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星级文明户创建

星级文明户创建

时间:2022-06-21 12:27:46

星级文明户创建

第1篇

xx乡xx村委会xxx自然村,现有农户34户,129人。整个自然村坐落在小普线旁的半坡上,绿树影映,人居环境比较好,积极寻求加快发展的气息浓厚,村民运用科技的意识强,精神风貌健康向上,社会风气文明和谐。

2002年前的xxx自然村有耕地70.35亩,人均0.55亩,人均有粮350公斤,人均纯收入546元,无支柱产业,原创:主要靠种植粮食作物和外出打工维持生活。村内脏、乱、差现象突出,基础设施落后,住房70%都比较破旧,村民自我发展意识不强,发展后劲不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得不到解决。

2002年,乡党委、政府统筹安排,把xxx自然村作为安居温饱示范村,上报县扶贫办审批同意后,花了半年多的时间,投入15万元专项资金,工程总投资达38万元,项目拉动效应明显(1:1.53)。建成了一条宽1—1.2米,长1300米的弹石沙浆水泥路面,改变了“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落后面貌。建成了一个集学习、娱乐为一体的公共场所,宣传栏内的宣传内容一个季度更换一次,从而增强了群众的科技文化和卫生意识。完成了108亩的泡核桃栽培,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对1户进行了翻修,1户进行了搬迁,其余的进行了粉刷改造,还有20户农户自筹资金对原来低矮破旧的大门院墙等进行了改造,使自然村的面貌焕然一新,增强了群众建设小康生活的信心。建成沼气28口,全部做到了“三配套”,从而解决了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瓶劲”。

随着安居温饱示范村的建成,群众的生活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自我寻求发展的氛围逐步形成,呈现出了“农闲时节外出打工,农忙时节回家种植”的良好局面,家家户户“猪牛满厩,鸡鸭满圈”,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温饱示范村”。

2003年乡党委把xxx自然村作为书记示范点,创建成了全乡的“十星”级文明户示范村。经过认真的自评、互评,最终创建活动领导组评出了“十星户”4户,“九星户”10户,创建率达到了100%。

2005年xxx自然村被确定为巩固温饱奔小康示范村,将投入专项资金10万元,对全村的供排水设施进行改造,建立发展基金会,最终建成“xx乡生猪养殖示范基地”,力争在两年内把xxx自然村建成“xx乡小康第一村”。

2004年末,人均有粮715公斤,人均纯收入达1560元。基本形成了以劳务输出、养殖、经商为主,种植、泡核桃为辅后续产业链。

经过安居温饱工程的实施、“十星”级文明户示范村的创建,村民如是说:一个村健康向上的风气,需要全体村民的共同维护。

第2篇

一、指导思想

通过在小林镇石家咀村深入开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并因地制宜开展经常性、面对面、群众喜闻乐见的文明实践活动,来培育吸引广大村民积极参与,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提高,不断提升社会文明程度,以更好满足该村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营造向上向善的力量,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小林镇石家咀村落地生根。

二、评选范围

在小林镇石家咀村生产生活的常住居民,以家庭为单位参与评选活动。

三、评选内容、标准及名额

(一)评选内容

六星级文明户分别为:孝老爱亲星、勤劳致富星、济贫帮困星、邻里和睦星、教子有方星、庭院洁美星。

(二)评选标准

1、孝老爱亲星:弘扬中华民族忠孝传统、老有所养,少有所教,孝敬父母,尊重长辈,爱护幼小,不虐待老人和儿童。

2、勤劳致富星:有致富项目,家庭年人均收入超出当地人均水平,执行镇、村的统一规划和各项生产管理措施,合理使用土地,不撂荒,不弃管。

3、济贫帮困星:群众口碑好,能够通过各种方式带动村民共同致富并积极主动扶助本村本组处境危急的人或救济生活贫穷的人。

4.邻里和睦星:邻里之间相处融洽,互相帮助,互相理解,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不因小事而争吵,不因分歧而打闹,和和睦睦如同一家人,群众口碑好。

5.教子有方星:树立良好家风家规,家庭成员文明礼貌、热爱学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支持教育,培养学子。

6.庭院洁美星: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室内外整洁干净,房前屋后绿化美化,居住环境好,人畜分离、家禽圈养,不乱倒垃圾,积极参加爱国卫生运动,家庭成员讲究卫生,有自觉维护公共环境卫生的习惯。

(三)评选名额

“六星级文明户”每星按照8户标准进行评选,顺序递进。

三、评选程序

“六星级文明户”的评选活动,由石家咀村两委统一指导并具体组织实施。

第一步:自评。各户对照“六星级文明户”标准,本着自愿的原则,进行自我认定并填写《六星级文明户推荐表》,向所在村小组提出申请。

第二步:互评。组织无记名投票测评和村民代表集中评议,评议出每户所得“星数”意见。

第三步:审核。由村道德理事会在“六星级文明户”预选名单中民主推荐“六星级文明户”预备名单。村党支部、村委会对村道德理事会推荐的“六星级文明户”预备名单进行认真审核、定星。“评星”结果及时张榜公示7天,群众无异议后,生效。

第四步:表彰。采取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等形式,通报“评星”结果,对“六星级文明户”进行授牌表彰。

四、时间安排

1、宣传发动阶段(2019年11月)。召开动员会议,组织党员干部搞好宣传发动。

2、全面推进阶段(2020年3月—7月)。积极开展“六星级文明户”创建评选活动。

3、总结表彰阶段(2020年10月)。总结本届 “六星级文明户”创建评选工作,对评选出的“六星级文明户” 进行表彰。

五、工作要求

1、强化领导,精心组织。村两委要高度重视“六星级文明户”创建评选活动,要成立创建评选活动领导小组及道德理事会,安排专人负责该项工作,完善创建评选活动方案,县住建局将给予帮助与支持并指导石家咀村开展评选表彰活动。

2、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始终坚持群众路线,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广泛发动群众,有效组织群众,让群众在创建评选活动中得到实惠,受到教育,提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运用多种形式,介绍创建评选活动的目的、意义、内容、方法、程序,及时向上报道进展情况和先进典型,为创建评选活动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石家咀村要充分利用广告栏、文化活动广场、村民大会等阵地,广泛宣传创建评选内容、标准、奖励措施,及时发布光荣榜,形成以得“星”为荣,创“星”争“星”的浓厚氛围。

3、切合实际,确保实效。因地制宜,紧密结合实际,紧贴群众生产生活需求,增强活动的针对性、有效性、可操作性,不搞形式主义,不增加群众负担;坚持标准、严格程序,把评选工作纳入群众的监督之中,做到公平、公正、公开,确保评选质量。评选工作以村为单位每年评选一次“六星级文明户”。“六星级文明户”评选不搞“终身制”,实行动态管理。每年终,村党支部、村委会按照星级标准对“六星级文明户”严格审查,对不能认真履行星级标准规定的户和造成不良影响的,要及时予以摘牌,并给予教育。

第3篇

编者按

十年前,竹山县因为“十星文明农户”创建活动,成为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典型和全国精神文明建设示范县。今天,这个县“十星级党员”创建活动又成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大胆创新。现发表其相关调查,供各地借鉴。

“星级工程”为何在竹山“亮”起?

上世纪80年代,改革的春风吹拂秦巴山区。在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和发展的同时,一些问题也开始暴露出来。有人政策和法纪观念开始淡化,甚至损公肥私、损人利己。竹山县罗家坡村一名党员贩运绿松石挣钱上百万元,却想方设法偷税漏税,连40元电费都顶着不交。一家罗氏兄弟为争夺绿松石矿井,弟弟竟把哥哥杀死。物质上的富裕并不能带来精神文明的进步和人们幸福生活指数的提高,甚至可能反过来践踏精神文明,最后丧失物质文明成果。

竹山县委对此高度重视,组织专班调查,随后推出“十星文明农户”创建活动。大门上的星级牌,成为激励农民加强道德建设的动力。十年过去了,竹山这面旗帜还在高高飘扬。由“十星文明农户”创建活动而引发的“十星级党员”创建活动又成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大胆创新。

靠什么把“十星文明农户”活动提升到党组织建设层面上来?

1997年,竹山县委思考一个问题:党员在“十星文明农户”创建活动中起着带头、示范、模范作用,为农村“三个文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能不能从新时期党的任务要求出发,在全县党员中开展“十星级党员”创建活动呢?

回答是肯定的。县委把对党员的要求,细化为“信念星、宗旨星、学习星、双带星、科技星、新风星、团结星、诚信星、计生星、法纪星”,要求每个党员结合民主生活会,一个季度对照“十星级党员”标准检查一次,半年初评一次,哪一颗星不合格,缺什么补什么,明确下半年努力方向;年终与民主评议党员结合,评选“十星级党员”荣誉称号。“十星级党员”内容、标准、评选方式方法、组织形式和活动范围,都紧跟新形势,充实、丰富、完善和提高,充分体现时代性,确保创建活动贴近实际,常创常新。比如,2005年初,竹山县委专题研究“十星级党员”创建活动需要补充的新内容。县委认为,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一系列新任务、新要求,为“十星级党员”创建活动赋予了新内容。因此,把科学发展、和谐社会等纳入“十星”评选标准。

实践证明,这些与时俱进的活动正是加强党的基层建设行之有效的长效载体。借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强劲东风,竹山县委因势利导,把创建范围由农村扩大到城镇,由农民党员延伸到城镇社区、机关、工商企事业单位和学校,实现全方位、立体型、多层次,使“十星”创建活动成为竹山县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动力。

保证活动持续有效,“星光工程”靠什么机制?

“欲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求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竹山县委不断探索和总结“十星级党员”创建活动的运行规律,建立了行之有效的长效机制。“十星”设置的动态管理、运行机制。竹山县“十星级党员”的十颗星设置是依据新《》、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又结合竹山县实际拟定的。对每个党员先进性要求和在各项工作中党员应发挥的先锋模范作用都有明确的细化指标,并对“十星”实行定质定量动态管理。比如,对“十星级党员”分机关、农村、企事业单位三个层次设“星”。三个层次有共性的“星”,如“信念星、宗旨星、学习星、道德星、法纪星”,又体现个性,如对农民党员设有“致富星、帮带星、诚信星、新风星、计生星”;对企事业单位党员设有“技能星、绩效星、奉献星、创业星、诚信星”;对国家机关党员设有“敬业星、绩效星、创新星、廉洁星、奉献星”。在评选标准细化量化后,把“十星”分为百分制计算,达90分以上者为“十星级党员”,80分以上者为“九星级党员”,70分以上者为“八星级党员”,60分左右的为不符合先进性标准的党员。

宣传,典型引导机制。分县、乡、村三个层次抓典型,县直各战线各部门、企事业单位都抓典型,用身边的典型,示范指导工作。

星级评定实行“四评一榜”民主制。把“十星级党员”标准交给群众,让群众学习标准,掌握标准,对照标准提意见,从而提高了竹山各级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县畜牧局党员转变作风,服务基础,免费防疫,工作做到了“四不漏”,即防疫乡不漏村,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禽畜。猪、牛、羊防疫率达到100%,鸡防疫率达到98%以上。

规范创建档案,强化基础管理。创建档案主要包括:上级对创建活动的文件、创建活动的标准、各时期各阶段的要求;党员自评、党员互评、群众参评、支部定评等各类型的一览表,每个党员的主要成绩、缺点、受表彰党员的先进事迹等等。这样,每个党员得几颗星,优点是什么,缺什么“星”,一目了然。

奖惩公正,重在激励。县委对评上“十星”的党员探索奖励办法,如机关党员与评优秀公务员、评选先进和模范、选拔任用干部挂钩;农村党员与得到优先扶持、优先信贷、优先安排发展项目等挂钩。“十星”动态化,不搞终身制,激励党员不断地用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星光工程”搞了十年,为什么能够一届接着一届干?

