本控制而言并非工程质量越高成本控制就越好,两者关系并不成正比。

总之,实现成本控制不仅要依靠降低成本,更重要的是实现相对的节约,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以较少的消耗来取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3.房屋建筑工程成本控制措施

上面笔者概述了房屋建筑成本控制重要性及控制原则,这些只是在整个控制的过程中起到辅作用,最重要的还是控制措施。现在笔者再加以论述。

3.1编制施工成本计划。笔者认为,编制施工成本计划是房屋建筑工程成本控制的根本。现在很多企业的房屋建筑项目都与施工企业签定的内部承包合同,项目部经济核算结果,施工组织设计、机械设备及利用情况紧密地相连,项目负责人在充分理解房屋工程的特点、重点、难点后,就要及时地研究制定合理可行的降低工程成本的具体措施,并预测采取这些措施后取得的经济效果,以制定降低成本的目标,并不断测算调整。

3.2加强施工材料的管理。这里所述施工材料管理有别于传统施工材料的管理,这里所述的材料管理首先通过对工程进度的掌握与科学的计划,明确施工用材料的进场数量进行控制,明确施工材料采购数量,减少材料堆积造成的企业资金占用。

3.3及时做好施工人员的日常管理工作。房屋具体的施工人员是影响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施工整个团队为了严格执行施工管理规定,就必须建立健全施工人员的管理体系。笔者认为要对施工安全检查人员也要进行职业素质与道德的培养,严格施工过程的安全检查,避免非设备操作人员操作设备、避免设备操作人员操作规定外设备等,以此保障施工过程的安全,保障施工过程人员的职责明确,奠定施工质量的基础。

3.4加强施工过程技术管理及现场管理。这个环节对于整个施工过程中都很重要。多年来的实践证明,笔者认为,施工企业必须重视施工过程技术管理,通过对技术人员责任制的建立,明确技术管理责任,保障工程施工质量,减少由于施工技术问题造成的事故及质量通病,降低成本。另外,我们还有一个最重要的环节就是现场技术管理人员还要加强旁站、加强现场管理,降低消耗,促进成本控制的有效实施。

3.5做好最后的结算审核工作。房屋工程竣工结算是整个工程的重中之重,起着关键性作用。一般地来说这个环节是被诸多的房屋建筑施工企业视为房屋质量好坏的生命线。在这笔者建议要核对合同条款,只有按合同要求完成全部工程并验收合格才能列入竣工结算,并在结算过程中严格执行合同约定的结算方法等;落实设计变更洽商,只有经建设单位和监理工程师审查同意、签证的变更洽商才能列入结算;还要注意的是必须按图核实工程数量,招投标工程按工程量清单发包的,需逐一核对实际完成的工程量,然后对工程量清单以外的部分按合同约定的结算办法与要求进行结算。

综上所述,在目前房屋建筑市场上来说,房屋建筑成本控制在整个项目目标管理体系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文章所述的对其实施成本控制,对降低工程成本,改善经营管理等方面都对房屋建筑成本管理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提高工程质量、确保安全施工等方面也有着深远的意义。

但是,也有在实际工程施工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导致房屋建筑质量严重下滑,这其中与我们的施工人员责任不到位,没有责任心有直接的关系。如何加以改善,需要我们每个施工人员用心细心去做。笔者认为,只有加强施工企业项目管理中的成本控制才是向科学管理要效益的具体举措,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地自我完善,增强企业生命力,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期刊论文,施工企业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2) .

2.万鹏程,建筑施工企业工程成本控制现状与对策分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1)

3.谢国升.浅析如何加强建筑施工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06).

4.李亭土.建工程质量控制监督管理措施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23).

5.张慧;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与管理优化措施分析[J];中外建筑;2011年05期

6.吕菲;赵新阳;如何加强建筑施工企业成本核算[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5卷)[C];2011年

7.杨亚阁;轩慧聪;建筑施工企业在工程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5卷)[C];2011年

第4篇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通病愿意;通病剖析;改进防御

中图分类号:TU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工程质量是评价建筑工程项目的重要凭证,房屋的建筑工程质量对人类的日常生活和财产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方面仍然存在较多的通病,这些通病的产生会严重影响建筑物的质量、使用年限、以及建筑物安全等。严重的通病,会直接影响建筑的结构和使用功能,严重危害居民的安全。

1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通病的概述

1.1房屋建筑屋面的渗漏现象

在房屋建筑工程中,会在屋檐口处、变形的接口处和山墙等屋面的部位出现渗漏现象。这些现象产生主要原因是,没有规范的施工标准,施工粗糙,局部积水,以及较低的防水高度。

1.2房屋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痕现象

对房屋建筑工程中,混凝土质量是至关重要的操作环节。混凝土做成的结构中出现裂痕,会严重影响工程的质量,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组成结构的表面由于水分蒸发较快,产生大量的拉应力,使表面发生变形,形成大量龟裂状的裂痕。

1.3房屋建筑工程中地面操作施工不当

房屋建筑工程中,地面操作是整个施工工程的关键步骤。其中,作为地面装饰工程施工一部分的水泥砂浆材料,也是影响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虽然水泥砂浆材料不会引起房屋建筑的主体结构的安全,但会对业主的心理和起居上造成一定的影响。这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施工人员偷懒、省时、省力,不依据正常的施工工艺进行操作引起的。

2解析造成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通病的主要原因

2.1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设计方面的原因

随着房屋建筑工程的增加,设计单位也越来越多。具有不健全体系的设计单位,责任心不强、疏忽的设计人员等都是引起建筑施工产生质量通病的原因。第一,对建筑结构的设计不合理,没有依据操作施工的实际条件进行建筑物的配件的选购设计,是产生建筑工程质量通病的主要原因。即:在建筑的梁上配置较多且安置不合理的弯矩钢;在框架梁板节点处放置较多的钢筋混凝土框架;钢筋实际的排放位置以及之间的净距离不满足标准规定的最小值;这些现象都会造成混凝土出现漏洞、压铸不结实、浇筑较难等现象的发生。第二,对实际施工操作过程中,施工人员没有对施工现场进行实时考察就对工程进行设计,导致工程质量通病的产生。例如:建筑外墙上部分薄弱环节会形成热桥,没能及时的重新设计施工方案,导致墙体部位出现局部长毛、发霉等现象的发生。第三,盲目的根据施工设计方案和经验进行操作,没有将实际施工环境因素考虑到实际设计中,引起质量通病的发生。如:对塑料窗进行安装设计时,仅根据经验对塑窗尺寸的大小进行计算,没有进行合理的测量,影响塑窗的正常安装,形成工程质量通病。

2.2房屋建筑工程中施工管理方面的原因

对房屋建筑工程中,施工管理不仅是房屋建筑工程的重要环节,还对工程的质量评估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施工管理方面亦是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通病形成的主要因素。首先,施工单位中专业型人才较少,新工人较多,培训不够集中,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甚至部分施工人员不了解所施工部位对建筑物的作用,影响施工操作的顺利进行。然后,没有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没有科学的质量监测机制,使得施工操作的工艺流程之间没有严格的交接管理措施,并且隐瞒施工前期的失误操作,不予指出和修改。其次,混乱的施工管理秩序,没有合理的施工管理方案,施工成品以及半成品随意乱放和损坏,使用的混凝土材料的规格质量不加控制,以及预制空心楼板时不拨正就进行灌浇,这些都严重影响施工的工程质量。

3对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采取的改进和防御措施

3.1对工程质量的工程设计进行管理

工程设计的管理是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对工程设计进行改进和防御措施的管理,对保障房屋建筑工程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以下几个方面,对工程质量中的通病采取部分改进和防御的措施。第一,对设计图纸进行严格审查、检测和把关,并根据不同地区环境发生的危害性通病,进行针对性的考察设计中是否有通病现象的存在,另外,对施工中的质量管理部门建立完整的质量保障体系和管理制度,特别是,根据不同的专业技能合理分配施工比重。第二,为了避免施工设计中出现表达不清楚的现象,使施工企业难以应付,需要根据不同的施工要求进行不同层次和深度的施工设计。第三,根据施工人员设计要求和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需要严格控制配件、材料的选购,不选用质量不达标的施工建筑材料和配件。第四,加强施工企业中技术人员素质的培养和专业知识的增强,提高施工操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和专业水平,坚决杜绝违反标准规范性施工条例的操作。第五。严格遵循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认真执行质量检测制度的责任和要求,将施工流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检测和管理,并严格依据质量检测体系对竣工工程进行质量验收,使其达到质量标准要求。

