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中考地理知识知识点

中考地理知识知识点

时间:2022-11-16 03:57:1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中考地理知识知识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考地理知识知识点

第1篇

一、素质教育下中考地理命题特点分析

1.坚持基础考查,控制试题难度

素质教育下中考地理命题坚持基础知识的考查,对考试的难度要求以知识覆盖面广泛为主。首先,中考地理命题重视基础考查,具体的试题要求较容易的题目与难题的比例是9:1,从这个具体要求就可以看出,地理知识更重视基础问题的考查。其次,试题量适宜,中考地理命题的试题量较为适宜,保证多数学生都能完成全面的思考与书写。另外,试题知识的覆盖面更为广泛,知识点广泛分布在所学的各册教材之中,确保各个阶段的学生都应该努力学习地理知识,形成地理基本素质。

2.体现课标理念,突出地理实用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以适应不断发展的趋势。《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注重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使学生学习终身受用的地理知识。初中地理教学的课程标准理念要求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从这个角度出发,中考地理的命题特点体现出了地理的实用性,与学生的生活十分贴近。首先,试题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距离不断缩短,很多地理知识都是学生日常生活所能够接触到的,例如,地域的水果生产、地理表现的线路图、政府出台的一些与地理相关的政策内容等。这些地理实用性的问题能够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发生的点滴事情,并且学会利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

3.注意适度开放,回归地理课本

素质教育是中国教育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充分发挥每个人潜能的教育,是落实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教育模式。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本领,形成终身学习必备的素养,是素质教育对学生的要求。在这一基本理论下,初中地理中考试题开放性越来越明显,很多问题都带有不确定性,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和拓展空间。当然,这些开放性的表现是适度的,最终回归课本,而不会远离教材进行没有依据的拓展。

二、素质教育下中考地理备考策略

1.分层训练,全面素质备考

为了迎合中考地理命题坚持基础考查,控制试题难度的特点,教师就要做好基础知识的备考学习。为了更好地掌握地理基础知识,教师可以采用分层训练的教学方式。首先,根据班级内学生的素质进行分类,优等生、中等生和后进生要详细分类。这个分类不同于小组学习分类,教师要做到集体分类,形成三组基本的学习团队。其次,要进行分类复习。优等生:要求学生自己整理教材基础知识,形成知识树的形式。这类学生可以小组内完成知识整理,交给教师后进行统一评价纠正,然后让学生依据知识树进行适当的知识拓展,要求学生拓展收集不同类型的题。中等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知识树的整理,也可以借鉴优等生整理出来的备考提纲进行学习,争取短期内尽快掌握基础知识。另外,对于后进生而言,教师要多方指导,依据知识树进行查漏补缺,帮助后进生详细进行知识的整理和学习。总之,分层训练有利于让学生分层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体系,形成自我复习的能力,最后保证全体学生都能在中考中获得C级以上的成绩。

2.读图分析,搜集实用地理

为了在备考过程中体现课标理念,突出地理实用性,教师要在备考过程中组织一些读图的知识复习备考。首先,备考过程中要重视巩固学生的读图能力。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复习地图的表达程序和方法,对比例尺、图例标注、方向标注等进行复习,这样才可以更好地理解地图中蕴含的丰富的地理信息,在地图中快速找到目标,增强对所需信息的敏感性。接下来要鼓励学生在一段复习结束之后对这部分知识之中所涉及的图形进行整理,一些重点图形要在练习本上简单地自我绘制一下,增强记忆。最后,学生的读图能力有所增强之后,教师可以准备一些不完全的地图,让学生靠着记忆标注地图上的代表性地名、山脉、铁路、公路、河流、湖泊等,提升他们的读图能力,帮助其积累地理知识。按图索骥的方法一方面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另一方面也引导学生学会使用地图、绘制地图,在中考过程中能对读图的习题有快速反应。

3.回归教材,夯实基础知识

第2篇

关键词:地理 兴趣教学 案例分析

兴趣是我们工作与学习主要动力,是提高工作效率和学习效率的关键,对于学生来说也是如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地理都是作为非中考的科目,很多学生都对地理缺乏学习兴趣,同时也增加了教师教学的难度。其实地理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简单的,也容易理解,教学质量不高的根源就在于缺乏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引导。因此,在现阶段应用兴趣教学的方法,提高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是地理教师当前的重要任务。

一、兴趣教学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地理在中考中占的分数不高,很多学校都将地理课程进行了压缩,而且学生用在地理学习上的时间也很有限。如何激发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对每一位教师来说都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假如学生产生了对地理学习的兴趣,那么他就会在快乐中接受地理知识,主动的去接触相关学习内容,从而完成自己在地理方面的知识积累。假如学生缺乏对地理学习的兴趣,最先受到影响的就是地理教学中的课堂气氛,显得单调、枯燥、乏味。而在现实中,一些地理教学的确是沉闷的,缺乏生机。再者会引起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敏感性,对地理学科产生厌学的情绪,更不要提学习兴趣了,从而造成学生偏科现象严重,地理分数直线下降[1]。并且曾经有段时间将地理不作为中考科目,更加剧了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厌烦情绪,造成对地理课程的教学成为一种应付行为,甚至有的地方直接取消了地理教学。其结果是给学生造成很大的伤害,对学生将来的工作与学习造成严重的影响。

二、地理兴趣教学的方法

地理兴趣教学已经成为了地理教学的主流模式,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的方法有很多种,包括新教学元素的加入和课外实践部分。

1.多媒体。多媒体已经成为了教学的重要工具,当前多媒体主要应用在一些重点学科,而对于地理学科,很少有学校能将教学资源分给地理教学。而地理本身是一门非常丰富的学科,它需要学生去直观地体验地理教学过程。例如在介绍世界各地的地貌和河流部分,如果教师只是单独地通过口述来给学生讲课,还有课本前面的几张代表性图片,这些教学资源是远远不够的[2]。在互联网超级发达的今天,教师可以在网络上找到很多可以利用的资源。而学生的大部分精力都集中在课本教材中,所以他们没有时间去接触这些知识。当图片或者是视频信息通过多媒体展现在学生面前时,学生们必然会被这种精彩的场景所吸引。而对于一些动态的地理知识,也可以通过多媒体工具很好地表达出来。例如珠穆朗玛峰的形成过程,教师可以把这个过程做成视频,把地球的原始形貌还原给学生。学生们也因此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学会举一反三地去思考问题。

2.多引入案例分析。案例分析是地理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案例分析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很好地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这种方法不仅可以让学生提高对地理知识的兴趣,而且还可以很好地锻炼同学的组织能力,对帮助学生记忆知识也有重要的意义[3]。同学们通过对案例进行分析,从而掌握一个知识面,而不是一个知识点。如果死记硬背课本内容,那么所掌握的内容都只是一个个的点,无法将这些点联系起来。所以,只有通过案例分析的学习,才能够把多个知识点有机组织起来。在案例分析过程中,教师不能把答案限制得太死板,而应该给学生们充分发挥的空间。在一个案例中,学生们可以把自己的思想全部释放出来,然后教师对其进行分析,告诉同学们这个案例可能从哪些方面提出问题。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们对于知识点的敏感性就会增强。在考试过程中,学生们就可以体会到这种学习方式的好处。当学生们看到一个题目时,就可以很好地猜到这个题目的考点,所以这必然也是一种提高学习能力的重要方法[4-5]。

3.开展课外实践教学。开展课外实践教学也是地理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实践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成绩和整体素质。在实践中,给学生提供一个模拟的实际环境,让学生们亲身体验地理知识。实践的模式可以是多样的,可以让学生去一处地貌进行考察,然后让他们自己提出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进而对这些进行分析。同学们通过对地貌的认知观察,找到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方向,然后根据自己的地理知识,尽情地发挥自己的地理特长。一些地理学习差的学生,在这种无形的压力下,确切地说是兴趣的吸引作用下,必然会努力去学习和掌握地理知识。很多实践证明,这种学习方法是非常有效的,在地理课堂中再也没有了以往的枯燥乏味,而是同学们个个充满活力。教师也会受到这种气氛的影响,他们教课更积极,学生学习更有动力。

三、结束语

总之,作为一名地理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提高,并加以引导,给学生提供学习乐趣的体验。任何教学模式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会有一种教学模式可以适应不同时期、不同的个体,所以我们应该找到适合大多数学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们对地理知识产生兴趣,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杨拥军.谈地理教学中兴趣的培养[J].东方青年・教师,2013(9)

[2]邱子兴.初中地理的趣味教学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1,(15).

[3]简文妮.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科学发展观之我见[J].吉林教育,2011,(05).