第4篇

一、创新活动载体,务求乡风文明推进实效

前几年,农村中婚丧喜事讲排场、相互攀比、铺张浪费呈蔓延趋势;邻里矛盾越来越突出,融洽的家庭关系也受到冲击。落后的乡风民俗、陈规陋习与新农村建设要求相违背,也有悖于乡风文明。我们意识到,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从提高村民文明素质着手,促使广大村民形成知荣辱、讲文明、促和谐的新风尚。

一是组织开展以“星级文明家庭户”为主要内容的“三好两文明”系列评比活动。为了实现“和美家庭、和睦邻里、和谐社会”的目标,形成勤劳致富、尊重长辈、邻里团结、崇尚科学的新风尚,我们组织开展了“星级文明家庭户”评比活动,制定了《同建村“星级文明家庭户”创建评选实施办法》,完善了创建活动的机制,内容包括“遵纪守法、环境卫生、家庭和睦、邻里团结、计划生育、好学重教、勤劳致富、关心集体、见义勇为和助人为乐”等10个方面,具体有42项细化的评分标准,每个方面设一颗星,共10颗星。创建活动半年初评,一年总评,年终表彰。整个过程分为宣传发动、评星定星和表彰挂牌三个阶段。首先是各户认星。把《创建“星级”文明家庭自评表》发到每个家庭,农户对照标准,填写自评表。其次是村民小组评分。召开村民小组骨干会议,对农户的《自评表》按照评选标准,逐条进行群众评议。并将结果报村党总支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审定,领导小组是由村里的老党员、老干部等德高望重的村民组成。再次由创建评审小组定星。召开党员会、骨干会,广泛征求意见,由村创建领导小组无记名审核投票定星、张榜公示。最后表彰奖励。对获得8颗星以上的家庭,我们召开表彰大会,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对获得7颗星以下家庭进行上门挂牌。与此同时,村党总支又着手进行了文明小组和好党员、好婆婆、好媳妇的评选,构建“三好两文明”评选活动系列,形成“点、线、面”多方位、立体化、全覆盖的乡风文明创建活动。

2006年度评选出“星级文明家庭户”997户,其中获8颗星以上家庭103户,获5颗星以上342户,获2颗星以上552户。家庭参与率达到97%,其间也发掘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感人事例:如奉贤队女党员俞方珍,义务照顾一位孤寡老人5年。又如王家队家庭主妇吴明华,顶住社会舆论压力,把小脑萎缩、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前夫接到家里,无微不至地悉心照料了长达6年之久,在全村上下成为美谈。2006年吴明华家庭被评为“九星级文明家庭户”。

目前,我们的“星级文明家庭户”等系列评比活动的效果已经逐渐显现。如,马介队原赌博盛行、脏乱差严重、邻里家庭关系紧张,通过开展“星级文明家庭户”和“美德在农家”评选活动,此类现象基本得到遏止。正如该队老干部俞墨庵所说,是“星级文明家庭户”评选活动,使我们生产队的风气有了实质性好转。又如,2006年底一户村民,因不赡养父母被取消“星级文明家庭户”评选资格,此时又恰逢其儿子相亲,女方见左邻右舍都有“星级户”牌子,唯独男方没挂,问明原因后,婚事告吹,该村民后悔莫及。于是,积极主动承担起赡养父母责任,在2007年上半年初评中榜上有名。还有,2007年6月10日深夜,村民周金章在下班回家途中,发现几个小偷正在盗窃村里一台电马达,他不顾个人安危奋力追赶,村里的财产得以保全。事后他说,星级文明家庭户评选活动,让我更加关心集体的财产了。

二是倡导新风,组织开展移风易俗破陋习活动。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期间,我们提出了以党员干部带头、全体党员带头、共青团员带头,在全村中开展“破陋习、树新风”主题实践活动,成立了“移风易俗理事会”,倡导丧事简办、敬老爱幼、厚养薄葬移风易俗的良好风尚。并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大力宣传乡风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树立文明新风,倡导科学,宣传参与封建迷信只会加重经济负担、思想负担,宣传盲目跟风、盲目攀比、盲目轻信必将使家庭增加不必要的支出,宣传“生前重养方是孝,死后厚葬白费蜡”等道理,积极鼓励党员、群众敬老爱老,厚养尽孝。

2006年1月,老党员黄坤龙母亲去世,其子女已请好了吹打手和道士,准备念经做道场。理事会人员及时上门做工作,讲明道理,老黄和子女们统一了思想,接受了组织要求。又如,老党员盛德龙去世后,其家人响应村里号召,不搞吹打。理事会送去了录音机和哀乐带子以及800元慰问金,还为盛德龙同志召开了追悼会。党员干部身先士卒做榜样,村民个个学样子。如奉贤队村民俞木龙因病去世,其亲属主张把丧事办得体面一些,但俞木龙子女认为,现在党员都带头丧事简办,我们还何必大操大办,浪费钱财。自2006年以来,全村共死亡村民17人,丧事简办的有15户,占90%,其中7户是党员家庭。

二、坚持三个结合,拓展乡风文明推进内涵

一是坚持推进乡风文明与完善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相结合。我们抓住了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契机,坚持把乡风文明建设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始终。我们开展了以“自我教育、自我诫勉”为主题的党员警言撰写活动;开展了“带头倡导文明、带头维护稳定”、“待人和气、讲话文明、终身学习”、“当好村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监督员”等主题活动。另外,党员干部签订了乡风文明承诺书,并向村民发放乡风文明倡议书等。

二是坚持推进乡风文明与发挥党员示范作用相结合。针对党员队伍中“老年党员多、流动党员多、外出党员多”,党员又因无具体的岗位而无法真正发挥作用等现象,我们坚持为党员发挥作用搭建舞台,开展了设岗定责活动,设立了党建工作岗、政策宣传岗、生产发展岗、新风建设岗、民事调解岗等10个方面的岗位。在程序上,根据党员的特长和工作需要,采取党员个人自愿申请与组织推荐相结合,既可一人多岗,也可一岗多人,不断提高党员服务群众的本领,充分发挥党员在乡风文明建设中的示范带头作用。

三是坚持把推进乡风文明与深化关怀互助机制相结合。为了进一步服务群众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村党总支推出了“五个一”活动:即一张“联系卡”、一本“联系册”、一张“小报”、一条“百姓热线”及一本“百姓日记”。如,老场队盛德龙女儿因病住院,但治疗费还没有着落,村党总支通过“百姓日记”了解情况后,组织党员干部捐款,解决了燃眉之急。正如一位村民所说,村党总支“五个一”活动,跟我们村民心贴得更近了。

三、强化三支队伍,确保乡风文明推进到位

一是乡风文明推进工作小组队伍。成立“移风易俗丧事简办理事会”和“星级文明家庭”评选小组,由德高望重的老干部、老党员、妇女干部等成员组成,在每个自然村又设置了一名信息员,以确保有关信息的及时传递。

二是岗位专职队伍。从星级家庭户的创建,到文明村的建设,到乡风文明的推进,建立了村级联防、道路保洁、帮困助残、就业援助、医疗保健、资源信息等11支服务性岗位专职队伍,以全方位、全覆盖发挥在乡风文明乃至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第5篇

1.发展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人均生产总值、人均纯收入、财政收入等指标完成县下达的年度任务;产业建设成效明显,农村产业建设完成县下达目标任务,有2个以上专业村,有1-2个规模企业,农村经济示范户每年新增10户以上;集镇建设规划科学、布局合理,主次干道硬化,通村水泥路长效养护机制健全;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完善配套;社会保障和福利政策落实,建有综合利院,五保老人生活标准达到当地农村人均收入的60%以上,集中供养率达50%。

2.党建星。以乡(镇)党委为领导核心,建立健全设置科学合理,隶属关系明确,覆盖所有领域、行业、单位的基层党组织体系。以乡(镇)党委书记为重点,选好配强乡(镇)领导班子,全面加强农村基层干部、党员、人才队伍和大学生村官等后备人才队伍建设。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围绕强化组织功能、发挥组织作用、完成党的任务、服务农民群众开展活动。以学习、遵守、贯彻、维护为重点,健全组织制度、工作制度、管理制度等制度体系。以强化激励保障为重点,全面落实基层党建工作人员、经费、场所等保障。以乡(镇)党委自身建设,引领、带动乡(镇)范围内所有基层党组织建设,使“七个体系”(党的基层组织体系、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工作体系、基层党组织宣传教育群众工作体系、党领导的基层民主自治工作体系、基层和谐稳定工作体系、基层党建工作保障体系、党建工作考核评价工作体系)建设在乡(镇)范围内全覆盖。

3.生态星。镇容镇貌整洁靓丽,主次干道和集镇建成区、临街商业网点卫生状况良好;坚持绿化美化,完成退耕还林、植树造林任务,镇区绿化覆盖率达40%以上,人均公共绿地大于6平方米,农村“三改一建”完成县下达目标,沼气建设服务率达到100%;环境保护措施得力,无重大破坏生态环境事件发生;环境质量达标。乡(镇)工业污染物达标排放,无重大污染事件发生;建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网络和应急处理机制,公共场所和公共卫生状况良好;水源和污物处理达到规定标准,乡(镇)、村饮水水源达标率100%,多(镇)所在地水厂水质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自来水普及率和卫生厕所普及率分别达到60%、50%以上。

4.新风星。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国防、形势政策及民族精神等主题教育活动;普及公民20字基本道德规范,群众知晓率达70%以上;每年开展5次以上以“四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为主题的群众性公民道德实践活动;建有规范的村民学校、化学校等阵地;制定《村民守则》《乡规民约》等规章制度,群众知晓率达95%以上;积极开展讲文明、讲卫生、改陋习、树新风活动,社会风气良好;镇区无乱停乱靠、乱穿马路等不文明现象。

5.法纪星。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和目标管理责任制落实,群防群治组织网络健全;公共安全设施完好率达100%;扫除黄赌毒,无危害一方的黑恶势力;社会治安状况良好,刑事治安案件发案率控制在规定标准内,无越级恶性集体上访事件;积极支持配合农业行政执法,农资及农产品经营无坑害消费者行为;无重大安全、交通等事故发生;对外来人口管理规范;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无交通、火灾重大安全事故;群众安全感高于80%;积极维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虐待、不赡养老人案件发生率,家庭暴力投诉率,侵犯残疾人合法权益事件投诉率均要低于2.5起/万户;反工作机制健全,积极创建“无乡(镇)直机关”等;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有工作机构,无使用童工现象,做好孤残和流浪儿童的救助保护工作;建立健全各级人民调解组织,落实社区矫正和帮教安置措施;法制宣传教育深入扎实,每年开展不少于2次的法制教育活动,全民法制教育普及率达到80%。