3.2广泛推行新材料的使用

3.2.1新材料的选择

新型建筑材料对房屋建筑工程具有较强的推进作用,因此新型的建筑材料的选择是施工技术的创新完善和工艺改革的关键步骤。并且选择新型材料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工程质量通病的发生,例如:PVC塑料管材料、可熔接的PPR承压上水管材料、新型塑钢门窗材料、高分子防水材料等新型材料的应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传统材料带来的施工难度大、材料变形、铁和钢性的上下水管道材料出现漏水及腐蚀等现象的发生,大大的减弱了工程质量通病的发生。另外,对建筑的外墙采取保温材料体系结构,更有效的增强了防御墙体结露、发霉、返潮等质量通病的发生。

3.2.2新型材料的检测

对新型材料进行检测,对工程高质量的竣工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一些新型的建筑材料和技术,大力提高和发展了建筑的工程质量。同样的,如果对没有进行验证和检测的新型材料进行盲目使用和引进,会带来新的建筑工程质量通病。为了防止新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引起工程质量的通病,一般需要对新型材料进行合理检测,达到标准要求后使用与工程中。

3.2.3选择新型材料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对新型材料进行规范推进的同时,需要对材料的质量进行谨慎的科学验证、严密的实验操作论证等手段,来证实材料的可用性。因此,对于推广的新型材料需要注意的问题有:第一,首先要调查新材料的使用特性,并切实了解材料的特性由于环境因素,对施工和质量带来的影响。第二,了解施工现场新型材料的实际使用情况,对该材料在市场中的地位进行调查,熟悉新材料引起的工程质量问题。第三,掌握新材料对施工中淘汰品的替代,以及是否可以就地取材减少成本,另外,部分结构使用复合体时要检测其工作性是否安全可靠。第四,大力推广在试点进行检测合格的先进新型建材。

3.3对工程施工的质量进行管理

对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的通病进行改进和防御管理,最主要的环节是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首先,需要建立完善的施工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并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对工程质量进行验收。然后,对施工现场的原材料、配件和建筑设备进行资金预算和控制,加强资金成本的控制,并不断加强对专业人员的岗位和技能培训,增强施工人员专业知识。最后,对施工过程中的人员以及施工过程进行合理监控,做好巡视、旁站、交接等工作的监督,并对材料的选购、外观、使用和配件等根据标准进行合理检测和审查。确保房屋建筑工程在质量检测合格的同时,有效增加社会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梁奇,郭建辉,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通病成因及防治探究[J],技术与市场,2011年08期

第5篇

关键词:土木工程;竞赛;实践教学;创新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项目 课题名称 普通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编号:GBC1211059

作者简介:宋高嵩,男,1964年出生于山东省平度市,工学硕士,教授,从事工程:土木工程教学,研究方向:道路工程规划设计。林莉,哈尔滨理工大学 ,副教授。王晓东,哈尔滨理工大学 ,讲师。

1、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内容及存在的问题

按照土木工程(建筑、道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了包括必修课、限选课、任选课三个层次的教学计划。该计划的特点是:文理渗透的公共基础,系统宽厚的技术理论,灵活多样的专业方向,多维立体的实践体系。在教学内容上[1] ,精选课程内容,做到厚基础,宽口径,减少必修课门数,增加选修课门数,提高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的含量。方案设计[2]如下:

公共基础课(人文社会+数理化+外语+计算机文化+体育等)一公共理科平台

专业基础课(力学+地质水文+测量+材料十结设十土木概论等)一大土木基础平台

(两大平台)+(道路+桥梁课程模块)一道路与桥梁工程方向

(两大平台)+(结构工程课程模块)一建筑工程方向

从以上人才培养方案来看,似乎没有什么问题,但具体到每个细节和环节来看,如何提高学生素质,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操作性不强,目标不明确,难道就是增加或者减少几门课程就做到创新了吗,人才的培养素质就提高了吗?从事土木工程建设设计、施工和管理的人员必须具备吃苦耐劳的创业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程质量意识。以培养学生创新、创造和创业能力为重点,以造就适应现代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构建素质教育目标体系和工作体系。经过四年的学校生活,在浓郁的育人氛围中,养成人才必备的优良素质。目前的三段式人才培养方案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在如何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存在许多不足,尤其实践环节,缺乏考核标准,尤其对学生的整体评价不合理。本文从土木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从发,探索研究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思路。土木工程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

1. 培养创新型本科人才,提高实验教学效果的新思路

1.1计算机课程的上机训练与考核的创新改革

传统的上机训练是学生上完理论课后,组织学生到计算机室练习,由于时代的发展,以及智能手机的广泛运用,学生对计算机基本操作和练习非常不感兴趣,尤其很多学生几乎每人一台笔记本,结果造成上机效果非常不好,打游戏,玩手机现象非常普遍。基于以上情况,结合学生的特点,把学生上机训练的内容,设置成游戏通关的模式,学生每过一关,相当完成一个上机训练项目,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根据学生的过关情况进行成绩评定。这种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两者结合,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1.2 土力学、建筑材料试验课的创新改革

土力学、建筑材料试验课与工程实践结合紧密,但由于学生课前准备不充分,再加上目前学生普遍动手能力较差,另外,土力学、建材试验课接触的试验原材料如沙土、水泥、石料等较脏,环境差,造成学生参与意识差,试验无从下手,试验数据不准确,效果不理想等状况。这类试验课改革的思路是教师上课前先把试验项目告诉大家,让学生分组上网收集资料编写试验项目所需的原材料、试验仪器和操作步骤,当然,上试验课程前教师可以先领着学生参观试验仪器,并检查试验准备情况。上实验课时,教师主要负责检查,纠正学生试验过程中的错误,让学生独立完成试验项目,并且鼓励学生在实验时提出自己对实验方法、试验仪器的改进、改良,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操作能力,由被动变为主动,由上实验课时不知所措,到上实验课时自己尽快完成,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一举多得。当然,比较理想的的土力学、建筑材料试验课程的上课方式是采用集中训练的方法,土力学一周,建筑材料3~4周,让每个学生在实验室独立系统地完成每一个试验项目,采用抽签比赛的方式进行考核,效果会更佳。另外,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全国试验员资格考试,获得试验员资格证书的成绩评定为优秀。

2. 培养创新型本科人才,提高课程设计教学效果的新思路

土木工程专业的课程设计包括混凝土楼盖设计、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设计、单层厂房设计、房屋建筑学、梁桥工程设计、结构工程基础设计、桥梁基础设计、钢结构设计、路基路面工程设计、施工组织、道路勘测设计。这些课程设计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两项内容:一是设计计算分析,另一种是计算分析和结构外形设计。

对属于纯粹计算分析的课程设计,例如,施工组织中的概预算计算分析,路面设计中的厚度计算、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设计、桥梁基础设计等、建议鼓励学生使用计算分析软件来代替繁琐的手工计算,把学生从枯燥的计算中解放出来,学生尽可能地掌握软件使用技巧,有可能的话,让学生参与计算程序的修改和调试,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参加造价员从业资格等考试,对获得造价员资格证书的学生,施工组织课程设计成绩直接评定优秀。

对于属于结构外形设计为主,计算分析为辅的课程设计,如房屋建筑学、桥梁工程设计、路基挡土墙设计、单层厂房设计、道路勘测线形设计等,建议教师在上理论课时就把课程设计题目提前布置下去,鼓励学生采用纸质模型、绘图渲染等手段表现设计效果,最后课程设计期间,鼓励学生全身心投入设计中,采用竞赛的方式进行成绩评定,例如房屋模型大赛、桥梁模型结构大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培养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3. 培养创新型本科人才,提高实习教学效果的新思路

土木工程专业的实习包括认识实习、测量实习、地质实习和生产实习

对于认识实习,传统的做法是参观城市的著名建筑、著名桥梁和预制厂等内容,写实习报告的形式完成实习内容,为了增加认识实习的知识性、趣味性,在参观的基础上,聘请有关工程师、项目经理实地讲解和讲座的形式,实习成绩考核采用知识竞赛的形式进行评定。

对于测量实习,可采用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积极与学校附近的公园、小区联系,为他们测绘地形图,通过实践提高学生的测绘水平,另外,开展测量竞赛考核活动,例如,水准高程测量大赛、导线闭合测量大赛,既提高学生的测量技术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创新意识,又可以公平合理地评定学生成绩。同样,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测量员资格考试,获得资格证书的给予奖励。

对于地质实习采取实地踏查与鉴别分析相结合,采用矿石鉴别大赛等手段,提高学生岩石鉴别能力,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鉴赏水平。

