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10 07:17:0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历史知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历史热;历史知识;普及;危险;对策
中图分类号:K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15)-01-0032-02
随着越来越多的历史类题材影视剧的热播和通俗历史读物的紧俏销售,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谈论“历史”,尽管历史只是他们从这些媒介中了解到的凤毛麟角,但是已经足够成为他们茶前饭后的谈资。“历史热”也随着媒体的报道成为一个公共话题。纵观近些年“历史热”现象的表现,其主要是借助于影视、书籍、网络等媒体进行传播。三者相比,网络与影视更显得具有数字信息时代的特征:快捷、覆盖面广、信息量大等。例如广受大众好评的《雍正王朝》《武则天》以及好评如潮的《百家讲坛》……所有这些犹如一枚枚的深水炸弹,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它们的出现给向来以“端庄”“严肃”自居的历史老者一个重换新颜的机会。在这种社会文化背景下,我们有必要将这一现象同历史知识普及问题结合在一起思考一下。
一、历史热出现的原因
历史热的出现反映了大众文化需求的变化,这种现象的出现从根本上讲是大众心理的需求的变化,更多的是表现在传统的历史情怀,以及获取信息的选择方式上。
(一)受众“历史癖”的心理的需求推动市场发展
在一次调查中我们发现受访者大都表示对历史非常感兴趣,人们的兴趣激发了市场,同时人们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也引导着历史文化产品的发展方向。也正是这个原因,使得以现代传媒为平台的历史作品有了快速发展的机会和空间。根据我们从其他资料了解到的信息,也说明了“历史热”的存在绝不是一个偶然。
从畅销图书排行榜我们发现,历史读物一直都是一个非常热门的类别,其中历史人物传记更是占据了很大的份额。近年来的一股通俗历史读物热,为什么会出现?一个最基本的原因,就是中国人重视历史。这是传统,或者说,中国人多少都有点历史癖。人们向来都比较喜欢“谈古论今”,一些过去的事件、人物都以它们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后人,激发后人的好奇和向往。人们往往也会对了解众多历史典故的人表现出格外的尊重。
(二)“快餐文化”被普遍接受
在阅读方面精读或是泛读的选择上,人们往往会选择后者。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里我们必须有效的筛选并获取信息,但是所有的人都或多或少地面对着不同程度的生活和工作压力。“没有时间”也就理所当然的成为众人不愿仔细读书的借口。众多历史快餐文化也因此走俏,历史影视作品以及一些历史栏目和网络小说深受人们喜爱,这种方式在社会上一度引起强烈的反响,譬如曾风靡一时的“甄体”表达方式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我们也从这部影视剧看到了现代传媒强大的影响力,一部优秀的历史科普作品远比一部历史巨著的社会影响力要大,更好的普及历史知识向来都是众多历史学者的不懈追求,先生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呼吁“把知识普及给人民”[1],他还身体力行地同其他老先生编写过众多的历史科普小册子,在社会中引起了广泛的好评。我们又怎能够摒弃这个传递文化、传播知识的机会呢?
二、在“历史热”背景下对历史知识普及的思考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历史热的出现是因为历史受到了市场的欢迎。有需求就会有市场,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文化市场的需求,而文化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正是多种多样的需求成为通俗历史存在的理由和发展动力,这种需求也恰恰说明了历史学的社会价值和意义这也深刻体地现了历史在弘扬民族精神,培育爱国情感的重要作用。“历史知识,在我们这个时代是增长智慧,培养历史感、时代感、民族感,提高对祖国前途和人类前途的认识及信心的重要武器,把历史知识交给更多的人,是历史工作者光荣的职责。”[2]因此,我们应当肩负起传播历史知识的责任。
从个人发展的角度而言,历史的意义还在于能够提升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而“历史热”的出现则进一步扩大了这一影响。“孔子作《春秋》,乱臣贼子惧”,那是对当时人们的一种道德约束,同时对后世也有很好的教导作用。黑格尔说: “人们常常从历史中希望求得道德的教训, 正如历史家治史常常要给人以道德的教训。不消说,贤良方正的实例足以提高人类的心灵,又可以……灌输善良的品德。”[3]所以,我们在为“历史热”的出现拍掌欢呼时,也应该注意到社会的导向作用,积极引导大众,传播正能量,而不是为了娱乐休闲而“娱乐”历史。“过分娱乐历史,会伤害一个社会对常识的判断能力,在乱说历史的背后,往往有利益在驱动。”[4]。所以,我们应该明确地辨识“历史热”现象,而不能沉浸在过度的喜悦之中。
就艺术与真实的角度而言,影视作品以及文学作品是“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它们都是一种演绎、一种创作,是艺术家借助历史形象表达自己观念的一种方式,是作者根据历史故事为现代受众所进行的一种全新的解释。在一定程度上比较合乎“克罗齐宣称‘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意思是说,历史主要在于以现在的眼光,根据当前的问题看过去” [5],这也是赋予历史当代意义的一种做法。同时“这些历史剧都在现代生活中找到了契合点”[6],看似是说历史,实则是讲述当代的事。我们所提倡的“尊史”并不是盲从历史,我们在“尊史”时不能混淆了研究历史与运用历史之间的界限,脱离历史事实而一味强调古为今用。毕竟历史中的客观性“不依靠,也不能依靠此时此地存在着的,某种固定不移的判断标准,而只是依靠在将来积累起来的,随着历史前进的过程而进化的一种标准。只有当历史在过去与未来之间建立起有连贯的关系式,它才获得意义与客观性”。一个真正地理解过去的历史学家“只有当他朝理解将来的目标前进时,才能达到客观性”。
在“历史热”的潮流中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比如有学者归纳的“内容庸俗、史实讹舛、史观错误”[7]等缺陷问题,所以在以后的通俗史学创作中我们必须引以为戒。
首先,应该提高和保持历史工作者应有的历史观,提高自身的学术修养,并积极推动“史学热”这一潮流的良性发展。保持历史的真实性是历史学的底线,正确的史观则能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解析、记录历史。在作品创作的过程中,作者应该考虑到受众知识层面的不同,进而斟酌学术性质内容的多少,要让作品不仅意义深远,还要深入浅出。从现在社会上流行的历史作品来看,它们多数都是属于通俗易懂类型的,其内容很容易引起受众的阅读兴趣,不仅如此,在表现形式上,这一类的作品还有一个共性:历史感强,情节生动,层层推进,引人入胜,刻画的人物更是性格鲜明,栩栩如生。这些书籍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人们追捧的对象。在评价历史作品时不能够要求的过于严格,对于现代传媒下的那些历史作品,不能苛刻要求它们的科学性,应该允许创作者在尊重史实的前提下,丰富和发挥对细节的构思和描述。一部好的作品不仅要在质量上比普通作品优秀,也应该从受众的反应中独占鳌头。
其次,要将历史的科学性与通俗性很好的结合在一起。要求科学性是为了保证其学术价值,而通俗性则是为了赢得更广泛的社会影响并实现其社会价值。马宝珠也曾指出“史学的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本质在于学术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8],所以在创造中要极力避免内容的庸俗化。就创作者而言,应该肩负应有的道义,不能为追求经济效益而将社会效益抛之脑后。“庸俗化”与“通俗化”仅一字之别,却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尽管现代传媒下的历史热是人们追捧出来的结果,但是它也不应该摒弃它应具备的科学性。科学的史学观是一部好作品的基本要求和总纲领,同时也对受众起到积极的、正面的引导作用。历史是关乎所有人的历史,它不是学术圈中的宠儿,它不是神秘的,它应该被广泛的、正确的了解和掌握。