第3篇

【关键词】初中地理;复习方法;记忆法

任何课程都存在着一个不容忽视的过程――复习,平时认真上课和练习是很重要的,可如果没有一个科学而又合理的复习计划,最后的期末考试肯定是不能取得一个好的结果的。平时的月考、单元检测或是半期考试等,所要考的知识点范围不大,比较容易抓住复习的重点,但在中考复习时范围比较大,地球地图部分约占20%,世界地理约占25%,中国地理部分所占比例最大,约占55%的内容,地理知识是比较繁杂的,需要记忆、了解或是理解、掌握以及应用的知识点非常的多,大部分学生都会觉得手足无措。这是一个摆在教师和学生面前的难题――怎样才可以有计划、有重点、有条不紊地进行复习呢?下面,笔者就来谈谈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

一、狠抓“讲”、“练”、“补”三个环节

要想在中考复习中取得好的效果,教师便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有组织性的复习。

第一步:“讲” 教师必须根据考试大纲的要求,对学生进行有组织的复习。在复习过程中不仅要突出复习的重点,理清缘由,还要将地理知识系统化、完整化、准确化。以达到让学生明确概念答题完整的目的。例如在复习四大工业区的过程中,教师的讲解要重点突出其特点以及形成的条件、主要的工业部门和工业城市等内容。另外,“讲”还必须要讲清知识点之间的网络关系。一方面要按照教材编排顺序来进行纵线复习,另一方面又要使学生准确、牢固地理解和记忆地理知识及其原理,更要把一些相关的知识点按照地理要素来组织,达到横线复习的目的。例如在复习地形这一板块时,教师可先把总地形和四大区域地形相对比来进行复习,在复习农业时将地形、气候、水流等要素结合在一起。若是这样来复习的话是很利于学生理清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的,促使学生把学过的知识点进行延伸,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第二步:“练” 所谓的练就是实践,只有不断地进行练习,才能加深对各个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教师也大多是通过学生不断的练习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练”是要循序渐进的,无论是基础知识的掌握,还是对应用能力的训练,都应该逐步地提高难度。例如,在比较我国南北方自然条件和农业生产方面的差异时,教师提供的练习题目要具有多样性,从不同的角度去提出问题,这样才能促使学生从各个角度去理解和运用所学的知识。设计的练习题要有助于学生分析和思维的能力。

第三步:“补” 补就是教师对学生的练习结果及时地进行分析和讲解,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补课。补是有效地提高复习质量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

二、注重复习方法

地理的复习方法很多,把需要复习的知识点(例如国家、河流、地名、山脉等)归纳在地图上是一种很有效的复习方法。作为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地图是能够有效地提高地理的复习效率的,因此,教师在进行地理复习的教学过程中,应该认真地阅读相关的教材、地图以及笔记,在复习前给出复习的大概范围,学生根据给定的范围来展开全面的阅读,阅读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平时比较容易忽略的知识点。学生在阅读教材的过程中通常会发现一些疑点,也会找出重点,更能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快速地恢复到以前的水平。在地理复习过程中,大家不妨尝试一下以下的方法:

1.谐音记忆复习法。学生若是不能将过多的地图、地名的记忆和各类知识之间的关系分清楚就很容易将某些原理、概念混肴。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采用谐音法来编“顺口溜”,例如在记忆六大板块时可这样记“南非亚印太美”;在记忆过百万的少数民族时可以将其编成这样的顺口溜:“满蒙回藏苗、维彝壮布朝、侗白土哈瑶。”

2.运用“对比强化记忆法”进行复习。比较容易混淆的地理事物还有地名、重要的地理界线以及典型的经济项目(例如南水北调、青藏铁路、西气东输)等,这些是可以通过地图来实行“对比强化记忆法”的。例如在复习各大洲的知识点时,可制作如下表格:

让学生填写并系统地掌握各大洲的知识点,选择这样的复习方式可将原来比较零碎、分散的知识点联系起来,相对来说学生能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通过比较法来复习地理,不但能够让学生接受地理观念、概念等,还能够加强学生分析以及概括事物、现象的能力,例如:天气和气候;热带草原气候与热带季风气候;南美洲和北美洲等等的比较。

三、结束语

学习不仅要有一个好的开始,更要有一个好的结尾。因此,教师必须要重视讲授和复习这两个重要的过程,复习的效果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在地理课程的复习中,针对不同的知识点选择不同的复习方法,更要根据学生的基础和接受能力、掌握情况等做高低有别、深浅不一的解答。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地理复习时,应牢牢记住这点。

【参考文献】

[1]张泉,初中全程复习方略:地理,未来出版社,2010(01)

[2]马丽娟,初中地理基础知识强化手册,沈阳出版社,2011(01)

第4篇

初中地理有效教学知识体系一、有效教学的定义和意义

有效教学是指在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下,采用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造力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更快更深刻地理解课程内容。因此,衡量有效教学成果的重要标准,应该是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的高低。

开展有效教学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第一,明确和分解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理解学习目的和明确各个知识点需要掌握的程度;第二,采用丰富的教学形式,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注重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第三,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能够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摆脱传统的“填鸭式”被动学习和被动接受知识的方式,能够主动学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二、如何开展初中地理有效教学

初中地理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必修课之一,为学生开拓眼界、掌握基本地理常识奠定了基础,是一门实用性很强,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课程。笔者认为开展初中地理有效教学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1.将知识点与日常生活现象相联系

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的是教育群体特点,教育方式要适应教育群体特点。初中生群体的特点是自律性差、好奇心重、专心程度不高。因此,采用讲解知识点的传统教学方式过于枯燥,教学效果较差。而地理是一门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课程,因此,笔者认为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将地理知识点与日常生活现象联系起来,从生活中的自然现象出发提出问题,鼓励学生思考,促进他们的好奇心,再通过在解释这些问题的时候渗透知识点,这样的讲解方式容易吸引学生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更加集中。例如,在讲解季节变化时,可以让学生们自己先自由发言谈一谈四季的变化特点,然后让他们思考四季是怎么形成的,最后再慢慢渗透地球公转的知识点。

2.借助多媒体设施,加强情景教学

初中生的认知能力还没有得到完全发展,抽象理解能力不足。因此,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情景教学。借助多媒体设施,可以向学生播放一些地理相关影片或展示一些地理相关图片,学生可以通过这些影片和图片直观的了解到各地的气候特点、地理形貌。通常,图片和影片给人留下的印象更加深刻。在学生产生深刻印象后,地理教师再通过知识点讲解,让学生理解这些气候、形貌形成的原因,从而使他们更容易掌握知识点。

笔者认为,与让学生掌握知识点相比,初中地理教育更重要的作用是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通过情景教学,向学生展示一个多彩的世界,展示世界各地不同的形貌、气候,展示南北极的寒冷、赤道的炎热,会让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奥妙多彩产生兴趣和好奇心,从而自发的去探索地理知识。《国家地理》杂志和相关的视频以生动的方式诠释了地理学科,可以作为初中地理教学中参考的重要多媒体素材。

3.加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建立知识体系

地理是一门知识点很多的学科,各知识点之间看似琐碎无序却又是彼此联系的。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点网络,掌握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比如,可以在学习一个地区时,将这个地区的气候特点、地理位置、所在时区等情况综合起来讲述,让学生能够对一个地区的特点建立全面的知识体系。

另外,地理学科是一门文科与理科交叉的学科,有一些计算规律存在于自然现象之中,如公转、自转现象,经度变化引起的时区变化计算,纬度变化,坐标概念等。要将具有相同内在规律的知识点归纳在一起讲解。比如,先让学生掌握时区概念和时区变化计算方法,然后让学生计算从中国的北京到美国的纽约时间的变化,以及北京到东京的时间变化等,通过举一反三的练习,帮助学生掌握计算规律。

4.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是有效教学的重要理念。因此,在开展地理有效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开放式的作业,如让学生自己查资料选择一个最美丽的地方和同学们分享,向同学们讲解这个地方的位置、地理形貌、气候特点等。通过这样的作业可以促进学生自主的去学习,也加强了学生们之间的学习沟通。

同时,要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例如,给学生布置一些需要小组合作完成的任务,如让学生们组成小组实地去考查周边某一地区,根据学习的地理知识分析该地的地理特点和形成原因,最后小组合作形成小组地理报告。另外,当布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学生们的解答不一致时,教师不要急于公布正确答案,要鼓励学生们展开充分讨论,这样有助于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三、结语

总而言之,有效教学是指在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下,采用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造力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开展初中地理有效教学,要注意在教学中将地理知识点与日常生活现象相联系,启发学生的好奇心;要借助多媒体教学,加强情景教学,丰富教学方式,增加教学的趣味性;要注意在教学中加强知识点之间联系,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还要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初中地理教学效率和效果。

参考文献:

[1]金燕.新课程实施中初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0.

