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03 18:37:1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水库供水工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健词】监测;安全;自动化;设计
1、工程简况
贵州省金沙县油沙河水库是一座以城镇供水为主的水利工程,水库供水范围包括金沙县城、石场乡和箐门乡。坝址处控制流域面积196km2,多年平均流量2.52m3/s。水库校核洪水位815.79m,总库容1377万m3,正常蓄水位为812m,相应库容为1190万m3,死库容362万m3。工程主要向金沙县城和石场乡、箐门乡供水,供水规模为3.97万m3/d。
油沙河水库的主要任务是向金沙县城和周边区域供水,主要监测对象为大坝和环境量。监测自动化观测能够及时采集到大坝安全所关心的观测数据,提高测读精度和频次,而且能够及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及时了解大坝的运行状态,如发现异常问题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防患于未然。同时可以大大减少运行管理人员的工作量,改善工作条件,符合现代企业“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运行管理模式的需要。
2、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设计
2.1总体结构
监测自动化系统包括数据采集系统和工程安全监测信息管理系统两部分。
自动数据采集系统主要是把布设在枢纽各建筑物内各类永久观测仪器的观测数据按照事先给定的时间间隔准确无误地采集到指定的位置,并按照一定的格式存储起来。工程安全监测信息管理系统主要是对采集系统和人工采集来的观测数据实时进行管理、分析、处理,实时掌握工程的运行状况,为及时、准确判断工程的安全状况提供可靠的依据,对整个工程实现在线监控和离线监控。
2.2自动化监测项目的选择
自动化监测项目选择的基本原则为:将反映建筑物安全而设置的监测项目进行自动化监测,而把施工期监控及校核、反馈设计的观测仪器不予联网;需要进行高准确度、高频次监测而用人工观测难度、强度较大的监测项目以及人工不易到达部位布置的监测项目;纳入自动化监测的项目已有成熟的、可供选用的监测仪器设备。根据上述原则,拟将大坝的渗压计、堰流计等20支传感器做为自动化监测项目。
2.3采集系统的布设、通讯方式及网络结构设计
本工程拟采用分布式自动化监测系统,共设1个自动化测站,将MCU布置在测站内。监测仪器联入自动化系统前,需对各仪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进行鉴定,对已损坏或测值不可靠的测点不予联网。
监测自动化系统由数据采集装置、监测管理站计算机等组成,其中数据采集装置布置于各个测站,计算机布置监测管理站。拟设置2个数据采集装置,将监测管理站设在水库管理方办公楼内。
自动化监测采集网络由1监测管理站、2个现场测控单元及48个传感器组成。网络结构采用总线拓扑结构。
各级网络通信方式如下:
(1)现场测控单元直接与传感器相接,各测控单元有其自身的日历和时钟,可独立完成监测数据采集、A/D转换、工程单位转换,同时可接受采集计算机的指令完成有关操作等。
(2)监测管理站通过通迅光缆和坝区测站相连。
2.4工程安全监测信息管理系统要求
工程安全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应包括数据采集与数据管理两大方面的功能,数据采集软件要求基于Windows2000以上环境下开发,采用开放式数据库(SQL Server2000/MSDE,支持多窗口操作,可视化中文操作界面,菜单、选项式的操作,具有多重加密功能以及开放式数据库结构,提供良好的可扩充性能。
(1)数据采集功能
数据采集软件包括人工采集和自动化采集两部分。对于人工采集的数据,要求提供一个人机界面窗口,直接由键盘输入进库;自动化采集软件要求为图视化的窗口软件,所有测点均显示在布置图中,每一个测点都与数据库相连接。同时,布置图中的每一个测点又与现场采集模块的对应仪器相通,当操纵和选择屏幕上的测点状态就可以完成测点的采集(单点、选测、巡测、定时等)、换算、处理、入库等全部过程。自动采集软件还可用于单机采集和网络采集,通过对计算机的设置,局域网(甚至广域网)上的任意一台计算机均可以控制监控主机进行数据采集并把采集的数据传输到本地计算机上。
(2)信息管理及分析功能
①系统管理功能:具有用户管理及系统日志管理、可视化的系统配置、参数修改、测点编辑等功能。特别是监测系统配置发生改变、测点增减、测点属性发生变化、时钟设置时能够十分方便地进行安全监测软件系统的管理和更新。
②数据库管理功能:能够方便实现测值换算及测值维护功能,成果计算、公式编辑、数据查询、数据统计、数据编辑、故障查询、不同平台之间数据转换和连接以及人工数据入库、数据库备份等。
③图形、表格制作功能:可灵活方便地制作各种过程线图、分布图及矢量图;能显示动态信息;能根据需要编辑图形的比例、颜色、线条类型、图幅大小及数量等参数。能按类生成监测数据特征值统计表、变位率统计表、测值年报表、月报表和日报表等生成功能,并保存为EXCEL格式,便于用户修改和调整。
3、安全监测系统投资
安全监测专项投资概算由施工期观测、安全监测建筑工程、安全监测设备及安装工程三项费用组成。
结 语
贵州省金沙县油沙河水库是一座以城镇供水为主的水利工程。通过对油沙河水库供水工程水库各建筑物存在安全隐患部分进行分析。选择出了适合工程实际的安全监测系统。为今后工程的安全投产运行提供有利保障。
关键词:水资源科学配置;供水工程;水质污染
1唐山市水资源现状
水是生命的源泉,是我们人类及动植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而且是生态环境系统中最活跃,影响最广泛的因素。它不仅仅具有资源功能,同时具有环境和生态功能。调配好我市水资源,对开展“健康唐山、幸福人民”行动、改善人居环境、提高人民幸福指数有着重要意义,随着唐山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据第二次水资源评价,唐山市水资源总量由26.26亿m3下降到24.16亿m3,减少2.1亿m3。水资源可利用量由原来的33.17亿m3下降为31.86亿m3,减少1.31亿m3。而另一方面,唐山市已进入科学发展示范区、建设“人民群众幸福之都”的重要历史时期。根据权威部门预测,到2020年全市需水量将达36.18亿m3。与可利用量相比,存在较大供需缺口。且随着唐山市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供水水源的数量和质量的安全保障程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加强现有水资源的科学配置与管理
为了保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要看到唐山市在资源配置方面还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地表水利用不够、地下水超采现象依然存在,为此,应抓好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与管理,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
2.1充分配置地表水
结合上游潘家口、大黑汀水库蓄水情况,充分利用引滦入唐供水工程,加大地表水配置力度,统一规划,平衡各用水行业及单位用水指标,增加地表水用量,减少地下水开采量。
2.2强化地下水资源配置管理
遵循合理开采浅层地下水、限制开采深层地下水的原则,严格落实取水许可制度。加快推进地下水保护行动。研究制定地下水管理控制水位和总量控制管理制度,提高地下水资源调控管理能力。
3充分利用引滦供水工程配置水源
引滦供水工程是一个工程群,包括潘家口水库、大黑汀水库、邱庄水库、陡河水库、桃林口水库和引滦入津、引滦入唐两个输水工程。邱庄水库位于唐山市丰润区城北20km的还乡河出山口处,是引滦入唐跨流域引水工程中的调节枢纽工程,水库地处引滦入唐输水工程的中间位置,水库上接26.3km的引滦入还工程,下连25.44km的引还入陡工程。经邱庄水库调节后向唐山市累计供水已达35亿m3,为唐山市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在南水北调工程逐步投入运行后,天津市用水保证率得到提高,我们可以借此机遇重新谋划滦河用水指标分配问题,争取通过引滦供水工程多引水,缓解我市水资源紧张的压力。实现上下游水库群跨流域联合调度也可合理调配水资源。邱庄水库作为引滦入唐输水工程的反调节水库,在自产水少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存蓄潘家口水库、大黑汀水库的弃水,以便供给下游人民生活及工业生产用,可增强水体自净能力和水资源调控管理能力。
4搞好环境净化及绿色农业,减少水质污染
水质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近年来尤为突出,我们要将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纳入引滦入唐供水工程管理体系,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体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相一致和综合效益最佳,从分析污染源入手,减少水质污染。
水质污染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农业的不合理开发,造成化肥、农药等大量污染物质深入地下,污染地下水。农业包括种植业和养殖业两大部分,引滦入唐供水工程两岸绝大部分是耕地,我们应设法合理使用氮肥,尽可能好地调节植物需氮量,限制多余的氮肥被雨水、灌溉水引入地下造成地下水污染,通过搞绿色生态农业,使氮的含量满足植物的生长需要又不过高,其途径是经过肥效预测做出施肥量预报。新晨
水质污染的另一个重要来源就是生活污水,我们要减少引滦入唐供水工程沿岸村庄污水的任意排放,可使雨水、污水分流;有条件的地方建污水处理厂,减少水体自净的压力。
另外,提倡养殖户外迁,以前农村的养殖业基本上是以散养为主,不便于管理,易造成污染。我们要让养殖户外迁,集中饲养,将粪便等垃圾集中处理,可作为沼气原料,亦可作为耕地的有机肥料,在存储过程中注意修建防渗水的垃圾池,以防下渗造成地下水污染。
5加强输水骨干工程管理
关键词:庵里水库;水源地;保护;建议
1基本情况
1.1庵里水库
1.1.1流域概况。庵里水库位于泾河一级支流四郎河上游的西坡乡庵里村。四郎河发源于本县东部子午岭山麓的宫河寺,由东向西汇入泾河,全长88km,水库上游为子午岭林区,流域面积150km2,河道长16km,河床平均比降17.98‰。
1.1.2工程现状。庵里水库枢纽主要由土坝、泄洪洞和输水涵管三大部分构成,土坝于1958年开始兴建,1960年建成蓄水,坝顶高程1 210m,坝高22m,为壤土均质坝。后经1972、1979年两次加高,坝高31.50m,坝顶长420m,水库总库容538.39万m3。现已发展成为集防洪、灌溉、城区供水、水产养殖于一体的综合性水库,控制农田灌溉面积1.50万亩,保灌0.70万亩,养鱼532亩,解决县城3.50万人的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有效地促进了正宁县工农业生产及城区建设和经济的发展。