在“历史热”现象快速发展的影响下我们不应该用苛刻的眼光看待现存的历史题材文学、影视作品,毕竟它们只是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我们应该包容它们在不失历史真实性的前提下,对于具体情节、细节的艺术加工创造。这样更有利于集科学性、通俗性于一身的优秀历史类作品的创作。同时,在众多作品中体现出来的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故事化叙事形式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但是“讲生动活泼的历史故事一定要有翔实的史料依托”[9]而不只是为了娱乐大众。我们只有将“学院派”的科学、严谨与“草根派”的通俗、诙谐很好的结合在一起才能够以一种合适的角度去创作,进而满足民众的文化需求,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历史知识的普及。
基金项目:河南师范大学大学生创新项目《现代传媒影响下的“历史热”现象研究》,项目编号20130045。
注释:
[1].关于历史知识的普及问题――对武汉史学工作者和高等院校历史系同学的讲话[J].江汉论坛,1961,(4):15.
[2]白寿彝.史学论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404.
[3]黑格尔.历史哲学[M].中文版.北京:三联书店,1956,44.
[4]陈辉.历史类书籍出版热本后的冷思考[EB/OL]. ,2014-09-29.
[5]爱德华・卡尔.历史是什么[M].上海:商务印书馆,1918,17.
[6]张同道.穿越历史的表象――当前影视题材历史热透析[J].中国电视,1996,(3):32.
[7]王记录.近十年来“通俗历史热”现象探析[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12,39(1):21.
[8]马宝珠.关于史学普及与提高的几个问题[J].史学理论研究,2001,(1):51.
[9]杜凤桥.“娱乐化”历史背后 ――孙立群、袁腾飞谈历史[EB/OL]. http://.cn/2010/1210/12472.shtml,2014-09-29.
收稿日期: 2015-1-2
作者简介: 岳崇磊,河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研究方向:中国史。
备课是前提
教师是学生心中的榜样,在教学的过程中,既是知识的传授者,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有力带动者。要想让学生在地理学习的过程中掌握相关的人文历史知识,教师首先要做好课前的备课工作,搜集相关的人文资料,进行研究和整理,将地理知识融入到其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对历史知识进行回顾和了解,也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不再感觉地理学习是单一枯燥的。
比如,在讲世界主要航线的时候,就可以结合历史知识进行讲解,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故事,明成祖朱棣命郑和从太仓的刘家港起锚,率领200多艘海船,2.7万多人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访30多个包括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包括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阿丹、天方、左法尔等。以及非洲东部,红海、麦加、美洲、大洋洲以及南极洲。加深了明朝和南洋诸国、东非的联系。在中国古代早就有人对航海路线进行过探索,通过这样的历史故事的讲解,学生可能更想知道这些路线在地图上的具置,以及这些国家的特点和地理环境是怎样的,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产生探究学习的兴趣。
选择应具有代表性
在中学地理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选择性地将人文历史知识和地理知识相结合,让二者之间产生巧妙的联系,联系人文历史知识,同时又和地理知识产生相关的联系,突出地理教学的特点。这些教学内容都需要教师进行巧妙的安排,才能够发挥良好的教学作用。例如,在学习中亚政治的地图变化的时候,可以与侵略战争相联系,在以后,外国列强通过一系列的手段对我国领土进行侵占,一些不平等的条约更是侵占了我国东北以及新疆的大片领土,沙俄一次次地对我国发起侵略,占领了大量的土地。直到1991年,苏联政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苏联的15个加盟共和国解散,因此中亚的版图也发生了改变。教师在讲解这些地理知识的同时,又让学生感受到了当时国家领土遭到侵略的沉痛心情,进而激发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在教学的过程中巧妙地联系相关的历史知识,能够让学生形成知识之间的联系,对相关学科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能够在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提升了地理学习的趣味性。
在教学过程中巧妙渗透
中学生是思想比较独立的个体,如果在地理教学中强行灌输人文历史知识,不但起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反而会让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厌倦的心理,结合中学生的心理需求,教师应该以更加自然的方式进行人文历史知识的渗透,在学习地理知识的时候,可以根据相关的知识讲述一些历史人文故事和史实。比如,在学习关于洋流的知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据此讲解一些关于人口迁移的事件,历史上著名的“三角贸易”的故事,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欧洲的奴隶贩子利用的正是洋流,才能够将那些黑人贩卖到美洲,在整个贩卖人口的交易过程中,人贩子很好地利用了地理中的洋流知识,还能够顺利的到达和返航,可见地理知识在历史事件中也是存在的。另外,在讲到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时候,可以适当地讲解一下关于发现地球自转的、公转的历史故事,让学生对这些知识背景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在学习这一知识点的时候,就会投入更多的感情,在地理教学中合理巧妙地渗透历史知识,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提升了地理教学的有效性。
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渗透
在地理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渗透人文历史知识,并不是仅限于古代历史知识的渗透,对于现代的一些发展状况,学生也应该进行了解。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对西方的一些历史文化知识有所了解,对当地的一些人文知识有一定的研究,比如,在学习农业地域类型的时候,教师可以首先带领学生分析我国各地区种植的主要作物,根据不同地区种植的作物的生活习性可以判断出当地的气候状况,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有效的拓展学习,了解一下西方国家的重要农业类型,比如,水稻种植业一般集中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等地区,商品谷物农业一般集中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俄罗斯、乌克兰等地,混合农业一般分布在北美、南非、新西兰等地,根据不同地区的农业种植特点,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当地所属的气候类型进行判断,了解当地的文化习惯以及生产类型,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
