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09 19:29:2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软件产业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软件产业属于知识密集型产业,软件理论方法技术在不断演进,软件产业在持续快速发展,我国软件产业也在由低端向中高端发展提升。由于软件产业的战略地位越来越高,产业规模越来越大,软件产业的国际竞争日益加剧。软件产业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软件人才的竞争,软件行业企业核心职业岗位对软件人才的职业能力和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对高端应用型软件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本科软件人才的理论基础、知识水平和专业能力达不到这样的层次,而学术学位软件硕士研究生侧重于科学研究,实践动手能力、技术应用和创新能力等难以快速适应软件企业对技术骨干的现实要求,软件工程专业硕士正是针对这样的人才需求,为软件企业发展培养急需的高层次应用型软件人才。
教育部规划建设的应用科技大学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高端职业教育,主要任务是培养中高端技术应用型人才。当前我校正在创建南京软件科技大学,我们软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办学定位就是要针对江苏省大力发展软件产业、南京市打造“世界软件名城”对高层次软件人才的迫切需求,为软件企业培养能将软件理论方法和技术应用到生产实践,解决实际问题,并能在生产实践中进行改进、创新和再创造的软件高端技术应用型人才,满足软件企业发展的需要,服务于地方软件产业、行业和企业的发展。
二、培养目标和规格
学术学位培养主要面向学科专业需求,针对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培养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就业去向主要是学校、科研院所等,人才目标定位为专家、学者、教授、研究员等。专业学位主要面向特定行业的职业岗位需求,培养的是能将知识、技术应用到特定职业领域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就业去向主要是专业知识技能要求高、职业素质要求高的工作岗位,培养出来的人才目标定位为职业领域高层次人才。
学术学位培养强调理论修养,重视知识的创新,注重探索研究能力和理论创新能力,核心是培养科学研究能力,旨在培养相关学科的研究型人才。而专业学位培养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重视知识的应用,培养以理论知识、方法技术的应用和创新为核心的实践能力,旨在培养具有高层次职业能力和良好职业道德的应用型人才。
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服务分会(简称ITSS分会)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指导下,研究制定信息技术服务标准,并力求标准服务于技术、产业发展,服务于市场需求,最终实现我国信息技术服务的标准化和国际化。信息技术服务标准,简称ITSS)中“信息技术服务从业人员能力规范评价指南一一设计与开发服务”中将信息技术服务从业人员设计与开发服务的职位体系分为六个职位系列,每个系列又分为不同的级别,具体包括:
1、软件项目管理:
4级——项目经理,5级——高级项目经理,6级——资深项目经理
2、软件架构设计:
5级——软件架构师,6级——资深软件架构师
3、软件需求/系统分析
3级——需求分析师,4级——高级需求分析师,5级——系统分析师,6级——资深系统分析师
4、软件开发
1级——助理软件开发工程师,2级——初级软件开发工程师,3级——软件开发工程师,4级——高级软件开发工程师,5级——资深软件开发工程师
5、软件测试
1级——助理软件测试工程师,2级——初级软件测试工程师,3级——软件测试工程师,4级——高级软件测试工程师,5级——资深软件测试工程师
6、软件交互设计
4级——交互设计工程师,5级——高级交互设计工程师软件工程专业硕士学位人才培养的目标针对的就是各个职位系列中的4级及以上软件人才,培养规格是以软件企业对高层次应用型软件人才的实际需求为导向,以软件企业高级岗位职业能力要求为标准,培养具有宽厚扎实的计算机和软件理论基础与知识水平,具有一定软件工程实践经验,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善于团结合作和组织协调,具备很强专业实践和创新能力,能将软件理论方法和技术应用到软件企业生产实践,解决实际问题,并能在生产实践中进行改进、创新和再创造的应用创新型高级软件人才。
三、校企合作培养模式
学术学位培养以学校为主,主要是理论教学和参与科学研究。专业学位应采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过程强调理论结合实际,突出应用创新能力培养,引入企业的实际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研究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借助企业的环境条件和资源,把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岗位实习紧密结合。
在信息产业、软件行业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南京、江苏、长三角区域的信息产业和软件行业的蓬勃发展为我校软件工程专业硕士人才培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一方面我们要针对软件行业、软件企业对高层次软件人才的需要而培养人才,另一方面,我们要依托软件行业、软件企业的资源和力量来培养人才,借助企业的环境条件和资源,把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岗位实习紧密结合,走产学研相融合的办学道路,探索软件工程专业硕士培养的新途径,形成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新机制,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软件硕士研究生培养与软件产业人才需求的匹配度。
具体而言,软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校企合作
(一)校企联合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通过成立校企联合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可以把企业的人才需求规格,技术应用前沿和热点等引入学校,指导学校的人才培养规格定位,促进学校教学内容的更新。
(二)企业科研项目驱动学校人才培养
企业为赢得市场往往需要不断技术攻关和研发投入,而学校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技术攻关和科研能力,可以将企业的研发项目引入学校,驱动学校的人才培养,同时也可为企业降低成本,这对中小企业尤其具有现实意义。
(三)学校人才定向服务和支持企业发展
学校按照企业所需定向培养高层次人才,人才毕业后即可投身该企业,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四)企业资源服务学校人才培养
作为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专业,软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需要较好的实验环境、条件、技术和设备支撑,并最好能有实际生产环境来进行实习实训,为此,可以将企业资源引入,服务于学校的人才培养,充分发挥企业的资源优势,降低学校的实验条件投入,避免浪费,提高整个社会的资源使用效率。作为回报,学校可以为企业提供人才、科研、技术等服务,实现合作共赢。
四、人才评价标准
学术学位人才评价标准的核心是学位获得者是否具备了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了科学研究的方法,能够开展科学探索、研究和创新,可以满足科学研究工作的学科知识和科研能力需要。而专业学位人才评价标准的核心是学位获得者是否具备了特定社会职业所要求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具备了从业的基本条件,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运用专业理论、知识、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满足特定领域高层次职业岗位的能力和素质需要。
具体而言,软件工程专业硕士学位人才培养的评价标准与学术硕士学位人才培养的评价标准在以下方面应有所不同:
(一)毕业论文
学术学位论文的质量评价主要以科研能力考核为主,学位论文强调理论价值和在未知领域的原创性发现和探究。而专业学位论文应侧重于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可以结合生产生活具体问题或者实际需求选题,强调创新性的设计和应用,突出实践过程、应用价值和实际意义。软件工程专业硕士学位人才培养的毕业论文,可以结合企业的技术攻关、项目研发、产品创新等,采用系统设计、方案设计、产品设计、项目开发、调研报告等多种形式来体现,主要考核毕业论文工作的技术含量、创新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二)成果
攻读学术硕士学位学生的成果主要体现在参与纵向课题申报和研究、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等,而攻读专业硕士学位学生的成果主要体现在参与横向课题申报和研究、解决企事业单位实际问题、技术创新、科技成果应用和转化、社会服务、自主创业等。对软件工程专业硕士学位学生的成果考核,还可以将获得专利和软件著作权、设计开发的软件产品或软件系统、等纳入考察范围。
(三)职业资格
专业硕士学位是高层次的职业教育,是针对特定领域高层次职业岗位培养人才,职业性是专业硕士学位的特征之一。软件工程专业硕士学位人才培养可以将是否获得软件类相关职业资格证书作为人才评价的参考指标之一,引导学生积极对接职业需求,获得职业资格,为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五、结语
1构建软件工程硕士课程体系框架
哈工大软件学院软件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软件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具备独立承担软件工程技术工作的能力、组织和管理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同时具有较丰富的、与国际接轨的学习训练经历,工程实践经验,企业经历和良好的职业素质;使其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品行优良,身心健康,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软件产业高级人才,为进一步成为软件产业领军人物(高层技术人才与管理人才等)奠定坚实的基础。面向企业,综合考虑软件系统分析与设计能力、项目管理能力、企业管理能力、组织与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的需求,根据学科专业方向的设置,按照“模块化知识体系与能力体系相结合,体现国际化与工业化特色”的原则,我们制订了软件工程硕士课程体系框架结构,如表1所示。软件工程硕士课程体系框架针对培养目标和企业的需求,对能力培养的具体目标进行模块划分,横向构造“6个能力层面”;纵向根据专业方向划分为多个能力域,形成多个能力培养模块。软件工程硕士的专业方向应紧跟行业需求,灵活设置。近几年,哈工大软件学院先后设置了网络与信息安全、语言处理与信息检索、数字化企业与电子商务、嵌入式系统与软件、物联网工程和移动互联等专业方向。在专业要求方面,全日制学生必须修满32学分;在职学生必须修满35学分。软件工程硕士研究生学制2~4年,在校学习1年,修满规定的学分,包括参加企业实训3周;实习基地实习1年,结合企业项目,完成学位论文。企业实习期间实行双导师制,校内导师和实习单位导师分别指导项目开发和学位论文撰写工作。校内学习与企业实训交叉进行,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联合培养软件工程专业硕士。
2组建专兼职结合的国际化、工业化高水平师资队伍