2004至2005年对庵里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水库总库容833万m3,死库容175万m3,兴利库容291万m3,防洪库容408万m3(其中公用库容41万m3),有效地保护了水库下游近2.50万人口,2万亩耕地,国道211线罗川段,省道303线秦家店子段,红丰渠、石家湾子,自流灌区,沿川输电及通讯线路,设施农业等安全,同时为县城3.50万人提供了生活水源,并为下游1.50万亩农田节灌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为缓解城区供需水矛盾,增加保灌面积,减轻下游洪水威胁及区域经济发展起着巨大作用。
1.2正宁县城区供水工程
1.2.1供水工程概况。正宁县城区供水工程是省计委2003年立项,西北市政设计院设计,国家投资的国债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1 349.82万元,其中国投600万元,省投以工代赈资金50万元,地方配套699.82万元,工程于2004年3月开工建设,2006年5月全面竣工并交付使用。共安装庵里水库取水口至原泵站重力输水管道6.95km,秦家店子一级泵站至后庄子净水厂压力输水管道5.60km,城区配水主管网9km,新建各类闸阀井、消防井144座,容积为100m3蓄水池1座,完成取水口闸室土建28m2,二级泵站机房167m2,净水厂855m2,机加池1座,架设10kV输电线路0.80km,安装配、变电设备29台,水泵11台,启闭机2台,流量计3台,工程投入使用后,日供水8 000m3,解决了县城3.50万人的生产生活用水问题。
1.2.2水源情况。正宁县原城区供水工程,从设置在四郎河庵里水库下游6.70km处,秦家店子村河道旁的取水口井进行提水,近几年由于水库上游子午岭林区退耕还林和禁牧,上游农户均迁移至下游河道两岸,人畜活动使河道水严重污染,水质变差,致使城区居民发病率较高,严重威胁到城区人民的身体健康。为了让正宁人民真正吃上安全、干净、卫生的放心水,在正宁县城区供水工程中改用庵里水库作为城区供水水源。
2水源保护区划情况
四郎河供水水源地保护范围西起张坪,南北以四郎河两侧分水岭为界,即南沿南邑、五顷塬、高风坡、八只窑,北沿宋家畔、南桥、石坡子、艾蒿店,东至子午岭,全长21km,总面积214.90km2。一级保护区范围以秦家店子取水口处向四郎河下游100m,上游至庵里水库以上2km,河道两侧分别外延2km,全长8.70km的水域范围和陆域范围,总面积41.50km2。二级保护区范围在一级保护区外向四郎河上游至子午岭,下游至张坪,南北以四郎河两侧分水岭为界,即南沿南邑、五顷塬、高风坡、八只窑,北沿宋家畔、南桥、石坡子、艾蒿店,长21km,宽9.00~13.50km,总面积173.40km2。
关于水源地保护。水域的生态环境和生物资源的恶化是危及人民群众生命和生存的大事,强化水库一级饮用水水源管理显的尤为重要。首先要禁渔,禁渔是一项阶段性工作,管理却是一项常规性的工作。只禁不管,等于不禁。再次,杜绝投饵垂钩,庵里水库承雨面积大,上游为子午岭林区,营养丰富,是非投饵鲢鱼、鳙鱼等环保型鱼的好场所。然而,前些年一些企业单位,不惜以牺牲环保为代价,片面追求政绩和利润,在水库上游建投饵养殖基地,养殖基地建成后,每年总投放饵料高达数十吨,直接对水体造成污染。同时,要取缔水上游乐经营项目,严禁人为造成水体污染。
3存在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3.1有关部门对庵里水库水源地一级保护区范围内的五倾塬铅锌冶炼厂进行了强制停产,目前该厂有自私投产的迹象,一旦恢复生产,必将对县城供水水源地--庵里水库造成极大污染,对县城区居民及少数民族聚居区人民群众身体建康构成极大威胁,应采取切实措施对铅锌冶炼厂进行搬迁。同时,采取措施,鼓励该企业转产(发展无污染的环保型企业),利用铅锌厂的泵站扬水工程及地形高差大的优势进行技术改造,为五顷塬乡直机关及附近群众解决饮用水问题。
3.2虽然在划定的水源保护区入口设立了保护牌和标志,但是由于资金缺乏,管理人员不到位,管理力量相对薄弱。建议加强管理人员力量,增设水质检测仪器及设备,定期对水源水质进行检测化验。
3.3正宁县城区供水工程取水口在利用原庵里水库输水洞在库内取水,由于输水洞进水口位于迎水面坝坡接近右坝肩处,右坝肩山坡雨水冲刷或库内水面漂浮物经常集中在进水口处,影响供水工程质量。建议在原来Φ600输水洞进水口再安装180mΦ100混凝土管道至库内现有的东边小岛,避免飘浮物进入及右肩坝山坡雨水冲刷水土流失淤堵进水口,保证水源清洁。
3.4庵里水库上游为子午岭次生林区,植被较好,但靠近库区出口处,由于人为因素,放牧及农作物耕种,水土流失严重。建议充分利用国家退耕还林及天保工程等优惠政策,在坝址处南北岸山坡(约4 000亩)彻底退耕封山禁牧,植树种草,自然恢复植被,根据库区天然林生长情况,北山坡宜种植刺槐、椿树、楸树、松柏、落叶松、杏树、文冠果等树种,南山宜种植松柏,杨树等,林下可间作柴胡,防风,芍药等多年生中药材,保持生态多样性,绿化美化水源地环境。
3.5实施皮丰店石洼村移民搬迁工程,改善林区少数民族聚居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同时可减少或避免林区群众生产、生活垃圾及施用农药、化肥等对水源的污染。
3.6在苇店子一带种植芦苇等水生植物扩大生物防污治污能力。
关键词:农村饮水 安全平原水库
中图分类号:TU991.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惠民县地处黄河下游左岸,总面积1357km2,总人口65万,农村人口55.44万人。多年平均降水量593mm, 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307m3,属极度资源性匮乏区。而且降水量年内分配极不均匀,汛期降水占年降水量的69%。 由于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制约,农村除极少村庄有地下浅层可饮用水外, 大部分地区浅层为苦咸水, 深层淡水含氟、碘量严重超标, 客水资源除黄河外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多数属于Ⅳ、Ⅴ类水。缺水不仅制约着全县经济的发展,人们群众更是面对饮水安全问题。因此,惠民县决定依托引黄灌区,建设平原水库蓄水工程,作为农村供水水源,促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
一、 农村饮水安全现状
1.1 惠民县农村饮水历史过程
惠民县农村饮水工程建设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当时由于连年干旱,地下水严重超采,导致水位大幅度下降,致使农村大口井基本干涸,造成吃水困难,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农业生产。针对缺水现状,惠民人民在县委、县府的正确邻导和上级水利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因地制宜,注重实效,以挖深井或钻小压井作为水源为主要途经解决部分村庄的应急吃水问题。进入九十年代地下水采补严重失调,供求矛盾日益尖锐,农村饮水解困,主要是以钻小压井,配以电机抽水,或几乎联合凿机井为水源,安装水泵,建小水塔或压力罐,干支管到户,自来水到家,但是由于当时工程标准低、规模小,工程经过多年运行,老化失修已经很严重,目前已经无法满足群众正常生活用水。
至2004年,惠民县先后解决了部分村庄的农村吃水困难,为农民奔小康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现在工程经过多年运行,老化失修已经很严重,已不能达到饮水安全标准。
2005年以来,依托全县经济的发展和上级部门的扶持,惠民县深入贯彻上级精神,将全力解决农村饮水困难作为为民解难题、办实事的首要工作,相继搞了一些投资少、见效快的人畜吃水工程,并收到了一定成效,特别是通过实施“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和饮水安全工程以来,惠民县的农村饮水工程面貌大为改观,许多群众告别了饮用苦咸水、污染水的历史,饮用上了安全卫生的自来水。
1.2惠民县农村饮水安全现状
经过调查到2011年底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9%,仍有9.71%的村庄未解决饮水安全问题。全县共有1283个自然村、1个国有林场、55.44万人农村居民,已完成集中供水1158个自然村、48.11万人。全县还剩余125个自然村、1个国有林场、7.33万人仍以管井或钻井为水源。惠民县计划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进度,于2013年前解决所有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做到“城乡供水一体化,农村供水城市化”、 “户户通自来水,人人饮安全水”。
二、 惠民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存在的问题
2.1 地方配套资金不足
惠民县经济基础薄弱,截至2010年,全县农村人均年收入仅为6626元,属经济欠发达县。2004年惠民县被列为全省30个重点帮扶的贫困县之一。经济情况可见一斑。近几年来,在上级领导部门的扶持和帮助下,县委、县政府对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困难、实施农村供水工程非常重视,在县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多方筹措资金用来建设以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困难为主的农村饮水工程,解决了部分村庄的饮水安全问题,但由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投资巨大,惠民县根本无力投入这么大的配套资金来解决农村饮水问题,只能依靠调控资金来作为配套资金。
2.2 二次污染严重,饮水不安全人口反复
已通自来水的村庄,还有相当一部分是以地下水为水源的单井单村机井供水工程,由于受当时经济条件的制约,缺乏合理的规划和科学的论证,建设标准相对偏低。当时大部分村庄管网使用镀锌钢管,投资较大且容易因生锈而引起管道堵塞,维修维护困难,而且供水只是简单的抽取地下水,不经任何处理直接送到用户,由于地下水污染和管网生锈、细菌滋生的二次污染,水质标准根本达不到饮用水标准,水量和水质现也无法保证,造成饮水不安全人口的反复。
2.3 工程建设质量偏低
早期建设的单井或群井供水工程规划布局不尽合理、技术方案不科学、工程质量较差、工程外观形象不美观。
2.4工程建设不规范
早期建设的单井或群井供水工程建设程序不规范、建设过程的管理措施不力、质量保证体系不健全、工程建成后不能及时办理产权移交手续。
2.5 工程建后管护滞后
早期建设的单井或群井供水工程在建后管护上不力,不能做到定人员、定任务、定标准、定报酬、定奖惩的“五定”责任,致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不能发挥相应的工程效益,并且使用寿命短。
三、对策研究
3.1 加大对农村饮水项目资金的争取力度
