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学生毕业生个人总结

大学生毕业生个人总结

时间:2022-09-14 01:44:2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生毕业生个人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大学生毕业生个人总结

第1篇

[关键词]高校 大学生 就业指导 服务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8-0241-01

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逐渐成为一个社会性的热点问题。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问题,有学校培养方式的问题,也有毕业生个人的问题。解决这一影响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和谐社会构建的社会性问题,不仅需要政府制定一系列保障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措施,更需要各大高校构建起有效、专业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帮助大学毕业生顺利、充分地就业。

一、构建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必要性

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最新统计显示,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的毕业生人数预计达680万人,创下新的历史纪录。如此多的毕业生涌入就业人才市场,势必会进一步加剧原本就已十分激烈的就业竞争,就业形势可谓十分严峻。这种极其严峻的就业形势凸显了构建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必要性。

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所学校在社会上的影响和口碑,影响到这所学校的声誉和未来的发展。尤其是在当今高等教育大众化、人才市场需求多元化的今天,如何保证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已经成为高校谋生存、求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大学生就业的好坏,取决于大学生个人的就业核心竞争力,这种核心竞争力是一个综合概念,是大学生各方面知识、能力、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大学生在大学受教育期间所获得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相关的证书等,只是就业的基础,只能为用人单位提供大学生受教育的程度信息,而不能完整体现出一个大学生求职、获得工作并适应工作的能力。因此,需要构建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提升高校大学生包括必要的求职技能、健康的求职心态和职业规划能力等就业能力在内的就业核心竞争力。

二、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的特点

大学生具有知识化程度高而社会化程度低,情绪波动度高而自抑程度低,自我认知度高而人际协调力低,成才急切度高而抵抗力低的心理特点。在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服务时,应当充分考虑到大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就业指导服务体系能够有针对性地对这些心理特点采取灵活多样、因人而异的就业指导服务方法。

除了在具体的就业指导过程中应有灵活多变、因人而异的方法外,从总体上说,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还有全程化和阶段性的特点。全程化,指的是高校构建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需要全过程地贯穿于大学教育始终,连续性地在整个大学生涯中,为学生提供不间断的就业指导服务。阶段性则指的是就业指导服务应当根据大学生在校生活、学习和个人发展不同阶段的特点,拟定不同内容,采取不同方法:分阶段将入学至毕业的过程根据不同时期的教育进程和身心发展特点科学分类,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引导把个人选择与社会的职业岗位需求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职业意向、职业潜能,通过合理的学业规划来有针对性地培养自己的各项能力和素质,切实提高就业竞争力。

三、如何构建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构建合理、高效、得到学生好评的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需要在多个方面开展工作,笔者在此简单地总结几条:

(一)健全良好的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机制

应当健全由高校领导、各相关部门负责人、院系负责人、年级或班级辅导员等共同构成的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机构。在学校内部可以增设专门统筹全校就业工作的就业办,通过“学校——学院”的垂直管理体系进行两级管理,从而为学生提供各类需要的就业指导服务,统筹规划全体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帮助学生解决就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难题。

(二)加强就业指导服务团队建设

一支专业化、有经验、具有高度责任心的就业指导服务团队,是就业指导服务体系高效、高质量运行的有力保证。在高校中开展就业指导服务团队建设具有先天的优势,学校可以充分发挥高校的科研优势和智力资源,定期开展就业指导教师培训,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就业指导服务人员报考各类职业技术职称,从而不断提高就业指导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另外,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也应积极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将就业指导和就业研究结合起来,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加强就业指导服务的研究,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整体水平。

(三)完善就业工作信息化

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社会,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也需要采取信息化的工作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有效、及时的就业信息,通过网络媒介、同学会等各种途径,多层次、多渠道地收集有效的招聘信息,及时通过就业信息网、就业一体化系统等方式给毕业生。另一方面也可以完善毕业生简历信息库和就业单位简历信息库,方便毕业生对用人单位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双向了解,实现资源共享无障碍,为学生就业提供更多、更好的网络信息服务。

【参考文献】

第2篇

1大学生就业创业难原因分析

大学生就业创业难问题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高校扩招仅仅是一方面,另外总结为以下三点。1.1社会经济问题全球经济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很大,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减缓以及多数企业经济衰退现象明显,而大学毕业生人数的增长却依然很快,相比于现今社会以及企业所需人才的比例而言,毕业生人数已经超过了当前社会所需,而且部分企业的衰退也造成了减员的情况,毕业生就业难情况在所难免。

1.2企业与毕业生的矛盾取向

大学毕业生经过多年的教育,知识的积累,大学生活的努力付出,以及对进入社会的憧憬,使得他们对于就业的岗位、薪资、工作内容、职业发展等等各个方面期望较高。但企业对于应届毕业生的评价普遍偏低,基础知识不牢,实践能力不足,培训成本过高,并且毕业生流动性较大,难以稳定长时间从事某岗位,薪资待遇要求过高等等问题一并出现。这使得很多企业在招聘时主动过滤掉了应届毕业生。企业与毕业生之间的矛盾取向也使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更加凸显。

1.3高校就业创业教育工作缺失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教育的场所,明显在就业创业这方面有所缺失,教育工作主要是针对技术、技能、知识等等进行,对于就业、创业问题提及较少,没有对初入社会的有效认知和工作定位,这使大学生在就业择业创业过程中困难重重,很大一部分毕业生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

2推进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的意义

就业创业教育的开展首先能够帮助大学生在社会角度更好的认识自己并给自己合理定位,其次培养毕业生在就业创业过程中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同时培养毕业生的个人修养。就业创业教育也能够将社会环境很好的传达给学生,使其毕业前先行对社会进行大概的了解,避免盲目的择业就业,更好的选择适合的企业和工作,也让学生自己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就业创业教育的开展,能够提升学生生存能力、竞争能力和创业能力,宏观来讲对于大学生就业创业难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鼓励学生能够灵活就业,积极创业。这也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就业创业教育有着重大的意义。

3推进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的可行性方法研究

3.1加大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力度,为指导工作明确定位。应当设立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课程,并成为一门必修课程,从学生进入大学开始直到学业结束要不断的将社会属性灌输给学生,引导大学生合理进行自身发展以及职业生涯的规划。我们培养的是社会需要的人才不是在高校温室里的花朵,要让学生不断的加强对社会的认识,和对自己的合理定位。高校也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建立就业创业知道目标,明确指导内容,通过不同的方式方法,树立学生的就业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

3.2端正大学生的择业态度,激发他们的创业热情。通过就业创业教育课程的开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择业观和创业意识,对学生敢闯敢试的勇气要加以鼓励,并深度挖掘学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勇气,鼓励学生进行合理创业,调动学生创业热情。在学校方面,要积极的加强校企合作,为学生发展提更稳定的创业就业实践基地,增加学生实践机会,多锻炼学生的适应能力,认识自己,不断完善。

3.3培养学生自我推销的意识和能力大学生走出校门,进入社会,新的环境有着陌生、好奇、表现欲望、热情等等多方面的情绪以及想法。进入社会将是学生展现自己的好机会,高校进行就业创业教育时,要积极的对学生进行自我推销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态度,通过多种方式锻炼学生的自我表现能力,积极的找到学生的优点,并寻找最佳的自我展现方式,为就业和适应社会做好多方面的准备。

3.4集合社会、家庭等多方力量,形成合力,推动大学生就业创业。高校就业创业教育的开展是为了学生能够更好的择业就业创业,以及初入社会有适应社会的能力。学生就业创业也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需要集合多方面力量,对当今就业形势进行分析总结,对用人单位进行了解,以及对人才的需求方向等等,需要合力进行深度剖析大学生的就业情况,并针对个人更好的对就业择业给出多方面意见,整合多方面资源优势,及时的进行就业信息的传递,以方便大学生能够更好的择业就业,改变就业难创业难的情况。

4结束语

推荐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对于毕业生科学合理择业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国对于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体系还不够完善,仅仅是刚刚开始的阶段,对于今后的发展方向,如何形成针对性强、高效、吸引力强的教育模式,还有待广大家不断研究不断完善,共同推动就业创业教育的实施。

作者:杨昊承 单位:云南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吴宇飞.大学生自主创业促进其就业的可行性探究[J].人才资源开发,2015(22).