对于生产实习,多年来一直采取与生产相结合的办法,学生直接参加工程建设第一线,顶岗挂职锻炼,实习结束后写一份实习报告和交一份实习鉴定进行评定成绩,总体看来没什么大问题,但在成绩考核方面,应根据学生工地实际情况,在实习期间拟定论文题目,结合工程实际撰写科研论文,实习结束进行论文答辩,对优秀论文推荐杂志发表,实习产学研一体化同步发展。使学生的创新水平得到真正实质性提高。

4. 培养创新型本科人才,提高毕业设计教学效果的新思路

学生的毕业设计是学生能力的综合培养的重要阶段,应该从选题开始,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和培养,根据学生大学近三年多来的学习体会、就业情况、考研情况以及将来的自身发展情况综合考虑。

对于已经考上研究生的学生,着重从科研能力方面培养,在毕业设计阶段跟着导师从事科研工作,撰写切实可行的科研论文,对于能发表EI、SCI检索的论文,毕业设计按优秀成绩评定。

对于已经签订就业单位的学生,应根据就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和将来的就业要求,实行双导师制,由用人单位和学校各指派一名指导教师,共同研究和探讨毕业设计题目,学生可以在用人单位提前实习就业,在此期间完成毕业设计或者论文,但必须和工程生产实践相结合,解决工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或者有所创新,例如改良、改进试验检测方法、施工方法、施工设备等,只要有创新点,就可以完成毕业设计,有发明专利的成绩直接评定优秀。

对于未签订就业单位的学生,重点从工程基本训练方面选择毕业设计题目,例如,道路线形设计、玻璃幕墙设计、超市设计等内容,在设计过程中,让学生提出自己的创新思想,另外,鼓励学生从基础做好设计,把基本知识掌握牢固,一步一个脚印的做好每个设计。在设计中让学生体会脚踏实地,不要好高骛远,端正就业态度。最后取得设计、就业双丰收。

5、结论

培养创新型土木工程本科人才,不是简单的喊口号,应该从人才培养方案入手,贯穿教学的每个环节,处处体现培养创新型人才思想和方法、手段。我们从土木工程专业教学实践的各个教学阶段分析研究了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创新模式和创新思想,在应用中取得了良好效果。开展实践性教学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方面,在教学计划制定过程中,加大实践性教学的比重,尽可能地将实践性教学贯穿于高等本科教育的全过程,使教学方式从“以教为主”,逐步向“以学为主”转变。学生只有通过实际演练才能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才有可能形成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在这方面,与企业的合作能够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本科教育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当今社会对大学生的基本要求,不仅需要有全面的知识,而且需要有更好的适应性、开拓性,有更加灵活的创新意识和更加健全的创业心理。加强实践教学为学生这些创新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创造了基本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讲, 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必须从细节入手,贯穿实践教学的每个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载体。

参考文献:

[1] 宋高嵩,曲贵民,林莉.构建土木工程(建筑、道桥)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探讨[J].硅谷,2009,(7):157.

第6篇

关键词:房建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控制

Abstract: the quality of the construction control and endowed the People's Daily life, so should give enough attention. This article mainly aims at the quality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fittest analyzed,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to strengthen quality management.

Keywords: fittest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quality; Management; control

中图分类号:TV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房建工程作为一种建筑工程产品,它主要的特点就是投资大、工期长、建设地点比较固定、露天作业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大、施工工序相对复杂、影响其质量的因素很多,所以施工质量难以控制。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的优劣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生产都密切相关,建成之后的项目在投入使用时是否安全可靠,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施工阶段作为建筑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其施工质量管理和控制是至关重要的。房建工程的质量管理和控制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从开始的可行性研究一直到后期的竣工验收等各个阶段,都存在着质量管理和控制的问题。

一、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的重要性

由于房建工程投资大、工期长、建设地点固定、施工工序复杂、露天作业受外界环境影响大以及影响质量的因素多,例如设计、地形、材料、机械、水文、地质、施工工艺、气象、技术措施、操作方法和管理制度等都直接影响了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施工质量比较难控制,例如:使用材料的微小差异、环境的微小波动以及操作的微小变化,都将产生质量变异,而造成质量事故。房屋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好坏和人们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建成之后的项目在投入使用时是否安全可靠,关系到了国家与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如发现质量问题但又不能像工业产品那样的解体、拆卸和更换配件,更加不能实行“退款”或者“包换”。所以,施工阶段是形成建筑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因此,施工质量管理及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二、房建工程质量控制的准备阶段

(一)制定质量管理制度

工程质量是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的核心部分,没有质量的工程是无法创造出理想的经济价值的,这就使工程单位必须对工程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把握,并制定科学的质量管理制度。因此,须对各个环节的质量工作来进行考察与管理,质量经理须建立的职责是:结合投资人的项目设计经营战略,负责对开发项目的质量计划进行编制,并安排相应人员落实到不同的工作中;结合质量计划来规定内容,检测项目质量的计划具体情况;在审查环节中出现问题后,需要及时的制定科学的措施加以处理,向项目团队负责人报告问题;编制项目的质量报告,并报告上级的质检部门和项目经理。只有各个部门和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才能确保整个项目管理的顺利进行。

(二)前期准备

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开发前期,必须针对本次项目的特点进行详细了解,掌握质量目标以及质量标准;对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中的内容进行深刻的思考分析,以及对质量目标的科学性正确分析。一旦企业制定项目的开发目标后,则不得在无条件的情况下随意变更,否则将造成多个方面的不利影响。

(三)建立质量评审制度

建立质量评审制度是保证项目的工程质量达到理想状态的基础,同时也是企业创造利润的根本措施。为了促进房屋建筑的工程质量水平提高,我们需要确保工程项目的评审机构充分发挥其作用。工程单位应针对现有的环节来实施全面的管理,积极创建现代化评审体系,以“评审制度”为指导来全面开展项目管理,这些均是管理者需要深思熟虑的问题。

三、房建工程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

(一)加强施工项目的环境和地质调查

施工项目的环境和地质调查是施工现场收集的第一手基本资料,施工项目的环境和地质调查的工作具体收集的资料为:地形和环境条件、地震级别、地质条件、工程水文等地质情况,气象条件、当地的水、电、能源供应条件、交通运输条件以及材料供应条件等。它不但可以补充地质勘察报告中的不详部位,还可以作为编制施工技术和组织方案的依据,同时也是保证房建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

(二)认真核对设计施工图纸,提出施工图疑问,并参加设计施工图交底。 项目部应组织施工技术人员,分为建筑、给排水、结构和电气工程等专业进行施工图纸的审核,图纸审核须注意专业间的交叉以及结合现场的施工条件,对各专业提出的施工图疑问进行整理,并且将疑问递交到项目业主和设计院。由项目业主召集监理单位、设计院、施工单位的相关人员参加并设计施工图的交底会议,在会议上由专业的设计人员对设计意图加以介绍,针对各方提出的施工图疑问进行讨论,由设计人员作答复,并作会议记录,作为施工的一个依据,这样既可以解决施工图中各个专业设计间的错误、矛盾和遗漏,也可以为房建施工清扫障碍,有利于控制房建的施工质量。

四、房建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一)组织施工技术交底

单位工程施工前,由企业或者项目技术的负责人组织全面的技术交底。每个分项工程施工之前,应由项目技术的负责人向参加该项目施工的所有班组长、施工技术人员以及配合工种组长进行交底。各分项工程施工时,由班组长和施工技术人员向具体的操作工人进行全面的交底。交底的内容包括施工组织设计交底、图纸交底、分项工程技术交底以及安全交底等。通过交底明确的对尺寸、轴线、预留孔洞、标高、材料规格、预埋件和配合比等要求,并明确工种配合、施工方法、工序搭接、进度等施工安排,以及明确安全、质量和节约措施。

(二)施工过程中的测量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根据施工的准备阶段做的房建项目控制导线网对主体的轴线、房屋基础以及标高进行控制,尤其是项目业主给定的一些原始基准线、基准点以及参考标高等,对于这些数据的测量控制点要严格的复核,经过审核批准之后,才能测量放线。

(三)人员控制

人是质量的创造者,而质量控制则应以人为核心,就要培训和优选施工人员,提高他们的素质。首先,要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施工人员应树立五大观念:质量第一的观念、为用户服务的观念、预防为主的观念、用数据说话的观念和社会效益、企业效益(质量、成本、工期相结合)综合效益观念。其次,是人的技术素质。其包括管理干部和技术人员应有的较强的质量规划、目标管理、施工组织和技术指导以及质量检查的能力;生产人员要有精湛的技术技能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严格的执行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的法制观念;服务人员应做好技术与生活服务,以出色的工作质量,间接的保障工程质量。