利用国家逐年加大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投资力度的有利契机,调动多方面的积极因素,建立财政投入和社会融资相结合的投融资体制,多渠道筹集社会资金,加大项目和资金的争取力度。地方政府配套资金采取政府支持,社会引资及出台一些优惠政策,如“占地不征用、青苗不补产、树木不赔偿”等多种方式扩大资金来源,确保项目建设所需的资金足额到位,提高资金使用率。 3.2 完善农村饮水工程的建设管理机制进一步探索和总结已建安全饮水工程有效和最佳的管理模式,要克服以往“重建轻管”的思想,确保供水工程管理权属。真正达到“修一处工程,明晰一处产权,核定一个合理水价,服务一方群众”的目标。根据已建人饮工程的管理运行情况,水利部门统一管理的工程供水充足,检查维护好,工程效益高,为此,工程建成后所有权属县水利局,经营权归惠民县农村供水公司,要求做到有管理站、有技术档案、有水源设施和工程保护措施,建立和健全各项管理制度,理顺产权关系,明确管理主体和管理责任。加强对已建工程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知识水平和管理技能,以适应管理工作不断发展的需要,不断转变管理理念,提高服务水平。同时,要制定饮水工程蓄水池定期冲洗和消毒制度、重视水库和蓄水池周围的生态环境建设和卫生条件的改善,改进和增设防投毒设备,以免水质二次污染,切实保证人民饮水安全,真正达到工程良性运行的目的。3.3健全农村饮水工程组织领导机构成立专门的工程领导小组,设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项目部,确定专人负责人饮工程的立项、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与管理。同时,成立惠民县农村供水公司,负责供水工程的运行管理,使管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3.4认真落实供水水价的核定及水费收缴工作,促进工程正常运行组织水利、物价等相关部门,对全县农村饮水安全水价进行一次调查论证,重新核定水费收缴标准,坚决取消不合理的收费项目,规范收费行为。通过核实,使供水水价基本上统一在一个水平上,统一管理水费收缴,统一管理工程设施维修。按照计量供水、补偿成本,合理收益、优质优价、公平负担的原则合理确定水价,并根据供水成本、费用及市场供求的变化情况适时调整,实行水价听证会制度和公示制度,以保证农民普遍能够承受得起,防止层层加价,增加农民负担。
3.5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既是一项德政工程,又是一项富民工程。工程建成后,要根据各工程的供水规模,一是建成立健全管理体制机构,实行专业化、行业化管理,使已建工程切实发挥效益,保障群众饮水;二是建立健全各种管理制度,以制度范围管理行为,以制度或办法管理工程,使工作有章可循,以制度保障工程良性运行;三是确定合理水价,在确保工程正常运行的基础上慎重考虑农民群众的承受能力,既要让农民吃上安全水,也要让农民吃得起安全水,既有利于工程运转,又要减轻农民负担;四是强化责任主体,“三分建七分管”是工程长期发挥效益的办法,建成是基础,管好才是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建管并举才能达到工程的预期目的。3.6 加大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宣传力度
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站等媒体,将中央的惠民政策和措施原原本本地告诉群众,大力宣传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政策、饮水安全工作取得的成果、各地建设和管理的典型的经验,以及已建工程在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解放和发展农村劳动生产力等效益发挥情况,以提高人民群众安全饮水、节约用水、健康用水的意识,教育农民牢固树立水是商品的意识,不断提高工程效益,强化安全饮水工作的宣传力度,以点带面,广泛宣传,推动工程运行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充分激发人民群众主人翁精神,调动各方力量参与工程建设和管理的积极性,为农村饮水安全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3.7 大力推进平原水库供水工程建设
3.7.1黄河水做为水库水源,水质合格,水源有保障
黄河水是惠民县苦咸水地区惟一的可饮用水源, 利用平原水库引蓄黄河水, 水质保证率高。近年来的水资源公报显示:以黄河水为水源的平原水库水质均为Ⅱ、Ⅲ类, 经过水厂处理后, 完全能够达到饮用水标准, 再通过定期取样检测控制, 供水水质就更有保证。如孙武湖的水经过絮凝、沉淀、过滤、消毒,并通过水厂以及市、县两级卫生防疫站的层层水质化验,合格后再向用户送水,水质达到国家二类水以上标准,可有效防止因饮水而导致的疾病发生。
黄河小浪底工程建成后, 黄河全流域实行了科学调水, 不再断流成为现实。引黄渠系建设日渐完善。惠民县境内引黄灌区现有簸箕李、白龙湾、大崔和归仁四处,除极少部分外基本上覆盖上了我县全部耕地面积。确保了现有平原水库的引水条件。
3.7.2 修建平原水库完全能满足农村生活和各产业用水需求
2009年投资7666万元新建的李庄水库设计蓄水能力1000m3,配套的净水厂建设,总设计日供水能力3万m3,建成后可解决全县14个乡镇、1282个村庄、56万人口的饮水和周边部分乡镇工农业生产水。以滨州市2010水平年城镇居民生活用水定额60L/d为标准, 一座库容1000万m3 的平原水库,若供20万人用水的话, 每年只需450万m3 的水,去掉水库蒸发渗漏, 管道跑冒滴漏, 也不超过800万m3 , 若每年调蓄两次, 就能充分满足生活用水的需要。由此可见,李庄水库除能满足全县农村居民生活用水外,还能满足全县乡镇的工业生产用水、第三产业用水及城市生态用水。2010年惠民县实施了李庄水库、孙武湖水库主管网联通工程,实现了双水库调度运行,水源双保险,保障了城乡居民的用水安全。
3.7.3拓宽融资渠道,修建平原水库的资金得到有效保障
关键词:菩萨庙水库 规模 确定
1、菩萨庙水库工程概况
菩萨庙水库位于四官营子镇大房申村上三家村民组,大凌河上游南支的支流西大川河上,距凌源市28km。是一座以防洪、供水为主的中型水库。属Ⅲ等工程,主要建筑物为3级,次要建筑物为4级。按50年一遇洪水设计,1000年一遇洪水校核。菩萨庙水库原设计正常蓄水位为405.4m,防洪限制水位为405.4m,相应库容为778万m3,死水位为391.2m,死库容为0.06万m3,兴利库容为777.94万m3。凌源市应急供水工程是凌源市城区的主要供水水源。菩萨庙水库是凌源市应急供水工程中起调蓄作用的重要节点。近年来凌源市缺水情况愈加严重,制约了城市经济发展,因此考虑抬高菩萨庙水库正常蓄水位,增加向凌源市城区供水,为城区健康发展提供水资源支撑。
2、方案拟定原则
菩萨庙水库增容方案的拟定应综合考虑供水量、工程投资、地形地质、淹没等因素的影响,方案拟定原则如下:
根据菩萨庙水库的地形地质条件,综合分析尽量抬高菩萨庙水库的正常蓄水位,提高工程供水规模,增加供水量;
菩萨庙水库上游有一处文物古迹—菩萨庙,该庙宇的底高程为411.40m,菩萨庙水库正常蓄水位抬高以不淹没该庙宇为原则。
3、方案拟定
按照菩萨庙水库增容方案拟定原则,初步拟定水库正常蓄水位抬高1.00m、3.00m和4.00m三个方案,三个方案的正常蓄水位分别为406.40m、408.40m和409.40m,对应的防洪限制水位分别为406.40m、408.40m和409.40m。
3.1供水规模比较
根据凌源市应急供水工程供水原则,按照菩萨庙水库正常蓄水位抬高1m、3m、4m共3个方案,分析各方案的供水量增加趋势。各方案计算成果见表1。
表1 菩萨庙水库不同正常蓄水位方案供水量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在正常蓄水位405.40m~408.40m段,供水量随着正常蓄水位的抬高而直线增加,正常蓄水位每抬高1m增加供水量0.1万t/d;当水库正常蓄水位抬高至409.4m的时候,供水量仅增加0.05万t/d,供水量增加趋势减缓,因此,从供水规模上看,正常蓄水位408.4m方案较优。
3.2水库规模比较
按前述调节计算原则以及基本资料对菩萨庙水库防洪限制水位抬高后的洪水进行调节计算,计算成果见表2。
表2 菩萨庙水库不同正常蓄水位方案洪水调节计算成果表
防洪限制水位406.40m方案,菩萨庙水库50年一遇设计洪水位407.95m,低于批复设计水位0.46m,1000年一遇校核洪水410.06m,低于批复校核水位0.17m;防洪限制水位408.40m方案,菩萨庙水库50年一遇设计洪水位408.40m,低于批复设计水位0.01m,1000年一遇校核洪水410.10m,低于批复校核水位0.13m;防洪限制水位409.40m方案,菩萨庙水库50年一遇设计洪水位409.40m,高于批复设计水位0.99m,1000年一遇校核洪水410.15m,低于批复校核水位0.08m。
不同正常高情况下校核洪水位相差不大,坝体均不需要加高,因此各方案之间工程投资相差不大。
3.3淹没处理及工程占地比较
菩萨庙水库为已成水库,库区上游只有零星住户,仅在上游有一处文物古迹—菩萨庙,该庙宇的底高程为411.40m。根据现阶段主体工程设计的实际情况,淹没范围按正常蓄水位加高2.00m确定。由于正常蓄水位409.40m方案考虑2.00m加高后水位为411.40m,超过菩萨庙古迹的底高程,若动迁该处古迹,需要投资较大,且会造成一定的社会影响,因此本阶段不推荐该方案。正常蓄水位406.40m和408.40m方案考虑2.00m加高后水位为408.40m和410.40m,均低于菩萨庙古迹的底高程,工程淹没投资估算分别为789.09万元和1267.71万元。淹没实物量及投资比较成果见表3。
由表3可以看出,当菩萨庙水库正常蓄水位抬高1.00m,即正常蓄水位406.40m时候,库上14户61人均需要动迁,且淹没耕地102.50亩,淹没投资增加789.09万元,年增加供水量36万m3,增加单位供水的淹没投资为21.90元;当水库水位继续抬高至408.40m,即抬高2.00m时候,库上动迁户数和人数不变,耕地增加82.80亩,淹没投资增加478.62万元,年增加供水量72万m3,增加单位供水的淹没投资为6.60元。由此可见,从淹没上看,菩萨庙水库正常蓄水位抬高至408.40m时较合适。
【关键词】鄂尔多斯;水网
1、 引言
水利部部长陈雷在2010年全国水利规划计划工作会议上提出了“河湖连通是提高水资源配置能力的重要途径”的治水理念。“河流水系是水资源的载体,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我国水资源配置能力,必须做好河湖连通这篇大文章”。“根据当地水资源条件、河流水系分布和工程布局特点,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城乡一体,河库联动,以水库为调蓄中枢,以河道、渠系为主要输水载体,连通河流水系与沿途水库,构建河库水网体系,根据丰枯变化调水引流,实现水量优化配置,提高供水的可靠性,增强防洪保安能力,改善生态环境。”
为了增强我市水资源调配能力,解决水资源配置问题,协调全市和区域之间的供水需求,实现水资源效益最大化,我市紧紧围绕陈雷部长提出的“河湖连通”的治水理念,结合鄂尔多斯市水源条件、河流水系分布、已在建水利工程布局,按照河湖连通、科学调度的水资源配置思路,规划编制《鄂尔多斯市河湖水网专项工程规划》。