第3篇

[摘要]本科毕业生登记表自我鉴定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毕业生登记表是各类学历教育毕业生用来填写所取得的学籍和毕业档案的登记表格,里面包含着毕业生个人的基本信息、简历和在学校的奖励、处分和评语等。自我鉴定是个人在一个时期、一个年度、一个阶段对自己的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的一个自我总结。下面是关于本科毕业生登记表自我鉴定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借鉴。

忙碌的大学生活就在悄然中过去了,但她已成为我人生美好记忆的一大部分。这些日子有成功的喜悦,有失败的彷徨。但却把我培养成了一个现代大学生,使我在各方面的综合素质都得到了提高,为以后的人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开辟了而一条属于我自己的道路。 大学四年,通过心理学的学习我对自己主观的心理世界有了一个客观的认识,认清了自己性格中的优点和缺陷,明了了自己的潜力所在,为提升自我,超越自我指明了方向,心理学教会我在不丧失自我的前提下,从他人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和看待问题。心理学教给我如何适应纷繁社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迅速成长的技能与技巧,让我能够抱着一份平淡与坦诚去面对现实中的人与事。

在专业技能上,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我认真学习各种专业知识,发挥自己的特长;挖掘自身的潜力,结合每年的暑期社会实践机会,从而逐步提高了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一定的协调组织和管理能力。

学习当然是重要的,一个人能力的培养也不容忽视。在社会实践上,我利用课余时间经常阅览各类的书籍,并参加了软件测试工程师的培训并取得高级工程师证书,成绩优秀。学习固然是学生的职业,这份职业同样需要有智慧、毅力和恒心。在当今这个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我们只有不断汲取新知识,才不会落伍,才可能战胜自己。

四年的大学生活是我人生中想抹也抹不掉的回忆,我迈步向前的时候不会忘记回首凝望曾经的岁月。谢谢我的大学铸造了成长的我。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本科毕业生登记表自我鉴定范文。

第4篇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 心理 指导

一、高校毕业生常见的就业心理障碍

1.矛盾心理:大学生在求职择业的过程中,面临着种种剧烈的心理冲突,因而产生种种矛盾的心态:他们希望自主择业,但又不愿承担风险;渴望竞争,又缺乏竞争的勇气;胸怀远大理想,却不愿正视眼前现实;注重专业能力的发展,但又互相攀比、爱慕虚荣;重事业、重才智的发挥,在实际价值取向上重物质、利益;对自我抱有充足的信心,但在遇到挫折之后,又容易自卑;既崇尚个人奋斗、自我实现,又有较强的依赖感。

2.焦虑心理:大学生就业是大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的第一步,是他们人生中的一次重大转折。为数不少的大学生在各种选择和诱惑面前无所适从,或职业期望过高,不切合实际;或希望尽快落实就业单位,急于求成;或幻想无须付出多大的努力就能得到称心如意的工作,而实际生活中往往事与愿违。

3.依赖心理:在就业过程中,一些大学生缺乏主动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不能主动地参与就业市场的竞争,而是寄希望于学校,寄希望于地方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寄希望于家庭,或静候学校和地方的安排,或依靠家长去四处奔波,缺乏择业的主动性,等靠思想和依赖心理严重。

4.自傲心理:在择业过程中,有的大学生好高骛远,自命不凡,眼高手低,给用人单位留下浮躁、不踏实的印象,不受用人单位的欢迎;有的则就业期望值过高,择业脱离实际,怕吃苦、讲实惠,不愿到基层和艰苦地区等需要人才的地方工作,择业目标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反差。

5.自卑心理:一些大学生自我评价过低,过低估计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水平。表现在就业过程中,有的大学生对自己缺乏自信,不能向用人单位充分展示自我,从而坐失良机;有的大学生因为学历、成绩、能力、性格方面的某些缺陷和不足而丧失了勇气,不敢参与就业市场竞争。

6.挫折心理:在就业工作中,他们往往希望一蹴而就,能够顺利就业,害怕失败。一旦受到挫折,往往产生挫折心理,感到失落、悲观失望、自惭形秽,对自己、对未来失去信心,或不思进取、消极等待,或怨天尤人、顾影自怜。

7.攀比心理:在求职择业过程中,忽视自身特点,对自我缺乏客观正确的分析,不从自身实际出发,不考虑所选单位是否适合自己,而是盲目攀比,不屑到基层工作,总想找到一份超过别人、十全十美的工作。

8.从众心理:在就业过程中,忽视所学专业的特点,过分追求实惠,盲目滑向经济发达地区和中心城市就业,追求功利,一味追求所谓的热门单位、热门职业,没有从职业发展与个人前途、国家需要去考虑,求安稳,缺乏积极进取精神,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思想严重。

二、对大学生择业价值观要进行正确引导

1.大学教育观念要与大众化要求相适应。在教育史上,高等教育都是以精英教育为主,诸如:研究高深学问,培养大师等。而高等教育大众化走向,却打破了精英与平民的界限,将高等教育降格以求,这两者之间观念的矛盾和情感的交战,在我国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中日益凸显。大学要转变教育观念以适应大众化要求。

2.社会公众对大学生择业期望值应适时调整。在大众化高等教育向我们走来的时候,不但要改变计划经济条件下、精英教育条件下所形成的劳动人事制度和思维方式,而且要向社会大众正确宣传高等教育大众化下的就业岗位大众化观念。社会大众“望子成龙”的传统和心态是我国高等教育持续发展的永恒动力,然而“龙”的内涵仅仅是“国家干部”、“白领阶层”,或只能去大城市、大机关、高薪企业工作,那么这种观念又会成为高等教育大众化不容忽视的社会制约因素,社会公众对大学生择业期望值应适时调整。

3.大学毕业生生存的现实与传统学仕观念的破除。大学毕业即是国家干部,这是与传统的“学而优则仕”观念一脉相承的。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直接摧毁了“学――仕”的正常途径,但残存在人们心中的“学――仕”观念一时还不能完全清除。正确引导大学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挣脱生存的困境和传统观念的桎梏,关系到每个大学生的切身利益和心理健康。今后用人单位选人更加理性,毕业生择业更加成熟,毕业后暂时找不到全职工作的现象比较普遍,毕业即失业不足为怪。

三、辅导大学生运用职业设计理论进行职业生涯的设计与开发

运用职业设计理论进行职业生涯设计与开发,对于大学生个人的择业乃至一生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它有利于明确人生奋斗目标,制定培训、进修计划,从而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

1.大学就业教育应注重大学生职业设计理论的灌输和实践的辅导

在大学择业就业教育中,应加强职业设计理论的灌输,结合职业设计理论,提高大学生发展规划的明确程度,使大学生普遍能够熟练地运用职业设计理论,慎重地规划工作和人生发展方向。中国人民大学通过对205位本科生的社会问卷调查,在回归假设和回归检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学生职业设计理论模型。这一理论模型从实证角度分析了发展规划的明确程度、职业设计理论运用程度和竞争适应程度对就业准备的互动影响以及三个因素各自对就业准备的贡献,为大学生有针对性地提高就业准备提供了理论依据。

2.高等学校大学生素质教育应引入生涯管理思想

生涯管理是站在长远的角度,立足未来发展,将时间延续,帮助人力资源实现持续发展。将生涯管理中渗透的管理理念和哲学思想导入大学素质教育中,就是要充分发挥大学素质教育的引导功能:(1)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观。客观地分析学生个性特点极其主观偏好,结合知识经济社会提出的要求,帮助大学生找到暂时的“生涯锚”,即初次发展定位(大学求学阶段)。(2)帮助学生制定可行的生涯发展实施方案。这是培养学生构架完善的知识结构,对未来发展领域深挖掘的阶段。在这一阶段要给予学生具体的引导和切实的支持,甚至包括教学课程的选定和课余求知的规划。(3)帮助学生在自我实现过程中不断纠偏。阶段性成果奖励、经验总结、阶段性目标调整和计划完善是生涯管理的关键。持续激励的引导过程,对于大学生能否形成正确的阶段价值观,坚定的职业倾向,以及成熟地走向社会至关重要。

四、培养学生就业心理素质

大学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所产生的需要与动机、运筹与决策、意志和社交、意志品质等方面素质中的心理素质,即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人力资源专家在谈到开发大学生自身人力资源时,认为良好的心理素质体现为三方面:一是主动转换角色,适应社会需要;二是能客观评价自己,有良好的就业心态;三是正确认识社会,寻找自己的最佳位置。

(一)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素质的因素

1.来自社会的因素:就业的社会因素对择业具有约束的作用。就业主体受其主观意识、情感愿望、价值取向、伦理规范以及社会习俗沿袭和继承下来的就业观念的影响,对职业和择业会产生好与坏的评价。

2.来自家庭的因素:不同的家庭教育、父母在社会上不同的地位、子女与父母之间依赖与被依赖的特点等,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素质有不同的影响,使得来自不同家庭的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就业心理素质不相同。

3.来自于本人的因素:(1)自我评价。大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思维中形象成分仍在起作用,思维过程容易表面化、片面化,对事物的观察和思考容易理想化。(2)个人能力因素。大学生毕业时,是否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否面对和处理难以预料的困难和矛盾,这是个人特殊能力的体现。

(二)培养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具体措施

1.实施大学全程指导:职业指导工作应从学生进校时做起,开设职业指导课程,进行职业指导讲座,让学生尽早地了解学业与就业的关系,了解将来所面对的就业竞争市场,使学生尽早树立良好就业心态、完美就业心理素质。

2.就业指导与心理咨询相结合:应针对每个毕业生的不同情况进行指导,有的学生只需就业政策等方面的指导,有的学生则需要偏重于心理咨询,有的学生则需要综合性的指导和咨询。将就业指导和心理咨询有机结合起来,这是目前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部门需要重视和研究的工作。

3.把就业心理素质教育培养作为将来人生择业的延伸:面对激烈竞争的就业市场,在大学生中进行就业心理素质教育、指导,让大学生充分认识到竞争在市场经济中的意义和价值,培养进取精神和能力。应把就业心理素质教育培养作为将来人生择业有序的延伸。

参考文献:

[1]陈增寿,赵小萍.国内外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比较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4).

[2]李大鹏,杨益.大学生就业全程化教育论析[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2).

[3]李红梅.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及其解决途径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4).

[4]石清云.改进和加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指导[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3).

[5]田建国.现代大学新理念[M].泰山出版社,2005.

[6]王玲.大学生心理问题研究[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6,(7).