第5篇

要提高学生对课堂时空的使用效率,留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去独立思考,让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意义和看法,如何将教学资料变成学生学习的资料,在学生活动的深度、广度上做文章。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新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学计划5篇,供大家参考。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学计划1一、指导思想

以《地理课程标准》为指导,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的地理知识,并做到比较熟练的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通过本学期的地理教学,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地理这门课堂的理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模式和思维能力,增强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意识和创新精神。并在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同时,结合日常生活向学生传达地理思想,改进学生学习地理的方法和技巧,最终实现“会学地理”的目标。最后,通过本学期的地理教学和综合复习,圆满完成生地会考任务。

二、情况分析

(一)教材分析

第一章中国的主要产业

本学期主要是学习地理对我国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及科技发展的影响。其中以地理对工农业和交通运输的影响最为重要,特别是地理位置、地形地势、气候和降水三个方面的影响是本章的教学重点,也是本章的教学难点。除地理对工农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影响外,本章还需要掌握我国工农业的布局与发展,掌握我国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和不同地形区的常用交通运输方式。特别是要理解铁路、公路和水运对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意义。最后就是了解我国四大高技术产业区的分布及原因。

第二章沿海万里行

第三章陆疆万里行

第四章黄河万里行

第五章长江万里行

这四章属于中国地理中的分省地理,主要是介绍中国各省级行政区划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工农业发展状况、交通运输、人文地理等。根据课标要求和潍坊市《2011年初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指导丛书》的规定,重点是掌握北京、辽宁、山东、上海、台湾、广东、香港、澳门、新疆、西藏、云南十二个省级行政的地理概况,其它的省级行政区主要是作为选学内容加以了解即可。

第六章走向世界的中国

本章内容主要是概述我国在经济文化发展过程中与地理有关的一些情况,包括我国的基本国情、区域差异以及我国今后发展的方向等。本章的内容以了解为主,重点掌握的是一些重要的数据。

(二)学情分析

通过三个学期的教育教学,这三个班均形成了良好的课堂氛围,学风和班风都比较好,绝大部分学生在地理一科的学习上表现出较为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并且愿意积极主动的钻研地理知识,基本掌握了学习地理的方法和技巧,善于运用地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完成中国地理下册的教学任务,进一步使学生获得地理知识,学会地理基本技能。

2、向学生传授中国地理基础知识的同时,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健康发展,继续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国情教育,进行辩证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教育,进行地区差异、因地制宜与发展潜力,人地协调发展等科学地理观点教育。

3、在传授地理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独立思考能力,使学生善于运用所学知识去独立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

种植业的南北差异、我国农业的发展、铁路干线、商业中心的形成和分布、旅游资源、区域地理的北方和南方地区是重点,工业的分布及原因、铁路干线的分布、区域地理是难点。

四、教学措施

1、进一步抓好地理课的课堂教学。

课前作好充分的备课准备,课中讲清讲透每个知识点,课后搞好教学辅导,做到认真细致、全面周到,重点突出、难点透彻。

2、认真钻研《20__年初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指导丛书》,领悟精神,并将其用于指导日常教学及后面的综合复习。

3、强化对地理基础知识的复习和巩固,重视各知识点与日常生活、时事及乡土地理相结合,进行全方位的、开方式的复习和试题训练,为学生的生地会考取优异的成绩得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

4、切实搞好单元测试,分册测试,细致分析学生中存在的问题。

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要重点进行针对性的分析、讲解和训练,对于个别存在的问题则加强课后的辅导,做到不漏一个知识点,不漏一个学生。

5、教学中充分发挥双主体的作用,采用各种形式,给学生一个学习探究、合作的空间,培学习地理的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加强“双基”的基础上,注重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与培养。

6、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学生提高读图能力,并且要大力开发课程资源,丰富学生的地理知识,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学习有用的地理。

7、重点热点抓辐射重点据生活实际中的具体问题,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学以致用、活学活用,切忌将教材内容重复复习一遍,应在所例举的重点热点专题复习中,运用探究性、自主性的学习方法,相互研讨、归纳,让学生从教材内容中挖掘有一定思维深度的问题,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并做到“宽口径、粗线条、广辐射。

8、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在教研组,教务处的指导下,努力使教育教学能力再上新台阶。

9、教学中关注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学计划2一、指导思想:

以《地理课程标准》为依据,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地理,能够对地理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多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通过学习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会学地理”

二、教材分析:

本册内容共分五章: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本章是中国区域地理的开篇,上承中国地理总论部分,下启中国地理区域部分。在前四章讲述中国地理概况、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本章将进一步阐述我国不同地区的地理差异。要求我们从宏观上把握区域地理的概况,认识各地区的地理差异,为学好分区地理打下基础。

第六章认识省级区域——我国的省级行政区域,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在内,一共有34个。其中,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得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香港和澳门是刚回归祖国的特别行政区,实行特殊的社会制度;台湾是祖国的神圣领土,是祖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疆是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七章认识省内区域——在我国各省级区域内部,在自然、人文或经济发展等方面,形成了一些富有特色的地理单元。它们各有特色、异彩纷呈,如广东的珠江三角洲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那里自然条件优越,极具人才优势,经济发展更是独占第一;再如云南的西双版纳,那里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是典型的热带植物王国。

第八章认识跨省区域——由于自然或人文方面的联系,我国有许多跨省界的区域。如黄土高原、长江沿江地带等,它们风格迥异,又各具特色。

第九章走向世界的中国——中国,这只腾飞于世界的东方巨龙下以崭新的姿态翱翔于天宇、走向世界。

三、学生基本情况。

四、教学设想:

1、抓好常规地理课堂教学。

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保障每节一练,做到全批全改。

2、认真学习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

4、强化对基础知识的巩固,重视知识点与时事地理的结合,进行全方位的开放性试题训练。

五、具体措施:

l、钻研教学大纲,订好教学工作计划。

2、认真写好教案。

3、教学目标明确,每节课要紧紧围绕目标进行。

4、要把基本概念、基本观点,正确无误地传授给学生。

5、做到分清主次,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抓住关键,详略得当,快慢适中。

6、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

7、注意教学方法得当。

对不同的内容灵活选用恰当的教法,在教学中要大胆探索,勇于创新。

8、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

9、精心选择作业,认真批改作业。

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学科知识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学计划3一、指导思想

以《地理课程标准》为依据,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地理,能够对地理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多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通过学习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会学地理”

二、教材分析:

该教材针对初中生的特点,设置了多个学生活动,同时还有课外读及小资料对学生的知识面的拓展起积极作用,同时活动又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三、教学设想

1、抓好常规地理课堂教学。

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保障每节一练,做到全批全改。

2、认真学习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

4、强化对基础知识的巩固,重视知识点与时事地理的结合,进行全方位的开放性试题训练。

四、具体措施:

l、钻研教学大纲,订好教学工作计划。

2、认真写好教案。

1、教学目标明确,每节课要紧紧围绕目标进行。

2、要把基本概念、基本观点,正确无误地传授给学生。

3、做到分清主次,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抓住关键,详略得当,快慢适中。

4、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

5、注意教学方法得当。

对不同的内容灵活选用恰当的教法,在教学中要大胆探索,勇于创新。

6、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

7、精心选择作业,认真批改作业。

8、通过测验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五、教学进度安排

第六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11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21-2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32-3

复习、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24

第六章认识省级区域

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25

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26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27

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新疆28

复习29

第七章认识省内区域面向海洋的开发区-珠江三角洲210

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211

第八章认识跨省区域

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212

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岸地带213

复习114

第九章走向世界的中国115

期末总复习615~17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学计划4本学期开学之日已是3月9日,所以算来不到四个月的时间。再去掉五一假期、清明节假期,屈指算来,八年级距离地理中考的时间也就13周左右。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怎样高效复习完地理四册书的内容,确实需要精心计划,合理安排。

立足教材,夯实基础万丈高楼平地起。万变不离其宗,不论什么测试题,都遵循课本知识,只要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夯实了,什么样的问题都能解决了。没有厚重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能的培养能力的提高只能是空中楼阁。所以,要让学生系统掌握所学知识,构建知识框架,进一步理清地理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地理学习离不开地图,复习过程中必须重视读图、识图、用图,采用图文结合的方法,才能更好地认识、理解和掌握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地理规律和原理,使地理易懂易学、好记好用。