中学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多种知识综合的学科。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称它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多种学科相互联系,影响很大。在中学地理课的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博览群书,广泛涉猎多学科的知识,中学地理教材中蕴含的历史知识比较多,在地理课教学中紧扣教学内容,挖掘地理课中的历史知识,有意穿插一些生动的历史知识教学,能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促进地理知识的掌握。
一、结合地理教材,做到有机联系
在备课时,结合教材中所涉及的历史知识进行学习,研究,使其纳入地理知识的体系之中,建立地理、历史知识的有机联系。例如:讲述世界主要航线时,可联系新航路的开辟等历史知识。如:“四个人两条路线绕地球一圈”、以及“好望角”、“西印度群岛”、“麦哲伦海峡”、“火地岛”名称的由来;伊朗(波斯)、阿拉伯(大食)、印度(天竺)、圣彼得堡(列宁格勒)、叶卡特琳堡(斯维尔德洛夫斯克)、伏尔加格勒(察里津、斯大林格勒)、伊斯坦布尔(君士坦丁堡)等古今地名的演变。我国六大古都都具有悠久的历史:北京始于西周蓟城、春秋时代即成为燕国的国都,以后成为金、元、明、清各朝代的首都;西安(今长安)始于西周的镐京,以后成为秦、汉、隋、唐各朝首都。洛阳始建于西周初期,自东周以来,先后有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炀帝)、唐(武后)以及五代的后梁、后唐、后周等九个朝代在这里建都。开封在战国时代是魏国的国都,以后又成为五代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金等朝代的首都。南京始于战国金陵邑,以后成为六朝(三国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首都,此外,明朝初年、和中华民国也定都于此。杭州始于秦钱塘县,到五代成为吴越国的国都,以后又成为南宋的首都。六大古都至少都已经有了两千年以上的历史。古代水利工程讲述中的历史知识有:秦国蜀守李冰,在成都附近岷江流域,修建综合性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秦朝史禄负责开凿了灵渠,勾通湘江和漓水,把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连接起来;隋朝大运河的开凿等。
我国从夏朝开始制定了“夏历”;商朝人们认识许多星座,做了世界上最早的日食、月食的记录;春秋时代鲁国天文学家经观测留下了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唐朝天文学家僧一行通过实测得出了子午线的长度,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测得子午线长度。……备课面广,讲课内容就丰富,就会造成良好的地理课堂气氛,引发学生对地理课的兴趣,促进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二、精选教材内容,进行巧妙联系
地理课教学过程中,要精选与地理课堂内容相关联的历史内容。巧妙地与地理新知识加以联系。这样联系历史,反映现实的地理知识,突出了地理教学的特点。如讲述东欧政治地图的变化时,可简介俄国在17世纪中期,兼并了第聂伯河以东的乌克兰;18世纪,俄国夺取了芬兰湾的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等地区,然后向东扩张一直到我国的黑龙江流域;19世纪沙俄又从伊朗手中夺取了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等,把外高加索完全并吞了。以后,沙俄又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侵占了我国东北和新疆大片领土,共侵占了15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我国太平洋沿岸的海参崴,沙俄侵占后改名为“符拉迪沃斯托克”。从19世纪20年代起到80年代,沙俄逐步侵占了包括哈萨克人,吉尔吉斯人,乌兹别克人,土库曼人,塔吉克人居住的中亚、西亚广大地区。从1922年至1940年,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等15个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先后加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成为一个统一国家,首都莫斯科。从1990年3月到1991年12月,苏联政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原苏联的15个加盟共和国,除俄罗斯联邦继承了前苏联外,其余均先后宣布脱离苏联而独立,从而改变了东欧的版图。
三、按照教学需要,选择举例联系
地理教材的许多内容,从历史角度举例联系,更能确切地表述自然地理的规律和人文地理的现象。运用“洋流”知识,可进一步讲解国际人口迁移;从非洲劫掠黑人到美洲的“三角贸易”,欧洲的奴隶贩子利用洋流运输贩卖黑人到美洲,归程利用加那利寒流到非洲,中程利用大西洋南赤道暖流、圭亚那暖流等到美洲,归程利用墨西哥湾暖流、北大西洋暖流回欧洲。我国明朝的郑和下西洋,从1405年到1433年先后航海七次,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除当时具有的先进航海技术和帆船外,还借助于季风(东北季风、西南季风)和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
地球的自转、公转运动内容,可结合讲解波兰科学家哥白尼发现地球的自转、公转运动并提出太阳系学说;意大利科学家布鲁诺把哥白尼学说更推进一步,认为大自然是无限的;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发明了“三定律”;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首先制造了天文望远镜等知识。
景观地理知识中,可适当讲述云冈石窟是南北朝统治者为了宣传佛教而开凿的,教材封面是第二十窟里一座高达十三点七米的大佛像,是云冈石窟的代表作品,当时著名的石窟还有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隋唐时代又开凿了甘肃敦煌莫高窟(又叫千佛洞),莫高窟里的雕像、壁画等都是世界艺术宝库的珍品。
随着科学的发展,跨学科的研究越来越普遍,中学教学中的学科交叉也越来越多。课堂教学中注意学科之间的联系,常常能够使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中学地理课中蕴含着许多历史知识,这些知识丰富了地理课的内容,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注意两者的联系,确实能起到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历史 课堂教学 记忆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3.5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310092
初中历史记录的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不仅内容极其丰富、繁杂,而且离现实生活遥远,不能够借助实验和学生生活经验进行知识重现。这无疑对学生记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教师的课堂教学带来了挑战。那么,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究竟该如何渗透记忆方法,减轻学生历史学习负担,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记忆习惯和提高学习质量呢?