构建3支师资队伍,每支队伍30人左右。建立以工业型师资为核心的专兼职师资队伍,形成工业型专职教师、校内及国内外兼职教师相结合的师资队伍结构,是实现国际化、工业化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第一支是以工业型师资为主的专职教师队伍。这些专职教师多数来自工业界、国外著名大学或国内外IT企业等。其中除任课教师外,还设若干专职实验教师岗位。实验教师主要负责专业课的实践环节教学,包括实验设计与指导、上机指导、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同时实验教师还负责TA(实验辅导教师)的培训及管理工作。第二支队伍由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和管理学院认证并聘请的校内兼职教师组成。他们主要负责软件学院的基础课、计算机专业基础课和管理系列课程的教学任务。第三支队伍由来自国外高校或国内外知名IT企业兼职教师构成。他们来自行业前沿,掌握国内外最先进的软件开发技术和人才培养经验,了解企业最新的技术需求。他们在承担软件学院的软件工程类、软件工具平台类的课程部分教学任务的同时,作为双导师制的企业导师,在研究生的工业实践、毕业设计、学位论文的指导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以工业型专职教师为主、校内兼职基础型教师为辅、国内外兼职教师相结合的师资队伍结构,可以满足软件工程硕士国际化、工业化的人才培养需求。
3校企合作,加强企业实践教学
建立完善的工业型软件人才培养体系,包括工业型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与教学大纲、质量保证体系、工业化教学方式、技能实验与大作业、综合设计与企业实训、工业实习与学位论文、校企联合实验室与实习基地建设等环节,将“工业化,个性化,精英式”的办学理念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在校软件工程硕士第1学年寒假要到企业参加为期3周的实训。实训由学院统一带队组织,实行半封闭式管理。期间接受企业培训,在企业导师的指导下分组完成指定的项目。通过强化训练,学生可以了解企业的项目开发流程,学习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发现学习中的不足和技术上的差距,对后续学习起到引导和促进作用。第2学年,学生到实习单位实习并根据实习期间的实践工作内容撰写学位论文。对硕士毕业论文的要求是: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能表明作者具有一定的独立工作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关键问题;具有实用性且必须包含一定的工作量。取得的成果要有一定的先进性,要能表现出学生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从2002年至今,哈工大软件学院建立了完善的工业实习管理制度,在国内外建立工业实习基地70余个,实际接收学生实习的企业达200余家。工业实习基地的建设有效保证了工业化人才培养的质量。为加强与企业界的沟通,了解企业需求,完善培养体系,提高学生工业实习质量和加强工业实习管理,学院定期举办“工业化人才培养与企业合作高级研讨会”,与企业界人士研究和探讨工业化人才培养中的合作问题,企业参与意识很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4与国外大学合作,联合培养软件工程硕士
通过对软件工程国际化人才特点及成长规律的研究,我们对软件学院国际合作办学模式开展了学科专业、教学体系、合作形态、组织方式、国际文化交流等层面的前瞻性研究,率先提出并建立了特色鲜明的多国联合办学、多学科交叉渗透、多国文化融合的,培养高层次、复合型软件工程人才的国际化联合教育模式。哈工大软件学院与法国波尔多第一大学、法国克莱蒙-费朗第二大学、德国柏林工业大学、爱尔兰都柏林工业大学、爱尔兰国立都柏林大学、美国Embry-Riddle大学、意大利帕维亚大学、瑞典林雪平大学、日本会津大学等合作,采用哈工大软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MSE)+合作方硕士学位(X)的“MSE+X”模式,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共分4个学期。第1学期,学生在各自学校学习;第2学期,外国学生来哈尔滨工业大学,与哈工大学生合班学习;第3学期,中外学生一起去合作方学校学习;第4学期,学生自选在国内、外企业实习、撰写学位论文、答辩毕业,哈工大与国外大学分别颁发硕士学位证书。跨国联合培养班的全部课程采用英语教学,实行三导师制,由国内、国外大学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为加强交流,每年举办一次“中欧软件工业教育国际研讨会”,来自海内外的高校教师、企业界朋友在一起交流经验,共同探讨国际环境下人才培养的相关问题。多国联合培养软件工程硕士实现了国际化与工业化办学理念的教育模式与教学体系的设计与实践,软件工程国际化人才的跨国联合培养模式及实践,面向企业人才需求的教学与工业实习,国际化师资与专家队伍建设,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与管理及跨文化的融合等目标。
5完善质量保障体系,加强过程管理借鉴
欧美教学质量保证的成功经验,哈工大软件学院建立完善且适合自身特点的国际化、工业化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体系。学院成立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教学督导委员会,在各个培养环节上严把质量关,把规定、培训、预防、跟踪、反馈、控制等质量保证活动渗透到教学执行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监督检查,有效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稳步提高。为提高软件工程硕士的指导质量,学院成立了若干个指导教师组,每个指导教师组负责一个专业方向的硕士指导,设组长1人,负责本组指导教师的组织和督导。每名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每年指导的硕士研究生不超过4人。学院组织专家组审核学位论文。只有通过了专家组的审核,学生方可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另外,硕士研究生开题、中期检查和结题验收、论文等环节也有详细的规章制度、严格的过程管理,这是提升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有效手段。
6成果与特色
在软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实践中,哈工大软件学院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1)面向软件产业的人才需求,校企合作,形成较为完善的应用型硕士研究生的工业化人才培养体系,开展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建立有自身特色、符合国际化标准、满足软件企业需求的工业化人才培养计划。(2)创立软件工程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体系;实现“跨学科融合,双边对等招生,联合培养,融合文化”的“MSE+X”软件工程硕士跨国联合培养模式,为学生提供国际化学习环境。(3)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办学机制和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实施课程考核累加计分制等教学管理新制度。(4)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满足企业需求的高级软件人才。
7结语
关键词:大连软件业 人力资源水平 管理策略
据IDC全球外包交付指数报告显示,大连名列中国第一位、世界第五位。本文以大连软件业人力资源水平为研究对象,从数量、成本、结构三个维度来研究大连软件业的人力资源水平,发现存在供给总量不足、成本低廉、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问题,提出引进人才、采用人才激励机制、构建多层次软件人才培训体系对策建议,以促进大连软件业人力资源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大连软件业人力资源的发展概况
通过对大连统计年鉴的分析得出下面的结论。
1.不同性质的大连软件企业的人力资源的数量、成本发展情况。论文根据传统的企业性质划分方法,将大连软件业企业分为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和其他企业三种。第一,不同性质的大连软件企业的人力资源数量状况。从2004年到2010年大连国有软件企业和城镇集体软件企业的从业人数都极少,从未超过150人的规模,甚至还常常为O,而非国有、非集体企业的人力资源规模较大,几乎占据了整个大连软件业。第二,不同性质的大连软件企业人力资源成本状况。从三种性质的大连软件企业支付给从业人员和外籍人员的平均工资对比中可以发现,大连的国有软件企业和集团企业支付给从业人员的工资远远低于大连其他软件企业支付给从业人员的工资,而大连其他软件企业支付给从业人员的工资远远低于外籍人员的工资。
2.大连软件业人力资源结构发展情况。2004至2008年期间,虽然大连软件业整体人力资源规模呈持续扩大的趋势,但人员构成比例并不健康。2004年至2006年是大连软件业萌芽发展的阶段,这一阶段的专业技术人员占整体比例中的绝大部分;2006年以后,专业技术人员的绝对数量和相对数量都开始降低,这意味着大连软件业的核心竞争力正在降低,行业水平开始被非专业技术人员稀释。
二、大连软件业人力资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大连软件业人力资源供给总量不能满足软件产业发展的需要。根据前文对国有软件企业和集体软件企业人力资源规模和竞争力的分析发现,虽然国有软件企业和集体软件企业的人力资源发展规模Z极小,但大连整体软件业的人力资源发展规模还是持续上升的。软件行业对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项目管理人员的需求量不断加大。软件行业人力资源总量的不足,制约着软件产业的发展。
2.大连软件业人力资源成本低廉,优秀人才严重不足。如果大连软件业外籍人员收入代表了国际软件业人力资源成本,国际软件业人力资源成本要远远高于大连软件业人力资源成本。目前,很多人都将人力资源成本低廉作为大连发展软件产业的一大优势,但殊不知,人力成本低阻碍了对优秀人才的吸收。企业若提供不了有竞争性的薪酬待遇,提供不了良好的发展平台,是不会吸引到优秀人才加盟的,这样企业的发展就更谈不上了。
3.大连软件业人力资源结构不科学。自2004年到2008年的几年时间内,大连软件业人力资源总量不断增大。在大连软件业开始出现并初步发展的2004年至2006年期间,软件专业技术人员占软件行业从业人员的绝大部分。自2006年以来,软件专业技术人员在软件行业从业人员中所占的比重逐步降低,这种现状预示着大连软件业的创新能力得不到保证,大连软件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降低。
三、大连软件业人力资源管理对策建议
1.引进人才,弥补软件业人力资源数量上的缺口。人才是事业成败的关键。要想使软件行业保持长足的发展,人才储备是第一位的。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可以依托大连城市发展的大环境,提出有特色、易接受的人才引进政策。例如,可以设立引进入才政府专项资金,为引进人才提供资金保障;可以为引进人才提供保障住房,满足人才的基本住房需求;可以设立软件行业科技创新奖,鼓励人才创新,实现自我价值;可以制定人才随迁家属工作、上学等生活保障,为引进的人才免去后顾之忧,更好地投入到软件产业的发展中去。
关键词:关键词:双导师制;软件开发;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软件产业是21世纪最具广阔前景的新兴产业之一。近年来在我们国家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在产业界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软件产业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当前软件产业已经广泛的渗透到国民经济的行列和领域,也已经成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的基础形式产业。发展软件产业,是提高中国国家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也是中国参与国际竞争必须占领的战略制高点。中国软件产业蓬勃发展,产业规模持续增长,初步展示出软件大国的潜力。
目前我国的软件人才需求增长很快、缺口依然很大、结构不尽合理,呈现“橄榄型”结构,未来的目标是培养“金字塔”型人才队伍。美国、印度等软件业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软件人才结构的“金字塔”型才是最理想的,而我国由于高端和低端软件人才均很缺乏,中间大、两头小,既不利于软件行业的创新发展,也不利于推广普及。
当前高校培养的问题
人才是一个地方、一个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在计算机人才缺口的情况下,计算机人才培养工作更加不能忽视。高校每年为社会输送大量的计算机人才,需要加强这方面的培养,不能造成社会上人才空缺量大,而学生不符合企业的要求找不到工作的情况。软件人才的培养很急迫,很重要。