第5篇

关键词:无领导小组讨论;教学法;就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7-0110-02

我国高等教育从20世纪末以来得到了迅速发展,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完成了由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就业要求越来越高,毕业生就业正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就业教育成为就业成功的重要影响因素。此外,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机制与社会人才需求在对接上也存在偏差。一方面是大学生就业难,另一方面却是用人单位抱怨优秀毕业生难觅、招聘到岗的大学毕业生不好用、职场新人适应力差。因此,要解决我国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就业教育问题,科学的方法是以社会的人才需求为出发点,围绕入职的职场新人应必备的职业素质进行调查,提出相应措施,改善大学生就业教育的现状。笔者在近三年的大学生就业教育过程中,对无领导小组讨论教学法在大学生就业教育中的实践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将无领导小组讨论教学法的实践与探索情况进行总结,抛砖引玉,希望无领导小组教学法在大学生就业教育中的应用将更加普遍并不断完善,高度关注大学生就业教育工作,加快大学生职业化进程,有效对接人才培养的市场化需求。

一、无领导小组讨论教学法在大学生就业教育中实施的可行性分析

1.无领导小组讨论教学法的要义。“无领导小组讨论”是目前比较流行的人力资源评价方法,把它运用于高校大学生就业教育中是一种全新的尝试。无领导小组讨论教学法是一种启发探究式的课堂教学方法,是以实际案例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通过准备阶段、具体实施阶段、评价阶段、总结阶段,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方法。无领导小组讨论教学法是采用情景模拟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集体面试。由一组应试者组成一个临时工作小组,讨论给定的问题,并做出决策的过程,这是一种有特色的面试方法,主要检测考生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情绪稳定性、说服能力等各个方面的能力。全班40名学员,抽签分为5个小组,每个组小8个人,其中任课教师担任主评委,挑选1位学生担任助理评委。8位应试者地位平等,他们就某个讨论题进行充分讨论,并最终提出一个大家都认为比较满意的解决方案。

2.无领导小组讨论教学法的优点。无领导小组讨论教学法不仅具有一般教学法的共同特点,如参与的广泛性、教学的互动性、学生的主体性、过程的开放性等,还具有自己显著的特征。第一,仿真模拟性高。无领导小组讨论是按照一个实际问题展开,在整个过程中,每个人分别表达各自的想法,最后形成一个一致的意见的过程。这种群体决策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与一个单位的决策者们商讨问题极为相似。能反映应试者具备的综合分析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说服别人的能力等显性和隐性的领导者素质。第二,评价结果全面客观。无领导小组讨论可以让考官在讨论的过程中,观察应试者实际表现出来的行为特征,对应试者们进行综合比较,对各个维度、各个环节的表现一一评价,最终得出一个全面客观的评价结果。第三,时间节省、应用范围广。无领导小组讨论,对竞争同一岗位的应试者的表现进行同时比较(横向对比),能够减少工作量,在时间上显得比较经济;可以考查的维度比较广泛,还能应用于其他专业领域等。因此无领导小组讨论教学法在大学生就业教育中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3.无领导小组讨论教学法在就业教育中实施的可行性分析。大学生就业教育,高校教育工作者首先应当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武装自己,进而使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历史进程相契合,与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相适应。其次应该创造条件,以必要的政策、措施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要把中央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志愿服务西部、服务省内欠发达地区、服务基层工作的精神变成惠及学生的具体支持政策,并给予物质和精神鼓励;要开拓就业市场,为毕业生到西部、省内欠发达地区、基层就业提供畅通的渠道;要开展就业择业技巧教育,提升毕业生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要开展创业教育,为毕业生创业提供指导和政策支持。再者,社会是最好的大学,实践是最好的课堂。要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这对于大学生了解社会现实状况,转变就业观念更直接、更有效。基于以上分析,加强大学生就业教育,特别是将无领导小组讨论教学法运用于就业教育中,关系到学生自身价值的实现,关系到高校就业工作的成效,关系到我国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战略的实施。高校唯有紧跟党和国家政策精神,顺应时代潮流,才能完成大学生就业教育这一历史重任。

因此,我们决定对大学生就业教育这一块内容率先采用无领导小组讨论教学法,在教师的指导下,以无领导小组讨论中的开放式、两难选择、排序选择、资源争夺、实际操作等智能性题目来进行讨论展开,针对讨论给定的问题做出决策。无领导小组讨论教学法虽好,但并不能说大学四年的就业教育的所有教学内容都适合用这种教学法。实际上,在大学生就业教育过程中哪些教学内容应该应用无领导小组讨论教学法以及如何应用还需要不断地探索与实践。

二、无领导小组讨论教学法在大学生就业教育中的实际应用

1.精选题目。根据大学生就业教育目的,从大学生求职就业面试的真实题目中选择典型题目,有利于大学生从自身实际出发,从中发现还需要进一步努力的地方,然后针对这些方面进行特殊的强化培训,大大地提高自身的工作技能和水平。同时任课教师将大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进行观察,对大学生的各个考察要素进行评分,从而对其能力、素质水平做出判断。本文采用的无领导小组讨论题目是开放式题目,如“如何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请同学们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先请学生个人发言,然后自由讨论,最后通过推荐或自荐的方式总结陈述讨论情况。

2.针对题目提出若干问题。为了达到就业教育的目的,引导大学生积极思考,使大学生能真正掌握就业技能,可以将题目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包括:如何做好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如何提高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如何培养自身良好的心理素质?如何树立自身正确的就业心态?等等。

3.时间安排及任课教师总结点评。为了使无领导小组讨论教学法有效地实施并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无领导小组讨论教学法实施对象应该是全体刚进入大学的新同学。之后的每年都开设就业教育课程,贯穿大学四年。首先是把每个班级(这里假设每个学生自然班级共有40人)随机分成5个小组,其中每个小组由8人组成,小组成员分组由抽签决定。其次是由任课教师担任主考官,主持无领导小组讨论整个过程。第一步是每位应试者经过5分钟思考时间后,依序号每人阐述自己的观点。第二步是应试者之间自由讨论,评委沉默不语,不干预,认真观察,记下各位学员的表现,时间是30分钟。第三步是每组推选1名应试者代表用10分钟时间概括性地总结小组讨论的结果,能拿出一致的意见的视为成功的讨论,不能拿出一致意见的视为不成功的讨论。(总共10分钟,其中选派代表必须3分钟之内完成,3分钟内没有选派出,则解散本组讨论,视为失败;助理评委控制好时间。)第四步是主评委在助理评委的协助之下,根据“百分制评分表”给每个应试者打分,时间不超过15分钟。应试者在此期间休息。第五步是所有学员重新集中到一个教室,各组主评委依次上台,宣布本组讨论结果(成功或失败),并对本组应试者的表现进行总体评价。最后由教师用10分钟左右时间进行简单的总结点评及无领导小组讨论教学法的实施反馈。

三、无领导小组讨论教学法在大学生就业教育中实施的效果评价

考核的特殊性是无领导小组讨论教学法的价值取向。通过无领导小组讨论教学,旨在全方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一是通过仪表风度的考核,提高学生的外在素质;二是通过专业知识掌握与运用的考核,拓展学生的知识深度和广度;三是通过能力的考核,提高学生的内在素质。需要说明的是,无领导小组的考核虽然重在个人能力的区分与评价,但无领导小组讨论教学法的施教人员在注重学生个人能力培养的同时,要根据讨论测试的情况及时掌握学生能力、素质上的相对差异,便于对症下药、因材施教,以求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课后由任课教师分发《无领导小组讨论教学法教学效果调查表》并由学生填写,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自由回答。共发调查表1000份(有1000个学生参与了该教学法的教学),回收991份,回收率为99.1%。通过问卷调查结果也可以看出:该教学方法很好,同学们都建议该教学法可以一直做下去,并且建议其他课程也可以采用该教学法。无领导小组讨论教学法广泛运用于学校就业教育教学中,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获得最大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把握无领导小组讨论教学法的特点,根据教学目的、要求、重点和难点,并结合现实问题,在大学生中广泛开展无领导小组讨论,通过其参与功能可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通过其考核功能可缩小学生个人能力、素质上的相对差异,通过其模拟功能可助推学生的就业和成才。该教学方法意义重大,应引起广大高等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并努力实践。

第6篇

【论文摘要】就业问题直接关系到大学生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稳定、科教兴国战略实施和综合国力提高。就业难使大学生担负着沉重的心理压力。因此,加强对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研究干预,了解就业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提出解决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途径,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就业是每个大学生面临的重大抉择,始终是大学生最关心和最忧心的问题。作为高智商、高文化、高自我价值的群体,其理想与追求有明确的目的性,面临着更多的机遇与挑战,因而也往往面临着更大的心理压力与冲突。 

一、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现状分析 

(一)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特征 

1、毕业生数量逐年递增,就业竞争加剧 

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教育开始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发展。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计划总规模为675万人,比2010年实际招生增加了13万人,增幅约2%。据全国就业会数据显示,2011年应届毕业生规模是本世纪初的6倍还多。毕业生数量急剧膨胀,就业竞争变得更加严峻。 

2、毕业生就业城市分布不均,结构性失业加剧 

大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待遇优厚,发展空间大,毕业生择业往往集中于这些地区。据《2010年中国毕业生就业报告》,2009届毕业生中,“211”院校首选就业城市主要是直辖市,比例为44%;非“211”本科院校及高职高专首选主要是副省级市,比例为45%。 

我国产业转型,技术更新,对就业结构产生重大影响。部分地区企业“用工荒”与劳动者“就业难”问题并存,且有常态化趋势,就业结构性矛盾将会更加复杂。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现状 

1、高校毕业生面临沉重的物质压力 

伴随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毕业生在求职中的费用引起社会关注。根据“工作找寻”理论,大学生求职成本逐年增加。据《2010年大学生就业》蓝皮书调查显示,2009届本科毕业生平均求职成本为1207元、高职高专为1061元,比08年上升约1/10。这对于还是纯消费者的高校毕业生来说,无疑带来了沉重的物质压力。 