一、巧设情境,趣味记忆
将枯燥乏味的历史知识融入到教学情境中,可以赋予知识生机和活力,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主动学习中记忆历史知识。例如在学习“秦统一货币”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教学情境:“同学们在生活中或影视作品中一定见过贪图金钱的人吧?我们经常称钱为‘孔方兄’,说贪财的人‘掉进钱眼里’了,同学们知道‘孔方兄’指的是哪种货币吗?”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是A形方孔的钱币,教师继续说道:“没错,这些贪财的人都是掉进了钱币的方孔中了,那同学们知道圆形方孔的钱币是怎么形成和发展的吗?”这时教师再将秦统一货币的教学内容引入课堂,引导学生思考和学习秦统一货币的影响和意义,就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让学生在教学情境中思考和记忆历史知识,要比直接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让学生死记硬背的效果好得多。在这个课例中,教师在教学中并不是直接为学生讲解秦统一货币的影响和意义,而是先利用“孔方兄”“掉进钱眼里”这种有趣的表达创设教学情境,使教学情境更加生动、有吸引力。这种教学情境更能够集中学生学习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慢慢进入课堂学习状态,对圆形方孔铜币的形成和发展逐渐产生了探究兴趣,提高了其理解记忆的质量。
二、寻觅联系,规律记忆
教师要善于从不同属性、不同角度寻找历史知识间的联系,将有关的现象、任务、事件联系起来,形成历史规律,帮助学生记忆。
例如在教学元末农民战争元朝封建统治时,为了帮助学生认识和记忆元末农民战争的历史作用,教师可以将其与之前学习过的秦末农民战争相联系,带领学生回顾秦末农民战争的发展和历史作用,引导学生思考两次农民战争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告诉学生元末农民战争也有相似的历史作用,而且元末农民战争最终了元朝封建统治,促使后继的明朝统治者调整统治策略,推动了社会历史的发展。这样帮助学生记忆的同时也使学生对农民战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加深了学生对农民战争的理解。
初中历史中的基础知识比如时间、性质、内在联系、历史时期等都能作为知识间的联系点。在这个课例中,教师抓住了元末农民战争和秦末农民战争两个同类事件的联系,没有急于分析和讲解元末农民战争的历史作用,而是让学生回忆学习过的秦末农民战争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对两次农民战争进行比较,引导学生认识到两次农民战争的历史作用有很多相似之处。这样既让学生巩固了秦末农民战争的相关知识,又降低了学生对新知识的记忆负担,有利于学生形成知识体系,使学生学会遇到同类事情时也能寻找事情之间的联系,从而提高理解记忆效率。
三、分门别类,归纳记忆
初中历史知识较为繁琐,教师除了要挖掘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外,还要引导学生学会对记忆内容进行分类和归纳,提高学习质量。
一、猜谜语掌握文明标志
谜语历史悠久,历史沧桑磨灭不了它的发展轨迹,淹没不了它曾有的辉煌灿烂。猜谜语以其特有的知识性、趣味性深受五年级学生所喜爱。
本册第一组教材中,要求学生了解一些中华民族古老的历史和传说,知道四大发明的内容,知道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和文化在世界的领先位置以及它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促进作用,让学生萌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让学生牢记这些历史文明的标志,我在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谜语。“每人至少搜集两则谜语”,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交流的资本。“多多益善”,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记住谜面和谜底”,使学生主动地去认读、思考、识记,一方面巩固了已学握的历史知识,另一方面碰到新的历史知识亦能主动地去识记。再者,谜面以事物的特征来影射,形象生动便于记忆。语言讲究押韵而有节奏,读起来琅琅上口。学生在记住谜面和谜底的同时也理解了历史的内涵。“做到谜底保密”,看似不经意的一句话,对学生来说是学习的一剂“强力剂”,大部分学生会主动思考,选择一些他们认为新颖的、不是人人知晓的谜语,这样,他们就会在大量搜集的基础上进行筛选,自主学习的效果大大提高。
二、编儿歌学历史事件和人物
儿歌虽然短小,却是融德育、智育、美育于一体的“万花筒”,对儿童思想品德的形成,美好情感的培养,行为习惯的养成,乃至于人格的塑造都有着潜移默化、无可替代的作用。
我在教学时联系教材内容,采用编儿歌等方法,使学生有一种新奇的感觉,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记忆效果。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也深受启发,在编写儿歌时也大胆地采用了多种形式。有学生在学习了《文明的曙光》一课后编写了下面一首儿歌:
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悠久代代传。
神力开天地,女娲补天永传扬。
燧人取火煮熟食,神农百草有妙方。
轩辕黄帝灭蚩尤,华夏民族起炎黄。
精卫填海感天地,仓颉造字鬼神泣。
尧舜禹汤遇贤让,文明古国自此立。
在学习历史年代、历史朝代、政权名称或某一朝代的封建帝皇等,用一般方法学生也难记住。我亦鼓励学生采用编制成歌诀的形式,化难为易。
三、自定旅游路线了解历史变迁
摘要:自古文史相通,历史与文学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任何文学作品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并反映这一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史是相通的,正所谓文以载史,史以文传。因此这两门学科在内容、教学和教法上都有许多相通的地方。"在文学常识和名篇名句要求中,强调考生要有识记中外重要作家的时代背景及代表作的能力"。可见文史结合教学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从当代世界人才培养取向来看,多学科的结合、跨学科教学是大趋势。语文教师在教学时有必要重视历史知识的影响,否则教与学无从和谐相长。
关键词:历史知识;优化;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6-0278-01
曾说过,"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学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自古文史相通,历史与文学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任何文学作品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并反映这一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史是相通的,正所谓文以载史,史以文传。因此这两门学科在内容、教学和教法上都有许多相通的地方。2013年学校招生考试说明在语文部分明确指出,"在文学常识和名篇名句要求中,强调考生要有识记中外重要作家的时代背景及代表作的能力"。可见文史结合教学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从当代世界人才培养取向来看,多学科的结合、跨学科教学是大趋势。语文教师在教学时有必要重视历史知识的影响,否则教与学无从和谐相长。所以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恰当的引用一些历史知识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效率。