2、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2.1往年的干旱情况
由于我市独特的气候特点,决定了我市干旱灾害频繁,局部干旱时有发生。鄂尔多斯市是我国主要的沙原地区之一,地处黄土高原,地下水季度缺乏,掘地30余丈始能汲取地下水;农田和草场,皆靠天雨灌溉;因邻陕北丘陵,故当地也有“三年一小旱,五年一大旱”的说法。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用水需求增加,以及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干旱缺水问题越来越严重,干旱灾害呈现频次加快、范围扩大、损失加重的趋势。
1947年鄂尔多斯七旗及东胜县、桃力民办事处、达拉特旗组训处全境内大旱,春夏雨季从未落雨,造成空前未有的旱灾,区域辽阔,赤地千里,牲畜倒毙,饿民成群。2012年1月至5月份我市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少,各地累计降水3.5毫米~73.5毫米,其中杭锦旗累计降水5.3毫米,比历年同期偏少87%,鄂旗累计降水14.4毫米,比历年同期偏少64%,其余大部分地区降水量也比历年同期偏少40%左右。
2.2经济建设的需要
鄂尔多斯地区近几年依托丰富的资源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煤炭、化工、制造业和电力为主的工业经济发展迅速,但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当地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当地水资源短缺主要表现三个方面:一是总量严重短缺,据分析计算,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13.1亿m3,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20.57亿m3,人均占有量为2200m3,而国际贫水线为人均5000m3,由此可见水资源短缺程度。二是时间性短,鄂尔多斯地区降水量少而集中,年内分配极不均匀。三是区域性短缺严重,鄂尔多斯市个别地区水资源较为丰富,主要集中在沿黄河的南岸灌区等,这些地区约占鄂尔多斯总面积的20%,而水资源总量却占全盟水资源总量的60%以上。当地80%以上的地区为干旱硬梁草原区、丘陵山区、库布齐沙漠区等水资源极为缺乏,这些地区因地下水短缺或埋藏极深或水质差难以开采利用,生态环境极度恶化,扩大再生产已没有条件。
为了实现鄂尔多斯市社会、经济和环境的有序、快速和可持续发展,要强化中心城市建O,实行“强化中心,依托轴线,梯度发展,带动全域”的总体发展战略,将资源型经济逐步向深加工、化工、电力、多元化经济发展。为满足鄂尔多斯工业项目建设发展的需水要求,建设河湖水网安全保障供水工程,可提高供水保证率,避免重复建设;便于水资源统一管理调度,节约水资源,减少占地面积;确保工业、生态建设总体发展战略的实施,解决水资源短缺难题。因此,鄂尔多斯“一横两纵”水网规划工程的建设非常必要。
由此可见,鄂尔多斯水网的建设不仅可以保证当灾害来临时城镇居民的供水可靠性和维护社会的稳定,也可以保证工业园区的正常运行减少企业的损失。同时解决了供水工程存在的体系不完善、区域之间丰枯调剂能力差、安全保障程度低等主要问题,将我市已经形成的调蓄能力和提引黄河水能力尽快转化为具有较高保证程度的实际供水量。全鄂尔多斯市重点建设互连互通工程,将主要河流和主要区域性供水体系连接起来,形成纵贯南北,横跨东西,多源互补,丰枯调剂的供水网络。
3、 工程建设的可行性
3.1自然地理与水资源情况
鄂尔多斯市自然地理环境的显著特点是,起伏不平,西北高东南低,地形复杂,东北西三面被黄河环绕,南与黄土高原相连。地貌类型多样,既有芳草如茵的美丽草原,又有开阔坦荡的波状高原;全市境内五大类型地貌,平原约占总土地面积的4.33%,丘陵山区约占总土地面积的18.91%,波状高原约占总土地面积的28.81%,毛乌素沙地约占总土地面积的28.78%,库布其沙漠约占总土地面积的19.17%。
鄂尔多斯市属于典型的大陆性气候,风大沙多,降水量少而且时空分布极不均匀,年降水量150~350毫米,年蒸发量2000~3000毫米,水资源匮乏,属资源性、工程性和结构性缺水并存的地区。鄂尔多斯地区水资源的构成分为地下深层水( >70 m深处 )、地下浅层水(
3.2供水体系
客观分析,我市河流的天然条件远远不如南方的水网地区,也不具备覆盖全市所有区域的条件,因此我市的水网建设是以覆盖各旗县和主要经济中心区为目标。
在“一横两纵”的水网工程建成后,我市和主要经济中心区的工程供水能力总体上可以满足今后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用水需求。在一些区域初步建成以大中型蓄水、引水、提水、调水工程的配合下,以地表水源为主,多种水源统一调配、互相补的区域性供水体系。
黄河干流过境水位鄂尔多斯市的重要水源,引黄工程有着水源稳定可靠供水保证率高的特点,但引黄工程的建设也收到黄河分水指标的限制。在不超过黄河分水指标的前提,应充分挖潜,优先安排建设。规划新增一批为工业园区供水的地表水源工程,并积极利用非常规水源。挖掘黄河支流和内陆河水资源,进一步提高当地地表水供水能力,提高当地水资源利用程度。大南沟水库供水工程、呼斯太河宝龙昌水库供水工程、窟野河公捏尔盖水库供水工程、乌审旗工业供水工程等等4项地表水供水工程向大路工业园区、纳林河工业园区以及阿镇装备制造基地供水。
新建宁夏红墩子引水入洞沟水库为上海庙工业区供水,改扩建棋盘井、碱柜取水口分别为棋盘井和蒙西供水,新建小南河取水口为独贵塔拉工业园区供水,新建包头画匠营子二期为达拉特经济开发区供水,扩建柳林滩取水口向大路工业园区供水,新建包头磴口取水口实施北调黄河水向东胜区、阿镇、乌兰木伦神华项目园区、新街生态经济区、乌审召工业园区、图克工业园区供水,利用万家寨水库实施东水西调向准格尔经济开发区、汇能项目园区供水。7项引黄供水工程新增年供水能力39400万立方米。
3.3^为稳定可靠的供水水源
供水水源工程是水网中的节点,在水网中起着源头的重要作用。将天然河流与人工的供水体系连通成网,可以将地表水、地下水、岩溶泉水、黄河水统筹配置、联合调度。在丰水、平水年份,多用地表水,涵养地下水,岩溶泉水主要以泉口出流以后再引水的形式利用。供水体系的运行模式以经济、高效为原则。
在遭遇百年一遇的特大干旱年时,水网内部的地表水供水量依靠一批多年调节的水库和黄河提引水仍可以维持在正常供水能力的70%左右,加上岩溶泉水和紧急动用的地下水,可以满足城乡居民生活基本用水需求,基本保障全市的城市生活用水,维持各主要工业基地和经济园区的正常运行。
当遭遇特大干旱年或突发事件时,一些供水区域由于实施远距离调水,成本较高,但是有利于在紧急情况下保持人民生活基本需求,维护社会稳定,避免经济出现大的倒退或破坏,这些成本是必要的、合理的。
通过对济南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模式进行分析,针对不同供水工程的特点,提出满足工程长效运行的适宜运行管理模式,并提出企业化经营运行管理模式是农村饮水事业改革发展必然趋势。
【关键词】济南市;农村供水;饮水安全;管理模式
自20世纪80年代实施饮水解困工程,2005年实施村村通自来水工程,以及2008年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以来,济南市历经几个阶段,逐步从解决“有水吃”的问题到解决“吃安全水”的问题,理念逐步提升,标准越来越高。尤其是自2005年以来,济南市按照“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的运作思路,以规模化为主,新建了一批集中供水工程,显著地改善了农村居民的饮水条件,保障了农村饮水安全。
1问题的提出
目前,随着济南市大量农村饮水工程的建成,工程运行管理问题日益突出。从建成时间上看,个别在用的较早的农村饮水工程建成于20世纪80年代,使用年限近30年,而大部分工程是2005—2008年建成,使用年限近10年;从地理条件看,有山区的,有丘陵区的,还有平原区的;从水源条件看,有地表水的,有地下水的,地下水又有浅层和深层的;从地方病防治范围来看,有碘缺乏的,有高碘的,还有高氟的;从工程规模看,有全县一网覆盖的,有一镇1个或2个规模化水厂的,有覆盖10个村以下的联村工程,还有以村为单位的单村集中供水,受益人口从几十万到几百人不等;从投资来源看,有国家投资为主的,有集体投资为主的,有群众自筹为主的。工程型式的多样性、社会经济的差异性、投资来源的多重性、地理地形条件的复杂性,使得农村饮水工程的管理复杂多样,各种管理模式并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群众对公共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农村饮水工程现状运行管理模式是否能满足发展的需要,是否还能适宜当地实际,是否能满足工程良性长效运行等等,都需要密切联系实际,不断探索。
2农村饮水工程运行管理模式分析
2.1自来水公司运行管理模式
该模式主要适用于实现了水务一体化的县区,特别是城乡供水管网一体化的工程。典型代表如:商河县利用引黄平原水库配套规模化水厂的方式,建成了以清源湖和丰源湖两座引黄平原水库配套清源、开源和丰源3处规模化水厂的城乡一体化供水体系,所有乡镇以上及部分村以上供水管网全部由商河县自来水公司负责运行管理,全县62万城乡居民全部用上了同源、同质的自来水。济阳县由济阳县自来水公司负责运行管理的太平水厂设计供水规模1.85万m3/d,覆盖5个乡镇400余个行政村,受益人口达到14余万人。这种由县级自来水公司管理模式在专业化管理、水质安全和可持续运行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其管理人员专业素质较高,运行管理经验丰富,水质、水压、供水时间等方面能让农村居民享受到跟城市市民一样的服务。
2.2股份公司运行管理模式
该运行管理模式多用于自规划建设期就按照市场化进行运作的工程。工程建成后,所有权、经营权归各参股者,股份公司负责工程的经营管理、日常维护和业务拓展。如平阴县在全县范围内统一规划建设了16处水源地及供水主管线,建成了全县一网的一体化供水体系。其中,对于农村供水,平阴县采用股份制形式成立了平阴县生源供水公司,负责7个乡镇300多个村庄的饮用水供水服务,受益人口达到27万人。经县物价部门核定后,该供水工程到村头的水价根据加压级别确定1.2元/m3和1.5元/m3。股份公司管理模式最大的优势就是责权明确,受外界因素影响小,工程一旦建成就能够按照企业化的要求进行运作,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具有长效运行的基础。同时,这类工程管理模式在建设时期,既可以减轻政府财政投资的压力,也可以减轻农民的负担,在投入运行后,供水水价相对较低,农村群众容易接受,能有效地化解政府和农村群众之间的矛盾,对减轻农民负担也起到一定积极作用,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建设管理模式。
2.3乡镇政府运行管理模式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成后,移交至乡镇政府运行管理模式在济南较为普遍。该模式主要由乡镇政府组织人员负责工程的运行管理。比如章丘市各规模化水厂、济阳县曲堤和仁风水厂,历城区北部平原集中供水工程的5个乡镇供水站等,都由当地乡镇政府组织人员,全面负责工程的运行管理工作。该运行管理模式产权归乡镇政府所有,责任落实到乡镇政府,虽有利于推进工程建设,但未完全落实经营管理权,管理人员多为乡镇政府职工,专业化水平不高,责任心不强,服务水平低,管理粗放,处于“啃老本”的状态,不利于工程的持续良性运行。