2、高校毕业生面临强大的精神压力 

根据耶基斯-多德森定律,适度压能激发人的潜能,提高工作效率。但过大的就业心理压力会影响大学生正常生活和就业进程。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主要表现为心理冲突和心理障碍。 

大学生由于对社会和自身认知能力不足,使期望的就业城市、工作薪酬、就业单位等与现实不符,产生心理落差;个人兴趣爱好与工作性质不对口;一些毕业生对就业、考研、考公务员等选择把握不定,产生顾此失彼的矛盾心理。 

二、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产生的根源分析 

当代大学生就业压力问题的形成与存在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致。 

(一)社会背景变化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影响 

1、政治经济环境变化产生的影响 

高校毕业生现行就业制度、户籍制度、干部人事制度与市场就业机制还不健全。地区就业政策和经济发展不平衡影响毕业生对就业地的选择,进一步加剧结构性矛盾。 

从国内来看,我国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劳动力市场对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量明显提高。从国际来看,2008年金融危机使大学生就业问题受影响程度加深。 

2、劳动力市场供需矛盾的影响 

我国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需要大量毕业生,但一方面,工资待遇相对较低、发展空间较小,部分企业用工不规范;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对大学生择业存在诸多偏见和歧视,主要表现为:性别歧视、名牌效应、户籍制度限制及对乙肝病毒携带者歧视等,这些因素都减少了毕业生择业机会,导致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 

(二)家庭过度干预致使压力增加 

家庭是大学生社会化的思想引导者之一,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对毕业生职业素质、心理素质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据统计,多数毕业生认为,父母过度干预就业会致使其心理负担增加。同时由于毕业生无独立经济能力,择业物质压力转移到家庭,易发生家庭冲突。 

(三)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与社会需求脱节 

1、专业设置、教学模式不适应市场需求 

高等教育近年快速发展,但学校专业设置和调整与市场化就业模式产生结构性矛盾,部分高校仅从招生角度出发,冷热专业迅速转换造成供给结构严重失衡。不少专业过于细化,教学模式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2、高校就业指导体系不健全 

目前,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与整体教学模式相脱离。就业指导教材缺乏、指导方法单一,信息落后,从业人员非专业化,使得就业指导工作效果不佳。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就业指导仍停留在指导层面,对大学生职业意识、就业心理的指导,就业渠道的开辟仍不能满足市场化择业所需。 

(四)大学生自身能力和心理素质差 

1、大学生职业素质与用人单位的要求不符 

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对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据新华社资料显示,我国企业对大学生基本能力要求依次为:环境适应能力占65.9%,人际交往能力占56.8%,自我表达能力占54.5%,专业能力占47.7%,外语能力占47.7%。当代大学生普遍年龄偏低,社会阅历少,学习知识过于理论化,思维模式化,协作能力、管理能力、社会责任感等欠缺。 

2、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差 

一些大学生由于家庭背景、社会经历、性格等因素,工作缺乏耐力,情绪易波动,不能客观冷静分析问题,使其处于极度敏感状态,这种状态抑制了大学生自身潜力的发挥,对择业产生不利影响。 

三、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社会、高校、家庭和学生自身共同努力,缓解就业压力,提高自身适应能力。 

(一)积极发挥社会作用 

1、改革现行就业制度,拓宽就业渠道 

政府通过相关政策改革现行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户籍制度、干部人事制度使其与市场就业机制相适应,消除地区间流动限制,实现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建立统一规范的就业失业登记制度,为高校毕业生服务管理提供便利。政府加强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项目,引导大学生深入欠发达地区,鼓励中小企业吸纳毕业生,提高其社会责任感。 

2、加大对高等教育投入力度,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 

政府要紧紧围绕国家“十二五”规划要求,加大对高等教育投入力度,保证高等教育快速健康发展。通过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广泛挖掘创业信息,建设创业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形成高校以创业带就业的发展方向,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完善小额贷款担保程序,解决毕业生创业技能和资金问题。 

3、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加强社会舆论宣传 

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渠道,通过针对性的法律规范人才市场、中介等服务体系和秩序。对于困难家庭的大学生,政府制定援助政策给予扶助。利用媒体积极宣传国家出台的大学生就业创业相关政策。与政府、学校和家庭共同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择业环境。 

(二)深化高等教育改革 

1、加强教育体制改革 

高校应根据市场信息反馈,推进教育教学内容、方法和评价制度,探索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积极谋划和部署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所需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工作。加强对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体系建设;优化新型教学方法,加强引导大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开展创新型人才培养新模式,夯实专业基础,培养人文素养和创新精神;建立统一评价制度,将各项素质纳入大学生评价范围;改进高等教育管理方式,推进行业、地方与高校共建,建立产学研联盟长效机制。 

2、就业指导力争与市场需求相适应 

高校应重视就业指导工作,将就业辅导贯穿于整个大学阶段,引导大学生客观的评估自己,深入分析职业行业发展现状、区域经济特点,使大学生明确长短期职业目标,做出科学的职业规划;提高从事就业辅导人员的专业素质;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开展创业指导讲座。 

(三)注重家庭教育影响 

就业不仅是毕业生个人问题,也是家庭的一件大事。在精神上,一方面父母要降低对子女的期望值,不要给学生提超出其能力之外的目标;另一方面要营造宽松的家庭氛围。父母应充分的理解求职过程中的心理问题,积极进行良好的沟通交流,鼓励学生正确面对就业压力,教会学生合理释放压力,提高学生抗挫折的能力、自我调试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发挥毕业生自我调适的作用 

1、努力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准备 

科学的职业规划有助于大学生培养正确就业观念,提高对未来社会的洞察力,从而根据市场需求不断改善自己。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要面对现实,坚持以贡献社会为导向,将个人与社会需求相结合,使自己在择业中处于积极主动地位。 

大学生应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不断提高自己学习能力,将在校学习专业知识运用到工作中并创造价值,提高职业素养。转变就业观念,拓宽就业领域,树立灵活就业观念,培养自主创业能力和创新精神。 

2、积极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大学生要做好就业心理准备,在职业规划上要正确的评价自己。一是要对自身的知识、能力、品德等做综合性的客观评价;二是要考虑自己择业是否符合所学专业;三是要考虑专业在社会的需求量;四是要考虑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具体要求。大学生要注重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就业心理健康指导课程、讲座,提前做好对社会就业的心理认知,提高综合素质,减轻就业压力。毕业生结合自身优势和不足,总结经验教训,面对现实,不断历练自己,增强就业信心。 

 

参考文献 

[1]王伯庆.大学生求职决胜宝典[r].北京:麦可思研究院,2010(1). 

[2]付斌.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干预研究[d].河北:河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09(12). 

第7篇

人文旅游系各团支部:

为了扎实开展社会实践工作,按照学院关于开展2006—2007学年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要求,结合我系专业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号召全系团员青年利用寒假深入社会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现将相关事宜及指导建议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关注社会动态、感受校友真情、增强就业意识,促进全面成才。

二、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相关精神,关注大学生就业动态,注重综合能力提高,倡导学习先进、汲取动力、奋发图强的进取精神,增强青年学生就业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和回报人民、回报社会的意识。

三、活动内容:

在经过精心策划和准备的基础上,我系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联手推出“人文旅游系毕业生跟踪调查”。我们这次毕业生跟踪调查是以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大学生就业市场化为背景,立足学校人才培养,从就业指导与服务的角度出发,是探索如何使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接轨的一项有益尝试。为此,同学们可以开展深入的社会调查活动,本次调查采用以典型调查为主、网络调查为辅助的方法,实施对象总体为2004、2005、2006三届毕业生。 我们已经在校主页—人文旅游系—网站导航—学生工作—就业专栏处公告有关跟踪调查信息,调查表可以自行下载。

四、时间安排

活动时间:2007年寒假

验收时间:此表格填好后请在2007年3月10日前寄或传真:

地址: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东区学林街280号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人文旅游系 许安 老师(收),邮编:310018。也可直接寄给原班主任或者调查者本人,或由调查者本人直接收回。

电话:0571-86929847 86929796 86929838

传真:0571-86929796(方老师) 86929878(丁老师)(2007年2月5号前,2007年3月5号后可用,其它时间请寄回以上地址)

五、验收形式:①. 1000字以上调查实践总结报告及相关照片资料;②.(自选)调查问卷回收(可寄或传到学校或者本人,最好是后者)。③.(自选)相关参访录音、DV资料;

六、总结表彰

同学返校后,系将对同学们的寒假实践报告进行评比,对于优秀的个人和团体奖给与奖励。并组织部分表现极为突出的同学,讲述自己的实践过程和心得体会。人文旅游系2005、2006级全体学生必须参加寒假期间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成绩将做为奖学金评比德育考核的依据之一,返回每份加0.5分。

七、活动组织形式和工作要求:

今年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形式以学生个体实践为主,每位同学将会有历届两到三个班级毕业生的信息,调查的对象可以自行选择,被调查人数基准为2人,上不封顶,可以通过信件以及传真的形式传回调查表,调查表上必须要盖工作单位的章,并且必须在调查表右下角注明参与实践调查的同学的班级和姓名,若无注明,会影响到德育分的加分情况。

第8篇

(南医学院临床学院海南海口571101)

摘要:对毕业生开展自我评价调查,为学校调整学生培养计划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156名毕业生进行自我评价调查。结果:医学毕业生自认管理能力、竞争意识不足,英语水平、创新能力、表达能力欠缺,学校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对个人职业存在影响。结论:通过完善课程设置体系、强化就业指导能力建设、增加人文医学培训等有助于全面提升医学生素质。