作为软件人才的摇篮,当前的高校在培养软件开发人才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普通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结构不合理、知识内容陈旧和创新能力弱,大学生课内学习与工作实践出现脱节的情况。高校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过于关注学生基础的训练,以及学习知识的理论宽度和深度,往往忽视知识与实践的结合,以及实际应用的能力。培养出的学生不能较快较好的适应到软件行业中来。
双导师制的提出
苏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自主创新,试点采用双导师制来培养在校大学生。所谓双导师制,就是有高校教学或科研、实验人员担任大学生的指导老师对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学习、思想、生活、心理、就业等方面进行教育,同时安排企业指导导师指导本科生实践。即为学生在大二大配备校内导师,实施导师制,在大四时参加工业实习,在公司配备校外导师,实施“双导师制”。
双导师制的实施
双导师制可以有效的解决大学生课内学习与工作时间脱节的问题。当学生在大二大三时,通过一系列措施为学习优秀,学有余力的同学分配老师作为在大学期间的导师。导师主要的职责是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指导学生完成老师手中的具体项目,申报并完成校级、省级创新性项目,带领学生参加各类有关计算机方面的竞赛,指导学生进行相关理论实践研究完成论文的发表、软件著作权的申请。通过导师对学生的培养加强其理论实践的研究,但这还远远不够,导师所能做的跟多的往往是理论研究,项目实践往往不够,这就造成了脱节的问题。这时双导师制的优点就会体现出来,在学生大四实习期间,学院与实习公司达成协议,学生去用人单位实习,单位为每个在公司实习的同学配备一名公司的老员工作为其企业的导师,也就是校外导师。企业导师帮助学生迅速熟悉公司部门流程、熟悉系统软件架,并对部门的业务快速上手,指导学生提高实物操作能力,培养学生产生良好的职业道德,解决学生理论学习的不足,增加实践认知能力以及适应未来工作的能力。企业导师还协助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利用自己的宝贵经验对学生进行教育。学生在实习单位里积累经验,跟着企业导师学习行业专业知识,能迅速丰富自己,开拓更加广阔的视野,为未来的工作、创业奠定了基础。双导师制搭建了大学与社会的桥梁,让在校大学生能及早接触社会、适应社会。
双导师制的实例
我在大二就参加了学院的导师制,与同学一起跟着学院的老师,我们会利用每天晚上的时间和周六的时间和导师在一起学习。由导师指导我们参与手中项目的开发。与课堂上学习的不同,老师一开始给我们的大多都是英文文档,这样很考验我们的英语能力,也让我们提醒自己英语能力在计算机世界的重要性。在导师的带领下,我们首先学习对软件项目的管理,如何有效地进行管理,这是最基本的东西。在项目的开发过程中,导师构建框架,我们边学习,边写代码,我们一起研究,讨论关于项目的问题。导师主要为我们讲解项目中的框架结构,当我们只有熟悉了框架,才能更好的编写代码。而在企业中,企业导师与学校的导师有所不同。企业导师注重实际,当我刚到公司时,部门为我们这些实习员工分配了工作经验丰富的老员工,我的企业导师并没有向我们讲解过多的理论知识,而是向我们简单介绍了需要开发的系统结构,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系统的三层结构,表示层、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在大学的理论学习中,我并不是了解,直到进入了企业,在熟悉了具体系统具体代码之后才深刻这一层次机构。企业导师让我们熟悉企业各个业务的流程,在开始的一个多月的时间里,阅读需求说明书、系统使用文档、数据结构白皮书等相关文档,并介绍了计算机行业与具体行业想结合的基本行情,熟悉了代码,并完成导师完成的例子。期间有任何问题可以向导师和身边的同事询问。经过一个多月的熟悉,我们熟悉了业务,了解行业的相关背景,了解系统结构以及相关代码,也进行了相关的练习。这些并不够,我们不能像其他同事那样上手业务,必须继续阅读相关文档,如需求说明书等,还要继续做一些例子,通过熟悉例子的开发来模拟真实开发的场景,当然真实的开发比我们的例子还要复杂。企业导师也不时的询问你的进度,督促你的学习,并让你讲解学习的心得体会,定期汇报周总结与月总结。工作强度,工作压了都很大。进入了实习企业让我们不适应,而且还是在公司照顾我们的情况下,如果我们毕业了去参加工作,竞争更加激烈,现实更加残酷,我们还能适应高强度的工作, 适应公司里的那一份压力。但是还好有企业导师帮助我们一路走来,有了他们的帮助,不管毕业后进入什么样的公司,我们都可以从容的面对,应为我们不是职场上的新人,我们比其他学生能跟好的适应,从面试开始,一直到适用到工作,我们会比别人更加从容,更加自信。
结束语
学生通过双导师制的培养,在学校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在校外可以提前接触社会,将学校中的理论知识和企业的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双导师制可以很好地将苏州大学和地区经济的发展形成互动,企业可以帮助培养高校的学生,高校向企业输送高质量的人才,服务于地方产业。
[1] 张明光. 高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 2006,(07)
论文关键词:服务外包;发展对策;地区;经验
服务外包是指企业将其非核心的业务外包出去,利用外部专业化团队来承接其业务,从而使其专注核心业务,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种管理模式。从业务领域的发展看,服务外包主要有信息技术外包(ITO)、业务流程外包(BPO)和知识流程外包(KPO)三种形式。近些年来,我国服务外包业在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战略决策和企业的自身努力下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然而,从服务外包的规模和深度来看,一些地区还是处于起步阶段,承接服务外包的能力和服务外包企业的竞争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一、服务外包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集聚度不高
国际发包商非常重视接包企业的规模,只有大型企业才有能力接到总包。而当前一些地方的服务外包存在的问题是:一是服务外包企业规模小,有些企业只有二三十人,另外产业收入总量偏小,龙头企业少,吸引大订单比较困难;二是服务外包企业取得开发能力成熟度模型CMM13或CMM14认证很少,资质和能力不足,不具备规模和品牌优势,也很难从客户那里获得大的外包项目。另外,服务外包企业承接金融、会计、人力资源、采购、信息技术服务提供较少,附加值高的知识服务和决策分析、研究开发等高端服务极少,在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竞争中处于劣势。
(二)产业基础薄弱
服务业与服务外包业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服务业的快速发展给服务外包打下坚持的产业基础,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而服务外包的增长反过来又会促进服务业的有效增长。虽然有些地区近年来服务业得到快速发展,但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偏低,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行业发展不平衡,服务业结构不合理,传统服务业占据主体地位。现代服务业虽然发展较快,但基数低,生产业发育不全,这些都不利于服务外包业的长足发展。
(三)服务外包企业人才匮乏
不仅缺少掌握外包基础知识的初级软件外包工程师,也缺少具有外包项目实战经验、能够带领外包团队的中级技术和管理人员,更缺少熟悉客户语言和文化背景,精通国际外包行业规则,具有国外市场开拓能力的高级复合型人才。低端外包岗位无人问津,中高端服务外包无人胜任的窘况是服务外包人力资源面临的巨大制约因素。
二、服务外包业的发展对策
(一)依托环境与区位优势发展
作为服务外包业后起之秀的合肥市就是很好的例证。合肥为我国中部城市,中部城市的特点是产业基础雄厚,改革开放以来中部城市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工业体系,制造业的发展将不断催生服务外包需求;另外与东部沿海城市相比,中部城市的在人员成本、租金等方面成本优势明显,企业运营成本较低。合肥承东启西,贯通南北,连接中原,在中部崛起中处于重要的战略地位,也是长三角等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资本向内地梯度转移的必选之地。2007年12月,合肥市被国家商务部等部委认定为“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2009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又正式确定合肥为全国20个“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之一。借助这一平台,合肥服务外包产业大踏步前进。据统计,目前合肥市服务外包企业一百多家,从业人员达到2万多人,服务外包合同金额、执行金额成倍增长,发展势头迅猛。近年来,合肥优良的投资环境和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的“金字招牌”不断吸引优质服务外包企业和项目抢滩合肥。而地处西北部的西安市虽然地处内陆,却凭借着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强烈意识,经过几年时间就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跻身于全国仅有的4个国家级软件产业和国家级软件出口的“双基地”之一,成为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的代表城市。西安市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给我们的启示是:受地处偏远、气候恶劣等因素影响较大的地区,可以凭借发展服务外包产业规避自然条件制约,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提高地区竞争能力,借以创造新的发展优势。因此,在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应积极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依托区位环境和成本优势,大力发展以服务外包产业为代表的高技术产业,应该成为众多地区必选的战略抉择。
(二)产业定位明确
位于中国东北部的大连市是第一个被授予中国服务外包基地的城市,以软件和信息服务外包为主要特色的大连软件产业发展迅速,利用地缘优势积极开拓日本市场和韩国市场,使一批日本和韩国企业落户大连,日韩外包业务也源源不断地转移到了大连,对日软件出口和外包业务已经成为大连服务外包的特色。在发展中,大连已经搭建起以软件和信息技术外包(ITO)、业务流程外包(BPO)和研发中心三大产业类型为核心的服务外包产业体系,建立起完整的服务外包产业链,打造了“软件外包之都”。而处于东部地区的杭州则全力打造金融外包之城,杭州有适合金融服务外包的环境优势和产业基础,已经拥有包括花旗银行、汇丰银行、三井住友银行、新加坡星展银行、东京海上火灾保险株式会社等各类金融机构200多家。而同处东部的南京市则以建设“中国软件名城”为契机,积极打造“南京服务”的城市品牌,重点以计算机软件外包等发展南京服务外包产业。目前已形成“两园多基地”的产业发展布局,5个国家级服务外包示范区错位发展,特色明显。另外,位于江西省的南昌市服务外包业虽然起步较晚,在2005年才被列入南昌市委、市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但近几年的发展也非常迅速,南昌市发展服务外包的重点是软件和信息服务外包、工业设计研发、呼叫中心和动漫及文化创意产业。服务外包是现代服务业的最新形态,应该学习和借鉴以上城市经验,做到产业定位明确,突出自己的发展特色和重点,结合本地产业发展基础和特色优势,在现有的服务外包基地城市的竞争中,找准定位,扬长避短,实现差异化的发展,迅速把服务外包产业做大做强。
(三)提高产业集聚度
1997年,大连市政府提出了“建设软件园,发展信息产业”的宏伟构想,1998年软件园正式启动,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和尝试,大连软件园已经发展成为全国最具竞争力的软件园,综合排名名列前茅,先后被国家部委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国家软件创业基地”及“国家软件出口基地”。截止2008年8月,大连软件园入园企业数量达410家,外资企业比例为43%,世界500强企业34家,打造了其产业集群优势。位于华中地区的武汉市形成了一批自主研发、居全国领先地位的软件产品和国家级火炬计划产业基地、国家信息安排创业基地、国家级动漫创业基地及武汉光谷软件园,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集群优势。而杭州在长期发展历史积淀形成了独特的城市风格和文化气质,杭州较好的软环境对于中高端人才有较强的吸引力,由于创新创业氛围浓厚,拥有一批实力强劲的优秀民营企业、勇于和善于创新的民营企业家,杭州已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集聚,拥有包括浙大网新、恒生电子、信雅达、美国道富等一批有影响的服务外包企业。因此利用好自然人文环境的优越性,也有利于产业集聚的发展。而合肥市现在拥有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服务外包产业园示范区和合肥国家级动漫和服务外包基地,也在逐步提升产业集聚效应。