下面制定具体的复习计划,以做到心中有数。

复习内容

第一周地球和地图

第二周陆地和海洋—世界气候-发展与合作

第三周亚洲-日本-东南亚-印度-俄罗斯

第四周东半球国家地区—极地地区

第五周中国疆域人口民族-自然灾害

第六周中国的自然资源-工业

第七周中国的地理差异-北京

第八周南方地区—中国在世界中

第九周综合练习模拟测试

第十周二轮复习专题一地球与地图

第十一周世界地理复习

第十二周中国地理复习

第十三周练兵备考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学计划5一、复习计划

第一轮复习:时间从五月下旬至六月上旬三周时间

考试题型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任何科目的试题都离不开基本知识,地理也不例外。因此本轮复习以书本为主,紧扣《课标》,狠抓地理基本概念的记忆和理解。特别是要注意地图的复习,要求学生把教材中重要的地图、地理图片装进大脑,记在心中。考虑到现在会考地图所占的比例相当大,因此在复习的过程中,不仅要抓好地理概念、地理要素、地理现象的记忆,还要将这些知识点与地图充分结合起来,形成理解记忆,做到地图与知识点两者之间的转化非常娴熟,切实提高学生读图、填图和绘图的能力。

第二轮复习:时间从六月上旬至六月下旬两周时间

通过第一轮的复习,学生对地理概念记忆更清晰,地理现象理解更透彻,阅图填图的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的提高,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第二轮复习。本轮复习主要以分析、理解、综合、提高为根本目的。通过精选近年来全国各地会考地理试题中出现的重点问题、热点问题、难点问题,训练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地理现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三轮复习:时间从七月上旬至会考前夕一周时间

本轮复习主要是组织模拟考试,进行查漏补缺,发现问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通过模拟考试对学生进行考前培训,向学生传授中考临场作答技巧和作答注意事项,并进行迎考心理辅导,使学生尽快适应中考气氛,进行中考状态,避免在中考作答时出乱子。

二、注意事项

1.在第一轮复习中,首先要抓好学生背书、背图、背知识点。

其次在复习教学的过程中,要面向全体学生,以整合地理基础知识为主,并穿插相关的考试试题加以巩固提高。注重课后对学生的检查督促,提高复习的效率。

2.在第二轮复习中,重点要加强对学生分析理解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独立思维习惯,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作答的准确性。

第6篇

系统、有效的复习是地理中考取得好成绩的关键,使学生夯实基础知识,进一步理清地理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下面是我在带领初中学生复习地理中的几点做法。

1.做到中考说明与“大纲”的统一。中考说明规定的只是考点,教学大纲不仅规定了知识的内容,而且规定了对教材知识的评价要求,因此必须分清哪些属于识记,哪些属于理解,哪些属于运用,要在复习中找准知识的定位。通过对以上情况的分析,在复习时,中考说明中未涉及的知识大胆舍弃,增加部分要及时的补上,这样复习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2.立足教材,善于总结,理清知识结构,形成知识网络,实现对基础知识的活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共分三个部分: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教师要纵观整个教材内容,体现综合性和地域性。地理环境及各个地区的地理特征都是地理要素相互作用和密切联系的综合表现,都具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特别要注意地理环境中的位置、自然、人文等要素的综合。突出地域特征,比较地区差异,分析产生特征和差异的原因,明确区域发展的方向。例如,印度和我国有什么相似之处,印度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我国有什么值得借鉴的地方?既分析特征,又要综合考虑。只有在掌握了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去联系实际。在“博”的基础上要求“活”。基础知识要求记住重要的地理事物及空间分布状况。一些重要的地名、数据应当牢固记忆,并能落实到图上,例如东西半球的界线、经度等。理解地理概念、原理,地理事物的物质特点、成因,分布和变化规律为重点和难点。运用所掌握的地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科学观点来说明、描述、识别地理事物,尤其在基本技能方面,应教会学生注重收集和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获取地理知识,分析解决一定地理问题的能力。

3.紧扣中考说明,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复习,复习要注意详略得当、主次分明。给学生印发中考说明,依照中考说明进行一轮地毯式复习讲解,目的是让学生对考点内容和要求有全面、大致的了解,同时查漏补缺,把学生在初一、初二未掌握好的知识盲点消灭。老师要把各个考点的要求、掌握尺度向学生交代清楚,使学生在复习时做到心中有数。中考说明内容覆盖了初中地理四本书,知识点多而杂,记忆性内容所占比例大,而且这几年的中考命题大多考那些最基本、最基础的知识,怪题、偏题较少。因此,不必要也不应该让学生面面俱到、不分轻重地去复习每一个考点。一定要有详有略、有主有次,重点内容要多留意,次要内容简单看看,大体了解即可。

4.规范练习,多角度思考,举一反三,做到“讲-练-考”相结合,实现知识的消化和巩固。复习时,除了要讲解考纲外,还要选择一些合适的、编写水平较高的课辅资料供学生自学和练习,同时,由老师定期出题进行阶段性考查。通过大量练习和考试检查,可以让学生加深对考点知识的印象和理解,可以发现自己还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使知识得以消化和巩固。

必要的练习可以促进知识形成和转换。训练时必须有的放矢。要选择内容新颖、覆盖面广、设问巧、质量高、具有典型性的试题进行必要的训练。要提高学生解题的速度和准确度,培养思维的敏捷性。锻炼学生的心理品质,反对题海战术,忌重复相似题型,要善于对一个材料、同一个知识点从多角度、多层次进行思考,全面把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练后评析”是非常重要的,可提高学生的“纠错”能力。教师要教给学生答题技巧和方法。要仔细研究不同类型的解题方法,特别是主观性试题,要研究不同题型的特点是什么。要知道怎样把观点与材料有机的结合起来,找准答题角度,要研究怎样运用学科术语恰当组织答案。

5.关注时事热点,与时俱进。热点问题所涉及的知识点多通过教材体现出来。往往是在新的指导思想下及时组织旧知识解决新问题。引导学生关心国内外大事,鼓励学生多看“新闻联播”、“焦点访谈”和“人与自然”等栏目;多读报,了解如、巴以问题、印巴冲突、美伊冲突、黎以冲突等问题,并加强政治、历史等知识的融合;特别应注意引导学生关注资源、环境、人口、发展等重大事件。这样不仅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也适应了中考文科综合科目的需要。

第7篇

高中地理学科内容广泛,对于地理知识的理解,许多高中生表示在答题中没有思路无从下笔,那么这就需要好的复习方法,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考地理高效的复习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考地理高效的复习方法口诀法

在地理学习中,我们会发现,如果把许多地理规律总结简化成一些简单的口诀,会使一些重要的知识点简化。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描述极点俯视图中南北半球自转方向,可以总结为"北逆南顺";概括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的流向可以用"夏顺冬逆";可以用"凸高为低,凸低为高",来总结等值线图中弯曲部位与两侧数值的高低差别。

总结归纳法

在考试中,会发现许多学生都会错在一些难记忆的知识点上,并且这种错误反复出现。那么可以要求学生把自己觉得难记的重要知识点及相应图表专门摘录在笔记本上,时常查阅,反复熟悉。常见的,比如,冬春小麦的种植和收割季节,世界大洋表层洋流分布简图,有关两分两至日的昼夜长短及正午太阳高度规律,全球大气环流示意图,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对比,此外,在区域地理中需要摘录的知识点更多,这需要学生自己在平时及时的整理归纳。

专题练习法

许多学生在复习中总是一味埋头看书,记忆知识点,不愿意做题,结果每次考试都很不理想。复习中通过各种方法掌握知识点,最终都是为了学以致用,能够解答问题。实际上,做题是巩固和检测所复习知识点的一种最好方式。在每复习一个考点之后进行相应的专题训练,运用刚复习到的地理原理、地理规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既复习巩固了知识点,又培养了解题能力,提高了整体综合素质。并且这种解题能力的培养要贯穿于整个复习过程中。

图像图形记忆法

在复习中,常常发现这么一个现象,老师安排学生自己看书,往往学生就是把教材从头到尾浏览一遍,结果,考试中考查的一些基本知识点,比如"宇宙空间的特点为辽阔、高真空、强辐射、失重",大部分学生却总是选择错误的选项。这说明学生看书后并不知道自己是否掌握了。那么,这就需要学生在看完每一章节后,合上书本,仔细回顾一下,所看过的主要内容,自我检测,如果不大清楚,则需要再次查阅。并且,地理知识点多的这一特点也需要学生有一个好的知识点检测方式。

比较法

比如,复习气候类型时,可以把各类型气候的分布、成因、特点做比较;复习天气系统时,我们可以把冷锋与暖锋的概念、图形、符号、过境前时后的天气等做比较;复习区域地理时候,可以把岛国英国和日本的一系列地理特征做比较。还有,把东南亚、非洲、中美洲的热带作物做比较。总之,只要善于挖掘,总会发现有许多相似的地理事物。通过各项特征的比较,我们能够更好的把握比较对象的相同特征与不同特征,从而达到熟练掌握这些知识点的目的。