6.科教星。建有科技教育场所,成立有2个以上专业技术协会,每村配有2名以上农业技术人员,每户有1个科技明白人;重视、支持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每年在农民中普及2项以上实用科学技术,科技示范村占全乡(镇)建制村总数的20%以上,科技示范户占总户数的20%以上;农业先进成熟,适用新技术、新品种覆盖率达90%以上;实用科技普及率达95%以上;建有文化站、农家书屋、科普活动站和科普宣传栏等活动阵地,规范图书借阅等管理制度;文化中心户逐年增加;20户以上自然村电视入户率达到70%;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学前一年普及率和三年普及率分别达50%和74%;初等义务教育完成率达98%以上、健康教育开课率达100%。

7.计生星。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建立健全齐抓共管工作机制,落实人口计生工作的人、财、物投入保障机制;稳定低生育水平,符合政策生育率上级下达责任指标;县级以上规定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全部兑现,落实到位;开展优质服务,最大限度满足育龄群众生殖健康需求;坚持依法行政,杜绝人口计生恶性案件发生;做好计生工作,不出现因处理不当导致集体上访和进省进京上访现象。

8.信用星。政府诚信建设体系健全,每年开展2次以上集中性的诚信主题教育和实践活动;抓好诚信建设,杜绝坑农、害农现象;群众对政府诚信的满意度达80%;开展信用乡(镇)、信用村、信用(农)户创建活动,参与率分别达100%、100%、95%;打击假冒伪劣商品,建立打击假冒伪劣、欺诈经营行为的监督、投诉和处置机制;无影响恶劣的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事件;无集中性的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窝点和市场。

9.服务星。依法直选村委会,80%以上的选民参与选举;坚持一事一议制度;成立便民利民服务中心,解决问题及时有效,群众满意度达95%以上;各项惠民政策到户率达100%;开展政府机关干部和村干部结对帮扶,帮扶率达100%;医疗卫生事业稳步推进,医疗设施和医疗队伍达到规定标准,每3万-5万人拥有1个功能完善的卫生服务中心(院),村村设有卫生室;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9%以上;儿童保健覆盖率达95%以上;儿童“五苗”接种率达95%以上;孕(产)妇系统保健覆盖率达90%以上;住院分娩率达80%以上;地方病达到控制标准,掌握艾滋病感染情况,艾滋病预防、救治工作扎实。

10.创新星。组织领导保障有力,文明乡(镇)、文明村创建有规划、有方案、有落实;创建工作有专项经费且随财政收入增长逐步提高;群众对文明乡(镇)创建知晓率、支持率分别达95%、90%以上;创建氛围浓厚,有大型公益广告、宣传专栏等;窗口行业创建规范有序;“十星级文明村”和“十星级文明(农)户”创建目标明确,措施得力且成效明显,参与率达90%。

“十星级文明村(居)”创建内容、标准

1.发展星。村(居)集体经营性收入不少于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超全县平均水平10%;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制定经济和产业发展规划并落实到位;产业发展稳步推进,有1-2个特色产业基地,经济示范户每年增加5个以上;剩余劳动力转移率达90%;村庄建设规划科学,布局合理,村内主次干道全部硬化,建立健全通村水泥路长效养护机制,水泥路入户率达80%以上;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完善配套,水、电入户率达100%;生活水平质量较高,农户砖混结构房屋达95%,新建房屋全部使用规范图集;20户以上的自然村电视入户率达90%。

2.党建星。健全完善以村党组织为领导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体系,使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所有党员及村民,提高村级组织整体战斗力。加强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注重从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大中专毕业生、经济能人中培养选拔村干部,特别是村党组织书记。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做好党员发展工作,重点在青年、妇女、致富能手和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党员设岗定责、服务承诺活动成效显著。健全完善村党组织各项管理和工作制度,落实民主评议党员、村干部制度,完善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完善村干部工作绩效考核制度,以推行“五议五公开“工作法为重点,完善党领导的村级民主自治体系。健全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保障体系,有稳定的党建工作经费。

3.生态星。村容村貌整洁靓丽,村民楼院和户外建筑外观整洁,治理五乱(柴草乱放、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畜禽乱跑)效果好,无违章搭建、乱贴乱画等现象,无暴露垃圾;环境保护措施得力,饮用水源符合国家二级标准,洁净水饮用率达95%以上,无饮用水污染造成的重大疫情发生;完成退耕还林、植树造林任务,无森林火灾;完成沼气建设任务,“三改一建”率达50%。无乱砍滥伐乱捕事件发生;村内企业工业污物达标排放,没有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墓园集中规划、集中管理;无违法使用耕地、撂荒现象;无制售过期、变质、伪劣食品窝点,无重大食物中毒事故,自来水普及率达60%以上,卫生厕所普及率达50%以上,开展“除四害”爱国卫生运动,“四害”密度控制在省规定标准范围之内。

4.新风星。《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20字基本道德规范知晓率达70%以上;有规范的村民学校等党员、农民教育阵地,有专兼职队伍,有教学计划,有材,有集中上课,有效果;制定《村民守则》《乡规民约》等规章制度,群众知晓率达95%;评星协会、红白理事会、环境卫生协会、文体娱乐协会、公益建设协会、禁赌协会等群众性自治组织健全,发挥作用好;无宗族房头势力;社会公益事业蓬勃开展,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扶贫帮困,形成机制。

5.法纪星。法制宣传教育常态化,每年开展不少于两次的群众性法制教育宣传活动;有法制教育宣传栏,村民法制教育普及率达80%;公共安全保障得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和目标管理责任制落实,有公共安全应急预案,无火灾、交通等重大安全事故;开展扫除黄赌毒活动,社会丑恶现象得到有效控制,无危害一方的黑恶势力;维护老人、妇女、未成年人和残疾人的合法权益,虐待、不赡养老人案件发生率,家庭暴力投诉率均低于2.5起/万户;建立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网络,有专人负责,村属企业无使用童工现象;刑事、治安案件发案率控制在规定范围内;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和目标管理责任制落实,群防群治网络健全;反工作网络体系健全,“无村”创建成效显著;人民调解组织机制健全,建有民事调解室,民事纠纷不断减少,无因民事纠纷激化而酿成的恶性案件发生,无集体上访等发生;社区矫正和帮教安置措施落实,3年内无重新犯罪情况;对外来人口和房屋出租户实行规范化管理,积极开展法律援助和法律咨询,群众安全感高于80%。

6.科教星。积极开展科普宣传,建有科技教育场所,有2名以上农业技术人员组织农民学科技,每年在农民中开展2次实用农业科技推广活动,村委会建有科普活动站和科普宣传栏,确定1名科普宣传员;文化与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有农家书屋、农民文化活动室、农民体育活动场所等活动阵地;群众文体活动丰富多彩,全村性大型文体活动每年在1次以上;实施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一村一月放一场电影;教育事业稳步推进;初等义务教育完成率达99%;家庭45岁以下成员无文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机制健全,工作目标明确,工作部署具体;村小学教育规范,坚持开展每周一升国旗活动和其他形式的教育活动;建立家长学校,组织村民学习培训;建立保障机制,落实对外出务工人员留守子女的教育和管理。重视对单亲家庭、困难家庭的未成年子女教育;教育氛围浓厚,建有未成年人活动场所,村内无制作、销售黄色、非法书籍和音像制品的现象。

7.计生星。计生阵地规范,宣传活动经常化,男女平等氛围浓厚;配齐配强村计生专干和组信息员,落实待遇,群众自治组织完善;群众生育秩序良好,依法生育,持证生育;计生奖励政策全面落实。

8.信用星。积极构建社会诚信体系,大力开展诚信教育,每年开展两次集中性的诚信主题教育和实践活动;开展“创建信用村、信用(农)户”活动,(农)户参评率达90%,信用(农)户占(农)户总数的80%以上。

9.服务星。有超过80%的选民参与选举;定期召开村民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讨论村里重大事务,“一事一议”制度健全;开展便民服务,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处理及时有效;各项惠民政策落实率达100%;开展结对帮扶,帮扶效果好;医疗与卫生达标,村级卫生室达到甲级卫生室标准;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99%;儿童“五苗”接种率达95%以上;地方病达到控制标准,艾滋病预防、救治工作扎实。

10.村务星。要实现“五务合一”全覆盖。村两委定期研究全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制定创建“十星级文明村”、“十星级文明农户”活动的长期规划、年度计划和实施方案,并明确责任,抓好落实;群众对文明村创建的支持率高于70%;创建工作氛围浓厚,有创建经费,村委会宣传栏定期刊登精神文明创建内容,创建档案完整;群众对文明新村主要建设内容的知晓率高于70%;有健全的考评制度,坚持半年初评、年终总评,“十星级文明农户”参评率达95%。

“十星级文明社区”创建内容、标准

1.发展星。市场主体培育措施得力,经济示范户达10%以上;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主次干道硬化绿化,建立健全通村水泥路长效养护机制;医疗卫生、用电用水、购物娱乐等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居民收入年增幅达10%以上。

2.党建星。构建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配套组织完善、功能健全、运转有序的社区组织体系,使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社区各个领域。加强以社区党组织书记为重点的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选好配强社区领导班子特别是党组织书记。加快推进社区组织活动场所和服务设施建设:力争到2012年底,每个社区都有不少于300平方米的办公活动场所(中心城区一般不少于200平方米)。抓好配套设施建设,规范设置党员群众服务中心,配套建设文化体育活动场所,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深入开展共驻共建和示范区创建活动。以结对共建、在职党员进社区为主要形式,全面提升社区党建工作水平。健全完善社区党组织各项管理和工作制度。以明确社区党组织职责、办事流程、工作标准为重点,健全社区党组织工作和管理制度、议事决策制度。以加强社区党员教育管理服务为重点,健全党员学习培训制度、教育管理和联系服务群众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和干部制度。以建立社区远程教育站点、党员信息库、区域党建服务网络为重点,建立完善工作制度,提高社区党建工作信息化水平。全面推行社区党组织书记目标责任考核和经济责任审计制度。以推行“五议五公开”工作法为重点,健全党领导的社区民主自治体系。健全社区党建工作保障体系,有稳定的党建工作经费。

3.生态星。绿化布局合理,做到推窗见绿、开门见绿、抬头见绿;有垃圾箱、公厕等必要的环卫设施,设施布局合理,设备完好;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无积存垃圾、无粪便四溢、无蚊蝇滋生、无渣土堆积;社区内“三废”和噪音控制符合环保要求,污染物处理率超过70%;居民区无乱吐乱扔、乱停乱放、乱贴乱画、乱搭乱盖、乱晾晒、乱摆摊设点等“十乱”现象;居民宠物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办理有关手续;居民住宅楼楼道干净、整洁、畅通、明亮;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社区“四害”密度控制在省规定范围之内;市场卫生状况良好,社区内马路菜市场和门店经营不出门店,管理规范有序;市场内无积水、无垃圾、无杂物、无卫生死角;居民对社区环境满意度高于80%。