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对推动多地产业结构调整起到积极作用。在此基础上应进一步加大力度,引入知名企业、龙头企业入园,引进和培育一批成长性较好的项目,形成聚集效应。建议加快集聚的规划编制,明确各集聚区的功能定位;然后要根据集聚区规划制定集聚区招商引资导向目录,着力引进关联性大、带动性强的大企业向区内的集聚。同时还需要积极发挥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作用,加强区内科技研发、企业孵化以及信息服务等平台的建设。
(四)完善政策体系
1.政策扶持。针对服务外包业,合肥市政府不断扩大支持范围、加强支持力度,市财政安排服务外包专项资金,重点鼓励离岸服务外包业务发展,对原有企业突出扶优扶强,加快培育龙头企业,对新引进企业突出招大引强,加快聚集领军企业。南京市政府也是通过政策保障、招商引资、人才培育与引进、平台搭建和资金支持来支持和培育外包服务业。借鉴国内一些省市经验,在财政税收、融资、进口、出口信贷、信用保险、人才培训与引进等方面研究并制定促进服务外包的鼓励政策和措施,形成扶持服务外包业发展特色的政策体系;完善鼓励国内外服务服务外包企业和企业总部投资落户本地的政策,鼓励服务外包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对开展自主出口品牌建设,获得省级、国家级名牌产品的企业,给予奖励;对企业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重大产品取得成绩的,给予经费资助。
创新创业教育不仅是高等教育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是高等教育自身改革发展的迫切要求。2013年8月,总理在兰州大学调研时提出:“大学生既要创新也要敢于创业”,对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2014年,在夏季达沃斯开幕式上总理再次强调:“借改革创新的东风,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掀起一个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时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IDC公司(国际数据公司)亚太地区半年软件跟踪报告(2012年下半年)显示,2012年中国的软件市场规模已达76.4亿美元。IDC预计,中国的软件市场到2017年总规模将达到131亿美元,复合年均增长率预计为11.3%。随着电子商务的长足发展及移动应用业务的兴起,我国软件市场潜力无比巨大。但是与国际软件产业尤其是欧美软件产业相比,我国的软件产业规模仍显弱小,根本原因在于人才缺乏。软件产业作为知识和智力密集型产业,发展的核心就是人才,软件产业的竞争最终是人才的竞争,软件产业的发展取决于软件人才的技术水平及素质,尤其是创新和创业能力。目前,在国内外软件市场飞速发展的情况下,我国软件企业的核心研发人才缺口巨大,然而高校培养的大部分软件毕业生却因没有软件项目开发经验,无法满足企业对于实际开发经验的要求而被拒之门外,遭遇尴尬境地。造成这种现状的根本原因在于软件人才的培养过程及培养方法。我国多数高校在计算机软件人才的教育中目前仍奉行理论为主,实验项目为辅的教育理念,认为软件项目的开发经验应该毕业后在软件企业中积累完成。企业的需求却恰恰相反,市场竞争激烈、获取项目不易、交付时间迫在眉睫,企业需要的是有实际项目开发经验的人才,一旦聘用需要即刻进入角色。另外,中小规模的企业无力花时间、金钱、精力去培养自己的程序员,这种现状导致空有理论而无开发经验的高校应届毕业生们在职场上的折戟沉沙。共享软件一般指“先试用,后付费”的软件产品。这类软件产品一般只为用户解决一个问题(例如收发邮件),规模较小,开发工作量小,实用性却非常强。适合作为高校软件课程的实践项目。本文研究将共享软件的研发过程融入高校计算机类学科的相关课程中,为学生积累软件开发全过程的经验,从而提高其就业竞争力。并在软件选题、实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软件产品推向市场的过程中,逐步渐近式地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
2共享软件作为实践项目的可行性
2.1共享软件的规模适合作为实践项目、创意契合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宗旨
与一般软件不同,共享软件项目一般规模较小,集中完成一个功能,解决一个实际需求。开发技术难度低,开发周期短,适合作为《软件工程》、《软件项目实践》等相关课程的实践项目。共享软件选题时需要学生们观察并分析社会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潜在需求。产品不求功能完备,只需要在某个方面具有实用性就可能获得认可,从而开拓一个市场。如WinRAR,只完成文件的压缩和解压缩;ACDSee只完成图片的快速浏览;Foxmail仅完成邮件的收发;其它诸如某某考试的练习系统、药膳集锦、每日健身小常识、单词一日一记、公司年终抽奖、竞赛现场抢答等。这类软件开发过程并不需要高深的技术,也不苛求软件作品的时间与空间性能,开发的工作量小,而实用性却不容低估,市场潜力巨大。2.2共享软件的研发过程可为学生积累项目经验、能有效调动其学习主动性一个共享软件产品的研发,包括了选题、可行性分析、市场分析、需求分析、软件设计、编码、测试、、推广、营销、后期维护等阶段,学生在完成了一款软件的开发过程之后,就积累了软件项目实施全过程经验,其就业竞争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必然会有质的飞跃。因其实用性,开发共享软件的过程能够改变学生被动接收知识的现状,激发学生学习实践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需要提出作品创意、进行市场分析、技术可行性分析、需求分析、项目设计、编码实现、测试实践、后期维护的软件项目开发全部流程。源于对研发作品的责任及自信,学生们必然会全身心地投入精力。项目完成后首先收获的是对软件产品研发过程的深入了解和体会,其次即使软件产品后无人问津,遭遇冷场,也值得分析探讨失败的原因,从而可能获得比成功更深刻的体验。
2.3共享软件存在收益的可能性
共享软件如果选题准确、创意新颖、功能实用,也会带来丰厚的收益。中国共享软件注册中心的一个经理曾经提到,“很多看起来并不起眼的小软件却也能带来不少注册量”。现在国内外共享软件销售平台已经成熟,如无特别需要,软件作者只需在共享软件销售平台上注册个人账号,将作品上传,即可通过销售平台进行销售。用户试用软件后决定购买时,付费给销售平台,销售平台扣除自身提成,剩下的就是开发者的收益。销售和推广等繁琐的事务一般不需要开发人员参与,这种销售模式非常适合个人软件作者或微小开发团队,高校学生也是如此。近几年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网上付款和手机付款已经成为大多数人的消费习惯,这使得共享软件的销售更为便捷。加之一般共享软件产品的价格都比较低廉,对于最终用户而言,可能购买一款共享软件产品所花的费用跟上街吃一碗面的价格相去无几。用户乐于付费购买软件,必然会直接促进共享软件业的繁荣,这也为高校的毕业生提供了创业的一片沃土。
3项目开展模式
3.1将其引入相关课程教学环节
首先在软件开发工具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融入共享软件的案例,例如冯林在其主编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中以俄罗斯方块游戏为主线,循序渐进地讲解了游戏的设计及实现过程。以项目带动课程,以兴趣为驱动,就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其次在《软件工程》、《软件项目开发》等课程的实践项目中,引导学生完成共享软件研发过程。最后在毕业论文(设计)环节鼓励学生进行共享软件的研发。
3.2题目规模要适中,要有社会实际应用价值和积极意义
指导教师需要协助学生控制项目的规模。项目难度控应制在中等,确保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够从头到尾独立或合作完成。选择题目时应考虑经济、环境、法律、伦理等各种制约,开发符合社会实际需求且对于社会有正面积极影响的作品,同时规避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例如软件LittleBrother,它能够监视、过滤Internet资讯,帮助公司管理员工,防止其上班期间完成私人事务,从而降低公司的网路费用,但是它却存在侵犯员工个人隐私权的风险;隐藏桌面工具wcat,帮助企业的员工上班时间玩游戏,对社会风气起到不良作用;“帮做作业”软件的功能控制不当就可能养成学生只抄答案不动脑筋的习惯。
3.3教师进行创意及研发指导
需求奠定市场,创新驱动发展。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们从日常生活中获取创新灵感,确定软件题目及类型。笔者所在高校有一学生提出,每次上课时都需要将手机调成静音模式,下课后再调回来,经常出错,有时是上机忘记了静音,有时是下课了又忘记调成正常模式。如此反复耽误了很多事情。由此她想到,开发一款手机情境管理的应用软件,用户只要事先在软件中进行设置,它就会根据安排自动进行手机模式的转换。这个应用不但具有实用价值,更具有不低的市场潜力,可将其开发成一款前景良好的软件产品。创意无处不在,需求永不枯竭。在《软件工程》等课程的理论指导中,教师需要全程指导学生的开发过程,包括软件产品的可行性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测试及过程。软件产品可依托共享软件平台网站进行,国内的共享软件销售平台有“软行天下”、“斑马网”、“华军软件园”、“买软件网”等,针对国外市场的有DigitalRiverMyCommerce、cnSoftSale.com等平台。通过这些平台可方便地将软件,并与销售平台分享销售收入。由这些销售平台负责软件的营销,这对于在校生面言,节省了大量的推广费用和时间。
3.4对师资结构的新要求
《计算机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2015-2征求意见稿》5.2条提出,计算机类教师应具有工程背景,“承担过工程性项目的教师需占有相当比例,有教师具有与企业共同工作经历。”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师团队目前仍以理论研究为主。培养符合市场需要的软件人才,要求师资队伍既具备理论水平又要有软件项目的开发经验,理论研究水平再高也是培养不出合格的软件开发人才的。高校需要调整教师队伍结构,引入技术型人才担任一线教学任务。或者开展校企合作,引入项目开发经验丰富的企业一线开发人才承担高校参与实践类课程的教学任务。
4结语
摘 要:近年来我国信息服务业快速发展,但其对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影响有限,适应社会信息服务业发展的需求,找到图书馆的生存和
>>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发展信息服务业的思考 图书馆信息服务发展初探 新环境下公共图书馆政府信息服务发展路径探析 现代信息服务业发展研究 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发展研究 信息化背景下的服务业发展 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发展趋势 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发展趋势 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变革及发展 图书馆信息化服务的发展策略 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的发展轨迹 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的发展趋势 基于产业布局视角的信息服务业发展模式研究 学科发展视角下的高校图书馆绩效评价研究 对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服务及图书馆的发展展望 浅析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职能的发展 信息时代下的图书馆期刊服务与发展 泛在图书馆理念下的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研究 河南服务业发展路径研究 商品属性视角下养老服务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3]互联网已经成为信息服务业支柱型产业[EB/OL].[2010-10-23]..