(四)材料质量控制

对工程所需要采购的建筑材料,应对供应商进行多家的必选,对供货方的资质、生产能力、质量保证体系、业绩、生产工艺和信誉等进行综合的比较,择优选择优质的供货商是确保材料质量的前提。对进入施工现场的半成品、原材料、构配件要按型号和品种分区堆放,并予以标识;如有需要防湿、防潮的材料,要有防雨和防潮措施,对容易损坏的材料和设备,应做好防护,以减少材料的损失与变质。应建立材料管理制度,对材料的运输、采购、加工和贮存建立良好的管理制度,可加快材料周转,减少材料的占用量,避免材料的损失和变质,能够按质、按量、按期满足工程项目的需求。用于工程的主要材料,还应加强材料的检查验收及质量的抽样检测,进场时要有出厂合格证和检验报告并按规范规定的检验频率来进行见证取样复试。

(五)施工机械设备控制

施工项目中所使用的机械设备须根据项目的特点、工期要求和工程规模,依照可行性、必要性和经济性的原则确定其使用形式。机械设备的使用形式为:租赁、自行采购、承包以及调配等。要贯彻人机固定的原则,实行定人、定机和定岗位责任的“三定 ” 制度,做好机械设备的维修与保养,保证机械设备性能良好。

(六)施工工序质量控制

工序质量的控制就是对工序活动条件(人、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的质量控制以及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控制,工序质量控制是为了把工序质量的波动,限制在要求的界限内而进行的质量控制活动,工序质量的控制最终的目的是确保能够稳定的生产合格建筑产品。因此,应制定并且严格的落实工序质量检查验收的制度。

(七)隐蔽工程验收质量检查控制

由于房建工程的施工工序复杂,隐蔽工程质量的控制点较多,在施工中,要对班组施工中的每项隐蔽工程先由项目部施工技术人员及班组进行互检,经符合要求后,由项目部质检员进行自检,自检合格之后再由质检员将隐蔽检查资料报告监理进行专检,专检合格后才能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五、房建工程竣工验收阶段质量控制

工程竣工验收阶段的质量管理,是房建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最后关口,主要孔子手段是加强建筑成品保护和局部缺陷的修复。在房建工程项目施工中,某些部位已完成,而其他部位还正在施工,如果对已完成部位或成品,不采取妥善的措施加以保护,就会造成损伤,影响工程质量。因此,会造成人、财、物的浪费和拖延工期;更为严重的是有些损伤难以恢复原状,而成为永久性的缺陷。加强成品保护,要从两个方面着手,首先应加强教育,提高全体员工的成品保护意思。其次是要合理安排施工顺序,采取有效地成品保护措施。在房建项目施工中由于施工工序控制不当或意外损伤都可能造成局部缺陷,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按程序和相关要求进行处理,使局部缺陷得以及时修复,避免产生质量问题。

结束语:房建工程质量的好坏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是密切相关的,所以加强管理与控制房建施工质量是非常必要的,本文针对房建施工中的质量管理与控制问题作了分析,希望可以为房建施工中的质量管理提供一点建议。

参考文献:

1、乔元昌,浅谈房建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与控制,科技致富向导,2010年12期;

2、吴勤松,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国工业建筑出版社,2007年;

3、凌贵强,浅谈如何管理与控制房建工程施工质量,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14期;

4、历学功,罗开红,浅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0年;

第7篇

论文关键词:项目教学法,课程实践,课程设计

对于大多数工科院校来说,大部分专业都是实践性非常强的综合技术学科,专业课程也是以实践业务工作的需求来设置的,大部分课程中都设有课程设计的实践环节,本文就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探讨如何使项目教学法在专业实践教学中发挥理论和实际联系的纽带作用,促进实践性教学效益提高。

一、项目教学法及实施步骤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自主探索为基础,采用科学研究及实践方法,促进学生主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方式。项目教学法运用的一般步骤是把职业岗位所需的各种能力为若干个项目,要求学生按一定标准完成。在实施过程中,教师是完成项目的顾问和伙伴,学生则是该项目的计划者和实施者。

(一)明确项目任务。通常由教员提出一个或几个项目任务设想,然后同学生一起讨论,最终确定项目的目标和任务。

(二)制定计划。根据项目的目标和任务,充分利用模型由学生制定项目计划,确定工作步骤和程序,并与教师共同分析讨论后最终认可所制定的计划。

(三)实施计划。学生确定各自在小组中的分工以及小组成员合作的形式,然后按照已确定的工作步骤和程序工作。

(四)检查评估。先由学生对自己的工作结果进行自我展示,再由教师进行检查评分。师生共同讨论、评判出现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学生的学习行为特征。

(五)归档或应用。项目研究结果应该归档或应用到教学实践中。

二、项目教学法在建筑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对于建筑工程专业来说,具备实践能力是关键,因此构建有效实践教学体系对教学效果的提高和巩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根据岗位对职业能力要求,建筑工程专业教学可以分为三大模块。

(一)理论讲授。理论教学是讲究方法的,应以启发式教学为主,通过大量的实例和对客观现象的分析,探寻可能的结论,为学生提供一个思考的空间,让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手段,而不是机械的灌输给学生一种结论。单纯的设计理论课比较枯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教好专业课程的关键。很多经典的设计作品,都有自己的故事,教学中可以将这些故事作为教学切入点,小中见大,引伸出当时的社会背景、社会结构、社会生活、技术发展、以及对之后设计产生的影响等,对调动学生积极性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应用案例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着重强调案例准备、课题案例分析、组织案例研讨和课外案例作业几个环节。通过优秀事例,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和了解什么是建筑设计和施工技术管理,能够判别什么是好的作品,会在使用中带来怎样的经济效益甚至社会效益,培养分析判断能力。

(三)自主实践。要使学生对自己的专业有切身的认识和体会,对自己的专业感兴趣,最直接的方法莫过于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主的动手解决问题。项目教学法正是应用这一特点激发学员学习的主动性,提升教学效果。例如在《房屋建筑学》的教学中联系身边的建筑实例,启发学生进行评价分析;在课程小设计中联系已经学过的《建筑制图》、《建筑材料》等理论知识,共同协作,合作设计;还可以分组比较、通过沟通,辩论,加深对所学内容的认识;这样以多种方式,书本上的死知识就会变成生动、直观教具的活教材,学生也能在不知不觉中学会理论的应用和变通,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三、实施项目教学法应把握好的几个环节

在实施项目教学法时,应把握好项目的选择、具体的成果展示、教师的评估总结以及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与实验手段等。

(一)加强课堂实践教学,实施项目教学法。在课实践教学中,应“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实施项目教学法。可以按照业务岗位需要成立设计小组,每组设置项目组长。根据课程安排的设计内容,先从需求调查入手,组织学生深入开展调研活动,收集具有价值的设计参考资料,并根据调研材料提出问题,进行设计创作。在项目教学的实施学过程中,教员起到解惑和引导作用,控制各小组课程设计质量;小组成员通力合作完成项目设计,可以提高学生协作精神,增强沟通和组织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二)专业课教学中明确侧重点,把理论和实际切实结合起来,例如可以联系工程实际,如规划、改造措施等等。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讨论和分析,一方面增强学生的分析应用能力,同时对教师的教学方法也有启发,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三)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通过课程辅助教学光盘,多媒体课件,甚至网上答疑、网上讨论等,拓展课外学习空间,有效弥补教学课时的不足,提高教学互动的效果。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可以提供大量的直观资料,传递更多的信息量,为学生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教学环境。

(四)灵活采用考核方式。考核应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积累和实际应用能力地提高。把成绩评定分为平时成绩、理论成绩、课程设计成绩三个部分。平时成绩包括考勤和平时课堂提问;理论成绩主要是考核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课程设计成绩主要是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理论考核试卷形式出现的考核方式,往往需要学生死记硬背,不能有效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以课程设计为基础,通过第一手资料形成的设计成果,不论是论文还是设计方案,都是学员查找相关资料,进行概括和总结后的论证,靠自主学习获得的知识,不仅记得牢,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联系方式:,西安三桥武警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设计室,邮编710086。

参考文献

1 蔡荣升.对高校专业建设问题的若干思考[J].北京教育, 2007( 1):43;

第8篇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土木工程;毕业设计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拟用10年(2010-2020)时间培养百余万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证。“卓越计划”为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也是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它定位了工程教育的培养目标-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综合人才,以适应和支撑产业发展。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性强、工程性质明显,在当前的土木工程专业教育教学中,高校一般都会安排很长一段时间作为实践教学环节的总结阶段,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毕业设计。这个阶段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和科学探索精神,也是培养卓越工程师的重要手段。