4.新风星。对群众进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做到有计划、有活动、有记录;利用重大节日和重要纪念日积极开展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教育;建有市民学校,社区教育领导机构健全,有专兼职教师队伍,制定有教学计划,档案健全规范;建有100平方米以上的未成年人活动场所;统筹社区内公益性文化设施,积极创造条件向未成年人开放;充分发挥市民学校的作用,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活动;社区居民在公共场所举止文明得体;加强市民道德教育,广泛宣传20字公民道德行为规范,做到有标语、有组织、有活动;社区内有文明市民守则、市民公约等文明规范,加强对外来人口的教育,做到有计划、有组织、有活动、有记录,使外来人口法律意识、文明意识不断增强;对社区内单亲家庭、困难家庭的未成年子女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救助。

5.法纪星。建立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制度和责任制度,各项制度做到有检查、有考评、有奖惩;群防群治网络健全,专兼职联防人员落实到位,值班巡逻到位,保证专职联防队员经费;建有社区警务室,警务人员坚持到岗,及时处理有关警务工作;实行警务公示制和服务承诺制,接受群众监督;建立警民联系机制,强化对居民报警求助的接警、出警、处警服务;对外来人口和房屋出租户实行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建立健全人民调解组织,无因民事纠纷激化而酿成的恶性案件发生,无群体出事件发生;社区矫正和帮教安置措施落实,3年内无重新犯罪情况;防火防灾安全设施齐全,设备完好;普及消防知识、落实消防制度、消除消防隐患;无重大安全事故和火灾事故发生;青少年、妇女、儿童和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保障有力,及时有效地解决侵权现象;社区内安全小区、安全楼栋达50%以上;社区内安全单位合格率达50%;社区内无重大刑事案件、治安案件,无黄赌毒等丑恶现象;反工作网络体系健全,无社区创建成效显著;深入持久开展普法教育,每季度有一次普法专题教育;积极开展社区法律援助、法律咨询服务;积极做好预防社区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对有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进行矫治和帮助;居民对社区治安满意度高于80%。

6.科教星。有藏书1000册以上图书阅览室,并定期向社区居民开放;有综合文化活动室和科普活动站,配备必要的活动设备;建有文化、体育活动场所,配套全民健身体育设施,有1-2个市民健身点,有健身辅导员;社区内80%以上单位的文体设施、场地定期向居民开放;充分利用社区文体资源,组织形式多样的文体队经常开展各种形式的文体活动;每年至少开展3次以上的社区文化活动;积极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社区广场文化、企业文化、里巷文化、楼院文化、家庭文化;社区居民文化活动参与率不低于70%;积极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社区居民参与率不低于70%;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社区运动会或者类似的社区家庭体育活动;杜绝封建迷信活动,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科普、健康教育活动;构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三位一体”教育网络,建立健全相关工作制度,制定具体的社区德育工作计划,组织教师下社区,开展校外教育辅导;开办家长学校,常年组织学习、培训活动;建有社区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社区青年志愿者和社区辅导员队伍健全,常年开展活动;充分发挥社区内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劳模等“五老”的作用;居民对社区文化满意度、社区教育满意度均高于80%。

7.计生星。建立健全属地管理工作机制;生育秩序良好;流入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到位;计生奖励政策全面落实。

8.诚信星。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坚持每年开展集中性的诚信主题教育和实践活动;开展创建“信用户”活动,参评率达98%。

9.服务星。推进居民自治组织建设,依法经社区居民代表会议民主选举产生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居委会下设社区服务工作委员会、民调治安委员会、文化教育工作委员会、卫生环境工作委员会和妇女计生委员会;社区居民代表会议和社区居委会有效实行社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自我监督;建立健全规范的社区服务管理制度,实行服务公示制、服务承诺制、服务监督制,公开服务项目、收费标准、联系方式等;强化社区队伍建设,建有专业、专职社区服务队伍,从业人员具有相应资质,服务态度良好,收费合理合法;建有义务消防队、文体辅导队、科普宣传队、治安巡逻队、门栋关照队等各种志愿者队伍,坚持为社区居民提供志愿服务;积极开展便民利民的社区公益,鼓励居民互助服务,坚持无偿服务、低偿服务和有偿服务相结合;社区服务项目实现全覆盖,服务项目、服务手段完善齐全,服务活动经常化、有序化;社区服务网络健全,根据居民生活需要,社区内配备必要的室内集贸市场、文体活动场所、游园休闲广场,居民生活方便;社区居委会建有社区服务站或社区服务中心,面向辖区单位和居民搞好服务工作;社区内便民利民服务网络齐全,设施完善,服务活动正常化;积极开发就业岗位,较好地解决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问题,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安置率达50%以上;社区经费及硬件有保障,财政每年下拨一定的工作经费;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不少于50平方米;配备电话、电脑、文件档案柜等必要的办公设施,办公环境良好;居民对社区服务满意度、管理满意度均高于80%。

10.创新星。成立精神文明建设机构,有专兼职工作人员;制定精神文明建设总体规划和年度创建工作计划,各项工作任务分解到有关单位、部门;积极开展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树新风的“三讲一树”活动;每年开展4次以上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活动;建立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检查、督办、落实制度,严格按照制度对规划、计划进行检查、督办,做到有动员、有活动、有总结、有奖惩;档案分类科学,管理规范;开展社区共建活动,社区共建任务明确,积极开展厂街共建、校街共建、军警民共建、单位共建、联片共建等多种形式的共建活动,每年开展共建活动5次以上,影响大、效果好;社区人才、场地、器材、信息等资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建立社区共建的协调机制;积极开展文明小区、文明楼栋、文明家庭创建活动;文明楼栋达30%以上,文明家庭达50%以上;社区居民形成孝敬父母、尊老爱幼、家庭和睦、邻里团结、爱护公物、保护环境、扶贫济困、见义勇为的良好社会风尚;无“摸牌赌博、请客送礼、封建迷信”活动;邻里间无逞强欺弱、打架斗殴现象;创建氛围浓厚,宣传动员工作广泛深入;每年开展两次以上全社区集中宣传活动,社区有创建文明社区宣传标语、阅报栏、公益广告;居民对文明社区创建的知晓率和支持率分别达80%、70%以上。

“十星级文明农户”创建内容、标准

1.致富星。生活水平达到国家规定的小康标准,或高出当年本村平均水平20%以上;有一个以上收入较高且比较稳定的致富项目。

2.道德星。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保持良好的社会公德,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文明礼貌,助人为乐;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处事公道,敬业奉献;保持良好的家庭美德,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勤俭持家,团结和睦;保持良好的个人品德,操守为重;尊重民族习俗,婚丧嫁娶简办新办,倡导文明新风;邻里团结,和谐相处,不搬弄是非。

3.信用星。诚实不欺,重约守信;不掺杂使假,不坑蒙拐骗,不敲诈勒索;按时偿还银行贷款和他人财物。

4.法纪星。积极参与普法教育,认真学法、用法;坚持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活动,不出现任何违法违纪问题;自觉维护民族团结,不参加“”等和封建迷信活动,不参与赌博,不打骂他人,敢于同各种违法行为作斗争。

5.计生星。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规定,优生优育不超生;了解掌握避孕节育知识,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计生工作,帮助亲友和邻里落实计划生育政策;敢于同严重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人和事作斗争。

6.义务星。主动履行公民应尽义务;自觉参加村民大会、十星评选等各种集体活动;积极参与社会志愿者服务队伍和各种村民互助组织;自觉参与各种社会公益活动,积极开展扶贫济困,助弱助残活动;适龄青年踊跃参军。

7.卫生星。保持住房内外的清洁卫生,物品堆(摆)放整齐,饮用洁净水,建有卫生厕所,畜禽圈养,粪便及时处理;改陋习,讲究个人卫生,讲求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参加健康检查,及时让儿童参加疫苗接种,主动配合各种传染疾病或突发疫情的防治与控制;积极接受健康教育,主动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8.科教星。保证家庭适龄儿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尊师重教,积极参与政策允许的各类助教、助学活动;家庭45岁以下成员无文盲;崇尚科学,不从事任何有悖科学的活动;学科技,积极参加科技培训和科普活动,家庭成员至少有1人懂一门以上实用技术;积极选用优良动植物品种,科学种养,或努力探索其他致富项目,依靠科技含量增加收入。

9.文体星。积极从事收藏、根雕、奇石、盆景、书画、彩船等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不断提高生活品味和生活情趣,不赌博摸牌;积极参加村级组织的各类健康向上的文化、体育、娱乐活动;家庭能够收看电视节目,拥有一定数量的图书、文化、体育用品;家庭成员爱好学习,能够通过到图书室借阅、订报等方式加强学习,积极构建学习型家庭。

10.生态星。积极参与退耕还林、植树造林活动,爱护花木,保护生态环境;房前屋后植树栽花种草,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积极发展绿色产业和庭院经济;节约能源,建有省柴灶、节煤炉,创造条件使用沼气。

农村“十星级文明党员”创建内容、标准

1.信念星。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坚决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党忠诚,政治立场坚定,始终与党中央和各级党组织保持高度一致。

2.致富星。[创建内容、标准同文明(农)户]

3.道德星。[创建内容、标准同文明(农)户]

4.信用星。[创建内容、标准同文明(农)户]

5.法纪星。[创建内容、标准同文明(农)户]

6.计生星。[创建内容、标准同文明(农)户]

7.义务星。积极履行党员义务,按时缴纳党费;主动履行公民应尽义务,积极参与社会志愿者服务队伍和各种村民互助组织;自觉参与各种社会公益活动,积极开展扶贫济困、助弱助残活动;充分发挥示范作用,为身边的群众提供技术、信息、资金等方面的帮助;积极参与扶贫帮困活动,帮带2—3个贫困户脱贫致富。

8.新风星。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积极参加讲文明、除陋习、树新风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坚决反对大操大办、封建迷信、黄赌毒等歪风邪气;积极参加村级组织的各类健康向上的文化、体育、娱乐活动;家庭能够收看电视节目,拥有一定数量的图书、文体用品;家庭成员爱好学习,主动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法律法规和农村实用科技知识;积极参加党员学习例会和各种培训。

9.科教星。[创建内容、标准同文明(农)户]

10.生态星。积极参与退耕还林、植树造林活动,爱护花木,保护生态环境;房前屋后植树栽花种草,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保持住房内外的清洁卫生,物品堆(摆)放整齐,饮用洁净水,建有卫生厕所,畜禽圈养,粪便及时清理;改陋习,讲究个人卫生,讲求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接受健康教育,参加健康检查,主动配合各种传染疾病或突发疫情的防治与控制,积极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第6篇