[5]工业和信息化部:2009年全国软件产业统计公报[EB/OL].[2010-10-23]..
[8]李靖,李凌汉.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政府调控[J].经济研究导刊,2009,(4):21-22.
[9]方清华.图书情报机构的现代化及其在现代信息服务业中的定位[D].武汉:武汉大学硕士生毕业论文,2005:35-36.
[10]凌美秀.信息服务业的发展趋势与图书馆信息服务的路径选择[J].图书情报知识,2004,(3):74.
作者简介:赵丽琴,女,黄河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馆员。
摘要:伴随生产国际化的发展,服务外包作为新兴的贸易形式正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只有站在服务外包承接方的视角,在全球服务外包发展的大背景下,从比较优势、学习效应、规模经济和就业影响等视角分析服务外包的经济效应。
关键词:服务外包;经济效应;印度
一、全球服务外包发展概况
(一)全球服务外包发展的背景
从宏观背景看,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导致世界经济重心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贸易环境的不断开放,使服务业全球化趋势愈益明显。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以IT技术为核心的技术革新浪潮席卷全球,全球范围内的通讯成本迅速下降,便捷程度飞速提高,信息传输量巨大,由于地理距离造成的障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客观上推动可贸易资源的全球配置效率提高,使全球化进程大大加速。企业可以跨越时空隔阂,到全球寻找质优价廉的生产要素,提高生产效率。而现代服务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主要借助于通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在全球的普及对于交流打破时空限制起到关键作用,为服务外包的出现并迅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总之,服务产业全球化是服务外包出现的宏观背景。
从市场基本面因素看,跨国公司是服务外包主要推动者和实施者,也是发包和接包企业的主体。顾客需求永无止境,更好、更快、更便宜是企业持续面对的压力,以更低的价格提供更多的功能与服务迫使企业从事离岸外包。企业或主动或被动地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机会,以应对日益激烈的竞争。
(二)当前全球服务外包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般来说,服务外包分为信息技术外包(ITO)与商务流程外包(BPO)。前者主要包括系统操作服务、系统应用服务、基础技术服务;后者主要包括企业内部管理服务、企业业务运作服务、供应链管理服务。据研究机构GARTNER预计,全球ITO支出2004年为1928亿美元,到2008年可增至2442亿美元,增长率达26.7%。全球BPO支出2006年全球市场总值达1347亿美元,较2005年上升8.3%;到2008年,全球BPO支出将由2004年的1113亿美元上
升至1575亿美元,增长率41.5%。BPO外包成为服务外包发展中的亮点。
二、服务外包的经济效应分析
(一)比较优势效应
所谓比较优势指某种经济活动能利用地区或经济体内部较丰裕要素带来的成本优势。依据古典经济学分工理论,服务外包是分工深化、专业化度提高的结果。通过服务外包可强化企业生产的垂直非一体化,使企业资源更加集中于核心业务。生产既可外购也可自制,关键是比较企业外部交易成本和企业内部组织成本,外部交易成本相对低,则发包企业可通过外部资源带来的互补优势整合企业竞争战略,因此在实际业务过程中,服务外包发包商首先是对接包地即国家做出选择,之后在接包国家内再选择合作伙伴即服务接包商。国家是否具备竞争优势,成为首当其冲面对的问题。目前,印度、澳大利亚、加拿大、爱尔兰被视为发展最为成熟离岸ITO与BPO接包市场,这些市场中,印度最具有竞争力,占全球ITO与BPO市场40%以上的份额。这与印度国家的在成本、语言、产业环境、政策支持方面的比较优势是分不开的。举例,软件产业,印度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计算机软件出口国,软件出口额占全球市场份额的20%,美国客户购买的软件产品有60%是印度制造的。2004年,印度软件和相关服务出口产值达205亿美元。又如在我国比较落后的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印度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与欧美接轨比我国至少早30年,公民、企业、政府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普遍较强。
(二)学习效应
经验经济效应指企业在生产或提供服务过程中因其管理、工艺技术等能力的积累使企业长期平均成本呈下降趋势的学习曲线效应。可建立一个数学模型:C=f(Q),C=A+BN-β式中,N是可达产出的累积单位才C表示单位产出的劳动投入单位,A、B、β均为常数且A、B为正数,β介于0到1之间,β值越大,说明学习作用越重要。这一学习程度可在企业积累较多经验时降低经营成本,使企业长期总成本由LTC降低到LTC′。企业如何让积累经验,这与发达的发包企业在进行外包时所产生的强大知识外溢效应分不开。外包活动离不开业务的沟通与交流,承包企业可以由此获得先进的管理经验,在合作的过程中还可以获得先进的研发与服务经验。多方面的积累经验从而降低承包企业的经营成本,那么该企业便获得了学习效应。为此承包企业应该向尽可能大的范围接包,从而获得更高的学习效应,降低成本。印度的TATA公司面向全球承接软件开发,在管理、研发等方面积累先进经验,实现学习效应。
(三)规模经济效应
企业的长期生产成本线呈U型线状,随企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固定资产的有效使用率更加充分,当到达最适规模时,成本曲线达最低点,实现规模经济。服务外包企业也要寻找其规模经济。长期看,企业规模应处于生产成本最低处,即企业规模边界的约束条件。服务发包企业把企业非核心业务推向市场,由自身控制定价权和购买权,而外包对象仅存有生产权的外包行为。这是从服务发包和受托双方说明服务外包与规模经济的关系。发包与受托双方都可以实现规模经济。举例来说,印度充分利用优秀的、成本相对低廉的软件人才优势,通过政府全方位政策扶持,积极开拓国际软件开发及服务市场,形成了以软件承包和服务出口为主的软件产业发展模式,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效应,创造了产业基础本不强大的国家在短时间内跳跃式发展的奇迹。印度将软件园区作为出口基地,2001年为止,印度先后建成17个软件园区,出口额到占印度软件总出口额的近70%。印度以软件园和加工区为基础而形成软件产业集聚,为印度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贡献,服务外包及软件业以近30%的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高速增长,2005-2006财年行业总产值为303.3亿美元,占国家GDP的份额为4.7%,出口总额为236亿美元,同比增长32%。2006-2007财年行业总产值为396亿美元,占国家GDP份额为5.4%,出口总额为313亿美元,同比增长29%。
(四)就业影响分析
有学者用数学模型分析证明,服务外包(离岸外包)可以带来业务输出国和业务承接国双方技术型劳动相对工资的增长和技术型劳工就业的增加,服务业离岸外包对双方都可以带来净福利的增长。在现实中,该结论也是正确的。以印度这一主要的服务外包承接国为例,承接服务业离岸业务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带动经济的综合发展。印度服务业的强劲增长拉动了其GDP的增长。印度2003年第四季度GDP增长率达到10.4%,不仅是印度的最高季度增长率,而且也高于中国过去8年来任何季度的增长率。在2001-2004年度印度获得的服务业外包业务收入和就业增加情况。2003-2004年度,印度外包收入达到了将近36亿美元,2005年达到51亿美元,到2008年服务业离岸业务将达到170亿美元。2001-2002年度,服务业离岸外移为印度创造的就业岗位是10.6万个,到2003-2004年度,就业人数增长到24.55万人(资料来源:世界投资报告2004),极大地缓解了印度的就业压力。此外,印度国家软件协会预测:2008年,仅在全球计算机用户电话服务中心领域就为印度提供了110万个就业岗位和210-240亿美元收入。可见服务外包对就业影响之巨大。
三、结论与启示
印度服务外包发展经验对我国及其他发展中国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印度充分利用自己的比较优势发展本国服务业,获得学习效应的同时,实现规模经济,最重要的一点是缓解印度作为世界人口第二大国的就业压力问题,印度服务外包的发展模式值得我国借鉴。目前,我国的服务外包远落后于印度、东欧等国家,原因在于我国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承接服务外包较晚,而且国内缺乏有国际竞争实力的大型外包服务企业,难以在国际服务外包市场中形成自身的比较优势。但是中国外包业务与亚太地区时区差异最小,使公司能从有效支持中受益,中国还拥有许多掌握日文、韩文等语言的人才,因此,中国战略性的地理位置,吸引了几乎所有世界500强公司在中国设立亚太地区的服务外包基地。此外,中国具备发展服务外包的政策支持体系。2006年商务部出台了发展服务外包的“千百十”工程计划,诣在大力促进我国服务外包业的发展。预计2010年全球外包市场将达到20万亿美元,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是一个历史性的发展机遇。我国应充分利用在市场、成本、配套能力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大力吸纳国际服务外包业务,吸引先进的服务业FDI的进入并培植本土的服务业,成为国际服务链的主要提供者,提高我国的产业和贸易结构,在新一轮的国际分工中缩短与发达国家的距离。
参考文献:
[1]对外经贸大学课题组.国际服务外包发展趋势与中国服务外包业竞争力[J].国际贸易,2007(8).