2.4村集体运行管理模式
对于小型联村和单村集中供水工程,一般采取村集体经营管理模式。章丘市、历城区、长清区山丘地区以及市中区和槐荫区大多采用单村集中供水工程模式。工程产权归村集体所有,一般设有1~2人作为专门管理人员。该模式工程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都移交给村集体,由村集体负责运行管理。受村委班子能力、村集体经济等多方面影响,单村集中供水工程运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对于集体经济条件差的村,因无力对供水设施进行维修改造,加上水费难收,浪费严重,甚至出现工程停止运行的现象,无法保证农村饮水工程的良性运行。
2.5供水协会运行管理模式
由政府出面组织成立供水协会,对小型联村供水工程进行比较专业的管理,从而解决了村与村之间的用水矛盾和运行管理水平差异的问题,提高了运行管理水平。目前,济南章丘市曹范镇清泉联村供水工程等采用了供水协会运行管理模式。
2.6承包经营管理模式
在不改变工程所有权的前提下,由产权所有者将经营管理权以合同方式委托给承包者。既落实了管理责任,又较好地解决了工程维护不到位,服务水平低的问题。该模式优势明显,但基于公益属性和政府资产管理的考虑,目前济南市仅有少量工程尝试了承包经营模式。
3结语
1水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评价
1.1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奎屯河流域是新疆经济发展的重点地区之一,其石油化工业将成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经过多年发展,流域已成为北疆地区人口较为集中、交通发达、信息畅通、基础设施齐全、经济充满活力的区域,形成了以石油化工、煤炭、电力、卷烟、纺织、建材、食品、制糖、酿酒、番茄酱、农机制造等为主体的工业体系。目前,中国与哈萨克斯坦能源合作项目———中哈石油管道已经建成并开始输送原油(管道的设计年输油能力为2000×104t,根据市场需求,在技术上可提高到2700~3000×104t),为流域石化工业的规模化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源。2009年流域总人口为60.57×104人〔1〕,其中城镇人口36.6×104人,城镇化率为60.4%。城镇人口中“金三角”地区为26.5×104人,占流域城镇人口的72%(表略)。2009年全流域完成工业总产值385.84×108元〔1〕,其中“金三角”工业产值362.41×108元,占流域的93.9%。流域灌溉面积为19.47×104hm2,人均灌溉面积0.32hm2。近几年节水灌溉发展迅速,2009年节水灌溉面积达7.33×104hm2,占总灌溉面积的37.7%。1.2水资源评价奎屯河流域1956-2007年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15.37×108m3〔2-3〕,各子流域地表水资源量参见表2,不同来水频率地表水资源量平原区多年平均地下水总补给量为7.7×108m3〔3-4〕,其中降水入渗补给量0.44×108m3,山前侧向补给量1.07×108m3,地表水体补给量5.93×108m3,井灌回归补给量0.26×108m3。流域平原区地下水理论可开采量为4.22×108m3。综上所述,流域地表水资源量为15.37×108m3,地下水天然补给量为1.51×108m3,水资源总量为16.88×108m3。1.3水资源利用现状(1)水资源利用情况。奎屯河流域2009年给经济社会总供水量为15.68×108m3,其中地表水11.26×108m3,占总供水量的71.8%;地下水4.42×108m3,占总供水量的28.2%。流域已建成引水枢纽8座,平原水库11座,总库容3.03×108m3,输水干渠总长度为666.39km,已防渗长度376.99km,防渗率为56.6%;机电井1346眼。流域各业用水量参见表4。生活、工业用水为地下水,灌溉用水以地表水为主。地表水供水量中以引水工程供水量为最大,其次为蓄水工程供水量〔5〕。(2)水资源利用现状评价。①流域城镇和农村生活用水指标总体高于全疆水平,基本达到了全国中等发达城市水平,工业万元产值用水量反映了以石化工业为主导的工业用水定额特点;②现状农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91%,农业灌溉综合毛灌定额为7350m3/hm2。现状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644,进一步节水的潜力不大,而且节约下来的水主要用于满足灌区内小城镇的生活和工业需水量的增长;③奎屯河流域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6.88×108m3,近年来的平均供水量为15.80×108m3,开发利用程度已达93.6%。流域经济社会用水长期大量挤占了生态环境用水,致使奎屯河流域奎屯河、四棵树河、古尔图河下游河谷林大片枯死,甘家湖湿地面积萎缩、湖滨植被衰败。奎屯河流域水资源已无进一步开发的潜力。
2流域社会经济发展及需水预测
2.1城镇生活及绿化需水量预测根据奎屯河流域近几年的人口增长情况,结合地区“十二五”规划,并考虑人口机械增长因素,预计2009-2020年总人口的增长率为23.0‰,总人口将达到77.94×104人;2020-2030年增长率为22.0‰,总人口将达到96.97×104人。人口城镇化率将由2009年的60.4%,分别提高到66.2%和71.3%。从区域分布看,“金三角”地区的人口占流域总人口的比例分别达到53.7%和60.4%,城镇化率将超过96%,见表5〔5-6〕。随着“金三角”地区城镇人口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其生活用水量将由2009年的2121×104m3增长到2030年的6263×104m3,年平均增长率为5.3%。城镇绿化需水量将由2009年的416×104m3增加到2030年的2035×104m3,预测结果见表6。2.2“金三角”地区工业需水预测“金三角”地区有较好的工业基础和以石油天然气、煤炭、棉花为重点的资源优势,2006年新疆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同意设立奎屯—独山子石化工业园,将该区域内独山子、奎屯石化工业园、农七师天北新区等三个园区“三园合一”,2011年升格为国家级工业园区,统称为“奎屯—独山子经济技术开发区”,乌苏市随即也设立了东工业园区。目前,“奎屯—独山子—乌苏金三角城市经济圈”的布局结构已经形成,“新疆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新疆北部交通枢纽与商贸物流中心、新疆重要的轻工业生产基地”的战略发展定位已经确立。为了客观、准确地分析预测“金三角”地区的工业需水量,深入各园区全面收集资料,分别与相关主管部门座谈讨论,进行详细调查研究。根据“十二五”及远期工业发展规划情况,以及基础资料条件,需水量预测分别采用了不同的方法,即:独山子区以产品产量法为主,农七师天北新区工业园区以面积法为主,奎屯市和乌苏市区以定额法为主,工业需水量预测成果见表7①。从表中可见:①“金三角”2020、2030年工业需水量将比2009年分别增加2.02×108m3、4.03×108m3,其中独山子区的增幅最大,分别为1.21×108m3、2.56×108m3,占总增量的60%和64.5%;②2009-2020年工业需水量的平均增长率为13.0%,由于国内最大的石油化工一体化项目—独山子1000×104t炼油、100×104t乙烯项目已于2009年在“金三角”地区建成投产,2009-2020年间是“金三角”地区工业快速发展时期,同时2009年以前“金三角”地区工业用水量较小,因此此期间工业增长率较高;2020-2030年工业需水量的平均增长率为5.6%。在工业和城镇水资源配置和利用中,应努力提高工业节水技术、工业废水处理技术和污水资源化技术的利用水平,但在水资源配置规划中暂未计入中水回用水量,这也是出于水资源配置偏于安全的宏观考虑。2.3“金三角”地区需水总量预测根据表6和表7计算结果,并考虑各区内农村生活和农业用水按表4现状统计情况计算,“金三角”地区需水量总量预测结果见表8。社会经济需水量预计2020年将达到3.60×108m3,累计增长2.27×108m3,2030年为5.94×108m3,累计增长4.61×108m3。
3流域及“金三角”地区水资源供需分析
3.1奎屯河流域水资源供需分析奎屯河流域虽然拥有奎屯河、四棵树河、特吾勒特河、古尔图河等4条河流15.37×108m3的地表水资源量〔7-8〕,但几乎被流域社会经济全部消耗殆尽,经济社会用水长期大量挤占了生态环境用水,局部地区地下水严重超采。根据奎屯河流域各河流历史分水协议,奎屯河地表水分配给奎屯市970×104m3,独山子区2600×104m3,其余由农七师和乌苏市使用;其他各河流水资源也由农七师和乌苏市使用,且绝大部分用于农田灌溉。在这种水资源禀赋及权属分配条件下,解决“金三角”地区大量新增工业和城镇需水量,只能有两个途径,一是压减农业灌溉面积,进一步加大节水力度,减少农业用水量;二是实施跨流域供水,增加可供水量。为了彻底解决该区域资源性缺水问题,目前正在加紧实施跨流域供水工程的前期工作。该项工程的前期立项和建成通水至少需要10a的时间。“金三角”地区远期新增的4.61×108m3工业和城镇用水可由跨流域供水工程解决,而近期所新增的2.27×108m3工业和城镇用水将如何解决?这是当前制约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一个主要瓶颈问题。3.2“金三角”地区近期可供水量分析〔8-11〕(1)独山子区可供水量。目前,独山子区获得开采权的水源地有4个。第一水源地为奎屯河河床截潜流工程,取水量为2600×104m3;第二、第三水源地为流域内的地下水,可开采量4500×104m3;第四水源为相邻流域—东部的巴音沟河地下水,可开采量3000×104m3。可供水量总计为1.01×108m3。(2)奎屯市可供水量。奎屯市的地下水可开采量为2200×104m3,由奎屯河分配的地表水为970×104m3,可供水量为3170×104m3。目前奎屯市的0.462×104hm2灌溉面积和城镇、工业总用水量约为6428×104m3,2009年地下水超采量约为3258×104m3,主要用于城镇及工业用水。(3)天北新区可供水量。该区现状用水量较少,暂从奎屯市开采地下水解决。(4)乌苏市可供水量。乌苏市区现有三座水厂和工业企业的自备井,2009年地下水开采量为1680×104m3,设计供水能力为3200×104m3。综上所述,“金三角”地区2020年可供水量总计为1.65×108m3。3.3“金三角”地区2009年及近期水资源供需分析根据预测的“金三角”地区各分区需水量和可供水量进行水资源的供需平衡分析,结果见表9。从表中可看出:扣除地下水超采量后,2009年只有奎屯市缺水;2020年各分区的用水需求都得不到保证,总缺水量为1.95×108m3,其中独山子区缺水量达0.8×108m3,奎屯市缺水0.62×108m3,天北新区缺水0.35×108m3,乌苏市缺水量为0.18×108m3.