首先,在我们在语文教学进行导入的过程中,经常采用的故事法导入,即教师针对学生爱听奇闻异事的心理特点,在导入课文时引用于教学内容相关的故事,从而使学生的思路开阔,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使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变浓。例如在讲授《出师表》一课时,在导入的过程中可以为学生讲述诸葛亮的 "三顾茅庐"、"火烧赤璧""六出祁山"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因为这些故事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这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更能够在讲述课文内容时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诸葛亮报先帝忠陛下的感情。
其次,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入一些历史知识能够更有利于学生对人物形象、人物性格的分析和把握。例如在讲授课文《杨修之死》时,关于杨修的死,学生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是杨修恃才放旷,最终招致杀身之祸,第二种是曹操借违反军纪之名处死杨修,以消除隐患,针对这两种意见老师引导学生互相辩论,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各抒己见,引出了《三国演义》《三国志》以及历来对曹操的评论和曹操的其他言行来分析杨修之死的前因后果,因此这节课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调动了学生对名著《三国演义》的兴趣,丰富了同学们的历史知识。
再次,教学的过程中引入历史知识还可以解决学生在理解文章时遇到的困难。在中学课本当中,鲁迅的文章学生是最难以理解的,倒不是完全由于他的文字生涩,而是他的许多语言甚至有的文章通篇都是隐喻,如果没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只凭借语文老师在文学上的说明,学生对文章的内容根本无法理解。例如他的文章《为了忘却的纪念》是作者鲁迅为纪念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受文化专制迫害而死的五位青年作家而做的,可以说,鲁迅的每篇文章都有特定的时代背景,要理解这些文章就必须了解当时的历史。
最后,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入历史知识还可以使学生更好的体会作者的感情,受到熏陶。例如的诗词《七律・》:"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在讲授时向同学们介绍战略大转移这一节的内容,是同学们对这一惊天动地、震撼中外的重大历史事件有所了解,那么学生不仅能记住中巧渡金沙江、抢渡大渡河等事件更能领略到的大无畏的精神,从而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
总之,自古"文史不分家",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强调文史紧密结合,语文课中的历史因素,应该成为丰富学生知识、积累写作素材、全面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一个重要源泉。语文教师有目的地引导学生阅读大量的历史佳品,积累历史素材,增强人文精神,必将会带来学科间知识的沟通、整合,对于学生思维灵性的开掘、人文情怀的养育和大语文观的形成必将大有裨益。这样学生才能与时俱进,才能适应时代与中考形势的变化要求。
作为教历史课的教师,笔者深感这门课的难教。首先,一些学生认为,这是门副课,没有必要花太多时间去学习,所以他们虽对这门课有兴趣,但是除了课堂上听教师讲授之外,回家后是不会在这门课上花功夫的,想学好就比较难了。其次,教学方法不好选择,甚至有些人说:“历史课不就是给学生讲讲故事吗?”确实,历史课上给学生讲故事,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课堂上不能总给学生讲故事,毕竟这门课是要参加考试的。因此,笔者认为,让学生掌握一些记忆历史知识的技巧和方法至关重要。这里笔者就此问题谈点拙见陋识,愿与广大历史教师商榷。
一、编顺口溜记忆
在讲中国近代史的时候,记忆八国联军是哪八个国家,笔者是这样教学生记忆的:先让学生说说发动第二次、的是哪两个国家?第二次时期割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又是哪个国家?学生回答后,笔者在黑板上写上“英法俄”。然后又说:“这三个国家在我们中国捞足了便宜,所以他们非常得意。”最后补充完顺口溜:“英法俄每天好得意哦!”并告诉学生这句顺口溜所对应的八个国家:英国、法国、俄国、美国、日本(“天”也就是“日”)、德国、意大利、奥匈帝国。用这样的方法,学生在笑声中很容易就记住了这个知识,而且经久不忘。到学世界近代史的时候,这个顺口溜还可以派上用场:前三个是协约国,后三个是同盟国。
二、联系记忆
这个方法在记忆历史年代的时候经常用到。例如,在记忆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时间时,笔者先让学生记住他第二次出使西域的时间。笔者问学生:“火警电话是多少?”学生都能答出来。接着笔者问学生:“火警119和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有什么联系?”学生很快发现,“119”前面加上“公元前”,就是他第二次出使西域的时间。笔者说:“前面一个数不动,后面两位数乘以2,就是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时间138年,当然前面千万不要忘了加上‘公元前’。”用学生熟悉的电话号码来记忆时间,效果很好。此外,笔者还鼓励学生用身边其他熟悉的数字来记忆时间,像自己或其他人的生日等等,都可以联系着来进行记忆。
三、理解记忆
笔者经常告诉学生,千万不要把历史学得太死,更不要去死记硬背。有些知识是可以靠理解去记忆的。中国的语言很丰富,只要把历史知识理解了,然后凭着自己的理解去进行表述,都是可以的。例如,在讲“俄国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革”的内容时,笔者一步步启发学生,帮助他们记忆。笔者说:“既然这次改革是废除农奴制,那么法令的第一个内容应该是什么?获得自由后的农民可以继续从事农业,可不可以去做工呢?”学生根据笔者的提示,再参考书上的内容,很容易记住了法令的第一条内容。然后笔者又进行启发:“农民赖以生存的基础是什么?(土地)获得自由后的农民有土地吗?他们是怎样获得土地的?拥有土地的使用权吗?自由后,他们又受到了怎样的管理?”经过笔者一步步的启发、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初步记住了1861年改革的法令内容。接着,笔者又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进行巩固记忆,并找一个同学用自己的话介绍法令内容,不足之处,其他同学给予指正、补充。这样,大多数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当堂就记住了这个知识点。