我们***村现有146户,580口人,已婚育龄妇女115人,278亩耕地,2006年人均纯收入4290元,截止目前,已经连续10年没有违法生育。今年县里对农村计生工作实行星级化管理后,全村上下抓紧抓好计生工作的热情更加高涨,人人体现出争星晋级当排头、加快发展创一流的良好风貌,晚婚晚育、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真正成为全体村民的自觉行动。总结今年以来的变化,主要有“三个增强”、“三个转变”。

一是村两委的压力感明显增强,实现了由“被动抓”向“主动抓”的转变。以往,我们村两委对计生工作重视不够、投入不多、支持有限,上级让干什么,就干什么,工作缺乏主动性,更多地是依靠计生专职主任一个人抓,靠村民自觉。实行星级管理后,我们的观念变了,普遍有了危机感和压力感。我们一班人经过讨论后认为,虽然我们村是五星级,但还有更多的五星级在跟我们赛跑,如不加快行动,就有落伍危险。特别是由于星级管理是动态的,稍有不慎,出现违法生育等问题,还有被降级甚至撤消星级的可能,真要到了那一步,我们不仅无法向组织交代,也愧对乡亲父老。基于这个认识,我们迅速召开了由村组干部、协会会员和育龄群众参加的座谈会,对照上级有关星级村创建标准,制定了自己的方案,成立了由我任组长的创建领导小组,将创建任务按阵地建设、档案管理、随访服务、宣传教育、流动人口、政策落实等分别落实到人。特别是我,作为第一责任人,凡是计生方面有重大活动,我都亲自参加;凡是计生方面的重大决策,我都亲自参与;凡是计生工作遇到的困难,我都想方设法予以解决。原来,村人口学校、服务室、协会之家等基础设施简陋,空间狭小,我们筹集资金38万元,建设了这座拥有房屋21间、占地面积7000多平方米的多功能人口文化大院,此外又投资15万元建设了幼儿园和老年活动中心,有效解决了幼儿入托难、老人娱乐难的问题。

二是计生专职主任的责任感明显增强,实现了由“重管理、轻服务”向“柔性管理、人”的转变。由于星级管理直接和计生专职主任的利益挂钩,星级补助绝大部分用于奖励计生专职主任,计生专职主任的责任感、事业心和进取心明显增强、群众观念、服务观念越来越深。今年,她除了经常邀请街道计生人员到村里举办不同类型的培训班,运用广播、黑板报、宣传栏、文艺节目等面向群众开展宣传教育外,还创造性地提出了“十登门十到人”的服务思路,做到婚前登门,晚婚晚育教育到人;新婚登门,生育政策落实到人;孕期登门,优生优育指导到人;产后登门,保健服务到人;避孕节育登门,知情选择服务到人;术后登门,随访服务到人;科技致富登门,致富知识培训到人;优惠政策落实登门,激励措施到人;流动人口管理登门,管理服务措施到人。谁家有困难,她都跑前跑后,想方设法帮着解决,实在解决不了的,就反映到我们村两委进行解决,得到全村男女老少的普遍好评,愿意跟她说心里话的多了,背地里发牢骚的没了;说她好话、对她支持的多了,说她坏话、故意抵触的没了。

三是全体村民的荣誉感明显增强,实现了由“孤军奋战”向“全民共建”的转变。俗话说得好,“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星级村创建说到底是个系统工程,离不开全体村民的参与和支持。反过头来,村民们对星级管理的做法也很认可,我从县里领奖回来那天,村里的男女老少敲锣打鼓,列队迎接,场面十分热烈,都觉着俺们村是五星级,人前脸后很光彩。我们趁热打铁,配合街道,将星级村创建目的、晋升标准、降星规定等有关内容向村民进行详细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人人明白,并将星级村创建和“好婆婆、好媳妇、好邻居、五好文明家庭”等评选活动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千斤重担万人挑、人人身上有指标。同时,我们还出台了自己的奖励优惠政策:对独生子女家庭每月发放10元保健费;对主动放弃二孩生育指标的夫妇一次性奖励1000元;对独女户和双女户家庭男满60周岁、女满55周岁的每月发放50元生活补助金;对计划生育家庭子女升学,按本科、大专、高中,分别给予2000元、1000元和500元的一次性奖励;对本村已婚育龄妇女,邀请街道计生站技术人员每年进行两次妇科病检查。同时,对计生困难户采取重点帮扶措施,及时为他们送去慰问品、慰问金和致富技术信息,目前6个困难户已全部脱贫,有的生活已达小康水平。通过上述激励措施,全体村民实行计划生育、参与星级创建的积极性更加高涨。

星级村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有效推动了我村计生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和精细化,促进了村风、民风的进一步好转。今后,我们将以这次领导视察为动力,进一步抓好计生工作,以超常发展、跨越前进、时时刻刻不落伍、继续当好排头兵的实际行动,让党更放心,让群众更满意。

第7篇

做为星级网点的创建主体,对营业室来说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强化创建网点服务规范日常养成,做到主动、热情、高效,提供有温度的暖心服务。因此服务工作从营业前的准备开始,营业前做好以下服务准备工作:

(1)晨会管理。网点所有人员提前到岗,做好班前准备。每天按照晨会管理办法召开晨会,检查员工着装仪表、工号牌佩戴等,对不符合规范的予以提示纠正,确保按照规范标准上岗。调动员工积极性,确保员工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到一天的工作中。查阅各渠道预约客户登记情况,安排预约服务准备,根据网点客流规律合理安排厅堂服务和柜面服务人员。

(2)环境清理。所有员工按照区域分工划分,打扫各自区域的环境卫生,确保营业环境明亮、整洁、舒适。整理业务凭证、书写笔、设备用纸、宣传折页等资料,确保有序摆放,种类齐全,数量充足。

(3)设备巡检。检验各类设备的运行情况并进行测试验证,确保正常运行;检验设备专用打印纸、印油、墨盒等消耗品,保证客户正常使用。如发现故障,应及时报修,摆放“暂停服务”提示标识,并记录和跟踪维修情况。

(4)信息校正。确认各类标识牌、服务收费公示牌和利率、汇率等信息准确,遇变化应同步更新、调整电子显示屏和公告栏公示内容,并做好勘误订正。

(5)有序管理。如发现网点外已有等候客户,及时安抚客户情绪,温馨提示开门营业时间。如等待客户中办理柜面业务的较多,可采取预排号方式维持网点外客户等候秩序。每日营业开门前网点员工在网点正门内侧集中列队,鞠躬迎候新到店客户。

营业终了做好以下服务管理工作:

(1)日终清场。对网点内外的环境卫生、服务设施等进行巡视,检查网点清洁工作完成情况,确保相关物品使用完毕后全部归位,及时补充填单台凭证、柜面文具、宣传资料等;关闭在夜间停用的各类系统及设备并切断无需使用的电源,确保无安全隐患。

(2)夜间亮化。检查LED显示屏、行名行徽标识、电子海报等夜间亮化情况,并按照规定亮化时段,调整设定定时开关,确保亮化时间统一、使用正常、显示清晰。

(3)当日总结。查看NOTES邮箱、公文系统,处理当日未办结工作事项,并对各类服务文件、通知分类归档。据实填写工作日志并检查重要事项登记,记录总结当日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客户需求、未完成事项等,重要事项网点负责人应向上级行报告,网点负责人或运营主管查阅客户意见簿,回复客户意见和建议。运营主管负责查看当日工作录像,记录工作中服务礼仪不规范行为,便于第二天晨会汇总整改。

(4)夕会管理。按照总行夕会管理办法规定,结合工作进展情况和服务工作部署要求不定期召开网点夕会,总结分析网点服务管理情况,研究服务改进提升措施。组织学习省行规范化服务示范片、《中国工商银行山东省分行营业网点服务规定》、《中国工商银行山东省分行营业网点服务督导管理办法》,培养员工熟知服务礼仪、服务规范、服务禁忌,自觉运用到日常服务行为中。