4“金三角”地区应急供水配置方案
4.1供水水源和水资源配置的原则(1)各行政区优先使用自有水权解决自身应急供水需求的原则。“金三角”地区包括独山子区、奎屯市、农七师和乌苏市四家行政单位。按照奎屯河流域分水协议,四家行政单位均享有一定的水权。农七师和乌苏市在奎屯河和四棵树河上所分配的水量较多,且目前主要用于农业灌溉。应急供水水源应立足于转变目前的用水结构,利用自有水权解决好各自发展中的应急供水问题。但独山子区和奎屯市由于所分配的水量远远少于现状的需水量,依靠本流域分配的水量显然不能解决今后工业和城市发展的需水要求,需从农七师和乌苏市的水量分配中调剂解决。(2)便于行政协调和简化管理的原则。由于“金三角”地区及周边流域行政单位和河流水系较多,用水关系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在拟定配置方案时,应尽量减少同一行政单位的供水水源数量,同时尽可能避免一个供水水源同时给多个用水户供水情况的出现,从而降低运行管理的难度。(3)合理调配和可承受的原则。“金三角”地区的应急供水配置方案,无论是自有水权,还是调剂水量,都是通过减少农业用水量,从而改变水的用途。这种方式将会对现用水户产生一定的影响,造成相应的损失。因此,在拟定应急供水配置方案时,应对各供水水源的供水能力进行系统的调查评价,研究分析对原用水户造成的影响及其承受能力,使其产生的损失和付出的代价减少到可承受范围内,以此确定合理可行的供水水量和供水方式。(4)坚持供用水双方互利公平的原则。必须遵循水资源有偿使用的原则,对原用水户造成的损失应制定合理的补偿方案〔12〕。应对供用水户双方的合理发展给予同等重视,不仅要重视工业及城市的发展需求,也要重视农业发展和广大农民的利益。(5)坚持“三先三后”的原则。跨流域调水必须遵循“三先三后”的原则,即:“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应进一步加大农业高效节水、水污染治理和流域生态保护的力度,在利用好、保护好本流域水资源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研究外流域调水及水资源配置规划。(6)坚持近、远期相结合的原则。“金三角”地区应急供水工程,是外流域调水工程实施前的应急供水方案。因此,水源配置和工程布局方案应与外流域调水工程实施后的配置方案尽可能的相结合。4.2供水水源工程选择通过对“金三角”周边地区河流及其水资源分布情况调查分析,具备一定的供水潜力的水源工程有:金沟河应急供水工程、四棵树河吉尔格勒德水库、奎屯河泉沟水库、外流域调水工程尾部调节水库。(1)金沟河应急供水工程。金沟河出山口距独山子区以东约50km。流域内有塔城地区沙湾县的6个乡镇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的2个团,流域总人口12.92×104人,灌溉面积4.38×104hm2,流域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3.60×108m3。地方与兵团各占50%用水份额。根据批复的《新疆金沟河向独石化供水水资源配置规划报告》,50%来水频率年份可向独山子供水3000×104m3。鉴于独山子在天山北坡经济带乃至自治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其严峻的水资源形势,近期计划进一步挤占流域内沙湾县农业用水份额,增加向独山子供水,红山水库建成后,可提高供水保证率,按95%保证率供水,实现年供水量3000×104m3。该工程总投资4.5×108元〔11〕。(2)四棵树河吉尔格勒德水库。四棵树河位于乌苏市境内,流域内有乌苏市的喇嘛沟干渠灌区、五向分水闸灌区和兵团农七师的柳沟灌区(125团),流域总人口6.48×104人,灌溉面积2.85×104hm2,流域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3.06×108m3。山区拟建的吉尔格勒德水库总库容6543×104m3,由乌苏市进行管理,在外流域调水工程实施前应主要用于满足乌苏市自身发展的需水缺口。(3)奎屯河泉沟水库。奎屯河多年平均地表径流量为6.6×108m3,按照奎屯河流域历史分水协议的规定,农七师在奎屯河的分水量为3.26×108m3,乌苏市为2.36×108m3,均主要用于农业灌溉。由于地表来水过程年内分配不均,要满足工业及城市用水,还需一定的调蓄工程对径流过程进行调节。农七师泉沟水库位于奎屯市北部,距农七师天北新区约10km,库区海拔高程约为417m。水库总库容4000×104m3。向工业园区供水,一部分可利用天然径流过程,修建引水工程直接向工业及城市供水;另一部分可通过泉沟水库调节后,修建扬水工程均匀供水。(4)外流域供水工程尾部调节水库。结合外流域供水工程布置方案,先期建设供水尾部调节水库和扬水工程,利用奎屯河分配给乌苏市的水量,给工业园区供水。其优点是尾部供节水库和工业园区输配水工程均可在外流域供水工程实施后继续使用,实现了工程布置上的近、远期结合。4.3分区供水方案及水资源配置(1)奎屯市应急供水方案。压减地下水超采3258×104m3后,奎屯市2020年缺水6215×104m3,由农七师泉沟水库扬水解决(部分引水)。为此农七师需压缩灌溉面积0.88×104hm2,对农业生产将造成较大的影响。关于工业用水问题,奎屯市与农七师多次沟通、协调,在所涉及到的一些关键问题上已经达成一些共识。(2)农七师天北新区应急供水方案。2020年天北新区新增需水量3481×104m3,由农七师泉沟水库扬水解决(部分引水)。为此,农七师需压缩灌溉面积0.49×104hm2。(3)乌苏市应急供水方案。乌苏市2020年需水量将达到5022×104m3,现有水源供水能力为3200×104m3,供水缺口为1822×104m3,由四棵树河吉尔格勒德水库全部承担。为此,乌苏市四棵树河灌区需压缩0.26×104hm2灌溉面积。(4)独山子区应急供水方案。该区2020年需水量将达到18089×104m3,现状供水能力为10100×104m3,供水缺口为7989×104m3,其中,3000×104m3从金沟河调水解决,4989×104m3利用奎屯河分配给乌苏市的水量,提前兴建外流域供水工程尾部调节水库进行调蓄,通过扬水工程给独山子区供水。为此,乌苏市奎屯河灌区需压缩0.71×104hm2灌溉面积。综上所述,为了解决2020年“金三角”地区1.95×104m3的工业和城镇生活用水,奎屯河流域需压减灌溉面积2.33×104hm2,另外,还需从相邻的巴音沟河、金沟河各调入水量3000×104m3。“金三角”地区应急供水配置方案参。
5问题与讨论
(1)关于行政、经济一体化管理问题。“金三角”地区“三方四属”错综复杂的行政隶属关系,对于工业园区的规划布局、各种资源的整合配置、城市经济的协调发展来说,都是一个难以克服的弊端。在“金三角”地区实施行政、经济一体化管理,早已是许多学者和高层决策部门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改革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各种生产关系,是加速实现跨越式发展、长治久安两大历史任务的必然选择。如果没有政令畅通的管理体制,再好的规划、再好的决策都将无法顺利实施。对于“金三角”地区来说,这是一个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2)关于水权、水价、水市场管理问题。针对奎屯河流域“三方四属”初始水权(分水协议)已基本确定的现实情况,水权制度的建立分三步走。首先,进一步明晰各级用水户水资源使用权和生态水权,完善流域初始水权建档立案工作,履行政府行政审批职能,使其合法化。在各用水户推广实施定额管理、强制性节水、总量控制、限额用水制度,将节约或退耕积存的水量,用于发展工业和城市经济,以此获得更高的水资源效益;其次,根据转换水量进行成本核算,合理确定水权价格,并履行政府审批职能,使水权转让者从中得到应有的经济补偿;再其次,水价体系与水市场同步建设,循序渐进,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和各类相关的管理、运行、保障、协调机制,发挥市场对水资源的调节与优化配置作用,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和监督职能。水权扭转、用水结构调整是一个政府控制、引导下的市场行为,运用经济手段管理水资源,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也是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高效利用,从而保障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如果没有一个权威的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有效地组织实施,是无法协调好各方利益、达到预期目标的。对于“金三角”地区来说,这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3)关于水资源统一管理问题。我国对水资源实行“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区域管理必须服从流域管理”的管理体制。水资源管理的最终目标是使一个流域的水资源得到可持续利用和有效保护,努力使有限的水资源创造最大的社会效益和最佳生态环境。目前,奎屯河和古尔图河由兵团农七师实际控制管理,四棵树河和特吾勒特河由乌苏市实际控制管理。水资源管理各自为政,没有一个统一的流域管理机构。在这种体制下,流域的全局利益、长远利益与区域和部门的局部利益、眼前利益的矛盾始终难以协调。考虑到当前“金三角”地区工业和城镇新增需水量大、供水保证率高、供水水源多、利益关系错综复杂等因素,再加上今后外流域调水工程实施后,客水与当地水、地表水与地下水、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等水资源配置管理的复杂性,建立一个自治区水行政主管部门派出的流域管理机构是十分必要的。(4)关于艾比湖生态环境保护问题。艾比湖流域是环绕艾比湖周边所有水系的总称,主要包括奎屯河流域、精河流域、博河流域。外流域供水工程规划确定的艾比湖湖面、甘家湖自然保护区、艾比湖湖东湿地、精河河口湖滨湿地等四个重点保护目标,生态分期供水量分别为6.63×108m3、8.01×108m3,由此可见,修复艾比湖流域生态环境需要的水量很多,依靠当地的水资源根本无法满足。因此,在外流域供水工程未建成前,我们还没有能力考虑艾比湖流域生态环境的修复问题,只能依靠精河和博河每年4×108~5×108m3的入湖水量,维持现状400~500km2的湖面。关于奎屯河、四棵树河、古尔图河、精河、博河等河道生态基流及两岸天然植被耗水机理应做进一步的专题研究,科学地提出保护目标及需水量。(5)关于应急供水工程建设时机和规模问题。独山子区工业发展较快,可先期实施金沟河引水工程,以解燃眉之急,该工程已完成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前期工作,建设条件已基本成熟;利用外流域供水工程尾部调节水库供水的工程方案,可视需水增加情况迟后实施。农七师天北新区和乌苏市工业园区,均是用自有水权内部调剂解决园区用水,而且用水量不大,工程供水条件也已具备,可以相继实施。奎屯市工业园区的发展速度及用水规模宜适当控制,利用农七师泉沟水库并采取加高扩容的扬水供水方案,其水权水价和工程水价,将会加大工业生产成本。当然,这还需做深入的经济评价工作。(6)关于将军庙水库建设问题。将军庙水库位于奎屯河中游河段,水库总库容6700×104m3,投资约8.5×108元。在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达到93.6%、经济用水大量挤占生态用水的情况下,修建该水库理论上不增加可供水量,但可提高流域的供水保证率。在实现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的前提下,尽快建成该水库无疑对提高“金三角”地区的工业和城市供水保证率是非常有益的,特别是今后与外流域调水工程联合调度,形成“高水高用,低水低用”水资源配置格局,将发挥重要作用。该水库工程地质情况复杂,前期工作深度和进度还有待加强,因此暂未列入应急供水方案。