关键词 :医学毕业生;自我评价;分析;建议

中图分类号:G455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07.0034

大学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其发展问题关系到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通过毕业生自我评价,探寻影响毕业生的关键因素,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良措施,为学校人才培养提供决策依据,同时也是“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在实践中的“着陆点”。

1调查目的、方法和对象

1.1调查目的

为了学院更好的发展,完成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创新教育服务体系建设,本着“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不断调整人才培养理念,始终与社会的需要保持一致。

1.2调查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内容包括毕业生的工作现状、自我评价、业务能力、英语水平、自我发展的影响因素、课程设计对实际工作的影响等内容。

1.3调查对象

海南医学院临床学院2011-2013的毕业生,本次调查采取网络调查,共邀请到156位毕业生参与,有效问卷156份,回收率为100%。

1.4统计方法

对回收的问卷,采用双人双机录入,通过excel 2007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和整理。

2调查结果

2.1毕业生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共有156人参与,其中男生占46.15%(72/156)、女生占53.85%(84/156),调查对象涉及到临床医学专业138人,占总调查对象的88.46%(138/156);医学影像学占8.97%(14/156);康复医学占2.56%(4/156)。学生收入在2 000以下的有54人,占34.62%(54/156);2 000-4 000元的有76人,占48.72%(76/156);4 000元以上的有26人,占16.67%(26/156)。

2.2毕业生自我能力评价

毕业生自我评价主要反映个人能力在工作中的表现。调查显示,在工作中能完全胜任的人有122人,占78.21%,不能完全胜任工作的有34人,占21.79%,完全不能胜任的为0人。因此,选取了思想表现、敬业精神等9个指标对毕业生进行了全方位评价,统计结果如表1。

统计结果表明,毕业生在思想表现、敬业精神、工作态度、组织纪律、责任意识、协作精神等方面自我评价较高,均在90%以上;84.62%的毕业生认为自己工作能力较强。学生自认为在竞争意识和管理能力方面稍显不足,均在70%以下。因此,毕业生要加强管理能力的学习、竞争意识的培养,学校各级部门应重视学生在这二方面能力建设。

2.3毕业生就业能力评价

大学生就业能力是指大学生个人综合素质所表现出来的一种“人职匹配”的能力。毕业生就业能力是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延续。因此,毕业生就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和非专业能力两个层次,它是大学生成功获得工作、保持工作以及转换工作时所具有的能力,是一种与职业密切相关的综合能力(见表2)。

毕业生工作后,认为自己分析能力、专业能力和动手能力较强,分别占调查对象的81.41%、80.64%、76.89%;而认为自己在英语水平欠缺的占54.49%,其次是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分别占到了45.51%、30.77%。

2.4影响毕业生发展的评价

毕业生走上工岗位后,突显自身能力不足,个人职业发展受限。通常来讲,影响学生职业发展的二大因素,一是在校期间能力的培养,二是工作环境的熏陶(见表3)。

通过调查,毕业生认为影响自我发展的因素中,个人继续学习的能力对自己职业影响最大,高达82.05%(128/156),其次是个人专业理论水平占所学专业对口情况,分别占80.77%(126/156)、75.64%(118/156)。毕业生认为学校的教学方法对自己工作后职业生涯的影响存在,但不是最重要的,仅占45.51%(71/156)。

2.5毕业生对在校期间课程设置的评价

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所受的教育,特别是专业知识、教育理念将直接影响学生毕业后的发展,因此,大学课程设置(教育计划)对大学生毕业后影响深远(见图1)。

统计结果显示,大学期间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对自己工作影响最大,分别占到85.26%(133/156)、83.97%(131/156),英语和思想政治教育类对个人工作也有较大的影响,分别占61.54%(96/156)和44.23%(69/156)。计算机类课程和公选课对个人也产生一定的影响。

3相应建议

3.1完善大学课程设置,实现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接轨

学校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力资源的主要阵地,社会的需要应该成为大学专业设置的导向。而专业课程(教育计划)设置同样也需要根据社会需要来开设,学校应不断革新教学形式和内容,才能使高等学校更好地履行社会服务职能。倡导“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服务理念,践行“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就要真正地围绕学生的需求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不断调整课程设计,以最大限度与社会接轨为目标,全方位提升学生能力。

3.2强化英语、计算机在教学中的教学效果

“英语、统计学、计算机”被视为现代大学生的三项基本技能。英语不止作为一门语言和交流工具,而是被提升到了必备技能的范畴,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使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查阅专业文献、进行国际学术交流、撰写高水平科研论文等都离不开英语。因此,学校应加强学生英文专业文献检索、英文论文撰写、英语口语等内容教学,突出教学效果,提高学生英文水平。此外,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IS)由信息化向智能化迈进,要求医生有较高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因此,对医学生教育要增加医院大数据处理、HIS等内容的讲授。

3.3提高就业指导和服务水平,增强就业能力

就业能力应包括大学生就业能力和毕业后就业能力。高校应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针对不同年级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就业指导要形成完整体系,有专门的师资队伍,培训不能流于形式。特别是对大学生的表达能力、分析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就业指导和服务,帮助大学生获得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构建就业指导“一次培训,终身受益”的就业指导观。学生在大学期间接受较为系统的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这不仅体现在大学生毕业时的就业,更应考虑着力提升学生毕业后职业规划理念的培养。

3.4夯实第二课堂,全面提升学生能力

专业课堂培养学生的“智商”,而第二课堂更多的则是提升学生的“情商”。针对学生“表达能力”、“创新能力”欠缺问题,学校各级管理机构应鼓励学生加入各种社团,并有序引导社团开展工作,着重提升学生交际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表达能力、解决问题等多种能力。此外,科研部门、教务部门为学生提供科研项目资助,鼓励教师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课题研究的机会,全面提高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

3.5加大医学人文教育,提升人文素养水平

医学人文是既重视科学研究方法,又看重人性的适应和发展。大多医学类专业学生拥有理工科底子,逻辑思维能力较强,对哲学社会科学类的学习“上心”不够。针对目前医院工作现状,结合学生管理能力不够、表达能力欠缺等问题,增加学生医患关系学、医院管理学、社会医学、医学伦理学、医学哲学、医学心理学等模块的培训与学习,增加医学生人文素养,提升医学生医院环境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建利.面向行业和西部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J].中国高等教育,2007(6)

2卫魏.高校学生满意度研究[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8(3)

3李学鸣,彭杰.论高等学校共青团工作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4董占明.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人力资源管理,2009(10)

第9篇

关键词: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对策

随着越来越多的高学历毕业人数进入社会就业,社会用工单位对员工学历需求也越来越高。而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就业观念等未能及时跟上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的要求,加之政府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实质性政策支持较少等,造成了目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及用工单位“用工荒”并存的两难现状。高职院校培养的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是衡量社会对高职院校的认可度和高职院校办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标准。因此,各高职院校都立足于自身实际,多渠道全方位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一、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含义

所谓的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主要指高校毕业生在就业领域中所面临的竞争对手、 寻求符合自我能力发展以及践行自我价值的工作岗位的能力。 而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包括多个方面的内容,例如心里素质、 气质等, 其中知识结构是构成就业竞争力的一个关键点, 大学生只有不断的完善知识结构才能凸显出自身的学识和内涵, 而当前心理素质能否过关也已经逐渐的成为了就业竞争的关键。 自信往往能增强个人的竞争力,而自卑也导致很多人丧失了良机。

二、当前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现状

1.高校与社会供需结构性矛盾加剧

当代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存在转型和结构性两大特征,一般来说,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受到了社会供求、制度、个人意愿等方面的共同作用,其中结构性存在的供求矛盾则愈加的深刻,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我国的高效毕业生及其待业生的人数在逐渐的增长, 而社会上也从存在许多的单位找不到相符合的人才, 高校和社会之间的供需关系愈加的鲜明。

2.学校因素

首先是学校管理存在错位,办学理念陈旧。很多高职院校在办学和扩招时并未清醒地认识到,目前高校学生的就业形势与以往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人才供过于求现象。在教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调整、特色学科建设等方面都未考虑地方特色和市场变化,因此造成学生就业能力同质化,以致培养的学生缺乏竞争力。其次是缺乏有效的就业指导。虽然各高职院校设置了就业指导部门,开设了就业指导课,但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由于人员有限,就业指导的内容大都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就业指导的方法和手段单一,缺乏针对学生个性特点的特色指导。另外核心竞争力不突出。

3.学生自身问题

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尚需提高。综合起来有一下几点:一是基础较差,综合技能不强。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重专业轻基础、重知识轻能力、重功利轻素质、重科技轻人文、重实用轻理论的现象,这导致了自身素质出现畸形的发展;二是不能将所学只是和社会需求结合起来,这个问题正是因为在学习的过程中畸形的发展所导致得;三是缺乏沟通,团队精神较差;四是缺乏创新精神;五是职业道德和法律只是水平欠缺。这种种问题导致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不能客观的评价自身的价值,对择业的希望过高,不切实际的追求不合自身能力的岗位,最终导致所求不得。

三、加强提升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对策

如何加强提升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着手:

1.树立市场风向标意识,培养快速适应型人才

21 世纪是信息化大爆炸的时代,新技术日新月异,推陈出新,因此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职院校要时刻关注市场变化,培养学生快速适应新技术的能力。一是每年定期开展“企业座谈会”,并与相关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这样一方面能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另外一方面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相关行业最新动态,同时了解企业需要什么和即将需要什么,方便高校根据企业反馈信息及时调整相关专业培养方案。二是培养学生适应新技术的能力。首先在日常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时刻提醒学生要树立勇于探索的精神,在专业学习中遇到难点时不能退缩,而是要积极寻求解决方法。其次要将书本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的思想转变为实践教学为主理论教学为辅的办学思想。以体验式教学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以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第三是加强实践平台建设,建立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