一现阶段本科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目前,对毕业设计的认识、毕业设计安排、选题和指导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其一,部分高校、学生缺乏对毕业设计这一教学环节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性,由于毕业设计和学生找工作或考研复试时间相冲突,所以大都对毕业设计流于应付的态度,指导教师对此也是听之任之,忽略对学生毕业设计过程的监管。其二,毕业设计选题过于单一化,常常是多人一题,并且,设计选题往往还与工程实践脱节。其三,部分指导老师缺乏土木工程设计和组织管理的实践经验,对学生的毕业设计的指导仅凭个人理解,在指导毕业设计过程中,难免片面甚至脱离实际工程设计要求。

二本科毕业设计改革目标及关键问题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的目标是把本科生培养成适应和支撑产业发展、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卓越人才。这里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把毕业设计从原有的制式的、程序化的教学环节,变成作为一种培养手段融入日常教学中,同时提高指导教师的实践水平并制定和执行工程教师的职务聘任、考核等相关制度。

三本科毕业设计改革内容及措施

(一)完善设计类课程体系

全面梳理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过程中的设计类课程,涉及到的课程有房屋建筑学、混凝土结构原理、房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建筑结构概念设计、建筑工程施工、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以及土木工程计算机辅助设计等课程,在相应课程结束后安排的课程设计有:多、高层住宅设计、现浇混凝土楼盖设计、单层工业厂房设计、施工组织设计等,进一步细化各个课程设计的任务和目标,并结合当前土木工程学科发展以及工程应用对工程师素质与技能的要求,对各类课程设计实践课程重新制定教学大纲。

(二)毕业设计的总体安排

在毕业设计的总体安排上,改变以往的整体化--全部学生都在第八学期进行毕业设计。从土木工程专业2013级学生开始,根据学生学习程度,对学习优异的学生,在大三开始布置毕业设计任务。这些学习程度优异的学生经过两年基础课的学习,这个时候布置毕业设计任务,有利于他们对学习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做到有的放矢,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同时,他们对相对学习差的学生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

(三)搭建实践平台,积极探索校企联合培养模式

“卓越计划”其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是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通过开展产学研合作的方式,不断扩大校外实习基地规模,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工程实践教学环境。学校在加强现有基地建设的基础之上,根据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充分利用我校的优势资源,与施工单位,工程设计院等优秀企业建立联合培养模式,采用双导师制度,对于每个用人单位,乃至每个工程项目,都配备经验丰富的导师、辅助教师以及现场技术指导员。建立健全学生企业学习期间的医疗保险等保障措施。同时,加强校内实验室建设,以保证本科基础实验教学,同时建设校内实践教学示范区,以完成学生对实际工程的实践操作和训练,而且对复杂工程,学校已建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开发各种虚拟仿真项目,再现生产过程。

(四)毕业设计选题

毕业设计题目根据专业方向设置,按照毕业设计大纲要求并尽量结合实际工程进行选题,实际设计题目可以来源于学生的工程实践,也可以从设计单位实际项目中选题,由指导老师把握题目的难易度以及设计工作量,并由指导老师编写详尽的毕业设计任务书。毕业设计尽量一人一题,不同年份题目做到无重复。同时,本着自愿原则,选择少数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撰写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确定的选题,经学院审查后,向学生公布。学生根据公布的选题,选择指导教师。最终根据双向选择的方法,确定毕业设计题目和指导教师。

(五)提高指导教师的实践水平

指导学生毕业设计,需要指导老师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的同时,还需要具有较强的实践技能。一方面,结合学校工科教师评聘和考核制度改革,在教师聘任、考核、评价制度方面向具有工程实践经历的教师倾斜,并建立专职教师到企业工作或轮训制度、青年骨干教师出国到跨国公司研修制度,以使学院教师不断更新工程知识、掌握新的实践技能、丰富工程实践经验。另一方面,聘请企业从业人员参与制定土木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聘请有工程背景的优秀人才做本专业兼职教师,以作为“卓越计划”培养人才的师资补充。

(六)实行每位学生毕业设计公开答辩制度

本科毕业设计公开答辩的做法类似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答辩评委小组由5位系内中级以上职称的老师,以及1位校外专家组成。并采取回避制度,答辩评委的学生不得参加本组答辩。每位学生答辩时间15分钟,其中设计成果汇报10分钟,回答评委问题5分钟。6位评委各自独立评分,小组的平均分作为学生的考核成绩。四结论在当前“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及“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下,现代化建设与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土木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优秀的土木工程人才的培养仅靠课堂理论教学还远远不够,它需要各个高校紧紧把握“卓越计划”的主旨和要义,改善本科学生的实践教学,以提高学生综合应用和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为目标,以本科毕业设计的改革为抓手,为行业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土木工程专业人才。

作者:贺东青 岳建伟 单位:河南大学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 信息技术; 网络技术

引言

随着全球信息网络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极大的影响并推动了人类生产力的进步。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三大支柱之一,它的稳定与发展更离不开信息网络技术的支持,更多的创新技术的交流与模拟演练,办公场所的计算机信息化,快捷有效的智能应急处理措施,动态的监督管理以及生产工具的电子机械化等等,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极大的提高了建筑企业工程管理的效率和管理的技术水平,促进企业工程安全的保障措施改善,进一步增加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使得企业更加能够健康的可持续发展。但是,从目前国内建筑企业应用信息网络技术的水平还比较低,存在明显的局限和不足,相对于国外建筑企业,应用信息技术较早并且成功的经验较多,这就需要我们提高认识,重视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1 信息网络化技术在建筑企业工程管理领域的作用

信息网路化技术是指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将分布于世界各地的产品、设备、人员、资金、市场等企业资源有效地集成起来,采用各种类型的合作形式,建立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高素质员工为核心的敏捷制造企业运作模式。建筑工程管理中的信息化与网络智能化是指从建筑企业规划、设计、建筑施工、竣工验收等整个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逐步提高建筑业集约化经营管理程度,使信息对建筑业的贡献达到较高水平的过程。建筑业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基础,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用信息网路化技术现代化工程管理,首先缩短了工程建设企业的各种业务活动的时间,提高了企业业务流程的效率。其次,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微观决策宏观化,宏观决策微观化,直接导致建筑企业工程管理结构的改革。

2 我国建筑企业工程管理信息网络技术应用的现状

我国的大型建筑企业,在信息化的道路上有快有慢、程度不同,从目前来看建筑企业工程管理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办公的计算机自动化,利用包括投标、预算现场管理等各类单项工具式软件,网络信息的宣传与浏览,大型构件安装等自动调控技术,但是总的来说,技术水平还比较落后,方案单一,没有制定一个统一模式规划,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重视程度不高,推广化力度不够,无统一的指导部门和中介。企业信息技术基础薄弱,装备落后及信息化专业技术人才缺乏,许多硬件设施跟不上,造成管理还依旧传统模式,不能较好的实现动态跟踪管理。

2.2 应用专业软件范围较窄,主要集中在财务、预算软件上,且以单机版为主,没能实现网络信息资源的共享和自动传递。

2.3 信息基础平台不健全,不论政府网站还是商业网站,大都以信息为主,缺少工具类网络软件,缺少信息互动,以企业管理诊断和重组为特长的咨询机构太少,

2.4 社会相关信息化服务机构不健全,包括Internet普及率及上网速率、电子商务、安全机制、法律环境等还有待于提高。

3 信息网络技术如何在建筑工程管理中更好的运用与发展

3.1 硬件方面

3.1.1 重视认识,加大资金和装备的投入和人员素质的提高。企业应从深度和思想认识上重视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从事信息化工作的技术人才不仅数量严重不足,特别是项目部技术人员,结构也不尽合理。既懂信息技术,又懂建筑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极为缺乏,制度化、规范化的信息技术培训制度还未建立,许多在岗人员对信息技术的把握能力较低。 因此企业应该着重做好资金的投入和人员的培训工作。

3.1.2 逐步实现办公自动化网络化,加快相关软件的推广运用,较早地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各项计算作业和辅助管理工作

3.2 软件方面

3.2.1 加快国产软件和信息系统的开发。我国的项目管理软件还处于发展阶段,与一些发达国家的管理软件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尤其是受环境因素影响比较严重的建筑行业,就更需要加快有关信息软件和系统的开发。比如市政工程、房屋建筑工程,很容易受到天气变化、地质情况、施工时间限制、噪音和环保要求等限制,而这些限制将会影响到工程进度、资金预算等,如果单纯利用国外软件,往往难以调整这些未知的参数,并且价格一般都十分昂贵。因此,应加快开发适应我国建筑行业发展需要的建筑管理软件和相应的信息系统。并且在软件和系统的研发过程中,应该重视软件和系统的可操作性,降低操作难度,便于信息系统在不同规模的建筑企业中的普及应用。