自我检测法

在地理这门学科中,地图是大量地理信息的载体。并且,地图是非常形象化和直观化的地理知识。我们通过地理图像图形,可以很好的掌握许多的地理知识点。比如,亚洲季风包括很多的知识点,但我们只需要记住亚洲季风的冬夏季风两幅图,就很容易的掌握冬夏季风的各自成因、源地、风向、性质、影响地区等。地质构造对于许多同学来说也是个难点,特别是背斜和向斜,实际上一幅褶皱示意图就能解决两者概念问题。还有海洋表层盐度随纬度变化的规律也可以通过一幅"马鞍型"图来掌握。图形记忆能够很好的简化地理知识点,减少我们的记忆强度。

摘录法

在复习过程中,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要比掌握大量具体的零散地理知识更具价值。

在知识整理加工的过程中,伴随一系列思维活动,如分析、判断、归纳、演绎、比较、概括、推理、分类、总结等,可以说这个过程也是思维综合训练的过程。经过这一过程可以加深知识的理解、强化记忆,同时也可以发现问题、弥补漏洞、纠正错误。总结归纳常常采取的方式是绘制知识结构图。比如,高一上册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主要知识点可以归纳成如下知识网络,形成知识体系。

高中地理的背诵方法读图

其实地理最主要的就是要会读图,知道这个图代表了什么意思,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去做题,在背高中地理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学会读图,我们在刚开始学习的时候,可以把每一个题目所要用到的地图都仔细的看一下,在看一下它旁边有什么,我们在读图的时候一定要带着目的去读,根据要求找出相应的信息,看到一个图我们要知道它的维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位置和其它相关位置、这样对我们以后的学习是非常的有帮助的。

释图

我们在看到一个地图的时候,我们不仅要会读图,还要学会释图,我们要知道怎么才能用自己的话把这个地图所表达的内容清楚的写出来,还要让别人明白,这也是考验我们的一种能力,其实我们要用文字把地图表达出来,这也是考验我们的各种能力,其实学会解释地图对我们是有非常的大的帮助的。

画图

我们要根据自己的题目的要求画出相应的地图,这样我们会在脑海中形成一个轮廓,知道这个地图反应了什么,我们在画图的时候一定要掌握其中的精髓,知道有哪些东西是必须画的,有很多的小地方是我们必要注意的,一些地质、地貌、河流等,这些都是要在我们的画地图的时候体现的。

说图

我们在拿到一个题目时,回忆这个地图主要讲了那些的内容,然后自己在回忆的过程中把它表达出来,并且能够让别人明白。

高中地理六大技巧答题技巧一:审题慎重,注重信息获取。

试题信息可分为:题目文字信息、图像图标信息、问题信息和答案信息。了解试题信息的呈现方式,快速获取、准确解读试题信息,明确出题者考查意图是解题的关键。

技巧二:注意比较,甄别筛选最优答案。

在对客观题的答案设置中,往往按照思维定式、答题细节、主要地理知识误区、主干考查设置考查内容和答案选项,一些试题具有很大的迷惑性,在两个答案之间差别不大。因此,在做客观题时,要突破原有的思维定式,思维尽量开阔一些,思考问题时辩证一些、全面一些,在比较中选择正确的答案。

技巧三:准确空间定位。

地理试题以地图为载体,定位是入图解题的关键。掌握正确的定位方法,有助于理解题意,进一步解题。常见的定位方法有:经纬网定位法、自然人文特征定位法、特征地理事物定位法、特殊注记定位法等,关键是灵活使用。

技巧四:训练思维能力,实现问题归类。

地理客观题强调对知识理解层面上的能力考查,注重地理事物间的因果联系,地理主观题更能体现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查。

近几年高考命题的设问大体分为以下几类:①就图填空:在区域定位基础上的地理事物的再认,主要从图或材料中获取信息;②原因类问题: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回答;③区位因素分析类问题: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分析;④环境问题分析: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角度考虑;⑤措施类问题:主要从工程措施、技术措施、生物措施和管理措施四个方面结合实际考虑。

技巧五:答题列要点,体现层次和主次。

列出要点,体现层次和主次是针对具体答题而言的,是要落实在卷面上的,是要答题者将自己的思维表现在规定空间内。我们的答题必须按要点体现在卷面上,分出层次,而且要将重要的观点写在最前面,在书写时还要注意字间距和行间距,语言表述要准确、简约、到位。

技巧六:适当研究分值,确定答案要点。

第8篇

【关键词】高中地理 高中学生 地理学习 学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4.050

进入高中阶段学生要学习的地理知识点难度有了进一步增加,不仅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挑战,对学生的学习也提出了挑战。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地理学科学习,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与技巧。本人在实际的教学中归纳总结了一些有助于学生有效进行地理学习的方法与技巧,在此与大家分享,希望对高中学生的地理学习有一定帮助。

一、把握好重点知识的学习

进入高中阶段,学生各个学科的学习难度也有了进一步增加,对学生也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为了使学生能够有效的进行地理学科学习,需要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与技巧,这样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游刃有余。随着现代教学的发展,能够使学生有效进行地理知识点学习的方法越来越多,本人认为学生首先能够有效的把握重c知识,这样不管对学生知识点的掌握或者考试,都会产生重要意义,当然,部分高中学生在地理学习的过程中,并不知道哪些知识点较为重要,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

当然,重点知识的学习并不是一劳永逸,学生应该在日常的地理学习过程中,反复对重点知识进行复习、应用,这样才能更加扎实的掌握重点知识。为了使学生对重点知识的学习引起重视,教师可以通过一些题目对学生进行引导,例如:教师可以找出高考中考点知识的题目,不仅让学生明白重点知识在高考中是如何考查的,还要让学生明白学好重点知识的意义,进而激发学生学好重点知识的激情。

二、对难点知识的学习引起重视

高中学生在地理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对重点知识的学习引起高度重视,而且要对难点知识的学习引起高度重视,所谓难点知识,就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困难的知识点。本人在实际的教学中发现,难点知识并没有定论,由于每个学生接受知识的情况不一样,一些对部分学生是难点知识,但是对另外一些学生可能就不是难点,因此,教师在鼓励学生有效进行难点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要提升学生掌握难点知识过程中的灵活性。

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对难点知识的学习引起重视,而且要引导学生掌握有效进行难点知识学习的方法,学生在进行难点知识学习的过程中,首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进行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一过程不仅是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得以解决的途径,同时也是学生的思维能力等多种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当然,如果学生通过个人的努力难以使问题得到解决就要及时请教老师,老师在对学生进行难点知识讲解的过程中,要耐心的对学生进行引导,不要直接告知学生答案,以免省略学生的思考过程。学生如果能够有效的掌握难点问题,就扫除了地理学习中的障碍,不仅能够使学生更加牢固的掌握知识点,而且能够使学生进行地理学习的信心更加十足。

三、善于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高中学生在地理学习的过程中应该掌握的一种有效学习方法就是对知识点进行有效的归纳与总结,高中阶段学生不仅要进行人文地理的学习,而且要进行自然地理学习,需要掌握的知识点繁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不能够对知识点进行有效的归纳与总结,就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巨大的困难。如果学生能够对学习的知识点进行有效的归纳与总结,不仅能够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而且对学生更加有效的掌握与应用知识点,也会产生很大的帮助。那么在实际的地理学习过程中,教师该如何对学习的知识点进行归纳与总结呢?

有助于学生对学习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的方法之一,就是学生针对学习的知识点梳理出清晰的知识线条,例如:学生在学习人文地理知识板块的过程中,由于要学习不同地区的气候、人文风情等,学生大脑中往往会出现一团浆糊的情况,如果学生能够按照一定的线索梳理出清晰的知识线条,那么就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即使学生在应用知识点的过程中,也不会出现混淆的情况。当然,就目前高中学生的地理学习而言,学生在对学习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方面存在不足,一方面学生对学习的知识点进行归纳与总结的意识不强;另一方面,学生对学习的知识点进行归纳与总结的能力不强。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在提升学生对学习的知识点进行归纳与总结的意识的基础上,提升学生对学习的知识点进行归纳与总结的能力。

四、制定有效的复习计划

复习是学生学好地理学科的一个重要环节,高中学生在地理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能够制定有效的复习计划。上文已经提到高中阶段学生要进行大量的理知识点的学习,较多的知识点不仅会使学生出现混淆的情况,而且学生也容易遗忘,如果学生不能及时、有效的进行复习,那么,即使课堂上能够听懂教师讲解的所有知识点,也难以扎实的掌握知识点。