关键词:新建水库;工程地质;评价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1 工程概况
某新建水库位于境内的北川河上,控制流域面积为800 k㎡,总库容8 123万m3,其中兴利库容4 189万m3,调洪库容2 013万m3,是一座以工业供水及城市生活、农业灌溉为主,兼顾防洪、发电、旅游等综合利用的多年调节中型水利枢纽工程。
该水库工程包括水库枢纽工程、供水工程和灌区工程三部分:
枢纽工程:水库枢纽工程由大坝、泄洪隧洞、供水洞组成。其大坝为均质碾压土坝,水库按100年一遇洪水设计,1 000年一遇洪水标准校核,坝高36.7 m,坝顶高程1 136.9 m,坝顶长962 m,宽6 m,坝底宽167~237 m,正常蓄水位1 34.0 m,死水位1115.2 m;位于坝址右岸的泄洪隧洞总长664.9 m,其中洞身段长518.9 m,隧洞为有压圆洞,洞径8.0 m,泄洪隧洞工程由进水引渠段、混凝土方涵段、进口闸室段、洞身段、出口闸室段、陡槽、挑坎及护坦等组成;位于大坝右岸泄洪洞左50 m处的供水洞,总长530.92 m,其中洞身长403.92 m,隧洞为有压圆洞,洞径3.4 m,供水洞工程由进水塔、洞身段、出口闸室段、出口扩散段、消力池和退水渠等组成。
供水工程:一期工业供水工程输水线路全长28.5 km,采用直径800 mm的玻璃钢管,设计送水到镇上并入城市供水管网。二期工业供水工程输水线路北起城关镇上,全长10.352 km。
灌区工程:水库灌区设计灌溉面积370 h㎡,干渠总长59.73 km。
2 与供水洞有关的地质条件
2.1地层岩性
据其工程地质特征结合本次岩矿鉴定成果,可进一步划分为下述3个岩组。
2.1.1混合花岗岩岩组(Arc-γ)
该层浅肉红色,中细粒变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成分为斜长石、微斜长石、石英,岩性坚硬。出露于右岸供水发电洞进口附近,出露厚度20~50 m,可见花岗岩脉穿插及片麻岩残留体。抗风化能力稍强,全强风化带厚一般5~15 m。
2.1.2混合片麻岩岩组(Arc-γGn)
该层为混合斜长片麻岩、混合花岗片麻岩、混合3花岗岩,灰白色、浅红色,鳞片变晶结构或粒状变晶结构,片麻状、似片麻状构造或块状构造,主要成分为斜长石、微斜长石、石英、黑云母、角闪石。岩性较软,抗风化能力弱,出露于右坝肩,全强风化层厚度一般10~30 m,出露厚度50~100 m。层中可见花岗岩脉、花岗伟晶岩脉及辉绿岩脉穿插,局部地段夹有斜长角闪岩。
2.1.3混合斜长片麻岩岩组(Arc-Gn)
该层为中粗粒鳞片变晶结构,片麻状构造,主要成分为斜长石、微斜长石、石英、黑云母、角闪石等,石英含量稍高,岩性坚硬,从地表看,抗风化能力稍强。全强风化层厚度一般为10~20 m。主要出露于右岸供水发电洞出口至杜家会之间,出露厚度100~200 m。层中可见混合花岗片麻岩及多条花岗岩脉、花岗伟晶岩脉穿插。
2.2水文地质
坝址区地下水类型有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两种类型。地下水位1 100~1 106.0 m。据坝址渗透性地质剖面,两岸水位均高于河床水位,并向河床排泄。坝址区基岩裂隙水和第四系孔隙水以及河水均属HCO3-Ca·Na或HCO3-Ca·Mg型水,侵蚀性CO2小于15 mg/L,对混凝土不具腐蚀性。
3 供水洞施工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
3.2.1进水塔施工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
进水塔开挖地基地层岩性为混合花岗岩岩组(Arc-γ)。节理裂隙主要发育二组:第一组走向N40°~55°W,倾向SW,倾角65°~80°;第二组走向N30°~50°E,倾向SE,倾角60°~75°;裂隙面均较平直,裂隙宽多在1~5 mm,裂隙发育间距2~3 m,裂隙内无填充物。进水塔开挖地基岩性为混合花岗岩,属中等风化,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无不良工程地质问题,与前期勘察资料一致,可以作为进水塔地基
3.2.2洞身段施工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
隧洞所通过地层主要为太古界吕梁山群赤坚岭组混合花岗岩岩组和混合片麻岩岩组,并有花岗岩脉穿插。基岩片麻理面多向北西倾斜,为单斜构造,片麻理产状N40°~50°E/NW∠50°~70°。节理裂隙发育三组:第一组走向N35°~55°E,倾向SE或NW,倾角65°~85°;第二组走向N70°~80°W,倾向NE,倾角65°~80°;第三组走向N25°~40°W,倾向NE,倾角40°~65°;裂隙面均较平直,裂隙宽多在2~10 mm,裂隙内多数无填充,少数有泥质填充。洞身段在中等风化基岩中通过,洞顶以上弱风化基岩厚度15~45 mm,围岩类别为Ⅳ类。
3.2.3出口段施工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
出口闸室段、扩散段、消能段建基面高程在1 099.76~1 102.26 m之间,开挖地基地层岩性为混合斜长片麻岩岩组(Arc-Gn)。节理裂隙主要发育二组:第一组走向N25°~50°W,倾向SW或NE,倾角65°~75°;第二组走向N35°~45°E,倾向SE,倾角60°~75°;裂隙面均较平直,裂隙宽多在1~6 mm,裂隙发育间距1~4 m,裂隙内多数无填充,少数有泥质填充,微张或闭合,切割较深,延深较远。闸室段至消能段开挖地基岩性为灰白色角闪花岗片麻岩,坚硬完整,属中等风化,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无不良工程地质问题,与前期勘察资料基本一致。
泄洪隧洞出口右侧开挖边坡最大高度为47 m,其中岩质边坡最高为31 m,土质边坡最高为16 m。土质边坡开挖坡度一般在1∶0.5~1∶0.75之间,主要由低液限黏土构成,按设计边坡开挖后,边坡处于稳定状态。岩质边坡开挖坡度一般在1∶0.1~1∶0.3之间,下部边坡近直立,地层岩性为(Arc-Gn)灰白色角闪花岗片麻岩。基岩片麻理面多向北西倾斜,为单斜构造。
4 几点思考
4.1区域构造稳定性与地震基本烈度
该区处于芦芽山赤坚岭掀斜背斜南端,区内极少发生高于5级(ML)的强震,区域稳定性良好。地震基本烈度为6°,设计基本地震峰值加速度值为0.05g,特征周期值为0.45 s。
4.2大坝右坝肩岩质边坡
右坝肩边坡存在多条NE向的岩脉,岩脉个别最大厚度可达15 m,且均向山内倾斜,其间为岩性较软的黑云母片麻岩,片麻理亦向山内倾斜。边坡中的岩脉形成硬质骨架,岩性较软的黑云母片麻岩一般分布在由岩脉组成的骨架内,对边坡稳定有利。在开挖过程中右坝肩未发生过边坡坍塌现象,削坡验收后对开挖边坡及时进行了挂网喷浆,右坝肩开挖边坡稳定。
4.3供水洞
进水塔建基面主要由混合花岗岩构成,其岩性较坚硬,属中等风化,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
5 结束语
工程经济效益分析评价
沧州东部地区供水工程年引水量为7070万m3,水库总库容6568万m3,其中死库容916万m3;每年蓄水一次,水库的年蒸发渗漏量1123万m3。该项目的分析依据为1994年水利部颁发的SL72-94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本工程经济分析中,对其经济内部收益率、经济净现值、经济效益费用比等指标进行评价。
1主要参数确定和费用估算
1.1主要参数确定1)社会折现率。按有关《规范》要求,工程的社会折现率确定为12%。2)计算期和折算基准年。计算期包括:工程建设期为2年,正常运行期为40年,折算基准年定在正常运行期的第一年年初,各年费用和效益按年末发生折算。工程费用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年运行费。
1.2费用估算1)固定资产投资。根据《规范》规定,固定资产投资是指达到设计效益所需的全部建设费用。主要依据工程估算投资,对个别项目进行调整后,固定资产投资为86380万元。2)年运行费。《规范》中规定,年运行费包括水源费、燃料动力费、维修费、管理费、补救赔偿费等。其中:a.工程水源费:该供水工程引水水源价为0.18元/m3,引水水量为7070万m3/年,年需费用1272.6万元。b.燃料动力费:工程引水需电动泵站,入杨埕水库经计算0.044元/m3,水量为7070万m3/年,向港口供水经计算0.071元/m3,水量为4529万m3/年,年总需费用632.64万元。c.维修费:依据《规范》规定取1%,每年863.8万元。管理费:工程核定行政、生产、管理等人员共80人,人均工资2.0万元/人,计160万元。d.办公费及观测、科研、试验等其他费用按1.0万元/人,计80万元。管理费合计240万元。因此,由以上a项~d项总计年运行费3009.04万元。
2国民经济评价分析[2]《规范》中推荐了四种城镇供水效益计算方法,经综合分析比较,采用效益分摊系数法较合理,即根据水在工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工业净产值乘分摊系数计算工业供水效益。根据水在工业生产中的地位,以工业净产值乘分摊系数计算,根据统计部门提供的资料和向用水户实际调查资料,净产值约为总产值的20%~30%,因该工程规模大,其计算效益采用20%,供水效益分摊系数取8%,根据《21世纪初期南水北调中线河北省供水区缺水分析与对策》2010年万元产值耗水定额按27m3取值,综合单方水效益为5.92元/m3,由于水厂投资及运行费未计入本次经济评价,所以水厂的效益按0.9元/m3减去,则供水效益为5.02元/m3。全年供水量为4529万m3,则年供水总效益为22735.58万元。根据《规范》,采用经济内部收益率、经济净现值、经济效益费用比三项国民经济评价指标对该项目进行国民经济评价。按《规范》有关评价计算办法和相应计算公式,计算出的该项目的各项指标值见表1。
3经济敏感性分析评价[3]为分析不确定因素对经济评价指标的影响,以判定该供水工程方案在经济、财务上的可靠性,在影响工程项目评价成果的众多因素中,选固定资产投资和效益作为敏感性因素对各方案进行敏感性分析。根据《规范》按固定资产投资增加15%、效益减少15%两项不确定性因素单独发生浮动进行分析,其分析结果见表2。从表2的敏感性分析结果可以看到,本工程在效益减少15%或固定资产投资增加15%的情况下,该方案的内部收益率仍大于社会折现率、经济净现值大于零,经济效益费用比大于1.0,由此表明该工程项目承担风险能力较强,回收率较大。
区域经济影响综合评价
1区域水环境和行业影响分析沧州东部地区处在渤海之滨,淡水资源匮乏。随着当地新区建设和人口的迅速增加,对水资源需求量越来越多,需求质量越来越高,水资源供需矛盾逐年加剧。近乎疏干性的开采使地质水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地下水位急剧下降,地下漏斗不断扩展,地面沉降加剧。自2005年实施引大入港延长线和泵站、水厂工程等工程以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水资源供需矛盾,但与新区工农业建设发展需求相差甚远,与当地和谐美丽的水环境要求的差距很大。而东部地区供水工程的任务是引黄河水,向沧州东部地区提供日常生活及生产工业用水,向海兴县原杨埕水库周边区域提供农业灌溉及群众生活用水,以缓解目前各用水户的水源紧缺状况以及大浪淀水库的供水压力,并对当地地下漏斗等恶化的水环境现状起到很大的改善作用。东部地区供水工程主要向沧州渤海新区核心区供水,主要供水对象为港口、朔黄铁路、国华发电厂、台资企业四联钢铁厂、沧州中铁装备制造材料有限公司及中钢集团滨海实业有限公司等。该工程建成后将向港口开发区内的工业和民用供水21万m3/d。保障这些大型工业企业的正常生产用水,从而提高社会生产效益,可加速新区的建设和发展。届时,国华集团海水淡化设备、引大入港延长线管网工程和东部地区供水工程共同为核心区供水,不仅满足了核心区的供水要求,而且提高了供水安全度,有利于市场竞争和水资源优化配置。