四、地图记忆
都说政史地是相通的,这话一点不假。学历史的过程中,千万不要忽视了地图。有些知识,通过地图来进行学习、记忆,效果非常好。例如,在讲“新航路的开辟、”时,教师边进行讲解,边让学生看着地图来学习,会比单纯的文字介绍有效得多。
总之,记忆历史的方法很多,教师教给学生的记忆方法只能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更多的记忆方法,还要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探索,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交流记忆方法。只要我们历史教师肯动脑子,在备课上多下功夫,再把纷繁复杂的历史知识尽量简单化,学生一定会很好地记住历史知识的。
高三历史复习中,由于时间非常短,需要记忆的历史知识又太多,很多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都存在着背了好长时间,也记不住,并且记不准,易混淆的现象。怎样才能利用较的短时间记忆大量的历史知识,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不断总结方法,缩短记忆时间,提高效率,切忌死记硬背。下面结合自己多年教学实践加以归类总结。
一、必须在理解上下工夫
有些同学认为上课听不听无所谓,反正课文内容都看得懂,只要考试前去背背,同样可以应付,这种想法是十分错误的。尽管有些简单内容可以死记硬背,但复杂一些的内容光靠死记是不行的,有许多历史知识必须弄明白它是什么,为什么会是这样,意义何在,有什么影响等等。所以一定要抓住历史现象的因果关系和来龙去脉;如果上课不专心听老师分析讲解,自己也不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幻想考试前去突击硬背,临场时必然会颠三倒四或张冠李戴,有的则束手无策,不知所云。
二、关键词记忆法
通过记住文字内容关键词,学生可以理顺记忆思路,展开联想,想办法恢复原有内容。例如: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可用“一胜二心奠基础,重要组成主战场;战略配合大贡献,国际地位得提高。”即“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的是世界反法西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三、专题记忆
我们可以把整个高中历史分为以下几个专题:第一专题世界民主政治的形成与发展;第二专题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第三专题三农问题;第四专题坚持可持续发展,建立和谐社会;第五专题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经济史(农业);第六专题亚洲的崛起;第七专题改革开放;第八专题中国古代经济――繁荣的经济、领先的文明等进行复习。也可分为为政治史、经济史和思想文化史三个专题。
四、分类比较记忆
分类比较,是确立事物之间的同异和关系的过程。历史知识的学习过程中,经常会碰到对某些知识点进行比较区别,加以辨别。因此,对知识点的分类比较,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非洲国家在争取独立运动中有不同的特点,由于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出现部分交叉现象,我们一时难以准确分辨,容易混淆。为此在分类基础上进行比较,找出所要比较的事物的特征并加以联系,通过分析比较与综合概括,能正确掌握各种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作者单位 河北省唐山市第十二中学)
1、先将历史分成板块,每个版块之下做一个知识框架,分横轴、纵轴分类记忆,其中细节点也需嵌入和整理。
2、按经济、政治、文化三部分整理。经济方面,按照中国古代,近代与现代整理,世界经济史首先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其次是经济危机,最后是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3、政治方面,分为中国古代、近代、现代,世界政治史亦然。 中国古代要把每个朝代的中央官制、君主专制、选官制度分清楚。
4、文化方面也是要分中外,再分古代、近代、现代来整理。先分中外文化,再分古代、近代、现代文化及成果,在全部单个整理完以后,再把经济、政治、文化可以联系的进行联想。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新课程 知识运用能力 培养
“填鸭式”教学方式已经不是一个全新的话题了,它以知识的单向性传输以及传输过程中知识信息的大量流失而导致学生学习效果的低下,被所有的老师所否定。而且学生的学习是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缺乏知识的建构,导致学生在学习中无法体会到学习知识的乐趣而深受学生的排斥。
古人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笔者认为在三维目标的实现中,“知识与能力目标”的实现,对于其他两个目标的实现有重要意义。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笔者结合本人在新课程实践中对“知识与能力目标”落实的做法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认识,如有不当之处,敬请专家批评指正。
正如很多历史教师提出的那样,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背景下,历史教师要以崭新的姿态实施历史教学,要注重“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落实和有机整合。
笔者的做法是精心编制高质量的历史知识运用能力型题目,以作业形式要求学生进行集体讨论并进行解答,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历史知识的运用能力。例如下面的题目。
从康熙年间到乾隆年间,是清朝的兴盛时期(1662―1796年),历史上称之为“康乾盛世”。试分析“康乾盛世”局面形成的原因。出现的根本原因是统治阶级认识到农民战争的伟大力量,注意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使生产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在一定时期内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重要原因是当朝帝王良好的个人素质。直接原因好似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关于“治世”和“盛世”出现的原因,人教版的高中历史教材中只在秦汉时期的“文景之治”和隋唐时期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提到过,学生从未接触过“康乾盛世”,所以,很多学生遇到此类问题往往束手无策。其实,只要学生冷静思考,认真分析,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灵活运用到“康乾盛世”出现的原因上,问题自然就得到了解决。
又如下面的材料式解析题:
请回答: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科学技术发展的那些特点?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应该如何调整产业结构?学生要准确地解答此题,必须认真分析这几组数据的变化规律,再灵活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正确地对数据的变化进行解释,从而得到结论: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对于第二问,学生要以学过的知识作为背景,灵活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解决当代中国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要运用科学技术改造三大产业,提高第二产业的科技含量,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以上两个题目都充分体现了对学生历史知识运用能力的训练,很多历史教学研究者将这种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称为“历史知识的迁移能力”。知识迁移能力是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新的情境,解决新问题时所体现出的一种素质和能力,包含对新情境的感知和处理能力、旧知识与新情境的链接能力、对新问题的认知和解决能力等层次。
在新的课改背景下,要形成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历史知识的迁移能力”,必须避免对知识的死记硬背,不能为了记忆而学习,而是为了应用而学习,不是为了对单个知识点的掌握而学习,而是为了实现对知识点间的贯通性理解而学习。要改变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方式,实现学生知识体系的建构,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⑴《高考三人行》,远方出版社。
一
首先从课堂的导入而言,一堂好的公开课就如同一场精彩的演出,而课堂导入无疑就是序幕,没来到来就已经抓牢了观众的眼球。执教老师通过播放一段《大国崛起》的视频,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回到了近代的英国。笔者在向同行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随着多媒体应用的普及,运用形象直观动态的视频导入新课已不再是一种很新颖的做法,但是有时候这种做法不免给人以装饰门面、哗众取宠之嫌。但是本节课视频的运用丝毫没有给人留下这种印象,相反这种导入方式既直接、经济,又起到了激发学生兴趣,点明课题的作用,把部分学生的无意注意转变为有意注意。
二
在目前应试教育的体制下,部分老师可能更加注重知识点的灌输,而忽略了讲解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学生则变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以至于学生在遇到比较“活”的题目就无从下笔。本节课的执教老师在这个问题上可以说是处理得很好,充分体现了前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奥苏泊尔的认知结构理论:任何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学习的基础之上进行的,有意义的学习中一定有迁移。从与旧知识的联系方面来说,联系到了前面讲过的新航路的开辟给英国带来的影响——贸易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通过地图展示英国的地理位置,位于大西洋沿岸,这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无疑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这就为下面讲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背景及其原因做了铺垫,起到水到渠成的作用。这也符合认知的规律:由已知向未知过渡。从与后面所要学习的知识之间的联系来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国际意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世界上较早的资产阶级革命,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来临,在其影响之下此后欧洲爆发了法国大革命,以及北美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推动了世界历史发展的历程。奥苏泊尔的认知结构理论:任何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学习的基础之上进行的,有意义的学习中一定有迁移。
三
从突出重点和化解难点的角度来说,本课的教学重点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和历史意义,教学难点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革命性和曲折性。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是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由老师来讲解的话一般必须要运用到经济和政治之间的关系:经济决定政治这一原理来讲解,即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得资产阶级开始壮大起来,而原来的封建统治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学生不太容易理解和掌握这一相对而言比较抽象的知识。在本课中执教者巧妙地运用了《约翰家的故事》故事来帮助学生理解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两个名词以及他们通过殖民活动发家致富,但由于厉行封建专卖,生意越来越艰难,由此引出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要求发展资本主义要求更多权力和封建国王实行封建君主专制之间的矛盾。这样通过情境的创设,既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简单地掌握了知识,又避免了引入枯燥晦涩的历史概念。
关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巧妙地设计了一系列问题来生成新知:革命之前英国是什么制度?革命之后又开启了什么制度?封建君主专制;君主立宪制。这样通过问题层层分解,化难为易,让学生很自然地得出结论:1.了封建君主专制 2.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
至于教学难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革命性和曲折性,执教者首先示范找出革命开始的标志,然后要求学生仿照老师的做法,动手制作大事年表,然后请学生代表展示,其他学生补充,集体进行订正讲评。这种做法充分体现了执教者注重技能的培养,不仅使学生收获知识而且让学生掌握了学习历史的方法。在课堂上充分调到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在课堂上动嘴、动手、动脑,“活”起来,使得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四