第8篇

    突出重点抓创建,精神文明谱新篇--县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总结   在全县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中,我们始终按照中央和各级党委的要求,围绕各个时期的工作重点,广泛开展了各种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使全县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为彝县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发展 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人民群众移风易俗,改造社会的伟大创举,是把两个文明建设任务有机结合,落到实处的重要载体,是对群众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有效途径。1984年县委、县人民政府根据中央、省、州“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委员会的部署和要求,下发了以抓好爱国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大力开展文明单位建设和治理脏、乱、差为主要内容的《关于开展全民文明礼貌月活动的通知》,全县各级各部门积极响应,进一步完善各种制度,使“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做到经常化、制度化,同时开展学雷锋和“创最佳营业员”活动。1985年2月县委、县人民政府命名表彰了1个文明单位和1个文明村、64个先进集体,表彰了519名先进个人,分别授予“五好家庭”、“好婆婆”、“好媳妇”、“三八”红旗手、“五四三”(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积极分子等称号,这标志着漾濞县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五讲四美三热爱”和“全民文明礼貌月”活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了。 20年来,彝县精神文明建设经历了以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为主要内容的“全民文明礼貌月”活动;以开展创建文明单位、文明城镇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创建活动;开展培育“四有”公民,提高各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贯彻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的方针,推行一岗双责,开展承包竞赛活动,进行三德教育,以人为本,重在建设等4个阶段,全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深入发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全县城乡蓬勃兴起。文明单位、文明村、文明户群星灿烂,先进人物、先进集体层出不穷,全县人民群众文明意识明显增强,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 20年来文明单位、文明村从1985年的1个县级文明单位、1个县级文明村发展至XX年8个省级文明单位、1个省级文明村、24个州级文明单位、2个州级文明村、149个县级文明单位、3个县级文明村、1个县级文明小城镇。全县共表彰命名“双文明户”(文明户)35户、“五好家庭”431户、“五好文明家庭”116户、精神文明先进集体99个、先进个人310人,“讲文明树新风”先进集体9个、先进个人28人。 在以“三大创建”活动为主体的同时,积极拓展创建领域。1999年4月全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现场经验交流会在保山召开后,我们创造性地在全县开展“示范性党支部、十星级文明户示范村、示范性文明学校、示范性科技村、示范性文化站、示范性团支部”的“六个一工程”创建活动,通过扎实有效的创建,到XX年全县有示范性党支部9个、十星级文明户示范村6个、示范性文明学校6个、示范性科技村5个、示范性文化站4个、示范性团支部9个。 同时,注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广泛开展了十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把十星级文明户创建作为文明村创建重点,并将其纳入农村两个文明建设考核的重要内容进行考核。经过多年实践,目前已形成了一整套宣传教育、星级评定、督查考核、动态管理等的运作程序和工作机制,使评选工作逐步走向科学化、经常化、制度化的轨道。除五保户和常年外出户外农户参评率从1999年的35%,增加到XX年的95.9%,十星级文明户从1999年的949户增加到XX年的1757户。“十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基本涵盖了农村各方面的工作内容,充分发挥了广大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有效地促进了农村各项工作的落实,有力地推动了全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农村的发展。 思想道德建设扎实推进 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和中心环节。县委、县人民政府历来重视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不断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自治县成立后特别是党的十四大以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推动我县精神文明建设。1984年3月起县里先后下发了《关于开展“全民文明礼貌月”活动的通知》、《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在全县深入开展群众性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意见》、《**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施意见》等文件。在这些文件中,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占很大的份量,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地位、作用、指导思想、根本任务、基本内容、重点对象、关键环节和主要措施作了全面阐述,提出了明确要求,有力地推动了我县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工作。 20年来,先后进行了正规化理论教育,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教育,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通过坚持不懈地进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教育活动发挥了理论工作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坚持不懈地进行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农村各项政策的教育,促进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工作。坚持不懈地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大力倡导为人民服务、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新风尚,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不懈地进行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知识、科学方法教育,组织和引导群众开展多种形式的移风易俗活动,革除陋习,倡导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一种符合科学精神、体现文明要求、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正在形成。通过以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的各种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广大群众在参与中接受先进思想、先进文明熏陶,思想道德水平得到提高。从1995年开始连续举办了五届“红土地之歌”演讲比赛,全县共有700多名选手参加,影响很大。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广泛开展了有主题、有广度、有实效的“崇尚文明,反对邪教”“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树新风”(三讲一树)等多种活动,促进公民道德素质的提高,形成了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和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 XX年9月,中央颁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后,把贯彻实施《纲要》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举措,作为推动全县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的切入点,把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和结合点,强化教育,突出创建,营造氛围,共培训骨干3000多人,形成着力抓公民道德建设,整体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良好局面。把《纲要》提出的原则要求和主要内容贯穿到人们的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广泛深入地开展“诚信漾濞,从我做起”为主题的道德教育和道德实践活动。在每一个“公民道德宣传日”活动中,广泛进行公民道德知识宣传教育,营造了公民道德建设的良好氛围,“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20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60字基本行为规范深入人心,全县形成学《纲要》、守规范、讲文明树新风的氛围。XX年又提出了《关于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意见》,贯彻落实《纲要》的各项工作向广度和深度拓展,全县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明显提高,全县的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公民道德建设迈出了新的步伐。加强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网络,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了良好的氛围。 文化扶贫工程取得实效 宣传文化阵地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1998年,中央文明委根据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关于加强欠发达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事业建设的精神,配合中央西部开发的战略,提出了“百县千乡宣传文化工程”,此工程是为尽快改变贫困地区农村基层宣传文化设施严重不足的状况,决定在西部地区组织实施的文化扶贫工程。我们抓住机遇,创造条件,积极争取,于XX年争取到“百县千乡宣传文化工程——顺濞乡宣传文化站”建设项目。该工程XX年正式投入使用,共投入资金60万元,其中争取到中央文明办、省、州资助24.5万元,县乡投入35.5万元。建成投入使用的顺濞乡宣传文化站建立比较完善的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宣传文化站的阵地作用,同时对改善我县农村基层宣传文化设施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促进了群众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1999年,党中央做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重大战略。为贯彻落实中央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帮助西部地区培养人才,XX年中央文明委决定实施“西部开发助学工程”。从XX年开始,加大“西部开发助学工程”工作力度,选择若干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开办“宏志班”。我们努力创造条件,积极争取,精心组织实施,从XX年起每年争取到救助我县品学兼优且家庭贫困学生2—3人,到XX年底我县共受“西部开发助学工程”资助大学生5名、高中生4名,资助金额共12.4万元,分别就读于清华大学1名、复旦大学1名、云南大学1名、云南师范大学2名。4名高中生就读于“西部开发助学工程”大理宏志班。XX年7—9月中央文明办、中央电视台青年部到我县拍摄了“西部开发助学工程”电视专题片。 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 群众文化活动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多年来,我们把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作为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重要内容,从我县少数民族群众喜爱歌舞、能歌善舞的实际出发,积极引导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不断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社区文化、村镇文化、校园文化、广场文化和家庭文化向积极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随着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日益改善,以县城为中心,以节日为重点,以节庆文化、社区文化、村镇文化、校园文化、广场文化为载体的城乡群众性文化活动常年开展,走出了一条县乡村三级联动,寓教于乐,有地方特色的群众性文化活动的新路子,全县群众性文化活动蓬勃发展。老、中、青和各民族文艺队、各民族打歌队等不断涌现,不断丰富发展,在继承传统民风民俗的同时表演现代歌舞节目,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广泛开展,犹如磁铁一样吸引广大群众踊跃参与和观看,成为沟通民情,鼓舞民气的桥梁和纽带,营造了科学文明的良好氛围。特别是近几年来这些以人为本的群众性文化活动,犹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将文明的种子洒进了千家万户,丰富和活跃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经过20年的努力,**彝族自治县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形成了点、线、面相结合的工作格局,城乡文明程度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人民群众的素质显著提高,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全社会形成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良好社会氛围。

   

第9篇

为加快我市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的发展,推进"四季仙果之旅"品牌培育,加强对农家乐的规范管理,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拓展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和农民稳定增收渠道,根据省政府《关于提升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的意见》和《关于加快推进"四季仙果之旅"品牌培育的若干意见》精神,现就推进农家乐提档升级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1、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绿色家园、休闲"主题,以休闲旅游市场的需求为导向,以农旅双赢为目标,依托我市良好的自然生态资源和业已形成的农家乐特色村(点),逐步发展一批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经营规范、较具潜力的农家乐休闲旅游项目,促进农家乐休闲旅游项目的提档升级,推进我市现代农业和旅游产业融合互动发展。

2、主要目标。"十二五期"间,通过村点并建,规范与提升并重,建设省市级农家乐特色村(点)10个,省市级主题农庄5个,高质量培育一批星级农家乐经营户,使农家乐成为全市休闲旅游的重要节点、农村发展的创新平台和创业富民的重要领域。

3、基本原则。一是坚持因地制宜、持续经营原则。充分考虑区位、自然生态等条件以及投入能力、市场容量和环境承载能力等因素,科学开发利用农村资源和传统特色产业,合理布局,量力而行,适度开发,持续经营。二是坚持立足"三农"、突出特色原则。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依托农村特有的自然生态景观、民俗文化、传统特色产业等资源,发展具有地方区域和农耕文化特色的餐饮、民宿、娱乐体验、运动健身、养生休闲、农产品和手工艺品传统加工及创意加工等产业,打造农家乐特色品牌。三是坚持产业联动、综合开发原则。综合考虑食、住、行、游、购、娱等要素,与农业、农民、农居等形成产业链,促进农家乐休闲旅游业与高效生态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农村服务业等联动发展和产业融合,提高农家乐经营水平和综合效益。四是坚持规范管理、依法经营原则。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支持和帮助经营主体认真落实安全、消防、卫生、环保等有关规定,同时要建立符合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发展特点和实际的监管办法和工作机制,完善相关行业标准和运行规则,引导农家乐经营主体诚信经营,促进农家乐休闲旅游业规范、健康发展。

二、工作措施

1、加快创建促提升。一是加快创建一批特色村(点)。以"四季仙果之旅"特色游线为重点,依托历史文化名胜、自然风光资源和特色农业基地等,大力扶持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积极推动农家乐特色村(点)提档升级,实现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由零星分散向串点联线转变,由单一功能向综合服务转变。全市每年力争新创省级农家乐特色村(点)1个,市级农家乐特色村(点)2-3个,发展一批星级农家乐经营户,每年选择1至2个村(点)作为高星级品牌农家乐进行重点培育创建。二是培育建设主题农庄。按照"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要求,围绕凸现农村休闲、农业观光、农俗风情等各种主题,鼓励和引导工商企业、农村集体、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兴办建设主题型农庄,深度开发农家乐"吃、住、游、玩、购"等旅游功能,使主题农庄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中不断发展壮大。近年内重点培育农家乐主题农庄1-2个。三是继续抓好一批精品工程。积极引导基础条件好、市场前景广、发展后劲强的农家乐特色村(点)完善设施、优化服务、集约经营,进一步增强旅游接待能力。每年培育创建1-2家省市级精品工程。

2、注重"软件"促提升。一是提升文化内涵。各地和各特色村(点)要切实加强与文化部门的合作,整理挖掘优秀民俗文化资源,充分利用神话传说、农谚民谣、祭祀庆典、农耕器具、饮食习俗等文化元素,积极发展彰显地域文化特色的农家乐休闲旅游。积极推进农家乐摄影基地、绘画基地建设,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乡村实地采风写生活动,提高农家乐的文化品位。扎实开展农家乐乡村风情体验实践活动,吸引更多的城乡居民成为"假日农民",在吃农家菜、住农家屋、干农家活、购农产品中体味农家文化。二是提升服务水平。在总结提炼农家乐发展中的好经验、好做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开发一套农家特色菜肴,编写一册服务指南,指导和推动农家乐向规范化、制度化和特色化发展。三是提升队伍素质。切实加强农家乐经营户主、管理和服务人员的培训工作,着力提高农家乐各类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每年组织一期农家乐研修班,重点对已命名和新创建市级以上特色村(点)的负责人开展培训,邀请有关专家授课指导,把先进的旅游服务理念引入农家乐经营管理之中,提高农家乐从业人员的市场营销能力、旅游接待能力和内部管理能力。要切实抓好农家乐餐饮、管理、服务等业务技能培训指导,为整体提升农家乐品质奠定基础。

3、加大投入促提升。一是财政设立农家乐专项扶持资金,并根据产业发展需要视财力可能逐步增加投入,重点支持农家乐特色村(点)创建奖励、星级农家乐经营户达标奖励、提档升级项目奖励。二是相关部门及所在乡镇、街道要加大对农家乐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快完善供电、供水、通信、交通、旅游、卫生、水利、安全、污水处理、垃圾收集中转等设施。三是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的开发建设,出台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本,提升农家乐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水平。

三、政策奖励

为加快品牌培育,实施好"十二五"规划,市政府从2012年起每年安排150万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创建市级以上农家乐特色村(点)称号的奖励、星级农家乐经营户达标奖励、提档升级项目奖励、对外宣传推介及相关从业人员的培训费用等。

1、对开展创建的农家乐特色村(点)和星级评定的经营户(点)给予奖励。

①对被评为二星级的经营点(户)奖励0.5万元。

②对被评为级农家乐特色村(点)、主题农庄、精品工程的村(点)奖励2万元;对被评为三星级的经营点(户)奖励1万元。

③对被评为省级农家乐特色村(点)、主题农庄、精品工程的村(点)奖励5万元;对被评为五星级的经营点(户)奖励4万元,被评为四星级的经营点(户)奖励3万元。

2、提档升级项目奖励。

要与"四季仙果之旅"品牌打造相结合,对"四季仙果之旅"沿线的农家乐和其它已经被评为市级及以上农家乐特色村(点)、三星级及以上的经营点(户)的提档升级予以重点支持,当年有建设改造项目,且投入额在10万元以上的,按照项目实际投入的30%予以奖励,最高不超过20万元。提档升级项目建设实行项目化管理。

3、对外宣传推介及相关从业人员的培训(10万元)。

四、组织实施

1、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市农办负责农家乐休闲旅游工作相关的指导、协调与服务工作,各有关部门要共同配合、相互协作,按照各自职能,主动参与、积极支持,各乡镇、街道要成立相应组织,明确工作职责,落实责任人员,共同为推动我市农家乐休闲旅游项目的提档升级做好服务工作。