3.2.2 研究实施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支撑企业的集约化管理和持续发展,初步建立知识管理、决策支持等企业层面的信息系统,实现与企业和项目管理等信息系统的集成,提升企业决策水平和集中管控能力。通过 ERP 建立新的经营思维,将建造过程所流通的各种建筑材料、成品(半成品)、人力、机具、信息甚至财务交易等相关业务组成完整的网络,将其运作变成一个连续的过程,将规划、设计、概算、发包、采购、建造、验收、结算等归结成一连串能够随时互动的经营功能,并通过信息管理系统迅速掌握企业内部经营现状和资源运用速度和情况,从而提高建造速度、工程质量和经济效益。

结语

目前我国建筑企业大都采用集团化运作,多元化的工程项目管理将对企业信息化与网络化建设有大量的需求,信息网络化在我国建筑行业应当大有作为。

信息网络化是传统建筑企业获得新生的必由之路,这已成为建设系统的共识,相信通过全行业的共同努力,特别是全行业的高度重视以及各项推进措施的实施,未来几年我国建筑业信息化与网络化水平和整体竞争力会有大的提高,以崭新的面貌迎接世界的挑战,为国民经济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治国. 建筑企业信息化规划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 2006

[2]张凯.我国建筑业信息资源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 2004

第10篇

【关键字】大体积,混凝土,概念,原因,措施,施工管理,要点

中图分类号:TU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混凝土是一种由水泥、砂石骨料、水及外加剂混合而成的材料,有价廉物美、施工方便、承载力大、可装饰性强的特点。所谓大体积混凝土,就是任何体量的混凝土,其尺寸达到必须解决水化热及随之引起的体积变形问题,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开裂影,即称为大体积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的开裂是工程建设中带有一定普遍性的技术问题。由于裂缝的存在和发展,通常会使内部地钢筋等材料产生锈蚀,降低结构的耐久性及抗渗能力,削弱构件的承载力,影响建筑物的外观和使用寿命,同时,会可能危害到建筑物的安全使用,严重者将会威胁到人的生命安全。因此,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大体积混凝土的开裂,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二.大体积混凝土的概念

大体积混凝土具有形体庞大、混凝土数量较多、工程条件复杂、施工技术和质量要求较高等特点。除了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以外,还应满足结构物的整体性和耐久性等方面的特殊要求。如何防止大体积混凝土因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温度裂缝,一直是工程技术界长期关心和共同研究的重要课题。到底混凝土块体多大,才能称为大体积混凝土呢?目前为止很难下一个确切的定义。日本建筑学会标准的定义是“结构断面最小尺寸在80cm 以上;水化热引起混凝土内的最高温度与外界气温之差,预计超过25 摄氏度的混凝土,称为大体积混凝土”。

三.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

1.温度裂缝

目前,温度裂缝产生主要原因是由水化热引起的内外温差造成的。混凝土浇筑初期,产生大量的水化热,由于混凝土的体积较大,混凝土又是热的不良导体,大量的水化热聚积在混凝土内部而不易散发,导致内部温度急剧上升,而混凝土表面散热较快,这样就形成内外的较大温差,较大的温差造成内部与外部热胀冷缩的程度不同,这种内外温差在混凝土凝结初期,在混凝土表面产生一定的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极限时,混凝土表面就会产生裂缝。

2.干缩裂缝

干缩裂缝是指混凝土养护结束后的一段时间或混凝土浇筑完毕后一周左右,在干燥的环境下,混凝土内外水分蒸发程度不同导致变形不同而产生的裂缝。这种收缩是不可逆的。

四.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管理要点

1.原材料选择

(一)水泥

考虑普通水泥水化热较高,特别是应用到大体积混凝土中,大量水泥水化热不易散发,在混凝土内部温度过高,与混凝土表面产生较大的温度差。为降低水化热,减小温差,要尽量采取早期水化热低的水泥。在施工中一般采用中热硅酸盐水泥和低热矿渣水泥。为了降低水泥的水化热,必须降低熟料中C3A 和C3S的含量。同时,在不影响水泥活性的情况下,尽

量使水泥的细度适当减小,以减小水化热的放热速率。

(二)粗骨料

尽量选用粒径较大、级配良好的石子配制的混凝土,因为粗骨料粒径越大、级配越好,孔隙率越小,总表面积越小,每立方米的用水泥砂浆量和水泥用量就越小,水化热就随之降低,和易性较好,抗压强度较高,对防止裂缝的产生有利。

(三)细骨料

宜采用级配良好的中粗砂,因为其孔隙率小,总表面积小,这样混凝土的用水量和水泥用量就可以减少,水化热就低,裂缝就减少。另一方面,要控制砂子的含泥量,含泥量越大,收缩变形就越大,裂缝就越严重,因此,细骨料尽量用干净的中粗砂。

(四)粉煤灰

由于粉煤灰的比重较水泥小,混凝土振捣时容易浮在混凝土的表面,使上部混凝土中的掺合料较多,强度较低,表面容易产生塑性收缩裂缝,因此,粉煤灰的掺量不宜过多,在工程中我们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粉煤灰的掺量。

(五)外加剂

加入外加剂后能减小混凝土收缩开裂的机会。减水剂的主要作用是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降低水灰比,提高混凝土强度或在保持混凝土一定强度时减少水泥用量。缓凝剂的作用一是延缓混凝土放热峰值出现的时间,从而减小裂缝出现的机率;二是改善和易性,减少运输过程中的塌落度损失。引气剂在混凝土的应用对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可泵性、提高混凝土耐久性能十分有利。

2. 施工管理

(一)混凝土的配制

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尽量控制好水灰比,以减少干缩,同时掺加合适的减水剂。严格控制混凝土搅拌和施工中的配合比,混凝土的用水量绝对不能大于配合比设计所给定的用水量。在混凝土拌制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原材料计量准确,同时,严格控制混凝土出现塌落度。

(二)混凝土的浇筑

改善混凝土的搅拌加工工艺,采用“二次风冷”新工艺,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浇筑顺序采用“分段定点,一个坡度,薄层浇筑,循序推进,一次到顶”的方法,一次整体连续浇筑结束。

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分层、分块浇筑,以利于散热,减少温度应力。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浇筑过程中要进行振捣方可密实。振捣时间应均匀一致以表面泛浆为宜,间距要均匀,以振捣力波及范围重叠二分之一为宜,浇筑完毕后,表面要压实、抹平,以防止表面裂缝。

在寒冷季节,混凝土表面需用塑料薄膜加草席覆盖保温,以保证混凝土表面不受冻。尽量避开在太阳辐射较高的时间浇筑,若在夏季施工,则尽量避开正午高温时段,缴筑尽量安排在夜间进行或采用搭设遮阳板等辅助措施控制混凝土的温升。

(三)混凝土的拆模

一是控制拆模时间。混凝土在实际温度养护的条件下,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混凝土中心与表面最低温度控制在25℃以内,预计拆模后混凝土表面温降不超过9℃以上允

许拆模。

二是表面隔热保护。混凝土浇筑后,由于内部较表面散热快,会形成内外温差,表面收缩受内部约束产生拉应力,如果此时受到冷空气的袭击,或者过分通风散热,使表面温度降温过大就很容易导致裂缝的产生,所以,在混凝土拆模后,特别是低温季节,立即采取表面保护,防止表面降温过大,引起裂缝。

(四)混凝土的养护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及时洒水养护以保持混凝土表面经常湿润,这样既减少外界高温倒灌,又防止干缩裂缝的发生,促进混凝土强度的稳定增长。一般在浇筑完毕后12~18h内立即开始养护,连续养护时间不少于28天。若是在高温季节,则要在初期适当采用制冷水来降低混凝土最高温度峰值,为削减内外温差,还应在夏末秋初进行中期通水冷却,中期通水一般采用河水,通水历时两个月左右。后期通水是使混凝土柱状块达到接缝灌浆的必要措施,一般采用通河水和通制冷水相结合的方案。

五.结束语

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管理对于工程的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应该更加注重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管理,这对于提高工程质量具有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郭赉佳 转换梁及梁式转换层结构力学性能研究及施工管理 [学位论文], 2008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项目管理

[2]季松鹤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项目管理分析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1年24期

[3]李慧琴 岭澳二期核岛土建筏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管理 [会议论文],2007 - 2007年“创新、科学、发展”大型学术交流会

[4]董伟 建筑工程中加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管理的分析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1年32期