2.将大学生的就业和教学改革相结合

高职学院应利用办学机制灵活的特点及时调整专业设置、招生计划及培养目标,减少毕业生的就业困难。 高职学院应注重从宽口径和动态性等方面增强专业设置的市场适应性,以培养应用型、创新型的人才培养方案,加大社会急需专业的招生数量,控制长线专业的发展规模,不断深化教学、教材改革,更新知识内容,及早启动“双证”教育机制,增加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树立“全员、全方位和全过程”的就业工作理念

以学校就业职能部门为主体开展工作,充分利用教师、家长、校友、投资方等社会资源,多方位拓宽毕毕业生的就业渠道, 人人都来关心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形成“上下互动、专兼结合、内外并举”的就业工作体系。 进一步加大就业指导力度,协调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的联系。

4.建立就业工作考核机制

在学校发展规划中制定就业工作目标和要求, 将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有机结合起来,根据市场需求调整招生计划、办学方向和学科专业, 加大市场急需人才专业的招生和培养力度。 采用订单式培养模式,满足社会对急需人才的需求。 建立就业工作考核、奖励、培训、研究、走访等制度,保证就业专项经费和奖励经费充足,保证人员、场地需求,将就业情况作为学校年终考核的重要指标。

5.全程开展心理教育,提高学生的就业心理素质

一是学院应该加大择业心理教育和心理咨询的力度,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正确审视自己的情况,分析自己的优势及不足, 是求职中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 敢于竞争,不怕挫折,自信而不自负,相信自己具备求得合适职业的能力。 二是要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教导学生在择业中遇到挫折时保持冷静和坦然的态度,对待用人单位的挑刺,要居逆境而不气馁。 直面现实,积极进取,百折不挠,从中总结经验教训,重新寻找求职目标。

6.学生要进一步提高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

首先要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目前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整体素质与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对毕业生就业的期望值也不断提升。只有那些身体素质好、思想政治素质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强,有责任意识,会管理、善交际,有合作精神的大学生才能争得用人单位的青睐。因此,学生要想获得社会和用人单位认可,就必须切实按照社会需要来塑造自己,树立广泛的社会责任感,在理论扎实、成绩优秀的基础上全面发展自己,自觉增强学习的动力和能力,做到随时学、随地学,增强自身知识储备,根据工作和时代的要求随时补充新的专业知识; 在提升理论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动手能力的提升,积极投身实践,注重第二课堂的学习,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依靠自身实力赢得用人单位的青睐,为今后就业打下坚实基础。其次要转变就业观念。作为一名即将踏入工作岗位的毕业生,要坚信“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根据自己所学专业和自身实际情况,根据就业市场需求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的行业,在新的工作岗位上踏实肯干,勤学苦练,克服浮躁和自傲心理,从基层做起,从小事做起,保持虚心和谦卑的心态,在新的工作中一点一滴地积累工作经验,提升自身的就业能力。

7.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

学生在学校完成了“学会学习和学会做人”,就需要到社会实践中去检查,去锻炼“学会工作,学会创造”。学生在重视专业素质培养的同时,也应加强学生的社会调查,深入开展社会实践。高校要建立健全大学生实践教学工作管理运行机制,把社会实践和教育实践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对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教学实践要有整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并对各年级提出明确的任务、目标要求,并规定学时学分,把实践知识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巩固理论教学的重要环节,使大学生在参与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各门课程所蕴涵的人类文明成果、民族精神、思想道德情操、科学精神、事物体制规律等方面的内容,从培养大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创建精神和实践能力。要采取有效措施,组织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周密安排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根据年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和不同年级、专业大学生的具体情况,像组织课堂教学一样,精心设计、周密安排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高校团委要根据计划负责具体 组织实施。各地团组织要统一协调、安排好活动时间、地点和具体内容。本、专科学生和研究生在校期间至少要参加一次社会实践活动。活动所在单位要对大学生进行鉴定。开学初,要以团支部、班级等为单位进行交流总结。通过不断拓展社会服务的新领域、新形式,进一步激发大学生参与社会服务的热情,培养大学生的劳动观念和服务意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要提前做好大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工作,适时总结在实践中的经验,这样才能达到拓宽视野,提高认识的目的。

参考文献:

第10篇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毕业生 就业指导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使越来越多莘莘学子的大学梦得以实现,同时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式也日益严峻。如何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已经成为两会代表关注的热点。党的“十七大”已经把大学生就业列入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大学生就业工作已经摆在了高校工作的重要位置。辅导员作为与学生联系最紧密、相处时间最长、把握学生思想动态最及时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线工作人员,更应发挥本职工作的优势,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进行积极的指导,帮助学生顺利就业,实现人生角色的重大转变。

一、辅导员就业指导工作的误区

误区一:从时间上看,辅导员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开始于学生择业而终于学生就业。

辅导员在学生思想教育和事务管理中的特殊角色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因辅导员缺乏系统的就业理论与实践知识,指导的形式和内容模式单一、精力分散、事物性繁多,没有形成从入学到就业全过程科学化的指导。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工作往往被错误的理解为伴随着学生的择业而开始,伴随着学生工作岗位的落实而终止。因此,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工作只在学生毕业前的一学期才开展,而其他时间中辅导员的学生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都不涉及就业指导的内容。但从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个人因素看,学生的自我认知不足、职业目标不明确、职业能力不足也是阻碍毕业生顺利就业的重要因素,要消除这些不利因素对毕业生择业就业的影响,就要求辅导员将学生的职业规划指导、职业能力的培养融入日常的思想教育中,通过长期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有的放矢地塑造完善、健全的人格,从学生入学开始直到学生毕业进行全程化的就业指导。

误区二:从工作内容上看,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工作等同于就业率的追求。

毕业生的就业工作率是衡量高校就业工作好坏的重要指标,因此在高校的就业工作会议中,对辅导员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具体职责范围就限于对就业率的追求,并将毕业班辅导员的绩效考核与就业率联系起来。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有的辅导员认识到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但也缺乏对就业指导目标深层次的思考,把提高就业率作为唯一目标和就业指导工作的全部内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的核心是帮助更多学生择好业,就好业。但就业率的追求不是就业指导工作的全部。就业指导工作不仅包括就业前的求职技巧指导,择业中的信息服务还包括就业后初期的政策咨询、心理调试等后续人文关怀。因此,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工作的内容是涵盖了职业指导、心理调整、社交礼仪和沟通交流等内容,涉及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等多门学科的系统性、专业性的工作,而绝不是单纯、功利的追求就业率。

二、辅导员就业指导工作的正确定位

根据就业指导工作的内容、要求不同,我把辅导员就业指导工作从开展的时间上进行了划分,分为阶段指导和长期引导两类。阶段性指导是指在特定时间段内要完成的指导工作,其工作要求是及时、准确,工作效果也可以在短时间内得以体现,主要指在学生毕业前一年甚至是一学期才开始的指导工作。长期性的引导则是指要将就业指导工作融入日常思想教育中的,其工作要求是持续、深入,工作效果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得以体现,主要指从新生进校就开始直到学生毕业。

(一)阶段指导

1.做好学生就业信息的传达者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掌握信息就等于掌握了竞争的先机。在求职择业的过程中,职业信息关系到择业、就业的成败。毕业生拥有的就业信息量越大、信息质量越高,择业、就业的视野就越宽阔,成功率也会相应提高。辅导员应尽力拓宽获取就业信息的渠道,积极收集就业信息;根据毕业生的具体情况,对信息进行认真筛选,有目的地将准确的、可靠的、有助于毕业生合理就业的信息及时提供给毕业生;完善顺畅的信息沟通渠道,比如可以利用网络,通过建立就业信息QQ群、飞信群等快捷、便利、传播方式广泛的渠道,及时准确的为每位毕业生提供择业就业的信息。

2.做好学生求职择业的推荐者

最为学生求职岗位的推荐者,辅导员就是要将合适的学生推荐到适合的岗位上,其工作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向用人单位提供全面、准确、详尽的学生信息。用人单位除对学生的在校档案资料如学习成绩、思品评价等进行认真审阅、对学生进行面试、进行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操作技术考试考核外,往往要求学校对其有意录用的学生进行访问调查。辅导员是学生管理的一线工作者,对学生的情况最熟悉,可以对用人单位进行学生信息的详尽介绍,帮助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之间进行交流;第二,单位和学生的搭桥人。一旦有用人单位需要学院推荐毕业生,辅导员能够针对用人单位的需求有的放矢,较快地完成推荐工作,提高需求信息的有效利用率;辅导员还可以利用个人的社会关系联系单位、开拓就业市场,把毕业生推销出去。

3.做好学生心理困惑的疏导者

在求职应聘的就业过程中,由于经验的缺乏和准备的不足,刚走出校园的大学生在严峻的就业压力和众多的竞争对手面前,他们总会有或多或少的不适。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焦虑感也越来越强烈,甚至出现自我否定,无所适从的情况。这就需要辅导员尽早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帮助学生消除就业焦虑,引导大学生正确、勇敢面对就业寒潮,化危机为机遇和挑战。鼓励大学生树立自信心、树立敢于竞争的勇气,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与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着重加强对学生进行耐挫折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暗示他们要适当给自己一些耐心和宽容,选择与自己的实力相当的择业目标,不要盲目攀比或随波逐流。