深入挖掘课本信息,注重对知识的分析和归纳,把课本知识内化成学生易于掌握的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内容,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以《权利法案》的内容为例,课本上的表述为:1、未经国会的批准,国王不能征税;2、未经国会的批准,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3、未经国会同意,国王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得执行。执教者通过设计出问题——国王在哪些方面的权力受到了限制?引发学生的思考,把《权利法案》的内容归纳为限制国王的征税权 、限制军事权 、限制立法、司法权。这符合由布鲁纳提出认知-结构学习论。他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这样学生理解和记忆起来更加省时、简单。
当然闪光点再多的课堂也会有瑕疵的,这节课也不例外。比如说从三维目标来说,最后课堂小结需要升华一下。这次革命后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需要让学生明白英国从此由专制开始走向民主。这样可能效果会更好。笔者以为一节课应该预留一小部分时间来巩固消化当堂课所学的内容,可以通过典型的习题来达到这一目的,而在这节课上学生的训练的量和时间相对而言是少了。
关键词:历史知识 基本线索 知识体系
一、构建历史知识体系的重要性
历史学科的特点之一是知识性、关联性很强,除了要再认再现重要的历史事实、历史结论外,还要再认再现历史概念、历史的阶段特征、基本线索等。所以在历史学习中,不能把基本历史史实当作孤立分散的知识点,而是要抓住史实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由基础知识、阶段特征、基本线索构成的多层次的历史知识网络体系。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历史知识结构体系,让学生对学习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加深理解,有利于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和消化进而形成清晰的脉络,并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全局观思维。所以,以课本为中心,在整理并理解历史知识的基础上,构建历史知识结构体系,把握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是学习中一个行之有效的好方法,也是学“活”历史的途径之一。
在现阶段的初中历史教学中,作为教师都有过这样的亲身感受,在讲述完一系列的历史基本史实后。大部分学生会出现掌握了新的知识,却又遗忘了旧的知识这样的情况。这其中固然有学生记忆力不强的原因,但归根到底还是学习方法上存在着严重的误区!他们的错误在于把一个个历史事件看成是单独的、孤立的,而没有意识的到,这些历史事件中存在着某种必然联系,把握住其中关键的联系,自然而然的就能够从整体上来学习历史,从全局来把握这些历史事件。这样,学习历史就会变得更快、更好、更轻松!这就是历史教学中或是历史学习中历史知识体系建立产生的影响!
二、构建历史知识体系的方法
所谓历史知识体系,即历史知识自身固有的总分、主次、前后、内外和因果等既区别又联系的层次结构形式。它们共同联接成一个有机结合的历史知识的点、线、面、体系统。
第一、教学过程中注意对知识点的梳理
由于历史知识体系中的点,指的就是历史教学中的历史基础知识点。因此,在历史教学中,讲述基础的历史知识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没有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也就不可能建立起历史知识体系!就好比一幢房子,没有地基,这房子也就无从建立!《历史课程标准》对点的基本要求就是准确的记忆,在记忆的同时,也要学会去理解。历史基础知识点是历史知识体系的基础!
北魏孝文帝改革内容的核心是要实现鲜卑少数民族的汉化,是整个鲜卑民族融入汉民族当中。因此,变法的内容都离不开学习汉族文化这个核心。那么这六点改革的内容就可以简单的理解为: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与汉联姻;采用汉族官制、律令;学汉礼、尊孔、尊老,以孝治国等。经过这样的处理,学生记忆起来就会相对简单,达到很好的效果,教师也在教学中梳理了基础知识,帮助学生建立起了历史知识体系中的点。
第二、教学中引导学生串联相关知识点
历史知识点具备以后,需要的就是找出历史基础知识之间的联系,也就是要找到线,掌握线索,将知识点串联起来。
比如,在讲述汉朝和匈奴之间的关系!汉朝和匈奴之间的关系,在不同时期是采取不同的政策的!汉朝和匈奴的关系可以这样表述:和亲——战争——和亲。汉初,汉朝国力弱小,匈奴国力强大。所以,汉初不得不对匈奴采取卑微的和亲政策,将皇室公主远嫁匈奴,同时每年提供匈奴大量的粮食和丝帛!而到了汉武帝时期,汉朝经过文景之治后,国力强盛,具备了强大的实力,于是对匈奴展开了反击,一举收复失地,并把匈奴赶回了漠北大草原,最终使匈奴发生了分裂,再也无力与西汉对抗。汉元帝时期,由于匈奴分裂,其中一部分进入中原地区,开始逐步与汉民族进行融合,为了使匈奴更好的融入汉朝,实现汉朝的稳定,汉元帝同样采用了和亲政策,昭君出塞,留下了千古传颂的故事!汉朝与匈奴关系的变化,是受汉朝和匈奴实力对比影响的,他们之间关系的变化,就体现出了这一时代的阶段特征!
第三、注重从整体上把握历史的各个方面
历史知识的整体上的把握,也就是在具备点、线的基础之后,我们在教学中,教授学生知识的时候,要使学生学会站在全局的角度去看问题。
例如:在讲述汉武帝大一统局面形成时,我们需要的是要求学生整体的把握整个的这一历史事件,包括它形成的原因、采取的措施以及最终的影响。汉武帝大一统局面出现的原因,从根本上来说是当时汉朝国力的增强,而武帝时期国力的增强,则离不开汉初修生养息的政策形成的“文景之治”的局面,“文景之治”局面的出现,为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这一基础上从四个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即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四个方面。政治上汉武帝大一统所采取的措施是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的措施是将全国的盐铁经营权和铸币权收归国用,同时铸造五铢钱;军事上的大一统措施就是派大将卫青、霍去病出征匈奴,维护国家的统一和;思想文化上则是采取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方针,完成了思想上的统一,四个方面缺一不可。这四个方面就构成了汉武帝大一统局面的形成!最终,在这一系列措施的影响下,汉朝出现了鼎盛的局面,这就是大一统局面出现的结果!这样,对于汉武帝实现汉朝大一统局面,学生就可以在全局上进行很好的把握!
历史教学绝不是单纯地复述历史,而是在科学的认识上阐述历史。系统的历史知识体系客观地再现了历史的进程。在帮助学生建立这个体系的过程中,改变过去教学中重记忆轻理解、重结论轻过程的弊病,培养学生的记忆、理解、运用能力。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历史知识体系,是学生轻松学习历史的有效途径。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