[5]江昔平 王社良 段述信 杨建伟 韩佳 大体积混凝土优化时应注意的一些关键问题 (被引用 2 次) [期刊论文] 《混凝土》 PKU -2009年1期

第11篇

关键词:建筑节能,新课题,内涵现状,措施

摘要: “十一五”规划对建筑节能提出新要求,职校建筑专业也必须加强建筑节能教育,让学生懂得建筑节能的概念、发展现状、采用措施及与投入的权衡比较等问题。

我国“十一五”规划提出实现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的约束性目标,而建筑节能成为“十一五”十大重点节能工程之一,然而对于建筑节能,职校建筑专业学生基本上不了解,甚至没听说过。而新时期下,建筑节能关系国际民生牵涉国家全局,已不能仅停留于专家学者讨论或是实验研究的层面,必须整个行业广泛宣传及积极参与。。从设计到施工各相关人员都能先从观念上认识、理解建筑节能的必要性,真正重视并采取一切可行的方法、措施实现建筑节能。而作为建筑专业学生,是未来建筑行业的从业者,对于建筑节能这个新时期的新课题有必要全面了解,学校也应积极应对,做出教学安排,教师应不断学习掌握新知识,顺应时代的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应重点阐明建筑节能的概念、发展及现状,节能的重大意义,全面节能的方法措施,节能与提高造价间矛盾的权衡比较等问题。。笔者对此加以阐述探讨。

一、什么是建筑节能

建筑节能的内涵,原表示在建筑中保持能源、减少能量的散失,近来发展为提高建筑中能源利用效率,从消极的节省转变为积极提高利用效率。另外建筑用能的范围,国内过去包括建筑材料生产、建筑施工和建筑物使用方面的能耗,建筑能耗跨越了工业生产和民用生活的不同领域,与国际上通行的说法不统一,所以现在建筑能耗专指建筑使用中的能耗,包括采暖、空调、热水供应、炊事、照明、家用电器等方面的能耗,它与工业、农业、交通运输能耗并列,属于民生能耗,一般占全国总能耗的30—40%左右。

二、我国建筑节能现状

2004年全国有24个城市拉闸限电,整个能源形势非常紧张,如果按照中央的部署,2020年还要实现翻两番的目标,达到小康社会的目标,按现在的能源增长速度远跟不上增长的速度。无论从整个国际经济气候还是中国宏观经济大势来看,中国能源问题已经日趋严峻,节约能耗势在必行,而建筑能耗则是人们通常被忽视的重大问题。统计数据表明,中国建筑能耗的总量逐年上升,在能源消费总量中所占的比例已从上世纪70年代末的10%,上升到近年的27.8%。我国城乡既有建筑达430多亿平方米,数量如此之巨的建筑中,最乐观估计,达到节能建筑标准的仅占5%左右;即使是新建筑,也有90%以上仍属于高能耗。与气候条件相近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每平方米建筑采暖能耗尽管约为发达国家的3倍左右。。

建筑最大的耗能点是采暖和空调,据悉,我国在采暖和空调上的能耗占建筑总能耗的55%。欧洲许多国家,私人住宅很少安装空调。这不仅与宜人的气候有关,更和保护环境的观念有关。但在我国,人们看到的却是楼房外数不清的空调,这就像一台大蒸汽机,不停地向外散发热量,同时不停地消耗能源;另外我国房子少有在门窗和阳台等处安装遮阳设备,造成空调负荷加大;很多公共建筑采取大面积的玻璃幕墙,不利于保温隔热;许多公共场所夏季空调温度开得太低,这些司空见惯的现象,都显示出我国民众节能意识的极度缺失以及能源的极大浪费。所以我国不少城市夏季用电高峰负荷的1/3以上是空调用电负荷,有的城市达到40%。冬季负荷高峰中,空调也扮演了重要角色。

我国建筑能耗的现状必须改变,并且正在改变。2005年7月1日正式实施《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要求公建空气调节系统室内计算参数是,一般房间冬季温度20℃,夏季25℃,而大堂、过厅冬季温度是18℃,夏季室内外温差不大于10℃。全年供暖、通风、空调和照明的总能耗减少50%。近期《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正式公布,指出在房地产行业,要对新建建筑实施建筑能效专项测评,节能不达标的不得办理开工和竣工验收备案手续,不准销售使用。从2008年起,所有新建商品房销售时在买卖合同等文件中要载明耗能量、节能措施等信息。之前国内已建成一些非常优秀的节能建筑,如科技部、清华大学的节能示范楼,房地产企业也成功开发了一些节能房产项目,如北京锋尚、当代等,成功地获得市场的认可,创出了一种可行的商业模式。相信今后,舒适又节能的住宅会逐渐成为消费者的首选,走进千家万户。发展节能建筑是大势所趋。

三、节能的措施、方法

建筑节能涉及领域很多,而且有的跟业主的节能意识有很大的关系,如公共建筑采用变风量空调系统、智能电梯,住宅使用太阳能热水器、节能灯管、节水龙头等,但在建筑构件上主要是墙体、窗户、地板、屋顶4个部位,采用传热系数小的构造减少传热。另外增加遮阳措施,注意窗墙比、屋子朝向,户外植树绿化等

1.墙体。墙体是建筑与室外环境间占比最大的界面,所以墙体保温隔热的构造处理,是建筑节能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而现代的建筑物,尤其是大型办公建筑,为了最大限度的利用太阳光来改善室内环境,往往会使用大面积的窗户甚至是玻璃。美国研究人员分别对通过墙体与玻璃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量进行对比结果显示,通过玻璃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量是墙体的30倍以上。应减少使用或改用真空玻璃幕墙。其保温隔热性能相当于370mm厚实心黏土墙砖。而墙体保温分为内、外保温,外保温的保温性能远高于内保温,且保温材料散发少量有害物质不会进入室内,所以墙体外保温为主。另外在设计施工中应尽量采用耐久性、保温性综合性能好的新型墙体材料,。

2.窗户。现在居室使用的玻璃分为单层玻璃和双层玻璃,双层的保温隔音效果明显好于单层。但双层中又有区别,有的只是简单地抽出夹层中的一部分空气,这种双层玻璃的保温隔音效果,没有在抽出空气后加入一定惰性气体的好。而如果在此基础上再给玻璃镀上膜,这样的中空镀膜LOW-E玻璃不仅可以增加玻璃的强度,其保温效果又要好一些。当然,与之配套的断桥铝合金窗框,在窗外加装铝质卷帘等设施,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房子的保温隔热效果。

3.地板。据有关专家介绍,增加楼板厚度会提高保温效果。如果在加厚层中选用陶粒混凝土,那就比普通混凝土更为保温隔音。

4.屋顶。保温措施常见的是“平改坡”和加隔热层,以及一些新型的高反射隔热涂料或屋顶植被绿化,或是设置空气夹层,达到顶层“冬暖夏凉”的效果。

另外在外墙门窗或东西立面采用遮阳措施,将使太阳辐射通过热量明显减少,只占原通过量的1/3左右。在闭窗的情况下,有无遮阳,室温最大差值达2℃,平均差值1.4℃。而且有遮阳时,房间温度波幅值较小,室温出现最大值的时间延迟,室内温度场均匀。可采取水平、垂直、挡板式遮阳板,增加建筑构造遮阳;也可采用可调铝合金百叶帘、可伸缩外遮阳蓬、太阳能驱动风光感应帘等高效智能遮阳设施。如夏季使用室外遮阳帘(高效遮阳织物),最大降低温度可达5℃~15℃,减少空调的使用率。而在寒冷的冬季,遮阳帘的使用能有效地防止室内热量通过玻璃窗流失,有助于保持室内的温度。可见适当的遮阳设计对减少太阳辐射是十分有效的,还可以避免阳光直射、眩光和房间局部过热,改善室内光环境质量。

四、节能与造价的权衡

要搞节能势必存在成本提高的问题,而经济型住宅第一要强调的是价格的“经济”,这就形成了一个矛盾体。在经济住宅上节能投入的成本和产生的效益相比,对开发商缺少吸引力。另外,开发商关注的是建设的成本,而建筑能耗却是长期使用的成本,如何让开发商转变成本核算观念,既考虑眼前效益又兼顾长远效益,从建筑全寿命周期考虑成本,提高在经济型住宅上节能投入的积极性,还需要国家出台一些鼓励、激励的措施。同时也应教育加强购房者的节能意识,形成有效的市场需求,应学会应综合考虑房屋购置费、使用费。

而要使无论建筑企业还是个体消费者,都能对社会负责,对环境负责,在考虑个体利益时能考虑由节能带来的社会、环境效益,全体民众确立节能、环保的理念,将是国家一项长远、艰巨的任务。在此,我们教师有责任对在校学生进行建筑节能教育,我们要让学生懂得综合比较节能与造价,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矛盾双方,经过认真的权衡分析,合理确定建筑节能投入的多少、节能的方法措施、各种材料的选用等。