第10篇

一、加强领导,夯实责任,全面落实《党建工作目标责任书》

年初乡党委召开了党建例会,专题研究部署了**年度党建工作。一是认真落实了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制,与各支部签定了党建工作目标责任书,并纳入各村综合考核,夯实了支部书记抓党建工作的责任;二是实行了党委委员联系支部抓党建工作制度,签订了党委委员联系支部抓党建工作目标责任书,制定了《党委委员抓党建工作手册》,夯实了党委委员抓党建工作职责,把党建工作纳入领导班子公务员年度考核,充分调动班子成员抓党建的积极性;三是切实履行了书记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职责,对各支部党建工作实行季度一检查,半年一通报,对排名末位的村,限定整改期限,联系点领导拿出具体整改意见,自查后申请党委再次检查,直到检查合格;四是严格考核,强化指导,坚持支部书记半年一次考核、述职、培训,提高支部书记工作能力,坚持每月一次党建例会,研究党建工作,加强对各支部的指导。通过贯彻落实“党建工作目标责任书”,逐级量化目标,夯实责任,全乡抓党建的合力明显增强了,全乡党建工作不论是规范化程度上,还是质量上有都明显提高了。

二、以创建党建示范乡为目标,深入开展“五好杯”争先创优活动

今年以来,乡党委把“五好杯”争先创优活动作为“三大创建”之一的重要工作来抓,明确提出乡党委、湘坪村党支部争创“五好杯”,庙坝村党支部巩固提高,争创市级基层先进党组织(6月底已被市委表彰命名)。

一是乡上成立了“五好杯”争先创优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五好杯”争先创优活动实施方案》、深入开展农村党员“双联双定双带”和“四个一”活动,各村按照《方案》结合实际制定了《“五好杯”争先创优活动实施细则》,乡村均落实了1名干部具体抓此项工作。二是在全乡广大党员干部进行了广泛宣传动员,让每名党员干部都积极投身到争先创优活动中来,各支部都给每名党员安排了争先创优活动任务,形成了浓厚的争先创优氛围。制作永久性宣传标语5幅,湘坪村党支部组织开展了“争创五好杯喜迎奥运会”有奖知识问答活动;三是围绕“五好杯”创建,结合**的实际,我们突出在“更新观念、强化功能、改进方式方法、提高能力、发挥作用”上下工夫,丰富争先创优活动内涵,进一步抓实“四个一”主题活动,促进“五好杯”争先创优活动见实效(即:1名党委委员联系1个支部,带好一支队伍;1个支部新建1个产业示范点;1个村创办1个加工企业;1个乡村干部帮联1个产业大户)。

1个支部新建1个产业示范点。在巩固原有的药材种植面积的基础上,庙坝、中心党支部分别建成了一个80亩以上的绞股蓝集中连片种植示范基地,湘坪、大坝、松坪党支部分别建成了一个80亩以上连片魔芋示范种植基地,发龙村党支部建成了一个连片100亩的玄参规范化种植基地。通过典型示范全乡共发展以绞股蓝、魔芋、玄参为主的各种短生药材6716亩。

1个乡村干部帮联1个产业大户。全乡干部党员结帮联对子32对,帮助帮联对象制定年度发展规划,在信息、资金和技术等方面进行扶持和服务,协调资金和贷款43万元,切实解决帮联户实际困难。截止6月底,全乡建成圈舍面积在136㎡以上镇坪标准化养殖大户11户,建成45㎡以上镇坪标准化养殖户20户,建成20户良繁小区1个,引进良种繁育和育肥为一体的专业厂家1个,现已完成投资45万元,发展3-5头的良繁户20户,基础母畜累计达到850头,生猪饲养总量达到13139头,占全年任务的72%。

1个村创办1个加工企业。在开展的创建“五好杯”争先创优活动中,坚持强村与富民相结合,积极探索村集体经济增收途径,力争达到集体与群众“双赢共富”,为建设新农村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以“四条路子”壮大村集体经济:走资源开发增收的路子。本着宜工则工、宜商则商的原则,采取统一经营、专业承包、股份合作和转让拍卖等方式,经营集体资源,增加集体收入。走实体拉动增收的路子。坚持“以企带村、企业强村”的发展思路,通过兴办各类村集体企业,增强企业活力与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双赢”。走有偿服务增收的路子。按照“强化服务,群众受益,集体创利,互动双赢”的思路,通过积极创办集体服务事业,为社会提供有偿服务,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走产业带动增收的路子。利用地方资源优势发展区域性主导产业,实行产、供、销一体化经营,走“公司+基地+农户”的路子,大力发展药材种植及加工业增加集体经济收入。截至目前,全乡共建成不同类型的加工厂,6个村均建成了不同类型的村办企业。(庙坝村绞股蓝制茶场,发龙村蜂窝煤加工厂,大坝村预制砖厂和碎石厂;中心村蜂窝煤加工厂;松坪村蜂窝煤加工厂。)

1名党委成员联系1个支部,带好一支队伍。乡党委成员按照“每人联系1个支部,带好一支队伍,包抓1个党员示范点,培养1名后备干部,发展1名党员”的总统要求,来促进各村党建工作见实效。全乡新建成党员示范点7个,43名农村党员参与了“双联双定双带”活动,帮带困难群众43户。培育党员致富能手26人,培养村支书和村主任后备干部各12人,培育特色种养产业大户85户。

三、以提高执政能力为重点,集中精力抓好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党委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乡党委严格按照“五个好”党委的要求,坚持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争创“五好杯”党委。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进一步完善了党委内部的议事和决策机制。进一步规范了领导班子的民主生活会,不断提高民主生活会的质量,形成了领导班子“合心、合拍、合力”的良好氛围。

二是扎实开展机关“十星级”党员争先创优活动。

明确标准,承诺定责。我们结合县委组织部提出的17项减星、不授星具体指标,结合岗位实际机关党员就本职工作、作风建设、服务人民的质量、标准和目标公开承诺。严格遵循承诺步骤:一是个人申报,党员按照岗位目标任务和各项规章制度初步承诺内容。二是分析互评,以支部为单位,结合解放思想大讨论,广泛征求干部群众意见,审查完善承诺内容。三是组织审核,支委会逐人审核党员申报的承诺事项,纠正不具体、不到位、不具备可行性的事项。四是公示监督,“一牌、一栏、一册”(展示桌牌、公示专栏、管理手册)向公众公示承诺内容。

完善管理,考核定绩。定期督查,支部每季度召开专题会,通报党员承诺事项完成情况,发现问题,指出不足,提出整改意见。述职考评,半年和年底党员对履行承诺情况在支部大会上进行述职,交党员互评、群众评议。

综合衡量,评议定星。按照优秀党员授予十颗星,有缺点不足的党员倒减“星级”的办法,客观真实地检查党员完成本职业务工作、参与新农村建设、践行“八荣八耻”、八小时之外思想言行等具体表现。存在缺点不足的,采取自我减星、互评扣星、审查取星。支部再征求纪检、综治、计生、等部门意见后,对评星定级结果进行公示,上报党委审定,一年一更新。

三是全面实行了村级干部“十星级”管理。我乡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为契机,为调动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作用,促进“突破发展”。在县上对村级干部提高了工资待遇后,我乡推行了对村干部工资实行基本工资加绩效星级工资的管理办法,以基本工资稳定村干部队伍,以绩效星级工资激发村干部工作热情。截止目前,**乡村干部工作热情高,社会稳定,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实现了时间、任务双过半。经乡党委走访调研,多次召开党委会研究决定,从村干部工资年薪总额中拿出1200元作为基本工资,剩余的加乡财政自筹的,设为村级干部绩效星级工资津贴,把村级农村发展各项事务,分为十个方面,设为“十颗星”,即:党的建设星、经济发展星、平安稳定星、计划生育星、安全生产星、廉洁勤政星、民主管理星、新农村建设星、环境建设星、群众满意星,每颗星实行量化考核,85分以上者授星一颗,每颗星设津贴100元,年底严格按照得星的多少兑现村干部工资,实现以星看绩效,按星取报酬,这样不仅大大调动了村干部工作的积极性,而且使村干部工作目标更加明确,工作思路更加清晰。

自推行绩效星级工资管理后,村干部工作热情高,为民服务意识明显增强,通过对全乡6个村进行半年检查,各村均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四是以为民办实事为标准,加强村级班子建设。党委抓村级班子建设的过程中,注重培养村班子成员为群众办实事的能力,从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为群众排忧解难,提高村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如:湘坪村按照“五好杯”创建活动的要求,从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村容村貌、文明新风等方面入手,促进全村整体工作上水平、出成效,截至目前为群众办事实16件。

四、严把党员发展关。发展党员工作严格按照发展党员“五项制度”,采取审慎的态度发展,重点考察群众基础好、年龄在35岁以下、高中及以上学历的积极分子。在党员发展过程中,采取乡党委成员联系村制度,协助考察申请入党人员,在审批程序和材料把关上做到“严肃、严格、严谨”,从源头保证了党员的质量,发展党员8名,培养积极分子42名,没有出现发展党员的空白村。

五、建立四项制度,加强流动党员管理。一是建立流动党员登记制度,及时掌握流动党员的动向,全乡共流出党员13人。二是建立支委联系制度,支委随时掌握自己分管的流动党员情况,将流动党员情况定期向组织汇报,作为民主评议党员的依据。三是建立流动党员办证制度,加大外出流动党员办理《流动党员活动证》的工作力度,尽量使流动党员持证外出,参加外出所在地党组织活动,全乡共办理流动党员证12本。四是建立流动党员双向管理制度,即流出村党支部和乡流动党员临时党支部都要与流动党员建立联系管理制度,实行流出村党支部每月联系一次和临时党支部每季度和外出党员进行联系,了解他们外出情况,加强管理。使全乡的流动党员管理逐步走上了规范化轨道。

第11篇

目标承诺。农村党支部、党员按照市委带富先锋“四有”目标,紧扣党委中心工作,围绕群众最迫切、最急需解决的热、难点问题,就经济发展、社会事业、党的建设等方面分别作出承诺,建立台账,明确完成时限,予以张榜公示,自觉接受党员群众的监督。

标准量化。按照市委带富先锋“四看、四比”标准,分别制定《农村党支部多元量化考核评价评分细则》、《农村党员目标量化考核评价评分细则》。对村党支部考核评价,分为班子建设、工作业绩、民主管理、为民服务、创新工作等5类33项考核指标;对党员进行评价,分为政治素质、干事创业、服务群众、参政议政、精神文明工作等5类32项指标。

考评定星。实行两个百分制考核。农村党支部百分考核由镇党委负责,分为党支部自评、办事处党总支初评和乡镇党委总评,年终按10%、30%、60%的比例核算出综合得分。党员考核由村党支部负责,通过党员互评、群众参评、支部总评三方评价,按照30%、30%、40%的比例核算出各党员的综合评价得分。年终,根据综合评价得分,确定村党支部、党员的星级,最高的授予“五星级”称号。