[2]孟庆亮.服务外包国际化的经济学分析[J].国际经济合作,2008(1).
[3]赵美江,刘洪凤.服务业外包的经济学分析[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8(1).
[4]武阳.印度服务外包发展的思考与借鉴[J].服务贸易,2007(1).
关键词:智能手机;嵌入式系统;linux
1 前言
智能手机凭借其强大的功能吸引住了许多用户的眼球,因为有了广大的用户基础,智能手机也风靡一时,除了他有强大的CPU和其他一些较高配置的硬件外,其真正的智能还要归功于不可缺少的智能操作系统。为使智能手机能够为第三方应用软件提供一个更为开放的嵌入式平台,本人对智能手机系统做了简要概述分析,提出一种以Linux作为嵌入式操作系统在智能手机系统中的设计与实现。
2 智能手机
智能手机(PDA)是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的缩写,字面意思是“个人数字助理”。这种手持设备集中了计算,电话,传真,和网络等多种功能。它不仅可用来管理个人信息(如通讯录,计划等),更重要的是可以上网浏览,收发Email,可以发传真,甚至还可以当作手机来用。尤为重要的是,这些功能都可以通过无线方式实现。当然,并不是任何PDA都具备以上所有功能,即使具备也可能由于缺乏相应的服务而不能实现。但可以预见,PDA发展的趋势和潮流就是计算、通信、网络、存储、娱乐、电子商务等多功能的融合。
PDA一般都不配备键盘,而用手写输入或语音输入。PDA所使用的操作系统主要有Symbian(塞班)、基于Linux的Google Android、基于iOS的iPhone,除了实现通讯功能外,还可以实现很多计算机和消费电子产品的功能,而且体积小,具有便携性和多功能性的双重优势,通过安装应用软件后,能随时随地的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差异化需求,因而具有其他产品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智能手机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随着消费者认知程度的提高和使用习惯的养成,智能手机在整个手机市场销售份额将显著提升。
3 嵌入式操作系统
嵌入式系统(ES)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半导体技术、微电子技术、语音图象数据传输技术,甚至传感器等先进技术和具体应用对象相结合后的更新换代产品。因此往往是技术密集、投资强度大、高度分散、不断创新的知识密集型系统。而它又是面向用户、面向产品、面向应用的并与具体应用相结合而产生的更具有生命力、具有优势的操作系统。
嵌入式操作系统EOS是一种支持嵌入式系统应用的操作系统软件,它是嵌入式系统(包括硬、软件系统)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通常包括与硬件相关的底层驱动软件、系统内核、设备驱动接口、通信协议、图形界面、标准化浏览器Browser等。
目前各种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已迅速发展,已经形成了能与Windows CE等嵌入式操作系统进行有力竞争的局面。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的迅速崛起主要是由于人们对自由软件的渴望与嵌入式系统应用的特制性,要求提供系统源码层次上的支持,而嵌入式Linux正适应了这一需求,它具有开放源代码,系统内核小、效率高、内核网络结构完整的特性,裁减后的系统很适于如信息家电等嵌入式系统的开发。
4 嵌入式操作系统在软件设计中的应用
系统分析和软件设计是智能手机系统实现的难点之一,软件设计的优劣关系到系统的稳定性、扩展性等方面。因为要兼顾到GSM语音控制与其它智能手机应用之间的互相切换及关联关系,智能手机软件系统的设计就变得相对复杂。
系统设计将软件分为三层结构,最下面一层为操作系统层,主要实现对Linux操作系统的移植,其中包括Bootloader引导程序、LCD等设备的驱动程序。Linux最初是由Linux Torvalds编写及的源代码公开,可免费使用的操作系统。中间层为服务程序层,该层主要包括GUI服务器以及GSM/GPRS控制服务器。智能手机系统设计的关键在于各项功能应用的实现。对智能手机软件进行分层设计,有利于各个功能有机地协调运转,同时也便于软件的开发与调试。在智能手机基于Linux操作系统工作时,首先初始化CPU;然后加载各个设备驱动程序,初始化存储器及设备;最后启动各服务程序,进入待机状态。
5 小结
嵌入式操作系统是整个嵌入式软件产业的重中之重,只有掌握核心的操作系统,才能在国际市场上获得更多的话语权。中国要想实现软件大国的梦想,必须做好操作系统的选择,因为它能左右软件产业的发展走向。嵌入式系统与智能手机密不可分,在嵌入式系统的发展下,智能手机不断进化,将承载着众多的数据业务还有更多的增值服务。
中国嵌入式软件企业正面临着是选择国外操作系统还是选择自主研发系统的尴尬,这不仅是企业的问题,更是民族产业乃至政府要思考的问题。目前国外四大操作系统阵营的竞争激烈,垄断格局尚未形成,在未来几年之内,每种操作系统都将会拥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国内嵌入式软件厂商必须在加强国际交流、选择性地引用国外技术的同时,坚持“自主创新”,以此逐渐推动嵌入式软件的国产化。
[参考文献]
[1]曲传久.基于构件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应用层的开发与研究.[学位论文].2005.
[2]闫迎春.嵌入式操作系统的研究与应用.[学位论文].2005.
[3]李芙蓉.当前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及其比较分析[J].甘肃科技纵横, 2008,(05).
论文摘要:课程体系整体优化是高职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也是高职教育的重点和难点’课程体系整体优化要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业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文章就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的要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的方案。
一、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高等职业教育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当前,中国软件产业目前稀缺的是“高精尖人才”与“底层实战型人才”,已成为制约中国软件产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如何使软件人才结构从“橄榄型”向“金字塔型”转变,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现行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分析
1 课程结构问题。我校计算机专业课程结构设置上主要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三大类,依据高等职业教育“以能力培养为基础,以就业为导向”,所涉及到的课程每年都有所调整。课程结构是指课程体系中不同课程要素及其相互形成的比重关系。自专业开设以来,在课程的设置上常常“学生爱不爱学”、“课程的难易程度”等浅层次问题成为争论的焦点。例如,第一门初学程序语言开设的问题,是c语言、C++还是VB,NET或JAVA?从程序语言的角度来看,争论的意义不大;但从高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上分析,当代软件开发应用的基础是框架结构、面向对象编程等,这类程序语言的特点是提高开发人员的生产力,减少了编程过程中不必要的复杂性,第一门程序语言的选择就应以此为基点。又比如,数据库课开设问题,这几年一直是以SQLServer2000为实例教授,正在考虑以应用更广泛的Orocle为实例,但从这学期的学生接受程度上看,又举棋不定。以上所反应的现实情况说明对课时上的合理安排,课程内容的整合以及课程间的衔接等研究工作有待提高。
2 课程设置问题。我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计划几乎每年都要调整,这是因为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教学内容应紧跟市场和学生现状的变化。但整体而言,没有实质性的突破。通常情况下只是将一些课程淘汰,简单地改换或添加新课程而已。例如。多年来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技术和网络技术等专业很注重编程课程的开设,前后曾开设了C语言、JAVA、c++、VB/VB.NET、ASP/ASENET以及网络编程等,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对学生的理解掌握、以及本课程在实际中的应用不够重视,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每门课程的讲授都独立进行,讲授内容既缺乏深度和广度,只是学一些基本知识,前后程序语言衔接性差,又缺乏实际应用性。大部分学生在上机实践中只是机械地按照书本上的程序进行输入操作过程,不是通过上机操作消化前一课程单元所学的知识。他们对编程环境提供的工具应用不熟,更根本无从知晓如何阅读程序、编写程序、程序的调试、程序编写的规范与修改程序。最后尽管经过几门语言的学习与实践,最终结果老师认为学生生源差、学不好程序,学生认为编程序太难,并对程序学习望而生畏,导致走向社会只能从事本专业的最低端层次工作。其实只需看看国内的一些培训机构或国外职业教育,不难发现,他们培养的就是规范熟练的软件编码人员或基层程序员,软件产业中的“低端人才”。
三、课程体系整体优化
课程体系设置的前提是从实际出发,准确把握市场,深入了解市场对计算机应用技术型人才在知识、技能、素质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有正确的理念,才会有正确的行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在整体优化上,首先要明确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是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理论上“突出重点,够用为度”,实践以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为重心;二是职业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它服务于特定职业岗位或技术领域;三是就业导向,课程结构要以模块组合为基础。其基本思想是该专业学生都必须掌握本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学习对应岗位所属方向的专业课程模块。根据岗位性质分为四个专业方向计算机信息管理、软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方向。
(1)根据社会需求优化课程体系。在教学计划的制定过程中,依据企业业务逻辑和培训模式的设计,制定系统的模块化的教学体系。利用能力分析结果倒推出实施培养的系统程序,该过程采用反推操作和逆向思维方法。
1 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高职院校的目标是培养学生适合企业生产过程的各种能力包括操作、服务、管理能力等,通过教与学的过程,通过能力分析确定教学模块,使学生适合岗位要求。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设置都是在分析职业能力需求的基础上确定培养模块的,同时通过对学生能力的分析,安排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具有很强的针对性。通过能力分析将职业中的岗位能力细化,也就是根据学生的必备能力分析来设置课程单元,将处于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安排在不同的教学模块中学习,增强针对性。保证学生毕业后能够适应不断更新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中的软件技术和计算机信息管理的发展,跟上时代的步伐。同时也增加了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充分体现了“够用、实用”的思想。更集中地体现追求新知识、新技术的特色,体现了以培养实际应用能力为主线的特色,去除了与主旨关系不大,结合不紧密的课程,并对学生职业综合能力进行了能力分析。
2 构建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