加强节能建筑的教育与学习,各专业教师可以在各课程中强调:如建材中强调新型保温隔热材料的应用;房屋设备课中强调智能节能设备、设施;房屋建筑学中强调墙体、门窗的节能构造等。当然,要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最好是能开设建筑节能选修课程,系统、全面的介绍建筑节能,各教育部门有必要编制科学实用的配套教材及对教师进行再培训。

参考文献:

访锋尚张在东:从告别空调暖气时代到零能耗house.sina.com.cn2005年07月13日11:10《建设科技》

新浪时评:到该大力重视和发展节能建筑的时候了house.sina.com.cn2005年07月01日10:47新浪房产

第12篇

[关键词]职业胜任力 提升 思考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9-0007-03

一、职业胜任的解读和职业胜任特征描述

(一)职业胜任的解读

胜任本质是一种能力,与相应的事物匹配或者说具有某一方面的特殊技巧、知识或能力,与相应的职业达到最佳的匹配。美国著名心理学麦克米兰在1973年首次在论文《胜任特征测量优于智力测量》中提出胜任特征这一概念。他将胜任特征定义为:区分在特定的工作岗位和组织环境中绩效水平的个人特征,即胜任特征是一种能区分在工作中表现优秀与表现一般的个人特征。

概括地讲,能够职业胜任是指在职业活动中,个人能力、人格等品质特性能够满足职业要求的状态。任何从业人符合这种要求,才有可能在职业活动中获得优秀的工作绩效。无数事实证明:凡在事业中取得辉煌成就者,都是在适于自己的职业中,最大限度发挥自己作用的人。

(二)职业胜任特征描述

实际工作中,职业胜任特征分为表面部分和深层次部分。胜任特征好比冰山飘浮在水中,人们可以直接看到的是专业知识、岗位技能、社会角色、自我认知等内容;而从事职业或做某项事的动机是人们无法直接了解的,却能决定职业胜任的水平高低。

心理学家麦克米兰通过进一步的测量,最早提出了20多种胜任特征,见表1.1。

表1.1 职业胜任特征分类描述

国内外学者对职业胜任的研究发现有一定的相似性,特别是对于高层管理者职业胜任描述见表1.2。

表1.2 企业家的职业胜任模型内涵

为了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高等院校可以从比较容易测评的职业胜任表面特征部分入手训练,这样就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就业质量。

二、专业知识、岗位技能、从业经验与职业胜任力

职业院校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社会背景、产业背景、行业背景息息相关。产业、行业和职业的调研进一步论证了:专业知识学习、岗位技能训练和实习经验对职业活动都有显著影响。

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经过多方论证,将下列能力确定为职业核心能力着重培训,即:信息应用能力、数据运用能力、沟通表达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

(一)专业知识对职业胜任的支撑

知识是人们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不同的职业对于知识的要求不同,要完成一个职业所赋予的相应工作任务,就必须学习、掌握生产活动中所涉及的相关知识,因为工作能力就是认识、理解、判断、设计和行动能力。

知识是无穷尽的,随着社会发展职业分类的细化,个体无法拥有一个职业所需的全部知识,这就需要具有学习能力,先期学习必备的专业知识,在工作中继续学习相关知识,以逐步解决实际工作问题,使知识的获取与实际业务工作相结合。

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最大特征就是知识成为无限的最重要的资源,使得经济运行脱离了过去以有限资源(土地、矿藏)为依托的经济规律。

基于知识管理的要求,校园内学生活动组织也应模仿实施,如信息员队伍建设与活动:信息员活动主要训练信息收集、整理、应用等能力,也进行推理与演绎逻辑思维训练,提高学生们归纳和提炼基本信息,形成总结性资料来概括反映学生学习生活及思想问题,使得信息服务于学生成长、教师育人、学校管理数据处理应用。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训练交流沟通和人际交往能力,提高了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能力,更增强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目前,信息员们活跃在校园的各个社团组织中,在专业活动和个人兴趣爱好里同步发展核心职业能力。

(二)岗位技能对职业胜任的影响

工作技能是多种技能叠加和复合而成的,它是人们从事某项职业所必须具备的能力的综合,如工作技能中的操作精度、熟练程度、动作协调程度都需要通过不断的实践才会有所提高。心智技能涉及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心理活动,所以工作技能训练要求进行教学设计。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师团队既要严格遵循人才培养方案授课,又要发挥教育智慧在具体的专业情境中精心组织技能训练。校园环境中存在着若干实景训练的资源,资源的整合利用关键在于教师职业指导理念正确与否。

专业实训室里的8S管理(整理、整顿、清理、清洁 安全、节约、学习、素养)在训练中就能很好地培养学生们的职业胜任力。实训室的学习互助和志愿服务为团队协作、为客户服务意识、关注质量、自信心等职业能力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三)从业经验对职业胜任力的提高

经验可以直接影响一个人在某一职业领域中的多种活动甚至是全部活动的效益。经验是指经过适当训练或被置于适当的环境下完成某项任务的可能性,是一种已经具备的现实条件,是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而得到的。经验无法从表面直接得到,但经验能影响工作绩效。个体在一个职位上工作的时间越长,经验越丰富,工作熟练程度和工作效率就越高;工作时间长相应的遭遇工作中异常现象多,这样反而能更好地训练应急能力并减少工作误差。

学习房屋建筑构造是建筑类专业课《房屋建筑学》的主要目标,这门专业基础课是为学生从事工程施工、造价管理、项目管理及工程质量验收、工程测量等提供专业知识支撑的。房屋构造知识既复杂又重要,需要把知识高效地转化为技能。长期教学实践证明,制作模型能很好地融合专业知识和岗位所需的构造技能。在整个制作模型过程中,学生从结构造型、材料选择与购买、设计模型、模型制作工序以及图纸的绘制及模型展评讲述一系列工作都亲力亲为,这种虚拟工作体验能为学生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 。在模型制作团队中,学生们真切体验到为工作负责的自豪感、敬业乐群的愉悦感、胜任工作的成就感,这些都能为职业胜任中的人格因素增分添值,进一步激发学生从业动机或定位职业方向。

三、虚拟职业场里职业胜任力的实践

(一)虚拟职业场的主要功能

虚拟职业场范围很广泛,各高等职业院校结合专业建设优势和职业特点,已经建立了丰富多彩且富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工作室。本文侧重说明另一种虚拟工作室,其虽然不能创造明显的经济效益,但是能够满足岗位技能培训、专业知识学习、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这就是虚拟职业场的主要功能。

目前,建筑工程学院实施的虚拟工作室有——识图工作室、项目管理实训室和造价实训室,在这里学生以志愿者和准职业人双重身份参与环境管理、学习互助、学习竞赛及课外分享活动,每一种活动中都有组织、有岗位、有制度、有评价、有反馈。

(二)职业胜任力的培养

职业胜任力必须要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历练,所以职业院校设计建设的虚拟工作室里要有真实职业岗位、职责要求、工作任务描述、工作绩效标准等企业质量体系文件。学生们通过在虚拟工作任务中历练,评价自己与职业人的差距,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专业知识,积极参与岗位技能培训,更热情地参加与职业活动有关的课内外实践,以更好地增加其职业胜任的要素,特别是提高外部动机要素。

高等职业院校园区拥有丰富的资源,能够作为虚拟职业场培养学生们的核心职业能力,实践证明表1.3所列项目空间能够承载职业胜任力培养。

表1.3 志愿者服务范畴

为了提高学生们的职业胜任力,教师就要例行职业指导师的职责,精心设计学生的活动内容,在活动中更要注意个体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有效性,以志愿者证书记录活动时间、活动内容、活动收获、活动效果及自我评价和他人见证。特别是观察记录学生们在以下核心胜任特征——评价关注、承认关注、竞争关注、对物质内容的关注、对他人指令的关注等,让学生们每时每刻都滋养在虚拟职业场中。

实践证明,改变或培养职业员工的动机水平是一种相对复杂和困难的事情。在大学生专业学习和职业兴趣探索阶段,老师们通过一些恰当的手段来引导学生对职业的热情,特别是对在虚拟工作室里从事的系列活动,应给予充分的关注,及时地评价职业胜任特性,不断激发学生对专业的兴趣甚至能够改善诸多的职业胜任特性。

[ 参 考 文 献 ]

[1] 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 戴士弘,毕蓉.高职教改课程教学设计案例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 姜大源: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系统化设计——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解读[J].高等教育研究,2009(4):6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