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本人认为高中学生在制定有效的复习计划的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对新学习的知识点及时进行复习。学生应该每天抽出一段课余时间进行地理知识点复习,学生要对当天学习的知识点进行复习,查漏补缺,检查自己是否真正掌握了课堂上教师讲解的知识点,如果已经全面掌握,继续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如果存在知识盲区,及时补救。2.对以往学习的知识点及时进行复习。学生不仅要复习新学习的知识点,还要对以往学习的知识点进行复习,学生在复习以往学习的知识点时,要提升复习的规律性,这样才能使复习活动按部就班的开展,收到良好的复习效果。

五、实现理论与实际的有效结合

第9篇

2016年福建省泉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试卷依据《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主要考查地理课程要求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地理学科学习方法、地理学科一般思维能力,有机渗透正确的价值观、可持续发展观等理念。依据课程标准和福建省考试大纲命题。现在对2016年泉州中考的一些试题特点进行评析,以期对义务教育初中地理教学提供复习建议。

一、试题的主要特点

试题呈现出能力与素养立意,贴近生活、贴近时代,具有学科思想性及导向性。

1.突出主干基本知识

以地球与地图、各区域主要地形、气候、河流、经济等主干知识为重点,考查学生对地理事物的记忆能力。主干知识中,如地球地图的基本知识中,等高线的判读、地形的判定;在区域地理中,重点是地理事物的分布与特点,自然与人文的相互关系。

2.考查课标所规定的教学内容

每一个知识点,每一个考查主题,均以课标为依据,以课标中要求的学科知识与能力为要求,紧扣课标内容,这是命题的一大特色。

3.用时代热点创设情境

试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如,运用亚平宁半岛和甘肃省来创设地理“新”问题,即意料之外的情境材料,情理之中的地理知识;以我国“大洋一号”科考和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为背景,考查所学地理知识与技能;用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为素材,引导学生用地理视角关注社会热点,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4.考查学习方法和能力

从培养学生学习方法及能力出发,考查学生读图、判断、分析、综合等地理思维过程,如,选择题中用手机看天气预报图等,考查地理学习方法与地理能力。同时利用大量图表来考查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突出学科的区域性、综合性特征,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及学习方法,对教学具有明显的导向性。

二、典型试题评析

课标中对“知识与技能”的评价建议“对于要求学会、运用、举例、用实例说明、用图说明的内容,重在评价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与运用的水平和进步状况,即评价学生对地理概念、原理、规律的理解程度以及能否将相关地理知识迁移到具体情境之中”。

【2016年泉州市中考题】读图,回答9~10题。

9.甲半岛地理位置的特点有( )

①位于高纬度 ②位于北温带 ③三面临海 ④位于西半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P于甲半岛自然环境叙述正确的是( )

A.沿MN线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B.北靠大陆,季风气候显著

C.冬季温暖湿润

D.北部荒漠广布

评析:该题以新区域为背景,目的是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方法、读图与析图的能力,体现出较高的灵活性和应用性。

【2016年泉州市中考题】26.下图为我国西南某地等高线地图。几位户外运动爱好者拟于8月前往此地进行徒步旅游。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该区域的地形类型主要是 ,A所表示的地形部位 。最高处海拔约在 米以下。

(2)图中河流走向大致是______。

(3)林木生长与水分条件相关,推测①②③三地,林木较密集的是 地。

(4)说出该时段在山谷徒步旅游可能遭遇的风险_______。(一点即可)

评析:该题(1)(2)考查地形图中的基本知识,(3)(4)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考查生活地理和有用地理,也呈现出学科素养要求,具有很好的导向性。

三、命题趋势

试题的稳定性:一是体现出对地理学科最基础知识的考查,强调能力立意;二是试题密切联系社会与生活,不回避热点,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三是合理把握试题的难度,正确发挥考试的导向功能,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试题稳中求变:一是在力求考核内容注重挖掘地理学科本质特征的同时,以后会更重视方法和知识迁移的考查;二是题目灵活性和应用性不断提高,能力立意题目会不断增大;三是重情境、重体验、重实践,探究性和开放性试题会增多,以地理野外实习的综合考查为呈现方式,突显地理知识来自于社会实践的真谛。

四、复习建议

1.以《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为指导,突出能力培养

课程标准重视对学生地理学习能力的培养,倡导探究性和研究性学习,拓展学习空间,注重过程方法。因此,教学中要研究教法、研究学法,培养能力;达成课标要求的学习建议,学习目标、学习方法策略、实践活动等。

2.研究大纲要求与试题特点,提高复习针对性

教师要研究试题特点,进而提升编制和选择试题的能力,特别是要关注以下几点:

(1)教师要具备:“评价试题―选择试题―编制试题―说明试题”等4种能力;

(2)教师要研究课标、大纲、考试说明和教材之间的关系;

(3)教师要纠正学生在答题中存在的问题以提高讲评试题的效率;

(4)教师要落实考试意图,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3.进行案例教学,引导学生学会知识迁移与应用

教师要精选资料,进行案例式教学,以训练学生“信息获取能力”,以提高运用比较、综合分析能力为目标。在试题训练中,要让学生了解考试命题的原则及思路,研究题目类型,思考解题方法,从而掌握各类题目的基本特征及解题规律,不断在解题的过程中总结方法,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4.利用好区域地图,突出分析地理要素的相互联系

地理教学要强调地理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从河流流向来判断地势高低,从地理位置可分析某地的气候特点,从气候特点能分析出该地的农业特色等。在以一个省区或一个小区域为例学习区域地理时,需要引导学生从该地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矿产等多方面认识自然地理要素对该地地理特征的综合影响。体现地理学科的“综合性”特征。

第10篇

[关键词]: 初中生、学习地理、困难、对策

2004年秋季开始,我省使用初中地理新教材。从新教材的体系和内容看,新教材反映了地理学科教育和教学的本质,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新方向和新思路,突出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一学年的教学实践和反馈,我们发现,尽管新教材在知识难度上比以往教材有所降低,但学生学习地理的困难仍相当突出。这无疑是制约地理学科教学成绩提高的重要因素。全国新教材试点省份-----江西省,在对学生学习新教材调查问卷中发现,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困难仅次于物理,居第2位,我校对高一学生也作了前后两次调查,结果也表明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困难超过了数学、英语、化学等学科,普遍感到地理难学,学不懂。那么,造成学生学习地理困难的原因究竟有哪些呢?作为地理教师该采取什么措施呢?

一、学生学习地理困难的原因

1.对地理学科的特点不了解,缺乏良好的地理学习方法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自身的特点。从地理学科的内容来看,地理主要是阐述地面各种地理事象的分布,并探究其原因;反映地理事象间的相互联系和地区的差异;探寻地理事象变化发展的规律;阐明人与地理环境的正确关系。因此,地理学科具有明显的综合性、空间性、实践性、推理性、文理知识的交叉性等特点,并非许多学生所认为的地理就是地名加物产,学地理只要划一划,背一背就能了事。正是许多学生不了解地理学科的特点,而形成了地理学习过程中常常重记忆,轻理解;重突击,轻平时,简单搬用初中社会课的学习方式,不注重理性思考和推理,强化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今年使用的新教材,地理学科的特点更趋明显,这样的学习方式当然更加难以适应,难怪学生经常说:地理书很好看,地理课也很好听,就是地理作业最难做,甚至有时无从入手。

2.存在不良学习心理,缺乏良好的地理思维品质

思维品质主要包括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逻辑性、独创性和敏捷性等。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思维能力的高低主要体现在思维品质的差异上。地理学习中学生思维品质缺陷的一般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1)思维的广度不够,综合能力差。地理知识体系的综合性特点,要求学生的思维品质要有一定的广度,这样才能在地理学习中用全面的、综合的观点看问题。但不少学生在这方面表现出很大的局限性,特别是在地理成因的学习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例如,关于我国青藏高原太阳辐射能丰富的原因,大部分同学只会从太阳辐射强度这一原因去考虑,只有少数学生能同时想到日照时间这一重要因素的影响。

( 2)思维的深度不够,分析、鉴别能力差。有些学生常把一些词语形式相似的概念混为一谈。

( 3)思维变通性差,常受思维定势的束缚。例如在讲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时,有意向学生提这样一个问题“当北半球是一月时,南半球是几月?”不少学生会回答:“是七月。”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在平时未必会答错,其原因在于受已形成的“南北半球季节相反”这一思维定势的影响。

( 4)思维的逻辑性差,考虑问题缺乏条理性。

3.学习地理的动机、兴趣、需要不足,缺乏学习的内驱力

学生感觉地理难学,成绩无法提高,与学习地理所必要的学习动机、兴趣和内心需要是分不开的。动机是推动人进行活跃的内部动因或动力,人的各种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所引起的。地理学习动机是推动地理学习的直接动力。