几年来,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紧密跟踪当今计算机技术的先进水平,不断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寻求校企合作的最佳最优模式,构建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系统化课程体系,共同开展核心课程。现已开发了《软件工程》、《数据库原理及应用》、《C语言程序设计》等课程。以满足用人单位需求为标准,更集中地体现追求新知识、新技术的特色,体现了以培养实际应用能力为主线的特色,结合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教育特点,继续强化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专业基础、软件开发技术等课程,同时根据社会需要、时代特点和国内外计算机现状及时调整课程,对教学内容进行大胆的切合实际的改革,对过时的没有实用价值的教学内容进行删减,对学生和现代社会人才急需的知识进行及时更新,从而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坚持“实际、实用、实践”的原则,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以应用为目的,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特别是近年来,在课程体系建设上,在加强省级精品课程、校级精品课程建设的同时,相继引进了中软国际、四川华迪等校企合作课程、力争引进国内外著名IT企业认证课程和信息产业部软硬件工程师论证课程,真正实现在专业教学中引入“双证书”教育,将认证培训有机地嵌入到学历教育中,使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的同时,提高职业技能。
(2)细化教学模块,实现培养目标
在整个体系中实践技能占主导地位,提高技能水平,理论教学要为实践教学服务,用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来提高每个模块的实践技能。打破传统的一套教学计划、一个教学大纲、一套教材等固定模式,依据能力分析确定教学模块以及学生的培养方向,根据实际需要确定灵活多样的教学体系。每个模块实际上都有联系,但看似独立,如果没有基础模块的奠基,加固和提高模块就无法实施:每个模块的基本组成看似相像,但在执行过程中却能体现出各自的特色。没有理论和实验模块,技能与课程设计模块也就无法进行。根据计算机专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要不断调整教学计划和完善教学大纲。对于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编写,应体现实效、实用性的原则,既要照顾到先进性,又要兼顾普及的需要,反映出计算机领域新的科技成就及其应用水平,比如现在的云计算、物联网等前沿知识。可以把整个体系视为一个“金字塔”,被放在最底层的一定是基础模块,只有基础稳固,整个塔才能经久不衰。
四、小结
应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能力培养规律和素质形成规律科学地组合在一起,形成富有高职教育特色的专业教学计划。课程体系的改革是整个优化工程的重点,其思路就是将目前以学科为主的教育模式,改为以职业岗位需要为主的教育模式,以学生的能力培养为中心,构建以能力为主线的课程体系,这是高职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熊发涯,以岗位需求为导向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8):34-35.
当前,全球信息产业全面进入了加速结构性调整的时期,加速了从硬件主导型向软件和服务主导型的转变,服务产业在各个国家占有的比例越来越大。与此同时,日益激烈的竞争迫使全球企业开展不断追求服务的更低成本和更高质量,而全球贸易壁垒的减少和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使服务业务的全球化成为可能。全球信息产业调整,服务体系的全球化,以及部分发达国家的本国适龄劳动力数量持续下滑、各行业面临的竞争和利润压力与日俱增,服务外包和离岸正成为跨国企业全球布局、应对竞争并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因此,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加入到了服务产业全球化的市场竞争,软件企业在服务外包业发展新形势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其中,与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相匹配的人力资源供给成为企业在IT服务业中的核心竞争能力。
2全球化背景下东软对人力资源的新要求
2006年,作为中国领先的软件和解决方案供应商的东软集团,员工规模突破1万人;与此同时,2006年东软软件外包业务达到1.01亿美元,成为中国第一个软件外包收入超过1亿美元的软件企业,连续三年成为中国最大软件外包企业;2007年1月,东软第三次入围“全球IT服务100强”榜单,并荣登“亚洲新兴外包10强”榜首。软件外包业务的规模化高速成长表明软件企业的产值与规模与其人力资源的规模和能力成正比。软件企业的人力资源规模和能力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企业发展的最大挑战。新形势下,软件企业人力资源的需求表现出了以下三个特征:第一,强调实践和应用能力;第二,快速学习和应变能力;第三,从单纯面向技术到面向技术与业务并重的复合型人才。
从东软产业实践来看,在业务全球化背景下,东软对软件人才的基本要求是员工知识结构的转变和能力结构的提升。东软对软件人才的知识结构要求集中在技术、业务、外语等方面。表现在,第一,伴随软件产业的服务化,东软对人才的要求由技术导向型转变为对技术、业务的双重要求;第二,基于离岸外包的迅速发展,外语成为东软员工的必备技能。
东软对软件人才的能力结构要求集中体现在实践应用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持续学习能力的提高。具体来说,东软IT服务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包括:从事跨国服务的语言和技术能力,应对离岸外包业务的交付和管理能力,对国际客户业务的理解与学习能力,与客户沟通及文化融合的能力,对通用国际商业法律、规则的适应能力,建立可信赖和安全的商业关系的能力,持续改进过程和提升效率的能力,符合国际化项目要求的职业素养。
3实训教育,探索人力资源开发新模式
随着东软业务的全球化和国际化,对东软业务影响最大的将是人才的质量、数量及团队效率指标。我们在招聘的过程中发现,当前计算机类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不是数量太多或质量太差,而是满足社会需要的针对性不够明确,导致了结构上的不合理。面对产业融合发展的趋势,为了东软集团软件产业的规模化和国际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我们通过导师制、关键位置的接替计划、专业人力资源的培训计划、离岸专业技能培训、外语技能培训,E-Learning终身学习等各种途径持续地提高在职员工的竞争能力。
但是,培训过程中我们也面临着人力资源培训费用逐步攀升,人才流失导致人力成本浪费等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瓶颈因素,为了加快具有行业IT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实现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开发,提高东软在IT服务业中的核心竞争能力,将企业所要进行的员工培训阶段提前到大学阶段进行,东软与东北大学以及东软信息学院先后实施了“软件加强班”、IBT培养(企业定制培养)、“3+1”实训教学等多种人才培养模式。
自2002年开始,东软集团与东软信息学院进行了包括定制人才培养、共建实训基地―大学生创业实训中心、共同进行“3+1”实训教学等多方面的产学合作。在实训教学方面,东软集团参与了实训的全过程,并成为人才培养的主体之一,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
第一,从企业需求的角度参与实训课程体系的制定,保证学院实训教学内容符合产业需求。
第二,以项目开发过程为主线,全程提供东软集团项目开发真实案例,让学生在实战环境中掌握实用技能。
第三,选派资深的企业研发人员作为实训指导教师,并对学生实训进行业务管理和技术指导。
第四,仿真企业开发环境,实训基地的软、硬件设施与案例项目,均按照真实东软集团真实业务单元建设。
第五,严格的过程管理,对工作质量、职业素质、毕业标准、管理方法、管理体制和运营流程等各方面进行严格审核,完全遵循软件行业的管理规范,包括实施ISO9000管理标准、CMM质量体系和BS7799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确保实训学生按照企业“准员工”进行实训。
2006年,东软三所学院向社会输送了6000多名优秀毕业生,为国家和社会输送了大批IT人才,其中由20%左右进入了东软集团。实训学生进入企业后,东软明显感到了这批学生的变化,在知识结构、外语水平提高的同时,技术的运用更加熟练、实践动手能力增强,能够顺利地上岗进行实际项目工作;同时,由于按不同业务方向进行实训,学生的业务水平比较聚焦,在实际业务方面能力提高。能力结构方面,通过仿真东软各事业部的实训环境,毕业生很快融入到工作中去,对东软的文化理解深刻,团队协作能力增强,跨文化沟能力、持续学习的能力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4实训教育,提升东软人力资源竞争力
产学合作实现了企业联合大学共同培养符合产业需求标准的高质量人才的目标,同时也为东软的业务拓展培育了源源不断的人才。东软集团作为实训基地的建设者和参与者,深刻体验到实训为企业和大学带来的双重益处,可以说,实训使校企合作打开了共赢的局面,其效果已经初步显现。
对于东软信息学院来说,通过实训实现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有效提高了教育质量。第一,实训使得学院的教育教学改革有效推进,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顺利对接,保证了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培养有的放矢;第二,实训使企业资源为学院所共享,企业案例库的共享为实训教学的内容建设提供了保障,企业工程实践基地资源给实训提供了实践平台;第三,东软集团遴选的研发人员参与实训教学过程的实施,将自身具备的行业知识和实战技能带到课堂,带动了学院实训教师队伍实践教学水平的持续改善;第四,拓宽了学院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在提高学院就业率的同时提高了就业质量。
对于东软集团来说,通过参与实训基地建设,构造了新的人力资源开发模式,使企业持续获取优秀的人力资源成为可能:
第一,实训使东软集团从人才的需求者转变成人才培养过程的参与者和组织者,这对于企业更新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改善企业文化有重要的意义。东软集团在参与东软信息学院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始终是一种主动积极的姿态,这种对待人才培养态度的转变对于企业来说是一种人力资源建设的创新,这需要企业以一种开放的心态主动融入人才培养的过程,促进企业去构建不断创新、追求人才与企业共同成长的企业文化。
第二,东软集团参与实训教学,有利于东软将自身的需求和人才观融入学院实际教学中,使学院培养出来的人才更加适应东软的岗位需求,这对于东软来说很好地解决了人力资源适配性的问题。同时,实训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宣传企业文化和管理模式的机会,吸引更多IT毕业生对东软的关注和向往,这批潜在的“准员工”使得东软在人才竞争中占得了先机。
第三,实训降低了企业人力资源引进和培训的成本。实训过程使学生的理论知识能够在实践中得以贯穿和升华,使学生拥有了技术应用能力以及与岗位匹配的业务能力和职业素养,使东软集团在短期内就低成本的获得了高质量的人才。而东软集团的参与使东软的企业文化在大学日常的教学中得以渗透,使学生在校就能获得对企业文化的认知和认同,缩短了人才进入工作岗位后的适应期和培训期,大大减少了培训成本。
第四,企业研发人员从事教学,使企业员工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将自身积累的理论和技术知识系统化;同时,参与大学教学过程是企业研发人员修炼“内功”的绝佳机会。从参与过东软信息学院教学工作的员工成长情况来看,参加过实训教学的员工专业知识和技能更加系统、扎实;员工利用学院的外语学习环境,提高了自己的外语应用能力;在回归企业工作岗位后,员工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也大大增强,员工的性格和心态在大学工作期间得到了更好的修炼,这正是从“员工-老师-员工”这一过程中最重要的一大收获,从而为东软的人力资源建设和企业文化构建带来了有益的启发。
面对IT产业发展,尤其是服务外包在中国的高速迁移和发展,人才的竞争已经成为企业竞争的核心要素。构建一个健康、和谐的人力资源体系对于IT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来说至关重要。而今,在人力资源构建的探索中,校企互动共同培养人才已经成为解决人才内需和供求矛盾的有效模式,实训基地建设恰恰为企业和大学互动提供了一个沟通互助、实现双赢的平台,为整个行业的人力资源建设提供了一个科学理性的解决方案。这种产学合作的方式为IT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参考文献
[1] 刘积仁.2005:“超越技术的思考”,《计算机世界》,第45期.