(二)长期引导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项系统性工作。要缓解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就要树立全程化的就业指导意识,不能把就业指导工作全都积压到学生毕业前一年甚至一学期来做。就业指导工作应该从新生进校就开始,贯穿于大学的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

1.做好学生职业生涯的规划者

一般高校都为学生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但由于职业规划的专任教师数量有限,学生人数较多,导致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缺乏有针对性的指导,所以大部分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就流于形式了。辅导员掌握的学生信息最全面,可以结合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指导。辅导员对于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可以按年级分阶段进行:一年级进行自我探索,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对自己的能力和潜力做出较为准确的判断和总结;二年级环境探索和生涯决策,辅导员要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环境探索”,同时提供“教育职业”信息来帮助学生树立职业发展目标;三年级职业能力的提升,完成学生向职业人的转变。辅导员鼓励学生通过发现和发展自己的先天素质与潜能,在未来事业中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这样,学生提前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和准备,才有利于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胜出。

2.做好学生职业能力提高的督导者

大学生的职业理想往往是美好的,但职业理想和现实之间是有差距的,要缩短差距,使自己的职业理想不断趋近于现实,就必须了解从事理想职业所具备的能力和素养,并有意识的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和素养。首先,辅导员应该在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职业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对即将从事的职业有一个明确而清晰的认识,并在日常生活中学会以一个职业人的标准来要求和检验自己;其次,创造条件,针对性的强化学生的职业能力。辅导员可以利用自己的角色优势采取各种方式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如,利用集体活动组织者的身份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人际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利用班级管理者的身份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

3.做好学生就业观念转变的协助者

随着大学是扩招,高等教育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发生了两个转变: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毕业生就业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在这种转变下,大学生必须接受的一个现实就是:大学生已经成为普通劳动者,大学毕业生应该放弃精英意识,树立普通从业者的择业观念。作为辅导员,应该帮助毕业生正确处理眼前和长远的关系,转变“一次就业定终生”的就业观念;处理现实与理想的关系,转变“抱定专业不放松”的择业观念;正确认识挫折和成功的关系,树立关注个人成长,寻求职业发展的就业理念。

高校辅导员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事务管理的一线工作人员,是大学生的直接管理者。大学生在校期间和辅导员相处的时间最长,接触的最频繁,关系最密切,因此辅导员是最了解学生个性特点、心理特征、个人行为能力的人。同时,相仿的年龄、高于学生的学历和社会阅历又使得学生和辅导员之间沟通变得容易,建立起相互信任的融洽关系。辅导员要利用好角色优势积极的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增强就业指导工作的时效性和针对性,促进就业指导工作个性化和全程化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靳怡.关于发挥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中指导作用的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9(6)

[2] 倪和琳.浅谈高校辅导员如何发挥就业指导作用[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9(5)

[3] 宋慧.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逆境中的工作策略[J].贺州学院学报.2010(2)

第11篇

随着高校对艺术类专业的扩招,艺术类毕业生也逐年增加。本文从高校艺术类毕业生就业现状和影响艺术类毕业生就业因素两方面着手分析,试图归纳出解决高校艺术类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方案,提升其就业能力,从而更快的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

关键词

高校艺术类毕业生;就业能力;市场竞争;职业生涯规划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时期,这样的社会局面则需要高校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复合型人才。2000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大约为107万,2014年大约为727万,增长了579.4%(如表1),毕业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艺术类学生也是如此。艺术类学生与普通大学生相比,情感丰富,个性张扬,自我主义较强,集体主义较弱。作为一名高校的辅导员,我们更应该了解如今的就业市场以及艺术类毕业生的就业心态,提升他们的就业能力。

1高校艺术类毕业生就业现状

艺术类学生个性比较张扬,专业实践性较强,就业时呈现与非艺术类学生不一样的特点。

1.1就业灵活性强高校艺术类学生往往被看作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崇尚自由,追求个性,不愿束缚于各类规章制度,在择业时不看重工作的稳定性,而注重工作和自己所学专业的一致性。很多高校艺术类毕业生初次就业时只为了积累工作经验,工作一两年后会跳槽转业,故他们不在乎与工作单位是否签署协议,这就导致在毕业时艺术类学生的就业率很高,签约率很低,工作相对其他专业的学生来说很不固定。

1.2就业地域性强艺术类学生所学专业的专业性与实践性很强,一些大型的设计类公司多集中在沿海或大中型城市,很少设立在边缘地区,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学生的就业去向,就业市场相对狭窄。艺术类毕业生认为在经济发达城市较偏远城市拥有更多的自我提升机会,能学到更多的实践技能,故他们在选择工作时会首先考虑较发达地区。这种现象在近几年越来越明显,据不完全统计,大约70%以上的艺术类毕业生更倾向于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就业,使得这些地区的就业市场趋于饱和,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1.3就业观念淡薄艺术类毕业生的就业心态不积极,就业观念淡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艺术类毕业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不明确,他们对自己的未来没有规划,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认识不清,时常抱着走一步算一步的心态;其次,艺术类毕业生大多家庭经济条件良好,他们并不需要独立承担生活的重压;最后,艺术类毕业生个性过强,他们总是认为自己所学专业具有优势性,找工作只是时间的问题。这些因素都影响着艺术类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1.4就业心态矛盾艺术类毕业生在就业时拥有更复杂的心理,在择业时更加迷茫。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第一,艺术类学生在高考填报志愿时认为选择了热门的设计类专业,盲目高估对所学专业的优势,对自己盲目自信,在就业时一心选择自己心仪的工作,但一次次失败的求职经历让他们无法面对残酷的现实;第二,艺术类学生的学费过高,大学四年的学费是非艺术类学生的两倍有余,故他们在择业时希望寻找到薪酬较高的工作,但大学毕业生的薪值往往达不到他们内心的期望值,许多艺术类毕业生抱着宁缺毋滥的心态,长期处于待业状态;第三,艺术类毕业生大多家庭经济条件良好,90后也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在家娇生惯养,他们虽期盼能在工作中展示自己的能力,但却没有做好吃苦耐劳的就业准备,但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时却显得束手无策,缺乏毅力与勇气。艺术类毕业生求职过程中屡遭挫折,在心理上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2影响高校艺术类毕业生就业的因素

从前面分析可以看出,高校艺术类毕业生的就业现状不容乐观,社会给予他们的压力过大,他们虽渴望踏入社会又害怕面对竞争。为了帮助艺术类毕业生解决就业问题,我们主要从政府、学校、家庭以及个人这四方面分析影响高校艺术类毕业生就业的因素。

2.1政府对艺术类毕业生就业的影响政府对艺术类毕业生就业的支持力度不够。首先,我国现有的分配政策从原先的“包分包配”转变为“自主择业”,大学毕业生需要依靠自己的能力去寻找工作,这对艺术类毕业生来说具有更大的挑战性。“自主择业”的就业模式不仅需要依靠就业市场提供良好的机遇,也需要政府给与相应的扶持措施。例如政府可以颁布鼓励艺术类毕业生到中小型城市发展的政策,为其提供补助及优惠条件,同时加大对中小型城市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吸引更多的艺术类毕业生走向西部,走向基层。

2.2高校对艺术类毕业生就业的影响高校是艺术类学生学习生活的地方,是育人成才的摇篮,学校制定的教学目标影响着学生的就业情况。现在大多数高校对艺术类学生就业影响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设置的课程与市场需求的岗位并未达成一致,使得学校培养的毕业生并不能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找到适合自己的一份工作;二是高校对职业生涯规划未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许多学校只是把职业生涯课程当做一门必修的课程进行教学,并没有把其贯穿于艺术类学生大学四年的学生生活中,同学们对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任然很茫然;三是高校对艺术类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力度不大,许多毕业生未能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2.3家庭对艺术类毕业生就业的影响所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中国家庭,父母以及成长环境对孩子的影响非常之大。一方面,对艺术类学生来说,他们大多来自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生活压力小,这类艺术类毕业生在择业时对工作的期望值较低,他们认为就业只是寻找一份工作,而工作所带来的自我提升的机遇并不重要。另一方面,90后艺术类毕业生的自主能力不高,依赖性极强。他们从小被父母过度保护,事事由父母操办,当自己处在竞争激烈的求职环境中则显得束手无策。

3高校艺术类毕业生就业问题解决方案

由于高校每年扩招导致大学毕业生逐年增加,就业市场趋于饱和,竞争激烈。对于艺术类毕业生来说面对的就业压力更大,为艺术类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势在必行。

3.1政府建立健全支持体系政府对艺术类毕业生的就业支持是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加强宏观调控,为艺术类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保护政策。首先,取消地方保护主义,引进更多的艺术类专业人才;其次,鼓励艺术类毕业生到中西部,到国家需要的地方去锻炼,为其提供相应优惠政策,保证其在锻炼后拥有优势去寻找下一份工作;最后,加大对用人单位的监管力度,完善社会保障机制,维护毕业生的个人利益。

3.2高校建立就业培养机制社会对艺术类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现在培养出的大学生,不仅是专业人才,更是职场精英。高校应建立就业培养机制,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推进艺术类课程的教育改革。艺术类课程作为新兴课程,面临更多的挑战。现在高校艺术类课程在设置上大多没有与就业岗位相吻合,课程的延展性较弱,这就要求高校拓宽专业口径,增强课程学习的实践性;在教学模式上增加专题演讲、情景模拟等,使课程的教授多样化且符合就业市场。第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艺术类学生在学习道路上的引路人,故他们的教学水平直接影响到教学成果。高校一方面应该为教师提供更多出国进修或是参加学术交流的机会,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作用,以旧代新,建立健全学科内部的学习交流体制。第三,完善高校职业生涯规划。前面的章节中也提到我国有些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设置不合理,在今后对艺术类学生的培养中,必须把职业生涯规划贯穿于四年的教学中,依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适时的开展职业生涯课程。例如大一时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职业生涯,对自己的未来有初步定位;大二时根据自己对专业的了解引导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大三时进一步指导其制定或修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大四时根据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择业,传授学生就业技巧。这样,职业生涯规划就不是大话空话,而是真正能够帮助艺术类学生规划人生的实用性课程。

3.3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90后学生思维开放,自我意识过强,艺术类学生尤为明显。如今的90后艺术类毕业生往往眼高手低,作为市场竞争中的主角,未能及时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艺术类毕业生在择业时首先必须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对自己有合理的定位,克服择业时遇到的挫折,及时总结,汲取经验;其次,发挥主观能动性,艺术类毕业生应抱着“我找工作,而不是工作找我”的心态,努力让自己适应环境,珍惜任何一次工作机会,以持之以恒的工作态度对待每项工作;最后,坚持学习,无论是在校园还是工作单位,艺术类毕业生都应该用虚心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4总结

当今艺术类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就业率的高低反映出高校对艺术类学生培养的成果。我们在激发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同时也要不断完善高校自身的教育体制,为社会培养出优秀的艺术性人才。

参考文献

[1]孙长缨.当代大学生就业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56-457.