学生进入初中后,往往在各种因素的引导下,自觉或不自觉地产生地理是一门副课的错误想法,甚至大部分学生刚入初中,就给自己的 “奋斗目标和爱好志趣”定位在理科上,从而潜意识地产生了我是学理科的,地理与我无关,不需多“浪费”时间,充其量只要应付会考即行。由此而来,对这些学生来说谈不上有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内在需要,从而无法产生学习地理的积极动机,自然,明显影响了其思维与主观能动性,结果,当然觉得地理是不好学的。

4.初中学科知识衔接不够,缺乏必要的知识准备

学生的认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初中地理(特别是自然地理)涉及到许多本学科的准备知识,如地球、地图的基本知识、气候的基本知识。从我省初中教材看,仅初一《社会》涉及地理学科内容。为了减轻初中生的学业负担,体现综合学科特色,初一《社会》教材已大大简化了原人教版初中地理内容,把原二年学习的《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压缩到初一《社会》中教学。尤其是对地球、地图、气候等知识的编写显得更为苍白,再加上客观的中考制度不考初一社会,因而本已浅薄的地理知识,再要到二年后重新学习,学生多半早已遗忘,往往使初中地理的教学显得十分被动,以至于常常要为了完成教学要求,必须要不断回顾初中知识,甚至要补充缺乏的知识。

其次,相关课程如立体几何,物理、化学、生物等知识也相对缺乏,从而导致教学中的知识 “断层”,增加了学生对有关地理知识理解的难度。

5.教师对教材的把握与切入点不准,缺乏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使学生产生对地理学习的抑制情绪。

地理新教材是在新的教育、教学思想和理念指导下编写的,具有时代性和超前性,特别是强调了生活的地理和学习的实用性,符合当代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要求。使用了多年的老教材,我们当然有解不开的情结和习惯了的教学方式,因而难弃传统的思维和方式,乃至全搬以往的教学方式,形成了新教材,老套套的不协调局面。学生自然感到我们的教学空洞、乏味,久而久之产生了对地理学习的抑制情绪,影响了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和非智力因素的调动。

二、对策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知识跨度很大的学科,又十分注重实际应用,要让学生真正地学好它,一方面需要不断向学生强调地理学科重要性的教育,引导学生对地理学科的重视,保证必要的时间投入,另一方面需要我们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并千方百计创造良好的地理教学氛围,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优化地理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地理课堂教学是地理教学最主要的组织形式,绝大多数的地理教学活动都是在课堂上进行的。因此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直接影响到整个地理教学的质量。为此,我们必须紧扣地理学科的特点,充分挖掘地理学科的特色,优化地理课堂教学。尤其要重视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处理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达到最优化。如,教学目标的确立,要围绕并使学生掌握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达到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教学素材的选取要充分围绕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学生终生有用的地理;教学方法上要突出个性化的教学,满足学生的参与欲、表现欲、竞争感和成就感,通过对地理课堂教学的优化,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兴趣,克服由非智力因素而造成的学习困难。

2.把握新教材,注入新思路

地理新教材体现了创新精神,反映了地理学科的特色和优势,在新教材、新任务的背景下,要有新思路。

( 1)树立现代教学新观念。新教材的推行是为了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特长得以充分弘扬,使未来人才的规格多种多样,以满足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为此,在地理教学中要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观,以学生为本的主体观。当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信息化的社会,学生的视野十分开阔,个性化倾向明显,教学中要多采用开放式、活动式、探究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让其充分地融入到我们的教学中,产生对地理探索的浓厚兴趣。

( 2)推广学法指导。初中阶段学生无论在智力还是能力都比初中阶段有了一个大的飞跃,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探索、研究及实践,能够运用一些地理知识去解决地理问题。学生迫切希望教师把学习方法的指导纳入到教学任务中。为此,我们应引导学生在“知地”---------了解地理事实,“明理”-------理解地理原理的基础上,会“说理”--------用实例说明地理原理,“析事”-------对社会中出现的地理现象,会用地理原理进行判断、分析、评价。特别要指导学生掌握识记方法,积累地理知识;指导学生掌握思维方法,理解地理知识;指导学生广泛联系实际,注重知识应用;指导学生读图方法,提高识图能力。

( 3)增强实践活动。新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教材设置了大量的“活动”或“研究性问题”。如何利用好这些材料,既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调动学生学习地理兴趣与深入探究的有效载体,一旦学生投入到这些与日常生活或自身需求紧密联系的“活动”中去,那么,它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将是巨大的,也必将大大消除学生对地学习的抑制情绪,有利于克服学习的困难。

4.突破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扫除学习障碍

教学难点是学生在课堂上最容易疑惑不解的知识点,是学生认知矛盾的焦点,它犹如学生学习途中的绊脚石,阻碍着学生进一步获取新知。按学生的认知规律,地理教学难点大致可以分为理解性难点、记忆性难点和运用性难点等三类。

( 1)理解性难点及其化解

理解性难点主要是地理概念、地理事象的成因和地理原理等内容,这些知识的高度抽象性、或对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联系能力的高要求,以及说明事实材料的过于概略是导致学生理解困难的关键。教师在突破理解性难点时,要讲究教法的直观、形象和具体,要讲究新旧知识之间的前后联系,要补充相关的感性素材,教学中多运用图示解答、演示实验、联系生活、形象记忆等方法。

( 2)记忆性难点及其处理

中学地理教学中的记忆性难点,主要是一些地理事实过于集中而彼此间又联系松散的地理知识。为了减轻记忆负担,强化记忆效果,加强知识积累,教学中可采用:加强横向联系、赋予记忆材料以一定的意义、编歌诀、构建知识结构等方法。理清各个知识点间的从属关系,把同类或相关知识归纳整理成为系统化、条理化、综合化的知识结构,可帮助学生实现整体记忆而提高记忆效果。

( 3)运用性难点及其突破

运用性难点多存在于读用地图和运用地理原理解释具体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我们应讲究应用障碍的针对性,要力求巧设问题情境,增加问题层次,减缓问题坡度,必要时可提供相关图表甚至实物或模型,以引导学生层层深入,逐步求得结果,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4.努力挖掘本学科在学校中的作用,使地理教学具有良好的外部条件。

地理学科在学校(特别在重点中学)中常常被认为是副课,是 “小儿课”,出现学校不重视,学生不主动的不良局面。地理教师教得很辛苦,却得不到理想的成绩或肯定,改变这种局面的唯一力量在于我们地理教师本身。我们地理教师除了要有高尚的师德,敬业的精神和高超的教学艺术外,争取良好的外部发展空间也至关重要。有效的途径依然是要把握学科的特点和优势,打造地理品牌,营造浓厚的学习地理的气氛,。

( 1)在研究性学习中可大显身手。地理研究性学习具有其他学科无可比拟的有利条件,这是由我们地理学科的内容所决定的。通过地理研究性学习有利于改变学生对地理的看法,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和应用地理知识的主动性,当然也有利于地理学科在学校中创出特色和品牌,为学校争得荣誉,从而改变学校在看法上对地理学科的偏差。

( 2)在课外活动和观测上有独特的优势。地理课外活动和观测对培养学生的地理兴趣和解决地理问题有很大的帮助。地理课外活动的种类很多,如天文气象观测、地震环境监测、工农业调查、交通流调查、模型制作、模拟实验等等,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增加我们地理学科在学校第二课堂中的份量,扩大地理学科的知名度,把学生吸引到地理活动和地理教学中来。

4.深化初一《社会》教材和中考内容的改革。

第11篇

一、 淡化语法考查,重视语境创设

近几年,考查“纯”语法、“纯”词汇的单选题越来越少,而语言知识与语言功能相结合,在语境中考查英语知识的单选题大幅度增加。例如:

①―Excuse me, is this seat taken?

―________. That man got his book and left a few minutes ago.

A. I’m afraid soB. I don’t think so

C. I don’t knowD. I hope not

② Let’s enjoy the song Take me to your heart. It sounds very _________.

A. wellB. sadly C. nice D. bad

[简析]①从语法角度考虑,所给四个答案都正确,但考虑答语后半句所设语境“几分钟前(坐这儿的)那个男人拿着他的书走了(That man got his book and left a few minutes ago)”,不难确定所询问的座位并没有被占,故答案为B。②句中的“让我们一起欣赏《Take me to your heart》这首歌吧(Let’s enjoy the song Take me to your heart)”一句,为本题答案“它听起来很优美”提供了依据,故答案为C。

二、注重能力考查,加强学科联系

近几年的单选题注重学科联系,不少试题在考查学生运用英语知识的同时,穿其他学科知识,着力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

Look at the picture first. If country A is experiencing summer, what is the season in country B?