联星定评。对评选出的星级党支部的村干部,以“一星级”为基数,每增加一个星级,绩效补贴按10%递增,连续三年评为“四星级”以上的,绩效补贴增加10%。对“三星级”以上的党支部、党员进行授星挂牌,党支部或党员评定为“四星级”以上的,有资格被评为镇级“东平先锋”;“五星级”的,有资格推荐为县级以上“东平先锋”、“泰山先锋”。

动态管理。每年年底根据考核得分进行一次摘、授星仪式。对党支部或党员年度工作群众测评满意度80%以下、发生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稳定等“一票否决”现象的,立即撤星摘牌。同时,对未获得星级的村党支部和党员,建立“无星级信息库”,加强整顿管理,促进共同提升。

通过开展农村“星级创建”活动,该镇形成了干事创业、争当先锋的良好工作局面,村级班子争先进位的意识明显增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去年以来,该镇42个行政村新上致富项目70余个,村党支部为群众办实事130多件,党员帮带致富无门的贫困户和老弱病残的困难户2500余人,65个行政村全部实现了通水泥路、通自来水、通有线电视等“六通”。

一、抓班子,凝聚工作合力

乡党委作为全乡基层组织建设的“龙头”,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其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全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为扬起“龙头”,带动“龙身”,乡党委重点突出“五讲”。

一是讲学习,班子成员都严格按照要求,利用每月一次中心组学习和周一、周五的学习日,采取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的办法,认真学理论、学、学法规、学政策、学科技,在班子内部形成了比学习、比进步的良好风气,班子成员的思想政治水平和工作能力有了明显提高。目前7名党政领导中,平均年龄38岁,有5名同志取得本科学历,2名同志取得研究生学历。25名村级班子成员中,平均年龄40岁以下,高中、中专以上文化程度18名,初中文化程度的7名。

二是讲正气,班子成员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带头弘扬正气,反对歪风邪气,讲奉献,不讲索取,自觉清正廉洁,严格要求,艰苦奋斗,营造了一个正气上升,利于工作的良好环境。

三是讲政治。乡村班子自觉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贯彻盛市的决策、决定,顾大局,识大体,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创造性的贯彻上级的精神。

四是讲团结。乡村班子坚持集体领导,民主决策,科学分工,班子成员之间讲党性、讲大局、讲友谊、讲谅解,求大同、存小异,真诚相处,热情相待,坦城相见,形成了团结和谐,坚持有力,务实肯干的领导集体。

五是讲公正,在干部的选拔上,坚持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的原则,使乡村两级干部真正做到了“谁有本事谁当家”。在干部评先选优、奖励处罚、年终考核等方面,始终坚持公正处事,不以人的好恶办事,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二、抓队伍,提高整体素质

一是抓学习培训。乡党委把加强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作为赶超进代新意识的突破口。有计划、有步骤,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开展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大精神、市场经济知识、项目管理知识、农业科技知识、政策法规等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培训活动。三年来,先后组织65名乡、村干部到新疆、温州、兰州、酒泉等地考察学习和到市委党校培训学习,激励他们开眼界,增才干。充分发挥乡党校的主阵地作用,举办村组干部、党员骨干、入党积极分子等各类培训班18期,培训党员800人次。利用“党员电教科技中心户”,定期组织本小组党员观看各类电教片,观看党员达400名,占到农民党员总数的98%。同时,激励党员干部参加农函大、党校函授学习。通过培训教育,使全乡干部的政策水平、理论水平、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提高。45岁以下的党员和80%的村组干部每人掌握了1-2门致富技术,并获得了绿色证书和农民技术员资格证书。

二是培养党员科技示范户。培养和发挥农村党员科技示范户在生产经营中的科技示范作用,是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民致富能力的重要途径。在选准培养对象时,乡上制定并坚持三个定位的选人标准。素质定位,选择了一些党性强、综合素质好、有科技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党员,作为培养对象;重点定位:选择了一些符合产业结构调整要求,经营项目有市场前景的党员种、养、加工户,进行重点培养和扶持;布局定位:根据各村区域优势、生产条件和人口情况,因地制宜确定相应的培养对象。对于确定的培养对象,实行集中培训、基地示范、现场观摩、巡回辅导、鼓励自学的办法进行科学培养,并坚持做到了组织支持、政策支持、服务支持和舆论支持。同时,每年对培养涌现出来的致富带头人,优秀党员进行表彰奖励,大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和经验,有效地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了党员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

三是强化教育管理。首先在发展新党员上,严把“入口”关。针对农村党员队伍年龄偏大、文化偏低的现状。乡党委研究制定《发展党员五年规划》,明确了发展党员责任追究制度。2001年以来,全乡新发展的88名党员中,35岁以下,高中文化程度,致富带头人的要占80%以上,妇女党员要占20%以上,党员队伍结构明显改善,生机和活力明显增强。其次在党员管理上,全面实施党员分层分类管理,并开展“设岗定责”活动,就是按照党员所从事的产业,把全乡党员分成种植、养殖、林果、二三产业等五大类43个党小组,将党小组建立在了产业链上。同时,以村党支部为单位,对全乡农村党员设置了监督岗、示范岗、民事调解岗等6个岗位。在定岗前,村支部公开岗位名称、岗位职数和岗位职责,根据党员自荐和党小组推荐情况,按照就近、便利的原则,并结合党员的特长、特点择优配岗。在开展中,上岗党员每季度向党员和群众代表述职一次,并定期组织测评,称职票达不到70%的实行待岗,对待岗时间超过半年的党员,结合年终民主评议定为基本合格或不合格党员。这项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广大党员争先创优热情。同时,为农村无职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提供了广阔舞台,较好地解决了党员队伍建设抓不准、抓不实的问题。目前,全乡党员队伍已形成了创大业,争一流的良好局面。

三、抓发展,增强综合实力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要解决“有钱办事”的问题,提高基层组织服务功能,关键在于开拓经济发展新路子。

一是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近几年,乡上累计筹措资金370万元,完成集镇拆迁改造面积4700平方米,新建成了集贸市尝卫生院等公共设施和25家商业门点、10套上宅下店小康住宅。同时,硬化人行道500多平方米,架设输电线路2.5公里,铺设供排水管道1.2公里。目前,一座布局合理、环境优美、功能齐全、管理到位的现代化小城镇初具规模,经济拉动作用充分显现。

二是加快培育“龙头”企业。乡党委从实际出发,确定了以“农”户号企业为方向,积极招商引资,新上了华强棉业、兴盛棉业、宏运棉麻等8家棉花收购加工企业。其规模可完全收购加工本乡及周边乡镇、农场所产的籽棉。这不仅增加了乡财政收入,而且解决了广大棉农棉花卖难问题和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

第12篇

__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全县44万人口中38万在农村。20__年以来,平原县实施了以“发展现代农业、培育新型农民、建设秀美农村”为主要内容的小康村创建工程,并以此为抓手破解“三农”问题,推进了农村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在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之后,平原县的小康村建设有了更加明确的目标。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首要任务。突出抓“三个不放松”:一是紧紧抓住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放松,向绿色农业、标准农业要效益。先后培育了恒丰面粉、奥西姆奶牛、友谊养猪厂等15家龙头企业,扶持组建了蔬菜、作物制种、畜牧等各类合作社、协会670多个,带动发展了林果、生猪、养牛等七大生产基地。二是紧紧抓住发展民营经济不放松,以扩张二、三产业增收入。突出抓了绢花、木炭、木器加工、豆制品加工、塑料加工、饮品等十几个传统产业,重点培植了15家骨干企业。三是紧紧抓住城乡配套联动不放松,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中谋致富。三年来,投资7亿多元,狠抓了县城和以王凤楼、恩城两个中心镇为主的小城镇建设,大大提升了县城的承载力、辐射力和吸引力。同时,积极开展劳务输出,全县外出务工人员已达到3.6万人,人均年收入9000多元。

把提高农民素质作为基础工程。突出抓三大培训:一是观念培训。从转变干部观念、提高干部素质入手,发挥县、乡党校主阵地作用,采取集中办班、以会代训等形式,一年轮训一次,分期分批对农村干部、党员进行系统性培训。三年来,已培训农村干部1.8万人次,有效地提高了各级干部带领群众致富的水平。二是文明培训。以开展送文明新风进千家万户活动为切入点,开展“六下乡”、“评选十星级文明户”、“遵守文明公约、学讲文明用语”等活动。20__年以来,县直部门共组织“六下乡”活动100多场次,评选八星级以上文明户5.4万户。三是技能培训。以实施“农民培训工程”为抓手,由县农业局、畜牧局、林业局、蔬菜局、民营局等五个职能部门负责,利用举办培训班、田间讲座等多种形式,每年培训5万名农民,用3年的时间将全县所有农村劳动力培训一遍,实现每个农户基本掌握1—2项致富技能。目前已培训农民10万多人次。

把建设秀美农村作为工作重点。一是启动村庄规划工程,推进农村新居建设,改变了过去房屋建设杂乱无章、标准不一,“有新房没新村”的现象。二是改善村居环境,提升农民生活品位。以四化(街院净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街道亮化)、两改(改厕、改圈)为着力点,全面改善村容村貌,不断引导农民群众向文明的现代生活迈进。目前,40个小康创建示范村改厕率达到了100,沼气普及率达到了30以上。三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按照广开渠道、多元投入的原则,重点实施了村村通油路、户户通自来水、通电话、通有线电视等“四通”工程,筑牢了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物质基础。三年来,全县新修农村公路1440多公里,876个村全部通上了油路,64的村庄硬化了街道,85的村庄实现了街道亮化,36的村庄用上了自来水,40的农户接入了有线电视,78的农户安上了电话。

把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作为重要保障。一是创新管理机制,推行农村干部、党员星级化管理。针对农村税费改革后的新形势,我们从强化干部职责意识和党员宗旨意识入手,创造性地实行了农村干部、党员星级化管理新机制。通过设岗定责、民主评议、综合考核,以考评结果定星级,以星级等次定奖惩,探索出了一套使农村干部、党员相互能比较,群众评价有标准的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管理新机制。二是推进民主公开,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健全完善了农村财务规范化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完善了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实现了村级事务的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三是加强农村法制建设,增强依法办事意识。三年来,全县总量大幅下降,先后获得了省市先进单位称号。

把发展社会事业作为关键环节。县里先后投资1.4亿元,按万人规模扩建了县一中,新建了外国语学校,并改造了县实验中学等其他城区中学。目前,县城高中学生已达到1万多人,城区初中学生已达到1.2万人,实现了52的初中学生进城就读。同时,每个乡镇建设了一处高标准、规范化的寄宿制小学。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力度,先后投资9000多万元,建设了县医院新门诊楼、县疾病控制中心,更新了县医院的医疗设备,使其达到了全国二级甲等医院标准。同时,按照省标准扩建了3处中心卫生院,对乡镇卫生院和农村卫生室进行了规范完善,从而进一步改善了全县人民群众的就医和疾病预防条件。积极推行农村初级 卫生保障和合作医疗制度,扩大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使广大农民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农村文化设施、文化场所也得到较快发展,各乡镇以及有条件的村都建立了文化场馆,丰富了农民的业余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