[2]新华社.艺术类毕业生:灵活就业为主流[N].中国文化报,2012.4.17(2).

[3]敖四,兰顺东.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裴春燕.高校艺术类毕业生就业力问题研究[D].燕山大学,2013.

第12篇

关键词: 高校 大学生 职业生涯规划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

1999年以来,国内大学开始扩招,经过十年发展,中国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化”进入“大众化”阶段。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日益严峻,在一定程度上,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经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据劳动部门统计,2010年全国大学毕业生人数已达630万,比2009年增加19万人。随着毕业人数逐年增加,就业市场压力随之增大,大学生供给与需求相对均衡状态逐渐被打破。面对日益增长的就业人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

如何帮助大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力,提高综合素质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组对国内某高校的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

1.大学生普遍需要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调查显示,71.6%的大学生对就业形势感到担忧,82.9%的大学生认为有必要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但是42.8%的大学生没有职业规划,29.9%的大学生正在考虑自己的职业规划,65.8%的大学生认为需要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2.大学生缺乏正确的择业观念

调查显示,51.9%的学生选择职业的首选标准是薪酬,59.4%的学生愿意为了高薪而选择自己不感兴趣的工作。这些同学忽略了个人职业发展的重要性,为了暂时的高薪放弃自己的兴趣,这样不利于个人职业生涯的长远发展,不能挖掘出个人的职业潜能,容易导致职业倦怠。

3.大学生缺乏对专业和职业环境的了解

调查显示,54.5%的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不认同,48%的学生认为自己的专业知识学的不够扎实,47.1%的学生在就业时最大的困惑是不了解自己以后的工作情况。

以上数据表明,在校大学生普遍对自己的未来职业发展感到迷茫,需要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因此,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进行理论研究,解决如何针对学生个人生涯规划进行系统、专业的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我国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调查研究现状

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引导与辅导,并且从制度、组织与经费上给予了充分的保障。例如,美国学校顾问协会(ASCA)已经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确立了国家标准,把生涯发展与学业和个人、社会发展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看作是学生成功的最重要因素。日本为学生专门组织了“进路指导”活动,开设了“进路指导”课程,主要帮助学生设计和思考如何升学、就业和实现人生发展目标等。其中,政府参与制定相应的政策,组织开展相应的计划或者举办长期性的活动,推动了学校职业生涯设计教育规范有序的开展,并且突现各国特色,而学校在这些国家职业生涯设计教育中,则扮演着组织者、协调者与实施者的重要角色。

相比之下,我国高中生在对个人兴趣爱好还懵懵懂懂时就被分为文科生和理科生。上大学选专业时,即使父母和考生本人考虑自身兴趣和能力倾向,其判断往往也缺乏专业性。一贯对职业规划的忽视,将可能导致大学所学专业、毕业后从事工作和长远事业发展之间的矛盾深化,不仅不利于个人的发展,也是社会人才培养的浪费。同时,国内高校对于大学生在校期间的职业生涯规划,没有系统的、规范的研究,而主要集中在对在校大学生职业意识、职业准备方面的调查。

许晓青、赵耀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通过对北京六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物质待遇是大学生择业时最先考虑的因素,在择业地点和行业上,以及经济大潮中的热点地区也是大学生择业的热点,大学生择业意识与行为开始与国家的毕业生分配制度“接轨”。他们得出结论:大学毕业生更看重自己所学专业,愿意将所学的本领在未来的工作中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

余禾对四川工学院的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职业的选择具有专业、年级、性别的差异。相对艰苦专业的学生看重“学有所长、有所作为”的比例明显高于其它专业;四年级学生选择“工作轻松”、“人际关系融洽”的比例高于其他年级的学生;四年级学生选择“事业单位”、“个体、私营企业”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学生,而选择“自己创办公司”的比例明显低于其他学生;男生比女生更加赞成“自己创办公司”,而把进“三资企业”作为首选的女生比例明显高于男生。余禾由此总结出知识经济条件下大学生心理发展的新特点,大学生渴望成为事业性、创新性的人才,但又缺乏自制力、创造力和挫折容忍力。在职业选择上追求发挥自我才能,同时注重经济利益,兼顾个人兴趣,具有较强的个人创业精神。

张敏强所做的“大学生择业状况及心态调查”结果显示,对于“用人单位需要什么样的大学生”一问,职场双方的评价各异,如55.8%的单位选择了“实干精神”排在首位;而求职的大学生中则有53.3%选择“外语水平”,选“实干精神”的只占12.5%。张敏强就此提出了几点启示和建议:高校应注重课程与教学方法的改革、学生学习方法的训练、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大学生自身应加强社会认识和实践,培养较强的诚信观念,对自身有恰当的定位与期望值。

另外,陈亮、魏晓华和程春生等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实践方面都有探索。如陈亮提出的学生生涯规划,即大学生四阶段理论:大一适应期,职业生涯认知和规划;大二探索期,基本能力、素质的培养;大三拼搏期,职业定向指导;大四冲刺期,就业准备和指导。

而在实践中,我国大多数高校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指导仍然停留在意识层面上,并没有开展实质性职业生涯规划活动。目前高校的就业指导主要以毕业生的择业指导为主,包括就业政策宣传与解释、就业信息、技巧指导三个方面,并没有形成完善的体系。

三、我国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思考

我认为,职业规划应是以职业定位设计指导为基础的全方位就业指导,根据高校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制定中长期计划,确立职业理想。经过紧张的高考,跨进大学的校门,面对新的环境、新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大一新生往往会感到迷茫,难以找到新的学习动力和目标。就业指导就应该从这一阶段开始,让学生在现实基础之上,根据自身的特点,对自己的未来职业生涯进行规划和构想,以走出迷茫,尽快确立正确的人生定位和奋斗方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就业指导应摆脱原来单纯提供信息的狭隘思路,从职业生涯、人生规划的更高层面上去认识和把握就业行为,使就业指导工作更加具体。首先,应从大一起开设职业规划教学课程,为每一个学生建立职业规划档案,帮助他们正确地认识自我,确立自己的职业理想,作为个人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并教育、引导、督促他们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努力;其次,应让他们清楚地认识当今的就业形势,放弃以“天之骄子”自居的心理,主动了解自身长处和特点,以及将来就业的优劣势,试探性地进行职业生涯设计,合理规划大学四年的生活以及将来的出路;最后,还应使他们认识自身须具备的能力,如操作能力、创新能力、沟通和合作能力等,以做好思想上的准备。

第二阶段:就业准备、能力提高阶段。本阶段主要针对大二、大三学生进行,要教育学生既要正确认识自己,又要努力提高综合素质,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在当今就业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况,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英语证书、计算机证书、优异的专业成绩、党员、学生干部、实践经历等都成为毕业生参与竞争的筹码。因此,在学生明确思想认识和找准奋斗目标的基础上,这一阶段的就业指导应引导其努力提高自己的各项能力,为将来的就业储备知识和能量,即要引导其认真学习,掌握专业技能,培养能力,发展兴趣,并围绕特长和爱好拓展知识面。同时,也要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培训的机会,通过实践弥补专业教育的不足。此外,还应通过丰富多彩、适合青年特点的课外活动来培养大学生的独立意识、竞争意识、团结协作等素质。

第三阶段:信息提供、实践运用阶段。大学生知识能力的储备、素质的养成在前两个阶段基本上已经完成,这一阶段的就业指导应侧重在为毕业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客观环境,如政策咨询、就业形势、需求信息、择业技巧、心理辅导等,还可以指导学生根据个人需要和现实变化,调整职业目标与计划。

当前,许多大学开设了相关的课程或是专题报告与讲座,网络上也大肆炒作,一时间职业生涯规划成了大学毕业生最为关注的热点之一。但不少大学毕业生还没有真正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确切含义,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缺乏进行规划的具体技巧。因此,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不是简单的就业指导课可以解决的,而是一个长期、系统贯穿整个大学阶段的过程,高校应该从入学阶段开始对学生进行就业规划指导,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这对于学生提升个人竞争力,学校长期健康发展,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以及维护社会繁荣稳定等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朱辉荣,陈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的创新与实践[J].职业时空,2008.8.

[2]王黎明.美国中学的生涯规划[J].教学与管理,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