A. SpringB. Summer

C. AutumnD.Winter

[简析]本题把英语和地理两门学科相联系,考查地球南、北半球季节相反这一地理知识,故答案为D。

三、关注时政大事,加强爱国教育

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国家重视其对国内外大事的了解,提高其素质修养,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例如:

① In 2008 ________ will hold the 29th Summer Olympic Games.

A. BeijingB. Paris C. Sydney D. Germany

② The money will be used to help the people _________ lost their homes in the earthquake.

A. which B. whose C. who D. where

[简析]关注世界民生,关注国内外大事是对学生进行世界观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方式,相关内容被众多省市英语中考试题命题者所青睐。第①题关注的是2008年在北京举行的29届奥运会, 答案为A;第②题关注的是遭受地震灾难的人们,答案为C。

四、 课内外知识并举,加强处事能力

近年中考不但考查同学们的课内知识,还注重考查同学们对课外知识的积累和运用,锻炼同学们利用课内、外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

①If Joy wants to find information about Thanksgiving Day on the Internet, she may use ______.

― It means __________.

A. silence B. stopC. recycling D. entrance

[简析]两道试题考查的都是对课外知识的运用。第①题考查同学们根据图示选择从英特网上查找信息的工具,答案为C;第②题考查同学们对回收标志的认识,答案为C。

五、中西文化合璧,尊重民族习俗

由于地理位置、生活习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中西方国家的人们在许多方面存在差异,中考对此予以极大关注。例如:

①―Your English is quite good.―_________

A. No, my English is still poor.B. I don’t think so.

C. Do you really think so?D. Thank you.

② When you meet an English lady, it’s not polite to ask her “_______?”

A. How do you doB. How is the weather today

C. How old are you D. How are you

[简析]①西方国家的人们受人赞赏时不像中国人那样说客套话,而通常以“Thank you.”作答语,答案为D。②和西方国家的人们 (特别是和年轻女性) 交往时,非其自愿或是警察、医生等出于职业需要,不能贸然询问他(她)的年龄,答案为C。

六、难点有所加大,“一题多点”题有所增多

近年来的中考单选题难度有所加大,正由原来“一题一点”题(一道试题只考一个知识点)向“一题多点”题(一道试题考查几个知识点)发展。例如:

① ―Is your father a Party member?

―Yes, he _________ the Party three years ago. He _________ a Party member for three years.

A. has joined , has been B. joined , has been

C. joined , was D. was joined , is

②Will your mother ______ you if you ______ the exam test?

A. be mad at , don’tpass B. be mad at , won’tpass

第12篇

【关键词】地理高考 能力训练 区域地理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4B-0151-02

区域地理,是探讨一个区域中的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在区域地理学习中,学生可以探讨地理的各项因素,从区域的特征中找到地理因素和地理因素之间的联系。区域地理是一门能够呈现出地理学科特点的科学知识。在地理高考中,区域地理的内容占较大的比例。高中地理教师在开展区域地理教学活动的时候,如果一味地给学生灌输区域地理理论知识,学生会产生厌烦的学习心理,教学效率很难提高。但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对区域地理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则会有效促进学生学好区域地理知识,从而在高考中考出好的成绩。

一、增强学生的基础能力

区域地理的一般命题思路是,给予学生一些综合的资料,要求学生结合资料分析区域地理的问题。如果学生要回答出这些问题,就必须具备基本的地理分析技能。现用高中地理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分析地图为例。

习题 1:分析银川平原及周边区域地区的区域地图、银川平原及周边区域地貌景观示意图。现请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说明该处地貌形成的原因。(2)为什么说贺兰山守护着银川平原?(3)你认为适合该地域发展的主要农业类型是什么?

习题 1 是区域地理考试中每年必考的典型的试题。学生如果要做对这道习题,必须具备四种能力。第一,学生必须具备阅读抽象文字资料的能力。学生必须能读懂习题 1 给出的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即:学生要回答出该地的地貌特征是什么,如果学生要回答出这个问题,就必须了解地貌特征分哪几个类型,这就考核了学生的地理基础能力,学生必须结合已知条件分析出它符合哪种类型的地貌特征。如果学生能够仔细地分析出文本资料中的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就能从文本资料中得到答案,该地属于冲积扇地区,因为该地山区河流流出了山口,突然流速偏小,大量的泥沙、碎石等堆积成一个平原地区,所以它是冲积扇地区。第二,学生必须具备阅读抽象的图像、图表的能力。学生只有具备阅读了图像图表的能力,才能理解区域地图中描述的意思,并分析出抽象区域地图里描述的地形特征。第三,学生必须具备阅读地理数据的能力。比如学生只有能够读懂区域地图的比例尺、经纬度、山的高度,才能结合地理知识理解这一幅地图里给出的地理信息。第四,学生必须具备读懂标准的图例符号的能力。地理图例符号是既标准又抽象的,学生只有读懂了图例符号,才能理解地图描述了哪些地理特征。

高中地理教师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文本资料的技能、分析图像图表的技能、归纳地理数据的技能、理解图例符号的技能。学生只有具备了这些基础的技能,才能深入地分析区域地理的问题。

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当学生具备了基础的地理技能后,部分学生表示依然不能回答出区域地理试卷提出的问题。这些学生表示,区域地理试卷给出的问题太多,不能理解区域地理试卷要考什么,很担心不能运用学习过的基本知识回答区域地理试卷提出的问题。学生之所以没有回答出区域地理试卷问题的自信,是由于学生的思维能力不足,抓不住区域地理试卷考点的缘故。地理教师要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找到解决区域地理问题的方向。以地理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习题 2 为例。

习题 2:观察我国 30?N 附近地形剖面及年平均气温、年平均降水量的数据。绘制出示意图并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我国 30?N 剖面线上,区域东、西部地区年降水量的差异是多少?影响这些差异的因素是什么?(2)从剖面线上,可以看到长江中下游平面与四川盆地比,年太阳总辐射量较低的是哪片区域?为什么该地年辐射量较低?(3)长江中下游平原适合开展哪种类型的农业生产活动?(4)你认为拉萨河谷地区适合不适合种水稻?并且说明原因。

很多学生看到习题 2,就表示习题 2 中的问题太难,并且涉及的问题太多,这些问题似乎难以回答。教师可引导学生从区域地理试卷的基本概况、特点及方法、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这三个分类的角度分析区域地理试卷谈到过的所有题目,然后这些问题归纳为一份区域地理问题的学习表,学生归纳的表格如表 1,当学生看到表 1 的内容时,发现区域地理考核的知识点全部都在表 1 中。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当学生理清楚了区域地理需要讨论的问题以后,学生能否用学过的地理基础知识来分析区域地理的问题呢?学生经过思考,表示当他们把区域地理问题分类以后,发现分析区域地理问题并不困难,学生只要运用学过的地理基础知识来讨论影响区域地理的每一个因素,探讨因素和因素之间的关联性,便能找到区域问题的答案。

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区域地理知识时,要引导学生运用分类探讨的思路来探讨影响区域地理的因素,当学生能够运用地理基础知识分析出区域地理的每一项因素时,学生便能找出区域地理特点形成的因素,并能诠释出与区域地理相关的各种自然问题、人文问题。

三、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部分高中地理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时候,会找出学生学习的问题,并给学生仔细地讲解这些问题。结果发现,很多学生没有认真地思考教师找出的地理问题,他们用敷衍的态度对待教师提出的问题。如果学生不具备反思知识的能力,就不会了解知识系统中出现的漏洞,就不能定向地弥补相关的知识。如果地理教师要让学生具备学好区域地理知识的能力,就要培养学生的知识反思能力。以高中地理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习题 3 为例。

习题 3:分析美国的地形特征,请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美国地图中的某地适合发展哪种经济?(2)某地为美国的重要电子工业区,该地能成为电子工业区的原因是什么?(3)我国新疆棉花产区和美国的棉花产区相比,与之相似的自然条件是什么?与之不相似的自然条件是什么?适合我国新疆地区棉花生产的自然因素是什么?(4)请描述美国年降水量的特点,结合区域地图信息给出的数据分析美国年降水量发生的原因。

学生完成习题 3 的回答以后,可以从地理课本中找到问题1 及问题 2 的答案,也可以在网络上通过搜索引擎搜索地理资料,通过阅读美国地理材料及新疆地理材料找到问题 3 与问题 4 的答案。教师要引导学生,当学生学习完区域地理知识以后,要主动去网络上找区域地理试卷来做,运用完成习题的方法了解知识结构出现的问题。如果学生在做习题的时候,还不能了解知识结构出现的问题,便要用搜索资料、印证答案的方法找到区域地理知识结构存在的问题。教师必须要让学生意识到,如果要学好区域地理知识,就要学会反思知识结构的不足,定向地学习地理知识,学生只有具备这样的能力,才能定向地、高效地吸收区域地理知识,在考试中才能考出好的成绩。