2区域经济影响分析沧州东部地区供水工程对推动当地产业发展、增加居民的就业机会和农民的劳务收入、增加地方税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及推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将产生长远的、重要的影响。同时,对促进区域经济合作,提升当地核心竞争力,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等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随着该供水工程的建设和投资环境的改善,将带动各路资本进入能源、矿产、运输、旅游等行业的发展,特别是国华发电厂、沧州中铁装备制造材料有限公司及集团滨海实业有限公司等大公司的入驻,对增加当地劳务收入、地方税收、带动当地建材、交通、(库区)航运、旅游等相关产业发展及推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都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各种资本的投入增加,为第三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因此,项目建设能够迅速提高当地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促进地区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目标的顺利实现。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直接刺激当地农副产品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解决贫困问题。
关健词:水利工程;运行;管理
水利枢纽工程项目一期工程涉及贵州省3市(贵阳、安顺、六盘水)1州(黔南)1地区(毕节)的10个县(区、特区)和贵阳、安顺市区。工程总投资80亿元,年调水量7.41亿m2,拟解决贵阳、安顺市城区城市供水,以及六枝北部和东部、普定南部、镇宁北部、关岭中部、西秀区南部和东部、平坝南部、长顺西北部等7县49个乡镇43 426.7 hm2农田灌溉用水和36.35万头牲畜饮水。
1工程运行
1.1工程环境及资源环境现状。 水利枢纽工程水源水库工程区地处贵州省西北部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上游交错地带的三岔河流域上游区,流经毕节地区的威宁、赫章、纳雍、织金,六盘水市的钟山区、水城、六枝等行政区,流域面积3 492 km2。区内喀斯特岩溶发育、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但煤炭等主要矿产资源较为丰富。
1.2工程区工农业生产布局。 三岔河流域煤、铁、铅、锌等矿产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中上游六盘水市的水城、六枝等地,区内工业行业主要为煤炭、钢铁、电力、有色金属冶炼、建材、炼焦等,同时还有机械、化肥、酿造、粮油及其他农副产品加工等工业。流域内旱作坡耕地多,农耕基础条件差。据统计,流域内排放废水的主要企业有87家,排工业、生活污废水0.66亿m3/年;其中排悬浮物、有机物、氮、磷、石油类、铜、铅、镉、六价铬、氰化物、硫化物等污染物5.2万t/年。流域区农业及农村面源通过各种渠道排放的悬浮物、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约5.9万t/年。这些排放物不仅会污染当地水环境,同时一些有机物、氮、磷及成分复杂的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也严重影响三岔河干流的水质。
2工程运行存在问题
目前在水利枢纽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若解决不好这些矛盾,一方面会给工程项目本身带来不利影响,另一方面也将会使工程建成后的有效利用率大打折扣,甚至成为影响整个工程的长期重大隐患。其主要问题有以下方面。
2.1流域水环境问题突出,水源工程河段水质污染严重。1工业生产污染。六盘水市的工业主要集中分布在三岔河流域,周边毕节所属市、县工业也有一定分布。环境污染和隐患主要是国有大企业生产排放。水矿、水钢等6个大型国有企业及部分地方企业已相应建设了废水处理设施,但有的企业由于设施落后或管理等方面的原因,废水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目前区内地方煤炭工业的实际产能已达4 000多万t,相当于规划控制总产量的2倍;其中多数企业因不能稳定达标排放或基本无废水处理设施,而严重污染影响区域水环境。2城市生活污染。目前六盘水市5万m3/d城市污水处理厂及500 t/d垃圾处理场已建成并运行,但辖区及周边由于设施建设及管理等方面的原因,部分生活污水和垃圾尚未及时收集处理,直接对流域区水环境造成相应的污染影响。3水土流失严重。目前流域区上游生态环境质量最差、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区域除毕节的威宁等相关地区外,主要集中在大湾、大河、汪家寨等3个镇。但是因行政管辖或经费等方面的原因,该区域基本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治理,区域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
2.2工程灌区和供水工程调节水库水环境质量不容乐观。 工程灌区和贵阳供水工程涉及到桂家湖等8座水库水质,其由于总磷、总氮等营养物指标超标,不能完全满足国家GB3838-2002Ⅱ或Ⅲ类标准要求。其中桂家湖等4座水库总磷、总氮等营养物浓度水平都在Ⅳ~劣Ⅴ之间,水质相对较差。因此,工程灌区和供水工程调节水库目前的水环境质量状况压力大。如果工程建成运行后,其长期严重污染的水源水与已不同程度污染的调节水库水污染叠加,可能造成调节水库原水质受到水源水的二次污染而不同程度下降,从而导致整个供水“受益区”出现新的水质安全等问题。
3工程管理
3.1加强水源保护和水环境规划、治理,保证供水安全。黔中水利枢纽工程的开发目标是解决黔中地区缺水问题,保障黔中地区用水和粮食生产安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全省的发展和繁荣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因此,应加强工程区的水源保护、水环境规划和重点治理,以确保工程供水质量安全。1制定、实施三岔河流域水环境专项规划和治理方案。贵州省有关部门应尽快重点针对造成三岔河流域水环境问题的主要污染源及生态破坏严重的区域,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编制措施有效、操作性强的专项规划和治理方案。加大投入,抓紧实施,力争在工程竣工通水前取得满意实效,迅速扭转水源工程河段水质污染严重的被动局面,确保水源工程供水质量。2加快“两湖一库”(红枫湖、百花湖和阿哈水库)治理步伐,全面开展调节水库水源保护及治理。应加快“两湖一库”水环境综合治理的步伐,并以此为契机和突破口,全面开展调节水库的水源保护及治理。用最短的时间、最有效方法、最经济的代价,争取预期效果,全面保证工程系统供水质量。3制定《黔中水利枢纽工程水资源环境保护条例》,强化水源监管。黔中水利枢纽工程是解决黔中地区缺水问题的关键性重大工程,为全面保证其供水水量的长期稳定与水质安全,应制定《黔中水利枢纽工程水资源环境保护条例》地方性法规或规章,将工程的水资源环境保护纳入法制轨道,强化监管。4将工程的水源治理与保护纳入工程概算,确保资金支持。目前,三岔河水源工程河段水质污染严重,调节水库水环境质量不容乐观,严重制约着工程效益的整体发挥,因此解决整个供水工程的水质安全问题刻不容缓。
【关键词】集中供水工程;建设方案;研究与分析
1水源以及取水方式
乡镇供水工作开展过程中,可以对乡镇周边的泉水、山溪水、水库水以及地下水等相关水源进行综合考量,在实践中要尽可能的选择一些不受污染的水资源,在乡镇周边的水库是乡镇供水的主要水源。在具备条件的乡镇进行水源的取水过程中应用应用重力流自压取水方式开展,优先考量水轮泵提水方式,在应用机电泵提水的时候要尽可能的降低其取水扬程,进而达到降低水厂内在能源动力等相关费用的效果。
2乡镇供水厂厂址的具体选择
在进行水厂的选择过程中要保障其尽可能的集中在水源集中区域范围之内,要合理布局整个供水系统,避免其受到洪水等外在威胁的影响,在提升其废水排污等设施的配置、保障其工程地质条件的优质,提升其整体卫生环境,根据实际状况进行防护地带的设置,要避免拆迁、占有土地等,在根本上提升其施工与运行、维护等相关工作的开展。水厂自身的防洪标准要基于乡镇的防洪标准开展,要对其安全度进行合适的设置,要保障水厂用地的整体发展,在应用自压供水模式的时候,要保障厂址的高度与供水的压力相契合。
3集中供水工程净化系统以及消毒工艺的设计
(1)净化系统的设计。当供水水源与国家生活饮用水的既定卫生标准不契合的时候,必须要通过精华与消毒的方式对其进行处理,因为乡镇供水规模相对较小,则基于实际情况应用成套的净化系统。此种系统在实践中具有安装便捷、工期短、运行安全可靠的优势,在实践中可以基于实际的用水量进行分期投入,可以有效的减少一次性资金投入。(2)净化工艺的选择。可以通过漂自粉以及明矾(硫酸铝)等相关化学物品对水源进行反应、沉淀、过滤等相关操作,对于水源中金属含量超标的,则要适当的应用除铁以及除锰等相关工艺手段。(3)消毒。乡镇供水消毒则可以应用液氯以及氧化氯消毒系统。其整体消毒效果极为优质、安全可靠,较为适合乡镇中的供水消毒。
4集中供水工程输水以及供水系统的选择
(1)管材的选择。乡镇供水的主要材质就是钢筋缓凝土管以及PPE塑料管、UPVC塑料管以及各种材质的钢管等。在管径高于三百毫米的时候,就要应用钢筋混凝土管;在其小于三百毫米的时候则要应用PPE以及UPVC塑料管。乡镇供水的管道不能应用普通材质的UPVC塑料管、铸铁管以及一些有二次污染的管道。(2)管径的选择。乡镇供水管道在进行管径的选择过程中,要基于其实际的供水规律进行计算,对于其今后的发展进行系统的综合分析,如果其管径的选择相对较小,则就会导致整个供水规律不足的状况,在用水的高峰期存在水压不够、用户用水困难等问题,如果其管径选择过大,就会导致整体工程投资量的增大状况,造成整体资源的浪费等问题。(3)管线选择。在进行管线的选择过程中要遵循以下相关原则,首先要保障整个水配管线的平顺性,要尽量的做到线路短、起伏小的基本原则,要保障其整体土石方工程量相对较小,在根本上降低其整体造价;其次,要保障其基于道路或者规划道路进行铺设,进而保障整体施工以及维护工作的有效开展;最后,要尽可能的利用其内在的水位高差,利用其重力流自压输水。在对管线进行选择过程中,要遵循的原则就是保障管线短、施工方便,便于投资,提升其整体运行安全性,便于其管理操作。
5加压以及控制系统的设计
(1)加压系统的选择。在水源经过净化以及消毒处理之后存在的水压不足等问题的时候,就要通过机械的方式对其进行加压,如果其整体加压相对较高,就会导致其耗能增大,提升了其整体的运行费用,进而导致供水管道的爆管问题;如果其加压过低,就会导致用户的用水量不足等问题。加压工作开展过程中要保障其供水管网末端水压;加压站要适宜,避免过度正价工程投资以及整体的运行费用,加压机组要设置备用机组。(2)控制系统的选择。供水规模相对较大的乡镇供水工程在开展过程中要通过机械加压的方式开展操作,控制系统应用应用变频调整方式对其进行自动控制。此系统在实践中可以有效的降低工程的整体投资与节能效果,可以在根本上保障供水水压的整体稳定性,有效的避免各种爆管问题,便于整个乡镇集中供水工程的工作开展。
6乡镇集中供水工程运行管理
在对乡镇集中供水工程的方案选择中要尽可能的考量其工程运行管理,要对于运行管理费用进行系统分析,对于供水的能源动力费用、药品费用以及人员工资福利等相关费用进行系统的分析,要保障运行管理人员设置的合理性与适宜性。要构建系统的规章管理制度,制定明确的岗位责任制度,尽可能的选择运行费用相对角度的管理方案。7结束语在对于乡镇供水上程方案进行合计与选择过程中,要充分的综合国家室外给水设计的相关规范与标准,综合实际状况,对方案进行系统的对比分析,进而选择最为适宜的运行管理方案,这样才可以在根本上保障其整体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