[2] 刘积仁.2006:《人力资源创造价值》,纽约,世界经营者大会演讲报告.
摘要:本文分析了计算机相关专业软件实践教学环节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阐述了以软件工程思想为基础,结合最新软件开发技术,从实验教学、课程设计、教学实习、软件开发实习和毕业实习等多个环节来建立软件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路,对高校计算机专业的软件实践教学具有普及意义。
关键词:软件;实践教学;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前言
发展软件产业是我国科技发展的迫切需要;而软件产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软件开发方法和管理方法的标准化。要全面促进我国软件行业标准化,高校首先要注重对计算机专业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以及软件实践教学的加强。目前我国软件行业存在着大量的人才缺口,而每年毕业的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又存在着就业难等实际问题。纠其根本,这是企业人才需求和计算机人才培养之间的矛盾,而产生这个矛盾的根源是人才培养的实践环节存在着种种弊端与不足。
很多计算机专业的优秀教师都在进行实践性软件课程教学方法、实验方法的研究,但却很少有人考虑多门课程综合实践的需要以及软件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
2建立软件实践教学体系的原则
软件实践教学体系是指将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按照一定的规律和模式,统一进行规划和安排。按照不同的实际情况,例如软件实验条件、经费预算开支、学生学习基础等等,各高校都应该有自己相对稳定的软件实践教学体系。
软件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应该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 系统性原则: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的,把实践教学体系作为整个教学过程的一个子系统来研究,经过大学四年的学习,学生应具有系统、全面、完整的知识和能力结构。
(2) 系列性原则:在培养学生某一方面能力时,进行不断线的连贯性实践教学,使学生在这方面具有较系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
(3) 选择性原则:提供设计性、综合性较强的选修实践和开放性实践,根据学生的不同专长和特点,进行有选择的研修和培养。
(4) 独立性原则:改变传统实践教学只作为理论教学的辅助和补充的做法,对实践教学进行相对独立的研究,使教师和学生重视实践教学。
3软件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
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对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笔者认为计算机专业的软件实践教学应该从实验教学、课程设计、教学实践、软件开发实习、毕业实习等方面进行安排,形成一个稳定的实践教学体系。
3.1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往往是和理论教学配套的,一门理论课程的开设同时伴随着实验课程的开设。实验教学的特点就是针对性强,针对本门理论课程的知识点设置一定数量的实验,包括验证性实验、设计性以及综合性实验。在设置实验的过程中,要更多地注重设计性、综合性的实验,因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更多依赖于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当然,为了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一定数量的验证性实验还是不可少的,尤其是重要的理论知识点。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感受枯燥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内容之间的联系,会大大提高学习兴趣和动手愿望。
按照一般的教学规律,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需要开设实验教学的课程很多,在四年的大学学习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选修课大多需要开设对应的实验课。实验课的教学应该培养学生兴趣和培养学生基本动手能力,重在让学生通过实验来掌握对应理论课程的知识点。
实验教学是实践教学体系的基础,占用的学时数最多,所涉及的课程面也最广。
3.2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是在学习完一门专业理论课程之后开设的一个针对本门课程综合知识点的较大规模实验。它的特点就是综合性和设计性,要综合该门课程所学的几乎所有知识点,并且必须要求学生独立或分小组地完成整个实验步骤。
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设计分为硬件和软件两条线,硬件方面的课程设计一般包括数字逻辑、组成原理和系统结构等,而软件方面的课程设计要考虑专业课的性质和作用,一般包括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以及网络编程或者网页制作等。
课程设计的课程面没有实验教学那么广,但更注重的是对学生综合动手能力的培养。所以在软件课程设计方面,往往是对程序设计语言和数据结构、算法这样性质和类型的专业课开设相应的课程设计。课程设计一般在一门课程理论学时全部完成后的学期末或者下学期初内的一到两周进行,目的是提高学生对该门课程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并且提升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感觉到学完一门课程后可以动手来做一件比较完整的作品。
3.3教学实践
教学实践的目的是拓展学生的视野,所以往往以参观考察的方式进行,所需要的经费并不多,关键是要走出去。教学实践需要联系一家或多家一定规模的软件开发企业,通过参观考察,让学生体验软件企业的氛围,了解最新的软件开发工具和平台以及最新的软件需求动向,为学生后续的理论和实践教学打下一定的基础。同时要注重引导学生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选择个人常用的软件开发平台,鼓励学生在选用的平台上进行软件开发。学生在熟练掌握一个软件开发平台后,很容易上手进行软件开发,哪怕是换了平台也较容易适应。而最令人担忧的是学生从来没有过这么一个自己熟悉的软件开发平台,那么在择业的过程中就没有选择的余地。所以教学实践中的这种引导为今后学生走上社会工作岗位打下一定的基础。
3.4软件开发实习
软件开发实习有两种模式,一种是走出去,即和软件企业联系,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软件开发实习,另一种是请进来,即从软件企业聘请优秀的有经验的软件项目经理,到学校来实施软件开发实习。
两种模式最终的目的是一样的,就是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软件开发的氛围、感受团体作战以及工程方面的一些具体的要求。
软件开发实习一般将学生分组,在项目经理的指导下合作开发一个较大型的实用软件系统,一般安排在大三的暑假。这个时候的学生,一则专业课程已经修完很大一部分,具有一定的专业素养;二则还没开始正式找工作,还可以为找工作打下一个基础,感受一下软件企业的氛围,按照个人专业水平确定就业目标。所以软件开发实习要做到以下几点:
(1) 让学生懂得如何团队作战。完成软件开发,分工与合作是软件开发的最基本要求,不懂得分工合作的人在软件行业肯定不会有大的发展空间。
(2) 用软件工程的方法指导学生进行软件开发,包括掌握软件开发流程,安排时间进度,撰写软件开发文档等等。
(3) 学会使用当前流行的开发工具进行软件开发,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过程。因为有同学和队友可以进行交流和讨论,摸索前进,共同进步。
(4) 软件开发实习也是一种受挫教育,因为一般没有大型软件开发经验的学生在面对一个实际问题时,往往会不知所措。通过这种实习,学生建立了一种观念,在面对一个问题的时候,从一般的立刻产生相应的编程调试想法上升到一个产生相应的分析与设计的想法,这是一种质的蜕变。
3.5毕业实习
毕业实习一般安排在大四的下学期,即大学的最后一个学期,本学期一般没有理论与实验课程,只剩下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的任务,而且毕业实习一般在学生有意向的就业单位进行,学生实际感受企业文化,也逐渐适应将来的工作单位的性质和管理等。因为毕业实习是分散的,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企业指派的指导老师给学生的影响很大,校方只能在宏观上给予一定的时间安排和进度安排。但学生在经过毕业实习之后,收获往往很大,这也是大学实践教学体系的最后一个环节。
4结语
综上所述,计算机软件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包括实验教学、课程设计、教学实践、软件开发实习和毕业实习等环节,每个环节都有所侧重,从基础的理论知识掌握和兴趣的培养,到课程综合知识的运用,到专业视野的开拓和选择个人软件开发平台,到真正意义上的软件开发的训练,到在实际工作单位的实习和软件开发,一步步地将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培养成为社会有用的软件人才,能够填补目前社会上的软件人才缺口。只有这样,才能让热门的计算机专业不再是一个“鸡肋”专业。在此实践教学体系基础上培养人才的模式,一方面可以适应社会的需求,使学生很快地融入到新兴的软件产业当中去,成为新时代信息产业的弄潮儿;另一方面也为大学生的后续教育,例如为攻读研究生等奠定了一定的实践和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陶深,苏一丹,宋玲,等.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的若干改革与实践[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2(S2):40-43.
[2] 秦锋. 一般工科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0(1):80-81.
[3] 韩乾,张键,虞林堂. 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再思考[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3,22(5):18-20.
[4] 吴军,李桃红,景朋森. 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实践[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23(8):7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